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新农村文化范文

新农村文化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农村文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新农村文化

第1篇

一、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1、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这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表现。

资料显示,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教育落后不仅导致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还引发了农民文化修养不高、思想保守落后、生活方式陈旧,同时使不良社会风气蔓延。

2、农民文化生活贫乏。

由于农村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政府文化建设职能缺位。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宣传滞后。农民除了看看电视、听听广播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文化娱乐活动。不少农民就通过打麻将、玩扑克牌打发日子。

3、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比如赌博斗殴、求神拜佛等迷信、偷盗、抢劫以及家庭暴力等问题的突出,都与文化水平低有关系。为了面子,互相攀比,婚丧喜事大操大办且日甚严重,房子、车子(礼车)、票子(礼金)一个都不能少,由于交际圈的不断扩大,农村人情往来事项越来越多,农民的家庭不堪负重。

4、重经济,轻文化现象普遍。

在经济增值发展观的文化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忽视文化,对文化建设没有考虑或考虑较少,导致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处于滞后。

5、政府的投资严重不足,基层文化馆站严重缺乏。

在农村所谓的文化馆站,也是一些设施陈旧简陋、房屋年久失修,既没有活动经费,又没有图书和活动器材的“空壳站”,农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文化财富和文化需求之间的断层,使得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途径不顺畅。人、财、物的供应不足成为目前农村建设中难以逾越的障碍。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又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促进农村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只有拥有了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才会有较强的经济基础的良好的社会基础、政治环境。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思想文化建设。

要发展先进文化,以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世界,升华他们的思想境界。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的任务,使广大农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的能动、积极作用。

2、道德文化建设。

道德文化建设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又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涵。新农村的道德文化建设,主要指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广大农民加强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科学文化建设。

要坚持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禁止赌博,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强化科技培训。

4、深入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

“三下乡”即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让农村知道,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坚持送戏(节目)下乡,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图书馆、电影公司等单位深入农村,为农民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下乡,以丰富农民科技知识的普及;文化部门还要经常联合教育、科技、卫生和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与组织,在农村开展综合性的文化活动,要不断深化内容,创新形式。

5、开展多种形式地群众文化娱乐活动。

文化站、基层文化俱乐部要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要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如文艺宣传、灯谜会、知识竞赛、体育小竞技等,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做到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各展其长,在参与活动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6、体育文化建设。

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例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以及打扑克、棋类、麻将等等。

五、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

1、细化文化建设环节。包括家庭文化、广场文化、俱乐部文化、文化室文化、图书馆文化等等。

2、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包括各种艺术活动形式、体育活动形式以及各种文化协会、学会、小组等等。

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文化活动

农村文化是与城市文化对应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文化就是培养新型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都不高,当前,我国农民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低于7年,中小学毕业的比例高达85%以上,所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不仅要发展城乡的经济,还要更多的发展城乡的文化。发展农村文化能够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问题就是增强农民的内在凝聚力,仅仅依靠基层政府很难发展农村文化,要用文化的力量和文化活动来带动农村文化的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还有很多问题,一部分农村干部不重视文化建设,一直用经济的发展来衡量农村干部的成绩,所以,一些农村干部忽视了文化的建设,认为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就做好了领导。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落后,很多农村都没有图书馆,文化活动的设施少的可怜。农村文化市场的发育不完善。农民需要文化娱乐生活,但是农村的建设却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文化市场的管理也不好。根据这些情况,提出一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农民文化意识

农村的文化建设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把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提到各级部门的重要日程,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当中。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拨款来建设农村文化设施;要多方融资,采取合适的方法,引导企业来参与农村文化建设;要做好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的规划工作,确保文化设施能够被有效合理的应用。要加强管理,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抓好文化下乡活动,发挥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把健康的文化带到农村当中, 并且要有专业人员来对农民进行指导和引导。还充分挖掘农民的潜能,通过培训让乡土文化展现出来,鼓励农民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抵制低俗的文化,发扬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要打击赌博的行为,严惩那些组织赌博的人。

二、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素质

对农村的文化队伍进行整顿,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的文化工作,可以通过公开是招聘方式来吸收高素质的人员来扩充农村文化队伍;还要对现有的文化工作者进行培训,确保人尽其才。要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活动,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让农村文化办出自己的特色。要保护农村文化遗产,文化工作者要带头保护农村的文化遗产,要投入相当的资金来培养文化遗产的传人,确保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要发挥农民的创造作用,农村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要想让农民真正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不仅要通过政府来增加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农民自己也要办文化活动。农民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具有世界性,农村的传统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的民族文化主要就体现在农村当中,因为农村是民族特性的文化源泉,农村有自己丰富的原生态文化,这种民族文化就在农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愿意就是忽视了农民的创造性,把农民看成了简单的劳动者,造成了农民对文化活动的冷漠。

三、逐步建立农村文化市场

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平台,市场是文化交换的场所,如果没有文化市场,文化就不能够流动起来,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很落后,与农村的经济发展不协调。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途径,如果不能市场化就不能体现文化的价值,所以要把发展农村市场文化作为战略重点。要完善文化市场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文化管理组织者和农民等。农民是文化市场的主体,按照市场的要求,农村在农村文化市场当中有独立的人格,能够自主参加文化的交换活动。政府要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在农村文化市场当中扮演好监督者和参与者。文化管理者主要是进行文化市场的管理,文化组织者是农村文化市场的主力,提供农村文化的服务,文化组织者使用文化资源,要回报到社会中去。民间文化的组织人员要是农村文化发展的资源。要把民间的资源结合起来比如民间图书馆、民间剧团、民间博物馆,以及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等,要建立一套国家支持体系,引导文化专业户组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不断发展壮大新时期下的农村内生型文化。

要抓住文化管理体质,为农村文化生产力开辟一个发展空间,文化管理部门的改革要能够适应农村文化市场的需要,所以,文化管理部门要能够保持行政的独立,放置行政与市场联系起来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从而遏制文化产业进入农村的发展道路。

四、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的规章制度

  当前很多法律法规不适合农村文化的发展,不适应农村文化市场的活动,所以完善农村文化管理的法规,是农村文化市场能够健康发展下去的条件。政府和文化部门要净化农村文化市场,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规范农村文化市场,支持新农村文化市场的建设工作,要遏制农村不良文化的蔓延,不仅要靠政府部门的努力,还要在法律上为农村文化活动提供发展的环境,吸引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来进行农村文化市场的建设。私营文化集团是农村文化市场建设的重要力量,政府要对有突出贡献的私营文化集团给予必要的经济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竹青.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突破限制农业现代化的“瓶颈颈”[J].高等农业教育, 2003,(01)

[2] 李映强,石大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广泛关注农村的职业与成人教育[J]南方农村, 2006,(06)

[3] 李洪君,张小莉.“新农村”视野中的农村教育及其政策选择[J]党政干部学刊, 2006,(05)

第3篇

[关键词]篮球文化;构建;新农村;作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释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战略举措和发展目标。其中“生产发展”是其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其具体落实,“乡风文明”是其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其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其体制保障。这五个方面相互融通、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科学内涵。“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在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福利水平和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以新农民、新风尚、新房舍、新设施和新环境的“五新”为标志,以加强农村道路、水电和水利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为手段,最终将目前还很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幸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篮球文化在构建中的作用

1.篮球文化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影响。篮球运动能提高人的身体机能、心理机能及健康水平。生命在于运动,篮球运动是一项提升人的基本素质,健全人的体魄,接受篮球文化教育,增强人的身体健康的体能运动。按照现代健康理论,人的健康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三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的适应良好的总称。”篮球运动对人类健康的促进作用同时体现在这些方面。个体生理健康包括机体内部器官和系统功能的完善,功能的平衡,身体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等多个方面。参与篮球运动能有效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参与篮球运动对促进人的生理健康首先表现在,能够改善和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功能。例如,在篮球运动中心率每分钟可达到170-190次,最高心率可达到200次以上,呼吸频率每分钟可以达到50-80次。此外,在篮球比赛和训练中,运动员必须根据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做出相应反应,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很强的神经灵活性和神经反应速度。因此,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对于提高人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功能具有很好的作用。

人的心理健康表现在:具有完整的人性,保持积极地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和观察能力,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自尊、自爱和自信等多方面。这些心理健康特征也是篮球运动训练和比赛对参与者最基本的要求。篮球运动对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善情绪状态,降低焦虑水平,确立良好的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精神,消除心理疲劳,缓解心理应激,让运动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兴奋状态在一个适宜水平,以达到身心健康。篮球运动对促进人体健康、人际关系和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篮球文化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往来,其涵义就在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沟通与往来。每一次国际大赛,我们都可以看到不同民族风格,不同地域的风情,这无疑是以篮球运动为平台,是国际文化的大展览,是各国运动员之间一次大交往,也是思想与意识的大交流。篮球文化这种文化现象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协调,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农闲时的娱乐活动主要是打扑克、玩麻将。在农村开展篮球活动有利于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密切人际关系;有利于移风易俗,丰富农民社会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民自身价值的实现。

2.促进个人、群体与社会关系和谐的影响。篮球竞赛能促进人们心理上的团结。每一次大型的国际比赛都吸引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关注,这种关注带有立场和观点。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篮比赛,我们所关注的就是我国运动员每场比赛的战绩,当我国男篮挤入八强时,我们每一位观众都会涌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这就是篮球文化对人们民族精神的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大团结。篮球运动有利于培养人们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而集体主义和集体的凝聚力就是人们友善的内在情感的和谐,小集体的和谐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这样社会和谐就自然形成了。

三、篮球文化的构建策略

⒈把篮球文化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篮球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篮球运动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理应把篮球文化纳入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构建和谐社会的完整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余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农民健身意识的增强,农民对文体活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如果没有一种文明的生活休闲方式去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很可能酗酒、赌博和吸烟,不但危害身体,也给农村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在农村开展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活动,不但能健身娱心,而且能引导农村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更重要的是通过参加篮球活动,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积极向上,严守法纪,互相帮助,相互尊重的新一代农民正在形成。

2.应加强大众性体育篮球活动的交流和沟通。在以篮球文化为平台的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大众篮球活动的广泛开展,由于此项活动的基础广阔、参与面广、参与人数多,是篮球文化发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点。在传统节日、圩日和农闲日,许多乡镇会举行篮球比赛活动,在这类富有竞赛性的活动中,集体内各成员相互配合和协作的状态如何,往往是竞赛成败的关键,即使旁观者也会不自觉地进入场景之中。

除了政府筹办篮球赛事之外,农民自己也要注意加强篮球文化的沟通。随着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办体育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趋势。美国NBA职业赛已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CBA职业联赛也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农村篮球文化不但可以加强农村乡镇之间沟通,还可以加强农村与社会的和谐,提高农民的声誉,提高经济效应。

3.篮球文化能够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余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农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消费在农民消费的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增加。篮球运动在农村的广泛开展,可以扩大农村体育人口的数量,增强农民群众的健身观念,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这必将拉动农村体育消费,客观上为整个篮球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⒋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全民健身。宣传篮球文化活动能取得社会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参与这项活动,才能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通过上述宏观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并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篮球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晓龙.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3,(3).

[2]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6-41.

[3]徐小庆,陶子成,张仁卓等.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5):10-11.

[4]刘玉林.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改革现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9-72.

[5]吕燕.发挥高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88.

第4篇

关键词: 新农村文化 农村传统文化 作用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其建设过程中,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历史渊源悠久、内涵非常厚重,纵观古今,中国农民一直保持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生活方式,这种朴实的生活,有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有利于国家繁荣昌盛,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崛起;而作为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针对我国未来发展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其宗旨亦在于如何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发展繁荣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传统文化

1.农村传统文化的含义

我国农村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产生于农村社会,本质是农业文化,蕴含于我国传统文化之中,内涵及其丰富。

所谓农村文化指的是与农村区域的生活、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能适应当地群众需要的思想、道德、法律、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文娱活动等的统称,是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反映。

2.农村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具其自身的特性,这种特性既出现在社会生活的表层,又存在于农民的意识之中。目前,在农村占有主体地位的仍然是传统意识较强的“家庭价值观”、“家族主义”、“平均思想”、“乡土观念”,这些观念是农民思想深层意识下的价值取向,同时形成了以这种价值取向为指导的行为模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且对农村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出现在中国农村的传统文化中的听天由命、不求进取、自给自足等落后的思想意识是现实社会中农村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沉渣和糟粕,这些与时代相背离的思想应该随着时间的进步而被摒弃,而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如吃苦耐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则是长期以来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始终存的,能够引导人们积极向上,激发人们正能量。它不仅是我们民族过去的需要,更是我们民族现在、将来的需要。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所蕴含的传统精神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自始至终都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的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极其重要,必须将其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发扬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要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灵魂与核心,它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共同的价值导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使每个人都从小就树立起献身祖国、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让爱国主义思想发扬光大势在必行。

2.加强和平共处、和谐共进教育

“和”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工作、交往、处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层面上看,其表现为崇尚“合群济众”, “团结就是力量”。社会是由个人所组成的,以此,在尊重个性、鼓励个人追求和创造的同时,又必须将个人融入集体、把个人的目标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该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形成凝聚力,让广大农民群众发扬和平共处、和谐共进的精神,进而实现共同致富。

3.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

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了伟大的东方文明。因此,应弘扬农民群众的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文化精神,令其奋发图强、不甘落后,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进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三、传统乡村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传统乡村文化在新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挖掘传承优秀乡村传统文化,利用优秀乡村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新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广大农民重振乡村的精神的凝聚,有利于广大农民重新树立对文化的信仰,增强其自身的自豪感。

1.优秀传统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作用

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基,它置身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之中,传承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精神,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产生于本土,反映着当地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历史和当地群众的审美观念。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文化应该传承和发扬下去。

乡村传统文化是团结凝聚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鼓舞人心、陶冶情操、精华灵魂的载体,也是长久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如河南豫剧具有代表性的剧目,《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朝阳沟》等曲目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勤劳朴实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对农村百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有着深刻的影响,无形中使他们的思维方式、道德风尚、价值取向等潜移默化,潜在的发挥着政治教育作用。

2.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作用

传统民间文化源于本土,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理应传承发展。与此同时,也要切实做好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保护、整理和利用。

民间传统文化,如传统节日中的拔河、长跑、秧歌、舞狮、抖空竹、踏青郊游、放风筝、赛龙舟、花会、花灯等习俗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一直流传至今;在素有“歌海”美誉的壮族地区,“三月三”已成为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到农历三月初三那天, 四邻八乡的乡民都会穿上特有的民族服装,赶来参加唱山歌、跳民族舞蹈等歌手和能人的大聚会,充分展示了传统民族文化的亲和力,使传统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承传,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大发展。

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提高了农民群众对文化参与的积极性,,农村文化活动的参与率也得到了提高。加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普及,使农村文化成为真正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助于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3.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作用

随着时间的沉淀,一些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渐渐的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产业。这种文化产业的形成有助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有助于当地文化的对外宣传,提高当地的知名度、美誉度。如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每年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的古庙会,逛过古庙会的游客都会被热火朝天的社火表演、异彩纷呈的民间绝活所吸引、当地具有特色的传统小吃更是让游客们回味无穷。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使农民的收入大大的增加,同时也使农民们的日常生活得以丰富,其对文化的需求得以满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利益与我们息息相关,由于传统文化是诞生于农业社会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想适应,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小琴,汪静.农村传统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转变[J].南昌高专学报,2011(5).

[2] 任丽娟,郝丽娟.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及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3).

[3] 艾莲.乡土文化:内涵与价值——传统文化在乡村论略[J].中华文化论坛,2010(3).

[4] 吕世忠.中国传统文化与农村文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0(15).

第5篇

1.推动文化下乡的意义

近年来文化下乡的形式越来越多,文化下乡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宣传文化的开展地点主要在农村,农村淳朴的民风和热情好客的精神使得文化下乡工作不断举得佳绩,文化下乡作为传播文化的绝佳方式,其主要形式有评书、京韵大鼓、云贵清音、西河大鼓等等,这些形式开展简单,成本较低,且内容也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更加适合农村人民。这样不仅丰富了农村人民的文化形式,达到身心愉悦的境界,更提高了农村人民的文化素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另外,文化下乡工作的开展可以以活动或者宣讲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向农民讲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知识,使其深入人心,让党的理论、纲领等成为家喻户晓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是一种服务人民、教育人民的重要手段,更是对帮助农民走出闭塞乡村,开眼看世界,接触新知识、开阔新眼界具有重要作用。有些贫困的农村交通和消息均相对滞后,农民们不能及时倾听中央的声音,不能及时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更别说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了,这就更需要文化下乡。一切文化工作都要围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提高农村人民文明度的目标展开,在新时期下,切实做好文化下乡工作,不断推动文化下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农村建设中居于不可撼动的核心地位。这种地位的核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建设性的作用,保障了农村各项事业的稳定进行

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为他们增强自身技能和本领提供精神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是农村发展经济、农民增产、增收,生活总体水平大幅提升的重要途径。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物质水平和生活质量,更为农民提供了高雅的文化服务,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

2.2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推动农村乡风文明举足轻重

乡风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求农民要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规范、道德思想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乡风文明提供了一个优雅舒适的文化生长环境,有利于农民转变农村人民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各种承载着优秀文化精髓的文艺活动熏陶了民众,使他们团结友爱、诚信互助、勤俭持家;纯化了乡风 ,使乡风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前进。

2.3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新型的农民应具备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能经营等条件,这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必经之路。同样,培养新型的农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多得的力量源泉。一定程度上,农民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培养新型的农民旨在培养农民用双手去创造美和幸福,其文化素质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民是否顺利创造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新型的高素质农民,相应地,新型的农民为打造新农村文化风貌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文化下乡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策略

3.1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

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应该是一种灵活多变且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形式,它以物质或精神的方式制约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观念,潜移默化地将文化精髓烙进人们的内心深处,并使农民将这种文化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但由于一部分农村的文化水平始终处于滞后并止步不前的境地,农民只能在村中原有的文化风俗中重复着古板的形式,没有接受新文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文化下乡为农村陈旧的文化内涵诸如新鲜的血液,但单纯的文化下乡并不能彻底改变农村中愚昧、低俗的文化现象,这还要求农村的文化部门针对本村文化的特征,对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式的改进,引进新鲜的文化信息与文化生活方式,让文化留乡。文化下乡移风易俗目的的实现,有利于农村文艺人才的培养,文化留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强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兴建,针对文化留乡举办一定的文化活动,鼓励农民参与文化建设中来,激发农民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根据农民的文化需求使先进文化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

3.2促进农村题材文学的创作

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下乡的推动,加强农村文学作品的创作是文化下乡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也是宣传农村文化,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大部分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旨在传播和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精神,将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逐一展露,这些文学作品往往传递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旨在反映农民的愿望,并积极化解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矛盾,旗帜鲜明的反对和批判农村中的歪风邪气,对纯正乡风、建立良好的农村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要加强对农村文学体裁内容的转换和控制,多多提供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应多创作反映农村开拓进取、发展繁荣的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反映的主题来看,要多创作反映人性美、人情美等真善美俱全的作品,“三农”主题的文学作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推动农村环境文学创作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此来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第6篇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农村;农民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82-01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灵魂的发展。同时,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要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就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方向定位问题

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农民自身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大多数农民都感觉农村文化无关自己。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应是方向定位问题。主体地位的确立,决定着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为谁服务。文化农村就是以农民为主要参与者、以文化资源为主要生产对象,以文化产业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新农村形态,其突出特征是农村的文化资源与精神生产成为推动农村自身发展的主要力量与核心机制。

(二)农村文化资源匮乏

“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落后地区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文体活动贫乏单调,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部分文艺作品脱离农村生活实际,不能较好地反映当代农村的精神风貌。

(三)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实现文化农村、提升文化“软实力”往往不能给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他们忽视文化建设,也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农村文化的繁荣是民族文化的繁荣,民族文化的繁荣是国家文化的繁荣和综合国力的强大。建设农村文化,实现文化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建设新农村,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是必要的,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相连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民可以学习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技能和本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农村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范畴,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运用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而且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发挥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农民创造文化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既是文化农村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更是文化农村的受益者。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正是广大农村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活力。

.(二)加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的交流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乡土文化与现代的城市文化交流,有助于建立农民所需要的现代乡村文化。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

(三)挖掘培育民间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农村建设

优秀的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正确认识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充分挖掘蕴藏在农村传统民间文化的精髓,激发农村文化活力,有利于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变,农民在我国人口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变,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农村社会乃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变。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任务。农村社会要进步,中华民族要振兴,我们自当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共同来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第7篇

新农村建设

[论文摘要]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和核心,乡村旅游能够加速乡村文化体系的形成,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经成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在增加农村经济收益的同时加速乡村文化体系的形成;而通过挖掘、塑造独特的乡村文化可以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发展乡村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探索

乡村旅游是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开发的一种综合性旅游产品,是第一产业的资源和第三产业的服务结合创造高附加值的探索,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探索。

(一)乡村旅游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和农业相融合的产物,从乡村旅游的流向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客源——乡村资源”单向度流动的特征,旅游活动主要是以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体验、消费为主,发展乡村旅游直接实现了以城带乡和城乡统筹发展。旅游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带动了城市旅游者在乡村地区的多元消费,而且加速了设施、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农村地区的流动和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推动力。

同时,将传统农业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复合型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提升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调整农业布局,大力发展标准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增强乡村地区的旅游吸引力,并延伸产业链条,进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附加值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旨。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发挥旅游业在整个第三产业中的综合、关联和拉动作用,还可以使传统农业焕发新活力,强化农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的地位。

(二)乡村旅游丰富了农民增收的途径。

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主要体现在:

1 资源性收入。农民是农业生产资源的最大所有者。发展乡村旅游,农民可以通过出租土地以及土地上拥有的资源,如林果业资源、花卉苗木、建筑设施等获得直接的经济收入,这部分收入主要以租金的形式兑现。同时。当前各地正在实践的农民旅游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乡村经济合作组织,引入了股份合作的理念,将农民转化为持股人,实现股票分红收益,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2 服务性收入。广大农民是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旅游服务的主力军,他们通过开办农村餐馆、农家旅馆、旅游土特产品商店等旅游接待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这部分收人主要以旅游经营收入或工资的形式实现。

3 农产品收入。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产品销售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将农产品消费融入到游、吃、购、娱、住的整个过程。并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旅游附加值。

4 转移性收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直接推动了餐饮、包装、运输等第三产业的繁荣,也推动了地方财政的增长,这更有利于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使农民的转移性收入直线增加。

随着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以及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农民的增收渠道也将日益多元化、丰富化。

(三)乡村旅游加速了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旅游资金的多渠道筹集,实现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实现了贫困农村地区的脱贫致富,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使农村环境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的文明程度逐渐提高,在保存农村传统风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同时,提升了乡村形象,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方式。

二、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建设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是塑造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源泉。乡村旅游以旅游者了解乡村历史、感受乡村文化、体验乡村生活为主要目的,没有乡村文化内涵支撑,乡村旅游就缺少生命力和竞争力,农村中原有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精髓,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乡村旅游是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播的有效载体。我国的历史文化之根在农村,农村深厚的文化积淀彰显了我国乡村发展的悠久历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挖掘、整理乡村文化遗存,理顺乡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关系,是积极保护乡村文化,实现文化长远利益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乡村文化更是多姿多彩,独具特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当地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从保护整个乡村文化空间的高度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时,通过旅游者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可以拓宽乡村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领域和渠道,扩大先进文化的影响。增强优良文化的实力和渗透作用。

乡村文化是维系乡村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旅游吸引力的关键性要素,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也是我国整体文化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乡村旅游的提升发展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的支撑,乡村文化建设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得以完善、深化,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三、以乡村旅游发展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三级体系建设

结合我国目前乡村文化建设现状、乡村旅游发展特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乡村旅游发展为核心的乡村文化建设共包含三级体系:

(一)社区文化体系。

乡村社会学家杨懋春指出,乡村社区是以家庭为单位。以村为中坚,以集镇为范围的开放空间。乡村社区能够代表一个地理范围内的文化特征(包括传统、风尚、特色等),也能够体现乡村的群体合作,而群体合作是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现。乡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区的参与。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是指在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社区群众全面而有效地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不仅参与旅游决策和规划,还参与旅游地环境保护、旅游地社会文化维护等多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恢复或重建乡村历史文化遗迹和乡村文化传统突出历史特色和文化特色,通过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改善、展现乡村特色,通过塑造社区居民的整体形象和举办社区文化活动形成社区核心价值体系,并最终发挥社区文化的凝聚作用。

(二)庭院文化体系。

乡村文化庭院。是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根据乡镇自然村庄的布局结构选择的、能够代表乡村典型文化的农户及其庭院,目的在于通过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整个村庄的文化建设。这既有利于对具有特殊价值的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性保护,又能够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机制。庭院文化建设要求充分挖掘乡村价值观、特色产业及生产生活民俗等,并结合旅游文化氛围营造,在赓续、保护乡村传统的同时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模式有主题院落、寄宿农庄和家庭旅馆等的建设。

第8篇

内容摘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必然要求。文章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一些问题,面临诸多困境.为此必须树立新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加大农村公共文化的投入,创新供给模式,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监督管理,努力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机制。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服务理念 长效机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十七大再次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求生产发展,同时更应重视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而且也事关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因此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由社会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共同提供的,为满足社会公众基本文化需求,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所必需的文化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它具有公平性、公益性的特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对象是全体农民,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娱乐、科技知识、文化信息。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农民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程度是衡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益的根本尺度。随着党和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提高,及由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由于长期以来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严重缺乏,农村公共服务效益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先经济后文化,造成当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边缘化

目前,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府首先追求的工作目标,认为在农村发展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时间长且见效慢,理应优先发展经济。同时由于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也存在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重视GDP的增长,轻视文化成果建设的倾向,以至于公共文化建设缺乏动力、对思想文化发展缺少引导,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投入严重不足,公共文化产品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二)重“送文化”轻“种文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非所需

随着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各级政府纷纷开展了“文化进基层”、“文化下乡”等活动,建立了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电影放映队,提供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这些活动丰富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缓解了农村文化服务及产品不足的矛盾,但这种自上而下单向度灌输性的文化供给方式,缺少农民的参与,忽视农民的情感表达,往往表现为城市精英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改造,远离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乡风民俗,没有了纯朴的农村气息,导致适合农民欣赏风格和消费水平的文化服务和反映农民现实生活的文化产品寥寥无几,且缺乏多样性,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造成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和农民文化需求的严重错位。

(三)农村文化生活匮乏,腐朽文化死灰复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闲暇时间逐渐多起来了,私性文化迅速发展,农民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但目前农民的主要活动还是看电视、上网、打牌、打麻将、聊天,活动内容少,形式单调,一些偏远山区农民几乎没有文化生活。由于对农村文化缺乏积极引导和管理,一些腐朽没落文化出现畸形的发展,比如农民热衷于兴建庙宇,烧香拜佛,修建祖谱等活动,由于文化生活缺乏,一些人精神空虚、信仰迷茫、价值观缺位,造成赌博成风、封建迷信盛行、地下猖獗等不良现象出现,引起了农村社会治安的混乱,违法犯罪活动的增加,直接影响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实现。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条件差,不能满足文化发展的需要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乡镇虽然建立了文化服务站,但有的连基本活动场所都没有,有的房屋破旧急需修建,且活动设施陈旧短缺。一些村建立了图书室,但提供的书籍少,且农民看得懂用得着对农民致富有所帮助的科技类图书少之又少。图书室开放时间短,有的甚至只是在应付检查时开放,图书室成了摆设。同时农村文化工作人员也面临短缺的局面,由于工资少待遇差难以吸引具有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到农村来,然而一些有专业水平、懂管理的乡镇骨干人才却纷纷跳槽,留下的专兼职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知识老化,专业水平低,这些影响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乡村民间文化艺人是活跃于农村中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扎根农村,有着深刻的农村生活体验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有些甚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为农民所熟悉和喜爱,但由于缺乏专业艺术指导和资金支持,活动随意性大,缺乏文化艺术创新,没有充发挥地方文化生力军的作用。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创新

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提供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要改变文化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的现状,必须首先树立与人为本科学发展、经济与文化统筹发展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念,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一)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人本观在当今社会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党和政府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也就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贴近农村、贴近生活、贴近农民,以服务广大农民为宗旨,以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首先必须明确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文化利益,切实解决农民文化需求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应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切实保证让农民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其次,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根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且也要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技文化水平。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通过文化宣传摆脱封建迷信思想和小农意识束缚,通过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提高农民农田科技水平,增强发家致富能力,从而实现文化服务的双重目标,不断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最后,要坚持尊重农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农民的创造性。应鼓励农民积极投身于农村文化建设中,支持农民开展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农民在公共文化建设中自我创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同时虚心听取农民的意见建议,以农民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作为评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坚持经济与文化统筹发展的理念

就是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文化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文化进步结合起来。在过去很长时间我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目标,忽视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文化事业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对经济建设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文化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现如今文化发展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且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因而,政府应把发展文化事业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大力推进经济文化互动融合,把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文化事业发展具有周期长、见效慢,不能立竿见影的特点,因此在文化建设中不能急功近利,而需长抓不懈,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经济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逐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创造出更多面向农村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和服务的创新,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实现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应把经济和文化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经济文化发展,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尊重农民的文化权利且坚持均等化理念

文化权利是民主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包括选择和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以及文化成果应受保护的权利四个方面内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满足这些要求。尊重公民文化权利既是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公民文化权利的核心是公平性,因此在强调公民文化权利时应坚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原则。所谓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强调的是“底线均等”,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应当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定位在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文化均等化上,同时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兼及居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城乡差异大,因而在公共文化服务上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的、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工作中应重点突出农村,国家政策资金应向农村倾斜,公共文化服务更多地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同时充分利用有限的文化资源建立城乡文化互动机制,比如通过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小分队、流动放映队等形式,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和城市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流走于城乡之间的广大农民工的文化权利,由于他们长期离乡背井来到城市,但又不能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成为流走于城乡之间的边缘人,他们即不能享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又不能和城里人享受同样的公共文化服务,造成农民工长期以来文化生活缺乏、枯燥、精神空虚,呈现“文化孤岛”现象。因此政府应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管理范围,通过社区、工会等组织向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让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机制的构建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仅要求政府要创新服务理念,还要求政府多方入手全面规划,系统管理,不断创新,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顺利开展。

(一) 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投入并拓展投资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当前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资金短缺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乡财县管的分权财政体制是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一大进步,但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造成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不足,因此应进一步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加文化建设资金,均衡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同时乡镇也应不断开拓地方特色文化项目,从而更多地获得中央及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投入和扶持。

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但不是唯一来源,因此,在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主导力量的同时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各界、民间团体、公民个人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为此应消除非政府组织投入的体制,放宽对农村文化市场投入的准入条件,完善文化市场法律制度,并在政策、税收、征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社会资本通过投资、集资、捐资、赞助等形式兴办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此外乡镇也应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通过特色演出和特色文化旅游等项目增加财政收入,自行解决一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所需的资金,缓解农村公共文化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创新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形成“一主多元”的供给新模式

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核心主体,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和管理者。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由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负责,企业和民间力量较少参与,因此必须突破这种政府包办文化的模式,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转变服务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农民参与公共文化,通过多方合作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形成互动机制,进行优势互补。政府主导下,政府、市场、社会、个人相结合的“一主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要求一方面继续发挥政府的核心主导地位,在资金投入,配置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确立农村文化服务的内容,制定文化服务法律政策、确保农村文化服务均衡性、安排重大活动等方面加强监督管理,积极组织实施。

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入企业和民间资本办文化。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积极参与主体,企业除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承担经济责任外还承担着社会公共责任,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福利事业和公共文化事业,因此,应鼓励企业通过捐资、捐助、扶持等形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生产。对由于政府文化服务缺位,市场调控失灵,造成政府干不好或市场不愿干的文化服务,可引入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它们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主体,由于这些社团、基金组织具有志愿性、公益性、非营利性,对于一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真空地带,如在教育科技、信息传播、文化娱乐、法律援助等方面能为农村居民提供大量公共文化服务,有效弥补政府供给和农村社区内生性供给的不足。再者,大力支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农民既是文化服务的受益者,同时又是文化活动的主体,要鼓励农民创建各种文化组织,比如“农家书屋”、“农民文化大院”、“业余表演队”、“业余剧团”等,支持农民自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农民自己参与组织的文化活动能贴近农村的生活,反映农民的心声,获得农民欢迎,同时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自我教育,一方面能吸引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同时还能挖掘优秀地方文化,形成当地特色精品文化,也有利于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促进新农村建设。

(三)重视培育人才,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素质好、专业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农村文化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但长期以来由于部门重视不够,农村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人才紧缺,且整体素质不高。同时基层文化服务站工资少、待遇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这些直接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益和水平。

为此,必须强化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立一套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制度。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工资待遇低等问题,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身份、资历限制,激励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给予发展平台,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中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同时,积极创新基层文化人才的引进模式,制定人才引进计划,鼓励有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担任专兼职工作,发挥农村文艺骨干和离退休文化工作者的作用。其次,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人员的培训、教育。政府应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定期组织基层人员到艺术院校、文化团体系统学习,或邀请文艺工作者,专家学者深入农村,举办短期培训或现场指导,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基础文化服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再次,高度重视民间艺人的发现和培养工作。农村民间艺人扎根农村,能农能艺,他们的演出源于生活,贴近实际,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因此农村民间艺人是农村文化事业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宣传社会新风尚和党的方针政策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他们被排除在公共文化政策以外,成为边缘文化群体,因此政府应对民间艺人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解决他们基本生活问题,让他们有更多精力用于文化创作上,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演出机会,鼓励、帮助民间艺人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引导他们互相学习,加强交流,促进乡村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深造机会,为民间艺人搭建发展平台。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

农村公共文化绩效评估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政府提供文化服务,改进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农民表达社情民意,反映心声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公开、民主、透明的原则。首先,要建立相对独立的评价监督机构,这些机构既不隶属于政府,也不能与被评价单位有经济关系,它应该是一个经济独立的评价监督机构,正式成员应是一些专家学者,并且要制定专业化的评价指标。除此以外,还应注重农民的评价,开拓农民参与渠道,重视农民的话语权,以农民满意不满意,农民喜欢不喜欢为评价标准。其次在评价内容上除了文化设施的使用率、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人才保障、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等硬指标外,还应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益的评价和群众的参与度、公平度、公民满意度的评价。在评价形式,积极开拓评估渠道,通过问卷调查、网上评价、个人调查等形式,保证评估的真实性、客观性。最后,还应建立健全评价结果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价监督报告,让农民了解公共服务的情况,并对评价机构进行评判,确保评价的公开透明。

参考文献:

1.王京生.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3)

第9篇

[关键词]机制创新新农村文化建设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的文化强基工程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特别是乡镇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我们苏北地区基本消灭无房文化站。但是在取得一些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也发现一些主客观问题。客观上由于处在苏北欠发达地区,各种经费的欠缺制约各项工作的开展,比如在编人员工资省标部分的欠缺,办公经费和活动经费的无法保证,成了制约整个苏北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工作最大瓶颈。主观上由于文化工作是个软指标,各级党政领导忙于经济建设,精力集中在完成各项经济工作指标上,导致文化工作被淡漠和冷落,甚至被轻视,乡镇文化阵地被占用和挪用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为了融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文化强省建设大局,加快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强省建设步伐,适应新形势,建设新农村,发展新文化,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也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懈怠。因此,必须出台新措施,制定新办法,切实解决基层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鉴于许多地方文化工作存在机制僵化,创新不足,活力不够的实际状况,必须加快机制创新步伐,切实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彻底解决各项经费不足问题

比如,针对苏北经济相对落后的实际,可以建立扶持苏北文化资金投入倾斜机制,制定规章制度,在省委省政府形成决策基础上,再在省财政厅设立专项倾斜基金,每年列入省财政预算,由省人大通过后执行。针对文化基础薄弱和条件滞后、办公活动经费不足的实际,还可以制定文化设施和办公经费保障机制,文化活动资金管理和奖励机制,使我们每年能有一定的经费购置文化设施,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可以在县文化局设立文化站专项资金管理帐户,强化资金的监管和执行力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出台活动资金奖励机制,根据每个文化站每年活动情况,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补贴每个文化站8—10万元左右的活动和办公经费,彻底解决文化活动经费不足问题。

二、加大指标含金量,建立健全乡镇文化站考核机制,切实解决各级党政领导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农村文化工作不求在整体工作中占多大分值,但求引起领导足够的重视。比如制定农村文化工作一票否决制,针对当前一切工作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的实际,要让各级党政领导高度关注文化工作,必须在机制上有所创新,有所作为,当前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我们要想提升综合国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那就必须提升文化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含金量,认真制定文化工作一票否决制度,提高文化工作在整体工作中比重,在年初制定的目标责任状中,可以明确文化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切实解决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三、加大阵地建设和维护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文化体育设施保护条例,确保农村文化阵地专属专用

加大文化体育设施保护条例的落实力度,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宣传,确保把条例精神宣传到千家万户,宣传到乡镇每一个角落。还可以将乡镇文化站房法人产权交给县文化局,强化文化站房的专属权,杜绝地方政府的随意支配和安排,解决乡镇文化站房被占用和挪用的现象,确保专房专用。

四、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建立健全文化站管理机制,保证基层文化站在乡镇文化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为了推动乡镇文化站的正常运行,保证乡镇文化站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赋予乡镇文化站一定的工作权限和地位,改变当前存在的工资无保障,活动无法开展,工作岌岌可危的局面。比如可以制定乡镇文化站垂直管理办法,由县文化局垂直领导和管理,人员工资全部由县文化局发给,人事上由块块建议,条条决议,还可制定乡镇文化市场管理办法。目前,乡镇文化站在文化市场管理上,只有责任义务,没有执法权利,中办、国办和省两办的意见,明确乡镇文化站对乡镇文化市场有监管职责,但是事实上,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没有执法权,也就没有震慑力,许多地方乡镇文化市场出现失控的现象。可以建立全新的乡镇文化市场管理办法,把乡镇文化市场执法权交给乡镇文化站,将责权利结合在一起,切实提高乡镇文化市场的管理效率。

第10篇

要使得社会主义的建设更加和谐、有序,必须有相匹配的文化作为支撑。所以群众文化的作用也正体现于此。现阶段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略显得单一,农民的创造力容易被忽略,因此不少农民的文化生活比较落后,这些滞后性也容易造成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有助于调节每个农民的个体行为方式,同时也可以保持与维系该群体认可的文化心理,可以使得农民的认同感得到强化,树立农民们的民族自信心,增强农村集体的凝聚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稳定,可以说,群众文化的开展在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可或缺的。在农民群众心中,他们认可的群众文化是经过自己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带有明显的思想价值观念,这些文化中也饱含了他们优良的传统和先进文化思想,他们不仅认可这种文化,而且善于把这种文化表达出来,所以他们也可与通过这种形式展现自己的想法和才艺,使得自己的心灵得以愉悦,使得和谐的风气在当地形成。民众的欢笑即是社会和谐的音符。因此,在建设新农村文化中,必须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可以增强凝聚力的功能,使得群众可以更好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不和谐的“声音”,起到维护社会稳定,构建新农村和谐文化的作用。

二、重塑新农村乡风文明,规范群众的道德与行为

重塑新农村乡风文明也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的要求,作为意识形态精神性的文化式样,群众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承担着规范集体成员的作用。比如在不少群众文化创作的作品中,宣扬儒家思想中忠孝节义、圣贤风范等作品占比很大,这些作品在有形无形中都承担了劝善抵恶的功能。而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农民感受到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丰富了农民们的群众文化生活,也让他们通过文化娱乐的熏陶,受到正面的道德教育、体会到文明,这样的群众文化有利于规范新时代下农民们的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行为准则、是非判断等,使得艺术性与思想性达到高度的统一,所以说,群众文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一个社会教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而依据国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群众文化需要在内容上不断深化、创新,让群众在自愿、自觉地条件下,恪守的社会道德与伦理规范,并把自觉地把这种道德和规范传递到更多的家庭、群众当中。

三、激发新农村文化的活力,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群众文化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产物,更是农村文化生活的主要表达形式。群众文化的开展,可以给新时代的农民更多的娱乐享受和审美情趣,而且群众文化更多的是从农民自身的内在需求而创造出来的,带有符合新时代农民的情感需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更是满足了农民们日常娱乐的需求。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力实施下,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民们对越来越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他们希望可以通过交流、参与的主动式文化活动,希望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从这个角度上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突出农民群众在民间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在经过适当的支持与鼓励农民群众更多地参与到群众文化的建设中来,可以帮助农民群众提升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可度、参与度与创造能力,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文化建设的热情,激发新农村文化的活力。

四、具有经济功能,促进新农村繁荣发展

国家提出要建设新农村,而这种要求更深的内涵是推动农村的整体发展,其中就包括了经济的发展。而可以积极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同样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因为“艺术也是一种生产活动,艺术产生的作品从内在条件上说具有商品的属性”,群众文化也以艺术展现为基础的,更是适用于农民的自身需要和要求的。群众文化可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由产品到商品的质变,就可以给当代的经济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总之,如果可以在建设新农村文化的过程中,把握好一个群众文化的原则,走推陈出新、贴近农民日常需求、文化特点的道路,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打好群众文化的文化战略,积极引导和开发群众对文化的创造力,培养出一批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群众文化形式,可以通过市场运作的有效机制,把这种群众文化的优势发展成为产业优势,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的繁荣发展。

五、结语

第11篇

新农村建筑及景观建设可以反映当地的文化传统与特色,对新农村的建筑进行修复、扩建、恢复能够丰富当地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实现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的传承,要遵从以下两项原则:

首先是功能性与美观性、延续性相结合。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是新农村的主要特点。新社区规划中恰当的布置幼儿园,菜市场、超市、银行、社区医院、休闲娱乐场所、图书馆等。这些设施极大的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新农村的建筑及景观文化的规划、修复、改建是应建立在当地乡土的自然景观、建筑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这些极富当地特色的景观和建筑,如当地的“祖坟”、“风水林”等。新农村的建筑既要与时俱进借鉴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更要好好利用农村的原始建筑,与当地传统的历史文化接轨,让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历史韵味。例如仙桃市沔城镇,作为历史上沔阳州的州府所在地,在新农村建设的方案中就充分考虑了地方历史传统文化要素。

其次是生态化与现代化并重。新农村的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还要遵循现代化与生态化并存的原则。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的状态“村落从选址开基,一般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演化,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俞孔坚,2004)。所以,当地的河流、池塘或者湿地这些具有清洁和改善错落气候功能的小生态区都应该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被尽量利用。

2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办法

首先是文化背景保护。对新农村的建筑及景观文化背景进行保护是实现传承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的基本要求和保证。建筑及景观文化发生、发展的背景与其传承的环境密不可分。在对土地规划及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道路交通、特色建筑、土地利用及区域景观这四个方面。结合原有的道路格局尽可能的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对现存的特色建筑进行保护和维护,既能减少大规模拆建浪费建筑资源又可以突出当地的建筑特色,增强其社会效益。

其次是既存空间扩展。保留并且扩展极富文化特色的既存的新农村建筑及景观,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对这些建筑景观的修复及扩展也是非常的有必要性,能够让人们对其内部体系的结构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再次是文化符号抽取。符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由于不同的符号和语言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及景观特色,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语言对人们日常的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特色的建筑及景观里的文化符号人们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及文化传统提供一定的借鉴资料。抽取建筑和景观内的文化符号,使之与新时代的新文化和新精神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彰显传统文化更能够促进其更新。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借用既存的建筑及景观的特色文化符号特征进行转换和变形,运用比喻的手法,让大众感受到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传递传统文化的特色信息。

其他注意事项。朴素美也是农村的建筑与景观重要特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极富当地特色的建筑和景观的建设对村民的生产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农村功能的要求,结合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创造出极富文化特色的、环保、生态的农村建筑及景观。

3新农村建筑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还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注重建设的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事先进行合理的规划,然后按照规划进行统筹的发展建设。在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在建设中的传承与保护。还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形势做到因地制宜的编制安排。不能改变农村的原有特色风格,做到延续性发展,同时要保护农村里的自然景观生态景观。

第二要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要对不同文化和类似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理解,将这些文化特质融汇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的景观建筑要体现出多元融合的精神,同时还要彰显出自身的独特死那个。对国内而言要将地方特色做到位,对国外而言,要极力弘扬自身的民族特色。要从文化的传承角度将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展现出来,体现其文化价值。同时,文化的发展集成也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保留传统但也要注重发展。

第三要调动农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同时还要发展支撑产业。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是历史任务也是现实任务。要将新农村的建设和现代化的生活相结合,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发展和保护措施。这就要动员每一个农民积极参与这项工程,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保护意识。不仅要注重物质载体的传承保护,还要关照生活方式精神传统的保护发展。但是如果没有相关的产业作支撑,那么这项工程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因此还要发展地区产业,用产业的经济发展带动文化的发展。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展望

第12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建筑装饰;文化传承;江西钓源古村

城乡统筹进程的推进促使新农村建设速度加快,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村落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符号,它影响着古村落的空间形态~民居建筑形制和室内装饰陈设等

人们对传统村落文化认识的逐渐淡薄对乡村记忆的逐渐模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村落文化是中国悠久的文化根基,其传承与延续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一、一脉相承的钓源古村建筑装饰

“一脉相承”即传承,村落文化的传播和建筑装饰的展现一脉相承,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传统村落文化与建筑装饰的关系显得愈加密切。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的钓源古村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钓源民居室内装饰是当地村落文化的载体,从视觉审美方面通过装饰向人们传达传统村落文化,并在新农村建设中以小见大展现着钓源独特的文化魅力。

钓源古村建筑装饰是当地传统村落文化与建筑环境结合的产物,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风格迥异的建筑装饰,钓源民居精致华丽的隔扇承载祥瑞的家具、鎏金壁画、精美秀丽的古董陈设等,样样装饰都流露出钓源别样的艺术情怀和文化底蕴。在这些建筑装饰中,丰富而多样的装饰图案被赋予祈福、教化、护佑等装饰意义来展现钓源的村落文化,所以村落文化传承的依据也来自装饰艺术作用的发挥。钓源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地区,其建筑室内装饰艺术及其所反映的钓源古村落文化值得研究。

现如今研究钓源建筑装饰艺术正是为了当地村落文化的传承,让传统文化不仅在城镇中有继续传承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让故乡成为一个丰富的有内涵的故乡。记住乡愁,这个“乡愁”是要有内容的,假如传统文化都消失了,乡愁也就缺少了可以承载的内容。

二、村落文化的载体:钓源建筑与室内陈设艺术

(一)木雕艺术

1.隔扇之美

钓源民居室内的门窗由木板壁和隔扇构成,饰以精致华美的木雕,便成为了祖祖辈辈引以为豪的室内艺术精彩之处。隔扇每扇宽大约40厘米至70厘米不等,一般用6扇8扇等双数在进深方向排布,其数量根据房间的进深大小决定。钓源民居室内的隔扇上雕绘了形态迥异不同风格的图案纹样,营造出动静结合造型丰富的隔扇装饰艺术。图案纹样是人类形象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它以一定的形式构成而反映出一定的观念。人们怀着对大自然的认识在隔扇的图案纹样中选择象征或寓意美好的装饰题材进行具体事物抽象化和抽象事物具体化的提炼变形组合,表达对生活的诉求,比如福禄寿喜,平安吉祥忠孝,多子多孙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华丽精美的图案纹样成就了室内隔扇装饰艺术,并加强了人们与隔扇装饰之间的互动。

2.床载祥瑞

钓源民居室内家具中最值得瞩目的就是姿态万千的雕花床,这些雕花床是钓源人最重视的雕饰装潢之物。一张床可折射出拥有者自身的文化品位财富仕途社会地位等诸多因素,因此人们把各种承载祥瑞寓意美好的吉祥纹样装饰在床上。闺女床、新婚床、富贵床、花架床等每款床的装饰造型迥异,美轮美奂,从楣板、门罩到床足鎏金的雕花装饰附着于床的表面,纷繁斑斓,极尽奢华,别具特色。

钓源一处民居中的新婚床(图1)门楣中间是麒麟送子图,象征早生贵子,两侧饰以浮雕梅兰菊葵,用竹节分隔每块绦环板,这些雕刻寓意夫妻之间男人像竹节凌云直上,女人像梅花贞洁芳香。床门上部的花罩是冰裂纹和一串排列整齐的石榴纹构成表达了夫妻最大的心愿是子嗣延绵床门的两边是仙官赐福龙凤呈祥的纹饰,寓意夫妻二人生活幸福祥和。钓源很多民居中都有闺女床(图2),闺女床的门楣和门罩的边框用紫竹包裹,紫竹竹节之间金漆彩绘,象征女主人如竹坚贞。门罩两侧透雕牡丹,寓意为高贵天姿国色。这张闺女床映入眼帘的吉祥图案就是为了表述心愿,承载祥瑞。还有一张特别的富贵床美不胜收,上饰太极八卦和福禄寿三星图,两旁是双龙戏珠和八仙图。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床内侧栏板上饰金瓶宝剑诗书之册,寓意平安健康、满腹诗书。而这精美绝伦的四扇栏板是可以开启的,隐藏的空间是用来储藏被子的、

(二)陈设饰品

在钓源民居中,室内饰品包括了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有实用价值的工艺品、有护佑作用的装饰品三类。观赏价值的艺术品有书法、绘画等:实用价值的工艺品有端砚、行酒令牌、民间彩灯等;护佑作用的饰品有海涵坛年画香炉神仙像等。

1.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书法绘画艺术是我国的国粹,不仅传达信息,还作为一种艺术供人们欣赏。书画艺术的介入为室内环境增添了艺术文化的氛围和格调,主要有匾额、楹联、屏刻、挂屏等。钓源一村民家中保存了一副曹秀先书青花瓷联,内容为“一榻清风书叶舞,半窗明月墨花香”。还有明代祝枝山书写“灯火夜深书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青花瓷联,其艺术性、思想性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钓源民居室内的鎏金壁画、鎏金家训和名言警句作为装饰呈现在门厅壁板处,把钓源人独特的艺术品味和所注重的节义精神传达给大众,让观看者体验到美观,心灵感受到洗礼。在钓源庄山27号民居厅堂两侧壁上的鎏金画,一幅名为“访贤才于渭滨”,描绘的是观音率天仙赐福给郭子仪,另一幅“求富贵亦寿考”描绘的是周文王访贤遇姜太公。这两幅鎏金画是名家徐庭焕所绘,经鎏金制作实属珍贵。房主选择这两幅画装饰厅堂目的是告诫子孙后代要像郭子仪和姜太公那样建功立业、大展宏图。另外,钓源人素来注重节义精神,所以在一些民居家中的门厅壁板上陈设有鎏金书写的家训或者名言警句来约束自身行为。

2.实用价值的工艺品

端砚是中国文人墨客历来钟爱的文房四宝之一,在钓源民居中保存着坡端砚和欧阳修大沱砚。坡端砚为长方体型制,呈紫褐色,右侧镌有行楷笔法的“鹤田处士之贻东坡宝之”字样,落款是“绍圣元年”。该砚正面和背面都是圆角边框,砚面接近墨池处有海涛波纹的图案。这块坡端砚实用雅观不加华饰,突出砚石之美。

民间彩灯也属于室内装饰物的一种,既作照明之物又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应时之物,增润和美化室内环境。钓源民居最有特色的彩灯要属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玻璃灯笼(图3),该灯笼是清代乾隆年间任安徽宁国知府的欧阳衡告老还乡带回钓源的,后由他的家人世代珍藏。这盏玻璃灯笼腹壁上绘有颜色艳丽的鸳鸯戏水图和双喜字以及花卉枝蔓纹样,这些图案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整个造型精巧别致、雍容华贵。

3.护佑作用的装饰品

在钓源古村的民居中,由于人们对易经风水的崇拜,人们会在自己家中安置一些具有护佑作用的物品,比如香炉、海涵坛、神像等。

香炉即焚香的器具,具有护佑祭祀、敬神供佛、陈设装饰等多种用途。钓源27号民居陈设的熏香(图4)炉造型独特、做工精细,该熏炉是青铜所铸,属于圆形炉,下有三足雕刻成狮子头造型,炉身四周雕刻着八仙图案和“八仙”二字,炉身两侧是龙头纹样的手环,而熏炉顶部是镂空形炉盖,盖上有一只回首侧卧的狮子。此香炉除了自身的实用和美观价值,更重要的是有护佑辟邪的用途,因为其外形采用八仙纹样和狮子纹作装饰,这两种题材纹饰象征辟护镇宅之意。

海涵坛在钓源民居中是有明显护佑作用的陈设饰品,它位于民居厅堂上方的前梁中间,或者是大门的上方,有一个似半圆形的木盘,半圆侧壁上莲花花瓣的图样,半圆约一寸多厚。这个半圆形的木盘在当地人称海涵坛,它有两个作用:一是方便从井口飞入的燕子搭窝筑巢;二是起到护佑的作用,海涵坛内放有辟邪符,这道符是请会作法的道士画的驱妖辟邪符。

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装饰品之一,纸绘的年画内容以神仙画像为主,题材大多是神荼郁垒钟馗、财神、福禄寿喜和天官赐福等,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诉求并希望寻求众神仙的护佑。神像是供奉在民居室内的护佑品,可辟护保佑人们平安祥和富足,人们对神仙像有一种自然的敬仰和崇拜。钓源民居的厅堂神案上常摆放观音娘娘、财神、福禄寿三星等神仙像,祈求家庭和睦、平安、幸福或祈求财运等。

三、村落文化的传承

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中,庐陵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钓源的村落文化就是庐陵文化的缩影,钓源民居室内装饰处处彰显庐陵文化的深刻内涵。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传承庐陵文化对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钓源的村落文化通过装饰纹样展现着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孝文化和中国神秘的风水文化。图案既是一种装饰也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来源之一,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一)钓源建筑装饰文化

1.吉祥文化

张道一先生说:吉祥文化是一种在精神上取悦于人的文化,是心灵的慰藉和对人生的祝福”。所以在建筑装饰中的图案正是通过吉祥文化来寄托个人愿望。在钓源建筑装饰中借助图案纹样隐喻吉祥美好的例子比比皆是,以寓意的手法构成了吉祥文化传达的方法包含象征、谐音和组合。在钓源民居室内陈设与装饰中的图案反映的寓意有:

其一,寓意家族兴旺。麒麟是幻想中的瑞兽,传说孔子在未出生之前有只麒麟到他家去口吐玉书,孔母用绣球系在麒麟角上,不久孔子就降生了,所以民间有“麒麟送子”一说(图5)。还有用鱼和老鼠的形象来表达祈盼子孙兴旺的愿望。据考证“鼠”谐音“许”“鼠多”就寓意着“许多”。十二生肖中,鼠为首,以天干地支计,则为“子”,所以三鼠就寓意着“儿子许多”。植物类有石榴、莲子、桂圆、藤瓜果、荔枝等,寓意家族兴旺:石榴为多籽的果实,古人称其为“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寓意多子兴旺。

其二,寓意功名富贵。用盛开的梅花、牡丹和凤凰的形象来寓意功名高中、富贵荣华。鳌鱼寓意“独占鳌头”之意。马上封侯,猴子骑马捅蜂窝,以谐音示。辈辈封侯,老猴骑在马上背着一个小猴,表示晚辈亦封侯。还有以一花瓶内插三支短戟“瓶升三戟”谐音为平升三级(图6)寓意官运亨通、连升三级。

其三,寓意延年益寿。寓意长寿的吉祥物有松、桃、灵芝、、鹤、龟、祝寿图、寿星寿字符等。钓源民居中的木雕巧妙地把龙和寿字装饰于隔扇的绦环板上祈求房主延年益寿(图7),松和鹤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松鹤延年”、“松鹤长春”是最常见的祝寿图:桃是果实中最有代表性的长寿吉祥物,古人以为食桃可以延年益寿,民间为老人祝寿常用桃又称寿桃。

其四,寓意吉庆祥和。中国人对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的生活无比向往憧憬:龙至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凤至则国家安宁,万民有福:两只活泼的喜鹊登在梅花梢,欢乐地“唱和”,“梅”与“眉”同音取喜上眉梢的寓意:蝙蝠的“蝠”谐音“福”,在装饰中出现五只蝙蝠围绕一个“寿”字,称为“五福捧寿”,由蝙蝠和桃子组成的画面寓意“福寿双全”,蝙蝠口含如意寓为福寿如意。钓源古村建筑装饰中蝙蝠(图8)的图案出现在椅凳、床楣等处,象征着吉庆祥和、福在眼前。

2.忠孝传家“孝文化”――二十四孝木雕

“二十四孝”是我国古代孝文化的代表,是传统孝文化高度浓缩的产物,在民间流传极为广泛,民众对之有着极高的心理认同。二十四孝的表现以“成教化”为主,通过榜样的树立对人们起到教育作用。人们通过对二十四孝的艺术化表现传达出自身对“孝”的推崇与理解。孝文化是钓源村落文化中最基本的思想,并通过装饰传播这种传统美德。庄山村68号民居中厅堂的隔扇雕刻了著名的“二十四孝”图案,但现在仅存“十二孝”图案。以二十四孝为主题的隔扇木雕能够出现在民居之中,足以看出钓源人对孝文化的重视、对村落文化精神的推行,在这栋民居的隔扇上十二孝中“为亲负米”、“卧冰求鲤”、“亲尝汤药”(图9)、“戏彩娱亲”(图10)等等践行孝道的故成形象的说教方式呈现在厅堂两侧,是“忠孝传家”传统道德的真实写照,也是村落文化的具体践行。

3.风水文化

中国人历来重视自己的家居环境,喜欢用带有传统特色的装饰品加以美化,这些装饰品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现实冀盼,包含着对于生命长久人际和谐家庭美满的追求。在这些愿望的包裹下,室内的装饰物和陈设品开始被人们赋予新的功能,已经不单纯是只具有“物”的功能的表象,而是在心理上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特殊需求的载体,于是有了在室内“风水”中用来“趋吉”、“化煞”的功能。在钓源民居中有些特殊的装饰融入了风水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推动下简单的装饰延伸出深层的涵义。

风水注重细节,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太极八卦的图案赫然醒目,钓源民居中八卦图常出现在民居或者祠堂的构件上,门扉、房梁的椽头、窗花隔扇以及各种家具表面。八卦图赋予了这些物件更深层的涵义,它趋吉避凶的功能让大众普遍接受和认同,使美观的装饰上升到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上。钓源65号民居厅堂壁板处有一块镂雕鎏金的花窗(图11),木窗中出现了几幅连排的八卦图,依据易经中的解释,这几个卦画代表这是一个八口之家,四男四女,即两夫妻加三儿三女。图中卦画三横未开口,乾卦代表父亲;三横全开口,坤卦代表母亲:结合花窗的卦画依次代表:“兑,少女;离,中女;震,长男;乾,父亲,巽,长女;坎,中男;艮,少男;坤,母亲”。

总体来看,易经的思想已经渗透到钓源人的生活中。这八卦的分解图说明了这家的家庭构成,这是现在简单的理解,原意是显示房主命象和天象的关系,花窗中其他雕刻图案有喜鹊、鱼、马、元宝、铜钱等,可以推断出房主希望自家喜庆吉祥、富贵有余。钓源古民居还有一个有趣的建筑装饰构件,位于民居厅堂上方的前梁中间,当地人称这个装饰构件为“海涵坛”,海涵坛的下方刻有八卦图形以镇宅化煞。钓源的先人借助风水学中有挂“山海镇”驱邪避妖的说法将山海镇改进成海涵坛,海涵坛的另一个作用是燕子窝,燕子飞进来这个家庭显得非常有生气,生机勃勃,人丁兴旺。

风水文化渗入到钓源人生活的细节中,早已纳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范围里,并作为村落文化之一通过这样的装饰来传承。传统的中国人,曾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促使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降临有一份坚定不移的期盼,便自然地把这份期盼表现在建筑中。

(二)传承与延续

村落文化是一种整体性,复合性的文化。钓源建筑装饰文化仅是村落文化的一个侧面,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对建筑装饰文化引起相当的重视,保留和延续其装饰文化精髓就是对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具体实践。所以传承建筑装饰文化势在必行,钓源建筑装饰文化的传承,在纹样装饰艺术和雕刻装饰艺术两方面做得尤为成功。

建筑纹样装饰艺术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新农村建设村落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钓源民居装饰艺术中纹样装饰在梁柱、门窗、家具、陈设饰品等细部雕刻或彩绘珍禽瑞兽、植物花草、人物故事、山水风景等,这些纹样被赋予吉祥寓意,使单调的装饰增加了文化底蕴,例如钓源民居装饰纹样中的麒麟和孩童寓意“麒麟送子”、蝙蝠寓意“福在眼前”等。古代人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纹样装饰也同样适用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纹样装饰蕴含的艺术文化符合现代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期望,有助于实现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

建筑雕刻装饰艺术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厚,在我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发展地位。主要包括木雕、石雕和砖雕,但在钓源建筑雕刻装饰里木雕艺术大放异彩。木雕在木料上采用不同技法雕刻传统古朴的图案,以艺术的形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加了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传统雕刻装饰艺术体现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是对传统艺术的文化传承。

钓源民居传统纹样装饰艺术和传统雕刻装饰艺术,是对我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继承,也是村落文化的载体。在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科学合理地利用传统艺术,继承和延续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文化,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必将把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带向新的领域和空间。

四、结语

第13篇

[关键词] 新农村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007-01

一、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文化基础薄弱,教育水平不高,农民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性文化设施滞后且不健全,日常生活比较单调,尤其是文化生活严重滞后,一些农村地区的文化设施还是上世纪留存至今的,绝大多数陈旧老化,破烂不堪,尤其是一些现存的农村电影院,房屋损坏严重,有些已经废弃塌陷,而大多数乡镇的文化站形同虚设,建立的图书馆也是象征性的,起不到实际意义。由于领导干部不够重视,加上文化基础设施陈旧,举办一些群众性文化活动没有场地、设备等硬件的支持,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缓慢。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95%左右,有些地区还达不到90%,东部沿海地区也存在达不到100%的现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也就说明了每年我国农村还有一些新文盲出现,这些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群众,而广大农民群众素质普遍不高,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新文化的能力有限,思想受到传统的地区性低俗文化的影响较深。

2.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各项政策制度落后,文化建设氛围薄弱

2.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都在加快着经济建设的步伐,导致有些领导干部重经济在思想上就轻视了新农村文化建设,认识极为不到位,存在很大的偏差,看重经济建设发展,忽视了文化建设发展,有些领导干部认为只有抓好了经济才能获得显著的政绩,短时期内体现出来,而文化建设相对空洞,就算建设了一时半会也难以达到效果,政绩也不会很快显现出来,总是嘴上说重视文化建设而内心却不当回事。

2.2农村文化建设的氛围明显不如城镇文化建设的氛围浓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对经济收益更加看重,追求加高的生活状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留在农村的大多数老年人、妇女和小孩,缺乏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即使有些老人、妇女有兴趣参加文化活动,但是相当一部分农村群众缺乏相应的文化技能,缺乏能够培训并组织文化活动的文化能人,使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比较困难。

二、 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应的对策

1.增强农民群众综合素质,大力推进思想文化建设

让广大农民群众及时的掌握新的农业知识、发家致富的技能,提高致富的本领。积极发挥乡镇文化站的功能和作用,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古牧地镇文化活动中心以“科技之冬”和“百日文化广场”为契机,近年来共举办文艺演出近百场,利用舞台积极为农村送文化、送技能、送人才,将科技、法律、经济等其他方面的知识融入到文化娱乐活动中去,让农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了解并吸收更多、更广泛的知识。要大力扶持群众发展地区性文化特色产业,积极为群众拓宽致富的道路,使其感受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农村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充足的软件,还需要开展文化工作、组织文化活动的硬件设施,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农村文化建设就无法开展。文化设施的建设主要还是资金的问题,广大农村地区资金有限,投入到文化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必须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优化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努力强化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要及时转变资金管理模式,实施统一的领导、统一的计划、统一的调控,从而达到层层推进、步步落实的效果,使文化工作由部门性工作转变为政府性工作,改变过去单一性的工作行为和理念,只有跟紧时展要求,更新观念,才能有效的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从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3. 增强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各类保障机制

要想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环境,必须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必须使其真正意识到抓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筹划部属、坚决贯彻执行,按照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文化建设计划,使地区农村文化建设有较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要建立健全各类政策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现有的保障机制,以制度促进思想认识的提高,监督具体工作的落实。要建立面向广大群众的、结构合理的、发展平衡的、网络健全的、运营高效的、服务优质的、覆盖面广的、信息含量丰富的一整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文化建设的好处,通过组织文化下乡活动,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享受到先进文化的服务,提高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乡镇文化站要积极发挥引导和宣传作用,帮助农村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传授组织技巧,使更多的文化产品惠及农民群众,使广大老百姓真正意识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三、小结

综上所述,加快推进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的工程中去,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无限动力。

参考文献

[1]刘丽.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2.

第14篇

关键词:新农村;营销;地名文化形象设计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155-02

一个地区的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变迁、地形地貌、历史渊源以及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我国历史悠久,地名文化资源丰富,且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旅游资源学的角度分析,地名文化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因此如何使地名文化在对外新农村旅游业营销中发挥更大作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1 地名文化形象设计的前景

形象设计对于人们并不陌生,但旅游从业人员对其理解多限于通过景区良好的景观建设,特别是环境卫生、安全保卫以及相关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给予旅游者正面、美好的印象和感受,这种观点只是对形象设计的表面理解,而将地名文化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加以系统认识的新观念尚未普及。

事实上,国际旅游发达的地区斥巨资研究、设计、推广国家、省(州)或新农村的文化形象的实例不在少数。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地旅游形象推广工程已经影响到我国,“无限的新加坡,无限的旅游业”、“魅力香港,万象之都”等形象口号渐渐为人所知。地名文化形象设计悄悄地在我国一些旅游新农村兴起,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及“珠三角”、“长三角”等一批经济发达、城镇密集的区域都开始着手设计自己的地名文化形象。可以预计,不远的将来,宣传新农村形象的广告会像商品广告一样迅速专播,地名文化形象战略将成为地名文化发展战略的核心。

地名资源是一种无形的资源财富,虽然一般的消费者的旅游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一下当地的地名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但是地名文化却有着某种旅游资源载体的作用或功能。如湖北武汉黄鹤楼地名的来历,就可以认为是黄鹤楼风景区的载体,旅游者亲眼目睹黄鹤楼英姿的同时,还了解到黄鹤楼得名的原因,增加了旅游活动的乐趣,增长了旅游者的知识。类似的还有晴川阁,它不但指一个旅游景点的实体,还会让旅游者产生联想,使旅游者不自觉地进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意境。

地名具有的定位功能,使人们可以“按名寻地、按名知地”,这是地名所具有的共性。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性活动,从旅游动机的产生、实际参加旅游活动到对旅游活动的回味,旅游地名始终贯穿其中。旅游活动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都离不开旅游地名的穿针引线的作用。

2 新农村地名文化设计要点

与中国人“尚名”、“慎名”的传统不同,我国很多新农村在地名文化策划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所选择确定的科学性普遍存在不足。实际上,新农村的地名文化与实际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对客服务等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这是由旅游生产与消费时空统一而后于销售和购买、以及客源地销售而产地消费的“隔山买马”特征所决定的。

第一,地名文化概括要客观、准确、全面地表现出新农村的性质特征。

地名文化首先是新农村的名字,要能够客观、准确、全面地概括出新农村的主要性质特征。浙江省的旅游地名文化“诗话江南、山水浙江”,贵州省的“文化干岛、生态贵州”等,对旅游新农村主要性质特征的概括都比较客观、准确、全面。浙江以山水见长,浩瀚的人文历史画卷,使得如诗如画的江南更是美不胜收。

第二,地名文化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状况及其需求偏好。

旅游新农村的地名文化是要吸引人前去旅游的,因此,还必须考虑主要目标市场的状况及需求偏好。在这方面,国内孤芳自赏、自我中心者不在少数,一些地方动辄打出“天下第一”、“世界第一”、“中国第一”就是比较典型的例证。实际上,目标市场并不都会对自封或找其他组织、人员加封的“第一”感兴趣,往往还会产生歧义。旅游新农村、新农村的地名文化及其宣传展示,必须对目标市场的潜在旅游者“投其所好”,当然要符合实际和恰如其分。现在很多地区提出要建设某某地区的后花园和度假休闲基地,如江西确立的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后花园”,就是面对目标市场的地名文化策划,有的地区提出的“拥抱长三角”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在提法上存在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而贵州某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出要建设成为贵阳乃至更小的一个新农村的“后花园”,似乎就没有能够全面考虑其对应的更大的潜在目标市场,更不用说这些市场需求偏好了。

第三,地名文化一定要能够被广泛认同和接受,不能产生根本性的歧义。

首先,地名文化定位要能够被新农村及其所在地的人民群众所认可。新农村及其所在地的人对新农村的性质特征感受、认识最具体、直观、全面和深刻,因此,他们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表示主题定位符合实际。此外,地名文化定位也必须考虑新农村及其所在地区在感情上能否接受。提出全新的形象定位,也需要通过宣传、讨论来让他们认可。其次,地名文化要被其他新农村其他地区认可,正如前述的“天下第一”、“中国第一”、“神州第一”等常见地名文化宣传,就常常引起争论甚至引起反感,因为这种第一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权威的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来选定它。最后,地名文化要能够被旅游者认可,这是最主要的。“美食王国”、“购物天堂”等地名文化宣传屡见不鲜甚至俯拾皆是,不能不说是策划和宣传方面的败笔,很多旅游者特别是比较成熟的旅游者实地感受后往往一笑了之,被嗤之以鼻的也不少见。

第四,地名文化一定要有特色和新意,不可简单比附、套用。

地名文化必须鲜明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而也才可能产生吸引力,因此,在地名文化概括、表达上就必须有特色、有新意。在这方面最忌讳的就是简单比附和套用。比如别人称“第一”我也跟着称“第一”,“春城”、“天堂”到处见,有很浓的东施效颦之嫌,还有“东方威尼斯”,主要形象一定要有特色和新意,不能简单比附、套用。地名文化特色鲜明才能具有吸引力,诸如“小上海”、“小北京”之类的新农村形象定位,就更难说其在旅游宣传,就会令人产生不好的联想,这在旅游形象定位和宣传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开发初期。该景区使用了.“北方张家界”这样比附性地名文化口号,自然这样的比附并不能真正体现出其特色风貌。

第五,地名文化宣传要简练、易懂、易记,不能晦涩深奥。

既然是说给公众听吸引其前往旅游的话,要求易懂好记,不能故弄玄虚作深奥。而在一些规划中有这类如使用比较深奥、含典故较生僻的诗词语句,让人看不知究里、不知所云,由知道的人解释方能明白恍然大悟。例如某个历史名城在旅游规划中提出的著名诗句“雄关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主题口号,这两句诗大多数人都知道,但其在表现该市的旅游性质特征主题内涵方面是什么意思,还得听专家做一番解释。形象宣传不能靠做解释、说故事、讲典故来吸引人,不能故设悬念然后去解扣抖包袱,因为很多时候是不具备这种条件和没有这种机会的。

第六,地名文化的文字表述一定要有美感并能够产生美好的联想,要注意用词的感彩。这是由宣传的目的及其实现所要求的。

如果新农村的主题宣传口号让人一听就很美,并很容易对实际情景、可能获得的感受、收获产生美好的联想,就可能产生实际的旅游行动。相反,如果宣传用语平平淡淡,听了像没听一样,或者没有产生什么印象,更不要说会产生什么美好的联想,这种宣传就没有效果。如果宣传用语反而使人产生了不太好的联想,就只能是进行反宣传了。现实中由于考虑不周、不细、不深,没有什么效果的宣传是比较常见的,产生消极效果和负效用的宣传也不是不存在。截然相反,例如乌龟在中国有长寿和软弱、委琐两种寓意,但在日本却没有后一种寓意,完全是健康长寿的寓意。同时,字词多有感彩,汉语的许多词汇分褒义、贬义和中性三大类,或者分为暖色调、冷色调和中色调,部分词语在不同的场合感彩完全不同。如“凉都”中的“凉”字,就既有凉快、凉爽等令人感到舒适的褒义,又有冰凉、心凉、受凉等令人不舒服、不愉快的贬义。在新农村地名文化及其宣传的用词上,就必须全面考究其各种含义、寓意和感彩。

第七,地名文化宣传不能庸俗、粗俗、媚俗,一定要注意用词、提法的格调。

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些新农村、旅游新农村迎合部分旅游者的心理,老是宣传本山、本地或其中的某座寺庙等如何有灵气,某某人来了回去就升官发财,或者治好了久治不愈的病。一些旅游新农村要定位为“幸运之地”、“转运之城”等,实际上也有媚俗的嫌疑。还有一些地方过多宣传、引导旅游者去观赏、联想与性有关系的事情,当地的形象宣传就不能庸俗媚俗。

3 新农村地名文化形象设计的应用

地名文化形象设计的核心应当是解决地名文化的基本定位问题,即新农村将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并传播怎样的一种形象,它到底是怎样的一座旅游新农村,这种形象如何成为吸引人们前来旅游的动力源泉。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与之相伴而生的地名文化也相当丰富。那么如何将这些地名文化应用到旅游工作中呢,笔者认为,地名文化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得到应用与发展。

3.1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可以利用地名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资源的品位、知名度。例如在对武汉月湖进行规划开发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其知音文化的吸引力。我们可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分解为觅知音、遇知音、会知音和谢知音四部分。我们可结合故事的进展,进行探古寻踪知音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旅游开发因融入地名文化而妙趣横生,现存地为旅游开发提供了现实的素材。

3.2 在导游服务中的应用

在导游工作中的导游人员是地方文化宣传大使,是现代旅游理念的传播者。地名文化涵盖了城市的文化,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历史照片,为导游的讲解拓展了无限空间。例如在介绍无锡这个地名的由来时,我们可以讲到“今无锡,天下宁”的诗句,继而解释这个地方丰富的锡矿导致连绵不绝的战争的典故。从此引发人们爱护资源,节省水电的观念教育。

3.3 在旅游营销中的应用

浙江金华自古就有“四省通衢”之称,可见金华水陆交通便利。可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为中转旅客提供一些旅游服务,在服务中宣传金华,吸引一部分旅游者观光旅游。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小学教材中著名的《游双龙洞》。在营销工作中,可以利用这些比较有影响的地名作为品牌或商标来宣传,如“双龙洞”。

3.4 在旅游交通中的应用

对外地旅游者而言,交通是否便利,是一个旅游者是否选择该地作为旅游新农村的重要指标。同时一个旅游新农村的地名指针是否准确,也关系到旅游者的旅游心情和本地的旅游形象,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旅游地名在交通中的应用,以发挥其功效。如一个初到杭州的旅游者,要到著名的西湖去游玩,但西湖很大,各个地方欣赏的效果差别很大,我们可以在交通站牌上注明西湖的一些知名代表性景观,这样有助于旅游者辨认与抵达,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4 结语

地名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只有通过地名工作者的努力发掘,旅游工作者的应用与发挥,并结合社会现实的需要,才能最充分地展现地名文化的旅游价值,发挥其在旅游、教育方面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石超艺.城市化进程中地名文化价值的量化分析――以上海市乡镇级地名为例[J].城市问题,2010,(1).

[2]梁艳.从地名文化看赣州宋城的人文精神[J].宜春学院学报,2009,(5).

第15篇

1、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建设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推进文化建设,用新的适应农村建设的观念,推动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引导农民在告别贫穷,走向富裕的同时,告别愚昧,走向文明,实现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2、加强群众文化可以加强党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建设新农村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注重激发社会活力,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从而夯实农村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

1、目前农村文化的优势

近年来农村群众文化随着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重视,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了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文化工作体系,树立了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地处湘西南边陲的新宁县为例:

①该县设有18个乡镇,各乡镇都建立了群众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并开展了农村“读书工程”网络。所有乡镇解决了文化专干的编制问题。大部分乡镇组建了业余腰鼓队、扇子舞、民间艺术表演队、管乐队等各种群众业余演出队伍及6个农村书画社,一个以当地世界自然遗产———崀山国家级4A风景名胜区资源为依托的崀山瑶族民俗文化村。呈现出群众文化丰富多彩,文化活动健康向上,群众文化管理日趋完善的良好局面。

②每逢传统节日,文艺演出、广场文艺、舞龙灯、狮子、猜谜语、焰火礼花、为民义务写春联及街头摄影书画展等民间艺术活动,深受群众欢迎,而“三八”、“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及农民艺术节等节日文化活动迭起,群众自发参加健美、健身活动情绪高涨,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艺术的观念不断加强,表现了农民群众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③乡镇文化专干的人头经费已纳入财政全额拨款,使群众文化队伍基本得以稳定。

三、目前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1、文化设施较为欠缺,难以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充裕的条件

此种现象部分乡镇目前仍然存在,没有为群众提供较好的文化活动场所,部分乡镇没有设置群众展示的平台———文化广场。村一级的文化活动的场所尚未设置。

2、投入文化的经费不足,群众活动难以常年开展

资金缺乏群众活动的开展难以得到保障。

3、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文化专干工作时间太少,专业素质欠缺

虽然近年来县级各乡镇建立了一些文化活动队伍。但文化队伍中,专职人员较少,常常是身兼各职,平时搞其他工作,没有机会学习专业知识,节庆活动来了就突击性地抓一下文化活动,这就存在群文专干业务基础差,不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加之群文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有专业特长的群文工作人员较少,而又由于从事群众文化专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偏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群众文化建设队伍人员的青黄不接,人才出现断层现象,对群众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不利。

四、如何加强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已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强对群众文化的建设,这样才能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构建传承历史文化,体现现代文明的新气象、新面貌的新农村。

(一)借助深入学习“党的十”精神及关于实现和谐、幸福、美丽“中国梦”的理念,全面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二)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富强、文明新农村的机遇,全面发展群众文化。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国家的重点执政纲领,国家随着取消农民税费,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作物的种植补偿,加大对乡镇文化、广播等综合站投入等一系列惠农政的出台,为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而广大农村的经济水平有了质的提高,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加大基本文化设施,基本的经费保障,基本的文化队伍,基本的群众文化活动,“四基”建设的力度,全面发展新农村的群众文化。根据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对乡镇文化工作的研究和指导,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1、基本的文化设施:

群众文化网络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力量。因此,发展新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加强基本设施建设积极拓展阵地,利用互联网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文化资源网络管理体系。

2、经费是群众文化启动的重要保障

要开展好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必须保证群众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并且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建设,使群众文化活动规范化、经常化、多样化。

3、加强农村群文专干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对乡镇文化专干的考核,实行奖惩,逐步实现专业化、制度化。加强农村乡镇文化队伍建设,关键是抓好文化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专业能力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

4、加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建设,丰富乡镇群众文化生活,巩固文化阵地,增添新时代农村文化活动气息

调动广大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具有当地浓郁风土人情的节目,满足农村群众展现自我、欣赏自我文艺才能的表演欲望,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增添农村文化氛围,展示新农村人民的精神面貌。为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时代气息,把经济贸易、科技交流、改革开放、文化网络国家方针政策宣传及外来文化艺术带到广大农村,丰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内涵。为科技兴农,为农村经济发展,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城乡互动促进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1、为乡镇群众文化进城交流提供条件

农村有农村的文化艺术人才,他们渴望进城展示农村风采,可以采取城乡文化队伍结对子的形式,经常性地交流,提高农村群众文化队伍素质。在城区定期举办综合性的农村文艺赛事,以达到农村文艺队伍的相互交流,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目的。

2、将过去的“三下乡”活动经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