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合理的人力资本存量与结构是经济转型的前提与动力
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同的经济主体在经济转型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但主要依照各种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结构而确定,缺少任何一个环节的人力资本,经济转型都将无法实现。因此,人力资本存量的丰盈程度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完善程度是经济转型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经济转型模式的选择,最重要的取决于社会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结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一) 丰富的人力资本存量有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舒尔茨通过测定指出,美国战后农业生产的增长,只有20%是物质资本投资引起的,其余的80%则是由于教育和与教育紧密相关的科学技术的作用。人力资本是影响国家技术创新的最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的存量与水平既直接影响国内的技术自主创新率,也影响着一国对国际技术与本土技术吸收与学习的速度。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国内的吸收能力,从而促进国际技术与本土技术扩散。我国经济增长转型的最终目标是进入“创新推动”的集约型增长阶段,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以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为依托的技术进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而人力资本存量是科技进步的载体,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源泉,是决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国力,主要取决于其人力资本带来的科技发展。一个国家平均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其具有高技能的人才吸纳和吸收新技术的能力越强,科技进步速度也就越快,就越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 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效益
经济发展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资金占用和成本支出越少,有用成果越多,经济发展效益则越好。许多研究表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具有敏感性。因为人力资本具有能动性特征,凝结在人身上的健康、知识、技术、能力等要素通过生产中的运用,不仅能带动企业资金、技术等使用效率的提高,还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促使有效劳动的增加。人力资本质量越高,其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的效能就越高,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就越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就意味着生产一定有用成果占用的资源就越少,企业和社会的整体产出效益就不断增加,因此,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最大限度提高其智能素质,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决条件。
(三) 高效能的人力资本价值结构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持续的激励与动力。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扶优劣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的提升,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指产业价值链的攀升。虽然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体制、资源条件和科技进步等,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带来的科技进步。因此,发达国家都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加大人力资本存量,提升高价值人力资本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提高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了,其智能、技能和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掌握产业价值链高端产品的高精尖技术,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发展升级。
(四)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是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和扩展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具有可再生性,因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有企业中 30%以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年人均在10元以下,20% 左右企业的教育、培训费年人均在 10—30 元之间。并且,企业人力资本的回报率十分低下,我国平均每个劳动者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2—4% 。体现在生产率上,我国机械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 1/12、日本的 1/11; 电子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 1/18、日本的 1/13。据日本有关资料统计,工人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等级,技术革新者的人数就增加 6%,工人提出革新建议一般能降低成本的 10%—15%,而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管理人员,因创造和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则有可能降低成本的 30%。由此可见,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对产品升级、企业转型以及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五)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与结构优化与经济转型升级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与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而经济转型的过程其实还是一个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本,然后再根据经济转型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本结构,使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结构,包括信息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断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目前,我国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往往伴随着质量上的“低素质”,丰富的人力资源难以“深度开发”成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从而造成我国传统保守的文化资源在低素质的劳动大军中长期滞存,从国外引进的现代的知识资本也难以真正本土化,经济转型难以真正实现。
因此,实现人力资本由低素质到高质量的转化,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是经济转型的一个首要前提,经济转型又会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和结构优化。
二、我国人力资本推动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人力资本在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除了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制约着经济转型外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 人力资本产业配置不均衡阻碍着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产业结构一直以来处于不合理、不协调的状态,影响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力资本在产业间配置的非均衡是重要原因。总体来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口素质的分布极不均衡。其中,第一产业劳动者素质平均较低,大部分是体力型人力资本,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占 3/4 以上,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只占 0.6%,第二产业只占约 1/4—1/3,第三产业占到了 2/3 以上。从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看,专业技术人员的 2/3 集中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不足1 /4,并呈不断下降趋势,而第一产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最低,不到 3%。这表明,第三产业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都是最高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绝大部分素质低下,高层次人力资本奇缺,导致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因缺乏第一产业的稳固基础而受到限制,这种状况就必然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升级,造成一般项目多,高精尖项目少,趋同项目多,特色项目少的严重后果。
(二) 人力资本利用率低下影响着我国经济转型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本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是否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取决于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程度,取决于人力资本载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我国在这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人力资本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利用效率的低下。首先,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当前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偏差。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主要表现为对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健康和迁移等投资形式的安排与比例。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国家经济政治体制和政策导向的影响,造成社会和个人只重视学校教育,忽视企业和社会的在职培训教育,造成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缺失。其次,人力资本配置制度不合理。人力资本配置制度可以分为政府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在我国,由于政府信息的有限性和体制特点的约束,使政府很难准确把握有待分配的人力资本的特点和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状况,因此造成人力资本计划配置效率低下。而市场配置则需要完善健全的人力资本市场,而我国目前并不具备这一条件,因而造成人力资本配置的不合理。再次,人力资本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最大程度发挥。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价值使用与回报脱节,应享有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影响了劳动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致使人力资本使用效率低下。
三、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以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科学路径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选择科学的路径,真正将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本大国,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一) 强化教育投资,建立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本形成机制
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依靠积极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和教育培养制度。一是提高教育投资总量水平,改变过去只重视物质资本而忽视人力资本投入的不平衡投资战略。我国的教育投入水平很低,全国教育投入只占财政性支出的 4%,人均可享受的教育资源非常缺乏,今后需要从宏观上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二是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系,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结构,要突出重点,加大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技能开发等方面的投入,并注重非义务教育领域的建设,加大社会多元化投资力度。三是强化职业教育。注重提高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开发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资源,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以适应市场需求为根本,灵活设置职业教育专业和培训项目; 以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中心,发挥学校、培训基地以及企业的联合优势。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技能人才,提高技能人力资本总量和质量。四是更加注重向民生等领域倾斜,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农村、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等的支持,并建立完善支持人才发展战略规划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二) 以绩效为导向,构建高效的人力资本开发机制
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人的素质并增加人的生产效率和收入能力的一切活动。人力资本开发机制划分为高绩效导向和控制导向两大类,以高绩效为导向的人力资本开发机制更加有效。主要指通过构建能力建设机制、激励机制、机会提供机制等三大类机制来进行人力资本的开发,包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人力资本开发。首先从宏观上,应遵循人力资本的特点和开发规律,建立良好的生态化人力资本开发环境,精心打造一批引领产业转型和企业升级的人才集聚平台,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这就要求全社会树立高层次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的开发观念,制订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本配置政策,完善能体现经济转型要求的人才资本服务保障体制,改善劳动者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提升高层次人才的环境满意度,从而吸引、培育、留住、用好高层次人才与创新型人才,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其次从微观上,企业建立有效的选入、育人、用人机制,注重以实用技术为目标的创新和开发,为员工提供足够的机会与资源,推动员工成功创新。建立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绩效评估、收入分配和激励束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在提升企业绩效的同时,使员工得到全面自由发展,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全面增强。
(三)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本使用机制
公平有效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充分调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前提。目前,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障碍,因此必须深化改革。
1. 进一步完善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制度。我国劳动者平均工资水平较低,近年来有所提升,但总体工资水平仍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强化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适当调高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使其能真正起到维持劳动者及其供养人口基本生活需要的作用。我国2013 年有 24 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而且调幅较大,但与国际惯例的标准相比仍有很大距离。
2. 维护高层次劳动者的产权利益,建立高层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制度。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企业中最稀缺的资源,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缺乏高素质的企业家群体。因此,应针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点,建立有效的企业家薪酬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家的潜能和创造力。其中,实行年薪制和股权激励计划,可以使企业家人力资本能充分参与企业剩余的分享,有效地激发企业家的积极性,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我国目前部分上市公司推行了高管的股权激励制度,但数量较少,相对来说,约束性较强的民营企业更愿意推行股权激励计划[8],但制度本身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3.建立以人力资本价值为基础的薪酬分配模式。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形成来看,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贡献越来越大。
而且人力资本具有投资性、增值性和收益性等“资本”特性,因此,人力资本可凭借自身的所有权参与分配,而且要根据劳动力的实际有效支出或贡献,即有效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具体确定可分配的价值量和金额[9]( P519)。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人力资本价值,激发人力资本潜能,推动经济增长。
当今世界,主要依靠简单的劳动力数量的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渐被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市场化等效率改善的作用所替代。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发展中的第一资本,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驱动力,是新技术经济发展的创新力。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型将取决于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全面提高与人力资本结构的合理优化,如何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采取多方位人力资本提升战略与政策,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与质量,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Pranab Bardhan,Review articles: a powerful,but limited,theory of development[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4,(52) .
[2][美]西奥多·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3]陈琦. 技术溢出、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J].软科学,2013,(7) .
[4]杨增雄.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研究[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徐广军.美国产业演进模式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8) .
[6]李玲.人力资本运动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7][美]詹姆士·J.海克曼.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M].曾湘泉.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肖星,陈婵.激励水平、约束机制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J].南开管理评论,2013,(1) .
[9][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M].赵磊.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
关键词:劳动者报酬;竞争力评价模型;国际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089-02
中国一直享受着人口红利,低廉的人工成本为中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扩大内需、产业升级以及国内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需要,中国劳动力报酬上涨势在必行。然而,提高劳动者报酬不是一蹴而就的,此外,美欧等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并非劳动力成本越高越好。因此,探讨中国劳动力报酬维持怎么样的水平很有实际意义,同时对中国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一、提高劳动者报酬将会面临的困局
(一)经济增长缺乏动力
出口、投资、房地产是过去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旧马车。其中房地产泡沫已经影响到中国金融安全和实体经济,2008年国家投入的4万亿导致产能过剩,大规模的投资也不能再继续。靠出口拉动经济,这被过去证明可行,但如今人民币持续升值超过30%,如果提高劳动者报酬可能进一步减小中国出口企业竞争力,中国经济将可能陷入衰退。
(二)助长通货膨胀
第一,中国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对商品的需求增大,导致商品价格上涨;第二,劳动成本提高,企业提高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商品价格提高了又将进一步推动劳动报酬的提高,并形成膨胀的恶性循环。
(三)劳动力供需面临新的挑战
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现有企业劳动需求数量减少,另一方面,新建的企业将减少,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因此劳动力成本上涨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此外,高等教育的普及,劳动力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许多大学毕业生缺乏毅力和工作经验使制造企业或服务业望而生畏,导致企业招不到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对口。
二、提高劳动者报酬具备可行性
如今,城镇化、服务业以及高新产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新马车,加上中国日益国际化的人民币,中国将在未来的国际大博弈中拥有更多筹码,中国经济将再次腾飞!
(一)中国出口行业竞争优势依然存在
刘厚俊、利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影响》中通过对1999—2008年中国31个省区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对外资流入量及出口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证明工资上涨对出口量及外资流入量均无显著负面影响。制造业工人工资水平上升幅度仍然小于中国整体工资水平的上升幅度,再考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的出口行业更是保持优势,因此中国廉价劳动力这一国际竞争优势是依然存在的。
(二)扩大内需,维持经济增长
中国拥有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城市人口只占40%,每1%的农村人口转化成城市人口就能带动GDP5%的增长,如果每年有2%的农村人口转化成城市人口,则带动GDP增长为10%,那么中国城市化进程能维持二十年,加上另外98%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经济就能轻易维持十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
(三)扩大对内供给,稳定物价
内需市场的打开和人民币升值容易造成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因此必须增加国内供给,满足需求,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带来制造业的繁华,也带动服务业欣欣向荣,又防止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此外,中国正在逐步放开金融管制,合理的民间借贷让更多的民间小企业家发现市场供给的不足,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促进竞争,使市场更完善、让消费者更满意。
(四)服务业发展带来的就业
美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为80%,而中国为43%。中国目前制造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50%以上,以美国的15%为标准,中国将近50%的制造业劳动力将在未来二十年将转向服务业,最终使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25%,务农劳动力占10%,服务业劳动力占65%。服务业蓬勃发展可以带来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岗位。
(五)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人工作的效率与工人的报酬有很大的相关性,报酬越高工人效率会越高。另外,政府应带头增加社会的垂直流动,给更多有能力的人上升的空间,陈力就列,不能则止,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社会生产率。
三、维持中国经济持续性增长的人均报酬水平分析
然而,并非报酬水平越高越好,从欧美的发展过程中发现,欧美国家人均报酬太高,达到GDP的70%~80%,藏富于民固然重要,但国民藏富过多就意味着国家财政集中能力有限,容易出现国家财政赤字,不利于国家发展。
(一)基于科技水平与人均GDP关系修正后的竞争优势比较模型
一个国家的产品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价格和科技水平。首先价格方面要比较世界商品平均价格水平,在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情况下,报酬越高,则成本越高,商品价格就越高,越没有竞争力,即人均收入越高,竞争优势越低;当科技水平越高,则生产效率越高,产品质量越优越,越有竞争力。因此,为两个影响因素加入权数得到:
竞争优势=a科技水平-b人均报酬
一个国家的GDP等于人口与人均产出(即人均GDP)的乘积,当两个分别属于不同国家的人投入劳动的时间相同,而产出却不同,这就是由于科技水平的差异导致,可见当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越高,则人均GDP越高,该国家人均产出的产品或服务价值越高,即有:人均GDP=1人*科技水平。因此科技水平可认为等同于人均GDP。以美元为标准,2008年美国人均GDP为47 422美元,假定科技水平的单位为ke,则美国科技水平为47 422ke。中国2008年人均GDP为3 387美元,则科技水平为3 387ke。人均GDP与人均报酬的差值占人均GDP的比重就是竞争优势的值,修正后的竞争优势比较模型化简为:
竞争优势=(人均GDP-人均报酬)/人均GDP
此公式可以理解为,人均报酬与人均创造的GDP之间的差值便是竞争优势。当差值越大,即报酬比创造的价值少了越多,则成本越低,产品越实惠,同时政府越有财政实力进行调控建设和收入再分配。因此本公式具备合理性。
通过调节人均报酬,使本国竞争优势与竞争国持平,在竞争优势持平下得到的报酬水平便是人均报酬上限:
本国人均报酬上限=本国人均GDP-(竞争国竞争优势*本国人均GDP)
(二)中国产品与美国产品竞争力比较
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关系影响着世界繁荣稳定,贸易平衡是两国一直追求的目标,如何实现贸易平衡呢,那就是要两国的竞争优势相等。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美元为单位):
中国竞争优势=(3 387-2 254)/3 387=0.3345
美国竞争优势=(47 422-35 486)/47 422=0.2517
0.3345>0.2517,因此中国产品比美国产品更具备优势,所以中国对美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合理的,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提高中国产品的制造成本,实现贸易平衡。因此中国可以提高平均报酬水平有效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那么要实现贸易平衡,中国平均报酬应该是在什么水平?当中国竞争优势与美国一样为0.2517时,中国人均报酬上限=中国人均GDP-(美国竞争优势*中国人均GDP)=2 534美元
2 534=2 254*112.4%,因此2008年中国人均报酬须提高12.4%才能实现中美贸易平衡,又或者该年实现人民币升值12.4%。
(三)中国产品与世界产品竞争力持平下的平均劳动者报酬水平
中国工资水平只要在中国产品与世界产品平均竞争力持平的报酬水平之下,中国的产品便具备竞争优势。以下是用2010年的数据得出的产品竞争优势(世界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均取世界排名的中位数,美元为单位):
中国产品竞争优势=(4 440-2 852)/4 440=0.3577
世界产品竞争优势=(4 478-3 941)/4 478=0.1200
0.3577远远大于0.1200,可以理解中国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工厂。那么当中国产品竞争优势和世界产品竞争优势相等时,中国的人均报酬应为:
中国人均报酬上限=中国人均GDP-(世界竞争优势*中国人均GDP)=3 907美元
则,中国人均年报酬只要在3 907美元及以下就可维持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即201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工资为每月人均报酬2 181元人民币,中国人均报酬仍有42.6%的上升空间。
四、结论与讨论
中国的劳动者报酬严重偏低,为了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中国必须提高劳动者收入。即使在提高劳动者报酬方面会遇到困境,但中国产品竞争依然存在优势,可以通过扩大内需维持经济增长,扩大供给稳定物价,发展服务业提供就业岗位,产业升级、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发展科学技术维持增长,因此提高报酬具备可行性。为了保持国际竞争优势,劳动者报酬的提高必须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那就是[本国人均报酬上限=本国人均GDP-(竞争国竞争优势*本国人均GDP)],只要劳动力报酬在人均报酬上限范围之内,都可以保持本国产品的竞争优势,保证本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清楚了解本国劳动报酬上限,可以在国际竞争、博弈上做到运筹帷幄、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 王燕武,李文溥,李晓静.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统计研究,2010,(10):60-67.
[2] 刘厚俊,利.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对中国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1,(3):9-13.
[关键词] 低工资;劳动力成本;生产;需求
[中图分类号] F0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1-0131-03
[作者简介] 蒋意春,江西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宏观经济学;
李春茂,江西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管理理论、区域经济。(江西 宜春 336000)
一、我国现行低工资政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低工资政策,而且增长缓慢。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上可以查询到《200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月最低工资标准》,据统计显示:在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最高类别中,最高的标准为690元/月,包括的省市有:上海、江苏、深圳,最低的最低工资标准为甘肃省的340元/月;而在历年所有最低工资标准中,最低的为2003年黑龙江制定的235元/月。而且,2006年4月22日,有关单位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一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讨会,会上,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更是一语惊人地说“全国没有一个省市的最低工资达到国家要求,即当地月平均工资40%-60%的标准。”中国当前制造业的劳动成本大致为美国的5%,韩国的10%,中国台湾的20%和泰国的60%。可见,我国的工资标准是相对低的。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促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在随后成为吸引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低工资政策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首先表现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动荡加剧。随着GDP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却没有显著的提高,如下岗工人和大学应届毕业生收入明显下降,在近年的劳动力市场,甚至还出现了诸如“零工资就业”这样的职场现象。与此同时,许多用人单位却通过拼命榨取劳动力应有的社会价值迅速暴富;其次表现在劳动者收入低下,生活质量缺乏保障,不利于劳动力的再生产。由于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害怕再失业,他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接受低工资、低保障的就业条件,工人的合法权益缺乏保障,工伤事故时有发生;再次表现为国内市场需求不旺,增长乏力,国外市场又面临“反倾销”危险,国家经济增长缺乏强劲动力与扎实基础。
为什么经济学家们倡导的低工资政策不能带来投资的增长,不能扩大就业?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仍是粗放型的经济模式,产业升级换代停滞不前?为什么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没有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得到提升?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学术界的广泛研究。
二、当前中国工资制度之解说
早在19世纪就论述了劳动力价格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尽管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和实质,但是原理作为一套严密的科学体系,其中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的阐述到现在仍有重要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休止追求,即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或榨取剩余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定内容和目的,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表现为: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实行周密的分工协作;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日益加强;国内统一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资本家之间为追逐利润展开着殊死的竞争,在市场这条无形鞭子的驱使下,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拼命加快资本积累和集中,扩大生产规模,资本家经常地把劳动力价格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使劳动者陷入失业贫困的境地,制约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
事实上,马克思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实质上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如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各个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避免被市场竞争淘汰的危险,以价廉物美的商品占领市场,也要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其中降低劳动力成本成为我国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又在论述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中说: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以及由此决定的对抗性的分配关系,限制了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增长。资本家为追求最大限度利润,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力图把工资限制在仅能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范围之内。这样,在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同时,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相对缩小。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生产和需求的严重脱节。当一些重要商品由于劳动人民购买力的限制而找不到销路时,就会发生连锁反应,使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破坏,从而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告诉我们,生产与需求是一种矛盾的关系,劳动者既是商品的生产者同时也是商品的消费者,如果消费者收入偏低,购买力不强,生产的商品就销售不出去,生产与需求的严重脱节,制约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最终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可见,低工资政策是把双刃剑,它可以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但同时由于工人收入偏低,购买力不强,因此产品很难销售出去,如果生产和需求严重脱节,当一些重要商品由于劳动人民购买力的限制而找不到销路时,就会发生连锁反应,使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破坏,从而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如果工人的收入增加的话,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势必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但又可以为企业产品的销售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收入水平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太低的工作标准从长远看不利于生产的发展,甚至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此外,过低的劳动力价格会造成贫富差距拉大,认为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存在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一方面有大量的过剩资本不被用于生产,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过剩人口处于失业状态”,“它们处于矛盾的两极上:一极是失业的工人人口,另一极是‘失业’的资本”,“资本主义积累规律造成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现阶段,根据官方的数字,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但多数学者认为这一数字偏低,有学者估计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计算在内,我国失业率在17%以上,不计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失业率也在10%以上。而与此同时,我国银行存款余额急剧上升。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末,我国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8.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95%,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41050.99亿元。一边是失业率居高不下,一边是大量的资金被闲置不能用于生产性投资,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价值的过度偏离,不仅不能扩大就业也不能扩大投资,对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边际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
生产与需求的关系也可用边际分析方法来解释,如图2所示:MSC为劳动力成本即劳动者的收入,MSB为产品产量即企业竞争力水平,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产品产量和企业竞争力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意味着劳动者收入的增加,劳动者收入增加随之购买力也增强。
假设:某国内市场劳动力单位成本为Q1,企业所需成本很低,因此企业可以雇佣更多的工人从事生产活动,产量可以达到P2。在低劳动力成本条件下,企业将赚取超额利润,即(B-A)的收益。但是劳动者的收入也很低,因此劳动者只能购买P1数量的产品,(P2-P1)数量的产品无法在本国市场销售。由于产品成本很低,因此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很强,如果没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反倾销等措施的限制,产品仍能全部销售出去,企业将迅速积累巨额的社会财富,从而拉大贫富差距。随着劳动力成本即劳动者收入的逐渐增加,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和竞争力也逐渐减小,企业积累财富的速度也逐渐降低,贫富差距缩小,如果相交于E点,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即劳动者的购买力刚好能够购买企业所生产的全部产品。根据帕累托的理论所说,“一种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以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种条件,即每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那么它就是一种最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国家经济可以健康稳定的发展。如果劳动力成本进一步增加(达到Q1),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那么人们的购买力将很强(P2),而企业因为雇不起工人使产量下降(P1),人们将无商品可以购买,如果企业继续生产的话,也将出现(D-C)的亏损。
当然,这仅是宏观上的理论推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生产与需求的关系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市场环境、固定成本的高低、企业间的竞争、产品的更新换代、先进的生产设备的发明、科学技术的应用等等。如国家对某项产业实行税收和银行信贷等优惠政策,则该产业即使劳动力成本很高仍可以快速发展;如果某一产品的固定成本很高或者它是稀缺资源,即使它的人工成本很低,它的产量也很难提高;而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产量;企业也可以通过提高质量,降低数量,树立品牌的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内生产的过剩产品要想全部销往国外不太可能,如果国内市场已经饱和的话将出现大量的积压库存。因此,生产与需求的关系存在一个变量,但从整个国家经济宏观角度来说一种健康的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应是按照这种曲线发展的,绝对的低劳动成本并不意味着优势,只有劳动者的收入即购买力与产品的产量均衡时,国家的经济才能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
根据以上推理,我国出现贫富差距拉大、鼓励社会投资扩大就业措施成效甚微、国内市场萎缩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其实,低工资从来就不是绝对的优势。当我国企业初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时候,修改工资政策,提高工人工资待遇,扩大内需就成为必然。
四、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在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可以说,我国的低工资政策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劳动力价值的回归成为众多劳动者的心声,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当前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1)逐步提高工人工资收入,使工人收入回归合理区间;(2)缩短工人劳动时间,强制实行8小时工作制;(3)完善失业、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这些措施都应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确保实行。
提高工人待遇增加收入有以下几点好处:(1)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符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2)可以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推动中国东中西部共同繁荣。劳务输出是中部和西部地区收入的重要来源,中西部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就是东部,因此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可以为中西部地区带来巨大的收益,从而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3)可以逼迫企业放弃粗放经营模式,树立品质领先的观念。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将迫使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转型,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4)可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内需,扩大就业。也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容纳能力,从而缓解我国就业压力。
所谓的提高工人待遇会使外资企业转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投资的说法是相当片面的。当然,我们应贯彻稳妥推进的原则,一方面要保证劳动力的价格与劳动力的价值不能有太多的偏离,人们的生活水平应当随着经济的增长有相应的提高;另一方面又不能因为劳动力成本的过快增长出现大面积的失业,影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达志.“最低工资”问题工会为何“无言”[N].中华工商时报,2006-05-09.
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承办奥运会带来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国内外游客的巨大消费需求以及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的心理预期,对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自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7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经济增长持续时间之长、运行之平稳,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奥运会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进一步深化开放和走向世界,推动中国经济在更广更深层次上融入世界。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周期性调整之年。进入后奥运时期,上述因奥运带动的经济发展利好因素会减弱甚至在短期内消失,中国经济是否会走“下坡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巨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是过去几年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些基本动力不会因为奥运会结束而发生变化,“后奥运效应”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同时,中国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奥运对北京经济增长贡献明显,但北京市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3.6%。奥运会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约3000亿元,按奥运投入期4年分摊,平均每年750亿元,仅占我国过去4年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55%―1.06%。奥运会带来的经济和投资增量在中国经济和投资总量中的比重很小,奥运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
如何积极放大奥运会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王一鸣建议,一是要有效发挥奥运场馆和关联基础设施的作用,降低体育场馆利用不足带来的资源闲置和浪费,进一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化程度,为提升百姓生活品质服务。二是要积极推广“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加大环保和生态建设投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要充分利用奥运会对现代服务业的带动效应,引导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现代流通、信息传输、房地产、旅游会展和文化体育等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四是要积极扩展奥运主办和协办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五是要充分发挥举办奥运会带来的精神财富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挖掘中国文化底蕴,丰富城市人文内涵,提升城市品牌价值,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
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性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1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发展观
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涵盖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马克思的这一基本观点就叫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就是物质生产资料、物质的生产力,这是一切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所有的社会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东西、经济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所决定的。
企业家判断: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认为,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中国依然可以保持5%~7%的增长速度,根本动力在于改革红利所带来的效率提升。
目前中国的两大循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一个循环:以前中国制造业靠出口欧美尤其是美国辛苦赚钱,然后用这笔钱购买美国国债。美国人借了我们的钱后,购买我们生产的东西。这是一个资金循环。这个循环未来很难持续或者扩大了。因此中国政府会更加注重国内消费。
第二个循环:以前老百姓有钱主要是存入银行,银行把钱贷给国有企业尤其是政府,政府拿钱进行基础建设,然后通过把土地卖给开发商来偿还贷款,开发商建房子后再卖给老百姓。这是另一个资金循环,这个资金循环现在也开始面临困难。
今年10月审计署全面摸底地方债,我觉得随着摸底地方债的结束,中国政府负债的红利也基本已经用尽了。目前民间负债率也很高。
但是,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中国经济依然至少会保持中速发展。所谓中速发展是指GDP保持5%~7%的增长速度,这是可以预期的。尤其是经过下一轮改革,如上海自由贸易区等多项改革,改革红利会进一步释放。
当然,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并不等于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问题。我们肯定会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市场泡沫等问题。
我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改革红利所带来的效率提升。
关于改革的红利,我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金融资源以前的分配是垄断的。垄断带来的一定是高额利润,高额利润的结果是把成本转嫁给别的企业。以前我们的金融是垄断的、高毛利的,最后都转嫁成为民营企业、制造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负担。
现在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金融改革、贸易改革,其实就是开放。开放就带来竞争,竞争带来效率的提升,效率提升可以让企业负担降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老百姓的收入也会随之提高,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提升效率。提升效率的根本来源,是通过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加大竞争。
关键词:城市化 动力 对策
1.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动力
我国的城市化路径表现出了和西方国家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征,也因此,对我国之前的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的考察不应太多参照其它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历程,即以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范式,我国城市化各阶段的动力应如表1-1所示:
表1-1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过程的一般划分
城市化阶段 城市化主要特征 动力机制演变趋势
初期阶段 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城市规模小、数量少;城市的扩张表现为“量”上的扩张,即外延扩大。 工业化与制度是城市化基本动力;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增加;经济与技术等资源匮乏,制约城市化发展。
中期阶段 城市化高速发展;城市在外延扩大的同时也开始了内涵的进展。 工业化、制度仍是重要动力;产业结构的转移推动力开始显露;经济与技术等资源约束机制得到缓解。
后期阶段 发展速度趋于平缓;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内涵的扩大,即质量上的提高。 产业结构的转移已经成为主要的后续动力;制度的变迁能有效地促进城市化往更高层次的发展。
2.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三大动力
城市化动力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不同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其城市化动力结构是不同的。城市化进城的动力有很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力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主导力量,城市化作为动态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换三种基本动力,属于城市化动力的核心表现。
2.1 制度变迁
制度和政策因素对我国城市化,尤其是区域城市化的影响巨大。我国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制度安排。人口在城乡之间的迁移具有明显的政治运动特征,而不是由于经济原因的驱动而引起的流动。国家对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实行了非常严格的控制,加上在农村不让农民发展工业、运输业和商业等制度安排,使农村无法内生发展小城镇,致使这一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非常缓慢,甚至出现一定时段上的停滞和倒退。
2.2 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大,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进步会加速经济增长,深刻地促进产业集聚及产业结构的转换,影响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技术进步是城市化发展的源动力。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动人口向城市转移。
2.3 产业结构的转换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是产业的空间集聚,也就是工业化过程。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进会改变城市的形态和规模,进而影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城市化发展的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所以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而在产业革命之后,工业化则成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中国“一五”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也证明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量。随着工业化步入现代化阶段,第三产业开始崛起,并一跃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成为大城市的后续动力。
2.4 三者与城市化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换和制度变迁共同推动城市化进程,但其各自推动的方特征、方式及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首先,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体现在城市效率与城市竞争力上,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推动主要是从整体上、总量上体现的;制度变迁对城市化的影响往往还要体现在结构上、形态上,比如对城市的规模结构的影响。
3.对策
3.1 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完善城镇体系
我国在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上,一直贯彻“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的方针,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一方针已不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应顺应潮流,适应形势,及时调整方针。目前应确立“发挥大城市的优势,强化中小城市的功能,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意味着城市化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3.2 积极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及时改变指导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有重点的选择和扶持一批县城和主要建制镇,促使其成为农村地区现代经济新的生长点,推动乡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这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城镇是城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大中城市发展的基地,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因此,应充分发挥中小城镇的优势。目前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土地浪费严重,户籍制度管理滞后等问题,国家应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引导,重点要搞好小城镇规划,配套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并逐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经济的最终顺利接轨。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而小城镇的大力发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城市化 动力 对策
1.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动力
我国的城市化路径表现出了和西方国家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征,也因此,对我国之前的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的考察不应太多参照其它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历程,即以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范式,我国城市化各阶段的动力应如表1-1所示:
表1-1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过程的一般划分
城市化阶段 城市化主要特征 动力机制演变趋势
初期阶段 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城市规模小、数量少;城市的扩张表现为“量”上的扩张,即外延扩大。 工业化与制度是城市化基本动力;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增加;经济与技术等资源匮乏,制约城市化发展。
中期阶段 城市化高速发展;城市在外延扩大的同时也开始了内涵的进展。 工业化、制度仍是重要动力;产业结构的转移推动力开始显露;经济与技术等资源约束机制得到缓解。
后期阶段 发展速度趋于平缓;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内涵的扩大,即质量上的提高。 产业结构的转移已经成为主要的后续动力;制度的变迁能有效地促进城市化往更高层次的发展。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三大动力
城市化动力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不同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其城市化动力结构是不同的。城市化进城的动力有很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力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主导力量,城市化作为动态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换三种基本动力,属于城市化动力的核心表现。 1 制度变迁
制度和政策因素对我国城市化,尤其是区域城市化的影响巨大。我国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制度安排。人口在城乡之间的迁移具有明显的政治运动特征,而不是由于经济原因的驱动而引起的流动。国家对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实行了非常严格的控制,加上在农村不让农民发展工业、运输业和商业等制度安排,使农村无法内生发展小城镇,致使这一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非常缓慢,甚至出现一定时段上的停滞和倒退。 2 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大,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进步会加速经济增长,深刻地促进产业集聚及产业结构的转换,影响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技术进步是城市化发展的源动力。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动人口向城市转移。 3 产业结构的转换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是产业的空间集聚,也就是工业化过程。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进会改变城市的形态和规模,进而影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城市化发展的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所以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而在产业革命之后,工业化则成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中国“一五”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也证明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量。随着工业化步入现代化阶段,第三产业开始崛起,并一跃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成为大城市的后续动力。 4 三者与城市化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换和制度变迁共同推动城市化进程,但其各自推动的方特征、方式及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首先,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体现在城市效率与城市竞争力上,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推动主要是从整体上、总量上体现的;制度变迁对城市化的影响往往还要体现在结构上、形态上,比如对城市的规模结构的影响。
对策
1 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完善城镇体系
我国在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上,一直贯彻“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的方针,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一方针已不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应顺应潮流,适应形势,及时调整方针。目前应确立“发挥大城市的优势,强化中小城市的功能,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意味着城市化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2 积极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及时改变指导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有重点的选择和扶持一批县城和主要建制镇,促使其成为农村地区现代经济新的生长点,推动乡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这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城镇是城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大中城市发展的基地,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因此,应充分发挥中小城镇的优势。目前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土地浪费严重,户籍制度管理滞后等问题,国家应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引导,重点要搞好小城镇规划,配套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并逐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经济的最终顺利接轨。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而小城镇的大力发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3 加强政策管理
我国的城市化路径表现出了和西方国家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征,也因此,对我国之前的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的考察不应太多参照其它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历程,即以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范式,我国城市化各阶段的动力应如表1-1所示:
表1-1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过程的一般划分
城市化阶段城市化主要特征动力机制演变趋势
初期阶段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城市规模小、数量少;城市的扩张表现为“量”上的扩张,即外延扩大。工业化与制度是城市化基本动力;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增加;经济与技术等资源匮乏,制约城市化发展。
中期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城市在外延扩大的同时也开始了内涵的进展。工业化、制度仍是重要动力;产业结构的转移推动力开始显露;经济与技术等资源约束机制得到缓解。
后期阶段发展速度趋于平缓;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内涵的扩大,即质量上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转移已经成为主要的后续动力;制度的变迁能有效地促进城市化往更高层次的发展。
2.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三大动力
城市化动力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不同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其城市化动力结构是不同的。城市化进城的动力有很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力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主导力量,城市化作为动态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换三种基本动力,属于城市化动力的核心表现。
2.1制度变迁
制度和政策因素对我国城市化,尤其是区域城市化的影响巨大。我国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制度安排。人口在城乡之间的迁移具有明显的政治运动特征,而不是由于经济原因的驱动而引起的流动。国家对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实行了非常严格的控制,加上在农村不让农民发展工业、运输业和商业等制度安排,使农村无法内生发展小城镇,致使这一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非常缓慢,甚至出现一定时段上的停滞和倒退。
2.2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大,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进步会加速经济增长,深刻地促进产业集聚及产业结构的转换,影响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技术进步是城市化发展的源动力。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动人口向城市转移。
2.3产业结构的转换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是产业的空间集聚,也就是工业化过程。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进会改变城市的形态和规模,进而影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城市化发展的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所以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而在产业革命之后,工业化则成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中国“一五”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也证明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量。随着工业化步入现代化阶段,第三产业开始崛起,并一跃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成为大城市的后续动力。
2.4三者与城市化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换和制度变迁共同推动城市化进程,但其各自推动的方特征、方式及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首先,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体现在城市效率与城市竞争力上,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推动主要是从整体上、总量上体现的;制度变迁对城市化的影响往往还要体现在结构上、形态上,比如对城市的规模结构的影响。
3.对策
3.1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完善城镇体系
我国在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上,一直贯彻“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的方针,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一方针已不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应顺应潮流,适应形势,及时调整方针。目前应确立“发挥大城市的优势,强化中小城市的功能,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意味着城市化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3.2积极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及时改变指导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有重点的选择和扶持一批县城和主要建制镇,促使其成为农村地区现代经济新的生长点,推动乡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这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城镇是城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大中城市发展的基地,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因此,应充分发挥中小城镇的优势。目前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土地浪费严重,户籍制度管理滞后等问题,国家应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引导,重点要搞好小城镇规划,配套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并逐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经济的最终顺利接轨。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而小城镇的大力发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贵州是中央稳中求进主基调的先行军,在念好“进”字诀上给人以期待。正如长期保持两位数GDP增长所显现的,贵州在面临经济发展需要适度放缓以求稳的全国基本面上,肩负创新与突破的重任,保持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速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与全国一样,贵州经济发展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在新常态下表现出与省情实际相适应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进入规模质量同步提升期、工业化城镇化仍然处于加速期、发展动力转换到了关键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这四个基本特征,是新常态下贵州发展所积蓄的重要幽芎突极因素,凸显了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需要完成的重大任务。贵州经济已经到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要关头,必须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的战略定力,迎难而上,乘势而进,把发展新趋势转化为发展新优势。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在于四个把握:深刻把握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深刻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个重要原则,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根本动力,深刻把握脱贫攻坚这个头等大事。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要牢牢把握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和方向,做到“两条腿”走新路:一方面,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传统产业,巩固现有生产力,稳住我省经济发展基本面;另一方面,要通过全面开放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新的生产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两条基本路径之上,还要统筹好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发展的关系,使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是贵州最基本的省情。贫困是民生问题,更是经济问题。贵州的脱贫攻坚战,已经成为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补短板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三大国家级试验区的获批建设,为贵州确立了在全国独一无二的“位置”红利。一直以来,中央对贵州发展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国家和省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效应正在显现,贵州生态、开放、后发等优势逐步凸显,加快发展潜力空间巨大。
【关键词】后危机时期 河南省 经济发展 挑战型机遇 健康城镇化
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由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扩大内需战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由投资和出口来撬动,而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比较低的。近十年来,中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较世界70%的平均水平低了10个百分点。①后危机时期,发达国家的经济放缓引发国际需求下降,在国际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形势下,以提高消费水平为主的扩大内需战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是最大的市场。②
由依靠廉价初级生产要素转向培育新竞争优势。中国“世界工厂”称号的本质是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等初级生产要素价格被人为压低和管理经验、技术创新、企业品牌的缺失。经济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禀赋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民工荒”预示着中国劳动力已不能无限供给,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为经济发展注入了不稳定因素。③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由价格竞争转向差异化竞争,由模仿走向创新,将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培育新竞争优势的根本。
后危机时期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挑战型机遇
实现保障粮食产量、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平衡发展。河南省矿产、农产品等基础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相对较低,市场潜力巨大等相对优势是承接发达地区转移产业的巨大拉力。从产业梯度转移的角度讲,这是河南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重大机遇。
但是,省内具有较高生态功能价值和食物安全意义的限制开发区占全省地域总面积的60%以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省粮食产量以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6,肩负中国粮食安全的重任。④因此保障粮食产量、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平衡发展是河南省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现扩大内需规模与调整内需结构有序推进。拥有近亿人口的河南省蕴含着巨大的扩大内需的潜力。近十年来,河南省居民最终消费率不断降低,由2000年的54.3%降至2009年的44.9%,降低10个百分点。⑤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说明其巨大的消费需求被预期收入偏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完善等因素遏制,这部分消费需求的释放正是河南省巨大的内需潜力所在。
在扩大内需规模的同时,调整内需结构更显必要。简单来说,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非物质需求。非物质需求指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教育和培训等社会福利。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可以实现消耗同样资源下获得更多财富,但这种由工业化成熟国家和地区创造的消费模式正是环境压力的根源。因此,让人们在正确的指引下找到物质需求和非物质需求平衡点的制度安排,即通过降低消费物质和能源增量获得尽可能多的非物质需求就至关重要。
实现劳动力数量与劳动力质量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是第一劳动力供应大省,但是,河南省劳动力素质偏低已成为河南省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过度廉价使用劳动力资源,使工人没有精力和金钱行使他们享受医疗、接受教育和受培训等基本权利,甚至他们的工资不能满足在打工地的生活需要,或者耽误下一代接受教育,导致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无法实现。因此,在后危机时期,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实现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可持续发展是河南省提高经济实力的根本动力。
健康城镇化:后危机时期河南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健康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高层次,即在低层次城镇化的基础上,以节约土地和保护环境为准绳,实现以最小的资源能源消耗支持最广大的人民获得基本而有尊严的生活,包括实现教育公平,医疗、卫生等基础保障,创造充分就业的机会。
河南省城镇化率只有37.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居全国倒数第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1个百分点,居全国倒数第一。城镇化率低已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的聚焦点。因此,推进健康城市化是河南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最佳途径,是扩大内需规模和优化内需结构的最佳途径,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后危机时期河南省推进健康城镇化的对策探讨
制定与主体功能区配套发展的城镇化政策。对于优化开发区域,如中原城市群中的大城市城区,以及郑洛工业走廊等区域,要把解决城镇化中存在的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放在首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其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拉力。
对于重点开发区域,如安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商丘、周口、信阳、南阳等地,要通过充实基础设施、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的能力,逐步成为支撑河南省城镇化中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对于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如黄河生态功能区、淮河生态功能区、太行山生态功能区、伏牛山生态功能区等地区,首要任务是保障城镇化与耕地平衡发展。第一,要加强土地管理,依法严格控制“农转非”用地,对城镇建设用地及工矿、交通、能源等非农业建设用地采用高度集约化的用地方式,立体利用土地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少占用耕地。第二,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集约化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可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建设共同发展。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强度,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成为中原经济区和国家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有力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在区域协调框架下增强中原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空间演化形式,具有聚集性、协作性和整体性特征。⑥中原城市群是2006年启动建设的,以郑汴新区为核心,覆盖周边7市,通过轨道交通体系和高速铁路建设形成以郑州为核心的“半小时经济圈”和“一小时经济圈”。虽然经济要素向中原城市群聚集的趋势十分明显,但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层对周边城市及全省的带动作用有限,如不加强区域增长极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各种经济要素会加快向周围区域增长极流失。因此,首先应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实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第二产业核心竞争力,扩大第三产业总量,提升传统服务业水平,积极发展金融、咨询、科研等现代服务业。其次,应加强中原城市群郑汴新区的增长极建设,协调增长极与周边城市关系及中原城市群与辐射城市关系。第三,要明确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形成优势互补、相互竞争、各有特色的城市分工,组合发展,挖掘各城市潜力,带动河南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增强城镇化根本动力。鼓励“打工者”转变为“创业者”。政府应优化乡镇小企业成长环境,为打工者回乡投资、创业创造环境,使这些在外打工者转变为回乡创业者,通过民间力量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和非正规就业发展,从而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实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强城镇化的源动力。
实现劳动力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首先应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促进农村优质教育普及化,同时应推进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化,在扩大受教育人群的基础上提高受教育者素质能力基础。其次应加大职业技能教育力度,建立至少一年的职业技能义务教育体系,对低素质劳动力尤其是中青年劳动力和未进入高等教育院校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免费培训职业技能,同时继续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引导劳动人口提升职业适应力和竞争力。三是重视对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根据公司发展状况和员工队伍状况,通过定期深造和定向培训提高员工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思想认知,使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劳动力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注释
①韩海燕,何炼成:“经济危机下的低收入阶层与扩大内需的关系”,《江汉论坛》,2009年第10期。
②林毅夫新浪财经专访,2008年10月,finance.省略/economist/jingjixueren/20081022/19405419033.shtml。
③蔡:“顺水行舟――失衡世界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调整”,《经济前沿》,2008年6月。
④冯德显等:“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1月。
实际上,中高速增长水平就是现阶段的潜在经济增长率。面对中高速增长新常态,需要有新的战略思考:首先,中高速增长不是自然形成的,还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在供给推动力消退的情况下,要达到长期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需要寻求并尽快形成新的推动力。其次,中高速增长不是降低发展的要求,而是提高发展的质量,实现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这就涉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总之,中高速增长成为新常态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一系列新常态的支撑,包括发展战略新常态、宏观调控新常态和发展动力新常态,这三个方面与过去阶段的常态相比有新的特征。
谋求发展战略新常态
过去谋求高速增长的发展战略是高投入、高消耗。如果现在还采取这种发展战略,速度也可能冲到原先的高速增长水平,但却是不可持续的。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实际上是倒逼我们改变发展战略,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空间。根据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内涵,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发展战略应突出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结构的再平衡战略,二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所面对的宏观效益主要涉及两个问题:第一,资源配置谁决定最为有效:政府还是市场?市场最有效。第二,经济增长谁推动质量最高:政府还是市场?市场最高。这两方面都要求我们要解决好市场决定和政府宏观调控的问题。
实现经济发展动力新常态
我国在处于低收入发展阶段时供给推动力非常强劲,投资拉动就是动员较为宽裕的供给要素推动经济增长。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供给推动力明显衰退,必须要有新的发展动力来替换。新的动力就是需求拉动,这是发展动力的新常态。
需求拉动的动力是多元的,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近几年由于世界市场不景气,净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负数。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借助开放来获取国际推动力,尤其是国际资源。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依靠外需难以拉动足够规模的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长期以来都是投资需求的拉动力最强,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在转向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需要突出消费需求的拉动力。但是至今,消费拉动力的增强还没有到位。
让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成为常态,关键是要把拉动消费需求的着力点放在民生改善上。与低收入阶段相比,中等收入阶段国民对改善民生的需求更为强烈,这类需求被拉动起来成为常态,不仅强劲,而且持久。
关键词:产业地理集中;产业区位;区域经济
一、产业地理集中: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捷径
产业地理集中或产业蔟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有不寻常的竞争优势集合体。工业化时代的代表性产业像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造船业等大规模聚集于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硅谷高技术产业和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是单一产业的地理聚集的两个最有名的案例。克鲁格曼等人提出硅谷型聚集不是一个例外而是具有规律性。现在学者们越来越发现,产业聚集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在美国,有名的聚集还有华尔街的金融业、好莱坞的娱乐业、加利福尼亚的酿酒业、华盛顿的炼铝业等等。伊利森和格拉泽(EllisonandGlaeser)通过对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每个产业都显示出过度的集中,459个四位数SIC产业中的446个有明显的聚集。波特(Porter)指出产业地理集中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认为“蔟群”(Clusters)的因素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它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国家尤其如此”。
蔟群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如波特教授所说;“贫困国家由于缺乏发展完善的蔟群,他们在世界市场上,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参与竞争。要超越这一阶段,发展功能完善的蔟群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那些欲从中等收入转入发达经济行列的国家来说,蔟群是一个尤其重要的制约性因素”。风行世界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创业园区等形形的园区不是产业区位理论或产业地理集中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无非是运用政府的力量造成产业的地理集中,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蔟群,从而获取更高的生产率和持续的竞争优势。
人们不禁要问,在网络经济时代,通过鼠标的点击就能从世界各地获取信息和生产要素,就能完成各种交易活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区位还能像以前那样发挥作用吗?或者说产业区位在全球性竞争中还那么重要吗?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波特所提出的“全球经济中地理位置的悖论:即全球经济中持久性的竞争优势,却在远方竞争者无法匹敌的当地要素——知识、关系和动机中日益重要”。有鲜明的依据表明在众多的领域中,产业地理集中不是削弱了,而是增强了,创新和竞争优势在地理位置上是越来越集中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了。
二、产业地理集中的理论解释
某一产业在特定的地理区域自然聚集并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一个漫长过程。众所周知,我国许多地方的“名、优、特”产品都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些产业的早期聚集过程很难考究清楚。据目前的研究来看,产业地理集中引力有:
第一,自然优势聚集力(naturaladvantageagglomerationforces)。自然优势聚集力是产业地理集中的基本作用之一。自然优势的含义相当广泛,它不但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单个方面的优势,还包括两者的组合优势以及自然形成的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如某一地区有发展某一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地不适合于该产业的发展,则这种自然资源优势的聚集力将相当弱。伊利森和格拉译(EllisonandGlaeser)通过对美国产业聚集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自然优势聚集力可以解释20%左右的产业聚集现象。自然优势可以说明种植业、酿酒业、食品制造加工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造船业、采掘业与冶炼业等原材料产业的聚集现象。但自然优势也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地区具有发展某产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两方面的优势,但该地区却并未发生产业聚集的现象。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包括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等。交通运输条件一直是古典区位理论中的最基本要素,交通运输上的便利和低成本是许多产业聚集的基本动力。现代企业行为理论也指出,一些产业中的企业选址决策对区位成本是高度敏感的,区位是这些产业中的企业选址中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外溢聚集力。这里的外溢是区位外溢,是指某一厂商的建成将降低其它厂商的成本或提高它们的竞争力的现象,包括物理外溢(比如一家厂商的建成降低了第二家厂商的运输成本)和智力外溢。智力外溢可以较好地解释高科技产业大量聚集于大学或研究机构附近的现象,如硅谷型聚集等。物理外溢在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中存在较普遍。我们经常会见到,在一个荒芜的地区一旦建成了较大的企业后,小企业将鱼贯而至。这主要是由于大企业的外溢聚集力的缘故。外溢聚集力较常见于城镇的形成过程中,在由乡村到镇再到城市的扩大过程中,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外溢聚集力越来越大,产品差异化程度也不断增加。传统商业(店铺商业)中外溢聚集力也较显著,如各种商业小区、商业街在实质上是商业的集中,可称为商业蔟群,外溢聚集力是蔟群形成的基本动力。伊利森和格拉泽认为,外溢是产业地理集中除自然优势以外的另一个主要动力。
第三,人文凝聚力。人文环境不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也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在全世界华人移居的地方都能形成有活力的华人经济区,美国的唐人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意大利和我国的台湾省是小企业主宰的经济系统,小企业聚集极为普遍,不同的社区小企业聚集的产业类型是不尽一致的,这种聚集的基本动力就来自传统人文环境的吸引力。以血缘、亲缘、地缘为主的聚集在我国的南方沿海地区如浙、闽、粤等也很普遍,其中以家族团体(血缘、亲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蔟群占主体。这种蔟群产生的动力就是人文关系,系统赖以运行的基本因素是信任和承诺,现代交易的最基本方式契约交易并没有取代信任和承诺成为系统内成员的交易方式,交易成本也相当低,信誉是成员间信任和承诺的最重要因素。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源源流长、丰富多彩,不同的社区其人文环境迥异,劳动分工和交易的秩序很难扩展到不同人文环境的社区之间。因此,蔟群的范围也往往囿于社区的人文边界以内。波特教授也指出,不寻常的、复杂的或紧迫的地方需求也可以产生蔟群。作者认为地方需求形成聚集的动力就是人文凝聚力。人文聚集力在与文化有关的产业如文体娱乐(戏曲、歌舞、体育项目等)、古迹名胜旅游、传统手工艺品和饮食等的聚集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日常所讲的“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其产品或工艺也只局限于该地区的某一个小区域内,离开了特定的区域就无所谓“特”了,这是由人文聚集力的引力场决定的。
当然,对于一个具体的产业聚集而言,上述三类聚集力可能是单个起作用,也可能是多个力的产物,或者还有别的作用力在起作用。一旦产业地理集中开始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尤其是当地政府持支持态度和地方竞争富有活力时更是如此。三、产业地理集中理论的应用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大调整时期,抓大放小、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性举措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大影响。产业地理集中既是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之一,也应是其有效手段。
关键词: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政策选择
一、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城市化整体水平低。从统计数据看,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1万亿大关,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8%以上,城市化水平是43.9%,但人口城市化远远滞后于经济的非农化。同时考虑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和劳动力人均赡养系数的城乡差别,以及由于种种原因,坚持打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未真正意义上地完全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如教育、就业、就医、养老等优惠政策,可以说明我国城市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乡镇企业及后来民营企业的发展相比较,农村城市化水平也远远滞后。1992年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产值就占2/3。而在1979~1984年,市镇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提高了4%,年均增速0.85%,1985~1994年,经济增长较快的10年,市镇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只提高了5.61%。年平均增速降为0.56%,这表明我国城市化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而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反而降低。由于乡镇企业分部不集中,农村城市化水平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对应。
2.农村城市化地域差异大,城镇空间布局急需调整。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各地的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密度差异较大,所以各地农村城市化水平差异也较大。在我国现阶段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大中城市郊区及农村工业发达地区,农村城市化进程快、水平高,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金三角、京津唐、辽中南等城镇密集地区,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还很缓慢。与此相应,我国城市的空间布局差异较大。我国东部地区的城镇偏多,西部地区的城镇偏少,中部地区的建制镇也略少,影响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西部的资金人才纷纷“东南飞”,进一步影响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形成低水平循环陷阱,不仅阻滞了中西部农村城市化进程,还影响了中西部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3.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发展建设小城镇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小城镇建设出现的问题制约着农村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主要问题如下:小城镇经济结构转换滞后,不适应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需求。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小城镇一产比重下降,二产比重提高,三产比重提高不明显,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建设未形成联动,脱节现象普遍。同时小城镇就业结构的转换也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虽然前些年很多地区开展了撤乡并镇行动,小城镇的管理范围和城区规模有所扩大,减少了建成区附近的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的体制上的阻力。但是小城镇人口规模仍很小,远不能发挥聚集效益,土地集约程度不高,非农人口比重业无大幅度提高,农民工“两栖性”较强。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吸引力较小,缺少真正懂市场和经营管理的大批人才和企业家及有一技之长的科学技术人员,小城镇的政府也缺乏专门的规划人才。现行的财政金融体制使得小城镇缺乏必须的建设资金。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还存在投资环境差,市场开拓不力等问题,缺少吸引区域资金的优势,削弱了小城镇的发展力量。
二、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作为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转变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必然有其发展的规律和动力机制。
1.农业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总的来说,农业发展之所以成为农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主要是基于以下四点: 首先,农业为非农产业人口提供商品粮,商品粮越多,工业化进行的速度也就越快,反之则会滞缓城市化的进程。其次,农业为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再次,农业为农副产品为主的轻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原料。最后,农业发展也为城市提供了劳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全面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从而使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具备了新的内涵。农产品供给由全面短缺走向相对剩余,给农村城市化提供了充足的商品粮支持。粮食自给率基本达到100%,棉花、蔬菜、水果等一些经济作物也出现了地区性过剩,这就要求一方面农业必须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适应需求,另一方面农村城市化进程应当加快,以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业生产向产业化、专业化和区域化方向转变,信息化、知识化也露端倪,为农村城市化更好地结合当地优势发展奠定了基础。各地农村和小城镇都可以结合当地优势,以农业的产业化、专业化、区域化为基础避免产业雷同和小规模低效率发展,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从而推动农村尽快加速城市化步伐,为农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实施税费改革,农业从“纳税”走向支持和保护,而后又取消了一切税收,对农业进行各种补贴,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反哺农业。劳动力结构出现了绝对数量和份额两个转折性变化,转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城市化所需的最丰富的人力资源。1992年是一个转折点,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绝对数量开始持续减少,到1997年农业领域的从业人数比1991年减少了3955万人。第二个转折点是1997年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数量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已下降到50%以下。这两个转折性变化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变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相对国民收入份额,缩小城乡差别有着积极作用。
2.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证明,工业化过程与城市化是密不可分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和加速器,城市化所提供的聚集效应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然而中国经济增长走了一条不同于国际常规的道路,在过去城市化发展本来不足的情况下。农村工业异军突起,吸纳了上亿劳动力,占全国GDP的比重不断提高,是农村及农业的主体,成为农村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3.第三产业是农村城市化的后续动力。世界性的产业结构变动规律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第三产业开始崛起,逐渐取代工业成为 城市产业的主角。在我国农村也不例外,农村的第三产业主要是以小城镇为聚集载体。
三、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政策选择
1.农村城市化的规划设计。农村城市化的规划是在全面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以及区域性的人文地理的基础上做出的全面的、系统的,具有相对稳定和一定约束力的综合布置,是农村和小城镇经济管理的政策依据。有了科学规划、政策方能保持连续性方向。规划的目的在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建立合理的解决地理空间结构,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与生活环境,促进农村和城镇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使农村城市化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2.农村城市化的农业政策选择。要加强农业保护力度,增大农业投入比重,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人地矛盾和粮食生产矛盾。并调整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与政策,大力推进产业经营。同时积极培育平等竞争的多元流通主体 ,形成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加速农村就地城市化。
3.农村城市化的农村工业政策选择。正确认识和把握乡镇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使农村城市化呈现勃勃生机,是制定乡企政策的立足点。农村工业的政策选择应遵循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因势利导,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相结合,抓大放小,推动乡镇企业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使之适应新世纪、新情况的要求。
4.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为科学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必须加快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要鼓励参与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的企业驻足小城镇,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小城镇成为居民能享受城市文明的居住中心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聚集中心。在农村基础好的小城镇,政府应对农副产品加工基地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尽量集中到县城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乡镇,在指导力度、生产基地选择、项目安排、资金投入、市场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从地域空间来看:推进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制度。目前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应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一是必须建立统一协调的企业规划体系,以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科学地确定小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把小城镇土地利用规划纳入到区域规划体系之中,避免以往高资源浪费的利用方式。二是土地整理力度,使拆迁地、废弃地及时复耕,真正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三是积极推进小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建立农村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制。国家财政困难,农民没有固定收入,短期内,在农村范围内大规模开展社会保障工作尚不具备条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落后,难以适应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而进入小城镇的投资者和定居的农民,又迫切需要安全、子女上学、养老、看病等方面的保障。这是农民进城后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应从实际出发,分阶段、多层次、多形式的建立。政府应根据社会保障的目标,尽快出台社会保障法及相应的法规,使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形成并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经济贸易系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范围经济
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惟一途径;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因此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正是技术创新,促成了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说,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样事物能比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且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因为创新,使众多的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崛起,并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使我围经济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在从大的流域经济、省级经济到县级经济乃至更次一级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展开。区域创新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推进器”.区域创新能力也成为区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蘑要标志。
1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闪以知识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显著地区别于以土地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和以资本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
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都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存在收益递减的基本经济规律和经济增长的极限,并且随着人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替代,其发展动力就有枯竭的可能。但知识经济却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和知}只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无穷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使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创造和开发,从而避免了传统经济的各种弊端。与传统经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其实质就是依靠不断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在创新驱动下.知识产品的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知识越使用价值越大,从而冲破了传统经济收益递减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收箍递增的特征。时,南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创新主体的创新产品——新知识和新技术理论上讲也是无限的.这就使得以其为基硎: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具有无限性。在创新驰动下,经济发展永无止境,既不会枯竭,也不会中断,而是持续不断。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2区域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
区域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即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增加。根据这个概念可以推断,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投人的增长,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则可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可称之为集型约增长方式。在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速度和质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之所以对立。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常常不可兼得.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却损失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却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若要统一,就必须两者兼顾,而其关键就是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往往注重的是速度。而忽视质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速度和质量都无法顾及;相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却可以达到速度与质量的统一。集约型经济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效率,而这种效率的改善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因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改善上能够发挥三重作用:①技术创新能够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生产要素部分或者全部地代替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②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有形生产要素的反复和循环使用;③技术创新有助于开发新的生产要素或寻求替代生产要素。显然,技术创新有利于区域经济采用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以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技术创新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手段。
3区域创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务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符行业及企业问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以区域内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区域内各产业部门增长过程的综合结果,因此区域经济增长要求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合理和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能使区域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符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最终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要受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如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资源条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经济政策、投资结构、劳动力流向等。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其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的因素。根据熊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就是导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潜在的产出水平.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手段,或者说,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技术创新的展开过程和逻辑终点???。产业结构升级,既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包括落后产业的淘汰,还包括新兴产业的创生。
4区域创新推动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基本要求是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扩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限制的。众多制约因素中,一个关键的囚素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水平。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资源供给增加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绝对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相对数量增加。
4.2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事实表明.技术水平落后和技术创新乏力是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直接症结。此,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3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的价值观+直接和间接地决定着人类的理想和信仰: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帮助实现正确的领导与管理,影响社会的政治生活;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调整;第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学习时间,使生活更加丰富。总之,社会文明程度与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水平成正比。
所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5区域创新有助于创新区域内的中小企业获得范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