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化农业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西簧乡的做法只是淅川县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实施生态农业发展、践行十精神的一个缩影。
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的交汇处,是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和水源地,60万亩的丹江水库镶嵌其中,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全县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循环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水质优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示范县已经成为淅川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强化农业产业化的引领作用,淅川县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做强特色农业。在稳定粮油面积、提高产量的前提下,通过“培育特色、强壮龙头、搞活流通”,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提高产业化水平。培育特色:以福森药业为龙头,在库区及浅山区新建1万亩金银花示范基地和3000亩育苗基地,争取3年达到5万亩,5年达到10万亩,打造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基地;以林普实业公司为依托,打造万亩经济林基地;以丹水源公司为依托,做好柑桔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在适宜发展的乡镇培育万亩茶叶种植基地;巩固发展小辣椒和湖桑等传统产业。强壮龙头:实施农业大招商,新引进南阳市果然出色生态林业有限公司等数家大中型农产品开发加工企业。引导福森药业、新合作、林普实业、石臼辣椒制品、丹江湖乳业、三宝绿色食品等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拉长产业链,增强竞争力,全年新创建省以上名牌农产品3个。搞活流通: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以上,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5家以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西簧乡杂果市场、香花辣椒城、农贸市场、水产品市场服务功能,增强辐射能力。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
一、背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生态农业是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技术以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在绿色消费正日益成为现代化的消费时尚的今天,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各种弊端,而且还能使农业得到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进程、生活节奏的加快,旅游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很多传统旅游者已经厌倦了旅途劳顿的传统旅游产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生态旅游产品。其中农业生态旅游得到了旅游者的广泛青睐。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华夏城乡游”主题旅游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使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备受关注,并得到了旅游者的认可和喜爱。我国先后出现了一批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较有名的有北京的绵绣大地、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苏州农林双世界、扬州高冥寺观光农园、无锡马山观光农园、山东的枣庄石榴园、吉林净月潭人工林场、海南亚珠庄园、河南周口傻瓜农业园等等。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类型以其优美的生态环境、静谧的田园风光、惬意的乡村情趣并结合丰硕的生态农业成果为向往大自然回归的旅游者提供一个安详的世外桃源。
二、基础:恭城县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态农业现状
1、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东与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江永县交界,南与钟山、平乐县毗邻,西接阳朔、灵川县,北临灌阳县,是一个以丘陵地貌为主的山区县。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8万亩,其中水田18万亩。全县辖6乡3镇117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7.8万人,其中瑶族人口14.36万人,占总人口的52%,1981年恭城县被列为广西49个“老、少、边、山、穷”县之一。
恭城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为河谷草地、丘陵交错地带。境内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峰318个,银殿山为全县最高峰,其主峰海拔1885米。恭城河(茶江)纵贯全县,支流纵横密布。由于四周青山环抱,恭城县内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438毫米。尤其是近些年来,沼气的广泛推广和使用使大量木材得以节省,使县内的树木繁茂,鸟语花香。美丽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资源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2、生态农业发展良好,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恭城县的生态农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保护森林植被、解决农村能源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在全县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带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的协同发展,最终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同时加强对农业生态技术的应用和无公害水果栽培技术的示范,建成了月柿、柑橙、沙田柚、红花桃4大水果生产基地,并着力优化生态农业产品结构,在生猪品种改良及发展草食动物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使恭城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得以延伸,并且得到了良性循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恭城被人们誉为“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公园,一年四季是乐园”。生态农业已经成为恭城实现“三高”农业的重要途径,提高了农业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及其生态稳定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虽然恭城县生态农业发展良好,但是其内部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如名优产品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销售渠道不畅等诸多制约因素,恭城生态农业若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理顺销售渠道、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大做文章。
(二)生态旅游产业现状
1、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极具特色的“恭城生态农业模式”不仅使恭城县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而且极大地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恭城利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谐的生态环境,并结合生态农业的成果,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使旅游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
恭城人民凭借其独特的生态农业建设成果,加大宣传力度,围绕着“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月柿之乡”、“中国柑之乡”、“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金字招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以生态农业成果为基础的生态农业旅游在全县得以蓬勃发展。这种与传统旅游业形成鲜明对比的生态旅游产业,以其静谧的田园风光吸引着众多旅游者的到来。据恭城县文化旅游局统计,1999年以前,旅游者人数非常有限,每年到该县旅游的人数不足4万人次,自2000年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以来,旅游者人数大幅增加,2002年达27.0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达1207万元;2003年游客人数进一步上升到50.4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800万元。2004年该县又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桃花节”和“月柿节”。据统计,2004年仅桃花节、月柿节、关公文化节等3个节庆接待区内外游客40多万人次,旅游社会收入达2000多万元。在该县的生态旅游发展中,成就斐然。西岭乡大岭山桃花园、红岩新村声名远播,享誉海内外。
2、生态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在恭城县生态旅游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仍旧有一些瓶颈问题需要妥善解决。首先是资金短缺,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时常是捉襟见肘,开发过程中的后续问题不能得到妥善地解决。其次是在旅游人才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储备不足,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使旅游服务水平总在低水平状态徘徊。再次,旅游产品过于单调,目前恭城的生态旅游产品多停留在观赏层次上,反映生态农业内涵的旅游产品并不多见,旅游产品的类型的单一性已经制约了恭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的积极性,不利于生态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协同发展。
为了使生态旅游产业得到顺利发展,必须使上述的瓶颈问题得以解决。在资金问题方面,可以采用多种融资渠道,鼓励农民入股,参与旅游产业的投资,给农民看得见的经济利益,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群策群力地致力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人才方面,关键是加大对当地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同时努力引进一部分知识型人才,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在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上,要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将恭城县的生态农业旅游与桂林的旅游形成优势互补,同时要加大促销力度,使恭城的生态农业旅游走出广西,走向世界。
三、路径:恭城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互为资源。生态农业是生态旅游的自然基础和现实保证,生态旅游为生态农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契机。因此,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成为二者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实施品牌化战略,打造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的一体化的区域品牌战略
在现代贸易中,有知名度的品牌产品会争夺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实施品牌战略,是推动恭城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对“三高”农业的影响重大。因此,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树立独树一帜的农业品牌,是抢占市场,提高农业经营收益,获得高额市场回报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领跑整个恭城的经济。如何利用恭城的生态农业资源来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成为品牌战略的重中之重。
(二)科学规划,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将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体系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设计,将“三高”农业融入旅游体系中,形成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一条可“循环”及资源共享的一体化产业链。与此同时,将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作为一个区域的发展定位,不能只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农业产业成果来支撑,必须开发出一系列的生态旅游产品和配套服务,形成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体系。
(三)加快培育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寻求农业、旅游业的合作伙伴
农业品牌的竞争,绝非仅仅停留在初级产品的销售市场上,更多地体现于农业产品加工的角逐中。同时,在对恭城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把农产品加工列入其中。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也为农业产品打响品牌战略提供了便利。
(四)努力培育地方农民经纪人,生态农业协会等组织
农业经济人和生态农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可以通过协作分工、信息互通、联合经营、信息互补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架设市场和农民之间的经济桥梁,通过降低农民各自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进而实现规模经济,增强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民俗生态旅游
恭城县瑶族人口众多,民俗风情与众不同。恭城在开发民族生态旅游时,应注意设计出合理的旅游线路,可以让游客边品尝油茶百年,边欣赏歌舞,在乡土的气氛中感受瑶族的古韵今情。瑶族有多彩多姿的民间舞蹈,瑶族同胞喜欢用歌舞的形式来传情达意。18种舞蹈精彩纷呈,其中以长鼓舞和师公舞最为盛行,浓墨重彩的推出瑶族风情,突出展现恭城县的真实感、原始感和淳朴感。
四、结束语
在绿色消费已经成为时尚的今天,恭城县以其独特的生态农业为基础,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的战略选择是必然的。随着二者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必定会相互促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06(5).
2、粟维斌,李肇荣.恭城县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1).
3、何秋婵,刘桂高,杨月兰.恭城生态农业建设与效益[J].广西农学报,2002(5).
4、谢雨萍.“恭城模式”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2005(4).
关键词:绿洲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7-0020-04
产业化是目前全球农业的方向,也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已成为各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是由农村工作者提出的,并迅速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虽然至今尚未有一个大家一致赞同的定义,但基本内容已趋一致,即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起来的经营体制,实现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联动,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提高集约化水平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综合性开发、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农工商、科工贸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农业产业化就是把被传统农业和传统计划经济所割断的各个产业链环连接起来,按照市场经济要求,重新组合优化,在农业内部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循环过程。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世界各国的农业现代化有共性,也有个性,而基于目前中国的国情和农业现代化所处较低水平阶段,中国要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之路。根据中国国情和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的经验,21世纪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1)生产手段的现代化;(2)劳动者的现代化;(3)管理组织的现代化;(4)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5)资源环境的优良化。
一、加快产业化经营对绿洲农业实现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绿洲农业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长足的进步,但基本上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直接受制于自然条件的影响,生长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进步滞后、比较收益低、多环节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扭曲的农业利润分割方式、脱离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加工项目,使绿洲农业在市场和产业的竞争中始终处于提供初级产品的极为不利的地位。相对于既定的农业资源而言,农村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尖锐;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巨额资金难以筹措,农业投入不足。而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户经营的外部规模效应,把传统体制下被人为分割的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通过扩大农产品生产的外延,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农产品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的增值利益,使农民作为生产者和经营者分享其应有的利益。
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应用增加的收入,可以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强农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扩大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加速改变农业弱质产业地位的进程。因此,农业产业化就是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把农户生产通过龙头企业组织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
销售的紧密结合,是促进绿洲农业发展和实现绿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对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的拉动作用分析
随着改革深化,农民和农村在向市场经济迈进、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会遇到较多困难,实行农业产业化可进一步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使农业现代化由单项突破进入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具体而言,农业产业化的作用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农业产业化加速了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技术变革
中国的农业技术变革主要由政府引导和推动,其主要是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扶持,但在技术变革中终端往往因为农民拥有的要素结构和人力资本的限制而受阻。在传统的绿洲经济中,作为先进技术接受者的农民,一方面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对于现代化的技术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去接受;另一方面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需要资金,从农民的角度考虑,短期利益和以往的经验比投入资金、引入新技术以带来高收益更容易采纳。而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龙头企业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龙头企业一方面在资金上可以给予农民支持,向农民提供优惠的技术服务和与此相应的要素,同时,在先进技术的采用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使农民更快地接受现代科学技术,从而强化农民对新技术接受的意识和能力,使更多的农业适用技术迅速得到推广。
(二)农业产业化可以减少农业资金的流失,为实现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积累资金
绿洲传统型农业受区域环境因素的制约,一直是弱质产业,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以致经常发生农业资金向非农产业的流转,特别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情况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绿洲农业仅靠自身积累式的发展很难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化的转变,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才能使农业更快、更稳的发展。而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使原来仅靠生产经营的农民获得来源于加工增值的更多收入,从而提高了农业的比较经济收入,强化了农民对农业投入的诱因,而且使农民具备了对农业进行投资的资金基础;另一方面,实行产业化经营的企业为能够保持稳定的优质原料来源,必然会投入一定的资金,修建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农业投资长期不足对绿洲农业现代化的束缚。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绿洲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农业科技进步,是新阶段绿洲农业发展的力量之源。绿洲经济由于受地域分布特征的制约,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制约了现代科技的应用,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而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户生产环节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大大提高了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为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奠定了组织基础;龙头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应用现代的加工技术和装备;农产品原料基地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为采用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应用农业机械、搞好储藏运输创造了条件。对于地处运输不便之地的绿洲,先进、适用的储藏运输技术保证了绿洲农产品更加安全、快捷地进入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绿洲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促进农户从事小而专的商品生产,建立了有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使龙头企业有稳定的原材料来源,提高集约化水平,实现布局区域化。对于绿洲经济而言,技术对于资源的边际替代率不可小视,一方面,龙头企业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会加大力度采用一些对绿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正的外部效应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另一方面,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要求龙头企业必须采用先进适用的现代农业科技来改变绿洲经济现有格局中存在的生产分散、产品质量差、加工层次低等问题。绿洲经济走产业化的道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从技术上实现传统绿洲经济到农业现代化的转变。
(四)农业产业化引起绿洲农业区产业结构的非农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绿洲传统农业到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转变的实现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农业现代化的程度越高,农业所需劳动力就越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可以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但是对于绿洲区而言,仅依靠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十分有限的。主要出路是不断地进行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在农产品的深度加工上有广阔前景,可以把一个产品发展为一个产业,而且也拓宽了农业的领域,使农业从单一的种植业、原料生产、初级加工向精加工、深加工以及保鲜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延伸,向工商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和高科技等领域拓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绿洲区农业人口负重大,已成为制约绿洲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绊脚石”,只有将传统农业中剩余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到农产品的加工等环节中去,才能实现绿洲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农业产业化通过将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不仅使绿洲农业人口负重减轻,同时也增加了农业人口的人均收入,加快了绿洲区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五)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促进农产品深层次开发,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增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把若干农户结合起来,形成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适度经营规模,实行连片种植,统一采用生产技术,提高规模化程度,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开辟新的途径。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产品基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并可以充分利用绿洲现有的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从而提高绿洲区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效益。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采取保护价收购、提供服务、部分利润返还等形式,使农业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在贸工农一体化的系统内流通以节省交易费用,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六)“小生产”与“大市场”连结起来,加速了农业企业化与市场化的步伐,推动了农业经济市场化
随着绿洲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绿洲经济必须参与市场竞争。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家庭承包经营。但家庭承包经营的特点就是农户的分散性、无组织性。而绿洲区的农户由于地域特征,所经营的土地更加分散。面对强大的竞争市场,他们无所适从。弱小的农户独自承担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成为制约绿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产业化则把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聚合规模经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提高农业的市场集中度。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分离而封闭的状态,把农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特别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结起来,加速了绿洲农业企业化与市场化的步伐,推动绿洲农业经济市场化。它既可以让农户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又可以让市场正常运转并且品种繁多,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从而较好地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不对称的矛盾。
总体来说,农业产业化是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组合一、二、三产业的相关部门,大规模进行农产品商品化分工分业的联合生产和销售,以整体推进农业向现代化持续发展的有效运行组织经营机制和格局。农业现代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建设先进而发达的农业,为此所采取的手段或措施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对绿洲农业现代化而言,当务之急是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但是,当前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农业生产领域大规模采用先进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的同时,受到小规模农户分散经营的制约,又遇到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落后于产前、产后等部门的阻碍,使一体化经营难以真正形成。农业现代化必须依赖农业产业化来克服农业小规模家庭经营局限性,而农业产业化又必须借以农业现代化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强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没有农业产业化,就没有绿洲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是绿洲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载体。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实施,加速了绿洲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措施
(一)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管理组织的现代化
政府要根据农业产业化的总体发展规划,对重点建设造成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趋同进行调控,解决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的协作与联合;从发展方向上进行引导,包括在生产基地建设、工商企业参与、农户生产以及市场、效益、结构、技术等方面进行引导;在政策资金上扶持,多方融资,突破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瓶颈;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工作关系和利益关系,克服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工作关系不协调和利益磨擦,从而实现农业管理组织的现代化。
(二)大力培植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强化龙头的带动功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创造优势名牌产品,实施名牌战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强对绿色龙头企业的培育,选择规模较大、起点较高、技术力量较强的龙头企业按照绿色经济运作的要求,重点扶持,依托其为产业骨干,组建突破城乡界线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集团,形成辐射面更大的规模优势,产生更强的产业牵动能力,带动辐射范围内的农业企业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
(三)合理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建立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保障
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依托,也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接轨的重要环节。为此,应当大力提倡和支持以土地大户租赁制和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实现土地向部分生态农业户或经济组织合理集中,依靠经济手段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农业科学技术等得以推广的基本保障。
(四)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突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优农产品,实现农地园林化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业,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是农业发展的自然基础,也是产业化形成规模效益的前提。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格局,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要按照“特色+优质+规模+品牌=效益”的思路,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域优势、行业特色和品种特色,发展壮大特色农业,突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园林化。
(五)加快建立和健全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劳动者现代化的实现
各涉农部门要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对农户在技术、种肥、农膜农药、资金等方面开展专业服务。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各种专业协会、研究会、中介组织等农民自我服务体系,开展有偿或互的自我服务,使农户有更便捷的渠道了解、接受、采纳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培育适应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陈献政.加快兵团农业产业化进程[J].新疆农垦经济,1998,(4).
[2]孙占潮,张建树,谢继存.发展生态农业产业,促进生态经济良性循环[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4).
[3]董树亭,靳相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4).
[4]贺峰,等.论生态农业与中国农业现代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
[5]黄祖辉,王祖锁.从不完全合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2,(3).
[6]刘书楷,陈利根.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综合管理基础研究刍议[J].生态农业研究,1999,(2).
Speeding up the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to Accomplish
the Oasi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Yang Xiuhua, Li Yux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3, China)
1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指以市场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生态资源合理开发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生态休闲农业产业链中的领军企业为核心,通过一体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真正发挥生态休闲农业的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效应。
1.1“农业、农村、农民”经济改革的战略转型
“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问题一直是农业经济改革中的重要议题。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农业基本上仍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尚未形成规模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来袭,传统的农业结构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应对国外集约型农业的挑战、加快产业转型、提高农业经济竞争力已成为当今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事实。于此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实行和引进科学农业技术,部分农业经济强县实现了连续丰收,大大扭转了农产品短缺的市场局面,从总体上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多数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已进入充裕阶段,这既反映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卓越成果,但也带来市场的供需失衡,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预测和规模运作,农民的收入不能得到稳定保证,因此,创新农业经营组织,积极进行市场化运作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征收之后释放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如何解决和稳定这部分人群的生活也是“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由此,只有实行农业产业战略转型、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解决农业发展的深层次及长远问题,而生态休闲农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为农业生产与经营形式的战略转型指明了方向。生态休闲农业一方面可将单纯生产性农业向较高附加值的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发挥产业集群效益,另一方面可借助原农业生产资源,拓展农业生产的内涵和外延,发展集农业种植、生产、加工与休闲、游览、科普推广、农产品展示、销售、农家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农业形态,为农业注入了新鲜活力,可以为区域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1.2社会休闲需求增长的市场推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行等外部利好,社会消费结构已由生存型和温饱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性,从国外内休闲旅游的人数和收益的增长数据可以看出,市场对休闲产业的需求空前暴涨,并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享有天然生态资源的生态休闲农业来说,自然而然成为都市人们休闲旅游的首选,这也为我国的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生态休闲农业不仅是满足人们休闲生活需求的途径之一,更是一种综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创新产业类型,只有借助于产业发展思路才能真正提升区域休闲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提高人们对休闲产业的市场满意度。
1.3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生态休闲农业是在生态环境资源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将农业和旅游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可以为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然而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全国各地不顾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纷纷上马休闲农业旅游项目,造成盲目开发,缺乏整体规划,集约化程度低,项目重复,人工痕迹明显,景区垃圾遍地,环境遭到破环,竞争力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与生态休闲农业的本质要求相违背。因此,促使生态休闲农业实施产业化发展是实现“三农”经济改革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综合性农业产业跨越的必然之路。
2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2.1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从生态休闲农业的主要客源分析,一般以城市居民为主,这其中既包括向往自然风光、体验人文风情的年轻白领阶层、三口之家、退休老人,也包括满足培训、拓展训练等工作需求的单位团体等。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城市居民中有30%的人愿意到郊外体验生后,有50%的人有去郊外旅游的意愿,生态休闲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不仅能够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实现城市和乡村和谐共存的发展,而且能让更多人了解和重视农业的生态绿化功能,提升农业科学化发展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截止2013年末,我国城镇人口近7.4亿人,城镇化率达53.73%。城镇人口的日益增多及城市群空间分布密度加大让更多的城市人需要在工作之余舒缓心情,释放压力,这为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市场,同时对生态农产品的热衷消费也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2产业资源供给分析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各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包括地域风貌、人文环境、特色农业文化等,我国地域辽阔,拥有独特的地形风貌,且南北各有差异特色珍贵的农业景观,并且各地的民族还仍保留着自己的风土民情、乡土文化、农耕生活,加上我国农产品种类丰富,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以外能够挖掘更多的市场价值,这些产业资源都为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物质基础。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不断开发,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运作体制的不断创新,生态休闲农业将不仅仅是一种旅游娱乐的方式,更是一种市场化消费时尚体验,能够给社会大众和农业经营者带来更多的价值。
3对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3.1合理选择产业化发展模式
对国内外已有的一些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就国外而言,一般有专业协会模式,即是由社会团体牵头,将分散的农场或农户依靠市场开拓和技术、信息服务等环节联结起来,形成利益分享、相互依赖的社会化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或农业企业模式,即是由一些专业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建立大规模联合发展农业公司,形成产供销垂直一体化企业;或是合同制模式,即是由一些私人企业与农场主签订业务合同,明确双方经济责任和利益;或是合作社模式,即是由小、中农户自由加入,全体社员共同协商处理事务,在生产、交易中统一决策行动,共享农业加工增值收益。就国内而言,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主要有“4+2”模式,4即是指“市场+企业+基地+农户”,2即是指“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其中,市场是导向,企业是桥梁,基地是基础,农户是关键,而研发是核心,培训是手段,或是“企业+农户”模式,即是社会化企业与农户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合同结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围绕一种重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建立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或是“中介组织+农户”模式,即是以中介组织为依托,创办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运销企业,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此外,我国还有“专业批发市场+农户”的模式。由于当前我国在生态休闲农业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市场化运作薄弱、专业指导人才匮乏,因此在借鉴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并结合未来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方向,我国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可以采取农业企业和“4+2”综合模式,一方面优选社会化企业,与当地农户们合作成立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研发技术、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经营培训等,而另一方面农户则提供土地资源、劳动力以及特色文化资源、生态农产品等。由于农户既是被管理者,也是公司股东之一,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下,必然会与企业共同积极合理地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例如目前全国知名的“多利”品牌,便是上海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北京等全国10多个省份的当地农场、农户进行产业战略合作的行业先锋。一方面多利农业公司以绿色有机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为核心,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超市直销等营销方式宣传自身品牌特色,吸引潜在客户,并在有机农庄园区基地开发一系列特色休闲项目;同时在绿色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过程中自组车队,与优质冷链服务商结成合作同盟,从绿色农产品生产源头直至最终客户的整个过程加强控制,构建绿色农产品的高效供应链运作体系。而另一方面各地农场(如北京大兴留民营生态农场)则利用十余年有机认证的基地和丰富的有机种植经验,结合多利农业公司现代化企业管理优势,先进的蔬菜加工、包装、冷链配送系统及物联网、互联网的深层次应用,为市场提供品质优异的有机农产品。多利农业公司联合农场产业化运作生态休闲农业的这一经营理念和模式必将推动我国生态休闲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3.2统筹协调产业链利益相关方
根据分析,传统农业产业化发展只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对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是产业链的上下游直接延长,而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是或不仅仅是产业链的简单延长,它不仅具有传统农业产业化的所有功能,同时还具有观光、体验、休闲等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农业生产。所以,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协作,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全局出发,既要综合考虑产业链上下游中的农业资料供应商、休闲农业园区、(种植和经营)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销售商、消费者(游客和农产品购买者)等,又要考虑旅游公司、冷链服务商、有机食品餐饮服务商等并行利益相关者,进行一体化管理。
3.3积极储备和建立产业化发展人才库
在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只有拥有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才能为产业化运作的实施和深度开发带来新鲜理念和创新途径,因此,为保证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有足够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需要积极储备和建立产业化发展人才库,具体来说,一方面是要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确切掌握解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为各部门建立系统、真实的人力资源现状数据库提供决策依据。并为从业人员的培训、招聘信息及时公布提供可靠依据与高质量服务;另一方面是通过以中职、高职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设立与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相关的对口专业,逐步建立生态休闲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链条,并构建人才开发、考评和激励机制,形成系统开发、层次鲜明、重点突出的人才培养机制。
3.4积极发挥政府在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作用
1.创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有效破解了小农分散经营利益联结不紧密、产业链断裂等难题。
近几年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间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带领大批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户解决资金、技术、市场、产品质量等制约因素,通过保护价收购农产品、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保障了企业和农户的增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懂经营的现代农民工人。
2.生态农业产业化政策、标准逐步确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为了促进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近几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包括生态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一贴三奖励”、水电优惠、兴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三权”抵押贷款等政策,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保障,加强了农业行业标准化建设。涪陵区建立条形码电子身份证追溯系统,并率先建立起覆盖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现行农村经营体制、要素资源约束,制约着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1年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率只有42%,库区农业产业化率更为低下。其原因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土地大规模集中,需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企业等要素资源向农业集聚。但实施以来,农业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为主,耕地块小分散,不能实现耕地大规模集中,生态农业产业化要求的生产布局区域化、规模化无法实现,使得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无法在农业聚集,生态农业难以推广和发展。
2.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制约着农村人口转移、土地流转,阻碍着市场信息和农业生物技术推广传播。
由于缺乏信息网络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农民不能及时取得商品市场信息,不能发挥城镇经济信息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小农生产脱离了国内外大市场,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大量土地撂荒,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推广难,制约着农业生态化发展。
3.化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重庆库区山地多,土壤水土养分流失严重,加上人多地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农村贫困面大,导致对土地资源掠夺式经营,农药、化肥施用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估算,库区农作物废弃物年产量约130万吨,其中多采用露天焚烧、填埋方式处理。畜禽业粪便年产量约为1252.49万吨,库区年禽畜粪便磷流失量平均为400多吨,不仅造成有机肥利用率低,资源浪费,而且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4.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保障和监管体系不完善。
首先,由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体制不健全,控制污染的手段、方式、制度不完善,治污能力和技术不强,库区生态环境制约着生态农业发展。其次,生态农业的政策和法制滞后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还未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导致地方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缺乏法律依据,各级政府难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同时缺乏生态农业技术和农产品认证标准,未能建立生态农产品生产、养殖、加工、运输、储存等技术规程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技术标准。
5.生物循环农业没有广泛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广不充分。
生物循环农业需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和大量资金支持,投入回收期较长,对企业资金形成较大压力,社会资本投向循环农业的比重小。而库区财力、人力不足,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难以掌握较复杂的生态循环技术,影响到循环农业的普及,制约着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推广。
6.生态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首先,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先进的生物技术、循环技术等未得到广泛应用,实用的农业技术引入推广速度慢。其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落后。受自然环境约束,库区多数地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通讯条件差,生产要素流动、市场信息和物流成本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投资引进困难。市场信息不灵也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7.生态农产品市场培育欠充分,生产者缺乏积极性。
生态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消费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不能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绝大多数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未能实现优质优价,生产者在优质农产品生产中没有获得相应的效益报酬,对生态农产品生产缺乏积极性。
三、促进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抓住城镇化机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集聚。
通过完善土地交易所等资产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速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中,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推动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经营。
2.加强区县级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生态城镇化进程。
应适度加强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段生态城市建设,加大对开县、云阳、奉节、巫山等县级城市投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减轻农村人口对土地资源的重负,通过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空间支持。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及其设施的配套,最大限度降低城镇化对库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
3.统筹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农业资源开发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效益为重,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制定符合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政府应统筹规划企业、基地、市场要素,整体协调山、林、水、路、村、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把着力点放在农业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农业产业链的清洁工程、循环农业以及沼气、太阳能等农村社区清洁能源建设等的发展规划上。农业工程项目及农业开发,必须符合生态农业的总体规划,防止因为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应坚持资源环境可承载力为界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原则。
4.完善库区环境保护和资源使用的法律制度,完善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
第一,建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性法律和农业生产专门管理部门,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管理与监督,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向清洁生产方式转换,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第二,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负责”、“谁保护,补偿谁”的原则,建立大气、耕地、水资源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耕地、水资源消耗补偿制度。建立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惩戒制度,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机构,负责耕地、水资源、大气的检测、监督、治理,严格执行各项法律制度。政府层面加大宣传,增强民众的环保法律知识和环保意识,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第三,加快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对水资源、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的要求和标准,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技术规程及生物农药、有机肥使用规程等标准体系。尽快完善市、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加快建成方便快捷的生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和监管,引导生产企业申报“三品一标”食品认证,帮助消费者认知和消费。
5.完善生态农业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补偿等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
第一,建立库区生态农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用于交通、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对库区生态农业项目建设给予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第二,完善生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补贴和环境补贴政策,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开发特色生态产业,从事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三,拓宽生态农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服务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创新生态农业金融产品,实施差别化“绿色金融”政策,将农村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生物技术、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扶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建立生态农业政府投融资担保平台,对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政策,加大生态农业保险,完善生态农产品保险机制,实施生态农产品支持价格等来保护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6.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的生物技术开发、推广体系。
政府引导和激励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融合的生物科技创新平台。选择和支持一批科技实力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研院校到库区建立科研基地。激励龙头企业加快生物技术引进,促进世界最新生物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教育,切合实际地对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培训,传授生物技术和循环农业技术,鼓励农民将农用地转向生态耕作。通过“12316”信息服务平台,设立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专栏,加强科研院所、企业、生产基地网络互联,将规范化、程序化的生态农业技术传播推广,指导生态农业生产。
7.建立循环农业经济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政府应加大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建立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循环农业的激励机制,对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清洁生产以及农村沼气等制定扶持政策和奖励,特别要激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循环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沼气发酵、有机肥生产,粪污还田”模式,桔杆、稻草、果渣等饲料养畜、“废弃物变废为宝”模式,“林果-兔鸡”、“猪(羊)-沼-粮(茶、菜、果)”等循环模式。
8.加强生态农产品宣传推介,培育生态农产品市场。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效益
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模式已经不是自然经济、市场竞争模式的主要基础,要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就应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增加对生态效益的关注。所以,利用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来衡量农业生产效益,不仅能使人们形成新的认识,还能为发展农业可持续实现提供动力。
1生态农业特点分析
1.1综合性
生态农业的整体特征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根据大农业发展特点,创建整体的、协调的、循环性的规划结构[1]。它是农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等产业的综合发展,各个行业之间不仅相互合作,相互支持,还能实现生产力以及经济的综合效益。
1.2多样性
生态农业的表现形式比较多样,由于我国的地理条件、自然因素、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变化间存在较大差异,而为了实现传统农业发展的效率化,就要根据现代技术创建多样的、丰富的、技术革新的农业生产,并实现各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促进社会经济与当地发展的协调。
1.3高效性
高效性的建立主要体现在农业物质的循环性、能量的综合利用以及系统化的加工。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下,不仅要降低农业成本,实现资源化的循环利用,还要为农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并提升农业发展的积极性[2]。
1.4持续性
生态农业的发展形势能够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现象的发生。为了保证农业生态生产的平衡性,不仅要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统一模式,并以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2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效益分析
2.1概述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业已经形成具有工业因素的发展形势,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农业生产模式呈现大面积机械运营,在化学原料以及农药投入生产过程中,整体的生产活动主要以实现高产为经济目标。但该活动的实施远远超出了自然环境所要承受的压力,不仅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抑制农业活动的正常实施,还影响了生态安全系统的建立[3]。例如:根据1999年发生的“二恶英”事件,病虫害、农药中毒以及食物污染等现象影响了生态安全的实施。由于高污染、高消耗现象,要实现高产量的农业经济,就要保障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并实现以生态农业为主体的运作形式。
2.2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关系
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发展不仅仅是初级的生产,也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以及畜牧业等多种形式的发展。在各个体系之间,形成相关循环、相互利用以及相互协作的产业体系。在各个体系之间,不仅是整体性的相互制约,也是各个生态链之间的组成形式。例如:在种植业中,玉米、大豆、小麦构成产业链模式;在畜牧业中,马、牛、羊等构成链条模式。各个链条之间不仅紧密联系,又能形成统一的产品模式。每个产品的循环模式、循环活动都建立在一个生态链上,但由于各个地区的基本情况不同,形成的生态产业链也存在多种模式。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关系是一个封闭式的流程系统,它将种植业、林业、渔业以及畜牧业等作为农业生产的子系统,并根据各个子系统的形成条件和生产模式控制整个系统的完整运作。
3生态足迹测算方法
3.1生态效益指数以及模型
根据生态盈余的变化,只能对生态足迹、生态容量之间的差值变化进行计算,能表现出生态区域变化的足迹范围,但该生态系统并没有完全处于安全环境下。生态系统的建立具有整体开放性以及系统生产的安全性,在某个发展领域下,相关的生态容量能增大对自身生态足迹的影响,根据生态足迹以及生态容量的基础条件,产生了相关的生态压力指数。生态足迹主要包括可更新的、不可更新的生态足迹。例如:化石能源的气体排放具有扩散性,要计算出该地区的生态足迹面临的压力,不仅是该地区消费方式能够独立决定的,更是全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条件。所以,要根据该地区可更新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容量形成的比率关系计算出该区域承受的生态环境,就要利用该公式进行计算:ETI=EF,/EC其中,ETI为生态压力指数,EF,为能够更新的资源生态足迹,它的计算单位为全球公顷,而EC为生态容量,它的计算单位也为全球公顷。根据生态效益指数利用的计算模型,创建一个新的生态农业系统,不仅能实现区域性优势条件,保障开放性的系统,还能保障物质资源、能源以及信息的密度最大化,并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利用的最大化。对于不可更新的生态足迹来说,它具有扩散性特点,它形成的生态问题不能由农业区域的生态系统来决定,而要全球经济发展所要承担的。所以说,要反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效益,就要计算出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压力,并根据可更新资源的生态足迹、生态容量来决定。
3.2生态效益的等级划分标准
为了保障农业生态效益指标以及等级划分的标准形式,在全球各个地区中,针对生态足迹、生态容量的相关数据,并利用生态压力指数的计算公式,将这种标准化范围定为0.04-4.00之间。各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变化与社会经济变化影响了该地区的生态安全指数与等级划分标准[4]。例如:某国家的生态压力指数在0.50以下,说明该地区的状态比较好;如果该地区的生态压力指数为2.0以上,说明该地区的状态极为不好。生态农业属于一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它能够承受的生态压力小于人工生态系统,特别是生态效益指数。如:生态效益指数在0.05以下,说明该地区的状态比较好;如果生态效益指数在1.0以上,说明形成的状态极为不好。
4结束语
生态农业是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变化中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不仅要完善生态农业模式化理论体系,还要利用相关的测算方法,掌握生态效益的相关标准,并实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的均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艳.襄阳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0):98-100.
[2]薛丽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昌乐县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4.
[3]曹志平.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1):29-38.
调查地点是湖南省浏阳市马家湾村。本研究组成员于2009年3~4月、2010年1月、2010年7~8月3次进驻马家湾村,对该村垫料养猪情况进行无结构访谈、参与观察。该村主导产业是养猪业,是远近闻名的养猪村。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马家湾村养猪业获得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传统养猪法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猪粪便用水冲到猪栏外面的沟里,不经处理就流到河中。长此以往,致使马家湾村陷入了“有水不能饮,洗菜水难寻,下田脚发痒,蚊虫蚂蚁多,空气污染大,臭气满天飞”的困境。根据长沙市环保局监测站在近几年连续对该村的土壤污染调查,结果显示养殖区域周边90%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0%左右的农村饮用水源污染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农民的健康安全。当地政府于2008年决定在马家湾村推广“多功能生物活性垫料养猪零排放技术”(以下简称垫料养猪),由湖南泰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导。该技术最初在马家湾村得到一定范围推广,但由于各种原因,至2011年10月止,全村仅有两户仍采用垫料养猪,大多农户都已暂停采用,持观望态度。有些农户虽然建有环保猪场,但是根本没买垫料,仍然在传统猪场养猪;有些农户甚至又把环保猪场改回传统猪场。
2生态农业技术的产业技术化环节
垫料养猪就是采用锯末、秸秆、稻壳、米糠、树叶等农林业生产下脚料,配以专门的微生态活性制剂制成垫料,猪在垫料上生活,垫料里的有益微生物能够降解猪的粪尿,无臭味及其他有害气体产生,不需要冲洗猪舍,没有废弃物排出猪场,猪出栏后,垫料清出圈舍就是优质有机肥。垫料养猪相比传统养猪具备的较强优势在于省水、省料、省劳力,提高猪的抵抗力、肉品质,增加养殖效益,无污染、实现粪污零排放。但该项生态农业技术在马家湾村推广效果并不佳,本研究认为其原因在于生态农业技术向产业技术转化,是技术整合、经济核算、政府补偿和文化形塑几个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些环节上的任何一环缺失或不足就会导致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不佳。
2.1技术整合马家湾村农户虽然承认垫料养猪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新技术,但普遍认为,该技术由于应用时间不长,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垫料养猪不太适合浏阳地区的气候。猪适宜在30~35℃的环境下生长,温度过高就容易生病。浏阳地区的夏季气温很高,猪舍使用垫料后,垫料分解猪粪便然后发酵,使猪舍温度更高,往往达到50~60℃,垫料上面不能淋水降温,猪舍建造又大都达不到通风的要求,猪极易患病。而在冬季则很好,垫料发酵升高了猪舍温度,适宜猪生长。二是垫料养猪不方便消毒杀菌。猪是群养,每个猪栏养几十甚至上百头猪,养殖密度大,容易传播疾病。垫料里面加了可以杀死病菌的成分,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对于大的疫病作用不大,由于垫料上面不能喷洒消毒液,加大了疫病防治的困难。三是垫料养猪会造成猪成长的差别。环保猪栏很大,一般是几十到100多m2,一个猪栏养几十甚至上百头猪。猪的成长有强有弱,强的一般会长得快、长得好,弱的一般会长得慢、长得小,从整体上拉长猪的平均出栏时间。四是垫料养猪会引发猪的呼吸道疾病。猪长大以后粪便排泄增多,垫料消解不彻底,为了增强消解功能,农户就得往垫料里面掺加老糠子等材料。而这些材料会影响猪的肺部呼吸,导致一些呼吸道疾病。产业技术是系统性技术。首先,一项生态农业技术只有做到很顺利地实现新旧技术之间的替代、交融,很紧密地实现与其他技术的匹配、契合,形成稳定的技术结构关联,并由此改变自身的形态,成为产业技术,才能发挥其作用。其次,相关群体尤其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相关农业技术丰富而实用的经验,他们与自上而下推广的生态农业技术互补或者相互竞争。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只有结合相关群体尤其农民的经验才能更好地获得信任和支持,推广人员、公司、政府不能只采取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向农民传播生态农业技术,而应该与农民进行更多的沟通和协商,促进相关群体达成共识。在马家湾村推广的垫料养猪是高栏环保猪场、垫料降解猪粪便、发酵高温杀菌,与传统养猪的矮栏水泥猪场、冲洗猪粪便、消毒防治疫病差异相当大,垫料养猪与传统养猪的替代、交融的实现,控温、防疫、喂食等各项技术匹配、契合的实现,都有一个碰撞、磨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推广人员、公司、政府和农民对于同一项生态农业技术及技术结构的认识、掌握和运用不尽一致,会就技术发生复杂互动,不断沟通和协商。生态农业技术之间横向、纵向的匹配、契合程度,推广人员、公司、政府和农民就技术沟通、协商的状况,最终决定着生态农业技术向产业技术转化的状况。
2.2经济核算马家湾村农户普遍认为,垫料养猪的成本较高,尤其是在目前猪价不稳的情况下,很难承受。垫料养猪,不能沿用传统猪场,要改建或者新建环保猪场。因为传统猪场的猪栏较矮,而环保猪场的猪栏要求较高,里面要放一定厚度的垫料。据估计,建环保猪场的造价大概300元/m2。垫料养猪要求1.7m2养1头猪,而传统养猪,1头猪只要1.2m2,1.2~1.5m2就相当大了,因此环保猪场的猪栏很大,一般是几十至100多m2一个猪栏。这就增加了农户的成本。垫料养猪与传统养猪相比,相同面积养猪的头数即存栏量减少了,同时每个猪栏的空间大,猪的活动量增大,饲料吃得多,但出栏速度差别不大,卖价也差别不大,很不划算。垫料公司宣传1次垫料可以用1年,1年可以养两批猪,然后换第二次垫料。目前农户使用垫料的实际情况是:一次垫料不能养两批猪,垫料用到后期已经不能化解猪粪便,期间要添加好多材料,或者向垫料公司购买新垫料,这样也增加了成本。环保猪场里猪的成长有强有弱,长得快的能在6个月左右出栏,长得慢的要7~8个月才能出栏,从而把养猪的整体成本提高了。垫料养猪,要经常翻料,垫料化解粪便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翻动得是否勤快,翻动的少垫料就会发霉,猪吃了就拉稀。养小猪时劳动量不大,1周翻1次就行。养大猪时,粪便多,必须勤翻。猪达50kg,每两天要翻垫料1次,猪达100kg,每天要垫料翻1次。每次翻料至少耗4h以上,农户感觉增加了劳动力成本。而传统养猪,100头猪的规模,每天喂两次食,用水冲洗一下猪栏,一个多小时就可完成。农户对垫料养猪成本的考虑,是与猪价行情联系在一起的。养猪赚钱的时候,不会计较太多,养猪不赚钱的时候,就更精打细算。农户认为,现在农民打零工都是50~60元/d,以此为标准,猪价要在12元/kg才算赚钱,5元/kg就不赚钱,目前猪价在下降并且很不稳,所以传统养猪从经济上来看更划算一些。产业技术是竞争性技术,它是经过选择、淘汰而剩下来的技术。农民会针对一项生态农业技术的市场前景和成本进行分析,如果此生态农业技术没有带来农民预期的经济收益,农民不可能采用。因此,生态农业技术转化为产业技术要经过经济核算,要针对采用该技术所需的原材料、人力和资金投入进行成本预算,同时,还要对预期销售收入进行测算。首先,如果没有经济核算,生态农业技术不可能进入产业,无法成功转化的技术,技术本身并不一定差,可能是因为使用成本太高。正是基于经济核算,所以现实中起作用的农业技术可能并非最优的生态农业技术。马家湾村农户虽然普遍认为垫料养猪的成本较高,但是否采用垫料养猪要视猪价行情而定。行情好的时候,养猪能赚钱,发展垫料养猪成本高点尚能接受;现在猪价行情很不稳,并且一直下降,养猪不赚钱,农户基本上倾向于采用传统养猪。其次,推广人员、公司、政府和农民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生态农业技术进行经济核算,致使他们在经济利益问题上既有共同之处也有矛盾冲突,推广人员、公司、政府认为有经济效益的生态农业技术可能并不能让农民真正在经济上受益。
2.3政府补偿对于垫料养猪这种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当地政府进行了补助,但马家湾村农户认为补助力度不够大。建环保猪场的补助不是按照整个建筑面积算,只补助垫料池的面积(40元/m2),而垫料池一般只占整个猪场的50%~60%。相比建环保猪场的全部成本而言,农户觉得补助太少。而且,补助有时候未能落实到位,有的农户只给补一半,有的农户未获任何补助。补助是当地政府派人前来检查、丈量环保猪场后发放的,一些农户建好环保猪场后却没人来检查、丈量,因而没有得到补助。至于为什么没人来,农户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说法。当地政府只给农户补助一次垫料的钱,第2次的垫料就要农户自己出钱购买。补助只惠及了头两批报名参加垫料养猪的农户,后续参加垫料养猪的就不再有补助。当地政府扶持一下后,垫料养猪就交由垫料公司进行市场化经营。由于农户关于垫料养猪成本太高的反映较大,后经当地政府出面协调,垫料公司对垫料实行以旧换新。农户用旧垫料从垫料公司换取新垫料,旧垫料作价只抵1/3的新垫料,另外2/3的新垫料钱由农户承担。目前,就是垫料的以旧换新业务也不再进行。农户普遍认为,当地政府在环保养猪的推广上还需加强投入,落到实处,不能哄骗农户,这样农户才能放心去发展垫料养猪。其实只要当地政府补助到位,农户还是愿意发展环保养猪的。生态农业技术属于公益性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除了考虑技术本身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其可能带来的长远的和宏观的经济与社会综合效益。一方面,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尽可能提高农民短期的和长远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达到公益性等计划性目标,包括社会生态效益目标。在现阶段,生态农业技术195与其他农业技术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但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可以缓解农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等负面影响。初期,生态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可能不高于甚至低于其他农业技术,而农民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比较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采用与否的指南。因此,从生态农业技术所能带来的社会综合效益考虑,政府非常有必要对其推广进行投资。像马家湾村垫料养猪的推广,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就是成本较高、农户不赚钱,其推广需要政府加强投入并且落实到位。政府可借鉴当前一些发达国家采用的价格支持做法,如政府对垫料公司提供价格或其他形式的补贴,垫料公司再以优惠的价格卖给农户。这样既有利于维护垫料公司的权益,又有利于农户优惠获得生态农业技术,更有利于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多赢”的目的。
2.4文化形塑马家湾村农户普遍认识到,垫料养猪在环境保护方面确实优于传统养猪。传统养猪用水冲洗猪舍,把猪粪便冲向沟渠,再流到河里,环境污染严重。这样受污染的生活用水对人类健康不利。农户逐渐意识到健康与环保的关系。环保养猪能够减少甚至从根本上解决村里的污染问题。但是,农户的环保意识还不强,对于垫料养猪,农户还是考虑成本问题更多一些。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养猪赚钱,可以搞环保;养猪不赚钱又要搞环保,那就不搞”。产业技术受到文化的很大影响,内含一定的文化意味,并且技术的体系化、系统化程度越强,技术结构关系越复杂,其文化属性也就越强。生态农业技术向产业技术转化过程中,其质的规定性要经过“文化形塑”。首先,生态农业技术引入一个地方必须考虑文化适应问题。一项生态农业技术尤其整套技术的引进,不仅影响到当地原有的农业技术体系,而且对农民等相关群体的生产、生活、行为、观念都会产生较大冲击,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文化冲突。其次,相关群体尤其农民的文化水平越高,对生态农业技术的理解越多,他们就越支持技术的推广。相关群体尤其农民所掌握的生态农业技术方面的文化知识以及对技术所持有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冲突的状况。马家湾村深受传统养猪造成的环境污染之苦,普遍认识到垫料养猪对于环境保护的好处。这是垫料养猪最初能在马家湾村得到一定范围推广的重要原因,现在虽然大多农户都已暂停采用,持观望态度,但并未完全放弃,也是逐渐浓厚的环保文化作用的结果。
3促进生态农业技术向产业技术转化的建议
3.1吸引农民参与,为农民提供先进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为促进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生态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的良性循环,拓宽推广渠道,创新生态农业技术服务模式。推广时要选择适合当地的技术,优先推广那些高产优质、简单易学的生态农业技术,并提供相关的配套信息。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生态农业技术研制出来之后大多由政府组织推广。生态农业技术需要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利益,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技术,事先确定好推广内容的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常常不能奏效,不能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难题。农民对生态农业技术应用的具体情况往往比研发、推广人员更加清楚,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需要农民参与,需要吸收农民的生产经验、创造性思维。农民的参与可以保证所研究的技术更符合农民的需求,更适合当地的生产条件,可以发挥出农民在技术实施过程中的适应性修正能力。在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阶段,农民参与主要体现在技术需求的表达方面,以及把新技术与现有农业生产措施结合起来等方面;在生态农业技术的实施阶段,农民参与主要体现为大范围内对新技术进行检验、评估并内化到现有生产措施中。因此,一方面各种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技术学校和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可以对农民进行正规系统的生态农业技术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借鉴国外经验,可以开办农民田间学校,实行自下而上的参与式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
3.2政府积极扶持,让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在经济上受益生态农业技术的外部性决定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技术的推广是不现实的,市场失灵的存在为政府的参与和支持提供了理由,各级政府应当给予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以积极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一是可以给予适当补贴,降低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的成本,鼓励农民学习、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对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的投入,给予货币或实物补贴,如品种、工程材料、农业化学和生物生产要素以及农民的学习成本和投劳成本等。对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的建设进行补贴,保障农民能购买到质优价廉的生态农业技术。对那些因采用生态农业技术而经济陷入困境的农民给予补偿,确保其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二是可以运用财政资金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扶贫开发、农业科技、龙头企业等政府扶持项目,都要向生态农业倾斜。各级财政部门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配套经费,专门用于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并根据财政状况逐年增加。三是可以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改善生态农业科技应用的投资环境,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农业技术投入的积极性,给予他们资金、技术和管理的支持,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关优惠,逐步形成政府扶持为导向、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政府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本政策意见:
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1、农村水利建设。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300万元,重点用于小型水源工程建设,灌区水利设施配套;水毁修复100万元,重点用于水毁工程的修复;病险水库、山塘除险加固500万元,重点用于列入*年度省千库保安工程项目建设,小型水库、面上重点山塘除险加固,清溪口水库、内庵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河道整治100万元,重点用于河道险工险段处理。
2、农业综合开发。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800万元。重点用于小流域中低田改造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3、生产基地机耕路建设。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50万元。重点用于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机耕路建设。
4、农业现代化装备。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290万元。其中农机补助170万元;农业信息化装备50万元;"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工程70万元。
二、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1、粮食生产。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340万元。其中粮食风险资金200万元。其它主要用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救灾种子储备、农药化肥储备贴息、超级稻工厂化育秧工程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等。
2、特色产业建设。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680万元(县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300万元)。其中用于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农业产业80万元;茶叶产业250万元,主要用于茶叶良种化改造、技术推广和示范工程建设;毛竹产业250万元,主要用于毛竹基地新造、笋竹两用林和低产林改造、竹林扩边和示范工程建设;其它特色产业100万元,主要用于良种化改造、技术推广和示范工程建设。县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的经费主要用于农业科技成果试验推广,农业科研,农业科技示范区(点)建设,科技型农业企业培育等。
3、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200万元。重点用于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标准制定,营销体系构建;中国有机茶之乡和"武阳春雨"等农产品品牌建设;组织农产品参展参会等。
4、林业生态工程。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750万元。重点用于生态公益林补助、阔叶林改造工程、地上人工造林、迹地更新和绿化示范村奖励。
5、生态养殖业发展。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80万元(生态村建设资金中安排50万元)。其中用于能繁母猪、后备母牛补助90万元;用于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和标准生态养殖场建设90万元
6、农家乐发展。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30万元(三产扶持资金中安排)。重点用于农家乐的规范化管理、宣传推广和特色化发展等。
7、农业安全保障。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270万元。其中动物疫病防控经费200万元;病虫害统防统治经费10万元;植物疫病防控经费10万元;防汛抗旱经费50万元。
三、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现代农业的组织机制
1、培养新型农民。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480万元。重点用于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尤其是低收入农户、失地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等。
2、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20万元。重点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协会)带动农民增收奖励、新办和引进农业加工企业补助、农民合作社(产业协会)规范化建设和等级评定奖励。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现代农业的公共服务体系
1、村庄整治工程。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2500万元。其中1500万元用于村庄整治补助,1000万元用于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
2、生态村建设工程。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50万元用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重点用于生态村建设补助。
3、清泉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县财政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000万元(省补助资金除外)。重点用于清溪口水厂建设、水厂管网延伸、区域性供水工程建设及全县分散式供水工程建设。
4、扶贫开发工程。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50万元。其中下山脱贫小区基础设施建设100万元;低收入农户生产性贷款贴息、贴损50万元,主要用于低收入农户生产性贷款和低收入集中村发展村集体经济贷款的风险担保、贴息、贴损。
五、相关说明
1、各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本意见编制重点扶持项目导向目录,并报县支农资金整合管理领导小组审定后予以。导向目录应对欠发达乡镇在项目、资金上予以倾斜;对经济薄弱村兴办农业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源口水库库区内改善种植结构的要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对低收入农户发展农业产业的补助"门槛"降低到连片1亩以上、补助标准提高50%。
2、扶持资金的申报兑现程序:
(1)项目申报。申报: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项目单位要按照项目导向目录认真负责地编制申报方案,并由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签署意见统一报各相关主管部门,并抄送财政局。立项:由各项目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县财政部门根据乡镇(街道)申报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审核,提出项目资金拼盘初步意见,上报县支农资金整合管理领导小组,经县支农资金整合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各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县财政局下达立项计划。
(2)项目验收。下达立项计划后,项目主管部门要会同项目所在乡镇(街道)根据立项计划书进行组织项目实施并负责监督管理。项目完成后由项目所在乡镇(街道)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向项目相关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由项目相关主管部门组织验收组进行项目验收。
(3)资金兑现。相关主管部门在项目验收合格后,会同财政局提出资金安排意见,报县支农资金整合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兑现(县农业农村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补助资金由县财政局拨付到有关乡镇、街道办事处财政,然后分拨到有关单位和农户。项目实施主体是县级单位和龙头企业的,可由县财政局直接拨给项目实施单位。
3、本意见所涉及扶持资金根据各产业发展的情况由县政府统筹安排。
虽然我国的植保机械近些年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很落后。农药在叶片上的沉积率还不到40%,这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国外的植保机械已大量使用静电喷雾、低量喷雾、控滴喷雾等先进技术,药液在植物表面的沉积率可以达到90%以上,因此,我们应该致力于开展低毒高效农药,精密喷洒农药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可见,发展机械精密喷洒农药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农民的投入,还会减少农药残留对于农业环境污染及人身伤害。机械精密喷洒农药技术对于农业环境、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减少地表水径流量和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养分,抑制杂草丛生,而且可以减少农民对土地上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据有关专家测算,一公顷耕地如果做到秸秆还田,可以相当于增加255kg的磷,255kg的氮,285kg的钾,一般增产效果在5%~12%之间,具有肥田和抑制污染的双重效果。因此,真正做到秸秆还田,不仅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而且还可以减少因大量焚烧秸秆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大力加强对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值得大力推广。
3.机械回收地膜技术
随着农业的大发展,许多新的生产资料大量运用于农业生产上,白色塑料薄膜(简称农膜)也大量使用于农业生产上,每年我国的使用量可达500多万t。由于农膜的大量使用,必然会带来极大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连年铺膜回收不干净,往往会造成白色污染问题。不仅造成地表的污染,而且还会造成土壤层内的污染。虽然有关科研机构正在研究以纸浆或淀粉为原材料的可以自然降解的地膜和地膜回收机械,我们可以预期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做到技术上的突破,但是刻不容缓的是,我们必须现在就行动起来,必须研究出一种可以有效回收地膜的机械,不仅可以高效回收,又可降低成本,避免地膜对于农业环境的污染。值得可喜的是我国把此项研究纳入国家“九五”研究计划,正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实施,随着技术的成型,一定会尽快得到推广。可以想象,随着这项技术的推广实践,农村地膜满天飞,白色垃圾到处是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农业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可以预见农业现代化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离不开农业机械现代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离开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农业将不会得到很好地发展,离开农业机械的现代化的农业,也是无法实现,既是一种空谈,也是不切实际的。只有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敢于面对现实的情况,切实解决好我国的土地、淡水、能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才能够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带给农业的巨大压力,使得农业环境能够松绑,能够真真正正做到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之路,那种以破坏环境,破坏生态,消耗大量能源的发展方式将一去不复返。
近几年,我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推广了农村沼气生态家园循环农业模式,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生态循环模式,林下循环经济模式,围绕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农业时空拓展与共生利用循环农业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等等。尽管成效显著,但我们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生态循环农业要走的路还很长。主要表现为:政府层面认识和重视还不足,政策扶持不够,人力、资金投入严重缺乏;农业基础条件差、利润薄、风险高、效益不好,发展循环农业受到一定限制;以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为代表的现代化农业大量呈现,集中产生大量的污染源,没有配套足够的土地消纳和循环利用;科技应用少,先进技术普及不够。
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把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全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迈上新台阶。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议农业、环保、国土部门统一规划,联合制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挖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循环发展潜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引导农业走循环利用、生态发展、特色效益之路。
依据实情选准模式。根据各区县的土地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各企业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例如畜沼果、种养加、畜沼草、畜粪蚓、有机肥生产、鱼菜共生、稻虾共育、秸秆覆盖秋洋芋等。
加大政策扶持激励。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养殖场环保处理设施建设费补贴方面的经验,建议市发改委每年在农业发展资金中安排一些专项资金,对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给予补助。比如,对养殖场配套的沼气工程及配套设施、粪污处理设施、粪肥还田、沼液还田管网等实施补贴;对有机肥生产和有机肥使用实施补贴;对废弃物综合治理、病虫害统防统治、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实施补贴。
大力推广应用科技。加强科技创新,围绕废弃物减量排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循环利用,广泛应用科技。比如,在生产的前端应用一些先进技术,减少排放量,在畜禽饲料中加入维生态制剂等科技手段,将新技术的应用作为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扦插育苗 生态环境 自动化调控 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3-0250-01
扦插育苗是指从植物母体上切取茎、根或页的一部分,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育成新植株的育苗方法。扦插育苗能较为完整的保持母株的优良基因,是育苗中常用的方法。然而,扦插育苗存在对生态环境参数要求高的特点,而大棚手动扦插需要严格的人工管理,否则容易造成育苗的失败。应用生态环境自动化调控系统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自动化调控系统能及时的对环境参数进行调整,如温度、湿度、光照量及土壤营养等,以保证幼苗按设定的参数正常的生长繁殖。
1 数据处理与报警系统
计算机处理系统直接与测量设备、控制设施及报警系统相连,同时要进行数据的输出与存储,有时还需要进行远程联机通讯。计算机是整个大棚生态环境的控制的核心,其主要实现的功能有定时参数巡回检测、数据处理、现场机构手动/自动控制等,同与远程计算数据库的连接还可实现远程参数动态监测和控制,进行历史资料和技术资料的查询与咨询。对于扦插育苗而言,其要求一个相对高的温度和高湿度的环境,以保证插穗的生根和成活。然而霉菌的生长环境正是此种环境,如霉菌大量的滋生,会直接影响扦插苗的成活,尤其在夏季高温,高强度光照的情况下,大棚很容易出现温度和湿度过高的现象。所以自动化系统需要根据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及时报警并采取降温或通风处理。
2 气候因子调控系统
2.1 光照环境自动化调控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的必要条件,是设施农业生产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光照的控制包括遮光和补光两个方面。在遮光方面,主要通过控制膜的开关来调节光照量,以分布于大棚的光照强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机处理中心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光照强度,将测定值与预设值对比,来输出开、关膜或帘幕的指令。对于阴天、雨天等光强度不强天气需要进行大棚的补光,此时,同样通过光强度传感器采集数据,计算机输出相应的指令,如开灯、关灯、光照时间及强度等,来控制大棚内分布的光源设备。补光所用光源包括白炽灯、荧光灯、水银灯、卤化金属及钠蒸气灯。
2.2 温湿环境自动化调控
大棚中的温度包括两个:大棚内环境气温和地温,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增强插条吸水率,提高叶面膨胀压,促使养分想插条基部集中,促进愈伤组织和根系的生成。此部分的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主要为接触型传感器,如热敏电阻、温差电偶和电阻温度计等。计算机控制系统与供热设备连接,当棚内温度下降时,经由计算机输出供热指令控温,而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则需要及时的打开通风设备通风降温,也可视情况通过控制光照亮来降温。对于湿度的控制,由湿度传感器采集数据,调节设施主要由通风和水喷雾设备组成,通风设备可以及时的降低棚内湿度,而喷雾设备可随时的增加棚内湿度。
2.3 土壤环境自动化调控
土壤环境自动化控制主要针对无土栽培方式,国内采用的是A-B箱式营养液调控系统或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调控系统。不论采用何种形式的调控系统,需要调节的营养因素都较多,包括氮、磷、钾、微量元素、pH、液位、温度等,配备设备有各营养素的传感器、相应营养因子的营养液罐、灌溉泵及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实时的监测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变化及时的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由于土壤环境需要控制的因素众多,同时要实时的监测,考虑到成本问题,故在实际生产上很少利用。
2.4 气体环境自动化调控
气体环境的控制主要针对O2和CO2。植物发育的各个时期都需要进行有氧呼吸,为生命体提供活动的能量,而氧气正是不可缺的气体之一。同时,扦插苗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有机物质保证幼苗不断生长,而有机物的来源则是二氧化碳。在大棚密闭的体系中,二氧化碳的消耗很快,需要系统实时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当系统中的传感器检测温室空气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与设定值不相符时,控制装置自动打开二氧化碳发生器输气电磁阀,将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喷射到温室空气中,与此同时启动吹风设备将空气搅动达到均匀分布的目的。
3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农业中应用计算机自动化调控系统是现代农业的大趋势,扦插育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较高,而精确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恰好能满足育苗的条件要求。但是由于自动化系统对设备、技术、资金等的要求较高,所以要真正实现生态环境自动化系统大规模的应用于生产,仍旧要走很长的一段探索和实践之路。
参考文献
[1]苏成,吴福良,吴剑桥.温室生态环境的控制技术[J].上海农业学报,1998,14:33-38.
[2]李志伟,高昌珍,郑德聪等.扦插育苗大棚生态环境自动话调控系统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2(1):54-56.
[3]王双喜,高昌珍,杨存栋等.温室CO2气体浓度环境自动调控系统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3):84-86.
关键词:绿洲;生态安全视角;新疆兵团;现代化技术;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3.010
新疆地处我国西部边陲地带,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无论是降水、气候还是地形,都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基于此,出现了绿洲生态,而新疆兵团的现代化农业正是建立在这脆弱的绿洲生态上发展农业。新疆兵团在大力推行现代化农业发展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保护绿洲生态稳定为主要前提条件,推行产量高、污染小的现代化农业是必然选择,转变以往工业比重,促使新疆地区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看来,加强绿洲生态安全视角的新疆兵团农业现代化技术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新疆兵团农业现代化优势分析
1.1农业资源丰富
新疆兵团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应时展需求,是国家重点扶持对象,也正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新疆兵团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其中包括丰富的土地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并且能够运用先进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和机械设备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种种因素为新疆兵团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展大规模种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1.2从业人员素质水平高
新疆兵团从事农业生产的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更多是接受专业知识培训的职工,这部分职工无论是专业素质还是知识储备均远远高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对于新鲜事物接受速度快,能够运用先进机械设备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发展促使农业规模化发展,新疆兵团作为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围绕“三大基地”建设要求,持续推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建设,发展更加具有特色的龙头企业[2]。
1.3组织管理严明
新疆兵团采用企业化经营模式,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具有高度集中性特点,加之部队管理形式,管理严谨,纪律严明,生产效率较高。也正是这种统一管理的企业化经营模式,为新疆兵团农业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充分发挥绿洲农业优势。
2绿洲生态安全视角下新疆兵团农业现代化建设方向
农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根本需求。此外,农业还具有突出的生态功能,有助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促使人类社会能够持续发展。农业如果要实现现代化发展,必须要学会同自然和谐共处,遵循自然规律,推动农业持续性发展。所以,应构建自然和谐共处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就农业生态功能来看,农业的多样化经营带动了外部效应的产生,诸如保护水土资源、美化环境以及净化空气等多方面,起到了十分突出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工业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十分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由此看来,农业应该在工业化发达的今天,快速提升基础地位,展现更加良好的生态功能[3]。
推动绿洲经济发展,不应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很容易导致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到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大力推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在不破坏脆弱的绿洲生态结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绿洲农业的优势,结合市场导向,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绿洲农业系统,促使新疆兵团成为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合理优化绿洲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推行果园种植,提高农作物覆盖面积,延长产业链,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耕种方式上,采用轮作的耕作方式,涵养地力,提升土壤肥力;推广精准农业技术,降低对农业的依赖,这样可以防止农药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污染;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在满足农业生产的同时,节约水资源,优化水生态结构;推动林业发展,在一些荒漠化现象严重地区植树造林,在绿洲种植防风基干林,这样能够有效抵御风沙对绿洲的侵蚀,并通过增加植被覆盖面积的方式来改善生态环境,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涵养地力。最为典型的就是新疆兵团第八师150团,在改善生态环境工作开展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大力推行植树造林,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生态防护体系,在荒漠化地区建立起长70公里的沙漠绿洲。与此同时,还应该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行大棚种植苹果、小茴香等农作物,也可以适当的种植枸杞来改善土壤酸碱度。
3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绿洲生态安全视角来看待新疆兵团农业现代化发展,在不破坏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前提下,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保护,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而结构,实现对环境破坏最小、而取得效益最大化的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1] 季发展,张安福.绿洲生态安全视角下新疆兵团农业现代化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3,16(05):54-57.
[2] 王力.新疆兵团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分析与模式选择――对农垦系统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的思考[J].农业技术经济,2013,22(04):93-101.
论文摘要: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转型期西部 农村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优劣势进行分析,以期探索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途径提供参考思路。
生态农业是在 环境 与 经济 协调发展思想的 指导 下,按照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综合生产结构,是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 社会 效益三者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是在生态农业规模细小化、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等问题导致生态农业功能逐渐减弱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态农业高效经营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近些年,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过分依赖传统技术、规模狭小和封闭经营等弊病,尚未摆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特征。鉴于此,西部生态农业必须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这是转型期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规模优势、 市场 优势、生产经营优势、风险共担优势和 教育 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可以使西部农业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发挥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自适应和科技驱动的作用。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条件是有喜有忧。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
(一)为发展特优农产品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西部地区土地广阔,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占有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1.9倍和3.6倍;未利用土地占全国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86.7%,可利用的耕地中中低产田占有较大比重,草场的载畜量也较低。可见,西部地区仍有提高生产能力的潜力。西北地区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水资源严重紧缺已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推广应用一些常规的节水技术,改变大水灌溉的粗放用水方式,必将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节水的生产潜力。
(二)为生产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随着科技和 工业 的高速发展,农业采用工厂化生产,破坏了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造成不同程度的农业污染。耕作大量施用化肥、农 药 ,不仅引起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西部地区由于农业的低水平循环,限制了许多现代物质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这虽然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却在某种程度上为西部地区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创造了条件。此外,对西部地区而言,发展传统农业产品如粮食等已无任何优势可言,只有发展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农民才有出路,农业才能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西部地区应抓住市场机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
(三)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在覆盖范围上已由点向面的方向转变,在单元规模上由以户、村、乡为单位向着区域发展方向转变,在思想认识上开始实现由科研示范向着企业化发展转变。所以说,西部地区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态农业建设经验,而且还具备了许多开发绿色农产品及高科技生物产品的技术和方法,这些都为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四)特色 农业 产业展露优势
一直以来,特色农业都是西部农业发展的重点。西部地区依据当地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 中 药 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 工业 ,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了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例如,内蒙古的乳品加工、新疆的番茄加工等。目前,这些农产品加工业大多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经济 实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大,在区域内起着“龙头”作用。例如,陕西省的果业产业化发展就为当地农民纯收入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
(五)经营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六)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WTO,面对更为广阔的国际 市场 空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更多的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实现产业一体化经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由大宗农产品的数量保障转向满足多层次需求的质量保障,开始摆脱粮食长期短缺的压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 发展战略 的实施又进一步为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 指导 ,坚持朝着生态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西部地区应不断拓展多层次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不失时机地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
(一)生态 环境 脆弱且趋于恶化
西部地区大部分为干旱、高寒和沙漠化、石漠化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从西北地区来看,降水少,蒸发大,高原戈壁的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本身就很脆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加之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分布差异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种不稳定就会强烈地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绿洲农业作为西北农业的主要特色,在新疆的吐哈盆地、甘肃的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等地区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上述地区在西北不但所占面积比重太小,而且受沙漠化的威胁日益严重。从总体上来看,西北地区农业实质上是一种缺水性的弱质农业,长期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已成为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农业经济基础薄弱且组织结构不合理
从产业结构来看,长期以来,由于受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民思想意识落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内比例失调,区域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管理;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技术创新;管理方法
农业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产业,现代社会中,农业对人类生活领域的影响日益扩大,农业发展也在日益深化。进入现代化农业即“石油农业”时代后,农业生产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效应,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日益冲突引起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为了保持农业永久耕种,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维护人类健康安全和呵护地球永续发展,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农业的种种弊端和危机,生态农业的概念孕育而出。1991年,国际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大会并发表《登博茨宣言》,提出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纲领,近年来,针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农业生态补偿等诸多问题的绿色管理逐渐成为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环境管理和创新管理的研究热点,围绕生态农业与绿色管理的应用,专家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一、生态农业与绿色管理的内涵
中国的生态农业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来的。尽管不同阶段人们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在农业中引入生态效益目标和在农业实践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方面却是一致的。综合国内学者阐述,我国的生态农业可定义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农业综合体系”。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全面综合在一起,实现自然资源的能量多级利用,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同时能将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形成大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发展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绿色”一词,是指自然界生态系统中所具有的“绿色”的抽象规定性,即节约、再利用、再循环。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特点来看,尤其是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得由一种有机物排泄出来的废物都会被另一种有机物当作食物而吸收,充分体现了对资源的“经济性”再利用。生态系统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开放的闭路循环系统,其中的自养者、草食者、肉食者、腐生者正好构成了一个“生产—消费—复原”的闭合链条,实现着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绿色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和企业界对环境管理的关注。有关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的研究表明,通过实施环境管理的“最佳实践”活动,企业可以显著降低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绿色管理的内涵不断得到扩展,不同领域的学者采用不同的理论视角赋予绿色管理丰富的内涵。今天的绿色管理已经从环境管理扩展到了绿色技术、生态环境响应、绿色公司治理、企业的环境责任、环境利益相关者等诸多方面。研究视角也从演化适应延伸到资源基础观、生态响应、制度以及利益相关者等诸多理论。目前,人们对绿色管理普遍定义为以追求人类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全过程控制为特征,多种多样的绿色技术为手段,逐步降低人类给予大自然的环境承载负荷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绿色管理可以将环境的外部不经济转化为外部经济,通过对从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消费及至消费后产生与排放的废弃物、毒物的数量及质量的控制,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等全部活动。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的研究范畴
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界定是正确规划和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的前提,农业中的绿色管理要求农业发展要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在物质和能量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使农业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绿色化转向。研究农业的绿色管理就是将“绿色”要求纳入农业发展的内生变量中,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污染、无公害、无损害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达到有利用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的长远目标。从社会化再生产的角度来看,绿色管理应涉及到产前研究、产中研究和产后研究范畴,以及这些研究范畴中的管理与服务等内容。
绿色管理的研究范畴应重点体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绿色技术管理创新。从农产品生产和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选择和管理,研究最能体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生态生产经济协调型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是绿色管理的重点。绿色技术创新也是农业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技术创新的作用举足轻重,但综观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发现大多数农业技术创新只是从单项工程技术层面或经济效益层面上来研究技术创新的,而从生态经济层面研究所见甚少。因此,要实现常规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向,不仅要追求技术创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要将农业技术创新活动自觉地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中,实现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低成本化和公益化。除此之外,如何适度开发与节约农业生态资源、治理土壤退化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一体化产业集也是农业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重点。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的方法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实现的必然途径,而高效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科学的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是实现绿色农业的基本手段。
(1)生态农业系统分析方法。生态农业作为一个系统,应具有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系统功能,通过系统分析,能更好地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找出各种可行的管理方案。生态农业系统的分析方法立足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分析技术,将大量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对生态农业进行系统设计、运行管理、故障诊断等日常管理。生态农业系统分析方法研究重点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管理系统工程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系统特征分析方法(如系统模拟技术,系统可靠技术,系统评价技术)、生态农业系统逻辑分析方法(如确定性分析技术,随机分析技术,结果预测技术)和生态农业系统工程技术方法(如工程管理技术,系统优化技术,系统开发技术)等。
(2)生态农业生产规划管理。生态农业生产规划管理应从规划区基本情况、所规划产业的发展情况、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规划的总体方案(包括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内容与布局)、单项内容规划、投资估算、效益分析、风险分析、运行管理和政策措施等方面来研究。在进行生态农业规划时,首先要以新观念定位生态农业,不断挖掘传统农业资源(产品)的新功效、新用途,加强对农业资源(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加工增值,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去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设计。其次,以新机制运营生态农业,通过建立具有明晰产权以法人为中心的生态农业产业运营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的决策机制。再次,以新设施装备绿色农业,除了包括常规的保护性设施(钢架大棚、温室、太阳能温室)和节水设施(喷灌、滴灌及供排水管道、水处理设备)外,还应包括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监控设施(温度、湿度、养分、光照、病虫害控制系统)、优良品种培育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控设施、生态环境监控设施和园艺游乐设施等。最后,以新技术升华生态农业,引进与开发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储运的相关技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技术和新品种研发技术等。
(3)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生态农业的实质和核心,研究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方法,就是要探讨如何应时、应地来进行科学决策,选择特定时空条件下最优的发展模式。在对生态农业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三个确保、一个提高”(即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生态安全、确保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的原则,通过科学的设计程序进行可行模式方案选定、评价、实施和反馈管理,并为保证模式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率,还必须正确掌握和运用模式设计技术,例如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评估技术,博弈决策技术等。
(4)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是对一个复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多个指标信息,应用定量定性方法,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提炼,以求得其优劣等级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排出优劣次序、设立标杆。在收集一个高质量、内容丰富的信息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结合实践需要,确定各单个指标的评价等级及其界限,再选择正确有效的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绩效评价的指标分为确定性指标和非确定性指标,根据指标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对多维度、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评价一个生态农业系统,综合评价生态农业的绩效有重要作用。
(5)生态农业农产品质量管理方法。生态农业的发展应以优化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的,围绕高效农业技术、品牌特色资源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制订符合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率。通过产品质量等级、定量包装、计量、包装标识、商品条码等手段,加强流通领域的生态农产品标准化管理,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确保上市绿色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通过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体系把农产品的末端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结合起来,还包括探索建立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绿色农业质量标准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评价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绿色管理研究对于发展生态农业,解决现代农业带来的种种弊端和危机有着重要意义。而未来在农业发展中对绿色管理的研究,可从市场经济转型下的制度环境深入研究绿色管理与绿色效益、经济效益的共生关系;绿色管理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市场机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绿色产业,也创造了创新的就业机会,同时绿色管理问题也给企业提出了挑战。把绿色管理研究拓展到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每个生产阶段,为引导生态农业建设和绿色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王致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探讨[J].学术纵横.2010(6)
[2]李新字,唐海萍,赵云龙.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J].生态环境.2004(4)
[3]李维安.“绿色管理”:后金融危机时代管理新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2009(6)
[4]吴树波,严立冬.绿色技术创新的特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关键词:现代;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8-0003-02
桥区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围绕加快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积极构建“示范主体小循环、示范样板区中循环、县域农业产业化大循环”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利用物质再生原理和利用技术,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废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结合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品牌专用粮食试点、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和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大力培育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构建了一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种养加融合发展的生态、绿色、环保、节本、优质、高效的良性循环模式。
1 现代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1.1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循环模式
1.1.1 农业龙头企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宿州市金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秉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农业发展理念,下辖宿州市飞龙实业有限公司(省级龙头企业)、宿州市惠丰有机肥有限公司和金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2011年投资8 500万元建成10hm2的现代化猪舍、2 000m3的大型沼气无害化处理设施;2014年投资500万元,建设投产有机肥厂,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公司在养殖场周边流转土地40hm2,进行葡萄栽培20hm2和水产养殖20hm2。通过肥水一体化工程把产生的沼渣、沼液用于葡萄栽培。年出栏生猪3万多头,利润2 600万元;有机肥厂年产量6 000t,利润达180万元;20hm2葡萄主要有2hm2日光温室、智能联动大棚1.33hm2、现代化避雨栽培大棚10hm2、6.67hm2常规种植,搭配早、中、晚熟品种,为农业部认定的绿色农产品,2016年利润达300万元。该公司年总收入达1.5亿元,纯利润达3 080万元,实现“猪-沼-果”的循环生态农业。现已建成生态型、观光型、农牧结合型示范园。
1.1.2 专业合作社农牧结合生态农业发展循环模式 宿州市草源牧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有核心成员12人,员工300人,直接带动农户520户。2015年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合作社严格按照“五统一”模式进行运作。目前,合作社种植牧草和青贮玉米333.33hm2,养殖肉牛10 000头、奶牛200余头,其中在内蒙古科尔沁草源拥有2.67万hm2草场,在内蒙繁育架子牛,运输到宿州育肥,每年消耗小麦秸秆、青储饲料30万t。建设了年产3万t的有机肥场和年加工3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厂,草源牧业鲜奶在宿州、合肥、南京等地广受好评。合作社还注册了“天牧维康”商标,正在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年收入2 200万元以上。
1.1.3 家庭农场型主体小循环模式 宿州市桥区彭庆林家庭农场为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农业,2013年流转土地面积50hm2,年养殖肉鸽1万对,生猪500头,种植无公害大棚蔬菜15.33hm2,葡萄栽培4.67hm2,小麦―玉米大田种植26.67hm2。建有中型沼气池1个,鸽子粪便喂猪,猪的粪便用于沼液池,生产沼渣沼液,再用于果蔬和小麦玉米的生产,小麦玉米加工成饲料喂鸽子和猪,形成的循环,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实现粪污的综合有效利用,养殖和种植技术进行优化组合、物质良性循环,形成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系统。推行种养殖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可追溯体系。2016年被安徽省授予省级蔬菜标准园。沼气池实现粪污的综合利用,每年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费用10万元以上;果蔬品质提高,价格提高,每年可多收20多万元,年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
1.2 构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中循环模式
1.2.1 模式名称 绿色小麦“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
1.2.2 模式概要 宿州市桥区永安镇示范样板区在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辐射区,样板区内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常规作物,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种植青贮饲料玉米、大豆发展肉羊养殖,利用金海面粉企业的仓储和加工能力,进行绿色粮食产品加工。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大力实施小麦绿色防控技术,进一步发挥桥区小麦和高蛋白大豆主产区域优势,挖掘粮食产业品牌培育潜力,提升小麦产业化综合效益。
金海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是一个以小麦产业为主攻方向、农牧渔相结合的产业联合体,2013年发展小麦绿色生产基地0.33万hm2,2015年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其中金海面粉有限公司负责小麦品种的选择和收购;翔宇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联合体成员单位开展农机全程社会化服务;张炎家庭农场、金幸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采用绿色增产模式,生产绿色食品小麦;博华种植专业合作社、朱才刚家庭农场等收购联合体内的小麦、玉米、大豆秸秆进行青贮和黄贮发展肉羊养殖,金海面粉以优惠价格供应麸皮,发展“养殖+沼气+小麦(大豆、玉米)”种养加循环的现代生态农业,养殖场向联合体内种植户供应有机肥。金海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以金海面粉有限公司为核心,开展标准化原料生产、订单收购、粮食烘干、收贮、加工,和联合体内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签订合同,通过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产业,以共赢打造全利益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2.3 模式内容
1.2.3.1 主体技术 综合利用沼液沼渣,实现粪污的无害化综合处理和有效利用;小麦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
1.2.3.2 配套技g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加工流通、消费全程可追溯体系。
1.2.3.3 支持政策 项目资金支持、政府奖补、金融支持。
1.2.3.4 运行机制 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切实抓好落实,严格督促检查,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1.2.3.5 效益分析 一方面生产小麦绿色食品,每年减少化肥使用量150kg/hm2(约300元/hm2),减少农药费用450元/hm2,合计1hm2节约费用750元;另一方面种养结合,联合体成员互相协作节本增效,1hm2增收750~1 500元;其次,通过发展绿色品牌粮食,公司高于市场价5%收购,种植户1hm2增收1 500元,公司通过生产品牌绿色食品,产品价格提高,利润增加。
1.3 构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大循环模式 通过无数个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生产的小循环和若干个中循环,不断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小麦专用品牌项目和小麦绿色高产创建项目等模式,通过落实“三推”(推广高产高效多抗广适新品种,推广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栽培技术,推广耕地质量建设)和“三控”(控肥、控药、控水)技术,构建县域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大循环模式,并产生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 发展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存在问题
2.1 经济发展的循环模式仍处于相对较低的阶段 第一产业在就业结构中仍占有较大比重,农业收入仍然是广大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很大差别,工业发展的滞后影响了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的力度,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度不够等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2.2 农业科技支撑力度不强,生态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有效组合是关键,但目前缺乏有效的优化组合新技术。一直以来,我们的生态农业建设过于依赖传统经验,如农田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等。要创造更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首先要依靠农业科技的支撑。其次,要向规模化要效益,向集群衍生化要效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协调发展,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形成现代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这方面条件不完全具备。
2.3 资源与环境压力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循环发展的瓶颈 随着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规模养殖业的不断扩展,已经在局部地区出现了明显的环境污染。如过量施用化肥、大量施用农药。由此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的矛盾随着现代农业的推进将日显突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是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循环发展必须要解决的制约因素。
3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建议
3.1 加大宣传发动力度 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利用各种形式宣传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的重要意义,使全社会形成广泛认识,进一步变成自觉行动,形成创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的浓厚氛围,人人参与,户户小循环,村镇中循环,使现代生态农业大循环逐步变为现实。
3.2 加大项目推进实施力度 对已建成的项目要尽快发挥其作用;基本完成的要完善其相应配套设施;正在实施的项目要加大督查和调度,按照实施方案及设计标准尽快组织实施。紧紧抓住现代生态农业多功能大循环的发展机遇,集聚项目向新型经营主体小循环、核心区中循环集中发力,使农业项目发挥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