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突发性社会公共卫生事件逐渐取得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主要是由于21世纪初始发生的非典事件。虽然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迅猛发展,但是在应对应急型公共卫生事件时呈现出的人才问题,逐渐成为当前应急型公共卫生事业需要面临的新问题。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能够通过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并且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卫生服务人才,可见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内容概括
1.公共卫生的内涵。公共卫生主要是指一种社会服务,此种社会服务的性质体现为成本低和效果好,但同时也属于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效益回报时期和周期相对较长的社会服务。实际上,公共卫生与通常意义下的医疗服务具有一定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了能够科学、合理的对公共卫生资源进行配置,必须要通过对公共卫生的定义进行了解。
2.人才培养的内涵。人才培养主要是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中,对人才进行更为完善和全面的教育、培训的过程,使人才能够通过教育和培训收获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内容,以此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人才培养的途径不仅可以包括在学校中进行各种系统教育的进修,同时也包括为采取业余教育和自学成才的方式,通过多层面的学习,使人才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
3.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改革。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中,对人才进行培养是有其独特的目标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为,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人才科学知识、科学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主要包括为对相应岗位的基础知识培训,对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进行培训,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的培训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更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目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共卫生教育与现实生活需求不符。我国公共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在20世纪中旬依据苏联公共卫生事业而来的,其公共卫生教育的相关知识能够满足当时时代的公共卫生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从非典的流行以及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多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都未放置到公共卫生教育中,公共卫生教育与现实生活的不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
2.缺乏对突发性公共卫生教育的重视程度。就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而言,虽然我国在经历了非典事件后逐渐加强了对公共卫生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并取得相应的成就,但是我国相关部门对于突发性公共卫生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仍存在不够的现象。近年来,不同规模的传染病疫情和有毒化学物质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
3.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模式相对落后。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极为重要的,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从而最终实现对社会公众的服务。目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模式存在落后的倾向,主要体现为当前部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学校仍未依据当前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开展应急型公共卫生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公共卫生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教科书式理论教学为主,致使培养出的学生适应能力和应急能力相对较差,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此使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局限。
4.公共卫生人才的实际处理能力不足。公共卫生人才的实际处理能力存在不足的现象,致使公共卫生人才在应对应急公共卫生事件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实际水平,是目前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问题中的关键问题。由于当前公共卫生人才教育事业中,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诸如在非典事件中,我国公共卫生相关部门有些措手不及,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公共卫生人员都未有效的应对,尤其是公共卫生的相关人员,在处理应急事件时并未成立素质过硬的应急队伍,在应急事件中的反应能力也相对不足。
三、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分析
1.加强人才培养中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在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分析过程中,加强公共卫生事业人才培养中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应急型公共卫生事业也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培养一流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便需要拥有一流的教学学科,因此在加强对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人才培养中教学与科研的结合,通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到应急型公共卫生教育教学中,使公共卫生教育教学能够形成独特的教学体系,并在不断能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普遍发展,从而为提高公共卫生人才以及医疗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对公共卫生教育及硬件设施的重视程度。在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分析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公共卫生事业人才培养中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同时也要加强对公共卫生教育事业及硬件设施的重视程度。在应急型公共卫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认识到卫生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是极为重要的。公共卫生教育学校应首先正确认识公共卫生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对公共卫生教育的重视程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展开公共卫生教学;另外,学校也要加强对硬件设施的重视程度,只有加强公共卫生人才的实践练习和能力,才能够提升其操作技能,为日后提高其医疗卫生水平和素质的增强奠定基础。
3.科学合理的对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改革。科学合理的对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改革,是加强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重要措施。在科学合理改革教学内容过程中,相关公共卫生教育学校要在传统的预防医学课程体系基础上,加强对相关医学技术的应急处理课程,尤其是要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课程体系的建设,从而建立创新式的公共卫生教育教学基地,提高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另外,要根据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公共卫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对教学模式展开合理的改革,通过对教学方式和手段的革新,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的兴趣,从而极强对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
4.设立应急预案分析和演练。设立应急预案分析和演练,提升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应急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关键措施。应急预案分析和演练能够使应急型公共卫生教育模式得到全面的改革,通过对应急型公共卫生事件的演练,能够有效提升公共卫生人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通过典型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演练,使公共卫生人才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不同的公共应急事件,继而从中吸取应急事件应对经验和教训,促进公共卫生教育人才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网络时代的现代化社会中,应急型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与人民群众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关于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主要是为了培养更多应急型公共卫生服务人才,促进应急型公共卫生的发展,为人们健康的生活提供重要的保障。本文主要展开对目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问题的分析,同时从加强人才培养中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加强对公共卫生教育及硬件设施的重视程度等方面,研究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策,并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乐,龙鼎新,唐双阳等.新形势下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举措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3,01(8):765-767
[2]高越明.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构建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浙江医学教育,2012,2(5):1-5
[3]李乐,龙鼎新,何淑雅等.基于应急能力提升的卓越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9):12-13
[4]黄家钿,李诚,杜宏等.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校企共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浙江医学教育,2013,8(3):1-3,6
[5]肖海燕,何启强,陈年芳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新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实践探索[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8(3):165-167
[6]王晓波,杨翌,余日安等.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5,4(2):5-6
[7]马明月,段志文,景汇泉等.实践教学改革在公共卫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8):67-68
[8]罗丹凤.医药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5,2(8):121-123
关键词:公共卫生 人才培养 实践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职业中毒、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的疾病和死亡谱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卫生服务所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在这样的形式下,我国进行了公共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急需大量应急型、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而当前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型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我院通过改革专业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等方法对预防医学本科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旨在培养高素质、实用型,能够适应疾控体系改革需要的新型公共卫生人才。
一、确立新的专业培养目标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一级学科,其与临床医学的最大区别是研究对象。临床医学是个体医学,主要研究个体的疾病诊断、治疗等;而预防医学是群体医学,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既有已发病的病人,也包括健康者、亚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这使得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的研究领域更加广泛,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方向主要面向基层,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除考研升学外,很多会进入基层单位,如二级医院、市、县、区级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健康教育中心、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这些单位对毕业生的科研能力要求不高,但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我校对预防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从单纯的卫生防疫技术人员培养转变为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和卫生管理并举的复合型综合人才培养。控制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现场处理能力,以适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预防医学本科教学主要包括四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和专业课程。因当前人类疾病和死亡谱的变化,疾病预防控制的模式也已发生根本改变,预防医学及公共卫生人才需具备更多的临床及预防专业知识和技能来面对更加复杂的人群。因此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我们对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进行了重新调整,对与公共卫生相关性比较大的临床课程如内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进行了强化,其他课程适当精简。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过去我校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以三大卫生(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五门课程为基础,另外包括卫生毒理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会医学等课程。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我们增加了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卫生法学等课程,还增设了公共卫生实践技能、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伦理学等选修课,拓宽了预防医学专业课的涉及领域。
三、加强实践教学,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我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预防医学具有群体性和公益性的特点,也主要强调实际应用,因此我们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但传统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过于单一,以经典实验为主,如环境卫生学实验,主要为大气和水体环境中有害物质检测;职业卫生学实验,主要为职业环境有害物质检测和人体生物材料检测;营养学实验主要为常见营养素的含量测定。这些实验多年不变,主要为验证性实验,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我校在进行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调整后,对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也进行了改革。对部分实验方法、原理相近的实验课进行了整合,减少验证性实验数量、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提高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从论文选题、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的具体实施、指标测定、数据统计处理、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实行毕业论文末位淘汰制。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既提高了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也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42-03
人才培养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为立国之本。目前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还多采用“填鸭式”或“应试式”的教学方式。进入大学以后,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高品质的创新人才呢?一直是大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大学教育中还存在诸多弊端,影响了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学术界在围绕大学教育的研究不计其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与“学”脱节:教学方式陈旧,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学”和“用”脱节: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不能致用;③“共性”和“个性”脱节:重视共性发展,忽视个性化培养,重视专业学科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导致知识面狭窄;④“老师”和“学生”脱节:老师不熟悉学生,学生不了解老师,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⑤“学问”和“道德”的脱节:只做学问,而不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忽视学生“德”的培养;⑥“教学”和“科研”脱节:选拔高校人才科研为主,来自科研上的压力,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⑦“本土化”和“国际化”脱节:关门办学,不了解国际需求,大学教育和国际接轨是大学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面除了面临高教教育的普遍问题,还有其特殊性。非典事件以后,公共卫生体系和社会应急能力等为人们所关注,对我们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公共卫生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②缺乏国际化视野;③缺乏管理和应急能力。针对目前公共卫生专业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在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一、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上,我院培养理念始终是优秀人才“德”为先,目标是培养一批“国际化”、“复合型”、“实践型”具有专业素质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合格人才。
1.独具特色的“综和平台”,避免“学术孤岛”。针对公共卫生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的问题,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注重多学科知识融合、强调个性化培养。针对“培养”和“个性”脱节的弊病,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并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总体指导。充分利用武汉大学的文理学科综合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不同知识的兴趣,适当调整必修课的学时,加强选修课的管理,根据个人兴趣与就业意向,比较系统的选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等5大领域的通识课程,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极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能力和信心。通过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激发他们对问题的不同的理解和新的思路。
在课程设计方面,以预防医学教学计划为例:近年来,在培养方案上,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压缩,加大了选修课的学分,课程体系发生了改变。毕业生应该取得的总学分为176学分,在2006年,选修课学分要求R20学分,而在2013年,选修课学分要求达R63学分。2013年教学计划较2006年明显增加了选修课程的学分(表1)。
通过合理调节必修和选修课程,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这种独具特色的“综和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兴趣,自主、潜能得以充分发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对于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顺应时代要求,利用武汉大学这个综合平台,在国内首创全球健康专业。全球健康问题是跨学科、跨文化的复杂问题,需要多学科参与,多学科思维融合和多视角研究。全球健康中心的成立打破学科壁垒,避免学术孤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拓宽了学生视野。
2.实行“全程双导师制”和“烛光导航师”模式,优秀人才“德”为先。“全程双导师制”是武汉大学的一种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从新生入学起就给学生同时配备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实习指导老师。校内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介绍学习方法,讲授专业知识,拓展知识层面,解析知识难点;校外导师则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发展空间,增加实践认知能力和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双导师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不仅弥补传统模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增强学生实践机会,开阔学术视野,提供学生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而且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这种教育模式教会学生三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得学生在国内和国际公共卫生的实践中能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武汉大学近年来采用“烛光导航师”的模式,主要针对“老师”和“学生”脱节的弊病,从本科生入学报到开始,老师们从学习、思想、情感,生活,就业等多方面进行辅导,建立教师关爱学生的机制。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积极实施烛光领航计划,学院教师积极担任烛光导航师。“烛光导航师”模式,拉近师生距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起到心灵引路的作用。针对“学问”和“道德”的脱节的弊病,始终把把“德”的培养放在首位,不仅强调职业道德,也强调社会公德。
3.“一请二送三联合”模式,拓宽国际视野;“综合实习实践基地”模式,增强实践能力。针对“本土化”和“国际化”脱节的弊病,公共卫生学院采用“一请二送三联合”的模式,即:第一,请进来讲学。第二,送出去学习。第三,接受海外学者和学生来学院访问学习并开展联合培养。主要形式包括:学生交流学习、教师互访讲学、联合培养人才、课题合作研究等,学院实施办学国际化以来,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多渠道地拓宽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得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容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升。先后与美国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田纳西大学,马来亚大学等国外高校公共卫生学院(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实施了双方学生交换计划和联合培养计划;并开展各类合作项目和研究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聘请外籍教师,专家、学者来校进行短期讲学或开设讲座,并通过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实行双语教学,实现了异域文化体验的课堂化,这是也是对大学教学方法的一种改革。该模式扩大学生国际视野,是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色。
在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公共卫生学院也强调立足国内,针对公共卫生学生缺乏管理、应急、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公共卫生学院在国内建立综合实习实践基地。如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深圳市坪山新区政府合作共建公共卫生实践基地,探讨共建公共卫生实践基地的运行模式。坪山新区的综合实践基地建成以后,不仅为培养公共卫生人才提供了科研、实习、实践的基地,更为当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综合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卫生合作的典范,是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的公共卫生人才的另一特色。
二、教学方法
针对大学教育目前存在“教”与“学”脱节;“教师”与“学生”脱节;“学问”和“道德”的脱节等弊端,在教学方法上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1.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新形势下,面临诸多国内、国际重大公共卫生新议题,传统公共卫生人才教学方式暴露出不少的局限性,包括:人才缺乏个性化,诸多能力不足,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面对现场复杂的情景一筹莫展等情况。在此背景下,学院在教学中尊重多样化的人才和学习方式,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第一,指导个性化选课,开展个性化培养。在校内、校外导师的帮助下,制定学业计划和职业计划,具体包括选择个性化“通识课程”、制定个性化社会实践计划、参与导师课程或在导师指导下申报大学生创新课题,以及指导毕业论文、推荐工作单位。第二,丰富第二课堂,弥补教学计划不足。鼓励学生根据学业计划和职业计划,积极参加相关报告和讲座,并由班主任和辅导员纳入第二课堂考核。同时,针对公共卫生热点、前沿,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社会专业人士来学院做学术交流或报告,让学生们感受大师的精彩,弥补第一课堂不足。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不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作为老师关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以国外教授在讲授中美医疗保健制度的差异比较时为例,他不是用课件简单地把两者的差异列出来,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经历、知识和想象,列出目前医疗保健制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办法。这样授课方式,使学生记忆更深刻,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国外的大学教育通常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全国统编教材,老师上完课后,往往留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课后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要求学生到互联网找寻与课程相关的文献。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且也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学术的最新动态。
3.提倡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孤立的学习方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与他人合作,往往使得学习效益明显增加。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应对他人的反应,拓宽对问题思维,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在具备必要的自身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实际上也是一种道德素养的提升。团队精神的培养作为学院的一个培养理念,深入每个教学环节中,利用集体协作来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分别选择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案例教学法通过大量个案分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导力量,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素质显得尤为关键。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刻理解到如果没有好的师资队伍,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知识创新,都会无从谈起,所以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大功夫。
1.引进人才,不断夯实内力。学院要发展,就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学院近年来引进一批优秀青年教师,目前全部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学院针对性引进了一批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和数学等学科背景的专职骨干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培育了一批多学科融合的师资团队。即使如此,学院仍把师资的培养放在首位,使用与培养相结合,老教授起传帮带的作用,同时鼓励年轻老师外出交流和学习。
2.国际视野,教书育人德为先。我院鼓励教师“走出去”,包括进修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科研合作等;同时“请进来”,包括接受国外访问学者进修、共同授课、共同编写教材、共同撰写项目申报书,建立稳固的联合“课程组”和“课题组”。例如,我院“人口与健康”、“行为与健康”、“环境与健康”3个研究室由国际专家担任室主任。聘请国外知名专家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每年来学院工作3个月,共同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我院教师100%具有海外(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目前正在实施青年教师第二轮“海外研修”计划,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此外,因为教师为学生楷模,所以学院也一直强调职业道德建设与学科建设同等重要,树立“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的观念。
3.开门办学,聘请校外导师。公共卫生学院在人才培养上一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不仅注重校内老师的培养,同时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公共卫生学界的专家合作,开门办学。学院聘请校外导师,均属公共卫生领域的权威专家,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利用校外导师的所长为我院培养合格人才。
四、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国际化办学、开拓全球健康学新领域等作为自己人才培养的特色进行探索和实践。在国际化视野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面,已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学院教学、科研实力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国际化视野得到拓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思维及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学院本科生升学率、毕业率连年保持在93%以上,位居全校前列,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我们相信只要采用开放纳新的态度大力推行高校教育改革,才能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培养出“国际化”、“复合型”、“实践型”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玲.论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应突破的六个瓶颈[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
[2]杨玲.关于当代大学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都市家教,2012,(8):54.
[3]季秀琴.深化大学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基于文献的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
[4]崔榕.关于大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10,(1).
[5]钟勇为,王亚欣.大学教学改革研究的基本问题到底是什么[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22(3).
[6]廖进球,谭光兴,朱晓刚.我国大学教育应走本土化的国际化道路[J].高校教育管理,2008,2(2).
关键词:以生为本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理念
当前,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要求不断提高,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教书,更加注重于育人!对高校而言,将更加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独立学院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没有从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独立学院的办学规律来培养人才,使得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社会认可度不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以生为本”,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普遍特点与个性分析
1、学业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动力不足
当前,我国的高考录取方式仍以考分决定。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高考成绩相对较低,学业基础整体而言相对较差,有的甚至偏科现象严重,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三本学生,与一本、二本学生有档次差距,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表现在学习上自暴自弃。另有一些学生仍然没有从高考的阴影中走出来,难以承受高考的失败,往往采用逃避的方式来面对现实,情绪波动较大。还有一些学生,虽然渴望取得理想的成绩,但缺乏自制力,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够,常信誓旦旦,但不能持之以恒,往往半途而废。
2、综合素质较高,个性明显且喜欢张扬
独立学院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体现在学生身上总体而言是综合素质较高。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思维活跃,见多识广。许多学生从小接受过特长教育,在文体、书画、口才、沟通、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能力,有愿望、有能力在各种公共场合表现自己,并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独立学院的学生个性也非常明显。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往往不太在意,也不太注意他人的感受,但对感兴趣的事物却非常热情,而且非常执着。此外,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容易接受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接受能力较强。
3、心理承受能力差,社会阅历不足
独立学院的学生,入校以前大部分都是在父母的庇佑下成长的,缺乏对生活的磨练,心理上不太成熟,在为人处世方面欠缺考虑。
二、当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缺乏明确目标,且脱离实际
独立学院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独立学院办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大多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而是照搬母体高校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设定符合学院实际和学生特点的培养目标,最终使学生培养质量受到影响。
2、专业设置与母体高校趋同,且盲目追求眼前利益
由于对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导致在专业设置上没有特色。大多独立学院往往以母体高校的专业设置为蓝本,且特别注重母体高校中投入少、易招来生源的热门、短线专业,盲目追求眼前利益。这不仅不利于独立学院学科和专业特色的形成,使得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发生冲突,也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的实现。
3、课程设置有失合理,不以生为本
一是重视理论课教学,忽视实践课教学。目前独立学院大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实践能力是评价其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实践性课程的不足将严重影响学生实际技能的形成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二是必修课程比重偏大,选修课程较少。没有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独立学院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课程内容过时,需不断更新。
4、师资总量不足,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在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上存在一定问题。独立学院的师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依托、利用母体高校师资来保证大多数教学的正常运行。二是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单纯依靠母体高校的师资己经不能满足办学的需要。在此情况下,独立学院也自行招聘了部分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但由于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可度不高,博士和一些优秀的硕士毕业生担忧独立学院没有良好的学术梯队,自身的学科发展不能得到有效的支撑,发展前景会受到影响,因此,不愿到独立学院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独立学院只能外聘或返聘教师来学院兼职,但往往是缺什么课程的教师,就临时聘用什么课程的教师,没有真正从长远角度出发去考虑专、兼职教师的结构比例问题。同时,由于独立学院自行招聘的大多是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聘请的一般是退休教师,教学思想和观念有待转变。
5、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需不断科学完善
独立学院自创办以来就缺乏教学质量的监督机制。其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与母体高校大多趋同。无论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还是教育理论界人士,甚至部分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或多或少还习惯于用传统的标准来评价独立学院,对某些指标如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与方法等,还习惯于用传统眼光看待,对独立学院表现出来的新模式,还表示怀疑,不能完全接受。对独立学院自身所具优势的评价体现不足,对鼓励独立学院在办学的各方面的探索和创新的引导不够。再者,内部教学质量评价没有形成体系。不同的独立学院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构建上参差不齐。有些独立学院虽然在教学工作中实行了听课制度、教师评价制度等,但大多措施无力,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质量保障作用。
三、以生为本,做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1、根据学院特点实施教育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要想很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自身的办学特色,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首先,要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绝对不能“复制”母体学校的做法,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由于特点不同,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不同。在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设定中,关键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否有利,二是是否能体现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三是是否能促进学生适用社会,培养创造性。因此,“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是当前比较适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即是在独立学院内,“按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进行招生,一二年级按学科大类制定培养计划,实施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三年级开始根据学生意愿、成绩、社会需求等情况进行专业分流或专业方向分流,再经过后两年的专业学习,全面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其次,要根据学院特色设置专业。独立学院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应与母体高校有所不同,母体高校重在理论和研究,独立学院应重在教学和应用。因此,独立学院应开拓新的,尤其是适应全球化趋势以及市场需求的新专业,与母体高校在学科专业设计上既有传承也有区别,形成自身的特色。
再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质量的师资。一定程度上讲,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高低与师资队伍的水平关系密切。独立学院由于参照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在人员编制、职工福利、社会保障等方向相对不受限制。因此,独立学院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稳定教师队伍,引进优秀人才,培养教师梯队,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生活必需等方面想尽办法,使得教师能全身心投入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当中。
2、根据学生个性,以生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
(1)选好班主任,实施标杆式激励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还是学生的朋友并经常担任父母的角色;他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心理问题的辅导者;就社会而言,班主任不仅是教育专业人士,还必须在政治、伦理、道德、法律、职责等方面为学生以身垂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是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本身人格的影响。
(2)注重学生管理,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
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应以自我管理为主。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层级式管理。分纵向层级管理和横向层级管理两种。纵向层级管理,是以辅导员为高层管理,学生党员和班委为中层管理,寝室长为基层管理,寝室成员自我管理的一种模式。对于中层管理人员的培养目标是组织协调能力、大局观的培养;基层管理人员的培养目标是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基层管理能力的培养;在寝室成员中就树立自由全面、奋发向上的发展目标。横向的层级管理实际上就是两层管理模式,即辅导员对所有学生的直接管理。只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平时表现分为优、中、差三个级别的群,对优等群进行积极引导,鼓励创新,期望他们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对中等群实施鼓励与表扬,并树立其力争上游的信心与决心:至于差等群,在独立学院往往是一些自制能力差、无心于学习的学生,对于他们的培养目标是纠正其对学习的错误看法,让其自我认识,自觉学习,自我管理。
二是项目式管理。项目式管理是把要开展的活动或实施的管理当做一个项目,学生自己组建工作组,根据项目内成员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通过大家的努力进行运营,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
三是不管式管理。著名教育家张楚廷教授的“不管就是管”的理念对于独立学院非常适用。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其非常的个性。对于这些学生,我们不应该抹杀他们的个性,相反,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其个性特长充分发挥,培养其创造性和创造能力。
四是反思式管理。反思式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档案的功能。一方面以档案中的原始资料和个人信息记录为样本,将学生各学年的学习成绩、个人表现、心灵随感、师生评价、自我小结等情况定期向学生本人反馈并适时展出,使其自我纵向比较;另一方面在本班内部成员之间互相比较、各班之间比较,使学生互相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则在这其中充当了引路人的角色,并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学生档案这种功能的利用有其特点:一是能够聚焦大学生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全部过程。这种模式能够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激励的手段不断激发学生,使之永远处在一种自主的积极的学习兴趣之中。这种模式注重对学生的过程评价,避免了终结性评价,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二是能使学生、教师与家长互通信息,加强沟通与联系。通过档案材料的真实反映,能让教师和家长增强对学生的了解,看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适时调整教育方式与方法,逐步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三是能够使学生自觉、自省,并切身体悟。这种感受一方面能够激励学生,鞭策学生,使学生不断寻找并发现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以利继续提高;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找到差距并分析原因,然后采取积极促使努力缩短这种差距。四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通过横向、纵向等多重比较,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这种模式的自由激励与反省,不断激发学生超越自我的心理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改变学生“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的自由学习环境,使其成为“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一种方式。
基金资助:本论文系湖南农业大学青年基金课题(11QN34)的研究成果之一,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课题(DB2011171,DB2009004)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严春花,等.学生档案功能与学生自我超越设想[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2]严春花,等.洞悉复杂的心理状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J].湖南环境生物学院学报,2006,(04):454-456.
[3]左惟,等.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现状与对策[J].河海大学学报,2009,(06).
关键词:幸福感;创新;细节;人才培养
海底捞,是大型跨省直营餐饮品牌火锅店,自1994年成立以来,凭借其独特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打造出中国餐饮界的一个神话。整个企业在董事长张勇确立的服务差异化战略指导下,秉承“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的理念,以创新为核心,改变传统的标准化、单一化的服务,提倡个性化的特色服务,将用心服务作为基本经营理念,致力于为顾客提供“贴心、温心、舒心”的服务;在管理上,倡导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为员工创建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和亲情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员工价值。仔细观察海底捞的管理运营格局,其实和我们职业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单元也十分类似,老师就是管理者,而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下层员工或者有时就是服务对象。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每一个老师都应该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上突破创新,为学生营造温暖、熟悉、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在现行教育教学纲领之下,张扬个性,发挥特长,从细节处细化,在细化过程中延展,让学生在现在的积累之下逐步成就将来的成功。
一、“变态”服务有助于发挥自,张扬个性
很多人都认为在海底捞的服务有时是相当“变态”的,但这里的“变态”绝非贬义。海底捞的每个员工都有打折、送菜和免单的权利,这是在其他餐饮企业中所没有的。换句话说,海底捞的员工在工作时有很大的自,不会被限制。虽然他们工作在一线十分辛苦忙碌,但是因为他们所被赋予的权利,他们在工作之中又相当乐观、主动。而一个人如果一旦被流程、制度所限制,他就失去了创新的能力。这是在我们从事教育教学的时候所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现行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下,比起普通高中,学生虽然有相对大的能力发展空间,但很多事情还是在按部就班。我们常会说现在的学生读死书、死读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创新能力与思维,尤其是在学习上,没有自己的合理方法,死记硬背,最终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不能有效提高。因此,作为奋斗在教育岗位一线的老师,要知道在现行教育教学纲领指导下,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将学习负担转化成学习乐趣。
二、体会“幸福感”
人,只给吃和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尊重,对人的尊重是信任。海底捞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把员工当做兄弟姐妹,把员工幸福视为企业大事,不仅用心解决员工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问题,还给予员工家的感觉,给员工创造公平公正的晋升渠道,而且真正把员工当做管理者,充分信任员工,给予员工很大的权利,给员工提供改变命运的平台,把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内心深处调动了起来。
再来看看海底捞的服务,它的宗旨是:不要求每一桌都赚钱,但要求每一桌都满意。无论是为等候的顾客提供免费的小吃、免费的擦鞋美甲服务,还是为就餐的长发顾客提供扎头发的皮筋、帮顾客放在桌上的手机套上塑料袋防止油溅,甚至是送外卖的员工帮客人带走他们餐后的垃圾,每一个细节处的服务都让人觉得无比贴心。而人一旦心里舒服了,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幸福感,一旦有幸福感存在,做任何事情都会积极。这也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岗位上需要注意的一个技巧,那就是如何让每一个学生每天都有幸福感。很多职业类学校的老师,常常会觉得工作就是工作,仅此而已,每天上完课、保证学生在校时间没有意外就万事大吉了。在他们看来,教育教学无非是上班工作的任务,因此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往往刻板而缺少人性关怀。在这种教育氛围下的学生,则常常会将老师、将学习放在自己的对立位置,每天上学就是与老师斗智斗勇,根本没有机会体会什么幸福感,更不会有什么积极向上的情绪去促使自己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而这种情绪一旦形成恶性循环,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只会觉得痛苦,不可能体会幸福。所以,职业类学校的老师要从学生调皮但活泼的性格特点出发,放下自己做老师的架子,与学生友好相处,通过开展各种师生互动活动,充分融入到学生之中,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让每一个学生都切实感觉到自己时刻都是被关注、关心着的,让他们每天都有幸福感。所以,职业类学校的老师也应该有自己的口号: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有飞跃,但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幸福。
三、注重过程,勤查漏、勤弥补
海底捞火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员工业绩和员工工作过程两者之间通常会更注重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海底捞在整个运作监管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绝对不会流于形式,因为如果管理者发现不了过程中的漏洞,而是在看到结果之后再去追根溯源寻求弥补,那么问题往往得不了根治。而这也与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如出一辙。我们常常会关心学生考了多少分、得了多少奖,而相对忽略了学生在考这个分得这个奖背后所做的点滴。作为一线教师,只有陪伴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活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看到学生最后的进步。
对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的我来说,很多工作已从原来的复杂磨炼得相对简单。但我明白,不能将简单的事情简单做,而是要将简单的事情落到细节。只有关心学生,重视人才培养,从细节着手,才能成就学生未来的成功!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地合作;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
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和讨论已经是国内高等教育的基本话题;作为地方性院校如何借助区域特色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办学,已成为当今高校发展的主要出路之一。这些对于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高高等教育的专业针对性,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政治与管理学院与咸阳市秦都区民政局、咸阳市渭阳西路街道办事处等地方政府围绕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合作培养,建立了一系列教学合作平台,开展了大量实践和研究活动,取得了较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
一、校地合作有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
1998年,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公共事业服务体系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教育部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该专业以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专业目标,因而该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特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如何构建适合新环境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我国相关高校在教育教学研究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云南大学是最早经教育部批准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校,他们在专业研究中明确提出“建设校外稳定实习基地,加强与公共部门和相关企业的联系”。这已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新趋势。
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进入未来工作环境,了解第一手的社会资料,积累工作实践,体会专业价值,强化专业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外实习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跟机构的工作人员学习到更多的实践工作经验,而这恰恰是该专业必须的却在校内教学中无法学到的东西。
有序组织学生为社区民众提供适当的服务,学生在社区服务实践中不仅可以使知识,技能水平得到检验、提高,还能使专业认知、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得到全方位优化,使之成长为社会急需、民众欢迎的适用人才。
另外,大学生经常参加基层社区服务活动,他们会在社区服务中发现比较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把这种疑问带到课堂上,在教师进行知识点讲授时,他们就会集中精力认真听讲,从而达到教与学良性互动的效果。
二、校地合作有助于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由于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很多社会组织体系尚未形成,社会管理、运作、服务人才队伍尚不充足,特别是专业化水平不高,这一切恰恰为公共管理专业在与地方合作中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活动的开展,在解决高校教育教学困境的同时,学校师生可以参与到地方社会建设中,真切地感受到地方社会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管理服务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政府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且在为社区民众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地方强化社会建设的人才需求,了解到社区政府、广大民众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等,有助于学校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相对于政府工作部门而言,高校一般拥有更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更完备的教学场所和更多的教育资源,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学校的这些资源提高人员培训工作水平,更能够吸引更多的学校教师参与有关地方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研究与论证,进而提升政府的决策水平。
另外,通过长期的合作,可以促使学校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高校其它业务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功能。
三、开展校地合作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1、借助专业实习,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教育与服务。
借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知识优势,以公共事业管理、公关关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课程为依托,开展专业性社会管理与服务。通过与合作社区协商沟通,定期在社区中举行各种参观、主题教育与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策划组织、参与整个活动流程。这样既为学校相关课程提供了难得的见习机会,增强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解决了社区在文化教育方面资源的不足。
2、依托专业特色,实行社区“顶岗实习”制度。
在不影响学生正常理论学习的前提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安排学生进入社区进行“顶岗实习”。
一方面学校建立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由社区工作人员全程专业指导“顶岗”学生的实习,对学生每阶段的工作进行评价考核与指导。学生则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带着任务参加实习工作,积极配合学校、社区的工作安排。
3、通过志愿者活动,弥补政府和社会对弱势群体关怀的不足,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个人自身的境遇和个体健康状况等各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的衍生出一些弱势群体,他们迫切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和关爱。但是,来自政府或者社会层面的关爱往往是比较宏观而简单的,相对于现实微观的需求来讲远远不够。而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行为往往是多方面的、直接的、灵活而长期的,感情上更深入,更细腻,这比起政府宏观方面的关怀就更能显示出它的优势。
为此,咸阳师范学院利用与地方政府和NGO机构的合作关系,派遣在校大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社区活动,既弥补政府和社会对弱势群体关怀的不足,又提高了大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
近年来,咸阳师范学院学生参与了“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建设文明建设”、慈善机构义务演出、义务拍卖会等多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先后被各类媒体大量报道,部分学生还被地方政府授予“优秀社区志愿者”称号。
4、开展社区干部培训活动,提升社区现有工作人员素质与能力。
近年来,咸阳师范学院依托专业优势,与咸阳市民政局合作开办了多次社区干部培训活动,为地方政府培养、培训基层工作人员500人次以上;开展了各类型经验交流会和座谈会多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根本途径,在理念、内容、模式上高校组织与地方政府之间如果能达到有效合作,优势互补,就能促进高校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如何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使学校和地方政府通过合作达到共赢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需求互补,合理定位是校地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高校的发展需要区域环境的支撑,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是互为前提的。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客观上也需要高等教育的配合与服务,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合作的结合点就是尽最大限度为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服务。
作为一所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则是一种互相依托的关系,地方政府的支持对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学科专业设置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地方政府具有管理、规划、政策、财政等优势,借助这些优势,地方政府可以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保障。
参与合作办学的学校必须主动适应社会,找准合作办学的结合点,以自身可以提供的,地方机构需要的专业或学科为突破点,采取优势互补、需求互补的原则,以服务社会的理念,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合理确定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服务定位。
2、保证教学质量是人才合作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培养高质量人才是每一个学校的历史使命,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对于开展校地合作办学的高校,其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能否为地方社会认可则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关键。
学校应严把教学质量关,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教学质量为前提开展各项合作。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研究,与社会各行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对接与合作关系,与地方政府及其基层部门构建合理可行的合作平台,形成长效合作机制。
3、不拘一格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设计(Design Centered Learmng)特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以引进外方优秀教育资源Design Centered Learning(DCL)教学模式中一个案例教学过程为例,阐述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产生的积极影响,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模式参考。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DCL;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大学的永恒目标与追求,这一点在当前中国的大学改革和发展中尤显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却没有适时转变,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使大学生就业困难。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一门将理工学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技术原理和方法,解决医学实践相关问题的交叉学科。近年来,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在我国获得了快速发展,涌现出很多具有较强实力的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企业,从而迫切需要大批合格的、具有实用创新能力的从业人员。因此,如何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生物医学工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1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 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但是,我国工程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多样性和适用性欠缺;工程性缺失和实践教学薄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创业训练重视与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不到位,企业不重视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参与。工科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产学研合作教育。当前,我国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从总体上看显得比较低,表现在有些学生缺乏创新实践的理念和愿望,缺少创新实践能力的毅力与意志;有些学生有创新实践意识但不能很好利用,有创新实践热情但创新实践能力不够;有些学生虽有创新实践灵感但缺乏创新实践技能等。每年毕业生招聘会上反馈的信息表明,有些毕业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企业很难招收到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来承担企业继续发展的重任,出现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人才荒”的两难境地。工科院校应正视现状、分析原因,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师素质、实践教育、课外科技实践、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入手,构建有利于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虽然已成长和发展了几十年,但是,由于其本身“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特点,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认识及基本定义都还在不断地创新、调整、补充和完善,特别是社会上对这个专业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还不高,不大清楚这个学科的性质、作用和地位,相关的产业部门认识也较模糊。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适应科学的进步,更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数字化医疗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中,相关的医疗器械、医疗技术服务产业也在迅速壮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京津环渤海湾三大区域已成为本土三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据不完全统计,三大区域医疗器械总产值之和及其销售额之和均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因此,如何结合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充分利用产业成长及壮大的时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是摆在生物医学工程教育者面前的当务之急。
为了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更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社会对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素质的要求,是现代企业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与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需要。实践是实现、发展、创新知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知的标准,也是深刻认识、理解、学习知识和技术的最好课堂与老师。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一句格言:听到的会忘掉,看到的能记住,只有亲自做过的才会真正明白,并深深地刻在记忆中。只有亲历亲为,才能深刻理解、掌握、运用事物的本质、原理、规律,并有新的发现和发展。过去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但与企业工程师相比,他们在综合素质、实践与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经验告诉我们:知识≠能力,两者之间有一个传动的链条叫做实践,即应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因此要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提高工程师教育质量,充分开发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就必须要按照其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改革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让工程师教育回归工程。
2 引进荷兰特色化教学模式DCL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施国际化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实用创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从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本科生导师制等多个方面,深入开展了教学改革与尝试,并成功探索出“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本土化实践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一种开展“学习+研究”的教学模式,引进了合作方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Design Centered Learning(DCL)教学模式,基于问题进行研究、面向实践探索学习,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把学生的科技能力培训列入教学计划,校企合作,发挥资源优势。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为中心,采取学生分组合作、查阅资料、调查研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习设计方法的课程。以培养能力为宗旨,以项目为载体,基于问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和问题解决为核心,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活动,注重方案设计、过程训练,激发学生科学研究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运作机制,为学生就业乃至创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3 DCL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以“老年人摔倒测试"案例教学过程为例
3.1 案例的选择和设计—二整合各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老年人摔倒检测”是本科生第6学期进行的DCL项目。这个案例针对当今老龄化社会的热点问题——独居老人的健康智能监护,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领域是非常有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的课题。当今独居老人逐年增多,老人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摔倒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个恶性杀手。如何利用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知识,研发可以对老年人行为动作进行实时监控的仪器设备,设计有效的摔倒检测的算法,能够在老人发生摔倒危险的第一时间,通知家属和社区医院,从而最大程度的减轻伤害,正是这个课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这个课题也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前序课程的基础上展开的,让学生们能够直接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总之,从案例的选择和设计上,首先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习研究为主。教师根据教学和科研经验,提炼出能够涵盖本课程主要知识内容的项目或研究设计课题。选择提炼项目的原则是项目知识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然后成立由中外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教学小组,编写该案例的教案、提炼项目、讲授工程案例,选择可以引导学生对此项目和问题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研究的问题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和目标。
3.2 案例进行过程中——提高团队协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通过案例描述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信息,通常是这样的描述:介绍一些简单的关键词、主要目标(可以是简单的建议),并给出案例方面的一些暗示。学生需要在小组里(最多不超过8人)完成这个案例。为此,他们需要在助教的协助下每周进行一次会议,每个案例持续10周。与传统课程不同的是助教的职责是作为一名观察者为学生提供改善方案的建议,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地传授知识。在每次会议期间,学生需要确认自己欠缺的知识、明确自学作业中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每个学生都需要做这些任务并且需要在下次会议中向整个小组汇报自己做的结果。除了专业知识部分的任务,学生还会讨论到各自的进步,如由于在小组里担任讨论组长、会议记录秘书和板书等角色而学会的相应技巧。总的来说,DCL主要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组员之间进行团队合作,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如何组建实验、如何做报告、如何开展一次有效的会议以及如何成为领导者。
3.3 案例完成效果考核方式——颠覆死记硬背的传统方式、改善被动抄袭的学习态度
教学模式、目标改变了,成绩考核方式也改变了——小组、教师评价学习研究成果。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研究成果时要用新的方法来评价。要从学习知识转向学习能力转变,从关注结果向过程与结果并重转变。要重点考核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研究的态度和学习研究的成果。小组和教师要结合个人在项目中完成任务的情况、工作量的大小、难易程度、贡献大小、自主学习与研究的态度、创新等情况给出该门课程的成绩。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观念转变的体现标准是:只要经过学习和研究学会了知识,收获了能力,不看成果和贡献大小,都在合格以上。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就是要解放学生,让其轻松快乐地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有趣的研究活动。就“老年人摔倒检测”这个案例来说,最终的考核结果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指导教师根据平时学生的表现、每周的自学报告、会议记录、会议日程完成的情况给定的分数,小组中期答辩的分数,期末答辩时评委根据小组仪器设备展示以及PPT讲述情况给定的分数,其他小组评价的分数,组员之间互评的分数等多个方面,从不同维度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估,使考核方式脱离传统,更加科学合理,更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实践表明,这门课程很受学生喜爱,“老年人摔倒检测”这个案例也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成效。学生们普遍反映,对前序的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的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而对怎么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未来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都有很多益处。
4 实践效果
经过多年的中外校企合作、学研产医结合,利用教学资源和优势,实施以项目为载体、基于问题的研究,学研一体,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的DCL教学改革,使教学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学生回归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变成了主导的角色。把学习和研究集合于项目之中,学习知识与收获能力共生并进,用新的考核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习变成了一种积极快乐的研究活动。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大学4年中除基本实验实践类课程外,主持并实际参与的项目案例达10余项,共计2400余学时,学生的英语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几年来本科生的就业率达到100%。在实习与实训考核中,绝大多数学生被东软集团一类的企业纳入人才储备库。这种研究型的教学模式的优势越来越凸显,正在改变着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也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观念,同时也改变着学生的学习观。
5 结语
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仍在不断深化,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外合作、产学研合作办学、集成优势资源、通过教学培养人才、科研创造成果、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融合、产品生产、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和创业培育有机结合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这些成果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郭广生,李庆丰.培养创新人才呼唤教学方法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7-10.
[2]张建勋,陈国铁.“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工程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9):4-7.
[3]刘建强.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培养模式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6):50-52.
[4]施菊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域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2012(3):180-182.
[5]吴凯,吴效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医疗卫生装备,2007(9):80-81.
[6]杨永,王莉利,时贵英,等.案例教学法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153-154.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学科,要求学生掌握工程技术,如医学、生物、电子、光学、计算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很高[1]。但是,由于学科交叉、内容庞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其实践创新能力往往较电子类、计算机类、光学类学生差,达不到满意的培养效果[2]。
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或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竞赛任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及研究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系列化活动[3]。
目前,国内外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多以电子、计算机、光学专业为参考模板,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高校都在积极发展以竞赛为导向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
(1)整合资源,搭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必须以学院的科研平台为依托。为此,长春理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中心为依托,为学生建立创新实验室,吸纳优秀学生开展实验。创新实验室配备有单片机、DSP、FPGA等开发平台以及心电、脑电、肌电采集平台,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使创新实验室成为学生科技新的孵化基地。我院根据各大科技竞赛的需要,为学生分配专用场地,配置专业仪器设备,指派专职指导教师,搭建创新所必需的平台。
(2)健全机制,完善科技竞赛制度平台。为保障科技竞赛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我院要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和支持,积极鼓励广大师生踊跃参赛、多出成果,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制定奖励制度,明确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参赛学生奖励政策,并且由专门的实验教师协助分管院长进行管理,从而使得学科竞赛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3)优化队伍,强化科技竞赛智慧平台。高水平竞赛师资队伍是将学科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保证。为此,我院要专门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团队,以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背景、较强设计研发能力和科技大赛经验丰富的老、中、青骨干教师、优秀的研究生队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实力过硬、认真负责的优秀指导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的竞赛指导能力和职业精神,为学科竞赛构建一个核心的智慧平台。
(4)营造氛围,优化科技竞赛环境平台。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在科技竞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营造浓厚的氛围,必须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并专注于科技竞赛活动。同时,积极发挥班导师的作用,通过教师在专业教学科研方面的优势,对所在班级日常管理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及管理。如定期就专业学科方向的发展情况与学生交流沟通;组织学生模拟参加课题并按项目组的方式进行管理;按学生专业学科方向的发展,选拔科技竞赛种子并进行培养。
(5)教学相长,加强学科竞赛内容。我院积极搭建基于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实施平台,将大学生科技竞赛融入正常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科竞赛为契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我院加强科技竞赛内容创新,将竞赛的内容转化为实验教学或者大学生毕业设计题目,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基本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勇,俞松坤.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59-60.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学科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13-02
2013年4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了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报告。报告通过对“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声誉”等一级指标及一级指标下的主要二级指标和重要数据项的分析,采用“分段分析”、“均衡性分析”、“分类分析”和“发展态势分析”等方法对全国各参评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以及主要一级指标进行了评估和定位。具体内容可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网站()查询。尽管该报告评估指向是研究生教育,但无疑对如何提升高校本学科本科生教育亦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因此,本文结合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分析讨论了内蒙古大学本学科的现状及其现存差距,进而提出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整体水平的建议。
一、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简介
内蒙古大学于2008年11月成立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是内蒙古大学重点扶持建设的新型学院,是内蒙古大学与环境保护厅共建学院。内蒙古大学1994年招收第一届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1998年(第七批)获批为环境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起由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和环境保护局联合招收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同年新增环境工程本科专业。2011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自成立以来,本着“保护环境,善用资源”的理念,逐步形成环境与资源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学科群。学院现已形成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和环境规划与管理3个稳定的研究团队,2个研究团队入选内蒙古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目前在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湿地环境修复和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等诸多领域开展科研工作,在自治区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明显的区域特色。
学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2人。教师中有教授4人、兼职教授1人、副教授8人,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11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后)29人,2人在读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学院的专任教师中绝大多数来自于国内外重点高校或高水平研究院所,形成一支学缘和知识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的、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能从事前沿性科学研究和承担重大重点项目的师资队伍。
二、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现状
根据该报告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参评单位群体的整体水平分布和内蒙古大学在参评单位中的相对位置,结合其按评估指标体系,逐级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部分主要数据项的水平状态的分析,在82所参评高校中,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和学科声誉目前处于全国中下水平,而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则与其他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尚属下游,亟待提高。具体指标及排名如表1所示。
三、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水平的意见与建议
不论该报告评估体系是否合理、客观,但总体来说,学院今后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所加强和亟待提高。
(一) 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重点,构筑人才高地
紧密结合自治区和学校人才工程计划,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引进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通过学科交叉和重大科研项目的协同攻关,培养创新团队;结合产、学、研,培养开发应用型人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科技研发和管理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同时,建设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建设1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师资队伍总数达到40人至45人,博士比例达到90%以上。另外,着力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力争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地质资源和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使研究生教育涵盖到污染控制、废物资源化和能源化、水资源管理、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等研究方向。
表1学科整体水平及各一、二级指标位次统计表
■
(二) 以高水平为切入点,强化科学研究
相比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而言,本学科科研产出明显不足,中、英文论文数量偏少,缺乏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研究成果。依托科研项目,鼓励、督促和支持科研人员及时将研究成果发表。结合创新团队建设,力争在发表具有代表性高水平学术论文上有所斩获。
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快成果转化。通过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多种形式合作,广泛开展人员交流,合作研发,通过合办科技创新机构、人员培训机构等途径,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积极建立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有效的联系渠道,积极参与以企业为核心,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力争在工业废水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转化方面有所突破,实现产业化示范工程;在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工农业固体废物、城乡固体废物资源化与产业化方面实现重点突破,积极争取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奖项和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
(三)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1)
【摘要】实践教学是工科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以徐州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为例,分析了该专业在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时间教学环节的方法,以期能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毕业生质量
基金项目:徐州工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专项研究课题(SYZX1440)。
作者简介:张林军(1969—),男,甘肃临洮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水与废水处理。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联系生产实际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1],除了要求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之外,还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据用人单位反映,目前给排水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欠缺,工程概念缺乏等不足。所以,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给水排水专业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等通过实践活动,转化为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能力,并进行创新和应用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环节的训练,适应职业的要求。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有实习、实验、设计等形式。在实践教学过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实验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主要为课程实验,穿插在理论课内、为了加深学生对某个或者几个知识点的理解而进行的实验,有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之分。学生4~5人一组,只有少数学生积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手,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同所学知识积极联系起来;而一大部分学生缺乏积极性,仅把利用实验设备完成实验看作获得学分的唯一途径,实验缺乏探索精神、惰性大。
1.2实习
实习类课程包含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实习停留在“走马观花”水平;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实习报告抄袭现象严重;这导致了学生对实习基地的了解仅停留在工程概况、工艺流程等层面,无法深入了解每个构筑物的详细结构、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工程存在的缺陷、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等更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实习的过程仅仅是对前人所设计工程的表象的了解,而不能透过实际工程发掘设计思想,也不能发现已建工程存在的问题。
1.3设计
设计类课程主要包含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一项工程设计,解决与之相关的各种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3.1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新进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到,虽然有着很高的学术水平,但未经过工程实践的训练,实践能力较弱,给出的设计任务往往不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1.3.2设计题目相似
由于师资不足,一位教师需要出好多套设计任务,教师往往采取安排多人采用同一相近题目[2],仅仅更改设计任务的地理位置,这就导致一部分较懒散的学生抄袭同组学生的设计成果,仅仅更改地理位置,致使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未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2改革的方法与途径
2.1积极引导、搭建平台
2.1.1搭建校友交流平台
在实习动员工作中,首先由教研室老师就具体实习要求、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时间安排,提出了指导意见和要求。通过实践,是学生理解已学过的专业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理解给水排水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熟悉专业就业岗位的特点和性质。
再次,通过邀请已参加工作的校友参与实习动员,与学生交流工作感悟,提醒学生们实习的重要性,例如在11级实习动员中,邀请已毕业学生来结合自身从事土建、安装施工的切身经历,告诉在校同学熟练的专业知识和实习经验对于掌握基本知识和对就业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认认真真参加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并回答了同学们关于如何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和增加就业筹码等问题。
2.1.2搭建企业进校园的平台
邀请企业介绍新产品、新技术,促进同学们对专业技术深化理解、对就业岗位的了解。超滤技术在工业用水处理、市政自来水处理、农村改水、家庭饮用水处理等众多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们邀请深圳市立昇净水科技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的李经理和贾经理分别就立升企业和产品给学生做了精彩的讲解和现场演示,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
2.2校企合作、定向培养
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生的理论课程在学校完成,实习和设计类的实践教学环节在企业中完成,理论知识在企业实习中得到深化和升华。我校给排水专业先后与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金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计划,并且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在我校设立了太阳能实验室,我校提供实验室场地,企业提供实验设备,双方提供人员参与实验室建设。所建实验室一方面用于设备厂家的设备展示、产品研发或者科研院所的科研实验等,另一方面用于开展学生的创新性、系统性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企业安排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帮助学校教师完成理论教学,在生产实习或毕业实习时,参与合作培养的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学生在企业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实习的整个过程,学生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学生的工作行为;同时,学生接触实际工程项目,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缩短了毕业后就业融入企业的时间。
2.3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授课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拥有一大批对给排水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邀请这些单位的专家参与到工程设计和施工课程的教学中,对于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促使学生了解设计、施工规范等具有积极作用。污水厂、自来水厂对工程的运行管理和工艺技术的优缺点最有发言权,邀请这些单位的专家介绍工程的运行管理,各种水处理工艺优缺点比较,已有工程的工艺优化等内容[3]。例如:邀请徐州市政设计徐州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李如祥总工,徐州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传举经理,徐州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刘湾水厂厂长等来进行实际授课,这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教学更贴近工程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4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实践环节的设计者、设计工作的指导者、实习过程的领导者[4]。为弥教师补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的教学和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工作中存在不足,学校加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使教师获得实际工程训练,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内容,将最前沿的工程技术知识融人理论和实践教学之中。
3结论
实践环节是工科学生完成本科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实践环节吸收、转化大学期间学习到的知识。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实践环节显得更为重要。本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通过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可加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达到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既是培养合格毕业生的保障,又是学生将来能尽早适应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魏明蓉,曾鸿鹄,张华.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J].高教论坛,2009,5(5):91-93.
[2]刘丽莹,余晓平,彭宣伟.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139-140.
[3]陈俊,张学洪,曾鸿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2011,17:114-115.
关键词 复合型 公共卫生 教学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4-0005-05
Reseach and pract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ertical compound public heath teaching base
ZHOU Hao
(Shanghai Jiadi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hai 201800, China)
ABSREACT Vertical compound public health teaching base is a platform integrated with medical colleges, public health agencie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and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stations. Through multilateral sharing resources, it achieves new community health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nd community public health service system development.The base broke through the original single student internship structure and made the ‘Five in One’ running mode, including new public health practice teaching, primary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 in public health,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family physician system, improving the research of community preventive medicine and primary personnel training of public health. For the area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 system, it will promote and deepen the strong leading and radiation effect.
KEY WORDS compound; public health; teaching base
纵向复合型公共卫生教学基地是指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相关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共同建立的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科研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的资源共享教学平台。合作各方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与合作、培训、文化等环节或领域开展全面合作,达成合作协议,进而互相渗透,最终建立起为以人才培养服务为目的,能使各方获益的可持续的紧密型合作关系。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上海市教委直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担负上海市社区乡村医生、学校保健教师等专业的培养任务。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承担辖区内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测检验与评价、卫生防病信息管理、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工作,为嘉定区乃至上海市的公共卫生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紧密型的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将成为上海市农村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相关科研项目研究的一个紧密结合的平台,对促进区域公共卫生发展、医学教育发展和新一轮医改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迫切性
1.1 新医改对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需要大批社区公共卫生人才。因此,要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引进和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使广大群众不出乡村社区就能够就近得到比较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1.2 社区公共卫生人才缺乏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频率有所上升,为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1]。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增加,社区公共卫生人才尤其是农村公共卫生人才仍然十分匮乏,整体素质亟待提高[2],乡村两级公共卫生队伍的建设是制约和影响农村卫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到2011年底,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分中心有24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70家,村卫生室1 476家,初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体系[3]。按照标准,每个自然村设立一个村卫生室,每万人口要配备2?3名全科医生,由于历史原因原来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学历普遍较低,无论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达到标准。
1.3 传统医学模式根深蒂固
社区乡村医生的基本要求是工作团队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型的实用专业人员。
目前乡村医生作为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缺乏现场工作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组织管理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也比较弱。往往重治疗而轻预防,人文关怀不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厚基础、宽人文、宽专业、高能力应成为衡量社区公共卫生人才的标准,新时期公共卫生人才必须拓展知识领域,强化社会心理层面的培养。
2 复合型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建设的宗旨和意义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充分利用双方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资源整合,在公共卫生教学、现场实践项目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现场实践和带教资源,结合日常防控工作支持学生现场实践和科研;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提供理论指导和教学技术支持,尝试共同开展公共卫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申报国家、省、市课题并解决公共卫生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和问题,为公共卫生实践教学提供经验。
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建设的宗旨,是改变城市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专业卫生人才。
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建设对于社区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其不仅是促成医学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一步,更重要的是医学院校教师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参与教学的双向人才互动[6],做到医学院校和政府、卫生机构在工作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因此上海医药高等学校与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教学基地建设符合社区应用型卫生人才培养目标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方向。
3 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3.1 初期目标
在建设初期的第一阶段,实现社区应用型卫生人才的实训培养。初步探索现场实践教学合作模式,提高学校与疾控中心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带教水平。通过教学基地的基础建设和师资人才培养,初步形成符合社区应用型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训体系。
在第二阶段中,形成新型的公共卫生实训模式。建立公共卫生科研与公共卫生教学科研项目长期合作关系,实现教学基地在各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建立起以人才培养服务为目的,能使双方获益的可持续紧密型合作关系。
3.2 中期目标
完成公共卫生实践训练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此平台上引领和带动区域内农村型、产业型、学校型、城市型等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基本实现把基地作为创新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公共卫生适宜技术下沉、促进社区家庭医生体制发展、提高社区基层预防医学科学研究和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载体。
3.3 远期目标
经过几年的建设,公共卫生教学基地成为乡村医生为主的公共卫生实用性人才培养与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紧密结合的新机制、新模式,成为医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和农村社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领域的一面旗帜。
4 实践教学基地的结构
4.1 行政结构
以公共卫生教学基地为核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上级教学分管单位,负责基地教学管理,并下拨基地建设经费和经常性教学经费;嘉定区政府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基地的行政管理,并根据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下拨的经费数额,从政府财政中同等配套下拨教学经费;教学基地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接受上级部门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实施公共卫生的相关教学任务,完成相应职能;下属公共卫生教学分基地由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相关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接受基地管理,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4.2 教学管理体系结构
4.2.1 教学委员会
教学工作委员会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嘉定区政府、教学基地的专家组成,是对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基地工作和管理进行指导、评议和决策的组织机构。
4.2.2 教学基地
教学基地设主任和副主任,由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担任基地主任,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副校长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分别担任基地副主任。负责制定上级指定的教学计划,并调配资源进行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的实施。
教学管理办公室组织制定和实施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检查督促各专业教学计划的执行;负责教师的业务考核,业务培训计划;负责每学期开课计划的审查,制订课程表、考核日程表,负责教室的管理和调度,编排教学日历;组织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研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负责查处教学质量事故。
各专业教研室有慢病、防疫消毒、性病结核、病媒寄防、健康教育、免疫规划、环境疾病防治、学校卫生、微检和理化10个教研室,各教研室设主任1名,教学干事1名,负责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纵向教学管理延伸到教学分基地的专业条线。
4.2.3 教学分基地
教学分基地由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担任分基地主任,基地的教学分管主任担任分基地副主任,下设教学办公室,该办公室主任和教学干事负责执行基地下发的教学工作任务,在基地专业教研室的指导下,督促相关执行人员完成教学任务。
5 教学基地建设的资源优化和利用
公共卫生教学基地的建设中,多元的资源配置和优化是基础性力量。
5.1 多元资源的来源
在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资源有来自于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的管理资源,包括乡村医生的培养、教学计划、教材、师资、学生、教学经费等;来自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资源,包括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经费等;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区域公共卫生管理资源,包括预防医学业务研究、指导、国家实验室检测等;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管理资源,包括家庭医生制度实践、社区公共卫生专业人力资源、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等。这些资源都具有独立和稀缺的属性。
经过在教学基地建设的平台管理,把这些资源通过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并带动区域公共卫生发展的机制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获取最佳的乡村医生培养和社区公共卫生发展的效益。
5.2 优化资源配置
5.2.1 医学高校与地方政府对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建设的共识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嘉定区政府签订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共同建设协议,建立合作框架,共同管理和投入建设经费,依托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把教学基地建设成具有上海特色的公共卫生人才培训和带教的基地,逐步向社区基层进行辐射,紧密配合医改,带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的培养,促进区域的各项公共卫生工作的全面开展,做到市郊一流,上海一流,乃至全国一流。
5.2.2 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在教学基地框架中的整合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区域性的公共卫生机构,拥有资源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检测技术和能力,疾病预防与控制技术和能力,环境卫生监测检验与评价技术和能力,卫生防病信息管理技术和能力,健康教育与促进技术和能力、预防医学应用研究,指导与服务能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乡镇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拥有为社区、家庭和居民服务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预防、保健、诊治、管理、院前急救、妇幼保健、理疗康复、老年保健、临终关怀、健康教育咨询的技术和能力。
以上区域公共卫生机构均具备区域内的公共卫生相关资源协调功能,向上,依靠上级政府、上级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调资源;向下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资源;并且具备区域内横向协调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公共卫生相关资源得到了教学体系的规范和整合,使得公共卫生的实践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规范下取得在内容、方法、技术理念等方面的规范,在带教医学生进行预防医学实践的同时,带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
5.2.3 教学基地建设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共赢
项目建设基地以项目为载体,确保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强力支撑。这些项目主要包括1+N导师制、农村社区乳腺保健推广、企业职业卫生服务体系调查、农村社区糖调节受损状况与干预、农村社区职业卫生调查、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方法研究、农村社区手足口病综合防控模式探索、农村社区心脑血管疾病趋势分析、社区公共场所重要病媒生物与病原体关系研究、农村中小学病媒生物健康教育模式等系列项目。
人才培养 在公共卫生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7]。为了探索一条有效培养教师的途径,教学基地制定了《教学基地教师选拔、培养、考核暂行办法》,鼓励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参与部分课程教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安排合格教师作为毕业论文指导老师;选派符合要求的人员参加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卫生法学、预防医学等公共卫生学科的课程教学。
1+N导师制 由一名导师带教多名专业人员,以项目为抓手,从项目开展、科研指导、成果结题,实行一体化、全程捆绑式教学。教学基地管理层对实施导师制的团队进行全程管理和督导。目前,导师制团队由六名导师和十八名学员组成,一共有六个团队,分别是公共卫生管理、社区健康教育、社区慢病、社区职业卫生、社区病媒生物和社区传染病控制,目前已经完成1年的带教,公开二十余篇。
学科建设 根据嘉定区的区域和卫生资源特点,对社区基层的病媒生物学科作为三年发展的重点学科,将其分为两个层次: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发展规划、资金投入为第一层次,而学术梯队、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学术交流为第二层次。从整体上构成了一个公共卫生教学基地的学科建设的基本结构体系,由此决定了学科的建设规模、发展实力和影响力。
社区卫生发展 在农村型社区,建设了华亭教学分基地;在产业型社区,建设了安亭教学分基地;以及选择较规范的农村中小学作为学校型社区进行项目实施与建设,取得教学与卫生服务的双重示范引领作用。
6 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建设展望
由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嘉定区政府、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多类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投入和协调资源,经过一年的实践,已经初见成效。今后将就各个不同类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核心来建设具有专业细分特色的,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特点的公共卫生教学分基地,形成在各种不同社区环境、不同人群相适应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具有特色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8]。
嘉定在全国率先开展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与乡村医生培养相结合,推出“3+2”培养模式,让已有1年工作经历的年轻村医进入上海市确立的规范化全科医师培训,在公共卫生教学基地的平台上,经过“3+2”培训的“科班医生”走上“乡村医生”岗位,将使嘉定区149个农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彻底脱胎换骨,乡村医生队伍将由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化的“科班医生”所取代。展示了今后社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崭新模式。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培养实用型农村社区基层卫生人才上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所投入的资源将更优化,产生较高的培养效益,学生培养数量和质量逐年上升。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将有更高的飞跃。尤其是行业带教师资的柔性增加,拓宽了公共卫生实训教学领域的师资建设,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加大力度[9]。
嘉定区政府在促进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公共卫生教学基地的带动下,人才培养和社区卫生服务互为依托。纵向复合型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具有医学高校、区级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站纵向复合联动的结构特征。公共卫生实践教学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下沉到社区居民家庭,所以医学生经过这个平台训练后,在社会经历、心理历练、社区居民互动等方面都获得了全新的体验,获得了乡村医生的角色定位。在宏观上,表现为患者个体向社会群体转变,单纯医疗向六位一体转变,间断性的服务向全程的健康医疗服务转变,坐堂式服务向互动式转变,由此为进一步筑牢农村基层卫生网底提供了可行的实施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文军, 张璟, 张春之. 构建预防医学紧密型教学基地的实践与探索[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0, 33(2): 151-152.
[2] 任光圆, 潘传德. 基于医学生全科医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地建设[J]. 全科医学教育, 2007, 10(1): 18-19.
[3] 柴宗盛. 上海规模化推广家庭医生制 效果与最初设计不符[N]. 东方早报, 2012-07-31(3).
[4] 杨六成, 罗勤, 吴洁荣, 等. 社区预防医学教学基地的建设与思考[J]. 现代医院, 2008, 8(5): 130-131.
[5] 郭秀花, 王嵬, 郭爱民, 等. 预防医学专业现场实习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23(1): 72-74.
[6] 唐小江, 赵娜, 邹飞. 职业卫生教学基地工作之管见[J]. 中国职业医学, 2007, 34(5): 441-442.
[7] 李树平, 段于峰, 邬贤斌, 等.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1, 31(6): 824-825.
[8] 乌建平, 徐伟, 吴建红, 等. 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应用研究[J]. 卫生职业研究, 2008, 26(20): 9-10.
关键字 : 公共卫生服务;医学院校;职能;
一、面向地方公共卫生的人才培养
(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地方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完善需要大量的公共卫生人才,大力发展我国地方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关键也就是人才。为地方培养合格的、高质的公共卫生人才,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为地方公共卫生服务的最基本形式。医学院校的发展应该与地方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需求发展相结合,不断努力提高公共卫生人才的教学质量。医学院校为地方培养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首先就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保证为地方培养合格的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医学院校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要重视以下方面:
1. 加强医学生预防医学教育
预防医学教育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但是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医学院校教学中,无论是专科医学还是全科医学,都必须要重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教育。通过预防医学的教育,可以加强医学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态度,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并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后的临床行医过程中能够敏锐的感觉到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及时的进行报告,第一时间的解决公共卫生问题。
2.公共卫生人才的层次培养
医学院校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应该根据不同的要求氛围不同的层次进行人才培养,其中应该以大专或本科学生为主培养基层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对公共卫生硕士应该培养成为更高层次的公共卫生领导者。通过对不同层次人才的的不同培养,可以更好的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好的为地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3. 强化对在职公共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
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在毕业后还是要通过医学教育进行不断的培训、提高。医学院校应该强化对在职公共卫生人员的学历教育,要积极的为创造条件,为公共卫生的专业开设成人学历教育,并可以实行相对宽松、合适的弹性学分制,准许参加培训的公共卫生人员分阶段的完成全部学业,并鼓励在职的公共卫生人员参加到学历教育中,提高整个地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能力水平。
(二)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医学院校为地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方法就是要为地方培养适合的公共卫生人才,因此医学院校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培养途径,不断丰富和拓宽人才培养的途径,而这些人才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教学方法改革
医学院校长期以来都是以传统的知识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新时期内仍是需要提倡的,但同时为了追求更高的教学效率和完善的教学体系,就必须要继续的、充分的挖掘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的内在优势,以培养学生更为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
2. 教学模式创新
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往往较为单一,因此医学院校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地方共公告服务,就应该要根据本校的实际办学条件和办学特点,并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选择设计适合本学校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培养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弹性学分制的设立来吸引更多的在职公共卫生人员进入学校学习,不断完善全方位的教学模式。
3. 重视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
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一项特殊的工作,对其工作人员的培养和职业培训必须要在强化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医学院校在进行专业知识和节能培训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辅以针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和人类健康保健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认识。
二、加强公共卫生研究
(一)增加地方科学研究比重
医学院校的主要任务除了对公共服务人才的教学培养、以及附属医院的医疗工作外,还肩负着进行科学研究的工作。在医学院校为地方公共卫生服务事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在重视教育和医疗工作的同时,还应重视增加对地方科学研究的比重。医学院校通过增大面向地方的科学研究比重,可以更好的开展公共卫生的研究。医学院校除了要在教学阶段积极的争取国家的科研项目外,还应该加强与地方科学研究结构、省市重点科研企业之间的联系,充分的发挥医学院校在人才、技术、设备方面的优势,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和鼓励学校教师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处理、疾病预防与控制、环境检测和食品安全防控、社区医疗保障、卫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来不断的提高为地方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二)重视科研成果转化
医学院校在重视医学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增加对地方科学研究的比重、增加科研课题研究,但在此基础上,医学院校还应该要积极的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方式,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科学研究的成果只有通过有效的技术开发,才能够真正的转化为可以应用与生活、生产的物化现实生产力,才能够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医学院校在重视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必须要强化对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转化的意识,不断的探索更加丰富的教学和企业合作的模式,通过与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建立产业技术的战略联盟,加强学校科学研究实验与企业生产开发的衔接,为地方建设一批能共服务于地方建设、具有较高及鞥整理的可以成果转化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全面的附近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
三、全方位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也变得更加丰富。医学院校除了承担着教学工作的任务外,还应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做好基本社会服务的同时,可以开辟更多的服务渠道来为地方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一)宣传文明卫生理念
现代大学负有创新文化、引领社会、宣传民众的使命。据调查统计,2003年我国公民基本科学文化素质达标率仅为1.98%,与发达国家情况相去甚远。中国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习惯已为世人侧目,公民卫生意识急待提高。早在上世纪4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的现代健康观,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医学和卫生革命的理论基础。
传承和普及医学和健康思想文化,普及现代健康观,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医学院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医学院校可以根据地方实际的卫生情况,以及在日常行医过程中所发现的地方性的常见病和季节性的常见病等常见疾病进行宣传,向公众进行科学的解释,引导公众参与到卫生宣传中,保持对健康知识的学习热情,促进公众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温州医学院一直高度关注这一工作,常年开展各种以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义诊活动,开设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将卫生宣传教育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组织出版了一系列面向公众的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普及报刊和读物,提出了让公众走近现代健康理念的口号。
(二)积极献计献策
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通常在公共卫生领域内,对一些涉及到地方公共卫生服务的问题有着权威的、科学的、专业的发言权。而在地方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积极的专业的意见对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医学院校在服务于地方公共卫生工作中,要支持并鼓励其教师和专业的技术人员积极的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通过自身专业领域内的咨询决策工作来推动地方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科学制定。
(三)重视卫生防病工作
卫生防病工作通常是地方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而卫生防病工作的开展需要医学院校融入与地方,并要主动的与政府相配合,发挥自身优势,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此来为地方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必要的支持。医学院校可以充分的发掘学校在人力、物理方面的各种资源,与地方群众的健康情况相联系,尽可能的满足地方群众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各种需求,满足群众对疾病预防、科学质量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傅华.如何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来夯实公共卫生这道墙[J].复旦教育论坛,2005,3(1):87-89.
[2]陈菲高.等医学院校服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6)
关键词: 农村 定向 培养模式 评价
一、国外农村医学生培养现状
农村基层缺少卫生人才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全球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1],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世界各国探索和实施了多种干预措施,为农村地区培养、吸收和保留卫生人才。如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台美国乡村医学教育计划,主要包括医师短缺地区计划、乡村医师协助计划和乡村医学教育计划,一项调查研究显示,通过这些乡村医学教育计划,在乡村地区工作的毕业生稳定率为80%左右,它们是美国乡村医师培养的成功模式。英国积极实施农村全科医生激励计划,保障全科医生在服务量不足的情况下获得最低薪水,解决了留住农村小型社区医生的难题。印度政府也出台了乡村医生培养政策,即印度政府将5.5年制医学本科课程缩减为3.5年。印度将兴建15个培养乡村医生的医学院,以改善农村严重缺少医生的现状。于未来几年内兴建60所全新高等医学学府和250所护理院校,以此培养更多医学人才。1995年泰国公共卫生部实施了农村医生扩增计划,按照“农村招生,社区培训,家乡安置”的原则,每年专门为农村地区培养300名医生,使农村医生的比例从1994年的23%增长到2001年的31.5%。这些干预措施在不同环境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二、国内农村医学生培养现状
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医学人才是中国新医改的关键内容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四部门于2010年颁布了《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医学院招收农村生源,学生入学前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签订协议,在医学院接受5年的免费医学教育后,履行合同回当地乡镇卫生院服务6年[2]。这一政策若顺利实施,则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地区缺少合格医生的问题,2010年第一批入学的订单定向培养的医学生已于2015年7月毕业。这项政策的实施情况如何?与普通的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相比,订单定向培养的医学生在培养模式、就业意向等方面存在哪些差异?在中国社会变革和医改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医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如何设计?回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为中国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三、农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评价
1.基本情况
参与调查的206人中,男性105人(50.97%),女性101人(49.03%);1-15岁主要生活地在农村152人(占73.79%),非农村54人(占26.21%);家庭年收入3.12万元,每年需支付学杂费及生活费平均为0.84万元,有107人(51.94%)表示学杂费和生活费有很大的经济压力。
2.招录情况
34.46%的医学生表示他们选择农村订单定向的主要原因是毕业后有工作,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原因分别是高考分数限制52人(25.24%)和免学费44人(21.36%)。
3.培养情况
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方面,学校通过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疗人员岗位能力要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和赣南地区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期为培养“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全科型临床医学人才积累基础资料[3]。在融合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基础上,将全科医学、公共卫生服务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增加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课程模块,重视人文课程教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基层医疗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方法的培养,以期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同时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实习安排上增加基层实习环节,实习时间比普通五年制临床医学生长一些。普通五年制临床医学通常临床实习一年,一般都在三甲医院,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除了在三级医院实习外,还会在县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实习4个月左右。
在所调查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中,对课程设置、临床实习安排、整体质量三个方面的满意度都集中在满意和一般两个选项,选择满意和一般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临床实习安排和整体质量三方面分别占了186人(90.29%)、162人(78.64%)和182(88.35%),说明大多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是对其所接受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教育不满意的。另外,对临床实习安排不满意的学生名校多于课程设置和整体质量两个方面,说明有一定的学生认为临床实习的安排还需进一步完善。
4.就业意向
调查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中,大部分把县级及以上医院作为毕业后最希望的工作,其中,选择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的89人(占43.20%),选择县级医院的93人(占45.15%)。只有极少数2人(占0.97%)愿意留在乡镇卫生院工作。
四、结语
在人才培养的背景需求方面,农村医生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通过农村订单定向培养的模式,能解决农村医学人才需求量大与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率低的矛盾,是缓解目前农村医学人才供应紧张的有效途径[4]。
当前,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中,对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育质量系统评价的研究不多,尤其针对农村订单定向和普通五年制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评价的比较研究几乎没有。本研究为一项跨学科的探索性研究,将教育学、评价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管理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相结合,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以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教育评价方法,借鉴流行病学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对高等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定向和普通五年制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合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特别是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别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和政府部门提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人才培养的策略和建议,最终从数量和质量上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叶平,杨波,王魁英,等.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概况[J].西南军医,2007,9(2):112-113.
[2]张海英,韦波,赵永祥,等.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8):1-2.
[3]黄林邦.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4]孙莉.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0):794-797.
关键词:疾控机构 公共卫生 人力资源 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R 197.2 文献标识码:A
一、相关概念
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高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全民福祉和公共利益。而疾控机构就是履行政府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能,保障民众身心健康的专职公共卫生机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对社会民众的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肺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社会民众的消费品,如:食品以及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免疫等,加强建立健全疾控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疾控机构公共责任,从公共管理角度分析探索如何保障疾控机构有足够调配使用的人力资源。
二、疾控机构目前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一)公共卫生医护人员基本人力资源不足,门诊医护人员缺乏,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门诊医生不能固定坐诊,健康从业人员体检缺乏年轻护士固定抽血。遇到大专院校学生开学体检高峰时期,经常要借调医生护士来体检和抽血。各级疾控机构构成国家、省级、地市级、县级四级预防体系,人力资源总量至2013年底为194371人,仅占医疗卫生机构人数的2.1%,平均每个省只有6000余人,严重影响全国各辖区实施计划免疫、健康体检、疾病监测、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自然灾害救援等基础疾病预防工作,阻碍公共卫生开展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顺利进展。
(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低,综合能力欠缺,不能适应当前复合型人才需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人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识较为深刻,而一线医生与护士却更关心薪资、工作量与福利待遇。全市疾控机构医师少,按服务人口计算,全市每万人拥有疾控医师不足0.9人,且人员素质、结构方面远不能适应当前疾控和卫技服务的要求。特别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方面缺乏一些有经验、有技术的综合业务人才。
(三)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稳定,临聘人员经常出现跳槽现状,卫生保障措施不到位,处于游移状态。开发(新)区管委会作为政府派驻机构,其主要目的就是发展经济。卫生事业发展的财政、人员保障难以落到实处,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性大。思想上认识不足,重医轻防,疾控机构人员编制过少甚至没有,基础设施差,技术能力严重不足。相关报道显示,南昌市新区领导对计划免疫工作不够重视,新区卫生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少、业务素质低、相关工作指标未达要求。
(四)慢病防治工作包含的精神卫生工作,一直处在空白状态,且一直处于无人无序盲区状态。精神卫生关系公众心理健康问题,实施的是政府职能管理,已归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相应工作。当前国际形势与国内精神卫生现状呈现严峻态势,二十一世纪“精神疾病时代” 已来临。
2015年6月18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指出,精神卫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有超过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今年10月10日是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是“心理健康 社会和谐”。作为江西省、市国家疾控慢病防治的专门机构却不能履行国家职能,值得反思。
(五)海洛因依赖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必须开展心理治疗促进吸毒者心理康复。在南昌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接受替代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为其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并提供心理辅导和治疗将是今后社区门诊工作的重要内容,因其依赖者主要心理问题的改善,为美沙酮门诊开展针对吸毒者的社会心理干预奠定了基础。
同时,还提示美沙酮门诊有必要配备专业心理医师或咨询师,针对心理特征提供个性化心理康复治疗具有现实意义。针对戒断症状,还应提供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的综合干预,使海洛因依赖者身心康复并最终回归社会。
三、对策探讨
针对以上疾控机构的基本现状与问题,Y合当前国家形势与实践工作进行思考分析,探讨对策。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抓好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抓好卫生人才保障以提供人才资源支持、建立政府多部门协调机制;抓好教学培训上岗一条龙、建立临聘员工留用奖励机制;抓好卫生战略部署的提高、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抓好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建立疾控人才提升激励机制;抓好疾控机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实际人力资源应用、建立精神卫生心理咨询的启动机制。
(一)建立政府多部门协调机制。各级疾控机构要建立与上级政府的连接协调机制,联系省、市各大媒体,加大疾控机构自身网站、微信的主动宣传意识,加大力度为自身缺乏的岗位与专业打开招聘宣传窗口。特别每年年底省、市卫生学校和医学院校学生下临床实习之际,提前协调教委主动安排医生、护士、检验师来江西省、市疾控部门见习与实习,提前做好本疾控机构医务人员的试用实习与岗前培训,为来年毕业学生的留用、选拔与上岗做好准备工作。如此,每年定期培训实习医护生,整体规划建立毕业生梯队式培养模式而成为疾控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建立一支专业的公共卫生人员队伍。
(二)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疾控机构公共卫生自身机构专业人员的培养训练,鼓励年轻的疾控人员提高学习积极性,结合本单位专业短板加强自我能力与学历水平,同时做好老员工对新员工的“传、帮、带”工作,在提高学历学位与职称的同时,组织轮训专门业务知识和继续再教育,邀请外聘专家学者来培训讲座授课,选派年轻疾控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相关专业与技术,成为岗位的多面手,建立学业考证与工资薪水挂钩,鼓励预防医学专业人员“走出去、请进来、广学习”,培养成为现代管理知识和技术、懂经济、懂法律的管理者,成为当前我国新时期疾控机构所急需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建立临聘员工留用奖励机制。专业技术人员的长效工作状态可促进疾控工作的稳定发展,结合疾控临聘人员的经常跳槽现象,针对工作年限长短不同而制定临聘员工留用奖励机制。加班加点、好评服务且每隔两年加薪成为固定奖励。将服务质量与工资薪水挂钩,建立经济奖励,完善人才留用与管理。通过创建公平合理的“少劳少得、多劳多得”的基本工资机制,提升临聘员工的平等参与意识,从而实现单位内部公平的工作环境与整体对外的服务形象,保障疾控机构人员的长期持续留用,从而成为江西省、市公共卫生一线的工作主力。
(四)建立疾控人才提升激励机制。疾控机构是培养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地方,也是培养技术与管理全方位人才的地方。为鼓励当前疾控C构人才持续高效坚持一线公共卫生工作,需给予各方奖励政策,尽快建立第三方人才提升激励机制。激励高效人才需要国家与本单位的持续系统合力,高效人才激励机制的创建需要有良好的外部和内在的环境。对外,需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及时增加国家编制数量;对内要加大人事制度改革,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和团结进取的团队氛围。建立以人为本快乐工作理念,促进疾控人才的自我提升与经济奖励结合的激励机制。评聘分开,打破职称终身制,促进疾控机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持续与创新壮大。
(五)建立精神卫生心理咨询干预机制。WHO(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体健康的一半就是心理健康。二十一世纪,精神疾病时代已经来临。在出席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时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工作。然而江西省、市精神卫生形势并不容乐观。东湖区疾控机构采用小组互助方式进行团体新干预取得明显效果,将带动公共卫生领域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技术应用及人力开发使用。截至目前,江西省、市疾控机构精神卫生工作还处于空白状态,需要重视并启动建立心理咨询工作和南昌市精神卫生工作,以避免疾控机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人力资源浪费。
四、结束语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当前面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等不断变化带来的挑战,需要疾控机构统筹解决公共卫生关乎人民健康的重大长远问题。如此,需要更多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投身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 疾控机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是影响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和人口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数量和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公共卫生队伍对满足人民群众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结合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探讨疾控机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对促进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新契机,对疾控机构的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发展具有开创意义,为全面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学清,吕艳,沙磊,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6(31):31.
[2] 陈盛恩.南昌市疾控机构体系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25(5).
[3] 仇武新,刘丽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模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2).
[4] 张玉凌,韩斌 .南昌市开发(新)区卫生工作现状即对策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 2014(7).
[5] 熊志伟,刘明斌,徐丹,等.南昌市美沙酮维持门诊治疗海洛因依赖者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
[6] 赵忠厚.新形势下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142).
[7] 李秀霞,黄时勇.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5).
[关键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
[基金项目]河北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项目(KYZJX18205),一省一校人才工程项目(521000981124),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QN2019229,QN2017024),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2020201031,B2018201186,B20172011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808178)
[作者简介]张宪(通信作者)(1987—),男,安徽宿州人,博士,河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分析;辛雪莲(1988—),女,河北保定人,博士,河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卫生检验;李翠平(1985—),女,河北邯郸人,博士,河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毒理;牛璨(1986—),女,河北保定人,博士,河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劳动环境卫生。
[中图分类号]G643.0;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1-0122-02[收稿日期]2020-02-10
研究生教育是基于本科教育的基础,进一步拓展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加大实践训练的频度和力度,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效结合的,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端,在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3年SARS疫情,公共卫生安全问题逐渐引起广泛关注。2019年颁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为实现上述目标,社会急需大量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然而,近些年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不足,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适应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研究生培养质量呈下滑趋势[1]。为了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积极采取措施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显得尤为必要。
基于“优生源、厚基础、强实践、勇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教育理念,以培养科研创新人才为出发点,提出以理论基础夯实和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将知识传授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整顿教学秩序,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塑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进一步提升同领域专家的认可度和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力争大幅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优化生源,调整专业研究方向
在每年研究生招生报名前和年后4月复试期间,加大本院研究生培养特色的宣传力度。近些年来自同等水平大学的全日制外来生源比例逐年增高,有助于提高培养潜能[3]。在竞评和建设“双一流”学科的背景下,鼓励或倡导精简一些与社会需求契合度差的学科研究方向,避免盲目增设新研究方向,力主实行“以旧替新”,以保证所设专业与社会需求保持动态的高契合度。
二、制定和优化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中期考核
学院作为教学实施的基本单元,要及时与一线师生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予以沟通。在制定和修订研究生人才的过程中,不流于形式,积极征询和考虑一线师生的意见,在满足必备的理论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合理设置所修课程,裁撤重复或专业关联性不强的课程。考评教师教学技能和水平,规避“水课”和“僵尸课”[4],增设公共卫生案例分析、公共卫生学科前沿等课程,有利于学生对学科前沿的了解。科研的最终的目标是服务公众,在石家庄、保定多地的综合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增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同时聘请基地教师作为学生校外兼职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实践,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并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研究生理论课程完成之后,进行一次开题答辩,答辩小组由5~7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组成,主要考核指标为政治觉悟、学术道德、理论课程成绩、科研创新能力和从事课题研究的水平与进度五个部分。根据考核结果实行相应的奖罚。考核为优秀的硕士生且符合学校规定条件的可申请“2+3”硕博连读继续攻读校内博士学位;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不予开题或延迟开题,借此进一步优化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优化导师考核制度,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鼓励多交流,强化教学效果
对于导师的考核,应根据教师对学科和学院贡献类型的不同[5],实行不同的考核制度,可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型,合理考评教师绩效,促进教师根据个人的特点和情况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避免老中青教师考核标准的“一条线”,阻碍教学水平提升和学院科研成果产出。组织教学大赛等教学活动,积极调动老中青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热情。鼓励教师课堂上适时、合理地穿插一些课程前沿问题,展开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氛围,避免教学疲劳、机械教学和被动学习等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授课教师、听课学生和课程内容有效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授课内容的形象化展示,有助于授课对象的理解,增强授课效果。
四、端正學习态度,杜绝“读死书”,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