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康复训练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心脑血管;早期康复训练;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而此病常见于老年人群中,例如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当疾病发生后则无法根治痊愈,往往采取控制方法,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心脑血管疾病会对机体器官造成严重损伤,致使机能出现下降趋势,并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等。本研究对我院72例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54岁~81岁,平均年龄(62.1±5.7)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56岁~82岁,平均年龄(63.4±6.1)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定期巡视,并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护理,其主要内容如下。1.2.1心理护理心脑血管疾病为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其生理以及心理均受到沉重打击,从而无法配合医务人员的护理以及治疗,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护理人员应耐心与患者进行交流以及沟通,以此来降低患者的压力,提升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依从性。除此之外,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对其心理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对于固执以及好猜忌的患者来说,应选择迂回的方式实行护理。在他们心中通常对自身病情存在一定的判断标准,当结果出现偏差时,就会认为自身的病情较为严重,因此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其自身心理的意向数据,避免加大患者的心理负担。1.2.2康复训练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在急性期过后则可以实行早期康复训练。而护理人员应按照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训练项目以及训练进度,首先应从轻柔按摩以及被动运动开始,协助患者将其痉挛的肌肉放松,对其神经功能进行刺激,减少肌张力,加快患者肌力的恢复速度[2]。在对患者进行按摩的过程中,应以轻柔的动作进行,循序渐进,逐渐加大力度。早期康复训练还可以进行被动运动,例如在病床上进行举手以及伸腿等,但是在进行被动训练时不应加大力度。当身体机能有所恢复时,可以在护理人员或者家属的陪同下进行行走或者站立,通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之后,患者可以自行扶墙或者借助拐杖进行行走练习。
1.3评价方法[3]活动水平评测功能独立性评定(FIM):7分则为患者完全独立,6分则为患者存在独立条件,3~5分则为患者存在依赖,1~2分则为患者完全依赖。Barthel测定:内容包含运动、交流以及社会认勉,按照是否需要帮助以及程度分为0,5,10以及15等级,分数共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其独立性越小。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前FIM以及Barthel评分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的FIM与Barthel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2组患者治疗后的FIM以及Barthel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其FIM以及Barthel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较为严重,而其康复需要漫长的过程,同时患者具有较为复杂的思想,在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4]。并向患者讲解治疗效果较为良好的病例,树立患者的自信心。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应盲目加大对患者的康复训练力度,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也是避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首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对胆固醇的摄入量进行相应的控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应多食用动物内脏以及脑髓等具有高胆固醇的食物。与此同时还应对脂肪的摄入进行控制,在进食的过程中应少食用含有猪油以及油脂等食物。应多食用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例如水果以及蔬菜等。并对患者食盐的摄入量进行控制,患者每日食用的食盐应不多于5g,而患有心力衰竭以及高血压患者其每日盐的摄入量应为1~2g。本文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护理,患者的FIM以及Barthel评分明显好于单纯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升其生存质量,使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及早康复。
参考文献
[1]王亚萍.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585.
[2]叶定凡,毛新花,桂光琼,等.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3,6(21):342-343.
[3]刘方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9):2472-2474.
【关键词】自我管理;截瘫患者;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6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213-01
截瘫多是由于各种外伤引起的脊髓损伤后,受伤脊髓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的障碍,大小便失禁、及等障碍,继之出现各种并发症和心理上、社交上、生活上及职业上诸多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截瘫病人因康复时间长、效果慢,因此,住院治疗和护理是短暂的,而出院后的康复和护理是长期的。截瘫患者的康复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增加患者的独立能力,使患者能回归社会,进行创造性生活。而自我管理才是增强截瘫患者独立能力、生活能力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合并症的有效措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3岁,平均39.72岁。
1.2受伤原因:从高处坠落6例,车祸受伤7例,重物砸伤12例。
1.3受伤部位:椎体骨折中,颈椎骨折6例,胸椎骨折10例,腰椎骨折9例。其中完全性截瘫4例,不完全性截瘫21例。
2方法
对截瘫患者的自我管理进行干预。为患者提供信息,教会病人监测身体状态,管理行为的变化以及情感的反应。截瘫病人的管理需要病人的主动参与,其最终目的是使病人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2.1截瘫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措施
2.1.1促进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2.1.1.1提高功能锻炼的行为: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康复训练技术,康复治疗方案应在患者参加下制定,并且在治疗医师的指导下由患者主动来完成的。在康复过程中与患者交流、讨论与教育,向患者提供医学康复知识与信息,帮助患者了解康复治疗方案,使患者积极主动实施康复训练,达到康复目标。
2.1.1.2提高认知行为能力:对症状进行有效管理,截瘫患者不是一个被动接受者,而是一个积极参与者,不仅能主动提出存在的问题,也能与医生护士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亦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让患者及家属掌握截瘫康复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对症状的监测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让病人学会怎样制定目标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其完成某项活动的自信心。通过行为改善和情绪控制,进行自我效能训练,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行为和健康结果,最终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防止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2.1.1.3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应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采取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应详细了解患者家庭情况、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情况等,制定教育计划及内容。根据其文化程度分别以书面、语言和示范等方法进行教育。如合并症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①压疮的预防与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的机制、压疮的好发部位及预防压疮的护理知识,使患者了解预防压疮的重要性,主动配合翻身、更换。指导家属掌握翻身的要求、方法和棉垫分置减压的方法。无感觉部位禁用冷、热等措施,防止冻伤和烫伤[2]。
②泌尿系感染的预防与健康教育截瘫患者脊髓损伤出现暂时性或长期性的排尿障碍,尿潴留需要留置导尿。因插导尿管、尿液反流、引流不畅或膀胱中有残余尿等原因,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所以,集尿袋不要高过膀胱的位置。受伤2周内,保持尿管持续开放,以使膀胱内不积存尿液,减少膀胱壁受损伤的机会。2周后,改为间歇性开放[3]。指导患者及家属参与制定开放导尿管的时间表,3~4h1次,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冲洗膀胱2次。要鼓励患者多饮水。用按压法训练反射性排尿。指导家属参与留置导尿管的管理及排尿功能的训练。
③肺部感染的预防与健康教育患者因咳嗽无力、排痰困难、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而引起肺内感染。要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指导其禁烟。翻身时,叩击背部,有助痰液排出。教会家属叩击背部的方法和要求,以减少肺内并发症。
④肌肉萎缩的预防与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家属每日对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按摩,鼓励患者主动活动上肢和做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工作,以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1.1.4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学会与掌握如何在残疾的状态下生活、学习有关截瘫的基本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如何在自己现实的家庭和社区的条件下进行康复训练。首先学会在家中自行监测病情变化,熟悉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学会截瘫的自我管理方法。以利于病人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制定行动计划去解决它。更有利于患者长期保持独立生活能力和回归社会。
2.1.1.5帮助病人积极应对压力:截瘫患者的康复过程是较长且辛苦的,因而 在康复进程中我们要充满爱心地去关心和鼓励患者,为他们在康复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苦恼要耐心讲解、鼓励,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积极主动配合开展的各种康复训练,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3结果
由于我们采取对截瘫患者自我管理进行干预,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长期跟踪及管理,教育,培训,改善了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90%以上病人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除四肢瘫痪者外,22.5%能拄拐行走,20%可自坐、翻身,完成床与轮椅的转换,45%建立了自主膀胱,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也减轻了家庭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4讨论
截瘫病人病程长、恢复慢,康复出院后仍处于生活受限状态。因此我们在出院前教会患者及其家属一些康复训练的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预防,训练患者及其家属继续完成康复训练计划,出院后与其保持联系,随时督促病人继续坚持功能训练以及进一步康复等自我管理的方法。为脊髓的恢复提供了条件,成为截瘫病人康复的关键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以代偿丧失的部分功能,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勇气。而为了巩固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进行长期的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就成了截瘫患者康复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最难开展的一项工作,是一项新课题。我院对截瘫患者自我管理进行干预。为患者提供信息,教会病人监测身体状态,管理行为的变化以及情感的反应。自我管理是截瘫病人的康复、病人今后回归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取得成功的关键, 研究截瘫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的水平,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永禧,王宁华,周谋望.康复护理学,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91
[2]贾春风,娄和秀,陈秋光.脊柱骨折合并截瘫病人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5,26(1):59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康复训练;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高达81%[1,2]。有研究显示, 吞咽困难可能是危及脑卒中患者生命的最主要因素[3]。吞咽困难可增加患者发生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的风险, 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4], 增加医疗负担。据国外报道, 同等条件下, 发生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要比未发生者多花费4 510美元[5]。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可以极大地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6,7,8], 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对吞咽困难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目前相关研究存在训练方式单一、样本量小等问题, 且尚无对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开展现状的研究。因此, 笔者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 了解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实施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从而为制定科学规范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方案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7年10—12月, 采用目的抽样法, 选取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神经内科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 最大程度获取相关信息。医生纳入标准: (1)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15年, 副高及以上职称; (2) 语言表达清晰; (3) 知情同意, 自愿参加本研究。护士纳入标准: (1)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5年; (2) 语言表达清晰; (3) 知情同意, 自愿参加本研究。康复治疗师纳入标准: (1) 从事神经内科康复治疗工作≥10年, 取得康复治疗师资格; (2) 语言表达清晰; (3) 知情同意, 自愿参加本研究。患者纳入标准: (1) 有脑卒中吞咽困难症状, 无其他器官功能障碍; (2) 意识清楚, 能够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3) 知情同意, 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 (1) 既往有精神病史或合并其他器官功能障碍; (2) 大脑自主支配受限, 语言表达障碍。样本量以资料信息“饱和”为止。本研究共访谈24人, 其中医生2人, 护士8人, 康复治疗师1人, 患者13人, 具体信息见表1、2。
1.2、 研究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 以深入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现象学研究方法是通过对某一特定现象的各种分析, 提炼重要因素, 分析各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9]。
1.2.1、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3名在读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担任访谈人员, 根据研究目的与课题组讨论后拟定访谈提纲, 按照访谈提纲收集资料。医护人员访谈提纲: (1) 您所在科室目前是否对患者实施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实施的依据是什么? (2) 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开展情况怎么样? (3) 您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有什么改进建议吗? (4) 如果有一套系统且有循证依据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方案, 您接受吗?为什么?患者访谈提纲: (1) 您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了解吗? (2) 您住院期间做过哪些有关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吗?您会坚持下去吗? (3) 您对目前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有什么建议吗? (4) 您所期待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是什么样子的?在交谈过程中研究者运用引导法, 确保受访者能深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及体验等。
访谈前, 研究人员与访谈对象取得联系, 确定访谈时间与地点, 一般为访谈对象所在科室或住院科室的会议室、休息室。访谈人员两人一组, 根据访谈提纲与其进行深入访谈。访谈开始前研究人员进行自我介绍, 向访谈对象详细解释研究的目的、方法, 受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征得其同意后开始录音并记录, 访谈时间为40~60 min。访谈中认真聆听, 结合情境对部分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确定访谈资料无新信息出现, 即达到资料饱和时结束访谈。访谈结束后, 与访谈对象确认资料的真实性,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1.2.2、 资料分析方法
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10,11], 提炼主题。具体步骤: (1) 仔细阅读所有记录; (2) 选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 (3) 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 (4) 将编码后的观点汇总; (5) 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 (6) 辨别相似观点; (7) 对存在疑问的地方, 向访谈对象求证。
1.2.3、 质量控制
研究者访谈前接受系统的访谈技巧及质性研究培训, 邀请有质性研究背景的专家进行指导。访谈没有无关人员在场 (除第一次预访谈外) ;将访谈时间控制在40~60 min内, 避免访谈对象出现疲惫感;适当延长观察时间, 访谈结束前后与访谈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接触;3名研究者同时进行资料分析;撰写反思日志。
2、 结果
将访谈资料进行反复比较、归纳、提炼后, 得出与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相关的3个主题: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认知、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现状、对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期望。
2.1、 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认知
医务人员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认识不充分, 掌握的康复训练方法有限且临床运用较少, 这些方法大多是临床经验的积累, 缺乏理论依据。患者通过医务人员了解到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方法及知识更加匮乏。医2:“作为医生来讲, 也只是教给患者一些鼓腮、咳嗽的方法, 目前医院所能做的其他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还比较少。”护4:“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还比较少, 现在做的最多的是功能仪器的治疗, 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也只是一些空吞咽、鼓腮之类的动作, 目的是锻炼肌肉, 因为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所以也没有想太多。”患2:“关于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我不是很清楚, 现在只是用仪器治疗, 没有进行其他训练, 我们从农村来, 没文化, 什么也不懂。”患5:“我是因为出现吞咽困难来住院的, 做了两次仪器治疗, 感觉好像好点了, 但是没有其他康复治疗了, 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也不是很清楚, 并且一旦出院回家, 就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做训练了。”
2.2 、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现状
2.2.1 、患者及其家属缺乏相关知识
受文化水平、年龄等因素影响, 患者及其家属不能很好地理解医务人员教授的康复护理知识。医1:“住院患者多为老人, 他们听力下降, 而且许多人来自农村, 当我们教给他们一些知识时, 他们往往不能理解。”护2:“康复护理工作的开展相对于其他护理工作而言, 有一些困难。比如, 有的患者文化水平较低, 对我们说的内容不理解。”
2.2.2、 患者依从性差
繁忙的护理工作使护理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督导患者康复训练, 患者依从性较差。护7:“护士每天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 因此用在健康教育上的时间很有限, 如果患者不配合的话, 我们是没有太多时间去引导和教育他们的。”康1:“我从事的是康复治疗师的工作, 目前我们科室主要还是依靠仪器治疗, 几乎每天都有十几个吞咽困难患者做仪器治疗, 工作量很大。比如, 今天上午的这位患者就不是很配合, 给我的工作造成很多麻烦”。患9:“我老是坚持不下来, 康复训练内容也没有完全学会, 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退缩, 不想学了。”
2.2.3 、专业人才缺乏
对于脑卒中吞咽困难, 不仅要利用仪器治疗, 还要利用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方法与技巧, 但目前缺乏这种专门人才。康1:“科室缺乏专门的吞咽困难康复治疗师, 而护士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目前护士仅仅只是掌握了仪器的使用方法。”护3:“对于吞咽困难康复训练, 我们也只是简单的了解, 知道一些训练动作, 但是了解的并不全面, 并且对于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相关的知识还未掌握, 希望能够培养一些专门负责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人员。”
2.3、 对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期望
对于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应研发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康复训练操, 以方便患者在家中或医院辅助治疗。护6:“医护人员期待有一套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指导, 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护5:“目前的治疗方法还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患8:“希望能够有一个完整的康复手法视频, 我可以照着学, 时间不要太长, 十几分钟吧。”患11:“希望有一个康复训练视频, 这样自己在家里也能练习。”
3 、讨论
3.1、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认识
脑卒中吞咽困难主要影响患者咀嚼和口腔移动食物的能力, 导致吞咽反射延迟。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是通过各种练习和操作来改善吞咽功能的一种补救策略, 包括舌强化训练、发音训练、呼吸咳嗽训练和强力吞咽等吞咽相关肌肉训练[12,13,14]。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治疗手段, 其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 且越来越受研究者青睐。本研究显示, 医务人员与患者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认识不深入, 仅知道一些简单的训练方法, 且训练方法不规范, 这可能与医院没有重视教育宣传有关。应加强宣传教育, 使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其正确理解, 主动地、有目标地进行吞咽困难康复训练。
3.2 、制定科学规范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方案
3.2.1、 以疗效为导向, 提高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规范性
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是根据神经可塑性原理, 通过吞咽相关肌肉的运动, 促进多种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改善侧支循环, 改善吞咽肌肉的协调性, 防止相关肌群萎缩, 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 从而恢复吞咽功能[15]。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应促进每一块相关肌肉运动, 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研究显示, 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应该包括口、舌、唇、下颌、颜面肌肌力强化训练, 发音训练, 空吞咽训练, 呼吸咳嗽训练, 屏气发声训练等相关训练[16,17]。本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内容单调, 方法不规范, 因此, 应完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内容, 规范动作要领, 促使理论向实践转化,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3.2.2、 以循证为基础, 提高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科学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医院为患者提供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时并不注重是否具有循证基础及理论依据, 护理服务具有一定随意性。在已发表的研究中, 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内容各有不同。因此, 建议以循证医学为基础, 根据患者需求, 制定科学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方案, 以保证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治疗效果。
3.2.3、 以患者为中心, 推进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人性化
由于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往往伴随其他生理功能障碍, 如神志淡漠、反应迟钝、认知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 因此应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 结合患者需求与期望, 制定个性化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方案。训练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产生疲劳感及逆反心理。训练尽量选择9:00-11:00, 16:00-17:00, 19:00-21:00几个时间段, 因为, 患者在这些时间段内处于最佳身心状态, 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18]。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训练, 首先是面部相关肌肉训练, 之后是舌部训练、下颌运动训练, 最后是咽部训练, 以便患者记忆, 提高治疗依从性, 保证治疗效果。
3.3、 加强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管理
3.3.1、 确定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模式
研究发现, 临床护士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内容、形式及理论基础不熟悉, 只是对患者进行口头指导, 临床训练较少且不规范。因此, 应确定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模式, 成立管理小组, 安排相关课程, 建立培训监督体系, 设置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培训考评机制和反馈机制, 建立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微信交流平台, 培养康复专科人才。
3.3.2、 设立吞咽困难康复护理岗位, 组建多学科服务团队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是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临床护理工作会占用责任护士较多精力, 若再进行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会使其精力不足, 从而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因此, 建议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同时, 设立吞咽困难康复护理岗位, 培养健康管理师, 专职负责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此外, 多学科团队在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管理中起重要作用, 不仅有利于减轻护理人力资源紧张的压力, 还可以满足患者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多学科团队可以有效利用和组合医疗资源, 在技术、治疗方法、治疗理念上达成共识, 提高治疗效果[19]。因此, 建议设置吞咽困难康复护理岗位时注意服务团队的多学科性, 要求医生、康复治疗师、语言治疗师、营养师等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
3.3.3、 加强健康教育
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相关知识是落实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表明, 患者及其家属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相关知识知之甚少, 且多为老年人, 文化水平不高, 理解能力较差。因此, 医院不仅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 还要根据患者特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以患者为中心, 运用直白的语言宣教, 检查其掌握程度, 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为康复训练的落实奠定基础。
3.4、 加强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人才培养
《“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指出, 加强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逐步建立康复治疗师规范化管理制度, 开展在岗康复医师、治疗师和护士培训工作。韦艳燕[20]在综述国内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现状的基础上指出, 这种技能性训练需要优秀且专业水平较高的主导者进行引导。主导者应接受过培训, 亲自参与吞咽困难康复训练, 掌握并正确运用训练方法和技巧, 具备吞咽困难患者护理能力。医院应重视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人才培养, 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使其向专科化方向发展, 培养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人才, 扩大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护理人员覆盖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虽已广泛开展, 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医务人员对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认识不充分, 患者缺乏相关知识, 依从性差, 医患双方均期望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康复训练方案。因此, 医院应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患者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认知度, 制定科学、规范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方案, 加强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管理, 培养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专科型人才, 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Hamdy S.Role of Neurostimulation and Neuroplasticity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Dysphagia After Stroke[J].Perspectives on Swallowing&Swallowing Disorders, 2010, 19 (1) :3-9.
[2]Meng N H, Wang T G, Lien I N.Dysphagia in patients with brainstem stroke:incidence and outcome[J].Am J Phys Med Rehabil, 2000, 79 (2) :170-175.
[3]Rogus Pulia N, Robbins J.Approaches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dysphagia in acute poststroke patients[J].Seminars in Speech&Language, 2013, 34 (3) :154-169.
[4]Holas M A, Depippo K L, Reding M J.Aspiration and relative risk of medical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stroke[J].Archives of Neurology, 1994, 51 (10) :1051-1053.
[5]Bonilha H S, Simpson A N, Ellis C, et al.The One-Year Attributable Cost of Post-stroke Dysphagia[J].Dysphagia, 2014, 29 (5) :545.
[6]Kang J H, Park R Y, Lee S J, et al.The Effect of Bedside Exercise Program on Stroke Patients with Dysphagia[J].Annals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2012, 36 (4) :512.
[7]尹伟华.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 2009, 24 (1) :36.
[8]范伟娣.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1) :131-133.
[9]李芳, 周云仙.我国现象学研究的护理文献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 (6) :765-768.
[10]王斌, 熊晓美.质性研究的方法及其在护理专业的应用与展望[J].护理学报, 2008, 15 (3) :25-27.
[11]刘明.护理质性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2] Kim H D, Choi J B, Yoo S J, et al.Tongue to palate resistance training improves tongue strength and oropharyngeal swallowing function in subacute stroke survivors with dysphagia[J]. 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 2016 (1) :53-60.
[13]Park J S, Hwang N K, Oh D H, et al.Effect of head lift exercise on kinematic motion of the hyolaryngeal complex and aspiration in patients with dysphagic stroke[J].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 2017 (44) :127-129.
[14]Clark H M, Shelton N.Training effects of the effortful swallow under three exercise conditions[J].Dysphagia, 2014, 29 (5) :553-563.
[15]杨颐, 王雪飞, 王麟鹏.神经可塑性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J].中国医刊, 2016, 51 (6) :15-19.
[16]戴兴珍, 吴桂梅, 陶连珊.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在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 (8) :725-726.
[17]刘诗丹, 陈启波, 李荣祝, 等.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3, 28 (6) :569-573.
[18]高丽, 刘均娥, 崔允文, 等.时间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 (1) :36-37.
【关键词】 老年患者;骨折;护理要点;康复训练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504-02
老年群体因骨质疏松已经成为骨折易发群体,且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老年骨折愈合速度较慢,这样老年群体一旦发生骨折不仅会影响其活动,严重的甚至要长期卧床,影响其机体功能,此外,在康复过程中老年患者还会面临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基于此种现状,老年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护理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一环。我院选取52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就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康复与功能康复及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52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23例,女性29例,年龄为62-89岁,平均年龄为(76.8±9.4)岁。52例骨折患者按骨折类型分为经颈型骨折18例,头颈型骨折患者15例,头下型骨折患者12例,基底型骨折患者7例。52例老年骨折患者有合并糖尿病患者16例,合并高血压患者2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例。
1.2 治疗方法 52例老年骨折患者中有9例采取保守治疗法,有28例进行螺纹钉及多根螺钉加入固定治疗,另有15例患者行股骨头与全髋置换术进行治疗。52例患者住院时长为23d-46d,骨折术后均实施精心的护理与康复训练,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
1.3 康复训练内容 ①术前康复环节:术前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该类型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术前康复训练能够切实提高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还影响到患者术后的功能康复情况。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康复训练包括日训练过程中每次训练患肢股四头肌各舒张与收缩30单元左右,且每天保证进行肌肉训练3-4次,且每次康复训练时长为30min左右;日训练还要进行患肢踝关节的背伸与跖屈锻炼,该项锻炼中要保证患者持续最大耐力[1]。这两种康复训练方式要按照医护人员叮嘱,在无疼痛的情况下进行,且训练的强度、时间、速度等根据患者情况调整[2]。②术后康复训练环节:该环节的康复训练一般在术后患者引流管拔出后进行,其康复训练方法仍采用术前康复训练方式,但是训练强度与训练量要在术后康复训练中逐步加大加强,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并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行调整,切不可操之过急,引起副作用。术后康复训练环节还包括参照患者的手术方法,于术后7天左右时添加运用下肢功能康复器进行康复训练。在应用康复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要将患者的患肢置于仪器上,保证位置准确,康复训练之初从康复器一档开始每天3次康复训练,每次持续2小时左右,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二到四档的训练,每次康复训练要保证患者无痛苦。此外,患者的患肢训练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抬肢练习,该训练能够保证患者的协同训练,增强患者全身的功能锻炼,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③出院后康复环节:老年骨折患者康复时间较长,出院后患者为保证肢体功能无障碍化仍要继续康复锻炼,出院前医护人员对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方法与安全护理措施,并在患者出院一段时间后对患者进行康复回访。
2 护理要点
2.1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可以通过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关注老年患者生理需求两方面[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面,医护人员应该注重对待患者的态度,对待反应较慢的患者要注重放慢语速,保持耐心;老年患者常伴有心理重负,医护人员要常关怀患者,并在治疗的每一环节都保证患者的知情权,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要注重与患者进行情感沟通,了解患者的焦虑原因,并予以适当的心理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医护人员还要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并针对不同的患者予以个性化的关注与护理。对患者的生理关注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推进康复训练工作的进展。此外,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还要针对患者的接受能力、心理状况、疼痛敏感性及合并疾病病情等予以关怀。
2.2 专科护理 专科护理工作主要包括牵引护理、术后引流、感染预防等护理环节。其中牵引护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皮牵引与骨牵引两方面护理,牵引护理应该进行位置控制,如患者牵引时肢体一般呈内旋位,肢体外展的角度要控制在20-30度,还要注意避免患者牵引绳的断裂与滑脱[4]。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要保证负压、堵塞情况及引流液的颜色记录等护理环节。感染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骨牵引针眼感染的预防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要保证针眼的清洁、干燥。
2.3 并发症护理 老年骨折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有压疮、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及深静脉栓塞等[5],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或按摩,并保证患者肌肤干爽;还要帮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并做好清洁;并进行静脉输液,或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
2.4 功能锻炼 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还要进行骨折部位的功能恢复护理,该环节护理要叮嘱患者坚持康复训练,医护人员还要予以科学化的指导,以保证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
[1] 钟振美.3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0,13(1):118-120.
[2] 孙玲.中老年骨折护理的研究与总结[J].中外医疗,2011,30(25):127-128.
[3] 赵秀芝.老年骨折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0):128-129.
[关键词]康复护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5)22-87-03
回顾以往临床上关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报道和研究后,我们总结发现:早期临床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可以显著改善促进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实际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相关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总结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计1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本研究获得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全部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110例研究对象中,男60例,女50例,平均年龄为(69.54±5.43)岁。对110例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后(观察组55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患者中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69.44±5.48)岁;对照组55例患者中男31例,女24例,平均年龄(69.58±5.36)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1.2.1对照组 本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基本措施和方法,主要包括:住院前的病房环境介绍、集中的健康知识宣讲、定期通风、遵医嘱给予用药护理、给予患者简单的常规的康复训练指导(不分阶段,仅给予基础指导)。
1.2.2观察组 本组患者在给予基本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以下临床康复护理措施:(1)健康宣教:针对患者存在的共性问题积极总结,并集中向患者进行系统的解释,进一步强调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同时制定详细的制定系统的康复训练整体计划和针对患者个体差异特点的个人康复训练计划;(2)康复训练的内容设计:康复训练整体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入院后的所实施的心理干预措施、患者患肢等长收缩练习以及患肢股四头肌肌力训练、髋关节屈曲练习、练习、行走训练以及注意事项、观察项目、预期目标等。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手术后1~7d),患者每日实施踝泵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20min,每日实施训练3次;患者每日实施股四头肌和臀肌的等长收缩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15min,每日实施训练3次;第二阶段(手术后8~56d),患者在控制好疼痛与水肿的情况下进行仰卧位和坐位的主动辅助屈髋练习、伸髋练习,每次训练时间为30min,每日实施训练3次;第二阶段(手术后57~100d),给予患者进一步的髋关节伸展练习、抗阻力屈髋和伸髋练习,髋关节外展练习,前上台阶练习等,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增加训练的时间和强度。(3)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针对患者要指导其注意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适宜程度,要按照康复训练计划进行锻炼,记录并评价训练的具体实施情况,同时可根据评价结果对康复训练过程进行适当调节。
1.3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前后的Harris功能评分情况以及通过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来测评临床护理满意度。
评价标准:(1)Harris功能评分包含以下四个项目疼痛程度得分(46分)生活能力得分(12分)行走能力得分(37分)关节活动度得分(5分),总计100分,得分越高关节功能越好;(2)依从性的标准:完全依从:能够主动按照医护人员指导保质保量地完成;部分依从:只有在医护人员督促时进行锻炼;不依从:拒绝按照医护人员指导进行康复锻炼。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以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Harris功能评分情况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分、生活能力得分、行走能力得分和关节活动度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分、生活能力得分、行走能力得分和关节活动度得分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各项Harris功能评分结果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满意度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55例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34例,满意患者20例,不满意患者1例,满意度为98.18%;对照组55例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22例,满意患者25例,不满意患者8例,满意度为85.45%。临床满意度组问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9296,P=0.0149)。见表2。
2.3两组康复训练计划依从情况比较结果
临床康复训练计划依从度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康复训练计划依从度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3684,P=0.0000)。见表3。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年人群的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了逐年缓慢升高的趋势。目前在临床治疗老年骨颈骨折的实践过程中,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实践效果。但是,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相关肢体功能恢复需要依靠系统的康复护理措施来给予保障和支撑。
从以往的相关临床同类报道和统计数据上分析:与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相比较,针对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对于改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我院针对患者所提出的康复护理措施对于提升患者对康复训练计划依从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正是凭借以上的众多优点,我院在针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措施以来,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广大医生、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广泛认可。
有研究和病例报道证实: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对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起到显著的促进租用,能够给患者髋关节稳定性的提升带来一定的帮助,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假体的松动发生率,显著的提升髋关节功能康复的质量。在康复护理措施的指导下,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在规律功能锻炼的保障下,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速率,降低和减轻患者的水肿状况,增强关节周围肌群的肌力,确保患者尽早实现生活自理。此外,也有报道显示:采用有针对性的临床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的提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住院满意度。
骨科治疗往往只能为功能恢复创造必要条件还需要康复治疗特别是功能锻炼才能实现功能的最大恢复[1]。7年5月~8年1月我科住院骨折病人676例其中上肢196例下肢8例脊柱197例年龄6~9岁平均5岁。
实施方法:①患者入院后护士告知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康复训练计划的目的及内容以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②护士先评估患者的认知和需求状况。将收集到的主要资料与患者、家属及经管医生核实后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讨论依据患者的健康状况、自理能力、个性、习惯、文化背景、家庭及社会支持等状况评估患者的需求确定其现有和潜在的康复训练问题、护理目标和措施。③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阶段各康复项目先由医生查房时在床边亲手为患者指导并讲解目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和家属充分发言接受指导、提出建议、针对不同个体对每一个问题找到最适合的患者和家属易于接受的护理措施共同确定经管护士经常为患者示范并检查执行情况定期与患者及家属共同讨论进行效果评价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对未执行的项目详细询问原因针对原因做出处理。④根据患者所处疾病的不同阶段不段修订、充实调整护理计划内容如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及床上训练大小便的方法;术后分阶段向患者示范、讲解康复训练的程序并不断评价效果;出院时讲解注意事项及仍需康复训练的内容。
评价标准及方法:①康复训练掌握的情况:将康复训练内容接受情况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优:患者能复述85%以上的康复训练内容能完整回示所教授的方法;良:患者能够复述5%~8%的内容不能完整回示所教授的方法;差:患者能够复述内容不足5%不能回示所教授的方法。②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关节脱位、感染、栓塞、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便秘等。③患者满意度:以我院办公室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共项内容采取百分制>95分为满意9~95分较为满意
结 果
患者康复训练内容知晓率:共676例其中优558例85%良11例165%差6例8%。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见表。
住院天数:平均住院天数18天据统计较过去减少1天。
讨 论
中图分类号:R473.74;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5―0992―0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是一项新的神经显微外科技术。其原理:选择性切断脊神经后根部分纤维,阻断引起痉挛r-环路,从而达到降低异常增高的肌张力和解除痉挛。我科自1995年11月至2005年用此法治疗21例脑瘫患儿。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大12岁,最小4岁。术前诊断均为痉挛性脑瘫,其中15例患儿能站立,人扶行走,6例患儿术前不能坐、站及爬行。经手术及康复训练,15例患儿治疗效果满意,能自行行走,6例患儿能坐稳。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配合医生给患儿做一些必需的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心、肺功能检查、智商测定、配血、备皮等。
2.1.2 手术前2~3d,要训练患儿在床上大小便,因为手术后要卧床3周。手术当天早晨须清洁灌肠1次,以延迟术后首次大便的时间。
2.1.3 术前康复训练,通过术前进行6套自理动作:左右翻身、直腿抬高、仰卧抬臀、俯卧挺腿、俯卧挺头、下蹲站立的训练,有助于患儿与家长强化康复训练意识,进入康复训练状态。也有助于患儿的一般情况及心肺功能,同时还有利于针对性地制订手术方案和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2.2 术后护理
2.2.1 观察患儿呼吸情况 由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气管可能受到损伤,易发生喉头水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引起患儿呼吸困难或窒息。要严密观察患儿呼吸情况,患儿如果面色青紫、气促、烦躁不安,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2.2.2 保持负压引流的通畅 密切观察伤口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的变化。如引流液颜色变淡,说明有脑脊液渗漏,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2.2.3 定时翻身 术后患儿去枕平卧6h,可行第1次翻身,以后翻身1次/2h。以防压疮。翻身时要轴向翻身,切不可扭曲腰部。侧卧时。可用软枕垫于背部。
2.2.4 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术后数小时内。患儿的体温将会升高,持续3~5d。如果体温未超过39℃,一般属正常范围,如果超过39℃,应及时给予处理。
2.2.5 注意观察患儿下肢感觉和活动情况 由于手术中有误伤其他神经的可能,应注意观察患儿下肢活动情况。如果患儿双下肢不能活动,特别是足趾不能自主活动,提示有误伤神经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术后出现肢体伴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感,只要不是感觉丧失,这种麻木感是术后的正常过程,年龄大的患儿较多见,随着时间椎移,会逐渐消失。本组6例10~12岁患儿曾出现麻木感,以致家属有意见。经耐心解释,密切观察,3例2周、3例3周后恢复正常。
2.3 术后康复训练
一般康复训练,分为术后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各个阶段因患儿的体质、体能和恢复程度不一而训练内容不见相同。护士要通过语言交流,鼓励家长、患儿树立坚定信念,持之以恒才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2.3.1 康复训练早期(术后3周内)。因为伤口软组织的愈合过程一般需要3周左右才能完成。在这段时间,患者需卧床。因此只能在床上做有关运动,以免负重而影响腰背部软组织的愈合。
①术后3d内,除定时翻身外,不宜进行较大动作的训练,可适当按摩双下肢。
②术后4~7d,患儿疼痛相对减轻,可由家长帮助活动患儿的髋、膝、踝关节。由于此时肌张力下降,痉挛已解除。家长在帮助活动各关节时应尽量恢复其功能位置。
⑧术后8~14d,伤口已拆线,疼痛也基本缓解。患儿进入术后恢复阶段。此期训练内容和强度包括:仰卧抬腿、曲腿、分腿、合腿、蹬腿、抱腿、侧卧抬腿、挺腿、仰卧抬臀、床上翻滚等动作,其中仰卧合腿内收是肌痉挛解除后锻炼肌力的主要方法。上述动作应每一动作逐一训练,重复数次由少到多,10~50次/d不等。
④术后15~20d,除重复第2周的动作外。还可以练习爬行,膝关节支撑体重,但仍不宜起床坐立。
2.3.2 康复训练中期(术后3~6周),患儿身体逐渐恢复,伤口愈合,可逐步加强训练。
①术后21~28d,患儿除继续重复2~3周的分解动作外,增加坐立、单腿跪立、坐位时伸腿3个动作,关键是练习膝关节伸直。
②术后28d至1个半月,可循环重复练习分解动作坐直跪行走。可下床活动及扶物练习上下楼梯。
2.3.3 远期训练(术后1个半月以后),此时可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针对下肢肌肉力量进行训练,还要家长掌握训练方法。
3 讨论
资料与方法
2009~2010年收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7例,排除并存内科严重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立体”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56~84岁;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57~81岁。两组手术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其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疾病、麻醉及手术方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两组均由责任护士做康复训练指导,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如何预防并发症,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和注意事项[2]。其中,两组中护士所花费的精力与时间基本相同。观察组由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共同制订和实施康复训练计划,4方各司其职;对照组则由护士独自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医生、患者和家属不参与。
观察组实施方法:⑴评估阶段:首先,患者入院后,由护士负责告知患者和家属是否自愿参加观察组训练,以取得配合;其次,由护士先评估患者的认知和需求情况,并将收集到的资料与患者、医生进行核实[3];最后,由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共同讨论,详细评估患者的需求,确定其现有和潜在的康复训练问题、护理目标和措施[4]。⑵计划阶段:首先,把上述评估内容制订成立体康复卡,包括4部分:①患者基本情况表;②健康指导参与人员基本情况表;③健康指导综合意见表;④患者反馈意见表。其次,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随着患者康复情况的变化,相应调整康复训练内容,并由护士做好记录。⑶实施阶段:①由医生向患者及家属做示范讲解,医生查房时为患者进行康复指导,讲解训练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并让患者和家属讨论发言,由护士记录在立体康复卡上。②由护士向患者做康复示范,介绍手术的相关知识、锻炼程序,并评价效果。③由患者和家属具体实施康复训练计划,及时向护士和医生做出反馈,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
观察组评价标准及方法:⑴根据患者对康复训练内容知晓率进行评价:根据患者对康复训练内容的掌握情况,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①优:患者能复述85%以上的康复训练内容,能完整回示所教授的方法;②良:患者能复述50%~85%的康复训练内容,不能完整回示所教授的方法;③差:患者能复述不足50%的康复训练内容,不能回示所教授的方法。⑵根据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该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髋关节脱位、栓塞、关节僵硬、便秘等[5],分为有和无两方面。⑶根据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根据行风办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共13项内容,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
结果
数据处理,主要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进行X2检验。
两组康复训练内容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比较,见表1~3。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总例数有无对照组232(8.7)1(91.3)观察组24024(100.0)注:两组比较,P<0.05。
讨论
从实验可以看出4点:①观察组平均住院日14.10天,而对照组平均住院日16.95天,这表明对住院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立体”健康教育,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②观察组对康复训练内容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由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康复训练,有力地调动了患者康复积极因素;③观察组无1例并发症,说明立体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坚持完成康复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④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立体健康教育模式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的人性关怀,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立体”健康教育模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是十分有效的。它实现了医患互动,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率,减少了并发症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俊.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7,22(4):53.
2章秀峰.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2,1:68.
3李秀英,王德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2,8(6):428.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患肢; 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for functional recovery of limbs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SUN Jingyi, ZHOU Xin, ZHU Xiaohua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Liaoning Hospital of Oncology, Liaoning 11004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To explore on the rehabilitation methods for functional recovery of limbs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proper psychological car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Among 28 investigated patients, 16 have got complete recovery, 10 have sufficient improvement on symptoms without influence on the normal life, and 2 have got some improvement but still had influence on their life. Conclusion: The limb dysfunction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can be improved or recovered through proper car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and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limb; dysfunction;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外科手术方法和观念的日益成熟,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越来越少,但仍有极少数的患者因各种原因产生了患肢功能障碍,有的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教授健康观念,掌握自理能力”这一理念,已得到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的重视[1]。为了使这部分患者通过康复训练减轻或消除症状,我科从2006年8月至今对28例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8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6~68(平均47.3±7.5)岁,23例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5例为保乳手术患者,保乳术后患者均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经过康复训练16例患者完全康复;功能改善能够正常生活患者10例;功能障碍程度缓解,但仍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2例。
1.2 临床表现
症状: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患肢功能障碍,其中合并患肢肿胀的患者15例,合并活动后疼痛的患者7例,术后切口未完全愈合患者2例。
2 护理
2.1 评 估
首先制订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障碍患者评估表,评估表包括功能障碍程度、生活自理能力、舒适程度、心理状态等几方面内容。
2.2 计 划根据评估的结果,责任护士制订出初步的康复计划,康复计划要求涵盖以上各方面的评估内容。康复计划再由护理查房的形式由护理小组讨论,论证其可行性,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责任护士将护理小组的意见进行整理后与患者商讨护理计划,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3 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本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其中轻度焦虑14人,中度焦虑10人,重度焦虑4人。责任护士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让患者正视自身状况,耐心讲解同类患者恢复好的例子,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同时请专业的心理疏导人员对心理问题相对严重的患者予以心理辅导,减轻其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应对能力。
2.4 实施康复训练计划
2.4.1 精神准备 开始时将康复训练计划制成阶段性的小目标,使其易于达到,增强患者继续实行康复训练的信心。同时将制订好的计划和目标告知患者,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2.4.2 训练工具的准备 训练工具除科室准备的专业性康复训练器具外,还让患者准备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和器具,患者自己准备的训练工具很简单,可以是一把梳子,也可以是一件需要扣扣子的开衫,甚至可以是一面墙,这些辅助的训练物品和工具可以将康复训练维持日常化,尤其是在患者离院期间可以继续完成康复计划。
2.4.3 尽量利用患肢进行自我生活护理 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患肢进行恰当的自我生活护理,患肢无法完成日常生活的患者,护士根据患者的需要和能力给予适当的帮助,鼓励患者利用患肢现存的功能达到生活部分自理,如进食、穿衣、洗漱、如厕等,让患者主动进行康复锻炼,并及时点评患者的进步,给予支持和鼓励。告诉患者要尽快适应今后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人的负担,尽快回归社会。
2.4.4 坚持功能锻炼 扶墙抬高患肢的运动可以使患肢及患侧肩关节活动范围加大至恢复正常。为了进一步使患肢动作协调、自然、轻松,还可进行以下几项功能锻炼:患侧上肢旋转运动(先将患侧上肢自然下垂,五指伸直并拢,自身体前方逐渐抬高至最高点,再从身体外侧逐渐恢复原位,注意患肢尽量伸直,动作连贯,亦可反方向练习);患肢后伸运动,注意抬头挺胸;此外患者还可制订患肢的负重锻炼(但应注意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以增强患肢的力量,恢复患肢功能。
2.4.5 加强健康指导 责任护士必须经常、反复地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的信息,给予患者情感和信息支持,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给予安慰和劝说,打消患者恐惧、悲观、 消极的情绪反应,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康复过程,要求患者积极配合,帮助她们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掌握自我功能锻炼的技巧及阶段性的目标。
2.4.6 目标评估 根据康复训练计划的阶段性目标,对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予以评估,对达标的患者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对不能达标的患者分析原因,修正康复训练计划。
2.4.7 出院指导 每位接受康复训练指导的患者均设立康复档案,出院前责任护士会详细向患者说明出院后的康复计划,并建立患者联系卡,预订返院评估的时间,使患者在离院期间仍能坚持康复训练,并使阶段性的成果在返院时得到确认。这样有利于康复训练按计划实施,达到最终的目标,防止半途而废。
3 讨论
3.1 消除患者的恐惧、悲观、焦虑情绪有助于康复计划的实施患者的不良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导致患者不信任责任护士,对责任护士制订的康复计划不能按质按量完成。因此通过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保证康复计划的顺利实施。
3.2 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至关重要多数患者和家属习惯被动地接受护理,这样会使康复训练计划不能连续有效地进行。护士的责任是帮助患者实施康复计划,而不是代替患者实施该项计划。护士的主要角色是作为患者有效实行该项康复计划的推动者和支持者,使患者从病痛中恢复,并维持和重建健康与幸福生活[2]。患者和家属才是此项任务的实施者。
3.3 出院指导及复诊是保证阶段性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
住院期间患肢功能恢复不理想的患者出院后需要继续实施康复计划,对于有些患者来说康复计划甚至可能会持续几年,因此复诊可以保证康复计划在责任护士督导下完成,防止中途停止。
3.4 责任护士阶段性的评估是保证预后的关键责任护士进行阶段性的评估,一方面可以决定锻炼的目标是否达到,另一方面可以评估计划是否可行,效果是否满意,接下来要采取何种康复措施。
参考文献
1 马延爱,朱春燕,刘璐璐,等. 自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杂志,2009,26(12A):9.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问题;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上述126例脑卒中患者中,其中脑梗死88例,高血压脑出血38例。上述病例全部经过CT或MRI扫描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96例中存在有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
1.2 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护士、患者、家属演示及访谈等了解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数,总结分析提出应对措施。
2 康复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护士方面因素
2.1.1 护士观念陈旧,知识贫乏,对康复工作重视不够
大多数护士未经过专科培训,对康复工作重视不够,康复训练知识缺乏。对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护理的重点还是停留在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等方面,而忽略了患者的预后,虽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肢体康复的最佳时机却贻误了[1]。
2.1.2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到位
护士人员少,工作量大,忙于输液注射等工作。给患者做有效康复训练的时间很少。宣教指导不到位,督促不够,评价不及时。
2.2 患者方面原因
2.2.1 心理因素
患者对康复训练期望过高,急于求成;肢体关节僵硬挛缩,在训练过程中疼痛感觉不适或累不愿配合;忧郁、惰性、依赖等因素影响。
2.2.2 陪护因素
陪护更换勤,不固定;康复知识掌握不够好,训练做的不到位,次数少,达不到效果。对患者过于照顾,影响患者自主能力。
2.3 经济能力差、社会支持系统不够
大多数患者由于经济能力差,农合医保报销比例较少,在治疗康复过程中不得不中断。
出院后不能坚持治疗和锻炼,也没有较好的康复训练场所。
3 对策
3.1 护士方面因素
3.1.1 加强护士专科知识的培训,提高康复训练技能
我院针对专科护士缺、水平低先后派3名护士学习了专科训练知识,派1名医生1名护士学习了理疗技术。又对科室其余护士进行了院内专科知识培训,购置了康复训练器材,2台理疗机,成立了脑卒中单元。患者入院后由卒中单元小组会诊,制定康复训练计划,通过药物治疗、功能锻练、理疗、心理等疗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3.1.2 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对于有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24~72 h即可开始主动性和被动性康复治疗训练。特别是急性重症患者从发病开始就要注重肢体良肢位的摆放[2]。如护士应掌握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肢体的摆放方法;床上运动训练:教会患者Bobth握手,桥式运动,关节被动运动等。康复期:教会患者坐位训练、站立训练,步行练习等,结合理疗按摩技术。一年来,我科对上述126例患者有计划的进行康复护理,收到好的效果。
3.2 加强患者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突然出现肢体障碍,出现焦躁悲观情绪在所难免。护士应尽早给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可靠信息,关心尊重患者,鼓励患者克服困难,摆脱依赖心理,增强自我照顾能力。
3.3 加强患者及家属疾病知识的宣教及康复技能的指导
陪护对疾病认识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对陪护者进行有关疾病知识教育和康复指导,对患者的肢体恢复非常有利[3],告知陪护者应有耐心和信心,帮助患者完成康复训练。
3.4 鼓励家属、社会给予经济支持
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合理用药。鼓励参加农合、医保。做好出院康复指导,定期随访康复进展情况,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回归社会。
小结:通过上述126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早期有效的康复介入和正确的护理干预以及加强患者、家属、社会支持系统能显著改善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提高患者自主能力,降低致残率。
参考文献
[1] 霍春暖.华医脑卒中病人早期功能训练讲座.
关键词:中风患者; 康复护理;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0.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1-131-01
中风病是以猝然昏厥、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语言蹇涩、口舌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病死率、病残率均较高。患者经急救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后,就进入了康复训练期,但由于运动功能恢复缓慢,时间久,患者极易产生烦躁、焦虑、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不配合甚至放弃康复训练,从而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我科2011―2012 年收治中风患者68 例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在这些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我们把心理护理放在首位,作为患者全面康复的重要一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2012 年共收治有功能障碍的中风患者68 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 年龄 30~ 78 岁。痊愈 35例,好转 27 例,效果不明显 6 例。总有效率为 91. 2%。
2.护理措施
2. 1 心理康复是全面康复的基础
中风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特点是由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加之有些患者还伴有言语表达障碍,情绪低落,产生无用感。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及时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最大限度地争取亲友的支持。要耐心聆听患者倾诉,使其得到宣泄。护理人员要以真挚的感情与他们交往,多关心,多帮助,多鼓励,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并通过自身良好的语言、表情、风格和行为去影响患者,慢慢让他们接受自己的现状,使其认识到只有树立克服困难、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体现生命的价值。避免一切不良情绪对康复的影响,首先达到心理康复,这是康复成功的重要基础。
2. 2 多措并举,促进康复
中风康复期患者病程长,见效慢,导致患者出现角色退化和习惯化,自信心不足,对运动训练有不同程度的厌烦和抵触情绪,表现出像孩子似的任性、依赖、脆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指导、鼓励和督促相结合的方法,克服患者的依赖和厌烦心理,促进康复。比如有一患者,偏瘫3 年多,整日卧床,安于接受亲友和护理人员的生活护理,体重渐增至 95kg,血脂增高,肌肉萎缩。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 1) 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起床活动的重要性,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之积极配合; ( 2) 适当减少饮食量和调整饮食结构; ( 3) 制定一定强度的康复训练计划,每天由一名护士陪伴做各项功能训练,循序渐进,从室内到室外,并认真指导,把每天的计划完成情况绘制成表,贴在患者床头,使其对自己的进步一目了然,每 10d 总结 1 次,进步明显时就奖励患者看一场台球赛 ( 因患者酷爱台球运动) 。经过不断鼓励和强化,患者克服了依赖和厌烦心理,积极参加运动训练,两个月后,体重减至 82kg,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
2. 3 掌握正确方法,纠正错误观念,确保康复效果
在康复过程中,我们经常向患者讲解医学知识,教给正确的锻炼方法,纠正自身的错误观念,使患者主动接受治疗,从而保证了康复训练的效果。如有一位患者在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时,由于方法不正确,用力过度,导致患侧肩关节脱位、疼痛。我们及时给予手法复位、热敷等处理,并再次给予示范训练,在病人及家属掌握了正确的训练方法后,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还有一位患者,由于害怕活动早了引起再次脑出血而一直拒绝康复训练。我们耐心向患者解释康复训练的目的和意义,介绍最新的康复理念,即康复治疗介入越早、效果越好,并列举了本科室几位康复训练早、效果好的病例,让患者消除顾虑,配合训练。经过反复讲解,患者终于消除了对康复治疗的错误认识,开始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很快好转出院。
3. 4 加强健康教育,纠正不良习惯
烟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也是影响中风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对有烟酒嗜好的患者,从入院开始,我们就利用治疗、护理的一切机会,大力宣讲烟酒的危害,反复同患者沟通,提高认识,促使其戒烟、戒酒和其他不良习惯。通过对这些患者的康复护理,我们体会到,作为一名中风科护理人员,除做好基础护理和专业护理外,更要重视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才能达到尽快康复和全面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培智学校;康复训练;实践
2007年2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方案》的指导下,各地培智学校相继开展了康复训练,但很多学校陷入“想做康复,却不知道怎样康复”的尴尬境地,或处于没有理论指导,只凭着感觉走的现实局面,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因此,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个性特点的康复训练课程、模式和方法是培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在康复训练的课程设置、实施途径、训练方法等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现将取得的经验及问题阐述如下,以期为同类学校提供借鉴。
一、实施过程
1.明确康复训练目标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给康复下了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康复训练最终目标是使智障生的生理、心理功能得到改善及发展,潜能得到开发,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并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存与发展技能,为提高生活质量打下基础。每一位学生都需要不同程度、多种形式的康复,以减轻其生理功能上的障碍对学习的影响。因此,培智学校康复训练要面向全体智障生,渗透日常生活中。
2.学习康复训练知识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特殊教育高度关注,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教育厅加大了对特殊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投入,为每所特殊教育学校配置了一系列现代化康复仪器设备,如感知觉统合训练器材、启音博士设备、蒙台梭利学具、肢体康复训练器材等,为智障生的康复训练提供了物质保障。如何将这些康复设备用起来,我们挑选了有责任心、上进心的教师并委派他们参加省级康复器材使用培训活动,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阅读康复设备说明书、听取安装人员的现场指导等,多途径、全方位掌握康复专业知识,并向全体教师进行二级培训。
3.安排康复训练课时
《方案》对康复训练课程进行了明确表述,并将其纳入选择性课程之中,但并未列出具体课时数。2008年9月,我校根据《方案》对学校课程进行了全面调整,开设了康复训练课。每周课时数为1~2节,占总课时的6~7%。学校依据《全国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课程标准(草案)》的相关要求,对学生进行了感知、运动、认知、语言等方面的康复训练。随着康复训练走向深入,我校对康复训练课程又进行了新的调整,训练课时有所增加,低、中年级小组训练每周安排5课时,占总课时的17%,高年级安排3课时,占总课时的10%,合理调整课时,确保了康复训练的效果和质量。
4.组织康复训练内容
在康复训练内容的组织上,依据学生的类别分年级开设了蒙氏、感统、肢体康复、言语康复训练等课,并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了手工、珠串、十字绣等兴趣小组,以充分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训练需求。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大,难以形成材,在实际操作中靠教师自己把握训练内容,训练的随意性较大。因此,在训练中我们要求教师制定学生的长期和短期训练目标,选择适合的训练内容,使训练内容序列化,这样训练就会有目的性、方向性,也便于下一任训练教师延续训练。
5.实施康复训练途径
(1)小组训练
实践证明,利用小组氛围,同伴的相互学习、模仿,再加上教师的强化,能增强学生训练的兴趣,训练效果会更好。我校感知觉统合训练课、肢体康复课、蒙台梭利训练课等,均采用以小组训练为主的康复训练方式,即把同一类型的4~6个学生组成同质小组放在同一训练室接受康复训练,针对学生共同的发展需求进行康复训练活动。
(2)个别训练
为满足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缺陷矫正,个别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训练教师选取班级中缺陷明显,需要个别训练的学生1~2名。根据学生的障碍类型选择相应的评估量表实施功能评估,制定训练计划,安排个别训练的时间,开展个别训练活动,及时记录训练情况,定期评估训练效果,适时调整训练方法和内容,并建立学生个别训练档案。个别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模仿、动作、沟通、社会情绪训练等。
(3)渗透于各科教学的集体训练
教育与康复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教育过程中有康复的手段,在康复中又时时存在教育的内容。康复训练与各学科教学要进行全面的整合,如言语沟通领域的训练目标、内容可以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水》一课中,教师教学生“水”的读音时,发现言语障碍的学生发音困难,这时教师可先对学生进行身体放松练习、口腔动作练习和呼吸练习,再过渡到发声练习,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水”的发音。
6.开展康复训练方法
(1)采用固定程序进行训练
培智学校康复训练没有统一的方法,视训练领域而定,因人施教。在当前训练中,我校运用最多的是固定程序训练法,此法能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如在肢体康复训练室里,脑瘫儿童要完成一系列的大运动训练,首先要靠墙或手扶手杖,进行站立练习,然后做准备操,接着在垫上练习坐、跪、爬等动作,最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障碍补偿训练。
(2)借助优势弥补缺陷
从多元智能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康复训练中要借助学生的优势功能,补偿劣势和不足,如一些自闭症儿童视觉学习占优势,就可以利用视觉优势弥补思维刻板缺陷。在做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中,孤独症学生不会应答下句,人称代词转化困难,只会机械重复上句,教师就可利用其视觉优势、识字量多的特点,将其下句写在黑板上,当教师说上句时,自闭症学生看着板书,就能说出下句了。
(3)多种方法融会贯通
在康复训练中合理安排讲授、操作、实践、游戏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与方法,体现灵活性。如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感知觉统合——平衡训练时,为避免训练的枯燥与单调,设置“小白兔采磨菇”游戏活动,将平衡木、脚踏石摆成障碍道,让学生从上面通过,最终到指定地点采到磨菇,这样既达到了训练的效果,又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
二、实践思考
我校康复训练课或隐或现已开设了十多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康复需求。如何更有效地做好康复训练,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家庭资源
目前,培智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造成学生个别训练的次数不足,训练时间不够,训练效果不明显。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并且在许多方面也是儿童最好的教师,学会与家长有效合作是特殊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如在集体康复训练课中,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可以组织家长陪训,这样不仅增进了亲子感情,又保证了训练时间和强度。训练中,教师要视家长为平等的合作者,而不是脆弱的一方,教师不仅担当训练者的角色,还要做一名家教指导者,与家长及时沟通、联系,交流训练方法及成败得失等,这样才能保证训练的有效性。
2.加强教师专业指导
尽管培智学校教师有机会参加各级各类康复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但培训学习的内容不系统,又缺乏实践性指导,再加之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教育书籍稀缺,造成了康复训练教师专业性不强,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有待提高。培智学校学生不仅伴有功能障碍,还有情绪障碍,教师需要的不仅是医学康复知识,还有心理咨询、行为矫正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一线教师迫切希望得到的是系统跟踪性培训和专业人士的现场指导。
3.构建科学评估模式
目前,对智障儿童诊断的标准日趋一致,但对其功能评估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评估模式,造成了时间、精力的浪费和儿童心理情绪的抵触,甚至不同的结果还会扰乱教师的判断,从而制定出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教育康复计划,导致教育康复的失败。因此,构建统一、合理、科学、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标准化功能评估模式,已成为研究课题之一。它可以使与智障生相关的医疗、康复机构、学校、社区或家庭的功能评估工作衔接起来,使用统一的标准,便于多方交流、比较和更深入的研究。同时,统一评估模式还可以避免学生在不同地方反复接受不同或相同的多种功能评估。
4.建立建全电子档案
为了提高智障学生的康复效果,培智学校应为学生建立个人电子档案,详细记载医院的诊断、评定、康复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执行效果等,学校为其设置的课程标准、内容、评价标准、课程实施情况等,这些都应记录在案。医疗、康复机构和学校等相关人员可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并通过网络分析,商讨学生的解决策略。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加入网络,提供学生的信息,了解学生的情况。
5.重视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2-0060-03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multiple forms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stroke patients
WANG Liqun, LIU Zhangyin, PAN Gongyi, ZHANG Zhongying
(Jiangp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arrying on multiple forms of health education along with reg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Methods: Sixty-three strok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 observational group (32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31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with the traditional health edu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given with multiple forms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uga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and the Barthel index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of the patients were assessed at 3 stages (on admission, 4 and 8 weeks after admission). Results: The scores of FMA, ADL and NIHS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P
KEY WORDS cerebral stroke; multiple forms; health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
?X卒中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70%~80%的幸存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1]。有研究表明,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2-3]。如何使用有效的健康教育配合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率、降低致残率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多形式健康教育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为2015年1至1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入院的脑卒中患者63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经颅脑CT或MRI确诊。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1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72.03±8.94)岁;脑出血1例,脑梗死30例;左侧偏瘫14例,右侧偏瘫17例。观察组3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72.60±10.93)岁;全部为脑梗死病例;左侧偏瘫14例,右侧偏瘫18例。两组病程、病变部位、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康复评定为Brunnstrom I~II期,1个月内未参加过其他临床研究。排除(1)纳入标准年龄段外的患者及妊娠、哺乳期的女性患者;(2)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3)不能按期随诊或因其他原因不能与研究者配合者;(4)意识不清、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异常、以及认知功能异常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两组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训练方法
(1)常规治疗方法:脑梗塞患者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5]、脑出血患者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6]给予基础治疗。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凝集,调节血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改善循环和脑代谢,以及营养神经等。
(2)康复训练方法包:良姿位的摆放和牵张训练;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包括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以及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维持关节活动度训练,以不出现疼痛为原则;床边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及电动直立床站立训练。康复训练每日训练一次,每次20~30 min,10天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
1.2.2 两组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告知脑卒中相关知识、治疗方法、饮食及预防措施。观察组则(1)普及式健康教育:在病房中设立健康教育栏目、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以及召开“公休座谈会”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2)针对式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情况单独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焦虑情绪患者可给予加强心理疏导、对卧床患者则可进一步普及有关勤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等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内容。(3)互动式健康教育: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与患者同时进行挤牙膏、穿衣服、床椅间的移动等日常生活动作,并让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强化健康教育内容。(4)扩展式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同时告知家属日常的预防措施、康复锻炼要点以及饮食用药指导。(5)讨论式健康教育:每月二次由责任护士、床位医生以及康复医师共同组成的健康教育团队,回答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内容涉及治疗、护理、康复、预防保健知识,共同探讨患者康复治疗情况。(6)回访式健康教育:出院后一个月内由责任护士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生活习惯以及家庭康复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
1.3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观察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Barthel指数[8],神经功能缺损(NIHSS)[9]的差异,两组患者均于入院时、入院4周、入院8周进行评估。
1.4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2.1 Barthel指数
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均比入院时有明显提高(F=834.134,P
2.2 FMA评分
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均比入院时有明显提高(F=811.424,P
2.3 NIHSS评分
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比入院时减低(F=1183.011,P
3 讨论
3.1 开展多形式健康教育在康复训练中的作用与意义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及行为干预帮助患者掌握疾病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系统教育活动[10]。如何使用有效的健康教育同步康复训练来降低致残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我们护理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的健康教育多以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口头宣教为主,而老年患者因年龄大记忆力差,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接受度较弱,从而导致较差的依从性,影响了肢体康复的效果。开展多形式健康教育,是在入院宣教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同情况,采用系统化、个性化、团队化、专业化的教育方式,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所致功能障碍及康复基础知识的知晓度和接受度。通过健康教育团队以及家属的参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能积极配合主动肢体康复和治疗,达到康复的目的。在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回访,继续了解患者的身心?羁黾敖】敌形?执行情况,使健康教育从病房延续至家庭,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3.2 开展多形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观察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约占住院精神病者的50%、占慢性精神病者的60%[1],因此加强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及护理研究对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本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了相关康复和护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本院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第三版精神病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40例,回顾性观察40例研究对象病历资料显示男26例、女14例,年龄20-55岁,平均病程(8.60±1.00)年。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观察40例研究对象病历资料,同时参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设计《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与护理观察表》,由专人在研究前、研究两个月和研究结束时对表中内容进行观察与记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表中内容主要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程、康复措施和护理方法等。
1.3 康复及护理措施 在给予药物治疗同时,加用康复措施及相关护理,主要包括①生活技能训练:例如整理床铺和个人生活用品、定时洗漱、按时就餐和打扫卫生以及加强沟通交流等;②认知障碍心理治疗及护理:每周进行30min/次的心理治疗,主要包括精神病相关知识宣讲、服药措施、人际关系和婚育问题以及工作问题等;③工娱康复及护理:每天1h、每周3次,包括唱歌、听音乐、下棋等活动,以上康复与护理均由专门护理人员负责。
1.4 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生活质量评定参考[3]Spitzer指数,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评分变化见表1。通过表1中相关数据可知阳性症状研究结束、研究两个月分别与研究前相比p>0.05,而阴性症状在研究结束、研究两个月分别与研究前相比p
表1
2.2 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对比结果见表2。通过表2中相关数据可知p
表2
3 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对于受损的社会功能恢复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康复训练及相关护理就成为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本次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了相应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从表1中可知经过本次康复训练及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得以较大改善,同时表2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也印证了此次康复护理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究其原因我们分析如下①有效的心理护理,根据心理问题类型选取有针对性的心理障碍疏导措施,运用专业护理知识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且保持其心理状态的平衡、情绪的稳定等。②生活技能训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生活康复训练,如指导患者在个人卫生等方面的训练与护理指导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鼓励患者参加简单的劳动,同时根据其劳动成果予以奖励,这样对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③工娱康复及护理,这样可以调整患者情绪、使其心理压力得以缓解,进而对患者精神症状改善及社会功能恢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沈渔.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93.
方法:配合医生为患者做好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训练,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42例中风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98%,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中西医结合医治疗及康复训练、有效的护理措施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提高了中风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中风中西医治疗康复训练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18-02
中风以猝然昏倒、不醒人事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倒而仅以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的的基本。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极高。中风分为急性期(发病一般两周以内)、恢复期(发病两周至六个月)、后遗症期(发病六个月以后)。我科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加康复训练,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护理方法如下:
1基本资料
我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中风恢复期的患者42名,平均年龄55岁,其中男性24人,女性18人,左侧偏瘫22人,右侧偏瘫20人,其中伴失语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经过1—6个月的康复治疗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2中医治疗
2.1针灸推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予以针灸推拿治疗。上肢取穴:肩髃、曲池、合谷、手三里。下肢取穴:环跳、伏兔、血海、阳陵泉、手三里、足三里、太冲、悬钟、丰隆。口眼歪斜者取地仓、颊车、人中。针灸的同时配合推拿,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变形。
2.2中医治疗护理注意事项。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有无心慌不适、出冷汗等“晕针”的现象,灸时注意防止烫伤。
3康复训练
3.1肢体功能锻炼。病情稳定的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会大大提高疗效。先做被动运动,方法是术者一手握住患侧关节的近端,另一手握住患侧肢体的远端,缓缓活动关节,达到关节的最大活动度或引起疼痛为止,每日2—3次,每次持续时间逐渐延长。同时指导患者用健手握住患手被动运动,活动量循序渐进。待患侧肌力有所恢复,即可进行主动运动,如抬手、抬腿、大小关节屈曲伸展运动,并逐渐进行起坐、站立、行走、提物,逐步提高肌力和关节功能。同时训练患侧手部做一些精细动作,如:屈曲、抓捏、扣纽扣、翻书看报、握筷、用汤匙等。
3.2语言功能锻炼。中风患者语言交流障碍容易使患者心情烦躁或压抑、血压不稳定,易使患者复中。所以语言康复训练尤其重要。与患者对话时语速要缓慢清晰,要有充分的耐心,给患者足够的时间回答问题,可通过图片文字、手势与患者慢慢交流,引导患者做下颌运动、口面运动、舌运动。或利用语言训练系统按程序训练患者的听力、复述能力,每日1—2次。
3.3康复治疗误区。
(1)卧床休息,绝对制动。
(2)过度强调他人护理。
(3)关节活动不当(范围、频率掌握不当)。
(4)过早强行下地行走。
4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证型选用补阳还五汤、血腑逐瘀汤、镇肝熄风汤等,宜饭后1小时左右服用。血塞通、灯盏花、丹参注射液、大活络胶囊及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对中风恢复期患者有肯定的疗效。
5护理措施
5.1一般护理措施。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保持空气流通,防感受外邪。注意安全管理,预防跌倒,患者进食时宜坐位或半坐位以防呛咳。
5.2情志护理。中风患者易产生悲观失望、自卑、恐惧等不良情绪,所以医护人员及家属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避免不良刺激,鼓励患者多参加各种活动转移注意力,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不良情绪缓解压力,医护人员可组织病友会增加患者交流机会。
5.3辩证施膳。
5.3.1风痰火亢证。患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利、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舌红,苔黄、脉弦,饮食宜清淡、甘寒为主,如冬瓜、绿豆、芹菜、黄瓜、梨子、桔子等,忌大蒜、狗肉、羊肉、韭菜等。
5.3.2风痰瘀阻证。患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利、头晕目眩、舌暗、苔薄白、脉弦滑,饮食宜益气化痰,如黑大豆、香菇、桃、梨、藕等,忌狗肉、羊肉、牛肉及过于酸甜滋腻的食品。
5.3.3痰热腑实证。患者半身不遂、头晕目眩、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利、便秘便干、舌红或暗红、苔黄腻、脉弦滑。饮食宜清热、化痰、润燥,如萝卜、绿豆、冬瓜、丝瓜、梨、香蕉、芹菜等,忌鲫鱼、大蒜、狗肉、羊肉、韭菜、辣椒等。便秘便干者可麻仁软口服润肠通便,或番泻叶5克泡水饮服。
5.3.4气虚血瘀证。患者半身不遂、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利、舌暗淡、苔薄白或腻、脉沉细或细缓。饮食宜益气、健脾、通络,如黄芪粥、山药、白菜、冬瓜、丝瓜、莲子粥等。
5.3.5阴虚风动证。患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利,舌暗红、少苔、脉弦细。饮食宜养阴清热为主,如甲鱼汤、银耳汤、菠菜汤、百合粥、莲子粥、冬瓜、芹菜等。
5.4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5.4.1压疮的预防。中风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疮,保持床单元清洁平整,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每2-3小时翻身一次,避免翻身时拖、拉,垫好患侧肢体,保持肢体功能位。患者可多采取患侧卧位以促进患侧血液循环。
5.4.2预防呼吸道感染。患者因感觉功能障碍和运动障碍,呼吸易受影响,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应保持病室空气流通,保持口腔卫生,鼓励患者深呼吸、做扩胸运动、咳嗽排痰等。
5.4.3预防泌尿系感染。患者因感觉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降低,易出现泌尿系感染。制定饮水计划,每日2000—2500毫升分次服,训练患者自行排尿,定时接便盆或便壶,保持患者会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