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如何学好地理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今天是这七年级八班开学的第一节课,他们大部分是从农村小学毕业后到本校来上学的,见识有限,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而好奇。刚走进教室,就看小朋友们还带着稚气乖乖地坐在教室里,神情有些紧张,但是桌子上已放好了地理书,这一切不免让人顿时心生怜爱。虽然课时少,教学任务又重,但是我还是决定不上新课和同学们先谈谈如何轻松愉悦地完成这两年的地理课。
首先,和学生交流,有心与心的沟通。问问同学们在新学校的感受,问问学生来到新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否习惯,和同学们的相处怎么样呀,都交了一些怎样的新朋友呀。
其次,同学们做自我介绍,认识一下新同学。一来,我认识一下班里的同学,至少开学几天了,看面孔要知道他是哪个班的;二来,让他们认为老师很重视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交流中,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三来,我个人觉得尽快认识新同学,在叫他们名字时,也是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候,我会顺便给叫上另一个名字,记得有一个女同学叫李念,我故意叫成是念念,同学们居然说念念好听,记得还要问问她:“这样叫,可以吗?”她也说这个名字更亲切,后来,就一直这样让她回答问题,一直这样称呼他,事实证明,学生喜欢的东西,可以让他们爆发让我想不到的学习潜能。这是在一次课堂小练习时,学生写给我的小便条上写着:“老师,你的称呼让我感觉很有动力,你就像我姐姐一样鼓励着我,谢谢你!”
关键词: 幼师学校 地理绪论课 教学方法
我国幼儿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具备的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指出:“幼儿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地理知识跨“自然”和“社会”两大领域,对学生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促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广泛的应用。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幼师学校的学生对地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地理知识可有可无,再加之初中地理知识薄弱,对今后的地理教学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地理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绪论课的重要性,明白“万事开好头,下面就不难”。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思考,在第一节绪论中,要使教学内容丰富化、语言生动化、举例生活化,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
一、提高学生对地理的认识
笔者在上课伊始,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及个人基本信息告诉学生,并讲道:“在亿万的时光长河中相逢于我们的地理课堂上;在众生芸芸的红尘人海中相会各位同学们,是地理这门学科使我们彼此有了相见的缘分。”同学们因为这句话而鼓起掌来。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地理,笔者请学生回忆初中的地理知识,并对比了幼师学校学习的地理内容,即初中阶段重点是学习“地”,也就是地理事物的分布;而在幼师学校,则侧重“理”,也就是要学习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体现学习的综合性。通过举例,师生共同总结出了地理学的定义:“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和人地关系的一门学科。”笔者还讲道:“地理绝不是这里有座什么山,那里有条什么河,出门要坐几路车,地名加物名,风土加人情就是地理学啊!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用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吉钧先生的话说,地理小到个人生活,大到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都与地理科学密切相关,因为人类离不开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2]
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具有生活化的特点,笔者和同学一起总结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例如,我们居住的城市,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房屋的朝向和楼间距的大小是有讲究的。农历为什么会有二十四节气,它们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呢?[3]近年来出现的地震灾害、洪涝天气、雷雨大风、冰雪灾害等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有没有办法防御?同学们想领略西双版纳的热带季雨林风光、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大漠风情、内蒙古蓝天白云牛羊敖包的草原情怀,应该对这些旅游行为进行一定的设计,我们该选择何季节出行?如何使用旅游交通图?
有的同学还提出了幼师学校开设的技能课,比如体育、舞蹈、音乐等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同学们发现在奥运会的竞技项目中,不同国家的优势项目反映了当地的地域特点;而舞蹈中的东北秧歌、傣族舞、新疆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等,丰富的地理知识可以使服装的穿着,肢体动作等更加有韵味。笔者还提出,近年来,医学地理的研究很流行,比如饮食与身体健康,各种地方病的出现,女性幼儿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与中国地理因素等都需要地理科学的支持。
可见,地理学处处充满了美,她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热爱生活的人们,不妨试着从热爱地理学开始。她有着生活的气息,使生活充满乐趣,视野开阔。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各位同学有责任向幼儿传授一些地理科普知识。
二、告诉学生地理的学习内容
笔者根据《地理》教材的结构,把幼师学校地理的学习内容归纳为四个字“四、三、二、一”。四,即四大环境,以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四大环境为基础,学习为人类提供多领域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条件;三,即三大产业,讨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概况,说明人类从事的一些活动,创造的财富等;二,即两大热点问题:“全球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一,即一条主线,要以人地关系这条线索作为学习的指导思想,明确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同时,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幼儿园的教学情况,重视实践部分和实训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同学需要引导幼儿进行相应的活动,例如,探索太空的奥秘、有用的太阳能、制作小地球仪、美丽的四季、我们会制造风、认识“沙尘暴”、水娃娃的漫游、奇妙的海底世界、如何节约水资源、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等专题模块。我们学习地理时,要根据地理的学习内容,培养地理思维,即“五W”原则,What(地理事物)、When(发生时间)、Where(地域分布)、Why(形成时间)、How(解决措施)[2]。另外,笔者还介绍了“3S技术的应用”这一地理科学的前沿领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1.RS(Remote Sensing)遥感技术。RS技术可以利用卫星、航片等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大量丰富的地理信息,精确度高,可信度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如对灾害地区的灾情勘探工作;根据农作物反射不同频率段的波谱信息,可以判断其是否有病虫害的发生。
2.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例如电子地图,Google Earth软件的使用。可以建立数据库,将地理事物的空间特征(位置、形状)和属性(种类、大小)用点、线、面建立数据模型。利用计算机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进行以下具体应用:①资源清查:将各种数据汇集在一起,制作出电子地图,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②灾害监测:可以预测森林火灾、洪水灾情监测、洪水淹没损失的估算等;③宏观决策:研究土地资源与人口容量的规划。如三峡地区模拟建库前后环境变化情况,演变趋势等。
3.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出租车导航等,用于军事、公安上的精确定位。地面分辨率可以达到1米。包括空间部分、地面遥控部分、用户设备部分等,为用户提供了精密的三维目标。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就可以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是一种高级的定位技术。
三、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学习方式方法因人而异,但课堂集中听讲并写好听课笔记,课后多作练习,则是大多数学生都认同的,笔者认为,要学好地理,还需要做好以下方面。
1.留心细节,善于思考。地理知识涉及面广,要不断学习、积累,从身边、生活中观察地理现象。同时,各学科的基础知识都要用到,要学习地理事物的成因和一些地理规律。例如,为何会形成风,水、岩石、气候如何相互作用形成丰富多彩的陆地环境?此外,在课余时间可以看看“人与自然”、“走遍中国”、“科学与探索”等电视栏目,增加信息量,扩大阅读面,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日积月累方可“胸怀丘壑,放眼全球”。
2.学会用地图,同学参与讲课。需要将地理事物一一落实到图上,各项地理知识能够形象化,要“看图说话”,在读书时尽量做到“左图右书”,甚至可以在家中挂上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随时在地图上查找、落实相关的地理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在图上神游,在图中寻找乐趣。另外,对于不难理解的章节,笔者建议可以请学生在课堂上讲课,特别是一些乡土地理知识,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培养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又对学生进行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的训练。实践已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4]
最后,笔者用地理的英文单词“Geogarphy”组合成了九个新的单词,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即G——great(伟大的学科);e——earth(研究地球表面的学科);o——old(古老的学科);g——grow(发展新兴学科);r——real(生活中真实的学科);a——anywhere(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学科);p——people(人类活动与环境协调的学科);h——high(很高深的学科);y——yourself(需要同学多自学的学科)。
笔者反思第一堂绪论课,课堂气氛很融洽,师生的平等互动一直贯穿其中,同学也感到了笔者的真诚与幽默,很多同学都说,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信心,对地理有了重新的再认识。所以,教师要在序言课上下工夫,指出地理课程的要点问题,这是启发学生学习的关键举措。当学生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后,对教师的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善亮.序言课教学——作为先行组织者了吗?[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50.
[2]朱雪梅,唐长林.职初教师与专家型教师课堂提问的差异性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8):17-20.
关键词:新课改;搞好;高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249-01
一、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加强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
为此我坚持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目标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探讨,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大胆改革教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力争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做到转变自己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变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
例如:在学习长江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分工备课,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来当老师,可以提问,可以补充,可以自由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做了充分准备,这从上课的情景就可看出。尤其是我的地理科代表同学,“老师”当的有模有样,他把长江水系图画在黑板上,边指图边讲,还画出长江流域一些大水电站的位置,并且编出顺口溜,形象、好记。真是出人意料!台下的同学也纷纷举手发言,班级反应强烈。我故意坐在学生中间,如果觉得某个问题答案不确切或占时间太多,不必重复回答,就举手站起来发言,以质疑的形式引入下一个话题。最初学生看我举手要求发言都笑了起来,但很快就接纳了我这位“老同学”。我以合作者的身份上完了这节课,每个问题同学们都完成的很好。
通过练习检测,我也发现学生真正学会了本节知识。
三、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勇于创新的品格。
例如;上“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一课时,我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而是让学生结合身边发生的一些现象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洁净的空气?现在我市尤其是大街上空气如何?你有什么感受?我们能有什么好的建议来改变这一现状?
经过一番热烈地讨论,“高招”出来了:大家一致认为应该使用无铅汽油,并大力提倡骑自行车,尽量少用汽车和摩托车来减少空气的污染;有的同学建议最好骑电动自行车,速度快,又没有污染;有的同学说国外对汽车尾气的排放都实行欧1、欧11标准,发达国家实行的是欧1标准,现在我国大城市北京、上海已实行欧11标准,假如超过这个标准就不准使用汽车,我们长春也应该执行这个标准;有的同学建议应该在汽车尾气排放管上面安装个过滤器,把有害物质都过滤掉……学生的建议颇有创造性、这让我感到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被动摇了。
我再次感悟:我们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信敢为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发挥多媒体计算机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标指出,"按照课标的目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还可以编写与地理教学有关的视听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信息技术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教科书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把教科书中的插图由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本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
例如,在板块构造学说教学时,把教科书中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移动图》制作成《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移动》多媒体课件,让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以连续相向的方向移动,使大洋板块向下府冲,大陆边缘褶皱隆起,引发火山地震的现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近期,笔者有幸参加了“实现底图档案管理科学化”课题调,走访了多家科研单位和施工企业,查阅了较多底图档案文献,得到了不少启示。下面,谈一下浅薄认识:底图档案是一种设计文件,每一套图纸都是生产的依据和科技人员智慧的结晶,是科技和生产人员广泛利用的技术资源。因此,如何科学地管理和利用底图是我们档案管理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底图档案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每个工程项目从其可行性研究到最后竣工,将形成大量的图纸,日积月累,许多单位的图纸将数以万计,这些图纸容易老化和破损,借阅、复制次数多还易出现折痕,甚至被撕破。底图除了具有复用率高、数量多、幅面大的特点以外,还是科研生产活动的历史记录,它不同于一般的信息资料,这是特定的形成者在当时当地直接使用的原始文件的转化物,不是事后编写或随意搜集的材料,因而具有原始性的特点。底图原稿,往往只有一份孤本,丢失或破损严重会给生产和科研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底图档案科学管理非常重要。
二、底图档案科学管理的步骤与措施
(一)底图归档。在归档过程中档案员应检查如下内容:
1.归档底图应有设计(拟制)、审核、工艺、标准化、批准的签署和日期;
2.图号、图形尺寸、文字说明、幅面大小、格式等必须符合标准化规定;
3.图面整洁、字迹工整、无揉搓破损;
4.归档底图必须按照明细表齐套;
5.底图归档若有密级应填写《密级界定表》,交保密部门存档,然后填写《归档文件资料清单》一式两份,由归档人和档案室各留一份备查。
(二)底图分类与编号。档案员将归档底图按照“底图流水号-课题分类号-袋号-底图按明细表排列的顺序号”顺序进行编号,同时填写底图总账、打印柜签、袋签及底图明细表。如有借图,还要打印借图明细表,以便查找。
(三)底图的更改。设计更改是对已批准发放的设计文件所做的更改。在进行设计更改时,应说明更改原因;设计更改必须考虑其合理性、可行性、经济性和生产的可行性;设计更改要求正确、完整、统一、协调,保证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如果设计更改将引起其它相关的更改时,应同时进行相应的更改。设计更改要保证产品的图样、底图、复印件二者相一致。
(四)底图的保管。底图档案保管的基本任务有两条:一是维护底图档案的秩序状态,使档案在存放和使用中始终有序;二是保护底图档案的理化性状,使其在存放和使用中不受或少受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损害,并尽量延长其物质形体的“自然寿命”。
底图档案具有复制工具的功能。在底图纸的生产过程中,采用的特殊原材料和工艺措施,带来了一些不利于底图耐久性的因素,比如现在造纸用了很多酸,纸张的边缘时间长了容易发黄、发脆。另外,底图在多次印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高温照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有所降低,很容易脆裂破损。因此,底图保管的要求是严禁折叠放置。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折叠的印迹容易断裂,影响底图的保管;二是折叠造成底图不平整,影响图面复印的清晰度。为此,底图应在特制的底图柜中存放。
底图存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平放,即按整体顺序将底图平放在多层抽屉的底图柜中。另一种为卷放,即将底图按套或案卷卷成筒状排放在底图柜中。但特大特长幅面的底图还是以卷放为好。
保护底图,可采用边缘加固的方法。总之,底图应保证在不撕、不折、不受挤压,尽量减少磨损的条件下保管。
此外,还要对底图档案实行“八防”,即防火、防水、防潮、防霉、防虫、防光、防尘、防盗。
(五)蓝图发放的闭环管理。所谓闭环管理是指档案室根据生产命令把所需的底图晒成蓝图,并加盖带有发放日期的受控章,领图人签字后负责图纸的保管,并按生产需要将图纸发给各生产单位,用后的废旧蓝图再由档案室回收处理,领图人的保管责任结束,由档案室负责对下发蓝图的回收而形成闭环。
1.晒制蓝图。申请晒图人员应填写《复制蓝图申请单》一式两份,一份交晒图室,另一份留档案室备查。晒制的蓝图应符合如下要求:图形、线条、尺寸、数字显影清晰、纸质优良;装订成册的蓝图应按明细表齐套;蓝图要统一折叠成“手风琴”式A4图纸(297×210mm)幅面大小,折叠时右下角的标题栏应漏出以便查阅,如需装订,左边应空出装订线,装订要整齐、牢固,严禁用金属件装订。
2.登记与发放。检查完毕的生产用蓝图要加盖档案室带有发放日期的受控章,在《蓝图发放回收销毁登记表》“发放”一栏逐一进行登记;成套蓝图按成册受控资料管理,如随机资料等。蓝图发放前应要求领图人仔细核对无误后方可在“领图人”一栏签字,防止出现漏晒、漏盖章、领图人丢图而推卸责任等现象发生。
3.回收与销毁。回收蓝图时,档案员应和领图人一起在《蓝图发放回收销毁登记表》“回收”一栏的“交图人”和“收图人”处签字盖章;销毁回收的蓝图应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由指定专人(两人以上)负责在指定地点监销,防止档案遗失和泄密。之后应在《蓝图发放回收销毁登记表》“销毁”一栏中的“销毁人”和“批准人”处签名盖章。
三、底图档案数字化
目前,有效保存和利用底图档案的新方法是将底图档案数字化,因为大幅面扫描仪(或称工程图纸扫描仪)、大容量存储设备的出现,已具备了图纸档案数字化的条件,而且已有众多单位进行了图纸档案的数字化处理。这里简述如下:
(一)底图档案数字化的软硬配置。
(二)底图档案数字化的制作程序。
(三)提供底图档案数字化信息网络利用。
关键词:浅谈 如何 学好 高中 地理 课程
地理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地理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如此,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中还需要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
一、要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册),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恒星日、太阳日;时区、区时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第二、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做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第三、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联系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下册、选修教材一和选修教材二),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二、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能够离开地图。
第一、“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即形成“脑图”。
在历次高考地理试卷中,都有许多无图考图的题目,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十分重视构建“脑图”的训练。
第二、抓"读图"明"空间",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从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试题直接或间接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知识。在区域地理学习中更应重视地图的运用。
第三、地图学习要学会分类、读图、变图、用图。
学会分类,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景观图、原理示意图、漫画图、数据图、结构图、等值线图等。
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①先读图的主题,即图名;②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意细节,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④联系实际。学会变图,如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图文转换等。
学习地理要学会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左书右图,图文并茂”,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信息,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地图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学会了使用地图的方法和习惯,学习地理就会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才能学好地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三、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
学习地理与学习其它科目一样,要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上课、练习、复习,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预习、复习两个环节。根据记忆规律,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预习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内容概貌和自己不懂之处,便于上课分配注意力,因为上课时间每一分钟注意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课有明显的节奏感,必须将劲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放在重难点上。学习地理决不能等全部学完后再回头复习,这样你是决不会理解课本知识的,你会发现学地理很难。可是如果你把地理当天的内容当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点知识就在你脑子里更明确一些,日积月累就会培养成为你的地理思维,那么学习地理就会易如反掌了。高考虽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础,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等,因此,复习中应多看书。实践证明,自觉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一、教师之间要分工合作
由于学校场地的限制,为了更好的合理利用场地,首先各个教师在课前要对其上课的场地进行分工,划分区域,以使各个老师能够更好地在有限的场地内完成课的活动,使有限场地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合理的组织在体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体育场地狭小以及器材匮乏是客观因素,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体育教师要运用各种形式来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正确的运用语言指导,充分发挥出语言的指导功能可以起到激励、启发、教育、提示、反馈、评价的作用。其目的是:向学生讲明教学目标、任务,所学技术的意义、价值,肯定学生的进步,指出努力的方向及学习的榜样,用名言、警句、铿锵有力的口令指导鼓励学生,可以端正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态度,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热情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教师的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因此,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二、合理充分地利用各种练习方法
分组循环练习法。在有限范围内分组练习,如;第一组立定跳远、第二组俯卧撑、第三组高抬腿。分组练习,依次轮换,只要组织严密,所有空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模拟练习法。不用器材而只是徒手做练习,如;抛实心球、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等。充分利用少年儿童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做好徒手练习。
游戏法。在有限的场地上利用“游戏”完成教材内容,如:“长江、黄河”、“贴烧饼”、“丛林追捕”等,既提高了练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与玩”中掌握动作要领。
竞赛法。利用多种竞赛活动形式加大运动量,如:接力跑转变为迎面接力或背人负重接力,利用增加难度来加大运动量。如:篮球的传球由迎面传球改为三角、四角或用两球进行,提高传球数量和质量,通过增加练习次数达到合适的负荷和良好的练习效果。
实际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如:女学生喜欢跳橡皮筋,而且能玩出多种花样,应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这一特长,组织小型的单项比赛,如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场地的合理利用
教材是场地布置的依据,器材是场地布置的基础。在备课中设计场地时,一定要根据教材特点,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因材设计,布置场地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在常规备课中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灵活多样地利用、规划场地。仔细研讨教材,看看哪些内容可以通过变化来适应小场地。
定位法。在小场地上同时有几个班级上课,学生的活动范围小,这时易采用“定位法”即固定队形进行练习,要求学生位置不变而教材教法多变,除了做发展身体素质的体操、跳绳、俯卧撑、徒手技术动作等练习外,还可以做跳跃、曲线跑动、前后排双手胸前传接球,利用小型器材进行协调性练习,用沙包进行抛接练习,锻炼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感。
自然法。充分利用学校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物,做自然地形跑。如:沿着教学楼慢跑、台阶两换跳、跑楼梯、绕障碍等。这种方法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学生情绪高,运动量易于掌握和调整,组织队形不易混乱、活泼自然,灵活而不忙乱。
转圈法。在有限场地上曲曲直直地花样移动,如:蛇形跑、螺旋跑、快慢相间跑等,还可以走跑交替、变换动作方向与节奏。这样,有限的场地距离却可以延伸,称之为“转圈法”,对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四、器材的选用
替代法。利用沙包、羽毛球、乒乓球等轻物代替垒球掷远;利用跳橡皮筋来代替练习跨跃式跳高的过杆技术,可能增加练习次数,较好地掌握好运动技能。并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在进行练习时应注意加强组织纪律性。良好的纪律是练习次数和质量的保障。
一、教师树立威信,课堂常规到位
活泼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多老师教低年级体育课时,课堂乱成一团,叽叽喳喳。我们在上开学第一课时就要对学生严厉要求,讲好规矩,树立威信。我们在上每堂课对学生都要严格要求,而且学生完成的质量也要高要求。比如,报数,我们要每个学生都做到“报数准确,声音宏亮”,其他学生认真听,报错不要嘲笑别人。队形的集中与散开平时训练都要到位。
二、课堂内容精练、游戏化
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整堂课的根基,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内容精练,教师语言精练,少讲多动。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我们上体育课时要游戏化,让游戏贯穿课堂之中,在游戏中完成、巩固、提升课堂教学内容。
三、课堂内容情景化
现在的学生要求越来越高,一二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意识。枯燥无味的体育教学已经不适应他们了,他们对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在上《跳单双圈时》就设立了一个故事情节,以《熊熊瘦身记》的自编动画续集贯穿课堂教学。熊熊们贪吃长得胖胖的,胖对身体的危害大,为了拥有健康的身体,更好地保护森林,哥俩决定减肥。以这样一个减肥故事贯穿始终,学生兴趣浓厚,完全把自己融入了动画片中,成为动画中的主角。在游戏《熊熊快跑》环节中,也设立了一个情节,通过一段时间的减肥训练,现在光头强又来砍树了,我们要把光头强赶出森林。
四、音乐在体育课中的合理运用
学生对音乐还是很有兴趣的,但是教师在选音乐时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不要凭自己的想法认为学生会喜欢,要对学生进行调查。我在上《跳单双圈》时,在所教年级进行了一个调查,统计出了他们所喜欢的音乐。我在准备部分就把《春天在哪里》的伴奏与《熊出没》主题曲结合在一起,两首音乐都节奏清晰,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游戏《熊熊快跑》中,我也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及手机游戏《熊熊快跑》,我把网上的情景移到课堂教学中,下载了游戏中的音乐,布置了游戏中的一些场景,学生玩起来异常活跃,课堂氛围十分浓厚。
五、课堂教学中的道具合理运用,尽量做到“一物多用”
我看过一些体育老师在赛课过程中,采用了许多道具,一个人忙不过来,他的团队也参与其中,40分钟的课堂变成了几个老师的课堂。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太过花哨,毕竟这是一堂体育课。我在上《跳单双圈》课中,采用的主要道具就是小呼啦圈,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整个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没让其他老师给予外力协助。而且在准备部分的舞蹈,主要部分以及游戏部分都用的呼啦圈,让呼啦圈在课堂中体现了不同的玩法,让学生动手动脑。
六、队形简单,不要变化过多
有的老师在上体育课时,只顾虑到观赏性,没有顾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于是在调动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队形不宜太花哨。特别是低年级,在变换队形中可以用一些箭头,小脚丫等提示学生站的位置,在学生能够接受的情况下再进行队形的观赏性。当然,每一个部分的衔接也是很重要的,在调队形过程中要考虑到下一个环节,做到队形简单、实用。
七、体育课中对德育的渗透十分重要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新课标 基本理念 指导教学
把握好高中新教材的基本理念是实施新教材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新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是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要求的具体体现。
1.新课标准首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地理课程标准也作了重大改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基础性,为现代公民提供了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强调中学地理素质教育新的方向和内容,改变了旧课本注重“物产+地名”的做法,仅介绍地理现象的特点和分布,全线以人地关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价值为取向,不仅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认知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地理科学的观点、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逐步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通过一些地理政治学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同时强调地理技能的培养除了生活、生产实际、社会实际方面以外,还要教会学生运用地图、照片、统计图表、统计数据、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的资料来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进而阐明和研究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这样,作为地理教师,要懂得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提取地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我国的东北三省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的老工业区域,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已不适合发展,可以用鲁尔区的产生、发展、衰落到现在重新发展,对比分析,得出我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根本出路何在?最后老师点评,汇总得出最佳方案。教师在授课时,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填图,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地理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相关地理概念、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推理等综合能力。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从而使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2.高中课程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改变了旧版本的“难、繁、偏、旧”的局面,着重加强课程内容和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经历和体验,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地理需要。
2.1 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
从国土整治、经济开发、旅游、货物与信息流通等都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新课程正是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地理科学框架结构体系,注重学生科学兴趣、态度与科学观念的培养,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对周围环境的自然和人文现象“追根求源”,从而扩展思维,促进形成终身学习的欲望。
2.2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环境
现实生活与地理关系密切,学生时刻都处在社会这复杂的生活环境中,会面对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教会学生必需具有一定的生存和生活能力。新课程设置的内容有利于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种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有效地对应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的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如天气预报、旱涝灾情、环境污染、旅游生活、交通运输、农时节气、风土习俗等与地理知识有关,通过运用地理知识可以解释很多天气等现象,为生产生活服务。
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新的学习方法,地理新课标指出: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主要是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旧课本的教学主要是关注学习的结果,以分数论英雄。而新课标准以学生参与、实践、思考为主,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向学生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引导,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的目的。
4.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在学校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获取、加工、运用地理信息,也要教会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由于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领域均广泛应用,带来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和可选性。因此促进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双边活动变革,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如天体运动的一节内容,比较抽象,常规的教法学生不容易理解,如通过多媒体显示,动态的模拟生动,学生容易掌握,为学生兴趣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发展创造一定环境,不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环境中死记硬背。再如地震、火山爆发等,如通过信息技术处理后,进行情境虚拟化,利用声光设备,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感知教师创设的富有美感的教学情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激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带着求知云观察,云体验。在情境的驱动下,有效地学习、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5.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三维一体”模式
以往课程目标一般由三个方面组成: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思维教育。目标局限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存在着成人化、绝对化和抽象化问题,很难操作和落实。并且过于关注知识和技能,思想教育则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而成为附属,变得可有可无,结果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高中地理课程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制订,在总体目标之下,又有三个领域的分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形成一种"三维一体"交互作用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
总之,地理信息技术的全球定位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建立是在信息技术革命产物,现代的地理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读图、绘图、用图方面技能,培养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运用信息,是实施全民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课改的一部分,必将推动地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72
地理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针对于怎样在新课改下开展好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关问题,一直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究的问题。众所周知,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地理知识,可以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自然知识,如地震、滑坡、干旱等相关的现象,与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息息相关;社会地理知识,如,我们想知道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来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便利我们的生活,学好地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改的实施,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较之以往的教学方式,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对自身以往的教学形式进行适度地反思和总结,整合出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继续开展好地理教学工作。那么,在当下这样一个新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到底应当如何开展好地理教学工作呢?对此,笔者有自己的几点看法,希望能够对大家以后的高中地理教学有所帮助。
首先,及时地反思和总结教学方式,去粗取精,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想努力地做好当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再一味地沿袭以往在教学中使用的传统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于当下学生发展的需求。
面对着新课改的大背景,为了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能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提升,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学习实际需求的教学方式。为此,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一甄别,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来开展教学工作。
从促进学生整个群体的学习来考虑,笔者认为,教师先要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地压缩自己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的时间,多对学生进行一些引导而非传授直接性的答案,引导学生自发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出处,形成独立思维的习惯。
除此之外,作为教师,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自身的教学水平有所提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地促使自身能够使用最为简练而精准的语言,概括而独到地向学生讲述出核心知识点,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练习和知识的巩固提升。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考虑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教师需要努力做到的一点。
其次,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课堂互动,变单一性的教学为师生互动为主的教学形式,真正做到教学以学生需求和发展学生个人能力为主,以便切实搞好自身的地理教学工作。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点,教师往往是采取一个人主讲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但是,在当下的教学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教师要尝试着做出改变,要尽可能地将学习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课堂有效互动,以便于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及时地予以解决。比如说,教师在讲授地球运动这一章节内容时,为了能够了解学生对于自身所讲述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检查,并及时地解决相关疑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对于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来说是非常受益的,当然,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好地理教学工作,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再次,为调动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和信心,适时地根据学生学习的总体特征,组织一定形式的地理学科知识竞赛活动,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能够促使教学的教学总体水平得以提升的好办法。没有竞争,学习就会如一潭死水一般平静,这对于学生的地理学习来讲,是丝毫没有帮助的。
因此,教师在努力开展地理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时刻想着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自我展示和提升的平台。通过互相之间的切磋和学习,学生们才能更清晰地发现自身学习的优缺点,发现他人在地理学习上的优长,并及时地汲取他人学习方法上的精华为己所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学好地理课程,及时地查缺补漏。
当然,这对于教师的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们在地理学习上取得的进步越大,教师的地理教学也就越成功。因此,在笔者看来,作为教师,为了自身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我们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阶段性特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一定形式的地理学科知识竞赛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地理学习中找到活力,进而在地理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此外,定期地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进行阶段性测验,既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关照不足的缺憾,同时,也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及时地予以解决,这对于教师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而言,是非常有益处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当下,教师虽然也注重在课堂上进一步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这个问题,但是,短短的几十分钟的上课时间,不足以使得教师发现和了解学生们在学习中存在的所有不足和缺憾。教师采取在适度地时间加强对学生的总体测验这个措施,既可以弥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兼顾所学学生学习的遗憾,同时,也可以更为全面的了解到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当然,在课堂上教师还是应当以大部分学生的集体学习利益为重,针对于大多数同学在实际学习中的需求为纲来开展教学工作。地理阶段性测验开展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地检验近期教师教学的实际效度,同时,也是对学生近期学习情况的一个自我测验。
尽管地理学科在初中属于非全省统一考试科目,但是到了高中,我们仍然要学习地理,并且地理还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如果学业水平测试不能顺利过关,直接影响我们的毕业。并且如果我们选择文科的话,那么地理学科则是必须要学好的一门学科,它在高考中占到一百分的比重,还是相当重要的。
关键词:结业考试;有效衔接;适应生活;树立理想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42
初中地理学科在河北省属于非中考科目,尽管个别地市,如保定、沧州已经把地理、生物纳入中考范畴,但毕竟只是地市行为,尚未上升到全省统一考试的地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怎么受学生的重视。这给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地理的有效教学就成为我们地理教师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从结业考试的角度入手,让学生了解学好地理的重要性
尽管我们的地理、生物学科不是全省中考科目,但是在八年级第二学期仍然要进行结业考试,这个合格证书对于我们能否顺利毕业还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从进入初中开始,笔者就向学生阐明这个道理。
一般情况下,地理学科的结业考试是由市里来组织的,基本上是对地理基础知识的一个综合检验,只要我们能够在地理课堂上认真听讲和学习就可以应对,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树立自信,同时也是在告诉大家,学好这一科不会占用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只要把属于地理学科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就可以了。另外,我们还向学生说明一点,地理课上,即使我们不用来学习地理,而是偷偷地学习其他学科,那么效率也不会很高,毕竟从学习的心理上来讲,地理课学习其他学科不是光明正大的事情,与其偷着学习其他学科,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学好地理学科。
二、从初高中衔接的角度来讲,学好地理学科还是很重要的
尽管地理学科在初中属于非全省统一考试科目,但是到了高中,我们仍然要学习地理,并且地理还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如果学业水平测试不能顺利过关,直接影响我们的毕业。并且如果我们选择文科的话,那么地理学科则是必须要学好的一门学科,它在高考中占到一百分的比重,还是相当重要的。
有很多同学,到了高中分班时,选择文科,认为文科的学习要比理科学习起来容易一些,但是事实上,当他们选择了文科以后,才发现文科中的地理学科学习起来并非那么容易,因为地理学科的很多知识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是建立在初中地理学习基础上的,很多同学的初中地理学习的不够好,给高中地理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个时候再后悔自己初中时没有学好地理学科已经晚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要想升入高中继续深造的话,初中时就必须要好好学习地理学科。
三、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了解到地理学科的作用
如果学生没有继续深造的想法,上完初中就步入社会,那么,我们学好地理还有什么用处呢?答案是肯定的。地理学科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是很有用处的。比如,我们要去某地,一般情况下就要了解一下路线,就需要查查地图,这个时候我们初中地理知识就会用上了。比如,如何看地图?地图上的方向怎么区分?这都是我们地理学科可以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首先看地图上是否表明了方向,如果表明了方向,那么就很容易辨识地图上各个地理事物的方向和地址,如果没有表明方向,那么,我们就会默认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原则,查阅地图上地理事物的不同方向。再如,要去一个地方,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方式?这个在我们初中地理中都会学到,是选择轮船、火车,还是飞机呢?要是选择火车,那么,具体的线路是怎样的呢?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个学好地理学科的公民来说简直是太简单了。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我们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我们在城市中生活,处处离不开地理,比如看懂公交站牌都需要我们用到地理学科的知识。如果我们在初中阶段,没有学好地理,有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我们都解决不了,就很难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
四、引导学生树立理想,让学生爱上地理课
未来我们要做什么?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初中阶段,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尽早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这对这一阶段的学习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初中地理课上,笔者就经常和学生谈起未来的话题,让同学们主动地去思考自己的未来,去谋划自己的未来。笔者一般在七年级的第一堂课上都会自然而然地谈起自己的经历,告诉同学们自己当初选择师范院校的理由,告诉大家自己选择地理系的初衷,从而引导大家谈谈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在笔者的启发下,很多同学都积极发言,开始展望自己的未来生活。比如,有的同学说长大了做一个考古专家,探寻隐藏在地下的秘密,笔者给予充分的鼓励后,认真地告诉他,要向当好一个合格的考古专家,必须要学好地理学科。总之,笔者总是在认真倾听孩子们未来的理想,并给予他们鼓励,并从这个职业与我们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出发,告诉他们学好地理的重要性,从而让大家认识到未来很多职业都是需要从现在开始就要学好地理这一学科的,从而引导大家爱上地理课的学习。
一、明确学习地理的动机
学生感觉地理难学,成绩无法提高,与学习地理所必要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内心需要是分不开的。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跃的内部动因或动力,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地理学习动机是推动地理学习的直接动力。
学生进入中学后,往往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地理是一门副课的错误想法,认为只要学好主课就可以了,反正地理是不参加中考的。由此而来,对这些学生来说谈不上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从而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自然,明显影响了其思维与主观能动性,结果,当然觉得地理是不好学的。
那么地理真的是可有可无的吗,为什么中学里要开设地理这一门课呢?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我国将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定位为:通过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以,地理课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好地理很有必要。除此之外,地理学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到许多有用的地理知识;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因此,地理的学习是有用的,是国家明确要求的,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学科,只有有了学习的动机,地理才能够学好。
二、应该加强知识的储备
知识是素质的基础,能力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的升华。想要去认识世界,并试图去分析解决地理现象,没有丰富的关于地理现象的知识,这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想要学好地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阅读并记忆大量的关于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记载和描述。而这些,正是我们教材中的内容,背诵这些就是学好地理的基础。虽然,背诵让人枯燥,好像与素质无关,实际上确是提高素质,锻炼能力的基石。
三、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语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
那么该如何运用地图呢?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四、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
地理的学习,最常见的两种方法是综合法和比较法,善于利用这些方法会使你的地理学习变得事半功倍。
思维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最显著的特性是概括性。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于是在大脑里生成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产生了概括行为。通过概括,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在联系,认识了事物的规律性。概括是将某种事物一般的、共同的属性和特征结合起来,即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是思维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概括的结果有利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形成迁移能力,思维之所以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关系,主要来自抽象和概括能力,因此,概括在思维发展与培养中是十分重要的。
在地理学习中,通过对学过知识的概括总结,得出事物的整体特征及变化规律,从而把知识像珠子一样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我们的记忆和应用都是非常方便有效。
比较法在地理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地理课的特点所决定的。运用比较法就是把这一地理事物和另一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尤其是充分利用各地的乡土地理事物同其他地理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形成新的地理概念。在地理学习中,以选择同类地理事物的相似特征作比较最为常见,目的是有利于减少头绪,减轻学生负担。如常常把亚马孙河与刚果河(扎伊尔河),喜马拉雅山脉与阿尔卑斯山脉,海河治理与淮河治理进行比较。作为比较的对象应该是已知的,不能选择那些尚未学过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作为比较的对象应该是本质特征相同或相反的两种地理事物或现象。还应该具有典型性,即对比各点,无论异同,都要个性鲜明,特征突出。此外,选定比较对象时,还要遵循“就近取材”的原则,不要舍近求远。
关键词:改变学生 厌学地理 策略
引言
如何改变初中学生厌学地理的状况,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地理老师面前永远要关注的问题。针对我们那个地区生源比较复杂的实际情况,我也做一些探讨,以便更好的转变观念,搞好教学工作。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探究
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初中生,在小学没有系统学过地理,而地理这门学科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自然地理部分偏难,人文地理部分较枯燥,如何使小小年纪的初中生学好地理,激发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1.兴趣是改变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低迷状况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由于中学地理一直为“副科”,使它在部分人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课,占用、少安排、随意取消地理课的时有发生,又因部分教师仍是“满堂灌”式教学,使许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目前,我县初中地理只是结业科目,学生对地理课不重视,认为地理是副课,学好学坏无关紧要,教育地位低下,在这种困境下,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地理知识,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初中来说很重要,也是改变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低迷状况的重要途径。
2.兴趣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变被动为主动,产生学习的需求。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
二、激发初中生学习地理兴趣点的对策探讨
自初中地理学科纳入非中考科目以来,不管是学校,还是师生都认为地理学好学差无所谓,与其学地理,不如把精力放在中考科目上去,正因为这种偏见,很多地理教师带着学校不重视,学生没兴趣,以及无奈与庆幸的心理,敷衍地进行地理教学。我认为以学生对学科没兴趣为由,对自己教学开脱的教师是不负责的教师,因为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教师的激发产生的。正因为学生对地理课不感兴趣,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就更应在课堂上制造情境和悬念,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冲动,使他们对地理产生乐趣、情趣、志趣,最终产生兴趣。
1.展示地理学科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兴趣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其优势是别的学科不可替代的。正如《地理教育国际》中所指出的:“地理既是促进个人教育的重要媒介,也可以对国际教育及环境和发展教育做出重大贡献。”而这些只有通过地理教师的工作才能实现,这也是地理教师的价值所在。由此激发地理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并实践到教学过程中,以自身的热情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
2.关注教学中的趣味点,增强兴趣
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有其独特的魅力。地理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包含许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由于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引导和强化。地理教学可坚持关注时事热点和联系最新事情的原则,经常有意识、有选择地把电视、广播、报纸上的内容纳入地理教学中;经常摘录报刊上的一些地理信息来充实教材;经常联系社会现实,强调活学、活用。例如,与学生一起关注“5?12”汶川地震、身边的鲁甸地震、“神七”升空、日本四岛危机、伊拉克动乱等等。开展各种各样的地理竞赛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或集体的协作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果我们将地理的趣味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就不用再担心学生不喜欢地理了。
3.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高兴趣
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觉得学了没用。《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标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关于生活和社会所关心的地理问题的讲解和中肯的分析,特别是课本地理知识要和乡土地理密切结合,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对他们确实有用。这样,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地理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这些道理我们心知肚明。但教师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如何尽职敬业、专心致志,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在现在教育大环境下对于地理教师来说就更难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提高师德水准和修养。
课堂教学的气氛可以决定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关怀。缩小师生距离,才能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使学生的自由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地学习,产生学习兴趣。
5.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不断巩固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因此,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还应结合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外活动。
总之,要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就必须想方设法从上述三方面下工夫,地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从“被动、枯燥”变为“主动、有趣”,为祖国培养新世纪新型的地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段焕春.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才智,2011(31页)
[2]梁少泉.初中地理课加强学生读图能力训练的探讨[J].珠江教育论坛,2012(03页)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87-01
在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似是而非。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地理?学好地理?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请求同行专家斧正。
一、在地理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地里不仅让我们知晓祖国地大物博,世界的广阔,更是要懂的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明白学生学习地里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里的激情。这是教师在地里教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更是创建快乐、轻松学习环境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建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地理课堂教学欢声笑语,促进教师自身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的培养,使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保持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的原则。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笔者在上课时,提出上述问题,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笔者也同样听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任课教师的意料。但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学生有大胆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三、在新课地理要有“情境”引入,专注学习精力。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这样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笔者引入故事趣闻法说: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付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学生全副精力的集中在故事情节中,老师问:“这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突然联想到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培养实践能力。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创设新颖情境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以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还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三、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让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
四、通过竞争激烈机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表现欲望
往往刚开始进入初一的学生由于有表现欲和新鲜感,上课表演发言等表现都很积极,但时间一长,特别是到了初二,这样的积极分子也就越来越少,所以从一开学采用必要的激励机制,就显得很重要。课上可以专门请几位同学来统计每堂课的每个小组的发言人数和次数,建立统计表格:高质量发言一次可算两次;而答非所问,重复前人或明显错误的发言不予计算;如有小组成员,如讲话、哄闹、不带书,违反纪律被点名批评,则额外根据情况扣除相应次数成绩。一堂课结束,成绩最好的小组获胜,挂一面小红旗,连续一个月最多的小组给予该组一定的物质奖励。个人奖励也是如此,连续几节课保持前几名的同学,也给予相应的小奖励,授予地理博士、地理画家、地理歌唱家、地理音乐家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并张榜公布,从而使同学们上地理课有了荣誉感和自豪感,上课热情大大增加,老师也不用为越到初二地理课越难上而发愁。
五、合理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学业评价的评定是:在教师采用百分制批改的基础上,以六十分为界对学生给出及格与不及格两种评定。地理结业评价试题的特点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地理学习的愉悦。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二、让学生动起来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在一堂初中地理观摩课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三、创设新颖的情境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的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也代表着实质的进步。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有:地理新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国内外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等;头脑冲浪引入法,教师提出地理兴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引入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引入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电脑)游戏引入法,利用道具或软件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
四、充分利用地图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习者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象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地理教师。而目前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是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而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地理教师还要注意学习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