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的根本出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业的根本出路

第1篇

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在关心农民收入增长。经过多方努力,农民平均收入的确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两年的收入增长速度还超过城市居民。今后如何保持目前收入增长的势头,很多人提出了一些办法,其中包括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办法。提出这个意见的有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也有像袁隆平先生这样的农业科学家。笔者以为这种意见值得商榷。农产品价格当然对农民收入有影响,但农民收入增长需要在价格相对稳定(大体和通货膨胀率接近的价格增长率)的条件下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提来实现,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要靠农业现代化。

现在统计农民收入主要考虑四个部分,分别是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大略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就可知道,不会发生后两项收入成为大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的情形。目前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在一半左右,这种情形与我国经济结构有关,也与统计方法的某种不足有关。如果一户农村人家的主要劳动力用大部分时间从事非农产业,只用零星时间种了几亩粮食,他们还能算农民?从长期的专业化发展趋势看,农民收入将只计算以农业为主业的真正农户的收入,脱离农业的劳动者所得到的收入将不会再算成农民收入。按以上分析,考虑农民收入增长这样一个长期问题,就主要应分析农户的家庭经营收入,而且是与农业有关的家庭经营收入。

如果做一个一般性调查,就会发现农民的单个工作日报酬其实并不低,但因为大部分农户每年的实际工作日很少,他们每年的总收入也就很少。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如果一户农民种 8 亩大田作物,实际工作日大约是 60 个,按这几年的各种条件,大约会得到纯收入 6000 元,折算成日工资是 100 元。如果家里有 4 口人,每年人均收入 1500 元,自然是很穷的。如果两个劳动力在城里总共工作 700 个标准工作日(考虑加班等因素),每个工作日 80 元,总收入就可观了。不难理解,如果农户不是种 8 亩大田,而是 100 亩(现有技术条件下毫无问题),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要实现这个目标并非天方夜谭。通过城市化,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土地通过流转,集中到专业农户手里,而专业农户通过采用现代化手段,形成规模经营,这个目标就实现了。农民收入增长就要靠这个办法。

如果不靠上面讲的办法,靠农产品涨价来提高农民收入行不行?我看很有局限性。第一,农产品价格受国际竞争影响很大,我们的价格涨起来了,国际上别人的成本低、价格低,农产品加工企业就不采购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价格也涨不了。第二,财政受不了。现在的支农资金如果算大口径,已经占到农业增加值约 25% 以上了。第三,从国民福利水平提高来说,一个国家国民的吃饭综合成本应该不断地有所降低才好;价格下不来,吃饭成本就高,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就是空话。创新通常发生在吃饭成本低的国家。第四,如果换个思路,由政府高价购粮,低价补贴消费者者行不行?当然更不行。这样做意味着国家要大规模介入农产品流通,甚至要恢复计划经济体制,后果将不仅导致效率降低,还会带来不公平,因为穷人和富人一起补,穷人相对吃亏。第五,如果一味涨价,农民在其有效工作日低于城里人有效工作日的情况下就富裕起来,其实也是另一种不公平。

解决所谓“三农”问题,还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并借助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让农民变为专业农户,在庄稼地上、在牲畜圈里忙起来。这个话丑,但道理正确。

第2篇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困境;就业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不断向农村扩张,导致很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实现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关键环节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失业原因、就业出路等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对有效促进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维护农村长期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一、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维持家庭生计的可靠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农民一旦失去了土地,就等于丧失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失地农民的就业出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但现阶段我国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却面临着诸多的困境。

1.就业安置难。《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做了具体的规定,安置方式主要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用地单位安置以及货币安置3种:第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方式的风险较大。比如集中开发式安置模式,由于农村集体生产经营项目存在权责不清楚,运行不规范、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经营风险较大,一旦出现亏损甚至倒闭的状况,就会造成农民失地又丢钱。第二,用地单位安置方式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加快,用于市政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等非生产性项目的越来越多,难以提供大量岗位安置失地农民。第三,一次性的货币安置方式存在很大弊端。这种安置模式是指征地部门将征地补偿费用以货币形式一次性支付给被征地农民,让其自谋出路。单一的货币补偿方式,很难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

2.就业质量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技能型、专业型人才紧缺与农村综合能力低下劳动力剩余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差,竞争意识不强,整体素质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失地农民与就业岗位对接难度增加,“有人无岗,有岗无人”并存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

3.就业竞争力弱。失地农民属于非自愿转岗人员,其整体素质甚至低于自主流动的农民工,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其就业最困难的主要有三类群体:一是大龄失地农民。由于年龄偏大,择业观念比较保守,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难度较大,要转岗就业十分困难。二是文化程度偏低者。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其在就业中的学习能力和适应力差,非农就业的成本较大。三是女性劳动力。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所占比例差不多是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一半。在劳动力成本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身体素质不同,用人单位更倾向于雇佣男性劳动力,这样就使得女性劳动者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4.就业保障差。第一,工资薪酬低,几乎没有福利。大多用工单位把最低工资线作为实际支付给农民工的工资标准,有的甚至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与物价上涨部分相抵消后,农民工工资实际上是负增长。三是福利少,由于现行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均衡、不对接,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很低,失地农民可以获得的社会福利呈现为制度性缺失状态。第二,用工不规范,劳动权益无保障。一些用工单位为逃避责任,降低用工成本,不愿意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即使签订了合同,合同内容也只是单方面强调用工单位权利,规避有关的法律责任。

二、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原因剖析

1.心理原因。失地农民就业意识与市场要求差距较大造成了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城郊失地农民因为其区位优势,不愿屈身于一般性就业,对工作挑肥拣瘦,对劳动报酬期望值较高。新生代的失地农民对职业要求较高,不愿从事工资低、工作累、条件差的工作。另外,相当数量的失地农民有靠政府解决就业问题,要政府安排工作的依赖思想,缺乏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能力原因。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难以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城镇劳动力进行公平竞争。这样就增加失地农民非农就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因素。失地农民原本从事的是直接农业生产劳动,大多数失地农民都无一技之长。专业技能缺乏导致失地农民难以适应工业化程度较高企业的用工需求,成为制约失地农民实现就业的一大瓶颈。

3.市场原因。目前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待业人数庞大,包括城镇下岗职工、转业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待业群体。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每年大约900多万,且不考虑失地农民和其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城镇就业岗位缺口就已经达到600多万。另外,在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投资减少、出口下降的冲击下,劳动力市场拉动就业能力进一步减弱,一定程度上对新增失地农民就业产生挤压效应。面对竞争激烈、供大于求的城市就业市场,失地农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三、失地农民就业出路的政策建议

1.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通过建立“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就业培训体系,让失地农民真正掌握实用的职业技能,提高转岗就业能力。

第3篇

1 对我国“三农”问题根本原因的认识

1.1 农民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民问题的根本实质是人的问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问题。而从事农业的劳动者表现在现实表现中最明显的是素质问题。

1.2 农村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问题主要反映的是农业的生产要素问题,而农业的生产要素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我们目前不是缺乏生产要素,问题的实质:一是我们没有完全注意到传统农业是传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生产要素中的配置,是低层次的配置,缺乏有效的升级与改进。二是我国农村生产要素的多样性差异。如土地资源既有耕地,又有林地;既有水面滩涂,又有草场、牧场。使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在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上的表现都不相同。三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农业资源由于受所有权制度的束缚不能转化为积极的生产要素进入生产活动之中。

1.3 农业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业问题要从农业部门的生产活动中来找。由于我们独有的国家主导产业的组织管理形式,农业问题也必然反映在国家的行政行为上

2 关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

我们谈“三农”就说城乡二元结构。我们认为,“三农”问题就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也就解决了“三农”问题。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城乡二元结构理论的产生是没有看到农业的产业链本质,是没有看到在产业链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演化规律,没有看到生产要素在产业链配置上的具体方式。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954年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呈现二元经济结构并存的特征,而且这一理论具有普遍性,被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经济转型的基石。不过在刘易斯所界定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模式中,是把整个经济划分为农村的传统经济部门和城市的现代经济部门,并且两个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和平均工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设定的前提情况并不完全符合当前的现实,这就需要我们打破思维的束缚,勇于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美国学者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一文中为我们指出了另外一条不同的道路。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核心是农业同样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点的亮点,关键是打破农业本身的封闭体系,使农业能够得到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或生产技术。他用收入流价格理论解释了传统农业停滞落后、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泉的原因。

要看到在我国,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多数地方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的方式上,它的现代性方式没有表现出来。因此,我们的出路就是发挥我国对国家管理的主导性优势,改造传统农业。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中,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时候,生产力能够较快地发展,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能得到提高,社会将在安定的状态下发展。这里就体现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也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西方的经济学家虽然没有采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但其分析得出的要素显而易见地表现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统一论。经过理解,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三农”问题的实质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不均衡所产生的矛盾,而不是城乡二元结构。而解决“三农”就是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入手,生产力为本,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生产力为中心调整建立新型的生产关系,也就是改造传统农业,建立现代农业。

3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3.1 传统农业的标志

我们目前对传统农业的定义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重要作用。这个定义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它仅仅表述了生产力的内容,是没有从事物发展的两个角度来判定问题,传统农业的特征不仅仅是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还表现在与之同步的生产关系上。如对农业人力资源的投入,农业生产要素的低层次配置方式,传统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等。

3.2 现代农业的标志

我们目前对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的理解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其基本特征,现代农业是由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应用,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也一种片面的认识,它过多强调了生产力要素对农业发展起到的作用,而没有看到农业的本质是产业链经济形式,忽视了生产要素的多样性带来的农业产业的多样性,以及新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作用于农业的结果。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现代农业。笔者见,所谓现代农业,就是按照现代农业产业链运行规律的要求,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并调整与之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达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新配置并实施的农业体系。就是说,我们不仅要采用现代的生产力技术,将最先进的应用知识转化成新的、优越的生产要素,更要在着眼于市场的前提下对现代生产关系进行农业产业的一体化设计,让新型的农业组织管理形式、农业技术推广形式、所有权制度、金融体系、农业调控体系、社会服务配套功能体系的组织形式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4 我们现在要做什么

4.1 建立现代农业首先建好农业产业链

行业的发展必须从行业的本质入手,农业的本质是产业链,做好了产业链这篇文章,也就找对了对农业现代化改造的入手点,也就解决了农业的现代化问题,也就解决了“三农”问题。从农业生产活动上看,农业产业链要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来分析。大致上讲,农业的产前环节主要是农业生产的组织准备。包括农资、农机供应准备,人力准备及分工、信息采集及分析、技术采用、生产方案建立及评估。农业的产中环节主要有:生产行为的实施、管理,人员对技术的应用及分工协作,信息及物资供应的调整。产后环节主要有:农产品采集、收储、加工、运输及销售。传统的说法叫产、供、销一条龙,理解的稍粗糙一点,其实在操作时要抓住重点要素。对于现代农业,在产业链的反映上要素主要有:生产前的组织活动(信息、决策、技术、人员、物资),有效的组织形式(农业生产组织机构),农业生产活动,农产品加工、收购、储运,农产品交易(销售)。

4.2 建立现代农业要抓住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4.2.1 建立现代农业,新的生产要素配置是核心

在生产要素,特别是在围绕着农业产业链的生产要素配置上我们是有成型经验的。如我们在国有农场的改革上,新型管理体制与新农业技术的应用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这里应注意的是,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上关注生产力的因素居多,如对新的应用知识的采用和推广,并形成新的、优越的的农业要素,相对来说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就少了一些,而现代农业在改造过程中,产业链的要求恰恰是对新型生产关系中做为生产要素的充实与调整,主要有: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金融手段的使用,信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产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所有权制度,人力资源的投入与使用等,发现并使用好这些要素,并把这些要素配置到位以后,才能真正使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使得做为生产力的新技术采用成为可能。

4.2.2 建立现代农业,引进和培育人才是根本

做为一个产业,其根本的支撑是做为产业运行主体,即农业组织及其核心的人员。我们目前很多支撑农业的人才并是不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包括技术人员,也由于产业的特点,我们的人才多数集中在城市,这使得农业的组织形式和人才的达不到农业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需要,也可以说,用人来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从人才需求上讲,能做好农业工作的并不一定是农民。因此,建立人才的流动机制,人才的培养机制势在必行,引进人才,吸引人才,让一批优秀的企业家进入到农业领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当务之急。附注一点的是,企业家不是管理者,真正的企业家是能够在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上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4.2.3 建立现代农业,建立新型的组织体系是关键

这是现代农业的运行特征,是对生产要素的科学性、均衡性使用的必然选择。一是从区域划分上建立农业协会。主要负责本地各种生产信息的收集、分类与整理,市场研判,应用知识的选择与推广,生产行为的决策指导,协调与政府的关系等。二是建立农业合作社。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作用主要是在农业协会的指导下,对本社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把握市场趋势,规避市场风险,利于农业生产活动减少成本,利于农业增收。主要工作是:生产行为最终统一决策权,信息资料的使用,劳动技能的采用、分工与使用分配,生产资料的选择与成本控制,生产行动的组织等。

4.2.4 建立现代农业,农民增收是动力

建立现代农业政府要采取行政指令与利益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证明,政府指令性的行为多数不成功,或者失败。农民最关注的是自身的利益,农业收入的增加就意味着所有生产要素的整合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反之,农业生产不增加收入,农民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损伤,任何模式对农民不说都没有积极性。因此,建立现代农业,也要考虑到农民这个群体的特点,要用行政指令与利益相诱的方式,让农民实实在在的增收,开局见效方能推而广之。

4.2.5 建立现代农业不能忽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一是不能农产品的价格一波动,我们就利用行政手段去干预物价,要看到物价变化的实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农产品的限价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前提的,我们为什么不去对流通环节去限价呢?农产品的限价谁又是受益者呢?二是农民的固定资产,由于城乡产权制度的差异,市场价格形成巨大差别,差别形成了农民财产收益的相对减收。

第4篇

对铜梁农民致富与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铜梁农民如何增收、如何致富、如何实现全面小康。为此,提出以下粗浅思考,企望斧正之。铜梁属城乡二元结构的农业大县,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农民人均占有土地资源较少。“一亩地经济”带来的就业不充分、经营规模小、成本较高等问题。单位土地产出率和种植业增长的空间都有限,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双重风险制约,与二、三产业比较效益十分低下,农民致富难。从长远看,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大量减少农民,走农村城镇化之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核心在思路。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就是一部顽强地从山地丛林走向平原,从乡村走向城镇的演变史。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说过,250万人集中伦敦,使每个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这就是城市效应。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指出,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从传统的农业中释放出来,重新配置到城市工业部门,这即促进了工业化,又促进了城镇化,还解决了农村失业的问题。我们往往在思路缺失中的无助、迷茫中的徘徊都告诉我们,开放、超前、切合实际的思路是城镇化得以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亦步亦趋,缺乏开拓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城镇化=空话。思路决定出路,城镇化是铜梁农民致富的根本出路。推进农村城镇化重点在走工业化之路。兴工才能强镇,城镇的扩张繁荣,必然依靠独具特色的产业来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气不旺,空城一座,所以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来支撑。工业化需要集聚状态,只有人类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才会形成聚集效应,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离开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离开工业化城镇化就失去支撑、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县的行政区划布局不利于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应该以县城为中心,建成区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在30万以上的具有引导和辐射功能的中等城市。围绕中心城市应该把三十二个乡镇归并为旧县、安居、平滩、虎峰、少云、大庙、蒲侣、西河八个镇,每个镇的人口在7万人左右,城镇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常住人口应在3万人左右,这样全县城镇人口达到50多万人,城镇化率70左右。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在增加城市人口。现在城乡划分和地域限制的二元户籍制是一种限制城市发展,歧视农民的不合理政策,读书、就业、参军,享受城市待遇等方面剥夺了农民的权利,迟滞农转非,阻碍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民失去了奋斗的希望,使城市失去了扩张的基础,使二、三产业失去了活力。废除户籍二元制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也有的人担心,农民进城多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配套投资多、失业问题、城市治安问题不好解决。一般规律是,城市总是先有人后有工作,工作是人创造出来的,有了人才能有工作,没有人就一定没有工作。城市是靠人气繁荣起来的,开上出租车就会觉得城里缺人,开了饭馆、旅馆、商店才体会到城里人太少。世上从来不是先有城后有人,永远是先有人后有城。先有车,再堵车,后有路,不堵车谁会去拆房子扩路修路呢?不修路,不搞城市水、电、气,不修学校医院,不建银行、百货大楼,不盖居民楼又那来的城市呢?所以人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谁吸引的人口越多,谁的城市化步伐就越快。建议有关方面尽快组织力量研究户籍制度改革,出台政策引进大批人口,给他们政治、经济、就业、读书、当兵、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允许农民以地或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来交换城市住房,鼓励农民在政府主导下参与城市建设。在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农民白手起家,并没有资本,确把空地迅速建成了城市。我县条件比那时候的美国好很多,如果有相应的城市规划和统一的环境标准,加上县里有计划的建设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并对基础设施给予一定的投入,农民就会进入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70的农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把70的农业资源留给30以下的农民,城里人赚了钱反哺于农业,农业要为城里人提供大量的工业加工原料和生活必需品。这样一个城乡双赢的良性发展格局,就是农民增收的发展方向。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关键是产业带动。工业小区、农业特色园区的发展,将使大量的工业企业、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的龙头企业进入园区,这些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批的农民就会进入工厂、企业做工,为了做工方便就会在附近买房,子女就要求在这里读书。大量的农村专业市场就会涌现,成为工业品、农产品、生活资料、生产物资的集散地,交通运输、包装、仓储、保鲜业就应运而生。商业、饮食服务业、金融业与房地产业就会迅速发展,从而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农民城”。农民进城通过学技术、学文化、学文明,逐渐成为新市民,这一进 程就是加快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的进程。所以我县农村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好八个乡镇的工业园区建设、农业园区建设、商贸园区建设、文化体育园区建设,把当地的幼儿班、小学、初中学校建在园区,让园区成为小城镇发展的支撑,让小城镇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逐步实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小康社会。

[1]

在百度搜索:对铜梁农民致富与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第5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机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33-1

1 农村实际情况是:农们需要培训,却又不爱培训

由于“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各种新农机具层出不穷,工作原理各不相同,进口的农机具也逐年增加。如果不学习、不培训、大部分农民恐怕连机械都摆弄不了,更别说靠机械赚钱了。受教育资源以及经济条件限制,大多数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另外又受现实情况限制,放不下农活;还受农村农机从业人员老龄化的制约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不爱培训,抵制培训。例如:农机维修企业维修人员的资格培训,想让农民来学习,依然需要农机主管部门做很多的工作,有时甚至统一安排车辆接送,还要提供免费的午餐,农民才肯来学习。对于其他农机手,操作工来说,缺少了法制的强制性,觉得机具容易摆弄,对培训有一种抵触情绪。另外,农机从业人员老龄化也制约了培训工作的发展。由于年轻人出门打工,种地多靠老人,所以农机作业成老龄化趋势。让老人培训显然困难不小。

2 农机校的现实情况是:设备陈旧,知识单一

由于长期以来农机校缺少资金投入,教学设备陈旧缺少先进的教学设备。

多数教师专业知识单一,动手能力差,对新农机状况知之甚少,现有的专业知识滞后于新时期农机化技术的发展,这样上课就缺少活力,就调动不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亟待更新。

3 要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努力向上级争取经费投入,用来改善自身教学设施。如制造一套先进的电教设备等。

(2)不断壮大教师队伍,让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要学会“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当地大专院校有许多专家学者,他们对新知识的掘取能力;对问题的研究能力;对信息的收集能力肯定比农机校强。农机校完全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聘请为我们的“客座教师”,通过外联式教学来解决教师能力不足和知识匮乏问题。另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送教师到大专院校去深造,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水平,紧跟科技步伐;或者尽快引进农机化专业毕业新生,向单位输入新鲜血液。

(3)培训要针对农民的需要: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咱就培训什么技术。

例如,根据村民需要,我县农机校自筹资金免费向村民发放自己编制的教材近万份,组织农机和农业有关专家讲师团,深入乡村开展技术培训。在春耕和夏收现场演示,让农民亲身感受机械的性能。培训时,一定要把握以下三条原则:

①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②技术是先进成熟的;

③能增加农民收入的。

(4)打破过去培训专业单一的模式。立足农机,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全方位开展培训业务。培训内容要以当前农民最需要的为重点,创新培训方法,开辟农机培训的新途径,提高培训效果。提高服务水平和培训质量。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现代化尤为重要,农民靠技术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盼望着掌握新技术,新机具,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取大喇叭室讲,村里VCD播放光盘,远程教育,教师讲课,田间指导的方法,把新技术新知识送到农民手中。作为农技培训部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这既是赋予我们的职责,也是为农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新技术新知识只有通过农机培训教育部门组织广大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学习培训,才能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农业机械化先进科技推广和应用的带头人,示范者。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推进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6篇

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建设创新型城市,对于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农业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产业。然而,农业又是弱质产业,农民又是弱势群体,农村还是落后社区。没有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创新型城市就很不完整,科技强市就难以实现。并且,农业科技创新受自然环境、农民素质等因素影响,还表现出创新周期长、创新主体膨大、创新条件弱等特点。因此,我们必须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上狠下工夫,加快发展步伐,以利于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市目标尽早实现。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先导力量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用丰富的资源代替稀缺能源,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也有助于降低农业的自然风险。自然中存在着许多不可抗拒的力量,如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出现都会造成农业的减产,而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能推出抗旱品种,用以降低危害,同时气象预报也可以使我们提前做出防护,以减少损失。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给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为农业生产率提高提供了强劲动力。只有十分关切农业科技创新,加快以现代科技武装农业,才能使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更快更实,动力更加持久、更加有效。

三、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

科技创新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它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科技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提高了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的能动性;科技物化为劳动资料、创新的生产工具,使劳动手段更加现代化;科技发展使劳动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高了农业劳动对象的效能和效用;科技创新的生产工艺使农业生产工艺流程更先进;科技进步优化了生产要素组合,使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更加科学合理;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手段更加现代化。

四、农业科技创新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才能实现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最终早日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及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愈演愈烈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业发展基本问题,使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靠技术,靠创新的可持续农业技术才能彻底摆脱农业的“不可持续”局面。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农业新技术应用,可以拓宽资源的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替代,有效缓解现有资源的约束;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还为科学控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开展科技减灾提供了基本手段。

第7篇

进一步理解和应用价值规律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效益;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学会应用经济学基础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热点问题。

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进行解题规范性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典型例题解析

三、研究目的: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课型:复习课

五、教具:投影仪、投影胶片

六、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

由学生回顾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效益,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等知识。

(让学生储备必要的知识,为解决问题作预备。也让学生在回顾中,体会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便重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整体。)

2.典型例题分析:

例:某地农民柑橘生产获得大丰收,但当场农民收并未因此而提高,农民为此很苦恼,因而影响了生产积极性。请为农民想办法。(投影)

让学生围绕此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重点是该从何处思考,即答题的思路。

学生答(略)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提示作为铺垫,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解题方法.

[提示](投影,逐步展示)

(1)为什么增产不增收?

①在柑橘有销路的前提下,造成不增收的原因。

(分析)A.投入多,成本高,效益差。B.产品价格低,产品供过于求或质量较差。

②在柑橘销路有困难的前提下,造成不增收的原因。

(分析)A.质量差、品种单一

B.价格高,难以刺激消费

C供过于求,产品难以销售,

D市场信息闭塞,销售不畅。

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第二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建议。——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①更新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变粗放型为集约型经营,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②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善品种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③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以便于销售和提高经济效益。

④多渠道了解市场信息和销售服务信息,理顺流通渠道,进行多种经营以及高调整产业结构。

到此为止,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均可以回答。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下列答案,有的超出了我的意料,也超出了听课老师的意料,的确是思维的发散。——课后评估。

学生补充: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扶持农业、提供信息、集团经营、绿色农业、网上销售等。

3.时政热点分析

2002年国企改革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企改革继续引向深入的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其次,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继续推动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第四,加强和改善企业治理。

(如“PT”水仙退市、ST郑百文事件、银广厦事件。)

“PT水仙”的退市表明我国证券市场退出机制已经开始建立,这将用于中国证券市场整体质量的提高,用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PT水仙”这一“去”,实当有功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有了死亡的危机才懂得去珍惜生存的机会,股市才有实现自身的筹资、转换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

由学生结合这一段材料,分析此材料所体现的经济学理论,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再结合银广厦事件和郑百文事件综合分析,进一步熟悉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四、归纳总结——方法指导上升为理论。

热点问题切入点回归

第8篇

[关键词] 秸秆焚烧;禁烧;综合利用;根本途径

【分类号】:S38

1.引言

“三夏”农忙季节一些地区经常是天空中漂浮着灰烬、空气里弥漫着呛人的气息。所以每到此时因秸秆焚烧引发的话题,比如火灾、雾霾、PM2.5、交通安全等都会成为网络热词。加之,我国商品粮主产区黄淮海平原的冬小麦收割期与当地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时间重合,又进一步引发了普通民众对这一话题的特别关注。早在1999年国家就颁布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可见国家对此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今年午收时节国家对禁烧地治理力度是空前的:从国家环保部牵头动用遥感卫星监测着火点,省级政府与小麦产区市、县政府签订禁烧责任书,乡村干部缴纳禁烧保证金,下派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日夜巡查等严防死守措施;到地方各级政府午收期间不间断宣传并给予遵守秸秆治理规定的农民一定经济补偿等疏导措施,“堵”“疏”结合。但从2014年6月28日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内容看,治理成效却差强人意。如此严厉的治理措施为什么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人们不得不对秸秆禁烧问题重新审视和思考。

2. 秸秆禁烧禁而不止的原因分析

2.1 秸秆焚烧量大、面广、时间紧

农作物在同一区域的成熟期几乎相同,这就造成了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秸秆。秸秆的堆积密度大约只有30kg~50kg/m3,如此蓬松的秸秆无论是回收、堆放还是运输都要花费不菲的成本,农民费时费力进行回收收益却了了,因此农民没有回收的动力,甚至还有抵触情绪。据笔者调查,农民也知道焚烧秸秆百害无一利,焚烧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俗话说“农时不等人”,如果误了农时不能及时播种,就会影响下季作物的收成。农民采取焚烧这一最快捷的办法处理秸秆也就不难理解了。

2.2 大量的秸秆没有出路

笔者查阅了《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平均每年约为6.7亿吨,其中小麦秸秆1.54亿吨,稻草秸秆2.11亿吨。这么巨大的秸秆数量,再加上秸秆产出集中、季节性很强,而到目前为止又没有能大量消耗它的途径,造成短时间内大量积压。一位县级农技人员说:“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秸秆还田是最便捷、最有效的综合利用方式……”,今年许多地方也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政策设计的。从长远看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地肥力、减少土壤板结,但是秸秆还田在短期内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首先秸秆中含有大量纤维,如果简单一埋了之会造成下季作物播种困难;其次秸秆腐烂变肥需要一段发酵时间,秸秆这类有机物的发酵是放热过程,会使土地温度偏高从而影响新播种作物的生根发芽,甚至会“烧死”幼嫩的根系。国外许多国家也采用秸秆还田技术,但与我国国情不同,人家地广人稀可以轮牧休耕,给秸秆充分的发酵变肥时间。而我国1978年就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每户耕种规模小,再加上国家不仅不收农业税还对农业进行补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别说让农民撂荒一季不种,就是原先边角荒地也都被勤劳的农户开垦出来耕种了。所以我国耕地面积少、人口众多的国情,在黄淮海地区根本不可能实行轮耕、休耕制度。

除秸秆还田这一快捷的处理办法以外,有专家指出可以利用秸秆中富含营养成分用于饲料加工、食用菌培养料等出路,但要在短时间内通过这些途径来解决这么大量的秸秆问题恐怕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焚烧问题。

3. 解决秸秆焚烧的根本出路探讨

有人说“秸秆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秸秆利用前景广阔。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实现秸秆的工业化利用并形成产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走综合利用的道路。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3.1 加大农业机械研发力度

加强对农业机械的合成化研究,将农作物的收割、脱粒、秸秆回收等功能合成为一体,解决松散秸秆的快速回收和田间高密度压缩问题为运输创造条件,降低收集和运输成本。同时也可以为农民抢农时播种节约时间。

3.2 加大秸秆的就地转化

(1)秸秆还田可以为土地提供N、P、K等有效成分,但要解决好秸秆纤维快速腐烂问题,比如研发出高效秸秆腐熟剂,使秸秆迅速腐烂变肥,降低腐烂过程中热量的释放,使其少影响甚至不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2)将秸秆的就地转化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比如在规划时同步建设就地利用秸秆的沼气能源设施、秸秆气化工程设施等,将秸秆就地转化为CO、H2、CH4等高品位的燃气,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清洁燃气。

3.3 加快秸秆的工业化利用

由于就地转化消耗量非常有限,必须走工业化利用的路子,既解决秸秆的去处问题,又为农民带来收益,将秸秆变废为宝才能彻底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1)作为工业能源使用

有研究表明2吨农作物秸秆的发热值相当于1吨煤的发热值,火力电厂通过专门的秸秆焚烧炉生产蒸汽进行秸秆发电。有报道说已建成采用“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利用秸秆生产生物油的工厂。报道称1吨生物油能消耗2吨秸秆,生物油的发热量是柴油或重油的0.4倍,经过精炼后可以作为车用燃油使用。

秸秆的能源化利用,一方面可以解决秸秆无序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类燃料的使用,对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状况大有好处,应当大力推广。

(2)秸秆纤维利用

秸秆中含有大量纤维,所以农作物秸秆不仅可以作为制造纸浆、包装纸的主要原料,弥补木材资源的不足。同时随着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砍伐森林作为工业原料已越来越不可能,我国人造板工业的原料供需矛盾将日趋尖锐,这为我国秸秆人造板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利用稻、麦秸秆和甘蔗渣等为原料经挤压成形加热固化后,能生产高质量的中高密度板,广泛用于包装、保温、建材、家具材料及一次性餐具,还可以制成可降解的纤维素薄膜,替代不可降解的塑料薄膜。

(3)营养成分利用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小麦为例,秸秆中含有:10%的水分、3.1%的粗蛋白、1.3%粗脂肪、32.6%的粗纤维和43.9%的无氮浸出物,是生产饲料的原料。另外我国在利用植物秸秆生产酒精、酶法糖化、发酵等几个环节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秸秆营养成分的利用会有长足的发展。

(4)炭化综合利用

将松散的植物纤维性废弃物压制成棒(块)状,放入炭化设备中制成生物质炭,同时还可以生产出生物焦油,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4.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秸秆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经济效益可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的研究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起步阶段更需要国家从政策层面上进行扶持,比如加大科研投入、对相关企业进行税收减免等。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消除普通民众对秸秆利用认识上的误解。在不增加农民负担或使农民能够获利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才是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根本途径。

(指导老师: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刘勇副教授)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劳动力需求量的部分。在投入与产出关系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即使把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发展。

2000年,杜鹰主持的农业部课题组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进行了预测:“十五”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8亿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表现在: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内部,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与工业化进步的程度不相称;三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差距。

二、城市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及其转移的制约因素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落后,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增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识;“三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村人口转移带来机遇。

但是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包括传统的户籍制度、差异化的城乡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制度等。加上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乡镇企业发展程度不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为有限;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竞争就业能力较差,多集中在城市传统部门等多重因素,共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总的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渠道包括:农业内部吸纳;就地或者就近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向大城市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劳务输出市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三篇文章:一是将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相结合,以此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根本途径;二是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流动,作为解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重要途径;三是继续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有效发挥农业作为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

具体来说,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存问题,其转移途径和对策选择有以下几条。

(一)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城乡分割体制

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允许自由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可以采取国际通用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办法,以身份证取代户口簿,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制度,尽快以导向性的准入条件替代硬性的进城人口指标控制,相应改变就业、入学、住房等规定,在权利义务方面平等对待新进城镇落户的居民。

其次,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扩大医疗保障、劳动保障、生活保障等社保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科学划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及制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并将农民工以及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如个体商贩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尤其对于农民工在跨省、跨县市流动就业时,社会保险转移的可操作性较差,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

(二)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小城镇建设

加快建设中小型城镇,升级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合理调整城镇结构,尤其是发挥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广泛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

(三)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其劳动力吸纳能力,鼓励农民回乡创业

第10篇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日前,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蓉召开。会上,省委书记杜青林指出,在四川发展新跨越的宏伟事业中,农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采取什么样的增长模式,关系到最广大群体的民生福祉。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是富民兴川的根本大计。他指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是突破传统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出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是抢抓农业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要把现代农业作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点,作为农民持续增收的立足点,作为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切入点,作为全面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支撑点,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杜青林强调,要按照“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要求,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主线,立足现实基础。依托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坚持走科技驱动型、内涵提升型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大宗农产品主产区、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区和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中心、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努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杜青林强调,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一要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夯实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设施基础。要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设备。二要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强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科技支撑。要积极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研发创新体系,积极构建高效率的农业科技转化推广体系,积极构建高覆盖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三要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拓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产业功能。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形态不断丰富、比较效益不断提升。要立足自求粮食平衡,积极构建粮食安全生产体系;立足发挥资源禀赋,积极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立足拓展农业功能,积极构建新型农业业态体系。四要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创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组织机制,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发展农业生产力。要推进一体化运作,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专业化分工,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农业标准体系;推进社会化服务,着力健全农业服务本系。五要坚持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造就传统行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人才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杜青林最后强调,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始终将其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切实增加对“三农”的投入;要切实转变干部作风,进一步提高“三农”工作水平。做到“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任务丝毫不能放除,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弱”。

第11篇

1.粮食安全是经济安全问题。没有一个国家不对本国的经济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发生经济安全问题。经济越是开放,就越要加强经济安全监督管理。从宏观经济管理的条件和能力看,我国经受着全球经济危机的考验;从短期看,粮食经济安全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从长期看,我国粮食经济安全存在不少隐患,消除这些隐患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2.农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动力。结构优化和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长期任务,包括农村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规模经济和集中化等,核心是结构优化和升级。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协调农产品的供需关系,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使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在总量上力争基本平衡,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在变化上保持协调。

3.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三个层次的完整概念,这三个层次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家庭粮食安全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一国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国家粮食安全是家庭粮食安全、个人营养安全的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据我国国情必须从国家粮食安全概念出发,把握粮食安全。

4.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层。在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食物的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基础上。

5.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主要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贫困人口的温饱状况等项指标。不低于95%的粮食自给率;不低18%的粮食储备率;年人均占有量不低于400公斤;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1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6.5亿亩;满足和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食物需求。满足这些条件,我国才能显著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二、稳定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途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农业发展的目标、条件与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过去的资源约束为主转向以需求和资源双重约束为主。农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从供给总量不足的数量问题转变为供求之间因品种和品质不适宜而形成的结构问题和“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1.有效配置农业资源。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农业资源,使之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合同定购制度,使合同定购数量与价格的确定能切实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开辟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加快农业资本积累的步伐,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增长。国家统一制定农产品分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政策,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

2.调整产品品种结构。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通过产品差异占据市场,避开通过激烈的价格竞争争夺市场。从过去的追求数量为主的“增产”战略转向以追求质量和效益为主的“增收”战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3.调整产业层次的结构。根据自然资源、市场情况和相关产业发展,调整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的产业构成,扩大市场需求大的产业的生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产规模,缩小市场需求萎缩的产业的生产,使各产业间相互协调、联动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产业升级,提高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4.调整产品层次的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要考虑资源、市场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避免单一因素造成市场风险。在产品品质多样化、优质化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的专用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跳出“三农”抓“三农”,农业结构调整才会有质的突破。农业产业化就是产品、加工、销售、商品一条龙。实现分户经营的小生产向社会化的大生产并轨,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农民走向市场,进入市场的经营机制,连接生产与市场、市场与消费,在吃饱吃好吃出健康中,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将剪刀差尽量减小。一是横向联合,二是纵向联合。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

6.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抓龙头、建基地的思路,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强化服务功能,创新工作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扶持壮大农产品企业,走“公司+农户+市场”的模式,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7.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帮助广大会员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在市场销售上,做到统一安排、统一价格、统一销售,促使规范运转。

8.专业化,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按照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跨区域制定布局规划,整村整乡推进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一乡一业、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加快培育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和专业乡镇,形成集中连片、联合发展的专业化生产格局,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9.标准化,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示范一批、带动一批,帮扶几户、带动多数”的局面,使新品种、新技术走向田间。10.科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依托。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服务体系,重视农产品的名牌战略,搞好品牌效应。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网络化建设,促成名优产品+龙头企业+农户以及标准化+协会+农户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优势和协会的技术优势和指导带头作用。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搭建农民受教育培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

三、建立起有效的粮食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1.粮食安全风险防范监测指标和实施手段。风险防范机制以最小限度的效率损失为前提。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追求的是一定安全水平下的最小效率损失或一定效率损失下的最大安全水平。风险防范机制采用经济或法律手段,尽量减少行政干预。粮食贸易中的风险防范是粮食安全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其作用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安全体系各个环节的协同作用。风险防范机制应尽可能与国际多边协议相一致。注重控制影响粮食供给和进口能力的因素。将贸易依存度作为监测和控制指标,将使风险防范机制滑向单纯对粮食进出口规模的行政干预。

第12篇

一、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性

1、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变更的必然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特点是人多地少,以为核心的经营方式,目前已面临突出矛盾:农户超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的要求相矛盾、农民因土地承包而产生的恋土情结与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客观需要相矛盾、按福利原则平均分包土地与按效益原则由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要求相矛盾和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社会大生产的要求相矛盾。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才是解决矛盾的根本出路。

2、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业现代化用现代化科学管理办法组织管理农业,由贸工农一体化的规模经营方式取代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农业经营逐步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统一采取新的种养方法,有利于产后销售服务。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容纳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3、提高农业农民收入的需要

目前条件下,多数农民提高收入的主要途径有:种地与外出打工相结合、通过转承包或租赁,种更多的土地,形成适度的经营规模,成为种粮专业户、放弃土地,在其他行业中谋发展求生存。采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能以农为本,靠专业化土地经营来发家致富,它代表着先进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营模式,符合商品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逐步消除小农经济思想。

4、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需要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由于人均耕地少又分散,再加上富余劳动力多,造成农业机械化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没有农业的机械化,无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就无从谈起,因此,农业实现机械化是非常必要的。

5、我国农业与国际农业接轨的需要

加入WTO后,农产品进口关税将不断降低,大量的优质农产品将进口到我国。尽管发达国家工资很高或者说人力成本很高,表面上看,好像搞农业的发达国家缺乏竞争力,但由于它们的农业生产具有高度规模化和机械化特点,所以,农产品价格较低,再加上优质,实际上极具竞争力。我国农业要想在这种情况下参与国际竞争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实行规模化经营,同时实行机械化作业,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否则,根本无出路可言。当然,我们说的规模化经营不仅是指土地面积的扩大集中,它还包括资金和技术的投入等方面。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要认识到不能孤立地推进这一过程,要结合城市化和机械化的发展,要破除旧观念,因势利导,不能在时间和区域上搞一刀切,也不能拔苗助长,要形成一种有效的实施推进机制。

二、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应坚持遵循的原则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慎重行事,不可急于求成。实践证明,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前提下,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流转。要坚持依法原则、自愿原则、有偿原则。土地收益权是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核心,农户的土地收益包括承包土地直接经营的收益,也包括流转土地的收益,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发生流转时,农户有权获得土地流转的土地转包费或租金。

2、坚持经营模式要灵活多样的原则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在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的选择土地规模经营形式,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3、坚持经营者具备相应实力与能力的原则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承包人要懂得经营,会管理,这是关键的关键。实施适度规模经营是手段,最终获取好的效益才是目的。因此在确立承包面积时,要看承包人是否有一定的经营水平,否则会出现产品质量差,经营效益挂帐等不良后果。实践证明,坚持自费投入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因为自费投入要全面考虑,才能本利双收,家庭承包户承包面积越多,成本就越大,其风险和压力也就越大。

4、坚持政府与社会增强相应服务措施的原则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增强以政府部门为主全社会参与的服务意识。土地规模经营顺利推进,关键在于社会化服务的到位。切实增强政府部门服务职能和宗旨意识,积极为土地规模经营提供服务,确保土地流转工作健康发展。

第13篇

关键词:宏观下 林业企业现状 发展出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林业尤其是地方林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这就造成地方经济的片面化发展,不利于全面经济效益的实现,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必须走出一条既经济又环保的高效能发展之路。

一、林业现状分析

1、宏观上,林业资源较少且分布不均衡

宏观来看,我国作为国土大国,其国土优势与森林覆盖率不成正比。我国的森林面积落后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森林蓄积量也较为落后,较少的林业资源不仅不能发挥其环保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经济效益的发挥。就我国林业资源的分布来看,截止到2011年,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净增67.45万公顷,达到8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8.3个百分点,达到77.99%,而西部地区尤其是其西北部地区森林量少,很多地区荒漠化严重,这就形成了严重的地域性差异,而引起林业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距。再就是,我国现存林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天然林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造成林业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进程。

2、微观上,林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经济带动力小

我国的林业资源,就地区性的林业结构分布来看,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现阶段,我国林业生产结构,往往在于对林业本身的开发与利用,而忽视与林业相关的带动化产业的发展,如林业旅游区,林业创新绿色产品等,而片面性的开发,往往将林业生产等同于农业生产或是林业加工生产,这就缩小了林业的贡献范围,林业作为多元化价值主体,其不但承担着环境效益,而且担负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多重任务,而其生产结构上的不合理,造成了一些大农业的发展,以及仅能维持一些大农业中的重要生产部门,这就不利于为地区经济提供多元化供应,影响了地区的轻工业、军用工业、化工业、建筑业等多行业的发展,不利于地区经济全面化发展。

二、林业出路在于走生态经济林业之路

生态经济林业是在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依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实现经济、生物与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生产方式,其独立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我国林业资源的本身状况,以及其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造成我国林业效益的确实,要将林业的综合效益发挥,就需要强能量、高效能的创新林业生产方式,走走生态经济林业道路,也就是说,林业走生态经济林业道路归根结底是由生态经济林业的综合效益决定的

1、生态经济林业之生态效益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经济林业,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改善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态经济林的构成林种多样,因地制宜的林种一方面适应了地区环境的要求,一方面维护着地区生态平衡。森林生态经济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护动植物以及改善生态等多重作用,而环境效益下的多重功能远远超过了林种单独效能以及它提供林副产品与木材的价值。例如,随着林业发展,大兴安岭地区,加大生态防护育林工程建设,第一期“天保工程”实施10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就2011年,全年完成人工造林66.7公顷,育苗41公顷,零星植树68600株,封山育林面积111029公顷,义务植树50万株,而森林面积的优势,使黑龙江大兴安林区成为中国最大的生态氧吧,有调查显示,林区仅新增森林蓄积可吸收二氧化碳2.2亿吨,释放氧气1.93亿吨,同时,林种的优化,经济林的种植,不仅发挥了经济林的环境效益,由于木材产量的增加也带动了木材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多种经济的发展。

2、生态经济林业之经济效益

生态经济林业是生态与经济的结合体,其发展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林业是将资源优化配置,以林分结构的优化,林种的调整等方式,实现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同时,为建筑、造纸、轻工、化工等各行各业提供丰富优质的基本材料供应,实现地区林业带动的经济发展的目的。一些地区因地制宜,将特色化的经济林引入林业建设中,调整生产结构,发展一些林业养殖、林业加工以及林业培育种植等产业,实现了生态经济林带动农业发展,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大兴安岭至今抚育改造出材量593213立方米,带动生产大量林副产品,直接上缴利税费170多亿元,就林业个人收入来看,人均收入年均增收近千元,这有效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林业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收入进入人们腰包,这就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生态经济林业之社会效益

生态经济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现,直接刺激了社会效益的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促使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在提升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有力的缩短了城乡差距,利于社会共同致富目标的实现,就地区而言,缓和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实现着社会的共同进进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生态经济林业道路是针对林业发展中的自身资源问题以及发展结构问题提出的一种产业化结构调整的策略与发展方式,其实现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取得发展,实现效益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金李萍,朱振贤. 生态经济林研究进展[J]. 林业科技情报, 2009,(03).

第14篇

尊敬的老党员:

在“七一”节来临之际,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同志向您致以节日祝贺,祝您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阖家欢乐,万事如意!ァ 谀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农业局党委的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HTH〗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取得很大成就。农业局是农业执法主体,为切实履行好行政执法职责,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建立了农业执法组织,配备了行政执法人员,对农药、种子、肥料等农资进行综合行政执法,整顿规范了农资市场,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安全的外部环境。农业标准化生产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更多挑战,根本出路在于农业国际化,关键在于实施农业标准化。为此,农业局积极争取,市里投资300万元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现在,我们正抓紧做好认证资质申报工作,争取省级认证,提高中心的检测水平和能力,为我市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HTH〗农业企业管理有了较大提高。对农业局直属企业加强了管理,提高了企业生产加工能力。近几年,累计加工出口各类蔬菜14万吨,创汇1.2亿美元,收购农产品向社会投放资金7.5亿元,直接带动基地6万亩,辐射基地9万多亩。党委自身建设上了新台阶。新一届党委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新上了取暖设施,为科室配备了微机、复印机等办公设施,新装修了接待室,机关面貌焕然一新。

尊敬的老党员,这些成绩的取得,您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您一如既往,继续关心农业局党委的工作,开创农业局工作的新局面。

第15篇

尊敬的老党员:

在“七一”节来临之际,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同志向您致以节日祝贺,祝您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阖家欢乐,万事如意!在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农业局党委的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HTH〗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取得很大成就。农业局是农业执法主体,为切实履行好行政执法职责,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建立了农业执法组织,配备了行政执法人员,对农药、种子、肥料等农资进行综合行政执法,整顿规范了农资市场,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安全的外部环境。农业标准化生产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更多挑战,根本出路在于农业国际化,关键在于实施农业标准化。为此,农业局积极争取,市里投资300万元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现在,我们正抓紧做好认证资质申报工作,争取省级认证,提高中心的检测水平和能力,为我市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矗〖HTH〗农业企业管理有了较大提高。对农业局直属企业加强了管理,提高了企业生产加工能力。近几年,累计加工出口各类蔬菜14万吨,创汇1.2亿美元,收购农产品向社会投放资金7.5亿元,直接带动基地6万亩,辐射基地9万多亩。党委自身建设上了新台阶。新一届党委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新上了取暖设施,为科室配备了微机、复印机等办公设施,新装修了接待室,机关面貌焕然一新。

尊敬的老党员,这些成绩的取得,您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您一如既往,继续关心农业局党委的工作,开创农业局工作的新局面。

农业局党委

×××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