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保健食品质量体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摘要分析宝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发展的对策,以为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现状;问题;对策;陕西宝鸡
中图分类号TS2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0-0358-01
1宝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现状
宝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于2008年7月正式成立,主要职责是承担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及监测管理,负责全市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落实、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申报等项工作。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4名,配备1辆检测车和3台速测仪器,可以承担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和业务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抽查蔬菜11 526个,水果3 328个,食用菌60个,其中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测试中心(杨凌)检测样品105个,总体合格率99.8%;配合部、省安排的例行检测和监督抽查8次,抽检样品 139个,合格率97.8%。近年来,该市未出现因食用初级农产品而引发的中毒事件,维护了公众健康,切实保障了农产品消费安全。
2008年8月,《宝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实施意见》正式启动实施,先后在市恒丰园蔬菜批发市场、宝商家美佳超市、华润万家超市等建立10个蔬菜检测室,由专人负责,并配备检测人员,制订、完善各项制度,开展日常检测工作。每天抽取各自经营的水果和蔬菜样品进行农残检测,并向农业部门通报检测信息,有效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有力保障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其次,在市区批发市场以政府公益岗位制聘用检测人员,分别安排在金台、渭滨和陈仓区的农产品批零市场和生产基地,既解决了人员工资待遇问题,又保障入市检测顺利实施。
已有陈仓区、凤翔、太白、岐山和扶风等县先后建立农产品质检站,其余各县均在农口部门设立农产品检测站。其中,陈仓区和凤翔县已完成项目建设,等待验收,眉县、陇县、凤县、金台区和渭滨区也在努力争取建设项目。目前有农药残留速测仪器的县区,也只能进行果蔬农药残留速测。
2存在的问题
2.1监管体系不健全
大多数县区农业局没有单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有些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牌挂靠在农技中心、执法大队,无固定编制,无专职检测人员,检测设备不齐全,监管工作不能独立进行。乡镇监管责任未落实,难以依法行使监管职责,监管体系不健全,缺位问题非常突出[1-2]。
2.2使用农业投入品
个别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因盲目追求产量和收入,忽视农产品质量,大量使用超标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生长剂等其他农业投入品,导致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2.3检测能力差
市监测中心目前只有一些简单的农药残留速测仪器,只能进行部分速测检验工作。大部分县区未争取到监测项目建设,有些县区检测仪器只能闲置,没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市、县经费不足问题更为突出,根本无法开展日常监测工作,难以有效监管。
3对策
3.1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资金投入力度,财政部门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把加大检验体系建设、开展例行检测和监督检测等工作经费足额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市场准入制度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2加快监管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以市级监测中心为龙头,以县(区)监测站为依托,以乡镇检测所为基础,以农产品产销企业(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农产品产地、专业协会及乡镇重点农产品集散地)内设检测室为补充的“三级四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形成“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监管模式。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完备的监管网络,逐步建立职责明确、关系协调、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3-5]。
3.3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和市执法大队要加大对各大超市、农贸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要求其建立农产品检测室,每天进行抽样检测,建立档案管理。不合格的农产品坚决不能入市销售,对检测发现重大质量问题的农产品要及时上报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处理。
3.4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基础,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措施。加快农业标准化,坚持“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则,扩大示范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和产业效益,实现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运用。通过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进一步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6-7]。
(下转第360页)
(上接第358页)
3.5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通过新闻媒体、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检测、举办培训班、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等形式,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和法律法规经常性的宣传,提高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指导消费者安全消费。
4参考文献
[1] 雷郑莉,张玲,祁玉峰.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及构建[J].河南农业科学,2007(2):114-116.
[2] 李艳妮,王晓妮,李乃会.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1):6-7.
[3] 刘毓侠,于传宗.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6):1-2,18
[4] 李发新,王地动.关于济源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2007(10):5-7.
[5] 高龙.巴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践与经验[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3):21-22.
1.抓生产基地,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实施
为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关,长春市农委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经常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蔬菜生产基地、种植大户进行技术指导,以点带面引导农民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同时,印制了《长春市蔬菜生产记录手册》,免费发放到蔬菜生产基地和菜农手中,督导菜农认真填写,规范菜农的生产行为。加强产地环境监测,利用流动检测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蔬菜生产基地生产的蔬菜、水果进行检测,不合格的禁止出地销售,确保生产过程的全控制。
2.抓基础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长春市农委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不断完善市质检中心和各县(市)、区质检站建设。长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心在国家、省和长春市财政的支持下,先后投入600多万元购置了各类检测仪器设备,使之具备了蔬菜水果、粮油作物、农业环境、农作物种子、化肥等五大类183项国家或行业所规定的检测功能,承担起了长春市农产品的检测任务。指导县(市)区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建设,6个县(市)区先后建立了质检站。2011年,市财政又投入153万元,用于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检测站的建设和购置流动检测车。同时,市编委同意长春市农委划转20名编制人员,充实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心,进驻蔬菜、果品两大批发市场专门负责两个批发市场的检测工作,实行三班倒,开展昼夜检测。去年,市财政增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的投入,列入预算150万元,并根据实际情况,于年底予以追加,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抓市场监管,努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加强上市蔬菜、水果质量的市场监管,长春市农委委托长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心加大对上市蔬菜、果品等农产品抽检力度,把日常监管和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了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监测工作。根据2011年国家对长春市开展的4次例行监测看,蔬菜平均合格率为98.5%,水果和食用菌平均合格率均为100%。
3.1加大日常监测力度 将两大批发市场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市蔬菜中心批发市场和市果品批发市场检测站每天对进场销售的蔬菜、水果开展抽检,每天抽检样品达到200个,2011年全年共抽检样品17078个,实行每车必检,每个品种必检,基本上做到全覆盖。长春市政府还了《关于加强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通告》,进一步明确了批发市场、经营者和检测者的职责,规范对批发市场销售的农产品监管行为。
3.2开展例行监测和专项监测 在重大节日、“中考、高考”期间以及地产蔬菜销售旺季,组织开展重点检查和监督抽检。去年,对上市的蔬菜、水果进行了4次例行监测和2次专项监测,共抽取了375批次蔬菜和水果样品,利用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蔬菜平均合格率为98.2%,水果为98.9%。
3.3加强上市秋菜的抽检 制定了秋菜质量检测工作方案,委托长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心对长春市秋菜生产基地进行抽检,每2公顷抽取一个样本,本次共检测样品2131个,合格率为100%。针对外埠进入长春市销售的秋菜,在上市期间,安排4台流动检测车,分别在市内秋菜集中销售点,对于无证的外埠秋菜进行现场检测,不合格的禁止销售,共抽取秋菜样品2008个,经检测全部合格,保证了优质放心秋菜的上市供应。
3.4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为加强长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并及时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我们制定了《长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成立了长春市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专家组。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一旦接到举报或得到线索,我们及时做出反应。针对国内一些地方相继发生的“毒韭菜”、“毒杨梅”事件,我们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去年3月份和6月份对进入长春市销售的韭菜、杨梅开展了抽检,通过抽检没有发现“毒韭菜”、“毒杨梅”流入长春市,并将结果上报食安办。针对去年11月末,长春市连续发生的两起因饮用标识为可口可乐美汁源果粒奶优(清新草莓口味)的饮料后,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的事件,我们立即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紧急通知》,加大农药监管、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和“三品”标识的市场监管力度,消除了市民的恐慌。
4.抓执法检查,保障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为维护市场秩序,我们积极组织开展对“三品”标识和农资市场大检查、隐患大排查、问题大整改专项行动。去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2263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859台次。
4.1加大“三品”标识执法检查 严厉打击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标识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三品”的市场秩序。长春市农委组织市绿办对市内197家次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销售的7162批次获证产品标识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针对出现问题的超市及农贸市场,我们下发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要求它们将问题产品立即下架、停止销售、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了复查。截止目前,共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56份,检查出有问题产品86个,存在问题的企业已全部进行了整改。
4.2加强农资市场检查 为保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权益,我们与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假劣农资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还重点对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开展专项检查。去年,全市共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13026家次,查处案件68起,罚没款52.8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
5.抓制度建设,探索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和方法,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我们从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入手,建立健全抽查检测、索证索票和台账记录等制度;在全面实行《蔬菜市场准入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了《蔬菜产地准出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农产品质量信息报告制度》、《农业投入品经营使用管理制度》、《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自律制度》;以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识使用为依托,积极探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实施,将构建起长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为提高长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论文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策
1.宝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现状
1.1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现状
宝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于2008年7月正式成立,主要职责是承担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及监测管理,负责全市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落实、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申报等项工作。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4名,配备一辆检测车和3台速测仪器,可以承担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和业务培训工作。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抽查蔬菜 11526个,蔬果3328 个农业论文,食用菌60个,其中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测试中心(杨凌)检测样品 105个,总体合格率 99.8 %;配合部、省安排的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 8次,抽检样品 139个,合格率97.8 %。近年来,我市未出现因食用初级农产品而引发的中毒事件,维护了公众健康,切实保障了农产品消费安全论文格式模板。
同年8月份,《宝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实施意见》正式启动实施,先后在市恒丰园蔬菜批发市场、宝商家美佳超市、华润万家超市等建立了10个蔬菜检测室,专人负责,配备了检测人员,制订完善了各项制度,开展日常检测工作。每天抽取各自经营的水果和蔬菜样品进行农残检测,并向农业部门通报检测信息农业论文,有效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在市场流通,有力保障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其次在市区批发市场使用政府公益岗位聘用检测人员,分别安排在金台、渭滨和陈仓区的农产品批零市场和生产基地,既解决了人员工资待遇问题,又保障入市检测顺利实施。
1.2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
市属九县三区中,我市已有陈仓区、凤翔、太白、岐山和扶风等县先后建立农产品质检站,其余各县均在农口部门设立了农产品检测站。其中,陈仓区和凤翔县已完成项目建设,等待验收,眉县、陇县、凤县、金台区和渭滨区也在努力争取建设项目。目前有农药残留速测仪器的县区,也只能进行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速测。
2.存在问题
2.1监管体系不健全
大多数县区农业局没有单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有些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的牌子挂在农技中心,执法大队,无固定编制,无专职检测人员农业论文,检测设备不齐全,监管工作不能独立进行。乡镇监管责任还没有落实,难以完成依法监管职责,监管体系不健全,缺位问题非常突出。
2.2使用农业投入品
个别农户在生产过程中,为了盲目追求产量和收入,忽视农产品质量,大量使用超标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生长剂等其他农业投入品,导致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论文格式模板。
2.3检测能力差
市监测中心目前也只有一些简单的农药残留速测仪器,只能进行部分速测检验工作。大部分县区还没有争取到监测项目建设,有些县区检测仪器只能闲置,没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市、县经费不足问题更为突出,根本无法开展日常监测工作,难以有效监管。
3.对策及建议
3.1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资金投入力度农业论文,财政部门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把加大检验体系建设,开展例行检测和监督检测等工作经费足额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市场准入制度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2加快监管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以市级监测中心为龙头,以县(区)监测站为依托,以乡镇检测所为基础,以农产品产销企业(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农产品产地、专业协会及乡镇重点农产品集散地)内设检测室为补充的“三级四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形成“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监管模式。从上到下形成一个监管网络,职责明确、关系协调、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3.3 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和市执法大队加大对各大超市、农贸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要求其建立农产品检测室,每天进行抽样检测农业论文,建立档案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不合格的农产品坚决不能入市销售,对检测发现重大质量问题的农产品要及时上报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处理。
3.4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基础,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措施。加快农业标准化,围绕“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则,扩大示范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和产业效益,实现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运用。通过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进一步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
3.5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通过新闻媒体、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检测、举办培训班、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等形式,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和法律法规经常性的宣传,提高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指导消费者安全消费。
参考文献:
[1]钱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探析[J].河北农业科技,2007(2).
[2]雷郑莉,张玲,祁玉峰.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及构建[J].河南农业科学,2007(2):114-116.
[3]李燕妮,王晓妮,李乃会.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存在问题集发展建议[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11):6-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强工兴城为主战略,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增强质量意识,优化质量服务,强化质量监管,促进质量创新,全面提升质量总体水平,加快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赶超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各级质量意识明显增强,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区域经济规模效益、品牌效应明显增大。到2015年,我县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等跨入全市先进行列,具体目标达到:
(一)产品质量目标
——工业产品。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强制性认证管理、市场准入制度管理产品的生产企业全部持证生产。国家产业政策规定限制发展和明令淘汰的产品得到有效清量。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登记制度全面实施,30%以上的重点企业按照GB/T15496标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按ISO10012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工业产品85%以上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标的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5%以上,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样合格率90%以上,重点监控产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覆盖率达95以上,不合格企业后处理率达到100%。质量竞争力指数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上。
——食品药品。食品企业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食品类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8%以上;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98%、95%、90%,医疗器械监督抽检合格率达到90%。无重特大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事故。
——农产品。扶持1个以上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培育1个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上市折主要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产品标准,出口农产品达到国际标准和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制性指标合格率达到98%,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创建省名牌和著名商标3个,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10-15个。
——特种设备。国家实行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管理产品的生产企业全部持证生产。重点监控的特种设备监管率和严重隐患治理率达到98%,事故率控制在0.5起/万台,死亡率控制在0.5人/万台以下,无特种设备重大以上事故。
——品牌产品。培育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家,省级质量信用AAA级企业2家,省级质量管理先进企业2家,省著名商标产品企业5家,省名牌产品企业3家。著名商标产品重点培育企业,2011年:畲香园食品有限公、敷阳综合养殖场有限公司、怡新服饰有限公司;2012年:达晟纺织有限公司;2013年:鸿立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大地红酒业有限公司;2015年:怡富实业有限公司。省名牌产品重点培育企业:县三环水泥厂、南方锅炉厂、县贝伦特丝绸有限公司、绮玉纸业有限公司、上好佳食品有限公司、鸿立食品有限公司。
(二)工程质量目标。大中型工程和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工程率达到5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
——建筑工程。城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实施50%节能标准率均达到100%。争创省优良工程奖1项。
——公路工程。县城、农村公路平均好路率达到80%。公路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竣工验收优良率分别达到90%、70%。
——水利工程。单元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中,优良率力争达到70%。大中型水库全部建立水雨情信息采集、传输、洪水预报和河道防洪决策支持系统。
(三)环境质量目标。环境监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继续推进各种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废水排放逐年下降,全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噪声达标区逐年提高。
——大气环境质量。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水环境质量。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全县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比重达到95%,工业园区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农村人口饮水达到安全标准。
——生态环境质量。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0%,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累计下降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范围内。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61%,城市林木绿化率达到4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5平方米以上。2013年达到国家卫生县城标准,2015年达到国家园林县城标准。
(四)服务质量目标。实现服务行业管理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加快交通、商贸、旅游、金融、保险、房地产、医疗卫生、通信等行业服务质量诚信体系的建设。培育1家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1家服务业省级名牌。主要服务业顾客满意率达到91%以上。
——商贸物流业。60%以上的规模商贸企业建立质量诚信档案,重点培育1家连锁龙头企业。
——交通运输业。公路长途客运正点率达到80%,乘客满意率达到85%,投诉处理及时率达到100%。
——电信业。电信计时收费等民生计量问题实现有效监控,顾客满意率达到90%、投诉处理及时率达到100%。
——金融保险业。顾客满意率达到90%,投诉处理及时率达到99%。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推进标准提升工程。推进《市标准化战略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基本建立适应我县经济社会需要的各类技术标准体系。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引导支持企业自主创新,重点围绕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食品等主导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提高产品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十百千”工程,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农业标准化示范成果,开展有机产品、HACCP、良好农业规范(GAP)、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
(二)推进质量安全工程。规模以上企业全面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加快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对涉及健康安全的危险化学品、食品、药品、化妆品、特种设备等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健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故的应急反应机制,建立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的监督、投拆和处理机制,加大无证非法生产等行为打击力度。
(三)推进名牌带动工程。深入贯彻落实《市名牌管理办法》。把实施名牌战略与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支持有潜力、有优势的企业创名牌、上品牌,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带动力大的龙头企业,打造成为国内品牌。积极发挥品牌效应,带动和集中聚相关产业,逐步形成纺织服装、食品、机械电子品牌集聚。
(四)推进技术基础工程。依据规模企业,立足纺织服装、食品、机械电子等重点产业发展项目,争取成立省级检测中心1个,县级检验检测站1个,创建一批共享水平高、辐射能力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积极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品和工艺设备形成社会化的计量校准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开展节能减排。
(五)推进安居畅行工程。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推动施工企业工程质量承诺制。建立规范建设市场运行秩序,坚持施工过程自检、互检交检,全面推行重点建设项目“双公示制”,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制度,提高工程建设整体效益和质量不平。加快村镇工程质量监管,深化建筑节能质量监管工作。推动工程建设真正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道路客运的危险品运输企业安全运行评价制度,强化对客货运车辆和驾驶员的规范管理,加强场站安检设施建设和公路安全设施建设,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六)推进顾客满意工程。引导服务性企业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推行服务行业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推行服务行业社会承诺和顾客满意制度。在旅行社、酒店、宾馆广泛开展服务标准化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努力打造设施完善、服务规范、顾客满意的良好环境。严格执行国家电信服务标准,完善投诉处理流程及要求,提高通信质量。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保证医疗安全,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金融保险服务管理及监督机制,建立全面、科学、有效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购物放心一条街”和“商业服务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建设。
(七)推进生态保护工程。完善环保制度,健全统一、协调、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大力推过去时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推进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有效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大力推进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和处置环境污染事故,落实事故责任。继续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继续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建设等重大工程,构建城乡一体化、点线面结合的绿色生态屏障。
(八)推进质量诚信工程。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步伐,建立以产品和服务质量记录为主要内容的质量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建立以企业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质量监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质量档案,完善质量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质量信用产品管理办法、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办法。构建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实现行业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
(九)推进市场净化工程。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行政执行、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欺行霸市场、哄抬物价、偷税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等破坏市场经济程序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市场,有效遏制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挂告和工程转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构建市场监管信息化网络,建立群众举报、质量申诉以及市场价格变化等综合信息分析系统。提升执法水平,提高综合执法能力。
(十)推进质量文化工程。大力开展质量教育宣传活动,普及质量知识,增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制意识。开展质量兴企、质量兴业活动,培育“以人为本、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和人生理念,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形成人人关注质量、关心质量的社会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质量兴县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质量兴县日常工作,建立并实行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会议制度。全乡镇、场对本区域内质量工作负总责,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质量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二)加强协调联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制定本行业质量工作规划,确保“质量兴县”目标得到全面落实。
——发展与改革部门要把质量振兴作为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研究,重点指导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推进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使质量工作落实到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要按目标要求,大力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组织开发、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外贸企业、三资企业引进高新技术,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国外市场,增强本地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财政部门要制定推动质量振兴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开展“质量兴县”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科技工作综合管理部门要制定积极的科技政策,大力支持新产品的修理工发,扶持高科技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档次。
——农业管理部门要做好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保证农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要求;要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快建立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进程,广泛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以国家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农产品;建成一批高科技农业园区,促进安全、优质、高效农业发展。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抓好交通工程建设,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要建立道路客运和危险品运输企业安全运行评价制度,强化对客(货)运车辆和驾驶员的规范管理,加强场站安检设施建设和公路安全设施建设,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努力争创中国驰名、省著名商标。加强市场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侵犯消费者权益及市场交易违法行为,组织查处市场管理、商标管理和广告经营管理中心的违法行为,维护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全法权益。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要强化对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严把从业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关,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商贸、邮政、通信、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服务行业的管理部门要根据各自行业的特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服务质量标准,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标准、计量、质量基础工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大力推行服务承诺制度,强化行业自律师,全面提高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
——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按有关法律和质量规范的要求,加强对食品、药品质量的管理,强化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过程的质量监督,严厉打击制售伪劣药品、医疗器械的行为;做好对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促进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公安司法部门要密切配合和协助质监、工商、卫生、医药、烟草等部门查处,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各执法部门对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按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司法机关,依法予以坚决打击。
——宣传部门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要配合“质量兴县”工作,加大对“质量兴县”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重视质量工作、支持质量工作;对获得名牌产品的生产企业、获得国家或省政府表彰的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进行大力宣传,为提高质量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环保部门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三同时”和环境准入制度,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企业排污许可制度。加大对博阳河流域的环境监管力度,对已无环境容量的流域区域实行区域限批。积极推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推动全县公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
——林业部门要继续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建立健全林业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一批林业标准化示范区,继续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以及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
——水务部门要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安全,加强重点水源点和重点地区河流的监控保护。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根据本部门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质量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加强质量工作的宏观指导,全面推行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严格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抓好质量;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认真履行“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及时推广“质量兴县”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推动“质量兴县”工作深入开展。
(三)精心组织实施。要根据“以点带面,分批实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方针,结合实际,提出本地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把质量兴县与落实国家、省、市对质量工作的整体部署结合起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本地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食品贸易;食品安全;改革开放;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食品生产和食品消费大国,食品工业是对外开放较早的行业。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食品工业增长迅速,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逐渐上升,有效地参与世界食品资源配置战略,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中国不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有效地增强了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中国在食品安全控制和促进全球食品贸易健康发展方面正在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
与食品安全体系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食品工业,制订了一系列支持食品工业发展的政策,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使食品工业形成门类齐全、技术不断进步、产品Et益丰富、运销网络较为通畅的生产经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大产业。
中国食品贸易发展迅速,出I:1食品安全程度也大幅提高,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和外汇。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4.8万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食品工业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不断增强
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考察贸易竞争力的指数:世界市场份额(W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GL)来分析改革开放30年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变迁。
从世界市场份额考察,中国食品出El的绝对贸易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市场份额的变化比较平稳。1985年中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为2.13%,此后缓慢增长,1990年上升至2.49%,2000年。
2002年均维持在3%以上,但是2003年开始又有所下降,到2005年跌至3.61%,2006年略有上升,为3.69%。与此同时,食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86年食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17.08%,此后不断下降,1990年为12.67%,2000年降至5.44%,2006年进一步降为2.88%,低于同期世界食品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水平。这与中国世界市场占有率的逐年上升并不矛盾,因为世界市场占有率的上升只说明中国食品出口相对于世界食品出口的上升,并不能说明中国食品工业与国内其他产业相比更具有竞争优势,同时这也与技术含量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拉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以及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缓慢的现实相符。
贸易竞争力指数(TC)主要从产品进出口的数量来分析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等特点,能够快速反应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的竞争力变化。考察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可以发现,中国的食品贸易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并且正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985年,1989年间,中国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下降,从0.42降至0.15,1990年开始回升,从0.26升至1993年的0.54,为历史最高水平,1994年以后又开始下降,到2004年出现负值,2005年仅为0.07,2006年略有回升,为0.1。从中国食品出口与进口贸易额的差额来看,中国是食品的净出口国,除2004年外,1985年一2005年间中国食品贸易差额均为顺差,其中1994年最高,食品贸易顺差达到71亿美元,到2005年降至30.94亿美元,2006年食品贸易顺差为49.47亿美元。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
中所占比例的大小。1985年一1991年间,中国食品RCA指数大于1.25,中国出口食品具有较强竞争力,但是1992年以后,中国食品贸易RCA指数逐年下滑,1998年以后低于0.8,国际竞争力很弱,并有继续降低的趋势。2001年中国食品RCA指数降为0.7437,2002年~2006年分别降为0.6804、0.6030、0.5117、0.4946和0.4608。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主要是制成品)通过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在不同的国家
或地区间形成的双向流动。国际上最常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格鲁贝尔一劳埃德指数(简称GL指数),GL指数越小,表明产业间贸易比重越小;GL指数越大,表示产业内贸易比重越大。采用GL指数公式计算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可知,中国食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的。20世纪80年代基本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进入90年代产业内贸易指数不断增高,2001年为79.41,2003年为87.51,2004年、2005年、2006年均高出90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特征非常明显。
2.中国食品贸易的世界地位不断提升
全球食品产业主要集中在美洲、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规模化和集中度突出。
随着食品贸易格局由传统格局向现代格局的转变,发达国家在食品贸易格局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目前世界十大食品出口国为: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中国、意大利、加拿大和英国;十大食品进口国为: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和中国。中国是唯一进入食品进出口贸易额前十位的发展中国家。
从世界市场份额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在十个国家中美国的出口食品
世界市场占有率始终排在第一位,荷兰在国际市场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从2000年开始,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食品出口国,法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居第三位。中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变化幅度也不大,始终介于2%。3.3%之间。
从Tc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美国的Tc指数水平较低,从1990年的0.17下降为2006年的一0.07。这是因为美国在大量出口食品的同时,也大量进口食品,2002年出现食品贸易逆差,2005年的逆差为111.75亿元,美国从而由一个食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中国、法国、加拿大均为世界食品净出口国。
从食品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1990年一2006年期间,美国食品出口RCA指数一直保持在0.9~I.2之间,贸易竞争力水平一般;荷兰食品的RCA指数较高,介于1.8—2.2之间;法国RCA指数均高于1.4,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RCA指数由1990年的1.38跌至2005年的0.49,贸易竞争力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这与食品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相吻合。
从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美国、西班牙、中国均属于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较高的国家。以2006年为例,美国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为92.59,西班牙为96.67,中国为90.26;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次之(见表1)。
3.中国食品贸易结构多元化并呈现较高集中度
中国食品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特征表现在各类食品贸易的规模和比重的变化上。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从1995年~2005年各类食品的贸易规模和比重变化上来看,增减变化的趋势和幅度差异均比较大。1995年水产品出口规模位居第一位,出口占比29.2%;其次是畜产品,出口占比为25.16%;蔬菜出口为第三位,出口占比19.17%;水果的出口占比为5.08%。到2007年,水产品出口仍居第一位,出口占比33.29%,蔬菜出口上升到第二位,出口占比21.27%;畜产品出口下降为第三位,占比为13.80%;水果出口跃居第四位,占比为12.78%;粮食出口占比从1991年的1.17%上升为2007年的7.59%。茶叶和坚果的占比比较稳定,但是干果的占比呈不断下降趋势。
中国食品进口结构变化较大。1995年食用油籽仅占中国食品进口的1.14%,到2007年,占比已经高达37.2%,贸易规模居中国食品进口第一位;植物油进口占比较为稳定,1995年为25.38%,到2007年下降为20.89%,居食品进口第二位;畜产品1995年进口占比为15.36%,2007年为20%,居第三位;粮食进El曾居中国食品进口第一位,但是到2007年已经降至第六位,占比从1995年的37.69%下降为2007年的1.66%,是波动最大的进口食品。
4.中国食品贸易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中国食品出口到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出口市场相对较为集中。从地区分布看,亚洲始终是中国食品最大的出口市场。2005年亚洲市场占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67.84%,2006年为62.69%,2007年为60.83%;欧洲是中国食品第二大出口市场,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占到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14.7l%、16.3l%和18.11%,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北美洲为中国食品出口第三大市场,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占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11.86%、13.76%和13.59%,也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出口市场较小,三个大洲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左右,未来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从单个出口市场考察,2005年.2007年日本、美国、香港、韩国和俄罗斯始终位于中国内地食品出口市场的前五位。五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7%。从出口的国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分布看,2005年。2007年日本仍位居中国食品出口市场第一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23.85%;欧盟(25国)居第二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3.44%;美国居第三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1.97%;东盟(10国)居第四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0.63%;韩国居第五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9.82%。日本、欧盟、美国、韩国是中国食品的四大出口市场,其出口额在2007年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9.41%,说明中国出口市场集中度很高。
5.中国食品工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食品工业开放较早,吸引外资较为广泛,外资进入形式多样。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鼓励国内食品企业以合资、合作、补偿贸易等形式参与国际贸易,同时还接纳了部分行业的跨国公司以独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在这种政策支持下,食品工业成为吸引外资的重点行业之一。此后,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入世贸组织,跨国食品公司来华设厂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并普遍开始采取长期战略、全国战略和本土化战略,着眼于在中国境内的整体布局和长远发展。位于全球食品工业前50位的大型跨国公司大多已在中国各地区设立了合资公司、独资公司、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等经济、技术机构。中国食品加工业对外联系的提高反映了食品加工业国际化的趋势,同时也反映了在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食品工业对国际经济环境依赖性的增强。
6.中国进出口食品安全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政府一直把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摆在重要的位置。中国不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进出1:1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8部法律、《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等8部法规、《进出境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等18个部门规章、国家食品标准1800多个(其中强制性国家食品标准634个)、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近746个,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中国非常重视食品出IZ:l安全的管理问题,食品出口需经过五个步骤:对出口食品的原料种植、养殖基地实施备案管理;对出口食品的生产企业实施卫生注册制度;在生产过程当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食品的生产过程实施全过程监控;出El食品还要按要求加贴符合要求的标签或标识,以便进行追溯或对问题产品的召回;在出口前,中国还要逐批进行检验,合格的才可出口。如果进口国有要求的话,还会为食品出具官方证书。无论是在产品的生产、流通、进出口等各个环节上,还是在立法、执法、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中国都采取了非常负责任的态度,建立了从食品生产到出El的全过程管理体系。
中国与有关国家建立的食品安全合作机制在促进双边和多边食品安全合作、保证进出口食品安全、解决各方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前景展望
根据WTO公布的世界货物贸易数据,1980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为2238.32亿美元;1990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达到3155.59亿美元;1995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达到4526.85亿美元;2003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达到5514.96亿美元;2004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达到6321.91亿美元;2006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7000亿美元,达到7548.37亿美元。庞大的世界食品贸易规模、富有潜力的世界食品市场前景、食品贸易的迅速增长,为包括中国在内的wro成员国的食品出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食品工业将逐步进入加速成长期的中期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国内食品需求量持续增加,尤其是中国居民收入由较低水平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食品工业的产值、从业人数及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都将不断增加。中国食品贸易状况取决于食品工业的发展,因此,未来应从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关联度加强、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等方面发力,来进一步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的竞争力。
1.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
中国现行食品工业体系中。属于嗜好类产品的烟草加工业的比重较高,特别是利税比重很高。将食品属性很弱的烟草加工业包含在食品工业体系内,因其利税等经济效益指标贡献很高,抬高了以平均值衡量的食品工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掩盖了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经济效益偏弱的现实。如果将烟草加工业排除在外,食品工业的地位和经济贡献将明显降低。食品工业的经济贡献过度依赖嗜好类的烟草产品支撑,反映了我国食品工业结构欠佳。
未来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包括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果蔬加工业、肉类加工业、水产加工业、乳制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制糖工业等行业。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构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发展食品装备制造业、建立现代食品物流体系、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比重不断增大,将促使食品工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包括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波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冷冻干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在内的食品高新技术能够不断开发出新食品材料,实现食品营养质构的人工重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工业紧密相关,将成为中国未来食品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中国食品工业与前后向产业关联度增强
食品工业的发达程度取决于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力,它不仅取决于食品工业本身的企业组织效能和技术研发能力,还取决于前向的投入原料的农业、投入生产设备的装备制造业以及后向的包装、运输、储藏、销售等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中国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涉及多个产业部门。原料生产、食品加工和制造以及食品流通和消费分散在各大产业中。食品工业布局与农业生产布局衔接不紧密,农业生产与食品加工生产互为促进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造成原料供应与食品工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是3:1,中国仅为0.5:1;发达国家深加工用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在70%以上,中国则只有8%。未来国际食品市场竞争的核心将集中在加工业的规模和科技水平方面,即通过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来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为此,就需要推进规模化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食品加工业,建立现代食物产业,在大力发展优质食物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工种植养殖的各种初级农产品资源,拓宽加工范围,开拓加工领域并积极开发野生资源。同时,还要加强食品加工业与金融、保险、信息、运输等相关产业的有机联系和协同效应。
3.中国食品工业产品结构优化
中国食品消费已经由量的追求转向对质的追求,向质量、营养、方便、安全的目标转变,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加剧,对食品制成品的需求迅速上升。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牢牢把握新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变化趋势,顺应消费市场的需求,制订既有前瞻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
中国食品工业中食物资源粗加工多,深加工和精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低,正处于成长期。目前中国加工食品占消费食品的比重仅为30%,远低于发达国家60%至80%的水平。优化食品工业产品结构,提高居民食品制成品消费水平,向精深加工发展,进行多品种、多层次、高附加值的加工,使加工食品方便化、适用化、系列化、多样化。运用新技术大力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不同消费者饮食特点的传统食品,实现传统食品现代化,现代食品国际化。畜牧、养殖、采集、水产等劳动密集型食品产业,中国特有的可食资源、地方特产禽畜、果蔬、黄酒、白酒等特色资源食品产业,中国烹饪餐饮产品、保健食品、名优食品等风味食品产业,均具有独特优势,具有较好的贸易增长前景。食品业应注重对国际市场的分析和跟踪,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改变和增加花色品种,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更应加强食品安全,带动多类食品产品提高质量、档次,增强中国食品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竞争力。
4.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
中国食品工业的生产集中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中小企业比例高,技术水平低,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食品行业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有限,主要从事食品生产活动,缺乏研发机构和经费投入。随着行业整合及行业成熟度的提高,行业利润向大企业迅速集中,行业龙头企业将担当起行业资源整合的重任,积极适应消费升级、注重品牌培育、渠道建设与管理绩效持续改进的中国本土优势食品企业。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食品加工企业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面临着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的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国食品业需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食品企业和产业集群。
三、完善食品安全体系。
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关注食品安全,目前,除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国际推荐操作规程:食品卫生的通用原则》及其附录《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以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于2005年制定并颁布了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Is022000:2005标准。争夺食品安全国际标准主导权成为发达国家的战略选择,发达国家在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修订方面,积极争取承担起草工作,以保证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充分体现本国利益。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f3趋严格,但是在具体内容上各国还是存在巨大差异性。这些差异既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也反映出各国在风险意识、科学传统、地理环境等因素上的差别。不同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国际贸易环境下难免导致贸易冲突。食品安全标准不断趋严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
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科学、高效的国家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是未来进一步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食品安全立法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兼收并蓄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和知识,包括世界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立法的先进思想和理念,食品安全国际组织的指南或示范性标准,以及WTO/SPS和WTO/TBT协议,加快食品质量安全法规以及配套法规的规章起草,依法管理食品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监督食品质量,制定无公害食品生产和消费的政策。
2.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
中国政府应加快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进程,增强制标的科学性,推动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更多地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建立完善食品生产加工标准体系,从源头抓起,把生产、加工和出口等主要环节全部纳入标准化控制;建立食品市场准入门槛,确保产品质量适应目标市场要求;健全食品质量检验检测和监控体系;建立食品出口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降低检验检疫管理风险及提高产品质量信誉;做好质量体系和环保体系等认证工作,确保出口食品质量等。
3.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中国应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与食品贸易的TBT/SPS预警机制,完善的预警机制包括检验检疫信息收集、传播、决策、反馈系统。通过建立国内外技术法律、法规、标准及合格法定程序数据库、WTO/TBT、SPS通报评议数据库、出口企业及产品数据库、专家数据库和典型案例数据库,实现查询、通报、评议、预警和咨询五大功能,使食品出口企业可充分利用该网络平台,方便快捷地了解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技术标准、技术法律、法规、技术政策、标准结构的变化动向和国际上技术壁垒的最新动态等信息,对WTO成员国特别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有关措施、标准和合格评定的信息进行系统全面的收集、研究和咨询,为国内企业争取更多更好的国际发展空间。
4.严格把关,保障进口食品安全
中国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应全面加强进口食品的风险分析工作,严格对出口国的食品安全体系进行评估。进一步规范进口食品、动植物产品检疫审批工作。加强口岸能力建设,提高进I:1食品的检验检疫水平和执法把关能力,对大宗、重点食品要实施进口食品安全监控计划。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敏感食品的非法入境行为,查堵非法入境食品的销售渠道。
5.增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贸易争端处理能力
中国政府应尽快具备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争端处理能力,善于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根据WTO/SPS协定,有效地排除贸易障碍,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解决纠纷,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
6.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活动.加强食品安全国际合作
食品贸易的增加将会促使食品监管部门对外交往增加,食品安全领域多边、双边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加。中国政府应积极参加各类国际食品安全组织活动,特别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在采取国际标准的同时,应尽力争取将本国已具有优势的项目标准纳入到国际标准中去,使国际标准尽量反映中国的意见和要求。同时应注重食品安全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技术专家参与各类食品安全技术培训、研讨、交流和水平比对等活动,并欢迎国外技术专家来访、学习和培训。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贸易大国,中国应通过保障食品安全,不断提升食品贸易竞争力,更好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立才,黄祖辉.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关系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
[2]白丽,马成林.世界食品体系的结构性变动与各国的食品安全控制行动[J].中国标准化,2005(11).
[3]王金玉.国际标准竞争的态势及中国的对策[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10).
[4]鲍晓华.WTO.TBT/SPS制度框架和中国产业安全[J].经济管理,2005(23).
[5]陈卫平,侯晓霞,王长春.中国加工食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决定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4(9).
[关键词] 食品贸易;食品安全;改革开放;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食品生产和食品消费大国,食品工业是对外开放较早的行业。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食品工业增长迅速,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逐渐上升,有效地参与世界食品资源配置战略,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中国不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有效地增强了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中国在食品安全控制和促进全球食品贸易健康发展方面正在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
与食品安全体系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食品工业,制订了一系列支持食品工业发展的政策,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使食品工业形成门类齐全、技术不断进步、产品Et益丰富、运销网络较为通畅的生产经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大产业。中国食品贸易发展迅速,出I:1食品安全程度也大幅提高,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和外汇。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4.8万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食品工业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不断增强
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考察贸易竞争力的指数:世界市场份额(W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GL)来分析改革开放30年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变迁。
从世界市场份额考察,中国食品出El的绝对贸易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市场份额的变化比较平稳。1985年中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为2.13%,此后缓慢增长,1990年上升至2.49%,2000年。2002年均维持在3%以上,但是2003年开始又有所下降,到2005年跌至3.61%,2006年略有上升,为3.69%。与此同时,食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86年食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17.08%,此后不断下降,1990年为12.67%,2000年降至5.44%,2006年进一步降为2.88%,低于同期世界食品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水平。这与中国世界市场占有率的逐年上升并不矛盾,因为世界市场占有率的上升只说明中国食品出口相对于世界食品出口的上升,并不能说明中国食品工业与国内其他产业相比更具有竞争优势,同时这也与技术含量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拉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以及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缓慢的现实相符。
贸易竞争力指数(TC)主要从产品进出口的数量来分析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等特点,能够快速反应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的竞争力变化。考察
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可以发现,中国的食品贸易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并且正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985年,1989年间,中国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下降,从0.42降至0.15,1990年开始回升,从0.26升至1993年的0.54,为历史最高水平,1994年以后又开始下降,到2004年出现负值,2005年仅为0.07,2006年略有回升,为0.1。从中国食品出口与进口贸易额的差额来看,中国是食品的净出口国,除2004年外,1985年一2005年间中国食品贸易差额均为顺差,其中1994年最高,食品贸易顺差达到71亿美元,到2005年降至30.94亿美元,2006年食品贸易顺差为49.47亿美元。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
中所占比例的大小。1985年一1991年间,中国食品RCA指数大于1.25,中国出口食品具有较强竞争力,但是1992年以后,中国食品贸易RCA指数逐年下滑,1998年以后低于0.8,国际竞争力很弱,并有继续降低的趋势。2001年中国食品RCA指数降为0.7437,2002年~2006年分别降为0.6804、0.6030、0.5117、0.4946和0.4608。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主要是制成品)通过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在不同的国家
或地区间形成的双向流动。国际上最常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格鲁贝尔一劳埃德指数(简称GL指数),GL指数越小,表明产业间贸易比重越小;GL指数越大,表示产业内贸易比重越大。采用GL指数公式计算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可知,中国食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的。20世纪80年代基本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进入90年代产业内贸易指数不断增高,2001年为79.41,2003年为87.51,2004年、2005年、2006年均高出90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特征非常明显。
2.中国食品贸易的世界地位不断提升
全球食品产业主要集中在美洲、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规模化和集中度突出。
随着食品贸易格局由传统格局向现代格局的转变,发达国家在食品贸易格局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目前世界十大食品出口国为: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中国、意大利、加拿大和英国;十大食品进口国为: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和中国。中国是唯一进入食品进出口贸易额前十位的发展中国家。
从世界市场份额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在十个国家中美国的出口食品
世界市场占有率始终排在第一位,荷兰在国际市场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从2000年开始,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食品出口国,法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居第三位。中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变化幅度也不大,始终介于2%。3.3%之间。
从Tc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美国的Tc指数水平较低,从
1990年的0.17下降为2006年的一0.07。这是因为美国在大量出口食品的同时,也大量进口食品,2002年出现食品贸易逆差,2005年的逆差为111.75亿元,美国从而由一个食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中国、法国、加拿大均为世界食品净出口国。
从食品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1990年一
2006年期间,美国食品出口RCA指数一直保持在0.9~I.2之间,贸易竞争力水平一般;荷兰食品的RCA指数较高,介于1.8—2.2之间;法国RCA指数均高于1.4,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RCA指数由1990年的1.38跌至2005年的0.49,贸易竞争力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这与食品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相吻合。
从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美国、西班牙、中
国均属于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较高的国家。以2006年为例,美国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为92.59,西班牙为96.67,中国为90.26;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次之(见表1)。
3.中国食品贸易结构多元化并呈现较高集中度
中国食品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特征表现在各类食品贸易的规模和比重的变化上。根据WTO
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从1995年~2005年各类食品的贸易规模和比重变化上来看,
增减变化的趋势和幅度差异均比较大。1995年水产品出口规模位居第一位,出口占比29.2%;其次是畜产品,出口占比为25.16%;蔬菜出口为第三位,出口占比19.17%;水果的出口占比为5.08%。到2007年,水产品出口仍居第一位,出口占比33.29%,蔬菜出口上升到第二位,出口占比21.27%;畜产品出口下降为第三位,占比为13.80%;水果出口跃居第四位,占比为12.78%;粮食出口占比从1991年的1.17%上升为2007年的7.59%。茶叶和坚果的占比比较稳定,但是干果的占比呈不断下降趋势。
中国食品进口结构变化较大。1995年食用油籽仅占中国食品进口的1.14%,到2007年,
占比已经高达37.2%,贸易规模居中国食品进口第一位;植物油进口占比较为稳定,1995年为25.38%,到2007年下降为20.89%,居食品进口第二位;畜产品1995年进口占比为15.36%,2007年为20%,居第三位;粮食进El曾居中国食品进口第一位,但是到2007年已经降至第六位,占比从1995年的37.69%下降为2007年的1.66%,是波动最大的进口食品。
4.中国食品贸易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中国食品出口到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出口市场相对较为集中。从地区分布
看,亚洲始终是中国食品最大的出口市场。2005年亚洲市场占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67.84%,2006年为62.69%,2007年为60.83%;欧洲是中国食品第二大出口市场,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占到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14.7l%、16.3l%和18.11%,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北美洲为中国食品出口第三大市场,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占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11.86%、13.76%和13.59%,也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出口市场较小,三个大洲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左右,未来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从单个出口市场考察,2005年.2007年日本、美国、香港、韩国和俄罗斯始终位于中国内地食品出口市场的前五位。五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7%。从出口的国家
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分布看,2005年。2007年日本仍位居中国食品出口市场第一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23.85%;欧盟(25国)居第二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3.44%;美国居第三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1.97%;东盟(10国)居第四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0.63%;韩国居第五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9.82%。日本、欧盟、美国、韩国是中国食品的四大出口市场,其出口额在2007年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9.41%,说明中国出口市场集中度很高。
5.中国食品工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食品工业开放较早,吸引外资较为广泛,外资进入形式多样。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鼓励国内食品企业以合资、合作、补偿贸易等形式参与国际贸易,同时还接纳了部分行业的跨国公司以独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在这种政策支持下,食品工业成为吸引外资的重点行业之一。此后,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入世贸组织,跨国食品公司来华设厂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并普遍开始采取长期战略、全国战略和本土化战略,着眼于在中国境内的整体布局和长远发展。位于全球食品工业前50位的大型跨国公司大多已在中国各地区设立了合资公司、独资公司、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等经济、技术机构。中国食品加工业对外联系的提高反映了食品加工业国际化的趋势,同时也反映了在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食品工业对国际经济环境依赖性的增强。
6.中国进出口食品安全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政府一直把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摆在重要的位置。中国不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
制度,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进出1:1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8部法律、《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等8部法规、《进出境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等18个部门规章、国家食品标准1800多个(其中强制性国家食品标准634个)、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近746个,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中国非常重视食品出IZ:l安全的管理问题,食品出口需经过五个步骤:对出口食品的原料种植、养殖基地实施备案管理;对出口食品的生产企业实施卫生注册制度;在生产过程当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食品的生产过程实施全过程监控;出El食品还要按要求加贴符合要求的标签或标识,以便进行追溯或对问题产品的召回;在出口前,中国还要逐批进行检验,合格的才可出口。如果进口国有要求的话,还会为食品出具官方证书。无论是在产品的生产、流通、进出口等各个环节上,还是在立法、执法、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中国都采取了非常负责任的态度,建立了从食品生产到出El的全过程管理体系。
中国与有关国家建立的食品安全合作机制在促进双边和多边食品安全合作、保证进出口食品
安全、解决各方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前景展望
根据WTO公布的世界货物贸易数据,1980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为2238.32亿美元;1990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达到3155.59亿美元;1995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达到4526.85亿美元;2003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达到5514.96亿美元;2004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达到6321.91亿美元;2006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7000亿美元,达到7548.37亿美元。庞大的世界食品贸易规模、富有潜力的世界食品市场前景、食品贸易的迅速增长,为包括中国在内的wro成员国的食品出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食品工业将逐步进入加速成长期的中期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国内食品需求量持续增
加,尤其是中国居民收入由较低水平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食品工业的产值、从业人数及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都将不断增加。中国食品贸易状况取决于食品工业的发展,因此,未来应从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关联度加强、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等方面发力,来进一步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的竞争力。
1.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
中国现行食品工业体系中。属于嗜好类产品的烟草加工业的比重较高,特别是利税比重很
高。将食品属性很弱的烟草加工业包含在食品工业体系内,因其利税等经济效益指标贡献很高,抬高了以平均值衡量的食品工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掩盖了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经济效益偏弱的现实。如果将烟草加工业排除在外,食品工业的地位和经济贡献将明显降低。食品工业的经济贡献过度依赖嗜好类的烟草产品支撑,反映了我国食品工业结构欠佳。
未来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包括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果蔬加工业、肉类
加工业、水产加工业、乳制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制糖工业等行业。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构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发展食品装备制造业、建立现代食品物流体系、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比重不断增大,将促使食品工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包括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波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冷冻干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在内的食品高新技术能够不断开发出新食品材料,实现食品营养质构的人工重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工业紧密相关,将成为中国未来食品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中国食品工业与前后向产业关联度增强
食品工业的发达程度取决于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力,它不仅取决于食品工业本身的企业组织效能和技术研发能力,还取决于前向的投入原料的农业、投入生产设备的装备制造业以及后向的包装、运输、储藏、销售等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中国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涉及多个产业部门。原料生产、食品加工和制造以及食品流通和消费分散在各大产业中。食品工业布局与农业生产布局衔接不紧密,农业生产与食品加工生产互为促进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造成原料供应与食品工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是3:1,中国仅为0.5:1;发达国家深加工用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在70%以上,中国则只有8%。未来国际食品市场竞争的核心将集中在加工业的规模和科技水平方面,即通过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来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为此,就需要推进规模化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食品加工业,建立现代食物产业,在大力发展优质食物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工种植养殖的各种初级农产品资源,拓宽加工范围,开拓加工领域并积极开发野生资源。同时,还要加强食品加工业与金融、保险、信息、运输等相关产业的有机联系和协同效应。
3.中国食品工业产品结构优化
中国食品消费已经由量的追求转向对质的追求,向质量、营养、方便、安全的目标转变,食
品消费结构变化加剧,对食品制成品的需求迅速上升。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牢牢把握新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变化趋势,顺应消费市场的需求,制订既有前瞻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
中国食品工业中食物资源粗加工多,深加工和精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低,正处于成长期。目
前中国加工食品占消费食品的比重仅为30%,远低于发达国家60%至80%的水平。优化食品工业产品结构,提高居民食品制成品消费水平,向精深加工发展,进行多品种、多层次、高附加值的加工,使加工食品方便化、适用化、系列化、多样化。运用新技术大力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不同消费者饮食特点的传统食品,实现传统食品现代化,现代食品国际化。畜牧、养殖、采集、水产等劳动密集型食品产业,中国特有的可食资源、地方特产禽畜、果蔬、黄酒、白酒等特色资源食品产业,中国烹饪餐饮产品、保健食品、名优食品等风味食品产业,均具有独特优势,具有较好的贸易增长前景。食品业应注重对国际市场的分析和跟踪,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改变和增加花色品种,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更应加强食品安全,带动多类食品产品提高质量、档次,增强中国食品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竞争力。
4.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
中国食品工业的生产集中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中小企业比例高,技术水平低,同质化
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食品行业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有限,主要从事食品生产活动,缺乏研发机构和经费投入。随着行业整合及行业成熟度的提高,行业利润向大企业迅速集中,行业龙头企业将担当起行业资源整合的重任,积极适应消费升级、注重品牌培育、渠道建设与管理绩效持续改进的中国本土优势食品企业。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食品加工企业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面临着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的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国食品业需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食品企业和产业集群。
三、完善食品安全体系。
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关注食品安全,目前,除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国际推荐操作规程:食品卫生的通用原则》及其附录《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以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于2005年制定并颁布了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Is022000:2005标准。争夺食品安全国际标准主导权成为发达国家的战略选择,发达国家在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修订方面,积极争取承担起草工作,以保证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充分体现本国利益。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f3趋严格,但是在具体内容上各国还是存在巨大差异性。这些差异既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也反映出各国在风险意识、科学传统、地理环境等因素上的差别。不同的食品安全
标准在国际贸易环境下难免导致贸易冲突。食品安全标准不断趋严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
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科学、高效的国家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是未来进一步提升中国食品
贸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食品安全立法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兼收并蓄国外先进的立法经
验和知识,包括世界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立法的先进思想和理念,食品安全国际组织的指南或示范性标准,以及WTO/SPS和WTO/TBT协议,加快食品质量安全法规以及配套法规的规章起草,依法管理食品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监督食品质量,制定无公害食品生产和消费的政策。
2.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
中国政府应加快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进程,增强制标的科学性,推动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更多地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建立完善食品生产加工标准体系,从源头抓起,把生产、加工和出口等主要环节全部纳入标准化控制;建立食品市场准入门槛,确保产品质量适应目标市场要求;健全食品质量检验检测和监控体系;建立食品出口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降低检验检疫管理风险及提高产品质量信誉;做好质量体系和环保体系等认证工作,确保出口食品质量等。
3.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中国应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与食品贸易的TBT/SPS预警机制,完善的预警机制包括检验检疫信息收集、传播、决策、反馈系统。通过建立国内外技术法律、法规、标准及合格法定程序数据库、WTO/TBT、SPS通报评议数据库、出口企业及产品数据库、专家数据库和典型案例数据库,实现查询、通报、评议、预警和咨询五大功能,使食品出口企业可充分利用该网络平台,方便快捷地了解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技术标准、技术法律、法规、技术政策、标准结构的变化动向和国际上技术壁垒的最新动态等信息,对WTO成员国特别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有关措施、标准和合格评定的信息进行系统全面的收集、研究和咨询,为国内企业争取更多更好的国际发展空间。
4.严格把关,保障进口食品安全
中国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应全面加强进口食品的风险分析工作,严格对出口国的食品安全体系进行评估。进一步规范进口食品、动植物产品检疫审批工作。加强口岸能力建设,提高进I:1食品的检验检疫水平和执法把关能力,对大宗、重点食品要实施进口食品安全监控计划。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敏感食品的非法入境行为,查堵非法入境食品的销售渠道。
5.增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贸易争端处理能力
中国政府应尽快具备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争端处理能力,善于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根据
WTO/SPS协定,有效地排除贸易障碍,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解决纠纷,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
6.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活动.加强食品安全国际合作
食品贸易的增加将会促使食品监管部门对外交往增加,食品安全领域多边、双边国际交流与
合作增加。中国政府应积极参加各类国际食品安全组织活动,特别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在采取国际标准的同时,应尽力争取将本国已具有优势的项目标准纳入到国际标准中去,使国际标准尽量反映中国的意见和要求。同时应注重食品安全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技术专家参与各类食品安全技术培训、研讨、交流和水平比对等活动,并欢迎国外技术专家来访、学习和培训。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贸易大国,中国应通过保障食品安全,不断提升食品贸易竞争力,更好地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立才,黄祖辉.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关系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
[2]白丽,马成林.世界食品体系的结构性变动与各国的食品安全控制行动[J].中国标准化,2005(11).
[3]王金玉.国际标准竞争的态势及中国的对策[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10).
[4]鲍晓华.WTO.TBT/SPS制度框架和中国产业安全[J].经济管理,2005(23).
[5]陈卫平,侯晓霞,王长春.中国加工食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决定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4(9).
一、魔芋产业建设“模式”的形成背景
地处秦巴腹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在3312641米之间,辖15个镇和2个办事处,188个行政村1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2万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魔芋最佳适生区之一,全县22万亩耕地中有17万亩适宜魔芋生长,28万亩退耕还林地块中60%可林下种植魔芋。
魔芋是一种未经驯化的半野生植物,人工种植历史较短。人工种植魔芋起源于八十年代中期,发展历经“三起两落”。从1985年零散种植不足2000亩起步,发展到1989年近万亩,随之办起了10余个魔芋角粗加工厂和一个县办精粉厂,所产精粉颇受国内外市场青睐,打出了魔芋品牌,成为八十年代经济发展对外的一张“名片”。由于当时魔芋种植主要集中在低海拔区域,加之对魔芋的生长习性及人工种植出现的病害缺乏认识,致使白绢病和软腐病“两病”蔓延成灾,到1990年魔芋面积锐减到1920亩,产值不足300万元。
面对魔芋产业走入低谷,县委、县政府聘请省市相关科研单位与本县技术人员一道进行魔芋种植和病害防治技术攻关,同时引导种植区域从低山向中高山转移,到1998年种植面积回升到1.5万亩,产值到达3000万元。期间,县委、县政府在县农业局设立了全国第一家县级魔芋技术推广站,组建了魔芋种植协会,培养出57名魔芋种植技术人员,扶持新建规模魔芋精粉加工企业2家,后又因魔芋“两病”大面积爆发,致使1999年魔芋收获面积锐减到不足5000亩,魔芋产业再次跌入低谷。
面对魔芋产业的第二次失败,县委、县政府通过综合分析论证,仍然坚持发展魔芋产业不动摇,并给县魔芋站下达了突破魔芋“两病”技术瓶颈的死命令,县魔芋科技人员领命在国内外无多少经验借鉴的情况下,经过长期深入观察发现,在魔芋“两病”大面积蔓延时,部分农民种在林下的魔芋长势却依然很好,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02年开始,安排魔芋技术人员组织开展不同林种、不同区域、不同海拔的林下栽培对比试验,最终无论是低山还是中高山林下、尤其是刺槐林下种植的魔芋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与此同时魔芋科研单位在省市科研机构、相关院校及魔芋专家的指导下,先后探索实验,总结出林下种植、间作套种、配方施肥、地膜覆盖、堆坑栽培、大田垄作、药剂除草、病害统防统治、浆果有性繁殖等九项技术及魔芋制品等一系列生产加工技术成果。
其中《林下魔芋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魔芋健身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分别获省市科研成果奖和推广奖。2002年全国首届魔芋基地经验交流会在召开;2003年,列为省魔芋标准化建设示范区;2004年8月,中国魔芋协会授予全国魔芋基地重点县称号;2006年9月,国家级魔芋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同年10月,获得农业部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2007年4月,授予全国魔芋原料加工重点县称号;2008年12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2007年,魔芋经过林下种植,面积上升到3.96万亩。新一届领导班子通过深入调研认为,处在全国魔芋主要产地的核心部位,属最佳适生区,比较优势明显;魔芋种植技术门槛较高,发展难度大,不可复制性强;魔芋产品固有的天然保健功能,加上富硒的独特禀赋,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魔芋种植在覆盖面广,群众基础深厚;特别是经过广大干部群众长期艰苦探索,能够有效规避“两病”的林下种植技术取得初步成功。基于以上分析判断,县委、县政府作出了率先突破发展魔芋产业的决策,从领导机构、政策扶持、项目倾斜、技术服务等方面系统部署,明确发展目标,创造性的建立起“五个一”工作落实机制;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魔芋产业的实施意见》、《县魔芋产业奖补办法》、《县魔芋产业发展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县上每年拿出100万元奖励资金,重点奖补魔芋技术员、村魔芋专业合作组织、县级包抓部门和产业示范大户;每年协调金融部门贷款和扶贫贴息资金3000余万元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户发展生产,有效调动各方面发展魔芋产业的积极性。同时,对魔芋加工企业的品牌培育、技术引进、新产品研发优先列入县上计划,给予政策优惠,并在产业发展用地、融资、税费征收等方面予以扶持优惠,以此推动魔芋产业向林下大面积扩张,招商引资新办魔芋加工企业。到2010年,全县魔芋种植面积从3.96年亩发展到7.1万亩,产值从5000万元跃升到2.2亿元,芋农获得人均纯收入1420元,加工企业发展到55家,其中规模企业3家。
魔芋的突破发展引起了国内外魔芋界及省市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市委副书记、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崔光华同志在《对魔芋产业发展的调研思考》一文中,将魔芋产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概括为“模式”,并将基本的核心内容总结为“林下种植、健康栽培、循环发展”。2011年7月6日,中国魔芋协会第六届基地种植经验交流会前,专家对魔芋产业建设“模式”进行了评审,在全面总结魔芋产业“模式”内涵的基础上,专家组一致通过技术评审,作出了魔芋产业建设“模式”评审意见。随后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下发了《关于大力推广魔芋产业建设“模式”创新成果的通知》,文件认为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是一大创举,决定面向全国魔芋种植区域大力推广这一“模式”,“希望各魔芋生产区积极开展成果引进、示范和推广”。由此,魔芋产业建设“模式”正式走出,推向全国。
二、魔芋产业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
魔芋产业建设“模式”的核心,是在基地建设上实施的“林下种植、健康栽培、循环发展”生产方式。其重要创新成果是“林下种植、堆坑栽培和大田标准化栽培”等三大技术。实施林下种植魔芋,就是利用魔芋这种未经驯化的半野生植物的本质属性,让它“从林中来,再到林中去”,以还原其本来的生长环境,满足其生长的苛刻要求,实现规避“两病”。一是充分利用刺槐林生长根瘤菌的特性,为魔芋生长提供氮肥,抑制魔芋病菌发生,从而大大降低魔芋病害。据试验对比测算,林下魔芋病害低于全国魔芋病害10个百分点,刺槐林下魔芋病害发生率不到1%。二是充分利用林中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为魔芋生长提供有机营养,不需要使用商品肥,使魔芋在有机肥中无公害自然生长,实现种植有机化。三是充分利用林子荫蔽度,满足魔芋喜温怕强光的生长习性,同时也利用林木涵水、保湿及林地坡度不易积水的特性,满足魔芋喜湿怕水渍的习性。四是充分利用林下低病害种芋作种发展大田商品芋,再将大田商品芋生长的小魔芋及芋鞭还原于林下种植,实行种芋在林田之间循环发展,为做大种芋和商品芋基地提供永续种源保障。五是充分利用树林荫蔽度及落叶解决种芋就地越冬问题,避免冬季采挖人工贮藏难的问题,为大田春季栽培新鲜无冻害种芋找到了新途径。六是充分利用魔芋当年生长小魔芋的特性,芋农在林下一次投入种植种芋,多年滚动发展受益,这种省钱省劳的生产过程让芋农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调动了芋农的生产积极性。据试验对比测算,林下魔芋亩平均增产300公斤左右,增收1200元左右,增产增收效益明显高于大田,实现了节本增效目标。
自开展魔芋林下种植以来,全县累计示范应用面积17.4万亩,增产鲜芋5212.5万公斤,新增总产值16849.1万元,新增纯收益10510.27万元。除取得这一良好经济效益外,还使闲置的林地得到了有效利用,林木得到了有效管护,促进了林木的快速生长,同时发展了6万亩刺槐林和5万亩核桃林,林地面积得到进一步扩大,生态效益也明显得到发挥。成功走出了一条主攻林下规避两病培育种源做大基地节本增效的新路子,这一新路子形成了“模式”的基础支撑点。
魔芋产业建设“模式”的特点,是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的“精深加工在园区、初级加工在乡镇、生产基地在农村”的城乡一体化经营格局;在持续发展路径选择上建立的龙头企业与芋农之间的“利益共亨、风险共担”利益联结机制。一是魔芋基地建设得到了保障。把农村基地作为企业的原料仓库和第一车间,实行订单生产,确保基地面积得到扩张、企业原料来源得到保证、芋农生产效益得到保障。二是粗加工企业实现了节本增效。第一车间生产的鲜魔芋由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协会)按订单上门收购,让农民就近销售,企业就近在乡镇办的粗加工厂进行切片烘炕加工,既解决了芋农收获魔芋后再次就近务工的问题,企业也节省了大批量鲜芋长途调运费用,企业与芋农一方两便、利益共享。三是精加工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县上积极引进明富、康森魔芋精加工规模企业落户工业园区,这些企业围绕魔芋膳食纤维保健品、魔芋系列饮品、魔芋仿生食品、魔芋可溶可食薄膜等方面不断开发中高端产品,以产品链条的不断延伸,增加企业利润空间,推进魔芋产业化进程,基本形成了魔芋精粉、微粉、纯化魔芋微粉(魔芋胶)、休闲魔芋食品等一系列精加工产品。精加工企业年产精粉3000余吨、微粉1000余吨,优质无公害魔芋系列食品5000余吨,综合产值近2亿元。到2011年,全县共发展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加工企业7家,培育专业合作等中介组织159家,全县魔芋加工企业与各村魔芋专业合作组织签订原料收购合同159份,订购鲜芋3.86万吨,村魔芋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与农户签订合同2.2万份,签订魔芋种植面积8万亩,魔芋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为芋农开展技术培训318场次,组织交流学习5场次,极大地促进了魔芋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魔芋产业建设“模式”的亮点,是在品牌培育上实行的“龙头企业创级、工业产品创优、生产基地创重点、魔芋产品创名牌、生产技术创标准”的“五创”工作。一是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有机食品认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使企业创级达标。二是县上对获得省级名牌产品、国家名牌产品、国家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给予重奖,促进工业产品创优。三是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扩张魔芋产业基地,近几年,全县共流转土地3.7万余亩,其中林地3万余亩用于发展魔芋产业,培育10个魔芋重点基地镇,80个魔芋重点基地村,10亩以上林下魔芋种植大户1100多户,集中打造了蔺河镇万亩基地重点镇,溢河、横溪两个千亩魔芋基地示范带。四是充分利用“富硒、天然”的金字招牌,全力打造魔芋产品富硒品牌,县政府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了魔芋食品质量认证和出口认证等工作,“明珠牌魔芋精粉”和“南宫牌”魔芋系列食品相继通过QS和ISO9000认证,分别获得省级名优产品和市级特色产品,“明珠牌”魔芋系列产品荣获国际国内31项大奖,产品远销日韩、欧美等国家。五是科研单位历时3年编制的《魔芋标准综合体》6项系列生产标准,在2006年5月被陕西省质检局为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此类系列标准空白。
魔芋产业建设“模式”的举措,是在组织保障和政策扶持上创立的“一套班子抓落实、一支队伍送技术、一个组织搞服务、一份订单促生产、一项考核保绩效”的“五个一”工作落实机制。一是坚持“一套班子抓落实”。县、镇(办事处)都分别成立了魔芋产业领导小组,县上专设了魔芋局,定期研究具体问题,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为魔芋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坚持“一支队伍送技术”。县上组建了魔芋研究所和县镇魔芋技术推广站,做到每个魔芋重点基地村有一名技术员跟踪抓魔芋种植技术指导,确保关键技术及时送到田间地头。三是坚持“一个组织搞服务”。一个魔芋基地村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由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上联企业,下联农户,从事签订产供合同、筹措种植资金、肥料、种芋及粗加工等中介服务活动,为芋农解决生产与销售的后顾之忧。四是坚持“一份订单促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在与企业统一签订订单后,分别再与芋农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做到每户芋农手中有一份订单,以保障芋农生产收益,从而促进魔芋产业有序生产。五是坚持“一项考核保绩效”。将魔芋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各项服务内容作为考核指标,制定年度《考核奖惩办法》,实行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种植面积奖补、包抓部门经费、技术人员和驻村干部工作津贴及村干部绩效工资挂钩。
三、不断丰富完善魔芋产业建设“模式”
(一)着力主攻林下种植。充分利用魔芋适生区的耕地和林地资源,加大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力度,严格按照魔芋产业“十二五”规划抓落实,将魔芋产业规划的面积不折不扣的全部转向林下种植。充分发挥刺槐林和核桃林与魔芋共生性强、少病害的优势,大力发展刺槐林和核桃林,在林下坚持一手抓种芋,一手抓商品芋,实现“两手抓、双丰收”,确保在“十二”期间完成林下育种10万亩,林下大田商品芋5万亩,全部实现魔芋产业无公害、生态化生产,力争魔芋产值达到10亿元,芋农人均收入翻番。
(二)继续推广堆坑和垄作栽培。充分发挥农村闲置四边地中的肥土、肥泥、肥草树叶的有机作用,将扒边、沟边、路边、屋周边的闲置地块用于魔芋堆坑栽,做到物尽其用。全面推广大田垄作栽培,充分发挥垄作保湿、保肥、防涝、抗旱的作用,促进大田增产增效,做到地尽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