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金融危机的应对范文

金融危机的应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金融危机的应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金融危机的应对

第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加工贸易;经济结构

全球金融危机使出口需求下滑,失业压力不断上升,出口增速下滑,出口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吸收就业的能力减弱,加剧了国内经济困难,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短期内社会经济工作的中心,必须与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联系起来思考,更不能为了应对短期的危机而为长期的发展埋下难以铲除的隐患。为此,需要思考并妥善解决以下几组经济关系。

一、处理好保增长与保就业、发展加工贸易的关系

金融危机不仅使大量农民工失业,加剧农村失业问题,而且许多城镇的企业在收缩业务、调整职能部门中裁员,城市的失业问题也同样在加剧。在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过程中,保就业理应成为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也应该成为政府干预的首选目标。

保增长应该作为增加就业机会的手段,而增长本身不是目的。为了降低失业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仅要保增长,更应该考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的条件下,要放弃理想主义的主张――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附加值低,限制其发展,人为增加其成本、降低其利润率,逼迫其转型,而应该帮助其度过难关,在财税、金融信贷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以保持或增加就业;应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本技术构成较低,同量资本如果投资于若干中小企业,会比投资于资本技术构成高的大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的经营目标单一化――追求收益最大化,在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条件下,它会选择使用劳动力替代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对就业贡献更大。还应该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等,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帮助城镇失业者创业;鼓励企业缩短工时、减少裁员。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寻求降低失业率,应该成为我国的长期战略性课题。

二、处理好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的关系

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增加投资可以扩大内需,但投资的增长必须与最终有效需求相适应,否则,又会造成投资过剩。因此,扩大内需的根本在于扩大国内居民的最终有效需求。而居民最终有效需求的增长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支付能力提高,二是需求意愿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和购买力提高了,又愿意花钱消费,消费需求才能增加。要提高居民支付能力,就必须增加居民的税后可支配收入;要提高居民的需求意愿,就必须减轻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困难不小,仍需政府长期努力。

另外要看到的事实是: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国投资、出口的增长率一直高于消费增长率,这被许多人称为消费增长乏力。但近五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但两位数以上的消费增长已经不能称是太慢,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率的空间并不是很大,我国还必须高度重视出口的增长。应把扩大内需与争取外需增长结合起来。

扩大内需与发展出口贸易、扩大外需并不是对立的。我国不仅在扩大出口中获得大量直接的比较收益,而且因为开拓了海外市场,形成有效的国际市场供给,大量闲置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形成实际生产力,有效带动了我国经济增长,这是我国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的长期发展也离不开扩大内需。但不能把扩大内需与开发海外市场、扩大出口对立起来,不能把扩大内需理解为排斥发展对外贸易。无论是应对金融危机,还是谋求长期发展,中国都应该继续把扩大外需作为重要支点和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三、处理好保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三线并举,是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的做法。但显而易见,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顾此失彼、鸡飞蛋打。

扩内需是保增长的手段,既是在金融危机影响深重条件下的急迫选择,也是长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需要。扩大投资和居民消费,可以弥补外需下降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在需求扩张中,一些本该淘汰的生产能力又有了市场需求,过剩的钢材、水泥、建材、家电、副食品等又有了销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投资结构和创新的压力减弱,市场出清过程被延长,使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放慢;在保增长中,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企业救助、产业救助措施,可以维持企业利润水平,避免企业大量倒闭,但同时也意味着在竞争中一些企业生存危机解除,调整产品结构、谋求技术创新、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的动力减弱,这又容易导致企业继续维持原有的增长和扩张方式,忽视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社会经济结构的进程放慢。反过来,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一批企业必然要退出生产,这又会使社会投资放缓,经济增长放慢,失业增加。

第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加工贸易;经济结构

全球金融危机使出口需求下滑,失业压力不断上升,出口增速下滑,出口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吸收就业的能力减弱,加剧了国内经济困难,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短期内社会经济工作的中心,必须与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联系起来思考,更不能为了应对短期的危机而为长期的发展埋下难以铲除的隐患。为此,需要思考并妥善解决以下几组经济关系。

一、处理好保增长与保就业、发展加工贸易的关系

金融危机不仅使大量农民工失业,加剧农村失业问题,而且许多城镇的企业在收缩业务、调整职能部门中裁员,城市的失业问题也同样在加剧。在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过程中,保就业理应成为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也应该成为政府干预的首选目标。

保增长应该作为增加就业机会的手段,而增长本身不是目的。为了降低失业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仅要保增长,更应该考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的条件下,要放弃理想主义的主张——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附加值低,限制其发展,人为增加其成本、降低其利润率,逼迫其转型,而应该帮助其度过难关,在财税、金融信贷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以保持或增加就业;应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本技术构成较低,同量资本如果投资于若干中小企业,会比投资于资本技术构成高的大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的经营目标单一化——追求收益最大化,在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条件下,它会选择使用劳动力替代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对就业贡献更大。还应该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等,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帮助城镇失业者创业;鼓励企业缩短工时、减少裁员。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寻求降低失业率,应该成为我国的长期战略性课题。

二、处理好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的关系

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增加投资可以扩大内需,但投资的增长必须与最终有效需求相适应,否则,又会造成投资过剩。因此,扩大内需的根本在于扩大国内居民的最终有效需求。而居民最终有效需求的增长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支付能力提高,二是需求意愿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和购买力提高了,又愿意花钱消费,消费需求才能增加。要提高居民支付能力,就必须增加居民的税后可支配收入;要提高居民的需求意愿,就必须减轻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困难不小,仍需政府长期努力。

第3篇

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力量源自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累的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的支撑。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财政收入6,13万亿元;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厚实的家底,为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表现出充分的行动自觉,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正确的决策和行动,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树立信心,应对危机,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当前,这一指导思想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必须高扬科学发展观的旗帜,将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改革发展中矛盾和问题的精神动力,化为迎接挑战、战胜危机的实际行动,变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扩内需、保增长”。这是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应变之基。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紧迫的任务是全力恢复世界经济增长,防止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口(主要是净出口)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使得我国经济逐渐走上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道路。我国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但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不能长远发展的,这已为1987年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和1997年东南亚经济泡沫的破灭所证明。因此,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尽快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外部需求放缓的情况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把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放在消费有效增长的基础上,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增长。

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是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增长速度。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要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为达到这一目标,我国采取了加大政府直接投资和实行结构性减税两方面政策措施。

加大政府直接投资是扩大内需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2008年11月,国务院决定实施以扩大投资为核心的十项措施,到2010年大约投资4万亿元。2009年中央财政赤字扩大到9500亿元。当下,全国上下对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形成共识,但对巨额财政赤字蕴含的风险则较担忧。其实,国际上评价财政赤字风险主要有两个指标,即赤字占GDP的比重不超过3%;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不超过60%。我国2009年财政赤字预计占GDP的比重为2.8%,全部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我们有能力把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以刺激经济较快增长。

加大政府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实行结构性减税则对企业和经济发展产生长远影响。今年,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多次调整了纺织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对居民房地产交易、汽车购置等也有不少减税措施:国家停征并取消了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据财政部门预计,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加在一起,今年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逾5000亿元。同时,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老百姓有更多收入用于消费,让老百姓无后顾之忧敢于消费,从而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扩内需、保增长”,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保增长”决不能只热衷于争项目、铺摊子,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决不能为了保增长而把本已淘汰的落后产能重扶上马,要真正把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之上,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如果背离科学发展观,以传统的增长方式来应对金融危机,无疑是饮鸩止渴,贻害无穷。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调结构、促转型”。这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长久之计。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产业发展过度依赖制造业的推动,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等等。经济粗放型增长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我们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在结构调整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把“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上水平”结合起来,优化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如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使服务业成为今后经济较快发展的新增长点。二是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工业由过多依赖要素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发展,尤其要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实现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提档升级。三是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带动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提高利用科技手段抵抗风险的能力,提升生产力水平。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自主创新,这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之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创新才有未来。历史上的多次经济危机最终都是南科技创新将其拖出泥潭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提高科技水平的关键。一次科技革命引领一次产业革命,一次产业革命就是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真正赢得发展、造福人类,必须注重自主创新。

江苏要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共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创新工程。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选择创新重点,集聚创新资源,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加快实施“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促进科研开发及成果产业化。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遏制和改变地方政府“不择手段”和“不惜代价”的“血拼”式竞争,变投资拉动为创新驱动,变资源依赖为科技依托,变江苏制造为江苏创造,依靠自主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抓改革、惠民生”,这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之道。

民生问题涉及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关

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是世界各国治国理政共同面临和致力解决的根本问题。我们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并努力解决民生问题。我省近年来一直坚持富民优先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2007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1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就业的问题依然突出,金融危机的蔓延更使得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据统计,我国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个百分点。将会影响就业人口400万左右,中国经济发展如从改革开放30年的平均增长9.8%下滑到8%,将影响约1000万人口的就业。所以,关注民生必须解决因企业破产、停产造成的就业收缩问题,力保就业。要更加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民营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切实加强对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同时,积极解决教育、卫生、文化和住房问题,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安全等多层次的需求,需要我们扎实推进改革,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消除体制机制障碍,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是造福于人民的发展观,当前的这场金融危机为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来了机遇。经济危机使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装备、资源、人才等市值大幅缩水,为我国凭借强大的外汇储备在全球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我们收购国外优质资产和知名品牌,吸引海外人才为我所用,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我们要抓住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这一契机,切实找准并认真解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统一思想认识,克服三种错误倾向:

一是要克服只强调发展“快”而不顾“好”,企业只能活、不能死,只强调防滑坡而不顾代价和效益的倾向。快是指发展速度。好是指发展质量,“快”和“好”两者不是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处理得好可以相互促进。科学发展就是通过求“快”来保增长,同时又要避免和解决重“快”轻“好”的问题。既要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又要关停并转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地降低发展的成本和代价,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二是要克服只保增长、不顾民生的倾向。保经济增长不等于保GDP增长,更不是保过去粗放型增长,要转变片面追求GDP的增长模式,克服重增长轻民生的倾向。增长和发展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发展是更高层次上的增长,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文化的相互协调、人和自然的和谐、人的全面进步等等。科学发展观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转变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三是要克服只算经济账、不算资源账和环境账,只顾当前、不顾长远的倾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些人往往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为了追求经济增长。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以牺牲未来利益为代价来追求当前增长,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已经导致严重的后果。

第4篇

养精蓄锐 苦练内功在市场的洗礼中实现发展

近段时期,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股市大跌,房市萎靡,“寒流”逐渐波及到能源、化工等多个行业,盐产品的上游企业两碱、pvc等许多盐化工企业被迫停产或限产,缩减对工业盐的需求。我公司的工业盐市场上半年已在省内制盐企业的恶性竞争、自相残杀中受到重创,此时,无疑是雪上加霜,生产形势从年初的开足马力加大生产一滑再滑,变为产品严重积压,其中两条生产线被迫停产。

我个人认为,全球大环境的影响固然是造成公司现状的原因,但我公司作为全国规模靠前的大型制盐企业,在市场的浪涛中却表现的如此不堪一击,还需要挖掘我们自身的原因。综合分析有以下几点:1、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无法形成循环经济,完全依赖于外部市场,更没有实现多元化发展;2、我公司从建厂伊始就存在贷款额高,资金压力大的风险,靠贷款扩建的天源公司更加剧了这种资金负担,使我公司的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3、长期形成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使我公司员工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节能降耗意识普遍不强,成本居高不下,产品质量、品种均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需要;4、受盐业计划经济的影响,制约因素较多,营销模式比较落后,过份依赖于供需双方的私人感情;5、相对落后的设备配置、过高的维修成本以及过大的人员包袱,这些都是造成企业盈利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的原因。

当前,公司确定了工作的首要目标就是:生存。因为根据历史规律,市场的兴衰如同四季轮回一样,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太远。每一轮的经济危机都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行业洗牌,企业只要能在危难面前存活下去,就会有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在等待着我们,只要生命还在,我们就有苏醒的希望和蓬勃发展的机会。

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当前市场的盘整,卧薪尝胆,苦练内功,为企业新一轮的发展储备能量。

一要强化干部作风。干部作风是一个单位作风的风向标,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执行规章制度,从细节上倡导勤俭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行为上带动身边同志。

二要加强干群沟通,凝聚职工信心,稳定职工思想。由于我公司始终没有制定出明确的、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职工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没有明确认识,加上当前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使职工对企业的信心严重不足。因此,公司领导应结合当前形势,研究确定明确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并分别深入到职工中去,与职工面对面沟通交流,释疑解惑,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稳定职工思想,坚定职工对企业的信心。

三要创新营销模式。当前公司的营销模式受历史的影响,过多的依赖于领导层的私人关系,不利于营销战略的长期建立。需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最大程度的发挥业务员的作用,突破原有营销模式,稳定老市场,开拓新市场。同时,还要真正树立销售的龙头地位,以销售的需要制订生产计划,以客户要求制订质量标准,杜绝目前存在的有订单没产品,有产品又没车辆以及产品质量不符合用户要求这样的现象,最大程度的服务于销售。

四要利用当前时机,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自开展“学金坛,实现三个领先,创行业一流企业”活动以来,我公司已分别开展了“管理素质年”和“形象提升年”活动,在制度完善和管理水平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我们的管理仍然停留在人治管理的阶段,遇到事情靠层层汇报、领导指令来解决。因此,我公司应借助当前危机,全面推行并培养全体员工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变“人治”为“法治”,使公司的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使每个员工都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做好了,会得到什么样的奖励?做不好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等等。

五要强化节能降耗意识。据基层职工反映,目前,我公司的许多设备配置都没有经过严格的测算,普遍都存在着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设备能耗浪费严重。建议公司逐步调整设备配置,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另外,在节能降耗方面,我们目前的考核方式虽说每位职工肩上都有指标,但却是隐性的,是根据单位能耗的总数分摊到每个职工身上的,对于每个职工个人而言并不直观,因此,职工的节能降耗意识并不强。我们应在节能降耗方面制订更加详细的方案,明确每个人的直接责任范围,让每位职工都成为节能降耗的责任人和监管人。在废旧物资回收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平煤集团的经验,设立废旧物资回收奖励制度,按回收物资价值的比例奖励给回收者个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六要研究金融政策,争取多渠道融资方式,降低财务风险,实现合理避税,争取资本最大化。同时根据当前形势,在设备维修上加大投入,利用充足的时间将原来应修没时间修或应修没钱修的设备调整到最佳状态,以便在行情转暖时,开足马力加大生产,把失去的损失夺回来。

七要加大对实 业公司的投入,在盐的深加工方面发展规模效应,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另外,还可以与其他单位强强联合,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项目,实现合作共赢。

第5篇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外部影响

由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扩张周期的拐点几乎同步出现,我国经济的下行可能会因此加速。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外部影响主要是3方面:

1.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收益面临损失。目前,中国是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随着金融危机蔓延,美国增发国债意味着债券收益率的下跌,而我国上万亿债券的收益将会遭受损失。另外,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最大的风险在于美元的贬值。美国为了走出金融危机,增发美钞,必然造成美元贬值,推动通货膨胀,迫使人民币继续升值,我国外汇储备必然大幅缩水。对此,4月份中国首次减持了约44亿美元美国国债,笔者认为采取逐步减持美国国债的方法是明智之举,既能帮助美国尽快走出危机,有利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又能减少因此造成的大量损失,避免为美国的金融危机买单。

2.中国出口面临大幅下滑。随着美国等国家消费需求萎缩,金融危机造成国际消费市场萧条,加上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的出口市场大大缩小,出口增长会大幅下降。由于长期实施鼓励出口的政策,出口增长的下降必然造成经济增长下滑和失业增加,发生生产过剩。那些金融市场外资比重较大、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出口且出口结构单一、自身存在经营管理问题比较严重的中小企业会因缺乏竞争力大量倒闭。对此,中国政府及时出手,确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推出4万亿十大措施刺激经济以及实行增值税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经济政策。启动内需,以弥补外需的减少;财政扩张,以增加内需;稳定金融,以确保经济健康运行等。笔者认为,我国高达4万亿元的救助计划占到中国GDP总量的20%,大大高于美国只占其GDP的8%的救助计划。足以相信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信心和决心,外贸企业要加强自身抗风险能力,积极融资,改变单一出口的模式为多元化经营模式,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就是创新: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新的商业模式,创造公司新的增长点,只有努力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才能在政府帮助下顺利渡过危机。

3.中国对外投资受损。金融危机在海外金融机构自身损失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从海外拿到股本金的能力明显降低,中国对外投资的资产将开始大规模贬值。外贸的收汇风险压力加大,各国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加剧。对此,对企业来说现金为王更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凡事都有好坏两方面,笔者认为在这一轮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很多新兴市场的资产价格将大幅度缩水,这将是中国资金投向这些国家的绝好时机,企业应当适时转战场地盘活资金,这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最好时机。

(二)内部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内部影响也很大。当经济增长下降到一定水平,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存在一定泡沫,很多矛盾就可能无法继续掩盖。在短期内我们面临的挑战是非常艰巨的。房地产对实体经济和银行体系的影响巨大,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有可能发生银行危机、股市危机等;如果生产增长下降过大,有可能发生社会危机,失业问题首当其冲。对此,笔者认为采取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在经济下行的趋势形成之前,增强市场信心。具体的措施可以包括:减息、放松信贷、减税、扩大公共支出,对房价下跌不能放任自流,必要时应出台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以稳定经济、稳定信心、稳定市场,为防范危机对中国经济内部的破坏。

二、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新的机遇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目前虽然面临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就业形势严峻、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进出口严重下滑等诸多影响,但同时危机对中国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当前形势有利于我国利用外汇储备充足、财政状况良好等优势,把危机转化成机遇。具体表现在:

(一)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的大洗牌,全球范围政治和经济格局会彻底变化,西方会把中国当成平等伙伴交流,这不但能增加我国在重要国际组织的话语权,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金融危机造成全世界能源和各种金属在内的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原材料价格走低将有利于对通货膨胀的控制企业利润空间的提升。我国人均资源少,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国际上原材料价格下跌不但缓解了通胀压力,还可用较少的钱购买我国必须的原材料,从而有助于减少成本压力,增加制造业的利润空间。

(三)金融危机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主要以生产规模扩张的低技术、低成本、低附加值,缺少拥有自己核心技术的发展模式。同时将加快以一批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包含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取代旧的产业格局。

(四)金融危机还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并购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金融危机使国际上的资产价格大幅缩水,提供了很好的并购机会,只要我国企业把握机会就有可能获得使自己发展壮大的良机。

(五)金融危机将使我国的发展结构发生变化,更适合本国企业的发展。过去我们出口占了相当大比例,今后可能会转为内需;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也会发生变化,行业排序也会发生变化。

(六)金融危机也促使我国提高产业集中度,从而增强竞争力。经济回落,企业各个业务板块的矛盾充分暴露。此时,资源的有效整合将使企业资源集中于最有竞争力的业务,这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渡过难关。

三、采取有效措施顺利渡过金融危机

(一)培养核心竞争力

金融危机淘汰企业的标准就是企业竞争力,明确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是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即开发独特产品的能力,发明专有技术的能力,创造先进营销模式的能力。培育主导产品是竞争力的精髓、创新是竞争力的灵魂、合理的财务结构是竞争力的保障。

(二)提高软实力

金融危机最考验企业的软实力,要构建软硬实力相匹配的企业结构。即构建与外贸集团公司的规模相匹配的,包括技术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品牌影响力、管理能力、融资能力、系统集成能力以及公司治理能力等在内的软实力。从而提高集团公司的竞争力,使集团公司的规模和实力同步。

(三)提高产业集中度

金融危机使企业内部各业务矛盾凸显,要推进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目前是优化经营结构的有利时机。通过并购,使有效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作为集团公司要加大改制力度,进一步实施瘦身战略,使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把企业资源集中于最有竞争力的业务之上,不仅是渡过危机的必要选择,而且是提高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四)促进技术创新

金融危机的外部压力让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企业应及时转变增长方式,选准某些比较成熟、有前景的产品或技术,例如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等,制定和实施技术追赶战略、加快产业化进程,一旦有新的突破,就可能带来新的市场亮点,同时也会创造出新的市场、新的消费群体,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同时有力拉动内需,形成持久的经济增长,再造竞争优势。

(五)改进经营管理

金融危机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面对如此巨大的金融动荡,经营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生与死”。目前,生产要素低价低税的政策正在改变,要素价格上升已是大势所趋;规模扩张的市场条件已经消失。因此,构成企业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基本条件已经动摇,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就必须寻求新的竞争优势。集团公司要从内部的成本控制、研发能力、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品牌战略、营销管理、投资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诸多方面苦练内功来提高竞争力,向“精益管理”要效益。

四、福建外贸集团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

(一)发掘三大优势

1.发掘指导思想上的优势。外贸集团公司上下在新领导班子带领下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并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各个子公司,各个员工的实际情况来学习,不但增强了员工的信心和科学意识,也把创新意识和积极性带到了工作中。

2.发掘政策方面的优势。福建省响应国务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号召,这对国有集团公司来说是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集团公司力争找准定位,争创优势,在海西建设的大发展中实现大作为。

3.发掘集团重组的优势。外贸中心集团在2008年全面完成债务重组,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先后关停并转重组了十余家子公司。2009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中国(福建)外贸中心集团与福建天成集团有限公司重组设立,2月27日成功挂牌为中国(福建)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重组5大集团首家挂牌企业。天成集团先后引进了ISO9002质量论证体系和ERP管理系统,有效实施了品牌战略和“走出去”战略,重组给集团带来了新契机。

(二)制定三大战略目标

重组后,外贸集团新领导班子制定了三战略目标,分别是大贸易、大项目和大资本运作。大贸易就是突破传统的外贸概念,做好大市场开发,做好大商品开发,做好和大企业的深度合作,全面提升集团贸易格局和贸易体系;大项目就是根据品牌带动、项目带动的战略,走大项目的路子,重点抓好具有一定科技含量、自主创新、节能环保项目的落实;大资本运作就是总结两家集团多年来通过资本运作得以生存和创立上市公司的经验,走大资本运作的路子,通过参股、收购、兼并具有一定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的实体,促进资产规模和质量的提升优化。这三大战略的具体运作是:

1.大贸易方面。加紧新的战略布局,以福州为中心,拓展厦门、漳州、泉州新的战略发展区域,加快商品结构的调整,做好媒、油、铁矿石、机电产品、木材等大宗商品的开拓,提升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贸易比重,通过利用马尾保税区平台开展大物流,为大贸易服务;

2.大项目方面。集中人力、财力抓好规模大、起点高、技术含量大的项目,当前重点打造集银行、海关、商检、物流等“一站式”的贸易服务区,吸收国内外大企业到闽落户,为海西发展提供高端商务运作平台。并通过柴油发动机项目推进集团科工贸一体化新型产业布局,提升综合实力。

3.大资本运作方面。充分利用集团拥有的上市公司平台,将项目与资本运作相结合,提升项目资产的市场价值,实现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可持续性发展,并进一步增强集团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加快推动集团战略转型,切实使集团整体经营架构、经营模式、综合实力有根本性改观,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以上三大战略,转型成为以项目为带动,以科技为支撑,以贸易为龙头的海西科工贸一体化大型外贸集团。

(三)采取三项具体措施

1.以人为本,坚定员工信心。外贸集团公司新班子成立后,先稳定人心,并转化观念,全面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全民劳动合同制,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机制,做好总部中层领导职位竞聘上岗工作,加快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合理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加强人才的使用培养。一方面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积极吸纳和引进各方面高级专业人才,以人为本,发挥所有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6篇

关键词:全球视角 金融危机 应对与突围

综观近代世界历史,每一次的金融危机都会对全球经济、政治以及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2008年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波及范围之广令世人瞩目。虽然我国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损失较小,但是作为一个大国,我国在全球分工和生产链条上所处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经济发展走势以及战略选择也和全球经济金融息息相关,因此基于全球视角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与突围,意义十分重大。

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积极采取超常规的经济刺激应对措施,使我国的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率先企稳回升,但是经济刺激的负面效应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等因素,也给我国的金融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另外,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经济深层次问题尚需解决,这些问题叠加起来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因此,需要认清形势,综合分析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首先,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在逐步减弱。从经济增长的要素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9.7%,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三个方面,一是高储蓄和高投资,二是科技进步以及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三是大量优质廉价劳动力供给。受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时至今日,拉动经济发展的这些主要动力都在逐步减弱,虽然中国经济在未来10年仍将保持持续较快增长,但是要想达到和保持平均10%左右的增长速度很难。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自1992年以来一直呈上升势头,但是国民的高储蓄和高投资是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在于需求不足会强烈制约这种长期的高储蓄和高投资。在外需不振的大背景下,大多数工业产品产能过剩,继续维持这样的高投资就会造成银行不良资产的大幅增加,带来金融隐患。

首先,在高储蓄和高投资问题上,我国的高储蓄率结构性问题也比较严重,而拉动我国储蓄率上升的原动力是企业和政府部分,这样的储蓄率意味着政府和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逐渐上升的是资本的分配比例,而相对萎缩的是居民的消费能力,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现象。

其次,关于科技进步以及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引进,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获得了显著提升,生产领域实现了技术飞跃,直接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逐步缩小了生产领域技术模仿与引进的空间,如果我国生产领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无法实现自主创新,则将会减缓技术进步的速度,这也将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

最后,关于大量供给的优质廉价劳动力。一直以来,我国生产领域因为过剩的农村人口而产生了大量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这些过剩的农村人口与充沛的资本相结合,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劳动力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步老龄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已经越来越少,呈现相反的趋势,由于新增劳动力数量减少,这一发展趋势也将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自2008年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爆发至今已过了六个年头,在世界各国大规模的经济政策刺激下,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经济逐渐走出衰退,各国经济开始企稳复苏。为应对金融危机,许多国家都出台了诸如注资、降息、加强金融监管和扩大公共开支等措施,拉动就业、鼓励投资消费、稳定局势、刺激经济增长,防止实体经济的崩盘。与欧美金融机构相比,我国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损失相对较小,但是并不能说明中国的金融体系已经非常稳定。不可否认,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发世界金融的持续震荡,在这种环境之下,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全球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和贸易渠道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我国银行业的直接损失较小。建行、中行、工行在次级抵押债券上的投资所占的比例非常有限,只占不到其总资产的1%,因此在这场金融危机中,银行业所受的冲击并不明显。但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投资者对于我国金融业的投资也是谨慎小心。由于美联储持续降息导致在世界范围内美元加速贬值,致使国内商业银行对外金融业务的投资损失惨重,由于在世界范围内美元加速贬值,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严重缩水,例如我国持有美国公司的债券,如果该美国公司面临倒闭,那么不言而喻,借款就会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

其次,由于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致使中美利差倒挂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多的投机资本流入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大量资金会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高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等国,就成为资金寻求机会的目标市场。而逐渐流入的大量短期资本,不仅促使国内资产价格形成泡沫,而且将加大短期资金大进大出的风险。如果短期资本迅速流出,就会对中国金融市场形成致命打击。

再次,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外贸出口。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出口商品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外贸出口出现较大幅度的衰退,我国的对外经贸面临严峻挑战。由于我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玩具、电子、化纤、鞋类等,这些产品与东南亚地区各国出口产品非常相似,出口市场结构也颇为雷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近些年,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我国的进出口总额所占有的比例相当大,特别是出口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则更加明显。因此,贸易顺差减少,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最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对外依存方面,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产品,占出口中一半以上的数量。所以,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中国经济运行影响日益明显。同时,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引进外资产生了直接的影响。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普遍影响到外资企业对华投资;部分投资者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投资信心缺乏,造成借助外力引进资金、技术等方面受到严重限制,项目引进势头减弱,国内对外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部分生产企业出于对宏观经济走势的担忧,一直以观望的态度面对市场,由于国际经济走势难以预料,导致企业投资额逐渐削减,经济增长放缓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引进外资。

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及国际复杂经济形势的措施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跌宕多变,世界各种力量加紧角逐,经济形势变幻莫测。世界各国都在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努力,全球经济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之中。一些国际组织和预测机构开始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抱有乐观的态度,连续几次上调预测结果。一些预测机构还预测未来几年全球通胀相对温和,世界经济将进入稳定快速增长阶段。就我国而言,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创新和维护金融稳定。因此,金融业正处于关键转型期。国际经济环境的好转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在全球视角下金融危机问题不能忽视,发展道路的曲折和漫长以及世界经济复苏的脆弱性等因素告诫我们,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仍然很大,国际竞争的激烈性不容忽视。随着利率走向市场化、资本账户逐步开放、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等因素的影响,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基于全球视角下,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金融体系,未雨绸缪,做好金融危机的应对与突围。

在新的时期里,中国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通过改革创新使国家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首先,应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危机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原材料价格以及能源价格的急剧下降,但是这种下降的趋势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随着世界经济走出低谷,能源和原材料价格还会回升,随着各国经济建设的加速,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所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会对经济中的供给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经济中的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政府一定要抓好时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集中精力抓好再生能源体系,公共交通体系和铁路体系、扩大内需,增加节能减排投入力度,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其次,中国未来应逐步提高生产业的发展水平,把服务领域作为新的开放重点,应通过扩大开放,消除结构性过剩以及结构性短缺,以迅速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水平,进一步增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在新的时期里,中国还要大力发展生产业,有效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努力实现产业升级,预防虚拟经济变质为泡沫经济。要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内需,有效控制中国经济过分依赖出口。由于国家社会保障系统尚不健全导致消费力滞后,相对于美国超前消费模式,中国消费观念显得过于保守,中国必须增强公民的消费观念,刺激内需,以有效转变中国的经济拉动方式。所以,中国应该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以扩大内需为契机,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退休金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等,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公民的消费观念,公民有信心消费,中国有强劲的内需,资金才能够快速的回馈到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步伐加快,才能够有效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另外,在扩大内需的同时,还要加大金融监管力度,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合理调整消费与储蓄的关系。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构建,提升人民币地位,不断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从我国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加快各方面结构调整十分重要,如地区结构、城乡结构、商品价格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多方面的有效调整,可以有效促进公民的消费信心,确保经济稳步增长。另外,在货币基金政策方面,要改变以往以美元为中心基金政策,实现多国货币共同使用,比如减少购买美国国债,适当提前偿还一些外债,扩大国外资产的购买范围,不要局限于美国等,用手中的外汇筹备收购美国在其他国家的企业和企业股权等。由于中国经济形势稳定,因此要预防国外游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避免热钱“羊群效应”和“非理性躁动”, 有效引导游资活动,对外来资本实行严格监管,帮助外来投资者树立正确投资观,有效预防盲目投资和过度投机行为,确保国内市场的稳定。同时,还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抓好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释放经济活力,变被动为主动,减少垄断和放松行政管制,彻底地告别旧的经济模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作为一个大国,我国在全球分工和生产链条上所处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经济发展走势以及战略选择也和全球经济金融息息相关,有效的制度建构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而作为补救手段和防范,其目的是减少危害,对风险进行化解是其本质。建立一整套的以观念引导、机制构建和政策调整为表现形式的制度,涉及到文化、经济和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所以,在面对诸如金融危机等复杂形势基于制度视角,对金融危机的应对应该是一个包括观念文化、实施机制和政策法律在内的完整的制度系统。只有在对危机应对文化进行营造、对危机应对机制进行构建,以及在危机应对政策法律进行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有效的危机应对。

参考文献:

1.吴一群,刘榆.刍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J].东南学术,2009(1)

2.余永定.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外汇储备与中国经济发展[J].与现实,2009(3)

3.支艳赏.金融危机下中国的发展机遇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

第7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资金链条;融资战略;投资战略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经营造成严重冲击,保证资金链条安全成为企业关注的第一要务。企业是否要退出、维持或扩大现有业务,是否进行业务转型都要根据资金链安全的需要加以考虑,根据资金链安全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融资战略和投资战略。

一、企业融资战略分析

(一)融资战略是企业的战略核心

企业经营战略思考的基本内容应包括:第一,企业所经营业务有无安全、顺畅、稳定的现金流;第二,企业投资有无可靠、稳定、满意的收益率;第三,企业所开展的业务过程是否有助于增强和保持潜在的融资能力。就是说,企业的业务、投资和融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融资作为企业资金链的安全保证是考虑的基本点。只有满足企业业务、投资与融资有机结合的经营运作才能够增加企业价值,才能保证企业在危机中生存、发展。面对危机,企业要认清行业发展趋势,根据自身条件重新给自己定位,确定企业的业务组合、经营节奏、投资方向、融资方式等,力争形成有竞争力的、独特的盈利模式。

在金融危机中很多企业因资金链条的断裂,失去融资能力而倒下了。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企业始终要保有融资能力,要有足够的资金准备以应付发展需要,应付不时之需,确保企业的资金链条不会断裂。企业的融资战略是思考怎样做才能保证吸引投资者的眼球,得到债权人的信任;怎样保证随时拥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主动权。企业理想的经营状态是:企业的经营业务具有成长性,经营现金流安全稳定;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投资效果是可以预期、可以把握的。企业确定业务组合,确定投资项目要得到投资人和债权人认可,企业融资规模和方式也要经投资人和债权人认可。要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相应就必须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稳定企业的经营预期。

从融资角度看,企业的经营是在做资产,用于匹配负债。企业的投资是做未来的预期收益,用于吸引更多投资。企业做项目的投资活动属于企业的虚拟经济活动。企业的具体生产活动属于实体经营活动。对企业来说,做项目、做上市、做发债、做并购、做资产出售、做贷款等活动均属于虚拟经济活动。虚拟经济也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经济低潮期,市场利率低,要积极进行发债融资和发股融资的前期准备;等到经济期,股市市盈率高时,再进行股权融资。这样低成本负债融资,高溢价发股融资;再加上经济低潮期收购兼并,经济期高价抛出资产等资本运作活动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就是所谓虚拟经济的效益。

面对经济危机,我国中小企业应根据经济周期波动情况,根据企业现实拥有和潜在拥有的资源,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在保证资金链条健康、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经营战略。通过战略研究确定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战略研究确定应该在哪个市场竞争,应该如何在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等方面取胜,应该如何保证企业业务的可持续成长。

(二)融资战略目标、方式和节奏

面对当前的经济衰退局面,企业要制定相应的融资战略以保证资金链条的安全。融资战略的制定必须考虑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充分考虑企业具体的资源和经营状况。融资工作应能满足企业运营的基本资金需要;要能维护和拓宽企业现有的融资渠道;应能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应能降低企业的筹资风险;应能提高企业在筹资中的竞争力。

面对经济危机,企业应学会过紧日子,学会从企业内部开辟资金来源。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加强内部管理,节约各项费用,降低利润分配率,提高留存盈余,合理制定和利用折旧计划等以增强积累,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加强企业内部资金调度,避免资金闲置。中小企业应利用国家目前的各项优惠信贷政策,争取银行贷款并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银企合作关系。

对于采取扩张战略的企业来说,现在是进行项目融资的好时机。应积极关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和未来具有稳定现金流的投资项目。应考虑使用类似BOT等项目融资方式。资源类开发项目可以考虑用产品偿还负债的融资方式。大型设备投资则应尽量和金融机构合作,考虑使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融资。

企业要掌握好融资的节奏,经济衰退期进行企业融资的风险相对较小,目前企业应积极开展融资工作。企业做融资的过程,首先是融资的前期过程,是企业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论证过程、对未来业务组合调整的构思过程,是项目的研究论证、项目报批的过程。现在是大型上市公司发债融资的好时机,应积极采取发行企业债的方式进行融资。大型公司发股票融资还需等待,应进行必要准备。目前世界各国股票市场低迷,股票市盈率低,不是进行股权融资的好时机,2010年后情况应有所变化。

二、企业应对危机的投资战略

(一)投资战略目标与投资机遇

企业投资战略规划的核心是资源配置,其依据是核心竞争能力能否发挥以及运用的强弱,其评判标准采用一系列明确的财务指标和高于其他战略方案的资本报酬率。有扩张能力的企业在经济复苏阶段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积极进行融资,用于增加厂房设备,建立存货,开发新产品。

在经济衰退期企业要制定稳妥的投资战略。投资的战略目标首先应是保证企业的融资需要,换句话说是能够引资、融资的项目才是可以投资的项目;投资战略的第二类目标是产业转移目标;投资战略的第三类目标是企业经营一体化目标,即在企业的经营产业链上延伸,建立有保证的销售渠道,掌握关键技术,掌握原材料、能源供应链等;投资战略的第四类目标才是项目的收益性目标、企业的成长性目标、市场地位目标等。

目前世界经济处于衰退状态,也是企业难得的投资机遇期。一般来说,现在是进行产业升级的好时机;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好时机;是进行资产收购的好时机;是进行项目前期运作的好时机。

企业投资还包括企业的资产买卖活动。一般而言,在市场资产价格高估的时候卖出企业的资产,即高溢价卖出企业的权益资产,高溢价卖出企业的项目资产,从而收回投资,兑现利润,落袋为安,获利了结。在经济低潮期资产价格普遍低估时要积极去买资产,低成本做项目、买项目、收购企业、进行PE投资、股权投资等。

(二)企业的投资要把握节奏,并具有可退出性

企业投资的一个战略考虑是,投资的可退出性。投资项目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一个投资项目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什么时候进入,什么时候退出。项目做得好,不如项目卖得好。要掌握好投资的节奏,理想的情况是,在经济低潮期启动项目开发,等到项目基本做好的时候,社会经济也进入爬升阶段。这时项目本身已经升值,即使企业自己不去完成项目建设,也会有人愿意高价买走。

通常很多投资项目的风险在于投资周期过长,许多大型项目是跨经济周期项目。所以,在经济低潮期低成本启动的项目建设,在经济期项目可能仍在建设过程中,如果项目具有可转让性,在项目已经具有转让的商业价值的时候,企业则面临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自己继续投资兴建,或中途转让获利了结。就是说在投资项目前就考虑好如何将其卖掉。投资的可退出性是规避投资风险的重要途径。

掌握好企业的发展节奏十分重要,企业发展的节奏要与宏观经济周期和行业发展周期相合拍。那些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具有周期把控能力、有逆周期经营能力的企业,将更有可能变危机为机遇,自如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挑战。

当前危机虽未完全过去,但不能过度悲观,当大家都在准备冬眠的时候,就是有心人准备春耕的时候。所谓不能过度悲观是指,不要认为价格还会深幅下跌,不要认为经济复苏遥遥无期,不能过快处理库存,甩卖商品,变卖资产。要准备春耕,就是利用经济调整期,进行产业升级换代,进行自身业务调整。当然也不是盲目扩大规模,而是掌握好节奏,做一些前期开发准备。比如,检修、更新设备,研发新产品,进行项目前期研究,软性投入;准备在以后经济起飞时大干快上。

(三)目前可供选择的投资领域

我国目前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目的在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生产力。国家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在这种背景下,装备制造业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期。我国目前比较安全的国内投资领域包括:环保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资源类产业,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医药医疗产业,交通、IT通讯产业,金融服务业,连锁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

随着发达国家资产价格的下滑,并出现价值低估的情况,国际资产投资应纳入国内企业的视野。但一般传统制造业仍是危险区域,那些将逐步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一般制造业基本都不是我国企业应接手的产业,不管其价格是否相对较低。那些没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倾向的产业,如资源产业、连锁商业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是值得关注的。对世界行业巨头的股权财务投资也是可以考虑的。向区位上接近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制造业生产基地,也应是可以考虑的投资方向。此外,就物业投资而言,目前国际发达国家的物业有中短期的投资价值,我国发达地区大城市的物业有中长期的投资价值。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企业面临变危机为机遇的发展时期,企业应根据经济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新的经营战略。企业的业务、投资和融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融资作为企业资金链的安全保证是考虑的基本点。只有满足企业业务、投资与融资有机结合的经营运作才能够增加企业价值,才能保证企业在危机中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失衡;金融衍生品;监管机制;多极化制衡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2-0011-03

1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与当前金融危机爆发原因之比较

1.1相近之处

1.1.1本质都是经济失衡的表现

危机的爆发本质上都是由失衡产生的,每次危机的解决都是对失衡的一次纠正。失衡的本质就是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运行常态和基本规律之一。不同时期的失衡有着不同的表现,当不平衡积累到十分严重的程度时,就会以危机的形式释放出来。因此近20多年来,全球失衡就与金融危机如影随形。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政府对国际收支短期平衡与长期平衡的关系处理不当。在长期国际收支平衡缺乏坚实基础的情况下,就试图开放资本项目来实现短期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国内经济的均衡,这样做是很容易导致外国投机资本侵入的。国际投机资本对于一国的汇率往往具有助涨或助跌的作用。而这正是投机资本大量进入的国家极易发生货币或金融危机的原因。

当前金融危机实质反映了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由于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不断深化引起的全球经济金融结构失衡。危机的爆发就是对全球分工体系中的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严重失衡的一次总调整。

在全球化浪潮中,分工将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分裂成三类国家: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资本和消费型国家,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生产型国家,以中东、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资源型国家。这样,美国、亚洲新兴国家、石油国家就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三极,后两类国家靠输出廉价商品、劳务和资源,创造了大量的“商品美元”和“石油美元”,形成了“美元一石油美元一商品美元”的三角关系,使全球供需和分工体系维系在“脆弱的均衡”上。于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由于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不断深化,出现了全球经济金融结构的失衡。只有有效缓和乃至改善全球经济失衡的痛苦局面,全球经济金融才能真正从危机中走出。

1.1.2经济发展过热,经济结构与运行方式的不合理是内在原因

东南亚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经济增长较快。但高速增长积累起一些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些国家迫切地推动经济增长,忽略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投资和生产大量过剩,普遍高估房地产供给、制造业的产能;同时,这些国家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过分依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因为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一直有高负债、低储蓄的特征,居民大手大脚地借债消费,国家也鼓励大规模借贷和超前消费。加上全球化的趋势,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近年来,个人消费支出占美国GDP的比重达到了70%的历史新高。美国自1992年开始,经常账户余额已持续15年呈逆差状态,2001-2006年间经常账户逆差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7.36%。从2001年末到2007年底的6年中,美国个人积累的债务更是达到过去40年的总和。美国政府和社会近年来一直是在债台高筑的危险状态下运行的。

1.1.3政策不当,银行不良住房贷款的全面爆发促使危机产生

过分依赖外资是东南亚经济中的弊病。泰国银行从外国银行借来“短期贷款”,然后借给国内房地产商“长期贷款”。该国还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如此,当外资纷纷撤离时,构成了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此外,由于一些银行擅自放松向房地产业贷款的标准,致使大量资金变成呆账。这就增加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最终导致一些金融机构濒临破产,一场严重的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随之爆发。危机首先发生在泰国,迅速蔓延到其他东亚经济体。

美国政府政策的不当为当前的危机埋下了伏笔。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虽是私人持股的企业,但却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特权,因而其发行的债券与美国国债有同样的评级。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其直接持有和担保的按揭贷款和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由1990年的7400亿美元爆炸式地增长到2007年底的4.9万亿美元。在迅速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两房”忽视了资产质量,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潜在诱因。

此外,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为阻止美国经济下滑和刺激经济恢复增长,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仅为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将这一超低利率水平维持了1年的时间。这种货币的扩张和低利率的环境降低了借贷成本,刺激了房地产业的膨胀,促使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对未来房价持续上升的乐观预期,又使银行千方百计向信用度极低的借款者推销住房贷款。所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上。但之后随着2004年以来美联储的连续17次提息,使利率由1%提高至5.25%,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高利率使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甚至导致其断裂,进而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波及整个金融市场,并最终导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

1.1.4房地产泡沫膨胀是首要表现

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据统计,泰国金融机构实际贷给房地产业的资金约占其贷款总额的50%,马来西亚占29%,印度尼西亚占20%,菲律宾占11%。房地产业泡沫膨胀严重。

在2001年至2005年的5年中,美国自有住房者每年从出售房屋、房屋净值贷款、抵押贷款再融资等套现活动中,平均获益近1万亿美元。当经济开始周期性下滑时,货币政策出现调整,利率提升,房价暴跌,泡沫也随之破灭,整个链条便出现断裂,首先是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大幅上升,从而引发了次贷危机。1.1.5都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爆发并迅速蔓延的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也使资本流动能力增强,带来对危机进行防范和治理的难度加大、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等负面影响。

1.2美国金融危机的个性因素

(1)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金融创新”没有得到有力约束。

在市场起主导作用的背景下,以负有维护美国经济整体稳定重责的美联储为例,它只负责监督商业银行,无权监管投资银行;而负责投资银行的监管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只是在2004年经过艰难谈判后才获得监管权的。由于缺乏监管,金融领域的“创新”泛滥。

金融评级机制的严重失误。评级机构在工作上出现了严重失误,因为它们认为这些结构性的债务产品与企业债券类似。实质上,不同的债务抵押证券具有不同的风险测评,应该加以区分地进行评级。结果,对债务工具的错误评级导致了错误的定价,很多问题债券、问题银行能够长期被评估为“优等”。

由于国际金融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而美国又无视一些国家多次提出的加强监管的建议,因此,整个国际层面也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

(2)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过多掩盖了巨大风险。

传统上,放贷银行应该把贷款记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并相应地把信用风险留在银行内部。但是,美国的银行却把数量众多的次级住房贷款转换成证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各类投资机构购买,这样就把原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贷款资产移除报表,并以此转移相关风险;而投资机构再将其打包、分割、组合,变身成新的金融产品,出售给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这样资产证券化的结果就是银行看似把风险已经完全转移给了其他金融机构,得到了一笔“无风险”的类似于手续费的收入,而这种无风险收入进一步刺激了银行从事这种业务。

由此,金融日益与实体经济相脱节,虚拟经济的泡沫日益膨胀,投机行为兴起。起初1元钱的贷款可以被逐级放大为几元、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金融衍生品,金融风险也随之被急剧放大。当这些创新产品的本源——次级住房信贷资产出现问题时,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就必然坍塌,从而引发连锁效应,造成金融危机。

2两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

从影响范围与程度来看,亚洲金融危机始于1997年7月泰国泰铢的暴跌,随后迅速扩散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1998年,这些国家的经济全都陷入了负增长,同时,新加坡、日本和香港的经济也近乎零增长。台湾的经济增长没有受到严重影响。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等东盟新成员国的经济基本未受影响,因为它们当时在很大程度上与外部的金融力量相隔绝。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当前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冲击比以往更强烈。由于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今天世界各地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金融开放之中,大笔“热钱”在全球各地迅速流动,各种金融衍生品将全球金融机构盘根错节地联系在一起,典型表现是美国一些金融机构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打包后,出售给很多国家。因此,发源于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经济体和最发达金融体系的金融风暴,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影响。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流动性短缺、股市大跌、汇率震荡、出口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现象,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正面临严峻考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上旬发表报告说,受严峻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时期。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已经或接近于衰退”。

不过,亚洲国家在这次金融风暴中,相比欧美等地区受创较小,而且不少国家属新兴经济体,复苏亦将较快,随着亚洲外储基金的成立,未来亚洲在国际金融事务上将有更大的话语权。

我国金融体系仍未完全开放,加之前一轮的宏观调控已将资产市场的部分泡沫释出,因此我国经济所受的冲击相对较小,这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是有限的、可控的。但应清醒地看到,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开放大国,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外部需求的下降,使得我国的出口增长放缓。而在过去几年中,我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金融危机的发生减少了它们的需求,也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国的出口,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3金融危机的启示与应对

3.1金融危机的启示与国际应对

(1)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

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存在明显弊端。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资本在全球流动,但目前的监管却是以各国为单位,世界各国各自为政,对各自的金融市场都有本身的监管机构,这就造成监管竞争。这种竞争的后果是资本向监管放松的地方流动,因此会造成很多问题。

另外,国际组织对单个经济体的检查和评估标准不一,对发达国家约束小,而对发展中国家约束大,造成监管不公。国际组织应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国的监管。因为储备货币国向全世界发行钞票,应为全球经济负责,但其货币政策却是以本国货币政策为本,最突出表现就是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发钞要以黄金储备为后盾,这就约束储备国不能滥发钞票;而现在没有黄金为依据,储备国滥发钞票的倾向无法约束,这会造成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随时存在急剧贬值的风险。

此次金融危机表明了加强各国监管机制的合作,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公平竞争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是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

中国对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中国的诉求主要是三点,一是要完善国际金融组织体系,提升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二是要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三是要加快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

(2)在不久前召开的亚欧会议上,中日韩三国提出建立800亿美元储备基金,以维持货币稳定,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自二战后,由美国主导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会,原本肩负着应付金融风暴的责任,但面对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明显力量不足。亚洲有必要成立一个新的外汇储备基金,维持本地区的货币稳定。

3.2危机情况下中国的应对与未来发展

(1)当前我国金融业的情况。

当前我国金融业稳健运行。三大因素将帮助中国较好地应对此次危机:拥有1.8万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存在资本管制;货币政策稳健,中国政府过去4年都实现了财政盈余。而且多年来的改革增强了我国金融业的抵抗力,各类金融机构实力普遍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此外,由于我国,金融实行循序渐进的开放战略,对国际金融的参与度还不够高,虚拟经济的发展也比较缓慢,规模还不大,实体经济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因此,我国金融体系是安全的。

(2)中国的危机应对与未来发展。

危机即是转机。虽然中国不可能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彻底免疫,但拥有丰厚外汇储备和巨额贸易顺差的中国会进一步加强国际地位,通过这次亚欧峰会,中国以至冒升中的发展中国家有望在参与国际事务上获得全新的空间和发言权,甚至参加主导建立全球金融新秩序。

纵观全局,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应着眼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个方面。

首先,促进实体经济的调整,依靠国家统筹资源,同时扩大内需。坚持投资与消费两手抓,一方面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建设,整合壮大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命脉的战略性大产业,构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装备制造业、航天制造业、物流产业、信息产业、资源产业等现代工业体系,并发展资源性大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另一方面积极着手促进国内消费,采取措施扩大内需。这是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最有效、最可能的途径,也是国家发展壮大的根基。

第9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001-02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且取得了成效。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在实体经济。分析这场危机的原因:从表面现象看,这场危机源于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大量违约和金融衍生产品泡沫破裂,引发全面信用危机。从直接起因看,这场金融危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当、虚拟经济过度扩张、政府监管缺失造成的,是长期负债消费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结果。从内在本质看,这场危机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暴露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深层次结构矛盾,暴露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特别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严重缺陷。这场金融危机演变为一次深度的世界经济衰退,进一步反映了以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为主要特征的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危害。为了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央及时、果断地提出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宏观调控的重点转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明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各项政策措施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去年11月5日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

1.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4.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6.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7.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8.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9.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10.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在十项政策措施出台以后,中央政府进一步根据经济形势

发展的需要,出台了各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以促进经济增长。

2008年11月10日决定在全国范围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11月12日,为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4项实施措施。

11月19日确定了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

11月26日确定了解决企业困难,促进经济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

12月3日,研究部署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9项政策措施。

12月10日,部署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决定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

12月17日决定出台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并研究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12月24日,研究部署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研究部署保障化肥生产供应,促进化肥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审议并原则通过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

12月31日,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从2009年2月1日起,将家电下乡从10多个省区市推广到全国,同时把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含太阳能、燃气、电力类)和空调等产品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

2009年1月7日,面对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

……

从1月中旬到2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陆续通过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这十大产业包括: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纺织工业、装备制造业、船舶工业、电子信息产业、轻工业、石化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这些产业振兴规划的相关细则正在抓紧制订,并将陆续出台……

总理把这一揽子政策概括为五个方面:

1.扩大内需,大规模增加财政投入。

2.调整和振兴产业。

3.大力推进技术改造。

4.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5.保持金融的稳健以支撑经济。

目前,各项政策措施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各项财政支出正按计划逐步到位。如,中央财政去年12月份1000亿元的投资从项目到资金已经完全到位,春节以前第二批1300亿元的投资从项目到资金也已经完全到位;年初已给7400万低收入者发放了一次性补贴。

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已取得积极成果,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效果如下:

1.经济增长下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回升向好势头逐步

增强。

2.内需拉动成效显现,居民消费需求逐渐旺盛。

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总体质量不断提升。

4.金融监管明显加强,抵御风险能力提高。

5.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实践证明,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及时的、正确的、有效的,体现了“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准、工作实”的特点,使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稳定了局势。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失衡;金融衍生品;监管机制;多极化制衡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2-0011-03

1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与当前金融危机爆发原因之比较

1.1 相近之处

1.1.1 本质都是经济失衡的表现

危机的爆发本质上都是由失衡产生的,每次危机的解决都是对失衡的一次纠正。失衡的本质就是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运行常态和基本规律之一。不同时期的失衡有着不同的表现,当不平衡积累到十分严重的程度时,就会以危机的形式释放出来。因此近20多年来,全球失衡就与金融危机如影随形。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政府对国际收支短期平衡与长期平衡的关系处理不当。在长期国际收支平衡缺乏坚实基础的情况下,就试图开放资本项目来实现短期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国内经济的均衡,这样做是很容易导致外国投机资本侵入的。国际投机资本对于一国的汇率往往具有助涨或助跌的作用。而这正是投机资本大量进入的国家极易发生货币或金融危机的原因。

当前金融危机实质反映了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由于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不断深化引起的全球经济金融结构失衡。危机的爆发就是对全球分工体系中的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严重失衡的一次总调整。

在全球化浪潮中,分工将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分裂成三类国家: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资本和消费型国家,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生产型国家,以中东、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资源型国家。这样,美国、亚洲新兴国家、石油国家就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三极,后两类国家靠输出廉价商品、劳务和资源,创造了大量的“商品美元”和“石油美元”,形成了“美元一石油美元一商品美元”的三角关系,使全球供需和分工体系维系在“脆弱的均衡”上。于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由于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不断深化,出现了全球经济金融结构的失衡。只有有效缓和乃至改善全球经济失衡的痛苦局面,全球经济金融才能真正从危机中走出。

1.1.2 经济发展过热,经济结构与运行方式的不合理是内在原因

东南亚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经济增长较快。但高速增长积累起一些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些国家迫切地推动经济增长,忽略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投资和生产大量过剩,普遍高估房地产供给、制造业的产能;同时,这些国家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过分依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因为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一直有高负债、低储蓄的特征,居民大手大脚地借债消费,国家也鼓励大规模借贷和超前消费。加上全球化的趋势,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近年来,个人消费支出占美国GDP的比重达到了70%的历史新高。美国自1992年开始,经常账户余额已持续15年呈逆差状态,2001-2006年间经常账户逆差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7.36%。从2001年末到2007年底的6年中,美国个人积累的债务更是达到过去40年的总和。美国政府和社会近年来一直是在债台高筑的危险状态下运行的。

1.1.3 政策不当,银行不良住房贷款的全面爆发促使危机产生

过分依赖外资是东南亚经济中的弊病。泰国银行从外国银行借来“短期贷款”,然后借给国内房地产商“长期贷款”。该国还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如此,当外资纷纷撤离时,构成了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此外,由于一些银行擅自放松向房地产业贷款的标准,致使大量资金变成呆账。这就增加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最终导致一些金融机构濒临破产,一场严重的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随之爆发。危机首先发生在泰国,迅速蔓延到其他东亚经济体。

美国政府政策的不当为当前的危机埋下了伏笔。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虽是私人持股的企业,但却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特权,因而其发行的债券与美国国债有同样的评级。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其直接持有和担保的按揭贷款和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由1990年的7400亿美元爆炸式地增长到2007年底的4.9万亿美元。在迅速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两房”忽视了资产质量,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潜在诱因。

此外,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为阻止美国经济下滑和刺激经济恢复增长,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仅为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将这一超低利率水平维持了1年的时间。这种货币的扩张和低利率的环境降低了借贷成本,刺激了房地产业的膨胀,促使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对未来房价持续上升的乐观预期,又使银行千方百计向信用度极低的借款者推销住房贷款。所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上。但之后随着2004年以来美联储的连续17次提息,使利率由1%提高至5.25%,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高利率使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甚至导致其断裂,进而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波及整个金融市场,并最终导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

1.1.4 房地产泡沫膨胀是首要表现

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据统计,泰国金融机构实际贷给房地产业的资金约占其贷款总额的50%,马来西亚占29%,印度尼西亚占20%,菲律宾占11%。房地产业泡沫膨胀严重。

在2001年至2005年的5年中,美国自有住房者每年从出售房屋、房屋净值贷款、抵押贷款再融资等套现活动中,平均获益近1万亿美元。当经济开始周期性下滑时,货币政策出现调整,利率提升,房价暴跌,泡沫也随之破灭,整个链条便出现断裂,首先是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大幅上升,从而引发了次贷危机。

1.1.5都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爆发并迅速蔓延的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也使资本流动能力增强,带来对危机进行防范和治理的难度加大、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等负面影响。

1.2美国金融危机的个性因素

(1)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金融创新”没有得到有力约束。

在市场起主导作用的背景下,以负有维护美国经济整体稳定重责的美联储为例,它只负责监督商业银行,无权监管投资银行;而负责投资银行的监管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只是在2004年经过艰难谈判后才获得监管权的。由于缺乏监管,金融领域的“创新”泛滥。

金融评级机制的严重失误。评级机构在工作上出现了严重失误,因为它们认为这些结构性的债务产品与企业债券类似。实质上,不同的债务抵押证券具有不同的风险测评,应该加以区分地进行评级。结果,对债务工具的错误评级导致了错误的定价,很多问题债券、问题银行能够长期被评估为“优等”。

由于国际金融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而美国又无视一些国家多次提出的加强监管的建议,因此,整个国际层面也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

(2)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过多掩盖了巨大风险。

传统上,放贷银行应该把贷款记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并相应地把信用风险留在银行内部。但是,美国的银行却把数量众多的次级住房贷款转换成证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各类投资机构购买,这样就把原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贷款资产移除报表,并以此转移相关风险;而投资机构再将其打包、分割、组合,变身成新的金融产品,出售给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这样资产证券化的结果就是银行看似把风险已经完全转移给了其他金融机构,得到了一笔“无风险”的类似于手续费的收入,而这种无风险收入进一步刺激了银行从事这种业务。

由此,金融日益与实体经济相脱节,虚拟经济的泡沫日益膨胀,投机行为兴起。起初1元钱的贷款可以被逐级放大为几元、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金融衍生品,金融风险也随之被急剧放大。当这些创新产品的本源――次级住房信贷资产出现问题时,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就必然坍塌,从而引发连锁效应,造成金融危机。

2 两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

从影响范围与程度来看,亚洲金融危机始于1997年7月泰国泰铢的暴跌,随后迅速扩散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1998年,这些国家的经济全都陷入了负增长,同时,新加坡、日本和香港的经济也近乎零增长。台湾的经济增长没有受到严重影响。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等东盟新成员国的经济基本未受影响,因为它们当时在很大程度上与外部的金融力量相隔绝。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当前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冲击比以往更强烈。由于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今天世界各地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金融开放之中,大笔“热钱”在全球各地迅速流动,各种金融衍生品将全球金融机构盘根错节地联系在一起,典型表现是美国一些金融机构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打包后,出售给很多国家。因此,发源于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经济体和最发达金融体系的金融风暴,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影响。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流动性短缺、股市大跌、汇率震荡、出口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现象,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正面临严峻考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上旬发表报告说,受严峻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时期。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已经或接近于衰退”。

不过,亚洲国家在这次金融风暴中,相比欧美等地区受创较小,而且不少国家属新兴经济体,复苏亦将较快,随着亚洲外储基金的成立,未来亚洲在国际金融事务上将有更大的话语权。

我国金融体系仍未完全开放,加之前一轮的宏观调控已将资产市场的部分泡沫释出,因此我国经济所受的冲击相对较小,这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是有限的、可控的。但应清醒地看到,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开放大国,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外部需求的下降,使得我国的出口增长放缓。而在过去几年中,我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金融危机的发生减少了它们的需求,也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国的出口,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3 金融危机的启示与应对

3.1 金融危机的启示与国际应对

(1)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

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存在明显弊端。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资本在全球流动,但目前的监管却是以各国为单位,世界各国各自为政,对各自的金融市场都有本身的监管机构,这就造成监管竞争。这种竞争的后果是资本向监管放松的地方流动,因此会造成很多问题。

另外,国际组织对单个经济体的检查和评估标准不一,对发达国家约束小,而对发展中国家约束大,造成监管不公。国际组织应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国的监管。因为储备货币国向全世界发行钞票,应为全球经济负责,但其货币政策却是以本国货币政策为本,最突出表现就是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发钞要以黄金储备为后盾,这就约束储备国不能滥发钞票;而现在没有黄金为依据,储备国滥发钞票的倾向无法约束,这会造成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随时存在急剧贬值的风险。

此次金融危机表明了加强各国监管机制的合作,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公平竞争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是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

中国对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中国的诉求主要是三点,一是要完善国际金融组织体系,提升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二是要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三是要加快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

(2)在不久前召开的亚欧会议上,中日韩三国提出建立800亿美元储备基金,以维持货币稳定,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自二战后,由美国主导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会,原本肩负着应付金融风暴的责任,但面对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明显力量不足。亚洲有必要成立一个新的外汇储备基金,维持本地区的货币稳定。

3.2 危机情况下中国的应对与未来发展

(1)当前我国金融业的情况。

当前我国金融业稳健运行。三大因素将帮助中国较好地应对此次危机:拥有1.8万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存在资本管制;货币政策稳健,中国政府过去4年都实现了财政盈余。而且多年来的改革增强了我国金融业的抵抗力,各类金融机构实力普遍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此外,由于我国,金融实行循序渐进的开放战略,对国际金融的参与度还不够高,虚拟经济的发展也比较缓慢,规模还不大,实体经济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因此,我国金融体系是安全的。

(2)中国的危机应对与未来发展。

危机即是转机。虽然中国不可能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彻底免疫,但拥有丰厚外汇储备和巨额贸易顺差的中国会进一步加强国际地位,通过这次亚欧峰会,中国以至冒升中的发展中国家有望在参与国际事务上获得全新的空间和发言权,甚至参加主导建立全球金融新秩序。

纵观全局,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应着眼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个方面。

首先,促进实体经济的调整,依靠国家统筹资源,同时扩大内需。坚持投资与消费两手抓,一方面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建设,整合壮大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命脉的战略性大产业,构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装备制造业、航天制造业、物流产业、信息产业、资源产业等现代工业体系,并发展资源性大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另一方面积极着手促进国内消费,采取措施扩大内需。这是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最有效、最可能的途径,也是国家发展壮大的根基。

第1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也对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经济周期规律不可逾越,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2007-2008年本身就处于经济周期的尾端,由于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相对较长,同时衰退幅度相对缓和。但2007年末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是以资产泡沫破灭的形式进行,使全球金融市场发生剧烈动荡,金融资产严重缩水,实体经济衰退,消费需求减少,导致本轮经济衰退失控。

由于资金和规模等因素,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危害有多大?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如果拥有正确的应对之道,金融危机并不可怕,中小企业完全有能力渡过危机,实现更大的发展。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第一,金融危机使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迅速萎缩,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特别是作为我国商品最重要的出口国之一,美国经济下滑和消费萎缩直接导致我国出口企业订单减少。

第二,金融危机在直接影响我国对美国出口的同时,还通过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可能进一步减弱我国对欧盟、日本的出口增长。当前,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趋淡,日本经济再度陷于停滞,新兴经济体增速高位回落,可能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对我国出口造成更大的外压。

第三,金融危机加大了我国企业的出口风险。我国出口企业在与美国进口公司交易时,对方因资金周转困难,延长付款时间的现象比较常见。更有甚者,因为资金链断裂造成进口方公司破产,使国内出口企业货款无法收回,出口企业坏账数量急剧增加。

第四,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数量庞大的我国出口企业正普遍面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银行贷款利率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困扰。出口产品提价的力度赶不上成本上涨的幅度,出现了企业不敢接出口订单的现象,我国产品在国外已经失去了价格优势。

第五,金融危机使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金融危机使美欧经济增长前景担忧,企业销售下降、利润下降、开工不足、失业率上升,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欧美国家对华反倾销、技术性、标准性、绿色的贸易保护手段更加频繁地出现。

第六,对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直接影响。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疲软,企业订单量直线下降,不少企业部分或全部停产,企业经营亏损严重。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进口商的偿付能力下降,付款周期延长,企业回收货款风险明显增加,造成资金回笼不力、周转不灵;金融恐慌引起信用缩水,企业在原料采购中现金交易增多,更是给本来就流转相当困难的资金链雪上加霜,部分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

总之,我们的出口型中小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彻底改变了出口大环境,全球经济短期内难以恢复元气,世界经济减速不可避免。这决定了在短期内外需将会继续减弱,我国企业出口的成本上涨,难度增加,风险提高,交易环境变差,以往出口的高速增长将难以为继,未来经济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环境中,出口企业唯有面对现实,积极调整,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应对危机,渡过难关。

二、出口型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一)积极创新

中小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其实,我国中小企业的很大的弱势就是缺少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能力,过去依靠低劳动力所占的出口优势逐渐丧失,于是,需要在产品创新和技术设备的升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也是未来中小企业必须认识到的一点。

经济危机对企业不利影响众多,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保持在良性发展的趋势上,才能确保企业生命力更顽强。除此以外,营销模式、客户渠道、业务人员营销激励制度、业务思路等等,只要能打开市场局面、提高市场份额,都可以创新。

(二)市场多元化

面对美欧市场衰退,出口企业应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从目前来看,我国对美国出口金额增速下降最为明显,对欧盟日本次之,而对拉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出口金额则影响不大。我们应有意识地开拓新兴市场,通过新兴市场的增长来弥补发达市场的下降,借助市场多元化减小金融危机的影响。

(三)产品升级

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出口生意不景气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墨守成规,继续在产业链下游进行低价格、低技术含量的拼杀,企业将无法熬过这个全球经济下滑的冬季,难逃被淘汰的命运。有能力的出口企业要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的国际竞争。如果能够借金融危机之机将“中国制造”进行产业升级、产品更新,变成“中国创造”,那么我们的企业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次危机,而且能够在世界经济复苏后脱胎换骨,更上一层楼。

(四)对内节流,对外开源

1、节流。注重企业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例如,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人力管理,该催收的账款立即催收,该清理的存货立即清理,该精简的人员立即精简,减少呆坏账、增加资金流动性、减少人员“包袱”,降低消耗做好过冬准备;优化产业价值链,下游需求萎缩的时候,适时停止生产投入。不赚钱的资产尽量转变为现金在手,以防范经济环境变动带来的风险。

2、开源。经济危机受影响最明显的是消费信心,也就是消费者或客户对于可有可无的产品尽量不买,对同质商品的价格敏感度上升。因此,在经济危机时期,要保持销售收入就要做到进一步细化市场需求,提高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五)重视金融人才

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以出口型为主的中小企业,需要配备一些熟知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人才。在2005年5月汇改以前,我国出口基本没有什么汇率风险,市场上的美元和人民币的波动风险也不大,于是,在这种宏观经济面比较好的局面下,几乎不会遇到国内外市场和银根的突变的问题。但是,面对现在的金融动荡的局面,企业要想考虑到自身的生存问题,就必须对包括出口汇率等相关知识和外贸政策有必要了解。甚至,需要专业方面的人员来研究和分析汇率的变化等现象,以此对企业发展给予必要的指引。

(六)关注金融政策

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体制融通之下,企业要了解和掌握国际的金融政策的变化。

企业了解国际的金融政策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外贸企业,这里面比较重要的是国际“银根变化”。所谓的“银根变化”就是指从美联储到我国的人民银行银根的紧与松,包括存款准备金、贷款利率、居民存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这些都很可能会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来不断的进行调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结合地更加紧密,轻微的政策调整都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利益,尤其是,出口企业的利益,外贸政策的调整将对出口产品价格以及出口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企业在一个时期内,将国际国内的银根方面的变化糅合到自己的生产决策中。这对我国中小企业未来发展是很重要的思想变革,也是基础性准备。

(七)抱团取暖

中小企业应该注重形成同业协会、行会、商会等组织来争取发言权,共享资源,共担成本。企业间相互交流经验可能借鉴一些成功案例,发现一些潜在经营缺陷,为创新业务、发现商机带来灵感。

(八)两条腿走路,出口转内销

已经有一些出口企业采取了做强品牌转攻内销市场的策略,一旦成功,企业将摆脱在出口市场低价竞争的僵局。从宏观背景来看,我国经济结构也正在进行大的结构调整,扩大内需被提高到了与出口、投资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出口企业加大投入转型做内销也就顺理成章。当然,这种转型决非易事,需要较高的资本投入、正确的策划、较强的执行能力。同样,也意味着要面临较大的转型风险,但有所作为总胜过坐以待毙。

“你无法抗拒波浪,但你可以学会冲浪。”金融危机最大的影响是对信心的影响,“在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中小企业面对金融危机,不必惊慌失措,要客观分析,冷静应对,坚定战胜危机的信心和决心。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够从容应对,在危机中保全实力,迎接未来的经济复苏。

参考文献:

1、易宪容.对美国次按危机的深刻反思[N].中国经济时报,2008-01-01.

2、钱军.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N].中国经济周刊,2008-11-10.

第12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金融危机;稳健;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1)05―0038―07

自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承担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后,更成为熨平经济周期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央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方面日渐成熟。2010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新一轮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将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伴随着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加息举措,央行事实上已经传递了紧缩银根的信号,这也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对货币政策进行大方向的调整,这可能预示着将从调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手,逐步退出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政策。本文从多个角度,对1997年和2008年以来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加以比较,并对2011年新一轮“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改进建议。

一、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经济环境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即使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也不断深化,金融市场的制度、结构不断完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这使得2008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环境与1997年相较存在巨大差异。

(一)国内因素

1.经济主体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不同

就中国的经济规模而言,在两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夕,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78973亿元,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65810.3亿元,为1997年的3.37倍;人均GDP从1997年的6420元,增加到2007年的20169元,家庭存款占GDP的比重也从1997年的59%增长到2007年的65%;在经历税制改革后,1997年财政收入为8651.14亿元,2007年则为51321.78亿元,增长了4.93倍,接近GDP增长速率的1.5倍。经济成果的积累充分说明,相对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从宏观到微观,从政府到家庭,中国经济抵御危机的能力都在增强。

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程度不同

1998年以来,以银行系统改革为代表,我国不断完善金融体系。首先,央行取消了商业银行贷款限额控制,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不良贷款,使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下降9.7%。其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恢复了准备金存款的支付和清算功能,增强了商业银行资金平衡、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形成新的贴现、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两次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逐步放开政策性金融债券和公开交易国债的利率管制等。这些举措在降低金融风险的同时,促进了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完善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此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基础。

3.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性不同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相对落后,规模也十分有限,造成货币政策工具单一,基本只能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1998年以来,公开市场的债券交易恢复,债券市场逐渐活跃;同时大力整顿银行间拆借市场,增强了金融机构资金的灵活性;发展以实物贸易为背景的商业票据,增加票据的承兑主体,降低票据市场的风险,增强了央行再贴现对货币总量和经济结构调节的功能。这些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发展的举措,增强了金融机构活力,为货币政策运用提供了更加多样灵活的调控工具。

4.货币政策受体的敏感程度不同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银行体系中大部分不良贷款来自国有企业,这类企业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低,这就使货币政策的力度在实施过程中被削弱。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使用效率高、增值能力强的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作为将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最终环节的企业,对于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金融市场的繁荣,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形式更为多样,投资方式更为灵活,从而增强了居民消费与投资行为对货币政策变动的敏感程度。

(二)其他因素

1.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不同

亚洲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有限,受影响的国家主要是亚洲的新兴经济体,它们大多与中国一样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关联程度较低。而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源自美国,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遭重创,它们大多与我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从2000年的39%上升到了2008年的58.23%。不难看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更为深远,从外需的方面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动力。

2.人民币汇率变化不同

从汇率角度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承诺人民币坚决不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1997年的8.2898小幅升值到1998年的8.2791,此后直到2004年汇率基本不变。1997~2000年出口总额分别是1827.9亿美元、1837.09亿美元、1949.31亿美元、2492.03亿美元,可以看出亚洲金融危机后出口总额并未下降,而是在短时期的增长停滞后,1999~2000年又恢复了快速增长。

面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元大幅贬值,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甚高,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平均水平为7.60,2010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2,进入2011年则达到6.587。2008年7月到2009年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4.5%。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大大削弱了我国出口竞争力,出口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直线下降。2009年,外贸出口下降了16%,而进口只降低了11%,顺差减少了1020亿美元,出口减少的损失比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更为严重。

二、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现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大幅回落、消费与投资低迷、国内外市场均呈有效需求不足的态势,宏观经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1997年到2002年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的扩张货币供应量,着重国内经济结构性调整,改革国有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因货币增长过快而积累在银行系统中的金融风险。亚洲金融危机对我

国产生的负面影响时间较短,程度不深,1998年到2001年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7.8%、7.6%、8.4%和8.3%,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增长,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则保持平稳并小幅下降。1991年到199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7%,零售物价的平均增长率为6.2%,而广义货币和贷款的增长都在年均20%以上。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呈现上升的趋势,与同时期的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横向比较,我国M2与GDP的比值处于高位,市场在温和的货币政策作用下保持了良好的流动性。

而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国内经济正面临通货膨胀风险,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至2008年6月间,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回收市场的流动性,以防止国内出现投资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直到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并在全球蔓延,政府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货币政策从“适度从紧”转向“适度宽松”。面对全球经济低迷的颓势,我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依然保持了9.2%的强劲增长,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2008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城镇就业人员比2008年净增910万人,国内经济运行总体企稳向上。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3%。

我国经济在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均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平稳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同时通货膨胀的水平则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但应注意的是,与1997年宏观调控的效果有所不同,2009年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为投资拉动8.7%,消费拉动4.1%,出口拉动-3.7%。在出口大幅度衰退的同时,投资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下财政支出的大规模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200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5.7%,相比于1998年57.1%、1999年74.1%、2000年65.1%,明显偏低,同时这个水平也显著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从这一点来看,本轮宏观调控的结构性调整力度不够,“惠民”效果不佳,经济增长更多依赖于扩张政策中大规模增加的投资推动,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能否像亚洲金融危机后那样实现长期稳定增长,能否在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情况下也不出现增长乏力的情况,还有待时间检验。

三、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工具比较

(一)货币政策目标

1997年以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为“适度紧缩”,到1997年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为减少金融危机的冲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试图实现“增加信贷和货币供应,扩大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货币政策在1998年到2002年间稳健中略显宽松。

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实施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深,到2008年下半年,货币政策逐渐把重点转向对抗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底央行调整货币政策,从“适度紧缩”调整为“适度宽松”,表现激进,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保持市场信心,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调控工具与力度

受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多采用降低存贷款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等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选择略为宽松的政策取向,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温和;2008年底货币政策则是从“适度紧缩”进入“适度宽松”,此番调整相比于1998年更为激进。例如,1998年我国连续三次降低存贷款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而仅在2008年下半年的百日内央行就完成了五次降息、九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利率调整的频繁和幅度之大,都是出乎意料的。2008年底开始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使基础货币从2008年8月的11.76万亿元,上升到2009年9月的13.34万亿元,为上年同期的1.13倍,到2010年底基础货币存量18.5万亿元,同比上涨了28.7%。广义货币M2在2008年底为47.52万亿元,2009年底为60.62万亿元,2010年底为72.6万亿元,比2009年增长19.7%。2009年底各项贷款余额为41.39万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25%;相比于2009年,2010年贷款的增速有所放缓,增速为19.9%。

如表1所示,两次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中比较密集的降低存贷款利率,都主要集中在危机发生后的一年内。降低利率除有效刺激投资以外,还向市场强烈地传递了宽松的政策信号。从降息的幅度来看,1998年开始的那轮调整幅度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而2008年开始的调整更倾向于高频率小幅度的微调。但这并不能说明2008年实施的货币政策更为温和,事实上从降息的频率和基础货币扩张的规模来看,2008年政策扩张的力度更强,但由于2008年新一轮降息开始时的利率水平不高,因此利率的下行空间不大,在执行了四次降息后,定期存款的利率已处于20年来最低点,活期存款的利率也低于2002年的最低点。

从表2来看,我国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次数和幅度,都比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更显剧烈。这同传统金融理论的结论差异较大,存款准备金率以乘数作用于货币总量,对于基础货币的扩张和收缩作用均十分剧烈,应属谨慎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而我国自1998年完成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后,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就成为货币政策制定当局惯用的主要工具,尤其是在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期间,运用更为频繁,2003年至2008年间的20次调整,有18次是2006年以后进行的(在2007年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后,就先后运用过10次)。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与我国宏观经济有扩张要求时更为倚重积极财政政策有关,积极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各种基建项目达到拉动经济的目的,为配合财政政策而实行的信贷扩张往往期限较长,市场对于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更为敏感,调升贷款利率以控制市场中的信贷额增加,将会给企业造成相当沉重的财务负担,因此为避免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时出现“硬着陆”,央行更多选择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实现紧缩性政策目标。

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我国应对两次金融危机中均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大体相似的,短期内均立足于通过政府投资扩张迅速刺激经济回升,而长期目标则都着眼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两次积极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推进税费改革、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运用预算、税收、投资等手段活跃经济,实现经济总量扩张,从而促使经济重回稳步增长的轨道。

在财税工具的具体选择方面,两个时期的财政

政策则有所差异。1998年主要集中在增发国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外贸出口三个方面,刺激经济恢复的意图直接且明确。2008年,除发挥投资、税收、收入分配、财政贴息、转移支付等政策组合优势以外,另一重点则放在“增值税全面转型”等税制改革上,这说明现阶段宏观政策的制定更为侧重于短期经济恢复与长期合理发展的统筹考虑。

在1998-1999年间,政府共发行长期国债21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在本轮金融危机期间,中央政府除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外,并在很短时间内系统地推出了规模高达4万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对比两个时期的财政政策不难看出,本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更强劲,这与同期货币政策的力度也是相适应的,因为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辅以扩张的货币政策才不致推高利率,使私人消费和投资出现“挤出效应”,从而保证经济恢复增长的目标能够尽快实现。

表3所反映的是1997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情况,从1998―2009年,积极财政政策占了四分之三的时间,而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的仅有7年,这说明在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更多依赖于积极财政政策。由于货币政策在多个层面都表现出非对称效应,例如在时间层面,经济衰退期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弱于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区域层面,金融发达地区货币政策效果强于金融欠发达地区;产业层面,货币政策对有形资本比重大的行业作用较弱等,针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有限,第一、二产业比重大等特点,选择以财政政策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角,货币政策辅助的政策配合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此外,现阶段经济转轨时期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而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能力较财政政策略显逊色。但应注意的是,过多的依赖于积极财政政策刺激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增加、政府信用危机、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多种负面效应。事实上,2010年出现在众多欧盟国家的债务危机,促使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在2011年开始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减少财政赤字,恢复政府信用。与2011年美国积极财政政策不同,欧洲国家的宏观政策旨在管理财政平衡,也是“经济二次衰退”与“信用危机”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抉择。

五、总结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基础货币持续增长。根据宏观经济理论,超出实体经济增长的货币供给总会传导给价格,表现为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经验显示,从货币供给较快增长到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可能需要1年左右时间。2009年货币供给的大幅度增长引致2010年的CPI高位运行,这是经济对扩张性政策刺激的正常反应,且这种情形的惯性作用在2011年仍将显现。面对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预期,央行从2010年底开始实行新一轮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在短期内相继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9.5%的历史高点)等系列调控工具组合,货币政策趋于紧缩的态势已然明朗。就长期而言,可以从健全资产和货币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提高央行独立性等方面,优化更有利于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经济环境。从短期来看,笔者认为针对新一轮稳健而偏紧的货币政策,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加以谋划:

1.根据IS-LM模型分析,当采取“一松一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时,宽松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新的均衡点可以出现在原均衡点的右上方,即可以实现利率上升,同时是国民经济总产出不变或增加的政策效果。为配合偏紧的货币政策实现银根紧缩、抑制通胀的目标,积极财政政策要保持调控的方向不变,但力度应逐步减弱,从货币需求的源头降低对流动性的要求,增强货币政策回收流动性的效果。

2.当前的通胀预期除了有国内需求拉动的作用外,也有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特点,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更有效,对成本推动型通胀的作用则相对有限,因此在实施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应辅以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多重政策工具,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就业水平,减弱成本推进型通胀的压力。

3.由于我国经济转型的过渡期略显漫长,经济结构性调整也成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之一。从GDP贡献率来看,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仍不够协调,以消费为代表的内需增长依然十分脆弱;从产业结构来看,低技术含量的产业仍占主导;从发展方式上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转变尚未完成;从收入分配来看,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依然巨大。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之下存在着严重的结构问题,而这可能会成为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后掣肘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央行通过信贷政策、利率政策等,以鼓励居民进行实物资产消费,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信贷资金的合理流向,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等方式,让货币政策更多的参与经济结构调整,将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4.2011年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2011年1月广义货币M2为73.39万亿元,同比上升了17.3%,环比上升了1.1%,2010年M2月平均增长率为1.36%,意味着M2的增速将下降,市场利率将逐步上升。与此同时,虽然众多新兴经济体纷纷采取紧缩政策以抑制大规模通胀,但美国仍然保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11月初,美国“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将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6000亿美元回购长期国债。未来美国将继续保持低利率水平,以刺激消费投资,所以在新一轮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中,要防止因中美宏观政策走向不同,使中美利率倒挂,导致国外热钱涌入,削弱紧缩银根的政策力度。

5.随着中国近30年的高速发展,国内居民手中掌握的财富不断增长,2009年底居民储蓄存款为260771.7亿元,较1999年增长了3.37倍。面对2010年高位的CPI数据,在市场的投资、消费热情不减,股市表现低迷的情况下,成交额创历史新高,2011年初在我国各地甚至出现居民抢购黄金的现象,究其原因,在高通胀预期下,国民害怕财富缩水因而更倾向于金融投资,希望通过资本增值来抵消通胀对财富的侵蚀。这种消费和投资需求会加快国内货币的流通速度,而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对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有削弱作用,故在货币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应考虑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的影响。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向市场传递紧缩信号,劝导居民理性消费、投资。

参考文献:

[1]许光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和政策取向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

[2]刘颂根,后危机时期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问题研究[J],福建金融,2010,(10).

第1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加工贸易;经济结构

全球金融危机使出口需求下滑,失业压力不断上升,出口增速下滑,出口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吸收就业的能力减弱,加剧了国内经济困难,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短期内社会经济工作的中心,必须与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联系起来思考,更不能为了应对短期的危机而为长期的发展埋下难以铲除的隐患。为此,需要思考并妥善解决以下几组经济关系。

一、处理好保增长与保就业、发展加工贸易的关系

金融危机不仅使大量农民工失业,加剧农村失业问题,而且许多城镇的企业在收缩业务、调整职能部门中裁员,城市的失业问题也同样在加剧。在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过程中,保就业理应成为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也应该成为政府干预的首选目标。

保增长应该作为增加就业机会的手段,而增长本身不是目的。为了降低失业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仅要保增长,更应该考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的条件下,要放弃理想主义的主张——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附加值低,限制其发展,人为增加其成本、降低其利润率,逼迫其转型,而应该帮助其度过难关,在财税、金融信贷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以保持或增加就业;应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本技术构成较低,同量资本如果投资于若干中小企业,会比投资于资本技术构成高的大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的经营目标单一化——追求收益最大化,在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条件下,它会选择使用劳动力替代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对就业贡献更大。还应该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等,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帮助城镇失业者创业;鼓励企业缩短工时、减少裁员。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寻求降低失业率,应该成为我国的长期战略性课题。

二、处理好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的关系

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增加投资可以扩大内需,但投资的增长必须与最终有效需求相适应,否则,又会造成投资过剩。因此,扩大内需的根本在于扩大国内居民的最终有效需求。而居民最终有效需求的增长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支付能力提高,二是需求意愿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和购买力提高了,又愿意花钱消费,消费需求才能增加。要提高居民支付能力,就必须增加居民的税后可支配收入;要提高居民的需求意愿,就必须减轻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困难不小,仍需政府长期努力。

另外要看到的事实是: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国投资、出口的增长率一直高于消费增长率,这被许多人称为消费增长乏力。但近五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但两位数以上的消费增长已经不能称是太慢,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率的空间并不是很大,我国还必须高度重视出口的增长。应把扩大内需与争取外需增长结合起来。

扩大内需与发展出口贸易、扩大外需并不是对立的。我国不仅在扩大出口中获得大量直接的比较收益,而且因为开拓了海外市场,形成有效的国际市场供给,大量闲置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形成实际生产力,有效带动了我国经济增长,这是我国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的长期发展也离不开扩大内需。但不能把扩大内需与开发海外市场、扩大出口对立起来,不能把扩大内需理解为排斥发展对外贸易。无论是应对金融危机,还是谋求长期发展,中国都应该继续把扩大外需作为重要支点和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三、处理好保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三线并举,是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的做法。但显而易见,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顾此失彼、鸡飞蛋打。

扩内需是保增长的手段,既是在金融危机影响深重条件下的急迫选择,也是长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需要。扩大投资和居民消费,可以弥补外需下降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在需求扩张中,一些本该淘汰的生产能力又有了市场需求,过剩的钢材、水泥、建材、家电、副食品等又有了销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投资结构和创新的压力减弱,市场出清过程被延长,使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放慢;在保增长中,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企业救助、产业救助措施,可以维持企业利润水平,避免企业大量倒闭,但同时也意味着在竞争中一些企业生存危机解除,调整

产品结构、谋求技术创新、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的动力减弱,这又容易导致企业继续维持原有的增长和扩张方式,忽视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社会经济结构的进程放慢。反过来,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一批企业必然要退出生产,这又会使社会投资放缓,经济增长放慢,失业增加。

第14篇

【摘要】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短期内社会经济工作的中心,必须与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联系起来思考,更不能为了应对短期的危机而为长期的发展埋下难以铲除的隐患。为此,需要思考并妥善解决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之间的经济关系。

【关键词】金融危机;加工贸易;经济结构

全球金融危机使出口需求下滑,失业压力不断上升,出口增速下滑,出口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吸收就业的能力减弱,加剧了国内经济困难,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短期内社会经济工作的中心,必须与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联系起来思考,更不能为了应对短期的危机而为长期的发展埋下难以铲除的隐患。为此,需要思考并妥善解决以下几组经济关系。

一、处理好保增长与保就业、发展加工贸易的关系

金融危机不仅使大量农民工失业,加剧农村失业问题,而且许多城镇的企业在收缩业务、调整职能部门中裁员,城市的失业问题也同样在加剧。在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过程中,保就业理应成为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也应该成为政府干预的首选目标。

保增长应该作为增加就业机会的手段,而增长本身不是目的。为了降低失业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仅要保增长,更应该考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的条件下,要放弃理想主义的主张——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附加值低,限制其发展,人为增加其成本、降低其利润率,逼迫其转型,而应该帮助其度过难关,在财税、金融信贷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以保持或增加就业;应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本技术构成较低,同量资本如果投资于若干中小企业,会比投资于资本技术构成高的大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的经营目标单一化——追求收益最大化,在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条件下,它会选择使用劳动力替代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对就业贡献更大。还应该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等,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帮助城镇失业者创业;鼓励企业缩短工时、减少裁员。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寻求降低失业率,应该成为我国的长期战略性课题。

二、处理好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的关系

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增加投资可以扩大内需,但投资的增长必须与最终有效需求相适应,否则,又会造成投资过剩。因此,扩大内需的根本在于扩大国内居民的最终有效需求。而居民最终有效需求的增长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支付能力提高,二是需求意愿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和购买力提高了,又愿意花钱消费,消费需求才能增加。要提高居民支付能力,就必须增加居民的税后可支配收入;要提高居民的需求意愿,就必须减轻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困难不小,仍需政府长期努力。

另外要看到的事实是: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国投资、出口的增长率一直高于消费增长率,这被许多人称为消费增长乏力。但近五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但两位数以上的消费增长已经不能称是太慢,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率的空间并不是很大,我国还必须高度重视出口的增长。应把扩大内需与争取外需增长结合起来。

扩大内需与发展出口贸易、扩大外需并不是对立的。我国不仅在扩大出口中获得大量直接的比较收益,而且因为开拓了海外市场,形成有效的国际市场供给,大量闲置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形成实际生产力,有效带动了我国经济增长,这是我国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的长期发展也离不开扩大内需。但不能把扩大内需与开发海外市场、扩大出口对立起来,不能把扩大内需理解为排斥发展对外贸易。无论是应对金融危机,还是谋求长期发展,中国都应该继续把扩大外需作为重要支点和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三、处理好保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三线并举,是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的做法。但显而易见,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顾此失彼、鸡飞蛋打。 转贴于

第15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环境;成因;应对措施

一、金融危机环境的成因分析

2007年2月13日美国次贷风险开始显现,汇丰银行为美国的次贷计提了18亿美元的坏账准备,全美金融公司和新世纪金融公司等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纷纷亏损预警。当次贷危机影响到全世界的经济运行态势时,人们不得不研究它形成的成因。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对成因的看法众说纷纭。至于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1995年以来,美国房价上涨了1.15倍左右;而自1997年开始,房价翻番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在2007年底,美国的待售空置房已经飙至80万套。

2 对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风险认识不足。高风险房贷产品创新对房贷市场泡沫形成推波助澜。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

3 鼓励负债的税收制度导致家庭储蓄率过低,债务收入比率过高,消费下滑驱动经济衰退的预期加强。由于负债可以抵税,美国多数家庭倾向于负债。

4 金融监管不严,导致华尔街金融机构杠杆过高。金融机构内控不健全,风险意识淡薄。房贷金融机构管理不严,导致信贷员在业绩压力和奖励诱惑下,诱骗没有购房实力的家庭举债购房。金融机构风险意识淡薄,错误地认为能继续将房贷资产打包卖出,从而将房贷违约风险转嫁给投资者。结果,一旦资金链条断裂,有关房贷资产无法转移给投资者,滞留手中成为不良资产。

二、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分析

1 金融机构应对措施

(1)加大风险控制。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流动性较为宽裕的背景下,投资者对经济发展的前景较为乐观,往往会低估风险。但是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处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经济主体基于盲目乐观情绪购买的资产不一定就是优质资产。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低利率和房价上涨使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气氛迅速激发,然而在利率提高和房价持续走低后,次贷危机迅速暴露。因此,作为金融机构,永远要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以商业银行为例,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纷纷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各家银行十分重视利润的增长,纷纷加大了信贷投入。与此同时,在我国市场上也存在着低利率和局部地区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因而住房抵押信贷一直被认为是优质资产。虽然我国的情况与美国有所不同,但是我国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有必要吸取美国、欧洲等国有商业银行在此次危机中逍受损失的教训,保持清醒的头脑,从预防经济周期波动和外部冲击的角度出发充分估计风险,实现自身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①加强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提高征信体系数据质量。在抵押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更要重视贷款管理的基本原则,即收人所得是第一还款来源,而不是过度依赖第二还款来源。所以必须针对贷款者的所得情况进行征信,而不是仅凭贷款者自己提供的数据。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接受个人住房贷款申请后,应及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借款人信用状况进行查询;贷款申请批准后,应将相关信息及时录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详细记载借款人及其配偶的身份证号码、购房套数、贷款金额、贷款期限、房屋抵押状况以及违约信息等。

②关注贷款抵押物的价格风险。抵押物价格风险指随着经济环境、房地产市场状况的变化而导致房屋价格下跌的风险。按揭贷款期间发生突然变故,贷款人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时,银行不得不面对抵押物的处置问题,一旦房价下降,房屋处置变现后就不能补偿银行贷款的损失。而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上升周期,房价上涨较快,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不仅要对商品房实行价格,而且要对二手房交易价格、上市后房改房的交易价格进行监督与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定价、估价管理制度使各类房屋成交价格最大限度地接近市场实际价值,以达到规避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价格风险的作用。

(2)加强金融创新。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一方面通过广泛的证券化分散了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造成了难以计量的损失。因此,我国要在不断加强金融创新的同时,完善对相关产品的监管。

①加强金融创新。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工具的创新正在不断加快,如果不能跟上这一发展趋势,就会在将来的全球化金融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就目前而言,对金融衍生产品以及一些复杂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是我国金融机构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努力提高定价能力,确保对风险一收益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

②正确认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其产品虽然可以对冲和分散风险,但不会消灭风险。层出不穷的金融衍生产品拉长了资金的链条,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通过MBS、ABS、CDO等典型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高风险的房地产资产以证券化方式进入投资市场。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初期阶段,虽然规模较小,但是要从起步阶段就注意有效控制和化解市场风险,提高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审慎稳步地开展资产证券化。

(3)完善金融监管。在金融创新过程中要搞好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通过尽快完善相关的监管框架,明确风险资本管理政策,加强并完善对场外交易的监控,强化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提示等措施,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2 出口企业应对措施

(1)密切关注全球宏观经济走势,特别是次贷危机对美国及周边国家、地区造成的重大影响。

(2)加强与海外客户联系,充分利用资信调查、行业内部信息交流、参加展会、拜访客户等方式,跟踪海外客户资信动态。

(3)加强出口应收账款的跟踪催讨,如有异常,不能心存侥幸,必须尽快介入,尽早处理。

(4)加强内部合同(单证)管理,注意收集双方往来电子邮件、往来函电等资料,特别是书面资料,以备后用。

(5)密切关注有关部门的各项风险预警信息,充分了解政策性信用保险防范化解风险的功效,积极寻求专业机构的协助与支持。

(6)充分利用有关机构的资信调查和限额管理等风险控制功能,积极开发新的市场和客户,保证业务稳健发展。

3 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

以贸易政策与管制措施替代人民币汇率升值调控对外贸易,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减轻贸易顺差和热线流入,缓解国内通货膨胀压力。首先是出口贸易方面,对于国内短缺产品、产能过剩程度较轻产品以及“两高一资”产品,国家应当综合运用提高关税、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以及运用出口配额等手段限制或禁止出口。其次是进口贸易方面,对于能源、生产原料和国内短缺产品等贸易产品,国家应当采取降低关税,提供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进口。再次,必要时国家可采用双汇率制补充调整,出口采取固定汇率制度,进口继续使用当前汇率制度。通过以上手段,将人民币升值范围控制在最小的浮动范围之内,避免输入型通胀与输出型通胀互动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