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范文

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第1篇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对策;湖北巴东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314-02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社会影响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影响食品安全,而食品安全情况决定了社会和谐稳定,更进一步影响到国家安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全国各地层出不穷的“毒茄子”“毒豇豆”“毒生姜”“镉大米”“瘦肉精”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触目惊心。为做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这项责任重大的工作,笔者通过近些年工作的亲身体会,并作了大量的调查,分析了巴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供借鉴。

1 巴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巴东县常年种植各种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10.87万hm2,总产117.435万t,其中粮食作物6万hm2,产量45万t;蔬菜8 666.67 hm2,产量39万t;水果7 333.33 hm2,产量12万t;油菜1.53万hm2,产量2.3万t;茶叶2 133.33 hm2,产量1 600 t;烟叶4 333.33 hm2,产量0.975万t;其他作物1.09万hm2,产量18万t。以上这些农产品65%在巴东县自足消费食用,35%销往外地,通过近2年开展农残随机例行抽样送检,结果抽检合格率为100%,没有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2 存在的问题

尽管巴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在监管、生产等过程中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2.1 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人员缺乏

巴东县自2010年6月成立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常年负责各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但乡镇没有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村级更没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员,面对千家万户的源头生产,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人员缺乏。

2.2 检测机构形同虚设,未正常开展检测工作

巴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是专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机构,自2011年9月成立以来,由于起步较晚,基础弱、缺资金,缺少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资职认证的基本没有,不能正常开展检测工作,无法提供常规检测、监督检测、例行抽检数据,需要开展检测时,还需用专车派专人送往州、省检测机构。因此,目前巴东县的检测机构还不能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1-3]。

2.3 农药、化肥势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影响

据调查,2005年全县化肥施用量2.80万t,2013年高达3.78万t,化肥施用量上升幅度为35.00%;2005年农药施用量150 t,2013年施用量为178 t,农药施用量上升增幅为18.67%,化肥农药在生产源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具体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重化学防治轻综合防治。自从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应用后,农民对农药高效应用效果的依赖性加大,往往不重视传统农业防治和新型生物防治等安全环保的综合防治措施。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理化状态遭到破坏,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农药残留量大,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二是用药结构单一。部分地区由于某种农药使用效果好便常年使用单一品种农药,导致病虫害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更进一步增加了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同时由于农药用量的不断加大,也加重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三是施用方法不科学。主要表现为农户在施用农药时往往较盲目,不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田间主要病虫害种类,从而无法对症施药,同时由于农户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施药时未详细查看农药产品说明书,随意施用,施药时间与时机不当、农药配制比例不合理、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不准确等均严重影响农药的使用效果。甚至使用限用高毒农药灌根防治地下害虫,特别是在蔬菜产区使用限用高毒农药灌根防治地下害虫,造成蔬菜农残超标,甚至成为毒蔬菜。四是农药经销市场混乱时有发生。无证经营、农药套证,有时掺杂使假,使得农药内含物与外标签内容不相符,有的经销商以肥冒药,还有部分农药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标注不准,以次充好,甚至销售“三无”农业投入品。五是面源污染不断加重。由于农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而据监测真正被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极少一部分,其余大部分随雨水渗透到地下,污染了地下水,有时土壤有害物质残留非常严重,从而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重,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4-6]。

2.4 规模化畜禽养殖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畜禽养殖业是巴东县的支柱产业,截至2013年,巴东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农户数上升至826家,生猪出栏已达31万头,家禽出笼达35万只。据估测,全县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产生量可达28万t,这些粪便40%以上都被随意排放到农业生产环境中,若处置不当,将会对农产品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2.5 农村生活源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农村生活源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生活垃圾与污水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城镇垃圾向农村运送扩散的情况,而由于农村一般没有垃圾填埋处理场,广阔的田野、良田成了天然垃圾堆放场,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6 生产源头监管和控制难度较大

由于农业生产面广、经营个体多、规模化程度低,加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较薄弱,缺乏社会监督与约束,难以进行科学施肥、科学用药及标准化生产。并且由于当前农产品优质优价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完善,农资价格过高,产出比例失调,部分农产品生产加工户为追求产量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并且屡禁不止,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农药、种子、兽药等生产资料的标签不规范,商品名多、杂、乱,包装简陋,难以分辨出其主要成分和用途,很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责任追究提供依据[7-8]。

3 对策

面对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问题,必须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1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质发〔2011〕7号《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等文件精神,不仅县级要设置“农安办”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乡镇也必须设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并配备2~5名专职人员,每个村还要配备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这样才能从县、乡、村建立一支比较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以便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3.2 加速对县级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

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一是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配齐设备,尽快认证;二是加强现有检测机构检验人员的业务培训,以适应新的工作需要;三是通过人事部门招聘2~3名专门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专业人员。

3.3 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强化责任管理

为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贯彻“政府负责、抓大促小、控制源头、综合监管”的工作方针,制定阶段性工作规划,重点环节重点监管,按照规划有序开展工作,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落实各部门各行政主体的具体责任,签好“四个责任状”,即县乡政府签订的责任状、上下主管部门签订的责任状、主管部门与企业签订的责任状、乡镇监管站与村签订的责任状。通过签订责任状的方式增加对各部门的约束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3.4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监管

一是开展源头治理,狠抓农业投入品监管。依据食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行农药经营许可,规范经营行为,认真落实农药“五制”,即购进备案制、经营专柜制、购销台帐制、购买实名制、公开承诺制。二是加强对各生产环节的全程监制。督促农产品生产单位或个体户建立统一的生产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三是加大对重要案件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执法主体作用,切实加强对重要案件的查处。同时,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活动,以对伺机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组织产生威慑作用。

3.5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本着“生产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原则,生产农产品的农户、专业合作社或企业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对一切农事操作、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做好记录,还可在主要商品农产品基地实施严格的编码制度,对每户生产的农产品进行专一编码,为农产品的查询溯源提供保证。同时每一农产品加贴标有采收日期、农产品检验合格等信息的标牌。做好农产品的信息化标记工作后,一旦发现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便可及时追溯生产源,不仅可及时对质量安全问题进行追责,还可对农产品生产户形成监督约束作用,保证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6 科学用药

在防治作物病虫害时,应以预防为主,并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农业防治措施,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时应针对农作物病虫害特点选择相应的化学药剂,并严格按照农药产品的具体施药方法进行操作,注意施用时间与配制剂量的严格控制,保证施药效果,避免过量施药。并且由于大部分病虫害在发病初期危害小,施用针对性农药防治效果好,而后期大面积暴发,即使加倍施用农药也难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因而对病虫害的防治应重视预防,发病初期及时进行防治,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以减轻对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3.7 全面推行标准化,大力开发农业“三品”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是农业生产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桥梁,是保证农产品质量、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措施。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尤其是在主要大宗农产品如水稻、玉米、蔬菜、柑橘、茶叶等农产品生产中推行标准化生产,对于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要使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企业大力开展农业“三品”,因农业“三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最重要的标识,使更多的农产品符合“三品”标准,农产品的质量自然就有了保证。

3.8 采取综合措施,控制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以及任意排放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造成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从而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强道路、沼气、垃圾池建设等;二是加强小流域治理,如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优化措施配置,治理面源污染;三是依靠科学进步,降低化肥、农药施用量,如推广生态农业、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科学合理用药等。

3.9 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面对规模化养殖和畜禽养殖逐年上升的趋势,一是要

建立畜禽养殖清洁化技术体系,转变传统的畜禽粪便处理办法,采用新技术、新措施实现畜禽养殖过程中粪便的清洁化与环保化处理,改善养殖环境卫生条件,并利用畜禽粪便为原料通过发酵池生产沼气,保证畜禽养殖污染物零排放;二是对农村的大量生活垃圾与污水进行综合利用,实现农业生产清洁化、废弃物无害化,合理妥善地处理农业生产污染物;三是大力推广沼气技术,将人畜粪便通过沼气池生产沼气解决生活用能,沼渣沼液又返回农田用作肥料,通过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又一道防线。

3.10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并借助于省人大组织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和“阳光培训”等活动,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4 结语

总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涉及范围广、内容多、责任大,因而应从监管、技术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谨的标准、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吃上安全的农产品。

5 参考文献

[1] 刘慧杰,张龙.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业与技术,2010(4):11-13.

[2] 何花娟,.彬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8):360-361.

[3] 唐建平.华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11(12):48-49.

[4] 刘勇,陈娟,贡俊杰,等.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探索生产过程全程控制建设[J].农业装备技术,2011(6):59-60.

[5] 张蓉,兰栋梅,陈小文.陕西省柞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4):32-34.

[6] 王佩汤,李树森,张玉梅,等.临泽县农药及农产品质量监管现状与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3):30-31.

第2篇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对策;青海循化

中图分类号 F322;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303-02

“政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市场上陆续发现出售地沟油、馒头加工使用其他工业原料和增白剂、蔬菜使用甲拌磷等情况,直接影响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循化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作为农业发展的客观要素,也是循化县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循化县结合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开展“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县级监测站建设,带动循化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稳步提升。但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依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现就循化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1 循化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与重视程度不足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质量安全检查检测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加强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相关部门认识不够,投入力度不强[1]。另外,对安全体系建设宣传力度不到位,部分企业对产品质量安全认识模糊,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

1.2 农产品检测体系不健全

一是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正在构建当中,农贸市场、生产企业、农产品重点生产基地的产品自检体系尚未建成,乡镇级没有设置监管检测机构和专职人员[2]。监管检测网络尚未完善。二是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目前专业检测人员少,检测人员检测能力有限。检测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循化县监测站编制人数12人,但目前从事检测人员仅有5人,全为农业推广相关技术人员,由于化验检测、分析化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缺乏,造成了无法适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相关新形势。但是,目前受经费等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农产品检测技术人员更新知识难,造成知识构成与工作实际不匹配的问题。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高科技检测仪器设备缺乏相关专业操作人员,而现有检测人员缺少相关仪器操作培训,同时由于使用成本较高等原因,使得这些仪器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三是检测水平低、范围小。由于检测力量、检测力度等不足,循化县目前主要进行的是蔬菜农残速检,作为农产品检测主要手段,造成农产品检测的范围狭窄,每天可以进行的农产品检测数量有限。同时由于检测手段相对单一,仅能采用定性的方法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情况,畜禽产品及水产品中的药残、添加剂等无法进行快速的定性检测,肉蛋奶质量检测无法开展。普遍存在“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

1.3 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广、环节多,工作基础薄弱,普遍存在缺机构、缺人员、缺经费、缺手段现象。在机构设置上,无明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监管职能挂靠县农业技术中心下属站室,没有形成统一领导与协调的组织管理体制,体现不出行政监管职能。在监管执法力度上,相应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农产品健全监管工作执行难度大。由于在监督管理实际工作中缺少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因此对没有投入品使用记录的种植和养殖业生产者、生产档案、出售含有违禁药物或不执行安全间隔期要求的农产品企业、农户,不能做到农产品质量可控和可溯源,从而造成农产品监管工作不能真正从源头做起。

1.4 投入经费不足

检测工作需要大量经费投入,但目前检测经费投入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目前循化县农产品检测、监管工作仅仅在化验室进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无法开展检验检测相关市场抽样、基地、人员培训等,同时检测人员技术水平也得不到提高。

2 对策

2.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要明确职责[3],学习省内外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县级检测站将监管、认证、检测工作同时进行,并且按政府要求进行相关农产品例行监测工作。坚决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摆到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做到工作措施有力、监督管理有效,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年终综合考评。农业局要发挥行政职能,做好牵头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落实生产者的主体责任,增强生产者的法律法规意识,规范农药、兽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严格执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共同推进循化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管理工作。

2.2 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加强检测机构建设

县农产品质检站要不断完善检测相关机构设施,并全面配备专职检测人员,开展现场快速检测,进而指导农业生产,对全县最主要生产基地、集镇市场、超市内组建农产品检测机构,通过使用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完成农产品检验检测,为农产品把好质量入口关[4]。在乡镇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构建县、乡、企业(市场)三级检验检测体系。强化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水平。加强检测人员技能培训,规范检测技术人员工作。检测站要积极争取经费及各类项目,尽早开展工作,提升检测水平,并积极做好实验室计量认证和资质认可的准备工作。

2.3 加强人员配备,壮大检测队伍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工作任务繁重。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应至少安排5名农产品检测专职人员,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分工明确,保证正常有序开展检测工作。

2.4 加强检测实验室建设,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化验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必要手段,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5-6]。循化县农产品质检站应在现有设备和设施的基础上,采取整合现有土壤化验室资源、填平补齐和完善功能等办法,根据需要购买必需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确保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购置的相关仪器设备应重点用于保障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农业生态环境监管和检测的需要,如配备不间断电源、电脑等,使检测室硬件条件、环境条件等方面与所承担的检测任务相适应。

2.5 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投入

县级政府应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文件精神,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所需的工作经费列入本级年度同级财政预算,同时要逐年追加这方面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市场监管和人员培训、化验室建设等方面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充足的经费。

另外,监管检测站也要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项目,充分利用各项财政支农和农业产业化项目中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倾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积极开展监管检测共组,以提高循化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 参考文献

[1] 张百灵.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的完善重点[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0-85,124.

[2] 李卿.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亟待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体系[J].甘肃科技纵横,2005(1):65.

[3] 王宁.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知识经济,2011(23):84,87.

[4] 王汉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3(4):43-44.

第3篇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策;黑龙江肇东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312-01

1 肇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1.1 宣传发动面不宽

目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没有形成连贯性、持续性,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认识不深。

1.2 建设资金投入缺乏

目前还未形成良好的投入机制,政府投入无异于杯水车薪。资金短缺是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瓶颈”。

1.3 安全监管不严

肇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刚刚起步,由于技术人员、资金等多方面原因的制约而不能完全落实到位,造成监管留有“死角”。

2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

2.1 健全四大体系,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

2.1.1 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推进全市农业投入品、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建立自律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比如督促和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开展对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贯彻、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等工作。积极争取市财政的经费保障,以保证年检测样品3 000个、1.5万个项次,监测3万t农产品质量安全。

2.1.2 健全农业执法监管体系。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从抓源头、抓重点、抓要案入手,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的执法检查,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大的震慑力。

2.1.3 健全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无公害食品生产管理条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管理条例》,按照完整、配套、简便的原则,重点围绕产、供、销等环节,组织专家制定《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汇编》《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用手册》,推广病虫害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和分等分级及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体系,彻底解决“三无”问题(无标生产、无标流通、无标销售)[1-2]。

2.1.4 健全农产品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及时向社会及相关部门、有关事业单位农业质量标准动态信息,将农业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

2.2 建立六项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2.2.1 建立投入品使用制度。全面整顿农资市场,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的例行检查、监督抽查,特别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等零散农资经营场所的监管,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使用违禁物品。农产品基地投入品实行制度化管理,把现有化肥、农药编成目录,明确使用种类和范围,凡是投入到基地的物品,从购入、经销到投入各环节都必须进行登记备案[3]。

2.2.2 建立基地准出制度。大力推行“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技术培训、物资供应、配备检测仪器、制度规范、注册商标),建立指导机构,确定专人负责,“三品”认证基地农残抽检合格率达100%[4-5]。

2.2.3 建立市场准入和农产品检测制度。农产品市场开办者、商业零售单位对进入本市场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负有监督管理的责任,配备专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农产品流通档案,质量未达标者禁止出售。实行自检和抽检相结合,对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开展相关质量监控工作,如例行监测、监督抽检和质量监控等。按照先常规后特殊,先从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蔬菜、谷子和水稻的质量安全监管开始,逐步向肉、禽、蛋、鱼、奶等农产品延伸。

2.2.4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对全市蔬菜瓜果、谷子和水稻生产基地及生产者实行身份编码识别管理制度。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藏(保鲜)到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的记录制度[6-7]。减少中转环节。实现农产品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溯。

2.2.5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应及时、有程序地上报有关单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理机制,有效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控制事态扩大和蔓延[8]。

3 参考文献

[1] 郑先荣.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J].湖北植保,2011(1):61.

[2] 李光.浅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5(8):109-111.

[3] 杨虎臣,符建伟.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5(7):108-110.

[4]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将全面强化[J].家禽科学,2011(1):56.

[5] 雷瑛.扩大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思考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7(12):7-8.

[6] 方舟.科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