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旅游文化鉴赏范文

旅游文化鉴赏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旅游文化鉴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旅游文化鉴赏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我县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发展新项目为重点,加快提升我县文化旅游商品研制开发生产能力,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强化旅游服务功能;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途径,挖掘、抢救、弘扬传统民间工艺技术,有效利用乡村资源,扩大就业,带动地方农副业、加工制造业和商业的发展,把小商品做成大产业;以营造新环境为目标,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精品,建立诚信、规范、高效的文化旅游商品营销体系,树立旅游特色形象。

二、开发目标

结合建设赣粤边际区域性休闲旅游名县的目标,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打造文化旅游商品品牌精品,推进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力争在3-5年内,打造出省内外知名旅游商品品牌3-5个,实现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25%以上,创汇能力占30%以上。

三、开发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加强政府引导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我县文化旅游商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并通过市场化运作,采取资产重组、股份合作、项目技术人才引进、出资冠名、加盟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等形式,建立产学研一体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旅游商品的专业公司,由企业针对市场需求设计生产具有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旅游商品。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本地的资源条件和优势,通过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等手段,以文化、艺术、实用等表现形式,将的人文和自然特色从各类文化旅游商品中体现出来。

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根据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具有“特色性、观赏性、便携性、宣传性、多价性”的文化旅游商品。特别是在产品的实用性与深加工和产品包装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做到“新、优、奇、特、美”,既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又能吸引或刺激游客的购买欲望。

四、开发重点

1、赖布衣风水文化纪念品系列。依托赖布衣风水文化和神仙寺宗教文化,开发独具特色的风水文化纪念品和宗教文化旅游商品,如赖布衣罗盘、风水轮、风水十二生肖、赖布衣纪念书籍、万仙邮票、文化衫、宗教商品等系列产品。

2、特色工艺品系列。充分挖掘并发挥我县民间传统工艺的优势,研究开发系列能体现历史文化特色、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的根雕、竹雕、竹编、剪纸、绣花、客家布鞋、客家服饰头饰纪念品(风铃帽、围花帽、围裙、手袋、肚兜、本命年红腰带)、休闲客家服饰、绣花壁挂、沙发背垫等家居日常生活用品。

3、特色食品系列。充分利用我县的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开发土特产类旅游商品,如传统工艺榨油(高山茶油)、客家娘酒、手工米粉、酸菜王、甜菜干、烫皮、瓦角丁、油炸米果、芋丝、花生巴、盐蒸花生、炒花生、盐水鸭蛋、纯正蜂蜜、脐橙、云台山茶、清凉茶、胜仙面条、地瓜片等特色食品加工类,充分发挥传统制作工艺的特点,开发绿色土特产品系列。

4、文物衍生品系列。依托丰富的物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汲取其中的一项文化元素或一项造型(如瑞狮头像、风铃帽的八仙图及其他象征吉祥的图案等),从观众角度出发,研究消费对象需求,将古老深邃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为传统文化符号,开发成文物纪念品或渗透到图书、装饰、音像制品等日常生活用品中去。

5、香港母亲河之旅纪念品系列。重点以香港母亲河—九曲河的山、水资源为依托,借助吴为山教授“香港母亲河”雕塑作品的影响力,开发“母亲河”雕塑小品、“母亲河”玻璃饰品、纯净水,并结合消费者的需求与家居饰品的各种风格,开发“母亲河”家居饰品系列。充分利用香港母亲河的秀丽风光,依托宣传、旅游、文化、邮政等部门,整合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旅游文化等制作艺术摄影画册、山水画作品集、竹编彩绘、电子音像制品,与邮政部门开发纪念信封、邮票、明信片、拆页等,制作系列高品味和具有收藏价值的文化旅游纪念品。

五、具体措施

1、成立文化旅游商品开发领导小组。为加强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的宏观指导,成立由县委常委钟鸣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李小菊任副组长,由县委宣传部、发改委、经贸局、旅游局、文化局、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管委会、科技局、农业局、商业办、广电局、邮政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文化旅游商品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我县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工作,定期研究确定我县旅游商品开发重点与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管委会,主要负责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的日常工作。

2、建立规范的旅游商品研、产、销良性运行机制。在重点园区“神仙文化园”、“赖布衣风水文化大观园”建立一个社会化、规模化的集旅游商品的设计研制、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园中企业。在历市镇、天九镇、岿美山镇形成“旅游商品的开发公司订货—农户手工艺作坊加工、企业生产—公司收购—批发商—零售商”的产供销一条龙联营模式。各个旅游景区可根据产品特点结合旅游活动项目、新农村建设开发形成“前店后坊”、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开发模式,开辟参观游览、试制体验和购买相结合的经营试点。在县城龙亭北路建设特色购物一条街,火车站、汽车站、购物广场建立规范的旅游商品定点销售网点,以满足游客购物需求。

3、建立文化旅游商品宣传和市场营销体系。加大对我县文化旅游商品宣传力度,并通过各类节庆会展活动集中展示旅游商品,不断提高文化旅游商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组建旅游商品招商项目库,利用各种渠道(洽谈会、交易会、博览会等)积极寻找合作商家,加快我县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步伐。

4、建立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激励制度。每年组织一次“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十佳”评选活动,评选出的旅游商品列入该年度政府指定采购名录,该旅游商品生产单位优先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对获评省级以上特色旅游商品品牌的生产单位,由县政府一次性奖励5—10万元,并由县科技局积极向上争取科技费用。

六、开发保障

1、每年县财政在旅游发展基金中列支50万元用于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奖励和宣传营销。

2、鼓励投资兴办文化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对新办的文化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享受《县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投资优惠办法》。鼓励举办妇女创业学校,培训剪纸绣花、客家服饰头饰制作等民间手工艺。

3、支持重点旅游园区采取产、学、研、旅多家联名方式开发生产文化旅游商品,对列入计划的重大技术和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政府部门优先给予贷款贴息和资金扶持。

第2篇

【关键词】旅游语文教学;古村建筑;传统文化鉴赏

中国分类号:G633.3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古老传统的情怀似乎淡了不少,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农家村寨,古老建筑却依然保留了下来,它具有独特的传统建筑文化魅力。在古村建筑旅游景点简介,以及导游词的写作和解说等教学中,旅游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古村建筑的传统文化意蕴,提高文化鉴赏能力。

一、古村规划设计体现的天人合一理念

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其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其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它具有耐久性,是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忘或丢失。虽然古村当初并不全是为了纪念而专门建筑的,但到了后来,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古迹,成为人们欣赏的历史文化。

笔者的老家如岗湾,以及对面同宗祖的学舍村,地处鄱阳湖畔都昌县的苏山乡,是两个古村落,有着千余年历史,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古朴的明、清及民国时期建造的数百栋徽派民居建筑,砖木结构为主,虽然经受大自然严峻考验,但数百年来依然耸立。古村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左青龙、右白虎”是古村规划设计的主要特征,房屋多呈“座北向南、座西向东”特点,房屋冬暖夏凉、便于通风采光。或有人粗浅地认为这是“风水先生”的封建迷信之说,其实这里面有一定的科学性,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是一门风水学问。现在有的大学还将“风水学”列为选修课程。

如岗湾,村庄依山傍溪,房屋因山势而建,前面是一个大的开阔地。规划布局十分讲究,整体座北朝南,分湾东、湾西两大部分,中间由龙筋(山)埂自然隔开,村前是公路,村后背靠东西走向的灯山山脚。村庄“左青龙,右白虎”特征明显,总体呈“丁”字型。总祖厅建在龙筋埂右边的山凹里,前面是龙筋埂右转弧形800余米长段的青龙嘴,周边花岗石砌垒,有如城墙之形势,坚固而气派。青龙嘴上绿草如茵、绿树成荫。村前广场正前方是特制露天戏台(祖厅旁边还建有室内戏台),周边可容纳万人看戏。祖厅正门前方的两边是官家(或大户人家)标志的旗杆石和上(下)马石,再往前,是纵向排列的三口人造活水圆形池塘:上塘规定洗菜,中塘只能吃水,下塘专供净物。祖厅左边(左青龙),是龙筋埂以东的整齐一字形纵向排开的20余栋湾东房屋,一律坐西(背靠龙筋埂)向东,湾东分部祖厅与总祖厅结构相同,只是房屋门前三口池塘一律为方形。总祖厅大门的右边(右白虎,所有房屋前沿线与祖厅大门前沿线平行),是整齐一字形横向排开的20余栋湾西房屋,一律坐北(背靠灯山)向南。总祖厅左边(湾东)和右边(湾西)各辟有三条深巷,经左转右拐,或右转左拐直通到村庄主行道。村里所有道路均由规格花岗石铺砌,雨天不用打伞、穿上胶底布鞋也能从这家走到那家,从村东跑到村西,不湿衣鞋。整个村庄是弄接着弄,巷通着巷,家连着家。平常将连通门一关,独成一家一户,遇有婚丧喜庆,连通门户都敞开,全村为一个大家庭,帮忙理事方便极了。特别是一茬又一茬的“儿童团”,更是生龙活虎,在这曲折多变、类似迷宫布局的村庄里,上演了无数场“童子军迷藏战”。

古村这里东连瓷都景德镇,南接鄱阳湖波澜,西望匡庐秀色,北通湖口九江。村人生生不息,代代血脉传承,发展成为当地的大村庄。其历史积淀和神韵孕育了村民的智慧与秉性,同时也造就了独特的地域建筑文化。开村之初,吃苦耐劳的人在周边开荒种地湖口,精明能干的人到外地做生意赚钱,尤其是到景德镇做瓷器活。景德镇与婺源(中国最美乡村)临近,村民赚足钱之后,引进徽派建筑风格,回到村里大兴土木,建造与婺源如出一辙的徽派房屋,令家乡享有“小婺源”之美称。

二、古村建筑表现出的文化意蕴

民居古建筑不仅讲究外形的恢宏、奇伟,而且刻意追求屋内的装饰美。传统的徽派建筑木雕、石雕、砖雕等艺术极大地丰富了这种装饰内容。从建筑学和美学两个方面展示着自身的生命力,它不仅体现了先民的智慧与伟大,也表明了建筑与雕刻装饰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尤其是木雕,艺术形式与建筑物装饰和实用完美结合,既考虑到美观,给人以艺术熏陶,陶冶人们情操,又考虑实用,有利于建筑的坚实耐用,在选择材料、确定内容、构图制作时,都立足于装饰角度来思考题材的表现手法。

如岗湾、学舍村古建筑屋檐下方的工艺木雕,栩栩如生,或狮子彩球,或双龙抢宝,或双凤朝阳;天井两旁的窗花雕刻,巧夺天工,或是四季名花图案,或是人物故事天仙配、八仙过海等……这些雕龙画凤的宝贝无不透出幽远古朴的气息。

古村有大三进、小三进,大八间、小八间等数十栋棋盘老屋(类似北京的四合院),但又各有特色:“天花”、“进藻”,多姿多彩;飞檐斗拱,形神各异。房屋用天井采光,屋上雨水从天井下落(即,四水归堂),进入地下暗管道流入池塘(又称四水归塘),象征财不外流。整栋屋不向外开窗,除了安全保障外,还象征着财不外露。

远远望去,成群的古建筑鳞次栉比,青砖、灰瓦、白檐,山头、转角、马头墙,风格独特,古色古香。村内巷道纵横交错,村前池塘明清如镜,村外群山环抱连绵,惹来《聊斋》《牡丹亭》《铁血共和》《风雨下钟山》等影片剧组现场狂取镜头。在村里土生土长,后来走进城市的村民,留下不少难忘的童年趣闻,总免不了迷恋乡里古村,禁不住梦中回放棋盘老屋的生活剪影;许多世居城市的村民,唯愿经常回归乡里,着意观赏气势恢宏的徽派建筑风格,顺便寻觅先祖景德镇官窑瓷器珍品之踪迹;更有慕名前来的文人墨客、记者编导和游客们驻足古村采风、摄影……

第3篇

关键词: 岷江上游地区; 藏羌民族; 民间; 旅游文化

中图分类号: G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088-02

一、民族民间文化概况

岷江上游地区,拥有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藏羌文化,尤其是活态的非物质形态的民族民间文化,它们以固态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为依托,表现出颇为丰富又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其主要情况如下:

1. 音乐:从民歌看,藏、羌民歌包括山歌、劳动歌、酒歌、舞蹈歌以及祭祀、丧葬歌五大类,以及某些特定习俗或用途的民歌(如羌族的“出征歌”)。羌族、阿尔麦藏及部分嘉绒藏族、白马藏族均有二声部或多声部民歌,如羌族北部地区的“古纳”、“尕罗”(山歌)、“沙蒙”(劳动歌)等,阿尔麦藏族的“纳玛”(酒歌)、“色娄”(男女对歌),嘉绒藏族的“嘛呢”(祭祀歌)。最具特色的是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唐诗中的描写。

2. 舞蹈:阿坝州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容丰富、特点突出。在九寨沟县,既有安多藏族草地风味的“卓”舞,又有白马藏族的“攫(所谓“十二相”)、“圆圈舞”、“火圈舞”;在理县,嘉绒族舞蹈则有“达尔嘎”、“五屯卓”等。而在多民族共居的松潘县,重要舞种有羌族的“莎朗”、“铠甲舞”,还有回族的“花灯”,而回族“花灯”又是极少有的流传下来的回族舞蹈品种;在羌族主要聚居区域茂县和汶川,除了“莎朗”、“铠甲舞”,尚有“布兹拉”(羊皮鼓舞)、“巴绒”(礼仪性舞蹈)等。

3. 戏剧:羌戏和藏戏都属于具有原始艺术魅力的戏剧。羌戏是一种古老别致的仪式性民间戏剧,又称“释比戏”。羌语中,“释比”是巫师的称呼,日常生活中,他们主持各种祭祀仪式为人驱邪治病解祸,主持婚丧嫁娶。羌戏的剧目有《羌戈大战》、《木姐珠与斗安珠》,以及《 斗旱魃》、《众母舅祈雨》等。其表演原始古朴,有浓厚的民俗气息。作为中国藏戏的分支之一,四川的藏戏主要分布在甘孜和阿坝,阿坝的藏戏又包括安多藏戏和嘉绒藏戏,剧目除了《文成公主》、《朗莎雯波》、《顿月顿珠》等八藏戏外,尚有新编历史剧《牟尼普赞》等。

4. 民间工艺:无论藏还是羌,服饰工艺、新织工艺、刺绣工艺、金属工艺等等,都丰富多彩。如羌族挑绣,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是羌族妇女的必修课,从小就受训练。图案多取自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花草、瓜果、飞禽走兽之类,内容多表现吉祥如意,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是古羌文化的写照。其针法除挑花外,还有纳花、纤花、链子扣、平绣等,不同的针法形成多样的风格。按传统习俗,几乎每个羌族妇女都有自己的挑花腰带、围裙和胸兜。

5. 节日风俗:有藏历年、羌历年、若木纽节、黄龙寺庙会、羌族转山会、回族开斋节、牟尼沟卓锦节、松潘节,等等。尤其是民族传统节日,可谓各民族繁衍史的“活化石”,是其生活习俗、宗教文化、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具有很高的研究、开发、利用价值。转山会又称祭山会,乃羌族传统习俗之一。

二、民族民间文化与当地旅游开发

就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而言,九环线上拥有“九寨沟格萨尔王营盘”、“九寨沟藏羌风情晚会”、“山菜王”、“桃坪羌寨”等具有本土特色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项目,初步形成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大阿坝文化旅游网络。

民族民间歌舞对岷江上游旅游业的文化注入,丰富着旅游的人文内涵和提高着旅游的人文色彩,同时也创造了令人羡慕的市场效益,这在九寨沟等地有鲜明体现。如今,仅仅在九寨沟风景区内,就有十几家民族艺术歌舞团(并非公办性质,乃社会力量组建的民间职业剧团),每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如今,对于远方的游客来说,白天观风景,晚上赏歌舞,已成为九寨沟旅游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汶川的三江生态旅游区,也有类似的民族歌舞表演。如位于三江的潘达尔酒店,其周末晚会就融藏、羌歌舞、民俗于一体,既有舞蹈“萨朗”、“花儿纳吉”,又有体育类游戏“推杆”,还有融人羌族祭祀民俗、婚姻民俗的节目,给游客带来愉快的精神享受。有别于九寨沟的民间职业剧团这里的演员们则全是店里的年轻服务员。该酒店外形系藏式建筑,内部装修在汲取民族风格的同时又很现代化。该酒店名称也很有意思,据知情人讲,“尔”即尔玛指羌族,“潘”即番指藏族,“达”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中是“和”、“秘”的意思,显然经营者意在借藏、羌文化树立企业形象和招引游客。

又如茂县的餐饮企业“山菜王”,如今已是名声在外的企业。不但其硬件环境布置全部采取羌民族风格,而且吸收羌族民俗为来宾们进门时举行隆重而富有特色的迎宾仪式,并以羌族姑娘歌舞伴餐;让来宾在享受有地方特色的口福之乐时,也实实在在地欣赏一次羌族民间文化风情。“山菜王”经营者对羌族民族民间文化的吸收和利用,正是促使该企业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目前存在和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一)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岷江上游地区除了九寨沟等地外,绝大多数地区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尚停留在家庭和作坊式阶段,成规模和大的企业还没有。事实上,“西部开发”的大背景下,对藏、羌民族节日风俗的开发,对羌族挑绣等民间工艺产品的开发,对藏戏、羌戏、回族花灯、民族歌舞等表演艺术的开发,对各种民族性游艺娱乐文化的开发,从以人文为旅游注人鲜活灵魂这个大目标看,其中可供大做文章的空间还很宽阔。这里,对于这些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的价值认定,从上级部门到一般民众,都有一个提高认识水平和强化自觉意识的问题。

(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岷江上游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也有面临变味、流失甚至断绝的危险,具体表现在:

1. 年轻一代不学、不说羌语

据了解,年轻一代不学、不说羌语的现象在沿江顺公路的交通发达地区十分突出。羌族是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语言对于维系一个民族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如果羌族在现代化进程中连民族语言也丢失了,其后果的严重性当不言而喻。这说明现代化进程在推动族往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使少数民族文化面临严峻挑战,实质上它反映出相对处于文化弱势地位的某些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认识不足以及民族文化自信心缺乏。

2. 羌笛演奏无继承人

羌笛是羌民族最具特色的乐器,乃中华音乐文化的瑰宝,自西汉以来就闻名于史。“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己”,这是汉代马融《笛赋》中说的。据了解,目前在九寨沟里的某些文艺晚会上,游客有时也能见到吹奏羌笛的表演。不过,调查得知,目前在羌族地区,真正会演奏羌笛的人数在10人以下,而且年龄最小的也在50岁以上。除此以外,羌族独具特色的多声部民歌,目前会演唱者也是寥寥无几。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音乐文化遗产几乎没有年轻的传人。

住宅追求时髦

3. 房屋装饰追逐时髦

经都江堰沿岷江河谷而上,公路两旁新盖的羌族民居尽管仍依照本民族建筑“累石为室”的传统,但在片石垒砌的外墙面上大多贴上了白色的瓷砖,显得非常刺眼。诚然,随着时代社会发展和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希望将自己的住宅按照他们眼中的“时髦”方式加以美化,这愿望和要求无疑都是合理的。然而,当地人这种以贴瓷砖为“时髦”的选择,在今天大城市的人看来已是过时的。试想,在通往九寨沟的这条黄金旅游线上,在这个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一个域外旅游者或考察者兴致勃勃地到来,一路上所见都是这贴着西式白色瓷砖的所谓民族建筑,会留下什么感受和印象,这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 王大悟.论羌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J].旅游科学,2009(02).

[2] 伍鹏.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01).

第4篇

关键词: 旅游文化 信息化 教学设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2012年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的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一次引发了教育的重大变革,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成为现阶段教育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教育信息化在教学活动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关键在于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统筹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引导学生从“听、记、背、练”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向主动探究学习方式转变,以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1]。

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具有目标制定的多元性、学习的自主性、评价的动态及时性及信息技术的支撑性的特征。信息化教学设计顺应了课程改革的趋势,为课程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崭新空间。本文以“探访帝陵”单元工作任务为例,探讨了《旅游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步骤和过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困难,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体现了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同时引发了一些反思。

一、《旅游文化》课程单元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旅游文化》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开设在第二学期。学生在此之前学过了《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地理》等前导课程,对旅游有了一定认识。《旅游文化》课程是对各种旅游景观背景文化的深入阅读,同时为后续的《导游业务》及《旅游线路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课程选用的教材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庞杂且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我们结合导游岗位实际调研的需求分析、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等进行二次开发,并补充与江苏旅游有关的知识,设计与工作情境相一致的课程内容。

将原来泛讲的章节重新整合为七大模块(见图1),以提升学生的文化鉴赏和讲解水平、激发学生对人文旅游景观的兴趣为目的,开展项目教学。其中建筑文化模块设计了三个项目:项目1走进宫殿,项目2探访帝陵,项目3寻访民居。其中,项目2由两个任务组成,任务(1):了解陵墓建筑形制变迁,任务(2):探究陵墓建筑文化内涵。本次教学设计选取的是项目2探访帝陵中的任务2探究陵墓建筑文化的内涵,2学时。

图1 《旅游文化》教材内容整合后框架体系

2.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宫殿建筑文化赏析的内容,但是帝王陵墓建筑的选址、地面建筑布局和建筑样式又隐喻着怎样的文化取向?如何改变游客把游览文化意蕴深厚的陵墓建筑景观简单等同于“看坟头”的想法?他们一知半解,而且对陵墓旅游资源不感兴趣,但陵墓建筑文化内涵感知难度较大,因此尝试借助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化手段完成本单元教学。

3.教学目标。

由教学的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了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理解陵墓建筑基础构件、选址布局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掌握陵墓建筑旅游文化鉴赏的一般方法;形成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传播和传承文化的意识。

4.重点难点。

随着旅游经验的成熟,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对文化欣赏的需求越来越显著,导游人员也面临向文化型导游转型的挑战。因此确定了教学重点为探究陵墓建筑选址、布局的文化内涵,难点为导游服务人员应如何正确推介和引导欣赏陵墓建筑旅游文化。

(二)策略选择

陵墓建筑旅游文化教学单元文化内涵感知难度大,不便于现场实践,而且课堂用时有限。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最优化,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任务驱动、情境创设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种信息资源和手段,以明孝陵为切入点解读深厚的陵墓建筑旅游文化,解决学习困难、启发学生找到文化鉴赏和讲解思路,进而举一反三,达到教学目标。

学生则依托《旅游文化》课程学习平台,共享资源,进行学习交流、在线评价等活动,并融入了明孝陵虚拟导览交互动画及趣味游戏,使课堂突破了时空限制,将枯燥乏味的文化知识多样化、生动化呈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过程实施

根据学生的一般学习和认知规律,将整个过程实施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中学习阶段及课后拓展阶段。本次课中学习为2课时,通过完成两个子任务学习本节内容,共计90分钟。其中包括创设情境、实施任务和归纳总结。

1.课前准备――了解任务,构建小组。

首先,学生在课前通过学习平台获取工作任务,组建学习小组,查阅相关资料,观看明孝陵有关视频资料,同时熟悉与配合课程制作的《明孝陵虚拟导览》的操作,进行知识准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搜集历代帝王陵墓布局图片,对孝陵里各单体建筑的建筑构件按类型进行梳理形成表格,完成代表性帝陵差异分析。

2.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动画导入。

课堂上,通过动画导入任务,创设导游工作情境:假设你就是本次重访明孝陵文化之旅的导游员,怎么把明孝陵所体现的建筑礼制和文化内涵介绍给客人?从哪些点切入,唤起游客重游兴趣呢?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图2 学习单元教学实施过程步骤图

3.实施子任务一。

(1)师生互动,初识文化。

借鉴前节宫殿建筑所学,教师引导学生可从建筑构件如台基、屋顶等入手探究陵墓建筑的文化意蕴,接着学生对课前梳理好的建筑构件类型分小组进行讨论和文化注释。根据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建筑构件类型如须弥座台基、重檐庑殿顶、脊兽等所反映的凸显等级的礼乐精神,完成对陵墓建筑文化的初步认知。

(2)课堂游戏,巩固新知。

为了更好地掌握单体建筑的文化符号特征,学生在学习平台通过趣味游戏(如选屋顶、数门钉等)巩固知识,不仅复习了前节所学的古建筑构件的内容,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自查对陵墓建筑基本构件的文化内涵的掌握程度。

(3)模拟练习,迁移应用。

之后设置知识应用测试环节,学生按要求对学习平台中图片资料如十三陵的长陵的各单体建筑进行文化符号解读,写出建筑构件文化内涵解说词,及时上传并选出小组代表展示,根据导游讲解规范师生共同点评。

至此,子任务一完成。以上是从单个“点”的微观层面分析陵墓建筑的文化内涵。那怎样才能引导客人全面系统地欣赏陵墓建筑文化内涵,则必须从点到面,从宏观视角解读,由此引出子任务二。

4.实施子任务二。

(1)分析选址,寻访文化。

回忆课前所学视频,就“朱元璋令灵谷寺迁址”设问,请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明确两个文化解读方向,一为选址,一为布局。带着问题,由学生根据虚拟导览动画提供的对应的知识链接,分析讨论陵墓选址与风水的关系,并通过小组协作尝试在明孝陵区域的卫星图底图上对其风水特征进行标注,进一步熟悉帝王陵墓建筑选址上独特的文化内涵。

(2)研究布局,品读文化。

让学生打开学习平台中课前完成的秦汉―明清时期帝王陵墓建筑布局,总结明孝陵独特的布局特征。为了帮助学生深入解读布局内涵,学生完成明孝陵建筑布局图片拖动趣味游戏,并将结果与北斗七星图比对,提示学生帝王陵墓多采用天宫、星宿图的一般规律和隐喻“魂归北斗”的文化意蕴。

继续通过虚拟导览的导航,引导学生与故宫建筑群布局对比,发现明孝陵陵墓主体建筑区三进院落特征,进而归纳出“前朝后寝”、“事死如生”的陵墓布局思想。

(3)解说文化,及时互评。

各组学生尝试根据前面所学完成明孝陵选址文化或布局文化的解说词,并派出1名代表配合视频进行解说。其他同学根据课上所学的陵墓建筑文化鉴赏思路进行即时评价。学生相互借鉴、彼此启发、协作探究,共同建构起陵墓建筑文化赏析的思路和体系。至此,子任务二完成。

5.归纳练习。

(1)自我小结,解说录制。

以上任务完成后,每位学生根据各自掌握程度的不同,选择明孝陵景区的某一景点创作300字左右的文化导游词,配合课前各自完成的明孝陵PPT利用录屏软件录制讲解后上传学习平台。

(2)互听解说,师生共评。

课后师生登录平台,观看视频,并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此外可以将推选出的优秀的作品保留并优化整合,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教学资源库。

6.课后拓展――下载练习,分析比较。

此外,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继续完成一次能力拓展任务,尝试将明清帝王陵墓文化的解读方法应用到其他帝王陵墓―清西陵、伟人墓―中山陵、名人墓―筠园(邓丽君墓)的文化解读之中,并撰写文化之旅推介文案,从而归纳出陵墓建筑类人文景观的文化鉴赏和推介技巧,构建完整的讲解知识体系。

(四)效果反馈

本次教学实施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为辅,结合多元化的评价使之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课程学习平台、虚拟导览动画软件及趣味游戏整合了学习资源,以信息化手段化解了枯燥的文化课程教学的困难,拓展了教学时空,提高了教学效率,破除了学生的畏学情绪,同时满足了智慧旅游和文化旅游背景下旅游从业人员向文化型、专家型转型的要求,实现了教学目标。总的来说,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使晦涩的文化知识更加生动、立体,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有效帮助学生掌握陵墓建筑文化鉴赏的一般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高阶思维,为后续的导游讲解、线路设计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信息化手段的优势。

二、教学设计后的反思

(一)领会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

技术的发展使得课的“结构”和“形态”都发生了改变,同时“教”、“学”和“评”的工具相应也发生了变化。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是信息化教学实施的关键。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包括树立现代教学观念,运用系统方法、恰当使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效果等方面[2]。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因此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是学生进行认知的工具,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不足,加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改变单一的学习形式和交流模式,但不能为了追求信息化而盲目地将技术与内容嫁接,教学设计才是信息化教学的核心。

(二)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体,教师在通晓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首先要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信息化思维进行课程分析,才能确保对教学知识点、技术点和技能点的正确提炼;其次,要掌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如选择恰当的媒体表现教学内容,借助最佳的功能实现教学互动等,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单元内容有机融合,才能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能力是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要保障。此外,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信息化教学设计更强调学生的“学”,关注学生是否能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3]。因此,学生也应该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素养,学会在信息环境下自主学习,并在学习方法和认知调控方面不断积累和反思,促进他们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强调教学设计的差异性和可操作性

在本单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我们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制订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但是并非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采用这一流程步骤。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在教师、内容、方法、互动和评价方面有别于传统课程,并有所创新,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方式。在设计过程中要本着优化教学、提高效率的宗旨,充分考虑不同学科课程及课程内容之间的差异,根据教学要求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资源,强调设计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寅龙,李前进,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6):15-17.

[2]曹熙斌,杨方琦.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6,(9):56-60.

[3]李园园,李勇.高职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J].2014,(15):1-4.

第5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 旅游文化课 重要性

旅游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又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由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三大学科支柱支撑,它的课程设置同样由这三大学科专业课程组成。旅游文化课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基础课,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下文将围绕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文化课程的重要意义集中论述,以此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水平,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一、旅游文化的概念

长期以来,学界对旅游文化的定义没有统一的定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其一,“物质和精神文化综合说,”即“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其二,“旅游主体文化说,”即“旅游文化是旅游的人化,也即旅游者的文化”。其三,“旅游客体文化说,”即“旅游文化是指与自然风光、古迹遗址有关的历史掌故、民俗文化、文学艺术、传说故事及百科知识等”。其四,“旅游介体文化说,”即“旅游文化主要是指旅游组织者为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需要所采取的各种文化措施以及接待人员在接待工作中表现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修养”。其五,邹本涛、谢春山教授给旅游文化最新的定义即“旅游文化是人们的旅游体验与介入过程及其精神产品的总和”。

二、旅游文化课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地位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由三大支柱支撑的,即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旅游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问题,文化是旅游的精髓和灵魂,是推动旅游发展的原动力。研究旅游,无论是将它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还是将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都离不开文化”。旅游文化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一门主干课、必修课,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目前它不仅仅以一门课程而存在,其地位在逐渐提高,一些学者甚至提出:旅游文化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旅游文化学”。还有学者指出“旅游文化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具体的研究方法和足够的经世致用价值,也就是说旅游文化学具备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的三大基本条件”。

三、旅游文化课的重要性

(一)体现旅游文化课的重要地位

虽然当前旅游文化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种种研究表明,它逐渐被学界重视,它的学科地位在逐渐上升,它不仅仅以一门课程而存在,更应该以一门学科对待,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文化课程正是体现了旅游文化课的重要地位。

(二)丰富学生知识

旅游文化课讲授的内容十分丰富,具体涵盖山水文化、聚落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烹饪文化、酒文化、茶文化、诗词文赋文化、书画雕刻文化、戏曲歌舞文化、工艺美术文化等,这样全面而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极大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三)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旅游景观中积淀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各种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建造工艺、图案雕刻等,都反映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文物古迹直接展示出历史文化;作为旅游流动资源的民情风俗,有关景物的诗文与神话传说等旅游文学,承载着民族的性格、心理、精神、伦理道德等。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将旅游景观鲜活地展示给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深入学习,进而挖掘旅游景观中蕴含的民族文化。通过观赏旅游审美对象,学生自然会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

旅游文化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包含有地理学、文化学、心理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学、建筑学、宗教学等学科知识;熔文物、古迹、书法、绘画、雕刻、篆刻、音乐、舞蹈、园林、建筑、庙宇、服饰、烹饪、民俗、风尚等为一炉。通过这些知识及实物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发现、感知、鉴赏其中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生活美;培养他们正确、积极的审美价值取向,提高学生鉴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健康的审美观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铸就良好人格品质。

(五)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旅游文化课程基础知识包括两部分:其一为旅游文化概念、结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规律等。其二为具体的各种景观文化,诸如山水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文学艺术文化等等。

综上所述,旅游文化课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才能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辽.漫谈旅游文化.中国旅游报,1987

第6篇

《旅游审美概论》是一部赏心悦目的教科书。开卷之前,先从教材封面说起,南开大学出版社编辑别具匠心的封面设计便先引人入胜:“飞马踏燕”眺望“学海之舟”的上部构图,告诉你这是一本关于旅游的教科书;“大树”立于“文海”(由文字组成的涟漪)之上的右部构图寓意旅游的灵魂是文化,只有基于文化的旅游之树方可枝繁叶茂,生命长青;“专家讲课”的朱红印章颇具中国传统文化风韵;封面题记“旅游是审美的散步,审美是旅游的精魂”可谓点睛之笔,使你感受到“诗情画意”的内容扑面而来!

阅读了曹诗图教授《旅游审美概论》之后,感受颇深,获益良多,不敢妄作评论,唯怕挂一漏万,有失偏颇。故用读书心得的方式将该书特点概括之。

一、教材编写方式的先进性

以往的教科书多在科学性、规范性与严谨性上下功夫,故严肃有余、几无活泼已成教科书的通病。曹诗图教授编著的《旅游审美概论》一改以往教科书编写的风格,将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和艺术性这“四性”紧密结合并把旅游文化与旅游审美有机地融合于教科书中,这是该教材的先进性之所在。深挖旅游审美的科学与文化内涵,以“审美是旅游的精魂”为宗旨贯穿于全书中;全书各章前有“学习导引”、“学习目的”、“学习重点”,章后有“复习思考题”、“阅读材料”及“案例阅读”等,规范、系统、全面;教材编写遵循“旅游审美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主要旅游景观与文化艺术门类的审美原理与实践――旅游开发、旅游服务(导游、酒店)等审美实践”的逻辑与思路,内容安排层层递进,从自然风光的赏鉴到人文、艺术、社会、旅游服务等领域的审美,红线串珠,一气呵成;教材选材独具慧眼,用材精当。仅以案例和阅读材料而言,如中国古典园林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古典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的大作《说园》,堪称美文;中国传统建筑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北京故宫建筑特色与艺术赏析》一文,颇具代表性;中国书法艺术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著名书法家沈鹏的作品;中国绘画艺术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著名画家范曾和吴冠中的作品;中国传统音乐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民族器乐大师阿炳的作品《二泉映月》;民俗文化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文豪沈从文的作品《过节和观灯》的部分内容;旅游服务审美一章中的饭店审美选用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作香山饭店,等等,可谓眼界高远,精品荟萃。教材图文并茂,全书精选插图140幅,件件堪称精品,幅幅赏心悦目。文字表达准确、生动、精彩,读之朗朗上口,有脍炙人口之感。该书读来如坐春风,形同“审美散步”,完全是一种愉悦享受,自然能引导学生寓学于乐。曹诗图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340多篇,著书20多部,并多有创新。如先后出版的《社会发展地理学概论》、《长江三峡学概论》、《旅游哲学概论》等都是填补学科空白的力作,不少著作与教材获奖。《旅游审美概论》的出版,又开创了教科书编写方式的新风格,实在可喜可贺。笔者以为,目前像这种优秀的教科书,实在是罕见,其先进价值和启示作用不可低估。

二、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性

此段文字与前者可能有部分重复之嫌,但这里旨在强调教科书的艺术性。整个人类的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界的同仁们都认识到科学与艺术互通共融,因此素质教育已是全球的共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即要求文理兼容,学文科的应懂点理科,读理科的应学点文科与艺术的东西。从生理学的角度而论,人体的左脑(逻辑思维)与右脑(形象思维)应同时开发,这将有利于人的智力充分发挥。以往多数教科书总以科学的严肃性为由,忽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往往把教科书条文化,内容生硬,读之味同嚼蜡,令学习者望而生畏。《旅游审美概论》这部教科书掀开了一窗清风,以艺术的笔调彰显科学的活力。例如作者在鉴赏中国传统建筑时,生动概括各类建筑为:古城建筑――“华夏文明的缩影”、宫廷建筑――“传统建筑的典范”、陵园建筑――“永恒的归宿”、寺庙建筑――“红尘世界的倒影”、石窟建筑――“宗教与艺术的殿堂”、古塔建筑――“装点山河的神笔”、桥梁建筑――“力与美的交融”、民间建筑――“地域环境的镜子”等等,其中文字叙述更是引人入胜,把一件件古枯的东西活现于读者面前,引导读者把中国传统建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在建筑审美中统一起来。法国作家福楼拜说:“科学和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只有两者的会合方可达到顶峰。众所周知20世纪苏美的“星际空间”之争,1945年美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前苏联滞后,而1957年前苏联把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空――开创了人类的“星际空间时代”。美国为之汗颜,故在1963年由哈佛大学进行了20多年、花费1亿美元的《零点项目》的研究,其研究结论是: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俄罗斯在文学、美术、音乐等文化艺术方面均领先于美国,这期间俄罗斯出了大批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单就绘画方面,有人说19世纪如果美国能推出10幅世界名画,那么俄罗斯就能推出100幅。实践证明,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互补互促,共同完成整体思维过程。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极力主张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因此,教科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当是时代新的要求。

三、旅游审美内容的丰厚性

《旅游审美概论》教材共分为旅游审美概述、自然风景与审美观赏、中国古典园林与审美观赏、中国传统建筑与审美欣赏、中国雕塑艺术与审美鉴赏、中国书法艺术与审美鉴赏、中国绘画艺术与审美鉴赏、中国传统音乐与审美欣赏、中国饮食文化与审美欣赏、民俗文化与旅游审美、旅游开发与审美、旅游服务与审美12章。囊括自然、人文、艺术、社会各类旅游资源的审美以及旅游开发审美与旅游服务审美,旅游审美的对象无所不包,可谓旅游审美的“大观园”与“全频道”。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类旅游资源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点与审美原理,还重点阐述了审美鉴赏方法。关于审美鉴赏,作者总结了自然风景审美的24字诀,中国园林审美的7点方法,中国传统建筑审美的6大要点,中国书法鉴赏的5个要领,等等,旨在引导读者在旅游审美领域自由漫步,寻幽探微,洞悉真谛,品味生活。

雄伟的山峰、澎湃的大海、蜿蜒的江河、辽阔的草原、浩瀚的大漠……凝聚于作者的笔端,诗画一般的语言给读者展现出自然风光的天地之大美;一方园林、一栋建筑、一尊雕塑、一贴书法、一幅绘画、一曲音乐在作者的笔下又是如此的精美鲜活。如雕塑审美中,书中列举“五台山南禅寺的唐塑――天王和女菩萨两手相携,眼神相接,递送秋波……”,雕塑的微妙微俏,评论的入木三分,旨在引导读者在鉴赏雕塑的神韵之美中悟出唐代文化“是一种博大、开放的时代文化。”又如在书法审美中,教材中写道: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在于它与中国文化之道紧密相连。书法家作书的创造过程,观赏者欣赏书法的过程,也是深刻领悟中国文化之道的过程。中国文化的宇宙是一个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对非质实而虚灵的气的模拟,用笔墨的浓淡、枯润、虚实和周流的运转的书法来表现最令人体悟了。所谓“气脉不断”、“笔断意连”乃至“气韵”,都是因中国文化“气”的性质而具有一种较高的境界。总之,中国书法是由文字、书写工具和文化思想综合形成的一个独立的艺术世界。文笔充满哲理与诗意,内涵深厚,意蕴深远,可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宏微巨细尽在书中。

四、时空纵横的整合性

《旅游审美概论》教材编写具有时空结合的大视野,将旅游审美进行了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中西比较。如中国造园艺术、传统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历史发展演变等内容,较好地体现了审美的时间观。全书12章中除了旅游审美概述、中国书法、旅游开发、旅游服务等章节外,各章都进行了中西审美的比较,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比较内容颇具深广度,观点正确,见解独到。其足见作者融汇中西的学术功底。有的章节如音乐、园林、建筑、饮食等审美,还进行了区域分析,阐述了地域风格之美,具有旅游审美的空间观,并突出了旅游的异地性特点。无疑只有在洞悉文化史和比较文化的基础上并把握旅游本质的前提下方可作出如此全方位的精到比较,进行旅游审美时空纵横的整合,其“究时空之际,通审美之变”的境界甚为难得。

该书美中不足之处是有些章节的审美特色还有待挖掘和完善,如自然风景的审美(多种感官的通感体验)与文化艺术的审美(主要依赖于视觉与听觉)的主要区别在理论上未能很好阐明等。此外,书中的部分图片排版的图幅有些偏小。建议在再版或重印是予以改进,使该书更加完美。

第7篇

2012年7月1日,“大美海淀·奇石文化展”在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景酒店拉开帷幕。

作为海淀区旅游产业重要的展示窗口之一,北京稻香湖景酒店首度推出了酒店式博物馆概念。通过在酒店内布展一些艺术品形成小型博物馆,使旅游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由此成为海淀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思路。

中国自古就有“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之言。奇石文化也因艺术鉴赏、感悟人生、寄抒情怀、陈列装饰及保值收藏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奇石本是自然之物,但是世界几乎所有的文化都是以石为宗,也可以说石文化是人类文化之宗。一石一景,一石一物,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古人称道:“花不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赏石文化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在石头上面也留下了不同民族的文明印记。从上古时期“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传说,到战国时期“完璧归赵”的故事。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中,石被不断地赋予了新的、更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真善美的标记,儒雅的载体,境界的体现,乃至财富的象征。古人有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到了秦汉时期,随着经济日趋繁荣,造园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县人民久居城里而“不能置身岩下”享受大自然景致,于是便在宫苑庭院中堆山叠石,筑丘垒台。赏石文化油然而生。此后,经魏晋唐宋一直到清代,赏奇石的传统经过沉淀和变化却经久不衰。进入20世纪90年代赏石资源多样化、赏石群体扩大化和赏石模式个性化成为明显的特征。

在素有“科技之海,文化之淀”美誉的海淀,不仅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还活跃着海量的民间艺术家和收藏家,并逐渐成为发展海淀文化的丰富资源。这次展览的特点就是“政府搭台、企业奉献、民间参与”,通过海淀区政府的号召与引导,企业提供场地支持,民间收藏家提供价值亿元的藏品,共同举办一场高水平的奇石文化艺术展。

第8篇

关键词:书法景观; 符号效应; 地方感; 桂林

收稿日期: 2013-05-02; 修订日期: 2013-10-1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象征空间特征、演变及地方建构研究——基于建成环境符号景观的视角”(41161026)、“中国城镇书法景观的地理分异及地方感过程的案例研究”(40871072)。

作者简介: 唐文跃(1973-),男,博士,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游憩地理与地方感研究。符号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Cassirer,1944)。人不仅生活在物质世界中,同时也生活在自己创造的符号世界中。人类生活的符号世界同时也是一个由各种文本构成的世界。文本是一个(一套)具有独立意义的符号或符号集成。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人类生活的世界日趋符号化和文本化。人们生活在一个由各种符号和文本构成的“超真实”(hyperreality)的世界里。当人类生活的世界成为一个文本的世界、象征(符号)的世界,人文地理学所关注的人地关系具有怎样的新内涵?这为人文地理学(尤其是社会、文化地理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地理学家段义孚提出,可用(指导行为的)符号(signs)、(引起情感的)情感符号和(影响思维的)象征(symbols)来研究人类世界(Tuan,1978)。Salter等认为,对景观含义和秩序的探寻是地理学的义务,这可以促进人们对周围世界人文含义的更深理解(Salter,et al.,1977)。Gold进一步指出,需要研究人类经历的具有符号价值的景观(Gold,1980)。从符号景观的角度进行空间的社会文化意义分析,是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西方新文化地理学注重分析景观的符号学意义,研究景观是由哪些符号构成了可供阅读的文本,认为地理学家的工作在于解读这些文本(周尚意,等,2004)。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的空间象征符号意义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周尚意,2004;唐晓峰,等,2008;李蕾蕾,2004,2005),并出现了若干文化景观符号的地理学研究案例,如地名景观的研究(朱竑,等,2009)、书法景观的研究(张捷,2003;Zhang,et al.,2006)等。书法作为人文景观元素,与其它人文、自然景观元素组合,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文化景观。书法的地理学研究自1990年代后逐渐为国内研究者所重视。张捷(2003)认为,书法地理学是研究作为文化景观和人地关系产物的书法现象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书法对人类空间感知与行为的影响的学科。书法地理学研究,必须将书法作为文化景观和环境、作为人地关系的产物和反映,着重关注书法作为景观元素如何作用于人地关系、如何影响人的环境感知、空间行为模式以及地方感形成等问题的研究。书法景观(Calligraphic landscape)是指由一定规模或视觉效应的书法作品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中展现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外部视觉特征和特殊地方感的场所环境或空间(张捷,2003)。以往的书法景观研究以宏观人地关系的视角为主,如从人地关系的视角来阐释书法风格的地域特征(吴慧平,2001;冯健,胡牧,1999;冯健,张小林,1999)、自然景观与书法审美(Zhang,et al.2006;张捷,等,2004)、地理环境对书法风格的影响(董明辉,吴慧平,1997)等。近几年,研究重点转向微观视角的书法景观研究,如作为文化符号的书法景观对人的环境感知、环境行为和地方感的影响等。书法景观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文化景观和文化符号,被广泛应用于旅游景区而成为旅游景观的重要类型。书法景观与旅游发展的关系(Zhang,et al.,2008;张捷,等,2010),旅游景点书法景观的公众知觉特征(张捷,等,2012a),游客对书法景观的态度、原真性感知、体验及其限制因素(Zhang,et al.,2012;Zhou,et al.,2012;Qi,et al.,2013),城镇书法景观的空间分异(张捷,等,2012b),游客的书法景观感知意象(柯立,等,2010),居民对书法景观的感知和认同(肖潇,等,2012a),游客在书法景观旅游地的地方感(肖潇,等,2012b),书法景观在景区旅游意象构建中的作用(尹立杰,等,2011)等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但现有的研究较少涉及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对旅游者产生的行为效应问题。本文以旅游景区中的书法景观为例,探讨作为文化景观符号的书法景观的符号效应,以期为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设计、特定旅游氛围的营造提供参考与借鉴。

1旅游景区书法景观符号效应概念模型旅游景观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并向旅游者传递某种意义,而意义的表达总是借助于各种各样的符号,因而旅游景观具备了象征符号的特征,旅游景观的营造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地方建构过程和符号化过程。文化旅游景区的符号化特征尤为明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主题公园等人造景观,有的已经完全为符号和幻象所编码,各种人造符号景观以及由符号构成的文本把旅游景区变成一个“超真实”的世界,游客在其中获得特定的旅游体验。自然旅游景区的符号景观也比比皆是,成为自然景观的点缀或作为营造特定旅游氛围的景观元素。符号除了能够表达某种意义,还会对人的感知和行为产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即是符号效应。因而符号效应是人与符号景观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意向。在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熏陶下,人们在书法景观空间中能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和行为反应模式,这就是书法景观的符号效应,这种效应是书法景观与旅游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由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书法作品本身3个元素构成。在景区游览过程中,对于书法景观的内容和艺术形式,旅游者习惯于产生鉴赏和评价的行为反应。其次,书法景观向人们传递的文化信息,使人们感受到一定场所环境或空间的文化内涵和氛围。此外,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具有景观审美引导作用,尤其当书法作品的内容和艺术风格与景区的风景特征相协调时,可以对景区景观审美起到提示、暗示的引导作用。因此,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对旅游者产生3个维度的符号效应:书法鉴赏、文化象征和审美引导,由此构建旅游景区书法景观符号效应概念模型(见图1)。在这种符号效应作用下,旅游者在书法景观空间中形成书法景观地方感,因而符号效应是书法景观地方感形成的中间环节。图1书法景观符号效应概念模型

①②③引自:周有光.论桂林石刻与山水旅游的关系.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6871.2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中国石刻素有“唐碑看西安,宋刻看桂林”之说①。桂林石刻以摩崖为主,分布于各风景名山洞府,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数量众多、精品纷呈,形成“摩崖殆遍”、“诸山无一处无摩崖”(叶昌炽《语石》)②之奇观。桂林石刻是桂林山水的灵魂和精华,也成为桂林山水旅游的重要内容,素有“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陈元龙《龙隐岩诗》)③之誉。从桂林石刻的分布情况来看,数量最多的是普陀山石刻,现处在市区七星公园内,叠彩山也是现存石刻数量较多的地方(郑艳萍,胡海胜,2006)。叠彩山和七星公园都是桂林旅游的必到之处。因而,本文选取石刻景观分布较集中的叠彩山和七星公园作为调查地点对旅游者展开调查。

2.1问卷设计与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者对书法景观(主要是摩崖石刻)感知、旅游者对书法的认知和爱好、旅游者人口统计学特征等。书法景观感知测量量表采用从1(代表“非常不同意”)到5(代表“非常同意”)的5分制Likert量表。调查小组于2009年7月14日至16日在桂林叠彩山、七星公园等处对旅游者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整理后得到有效问卷1180份,问卷有效率90.8%。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 16.0进行分析,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表(见表1)。

2.2问卷信度与效度通过可靠性分析并结合变量相关系数和变量共同度进行综合考察,剔除“读懂摩崖石刻上的内容对您来说常常是一件困难的事”、“摩崖石刻等书法景观与旅游景区的总体环境非常协调”等降低量表整体可靠性的陈述项,最终获得一个由10个陈述项组成的量表,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04,具有较好的信度。书法鉴赏、文化象征和审美引导3个维度的测量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674、0.751、0.712,量表的内在信度尚可(见表2)。下文因子分析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结果分析

3.1旅游者的书法认知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已广泛为国人所熟悉,然而书法作为一门高难度的艺术,并不是每个人都对其有持久的浓厚兴趣和鉴赏能力。问卷中设计了相关问题调查被访者对书法和书法景观的认知状况。被调访者中,具有书法业余爱好的占39.3%,上一次拿起毛笔写字是在一年之前的占54.0%,曾经因为兴趣练习过硬笔书法的占72.5%,63.4%有欣赏书法作品的习惯,购买带有书法元素的纪念品时,40.9%是因为喜欢书法而购买相关纪念品。调查结果表明,旅游者潜意识中对书法艺术有一定的兴趣,书法元素对旅游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从多数游客喜欢以带有书法元素的景观为背景拍照留念也可以看出旅游者对书法艺术的偏爱。因而书法元素可以普遍应用于旅游景区和旅游纪念品中,以满足旅游者对书法艺术的审美需求。本文调查显示,来桂林前听说过桂林的书法景观(摩崖石刻等)的占59.7%,43.7%的被访者认为桂林的摩崖石刻等书法景观的旅游吸引力大,60.5%认为桂林的书法景观(摩崖石刻等)具有一定特色。可见,旅游者对桂林的书法景观认知度较高,书法景观已成为桂林旅游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2书法景观符号效应总体特征从测量量表的总均值来看(M=3.69),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对旅游者的旅游感知和体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书法景观具有某种程度的符号效应。从各测量项得分均值来看,旅游者对书法景观的文化象征意义感知较高(M=3.96),普遍认为,摩崖石刻等书法景观是一种文化符号,可以增加景区的文化内涵,增强景区的文化氛围。旅游者对景区的书法景观具有一种鉴赏意识(M=3.52),但这种鉴赏仍然是浅层次的内容识别,还没有普遍深入到字体和书法艺术风格等专业层次的鉴赏上。此外,景区的书法景观也对旅游者的旅游审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M=3.58)(见表2)。

3.3书法景观符号效应结构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探讨旅游景区书法景观的符号效应维度结构特征。经检验,KMO值=0.842,Bartlett值=2700,p

3.4书法景观符号效应差异特征以书法景观符号效应各维度的均值为变量,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各维度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文化程度等旅游者之间的差异,从而考察这些因素对书法景观符号效应的影响。因某些组别样本量太少,为尽量消除因此对分析结果可信度的影响,忽略了样本量太少的级别进行组间方差分析(见表3)。

(1) 书法鉴赏效应差异由表3可知,书法鉴赏维度在不同性别、年龄、收入和职业的旅游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书法鉴赏维度反映了被访者的书法鉴赏习惯和兴趣,分析表明书法景观对旅游者产生的鉴赏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这与旅游者对于书法景观的鉴赏习惯和兴趣有关。结合均值比较可知,书法景观对男性旅游者(M=3.56)的鉴赏效应显著大于女性旅游者(M=3.45),对25~44岁的旅游者(M=3.55)的书法鉴赏效应显著大于15~24岁的旅游者(M=3.37),对平均月收入在1001~2000元(M=3.60)和2001~3000元的旅游者(M=3.53)的书法鉴赏效应显著大于月收入在500元以下旅游者(M=3.37);对专业/文教技术人员(M=3.68)的书法鉴赏效应显著大于学生(M=3.37)。由此可见,旅游景区书法景观的符号效应与作为受众的旅游者的书法文化艺术素养和兴趣有关,同时也说明书法景观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特定的鉴赏群体,从受众的角度来看,书法景观的艺术鉴赏效应并不具有普遍意义。(2) 文化象征效应差异文化象征维度在不同组别的旅游者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书法景观对于旅游景区文化内涵和氛围的表征作用得到了旅游者普遍的、无显著差异的认同,书法景观的无显著差异的文化象征效应主要是基于旅游者相同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对书法文化的普遍认同。我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景观也成为中国特色文化景观符号,书法的传统文化象征作用普遍被运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书法景观的这一功能对于中国人而言已是根深蒂固。因而,在特定的景区和合适的场所,书法景观具有普遍的文化象征意义。(3) 审美引导效应差异审美引导维度在不同组别的旅游者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书法景观对旅游者景观审美的引导作用也是普遍和无显著差异的。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对旅游景观的感知、欣赏和评价,并进而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旅游满意度。书法景观对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活动、游览行为和旅游体验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书法景观的审美引导作用对于旅游者具有普遍意义,值得旅游研究者、规划者和旅游资源管理者重视。4结论与讨论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书法景观作为旅游景区的重要人文景观,旅游者总体上对其具有较高的景观认知和鉴赏兴趣,也得到了旅游者较高的文化认同。(2) 书法景观对旅游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符号效应,具体表现在书法鉴赏、文化象征和审美引导3个方面;书法景观对旅游者产生了书法鉴赏的外在行为、旅游文化环境知觉和旅游景观审美引导3次层次的行为效应。(3) 书法景观的符号效应在书法鉴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文化象征和审美引导方面无显著差异。符号效应与作为受众的旅游者的书法文化艺术素养和兴趣有关。书法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景观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游憩中,是塑造中国特色文化场所的极为重要的景观元素符号,也是形成特殊地方感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景观有一种可以感觉到但难于表达出来的“气氛”(汤茂林,金其铭,1998)。张捷(2003)认为,书法景观是一种具有特殊地方感的场所环境或空间。因此,可将人们在书法景观空间中形成的地方感称之为书法景观地方感。书法景观的符号效应研究,有助于揭示人们的地方感和环境行为与书法景观之间的关系,对于旅游景区书法景观的设计和景区文化氛围的营造等实际问题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是这一课题研究的初步尝试,书法景观对旅游者的景观审美过程的引导、书法作为景观元素对旅游者的游览行为和地方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此外,书法的公众知觉是书法美育和书法文化传承的前提和重要途径。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书法景观是书法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书法美育和书法文化传承具有与纯艺术领域的书法作品同等重要的作用。对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书法景观的审美活动是书法公众知觉的重要方面,是一种日常生活化的书法美育活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更广泛的公众覆盖面,这对于我国书法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张捷,2011)。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的研究对于探索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书法美育及书法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感谢张宏磊、卢韶婧、李倩、王岚、祁秋寅、柯立、廖仁静、董晓莉在问卷调查中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董明辉,吴慧平.试论古代中国书法与地理环境[J].人文地理,1997(2):5861.

[2]冯健,胡牧.书法文化的区域初步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9(2):8995.

[3]冯健,张小林.人文区划方法及世界书法文化区的划分[J].世界地理研究,1999(1):6874.

[4]柯立,张捷,李倩.书法景观旅游地游客感知意象影响因素分析——以桂林叠彩山景区为例[J].中国岩溶,2010(1):8792.

[5]李蕾蕾.从新文化地理学重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J].地理研究,2004(1):125134.

[6]李蕾蕾.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J].人文地理,2005(2):7783.

[7]汤茂林,金其铭.文化景观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趋向[J].人文地理,1998(2):4145.

[8]唐晓峰,周尚意,李蕾蕾.“超级机制”与文化地理学研究[J].地理研究,2008(2):431438.

[9]吴慧平.论书法地理的地域空间研究[J].人文地理,2001(2):9396.

[10]肖潇,张捷,卢俊宇.居民对遵义红色旅游商业街中书法景观的认同度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2a(8):10801086.

[11]肖潇,张捷,孙上茜,朱建华.书法景观旅游地游客地方感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汉中石门十三品为例[J].人文地理,2012b(6):130136.

[12]尹立杰,张捷,张宏磊,张郴.书法景观在景区旅游意象构建中的作用研究——以西安碑林为例[J].人文地理,2011(5):4953.

[13]张捷,柯立,俞锦标.喀斯特洞穴书法景观的分类统计与洞穴旅游发展——以广西桂林市为例[J].人文地理,2010(6):98103.

[14]张捷,卢韶婧,蒋志杰,李倩,梁莉,李娜,黄正明.中国书法景观的公众地理知觉特征——书法景观知觉维度调查[J].地理学报,2012a(2):230238.

[15]张捷,王小伦,黄正明.古典书论中自然意象描述的类型及其功能[J].中国书法,2004(2):2629.

[16]张捷,张宏磊,唐文跃.中国城镇书法景观空间分异及其地方意义[J].地理学报,2012b(12):16751685.

[17]张捷.基于人地关系的书法地理学研究[J].人文地理,2003(5):16.

[18]张捷.书法景观公众知觉与书法美育及文化传承[J].美育学刊,2011(5):6063.

[19]郑艳萍,胡海胜.桂林石刻景观的生命路径研究[J].人文地理,2006(3):8891.

[20]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1]周尚意.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J].地理学报,2004(增刊):162166.

[22]朱竑,周军,王彬.城市演进视角下的地名文化景观——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3):829837.

[23]Cassirer E(1944).An Essay on man: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human culture[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24]Gold J R(1980).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Geograph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17118.

[25]Qi Q Y,Yang Y,Zhang J(2013).Attitudes and experiences of tourists on calligraphic landscapes:A case study of Guilin,China[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13,128138.

[26]Salter C L,Lloyd W J(1977).Landscape in Literature[A].Resource Papers for College Geography[C].Washington,D.C.: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76.

[27]Tuan Y F(1978).Sign and metaphor[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68,363372.

[28]Zhang H,Zhang J,Cheng S,Lu S,Shi C(2012).Role of constraints in Chinese calligraphic landscape experience:An extension of a leisure constraints model[J].Tourism Management,33(6),13981407.

[29]Zhang J,Li X S,Huang Z M(2006).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esthetic dimensions on Chinese calligraphy—with case stone inscriptions of Han Dynasty(206BC220AD)[A].In Gottesdiener H & Vilatte JC(ed):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C].University of Avignon,France,700703.

[30]Zhang J,Tang W,Shi C,Liu Z,Wang X(2008).Chinese calligraphy and tourism:from cultural heritage to landscape symbol and media of the tourism industry[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11(6),529548.

[31]Zhang J,Zhang J H,Xu Z X(2006).Place aesthetics of calligraphic landscape in tourist vernacular township[A].In Gottesdiener H & Vilatte JC(ed):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C].University of Avignon,France,919922.

[32]Zhou Q L,Zhang J,Edelheim J R(2012).Rethink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A consumerbased model regarding the authenticity of Chinese calligraphic landscape[J].Tourism Management,36,99112.

An Analysis on the Symbolic Effects of Calligraphic

Landscape of Scenic Spots in Guilin

TANG Wenyue

(School of Tourism and Urban Management,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China)

第9篇

【摘要】云南是优秀的葡萄与葡萄酒产区,也是旅游、文化大省,本文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为主题,从论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是最具备产业融合发展时代特征的战略性产业入手,分析了葡萄与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了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提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探索创新等促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葡萄与葡萄酒;旅游;文化;融合;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1.011

近年来,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旅游文化产业也充满活力、方兴未艾,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那么,有着朝阳产业称号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起着龙头作用的旅游文化产业能否融合发展?二者怎样融合发展?下面,笔者以云南省为例,谈谈自己的观点以求教于同仁。

一、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产业特征分析

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是一个高度复合的产业,和农业、工业、服务业、文化业(也被称之为第四产业)关联度高,与四大产业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开始破题。2015年6月,在第二届中国葡萄酒论坛上,中国酿酒大师、山东滨州医学院刘树琪教授首次提出“葡萄酒+”,来论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问题[1]。

笔者认为,“葡萄酒+”实质上是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向其关联产业融合、延伸。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向其它产业渗透力大、融合速度快、延伸能力强,极易形成葡萄酒旅游、葡萄酒养生健康、葡萄酒体验休闲等新的产业业态。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成本低、效率高,而融合出来的新产业具有高成长、高效益、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之特征。因此,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本身不仅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也是绿色、生态、高效和成长性极好的产业,这是它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基础。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延伸到不同的产业领域内,以不同的演进方式,形成富有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新业态,最终将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直接促进行业变革升级,激活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构架出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

其实,所谓的“葡萄酒+” 即是指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的融合。它是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更进一步分析,这种融合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工业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最大化为中心,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为基础,依托与多个紧密关联产业之间的融合,形成相互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和互补关系的新型产业形态。当然,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还可以将“葡萄酒+”理解为在经济全球化、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产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关联度高、融合能力强、具备高成长、高效益、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才能成为融合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而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完全具备这些特征,其他关联产业可以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为依托进行产业间的融合,引发新业态的形成和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所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完全能够成为融合某个关联产业的基础。从这个角度上看,“葡萄酒+”不仅反映了葡萄酒业与众多产业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联性,而且反映了葡萄酒业与众多产业之间融合的可能性,既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基础,又拓宽了产业融合发展的范围和空间。从实践上来看,实施“葡萄酒+”战略,让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作为基础和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就能够优化市场结构、促进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的复合产业,实现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葡萄酒+”的这些特征和作用,也决定了葡萄与葡萄酒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特征的战略性产业。

二、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最适宜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间能否融合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是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关系紧密,高度关联,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葡萄酒、旅游都是人类历史社会文化活动的产物,葡萄酒、旅游离不开文化,更进一步说,文化可以当之无愧的成为葡萄酒、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把葡萄酒和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必须有载体,例如葡萄酒、旅游等其他能够物化承载的东西。刘云山同志在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上指出,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时刻都在触摸着文化的脉搏、感知着文化的神韵、汲取着文化的营养[2]。这是对葡萄酒文化、旅游文化则是最好 的诠释。

自古以来,葡萄与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相生相伴,形成了葡萄酒旅游和葡萄酒文化。有史记载 ,人类最早发现葡萄酒是在山野中结伴游玩时 发现的,漫山遍野的野葡萄藤下散发出芬芳的酒香,这就发现了最早的自然发酵的葡萄酒。后来就有了葡萄酒文化。看来,葡萄酒文化的传播者是葡萄酒旅游者,葡萄酒旅游的根本动因就是文化需求,葡萄酒旅游的核心资源在于文化资源。通过葡萄酒文化来促进交流沟通、获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是旅行者出行的最大动机。从目前情况来看,葡萄酒旅游过程实际上是葡萄酒文化的体验和享受过程。葡萄酒旅游拥有文化底蕴和内涵,就会魅力无穷,一旦失去,就会索然无味。一言以蔽之,葡萄酒旅游活动是一种高品位、综合性的葡萄酒文化体验活动。

从国内外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来看,现代葡萄酒旅游的第一资源一定是葡萄酒文化资源,旅游的最基础要素在于独特的文化魅力、文化品格和文化环境。一个葡萄酒产区要实现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业融合发展,一定离不开葡萄酒、旅游、文化这三大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独特的元素来支撑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就云南旅游来看,云岭高原上的高山大川孕育了云南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高原水城丽江、风花雪月”的大理,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香格里拉”― 中甸的神奇,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江狭水凶的虎跳峡……云南旅游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绝无仅有,弥足珍贵。近年来,云南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多元化综合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已经吹响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进军的号角。因此,地处大西南的云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独一无二,为云南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

从云南葡萄与葡萄酒来看,在这神秘的云岭高原,培育了我国海拔最高的特色葡萄产区-大香格里拉,产生了中国的ROSEHONY(玫瑰蜜),俗称“云南红”,云南自然成为中国葡萄酒的摇篮。目前,云南已经把葡萄酒产业作为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产业重点扶持,云南葡萄酒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葡萄园和酒庄建设已有相当的规模和品牌优势。这是云南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就云南文化底蕴来看,“彩云南现”给神秘的云岭高原增添了不少的文化底蕴。云南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地理地貌、历史变迁、民族分布都很特殊,尤其是多样的民族文化让人们感觉到云南的神奇瑰丽。神秘的云岭高原孕育着多元化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形成强大的文化合力,推动着云南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是云南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

综上所述,文化底蕴深厚的云南已经具备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作为一个边疆、山区、多民族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省份,推动云南经济的跨越发展,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实施“葡萄酒+”战略,推动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促进葡萄酒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在众多可以作为产业融合依托的产业中,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是产业融合的最好的基础产业,这在实践中也得到广泛认可。在国外,美国纳帕、法国波尔多等国外产区,因葡萄酒而形成的葡萄酒旅游文化这一复合业态超常规发展是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成功典范[3],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数以亿计的旅游者来到这里的葡萄酒产区参观葡萄园与酒庄美景,品位鉴赏体验葡萄酒文化,为当地带来了很多的财富和人气。

在国内,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火如荼。近年来,国内葡萄酒旅游文化产业伴随葡萄酒产业的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到葡萄酒产区去旅游体验葡萄酒文化蔚然成风,葡萄酒旅游文化活动呈现出井喷增长的态势。今年以来,作为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烟台大力实施“葡萄酒+”战略,推动葡萄与葡萄酒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出现了可喜的发展局面,实现了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目的。据统计,今年国庆期间,仅烟台蓬莱葡萄酒庄旅游人数达到上万人次。截至目前,2015年蓬莱葡萄酒文化旅游突破10多万人次。今年来烟台进行葡萄酒旅游的海内外游客将超过千万人次,旅游收入将达百亿元[3]。烟台的实践证明了葡萄酒产业融合旅游文化产业的巨大魅力。国内的葡萄酒企业张裕公司、君顶酒庄、云南红酒业公司等运用“葡萄酒+”,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来客和不菲的综合收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国内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实践,说明葡萄酒同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大有可为,大有潜力可挖。因此,葡萄酒产业要取得持续发展,必须要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而旅游文化产业的腾飞同样要融合于葡萄酒产业之中,达到互补互促的效果。

我国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开发葡萄酒旅游文化市场的,运用“葡萄酒+”,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刚露端倪。在国外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早已开展,比如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葡萄酒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成熟的旅游模式[4]。葡萄酒原产地欧洲联盟主席卡尔巴斯特表示,葡萄酒旅游繁荣的秘诀之一,就是要重视其背后独一无二的历史和文化。他说:“葡萄酒是很多国家、城市历史长河的一部分,而每个城市的历史都是不同的,所以中国应当发掘自己独特的葡萄酒历史和文化[5]。”

文化是葡萄酒的灵魂,更是葡萄酒旅游的依托。国外许多著名产区的葡萄与葡萄酒文化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以法国的波尔多等地为例,当地在推广美酒的同时,会把一些看似关联度不高的元素整合在一起,例如在旅途中融入酒的历史、品牌等知识介绍[5]。这样的旅游规划叫做“配套服务”,而这一点正是我国在葡萄酒旅游上的短板。葡萄酒旅游文化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品牌故事、独特的资源及配套服务。品牌故事包括一款酒名字的来历,独特的资源是指每个酒庄背后独一无二的故事,例如不同的葡萄品种和不同的价值,不同的制作工艺等,旨在调动消费者的兴趣。与旧世界葡萄酒国家差异最大的旅游要素在于我国的“配套服务”还不够完善。

正是品牌、独特的资源、配套服务这些独特的元素促使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之间产生了诸多的必然联系,让其融合更为顺畅、高效。可以说,没有美酒就没有一种良好的旅游文化氛围。旅游者似乎离不开葡萄酒与文化,而葡萄酒和文化也似乎离不开旅游者,没有旅游者的青睐体验,再好的葡萄酒也难以成为美酒,再丰厚的葡萄酒文化也无法张扬。旅游者之所以对葡萄美酒情有独钟,并不仅仅在于葡萄酒本身的风味,更在于葡萄酒的文化魅力。正是由于旅游者对葡萄酒文化内涵的高度追求,才使旅游与葡萄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文化才是旅游与葡萄酒结合在一起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不仅是最完美的结合方式,也是业态创新的最好途径。

三、促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旅游文化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葡萄酒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综合性的文化活动,这一旅游过程实际上是文化的体验和享受。“葡萄酒+旅游+文化”之所以成为葡萄酒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基本模式就在于此。那么,我们如何做好“葡萄酒+旅游+文化”这篇大文章,促进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洋为中用

向国外葡萄酒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学习融合发展的经验,洋为中用。只有善于学习借鉴国外经验,拿来为我所用,才能少走弯路,加快融合进程。目前,在国外葡萄酒业发达的国家,葡萄酒旅游业搞得相当出色,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业融合发展,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国外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业融合发展方面比较成功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已经涵盖了旅游活动的重要部分,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为葡萄酒业和整个社区以及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收益。据澳大利亚制酒业联合会预测,每年通过旅游文化活动和酒窖直销给酒业带来的直接效益在4至5亿澳元之间。以维多利亚一个州为例子,该州葡萄酒旅游的每年总收入就达1.85亿澳元,其中大约0.7亿澳元来自酒窖直销[6]。

再比如法国、意大利、美国、南非、摩尔多瓦等国。这些葡萄酒生产国为了扩大本国葡萄酒在世界上的影响,并且提高本国葡萄酒产品市场占有比例以及销售量,就把旅游文化业与葡萄酒业两者很好地融合起来,以葡萄酒业丰富和提升旅游文化业的内涵和吸引力,用旅游文化业来带动和促进葡萄酒业的稳步发展。当然,国外在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上,特别注重葡萄酒环境创新、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新的旅游文化业态培育以及整体规划等等。国外的一些经验表明,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一定要做好葡萄酒旅游文化环境创新、葡萄酒旅游文化产品开发、 新的旅游文化业态培育、推广好葡萄酒旅游文化。对于我国发展葡萄酒产业文化有得天独厚条件的云南来说,要很好地学习借鉴,做好葡萄酒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实施“葡萄酒+”,推动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创造性地打造葡萄酒旅游文化形态,彰显葡萄酒旅游文化的魅力和风采,才能真正促进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古为今用

在推动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上,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古代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等资源,可以很好的古为今用,使我们的葡萄酒旅游业文化发展的更加完善。云南具有悠久灿烂历史,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资源,如,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历史悠久,农耕文化灿烂文明,具有以包容和谐为最大特征的云南农耕文化,如能运用“葡萄酒+”,促进葡萄酒、旅游和农耕文化深度融合,即实施“葡萄酒+旅游+农耕文化”战略,把云南高原的葡萄酒庄变为融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文化休闲体验及旅游于一身的复合体,让它们尽情发挥云南葡萄酒旅游文化特色,让来云南的旅游者在遍布葡萄园的山野与彰显古今中外特点的各种各样的酒庄建筑之间徜徉,在葡萄园采摘葡萄与酿造美酒中体验,在葡萄美酒与琴棋诗书画之侧鉴赏,尽情畅享彩云之南葡萄酒旅游文化的休闲情趣[6],那么,结合古老的云南农耕文化,让葡萄酒旅游与云南农耕文化深度融合,即通过实施“葡萄酒+旅游+农耕文化”战略,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古为今用”的目标,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此外,云南是开埠较早的省份,开埠文化历史悠久,要紧紧抓住这些厚重的开埠文化史实,实施“葡萄酒+旅游+开埠文化”战略,充分将开埠文化与旅游及百年葡萄酒历史文化深度融合,通过建设云南红葡萄酒文化博物馆、历史风情街、历史建筑遗存和各种文艺形式、传媒,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赋予新的时代气息,把葡萄酒与旅游及开埠文化深度融合,让丰厚的文化底蕴与葡萄酒、旅游相辉映,张扬葡萄酒旅游文化的丰厚底蕴,显示葡萄酒的文化张力,大大提升云南葡萄酒旅游文化的品质,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

(三)探索创新

由于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业的融合发展在国内还是发展中的新事物,在发展中还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亟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葡萄酒文化的推广、葡萄酒业的健康发展,葡萄酒旅游文化业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大,并将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收入增长点,甚至是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所以,我们必须充满自信,必须结合国情、省情,运用“葡萄酒+”,必须自我探索、摸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之路。

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决不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运用“葡萄酒+”,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可循,必须以自我探索为主,结合国情、省情以及产区实际,摸索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省情、符合产区特色的葡萄酒旅游文化运作模式,并精心培育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产品。换言之,运用“葡萄酒+”,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就是要以葡萄种植和葡萄酒消费为基础,以葡萄酒文化体验为主题,以酒庄为依托,融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城市旅游、乡村旅游、节 事旅游、会展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于一体,互相促进,协调发展[6]。当然,具体产品的开发应当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形成类型多样、多层次的产品体系。近年来,云南省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七大葡萄产区之一,云南的多个子产区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弥勒产区种植的特有葡萄品种“玫瑰蜜”、“云中舞”,迪庆高原产区的有机葡萄园及赤霞珠干红、冰红酒,楚雄的早熟鲜食葡萄等。因此,必须结合云南葡萄酒产区的这些实际,创新思路,自我探索。如结合“玫瑰蜜”文化,即十八世纪中叶,年轻的法兰西传教士来到云南,在香格里拉的茨中坝子,种下了第一株来自法国的古老酿酒葡萄,于是有了云南红。1904年来云南南部修筑滇越铁路的法国人在铁路沿线车站院落里栽培了许多酒葡萄,成为云南高原最早的“玫瑰蜜”酿酒葡萄园;围绕这些文化历史,可以编撰一些葡萄酒的故事、小说、电影、电视剧等,还可以围绕这些历史整理出版一些经典性书籍,编撰云南葡萄酒史志,使之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结合云南多民族(26个)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和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的特点,开发每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及节典、婚恋、丧葬、礼仪、生育、图腾、语言、宗教、文字、禁忌、审美,把这些个性鲜明的文化链与葡萄酒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把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与葡萄酒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既增加了云南葡萄酒旅游的文化内涵,又能够围绕这些开辟新的葡萄酒旅游文化景点(产品),从而给旅游文化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云南葡萄酒旅游文化业的大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把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作为产业融合的基础,高度融合旅游、文化产业,就一定能够推动云南的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云南葡萄酒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从而形成以葡萄酒产业为基础、旅游为龙头、文化为支撑的葡萄酒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新格局,整体上带动云南各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目前,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业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云南葡萄酒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才刚刚破题,产业融合的经验不足,融合进程中困难不少,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乘当今世界产业融合的东风,更好地实践运用“葡萄酒+”理念,大力推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就能够促进旅游文化大发展,促进葡萄酒业快发展,实现云南“旅游文化q强省之梦”的共同梦想。

参考文献

[1]韩永奇,刘世松.开创中国葡萄酒的美好未来――2015中国葡萄酒论坛综述[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5(4):60-66.

[2]刘云山.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的主旨演讲[N].光明日报,2010 -03-21(1).

[3]刘树琪.葡萄酒产业密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8-90.

[4]韩永奇.张天良之经营智慧[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5:56-62.

[5]李鹊.葡萄酒旅游重在文化中外配套服务差异大.[N].国际在线,2014-08-01(2).

[6]韩永奇,刘世松.2015年我国葡萄酒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平台[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5(6):45-48.

Study o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Wine Industry and TourismIndustry around Yunnan Province in China

HAN Yongqi

(College of Viticulture & Enology,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Yantai264003, China)

第10篇

关键词:玉石 产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T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055-03

为加强玉石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育,发展我市玉石产业。12月8日至17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牛益民带队,由市委组织部选派的肃南县农培办、石业办、玉水苑相关工作人员、玉石产业技能人才一行18人赴河南省镇平县、天水市武山县等地进行学习考察。现将培训情况报告如下:

一、赴外学习调研情况

在镇平县宾馆会议厅,镇平县玉文化专家讲授了镇平玉文化发展历程及前景;省级玉雕大师讲授了玉雕设计和创意创作;参观考察了镇平县玉神公司、醒石工艺工作室及博奥玉器公司;参观考察了玉雕大师创意园,并和国家级玉雕大师等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参观考察了石佛寺国际玉城、天下玉源及其他专业玉雕销售市场。在武山县政府招待所,武山县山丹乡人大主席鲍向东介绍了山丹乡玉器产业培育及人才培养经验;在武山县车川村,党支部书记车明忠对本村玉器产业发展及玉器加工合作社运行等情况做了介绍。武山县莹豪鸳鸯玉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介绍了鸳鸯玉产业市场化销售等方面的情况;武山县雅玉轩玉器精雕厂,经理李生强介绍了鸳鸯玉产业开发及加工等方面的情况;参观考察了武山县莹豪鸳鸯玉开发有限公司和武山县宝同玉器行。

培训结束后,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副主任杨城主持召开了肃南县农培办、石业办、玉水苑相关工作人员、玉石产业技能人才参加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大家积极踊跃进行了发言。

此次学习考察采取集中授课、参观考察、现场指导、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培训,学习借鉴了镇平县建设国家级产业园、全国玉石集散基地经营模式、武山县家庭小作坊经营模式等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和产业运作模式,参训人员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掌握了信息,为促进全市玉石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张掖市肃南县祁连玉基本情况

祁连玉是对祁连山、阿尔金山山脉加里东期基性、超基性岩形成的多种玉石的总称,因其加工所制的夜光杯具有色泽天然剔透、耐高温、抗严寒,倾酒入杯温润、色不变、味更浓的特点,自2000多年的西周起,就被人们当作名贵的玉器,驰名中外、备受鉴赏,因而被称为我国五大名玉之一。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经过初步勘察,在大河乡羊毛沟、红石嘴一带和祁丰乡玉石梁一带发现储量较为丰富的白玉、墨玉、黄玉、红玉等玉石矿化带,在黑河、隆畅河、西大河等流域初步探明储量较大的蛇纹岩等玉石矿化体,按分布面积以及实地捡拾、采挖情况估计,以地表石、山采石两大类估算,总储量在500万立方米以上,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作为我县储量丰富、经济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祁连玉石的开发利用对于发展生态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宜居宜游实力和促进自治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祁连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县祁连玉石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品种多,色彩丰富、质地细腻,硬度高、可雕性强,具有一定的加工特性和产业化发展优势。自2010年开发以来,玉石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探索中前行起步,在发展中不断壮大,逐步迈上了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产品多渠道研发设计、品牌全方位推广、产业聚集化发展的道路,形成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态势,在首届祁连玉文化旅游博览会上荣获“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祁连玉之乡”称号,2013年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经营珠宝业商会授予“中华祁连玉产业基地”称号。为自治县生态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拓展了生态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

1.1从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我县开发祁连玉石产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1.1.1资源储量丰富。我县境内的祁连玉石资源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分布在大小33条河流河道内丰富的观赏石资源;第二类是深埋于地下的玉石矿化体;第三类是分布在黑河、隆畅河等地的蛇纹岩矿体。据初步勘查,这三类祁连玉石资源广泛分布在我县黑河以西、洪水坝河以东的广大地区。丰富优质的祁连玉石资源,为自治县发展祁连玉石产业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1.1.2产业符合导向。结合我县实际,以玉石文化为切入点,做大做强祁连玉石产业,进而带动和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农牧民群众转型转产,既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玉石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历史需要,又契合中央和省市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更迎合了自治县转型跨越的现实需要。

1.1.3开发初见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已培育发展祁连玉观赏石加工营销个体经营户600多户,建成民间观赏石、玉石馆10多家,初步建立了人才技术引进和培训机制,成功举办了首届祁连玉文化旅游博览会,吸引了部分企业投资建厂参与玉石产业发展。玉石产业在组织管理、资源勘探、人才培育、产品研发、加工营销、宣传推介、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发展规模和市场知名度。

1.1.4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追求自然、生态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品位。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有较高的工艺欣赏和经济价值的祁连玉石,既可作为庭院美化装扮的优质景观和材质,又可作为承载精神需求的高档工艺品,更是收藏保值的艺术精品,日渐呈现出广阔的市场需求。

1.2祁连玉发展所作具体工作

1.2.1建设产业基地,完善市场体系,夯实祁连玉石产业发展基础。一是建设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成立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在张掖滨河新区以划拨和出让的方式征用土地,制定建设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启动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建设工程,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上规模、五年见成效的总体要求,计划在2015年底前将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建设成为集祁连玉石展览、加工、交易、观赏为一体,融祁连玉石文化传播、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多功能的现代化苑区,成为助推祁连玉石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二是建设县城玉石加工一条街。成立祁连玉石加工一条街建设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招商引资、规划制定、房屋拆迁,以及组织实施工作,完成了招商引资、规划制定、拆迁房屋评估等各项前期工作,已动工建设。计划通过3年的努力,总投资达到3亿元以上,使其成为祁连玉石加工、销售的集散地,祁连玉石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和旅游观光的胜地,成为带动自治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三是建设皂矾沟蛇纹岩加工厂。充分利用皂矾沟矿产品加工区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依托丰富的蛇纹岩矿藏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皂矾沟建立蛇纹岩加工厂,使其成为生产蛇纹岩高档建材、装饰等系列产品和提取氧化镁的主要基地。同时,结合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县城玉石加工一条街、皂矾沟蛇纹岩加工厂建设,充分吸纳城乡居民参与祁连玉石加工、销售及各项服务业,有效拓宽劳动力输转市场,不断拓展增收渠道,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培育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壮大祁连玉石产业规模。

1.2.2建立专业组织,强化服务保障,完善祁连玉石技术支撑体系。一是成立了祁连玉石资源管理办公室。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祁连玉石资源的勘查、规划、保护、合理利用,以及经营、运输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二是成立了“祁连玉专家委员会。高层聘任对祁连玉石有深厚感情和一定研究,且具有较高权威和知名度的学者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对祁连玉石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论证,为祁连玉石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比较科学、专业的指导和咨询,对在祁连玉石文化研究和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权威性解释,制定解决方案等。三是成立了祁连玉石鉴定评估委员会。在县内外聘请对祁连玉石有较高鉴赏水平、对市场情况把握较准,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评估权威人士,组成祁连玉石鉴定评估委员会,接受政府及单位、个人的委托,提供祁连玉石真伪鉴别、品质鉴定、艺术品位和价格评估,以及技术咨询等服务。

1.2.3举办专题活动,搭建交流平台,营造祁连玉石产业发展浓厚氛围。一是举办了“中国祁连玉石旅游文化节”。结合每年县庆及民族文化旅游活动,组织举办中国祁连玉石旅游文化节,搭建与国内外经贸沟通的平台,弘扬祁连玉石之名,锻造祁连玉石品牌。节会期间,可开辟“祁连玉石文化之旅”、“祁连玉石观赏一日游”等旅游活动,并研制推出各种便于携带的祁连玉石文化旅游纪念品,推动祁连玉石旅游文化产业深入发展。二是举办了祁连玉石文化与经济论坛。在每届祁连玉石旅游文化节期间,邀请国内外赏石界名家和企业界人士就祁连玉文化与经济展开研讨,推动祁连玉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三是举办了祁连玉石展销会。结合祁连玉石旅游文化节的举办,组织祁连玉石精品展销活动,推出祁连玉石精品,带动家藏祁连玉石珍品进入市场和大众视野,促进祁连玉石交易。四是举办了祁连玉讲座。每年定期举办几次祁连玉石讲座,普及赏石知识,传播加工技术,培养人才队伍,营造更加浓厚的爱石赏石氛围。

1.2.4采取多种措施,广泛宣传推介,提升祁连玉石产业市场知名度。一是制作了一部专题片。组织制作一部高质量、高水准的祁连玉石专题片,从历史、文化和经济的角度集中展现、宣传祁连玉石丰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文化,祁连玉石资源现状、种类特点,以及祁连玉石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让观赏者能够切身感受祁连玉石之美,发现祁连玉石的价值,激发外地客商、广大群众参与开发祁连玉石产业的热情。二是组建了一个协会。广泛吸纳县内外藏石、赏石爱好者,以及玉石、奇石加工、销售人员,组建肃南县祁连玉石协会,激发广大群众捡石、赏石、参与石产业开发的热情,培育祁连玉石文化市场,发挥宣传推动效应,规范祁连玉石开发行为。三是编写了一本书籍。围绕祁连玉石知识的传播和开发,组织人员编写一本高水准的祁连玉石书籍,集中反映祁连玉石资源、历史文化等,以及鉴赏、加工方面的内容,为广大群众提供学习、了解、使用祁连玉石的全新资料。四是创办了一份刊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创办一份祁连玉石刊物,集中展现祁连玉石的精品,报道一些重大的祁连玉石文化和展销、贸易活动。刊物由祁连玉石协会主办,面向大众,定期出版,由县财政拨付部分资金予以支持。五是创建了一个网站。以宣传祁连玉石文化与经济为主题,创建一个祁连玉石专业网站,并在国内主要媒体创建一个窗口,使之成为面向国内外宣传祁连玉石文化的阵地,使世界各地随时了解祁连玉石的历史文化和最新信息,欣赏到祁连玉石的风采,还可以进行网上交易和信息交流,拉近祁连玉石与世界的距离。

1.2.5制定管理办法,加强监督管理,促进祁连玉石资源规范有序开发。坚持保护为重、适度开采、合理利用的原则,制定祁连玉石开发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祁连玉石捡拾、加工、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的事项,切实加强对开采和营销两个领域的管理,有效解决管理不够规范、经营秩序比较混乱、盲目随从等方面的问题,促进祁连玉石产业规范、协调、可持续发展。

1.3但从目前产业发展现状看,我县祁连玉石产业开发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发展起步较晚、产业规模较小。我县祁连玉石产业开发起步晚,缺乏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支撑,与其他地区玉产业开发相比,祁连玉产业还处在小规模生产、低层次发展的阶段。二是人才技术短缺、研发能力较弱。产业发展缺少人才和技术支撑,玉石品质鉴赏和雕刻加工技艺、市场营销等本土人才短缺,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弱,制作加工工艺不精、品种单一、档次不高。三是宣传营销面窄、市场竞争力不强。在祁连玉石新型产业的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上,宣传形式比较单一、力度不够,营销网络覆盖和市场占有率低,参与玉石、观赏石加工销售的个体经营户随意性大,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广、竞争力不强。四是资源勘探滞后、监管机制不完善。玉石资源勘探投入不够,资源的分布和储量等数据掌握不够详实。资源的管护机制不够健全,加之资源分布面广点多,交通不便,合理有序开发和科学利用管护玉石资源难度大。

1.4下一步发展规划目标

1.4.1总体目标

借助资源优势,强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链向深层次延伸与拓展,不断提高祁连玉石产业的经济效益,使其成为自治县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兴产业;加大玉石文化内涵挖掘,加快发展玉石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型文化业态,使其成为自治县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品牌;合理配置资源,加快祁连玉市场要素建设,形成以祁连玉商贸、文化、创意设计、旅游为核心的现代产业集群,全方位提升祁连玉产业竞争力,使祁连玉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档消费品牌,使肃南成为全国最大的祁连玉加工销售集散中心。

1.4.2具体目标

―产业基本实现规模化:到2015年,通过培育扶持和招商引资,全县建立祁连玉加工销售龙头企业5-6户,建成研发机构1-2家,引进高级雕刻工艺人才和培养本地工艺人才50-100人,玉石产业年产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以上、达到2亿元以上,实现利税6000万元以上,带动2000名以上城乡劳动力实现就业或转移就业,支柱产业地位基本形成。

―产品基本实现品牌化。到2015年,通过对外宣传和产品研发营销,推动产业上档升级,力争将祁连玉打造成为国内玉石界知名品牌,获得国内首家“中国祁连玉石之乡”的称号;将蛇纹岩板材打造成为高端建材产品;将祁连观赏石打造成知名的庭院景观石,在国内同行业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营销基本实现市场化。到2015年,通过政策扶持和宣传推介,在县城培育发展祁连玉观赏石加工营销个体经营户1000多户,建成民间观赏石、玉石馆30多家,在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建成全国最大的祁连玉石营销集散地--玉水苑,在省市重要旅游城市普遍建立祁连玉销售网点。同时,引进2-3户具有实力的销售企业面向全国祁连玉产品,形成较为完备的祁连玉石生产、加工、销售的市场营销体系和网络。

―生产基本实现基地化。到2015年,通过规模建设和精心打造,建成优质祁连玉石开采基地4-5处,高端玉石加工、销售基地2-3处,蛇纹岩(岫玉)板材生产基地2处,并在玉水苑建成五大园区(彩玉园、红玉园、碧玉园、白玉园、墨玉园)和玉石文化精品园区1处,基本实现祁连玉石生产基地化目标。

―加工基本实现链条化。到2015年,通过依托成熟的加工工艺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建成2-3户具有较为完整产业加工链条的重点企业,采用以精细加工生产高档收藏品、大批量生产中档工艺品和高纯氧化镁提纯工艺生产高附加值的建材、化工产品等方式,实现对不同档次质地玉石原料的全方位开发和深层次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玉石资源加工利用率,提升产业整体经济效益。

―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到2015年,通过完善机制和规范运行,全面完成全县祁连玉石资源普查、详查勘探工作,准确掌握储量和分布状况;完成祁连玉产品地理名称认证和行业标准制定,成立祁连玉专家委员会和鉴定评估委员会,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的技术咨询服务;注册成立和规范运行祁连玉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健全完善祁连玉资源各项管护机制,促进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

1.5下一步工作任务

1.5.1加强基地建设,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结合资源储量和分布情况,支持祁连山西部矿业、兴荣矿业、恒盛矿业等企业加大玉石矿点的采矿证照办理进度,加快道路、厂房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以资源入股的形式将老君庙、金龙河、羊毛沟、红石嘴子等地建成全县重点的祁连玉石资源开采基地;加快皂矾沟矿产品集中加工区配套设施建设,引进大型加工企业2-3户,将其建成全县蛇纹岩高档建材、装饰等系列产品和高纯氧化镁提取的主要生产基地;加快县城裕固风情街和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建设步伐,完善各项功能设施,将其建设成为国内集祁连玉加工、销售、交易、展览、观赏为一体,融祁连玉文化传播、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多功能的现代文化旅游景区和展销基地。

1.5.2加强技术培训,提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积极培养祁连玉设计、加工、销售、鉴定、文化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多种形式拜师学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研发设计和制作加工风格。广开引进人才之路,积极引进优秀的设计人员和具有影响力的加工雕刻工艺师前来传经送宝,进行专业指导,通过一些大师级的作品,提升祁连玉产业工艺开发水平。加强同专业院校和发达地区间的合作,借助县职教中心等现有的教育资源,开办玉石加工培训专业,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加大劳务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参与从事玉石打磨、雕刻。成立祁连玉石专家委员会和鉴定评估委员会,建立专业化的玉石鉴定和认证队伍,规范鉴定和认证流程,鉴定信息,增强行业诚信度,促进产品鉴定与销售的有机结合。

1.5.3加强招商引资,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县内玉石矿山和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步伐,集中筛选推出一批带动力强的祁连玉石重大招商项目,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牌企业,建成一批生产工艺先进、产品附加值高的祁连玉石开采、加工、生产项目,推动祁连玉产业资源市场化配置。积极引进资金实力雄厚、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投资参与玉水苑建设,打造具有文化力、品牌力和创新力的产业发展平台。围绕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县城裕固风情街、皂矾沟蛇纹岩加工厂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积极引进几户拥有先进技术工艺和良好市场营销策划创意的企业参与建设,在玉石产品工艺研发、产业链条延伸、产品策划包装和市场销售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资源优势加快向经济优势转变。

1.5.4加强宣传推介,提升产业市场知名度。树立和培养品牌意识,借助媒体全面造势宣传祁连玉,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现代媒介和文化载体,多方位、全角度的向外界宣传、推介祁连玉石。借助节会集中宣传祁连玉,举办好每年一届的祁连玉文化旅游博览会,主动走出去参加全国各类玉石节会,不断提升祁连玉在国内玉石产业的知名度。借助产品开发延伸宣传祁连玉,紧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开发具有实用意义和纪念意义的馈赠佳品和特色旅游纪念品,推出有时代气息和收藏价值的玉石精品和珍品,并在重点旅游城市建立销售点,扩大祁连玉对外销售宣传渠道和覆盖面。借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宣传祁连玉,积极挖掘丰富祁连玉文化内涵,举办好各类学术论坛,做好相关文化书籍、专题片的出版;建设好祁连玉文化产业园玉水苑等文化景区,开展一系列以玉为题材的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坚持把祁连玉作为旅游产业开发的主导产品,以宣传推介促文化旅游,以文化旅游兴玉石产业。

1.5.5加强资源管理,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围绕黑河、隆畅河、陶莱河等重点流域和祁连玉集中矿藏地带,邀请地质勘察部门,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认真搞好祁连玉石资源勘察、详查工作,摸清各种资源实际储量和品位,为招商引资开采、科学利用开发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翔实依据。坚持保护为重、适度开采、合理利用的原则,健全完善玉石资源管理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切实发挥好祁连玉石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的产业指导、县石业办的监管、协会的桥梁纽带和企业的市场主体职责和作用,明确国土、水务、林业等部门的协同监管职责,推动祁连玉石产业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采,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1.5.6加强宣传推介,构筑大祁连玉格局。一是构筑大祁连玉开发平台。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引进外地营销人员,加大产品营销及宣传力度,构筑大“祁连玉”格局,提高祁连玉社会知名度。二是引进“国家级”“省级”玉雕大师入驻玉水苑、玉水街,提高祁连玉社会知名度;引进和田玉、独山玉、岫玉、蓝田玉、翡翠、玛瑙、金银珠宝等销售从业人员入驻玉水苑、玉水街,增加营销产品。合理筛选确定有一定祁连玉石知识、具备相当加工技术和营销能力,懂玉、爱玉的人员参与祁连玉石产业开发,严防全民一哄而上、乱开滥建,造成资源浪费,确保祁连玉石产业高点起步、平稳运行、快速发展。三是坚持祁连玉石产业发展与小集镇建设相结合、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与工业经济相结合、与劳务输转相结合,促进祁连玉石产业与其它产业有效衔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将祁连玉开发与与旅游、文化项目衔接。将玉水苑作为文化产业基地、旅游开发项目之一。要求驻张各旅行社将玉水苑作为所有旅游线路必走一条免费项目,增加园区知名度。把祁连玉石产业开发作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扶持培育祁连玉石产业带头人,抓好祁连玉石产业开发工作,带动劳动力就业,促进城乡居民增收。

参考文献

[1]廖庆生 冯唯策. 弘扬云南珠宝玉石文化 促进云南玉石产业发展[N]. 云南经济日报,2010-07-27E02

第11篇

关键词:茶文化;全域旅游;融合;茶文化元素

第十个五年计划实施以来,中国茶产业蓬勃发展,也带来了活跃的茶文化活动,茶馆等茶休闲行业欣欣向荣,茶文化的教育与传承风靡云蒸,茶叶相关领域的科技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我国民众开始从物质享受向精神享受转变,追求文化和休闲的精神消费,充分享受生活,体验生命美好。当前,人们通过对茶的鉴赏、体味等方式,走进茶种植园,观看茶农种植、采摘茶叶的过程,欣赏茶叶的制作过程,并且在采茶地品尝新鲜而醇香的茶叶,去体验茶文化所蕴涵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已经成为了旅游行业色旅游。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上千年的历史,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旅游业的重视。将茶文化元素与全域旅游发展更好地融合发展,不仅使茶文化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的得以传承,也使全域旅游得以丰富,得到良好的发展。

1我国茶文化旅游概述

我国祖先以种植茶叶为生,并积极向全世界传播我国的茶文化、茶叶种植技术等。古语道:“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在古代,茶文化是上层文化,但在当代中国,茶文化是大众文化[1]。茶文化是在与茶有关的一切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学、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于中国,我国人民自古至今都有以茶代礼的朴实风俗。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茶文化蕴含内容极为丰富,是包括教育、文学、艺术、保健、历史、经济旅游等等方面的综合内容。参观茶叶制作全过程中,能够体会茶的文化性所带来的独特情境,茶的鉴赏既是品茶也是赏茶,是二者的结合。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来实现,整个品茶过程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茶文化便是在品茶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2]。茶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其文化底蕴深厚。茶文化经过历史的历练,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独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

1.1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结缘

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茶文化蕴含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是开发重点。底蕴深厚的茶文化是现代重要的旅游资源。我国茶叶种类繁多,能够声名鹊起并流传至今,主要原因在于茶本身的品质好。我国地大物博,具有地形地貌多样性,动植物的种类数量繁多,不同产区的茶叶具有不同功效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文化独特性,产自我国江苏太湖的碧螺春、产自我国湖南岳阳君山的君山毛尖等等,茶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不仅仅是由于茶叶产地的地域文化,茶叶的种植历史,还有茶叶独有的地理地貌。还在于茶的山水人文历史渊源,比如杭州的龙井茶和福建的武夷岩茶。茶文化与旅游的结缘,首先是茶产地的名胜古迹、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和茶区的美好风光以及独特的气候环境。其次,有些茶叶的制作过程具有观赏价值,其茶采制技巧可以当作茶艺表演。比如:客家“擂茶”、西湖龙井茶的手工炒制[3]。再次是以茶文化为内容的旅游活动,比较出名的有浙江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昆明世博会茶园等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区。我国旅游业应更新观念,为茶文化旅游开发创造条件,丰富茶文化旅游项目,加强茶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使茶文化元素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创造出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茶文化旅游

茶文化旅游,即旅游者参加以茶文化元素为核心的旅游活动,旅游活动主要是和茶文化元素的有关的所有活动。旅游者能够观看茶叶的种植、茶叶的采摘、茶叶的制作工艺、茶叶的鉴赏,并且可以亲身体验,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全程参与,这样的旅游形式能够陶冶旅游者身心,是一种以茶文化为主要旅游内容的特色旅游项目。茶文化旅游是传统茶叶与旅游行业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式的旅游开发项目。茶元素旅游开发项目包含有对茶叶种植园的观赏、对茶采摘过程的参与、对茶制作过程的体验、对成品茶叶的品尝等等,形成从茶种植到茶成品,再到销售的旅游经济链。通过将茶文化元素与我国旅游业的完美融合,使我国传统茶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带动我国旅游业与以旅游业为生的周边产业成长。将茶文化元素融入我国旅游行业发展,不仅能够带动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全域性,还能够间接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输出[4]。

2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旅游成为了当下我国民众首选的娱乐休闲方式。在旅游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茶文化旅游是发展旅游经济的新贵。茶文化最开始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茶文化全域旅游经济,茶文化对与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带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2.1我国茶文化元素

在旅游行业中的现状众所周知,茶叶的发源地是中国,茶文化经过四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和不断继承、创造,茶文化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形成了我国现如今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包括茶艺、茶道、茶学等等,这些茶文化不仅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具有深远影响,也对东南亚国家的茶文化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茶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茶文化的内涵,不仅仅包含茶这单一概念,还包括诗词、文学、戏曲等多方面文化内涵,因此茶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多彩[5]。我国古代文人关于茶和旅游的诗词屡见不鲜,体现了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积淀为我国发展茶文化旅游提供了珍贵参考。

2.2我国茶文化旅游特点

1)大众化:当前,茶已经被世界范围内所认同,我国茶文化已经享誉全球,茶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茶文化旅游这种新型旅游形式,也被大众广泛接受。

2)全域性:茶文化是区域经济的产物,但茶文化来自于区域经济,但却超越区域经济,走向全域旅游。茶文化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旅游的全局性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3)多样化:茶文化包含内容丰富,为茶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多种资源,茶文化资源的多样组合也为茶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多种形式。

4)传承发展性:茶文化的延续,是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结果。茶文化究其根本是从茶中体悟出人与自然相互联系和永恒发展,茶文化旅游能够有效促进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茶文化元素与现代旅游理念相融合,不断传承、发展茶文化旅游。

5)体验性:茶文化重在体验[6]。茶文化旅游是体验式旅游,而非购物型旅游,茶文化旅游重在体验茶文化带来的身心放松,游客通过对茶艺、茶道、茶的制作过程等等茶文化的一切环节,感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获得精神愉悦的美好享受。

3茶文化元素发展与全域旅游发展的融合

3.1突出茶文化旅游的茶文化元素

不断从广度和深度挖掘茶文化,进行更有深度的研究,提高茶文化价值,突出茶文化的旅游属性和价值,将茶元素作为茶文化旅游的重点内容,突出茶文化元素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茶文化旅游中,注重突出茶文化元素的内涵。深入挖掘茶文化元素的丰富内涵,增加茶文化元素的文化性和人文性,增加游客的精神愉悦,增加茶文化旅游中茶文化元素的吸引力。茶文化元素的丰富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实现茶文化元素与旅游发展的有效融合。

3.2开发茶文化元素旅游纪念品

国人旅游基本走不出三件事:吃、喝、购物,这三件事也是旅游的重要组成。当今旅游行业中,不仅茶宴在游客中备受欢迎,以茶作为原材料的食物和饮品也日益受到追捧,就连茶具、茶叶等都是人们在旅游中争相购买的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开发者,应该满足这种购物需求,开发更多以茶作为原材料的茶文化元素旅游纪念品。设计精美的包装、质量上乘的茶文化产品,将茶文化元素融合与旅游产品中,扩大茶文化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增加更多收入,助推旅游全域性发展。

3.3以茶叶博览会等节庆为载体,提高全域旅游知名度

茶叶博览会这样的大型活动,是宣传茶文化的良好契机,对于推动茶文化的广泛传播具有积极意义。关于茶文化的大型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此旅游,推进茶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还可以提高旅游知名度[7]。我国茶博览会的成功举行,将我国茶叶及周边产品远销海内外,不仅扩大了茶叶产品的销路,还扩大了博览会的影响力,提高了本地知名度,助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原来的区域旅游发展成为全域旅游。在博览会期间,参展和观展人数过百万人次,实现盈利十余亿,推动了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茶文化元素发展和全域旅游发展的融合,是茶文化与旅游的有效结合,是茶文化旅游进行广度开发和深度开发的新形式,是以茶文化身心体验为核心的旅游经济。我国民众讲究养生保健,追求返璞归真。

茶文化旅游因为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底蕴,满足了当今民众的迫切需求。茶文化旅游带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让茶叶行业不仅仅具有效益,还具有文化价值,增加了茶农的收入,增加了茶叶的附加值,推动了整个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茶文化作为区域现象,它的发展与全域旅游发展的融合,大力推动了我国茶文化和茶文化旅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茶文化元素发展与全域旅游发展的融合将是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张鸿霞.加强特色文化与旅游融合促进城口全域旅游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6(11):21-22.

[2]杨甜,胡永红.全域旅游导向下许昌市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J].华中建筑,2016(8):109-113.

[3]王磊,刘家明.宁夏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6(4):123-127.

[4]窦梓雯.客栈发展与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融合的路径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6(12):151-152.

[5]马勇,刘军.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全球发展战略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4(2):151-158.

[6]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3):130-134.

第12篇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24,China;Chongqing City Management College,Chongqing 401331,China)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旅游业和文化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旅游业和文化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第三产业,二者的未来发展趋势是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因此国家为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给予两大产业以支持,同时积极努力的引导两大产业的融合和发展。但是,在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时,要根据当地旅游、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当地的客观情况制定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创新产业模式、增加产品内容、打造地区品牌,突出当地发展特色,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各方面支持,利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从而促进地区内部多产业的合作,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地区两大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in China,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quality of life improves constantly, which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culture industries, and China has attached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culture industries. As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ourism and culture industries is in combination with each other and promotion to each other. So China gives support in policy and financial aspect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ulture industry, while actively tries to guide the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industries. But whe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culture industry,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tourism and culture industry should be made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local tourism, to innovate industry mode, increase products content, build area brand, and take the advantages of national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mode, thus promoting regional cooperation within industries, rais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wo major industries.

关键词 : 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Key words: tourism industry;culture industry;integrative development;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162-03

0 引言

旅游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其经济性中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旅游产业中的旅游产品具有经济性和文化性的特点,由此可见,旅游产业本身具有的文化性特质,使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考虑到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利用文化的先进性推动旅游产业更好的发展。所以,为了旅游产业更好的发展,旅游业要与文化业相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进步。产业融合的现象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出现,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在我国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要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地区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成熟的经验和良好的发展模式,促进我国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发展和环境建设发展。

1 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1.1 融合发展动因

1.1.1 内部动因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两者有许多的共同点,从而促进了两者的融合与发展。首先,两者同属于绿色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兴起。每个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其目的主要是获得经济利益,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基础是旅游资源,因此各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的时候,要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因为旅游产业自身具有文化性的特点,所以想要更好的发展旅游业,必须突出旅游项目的文化特色。通过对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并将其融入到旅游产业中去,不但可以提升地区的旅游文化层次,同时可以更好地促进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而兴起的产业,在满足人类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承[1]。在经济时代背景下,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地区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使二者更好地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2 外部动因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除了内因之外,还有外部因素的推动作用。外部因素中主要包装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政治因素主要是指国家和政府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多方面支持,包括出台相关的政策指导和监管两者的融合发展,对其融合发展的过程进行规范,确保二者的融合发展可以健康有序地进行,同时为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可以更好地发展,国家和政府会给予其更多的财政支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和融资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部分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成功上市,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进行融资,取得了更大的社会、经济利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国家不断加强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财政支持,为其融合发展提供可靠的政策、经济保障。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随着国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民物质方面得到满足之后,便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感。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文化的作用是不可取代。所以,旅游产业需要引入文化元素,利用文化的创造性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性,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2]。因此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可以保证旅游市场的发展并有效地拓宽旅游市场。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网络的全球化普及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提高了新技术的传播速度。随着交通、网络以及视听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技术保障。交通建设技术方面的进步,为那些地处偏远但是具有良好人文旅游资源的地区,提供了交通条件,将文化资源打造成具有文化创意的旅游产品,吸引了更多的游客进入该地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由此可见,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条件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并推动两者的融合发展健康有序的发展[3]。

1.2 两大产业融合发展互动机制

1.2.1 两大产业相互依存

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是相互依存的,旅游资源是通过文化资源的孕育而产生的,在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鉴赏中,需要对其进行文化的解读。由于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文化性,许多文化产物也变成了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的文化资源经过开发和挖掘就可以转变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可利用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虽然自然的旅游资源本身文化属性和历史文化内涵较低,所以自然旅游资源需要有文化层面的解读和鉴赏,如果要将自然山水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必须通过旅游开发和挖掘的方法来实现。因此文化性成为旅游产业的一种特有的属性[4]。旅游产业具有的文化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融入,丰富了旅游产业的内容,提高了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文化性,文化产业因为旅游产业的融入,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动力,推动了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1.2.2 两大产业相互融合

当代旅游业发展中,所有的旅游经济活动都要以一定的文化方式来进行,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各组成部分,例如:生产、流通、交换、决策、管理等都蕴涵着各种文化因素,特别是旅游产品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中,文化使其经济活动的基础条件。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旅游业则是文化传播的载体,缺少文化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市场竞争中是无法生存的,而缺少旅游业作为载体,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就会失去动力和创新能力。旅游业的优势体现在市场竞争中,而文化业的优势则体现在内涵上。从旅游业的角度看,想要抓住价值核心,就要很好地利用文化业的内涵特征,而文化产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好的发展,需要依靠旅游业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所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1.2.3 两大产业相互促进

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的促进作用,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业中,可以提升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文化性,提升旅游业的精神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合理有效地利用文化资源,可推动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旅游业的发展也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可以很好地帮助文化产业进行文化的传播,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因此,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不但可以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同时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更好发展和文化传播[5]。由此可见,旅游与文化产业是互相促进的,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效结合,可以提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附加值,达到经济利益与社会文化利益双赢的目的。

2 两大产业融合过程分析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基础是技术层面的融合,因为产业之间的融合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上的,技术的融合可以改变产业原有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消除不同产业间的技术壁垒,促进生产成本结构不断接近。所以,技术层面的融合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而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产品制作与研发技术,同旅游产业中的旅游资源开发技术的结合,构成了两者融合发展的技术基础。

文化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推动了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资源和基础,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不但可以保护和延续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等传统的文化资源,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发展商机,达到旅游产业开发和文化保护的目的。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推动了与之有关的周边产业的发展,例如: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文物博物业、娱乐业以及动漫业等产业的发展。同时,两大产业的融合促进了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的改革和创新,其内部的组织结构开始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混合、虚拟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而促进其发展方向转变的正是企业层面的不断融合,使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后的整体结构逐渐地形成和发展。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市场层面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产业的市场运作、营销创新、品牌树立、资本运作等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中,将原有的文化传播方式和网络传播方式应用其中,从而改变了旅游业的产品销售模式和文化产品消费方式。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整合两大产业,可以提升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3 两大产业融合路径选择

用先进的体制观念引导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政府要进行指导和管理控制,可以成立专门的旅游文化产业规划发展小组,发挥国家和政府的管理职能,加强国家和政府对旅游文化产业的宏观指导和监管力度。

以市场为导向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创造良好的环境,所以,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投资和市场消费环境[6]。要对产业的运营机制进行创新,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的改革和创新。产业要实现融合发展,不但要对产业的内部机制进行整合,而且进行跨所有制、跨行业的整合,从而实现两大产业的资源互补和共享,提高两大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以整合为纽带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要加强对分散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挖掘力度,以旅游资源为基础,文化资源为切入点,把主题鲜明、地方特色明显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丰富旅游文化内容,提升旅游产品品位,树立地区旅游文化品牌。

因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行业和门类较多,产业链较复杂,所以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也较多。

例如:产业的集群、区域的合作、集约化的发展等,都是两大产业可以选择的发展模式,但是各旅游区在进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中,要根据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利用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选择出符合地区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4 结束语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并且出现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因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本质上具有相通的地方,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也促进了两大产业的不断融合和发展。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作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外在推动力,构成了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引导和传播作用,反过来文化产业又丰富了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文化性。因此在未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不断促进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1,12(04).

[2]谭颖.从旅游与文化关系谈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J].商业时代,2011,13(01).

[3]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11(04).

[4]庄猛.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现代视听,2010,13(11).

第13篇

一、旅游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意义探究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如是说“美丽的城郭,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自然界的风光之美往往能够让人产生一种淳朴、天然的“野趣”之美。而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之美则能悦志畅神,启迪心扉,使人凝神静思,潜心自修。能从自然界的风光之美中感受到万物存在与运动的意蕴,能从传统文化中感受其中的历史积淀美,从而景我融合,物我融合, 最终达到心灵的慰藉,思想的升华,这正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美育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说:“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它的开放不仅体现在教学形式的开放,更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开放。连城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众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传统、人文底蕴。例如连城最出名的国家4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就是一座散发着浓厚文化气息的山。钟灵毓秀的冠豸山不以山势巍峨称雄,不以香火鼎盛闻名,却以书院众多而自豪。自南宋到明清,不少文人雅士纷纷在山上结庐倡学,建有“二丘书院”、“樵唱山房”、“东山草堂”、“修竹书院”、“五贤书院”……数百年的书声熏陶,浸染了冠豸山的傲然风骨。冠豸山是一座有文化有生命的山,邑人以“冠豸”两字给此山命名,就赋予了山丰富的文化色彩。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羊而独角,“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山名 “冠豸”,就有公正不阿、除邪扶正的深远寓意。这样的富含传统文化气息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连城比比皆是。如此丰富的教学资源唾手可得,那么把它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不正既能贯彻落实语文新课标精神,又能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还能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促进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么?

二、旅游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可行性方式探究

1、借助校本课程,通过对旅游文化相关文章的阅读、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校本课程《留住我们的根》分章节介绍旅游文化与语文教学,编有不少富含传统文化知识的文章,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并能让学生研读之后,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获得提高。

2、结合古代文人的山水游记、山水田园诗歌进行对学生人文素养熏陶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浩如烟海,其中有不少山水游记、山水田园诗歌。这些作品无不凝聚着古人的情思,或思想深邃,或深情动人,或描写的景致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在具体的学习中,学生不但积淀了丰富的知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精神的洗礼,从而达到人性的更高层次。

3、结合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意义与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

如在进行校本课程“旅游文化与语文教学’第一讲”钟灵毓秀冠豸山“之后,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我设计了这么两道训练题:1、目前连城冠豸山已获申请世界遗产提名,为冠豸山“申遗”成功献计献策是每个连城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请你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递交一份冠豸山简介和一份宣传冠豸山的标语。要求:简介600字左右;标语主题鲜明,构思新颖,不超过20字。2、旅游是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我县早在上个世界八十年代就开始实施“旅游兴县”的战略,请你以导游身份选择冠豸山一个景点写一段解说词。(200字左右)

学生在训练的同时感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笔下的文字不禁多了几分慎重与思考。

4、实地考察,生成教学资源。

第14篇

(一)旅游的文化内涵是旅游业的灵魂随着旅游业发展模式由经济型向经济——文化型转变,旅游文化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和资源协调发展,正因为如此,研究旅游文化才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旅游的开发应充分重视旅游的历史发展特征,注重旅游历史文化的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泛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作为一种以文化内涵为主的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其本质就是要满足旅游者文化审美需求,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者赋有一定的文化内容和背景。旅游者(旅游主体)是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特殊群体,旅游活动是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是人们为了获得某种精神满足而进行的一项社会活动。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是交换地域认识和感受异域文化环境,增知益神、陶冶情操、获得文化满足。旅游者首先是具有一定素质的社会文化人,是有一定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者,产生旅游动机和需求的前提是旅游者的社会文化素养,因此旅游者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是文化驱使的结果,其次才是旅游者应该具有一定货币购买力和时间购买力。所以,旅游者是特殊的社会文化消费群体。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是社会文化产物,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资源依赖于一定的自然条件,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社会文明进步中逐步形成,富含文化内容。人文类旅游资源无论是有形的文化古迹还是无形的民俗风情和文化意识形态,均属于文化范畴,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创造,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自然类旅游资源的文化性是通过人类的山水审美思维体现出来的,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现象、自然奇观等构成自然景观,孕育出地域性的人类文明。正如“文因景成、景因文传”,自然物的美是通过文化来鉴赏、反映和传播的,它的开发同样需要挖掘文化内涵。旅游中介体(旅游服务)是文化的另一表现形式。旅游中介体服务于旅游者,旅游者通过经济行为达到精神文化享受的目的,因此,旅游产品应该是文化性产品,旅游中介体必须为旅游者提供文化服务。由于这种特殊的旅游供求关系,决定了旅游中介体具有经济性的同时,还应具有充足的文化特性,注重旅游者经济消费的同时,注重其文化消费特征。旅游地应借助旅游服务展现地方文化特征,旅游目的地应该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地生活方式的体验和文化背景的体验。

(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支持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发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是发展旅游的重要途径,旅游产品必须反映地域性文化特征,以支持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构成的整体和谐,文化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调适作用。

1.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与文化和谐发展,而旅游业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会使旅游地社会文化产生变迁,从而影响到旅游地的文化生命周期。对此有学者建议旅游地开发要注意文化调适,即考虑到当地的文化均衡和居民文化心态的调整,应该对风俗民情进行全面的保护,同时缓和由于旅游发展导致的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矛盾,使旅游地居民受到尊重。

2.忽视旅游的文化内涵开发,进行短期行为的开发必然阻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自然淳朴的才是永恒的,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现今在旅游开发中的趋同化、现代化、城市化现象非常明显,开发者为了一定的经济目的,忽视旅游地的文化精神表现,甚至造成旅游资源破坏,致使旅游产品失去了自身的特色性文化内涵、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对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文化内涵挖掘建议

(一)进行旅游地的文化主题定位文化主题是旅游地建设的灵魂,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有其确定的主题或提炼设计的主题,一般地,旅游地的文化属性越鲜明、主题越突出,也就越具有特色。巴彦淖尔市旅游地的文化主题定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既不是游牧文化,也不是单纯的蒙古文化,它是北方不同历史时期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与古代农耕文化交融结合的产物。二是西口文化。西口文化不是纯粹的晋陕农耕文化,而是近代农耕文化与蒙元文化相交融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应该说西口文化是近现代巴彦淖尔市文化的主体元素。三是现代文化。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世外桃源,不可能是绝世古堡。今日的巴彦淖尔,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同样具有当代世界性。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共同组成今天独特的巴彦淖尔文化,所以,巴彦淖尔市旅游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十足,我们在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方面一定要认真地、深层次地、全面地挖掘和发挥它的文化内涵,从而做出准确的文化定位。

(二)围绕主题,进行旅游地文化营销旅游地文化形象营销包括旅游地的景观综合形象和主题形象策划、营销宣传、旅游地理念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塑造等内容,从不同侧面引导旅游者认知旅游区的文化内涵与形象。比如,峨眉山围绕佛教文化主题设计挖掘具有个性的旅游项目,以史实和相应传说故事为依据构建该旅游区的基本文化旅游项目,成功地进行文化形象营销。巴彦淖尔市也应该围绕草原文化、西口文化、现代文化这三大要素精心设计文化形象和品牌进行营销。

第15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突出地体现了第三代生产力的特征――文化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文化化,文化与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文化的经济化,就是指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文化中渗透着经济的、商品的要素,使文化具有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经济的文化化,是指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的、科技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要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新世纪“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其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已成定局。从旅游供给一隅来看,经营者的目的是经济盈利,但他必须提供文化享受才能实现盈利;从旅游需求一隅来看,旅游者希望得到文化享受。因此,在当代旅游业中,任何一项旅游经济活动都是以一定的文化方式进行的,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环节如生产、流通、交换以及决策、管理等,都或多或少地蕴涵着各种文化因素,尤其是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更是牢牢地建立在文化基因之上。由此可见,旅游业的经济属性与文化属性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早在1981年,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就在《旅游与文化》一文中指出:“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也是一种文化事业;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看,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具有决定作用。”到了九十年代,喻学才等旅游文化学专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是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一)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

从文化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关系来看,文化孕育着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包涵着文化,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鉴赏,都需要进行文化的解读。人文旅游资源属于文化的范畴,许多文化产物都是人文旅游资源,不少文化资源只要略加开发就可以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大量的人文旅游资源都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游人要欣赏、感悟它,规划师、旅游商要开发利用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从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的关系看,大好河山孕育文化,文化辉映大好河山,二者相得益彰。此外,许多自然旅游资源虽然本身不具有文化属性和叠加历史文化色彩,但自然美无疑需要从文化层面来鉴赏,需要用科学知识来解读,而且,要将自然山水转化为旅游产品必须通过旅游开发这一文化手段来实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特性,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二)对文化的追寻,是旅游主体的出发点与归宿

旅游主体出游的目的无非是出于乐生的需要、养生的需要、健身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这些需要按照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都属于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人们对充满异国他乡情调的城市文明、田园风光、民俗风情满怀着好奇心,满怀着憧憬和期待,这是人类求异心理的典型反映;人们总是希望在奇险幽野的山岳景观中获得美的感受,在壮阔雄伟的江河中获得美的熏陶,这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唤醒与律动;人们总是期待着在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在人类文明的河床上获得智慧,这是人类求知、启智需求的体现;人们总希望通过投身自然忘却烦恼,获得快乐,通过参与异国他乡的民俗活动洗去尘渍,获得愉悦,通过旅游团队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忘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获得心灵的慰藉,这是人类自生的本能反映;人类通过跋山涉水可以强身健体,通过回归自然、享受自然可以消除疲劳,缓解工作压力,这是人类健身养生的需要。上述需求的满足都需要文化的参与,同时也是文化的体现。

(三)文化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源泉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活力的企业,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一个必定会被市场无情淘汰的企业。旅游企业也是如此。一个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企业对内可以团结员工、凝聚人心;对外可以吸引顾客、获得效益。

(四)文化交流是旅游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就社会效益而言,文化交流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进了解、加强友谊;就经济效益而言,文化的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有利于促进客源地和目的地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旅游是挖掘文化内涵和实现文化功能的载体

从一定意义上说,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缺乏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是很难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旅游是实现文化教化功能与娱乐功能的载体,是挖掘文化、优化文化、丰富文化和保护文化的途径。

(一)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挖掘文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在旅游中的核心功能已愈来愈引起学术界和实业界的重视。林洪贷(1990年)指出:“仅对旅游业作经济上的定性和表述是远远不够的,经济分析无法衡量旅游业在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影响,也无法阐明这些影响对于经济的反作用,因此需要以经济分析为基础,逐步采用经济分析与文化分析相联系的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于士英认为:“七五”以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以经济为生长点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0世纪90年代我国旅游业应在高起点上发展,它的生长点是文化,调整的任务就是要逐步使经济型的旅游业转化成文化型的经济事业。到了21世纪,文化成了旅游业竞相追逐、竞相挖掘的对象。云南的丽江古城、“香格里拉”就是通过特殊文化的发掘而赢得了广大游客的青睐。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挖掘文化。

(二)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丰富文化

旅游业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行业。其创造的核心是文化品位的不断的提升、文化内涵的不断升华和文化底蕴的不断丰富。美国的迪斯尼乐园源于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电影,20世纪50年代建园之初,只有米老鼠、唐老鸭以及睡美人城堡、海盗船等少数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乘坐过山车、乘坐飞碟、过时间隧道、看水幕电影、看四维立体电影等现代高科技和人类幻想成果在迪斯尼乐园的广泛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迪斯尼乐园的文化内涵。深圳在20世纪80代以前还是一个荒凉的小渔村,可以说是一片文化的荒漠,然而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人文景观的建设,深圳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主题公园潮流的领跑者。

(三)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文化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无论是原始景观,还是人造景观,吸引游客眼球、让游客流连忘返的总是那些合乎美学规律、给人以美的联想、美的感受、美的体验、美的启迪的景观。因此,一位优秀的旅游规划大师,景观设计大师和旅游产品策划大师总能够对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进行美的设计、美的提炼、美的升华,从而不断优化、不断提升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功能。桂林的山固然很美,桂林的水固然很迷人,桂林的民俗固然风情万种,然而如何在短短的行程体验、感受桂林的美,却并非易事。可喜的是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印象刘三姐》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任务。该剧演出以“印象刘三姐”为总题,大写意地将刘三姐留给人们印象中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成功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整部作品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是对桂林山水文化和人文文化的高度提炼和系统优化,是熔铸于山水人文景观中的又一崭新的文化景观。

(四)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保护文化

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也是对文化的抢救过程。对于绝大多数旅游开发项目,人们都注意了文化的渗透和文化的保护。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代表――故宫在历经三百余年的风雨洗礼后,已经毁损严重,为了更好地对国内外的游客进行开放,国家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修葺,现已基本完工;我国藏族建筑的瑰宝――布达拉宫,江南的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等文化遗产大都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得以修葺和保护。

参考文献:

1、郭丽华.略论文化旅游[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

2、王志涛,司林胜.西部旅游业发展中的文化渗透[J].科学管理研究,2003(2).

3、曹诗图,袁本华.论文化与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3(5).

4、尹华光.旅游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