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保护生态的具体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香格里拉县 农村环境 保护问题
一、前言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业与农村也是自然和人之间的纽带,只有保护好农业资源,改善了农村的环境,才能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党在十七大的报告中,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更体现出了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就为香格里拉县农村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实现“生态立县,环境优先”的战略措施。
二、香格里拉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香格里拉县虽然在大力整顿,但是环境尤其是农村环境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要对这些问题做出具体措施,也只有从环境保护现状入手。
1.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较差
对于香格里拉县来说,垃圾的处理比较差,除了县城中设置了一些简易的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处理设施以外,其农村中根本就没有这些配套设施。绝大部分的农村垃圾堆放比较随意,生活污水也是没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水中,这成为了影响农村环境主要的原因。
2.农业生产污染日渐提升
据统计,香格里拉县每年的化肥使用量超过了6万吨,农药方面的使用量也超过了0.14万吨。据乡镇一农业推广主任说,过去的水稻仅仅防止2~3次,但是现在却要提高到4~5次,甚至有一些还达到7-8次,这样产出的粮食连农民自己都不敢食用。
3.破坏生态环境严重
由于农村的经济相对落后,加之严禁砍伐树木。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挖沙、石以及取土卖钱现象严重,尤其是在红星村附近最为严重,严重的破坏了农村面山的生态环境。
而且没有投入生态恢复资金,导致生态环境中的植被破坏严重。这样不但影响到香格里拉县生态旅游形象,同时也给偷挖乱挖之人有了可趁之机。尤为严重的还是红星村与一二村等。
4.工业排放污染严重
香格里拉县的工业排放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虽然略有好转,但是企业中的废气、废水以及废渣等排放还是严重,尤其是三废的治理上比较落后。这些有害的排放从各种渠道流入到了农村中,严重影响并威胁着农村环境。这些都严重污染着农村的环境,令人担忧。
5.农村的水体污染前景不容乐观
农村中的水体是人们生存的第一要素,但是随着香格里拉县的发展,这方面也不容乐观了。污染农村的水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城镇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相比滞后与陈旧。经过统计,全县的污水处理率仅仅为32.5%,加之一些工业企业乱排乱放,经过城镇的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且出现着不断恶化的趋势,这对于人们的健康、农业的生产以及农村的环境都具有严重的影响。
其二,全县的大部分农村并没用设置化粪池,人畜的排放物都是直接进入地表成为了农田的肥料,且生活污水也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流入地表与附近的河流、水沟和农田。
其三,农村的用水并没用经过检测,很多饮用水中的水质根本不达标。
三、香格里拉县农村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从香格里拉县农村环境现状可以看出来,存在的诸多问题急需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才能够及时的防范进一步恶化。
1.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事实上,现在很多农民对于环保的意义根本没用认识清楚,也没用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为人类谋幸福。所以经过宣传教育,来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1.1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是确保农村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现在香格里拉县的农村中,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环境污染是日渐增强。最终的结果就是人们的生存环境不断的恶化,人们的健康更是受损。这样的趋势,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经济持续发展。
1.2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首要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就是做好农村环境保护,构建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因为一个良好的环境,关系着人们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关系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1.3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主要指标看是改善生态与环境。由此可以见,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2.加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让广大民众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只是实施具体措施的一方面,同时需要拿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才行。
2.1严肃整顿破坏植被行为
对于农村中砂石厂与砖瓦厂要按照法律严肃整顿,该关闭的要关闭,该整改的就停业整改。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一中山附近的挖沙场、拉姆山等地方的非法挖沙场所要强制关闭。同时要统一规划处挖沙采石的地段,严格控制乱挖乱采的现象。
针对群众乱挖乱采的区域,比如贡比、纳帕海等地方,执法部门要克服重重困难,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其关停。
2.2投入资金,加强恢复治理
这些年以来,香格里拉县大力投资到恢复环境中去,将那些破坏的地段进行恢复。2002年,香格里拉县投入8.9万元资金治理飞机场南尽台村民破坏的草场,总共治理了200多亩。2004年,香格里拉县投资了50万元,将夏那砂石场和松赞林寺石场进行关闭,并对破坏的生态植被进行恢复。
2.3加强农村水体和生活污染防治
要在农村中划定饮用水资源保护区,严禁有害有毒的物质进入,严禁污染物进入到饮用水中。还必须要制定出饮用水的水源保护措施,确保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对于农村的生活垃圾,要做到定点存放和统一收集,并要定时进行清运、建议的填埋处理等。对于垃圾中能够回收利用的要利用。同时,对于生活用水要因地制宜,分散和集中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
2.4加强土壤污染的防止
要在农村进行科学施肥和使用农药,积极的推广土配方的施肥办法,实施秸秆还田以及农家肥等方式。采用科学的饲养畜禽,切实解决因为养殖带来的水污染问题。
四、结束语
环保问题被世界所关注着,香格里拉县作为旅游县更是要首当其冲做好表率工作。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环保中的一个关键点,香格里拉县必须要从现状入手,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策略,切实有效的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殷广平.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河北环境保护,2008(9).
[2]申桂顺.山体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初探.生态与环境工程,2011(03).
关键词:河道; 生态修复; 探索
中图分类号: TV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什么是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主要是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助于适当的人工措施,加快破坏了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功能,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河道生态系统是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水、河流的利用研究和开发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水污染情况的加剧,水的生态修复学研究才被提上日程。
河道生态修复的目的是消除河流域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保持河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西方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和日本在河道修复研究起步较早。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八项措施:
恢复缓冲带;
重建植被;
修复马蹄形湿地;
降低边坡;
重塑弯曲河谷;
修复浅滩和深塘;
修复水边湿地;
修复河塘。
目前,我们国家经过一些地区对河道生态修复研究和探索,概括了两大类河道生态修复的措施:一类是植物保护法,一类是植物保护同工程技术措施相结合。我国的河道生态修复工作仍然是在初始阶段,缺乏多层次的全方位的生态恢复研究,更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学习的理论作指导。
以江苏省赣榆县为例。江苏省赣榆县大概有15条河流,在这15条河流中沭河、朱吉河、沙汪河、龙王河这四条河流污染严重。龙王河、沙王河水的质量更是没有达到灌溉农田的程度,几乎寸草不生的河道,各种生物几乎灭绝。因此近些年来,江苏省开始全面进行河道疏浚整治工作。利用这样的时机,开展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探索在河道整治过程中,采取那些技术措施,才能既保护河堤坡体结构的稳定性设置,又改善水质,同时提高河流的生物种群,也提高河道其自我净化功能。建立一个与周围环境协同发展的关系,保持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本文以青口河为载体,对河道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思维构思。
工程调查青口河是赣榆县代表河流之一,全长64公里,在赣榆县长47.5公里,通过赣榆县县城,整个流域面积493平方公里,经过丘陵面积267平方公里,最大洪峰流量约2140立方米/秒。这条河流经区域85%的为山区,地面落差为150米以上,上游河道宽度200〜500米,比降1/400〜1/600的比例;下游河道宽60〜80米,比降7/10,000;滩面完整,为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市区内均为水泥路;河坡滩面以下为砌筑的用于保护的坡面,缺乏植被生长的土壤养分状况。下游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土壤,土壤含盐量为0.4%〜0.7%,及其不利于生长植物和动物的繁衍。
河流生态恢复的原则
1自然性原则我们不可能把这条河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但是在河道生态修复时我们尽量模拟自然的状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景观,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体措施如:
使用抛石、木桩等护坡固堤;
在河堤上使用乔木、灌木、草相结合的立体防护;
创建合适生物栖息之地;
增设鱼道;
调整河道结构;
浅滩和沙洲的恢复等。
2生态性原则
以生态为原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实现对污水处理厂难以处理或处理成本较高的污染物有效果的控制,同时要具有景观效果,并且还可以改善当地的气候,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具体措施如下:
因地制宜地发展池塘、人工湿地、生物栅、生物浮岛等处理技术;
注重河岸植被建设;
河流生态走廊建设;
治理与控制河堤的水土流失;
在水域内,种植各种喜水、耐水植物;
发展水生动物,提高水域生物净化功能。
河道生态恢复技术设计构想1基本思路根据青口河,地理位置和特点,对河流生态修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复:
进行河道生态修复后,既不能影响整个河道的行洪能力,还要在不破坏原坡面的情况下进行生态修复;
对河堤及滩面进行修复时,应选择快速覆盖,根系发达、抗冲刷能力强,适应本地区的乔、灌、草种;
岸坡消落带的生态修复应考虑到防水浪冲刷及适合鱼巢的功能,同时对消落带植物的选择要重点考虑;
对河道整体结构的调整要回归自然,宜宽则宽,宜弯则弯,恢复浅滩和深塘,修复河边湿地;
在不同河段内放养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种植水生植物,以分解吸收水体中的营养液,达到净化水体的功能;
对沿线的污水口截流分流,使污水雨水分流,杜绝污水入河;
在物种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适宜本地区气候环境,同时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抗逆性好,管理粗放,植物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环保效果好,能有效地消除油污、烟尘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植物种类。
2生态修复技术
总结制定青口河清淤整治工程修复方案后得出: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应该“尊重自然”、“人水相亲”、“和谐自然”的思路。在保证水利工程正常作用的前提下,修复河道结构、恢复河道生态平衡功能。使退化的河道生态系统得到修复,达到河流域的生态平衡。
上,中游的河流的特点及整改措施:
上、中游段, 按照“谁承包,谁管理、收益”的原则,签定承包合同。
上游和中游的河流情况:
河面较宽,
有不少浅滩,深塘等,
具体措施为:
采取疏通河道中泓;
修复浅滩、深塘水边湿地;
重塑弯曲河谷等工程措施,
调整河道结构。
植被措施布设为,
河堤、滩面以用材林、经济林为主。主要栽植杨树、水杉、板栗、银杏。
堤肩以银杏、水杉间种,间距4 米,滩面及内外堤坡栽植杨树、板栗,
河道水面放养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种植水生植物,
在浅水区、湿地区种植湿生植物,草种选择菖蒲、水葱、扁杆草、、毛莨等。
河道生态修复项目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也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相互作用,相互统一。河道内部生物系统和相邻生物系统之间的所有产生的物质与能量的动态互动。
河道生态恢复的真正意义应是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基础,以生物多样性为目标;保证护堤、疏通河道,使河道平衡和谐发展;使水、土壤、生物,形成良性循环;不仅恢复河道景观效果,而且恢复河道的自我修复功能;还应恢复被污染的河水,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从而使整个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此文只是以一条河流为范例进行分析,其他河流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也应从植被措施、工程措施、水产养殖、生物多样化这些技术入手。
水污染环境的治理是河流生态修复过程中最棘手,最有难度的一项工程。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泄,远远超过了河流的自净能力,是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目前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在仅仅靠人工干预的措施治理河道水污染,这样对水环境的恢复是难以维持的,因此,河流生态修复后的水生系统的稳定性管理技术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需要探索的路还很长,因此目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摘 要:农业环境是自然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业环境保护也是现阶段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内容之一。农业作为一种基础性产业,为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粮食产量,许多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了严重的农业环境污染,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在分析农业污染源种类的前提下,探究农业环境保护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农业生产;污染源;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30
据农业部统计显示,我国现阶段水土流失总面积高达1.95亿hm2,土地沙漠化总面积为1.3亿hm2,人均可利用耕地不足0.133hm2,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文章列举了常见的农业污染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1 农业污染源的主要类型
1.1 农药污染
农药污染是指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超量使用高毒性、难分解的农药,并造成水体、空气、土壤以及人体危害的一种污染。根据农药化学成分的不同,可以将农药分为有机农药和无机农药2类,有机农药多由大分子的化合物组成,性质稳定、难降解,这些农药虽然具有较好的杀虫灭菌效果,但是容易残留在农作物、土壤中,随着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内,给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无机农药的主要组成成分是重金属,包括汞、砷、铅等,无机农药的超量使用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和人体危害极大。
1.2 化肥污染
化肥污染与农药污染类似,都是由于农民不合理的使用而引发的农业污染问题。农业生产活动中所使用化肥,根据成分含量的不同,大体可分为氮肥、钾肥、磷肥、有机肥等种类,如果化肥使用量超标,化肥中的有机物不能被农作物充分吸收,随地下水、地表水汇集到河流中,就会导致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出现赤潮、水华等水体污染问题。目前,化肥仍然是提高农业产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化肥污染也是农业污染源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1.3 地膜污染
北方地区在春季开展农业活动时,为了提高地温,通过采用覆盖地膜的方式,使土壤囟壬高,加快作物种子发芽。地膜多为高分子的塑料材料,很难降解,如果地膜残留在土壤中,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而且影响根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如果地膜四处飘落,还容易产生“白色污染”,给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
1.4 秸秆焚烧污染
秋收结束后,农田里的作物秸秆失去利用价值,农民常常采用就地焚烧的措施进行处理。这些作物秸秆未完全干燥,因此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而且这些烟雾还会随风流动,结合周边工厂排放的废气,形成严重的雾霾天气。
2 农业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2.1 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制
农药、化肥如果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就会对农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就会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因此,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健全一套农业环境管理体制,对农药、化肥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和明确规定,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用药、科学施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推广低毒高效的新型农药
随着科研成果的不断推陈出新,新的农业生产技术、装备和新型农药、化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农药的使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必须要引起重视。近年来,国内研发出多种低毒、高效的新型农药,具有靶向灭菌杀虫效果,不会在农作物的茎、叶、果实上残留,保障了农作物的绿色、健康。现阶段,这种低毒高效农药仍处于推广阶段,需要各地农业部门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切实改变农药污染危害。
2.3 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
超量使用化肥会引发土壤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产生严重的生态污染问题。控制化肥污染,杜绝长期过量使用同一种肥料,控制好施肥次数、用量和时间,运用深施肥、分层施肥等措施,增加肥料利用率。配合施用有机肥与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土壤保肥能力,降低养分和水分流失,让土质疏松,控制土壤板结。提高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增施钾肥、微肥和磷肥,减少农作物中硝酸盐的含量。
3 结语
农业环境污染对生态的冲击效应是全方位的,影响到了以人为中心的整个食物链的安全,环境污染不但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而且还具有遗传作用。所以,应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广东省政府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出了全年工作的10项安排,其中第七条“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严格环保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进规划环评。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和跨界河流水质管理,强化区域流域污染联防联治。” “最严格”的字样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头一次出现,分量很重。随着水体的不断污染,如今吃水很成问题。广东自来水取水的源头不断往上源推进,如果广西那边再实施产业转移,发展工业的话,能否保证水资源的安全?现在除了工业技术造成的污染外,整个大环境的破坏很严重,特别是水源和水源林,报告里说了要保护水资源和全流域,但如何保护,还是看不到具体措施。朱小丹省长在讲这个问题时插了一句话,他说,我们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有关规定出台很多年了,广东省准备把这方面的工作搞上去。我赞成这个观点,同时也要稍作补充:一个河流里面,除了要对工业技术造成的污染进行限制,还要考虑如何养好水源,没有水源林就没有水源。举一个例子,多年前我到过广东河源地区,了解过关于生态补偿的问题,中央2008年就已出台关于生态补偿的规定,但实际下发到当地农民手上的只有8块钱,而农民们把山林租给香港人种柑橘,收入远不止这个数目,他们当然愿意种柑橘。于是烧火“炼山”,然后挖坑,全部种上砂糖柑橘。
目前出了广州,向东走、向西走、向南走、向北走,到处都能看到大范围种植的桉树。表面上满足了造纸工业的需要,但我们也当了“¾¬济上的雷锋”――赚了很多钱,生态上却作出了牺牲。很多专家认为桉树对环境是有害的,对生态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它对地力和水源可以用“劫夺”来形容。一棵树本来会养很多种相关联的动物,但桉树取代了其他树种后,生物链全部断掉了。Ԭɬ林是地球的“海绵”,譬如一条藤蔓吸水、放水,水滴汇成小溪,小溪再汇成大河,但桉树种上去后,水流一溜而过,这便是如今洪灾泛滥的Ô¬因之一。桉树的根虽然也会渗出水来,但这个水含有化感物质,是有毒的,会压制周围植物的生长。在此我呼吁,政府的整体规划出台后,相关生态补偿的具体措施要赶快跟上;另外,我呼吁除了第三产业外,应加快发展“第四产业”――生态产业,将农民转为“生态工人”。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林业工程;林业资源;保护;开发;有效措施
1促进林业工程发展的有效措施
因为林业工程发展现阶段已经陷入迟滞,同时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离不开林业工程建设,所以就需要对林业工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可以保证林业工程健康发展。一方面,林业工程发展要求研究人员转变管理理念和观念,改革管理方式;另一方面,林业工程发展对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的建设完善有特别要求,可以从城市林业发展中获得提高环境质量和城市综合能力的好处。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和已有的研究,选择典型合理的对林业工程发展有效的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1.1利用优良树种,落实高效管理
首先要避免传统观念中对所有树种一视同仁的观念,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前要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合适的优良树种,提高成活几率的同时也是在保证林业工程的良好发展。在进行优良树种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按照当地林业工程发展的目标和规定进行,提高林业工程整体数量和规范林业工程建设。如果选择了优良树种能够大大提高林业工程发展质量时,就能逐步实现进入母林与幼树数量质量同时提高的良性循环之中。
1.2改进造林条件,选择整地方法
在林业工程发展过程中造林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整地的选择和清理能够有效改善造林环境的条件。具体措施如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则有着改善地面透光度,改善土壤物理性能,增强土壤肥力和提高成活率的优势;另外具体的清理方法有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块状清理等,整地方式则有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等,需要根据当地地形和地势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才能达到改造林地条件的目的。
1.3尝试造林方法,提高工程水平
现阶段林业工程发展状况还与造林方法有重要的联系,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有:第一,直接播种法,顾名思义是直接把种子播种在林地上的方法,主要有着效率高的优点;第二,繁殖造林法主要适合树木干,枝,根部等容易生根发芽进行造林,有着技术简单和容易操作,成活率高的优势;第三,移栽造林法,将种子繁育的树苗直接在造林地种植的方法,虽然成活率比较高但是会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产生其他问题,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多加看管。
2保护林业资源的有效措施
除了林业工程发展,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还跟林业资源有重要的联系,需要研究人员对林业资源所包含的全部资源,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分析及提出有效措施。正是因为林业资源包含林地资源和森林资源,而林地资源所包含的生产及在生产中所有土地资源是森林资源的载体,所以林木资源,林区的动植物及微生物等应该被研究人员包括在保护单位内。既然林业资源保护需要涉及到人们身边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及保护就是必然举措,下文就以此为出发点来对具体措施进行分析。
2.1完善保护机制,加大控制力度
林业资源保护在当前阶段成为一个难题的原因就是相关制度和机制都未建立健全,就会直接增大控制和保护的难度。在具体措施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方面相关部门完善林业资源保护的机制,使得林业资源保护工作能够提高有效性和持续性,满足当前阶段对林业资源多样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及时关注与林业资源保护相关的相关林业区域与政策的落实,发展和创新相关林业资源的控制措施。
2.2结合科学技术,创新利用资源
目前正是由于许多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保护开启了发展新局面,需要继续致力于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让林业资源在现阶段得到更好地利用和多样地开发,才能落实科技兴业的原则。当前阶段林业资源的相关市场上异常丰富的品种使得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保护逐渐受到重视,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也要注重科技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重视人才培养,落实开放政策
人才是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保护的另一个重要资源,掌握着先进经验和技术的人才可以根据当地林地特点进行策略的调整和改进,使得林业资源能在被保护的前提得到最大化地利用。除此之外,我国林业资源还可以通过落实对外开放的政策获得更大程度的利用,既能把新品种卖向国外市场又能引进先进技术及品种,促进我国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创新性进行。
3结论
总而言之,研究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解析是切实有效的,既能通过了解林业工程发展程度与林业资源的破坏程度来发现其中的潜在问题,又能采取有效措施来尝试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为了迎合当前阶段社会建设中对生态文明十分重视的趋势,遏制林业资源破坏对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带来的不利影响,那么进行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解析就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需要针对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策略上的调整和改进,从而可以利用已有的研究与技术上的优势促进生态系统的积极健康发展。讨论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解析不仅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还为林业工程未来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王亚,闫艺茹,宋雨蓬等.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5):2000.
[2]刘世海,刘胜志.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保护途径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5(12):204.
关键词:园林建造;保护现状;具体措施
园林建造在我国的生态建设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园林建设能够给城市环境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随着园林建造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园林建造中的保护工作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当中。目前,我国的园林建造的保护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保障整个园林建设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设单位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了改善整个保护现状。
1 建园林的保护工作现状
(1) 植物景观的修剪工作不及时
园林建造时,会引进很多的植物景观,用以加强整个园林的生态美。这些植被景观加入到园林建造当中之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养护。很多的植物景观在生长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科学的修剪,对其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影响了整个植被的美观程度。一些植物景观都是具有形体美,当它们在生长过程中这些原本修剪出来的美态逐渐地发生改变,在没有得到工作人员的及时修剪,整个植被的生长就会使得植物景观的形态发生改变,丧失原有的美态,并对他们的生长带来影响。
(2) 园林建造时损坏了很多的植物
在园林的建造过程中,一些凉亭、栏杆等土建项目也很重要。但是,在对这些项目修建的过程,很容易出现损坏植物景观的情况。众所周知,园林中的植物景观都是一些稀有或者高贵植物,当它们受到损害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使得整个园林的整体美观受到影响。由于对这些土建工程的建设,缺少相应的科学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不强,使得园林建设时会出现很多损坏植物景观的情况,不利于整个园林的保护工作进行。
(3) 建造过程中对湿地的保护意识不强
湿地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的建造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湿地的保护意识匮乏,使得整个湿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湿地在园林中具有调节气候,同时维持整个园林整体自然美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建造施工过程中,很多的施工人员向湖泊之类的湿地中乱扔垃圾,同时将一些废弃的建筑材料随意倾倒至湖泊中,使得整个湖泊中的生物的生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园林的整个生态环境都形成了破坏作用。湿地没有得到建设单位的有效保护,而是出现了严重的污染情况,这样对于维护整个园林的绿化生态建设十分的不利。
2 促进园林建造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
(1) 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修剪工作,保证景观的优美
针对园林建造过程中植物的修建不及时的情况,建设单位应该积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修建工作,从而保证整个园林景观的优美。在园林建造过程中,建设单位应该注重植物景观的生长状态。对于一些以形体美为主的植物景观,它们的修剪工作十分重要。例如,针松、金叶女贞等之类,需要进行专业的人工修剪工作才能够维持它的优美形态。另外,一些植物在春天生长时期因为生长激素的作用,会出现顶端优势,如果不去顶会使得整个植物景观的形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它们的美观程度。在修建园林的过程中,对植物景观进行专业的修建工作时很有必要的。
(2) 注意建造过程中植物的保护,避免出现损害的情况
为了减少在一些土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出现损坏植物景观的情况,在园林建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这些植物景观的保护管理工作。一方面,要提高整个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到施工工序对整个园林植物景观的影响,当一些植物植被需要增加保护设施时,施工人员应该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并及时为植物景观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受到损害。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用以鼓励和规范园林建造过程中的保护植物景观行为,以此来约束相关的施工行为。一些环保部门也应该对这些施工情况进行评估,对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应该立即进行批评和强制改善工作。
(3) 加强园林湿地的保护工作,维持园林的整体自然
湿地具有很好的调节气候作用,在园林建造的进程中应该加强湿地的保护工作,维护整个园林的生态自然环境。首先,在湿地的周围应该设置相关的标语,避免在修建过程中出现向湿地乱扔垃圾的情况,保障整个湿地的水质环境和生态平衡。同时,应该安排专门的管理监督人员,在湿地周围进行巡逻工作,保障在园林修建过程中不会出现乱扔垃圾的现象。其次,建设单位要明令禁止一些土建工程的废气材料倾倒至湿地中的行为,避免这些具有化学特性的材料对整个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园林建造进程中的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改善这种现状,建设单位应该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园林的植物景观和湿地环境这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的修建过程中,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加强园林自然景观的保护工作,是促进园林建造成功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苏同向;王浩;;固本、凝聚、开放――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群国家级教学团队实践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关键词:污水库底泥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措施
Abstract: libraries around the sewage sediment pollution problem carries on the concrete elabor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sewage library sediment treat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nd concrete measures of water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Key words: sewage sediment pollution control of water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829} 文献标识码:A
一、污水库底泥污染与治理
(一)污水库底泥污染影响
底泥对污水库体水环境作用的累积性和滞后性的影响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污水库底泥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厚底泥的储积量,从而造成对水环境的累积性的影响。特别是在枯水年低水位期或者干黄梅期以及汛间低水位期,一些污水库在重污染底泥沉积较厚的浅水区,高温天气之际,底泥就会发生较强烈的生化反应,加速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从而造成污水库整体水质变坏且产生恶臭嗅味,对污水库处理增加了相应的难度。
(二)污水库底泥清淤工艺
污水库底泥清淤施工应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可以考虑运用环保无扰动型挖泥船,进行生态疏浚。要注意二次污染防治排泥场淤泥的安全处置是污水库底泥生态疏浚控制二次污染的关键。因为是临时工程设施,往往处置不够严密,易发生环境风险。
二、污水库水环境修复措施
根据现有排水系统,提高污水库的处理效率,结合新工艺彻底解决污水库的水污染问题,推动污水库水环境修复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协调各治理手段之间的系统关系,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水污染治理必须根据污水库水环境综合进行治理,为此可按照“分点源、面源”对入污水库中的污水污染负荷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并进行预测;结合污水库分阶段的水质目标,提出污染负荷削减计划。污水库进行水环境修复应根据现有治理设施的条件,以现有数据资料为基础,补充部分调查监测工作,分析可供选择的系统控制方案及其相应的污染控制效果、对污水库水质的影响程度,提出具体可行的系统方案综合治理。
(一)污水库污染控制的主要环节
城市厕所如果采用单独排放,对分辩进行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染将下降85%。目前国际上试行的主要有粪便分离式厕所、真空厕所等。化粪池可以降解25%左右的污染物。国际上有些城市取消化粪池,目的是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效率,减少基础设施投资,但在污水处理率低的城市一般不采用。如果小区独立处理污水,需在小区排污口集中收集,处理后的污水可回收用于冲厕所、绿化、洗车、景观用水,重复利用率可达到30-40%。
污水库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手段,目前COD去除率约为85%,TN去除率约为40%,TP去除率约为50%。,对于采用分流制市政下水道、过境水量小、干湿季分明的的城市,污水库处理污水旱季发挥的作用较好。但在雨季,雨污混合水量剧增,大量的污染物被暴雨径流的冲刷,从下水道中输出污水处库无法接纳那么多的污水,污水进一步排往下游。在实行分流制下水道的城市,下水道的一次投资较高,但是在相同的处理效率下,污水处理的投资较省。在采用合流制下水道的城市,下水道的一次性投资省,但是,在雨季,污水处理的运行效率低。
(二)污水控制思路、措施
由于城市市政下水道采用分流制,对于过境水量小、干湿季分明的的城市,旱季作用不明显,但在雨季可以避免暴雨径流的冲击,有效控制污水量的大幅度变化。分流制下水道的一次投资较高,但是,雨季因大量的雨水混入,导致污水量剧增。国际上大城市既有采用分流制系统的,也有采用合流制系统的,还有采用部分区域分流,部分区域合流的。目前昆明市主城区采用合流制为主的排放体系。由于下水道断面按雨污混合水量设计,旱季水流速度小,下水道中污染物沉积严重;到来年雨季,沉积的污染物随暴雨径流冲入河道。旱季积累,雨季输出,周而复始。
为此,可对污水库进行进一步的挖潜改造,提高对氮磷的处理能力,出水排入复合湿地系统进一步净化。污水库处理不完的剩余污水沿河道排放,由截污泵站抽提,送到流域外处理。截污是截断污染物入污水库外水环境的彻底工程手段,但是如果大量的雨污混合水被截流,也可能对区域水系带来不利的水量平衡影响,而且会加大对污水处理的难度。对污水库处理不完的污水进行截污,部分通过现有截污设施排至流域外处理。其余经过复合湿地系统的旋流分离、人工湿地、天然湿地等手段进行净化。
(三)生态保护与水环境修复
为了突出生态特色,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区域生态体系,进行污水处理规划时,应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尊重本地自然生态条件,污水库应采取适宜的水生态修复和手段,恢复自然水系、湿地和植被,构筑以多级水系、绿色网络为骨架的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廊道,有条件的应加强污水水库生态能与生态系统的连接,形成开放式的生态空间格局,积极推进区域生态系统一体化。水生态修复要实施区域的协作,加强对污水库排放控制。采取多种措施,对污水库水体及底泥进行治理。污水库亚男采用生态岸线,以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结合现状水系和人工河道,形成自然强化循环、人工强化循环和自循环相结合的水循环系统。
三、总结
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创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为彻底根治污水库污染底泥和进行污水水环境修复提出了更多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综上通过具体措施对污水库进行治理和措施能够明显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根治环境污染,有效解决污水库水污染与水生态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琦,李中华.环保疏浚底泥堆场余水处理方法及实施装置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23(2):179-181.
[2]姜亚敏,刘猛,闫大鹏等.污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初探[J].山西建筑,2012,38(33):144-145.
关键词:低碳经济;土地利用方式;长株潭地区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173-04
一、研究背景
(一)低碳经济与土地利用
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之中正式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1]。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2]。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大气CO2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其影响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3]。为了顺应低碳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必须要向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自从低碳经济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和政府在低碳土地利用上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一方面诸多学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低碳土地利用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另一方面政府对低碳土地利用也进行了一些实践,这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8]。但是目前国内针对城市群这一区域的低碳土地研究非常少,几乎是空白。
(二)研究区概况
长株潭地区地处湖南省东北部,下辖13个区、7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28 088平方公里,总人口1 402万(2012年)。长株潭三市两两相距45km左右,呈“品”字型排布,是中国中南地区特有的城市群资源。
二、长株潭各县市区碳净排放现状
(四)净碳排放现状
根据公式1和公式2,首先计算出2012年的湖南省碳排放量为7 070.11万吨,标准碳排放系数为0.3845万吨碳/万吨标准煤,然后将该系数与各县市区的GDP和单位GDP能耗相乘,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的碳排放量(见表1)。
根据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林地、草地、耕地面积数据以及公式3,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吸收量。将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相减,就可以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净排放量(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2012年碳净排放量排在前五位的为天心区、雨花区、长沙县、岳塘区和雨湖区;排在最后五位的为天元区、韶山市、株洲县、炎陵县和茶陵县,其中炎陵县和茶陵县的碳净排放量均为负值,表明炎陵县和茶陵县在2012年间碳吸收量大于碳排放,其碳排放均被吸收并有富余。
三、长株潭城市群碳综合分区
通过对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碳排放情况的分析,结合长株潭生态绿心规划区区域分划情况,对长株潭地区进行碳综合功能分区(见表2)。
四、低碳土地利用方式探析
长株潭地区作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部城市,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加速阶段,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追求低碳,而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从而达到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
(一)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是典型的农户制农业,农用地经营方式仍较为粗放,土地利用程度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现代农业先进地区差距明显,滥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行为普遍存在。
2.现状评价
农业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大约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7%~20%,但另一方面,农业生态系统又是减少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最大潜在因素。长株潭地区农用地较为粗放的经营方式和滥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行为,一方面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变差,加速了土壤碳库的碳排放;另一方面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破坏大自然生态链,致使地上植被退化,降低了植被固碳能力。
3.具体措施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在继续保持和发挥长株潭地区在水稻、油料作物特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科技的贡献率和比较效益,逐步优化农业内部用地结构和作物布局,种植适宜品种,发展特色高效低碳生态农业,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农业集约化水平,最终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在农业集约化运作方面,可以考虑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农户制转变为农场制。同时加速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推动科技创新型农业发展。
(二)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近几年建设用地总量呈增加态势,其中以商住用地、工业园区和交通用地增速尤为显著;城镇建设中多采取了外延式的扩展方式,其他类型的土地不断被转变成建设用地,用地的不经济造成该地区均建设用地水平偏高;建设用地增长呈现空间非均衡性。
2.现状评价
化石燃料燃烧是产生CO2排放的最大人为排放源,而能源消耗主要产生在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建设用地上,因此建设用地被认为是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碳源。而盲目扩张、粗放占地的城乡建设模式是导致大量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要原因。
3.具体措施
在工业园区用地上,严格土地监管,建立完善土地节约利用硬约束机制,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明确新建项目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逐步减少直接出让生地。在交通用地上,应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鼓励和发展多模式交通体系和绿色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推动新能源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交通系统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从而有效控制该类用地的碳排放。在城市建设中,对基础设施进行低碳化建设,重视对地面的非硬化铺设,减少硬化材料的使用,保护土地生态系统,以保持地面固碳通气透水的自然功能;减少地面硬化面积,开发新型建筑材料,保持土地碳汇功能、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量。
(三)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资源丰富、景观生态具多样性,但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长株潭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植被减少以及湿地减少等环境问题严峻。
2.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的恶化,往往伴随着的是湿地、植被量的减少及土壤的荒化,这不仅会影响到长株潭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使碳库(植被、土壤)遭到破坏,导致大量的碳释放,使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
3.具体措施
在现有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规划区的基础上,各县市区都要规划自己的生态绿心区域。在生态绿心区域,实施土地用途管制,遏制地类的不合理转化。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地区,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注重开发区域的水土保持,防止其对土地资源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加强对矿山资源开发中土地复垦的监管,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强化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四)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虽然森林覆盖率并不低,但生态脆弱、人居环境改善缓慢的矛盾依然存在。森林以中以幼林为主,郁闭度不高,抗灾能力较差。森林林种较为单一,多样性较差,森林病虫害发生频繁。
2.现状评价
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而林地的破坏,将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影响到碳吸收器的运行,使生态碳失衡。同时,高生物量的森林转化为低生物量的草地、农田或建设用地后,大量的CO2将被释放到大气中。
3.具体措施
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森林碳汇产业,积极培育碳汇林。通过植树造林减缓温室效应、降低CO2排放,加强城市绿化面积的建设,利用植被吸收城市的CO2。将林业产业建设与村庄绿化、四旁植树、农家庭院绿化结合起来,实现村庄园林化、农家庭院绿化效益化、公路林荫化、河道风景化。另一方面完善区域森林补偿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捐资造林增汇,志愿减排。要建立“森林碳汇”交易平台,通过建立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的“森林碳汇”交易市场,从而推动以森林生态价值补偿为基础的“碳汇”项目的大力发展。
五、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选择
长株潭地区的三大碳综合功能区由于碳排放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应当根据各功能区的定位选择相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见表3)。其中,主要碳源区由于碳排放量相对较大,宜从减少碳排放入手,以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和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导;重要碳汇区由于碳净排放量较低,碳吸收量较大,宜从增加碳汇入手,选择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而碳综合区则从两方面入手,采取“四位一体、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将四种土地利用方式相结合,发挥各自的长处。
一、研究背景
(一)低碳经济与土地利用
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之中正式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1]。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2]。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大气CO2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其影响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3]。为了顺应低碳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必须要向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自从低碳经济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和政府在低碳土地利用上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一方面诸多学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低碳土地利用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另一方面政府对低碳土地利用也进行了一些实践,这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8]。但是目前国内针对城市群这一区域的低碳土地研究非常少,几乎是空白。
(二)研究区概况
长株潭地区地处湖南省东北部,下辖13个区、7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28 088平方公里,总人口1 402万(2012年)。长株潭三市两两相距45km左右,呈“品”字型排布,是中国中南地区特有的城市群资源。
二、长株潭各县市区碳净排放现状
(三)数据来源
所用数据主要是依据2013年湖南省统计年鉴、长沙市统计年鉴、株洲市统计年鉴、湘潭市统计年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以及由长株潭各市统计局、国土资源局和林业局提供的数据和资料等。
(四)净碳排放现状
根据公式1和公式2,首先计算出2012年的湖南省碳排放量为7 070.11万吨,标准碳排放系数为0.3845万吨碳/万吨标准煤,然后将该系数与各县市区的GDP和单位GDP能耗相乘,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的碳排放量(见表1)。
根据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林地、草地、耕地面积数据以及公式3,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吸收量。将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相减,就可以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净排放量(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2012年碳净排放量排在前五位的为天心区、雨花区、长沙县、岳塘区和雨湖区;排在最后五位的为天元区、韶山市、株洲县、炎陵县和茶陵县,其中炎陵县和茶陵县的碳净排放量均为负值,表明炎陵县和茶陵县在2012年间碳吸收量大于碳排放,其碳排放均被吸收并有富余。
三、长株潭城市群碳综合分区
通过对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碳排放情况的分析,结合长株潭生态绿心规划区区域分划情况,对长株潭地区进行碳综合功能分区(见表2)。
四、低碳土地利用方式探析
长株潭地区作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部城市,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加速阶段,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追求低碳,而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从而达到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
(一)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是典型的农户制农业,农用地经营方式仍较为粗放,土地利用程度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现代农业先进地区差距明显,滥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行为普遍存在。
2.现状评价
农业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大约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7%~20%,但另一方面,农业生态系统又是减少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最大潜在因素。长株潭地区农用地较为粗放的经营方式和滥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行为,一方面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变差,加速了土壤碳库的碳排放;另一方面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破坏大自然生态链,致使地上植被退化,降低了植被固碳能力。
3.具体措施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在继续保持和发挥长株潭地区在水稻、油料作物特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科技的贡献率和比较效益,逐步优化农业内部用地结构和作物布局,种植适宜品种,发展特色高效低碳生态农业,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农业集约化水平,最终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在农业集约化运作方面,可以考虑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农户制转变为农场制。同时加速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推动科技创新型农业发展。
(二)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近几年建设用地总量呈增加态势,其中以商住用地、工业园区和交通用地增速尤为显著;城镇建设中多采取了外延式的扩展方式,其他类型的土地不断被转变成建设用地,用地的不经济造成该地区均建设用地水平偏高;建设用地增长呈现空间非均衡性。
2.现状评价
化石燃料燃烧是产生CO2排放的最大人为排放源,而能源消耗主要产生在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建设用地上,因此建设用地被认为是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碳源。而盲目扩张、粗放占地的城乡建设模式是导致大量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要原因。
3.具体措施
在工业园区用地上,严格土地监管,建立完善土地节约利用硬约束机制,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明确新建项目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逐步减少直接出让生地。在交通用地上,应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鼓励和发展多模式交通体系和绿色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推动新能源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交通系统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从而有效控制该类用地的碳排放。在城市建设中,对基础设施进行低碳化建设,重视对地面的非硬化铺设,减少硬化材料的使用,保护土地生态系统,以保持地面固碳通气透水的自然功能;减少地面硬化面积,开发新型建筑材料,保持土地碳汇功能、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量。
(三)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资源丰富、景观生态具多样性,但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长株潭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植被减少以及湿地减少等环境问题严峻。
2.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的恶化,往往伴随着的是湿地、植被量的减少及土壤的荒化,这不仅会影响到长株潭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使碳库(植被、土壤)遭到破坏,导致大量的碳释放,使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
3.具体措施
在现有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规划区的基础上,各县市区都要规划自己的生态绿心区域。在生态绿心区域,实施土地用途管制,遏制地类的不合理转化。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地区,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注重开发区域的水土保持,防止其对土地资源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加强对矿山资源开发中土地复垦的监管,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强化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四)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虽然森林覆盖率并不低,但生态脆弱、人居环境改善缓慢的矛盾依然存在。森林以中以幼林为主,郁闭度不高,抗灾能力较差。森林林种较为单一,多样性较差,森林病虫害发生频繁。
2.现状评价
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而林地的破坏,将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影响到碳吸收器的运行,使生态碳失衡。同时,高生物量的森林转化为低生物量的草地、农田或建设用地后,大量的CO2将被释放到大气中。
3.具体措施
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森林碳汇产业,积极培育碳汇林。通过植树造林减缓温室效应、降低CO2排放,加强城市绿化面积的建设,利用植被吸收城市的CO2。将林业产业建设与村庄绿化、四旁植树、农家庭院绿化结合起来,实现村庄园林化、农家庭院绿化效益化、公路林荫化、河道风景化。另一方面完善区域森林补偿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捐资造林增汇,志愿减排。要建立“森林碳汇”交易平台,通过建立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的“森林碳汇”交易市场,从而推动以森林生态价值补偿为基础的“碳汇”项目的大力发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新农村建设;作用;要求;具体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作出的正确决策,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对农村现有问题的系统解决。
1水土保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为生态环境建设主体的水土保持应发挥其优势作用,强力助推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快速发展[1]。织金县水保办在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总结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应处于主导和基础地位的结论,主要体现在:一是水土保持改善了生态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人文发展空间;二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帮助和积累资金;三是水土保持综合科普教育培育了新型农民;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五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规范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行为,强化水土保持服务,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2新农村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
一是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努力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二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奠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满足农民衣食住行的需要、农村社会再生产的需要、农村扩大生产的需要。而就目前农村物质生产方面的现实来看,我国大多数农村处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其剩余刚好够再生产需要。三是建设生态文明,其核心是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共存共荣的关系,其实质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1/3的国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因此水土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担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2]。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强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尤为重要。就目前来看,首先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其次要允许和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加大农村有组织化生产的力度,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有效克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局限性,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使农民享受到生产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平均利润。
3具体措施
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切实保护好农村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农村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环境美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在乡风文明的前提下形成村容整洁的自律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只有率先实现山川秀美,才能逐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才能最终保障工业文明等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不断扩大[3]。三是保护水土资源,加强建设,促进生态修复[4]。具体方略则应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注意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当地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是与中央倡导的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以及贫困山区的扶贫搬迁等相关政策结合起来,力所能及地减少人类在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活、生产活动,从而保障和促进生态修复的实现。同时,对人工治理的地区,有条件的可采取大户承包、专业承包、集团承包进行连片治理,不具备连片专业治理的则要制订帮扶措施,进行户包户治户管户受益。总之,政策要切合实际、注重实效,要有利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规划的如期推进。四是“治水先治塬”。治理水土流失,开展水土保持,建设生态文明,不能拘泥于传统方式上的工程、生物、耕作三大治理措施,而是要从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入手,从认识上、思想上、策略上、措施上等全方位、多层面地进行系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实现既治标更治本的目的。
4参考文献
[1] 艾晓燕,徐广军,韩守.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与原则[J].中国水土保持,2010(3):44-45.
[2] 武平,杜勇.努力推动云南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又好又快发展[J].云南农村经济,2010(1):56-59.
1.1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优化林业结构
首先,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主要领导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绿化项目挂钩制度、督查反馈制度、奖惩制度,兑现核实规定措施,实行严格督查考核,以制度约束和推动造林绿化顺利发展。其次,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再次,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1.2更新造林的措施
择适宜苗木生长的林地是做好植树造林工作、获得较高林木成活率的基础。要树立营造混交林的经营思想。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树种适当混交,能够比较充分地利用空间。如耐荫性、根型、生长特点以及施肥等不同的树种混交在一起,可以占有较大的地上地下空间,有利于各树种分别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范围内利用光能、水分及各种营养物质,对提高林地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植树造林时,不要侵占和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尽可能避开他们栖息的各种保护区。此外,要注意保护植被,可沿等高线栽植树木或设立植被隔离带。对于岩石裸露不能植树的地段,必须保留自然植被;对于沟边、坡脚、山顶等一些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段,则需保留5~10m的原生植被。
1.3营林生产的具体措施
(1)首先是选林木良种,注重科学技术的推广。深挖绿化用地的潜力、扩大绿化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科技,此外还要大力发展节水型造林绿化。
(2)其次,可将苗圃作为种苗市场,在保证造林质量的前提下林场按造林设计要求在苗圃中有权自由选择其所需苗木。这样不仅激化了种植机制还提高了相关人员的种植积极性。
(3)再次,则需要更新观念,改变种植树种单一的想法,同时,要加强更新造林的管理,降低了生产的投入,产生积极效用。由于现在大环境是市场经济,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在树种的选择上也是如此,在更新造林的树种培育上,尤其是集约经营丰产林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树种。林产工业的产品已向深加工层次发展,由实木利用到单板型人造板的制造,再到非单板型人造板的市场开拓。根据对木材原料需要及杨树的生长情况,可逐步进行株间、行间或带状间伐,然后采取林菜或林药间作对其进行土壤改良,形成短周期小径材速生丰产林,或者间伐后直接引入针叶树或其它珍贵阔叶树将其培育成复层混交林。
(4)最后,需要加强集约经营管理。由于目前,对造林苗木采取集约经营措施仅仅是单纯的施肥或修枝而已,虽然集约经营林的面积很多,但林木的生长未达到丰产林的标准。因此,对短周期杨树速生丰产林要想缩短其培育周期,必须采取长期集约经营管理的手段。以确保幼林健康稳定的生长,达到成林成材的目的。总而言之,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加强集约经营管理等具体措施实现营林生产的顺利进行。
1.4防火及防病虫灾害的措施
要大力实施森林灾害综合防治工程。主要抓好护林员队伍建设、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1)护林防火工作。落实好各项防火措施。要坚持以防为主,认真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和必要的人力、物力,提高警惕,加强督促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减少火灾发生。做好防火准备工作,加强防火期宣传。加大森林资源管护队伍管理,落实管护队员定点分片严看死守为重点的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和护林房建设完善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
(2)森林病虫害防治。为防止树木病虫害的发生,需及时使用化学药剂来预防苗木的虫疾等问题。对于树木病虫害的防治,首先应采用生物防治,其次才可考虑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应选用低毒、低残留、高效、污染小的农药,这样在杀灭虫害的同时,对林内有益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也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1)森林资源总量快速增长“九五”计划以来,全县在完成造林灭荒和绿化造林任务后,积极采取造林、封山育林、管护、节柴和防火等措施保持灭荒造林和绿化成果。通过采取工程造林与面上造林相结合的措施迅速增加林地面积,通过抓好森林资源限额采伐控制森林资源消耗量,通过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抓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通过发展本地“名、特、优”经济果木林和毛竹林加快调整林种和树种结构。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使全县森林面积数量明显增加,有林地面积由1999年的111,972.9hm2增加到2009年的112,484.5hm2,森林资源总蓄积量由1999年的367.86万m3增加到2009年的578.07万m3,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由1999年的40m3/hm2增加到2009年的61.8m3/hm2,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59.37%提高到目前的75.24%。
2)林产品加工工业有所发展资源县目前有木片加工企业30多家,年生产木片能力约5万吨;有板材加工企业近百家,年加工能力在5.0万m3左右;有木地板生产企业1家,年生产能力在0.03万m3左右;有竹材加工企业3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500万根以上;有松香生产企业2家,年生产松香约0.3万吨。此外,全县还有季节性收购加工薇菜的小型加工场所上千家,年产薇菜干近150万吨,产值近千万元。全县主要林产品有竹胶合板、竹木地板、复合地板、水泥模板、竹针、竹席、竹笋和薇菜干等;种植面积达600hm2的蔓地亚红豆杉生产基地也开始进入加工销售阶段。由于原料品质好,加工技术到位,资源县生产的林产品畅销海内外,产品供不应求。
3)森林生态旅游业稳步发展以“资江-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的资源县森林旅游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相继开发了资江漂流、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宝鼎瀑布、五排河探险漂流、百卉谷生态旅游和丹霞温泉度假区等景区(点),旅游业已成为该县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1995年到资源县旅游的人数为11.3万人次,旅游收入2,131万元,2011年接待游客达68.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825万元,同比增长23.6%,旅游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4)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始于2009年的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于2011年9月全面完成,全县累计完成外业勘界面积149,960hm2,占总任务的97.48%,累计核发林权证面积142,293hm2,占总任务的92.5%。这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之后的“第二次改革”,是对以林地权益为核心的森林资产权益关系进行重大调整的改革,是从体制上、机制上和制度建设上进行的一次系统的全面落实林业产权的综合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完成,为下一步全县林业配套改革和林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资源县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资源县在上级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林业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又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妥善解决,必将影响全县林业发展步伐。
2.1树种结构较为单一,人工纯林占主导位置据2009年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全县人工林种植面积占乔木林总面积的74.51%,而在人工林中,优势树种以杉木和马尾松纯林为主,其中杉木纯林面积占人工林面积的68.67%,占乔木林面积的51.16%,马尾松纯林面积则分别占28.09%和20.93%。此外,与1999年比较,乔木林中针叶树与阔叶树面积比例发生明显改变,由前期的71.47:28.53变为近期的72.09:27.91。这是由于近年来大力提倡种植杉木和马尾林纯林所造成。这树种结构单一,优势树种多为大面积连片针叶林的状况很不利于全县森林健康和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
2.2林业经营加工企业规模小,木材综合利用率低据初步统计,在资源县近170家竹木加工企业中,大多为小型家庭作坊式加工企业,只有20多家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为锯材、竹帘、切片等半成品,像木地板、竹凉席和胶合板等附加值高的竹木成品,无论种类还是产量都较少。资源县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另一个问题是木材综合利用率低,木材的边角废料往往被丢弃或被烧掉,影响了林产加工的经济效益。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资金和技术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整合和升级。因此,资源县林业生产表面上看是“大资源”,而实际上仍然是“小产业、低产出、低效益”。
2.3林业经费投入不足,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管理工作不到位资源属于享受少数民族待遇的国家级贫困县,林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林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如全县目前每年投入林业发展的经费仅约1000万元,平均每公顷林地投入仅约60元。这样低的投入,一方面,影响了全县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基础设施改善;另一方面,不少必要的森林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如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生态林建设、森林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等投入不足,影响了对全县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管理,进而影响到“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进程。
2.4林业技术人才不足,科技在林业生产中应用少一方面懂技术、懂管理的林业经营管理型高级人才严重缺乏,另一方面财政对林业的支持力度有限,致使各乡镇林业站人员配备不足,对林农的技术指导不能有效到位。目前全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84人,其中6乡1镇只有林业技术人员30人,平均每个乡镇不足5人,人均负责林业生产技术指导面积达2000hm2。此外,林农的科技意识低,科学技术在林业生产中应用少,林地生产力低下。上述因素使全县林业生产仍然维持着比较粗放的经营方式,林产品附加值低,林业生产效率低下。
2.5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来一些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商品林区可能会出现林地林木资源的短期流失现象。这是因为林改后部分林农会为了眼前利益而盲目砍伐林木,或转让林地和林木资源。二是,公益林区可能会出现林农积极性受到挫伤的现象。原因是,林改后农民虽然成了林地的主人,但对生态公益林的严格保护使他们得到的实际利益偏少。三是,林改后林权流转政策有可能造成部分农民新的失山和失地问题。这是因为在林地流转过程中有可能被少数人炒作,将林权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从而造成农民新的失山和失地问题。
3资源县林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
3.1结合森林生态旅游开发,营造高质量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资源县离国际旅游名城桂林市仅100km,资(源)兴(安)高速公路通车后,桂林到资源仅约1小时车程,交通极为便利。可以利用其优良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业,将其建成全国著名的休闲养生和健康度假生态旅游目的地。具体措施:一是,继续贯彻“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加强全县生态环境保护;二是,大力培育森林旅游工程林,特别是营造高质量的阔叶或针阔混交景观林,一方面增强森林的生态涵养功能,同时提高森林的景观美学质量;三是,利用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大力开发森林旅游商品,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要。
3.2做大做强林产工业,培育几个产加销一条龙的大型企业由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牵头,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企业扩大规模,在全县培育几个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大型企业。具体措施:一是,对全县现有林产品加工企业,按照平等协商、互惠互利、自愿合作的原则,通过产权作价入股、合资合作经营等形式,合并形成新的大型企业;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些势力雄厚的企业来本县投资经营林产业。三是,引导企业建立自身的原材料供应基地,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技一体化的道路。四是,逐步发展壮大以林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工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以林为依附的第二、三产业转移。五是,组织引导全县林农加快林业产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特别是重点建设市场前景良好的刨花板、夹心板、竹材人造板、模压制品等木竹加工原料林和松香油原料林。
3.3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和管理力度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使资源县森林资源总量得以尽快提升,使其质量尽快得以改善是资源县林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为此,必须多渠道、多形式筹集林业发展资金,加快全县森林资源培育步伐,加大对森林资源管理经费的投入。具体措施:一是,利用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和林业合作开发力度,吸引外地资金和技术开发本县森林资源。二是,通过生态工程项目立项,如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江河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绿色通道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加快本县林业发展步伐。三是,由县乡政府出面以“公司+基地+农户”形式筹集社会资金,组织林农植树造林和培育森林。
3.4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大力推广应用林业科技知识人才是事业成功的保障。资源县林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有人才队伍作保障。为此,应千方百计培养和引进林业科技人才,特别是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级管理型人才。具体措施: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优秀林业科技人才到资源县工作,确保山区林业经营管理理念能跟上时展步伐。二是,构建起一套符合资源林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其林业发展所需要的管理型和技能型人才。三是,利用“农村课堂”、“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在农村培养一批林业科技种养能手,以此为示范和辐射带动周边群众掌握和应用林业生产科学技术。
3.5妥善处理好“林改”带来的新问题,进一步推进配套改革对“林改可能造成林地林木资源短期流失现象”的问题,要做好林农思想工作,提高他们可持续经营林业的意识;针对“对公益林的严格管理会挫伤林农的积极性”的问题,一方面做好公益林补偿工作,另一方面组织引导林农对公益林进行保护性开发;针对林权流转可能造成农民新的失山失地问题,各乡镇和村委会干部要做好细仔工作,防止不合理的林地流转现象发生。明晰产权只是“林改”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需要进一步推进配套改革措施,以实现兴林富民的最终目标。配套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灵活的林业发展体制和机制,使我国林业发展步入良性运行轨道。具体措施:一是,通过改革林木采伐管理办法,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二是,通过规范林权流转,提高林地和林木的利用效率;三是,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如珍贵药材和食用菌种植、蜜蜂和山鸡养殖等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增加林农收入。
4结论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指标;措施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无序扩展、污染型缺水、土地浪费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度不断升高,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指标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在分析城市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指定一系列的指导性与控制性指标,用于约束环境质量。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包括两项指导性指标,垃圾收集处理水平和热岛强度;三项生态控制系统指标,水体质量、空气质量与噪声水平。
首先,垃圾收集处理水平。城市垃圾收集处理水平对能否高效回收利用资源,能否保护城市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城市垃圾收集处理需要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垃圾收集处理水平主要体现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资源回收率、无害化处理率、密闭化运输率等方面。
其次,热岛强度。城市具有热岛效应,城市内的气温通常要高于城市周边郊区的气温。热岛强度反应了城市热岛效应的水平,即城市内气温与周边郊区气温的差异程度。
第三,水体质量。水体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城市规划中必须做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规划工作,以确保水环境质量。
第四,空气质量。城市环境保护规划需要综合分析城市规模、规划区污染排放情况、周边环境状况等,并制定相应的空气质量控制性指标。例如,某市的生态城规划面积约为40平方公里,主要为商业与居住用地,规划区附近没有大型污染源,并且规划区大规模应用绿色建筑与绿色交通系统,所以该市将控制质量控制标准定为每年有310天的空气质量达到或超过二级标准。
第五,噪声水平。城市噪声水平应当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的相关指标。如果规划区附近有噪声源,就应当监测场地周边噪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噪声状况加以改善。
二、环境保护规划具体措施
2.1 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规划中的土地规划需要注意保护原有的生态敏感区,如湿地、水系等,注意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首先要全面认识土地保护的自然生态因素,做好适宜性和土地承载力分析。因势利导,合理利用土地,以降低土地开发成本,尽量避免实施人工景观水系工程或填埋水系工程。其次,确定开敞空间时需要遵循土地自然演进的规律,尽量利用土地原有功能,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格局。第三,混合地块功能,采用紧凑布置的方式,减少功能分区间的距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第四,合理划分街区,集约开发土地。第五,适当增加公共空间数量。
2.2 绿色交通规划
详细分析城市的交通条件,确定城市交通空间需求。分析客运、货运、近距离、中距离与长距离的交通需求,削减不科学的交通需求,确定可供选择的交通方式,以满足人们出行与货物运输的交通需求。在交通规划时,应当积极推行绿色交通。实行绿色交通分区,改性路网设计的模式,以建设人性化的交通。在开展道路网规划时,需要对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停车场系统等进行综合设计,以构造便捷的换乘系统,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2.3 绿色系统规划
城市绿色系统规划应当遵循生态优先、协调、综合、针对性、整体性的原则,以构建高质量的绿地系统,确保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科学性与稳定性。城市绿色系统的主体框架由中型植被斑块、大型廊道、大型植被斑块共同构成,能够增强区域生物多样性,稳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城市绿色系统能够发挥滞尘、增湿、降温等作用,改善局部小气候。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时,应当将水系廊道、道路廊道、配套公共绿地等联系起来,构成绿地网络,提高城市绿色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2.4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规划
城市用水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景观环境用水、建筑用水等。城市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规划需要进行统筹安排。首先,根据城市供水能力和需水量,开展水资源平衡测算。结合使用人数、建筑面积、地块功能等因素测算需水量,并对城市能够提供的非常规水源和常规水源的供给总量进行测算。其次,在确保经济合理、供水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常规水源需求总量。综合采用开源节流、结构优化、总量控制、需求管理等措施,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科学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处理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如雨水等,做到低质低用、高质高用。
2.5 绿色建筑规划
建筑是城市能源、水源消耗的主体。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加强绿色建筑规划,鼓励绿色建筑群体发展,控制建筑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绿色建筑生态补偿,如墙面垂直绿化、屋顶水平绿化、增加透水面积等,均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因地制宜地设计绿色建筑地块,以发挥绿色建筑的规模效应,提高绿色建筑对城市环境保护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正面临着能源节约、温室气体减排、经济发展的多重压力,环境保护势在必行。目前,由城市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逐渐突显,城市环境保护规划迫在眉睫。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规划,需要对土地、交通、建筑、绿地等进行统筹安排,以增强各个部分规划之间的有机联系,确保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整体性、针对性以及适用性,从而为城市建设提供客观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紫雯.多功能景观概念在可持续景观规划中的运用[J].城市规划,2008,(02):27-33.
[2]陈波,包志毅.景观生态规划途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园林,2003,(4):51-53.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价值意蕴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关系到国家的总体规划及发展策略,是举国关注的大事。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我国长期坚持的重要发展方针,关系到我国的发展及未来社会的基本形态。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迅猛,我国人民广泛拥有的民利进一步增强,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稳步提升,社会和谐度正在稳步提高,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策略得到了改善和肯定,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内容,已归纳为“五位一体”的发展总布局,体现出我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念的深刻理解,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发展和促进的作用。
改革开放的政策给我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在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生态问题日益凸显。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等现象影响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并给国家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做起。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其具体实施过程严抓落实,实现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变的最终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着我国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2.体现了对生态文明的继承和发扬
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关系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也就是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对人类自身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因素。在社会发展初期,人类对自然界充满了崇拜和敬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以获取使用价值为根本目的的资本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通过占有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来达到生产的目的。这一举动对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存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只有通过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式才能解决这些矛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中,实现对自然的保护,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其最重要的思想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选择。我们党继承了的科学精神,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创造性地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中。科学地、和谐地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发展关系。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完善的生态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这是对的继承和发展。
3.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我国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中国备受世界各知名企业及投资财团的青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建立分机构,促使经济不断发展。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资企业的不断涌入对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负担。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采取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同步进行平衡了资源持续利用,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中国地域辽阔,我国的生态环境是世界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来讲,全球气候变暖、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饮用水变少等都是全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我国通过加快产业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技术改革等方面的措施,积极进行生态建设,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据统计,我国实施的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等措施,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1980-2005年期间累计吸收46.8亿吨的二氧化碳,对世界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设想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着我国的科学发展观,体现着我国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实践。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辉煌发展史,自古就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规矩就是制度,是约束个人行为服从集体行为的有效手段。落实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自然也少不了制度的约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制度建设,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实现有效监督的有力保障。通过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考核制度及奖惩制度来体现对资源消耗、环境损坏、生态效益的掌控。通过建立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保护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具体措施,完善我国国土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通过实行节约能源、碳排放权、排污权等具体措施,完善环境监管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约束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开展。
2.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的生态压力下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考验。在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开源节流、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实现绿色发展,是唯一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也是其必然选择结果。实现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转变经济都是绿色发展的具体体现,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生物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等资源产业化是推动绿色发展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实现绿色发展要加快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应积极通过改善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完善劳动管理机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增强群众生态文明意识
尽管我国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地遏制了环境的恶化,但是,和我们企盼的碧水蓝天还有距离。在我国,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人民群众是重要的依靠力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要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依靠广大的群众,在人民群众中积极宣导生态文明建设,鼓励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进来。与身边环境相比,我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要增强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对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通过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改善资源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能源的宣传活动,培养人民群众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道德意识及生态责任意识,让广大群众认识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自觉行为。通过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培训机制,积极_展改善环境问题的培训,形成全民环保意识、全民懂生态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结语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努力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培养全民生态意识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更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最清晰的阐述。
参考文献:
关键词:林业站;生态公益林;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50
1 我国生态公益林简介
生态公益林可以概括为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林区,按照管理主体进行分类,我国将生态公益林分为国家生态公益林以及地方生态公益林,按照保护等级可以将生态公益林分为特殊与重点2个等级。生态公益林对环境保护以及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下面以福建省生态公益林进行分析。福建是全国森林覆盖面积最高的省份,全省的森林总覆盖面积达到60.52%,福建省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容易出现土质流失的现象。福建全省具有重点生态公益林286.3万hm2,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30.7%,2001年,国家将福建作为森林生态效益补足试点,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达到86.7万hm2,省级生态公益林达到199.6万hm2。
国家对福建全省的生态公益林投入超过1.95亿元,省级财政投入超过1.2亿元,全省建立基层林业站943个,超出全国平均基层林业站数量19%。对福建省的生态公益林进行分类,其中,125万hm2为水源涵养林,放风固沙林1.7万hm2,水土保护林89.7万hm2,农田护林2667hm2,护路林7.8万hm2,国防林1.6万hm2,环境保护林7.5万hm2,实验林3333hm2,可以看出福建省的生态公益林以水土资源保护为主。其中259.4万hm2生态公益林为集体财产,占全省生态公益林比重为90.6%,国有生态公益林为9.4%。
2 林业站保护措施
2.1 提高社会环保意识
基层林业站必须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宣传。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宣传措施十分多元化,可以通过报纸、广播、标语等进行宣传,尤其向生态公益林周边的基层群众宣传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性。如果生态公益林与群众产生利益冲突,林业站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为群众申请经济贴补,争取社会与群众的支持。目前,福建全省对生态公益林宣传投入较少,总投入为612.3万元,生态公益林贴补4103.5万元,全省共有大型宣传牌119面,中小型宣传牌6882面。
2.2 落实林区责任范围
林业站工作人员应该落实责任分区机制,正确处理生态公益林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权利、权力、责任的划分,具体措施可以参照福建省已经推行的4种措施,根据生态公益林的特征进行划分。集体生态公益林,针对集体生态公益林可以将行政村作为基础单位,将生态公益林保护责任划分给各个行政村,同时根据地区交通情况、管理难度、分布情况等划分责任;国有生态公益林,将国有生态公益林保护责任划分给各个基层单位,采取单位管理机制,统一安排护林员;小面积生态公益林,由各个地区乡镇进行管理;个体所有的生态公益林由所有人管理。
2.3 加强队伍体制建设
福建全省从2002年开始推行生态公益林林业站保护制度,全省已经建立943个基层林业站,林业站工作人员超过3万人,全省已经推行生态公益林责任制,将286.3万hm2生态公益林划分为19141个责任区,截至2014年,全省生态公益林护林员为19942名,签署林业责任合同25911份,福建省得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相比于面积庞大的生态公益林,林业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远远不够,因此,加强林业站队伍建设十分必要,加强高素质管理人员引进工作,提高队伍管理水平;加强队伍素质培养工作,为工作人员提供定期培训,从而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3 总 结
目前,我国已经从法律层次加强了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包括《环境保护法》、《森林法》等,体现出国家对生态公益林的重视程度。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本身属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我国生态公益林涉及范围广、业务量大,林业站必须通过有效措施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本文从法制宣传、队伍建设、队伍体制、防火防虫等措施进行分析,为我国林业站发展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国生态公益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卫国,吴友军,尹根强.乡镇林业站的生态公益林资源保护对策[J].绿色科技,2010(12):98-99.
现将年第一季度信息报送要点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围绕以下七个方面及时组织上报相关信息。
一、关于经济运行。物价走势及分析;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面临困难;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和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节约集约用地,保发展保“红线”工作情况;房地产市场动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鼓励服务业发展有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等各项政策落实情况;推进城乡流通体系建设,降低商贸物流成本工作进展;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煤电油气运保障及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情况等。
二、关于对外贸易。外贸进出口形势变化情况;重点行业和商品进出口情况及趋势分析;出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面临困难;鼓励和引导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扩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工作情况;吸引和利用外资情况;企业“走出去”情况及经验做法等。
三、关于财政金融。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政府性债务风险处置情况及经验做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场流动性变化和信贷投放情况;对中小企业、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信贷支持情况;民间借贷和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发展动向及对策建议;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拓展外汇投资领域工作进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
四、关于农牧业生产。春耕备耕进展和畜牧业生产情况;草原生态保护以及补助奖励机制落实情况;“三江源”生态保护,以及林业建设情况;稳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具体措施、面临问题;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进展;落实“米袋子”和“菜篮子”,做好主要农产品收储和投放,以及鲜活农产品生产供应工作情况;推广农业技术,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等。
五、关于民生工作。帮助城乡困难群众有关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企业劳动用工情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关工作情况;就业形势变化情况;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就业援助工作进展;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推进情况;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落实情况;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情况,遇到的问题及建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的工作情况;扶贫开况;农村义务教育和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