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农村文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1、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这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表现。
资料显示,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教育落后不仅导致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还引发了农民文化修养不高、思想保守落后、生活方式陈旧,同时使不良社会风气蔓延。
2、农民文化生活贫乏。
由于农村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政府文化建设职能缺位。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宣传滞后。农民除了看看电视、听听广播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文化娱乐活动。不少农民就通过打麻将、玩扑克牌打发日子。
3、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比如赌博斗殴、求神拜佛等迷信、偷盗、抢劫以及家庭暴力等问题的突出,都与文化水平低有关系。为了面子,互相攀比,婚丧喜事大操大办且日甚严重,房子、车子(礼车)、票子(礼金)一个都不能少,由于交际圈的不断扩大,农村人情往来事项越来越多,农民的家庭不堪负重。
4、重经济,轻文化现象普遍。
在经济增值发展观的文化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忽视文化,对文化建设没有考虑或考虑较少,导致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处于滞后。
5、政府的投资严重不足,基层文化馆站严重缺乏。
在农村所谓的文化馆站,也是一些设施陈旧简陋、房屋年久失修,既没有活动经费,又没有图书和活动器材的“空壳站”,农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文化财富和文化需求之间的断层,使得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途径不顺畅。人、财、物的供应不足成为目前农村建设中难以逾越的障碍。
新农村文化建设又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促进农村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只有拥有了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才会有较强的经济基础的良好的社会基础、政治环境。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思想文化建设。
要发展先进文化,以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世界,升华他们的思想境界。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的任务,使广大农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的能动、积极作用。
2、道德文化建设。
道德文化建设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又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涵。新农村的道德文化建设,主要指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广大农民加强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科学文化建设。
要坚持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禁止赌博,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强化科技培训。
4、深入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
“三下乡”即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让农村知道,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坚持送戏(节目)下乡,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图书馆、电影公司等单位深入农村,为农民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下乡,以丰富农民科技知识的普及;文化部门还要经常联合教育、科技、卫生和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与组织,在农村开展综合性的文化活动,要不断深化内容,创新形式。
5、开展多种形式地群众文化娱乐活动。
文化站、基层文化俱乐部要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要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如文艺宣传、灯谜会、知识竞赛、体育小竞技等,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做到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各展其长,在参与活动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6、体育文化建设。
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例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以及打扑克、棋类、麻将等等。
五、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
1、细化文化建设环节。包括家庭文化、广场文化、俱乐部文化、文化室文化、图书馆文化等等。
2、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包括各种艺术活动形式、体育活动形式以及各种文化协会、学会、小组等等。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文化活动
农村文化是与城市文化对应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文化就是培养新型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都不高,当前,我国农民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低于7年,中小学毕业的比例高达85%以上,所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不仅要发展城乡的经济,还要更多的发展城乡的文化。发展农村文化能够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问题就是增强农民的内在凝聚力,仅仅依靠基层政府很难发展农村文化,要用文化的力量和文化活动来带动农村文化的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还有很多问题,一部分农村干部不重视文化建设,一直用经济的发展来衡量农村干部的成绩,所以,一些农村干部忽视了文化的建设,认为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就做好了领导。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落后,很多农村都没有图书馆,文化活动的设施少的可怜。农村文化市场的发育不完善。农民需要文化娱乐生活,但是农村的建设却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文化市场的管理也不好。根据这些情况,提出一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农民文化意识
农村的文化建设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把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提到各级部门的重要日程,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当中。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拨款来建设农村文化设施;要多方融资,采取合适的方法,引导企业来参与农村文化建设;要做好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的规划工作,确保文化设施能够被有效合理的应用。要加强管理,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抓好文化下乡活动,发挥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把健康的文化带到农村当中, 并且要有专业人员来对农民进行指导和引导。还充分挖掘农民的潜能,通过培训让乡土文化展现出来,鼓励农民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抵制低俗的文化,发扬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要打击赌博的行为,严惩那些组织赌博的人。
二、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素质
对农村的文化队伍进行整顿,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的文化工作,可以通过公开是招聘方式来吸收高素质的人员来扩充农村文化队伍;还要对现有的文化工作者进行培训,确保人尽其才。要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活动,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让农村文化办出自己的特色。要保护农村文化遗产,文化工作者要带头保护农村的文化遗产,要投入相当的资金来培养文化遗产的传人,确保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要发挥农民的创造作用,农村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要想让农民真正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不仅要通过政府来增加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农民自己也要办文化活动。农民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具有世界性,农村的传统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的民族文化主要就体现在农村当中,因为农村是民族特性的文化源泉,农村有自己丰富的原生态文化,这种民族文化就在农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愿意就是忽视了农民的创造性,把农民看成了简单的劳动者,造成了农民对文化活动的冷漠。
三、逐步建立农村文化市场
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平台,市场是文化交换的场所,如果没有文化市场,文化就不能够流动起来,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很落后,与农村的经济发展不协调。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途径,如果不能市场化就不能体现文化的价值,所以要把发展农村市场文化作为战略重点。要完善文化市场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文化管理组织者和农民等。农民是文化市场的主体,按照市场的要求,农村在农村文化市场当中有独立的人格,能够自主参加文化的交换活动。政府要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在农村文化市场当中扮演好监督者和参与者。文化管理者主要是进行文化市场的管理,文化组织者是农村文化市场的主力,提供农村文化的服务,文化组织者使用文化资源,要回报到社会中去。民间文化的组织人员要是农村文化发展的资源。要把民间的资源结合起来比如民间图书馆、民间剧团、民间博物馆,以及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等,要建立一套国家支持体系,引导文化专业户组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不断发展壮大新时期下的农村内生型文化。
要抓住文化管理体质,为农村文化生产力开辟一个发展空间,文化管理部门的改革要能够适应农村文化市场的需要,所以,文化管理部门要能够保持行政的独立,放置行政与市场联系起来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从而遏制文化产业进入农村的发展道路。
四、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的规章制度
当前很多法律法规不适合农村文化的发展,不适应农村文化市场的活动,所以完善农村文化管理的法规,是农村文化市场能够健康发展下去的条件。政府和文化部门要净化农村文化市场,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规范农村文化市场,支持新农村文化市场的建设工作,要遏制农村不良文化的蔓延,不仅要靠政府部门的努力,还要在法律上为农村文化活动提供发展的环境,吸引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来进行农村文化市场的建设。私营文化集团是农村文化市场建设的重要力量,政府要对有突出贡献的私营文化集团给予必要的经济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竹青.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突破限制农业现代化的“瓶颈颈”[J].高等农业教育, 2003,(01)
[2] 李映强,石大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广泛关注农村的职业与成人教育[J]南方农村, 2006,(06)
[3] 李洪君,张小莉.“新农村”视野中的农村教育及其政策选择[J]党政干部学刊, 2006,(05)
[关键词]篮球文化;构建;新农村;作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释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战略举措和发展目标。其中“生产发展”是其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其具体落实,“乡风文明”是其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其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其体制保障。这五个方面相互融通、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科学内涵。“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在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福利水平和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以新农民、新风尚、新房舍、新设施和新环境的“五新”为标志,以加强农村道路、水电和水利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为手段,最终将目前还很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幸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篮球文化在构建中的作用
1.篮球文化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影响。篮球运动能提高人的身体机能、心理机能及健康水平。生命在于运动,篮球运动是一项提升人的基本素质,健全人的体魄,接受篮球文化教育,增强人的身体健康的体能运动。按照现代健康理论,人的健康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三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的适应良好的总称。”篮球运动对人类健康的促进作用同时体现在这些方面。个体生理健康包括机体内部器官和系统功能的完善,功能的平衡,身体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等多个方面。参与篮球运动能有效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参与篮球运动对促进人的生理健康首先表现在,能够改善和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功能。例如,在篮球运动中心率每分钟可达到170-190次,最高心率可达到200次以上,呼吸频率每分钟可以达到50-80次。此外,在篮球比赛和训练中,运动员必须根据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做出相应反应,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很强的神经灵活性和神经反应速度。因此,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对于提高人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功能具有很好的作用。
人的心理健康表现在:具有完整的人性,保持积极地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和观察能力,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自尊、自爱和自信等多方面。这些心理健康特征也是篮球运动训练和比赛对参与者最基本的要求。篮球运动对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善情绪状态,降低焦虑水平,确立良好的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精神,消除心理疲劳,缓解心理应激,让运动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兴奋状态在一个适宜水平,以达到身心健康。篮球运动对促进人体健康、人际关系和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篮球文化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往来,其涵义就在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沟通与往来。每一次国际大赛,我们都可以看到不同民族风格,不同地域的风情,这无疑是以篮球运动为平台,是国际文化的大展览,是各国运动员之间一次大交往,也是思想与意识的大交流。篮球文化这种文化现象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协调,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农闲时的娱乐活动主要是打扑克、玩麻将。在农村开展篮球活动有利于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密切人际关系;有利于移风易俗,丰富农民社会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民自身价值的实现。
2.促进个人、群体与社会关系和谐的影响。篮球竞赛能促进人们心理上的团结。每一次大型的国际比赛都吸引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关注,这种关注带有立场和观点。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篮比赛,我们所关注的就是我国运动员每场比赛的战绩,当我国男篮挤入八强时,我们每一位观众都会涌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这就是篮球文化对人们民族精神的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大团结。篮球运动有利于培养人们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而集体主义和集体的凝聚力就是人们友善的内在情感的和谐,小集体的和谐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这样社会和谐就自然形成了。
三、篮球文化的构建策略
⒈把篮球文化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篮球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篮球运动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理应把篮球文化纳入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构建和谐社会的完整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余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农民健身意识的增强,农民对文体活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如果没有一种文明的生活休闲方式去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很可能酗酒、赌博和吸烟,不但危害身体,也给农村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在农村开展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活动,不但能健身娱心,而且能引导农村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更重要的是通过参加篮球活动,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积极向上,严守法纪,互相帮助,相互尊重的新一代农民正在形成。
2.应加强大众性体育篮球活动的交流和沟通。在以篮球文化为平台的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大众篮球活动的广泛开展,由于此项活动的基础广阔、参与面广、参与人数多,是篮球文化发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点。在传统节日、圩日和农闲日,许多乡镇会举行篮球比赛活动,在这类富有竞赛性的活动中,集体内各成员相互配合和协作的状态如何,往往是竞赛成败的关键,即使旁观者也会不自觉地进入场景之中。
除了政府筹办篮球赛事之外,农民自己也要注意加强篮球文化的沟通。随着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办体育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趋势。美国NBA职业赛已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CBA职业联赛也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农村篮球文化不但可以加强农村乡镇之间沟通,还可以加强农村与社会的和谐,提高农民的声誉,提高经济效应。
3.篮球文化能够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余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农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消费在农民消费的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增加。篮球运动在农村的广泛开展,可以扩大农村体育人口的数量,增强农民群众的健身观念,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这必将拉动农村体育消费,客观上为整个篮球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⒋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全民健身。宣传篮球文化活动能取得社会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参与这项活动,才能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通过上述宏观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并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篮球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晓龙.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3,(3).
[2]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6-41.
[3]徐小庆,陶子成,张仁卓等.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5):10-11.
[4]刘玉林.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改革现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9-72.
[5]吕燕.发挥高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