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形式与政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稳固、规范、高效、健康的财政体系和财政运行机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此将理论界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展望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收支测算应包括“九五”最后一年即2000年,和“十五”规划期间。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对2000年的财政收入预测暂不考虑费税改革的体制因素,对政策因素、征管因素以增减持平处理,经济增长方面按7%考虑,物价方面按3%考虑,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按此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1890亿元,比1999年预算增长10%,绝对额增加1000多亿元。关于2000年财政支出,按照1999年全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14.0%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支出将达到13350亿元,比1999年预算增长10.1%,绝对额增加1200多亿元。2000年支出与1999年同比增幅和增量都有所减少。收支相抵,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为1660亿元,比1999年扩大157亿元。
“十五”时期的预算。收入测算应从几个因素来考虑和处理。(1)费改税。尽管“十五”期间费改税将使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但解决不了国家可支配财力增加的问题,因为增加的收入大多已有明确的用途,只是管理方式的改变。费改税的意义主要不是直接增加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而是治“乱”,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2)宏观调控所需的财政政策取向。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九五”末期以至“十五”初期在政策运用上不可能成为增税的时机。(3)财政体制。1994年新财税体制运行几年来,通过不断的磨合与完善,一个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已初步形成,机制本身保证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4)经济增长。据当前一些机构的研究报告及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我们按照7%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家计委物价预测中的3%的价格方案考虑,“十五”的gdp现价增长速度为10%。几项因素中,我们认为直接影响“十五”期间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主要是经济增长,因此收入测算中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参数。据此,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915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可支配财力1400多亿元。支出的考虑主要从需要与可能两个方面来分析。“十五”期间是否需要继续扩张支出规模,主要取决于中期经济形势的发展,关键在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向和近两年来采取的扩张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的效果。从经济周期的调控运行来看,财政政策从扩张到收缩都应有过渡,需要保持相应的连贯性,不可也不应该大起大落。因此不管形势如何发展,财政支出的压力是很大的。主要反映在社会保障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补助、贫困人口生活补助等等)的增加,扩大内需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后续资金压力,以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各种社会成本等,都需要财政增加支出。
另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1.“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2000年估计能够继续保持在12%左右的水平上。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很重要的在于一些临时性、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十五”时期将很难继续发挥作用。“十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将主要依赖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2.当前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长期以来影响我国财政收入提高的因素依然存在。
3.从预算内财政收入支出的角度看,经济的宏观税负(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1998年也只有12.4%。而从整个政府分配活动看,把预算外、制度外等政府活动赖以维持的资金来源考虑在内,经济维持整个政府运转的负担估计占gdp的比重在25%以上。所以,从全口径的政府收入角度看,经济的税负并不算低。“十五”面临的困境是:如果在不能减少经济中不规范的政府分配活动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必然将加重整个经济的负担水平;如果仅仅把预算外、制度外转化为预算内进行管理,又不得不维持这部分资金原有的支出格局,并不能增加财政可直接支配的财力,从而也就不能有效缓解财政当前的收入困难。
4.1998年和1999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实行增加国债发行、扩张政府需求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目前看,在“九五”末期和“十五”初期,继续实行相对扩张的财政政策仍然难以避免。普遍的看法认为,我国经济需要比较长的结构调整时间。根据世界银行有关专家的分析,在这个期间里,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降到4.5%左右,这个速度显然是我国社会现状所难以接受的。因此,财政政策面临着技术扩张的压力。
5.造成财政政策自我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财政基础薄弱,财政可调控财力严重短缺。初步测算,考虑物价因素,如保证法定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十五”时期仅支农、科教文卫支出、价格补偿等因素即可占去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50%左右。如果考虑到近年来大量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粮食收购等资金需要,财政(尤其是中央
财政)的可调控财力极为有限,“十五”时期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中央财政无疑将要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
6.在我国财政调控经济手段缺乏的情况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体现为财政赤字和国债的增加,但财政赤字的扩大和国债规模的增加,也相应增大了财政的风险。很显然,不论从财政赤字还是国债角度看,联系到我国脆弱的财政基础,财政风险都不是一个让人可以放心的问题。
还有学者认为:对“十五”时期我国国债规模的预测主要基于“九五”时期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与1999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紧密相关。“十五”时期各主要指标预测是:gdp计划增长7%,各年分别为106480亿元、117130亿元、128840亿元、141720亿元和155900亿元;中央财政收支保持1999年增幅不变,利率以应到期国债实际利率计算,各年中央财政赤字分别为1810亿元、1990亿元、2190亿元、2410亿元和2650亿元,合计将达11000亿元,超过“九五”时期一倍左右。根据“十五”时期的中央财政赤字和内债、外债的还本付息情况,各年国债发行额将为:4100亿元、3800亿元、3800亿元、3500亿元和3500亿元,累计近19000亿元,比“九五”时期新增3800亿元。依此计算,“十五”时期的不含利息支出和包括利息支出的中央财政赤字率,以及中央财政债务负担率仍都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如果依此指标,我国“十五”期间仍存在一定的发债空间。
再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将表现出以下若干基本走势。
1.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受到需求制约。我国需求不足,除了出口大幅度波动的冲击之外,主要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下降,以及消费需求不足对投放扩大的影响。从国际比较看,我国近几年的最终消费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储蓄率较高而消费率较低的亚洲国家,原因是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大概低20个百分点左右);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率按人口比重计算却不低于其它国家,问题在于农村消费水平太低,影响了整个居民的消费率。从现在到“十五”期间,我国国内需求结构失衡从而需求不足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从这个角度看,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张基本上依赖于农村居民消费扩张期的到来。
2.经济增长质量将逐步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国有经济的制度变革和战略调整将较大幅度推进,这会带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同时促进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使竞争机制更趋于合理和有效,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进程,加上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约束,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经济增长质量得到逐步改善。估计“十五”期间增长方式转变和增长质量提高最为明显的领域将是消费品工业部门。
3.产业结构调整将迈出较大步伐。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明显加深,另一个是工业结构的升级非常缓慢。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十五”期间我们不能不花大力气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4.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新时期。加入wto,受到冲击较大的产业将是农业、重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很多第三产业部门,而大多数消费品工业则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对外竞争能力。即使中国在近期不加入wto,21世纪初期也必然要实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在关税降低和外商投资条件方面都会迈出较大的步伐,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商品进口冲击和国际大跨国公司进入的冲击,面对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去迎接新的国际挑战,扩大对外出口和对外投资。因此,“十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中既可以进一步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条件,又需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尽快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二、21世纪初期的财政政策建议
第一种建议认为,考虑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的协调衔接,近期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有以下八个方面:
1.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反周期”宏观调控方针。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中国经济运行基于“自然节律”的周期波动趋于明显,因此财政政策作为市场经济下“间接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势必要更加自觉和坚定不移地在目前所处的经济运行低谷阶段,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合,作扩张性的“反周期”调控操作。只要经济景气还未回升到(并相对稳定到)接近中位的水准,市场预期还未普遍由看淡转为看旺,扩张政策调节的取向就不能改变,并要审时度势保持调控措施必要的力度,掌握好各方面具体措施的优化组合。
2.酌情对积极的扩张财政政策在实施重点和操作方面作出微调。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通盘考虑,近期的投资重点,应向兴办基本农田水利、防治环境污染、建设一般民用住宅等方面适当调整并更为收拢。同时,针对现实问题,加大项目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严防挪用,加快资金到位速度,并努力改进工程设计,提高施工质量,以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财政职能应在退出“越位”和填补
“缺位”两个方向上作出积极调整和探索。随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和调整,财政应在一般竞争性的生产建设领域“淡出”,其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需要更加强调和重视,摆到更靠前的序位上。
4.“费改税”渐入快车道。以“清费规税”为重点的政府财力整合,代表了现阶段财政政策的一个必然导向。这也意味着对政府行为的规范约束和对“既得利益”的调整,将随之进入更深入、更具体的阶段。
5.改革的深化将引出进一步的机制磨合过程。财政政策是服务于发展和改革的,目前既需要作出不同寻常的短期调节,又需要掌握中长期的总体机制转换、协调与配套。财政体系自身走出困境的“振兴”,也有待经济发展、市场成熟过程中财力状况的改善和政府财力运作的规范化。
6.新调控方式与手段的探索将成为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财政政策需进入市场经济“间接调控为主”的轨道,因而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可行的间接调控新方式。1998年在以财政贴息支持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已经破题,而今后经济生活中的客观需要将推动这种探索向更宽广的政策性投融资领域扩展。
7.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势在必行。现实生活正在呼唤财政收支管理的进一步严密化和与市场经济国际惯例的接轨。从财政政策指导上看,今后必将强化对收入、支出、转移支付的各个环节与相关领域的管理,使之严密和规范。
8.进一步推进统一市场和企业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实现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的既定方向和动态过程。随相关措施的贯彻落实,我国统一市场的规范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也将进一步走向成熟。
第二种建议认为,在我们看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积极效应的同时,还要对其下一步发展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前瞻性分析。
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适度,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研究。这是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从中长期看,我们必须坚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严格控制并逐步缩小财政赤字和发债规模。要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国内的物价走势、国债资金使用效果及还本付息等进行密切监测,早作应对。俄罗斯等国因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过大而引发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的教训,我们要很好研究,以兴利除弊,未雨绸缪。
2.要把激活消费作为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而不宜简单地再靠政府投资推动。从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特点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但是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的和持久的拉动力量。因此,今后要逐步把拉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转到引导刺激消费上来,要修改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限制消费的税费等政策,制定鼓励和引导消费的税费政策。有计划地把工作重点放在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和引导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进而带动民间投资上。
3.要注意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措施的协调与配合。因此必须发挥政策要素的组合效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主要手段,首先必须相协调、相配合,要继续适度加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开展消费信贷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以充分发挥两个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力。
4.要研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要特别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导向作用,更多地采取通过财政贴息和为高新技术贷款提供担保等间接手段,用较小的投入去启动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且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合力,但地方财政必须做到收支平衡。
第三种建议认为,对“十五”财政的测算,要按照坏、中、好的经济大环境做三个方案。具体测算如下:
方案一:整个“十五”时期仍未走出经济低谷,需最大限度运用财政扩张政策。
方案二:“十五”中期走出经济低谷,需维持现行财政规模的扩张过渡政策。
方案三:2001年经济走出低谷,恢复适度从紧财政政策。
方案一、方案二各年的赤字绝对额比“九五”末期2000年增加,方案三各年与“九五”末期2000年持平。从赤字率(赤字占gdp的比重)看,方案一各年比“九五”末期2000年增加,方案二各年与“九五”末期2000年持平,方案三各年比“九五”末期2000年减少。从支出与收入年均增长比较看,方案一支出高于收入1个百分点,方案二收、支增长同步,方案三支出低于收入1个百分点。
外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三F”来表示,即FinancialCrisis(金融危机)、FUelCrisis(石油危机)和FoodCrisis(粮食危机)。索罗斯日前曾指出,美国当前可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beginningOfthe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endOfthe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
1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发端子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了中国,部分中资银行机构购买的次级抵押债券价格缩水,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国是美国机构债的最大持有国,而房利美和房地美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机构债发行人,因此中国持有的机构债不仅会账面缩水,而且还会面临违约的风险。无论如何,“两房”危机已经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冲击。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还会表现在资本流动、贸易保护等诸多方面。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极可能导致短期性投机热钱流入中国,也可能导致热钱的迅速抽逃。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下滑将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进而造成中国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而美国经济下滑又会引发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
2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的研究人员测算,中国出口对美国收入的弹性大约为4。就是说,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可能下降4%。考虑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加上中国出口对许多重要贸易伙伴的收入弹性也在3~4左右,因此,以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1/5左右计算,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
3对中国的通胀形势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本的上涨(还有天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过热的结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第一,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发展,滞后于经济过热的发生和发展数个季度甚至、年以上。2007年的经济过热,不但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对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达10.4%,依然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第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第三,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第四,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此外,CPI并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唯一尺度。例如,GDP—缩指数依然在快速上升。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猪肉或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
第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前瞻:坚决遏制通胀
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笔者认为,尽管CPI的上升速度可能会因基数和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原因而出现回落,但对通胀的警惕不能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仍应该坚持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的方针。如果中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经济就不需要急刹车;如果过早放松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可能反弹。最终不得不急刹车,损失则要大得多。
1抑制通胀无需惧怕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低
由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抑制总需求。换言之,控制通货膨胀就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的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是增长最快的两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通胀率4.8%的目标今年恐怕难以实现,可以延长实现这一目标的期限,但没有必要对此目标加以改变。而且,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最终维持在3%左右。
2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话虽然不能说得极端,但宽松的货币供应环境毕竟是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离不开货币紧缩。除非通货膨胀形势有了根本的好转,否则,货币紧缩的大方向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减少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1980年代,为了抑制由于石油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滞胀”。但历史表明,美国当时的经济衰退换来了以后20多年的低通货膨胀。而这种低通胀,则为美国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多年的低通胀来之不易,一旦失去,要想重新获得,所付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已经越来越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财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
3为了改善经济结构应继续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本次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同其汇率政策有关。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货币源头及其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第二,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第三,央行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卖出央票,回收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是成功的,但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对冲难以完全冲销掉过剩的流动性。事实上,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货币条件。
第四,中国的持续、巨额双顺差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这种预期进而导致了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的资金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央行的对冲的负担。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第五,解决由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简单办法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但是,由于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一旦自由浮动,上升幅度可能过大。由于担心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选择了人民币缓慢升值这一路径。
第六,人民币缓慢升值和中美利差的倒挂导致热钱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条件下,防止热钱流入的唯一方法是实行资本管制。
4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如果已经确定了人民币缓慢、渐进升值的方针——尽管笔者不认为这是最佳方针——我们就需加强资本管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只有当资本管制完全有效时,才谈得上人民币升值的自主性,即升值速度才可以由中国自行掌握。当前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覆盖面应该进一步加宽。“严进宽出”应该调整为对进和出都实行有效管理。在强化对“热钱”防堵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热钱”突然流出、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防患于未然。
中国能源安全和产业发展也受到上述热点问题困扰。中国严重依赖西亚北非地区的能源供应,动荡引发的油价高涨也使中国面临更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中国尽管未放弃核能发展,但明显放缓了步伐。
一、当前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
能源一直是关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重要议题。当前,能源消费继续强劲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总体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目前,世界大部分能源仍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其他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发展迅速,但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尚需时日。国际油价难以回到低位,价格波动对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都造成严峻挑战。
【2016形势与政治课论文】
1、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
进入21世纪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能源供应趋紧。在这期间,尽管在世界范围内石油供需总体上保持平衡,供略大于求,但这一平衡十分脆弱。往往由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局部战争、社会动乱、恐怖活动等原因,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某些季节或某一时间段、某些石油品种出现断档,致使某些国家和地区不时发生油荒、电荒等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总体看,能源生产能力增长缓慢,能源消费需求却快速上升。近2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少,特别是特大油田。世界现有的四个超级油田中,墨西哥的坎塔雷尔、科威特的布尔干、中国的大庆油田产量早已开始下降,只有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还保持高产。未来,俄罗斯位于西西伯利亚的重要油气田的产量也会下滑(
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迅速增长,石油需求和消费量不断上升,上升幅度超过了产量的增长。尽管2016年经济危机爆发使石油需求自198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但2016年,石油消费再次转降为升。可见,石油供应的宽松是暂时的,供应紧张才是常态。
全面提速——
能源结构走向多元化
在当前国际金融风暴肆虐下,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外部需求大幅下降。这直接催生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与管理体制上的新变化。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电首当其冲。2016年11月21日,中国第9座核电站——福建福清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工;12月16日,总投资近700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站正式动工建设;12月26日,总投资260亿元的秦山核电站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项目开工。
至此,世界上最大的核电规划正在中国渐次展开。据了解,我国2020年前将在核电方面投下4000亿元左右的资金。
其次,2016年12月15日,总投资近400亿元的“宁东大型煤电化基地”正式启动,意味着煤炭资源整合的“前奏”响起。
第三,甘肃河西走廊、苏北沿海和内蒙古等地正在规划建设几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目前,甘肃酒泉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已全面启动。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中国围绕油气领域的对外合作进展不断加快:中国到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开通;中俄之间也确定将修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往中国的油气管道。
据透露,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已得到国家核准,不日将全面实施。这一总投资达930亿元的庞大工程,将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是中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仅钢材就要400万吨,如考虑到沿线城市内管线改造与建设,共能拉动投资3000亿元。同时,库容达268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备二期工程也已规划完毕,成都千万吨级炼油厂不日也将开工建设。
张国宝表示,这些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实际举措,也说明中国的能源战略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要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能源企业的整合重组,建设现代、高效、稳定的能源工业体系。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表示,当前形势为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创造了一个好时机,将来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应该走多元化的道路。
节能降耗——
开源节流是治本之举
1月13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37、59美元。有人担心,低油价可能致使对新能源的投资放缓。
能源专家指出,不可再生能源的属性决定廉价时代将一去不返,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专家表示,对于中国这个耗能大国和人均资源小国来说,开源不节流,多元化的能源战略从长远来看也只是治标之举。能源危机、气候危机,21世纪越来越明显地影响世界社会和经济的两大事件,让世界各国幡然醒悟,解决能源问题和气候问题,治本之策还在于节能降耗。
据估计,中国节能的潜力有60%在工业部门。中国石油利用的经济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用油设备的效率也低于国外,节油潜力很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在能源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据了解,2016年,国家将继续对传统煤电项目实施“上大压小”,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300万千瓦。相关数据显示,到2016年10月,小火电机组累计关停3210万千瓦,已实现“十一五”规划近2/3的目标。
深刻把握国际能源格局变化新形势
能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目前国际能源格局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现有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区域变化。从消费上看,能源消费重心正在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亚太地区转移,尤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迅速。从生产上看,能源生产日益多元化,虽然欧佩克仍掌握着全球石油供给的主动权,但北海、非洲和墨西哥湾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也在加速进行中。即便如此,事实和研究结果仍表明国际石油生产的峰值时刻即将来临。
另一方面,新能源开发已展露黎明前的曙光,能源供给结构即将进入下一个能源替
代的发展周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油砂、重油、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前一个变化来源于国际范围内区域经济增长中心的转移,而后一个变化则来源于现有主导能源供给保障程度的下降和环境保护的压力。 这样一种能源格局的变化导致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同时也加快了能源领域的技术开发步伐。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作为新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能源需求进入高增长时期,而中国的能源供给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不但从总量上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Bp公司的能源统计数据,与世界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较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1、1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较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低15、4和20、1个百分点。由于国内优质能源石油、天然气的供给保障能力低,目前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已经接近50%。同时,能源消费(主要是煤炭)是导致中国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空气中约70%的二氧化碳排放、90%的二氧化硫排放和67%的氮氧化物排放来自于燃煤。几乎所有的烟尘排放也来源于此,占到总悬浮颗粒无污染(TSp)的一半以上。
这种相对落后的能源消费结构、高度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和能源消费的高污染,不但导致我国资产价值体系溃损,生产和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而且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遇到更大的压力,长期来看,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会产生制约作用。因此,千方百计解决国家能源安全这一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在国际能源市场和国家能源供应保障体系中,能源企业的作用是第一位的。能源企业能不能把握住这一格局变化的历史性机遇,不但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且对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的影响。以Bp、埃克森、壳牌等为代表的国际大石油公司凭借着资源、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不但在过去的近百年中主导着国际能源市场的发展,而且近年来加快了进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步伐。
中国能源企业是国际市场的后来者,在资源获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与上述大公司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如果再将企业资源投入新能源的开发有可能会更加力不从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格局的变化对于中国能源企业而言不仅仅是风险,更潜伏着巨大机遇。庞大的国内需求为企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提高管理能力和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空间,新能源的开发缩小了国内能源企业与国际大公司的差距,因为这一领域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水平差距相对较小,为我国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转被动为主动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时刻,被动应对只能意味着放弃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跨国能源公司的附庸甚至被淘汰出局,国家的能源安全无从谈起,经济命脉也将落入他人之手。反过来,主动应对则意味着在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的机遇,将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在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上,这样的竞争力才是有生命力的、可持续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能否主动、敏锐而准确地判断形势,进而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是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提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正是对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要求的积极回应。这一战略决策提高了企业关注世界能源发展趋势,顺应全球石油石化行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能力,有助于企业实现从传统石油公司向面向未来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公司转变,有助于为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一战略的巨大意义更具体地体现为:
首先,有利于提高中国石油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包含传统能源的支撑,能源供给结构变化,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供应能力的价值链开发,能源开发利用全球化和经营管理国际化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这一战略以技术进步、管理能力的提高和价值链的构造为手段,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有助于中国石油集团克服劣势,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竞争。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预算编制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现状及不足分析
(一)内控意识相对薄弱
内控意识是内控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意识相对薄弱的主要表现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单位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 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与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单位简单地将财政的部门预算控制等同于内部控制,认为有了部门预算也就无所谓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了。
(二)预算编制的定位偏失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编制的定位和重要性认识不清,预算编制强调以“编”为主,而“编”的含义就是“用数字造数字”,是缺乏调查研究,缺乏实事求是的“编造”,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规定,是为了想上级主管部门多正确拨款的工具。因此,这种计算粗糙、内容单一的预算总是偏离实际情况的,不科学、不严谨的。
(三)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较强
预算管理是有一定的“刚性”的,也就是说预算制定以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不能轻易更改的,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因为涉及到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公平等问题,更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总是存在“重形式,轻执行”的现象,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因为一些领导的个人意愿而随意修改,如随意挪用抗灾救灾等工作的专用性资产、随意更改政府采购的目录、数量以及采购资金等。
(四)账外资金的存在为腐败提供了条件
账外资金就是在行政事业单位账目之外的资金,这种资金的存在是不合法的,是腐败分子和违规违纪行为产生的重要条件。之所以会出现账外资金,有可能是某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将所动用结余纳入预算管理体系或生产经营性投资没有及时转账而产生的,但是,这些资金或许只占行政事业单位账外资金的很小一部分,另外很大一部分主要来自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处罚权和收费权。
(五)预算执行缺乏严格的考评机制
预算考评机制是对预算实施结果的考核机制,是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之所以效益低,缺乏严格的考评机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来看,预算执行的考评仍旧处在粗放型的水平,没有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从而造成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考评机制流于形式。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
没有正确的认识,就无法进行科学严谨的预算制定,更无法严格的执行预算。因此,加强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是转变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预算管理观念的基础。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既包括对预算管理的目标、重要性、方式方法的认识,还要包括对预算管理流程的认识,要清楚的认识到预算管理并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整个系统或单位内部各项资源的最优整合。
(二)建立和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
建立和健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最主要的是要建立有效的执行监管体制和收支约束体制。第一,建立有效的执行监管制度。执行监管制度是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保证预算能否按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也是有效杜绝预算制定过程中的随意,减少资金被挪用、占用、闲置和浪费的风险,是提高资金利用率的重要环节。第二,收支约束制度与单位管理的各方面均有关,从单位的宏观管理到具体的日常行为,都应做到有序的预算执行,并确保经费有步骤、有计划的使用,以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果。
(三)加强预算制定工作
预算制定也即是预算编制,但是这里的制定并不是编制,而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的、严谨的资金预算,而不是“用数字造数字”,也不是为了“要钱”而编造的。预算的制定的基础是要充分做好财务基础数据的统计,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内容,围绕年度预算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以保证本单位预算瘦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预算的制定还要求将各个项目的预算进行细化,根据财政部门的要求严格杜绝不必要的开支。
(四)加强预算的考评机制建设
(1)预算考评机制存在的重要作用是为预算制定和预算执行提供了压力,行政事业单位为了保证预算最终的执行结果能经得起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的考评部门的考评,就必须认真做好预算制定和预算的执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进行考核,第一,必须对其预算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行性进行严格的审核,有利于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制定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性;第二,要切实加强对政府采购预算的监督,要切断利用政府采购进行的行为,严格审查政府采购的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情况;第三,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各环节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从而增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2)预算考评方法的选用。预算考评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综合考评和动态考评,前者是事后考评,是在预算期末对各单位完成预算的情况进行合理评价的方法,主要涉及对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及资金的使用状况、利用率等财务指标的考评;后者是事中考评,即对预算的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之间的区别进行确认并处理,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的考评方法,是一种即时考评的方式,主要强调信息的反馈和对预算的调整。
[关键词]学校内部行政关系;问题;对策
“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这是人们对校长岗位重要性的认识,但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所好学校必须要有一支好的管理团队。学校管理团队就是学校行政班子,影响这个管理团队效能的因素很多,团队中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学校组织内部行政关系中的问题与对策作以探讨。
一、学校内部行政关系的界定
学校内部行政关系,是指学校行政班子作为学校内部管理组织,在其运行过程中,成员之间因工作而产生的相互联系。这种关系体现在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内部、管理工作过程中和行政人员的思想深处,这种关系好坏对学校整体工作往往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表现在组织的集体战斗力高与凝聚力强,往往能攻坚克难,带动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消极的影响则表现在组织内耗的出现,会给组织带来的诸多问题,甚至可以使一个组织瓦解崩溃。所以,学校组织内部行政关系的协调,需要予以高度关注。
二、学校内部行政关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行政组织分工带来的问题――缺乏整体观念和整合能力
1.部门工作过分强调,学校整体工作观念不强。主要表现:一是视野狭窄,缺乏整体观念。有些行政工作人员只关注自己分管或主办的事情上,过分突出和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不合时宜地与其他部门或人员争夺资源,不能把自己的工作放到学校整体工作中来考虑。二是自以为是,缺乏横向沟通。工作准备时不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寻求合作与支持,而是部门独干,到过程中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时往往认为那是别人应该的,到矛盾出现时,上交给主要负责人来处理,增加了组织运行成本。三是山头主义、部门权利之争。分管或主管部门负责人没有学校整体意识,总是觉得自己的部门工作应该得到肯定,权力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利益要最大化,在工作安排中要独立自主、在利益分配时竭力争取,其意图是突出自己的贡献和为本部门的成员争取最多利益。
2.成员工作自由无序,部门工作集体力量没有整合。主要表现:一是同一部门内工作,各自为政,安排一项工作,分管领导不知道,其他人员不清楚;二以职位代替部门,部门工作会议还没有通过,就向外随意信息,部门工作处于松懈、散漫状态:在学校集体讨论一件重要事情的时候,向行政会议提交的不是部门集体意见而是个人意见,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代表;三是部门分工后,只管自己一块,其他工作不闻不问,部门内出现缺位时没有人能及时补位,四是责任互相推诿,出了差错,部门无法仂调解决,必须报告上级,由上级来处理,部门没有达“自组织”状态。
(二)学校行政组织“科层化”带来的问题――缺乏主动沟通和信任合作
现在的中小学内部管理基本上都是“科层化”的,校长处在最高层级,再到副校长、中层干部等;几个副校长各分管一块,对应着一个或两个科室,或教学或教研或后勤或安全,一个部门的成员和分管副校长在一起有三个人左右,便于讨论商量问题:在议事上主要采用:部门工作会议、校长办公会、行政会议、一事一议的教师代表会等等。学校规模较大,这种模式有一定的作用,起到分块管理减轻整体压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但在中等规模及以下的学校,就会带来较多的不便,反而会出现效率低下、信息失真,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现对各岗位易出现的问题分析如下:
1.校长岗位
对校长负责制,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集权”认识,如“一切由校长说了算,所有的会议都是形式”、“有问题都得向校长汇报,其他人都没用”,这种认识将校长的权力扩大化,忽略了民主监督和群体智慧参与,容易出现校长的“专制”作风和工作上重大失误,若是校长本人的观点,则导致下属成员的积极性丧失;若是下属的观点,则是容易过分依赖,缺乏工作的主动力性;这都是不正常的现象,导致的问题是集权过度和无人干事。
2.副校级岗位
副校长应该是和校长在一起构成学校管理的核心,科层化的管理带来的副校长本人认识上的问题有一是单线联系,分管一块,容易产生“这块我分管,我的地盘我作主,我办事,你们应放心,过程结果不要问”、“下属和其他校领导谈本部门工作,是对我分管这一块蔑视”等“割据思想”,二是“副校长是领导层,领导就是决策,具体事务由二级机构去做,我只要在办公室遥控就行了”的“官僚作风”;三是“我分管这一块,这里的事务,我要全面掌控,事事必须我得清楚,事事我必须亲为”的集权型副校长;四是“有事情,来汇报,其他事,各干各,都轻松,期末再总算”的放任型副校长;五是“有好事?我来定,你二级机构点什么头!有问题?叫二级机构负责人去先顶一下,我直接面对不好,应该回避”的投机型副校长。
3.二级机构
二级机构人员在科层化管理模式下常常会形成以下几种典型表现:“有困难找领导,我们说话不算数”――习惯性无助:“这事我已请示领导,如果错了,别找我,领导让我这么做的”――无解释的责任推卸:“这件事,如果领导放权给我,效率和后果比现在要好得多”、“这件事,要是按我的意见,后果不是这样的”――责任推卸加报怨:等等。这些现象表明二级机构在三级科层管理下的职、权的弱化时,在自我保护意识下自然产生的“责任推卸”、“抱怨”、“不作为”的消极行为。
(三)学校行政组织虚实岗位设置带来的问题――不平衡与消极心态
学校内的实职、虚职与公务员系列不尽相同,本文中的学校内的实职主要是指校长、副校长、办公室、教总两处等校务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岗位职员,“虚职”则是指学校根据有关文件需要而设立、不经常运转的机构中的岗位,现在中小学主要有督学、调研员、关工委、工会等岗位上的职员,这些人一般是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或由临近退休的人员担任,这些岗位的职能主要表现在办学方向的保证和监督、特殊群体的关照、人际关系的协调上,有利于学校稳定、和谐。
目前学校内的实职和“虚职”并存是客观事实,鉴于我国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实职“虚职”一般都被纳入学校行政工作范围,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认识不到位常常引发一些、口]题
“实职就是干实事,不要务虚”――实职人员认识偏颇,没有认识“务虚”在学校整体工作中重要的协调作用;“实职多干事,待遇和虚职一样,甚至还不如他们,没意思”――心里不平衡而抱怨,不能换位思考、缺乏移情体验,“虚职就是不重要的岗位,可有可无,可以不干任何事”、“我在虚职就是图个清闲,什么具体事情我都不要参与”――“虚职”人员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失去其对学校整体工作的补充、协调和促进等应有作用。
(四)学校行政组织人员管理方式带来的问题――组织分裂与冗员现象
学校行政班子的组成般来自三个渠道:一是校长和副校长的任命都是由上级组织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任命的,关于副校长的任命,是否必须听取校长的意见或校长的意见在副校长的任命起多大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没有明文规定,事实情况是,上级在调任学校副校长时,可以听取所在学校校长意见也可以不听,二是二级机构成员一般是学校原有班子成员或由校长室提名报上级部门批准的新任人员,所以这里面也是既定的成员多,除非是一所新开办的学校,二级机构成员全是新组合的校长班子选用的。三是其他行政人员当地政府任命或临时调任,如党、团组织负责人,是当地党、团委考察任命的。
在对副校长的管理方式方面,有利的是上级组织部门可以控制一所学校的校级班子的组成,防止出现校长的专权失控现象;有害的是容易出现副校长不好管理,有意与校长意见相左直至工作关系破裂、组织分裂,学校付出较高的发展成本。在对二级机构的管理方式方面,有利的是校长室能对他们进行控制;有害的是容易出现二级机构的冗员现象,原有成员能干的要保留,不能干的又不能轻易让他下岗,还要留在班子内,真的不能胜任的,只有在教师中再提任一个,这样二级机构队伍是越来越大,所以在新闻媒体上有报道一所千人学校行政人员达十七人之多的不正常现象,这些冗员容易引起行政班子内和校内职工中的不平衡和消极心理。
三、学校内部行政关系协调的对策和建议
(一)树立全面联系的整体观念,整合多方力量,形成组织合力
1.在思想认识上树立全面联系的整体观念。一是校长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校行政人员加强思想教育,认识到学校是一个整体、部门工作是全面联系的,认识到学校组织内部行政关系协调的重要性,做到用整体观念、大局观念思考学校工作和部门工作;二是加强自我教育,遵守工作规范,学习必要的工作规范和礼仪,提高自我要求,重视自我纠正和调适。
2.在协调机制上坚持整体性和规范性原则。形成合力的关键在协调,协调的基础是要坚持学校工作的整体性原则。首先,学校要有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整体工作方案,并通过行政工作例会、协调会、检查监督等机制来协调沟通,将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规划到整体工作中来,整合各部分的力量。其次,个人和部门要将工作目标与言行纳入到整体工作之中,全方位联系开展工作。协调的标准是要坚持执行工作规范,要建立相关部门之间工作联系的制度,明确工作联系程序,规范工作运行机制,以求组织内部各成员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协调;个人力求按规范行事,避免组织内的矛盾产生,减少工作的阻力。
3.在工作视野中正确把握全面关注与局部深入的关系。基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原则,学校所有管理人员都应该有全面关注的工作视野,要将自己的工作放到学校整体工作中来考虑,做到局部与整体的有机结合,一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工作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提高,与学校大局和方向保持一致不走样,与校内其他部门协作不矛盾:二是立足本职工作、关注学校整体工作,联系其他部门时,可能会发现其他部门的不足,即时给予有益的提醒。但同时又耍做到局部深入:局部,就是自己分管经办的那一块:深入,就是要做实做细做好,要主动地、系统地思考自己的工作,拿出可行性方案,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4.在具体事务上正确处理分工与协作、独立思考与兼听则明的关系。学校具体事务主要是通过分工来落实的,但各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开展具体工作时要做到:准备时相互通气、过程中协同配合、有成果共同分享,也就是要将沟通“贯穿于全部管理内容和整个管理过程中”。自己经办或负责的事情要主动地、系统地思考,拿出自己的意见和方案;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听取其他人或部门的意见,使方案更加完善、科学,有助于自己分管或经办的工作顺利进行。
(二)设置合理简约的层级结构,协调各层关系,达到协调高效
1.合理设置层级,构建低重心、扁平化的学校行政组织结构。首先要精减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
“在组织实践中,在管理体制上,要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减少、甚至不设各级行政主管的副职。”如副校长可以兼任部门负责人,能更好地深入第一线、接触具体事务,保证工作重心下移,这样就能形成低重心、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也可以避免副校长岗位的“悬浮”现象出现。其次,要改变以岗位定层级的不合理现象,建立以机构定层级的模式,如校长、副校长组成的校长室为第一层级,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部门构成第二层级,这样就形成简约的两个层级的学校行政组织结构。第三,各层级要以制度规范部门工作形式(如部门工作会议),形成部门工作统一意见,才能对外联系,避免个人工作行为的随意性和片面性。
2.准确定位组织内的个人角色,切实履行岗位职责,保证组织协调运转。不同岗位上的行政人员担任着相应的组织角色,学校应当明确各岗位职责及相互之间的正式联系方式,各岗位人员应将自己的岗位纳入到学校这个系统内思考行事,提高自我角色认识,准确自我定位,要在系统的观点下来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履职情况,避免角色>中突;提高对他人的角色认同,消除误解和矛盾。具体到各岗位上要求有所不同:校长岗位要做到立足全局、整体组织、全面协调、合理分权、抓大放小,但又要深入第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在具体工作中率先垂范;在副校长岗位,要做好校长的助手、部门的领导,要上下协调、全面关注的同时,主要抓好部门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在二级机构岗位上,要勤于思考、主动汇报、积极作为,协调和团结本部门成员并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做好本职工作。
3.做到既独立自主又相互尊重,建立信任和谐的组织内人际关系。在科层化的学校行政组织中,每位行政人员都有自己的分工,首先要能在学校的整体目标统领下独立自主地做好本职工作,带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同时还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是单打独干,而是提出议案、争取支持、协调组织、发动实施),提升本部门的工作质量,带动学校整体工作的提高,成为学校行政工作中的骨干。同时还要认识到在学校行政组织中,职位虽有不同,但
人格平等,部门不同,但岗位都很重要。在工作交往中,要求我们每一位行政人员尊重和信任校内其他行政岗位和行政人员,不可越位侵权,在言语(口头的、书面的)和行为上要谦虚谨慎、遵守规范和既定程序,如在正式场合,是别人要说的话自己不要轻易说、是别人要做的事自己不要轻易做,除非是善意的提醒或经过授权补位,这是行政人员的基本素养,也是行政礼仪。除在行政班子内建立正常的工作联系机制外,还需要增强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通过各种形式的感情交流,形成相互尊重、互相学习、彼此包容、不断进取、共同提高的积极人际关系,有助于消除组织内的摩擦,做到协调一致、和谐共处,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发挥各种岗位的积极作用,虚实工作并重,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首先,要正视这种情况的客观存在,并认识到其对学校发展的积极意义,只有虚实并举,学校工作才能全面发展,如督学和调研员岗位上的老同志,一般都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威望,可以请他们诊断学校工作中的问题、协调一些人际和校际关系:其次,发挥每一职位的积极作用,将虚事做实,将一些看起为来虚无的、不重要的工作,通过有形的系列活动开展,展示其巨大的实际价值,如工会组织,可以组织座谈、调查等形式收集民意,实现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i也可请工会代表参与重大决策,进行民主监督,协调校内干群关系,再如关工委,可以开展系列的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的活动,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这些有益的活动开展,可以提升学校办学的内涵深度和文化品位;第三,要适当给予老同志和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体现集体的温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文明社会应有的公德,也是道德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实际行动。
(四)规范教育行政的人事管理,优化班子结构,力求团结精干
一、经济犯罪与刑事政策的概念
目前,理论界对于经济犯罪和刑事政策仍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关于经济犯罪,我国刑法学界素有大经济犯罪概念说、中经济犯罪概念说和小经济犯罪概念说“三说”之争。笔者取小经济犯罪概念说,认为经济犯罪是指市场经济主体以非法经营牟利为目的,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实施的危害市场经济交易秩序和国家经济管理秩序,依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对于刑事政策的定义也有多种学说。其中,何秉松教授认为,刑事政策是指国家基于预防犯罪、控制犯罪以保障自由、维持秩序、实现正义的目的而制定、实施的准则、策略、方针、计划及具体措施的总称。刑事政策还有基本刑事政策和具体刑事政策之别,经济犯罪刑事政策属于“针对某一类犯罪的具体刑事政策”
综上,经济犯罪刑事政策就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以及在特种经济政策下经济犯罪情形所制定的用以指导刑事司法的方针、政策以及原则的总称。
二、我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上处罚过于严格,处罚方式较为单一
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犯罪的高发态势,现阶段我们应将经济犯罪立法涉及的区域扩展,提升经济犯罪化。严密法网并不代表要进行严厉的处罚。从我国刑法上看,关于经济犯罪的刑罚依旧很重。由我国的经济犯罪的刑事立法规定来看,我国刑法对经济犯罪的规定趋于严厉。在经济犯罪的罪名上,涉及死刑、无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名占有相当的比例,反映出当前我国对于经济犯罪的处罚过于严格。当前,我国在刑罚方式的运用上主要以自由刑和财产刑为主,突出了我国经济犯罪在处罚方式上过于单一这一特点。对于典型的资格刑的设置有所欠缺,同时,罚金刑也是相对于自由刑单处或者并处,很少运用非刑罚化的措施和手段。
(二)司法上重刑罚手段,轻非刑罚手段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对于经济犯罪的处罚还是以自由刑和罚金刑为主,缺乏典型的资格刑。对于经济犯罪的打击主要依靠刑罚手段,而非非刑罚手段。当前我国的经济犯罪刑事政策尚未彻底地刑法化,仍是以刑法规范为中心,特别是对严重经济犯罪进行重罚。在一段时期内,经济犯罪现象猖獗,国家会采取严厉打击的政策,对经济犯罪进行集中式的打击。过分依赖刑罚的打击方式,暴露出我国对于经济犯罪的处罚形式较为单一。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多元化的处罚方式不断出现,行刑社会化已经成为当前比较科学的处罚方式之一。
(三)预防治理上重罪后处罚,轻罪前预防
当前,我们国家对于经济犯罪的注意力仍然过多的放在对于经济犯罪的打击与惩治上面,对于经济犯罪的预防关注的力度并不够。重视罪后处罚,容易带来犯罪分子在监狱内的交叉感染问题,不利于这些人员的再社会化。预防与惩治是治理经济犯罪的两个拳头,两手都要硬,才能更好地治理经济犯罪。只重视罪后处罚,轻视罪前预防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犯罪的治理形势,因而除了运用刑事手段外,还可以灵活运用经济、行政等科学手段。
三、我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完善
(一)调整自由刑配置
首先,应减少长期自由刑的配置。当前,我国对于经济犯罪的刑罚设置偏重,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配置较多,突显出我国在经济犯罪上的重刑主义。当然,保留一定的长期自由刑是必要的,对于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轻罚不足以达到惩戒力度的犯罪,我们应该保留长期自由刑的设置。除此之外的,其他经济犯罪可以适当的缩小长期自由刑配置的范围。其次,扩大管制刑配置的范围。管制刑符合现代刑罚的新特点,其优越性是自由刑所不具备的。管制刑的适用有利于与国际刑罚轻刑化的接轨,也有利于摆脱我国长期以来的重刑主义思想。
(二)经济犯罪的资格刑设置
现行刑法中,资格刑的范围主要限定在剥夺政治权利这一狭窄的范围内,而在经济改革浪潮的今天,仅靠剥夺政治权利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打击经济犯罪的需要。经济犯罪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区别于其他犯罪类别。因而对于打击经济犯罪而言,针对经济犯罪的特点进行有针对的惩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必须研究除了传统自由刑和财产刑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刑罚能够对经济犯罪起到较好的打击效果。那么经济犯罪的资格刑就呼之欲出了。经济犯罪一般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与隐蔽性,因而对于专业性强的犯罪分子进行打击,就显得至关重要。在经济犯罪中设置资格刑,就是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果我们剥夺行为人在某个领域内的相关从业资格,那么就会从根本上降低其在熟悉领域内犯罪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更好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
(三)加强经济犯罪预防治理
首先,应不断完善我国的监督机制。经济犯罪具有专业性与隐蔽性,因而专业的监督机构以及相应的机制,对于预防经济犯罪至关重要。我国要不断提高监督机构的业务素质,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队伍。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监督机构,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为预防经济犯罪做出贡献。其次,及时发现市场管理的不足并填补漏洞。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市场规则的改变,往往会带来很多的管理上的缺位,因而管理机构要密切注视经济发展的动向,对于管理的不足以及漏洞要及时填补与完善,防止别有用心者利用这些漏洞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学科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发展的,研究公共管理理论对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使其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科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对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对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的意见。
【关键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经济研究论文中计量经济学模型大致分为如下几类:经典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PanelData模型、离散被解释变量模型、受限被解释变量模型、非参数模型、非线性模型和其它模型。对这些模型应用研究在清华大学霍玲对1984-2004年《经济研究》刊登的全部计量经济学论文模型的类型进行分类分析时得出以下结果:经典单方程模型仍然是计量经济学论文最常用的模型方法,占总数的63.8%;其次依次是宏观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离散选择模型、宏观PanelData模型和其它模型;最后还有一些新型的计量模型方法,例如微观PanelData模型、经典联立方程模型、其它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简单非线性模型、复杂非线性模型和完全非参数模型等。
她认为之所以经典线性回归方程仍然在计量经济学论文中占主导地位,直观原因是这个方法比较容易直观使用,另一个原因是相当多的论文主要是因素分析对研究的变量产生显著影响程度,而这背后的经济理论是不清楚的,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模型假定为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国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启示和展望
1、在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中,以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PanelData模型为主从以上综述中得知,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应用研究最为广泛的是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PanelData模型,这两类模型从需求性和实现的可能性两个方面解决我们面临的宏观与微观经济问题。需求性上来说,例如金融市场时间序列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与协调分析等,都是经济研究中的热点;从可能性的角度来说,一手数据的是否容易获取对研究的成败起决定作用。
2、更为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将涉足计量经济学模型我们已经了解到在西方,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例如: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就是将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应用到婚姻经济学、种族经济学等社会现象中;而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福格尔和诺斯更是在经济史研究中采用计量分析。由此可见,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注重物质生活的今天,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尖锐,而这些问题与矛盾往往与经济分不开,就会吸引各个学者的注意力。而学者的研究探讨往往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针对师资缺乏的状况,可采取多元化的师资引进模式,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四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二是加强教师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通过人才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供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挂职实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共政策分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同时要提供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进修或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三是加强科研水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从历史的进化观念出发,认为,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一种文学的活力如何,要看这一文学能否充分利用活的工具去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活的工具”就是指活跃在老百姓嘴上的“自然语言”。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是:一种文学形式的最初发轫是在民间,一些独具慧眼的文人士大夫看见了觉得好,就把他吸收进创作里面。有文人的参与当然不是坏事,参差的字句变得规整了,幼稚的技巧变得纯熟了,平庸的意境变得高超了,但随后便会跟来大批拙劣的抄手,只知亦步亦趋,将形式玩得越来越复杂,完全遗忘了文学的精神,最后只剩下一堆陈词滥调坏在那里。一二天才巨手只得再次向民间寻找变革的基因。
与大批体制内作家运用死的语言放声歌唱的阵势相比,新时期以来也有一些作家能够充分运用活的工具“说人话,做人事”。比如,王朔的小说,于坚、伊沙的诗,王小波的散文随笔,李慎之的政论文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先不说这些作品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因为思想和审美是见仁见智的,单说这些作家能够充分吸收民间方言、俚语,深入浅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很不容易。尽管与真正民间语汇的生动活泼、异彩纷呈相比,这些作家由于受生存环境、出版政策、发表媒介、书写工具等的限制,仍然不能做到“有什么说什么”。
如果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白话文学只有在互联网出现以后,才可以说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阶段。
网络文学就相当于过去年代的手抄本,网络作家就相当于科举时代以“俗文字”自娱娱人的“白话作家”。虽然网络对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的农民、漂泊在城市的贩夫走卒来说仍然是奢侈品,两亿网民在十三亿人口中也是少数,连零头都不到,但毫无疑问在当下中国有能力表达自己的人群中,“网民”属于最大的草根阶层。网络文学就是当代的民间文学。它的发达标志着“沉默”了几千年的“大多数”有望不再“沉默”。
夫网络文学,不足以取富贵,不足以邀恩宠,不入正统之法眼,每受网警之打压,而卒不能断绝者,何也?我以为是网络代表了一种人性之自然趋势。就像在古典时代,功名富贵买不动曹雪芹、施耐庵,政府的禁绝、毁版挡不住《三国》、《水浒》的流传一样,网络文学只会越来越发达,越来越成为人们阅读交流的首选。因为网络文学使用的是一种更快的工具,更白的白话。官僚、权贵、士大夫之流当然瞧不起,但没有关系,因为这些文字一开始就不是写给这些官老爷或翰林供奉们看的,就像在文言时代人们瞧不起《水浒》、《三国》、《西游》一样,但几百年过去,那些翰林的“应制帖”、状元的八股文哪里去了?汗牛充栋、累筐盈箱的策论、时文不过是给历代收废纸的老汉提供了谋生的饭碗,倒是那些当时连饭
转贴于
论文摘要:理性决策模式具有一个核心和三个基本点,它的核心是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三个基本点是寻找问题解决的全部可能方案、尽量全面地预测和评估每个方案以及根据实现目的的程度比较各个方案。
一种观点认为,理性决策模式(简称为“理性模式..)需要“全知全能”的人,“有一种浓重的过于理想化的色彩”,“是一种理想的政策制定模型,”“太过理想化而难以应用”,因而“不是一个可操作的模式。所以,理性模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是国内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研究对理性模式的普遍意见。跟这些意见不同,对理性模式的评价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看法。
“许多作者都曾提出替代或调整理性模型,但还未出现能起支配作用的有竞争力的典范。……今天大多数政策分析的作者和实践者都主张使用理性模型的变体形式及一种综合了科学技术方法和规范政治方法的形式。’钧尽管他们承认“现实中的人们并不像模型中所说的那样行事。《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在解释“满意化”时,对理性模式(最大化模式)进行了评论:“西蒙的满意化概念认为,满意的利润水平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设定的……但由于其在使用上缺乏精确性与应用性而受到批评,事实上,还没有提出和发展成为一个真正能代替利润最大化的模式,至少在长期。因此,管理经济学在绝大多数分析中仍使用利润最大化模式。
一、理性决策模式的原型:完全理性决策模式
安德森指出:“或许最著名并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的决定形成理论,是理性一全面的决定形成理论。,他概括了理性决策模式(简称为“理性模式勺的要点:闭(1)决定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这一问题可以同其他问题相互区别,或至少同其他问题相比,它是重要的;(2)引导决定者作出决定的各种目的、价值或各种目标是明确的:而且,可以按它们的重要性不同而依次排列:(3)处理问题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为决定者一一考虑:(4)决定者对可供选择的每一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代价和利益)进行了调查研究;(5)每一个选择方案和其可能出现的结果能与其他选择方案相比较;(6)决定者将采用其结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他的目的、价值或目标的那个方案。C.E.林德布洛姆在《政策制定过不黔一书中提到的完全理性理论的要点,跟安德森的概括是一致的。这些要点组成了理性模式的原型,即完全理性模式,可以更明确地总结如下:①明确和界定面临的问题;②分析所有的目的和目标及其轻重次序;③寻找所有的可能行动方案:④预测和评估每个方案的所有可能结果;⑤比较每个方案实现目的和目标的程度:⑥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目的和目标的方案
二、理性决策模式的精髓: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
以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为核心,寻找问题解决的全部可能方案,全面地预测和评估每个方案,然后根据实现目的的程度比较各个方案的活动,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就是寻求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或者节约资源的问题解决方案。其中隐含着一个假设:人在面对其它问题时,常常希望最大限度的实现某种目的或节约某种资源。确定最佳方案,要求找寻、预测、评估和比较所有方案,是一个反复研究和反复思考的过程,正如下面的图示:(①双线箭头表示三个基本点服务于核心;②在单线箭头中,实线表示落实三个基本点的必经路线,虚线表示可能需要循环反复的路线。)
三、理性决策模式的分类
完全理性模式在思维的逻辑上是合理的,但它要求寻找和选择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使自身陷入了受抨击的对象。决策资源有限,政治系统不是总愿意花费金钱、时间和精力找寻最佳方案。何况,理性有限,不能保证找到最佳方案。另外,政治系统即使找到了最佳方案,也不一定予以采纳。人们对完全理性模式的批评具有某些合理性。不幸的是,“理性决策模式”的概念,在教育界存在被绝对抛弃的危险,人们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倒向满意化模式或者渐进模式。但准确地说,受到批判的是完全理性决策模式,而不是理性模式。理性模式己经出现了不少变体形式,理性决策论者所支持的理性模式,经常不是严格的完全理性模式。
一些学者定义“理性模式”时,有选择地避开了“所有”、“最佳”、“最优’域者“完全”等词语,对决策现实采取了妥协的表达方式。例如:“理性模型(理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指由问题界定导致选择性方案的辨别和评估并伴随方案执行的一种处理政策问题的过程。恻又如,托尼。布什把理性模式表达为nay.①认识问题:②分析问题;③寻找可选择的办法:④选择解决
方法;⑤实施解决办法;⑥评估效果。许多学者在界定“政策分析过程”时,明显运用了完全理性模式的若干规则,例如“规划问题、寻找备选方案、预测未来环境、对备选方案的影响制作模型、评估(比较和划分等级)备选方案”,又如“确定基本问题及要求追求的目标、设计可能的备选行动方针、预测每一个备选方案的结果、确定衡量备选方案成果的标准、以及指出行动选择取向,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且,在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逐年增大,因此,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采用有效的引导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保大学生顺利就业,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以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的有效对策,以期能够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心理 现状 因素 对策
目前,在市鼍赫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①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且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效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时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成为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必要途径。
1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
1.1就业期望值较高
长期以来,大学生都被认为是精英人才,是天之骄子,因此,这种社会意识使得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心理优势,认为与社会青年相比,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所以其就业期望值很高。
1.2存在自卑心理
虽然与社会青年相比,大学生有文化、有知识,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其在求职过程中,很多大学生都深受打击,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工作技能等,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诸多不顺,从而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②这种自卑心理,造成大学生缺乏就业的信心,就业竞争力不足,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1.3具有从众心理
在就业过程中,很多大学生没有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未能认真考虑自己的就业需求、就业方向以及适应能力,盲目跟从其他同学的就业方向,从而给自己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1.4具有焦虑心理
应聘是就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应聘过程中,一些大学生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影响到自己的表现,没有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在就业竞争中,一些大学生可能缺乏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产生焦虑心理。③另外,一些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盲目参加招聘会、投简历,并且看到其他已经顺利签约的同学,从而产生焦虑感。
1.5具有攀比心理
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会有意或无意地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例如,比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如果感觉自己找的工作没有其他同学好,就会放弃自己的工作,这种攀比心理,给大学生的顺利就业造成不良影响。
1.6具有依赖心理
目前,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并不急于找工作,而是待在家里,让父母帮忙找工作,希望父母能够花钱、托关系帮助自己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甚至有部分大学生会让父母帮自己投简历找工作,这种强烈的依赖心理,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2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
2.1就业形势严峻
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使得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再加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适应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④同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扩招规模不断增大,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而就业岗位有限,供需之间的矛盾致使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2.2就业观念不合理
虽然在原则上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专业,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社会文化制度、就业形势以及家庭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不能自由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专业,从而给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⑤在家庭方面,许多父母可能会以工作稳定、工作地点以及薪资情况等来要求大学生选择工作,在社会方面,受到拜金主义、人情关系等不良影响,许多大学生过度重视薪资待遇、工作条件等,从而导致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合理。
2.3缺乏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
目前,由于受到户口指标、跨区域就业等政策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⑥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一系列的政策来突破以往政策的限制,但是,由于各级地方政府的理解程度和贯彻程度不同,大学生的自由流动存在着诸多问题,进而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2.4自我认识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渐增加,以往的精英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大众教育,而大学生也从过去的“天之骄子”沦为普通劳动者,但是,在实际就业过程中,许多大学生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种转变,盲目高估自己的身价,过高期待就业条件,没有正确定位就业方向,从而影响到自己的顺利就业和长远发展。
3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的有效对策
3.1制定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
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国家应该根据目前的社会形势,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⑦政府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就业规划,不断增加就业岗位,以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同时,政府应该努力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不断增强中西部城市、中小城市的吸引力,大力支持大学生到经济落后地区就业,以缓解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竞争压力。另外,政府应该制定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严厉打击虚假招聘信息,建立良好的就业环境,合理优化配置人才资源,以实现经济健康发展。
3.2积极改革高校专业结构
就业形势与高校专业设置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会给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积极与时俱进,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以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时代性。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校应该立足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结合自身的教学特色、大学生的发展需求等,合理O置专业,夯实大学生的理论基础,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实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3.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情况下,大学生应该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充分考虑就业形势和发展需求,合理选择职业,以实现自我的长远发展。实践能力较低,工作经验不足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努力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深入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准确定位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及时把握就业机会,以确保顺利就业。
3.4大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因此,政府应该制定专门的发展策略,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支持,以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⑨同时,大学生应该改变就业观念,努力克服依赖心理、自卑心理,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以实现灵活就业。
4总结
根据文明单位创建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日常管理,规范创建工作的文书档案,促进文明单位创建资料归档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文明单位的创建水平,特提出如下意见,请贯彻执行。
一、加强领导,切实提高认识
创建文明单位档案资料,是我局在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本单位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资料、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综合、全面地反映我局创建文明单位过程中的主要成绩、经验等情况的重要文献资料。加强文明单位创建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是精神文明创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有利于反映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果,更有利于经验总结、进一步提升促进创建工作。
为加强对创建文明单位档案资料工作的领导,区局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下专门成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小组,由分管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局领导任组长,办公室、人教科、监察室以及机关党委、工会、团委、妇委会负责人任组员,具体负责创建文明单位档案资料管理规范的制订、资料鉴定等工作。
二、文明单位创建档案资料的种类
根据我局文明单位建设的实际要求,创建档案分为三大类:
(一)文字资料。文字资料可分:思想建设类;工作成绩类;环境卫生类;道德风尚类;文化教育类;荣誉类;创建活动类等。
(二)图片资料。主要包括我局获得的荣誉标志、组织开展的各类具有余杭国税特色的重大活动照片,用影集或专门图片栏、档案册分类存贮,并配备必要的文字说明。
(三)音像资料。是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信息资料,通过录音、摄像的形式记录下来的载体,这类资料较文字、图片更为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更能准确地反映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原貌。
三、文明单位创建档案资料内容收集及具体归档范围
(一)思想建设类。
1.省、市、区(含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文件(通知、信息、简报),文明单位管理办法、文明单位评比通知,申报文明单位事迹材料,上级审批表、表彰决定。
2.本单位两个文明建设长期规范(目标)、年度三个文明建设计划(要点),创建文明单位规划(目标)、相应考核办法(措施)和文明创建方案,实施过程中检查考核记录资料,半年和全年三个文明建设工作总结,单位在三个文明建设中获得上级奖励的证件、证书资料。
3.组织机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文件,责任分工及工作人员名单。
4.班子建设:理论学习、政治教育、党建工作计划、学习教育内容资料、党委中心组学习记录、民主生活会记录、党支部“”资料、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论文、学习心得体会等。
5.党风廉政建设:中央、省、市、区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条规、工作计划(措施)、责任制度、检查情况通报,有关事迹材料、经验交流、表彰决定等材料。(责任单位:监察室)
6.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计划、工作责任制度(网络表图)、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反映、经验材料、论文汇编、学习英模活动资料、申报先进(个人)表格,表彰决定等。
(二)工作成绩类。
1.工作目标:年度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计划(目标)文件。
2.制度建设: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各类岗位(人员)工作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
3.完成工作目标情况分析通报、工作报表等。
4.行政工作管理:局务会议记录、工作总结、工作质量检验记录、行政效能检查记录等。(责任单位:办公室、监察室)
5.职工福利事业、后勤保障工作资料、办实事情况反馈等。(责任单位:办公室)
(三)环境卫生类。
1.环境建设:创“三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工作计划,绿化、美化、亮化情况,“门前三包”制度,卫生责任区制度,卫生工作制度。
2.创建卫生先进(单位)活动:省、市、区创建卫生先进单位文件、单位创建卫生先进单位各项指标达标情况、除害灭病工作达标情况、检查评比记录和工作总结等。
3.环境保护:市、区和上级有关环境保护工作文件、单位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情况、环境保护工作资料、获得上级表彰证件和证书、工作总结等。(责任单位:办公室)
(四)道德风尚类。
1.社会公德建设:市民守则、“六不”行为规范文件、单位开展教育和实践活动工作计划、开展活动情况反映、培训人员情况、教育材料、考试成绩表、表彰决定和工作总结等。(责任单位:人教科)
2.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教育规划、干部职工岗位培训情况、规范服务内容、服务承诺制度、岗位规范、教育成绩表、社会监督情况反映材料和工作总结。(责任单位:人教科)
3.主旋律(三爱、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计划、开展教育活动情况反映、(三爱、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先进事迹材料和工作总结。(责任单位:人教科)
4.干群关系:干部职工队伍管理规定、民调工作情况反映材料。(责任单位:人教科、办公室、监察室)
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教育规划、考核考试成绩表、工作总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要点)、责任书、规章制度(措施)、工作网络图表、检查考核记录资料、工作总结;禁“黄、赌、毒”工作情况、目标管理措施、情况反映和工作总结材料。(责任单位:办公室、人教科)
6.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反映材料。(责任单位:妇委会)
(五)教育培训类。
1.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与规范:工作规划、人员结构统计表、有关情况反映材料。(责任单位:人教科)
2.教育培训实施:教育培训规划;学历教育、职称(技术资格)教育、专门业务培训情况;学习成果反映、奖励规定、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材料。(责任单位:人教科)
3.文体活动:文体活动组织机构、工作安排、投资计划、文体器材统计表、国税文化活动资料,体育(竞技)比赛活动资料、文体活动总结。(责任单位:工会、团委、妇委会)
(六)其它创建类。
1.齐抓共管: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工作情况反映。(责任单位:工会、团委、妇委会)
2.参与共建工作: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文明社区共建、军民共建等活动情况反映材料。(责任单位:人教科、办公室)
(七)荣誉类。
反映三个文明建设的各种图片汇编、新闻报道资料汇编、录像资料等。(责任单位:办公室、人教科、监察室及相关活动的组织科室)
但是,面临经济、社会的迅速变迁,人们的理解能力仿佛失去了方向,正日益受到挑战。多年来,无论是从事世界经济,还是国际政治的研究与教学,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十分简单却足以令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这个世界上的国家、组织、人群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或观点会如此尖锐对立?推而广之,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无论你怎样为自己的学科辩护,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判断、任何一个简单的规律可以不证自明,每一个判断和每一条规律大都会引起同样合理的反对声音。
在世界经济领域,一些常识和基本概念常常不能令人满意,原因之一是它包含了太多互相矛盾的观点和准则。具体到政策实践上,例如发达国家对新兴市场经济危机应做出何种反应,人们提出的诸多建议都包含着某种道理,但由于存在着矛盾对立,足令危机国家无所适从。关键在于要理解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常识、一个原则可以成立,而在什么情况下另一个常识、另一个原则能够成立。
理解的困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亚里士多德认识到这点,并有一种“亚里士多德方法”。简单地讲,就是他一直试图将形而上学、逻辑学、物理学、心理学、道德伦理、政治学和诗歌等知识集合在一起,视它们为一个共同学术探索的各部分,以建立一种基于原因、形式和目的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后来,无论是马克思,还是韦伯,终生追求的都是试图为整个现代社会找到一个基本的分析、解释和批判的框架。
在上期专栏,笔者曾谈到过世界经济教学的体会,具体到如何理解世界经济、如何提高世界经济的研究素质上,补充以下几点:
将世界经济学科看作是观察当代国际社会联系、理解变化、探知趋势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认识工具。它包含着对市场、效率、资源、均衡、竞争、发展等问题做出论断,更包含着对各国政治、社会、环境、历史、政策取向等的价值判断。
实事求是,敢于打破垄断。理论严重脱离实际依然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特点。90多岁的“大牌”经济学家约翰・加尔布雷思前几年在演讲里说过,“只是在印度几年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原来的知识中有一半是错的,另外一半在印度也是不适用”。从社会科学的措辞上看,“世界经济”是由一套论述所设定出来的分析对象,而正是这些论述提供了各种世界经济概念、分析方法、统计估算及各种政策论辩与实施,凡此种种构成对各国经济及彼此联系的不同理解。这些论述事实上只是反映了论述的权力,表现在它有许多限制如什么可以说、谁可以说和在什么时候可以说等等。研究世界经济必须要从世情、国情出发,从实际问题出发,打破这种限制。
避免日常专业术语的侵害。每个学科都会产生一套专门术语,这套术语对一般人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众来说是陌生的。世界经济学科也是如此。对此,我们要把其他人的主张看成是观点而不是发现。避免日常所谓专家、学者的语言侵害。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合格的读者才能看懂文章,合格的听者才能听懂他们说什么。实际上,合格读者、听众的标准是要看懂、听懂他们背后的动机。
要认识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之间的遥远差别。世界经济领域提出的问题比回答的问题要多得多。事实上,这一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只有极少数得到了真正解决。相反,问题的数量还在不断倍增。有趣的是,这一领域层出不穷的专著正将这些问题转化成无限琐碎的理论,导致本来已是包容甚广的教科书变得更是前所未有地复杂,而其作者或研究者则声称这种复杂性才是真正发现。
要认识到追求数学化的合理性是有限的。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经济学科是借重数学最多的一门学科。但这种倾向正在走极端,本来是要借用,后来演变成拿经济学冒充数学。本来一个仅仅需要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题,最后被塑造成相当复杂的、无法让多数人理解的数学模型。国内某经贸大学一个学院的院长明确要求本院所有老师的论文必须要有数学模型。实际上,连国际关系专业也被逼到非得用模型来说事的境地。
关键词:民营企业; 对外投资决策;内部控制
备受关注的江西民营企业赛维LDK集团危机重重,濒临破产,原因就是赛维盲目扩张对外投资,不断借举外债填补对外投资的资金需求,不曾想对外投资收益低下,资金不得回笼,债务到期无力偿还。据有关资料统计①,决策阶段需要投入的资源占整个工程项目总资源的比率不到3%,可是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达到90%的程度。可见对外投资决策在整个对外投资业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基于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探讨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决策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特点
1.1民营企业的特点
民营企业有着自身的特点,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和行业分布来看,我国民营企业的特点主要有:(1)企业资本来源于非政府机构和个人,民营企业的资金基本都是企业自筹的,主要来源于民间资产投资。据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民营企业资金来源的90.5%是靠企业自我融资、4.0%靠银行贷款、2.6靠非金融机构、2.9%靠其他渠道。(2)企业经营完全市场导向,非公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形式导致了大部分民营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实现企业资本的快速增值、追求资本利益的最大化。(3)管理体系不规范,我国的民营企业大部分都是家族式企业或合伙企业,这类企业往往组织架构不稳定,在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就会对企业的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制约企业的发展。
1.2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特点
基于民营企业上述特点,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
(1)投资短期化,民营企业大部分的投资都倾向于短期的、能够迅速收回投资成本、产生投资收益的行业或产品。(2)投资决策快速化,由于这种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方式,使得民营企业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往往会很迅速,希望能走在市场发展的前面。(3)投资决策高度集中化,企业的投资决策往往是由企业业主一个人或者几个高层管理人员做出的。
二、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决策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对外投资决策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保证对外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一种约束、调整、评价和执行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的总称。民营企业在发展、扩张阶段,对外投资活动较为频繁、发展速度很快,导致内部控制的制定、执行跟不上企业的发展,使得在对外投资决策过程中,内部控制存在诸多的问题,下面将结合一些案例对内部控制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和说明。
2.1 决策权高度集中、董事会被架空
很多民营企业的治理机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董事会被架空,决策权高度集中,甚至是一个人说了算。在总结巨人集团事件带来的教训时,史玉柱总裁说,巨人的董事会形同虚设,决策权力过于集中在少数几个高层手中,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如果决策权力集中于一个身兼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人手中时,其他董事会成员很难参与决策,可能致使决策不科学,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多。
2.2权限配置不合理、存在越权审批
当前民企中,存在很多授权审批控制失效的现象,这就使得投资部门的权限配置不合理,权力过大,容易产生不科学的、不客观的、失误的投资决策。在巨人事件中,所建的巨人大厦在最初的设计中,经财务部等统筹考虑公司可承受能力后,定为18层,后来在施工中不断的临时更改楼层设计高度,而且这一更改并没有得到公司财务部们的论证和分析,最终投资失败,导致巨人大厦成为一栋烂尾楼,巨人集团也随之倒下。这就是一宗典型的民营企业中,授权审批控制失效的案例。
2.3外部信息收集不足、决策调整不当
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决策,往往在信息的分析之后而做出的。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情况,往往只重视内部信息的收集,而对外部信息收集不足,导致在对外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对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估计不足,从而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失误。
2.4民营企业缺乏对投资后信息的跟踪
由于投资项目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决策时‘可行’的投资项目可能在实施过程中变得‘不可行’,所以企业应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对投资决策作出适当的调整,增加或减少投资。江西赛维集团大规模的进军欧洲市场,可面临欧洲市场的反倾销政策下依然加紧投资,最后导致欧洲市场失利,经营亏损,以至于无法偿还债务。
三、完善对外投资决策内部控制的对策分析
3.1优化对外投资决策机制及流程
(1) 制定适宜的对外投资决策机制
对外投资决策作为对外投资决策流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其正确与否对投资项目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民营企业应制定规范的对外投资决策程序,其次要重视投资业务的可行性评估,制定专家咨询制度和决策论证制度,由于企业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所以还要建立投资后的评估政策,以便企业随时对投资项目做出调整,同时制定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提高管理层决策的谨慎性,并保证投资项目的良好实施。
(2)优化对外投资决策流程
流程控制是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形式。运用流程控制,将对外投资决策的流程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规定下来,使其运转的顺序固定下来,其目的是规范管理,落实责任,控制风险。为此,企业应设立对外投资决策流程、对外投资决策应急流程等投资决策管理流程,以规范对外投资决策行为,减少投资风险。
对外投资决策流程图如图1所示:
(3)对外投资决策应急流程。企业还应制定对外投资决策应急流程,当经营分部遇到个别紧急情况时,为了适应市场的临时需求,抓住对外投资机会,可以执行对外投资决策应急流程。
3.2 建立投资后再评估再决策管理流程
投资活动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当初的投资评估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不可行性的因素,所以民营企业必须建立投资后的再评估,以便企业对投资决策做出适当的调整,就算投资失败,也能尽可能的降低损失。再评估再决策的流程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该流程一般不会启用,只有在投资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之后才会启用,否则,不断的评估、不断的决策反而浪费人力、物力,错失投资机会。(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慧群,企业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实施[J],现代会计,2005(03):3-7。
[2]袁志明,对外投资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之我见[J],财会月刊,2003(01):3-6。
[4]陈友邦、胡莉丽,集团公司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研[J],2007(12):31-36。
[4]陈金凤,略论可行性研究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作用[J],江苏水利,2004(8):6一9。
[5]丁丽宏、李志刚,A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0):17-37。
[6]付珍妮、李秉成,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投资内部会计控制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0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