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药行业如何估值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牛市,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名词,一个曾在2007年10月成为历史记忆的名词,有迹象表明在3年后的今天,似乎又要重新开启新的征途。
而“赚了指数不赚钱”是一件最让人格外沮丧和懊恼的事,却又是“小散”们在牛市中常常会犯的傻事。因此,在牛市进行时中,如何踏准节奏,把握住牛市脉搏,才是投资者当下最为关键的首要工作。
估值“洼地”仍存在
此轮行情的始作俑者是大蓝筹的集体发飙。在国庆前一天,大蓝筹板块突然一改今年来的颓态,拔地而起,此后一路高歌猛进,连续10多个交易日不回头。大蓝筹的此番表现让各路资金对其刮目相看。虽然在飙涨之后,大蓝筹多数(除钢铁板块等)陷入调整,而小盘股再度活跃。但是,大蓝筹的再起仍是指日可待。这一点,可以从11月3日盘中有色、煤炭重挫,大盘奋起而护盘的表现可窥见一斑。
事实上,在今年的前9个月里,大盘蓝筹股长期以来处于低迷状态,估值也长时间处于历史地位。因此,大蓝筹很明显地成为股市的估值“洼地”。就在9月底,A股银行板块基本市盈率在10倍左右,主要钢铁股的市盈率均低于10倍,煤炭股的平均市盈率也仅有15倍左右……到了10月,这些大蓝筹猛然间被价值发现,集体狂舞。即便如此,煤炭股平均市盈率仍只有25倍左右,市盈率在20倍以下有7只;主要钢铁股的市盈率低于20倍;16只已上市银行股中有7只市盈率仍低于10倍,市盈率最高的是宁波银行16.8倍。与“三高”众多的小盘股相比,大蓝筹估值优势明显。
而且这些大盘蓝筹是中国经济的脊梁。以银行股为例,它们属于稳定增长型,这些股票企业规模较大,但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却在20%左右,有些年份甚至更高。“在中国经济8%~9%的增长下,相当大盘蓝筹股的盈利水平增长有15%到20%,这些股票市盈率不到10倍,这是一个在正常情况下令投资者垂涎欲滴的情况。”中金公司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梁红曾旗帜鲜明地表示。
同时,今年以来,大蓝筹板块与市场相比较也处于估值的低谷。拿银行股来看,A股较H股折价率却居高不下。大盘金融股A/H折价普遍在20%以上,折价最大的招商银行A股相对于H股折让已经接近35%。大盘蓝筹股在经过长时间的低估值后存在估值修复性的基础。
此外,充裕的流动性为推动大蓝筹的估值修复上涨提供了动力。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人民币升值以及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将继续促使资金流入,大蓝筹板块的避险和保值增值功能对超大资金来说魅力无限。因此,大蓝筹行情仍会卷土重来。建议关注银行、保险和煤炭板块。
通胀受益板块有机会
“通胀将是长期持续的状态。各国政府为应对经济危机推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导致的长期低利率将推高全球通胀。”一位基金经理的解释充分概括了当前的经济形势。
当前,国际上,各国都开足了“印钞机”,美联储进一步推进货币宽松政策,美元的不断贬值,金价屡创新高,油价有望重回100美元上方,全球大宗商品继续上涨,货币的泛滥导致通胀全球化。而国内,蔬菜、食用油、大米、豆类,甚至苹果、蕃茄等农产品的价格轮番上涨,全面通胀时代正在到来。在国内外形势的夹击下,如何保值成为当前老百姓的最大焦虑。
事实上,有理财专家之称的基金也早已作了准备,纷纷对症下药改打“通胀牌”。
通过基金三季报可发现,对通胀的担忧早已存在于一些基金公司。如海富通中小盘在三季报中表示,其在第三季度大幅增加了股票仓位,主要增持了新能源、军工以及资源类股票。在其十大重仓股中,山东黄金名列榜首,除此之外,山煤国际、兴发集团、厦门钨业等资源类股票也赫然在日。
而且日前发行的新基金中,也有两只直接和通胀有关,分别是银华抗通胀主题基金(LOF)以及同联安大宗商品ETF基金。
至于哪些行业最具抗通胀能力,通常有黄金、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石化、农产品等行业,这些行业将在通胀中首先受益。在10月开始的短短10多个交易日中,有色、煤炭股连续暴涨,大部分股价上涨已经超过50%,所谓的价值“洼地”被迅速填平。虽然近来煤炭、有色等出现了调整,但行情已经从估值修复走向通胀预期推动,在下一阶段,以有色、煤炭为核心的资源品,仍会有表现的机会。而在农产品不断涨价的前提下,农业股行情也值得期待。
五大板块受益人民币升值
自今年6月19日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重启升值之旅。而人民币升值对股市而言,绝对是个利好。至于人民币升值受益的板块则是个大家族,主要有航空、房地产,银行、造纸、石油石化和资源类等六大板块。但是,理应受升值利好的房地产业.南于受政策调控,决定股价走势的还是政府对地产的态度。而中短期政策显然难出现转折性变化,所以,对房地产暂时选择回避,重点关注其他五大受益板块。
航空业是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受益者。里昂证券亚太区市场部称,受益汇改最多的是那些收入基本为人民币而支出基本用美元的公司。航空行业属于典型的外汇负债类行业,人民币升值使航空公司能够一次性获得相关的汇兑收益,同时还因航油进口价格下降及租赁成本降低而间接受益。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航空公司毛利率提高0.5%。中金公司认为,由于南航的美元负债最高,或将是国内航空业人民币升值的最大受益者。在其一份行业报告中指出,南航航空具备商业绩敏感性。南航在国内三大航中业务规模最大,因此从每股盈利的绝对提升幅度来看。其盈利对于客座率和运价的弹性也最高。此外,中国航空也受益匪浅。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国航每股盈利可提升0.02元。
与航空运输业一样,国内的造纸行业对汇率的波动也较为敏感。宏源证券的报告表示,从成本角度考虑,汇改将会降低造纸行业的相对进口成本,从而提升其收益。数据显示,我国造纸行业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进口木浆、废纸占耗用原材料接近40%。其次,国内大部分大型纸机依靠进口,造纸行业中同定资产投资中约有60%以上是设备投资,而且多数都是进口纸机设备,汇改将造成进口设备价格相应下降,降低了造纸类公司进口设备的采购成本,折合成企业效益相对可观。德邦证券分析指出,造纸行业是我国第三大用汇行业,而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纸浆进口国。人民币升值将从进口原材料成本下降和产品出口遭受汇率损失两个方面对造纸行业产生影响。综合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和内销的影响,测算显示。若人民币升值1%,行业净利润增幅3.25%;若升值3%,行业净利润增幅9.57%。
此外,人民币升值对银行业、石油石化业,以及资源类,尤其稀有金属行业也形成利多。人民币升值对人民币计价资产比较高的行业以及外币负债比较大的行业可能会构成利好,而人民币业务和人民币资产是银行等金融业主体,因此会受益于人民币升值。对于石油石化业,人民币持续升值将使国内成品油的生产成本下降。据有关部门测算。理论上,人民币兑美元每升值0.1元,将使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下降77元。假设原油的平均价格是75美元/桶且中间税费保持不变,以人民币兑美元价由6.83:1为基准,那么当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至6.8:1、6.7:1、6.6:1和6.5:1的比率,我国的柴油出厂价每吨将分别下降23元、100元、177元和254元。而国内成品油的售价是根据国际油价进行调整,因此,排除油价浮动的因素,人民币升值将给中石化等带来福音。而人民币升值目前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美国,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开足“印钞机”,迫使人民币和其他国家的币种升值。从经验看,这将导致资源价格的上涨,尤其是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这将直接导致相关股票的上涨。
大消费板块有潜力
今年以来,在国家政策战略性地由主要依靠出口转向依靠刺激内需,这使得大消费概念浮出水面,成为股市的一大热点。相关行业板块轮番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表现令人眼花缭乱。
然而,被炒作得如火如荼的大消费概念到底涉及哪些具体行业?确实,大消费概念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包含着很多行业,比如房地产、汽车、百货零售、商业连锁、酒饮料、餐饮、医药和旅游等等,可以说,大消费概念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值得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主题概念。
华商领先企业基金经理郭建兴表示,“从板块来看,下半年我看好大消费概念行业,更细化点就是区域性的零售龙头公司、中低端的食品饮料公司、乳业公司、快速消费品公司等;在战略新兴行业中我看好产业发展前景清晰、盈利持续增长的行业。另外,在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新医改等因素的影响之下,医药行业正在慢慢形成一个大的产业,医药板块存在长期的超额收益投资机会。”
他对医药板块的提法得到了众多基金公司的共鸣,仍然扎堆“买药”。医药行业被称作“永远的朝阳行业”,是发展前景较为确定、增长空间较大的行业之一。新医改的启动、国内人均用药水平的提高、政府对医保的投人,都将给医药行业带来巨大的成长空间,我国医药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值得长期看好。过去10年,我国的医药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都在17%以上,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速。今后10年,我国的医药行业投资更将步入“黄金期”。据全球知名机构预测,我国在2013年将成为全球第二三大药品消费大国,整个医药行业很快将进入到最新一轮的增长期。
从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表现来看,投资医药行业,进可攻,退可守。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医药保健行业诞生了很多超级大牛股,医药行业中长期整体表现大幅跑赢大盘。据统计,2005年6月6日股市跌破千点至2010年10月31日5年多的时间内,医药指数的累计收益率近800%,而同期沪指的累计收益率为200%。目前。沪深两市医药上市公司共有150多家,尤其是中小板中许多中小盘医药股成长潜力非常大,值得重点关注。
衍生工具是好帮手
牛市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别错过了。然而,现实的问题却有一大堆:手中没有了“子弹”(现金),只有一把原有的套牢盘,怎么办?选不准股票,或者一买就跌,一抛就涨,在牛市却还“赚了指数亏了钱”,怎么办?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前者运用融资融券中的融资,后者则买人股指期货合约。
今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正式启动,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易方式。融资交易是指,投资者向证券公司交纳一定的保证金,融(借)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买入股票的交易行为。
近期,股市的走强带动了融资融券市场的火爆。数据显示,截至11月2日,沪深A股融资融券余额为72.1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71.87亿元,占总规模的99.6%。11月2日沪市融资买入额再次扩大至7.71亿元,环比增幅高达55%。金融股和有色股均获得较大融资买入额。目前,招商银行、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的融资余额分别为3.23亿元、2 03亿元和2亿元,是当前融资余额最大的股票。
吴鹏飞:此次三中全会对于中国经济的中长期改革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它解决的是过去经济发展模式当中所存在的一些制度性制约因素。因此,在三中全会公告和相关细则出台之后,市场出现了一波上涨行情,这正反映了公众对于三中全会所引领的改革方向的认同。具体到对市场的影响来看,我认为近期的上涨更多的是市场对于改革向好的情绪的反映。
记者:2013年,A股市场走势分化,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冰火两重天。对于2014年A股市场主板和创业板整体走势,您有怎样的看法?
吴鹏飞:今年以来,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行情分化是明显的,但我们不能简单地从板块分化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因为从更深层次来讲,它反映的是转型阶段的经济特征,即代表转型方向的行业机会和传统产业机会之间的差距。
2013年的板块分化是这一趋势第一次的集中表现,在中长期内都将延续这样的趋势。
除此之外,今年创业板和中小板的高估值还和A股市场出现的杠杆性投资环境有关,今年是A股第一次在市场出现机会性背景的情况下,加入了融资融券和期货的做法,并且在较大范围内运行,因此短期来看,A股的估值已经从基本面分析发展为资金的推动,加杠杆从幅度上加剧了这种波动。因此,未来,我们会更多地从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来做考虑。
记者: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和角度来看,您觉得明年哪些行业增长潜力较大,有望成为领跑者?哪些行业和板块有投资机会?
吴鹏飞:2014年,我们仍然坚持转型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过去的几年里,经济从原来的周期性增长转变为调整,而医药、TMT、传媒等行业也在这一过程中脱颖而出。
经济进入了一个大的转型周期,我们已经不能简单地用繁荣、复苏来衡量所处的经济周期。在这个阶段,如医药、TMT和环保等代表转型方向的行业将获得长足的发展未来,一方面,代表转型的行业利润会出现明显增长;另一方面,蓝筹股的估值洼地效果也将为资金配置提供机会。因此,从方向上看,投资者应当选择符合转型方向的成长性行业,但同时,出于防御性策略的考虑,也可以配置一些具有估值机会的蓝筹股。
记者:从估值的角度来说,目前一些行业股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从资金偏好来说,却颇受冷淡。比如白酒行业、医药行业近几个月来表现较为平淡,似乎资金情愿炒作受政策利好却毫无业绩的概念股,也不愿意进入估值较低的板块,对此您怎么看?
吴鹏飞:这恰恰反映了转型阶段的行业分化趋势。转型期间的行业分化并不同于繁荣期间的板块轮动。今年是转型行业第一次出现的机会,我认为方向的选择比性质的认同更重要。现在传统产业还有业绩,但随着转型行业利润增长点的不断涌现,传统产业也将逐渐走向没落,不再被市场所认同。投资轮动的逻辑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估值的高低并不是投资的主要理由。
具体而言,医药行业受近期医改政策影响较大,医药行业的发展、医疗改革政策的落实,都将为医药行业提供新的动力,特别是催生民营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发展机会。而白酒行业由于受去年政策环境的影响,估值下降比较明显,从估值的角度来说,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记者:今年以来,央行对货币的投放一直偏紧,一度引发市场对货币超调的疑虑。您如何看待对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走向?
吴鹏飞:从今年的货币政策来看,央行对于经济转型的理解和政策取向是准确的。应该说,传统产业的发展一直与货币过度投放有关,所以,当前的货币政策转变实际上是由整体经济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所决定的,而这种偏紧的状态,正与我们的转型阶段相匹配。因此,我认为未来整个资金面不会再回到宽松的状态,而是中性偏紧的一个状态。
另一方面,央行的货币调控由过去的数量管理向着价格管理的方向转变,即从货币投放额度的控制向着利率管理转变,以利率管理来引导货币投放效率。2014年,资金面会维持当前的格局,以配合转型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实现,这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微调,但大体方向不会改变。
记者:由您管理的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目前正在发售,能否给投资者介绍一下您的投资风格和理念?
行业仍处景气上升阶段
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中国,医药行业均处于景气上升阶段,这是投资医药行业并选择个股的主基调。世界药品市场的规模在××年达亿美元,同比增长,预计到年将达亿美元,较××年增长;中国药品市场××年达亿美元规模,同比增长,占全球药品市场的,预计到年将达到亿美元,较××年增长。
从中经网的中国医药行业景气指数看,随着居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社会需求的增加,医药行业景气指数呈一路上升态势,保持了较快发展。××年受影响,医药行业景气指数异常快速增长,达到近几年来最高点,过后行业景气逐月回落。但从××年月开始,医药行业景气指数止跌回升。
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
在行业景气上升的同时,××年我国医药行业及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均有所下降。××年整个医药行业的销售额增长保持了年以来的增速,为,稍低于××年的水平。××年行业盈利能力下降、利润空间缩小的局面,主要是由生产成本的上升及药品价格的下降导致的。
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具体表现在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的下降和销售利润率的下滑。整个行业有的企业亏损,而且应收账款净额的同比增长率在,远高于前几年的水平。这可能与宏观调控导致企业资金面吃紧有关。
从医药上市公司××年前三季度的经营业绩看,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于××年,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大于中期。上市公司的运行与行业整体相似,呈增收减利局面,盈利能力下降,毛利率下降个百分点,每股收益下降元。
如何寻找投资突破口
××年月以来的宏观调控主要是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压缩投资,加大消费。医疗、药品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因而,药品生产企业成为了股市中躲避宏观调控影响的避风港。目前,宏观调控已经从行政手段向利率手段过渡,××年宏观调控将会继续。因此,药品生产企业仍然应该是投资中规避宏观调控影响的较好品种。
药品生产企业未来仍将受生产成本上升、药品价格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成本上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能够有效规避药品价格下降对企业的影响,未来才有保持盈利水平和持续增长的能力。笔者认为,××年走强的海正药业、华海药业、云南白药等医药股今年仍具一定吸引力。
(一)特色原料药企业()特色原料药企业减小价格下降影响的动因①具有丰富的产品群。②能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降低成本。③经过市场整理后,通常是年时间,实力弱小的竞争者被淘汰出局,市场参与者的数量明显下降,幸存者的市场份额扩大,对产品具有定价能力,从而促使产品价格会反弹保证了盈利空间。
向制剂企业过渡。制剂的毛利率较原料药的毛利率高,可以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特色原料药企业的国际估值比较从未来两年的业绩预期及投资估值看,成熟通用名药企业如、和的(市盈率)近年来较低,为倍,而成长型通用名药企业的较高。
特色原料药企业与通用名药企业一样,业绩也具有波动性。对它们的股票,不同偏好的投资者给予不同的溢价。目前,中国的特色原料药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应给予较高的溢价,在倍是相对合理的。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华海药业和海正药业。
华海药业公司是全球生产普利类原料药品种最多的厂家之一,也是全球普利类原料药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主要产品卡托普利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公司上市时的上升到目前的,依那普利的市场占有率从上升到。
公司的沙坦类中间体与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签订了长期定单,抗抑郁药帕罗西汀的增长可能在××年下半年体现。
公司××年(每股收益)为元股,预计××年为元股,动态市盈率分别为倍及倍。若以倍市盈率计算,华海药业的目标价位在元以上,投资建议为优异。
海正药业公司××年发展中的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心血管原料药方面,包括:①××年辛伐他汀价格下降与滞销;②普伐他汀欧洲专利××年月到期,但是原料药的需求并未提前个月放量,公司普伐他汀原料药推迟了在欧洲上市;③普伐他汀四季度订单落空,公司××年业绩将可能低于预期。
但笔者认为海正药业可以通过其强大的研发力量(主要表现为对专利产品的跟踪能力)和不断推出新产品的能力(尤其是药品获得药证的背景)来有效化解产品价格下降所导致的风险,并通过药品在规范市场的销售来延缓风险的降临,获得较高利润。海正药业还将可能成为国内最快进入通用名药领域的公司,首先通过通用名制剂,然后推出自己的通用名制剂。这样,公司从原料药向通用名制剂的发展将会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
××年公司为元股,预计××年为元股,动态市盈率分别为倍及倍。若以倍市盈率计算,海正药业的目标价位在元以上,投资建议为优异。
(二)中药企业中药企业通过在资源、品牌、技术等方面的垄断以及政策上的倾斜等优势,获得产品的定价能力和提价空间,形成其它企业无法超越的壁垒。
资源垄断中药企业的原材料中药材的生产具有地域性,这赋予部分企业先天优势。
品牌垄断品牌意味着产品的质量有保证、技术有一定先进性及独特性、顾客对产品的忠诚度等,如云南白药有近百年的历史、同仁堂有多年的历史、片仔癀有多年的历史。
技术垄断中药主要表现在配方和生产工艺上。如云南白药散剂、胶囊和片仔癀是中药绝密品种,即使其它企业用同样的药材也无法生产出具有相同品质和疗效的中药。
价格优势()国家政策规定优质优价。尽管国家对医保目录中的药品规定了最高零售价,但对一些品牌中药实行了优质优价的政策,如同仁堂、云南白药等。
()提价的可能性与可行性。①成本推动型的被动提价:中药材价格上涨、所用中药材品质的不同都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迫使企业产品价格被动提升。
②市场垄断导致主动提价:由于产品是独家品种,故公司具有在保证销量的情况下提价的能力,如云南白药、片仔癀、东阿阿胶。
云南白药和同仁堂是中药行业的佼佼者。
云南白药公司从××年月日开始,主要产品云南白药散剂、胶囊、气雾剂、宫血宁的供货价上调,平均涨幅。××年公司业绩增长主要表现为在提价基础上不减销量。××年公司业绩增长将主要受益于上述主打产品的销量增长。公司未来两年的成长保持在,收入主要来自医药商业,利润主要来自医药工业,尤其是白药系列产品在各个方面的增长。公司白药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增长也将成为未来成长亮点之一。
公司××年为元股,预计××年为元股,动态市盈率分别为倍及倍。若以倍市盈率计算,云南白药的目标价位在元元,投资建议为优异。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研究称,中长期来看,宏观经济增速将从10%的高速增长逐步过渡到5%~6%的中速增长时代,现在的7.5%是一个中间状态。在政府的明确政策导向下,增速回落的时间跨度被主观拉长,整体过程类似于上世纪70~80年代中期的日本经济。
博时产业新动力基金经理蔡滨说:“我们看好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防军工、智能化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现代物流等,这些行业不同于传统劳动力密集驱动的产业,更多由技术创新驱动,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以及成长空间。从投资主题上,我们更加关注‘走出去’战略、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改造、并购重组、改革受益、国防军工等相关主题板块。”
综合各大机构的观点,2015年A股市场仍然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券商保险、医药健康、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等四大板块有望成为引领行情的主角。 券商保险强势难改
2014年第四季度以来,证券业是金融板块内的领涨板块,也是金融行业中涨幅最大的子板块。其业绩同比增速逐月提高,在基本面、资金面、情绪面的多方契合下,走出了一波大行情。
申银万国分析师何宗炎认为,2014年12月上市券商净利率将达80亿至90亿元,环比增长60%以上。虽然券商、保险、银行、建筑等板块轮动明显,但券商是绝对龙头。
展望后市,证券行业基本面仍然较为强劲。尤其在2015年上半年,由于2014年上半年的同比基数相对较低,加上融资融券的大发展如持续至2015年,将给行业整体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量。
由于上证50ETF期权即将推出,而上证50ETF期权标的成分股中70%是金融股,这将使金融股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溢价。同时,券商股业绩本身也将受益于ETF期权。何宗炎看好大券商,如中信、海通、华泰和光大证券等。
保险行业在2014年的保费收入和业绩表现都符合市场预期。在经过两年的保单结构调整后,保费的复苏意味着保险公司基本面从底部开始复苏。近年来,保监会对保险投资范围的逐步放松也可能带来未来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的上升。
海通证券非银金融业首席分析师丁文韬说:“保险是唯一能加杠杆投资股票的标的,在过去的牛市中,保险明显呈现出牛市中后期品种的特点。随着牛市行情的明确,保险公司逐渐增加股票配置比例,在牛市中后期杠杆增加,行业表现超过大盘走势。” 医药行业春潮涌动
2014年,医药行业涨幅在各行业中排名垫底,其主要原因是年初基金的仓位较重。由于后来周期股涨势如潮,随着基金调仓,医药股仓位下降很快,导致医药股走势很差。2015年,医药行业的变革趋势风生水起,表现为打破现有利益格局,走向有管制的市场化。
据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分析师朱国广研究,2015年医药行业增速同比增长将提升3至5个百分点,原因是2015年是基药、非基药招标大年,新药快速放量及基药制度实施将刺激工业收入增速。生物新技术、医药流通新概念、移动医疗等将是2015年的投资主线。
干细胞治疗是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国内,可进行干细胞储存。在脐带血干细胞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胎盘干细胞储存处于相对蓝海状态,预计关于我国胎盘干细胞的临床诊疗行业规范在 2015 年很可能出来。建议关注新进入人体胎盘干细胞储存领域的国际医学(注:原名为“开元投资”)。
朱国广表示,海南、上海已在试点网上购药医保报销,未来试点范围有望扩大,各地扶持医药电商的配套方案将陆续出台。随着政策壁垒逐步打破,电商在处方药领域大有可为,预计未来三年国内网上零售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70%至80%左右,2017年国内网上零售市场规模将达450亿元左右。提前布局医药电商领域的九州通具有较大优势。
移动医疗指通过移动设备(手机、电脑、穿戴设备等)提供医疗或健康信息和服务,具体如远程患者监测、在线咨询、无线访问电子病例和处方等。2015 年国内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估计可增至42 亿元,2017 年可达125亿元,预计2013~2017 年五年间复合增长率超50%。 高端制造动力强劲
中国大的经济周期决定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进入下行通道,机会大多集中于转型新兴行业或者传统但是能扩展海外市场的行业,军工、智能装备(广义机器人)、高铁是三大主要亮点,但侧重点有所不同,需抓住估值和成长的匹配点。
军工是战略性机会,未来3~5年基本面持续往上。站在空间争夺战的角度,需要抓住装备列装提速、资产证券化、军民融合三条主线。
据广发证券研究,强军目标指引下的军队改革带来需求的变化,国防科技领域改革和政策支持将激发行业活力、逐步提升装备供给能力。装备需求提升和技术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海、空装备平台和信息化方向,可重点关注具有成长空间的装备供应商和配套商。
在工业4.0大背景下,智能装备(广义机器人)需求持续旺盛,下游应用广度和深度均不断提高,但内资厂商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必须依托高端集成商实现弯道超车,军用及智能服务机器人将是下一片蓝海。
东吴证券分析师黄海方认为,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高增速时代已经到来。从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看,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是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过去核心零部件过度依赖进口,严重制约着行业发展。目前国内大部分本体制造企业,均实现了控制器自主生产,在核心零部件上取得了突破。只要实现关键零部件产品的升级跨越,就可以以支撑机器人整机发展,未来替代进口的效应也会逐步释放。
从政策落实看,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已经把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部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相契合,汇川技术、新时达、巨星科技、上海机电、亚威股份等个股前景看好。 环保行业前景广阔
环保产业未来将渐渐脱离政府投资这个外在推动力,逐步转向持续稳定的内生动力,政府角色发生转变,弱化投资、强化监管。市场化机制建立的本质是用经济杠杆来提升企业加大环保投资的力度,引导环境治理资金的投资效率。
方正证券高级分析师梅韬和环保行业分析师郭丽丽认为,环保产业已经由“计划经济”模式切换到“市场经济”模式,行业发展进入2.0 时代。
但是,环保行业将不会像过去一样在政策利好下出现全面上涨的行情,个股之间将出现分化,关注点由政策刺激转为业绩兑现能力。订单获得能力强及业绩兑现好的企业,估值将有所提升。
华融证券分析师王刚说:“2015 年将是环保行业的收获大年,随着订单的不断获得,产能进入释放期,环保企业的业绩也将迎来新的大幅增长。”
在没有重大利空消息的情况下,2014年全年医药板块(申万一级行业)整体涨幅34.45%,表现仅好于家用电器、食品饮料、采掘及农林牧渔几大板块。
而从持仓情况来看,医药板块多只个股在去年四季度都遭到了基金的减持,此前备受机构重视的香雪制药在四季度就被减持了近8600万股。
然而,进入到2015年初,风向突转。医药板块的防御属性重新得到推崇,相关医药主题基金更是纷纷成立。如此逻辑突变,是何原因?医药股是否又已经守得云开见月明?值得一探。
业绩向好却遭疯狂减仓
从医药股2014年全年走势来看,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
板块内190只个股中,有147只个股跑输大盘,占比接近8成。其中,全年股价下跌(考虑复权)的个股有36只,跌幅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三诺生物、溢盛药业、双鹭药业、长春高新、利德曼、凯利泰、力生制药、汉森制药、直飞生物、山大华特。
然而,上述十家公司2014年的业绩却并未都如其股价一般颓势。除了山大华特尚未2014年业绩快报之外,其他已2014年业绩快报的9家公司中,有8家业绩预增。
其中,业绩预增最多的双鹭药业,其预告2014年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为40%;另外,三诺生物、汉森制药、智飞生物预告增长幅度为30%。唯一一家预告利润下降的是力生制药,其预告公司2014年净利润亏损幅度为70%。
而从医药行业2014年年报预报的整体情况来看,截至2015年2月12日,124家已业绩快报(其中15家已年报),其中100家公司业绩预增,占比超过八成。
具体到已经年报的15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中,12家业绩同比增长。其中,三精制药以516.69%的净利润增长率大幅领先,上海莱士、沃华医药、亿帆鑫富的净利润也实现了翻倍,分别为255.27%、244.10%、102.67%。
在基本面无大问题,多数公司业绩预增的情况下,为何医药股却在2014年表现如此颓势?这或与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对医药股的大幅减仓 有关。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的数据,2014年四季度基金医药全部持股合计315.079亿元,其中重仓股合计310.259亿元。与基金持仓总市值相比,重仓持股比仅为2.9%。而同年一季末和二季末的数据分别为7.0%和6.6%,可见四季度减仓幅度 之大。
具体到个股来看,一贯备受机构宠爱的基金重仓股的香雪制药几乎首当其冲。数据显示,2014年三季末,持有该股的基金有近1.28亿股,然而到四季末却仅余4194.73万股,减仓幅度高达近8600万股。
同样是基金重仓股的康恩贝在2014年四季度也遭到了基金的疯狂减持。据数据显示,2014年四季末,基金持有该股量仅余3659.41万股,比三季末减少了超过5700万股。
而除了平时备受公募热捧的基金重仓股遭减持之外,一些关注度较低的医药行业个股则几乎遭抛空。
以前述2014年业绩表现出彩的上海莱士为例,2014年三季末共有13家基金公司合计16只基金产品驻扎在内,共持股84.33万股。而到2014年四季末,虽然嘉实旗下一只基金新进持有16.47万股,但三季末的13家基金公司几乎全线撤离,仅剩下国联安旗下一只基金保留在内,持股0.69 万股。
风向突变重现布局良机
对于医药板块去年四季度的糟糕表现,基金经理们亦抱怨所料未及。上海的一位基金经理在2015年新年策略会上谈到,“此前完全没有想到医药股会在去年四季度遭到如此大程度的减仓,这般行情完全是出乎意料。”
深圳一位基金经理亦坦言,“去年投资医药股的都很惨,我本人也犯了错误。去年7月我发现组合中该涨的股票都涨了,需要挖掘新的优秀公司,最后配置了一堆医药股,结果表现一直 不好。”
医药板块一直被誉为是最具防御性的板块之一,此前有过多轮大热行情,在基本面无大问题的情况下,为何会在去年四季度遭如此减持?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除少数基金经理因个人投资偏好而作出减持动作之外,去年四季度基金对医药的大幅减仓主要还是由于大盘蓝筹强势回暖,基金公司为防止下一轮踏空只能迅速做出调仓举动,只不过由于行情极端而导致反应过激。
而到2015年一季度,大盘蓝筹强烈震荡的行情毫无休止之兆,基金经理们也相应迅速进行了调仓,医药股因防御属性强烈而又重新受到了基金的热捧。
前述上海基金经理就表示,“正是由于2014年医药板块表现低迷,已无多大下沉空间,因此今年一月我们重点配置了医药板块,视行情再做增减。”
从板块涨幅来看,医药板块行情相较去年四季末确实已经出现逆转。截至2015年2月12日,医药生物板块上涨了10.83%,跑赢大盘12.72%。
对于为何医药行情会在今年一季度突然急转,前述深圳基金经理认为,“当市场有‘快钱’的时候,都往‘快钱’上涌。但是当行业没有这种‘快钱’,大家才会想到30多倍PE的医药股还不错;此外,医药股的大逻辑是老龄化社会,20%人用80%的药,基数越来越大,用药人群越来越多,行业增速是非常好的状态。”
因此,在大盘蓝筹大起大落不确定性太强的背景之下,目前相对估值低的医药股“守得云开见月明”,重新迎来布局良机。2015年开年以来,医药主题基金纷纷成立,例如招商医药健康、农银汇理医疗保健主题、华夏医疗健康、广发中证养老产业等,此外,安信消费医药主题基金也正在发行之中。
医药消费、电商成布局重点
不过,尽管医药板块的防御属性重新得到认可,但多位基金经理认为,目前的形势更为复杂,精选标的是比拼重点。
广州一位基金经理就表示,“医药行业目前分化得比较厉害,应该要区分看。一些传统的医药公司内部增长其实已经有很多问题,业绩增长也持续低于预期;而一些诸如细胞技术、基因技术等相关细分行业,却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在选择标的上可能要经过一些博弈,这里面风险是比较大的。”
前述深圳基金经理也认为,“这两年整个医药板块其实表现一般,未来‘只要配置医药就不差’的这种行情已经结束了,必须从中精选优质标的。”
本期“基金经理面对面”邀请了银华消费主题分级股票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杨靖。在他看来,现在是时候考虑拿股票了。
《投资者报》:市场考验2400点关口,悲观情绪很浓,你怎么看?
杨靖:股票的价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对未来的预期。目前从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的平均估值水平来看,可以说反映了市场对未来极度悲观的预期,沪深300的估值甚至已经低于1664点。
如果投资者认为未来的情况没有现在预期的那么差,那么,从逻辑上将,现在就是一个买入机会。关键问题是,投资者认为中国经济未来到底会怎么样?会不会“硬着陆”?会不会滞胀?经济转型能不能成功?是投资者该给自己一个答案的时候了。
《投资者报》:你的答案是什么?
杨靖:我没有那么悲观。再看10年、20年,我觉得还是很有希望的,而且城市化进程说到底还很远,中西部二线城市的城市化率依然很低。可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这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是经济转型期所经历的阵痛,而不是宏观经济真的出现大问题。
很多人觉得现在股市不好是因为流动性差。其实中国资本市场从来没有缺过流动性,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达到几万亿。只要股市有赚钱效应,资金就会流入。
但是,做投资就是这样,投资者明知道从长期来看,目前估值水平处在合理区间,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但是什么时候会启动?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这也是投资中困难的地方。
《投资者报》:近期消费类行业表现较好,很多基金集中配置了白酒、医药行业,如何看待其未来投资前景?
杨靖:就目前而言,周期类行业集中的沪深300、上证50估值相对较低,而消费品、医药与之相比还是高一点,但长期来看还是合理的。
但是,消费品自上而下板块的配置效果可能远不如自下而上选股。
8月股指低位震荡,形成四月阴线,行情疲弱超过2008年。9月形势又将如何?
股市连续四个月低迷
经过5-7月三个月的连续下跌之后,8月初股指发动了一波反弹行情,但力度有限,时间短暂,之后继续回落,低点再被刷新,盘中最低下探至2032点,月度跌幅2.67%。而在9月初更是下跌到2029点。连续四个月以阴线报收,成交低迷,行情疲弱超过2008年。
从分类指数看,运行出现明显分化。创业板指一枝独秀,上涨4.38%;其他指数延续下跌走势,其中深证成指下跌幅度高达9.36%。
从行业指数看,运行出现一定分化,绝大多数行业依然延续下跌走势,少数行业表现出上涨。上涨的行业为:电子、信息、轻工、医药、化工。
国信证券分析师闫莉在接受《小康?财智》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市场资金流向看,整体资金呈净流出态势,幅度略有收窄。最近几个月,市场资金维持一定程度的净流出,没有明显的放大与缩小,由于2010年7月之后市场整体一直呈现净流出状态,目前市场的存量资金随着市值的缩水以及持续的撤离,已经越来越少。
9月流动性面临季节性压力
9月份货币政策趋于谨慎。外汇占款趋势性降低的大背景下,货币供给能力有赖于央行对前期积累的流动性的释放。CPI负翘尾压力的约束,货币政策放松的时间窗口正在逐渐收窄,央行态度变得更加谨慎,短期更倾向于将流动性控制在平衡略紧的状态。
货币政策趋于谨慎的背景下,需求的季节性回升和银行考核时点的到来,将使得流动性面临更大的压力。
从2001-2011年商品零售总额单月占比的均值上看,9月节假效应开始升温,社会消费需求将较大概率地出现明显的环比增长。
社会需求的旺季同时也是货币需求的旺季,并加剧银行季度考核时点的资金压力。从过去经验上看,9月银行间利率环比走高的趋势相对明显,特别是月末中小型商业银行短期拆借需求的集中释放将给市场资金面造成明显冲击。更为重要的是,旺季里物价上涨的压力十分明显,9月份CPI也将迎来环比增长的高峰,这又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货币政策的放松空间。
国际形势方面,从过往经验上看,美欧的量化宽松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我国外汇流失的不利局面。根据目前的经济情况,美欧的量化宽松政策从预期冲击转化为现实冲击的概率相对较小,但仍需关注美联储和ECB议息会议可能带来的事件性上行风险。
2050点附近震荡?
8月股指低位震荡,再度收阴,形成四月阴线,行情疲弱超过2008年,与历史上2002-2004年颇为类似。若9月份再度收阴,则达历史极端值。
闫莉认为, 9月份指数围绕2050点震荡的概率大,价格重心恐略有下移。结构性机会及热点从分类指数来看,明显的结构性机会不存在。综合行业指数短期运行及8月份涨跌及资金情况,短期关注:传媒、计算机、医药、家电、银行。
中银国际赵扬在接受《小康?财智》记者采访时表示,9月维持谨慎的市场观点。企业盈利恢复信心减弱的背景下,流动性的季节性收缩将给市场造成压力,而持续强势的大消费板块也将受到冲击。但由于经济调整趋势并没有改善,短期内流动性急剧收缩的概率不大,因此消费股的相对配置价值依然明显,对短期回调不宜过度恐慌。具体而言,维持对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文化传媒、餐饮旅游、农林牧渔等大消费行业的超配建议,并相对看好景气度维持高位或业绩有望持续改善的农药、煤化工、触摸屏等子行业的投资机会,同时考虑到美欧央行量化宽松预期,提升黄金股的配置权重。
板块分析
8月医药生物板块上涨3.58%,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4.44%,医药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8.02个百分点。在弱势大盘下,医药板块大幅领先沪深300指数源于8月政府推出的行业利好消息,继中报行情后继续放慢了医药板块回调的步伐。
各个子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医疗服务行业上涨势头最强,涨幅达9.63%;医药商业和医疗器械紧随其后,涨幅分别为7.20%和7.09%。估值方面,目前生物医药行业的静态市盈率为30.3倍,动态市盈率为24.5倍,相对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溢价率为220%,参考历史数据,当前医药板块估值仍在高位徘徊,相对大盘以及其他已经经历前期调整的行业,回调压力明显加大。
然而进入9月,鉴于刚性需求强烈、政策扶持优势突出、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去产能化波及面小等多重因素,仍可重点关注医药行业投资机会,并在分化行情下更加侧重细分行业投资机会以及优选业绩产品双轮驱动个股。
渤海证券分析师贾丽杰告诉《小康?财智》记者,重点可关注具中药独家品种、主打产品增速快且主营业务持续稳健增长或是有新产品获批预期的部分个股,如红日药业、中新药业、上海凯宝、康缘药业、天士力、恩华药业、人福医药、瑞康医药、凯利泰、双鹭药业等。
个股分析
红日药业:
行业类别:医药制造业
催化因素:业绩释放超预期
投资亮点:
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对券商二季度投资策略统计显示:14家券商研究认为上证指数二季度将在2000-2600点之间运行,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将是二季度市场运行的首要不确定因素,看好的投资机会集中在政策推动和超跌反弹的周期类行业,有基本面支持的医药为二季度机构最看好的行业。
2008年中国股市暴跌让投资者损失惨重,09年一季度的大幅反弹又让投资者充满了希望,尤其是三月份,在三大要素,即流动性、宏观经济和海外市场合力作用下,A股市场在2009年3月份创下2007年8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13.94%。但是许多人仍对中国A股市场能否持续反弹依然充满疑虑、困惑和迷茫。目前各家券商陆续的2009年度二季度投资策略报告,披露了专业机构的预测展望。在此,我们总结了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等14家券商研究所对于2009年二季度A股市场点位预测、十大最被看好的行业和十大最看好的个股,希望对投资者有所帮助。
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对券商研究所出的09年二季度投资策略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14家券商研究所对于二季度的上证指数运行区间较为一致,他们认为上证指数将在2000-2600点之间运行,同时也较一致的认为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将是二季度市场运行的首要不确定因素,这和3月份的观点相近。另外,我们也对券商研究所3月份最看好的投资机会进行了统计,多数的观点和三月份统计的结果相似,依旧是集中在政策推动和超跌反弹的周期类行业。但随着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的提高,分析师对周期类行业业绩的大幅度下调,后续超额收益行业可能再次回归到基本面向好,有业绩支持的行业(如医药,本次仍为机构最看好的行业)。
市场有望震荡向上
从全部14家券商研究所的观点来看,有8家券商研究所对09年二季度的A股市场表现给予了中性的预期;其中,海通证券认为二季度政策面与资金面均不太可能明显优于一季度,经济刺激方案能否显现逆周期效应仍有待观察,而且年内可能显现从“去库存化”到“去产能化”的反复过程,A股市场可能很难再度呈现一季度的火热局面。总的来看,二季度A股行情将可能不如一季度乐观,市场关注的焦点将会逐步从政策面回归到基本面。中原证券也表示,政府投资增加、信贷上升、生产也随之扩张,二季度宏观经济会呈现“V”型走势。但中长期来看,实体经济仍处于下行周期中;工业企业面临产能过剩;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明显;促消费、护内需效果仍不明显,国内暂时的生产繁荣会引发企业再次“去库存化”,导致经济可能在阶段性复苏后继续探底。另有6家券商研究所对二季度A股市场较为看好,其中申银万国预计,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将于第二季度开始改善;股市供求在第二季度仍将有利于市场上行;市场情绪指标预示强势特征还将延续。因此,市场有望震荡向上,并且在乐观情绪下,存在突破估值上限的可能。
3月经济数据仍不容乐观
从3月份外部需求的情况看,随着美元的快速贬值,大宗商品价格仍有不断上涨的趋势,导致我们人民币对外的实际有效汇率贬值的机会加大,我们面对可能改善的贸易条件,但实质性的影响仍要观察美国经济触底反弹的进程如何。另外一方面,内部需求仍然看不到实质的改善,而房地产的成交回暖能否延续仍是未知数。因此,广发证券预计3月的经济数据可能进一步延续2月跌幅逐步收窄的趋势,但消费数据以及信贷增长情况可能出现回落。最新的发电数据也显示,3月下旬反电量开始回落,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十分不稳定。但政策面的情况却是十分确定的。管理层反复强调,只要有需要,随时可能出台新的刺激政策,以维持市场的信心。所以预测,3月数据可能导致市场短期的震荡,但震荡后市场仍可能进一步反弹走高,期待更强有力的政策出台。这也是今年上半年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经济运行不理想市场震荡--政策出台--市场走高--经济仍不理想--市场震荡--政策出台--市场走高,直到经济开始出现彻底复苏的迹象为止。
不断修正08年业绩预期
根据今日投资对国内70多家券商研究所1800余位研究员盈利预测数据的最新统计,截止到09年3月30日,沪深300成份股08年盈利预测增长率为-10.23%,持续第十一个月调低。值得关注的是,分析师仍在不断修正业绩预期。从已公布的上市公司08年整体盈利情况看,截至4月1日,沪深两市共有81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8年年报,占两市全部1625家公司的50.09%。根据数据统计,这些公司2008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96%;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38元,比2007年的0.42元下降9.73%。分季度看,去年第四季度这814家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379亿元,环比大幅下降23.81%。总体来说,目前市场对于去年四季度上市公司业绩恶化早有心理准备,相反若年报下降超预期更增加09年正增长的概率,因此,4月份将是一个关键时间点,由于4月份一季报批露及数据公布更值关注。
“在经济不景气时,人们心烦,容易生病,需要去看医生;在经济景气时,人们希望活得更潇洒,体检刚成为常态,整容等又成热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衣食住行”已被“医食住行”取代,整个社会对医疗的总需求也急剧增加。而近年来,在新医改方案实施等利好因素的刺激下,医疗健康行业政策组合拳的推动,使行业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清科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VC/PE角逐医疗健康市场热情不减――2010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共披露132起投资事件,投资金额累计达到13.03亿美元,投资金额和案例数双双达到历史新高;而2011年前三季度累计投资金额,则更加体现出了颠覆性的增长,1~9月所披露的投资金额达到35.24亿美元,这一数值,达到2010年全年的2.7倍。
如此,医疗健康产业进入白热化争夺的关口。当潜在需求被释放,医疗产业的增长空间有多大,该如何把握?政策和监管体系的健全迫在眉睫,行业门槛日益提高,将面临怎样的行业洗牌,企业如何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医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建银国际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小林指出,“医疗健康产业更多的投资机会,实际上是在化学医药、生物制药、医疗设备等方面。现在,可统计的行业数据,都是集中在医药领域。”他指出,“我们暂且不评价新医改本身的成败,但是对医疗健康产业的推动不容小觑。现在,在GDP构成中,医疗卫生产业占比不到5%,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十二五”给中国人究竟提供了什么样机会?北京傲锐东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为无指出,“无论是医药企业还是医院,市场的需求是永远在的,只是政府怎么把市场释放出来。美国政府是通过法律机制,我相信中国政府会越来越把这个市场释放出来。”
医药产业“集中化”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晨健抗体组药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倪建的观察,资本市场对医药行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两三年前,很多大的医药公司,手上有几十亿现金,他们不敢投创新药,而是专门做仿制药,用自己的销售来竞争。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本都是主动找到我们,它们都愿意投一些创新药,愿意跟我们投资。”他说。
然而,资本怎样帮助医药行业做大做强?创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医疗基金合伙人徐天宏指出,资本的作用体现在:一是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对并不太缺钱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而这要求医疗行业的投资人需要有一个非常专业的管理团队。据了解,创富的医疗基金团队在该领域平均有20年以上的经验,并且分布在中国、日本和美国。而通过国际化的互动,不仅能把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项目带回来,还能帮助企业去开拓国际市场。
百奥维达中国基金创始人、董事长杨志则认为,“医药企业做大做强还有很多非市场的因素。做强需要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医药产业周期性很长,在发展过程中要经过很多次的重组和整合,才能最终完成。现在,有很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iDNA 益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周慧君指出,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中国医疗健康旗舰企业,比如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等发展空间很大,两者合并后,要冲击世界三大跨国医疗公司。而国药集团现在的市值和现在最大的市值辉瑞公司比一比,这就是增值的空间。”
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禹勃则指出,医药行业快速扩容,“十二五”规划和1.13亿元的资本投入,中国医疗市场快速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医疗的产业要做大、做强有制度方面的限制。比如宏观政策,有很多门槛障碍。而做强则取决于资本界对于创新新药体系的支持力度。“中国有5千多家制药企业,其中真正有战略、有研发、有远大抱负的并不多,它们能活着,但要做大还要有配套政策。”他说。
创富医疗基金合伙人徐天宏指出,国内医药企业有5千家,而美国只有几百家,中国药企未来的发展趋势肯定要通过不断并购,最后变成几百家大型医药企业。医药并购的好处一方面是共享营销渠道,另外一方面是减少研发生产线,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发中。
他认为,并购除了国内之间的医疗企业的并购,还有很大的机会是跨国并购。“我们最近发现,中国的企业在美国或者西方其他一些发达国家有很多的并购机会,尤其美国的制药和医药行业一片哀鸿,有很多中小企业的估值也很高,也有很好的专业技术,对国内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来说,这些企业都是非常好的并购对象。”
医疗服务盼春天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整体医疗服务,还不能称为一个行业,还是属于计划经济模式,面临几大障碍。截至去年的统计数字显示,90%的医疗服务市场还是属于国有医院,整个医疗服务还是国有医院主导。现在,民营医院在医疗行业有很多市场准入限制,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而这种高门槛状况,在短期内就算是领导层有意识要改变,阻力也会很大。
因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财富的主流还是集中在40~70岁之间的这群人,而这些人的思想和消费意识形态,基本上还停留在原来计划经济模式。尽管妇儿思想比较先进,对私家服务的理念比较容易接受,而且现在中国的一胎政策,导致这些人很重视儿童,家庭的重心很容易放在孩子身上,因此妇儿板块是投资者和创业者都感兴趣的一个专业。
其实,限制医疗私有化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人才不流通,所有医疗从业人员都圈死在一个医院,基本上不可以多点行医,或者异地行医。由于这个口子不松开,人才不流通,即使你硬件完成和投资完成了,也不一定可以办医院,不能导致人才从三甲医院向私有医院平台流动。谁能够找到突破点,把医疗人才的流动性解决了,谁就有可能在新的医疗改革中胜出。
远盟康健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总裁兼CEO邓钜翰则认为医疗和健康服务应区别看待。远盟康健定位在第三方服务商。“我们为什么关注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市场非常大,首先保险在整个中国医疗服务体系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以及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都是需要有保险支撑(不是社保)。社保在中国是一个最基本的服务,是广覆盖的低保障,只有商业保险发展才能提供更个性、更好的服务。
而麦迪斯顿(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则看好医疗信息领域,董事长兼总裁翁康指出,两年前,全国IT两会上提出,医疗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行业应用的最后一座金矿。随着新医改的推行,首次把医疗信息化列为支柱之一。去年,副总理还专门做出了批示,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将成为这一轮医改的亮点和突破口。如果说,前几年这个细分市场是光打雷不下雨,现在不仅有政策,有资金,卫生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顶层设计的制度和措施。
而在今年上半年某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与会者的一个共识就是,医疗IT的春天已经到来。回顾医疗信息化发展过去近30年的历程,应该是走过了一个很漫长的市场导入的阶段,企业也是经历了大浪淘沙。归纳起来是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医院管理信息为核心,目前90%的医院不同程度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第二个是以电子病例和临床信息系统为核心,现在全国大概20%的医院开始进入到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十二五”规划,在大力倡导的以居民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为核心的区域信息化的建设。
翁康指出,前不久,卫生部公布了“十二五”医疗信息化的整体规划,提出“3521工程”,要建立全国级、省级、地级3个医疗数据中心,有5个包括公共卫生站在内的系统应用,2个数据库和1个专网。这预示着医疗信息化从市场的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过渡。由以往硬件为主过渡到以软件和服务业为主,市场也从一个半透明混沌的状态,步入到一个逐渐透明,完全竞争的状态。此时,包括飞利浦、西门子、思科在内的跨国巨头纷纷成立了医疗IT部门;国内包括东软收购了望海康信,用友收购了广东安逸,金蝶收购了会通等等,行业的竞争开始加剧,但是市场的格局还没有最终形成,应该说是一个资本介入最好的时机。
医疗器械新时代
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还处在早期阶段,虽然有一些上市公司,但是这些上市公司主要是以低成本作为竞争力,真正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很少。据此,富达亚洲风险投资董事、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林蕊指出,下一个十年,重点投资的领域是集中在创新医疗器械这个领域,而现在是播种阶段。
客观上,政策的支持是行业利好的先决条件。近日,科技部完成重点专项《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此外,在新版GMP颁布之后,医药包装行业“十二五”规划也正在酝酿中,其主要的任务是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手段提高行业集中度。
林蕊认为,既使目前有一些企业上市,但它们还是以单个产品,或者在某一个领域相对低端的产品为主,比如在骨科更多基于创伤的领域,还缺乏很好的拳头产品,虽然有了非常好的支架公司,但是在起搏器等心血管领域非常大的领域中,非常缺乏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医疗器械领域,很多细分领域都还是空白的,甚至没有成规模的企业,对投资者都是机会。
其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跟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关。在开始时,中国企业在制造成本上面的比较优势相当明显,所以才会出现像迈瑞这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而进入下一个阶段时,大家再往更高一层走,在充分依托这样一个制造成本的优势下,去增加创新。
赛富亚洲合伙人徐航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行业,特别是整个行业起点比较低,还在高速发展,赚钱非常容易,但是大公司很少,行业非常碎。因为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很多器械都是地方药监局可以批,甚至于对海外市场从监管来讲,实际上比医药还是要低不少,速度要快不少。”
他说,“在医疗器械终端市场又不是非常市场化。有很多小企业,吃下一两个医院就可以活得很好。虽然行业里的竞争公司很多,但是市场的流程并不透明,而且利润率还相当高。你看很多其他竞争激烈的行业,毛利率很快会降下去,但是这个行业实际上利润率还是相当高的,小厂家很多吃住一两个医院就很舒服,但是让它做大也做不了。”
关键词:st国药;财务危机;重组
1 st国药重组背景
1.1 从医药行业的宏观环境来看
我国医药企业数量多,整体规模小,大而不强;大多数品种没有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医药流通组织结构不合理,制造成本、流通成本、原材料成本和改造(gmp)不断上升,经营方式落后;医药分类管理使得医药零售业务受到挤压,国家多次打压降价缩小了企业利润空间;人民币购买能力相对下降,国家拉动内需能否见效尚需观察,医药零售业务在政策和经济环境双重压缩下,日子会更加难过;高价的原研药市场份额可能会被低廉的仿制药逐步抢占,外企参与程度日益加深,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根据行业高度分散性和低水平竞争特性与医药行业竞争性加剧的矛盾﹑政府对降低医疗费用和药价愿望的迫切性与药品生产和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的矛盾,我们可以看出医药行业优胜劣汰的形势严峻,企业洗牌重组将是该行业发展与变革的重头戏。
1.2 从微观角度,结合st国药各年年度报告来看
2005年,公司通过初步的业务整合,已形成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支柱业务:一是药品生产,二是药品零售连锁。然而,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销售收入19,689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实现净利润1,637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因报告期内药品价格下调,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主营业务成本大幅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减少,导致公司净利润较之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可见,初步业务组合的方案并没有使得st国药幸免于医药行业整体利润下滑的趋势。
2006年,st国药进一步整合公司现有各项业务,大力推广“活血通脉胶囊”等优势品牌。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981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1.44%;但净利润153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44%。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本年发生数比上年增加10128万元,增加了51.44%,主要是因本年度合并利润表范围比上年度增加了山西云中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并非公司经营业绩的好转。
2007年,为了克服资金困难问题,公司努力挖掘现有资源,盘活现有资产,加大对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和其他应收款的清收,以实际售价7130万元向海南兴源有限公司出售其子公司湖北春天医药有限公司。虽维持了公司经营基本稳定,补充了公司短期流动资金的不足,一定程度上暂时化解了公司资金枯竭局面,但并未改变st国药亏损的命运——2007年度净利润-44802万元,且2007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因此被带上st帽子。
2008年,公司除下属武汉叶开泰药业连锁有限公司经营正常外,其他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董事会积极调整经营思路,为减少亏损,在报告期内,将本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湖北春天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和武汉国药医药有限公司出售。然而该公司继续亏损——2008年度净利润-27876万元。
综上所述,尽管st国药希望通过业务整合、清理请收公司资产来改善公司经营困境,但事实证明,仅仅通过自身力量无法彻底解决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只有通过实施资产重组战略才能使公司的业务和资产发生根本性变化,改善公司质量,挽救上市公司。在内外交困之下,st国药于2007年8月启动资产重组计划,其目的也非常明确:将原有医药资产置出,同时向上市公司注入“新鲜血液”。
2 重组过程与方案介绍
2.1 st国药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在公司控股股东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的努力下,2010年10月26日,该公司及控股股东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就本公司重组事宜签署了《资产重组意向书》:本次资产重组和定向增发拟以湖北日报核心传媒资产认购本公司定向发行的股份;本公司主营业务将变更为报刊出版及传媒经营;控股股东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拟承担本公司所有负债,并以现金分次收购现有全部资产;湖北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为支持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履行偿还本公司负债及收购本公司医药资产的义务,提供2亿元的融资支持。
2.2 st国药与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
据st国药2008年12月9日披露,新一代科技当时已与三江航天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此次三江航天并非主业整体上市,而是将旗下的房地产资产注入上市公司。2008年12月15日,st国药最新公告,称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已聘请中介机构正在对公司进行前期尽职调查工作,公司董事会、控股股东将会同各中介机构编制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预案》。但st国药对本次重组的前景也十分谨慎:“本次重组的方案仍在商讨中,具体进展状况仍具有不确定性。”
2.3 st国药与仰帆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接st国药控股股东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通知,该公司拟对st国药进行重
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主要由重大资产出售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两部分组成。重大资产出售:本次交易中拟出售资产为本公司持有的叶开泰连锁100%的股权、春天销售98%的股权、鄂州市工厂的机器设备(含存货)及公司本部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支付方式:新一代科技应于《资产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生效之日起六十个工作日内以现金向st国药支付资产转让价款约人民币42845万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本次交易上市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为仰帆投资、自然人徐进合计持有的上海凯迪100%股权。支付方式:仰帆投资拟以其上海凯迪90%的股权于2009年3月31日净资产评估值约人民币207666万元认购st国药向其发行的普通股458424万股。徐进以其上海凯迪10%的股权于2009年3月31日净资产评估值约人民币23074万元认购st国药向其发行的普通股50936万股。上述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互为条件,同步实施。本次交易完成后,仰帆投资将变更为本公司的控股股东,同时本公司的主营业务变更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3 对上述重组事件的分析
3.1 st国药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按照计划的重组方案,控股股东新一代科技承担st国药所有债务,并以现金方式从国药科技买下原有的医药类资产,再由重组方注入优质资产。对于重组方来说,选择壳资源除盘子合适外,能尽快通过双方接受的方式解决债权债务问题尤为重要。然而,st国药的担保和股东占款等问题是出乎意料的严重:早在重组计划之前的2007年7月,st国药曾致歉公告,承认公司资金违规运作;几天后,由于大股东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原因,st国药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这些负面事件将是阻碍st国药推进重组计划的主要因素。
对于st国药有争议的土地权属问题,接手重组的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本希望通过政府部门进行协调,却并不顺利。同时延宕数月后,2亿元融资经多次协商仍未敲定,上级主管部门沟通亦迟迟未有进展,致使该重组计划更加艰难。商讨大半年之后,st国药称重组条件尚不成熟,终止了与湖北日报的重组之梦。
3.2 st国药与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
截至2008年末,st国药主要经营性资产有6915.95万元(账面价值)被查封和抵押,涉及债务诉讼金额逾3亿元,同时由于公司主业已基本停滞,其净利润累计亏损数额已十分巨大。最关键的是,在st国药筹划资产重组期间,因无力偿还银行等债权人借款,公司控股股东新一代科技所持有st国药28.12%股权早已处于冻结状态。2008年11月25日st国药再度披露出新的担保诉讼事项。意向重组方即便拿下st国药的控股权亦无用武之地,唯有还清债务将股份解冻方可进行借壳重组,这无疑增加了重组的复杂性。2008年12月8日,st国药公告证实,与三江航天的重组因条件不成熟再次宣告失败。
3.3 st国药与仰帆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本次重组交易的目的在于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规范运作、重塑市场形象,走上持续发展道路,并致力于回报投资者和为股东创造价值。预计将会产生以下作用:(1)恢复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通过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上海凯迪将成为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本公司的主营业务将转变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上海凯迪优良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将极大地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恢复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2)扩大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和改善盈利能力:通过本次资产重组,以2009年3月31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对比,公司总资产由人民币7804万元增长到2906792万元,净资产由-255302万元增长到124359万元;(3)规范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在已建立的法人治理结构上对章程及相关议事规则或工作细则加以修订,从而保证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运作更加符合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而彻底消除历史违规运作给本公司带来的不良影响。2009年8月6日,st国药审议并通过了《武汉国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及摘要的议案。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由于st国药经营状况尚未改善,企业净利润仍为亏损,公司主营业务处于停滞期,在异常严峻的经营状态下,公司必须积极推进资产重组工作,全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资产重组转型房地产行业来彻底改善资产质量和公司盈利能力,从而保证公司的持续良好发展。那么st国药只有期待与仰帆投资顺利推进资产重组,成功转型房地产行业,以此来挽救上市公司。
4 通过st国药的进一步思考
(1)树立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首先是领导者的影响力,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以企业领导者为导向的,当企业向前迈进的时候,领导者必须完成一些职责,比如留意并检查自己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意义,留意自己的影响力,包括正面和负面。st国药董事长廉弘、总经理周雪华、财务负责人惠忠、前任董事长闫作利、前任董事张跃伟等,在信息披露和包括资金在内的规范运作方面存在严重违规现象,遭到多方谴责。其次是企业文化的引导与约束作用,st国药曾经是湖北医药市场质量保证诚信企业,然而上市以后,违规运作问题严重,信息披露不充分,违背了鼓励创新、坚持诚实与正直的经营理念,严重偏离了最初的企业文化,破坏了其社会公众形象,以致经营连续亏损陷入困境。
(2)注重企业创新性: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然而st国药在经营管理体制、主营业务生产技术等方面缺乏创新意识,在研发方面投入不足,许多新项目搁浅,导致企业缺少利润增长点。
(3)提高法律意识: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主要问题,一是公司治理低效,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二是管理水平偏低、控制意识弱,控制程序和控制措施流于形式。很多企业大都是“自己说了算”,在市场运作中往往会有不规范的地方。从st国药违规运作的资金高达2.3亿元的现象来看,法律意识非常淡薄。一方面,st国药很多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不经过董事会讨论审议,更不披露;另一方面,有些重大事项进行了披露,却不解释原因,有的甚至没有了下文。难怪很多人不禁要问:st国药究竟卖的什么“药”?最终还是印证了一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此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必须强化法律意识,规范运作。
理财人生,爱恨股市,即将到来的下半年的市场将会如何演绎?
申银万国:A股市场先抑后扬
在全球视野比较下,A股估值已经进入合理区间,但还未到强吸引力区间。因为从估值角度看,静态PE下降到20倍,才具有吸引力。因此,下半年A股市场将先抑后扬。在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下,目前市场将继续弱势整理。
关注三个投资机会。首先,如果紧缩信贷政策被严格执行,投资者应该买入出口部门产业,买入升值主题类行业,例如航空、造纸。其次,是放松物价管制带来的机会,其中石油、石化和电力行业最值得关注。第三,中国金融转型同样预示着中国资产的重新组合定位,因此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的机会也不容错过,交通运输、军工和煤炭行业的整合应该为投资者重点关注。
中信证券:股市维持低位震荡格局
宏观经济和业绩预期依然是影响下半年股市的核心因素,在两个因素尚未明朗之前,下半年A股将维持低位震荡格局。中国经济进入“软着陆”阶段,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正在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在此期间,股市往往会经历震荡与波动。
两大投资主线:第一,本轮通胀周期刚刚进入和结构影响了企业利润趋势和结构,通胀主题依然是短期内可以延续的投资主线。第二,在国家行政政策推动和自身成本压力作用下,诸多行业会不断加快产业内部整合,这是经济“软着陆”环境下相对长线的投资主线。
银河证券:目前A股价值已被低估
经过前期大幅下跌,A股市场系统性风险已得到一定程度释放,目前A股价值已被低估。在奥运会之前股市将逐步回稳,但受中报业绩及经济增长、通胀压力、海外因素等预期不明朗影响,市场难以有趋势性价值回归行情。在三季度末,股市有望展开趋势性上涨行情,踏上价值回归之路,上证指数估值中枢将回升到3700点以上区域。奥运会后,有望出现趋势性的上涨。下半年股票投资预期收益率为19%。
主题投资方面:灾后重建、经济转型与节能环保、科技与成长、金融与服务、消费与奥运相对较好,注重对资源品价格改革等事件性投资机会的把握。
中信建投:股指仍有下行空间
下半年市场不会有明显的趋势性投资机会,只存在交易性和结构性行情。市场将在震荡中继续向下寻求支撑,反弹高度受制于“4.24”行情高点,产业资本的套利空间可能使用规A股修正至2500点左右。
对于下半年行业和主题配置方向,中信建投提出了“规避中游、细辨上下游”以及紧抓能源战略调整和央企整合主线的投资策略建议。报告认为,中游行业受到PPI和CPI的双重挤压,盈利能力将大受影响,投资者应当给予规避,上游行业看好具备持续涨价能力的企业,下游非周期类消费企业则值得重点关注。
东海证券:市场以震荡为主
下半年市场将以震荡为主,上证综指估值的合理价值区间为3023-3464点,市场信心悲观时的点位在2506.01点,极度恐慌时的极限低点在2256.22点,市场信心乐观时的极限高点在414.85点。
建议重点关注:存在价格管制松动预期的石油、电力行业;受益于国内外价差的钢铁行业;具备外延式成长题材的重组类股票;具备抗通胀能力的煤炭、农业等上游行业;内需支持下的家电行业及抗周期性的医药行业。
中金公司:当前估值水平尚有300%下降空间
尽管估值上A股已趋近合理范围,但今后3至6个月,上市公司盈利仍然面临下调风险,能源价格的提高在加剧短期通胀压力的同时压低增长,货币政策继续从紧,股市出现反转的机会不大。
一个可能性较小、但更为悲观的情形是:如果通胀走势失控,经济硬着陆的情况出现,引致更严厉的宏观紧缩政策,A股整体盈利就有可能出现负增长,那么当前估值水平离底部尚有30%或更大的下降空间。
很多投资者只盯着股价每天的涨跌,只计较眼前短线交易的得失,这只会有两个结果:不是钱被自己折腾没了,就是人被股市折腾疯了。股市投资需要的是洞察力,一直不发新股的股市就是一潭死水,IPO恰恰为股市带来了热点和活力。当很多人害怕重启IPO的时候,其实也意味着投资机会。
1月会有50家企业上市,总计过户的有83家。但优秀企业不会超过10%,大致8家左右。如何选出这8个优秀的公司?可以用排除法来筛选牛股。
选择行业。房地产上下游相关的周期性行业面临产能过剩,这类公司要排除;服装企业很少有长期大牛股,虽然贵人鸟,乔丹体育做的不错,但行业面临电商的竞争压力,宁可错过,也不可做错;
传统制造业和产能过剩的新能源新行业也要淘汰。华锐风电是最坑人的新能源股,上市发行价90元,现在是4.5元。因此淘汰LED、光伏、阀门制造、电器制造企业;还有看不懂主营业务的要淘汰,因为无法确认其行业的未来前景。
经过了上述四层选拔,83只股票中接近七八成的公司被淘汰掉了,剩下的需要优选历史上出现牛股最多的行业,根据行业再研究具体的企业。
第一,医药行业出现牛股的概率大。
奥康赛:“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细分消化类药物的龙头企业之一,品种好,销售强,研发能力不错;
博腾股份:公司拥有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领衔的科学咨询委员会,为其研发提供高水平咨询服务。未来随着国外医药产业向中国转移进度加快,公司有望分得一杯;
迪瑞医疗:公司在尿液分析仪市场位居前列,系列产品具有性价比优势,市场竞争力强;
慈铭体检:未来国内体检会越来越多地从公立医院转向专业体检机构,慈铭体检是国内专业体检机构的领军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楚天科技:业内龙头,管理和市场竞争力不错,增长较确定,值得跟踪。
第二,食品饮料行业。
海天股份:海天味业具备研究价值,未来将是非酒食品公司中盈利能力最强,收入弹性最大的企业。将有望综合美国食品巨头味好美和亨氏的优点,有成为标杆企业的潜力;
珠江桥:品牌较好,产品创新能力较强。利用上市资源和产品优势有望提升收入规模。另外公司的复合调味品业务盈利能力强,是行业发展方向,有超预期的可能。
第三,教育业。
全通教育:美国股市已有新东方、学而思这样的牛股。公司作为行业内龙头企业,教育信息化行业前景广阔,具有较强的品牌、研发优势,业绩增长的预期较为明确。需要注意的是公司业务实际是计算机行业,勉强和教育沾边,能否成为优秀企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四,页岩气。
说到经济复苏,其表现应该是多方面的。作为股市的投资者,首先看到了由于经济复苏的明朗,资金开始涌入股市,并且推动了大盘的上行。在这同时,也必然会关注到当实体经济开始复苏时,必然有部分企业会受益,从而凸显了其内在价值,成为投资的重要标的。时下,上市公司三季报开始公布,对有关企业预披露的三季度经营状况做些分析,对于人们进一步把握复苏的节奏,认清市场的投资重点,自然是有意义的。
此轮复苏的基本线索
回头来看,这轮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主要并不是在金融领域,而是在实体经济层面。由于危机的影响,海外发达国家金融资产贬值,蔓延到实体经济,表现为生产萎缩、购买力下降。由于国外需求明显减少,首先受打击的就是那些外向型企业。在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支主要力量中,以前外贸一直占据了重要地位,现在情况变了,这支力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变成了负值。显然,中国经济要摆脱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必须另辟蹊径,寻找到合适的复苏之路。
这条路就是启动内需,调整经济结构,改变对外贸的过度依赖。当然,在世界金融危机还很严重的情况下,国内的内需市场并不会自然地大规模启动。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出面,通过政府投资来直接拉动经济。人们注意到,去年11月份出台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其重点就是以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来扩大广义的社会消费,增加实际需求,让陷入停顿的经济车轮重新转动起来。事实上,在实体经济领域中,较早露出复苏绿芽的,就是一些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的行业。最近人们看到中国建筑今年前三季度的经营状况,发现各项指标都有明显的增长。应该说,这就是明显受益于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中国经济的复苏之路,也就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
不过,应该承认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的领域是相对有限的,而且一般也不可能取得特别高的收益。因此,在政府率先投资作出榜样以后,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推动社会消费。进而刺激民间投资的活跃。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特点,现在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阶段,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这个时候发展最快的通常是房地产、汽车与钢铁。前两者可以视为是最终消费,而后者则是为前两者提供生产基础。在中国,钢铁行业属于长线行业,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因此要真正复苏比较难。但是房地产和汽车业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本身就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现在再加上政府落实推动其发展、鼓励民间消费的政策,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快速复苏的道路。一些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今年中国的房地产与汽车行业会这样火,似乎在危机的阴影下不应该出现这种局面。实际上,换个角度来看,这正是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特征所决定的。于是,不经意之间,房地产与汽车行业成为了复苏的中坚力量。顺着它们的产业链,还可以看到其它相关行业的复苏步伐。
另外,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也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在这方面有比较大进展的无疑是医药行业,因为此时正在进行的全民医疗体制改革不但没有减速,相反还在加速。政府保障概念的引入,实际上是创造天量的需求。由于受益于此,医药行业也就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回眸这轮经济复苏的轨迹,可以看出其基本线索是以政府的公共投资为抓手,进而刺激民间消费,并将其引导到配合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路径上。各大行业的渐次复苏,基本上就是沿着这样的线索来运行的。其实,去年年底以来股市操作热点的演绎,大体上也参照了这样的线索。
把握预增行业的机会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放回到股市上来,当经济复苏已经基本定局以后,各行业的表现会是什么样的,又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投资机会呢?
应该说,随着经济复苏局面的进一步显现,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会有所加快。加上这些行业本身改革的逐步推进,情况是会有进一步的好转。只是,至少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这些行业还不具备成为良好投资标的的基本条件。所以它们就不太可能是目前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重点。事实上,其在股市上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现在应该关注的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应该是那些景气度升高,在复苏过程中表现优异的行业。而上市公司预披露的前三季度经营状况,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这方面的决策依据。把握好预增行业的投资机会,显然是投资者所要认真做好的事情。相关数据就显示,今年以来业绩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的是金融与石化两大行业,而建筑建材、交运设备、食品饮料、电器设备、信息服务与房地产行业则出现了业绩逐渐回升的格局。
具体到第三季度,预告业绩增长的公司大量分布于家用电器、信息设备、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医药生物等行业。显然,在这里人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状况,就是在国家采取刺激经济刺激计划以后,金融、石化等主要大行业是稳住了,进而是围绕消费,相关行业得到了业绩提升的空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又有更多的行业开始在低位启动,呈现出业绩好转的趋势。显然,对于那些刚表露出复苏态势的行业,应该是加以重点关注的。或者它们原本的估值可能偏低,在业绩达到提升以后应该得到重估;或者它们未来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因此现在要加大投资的力度。
正当A股交投清淡之际,关于消费主题投资、中小企业受金融扶持的利好却再度传来。政策推动的强化,对基金经理而言,会意味什么?
本周走进《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分别是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张娅、中海消费骆泽斌、海富通国策导向牟永宁和中银中小盘王涛。他们将探讨消费、中小企业的投资思路及ETF要诀。
同时,我们也提醒投资者关注近期分级基金的变化。10月以来,股市持续震荡,但目前市场上银华稳进、申万收益等6只股票型分级基金低风险份额,均走出上行态势。其中,银华稳进、银华金利走势最强劲。10月19日,银华稳进收0.828元,自9月30日最低点连拉9条阳线,累计涨幅超13%;银华金利自最低点反弹也超过10%。
稳健类份额的折价交易状态,是驱动资金持续买入的一个因素。目前银华稳进、银华金利折价率达到23.35%和17.65%。折价交易相当于投资者可以按照优惠价格购买,考虑目前杠杆类份额的溢价状态,后市如果反弹得到确认,则稳定类份额折价率收窄可能性很大,为投资者提供了交易性机会。
大消费板块仍是稳健选择
《投资者报》:三季度全部可统计的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2.27%,然而仍有15只基金取得正收益,重仓“大消费”板块为它们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上半年消费板块跟随大盘一起调整后,至今估值都不低,怎么看待这样的投资现状?
骆泽斌:目前从消费品对周期品的估值溢价角度来看,确实算不上便宜,但更要考虑这后面变化的原因。未来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仍不明朗,周期性行业并没有出现确定的投资机会,而一些消费类公司仍面临风格切换带来的估值压力。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将会逐步好转,此类公司的估值溢价仍将存在。
另外,从消费品估值本身来说,仍处于合理水平,随着业绩增长和估值切换,明年仍可能取得一定收益。在内忧外患的市场环境中,中国经济有望迈入基于转型和内需的新经济周期,受通胀高企不下的压力,市场仍表现为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投资者报》:消费行业是个涵盖面很广的大行业,如何从众多的子行业中精选出具备投资价值的行业及股票?
骆泽斌:相对而言,医药、品牌服装、食品饮料等子行业潜力更加显著。
从中长期来看,老龄化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发展趋势,能够直接受益于老龄化趋势的行业就是医药行业。虽然医改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波折,但中长期来看,市场的容量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品牌服装在国内的发展潜力不容忽视,纺织制造业过去二十年快速发展,无论在规模还是品质上都达到了较先进和成熟的水平,品牌服装将在一定程度上受益这一结果,同时品牌服饰公司对上下游议价能力突出,面临的市场空间也比较大。
食品饮料目前主要的权重在白酒,这也是未来国内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奢侈品的种类,具有无可比拟的提价能力,而国人对白酒的消费习惯短期看还没有改变,这也为该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短期内消费行业部分公司将面临风格切换的挑战,但从中长期看那些业绩稳定增长的公司依然会成为中流砥柱,因此并不用太看重此类公司短期内的价格波动,而着重在其更长远的稳健发展。
从已有统计数据看,大部分消费类公司取得了超越周期类的盈利水平,且业绩更稳定,这为下一步的投资布局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扑朔迷离的市场环境下,大消费板块可能仍是一个比较稳健的选择。
基金经理情绪开始提振
《投资者报》:除消费板块,近期国务院出台的九大政策将从税收和融资角度改善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怎么看待近期的新变化?
王涛:10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尽管政策的实际效果有待观察,但大多数机构认为,该政策有助于引导和帮助小型和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国内中小盘股票在2009年―2010年大幅上涨,这既有业绩快速增长的内因,也有投资者看好中国转型等外因,但也存在较大估值泡沫的成分。2011年初以来,中小盘股票调整幅度较大,除了估值偏高的因素外,还有投资者对中小企业在宏观紧缩环境下的发展和生存能力较为担忧的原因。12日出台的九大金融财税支持政策将改善投资者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预期。
我们对未来几年结构性投资机遇偏乐观。部分周期品的供给改善将使得行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景气。一些受益于中央财政投资、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的大消费行业,以及代表未来产业转型方向的新兴产业,将成为我们选股重点关注的对象。
《投资者报》:根据融智评级数据,中国基金经理10月A股信心指数为115.74,超过100的中性观点临界值。心情相对趋暖是否来自大家目前都在等待政策放松?
牟永宁:确实。A股经过这段时间以来的持续下跌,底部已经隐约浮现,短期内出现反弹是大概率事件。投资成功的关键是看能不能在低位准确捕捉到投资机会,能不能抓住受益于国家政策的行业和相关个股,特别是那些符合国家长远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行业和个股,未来会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三步教你投资ETF
《投资者报》: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发现投资者往往会被ETF眼花缭乱的投资策略弄花了眼,怎样从复杂多样的ETF投资策略中“走出来”?
张娅:ETF的投资策略很多,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种:一是长期投资策略,主要是基于产业周期逻辑。长期主要指三到五年以上。以产业景气周期为例,通常来说,在前期选择中小盘指数,因为在产业周期早期的3到5年,中小盘相对大盘可能有超额收益,随着进入后期,则应选大盘指数。
二是阶段配置策略,即轮动操作,时间窗口定义在3个月到1年半间。如周期产业线索非常明显,更多要关注行业ETF,如不清晰,应关注具有风格特征的ETF。
《投资者报》注意到,日前,两家基金公司的7天理财债券基金同时获批,作为国内首批运作期短至7天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吸引了市场的极大关注,其中工银瑞信7天理财基金率先发行,其运作周期仅为7天,期限更短,更迎合投资者追求流动性的心理需求。
本周走进《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嘉宾分别是招商基金总经理助理及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张国强、平安大华保本基金经理孙健、南方金粮油商品股票基金经理郭国栋、汇添富医药基金经理王栩、浦银安盛幸福回报基金经理薛铮、交银主题基金经理李永兴、大摩多元收益债券基金经理李轶。
他们将对CPI数据对市场的影响展开讨论。对7月CPI创两年半新低,建信基金认为,未来两个季度的经济走势决定大盘走向,从较长时间看,CPI位于低位,将促使未来经济政策逐渐走向宽松。
震荡市顺天时而为
《投资者报》:每位基金经理都有属于自己的投资哲学,孙健崇尚的是自然平衡的道家思想。初看这似乎和基金投资毫无关系,但仔细品味“道法自然”的“顺天、随地、因人”的传统理论,若能娴熟地运用在基金投资中也能相得益彰,孙健是怎样将这种思想运用到保本基金的管理当中?
孙健:近期上证综指徘徊于2100点附近,股指创出自2009年2月以来近3年半的低点,投资者避险情绪持续升温。在震荡市下,确保资产保值,保住本金不受损失是一个总的原则。投资者宜尽量配置中长期固定收益类及稳定性较高的准储蓄类理财产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自2011年四季度始,债券市场迎来一路上涨。无论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还是通胀来看,下半年债市慢牛趋势不改。这为保本基金在投资初期积累安全垫提供了有力保障。短期内债市调整越多,下半年建仓的力度也就会越大。
我们将把握好短期债市调整的良机,“顺天时而为”。首先,从宏观经济上看,三季度中国经济在同比数据上见底的概率较大,但并不是中国经济真正的见底;同时,中国经济受制于房地产调控和地方财政收支、地方融资平台等问题的多重影响,地方政府要启动新一轮投资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中国经济从数据上看有反弹可能,但目前还不具备大幅回升的基础。
在中国经济长期处于下滑阶段,经济难以好转的情况下,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会选择储备资金,而近期的两次降息也会进一步加大企业囤积资金的动力,总体看下半年债券的发行量依然很大。同时,二季度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含净误差与遗漏)714亿美元,外汇资金的流出,会导致市场自然紧缩。所以,债市在下半年发行量和资金阶段性紧张两个因素的影响下,仍然有较好的趋势。
经过了1年的调整后,近期大盘盘整于2100点区间,处于历史估值低位。在各类股票中,我们更看好蓝筹股的投资机会。但投资蓝筹股的时机尚需等待。以银行股为例,目前银行资产的不良率才刚刚显现,经济周期的底部尚需等待。
张国强:债券市场表现如何对保本基金的前期运作至关重要,6月7日、7月6日,央行两次下调存贷款利率,连续降息反映了央行对经济的预期开始谨慎甚至悲观,存贷款有效利差的缩小很可能减弱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意愿,对实体经济的刺激很可能滞后。随着降息周期逐步展开,未来债市有望持续慢牛行情。
《投资者报》:从去年末上涨以来,最近两周债市出现回调,怎么看这个迹象?
李轶:虽然上两周债市阶段回调,但这主要因为经历上半年快速上涨,部分机构投资者杠杆较高,7月降息利好出台后,这些机构纷纷抓住机遇实施去杠杆化操作,实现资金的落袋为安,并为下半年操作预留空间。因此,本轮调整具有明显的阶段特性,债市下半年企稳属大概率事件。
薛铮:近期债券市场在经历了前期大幅上涨后进入阶段性调整期是正常的,在我们看来,调整只是暂时的,目前经济基本面对债市仍然有利,所以我们对债券后市仍比较乐观。我们会专注于债券市场投资,不投资一、二级股票市场,这样预期的风险也就更小。
医药配置意义凸显
《投资者报》:统计局公布了7月宏观经济数据,在经济全面下滑背景下,哪些产业可能成为“稳增长”的中坚力量?
李永兴:稳增长需要更多政府执行力去实现,只有把资源要素价格和环保成本提上来,传统产业中长期的盈利能力才能降下去,企业才会自发地转向新兴产业,经济结构转型才有望成功。在我们看来,坚定决心消除传统产业资源要素价格“优惠”和环保成本“优惠”,才能促进经济结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