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七年级语文教学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期末检测试卷分析表
学校: 潭门镇中心学校 班级: 六年级(1)班 班级人数: 42人 科任教师:题序题目考点权重(分值)正确率简单描述学生的错误,并简要分析原因。下次此类型题出题建议一看拼音写词语考学生的拼音和规范书写能力5分90%书写不规范,笔顺不正确应出些本册中的重点词二读句子,选正确的音、字、义考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理解能力3分93%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实在差本题很好的检测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三找出词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考学生对易错字的辨认能力4分70%大部分学生不理解“稠密”的意思,不能正确改错题量少,建议多出几道四形近字同音字组词考学生辨别形近字能力8分90%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五写近义词考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能力6分91%对字义理解不透测题量少,可多出几道六选词填空考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4分88%对词语理解不透,积累不够难度适中,很好七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考学生的词语积累6分82%个别学生粗心写错别字,词语理解不透很好的检测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运用八句子长廊考学生理解、变换句子的能力8分76%修改符号的运用掌握不透本题综合性强,很好九根据积累填空考学生对名言警句的积累6分95%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背书,或写错别字题量少,可多出几道十课内阅读考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8分81%部分学生理解能力差,平时不专心听讲难度适中,很好十一课外阅读考学生课外阅读能力12分51%学生失分是因为对短文理解太差有一定的难度,考出学生的水平专项分析请写出本次习作(写话)分数优、良、中、差的比例,分析学生习作(写话)的的整体情况。(优点和不足、原因及今后教学改进的几点方法): 优: 15 %,良 49 %,中 23 %, 差 13 % 优点:学生都能按题目的要求写作,大部分学生语句通顺,段落分明。缺点:部学生写字潦草,主题不明确,不能达到一定的字数(500字左右)。原因是:平时写作训练时,不认真去练习写作,写字姿态不标准,词语积累太少,看课外书较少。改进建议:加大阅读量,培养正确的写字要态,写规范字,重视日记和周记的训练
下学期教学设想1、班级增设图书角,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2、重视写字课的救学,要求学生正确的写字姿态。3、加强课内知识点的训练,重视学生的积累 备注请真实地写出对试卷、教学、教研方面自己的想法。
一、理念与指导
本次试卷命题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个维度来命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欣赏与表达的能力,题型多样,覆盖面广,更加关注课本与生活的联系,多道试题通过真实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学会运用和转化课本知识,建立与生活的链接。从中老师们发现,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是以后的命题导向,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要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听窗外事”。
二、问题与对策
(一)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部分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平时对听力训练较少,学生对这一类题型比较陌生,无法在短文中提取关键信息作答;二是对于题目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不会在问题中抓住得分点,导致回答问题不完整。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我们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此类题型的训练,适当把阅读理解的材料转变为听力材料,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能总结方法,可以带着问题再去听材料,这样更有针对性;其次是训练学生读题和理解题意的能力,能在题目中划分得分信息,做到不漏答。
(二)基础积累
1.根据拼音写汉字。
这道题不是单纯的看拼音写词语,而是在题目中创设了情景,整段话是一条新闻报道内容,所有生字均为课内会写字,但是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别于课本中原有字义的部分词语,让部分学生感到有一些难度,导致出现错别字现象。除此之外,个别学生出现了汉字书写不认真、字的结构不匀称、将汉字写出格、没有做到横平竖直、在田字格里未能居中书写等问题。给阅卷老师的感觉是学生只图完成书写,不求认真和字的美观,书写的态度不端正。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要切实抓好识字教学,讲解到位,做到一字多义、一字多词,还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自行归纳形近字、音近字,然后再进行组词,让学生在“找”与“写”中加深印象。教师还应自行设计课后练习,创设运用词语的语境,让学生根据句意选取相应的字词,真正把学和用联系起来。还要加大力度抓好汉字的书写训练,在写字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书写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有关自然现象的词语,选词填空。
在“选择与现在季节相关的词语”这道题中,学生首先要知道现在是冬季以及冬季的季节特点,其次是要在所给的六个自然现象词语中选择完整。部分学生有漏选和错选的问题。今后在教学中,教师应侧重对于词语的理解,让孩子会读,会认,还能放在具体的语境中会用。
3.照样子,写句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课文的理解和单元要素的落实,四单元的人文要素是“热爱家乡,体会家乡之美”。四篇课文都是介绍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在学习过程中可用“真是个好地方,因为 。”这样统一的句式帮学生们概括总结。
仿句一:日月潭真是个好地方,因为。这一句考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学习,学生知道日月潭美在形状,美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天气状况下的不同景色,美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风光秀丽、有许多名胜古迹。只要能概括回答其中一点便可得分,这一题得分率较高,个别学生存在错别字现象。
仿句二:太原真是个好地方,因为。这一句考察单元人文要素的落实,从课文热爱祖国山河迁移到热爱自己的家乡太原,首先要求学生对本土太原有所了解,二年级的孩子在这一方面比较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加引导,可以开展相应的地方课程教学,也可以布置更具有生活性的实践作业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关注身边事情的能力,把知识学活,会迁移,会运用。其次是训练学生组织语言时要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在平时课堂回答问题时有意提示,在写话训练中常提要求,让学生们形成说完整话写完整句子的意识。
4.句子乐园(默写)。
试卷中考察课文内容的背诵已经不是给出上句默写下句这种简单的形式,而是会给出一个情境,先让学生思考在这个情境中应该默写的是哪一句诗或哪一段课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句义讲透彻,尤其是古诗文的学习,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画面感,可以是直观地给出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加深印象,也可以是运用优美丰富的语言描述出来,还可以是通过小练笔或口头训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些方法都能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背诵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快乐读书吧。
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要点是“认识书的封面,知道书名和作者”,这是学生认识书的基本常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拿到书时先观察封面,其中字号最大、字体最醒目的便是书名,在“/著”前面的是作者姓名,在封面靠下居中的位置的是出版社名称。本题得分率较高,只有个别学生存在错别字现象。
本题的另一个考察点是对于书中主人公形象的认识,这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积累和形象分析能力,不仅要读过这本书,还要读懂书,从书中提取信息,转化成简单得语言表述出来,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概括这只猫的形象和特点,部分学生回答的不理想,一是因为没有认真读过这本书,二是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三是在理解转述语言上还存在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阅读感悟
在《狐狸孵蛋》这篇短文中,一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狐狸孵蛋方法”的考查,这篇阅读相对比较初级,只要学生多读几次,就会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第二个问题是对课文《狐狸粉奶酪》和本文中的不同的狐狸的形象特点进行概括。本学期在第八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两篇关于狐狸的课文,其形象特点都是狡猾、奸诈、阴险,学生难免会形成思维定势,认为只要是文学作品中的狐狸都是反面形象。而《狐狸孵蛋》这篇童话就给出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一只善良、有爱心的狐狸。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更广阔的思维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四)写话
写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始于应用文写作,因为应用文的行文内容非常简洁明了,而且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和写作框架,因此比较适合刚开始接受写作训练的二年级学生。“留言条”是最贴近生活,最方便简单的应用文类型之一,上面三个写作目标看似不难,但是却无一不蕴含了重要的基础写作技能。这里首先需要掌握留言条的格式,比如“称呼”与“署名”的位置,正文的段落格式等写作细节;其次要对基本的社会关系和称谓有基本的认知,以及能否根据人际关系的远近亲疏来正确称呼他人和署名的能力;最后考察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本题主要存在的失分情况有有以下四点:一是审题不清,部分学生在写话答题前,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当中的对话,弄清写留言条的语言情景,导致没有提取出关键信息;二是不能根据题目当中的对话展开适当的想象,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梳理清楚;三是个别学生对留言条的格式掌握不扎实;四是极个别学生语义不通顺,有马虎写错字的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大写作能力及写作兴趣的培养,教会他们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创设写作氛围,提供写作素材。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同时还要注重写作格式的规范、整齐。
一、校本作文教学体系的设定
作文教学具有严格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方式以及规范的教学要求,是语文学科中与阅读教学相联系但又相对独立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作文的教学应当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文学科体系的构建;二是中学各年级作文教学系统的构建。
所谓作文学科体系主要是指教师教给学生的和写作文有关的语文专业知识、写作技巧以及写作思维等知识;所谓各年级作文教学系统是指初中三个年级不应该各自为战,而是应该整体构建作文教学的体系,各年级应有明确的分工,明确各个年级所应当完成的任务,低年级应当为高年级打好基础,高年级应当及时向低年级反馈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好教学的衔接工作。
二、作文学科体系的内容
作文考察的是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作文学科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完整的体系,根据写作实践的要求,可以明确作文学科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字词、成语、短语、句子、名言警句、诗词、名家名篇以及钢笔字等。
2.语文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标点符号、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汉语语法、文体知识等。
3.作文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的把握。
初中作文的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3)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充实(4)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5)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6)语言通顺,不写错别字(7)正确使用标点符号(8)书写规范、整洁。[1]
准确把握作文写作要求有助于学生在作文学习和写作的时候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监控,并以此来检验、修改自己的作文,努力使自己的作文朝着符合写作要求的方向去努力,进一步提高自己作文的质量。
4.写作技巧训练
作文的写作技巧主要包括审题的技巧、选材的技巧、拟题的技巧、开头的技巧、布局的技巧、结尾的技巧等等。技巧的掌握有助于帮助学生熟练的驾驭作文的写作,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
5.写作思维和写作习惯的培养
为了教学生写好作文,我们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种思维能力系统的培养:观察能力、回想能力、联想能力、抽象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晨读大声读书的习惯、课上认真习作的习惯、课下记笔记的习惯、平时阅读的习惯、修改作文的习惯等。
三、作文教学体系的构建
初中三年各个学段的分工应当具体明确并且上下衔接,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目前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各年级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没有把作文教学当成一个整体的任务来完成,这直接导致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有一部分内容被多个教师重复的教,即“重复劳动”现象;二是,一部分作文写作的知识没有教师去教,即“无人劳动”现象。
造成这两个现象主要有这样三个原因:每个学年都分班以及更换教师;三个年级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各年级教学任务分工不明。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1.初中学校应保持班级和任课教师的稳定性。
很多学校出于各种原因,会在某个时期进行重新分班,这导致学校需要重新安排任课教师,最终的结果是不同的语文教师又要面对不同的班级和学生。虽然各个教师在总体的教学进度上是相同的,但是在细节方面却有很大的差异,就拿作文教学来说,有些教师讲了作文学科体系的一部分知识点,一些教师没讲;或者一些教师讲了这一部分知识点,另一些教师讲了另一部分知识点。那么就对下个学年的任课教师带来了麻烦,最后只能是重新再讲一遍或者干脆不讲。
任课教师的流动也造成了作文教学缺乏系统性,造成教师流动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为了保证整个教学的连贯性,学校要尽量保证任课教师人员的稳定。在发生教师更替的情况时要确保做好接任教师与离任教师工作的交接,使接任教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作文教学体系以及整个教学进度。
2.三个年级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
在作文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各自为战”的情况,因此,各个年级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行集体备课和教研,由三个年级的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专题交流,以此确定各年级的教学分工、确定教学进度、交流教学经验等等。
3.各学年作文教学任务分工要合理清晰。
各学年的教学任务分工是初中作文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应当充分分析语文教学标准的要求,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了解本校的实际情况,以此作基础,明确各学段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下面针对教学任务的分工提出一点看法和建议:
第一,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也是语文教学的本体工作,各个学段完成各自的任务即可。
第二,七年级上学期进行标点符号和修辞方法的重点讲解和练习,这两个方面的知识是作文写作的基础。作文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应当在七年级第一次作文习作时就进行讲解,并在历次习作中进行强调,以使其深入到学生的写作思维当中,内化为学生的写作自觉。
第三,七年级下学期进行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系统讲解和练习。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不仅应当进行专题讲解,而且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相应的课文进行巩固,以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熟练运用的程度。
第四,八年级重点进行汉语语法的讲解和练习。
汉语语法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自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词类、短语、句子成分、句类、句型、常见的语法失误、复句、句群。其中标点符号作为语法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讲解。
将语法知识分解成以上几个模块,根据各个模块的内容多少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将其分成两个部分在上学期和下学期进行集中讲解。
四、作文教学体系建设的反馈和调整
一、阅读教学是教师的“独角戏”
笔者经常到一线课堂听课,总的体会是教师参照教参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却没有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从作家、写作背景、注音解释到感情内容、品味语言等一律代劳。即使讲过的知识还不放心,唯恐哪个句式学生不会仿写,哪个名句在考试中可能会考到,哪个成语用法辨析不清楚……讲完课内讲课外,讲完课本讲试卷,讲完试卷讲作业。语文教学理论强调“真正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阅读教学应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多角度地解读文本,以及如何辨别这些文本中的意义所表现出来的方式。具体而言,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中,对文本作者及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意义进行关照和解读。在一定程度上,解读表现为一种直觉,不需要教师做定性说明,应对于文本所固有的可能性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而不是理性分析的、终结宣判式的态度。而这种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的阅读教学方式,若教师讲得生动一点,学生还爱听;若讲得味同嚼蜡,学生就睡大觉。学生疏于思考、懒于思考,根本谈不上解读文本、享受语文课,更谈不上从文章中感悟人生和社会了。这也是一些学生轻慢语文课甚至厌恶语文课的原因。不少学生在语文考试或练习中,只要碰上语文阅读题就头痛,有学生说宁愿做100个数学题,也不愿做1个语文阅读题,足见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畏难心理。
二、阅读教学脱离了文本
阅读教学是以文本作为载体的,所以不能脱离文本。文本虽具有开放性,但它又不是无限制、无休止的开放。在多重对话中,文本是一根纽带,它维系着参与对话的其他因素,阅读教学对话的多个维度中,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是基础,而学生间的对话、师生间的对话也不能置文本而不顾。然而,有的教师为体现课改精神,将对话设计为一种脱离文本的游戏,不深入阅读文本,为拓展课文而大量补充课外的东西,仅仅为讨论而讨论,不管对教学有无作用;为活跃气氛而偏重学生表演,哗众取宠,如高中语文教科书有的《雷雨》,教科书上有“请同学分角色读课文”,大部分教师也是按照这个方法教的,也就是说,这是“合法的表演”“必要的表演”。可是课堂效果如何呢?笔者听过多次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几乎每次都能看到:演周朴园的学生一开口,全班大乐,而“鲁侍萍”稍稍带点感情,立刻哄堂大笑。经典台词的魅力没能表现出来,“戏味儿”也没有了,热闹一场,最后只剩下“好玩”。多媒体本应只是辅助设备,现在成了表演的装备,这种表演冲淡了学生对文本的关注。整个教学过程与文本有多少联系,教学目的是什么,都让人不明所以,课堂俨然成了沙龙和游戏场。
三、阅读教学成了“串问串讲”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为人师表;挖掘教材;利用外源;随机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独生子女的增多,如何加强孩子的情感教育,使我们祖国的建设者、我们未来生活的依托者拥有一个正常、健康的情感世界,成为家长、老师、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重要问题。台湾教育家高振东先生说:“没有德育,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没有德育,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没有德育,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没有德育,劳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我们没有理由让我们的孩子成为问题青少年。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拯救那些青春萌动、我行我素、情感偏激的青少年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其实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特别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在我国古代,孔子就有丰富的情感教育思想,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他把治学分为“知学、好学、乐学”三个层次,把充满情感的“乐学”放在治学的最高境界上。“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发挥高效的作用。”(柴可夫语)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之一。我觉得寓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可以一举两得:即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实施方法如下:
一、积极乐观,为人师表
《学记》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有人说 “一位好老师会让他的学生受益终身。”因此每一天都要学生看到春风满面、青春洋溢的你。
二、、挖掘教材内蕴的情感
1、慧眼识美,适时渗透。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语)语文课本是古今中外的文章精华,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为一炉,蕴藏在语文教材中的美,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感知、体味作品,使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联想和想象。如:《父亲的谜语》中细腻的骨肉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深沉的友情,《有月亮的晚上》中和谐的师生情,《最后一次讲演》中可敬的爱国情,《春》中令人憧憬的爱美情等等。
2、注意方法,合理导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进入情境,才能领悟文章的真情实感,与主人公同喜同悲,与作者同愁同乐。方法一,教师导读,授之以渔。抓住特点,突破难点,小说教学要三抓(即故事情节、人物分析、作品主题);散文教学要“三抓一突出”(即抓线索、抓分析意境、抓品味语言,突出散文――语言美、构思美、意境美)。“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叶圣陶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指导学生的学习上,以期放手自立。方法二,自读自悟,自我体验。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有所感悟,达到以读悟文,以读悟理,以读悟情。
三、合理利用外来资源
“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柴可夫语)七年级学生,不能适应从小学的赏识教育到初中的赏识兼批评教育,我就录制了毕淑敏的名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在语文课上多次播放;八年级学生思想波动很大,极易与家长、老师、同学发生冲突,我发现网上有“让生命充满爱”演讲视频,就利用作文课在多功能教室给学生播放,并告诉学生来源,鼓励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观看,通过“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演讲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九年级开始出项早恋现象,我把《不要轻易说爱》作为课外阅读,帮孩子们走出误区。
四、语文处处有,情感教育随时做
生活之中到处有语文,从书籍到作业,从课上到课间,从学校到家庭、社会,情感教育要随时随地进行。批改作业要使孩子明白美观得体;课间玩耍要教育学生理智处理同学矛盾,珍视友情;穿着打扮要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回家要记得与家人打招呼;公共场合要知道遵守公共秩序等等。
“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为了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更要寓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蒋振远《新课程背景下适时施教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页。
关键词: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191-01
学生从小学阶段迈进初中阶段,由于科目的骤然增多,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明显差异,给他们造成了诸多的学习上的困惑。因此,如何让学生由小学阶段的学习顺利过渡到初中阶段的学习,就成了初中各科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当然,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教龄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这一领域,我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面我就将自己的一些研究心得简述如下。
一、缓步慢行,逐渐加速
在初一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学生之所以跟不上教师的节拍,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讲课的进度太快。这也不能全怪教师,因为初一语文的教学任务远比小学的重,需要完成六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所以很多教师不得不开快车。从这个角度讲,七年级语文的内容就显得过多了。要求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一下子掌握这么多内容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进度上要放缓速度,缓步慢行,采取逐渐加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留出一个逐渐适应初中语文学科学习的时间。
首先,教师要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意识,不要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人物而开快车。要先教给学生学习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的方法,让学生逐渐了解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其次,在进度上要采取逐渐加速的方法。也就是在讲上册的头一两个单元时,尽量要将细一些,尽量降低难度,尽量多讲一些学习方法。等学生逐渐对这门课程有了足够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后,再加快进度。这样也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再次,还可以采取重点课文详细讲,自读课文指导学的方式来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初中语文。不管哪种版本的初中语文课本,每个单元的阅读课文都分为必读和自读两种,教师可以重点讲必读课文,通过讲必读课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再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学自读课文,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慢后快,逐渐加快进度,这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
二、查漏补缺,因材施教
其实,在小升初语文教学的衔接中存在着缝隙,比如,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和相关的文言知识成了两边教学的真空地带。学生在升入初中后,课本上仍然没有这些知识,一些教师只是按课本上课,认为课本上没有的就没有必要给学生补这些知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教学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孔子说:“因材施教”,学生缺少哪方面的知识我们就应该给学生补充哪方面的知识。教师不是课本内容的传话筒,而是教材的利用者和整合者,照本宣科是要不得的。初中语文教师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计划的给学生补充必要的语文知识。这可以采取专题的形式,或者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可以集中补,也可以分散补。总之,查漏补缺是小升初衔接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授之以渔,点石成金
我们都知道点金术的故事,这个故事中阐述的道理在教育中同样适用。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极力倡导的。很多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会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注重的是读和背,对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要求并不高,而升入初中后对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的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小学和初中语文学习侧重点和学习方法的差异性困扰着众多的学生。这时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然后,引导他们去领略初中语文的无限风光;而不是自己摘取一朵花戴在学生头上。学生只要掌握了初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也就等于学会了学习这门学科“点金术”,教师还用发愁学生学不好这门学科吗?
四、内外结合,登堂入室
一、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挖掘教材。课本内容有深有浅,形式各异,背景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有效挖掘教材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所谓引起学生的共鸣,就是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讲解过程中对于那些学生不理解的生僻词句加以解释,从而使学生真正进入阅读中来。
如七年级下册泰戈尔诗歌《纸船》:
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知道我是谁。我把园中长的秀丽花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这里的“纸船”象征什么?“我”又是谁?作者的写作意图又是什么?有些学生可能理解不到位。这就要求教师精细讲解泰戈尔诗歌的特点是想象力丰富,语句和结构凝练多彩。这首诗歌是歌颂童心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描绘儿童的奇思妙想,歌颂童心的天真、童趣的自然。
对于诗歌的简单讲解学生可能会觉得单调,教师可以制作精美的PPT,配上优美的音乐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听了之后,再经过反复阅读,做到阅读与理解和情感相结合,便可领会其中之意。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书是一件趣事,但要拿读书来考试打分,学生就顿时觉得功利和兴趣大减了。然而,阅读光有兴趣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坚实的阅读能力。
1.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在阅读之中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便利。“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如果只注意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工夫便只做到了一半。”这是叶圣陶老先生对语文阅读改革中提到的一点精辟见解,具体怎样落到实处呢?我认为这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的协调配合。学校硬件设施的配备,比如图书馆建设、优质图书的选择;教师在班级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比赛,唤起学生重视阅读的意识,同时将阅读的重要性向家长讲明,让阅读融入到家庭中去。
2.掌握阅读技巧
好的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也是如此。首先熟读文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质量地感知文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学生不能因为要赶时间答题,就草率读书,轻易动笔,最后囫囵吞枣,影响了答题质量。其次读过题目,认真审题。领会题目的大概意思,这要在对所有题目有大致了解之后进行,做到整体感知,有助于理解文章。再次跳读文章。针对具体问题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段落和位置,做到有的放矢。
3.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初中语文教学分为课堂精读和课外阅读。这为教师引导阅读提供了一个契机,即若学生对课内深奥古板的内容提不起阅读兴趣的话,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读本中找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去阅读,之后教师进行后续跟踪查访,以学生兴趣点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4.发挥教师的作用
[关键词]分层提问 中学生物 个体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174-01
七年级生物课堂分层提问实则是提问的难度适宜把握,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正确对待,因材提问,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和权利,这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因此中学生物的课堂分层提问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分层提问的重要性和分层提问的策略进行论述。
一、分层提问的重要性
(一)体现了教育的公平
分层提问关注的是学生因基础和知识存在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师不因学生的差异而放弃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分层提问体现了教育的公平。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
对学生不能一刀切,也不能对学生特殊关注,这使得学生发生分化,如果课堂中只关注那些积极举手、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导致基础差的学生厌学和弃学。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对生物学充满了好奇,学习的热情很高,在课堂上更应该关注所有学生,通过分层次提问,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提高
分层次提问,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具有激励作用,答对了得到老师肯定和同学们的鼓掌,对学生来说是成功的。他成功了会更加自信,会更加努力,有了努力的心理在学习生物学时会更加的拼搏。对于层次低的学生来说,简单的问题更易答对,一次次小小的成功对学生是一种激励,会更自信。对于层次高的学生来说,稍有难度的提问,对他是一次考验,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他会觉得老师非常器重他,心里的自信与自豪感会增强。
(四)有利于增加师生情感
分层次提问让学生得到锻炼,学生会觉得这样的老师可敬可亲,让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增加了师生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教师的情感教学,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中学生物课堂分层提问策略
(一)课前准备的分层
首先教师应认真研读生物学教材,明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分成高中低A、B、C三层,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准备好分层次提问的问题、技能训练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教学难点的突破通过提问由浅入深,分层次突破。
(二)对班级学生分层
根据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师把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为高层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态度端正,课堂纪律保持好,成绩优秀;B层为中层学生,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课堂纪律保持较好,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层为低层学生,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纪律保持差,成绩欠佳。对学生分层目的是为了具体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包括成绩和能力,跟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动态变化。分层的依据是:(1)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为主要分层标准;(2)课堂纪律遵守和学习态度为第二标准;(3)影响学习成绩的各项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为辅助标准。
(三)教学过程中提问的分层
七年级生物教学过程中提问应由浅入深,对C层次学生提问,一般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识记层面上去提问,学生回答适合自己水平的问题,享受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自信心,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关注B层次学生提问有助于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为B层次学生占据全班主要的人数,对B类学生提问应增加提问的难度,对他们的提问应进行一定的分析综合。
A层次学生思维敏捷,他们喜欢挑战性的问题,即综合性问题、分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对他们的提问需要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结合上述研究,对课堂分层次提问做了如下的设计:
展示性提问就是直接能从课本上找出答案,主要是对学过的知识和概念的提问。提问时要注意设计新颖,让B、C层的学生感兴趣,注意力集中。参阅性提问指的是没有固定答案,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让A层次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提升他们的能力。
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分层次提问时,注重做到注意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辅以简洁、幽默的提问用语以及默契的眼神和既夸张又适度的肢体语言,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实践证明,分层提问不仅加强了提问的针对性、整体性、层次性,减轻了教学负担,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分层提问,整个班级学习兴趣盎然,互助、协作精神大大加强。
【参考文献】
【摘要】部分农村学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问题,都是教学理念落后造成的。文章通过两节课的剖析,提出了转变教学理念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 教学理念;语文味;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133-02
最近,笔者有幸作为公安县农村均衡教育迎检专家组成员,到全县各乡镇巡回听课问诊。闸口中学建议笔者听语文骨干教师郭老师的课,执教的是七年级的《伟大的悲剧》。就课来说,他上得很传统,就是按部就班,教室里都有“班班通”,教学问题都是通过屏幕呈现出来,分成“复习检查、总体感知、问题探究、文句品析、延伸拓展”几个环节,每个环节设计2~3个问题,算起来共有十几个问题。
在藕池中学听了八年级马老师的课,马老师是一位中年女教师,上的是日本作家星新一的《喂,出来》。课也是分成几个环节:一是背诵积累,复习检查;二是查阅资料,说说文体;三是概述内容,整体感知;四是理清结构,问题探究;五是品析句段,赏析语言;六是拓展延伸,补写结尾。也是提出了十几个问题。
两位老师都是中年教师,有近30年的教学经历,都属于经验丰富的教师了,课堂上显得沉稳,不慌不忙。整个教学思路清晰,板块明确。问题全是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多媒体使用很熟练,能充分显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有些教学环节很有创意,马老师在检查学生的生词掌握情况时采取央视《成语大会》的形式,让学生走上讲台,一个说解释,一个猜词。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能上成这个样子,已属难得。
一周时间听了16所农村初中的30多节语文课,其中45岁以上的教师占70%,在与老师座谈时,感受最深的是有效的语文课不多,低效的语文课比比皆是,共性就是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问题,以郭老师和马老师的课为例来说明。
一、少些“套路”,多一点“个性”
他俩的教学环节基本相同,只是所教的课文不同而已,都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教学思路推进。笔者心想,这两位教师平时上课可能也是按照这个套路进行设计,万变不离其宗,把活的语文按照死的套路进行教学。比如,这两节课的教学思路几乎完全相同,顺序不变,不分重点、不分主次,上课时轻车熟路、按部就班。教学固然需要模式,但要灵活运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同理,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才是最好的模式。教师要建立模式,让课堂教学沿着规律进行。但不能模式化,不能使模式僵化,不能僵化不变,要创造性地使用模式,有时要完整贯穿模式,有时只能使用模式中的某一部分,有时要跳出模式,另谋高招。一节课不应该也不可能制定一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这两节课,任课教师都花了不少精力和热情,研究了这一节课实现有效教学的模式,为这节课认真准备了课件,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环节,甚至详细到连导语该怎么说,后边结论该怎么讲,中间该怎么弄……虽然模式是引领教师规范教学的好做法,但它同时僵化了教师的思维,实际上是引领着教师往匠师的路上走。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重点,要有侧重,有些环节可以不要。例如,这两节课都有整体感知部分,总要设计一两个问题,这个部分和后面的“问题探究”有些是重复的。但为了显示教学模式的完整性,还是硬性设计了一些琐碎的问题。
二、少一点“以教为中心”,多一点“以学为中心”
因为问题设计得比较死,都打在屏幕上,学生回答后还要将答案呈现在屏幕上,总是不敢回答,期待着教师的“标准答案”。有的学生不是读课文根据思考来回答,而是不停翻找《教材全解》一类的参考书寻找答案,这类现象还是教学理念出了问题。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曾经把课堂教学分成三个层次:一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二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回答;三是师生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成果共享。很显然,这两位教师的课还是以教师教为主,虽然都是通过提问让学生回答,但所有的问题都是教师设计的,学生在课堂没有体现出自主性,更没有合作学习。虽然有“问题探讨”这个教学环节,但光有问题没有探讨,叫上几个学生支吾了一阵,回答支离破碎,教师就把标准答案打在屏幕上。没有必要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好像套在无形的框里没有被激活。
一节课的成功,既要看学生参与的广度,又还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从广度上看,两位教师的课因为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提出问题,学生没有多少兴趣,只有少数优秀学生才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其他学生只是旁观者,低着头在《教材全解》中寻寻觅觅,或者静静地记录课件上给出的标准答案。
三、少一点“老生常谈”,多一点“语文味”
整节课没有听到读书声,尽管这两篇课文篇幅都很长,不可能在一节课内通读,但可以读一段或读一句,通过朗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学《伟大的悲剧》时,教师让学生说“斯科特的悲表现在哪些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其中的片断来体会“悲”,这比教师直接把答案概括出来要好。语文,特别是文学作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深沉的感情来表达主题,语文教学应“以声传情”,通过朗读让学生来体会感情。另外,没有语言的品咂,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修辞的得当、句式的丰富等活动,虽然也有“品味佳句”这个环节,但最终落脚点却在对句意的理解层面。
语文要有“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因此,一堂好的语文课,要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要落实语言文字的学习目标,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特别是语文课要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读,通过读来体味汉语言文字的韵味,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来领悟文本的主旨,来受到情感与精神的熏陶。语文是读出来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靠分析,而是主要靠读,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堂上最动听的声音,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用心灵拥抱语言,与作者直接心灵交流。很多专家型教师都把读推崇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当然,语文课的读,不是一遍又一遍毫无起色地朗读,而应读一遍有读一遍的效果,要有朗读水平的提升。课堂是训练学生朗读水平的主阵地,要回归文本,还课堂琅琅的读书声。语文课应该以读为主,通过读来解决语感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读、觉悟诵读去感悟、体会语文文字之美,用心灵和文本直接对话。
两位教师都有顾虑: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学习进修或外出学习,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自己地处偏僻很无奈;由于人数少,很难开展像样的校本培训;年龄比较大,接受新观念、新知识就显得慢等。这也令笔者感受到接受新理念、转变教学观念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不是通过听报告、在暑期里接受几天继续教育培训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多到农村学校走一走,倾听一线教师的呼声,解决他们在工作上遇到的具体难题,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学习、进修的机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语文 综合实践 探究
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追求由学生自由地将生活中的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直观的感受建构起来,达成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的融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然而,对于教师而言,这种学习却是一项最难把握的内容。尤其是在我们农村初中,所面临的困难更大。如何培养农村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谈谈几点看法。
1 提高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
初中语文新教材中首次设置了“综合性实践活动”,在语文教材改革发展史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材中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设置,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但我们认为: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只是“砖”,真正的“玉”要靠老师来“引”,老师应将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理念渗透于日常教学中,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从而培养学生能力。
2 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把它列入语文课程标准之中,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这一基本目标,努力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当然,语文综合性学了学习内容、课程目的综合之外,还包括学习方式的整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如:七年级下《桥》这个单元首先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各组到资料室、图书馆、互联网和实地考察、访问知情人获取资料。
2.1 确定对象,收集资料。如有关桥的照片、图片及说明文字,有关桥的对联、谜语、谚语、成语;有关桥的传说和故事。
2.2 了解社会生活,了解人们的需要,提出自己的设想,并能说明、论证自己的看法。如果家乡有名桥,就收集有关数据、介绍性的文字资料,对它进行探究、评估,找寻它对当地人民的经济、生活乃至文化的影响,评估其旅游价值,挖掘自己的乡土资源。
2.3 桥梁的作用在于沟通,人与人之间也需要沟通。从理解、沟通方面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说说我们怎样架起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这样学生的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综合性学习面向生活,不局限于课堂,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重视综合性学习是增强语文教学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3 注重活动过程
在综合性学习中,内容比形式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每次综合性学习,学生都要经历一个学习活动过程。因此,教师认真指导,安排好其过程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情况下,每次综合性学习都要提前一个星期或更久的时间布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合作、探究有关的课题。具体活动大致可以这样安排:①自由组合4~6人为一组,组内有分工,明确个人职责,提出搜集有关资料的任务;②个人完成后组内交流、展示、互相讨论切磋;③充实补充;④上课交流、展示;⑤活动评价。
注重学生的活动过程就是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态度。学生有了强烈的参与认识和合作意识,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投入其中,就为提高综合性学习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这就要求语文老师重视学生的调查、访问、查阅和收集资料等活动过程与策略,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收集资料,使学生逐步掌握互联网、图书阅览室、人际交流等获取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4 探求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
要提高综合实践的效果,使之不断提高参与活动的质量,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方法。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过程中各种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做到目标多元,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注重挖掘和发展学生自我评价潜能,每次活动自我总结。如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碰到什么问题?有什么决策和建议等。有记录、有体会,收集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不断积累,相互间讨论交流,形成共识,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教师应从学生发展角度,不断修改调整其评价策略,及时正确地给学生肯定和鼓励,获取学生的主观认同,另外应注重内容多样化、形式多样,不局限成果与水平,强调过程中情感、态度、兴趣、欲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方面的进步。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开放性实践活动可请家长、领导参与评价,真正体现多种形式共存的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完善对学生在整个参与过程中的合理、公正、公开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教育创新空间,另一方面,自主性、综合性、体验性、开放性等特点对任课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综合实践落实到实处,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升。教师虽然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在实践中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欣喜的感到,改变学生接受式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差的现状,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方良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任重而道远,我们将迎难而上,不断反思,积极摸索新的教学经验,使农村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综合实践教育劳动技术教育
2 花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文学;儿童文学;语文教育;文学教育;语言艺术
文学教育历来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中,由于学习者的接受特点,儿童文学在文学教育中占据着特殊位置,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充分重视,在课程设计、教师培训I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现象。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编写新版小学语文教材时,将儿童文学理论家王泉根教授的《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工作研究》作为整个教材编写工作的理论支持,同时在教材中选人多篇中外儿童文学的名家名篇。又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的儿童文学专业“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相关的教师培训课程,为教师编写儿童文学教材,向小学教师普及儿童文学理论知识,介绍儿童文学的内容、特点、功能、作用,介绍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代表作家作品等,组织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儿童文学修养”。此外,依据教育部2001年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中对小学一至二年级的阅读目标提出了lO项要求,其中第6项明确指出学生的阅读文类为“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由此可见,儿童文学的重要文体之一的童话、寓言已经受到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视与关注。根据有关学者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人教版、北师大版、江苏版与河北教育版的四种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文体在整个语文教材篇目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升,比如,人教版的一年级下册中,“童话文体的篇数由年版的7篇增加到2001年实验版的14篇,上升了个百分点,占到课文总数的4l%。儿童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文学在学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学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人类价值观的体现。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了解人类的历史与文化、弥补自身经验的不足。文学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德育、美育、智育等功能。具体地说:文学作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化,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高度的精神感召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文学作品是人类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体验的集中体现,它可以传达给处在成长期的学生,并且经由学生自身的情感和经验内化为他们自己的审美体验;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创造,文学的欣赏需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需要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
由于文学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育、美育、智育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它应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们常常提到,2l世纪呼唤新的人才观,那么,新型人才的素养应该包括一定的文学素养,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学素养也应该是一个健全的人的基本素养。文学历来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类早已认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世界范围内,许多世纪以来文学课就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以往,学生主要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识字,或者学习外语——例如拉丁语,或者获得宗教知识,或者学习阅读方法。直到世纪,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文学教育才走上关注文学自身的道路。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是为了体验、感悟和学会评价。
西方的母语教育一直有重视文学教育的传统,虽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日益感到应加强母语教学的实际应用色彩,但文学教育仍然受到普遍的重视。一种共同的看法是在母语教学中把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加以区分,这和张志公先生提出的从初中开始在语文课之外增设文学课的看法是一致的。例如在美国,由全美英语教师委员会制定、对美国中小学的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英语教学纲要》(1982)指出:“英语研究包括语言知识本身,包括作为交际手段的英语应用的发展,以及对文学作品所表现的语言艺术的欣赏。”这份纲要把语言应用与文学欣赏区分开来,要求通过文学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文学是人类经历的一面镜子,把文学当作与他人联系的方式,从与文学相联的复杂事物中获得洞察力。德国的母语教学分为德语课和文学课,法国也十分重视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教学。至于前苏联,十年制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采用两套教材,即俄语和文学。文学教材又分为《祖国语言》(一至三年级用)、《祖国文学》(四至七年级用)和《俄苏文学》八至十年级用)。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学遗产。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也是十分重视文学教育的,能够吟诗作赋一直是显示一个人有文化的重要标准,不过,传统的文学教育是和历史、经学教育等揉和在一起的。本世纪以来的文学教育则是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存在的,我国的语文教材中也选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1956年,我国曾经学习苏联母语教学的模式。把语文课分为语言和文学两科,并为此编写了两套教材——语言教材和文学教材。现在语文界一种普遍的看法是:1956年的分科是失败的。但是究竟失败在哪里,有没有合理的成分,却很少被研究。其实,即使那次分科教学不成功,也不能因此而否定文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应有的位置。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当重新认识文学教育的地位、功能,应当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学教育。
二、从学习者的接受特点出发,儿童文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学教育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不论是从文学在人的发展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这一角度出发,还是从中外母语教学的历史演变来观察,文学教育都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基础教育中,考虑到学习者的心理发展、审美趣味等特点,儿童文学应该成为文学教育的主要载体。
什么是儿童?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指专为18岁以下未成年人精神生命健康成长服务并适合他们审美接受心理与阅读经验的文学。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对象正是18岁以下的学生,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体两面”之事。儿童文学理应成为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学资源。
儿童文学作为语文教学主体资源所具备的特别优势,来自儿童文学自身的性质与特征:第一,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指“在文学艺术领域,举凡专为吸引、提升少年儿童鉴赏文学的需要而创作的且具有适应儿童本体审美意识之艺术精神的文学。”儿童文学独立于之外,从本质上是因为它将儿童当作首要的读者对象,对儿童文学的儿童中心、儿童本位立场,儿童文学作家们都有明确的认同并反映于他们的创作中。特别是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已经认识到,为儿童写作并不是把成人的思想、信条强加给儿童,儿童文学必须要让儿童读者能够理解和领会,儿童文学的内容和结构都应该符合并激发儿童的兴趣,儿童文学作家必须了解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征、思维特征与社会化特征。在具有文学才能的同时还需持有与儿童共鸣的思想和心绪。
作为儿童本位的文学,所有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都会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反映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想象世界,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具有儿童乐于体验、能够接受的审美情趣,尤其对于学龄初期的儿童,儿童文学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是其它品种读物不可替代、无法比拟的。
第二,儿童文学是具有教育性的文学。
虽然儿童文学已不再被视为教化儿童的工具和手段,现在的儿童文学也摆脱了过去教育和想象矛盾冲突的处境,教育性还是隐含在儿童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之中,当然,人类社会,包括儿童文学世界,对教育的理解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天赋、智能和体能;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所载各种原则的尊重;培养儿童对其父母、自身的文化背景、语言和价值观、居住国的民族价值观、原籍国以及不同于本国的其它文明的尊重;培养儿童本着各国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体以及原为土着居民之间的谅解、和平、宽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社会里过有责任感的生活;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事实上,早在公约签订之前,世界儿童文学已经多样化地呈现了上述理念。与19世纪的儿童文学相比,20世纪的儿童文学明显更具有社会的、文化的责任感,注重沟通儿童与现实、历史、未来的联系,注重向儿童表达人与人相互问的平等、友爱、宽容、理解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培养和增进儿童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以全面促进儿童精神和个性的成长。儿童文学之所以和先进教育思想同步,因为它是人类提供给后代的精神产品,传达着社会的理想,也凝聚着人类最进步的文化和文明,即使儿童文学不再承担宣传成人的思想、向儿童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的任务而转向想象和娱乐,但其陶冶性情、培育心智的作用,它对儿童审美的熏陶和浸染,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
小学的语文资源,需要直接呈现给成长期的儿童,对思想性、教育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儿童文学已经具有明显的优势。与此同时,由于儿童文学向儿童传达的多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美德、共同理想,不会受到意识形态的专制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儿童文学在传播、交流方面享有更为广泛的自由,儿童文学这一资源也因此更为丰富,应用上更为便利,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
第三,儿童文学是特别重视语言艺术的文学。
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的资源优势还突出表现在语言方面。儿童文学和一样,都是语言的艺术。在文学中,语言是第一要素,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文学的材料,文学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艺术风格和个性,都必须通过语言呈现和表达。由于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文学,因而对语言美有着更高的要求。
俄罗斯着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专门为乡村儿童写作,这位语言大师吃惊地发现,他需要花在语言上的功夫比创作作品时更多。为了让故事字字句句都做到“精彩、简洁、淳朴,最主要的是明确”,他转而向民间文学学习语言,努力让自己的故事语言“明确、清晰、美丽和温和”。实际上,儿童文学的语言必须把简明、规范和鲜明、生动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这样才能吸引儿童,让他们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感悟到文学语言的艺术美。从世界范围看,各个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显示了其本民族语言特有的个性,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成为儿童学习语言最理想的范本。
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的各个年龄段,都直接参与儿童的语言学习。学龄前期,儿歌、童话、故事,由教师或家长以口头讲述方式提供给儿童;学龄初期、中期,儿童则自主阅读童话、小说,在口语、书面语言两个领域,儿童文学对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都非常深刻。
小学语文作为为儿童开设的基础教育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特别强调语言学习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针对我们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即使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也开始注重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直接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通过具体的语言学习活动,掌握本民族语言运用的能力。在语感、整体把握,在人文与工具的统一方面,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较之一般的语言材料,优势相当明显,也更形象、更生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主动性。大量的调查证实,小学阶段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都有从小阅读儿童文学的经验。要将小学评议建设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推动小学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评议学习,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重视开发和选用儿童文学资源,以促进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四,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各国的儿童文学当然也是具有意识形态性,“有着自己明确的美学原则”,但同时也反映一些共同的国际主题,如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热爱和平、国际理解、种族和解,儿童们阅读安徒生的美丽童话,并不只是度过愉快的时光,他们也从中自觉到做人的准则,以及作为人改变必须承担的重担责任。“希腊儿童文学作家洛蒂.皮特罗维茨在1986年日本IBBY发言中也强调,儿童文学是一座桥梁,是沟通儿童与现实、儿童与历史、儿童与未来、儿童与成年人、儿童与儿童之间的精神桥梁,在这个“桥梁”的概念中,包含了理解、抚慰、拯救、引导等不同的功能。在社会道德的价值上,儿童文学中传达的也多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宽容等。
结语日本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曾谈到,童话往往成为构建人性的重要方式,如果幼年时期受过相同童话的熏陶,那么在人格最根本的部分,仍保持着共同的成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儿童文学在人文性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儿童文学在陶冶性情、增进美感,对儿童情感、态度恶劣、价值观产潜移默化的影响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从而在语文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王泉根,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255.
改进课堂教学内容
由传统的单一传授知识,改进为知识和方法并重。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几乎把课堂教学内容定性为:知识。总是罗列了一大堆语文知识点,这也要那也要,整节课塞得满满的,然后才经常抱怨课教不完。所谓的没上完,就是知识没传授完罢了。这就好比给学生“鱼”,虽然可以喂饱学生,但却不得体现“过程与方法”。这就要改“给鱼”为“给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学生中心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主张“学会学习”。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改进课堂提问方式
改“师问”为“生问”,把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对话、交流、沟通、讨论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语文教学大多是老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后引导学生回答。课堂教学行为中,过多的行为是教师提问的行为,学生提问是非常少的。教师带着预先设计好了的问题和明确的答案进入课堂,总企图把学生的思路往预先设计好了的方向引导。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总想揣摩老师的意图,发表的看法很少是自己个人的真实见解。这种“师问生答”的方式,处于课堂教学中心地位和主动地位的永远是教师,而学生只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是一种单项的、预设的课堂支配方式,严重限制和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一个学生在受教育的最初近十年中,长期处于被动地接受问题、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发问精神,学生的好奇心将被泯灭,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会怀疑,学会提问题,学会讨论、解决问题,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提问题、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而怀疑又是创新的基本条件。程颐曰:“学者先要会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尽情提问题,再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提倡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不以教师的问题和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从而养成质疑问惑的习惯。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1、预习时提出问题。课堂教学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至少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并选择与本课学习目的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例如,《最后一课》(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学生可能会提出许许多多问题,五花八门。那么,就可以从中选取与单元目标相关的问题来组织讨论,范围主要集中在爱国主题,思想内容、精彩段落、词句理解及语气运用的技巧的理解。具体的如:“拿一支粉笔写两个字”为什么会“使出全身力量?”“钥匙”是什么?如何理解“强迫鸽子用德语唱歌”等。然后逐渐引导学生围绕某一范围来提问题。
2、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提倡并欢迎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可以以学习小组互助的形式组织学习活动和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里互相提问题,互相请教。其次,可以采取全班探究形式进行实践体验,各学习小组将本小组里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同学共同探究。再者,也可以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来组织学习活动。组织部分学生先学习“例文”,组成“先学团”。课堂上,让还未阅读此“例文”的同学在自读的基础上,向“先学团”的同学提问题,由此共同探究。
改进课堂表演对象
改“师演“为“生演”,即课堂角色的改进,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实践,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体验过程,大力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泰拉(Treicher)著名“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心理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 这个统计说明,语文课要尽量让学生听、说、读的练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提倡讨论式教学。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改进师生的角色地位,尽量将课堂交给学生讨论、交流。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学生是人,只有当学生的内部需要得到满足,才能激活其学习动机。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表演”,以满足学生各层次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尝试将课堂教学分成三大阶段。
1、个人阅读阶段。让学生独立阅读,进行独立的与文本对话和情感交流。独立查找工具书,独立解决语言障碍,独立做阅读标注,独立理解,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一.“文白分合”的类型
文言和白话在教材中的编排体例,童志斌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文言文与现代文(语体文)混合编组型;一类是文言文单独编组型,这一类型又可划分为两个小类:一是文言语体与文体结合型,二是文言语体与人文主题结合型。这种分类方式从学理上做了很好的区分,但对“文白分合”的具体层次划分还不太细致。笔者对文白混编的方式仍沿用叶圣陶先生提出的“雨夹雪”式,同时按照教材中的文言文的数量和组合方式将文白分编细分为一单元的文言文、一册书的文言文、一整套书的文言文。
(一)“雨夹雪”式
“雨夹雪”这一概念是由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它指文言和白话混合编排,一本书中既有文言也有白话,文言文穿插在白话文当中。它是文白混编的一种具体形态,在以来,“多数课本采用混编法,或按选文内容混合编排,或按选文体裁混合编排,或按时代先后衔接混合编排,总之,一套课本中有文言文也有白话文,文白夹杂,便于教师穿插着组织教学。”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将文言文纳入白话文的体系之中,依照白话文的编排标准进行整合,在学习文言文语言特点的同时达到与白话文同样预期的教学目标。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为例,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有四篇白话文和《论语》十则,一个单元的内容基本是属于探讨人生信念、理想、修养等,而《〈论语〉十则》却是初中生接触到继《童趣》后的第二篇文言文。这种编排形式会引导教师重内容的探讨而轻文言形式的教授,学生在文白混编的形式中会想当然地将文言与白话等同或形成对文言的畏难情绪,也不利于形成对文言与白话全面的认识。
(二)一单元的文言文
一单元的文言文是一种程度较轻的文言文单独编组的形式,将文言文按照一定的标准编成一个单元,与白话文单元一起组成一套教材。这种编排方式是“文白分合”斗争、协商的结果,也是教材编排的主流方式。一单元的文言文编排继承了集中学习文言文的经验,但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单元间统筹安排时,难免会影响单元之间的排列顺序和单元内部文言文篇章的选择。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为例,八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分别选取了《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其依据文言的体裁组织而成,是一个“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单元,它与教材中其他的“人生历程”、“散文诗”、“大自然”、“民俗”、“人生之思”(文言)主题单元共同构成一册教材。可以看出文言单元和白话单元之间在主题上存在一定的重合和交叉,仍然具有混编的味道。
(三)一册书的文言文
一册书的文言文是一种文言单独编排的较高形态,指一册书的选文都是文言文,在选文内部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它不能单独构成一整套语文体系,必须与其他教材配合实施。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是此类的代表,而选修教材必须配合必修教材一起使用。这种集中编排的方式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文言思维,形成一个整体的感知。
(四)一套书的文言文
一套书的文言文是指将文言文与白话文完全地分开,自成体系,是文、白分教最尖锐的表达形式。这种做法有利于将文言文按照自身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及远地进行编排,有利于系统安排文言知识。在语文课程目标的统筹下,文言文作为课程部分的教育目标势必会受到课程总目标的牵制和影响。凡是语文教育史上出现的一整套的文言文教材,也会有与之相配套的白话文教材,这种处理方式将文言与白话独立为两个不同的课程体系。穆济波既编写了《高级古文读本》三册,又编写了《高级国语读本》三册。
二.“文白分合”的流变
从语文独立设科至之前,中小学语文课程承继古代读经教育的传统,内容全为文言文。萌芽于近代,经过、国语统一运动发展的文白第一次争斗,最终以1923年出台的国语、国文课程纲要将语体文带入语文课程之中而结束。当文言文和白话文成为语文课程不可或缺的成分时,文言、白话分开教还是合着教产生分歧,穆济波主张文言、白话分教,初中教白话,高中教文言,另于初中设文言选科,高中设白话选科。夏尊则赞成文言文和白话文混合教授,兼教文言文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并养成读书的能力。孟宪承等人主张小学应该全部采用白话文教学,初中逐步加大对文言文的教授力度,高中阶段全部采用文言文而不教授白话文。与此对应的是语文教材的编排处理方式也出现合编和分编,有人实行混合编排,如顾颉刚、叶圣陶等合编《国语教科书》六册(商务印书馆,1922)。也有人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为两套课本,如沈星一编过《初级古文读本》三册(中华书局,1923)和《初级国语读本》三册(中华书局,1924),穆济波编写了《高级古文读本》三册(中华书局,1925)和《高级国语读本》三册(中华书局,1925)。可以看出,从白话文进入语文课程体系之始,“文白分合”就已经存在。
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文白分合”的问题再一次被提起。针对学生国文水平低下的问题,人们开始对文言和白话的编排问题进行反思。浦江清在1940年发表《论中学国文》,“主张把中学国文从混合的课程变成分析的课程;把现代语教育,和古文学教育分开来,成为两种课程(名称待后讨论),由两类教师分头担任。”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叶圣陶的大力支持,1946年开明书店由叶圣陶、周予同等合编初中六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本,为白话文读本,1948年叶圣陶、徐调孚等合编三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乙种本,为文言读本。从《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序》里面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文白分合”争论的原因,“白话文言混合教学的办法,是11年编订新学制课程标准的时间开的头。到如今20多年了,没有改变。有些人关心这件事情,以为混合教学虽然有比较容易过渡的好处,也有混淆视听与两俱难精的毛病。20年来国文教学没有好成绩,混合教学也许是原因之一。他们主张分开来教学,读物要分开来编。”这一次的“文白分合”是来自于既已实施的文白混编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进行的一次大胆的尝试。
建国初,文言文比重下降,在小学和初中文言文所占的分量很低,高中虽然有所增加,也扩大了选材面,但是分量仍然较低;汉语、文学分科时,文言文大量增加,但在文学科的统率下,数量上的骤增脱离了学生学习的实际,并没有出现多大变化;六十年代前期,由于国家对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教育领域逐渐纠正了“左”倾路线的影响,文言文在语文教材中的篇幅大幅度增加;1966年 5月至1976年10月的“”期间语文教学中取消了文言文教学。这一时期文白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虽有浮动,但对文白的编排处理方式基本相同。20世纪80年代中期围绕文白关系展开了又一次讨论,最后将文言文整合为单元,与白话文单元一起并入语文课程之中。
从整个语文教育发展史来看,“文白分合”的斗争不会消失并将继续存在。1919年在《国文之将来》一文中指出:“国文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白话与文言的竞争。”归纳前人的观点,基本一致认为在小学阶段不用学习文言文,但对初中、高中学习文言文却存在有分合两种意见:一是不论初中还是高中,实行文言和白话独立教学,形成两个不同的教学系统。二是对初中和高中不同的阶段进行分教或合教,穆济波、叶圣陶早期等主张初中以白话为主,文言为辅,高中以文言为主,白话为辅;孟宪承主张高中全部教授文言文;曹博韩主张“白话文没有学会,不宜开始文言文的学习;现代文言文没有学好,不宜学习古代文字”。因此他主张初中阶段只学白话文,高中前两年学现代文言文,到高中最后一年读一点古代的文学名著。
三.“文白分合”的逻辑基础
“文白分合”是语文教育领域文白斗争的一种具体形态,其受社会思潮、课程目标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逻辑和规律。
(一)文言与白话之间的界限:“文白分合”的理论依据
文言文和白话文合教还是分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文言和白话是否具有继承关系,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文言与白话之间大体存在以下四种关系:完全重合、大部分相同、小部分相同、完全独立。文言与白话完全重合的说法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不可能的,“文白分合”争论的焦点主要在后三种关系。
文白合教的逻辑在于文白之间的界限较为模糊,文言和白话是一贯的,从白话文教学可以顺利地过渡到文言文教学,没有转换阻碍。他们从语言发展流变的角度认为文言是白话的源头,白话是文言的继承和发展,二者不会产生明显的差异。梁启超说:“文言和语体,我认为是一贯的;因为文法所差有限得很。”叶圣陶沿用此观点,正是因为二者的一贯性,“语文混合教学无所谓混淆的弊病……只因二者是一贯的,不是相反而是相承的,所以平等待遇,混合编在一起。”二人从中国语言发展的角度认为二者具有继承性,但把差异的程度仅仅局限于文法,其忽视了语音、词义变迁带给学生的学习困难。这种逻辑默认了学生学习文言不存在语言层面的困难,可以享受与白话文同样的待遇。
但按照合编思想组织的教学并未提高学习国文的效率,人们开始反思文白合教的基础,重新认识文言和白话之间的界限。“虽然他们都是用汉字写出来的文章,但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言和白话不仅作为语言有极大的差别,而且在学习方法上亦有所不同,吕叔湘说:“如果把白话和文言一样看待,教白话的时候忘了它是现代汉语,教文言的时候又忘了它不是现代汉语,这样的教法,用之于白话,用之于文言都是不恰当的。”文言和白话的差异种类繁多、难易程度不等,这些都限制了文言和白话合教的可能性,而且也不可能通过混教的方式实现语文课程内部的同步教学。文言和白话分开教正是尊重了这种差异性,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二)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文白分合”的关键因素
“文白分合”还受到文言文和白话文教学目标的制约。白话文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具备全面理解和运用现代语言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用多个方面。当白话文成为语文课程的主体时,文言文的教育目标便成为影响其分合的重要因素。吕叔湘将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分为三个:一是培养阅读文言的能力,使学生能自由阅读历代文献,做学习和研究的工具;二是接受文学遗产;三是了解现代文中的文言成分。归结起来,学习文言的目的一是学习文言的形式,即通过对文言文学习的训练学会使用文言这一语言工具;二是学习文言文的内容,即从文言文中间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实现弘扬文化传统的需要。就这两个目标的层次而论,文言的形式是低位的,而内容是高位的,因为就语文课程而言,入选教材的文言文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范围小,也不可能在语文教学中穷尽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只能教给学生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从两个教学目标出发,可以考察文白分教还是合教的逻辑规律。按照主题单元进行文白混教的做法,将文言文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与白话文的思想内容同等对待,以思想内容为标准,强调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化思想,与白话文一道带给学生情感体验。这种主张隐含的是文言和白话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但它忽略了文言和白话的语言形式差异。吕叔湘提出文白分教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文言书籍的能力,诚然,文白混编的体例不能起到集中训练文言阅读能力的作用,并且混编的篇目从数量上达不到训练的真正要求。正是因为二者的教学目标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差异,所以文白分教才更能符合教学目标。
文言和白话是统筹在语文课程之下的两部分内容,“文白分合”的走向必然以语文课程建设最优化为根本出发点。从“文白分合”发生的时间来看,它总是发生在语文发展过程中的探索期,虽然有相对的稳定时期,但主张文白分教的呼声依然从未停止。之所以会有人不断提起,因为这种主张继承了学习文言文的传统经验,从文言自身的规律出发组织教学,固有的合理性。从“文白分合”斗争的结果来看,文白合教依然占据着语文课程的主流,这为我们“文白分合”的探索提供了启示:
首先,语文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文白分合”只是是语文课程内部编排的调整,文白分教可以根据程度高低作出调整,但绝不能分化为两种不同的课程。若是文言和白话彼此分离、各自为政,其语文课程必然也就走向分裂,其对培养可以适应现代生活的人的总目标来说十分不利。
关键词:四动;四原则;主动性
近年来,各校为了追求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结合本校的实际,不断地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务求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我校也在这次改革大潮中不甘落后,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七年级试行了”四动”课堂教学的研究。
一、“四动”课堂教学的四动要求
1.“四动”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师动、生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四动”要有机结合,互相连接,合理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环节要有所侧重。
2.“四动”课堂教学的实施模式。“四动”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研究,是我校教改正确方向的体现,可操作性强,为老师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避免老师走入误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前置作业、互动交流、成果展示、总结归纳、拓展延伸等环节的设置,避免语文课堂仅仅是对答案、学生讨论的课堂。笔者在听课时发现,很多老师过分强调学生“动”,整节课学生讨论,学生展示答案,老师只是肯定和否定,然后给出正确答案,认为课堂老师提问,学生讨论,老师归纳总结,就是“四动”。其实,“四动”并非只是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老师讲解归纳。小组讨论不宜过多,要按课程内容设计,其实,如果我们曾到某中学学习,他们学校的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合作”教学,每节课要求老师开展三个左右的小组活动。为何要这样提,就是说不是整节都是小组活动的,老师的主导作用、老师的讲也是需要的。
3.语文课堂的“四动”实施。根据“四动”的要求,针对语文课堂的特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教学:
(一)课前预习(前置作业)
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对于预习,叶圣陶先生也有过精辟的论述:“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叫他们预习不可”。叶老之所以这样重视预习,强调预习,正是因为他看到预习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操作如下:
(1)教师设计前置作业。
在同级组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等实际情况,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重点和难点设计前置作业,可用学案设计,包括文章背景资料搜集、生字词学习、整体感知文意、复述课文等,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2)学生完成前置作业。
依据教师布置的前置作业要求里所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小结规律,提出自己的困惑。
(3)分享信息
课前几分钟由一名学生上讲台讲述有关本篇文章的相关资料等信息。意在培养学生搜索资料、分享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感受语文的价值。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分五个步骤:交流先学、互动展示、师生点拨、巧练提升、总结拓展。
(1)交流先学
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学生互相分享自主完成前置作业的收获。学生间互相补充,互帮互助。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课前自主先学的情况。
(2)互动展示
组织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组员可针对某一问题发表或补充意见,甚至提出小组或自己的遇到的问题。
(3)教师点拨
在学生互动的基础上,关键问题教师都可以进行点拨,着重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总结规律。注意引导学生剖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之间的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例如在如下课堂教学环节中穿插点拨:
①问题探究。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后,组织学生选择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小组内进行共同探讨。
②质疑释疑。由学生提出关于本节课内容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释疑。原则上学生能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解决,但要注意始终围绕本节课的目标进行,避免在次要问题上浪费时间。
(4)总结拓展
师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梳理知识,强调重点,总结规律,归纳方法。布置适量的课外拓展作业,并安排下一节课的前置作业内容。
在以上的课堂教学中,处处体现着“四动”的要求,在“动”的过程中,达到的就是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二、“四动”课堂教学的“四原则”
1.主体性和主导性原则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开展教学,不能“穿新鞋走旧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帮助学生,教师扮演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课堂活力,在动态中生成知识,在动态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科学性和合理性原则
即教学内容的难易设计要合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备教,科学规划,合理布置,优化教学过程,“四动”有机融合。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教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很大关系,要求备课组切实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不断优化自身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要因材施教,立足语文课本,不能过分强调拓展和迁就学生个人看法,必须紧扣课本和大纲要求,适时降低某方面的设置难度,合理设置,让学生跳一下摸得着,提高学习的信心,有利于教学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好的导语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稳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因此语文老师要善于设计富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的导语,“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1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窥见全文的奥秘所在,领悟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开门见山,就是教师单刀直入地板书课题,并围绕课题提出一些问题,以.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引燃思考的火花。如教《我的老师》时,板书之后提问:“我”的老师是谁?“我”仅有一位老师吗?为什么这位老师最使“我”难忘?这位老师在“我”脑中留下了哪些难忘的印象?这样直截了当地就课文题目提问,抓住了文章的要害,帮助学习生理清学习班思路,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很快形成思维指向性,为找出完整而准确的答案去认真听课,就容易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路径也很清晰,达成试用与较高,同时,样的语文教学也能为学生学会以事写人提供一些借鉴。
2 描写导入,身临其境
游人观山不喜平,学生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的课要上得有曲直有浓淡有粗细有疏密,这样的导入才有吸引力。特别是优美散文以此法导入效果更佳。笔者讲授朱子清的《春》,就是这样开课的:同学们,春为岁首,一提到春,我们眼前仿佛展现出一派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色。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用自己的彩笔描绘春色,草绿了,花香了,风暖了,雨甜了,欲知朱自清笔下的春草绿,春花香,春风暖,春雨甜,就要认真学习课文《春》。这时的学生也象春天的小鸟一样活跃起来了。
3 实验导入,感知认识
实验是直观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学生眼观目睹,心领神会。笔者教《死海不死》这篇说明文时,先让学生准备两只玻璃杯各装半杯水,准备一勺盐和两只鸡蛋。一上课,就让学生先把鸡蛋放入两只水杯,观看沉浮现象,然后从一只杯中取出蛋,将一勺盐放入,搅拌后再把鸡蛋放进去,比较两只杯中蛋的沉浮现象,学生回答:第一次两只杯中的蛋都沉在水下面, 第二次放盐的杯中,蛋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情趣浓烈地打开课本,认真读书,由感知到认知,对死海不死的含义领会得更深刻。
4 故事导入,趣味横生
语文课最忌讳平淡无奇,没有情节起伏,更不能上成生硬的政治说教课。陶冶学生情操要引发其情趣,故事引入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变得有生气。如上《故宫博物院》一文,笔者就设计了一个三分钟左右的历史小故事:故宫何时缘何修建,设计、耗时、耗材、人力物力、规模、科技含量、艺术价值等,配合一些网络图片,学生一听一看,兴趣盎然,主动开始阅读起来。又如《出师表》一文,我选让知道诸葛亮和刘禅的同学自己给大家讲一讲,同学纷纷举手,表现出很高的热情。笔者也收集了学生比较熟悉的诸葛亮和刘禅的一些故事,并谈到当时国家的政治时局,魏、蜀、吴所拥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各个政治家的抱负等。平时本来阅读量不够的学生,立即开始关注起课文内容来,为文本的教学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多媒体妙用,情境交融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特殊效果。如教七年级下册《观舞记》,课前让学生用心欣赏一段印度舞蹈视频,结束后让学生从印度舞者的动作、服饰、神情等方面谈对印度舞蹈的初步认识,不仅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提前进入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很自然地导入到了对课文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