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校优化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当前,加强职专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降低国有资产流失率,已经成为了当前的重点任务。本文首先指出了职专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优化职专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职专学校;国有资产;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职专学校属于事业单位的一部分,在不断的发展中拥有了庞大的国有资产。然而在国有资产数量的增多下,职专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涌现了各类矛盾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1、职专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层对国有资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意识薄弱。职专学校的总体目标是培养一批对社会有用的实用性人才,共涉及以下内容:职业教育宣传、招录学生、教授学生多样化的专业知识、指导和推荐毕业生就业。实际办学中,国家给予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学校收取学生一定的学费,并购买所需的教学设备、办公设备等各种设施,学校资产数量不断增多。从国办公立学校的角度来讲,以上资产都属于职专学校的国有资产范畴。但学校的关注点在于学校每年可以获得多少财政拨款,能够获得多少学费收入,银行存款有多少,没有认真考虑加强自身资产的管理,重视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资产管理意识薄弱,资产管理缺乏规范性。
1.2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我国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时间较晚,1996年颁布实施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2001年颁布实施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货币资金》(试行),虽然颁布的制度法规对内部控制制度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长期用于企业发展中,并未引起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视。现代职专学校中只有财务部门实际开展了内部控制工作,其他部门大部分都缺乏相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尽管有的部门在申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过程中建立了大量的内部制度,但流于表面,缺乏深层次的东西,执行力度与制约力度不够。导致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资产挪作他用,资产占为己有的现象屡见不鲜。
1.3重钱轻物,重购轻管。当前,随着职专学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再加上实际开展了多次办学条件评估、办学水平评估等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学校的更新力度,购置了相配套的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办公设备,在管理上暴露出了两方面的不足:首先,管理者加强了收入的规范化管理,但轻视了物的管理,只要还能用就行,损坏了或不够用就购置各种设备,造成了设备的大量积压,设备随意进出,基建维修项目缺少必要的可行性报告。其次,对于评估和申重过程中购买的教学设备,只是出于提高评估及申重分数考虑所购置的,办学过程中基本上用不到,更有一些设备购进后原封未动,带来严重的资产闲置问题。
2、优化职专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2.1建立健全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制,提高管理层的重视度。对于职专学校而言,要想切实保证国有资产较高的保值增值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就必须提高学校管理层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上级主管部门每年制定目标责任书时,必须涉及资产保值增值环节,在和学校的考核相挂钩的同时,还必须和领导个体的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相挂钩。
2.2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众所周知,内部控制制度在财务部门中占据核心地位,涉及了学校所有职能部门,促进各部门相互协调、监督,维护所有资产安全并提高资产的利用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会计改革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前后颁布实施了多个企业会计准则,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方向发展,实现了预期的实施效果,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建设。然而对于事业单位范畴内的职专学校,内部控制还有待增强,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度不够,且实施效率低下。所以为了优化职专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应切实结合学校当前的实际情况及相关要求,构建一套完善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围绕信息化管理,将内部控制的规范化流程、核心控制点等储存于先进的信息系统中,以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化,加快制度运行进程,落实相互监督机制,确保各核心控制点职能作用的高效率执行,使学校国有资产严格根据规范化的内部控制流程来进行资产使用、资产维护等工作,有效控制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其流失。
2.3落实专人分项管理负责制。当前,职专学校应构建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由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负责相关工作。财务科主要负责货币资金这一块,要做到岗位分离,各司其责,钱账必须分开,并落实岗位轮换制,实行“收支两条线”,统一将各项收入上缴国库,再结合学校实际需求申请具体的款项,加强相关会计核算及监督工作。财务科和相关经办人负责往来款项这一块,及时查看往来款项的账龄,一旦发现有超出规定账龄的往来款项,应第一时间报告给相关经办人,要求其尽快清算,对于应收款项,应所要相关发票、收据,对于应付款项,应做好相关结算工作。资产管理部门及分管领导负责固定资产的购建工作。此外,应不断强化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业务素质,从而顺利完成资产管理的实际需求。
2.4实行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管理的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职专学校应紧跟这一趋势,在财务部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信息化管理,通过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编写电脑应用软件,构建适合本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涉及内容较多,具体体现在:负责管理学生的学籍,教学计划及任务,学生成绩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电子报表系统,教师综合信息管理等各方面,同时还应预留一定的数据接口,确保数据支持,以满足学校今后的发展需求。该平台各管理系统内部应具备数据录入、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分析等模块,确保资产管理各环节和各核心点之间能够有效衔接,以构建一套有助于各部门数据共享、彼此牵制及监督的管理体系,抵制一切资产管理问题。
2.5通过有偿使用,促进校际资源的共享。职专学校的占地规模和招生规模不尽相同,有的学校占地面积达到了上百亩,有的学校占地面积只有十几亩,虽然面积小,但内部设施一应俱全,如图书馆、实验室、教师、辅导人员、宿舍等。所以国家加大了相关经费投入,用于支付员工薪酬,购买所需仪器设备及扩建宿舍、教室,带来了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就目前而言,一个地区中存在好几所性质相同的职专学校,如技工学校、工科类中专,这些学校开设的专业基本相同,学校间的距离仅仅五公里。同时,多数地区相继开办了职业教育中心,并要求本地区的职专学校统一搬迁至中心内进行办学。因此,应模仿各高校,在适宜的场所或职业教育中心,结合实际需求构建配套的图书馆、实验室、功能齐全的教室、体育场等,向各本地区学校开放,通过有偿使用,促进校际资源的共享。以上各项费用由当地政府统一投入,职业教育中心统一开展管理,各学校支付一定的费用获得使用权,逐步收回投资。采用该模式不仅有助于防止各职专学校建设的重复性、设备购置的盲目性、资产闲置,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的集中化,减少资产流失;不仅有助于增强国有资产利用率,而且还有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最大化。
2.6落实奖惩制度。上级主管部门每年对校长进行考核、晋升过程中,必须将资产管理作为基本指标。职专学校内部应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凡是工作态度积极、提高资产保值增值率的资产管理者,应第一时间给予相应的精神及物质奖励。而凡是损坏国有资产、造成资产流失的资产管理者,必须严惩不贷。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及时发现职专学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资产管理,落实各项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维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资产流失,对保障学校的综合实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焕歌 单位:河南省禹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杨晶晶.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02)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5—0019—01
在大力倡导和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今天,优化学校管理,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很有必要性。
学校管理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是充满灵感、有血有肉的人,所以,学校管理应更多地从思想上入手,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创设宽松、和谐、团结的人际环境来促进教师更主动、积极地做好工作,促进学生更主动、自觉地去完成学习任务。而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关键在于张扬管理人性,让教师安心、舒心、热心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所以,我认为一个学校要做强做大做优,不在于你的规模有多大,关键还在于要以人为核心,优化学校的管理。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任何学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教师和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些正是作为生命体的人的主要特性。学校管理要正视这种特性,在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确立生命意识,关注生命,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进行民主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人人兢兢业业做事、事事认认真真做好;人人高兴愉快和谐做事,事事高质高效低耗完成。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靠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管理和人的极强的事业心来实现。要做到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善用人、培养人,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培养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建立合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充分体现出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这样的管理才是最优化的管理。
二、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就应注重建立完善各种制度,要用科学的评价制度来制约人,引导人,激励人。做好“五定”工作。即:定岗、定员、定人、定工作量和定工作岗位职责。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精减机构和精编人员,减少管理层次、杜绝因人设岗;合理设定管理、教学、服务三大类型岗位的相对比例;根据岗位性质和人的思想觉悟、能力高低、性格特点等择优上岗,做到知人善用、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工作数量达到满负荷,工作质量要高标准;岗位职责要具体且易操作和检查。其次,要认真落实“三制”,即落实校长负责制、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质量考核制,以制度管人,形成民主、和谐、公开的管理机制。
三、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学校的管理,说白了就是平衡不同层次教师的心态。必备的制度管理不可缺少,更重要的是推行情感管理。要坚持“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的原则。学校的制度管理如果过于僵化、死板、苛刻,必然导致职工怨声载道,必然影响师生的情感,进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因此,那些一天到晚的签到、签退,中间抽查坐班的行为控制方式和随意减少教师休班时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那些不顾广大职工的意愿,把领导的意志强加于人的做法,更是影响职工积极性的。
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把“五心三情”贯穿于日常管理工作中,即对教师要真心呵护,诚心关怀,耐心扶助,细心体察,全心依靠,做到思想工作灌注情,物质激励富于情,精神鼓励满含情。这样,领导的关怀就如点点甘霖滋润教师心田,“真心换来诚心,热情换来激情”,教职员工就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忘我工作。
管理工作需要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就极有可能导致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准确,使整个后勤管理质量下降。因为无论管理工作做得多么全面和周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必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监督机制,后勤管理者才能真正协调好、解决好管理中的负面情况,所以规范后勤管理程序,才能保证各项后勤任务的顺利完成。学校后勤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制定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只有建立一整套便于考核的后勤规章制度,才能使后勤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提高后勤职工的组织纪律性,从而形成一种具有人文关怀、标准规范的管理氛围,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不良后果,提高指挥、监督等工作效率。
二、有效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成本管理意识
在初中后勤管理方面应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后勤管理人员形成创先争优的意识,依靠智力因素增强管理效果。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在人才聘用、干部选拔等方面大胆改革和积极探索,从而不断优化后勤管理队伍,建构起规范化、民主化的后勤人事管理机制。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后勤管理内容如电费、水费、材料设备的购置与维修、卫生绿化的维护等是其资金开支的重要方面,学校在讲求“开源”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节流”的作用,应增强后勤人员管理成本的控制意识,树立降本增效的管理理念,防止效益流失。学校应严格控制后勤人员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等不良现象,全面优化学校建设及维修的用工方案,使人工成本逐步降低。同时应重视教学能耗管理,不断完善计量手段,开展成本核算,有原则地降低教学费用,达到完善后勤管理的目的。
三、坚持绩效原则,创新管理体制
初中后勤管理工作琐事较多,需要工作人员细心留意、真抓实干。学校主管领导班子应该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绩效化的考察,改变以往学校注重教育教学,而忽视后勤管理的现象,通过实行科学合理的绩效方式,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划分与效果评估,从而制定出确切可行的劳动报酬标准,以发挥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整个后勤管理体系中需要建立一种承包责任制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将后勤各项事务一一下分到人,遵循权、责、礼相结合的管理原则,破除大锅饭、均摊责任的局面,进一步完善组织结构,改变传统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经营服务型的管理体制。在后勤管理干部的选配上应选拔那些组织管理能力强,有献身服务精神,选拔热爱后勤工作的教师担任领导工作。
四、增强集体凝聚力,追求后勤管理艺术
一个秩序井然的学校,后勤管理应该细致入微、张弛有度。第一,管理应该严格但不能僵硬,也就是说后勤管理工作必须有灵活性,广开言路,倾听师生的意见与呼声,不断调整后勤管理工作的方式,积极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第二,后勤部门应树立服务理念,时刻以学校发展与师生利益为工作宗旨,不怕辛苦,深入到学校环境中,科学有效地服务于广大师生。第三,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后勤管理者应充分尊重师生意愿,设身处地为教师工作与学生学习生活着想,以热情带动热情,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提升后勤队伍素质,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随着教育的深入发展,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出来,后勤管理工作的优化,需要一支强有力的高素质管理队伍。为此,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应通过以下途径提升自身素质。第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教育理论学习,掌握后勤专业知识;第二,应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把后勤员工的职业道德培训纳入后勤总体发展规划中,制订有效的培训计划和措施并辅以实施。通过培训使全体后勤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能全面提高后勤人员良好的文化、业务素质,有助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后勤队伍。第三,加强后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考核制度,奖勤罚懒,不断探索和提高后勤科学化管理水平。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