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课堂智慧教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提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质。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智慧教学,涉及到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任务的设计等几个方面的智慧。
一、准备教学资源的智慧
教学资源是扩展的教材,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教学一线的教师可以从教参、辅助光盘、培训资料等处获得有关的教学资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和组合,这样有利于实现教学的统一性和有效性。然而随着新课程、新教材的推出,配套的教学资源少之又少,需要教师自行备课、收集、制作。设计制作教学资源要花很大的精力,有些教师会望而退步,寄希望于拥有大量信息的互联网,试图通过任务设定、开放网络,引导学生从浩瀚的网络信息中寻找合适的资源进行学习、研究,从而完成任务,获得知识,锻炼技能。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效率低下,首先,这样的资料网上未必有,或者虽然网上有但学生未必能找到,又或者找到的资料未必能说明问题。其次,网上的信息实在太多,它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学生上网时随意性很大,不可控制的因素很多,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对待网上的干扰信息,就会分散注意力,最终完成不了预定的学习目标。所以教学资源是否充分有效,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一般来讲,适用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资源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学生在操作实践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素材文件。教师需要考虑提供多少素材给学生,而且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还要提供半成品素材以降低操作难度(即已经加工了一半,留白的地方就是利用本节课或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能够解决的)。第二种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帮助文件,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帮助文件来解决问题。目前用得比较多的帮助文件有两种制作方式,一种是动态的,即把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动画的形式录制下来,另一种是静态的,即把问题以图片加上文字说明的形式放在帮助文件中,让学生在需要时观看。第三种是在线测试系统。它以选择题的形式检查常识概念类的知识;与操作技能有关的,则将操作过程分成几个步骤,由操作者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这样,在课堂结束前让学生花2~3分钟时间做个自我y验,提交后立刻有成绩反馈,从而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利用各题的在线解答帮助系统进行再学习,起到拾遗补缺的效果,保证了当堂内容当堂解决。
有了适宜的资源,教学活动就有了切入点,就能保证教与学的有效性。资料的提供形式也有许多种,可以通过网络共享,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如苏亚星、极域等)进行发送,当然最好是在教学网站平台上建立链接,由学生操作下载,具体可根据资料容量及网络情况而定。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智慧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1.情境的分类
教学情境可分为体验型情境、任务型情境和道德两难情境。
“体验型情境”是指信息技术在社会、科技、生活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应用实例以及这些应用产生的效果。它通过组织学生体验信息技术魅力,激发学生兴趣。
“任务型情境”是指蕴含着探究性问题或实践要求的、高度真实的任务背景。它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思考问题,进而产生探究欲望。
“道德两难情境”是指蕴含着价值观冲突、道德两难选择、观点矛盾等的社会实践情境。这种情境是有效激发学生深层次思考、多视角讨论相关社会问题的最佳途径。
2.注意事项
情境应能引发学生学习、探究技术奥秘的“间接兴趣”,尽量展示信息技术的魅力,与本课的教学内容高度关联,尽量渗透一定的社会价值,避免单纯为了感官刺激的情境体验。情境的长短要适度,保证学生“进得去,出得来”。
三、设计教学任务的智慧
教师根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一个个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协作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方法与技能。设计任务时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切合学生兴趣和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1.什么样的任务或问题是好任务、好问题
任务或问题应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如做各地文化特色介绍、策划旅游方案、组织学科学习或课题研究等与所学知识技能要具有内在联系,别跑题或离题太远,还要能激发学生高水平思维或认知,避免设置通过简单的信息复制和粘贴即可完成的任务。
2.任务或问题该如何提
任务或问题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个任务或问题以供选择(技术要求要统一),允许学生自选任务或问题。过大的任务可分解为先后衔接的任务链或问题链,逐步提高难度,“门槛低、坡度缓”。
3.需要讲解时,教师怎么讲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理论,如果他没有教学智慧,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那么,什么是教学智慧呢?书面解释如下: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教师职业比较特殊,教师面临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的群体,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工作时会遇到形形的问题,这时教师所表现出的能力就是教学智慧。尽管教学智慧是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但它们往往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教学情境时富有灵感的“点睛之笔”。
一、教学智慧的类型
教学智慧也是需要培养的,如何培养这一智慧呢?首先需要了解教学智慧的类型,教学智慧有以下几种类型:处理教学失误的智慧,处理学生失当行为的智慧,处理教学环境突变的智慧,处理学生意外回答的智慧。
二、教学智慧的培养
了解了教学智慧的类型,我们要培养教学智慧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知识的积累
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增加知识底蕴,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这样才能不断扩展自己的教学思路,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如何增加自己的知识底蕴呢?关键在于读书。读书是一种自我塑造,可以完善人的气质,使人培养出得体的言谈举止,得到他人尊重。
2. 课堂氛围的营造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如何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让甜美的微笑绽放在我们的脸上;用亲切的话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小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以真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只有在课堂教学时营造出充满情趣、畅所欲言的课堂气氛,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擦出思想的火花、智慧的亮点。
3. 偶发状况的把握
课堂上出现偶发状况时正是教师发挥教学智慧的时刻,教师及时、灵活、巧妙的处理能够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偶发状况可以分为两类:
(1)课堂教学失误,包括语言失误、板书失误、操作失误等。
(2)课堂发生意外,包括学生回答问题时发生的意外,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失当,以及教学环境的突然改变。
偶发事件发生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冷静,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积极思考对策,妥善消除或控制意外事件的发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决:
(1)转移矛盾。即把不利于课堂的行为转化为有利于课堂的积极因素。
(2)冷却处理。课堂上如果出现对教学影响不大的偶发状况,我就暂不处理,直接和学生说“下课后我们再一起来解决,好吗?”等情况缓和后再进行处理,避免在课堂上激化矛盾。
(3)微笑对待。课堂上有学生对教师所讲的问题因理解不清而有异议时,假如没有必要解释,可给他一个微笑以示重视和理解,以免影响教学。即便作解释也要面带微笑,使他在情感上能接受教师的解释。
三、运用教学智慧的原则
在运用教学智慧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几点原则:
1. 幽默性原则
好的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同教师产生共鸣,又要有表现力和说服力。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位化学教师,我们大家都很喜欢上他的课。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很幽默。只要是他的课,不管是空气清新的上午,还是昏昏欲睡的下午,幽默的课堂语言都能吊起我们的胃口,风趣的肢体语言都会让我们精神抖擞。背化学公式本来是非常无聊的事情,可是他用幽默的语言一讲解,并且边讲边唱,马上就将最枯燥的内容化为了最有趣的事情。其实在生活中,这位教师并不幽默,但是他把课堂当成了舞台,是他专门为学生搭建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运用了幽默的教学智慧,把我们领进了知识的宝库,让我们领略到化学世界的奥妙。
2. 真诚性原则
在任何情况下,人都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用心打造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智慧发挥它的优势。偶发事件才能促使教学智慧的产生,但偶发事件具有偶然性,教师往往不能事先作好准备,只能临场发挥。我是一名数学教师,同时兼任低年级音乐课。因为学生年龄小,有时候课上会出现偷偷吃东西的情况。有一次上课时,一位学生在下面偷偷喝牛奶,其他学生看见了就向我汇报,于是我就对那位学生说:“哎呀,老师上课上得口渴了,也想喝一口牛奶,你愿意吗?”那位学生马上说:“我愿意给老师喝呢!”我对她说:“那么下课的时候,老师再和你一起喝,好吗?”班上的学生都笑了起来,一场尴尬就在笑声中化解了。这样既顾全了学生的面子,又没有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处理事件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难堪,而是为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3. 智慧性原则
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敏捷,有时候教师不了解的内容他们也能说得头头是道。日常教学中,我们偶尔也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可以做做学生的“学生”,听听他们的说法,让他们畅所欲言,并适时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点拨他们。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使教师受到启发。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功能 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时空。任何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一种固定程序的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无论将来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如何变化发展,有一点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要看课堂是不是充满智慧、充满灵感、充满创造意识;是不是为广大的学生创造了创新的时空。由于教学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导致教学过程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增加。因此,更加需要运用智慧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功能和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要求教师必须在具备全面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具备和不断地学习其他与教学相关的能力和基本素养,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善于捕捉教学中出现的点点滴滴的智慧火花,培养自己的教学机智,不断地学习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自主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过程的综合实践能力。可以说,让课堂充满智慧是对教师提出的较高的一种能力要求,这种能力本身就充满着创新的色彩,而创新则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灵感从哪里来,诚然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一觉醒来的突发其想,而是教师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积累,厚积薄发而产生的。尤其是对广大青年教师来讲,更应该从现实的脚下出发,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和理论学习,更应该有意识、有计划地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就不会迷失教学的方向
教学过程实质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用系统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尤其是信息反馈原理对调整课堂教学,捕捉教学灵感具有明显的功效。课堂教学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需要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课堂教学现状并及时评价教学现状与预想目标之间尚存在的差距,以此来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及时运用信息反馈原理作为改进课堂结构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对课堂进行有效地调控,以使得课堂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来调节教学,包括教学的速度、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学方法的重新确定、教学的切入点等等,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提供信息反馈的渠道,主要是使得学生能够学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反馈的方法,迅速而准确地调整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功能和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结构的安排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的。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影响,设计规划出合理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准确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改变教学计划的各种因素,是教师必须在课前完成的预备工作,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熟练地掌握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标准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指导方针。教师必须对教材达到十分熟悉的程度,对教材中相关的所有知识点都做到精通练达,对教材内容的通盘考虑,力求至善至美,并且能够运用高超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学智慧来应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障碍,才能够实现教学理想。
2.熟悉学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快地全面了解全体学生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兴趣爱好、方法和习惯乃至交际交往能力等等。把握住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律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共性发挥,关照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的理想氛围。
3.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备课,共同研讨,取人精华补己之不足。教师的备课十分重要,有不少人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这种认识比较肤浅和表面化,没有体会到备课的实质所在。写教案只是指备课文字化而已,真正的备课是要把讲课的内容,讲课的步骤、过程方法仔细设计,认真比较,反复推敲,揣摩、优化、筛选出最好的教学方案并准备实施之。在这个环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学生的情况。备课离开了学生的具体情况,那么备课就失去了方向,变得盲目而低效,是没有意义的。还有一个因素值得加以重视,也就是我们如何预想在课堂过程中会出现的课堂意外。经验告诉我们,一部分老师墨守成规,总是一成不变地执行课前教学计划,而面对课堂中出现的课堂意外,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一旦在课堂上出现了意外,就显得慌手慌脚,无所适从,不能从容应对,从而导致课堂教学失败,完不成教学目标。其实,课堂意外并不完全都是负面的,有许多课堂意外蕴涵着十分有价值的东西,善于发现它、敢于利用它,往往会产生我们所期望的教学智慧,会使你的教学锦上添花,真是弃之可惜。
4.终身学习。学习是针对每一个人来说的,而对于教师就更应该终生学习,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加强学习,不断补充知识,扩大知识面,拓宽知识领域,高屋建瓴,是对每一个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要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产生灵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和完善,才能实现这个人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广大教师要知道,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足够的知识,不仅是专业知识更需要看似无关的知识作为前提。要想在你的教学生涯中建立起智慧的大厦,必须用足够的知识来构筑。我们再一次重申,灵感是什么?灵感就是厚积薄发,没有灵感的课堂,一定是一个失败的课堂。
关键词:文化生活;智慧课堂;教学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86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73
一、文化生活课程开设意义
《文化生活》是高中政治中专门讲授文化建设,讲授我国文化进程中的节点要点,通过该门课程的开设,让学生能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种种文化现象,并获取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赏析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文化规律的正确认知;正确正视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将智慧课堂引入到文化生活课程板块中,可利用网络信息化带来的教学优势,极大提高文化生活课程板块教学效率。
二、智慧课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较之知识课堂而提出的智慧课堂,是以教师知识为首要立足点,发挥教师个人主观上对课堂独特的课堂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辅以信息化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工具,将教学更加智能化的过程。在智慧课堂中,教师要做到教学理念的转变,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将课堂智能化的转变。智慧课堂本质是一种追求创造性与智慧性的教学。(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目的要以促进学生的智慧提升为核心要素,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的教学程序,教学的重点是注重学生的个人智能发展的过程。同时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化设备辅助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文化生活智慧课堂具体教学案例
(一)“体味文化”智慧课堂案例
在体味文化教学案例中,是智慧课堂应用于《文化生活》板块中的一个良好案例,首先课堂开始前,教师要对于课堂内容导入,通过智慧课堂,利用教室中的无线网络投影设备,可以将网络资源整合到课堂中去,可以在课前给予学生文化讲解片段如江苏卫视《看文化》等视频,通过让学生观看,省去传统课堂中教师面对面的教学导入环节,给予教师更多的时间讲解课上知识重点。同时,有了智慧课堂的条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要求,通过无线控制设备播放相关曲目和相关生活中的动态实图,设定具体的情景设定环节,生活中的京剧,乐场中的音乐,城区的建筑,影院中的电影,呈现多元化的文化,让学生感觉到文化就在身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感知情境。在“体味文化”的文化众评环节中,可以通过智慧课堂,在线链接相关文化点评论坛,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文化在普通人眼中的定位,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学生个人对文化现象的观点发表到相关论坛和讨论群组中,学生在课下也可以及时更新个人观点以及同教师及他人交流,同时也可以布置学生在课下的个人探寻文化的环节,让学生向身边的文化老人拜访,探寻老人手中的中华文化,可以用相机等录制。在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个人探寻结果展示的机会,让体味文化课延伸到课下,让体味文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常在。
(二)“我们的民族精神”智慧课堂案例分析
在“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学设计过程中,在课前,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我国传统的民族精神特例以及相关主题的教育视频发给学生观看,同时可以在线小问卷调查,让学生个人思考能想到的和民族精神有关联的史实和人物,明确“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关系”这一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环节过程中,可以开篇以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案例视频开场,通过视频中多位行业代表人物展现他们身上所显现出的优良品质,展示他们所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导入环节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视频中的具体人物Leading-Edge Chinese Agriculture杂交水稻创始人袁隆平、优秀篮球运动员姚明等,设定问题,让学生开始课堂思考,在学生简短论述完成后,教师可以在课件中预先准备好的答案呈现,同时做概要性综述,并以此为根据做发散性的课堂内容扩展,开展本节课的内容教学,进而引出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教学环节,对本课中中华民族精神内容进行讲解概述,同时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进行多媒体展示,其渊源、历程,通过具体案例一一展现,本模块讲解完成后,进行民族精神重要性讲解时,可以播放浙大教授郑强的民族精神报告现场视频和对于郑教授的一些个人对于民族精神的观点引导大家去讨论,积极争辩,让学生发表个人对民族文化内涵重要性方面的看法,促进课堂气氛活跃,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教学目标。
(三)文化的传播及其教学案例分析
通过创新实验室的应用,学生能够有机会看到所学习知识内容的产生过程,让实验室成为时光机,让学生有更好的课堂体验。在“文化传播及其影响”教学案例中,通过创新实验室的应用,教师可以将政治课堂搬进实验室中进行,通过以我国文化传播流程为特例,以时间轴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在实验室中观察到文化传播的模拟过程,实际体验文化传播的过程和其对世界的影响,学生能够对所学到的内容有更直观地理解,对所学内容了解更加透彻,辅以教师及时提问及问题发散,学生能够及时对所学内容有系统化的理解,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这也是智慧课堂应用给教学带来的帮助所在。
智慧课堂的发展是教育的进步。政治教学离不开文化生活所带来的传承价值。而智慧课堂是政治教学的创新,在这种模式下,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加对学习的乐趣。为了学生有更好的明天,为了优化教学质量,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当更新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应该注重新时代下的互联网产物在教育中的应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Z].2010-07-29.
[2] 吴晓静,傅岩.智慧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J].教育探索,2009(9).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Case of “Cultural life and Intelligent Class”
ZHANG Ying
(Yucai High School, Keqiao District,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China)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3A-
0067-02
前不久,笔者有幸听了特级教师生家琦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感受颇深。在教学中,生老师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说、敢问,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态;另一方面,生老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积极创设生态情境,激发兴趣,唤醒学生参与数学的热情。这正是新课标所强调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笔者被她的教学魅力所深深折服,更被师生互动中处处流淌着的教学智慧所打动。以下摘取了几个片段,与大家分享。
一、创设问题情境,体验策略
教师如何创设情境,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生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备课过程中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的起点。
【片段一】
师:这节课我们从同学们熟悉的两杯果汁说起。一杯果汁,倒出一些,还剩160毫升,原来杯中有果汁多少毫升?(学生们紧皱眉头)
师:有什么困难?(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回答)
生:要知道倒出多少毫升。
师适时小结:要求原来有多少,不仅要知道现在的,还要知道变化的情况。
师:倒出40毫升,现在有多少毫升呢?(学生回答)
师:题目中的“倒出”,为什么用加法解决?(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在头脑中想象一下变化的过程,先是一杯果汁,倒出……剩下……要求原来多少毫升,要将倒出的……倒回去。(边说边比划,再用画面演示:将倒出40毫升果汁倒回去)
师:如果有两杯果汁呢?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生1:两杯果汁共有400毫升。
生2:甲杯多,乙杯少。
师:生老师拿着这样一多一少两杯果汁招待两位客人,你觉得合适吗?(学生异口同声答不合适)怎样做合适?
生:从果汁多的杯子中倒一点果汁给果汁少的杯子,使两杯果汁同样多。
师:就按你说的,我们来倒倒看。现在两杯果汁一样多。你又有什么发现?
……
【片段二】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渐进的认知过程。生老师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问题情境,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思维。
出示题目:一杯果汁先倒出40毫升,然后又倒进30毫升,现在有果汁160毫升,原来杯中有果汁多少毫升?
师:这个问题与刚才研究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生:不仅有倒出还有倒进的。
师:你能把果汁数量的变化情况按一定的顺序整理一下吗?(学生试着整理信息)
生1:按事情发展顺序:原有?毫升先倒出40毫升又倒进30毫升现在有160毫升。
生2:反过来写:原有?毫升倒进40毫升倒出30毫升现在有160毫升。
师:如果按果汁数量的变化顺序整理,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合适?
生:这道题要求的是原来果汁多少毫升,我们应该用倒推的方法从后往前思考。(教室里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师(小结):已知现在要求原来,就应该用倒推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二、关注教学细节,学习策略
教学细节是指教学中的一些细小的片段。若能有意识地优化每个教学细节,那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新的活力。
【片段三】
教学的艺术在于唤醒,学生虽然第一次正式学习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但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已经模糊地经历过,只是还没有形成一种数学模型。生老师设计的游戏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理,唤醒了他们沉睡的、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和认知基础。
上课伊始,生老师设计的倒顺词、反义词的练习为这节课“倒过来推想”做了铺垫。
师:你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吗?红花――花红。
生1:海上――上海。
生2:天上――上天。
生3:牙刷――刷牙。
生4:兄弟――弟兄。
……
师小结:倒顺词就是倒着的顺序相反,如果意思相反呢?
生:反义词。
师:语文课上我们要学反义词,数学课我们也用到反义词,加的反义词是减。
师:乘的反义词?增加?扩大?向东?
……
【片段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途径。如何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学生动态的思考?如何在动态的思考中感受倒推的过程?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生老师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想象两杯果汁的变化过程,并注重学生思考的过程,这个环节足足用了5分钟。
师:现在从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果汁,两杯各有200毫升,求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在头脑中想象它的变化过程,想好后把你的思考过程,用列表、画图、列式的方法写出来。(学生汇报填表过程,教师反复强调填表顺序)
师:你是先填写哪一格?
生1:我先填写的是现在的甲杯里200毫升,再求甲杯原来有200+40=240毫升。
师:有同学想帮他解释吗?
生2:因为甲杯倒出了40毫升,所以甲杯原来应该是200+40=240毫升。
师:乙杯先写?
生2:先写原来的?先写现在的?
师追问:到底先写原来的还是现在的?别紧张,想想两杯果汁的变化过程。
生:先写现在的200毫升,再求出乙杯原来有160毫升。
师生看多媒体演示过程,甲、乙两杯果汁现在同样多,把乙杯倒的这40毫升倒回去,这样就能很容易看出甲、乙两杯原有的果汁。
师:同学们注意到了吧,这个演示的过程正好与原来变化的过程……?
生(异口同声):正好相反。
师:看来倒回去想,能让我们容易看出甲、乙两杯原来的果汁。
师:有同学列式计算的吗?(学生回答时生老师强调第一步先求什么?)……
两种方法之后,教师适时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填表、列式求出原来,都是从哪儿开始想的?
生1:都是从现在想起的。
师:从现在怎么想,就能得到原来呢?
生2:倒过来推想,就能知道原来。(教师板书并小结)
……
三、善用错误资源,应用策略
【片段五】
为什么要检验?为了充分体现检验的重要性,生老师特意选取了两种不同做法与同学们交流,这样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意识到结果必须要同时符合题中的条件。
出示题目: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一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学生试着整理信息。
师:这道题用了什么策略?小明的画片有什么变化?送了几次?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教师搜集两种不同的做法。
生1:25+1=26(张) 26×2=52(张)
生2:25×2=50(张) 50+1=51(张)
师:四人小组讨论,哪一种是正确的?
生1:倒过来推想适合解决原来的问题。
生2:倒过来推想,要注意原则性,从后往前推,注意顺序。(教师适时补充要注意事情变化的顺序)
生3:我们还可以顺着题目去检验……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错误,是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的现象。“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生家琦老师以“主动应对”的理念与策略,把“错误”作为“资源”及时收集与分析,捕捉契机,引发学生对问题积极、主动的思考,启发学生进行比较性反思,进而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自主学习,这样的小组合作,使学生的积极性及灵感得到充分的发挥,迸射出创造性的火花。
用智慧重构课堂
当“智慧”和“云”成为时展的重要标签,智慧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然而,很多“新一代”技g装备却渐渐偏离了课堂教学的本质,一些看似“高大上、功能全”的产品,却因配置繁琐、故障频繁、管理困难、脱离教育主体的功能设计,实际却并不好用。
针对以上问题,锐捷网络带着十余年来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用户诉求的精准挖掘,推出智慧云课堂,重新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学习环境。锐捷智慧云课堂方案包括由智慧学习终端RG-SmartRain100、智慧手写组件RG-RainPen、智慧一体化桌椅RG-RainDesk组成的硬件环境,以及教学互动软件RG-ClassManager Air(覆盖教室教师端、学生端和办公室Web端)组成。
一体化智能架构
让课桌与终端合二为一
在硬件架构上,智慧学习终端RG-SmartRain100、智慧手写组件RG-RainPen完全嵌入一体化桌椅中,实现了硬件的完美融合。整套设备采用了一键升降设计,教师可以统一控制,5 秒即可开启教学环境。与此同时,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智慧终端观看教师展示,还可通过智慧手写组件在普通纸张上实现真实书写,并在0.2毫秒内传输到智慧学习终端中,真正做到不改变学生书写习惯。值得一提的是,锐捷智慧云课堂方案采用PoE供电,低于人体安全电压,利用桌腿底部过线,彻底解决终端网络连接不稳和反复充电的问题,实现极简管理。此外,锐捷智慧云课堂采用了全球领先的“净蓝”护眼专利技术,有效过滤蓝光,保护学生视力。
创新教学体验
教学互动软件一看就会用
为了实现“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智慧教育建设目标,除了高科技的硬件产品,锐捷智慧云课堂还配备了“一看就会用”的教学互动软件RG-ClassManager Air,集备课、分组教学、随堂测试、翻转课堂、学情分析、学生激励于一体,实现“教”与“学”的双重革命。
在我们以往的“知识数学”的课堂中,常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旁观”现象。学生在讨论交流时,往往有部分学生漫不经心地看着别人实验操作,听着别人意见,自己却不参与到活动中去,像一个旁观者。有数据显示:一堂课中旁观率最低为17.2%,最高达37.8%。
2.学生交流只指向老师。老师尽管注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注重并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但还是没有彻底转变观念,在教学中还带着权威性、指导性,并未成为学生学习交流的参与者、指导者。他还成了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加工厂、转变站,这就使得原汁原味的交流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3.中等生和学困生与优生相比,缺少交流机会。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在许多交流中,优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交流,是交流的主角;中等生观望、附和、随大流;而某些学困生干脆不交流,仅做观众和听众。这是,有的教师就把目光投向优生,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做出积极的反应,帮助他们完善答案。
针对上述问题,我采取了以下三种方法,也是现今“智慧数学”课堂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课堂中的有效交流。通过交流达到是激发每个学生的智慧、让小智慧变成大智慧的目的。
一、丰富交流的“物质”基础,因为需要所以主动
片段一:
师:我们分成两个组来进行拍球比赛,好不好?
生:好!
师:给自己队起个名。
生经过讨论,分别给自己队取名“火箭队”和“湖人队”。
师:怎么比?
生:一分钟计时。
师:选几个代表。
生:选4个代表。
师:尊重大家意见,一组选4个代表,时间为10秒钟。(代表上台排球)火箭队拍了72下,湖人队拍了78下。
师:胜利的是湖人队。
湖人队一阵欢呼。
师:有一个要求,我申请加入火箭队。
老师拍了10秒钟,共拍了20下,火箭队总数一下子变成92下。
师:老师宣布,现在火箭队胜利。
湖人队的学生很着急,有意见,认为对方人数多,自己人数少,人数不等,不公平。
师:怎么能看出谁赢了呢?
生1:人数不相等,让其中一个再拍10秒。
生2:应该求出平均每人拍几下。
……
生3:我们应该求出每个队的平均数,从而引出平均数。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了有趣的拍皮球比赛,学生能有“身临其境”之感并带着极大的热情去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火箭队5人拍了92下,湖人队4人拍了78下。当老师宣布:火箭队胜利,可湖人队不服气。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无法比较,怎么办?围绕这个主题,学生各抒己见,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下,学生的智慧被激发了出来,主动地与别人交流,交流就有了丰富的内容,个人的智慧集合了大家的智慧,旁观的学生少了,学生在智慧数学的课堂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摆正教师的角色位置,因为平等,所以互动
片段二:电脑显示一幅画面,严重缺水的地区干涸的已经裂开的地面。
字幕显示:严重缺水的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老师拿出一袋重3千克的水,让学生揣摩3千克水有多少。
再出示另一幅画面:小明家每季度的用水量。
小明家每季度的用水量
问题1: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A:(16+24+35+21)÷4
B:(16+24+35+21)÷12
C:(16+24+35+21)÷365
问题2:计算小明家每人每天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计算后,电脑出示两幅画面的对照图。一幅是裂开的地面,每人每天3千克的用水量;一幅是小明一家,每人每天近90千克的用水量。
师:看了这两幅画面后,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互相交流。
生1:看了他们只能用那么少的水,我们要节约用水。
生2:我们要想办法缺水地区进行人工降雨。
生3: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我们的眼泪。
生4:可不可以把我们的水给他们送去一点,支援他们。
师:为了改善严重缺水地区的缺水情况,我们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这道题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数学课的范畴,给学生上了一节环保课,也给我们在数学课中整合其他学科的内容,做了很好的示范,这也是我们智慧数学的另一个体现。在交流中,学生的智慧相撞击,并能认识到保护水资源、不能随便浪费一滴水的道理。
三、关注每一位学生,因为安全,所以自信
在学习了平均数概念之后,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数,然后教师也出示了一些信息。其中一例如下:
十一期间扬州双博馆售出门票统计
师:你能估计十一期间扬州双博物馆平均每天的游客人数吗?
生1:平均每天游客人数大约是1000人。
生2:大约900人。
生3:大约1100人。
生4:大约2000人。
……
这时候我没有做任何评论,而是引导:
师:你们估计得准吗?请计算一下。
学生计算回答平均每天游客人数是1000人。
师:刚才谁估计了2000人?
我让估计2000人的学生去采访估计准确的同学。
学生采访估计准确的同学:你刚才估计了多少人?你为什么能估计得这么准?
正确的学生都很自豪、很高兴地介绍了他们的想法。
学生采访结束后,问生4。
师:通过采访,你发现了什么?
生4:我明白了估计的平均数应该在最大与最小之间。
当这些学生说完后,我表扬了虚心求教的学生:“这位同学虽然错了,但是他能从同伴的学习中得到启发,不但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而且学到了很好的学习方法,相信他以后的学习进步会很大的。”
师又问:从统计图中我们看出,5月2日以后,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少,你作为馆长,有什么好的方法?
老师作为记者采访“学生馆长”,学生劲头十足地讲解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要提高服务意识。有的说要降低门票价格,有的话要更新展览内容,有的说在里面增加一些娱乐项目,有的说要加大广告力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明确平均数的范围,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关键词:教师;教学智慧;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052-03
教育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构成的“三维目标”的指导下,现代课堂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发展成为动态生成性教学,教学方式趋于灵活、多样,并在教学过程中承担学生情感的启迪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因此,教师应增加自身文化底蕴,增强教学智慧,灵活驾驭课堂教学的实施,使教学活动真正有效,创造崭新的课堂教学。
一、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教学智慧涵义及特点
教学智慧是指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与行动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动运用个体知识、经验、能力、思维等合理认知,创造性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时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养。
1.实践性。实践性是教学智慧的本质特征,是基于对教学实践的关注和行动而形成的特殊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智慧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教学实践情境中,教师自身直觉的反应能力和执教行为水平。
2.创造性。创造性是教学智慧的核心特征。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环节中,需要具有处理有关教学偶发事件的能力,能果断自如地应付,及时、妥当地处理教学活动中各种不曾预料到的问题,并做出反馈调节处理,即教学应变能力。其实质是一种处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矛盾的教学技巧,这需要教师自身具有一定的教学智慧,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
3.个体性。教学智慧是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受教师自身知识体系、思维方式、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的处理上,有着自身独特的理念和方法。每个教师自身所具有的教学智慧不尽相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一种个性化教学魅力和人生修养的集中体现,是教师通过情感体验、感悟、反思、实践等方式逐步形成的个人特有能力。
4.复杂性。教学智慧是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与自身修养的提高而获得的,集知识经验、自身能力、思维方式等综合素养为一体。教师要在处理纷繁复杂的可预见及不可预见的各种教学问题时做到游刃有余,就需要具有不同的教学智慧,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师具有多样、综合的教学智慧,才能达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性。
(二)教学智慧对教师角色认识的新要求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双边互动的关系。教师应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真正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建立平等交流、主动对话和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思考、勤于钻研、善于思考、乐于总结,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努力发挥自身的教学潜力,使教师素养和教育质量同步提高。
二、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有效教学要求教育者根据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需要和目的,系统地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体力,形成技能和良好思想品德的活动,使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由发展,师生间、学生间通过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有效课堂,需要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它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能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一切课堂教学资源,超越传统课堂形态的组织策略,运用有效的课堂管理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教师要自觉、主动地研究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理论的宏观发展趋势,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行为,形成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详细、深入地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注
重自身知识的更新,赋予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活动以新鲜的血液,积极寻找、利用学校及其周围所具有的正向教学资源,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使学校的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课堂情境性的教学智慧
教学是教师运用实践智慧赋予每一情境以教育意义的临场创造,在情境中展开教学,区别于“去情境化”的技术性教学实践。在班级中,受教育者个体在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其他个体的相互影响,同时也受到集体的影响,教育者自身的观念意识、价值行为、教学习惯等也会相互产生影响,这种交互影响塑造了个人的态度、期望、价值及行为,从而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各种活动中,久而久之,形成课堂上所有成员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质或倾向,即课堂教学心理环境。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创设自主、互动、合作、平等的心理环境,形成民主、尊重、理解、宽容的教学行为,善于运用非语言沟通方式营造轻松的教学心理环境,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及自由,增强学生自信力,注重学生智力的个体差异性,使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展现自身优势。
(二)课堂复杂性的教学智慧
课堂教学具有多维性,教师要处理好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关系,寻找平衡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核心元素,排除课堂教学中的干扰因素,是生成有效课堂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教师学会诊断和纠正课堂问题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灵活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标。
课堂教学问题的产生主要影响因素是学生、教师和环境,而学生自身的原因是内因,教师和环境的因素是诱发学生行为的外因。教学智慧要求教师要客观、公正地分析课堂问题产生的因素,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采用分层教学、个别化教学;积极开展合作教学、小组教学等多样的教学方式,巧用感情评价,诱发学生学习策略的元认知意识,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多种艺术教育手段,积极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使课堂产生有效性。
(三)课堂实践性的教学智慧
在实际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基础性的把握和趣味性的提升,使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以加得纳的多元智力为理论支撑,对学生实行平等差异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优势智力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中去,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小结
总之,教师角色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开放的概念,它体现了社会对教育与教育者的期待和要求,也体现了教师自身对教育的批判和反思,它是社会宏观背景与教师丰富个性相互结合的最终体现。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发展,教师应注重增加文化底蕴,积累教学智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塑造全新的职业形象,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生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8-0031-05
智慧课堂呼唤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不仅是教师专业特性的重要表现,更是当今教师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师不但要努力发现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而且要善于将自己的这种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智慧启迪、开发、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智慧和创造智慧。
一、教学实践智慧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教学本质、把握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文本、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持续关注和研究反思,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深刻理解教学文本、敏锐把握教学情境,灵活应对教学事件,自如驾驭教学课堂,始终彰显道德德性和生命意义的一种综合实践能力。其基本特征为:
1.实践性。教学实践智慧是一项很复杂的实践活动,它既不同于理论知识,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获得;也不同于实践技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系统训练形成,它必须依赖于课堂教学情境的不断建构,依托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即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智慧对话才能真正获得。如此看来,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必定是在实践中体现,必须是在实践中养成,必然是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2.动态性。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有赖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而真实的教学情境又是动态生成的、不确定的,所以,教学实践智慧也是动态的、不确定的。它需要教师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及时的判断和处理,并适时调整教学环节和内容,从而让实践智慧得到充分而自然的生成。
3.真理性。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整体的真理性直觉认识”。[1]其真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是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和具体应用;第二,它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积淀和升华,是教师运用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灵活而恰当地处理各种教育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4.独创性。教学实践智慧最能体现教师的个体独创性。这是因为,不同的教师,由于其年龄、性别、成长经历和生活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他们对教学的感悟、对情景的敏感度就会存在着差异;再加上其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职业生涯的不同,必定会对相同的问题采取个性化的处理方法,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化实践智慧。
5.缄默性。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个体面对具体教学情景所作出的一系列反应,它以行动为导向,综合体现了教师的知识、能力、个性特点,是逻辑推理所不能解释的,也很难通过语言进行传递的。[2]这正与波兰尼所勾画的缄默性相吻合。
二、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原则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景而生成的一种教育智慧,它体现了教师灵动的教学机智和随机应变的综合能力,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淀的经验智慧。鉴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
1.立足整体原则。教学实践智慧体现在教师进行着的、真正发生的教学过程中,能比较全面、动态地体现教师的教学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45分钟的师生对话,还要把教学视角向前延伸到前置课堂(准确解读教材、准确判断学情、有效教学设计等),向后拓展到后置课堂(主动的教学反思、学习效果的客观分析等),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其实践智慧。
2.理论积淀原则。先进的教育理论是人们对教学现象的能动反映,对教学实践活动理性思考的产物,对教学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既然如此,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夯实提升教学实践智慧的底蕴。
3.合作共享原则。教学实践智慧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和行为方式,它不仅需要教师个体兀兀穷年的探索和追求,还需要依靠团队的互助合作,汇聚集体的智慧结晶,才能渐次形成。学校(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要组建具有较强团队意识的教师共同体,让全体教师学会相互合作,共同探究问题,体验研究收获,分享成功喜悦,逐步生成教学实践智慧。
4.持续关注原则。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与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是在教师个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撞击中实现着动态的发展和和谐发展。鉴于此,教师必须持之以恒地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过程,自觉地把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反思和谐融通起来,使自身的教学实践知识、经验,和教育的知性、理性、情感等有效嫁接、整合、融化,才能升华为教学实践智慧。
三、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策略
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场所,而是彰显教师实践智慧的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致力于教学实践智慧的发现、积淀和生成。
(一)科学设计,绘制智慧蓝图
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课堂教学需要精心设计。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精心的教学设计,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是一组经过精心设计的用以支撑学生内部学习的外部行为。”这就充分说明,科学地、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是生成教学实践智慧的基石。
1.智慧解读文本,把握教学核心。谈到课堂教学的原点,一般老师都认为是教学设计;其实不然,课堂教学的真正原点是文本解读。这是因为,教者只有认真阅读教材,深刻解读文本,才能理解文本的内涵和要义,才能对文本价值进行二度开发,把文本的“原生价值”转换、生成为“教学价值”,实现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的对接。也唯有如此,才能为教学实践智慧的“显山露水”搭建好平台。
第一,品读文本,敏感感知。在解读文本时,教者要读出文本的韵味,读出属于自己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感悟,也就是说要具有一种对文本的敏感,一种初进文本时所特有的感觉:敏感于初读文本时的灵光一现、敏感于初读文本时的一脸茫然、敏感于初读文本时的深刻印记……从而由表及里,诠释出隐藏于敏感背后的东西——极为珍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价值。第二,吸纳精华,弥补不足。仅仅依靠自身的原始阅读,难以把握文本的深度;依托教学参考用书这个“拐杖”,也往往无济于事。这时,教师就要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弥补个体阅读的不足,使文本解读得更深刻更到位。第三,扬长避短,批判吸收。文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虽然凝聚了作者和编者的心血和智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方面出现瑕疵。这样,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带着批判的目光,深入研读,发现文本的不足和错误之处,并加以灵动“处理”,将其转化为适宜的教学内容,凸显课堂教学实践智慧。
2.智慧设计蓝图,彰显实践智慧。教师之文本解读,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为了智慧设计和智慧教学。因此,教师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必须围绕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这一核心设计“教学蓝图”,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及各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地进行。
第一,设计起点,凸现学生的“学”。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紧紧突出“主动学习”的教育目标,努力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而设计,为赋予学习以学生的意义而设计,为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而设计,为建立学习共同体而设计,为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结构而设计,为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设计……
第二,设计理念,围绕学生的“学”。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是课程、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在设计价值取向上,要从追求教会学生知识、技能,转向培养学生基本学科素养的设计价值取向;在设计思路上,要从尊重教材文本逻辑,转向尊重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逻辑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主体上,要从教师作为既定教学设计的被动执行者,转向教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
第三,设计要素,体现学生的“学”。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需要考虑诸多要素(如教学目标、教法学法、问题设计等),但学生之“学”是核心要素,必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情;编制教学问题时,要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环节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逻辑思维特点;设计课堂观察和评价时,要基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尊重关爱学生,启发诱导学生……简而言之,就是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之学”为根本,统领其他诸要素,让他们以快乐的心态,自主地学习,享受课堂学习的乐趣。
(二)有效教学,收获智慧硕果
具有智慧性的教学设计,只有置身于教学实践之中,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气息和活力,才能彰显其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实践智慧。
1.智慧理答,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教师要能让课堂平静的思想荡起无数的涟漪,在与学生一次次的对话中不断地抚平和掀起,使整个课堂的各个因素充满着相互间的引力,从而不断扩张课堂的张力,使教学产生理想的效果。理答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形式,正是彰显课堂张力的智慧快车。[3]
第一,激励性理答,点燃学生激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爱、信任和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要求。激励性理答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鼓励方式,但它不是简单的表扬,而是善意的、恰到好处的激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有效回答,迅速捕捉、找准极具激励性的支点、亮点和美点,用富有学科专业特点的话语加以表扬和鞭策,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点燃起他们心中的求知火花,使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正能量。
第二,发展性理答,提升思维品质。建构有效的对话教学,是发展性理答的基本特点,它包括追问、转问、探问、反问四种理答行为。追问,就是当学生就某一问题回答后,教师为了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故意来个“回马枪”,其目的不是让学生措手不及,而是让学生由“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探问,就是当学生由于知识欠缺、问题本身有一定难度等原因无法回答时,教师智慧地变换角度,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进而让学生透彻理解,真正掌握。转问,与探问同中有异。当学生回答卡壳或回答不正确时,教师把问题抛向其他学生(或学生自己把问题转问同伴),其目的是让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关注和讨论,从而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反问,表面看来是疑问形式,实际上表达肯定的意思。用反问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能穿透语言文字的表面形象,探索文本的核心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彰显学生的学习智慧。
第三,再组织理答,升华学生智慧。教师在理答的最后阶段,对学生的回答重新加以组织或概括。此时的理答,充满睿智和精妙,或归纳总结,提高学生认识的精度和清度;或推波助澜,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或理性提升,催生学生情感的浓度和厚度。简而言之,教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这种智慧理答,收获到的是学生更有深度和宽度的回答,回报的是学生更为精彩、更为精辟的回答。
2.智慧生成,让课堂教学更灵动。如果说预设是教学实践智慧的孵化器,那么,生成就是教学实践智慧的成果库。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和合作等活动,产生交互影响,让“生成”之花在课堂绽放,让凝聚着智慧的火花熊熊燃烧起来。
生成,分为两类:精心预设的生成,未曾预设的生成。课堂教学,不仅要“精雕细琢”,重视预设生成,使生成更具方向、更有实效;还要“高瞻远瞩”动态的课堂生成,不断地捕捉、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各种资源(如错误、疑问、创见等),把其中有价值的新问题、新信息转化成新的教学资源,巧妙地纳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之成为播撒智慧的火种;同时,对没有价值的“节外生枝”,也要恰当处理,使之同预设的轨道“无缝对接”,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生成教学实践智慧的殿堂。
3.智慧过渡,让课堂教学更自如。无论是传统课堂的线性教学,还是现代课堂的块状教学,其内部结构都是有几个相对独立的知识(能力)系统组合而成的。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借助睿智的过渡语,激活、、衔接各个子系统,才能建构一个完善的认知系统。因此,教师要精心策划过渡语,讲究过渡语的起承转合,让过渡语随教学自然催生,随学习灵活生成。
第一,饱蘸情感,拨动学生心弦。用充满感情、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沉浸在充满智慧的课堂教学之中。主要方法有:一是以情动人。根据文本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教学场景,用富有变化的情感语言作为过渡语,感染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激昂时,高亢激越,令人肃然;悲壮时,慷慨陈情,为之动容;委婉时,细雨霏霏,使人感怀;凄凉时,悲哀宛转,让人揪心……二是悬念诱惑。创设一个悬而待解、富有诱惑力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去主动解开诱惑力极强的疑团。三是幽默风趣。用适宜的幽默语作为过渡语,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带着轻松愉悦的情绪进入下面环节的学习。四是智慧点评。针对学生的课堂反馈给予积极鼓励、友情提醒或善意纠错,自然引起下一环节的教学。
第二,设问质疑,点燃思维火花。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其显著特点就是把教学内容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块”,然后组织对话教学。那么,如何把这些“各自为政”的板块有机地衔接起来呢?通过巧妙设问和睿智质疑来过渡,就能架起板块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顺利贯通并深入发展,自然地从前一个教学板块“”到后一个教学板块的学习。主要方法有:行文并行,并列句过渡;逐层推进,递进句过渡;前后对照,对比句过渡;花开两支,转折句过渡;事理抽象,比喻句过渡……
第三,总结示范,提升学习能力。课堂教学离不开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归纳,教师如能用过渡语加以总结和示范,并导入到后续学习之中,不失为一种良策。这种过渡语,既带有总结性,对学习方法有系统的归纳和提炼,使学生对所学方法有整体的把握;又凸现示范性,对学生的指导、借鉴和运用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为下一环节的展开起到铺垫和引领作用。如此过渡,融总结和示范为一体,不仅课堂教学效果好,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智慧板书,让课堂教学更精美。充满智慧的板书设计,不仅是教师教学意图的体现,教学重点的呈现,教法和学法的一种指导,更是教师对文本细读后的概括,对文本咀嚼后的提炼。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务必精巧设计板书,让课堂教学因板书设计而彰显智慧——主题鲜明,闪耀思想美;目标明确,彰显点睛美;内容紧凑,凸显简约美;精巧安排,展现格式美;图文并茂,体验和谐美……
(三)理性反思,走进智慧殿堂
教师实践智慧的释放,是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需要,也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和成长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要对精心编制的教学设计和用心经营的课堂教学作出客观评判,加以理性反思,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提高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使自己逐步拥有更丰富的、更睿智的教学实践智慧。
1.求真崇是,客观审视教学得失。面对精心设计后实施的课堂教学,教师要用百分之百的真诚理性解剖,实事求是,客观审视教学的优劣得失: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反思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反思合作探究是否流于形式……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批判性反思,不仅直观具体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还要善于将教学经验系统化,使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拥有更丰硕的教学实践智慧。
2.向善崇德,努力完善自我人格。康德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知识,但不能没有道德,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道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之反思,不能仅仅满足于反思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合理性,还应该反思教学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是否得到真正的凸现,从而将教学实践智慧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第一,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反思。提升教学实践智慧,从本质上看,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智慧发展。所以,基于教学实践智慧的反思,就是要反思课堂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课标要求,并获得成功;反思课堂教学是否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反思课程教学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是否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体验、困惑和疑难等因素……
第二,立足于教师对学生的服务自觉反思。教师是一名教育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神圣使命,同时,教师又是一名特殊服务者,与其他服务行业的人员一样,“每个人都成为优质服务的提供者”,尽力给他的顾客(学生)带来愉悦,这就要求教师以服务者的身份组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能动地对体验的内化、知识意义的生成和人格精神的自主建构。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之教学反思,必须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如下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彰显其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立性,重视其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其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激励其发散思维;尊重学生的发展性,促进其多元发展。
3.唯美崇研,不断追求艺术境界。熊川武教授认为,教学反思就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4]反思可以使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行动,不断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此看来,教学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优化教学环节、不断追求教学艺术、不断提升实践智慧的审美过程,就是积极探寻适合学生和自身实际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逐步实现从“搬运工”向“研究者”角色转换的过程。简而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不断追求教学艺术过程,不断攀登教学实践智慧这一神圣殿堂的过程。
教学实践智慧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是一方个性张扬的思维场,是一棵心心相印的思想树……教者只要浸润于课堂教学实践,致力于实践智慧的开发研究,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就会在智慧课堂的大熔炉里得到不断锻造、显扬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张彦杰.教师的实践智慧及生成途径[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8(2).
[2]刘雪梅,祝成林.教学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1(2).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新课改对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更新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而智慧课堂则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很多小学低段数学教师皆采用此种教W方式。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采用智慧课堂教学方式时需要重点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本文主要探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智慧课堂应用策略。
一、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这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有利的一面。但小学生同样思想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能长时间关注某一事物,这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加上教学改革中重点强点小学数学的探究性,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探究。教学目标的改变意味着教学方式的变化,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其他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近些年来教育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但部分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依然没有实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不能提高学生小学数学综合能力。学生学习兴趣不足,难度较大,概念知识点琐碎且抽象,很多学生打退堂鼓,学习积极性逐渐消退,影响教学质量。本文中笔者分析如何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发挥智慧课堂的作用,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之智慧课堂策略
如何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推行智慧课堂策略呢?智慧课堂的特点是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活跃数学讲解时的课堂气氛,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论述。
1.利用知识点培养学习习惯
现阶段智慧型学习人才的标准是,学生学习时可以自主有创造性地进行,熟练掌握学习方法。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师生交流不受到时间与空间限制,构建智慧型课堂时,引导学生学习,创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比如,在教授“圆的认识”时,可以创设车轮的车轴为何装在圆心的问题,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如果轴心没有在圆心行驶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车轴在圆心时骑起来又是什么感觉,让学生通过有趣的问题情境认识到圆心到圆周的距离相等,进而引出半径相等,只有车轴装在圆心才能保证骑行的稳定;当学生对圆半径或直径等知识有一定认识后,教师可以给出圆的半径,让学生认识生活中什么物体是圆的:当半径为15cm时这种圆是什么?学生可能猜测盘子、披萨,当半径为145m时有可能是怪圈等,通过这种情景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让学生明白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通过问题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低段数学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提问的方式开展教学。设置问题时根据学生知识程度进行,通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但问题不能太过简单,同时要具有开放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智慧课堂结合学生情感变化,也就是依学生需求进行,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数学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知识时,将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作为切入点,引出直角三角形角度与边长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当锐角=30°时,教师引出三角形角度与形状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当角度不同时三角形属于什么类型?各类三角形特点是什么?每个三角形都有什么特点?存在何种关系?同时组织学生参与讨论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思考与研究,加深相关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各类三角知识,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讲解“角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情境引出抽象的图形,通过对比得出角的概念:由一个定点与两条边组成。借助教学工具、一个图钉与两根硬纸条,指导学生制作出活动角,让学生对角有一个直观全面的认识;接着可以让学生利用软吸管制作一个角,指出角顶点与边分别在哪,引导学生加深认识,提高对各部分的理解程度。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以创设生活情境与操作活动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3.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的责任在于点燃,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之花,激扬学习的动力。在智慧课堂应用中教师要充分结合生活场景,通过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授认识时间这一章节时,智慧课堂授课环节中可以优化教学内容:通过实物钟表让学生认识秒针、分针及时针,明白分钟走一圈时针仅走一格,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时间读法。如,分针在“6”表示半点,“12”表示整点。
例如,张虎家准备装修客厅,客厅是一个规则的长方形,爸爸为了考查张虎的数学知识,让张虎帮忙计算地板砖所需费用。解答这类题目时张虎首先要测量客厅面积与单块地板砖面积,根据地板砖单价计算总价。整个计算过程中学生容易忽略可定面积并不等于瓷砖总面积,这就需要考虑余量问题。
总而言之,智慧课堂本身就是有效与高校课堂的升华,整个教学中需要智慧,学习也需要智慧,教师结合新课改要求,构建有效、生活化的课堂,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方法,最终上升为数学方法。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经验,从知识点讲解、问题设置及生活化教学三方面展开论述,给出智慧课堂的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于娟,孙照慧.多媒体技术如何与数学课堂有效整合探析[A].2016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16:12-14.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细节 实践 生成 智慧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教学推进过程,更是一个在教师智慧引领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是“老师围着学生转”,课堂上发生的许多情景都是教师无法事先预料的,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介入”。如果“介入”得过早或者“介入”的方式不对,就会打破学生已经形成的探究氛围;如果“介入”得太迟,则可能使探究活动因无序而无效。因此,教师要正确选择时机,“放心地退出去,适时地站进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开放、更丰富、更灵活。
教学实践智慧更多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它往往原生态地保存在课堂教学的细节中。要理解课堂教学实践智慧,关键在于使教学细节中内隐的丰富信息外显化,并对这些信息进一步地加以品味、反思、修正和应用。
一、有一种实践智慧叫“洞察玄机”
在学生面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就需要教师应用教学实践智慧,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把握关键性的教学细节,深入浅出地在解题思路上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感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案例一]
有位老师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四上)一课时,先利用两张表格整理出所提供的信息,解决了小华和小军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列表整理有何好处的问题,学生说列表整理可以使信息更加清晰,一目了然,便于问题很好的解决,但都没有想到可以把两张表格合并成一张表格。就在这时,教师及时介入,巧妙引导: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两张表格有些相同的信息,有没有更清晰的表示方法呢?经过启发,学生发现:这两张表格可以合并成一张表格,这张表格还可以用更简洁的方式呈现。
[思考]
教师及时介入,通过启发引发了学生对探究思路的灵活调整和更深层次的思考,很快理解了列表整理的方法。当学生探究受阻时,教师巧妙点拨,引导学生尝试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提高了学生探究的效率,使学生体会到应该学会灵活地思考,从而更方便地解决问题。
二、有一种实践智慧叫“一招多式”
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不仅表现在调控课堂的驾轻就熟,排除疑难的左右逢源,渗透方法的合情合理,面对突发事件的灵活应变,还表现在善于引导学生完善数学知识的内部结构,唯此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案例二]
有位老师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四上)一课时,在学生利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出所提供的信息后,出示了课本中的题图内容:3本18元;5本?元;?本?元。引导学生观察:从这张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什么没变?什么变了?是怎样变化的?如果是50本需要多少钱呢?25本呢?27本所需的钱一定在哪两个数之间……
[思考]
教师利用题图使之成为知识“树”,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单价没变是解决问题的“根”。从中学生还体验到“化归”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并为六年级时学习比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三、有一种实践智慧叫“别具一格”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教学实践智慧,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质疑,提出有个性、有新意的见解,避免学生出现思维定式。即使学生最终没有更好的办法、想法,也训练了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了不迷信、不盲从、独立质疑的探索精神。
[案例三]
教学《循环小数》时,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我认为,刚才的竖式计算完全可以用计算器,不用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出乎意料的问题打乱了原本预设的教学步骤,我必须有好的应对方法。我竖起大拇指说:“大家的发言太精彩了,真是好样的!”随后我调整了教学设计,把原先要在课堂上练习的竖式题放到课外,允许孩子们用计算器完成。又把原先安排课后的作业“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也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移到课堂,孩子们投入到对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的探索中,认识发现规律的重要性,明白知其然还有知其所以然的道理。对于这类偶发事件,要坦然处之并把它作为宝贵资源加以珍惜利用。
[思考]
课堂上学生们分成多个四人小组,每组同学都围坐着,人手一个iPad。数学课上算旅游出行日期,科学课上看学生在家做的小实验视频,检测大气压的存在,社会课上为波斯湾地区画石油输出路线图,语文课上探究苏轼写短文的背景知识……这是近日宁波东恩中学智慧课堂展示研讨课课堂一景。
当天的社会课,1716班每个学生都在使用iPad参与学习活动。学生们运用iPad进行互动学习已经驾轻就熟了,做题、表达、搜索信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可以通过iPad呈现。
这节课,谢景备老师上的是地理课“石油宝库”。“同学们,请你们通过画路线的形式,给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进行输出。想好输出去哪个国家,请画出经过的海峡和路线。”谢老师的话刚落下,在大家的手里,iPad也开始大显神通了。一会儿工夫,就看到讲台前的白板上已经有小组同学上传了第一份作业,接着是第二份、第三份……
5分钟过去了,所有同学的作业都传了上去。谢老师随机点击作业,大屏幕上显示这小组石油输出去日本。谢老师请小组同学进行了介绍,课堂讨论环节开始……
“平板电脑课堂可以当堂呈现学生课堂作业反馈,还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也是很好的补充。”谢老师说出了她最大的感受。
数字环境改变传统教学思维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学校教学也开始从传统的数字校园向更高阶段的智慧校园迈进。数字环境下,改变的是老师的传统教学思维模式和评价模式。学生分组而坐,传统课堂上的课本、粉笔、黑板用得较少,取而代之的是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不再是单一学生作答,全班学生都可通过点击屏幕,输入各自的答案。“智慧课堂最大的好处是通过测评系统能够在课堂上实现学生答题,选择,并能快速生成统计结果。对数学学科而言,及时呈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个很方便。”一位数学老师坦言,“能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授课方案,从而能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慧课堂让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立体和动态化。”东恩中学校办负责人介绍道,“以往传统的评价模式比较单一,智慧课堂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能用直观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让老师对学生的认知度更加清晰,评价更立体和具体化。通过智慧课堂建设,信息技术和课堂教育高度融合,让学生个性化发展。”
信息技术推动课堂与时俱进
“这是我们小组的解题思路,讲解完毕。”台上的一名同学上传完他们组的解题思路,刚讲解完,不用等老师点名,其他小组的同学都已经看到了,进行了及时的回应和补充。“我们小组有补充,这道题是这样的……”
授课的老师可以看到每个小组的解题思路,每个小组都能看到其他小组的解题思路。智慧课堂上,小组发言讨论积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良好。崭新的课堂合作,让学生朝气蓬勃,自信满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点亮了,教师时而是观察者,时而是引导者。这真的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智慧课堂上运用iPad可以搜索大量资料;学生的小组讨论下开展合作学习;以生为本的课堂开展自主学习……智慧校园建设引领下,东恩的智慧课堂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今年,宁波市智慧教育提出“人人,时时,处处”可学的泛在学习环境的蓝图时,东恩中学提出了“基本普及信息化教育,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培养一批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智慧得到应有的发展”的方向。
据了解,东恩中学自2014年1月开始构建智慧校园蓝图以来,从最初的在几门学科中构建空中课堂,让学生可以在家里进行在线答疑,及时拓展学习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学校的空中课堂成为海曙区的空中课堂基站,寒假将至,空中课堂又将成为学生自学的热门平台。2014年11月,东恩中学被评为宁波市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在今年的教学研讨月中,学校以智慧课堂为切入点,推出语文,数学,英语,社会和科学等5门智慧课堂课展示。借此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当信息技术撬动了课堂,课堂就必须与时俱进。智慧课堂建设,关键还是在教师自身。要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的融合,既要排除机器的干扰和牵制,又要最大限度发挥智慧课堂的优势。新技术用与不用之间,掌控全在老师。”学校负责人坦言。
电子书包让自主学习更有趣
“要是当初我的老师是这么教的,我就不用死背数学公式了。”在杭州采荷二小的报告厅里,一堂以电子书包为载体的课堂教学课,学生全程用平板电脑上课,而且所有练习都在Pad上完成,让前来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惊叹不已。
Pad课堂、未来教室、翻转课堂、智慧课堂……“同学们,你们昨天通过微课预习《梯形的面积》这一节课的内容了吗?”上课伊始,主讲的采荷二小陈春良老师就没有如传统课堂上那样,直接切入主题开始上课,而是询问了学生是否已用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进行预习,接着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开始讲该堂课的知识点。
在现场引起骚动的练习题环节。陈老师在讲完知识点后,通过电脑将练习题发到每个学生手中的Pad上,学生可以在Pad上计算、打草稿、擦除错误的答案。而在最前方的大屏幕上,每个学生完成题目的进度都看得一清二楚。甚至在学生提交练习后,陈老师在第一时间就通过电脑得出了每道题的正确率,以及学生答题情况的统计。早在1998年,采荷二小就在杭州率先进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尝试,在当时引起轰动。如今,采荷二小更是将信息化工作重点放在智慧课堂的打造上,在数学学科方面制作了大量的微课放在网上供学生学习,并于2014年9月引进电子书包,率先在五六年级学生当中开展相关课程。
【关键词】 教学智慧 个性化 多元化
众所周知,挖掘教学智慧,借助于全新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以打造初中语文教学的“智慧课堂”,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效果。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改善以往教学的不足之处,提高初中语文的整体教学质量,就需要开展“智慧教学”。
一、培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智慧的必要性
首先,可以改变初中语文课堂低效的现状。传统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较低,这是因为学生普遍形成了一种不听课也能完成学习的错误认识,从学科只是来看,语文教学的内容大部分缺乏明显的特点,知识点较为分散,让教学有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语文的文言文、诗词等内容在目前较为浮躁的社会背景下,对学生来说倍感枯燥,学生很难提起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也进一步使得我国初中语文的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在教学智慧的支持下可以扭转这一情况。
其次,拉近了初中语文教学与时代变化的距离。目前,手机、iPad、电脑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也充分展现的是当今社会高度的信息化,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甚而是t疗、政治等多个层面都与过去的时代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影响着我们每一位生活在此空间的人们,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身体中多了股叛逆的情绪。当这些外界的环境在不断的变化着、前进着,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世界观也在快速的更新变化时,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却没有变化。这就形成了一个马不停蹄的变化着,一个原地踏步静静守候着,两者之间的矛盾需要足够的教学智慧来平衡,才能确保初中语文的与时俱进性。
最后,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信息化的时展潮流,致使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高。QQ、微信以及微博等手机终端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其中形形的信息描绘和经营者来来往往的人生,在未来的生活中,编写信息、解读信息、总结信息已成为人们的一个基本的生存技能之一,而只有提高语文的知识能力,才能够具有参与到信息化生活中的钥匙。为此,转变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智慧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成为提升初中教师教学智慧的首要的任务。
二、初中语文教师开展“智慧教学”的实践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各个层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智慧教学”时,应深入领会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结合学生特点积极开展多元化教学。
2.1以个性化教学为中心打造智慧课堂
彰显个性,表现自己,渴望被认可是目前初中学生的一个特点之一。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这里的个性化的教学指的是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开展“对症下药”的教学。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加大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调查表了解其喜好等基本的信息,也可以布置一些主题作文,通过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研究和分析,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真正所想。在了解学生的喜好之后,初中语文教师才能够制定课堂教学策略,包括教学语言的使用,教学内容的穿插,教学模式的个性化定制。
而初中语文教师不仅仅需要对整体的语文教学实现个性化,还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交流方式。例如,对缺乏自信的学生多些鼓励和表扬,而对于一些浮躁的学生则可以多些严厉,对于那些较为敏感的学生则需要教师细心的呵护。
2.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多元化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多追求新兴的事物,喜欢时代感强的东西。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将初中课本中的《醉翁亭记》、《岳阳楼记》以及《桃花源记》等较为“枯燥”的文言成PPT课件来进行教学。在PPT课件中,教师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等活泼、生动、引人入胜的图片或音乐来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首先对其产生兴趣,才能够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对其中文言文知识的学习。
同时,教师可以在日常中多关注一些学生喜欢的事物或是人物。然后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将其联系起来,让其发挥出“偶像”的榜样力量。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可以不局限于课本上,偶尔抽出一两节课程,对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进行语文角度的剖析教学。大部分的歌词都是韵律优美流转的语句,教师通过对其句式结构的分析,“对仗”、“排比”、“暗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运用的分析,让学生在一种趣味横生的课堂中掌握语文知识。
总结语:综上所述,初中语文的教学出现与时展相脱节的情况,整体的语文教学能力不高。为有效的改善现状,教师应积极开展“智慧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全面的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 考 文 献
“智慧课堂”是相对传统的“知识课堂”提出的。“智慧课堂”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以智慧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以引导学生的高度参与以及主动性的充分发挥,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学习形式,是旨在培养多样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智慧课堂”强调知识和能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并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在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并深入探究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终身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是师生成长学习的共同体。
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解析
(一)理论基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即“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过程。儿童认知结构就是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的。
(二)教学目标:
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心理品质和价值观为保障,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三)操作程序:
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从创设学习问题情境开始,到学习目标和学习问题的确定,到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再到正确的结论,最后深化学习而产生新的学习问题,完成一个问题学习的循环。
(四)实现条件
1.善于创设情境与问题。情境的“情”是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境的“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知识只有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特别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和问题意识,智慧课堂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教学互动。教学是通过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将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更多的是正确引导学生和激励学生思考。因此,课堂上既要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就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要的。
3.教服务学。教必须以学为基础,服从、服务于学。正是这种针对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表现、强化和培养,使教师的主导性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理想效果。
4.让课堂充满疑问和争辩。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和悬念,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应重在揭示隐含在其中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把教材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5.重视元认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元认知能力是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元认知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个体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开发、提高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对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非智力因素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等任务,但直接制约认知过程,表现为对认识过程的动力作用、定向和影响作用、维持和调节作用。
6.关注教学反馈。通过课堂练习的即时反馈,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起到强化、督促、纠正的作用。这种即时反馈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对于还存在的问题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可使课堂教学成为具有自我反馈纠正功能的系统。
一、实现有效激活课堂的教学智慧
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经常能听到上课教师精彩的课前预热,在短短一两分钟的时间里,把原本陌生的师生关系一下子拉近了,彼此变得融洽、亲密,为课堂响起了美妙的前奏。如有的教师喜欢用一个有趣的游戏来活跃课堂,有的教师善于用幽默风趣的交流拉近师生距离,有的教师还会根据文本特点设计巧妙的谈话来引入教学……无论何种开课,只要运用得当,都能起到有效激活课堂的作用,而这一切都源于教师的教学智慧。
特级教师金明东在营造课堂氛围上很有方法,下面是他在执教《一件运动衫》时的课前谈话:
师:上课前,先考考同学们的倾听、思辨能力。老师出三道题,仔细听,用心想。第一题:我们的学校是――(出示:绍兴市实验小学)读完“绍兴市实验小学”需要多长时间?
(学生有的开始议论,有的还默默地掐指算起来,还有的在看手表。)
生:六秒。
(师笑了笑)
生:我只要四秒。
师:还有别的答案吗?
生:需要六年。
师:说说理由。
生:我读这所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毕业就需要六年。
(很多学生恍然大悟)
师:此读非彼读。刚才两位同学把“绍兴市实验小学”作为一个短语去读,当然只要几秒钟的时间,而这位同学指的是读完这所学校的时间。思考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会不同了。
师:第二题:今天早上我去五(7)班(就是上课的这个班级),不见半个人,为什么?
(有了第一题的铺垫,学生一下子领悟了。)
生:人是一个一个的,当然见不到半个人了。
(全班都笑了)
师:有进步,悟出门道了!第三题:郎朗钢琴弹得好大家都知道,那你知道他为什么不用这个手指弹琴吗?(师伸出自己的一个手指)
生:因为这个手指是老师的,不是郎朗的。
(全班大笑)
这堂课的教学十分成功,这与一开始教师就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分不开的。教师用智慧和幽默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兴高采烈地引入了课堂,同时也传达给学生倾听和思考的重要性。
二、实现随机纠正错误的教学智慧
在课堂上,学生出现理解偏差和认识错误是极其平常的事,而这些“错误”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善于洞察、敏于发现的教师,往往能在瞬间捕捉到这一资源,并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巧妙引导学生,及时纠正错误。一位教师执教《落花生》第一自然段,一位学生把“播种zhǒng”读成了“播种zhòng”,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错误,展开了以下教学:
(指名读: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师:我们都知道“种”是个多音字。作名词时读zhǒng,作动词读zhòng。那么,在这句话中,究竟是读zhǒng还是zhòng呢?请同学们细细地读一读这段话,找出你的理由。
生:我觉得应该读播zhǒng。在这里“种”作为名词使用,意思是播撒种子。
师:作名词用,理由呢? 联系整句话再想想。
生:我发现这句话中出现了四个词: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其他三个词都表示干什么,播种也就应该理解为播下种子。
师:很会发现,这类词我们称为动宾结构的词语。
生:作者在写的时候一定注意了用词的统一,那么播种也应该是一个动词加一个名词组成,所以读zhǒng。
师:大家分析得真精彩。在学习过程中出错或是质疑都是好事,能联系课文自己来解决疑问,纠正错误,更是学习的一种好品质。
学生读错了多音字,看似一个细小的错误,实则潜藏着最有价值的教学点。教师凭借教学智慧,抓住了这一契机,化“错误”为“资源”,最终生成了鲜活而灵动的课堂情境。
三、实现灵活处理意外的教学智慧
课堂是一个充满无数“不确定”的动态变化环境。师生的心理错位、外界的无端干扰总会在不经意间给课堂教学带来“意外”。当“意外”悄然而至时,或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或是手足无措、乱了阵脚,这些都不是一个智慧型教师应有的表现。下面一位老师在遭遇美丽的“意外”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一位教师正在执教《浅水洼里的小鱼》,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小男孩捡鱼扔鱼:学生离开座位,听老师的指挥,兴奋地做着捡鱼扔鱼的动作,大约过了一分钟,一些学生开始喊累了,教师微笑着看了看他们,正想开口询问,突然一个男孩兴奋地喊道:“我很开心,一点儿也不累。”然后手舞足蹈起来。顿时,教室里一阵喧哗。只见那位教师从容地走到男孩旁边,摸摸他的脑袋说:“你讲到小男孩的心坎里去了。”男孩被教师一夸,一下子精神抖擞起来,显出几分得意。教师接着问大家:“谁能告诉我,课文中的小男孩要捡起那么多条鱼,到底累不累?但他又为什么很开心呢?小组交流一下,再读读课文。
生:课文中写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小鱼掉进了浅水洼,小男孩要把它们捡起来扔回大海,当然累了。但他又觉得很开心,因为他帮助了那么多条小鱼。
生:我就捡了这么一会儿,都累得腰酸背疼了。小男孩要捡那么多呢,当然更累。但他拯救了那么多条生命,他觉得自己还是很快乐。
生:助人为乐!小男孩救了小鱼当然开心,虽然这样做很辛苦。
这时,教师发现原先那个小男孩也举起了手,便叫他回答:“老师,我的想法其实和大家一样,因为我救了小鱼很开心,所以不觉得累了。”在老师的表扬下,同学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
课堂上一些学生的“旁逸斜出”,表面看似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实则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一种表现。案例中的男孩发出了与众不同的“声音”,无论是出于调皮捣蛋引人注意,还是内心感受的自然流露,教师都给予了宽容和理解,并作出了机智的处理。这正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在课堂中的熠熠生辉。
四、实现巧妙化解难点的教学智慧
教学中重点、难点的处理往往是课堂中最难把握的环节。处理得当,事半功倍;处理不当,留下遗憾。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在课前充分备课,精心预设,化解难点,但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凭借教学智慧在课堂上巧妙应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祁玲娟老师在关联词这一教学难点的处理上,其教学智慧可见一斑。
《地球爷爷的手》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课文,文中地球爷爷有这样一句话:“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这是关联词“而且”第一次正式出现在课文中――
师:这句话里藏着一个很厉害的词语,它能把句子的前半句和后半句连起来,你猜猜是哪个词?
生:而且。
师:是的。“而且”这个词不仅能把句子前后连起来,而且还能表示后半句的意思比前半句更高一层,就像我们爬楼梯一样。
(师边描述边板画)
师:理解了“而且”这个词的魔力,现在你知道该怎么读好这句话了吗?(指名读,师边做手势,边通过“谁能爬得更高”的提示语,使学生都明白了带有“而且”的句子应该读出递进的味道。)
师:我们不但要读好带有“而且”的句子,而且还要学会用“而且”来说话。
(师依次板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