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公共文化服务

第1篇

然而,文化养老与单纯追求健康的身体锻炼,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更加强调的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与其他养老不同,文化养老要更加注重的是与养老对象在情感方面的沟通,思想方面的交流。让广大的老年人,在精神愉悦、享受快乐的同时,能够独立、个性的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和积极的老年生活。而这就意味着公共文化在针对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时候,要更多的考虑在情感方面的投入与倾斜。

以上种种因素显示,对于为这一庞大人群的文化养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人员,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提供“文化养老”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数量上不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村落的消失,城镇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城市内的居住人口正在大服的增长。这里既有务工后留在城镇里的人口,也有大量随着子女进城务工后,留在城里的老人。而固有居民中,随着子女外迁,还有一大部分空巢老人。

而与之不相匹配的则是我国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数量上的不足。以我市为例,全市人口468万,而专职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约百余人,人均服务人口达4.68万人。如果按照2014年中国老年科学研究中心数据计算,张家口市约有60岁以上老年人69万,专职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人均服务老年人则高达近7000人。这其中还没有统计有些辅导项目不适合老年人开展。由此可见,我国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不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而能够针对60周岁以上,甚至是超过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文化养老”的专业性人才,就更不够了。

2.提供“文化养老”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专业性不够。

从专业人才培养上来看,目前培养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专业不足,或者说,目前能够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人员,特别是新加入到这一队伍里的人员,还存在着不适应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的现象。

首先,在专业培养上没有群文专业。笔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群文专业的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与我国现行的幼师的培养有相似的地方。例如,群文专业人员,在掌握一门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其他的专业门类有所了解,甚至是精通,这样才能做到“一专多能”。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群众在群文活动中的多样性需求。

其次,应分层次设立群文专业。在我国一些地区,还存在着人口过万,甚至是十数万的地区,没有专职的群文工作人员。这些地区多为县乡等偏远地区,而这些地区对群文活动的需求之大,更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够分层次设立群文专业,多层次的培养,有助于一部分“回乡”就业。这部分人将既有专业知道,又了解当地文化样式;既能够学有所用,又能服务乡里。

再次,缺少能够针对“文化养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复合型人才。针对于“文化养老”,则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文化养老”的概念,我们可知,整个“文化养老”是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的,它是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拥有健康身心为基本内容的。也正是因此,就需要能够提供这部分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在一专多能的前提下,更为复合。它需要的是对心理学的了解,特别是老年心理学的了解。而这类人群对基本的急救操作,也应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

3.提供“文化养老”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性不足。

我们知道,“文化养老”的特点表现在广泛性、群体性、互动性、共享性上,而归根到底,“文化养老”是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话题。是一个“文化养老”的平台,更是一个“文化社交”的平台,而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而目前这一平台的搭建,这一平台所能提供的服务的专业性,还是不足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对幼儿提供类似服务的地方,除了人员的专业性之外,对场馆的设备设施的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设备设施的色彩、材质、形状、性状等等,都有着明确的要求,而它的出发点,则是安全、高效、愉悦等。

第2篇

内蒙古地区共有101个县,其中21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3个自治旗。现有乡镇苏木641个,文化站848个,嘎查村12215个,农村牧区人口约136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9.1%。全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是完善的关键层面。

(一)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近年间内蒙古地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制度、项目工程以及运行机制等各方面得以实施运转,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在自治区自上而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旗县的公共文化建设也获得了一定发展。

(二)公众公共文化生活日益改善

随着地区经济文化的深入发展,县域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注重服务内容的多样性、提供主体的多元化和提供方式的创新性,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草原(农家)书屋、农村牧区电影放映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重点文物保护、基层两馆建设等一大批重大文化工程和项目得以推进。区内各类表演团体面向基层也开展了大量的文艺演出。从地方来看,公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县本地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规模较大的庆祝活动,也举办一系列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以及举办旨在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的特色节庆活动。从公众个人来看,文化需求日益变化,文化诉求及参与文化活动的意愿都在不断提升。

二、内蒙古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困境

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对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提升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肯定内蒙古公共文化服务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县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上存在的不足。

(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尽管全区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财政投入总量不多,文化事业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相当普遍。由于经费缺乏制度性保障,大多数旗县的文化单位处于低水平的维持状态。全区人均藏书量和购书费均低于人均全国平均水平,多个旗县图书馆没有专门的购书经费。还有,大多旗县文化馆(站)由于业务经费欠缺,每年只能在春节开展一次元宵文化活动;有的乡镇文化站基本活动有时都难以保证。

(二)公共文化各类设施设备还不够完善

国家对于图书馆和文化馆场所的面积标准最低是1500平方米和2000平方米,全区62个图书馆和58个文化馆的场所面积不达标。全区11224个嘎查村有文化室6850个,但面积达到100平米以上的仅有1253个。旗县剧场缺乏,全区只有8个旗县有剧场、影剧院,大部分旗政府所在地都没有专业的演出场地,文艺演出活动受到演出场地的限制。目前73支旗县级乌兰牧骑,现有办公和排练场所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的有17支,不足1000平方米的有18支。

(三)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低文化机构服务水平和服务

能力不强,人员专业素质低,工作方式保守落后,文化创新意识弱,难以满足公众文化需求。如乡镇文化站专职人员及有特长人员少,缺乏专职管理人员,高素质的具有领军能力的专业人才尤其匮乏。同时,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培训资金匮乏,难以提供专业培训。一些基层服务人员长期受编制和薪资待遇问题困扰,影响正常的工作和服务水平。

(四)城乡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城市聚集着大部分的公共文化资源,而一些偏远的、经济发展较差的农村牧区,缺乏最基本的文化服务,农牧民基本文化权益无法保障。呼和、包头和鄂尔多斯地区公共文化资源拥有量占全区一半以上,再除去各盟市政府所在地占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留给县级政府和乡镇基层的就更少了。由此导致城镇与乡村牧区文化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三、完善和加强内蒙古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途径

(一)增加政府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专项发展资金,解决旗县图书馆、文化馆没有独立财务的问题。切实将新增文化经费主要用于基层,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牧区的范围,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加大对县域地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和文化室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文化设施建设的覆盖率和达标率,形成具备各种功能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根据苏木乡镇服务人口数量,建设符合其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并且配备相应的技术服务设备以及图书、报刊、棋类、球类等文体游艺设备。

(二)加大重大文化工程实施力度,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总量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发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草原书屋、农村牧区电影放映等多项惠农工程的独特作用,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差距。吸纳各方力量,改善、提升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准,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总量。

1.推进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以内蒙古地区民族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贫困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依托各级图书馆以及县域地区的文化站,形成具有丰富资源、先进技术、便捷服务的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并努力实现“村村通”。提高共享工程的利用率,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基层服务点使用文化信息资源及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的资源服务。

2.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支持农民群众通过自筹资金,兴办农家书屋、民间剧团、电影放映队、文化大院等,实现自我管理,对业绩突出的民办文化机构,政府予以资助、表彰和奖励。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在发展农村文化方面成为带头人。把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村作为重点,积极开展健康的传统集体文化娱乐活动,发展适宜地方的现代文化项目。

3.推进流动文化服务工程为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配备多功能的文化服务车和电影放映车,以利于提供开展政策宣传、影视放映、文艺演出、展览、图书销售和借阅、科普宣传、科技宣传为一体的流动文化服务,为县域群众提供生产和生活中需要的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

(三)完善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作机制

1.实现公共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创新在举办文化活动时,应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区域特色,挖掘和培育有特色的地区文化,树立地区文化形象。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提供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实现“以需定供”的文化配送机制,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和主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务活动项目,从而满足不同特点地区和人群的需求。

2.吸收多方的力量,形成城乡区域间优势互补的互动促进机制在政策和投入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地区间公共文化发展差异。建立城乡共同发展和互利双赢的统筹机制,以城市辐射带动城镇和农村的发展。要注重城区文化设施的延伸功能,市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文化设施的开放要向乡村拓展,加快文体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同时要改进“三下乡”办法,实现送文化下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文化下乡应与公众需求对接,确保实效。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城乡之间结对帮扶、共建,使城市文化下乡,农村文化进城,双向助推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

(四)转变政府文化职能,健全相关文化制度

1.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随着中国政府整体的转型,自治区政府应该整合各级政府部门的文化职能,提高文化服务的创新意识,改善文化行政部门管理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切实扭转文化管理部门职能“错位”、“缺位”和“越位”的问题,把政府传统的以行政管理职能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2.完善文化法规体系,推进文化事业发展要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不断完善文化政策法规体系,促进文化事业的顺利发展。尤其要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制定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政策和措施,为当前经济条件下文化的发展提供各项法律保障。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切实把文化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深入开展文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行政、守法经营和维护文化权益的自觉性,为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事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建立健全县域公共文化服务覆盖考核办法制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估机制,有利于研究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及服务标准,对于地方各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设备建设的具体标准,以及其应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内容等,都可以做出明确详尽的规定,这种做法的益处是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便于基层落实执行,并引导政府及文化单位逐步建立正确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观。如浙江在2010年推出了首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山东省建立了县域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考核表,类似做法的地区还有上海、浙江嘉兴等。所以,内蒙古可以在当前国家和地区已有的考核标准基础上,借鉴其他地区的成熟做法,将县域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体系化,分别制定考核标准进行考察。

(五)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第3篇

【关键词】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真人图书馆”

在当下中国经济腾飞、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文化事业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在传统和现代、本土和外来互相冲击的格局下,也迎来了很多新的文化模式。公共图书馆,是一种传统的制度化文化结构。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图书馆在信息化数字化的冲击下,遭遇许多发展问题,例如制度僵化、资本投入不足、以及来自其他行业的压力。本文拟借“真人图书馆”这种新型公共知识互享平台,对比传统图书馆的特点,讨论如何从理念、制度,以及资金渠道等角度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

一、何谓“真人图书馆”

真人图书馆,顾名思义,将人作为图书出借阅读。由具有特殊经历、爱好和故事的人来充当图书,在真人图书馆中,“真人书”按照分类标准“排列上架”后,由读者借读。这些作为图书被阅读的真人来自五湖四海,教育背景、职业生涯、生活阅历各不相同。他们通过口述向读者描绘独特的故事经历,读者也可以反向与真人书互动。在双向沟通中,形成对故事和真人书的理解,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不同于传统纸质书,真人图书馆是建立在实体图书馆的模式基础上,所塑造的一个平等交流的载体。

自2008年初次在中国实践,“真人图书馆”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经过文献梳理,杨广峰将其分为2008年到2009年,引入与异化阶段;2010年到2011年泛化与反思阶段;2012年到2013年,扩散与回归阶段。[1]初次引入就遭遇异化,大家面对富有某方面经验和技术的“真人书”,将之共识为“具有专长的专家”,把原本是要走向平等,消除偏见的活动带入了成功人士的教学领地。这一方面受本土文化思维壁垒的影响,大多数人缺乏批判性思维,习惯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思维,也和目前很多成功学大行其道,无法静心享受知识的浮躁气候有关。不过随着大家对于这一形式的认同和传播,在后期真人图书馆也开始成为例如学科化服务创新手段、个性化教学手段、阅读推广服务新契机等新功能的载体,产生了更多的价值效应。近两年来,借由许多公益组织的活动,真人图书馆寻求平等交流初衷的想法也逐步在实现。例如《城市画报》杂志社的民间公益项目“荒岛图书馆”,就引入真人图书馆这一新型服务形式,开展了多样化的阅读服务,激活了社会资源。

二、“真人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对比

1、理念创新

从理念上来看,真人图书馆在共享知识之外,还有平等交流的建立初衷。这个新型的读书形式源于丹麦一个反青年人暴力的非政府组织。在2000年丹麦当地的音乐节上展开了以人为主体的图书馆阅览活动。[2]可以看出,这个活动利用了图书馆的载体,建立了一个平等交流的话语渠道。在众多国外成功的真人图书馆中,真人书通常由具有不同种族、文化背景,还有受到社会歧视的边缘人群组成。真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冲突,消除偏见,让读者将关注点放在故事本身,通过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发声平台,给予大家理解和包容的空间。

传统的图书馆一方面是在为公众提供知识服务,一方面也在教育人和塑造人。2006年在我国政府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文化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为公共知识服务的重要载体,图书馆应该切实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黄俊贵认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服务效益,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与知识服务,给公民提供包括文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文化服务,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多方面内容。[3]张月英和陆长民认为图书馆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4]非排他性体现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使用,而造成他人无法使用,不会通过收费等形式排除所有人享受和阅读的权利。而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是指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有其固定的场所、开放时间、服务人员等,如果过度消费或者是超过了机构运转的承载力时,就会阻碍图书馆正常功能的发挥。这两点对于真人图书馆的运转同样适用。

综合来看,在理念价值上,无论是新型“真人图书馆”,还是传统模式图书馆,都将人们平等地获取知识信息视为最重要的目的。提供纸质书、电子书、或者是能绘声绘色描述现实的“真人书”,给予读者和书之间的交流平台,是图书馆发展的价值所在。其良性运行能够保障公民基本文化生活权利的实现。

理念来源于对于知识的尊重和公民文化权的尊重。但是在当今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这种一定程度上非竞争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也在不断经受着冲击。例如真人图书馆在我国本土的发展中,就经历着功利主义和商业诱惑的干扰。能够容纳自由平等宗旨的真人书上架不够,一些更具备“实用价值”的考试讲座、宣传,占领了真人图书馆的主战场,变味严重。一些老式图书馆书目陈旧、设备更新迟缓,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在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下慢慢成为体制僵化的一种表现。所以,一个是受到经济利益的过度干扰,一个是被体制机制过度束缚,需要从两个角度切入创新的思路。

2、制度创新

知识作为一种富有价值的物品,在共享平台获得分配,是对于所有人平等接触文化、创造成果的尊重。尤其是在社会分化中被排斥和剥夺的贫困人口,他们获取资源和知识的渠道更加闭塞、水平更低,更加需要从制度上保证文化服务的均等供给。

2010年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要求,在文化发展上“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在纲领性的国家发展规划中,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柯平和洪秋兰总结,我国的文化体系建设经历了一个艰难发展的成长过程。从计划经济时期到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公共文化事业由过去的行政管制逐渐走向改革和过渡。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长久,在公共文化服务上产生了体制上的路径依赖,在单一的政府主导、大包大揽之下,造成了文化服务发展的滞后和僵化。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了权责不明,财政投入有限,参与主体不足,服务模式欠佳。[5]

结合上文中提到的“真人图书馆”案例,目前还没有成型的机构和组织去长期稳定地执行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多数活动还只停留在公共文化活动的层面。在思考让真人图书馆也走上正轨和完善的模式化运作的道路上,就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正规的保障包括在硬件和环境设施上提供读者可以阅读真人图书的场所,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在馆内开展此类活动,就确保了这种文化服务设施的提供。另一方面是一些非正规的文化制度保障,在机构设施以外,保证真人图书的书单供给、服务供给、资源供给等。真人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地方在于其真人图书的独特性,没有理想的“书目”供给读者,缺少平等交流、真诚互动的宗旨,就难以保证书目能够持久地吸引读者阅读。在真人图书借阅的流程中,图书馆员需要更多的组织策划和沟通协调能力,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的供给,这一部分的时间成本、人力物力会加大,也要求有多样的投资渠道为真人图书馆的运作保驾护航。在真人图书馆的案例中,一些商业资本的进驻往往冲淡了真人图书馆的宗旨,同时损害着读者和真人书的利益。假设可以成立具备一定规模的行业协会,从集团力量给予这类事业真正常规持续性的支持,对故事的生产者“真人书”进行保护,对于个体和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是有益的。

较之而言,在我国,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归属于政府主导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赵益民、詹越、柯平在讨论生态竞争下的公共图书馆定位时谈到,在现行体制下,公共图书馆存在着总体职能重叠、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缺乏制度保障的运行经费,同时也造成地区间事业发展水平的极大落差。[6]改革现有的不合理的管理体制,提升公共图书馆在内外部竞争压力下的应对能力。他们认为可以“发挥行业联盟在资源优化配置、共建共享、业务协作、规模采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层出不穷的新环境中获得公共图书馆行业内的健康发展。

3、资源渠道创新

然而,当需要逐步脱离传统体制机制的时候,为了保证机构正常运转、以及应对改造创新的要求,最核心的问题是可持续财源从何而来。很多情况下,当一个国家财政不够富裕的时候,首先要裁剪的是文化领域,因为从人的发展来说,这并不是基本的生存需求。但是,这明显是对文化艺术潜在社会功能的忽视。除了是人类对美的创造以外,文化艺术还具有更加现实的社会改良作用,具有公共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中,也要重新重视资金渠道的来源问题。

对公共文化服务,例如图书馆事业的投资,从理念上说,国家对这种文化事业提供赞助,也是给公民的一种福利、是扩展公民文化权的一种方式。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投资,存在一定长远的经济贡献和回报,对于纳税者是有价值的投资。同时,受到公共资助的话,有利于目标的真正实现,而不是在商业运营中遗失本来的目标。

上文谈到图书馆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张海斌、江可申和周德群总结,准公共物品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具有中间性、收益性、不确定性的特征。由于一般情况下,政府部门经营准公共物品效率低下,企业经营绩效明显,因此,要求在准公共物品的运行上提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多样化,还有经营方式的民营化。[7]相较于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具有在一定条件下满足投资经营者自身盈利要求的目的。可以结合内在收益性和外在收益性,对一些能够排他的服务,例如图书馆内的科技设备使用,休闲设施使用,进行收费,产生项目的盈利目的。真人图书馆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包括场地、真人图书,服务人员,以及宣传工作。荒岛图书馆借助的是公益创投项目,借助盈利企业的运作,产生的收效对“真人图书馆”进行资金补贴。

在我国,传统公共图书馆依靠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运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性文化事业的财政保障供给在下降,需要转向企业化管理模式,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2006年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就要求加大对公益性文化的投入,完善捐赠和赞助等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形成可持续的财政支持。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例如西方国家开始的公共文化资金分配制度改革实践,国家艺术文化基金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制度形式,较为典型的是英国的国家艺术理事会,还有法国文化部下属的国家艺术基金会。[8]打破传统单一的政府提供的资源渠道,所有热衷于公共文化事业的人都可以参与,成为一种开放的基金供给,同时确保合法的有契约的资源投入。

因此,可以看到,民间的资本介入是活跃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副强心剂。真人图书馆在国外的兴起主要就是借助民间组织的力量,在我国目前也是顺应这样的资源投入渠道。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则需要汲取其他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经验,创新资源渠道。例如创建相关的公共文化基金,通过募捐和创投的方式,吸收民间资本。借助有力的资金支持,规范行业内的行为准则,在有特色的公共资源配置中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公共文化服务基于其公益性的特征,可以适当引入民间资本的参与,将其中一部分业务活动委托给企业或者是公益组织完成,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本降低、服务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有助于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基础,创新资源渠道。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是新颖的真人图书馆,还是常见的图书馆,都是公共文化服务中不可缺失的部分。真人图书馆的引入和发展,是对传统图书馆的理念创新,同时也从制度保障和资源渠道上给传统图书馆以提醒。在保证文化资源平等交流的价值理念下,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升这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和效能。打破传统的僵化体制、引入民间资本的投入,有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2] 杨广峰.国内Human Library的发展历程、困境与未来方向[J].图书情报工作,2013.6.106-109.

[3] 黄俊贵.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实现[J].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2008.5.14-19.

[4] 张月英,陆长民.民间资本介入图书馆服务――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视角[J].图书馆杂志,2008.8.7-12.

[5] 柯平,洪秋兰.全民共享文化服务的制度困境与优化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8.6.3-5.

[6][8] 赵益民,詹越,柯平.基于生态竞争的公共图书馆定位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4.35-39.

[7] 张海斌,江可申,周德群.准公共物品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和经营方式探析[J].学习论坛,2004.10.22-24.

第4篇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从概念出现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在实践中形成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的要点阐释,逐渐提炼出对我国现阶段的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发展模式选择的借鉴意义,及因我国与西方主要国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应采取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模式 供给模式

19世纪后期的德国政策学派代表人瓦格纳最早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概念。主张通过公共财政的社会政策作用,拓宽政府服务职能,强化政府的社会文化和公共福利的责任。此后,发达国家就开始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进行探索,并形成三种供给模式。一是法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该模式认为生产、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份内职责,因此,法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均设有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法国对文化事业的资助是典型的基于政府主导的公共财政模式。他们的文化预算在国家总开支中占1%,各级地方政府还要投入两倍于国家预算的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建设。官办或政府直接管理的文化事业单位得到的政府财政资金达到全部收入的60%以上。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民间主导”模式。美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没有正式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对文化事业的资助是典型的基于市场导向的公共财政模式,政府将文化策略转化为一种开放性的市场策略,只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和严格的法律保障,将文化艺术活动置于市场经济和民间社会中成长。对于非营利性文化单位,政府一方面通过中介机构给予有限的资助,一方面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融资工具和财税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公益性文化事业领域。因此,他们认为对文化的直接干预越少越好。三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政府与民间共同参与建设管理的“合作共建”模式。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过程中,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始终贯穿。

政府以何种方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实现条件问题。纵观世界多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将文化设施建设当作首要的条件。彼得・霍尔于1984 年在《世界城市》一书中提出了衡量世界城市的7 条标准,其中3 条是关于文化的标准:一是各类专业人才积聚的中心,有众多的大学、大医院、图书馆、博物馆和各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研究机构;二是信息汇聚和传播的地方,有发达的出版业、新闻业及广播、电视网总部;三是娱乐业成为主要产业部门。可以看出,文化设施是第一位的,是基础。新加坡在上世纪后期,明确提出文艺复兴城市报告和改善文化设施的施政策略,在滨海湾建构新的表演艺术中心并提升其他的剧院。2002年投资6 亿新加坡币的滨海艺术中心建成,成为新加坡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艺术中心。成立了国家图书馆局以引领新加坡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发展。2003年完成了一个国家参考图书馆、3 个地区图书馆和19 间公共图书馆及一间社区儿童图书馆的建设规划。如果说文化设施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那么理念、价值观和基本职责便是它的软件。香港政务司司长在描述政府职责时这样说:“我认为政府肩负两大基本职责,第一是不断确立工作的宗旨和基本的价值观,第二是订定日后的发展格局,力求进步、精益求精”。他进而说:“我们的宗旨是服务市民。为此,我们力求促进安定繁荣、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活素质、照顾需要援助的人士、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维持法治,以及鼓励市民对社会各尽本分。”这番话深刻地说明了软件在实现政府承诺中的重要。只有一流的设施加一流的管理,服务才能达致一流。

国家对文化机构事业的投资、文化部门艺术表演的重视、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视、对博物馆机构建设的投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投资。2007年以来, 各地政府加大了对文化的投入度,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费无论从增加额和增长速度看, 都有较大增长。但由于历年对文化欠账较多, 公共文化投入基数较低, 尽管文化事业费增幅较大, 但增加的绝对额并不足以改变困扰文化事业发展的经费拮据现象。公共文化投入的严重不足, 极大影响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能力。因此, 不断增长公共文化的投入力度是当前政府部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首要任务。为此, 有些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以保障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例如湖北省规定, 乡镇公益文化体育服务经费按每人不低于0. 5元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江苏省制定了文化事业投入 两个高于0政策,即每年财政用于文化事业支出增幅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幅, 十一五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于十五时期所占比重。随着各地区政府公共文化投入在绝对量和相对量上的不断增长,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将会有长足的增长。尽管财政支持公益文化设施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但是, 从我们的研究结果上看, 已有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情况并不是各级政府的关注重点。近年来, 各地普遍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逐步兴建了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馆等大批公共文化设施, 为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 许多公共文化设施在使用上, 却没有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 损害了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社会形象, 同时也挫伤了政府继续投资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的积极性。其主要原因是有些政府部门存在着重投资建设、轻管理使用的思想, 把设施建设当作了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在没有设施或设施不足的情况下, 往往把活动不能有效开展的原因, 归咎于公共文化设施的短缺, 因而对设施建设的呼声很高, 而公共文化设施一旦建成竣工, 就以为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完成了, 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满足了, 至于如何有效使用并充分发挥这些设施的作用, 却并不关心。公共文化服务是以满足公众文化需求, 保障公众文化权利为出发点的, 但是, 各级政府在贯彻国家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上, 却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 过度重视文化设施的建设, 而对培育公众文化能力, 满足公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方面关注较少。随着中央政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战略的系统展开, 各级地方政府逐年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力度。需要强调的是, 在这一过程中, 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应和对公众公共文化服务的展开紧密结合起来。在增强政府公共文化供给能力的同时, 让公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主要目的, 而不是以此作为政绩来满足上级政府考核的需求。

第5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然而海州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对薄弱,目前还处在建设起步阶段,还需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认真总结,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为建设文化海州而加倍努力。

一、海州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1、海州文化体制概况

海州区有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开发区,目前只有新坝、锦屏、朐阳、洪门设文化服务中心,共有建筑面积2718平方米的办公、活动场所,有电影院5个(其中驻区单位2个、区属1个、镇属2个)。全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为海州区文化旅游局,设文化科(1人),辖文化馆(8人),文化市场稽查队(3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1人),4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只有新坝镇、锦屏镇、朐阳街道办事处有专职人员。

2、事业概况

区文化馆曾因历史原因,原有的人员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曾一度造成工作处于半瘫痪状况。后针对馆内建筑老化,设施陈旧,器械破损等问题,投入了30万元对馆舍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并对原有的部分人员作了合理安置。目前,区文化馆的工作正常开展,已达到三级馆标准。全区5个影剧院受电影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影响,经济效益普遍较差。目前,海州电影院已完成改制,海州电影院、锦屏电影院已租出改造为大型超市。基层文化中心普遍存在硬件设施落后,软件建设不全的现象,只有锦屏镇和新坝镇文化站条件基本符合文化站要求。

全区的文艺队伍不断壮大,文艺创作成果颇丰,具有海州特色的文化构架正在形成,辖有8个团体会员组织,有会员300多人。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广场文化蓬勃发展,目前,全区参与文化活动的团体近30个,有固定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20余个,宣传、文化部门利用春季踏青、夏季纳凉、秋季登高、冬季健身等组织各类活动,表演形式多达30余种。《海州五大宫调》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我区已成立专门的演出团体对海州五大宫调进行传承和发扬。

二、海州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文化设施建设,一是对文化馆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二是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参与文化设施建设,先后引进业主投资300多万元开办了多个歌舞娱乐场所;三是派专人深入乡镇、社区指导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和宣传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

(二)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全区共有2处国家级、10处省级、14处市级、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区委、区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古城名郡连云港”的发展方向,重视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逐步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我们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一步加大了对各类文物的管理和保护力度。一是全面复查全区地面文物,弄清全区地面文物现状;二是加强了省、市、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三是结合旅游开发,对孔望山摩崖造像和将军崖岩画等文物古迹加大宣传力度,不断丰富旅游文物内容。

(三)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全区文化活动坚持重大节庆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专业文艺队伍与业余文艺队伍演出相结合,公益性演出与商业性演出相结合,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广场文化蓬勃发展,多形式、多层次地广泛开展了文化活动,促进了全民素质的提高。近年我区每年举办和参与的大规模群众性文化活动都达100余场次,一年一度的元旦、春节文化活动、连续七届的“连云港之春”旅游节庆活动、白虎山文化旅游庙会、连云港市先进文化进万家广场系列活动海州民间民俗文艺展演、海州武术节、连云港市首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开闭幕式以及“三下乡”、“三送”等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海州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公共文化服务思想认识不足。多年以来,我区部分地方领导忙着抓经济建设,招商引资上项目,对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现象,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把文化建设只当作文化部门的事。没有意识到文化软实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没有树立起抓文化建设也是抓经济建设的观念,公共文化建设观念比较淡薄。在公共文化建设还缺少统一的发展规划,没有长效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二)公共文化资金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区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总量逐年增加,但总体来看,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全区还没有区级图书馆,只有乡镇、农家书屋有少量图书,购书经费严重欠缺。区、乡镇两级的文化活动经费也没有列入相应的财政预算,只能靠临时申请拨款。

(三)政策性法规缺失。目前海州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相关制度还不健全。现有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特别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还很欠缺。

(四)专业文化人员严重匮乏。由于编制的原因,目前文化队伍年龄偏大,队伍老化。同时,用人机制不活,人才难进,冗员难出,文艺人才青黄不接,尖子人才匮乏,文艺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全区现有的专业文化、文艺人才中,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人才只一人,全区乡镇文化站2个,基本是一站一人。

四、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政府职能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是在社会文化领域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和谐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的客观需要,是各级人民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职责所在,也是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要克服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只当作文化部门的事,充分认识到抓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抓文化建设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观念,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识。

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整合全区相关部门的力量,形成发改委、财政局、文化旅游局、广电局等部门分工负责,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组织人事部门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切实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力度。

(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全体市民;打造文化名城,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参与。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我们要创新思维,尝试文化服务的新形式,积极探索诸如“文化部门组织策划、公共媒体宣传造势、企业社会大力支持、市民群众广泛参与”等新路子,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政府、社会、公众多赢的目的。

(三)建造文化精品创作机制辅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没有精品的文化是低层次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没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现在我区的文艺创作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我们要树立文化品牌意识,打造文化精品创作机制。要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帮助,以文化馆(站)业务创作班子、群众文化艺术社团、民间群众文艺创作群体等为创作力量,促进创作繁荣,为人民群众打造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海州特色、富有时代意义的精神产品,努力在专业和群众文艺创作的质量和数量上取得突破。而在文艺创作过程中,则需要通过创新文艺创作工作思路,寻找“穴位”,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发掘他们的创作潜力和激情,从而创作出精品。

(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构建社会文化场馆服务机制

第6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0863(2013)05-0057-04

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单位,指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公共服务的组织机构。一般由政府主管部门审定资格,主要包括演出、艺术创作、图书文献、文物、群众文化、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编辑、新闻出版等事业单位。公共文化服务致力于保障和实现公民作为社会人之本质属性所内在规定的基本文化权利,公民的文化权利与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同等重要,是共同决定公民幸福指数的关键指标之一。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即在公平原则和社会文化平均水平的前提下,在尊重文化自由选择权的基础上,对所有公民的文化需求提供均等的产品与服务。[1]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回应公民文化需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文化资源平等共享、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2]

本研究基于公共财政视角,对A市文化公共服务机构进行了全景化的实证研究。

一、A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现状分析

A市位于河北省东部,该市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已有行政设置,文化遗存较为丰富,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底蕴。现有人口12万左右,民众对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度较高,认同性较强,表现出一定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隶属市文化体育局的事业单位主要有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以及梆子剧团等。前三者为享受全额财政拨款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后两者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产品属性均为准公共产品,但电影公司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梆子剧团则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由财政进行差额补助。各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收支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收入方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主要依赖于财政资金收入,其他收入较少,说明社会资金投入文化领域的很少;三者的经营收入全部为零,这一方面说明该市在推动免费性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基本公共服务文化领域必须通过加大政府投入来拓展发展资金。就支出方面而言,表2揭示出公共文化单位的资金主要用于日常办公和人员支出,而在固定资产等基础建设投资方面投入还非常匮乏,这严重制约了公共文化单位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服务水平的能力。不仅于此,从收支平衡的角度来说,除了博物馆和图书馆勉强能维持盈余运转之外,其他基层文化单位显著收支失衡,入不敷出的情况相当严重。尤其是电影公司,由于缺乏财政拨款且“送电影下乡”活动广泛开展,资金缺口巨大。另外,该市文化服务机构可用财力水平一直较低,财政部门为了平衡预算,只能在压减公用经费的同时,降低个人部分开支标准;在项目资金安排上,每年都面临着钱少事多的窘境,多数情况下只能撒“胡椒面”。文化公共服务陷于极其困难的被动局面。

二、A市文化公共服务方面存在问题剖析

调查表明,该市提供给公民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实际需求。

(一)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服务缺乏公民参与,偏离民主意愿

“强大的民主是共享参与式民主模式。确切地说,参与式民主模式致力于公民自治而不是以公民的名义为代表的治理模式。并不要求公民在每个环节每个项目中都直接参与治理,而是有经常性的政策制定的权利,尤其是涉及到关乎民生及重大利益的政策制定中需要公民的深度参与,以确保重要权力资源配置公平合理。”[3]在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上,各级政府的意志、长官意志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政府意志偏离民主意愿,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财政的投入领域和投入数量、公共服务项目的执行监督,均缺乏公众广泛有效的参与,公民和政府之间因参与沟通渠道的不畅,民众意志和愿望难以在政府政策中得到体现,政策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受到质疑。公民文化方面的需求尤其受到忽视,真实文化诉求无法得到表达,文化的需求者、享有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只能扮演被动的接受者。公共文化产品不是基于公民需求来供给,被忽视的民众要么对偏离其意愿的决策持淡漠态度,要么持反对态度,甚至有过激的言论与行动。症结在于公民文化权利中自主性参与的缺失。因而,在包容性社会发展环境下,畅通公民参与的渠道、促成民主意愿的达成成为当务之急。

(二)文化事业财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资金筹措渠道单一,重文化产业投入而轻文化服务事业投入

财政投入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共文化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但是该市用于文化事业发展的经费更是捉襟见肘,乡镇新建文化场所和设施大多处于停滞状态。表4表明:全市文化事业支出、乡镇文化事业支出、乡镇文化活动经费在全部财政收入中占极小的比例,每年增长的比例也不大。乡镇文化站经费大多用于人头费,办公活动经费极少,村级文化室基本上没有经费来源,实际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农村税费改革后,文化事业费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而且主要投入县级以上文化事业,用于乡村的比例很低,村级文化事业建设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基于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视角,公共文化服务属于中央和地方的共同责任,但中央和省级政府尽管集中了主要的财力,但事权却大多落在财力较弱的县乡(镇)政府肩头上。

(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化供给水平低下

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匮乏,建设经费和维修经费及其短缺。目前,全市现有文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两处,一是市图书馆,二是市电影公司和剧团。市文化馆1994年拆除后其收入用于图书馆大楼建设,现有2100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市文化局机关使用700平方米,市文化馆使用700平方米,图书馆使用700平方米,导致文化馆、图书馆均达不到三级馆的条件要求。梆子剧团无办公场地,只好占用电影公司办公用房。现有的市电影公司建于1992年,由于缺少维修经费,主要设施长年失修,已不能正常使用,导致全市一些正常的文化服务活动无法开展。此外,乡镇和农村文化设施更少,只有5%的乡镇、农村有图书室、文化活动室,远不能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

基层群众对于文化服务的诉求,不是单纯的文体娱乐活动,而是整体和广义的文化需求,因而需要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文化服务供给。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短缺和功能弱化,使乡镇、农村失去了开展文化活动的载体与阵地,乡镇基层文化站的功能也逐渐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四)文化机构功能逐级弱化,文化市场监管不力,文化公共服务呈边缘化趋势

由于文化体制障碍,经费和基础设施方面的限制,全市乡镇文化专职干部身份地位尴尬,文化服务工作专职人员“外行”、“老化”、“兼职”现象十分普遍。例如乡镇文化站站长同时兼任计划生育、卫生、民政等多项工作,难以履行职责,甚至出现以文化工作为“副业”的“倒挂”现象。文化领域的专职工作人员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组织文艺创作、举办展览、开办培训班等方面的工作动力不足,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在岗人员业务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创新。

此外,部分基层领导认识存在偏差,把农村文化工作放在次要位置,认为农村文化工作可有可无,只做表面文章,文化公共服务提不上议事日程。由此,造成县、乡镇、农村三级网络纵向、横向联系脱节,基层文化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没有什么硬性指标,基本上处于无量化考核状态。

在一些农村,公益性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甚至拍卖用作商业性活动。据统计,全国城市平均每万人有文化市场管理人员15名,农村3名。该市农村没有专门文化市场监管机构,文化主管部门人员配备更少。一些偏远村庄由于管理跟不上,非法出版物、封建迷信活动还有一定市场,文化主渠道作用难以发挥。个别富裕村的图书资料室、放映室、文化活动室少有对村民开放,公共文化的服务功能偏离了预定的轨道。

(五)农民收入偏低制约了文化消费支出

近年来,虽然该市通过实施“富民工程”促使农民收入有一定增长,但仍然偏低,且制约了农民群众在文化领域的支出。如表4所示,人均订阅书报支出、人均广播电视支出、人均体育器材支出、户均技术培训支出几个指标看,消费支出增长幅度较小,有些指标还出现负增长,户均技术培训支出从第一年的人均支出32.8元下降到第五年的17.4元,最低的年份仅有10.2元。

可见,除保障日常生活、扩大再生产、改善住房和子女就学外,没有更多的余钱投向文化消费,实际消费偏向与文化渴求形成鲜明反差。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真正意义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需要以包容性、开放性为价值导向,在尊重公民文化选择、地域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关注民生民意,调动社会力量,向公民提供符合其偏好和意愿的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一)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公私合作治理

转变政府职能,要真正做到政事分开,依法管理,把文化事业单位尽快从行政机关剥离出来,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出方式,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这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从经办文化事业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到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转到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上来。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引入非政府的服务主体,借助市场力量,形成公私合作治理的“善治”之举。

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提是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区分开来。这是由公共文化事业服务部门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要对区分开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实行分类指导,引入市场机制,对经营性文化领域大胆实行企业化经营模式,着力发展文化产业。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对文艺演出、图书音像出版发行、电影电视等行业实行了经营性业务分离、投资准入门槛降低,社会资本开始进入,文化产业的潜能被释放激发出来。政府在发展先进文化、满足公民文化需求的指导思想下,遵循市场规律去引领文化事业的发展。

就某县级市而言,应该考虑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尽快实现向文化产业的转变,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模式,重塑文化市场主体,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如该市梆子剧团、影剧院属于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实行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提高市场运作能力,通过扩大产增加收入,激发出这些文化产业的活力;如该市博物馆可以推出一系列文博鉴赏项目:一是定期举办文博鉴赏讲座和知识普及,请专家结合实物讲解某一主题,适当收取费用,还可以由浅入深、办成系列讲座或培训班;二是精选一些馆藏文物包装成复制品,配上鉴赏文字说明,作为礼品或旅游产品出售;三是与该市学校、社区取得联系,在政府宣传部门、文化主管部门支持下,组织大中小学生、社区居民进博物馆参观,定期推出不同内容的展览;市图书馆可以开展录像放映、书画展销、图书销售、乐器维修、服装租赁、艺术摄影、文物修补、工艺美术、广告装潢、灯光照明、教具维修等业务,也可举办各种文化知识补习班、兴趣特长班,举办读书讲座、开展科普教育、科技咨询、文献信息查询等业务;该市应重视本土文化的挖掘,对于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资产加以策划包装。

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民间创意,组织动员民主和社区广泛参与,强化民间力量的集聚,开发具有活力的地方性文化资源,使之在文化发展中释放出能量。要植根本土化的文化生态,整合盘活地方文化产业资源,发挥文化产业发展的辐射功能。

(二)建立健全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机制和文化建设投资模式

政府作为单一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难以满足公民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偏好,难以实现文化服务的帕累托最优。在公共财政有限性的约束之下,政府不可能单打独斗,而是要凝聚社会力量,动员社会组织,形成多元化的服务格局,建立健全提供机制,形成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之相适应,要求构建多元化文化建设投资模式,具体措施包括:一是要优化财政投入支出结构,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就该县级市而言,要畅通资金筹措渠道,使之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相得益彰,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经济基础薄弱、文化生活相对落后的乡镇和村庄。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专项建设基金,保障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二是要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利用多种途径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组织发动和引导本地成功人士、知名企业、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和该市籍贯的海内外知名人士,通过冠名、入股、设立基金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

(三)强化公民参与,强化基础文化机构职能,让城乡共享优质文化资源,实现包容性增长

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执行的全过程,都应该广泛引入公民的参与,让公民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有话语权和决策权。公民的文化权利体现在对公共文化事务的参与程度之中。包容性语境下的公共文化服务致力于弱势群体、老少边穷地区境遇的改善增进,以公民的文化需求为导向,把公民的广泛参与作为价值引领,公共文化权利体现在公民的参与权、选择权和决策权上。文化主管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秉承公平正义的服务提供理念,探索扩大和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途径,盘活文化资源,缓解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匮乏的问题,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创造均衡的环境,奠定均等的基础。

要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部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努力拓展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职能,改变文化站、农技站、广播站、劳务站等部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对这些部门进行整体化的职能重组,整合成融宣传引导、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咨询服务、技术培训、职业介绍等一体化的综合性农村文化活动中心,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载体和链接点。通过资源整合,协同治理,提高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公民提供愿参与、易获取、能享用的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绩效管理

公共服务部门推进绩效管理不仅要“花钱买服务”,更要实现“花钱买效果”。绩效是指“从过程、产品和服务中得到的输出结果,并能用来进行评估和与目标、标准、过去结果以及其他组织的情况进行比较”。[4] 绩效也是指可量化或者已经实现的事业目标或事业效果。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职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5]绩效管理是文化公共服务部门改革的重要策略,是指以目标——效果为导向的财政管理模式。

实践经验表明,文化公共服务部门绩效管理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把更为客观的外部评估主体如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专业性的咨询公司、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等纳入到评估体系中来;二是要关注目标和使命以及组织愿景的实现,将财政管理方式由过程管理转向结果管理。如将演出场次与财政效率、公民收益与满意度联系起来,以若干可量化的特征值指标来描述的事业目标或效果;三是基于公共责任,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前提下,把评估与改进结合起来,激励促进公共部门在总结经验、修正偏差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完善,实现增进提高;四是绩效评估要以公共利益、公民福利、公众文化诉求的达成为目标,致力于政府、社会、公民为主体的整体性治理方略的实现,建构起公民对公共部门的信任。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边继云.河北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Bian Jiyun.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Equalization of Rural Public Culture in Hebei.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12)

[2]曹爱军,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Cao Aijun, Yang Ping.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Public Culture Service. Beijing: Science Press,2011.

[3] B.Barber, R.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ion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and Los Ang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4]龙晓云.绩效优异评估标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Long Xiaoyun.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Excellent Performance. Beijing: China Standards Press,2002

[5]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则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都已先后出台了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我市其实早就有类似的做法,可以说早已踩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鼓点上,只是当初没有将其归纳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或者说不是有意识地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工作而已。

一、我市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现状

我市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项目购买、一种是岗位购买,目前还更多地体现在项目购买上。

在我市一些重大文化活动或品牌文化建设中,政府不包办一切,采取委托生产获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社会力量进入服务领域,政府加以引导或者采取奖励措施。譬如20__年,我们在举办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时,与南京华威公司合作,政府买单,演出经营承包给对方,成功举办十六运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我市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打造的文化服务品牌——“千戏下基层,唱响新农村”,由文艺团体每年提供1000场演出,政府每场补贴3000元,文艺团体则下基层、下农村无偿为老百姓演出,用政府购买演出活动这种方式惠及农村百姓;农家书屋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品牌,截止20__年底,我市已建农家书屋1300家,采取“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的方式进行,每新建1家,政府补贴1万元的物资(书橱4张,图书240 册 ,音像制品100张 ),也可以由热心人士自建、政府予以冠名,正因为如此,这项民心工程得以在我市迅速推开,预计在20__年底实现全覆盖。我市倾力打造的的环濠河博物馆群,目前已集聚30多个博物馆,除了国办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外,其他的博物馆如审计博物馆、珠算博物馆、城市博物馆、体育博物馆、风筝博物馆以及待建的眼科博物馆等,均为社会各行业所办,不仅弥补了国办文化在资金、内涵、体量等方面的不足,而且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各县(市)区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方面也有很多有益的尝试。

至于岗位购买,目前主要集中在南通博物苑的保安保洁岗位,南通博物苑是张謇先生创办的,园苑合一的管理模式在全国独树一帜,现在南通博物苑实行免费对外开放,这让更多的市民以及外地游客充分享受到文化服务,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更多的文化权益,但另一方面,占地 7万多平方米的南通博物苑其保安保洁也是繁重的任务,再加上博物苑是我市重要的对外窗口,经常面临各种重大接待任务,这更对保安保洁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博物苑对保安保洁工作采取社会化管理,通过岗位购买,与中房物业公司签订劳务合同,既减轻了管理压力,又减轻了财政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新生事物,社会各界对此了解甚少,不少市民对此还很陌生,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由于文化服务大多为公益性文化服务,其经济效益难以显现(起码在短期内无法显现),所以社会力量参与的热度还不高、积极性还不够,政府的奖励措施也没有完全跟上;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均衡;评价、论证体制尚未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也不配套,在购买公共服务的环节上缺少有效监督,容易滋生新的腐败等等。

三、几点建议:

1.政府严格制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项目、内容,每年年初确定当年需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并列入当年的财政预算,及时向社会公布,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

2.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免费开放补助,对博物院、纪念馆等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加大开放补助,将补助资金纳入单位年度预算予以安排,确保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

3.加大对高档演出的补贴资金。近年来,我市引进了《云南映像》等高档演出,但由于资金匮乏,引入的高雅演出相对甚少,国内外真正一流的团队无法引进,不能适应南通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目前,连云港、无锡等市每年的“新年音乐会”以及其它大型演出都是由政府出面组织,浙江省的一些市级大剧院每场演出政府都予以补助,有鉴于此,建议政府给予高档演出补贴,确保我市每月都能邀请国内外优秀剧目,高档文艺演出在我市能够持久不断,从而满足我市观众的高层次文化需求,同时还可以每场演出有30%的票作为低价票给平民百姓,让更多的市民享受文化权益。

4.加大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补贴。按照中央提出的“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原则,加大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补贴,力争实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让农民群众在田间村头就能欣赏到优秀的中外影片。

5.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建设力度。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要求和“2311”标准(20m2以上房屋、30种以上期刊、1000册以上图书、100盘以上光碟),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建设力度,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面建成农家书屋。

第8篇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之一,承担提供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获取信息、学习休闲、社会教育、获取帮助等公共文化服务使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1.倡导阅读,提供信息服务

公共图书馆是全民享用文化服务的平台,是培养公众阅读习惯和能力的主力军。在提供普遍的大众文化阅读服务的基础上,可以深化阅读服务体系,提供少儿文化阅读服务、学人文化阅读服务、工商界人士文化阅读服务、官员文化阅读服务、文化工作者阅读服务等,倡导全民阅读,提高人口素质。

公共图书馆依托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和服务优势,通过搜集、整理、开发、传递向社会各界提供项目咨询、课题检索、科技查新等信息咨询服务,最大限度的为社会提供信息支持。

2.文化休闲,促进和谐社会氛围

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是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活动中心之一,其休闲娱乐功能日渐丰富和活跃了公众的文化生活。舒适的人文环境,设备先进、设施一流的文化活动场所,观影、展览、讲座等文化活动正能满足公众的不同文化需求。

图书馆针对弱势群体提供的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极好的诠释了公共图书馆的公平性和公益性特征,切实保障了公众的文化权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3.弘扬文化,承担社会教育职能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图书馆是保存和弘扬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通过收集、保存、整理文献资源,建立特色数据库、文献数字化等工作,进行文化展示、文化教育、文化交流,为公共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图书馆也历来承担着教育的功能。正如先生所言“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在共享工程远程教育、建立流动阅读点、儿童启蒙教育等方面,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始终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吉林省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具体措施

1.依托馆藏优势,引领全民阅读

书房建设,阅读近在身边。从2011年7月开始,吉林省图书馆推出了“百姓书房”和“学生书房”建设项目,根据各自不用需求,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部队、派出所、村镇、街道、商场、宾馆、学校等地配备图书、报纸、期刊,并定期更换,让公众能随时感受到近在身边的阅读。

图书数字化,阅读触手可及。2011年9月14日,吉林省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正式启动,面向公众提供数字化阅读服务。2012年11月28日,吉林省数字阅读联盟平台启动,实现统一认证、统一检索、文献传递、在线学习、培训等基本功能。2014年9月23日,?⒍?“吉林云图”,省内49家联盟成员馆的逾十万注册读者均可登录“吉林云图”阅读百万册电子书、300多种报纸、近3亿篇中外文期刊元数据以及丰富的音视频资源。

快乐阅读,从此爱上图书馆。“小小图书管理员”、“青青草”英语绘本沙龙、“在阅读中遇见美丽的自己”――作家进校园活动活动,能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爱上图书馆;经典美文朗诵会,可使听众在韵味悠长的节奏中感受阅读带来的无限欢乐。

2.开发特色馆藏,传承文化全民共享

特色数据库建设。目前吉林省图书馆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已建成20个特色数据库,包括吉林二人转数据库、东北抗联数据库、萨满文化数据库、打牲乌拉数据库等等。以详尽的文字、图像,系统展示了吉林省的地域文化、民风民情。此外,松花石、建筑遗迹、吉剧等数据库业已完成即将呈现给广大读者。

文献数字化。吉林省图书馆馆藏的大量民国文献和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为更好地发挥其使用价值,文献数字化工作已经开展,目前已拍摄30余万拍。

3.创建品牌活动,打造文化休闲中心

电影放映、音乐会、演奏会、展览、公益讲座等,是图书馆送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免费文化大餐。吉林省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后,为观众奉上7场音乐会和1场话剧演出。2016年举办各类展览展示20项,定期举办“文化吉林”讲坛31期,还与省社科联共同举办了吉林社科讲坛15期,协同其他单位开展讲座6期。

4.加强基层服务,关注弱势群体

加强基层服务,是图书馆践行公共文化服务着力发展的重点。吉林省图书馆一方面立足文化共享工程平台,向各基层服务网点提供讲座资源、致富信息等,举办文化共享工程技术骨干培训班,培养业务骨干;另一方面,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与县级图书馆结成帮扶对象,送图书,建学生书房,邀请学者到当地做讲座,一对一为县级图书馆培训业务骨干。

吉林省图书馆非常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成长。请高校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辅导功课,建立农民工子弟校学生书房,邀请儿童作家为农民工子女授课,连续举办六届农民工子女书画精品展,提升了农民工子女的自信心和使命感。此外,吉林省残疾人书画摄影艺术展的展出,观者在赞叹其才艺精湛的同时,更加深了对残疾人士的社会认同。

三、努力的方向

1.合理结构布局

基层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就吉林省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的情况而言,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吉林省图书馆在巩固现有帮扶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大投入力度,以点带面,让帮扶成效逐步扩散。

在网点布局方面,省内各图书流通站和书房,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不能成为死棋,完善网点之间的联动和互动,优化图书馆结构。

2.精深服务对象

从服务对象的年龄层次而言,成人服务重于少儿服务,少儿服务重于低幼服务。吉林省图书馆少儿馆将低幼儿和少儿的绘本阅读分区管理,年龄分层服务正在加强,少儿馆发展中的结构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

从文献的服务结构而言,缺少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文献分区服务。目前,大多数图书馆仍是按照传统的中图分类法进行图书上架整理的大众性图书馆,绝少设立某一涵盖书、刊、视频等资源于一体的研究型阅览结构,这是对图书馆服务和读者使用的双重考验。

第9篇

【摘 要】 基于治理理念而建立起来的多中心供给机制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及其发展的基础上,从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角度出发探讨多中心模式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辩证关系,并在供给模式的多维度比较中明晰多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多中心;供给;特性

作为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模式一直是公共治理领域的核心议题。近年来,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提倡通过多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来克服已有模式的局限,多元治理视域下的多中心供给模式成为关注焦点。

一、多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释义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制度与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构成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多中心”是指“公共产品供给中,由分级的、上下互动的供给者(尤其是政府)构成的一种秩序或者体制,也称之为‘多中心秩序’”,[1]由制度分析学派首次提出。这意味着有多个主体参与公共产品的提供,其中包括以非营利组织为代表的第三部门,这种方式又被称为自愿供给,即“公民个人、单位,以自愿为基础,以社会捐赠或公益彩票等形式无偿或部分无偿地筹集资金,直接或间接地用于文化、教育、体育、济贫等公益用途,并接受公众监督的供给方式”。[2]多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指在“多中心”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包括由政府、市场、非营利性组织等共同充当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供给模式。这种模式旨在“努力寻求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在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的均衡点”,[3]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的多主体配置机制。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演变轨迹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发展演变经历了较长的过程,从传统的政府包揽式供给模式,到近代政府与市场协作的供给模式,以至进入到多中心供给的新兴阶段。当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模式特点与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呈现一定的契合性。

1、传统的政府包揽式供给模式

公共文化服务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用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大特性”。[4]这表征出公共性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的最基本特性。为避免“市场失灵”,实现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优化,在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理念下,出现了政府包揽式供给模式。但随着“政府失灵”的普遍存在和市场主体发展的日渐成熟以及社会自主性的不断提高,这一模式弊端也逐渐显露。首先,需求信息失真。出于机会主义动机和“搭便车”的心理,公共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为少付出成本多获得利益而不会真实的表达其对于产品的需求意愿和偏好。并且由于政府机构系统的复杂性,信息传递链条过长、层次重叠、反馈机制缺乏等,容易造成信息传递中的失真。其次,高交易成本。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交易成本,并由于缺少系统、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加之,政府体制中激励的失灵、监督机制的缺乏、决策程序的缺陷、政策失败、“家长主义”作风等,致使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成本较高,具有不经济性。再次,寻租行为。在理性经济人理念下,当政府垄断性的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时,它的行政权力可能会介入到对资源的配置中,寻租现象有可能滋生,易造成公共利益的损失。

2、近代政府与市场协作的供给模式

基于传统政府包揽式供给模式的“失灵”,理论界开始寻找私人合理进入公共产品领域的技术手段和理性依据。从而使得市场获得了供给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基本许可,肯定了私人供给的可能性。对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而言,伴随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也在市场与政府之间实现了不同变换,新公共物品管理模式、PPP模式、政府与第三部门互补模式也逐步应用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之中。

(1)新公共物品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最为直接、纯粹的公共产品供给的私人化方式,其本质是部分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私人产权对国有产权的转化和替代。相对于传统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政府垄断模式,这种模式利用产权制度来鼓励私人部门参与公共文化物品的供给,减少了政府部门单独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风险,在政府权力下放、行政干预弱化、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和私人部门的供给合作等方面有了巨大突破。但私人产权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公共文化产品的“去公共化”、行政监控的弱化、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宏观失衡、公共物品的私人垄断等。

(2)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公共物品供给的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伙伴模式,是一种较为温和的市场化改革方式,它寻求的不是在部分领域私人部门对政府部门主导地位的取代,而致力于建立一种地位平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双边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核心则是契约,即私人组织依据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预期收益和政府的支持程度,按政府的相关规定进行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政府则分期支付费用。这一模式既跳出了公共文化物品产权关系的束缚,又有效提高了供给效率,有助于确保供给过程在政府的控制中稳步运行。然而,它也易产生私营部门损害公众利益的“契约失灵”现象。

(3)政府与第三部门互补模式。随着公共意识、社会责任的崛起,第三部门蓬勃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逐渐成为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的有生力量。作为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公共部门的组成部分,第三部门的目的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自愿性等特性。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上,政府制度的刚性恰好能弥补第三部门的不足,而第三部门在对公众需求回应方面则具有很强的弹性,二者在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非分配约束”下,第三部门基本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但第三部门也存在着缺乏独立性、狭隘性、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志愿失灵”缺陷,影响了它所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均一性。

3、现代多中心供给模式

这是文化治理的核心样态。迈克尔・博兰尼首次提出“多中心秩序”“多中心任务”理念。美国学者奥斯特罗姆以此为基础,开创了系统的“多中心治理”理论体系,提出了“公共服务提供者与生产者分解”的命题,从而将多中心公共产品供给引入实质操作层面。总体来看,这一供给模式具有典型优势,“政府部门能够在诸多选择中选取最富有效率的方式,来组织不同公共产品的生产,既可以与私人或其他组织签约来生产公共产品,也可以将生产进程置于自己的权威范围之内”。[5]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而言,多中心供给模式所具有的超越传统与近代供给模式的局限,在这里实现了集成与综合,并在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中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力。此时,政府、市场、社会部门基于合理竞合机制而在“生产、供给、管理”链条中实现某种联结和“次中心化”,从而有助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效率化。

三、多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关系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核心是“交叠管辖、分散权威”,[6]是对多元治理框架下主体逻辑关系的具体化。也即是对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的规定。其中,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安排者”,而市场和第三部门则充当“生产者”的角色。

1、有效政府主导

为了保证公民基本的公共文化权利和实现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公平,避免“泛市场化”和“去公共化”,公共文化产品的多元供给必须以政府为主导。首先,政府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直接供给。政府以社会利益为取向,以“公共提供+公共生产”的方式,进行纯公共文化产品的直接“生产”,以“公共提供+私人生产”的方式,进行部分准公共文化物品的间接提供;其次,政府要进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宏观统筹,在整体上协调政府部门、私人部门、非盈利组织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之间的供给行为,确立多样、灵活、平等、高效的供给模式。政府要确定可以由其他供给主体参与的公共文化产品项目,并完成相应的制度设计、政策创新和预算管理,鼓励通过明晰产权、市场机制、社会力量来提高其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供给者和生产者的分离或半分离。

2、灵活市场合作

相较于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市场运作显得更为灵活、多样。作为“无形的手”,市场通过其自身固有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中竞争,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化、精品化。如果说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者,那么市场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合作者,两者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目前,政府与市场的合作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典型方式:第一,与私营部门签订供给合同,对于一些具有一定排他性的准公共文化服务,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形式,按照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与中标企业签订供给合同;第二,特定行业的授权经营,对于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行业,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公开招标形式选择私人企业,授权其在这一领域特许经营,限制其他企业进入这一特许领域,以确保规模效益的实现,但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规则,规范被授权企业的行为,防止价格垄断,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第三,税收减免和贴息补偿,对于参与提供准公共文化服务的私营部门,政府可以过补贴、贷款贴息和减免税等方式以降低其生产成本。

3、第三部门补充

第三部门被萨拉蒙誉为“20世纪最伟大社会创新”,[7]它是非赢利组织和非政府部门的总称。第三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主要采取自愿供给的方式。近几年来,美国第三部门提供了政府购买的所有社会服务的56%,就业和训练服务的48%,保健服务的44%。然而,由于第三部门的发展较晚,自身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第三部门还需在自我管理、融资渠道、用人机制等继续不断的进行完善。

四、多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比较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政府直接供给、近代的政府与市场协作供给,多中心供给更具优势,具有治理的科学基金,其在规避“失灵”现象,以及在价值取向、合作机制、合作动机等方面具有整体性、协调性。

1、价值取向上公平效率并重

传统的政府单一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主要追求的是社会公平,旨在使每位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满足。然而在实践中,一方面政府因负担过重而陷入财政危机,并且“求租”现象大量存在,利益驱动下的行败愈发严重,社会资源和公共利益都遭受破坏;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最后引起社会的普遍不满,甚至威胁社会安定。随后出现的政府与市场合作的供给方式固然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资金问题,也拓宽了信道,促进了社会与政府的交流。但是市场的参与却模糊了公共文化服务的非营利性和非排他性,很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关系中所占的优势地位来以次充优,以少充多,甚至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的情况下,第三部门的作用得到发挥,它较政府更加灵活,较市场则更容易被人们信任,这种多组织供给模式一方面拓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渠道,减少了政府压力,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效率;另一方面第三部门限制了市场的过度发展,有效保证了社会公平。使得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形成一种政府、市场、社会相互协调、相互牵制的三角关系。

2、实行过程中强调多主体合作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是从政府、市场、社会这三个供给主体的角度来进行判断的,是指多方共同作用并维持一种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的结构。首先,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参与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政府不仅承担纯公共文化服务的直接供给,而且要完成相应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创新,确定可以由市场和社会参与供给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其次,市场参与供给部分准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与供给的分离或半分离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公共生产,也可以由私人提供。此外,第三部门参与供给部分准公共文化服务。第三部门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通过政府或社会捐赠等途径获得资金支持并有组织的、自愿性的来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其以公共利益或团体利益为目标取向,以组织成员的志愿参与为运作机制,介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第三部门同公众的联系最直接,最了解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对公众需求的覆盖范围,同时其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可以摆脱政府供给的官僚模式,通过多样、灵活、平等参与式的组织结构,能够创造出比政府供给更高的效率。

3、客观影响上开创共赢局面

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有助于实现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及互补:政府在具体的生产、服务上行动迟缓、缺乏回应性,要求诉诸市场和社会力量,而社会和市场的反馈则有助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企业虽然具有创造性和前瞻力,生产效率高,但是从盈利出发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市场在处理公益性事业和市场竞争中的不足,这需要政府和第三部门的合理监督;第三部门作为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善于处理公益性社会问题,但其自身固有的类官僚运行机制也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协同规范。可见,政府、市场、社会这种合作互补的多元模式安排,不仅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需求,也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市场有序发展和社会参与扩大,构建多元共存、共担互助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治理格局。

总体而言,多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不仅避免了传统一元供给模式中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高、政府陷入政治腐败和财政危机的弊端,还有效弥补了近代二元供给模式中容易造成“契约失灵”、“志愿失灵”的缺陷,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奥斯特罗姆,帕克特,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M].毛寿龙 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2] 樊丽明.中国公共品市场与自愿供给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 吴伟.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经济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 Samuelson,P.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

[5]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6]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毛寿龙 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7] (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 莱斯特萨拉蒙,赫尔穆特安海尔.公民社会部门[A].何增科 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第10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设施配置;新农村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48-02

党的十报告指出,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加强新型城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设施配置项目建设,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的重要措施;就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举措。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公正公平高效地配置文化设施,是提升新型城镇“软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对此,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对此进行论述,以便请教于大家。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解析

毫无疑问,在新型城镇化文化设施配置合理布局以前,是存在着一定问题的,分类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设施建设缺乏总体原则和统一规划

具体体现:一是城乡建设总体原则不明确,文化设施的改建、扩建、新建缺乏统一规划和布局;二是缺乏高瞻性远景规划。不能彰显文化设施建设的规模和层次。具有地方特色和代表区域文化形象的项目规划以及适合大众学习、休闲、娱乐和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需求的建设规划不到位。

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领导对文化设施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整体和全局意识不强,条块分割比较严重;三是缺乏对群众需求意向的深入了解,导致相关部门决策被动、建设盲目;四是观念滞后,规范和创新意识不强。

(二)文化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

具体体现:一是城乡之间、不同级别间文化设施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城镇所在地文化设施硬件、软件比较完备,而县级以下乡镇和行政村,文化设施建设投人力度明显不足。尤其农村文化设施短缺、落后、陈旧、年久失修现象严重。有相当部分市县图书馆、文化馆(站)、电影院多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代化的活动器材、多媒体设备等严重短缺。近年来,市、区级文化设施建设较快较好,但基层(街道、社区级)文化设施普遍数量、用地不足、规模偏小、档次低、功能单

(三)设施陈旧、利用率不高,现有设施规模和服务水平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据了解,居民对现状社区级文化设施满意度最低。现状基层文化设施与群众文化需求多样化、群体化、社区化、价值化等新的特征和趋势不相适应。

主要原因:一是地缘关系因素,包括历史文化底蕴、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经济基础、交通情况等都是文化设施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二是扶持政策尚未完善。政府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不够;三是文化设施的破旧、损坏和滞后,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得不到及时修整和补充。

(四)资金投入机制单一

由于一直以来对政府保障公共文化利益的职能认识不够清晰,公共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的文化建设非常薄弱。通过调研,一些城镇多年来只保证文化部门基本的人头经费,而业务经费和文化设施建设经费严重不足。由于投入不足,造成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得不到充分体现。随着整个社会经济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化需求从原先的隐性、附属的位置逐步进入主流生活层面,成为公民的权利诉求和社会公共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需求的结构已经发生改变。通过公共财政支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各种文化权利的实现,已经成为现代政府必须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公共责任。作为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只有加大财政支付转移的力度,公共文化服务的免费空间才能逐步扩大。从发展的趋势看,一是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公共财政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二是拓宽融资渠道,让企业参与进来,形成良性互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投入渠道依然比较单一,基本依赖政府预算文化部门的经费投入。

(五)缺少具有地域特色的“有根文化”

承载传统文化的场地及建筑保护不力,广大农村地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和主要传承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植根于城乡群众的灵魂里,与他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息息相关。而如今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多只注重送“文化下乡”,只“送”不“种”。对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够,保护及宣传方式教条死板,大多只注意一板一眼的保护,而不太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不重视现代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的对接、融合。甚至对有些作为非文化遗产的特色农村文化形式,不注意开发、保护与引导,忽视培养具有深厚土壤根基的特色地方新农村文化形成,导致大量优秀农村文化资源浪费或消失。一些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场地或建筑被荒弃或拆除,进而失去其文化氛围。“只输人,不培育”的城镇文化工作模式往往事倍功半、事与愿违。单靠政府力量从外面强制“植入”农村,居民只会享一时之乐,大多并不能真正理解或接纳此“外来文化”。该文化只是一种“无根”文化,很难在城镇这块沃土中生根、发育、开花、更新。

二、确保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为确保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根据《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精神,现提出五项措施:

(一)加强文化设施配置组织领导

成立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工作。各乡镇(办)党委政府要把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及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寨、文明社区的工作要求。市文化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文化共享工程纳入巩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文化先进乡镇等相关评比标准,将工程实施情况作为衡量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二)加大对文化设施配置工程投入力度

各乡镇(办)及项目实施单位要按照规划任务,加大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和基层服务网点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工程建设所需的设施设备、资源建设、网络维护、日常运行等各项经费落实到位,切实把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作为提高广大群众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

(三)加强协作共建

各乡镇(办)主要领导是本乡镇(办)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积极落实乡镇(办)基层中心和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场地、人员、经费和工作责任,克服困难,创造条件,配合实施;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各成员单位要在职责范围内,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服务意识,为实施共享工程创造条件,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四)广泛发动宣传

各乡镇(办)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我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自办简报、板报、宣传栏、宣传标语、定点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对文化设施配置的重要意义、实施原则、目标任务等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群众对文化设施配置有所了解和认识,自觉利用工程平台所提供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满足学习与生产生活需要。市新闻中心、市广播电台要充分发挥优势新闻媒体阵地作用,着力宣传推广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和建设成果,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五)大胆引入市场运行和管理机制

大胆引入市场运行和管理机制。我市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方式,吸引企业、个人和社会投资兴建文化活动设施,经营文化娱乐场所,提供文化产品服务。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主导和带动下,一批关注文化发展的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中来。近年来,私人美术馆、私人博物馆等私营美术馆及私营博物馆在我市迅猛发展,向市民提供免费开放的艺术展览,与衢州市博物馆、衢州市美术馆等官方艺术机构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六)根植本土文化资源,传承并培植特色“有根”文化

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宣传与保护,并把该项工作与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局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规划,文化设施配置给予倾斜,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宣传、保护工作成为农村文化设施配置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和传承文化精品,打造特色文化。

(七)加强督促检查

第11篇

一、秦皇岛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成效概述

“十二五”时期,秦皇岛市以创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按照国家和省关于文化建设总体部署,围绕文化铸市战略,深化发展,开拓创新,全面掀起公共文化建设的新,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1)深入开展制度设计研究,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从2013年11月被命名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到2015年陆续出台了《秦皇岛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规划》《秦皇岛市文化生态保护传承涵养培育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秦皇岛市关于进一步发展全市社区(村)和广场文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推进公共文化发展的举措,秦皇岛市一直走在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建设工作长效机制、构建秦皇岛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道路上。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年初,按照国家对示范区新的建设标准,又制定了《秦皇岛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6-2018年)》。划从设施建设、服务供给、与科技融合发展、社会化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并根据2015年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现状,分解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工作举措。公共文化服务定位逐渐科学合理化,均等化观念日趋深入人心。

(2)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机构标准化建设效果明显,稳步推进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构建。在经济下行、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市财政保障了文化事业的相关投入,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到2015年底,秦皇岛市已全面达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30条创建标准、90项验收指标,建成了覆盖市、县、乡、村的文化设施网络、文化队伍网络。县区现有“两馆”全部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85%的行政村和社区建有达标的文化活动室;四级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市图书馆分馆、图书流动站、群文培训基地、文化示范村、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从整体来看逐年增加。全市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日益繁荣,产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城乡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群众文化需求不断满足。

(3)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公平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服务供给日趋丰富和多样化。除了对文化场所的使用之外,秦皇岛市深化文化惠民工程,还实施了一系列如“政府买单・百姓看戏”演出、流动图书车深入基层开展流动图书服务、流动舞台车开展流动演出服务、万名群文骨干艺术培训工程、文化志愿者交流服务等多项流动文化服务举措,尽力做到服务到基层、服务到“远乡”,使“送文化”成为工作常态。

二、秦皇岛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局限

由于历史、经济、自然、人口和体制等复杂因素,目前秦皇岛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比较薄弱,城乡发展不均等问题依然突出,距离群众的期盼与诉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仍显不足

首先,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还不完善,公共文化场所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市博物馆、美术馆尚在筹建中;一些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受面积所限,功能空间未能有效拓展,与政府办公场地共用的实际情况也较为普遍。此外,根据全市文化文物统计有关数据显示,全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使用面积、硬件配套、组织活动、服务人次等指标总体来看均有所增长,但相对地区、人口来讲人均供给还是显得不足,这样的问题在乡村更加明显。

其次,配套服务不够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配置薄弱,特别是乡镇文化站。不少人虽然占用文化站编制,却不只从事文化站的工作,还要为、防火、包村等其他工作所累,造成看似有编但实则无人的现实。另外,基层乡镇服务队伍老化,后续乏力以及职称评聘受限等现有体制问题都影响了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造成服务水平和供给的不足,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差异显著。

(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不足,城乡投入不均

多年来,经济建设领域一直是秦皇岛市财政资金的主要投资方向,尽管近年来市财政对公共文化支出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公共财政基础仍是薄弱的。从全市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决算公开情况看,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总量逐年涨幅明显,但在市财政支出结构中的比重仍然偏低。此外,人均文化事业费也明显偏低,以2015年为例,全市全年文化支出(不包括文物、广电和新闻出版)为1.3亿元,而相对于全市300多万人口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来说,人均文化事业费明显不足。

另外,存在的问题是城乡投入不均衡。近年来,市财政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也加大了市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力度,但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的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从近几年全市财政支出公开情况和全市文化文物统计的数据看,在全市文化事业费中,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仍落后于城市。此外,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文化事业项目资金的预算支出进度和完成度并不十分理想,有些专项资金甚至连续结转多年而未完成支用。

(三)标准化促进均等化过程中,出现项目化建设和供给的负效应

从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实践看,虽然市政府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也积极促进文化部门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回归,但目前还处于鼓励、培植阶段,政府部门仍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最主要的、具有垄断地位的供给者。而现代公共服务供给理论认为,如果只由政府垄断公共产品的供给,那么由于没有与政府竞争的对手,政府就可能为了追求政绩而超出公众的实际需求来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导致公共产品供给成本的提高,生产公共产品的资源配置不当,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这里讲的负效应即由此而产生,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供给过剩与资源浪费

从现实角度讲,标准化、项目化建设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必然途径,也从根本上促进了均等化发展。但在实践中,目标管理往往是自上而下的,不仅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而且容易急功近利,产生面子工程。从近年来全市文化文物统计看,有些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并不高,相对区域人口来讲,年平均使用人次较低。同时,全市文化设施及活动的群众参与度总体偏低,这不仅说明存在文化资源浪费的现象,而且也表明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真正的群众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2.重建设轻管理,服务效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从文化统计以及《秦皇岛年鉴》中看,图书馆分馆、文化馆(站)、图书流动站、群文培训基地等文化阵地数量逐年递增,成果喜人。但实际了解中发现,某些建成的流动站由于自然原因已经撤销不存在,某些场所活动匮乏难以为继,总之各自发展参差不齐。全市在对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上,还没有一整套严格、完备的机制,其实际发挥的效应和影响也没有成熟可行的指标评价体系去评测和参考。此外,尽管目标明确、效率高,但标准化建设中往往倾向于像连锁经营开店一样,更注重对薄弱地区硬件设施的补充和建设,而人员队伍建设等软件配备又凸现短板。

三、“文化精准帮扶”理念引领秦皇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一项持续性的长期系统工程。对秦皇岛来讲,当前仅是推进此项工程的前期和夯实基础阶段,面对实践中的问题,一方面是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则可能是过剩和浪费,我们更应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的决策设计和思路方法上多下工夫。认真把脉,对症下药,开源节流,提升绩效即是关键之钥。

(一)供给精准化

精准,就是目标和范围要明确。“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首先政府应进一步提升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公平的重视程度,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建立由需求决定供给的机制。加强对目标群体的深入调研,了解公共文化服务各项供给的满意度,以及群众最新的、真正的文化需求状况。并根据需求差异,进行评价预测,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供给。比如居民听讲座、看演出、看展览、参加培训等文娱活动的开展,以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数量、规模及网点分布等,都可以充分汲取公众资料、意见和反馈,这是服务供给分配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针对一些农村地区的现实情况,我们应积极探索具有其地方特色的文化生态,重点投入,积极引导。另外,大数据时代,统计数据越来越成为我们认识文化发展现状、研究文化问题、制定文化政策的重要依据,我们应充分发挥文化文物统计及其他有关统计工作的咨询、服务、监督作用。

其次,科学细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范围。政府应根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阶段的实施重点,按照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细化文化服务供给菜单。比如哪些是基本性的,哪些是基本之上的,像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免费开放等纯公益类供给项目,应由公共财政承担;像文艺创作和研究、文化交流方面等准公共产品类的,可以根据具体效应和“谁受益谁负担”原则进行资金分配,优化支出结构。自制定2016年预算项目起,市财政明确规定了市级各预算部门严格按照其职责编报工作活动列表,其中就包括了绩效目标、指标以及相应的评价查验标准。这是市财政加强资金监管使用的重要举措,也有利用于公共财政投入的合理配置,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和有关项目建设评价体系科学性、实用性的论证,并随着市财政负担水平的变化,适时地调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逐渐形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长效机制。

(二)供给效率化

打铁还需自身硬。精准帮扶的内涵不仅体现在目标对象,还在于自身建设上。木桶原理告诉我们,要提高水位,就必须加长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因此只有不断缩小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差距,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水平和效能,才能更好地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首先,开源。独木不成林,我们应探寻更多的源头活水,挖掘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开拓多元化投入渠道,不断提高服务运营效率。一是引导、鼓励、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市场化运作;二是引入公开透明的竞争机制,放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准入条件,通过招租、合约、特许经营、招标等方式,将政府部分公共职能交由市场主体实施。在一些发达国家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和完善公共服务方面的经验中,大多采取了“市场分散式”或“民间主导式”,责任主体依旧是政府,但更多的是引入市场机制和顾客导向,使公共文化行政管理与服务供给之间实现体制上的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从而实现用市场手段来克服政府供给的低效率,再用政府的支持来克服市场供给的失灵。比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企业制度,一方面使公共部门通过商业化经营来提高运营和服务效率,另一方面在政府的监管和指导下提供公益服务。另外,与我国主要依靠公共财政拨款不同,国外公共服务的资金供给模式大多遵循资本的基本运作规律。比如美国,税收和社会募捐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经费的主要来源,文化机构经营收入做补充。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第12篇

(一)以文化规划为引领,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市委、市政府先后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建立十大惠民体系持续推进社会和谐的决定》等文件,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运作高效的市、县(区)、乡镇(社区)、村户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满足群众就近便捷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

(二)以设施建设为突破,搭建群众文化活动良好载体

建设丰富多样、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是群众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新余市在积极争取国家、省里的项目资金的同时,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元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维修、改造了一批功能完善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形成了以市直城区为龙头,以县(市、区)为示范,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依托,以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中心户)为补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新余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县级文化馆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3个,30个社区都设立了文化活动室。一系列大手笔、大投入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创造了好的条件。

(三)以精神创作为龙头,带动全市群众艺术的健康发展

立足新余实际,不断开拓创新,打造有新余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创作了一系列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少儿艺术文化精品。在江西省第九届少儿艺术节中,新余市夺得了全省总成绩第一,获得了五个一等奖。《快乐奶仔》《小胖胖》《俏皮奶奶》等五个少儿舞蹈荣获中国舞蹈协会“小荷风采”金奖。分宜中心幼儿园幼儿舞蹈《快乐奶仔》荣获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快乐奶仔》也是江西省唯一入围群星奖的舞蹈节目。此外,新余市少儿小品《神奇的小夹袄》荣获全国中小学生文艺比赛一等奖。少儿舞蹈《我最棒》获得第十六届群星奖。目前新余少儿艺术已成为宣传新余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新余市创作的小品《唢呐声声》经过多轮筛选评审,被文化部选调参加北京“大地情深”——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暨第十五届“群星奖”展演。这是新余市复市以来,小戏小品第一次被文化部选调进京演出。新余市创作的小品《假审》荣获第十一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银奖。新余市摄影作品《技术能手》《望新年》分别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影展金奖、影像亚洲第七届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胡知敏老师在文化部、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开展的“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选活动中获得“最佳创作奖”

(四)以大型文化活动为重头戏,推动全市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

一是大力组织举办群众性歌咏比赛。组织工厂、学校、部队、机关等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这种共讴歌、齐欢唱的方式,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工作热情。二是精心组织全市社区健身舞大赛。各社区以秧歌、太极、健身舞等不同形式展现了新余市积极向上的社区精神风貌。全市30多个社区都建立了腰鼓队或文艺表演团队,呈现出“天天有活动、月月有重点、年年有”的大好格局。三是积极开展形式各样的广场群众活动。新余市每年举行30多场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晚会节目新颖,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寓教于乐,品味高雅,迎合了不同阶层不同市民的口味,向广大群众展示了民间文化、企业文化及各节假日的文化内涵,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市民整体素质,为新余市创建文明城市提供了保障。

二、新余市群众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新余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级部门逐年加大文化建设力度与市、县文化事业经费相对投入不足日益明显

近年来,国家和省里逐年加大文化项目建设扶持力度,支持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但市、县两级财政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相对不足。一是项目匹配资金难以到位。二是已建的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级活动中心及文化中心户等无运行经费保障,开展文化活动必需的水、电设施运行,书籍、报刊购置等费用开支无途解决。三是群众文化活动经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文艺创作经费等专项经费也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文化事业发展需求。

(二)群众自发开展的一些文化活动和政府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满足不了群众的文化需要

目前,县、区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在不断丰富,有舞狮、吹打、腰鼓等,并且日趋活跃。市文化系统组织的送文艺下乡虽然搞得很有特色,深受农民喜爱,但毕竟次数有限;乡镇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也非常有限,有教育意义的娱乐性活动很少,很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与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不相适应

市、县群艺馆、文化馆等文化单位的现有专业人员年龄大都学历偏低且都在40岁以上,不少人员已经超过50岁,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乡镇文化站文化专干是“一个人,一块牌子,一枚章子”的“三合一站”,而且大多是兼职。农村现有的文化骨干年龄普遍偏大,一些民间文化艺人已是风烛残年,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人才捉襟见肘。

三、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推动新余市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努力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用健康文明而又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群众文化阵地,是新时期推动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阵地,消除不良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

随着我国阔步迈向全面小康,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什么样的精神产品来满足这一需求,是群众文化建设必须要关注和研究好的首要问题。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就是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阵地。一是要加强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领导,把开展文化活动作为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改进和创新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作为基层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二是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与主旋律。开放的新余,给人们带来的是不断变化的世界,同时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天地。我们应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通过举办群众艺术节、群众书画联展、革命歌曲大家唱等促人奋进、激人向上的文化活动,达到教育人、鼓舞人的效果。三是要对打着开展文化活动的幌子却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或非法活动的组织,给予坚决的打击,摒弃低级庸俗的不良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使农村群众文化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道路。

(二)大力继承传统的优秀民俗文化,着力培育本土艺术文化

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民间艺术、传说故事、伦理道德等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文化,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起着影响人、塑造人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关系和谐融洽。要以全新的视角,着力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艺术,提高群众文化的质量与品位,使更多的书香之家、民间绘画之家、音乐之家、舞蹈之家以及戏剧、曲艺之家有如万紫千红的春花遍地开放,使传统的文化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光大。

(三)不断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为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智力支撑

我国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主要由各级公共文化事业机构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业余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志愿者组成。文化工作者要大力转变职业理念,充分认识到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组成,加强文化队伍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免费开放这一契机,加大对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大力发挥基层文化工作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认识到文化志愿者队伍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有计划地吸纳、引导和鼓励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艺术院校毕业生和专业人才到基层从事文化工作,充实和更新基层文化队伍,改善现有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农村文化骨干、业余文化队伍的管理和引导,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和传承民间文化中的作用。要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文艺创作积极性,激发创作活力,创作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给人以鼓舞和启迪,审美层次较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文艺精品,为繁荣群众文化作贡献。

(四)切实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财政资金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全市财政支出中文化事业经费支出要逐年提高,确保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扶持、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文化人才培养、文化精品奖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研究工程建设、以及面向公众的文化服务采购。

四、结语

第13篇

关键词:文化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系;以人为本

一、文化民生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含义

民生,是人民的生计。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文化民生建设的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 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获得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提升。在和谐社会背景下,民生建设的文化目标是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型民生文化,提升民众在文化层面的福利状况。文化民生作为公民的“文化生存”条件,既包括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也包括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是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机组成部分。

公共文化服务,就是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以满足社会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共同生产和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总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办的、非赢利性的、传播先进文化、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文化机构和文化服务的总和。具有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民文化需求、传播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创新等功能。

二、文化民生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系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现实任务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财富的需求已得到较高满足,对精神财富的需求相应上升。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时间大大增加,产生了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人们不再简单地满足于唱歌跳舞,不再简单地要求建设一两座文化活动中心,而对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完善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利益的社会福利事业。在政府主导下, 积累社会各界力量,建设能够服务全体公民的文化服务系统,能够让人民群众充分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促进民生的极大改善和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要求改善文化民生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加快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是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关注民生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执政理念和社会共识。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中,关注民生的聚焦点不能忽视文化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民生理念为主导, 重在解决群众在文化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能体现文化的民生精神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它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探索民生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与新载体,是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

三、加强公共文化体系,改善文化民生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 公民权利意识迅速觉醒, 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我们应该抓住机遇, 精心设计, 适时出台各项政策法规,使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在量上和质上都有一个大的飞跃。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为核心,加紧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依法保障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利用,扶持优秀作品和重大文化项目,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尽快出台文化投入和扶持、社会捐助和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宏观政策调控体系,使各类主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入规范运行的良性轨道。

2.加强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

面向所有社会群体、面向基层, 以农户、居民为对象, 建设城乡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大中城市要高标准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大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县要建文化馆、图书馆或综合性文化中心,乡镇要建文化站, 村里要建文化活动室,保证一定人口数量的群众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 室)、电影院和文化广场。确保公共文化单位正常运转, 重点保障免费向社会开放的各级博物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美术馆以及农村和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3.加强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建设

要在群众看书、看戏、看电影等方面, 保证人民群众能定期看戏、看电影, 定期参与文化活动等,要把“送文化”、“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在保障公共文化产品供应的基础上,以实施“精品工程”为入手,建立健全文艺精品规划、选题、创作、演出、宣传、申报和表彰等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要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创作灵感,发掘他们的创作潜力,多出产品、多出精品,促进创作繁荣。

4.加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人才是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为此, 要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充实文艺骨干队伍,鼓励文艺类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鼓励民间成立各种形式的业余文艺团队, 积极发展文化志愿者和文化义工队伍。提高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坚持在活动中发现人才。充分挖掘农村的草根人才, 通过他们来充分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 向群众输送最需要的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的积极作用, 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连生:要更加重视文化民生建设.世纪行,2008,2.

第14篇

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从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河南的战略布局出发,围绕“四个河南”的目标定位,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以保障有效供给为抓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的良好态势。一是文化事业投入大幅增长,文化民生“软实力”发展有了“硬措施”。2011年,省委、省政府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列入“十项民生工程”。全省4300多个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文化站建设,整体面貌得到显著改善。177个市县文化馆中,仅二级以上的文化馆,就由2007年的21个达到今天的64个,增速204%。二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网络正由“小文化”实现“大跨越”。我省 “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民间艺术之乡”、 “全国文化先进社区”、 “省级文化先进县”达到83个。以2787个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为骨干的省、市、县、乡镇、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三是文化惠民工程取得丰硕成果,公共文化权益的“饿汉子”有了“米袋子”。各级公益惠民演出活动日益红火,仅2015年就达到近1.8万场,受众达4500多万人次。四是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全面开展,文化服务的“高门槛”实现“无障碍”。自2011年起,全省2380个公共文化馆(站)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一年免费接待观众8860万人次。五是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活动影响广泛,群众文化活动由“随意溜”走向“品牌化”。“春满中原”节假系列、“品味中原”、“公益无限”惠民系列等品牌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主题品牌文化活动的“示范性”、常规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性”、地方节庆文化活动的“独特性”日益彰显。全省2100多个社会文化团队,9万名文化志愿者与广大群众在“永不落幕的舞台”建设中,组织开展各种广场文化活动3万多场,释放出绚丽缤纷的文化激情。

但不可讳言的是,仍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由于缺少大格局支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依然短缺;由于缺少大蓝图规划,部分公共文化设施依然闲置;由于缺少大思路实施、服务内容依然老化、效率依然低下;由于缺少大目标引领,群众参与热情依然不高;由于缺少大盘子布局,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依然很缺;由于缺少大环境支持,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依然杯水车薪……这些问题迫在眉睫、亟待解决。只有认真学习落实指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精神实质,坚持创新发展,靠创新塑造增长新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才能在开拓思路、创新举措、积极努力、奋发有为的基础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依赖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劲动力。

一、创新发展思路,彰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民生幸福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正确方向,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人民群众既是公共文化的服务对象,更是公共文化的参与主体,中心地位不可撼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应该贯穿于文化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各个环节,这个方向不能动摇。因此,在整体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着眼均等化发展需要,加大投入,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短板;丰富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夯实文化发展基础,以文化的力量,凝聚核心价值、巩固共同理想、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和竞争力。而这些任务的推展,需要公共文化事业费用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当前,据了解,我省的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收入比重仅为0.4%,远低于教育、科技、卫生经费所占比重;人均文化事业费仅为教育的1/36、卫生的1/11、科技的1/8.5。建议各级领导采取必要措施,推动逐步加大公共文化资源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比重,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尽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二、创新供给手段,夯实公共文化服务贴近群众需求的“适用性”。

伴随文化传播手段的日益多样化,人民群众的文化接受习惯也呈现新的特点。一方面,随着各级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的力度不断加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加,参与文化的热情显著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产品的供给精品力作匮乏,多样化的文化供给不足、剧节目陈旧,缺乏吸引力;有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台下观(听)众没有台上演员(服务人员)多的现象。加之基层公共文化活动数量稀少、内容单一、相当一部分文化活动的招式仍停留在 “跳方拔河扭秧歌,龙灯旱船放烟火”上,与群众期待的文化需求存在不少差距;带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部分群众甚而滋生了浓厚的文化虚无主义,表现出文化素质不高、情趣低下,陈规陋习、烧香拜佛、封建迷信、铺张挥霍、享乐至上等陋有抬头之势。面对这些严酷的现实,我们必须立足基层特别是农村的具体实际,改变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中的主观倾向和陈旧思维。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让人民群众普遍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同时,积极探索“生产方以需定产、供给方菜单提供、受益方自主选择”的文化产品供给新模式,逐步实行“集中配送、连锁服务、流动服务”等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群众主体地位,切实解决目前公共文化产品与群众需求脱节的问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形成文化项目“群众点单、政府端菜”的局面。

三、创新协调机制,彰显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享的“保障性”。

我省公共文化设施一直实行的是以部门为主导的自上而下 “条条”建设模式。现有设施中,不只文化系统有场馆,工青妇科教等系统的场馆也为数不少。以郑州市为例,属于文化系统的各种场馆站146个,而其他各种体育馆就有212个;如果把分散在广电、体育、民政、宣传、组织、共青团、工会、妇联、科协学校等多个部门的公共文化实施放在一起,总数相当可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文化资源不足与文化资源闲置并存;面对许多 “闲得很”的文化场所设施,群众只能望而兴叹。加快建立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就可以加强相同或相近领域的跨部门、跨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促进共建共享和有效利用,切实解决当前公共文化资源分散、服务效益不高的问题。建议在全省层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负责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大事项的协商和部署,整体规划未来的公共文化建设任务,统筹整合跨部门、跨领域的现有公共文化资源,全部纳入为民服务的管理和使用。

四、创新组织激励机制,调动各阶层人士、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在各级政府主导下完成的;但是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的财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也无法满足体量日趋庞大的多元文化需求。除了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外,大量的文化需求,需要撬动社会力量来生产和供给,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证明:哪里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做得好,那里就有一支过硬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哪里的文化生活搞得好,那里就有一批热心服务群众的文化能人。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文化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和志愿工作者不断涌现;尤其中央财政对免费开放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单位、人群进一步扩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但是扩大了多少、扩大的是什么人群、收获怎么样,缺乏一个全面、系统、公开、公平、透明的第三方绩效评估。目前,财政投入不足与投入方式不合理并存,成为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瓶颈。许多单位调动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方法,基本靠参与者个人“利他、无偿、自愿”的高度文化自觉、高涨文化热情和高尚文化奉献。83岁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王素君,是河南公益无限艺术团的发起人之一,三年时间参加文化志愿活动累计投入8万多元。素雅青年豫剧团三年时间不要国家一分钱为群众演出480多场,公益无偿演出120多场。洛阳市宜阳县高村乡26位退休教师、工人、农民戏迷组成的农村文化志愿团队坚持为敬老院孤寡老人、农村留守人员无偿演出,仅2015年就演出68场。如果我们满足于这种只讲个人奉献、连交通、食宿都是自掏腰包的行动,不采取积极措施、激励、保护文化志愿者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使一些志愿者望而却步。总人口少于我省人口600万的山东省,注册文化志愿者人数已达23万,是我省的256%。建议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积极改进投入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方法,加强对民办文化机构、团体和文化志愿者的支持力度,打破体制界限,在资金扶持、队伍培训、行业评估等各方面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努力形成多元互补、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格局。

五、创新培训方法,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人才保障的“稳定性”。

我省是一亿人口的大省,而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不足2万人。这些社会文化工作者不仅要承担全省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还要承担外来流动人口的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员数量明显不够;就是这些数量较少的专业队伍,受年龄偏大、观念不新、知识陈旧、业务素质和能力的制约,很难适应新时期公共文化建设的开展。此外,乡村(社区)配备的文化工作人员都是村(居)委工作人员兼职,没有配备专职人员,还普遍存在着学历职称偏低、年龄老化等情况。现有人员队伍数量、质量、结构都无法适应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用乡镇干部的话说:现在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员如同“白头麻雀--缺得很”。加强文化队伍的素质培训和发展壮大,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一是要采取措施鼓励、引导更多的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志愿者、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从事文化服务工作,培养大学生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第一线就业,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优化从业人员的组织结构。二是要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通过高校开设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省市县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基地、行政学院代训专业人才等方法,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

六、创新传播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推广的“现代性”。

第15篇

关键词: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多元化方向成为了我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化的层次更加分明,种类更加多样,因此,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文化馆的建设具有基础性地位,这对文化发展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一项重点话题。

一、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时代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史具有极其重要作用的,这不但能够丰富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且能够提升人民的精神素养和文化素养,为了建设好公共文化服务,我们国家建立起了许多文化类型的公益机构,这些机构能够在社会文明和文化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提升社会成员的精神素养和道德素质。文化馆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这些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建设文化馆,我们可以完善社会的文化基础设施,文化馆是十分贴近民众生活的一项事物,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抽时间到文化馆中进行文化体验和文化学习,文化馆的内容是适合人民大众的,它清楚地了解基层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而且能够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素养和文化素质。二是通过建设文化馆,我们可以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巨大需求,近些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民对于精神食粮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文化馆能够满足人民这方面的需求。三是通过建设文化馆,政府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近些年来,时代正在不断发展,社会正在不断进步,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要变得更加适合人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要立足于人民,细心听取人民的意见,并开展相关的建设工作,从而让自身的服务更加到位,职能更加丰富,最终打造出为人民服务的文化馆。

二、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占有基础性地位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中,人民的文化需求越来越高涨,因此,文化馆的建设是一项愈加重要的事情,这是为了开展群众文化、大力弘扬精神文明而设立的机构,通过文化馆中的各项工作,我们可以对群众进行文化教育,并且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最终达到社会整体成员的综合精神素质的提高,这种做法也体现着我国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

(一)为人民大众提供精神食粮。近些年来,人们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民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基础上更加追求精神生活,我们必须要对文化馆建设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文化馆变得更加贴近人民,并且要尽力实现文化馆的免费开放,让任何阶层的人民群众都能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从而可以就自己喜欢的活动来与文化馆进行交流和互动,还可以通过文化馆中的各项问题互动来进行交友,这也有助于树立社会新风。这种做法很好地迎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通过文化馆建设,我们提升了社会成员的整体文化素质,能够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中国也会变得更加文明。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馆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这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生活中扮演者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文化馆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从而做到寓教于乐,真正地把文化学习融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开展各项娱乐活动的同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在参与娱乐活动的过程中,观众们的身心会得到极大的放松,而且他们可以汲取文化教育的养分,从而内心世界得到提升,因而,文化馆能够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文化馆中的各项活动,群众们的集体荣誉感会大大提升,而且人与人之间也会更加信任,更加具有凝聚力。在文化馆的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我们应当注重好民族力量建设这个环节,必须要大力弘扬民族团结和民族精神,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文化馆在中国社会具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能够提升一个人的精神素养和文化素养,然后这个人又会影响到其周围的人,最终起到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因为文化馆是十分接地气,十分贴近人民生活的,所以文化馆牢牢地深入了人民的生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这不但能够提升国民素质,还能够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甚至还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开展相关的文化旅游项目,例如孔庙、泰山等等,文化馆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实现自身的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体现,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文化建设,并开展好文化馆的建设工作,从而大力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进而为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贡献一份力量。

三、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服务策略

(一)以为民服务为立足点。我们要想让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我们必须要把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工作的核心,因此,我们必须要让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构建中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要想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硬件设施,二是软件质量,这是为民服务的基本立足点。首先,我们必须要加强当地政府部门对于文化馆建设工作和开展工作的重视程度,我们应当把《文化馆建设标准》作为一个目标,并以其中的各项规定和标准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依据,我们需要不断扩大文化馆的建设规模,并且需要不断扩大文化馆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形式,加强信息化网站的建设,从而让文化馆的影响力更加深远,也让文化馆中的活动变得更加便捷化和参与华,从而让文化馆的硬件跟上潮流。其次,我们需要在软件上做好工作,必须要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从而让文化馆的管理变得更加清晰化、合理化,也要完善人员责任制,把具体工作都落实到个人,从而保证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最后,我们需要健全工作人员奖励制度,把社会群众们的满意度作为各项工作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我们在考评的时候,需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进行工作的开展,从而让测评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真正实现文化馆的基础性作用,做到为人民服务。

(二)以大众文化为着力点,充分发挥辐射作用。我们要想让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要立足于大众文化,充分发挥大众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影响作用。文化馆的建设是为了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精神素养,因此,文化馆应当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喜好,组织好一系列的活动,并且要高校开展活动。除此之外,文化馆中的文化宣传内容应当进行细致考究,最好是与人民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文化馆的发展必须要做到立足于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以大众文化为着力点,要想提高文化馆的整体服务质量,让文化馆更好地服务人民,我们就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考虑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实际,进而充分保证人民大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更好的完成文化馆中的各项工作。因此,文化馆必须要立足于当地实际,汲取地区的优秀文化资源,努力打造出具备地方特点的文化活动,确保工作的重心下移,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

总而言之,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要加强相关工作的实践和分析,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圆.如何理解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