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业要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为各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高校在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社会提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计算机技术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并且计算机学科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因此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的基础上,更好学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进而更加符合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所以,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该将提升学生能力、强化计算机技术应用作为培养目标,探究全新的培养模式,促进学生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
1.教学内容创新。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必须要不断创新,变化极快的教学内容促使教学模式一同随之改变,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掌握最为前沿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在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创新教学内容极为重要,能够使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变得多元化、科学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此外,在教学内容中还应该融入市场需求元素,也就是将职业教育渗透到各项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不但能够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2.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当前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运营和管理中,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因此,高校应该看清市场发展形势,明确计算机在社会当中的应用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创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出职业性和针对性的特质,提升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发展计算机能力。
3.形成特色化的计算机专业。当前各大高校中都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促使高校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同时社会也对计算机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高校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建设特色化专业,形成与众不同的培养模式,在系统的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细化专业内容,并将计算机维护、系统建设与运行等相关技术融入在培养机制中,促使学生更好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
1.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高校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基础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合理安排课程和课时,例如高等数学、计算机科学导论、电路与电子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同时要掌握各项知识学习的顺序,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系统软件分析与维护、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维护等技能,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2.通识教育课程。一般情况下,通识教育课程分选修和必修,其中必修的课程有公共英语、体育、思想政治等;选修包括经济管理、人文与社会等。通过通识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德、智、w、美、劳全方位发展。
3.专业前沿课程。应根据实际的计算机岗位需求为学生设置专业课程,进一步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包括选修和必修两种,其中选修课程有ORACLE数据库、多媒体技术、Delphi程序设计、J2EE技术等;必修课程有网络编程和.NET构架及应用。嵌入式系统方向选修的课程有:嵌入式数据库、移动设备软件开发、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必修课程包括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和嵌入式系统基础。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循序渐进的进行,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适应实践性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规范计算机操作,学生从中能够快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应鼓励学生到企业中实习,学校应重视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通过实习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实训项目,同时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也能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健全,同时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学校直接为企业输送人才,不但增强了企业的实力,同时也促进了毕业生就业。
总之,高校应该迎合社会发展趋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石龙.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衡水学院学报,2015,17(4):108-111.
[2]王月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2015(18):92-92.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教学环节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个行业和领域与世界接轨的进程的不断加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的高级人才的培养机构,肩负着为祖国培育新世纪专业人才的使命。所以,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关系着信息技术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
结合目前国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需求状况,我校确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具有“强能力、宽适应、重创新”的创新型人才。第二,根据信息社会的发展及行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从“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四个方面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同就业需求错位
高校培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理应同时掌握基本知识和技术,学生在实际计算机管理工作中也应该能够胜任。但是目前高校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还过分的重视其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无法在工作中发挥作用,出现择业就业难的现象。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中,对于电路原理、模拟数字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汇编语言等一些主要的课程中,学生在掌握的往往是这些课程的基本理论。也就是说学生要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什么叫模拟数字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有哪些。在课程上,学生学习的这些基本的概念知识,而课程上学生并没有实际操作,因此在实践工作中也就得不到运用。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观念的了解,我们发现,该学科是一种基于算法理论的学科,要求良好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算法知识和研究能力。也就导致了传统的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方面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学术造诣和研究潜力,这种教学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研究能力的进步和创新能力的缺失。这种能力的失衡恰恰是和当下社会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的要求相违背的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更多的以操作和动手能力见长的毕业生。所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关键性问题就是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和企业要求的失衡。
(三)师资建设不够完善
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国从事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师主要是专门的知识传授型教师,他们长期的从事重复的理论教学工作,并不参与相关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相关研究,也不从事其他的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活动,单纯的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这种专职理论教师的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能力不足。另外,据统计我国现阶段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活动的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并不高,且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后并没有一个合理的发展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导致了教师的理论知识的落后。
(四)计算机专业特色没有突出
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采用的教学计划基本是一样的,并没有从学校的发展出发,很多学校照搬一些名校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使得学校自身的特色无法凸显出现来。学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并没有突出的特色。无论是专业学生还是非专业的学生他们所接受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也基本一样。因而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突出的特色。例如,计算机课程使用的基本教材同其它专业使用的教材一致,而计算机中实践教学诸如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和调试以及工程实践等学习,教师还没有花太多的时间进行教授。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的措施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要进行专业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也即关键问题就是首先要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要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虽然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却面临尴尬局面。一方面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校不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也即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没有同市场需求有效接轨。按照目前各工科高校的情况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集中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为了明确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目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高等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以及我校的具体办学条件、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办学条件及本专业所招收高考学生的层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规格上。但这里定位的“应用型”人才并非单纯指《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所指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还包括软件工程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综合这三个专业方向来进行人才培养的。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的制定
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一方面参考《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中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建议;另一方面借鉴NIIT和QUT经验,专业课参考严谨的产业调查结果,旨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职业指向性强的特点。NIIT课程根据工业界和商业界实际项目开发的需要进行设置,它与IT行业的最新资讯紧密结合。这些课程以一个软件工厂为模型,依据实际的工作环境进行设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在与企业实际环境相类似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这样能帮助学生熟悉典型的企业中各组织机构的功能,便于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有能力为这些组织机构提供IT问题的解决方案。NIIT课程的特点在于它采用模块化教学法(NES),重视以软件订单项目为基础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开发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原安排的实习时间一般只有5~6周,本改革方案的另一个特色是把实习时间调整为一学期(第四学年下学期),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需要,为毕业后的发展确定基本的方向。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学生毕业设计的组织,提高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水平。举办各类培训班、科技竞赛、科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等级考试、认证考试和技能考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开放实验室,增加自主设计和创新实验的比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
基于以上对我院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及课程设置原则的分析,该专业知识划分应主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基础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具体应用领域,从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到应用技术实践的知识,都应存在于该专业的知识当中。因此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应具备以下三个层次的知识:一是专业公共基础理论,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科学技术平台;二是专业基础理论,该层次以第一层为基础,按专业技术特征的不同侧重点,分成不同的专业分支;三是专业应用领域的理论与技术,体现不同专业分支中的关键应用技术。
(五)拓展课模块
拓展课模块又分为专业拓展课和素质拓展课两个层面且都属于选修课,旨在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新知识的获取、消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的专业拓展课为学生提供了该专业较为深层次和专业外延的相关课程;素质拓展课则为学生在人文艺术领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拓展课主要有:计算机算法、Windows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库应用开发、多元统计及应用、物流信息技术、Java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信息安全技术、Web应用开发等课程;素质拓展课主要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外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课程。
结束语
计算机科学是一个技术发展快、更新快的学科,这也就决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具有相对的动态特性。因此,在制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时要以与时俱进的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有利于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拓宽学生就业领域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段利华,顾应龙,左国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02:82-84.
1引言
实践教学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配合,有利于巩固学生知识基础、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目前,实践教学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成分,也得到了各级院校的高度重视,成为了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环。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实践教学实施提供了保障基础,是教育界争相热议的焦点话题。
2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现状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教育目标定位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根本目标,各中职院校积极开展了实践教学,并建设了与之相符的体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很多中职院校建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又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部分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是中职教育的主导,他们表现出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实效。有些中职教育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和影响,一味地强调知识灌输,以课本为本,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发展需求实际的考察;另一方面,部分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设施匮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实验仪器设备辅助,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职院校生源数量不断增长,使其本就缺乏的教学资源更是捉襟见肘;最后,部分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不完善。有些中职院校由于不重视实践教学,使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的比例较少。而且,部分中职院校虽有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活动,却因选用方法、设计内容等不合理,导致实践教学收效不明显。
3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策略
完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中职教育目标的基础,关系到学生发展层次。作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3.1加强师资建设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具备的综合素质影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成果。简而言之,只有在教师的全力配合下,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施才有可能更高效。因此,中职院校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进程中,应该重视和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以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提供有利条件。具体来讲,中职院校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大力推广其相关思想,提升教师们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在此基础之上,中职院校还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生源增长产生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师资建设计划和目标,通过不同途径保证师资力量充沛。另外,中职院校还应该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加进其在业界的交流,及时更新他们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激励教师做好实践教学指导工作。
3.2丰富教学资源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基础条件。现如今,很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脱节,培养的人才自然缺少专业性、先进性。为解决这一问题,中职院校在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教学环境建设,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中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规模,适当加大在仪器设备上的投入,制订完备的采购计划,不断提高教学设施的数量和先进性。实验实训中心是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应该体现此类课程的特征,以此来培养合格的人才。所以,中职院校还应增加实验室及相关设备的使用频率,协调好各班级的使用情况,强化实验室管理,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现代教育带来的便利,使其开阔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3优化课程设置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职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职业价值、人生价值。因此,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并进行课程设置优化。完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丰富的内容、先进的方法、良好的设施等。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方面,既要保证其与理论课程内容相匹配,为学生知识应用创造有利条件,又要保证其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符,如此才能提高实践教学实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方面,要时刻保证其合理性、先进性以及科学性,即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各阶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及内容,合理地选用教学方式方法,善于在实践中进行调整和优化。
3.4推进校企合作
企业除了本身的经济功能之外,还具有非常大的教育价值。企业拥有中职院校所不具备的实践教学条件和资源,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的参与十分重要。因此,推行校企合作亦应被视为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项目开展。在可行的条件下,中职院校应积极寻求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教学环境,实现定制人才发展,如此既可以解决中职院校的师资不足、设施落后等问题,又能促进学生的顺利就业,还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在此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之间应该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明确双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形成制度,以此约束合作双方的行为,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校企双方应就合作实践教学涉及的项目进行商谈,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目标指导下,细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计算机科学可以运用在各个领域,技术教学亦然;计算机科学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任何方面的更新周期都会变短,技术教学亦然。这显著的特点使得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多项知识结构,必须将他们按照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来进行归纳。它们主要有一下几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数学物理知识、从事计算机软件、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等方而的专业知识及相关领域知识,并学习和探讨这些领域的开发及应用的关键技术。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专业的学生们来说,必须具有以下几项要求:第一,最基本的便是掌握好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他们是发展计算机科学的前提;第二,必须具备专业学生掌握并分析系统软件的主要的设计能力;第三,对于网络系统方面,学生们必须学会对其进行运用、管理与维护方面的初级计划;第四,学生们在具备基础知识之后,还必须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实际运用的方法,学校在此基础上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第五,学生们要时刻关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最新情报,掌握它们的发展方向,将自己的学习情况与时展进行同步等等,多方面的培养专业素养与道德品格素质。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整合与优化
首先,需要完成对两者的定位,确立正确的教育模式。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对于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整体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以此作为制定培养目标的前提,就必须使其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举一反三,将其运用在实际的计算机科学的技术教学中,以培养出高级全面的素质人才作为终极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我国各高校必须能够找寻学生们自身的特点,为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努力培育学生们的动手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整合与优化,一方面使得学校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在另一方面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整体水平。其次,需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改善。分析新时期人才市场的情况,可以发现计算机科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在进行技术教学的时候必须能够将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培育,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能够更好的拓宽学生们的眼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将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以及两者的基础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让学生学习到不同的内容,将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多样化。所以高校的教师们可以将将学生们带入更多的领域中,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点选择想要学习的专业,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专业性强知识面广的高素质人才。最后,学校要更加具有开放性,能够与更多的企业进行双向交流。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是与社会具有隔离性,是学生们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于未来步入职场具有很多的阻碍,不利于学生们能力的提高与创新思维的产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必须能够开设更多的与社会有联系,与企业有关系的实践课程,扩充实习基地的数量,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积极的加强双方之间的联系,采取双方共赢的方式,共同进步。
三、结语
【 关键词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
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个行业和领域与世界接轨的进程的不断加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的高级人才的培养机构,肩负着为祖国培育新世纪专业人才的使命。所以,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关系着信息技术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发展现状与不足
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其他的所有的高校专业都面临着一个同样严峻的问题,那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的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期待不符,是一种结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高校扩招导致的人才大于岗位需求的问题。所以,我国的相关机构和部门在认识到了这一形势后,都开始注重研究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和技术。但鉴于种种学科体制和教学计划的限制,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当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受到现有的教材和课程的设置的限制,无法真正的实现兼顾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双重培养。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全面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配合相应的实践活动加以巩固。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专业技术高校并没有协调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甚至出现了两种培养方向的同时缺失,严重的影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所以,也就导致了专业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并不具备与其学科专业特点相符的知识和能力,在毕业生走向社会时无法达到用人单位对于计算机人才的录用要求。而另一方面又导致了社会上对于专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的急需,解决这种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大高校在培养专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的改革力度,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力量和实践的结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观念的了解,我们发现,该学科是一种基于算法理论的学科,要求良好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算法知识和研究能力。也就导致了传统的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方面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学术造诣和研究潜力,这种教学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研究能力的进步,和创新能力的缺失。这种能力的失衡恰恰是和当下社会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的要求相违背的,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更多的以操作和动手能力见长的毕业生。所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关键性问题就是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和企业要求的失衡。
2.2 导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具体原因分析
2.2.1 专业定位的调整不及时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学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育方面并没能与时俱进的发展,而是停留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和水平。这种专业定位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是导致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2.2教学方法与内容相对落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因而其更新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这种情况下,我国目前的大多数院校并没有针对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这一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和调整。
2.2.3实习实践环节的忽略
基于传统的高校的教学观念,以及上文中我们提到的我国目前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的主要矛盾,导致了全国目前的很多高校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学生的实践操作环节和相关的实习活动,从而也就导致了高校的学生空有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理论知识,而无实践强化的现象。这无疑是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的。
2.2.4师资建设不够完善
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国从事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师主要是专门的知识传授型教师,他们长期的从事重复的理论教学工作,并不参与相关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相关研究,也不从事其他的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活动,单纯的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这种专职理论教师的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能力不足。另外,据统计我国现阶段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活动的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并不高,且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后并没有一个合理的发展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导致了教师的理论知识的落后。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
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算法理论为基础,专业人才需具备扎实的算法知识与研究能力。因此,在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强调的是对学生学术造诣与研究潜力的培养。
1.1学校专业定位调整不及时
近年来,虽然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但是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却没有实现与时俱进,始终停留一个较为落后的阶段和水平。学校对专业的定位,严重脱离市场需求,这也成为导致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1.2落后的教学方法与内容
因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这门学科的发展速度快,从而其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在这一现状中,中国多数高校并没有结合学科特点及时有效地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1.3教学中对实习实践环节的不重视
高校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此观念的影响之下,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的实习活动,并不重视且没有落实到实处,从而导致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脱离,从而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1.4学校师资建设不完善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多数高校中,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教师主要以理论知识传授型为主,而且长期以来他们从事理论教学工作,对于与学科相关的研究极少参加,甚至也很少参加相关的技术实践操作活动。在课堂中,他们向学生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直接或间接的造成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严重不足。此外,在教学中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相对不高,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缺少合理、科学的规划。学校师资建设的不完善,导致了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水平的落后。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改进的重要举措
2.1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创新改变
在高校教学中,一切活动的开展以教学观念为基础,并且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引导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关注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与潜能的开发,使学生形成一种接受性的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状。特别是以职业化为主的高校,教学中如果只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那么与社会急需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驰。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学观念中,对学生的实践与实习并不重视,学生动手与操作能力不强。基于此,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适宜的应用型人才,首先就需要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开始,通过不断创新发展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2.2传统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的改革
对传统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应当实现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这一创新教学体系的应用,可从学生素质能力所欠缺的方面有针对性的培养加强,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沟通、分析能力。关于高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学校可根据社会分工对其进行细化设置,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以必修课与选修课进行划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灵活的选择课程。对教学课程的设置将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提高和培养学生学习规划能力,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做出准确的判断与选择,最终脱颖而出。
2.3加大力度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建设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实习基地
在课堂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程度再高,若不能及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强化与巩固,那么也很难保证学生能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寻求各种途径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中校企合作模式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而且也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优先选择人才的机会。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中,深入的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且与实践的结合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市场未来发展动向,不断开阔眼界,提前做好从学生到步入岗位的角色转换。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研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
2.4学校重视构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备理论教学能力,而且在项目设计、开发应用方面具有较高的能力。由此,高校要重视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在教授课程能够深入的把握知识要点,并且讲解过程中能与应用实例结合,将问题分析的更透彻、清晰,便于学生的理解。
3结语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研究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和现状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
国际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到60年代专业教育逐步进入了科学研究的轨道,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则采用学术团体提出的参考方案。从20世纪中期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采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基本上都是参考美国的体系,1985年以后,面对学科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组织结构的日渐庞大,美国的学术团体开始寻求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发展模式,1990年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研究报告,并推出“91教学计划”。但“91教学计划”及其相关研究报告对学科方法论内容的研究不够深入,从而使人们产生“91教学计划”难以实施的印象。中国高等教育参照美国的“91教学计划”制定了“93教学计划”,并延续至今。1995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理科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计划,并批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由复旦大学等九所学校组成项目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分类、分层次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思路。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又启动了35所重点大学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工程,力图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式。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是在数学与电子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数学与电子科学的基础;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培养的人才须有较强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存在着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甚至使人们造成了计算机应用能力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中专生的假象,充分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快速发展,知识组织结构和核心基础知识变得越来越庞大,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分委员会组织的我国信息化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的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IT项目主管认为,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人力资源主管则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专业人才最欠缺的能力为:对工具和方法应用不熟、经验不足;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外语能力欠缺;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因此,根据社会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规格,是解决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专业特征不明显的可行途径;从长远看,有必要考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适当的分解,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快、应用范围广、社会需求差异大的特点,必须全面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分层次教学计划,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要充分认识到本科专业教学内容比较灵活、学术水平要求一般、重视能力培养要求的特点,明确的培养目标,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制订有效的实施方案,立足社会需要,加强专业建设,才能保证较高的本科教学质量。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出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实行分层次培养格局,才能有利于发展,有利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发展。
三、扎实的研究与设计实践、多样化专业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计算机学科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了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提高实践的效果,从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地给他们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注重自我设计软件/硬件的以致用的实践机会,注重自我设计软件/硬件的创新能力训练。在学习中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并将实验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自成系列,独立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自这些课题研究、设计与开发实践,不仅培养了大家自主学习与理解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驾驭能力,而且经历了计算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创新的能力训练;还可以通过参与基金课题与国家课题的论证与申请,强化了创新的动力观和主体观教育,培养敢于创新的意识,而且作为主要成员经历课题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系统验证与性能评测等研究过程,培养了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实施和贯彻。我们认为多样化专业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软件设计、机器人、模拟联合国团队等专业化竞赛,尽管竞赛内容与形式不同,但其共同之处是不仅能够培养人们敢于创新的意识、激发创新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理解与应变等创新能力,还能够引导大家在自学进取中培养自信,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和在对待名利中树立正确人生观,塑造创新人格。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创新人格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型人才表现出的整体精神面貌。没有创新人格,人的创新潜能很难充分发挥。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注重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赵致琢,刘椿年,许满武,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进展通报[J].计算机科学.
[2]李晓明,陈平,张铭,等.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应用型人才愈来愈重视,这就对高校培养人才的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技术为主的学科而言,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增加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校的培养重点。
一、我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现状
社会的进步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单纯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更需要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希望招聘的员工能立即接手工作而不是事先进行培训,但是现在高校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不足。
(一)重理论、轻实践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现状
在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中,学习的地点大多是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教学,大学生得不到实际能力的培养。实验方面还是以观察型和验证类为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实验更是匮乏。
实验内容往往是沿用以往的教学内容,或者是利用现成的模拟软件进行,缺乏创新性思维,动手实践的机会少,抑制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发挥能力,大学生很难深入了解实验机理,长此以往,达不到实践教学培养人才的目的。
(二)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传统实践教学体系一般是在大学暑假期间进行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由于实验实训基地的缺乏,实习质量低下。传统实践教学模式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创新内容与技术缺乏,实践教学的内容与专业内容不相称,实践教学结构层次感不足,缺乏专业特色,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实际需求,未能形成系统有效的教学。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究
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培养专业性的人才,尤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技术性质,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教学是我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实践教学设施不足,教学条件差
很多高等院校因为经费不足的问题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校内实验室较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室基本没有,实验设备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要求,现有设备跟企业实际采用仪器设备差别较大,在对硬件要求很高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远远达不到实践教学的标准,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环境单一,学生在学校期间很难得到有效的实习,多流于形式,实践工程技术能力差,实习基地不完善,实验大多在机房和专业实验室完成,基础实验居多,很多新办计算机专业的地方高等院校更是如此。
(二)师资力量和技术人员不足
高校教师大多仍延续传统教学的思想,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以课本为主,完全不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传统的计算机专业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技术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
近几年,高校扩大招生,出现师生比例失调现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是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例,师资队伍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课程设计、案例教学等多为纸上谈兵,尤其是软件工程、硬件设计类实验。在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高素质研究生因为工资待遇达不到要求的原因选择出走,人才流失,实践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严重影响了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学生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实践、认知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一门课程或某一个环节的实习,需要完备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和长期的培养。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实习工作,通过相应一系列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计算机思维能力、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算法分析和设计能力,然而一些院校不能为学生提供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导致学生的实习质量不达标,毕业生在求职时缺少了一定的竞争力。
(四)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操作技术,一些高等院校师资力量有限,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刚刚成立,对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等教育理念愈来愈严格,由于没能及时进行教学体系的改进,高校课程设置逐渐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脱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质量低下,实践教学方面,受实验设施不完善,实验管理人员经验不足,师资力量缺乏等因素的制约,出现一些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倾向。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索
良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学校培养专业化人才的基础,建立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改进传统教学体系中的弊端,通过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重视实践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师资力量,改革课程结构,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给予大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求学路上的灯塔,学校师资力量的雄厚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应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以在学校选拔优秀教师进入名牌大学进修,进入企业中亲身实践,学习企业的管理,更新学校的知识,对企业所需要毕业生的能力、知识、素质详细了解,时时关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与时俱进。
在教学过程中确立有效的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优秀企业进行合作,请企业中的优秀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学术交流、教师研讨会等,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适应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要求。
(二)根据企业要求,进行课程改造
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了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所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的改造是很有必要的。在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利用课本所学知识和技术,独立思考并解决一些复杂的综合性计算机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增加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份量,进行单独的考核和学分设置,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除此之外,学校应尽量多地与一些相关企业进行交流、研讨,达成一致,将一些改革课程嵌入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像NET程序设计、软件测试技术大多采用国外的课本,高校可以聘请一些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进行讲座,增加大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深入了解,提高计算机综合素质。
(三)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
仪器设备是实践教学开展的基础条件,现今很多高校的仪器设备完全跟不上企业实际应用设备的更新步伐,培养的人才到企业中发挥不了相应的作用。在购买仪器设备方面,我国高校可以吸取国外的经验,选择一些符合工业实用性的,能与社会实际需求紧密联系到一起的仪器设备,与企业项目相结合。
实验实训中心是高校必不可少的建设之一,实训中心的技术水平上应该体现计算机的理论与技术特征,以此来培养合格的人才。增加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率,强化实验室的管理,开阔思维,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摆脱实验室封闭的束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实践教学的实际作用。还可以创建一个计算机创新实验室,引导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去探索研究,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状分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也越来越普及,从而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来推动计算机的更好发展。对于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和改革,将为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和帮助。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背景
计算机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发明,它的诞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更好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推动计算机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开始得到了发展,并且着力于该行业的人才培养。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开始慢慢兴起,并且迅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专业。我国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用以为该行业培养专业的人才。随着行业人才培养过剩,培养模式缺乏创新等情况的出现,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不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更好进行。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
2.1专业发展与就业之间不平衡状况明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培养计算机人才的摇篮,在人才的培养上面,不仅对于学生的理论水平、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有要求,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还需要学生具备大量的数字编程的理念。当前,我国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上面,出现了专业发展和就业之间的不平衡的现象。首先该专业每年的毕业生数量都是比较庞大的,但是真正能被社会所吸纳的人才只有五分之一,究其原因,在于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完全的符合社会的需求,使得不平衡现象更加严重。
2.2实践操作能力薄弱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很多高校都较为注重理论的学习,在教学模式上面也偏重于理论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还是较为缺乏的。随着计算机专业的人才的培养不断地向社会进行输入,相应的问题也就出现了。这些人才出现了严重的实际操作能力低下的现象,不能更好地处理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使得人才不能更好地得到社会的认可。
2.3专业发展滞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应该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否则就难以推动IT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在该专业的发展上,存在着滞后的现象,没有很好地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进行内容、模式上的更新,因而造成了对人才培养的滞后。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3.1拓展学习的领域,培养综合性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不仅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融入,还需要拓宽学习的领域,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和提升。在人才培养上,除了要求学生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还应该组织他们学习各方面的综合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在学习的内容上,除了专业知识,还应该加入职业道德的培训、公共科目的学习等等,促进内容之间的融会贯通,为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人才方面的帮助。
3.2与时俱进,推动课程的改革
课程的改革是高校推动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更好进行一个有效途径和必走之路,在课程的改革方面,高校要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勇于改革,敢于转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科建设到师资队伍的建设,都要进行相应的革新。同时,要注重关注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对人才的需求,保障课程的改革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帮助。
3.3加强教学和实验的融通与结合
计算机行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要有理论的学习,更应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教学和实验的融合与结合。因此,在高校的教学方面,应该在学生的实验课上下功夫,让其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升的一个平台。实验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促进教学和实验的融通结合是必须的,也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所在。
3.4重视专业型人才的培养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注重专业型人才的培养,要凸显出人才培养的精良化,提升人才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丰富基础知识的建设的同时加强专业化的建设,使得人才凸显出专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加强对某一方面的专注钻研,打造专业型的人才。
4结语
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计算机行业人才培养的进行,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对于计算机行业而言,人才的培养要与现状进行结合,从而结合实际的情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更好地改革和创新,使得人才的培养模式能真正推动人才培养的进行,推动社会发展的进行。
引用:
[1]徐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2):231
关键词:教学改革;培养模式;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19-0040-03
1引言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走向,也是中国师范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教师教育呈现出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职业专业化、培养培训一体化以及教师队伍高学历化等新的发展趋势,教师教育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 传统的师范教育必须改革,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对于综合性大学中的教师教育来说,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文化对原有师范院校办学理念与文化的冲击;二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原有师范教育内涵和方式的挑战。[2]将教师教育纳入综合性大学之中,对原有师范院校办学理念与文化的冲击是很明显的。
原有师范院校在转型或合并组建综合性大学后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切实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长期以来的“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实际上也是这种危机的典型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塑自身的“学术性”,促进“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和谐发展,如何巩固并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已成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依据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而设置。但是计算机课程发展具有结构的不稳定性,并且在具体的制定和实施中出现的偏差、课程体系缺乏整体优化,理论教学过多、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依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由于受硬件条件的限制,教学方式则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程实验也大多以简单的验证性为主;课程内容重复,各类课时比例不尽合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新知识及现代教育理论较少顾及,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范性不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在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教师所提出的新要求。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广州大学计算机学科现有三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又分为信息与软件方向、信息管理方向、计算机教师教育方向。每年招生人数大约200-280人。这些专业或方向都有各自的培养计划,学生在招生时选择的专业,很难中途换专业,不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我们根据国内外大学本科教学发展的趋势和我校的现状,提出建立计算机类专业、方向教学大平台,建立一个立体化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培养出具有个性化,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宽口径的本科毕业生。
在此平台下,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应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思路,具有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所倡导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文化修养和师德。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实验技术与技能等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2) 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应用能力。
(3) 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4) 具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网络方面的应用能力。
(7) 具有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外语听说能力。
(8) 具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能力。
(9) 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能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10) 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协作能力。
结合广州地区基础教育的需求,积极探索非定向教师教育的模式,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公共教育学科的课程设置,加强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加强师范教育的学术性基础和教师教育的教育专业性,使教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由封闭走向开放,极大地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以培养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高水平师资。
3课程体系的建设
培养方案的重新规划和设计整合三个专业教学计划整合为一个大平台,一个计算机教师教育教学计划,三个专业模块的教学计划。由于对学生已经进行了分类教育,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进行新的研究。
由于三个专业一个大平台,大平台中的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应能适应三个专业的要求,重新设计和规划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建立新的学籍管理体系,使学生能方便地跨专业学习。
根据新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编写更合适的教材。剔除陈旧的教学内容,注入能反映各领域的发展趋势及新成果、新动态的新内容,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到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之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组织编写和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教材。建立新的实验体系和实践环节,编写配套的实验教材。
建设一个分层次,跨专业的教学平台,在培养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体系、实践环节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改革,将对我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本科教学产生巨大推动。
学生可以通过一年到两年的学习,对专业有所了解后,再对自己有兴趣的专业或方向进行选择。这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减少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并且拓宽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而在高年级则允许学生自由选课,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培养高水平师资。通过把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专业构成一个大平台,结合广州地区基础教育的需求,积极探索非定向师范教育的模式,培养“专业+师范”的复合型师资,师范生在完成与非师范生同样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加修14个学分的师范教育学程,便具有了师范生的资格,使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逐步融为一体,优势互补,协同共生。
4实验体系的建设
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在计算机大类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合计算机类专业培养规格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一体化、分阶段、多层次”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行基础实验课、专业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三个阶段的实验教学,重基础实验课,打好计算机类专业平台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结合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各专业的实验课程,同计算机类专业平台的实验课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的实验教学,扩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和说明的基本方法,网络工程的设计和管理能力,具备计算机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集体协作能力。对教师教育专业通过学科教学法、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专业实践过程,使学生能具备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能力。
5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家教师教育的优惠条件已经不存在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是一个挑战。特别是我们学校是以大类招生,一年以后分流,由于学生对教师职业的不了解,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比较少,甚至不能开一个班。
由于教师职业也面向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使得师范生的就业有更大的挑战。
6师范和非师范专业学生的特点
师范生由于要以教师职业为目标,所以一旦作为师范生,对自己的行为要求有一些潜在约束。总的来说,师范生比非师范专业的学生相对稳重一些,学习也自觉一些。
由于有教学实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非专业能力方面比非师范生有更大的优势,但在专业能力上一般比非师范生的能力差一些。在从事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上竞争能力差一些,但在一般的专业技术职业的就业上,应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钟秉林. 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 教育研究,2003. (6).
[2] 钱国旗,等. 理念创新与策略思考――一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困境与超越[A]. 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作会年会交流论文[C]. 扬州大学,2003.2004.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体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对于在人才也越来越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恰巧需要更多的实际操作与应用,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因此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一般包括: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科技训练、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采取顶层设计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具有超强的工程技术性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的突出特点,实践教学的实施正是基于这一特点做出的重大策略,而且实践教学实施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专业教学的质量。但在实际生活中,实践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当中一个薄弱环节。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总结出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定位不准确
由于一些院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学科匆忙结束,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容易出现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行的一些人才培养方案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理念要求,逐渐的脱离教学的客观要求与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学校的实验设备、管理人员等诸多原因导致了教学质量低下,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倾向严重。
1.2 师资力量和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盛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与教师比例出现严重的失衡,严重超出了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例。再加上学校的待遇低,一般很难留住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因此造成了高素质教师严重缺乏的尴尬局面。加之分配制度的不合理不公平,高素质的实验教师与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1.3 实验教学内容与管理体制缺少与时俱进
许多院校普遍存在实验室管理体制落后,实验教学改革也相当滞后的问题,列举如下:
(1)在教学内容上缺少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轨,还停留在陈旧的内容层面,考核的方法也不规范。
(2)学生的实验课安排不科学,教学模式落后,多呈现出随意性,形式落后。
(3)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多表现素质低,对实验器材的利用率低,实验室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基本上也很少开放使用。
1.4 实验条件差,实验设备不足
由于一些院校的经费不足和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一些院校实验室少、实验设备缺乏、实验设备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调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计算机技术专业实践对硬件的要求很高,实验条件和设备的落后与欠缺,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效果。
1.5 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缺乏实习基础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实习工作,然而一些院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实验条件,导致学生的实习完成的质量很差,这样导致了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时缺少了一定的竞争力。
2 对策与措施
2.1 立足校情,依托市场,与时俱进,不断改进专业培养方案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专门的人才”来支撑。对于IT行业中的“计算机工程师”,市场要求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计算机行业环境,熟练掌握诸如编程、技术维护等专业技术操作,还要求他们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很好的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领导组织与开发,发挥团队的创兴能力,不断更新专业技术,跟上时展的步伐,选择出更加合适的开发技术。
因此,我们首先要从我们的意识上明确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它们对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我们也要十分明确它与“应用型人才”本质区别,我们要防止职业化教育倾向的出现;其次我们要根据社会的实际要求,实事求是的制定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更加科学的选择教学的内容、课程体系。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建设出一个包含教与学、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内容的课程体系。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创新能力。
2.2 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理论、验证理论得以发展的关键是实践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靠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两个方面,是由多个教学实践活动组成的有机整体。对于一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的目标的院校,不仅要在学校内为学生建立实践的平台,建立校内的实训基地,而且还要建立校外的实习基地,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来适应这个社会。
2.3 重视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应该强调院校教师的双师型素质,扩大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派选教师到名牌大学进修学习,到优秀的企业中去更新知识,学习企业的管理。在亲身实践中,教师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实践方案,更好的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对症下药,培养出毕业生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建设出科学的教学体系,了解当前最新的科学技术,以便学校也做到与时俱进,更新学校的技术设备。此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人才来学校交流探讨,开展学术交流会。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学校有强大的师资队伍,才能使学校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企业新技术的发展要求。
2.4 加大投资力度,更新企业的仪器设备
实践教学的开展大多需要特意的实验课程的设定,还需要相关的仪器设备。现今社会,学校的仪器设备与企业的实际应用设备差距越来越大。我们挑选仪器设备时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购置的仪器设备要与社会实际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加符合工业实用性的要求。一个优秀的校内实训中心在技术水准上要体现出现代的理论与技术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更好的开拓出自身的能力。
2.5 强化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
我们只有强化实验室的管理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实践教学的作用。在选择实训项目时,我们要针对那些有较强的技术含量的实训项目,要体现出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的要求。在实验室的管理方面我们要发挥创新思维,充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摆脱以前实验室封闭的束缚,处理好学生在选课与实验时间上存在的矛盾,以便让学生在有了创意的实验方案后能够充分的利用实验设备完成。
3 结束语
总之,一个好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样一个对实践要求相对就较高的专业来说。一个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更是必不可少的。在真正提高我们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浩,胡学钢,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7,22:73-74.
[2]肖利,李海波,刘茂军.全面实施物理实验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4).
[3]张辉宜,吴光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4-115.
关键词: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信息产业正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信息产业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科技人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源动力,是我国攀登计算机科学高峰的主力军,这就对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科技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根据社会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规格,是解决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专业特征不明显的可行途径;从长远看,有必要考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适当的分解,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快、应用范围广、社会需求差异大的特点,必须全面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分层次教学计划,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要充分认识到本科专业教学内容比较灵活、学术水平要求一般、重视能力培养要求的特点,明确的培养目标,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制订有效的实施方案,立足社会需要,加强专业建设,才能保证较高的本科教学质量。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出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实行分层次培养格局,才能有利于发展,有利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发展。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
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目前,多数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初期的需要,在当时的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处于理论研究与推广阶段,发展趋势缓慢,理论研究有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而院校培养的依然是大量理论型、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因在培养过程中缺乏过硬的实践实习环节,导致他们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还很欠缺,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院校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模式,跟近社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密切结合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
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院校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应用方向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方向,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嵌入式技术等;在课程设置上,应密切结合应用方向选择教学课程,要有所偏重,有所放弃;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对于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须有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企业应用的需要,结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立刻进入实践环节,使其在了解课程应用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程精髓。
3.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应用能力。在企业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实践出真知,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尝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既是把学生送入企业中实习,观摩、学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这可以让学生更早地与企业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业界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有参与项目开发实践的机会,并力争使学生们参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与锻炼,同学们能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机专业应用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性,另一方面,企业应用项目有一定的复杂度、时间限制,对同学们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有压力的驱动下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同学们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
4.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工程建设
1前言
计算机技术现在已经非常成功的渗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在它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极大的助力了其他领域的发展。比如说,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且在工程建筑也在不断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在最近几年,建筑行业,在工程建设项目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之广,也导致了计算机不能单方面的发展,处理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职业的人群,适用于不同的工作,以使之的功能作用最大化,是非常重要的。建筑行业讲究因地制宜,即使建筑样式相同,在不同的气候、环境、土地、人文情况下,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和施工进度也将不同,所以,单靠人的力量很难将如今愈发大的建筑工程项目实现全方位管理全程管理以及实时管理。所以,现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建筑工程上的像数据处理、图形处理、建筑设计及管理分析应用也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行业在新时代的发展。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管理应用优势分析
在前面说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管理应用主要有全方位管理实时管理及全程和多方位管理。至于优势,首先,必定是在工作效率上,建筑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工作特点有所不同,建筑行业在进行项目作业时,往往是定点作业,就是常常在一个地方呆很长时间,而且建筑产品具有固定性和不可动性,需要长时间在一个地方持续使用。还有,包括建筑活动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建筑承包单位都具有对建筑产品的安全问题的负责权。这时,从工程建设时对人员的管理,施工时对实时实地情况的分析反馈,产品投入使用后对建筑产品安全的持续负责确保联系。没有计算机技术,这些要求可能很难做到,即使做到,也是相当费时费力的一件事。相反,有了计算机技术,就相当于能将工程建设情况实时的传递给项目管理者,还可以寻求其他专业人员的帮助。此外,在建筑设计方面,无论是工程制图,还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建筑管理模式和建筑设计方案,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工程建设方面的应用。因为,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建筑尤其是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择都需要十分周密的分析演算,因为稍有不慎这就可能会酿成大错。这也导致建筑行业不能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外有丝毫差错。此外,建筑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如果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举个极端的例子,若是像秦始皇建长城那样建我们现在这样的建筑,光管理人员就要消耗甚多,更何况这样做,管理水平会比较低,工程不能很好的完成,直接的第一反应就是在工期上。因为如今建筑工程的项目都比较大,工期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下都比较长,很可能一年四季都需要施工,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现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将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降低工程质量,使部分建筑行业人员为了追逐利益,滋生豆腐渣工程。所以,有效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实现全方位的管理,也是全方位的监督。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现状及远景
在建筑行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web服务器连接着建筑材料供货方,建筑设计方,建筑项目管理方,建筑项目施工方,以及第三方等建筑建设前中后各个方面的参与者。大大优化了建筑行业的建筑水平发展前景,但是,有些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缺乏深层次的了解,也不掌握最近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他们仅仅认为,计算机的用处仅仅在于收发电子邮件,也仅仅认为,这已经是做到了很多人口中说的信息化管理,高科技应用了。他们也会认为,将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规模的应用在自己早已成型的管理模式中,改动甚至说是打破自己的模式,是不值得的,会增加工程工作量,以及既定投资成本。此外,通过软件开发人员进行建筑工程管理软件的开发,可是,一般软件开发的人员往往不具备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开发的软件并不能很好的应用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也就是开发的软件和实际的工作场景不协调。此外,就如先前说的建筑行业具有的特殊特点,建筑行业讲究因地制宜,即使建筑样式相同,在不同的气候、环境、土地、人文情况下,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和施工进度也将不同。此外,还有其他的诸多影响因素,比如政府的批文时间,天气变化,环境保护等等这些诸多方面,都将影响工程的投入,影响工程的成本。如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解决,我们就可以在程序内设定不同的参数,如天气,环境,地质,地段,政府等等方面,得到较为准确的投入产出比例,得到更加实际的工程成本。计算机行业是我们如今时展的大势所在,况且,在如今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情形下,更是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所以,不得不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建筑工程上的发展是极为广阔的。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现在已经非常成功的渗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建筑工程管理的领域,单靠人的力量很难将如今愈发大的建筑工程项目实现全方位管理全程管理以及实时管理。所以,现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建筑工程上的像数据处理、图形处理、建筑设计及管理分析应用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行业在新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行业是我们如今时展的大势所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建筑工程上的发展是极为广阔的。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机遇的时代,是将载入史册的一个创新的时代。我们有幸见证,有幸经历,有幸参与。计算机的发展却是始终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它总是不断地突破自我。希望建筑工程领域的工作者也能不拘泥不死板,积极更新自身的知识,接受时代的变更发展,接受新时代的讯息,将新时代的新知识勇敢的容纳到自己的行业之中,创造新的氛围,带动时代更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钱陈 单位:武汉东湖学院
参考文献
[1]奇张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8(31):71~73.
[2]周立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4(14):37.
[3]吕文莉.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32):191.
[4]田宝峰.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30):362.
[5]陈春梅.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17(5):229~232.
[6]邓李萍.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28(11):137.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结构;职业胜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5-0130-02
近些年以来,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日益增多。基于增加毕业生数量的影响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存在非常大的就业压力。对于怎样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处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不少高校都注重引导学生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等。然而,近些年的就业事实表明,清楚地把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科学地调整专业学习和知识结构,能够实现大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大学生的就业率提升。为此,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的学生来讲,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而且需要调整相应的专业学习和知识结构。
1调整基础课的学习和知识结构
坚持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教学的原则,跟基础课程的教师一起分析基础课程的知识,坚持够用的原则和理念,适当地取舍基础课程的知识。并且,注重因材施教,分析教学模式的多模块化与多层次性,划分教学课程为基础模块以及提升模块。其中,准备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高年级学生是提升模块的教育对象,其组织形式是选修课式。例如,划分为两个模块的大学物理部分,也就是学生选修大学物理(Ⅱ),必修大学生物理(Ⅰ);划分为三个模块的高等数学部分,也就是学生必选修高等数学(Ⅲ),必修高等数学(Ⅰ)和(Ⅱ)。每一种理论课程都涵盖课外探究学习的时间(可以使10―15个学时)。教师需要采纳学生对基础课程教学的建议,优化传统的考核模式,转变一考定分的方式,重视对学生理解的基础性知识和概念的考核,以及注重学生对物理与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
2调整专业课的学习和知识结构
可以划分计算机专业课程为三种,即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设置课程坚持重应用与宽基础的原则。针对一部分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教师务必实现技术背景与内容的持续更新,调整教学的重点知识。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爱好,选择一个模块群课程与专业方向,进一步地学习有关的课程。例如,对于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的离散数学,其具备独立的图论、代数系统、数理逻辑等知识,课程知识较为稳定。以纯数学作为视角而言,比较抽象,之后的课程对有关概念的应用比较少,这造成学生缺少清晰的学习目标。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是能够明确计算机专业的数学基础是离散数学,二是在专业基础课范畴中定位离散数学,对数据结构元素大量地引入。针对操作系统课程,教师能够启发学生以两个视角(即用户与设计系统者)把握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讲解设计操作系统的方法,也讲解操作系统的原理与基本概念,不但使学生把握操作系统的原理,而且能够对应用模块进行编写。
教师能够根据培养人才的目标,设计三条课程主线,即第一条主线是计算机原理、操纵系统、数据结构课程,以夯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第二条主线是软件工程、数据库、设计程序、Web技术课程,提高学生开发软件的能力;第三条主线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移动应用、计算机网络课程,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教师能够立足于课程群改革与建设课程,进而对课程群的能力目标与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清楚课程群当中各种课程的内容及其联系性,从而完善理论体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地统一研讨跟授课的方式,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案例研讨教学法;在Web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课程中,列举一个实际项目,讲解其中包括的技术与理论;借助理论、案例、实践相学方式,联系具体案例,在实践中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原理和理论内容,以及让学生学会设计方法,培养学生持久和稳定的的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数据库系统、单片机理论和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课程中。大一设置新生研讨课程,学生能够由教师的研讨专题当中,自愿选择自身青睐的学习专题。并且,向所有的学生开放新生研讨课,以使新生跟转专业的要求相符合。除此之外,教师能够实施问题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作为核心组织教学活动,启发学生持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探究与思考主动性,最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还应当改革评价学生的模式,实施多样性与真实性的考核模式,对于绝大多数的专业课程实施实践和笔试、3+X是考核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考核与学习,有效地统一考核c学习,切实体现互相完善与推动的功能。例如,改革Web技术课程的考试,教师在首节课堂就让所有的学生自主地设计Web程序,在学期末以此当做考核实践部分的根据。学生对设计的基本标准进行熟悉之后,基于教师的启发下思考自身的选题及其实际功能,而后在教学课堂上学习的过程中操作。如此的考核模式能够有效地处理低能高分的问题。针对计算机原理的专业基础课程来讲,因为牵涉到非常多的知识,硬背和死记概念难以提高实效性,为此,能够实施半开卷或者是开卷的考核模式。
3调整实践教学与建设综合性课程
实用型高等教学针对的是中小型企业,培养的是基层管理、建设、生产、服务的技术人才,需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为了实现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注重日常的学习过程,对所有学生日常的实验、问答、测试、作业等进行记录,且体现在日常的成绩中;建设完善与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四年的时间内毕业设计、专业实习、技术实践、专业感知和实践、专业综合实践、专业课实践等的持续性;注重基础性的实验过程,增加设计型与综合型的实验比重,增加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实践部分;根据所有的专业能力,设置一门以上的实践教学过程来对应课程;对于所有专业的核心技能,设置综合性课程或者是包括实践教学过程的课程来对应。
教师需要注重课程的设计,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处理问题能力的提升。例如,针对设计程序的课程,让学生借助软件工程的思想,通过一部分简化过的实际项目作为专题,通过小组的方式来设计,在集体探讨与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最终设计完成模块设计与系统分析,且让所有的学生答辩以及提交相应的报告。
教师还能够以工作任务作为向导,设置综合性的培养专业核心技能的课程。综合性课程统一了实践与理论,其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完成工作的能力。综合性课程的导向是工作任务,其组织形式是项目,立足于学生以后的工作岗位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设置综合性课程要求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导师、项目资源库、实践环境,能够实施的方式是校企合作。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是管理项目与设计软件的能力,该能力可以体现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中完成工作任务要求的职业素养、应用能力、专业知识。而事实证明,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构建综合性的管理项目与开发软件课程,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综合性课程能够在教学中引入企业的项目案例、质量保障机制、管理项目的方法、测评员工的方法,以及能够在评价学生职业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提高W生的职业素养。
高校需要跟企业加强合作,创建校外实习基地,借助专业实践实现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从而跟新形势下的综合性课程教学模式相符合;组织教师到企业开发实际项目,积极地培养双师型的导师;创建实习企业的资源库,定期地组织学生来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专业综合实践、专业实习等;以实战练习作为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企业工作的实践经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开展校外定岗实习与校外实践,以使学生感受企业实际的工作现状,体会企业的文化,加速跟用人企业的接轨。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是更新快和发展快,这就意味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有着动态性的特点。为此,在贯彻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规划过程中,应当时刻保持先进性,设计合理、科学、发展的课程体系,不断地调整专业学习与知识结构,给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与学习氛围,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最终奠定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与创新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建伟,刘妍,赵娜,宋培培,李莉.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探究(上中旬) [J].2016(16).
【关键字】实训教学 校企合作 教学改革
一、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改革动力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核心之一,计算机技术作为先进技术行业的代表,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却异常艰难,且教育部专业就业统计亮“红牌”专业之一。计算机技术人才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出的今天,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却越来越困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不乐观,首先,在就业大环境下,全国各高校争相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该专业毕业学生基数非常大,给就业岗位带来激烈竞争。其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大纲死板,始终在教育部相关教学纲要中开设相应的固定专业课程,同时还开设大量的本科规定通时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太少,学习不够专业,太基础,不能适应当前计算机应用开发,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所需知识、能力存在巨大的差距。再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技术类非常强的专业,实际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地方院校在实验设备、教学资金、师资队伍等教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在高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认识不足,导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不乐观这一难题。
如何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实现应用型人才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 就需打破过去重课堂理论教学、轻实训教学, 重理论分数评价、轻应用能力评价, 重招生、轻就业的教育教学方式, 由传统的学校教育转向校、企合作办学的社会教育。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
二、校企合作与实训教学
(一)校企合作
为了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试点;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政策以及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校企合作”的精神指示,本院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展“3+1”教学模式的实训教学,企业对学生进行“定向订单式”实训教学,全面提高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本院响应国家号召,顺势而为,跨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二)实训教学的特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应用型技能专业,应用型教育提出的“认知、实践、精通”的含义是理论知识的多少、实践实训相结合、深度应用取决于专业技能的要求。应用型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技能需要新知识、新实践环境、高效教学方法的支持,计算机技能的训练不能只强调“练”,要根据IT工程项目的特点,科学安排“学”与“练”的教学安排。实训环节在应用型教学计划中应以培养现代计算机技能为重点制订教学计划,同时对计算机技能相关的实践实训给予足够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以脑力活动技能为主的现代技术上,理论教学以满足计算机技能的需求,实训教学提高计算机技能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实施中,课程教学一改以往单项实践环节(集中几周的实训、实习和设计)是常见的模式。大胆改革――在传统的“实训教学”课堂教学外,更多地安排“课内实训”和“专业实训”、“集中实训”等综合的新课题(项目)形式教学活动,其“练”与“学”相结合,“实践教学学时”与“理论教学学时”并重,开展教学活动。
三、实训教学的组织及教学实施
实训教学活动由两部份组成:一、实训教学组织;二、实训教学实施。掌握好教学计划的安排,是实训教学组织能否成功的关键。实训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是教学任务完成的根本保证。在实训教学活动中,通过科学教学方法,结合应用实践,把若干计算机应用单项技能整合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目标。
(一)实训教学的组织
制定校企合作共同办学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完善具体“3+1”实训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计划实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管理、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监督与评价等方面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全面合作。制订监督与评价标准。校企联合共建立实训实践教育基地。实训实践教育基地校企专业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其配合实训教学的顺利实施,确保实训教学全过程顺利完成,实现办学培养目标。
(二)实训教学的实施
根据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及实训教学计划。双方协作共同完成实训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评价。
(1)实训教学的校、企双方根据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计划。
(2)合作企业要提供学生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安排学生在实践环境完成实训教学各项学习任务。
(3)企业指导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为学生开设实训教学实践课,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也可吸收学生全程参与企业技术(4)配备专业合理的教学师资团队,高校可有计划地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工作1-2年,以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可在合作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兼职教师。专业教师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为主,向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转变。
(5)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教学资源的协同与共享,是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积极推进协同创新。 这些协同与共享包括软件工程技能训练项目、教学成果、实践教学资源、高水平师资等。
认证化,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应探索认证化培养路径。 引进企业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师,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软件工程交流,到企业实习。 既可以拓展学生的就业视野,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应用型国家认证资质获取率。实现毕业生与就业用人单位需求接轨。
四、实训教学质量监控及教学的评价
(一)实训教学质量监控
质量监控系统化,校企专家共同审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明确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具体教学学时分配,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实训考核进行考教分离,由企业专家和本校教师共同组成实训考评小组,客观评价学生实训成绩,并将学生毕业就业与实训成绩挂钩,同时作为教师业绩评定的依据;利用随机听课、检查教案、学生座谈等形式,顺利实施实训教学,系统化监控保障实训教学效果及质量。
(二)实训教学评价
实训教学评价是教改成效的重要保障,完善校企合作办学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重点之一,我国高校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及评价一直是以内部质量监督为主,外部的用人单位对高校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的评价相对薄弱,制约了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的全面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开展“3+1”实训教学模式客观上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使企业、事业单位对实习实践学生的评价纳入了对学生参实习实践成绩的考查。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建立起一套较完整校企合作模式实训教学的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包括:课程质量保证体系、实践基地监督体系、学生实习实践效果自评体系等。
五、实训教学成果分析
实训教学的效果需要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完善的评价体系。目前主要有两种实训教学评价途径:首先,是应用型技能鉴定――通过专业技能国家认证考试,是否通过认证考试以确认其是否达到某一专业技能级别要求。其次,是招聘企业进行测试,从学生中选拔工作人员。通过就业率来实现评价。
在实训教学改革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与国家认证考试有所突破,本分院80名2013届应届毕业生中,获得国家四级网络工程师、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资质共计13人,获得软考网络工程师(中级)、数据库工程师(中级)资质共计8人,总合计21人获得国家计算机相关工程师认证资质证书。这是实施实训教学改革获得的一定成绩,学生专业应用技能水平大大提高。在企业招聘测试中,2013年底80名毕业生就业率达96%,到2014年4月底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以上成果离不开实训教学改革的功劳,充分体现实训教学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实训教学组织、严格执行实训教学安排、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的监控、逐步完善实训评价体系。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改革称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新时期教学改革重要形式。达到以教改促建设,以教改促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