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固定资产管理标准化范文

固定资产管理标准化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固定资产管理标准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固定资产管理标准化

第1篇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TOPSIS法;绩效评价

一、引言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办学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学生人数逐年提高。据统计,2014年全国普通本科在校人数达到1541万人,较2005年增长了82%。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科研需求,我国高校相继建设教学楼、体育馆等建筑场馆,购买教学设施设备,不断引进大型教学实验设备,更新图书、软件。高校固定资产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国高校固定资产丰富化、多样化,但同时也导致其管理更加复杂。目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使用率低、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体系不完善等。为了改善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应从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入手,提出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方法,通过科学的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促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者合理运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的评价,已经有部分学者进行了探讨。朱丽霞、严奇春(2014)等对高校资产管理进行了绩效评价,通过构建评价模型,选取25个样本进行实例分析,评价样本间相对的效率情况,并针对评价结果给出相应改进措施。赵红英、李岳峰(2012)等根据高校固定资产的特点,选取4个一级指标及15个二级指标,构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分析固定资产管理的教学科研绩效、营运绩效、构成绩效以及自筹绩效等方面,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评价。Avkiran(2001)通过对澳大利亚高校的相关绩效进行分析研究,讨论了高校投入与产出的效率问题。Johnes(2006)对英格兰超过100所高校进行了绩效评价。张颖等(2014)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效能不高等主要问题和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的必要性,并提出科学合理、涵盖全面、指标多元的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的原则。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不断探索资源投入的最佳配置途径,推动存量资产的有效利用和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共享,以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其中的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缺乏系统分析,评价方法多采用层次分析法,较为主观,缺乏科学性。因此,本文在系统分析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上,确定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构建较为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TOPSIS法,通过分析各高校与理想解的距离,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对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相对绩效进行评价。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容

高校固定资产主要包括高校土地、房屋建筑物、软件与图书、设备仪器、办公设备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经济资源,是评价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也是高校教学办公的物质基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涉及部门较多,管理较为复杂,可分为财务管理和实物管理,其中实物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以及固定资产处置管理。1.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主要涉及固定资产的入账、折旧、注销等账务手续的办理。合理的固定资产财务管理,能够避免固定资产在财务上的无形损耗,确保固定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真实完整地反映固定资产信息。2.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固定资产购置管理主要涉及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编制、采购程序设置、采购合同及招投标文件编制、招标活动办理、入库及验收等方面。合理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能够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促使固定资产合理利用,避免重复购入固定资产,节约办学资金。3.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主要涉及固定资产的维护、清查盘点、领用交还、调剂、出租出借等。合理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能够促进高校科学、规范地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避免固定资产闲置浪费,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随时掌握固定资产总值,便于固定资产总量控制。4.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固定资产处置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管理、报废管理以及报损管理。出售管理主要是指对高校有偿转让固定资产所有权并收取相应收益的处置行为进行管理;报废管理主要是指对高校已不能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产权注销的处置行为进行管理;报损管理是指对高校非正常损失的固定资产进行产权注销的处置行为进行管理。合理的固定资产处置管理能够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的合法权益不被损害,减少固定资产空置现象,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恰当与否从侧面反映了高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及科研能力的优劣。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从服务型机构逐步向自主办学型机构转化,高校的资金来源也逐步从国家财政拨款变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外部企业资助、校办企业补助为辅。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校面临资金缺口过大、财务风险过高等问题,使得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但目前我国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体系不完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管理效能低等问题。因此,为改善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可构建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决策参考,进而促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者合理运用固定资产。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1.指标选取原则。在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客观科学的指标选取原则,保障指标选取的系统性、全面性。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应依据以下原则进行选取:(1)科学性原则。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首先应保证科学性。指标的选取、权重的标定、评价结果的计算必须以科学性为依据,指标只有保证了科学性才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也才能对绩效评价具有指导意义。而科学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地描述固定资产管理绩效的某一特征。(2)系统性原则。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涉及对高校固定资产财务、购置、使用、处置等各个方面管理情况的评价,涉及的因素较多,影响较为复杂。因此,所选择的指标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从各个方面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状况,并且各指标应基于整体相互配合,保证绩效评价的系统性。(3)独立性原则。指标选取的独立性原则是指在满足全面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的前提下,应保证指标间关联性较小,指标间类型不重复,精简选取指标数量,使得所选取的指标最简化、最小化,各指标相对独立存在。(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原则是指除保证上述指标选取的原则外,为便于收集与计算,指标参数还应保证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所选指标应简明,要充分利用现有统计指标,以保障指标计算的正常进行。2.指标的选取。依据上述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考虑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选取管理运营绩效、资产构成绩效以及制度机构绩效三个方面的指标构成指标体系,用来衡量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1)管理运营绩效。管理运营绩效指标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完好率、固定资产利用率、固定资产更新率以及固定资产共享率。固定资产完好率是指完好的固定资产价值占高校固定资产总值的比例,反映了高校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水平,可由式(1)计算求得。(1)固定资产利用率是指排除闲置、淘汰等固定资产以外的固定资产价值占高校固定资产总值的比率,反映了高校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并从侧面反映了高校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和处置管理水平,可由式(2)计算求得。(2)固定资产更新率是指在一定的统计期内,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占统计期期初固定资产总值的比率,体现了高校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反映了高校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水平,可由式(3)计算求得。(3)固定资产共享率主要是指固定资产在高校各部门间共享的比率。高校只有共享利用固定资产,才能保障固定资产效用最大化,从而提高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效用。该指标反映了高校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水平,可由式(4)计算求得。(4)(2)资产构成绩效。资产构成绩效主要反映了高校各部门之间固定资产的分配情况。目前我国高校可大致分为行政办公部门、教学科研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因此资产构成绩效主要包括行政固定资产比率、教学科研固定资产比率和后勤固定资产比率。行政固定资产比率是指用于教学行政的固定资产价值占高校固定资产总值的比例,反映了高校固定资产中服务于行政办公的固定资产比例,可由式(5)计算求得。(5)科研固定资产比率是指用于教学科研的固定资产价值占高校固定资产总值的比例,反映了高校服务于教学科研的固定资产比例,可由式(6)计算求得。(6)后勤固定资产比率是指用于后勤的固定资产价值占高校固定资产总值的比例,反映了高校服务于后勤保障的固定资产比例,可由式(7)计算求得。(7)(3)制度机构绩效。主要涉及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三个指标。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指标主要用来考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是否完善、管理模式是否合理、分管领导职责是否明确、管理意识是否强烈等方面。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合理设置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的前提保障。通过判断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是否设置,设置是否合理完善,可以从整体上了解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指标主要用来考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是否完善、高校是否对相关人员进行制度培训、员工对管理制度是否掌握等方面。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依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指标主要用来考察高校各部门是否严格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反映了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基于TOPSIS法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计算

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数量较多,为使得评价结果尽量科学客观,可利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熵值法是通过指标自身属性进行权重赋值的一种方法,利用熵值法可保证权重标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由于指标中存在定性指标,因此在标定指标权重前,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运用专家打分方法,对定性指标通过设定评语集进行量化处理,实现指标可计算化。同时,为避免各指标间不同量纲对评价结果造成影响,需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指标赋予权重,并利用TOPSIS法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进行评价。1.指标标准化。指标标准化是指为了消除指标间由于量纲不同带来的差异,将指标进行适当处理,转化为无量纲指标的过程,主要包括指标正向化、非负化和归一化。(2)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熵值法标定指标的权重w,具体计算方法如前文所示。

五、实例分析

根据上述建立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取高校1、高校2、高校3、高校4、高校5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实例分析评价。五所高校均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专业设置齐全,教学科研条件完备。学校建筑面积大,固定资产较多,管理较为繁琐。通过对各高校网站对外公开信息以及教育部直属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并由15位专家对高校的制度机构绩效情况进行评判打分,将指标评语集定义为{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并分别赋值为{5,4,3,2,1},同时,以15位专家打分平均值作为各高校制度机构绩效指标取值。通过整理指标数据,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指标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高校的核心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高校的固定资产中科研固定资产所占的比率应较高,相对而言,行政和后勤固定资产的比率应较低。因此,行政固定资产比率和后勤固定资产比率为逆向指标。通过对逆向指标正向化,并对所有指标归一化后,得到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化后的结果如表2所示。采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进行权值标定,指标权值标定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标准化后指标及指标权重标定结果,运用TOPSIS法对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加权标准化指标矩阵V如式(21)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高校5的相对接近度为0.9955,其相对接近度最大,说明相对于其他高校,高校5的固定资产管理效果最好。高校4的相对接近度为0.1511,其相对接度最小,说明高校4的固定资产管理效果最差。

六、结论

第2篇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效益则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是一种有益的效果,可以说是在特定制度和目标约束下对效率的实现。效率是效益的基础,效益是效率的延续与实现。但高效率并不必然创造高效益。如果背离了目标,效率越高则偏离目标越远、效益越低。在成功的管理中,高效率和高效益是相辅相成的;不良的管理,通常既是低效率的也是低效益的,或者虽然有效益但却是低效率的。

根据以上管理学原理,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是指固定资产管理活动中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要素总的投入与所带来的产出的比例关系;固定资产管理效益则专指总的投入与所带来的能够满足固定资产管理目标的正收益的比例关系。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目标主要是满足央行履职需求、保全财产,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注重效益。但当前基层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不足,制约着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效益的发挥与提升,主要表现在:

(一)资产配置缺乏标准

在固定资产的申购环节,需求部门申购通用固定资产存在预算标准不一、档次高低各异的现象,而对于专用固定资产的购置则缺乏权威、专业的标准,影响固定资产的购置效益。在固定资产的分配环节,由于缺乏统一的配置标准,容易造成资产配置数量上的浪费、性能的高配和部门间、员工间资产配置的失衡,影响固定资产的配置效益。

(二)资产购置效率待提高

在人民银行系统集中采购范围、规模逐年扩大的背景下,固定资产购置的规范化、透明化程度日益提高。但由于集中采购必须按照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进行,造成部分项目耗时过长,效率不高。尤其对于采购总量少、总额低的项目,采购资金节约效果有限,而采购组织成本存在刚性,项目投入产出比不高,集中采购效益性的优势难以体现。

(三)存在一定数量的闲置资产

资产闲置一部分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如内部业务流程整合产生的闲置,科技进步造成固定资产无形损耗而产生的闲置,由于机构撤并、银监分设、办公用房新建等形成的部分房屋闲置等,也有部分是由于固定资产购建决策失误、使用管理不善等原因产生的闲置。资产闲置,尤其是车辆、房屋等大宗资产,不仅不能发挥其使用效率,日常维护还需占用资金成本。

(四)资产使用责任不够清晰

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由财产管理部门和财产使用部门管理,每个员工都是所使用固定资产的责任人。但由于缺乏对资产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督,分散的实物管理责任容易造成实质上的管理缺位,造成对固定资产的保养、检修和维护不够及时,或是维护保养支出效益不高,影响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影响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效益的因素分析

(一)管理理念

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对固定资产管理效益的影响明显,如无成本概念导致购置固定资产性价比不高、被动性导致盘活利用闲置资产的积极性不高、重配置不重使用管理导致固定资产使用效能未能充分发挥等。

(二)管理制度与流程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未严格执行到位或管理制度尚不健全、落后于固定资产管理实务的发展,将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如未认真落实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对存量资产结构和管理情况不了解,导致资产管理决策失误;固定资产购置、配置和处置等方面的制度不完善,导致固定资产购置、配置和处置存在随意性等。规范化、标准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能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如推行标准化的采购程序,能够大幅度提高固定资产购置效率。

(三)管理行为与责任

管理的首要任务在于对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各种要素的整合,如果各种要素的配合不当,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运转是不可能的。因此,低效率的管理行为必然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的低效益。在管理过程中,如果管理责任不清晰或未落实就容易造成实质上的管理缺位,影响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四)管理环境

效益是通过有效的管理活动来实现的,而管理活动又是在内、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因此,管理环境也是影响管理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内部环境看,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与充分的信息沟通对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尤为重要;从外部环境看,如人民银行“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盘活闲置固定资产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效益。

三、提高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效益的途径

(一)转变管理理念,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效益观

人民银行各级机构应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更加注重效益的效率观,在讲效益的同时也要讲效率,通过高效率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益。在现有的制度环境和固定资产管理目标的约束下,积极推进固定资产集约化管理,注重固定资产购置、分配、处置、日常管理等环节的重点控制,兼顾固定资产存量的盘活和增量的定额定标管理,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最优化利用达到满足履职需求、保全财产的固定资产管理目标。

(二)完善管理制度,实行资产配置定额定标管理

着重建立两项标准。一是制订采购预算定额标准。可从业务需要且价格透明的通用办公设备入手,制订采购预算定额标准,再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推至其他采购项目。预算定额的编制采用以零基预算模式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法:以当前市场上适用的产品为基础并兼顾一定时期该产品使用的前瞻性,结合本单位近2年同类产品的采购标准、使用情况及省级财政部门的通用产品预算定额,将满足节能、环保及财力状况作为重要评价因素,确保在预算定额内采购的产品性能适用、价格适宜、符合节能环保要求。二是制订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可从部分通用办公设备开始实行资产的标准化配置,以标准为依据进行办公设备的需求审核及配置,再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推至其他固定资产。办公设备配置以满足业务开展和日常办公基本需求为原则,根据资产的共享范围不同制订相应的配置标准:对员工个人使用的设备,以员工个体为单位制订配置标准;对办公室共用的设备,以房间为单位制定配置标准;对处室共用的设备,以处室为单位制定配置标准。

(三)规范管理流程,提高固定资产购置效率

一是推行标准化采购程序。明确采购各个步骤的操作内容和方法,配套设计各类格式表单,提供详实、简明、易懂的工作规范,实现采购标准化、流水化操作,缩短采购时间。二是根据项目特点适用采购方式。大批量、高金额采购对象重点考虑资金效益,以单次统一采购为主;单次金额小、采购次数多的同一或同类采购对象,综合考虑时间效率和资金效益,以定点采购、协议供货方式为主;小额采购主要考虑时间效率,充分依托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平台实施。三是推进采购合同标准化进程。按照从易到难、逐步推进的原则,逐步实现货物、工程、服务合同的标准化管理。各类采购合同均使用事先编制的标准文本,减少合同起草、审核时间,提高合同签订效率。四是优化采购审批程序。集中采购管理委员会审批重大事项,采用会议方式;一般或紧急事项,可采用联签审批方式,缩短审批时间、增进效率。

(四)加强处置管理,优化存量资产结构

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结合固定资产定期及年终清查盘点,收集、汇总存量资产使用与管理情况的基础性数据。在摸清存量资产结构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无使用价值、维护保管成本高昂、处置成本较高的固定资产可进行正常或提前报废、拍卖转让;对闲置的资产可在单位内部调剂使用或在辖属机构间调整再分配,还可整理少量闲置资产对外进行实物公益捐赠,减少货币性公益捐赠支出;对于闲置房屋、公务用车等价值高的固定资产,本着使用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应在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后积极处置盘活。

对于闲置房屋,可按照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在满足本行办公用房建筑面积标准、确保本行办公需求的前提下用于出租。在出租过程中应加强对出租房产使用状况的评估和对承租人的资格性审查,建立房屋出租的内部审签和集体研究决策程序,按照分散采购或集中采购程序做好房屋招租工作,明确承租人对出租房产的安全管理责任与义务,准确核算房屋租金收入,确保房屋出租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效益性。

对于闲置公务用车,可将车况不好、配置不合理、运行费用高的汽车置换为有利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履职的优质资产,提高车辆运行的效益性。在置换过程中,应对置入车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适用性进行综合考量,采用市场竞价方式防止置出车辆价值低估,严把车辆置换合同管理关、过户关,确保人民银行车辆置换的权益。

(五)加强维护保养,提升在用资产使用效率

一是落实固定资产维护保养责任。细化财产管理部门、财产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维护保养的责任,建立和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制度,将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个人,对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失职的责任人严格按规定追究责任。

二是定期检查、梳理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由财产管理部门牵头定期组织各部门财产管理员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加大频率、缩短周期,及时发现固定资产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维修,强化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三是建立维修保养长效机制。在设备、重要业务系统的维护保养方面,实行定点专业协议维保,规范维保需求提出、服务提供、效果验收、费用支出等各环节的程序,严格核对相关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在公务用车维护保养方面,实行在财务上单独列项核算和在管理上单车运行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出车审批、里程核对,实行车辆保险集中采购、车辆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定点洗车,切实降低公务用车维护保养费用支出;在房屋、重要业务系统及相关设施的大修缮方面,对项目资金投向、方案设计、工程招投标、设备材料采购、项目资金使用、竣工决算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修缮项目资金使用落到实处,项目投资效益得以提高。

第3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医院管理;会计制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001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0-01

1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医院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预计在1年以上、一般设备单价在1 000元及以上、专业设备单价在1 500元及以上的有形资产。

2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重视程度不足

重购买、轻管理是许多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通病。亟待医院的院领导层、职能科室负责人、普通员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认识,熟悉医院固定资产的拥有和使用情况,重视现有资产的合理搭配和使用效益。但目前医院经常存在由于人员工作岗位变动现象,原来使用的固定资产没有做好移交,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2.2 账实不符

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账面有记载无实物和有实物未入账两种情况。账面有记载无实物主要是因实物已报废、毁坏、丢失,固定资产长期不盘点不清理,未办理相关手续冲减账面数。有实物未入账主要存在有些实物是从上级部门调入或其他单位捐赠,未办理调拨或入账手续。还有部分是财务人员未及时登记入账或无法掌握固定资产的去向和分配情况而无法入账造成。账实不符可能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形成管理隐患。

2.3 管理制度不完善

许多医院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乏制度可行性分析没有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实用性较低,操作流程不顺畅,容易造成管理上监管不严,可操作性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在固定资产管理权限归属问题上,容易政出多门,由财务部门、设备部门、总务部门等分别管理。各部门间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等问题。

2.4 管理方式不合理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有待提高。各部门只注重购买和使用,往往抱着“只用不管”的思想,自身缺乏日常监管措施,不能对维护维修情况及时跟踪反应,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期限缩短,增加不必要的维修费用。

3 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3.1 重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医院的院领导层应重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认识到合理搭配和使用好固定资产能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规范和强调。同时,全院范围内,要自上而下地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政策和制度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员工提高管理意识,自觉自发地通过固定资产合理管理为医院增加效益。

3.2 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立

医院应成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下设常设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各职能部门分级监管,各使用单位占有使用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由院长兼任,副主任由设备、计算机、财务、后勤及纪检的分管院领导兼任,委员由行政人事部、监察审计室、财务部、设备物资部、计算机中心、保障保卫部(总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3.3 对固定资产进行电算化管理

在日常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将固定资产的入出库、领用、报废、报损等等经济活动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对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的实时掌控。建立网络平台,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实时化、动态化,精确控制,实现全程跟踪管理,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的互通共享。

3.4 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制度化建设

为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合理使用固定资产,最大限度保障医疗质量,保护病人安全,医院应对所有固定资产制定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里应包括登记制度、实物保管制度、维护和保养制度、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奖惩制度和报废报损制度。建立奖惩制度,通过成本核算,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实行固定资产有偿占用,采取固定资产折旧与科室效益挂钩的办法,用经济杠杆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建立报废报损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报废,使资产账实相符。

3.5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控制度

医院应根据固定资产购入、验收、领用、保管、使用、报废等环节,分析管理上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采取内部控制措施,从制度上对固定资产在医院安全运行进行保证。结合医院日常固定资产管理实践,每年都应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各项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以验收为例,不同类型固定资产有不同的验收程序和技术要求,同一类固定资产也会因其标准化程度、技术难度等的不同而对验收工作提出不同要求。一般设备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固定资产验收过程较为简化,专业设备,尤其是大型医疗精密设备,以及建筑物竣工验收等,需要一套规范、严密的验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