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范文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第1篇

关键词:投资公司;投资效益;财务管理;尽职调查;财务风险

作为先打金融资本市场中的活跃者,投资公司在帮助集中社会分散资金,投资实体企业方面,发挥着资本中介的作用。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是通过吸收社会分散资金,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这种业务模式的特点,对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能力的要求很高,这就需要投资公司做好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

一、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在本文研究过程中,通过对一些投资公司的调查研究发现,投资公司在对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能够认识到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发挥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在制度设计和人才配置方面,加大了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投入。

(二)注意规避财务风险,并能够及时提出预警

投资公司在财务指标设计上,都比较注意财务预警指标。尤其是对一些大型的投资项目,其财务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视的,对财务风险节点的各个部分,都有着比较明确的检查程序,通过这种风险预警指标设计以及日常对风险节点的检查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

二、存在的不足问题

(一)对市场分析和投资预测缺乏有效的系统工具

投资公司的无论是项目投资还是股权类、财务类投资,在准确分析市场和通过系统工具分析判断投资标的的价值方面,一直在不断探索。不过这些问题几乎是所有投资公司的薄弱环节,在经济不发生系统风险的情况下,一般问题不大。不过有时投资公司在投资过程中,救护由于对项目的洞察能力不足,而导致投资失败,从而导致较大的财务风险。

(二)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健全

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一般是以财务部门为主开展的,但是相关人员岗位的设置,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这就导致可能会会出现一些因为涉及到风险管理当事人的项目,在尽职调查中做的不够细致合规,从而为后期埋下风险隐患。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投资公司出现风险。

(三)财务风险管理的文化没有真正形成

从一些投资公司的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实际做法来看,在日常工作中虽然也在不断倡导财务风险管理文化,但是,毕竟投资公司是追去企业投资收益的。在某些风险较大,而利润比较诱人的项目面前,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就会显得比较被动,可能会将风险管理让位于对利润的追求。这种没没有真正内化与投资公司血液的风险管理文化,也是投资公司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投资公司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质量策略措施

财务风险是投资公司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和做好的一项基础工作。虽然面临新的问题,但是只要认真分析风险源泉,合理选择规避措施,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

(一)加强企业风险文化建设

对投资公司来说,投资利润也许能够决定公司发展的水平高低,而风险则是决定公司存续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投资公司要不断加强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让这种风险管理文化,真正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内心深处,让员工在日常各类工作中,首先要将风险考虑在前,提升公司的的整体风险意识水平,这对公司建立持久稳定的风险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二)加强前期市场分析及规划

要将投资者进行有效归类,按照风险承受能力、收益心理预期以及投资周期预期等项目进行分门别类。将可用于投资的运作项目按照收益高低、风险高低、周期长短以及其他要求进行归类。为投资者寻找适合他们的投资项目,在确保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多的为其获取投资收益。建立投资者风险信息披露制度,尽量做到事无巨细的向投资者进行各种风险的科普及预防手段宣讲。

(三)加强员工学习力度

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不仅要包括财务风险管控的知识及技能学习,同时也要加强市场投资方面的知识学习。加强财务风险管控知识学习能够确保企业员工更为及时的预测风险、感应风险与抵御风险,帮助企业及投资者避开最大财务风险。加强市场投资方面的学习能够让投资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发展,能够更为灵活的进行投资活动,能够通过灵活多样的投资行为分散投资风险。

(四)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投资公司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监督机制,在处理公司日常财务管理业务时,需要不同人员进行岗位分离,利用不同职责的独立性,使其之间相互制约和监督。通过人员岗位的分离与独立设计,保障任何财务管理项目,资金流向,是按照严格的公司程序进行,个人无论是谁,不能影响正常的财务风险管理程序进行。

四、结束语

投资公司的存在不仅为市场发展及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资金与活动,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及致富渠道。虽然投资公司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仍然有许多不足,仍然需要更多的学习与实践,但是笔者相信只要不断探索、研究,在财务风险管控方面的工作质量必然能够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郝帅.基于财务分析视角的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以A保险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16,06,05.

[2]钱建刚.对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6,08,03.

第2篇

关键词:公司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一般来讲,在基金公司,财务风险依旧主要存在于财务活动的三大领域中,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营运活动。本文将通过对以上三种财务活动中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一、基金公司财务风险的分布

(一)筹资活动中的财务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公司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即权益筹资和债务筹资。所以,筹资风险实际上是基金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风险以及偿债能力方面的风险。

根据监管要求,基金公司的资本结构一般以权益性资金为主,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往往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除日常业务会发生少量负债外,债务主要来自于公司在固有资金投资正回购业务过程中产生的负债,产生这项负债的目的在于通过正回购业务吸收同业资金,从而实现杠杆收益。所以,基金公司筹资活动方面的风险相对较低。

(二)投资活动中的财务风险

基金公司的投资活动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司固有资金日常投资活动,主要通过证券买卖、银行存款等方式实现。基金公司在进行固有资金投资时,首先要确定投资业务在政策允许的投资范围之内,其次要考虑投资事项的审批流程,严格执行风险控制制度。在这部分活动中,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利率市场风险、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合同条款合规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基金公司投资活动的另一部分指其进行的项目性投资,主要是对子公司或联营企业的投资。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公司需要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认真分析公司的现金流,通过NPV模式分析投资方案的可行性,从而确定最佳的投资方案。如果投资方案不合理,公司将面临流动性不匹配的风险,并进而导致资产负债结构失调的风险。

(三)营运活动中的财务风险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经营活动及行为由中国证监会负责监督管理,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以及监管机构允许的其他业务。在基金销售过程中,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对基金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的预计不准确,导致基金销售费用超出财务预算或者为了控制预算导致基金销售任务无法完成。这两方面的风险都会直接影响公司期末的利润及现金流,从而导致公司的资产状况无法达到预期结果。另外,基金公司在基金募集、销售以及其他活动中出现违法违规情况是,公司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甚至向公众公告。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公司出现损失,并体现在财务结果中。

二、基金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任何风险的控制都是以具备风险意识为前提的。在基金公司中,全体工作人员都应当具有一定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并在公司范围内形成一种财务风险控制文化。

财务风险不能狭隘地理解为财务部门的风险或财务人员的风险,而是从业务发生到财务结果整体的风险。在基金公司,全体员工都是财务活动的参与者,只是参与的阶段不同。财务工作人员作为财务工作的牵头部门,应当及时梳理各环节存在的财务风险,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力争将风险消除在前期阶段,尽可能避免造成财务损失时研究弥补方案。

(二)严肃风险控制纪律

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作为风险防范的基础因素,需要依靠员工的主动性来实现。在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仅依靠员工的主动意识来控制风险是远远不够的。公司应当建立起一整套的制度规范及操作流程,供员工执行,并对风险制度执行不力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处罚。只有严肃风险控制纪律,提高违规操作成本,才能达到公司全员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

(三)优化财务管理流程

财务管理活动是一个综合的管理过程,其范围涉及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区分财务管理的不同业务范围,并针对各类业务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使不同参与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员工能够得到相应的制度指导,避免依靠个人判断来进行财务工作的运行。

同时,财务人员应当尽力使财务管理流程简单高效,避免过多无效的审批或流转。无效的审批或流转会造成财务风险控制点过于分散,财务管理人员淡化自己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职责,从而造成财务风险的控制失效。

(四)提高系统管理效率

在现代财务管理过程中,仅仅依靠人工进行财务风险控制已不现实。基金公司作为投资性企业,其数据量相对较大,必须通过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来实现财务风险的控制。如果没有先进的系统作为工具,公司的人力将过多地将精力投入在数据的整理和记录中,无法投入足够的精力进行分析性工作。

第3篇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1-0078-03

一、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

集团公司是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辅之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由母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

财务风险是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风险。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财务风险是由企业负债引起的,具体地说是指企业因为借入资金而增加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广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确认和评估,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控制,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风险管理通过控制对策处理损失风险,如果在实施控制对策后损失仍然可能发生,则可运用财务对策。财务对策是将损失转移给他人,或将损失留给组织或家庭内部。但在财务独立经营的资本财务时代,风险管理应当成为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

财务风险管理关注企业价值损失,它通过管理价值风险来管理物质要素。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无论是影响全球的COSO报告,还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的相关规范制度,都强调了对风险进行控制的重要性。现实中,我国集团公司对风险的识别、管理,无论是在主观意识方面,还是在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方面,都显得远远不够。因此,必须注重集团公司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

二、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原则

1.收益、风险均衡原则。风险均衡原则要求集团不能只追求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集团进行的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要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趋利避害,争取获得较多的收益。

2.风险适度、限度承担的原则。财务风险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必须正确及时的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明确最大的风险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

3.超前预警,有效规避的原则。风险的出现具有预示性,企业集团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系统、预警系统和财务风险的管理系统,从而有效规避风险。

4.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要在集团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以集团现有的管理体制,按照集团的母子公司分级管理和控制。

三、防范和化解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中,应坚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设计预警指标体系。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重点和难点是预警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不同的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财务结构、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同一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财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特点也不一样。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和经营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以变现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为基础,以财务效益指标和资产营运指标为补充,重点突出变现能力指标。具体包括10个指标,总分100分:(1)财务风险预警核心指标占70分: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20分)、资产负债率(10分)、已获利息倍数(10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重(10分)、流动比率(10分)、速动比率(10分)。(2)财务预警辅助指标30分:净资产收益率(10分)、应收款项周转率(10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5分)、借款货币资金比率(5分)。

2.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应以企业近3年各项财务指标实际值(按照2∶3∶5的比例)为基础,参考同行业和同规模企业平均水平,参照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结合市场情况和金融环境等宏观因素测算确定。

3.计算指标的实际值和预警指标的得分。财务风险指标的实际值计算出来后,同区间表下达的标准值进行比较,采用内插法计算单项预警指标的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就可以计算出该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得分。

4.预警警度判断。为了更加形象地标识企业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应该把财务风险预警区间分为安全区(绿区)、预警区(黄区)、危机区(红区)3个区域。指标在安全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指标在预警区,表示存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指标在危机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财务风险评估得分,对照相应的预警区间就可以判断出各企业的预警警度。

5.提出预警报告。对于财务风险处于预警区和危机区的单位,应提出专题的财务风险分析报告,财务风险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本单位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指标当期值与上期变动情况以及发生异常变动的原因;指标处于预警区或危机区的原因分析;降低财务风险和改善财务状况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等。

(二)加强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由集团公司组织实施和管理,实施对象包括集团本部、集团下属企业以及集团下属企业的全资及控股子公司。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作所作的具体安排。编制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可有效地预防企业在以后的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1.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即集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集团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成立由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2.规范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根据集团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目标。各预算执行部门按照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部门财务预算方案,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部门予以修正,再由财务预算委员会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部门执行。

3.做好预算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各预算执行部门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要特别注重查找原因,以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建议。

(三)制定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相对比较落后,许多企业没有内部控制制度,造成、缺乏制衡、会计信息失真、收支混乱的严重后果,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所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制度不健全,就会给不法经营者有可乘之机。集团公司下属分支机构较多,大量资产和经营活动都在所属企业中运行,集团公司要加强对其财务监控就必须制定并实行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控制经营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明确控制目标,找准控制点。即容易产生错弊而需要控制防范的环节,以达到纵向(即在同一部门内不同岗位、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牵制)与横向(即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应有不同部门分别处理,使一个部门的记录受到另一个部门的牵制)的有机结合。其次,要实行企业重大经济活动联签制度。集团企业在明晰产权关系后,应明确各级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责任与权利,建立健全集体决策机制,特别是企业重大的贸易、投资活动必须有财务人员参加,经集体研究分头把关。再次,加强企业内部稽核工作。内部稽核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内部审计机构对整个集团财务活动的审查及财务部门内部的日常审核。

(四)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

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同时,企业应建立一套健全的与其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企业。对企业经营进行事前的防范,通过企业日常的会计核算和上报会计信息对企业进行时时监督和控制,规范企业的运作,约束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行全方面的有效控制,而且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面的控制和点的控制要有效地相结合,内部财务控制才能发挥良好的效益。集团企业在点的控制应该从4个方面来重点控制。(1)现金流的控制。企业的生命在于资产的流动性和现金的流动性,控制了企业的现金就等于控制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因而要对企业的资金筹集、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控制,防止资金在体外循环。集团内部还可以建立一个财务结算中心,对企业内部的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和调度,这样,既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的规模效益,又可以及时了解子公司的资金运营方向、动态,及时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现资金运营中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处理。最后,要做好企业的预算、结算管理工作,对日常预算内开支进行控制,对预算外开支,则另行通过集团企业领导或公司董事会进行预算外审批控制。(2)对成本费用开支的控制。对企业各项成本和费用支出实施严格的监管,防止出现成本开支倒挂现象,对配比不相适宜的情况,要严格分析原因,找出原因所在,为今后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提供资料佐证。其次,企业要明确规定各项成本费用的开支标准及比例。(3)资产和负债的控制。对资产的使用和处置,应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此外,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技术指标的分析来监控企业的负债情况,还可以通过净资产率的考核来评估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的业绩,并给予奖惩,以达到对企业资产的监督和控制的目的。(4)把握企业授权的度,即权利使用的范围。对企业各个经营环节经济活动的操作者的权利实施,既要保证企业经营者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防止权利乱用,造成经济损失。

(四)推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形成企业客观存在的两个控制主体,即企业所有者和受托经营者。经营者拥有企业经营控制权,但不承担盈亏的主要风险,而所有者交出了经营控制权,最终却承担盈亏的主要风险。而本应同时受托于两个控制主体的会计人员,在实际中却直接为经营者所控制,所有者的会计控制权被完全弱化。因此,要形成权利的制衡、减少风险,就有必要将会计控制权从企业控制权中分离出来,通过实行会计人员的统管委派将会计人员从企业中独立出来,纳入集团企业的会计委派机构,不再受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直接领导,会计人员的任免、奖惩、工资、福利等均由集团企业会计委派机构负责,使他们能够严格依法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合理保证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使集团企业领导能够真实掌握情况,及时摸清家底,调控有据,有效地制止企业“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第4篇

[关键词]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财务风险是开展经济活动的一种必然现象,对于任何一个经营者和企业来说财务风险都是必不可免的,无论企业采取哪些措施都不可能完全规避财务风险,只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和威胁。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其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财务风险概述

(一)财务风险概念界定

风险一词由来已久,但人们对风险的定义却尚未统一,总体而言学术界对风险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风险主要是对未来事件结果的一种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既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第二,风险带来的损失是无法确定的,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风险主要是不利事件的集合,强调风险会带来必然的损失,但这类观点不认为风险是可以测量的。第三,风险是可能发生损害程度的大小,这类学者认为如果风险的损失在预期范围之内则不认为是风险,只有实际损失大于预期损失时,大于的偏差被认定为风险。第四,风险是风险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风险构成要素一般由风险因素、事件以及结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风险因素是重要素间的基础和前提,风险事件是外部环境发生的导致风险结果的事件,是风险存在的充分条件。同时风险事件也是搭建风险要素和风险结果的桥梁,将风险转化为现实。本文研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时中的风险主要是指最后一种风险,即风险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财务风险种类划分

财务风险根据不同要求可以分为多个种类,一般来说财务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根据财务风险的成因大致可以分为经营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以及利率风险;其次,根据企业管理部门面临风险的表现可以分为战略性财务风险、总体性财务风险以及部门性财务风险;再次,根据风险发生的频率可以分为普通时期财务风险、特殊时期财务风险;最后,根据资金运动过程可以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本文主要以资金运动过程分类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进行探究,根据制造业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三)财务风险主要特征

财务风险是财务与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客观性。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大多由一些无法控制和预料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因此财务风险的成因是客观的,直接导致财务风险也是客观的。国家经济、企业经营、市场价格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企业的风险,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都决定了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企业只能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降低风险的损失,而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风险。第二,普遍性。市场经营活动中风险无处不在,以各种形式贯穿于资金运动的始终,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第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无论是发生的时间、地点还是形式都是不确定的,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才导致风险的复杂,人们不能完全掌控风险。第四,客观可度量性。尽管财务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但依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财务风险进行观察,采用数学或统计的观点对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将风险量化。第五,可控性。尽管财务风险不确定,但人们依然可以采取一些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经济风险进行事前的预测和防范,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从这一角度来看风险并不完全属于突发事件,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并不是无能为力的。第六,损益的两面性。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和社会的进步,财务风险不再局限于给企业带来额外损失,相反还有可能带来额外的收益,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抵御措施加大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力度。

二、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一)筹资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制造业上司公司对股权融资有着强烈的偏好,带来的是高资产负债率,同时负债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流动负债偏高。我国对资本结构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当企业负债水平不超过一定限度时,其负债可以抵减一部分所得税,从而形成一种杠杆利益。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该项政策,当企业经营良好时可以加大负债比例从而降低加权平均资本的成本,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投资风险管理现状

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其经营目标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提高市场占有率以获得长期发展。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与该目标相背离,进行了一系列与经营目标不符的投资行为。根据以往经验和数据可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2011年至2013年整体投资率仅为4.94%,但有些企业的投资率为19.28%,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投资不足、投资过度等多种情况,无形当中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收益分配风险管理现状

从收益分配角度上来看,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股利支付率不高、缺乏连续性等问题,股利分配制度极为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具有较大的权利,根据自身利益需求随意更改股利分配方案,股利分配方法缺乏严肃性和科学性,致使二级市场上股价经常发生异常波动。其次,同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可能会存在多个股利分配方案,在分配股利时没有科学的依据进行合理分配。最后,股东大会执行力较差,不能按时足额支付相应的股利,严重侵犯了股东们的合法权益。

三、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多数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控制意识,主观上认为只要资金运用得当就不会有财务风险,但没有认识到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开展财务活动必然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对上市公司极为重要,由于管理者缺乏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导致风险发生时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给上市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2.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体系。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体现着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和措施,形成适合本企业的独具特色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降低风险的关键。我国会计制度发展较晚,体制上不太健全,尤其是制造业,多数企业是由粗放的生产方式发展而来的,财务系统仍然滞留在核算阶段。电算化系统虽然在不断普及,但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尚未形成,财务预警系统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在客观上导致上市公司在复杂的市场中缺乏财务方面的竞争优势。

3.资本结构失衡。资本结构是公司资本中权益性资金和债务性资金所占的比例。资本是企业运行的血液,资本的流动性直接影响公司运行,也是产生财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十分普遍,原因主要是筹资决策失误,资产负债率过高是其直接体现。上司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就会导致企业缺乏偿债能力,资金难以变现,直接引发财务危机。

(二)外部原因

1.历史因素。我国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经济只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经验。我国上市公司有两种起步形式,一种是原国有企业发展成为上市公司,另一种是民营企业上市。相比而言,由国有企业发展而来的上市公司在财务制度上较为健全,但其财务活动受政府干预,在市场经济中缺乏适应性。而民营企业发展而来的上市公司在初期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缺乏信誉。两种上市公司都存在相应的财务风险。

2.经济因素。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对上市公司有显著的影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化大生产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错综复杂,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外部经济环境直接影响着上司公司的财务活动,一方面外部经济环境决定着企业是否有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税收、经济危机、国家经济政策等外部因素又直接制约着上市公司的发展方向,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上要不断适应这些复杂的变化。

3.政治因素。社会政治环境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大环境。不同地区在社会制度上的差异意味着社会政治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变化性,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可能产生政治上的冲突和摩擦,对经营范围较广的上市公司来说,这些冲突和摩擦必然会影响到财务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等将逐渐暴露出来,给企业的财务活动造成阻碍。

4.其他因素。公司一旦上市就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资金运用,严重的自然灾害对股市有明显的冲击;科技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一旦发生计算机崩溃、机密资料泄露等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安全,给企业财务管理造成直接损失。

四、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时监控企业经营活动中潜在风险的一种手段。财务危机的发生意味着企业中早已存在财务风险因素,但企业未能通过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因此,企业应当不断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早发现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企业损失。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要考虑国家政策导向,保证经营方向符合宏观经济环境;其次应当审视所处行业发展状况,恰当评估该行业的整体风险水平;再次应当考虑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如果市场较小则应扩充产品范围;最后结合本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进行风险预警,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二)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应当学会利用财务杠杆,根据不同阶段的生产规模选择合适的债务融资比例,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财务风险的重点是筹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起点就是筹资风险的管理。负债经营能给企业带来高利润的同时也直接考验着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企业进行负债经营的前提是收益率高于负债成本,否则在财务杠杆的作用下,企业的财务风险将不断增加。企业在债务性融资时应当注重还款期限的安排,做到适度负债。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成熟期的企业负债率可以适当提高,而发展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应降低负债比例。企业可以运用无差别点分析法,在收益相同的条件下选择最合适的资产负债比例,通过优化资本结构的方式来降低财务风险。

(三)提高营运能力

提高营运能力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系统性、长期性工作。首先,管理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当前上市公司管理者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应当多了解审计知识,明确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其次,上市公司应当恰当利用风险重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兼并、收购是企业低成本扩张的重要形式,能有效扩大生产规模。兼并、重组不是简单的生产和资本的相加,而是会计制度、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的融合,只有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生产范围相似的企业才有兼并和收购的价值,与企业的生产范围形成互补。当前的制造业依赖先进的机器和技术,机器的折旧、技术的更新、设备的互补性是制造业在兼并重组时应慎重考虑的因素。最后,企业应通过创新来提高营运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不断创新产品、提高技术才能拉开与其他企业的差距,抢占市场资源,这是企业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

(四)强化财务内部控制

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是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和效果。企业的财务报告应当满足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的要求。内部控制只能做到风险防范,而不能化解和转嫁风险。财务风险管理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和风险度量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内部控制只能影响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是企业采取对策的前提,也是建立内部控制的基础。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建立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能防范企业在经营中常犯的错误,结合企业的风险规避措施组成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制造业财务危机屡见不鲜,因此加大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力度是一种必然趋势。财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多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对于制造业上市公司同样如此。目前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内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多个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制造业上市公司要加大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力度,构建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降低财务风险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泮敏,曾敏.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以我国制造业为例[J].会计之友,2015(21):63-67,68

第5篇

一、供电公司财务风险的特殊性

首先,电力行业的垄断性使供电公司受到国家的调控风险。电价调控政策措施的影响使我国电力价格改革的进程缓慢,甚至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国家在2003年前后出台了三相管理措施来促进电力价格改革,但是发电侧改革还没有全面铺开,只在东北和华北地区作了小范围竞价上网试点就宣告失败,而终端销售仍是采用国家定价措施,价格体系不完善使购电成本有所下调。

其次,电力商品的特殊性给供电公司的电费回收带来一定风险。随着国家去产能工作持续推进,高耗能、过剩行业企业普遍交费困难,预收电费、依法催费等措施受社会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电费回收将难上加难。

最后,资金密集度较高的特征给供电公司带来了一定的资金风险。随着近几年我国新一轮电网建设新潮的掀起,国家电网从2015年到2020年将投资2.7万亿建设特高压等电网工程。在如此庞大的资金投入规模条件下,如果供电公司能够合理使用内部资金并科学进行资金投放,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那么将为其带来高额的资金回报,但反之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巨额损失风险。

二、供电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强化

(一)科学决策,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1、提高财务决策的水平,防止决策失误产生的财务风险

供电公司管理层要将传统的经验决策、“拍脑门”决策等主观决策习好转变为现代的集体决策、科学决策,通过对影响财务决策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采取定量计算机分析的方法并结合科学决策模型,以确保切实提高财务决策的水平。

2、建设财务风险制度文化,增强全员风险防范意识

上下一心的全员参与和健全的财务风险制度文化,是供电公司实施高效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条件,为此一方面供电公司要增强全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打破传统的风险自我无关和自我分割管理的思想,督促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及时评估和发现风险,从而自发地实现团队化财务风险控制;另一方面管理层要致力于对财务风险制度文化建设进行调研和规划,通过文化和制度的双重保障来确保财务风险管控措施在企?I落到实处。

(二)充分重视风险预警结果,及时制定应对错施

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检测到的结果,重点关注出现黄、红两种颜色亮灯状态的指标,认真分析背后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对于供电公司而言,决策者作出决策时的关键依据是财务信息,因此决策的科学性直接受到财务信息质量的严重影响。当利用虚假的财务信息时,决策者作出的决策可能会给供电公司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隐患,因此供电公司应该加强内控制度,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核算水平,强化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素养,使财务工作人员反映数据尽可能的及时、准确以及全面。

(四)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年末总结、整改、完善

每年年末,供电公司应对全年的财务风险管控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对各相关业务范畴全年财务风险管控效果量化打分,明确各专业领域持续改进的重点,找准专业管理领域存在的差距和改进方向,制定改进计划,按期完成整改。目前不少供电公司借助咨询公司,基本建立起对内部控制的年末评价机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评价总结的范围,即将整个财务风险控制纳入年末评价机制中,并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持续改进工作机制。

第6篇

关键词:信用风险;内部控制;预警系统;财务风险;成本管理

一、引言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背景下,要想发展好企业,必须加强并改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目标是指当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的时候所要求的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和目标。那么,基于内部控制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为了预防风险的制度,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者最急需解决的企业问题之一。

二、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部分组成。是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保护财产的完整和安全,确保各项方针政策的遵守和执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的总称。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对企业财务状况和资金周转方面有影响的风险,还有可能会导致企业在未来出现资金流动困难、不能够及时偿还债务、对企业带来损失的一切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管理。

三、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关系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内部控制方法、实行合理的预防措施来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和防范并且能够有所控制。而企业管理者也可以从财务风险的表现中来反映出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参考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二者相互融合,但也有内容和结构上的差别,只有让二者以一个协调的关系对企业进行指导,才能使企业更好的成长。并且,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财务风险的表现进行反映,关键处是财务风险的防范。所以,我们要想做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就必须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上。

四、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过程在现今的企业管理体系中来看,已经是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了。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激励力度不足;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构不具有独立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结构不合理方面的问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不均衡。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财务部门的职能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财务部门在约束和监管方面发挥的职能是相对较多,但在支持业务发展方面发挥的职能也相对较少。企业财务部门使用的职能单一,在经营决策的过程中事前、事中的参与程度较低,这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得不到拓展。

五、基于内部控制下解决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企业增强激励力度的对策

建立有针对性的激励制度能很好的解决对于企业基于内部控制解决管理激励力度不足这一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企业管理者应该建立或者完善相对的激励制度。使企业管理者的利益与企业未来的发展相联系,这样才能激励管理者的激情,达到双赢的局面。

(二)企业增强风险管理独立性的对策

在企业内部控制基础上建立完善第三方控制制度,这一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企业内部控制下解决财务风险管理独立性这一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制定规则和制度,并对各部门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同时,应该设立一个独立的控制部门,对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进行评估监督,对企业经营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活动及高风险事项进行监督和控制。

(三)企业完善财务风险机制的对策

第一,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观念落后的对策。

明确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上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政策,这一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内部控制管理观念落后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可以相对的确立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的之后,能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营效果,提高管理效率,也能够保证重要环节的监督力度。另一方面企业还应该根据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企业在每一个项目上的内部控制都是合法的都是适合可行的,制度的合法合理,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管理的基础。

第二,企业的信息管理不完善的对策。

有效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的防御风险。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企业经营过程中事前、事中、事后的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收集和管理,形成一个完整且通畅的信息渠道,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效果达到最好,降低财务风险。

(四)企业内部控制下解决财务风险的对策

企业在财务风险上必须建立和完善一个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预警系统的作用机制是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完善信息管理,建立独立机构,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收集资料,通过利用专业财会、金融、管理学、市场营销理论等知识,分析企业在经营开始前的经营计划书,在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应的财务会计资料和企业的财务报表,由此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适当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并且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经营风险,并能够在财务和经营风险发生之前及时的向企业的管理者发出警报,从而可以使企业能够及时的调整或者改变经营方向,让企业整体有了更安全更好的发展。

(五)企业均衡财务部门职能的对策

针对企业内部控制下财务部门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不均衡这一问题,企业应该完善一下内部控制的职能机制,而不单是只注重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监督,对于其财务部门的服务职能也要落实到位,加强重视。把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进行合理分配,规定好哪些属于监督职能的范畴,哪些属于服务职能的范畴。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所以企业必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企业稳定快速发展。(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晨.财务风险管理与公司内部控制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6).

[2] 张孝堂.公司治理与财务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1(8).

[3] 战松涛.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实践[J].现代企业.2011(6).

第7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 财务公司 风险管理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集团所具有的凝聚力,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有效融合的产物,承担者为企业集团及所属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责。但由于对集团的依赖性强,财务公司在实际运营中面临着诸如流动性等各类风险。要想防范以及化解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财务公司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应对风险,建立完善的具体风险管理体系,提升财务公司所具有的风险管理能力。

一、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特点介绍

企业集团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资金管理以及减少成本等工作的需求,许多企业集团里面开始设立专门进行资金运作的内部非银行金融机构,即财务公司。财务公司主要依靠企业集团,给企业集团有效经营提供全方位以及高质量的服务。可是,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财务公司会面临很多金融风险,比较常见的有: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与企业信用风险。这些金融风险主要有下列几个特点。

(一)业务面分广

集团财务公司业务范围非常广,不仅可以办理企业之间进行的存贷款业务,同时可以提供保险、证券投资以及融资等金融服务[1]。比如,对于通用集团财务公司,其就给本集团提供和业务有关的相应金融服务,其中包括有保险服务、汽车经销商融资以及客户贷款和出租汽车等服务。正是因为业务分部比较多元化,所以财务公司金融需要应对的金融风险业务分布面的也非常广。

(二)集中度非常较高

由于财务公司性质,更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及政策原因,集团财务公司服务的对象主要集中在集团内部成员单位,且以内部信贷及结算业务为主。故我国财务公司风险资产实际分布非常集中,风险种类也相对集中[2]。

(三)具有政策性以及行业性特点

我国相关法律和集团行业环境会严重影响到集团财务公司的有效运营,这种因素型风险通常具备行业性以及政策性特点。国家法律以及金融政策会直接影响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整个经营过程,所以面临的政策性风险非常大。然而,集团所在行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务公司的整个发展过程,如果产生行业危机等问题,集团财务公司将面临非常严重的金融风险。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需要应对的金融风险种类

(一)信用风险

金融机构需要应对的一种最常见的金融风险就是信用风险,所以集团财务公司同样需要应对这种风险。集团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因主观故意或一些客观因素,会把企业经营中产生的不确定风险传递给财务公司。同时集团财务公司给公司成员单位做出的一些外部信用担保会使财务公司面临相应的信用风险。

(二)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的形成受四个因素影响,分别是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外部事件。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财务公司面临的风险也更为复杂,操作风险日趋成为财务公司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一项较为重要的风险,操作风险对财务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日渐突出。

(三)流动性风险

金融机构需要应对的一种主要风险就是流动性风险,集团财务公司中的流动性风险通常是由债务以及资产在结构方面和期限方面错配引起的。部分集团财务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处于短借长贷状态,如果出现集中偿付,财务公司将需要应对流动性风险。对财务公司来说,产生流动性风险的原因是:①集团财务公司的资金大部分是集团内部成员单位的存款,该存款通常具有短期性,可是企业资金贷款大部分是中长期的,所以资产配置产生了错配现象;②部分集团把内部财务公司当作出纳和资金融通中心,使得财务公司出现为了发放贷款而向银行或别的结构拆借资金的行为,而财务公司大部分贷款都用于集团内部成员资金的发放,如果行业产生不景气等问题,就会使得财务公司出现巨大的支付危机。

(四)体制性风险

集团财务公司需要应对的一种独特金融风险也就是体制性风险,决定该风险的因素主要是财务公司所具有的集团隶属性。因为财务公司和企业集团之间的关系就是隶属关系,所以企业集团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财务公司经营决策以及发展,如果企业集团所处行业非常不景气会发生市场危机,财务公司就会因为资产重组的影响出现资产转移、流失以及债务违约等问题,使得财务公司需要应对巨大的信用危机以及支付危机。

三、集团财务公司进行有效金融风险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要想提高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实际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就必须从整个集团着手,站在集团的高度出发控制财务公司得金融风险。企业集团总部的风险管理部门应该有针对性的对风险进行规划并设计出相应的风险监控体系[4]。企业集团应该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组织架构体系,为建立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打下组织基础。同时,企业集团应该通过现代产权制度,对优化公司整个治理结构进行指导,吸引企业外部投资者以及战略投资者的加入。企业集团还应将董事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董事会领导优势在财务公司实际风险管理中完全发挥出来,保证风险管理采取的是科学民主方式。

在业务操作方面,为应对操作风险,财务公司需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建立具体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有效结合风险管理理念,使企业各级管理层分工明确,从而确保内部控制工作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执行效果。同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还应该搭建一套比较完善的信息系统,通过这一信息平台,能够对集团财务公司不同层次、不同工作部门以及不同业务领域的操作进行制约和监控,从而对财务公司的业务起到事中或事后控制的作用。同时,通过该系统还能有效搜集和分析风险信息,从而提升财务公司风险管理水平。

(二)拓展业务空间,增加盈利和财务公司抗风险能力

财务公司应该在不断巩固传统业务的前提下,做好战略规划工作,依据集团企业所处行业和所具有的资源优势,有效拓展企业业务空间,以此来增加财务公司的盈利性和抗风险能力[5]。同时,财务公司应该和外部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以强化财务公司所具有的金融创新能力,研究与企业集团实际发展相适应的产品,为企业集团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以及优质的金融服务。除此之外,财务公司还应该积极和证券公司和基金进行有效的合作,使投行以及中间业务能够有效发展起来,给企业集团并购以及上市等打下基础。

(三)通过先进风险管理工具对风险进行防范

在管理和防范金融风险时,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将会发挥出非常大的作用,所以财务公司需要具有应用这些工具的能力。财务公司必须有效结合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等方法,对公司资产进行分类管理;构建完善的具体客户评级体系,提高财务公司的风险量化管理能力。此外,财务公司应该在不同经营活动中有效应用各种信用衍生工具,如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等,提升集团企业总体金融风险的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财务公司现阶段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集团行业实际状况,使得财务公司面临着各种金融风险。因此,对金融风险进行高效的管理是财务公司经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需要应对的各种风险特征,提出了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以期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许明.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6(2):45-48.

[2]袁琳,张伟华.集团管理控制与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基于10家企业集团的多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5(05):35-41.

[3]张瑞君,杨柳.企业集团司库高级管理职能之风险管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J].财务与会计,2010(09):29-31.

[4]章丽.基于产融结合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82-83.

第8篇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管理;财务公司;战略发展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意义

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业务范围主要局限于企业集团内部,对集团公司的依附性强。在资产的期限结构上,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集团各公司的存款,具有明显的短期性,而资金运用却以中长期贷款为主,负债结构调整能力较差。一旦出现流动性不足,资金融通渠道少,难以通过变现资产、减少债务或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等手段来筹集资金。因此,当财务公司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先后有上海国际财务公司被清盘,华诚财务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财务公司被撤销,珠海珠光财务公司、中新财务公司等实施重组。这些财务公司被清盘、撤销或重组,流动性风险失控是一个重要的诱因。因此,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关乎财务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二、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策略

流动性风险爆发频率低、发生速度快、影响大,财务公司作为植根于集团公司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具有不同于一般金融机构的自身特点。为了应对流动性风险,财务公司应着眼于行业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流动性管理策略。

(一)以强化资金集中管理作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础

流动性风险的应急之道是能够及时获得外部资金支持,在这方面平衡流动性管理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平衡流动性管理理论强调从资产平衡的角度协调金融机构资产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的矛盾,指出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应动态地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在保证银行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利润最大化,这一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和突发的两部分。对于预期的流动性需求,通过资产配置以及与往来金融机构达成信用安排解决,对于突发性流动性则主要通过借款融资应对,这就对财务公司偿债能力具有显著要求。财务公司的偿债能力与集团公司整体偿债水平紧密相关,因此信用级别相对较高,与单一的成员企业相比具有更强的融资能力。财务公司还可利用同业市场进行同业拆借、进入银行间市场发行金融债等方式融资。这些融资方式的恰当运用,有赖于充分发挥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势。因此,要强化财务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平台作用,将分散在各成员单位的沉淀资金最大程度集中起来,提升财务公司可以动用的流动性水平,使流动性具有重要的来源。在财务公司集中管理的资金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财务公司的融资优势也会显现,这样有助于实施主动负债策略,探索财务公司全面资产负债管理,实现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有效保障财务公司自身的流动性安全。财务公司为成员单位提供服务的同时,如果发生资金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买断、回购等方式将部分贷款或商业票据出售给合作银行,这样既可以在自身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满足集团公司融资需求,又可通过合作银行议价来获取优惠条件。而财务公司贷款规模的扩大,与其吸收存款的规模直接相关,本质上是资金归集水平的体现。

(二)注重发挥企业集团整体优势

财务公司以产融结合为特征,隶属于企业集团,是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一般金融机构,财务公司与成员单位具有天然的更加紧密的联系,为了有效应对流动性风险,财务公司有必要加强与集团内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在这方面,爱立信财务公司可以提供宝贵的借鉴。爱立信财务服务公司作为支撑爱立信集团全球运营的金融机构,以有效、安全和可盈利的方式管理金融风险和流动。在爱立信内部金融服务体系中,信贷股份公司是爱立信集团的信贷中心,金融股份公司是租赁的资源中心,项目融资股份公司是再融资中心,保险公司则是集团的避险工具。爱立信集团的金融体系协同运作,保证了财务公司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管理能力。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公司的产融结合正在向纵深层次迈进,大型企业集团的金融业务不断拓展延伸,相当一批企业集团建立了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务的“大金融”业务板块,在财务公司应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控制活动中,应积极探索与相关金融机构在多个领域进行战略合作,创造协同优势,如与商业银行合作,获取更多的银行授信,与保险企业合作分散相关财务风险等。通过科学管理,这些措施可以创造整个金融板块共赢发展的局面。

(三)构建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从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的演变趋势来看,流动性危机已经由单纯的融资来源枯竭,转变为有融资问题引起的风险传导以及各风险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了从根本上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在流动性风险压力情景选择上,不仅要关注当前常见的流动性风险来源,还要具有前瞻性,充分考虑由于操作风险、政治风险等看似相当遥远的风险计。在流动性风险管控中,这就要求财务公司具有系统观念,因为各种风险常常会相互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加入多层反馈效应,实行全面风险管理。财务公司应成具有自身基因的风险管理文化,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形成纵向涵盖实际控制人、集团母公司、上市公司、附属公司,横向涵盖股东、债权人的风险管理文化。在防止风险暴露形成损失的传统风险管理基础上,关注盈利机会,实行全面风险管理,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各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因此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决策机构意义重大,通过制定风险管理责任体系,使公司各部门各司其职,通过各自的指标控制,协同推进风险管理工作。全面风险管理内在地要求全员加入风险管理体系,成为风险管理链条上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在努力提高员工的风险经营意识,将风险管理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融入到公司的经营中,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所以,以风险管理文化为引领、以部门协同实施为重点、以全员参与为保证,构建起财务公司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三、以流动性管理促进企业战略发展

按照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理论,风险损失同时也是盈利的机会和来源,“风险管理创造价值”。金融业务是以风险换收益的活动,要以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积极的风险管理,以获取更多的收益,提高财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促进集团整体发展,实现双赢。处理好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关系,通过实施积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使财务公司的流动性管理更好地匹配集团公司总体战略发展要求。财务公司在经营中要把业务发展与流动性管理融合起来,将二者统一于公司的战略发展进程中。要避免将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相互对立的观念,即存在极端重视风险控制或极端重视业务发展两种情形。前者将风险看做经营的负面因素,一味追求规避风险,选择低风险业务,缺乏“选择风险—安排风险—消化风险”的管理过程,这种消极预防型风险管理策略在拒绝风险的同时,也丧失了机遇,错失了发展的机会;后者过分强调业务发展和规模扩张,忽视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容易导致莽撞冒进使风险聚集,难以化解。随着金融深化,金融业务不断趋于复杂,这就要求财务公司在业务的全过程实施全面流动性风险管理,将流动性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公司治理、流程再造等结合,使流动性风险管理战略嵌入到财务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的全过程。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直接影响财务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科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该既着眼于形成短期应急策略,又立足构建长效机制,其目标不是简单地消除风险,而是通过主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将流动性风险管理与企业业务经营深度融合,实现价值增长,达到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统一,促进财务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赵卫斌 单位:国电财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波,杨开泰.巴塞尔协议Ⅲ对全球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革命性影响:变化与思路[J].上海金融,2011(10):4,5-49.

第9篇

随着企业集团的快速发展,对内部管理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现行集团内部管理工作中仍有较多弊病存在,尤其在内部风险管理方面更为突出,要求财务公司内部风险管理工作不断强化。本文将对集团财务公司内部风险管理问题、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

集团财务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策略;保障措施

作为具有集团产业、金融机构性质的财务公司,其强调在组织形式上以金融资本、产业资本进行融合,这种机构运作模式本身强调产融结合,涵盖较多不确定性风险因素。若在内部管理中未能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很容易为企业带来严重损失。因此,本文对内部风险管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集团财务公司内部风险管理问题

集团财务公司管理过程中,本身需考虑到财务风险控制问题。尽管近年来集团财务公司在内部管理上不断强化,但仍表现出较多风险管理问题。首先,财务公司未做好定位工作,业务发展中忽视风险内容。现行财务公司一般将功能表现为“两个不足、一个不比”层面。从其中的“立足”看,要求立足于企业、立足法规,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但较多大集团企业多需将部分资金需求由银行承担,甚至有多家银行为集团提供资金保障,财务公司多停留在“见缝插针”层面,与立足于企业的要求相背离。其次,从资金管理问题看。集团企业中,财务公司在作用上集中表现为筹措资金、资金结算、资金分配与资金流动控制等方面,可为企业内部决策提供支撑。然而的集体企业、财务公司本身为不同利益主体,这样在实际开展资金管理工作中,很难保证得到内部的支持。最后,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违规操作带来的风险问题。现行部分财务公司在金融操作过程中,多有较多违规行为存在,如抬高利率、高风险金融活动以及超范围行为等,加上机构管理水平较低,使风险管理目标难以实现。现行较多财务公司在经营管理中,为满足经营业务范围扩大等要求,多会采取成立子公司方式,其带来的资金风险问题极为明显。另外,集团企业中的内部审计、监事会作用也发挥出来。对于财务公司中短期投资带来的风险,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便导致风险问题逐渐加剧。此外,在内部风险管理中,如资产结构不合理、负债期限结构问题等,也都将成为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财务公司的准确定位

针对当前财务公司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应注意在成立财务公司之处便需对其职能进行明确,包括存贷款业务、资金结算以及“内部银行”服务的提供等。在实际运作中,可直接将与集团产业契合的金融产品推出,保证其的自身的资金管控、中间业务、融资渠道等各方面职能凸显出来。同时在定位过程中,应注意明确其基本服务对象,主要以集团成员单位为主,保证金融服务功能得以落实。另外,在财务公司功能发挥中,应注意为满足金融业发展需求,需在业务创新上不断加强,针对不同需求构建相应的发展模式。如对于制造行业,其财务公司可提供的相应业务主要表现在设备贷款方面。再如消费品行业,可直接将消费贷款提供给集团成员。

(二)财务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

为使财务公司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要求在内部控制制度上不断健全。具体完善过程中主要需考虑到责任分工问题,如在总体业务战略制定上,应由董事会负责,对风险水平进行确定,并结合内部控制相关报告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再如管理层方面,其在职责上主要表现为对董事会决策进行落实,明确基本的风险识别与管理程序等。而监事会则需对董事会、管理层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而其他各部门也需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落实其职责的基础上进行协作,这样才可达到风险防范目标。另外,在内部控制机制完善中需进行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其可作为风险管理的“外力”,主要强调将风险管理、风险防范纳入到企业文化中,使人员在风险意识上不断强化,有利于风险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内部风险管理是现行集团财务内部公司发展中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实际开展内部风险管理中,应正确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立足于现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包括财务公司的准确定位、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以及资金风险合理控制等,以此促进集团财务公司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才刚.中粮集团财务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5

第10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5-0104-02

1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企业财务活动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差异,根据这一概念可以推知,财务风险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正常运行,降低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与预期成果之间的差异。对于高速公路公司来说,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就是保证有持续流量的通行费收入符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预期目标,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其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②建立良好的公司内部控制环境,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③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强化风险管理,保证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④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舞弊行为,保证公司财产的安全;⑤规范公司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⑥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2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

2.1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原则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应按照全面风险管理全系统、全过程的两个基本特征,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全面管理与重点监控相统一的原则。建立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能够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定期评估和准确预警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同时,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风险监控,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对公司经营有重要影响的财务风险。

(2)独立集中与分工协作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全面评估和集中管理风险的机制,保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要强化风险管理主体职责,在保证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业务单位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基础上,使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平行推进,实现对风险的过程控制。

(3)充分有效与成本控制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与自身经营目标、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同时,要合理权衡风险管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合理配置风险管理资源,实现适当成本下的有效风险管理。

2.2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

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是以高速公路公司风险管理为基础,以组织控制、制度控制、文化控制为主体,风险分析处理机制和预警分析控制机制为辅助,借助于财务信息化平台,最终实现财务风险的控制目标。该体系首先表明,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以风险管理为出发点,并且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体系,最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个目标;其次,此控制体系的主体部分是从组织、制度、文化三个角度入手,即构建有效的分层级的组织控制体系是基础,财务预算、资金集中管理和内部审计控制制度体系是核心,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文化控制是保障;最后,风险分析处理机制包括风险分析的组织机制、处理机制和责任机制。预警分析控制机制包括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财务预警标准的确定以及预警分析系统。风险分析处理机制和预警分析控制机制两者对上述的组织控制、制度控制和文化控制起辅助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各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合理的、严密的、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见图1。

3 构建COSO风险管理框架下的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

构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应先理清风险管理中内外部关系,即风险管理框架并非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替代,而在于对内控框架予以包含和深化,企业应将COSO风险管理理论融入内部控制的各项职能中,诸如提高风险反应决策、确认并管理多重风险、减少经营意外和损失、提高资金配置能力、抓住机遇以及和企业战略相互关联等。同时,还要分析企业面临风险和机遇之间存在联系,企业风险管理目标也存在可控和不可控之分,只有保持风险管理框架中要素的有效互动,才能真正发挥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

其建立思路重在制定与公司经营相关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在此前提下,对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进行评价,以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具体而言,首先确定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各个变量,其中一级变量主要是控制环境、目标设定、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二级变量是各个要素的分解变量;三级评价变量则是评价要点,即各个二级变量所关注的财务风险控制关注要点;其次要确定评价标准及评价过程,评价标准主要从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设计的健全性、合理性以及体系执行的有效性展开,评价过程则包括评价完整性(很完整、完整、一般、较不完整、很不完整)、有效性(十分有效、有效、一般、有效性较差、无效)等。通过构建COSO风险管理框架下的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对风险控制成果予以评价,为进一步的风险控制奠定基础。

4 结 论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在其风险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本文借鉴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相关理论,构建了高速公路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以最终实现其财务风险的控制目标。本文希望通过对此课题的探讨,能够为我国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武峰.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12).

[2]张飒.基于COSO风险管理框架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评价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3):63-67.

[3]李晓娟.刍议COSO风险管理框架下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冶金财会,2010(2):39-40.

第11篇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管理

1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1相关理论概述。1.1.1集团公司。《公司法》中对集团公司定义为:集团公司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公司,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母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共同组成的企业法人联合体。目前,我国关于集团公司的普遍定义是:集团公司是指以母公司为主体,通过投资及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与众多企业单位共同组成形式,集团公司是企业集团的操纵者,一般采取控股型母公司组织体制来逐层控制集团内的其他企业。集团公司目前在我国多数为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多元股份公司。集团公司的兴衰存亡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稳定。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随着集团公司日常经营行为而随时产生。同时集团公司母子公司及联营企业属于垂直的管理模式,子公司及关联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加大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1.1.2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借款负债导致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企业存在经营风险,如果企业没有债务,企业的财务状况比较稳定,就不存在此类财务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生产运营过程中,由内外部环境和各种无法预计或无法管控的因素影响,产生的实际运营收益与预期偏离,从而可能导致集团公司运营损失,或存在获利的机遇。本文所探讨的财务风险是指广义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的管理学科,对现代集团公司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财务风险管理的流程包括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估计、财务风险评价和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由于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损失性、普遍性、可控性和双重性等属性,财务风险管理应该以最小的成本来确保集团公司经营活动目标实现的最大化。1.2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集团公司在外部市场经营环境中,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财务风险主要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一般为集团公司的外部风险,如资本市场的发达与否、国家的货币和税收政策等引起的经营风险,是集团公司不可控的风险。非系统风险作用于个别企业,是由企业的经营决策带来的资金和经营风险,如运营资金不足、投资决策失误或对子公司管控不力导致的风险,贯穿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可危及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非系统风险给集团公司带来的危险超过了系统风险,公司管理中更应该重视非系统风险。公司管理层应该把非系统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1.3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是对整个集团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子公司财务风险、母公司财务风险以及由于子公司财务风险所引起的集团公司内部连锁反应产生的财务风险,这三大类风险都是集团公司无法规避的财务风险,主要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运营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财务风险的综合管理能增强公司的决策能力,还能实现全球化经营趋势下的协调与合作,最终实现共赢。集团公司在风险的管理流程中不仅要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更要将公司内部治理、激励与运营管理相结合,以寻求集团公司对财务风险的整体解决方案。

2集团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分析

集团公司作为一种母子公司体制,是垂直型组织体制。集团公司除母公司外,其子公司也均是独立的法人主体,拥有独立的财务核算机制;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又要服从于母公司的管控,这就导致了集团公司财务决策多层次,如果集团公司对集权和分权的处理不当,就会对瞬息万变的财务风险感知缓慢;集团公司的职能不仅仅局限于自身价值最大化,还要推动其子公司完成经营目标,使整个集团公司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运营目标收益。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总体水平一般由各子公司财务风险状况构成,财务风险无论从破坏性还是影响面都要比单一企业要大,若核心子公司出现财务风险时,集团公司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这样就可能导致整个集团公司的资本运营状况急剧恶化。集团公司现阶段主要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如下:2.1财务风险预判与防范措施较单一。目前,集团公司从财务管理角度和内控制度方面有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办法,但大都存在局限性,即只有单一财务风险的预判与防范措施,而没有综合考虑集团公司内外部风险因素,没有系统性地研究财务风险的产生与其他风险的关联。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相互独立,不能有机地融合来综合预判与防范财务风险,形成风险内控一体化管理。我国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预判与防范管理系统多是简单套用西方国家的风险管理工具,缺少中国特色,集团公司内部决策过程中又多以经验性风险管理来补足西方国家风险管理工具在我国集团公司风险管理中的缺失之处,财务风险管理中有过多的人为因素干预的成分。2.2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缺少整体性管理。财务风险管理不能单纯靠财务部门来管理,如果集团公司内部各业务部门不能与财务部门形成有效的业财融合,将导致集团公司在风险管理的决策方面缺乏敏感性和科学性。集团公司内部所谓风险管理和控制脱离日常经营活动,局限于管理流程。这是由于集团公司缺乏全员性的风险管理意识造成的。另外,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仍停留在单一风险的防范,而忽视多种风险之间的关联,以及外部因素导致的风险管理与预期的偏差。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财务管控系统,母公司不能有效地通过子公司的风险预判和管理对策来有效地预测与防范自身财务风险。同时,子公司作为独立经营主体,在风险的决策过程中也难免会以自我利益为前提,而忽略了母公司的全面性布局。2.3对财务风险不能有效利用。某一特定风险也许可以避免,但只要集团公司拥有财产,财务风险就不可避免。集团公司在风险管理决策时,往往习惯于规避风险,而不考虑风险中是否存在自己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财务风险无处不在,财务风险更是会因子公司的其他风险而实时产生。既然风险不可避免,就应该在风险中寻找可能存在的挑战和机遇,集团公司在财务风险的决策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财务风险是否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第12篇

关键词:集团财务 风险 管理与防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对于大型集团公司的改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就我国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来说,依然与国外先进管理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风险管理基本原则

对集团财务风险的有效预防措施进行详尽的探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内容是: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实质和原因。对这一内容进行有效分析,我们可以从外部原因及内部原因两方面展开探究。

(一)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从内部因素来看,一个集团的运营基础就是财务,财务是一个公司运作的血液。风险之所以为风险,在于其不可控性。集团公司在不断发展扩张的过程中,为了筹集相应发展资金,极有可能对相应的财务风险存在侥幸的心理,在扩张的推动下,忽略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降低了自身对于财务风险的掌控能力。就集团公司财务风险而言,越是结构稳定的集团公司越不容易出现较大的财务风险;反而是哪些规模或者运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或者转变的集团公司更容易出现财务风险,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集团公司的下属机构是整个集团的财务来源,在没有任何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动摇根基,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就会容易受到冲击,从而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从外部因素来看,集团公司造成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受经济体制以及经济政策,集团公司自身融资投资效率的影响;二、就金融市场来说,在市场利率和汇率等因素的影响下,筹资难易程度变化不定;三、综合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作为集团公司而言,如果不想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积极的去适应其发展规律是最好的途径,在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避外部因素带来的财务风险,是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必然选择。

(二)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预防管理基本工作原则

通过上文的相关论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主、客观因素,针对这一系列影响因素,要想提高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均衡原则

集团公司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均衡原则的把握至关重要,均衡原则条件下的集团公司不可能一味的去追求受益最大化而放任风险的存在,也不可能一味规避风险放弃自身的发展机会,在这两者的选择过程中,只有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才能真正达到集团公司开展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2、适度承担的原则

在所有的经济活动中,风险无处不在,要想完全规避财务风险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集团公司在进行财务风险预防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适度承担的原则,即风险如果在可以承担的范围内,我们可以对它做过滤处理,但是这个范围一定是可控的,并且损失也在集团公司财务的预算范围内。

3、阶段预警原则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我们已经听得太多,集团公司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的过程中,切忌风险已经到了眼前才想到要预防,只有提前做好充足准备,才能将化险为夷,将风险转化为机会。

4、分层消化原则

集团财务风险的产生,并不是完全由于哪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导致的,而是整个集团运营过程中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除了做好阶段预警工作之外,还应采用分层消化的原则,实现分级管理的模式,争取在体系的庇佑和作用下,规避掉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有效预防和管理措施

从前文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集团财务风险的不可避免,并且也就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系列原则进行了简要论述,那么在集团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进行风险的规避,从而将公司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呢?

(一)财务风险识别预警体系的建立健全

我们都知道,集团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等级的项目,当集团公司的实力愈加雄厚的时候,接手项目的比重也会随之增加,继而相应的风险系数也会相应增大。如果集团公司在对项目进行勘察或者是调研的过程中不够细致的话,极有可能将项目中的潜在风险变成财务风险,从而给自身的运营带去冲击。最后,集团公司自身的管理缺陷也是导致财务风险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集团在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风险的概念过于偏狭,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导致公司在风险逼近的时候显得手足无措,造成严重的财务经济损失。要想对风险进行规避,我们首先要清楚的是,它是什么等级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就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具体的数据作为支撑。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不仅是提供风险分析数据的主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集团公司风险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风险识别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对财务风险的类别以及风险存在的大小,对公司的整体影响程度等作出相对正确的判断,从而为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从字面上来看,风险识别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务风险的识别,二是风险的有效预警。财务风险的预防不可能刚好出现在发现的瞬间,发现的结果有可能已经只有被动接受,因此,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是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第一步。除了风险识别的功能之外,系统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风险的预警,即提醒相应人员做好风险的应对工作,以防风险作用下事态的不断扩大。

(二)财务预算机制的有效建立

从前文相关论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就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表现来说,就是公司财务状况不可控情况的出现,预算机制的完善和落实恰是对这一弊病的解决。就集团公司预算机制的建立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阶段,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各预算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职能,不管在那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应及时查找偏差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完善的改进建议。集团公司在不断发展扩张的过程中,为了筹集相应发展资金,极有可能对相应的财务风险存在侥幸的心理,在扩张的推动下,忽略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降低了自身对于财务风险的掌控能力。就集团公司财务风险而言,越是结构稳定的集团公司越不容易出现较大的财务风险;反而是哪些规模或者运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或者转变的集团公司更容易出现财务风险,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集团公司的下属机构是整个集团的财务来源,在没有任何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动摇根基,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就会容易受到冲击,从而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集团公司应对自身财务预算状况进行全面综合的把握,每一笔收入或者支出,都应具备相关凭据,并且进行层层把关,从而提高集团公司财务的透明度和安全程度。

(三)财务控制机制的完善

作为集团公司而言,如果不想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积极的去适应其发展规律是最好的途径,在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避外部因素带来的财务风险,是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必然选择。所谓财务控制机制的完善,即指集团公司在发展过程财务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且处理好与子公司之间的集权分权的关系。适度集权的基础上还应建立权责利三者相结合的机制,从公司的总体出发,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分配不同的经济责任,从而更好的预防风险的产生。

(四)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

有风险的地方离不开监督,除了对财务风险本身的监督之外,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也属于监督机制运作的范围。集团公司在不断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要想保证各部门各环节的运作效率和质量,监督机制的落实和完善必不可少。一般情况来说,集团公司总部可以向子公司派驻财务总监等人员,监督子公司的经营情况以及相应的财务行为;或者直接通过监事会对子公司的财务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整个监督机制的运作结果,可以通过相应的指标反映出来,其中包括了流动比率、不良资产率等指标来体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开展而言,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充分发挥财务预算机制、监控机制的重要作用,综合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经济功能,将风险进行分级处理,并且进行明确的权责利划分;除此之外,在面临重大决策时,集团应对自身的内部条件以及外部环境进行综合的考量,对项目的各项条件进行切实的考察,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系数;在财务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应对相应指标进行落实和考察,争取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

参考文献:

[1]蔡英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余霞.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优化[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3]杜玉鹏.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

[4]杨秀兰.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

[5]鞠法学.集团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

第13篇

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公司,其所面临的风险管理问题,特别是公司财务风险的识别、防范以及控制必然成为其管理的核心。从对A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评价情况看,A公司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合理有效,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健全,资本结构合理且偿付能力稳定,需要注重的是投资风险的识别及防范与控制。A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对我国保险企业来说,应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从优化资本结构的战略高度来规划再融资行为,积极提高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A公司

对保险企业而言,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感知风险、分析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应利用财务分析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对其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避。[1]

1、A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实践

一般保险公司的财务活动可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等,这些财务活动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公司在日常经营中的支付能力、盈利能力及运营状况。基于财务分析视角,本文从筹资风险管理、投资风险管理、运营风险管理三个方面分析A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情况。

1.1筹资风险管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资本金以及保险费收入。在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中,负债所占的比重较大,其筹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保险费收入带来的债务。基于财务分析视角,保险公司的筹资风险可以从公司的偿债能力方面来衡量。具体的评估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及偿付能力充足率。根据表1所示,2015年A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前几年有所降低,说明其债务负担有所减轻,长期偿债风险减小。高负债率通常会给公司造成较大的财务风险,A公司适当削减了债务资本比率,优化了公司的财务结构。偿付能力方面主要是分析其偿付能力充足率,具体指标的分析如表2所示。根据表2可知,2015年A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5.1%,相比前几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原因在于2015年A公司进行了权益融资,进一步补充了资本金及营运资金,使集团的偿债风险有所减小。

1.2投资风险管理投资风险是投资效果偏离收益目标的可能性。结合财务分析,公司的投资风险可以用盈利能力来衡量,衡量指标主要有:总投资收益率、净投资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A公司投资收益指标的分析如表3所示。2015年,A公司的总投资收益率为5%,与上年持平,但净投资收益率有所增加。2014年和2015年的收益水平较2013年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收益的提升往往伴随着风险的加大。A公司近两年在投资方面获得了较大收益,说明它在投资方面承受的风险也较大。

1.3运营风险管理保险公司作为一个经营“风险”的公司,现金流量在其日常营运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A公司这个企业来说,更要有足够的现金流作为保证,因此,基于公司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对公司的运营风险作出较好的识别。主要衡量指标为: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对负债比率。A公司营运风险指标分析如表4所示。由表4分析可知,2015年A公司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较2014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说明A公司集团资金的经营收现水平有所下降,其资产综合管理水平降低。同时,2015年A公司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较2014年也有所降低,说明公司盈利质量降低,利润的实现程度低。另外,A公司2015年经营现金流量对负债比率也有所降低,说明公司短期偿债风险有所增加。总的来说,2015年A公司集团受业务发展的影响,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减少,短期运营风险有所增加。

2、A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评价

据上述分析可知,A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较好,在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逐步加强了财务风险管理,取得了一些成效。

2.1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完善A公司成立二十多年来,一直将风险管理视为经营管理活动和业务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逐步建立起与业务特点相结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A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直较高,超出理论的合理水平,但是最近几年A公司的发展势头强劲,说明A公司注重风险管理与发展并举。而先进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为公司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了保障,为公司战略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理念的关注和认知始终保持明确清晰,并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将其渗透到公司的各个层面,有效做到上传下达,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起到了激励和领导作用。

2.2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合理有效A公司注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并以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为基础,以现代化的风险监控系统为辅助,将财务内部控制理念渗透到员工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从而基本建立了合理有效的财务内控体系,使得A公司内控管理中心各部门形成目标统一、高效配合的合作模式,同时,也有效促进了风险管控三道防线之间的联动与运作,减少或规避了公司的财务风险损失。另外,在A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推动下,A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文化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对于地方子公司,更是加强了对各个环节的控制,提高了员工的应对风险的素质。

2.3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健全在逐步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指导下,A公司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即以公司财务信息化为基础,利用财务指标度量其财务状况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并发出财务警戒信号。在健全的财务预警机制的指导下,A公司以公司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以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选择重点检测财务指标并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并采用比例分析法、数学模型法等对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及预测,监测财务状况的变化及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并及时警示有关负责人员,分析和报告本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对公司财务运行存在的潜在问题,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2]健全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帮助A公司有效规避了潜在的财务风险,保障了其经营活动的健康发展。

2.4资本结构合理,偿付能力稳定A公司在业务迅速发展的现阶段,在不断调整业务结构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资本结构,从而做到了有效合理配置资源并保持偿付能力稳定。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保险公司生存的空间更为狭窄,此时充足的偿付能力首当其冲地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障。[3]因此,充足的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自身所要追求的目标与方向之一。另外,A公司在再融资的同时注重了资本结构的优化,保持了偿付能力的稳定性,从而促使其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2.5注重投资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控制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主要存在于保险资金的运用过程中,正确的投资决策是投资风险管理的关键所在,而合适的投资决策准则是重中之重。基于此,A公司首先确定了保险资金投资决策准则。然后结合资金的来源、运用特点,按照负债类型要和相应类型的资产相匹配的原则来制定投资方向、选择投资工具、确定投资比例,以此减少业务开展的盲目性,增加了投资的安全性。[4]另外,通过恰当的投资组合,利用投资资产的多样化,分散了非系统风险,并且保证了投资的多元化,同时提高了随时满足短期债务以及应对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了对投资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3、A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对我国保险企业的启示

A公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我国其他保险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借鉴。

3.1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促进保险公司稳定经营和持续发展。通过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战略、营造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流程,能进一步优化风险管理体系。

3.1.1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战略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战略是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第一步。风险管理战略包括风险管理的风险偏好设置与目标定位。风险偏好设置决定了公司在风险决策中的行为特征。而全面风险管理目标定位并不在于完全规避风险,而在于与风险共存,特别是作为保险公司,承担一定的风险是其存在的前提。

3.1.2营造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公司文化是公司持续发展的人文力量,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离不开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对于风险管理体系作用的发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滞后的风险管理文化则会呈倍数缩小风险管理体系的作用。营造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才能不断提高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水平。在此基础上重视公司文化的评估结果,巩固和发扬公司文化的建设成果,并针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定影响公司文化建设的不利因素,分析其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及时釆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

3.1.3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流程全面的风险管理流程主要包括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控制。首先,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正确判别出自身所面临的风险,人们才能够更加主动地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对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其次,风险防范则是采取预先防范措施,得以减小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损失程度。全面的风险管理流程离不开风险控制,即采取各种措施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带来的损失。

3.2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保持合理充足的现金流不仅需要健全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更需要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

3.2.1财务内部控制是保险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基石财务内部控制是强化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公司的筹资、投资、营运活动都离不开财务内部控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条件下,保险公司处于风险旋涡中,更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和控制好资金的流动与安全,因此需要一套系统的财务控制体系。财务内部控制作为强化管理的一种手段,必然在经营管理中得到体现和发展,从而使得保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生存求发展,以效益为本,更好地防范风险。

3.2.2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有利于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作为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财务内部控制为财务管理提供组织保证、体系保证、方法保证以及质量保证,从而有效降低保险公司财务风险。同时,保险公司应当根据其保险业务流程以及财务内部控制的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财务组织架构,科学设置公司内设机构、分支机构以及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分工,建立安全实用、能够覆盖所有业务环节的信息系统,尽可能使各项业务活动自动化、流程化、信息化,减少或消除人为干预和操作的失误,为财务内部控制提供技术保障和有效的系统支持。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财务内控制度的完善能够有效提高公司财务管理能力,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进而促进保险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公司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3.3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合理的现金流是一个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健全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更有利于公司及早识别保险公司的资金流风险,从而降低公司的营运风险。作为保险公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3.3.1正确选择财务预警指标在财务预警体系选择的关键问题上,保险公司对于财务预警指标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定性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公司生产经营的变化,主要受经济环境、本行业特征、国内外市场状况、公司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影响,是影响公司稳定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另一方面,定量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其发展状况,其中包括公司的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获利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5]因此,保险公司在指标选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特别应注意的是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之间的相互补充,以便使其更好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

3.3.2加强公司信息化管理建立财务预警体系主要在于它的及时性,因此大量准确及时的信息为财务预警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基础,所以公司应不断加强信息化管理。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体系,配备专业人员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以此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智能化,提高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的科学性,并为公司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持。

3.4从优化资本结构的战略高度来规划再融资行为在中国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阶段,基于实现金融综合化经营的战略需要,在满足保险资金投资股权、上市公司再融资规范的前提下,保险公司更应从优化资本结构的战略高度提前规划公司的再融资行为。[6]

3.4.1确定最优资本结构作为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存在其特殊性质。一方面,保险公司是负债经营;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的股权资本有自身的获利要求。此类特殊性使得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受到了监管机构和股东利益最大化要求的双重限制。[7]因此保险公司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使其既能够维持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满足监管要求的偿付能力,同时又能够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3.4.2合理选择再融资方式我国上市保险公司在选择再融资方式时所考虑的主要是融资额大小、门槛高低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因此股权融资成为我国上市保险公司再融资的首选。虽然股权融资对改善股权结构确实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单一的股权融资并没有考虑到公司在资本结构方面的差异,不符合财务管理理论关于最优资本结构的融资原则。再融资对公司的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力,因此,我国保险公司应合理选择再融资方式,从优化资本结构的战略高度来规划再融资行为,有效提高公司偿付能力、优化资本结构,从而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

3.5积极提高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险公司投资风险的控制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对建立合理的投资比例、拓宽资金运用渠道这两个方面。

3.5.1建立合理的投资比例在现阶段的条件下,保险公司应引入合理的投资比例,以一定的风险水平为前提条件,从而实现投资回报率的最大化。[8]保险公司自身属于经营风险的公司,组合模式下的投资对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抵消、对冲处理能够有助于整个收益水平的均衡发展,从而实现收益要素与财务风险要素的均衡。因此,建立合理的投资比例有利于保险公司降低自身投资风险,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3.5.2拓宽资金运用渠道目前我国保险资金仍主要运用在银行存款、债券等领域,资金的增值主要通过国债利息收入以及银行存款利率为途径来实现,抵押贷款、股票投资比重仍较小。因此,面临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保险公司应该扩大投资渠道,在现行政策允许的投资条件下,合理分配国债、抵押贷款以及股票投资等的投资比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我国的保险公司在经历了市场化改革之后,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面对不断发展成熟的保险市场,我国保险公司更应注重财务风险的识别、防范、控制,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A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有一定优势,我国其他保险公司可借鉴A公司的实践,从财务分析的视角入手,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公司财务风险的管理能力,以促进我国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肖云莹.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2]霍真.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财务策略[J].经济师,2011(2):163.

[3]杜司赢.我国上市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

[4]王玉波.新时期我国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管理分析[J].中国商贸,2013(22):125-126.

[5]李静,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控探索[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6]蔡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与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保险研究,2010(11):8-19.

[7]崔浩雄.浅析保险公司发展养老社区现状及策略[J].中国保险,2013(6):31-33.

第14篇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公司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强化财务会计处理风险管理已成为众多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证券公司也不例外,在我国证券市场日趋成熟,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大背景下,对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与探讨,有助于我们审视公司内部潜在的风险,进而从控制与管理风险的角度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效率。本文从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表现形式出发,在对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证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与会计处理;证券公司;风险管理

0引言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是指公司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账务管理出现偏差,致使公司存在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1]。自深圳特区证券公司开始试办以来,我国证券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金融市场上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证券行业加大力度进行业务创新及转型,在监管层放松管制和鼓励创新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证券行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活力,证券市场获得了迅速发展。证券行业业务范围不断扩宽,产品类型日益丰富,资产规模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资本实力不断增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证券公司面临着巨大的观念冲击、市场冲击、业务冲击、人才冲击和技术冲击,证券公司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整个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证券公司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比如净资本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收入结构不均衡,业务同质化严重,公司业绩很容易受股市行情影响等等。如果公司没有有效的识别财务风险并且采取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那么将极其不利于证券公司的健康规范发展。随着市场的透明化、信息化、监管手段的完善化及法规化、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证券公司必须积极应对证券行业的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以面对来自各方的危机。财务风险是一种很重要的不容忽视的风险,而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风险管理基础,因此,如何规避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成为公司加强管理核心问题之一。

1研究综述

在发达资本市场,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已趋于成熟。我国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尚处在理论探讨与经验借鉴的阶段。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研究开始重点关注于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刘恩禄、汤谷良(1989)第一次系统论述了财务风险的概念、特征及原因,探讨了企业该如何管理财务风险[2]。一些学者对证券公司的风险来源、表现形式和特征等进行了相关研究。毕秋香等(2002)按照证券公司的风险来源以及风险的特征,将证券公司所面临的全部风险划分为五大类,即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并且针对每一个风险的具体成因进行了归纳[3]。曾嵘(2006)根据证券公司的不同业务类型将风险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证券经纪业务风险、承销业务风险、自营业务风险和其他业务风险,同时具体研究了每项业务具体面临的各种风险,例如对于证券经纪业务风险而言,又可将其分为经营风险、操作风险、业务拓展风险和IT技术风险等[4]。部分研究主要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角度研究其风险控制。陈共炎(2005)从会计控制的角度研究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他首先分析了我国证券公司会计制度演进的状况,然后总结了影响我国证券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并结合一些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应当通过建立集中管理的财务制度提升证券公司会计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充分发挥会计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5]。冯玉明(2006)通过对上市公司2008年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6]。王学峰(2007)结合内部控制的国际惯例和中国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要素及控制目标、控制主体及层级、控制客体与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我国证券公司构建了较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7]。张玺(2013)针对我国证券公司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提出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加强行业信用评级制度管理、建立健全证券从业人员的监督机制[8]。段丽巧(2013)分析了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从财务内部控制环境、财务管理职务配置的优化等方面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9]。一些学者重点关注了证券公司财务风险,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切实可用的风险管理办法。许明波(2005)通过分析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财务风险,设计了全面、系统、逻辑一致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指标框架及风险动态监测框架[10]。孟祥霞(2007)从理论研究角度出发,认为应注重基础理论,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研究,强化财务风险文化、风险管理教育和财务风险管理责任观[11]。俞邵峰(2013)对证券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与特征以及证券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展开分析与探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加强证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有效举措与建议[12]。但是,相对于其他大多数企业而言,证券公司的数据很难获取,尤其是财务方面的数据,更是缺乏,这给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带来较大困难。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而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是财务管理风险的基础,决定了证券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尤其是一些证券公司希望通过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方式进行融资,更是要保证财务与会计处理的真实行与合规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结果可以为我国证券公司的财务与会计处理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2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现状

国内关于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研究比较细致,涵盖了财务印鉴管理、发票管理、银行存款管理、涉税、会计档案管理和实物资产管理七个方面,落实到了实务中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上面,并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解决方案,这对于证券公司日常账务处理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但是国内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风险研究缺乏理论指导。研究内容都是从微观层面着手,以上研究问题虽然较为全面,但是并不能涵盖财务与会计账务处理的方方面面,并且多从实际问题出发,并不能对整个证券行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其次,研究缺乏普遍性。国内的研究多从某一个证券公司的角度出发,分析该公司存在的问题,所以研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这样虽然各个公司能够处理好自身问题,但是该公司的经验不能对其他公司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研究缺乏共性。再次,缺乏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研究内容较为分散,多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风险并没有一个全面的控制体系,导致在财务与会计的日常处理中通常是出现了问题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将会把证券公司置于一个风险较大的环境中,风险控制十分被动。

3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识别和应对

3.1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思路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才是管理层决策的有力支持和有效依据,才能够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针对上述研究不足,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研究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理论基础。应当跳出微观层面的研究,从宏观角度出发,深入了解证券行业的财务风险,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支撑,对于现有问题及未知问题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第二,总结研究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问题的共性。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未严格执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公司内部财务监督缺位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原因具有普遍性,研究应当针对整个证券行业,并非某个证券公司的某些财务与会计风险问题。因此,应当总结风险问题的共性,结合理论基础,形成一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风险控制对策。

3.2风险识别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并对我国几个规模和市场影响力较大的证券公司及其营业部进行走访调查,总结出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日常处理主要风险。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才是管理层决策的有力支持和有效依据,才能够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拥有完善的内部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控制机制是保证证券公司成长的关键。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国内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控制的研究成果,发现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普遍存在七种一级风险:财务印鉴管理风险、发票管理风险、银行存款风险、涉税风险、会计档案管理风险、实物资产管理风险和经纪人账务处理风险。上述风险分别对应若干个二级风险,并针对各个风险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4.2建议

应当建立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将对于风险的把控时间提前,提高应对风险的主动性。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风险预警可以尽早发现并识别公司面临的各种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并对风险程度进行大致的评价,为中期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做铺垫。其次应当严格公司财务规章制度,明确职权分工,明确财务责任,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及控制风险的能力。最后,应当强化内部控制与监督,完善风险的控制及规避,总结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的经验教训,为以后处理由此类风险带来的问题提供借鉴。

作者:文妮 单位: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孙晓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控制研究[J].财会研究,2011(22):43-56.

[2]冯辞.浅析证券公词树务风险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4):42-43.

[3]毕秋香,何荣天.证券公司风险评估及指标预警系统设计[J].证券市场导报,2002(10):7-8.

[4]曾嵘.试论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J].贵州社会科学,2006(5):29-31.

[5]陈共炎.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与风险控制问题探讨[J].证券市场导报,2005(1):43-47.

[6]冯玉巧.刘娟娟.证券公司有效风险管理体系探讨[J].证券市场导报,2006.

[7]王学峰.中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0):38-42,48.

[8]张玺.浅析证券公司风险管理[J].中国证券期货,2013(3):45.

[9]段丽巧.对加强金融企业倒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6):235-236.

[10]许明波.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5(1):48-54.

第15篇

关键词:A公司 财务风险 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131-02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企业要想得到有效的发展,就要强化对于财务风险的管控,确保在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身的良性运行。企业要想运用有效的措施规避风险或者是减少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威胁,就要从根本上提升管理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确保企业经营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健全性,真正实现提早预防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自身筹资项目、投资项目、收益结构以及资金的营运框架等的能力,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20世纪初期,国外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的研究就已经比较成熟了,其中主要是财务风险理论研究和企业财务实证研究两方面,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了风险管理和企业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我国研究时间相对较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锁定在财务风险界定、控制以及预警三个方面。其中对于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因素的划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成果,但整体缺乏系统化的综合分析。

二、理论综述与方法

1.相关理论。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本着理论研究和管控水平提高的目的,深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其中较为突出的理论就是在1964年,《风险管理和保险》一书中,对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及整体经营结构进行了全方面的解构,并对风险管理研究成本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企业价值决定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能力的理论。

2.研究方法。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使用的是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案例分析法,在结合A公司经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财务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要对数据进行统筹整合。第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模式,在对其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保证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相结合的机制,确保研究人员能对所有财务结构和基本情况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判断财务风险项目。第三,系统分析法。这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整合的常见方式,在保证数据分析全面性和统一性的同时,利用客观性数据处理原则,提高识别和评价机制,从而建立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A公司的财务现状与问题分析

1.A公司简介。广西建工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是广西大型国有企业――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13年在广西区政府将广西建工集团打造成为“千亿元企业集团”的战略部署下成立。公司主要开展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现公司业务遍布世界各大洲、辐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已拥有广泛而稳固的国内外合作关系和业务渠道,经营范围涵盖能源、建材、石材、汽车和机电产品四大板块,在香港设立有分公司,打造海外业务拓展和融资增信平台,是集团公司产业延伸、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A公司的经营与财务情况。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近几年建工集团的发展前景并不理想,A公司的利润空间在逐渐缩减,经营项目和实际企业实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企业需要从自身发展路径和市场需求进行集中分析。特别是在2008年到2012年,对财务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后,能得出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结论,甚至一部分指标都无法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很可能导致A公司迅速陷入财务危机问题。

3.A公司财务风险的问题分析。在对其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筹资风险问题。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会由于一些决策失误导致筹资成本超出实际预算,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危机,加之筹资结构安排不合理,也会导致筹资能力和实际结构缺乏实效性。企业由于盈利能力降低,导致利润不足以偿还债务,从而陷入经济危机。第二,投资风险问题。投资项目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必须建立的经营框架,但是由于受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或者是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导致实际投资收益远远不满足预期收益,就导致企业产生投资风险问题,其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客观环境的判断以及主管预测能力。

总之,结合A公司的财务结构,管理人员要想扭亏为盈,就要针对市场环境进行综合化的数据控制和信息收集,确保按照市场需求建立具有实效性的企业财务运营发展框架。

四、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1.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在对A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后,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的处理机制,健全完整的风险评价体系,而在建立过程中,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统一性原则以及可靠性原则,并保证评价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便于操作。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也要综合考量风险评价体系和惬意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关系。第一,利用盈利能力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只有提升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经营的实力,获取更大的利润。第二,利用营运能力判断企业财务资产的管理效果。对于营运能力的判断,主要依据的是企业资金现金的回收效率、企业应收货款周转效率以及企业存货的周转效率,管理人员只有保证以上三个指标正向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管控能力。第三,利用发展能力判断企业的成长趋势。企I在运营过程中,要想实现整体企业的良性发展,不仅仅要集中关注目前市场的发展现状,也要结合市场发展动态建立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2.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借助功效系数法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依据多目标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后设定满意度和(下转第133页)(上接第131页)不满意度,在区间内对不同指标进行打分,并且利用权重中的加权平均算法进行层次分析,得出有效的数据。但是,由于在实际风险评价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更加有效的数据计算公式。对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以及单项指标得分等参数进行集中的优化升级,得出结论为。

3.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权重进行确定,要综合分析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盈利能力中营业利润率权重为22.78%、成本费用利润率6.96%、总资产报酬率13.29%;运营能力中存货周转率权重为5.41%、资产回收率1.91%、应收账款的周转率8.42%;偿债能力中权重为现金流动负债比5.21%、资产负债率17.10%、速动比率9.97%;发展能力中总资产增长率权重为1.44%、资本保值增值率2.76%、营业增长率4.75%。

4.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应用。在A公司实际运营过程中,要对财务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确保财务管理系统的健全完整,管理人员也要秉持客观性和权威性管理理念进行综合评定,以实现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的优化。其中,预警参数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以及巨警,需要财务管理人员给于相应的关注。

总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建立风险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分析机制,确保整体框架的完整度,从而对风险项目给予必要的关注。

五、A公司财务风险的改进措施

1.筹资风险方面。对于企业运营来说,筹资结构和筹资风险管理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管理人员要在确定有效的资本结构后,针对企业实际发展现状选择最佳筹资方式,确保企业能把握住良好的筹资机会,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2.投资风险方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要从管理框架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管理措施,提升管控机制的同时,建构符合企业发展的管控模式,不仅要建立健全合理化的投资风险管理流程,也要保证投资决策和企业发展中的财务能力相匹配,真正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另外,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也要采取有效的风险转移措施,集中关注行业动态,实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3.运营风险方面。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财务能力以及发展状况,企业要在运营风险方面提高重视程度,要在强化存货管理能力的同时,集中强化回收款的处理机制。例如,A公司要对化纤原材料建立动态化的市场管理,也要同时提升自身销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结构的同步升级。

4.其他风险方面。对于企业来说,收益分配风险也非常关键,企业要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管理框架,特别是针对A公司,本身是一家上市公司,只有建立具有实效性的利润分配结构,才能保证财务风险项目能得到有效的管控。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对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和管理瓶颈问题建立有效的管理结构,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对不同风险管理项目的能力,利用专业化的培训项目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的能力。

六、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后,A公司管理人员要针对企业自身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市场情况以及客户的实际需求,提升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并且借助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企业要对缺失的能力进行有效的管控,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

2.研究展望。企业运营中对财务风险能力的分析和预测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人员要综合考量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提升信息稳定性的同时,建立更加全面的评估体系,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傅俊元,吴立成,吴文往等.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与运用[C].新世纪第二届交通运输业财务与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2013:316-334

[2] 刘彦文,陈瑶.基于分组主成分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6,14(z1):326-330

[3] 莫力.基于FAHP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实证研究――以湖南H高校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3):71-77

[4] 周俊颖.关于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探讨――基于因子分析法[J].中国总会计师,2012,29(03):62-63

[5] 王海英,王训洪,裴玉峰等.国内矿业项目并购财务风险预警评价研究[J].中国矿业,2016,25(05):37-41,77

(作者单位:广西建工集团国际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