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跨文化交流的建议范文

跨文化交流的建议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跨文化交流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跨文化交流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民族院校;中外交流

[中图分类号]G7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2-0118-02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层次和要求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给外国留学生的教学、社会化管理以及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民族院校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重新审视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影响,有利于帮助异域文化的留学生尽快融入到我国民族地区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也有助于提高民族高校师生与外籍友人间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合作的水平。

一、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原则

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流。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西部民族地区进行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体验和探究。随之也带来了许多跨文化交流的问题,特别是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因低效率的交流、沟通和相互间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的差异,容易导致外国人对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认识的偏差和误解,影响了我国的对外形象和声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方的理解与合作。民族院校做好中外交流主体间的跨文化交流工作,对于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前来学习交流,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我国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积极排除来自境外的不利因素,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意义深远。在跨文化交流中,应注重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 一)尊重认可原则

“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期倡导的跨文化态度,因为这是和谐的跨文化教育的基础。”文化尊重的表现形式是对民族文化的充分关注,特别是对民族感情与民族意识的尊重。

(二)平等心态原则

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行为,“跨文化交流不是对目的语文化认识、理解和接纳的简单的单向过程,更不应是一味地迁就和顺从另一方文化”,而是在互相认同彼此文化、平等相对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交流,否则,就会滋生各种形态的沙文主义和民族主义,形成文化冲突。只有在保证对方不失去本民族特征的情况下,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使对方理解和接受异域文化。

(三)包容借鉴原则

“包容的本质是对异文化的一种接受的心态,特别是对于本民族截然相反的文化形态的公正认可,以及对这种对立性、否定性的接受。”在跨文化交流中,双方要提倡双向、多向及互动的宽容,即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克服彼此的文化偏见,消除各种形态的文化冲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二、对跨文化差异分析

(一)对认知多元化差异的分析

来华留学生有着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种族,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文化背景,这种多样化越来越广泛。由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我们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模式有着不同的反应。很大程度上,我们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惯用大熔炉的观点和方式来描述组织,认为不同的人在组织中多多少少地会被自动的同化。但是,来华留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会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偏好放在一边。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许多发达国家的学生来到中国,特别是到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无意中流露出一种民族与国家的优越感,发展中或落后国家的学生而有一种自我封闭的心态。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事物的多元化特点,积极适应各种各样的人群。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把来华留学生作为相同的个体不同的群体而对待,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对文化差异做出反应,从容以对。如果管理得当,多元化会提高组织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如果鼓励不当,就可能出现沟通困难和更多的心态对抗。

(二)对时间观差异的分析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其时间观也不一样。有学者指出,在时间取向上,我们是过去取向,而西方人则是未来取向。这种差异还表现在对时间的利用方面。以西北游牧民族地区为例,由于游牧生活方式的相对自由性,对空间与时间概念的认知不去刻意精确,所以在时间的支配、利用方面比较随意,灵活性较强。而西方人使用时间十分精确。我们在工作中对未来时间的安排往往是“另行通知”、“过几天再说”、“以后在议”等,缺少具体化的安排。对我们来讲,这一情况由于司空见惯而很容易被我们理解和适应,但对于留学生来讲,常常无所适从,很难理解。这无形中加大了民族院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对思维方式差异的分析

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指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整体思维,缺点是笼统思维,强调直觉,轻视分析方法。”这对于民族地区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而言,表现较为突出。西方人见长于分析和逻辑推理,其思维模式呈线式。而东方人见长于整体式,富有想象和依靠直觉,是一种圆式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与西方人那种或肯定或否定的精确性言语观不同,由于儒家文化“贵和尚中”精神和各民族追求和睦交融而表达礼让心理的引导,我们往往偏重迂回、含蓄和笼统的表达观,这种思维差异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常有体现。所以,在跨文化交流中加强预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就显得更加重要。

第2篇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关系的内涵,而高中英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使命而实施,对于跨文化的交际、英语教学的关系研究,从国外有关文化进行探索,在本文,重点研究、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的交流,以及分析了跨文化交流具有的意义,从而提出了加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交际与能力的培养等建议。

【关键词】

高中英语;跨文化交流;差异;建议

一、高中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

1.语言。英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对于跨文化的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英语又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不同国家的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偏重于对英语文化、词语的研究,进而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2.文化。对于文化,从广义上分析,文化不仅仅指精神层面的,还有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从狭义来分析,文化是指在精神层面的事物的总和,即文学、美术、音乐、文学等,所以,文化作为人类物质、精神等财富的总和,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

3.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基础,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而文化是语言的载体,在了解、掌握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促进其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4.跨文化交流。实现跨文化的交流,对文化交流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与认知,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文化逐渐被创新,同时,通过文化交流,使本民族的文化朝着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进而带动我国文化的进步。

二、实施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促进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第一,通过英、美文化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的能力。对于中学英语教学,其具有独特的特点,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的能力为主,但在英语阅读的实践中,学生往往认识文章中的单词,却很难理解文章的意思。这就说明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促进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二,通过英、美文化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的思维能力。对于学习英语与汉语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而多数学生以学习汉语的思维方式来学习英语,使英语的学习受到影响。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

三、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差异的原因

1.历史文化的背景不同。在西方国家,对使用精神的培养非常注重。相反,中国历史文化始终推崇人际间的和谐,对个人行为规范较为信奉。由于文化差异非常大,使得日常的交际活动中的语言运用具有差异性。2.英语教学效果的差异。在我国,对于英语教学,受到陈旧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问题很多。即课程、教学内容重复;而语言形式,过分强调,非常重视语音,词汇,语法的学习,严重忽略语言的交际;而学生进行重复的积累和背诵,而不是运用语言。通过这些学习,学生的应试能力增强,熟练掌握和记忆词汇。但在英语的交流中,出现用词失误,用语不当等问

四、强化英语教学中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建议

1.明确词汇和习语的文化背景。英语和汉语所具有的大量词汇以及习语,产生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之中。而词汇,习语,在一门语言中,能够直观的对其民族的文化与特征进行反映,内涵,外延非常深厚。民族的形象和文化的色彩是截然不同的。通过不断的学习,就可以详尽的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以及西方国家的文化。

2.充分认识国内外的文化差异。将国外的文化和本民族的文化进行对比,同时,深入的进行了解和认知,对于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比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刻的了解本国的文化,同时,更多的掌握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深刻的认识和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3.拓展英语资源、建立第二课堂。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把课余的时间用作英语短剧的表演。学生能够通过短剧的表演获取大量的信息。第二,开展英语角,有主题的进行探讨和交流。对于语言的学习,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氛围。而教师必须为学生创建一个英语环境和文化熏陶的氛围,激发和鼓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在教学准备期间,教师可以收集与国外文化先关的书籍,图片,视频等资源,对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日常起居,流行文化进行研究,并通过这些资源提升学生对国外文化的鉴赏能力。在课后针对内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自己的观

5.研究非语言交际的应用。非语言交流和语言一样,也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包括:姿态,神情,目光,手语,着装,时空等,这些非语言的行为,以相关的文化作为基础的。对于教师,可以根据非言语交际而进行问题的设置。

6.开展多元化的英语教学模式。在教学的模式上,即多元化教学。或者结合国外的电影,来帮助学生发掘国外的民风民情,以及特殊时期的历史、文化的背景。

总而言之,在本文,从英语教学、跨文化的交流的关系开始介绍,指出了跨文化交流的意义,以及做出英语教学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方面的构思,最终强化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建议等,但是,由于自身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使其不能真实的体验到国外的文化、交流的氛围,因此,对于外国文化的有关阐述具有一些不足,对于跨文化教学的认识需要不断加深,对今后的英语教育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段方方.从外语教学看中西文化差异[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07).

第3篇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 跨文化交流 教材选取 课程建设 教学方法

中国经济的崛起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以英文专业背景为依托的课程设计并没有真正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笔者以琼州学院为例,通过对教材选取,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情况的客观分析,并提出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促进非英语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

1 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教学现状分析

跨文化交流学最早起源于美国,在Edward Hall 1959年出版《无声的语言》后,许多有关跨文化交流的著作应运而生。同时,美国的一些大学开始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1]。而跨文化交流学在我国的历史很短,大致上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注意。

1.1 《跨文化交流》教材选取分析

首先,《跨文化交流》教材内容的选编不应以英文专业背景作为依托。以琼州学院大二酒店管理学生采用的英文原版教材为例,学生的英文认知水平与对英美文化的了解不能与教学目标同步,过难的英语词汇以及地域文化的空白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障碍,从而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学内容的编排以输出“优等文化“为主,抑制了文化双向信息交流的本意。我国引进的原版或编著的教材中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概念、案例和话题具有鲜明的“舶来”特色,如老龄化、同性恋文化、性别歧视、社会阶层、个人取向系统等文化层面和社区动力学、大众传媒、计算机协助交流、关系交流、劝说、谈判、认知、判断、推理等交际学概念和理论。[2]提到异国文化,就会想到西方文化,一讲到西方文化,就认为是美国文化,讲到美国文化,便认为是时尚优等文化。然而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并不仅仅单一传递西方强势国家的文化与价值观,而是通过与本国文化的对比,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视角去激发学生思考问题,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接受世界的多样性,以促进本国文化的良好发展。最后,教材内容的选编不符合学生兴趣。例如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与国际争端的关注要远大于英文诗歌的起源。

1.2 《跨文化交流》课程设置分析

83%的高等院校将跨文化交流设置成为选修课,69%的院校认为最佳开课时间为大三第一学期,62%的院校认为此课应持续两个学期。超过一半的学校认为目前课时不够是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这说明大家普遍感到这门课程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3]。非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流课程旨在从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宗教、教育制度、文学、哲学、美学等各个方面,多角度、多侧面、深层次地发掘和研究目的语和本族语文化[4],同时又肩负着使学生熟悉中国文化传统,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能够以一种多元文化人的身份“开放、灵活、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任务”[5]。因此,仅将其作为一个学期的选修课,是很难完成从“跨越”——目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获得——到“超越”——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成员的欣赏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观察和反省——的转变。

1.3 《跨文化交流》教学方法分析

93%的院校采用了文化对比,86%采用了案例分析,61%采用了文化讲座。这说明多数教师依然立足于单向传授与对比描述,而对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技能提高没有真正落实[6]。例如琼州学院跨文化交流课堂主要采取影音图像示范以及微型剧模拟进行角色冲突扮演,由于受到条件限制,无法带领学生运用项目教学方法(project based)进行社会实践深入研究,从而也无法量化评价教学效果。

2 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教学改革建议

2.1 教材选编应以“因材施教“为原则

阅读词汇的难易程度应符合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我国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文水平处在英语四级至英语六级之间,少数优秀分子可以达到英语专业八级水平。英文教材的选编应以适应普遍性为主,过易或过难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内容的选取应从全球角度出发,冲出“英美即世界“的定格模式。同时适当引入社会以及全球的热点问题,如黄岩岛争端或苹果公司,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提高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

2.2 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应重视跨文化交流课程,将选修课改为必修课。英语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日趋重要,而交际能力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前景。

跨文化交流课程不仅仅是一本教材就可以真正达到“跨”的目的,它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与较深的认知水平。例如种族优化主义理论涉及人类发展学,战争史,经济学等;交际学概念涉及到社区动力学,大众传媒,判断推理等;而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又涉及到心里分析方法,辩证法和诠释法。所以为了保证跨文化交流的教学效果,高校应当考虑开设相关人文课程作为铺垫。

跨文化交流课程开设的时间也有待商榷,笔者认为开设在大三第二学年比较适合。大部分高校学生大一大二学年忙于基础公共课的学习,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和社会认知体系。通过大二学年末期的社会调查实习以及大三第一学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学生的批判思想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这段时间他们思维相对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也比较积极,而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是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视野,促进学生的批判学习能力,两者不谋而合。

2.3 教学方法改革

以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为依托,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教学。例如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与本校留学生混合分组作业,共同派遣到本地酒店进行实习调查,并提交英文报告同时进行组织课堂展示。

课堂组织模式应打破传统教师单向传授“静”的模式,给予学生“动”的权利。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将问题不断抛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观点辩论,将课堂主导权回归给学生,让学生在相互学习(peer study)中自觉提高交流能力,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陈词并由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笔记总结。

3 结论和建议

非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流》课程强调的以英语语言为媒介,通过对本族与异域文化现象的思考和讨论,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从教材选取,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学改革意见,下一步研究方向建议重点讨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以及教学效果量化的体系开发以促进与完善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46-55.

[2]姚霖霜.美国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大纲的文化特征分析[EB/OL].htt

p:///news/2008-01-31/70665.html,2012-3-10.

[3][6]邬姝丽,周英莉.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0,3(2):61-69.

第4篇

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并不会在异地长期居留的活动。随着物资流、信息流、文化流和经济流的不断发展,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逐渐发生着物质的、信息的、文化的相互作用。旅游属于文化交流传播的范畴,旅游的最大动因就是实现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伴随着旅游空间的流动而发生着客源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这种文化传播在国际旅游中得到更明显、更突出的表现,而这种国际文化传播就体现在:

1.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对当地文化带来触动在国际旅游中,由于这种长距离、大空间的移动,使得两地在文化氛围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进行游览和活动,一方面,对目的地的经济文化形成一定的认知。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各种消费活动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但旅游者在当地的无意识性或示效应则对当地文化引起触动,旅游者在目的地传播客源地文化的行为一般是无意识的,但旅游者能够从目的地感受到鲜明的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如果旅游者来自于文化强势的地区,他的旅游目的地是文化相对弱势的地区,那么旅游者在目的地的行为方式就对当地人们形成了一定示范效应。与此同时,随着当地居民从最初对旅游者的欢迎逐渐变成不满,甚至不完全接受和理解旅游者的文化,这种就是跨文化传播障碍的深刻表现。

2.旅游目的地文化对旅游主体文化的影响人们之所以旅游,很大部分就是因为地域和文化之间差异的存在,相对于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而言,旅游者到旅游地旅游,把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及所见所闻带回到客源地,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在古代,唐僧西天取经,马可波罗行纪等都是对跨国文化进行传播的典型例子。旅游者回到常住地后,向周围的人讲起自己在目的地的所见所闻,这种行为也是有意识的文化传播,但这种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体现在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的局限性,旅游者眼中对目的地的感官及评价不一定是准确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大多数旅游者通常是按照旅游指南或旅游团的方式去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再加上不同旅游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体验和判断差异,这就使得旅游者在真正了解当地文化方面会产生较大的跨文化交流障碍。

二、国际旅游中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传播中的应用

在发展国际旅游业务中,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和传播得到了广泛应用,语言在国际旅游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的基础性角色随处可见,下面就以泰国旅游业为例进行阐述。泰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在国际旅游行业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泰国旅游业之所以能如此繁荣,除了其具备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艺术之外,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语言在泰国旅游市场中的细致体现进入泰国,如果你会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可以实现在泰国轻松自由行,无须导游,无论是吃住还有游购,对你来说不会有任何困难;同时,对旅游、文化之类的研究和考察都比较方便。因为,在泰国,各家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学校等都积极使用英语,在英语学习、宣传方面随处可见,杂志、地图册、名片、旅游宣传促销等非常全面,到位。即使是在一些大型的表演或歌舞表演场所,都会有相应的口译。泰国整体的语言能力较强,英语在泰国的熟练运用,在发展本国旅游业,实现跨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意义重大,意识强烈,耐人寻味。

2.语言在泰国旅游及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在泰国,所到之处,各种人员基本上都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无论是在泰国什么地方,都能给人一种全民英语素质基础较好的感觉,普遍反映出泰国百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与此同时,在泰国,无论是电视频道,还是综艺节目,英语类的节目比较多;在很多公众场合,广告牌、指示牌都是双语解释;在著名的景点中,日语、汉语、泰语等宣传册、资料册都有免费提供。由此可见,在泰国,对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十分重视,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强。

3.泰国对语言文化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发展国际旅游与实现跨文化传播相辅相成,广泛的文化交流是世界性发展大势,多元文化交流的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积极重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才能让国家的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潮流中。从泰国在语言类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泰国各校将语言教学放在首位,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和水平方面已逐渐与其国民、国家的生存相互关联,并逐渐达成普遍共识。

三、国际旅游中实现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传播的建议

1.具备跨文化交流意识发展国际旅游,旅游者是活动的参与者,在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及旅游目的地三方中,都应该具备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在面对异域文化人员时,才能从容应对。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紧密,人们每天都在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逐渐形成跨文化的意识,但这种意识并不充分。因此,在发展国际旅游中,应该充分具备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2.积极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首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各种资料信息,多看多听,多渠道地学习,积累更多直接或间接经验。其次,在接触和了解异域文化的同时,还要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文化,尽量做到“移情”思维。不管是来自强势文化区域还是来自弱势文化区域的人,在面对异质文化的时候都不应该迷失了自己的文化,只有从异质文化中反观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对异质文化进行“移情”思维。最后,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跨文化的实践中进行。一旦到一个新的环境旅游,首先就要学会客观地看待新的事物,跨文化交流就是对异域文化的适应过程,并且促使自己加快适应异质文化的步伐。

第5篇

【关键词】英语;跨文化;教学;对策

语言是不仅是表达思想、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各个民族文化的积淀,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地区气候、地理、环境等,语言是人类从自然界学结的产物,反映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因此,语言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特性,包括传承性、区域性、时间性等,语言交流受到地区文化的影响。英语跨文化教学必须将语言的各种特性纳入考虑范围,将语言中的文化元素融入教学模式之中,保证教学质量,英语跨文化教学同样受到地区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化差异会给学生造成学习麻烦,除此之外,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之间也存在差异性,更增加了英语跨文化学习的难度。

1 跨文化交流简介

1.1 跨文化交流的概念

交流实质上是人类表达个人思想的方式,交流的对象包括了个人、团体、国家等,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但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了本民族的信仰、文化、风俗等。跨文化交流(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语种人们之间的交流,任何不同背景的人们对本群体均有一定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会造成与其他群体的沟通障碍,而这种背景并不是严格局限在文化、语言之上,甚至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因此,任何个体之间的交流都属于跨文化交流,本文所研究的跨文化交流是国家层次的差异。

1.2 跨文化交流意识

跨文化交流建立在跨文化交流意识之上,跨文化交流意识是指交流者可以从目的语言文化背景出发进行沟通,需要交流者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语言基础以及灵活的思维方式。跨文化交流意识可以帮助交流者消除文化壁垒,提高交流效率,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包括文化辨识阶段、文化冲突阶段、文化渗透阶段以及文化体验阶段。(1)文化辨识阶段,该阶段的学习者可以从文化表面特征辨识不同的文化,大多数人处于这一阶段,比如看到富士山的纪念品就想到了日本;(2)文化冲突阶段,该阶段是大多数语言学习者所处的阶段,学习者已经可以从细节辨识文化差异性,比如英国与美国的交流方式的区别,学习者可以察觉到目的语言与本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并对部分文化差异产生排异性;(3)文化渗透阶段,学习者通过文化学习理解目的语言文化,并从认知水平接受文化差异;(4)文化体验阶段,文化体验要求语言学习者长期生活在目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向本地人学习处理事务的方式与方法,从感情层次接受文化差异。

2 跨文化交流的理论基础

跨文化交流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是文化身份,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体现了对个体与族群的自我界定,带有强烈的民族印记。文化身份包括身份认同和身份建构,认同的基础是自我承诺(commitment)与确认(identification),是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基于历史和现实,自我身份的接受与认同除了发生在原族群中,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对异质文化的感受与认同。在此过程中,文化建构以动态形式塑造了文化认同的多层属性,最主要表现为历时性和共时性构建的特征。

2.1 文化身份的历时性

文化身份的建构伴随着历史的变迁、政治与经济解构重组的动态过程而来,是历史记忆与现实映射的碰撞与融合。历史记忆作为一种沉淀渗透在文化认同的恒定层面,是族群文化的历时映射,并高度制约着文化建构的走向;现实映射作为一种动态存在,既维系又冲击着历史记忆。在文化的对抗与冲突中,当异质文化无法借助政治经济地位对本族文化形成强势霸权,历史记忆则会在该文化的身份认同中占据主导地位;相反,当政治与经济的霸权地位足以使异质文化凌驾于本族文化时,本族文化就会出现失语现象,此时,在异质文化的剧烈碰撞下就会导致本族文化历史记忆的退化甚至消失,进而形成文化身份的结构性变异。

2.2 文化身份的共时性

社会语境的差异导致文化身份认同呈现差异,表现在性别特征、阶级特征、国别特征和种族特征等方面。其中,种族或民族性身份认同是最为普遍的形式,面对异质文化时可以有助于确立自我地位和区别特征。文化身份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在异质文化的对抗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国别和民族层面的语境。而在跨文化语境中,如果过分强调文化身份的同质建构而忽视文化间差异,则容易形成文化沙文主义,以文化的同质身份抹杀身份差异。

3 英语跨文化教学的作用

3.1 交流能力提升

英语跨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意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避免用语失误、文化内涵提升、提高文化敏感度等。英语跨文化教学可以有效改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以词汇、语言以及语法的研究为主,忽视了地区文化在语言中的作用,导致交流中出现误解,英语跨文化教学可以提升学生语言准确性,避免交流用语失误,除此之外,充分掌握目标用语的特性之后,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地区英语的敏感度。例如“Thank you fir spending time with me on island”“It is my responsibility.”英国人会认为这种回答是出于无可奈何的意思,准确的用语应该是“It is pleasure.”

3.2 文化内涵提升

英语跨文化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各种文化,为中外交流搭建桥梁。一方面文化知识可以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认识,另一方面语言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国家的思维模式于文化。教师应该将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将文化与语言教学进行整合,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对课文进行展开,教师备课时多收集一些国外的书籍、资料、影音等。文化内涵同样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会更强。

4 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缺陷与对策

目前,我国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问题与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学生学习观念、学习途径、思维模式差异以及教师教学模式:(1)学习观念,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继续沿用高中英语学习模式,将大学英语学习的目的界定为四、六级考试,并未将英语文化学习纳入知识范畴,导致英语跨文化教学十分被动;(2)部分学生对英语文化兴趣较大,但学习途径十分有限,只能通过电影、文学作品等了解英语文化,而且了解的内容也十分局限,包括历史、风俗、重大节日等,对文化了解有限;(3)思维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趋向综合性思维方式,西方人趋向于分析性思维模式。(4)教学模式,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导致教学模式发展缓慢,英语教学模式缺乏应有的扩展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进建议。

4.1 激发学生积极性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相应的文化背景,语言本质上属于交流工具,但语言习惯的背后却是一个种族的文化,英语的教学必须结合欧美国家的文化背景。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文化的教学作用,将文化作为语言教育的载体,使英语文化渗透进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扩展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2 构建新型跨文化教学模式

多种文化交融本来就是全球一体化的特点之一,我们不应该完全舍弃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那样就不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会导致教学模式混乱,英语教学研究者应该在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上进行改进,将具有英语文化背景的元素加入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表达能力,也能够通过英语来推广英语文化,真正的实现了英语的本土化。

4.3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英语跨文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英语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积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英语教师应该保持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人文主义教学观,让英语跨文化教学渗透进入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英语教师是英语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文化修养感染学生,为学生展现英语文化的魅力。

5 总结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纪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相应的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逐渐接受了英语总的外来文化,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大都具备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很多高校开设了英文原著阅读的课程,除此之外,热播的英美电视剧也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素材。目前,我国现有的英语教材大多采用欧美文化背景,具备较好的文化背景。本文深入的研究了我国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国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2]刘桂影.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陈桂琴.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4]孔德亮,栾述文.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外语界,2012,02:17-26.

[5]李楠.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汉文化双向导入研究[D].吉林大学,2012.

[6]于斌.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吉林大学,2007.

第6篇

>> 提高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探索 中韩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现状分析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 跨文化交流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英文电影在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作用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探究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影响 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 提高大学生语言能力方法研究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究 大学生校际科技文化交流的实践与启示 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途径探究 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练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探究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 音乐欣赏课对于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探究 提高大学生证券投资能力的探究 提高大学生证券投资能力的探究 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探究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探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本文从我国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阐述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方面的现状;并以北工大都柏林学院为例,就高校如何提高大学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跨文化交流 培养对策

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与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到一起工作或学习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使得中西方文化不断交织与碰撞。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的差异不断挑战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大学生只有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通晓世界规则,熟悉中西方沟通方法和技巧,才能满足开放的中国对外向型人才的要求。我国高校如何切实通过有效的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接受世界文化洗礼的同时,冲破文化和语言的局限性,提高包含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内的软实力,成为日益凸现的课题。不断探索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成为高校教育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组成部分

人是文化动物,所谓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就是指跨文化组织中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信息、知识和情感的互相传递、交流和理解过程。广义上讲,跨文化交流发生在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例如中国大学生与外国留学生之间的沟通。狭义上讲,跨文化交流还可以发生在相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例如大陆大学生与香港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跨文化交流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中随处都有可能发生。

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就是要培养他们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沟通,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方式。鉴于人们在交流内容、层次和方式上有所差异,跨文化交流能力一般包含4个方面的内涵:

1、双重意识层面

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是基础。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跨文化意识等同于接受异国文化,认同异国文化只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国际意识”;另一方面更要牢固树立“民族意识”。跨文化不是“西化和分化”,国际意识与民族意识是有机统一的。不了解非洲的殖民历史,会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最惨烈的悲哀;不学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就无法对当今的市场做出正确判断。走向国际,既要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又要辨别是非,捍卫民族利益与国家尊严,用宽广的胸怀接纳世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开放交流。高科技、新技术、大资本,最终都要回归自己的泥土――文化、历史、信仰和语言。国际化是手段,保护传统、共同发展才是目的。

2、文化知识层面

当外来文化震荡中国传统文化,当西方价值观融入东方人的血液,我们走出封闭和僵化,不可避免地接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欧美强势文化的挤压下生存和发展。大学是各种文化和社会思潮传播的前沿阵地。文化的多元性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但与此同时,也使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别人的方式需要知识和文化。只有熟悉自己的文化,才能将其兼容并蓄、传承发扬。同时,知识的掌握决定了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层次与实践水平。因此,大学生应当了解世界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涉外礼仪、日常交往准则等通用知识,学习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常识。

3、语言技能层面

语言交流和文化传承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语言的变化离不开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传承又要靠语言交流来进行。掌握不同的外语工具,了解自己和其它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可以提高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性。目的语习得与异国文化紧密相连,大学生必须在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将其与文化同步结合。

4、情感因素层面

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如果大学生不适应交流方的文化,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混乱、沮丧、孤独感、失落感。因此,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大前提。包容、开放、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跨文化交流要承认各民族文化差异,大学生要在情感上互相尊重,;要在日常交往中避免心理排斥力和对抗力,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寻求合作,增强对外交流的情感纽带。

二、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现状

1、片面理解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英语仍旧是当前大学生最主要的第二外语,这导致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掌握得比较好,而对其他国家不甚了解,甚至出现忽视本民族文化的倾向。有的学生认为英语好就是掌握了较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忽视了语言背后文化和知识的积累;有的学生认为跨文化交流只发生在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轻视相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还有的学生认为跨文化交流只涉及使用非中文的情景,其实上即使是使用中文与国外友人交流,仍旧需要跨文化沟通技巧和能力。

2、应试教育下的语言能力的缺失

在实际目的语习得过程中,很多高校仍然只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人文背景的讲解。以英语为例,很多学校以四、六级通过率来考评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多以拿到四、六级证书为最终目标。结果导致大学生很难用得体的英语与来自他国文化的人士直接交流或深入沟通。

3、对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轻视

翻开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除英语、语言学和新闻传媒等专业有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课程外,其他专业的课程都围绕各自的培养方向设置,几乎看不到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一方面,大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另一方面,除了网络资源外,大学生全面、深刻认识世界文化的机会较少。

三、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

1、浸泡式英语教学全面提升大学生语言能力

外语教学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要把文化教育贯穿于语言教学中。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实行“浸泡式”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最大程度上实现“不出国的留学”。全英文授课、英文课件、英文教材、外籍教师等优势条件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英文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用英文学习、思考的习惯以及真正的英语思维。浸泡式英语学习通过自然习得的方式获得目标语言能力,使学生在获得接受性技能(receptive skills)的同时,也获得产生性技能(productive skills)。学院通过全方位的英语教学发展学生英语技能,确保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获取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清晰准确地表达思想,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都柏林学院不仅能营造出令人愉悦的英语课堂氛围,还在课余期间组织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动,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浸泡式英语学习氛围中,充分享受随时随地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乐趣。

2、重视跨文化交流实践环境与平台的构建

为塑造学生积极、开放、包容的文化价值观,培养精通中西文化的一流人才,北工大都柏林学院注重通过系列文化讲堂、企业参观实习、与留学生互动等渠道为学生营造中西方文化交融环境。学院每年以奖学金形式资助优秀学生假期到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进行短期访学,加深对西方文化习俗、都柏林城市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状态的认识。同时,学院还为学生提供大量文化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参加爱尔兰驻华大使馆的开放日,出席都柏林大学中国校友会成立仪式、爱尔兰驻华大使馆社交媒体见面会等活动。为了帮助同学们扩宽视野,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特点与异同,学院在新生头年教育计划中开设以文化、习俗、节日、法律为主题的西方文化课程。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学院还开设通识教育系列公开课,以超市自选形式,让学生择选自己感兴趣的课堂,真正做知识的主人。

3、提高教师队伍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保障

北工大都柏林学院努力实现中西方教育理念的交叉与融合,在日常知识传授中渗透文化,培养国际意识和民族意识,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学院要求外语教师由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鼓励非外语类教师加强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招聘外教或具有海归经历、良好英语能力的教师从事学生工作,确保辅导员队伍、学业辅导团队、学术生涯导师团队、课堂助教答疑团队、心理咨询服务团队等,在课堂外仍旧坚持使用英文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及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发展,在知识传授和生活引导中渗透文化,培养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峰,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大学后继续教育中的培养,继续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2]林莉,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社会发展适应能力的提高,武汉科技学,第19卷第5期,2006年5月

第7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言语交际

口译作为一种现代职业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已被广泛接受,目前由于其传输消息的一次性和及时性,使之成为一种快速沟通方式的。目前,口译在国际社会中已经建立了的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拥有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会议的机会,以此与国际社会进行密切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口译员的语言特殊技能,帮助沟通双方克服语言障碍,成为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桥梁。

一、口译与跨文化交际

(一)口译

目前,跨文化交际已经经历了二十个世纪的迅速发展。当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世界之间流动性的增加使人们接触不同的文化的机会更多,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更亟需人沟通的能力的支撑。在沟通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说着不同的语言。这时候,帮助他们进行互相沟通的需要刺激了相应的职业的产生,这种职业越来越受欢迎。自然,这些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会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克服文化障碍,口译员在跨文化交流中受到重视,在处理难题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世界的市场,中国的经济得到进振兴。许多大学设置了相应的课程来满足广阔的就业市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口译及口译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旨在通过对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的理解,达到与之沟通和感知周围的世界的目的。我们常常有将这样的学术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例如通过整合文化,来帮助心理学家更多的了解他们的患者,都是跨文化交际的应用。

将跨文化交际加以定义并开展研究,试图了解文化对地区交际的影响。跨文化交际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其实是早有先例的。毫无疑问,跨文化的第一次发生规模并不大,当不同文化的人第一次遇到,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例如,在中国,“丝绸之路”是中国商人与西方人之间的联系的渠道。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及形式已经有了超越从前的巨大发展。文化的影响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丰富了传播行为的形式,如语言或非语言的手势及其规则和规范,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独特的“世界观”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二、口译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口译有时是针对交谈时语言符号的表面的解释,其实更重要的是,口译它涉及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这些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因文化的介入而变得可行。奈达曾经指出:“要完全胜任翻译工作还需要用文化穿起阅读的线。”口译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翻译的一些理论也同样可以应用在口译实践的指导中。

三、文化差异对口译口头沟通和建议的解决方案的影响

文化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与其说口译是一种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的活动,不如说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口译员除了应该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口译员还应当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间的跨文化交流比以往更加频繁。当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相遇,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一种文化的中介,翻译一定要掌握二元文化。如果忽略文化因素,会因不同的国家之间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和尴尬。因此,译员应提高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在语言和表达的差异中追求语言关系的整合。

口译是通过语言的转换,将消息从一种语言传输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人们常常想当然地认为,一旦一个人能说两种语言,他或她能够对两种语言的翻译。事实上,口译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跨语言的活动而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国内外许多翻译理论家都持有的观点: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它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强调源文本的语境意义进行翻译,这是基于结构)和“交际翻译”(以效果对等强调)就将两者间的区别呈现于我们眼前。所有这些理论都证明了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文化差异的本质在于思维模式。毫无疑问,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口译中,思维模式对我们的沟通工作起着指导性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Bassnegtt B &勒费维尔.翻译,历史,文化[M].打印机的出版商有限公司,1990。

第8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西去东来》;文化交流;孔子学院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相比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影视剧,纪录片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最好形式。纪录片以其独有的纪实性和多样化的题材吸引着八方来者。在跨文化传播中,纪录片是承载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体现人文价值和社会观念的载体。在中国播出了中美联合摄制的《故宫》、中英共同摄制的《美丽中国》之后,央视又推出了反映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型纪录片《西去东来》。本文尝试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孔子学院总部推出的纪录片《西去东来》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起到的作用,以期为中国纪录片增强对外传播能力提供一些思考。

一、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提出

跨文化传播是指发生于来自两个文化之间人们互动的过程。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EdwardT.Hall所著的《无声的语言》首次提出“跨文化张力”和“跨文化问题”概念。Hall把文化的概念带到了传播学研究领域,指出了跨文化传播的具体研究方向,如声音、手势、时间、空间等。在全球传播科技的推动下,不同个体和团体的文化交流、精神交往更加频繁,跨文化传播应运而生。我们可以认为,跨文化传播是不同个体、组织、国家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和文化共享,它的目的是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文化交往日益繁荣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通过跨文化传播渠道争取国际认同,使本国文化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二、纪录片《西去东来》简介

(一)全片构成

《西去东来》由孔子学院总部出品,是首部呈现东西方语言文化交流交融历史,展现中国语言文化海外传播历程的文化纪录片。全片共分“语言的力量”“文化的命运”“春天的脚步”“大象原无形”“美丽的差异”“未来的呼唤”6集,每集50分钟。

(二)创作背景

这部纪录片创作历时两年,班底由曾拍摄过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晋商》《汉字五千年》的主创人员组成。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教授担任本片总顾问。摄制组曾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波兰、埃及、坦桑尼亚、玻利维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拍摄,采访了200多位大学校长、专家学者和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教师、志愿者。

(三)故事概览

《西去东来》全景式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脉络,聚焦孔子学院在短短10多年时间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波澜壮阔的跨越式发展历程,讲述了无数中外人士为之呕心沥血的动人故事,通过汉语传播和文化交流,对中外各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奇妙“化学反应”,演绎了一幕幕人与人、心与心交流的新传奇,凸显了孔子学院从语言入手,用文化交流交融,筑建中国和各国人民互联互通的平台,为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多元多彩世界文明发展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三、《西去东来》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一)语言和文化交织:《西去东来》为宣传孔子学院贡献力量

影片第一集,孔子学院就在法语联盟、歌德学院、塞万提斯学院等各国语言文化机构中“崭露头角”,片中追溯到1883年为了拯救即将沉沦的法兰西精神而应运而生的法语联盟,回顾这些语言机构创办之初的场景。语言是敲开文化认知大门的一扇窗户,中国在积极学习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也通过孔子学院将汉语推广至世界各地。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之日起,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已有孔子学院512所,孔子课堂1073个。①以汉语教学和文化活动为主的孔子学院在海外高校落地生根,但是仍有很多国人不了解孔子学院的内容和办学宗旨。纪录片《西去东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播出,给迷惘中的民众带来了精神洗礼。不少看过《西去东来》的网友表达了对汉语的热爱,并发声支持孔子学院的传播。在“美丽的差异”这一集中,我们看到了曾风靡网络的《东西相遇》小画册,简笔画勾勒出明显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我们还见证了外派的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王琼的成长,从一个惶恐不安的异乡人到庞卡城的中国“名人”,她做好了一个中国人的榜样,她对人们的热情让她与这个城市融为一体。总的来说,《西去东来》凸显了孔子学院与其他文化机构的共同之处,即从语言入手,筑建各国人民互联互通的“心灵高铁”。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学院为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多元多彩世界文明发展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二)孔子学院网站:中国语言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良好平台

孔子学院是中国语言文化的对外推广交流机构,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作为孔子学院的坚实后盾,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各方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在传播途径上,国家汉办网站满足了大量、及时的信息需要。孔子学院的院长、汉语教师、志愿者在进行文化活动的同时,真实及时的信息就会通过汉办官网出来,以供更多的人了解孔子学院的发展进程和孔院工作人员的生活点滴。《西去东来》除了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之外,还同时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的官方网站上陆续推出,以周播剧的形式呈现,为热衷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有志之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途径,也为研究孔子学院的学者贡献宝贵的资料。

四、纪录片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

(一)纪录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渠道

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要想快速高效地把中国的形象向外推广,纪录片是最好的形式。纪录片内容的纪实性、表现手法的丰富性,都让它更容易营造一种亲切的“真实感”,从而获得国际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的理解与认同。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该剧播出后,不仅引起国内观众竞相追捧,还名扬海外。该片海外授权地区遍及东南亚、欧洲、美国等27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最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西去东来》在拍摄过程中,剧组辗转多个国家,获取一手的文化资料,走访了世界各地不同语言文化机构的高层代表、高校的历史研究员、教师、学生等人,以访谈的形式探寻语言对外推广的历史进程,揭示了语言文化与国家兴衰的内在关系。

(二)中国纪录片在国外的市场分析

1.中国纪录片走上国际化道路

近年来,在国家主流旋律的引导下,一些优秀国产纪录片走出国门并受到境外主流播出机构的欢迎。纪录片《故宫》被制成2集国际版后,通过美国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GeographicChannel)以26种语言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媒体。由中视传媒和英国广播公司(BBC)合拍的纪录片《美丽中国》不仅获得了美国第30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多项大奖,还在全球50多个电视频道播出。由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合拍的纪录片《中国建筑奇观》通过探索频道的全球播出网络向1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亿观众播放。

2.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仍存在局限性

中国纪录片在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基础上逐渐走远,但是以《西去东来》为代表的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上仍存在局限性。第一,定位不够清晰。虽然都是面向全球,但是相比《舌尖上的中国》从饮食来渗入文化的手法,《西去东来》做得还不够好。首先在定位上稍显模糊,从语言来反映文化,录制的也是关乎世界各国语言的历史发展,但受众面较窄,有些局限在孔子学院的范畴中。《西去东来》播出后并没有收到极大的反响,无法与《舌尖上的中国》当时获得的热烈追捧相比拟。第二,题材选择存在局限性。中国的纪录片走出国门的大多是大型历史文化类的纪录片,或涉及中国悠远的古代历史,或是对地理版图的诠释,都是从宏观角度入手,缺乏专注于某一类具体的题材。《西去东来》中明显在追溯历史中嵌入文化内涵,主流价值观色彩浓烈。第三,正视文化差异不够。文化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这在纪录片创作中往往被忽略。中国纪录片在情感表达上具有独到之处,但是多站在本国立场上叙述事实,没有考虑到外国人对中国历史和价值观的接受程度。以《故宫》为例,其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播出只有两集,是在原版本的压缩、剪辑和重写解说词的基础上重构的,更名为《透视紫禁城》,共90分钟。这也说明中国纪录片在叙事和表达上还不够全面。

五、跨文化传播环境下的中国纪录片反思及建议

第9篇

Abstract: The paper makes a detailed illustration of stereotypes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analyzes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s of stereotypes. Based on the impact of cultural stereotyp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acquire of cultural stereotype. An appropriate attitude towards cultural stereotype is conducive to the succ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关键词:文化定势 影响 建议 跨文化交流

Key words: cultural stereotype impact suggestion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作者简介:蒋丹丹(1985-),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法。

1. The Definition of Stereotype

Stereotypes are a means of organizing our images into fixed and simple categories that we use to stand for the entire collection of people. (Lippman, 1922) Stereotypes may be caused by overgeneralization, i. e., to assert that all members of a group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attributed to the whole group. They may also arise when people ignore the dynamic nature and changes of culture. For example, in the past many scholars considered that there we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on the reply to “praising”. They maintained that Chinese advocated modesty, so the Chinese people liked to deny other’s praise in order to show modesty. Therefore, many people habitually thought the Chinese’s reply to the praise is “哪里,哪里” ,“过奖了”. In fact this concept may cause misunderstanding in two aspects: First, not all the Chinese people use this modest reply. Second, though the past studies showed that Chinese people were inclined to deny others’ praise,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Chinese people begin to accept others’ praise by saying “Thank you”.

2. Classifications of stereotype

In general there are two kinds of stereotypes, namely, negative stereotypes and positive stereotypes. Negative stereotypes are inclined to see members of different groups as being polar opposites. For example, someone considers Asians to be inductive and Westerners to be deductive. In this way these two culture groups are treated as if they were polar opposites. That would constitute an ideological statement by trying to make a clear division between Asians and Westerners on a single dimension. But in fact we know that both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patterns are used in all cultures. Positive stereotypes are trying to see members of different groups as being identical. For example, someone tries to group together American women and all Chinese on the single dimension of information and relationship, for both of them emphasize relationship over information, while he ignores th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ourse, no two groups are either polar opposites or exactly identical. In either negative or positive stereotypes, people make comparison on the basis of a single, binary dimension of analysis.

3. The Impact of Cultural Stereotype in Communication

Whether stereotypes are positive or negative, it should be clear that they stand in the way of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because they blind the analyst to major areas of difference. They hamp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irst, stereotypes fail to specify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They do not acknowledge internal differences within a group, and do not acknowledge exceptions to its general rules or principles. They assume that all members of a group have exactly the same traits.

Second, stereotypes keep us from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because they are oversimplified, over generalized, and/or exaggerated. They are often based on half-truths and false premises. There are usually some accurate cultural observations that underlie stereotypes; but stereotypes blind us to other equally important aspects of a person’s or a group’s character or behavior. They limit our view to just one or two salient dimensions and consider those to be the whole picture.

Third, stereotypes tend to imped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at they repeat and reinforce beliefs until they often become taken for “truth”. For years women were stereotyped as “homemakers” on one dimension. This often keeps women from advancing in the workplace.

4. Feasible Methods to Acquire Stereotypes

How do people acquire stereotypes? We are not born with them. Stereotypes, like cultures, are learned in a variety of ways.

First, people learn stereotypes from their parents, relatives and friends. For example, a child hears his parents say “Communist is radical and bloody.” In this way he is learning stereotypes from his parents.

Second, stereotypes develop through limited personal contact. If we meet a person from Germany who operates a big company and is very wealthy, we may conclude that all German are good at doing business and wealthy. By this we are acquiring a stereotype from limited data.

Finally, many stereotypes are provided by the mass media. Television, Internet, radio, magazines, etc., may provide distorted images of many ethnic groups. For many people, these false images often become reality in their minds.

5. Conclusion

Stereotypes are pervasive in nearly every intercultural situation. We confront with a big, complex and transitory world. 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know it in detail. Hence we want to classify and categorize. Because they tend to be convenient, stereotypes help us with our classification. In order to help people in different cultures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there is a need to generaliz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build some culture stereotypes. In this sense, culture stereotypes cannot be avoided. However, the “overgeneralization” or “labeling” of these differences in stereotypes may also bring artificial block, which impedes the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cultures.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culture stereotypes are always wrong. Usually they contain correct observation of culture. But culture stereotypes can easily influe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phenomenon by “expected culture”.

Stereotypes may limit our view on one single dimension, and make us unaware of the objective differences. In consequence, they may cause the failur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ow to avoid the influence of stereotyp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Experts do better than initiates in this field, not because experts neglect the influence of stereotypes, but because they form more complex and accurate stereotypes through long-term contact with people with different cultures. That is to say, we cannot avoid stereotypes from the beginning. The key lies in that we should not be limited by stereotypes. What we should do is to realize the imperfection of our knowledge and acquire more complete and accurate observation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ibliography:

[1] 陈亚明. 文化定型与英语教学[J]. 韶关学院学报 , 2004,(08)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言能力 中国文化

1 研究目的

Υ笱в⒂镒ㄒ笛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能有效用英语表达出其对中国文化的观点和看法,让跨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双向的积极的有内涵的文化交流,进而让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得以改善。

2 研究介绍

学生能够用英语有效准确的表达出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和观点,然而,这种情况却在当代中国大学生中并不常见,从而出现了文化失语现象。不少人常常思索,学了英语的大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将自己学习了解的中国文化知识与国外友人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只能在与之谈论各自国家文化的时候被动的接受他方的文化信息和知识,这也就是人们广泛理解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在最初的医学术语中,失语症是指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病变,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脑部炎症等,造成患者对人类进行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等成分、语言结构和语言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和表达障碍,以及作为语言基础的语言认知过程的减退和功能的损害。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评论家开始批判西方文学思想的入侵及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流失,他们觉得大量的国外文化思想的侵入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艰难发展,纷纷表达批判的态度,以及对于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担忧。那时正值中国走向世界的开始阶段,人们对于西方文化充满好奇和兴趣,却对于本国文化不甚了解,因此渐渐出现了“中国失语症”的现象。南京大学的从教授在2000年最先提出“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术语,他在其丰富的教学经历以及生活中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即使有着很高的英语水平的中国青年学者在和西方人的交流交往过程中,也不能恰当合适的用英语表达出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没法展示出中国的学者应该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风范。当西方的学者们积极探索孔子儒家和老子道家文化的精髓时,我们的学者们却不能恰当合适的向国外友人介绍传播古老悠久的中国文明,有的甚至是阐述成另外的一种涵义,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内涵丰富而又独特的思想文化术语,这需要我们青年学者们饯行“厚德载物、鉴古知今”等文化品格,并且主动地对外传播、推广中华思想文化。

3 研究设计

3.1 问题

“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3.2 主体

国内外许多的专家学者们在文章和理论中表达和强调了语言学习中的文化交流学习的重要性,例如,美国应用语言学Robinson(1985)提出的“文化多面性”的概念,他提出语言和文化教学应该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多面性,也有专家把“文化教学”视作是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五个维度并且和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技能不可分割,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的Claire Kramsch教授也认为文化是语言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提出老师在外语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外,还要适时,适度,适当的教授本国文化和目标语文化,文化教学应该贯穿到外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并加以改进,再后来,又有学者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具有的文化差异深层原因,能够适应不同文化,学习交际策略,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质量。上诉都强调了语言学习中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3.3 研究手段

通过对于成都理工大学6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其中300个英语专业的学生,300个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的问题针对英语的交流,和英语交流中跨国文化的经历以及看法,收集数据并整理进行了分析。

4 结语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缺乏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即使是英语专业中有着高水平英语能力的学生也不能很好地跨文化交流讲解中国文化,这让我想到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思想,即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因而在教学中培育和向学生传授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就显得极其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并且适度的增加英语讲解和英语交流思辨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能更好的将中国文化的紧髓介绍给国外友人。

在分析讨论中我们从中发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大学生甚至是众多工作人员都具备着日常英语交流沟通的能力,然而,以往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中的严重弊端,尤其是对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忽略,越来越充分的呈现出来,学生在实际语境以及讲述自己国家文化的时候的缺乏相应的英语能力,即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

在对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中还发现,中西文化在大学英语的教与学中比例有所失衡,一方面,超过50%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然而也有超过70%的学生表示他们不能很好的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另一方面,我们的英语大纲教材以及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考试内容,都较少涉及中国文化,这些因素都是逐渐导致中国学生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直接原因。

由于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语言哲学和语言思想史研究等学科的兴起与发展,这些理论昭示了语言的文化属性或人文性,因而加大外语教学的文化含量,已逐步成为我国外语界的共识,并且引导学生拓宽语言的文化视野,了解语言的文化功能,领悟语言的文化精神,学会从语言现象解读社会、历史与文化,已成为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非常值得鼓励和肯定的,然而,纵观我国的英语教学,在增大文化含量上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片面性,即只是单方面的加强了对西方国家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介绍,而对于中国文化的相关的英语负载词及在日常的运用,未能得到相关的重视与安排。

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因而对于一种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及背景有相当的了解,是成功与他人进行文化交流的必要条件,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交流,其交际行为都是“双向”交流而不是“单向”传播,跨文化交际与普通交际的差别就在于一个“跨”字,即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决不能仅局限于对交流对象的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共享我们的文化和传播我们的文化。有些中国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负载词不甚了解,还更因此而闹出笑话,有些学者有着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并有着较强的英语水平,但是在和西方学者交流时,就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从而不能较好向国外友人传播中国文化,这对于我们中国文化向外走出去有造成一定的阻碍,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

5 建议

对于该研究,我们提出以下的建议:第一,修订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选入中国优秀文化,提高中国文化占有比例;第二,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开设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课程;第三,完善考试内容与形式,把中西文化相关知识作为一个部分加入到英语考试中;第四,对大学英语教师制定相关培训方案以提高他们中国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第五,在大学英语课堂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把中西文化相互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相关中国文化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逐渐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

参考文献

[1]Bryam,M. Teaching-and-Learning Language-and-Culture.Bridgend:WBCLtd.

[2]Irving,K.J.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Students.New Jersey; Prentice-Hall.

[3]Kramsch,C.Language and Cultur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and Press.

[4]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50-58.

[5]从丛.中国文化失语症: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第11篇

【关键词】英语;英语教学;跨文化教育

现在小学开始都在学习着英语,英语成为了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在生活与经济交流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全世界,说英语的国家有很多,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的美式英语和英国的英式英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国家的不同的英语。英语的不同不仅体现在口语、用词,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差异造成英语这门语言不一样。在我们日常的学习中,我们仅仅把英语当成一门必考学科来进行学习,而且会有很多人学不好,其实学习英语也意味着学习一种文化,并不是说口语好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去和外国人交朋友,其实还有了解这个语言后面所蕴含的文化。要想学好英语,不仅仅是单词的背诵、语法的学习,还要深入的了解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和其要表达的一种思想,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有必要重视一下跨文化教育。

一、加强跨文化教育带来的影响

(一)使学生更加了解英语应用规范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家越来越重视语言使用的研究。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其语言也是代表这个国家相关的文化,每个国家的运用措辞都有其不同的标准,因此学生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不能只是单纯的去学习这门语言的基本构成、语法等等,这样是做不到真正学透这门语言的,一门语言就是一种文化的代表,因此在进行英语学习中,学生要想将英语学习更加的好,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就必须将其与该国家的文化结合起来,学习这个国家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的站在别的国家的立场上去运用这门语言。学生是无知的,课本是死板的,因此作为人生导航者的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就必要加强跨文化的教育,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到英语。

(二)便于文化交流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英语作为运用最广的语言,其应用性会更加的广泛。语言的学习不仅是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要应用于交流,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对于交际的教学要更加的重视。学习英语交际做好的方法就是对于国外文化的学习,根据这个国家的话题、语境和文化背景来揣摩语言的运用,这样英语的学习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而这往往需要教师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进行跨文化教育,依次来达到学生在进行双方文化交流的时候能得心应手。

二、现阶段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进行跨文化教育

经过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往往只会注意自身的教学水平,而不善于让学生理解英美的文化,其实这也是教师自己对英美文化的不了解,这也是国情使然。

(二)学生缺乏跨文化教育

从学生开始学习英语开始,都仅仅是注重单词、语法这些应试运用,而没有重视到英语文化给英语交流带来的影响。甚至很多人认为自己并不打算出国,学习英语没用,因此更不用说去了解外国的文化。学生不重视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也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又因为教学中老师不教、教材没有相关内容,因此学生也就没有去接触到跨文化教育。

三、对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

首先,让跨文化教育深入英语教学,从教材和教师着手。

教育是深入人心的,学生要进入社会就必须先过教育这关,因此要想跨文化教育能被广泛的接受,首先就必须从教材和教师着手。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每个教师对于文化的理解都会教给学生,因此作为一个英语教师,首先就必须有跨文化意识,这样才能想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的教学。意识仅仅是基础,还要做的就是对于自身修养的提高,只有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了解跨文化教育相关的知识,这样教师才可能将自己所理解的内容教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了解跨文化。要想跨文化教育达到真正的效果仅仅是对于教师提出要求还是不够的,同时对于教材还有提出要求。教材是知识的承载着,教材不仅要深入的去介绍国内外文化的差异,以加强学生的国外文化了解,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对母语进行对比,这样不仅可以加强我们文化的学习,更能了解国内外文化的差异性和其特点。

其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学。

学生是跨文化的接受者,只有学生愿意去了解跨文化教育所带来的影响,才会去真正的了解国外的文化,这样才能达到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中国很多学生都不是很愿意去学习英语,因为对文化的不了解,导致其仅仅认为英语是应付考试的工具,而没有想要将其运用到实际的交际当中去,因此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根本就不会主动的去接触国外文化。作为一名教师,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教法,从死记硬背到从文化开始理解语言,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加的重视英语了,让其学会主动交际,更加的了解国外文化,这样也就达到了跨文化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跨文化教育随着“地球村”进程的加快日益重要,国家与国家之间要想得到最好的交流就必须从跨文化教育开始,让每个学子了解跨文化教育,让其交际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达到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跨文化教育在现在来说还是需要很多教师的不断努力才能更加的完善的,现在还是跨文化教育的发展阶段,因此要充分的认识到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在教学上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让跨文化教育走向成熟,给学生带来竞争优势,让学生的语言文化更能适应这个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鲁子问.试论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路[J].太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第12篇

关键词:文化智力;自贸港;外语教学

在2018年海南成立自贸区(港)的历史机遇下,未来会有更多外资企业来海南省投资。同时海南岛作为“一带一路”的前沿地带,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从这里面向世界,走向世界。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一个重要节点,会开展各种经济上、文化上的交流。尤其从海口江东新区战略地位提出,入驻国际性大型机构数量日益的时代背景下,海南需要一大批不仅是懂得外语的人才。而这些大型外资企业、机构也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和文化交流。这就要求海南省提供的这批外语专业人才不仅外语专业能力强,还要具备极大的文化适应性和文化包容性。而这两点又恰恰是文化智力培养教育的目标。

1文化智力的内涵

美国学者彼得森(Peterson)在其专著《文化智商》中这样定义文化智力:文化智力是一种从事一系列行为模式的能力,利用这种能力,一个人可以依靠自己的技能和定性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那些与之交流的人们所持有的、以文化为基础的价值观与态度。EarlyAng(2003)认为,文化智力指人们在新的文化背景下,收集、处理信息,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新文化的能力。文化智力涵盖四个方面:元认知、认知、动机和行为。元知识文化智力指个人的文化意识,涉及个人的规划、临近和修正行为规范、得体交际的能力。认知文化智力指个人有关文化规范、习俗和日常行为举止等方面的知识。动机文化智力指个人把注意力与精力放在学习和处理文化多样性情境上的能力,涉及个人的兴趣和自信等方面。行为文化智力指在个人跨文化互动中以语言和非语言形式得体地交际的能力(戴晓东,2018:216)。认知是一个人跨文化智力的潜在能力,体现了彼得森提出的语言能力、空间能力、内心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动力则是一个人融入到跨文化环境中的热情;行动则是跨文化智力的最终目的。对于外语专业学生来说,良好的外语功底只是理解力的基石。而要在跨文化交流中善于理解和发挥,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智力。拥有良好的文化智力才能理解各个文化的内在特征与交往规律。

2影响外语专业学生文化智力的要素

(1)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文化智力首先面对的就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理解深入,尤其是对民族传统的理解不全面容易在跨文化交往中产生误解,导致沟通受挫。比如与印度人交往时,如果不注意见面握手时伸出了左手,会招致对方极大的反感甚至愤怒。或者在和俄罗斯人交往时询问了对方的年龄,也会被认为很不礼貌。(2)宗教信仰差异。宗教信仰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同的宗教也造成文化理解上的差异。每个宗教对信徒价值观的塑造,造就不一样的价值观、世界观。在跨文化交流中要了解对方的宗教文化,以及宗教对其生活传统的影响。比如在印度教地区,牛是神圣的,不要谈论吃牛肉的话题。在伊斯兰教地区,注意猪是忌讳的,不要吃猪肉和谈及猪的话题。只有了解更多他国宗教文化的基本内容,才能提高个人文化的理解力。(3)高低语境差异。文化中高低语境的理解也是影响文化智力的一大因素。高语境文化指的是交流的信息主要不依赖语言来传递,交际信息蕴含在交际环境中,比如表情、动作和眼神等。而低语境文化指的是信息主要包含在语言中,与交际环境相关性不大。高语境文化代表国家是中国、日本和拉美国家。低语境文化代表国家是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高语境文化注重“意会”,低语境文化注重“尚言”。当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与高语境文化的人交流时候,如果不能预见可能的情况,就有可能遇到交流麻烦。同时高语境文化的人面对低语境文化的人时,如果还采用原来常用的非语言的交流方式,也会让对方无法理解你的意图。

3外语专业学生文化智力培养策略探讨

(1)培养学生对于文化认知的感受能力。首先,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认知,环境影响文化,了解并适应异质文化环境。其次,在异质文化中寻找共同符号的能力。所有的文化都有语言和非语言的符号。由这些符号引出的含义反映了特定文化的经验和观念。在培养学生的智力文化时,尝试学习其他文化的语言,理解语言运用中的文化变化,了解亚符号,非语言符号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培养文化智力的方法。(2)培养学生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的好奇心和敏感性。好奇心驱动他们更广泛了解全世界各个民族的生活传统,民族风情。学校在这方面提供一系列课程和活动上的支持。比如开展一些介绍各国各民族文化风情的介绍课;举办一些民族风情周,邀请各国留学生穿戴本民族的特色服饰展示一些本民族的文化彩页,同时邀请同学们尝试本国本民族的特色食物。而跨文化交流时的敏感性是一个人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对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表现出积极情绪或促进恰当有效的行为能力。同时应认识到敏感性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交流中螺旋式发展的。(3)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智商,文化移情的作用非常重要。移情的字面意思是用自己的感觉去体验他人的感觉,如此感知和适应彼此的一致性。移情能力的培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克服自我文化中心感,消除以偏概全,对性别、种族、民族和文化的单一刻板印象;还应注意消除自身的防御行为,克制自身优越感和武断等不良倾向。(4)了解世界主流宗教的基本知识以及宗教对其国家民族文化的塑造和影响,尤其是价值观的影响。开设一些介绍各种宗教的科普课程,通过图文声茂的课件让学生了解宗教对各个民族世俗文化的影响,也让学生能在对外交往中,迅速识别所面对国家或者民族的大致宗教背景,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技巧来提高适应跨文化交往的能力。(5)举办语境研讨的沙龙,邀请留学生和本土学生一起针对一些案例讨论不同语境文化下人们的反应,以此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语境感受和理解,同时教师提供意见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高低语境文化差异。

第13篇

【关键词】商务 英语 跨文化交际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在各大高校均有课程,此专业户的毕业生在各个领域的就业情况可观,如外贸企业、翻译行业、商务顾问、国际交流、金融企业等;也可在各大中学、高中、高校担任教师或在各种语言机构进行语言研究。

教育部颁布的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到:“在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发展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在开设的相关课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们对各国语言的敏感性、对跨文化的灵活性”即外语教育应包括的四项:1.语言学习;2.语言意识;3.文化意识;4.文化体验。

一、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是为了在培养学生英语水平上对学生在商务、职场、金融、翻译等方面加以培养,不只是简单地对学生的英文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他不只是对于学生基础水平有要求,它主要是培养学生一种先进的、适合西方企业的理念和心理,更有甚者,如何与外国人打交道也是涉及的内容。当前,经济全球化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国加入WTO后,外部的环境更加复杂,挑战和机遇越来越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普通劳动力的多少和自然资源的供给不能完全的展F出一个国家经济的真正实力。国家经济的发展更依赖于人才的多少,尤其是有创新性、灵活性、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人才,他们要有能够面对国际竞争的能力,而且能参与并解决各种冲突和争端,了解国际行情,复合性强并有很强的可塑性。这样,商务英语作为一个前沿的、对于外界交流极为重要的一个专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进行这一领域的教学与改革,培养出适应时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本领域的当务之急。”

跨文化交际,它的意思是语言文化不相同者或者认知有差异者之间的交际或交流。讲的简单一点,以我们为例,当我们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有语言文化差异),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更好的与外国人得体的交谈。“学习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的文化。”

二、商务英语培养目标及学习模式

为了适应各种需求,商务英语专业的目的在于培养有基础能力的、灵活的跨文化人才,培养能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有自己的思想又有很强的综合素质的,既能够熟练的、专业的运用英语知识,又能合适的处理各种事物,能够胜任各种涉及外贸、金融、国际跨文化交流的复合型人才。

协作性教学模式是主要的学习模式,它强调的是课堂上要把学生作为主角,教学方式是以教师授课、师生共同讨论或者分组共同讨论来进行。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首先我们要定位好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的关系。教师仅仅只是课堂里的参谋和参与者,真正的主角由学生来担当;然后,教师应该更加侧重于授课的内容,将知识以学生最容易也最愿意的方式传授,使学生们能够融会贯通并能够熟练运用实践在课堂上所摄入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使用生动的语言,将教学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要灵活运用和设立项目,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够在脑海中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积极的课堂互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综合能力。

三、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1.研究目的。由于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基础上有较大差异,我们应该考虑全面,不能按部就班的进行调查,我们此次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的形式,分析吉首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找出原因,从而分析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然后采取行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或者改善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研究方法。

问卷研究法。对吉首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以统计结果作为参考依据和研究考证。

问卷对象及方式。2015年7月,吉首大学商务英语100余位学生接受问卷调查,个别同学接受访谈。

从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四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各种包含跨文化交际的选择题(包括多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情况;学生对于自身能力的评估以及一些主观题。

调查成果及分析。

(1)调查成果。从我们统计的结果看来,在如何处理跨文化交际方面上,比如如何化解争端,只有65%的同学选到了正确答案。D.Hymes 在《论交际能力》一书中 (1972)在谈到“交际能力”时曾指出四个重要的指标:语法性、合适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相对于外国人来说,特别是西方人,中国人比较含蓄内敛,假使不看交谈者,他们也认为这是含蓄的表现,到外国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尊重的行为。这就体现了中外文化在本质上的差异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因此,如何在交流中把握分寸,正确的识别表情和动作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一个方面。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或者谈判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对于意见不和或者不理解的问题上,如何处理也是选择题的一种,13%的学生建议提出问题,共同解决,而有72%的学生则建议,日后再说,通过这个选择题不难看出,中国人更加含蓄内敛且好面子,并不能直接的提出问题并进行有效的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表达得体显得更为重要”。

(2)调查成果分析。

动机不足。动机是人们做事的前提条件,只有获得足够的动力机,人们才会开始交流或者行动。其中心态相对较好并善于言辞的人,更容易掌握主动权。在调查中54%学生学习商务英语仅仅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仅有11%的学生是为了出国深造,由此看来,动机是学生愿意学习并学得好的先决条件。

不熟悉非语言交流方式。非语言交际是指以言语以外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它在跨文化交际中也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够深入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配合语言交流达到最佳效果,还可以避免各种因为风俗文化或者历史原因导致的冲突。非言语交际的分类方法很多,在国内,主要将它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四类。

简单的来说,体态语就是指人们在交流沟通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做出的反应或者动作,它包括一些姿态、基本的礼节动作以及人体各部分的动作。副语言是指各种不带有语义的声音,比如说语气、语调等。客体语是指对与主体有关的物质客体进行的一切有意和无意的展示。其中体态语是最为重要的。我们的调查问卷统计中,25%的学生对于体态语所知甚少,只知道一些简单的,例如双手叉腰,抱拳等。而对于一些复杂的,较难理解的体态语根本是毫无所知,比如美国人在开车时如果前方有警察,会对对车闪灯并举起右手做出开枪的动作,这正是前方有警察在查超速。可见非语言交际在文化交流和沟通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1.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自20世纪70年代起,商务英语在世界各地得到快速和迅速的发展。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各大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就业后的工作效率有更高的要求。

跨文化交际是当前全球化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商务英语是一门把国际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融为一体的专业课程,它旨在培养具有熟练英语交际能力和扎实的商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以及历史风俗也会培育出不同的人,正所谓中国古话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跨文化交际中,特别是商务谈判中,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培养具有强大的可塑性的跨文化能力的人才非常重要。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仍然是以基础英语知识+商务英语知识的教学老模式进行的,该模式的好处是学生们能够基本准确的读出已有的句式、句型,但是他们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造句能力却是令人堪忧,他们不能够真正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就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因为在交际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与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或思维方式来表达自己,当不同文化出现时,难免发生交叉与碰撞,产生误解和冲突,有时甚至会影响商务谈判的成功。

2.关于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教学质量,更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侧重于书本上的硬知识,强调的是记、背、写,而没有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教学与社会实践不挂钩,就会造成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外强中干。因此教师应树立以素质教育和突出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观念。商务英语是一门涵盖多领域知识的学科,学生要具备“语言能力+商务能力+综合能力”,所以课程设置就要突出“英语+商贸”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原有的基础上应增设“语言与文化”“外贸与文化”“商务礼仪”等有关中西文化对比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从理论上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

加强文化导入,增强文化意识。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将各种不同的文化差异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和熟悉跨文化交际。因此,教师应该在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加学生词汇量、培养学生τ谕夤文化的敏感性这几个方面上更加的用心和创新。在讲解语法用途的基础上,延伸到其联想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层面;在会话教学中,让学生从中了解文化在不同的语域中所展现的差异。

五、结论

随着全球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跨文化的交流和交际正在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商务领域方面,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用外语进行跨文化的交际的能力已经被许多企业用作聘请外贸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研究并不在少数,在普通的英语专业授课中,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萌芽,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人文知识不够,西方文化思维不够,同时在专业学习外语的同时对中国文化没有注重。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首先学校要进行课程改革,多设立跨文化课程;其次,学生应该自己有意识的去接触跨文化知识。

笔者在这次调查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应该进行范围更广的问卷调查,对于有跨文化交流经验的学生深入了解做对比研究。

总的来说,跨文化交流无疑成为许多外语专业学生的难题,培养理念也必定是首要任务,这就需要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宣佳元.产业与科技论坛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201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D.Hymes).海姆斯论交际能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1972.

第14篇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知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张敬品(1965- ),女,河北石家庄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研究;谢峤(1983- ),女,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语言学研究;葛爽(1977- ),女,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语言学研究。(天津 300384)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B02)、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海事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TJWY11-006)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金项目“海事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CLAL01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26-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际化海运行业的加速发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船员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需求日益彰显。海员间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很有可能导致误解或冲突。了解文化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知识可以大大提高与异域文化人员之间的交往能力,从而减少摩擦,增进理解,形成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航海人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航海英语教学有其特殊性,这是由学生将来承担的工作决定的。大部分毕业生将从事国际船运。而世界航线经由世界各个角落,与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发生交流;即使在同一艘船上,船员也是由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员构成的。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沟通与协调,涉及了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交流。这也注定航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利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际活动,以及进行专业的知识和业务交流,否则无法完成工作,更无从谈起建立和谐关系从而密切合作了。所以,单纯英语语言能力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船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使他们运用英语流畅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准确无误地开展国际航运业务和日常交际活动,正是航海英语教育的目标与当务之急。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此项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海运专业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掌握和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了解已经毕业、目前从事国际航运的海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以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培养适合国际化需求的高水平海运人才。问卷设计涵盖两方面的内容。跨文化意识问卷的研究对象为海运专业的学生。问卷包含12道选择题,涉及学生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认识、对跨文化知识的掌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跨文化知识的介绍等方面。跨文化能力问卷主要针对海员,涉及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态度、跨文化知识、跨文化能力等四个方面29个小问题。最后还有一个开放性问题:对航海英语教学的建议。

2.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跨文化意识问卷调查对象选取我校海运学院二、三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他们已经接触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有短期的船上实习经历,对跨文化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共收到有效问卷104份。跨文化能力问卷调查对象为海运院校毕业、目前从事海员工作的人员,包括我校海运专业的毕业生和天津远洋船舶公司的船员,共收到有效问卷70份。

三、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1.学生跨文化意识不足。绝大部分同学都认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切(95%),只有4.8%的学生认为关系不密切或毫无关系。当问及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了解时,33%的学生选择“全部不了解或了解很少”,其中了解最多的方面是英语国家的地理(30%),其余分别是传统习俗、生活习惯(22%)、语言文化、交际礼仪(19%)、历史(16%),了解最少的是宗教文化(7.7%)。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58%的学生认为课堂上教师经常进行文化知识介绍,但60%的学生选择了对课文中所涉及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很少。这说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比较被动,没有主动地在课前查找相关背景文化知识等。

关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跨文化知识和能力的相关性,学生的反馈是:教师在视听说课程介绍跨文化知识最多(71%),口语课程次之(55%);在教学环节上,61%的学生选择教师会利用单元导入介绍跨文化知识教学,其次是阅读教学(55%);75%的学生认为文化教学对英语学习非常有帮助;90%的学生选择有必要把文化意识培养融入英语课堂;关于获取文化知识的来源,选择最多的是电影、电视、影碟、广播、互联网等(53%),只有29%的人选择课堂、课本及辅导书;关于教师主要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文化教学,53%的学生选择通过多媒体,如电影、录像、图片、互联网等补充课堂文化教学的内容;问及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大部分认为是语法知识和词汇量不足(76%)。

2.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不足。受访者均为海员。从事海员工作的时间多为三年之内;大多数人员在工作中与外籍人士有接触。92.8%的被访者认为在与外籍人士交往中,造成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认为影响最小的是性别因素(5.7%)。涉及跨文化态度,86%的被访者认为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和技巧很重要或非常重要,91%的人愿意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同样比例的人希望学好英语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愿意了解中国和其他国家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文化方面的差异;90%的人会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53%的人愿意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对方的文化;也有24%的人表示不太情愿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对方的文化。由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人认识到跨文化态度很重要,但当涉及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时,有些人欠缺积极主动性。

有关跨文化知识方面,90%以上海员自认为对中国的历史和地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社交礼仪等比较了解,对于英语国家的这些方面认为比较了解的比例基本在71%~82%。对于文化和跨文化交际,认为比较了解的比例也在73%~75%。所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还需要加强海运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并加强他们对跨文化交流的了解。

大部分被调查者对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技能比较有自信。认为自己基本上可以与来自不同文化中不同领域的人(如不同性别、年龄、社会地位、宗教等)有效成功地交流的人占到80%。89%的人认为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克服文化差异,运用合适的交际策略实现交际目的。但对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从来没有犯过令人尴尬的错误”选项,只有38%的人选择了同意或基本同意,40%的人选择了“不确定”。这说明很多人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会由于各种原因遭遇到交际困境和尴尬。

四、对航海英语教学的启示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学习者的最终目标之一。这涉及学校多部门的协调合作,特别是外语教学,应该担当起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的职责。研究对于学校航海英语教学有以下的启示:

第一,学校、海运学院、大学英语教师、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应共同努力,多管齐下,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第二课堂活动等多角度探索提高海运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在培养目标上要体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到海员将来的工作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做些调整,完善相应的课程安排,明确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实习实践环节,要有意识地加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力度。

第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将海运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培养提升到重要位置。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直接引导者,在夯实学生语言基础的同时,还应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和交际意识,培养其交际习惯,训练其交际技巧。同样,教学内容、模式、手段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内容上应摒弃陈旧的不合时宜的内容,代之以新颖的跨文化交际为主的新题材,补充新的知识,将各国的风土人情等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同时借助开设英美概况、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跨文化知识的储备,为今后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做好准备。借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手段,采取案例分析、文化对比、文化讲座、角色扮演、任务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涉奇欲望,调动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可能面临的各种交流主题拓宽视野,夯实基础。

第三,在语言环境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与外籍人员互动沟通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定期邀请外教、留学生或外籍船员来到课堂,加大案例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第四,在众多环节中,学生是主要因素。学生应充分意识到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的必要性。以此为动力,在学习中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主动掌握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策略,并利用一切机会,增加自然环境下与其他国家人员间(留学生、外籍海员等)的互动,提高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自如沟通的能力,切实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胜任将来国际航线船员的任务。

总体来说,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以海运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抓手,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和文化意识。换言之,学生应该充分意识到多元文化之间存在差别的合理性,对异域文化的合理性持包容开放态度,主动去接受、了解文化间的差异,并采取积极行动跨越这种差异,逐步做到自觉、有效并灵活地达成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炎芳.浅析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J].今日科苑,2008(12).

[3]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刘春燕.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教育目标框架[J].外语界,2012(1).

[7]潘亚玲.我国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中国外语,2008(4).

[8]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9]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4).

第15篇

在讲究软实力较量的国际传播竞争中,研究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自喻。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深度等诸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如:(1)运用思辨式研究方法的多,基于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分析的实证性的论述少;(2)一般性介绍多,有分量的著作少;(3)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者跨学科研究不够,限制了研究的深入;(4)研究中美之间跨文化传播的多,研究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的少;(5)国际间跨文化传播问题研究的多,国内跨文化传播问题研究的少。

[2]且至今国内尚无关于跨文化传播学的专门学术刊物,本土学者的论述专著也为数甚少。《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一书的面世可谓是改善此局面的强有力举措。

本书编译者J.Z.爱门森教授是美籍华人,为复旦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博士,在周游世界、长期考察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引进国外教学模式,集中精力在浙江大学等国内名校开设用双语教学的《跨文化传播》、《世界文化的比较研究与交流》等课程。同时,编译者还是国际发行的英文学术季刊《中国传媒研究》的创办人兼主编(该刊系国际上第一家全英文版的专注于中国传媒研究的刊物,汇集了国内外众多该领域的学术精英)。在教学和创编工作中,爱门森教授深感国内跨文化传播学科资料的匮乏与研究的薄弱现状,是以精心节选编译本书。书中选取了美国跨文化传播领域权威学者、东亚教育者和实践者、华人学者及非裔美国传播学教授的著述与采访实录,新见迭出,视野宏阔。书中所选文章各成体系而又具内在的逻辑连贯性,在东西方学术对话中建构起跨文化传播学科的批评理念,丰富了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内涵,打破了欧美跨文化传播独霸学坛的局面,展现了自由、开放、多元的学术气象。这对于中国跨文化传播学科的理论建构及研究方法的探索具有莫大的借鉴作用,且在与国际接轨和如何保持本土化风格上尤为显贵。

一、研究视角纠偏

在这个全球“范式”发生更替的时期,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的大多数研究领域一样,当代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有效性与等同性越来越多地在学术上受到敏感的非西方,尤其是东亚学者、教育者和实践者的质疑与批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欧美等国在经济上的霸主地位,笼罩在后殖民语境阴影下的东方文化一直被动地接受着西方世界单向度的文化输出,北美中心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也一直被视为是泛文化的、具普适性的特征而被单向地、不经批判地加以推广。但时至今日,美国的本土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反思:“作为一门研究领域,在美国和其他文化中建构和检验理论是跨文化传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自始至终,我都坚信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包括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来建立各种跨文化传播的理论。”[3]在《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综述》(一)、(二)两篇中,古迪孔斯特阐述了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历史演变,考察了跨文化传播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梳理回顾了跨文化传播的各种理论,如传播中的文化变异性理论、侧重跨群体/跨文化有效传播的理论以及侧重身份协商或身份管理的理论等,提出未来跨文化传播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着重强调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方法应植根于具体的文化中”[4],“理论一旦建立,就应该将之置于其本土文化中检验,采用与本土文化相应的方法”。[5]

其实,国内也已有学者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研究局限,姜飞在其所著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文中就曾提出“跨文化传播学发展的合适方向就是首先要对由殖民主义时期以来的奠基于西方人类学基础上的思维方式进行批判,在全面检索跨文化传播学到目前为止的西方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机制的前提下把跨文化传播引导到良性的、客观的发展轨道上来,使人类文化的发展重新回归到自我积淀机制和跨文化传播双重作用、协调互动的轨道上来”[6],但缺乏进一步提炼模式和创造新说的能力。

与此相对,在《用东亚社会文化的视角与实践完善当代跨文化传播研究》、《人类传播研究的亚洲方法:回顾与展望》和《建立亚洲背景的文化与传播理论:一个假设性基础》三文中,东亚学者批判性地回顾了欧美中心传播学研究的不足(如过于强调以实践经验为依据的研究、缺乏历时的或者说历史的视角和方法),并对亚洲传播学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和重新描述,较之以欧美为中心的传播学术研究,阐明了亚洲中心传播学术研究的涵义,形成亚洲中心传播理论范式的三套哲学假设,用东亚社会文化的视角与实践来完善当代以欧美为中心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中国有着五千年璀璨光辉的历史文化,华夏文明是炎黄子孙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智慧源泉。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寻求富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概念、视角和预设是至关重要的。编译者的专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工而自然”的人文境界和人文理想》突破欧美中心共时研究的局限,以历时的角度、历史的方法挖掘跨文化传播的价值与重要性,从广袤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追本溯源,廓定“工而自然”的概念范畴和历史生成,并结合实际强调“工而自然”的人文理想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现代意义。这一本土化的新颖创见在当下迷茫无序的业界研究中实为振聋发聩之音,具有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和奠基作用。

二、中观剖析与微观实例的结合

《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在宏观理论建树的文章之外,也有中观剖析与微观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拓宽学术视野和研究视阈。举凡高语境中的菲律宾文化到欧美等低语境中的媒介产业以及国际社会关注的艾滋、烟草等领域,均有涉猎,勾画出一幅世界范围内跨文化交流的宏阔版图,印证了跨文化传播的崎岖沟壑与艰难险阻。

《全球对话中的菲律宾的Kapwa:一种不同的与“他者”共处的政见》是中观剖析的范例,在研究方法上提供了跨文化交流中的一种非简化的知识建构。该文在演示有关Kapwa(意即一种自我和他着“互惠”的存在)的历史演变之时,强调它在菲律宾文化政治和传播互动中的意义,呼吁国际学界批判地审视这种知识建构的道德规范和政治见解。尽管菲律宾文化在世界上并不引人注目,在全球文化选择与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尚且存在着严重的交流媒介编码失误和交流媒介解码误读的问题。但从文化阐释学的角度来讲,跨文化交流就是采用己方文化视角去审视异域文化,并且在理解他国文化的基础上反观自身的文化。换言之,“与异域文化的接触过程是以面向世界的胸怀陶冶

自我的过程,是认识己方文化和异域文化的相互依赖性以及了解异域文化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7]的过程。众所周知,“每个人的自身认同都具有文化性,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视野,文化的不同性应该得到尊重。”[8]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另一种本土化的研究方法,或许该文能提醒我们注意他者传播的权益。

《网络广告之现状》、《美国电视网争取受众和广告主的策略》、《抗争艾滋以备抗争烟草杀手:媒体讯息、宣导及更多》这三篇可说是微观实例的体现。其研究方法是典型北美式的,注重量化分析和实证研究。《网络广告之现状》、《美国电视网争取受众和广告主的策略》等文中的大量数据均来自美国广电行业第一线,作者也是资深的业界人士,观点鲜明针对性强,其中的建议具备较强的现实可行性;《抗争艾滋以备抗争烟草杀手:媒体讯息、宣导及更多》属于健康传播的范畴,该文抓住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中国的具体状况写就,强调媒体宣导在预防艾滋病传染上的影响力,并极力主张亚洲的相关媒体宣导运动需要超越美国式的个体型研究范式。

反观国内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据学者调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集中于十大议题:翻译中的跨文化、商业中的跨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学作品中的跨文化、旅游与体育中的跨文化、教育中的跨文化、跨文化心理、不同文化间的比较、跨文化传播、艺术中的跨文化传播。[9]近年来,又增添了一些新议题,如城乡跨文化传播问题、信息研究、东西方媒体跨文化传播障碍分析、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等。相对来说,国内的研究现状大多集中在以文化、教育、交际为主的范畴内,大致以揭示表层现象、提出对策性建议为主要论述模式,理论建树方面乏善可陈,鲜有新见。事实上,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前沿进展一直敏锐地捕捉着时代变迁的敏感问题,观照现实正是其学术生命得以延续并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推进力。在这方面,《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用的启示。

三、强调本土化的跨文化传播教学

跨文化传播现今已然成为国际学术界的显学,而在中国则刚处于始温阶段。体察各国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基本都以欧美的理论模型与范式研究为主。这一方面是因为鲜有东方理论和东方模式可供教育者使用,另外也是因为大部分东方学者接受的是西方式传播学教育,研读的是西方学术体系中衍生的论著,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在教学、科研中引进、应用和模仿西方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方式和方法。为了更好地推进跨文化传播本土化,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传播知识体系上进行积极探索,应当说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方式之一。

该文选有针对性地采访了美国两位教育专家――密西根州立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和霍华德大学约翰逊传播学院院长,两所院校在跨文化传播专业的教育形式上各有侧重:密西根州立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以学术研究为长,尤其在健康传播、信息技术和大众传播等前沿领域内领先;约翰逊传播学院致力于教育和培训合格的非裔美国人及其他有色人种从事传播事业,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特色化教学方式。学院舍弃美国主流教材,根据自己的教育目的和教学计划自编教材,着力培养非裔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这一教改举措成效显著,教材汇编所成《分裂的形象:大众传媒中的非洲裔美国人》一书于1995年被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评为20世纪35本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书之一。同时,访谈还涉及办学理念、学生就业、课程设置、师资配比等多方面问题,聚焦于特色化、本土化的教学思路及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反观国内,当下新闻学、传播学的学科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学科点越建越多、从业教师队伍日渐膨胀、学生人数急速扩张。然而掩藏在这虚假繁荣表象下的真实情景却是专业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教材西化、本土特色模糊甚至缺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警醒。

四、体例编排特色

《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虽由各自独立的15篇文章组成,相互之间看似毫无关联,实则钩联繁复,具有内在的逻辑连贯性。整部文选的编排思路恰如开篇《世界文化和文化纷呈中的传播策略――一个致力于跨文化融洽交流的计划》所倡导的世界文化课程内容的具体设置一样,在局部精巧细致而整体兼容并蓄的基础上,构建起一套立体、交叉、开放的理论话语,并由此形成一个互文参照、前后应和、学养丰厚的思想场域。

编译者在精选优秀论文,架构体例的同时,始终以本土化理念统领全局。无论是理论话语抑或访谈实录,皆或隐或显本土化这一意旨,编译者意欲为中国跨文化传播学科贡献一己之力的拳拳之心可见一斑。跨文化传播涵盖领域深广,涉及众多学科,且极易滑入话语霸权、媒介帝国主义、后殖民等先在理论的误区,导致偏狭种族主义的论战。编译者在筛选过程中跨越意识形态和文化语境的鸿沟,以公正、客观、包容的姿态使“西学”东渐,以“对话”的形式应对西方显学的强势,以便最大程度地还原跨文化传播学科的内在文化视景。研读本文选,从背景介绍、书目注解直至某个细小概念的译法,编译者都力求还原真实并遍访名家。在国内众多的传播学译著中,该文选或许没有介绍系统的理论言说和名家流派,但它却涵盖了大量原创性的学术见解,理论思辩色彩浓厚,而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与办学理念上也颇多新颖创见。

荷兰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皮尔森预言,21世纪“将是一个有许多个经济中心、科学中心,以及更为重要的文化中心的多元性世界”[10],进入这个文化中心的前提条件是我们能否在传统文化中窥见一些与全球化趋势共融的的质素,并通过现代化手段使之发扬光大。同时,坚持“和而不同”的传播策略,凸显本土化特色,因为本土化就是最好的国际化!要达至跨文化融洽交流的理想状态,应如编译者在扉页上的题语:地球就象一叶扁舟,在广袤无垠的太空中运行。坐在这小船上的人们只有学会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和平共存、同舟共济,这小小的宇宙船才能逍遥遨游于无限之中!

注释:

[ 1 ][美] 拉里•萨姆瓦等主编,麻争旗等译:《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 2 ]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12期。

[ 3 ]J.Z.爱门森编译:《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 4 ]J.Z.爱门森编译:《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 5 ]J.Z.爱门森编译:《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6页。

[ 6 ]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1期。

[ 7 ]梁镛、刘德章:《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 8 ]梁镛、刘德章:《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