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园艺研究范文

园艺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园艺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园艺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现状

1 简述园艺植物可视化发展的各种技术应用

1.1参数化建模的具体应用

在当前园艺可视化的发展大背景下,通过建立参数化建模的方式,也就是采取植物的三维结构特征,提取各种植物的结构特征和参数指数,从而实现我们熟知的植物拓扑规律的掌握,从中掌握不同植物不通器官的大小、形状和基因等相关的参数,进而快速形成器官或植株几何模型的构建,同时,结合植物交互式设计的应用,对植物的花朵、叶片以及果实等方面给予细致的可视化研究[1]。

1.2双尺度自动机原理的应用

在实现园艺植物可视化的模拟技术基础之上,实现对园艺植物的生长过程的模拟。从而根据植物的茎节数、茎节长度等参数控制实现植株多样性的形态,将所建立的花、果实、茎秆等器官拼接成黄瓜植株模型,并根据双尺度自动机原理模拟r植株的动态生长过程,譬如在西瓜的可视化模拟上,依据西瓜器官的主要形态特征,提取其器官的几何模型的主控参数,结合模板技术实现了西瓜的主要器官和植株的三维形态结构的交互式设计,更好地实现园艺植物的可视化研究,为植物结构的探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 探析园艺植物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2.1交互式设计的全程模拟应用

在园艺植物可视化的发展轨迹上,如何实现简单、便捷的方式来实现植物几何模型的重构,具有深远的意义,交互式植物结构的设计,正好迎合了模拟植物形态的软件需求,在具体的应用中[2],通过利用植物参数的准确记录,对植物进行资源整合,尤其是运用在园艺植物方面,提供引导式的操作界面,对节间数量、分枝个数等参数进行设定,系统会根据这些参数自动生成植株的初始结构状态,随后,用户还可以进行交互式的调整,该系统有利于用户设计三维植物的形态。在此基础上,通过花卉图的建立,采取融合算法,利用草图原理生成的花排列模型效果,很好地实现园艺植物的可视化管理,提升结构应用需求[3]。

2.2三维立体感的真实感绘制效果

在园艺植物可视化的真实感模拟上,都可以通过现代技术的辅助手段来实现,通过将各种复杂的植物结构等掌握,呈现不同的几何模型,采取真实的结合模型表现手法,包括纹理映射、细节模拟、物理模拟等,在技术的应用上,主要通过颜色纹理、凹凸纹理和过程纹理等手段[4],直接从植物的果实图中截取有效的信息,作为一种纹理图片,并进行真实的造型以及结构修补,将曲面中的所有小四边形网格对应进行贴图,通过纹理映射和各种叶脉生成算法可以增加真实感效果,通过将物理模拟引入真实感绘制技术中提高了植物几何模型的真实感,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质点-弹簧系统的植物器官变形模拟方法。

2.3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的前景展望

尽管数字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长足的发展。并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由于园艺可视化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在园艺植物可视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和其他方面的不足。现有的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成果与预期应用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模型估产是园艺植物可视化的一个重要应,可用来研究如温度、CO2浓度、降水等未来气候条件对园艺植物产量的影响[5]。但目前园艺植物模型更多的停留在针对植物模型的建模阶段,可以满足以展示和游戏制作为目的的植物建模应用,但是对于通过研究自然环境对植物的影响而进行估产等为目的的研究尚不能满足。

3 总结

园艺植物可视化的研究现状,从数字化、信息化、科学化的水准出发,尤其是在数字领域,通过对不同植物结构模型的研究,大幅度的提高园艺植物几何模型的真实感,将数字植物引入到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的范畴,构建园艺植物群体结构,为农业场景制作提供技术手段,为蔬菜栽培、花卉种植管理等提供虚拟平台软件工具,更好、更快的推动园艺植物可视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新宇,赵春江等.玉米三维重构及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农

业工程学报,2007(4)

2 周淑秋,郭新宇,雷蕾.黄瓜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

技术与发展,2007(1)

3 孙永香,刘彤,郑永果.虚拟植物的建模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6(S1)

4 袁晓敏,温维亮,郭新宇.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

第2篇

关键词: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40年来,以作物群体阶段发育和干物质积累为对象的作物生长模拟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各种模型及基于模型的作物辅助决策系统在农业生产中也已得到初步应用。但以个体或群体形态结构为研究对象的植株可视化却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成为作物模拟研究新的领域。可视化研究是植物结构模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在作物生长模拟中的应用。随着信息农业的发展,作物生长过程可视化必将进一步深入。本文简要介绍植物可视化研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探析园艺植物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1、交互式设计的全程模拟应用

在园艺植物可视化的发展轨迹上,如何实现简单、便捷的方式来实现植物几何模型的重构,具有深远的意义,交互式植物结构的设计,正好迎合了模拟植物形态的软件需求,在具体的应用中圆,通过利用植物参数的准确记录,对植物进行资源整合,尤其是运用在园艺植物方面,提供引导式的操作界面,对节间数量、分枝个数等参数进行设定,系统会根据这些参数自动生成植株的初始结构状态,随后,用户还可以进行交互式的调整,该系统有利于用户设计三维植物的形态。在此基础上,通过花卉图的建立,采取融合算法,利用草图原理生成的花排列模型效果,很好地实现园艺植物的可视化管理,提升结构应用需求。

2、三维立体感的真实感绘制效果

在园艺植物可视化的真实感模拟上,都可以通过现代技术的辅助手段来实现,通过将各种复杂的植物结构等掌握,呈现不同的几何模型,采取真实的结合模型表现手法,包括纹理映射、细节模拟、物理模拟等,在技术的应用上,主要通过颜色纹理、凹凸纹理和过程纹理等手段,直接从植物的果实图中截取有效的信息,作为一种纹理图片,并进行真实的造型以及结构修补,将曲面中的所有小四边形网格对应进行贴图,通过纹理映射和各种叶脉生成算法可以增加真实感效果,通过将物理模拟引入真实感绘制技术中提高了植物几何模型的真实感,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质点一弹簧系统的植物器官变形模拟方法。

三、存在问题与研究趋势

1、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理生态机制

植物生长离不开生态环境。温度、光照(辐射)、水分、营养等不但影响到植物的产量、质量,还影响到植物的形态。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植物生长有不同的结构特征。根的向水性、日长对感光性植物开花期的影响、干旱时作物叶片的方位取向更多地平行于行向等,说明生长环境对植物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因而,植物可视化研究中,分析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必不可少。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主要分两种类型:一是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单向胁迫,如日长、温度等气候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土壤、障碍物、植物剪枝等环境和植物管理措施对植物生长的制约。二是植物与环境互反馈机制。在可视化模型中引入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使模型能模拟相邻植株之间、同一植株内不同器官之间的相互规避、光竞争等。但这种机制尚不能使模型具有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反馈能力。

近年来的研究中,已开始将基于机理过程的生理生态模型与可视化植物模型结合起来,应用前者模拟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对植物的生物量、器官形成与发育的影响;应用可视化模型模拟植物的形态结构、冠层的微气象条件、对资源的获取等。如将Vlab系统与生理生态模型Ozcot昆虫模型结合,虚拟棉花形态结构与害虫行为,确定控制害虫的农药最佳喷施方案(Hanan,1998)。将AMAP模型与棉花模型GOSSYM结合,模拟环境胁迫对棉花生长的影响(deRefye,1997)。Hanan等将棉花生长模型与可视化模型(L―COTTON)相结合,研究了棉花生长过程的可视化。上述研究一般只考虑生长模型的输出参数如何在可视化模型中的应用,而对可视化模型的输出制约生长模型的研究较少。这主要由于生理生态模型提供的是作物群体水平的数据,而可视化模型需要的是植株个体、器官水平的数据,二者参数类型不同。因此,欲实现生长模型与可视化模型的更好融合,尚有待进一步分析。郭焱等引建议跨越目前虚拟模型与生理生态模型之间的界限,构建将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一体考虑的新型虚拟模型。即根据形态模型模拟植物对资源的获取,计算植物的光合产量;利用生长模型进行光合产物分配,模拟植物发育进程和器官生长。这样,模型以并行机制将环境条件、植物形态结构与生理生态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并使模型具有结构与功能的反馈能力,使模型更符合植物生长机制。但上述技术路线要求对植物生理生态和群体结构及功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否则是难以实现的。

2、冠层与根系耦合虚拟

至目前为止,植物可视化研究一般将冠层与根系分开讨论,而对冠层与根系的耦合研究较少。由于植物生长是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协同生长,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是通过冠层与根系的协同作用得以实现的。干旱时,根系通过向深处生长以获取地下水,冠层叶片亦通过卷曲等措施减少植物的水分蒸腾;湿润时,根系通过发生侧生根或支根,加强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叶片的蒸腾也处于无胁迫状态。因此,构建根冠耦合的可视化模型,可更好地体现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对植物生长的影响。Prusinkiewicz等利用植物体冠层与根系通过物质流实现平衡生长的原理,构建了冠层与根系耦合生长的模型。但上述模型对耦合机制的生理生态影响未作深入分析。当然,根冠耦合的生理生态机制将涉及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迁移运转、土壤与根系的养分与水分交换、植物体的水分运输、冠层与大气的水分交换等一系列过程。因此,加强多学科的融合是植物可视化研究的必然选择,植物根冠耦合研究势必成为植物可视化未来的研究重点。

四、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的前景展望

尽管数字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长足的发展。并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由于园艺可视化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在园艺植物可视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和其他方面的不足。现有的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成果与预期应用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模型估产是园艺植物可视化的一个重要应,可用来研究如温度、CO2浓度、降水等未来气候条件对园艺植物产量的影响阁。但目前园艺植物模型更多的停留在针对植物模型的建模阶段,可以满足以展示和游戏制作为目的的植物建模应用,但是对于通过研究自然环境对植物的影响而进行估产等为目的的研究尚不能满足。

五、结束语

园艺植物可视化的研究现状,从数字化、信息化、科学化的水准出发,尤其是在数字领域,通过对不同植物结构模型的研究,大幅度的提高园艺植物几何模型的真实感,将数字植物引入到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的范畴,构建园艺植物群体结构,为农业场景制作提供技术手段,为蔬菜栽培、花卉种植管理等提供虚拟平台软件工具,更好、更快的推动园艺植物

可视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晓敏 温维亮 郭新宇 陆声链:《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进展》,《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年06期

[2] 郭新宇 赵春江 肖伯祥 邓旭阳 孙广宇 王纪华:《玉米三维重构及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 实现》,《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第3篇

关键词:彩叶植物;园艺;研究

中图分类号:S6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196-1

我国的彩叶植物种类非常的丰富,这与我国地大物博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那么近几年来彩叶植物在园艺中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形成了对于彩叶植物的研究。

1 彩叶植物的概念

彩色植物的概念很广泛,从广义上说只要乔木、灌木或花卉中的叶片或茎干中,任何一处呈现出非绿色彩,就可被称为彩色植物。狭义上彩叶植物不包括秋色叶植物,在春秋两季甚至春夏秋三季吐现彩色,尤其是夏季旺盛生长季节仍保持彩色不变。对于彩色植物这两个定义来说,学术界一般还是以广义上的彩叶植物来定义,从我国花卉种类和情况来看,彩叶植物的颜色大多以红、黄色为基调,在这个基础上还会有金黄、橙红、火红、紫红以及比较少见的蓝色系列等,随着近几年来彩叶植物的人工培育技术不断地成熟,彩叶植物也出现了许多彩系例,俗称“混血儿”,并且在观赏性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就是彩叶的叶子特别大,出现各种造型。并且有一些种类的彩叶树还会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现代彩叶植物的应用已经充分结合了美学、环境学、形态学以及园艺学和植物学,特别是现代园艺学被广泛的重视,使彩叶植物的市场越来越广。

2 彩叶植物的种类

在园艺上一般以灌木和草本彩叶植物为主,当然也有乔木彩叶植物,而从园艺应用上来说,本文主要从形态学角度对彩叶植物进行分类。如此可以根据高度和色彩来分类(如表1)。

表1 彩叶植物按高度和色彩的分类

按株高分 按叶色分

乔木 树体高大,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灌木 树林矮小,主干低矮或丛生无明显主

干草本类 此类彩叶植物植株低矮丛生,风格自然、优雅而朴实,色彩丰富,而且无需经常管理。 紫(红)色叶类 包括紫色、紫红色、棕红色、红色等。如红花槭、北方红栎等

黄(金)色叶类 包括黄色、金色系列。如金叶国槐、黄金榕等。

色叶类 包括蓝绿色、蓝灰色、蓝白色等。如蓝杉等

花叶类 叶片同时呈现2种或2种以上的颜色。如花叶复叶槭(叶片绿白相间)、金边锦熟黄杨等。

从表1可以看出乔木,这些体形较高的种类常用于道路两边作为街道树,在现代园艺中也常常运用草坪边以及作为一个景点分段制高点,同时也可以三五丛植点缀于园艺中,随着美学融入现代园艺,乔木的应也没有定性,或成群成片种植形成风景林。乔木类彩叶树种有金叶国槐、紫叶梓树等。而灌木,此类彩叶植物可以群植组成色块,这个应用还是比较多见的,在园园中三五丛植体现群体美,树形优美者亦可孤植欣赏。如金叶女贞、红叶石楠、金叶连翘等。草本类是园艺中比较常见的绿叶型花卉,它的作用是点缀和衬托其它主类彩叶植物的效果。在园艺中常密植丛植作为地被、镶边或模纹花坛应用,也可以用于艺术墙体的设计和制作,主要种类有紫叶酢浆草、蓝羊茅、彩叶草等。

从色分的研究来说,色彩是园艺艺术制高点,现代的美学讲究的就是对园艺中色彩的应用,特别是色彩的搭配,从主色系的紫、黄、红到蓝,不同植物间的搭配,同时也要考虑到植物学本身的生存适应度。随着彩叶人工培育技术的不断深化,成为了园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 彩叶植物在园艺中的应用

彩叶植物在园艺中的应用要根据环境和形态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历史人文观和现代花卉学原理。

3.1 彩叶植物要重视绿色植物相互映衬

彩叶植物有着丰富的色彩,但是这个丰富的色彩如果没有绿色植物地映衬和哄托,就会失去其美丽、大方、娇艳的特性而变得浮躁和低俗,重视园艺中绿色植物的作用是彩叶植物在园艺应中的关键之处,成功的园艺设计必然是绿色植物与彩叶植物的完美结合和应用,比如孤植,在一大片草坪的中央,一片园形的彩色花卉,马上使整片草坪出现了生机,这是由于彩叶植物叶色独特、鲜艳,也可以孤植于庭院充分表现其个体美,发挥景观的中心视点及引导视线的作用。

3.2 彩叶植物的孤植、丛植的应用

孤植是相对独立的表现一种中心视线的作用,比如树形高大丰满的挪威槭、金叶梓树,可以在一片开阔的地位,制作出一丝的神秘,这种设计情侣是最喜欢的,并在周围加以树形紧密的紫叶矮樱、红叶石楠等衬托出更加迷人的色觉冲击。而丛植是同类彩叶植物三五成丛种植在一起,突出了整体美,这种整体是美学设计下加工而来,现代园艺以色彩和造形的丰富来突出艺术性,既丰富了景观色彩,也活跃了建筑物和艺术墙体等,或以常绿针叶树为背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从目前园艺应用情况来看金叶连翘、金叶欧洲山梅花等用的比较多。

3.3 色块种植和基础种植的应用

色规种植应该说是常见的,比如国庆时候我们看到的拼图,就是色块种植,基础种植在草坪上的应用较为多见,金叶女贞、紫叶小檗、金边锦熟黄杨等,因为这些彩叶植物属于株丛,比较紧密的相联,同时也便于园艺工人修剪,比如现在彩叶植物修剪成规整的绿篱和艺术墙体还是很多见的,或与其他绿色基础种植材料相当搭配,可构成美丽的镶边和各种字符、图案甚到是人和动物的造型。

3.4 彩叶植物的美学的原则

彩叶植物的美学原则就是利用现在美学在设计理念上的突破制造出和设计各种艺术性较强的园艺景观,而美学是夸大的艺术,彩叶植物就象是素材,需要通过美学去发掘,但是这个过程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任何的设计必须是从植物学基础上去构架,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就形成了一个色系的组合,不能肓目的搭配而是要根据美学的原理去进行组合,在种植上也要以美学为参照,以最经济的方式来完成园艺的设计和加工。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合理配置,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由此产生的意境美。

4 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园艺疗法;植物景观;中心绿地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42-02

1 引言

园艺疗法是对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对其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方法[1],通过与植物相关的活动达到促进体力、身心、精神恢复的 疗法,它是艺术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式[2]。现代社会的工业发展致使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人们身心健康。据调查显示,现代社会健康人群的比例仅占15%,大部分人群都处于亚健康状态[3],利用园艺疗法去治疗人的身心健康变得尤其重要。园艺疗法起源于17世纪末的英国,以治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伤的军人而逐渐在各国发展起来,目前,以美国园艺疗法最为成熟。现代园艺疗法的治疗对象不仅限于病人,它强调参与活动的过程和意义,通过接触自然来缓解压力,使亚健康的人变得健康,使健康的人更健康[4]。园艺疗法的研究和应用在发达国家已趋于成熟并深入人心,而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4],目前研究领域仅限于疗养院的景观设计,尚未在城市绿地中进行实践运用。

在深入研究园艺疗法的理论的基础上,对某居住区中心绿地植物景观进行创新设计,探讨了基于园艺疗法的景观功能分区,并详细阐述了各景区内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原则,旨在通过合理的植物景观设计为居民提供具有园艺疗效的休憩场所,以舒缓情绪、调节身心健康。

2 园艺疗法的理论基础

园艺疗法项目中,五感刺激是园艺疗法的基础,园艺疗法是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而感知事物特征或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精神发特性,医学、神经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都是研究园艺疗法必不可少的知识体系。园艺疗法是以园艺活动为媒介的,人们通过园艺劳动(如播种、施肥、浇水、修剪、松土等)和园艺交流(如交换栽培经验、分享收获成果、寻求合作等)参与互动,进行身体锻炼[5]。种植地的勘察,植物的选择、移植、栽培等管理,以及植物搭配都是需要了解并掌握的必须知识,作为园艺活动理论基础的植物学、生态学、土壤学以及与疗法场所相关的园林学、植物景观设计学等都对园艺疗法中植物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 项目概况

小区位于武汉市江夏区,是某事业单位为其退休老职工所改建的居民楼,针对老年人性格特点,建立了以“减压舒缓”为主的园艺疗养花园,中心绿地花园位于小区中心,面积约1237.6 m2。

3.1 布局与构思

以“保留、改造、养生、和谐”为基本原则进行花园植物景观设计。花园围绕“森林浴”模式展开,在保留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对原有植物进行一定修剪、造型,并将“养生”的理念融入进去,通过植物给人带来的五感刺激,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态进行植物选择、配置和活动安排,“和谐”指植物景观设计遵循协调统一的原则和人通过园艺疗法达到内心与自然的平衡协调。

庭院以“两个中心,六个分区”为主要布局,将花园分别以“五感体验区”和“活动体验区”为主题进行植物种植设计,全局分为视觉疗养区、听觉疗养区、味觉疗养区、嗅觉疗养区、触觉疗养区和活动区等六大功能区(图1)。

3.2 功能分区

3.2.1 味觉治疗区

在入口处单独开辟一角种植可供采栽、食用的植物,如石榴、枸杞、柑橘、薄荷等,并设置相应的采栽小路,以免人们破坏植被景观;此外还应种植一些花叶兼美、高矮不一的植物,如合欢、栾树、枇杷、石楠、法国冬青等,既而丰富林冠线景观。此外,对于食用花果要尽量少用或避免使用农药,以免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

3.2.2 视觉治疗区

研究证明观赏植物可以改善情绪、缓解压力并增强忍耐性,不同颜色的花或叶片对人的身心影响也不尽相同[2],视觉治疗区景观除了使用色彩丰富的植物外,应选择满足四季接替开花的植物,并将暖色调植物和冷色调植物交叉种植,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该区位于花园主入口附近,邻近中心广场,区内设有休息长廊和树池座椅,供人们休息、交流,视觉治疗区的植物选择见表1所示。

3.2.3 嗅觉治疗区

芳香疗法主要的作用机制是心理反应加上从植物芳香精油中提取的芳香分子作用于人体的交互作用得到疗效[6]。研究显示植物的芳香可以有效减缓紧张情绪,使人愉悦,并增进睡眠[7],不同香味、不同浓度的香花植物可以产生不同的嗅觉刺激,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若香味过于混杂浓重,则带给人晕眩,对健康不利。据调查,相比之下,老人更亲睐甜香型和清香型植物,因此嗅觉治疗区种植的香花植物主要以甜香型和清香型为主,如桂花、玉兰、月季、葱兰、盆栽米兰等。该区位于花园中部,以白色大理石为地下装饰,形成“桂花林”,树池种植地被葱兰,既在香味上形成协调,在叶形、大小、花色等方面形成强烈对比;四周用花池围绕成一封闭空间,花池里种植月季,并摆放盆栽米兰。

3.2.4 听觉治疗区

人对于环境的认知,85%来自于视觉,10%来自于听觉感官,视觉和听觉是人对外界感知的最主要器官[8]。树叶随风发出的瑟瑟声,花朵上蜂蝶的嗡嗡声,潺潺的流水声等对人心情平复、身体放松有明显的作用。该区用潺潺的流水声与郁郁葱葱的山石景观组合形成听觉景观。选用的植物多为常绿植物,如凤尾丝兰、桂花、碧桃、杨梅、杜英、苏铁、鸢尾、花叶蔓长春等植物,溪流尽头栽植一株鹅掌楸,与周围郁郁葱葱的植物景观形成鲜明对比。

3.2.5 触觉治疗区

植物的质感是指单株或群体植物直观的粗糙感和光滑感[9],让人们触摸不同质地的植物,可以刺激感觉器官,达到一定治疗效果。该区以老人和小孩活动为出发点,既要选择无毒、无刺并无奇异花、叶的植物,也要注意应以灌木和地被为主,方便人们触摸,如鸡爪槭、紫薇、山茶、太阳花、杜鹃、红千层等植物。将休息座椅设置在花丛中,让人们随时随地触摸植物,享受乐趣。

3.2.6 活动体验区

活动体验区主要包括活动健身区和栽培区。活动健身区以老年人、儿童活动为主,此区设置有羽毛球场和一系列健身器材,四周种植高大落叶乔木,并搭配灌木球和地被花卉,植物色彩以亮色为主,促进人的活动,如复羽叶栾树、枫香、紫荆、大叶黄杨、红继木等植物。栽培区安排的园艺活动是结合人的参与性设计的,在园艺操作过程中,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了锻炼,尤其有助于改善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退化状况,减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几率,是防止衰老的最好措施之一[10],人通过对植物进行播种、翻土、施肥、浇水、定植、收获等行为感受生命的意义,能唤醒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栽培区固定在封闭的空间,利用绿篱将其与其它景区分隔,区内安排种植池和栽培工具,进行以栽培草本植物为主的园艺活动,如太阳花、茑萝、雏菊、风信子、金鸡菊等植物,通过培育而开花的植物可以供人带回家中,进一步感受园艺活动的价值。

4 结语

以某一居民区中心花园为例,以园艺疗法的构成要素和功能作用为出发点,从植物种类选择、色彩搭配、气味选择、质感处理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具有园艺疗法功能的植物景观设计,确保中心花园达到保健、养生、美观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姚和金.园艺疗法探讨[J].生物学杂志,2002,18(2):11~12.

[2]章俊华.Landscape思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张俊玲,王晶.保健型园林中景观元素的保健作用 [J].现代农业科技,2011(24):265.

[4]李树华,张文秀.园艺疗法科学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09,(8):19~23.

[5]余斌,黄哲玲.基于园艺疗法的屋顶花园设计[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11):113~115.

[6]李树华.园艺疗法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7]Esther M.Sternberg.Healing Spaces: the Science of Place and Well-being [M].Harvard: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

[8]翁玫.听觉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7(12):46~51.

第5篇

为了推进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组成设施园艺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在对37个县(市、区)66个行政村598个农户和4个农业企业进行调查,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咨询重点省(区)设施园艺主管部门专家的基础上,本着全面回顾、突出重点、肯定成绩、研究问题、提出对策的原则,就我国设施园艺产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 发展成效

(一)推进了设施园艺科技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迅速,有力地推进了设施园艺科技创新。日光温室蔬菜高效节能栽培技术的研发,创新了日光温室采光、保温设计原理,据此设计建造的第二代日光温室。室内外最低温差比第一代提高了5℃以上,使我国的温室节能技术跃居世界领先地位。塑料棚蔬菜生产配套技术的集成创新,推出了13种优化棚室构型,15种综合利用和立体种植模式,黄瓜、番茄、辣椒、韭菜、芹菜等主要设施蔬菜作物栽培技术规范,以及嫁接育苗、设施环境调控为主的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9项新技术。新型设施园艺资材的研发,使我国的薄型耐候功能膜、遮阳网、防虫网、穴盘等研制与应用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温室的引进消化吸收,催生了我国温室制造业。上述创新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已成为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塑料棚蔬菜生产配套技术推广”、“日光温室蔬菜高效节能栽培技术开发”、“山东新型日光温室蔬菜系统技术工程研究与开发”、“工厂化农业(园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成果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实现了园艺产品周年供应

20世纪80年代,随着塑料棚的迅猛发展,实现了早春和晚秋蔬菜供应的基本好转:90年代,随着节能日光温室和遮阳网覆盖栽培的迅速推广,形成了周年系列化设施生产体系,破解了冬春和夏秋淡季生产和供应的难题,满足了人民冬吃夏菜、夏吃冬菜、中吃西菜、北吃南菜的需求,基本保障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据调查分析,目前设施栽培的蔬菜作物包括十几类上百种,冬春和夏秋两个淡季也能确保市场有十余类数十个品种的蔬菜供应:2008年设施蔬菜瓜类产量2.47亿吨,占当年蔬菜瓜类总产量的36.84%;设施蔬菜瓜类人均占有量185.66kg。设施果树和设施花卉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品种丰富多彩。起到了改善市场供应、丰富人民生活的积极作用。

(三)增强了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随着防虫网、粘虫板、消雾膜、遮阳网、滴灌等配套农用资材及其应用技术的开发推广,为棚室生产增添了物理封闭阻隔、诱杀、遮阳、降温、避雨和降湿等绿色防控手段,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实现不用或少用农药,显著提高设施园艺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如南方夏秋季节采用防虫网全封闭覆盖生产小青菜,一般不用喷洒农药:冬春季节设施栽培采用消雾膜扣棚、膜下滴灌,配合适宜温度管理,可使棚室内的光照提高20%~30%,灌溉用水节约2/3~3/4以上,空气湿度大幅度降低,有效抑制病害发生。

(四)提升了T设施园艺产业地位

设施园艺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比较效益高。抽样调查分析显示,设施园艺生产的综合平均亩产值13485.47元,亩净产值10456.12元,比露地生产高3~5倍,投入产出达到1:4.45。2008年,全国设施园艺的产值7079.75亿元,占园艺产业的51.31%,占种植业的25.25%。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6666.8万亩,产量2.47亿吨,产值6769.71亿元,净产值5248.98亿元,用22%的播种面积,创造了36.84%的产量、63.1%的产值、61.54%的净产值,设施蔬菜产值占种植业24.14%。

(五)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设施园艺产业,是以农用塑料工业、建材工业、温室制造业和商业物流为依托的现代农业。据匡算,截至2008年,全国设施园艺产业年消耗的资材大致为:农膜110万吨、穴盘3900万张、棚室骨架用各类木(竹)杆(片)29亿根、永久性棚室用各类钢管(筋)1.5亿根、草苫1.6亿令、水泥140多万吨、沙石970多万方和相当数量的其他建筑用材,带动了这些行业的规模扩张和技术进步。同时,2.49亿吨的设施蔬菜瓜果和大量的花卉产品,也拉动了商业、物流业的快速增长。

(六)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据调查,在农户间实行互换帮工的情况下,每个劳力可经营1.5~2亩设施园艺生产,全国5249.9万亩设施园艺至少可解决2600多万人就业,并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15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为各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妥善安置返乡农民工和缓解城乡就业压力做出了重要贡献。据测算,2008年,设施园艺使全国农民增收760.9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重点地区设施园艺产业对农民人均收入的贡献额都在2000元以上。

二 发展特点

(一)规模世界之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设施园艺产品生产国,园艺设施面积大都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唯有我国仍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据相关资料分析,1978-2008年的30年间,全国设施园艺面积由8万亩剧增至5249.9万亩,增长655倍。世界设施园艺产业主要分布在亚欧美三大洲。目前我国有大型园艺设施3290万亩,占亚欧美三大洲的92.3%。其中塑料棚室3276.7万亩,占94.1%;玻璃温室13.3万亩,占16.3%。全国大型设施园艺面积占世界的九成以上。

(二)节能国际领先

我国独创的日光温室高效节能栽培,能在-10℃~-20℃的严寒条件下不加温生产喜温蔬菜,在冬春日照百分率≥50%的地区迅速推广应用。大量调研结果表明,与传统加温温室相比,节能日光温室亩均节约标准煤25吨,到2008年全国节能日光温室面积已达964.56万亩,共节约标准煤2.4亿多吨,等于少排放6.3亿多吨二氧化碳、205万吨二氧化硫、178万吨氮氧化物。与现代化温室相比,其节能减排贡献额还要提高3~5倍。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今天,此项国际领先的温室节能技术,已经引起了国际 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

(三)设施经济实用

目前1959万多亩的塑料小拱棚,几乎都是竹木结构的:2091万多亩的塑料大中棚,竹木骨架结构的棚型占60%以上:1173万亩的目光温室和加温温室,竹木土墙架构的简易温室约占80%。

(四)作物以蔬菜居多

2008年,全国设施园艺面积为5249.9万亩,其中设施蔬菜5020万亩,占95.62%;设施果树133.84万亩,占2.55%;设施花卉96.06万亩,占1.83%。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已呈明显的优势区域分布状态,如5020万亩设施蔬菜,主要集中在环渤海湾及黄淮地区,约占全国的57.2%;其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约占全国的19.8%;第三是西北地区,约占全国的7.4%。

(五)茬口以果菜类为主

欧美的温室果菜类蔬菜生产,多为长季节栽培,一年一茬。我国则由于实行节能栽培为主的生产技术路线,必须按照设施的结构性能合理安排季节茬口。北方节能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性能优越,能够保证喜温果菜安全越冬生产,多采取长季节栽培,一年一茬。普通日光温室的光温性能不能满足喜温果菜冬季安全生产要求,多采取早春和秋冬两茬栽培。塑料大中棚除在华南和江南的部分地区通过集成内保温多层覆盖进行喜温果菜长季节栽培外,其他多推行春提前和秋延后两茬栽培。

(六)开发非耕地取得可喜进展

利用非耕地发展设施园艺生产,不仅避免了与粮争地,而且经济效益显著。2007-2009年,甘肃省肃州区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茄果类和瓜类蔬菜,累计利用盐碱、砂石地发展日光温室5290亩,平均亩效益达到15447元。同时,辐射带动玉门、高台、临泽、金塔、敦煌、临洮等周边县(市)发展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无土栽培面积已超过11000亩。河南省在沿河荒滩上建起3万余亩的塑料大棚基地,生产反季节优质西(甜)瓜,效益十分显著。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在腾格里沙漠腹地盖起草砖墙体沙漠日光温室39栋,生产有机果菜,每栋收益6000-8000元。

三 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缺乏规划引导

我国的设施园艺规模虽然已达5249.9多万亩,但尚无权威性全国发展区划,也很少出台省级以上发展规划。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引导,发展方向不明确,政策扶持和投资引导重点不突出,致使各地发展设施园艺随意性大,设施功能和市场定位不准,设施类型、栽培作物、季节茬口雷同,区域比较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一些设施园艺生产基地规划设计不科学,田间布局不合理,水电路不配套。

(二)冬春生产安全隐患大

调研发现,当前我国设施园艺存在重大生产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盲目追求超大型棚室。近年来出现了盲目追求大型化的倾向,有的地方出现了跨度12m以上、长度100m~150m、墙体底部厚度4m~7m的“巨型温室”和跨度超过30m~50m、长度逾100m、矢高2.2m的“巨型大棚”。这类超长、超宽的“巨型”棚室,不仅采光性能低下,而且抗风雪灾害的能力极差,用作冬春生产设施安全隐患很大。二是棚室维修更新不及时。调查发现,大量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棚室仍在使用,建材老化、保温维护结构残缺不全,抗灾、保温能力衰减严重。三是采光保温设计建造不科学。目前已投入生产的节能日光温室,采光保温设计建造达不到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结构性能要求的约占70%,采光角度偏小,后屋面投影偏窄或偏薄及材料结构不合理,墙体偏薄或建材选用和结构不合理,导致冷害、冻害时有发生。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些专业技术人员为了标新立异,故意夸大区域特点,导致日光温室的结构性能不佳。另外,一些地区为了抢时间争速度,致使结构性能差,抗灾能力弱。2008年1月上中旬的南方雨雪天气,损毁大棚60多万亩、设施损失60亿元;2009年10月末11月上中旬的大范围雨雪天气,损毁温室大棚88万亩、设施损失300多亿元。分析这两场雨雪灾害,特别是今年雨雪害,遭受毁灭性灾害的大多是那些巨型棚室、维修更新不及时的棚室和新生低劣棚室。而那些采光保温设计建造不合理的温室,则是低温冷害频繁发生,受的是隐性灾害。

(三)过量施肥加剧连作障碍

过量施肥加剧设施园艺连作障碍的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土壤连作障碍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养分和生态失衡,病虫害严重。一些重点设施园艺生产地区,土壤pH值已降至5以下,钙、镁、硫、硼、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脐腐、顶腐、缩果、茎裂、花而不实等生理病害呈多发趋重态势;青枯、枯萎等土传病害越来越重:土壤盐分含量比露地菜田高数倍甚至10倍以上;植物营养失调,生长不良,诱发多种侵染性病害。据于海英等对某省主要设施栽培地区土壤盐分累积变化规律的调查研究,由于过量施肥,设施土壤连续种植4年左右,土壤的平均含盐量即达到1861.28mg/kg,EC值为0.53mS/cm,已超过茄果类蔬菜发生生育障碍的临界点(EC>0.5mS/cm)。另据某个设施蔬菜大县土壤化验,连续种植3年、6年、10年的设施内土壤EC值分别为1.68、1.82和1.88mS/cm,已超过茄果类蔬菜发生生育障碍临界值2倍多。

(四)低温高湿加重病害发生

由于我国设施园艺生产上推行的是节能栽培技术体系,棚室内夜温偏低、湿度大是普遍现象,加上相当一部分农户健康栽培防病意识薄弱。为了省钱省事不落实地面覆盖技术措施,大水漫灌,更加剧了棚室环境的低温高湿状况,致使霜霉病、灰霉病、叶霉病、痊病、早疫病、晚疫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低温高湿病害在我国设施蔬菜生产上呈严重多发态势。

(五)设施装备水平低

我国棚室的温、光、水、气等小气候环境调控能力差,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人均管理面积小,劳动生产率低,温室黄瓜、番茄产量只有10~30kg/m2,而荷兰的温室蔬菜产量为黄瓜60~100kg/m2、番茄50~70kg/m2。

(六)组织化程度不高

家庭经营为主体的设施园艺产业,生产单元小,规模效益差,对设施园艺产业高投入和高风险的承受能力弱,难以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不确定的品种、数量和质量,无法与销区建立相对固定的供货渠道、占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很难与大市场、太流通对接:面对千家万户,生产管理、技术推广、质量监管难度大,严重制约着设施园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此外,设施栽培专用品种匮乏,集约化、专业化育苗率低,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储备不足,技术推广到位率不高等,都亟待研究解决。

四 发展对策

我国虽然早已稳居世界设施园艺大国之首,但是我们与荷兰、日本、美国、西班牙等设施园艺科技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和发展空间。今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激励政 策,依靠科技创新,优化结构性能,健全标准体系,适度扩大规模,推进旧棚改造,促进提档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实现科学发展。

(一)加强规划引导

要把节能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作为我国的主要园艺设施,根据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各地的目标市场、交通运输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发展设施园艺生产在全国园艺产品周年均衡供应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制定全国节能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区划和设施园艺产业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北方重点研究节能日光温室的规划布局,冬春日照百分率≥50%、最低气温不低于-20℃的地区,以喜温园艺作物反季节栽培为主,其中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以反季节优质瓜果生产为主;冬春日照百分率≥50%、最低气温低于-20℃的地区,以发展果菜类提前、延后和夏栽长季节栽培为主。长江流域以发展大棚防寒保温遮阳避雨栽培为主。华南地区以扩大昼夜温差为主要目的,发展冬季塑料大棚优质瓜果生产为主,配合简易遮阳避雨栽培。目前,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已经着手制定《全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各地也要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的设施园艺发展规划,明确主要设施类型、主导品种、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形成合力,推进设施园艺优势产业带建设。

(二)强化安全生产

首先,要尽快审议已有的园艺设施标准,制定完善设施园艺标准体系框架,启动制定修订程序,优先完成节能日光温室标准制定修订,明确完善分区域的优型结构指标体系。尽早实施。其次,要认真做好科学规划工作,在坚持向优势区域聚集的原则下,按照产地环境条件优良、目标市场明确、区位优势显著和气候适宜等进行统筹规划布局;按照构架坚固、性能优越、造价合理的要求和最新棚室国家(行业)标准进行设施设计;规划设计完成后,还应组织业内专家评审,并按照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修改完善后组织实施。第三,要按照有差别激励原则,尽快梳理完善各级各地扶持发展设施园艺产业的政策措施,通过实行有差别的财政补贴政策,加大对按照优型架构标准新建和改造棚室、及时进行棚室维修更新的补贴力度,并坚持严格按标准验收合格后兑现补贴金,鼓励发展优型棚室,抑制“巨型”棚室和低劣棚室的增加,促进按照安全使用限期进行棚室维修更新,最大限度地消除设施园艺安全生产隐患。

(三)综合治理连作障碍

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坚持定期化验土壤,确定合理的目标产量,按照推荐配方施肥,克服过度施肥,每亩基肥施入量畜禽粪要控制在5方以下,当土壤EC值达到栽培作物发生生理障碍临界点时停止施肥。二是坚持合理轮作,最好是定期与玉米等大田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定期实行水旱轮作。三是坚持施用生物有机肥或利用夏季休闲期种植苏丹草、甜玉米、豆科作物等,对土壤进行生物修复。四是利用夏季进行高温闷棚或采用热水灌注法进行土壤消毒。五是采用嫁接换根及其它健康栽培措施,增强蔬菜作物的抗性。

(四)预防设施低温高湿病害

低温高湿病害,是由于棚室内夜温偏低,空气湿度达到过饱和,导致园艺作物茎叶表面结露形成露珠或水膜,病菌孢子借助露珠和水膜萌发侵染。防治的关键是要将棚室气温控制在露点温度以上。据观测,当棚室气温在20℃以下时,气温每升高1℃,空气相对湿度可降低5%以上。欧美国家多通过人工加温把温室的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几乎没有低温高湿病害发生。日本、韩国多在日出前1h左右进行人工补充加温,以缩短作物体表面结露时间,也很少发生低温高湿病害。因此,我国防治设施低温高湿病害也应立足于提高棚室夜温,防止露点温度的出现或有效推迟其出现的时间。主要措施有:选用防(消、减)雾型多功能复合膜,尽早扣膜冬前蓄热,白天适宜高温管理多蓄热,夜间加强保温覆盖,地面实行地膜或秸秆全覆盖,采用膜下滴灌或暗灌,必要时进行人工补温。

(五)发展轻简增效设施园艺

轻简增效,是我国现代农业也是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近期主要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快推进节能日光温室现代化,包括按照简化建造工艺、便于机械化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应急补温等思路改善结构,研发推广中国特色棚室环境调控技术装备等。二是加快适用于棚室农事作业机械研制和选型配套,并纳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三是推进棚室少免耕及肥水一体化补给系统技术开发推广。四是积极完善、大力推广集约化育苗装备与配套技术。

(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依据《合作社法》引导培育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最佳选择。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扶持组建农民合作社或专业协会或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实现有组织、有计划地面向市场、发展生产、进入流通。同时,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达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

(七)促进设施果树花卉发展

要加强设施条件下主要果树、花卉生长发育规律、栽培生理、不同树种低温需求量及打破休眠技术,营养的吸收、分配与运转规律与调控技术,设施环境因子与果树、花卉生长发育、产量、质量的相关性及最佳生长模式,以及优质高效的设施与管理模式等基础研究,尽快改变科研滞后的状况,促进设施果树、花卉产业发展。

(八)加强园艺技术推广服务

各地要高度重视农技推广工作,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技推广的投入保障力度,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设施园艺作物生产的技术集成创新、展示示范、进村八户指导培训等推广活动,并加强对农技人员推广工作业绩的考核监督,使农技推广队伍能为当地发展设施园艺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 政策建议

设施园艺属于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产业,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为了促进我国设施园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在研究日本、荷兰、西班牙等国家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研究制定设施园艺生产基地设施建设补贴政策

补贴范围及项目:重点发展区域设施园艺生产基地内建设的大棚、温室、集约化育苗设施、灌溉设施,以及路网、电网、管网等基础设施。其中园艺设施中,北方只补贴符合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的节能日光温室,南方只补贴符合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的塑料大棚。

补贴标准:规定补贴内容采购价的40%,其中中央财政补贴25%,地方财政补贴15%。

(二)研究制定利用非耕地发展设施园艺生产补贴政策

补贴的范围及项目与第一项相同,补贴标准则应提高到规定补贴内容采赡价的65%,其中中央财政补贴40%,地方财政补贴25%,以鼓励更多地开发利用非耕地。

(三)研究制定园艺设施限期修缮更新补贴政策

修缮更新限期:竹木结构骨架设施,限3年进行一次全面修缮更新:钢骨架设施限10年进行一次全面修缮更新。

补贴范围及项目:重点发展区域设施园艺生产基地内的大棚、温室修缮更新费用补贴;在规定的限期内修缮更新予以补贴,超过规定限期才进行修缮更新的不予补贴。补贴标准为修缮更新费用总额的30%,其中中央财政补贴20%,地方财政补贴10%。

(四)研究制定设施园艺产业重大技术补贴政策

补贴范围及项目:具有对抗3种以上主要病虫害高抗(免疫)的优质高产品种,对保证园艺产品质量安全起关键作用的消雾膜、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诱虫板、遮阳网、电动喷雾器以及棚室环境智能调控设备等。

补贴标准:规定补贴内容采购价的20%。

(五)研究制定园艺设施生产保险的政策

实行农民自愿参加设施园艺保险,政府对参加保险并交付保费的农民给予所支付保险费总额50%的补贴。保险公司发生亏损时,由政府支付理赔超定额补偿。

(六)研究制定设施园艺产业的贷款税收优惠政策

设施园艺生产贷款,执行农林牧水基本建设及技改贷款利率:利用非耕地发展设施园艺生产贷款,执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利率;对于第一次投资创办设施园艺企业,政府支持农业发展银行为其提供无息贷款;设施园艺企业的所得税实行15%的优惠税率:利息差由政府财政补贴。同时,积极构建农业银证平台,以政府财政提供农贷风险补偿金为支撑,构建由农业主管部门、农业金融机构、财政组成的联合放贷机制,一方面保证发展设施园艺产业融资,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证信贷安全。

第6篇

关键词: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和手段

20世纪末我国高等学校按照“宽专业、厚基础、重应用”的教育改革方针,对各学科专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在此背景下许多农业院校将原来划分过细的果树、蔬菜、花卉专业合并成园艺专业,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整合,将原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和花卉栽培学三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园艺植物栽培学》,并将其作为园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那么怎样将原来的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和花卉栽培学三门课程的内容有机地整合成一门课程――《园艺植物栽培学》?这门课究竟给学生上些什么内容?与原来的果树、蔬菜、花卉栽培学课程有什么区别?原三门课程的课时都有60多学时,合并后的园艺植物栽培学课时只有80学时,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整地学习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的内容是否符合园艺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目标?等等。这些问题在国内外同类院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做法。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探讨与研究很有必要。我们课题组对此边研究边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有机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避免了多门课程内容的重复和交叉

课程的整合不能简单地将原来的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花卉栽培学三门课程进行拼凑或删减,而是有机地融合。即抓住园艺植物在分类、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繁殖、田间管理等栽培原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共性,将果树栽培、蔬菜栽培和花卉栽培的核心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课程内容得到精简和优化。

为此,我们在充分考察和借鉴同类院校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园艺产业的发展和我校的实际,研究确定了《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详见表1。

从表1可见,本课程有较完善的理论教学内容体系。主要将原来的分课程讲授的果树、蔬菜、花卉的种类和分类、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繁殖与育苗、田间管理等方面的带有基础性和共通性的原理、知识和技术进行了有机的归纳与整合,删除重复、交叉、陈旧的内容,增加实践性、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把果树、蔬菜和花卉的内容融合一起后,还保持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在不同章节和内容的取舍上根据园艺生产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和不同。如:成花、开花、坐果等内容以花卉和果树为主,设施园艺以蔬菜、花卉为主,嫁接、修剪等内容以果树为主等。

本课程还有较完善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分为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两部分。实验项目主要有6个,(见表1)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比较与鉴别,加深学生对园艺植物栽培的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教学实习项目主要有5个,(见表1)侧重于园艺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即果树和观赏园艺植物的嫁接技术、整形修剪技术以及草本植物的植株调整技术的训练。

二、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出适应21世纪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应用性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和高层次性[1]。园艺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园艺学科来说,现代化教育手段取代不了实地操作训练。认不了、不会做、不熟练,永远是实践性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因而本课程内容体系强化了实践教学,实践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在实践教学中依据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按季节安排了14天的教学实习,20学时的实验教学,并增加了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实验教学采取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室内主要以园艺产品的实物为素材,对水果、蔬菜、花卉等进行解剖,了解其构造以及各器官间的相互关系。室外主要以现场教学为主,重在对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观察研究,如茎、枝、芽特点、开花结实习性、物候期等,教师在现场讲解,学生再分组观察记载。

教学实习主要是强化园艺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学实习采取校内基地实习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内基地实习强调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实际操作就是让学生参与播种、植株栽植、施肥、灌溉、除草、人工授粉等园艺植物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操作。技能训练主要是强化嫁接、修剪等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嫁接、修剪等技术不是操作几次就可以掌握的,需要多练习,教师应现场指导,现场考核,要求人人过关;校外实习部分主要是选择有代表性的、管理水平高的果园、蔬菜基地和植物园等,结合单位生产实际,进行相关的观察、记载、操作和管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园艺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掌握园艺植物生产前沿的新技术、新设施以及园艺企业的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教学实习重在培养学生在园艺植物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近几年园艺专业学生先后在湖北省果茶所、武汉市维生种苗公司、福建超大现代农业集团武汉分公司龙王嘴蔬菜基地、荆州市金秋科技园等单位实习,得到所在单位的一致好评,认为我们培养的学生下得去、肯动手、做得好、做得了,并且有多名学生被实习单位录用,有2名学生现已成为超大公司的技术骨干。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课程合并后,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靠粉笔教学的课堂模式,在课程学时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教育手段,将原来的果树栽培、蔬菜栽培、花卉栽培的核心内容都讲到,使许多难以理解的专业知识能够形象化、图片化、直观化,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和掌握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从果树、蔬菜和花卉生产一线收集大量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图片,制作了信息量十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实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堂讲授的内容真实、生动、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修剪原理和技术时,教师制作了修剪过程的动画,并与田间的实物图片相结合,将复杂的修剪原理和技术形象化、直观化,促进了学生对修剪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和学习。由于《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将原来的果树、蔬菜、花卉三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合并后课时又大量压缩,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采用多媒体教学虽然直观,但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将所学知识消化吸收。因而我们在校内精品课程网站上建立了网上师生互动平台――在线答题。学生有问题可以在学校《园艺植物栽培学》精品课程网站上的在线答题栏目提出,任课教师及时地给学生回复、答疑,为学生解决课程学习中的问题。学生网上提问十分活跃,因没有任何拘束,从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以便更好地促进以后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本课程组的教师平时都注意积累大量的教学素材,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单位教学时间内的信息量,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的欢迎,其中有多名教师在近几年获得了长江大学的优秀教学质量奖,本课程被评为长江大学的精品课程。

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我们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有机的、科学的《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强化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

1 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提高课堂理论教学水平

1.1 更新教学目标 根据高职园艺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在学完《果蔬贮藏加工》这门课程后,应该掌握目前国内外生产上应用的果蔬采后技术,特别得学习先进的采后处理技术;而园艺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包含食品深加工,因此,《果蔬贮藏加工》课程仅仅要求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即可,不应要求学生掌握果蔬的加工技术。

优化课程内容,以项目教学为主体,以教学项目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采用项目例证来说明所讲的内容,通过设定教学项目使问题简单明了,使内容通俗形象,加深学生印象。我们根据课程需要设计了北方某种水果蔬菜的腐烂变质原因、北方某种大宗水果蔬菜的贮藏保鲜要点、某种北方常见水果蔬菜的(果蔬粉、果蔬脆片、果酒、果醋饮料、罐藏等)加工技术等项目,教师可以从设计的项目中确定一个作为讲课的示范项目。在每个贮藏工艺课程项目讲完之后,让学生去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该工艺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同时结合社会热点,从社会的需求启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项目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不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极其高涨,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创新意识、开拓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等。

1.2 调整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贮藏主线 根据近年的企业调研及园艺技术专业的实际特点,将原来以原料贮藏加工并重的课程内容整合成以原料贮藏为主线。我们将课程通过增、删、并等手段调节内容,做到“理论课够用”,以满足并服务于技术知识应用。补充新鲜果蔬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方面的内容;增加采后冷链技术的内容;减少果蔬深加工方面的内容,增加鲜切果蔬加工技术方面的内容;建立了以产品采后处理技术和贮藏工艺为主线的园艺产品贮藏加工课程体系。

1.3 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除了学生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掌握实际的操作技术。但是学校实验室的条件往往无法全部满足这门课程的要求,如气调贮藏库、机械冷藏库以及果酒生产等试验操作的技术训练,而在实验室中也不能对大型的实验操作设备以及工程化流水作业进行逐一的演示。因此,在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与多媒体动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就可以做到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通过多媒体的教学也增大了课程的信息量,加快了上课的进度提高了授课的效率,更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如在葡萄酒的生产讲解中,让学生观看法国葡萄酒的整个生产过程视频,同时有针对性地讲解葡萄园的管理、葡萄的采收要求、萄萄酒的生产设备、酒窖贮藏及文化风俗,从而增加学生对葡萄酒生产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同时利用校园网络课堂,进行在线布置作业、在线交流、在线辅导等,为师生交流提供一个便捷的平台[2,3,4]。

2 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2.1 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强化实验教学环节 在教学中都是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模块。通过实践项目改革,园艺产品贮藏加工课程实验除基本技能项目外,单项实验与综合实训性实验项目都是在教师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后,由学生自选实验材料,通过阅读、讨论等途径明了实验过程中所蕴藏的设计思路,自主设计试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开展学做结合的实训活动。在做好验证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了探索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5,6]。让学生从最初的实验原料准备开始,到最终产品的感官检验、产品保藏为止,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

2.2 开放实验室,加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改革实践教学的同时还开放了实验室,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课的准备工作。此外,还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室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或者学生自由申报学校创新实践项目,通过这些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开展第二课堂,强化实践教学 结合学院“希望之星”等技能大赛,选择有能力、积极性高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这样学生通过技能大赛不但巩固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锻炼了试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还对自己的专业增加了信心,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以及严谨的科研态度。此外通过与毕业设计的结合,引导并指导学生开展自主设计的果蔬贮藏与加工试验,为开拓学生的科研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4 完善课程的考核方式 理论教学考核改变过去单一的以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学生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40%)和期末成绩(占60-70%)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阶段测验(2-3次)和实验成绩等;期末考试主要采取闭卷考试形式,试题增加了实验内容,试题类型为概念题、填空题、选择题(单选或多选)、简答题、判断说明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除填空题、选择题外其它类型题增加了任意选答题,体现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除笔试外,平时成绩中实验部分增加了口试和操作。这样从多角度考核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更客观,更全面,更有说服力[7]。

第8篇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创业人才。尤其是在现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才竞争随着大学生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元化而愈加的激烈。要想使我院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下的这种竞争环境,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促进祖国的繁荣昌盛,必须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力的个体和群体,只有这样才能建构和塑造整个民族的开创性性格,以适应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我院要想适应这个环境,在园艺技术创业试点专业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出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即具有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的创业型毕业生,只有这样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在更高层次和更广的领域直接面对全球技术、信息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对园艺技术专业学生而言,能够通过我院的创业教育平台迅速完整地接受到创业教育,这是成功创业的基础条件。对我院来讲,园艺技术专业创业教育平台的构建会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专题研究等环节的整合。

2园艺技术专业大学生五位一体创业教育平台的模型

2.1团体拓展训练激发学生创业热情鼓励园艺技术专业学生中有创业动机的学生积极参加院学生的创业协会,在学院现有的青兰农艺社的基础上成立了5个专业相关的社团,在学院招生与就业处的指导下,开展团体扩展训练、花卉技术咨询服务、营销等活动,定期组织这部分学生参加创业团体拓展训练,团队拓展训练活动采用户外游戏竞赛形式,以经典能力拓展训练项目为主,穿插创业知识问答,使同学们走出教室,在拓展中学到一些实用的创业知识,并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2.2企业创就业实践基地中提供学生创业场所我院可以利用校友和社会资源,通过积极走访,可以选择一些本校的毕业生或社会上某些成功创业人士创办的企业通过合作成立我院园艺技术专业大学生的创就业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访问基地中成功创业的经理、校友,特别是曾经失败过经过艰苦创业成就一番事业的杰出人士,了解创业的艰辛,学习商业公关交往的经验、认识、技巧等,通过参观学习创业典型,可以增强学生创业信心和创业意识。可以组织优秀的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协助基地工作人员工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安排学生在创就业实践基地开展顶岗实习提供创业场所,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这些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创业。

2.3专业基础课和工种鉴定中渗透式培养创业技能我院在制定园艺技术专业培养计划时要树立创业教育的观念,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这就要在学科中渗透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以百年园艺品牌专业的专业课和技能工种鉴定为实施载体,这是培养学生创业素质,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它有效地利用了课堂和工种培训资源,拓展了学科教育的应用领域;另一方面,它又节约了教育时间,优化了教学内容,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创业技能培训,关键在于渗透,主要侧重创业市场调查、创业实务、企业经营管理、国际商务与礼仪、财务管理等内容的渗透。此外,利用学院是苏州市首个高校创业就业指导站的资源优势,每学期坚持组织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参加KAB创业模拟培训,取得相关证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

2.4举办创业论坛,分享创业经验、信息,畅通渠道可以邀请创业者来我院开展系列讲座,举办创业论坛,近距离的与学生进行创业经验和信息的交流,让学生从中了解他们创业的历程,和学生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创业案例,让学生从中了解创业的艰辛,感悟创业的真谛,可以有效指导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创业心态和准确的创业出发点,明白创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赚钱,更不是无所事事后的选择,创业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一步登天,从而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和责任意识。

2.5参加创业计划大赛提升学生创业品质可以通过团体拓展训练的选拔,选择优秀的学生参加学院和苏州市区组织的一系列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体验创业过程,比如园艺技术专业的袁晓枫和张庭豪同学在2012年12月我院和苏州市姑苏区联办的第五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分获二、三等奖,目前已成功进驻我院大学生创业园待进一步孵化。在现有校内创业实践条件基础上,我院可以进一步加快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学院相城科技园等现有实训资源与校内基地,专门辟出部分土地作为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创业用地,鼓励学生在花卉的栽培养护、营销、咨询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创业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的创业品质。截止目前通过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共有10个创业团队入驻我院相城科技园(大学生科技创业园)。

3五位一体创业教育下的创业成功案例

我院通过五位一体全方位的创业教育,这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中涌现了一批创业典型,如苏州市苏叶绿化养护有限公司的徐忠界总经理,创办了全国首家“园林植物医院”,他还未毕业时在学院的帮助下(2008年12月)创办该公司,为各大企事业单位、学校、公园、广场等公共绿地提供全年绿化养护管理服务,2009年7月,公司荣获由市人才办、科技局、团市委等联合举办的“创业姑苏”青年精英创业大赛C类奖,并获得苏州市政府“青年创业”重点扶持企业,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创业群英会,获得了一等奖,目前公司发展的比较顺利;周德兵同学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创办了为学生服务的洗衣房,培养了创业意识,刚毕业时就创办了苏州市海侨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主题晚会、艺术交流、演艺、节庆礼仪和会展制作。

第9篇

关键词:动漫;幼儿园艺术教育;必要性

0.引言

在高科技的带动下,教学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对教学大有裨益。动漫的兴起无疑是幼儿教育,尤其是幼儿艺术教育的助推剂,因为艺术具有抽象性,不易理解,幼儿时期年龄尚小,在学习艺术的道路上有很大的困难,动漫则以一种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审美能力,且能陶冶情操,有利于智力开发。基于动漫的幼儿园艺术教育,是技术和艺术的一次完美结合,必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1.当前幼儿园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目标比较狭隘

由于理论的不完善,不少教师缺乏对艺术教育的深刻认识,认为艺术教学就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各种技能,甚至有些教师存在功利心理,将艺术教学的目标定为培养艺术大师。正因为对目标认识不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兴趣及对艺术的感知,而是一味地追求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这样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美术教学就是为了学会画几幅画,音乐教学就是为了学会唱几首歌,舞蹈教学就是为了学会跳几支舞。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不能划等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注重艺术深处隐性知识的培养,而不应只停留于一些外在形式。

1.2教学方法枯燥

不少教师在艺术教学中采用的是“示范临摹”的方法,模仿倾向严重,如唱歌时,教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某些教师把握不准学生的心理规律,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学生只是重复老师,难以自由发挥。在幼儿园时期,受年龄限制,孩子对于对错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有些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比较死板,认为画画就必须按照某一种方法画,画出来的就一定要正确,其实这对于判断能力极其薄弱的幼儿来说,往往是很难办到的。再有就是只注重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欣赏以及不同艺术形式内在的联系,在音乐课上只有音乐,其实,音乐和语言、科学、舞蹈等都是相通的。

1.3内容不够丰富

关于幼儿艺术教材,国家尚无统一的规定,多数教材的配套资料都是磁带和挂图,由于画面缺乏动感,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当前很多幼儿园都有现代化的配备,如计算机、多媒体等,还需进一步推广。教材是学习的材料,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不断更新,符合现代幼儿的需要,但许多教材更新缓慢,缺乏时代感,在排版、构图、印刷等方面比较陈旧,以至于幼儿的视听觉难以被调动。

2.动漫及其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必要性

2.1动漫及其特点

动漫,简单来说,就是动画和漫画的结合,是诸多图画按照一定规律运动并配有音乐的艺术形式。首先,动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涉及音乐、舞蹈、文学、绘画、物理以及计算机等多方面,其科技含量很高,从二维动画发展到如今,对光学、声学和电子学等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同时,它还是一种视听、时空相综合的艺术,体现的更多的是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次,动漫是一门夸张想象的艺术。动漫和电影不同,电影虽有许多特效,但都是以实拍为基础的,动漫则更依赖创作者的假设和想象,包括场景、人物和故事情节,到处体现着漫画的夸张,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种夸张、怪诞的动作表现出来,使得漫画天马行空,进入到一个没有局限的世界。最后,动漫是一门幽默娱乐的艺术。动漫的夸张和奇特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幽默感,如风靡世界的《猫和老鼠》,将一只猫和一只老鼠之间发生的许多桥段拼接起来,配以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和幽默的音乐,使得整个动画片诙谐风趣,很容易吸引幼儿,使其沉浸到其中。

2.2教学实验

动漫应用于幼儿艺术教育是有一定依据的,此时儿童处于感知运动和前思维运算阶段,在认识事物时,对声音、图像和色彩比较敏感,且孩童喜动、热爱游戏,好奇心较重,这些要求动漫都很符合。

①实验对象:某幼儿园的两个班级,设为A班和B班,各有20人,年龄在3-6岁。

②实验方法:以《颠倒歌》为例,A班按照普通的方式学唱,即录音机配挂图;B班则采用动漫的方法学唱。

③实验过程:A班在第一遍听录音播放时,很快就有人走神;听第二遍时,对挂图上的歌词都没了兴趣,低头各自玩着;听第三遍时,有学生跟着哼唱,但声音不大,积极性不高。B班在第一次观看动漫时,完全被吸引,并时不时地发出笑声;第二次观看时开始跟着模仿;到第三遍,学生开始提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④实验结果:从上课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来看,B班都要强于A班。

3.如何将动漫更好地融入幼儿艺术教育中

3.1动漫和教学内容相结合

艺术教学有时过于抽象,很是复杂,仅凭口头讲解难以取得理想效果,而动漫则能够将一些复杂的东西简单地表达出来。如在《水龙头不哭了》歌唱教学中,可通过计算机制作,将水龙头拟人化,一直在流泪,当把它拧紧后,水龙头不再“流泪”,露出笑脸,通过这样直观形象的表现方式,很容易引起共鸣,培养学生用水后关紧水龙头的习惯。在音乐欣赏时,如歌曲《春之颜色》,梨树、柳树、桃园、溪水、飞鸟等众多画面纷纷呈现,再加上优美的音乐,能够让幼儿进入到一种唯美的意境去感受春天的美,快乐的基调、健康的色彩以及其乐融融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2教学方法中引进动漫

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影响重大,在幼儿艺术教学中,可树立一些模范榜样,以此去激励孩子。从实践中可知,幼儿期的孩子对动漫大都十分青睐,常常会不自觉地模仿,因此,可将“黑猫警长”“一休”等动漫形象引入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此时,儿童的思维能力较弱,适合以示范的方式丰富其感性认识,如用一支笔描绘一年四季的不同风景,再配以动听的旋律,让幼儿感受到四季变化,进而调动其创作欲望。幼儿的主观性较强,更希望被认可,因此在教学中应时时对其进行激励,使其保持一个好的情绪,运用动漫手法,通过一些表情或动作提高孩子的自信。孩童阶段最喜欢的便是游戏,而实践也证明,游戏教学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在音乐课上可采取“猜谜”或“接龙”的方式,调动孩子的主动积极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4.结束语

动漫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是有心理和科学依据的,而且的确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实际应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动漫的引进不能损伤到幼儿的视听觉,而且要把握好内在的“度”,动漫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切不可对其过度依赖。(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谭兆红.动漫运用于幼儿艺术教育的研究[J].艺海,2012,23(4):190-192

[2]刘美罗.对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思考[J].湖南教育,2009,27(12):143-144

第10篇

关键词: 幼儿园 艺术教育 创新研究

一、幼儿教育的春天

《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给幼儿教育工作迎来了春天,把幼儿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既感到兴奋又感到工作的责任和压力。但就目前幼儿教育的情况来看,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反思。

二、当前大多地区的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技能的模仿和训练,忽视审美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传统教育中,老师在黑板上画个范例,要求学生照葫芦画瓢。后果是幼儿艺术感受力下降,审美经验缺失。幼儿模仿画,不但掌握不了绘画技巧,反而失去了儿童特有的生动画法。

(二)重视灌输知识技能,忽视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纲要》提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能用自己喜欢画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强调了艺术与生活联系,明确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可是传统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失去了表达自己内心体验的过程,使孩子的眼睛和手没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重视教师对艺术活动的评价,忽视幼儿个体差异性。

传统的教育评价,总以提问“好不好、美不美”来让幼儿作划一评价,束缚了幼儿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而现在,我们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接纳各种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让他们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心声,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发挥所有的机会。

三、在幼儿艺术教育教学中应更新观念

(一)从“重视技能的模仿”的观念转变为“审美教育”的观念。

长期以来,幼儿教师制定教育活动目标、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把注意力集中在技艺训练的目标上,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所以,我们要摒弃“以技艺训练为中心”的观念,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教学的目标。

在音乐活动中,欣赏一首曲子之后,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曲子的内心感受,如鼓励孩子用“我感到……”(很舒服、很热闹、很害怕、像、像一阵风等)丰富的词语来形容。

在美术活动中,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如遇到画面的布局、颜色的选择、作画材料的选择时,让孩子自主表达并且说出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不仅仅锻炼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让孩子们知道了生活中原来这么多丰富的知识要掌握,令他们大开眼界。

(二)从以“知识的灌输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培养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观念。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满“仓库”(脑),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知识是对经验、事实、规则等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真理性是绝对的,甚至是终极的。部分教师就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造成培养出来的孩子胆子小,生怕自己说的、做的和老师不一样。如此幼儿怎能创新呢?因此,必须摒弃“以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树立培养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观念。

如:画太阳,不要限制孩子画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当他画出来你去问孩子时,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记得一位孩子说过:画椭圆的说明太阳在减肥,画紫色的太阳说明太阳发烧了等。孩子们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是不确定的、发散的。这些答案怎能不说明孩子在动脑呢?

在音乐活动中,同样的舞曲声中不要完全限制孩子的动作,让他们充分听完音乐后自己利用手中的道具自编心里最想跳给大家的动作,这样孩子学得尽兴、投入,同时创造能力大大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三)从“教师本位”观念转变为“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

当前,幼儿艺术教育活动跳不出幼儿围绕教师转的怪圈,教学活动由教师支配,幼儿只能在里面打转转。

为此,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定要被重视,老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做,这样他们才会得到无限的快乐,老师只需将孩子的思维稍加引导就行了。这样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幼儿艺术教育教学中的创新

(一)营造宽松的氛围。

幼儿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事物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鼓励他们,敏感地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使幼儿增加自信心。这样他们会表现得无比开朗活泼,这种状态下的孩子思维永远是活跃的,有无数的问题会从他们的小脑袋瓜里蹦出来。孩子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下去。

(二)教具及素材的选择。

1.运用有趣的教具

如果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的话,教师就应有一百种表现方式,教师应大胆地将绘画融入音乐活动中,如学习长音和短音时,用生动形象的小猫走路的动作融入学习中,音长时用长线,这时小猫走路节奏慢,音短时用短线,这时小猫走路快,孩子们在开心地游戏时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2.选用有趣的素材

记得带中班时,在全市幼儿园教学活动录像课评比中,我的活动《小蓝鼠的脚印》就是因为选用了好的素材,被评市级示范课一等奖。活动中有小蓝鼠过小河、爬大山、上楼梯、着急的步伐和欢快的步伐等,这些素材都贴近幼儿生活,使整个活动有趣、流畅,深受幼儿喜爱。

3.巧妙利用各种资源

教师应注重资源的开发,以开放形式,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探索。在音乐角中,我们和孩子一起用废旧物品制作了很多乐器,幼儿一到区域,就自由选择材料,敲打、听唱,逐步在不经意间积累节奏感。

美术角中放一些随手可以取的美术材料,如:各种不同的笔和纸,让幼儿可以在不同质地的纸上尽情圈涂,在涂画中尝试不同的艺术表现。这样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三)内容的选择。

1.贴近幼儿生活

流行歌曲对幼儿生活有很强的影响力,将自己熟悉的旋律哼上一段,或编入自己的歌词哼唱都是十分开心的事。

2.与时俱进

教学内容应更具有时代特点,能反映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近来,孩子们对“神州七号”非常感兴趣,老师应抓住这一契机,让活动与孩子的兴趣和科学最新成果相融合。

(四)正确评价幼儿艺术教育教学。

1.情感态度层面上的评价

对幼儿情感态度的关注,远比知识与技能更重要,如喜、怒、哀、乐。以音乐活动《小树叶》为例,评价首先在于幼儿是否对歌曲感兴趣及情绪变化,在演唱时能否从离别的忧愁转化为勇于战胜困难的自信,以及能否观察“一叶知秋”的现象,在已有经验中体会别离的感觉。

2.过程与方法层面上的评价

课程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动态评价,幼儿在合作中表现的好坏,要看幼儿是否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如在节奏活动《大雨和小雨》的学习过程评价中,注意看幼儿是否参与了对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强与弱、快和慢、高和低、音色、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探究;是否大胆地创造性地使用乐器;能否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演奏。

3.知识、技能层面上的评价

“在支持幼儿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因此,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是必要的,其重点在于幼儿在音乐表现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音高、节奏、速度、音色、曲式、旋律的感知,以及在音乐实践中的创造性、想象力与表现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我们指明新时期幼儿教育方向,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扬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将幼儿教育提高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02,05.

第11篇

关键词:园艺绿化;养护环节;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园林养护环节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1.1、园艺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城市景观律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城市园林绿化俗话说“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这说明绿化养护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园林绿化建设得以顺利完成的关键。要想搞好城市的绿化,不仅要注重绿化的初期阶段注意苗木的栽植,更重要的要充分的认识到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的养护管理因为只有精心的养护,才能够提高园林绿化景观效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才能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也能够使得园林绿地持续发挥相应的作用。

1.2、园林绿化应该抓住的养护环节

(1)园林绿化养护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绿化养护不仅存在干园林律设之初的保证移栽植物的水分平衡,还在干后期的修剪、灌溉施肥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2)园林绿化养护要保持原有的设计理念和思想,不要更改,突出其原有的园林绿化特色在园林的绿化养护过程中贯彻落实园林原有的设计理念,既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又可以个面提高园林养护水平,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

(3)园林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在绿化养护过程中要全面贯彻生态的理念园林的绿化养护,不能仅仅是单纯的完成任务而进行,务必要兼顾到市民的生活习惯,毕竟园林绿化是为市民的舒活的生活环境服务的所以不管是对花草树木的灌溉、施肥,还是病虫害的防治、杂草的处理以及树木的整形修剪都应做到适时适度作为园林绿化养护部门在园林的绿化养护过程中以生态的理念为中心,就能够充分的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园林绿化养护的不足之处

2.1、园林绿化养护重要性不被认知

很大一部分人只认识到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性,往往会忽略“幕后”,养护园林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在管理方面就会疏忽养护环节,不能保证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2.2、专业技术不达标,养护工作出现差误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一项专业化较强的工作,进行养护工作的技术人员的技术不达标的话会影响养护工作的进行。部分技术人员过分重视园林的设计而忽略常规技术操作,一些基本的园林专业知识不完整,比如混淆植物的喜阴性和喜阳性,不会辨别植物的耐水性,不了解植物的营养需配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不可挽救的失误,植物死亡,美观缺陷等。园林规划缺乏科学性,树木需要较大的生长空间,假如把树木种植到狭窄地方会影响树木的生长,空间的不合理利用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过分追求园林建成,存在“拔苗助长”的思想,过分要求植物迅速生长,造成过分灌溉现象,营养过剩现象。

2.3、群众公德意识淡薄,破坏园林绿化带

绿化带存在于城市环境中,和人类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有些群众缺乏公德意识,把绿化带看作随意踩踏的地方,随便穿越,随便采摘,破坏草坪,摘取花朵,破坏树木等不道德的行为。修复园林绿化需要资金造成经济损失。

2.4、园林绿化设计工作和养护工作失衡,资金周转不足

某些建设单位节省资金养护环节粗陋,园林绿化降低了档次。因为建设制度不明确,某些单位钻空子,把养护工作缩减,不能保证园林绿化的后期工作。资金不足的问题下,选择牺牲养护工作,做好“面子”问题,只为了园林绿化的前期准备,从思想上不重视养护环节。在城市的道路建设,管道挖掘等市区建设,为了节约资金和时间往往选择毁坏绿化。以节约资金为前提不完善养护工作的实施,园林绿化建成之后不就会出现各种失误现象,直接造成更大经济损失。

3、园林绿化养护环节的措施

在园林绿化工程的众多环节中,养护作为或要的组成都分,是绿化成果得以延续的主要保障。在经过对当前园林绿化养护重要性的分析之后,针对园林绿化养护提出以下几点创造性的建议,希望对改讲园林绿化有所帮助。

3.1、制定园林绿化养护规则,落实养护项目

加强参与养护工作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养护管理水平。没有过硬的技术作保障,养护工作出现专业问题,因为队伍的能力水平的低下而造成园林损坏是不值得的。开展养护技术探讨活动,工作人员在活动中加强自己的技术水平,把成功的经验教于别人,互相学习进步,提高养护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

3.2、落实“三位一体”的养护制度

制度是一切措施得以执行的保障、依据和先决条件。因此,对园林绿化的养护,要建立相关的养护制度。首先要充分的加强对园林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以及理论知识的提升,多渠道开展学习教育,全面增强整个管理是队伍的业务水平。其次就是要建立专而强的养护专职队伍,同时不断的更新技术,以科学、有效的管理原则来构建养护制度,严格执行力度加以实施,将园林绿化工作讲一步完善以及优化。

3.3、完善行之有效的园林绿化养护技术措施

园林的绿化养护,除了依靠严格的养护制度的支持,同时还得必须具备完善的技术规范、管理标准,充分的把握园林绿化养护的主要环节,制定完善、科学的养护管理的技术措施。

3.3.1、园林绿化的修剪园林的整形修剪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经常工作之一。对干园林的整形修剪,不可以是随心所欲,务必充分考虑到园林植物的生长的特性和季节的变化。比如,对于绿化草地的修剪要做到整齐平整;对花卉的修剪则是要根据花卉开花的具体特点,在花芽的分化之前来进行修剪,花谢之后再将残枝剪去;而绿篱和花坛的修剪就要充分考虑到周边的环境协调性。

3.3.2、园林绿化的灌溉与施肥灌溉与施肥是园林绿化养护的一个重要环节,离开水分和肥料,园林植被都不能够正常生长。但是对于园林植被的灌溉,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方式,要具体根据不同植被的习性、气候、季节、土壤条件等来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各类植被的施肥要根据不同植物种类,不同龄期和具体的生长特点来讲进行,一般灌溉和施肥主要在春季和秋季来进行。另外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园林植物。比如一些灌木的园林绿化养护,由与其自身的根系短浅,为了保证其水分充足,我们可以采用喷灌,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用水,又使得机械化效率增高,省时又省力。

3.3.3、园林绿化病虫害的防治

园林的病虫害,不仅影响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而且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欣赏心情,这样一来就大大的降低了园林的观赏水平。所以说,如何加强园林绿化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提高园林的养护工作至关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园林绿化中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坚持以防为主的观念,细心管养,全面的增强植物自身的抗病虫的能力;其次就是要经常及时的检查,期间一旦发现病虫就要及时的处理;此外,还要采取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全面防止病虫害的蔓延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尽量采用环保的防治方法,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近几年来,政府格外重视城市园林绿化问题,绿化带不断扩大。绿化建设为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提供平台,加快绿化步伐是目前一项重要策略,但是园林绿化养护程序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园林绿化的后期养护环节是最重要的部分。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蔬菜;栽培密度;产量

近年来,国内外的园艺作物栽培专家在栽培方式、水肥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和试验,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栽培密度的研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经研究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大大影响园艺作物的产量。本文将对其作如下简述。

1 不同栽培密度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陈青君等人[1]在关于播期和密度对日光温室冬季黄瓜产量形成影响的试验中设置3个密度水平,为B1(5.67株/ m2)、B2(6.67株/ m2)、B3(7.67株/ m2),结果显示,B3与B1、B2与B1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B3与B2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结合苗期生长指标、叶面积和产量比较,得出B2、B3为适宜栽培密度。张菊平等人[2]在冬季黄瓜栽培密度对产量影响的试验中设计3个株距水平,为B1(20cm)、B2(25cm)、B3(30cm),多重比较后发现,B1和B3小区平均产量间差异极显著,B1与B2差异显著,B2与B3无显著差异,产量趋势为B1>B2>B3,由此认为栽培密度以B1早期产量最高,但生长中后期植株过于郁闭,通风透光性差,产量有所下降,如做好整枝打杈,摘除老叶病叶等工作,在生产上是可以推广应用的。此外,在水培黄瓜上也曾做过类似的试验[3],龚亚菊经试验得出在昆明地区,无论春、秋季栽培水培黄瓜,密植都可以较大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产值,增产幅度在40%以上。

2 不同栽培密度对西瓜产量的影响

王恒炜在西农8号制种适宜密度与产量的试验[4]中设计了10个种植密度,分别对坐果数、单瓜重、单瓜采种量、千粒重进行测定,从试验结果看出,只有在栽培密度较小的条件下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单瓜重,从而保证获得可观的种量,即产量。有一些学者在进行密度研究的同时结合其它的栽培管理试验,取得了更为显著的增产效果。谭元灿等结合不同嫁接砧木比较、整枝方式作了西瓜的密度试验[5], 共设4个密度处理,分别为每667m2栽250株、350株、450株、550株,试验结合物候期、抗病性的比较得出,以超丰F1为砧木的嫁接苗,每667 m2栽250~350株,三蔓式整枝或不整枝产量最高,坐果节位最低,平均单瓜重最大,宜稀植栽培;以白瓜为砧木的嫁接苗,每667 m2栽植550株双蔓式整枝,产量最高,适于高密度栽培方式;自根苗在667 m2栽450株双蔓式整枝条件下,坐果率最高,产量最高,但单瓜重最小,商品果率低,适宜于西瓜新产区栽培。葛民根针对小型西瓜也进行过类似的研究[6],试验结合整枝与留瓜方式设计了3个密度水平,依次为1hm2栽0.6万株、0.9万株、1.2万株,结果表明:仅就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来看,以0.9万株/ hm2的产量高,综合整枝与留瓜方式得出结论,在大棚地膜覆盖,前期大棚内加盖小拱棚的良好设施条件下,以栽培密度0.9万株/ hm2、双蔓留2瓜的方式较合理,结瓜率高,单瓜重,产量高。

3 不同栽培密度对稀特蔬菜产量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特种蔬菜也逐渐受到了广大人们的喜爱,近年来关于特菜栽培密度的研究也逐渐地发展起来。曹之富等人[7]在球茎茴香不同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中设计3个不同株距水平,依次为处理1(20cm)、处理2(25cm)、处理3(30cm),从单株重方面看,单株重随株距变稀而增大,处理1单株重最轻,为376g;最稀的为处理3,单株重446g,比处理1提高了18.6%。从有效产量方面看,株距变稀,有效产量也随之降低。由此得出结论,为提高产量和单株商品质量,冬季种植球茎茴香密度不宜过大或过小,应采用中间密度,即株距25cm。西芹是从国外引进的大型芹菜品种,有关西芹栽培密度方面的研究表明[8],无论是采用等行株距栽培,还是采用大行距、小株距栽培,平均单株各部分重量及折合单位面积产量均随单位面积株数的增加而降低,西芹栽培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是稀植。在等行株距栽培条件下,平均单株各部分重量均随单株营养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在栽培密度相近条件下,采用大行距、小株距较等行株距栽培更有利于提高产量,并且单株重还会增加。

Bhella等人[9] 在甜瓜上也曾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工作,结果显示随着株行距的增加,单株产量、单株坐果率、单果重、可溶性固含物的含量也随之增加。

(收稿:2012-02-06)

参考文献:

[1] 陈青君,秦勇,谢红桃等.播期和密度对日光温室冬季黄瓜产量形成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1997(5):212-214.

[2] 张菊平,张兴志,蒋燕.不同栽培方式及密度对冬茬黄瓜产量的影响[N].洛阳农专学报,1998,18(4):62-64.

[3] 龚亚菊,杨敏杰.不同栽培密度对水培黄瓜产量的影响[J].蔬菜,2000(3):33-34.

[4]王恒炜.西农8号制种适宜密度与产量试验结果[J].甘肃农业科技,1999(3):30-31.

[5]谭元灿,邵宇.嫁接无籽西瓜不同密度试验简报[J].中国西瓜甜瓜,2002(4):14-15.

[6]葛民根.小型西瓜种植密度、整枝及留瓜方式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3(2):59-60.

[7]曹之富,梅秀云.球茎茴香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J].北京农业,2001(6):6-7.

第13篇

关键词: 园艺专业主干课程 课程考核方式 改革

近年来,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职业教育教学与职业教育观念逐步转变,并注重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但在考试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之间还存在着失衡现象,继续完全沿袭过去那种考试机制是不适应的,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存的职业教育考试的弊端。高职院校中,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其考核与评价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因此,高职教育考试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在此,我对园艺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园艺设施》的考核评价方式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与改革。

1.当前高职园艺专业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

目前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考核中仍然存在着考核方式单一现象,具体表现为多采用闭卷方式,开放式考试方式较少;笔试多用例如口试、答辩、实践操作方式,方法比较单调;本科理论考试内容多,实践操作能力考核少;多数采取结业考试定论,很少有过程考核或过程流于形式等。采取单一的考核方式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业的真实水平,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1对考试功能认识存在偏差。

考试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具有评价、反馈、预测、激励、选拔等功能,但在目前高职教育考试中过于强调考试的评价和选拔功能,强调分数和学分表现,甚至让学生成绩与奖学金、评优选先紧密结合,忽视考试其他功能的发挥,易使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这样会严重削弱考试的反馈调节和激励等作用,造成学生只认考试成绩,不重视是否真正掌握应用技能,也使学生为拿奖学金、为评优而片面追求最终的考试分数,导致学风不正,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

1.2考试内容较为片面,缺乏实用性。

经过不断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形式,如今部分专业和学科一改往日以结业考试作为课程最终成绩为评价结果的主要方式,而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结合平时表现与实践操作等内容进行综合测评。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考核方式,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如形成性考核中有的可操作性不强、评价中夹杂着个人因素,如平时表现,会加入任课教师的个人情感因素,很难做到公正与客观。而终结性考核也是多以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一试确定最终成绩。这样的考评方法既不利高职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素养,又不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容易对学生造成对职业教育的误导。从考核内容来看,过于偏重知识记忆,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对学生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创新能力的考核。园艺专业有自身的专业特点,其周期性、生产性较强,面对的对象是园艺植物,变数较多,且操作起来劳动强度较大,若只是考核教材中的内容,根本无法体现园艺专业的职业教育特殊性,更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目标。且专业主干课程考试多由任课教师自己命题、自己评判,从而导致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课程本身应有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1.3试卷命题欠规范,试卷分析流于形式。

通过对我院及兄弟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试卷进行分析,发现有部分教师因忙于科研,不能认真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授课,在命题时降低考试标准,甚至划定考试范围。还有些任课教师在命题时,所教与所考相差甚远。另外,教师在课程考试结束后为了考试成绩能及时上交,对试卷分析、评判不够重视,即使做了试卷分析,也大都是简单地进行及格率、优秀率等各分数段分布的统计,对考试的难度、效果和区分度缺少认真分析。这就导致不能客观全面地对考试成绩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总结与思考,无法形成一个反馈机制,无法凸显考试的反馈功能。

1.4补考秩序混乱。

学校规定,学生理论课考试不及格的要进行补考,而实践课程不及格的需要重修。事实上,学生通常只要在补考的时候或重修的时候人到场,一般都能通过。抱着这种能过就行的态度,有的学生就等着毕业前补考,因为他们知道,毕业前的最后一次补考,老师不会要求太严。如此一来,一部分勤奋好学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也不好好学习,严重影响到教学风气、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

2.改革高职园艺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建议

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学校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结合各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以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推动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有机结合,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2.1建立园艺专业考试标准。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高职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不能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核的分数来衡量学生,建立科学的规范考试标准,把考核真正当作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全面评价学生能力和素养。要做到全面、系统、公平、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就要从考核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可行、能充分发挥考核功能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考核标准和机制。

我们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明确指出园艺技术专业主干课程考试的评价标准,作为考查课程教学的依据,其中包括考试方式、方法的设计要求,课程的素质、技能知识教育目标,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规范教师的教学。

第14篇

关键词: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94-0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对此担负着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1-4]。在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专业型园艺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强,无疑会削弱社会的核心竞争力,难以适应时代的脉搏。因此,重视培养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符合现代农业对园艺师的理论要求,而且也有助于提高生产一线的专业型园艺硕士研究生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河南科技大学在全日制园艺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做法进行探索,以其为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一、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培养体系

理念支配行为,有新的理念才能创造新的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科学研究研究生相比,前者更重视实践,后者重视理论。在培养理念上一定要分类培养、分类指导,不能一刀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点是具有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实现由“知识创新”向“知识转化”的转变,以面向产业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注重实践技能的掌握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使其能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方面的工作[5]。在课程设置上,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职业需求为目标、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确立通识课程、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结合,文化基础、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并重,加大技术研发性课程比重,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要求和创新性研究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过程包括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两个环节,其中课程教学内容强调在理论指导下结合实践经验和现实案例分析,突出理论的应用方法[5];教学方式多采用提问式、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引导式、案例式,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学到书本知识的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或管理者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开阔视野;改变研究生的考核评价模式,创建创新能力培养评价和考核体系,增强创新能力的考核,采用综述、实训相结合的方式,把创新能力的考核措施和方法纳入研究生考核评价体系中。专业实践阶段,一般将研究生派往相关企事业单位针对某一技术或项目展开实际工作,要求每生完成1~2篇调查报告,实践考核结果直接关系到研究生能否参加答辩、顺利毕业。

二、注重知行统一

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导师都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或研究中心,给理论创新和创新实践搭建了直联平台,将科研创新放在第一线上,使宝贵的科研创新思路能落到实处,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行动能力,提高了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提倡学以致用,鼓励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探究事物、分析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自己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导师不直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其自信心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期刊文献,养成阅读文献的好习惯。注重知行统一,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增强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尽快适应社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因材施教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精神与独立能力,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在学要求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尊重学生个性,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将每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开发到最大化,让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达到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7],从而培育出个性鲜明、思维独立或见解独到的专业型园艺人才。营造浓厚的、平等宽松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个性发展,相互切磋,加上导师适时的点评和针对性指导,天才一定会培养出来的。

四、建设创新基地

创新基地是科技自主创新的基础平台和重要依托。学校与洛阳的园艺公司、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通过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者的有机结合,挂牌并共建了一批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有针对性地培养研究生在现代园艺产业发展中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企业和研究机构每年为研究生提供半年甚至更长的实习机会和完成毕业论文的岗位,让研究生充分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与重大项目研发,不仅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优化企业研发技术人员队伍,通过双向互动更新观念加速创新。企业从中得到廉价的智力资源,研究生得到了在学校无法得到的创新实践锻炼,实现了“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研究生”三方共赢的目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理顺了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的关系,拓宽了园艺产业领域开展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科研渠道。

五、强化建设导师队伍

导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创新能的培养。创建了“以导师为主体、相关部门负责,教书与育人、教育学生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严格校内导师的遴选和考核激励制度,造就并壮大了一支修养好、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导师队伍,促进导师对研究生的有效指导。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导师就担负起创新培养的责任,从课程选择、课题确定、文献查阅、开题报告的书写、试验方案的确立和实施、数据获取和处理、论文的书写和答辩等等,每一个环节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会产生明显而深刻的影响。所以,首先要求导师必须具有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即具有硕士学位或副教授职称且第一学历是大学本科。其次,导师应时刻掌握本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沿,能预见学科的发展方向。第三,在实践活动中,导师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经验,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向学生言传身教,针对园艺生产中的棘手问题、现实问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研究,在科研中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第四,重视团队合作,重视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诚信可靠的优良品质,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4]。在校内导师遴选基础上,还在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等单位,选聘一定数量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研究人员为校外兼职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调研等指导工作,建立合理的“双师型”师资结构,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

六、强化研究生的自身修养

学习动机是将学习需要与愿望转变为学习行为的心理动因,是直接发动和维持学习行为的一种内部力量。一个仅仅为了能够顺利毕业和找到工作而学习的研究生,就会局限于课程考试合格(75分以上)、、答辩过关等现实问题,无心去深入钻研和探索科学问题,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创新能力无从谈起,因此,端正学习动机是学业成功的关键所在。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及责任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研究生本人应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树立科学的怀疑和批评精神,对新问题、新事物养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只有这样,才能转化为提出新观点、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动力,进而升华为创新性思维。

七、加强学位论文与科研能力提升

加强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论文选题应注意导师的研究方向、工程技术应用背景、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发展趋势,注重解决实际的、现实问题;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严格要求,但论文形式、类型不拘一格,既可是调研报告、产品研发、应用研究,也可是项目管理、工程设计等;对论文评审采取“学术专家+技术专家”双审查制度,只要有一个专家认为达不到硕士论文要求,就不能参加答辩。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设立是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提高其创新能力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培养体系,注重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建设创新基地,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自身修养,加强学位论文与科研能力等培养策略提高了园艺专业硕士的创新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廷希,张芬,张剑兰,等.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J].科教导刊,2013,(11).

[2]王振喜,刘巨保,高彦华,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三跨”培养模式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1(3).

[3]陈兴文,赵丕锡,刘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9).

第15篇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Horticulture Specialty gardening College as an example,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engaged in related professional work less,the main reason of horticultural industry and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the school.The phenomenon of students' employment career exposed many deficiencies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especially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emotion,enhance the graduates' occupation emotion,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and dedication for the modern horticulture industry.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Horticulture Technology;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Professional emotion

近年来,全国很多农科院校大学生的择业观不够科学合理,很多农科专业的学生学农不爱农,不愿意从事对口专业,使得农业人才流失严重,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1],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也不例外。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园艺产业也蓬勃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支撑,尤其迫切需求生产一线高职专科毕业生,但是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生转行现象非常严重,这和园艺产业的发展需求不适应。如何为现代园艺产业培养爱岗敬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发挥其最大价值,是目前高校及企业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扬州市职业大学高职园艺技术专业为例,分析学生转行的原因,探索园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高办学水平和保障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的理论意?x和现实意义。

1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学生转行原因分析

1.1 园艺行业对人才吸引力不够 园艺是指栽植蔬果花木的技艺,园艺产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园艺产业发展人才的需要量很大,特别是一线的高职专科毕业生。目前,在园艺产业发展方面,着重发展硬件扶持,而忽视了人才的引进,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激励体制不完善[2]。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园艺产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但初次就业大部分是生产一线,工作强度大,除了高层管理者外,普通员工的报酬一般都不太高。

通过问卷、电话、QQ、微信、走访用人单位等方式随机调查了我校2013―2016届110名毕业生初次就业薪资情况,调查人数占总毕业生人数的58%。初次就业每月薪酬2000元以下的占到52%,从事与园艺技术专业相关工作的工资一般都不到2000元,这样的待遇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在调查毕业生中,只有32人从没有跳槽,占调查人数的30%,其余78人都有跳槽的经历,占到70%。毕业生离职的原因主要是觉得在单位没有晋升机会和对收入福利不满意,大部分人是对收入福利不满意。

1.2 学生专业情感不强 社会上很多人对学农的都有歧视与偏见,认为学农的就是脏苦累,收入也低。如我校统招的园艺技术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调剂的,志愿报考的不足30%,当初家长和学生入校前选择学校和专业,最初考虑是自己的分数能不能被录取,选择园艺技术专业,其实并没想从事这个行业,选择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个大专文凭,这大大浪费了专业教育资源。

学生专业不感兴趣,专业情感不强。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的学生很少是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本专业,自愿选择的不到30%,因此导致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少。通过对园艺技术专业2013―2016届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统计,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约40%,毕业生第一次就业从事对口专业的少,这与现代园艺产业的需求不相适应,也造成了就业资源极大的浪费。半年以后转行现象普遍,从事相关专业的更少,只有25%左右,这与现代园艺产业的需求极不适应。

1.3 学校专业实践教学和就业考核体系不完善 近几年,随着生源下降,而高考录取率不断提高,最低录取分数线却不断下滑。高职高专院校招生“吃不饱”,即使 180分的考生,也成了“香饽饽”,生源大战愈演愈烈[3]。尤其涉农专业的学生录取的分数线就是录取线,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薄弱和生源素质的良莠不齐,在教学中学校没有为他们量身定制教学计划。而在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是学生对专业情感培养的重要的途径,许多课程中虽然安排了实践环节,但没有意识到到这一环节对于学生未来择业有怎样的影响,只要求学生大概了解一些技能,也没考虑到一旦进入真实工作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对专业学习产生了一些不满、抵触等情绪,通过长期的积累,导致学生对园艺行业丧失了热情。

还有由于一些制度的原因,学校就业考核的主要指标是毕业生的就业率的高低,至于工作和专业的有无关联,一直没引起足够重视,如此下去,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专业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和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弱化[4]。因此让他们学有所用,真正为当地的园艺产业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则是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建设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 通过专业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情感的策略

学生对本专业的体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一个人自我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以及按照岗位要求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进而达成就业目标的意向行为[5]。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对社会的认知、对岗位的认知更为深刻,社会对本专业毕业学生的思想素质、实践技能的要求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2.1 重新构建认知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让大部分学生能够愿意到本专业相关的行业工作并安心本职,这也是要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围绕学生专业情感的养成和强化,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专业情感教学体系,培养他们热爱本专业,愿为园艺产业做贡献的精神。高职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除了加强必要的专业技能以外,实践教学内容要形成一个有效强化学生专业情感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我校园艺技术专业自2014级开始,进行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见图1),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专业情感教育,重新构建了认知实践教学体系。

2.2 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认知教育,培养学生的对行业信心 专业认知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学生所学专业为切入点和载体进行专业情感教育。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学生由于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深入的了解,不知道学什么,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准备就业的专业知识,产生迷茫和误解。久而久之,产生厌学心理,面对学习和就业的压力,有的学生出现在情绪上思想上出现消极、忧郁、自我否定等状态,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认知实践环节,如参观园艺相关的前沿产业、园艺龙头企业顶岗实习和优秀毕业生作报告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和职业自豪感。

我校园艺技术专业自14级加强学生的认知教育,形成了富有职业导向性的认知实践教学体系(图1):(1)集中?J知实践:主要在新生入学后,组织新生参观扬州附近园艺相关市场、企业、科研单位、生态农庄,如扬州江都阿波罗花卉市场、雅典娜花卉公司、西江生态园、沙头蔬菜基地、杨氏猕猴桃研究所、碧阳菌业、润德菲尔山庄等,让学生了解园艺技术专业面向的产业现状和专业学习环境,全面了解本专业的专业特点。(2)课后兴趣小组认知实践: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成立学生专业协会,组成了食用菌、花卉、蔬菜等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模拟园艺产业开展活动。(3)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认知实践:该内容贯穿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集中强化专业各项技能训练。(4)顶岗认知实践:安排学生在具体性的岗位上动手操作实践,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末,集中安排到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半个月,学生通过顶岗实习与所学专业对口以及顶岗实习有来自学校或企业的指导毕业生就业概率会大大提高[6]。通过多元化的认知技能培养体系,充分整合利用学校的实训室、基地和周边的社会资源等,营造职业氛围,赋予学生强烈的职业认知环境,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在整个专业学习生涯中,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水平,为以后的职业规划打下了基础。同时教师也要将行业学科的前沿动态传输给学生,增加他们的职业爱心。院校必须给教师足够的机会走出去,了解行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学生的专业激情。

2.3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对专业的兴趣,增强专业情感 实践教学过程必须充分体现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的特点,切实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应用知识与提高素质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从“技能人、知识自然人、工具理性人”到现代“企业人、文化社会人、价值理性人”的超越[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可以使学生对知识不断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学生的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点是在具体的职业场景中认识事物,提高兴趣。通过系统的专业情感认知实践,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规划将来从事的工作做方向性的选择,并热爱所从事的专业,形成为之奉献终生的高尚职业情怀。我校园艺技术专业的学生通过认知实习,大致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成立学生专业协会,组成了食用菌、花卉、蔬菜等兴趣小组,模拟园艺产业开展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他们专对业的兴趣和就业的能力,为他们以后从事自己专业的职业规划奠定了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