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研课题方法范文

科研课题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研课题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科研课题方法

第1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科研经费管理 措施分析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我国对于科技的投入也在逐渐增大,科研事业单位承担着我国科研工作的重任,同时,相应的科研投入也逐渐增加。但是,在实际的利用过程中,由于相应的资金管理方式较为落后,导致科研经费利用效率较低。只有积极对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才能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推动科研工作的质量。

一、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和实际相脱节

通常来说,科研项目在申报工作中都是由事业单位科研管理工作部门或者相应的承担者确立项目,并且进行申报。科研项目的预算经费都是由项目本身的负责人员编制相应的预算,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预算编制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使得相应的预算编制工作不合理,所设计的内容不规范、不全面、不合理,导致实际的费用大于预算。在科研工作项目开展过程中,相应的经费支出并没有按照相关计划进行,有些项目的经费支出并没有按照相应程序进行审批,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从而导致实际费用大于预算。另外,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不能严格按照经费合同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进行归集,使得科研项目不能及时进行结题,甚至需要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重新对账目进行调整,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

在现阶段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能够深入人心。另外,在科研项目申请过程中,财务部门应该积极和项目申请人员做好协调,能够为预算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数据,保证预算工作开展有效性。

二、提高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保证预算的合理性

在实际的科研工作开展过程中,项目申报部门应该积极对相应的工作进行研究分析,确定项目的价值,然后再将其上报给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工作通过以后,才能报备给财务部门,然后编制项目预算,将审核通过的项目上报给上级领导部门。在整个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并且还要保证优秀项目上报,明确各个环节工作细节,从而保证资金利用能够得到落实。

(二)设立专门的科研账目管理部门

在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上述现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积极设立相应的资金管理部门,依据科研经费的应用形式,设立专门的经费管理部门,对核算制度审核,设置专门的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制定专门的科研账目管理制度,指定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然后按照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对各个分项目进行拨款,并且还要对经费落实状况进行研究控制,不仅能够提高经费的利用率,而且还能保证各项工作衔接的有效性,从而能够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在科研项目研究完成以后,科研管理部门应该积极通知财务部门办理相关的手续,并且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结算表,如果经费有剩余,应该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处理,避免挂账状况的出现。对于一些不按照要求进行结算单位科研项目,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保证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三)加强对项目支出的审核

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应该积极加强财务管理部门以及科研管理部门的研究分析,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相关的工作信息,对各项支出进行审核,从而保证经费的使用能够满足相关的要求。在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一些和预算不符合的支出,工作人员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向相关部门说明原因,经过相关部门审核以后,财务部门才能依据实际情况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调整。如果预算经费在执行过程中,工作力度缓慢,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制定相应的报告,通过月报、 季报、 年报的方式,使得财务部门能够及时的掌握相应的财务信息。如果发现实际经费和预算差距较大的现象,应该及时的通知科研部门,并且及时的分析其原因,对相应的计划进行调整,从而能够保证预算的执行力度。

(四)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

在科研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事业单位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对科研经费进行精细化管理,才能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引进一些先进的控制模板网络系统,将其和相关经费管理工作、科研管理工作进行融合,从而能够使得相关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并且还能够依据实际构建完善的数据系统,积极的对工作进行优化,从而能够提高其工作效率,还能保证良好的工作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科研占据着重地位,积极对事业单位科研课题管理中的经费管理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而且还能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该从实际经费管理的工作现状入手,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并且还要保证其落实力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董红新.如何管理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经费[J].财经界,2015,(6):69-70

[2]王琪.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现状与对策建议[J].江苏科技信息,2015,(3):32-34

第2篇

【关键词】 提高;外科医师;科研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R6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267-01

高素质的医学科研团队将新研发的科学技术优先应用于医疗行业。由此,我院外科系对提高外科医师的科研能力给予了多方面的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采取的培训方式作一系统总结。

1.不断提高外科医师的外语水平:专业英语水平的高低,与医师的科研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院外科系定期对外科医师的专业英语能力进行培训[1] ,并鼓励所有医师自学提高英语水平,通过长期的专业英语培训,使我院外科系医生的专业英语的交流及专业期刊检索和翻译能力明显提高,明显提高了医师的科研能力。

2不断提高外科医师的临床教学能力 我院作为医学院附属医院,还承担着课堂和临床实习的教学任务,临床教学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学院和医院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医院和外科系对于外科医师的临床教学能力非常重视,定期进行公开课的评比及考核,为外科医师打下了牢固的外科基础,也提高外科医师的基础科研能力。

3不断提高外科医师的临床技术水平:在外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通过不断提高外科医师的临床技术,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资料,为外科医师进行临床科研和相关论文写作提供了材料[2]。同时也为临床科研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4不断提高外文资料阅读能力及检索能力:通过加强外文资料阅读的培训,有效提高外科医师的外文资料检索能力[3] ,明显的提高了外科医师的论文写作能力及科研能力,有利于提高综合科研能力,使我们的文章与国际先进的技术及理念接轨。

5提高科研课题的材料组织和写作能力:科研课题一经确立,外科系通过培训医师系统的组织材料及正确申报,系统的组织建立课题材料,有效的提高了外科医师的科研层次,培养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 [4],正确的课题材料建立可缩短课题周期。

通过外科系组织培训,外科医师英语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有效提高了外科教学能力,为进行临床科研和相关论文写作提供了材料,也为科研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使临床技术水平提高了层次,具备了一定的外文资料阅读能力及检索能力,提高了论文写作能力及科研能力,有利于提高综合科研能力,使我们的文章与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及理念接轨。可以缩短课题科研周期,明显提高科研能力。

通过外科系对提高外科医师科研能力进行系统的培训后,有效地提高外科医师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外科医师的科研能力,使我院每年确定的各项科研课题能够更顺利的进行,有助于外科科研课题层次的提高,明显缩短了各项科研课题的结题周期,增加了科研人才的储备,为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Chaffin AJ,Maddux CD.Intemet teaching methods for use in bacca-laureate nursing puter Inform Nurse,2004年第03期.

[2]吴晓松,刘广东,刘亮. 大型综合医院重大科研项目管理策略初探. 中国医院,2011年15卷 第10期.

第3篇

一般来说,一项新的、正式的科研课题的确定大多要经过以下几个基本过程:a.提出科研课题;b.对课题进行初步论证;c.将课题具体化;d. 撰写选题报告;e.征求意见,反复修订。

1.选题的策略

(1)从教育实际工作需要中选题

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根据社会需要,看清时代的潮流,选择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是课题选择的重要策略之一。

(2)从教育文献中选择题目

查阅和评价已有研究文献,是选择课题非常重要,同时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策略之一。查阅与评价研究文献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明确哪些问题已经被研究,进展状况如何,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已有研究的完成质量,如果发现已有研究质量不高,这就说明该问题值得研究者做进一步的研究。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注意研究资料中被忽视的“空白点”;注意发现研究结果中相互矛盾的地方;注意发现已有研究在方法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3)选择教育科学研究题目要注意可行性

研究者要根据自身具备的主观条件和从事研究所具备的各种客观条件来选择研究课题和课题的深度。主观条件指研究者为完成课题所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研究能力和工作经验,以及对有关研究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程度。它反映了研究者承担课题的可能性和完成课题的水平。客观条件指完成某课题所必须具备的设备、仪器、工具以及必要的人力、物力、图书资料等。对于任何一位研究者,选题必须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这样才有可能完成它。

需要指出的是,研究课题按研究深度的高低是分层次的,选题时必须考虑课题的研究深度。按照研究深度,研究课题可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

①描述性课题是指对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述的课题,它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如教师生活状况调查、学生看电视情况调查等都是描述性的研究课题;

②因果性课题是指揭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课题,它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如寻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就属于因果性课题;

③预测性课题是指在弄清了教育现象的现状及其因果联系的基础上,对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预测的课题,它主要回答“将来怎样”的问题,如探讨下个世纪中国教育状况,就属于预测课题。

在上述三类课题中,描述性课题是最基本的研究课题,难度小,层次低;因果性课题层次较高,难度较大;而预测性课题则是最高层次的研究课题,难度很大。研究者对课题的层次性、难易性在课题选择过程中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4)从自己所学的专业、所担任课程范围内选择教育研究题目

专业基础知识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选定教育研究题目,只有紧密地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搞好教育科学研究。而有人因临时的兴趣,选择脱离自己专业的研究题目;有人偶然得到其他专业的资料,轻易决定选择脱离自己专业的研究题目,结果不是半途而废就是分析肤浅,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2.目前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教育科学研究选题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题目往往偏大

初做教育科学研究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不考虑各方面研究的条件,选择的研究题目往往偏大,结果不是不能完成任务,就是只能得到一些肤浅的材料,得不到可靠的、经过深入研究与分析的科学结论。

(2)对应用性选题重视不够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性的选题中,理论性课题所占比例较大,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课题所占比例较小;二是在应用性课题中,忽视了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探讨,而是分散、孤立地探讨了一些相互关联的细小问题。这种局面与社会需要相距较远,选题的社会效益和应用价值很小。

(3)研究选题的系统性、连续性、积累性差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许多研究者在选题时不注意查阅研究文献,不了解他人研究结果和有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对已有研究成果缺乏深入、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二是许多研究者研究方向不明确,选题前后无关联,不能使自己的研究课题把握住问题发展的脉络而层层深入,而是在一些毫不相关的课题上按自己兴趣随意选择。

(4)描述性课题多,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少

目前在教育科研中,描述学生学习现状、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方面的课题比较多,对各种变量、因素之间关系的探讨大多停留在相关分析的层次上,而对学生发展规律、影响学生心理活动的内在因素、学生学习成绩的预测等研究少,即缺乏因果性、预测性的研究课题,使教育科研难以发挥其解释与预测功能,妨碍了其研究水平的提高。

(5)研究课题的理论水平低

许多研究课题未能同有关教育理论联系起来,研究问题较表浅,就事论事,缺乏理论深度。因此,目前大量研究未能在有关教育理论方面有所建树;很多研究结果也未能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加以分析、概括。

(6)单一性课题多,综合性课题少

目前,研究课题大多从某一学科的某一方面人手,缺少多角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科研合作大多局限在同一领域的研究者之间,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之间、同一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之间缺少必要的合作,未能对一些较大课题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7)对研究方法、方法学方面的课题重视不够

在目前众多的教育学科研究课题中,有关研究方法、方法学方面的课题极少。由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水平,因而目前国外对方法学的研究十分重视,不少学者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而我们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

3.撰写课题论证报告

研究课题基本选定后,研究者一般需要对课题的价值、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认真地论证。做好研究课题的论证工作,对撰写好课题申请报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书面形式的课题论证有助于进一步详细阐述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具体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从而使整个研究课题具体化、系统化、完善化。它将作为整个研究工作的行动纲领,对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起重要指导作用。

第4篇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划分为四级。

正确

错误

2.信息安全保护能力技术要求分类中,业务信息安全类记为A。

正确

错误

3.互联网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是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的单位和联网使用单位。

正确

错误

4.在网络安全技术中,防火墙是第二道防御屏障。

正确

错误

5.入侵检测技术能够识别来自外部用户的入侵行为和内部用户的未经授权活动。正确

错误

6.VPN与防火墙的部署关系通常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模式。

正确

错误

7.电子商务是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正确

错误

8.电子商务的网络零售不包括B2C和2C。

正确

错误

9.电子商务促进了企业基础架构的变革和变化。

正确

错误

10.在企业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认真防范风险。

正确

错误

11.物流是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基础。

正确

错误

12.科学研究是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是从产品到原理的过程,是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过程。

正确

错误

13.科研课题/项目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实践形式,更是科研方法的应有实践范畴,是科研管理的主要抓手。

正确

错误

14.科研方法注重的是研究方法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正确

错误

15.西方的“方法”一词来源于英文。

正确

错误

16.论文是记录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文件和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信息源。

正确

错误

17.科研成果是衡量科学研究任务完成与否、质量优劣以及科研人员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

正确

错误

18.著作权人仅仅指作者。

正确

错误

19.著作权由人身性权利和物质性权利构成。

正确

错误

20.知识产权保护的工程和科技创新的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由某一个方法单独努力就能做到的,需要国家、单位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信息安全策略的基本原则是()。

A、确定性、完整性、有效性

B、确定性、完整性、可靠性

C、完整性、可靠性、保密性

D、可靠性、有用性、完整性

22.()是实现安全管理的前提。

A、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B、风险评估

C、信息安全策略

D、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23.风险评估的相关标准不包括()。

A、GB/T 20984-2007

B、GB/T 9361-2005

C、GB/T 9361-2000

D、GB/T 22081-2008

24.()是密码学发展史上唯一一次真正的革命。

A、公钥密码体制

B、对称密码体制

C、非对称密码体制

D、加密密码体制

25.在进行网络部署时,()在网络层上实现加密和认证。

A、防火墙

B、VPN

C、IPSec

D、入侵检测

26.以下关于国际信息安全总体形势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网络无处不在,安全不可或缺

B、漏洞隐患埋藏,安全风险调整

C、漏洞隐患显现,安全风险调整

D、优化顶层设计,注重结构保障

27.美国()政府提出来网络空间的安全战略

A、布什切尼

B、克林顿格尔

C、奥巴马克林顿

D、肯尼迪

28.下列选项中属于按照电子商务商业活动的运作方式分类的是()

A、本地电子商务

B、直接电子商务

C、完全电子商务

D、商业机构对商业机构的电子商务

29.以下不属于社会科学的是()

A、政治学 B、经济学

C、医药学

C、医药学

D、法学

30.()是从未知到已知,从全局到局部的逻辑方法。

A、分析

B、综合

C、抽象

D、具体

31.()主要是应用已有的理论来解决设计、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具体技术问题而取得的。

A、科技论文

B、学术论文

C、会议论文

D、学位论文

32.()是通过查阅相关的纸质或电子文献资料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行业内部资料或信息等。

A、直接材料

B、间接材料

C、加工整理的材料c

D、实验材料

33.()是整个文章的整体设计,不仅能指导和完善文章的具体写作,还能使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条理化、系统化、周密化。

A、摘要

B、引言

C、写作提纲

D、结论

34.期刊论文的发表载体是()。

A、娱乐杂志

B、生活杂志

C、学术期刊

D、新闻报纸

35.()是指科研课题的执行人在科研过程中要向科研主管部门或课题委托方汇报研究工作的进度情况以及提交阶段性成果的书面材料。

A、开题报告

B、中期报告

C、结项报告

D、课题报告

36.我国于()年实施了《专利法》。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37.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不包括以下哪项()。

A、排他性

B、独占性

C、可售性

D、国别性

38.知识产权的时间起点就是从科研成果正式发表和公布的时间,但有期限,就是当事人去世()周年以内权利是保全的。

A、30

B、40

C、50

D、60

39.知识产权保护中需要多方协作,但()除外。

A、普通老百姓

B、国家

C、单位

D、科研人员

40.关于稿费支付的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次版付一次稿费

B、再版再次付稿费

C、一次买断以后再版就不必再给作者支付稿费

D、刊登他人文章就要付稿费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

41.信息安全人员的素质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A、技术水平

B、道德品质

C、法律意识

D、政治觉悟

E、安全意识

42.信息安全刑事犯罪类型主要有()

A、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B、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C、利用计算机作为工作实施的犯罪

D、盗窃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罪

E、非法复制受保护

43.信息系统安全的总体要求是()的总和。

A、物理安全

B、系统安全

C、网络安全

D、应用安全

E、基础安全

44.对信息的()的特性称为完整性保护。

A、防篡改

B、防复制

C、防删除

D、防转移

E、防插入

45.国家“十二五”电子商务规划是由()共同编制。

A、国家发改委

B、商务部

C、科技部

D、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E、工信部

46.发展电子商务的指导思想是()

A、强化宣传

B、统筹安排

C、构建完整市场体系

D、营造良好环境

E、优化资源配置

47.逻辑方法包括()

A、分析与综合

B、抽象与具体

C、归纳与演绎

D、统计与测量

E、观察与实验

48.理论创新的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先进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E、系统性原则

49.科研论文按发表形式分,可以分为()

A、期刊论文

B、学术论文

C、实验论文

D、应用论文

E、会议论文

50.知识产权是由()构成的。

A、工业产权

B、著作权

C、发表权

第5篇

现象与反思

目前,吴江区所有学校的主课题都已经在大市级及其以上立项,绝大多数学校能够规范、扎实地推进课题研究,但也不乏只做表面文章的,课题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1.“镀金式”课题。更多的是为了课题的立项,拿到某个级别的立项证书,很少有实质性的研究,缺乏思考与实践,更谈不上适切的科研方法。到了课题结题时,只能选择延迟结题或者不了了之。

2.“拿来式”课题。在课题申报的时候请上几个专家,帮助“揉捏”出某个课题,而这个课题跟学校平时的教学现状乃至办学层次都不太吻合。课题虽然立项了,但学校面对着基本上陌生的“舶来品”课题,面面相觑,无从下手。这样的课题研究充其量只是一张立项证书,几乎没有研究的意味,更不要谈方法与成果了。

3.“箩筐式”课题。有些学校觉得课题研究必须在实践中进行,因此设计了很多的活动,包括学校的一些常规活动,都往学校主课题这个箩筐里装。看上去课题研究搞得轰轰烈烈、风生水起,过程性资料也是“异彩纷呈”,其实这些材料跟课题的核心概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并没有太多的关联度,研究方法也只是申报书上的摆设。

4.“经验式”课题。有的学校对于课题研究,从“十五”“十一五”到“十二五”,各个阶段的课题在研究主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大多套用课题研究的老经验,先是课题论证,上几堂课,搞几次活动,写几篇论文,最后一个研究报告,再搞一本汇编。这样的研究缺少针对性,也谈不上研究个性,更缺乏课题研究的学术品位。

方法与对策

上述几种现象,与学校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不够端正有关,也有不少学校想研究但不知道怎么研究,我们有必要进行教科研方法的普及与运用方面的指导,以进一步凸显课题研究的品位与价值。

1.科研方法的深度学习

一是科研方法论著的学习。作为一线小学教师,对于科研方法还是比较陌生的,不清楚各种教育科研方法的内涵与意义,更不清楚各种科研方法如何运用。这就需要我们沉下心来,了解和比较各种教育科研方法的适切性。目前,吴江区不少学校都在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方法的理论学习,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进行读书沙龙和每月研讨活动,通过阅读、聆听、研讨,教师在科研头脑风暴中逐步明晰了各种科研方法的特点及运用,提升了教育科研能力。

二是他人研究经验的借鉴。也许有的教师会觉得捧着枯燥乏味的教育科研理论书籍难以悟透,那么,身边的科研骨干就是自己最好的学习榜样,我们不妨借鉴他人运用科研方法的成功经验,开始甚至可以依葫芦画瓢地进行模仿。如吴江区汾湖实验小学在课题研究中叙事研究法运用非常出色,区教育局就组织全区小学教科、教务主任进行观摩,汾湖实验小学的教师依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将一个个鲜活的研究故事精彩呈现,阐述了在研究历程中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所悟,他们在记录与撰写叙事故事的同时,更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这次活动给参会者以很深的感触,现在,吴江区域内很多小学的教师都在运用叙事研究作为自己草根研究的主要方法,他们在科研的“自留地”上耕种得法,其乐无穷。

2.科研方法的适切选择

一是基于课题研究内容。在学校主课题研究中,科研方法的运用一般依据课题内容而定。如“合作学习理论与本土价值的研究”,势必要用到文献研究法,需要教师检索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理论,理清本校合作学习的现状与基础,分析国内外合作学习理论对本校的价值等等;再如“‘作后讲评’操作范式的实践研究”,要用到行动研究法,需要教师在构建“作后讲评”操作范式时,不断实践,发现问题,专业分析,行动改进,使得“作后讲评”操作范式的构建不断趋于完善。

二是找准自身研究特长。在科研方法的选择中,有时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依据自身研究的优势,选择适合的教育科研方法。如同类型的案例研究,有的教师选择典型学生的个案研究法,并依据研究主题,进行跟踪性的观察、记录、反思、分析,有目的地进行对比思考,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与进程。而有些教师则依据研究主题选择叙事研究,围绕研究点,记录教育、教学片断,通过不断撰写主题明确的教育故事,进行跟踪、对比与反思分析,观察并印证自己的课题研究。

三是借力区域科研优势。在进行学校主课题研究中,行动研究法是很多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但在我们吴江区,很多老师在研究进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借助课堂观察进行课题研究。因为课堂观察研究在吴江起步较早,区教科室还有省级此方面的重点课题,并设立了课堂观察研究的实验区,在各个学段成立了课堂观察协作组,多年来一直在大力推进,所以教师们对课堂观察较为熟悉,知道怎么操作,也比较认可。除了个人经常运用课堂观察法以外,有时还会借助学校教研组进行小团队的课堂观察,相互协作,促使课题研究向纵深推进。因此,区域科研优势是教育科研方法选择借力的重要来源。

3.科研方法的规范操作

一是方法科学。科研方法的运用,要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和程序,需要教师进行精当的操作,还应结合自己研究的进程选择适切的时机。例如不少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采用“行动研究法”,那么,发现和提出问题―筛选和归纳问题―研究分析问题―采取行动尝试解决问题―总结行动的成败得失―提出改进办法,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符合“行动研究法”的基本规范,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与此同时,还要根据研究的进程选择合适的时机,毕竟科研方法的运用不是走过场,是需要契合具体研究内容与进展的。

二是过程规范。课题研究重在过程,需要在研究进程中不断进行积累、反思、调整和改进。例如,用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的进程中,教师首先要在既定研究主题背景下,有意识地选取含有核心问题与疑难情境的典型事件,而且自始至终必须保证事件的真实性,所撰写的案例要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对已经形成的解决问题的决策进行评价。这样的案例研究呈现了整个研究的进程,符合我们吴江区域提出的学校主课题研究要“接地气”的要求,也是我们一直孜孜以求的“真研究”。

4.科研成果的提炼推广

一是注重成果提炼。科研成果的提炼是学校主课题研究的关键步骤。首先科研成果需要提炼,经验总结法是最常用到的成果提炼方式,在经历实实在在的过程性研究之后,必有教育规律蕴含其中,需要教师拥有宽广的教育视野和丰厚的教育底蕴进行有价值的提炼;其次科研成果的总结往往要有一些新意,有新的切入点,呈现个性的风采,这就需要我们从习以为常的经验中跳出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学会比较,发现其鲜明的个性与差异,真正提炼出有价值的成果。

二是注重成果推广。科研成果的实用性,也是检验教科研成果的重要显性标志。我们要注重优秀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运用,用研究所得去指导区域内外的教育教学实践,去解决新的教育难题。当然,在科研成果推广时,也要根据教育对象和时空的不同,对原来的成果进行新的探索,并加以补充和完善,使其更具有普适意义。

第6篇

关键词:资源共享课;交互答疑

【项目课题】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JS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14G2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0、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技术正在被教育教学领域广泛应用[1]。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也在高校信息化时代逐步向高等校园教育延伸,各种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系统软件的发展孕育而生并被广泛应用。它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动态化信息为载体(如图、文、音、像等),生动形象地向广大师生传授知识与技能,使得教学效果大为提高,为传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生机。因此,多媒体资源共享课平台的引入解决了高校传统教学形式单一的弊端,使得课堂生动、形式新颖,增强了课堂渲染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有趣的学习材料和海量的信息资源,并通过大量视听教程与素材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进而使学生逐步自主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强对知识的认知水平,积极主动探究、挖掘新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多媒体资源共享课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推广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搭起了一座彼此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教师和学生主体之间可以围绕共同问题进行彼此相互交流与探讨,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能够实时答疑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极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教学效果。因此,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何更好地探究实现多媒体资源共享课的交互与答疑方法将成为多媒体资源共享课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1、多媒体资源共享课交互答疑方法的现状分析

多媒体资源共享课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完美结合的新一代课程教学技术,交互答疑则是多媒体资源共享课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加强教师和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帮助辅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使其获取正确解决方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为教学效果的反馈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平台和参考依据。然而,现阶段多媒体资源共享课交互答疑交流方式主要以Web BBS讨论、在线聊天讨论、Email电子邮件等通过单一的交互工具实现交互答疑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彼此间的交互答疑,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在:第一,异步交互工具(BBS论坛、Email等)与实时交互工具(QQ、语音聊天室、视频会议、交互式白板等)彼此之间缺乏合理的过渡,不能够灵活运用,缺乏整合,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第二,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交互答疑活动缺乏强有力的管理监督,经常出现交互答疑时闲聊多、关于学习的讨论少,即便是关于课程知识的讨论,也常常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无法实现良好的交互答疑效果,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第三,交互答疑的方法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人工答疑方式,缺乏自动性,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2、多媒体资源共享课交互答疑方法探究

2.1异步交互工具与实时交互工具的灵活运用与整合

多媒体资源共享课交互答疑模块中应将异步交互工具和实时同步交互工具有机的结合起来,在BBS、新闻组等异步交互工具中嵌入QQ、语音聊天室、视频会议、IP电话等实时同步交互工具,使其形成一个完美、协调的整体,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多种交互答疑工具。与此同行,各个交互答疑工具彼此之间能够合理的过渡,彼此之间能够无缝连接,能够灵活的运用并能够相互通信而不排斥。由此,教师和学生彼此之间能够依据自身喜好和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交互答疑沟通方式,通过多种交互答疑方式呈现疑难问题解答,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解答指导,使解答的过程充满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将各个交互答疑工具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2.2 拓展自动答疑功能,实现交互答疑的自动化、智能化

多媒体资源共享课交互答疑应拓展自动答疑功能,使得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课程时遇到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时,能借助自动答疑功能模块寻求帮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找到疑难问题的解决之法,提高了解答疑问的效率。同时,自动交互答疑功能能够充分兼容并嵌入一些著名的搜索引擎(如Baidu、Google等),使得自动答疑不仅能在自己的资源库中搜索与疑难问题相匹配的解决方法,而且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浩瀚如海的互联网上检索相符的疑难问题,搜索相应答案。

如果自动答疑功能模块在相应的资源库中无法检索到与相应疑难问题对应的答案和学习资料,则自动将疑难问题转发给相应的辅导教师进行人工交互答疑,教师答疑后将此疑难问题及答案提交到疑难问题资源库中,并进行更新。随着资源共享课学习者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不断增加,自动交互答疑资源库将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更大程度上实现交互答疑的自动化、智能化。

2.3 全文检索技术、中文分词技术的嵌入与改进

多媒体资源共享课自动交互答疑过程中,如果基于关键词进行疑难问题答案检索,则对学生抽取关键词语的能力要求较高,一旦使用的关键词不当则无法检索到自己需要的答案。同时,中文每个词之间没有固定的分界符,语法结构多变,同样是一些词语,排列顺序不同,语义就大不相同,中文比之英文要复杂的多、困难的多,如何仅仅依靠关键词进行匹配查询,难以提高查询结果的准确率与覆盖率。因此,将全文检索技术、中文分词技术、文本挖掘技术、中文语义检索技术嵌入到自动交互答疑方法中并能进行一定的改进,使得疑难问题的检索具备一定的智能性,能够快捷、准确、方便、全面的检索到与自己问题相关的正确答案提高交互答疑的准确性与智能性,同时也能够检索与此问题相关的一些疑难问题的答案及相关网络资源,使得学生能从检索结果中获取更多的相关学习信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技能面。

3、结语

多媒体资源共享课的交互答疑采用异步交互答疑、实时交互答疑、自动交互答疑的方法,使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交互答疑、沟通交流更为便捷,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教师则可以通过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而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难点,从而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于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玲.“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的探索研究[J].赤子,2015,(06):80.

[2]姜翠玉,吕志凤,徐永强,宋林花.有机化学网络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5,(03).

第7篇

一、明确课题研究档案袋制度实施的目的

可以说,在我们的历史长河的教育评价体系中,起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封闭式的、自上而下的量化评价模式,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甄别、奖惩、选拔等含义。《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教师自评,也就是让教师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本人在发展性自我评价中处于一种主体地位。课题研究档案袋制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让教师成为评价的主人。同时,这一制度的出台,让我们更加明确地看到,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对档案袋的运用是实现自主性评价的重要而有效方式之一,会让教师形成一种内在的激励动机。当全体教师认识到这一点时,评价的效度和信度很快提高,这一课题的开展首先得到教师的支持。

二、确定教师课题研究档案袋运用的方法

首先,建立教师课题研究档案袋,教师依据总科研课题与自己的实际水平和班级情况,填写“子课题申请表。”针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方法、实施阶段、预期成果等进行设计,并全面反思、评价自己在工作生涯中专业成长及课题研究的路线;为了更客观体现教师评价的效度与信度,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加入“管理者和同事评价、家长评价”等透明的评价方式,让教师获得更加充实、更加全面的评价信息,评价结果也就更有利于教师自我把握专业成长的方向。

其次,在经过评价面谈后,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个人或两人合作式的课题研究具体目标与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的近期发展目标和长期发展规划。通过目标的确定,教师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自我检测等方式来达到实现课题发展的目标。

第三,教师搜集有关课题研究、自我专业成长的素材,并通过以自我评价为主的形式,促进课题和自我发展。在“教师成长档案”中,大部分素材来自于课题研究本身,包括:第一类:准备阶段;第二类:实施阶段;第三类:总结阶段。

第四,针对在业务能力强,反思能力强的教师,给他们创造自我展示的机会。教师自主选择展示的内容,在展示、评价活动中发扬自身的优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在他们给同事展示的同时,给全体教师创造了相互交流、学习、评价、反思的条件,在评价与反思中,教师们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找准改进的方向,获得课题研究的经验实现专业成长。

第五,从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中的评价指标来看,幼儿园提出的评价标准基本是粗线条形式的。因为每位教师的起跑现都存在着差异,确立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尤为重要,根据教师制定的自我评价指标,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个性化评价指标,让教师充分发挥专长和潜能,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

三、开展教师课题研究档案袋研究的实效

教师课题研究档案袋的运用与研究提高了教师自主性评价的内涵,也就是它真正体现的是对教师生命价值的尊重和以教师为本的评价,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就实现自主性评价的作用来看,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自我评价、自我管理,教师有了实际意义上的自我意识,自主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这种意识和自主性代表了从他律走向自律的一个过程。当教师的自主性得到发挥时,孩子们手中也拥有了活动的主动权。教师课题研究档案袋的运用,对优秀教师而言,增加了他们工作的满足感,激发了他们自主的动机,增长了才干,支持了创新;对困难教师而言,他们在自主性评价与他评的结合中获得了帮助、获得了咨询的机会,为恢复信心、改进工作付出努力。

第8篇

关键词:国立科研机构 排名 指标体系赋权方法

1.问题的提出

国立科研机构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科技兴国战略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扮演着骨干角色。加强对科研机构的科?!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1//EN" "w3.org/TR/xhtml11/DTD/xhtml11.dtd"> 国立科研机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赋权方法研究

首 页 证券金融 财政税收 地方战略 国际贸易 中国经济 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 行业经济 国际经济 发展战略 网站地图 RSS订阅

第9篇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预防医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35-04

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开展基础性研究和高科技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学科。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的课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已渐成体系,但仍存在一些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如何构建并完善医学研究生的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需求,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及其重要性

预防医学为医学研究生提供的方法学课程主要包括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其中流行病学包括现场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管理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等分支学科;统计学又包括:医学统计学,科研设计,医用综合评价方法及统计软件等内容。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医学科学(包括临床、基础、护理、口腔、法医和其他各医学专业)的重要公共课程。统计学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各个学科的数据处理中,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利用流行病学知识促进学科发展。在目前新兴的“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发展中,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也是其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新形势及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研究生的需要,重新审视并强化医学研究生的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国内外知名高校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选择国际上在医学研究生培养方面领先的华盛顿大学、哈佛大学、埃默里大学、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5所名校,同时抽取国内知名的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8所医学院校,通过各院校研究生教育网页上公布的研究生培养和课程设置的相关文件,了解各院校医学研究生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情况,并比较它们的差异和特点。各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

1.课程设置。国内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主要由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方法、统计软件应用等相关课程构成。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指定了医学统计学和(或)医学科研方法为必修的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也有部分医学院校则可以让学生依据个人兴趣和知识基础选择若干门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学习,如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外医学研究生的预防医学方法学必修课程主要为生物统计和流行病学,多数专业不指定必修的方法学课程但鼓励研究生跨专业选修预防医学课程。其课程设置有如下特点:①开设课程数量多:如耶鲁大学仅公卫学院就为医学研究生开设了41门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学生可以根据研究兴趣自由选课。而中国各大学院校平均开设课程门数仅为12.5门,提示我们研究生教育课程资源比较匮乏。②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和层次安排不同的课程:如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每学年可在4个学期向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流行病学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分析、分子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心血管流行病学、艾滋病流行病学等42门课程,涵盖了30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课程根据内容难易程度分成5个水平,并赋予不同的学分。③课程内容丰富,重视前沿性和创新性:美国研究生教学的内容非常强调学科发展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如埃默里大学开设的现代非参数回归方法、公共卫生数据的空间分析、贝叶斯方法等前沿性方法学课程,这在国内医学院校中还很少见。④各医学学科研究生课程选择无明显专业限制:美国大部分高校把生物统计作为公共卫生教育的基础学科,教学内容覆盖了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及其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并与流行病学形成充分的交叉。如哈佛大学其他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公共学院开设的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⑤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课程设置模式:美国一直走在医学课程设置模式改革的前沿,如华盛顿大学生物统计专业采取“双途径”培养模式,学生在第一学期完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基础选择遗传统计和生物统计两种培养途径之一。

2.课程实施。国内各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设置内容基本相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院校开设的课程虽达到一定数量,但是列入非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课程非常少,平均仅5门课程。大多数研究生对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的开设情况不了解,仅从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选课,导致开设的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较少被非预防医学研究生所选修。在探索符合研究生特点的课程实施方法上,我国研究生教育者们也开始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知识体系的条理清楚、系统性强,学生容易掌握,但是忽视了对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很难在课堂上培养和激发研究生独立思考和质疑的能力。国外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形式有两种,一种由教师主讲,学生看文献、做实验,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讨论交流。另一种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加以指导。美国医学院校多采用小组讨论、专题报告、PBL教学等授课方法,并且非常重视讨论课的开设,如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基础课程讨论课学时占总学时的1/3。在讨论课中,学生在阅读指定的资料后进行评论,教师只做引导性的发言和提问,并在讨论中对学生的意见发表看法,课后要求学生上交相关主题的作业或论文。此外,美国各高校还非常重视学生课堂知识的实践,如华盛顿大学的生物统计学有一半的课程在计算机实验室开课,让学生用实际的数据去验证相关统计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在教材方面,国内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教学多采用统一编写的教材,内容更新较慢。而美国各大学的研究生课程很少有制式教材,导师们更重视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创新性的专著,找出问题拿到课堂讨论。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3.课程管理。国外高校课程管理比国内严格,主要表现在:①课程信息公开化程度更大。学校提供课程资源网站,公开授课的教师名单及其讲授的课程内容、时间、整个课程计划和考核要求。近几年来,国内高校的课程信息公开有了很大进步,但信息公开的程度和范围还有很大的距离,往往仅限于开课的信息或基本教学内容。②对教学质量监控更严格。在美国,学院的教学主管部门每学期都组织教师和所有听课学生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各学院的教学评估系统基本相似,对教师的评估分为4级,即优、良、中、不合格。不合格的教师,下学期可能会被取消授课资格。③考核方法灵活多样,考核成绩是根据到课率、课堂或课外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各方面的表现综合评定,而不会只凭期末成绩定优劣。而国内课程考核虽然也多数采用依据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确定,但是仍以考试成绩为主,学生存在应付考试的现象。

三、我国医学研究生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

与国外著名高校相比,我国医学研究生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教育还存在以下不足:①课程数量偏少,课程内容陈旧,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内容比较缺乏。②学时数偏低,课程学期分布较集中,多设置在第一学年。由于时间限制,教师授课时很难将其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都讲深讲透。③课程设置层次性不强,部分课程深度不够,内容与本科生课程重复,如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部分课程内容存在相互简单重叠,但在某些知识领域又存在教学真空。④教授形式单一,多采用大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术讲座、学术活动及文献阅读报告等活动开展得不足,实践教学环节亟待加强。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医学研究生的培养。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是应用型学科,就研究生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需要而言,最重要的是具备有关的科研思维和策略,以及从实际工作出发自行设计科研课题、完成科研课题的能力,而现行的课程体系较难满足这一要求。因此,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注重培养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调整课程结构和培养方案,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医学综合评价等方法学课程规定为医学研究生修满学分所必须的限定选修课。同时研究生课程必须打破统一的模式,适应当前多元化的学位类别、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为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研究生提供个性化和弹性化的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同时增加跨学科课程以供选择,开阔医学研究生的视野,提高培养质量。其次,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探究和思考,使学生能更好的应用这些科研方法,培养更好的沟通能力和临床应变能力。再次,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熟练的应用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的理论与技能。让学生参与调查设计、调查实施、资料统计分析及论文撰写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SPSS、SAS等统计软件应用课程是将医学专业和计算机紧密相连的课程,应该进行机房授课或学生自带电脑上课,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此外,应对不同专业研究生应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实践教学内容,如对临床专业学生重点培养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流行病学、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搜集、整理和分析临床科研资料,评价治疗效果,研究疾病的病因,探索应用新的治疗方法与技术等的能力。最后,增加前沿性和创新性教学内容,积极开设学科前沿课程。新的课程体系要能够及时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将基础理论和前沿知识相结合,保持课程的先进性,重视和加强教材建设。在研究生教育中,应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如举办前沿性学术讲座、学术讨论会、学术报告会等,以增进学术交流、活跃科研思想,使研究生充分了解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难点、重点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激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学术创新。此外,改革考核制度,注重综合能力。对于研究生学业表现的量化评价不应停留在仅靠课程考试的低层次上,而应该由课程学分、科研成就和课堂表现等多方面组成,而后者根据学生在讨论课、实践课和学术报告等的表现评分,以减少应试教育的弊端,引导学生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要注意提高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我国医学研究生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世界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强化预防医学教育,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该继续强化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的教学地位,完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革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医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建华.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发展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154.

[2]金岳龙,袁慧,姚应水,等.L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2,31(2):168-170.

[3]张凯,李恬,马军,等.美国医学教育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中国病案,2011,12(8):52-53.

[4]李亚敏,陈俊国.国外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26-127.

[5]张国良.非预防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改革浅议[J].国医论坛,2012,27(3):53.

[6]牟素华,胡启托,覃思.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中流行病学教学实践的探索[J].湖北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26(4):65-67.

[7]孙士杰.预防医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68-69.

第10篇

关键词 体育科学 体育科研方法 体育统计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近20年体育统计在我国已经成为十分重要和最常用的体育科研方法。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体育学术研究,误用统计方法,乃至以挂上统计公式作为“科学性”的幌子,使体育统计界同仁和体育科研工作者感到不自在。体育统计专业委员会也认为应该作一些有关体育统计和体育科研方法的诠释,以减少体育统计方法的误用,提高体育科研水平。

1中国体育统计现状概要

在80年代以前,包括体育统计在内,我国应用统计学科处于萎缩状态。改革开放后,统计方法的应用与统计教育重新得到重视。80年代初,教育部在武汉与襄阳两地举办体育统计教师培训,培养了改革开放后新一代的体育统计的师资与各地体育统计学术骨干。此后,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的体育系逐步开设了体育统计课程。1981年在研讨师范院校体育统计教学大纲的时候,成立了全国体育统计研究会。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积极支持下,1984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统计专业委员会。近20年间,许多统计方法在体育领域得到应用,如抽样理论、实验设计、估计理论、假设检验、决策理论、非参数统计、序贯分析、多元分析、时间数列等都已有研究成果的发表或报道。

然而,我国从80年代开始重新普及体育统计,与20世纪初已经发表因子分析应用研究的美国,或70年表《行动科学的因子分析》专著的日本相比,难免显得基础薄弱。正如著名社会学家教授所说,“一个学科,可以挥之即去,却不可能招之即来”。于是就出现了评析体育统计应用情况的论文,如杨震的《体育统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梁荣辉的《体育科学研究中应用统计方法需注意的问题》,刘炜的《线性模型在体育科研中应用的常见误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统计知识的问题,也有科研方法的问题。因此必须从科学的发展,俯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从统计学的发展端详体育统计现状。

2统计学的发展

要了解体育统计的发展趋势,有必要简要了解统计学的发展。

人类的统计活动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已有统计整理描述的应用;13世纪欧洲有国势调查;17世纪英国的配第发表了《政治算术》;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同时农业普查;1853年由比利时政府邀请,在布鲁塞尔召开有26个国家150人参加的第一次国际统计会议;1857年,恩格尔根据家庭收入越多,则饮食支出的比例越小这一法则,引申出恩格尔系数,以饮食支出的比例作为度量生活水平升降的标准,它一直延用至今;1903年德国柏林的第九次国际统计会议上,抽样调查得到世界上多数统计学家的认同; 1930年前后美国举行盖洛普民意测验。19世纪中期奠定了概率论的理论基础。19世纪中叶起,数理经济学、生物计量学和应用数学促进了数理统计的形成和发展。社会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构成了现代统计学的枝叶。现代数理统计学可以分为两个侧面:一是理论数理统计学,它研究抽样理论、实验设计、估计理论、假设检验、决策理论、非参数统计、序贯分析、多元分析、时间数列与博弈论等;二是应用数理统计学,高尔顿、K・皮尔逊用于生物学,埃奇沃思、鲍利用于经济学,R.A.费希尔用于遗传学、农学。在宏观层次上,科学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整体化、高度数学化和科学技术一体化。数学的应用已突破传统的范围而向人类一切知识领域渗透。二次大战以来,统计学的巨大进展已使它成为数学科学的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

21世纪,统计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统计作为由观察样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总体信息的方法,关系到信息的本质和数据处理。计算机与信息化的时代,爆炸式积累的信息与数据必须借助于统计学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大规模的信息处理所遇到的信息压缩、特征检测、可靠性分析,以及数字、符号、图形乃至语言的加工等一系列问题,都要依靠统计方法与计算技术来解决。现实中的许多统计难题需要引进新的统计概念与方法甚至理论体系。当然对于体育统计的这些问题,就目前的研究力量与人才资源,是难以承担如此重任的。

计算机与商品化大型统计软件的出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使更多的人有可能进行大样本数据处理和多元分析。可以预见,体育院校统计教学研究都将使用专业化的大型统计软件。即将改版的体育统计教材,已将spss的使用列入教学内容。科学、统计学的发展给体育统计和体育科研奠定了宽厚的基础,那么体育统计和体育科研的关系又如何呢?

3体育统计与体育科研方法

3.1体育科研的复杂性

虽然体育对于健康和社会的作用已被社会各界接受。然而,体育学科的复杂性还未被教育界乃至社会所理解。体育外在粗犷,却蕴含了众多的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而使投身体育的研究者感到力不从心。谁也无法夸口能解决体育科学的众多难题。体育与健康的研究,涉及医学、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健康社会学、抗衰老的研究等等;体育的动作技术分析会涉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和解剖学等等;运动训练理论会涉及技能学习、体能的提高和战术,它与生理、生化、心理、认知科学、博弈论以及教育科学的许多理论直接相关。许多体育科研,出身于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会因为没有从事体育的感性知识而产生困难,竞技体育的研究会因为没有体验训练而难以深入。显然,在体育科研中狂妄、自负只能反照自己的浅薄。

3.2体育科研中统计方法应用的几类问题

3.2.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虽然研究有专业设计,但是无论你研究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大多需要实验或调查。

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调查设计都离不开统计。最基本的我们应该了解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理:重复,随机化以及区组化。由重复使我们得到实验误差估计值与效应值更精确的估计;由试验对象、试验次序等随机化使观察值或误差为独立分布的随机变量,就可以使用各种统计方法;由相似试验对象的区组化使我们可能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如果不注意基本原理,你的研究难免出现方法错误。

3.2.2实验方法

体育的影响因素,如运动强度等,常常是难以控制的,实验对象经常是人,常难以齐同对比,不便重复试验,还不能对实验对象造成伤害等,这使许多主要源于农业试验的试验设计,很少能应用于体育。因此,需根据具体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等制约因素,慎重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

3.2.3取样

无论是试验还是抽样调查都需要样本。由于经费、工作量或对抽样方法了解不够等原因,在体育科研论文的研究方法里,包括不少学位论文,对于抽样方法没有明确的交代,抽样方法有较大的随意性。如果精度要求不高,仅作探索性研究,而不是由样本推测估计总体,有时也可用非概率抽样。社会科学中的大样本研究,有时也用非概率抽样。但是,离开了概率抽样,许多统计方法就失去了应用的前提。概率抽样有多种方法,适用不同的情况。因此从研究方法的严密性看,需要在体育科研方面增补这方面的内容。

3.2.4统计分析方法

现代统计学可以借鉴的方法应该有不少,在体育统计基础相对薄弱,原创方法几乎没有的情况下,对于体育统计分析方法,首要的是开阔视野,学习、应用前人或相关学科已有的统计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前人已有方法不能解决的、有待建立的体育统计方法。当然,方法的建立相当困难,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按照前20年的进程,期望建立新的体育统计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体育统计学科,都是十分困难的。

目前,体育统计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对统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如:

(1)推测性数理统计是由样本研究总体,由于样本信息是不完整的信息,必然有抽样误差存在,必然有出错的可能性。而在统计分析中却有人得出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结论。

(2)统计方法仅仅对试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供准则,但是并不证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如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可以给出比较对象来自同一总体的概率,但统计分析不可能给出它的原因,比如并不说明训练方法好坏等。

(3)实际的差别显著与统计显著性的差别。虽然统计上的显著性与差别大小有关,但是它的直接含义是来自同一总体的概率大小,而不是你误指的差别大小或差别显著。

(4)当训练强度与成绩提高相关,P

(5)统计方法为研究目的服务,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而不是选择复杂的方法。

(6)统计模型对于数据的测度水平,变量是连续型还是离散型,是计数资料还是计量资料,相关变量是对称还是不对称等等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研究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统计分析的方法。

(7)体育问卷调查有大量的名义(定类)测度与序次测度。不能不问数据资料的测度水平,一概用均数表示集中趋势,用标准差代表离散程度,用它们作线性回归、因子分析等等。

(8)不注意模型要求乱套统计公式。如不知变量的分布,作小样本的t检验;在自变量间关系过于密切的情况下作回归分析,在变量间关系不密切的情况下作因子分析。

4用好体育统计方法,提高体育科研水平的建议

(1)科学数学化特征及科学发展趋势。可以预见,体育科学必然向数学化方向发展,体育统计无论对于体育自然学科或体育社会学科都将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体育高等学校应重视体育统计学科对于体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体育科研人员应从方法论高度学习科研方法,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

(2)体育统计要注重抽样研究本质的研讨。重视与概率相联系的思想方法,研究相关学科的统计方法,加强方法的移植研究,明确统计方法建立的条件,避免统计方法误用。

(3)体育科研应加强实验设计、抽样研究及社会科学常用统计方法的普及。提高体育科研人员应用国际通用统计软件包的能力。

(4)体育统计学科的纵深发展必须有跨学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参考文献

[1] 侯灿.医学科学研究入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王维.科学基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第11篇

体验是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参与的学习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体验,就是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置身于

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切身感受和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必须开发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的大课堂之中。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寻找教材中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有趣。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量一量课桌有多长,结果有的学生说大约有8柞长,有的学生说大约有4个文具盒长,有的学生说大约有5枝铅笔长……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自然产生体验:为什么同样的课桌,大家量的结果却不相同呢?这样,就会感觉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产生学习内驱力。

二、提供探索空间,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方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会猜想,在探索中学会验证,在探索中学会归纳,在探索中

学会反思,在探索中学会创新。在教学“量长度”时,先引导学生用尺量出一张长方形纸四条边的长,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发现,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了量长度的方法,认识到长方形中分别有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如下问题:如果把这张长方形的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你能量出折痕大约多少厘米吗?怎样折折痕最长,大约是多少厘米?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带着体验去思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发展个性。

三、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已不再是只注重教学结果,而更关注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如学生在学“小数的初步知识”时可以将整

个教学活动围绕教室里模拟的一次超市购物的实践活动展开:(1)请你自由购物,然后按价格标签将所购物品进行分类(把2元、3元、6元等整元的分为一类,将0.1元、0.2元、0.6元等不是整

元的分为一类,从而感知小数)。(2)请你告诉同学,你所购物品的价格(这样就让学生试读小数,当然教师要作出评价判断,然后互读小数)。(3)请你代超市的阿姨写一个价格标签(这样让学生尝试写小数,教师及时作出反馈)。(4)请你说说你买其中一件物品应付多少钱?为什么?(5)请同学一起将物品中的彩带用米尺量一量,并以“米”为单位记录下来(这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学习,真正把教学活动与生活相联系,学生学得很有乐趣,知识掌握得也很扎实。

四、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五、开放时空,让学生体验数学学科的独特个性

开放的数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托,将教材“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博大,同时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如一个水塘的平均水深是1.1米,小明的身高是1.3米,他不会游泳。如果小明不小心滑落水中,你想会有危险吗?请结合数学方面的有关知识,用一句话说明理由。这题呈现的方式是比较开放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解答这类题目,不仅能使有着不同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的学生能展示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而且通过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不同方法,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是有个性的。

六、感受成功,让学生体验主动猜想的无穷乐趣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再一次追求成功和胜利的信念和力量。

第12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研究方法课程;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与科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127-03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每个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是开展创业和创新活动的前提基础。[1]根据秦大河院士的提议,《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筑牢创新驱动发展基础》将2020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纳入“十三五”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民科学素质与创新创业之间的关系,而科学素质对于人们处理实际生活问题及社会事务的作用不可低估。作为肩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型大学来说,将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科学素质培养、求真精神塑造的重要基地。[2]

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其科研训练的过程可以说正是科学精神培养的过程。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2001)在其著作《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指出,研究生教育“以科研为首要的成分,教授的作用在于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科研活动十分恰当地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学生的作用就是把科研和学习结合起来――科研活动转变为一种学习的模式”。[3]研究生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科研训练奠定基础,因此旨在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的研究方法类课程,尤其是在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训练过程的早期开设此课程成为必要。[4]本文将以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为例,阐述国际贸易实证研究方法课程体系的构建如何满足学生的科学与求真精神的培养。

一、国内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类课程开设的现状

与国内国际贸易学专业普遍开设此课程相比,通过整理“中国教育在线”网站提供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招生专业的数据可知,2012年全国共有748个[748个专业招生而非748所院校,例如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实务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与丹麦合作)”分别招生,记为两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国际贸易与经济”、“贸易经济”两个专业下分别招收本科生,也记为两个。因此与冷柏军教授提出的“我国高校中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的学校超过580所”不矛盾。]国际贸易相关专业(大多数院校的专业名称为“国际经济与贸易”;部分院校称作“贸易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贸易”等,此类也计入统计。)招收本科生,其中普通本科高校设置的该学科的招生专业518个,占全国普通高校数量的24.23%。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冷柏军教授统计,截止到2010年,开设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的高校达到120所,培养国际贸易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高校和科研单位达26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类课程仍相对较少,仅有少数国际贸易学排名靠前的学校如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开设此门课程。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其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2004年针对博士研究生开设国际贸易实证研究,该课程开设较早,当时在全国具有唯一性,主要讲授某一国际贸易理论和与研究领域对应的实证文献及相应的实证技巧;国际贸易学专题课程分专题讲授国际贸易经典理论及最新发展前沿,可使学生掌握国贸领域文献体系以及切入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计量经济学、应用多变量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数理经济学等课程作为数量基础课模块开设,为学生掌握实证工具和方法奠定基础;另外,还开设经贸论文写作,为学生介绍科研伦理、写作规范以及研究结果的呈现。

二、“三位一体”的国际贸易实证研究方法课程体系

国际贸易实证研究的过程可以类比为蜜蜂的采蜜和酿蜜,阅读文献、收集数据等准备资料的过程好比“采蜜”,研究的目的是写出好的论文或研究报告,这个结果好比已经酿出了上好的蜂蜜。采蜜不是蜜蜂的目的,蜜蜂的目的是蜜,而蜜蜂要酿出好的蜜就必须采到好的蜜。因此要“酿”出好的研究报告,前期“采蜜”的基本功就是必不可少的。采蜜-酿蜜-上好的蜂蜜产品是“三位一体”的过程。

类似地,国际贸易实证研究方法是国际贸易学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程,知识体系同样为“三位一体”(见图1),即系统地为已经具备国际贸易与计量基础的研究生介绍进行国际贸易实证研究所必需的写作规范、文献基础与计量工具。通过国际贸易实证研究方法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国际实证论文的基本规范、相关文献搜索及阅读技巧、国际贸易数据搜集技能、国际贸易实证研究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提供给学生将进行实证研究的方法,包括计量、调查、投入――产出分析、模拟以及实证的一般均衡的方法,用于培养研究国际经济学(主要是国际贸易)的理论的能力,并介绍每一种研究方法的STATA软件及其他常用软件的应用。该课程的先行课程包括国际经济学和中级计量经济学。

第13篇

一、课题研究的三大优势

课题将充分利用新作文杂志社广泛联系各个层次的作者,联系一线老师及一线中小学、高校作文教育教学专家的作者资源与专家资源优势,为课题提供精到实用的学术信息支持;将发挥杂志发表推广的媒体优势,为课题研究的新鲜思想观点、新鲜经验做法提供第一时间推广传播支持;将依托新作文杂志社隶属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的出版平台与课题研究同步开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性出版计划,动态出版生成课题研究专著等课题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三对关键词与三大基本方向

第一对关键词是:梳理与总结。与之对应的一大方向是全面梳理活跃在当下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的方法与内容、思想与流派,为宏观上把脉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提供切实的依据。第二对关键词是:研究与推广。相应的方向是选择写作学界、作文教学界前沿的理论与体系,研发先进理论,与教学一线实践对接并推广可行方法与途径,实现科研理论向教学实践的产业化转变。第三对关键词是:创新与发展。与之对应的方向是集大家智慧,百花齐放,催生更为新鲜的作文教学新理念、新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范畴

1.作文教学目的、原则研究

新课标所制定的作文教学目标与作文教学实践距离研究,微观课时、单元、学期、学年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结构研究,以“自悟”为目标的作文教学目的研究。

动力学原则、先放后收原则、自悟原则、大量读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个性化原则等,从这些原则中查找最根本、最普适的规律,并进行概念的准确界定。

2.作文教学内容与过程研究

兴趣、主题、结构、语言、语感、思维、文体、技法训练与方法研究,作文过程中思维外化与内化对比研究,作文基本功构成及提高研究。

作文步骤研究,作文教学阶段整体目标、知识结构及序列安排研究。

3.作文课堂组织研究

课堂实施过程研究,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因材施教问题研究。课堂结构、课堂组织形式类别、个别辅导、小课堂、大课堂等。

4.作文教学教材研究

各类(含社会培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各自适用情况分析研究,作文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应用原则研究,不同作文教材应用策略对比研究。

小学、初中、高中作文教材内容编排序列研究,小学、初中、高中各类相关训练的衔接研究,教材的结构、内容、容量、呈现形式研究。

5.作文教学教师研究

作文教师素养的构成研究,作文教师素养的提高途径研究,专职与非专职作文教师教学效果对比研究,不同教学风格与方法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6.作文教学资源研究

家长、学校教学资源,作家、教研机构等社会智力资源,作文教辅图书资源,作文专业报纸、杂志资源等诸多作文教学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开发与利用研究。

7.作文教学评价研究

作文评价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作文评价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评价的结果使用研究。作文升格的标准、方法研究。

8.现作学前沿理论与实践推广研究

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与实践推广,非构思写作学理论与实践推广,题型写作理论与实践推广。

9.传统写作及写作教学理论批判与借鉴研究

叶圣陶、张志公、吕淑湘、梁启超、朱自清、张中行等作文教学理论研究

10.现代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与写作教学关系研究

作文教学中的左右脑协同思维的策略研究,中国人独特语言区对于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学生语言发展心理进程对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写作思维学研究。

11.作文教学新媒体教学手段研究

作文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网络时代作文教学的新特点与新方式研究,作文报刊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研究。

12.作文考试与日常作文训练研究

小学作文考试与学生作文心态能力发展影响研究,中考作文研究,高考作文研究,中、高考作文与日常作文训练的关系研究。

13.各级各类作文培训专项研究

培训的规模、教材、方法、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14.作文教学流派梳理

建国以来形成的各种作文教学与实践研究。

15.国外及港台作文教学研究

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作文教学研究。

16.读写直通策略与方法研究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学法的指导研究,以作文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对比研究。

17.作文教学跨门类借鉴研究

其他学科对作文的影响与借鉴研究,音乐、美术、戏曲、电影、电视等艺术门类对作文教学的借鉴研究。

18.涵养、自悟、自修、自审、自改、内生作文动力培植研究

对学生内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非智力因素养成的研究,自悟、自修、自审、自改能力养成研究,写作动力内在的自生长形成机制研究。

四、子课题申报条件

1.本着双向选择、自愿参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申报子课题,成立课题组。

2.子课题组负责人要有较强的作文教育教学和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原则上要求具有小教高级、中教高级、大学副教授以上职称,具备较高的科研组织指导能力。子课题组负责人必须是子课题研究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实验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3.子课题组负责人所在的单位,必须领导重视,建立相应的组织系统,有完成子课题组研究任务的相应专业力量。

4.具备相对稳定的作文科研教改队伍和组织机构,并设置固定专员和总课题组定期联络,沟通、汇报工作。

5.除执行本方案的各项规定之外,还要遵照总课题组的相关要求,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五、子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培训

1.各学校在总课题研究的框架内,自主选择子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子课题选题指南见附件一)。

2.填写《中小学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表,一式四份加盖公章后交总课题组秘书处。子课题申报截止日期至_______月底(子课题申报表见附件二)。

3.由总课题组组织专家完成对参加子课题学校的资格立项审定。

4.陆续审定合格的学校统一参加总课题组召开的课题立项开题培训会议(时间及地点另外通知),届时统一颁发“十二五”科研课题立项证书及课题学习资料。

六、课题的组织管理

为了认真抓好课题研究,落实总课题与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分会秘书处《中小学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负责课题的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负责对子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审定,对研究成果进行审核;组织对子课题的研究进行指导、培训、评估、检查;由总课题组秘书处承办课题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和成果推广等活动。

本课题管理采取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总课题组依据课题进展情况组织相关的研讨、培训、交流、考察;各地区的子课题学校也可以自行组织相关活动,邀请总课题组给予指导与支持。

总课题采用公开申报、审批,分子课题研究方式,鼓励各子课题承担学校和个人以校为本,切实优化研究过程。希望研究者树立成果意识,注重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一般情况下,承担子课题研究时间为2~4年。

希望参与单位自愿给予总课题一定的研究经费支持,额度由双方协商决定。

七、《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秘书处联系方式:

曹 韧:0351-5256554 15535812691

聂艳宏:0351-4195579 13203419770

曹晓花:0351-5256564 15034062154

张东萍:0351-5256564 13754818519

附件一:《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

附件二:《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表(附表二略,该表可登陆新作文网站省略下载)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附件一: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

一、作文教学目的、原则研究

1.新课标所制定的作文教学目标与作文教学实践距离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2.微观课时/单元/学期/学年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结构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3.以自悟为目标的作文教学目的研究。

4.作文教学原则研究。

二、作文教学内容与过程研究

5.兴趣、主题、结构、语言、语感、思维、文体、技法等作文内容分类训练方法研究。(小学、中学)

6.学生作文基本功构成及提高研究。

7.作文教学阶段整体目标、知识结构及序列安排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三、作文课堂组织研究

8.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因材施教问题研究。

9.作文课堂结构、课堂组织形式类别、个别辅导、小课堂、大课堂等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四、作文教学教材研究

10.社会作文培训教学教材特点及各自适用情况分析研究。

11.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2.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3.语文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4.作文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应用原则研究,不同作文教材应用策略对比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5.作文教材内容编排序列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6.小学、初中、高中各类作文相关训练的衔接研究。

17.作文教材的结构、内容、容量、呈现形式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五、作文教学教师研究

18.作文教师素养的构成研究,作文教师素养的提高途径研究。(小学、中学)

19.专职与非专职作文教师教学效果对比研究。(小学、中学)

20.不同教学风格与方法的教师对学生作文写作影响研究。(小学、中学)

六、作文教学资源研究

21.家长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2.学校非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3.作家、团体、教研机构等社会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4.作文教辅图书资源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5.作文专业报纸、杂志资源等诸多作文教学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开发与利用研究。

七、作文教学评价研究

26.作文评价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作文评价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评价的结果使用研究。

27.作文升格的标准、方法研究。

八、现作学前沿理论与实践推广研究

28.言语生命动力学作文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29.非构思写作学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30.题型写作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31. ______写作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九、传统写作及写作教学理论批判与借鉴研究

32.叶圣陶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3.张志公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4.吕叔湘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5.梁启超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6.朱自清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7.张中行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8.______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十、现代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与写作教学关系研究

39.作文教学中的左右脑协同思维的策略研究,中国人独特语言区对于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40.现代脑图研究成果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41.学生语言发展心理进程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及教学策略研究。

42.写作思维学研究。

十一、作文教学新媒体教学手段研究

43.作文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44.网络时代作文教学的新特点与新方式研究。

45.各类作文报刊的优势、特点以及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研究。

十二、作文考试与日常作文训练研究

46.小学作文考试与学生作文心态能力发展影响研究。

47.中考作文研究。

48.高考作文研究。

49.中、高考作文与日常作文训练的关系研究。

十三、各级各类作文培训专项研究

50.小学作文民间培训的内容、方法、教材、规模、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51.中学作文民间培训的内容、方法、教材、规模、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十四、作文教学流派梳理

52. ______作文(法)专题研究。

十五、国外及港台作文教学研究

53.美国作文教学研究。

54.日本作文教学研究。

55.韩国作文教学研究。

56.英国作文教学研究。

57.台湾作文教学研究。

58.香港作文教学研究。

十六、读写直通策略与方法研究

59.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学法的指导研究。

60.以作文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对比研究。

十七、作文教学跨门类借鉴研究

61.学科作文研究。

62.不同艺术门类对作文教学的借鉴研究。

十八、涵养、自悟、自修、自审、自改、内生作文动力培植研究

63.学生内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非智力因素养成与作文关系的研究。

64.学生作文自悟、自修、自审、自改能力养成研究。

65.写作动力、动机内在自生长形成机制研究。

申报者可以某一地区教科研部门为单位申报区域性课题,也可以学校为单位申报学校课题,还可以个人单独申报个人课题。

上述课题供申报者参考,申报者可以结合本单位或个人的实际情况,在总课题总的研究方向的前提下,自行拟定课题进行申报。

上述课题从18个大的研究方向分解出60多个子课题,申报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条件,将子课题进行合并,选择大的研究方向为研究范畴进行申报。

第14篇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加快了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这种信息爆炸的现象不仅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也在改变着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尤其是对作为教学“第一现场”的传统课堂产生了剧烈的冲击,课堂教学的手段、形式和目标都在发生变化。从十几年前开始普及的电子化教学,到现在的翻转教学理念,都是这种冲击的具体表现。时代的改变促使教育工作者必须改革传统课堂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1-6]。本文以高等工科专业教学中的机电一体化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该课程翻转教学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并给出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为该课程的翻转教学尝试提供依据。 

2 基于微课教学的翻转教学体系框架 

翻转课堂是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与模式,它通过在网上录制好的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家中可以自主学习,从而将课堂教学时间解放出来,通过课堂作业、讨论和答疑等新型课堂交互教学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这个教学模式受到广大学生和学校的欢迎,被称为本世纪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教学变革,受到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该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其将教学过程从传统的教师传授转换为学生自学,这样将教学过程的推动力由教师变为学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众多教学资源的制作和组织、仍然由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来完成,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是其进一步得到推广和发展的关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信息化的网络教学环境;并通过重新规划和设计课前、课内、课后的各种学习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以萨尔曼·可汗等美国教育专家推出的微课教学方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微课教学是一种在线提供时长5~15分钟的教学视频资源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的网络教学方法[2-5]。与传统常规授课方法不同,微课的视频内容常用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某个教学问题,因此视频时间很短,一般在学生知识接收的生理极限之内,更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学习,开展自主学习使学习效果可以得到最佳化。目前,微课教学已经在基础教育和一些技能教育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在高等教育论文的专业课程中如何实施仍处于研究尝试中。 

进行机电一体化课程的翻转教学设计,首先要构建课程实施的教学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基于微课教学的翻转教学中教师的大部分教学活动需要在课堂之外进行,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方式也要从面对面直接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改为借助微课等多媒体工具简介传授。首先,在课堂教学之前增加教学资源的制作与环节;并且在网络上的微课教学资料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不同,需要更符合学生自主学习使用,便于学生认知和掌握课程的知识要点;在传统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将被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起到引导、答疑和评估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3 基于微课教学的翻转教学设计原则 

由于基于微课教学的翻转教学的新特点,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的设计原则。 

微课内容短小化 在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设计上要遵循人们认知和学习的一般规律。研究表明,人们的知识获取的持续时间一般在6~7分钟,超出这个时长,大脑接受信息的专注度和效率会迅速下降。因此,在知识点分解和微课视频制作时一定要注意时长的控制。 

微课内容表达方式的多元化 微课视频的制作手段简单方便、丰富多样,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构架适合的教学场景,从而使教学更加直观易懂、生动形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学习质量。 

教学资源内容更适合自主学习 在基于微课教学的翻转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把握学习进程。因此在教学资源制作时,必须要保证其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这些教学资源顺利掌握课程知识要点。可以考虑组织课程组,由多个教师合作来完成教学资源的制作,使教学资源的教学风格更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同时在教学资源中需增加学习过程的指导内容,便于指导学生顺利高效地按时完成自主学习。增加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估内容,帮助学生自我检查学习成果,方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引导。

教师翻转教学效果评估与改进中的主导地位 在翻转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被弱化,但不等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被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的手段需要随之改变。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过程指导内容的描述来引导教学,虽然手段间接化了,但责任更重了。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关的检查和评估手段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加以及时的指导;并在课程结束时对教学进行总结,以便在下一节授课式改进教学形式和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实践仍应遵循教育和学习的一般规律 基于微课教学的翻转教学的教学实践涉及教学设计和实施两个方面,其中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和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是其教学实践的基础和关键,在这些教学活动中仍和传统教学一样,需要按照人们认知和学习的一般规律来进行。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内容教授方式的匹配,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改进。 

4 基于微课的机电一体化课程翻转教学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前导课程涉及机械设计、电工学、检测技术、微机原理、控制工程基础等多门专业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要求高、专业知识面要求宽,学生需全面理解课程知识点,并能够灵活应用,才能较好地达到课程学习要求。 

传统教学以教师理论讲解相关知识点和设计分析方法,学生按要求在课后通过部分作业练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但由于涉及知识面较多,常常出现教师在黑板、PPT上讲授、演示,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虽然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要求,在目前课时量不断被压缩而授课内容不断推陈出新并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用传统的教法明显已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基于微课的机电一体化课程翻转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学工作的重点从教师的讲授转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教师从不断重复的教学过程中解放出来,通过不断研究教学的形式与过程,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强教学效果。下面介绍基于微课的机电一体化课程翻转教学模式中课程的教学流程及实施过程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的分解与学习进度规划 教师在课程教学资源制作之前,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确定课程教学所涉及的全部知识点和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重点。机电一体化技术涉及机械结构、检测系统、数字控制器、接口技术、驱动技术等知识内容,因此,教学内容分解就需要在此基础上细化知识点,并注意与其相关前导课程的教学内容衔接。其次,制定各知识点教学微课表达手段和制作方案,比如:新型机械结构的介绍用三维动画,能够更好地展示其工作原理与性能;电路分析则需要将工作原理动画与性能公式推导相结合,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设计计算的本质。最后,拟定学生的学习进度指导书,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确定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评估点,安排检测评估的方式与时间。 

教学资源的制作与 根据课程设计得到的全部知识点,组织任课教师搜集教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整理和完善。目前网络上的专业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降低教学成本;但这些教学资源往往是针对不同学校的不同课程,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课程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才能使用。同时要想增强教学效果,适应微课教学的需要,还需要根据学生知识接受的习惯和爱好,自行制作相关微课视频内容。 

将制作好的机电一体化全部知识点微课视频、部分知识点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学习进度指导书和机电一体化课程练习题、自测试题等教学资料上传至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通过该平台的管理功能控制教学资料的与访问权限,进行教学进度的管理。学生可以通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自主观看微课视频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并完成学生工作页上相关引导问题及学习笔记,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该平台上讨论问题,分享学习体会。 

课堂教学 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的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重点不再是教师对知识的讲授,而是用来完成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答疑、讨论和检测。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将变得更加多样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引导,并通过课堂或网络的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将从网络交流中收集到的学生反馈问题进行集中性解答,并组织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灵活应用。或者在课前布置课堂讨论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锻炼学生活用知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学生交流讨论过程中,教师在一旁协助并适时引导和点评,帮助学生领会课程知识的应用。 

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的课堂教学的学时安排也应有所变化,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可以将部分课时削减,以自习课的形式交由学生自主安排;同时注意在课程初期应适当安排课堂教学学时,既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掌握足够的课程知识点,又不会因为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在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知识领域设置里程碑式的课程节点,通过课堂检测和讲评进行阶段性学习进度和效果的检查,促进学生进行学习进度的把握。 

课外的交流与测试 由于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因此要保证学生在设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学习,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通过课堂教学进度的把握来保证教学进度的完成。虽然课堂教学节点的测试检查可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但是课外的引导、讨论、交流与检测分析仍然非常重要。因此,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建设是课外教学跟踪和教学研究改进的基础。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针对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向教师进行询问,这样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并有利于教师归纳教学中的普遍问题,从而为课堂教学和教学改进提供对象。教师根据学生线上表现和测试结果,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挖掘教学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5 总结 

通过基于微课的机电一体化课程翻转教学方法的研究,发现以微课来贯穿整门课程的翻转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核心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采用移动互联设备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将教师从繁重、重复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关注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教学的效果。这样必将推动机电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进展,提高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学习深度和效率,对于新环境下的大学专业课程教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第15篇

【关键词】正确引导学生思想意识;教学方法要兴趣化和多样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体育受到中学生的喜欢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现阶段不少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课改虽在进一步深入,但此种厌学情绪仍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2.厌学情绪的产生的原因很多,针对学生对体育课态度体验分析,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引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不重视体育课。调查结果表明,初一,初二的学生认为学习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考试,体育课不是主科,只要及格就行,担心参加体育锻炼会耽误学习时间,影响其它科学习成绩 。初三的学生认为体育科作为中考考试的一个参考项目,但对中考的成绩影响不大,认为只考就行,自然对体育科不够重视了。学生进入学校后,由于这种思想和心态的根深蒂固,因此大都应付体育课考试,所以在上体育课时出现故意请假,无故缺席,没有兴趣,不愿主动去练等现象,表现出轻视体育课的不良心理状态。

1.2教学内容陈旧、枯燥、乏味,缺乏新鲜感。枯燥的讲解、示范、练习,单调的教材教法,因而导致一部分学生不愿去上体育课。其次,大部分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学生体形较胖或较瘦,练习起来不是很灵活 ,怕同学嘲笑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也有个别学生害怕具有一定难度技术和竞赛性的练习,担心练习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鄙视,因而产生厌学体育课心理。

1.3恐惧、厌倦耐力跑。耐力跑教学中,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其一是由于耐力跑多数是在跑道上进行强度大时间长的煅炼,极易使学生体能消耗量大,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在心理上对耐力跑练习产生恐惧与厌烦情绪,由此而使运动兴趣下降。其二是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普遍娇生惯养,在家里不做家务活也不劳动,这样学生就没有吃苦耐劳精神,对耐力跑这样种训练内容必然产生一种害怕心理。

1.4害怕考试 。听老师说考试 ,一部分学生反应较为强烈,一部分害怕得还出现脸色发白,手掌出汗,心理发慌等。

2.对于以上出现的原因采取以下几点克服方法:

2.1正确引导学生思想意识。要注意培养学生刻苦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注意激发和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明确锻炼目的,端正学苦、不怕累,具有顽强毅力的品质;在锻炼中,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要有意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强化终身体育的思想。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和能力。

2.2教学方法要兴趣化和多样化。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阶段,就是好动,好奇,过多枯燥的重复练习,让学生不感兴趣,因此,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如练习50米跑,按常规练习学生肯定不感兴趣,可采用游戏接力赛三局两胜的方法来进行,败队要单脚跳完50米,用这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既能提高50米跑的速度,又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2.3充分准备好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育课的教材不仅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还要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尽可能地扩大选用教材的范围,使学习内容弹性化。增加一习态度。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思想上要树立不怕。增加一些选项课、专项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加强它的趣味性、科学性、对抗性,变“无味”教材为“有趣”教材。另外,体育课中要多讲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能够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

2.4树立良好的师生氛围,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在学习中多创造一些良好的心理氛围。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可减少在练习时出现的紧张和害怕心理。教师对具有紧张、胆怯心理的学生应多加关心,少批评,更不能讥讽,应及时鼓励,使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增强他们“满足感”、“成功感”的情绪体验,从而逐步树立起信心。教师还可以利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暗示。教师的语一言要生动、形象、准,不断改善体育场地、器材和配套服务设施,尽可能满足教学和课外活动。同时,经营性的体育场馆,在利用市场手段调节的同时,应时常与公益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