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筑市场的走向范文

建筑市场的走向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筑市场的走向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建筑市场的走向

第1篇

【关键词】国有建筑企业趋势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对策

2006年后,建筑业加入wto的过渡期即将结束后,社会变革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有建筑企业面临新的发展与变革。根据建筑市场发展规律以及国家建设部提出了《中国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国有建筑企业将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对国有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1 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及对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1 国有建筑企业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截至2003年6月,我国重点监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3117家,国有绝对控股企业2696家,占86.6%;189家中央企业中,集团一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只有9家,其他都是国有独资企业。投资主体缺位和单一的产权结构导致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很难实现,企业资源监督不利,企业经营效益难以提高。未来几年,国有建筑企业将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建筑企业兼并重组和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政府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机构和企业职工等进入国有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1.2 大型国有建筑企业走向高端市场

未来的建筑市场根据企业实力和服务范围的不同将发展成为一种金字塔结构,在金字塔顶端是少数几家以资信、专利技术、工程总承包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管理型建筑企业,金字塔向下是大量的提供专业化施工服务和劳务型企业。

1.3 国有建筑企业走向工程总承包模式

近十几年来,工程总承包在国际工程中发展迅速,已成为工程承包的主要实施模式。根据美国设计-建造学会(design build institution ofameriea)的报告,国际上“设计-建造”总承包(d-b)比例,1995年就己达到25%,2000年上升到30%,2005年上升到45%。目前有近一半的工程采用工程总承包的方式建造。国有建筑企业要摆脱和国内中小型施工企业的同台竞争,适应国际工程市场需要,有必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尽快向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

1.4 向国际市场拓展速度加快

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相继进入,国内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设部一再提出我国建筑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尤其的大型国有建筑企业有条件利用目前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继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国有建筑企业走向国际化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要注重培养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对员工所在国的语言、文化、经济等培训宣传机制,加强国际化合作交流,建立同当地人才资源的合作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实施人才战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揭示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的作用日益重要,企业间的核心竞争最终体现为人才之间的竞争。

2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源管理应对企业发展趋势的首要对策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那么国有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人力资源如何能够支撑和企业帮助赢得这些特有能力,并使得企业在竞争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2.1 国有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指“一组技术和技能德综合体”,并强调“能够使竞争力独树一帜的能力才可称为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表现为技术方面,也可以是生产经营、营销、财务、品牌、人才等方面,是企业在某些生产或管理环节上明显优于其他对手,并创造超额价值的关键能力。建筑业企业是管理技术密集型企业,建筑业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市场开拓与营销能力。建筑企业的市场开拓和营销能力是指承包工程项目的市场范围、对业主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能力、企业的投标报价能力、公共关系能力等。建筑企业的市场开拓与营销能力直接显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己经完成的项目只能显示过去的业绩,对新市场的开拓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壮大。

(2)企业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是指企业的品牌地位、社会知名度等。由于建筑产品是高投入,一次性生产,业主要承担较大风险,对企业的社会影响力要求很高。包括企业的资质等级,形象信誉,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知名度,银行信用,融资能力等都可以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3)管理能力。建筑工程是以项目管理为运作方式的,包括资金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人员管理等一系列项目管理体系,因此,是否具有高效率、高质量、高产出的管理能力是建筑业企业能否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性条件。

(4)技术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筑产品越来越科技化、智能化,超高层、异形建筑以及对新型材料的开发使用使得技术能力成为建筑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包括企业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专利技术的数量,是否拥有知名的设计师等。

2.2 提升国有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办法

建筑企业的这些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取竞争对手的表现形式,而拥有和实现这些竞争能力关键要看企业是否拥有相关方面人才技术。

(1)企业需要成立一支具有很高素质的高层管理团队,熟悉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精通建筑业的经营业务、建筑企业管理知识以及资本经营管理,能够领导企业适应国内国际的市场发展需求。

(2)企业需要培养一支能征善战的营销团队,具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和分析力,能够及时获取各地区的建设信息,加工整理,为企业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有效数据

(3)企业对工程项目投资建设的实施主要依靠管理和技术两支队伍。企业只有拥有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建立严谨高效的项目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工程实施的保质保量,安全高效,为企业赢得效益和名誉。而企业对建筑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能力还要看企业是否拥有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队伍,尤其是一些国际领先的施工建造技术、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业务范围和业务层次,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总而言之,企业的人才队伍是支撑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

参考文献

[1] [美]加里·德斯勒著等.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报告(2005)[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2篇

关键词:生态;居住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most a large energy consumption, for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very great. So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cess should be as far as possible the more healthy and environmentally sound design wa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the direction of progress,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development trend.

Key words: ecological;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住宅是寿命很长的商品,住宅设计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相一致。在市场化条件下,商品价值被引入到住宅设计当中,住宅的功能、质量都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炼,我国的住宅设计已逐步从理念和概念的炒作,走向理性和务实的层面上。未来住宅的设计去向,已成为设计师和开发商们共同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一、 生态建筑的定义

人类的建筑从最初的遮风避雨、抵御恶劣自然环境的掩蔽所到今天四季如春的智能化建筑, 人们在营造“百年大计”,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 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隔离及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于是,学者们提出“生态建筑”( 或称“绿色建筑”“ 可持续建筑”) 的概念, 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建筑物的自然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致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2、建筑物的资源利用:要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 也就是说, 要使能源和资源的利用达到最高程度,而消耗降低至最低程度。

3、建筑物的材料选择:尽可能选用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 好好利用从旧有建筑中拆除的建筑材料,并积极利用工农业废弃物料;室内装修,应选择无环境污染的油漆、地毯、胶合板、涂料及胶粘剂等。

4、建筑物的周边环境: 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以改善景观, 保持生态平衡, 并取得防风、遮阳等效果。

5、 建筑物的费用选择: 建筑造价与运行管理费用经济合理。使用合适的先进技术,使建筑运行费用较低, 使建筑造价得到节约。

因此生态建筑是资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

二、生态居住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1、住宅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的健康安全性标准在于建筑本身所选用建筑材料的无害安全性,最基础的是在居住生活的环境之中不能有自身产生污染、公害或有损于健康与安全的原发性因素。如建筑化学材料所产生的有害气味、气体;如石材或磁件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与辐射物质;如建筑过程中使用的固化剂、冷凝剂、漆料等产生的有害污染等。

2、就是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使建筑尽可能地利用大自然的资源达到最有效的节能与环保同时又不破坏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非机械或能源动力而达到有效的采光、通风、保暖、制冷、节水;用建筑的自身系统和材料有效结合,在建筑费用最低和使用费用最低的情况下实现健康、安全与舒适。

3、绿色生态住宅中的科技应用走向集成化。住宅设计涉及到多种门类学科,不掌握最新的现代化住宅科技的设计人员,不可能设计出高水平的住宅。在住宅领域中,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程度愈来愈快,科技转化率由原来的22%上升到30%左右, 反映出转化数量和速度上的增长。另一方面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由原来的单一性发展趋向集成化(如结构护体系,隔断体系,整体厨卫成套技术等)。科学技术的集成往往成为住宅销售的热点和策划的切入点,起到促销作用,使住宅附加值提高。科学技术的集成也会促进住宅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

4、绿色生态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现在住宅的信息来源俱增, 设计知识的更新和信息扩散速度的加快,使住宅设计发生了质的飞跃。住宅技术信息应包括设计理论、设计科技、市场研究、政策研究等诸多方面。

5、住宅设计走向精品化。我国住宅设计已开始从粗放型逐渐转向精细型,建设部部长提出住宅要搞“精密设计”,要像设计飞机客舱一样设计住宅。陈旧的设计观念和手法将被逐一摒弃,新的观念和手法应建立在“精细化”的基础上。创造精品应成为设计者的神圣追求。精品是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然产物,只有创出精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住宅设计精品所带来的无形资产是巨大的,“精品效应”已成为设计单位的生存之本。精品不但提高了住宅本身的价值,同时也提高了设计自身的价值。

6、 住宅的使用寿命要大大延长, 超耐久性住宅将要大量出现, 人们很迫切的要求提高住宅的耐久性, 现在超耐久混凝土的研究正在兴起, 不久将来有望使混凝土的耐久性达到几百年, 当住宅采用框架结构之后, 就可以采用超耐久型混凝土从而大大提高住宅耐久性,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 和谐的人文环境。如果一套房屋住着舒不舒服还得考虑所居的人文环境。因此, 建筑时要营造出有特色的和谐的人文环境就成为发展的一大趋势。住宅要突出“以人为本”。首先是安全, 包括结构安全, 全寿命使用周期内的耐久性和安全度; 使用安全, 建筑物内外使用人的健康影响; 防御自然灾害等。

8、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市场走向开放化。住宅设计活跃期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设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改革开放初期,住宅设计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约束,只搞肥水不外流,不搞竞争创新,导致了本地区住宅设计水平停滞或下降。现在闭关自守的大门被住房商品化的浪潮冲开,国外建筑和国外建筑设计理论和思维方式已从多渠道引入,使我国住宅设计市场异常活跃,竞争日趋激烈,同时也大大促进了中国住宅设计水平的提高。

9、绿色生态住宅辅助设计走向专业化。单纯靠建筑、结构和水暖电这些主要专业解决更细化的问题,来满足人们对舒适度提高的迫切要求, 显然是不够的,因此,住宅辅助设计日渐兴起并走向专业化。主要包括:太阳能系统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太阳能系统设计最早起源于美国, 首先是在办公商业建筑中应用,逐步延伸到居住建筑中。西欧、日本、南亚各国也步其后尘,开展了大量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10、绿色生态住宅空间设计走向多样化。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多种需求的变化,住宅单体设计从单纯的平面设计走向三维空间设计,主要表现在室内不同层高的设置上,如跃层、错层、高空间厅房,这些变化给开发商带来新的卖点。

11、住宅生态环保设计走向系统化。生态环保是世界各国都提到日程上的重要课题,对住宅设计而言尤为重要。住宅的生态环保设计主要包括下面几个系统:①绿化种植系统;②产品材料系统,即所谓的绿色系材料、保健环保材料;③节能系统,如利用太阳能、风能、二次利

用水资源等;④污染防治系统,防止水污染、粉尘、电、声、光、垃圾污染等。住宅的生态环保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住宅研究的主流,所以人们将21 世纪称为生态健全的“绿色世纪”。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 生态建筑将在技术方面发展的基础上, 着重加强在人文方面、精神方面的发展, 这是生态建筑的根本, 也是生态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刘昱,牛朝晖. 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及其发展前景[J]. 甘肃科技. 2007(07)

[2] 马会军. 节能住宅设计中的技术策略[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0)

第3篇

关键词:现代住宅;绿色环保;建筑概念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住宅消费市场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与变化,人们对于住宅总体质量的要求也在相应的不断提高,现代的人们对目前的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现代住宅中的很多方面比如住宅环境、外观、内部格局、材料的选择及设计理念等表现出了一些更加新的要求。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在现代住宅的设计理念中加入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的因素。在设计现代住宅的同时人们想要把更加理想的绿色景观融入到现代住宅中,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本文主要是通过以下九个方面简单的论述现代住宅设计的新趋势。

1空间在现代住宅应用中的新趋势

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在人们对居住的需求已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方向推进。人们希望拥有的不仅仅是一套好房子,更重要的是希望有一个能够让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场所,这样才能使居民有身处社区的感觉。因此,在现代住宅设计中,我们发现共享的空间越来越多,住宅区在拥有集中绿化、园林、庭院、会所、架空层外,开始出现空中庭园。在开敞的空间内,布置植物和花卉,以园林灯、休闲椅点缀其间,使居住在高层的住户也可以直接感受到室外的天然景观。

2现代住宅辅助设计逐渐走向专业化

单纯靠结构、建筑和水暖电这些主要专业解决更细化的设计问题,来满足人们对舒适度提高的迫切要求,显然是不够的。因此,住宅辅助设计日渐兴起并走向专业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这些专业化的设计主要包括:智能化系统、室内装饰设以及室外环境设计。最早起源于美国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并最先应用在办公商业建筑中,在以后才逐步延伸到居住建筑中。而中国住宅业广泛采用智能化技术确切的说应该是起始于1996年。但就是在这短短几年里,智能化几乎成为开发商和设计人员甚至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特别是在安全防范系统方面,我国已有很多方面超过了众多发达国家的配置水平。在最近公布的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中,可将住宅智能化划分三种类型:一是普及型;二是提高型;三是超前型。分类型设计智能化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居住对象,不同建设标准的住宅要求,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但随着广大民众对环境设计的重视,导致没有了环境就缺少了卖点。由于建筑学专业缺乏种植绿化知识,致使建筑学专业要完成建筑设计又要完成环境设计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单纯的园林设计公司又缺乏空间概念,不能完全表达建筑师的环境构想,这就必然要使建筑学、规划、园林和艺术专业等学科联合起来,组建成专业环境艺术设计队伍。

3 现代住宅的绿化率已开始具体化

前几年无论是小区还是楼盘的设计考虑的是绿化率,但它也只是个数字概念,听起来觉得面积越大越好,其结果往往是导致无数大草坪的出现。但是实际上,这只能称之为绿地率。但是现在一些小区已经开始注重园区的树木花卉的栽培,并结合整体园林景观设计,使绿化区域具体化,环境质量得到显著的好转。标准的、清静的、私密的一梯一户是每一个居住者所希望的。而现如今的设计已开始尽可能的向此目标进行努力。

4 住宅设计由单纯的技术设计逐渐开始走向策划设计

随着商品化住宅的快速发展,设计对住宅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同时也正逐步走向住宅建设全过程的策划。现代住宅设计也不在是一个相对静态、单纯的技术过程,变得更加注重与市场的结合,即以市场为主导,从消费者的心理、消费文化和市场需求出发,使设计成为房地产全程策划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住宅设计市场也已走向开放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住宅设计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约束,不搞竞争创新,导致了我国住宅设计水平的停滞甚至是下降。现在闭关自守的大门已被住房商品化的浪潮冲开,尤其是国外建筑师和外国建筑设计理论和思维方式进入中国现代住宅设计市场后,使我国住宅设计市场变得异常活跃,竞争日趋激烈,但这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中国住宅设计水平的进步。

6 现代住宅设计开始走向精品化

我国住宅设计已开始从粗放型逐渐转向精细型,最近,有人提出陈旧的设计观念和手法应该被逐一去除,新的设计观念和手法应建立在精细化的基础上。创造精品应该成为设计者的最高追求。精品是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然产物,只有不断的创造精品才能在设计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住宅设计精品所带来的无形资产是巨大的,精品效应已成为设计单位的生存之本。精品不但提高了住宅本身的价值,同时也体现了设计自身的价值。住宅房型也要创造出精品,这些精品在适应居住人生活行为的同时,也要指引居住者的生活行为,甚至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在上海万里小区的六种主要平面户型中,有一个南侧为客厅,北侧为餐厅的三室二厅平面,在短期内就销售一空,这就正好说明了消费者研究户型的水平也在日益的提高。

7现代住宅户型设计日渐多元化

多元化的户型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住房需求,同时还可以以灵活的户型结构满足因消费者家庭阶段性改变所要进行的布局调整,使住房具有较长的使用期。近些年来的住宅设计更加的重视科学、合理的住宅户型,力求每一个户型都有良好的朝向、景观及通风的环境,并尽可能的减少各户型间的干扰。

8现代住宅更加重视建筑节能的设计

在夏热冬暖地区,我们通常采用改善建筑围护结构来达到保温和隔热的效果,门窗注意遮阳,室内空间应利用好穿堂风以便降温,室外空间通过合理布置水面和绿化来达到改善环境微气候的目的,同时利用能效比高电气设备等来降低住宅总能耗。

9 系统化的住宅生态环保设计

在目前我国的现代住宅设计过程中更加的提倡解决好自然能源的利用。在空间组织、装饰装修中都要求尽量使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材质。现代的住宅的生态环保设计主要包括:绿化种植、绿色环保材料、节能和污染防治系统等。因此,有人将21 世纪称为“绿色世纪”,节能环保的现代住宅将成为未来住宅研究和设计的趋势。

作为高科技产品的现代住宅,在设计、施工中应大力推广和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推广节能、环保建筑,在满足人们对居住条件要求的同时,使现代住宅更加的科学化,人性化。

参考文献:

[1]论文集编委会. 21 世纪中国城市住宅建设―――内地・香港21世纪中国城市住宅建设研讨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2-29.

第4篇

1.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1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和趋势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因此各市场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的时候,必然面临两个市场的竞争的: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考内到国内经济管理体系实际并未完全松懈这一现实,对企业而言,国际市场的竞争比国内更为激烈和残酷,因为在国外竞争,无论你是何种性质的企业,都不会有兜底--没有人会为你的失败买单。但是这也是机遇之所在,国际市场规模程度大、成熟程度高,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都远远超过国内市场,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奋斗的目标都是赢得国际市场,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同国际接轨”,我们终究是要走向世界的,在目前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二带一路、以及亚投行的建立等一系列战略性举措的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外建筑市场是必然的趋势。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总体上仍然存在水平不高的问题,在建筑工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中必然会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针对性地优化建筑工程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1.2国内市场竞争的需要

国际市场经济竞争越发激烈的,而中国国内市场巨大,因此必然导致一大批资质优秀的国外建筑工程企业进军内地,从而给我国本土企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国外同行技术先进,管理理念卓越,会计核算严格,员工队伍素质优秀,这对管理模式本就不高的本土建筑工程企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但压力就是动力,正因为目前国内建筑工程企业与世界其他优秀国家的企业相比处于不利的位置,我们才应该及时优化和创新本土建筑工程企业项目管理模式,通过国家大力改革管理体制,放松企业经营管理,深化市场改革;企业自身不断学习和引进新的管理制度和理念,尽可能地创新管理模式,力争在新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2.1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建国以后,中国建筑监理制度从确立到实行大致经历了下述四个阶段:1949年-1979年为第一阶段,特征为政府单向行政监督和施工单位自我监督相结合。第二阶段是80年代初期,政府专业监督与建筑企业自我监督相结合;第三阶段是80年代后期以后,是建设监理的萌芽和发展阶段。这一时段,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从西德和日本传入我国,得益于世界银行增加对中国大型工程建设的信贷,相应的理念在中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从此以后工程监理的主体愈发向市场主体自我监督倾斜,而相应的咨询工作也做同样的变动,这个过程同我国经济管理的市场化趋势大致相当。第四阶段是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中国经济遭遇前所未遇的压力,由于资金融通和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原因,不少企业没能顺利度过这次寒冬,因此,看得见的手,国家开始大规模干预经济的运行,4亿投人救市,评价这一大规模的国家宏观投资,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手段,从市场的手中夺回了一大部分话语权,因此,在工程监理和咨询方面,又重新频繁地看到了国家的身影。

2.2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程咨询落后。和国外相比,我国内地现代意义的工程咨询起步晚,直到1993年才成立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国内建筑工程公司,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仍然很低,这与我国经济总量和技术体系所拥有的水平严重不符,成为制约“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的重要障碍。以世界200家顶级工程咨询公司今年来的市盈率做参照对象,2015年这200家企业纯收入达到1240.5亿美元,而中国不到100亿美元。并且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是,从1993年开始到2015年,中国本土工程咨询公司针对国外服务对象所得收人增长趋势是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具体而 言,从1993年到2008年是呈上升趋势,且这16年的平均增长率均高于30%;但从2009年开始,这一趋势开始逆转呈现急剧下滑的状态。从上述数据可见我国工程咨询业目前仍然相当落后。二是支持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走向成熟的体制不够完善,给我国本土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造成了限制。我国目前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从项目设计、过程管理、工程建立、项目责任制等方面来看,政府部门的限制都比较多,难以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模式来运行,也即是说国家体制的不够成熟阻碍了我国建筑企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化。目前,我们建筑工程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情况随着国家各项制度的改革已经有所突破,但国内的情况却开始令人担忧。例如,在建筑设计方面,我们不少业主巳经走向了迷信具有“外国资质”或是“国外背景”的公司或是人员。这一现象的存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开展咨询模式整合和优化的过程中,必须扎实把握国内市场需求,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形成本土特色。

深入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制度性的障碍,另一方面,市场机制的不够健全确是主要障碍性因素。我国本土大型(技术强劲,规模宏大)的建筑工程公司并不少,但由于国家体制控制严厉,我们并不完全允许带有公有性质的企业出去“赚外快”,也是受体制所累,迄今为止,我们并未培育出一批知识体系完备,外宣能力强劲的对外咨询队伍。这给我国建筑工程企业改进和优化项目管理模式造成了极大阻碍。

3.优化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途径

3.1强化工程监理、增加设计部门的介入程度

如上文所述,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发展使得我国本土企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面临严酷的竞争,并且在两个市场都呈现出不利的态势。具体表现为:本土企业的工程咨询,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咨询服务范围过于局限在施工阶段,有的甚至仅仅只是停留在值班性的施工质量监理阶段;而对项目全貌有较深人了解的设计单位却对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基本不介人。这和国外“一条龙”式的连续性监理完全不同。这导致我们人为地将本该流程化、一体化监理的工程咨询活动条块分割了,导致设计规划院、建设监理单位各行其是,缺少协调配合,从而降低了行业竞争力。因此,笔者个人认为,应该加大设计院对项目的介人深度。将设计院打造成为“同一单位,两批人马,统一目标”的存在,在进行项目监理的过程中,一批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和规划,另外一批人则负责驻扎在施工现场,严格按照设计本单位设计队伍的项目规划监控施工进程。必须指出的是:这两批人马的配合与互动是事关整个项目云总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管理层必须以项目作为终极目标,加大对员工的管理和激励,以实现整个设计规划院的良序运行,使之与国际工f咨询专业化发展相适应,促进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化。

3.2建构与国际接轨的工程师责任制

由于“制度一旦盈利就必然存在自我强化的倾向”,因此在短时间内要改变中国目前以单位为项目履约主体的现状并非易事,然而我们同样认为这并不是我们可以就此不做改变接受现状的理由。和上述我国流行的单位法人制相比,当前国际上流行的总工程师负责制在整个建工工程项目的咨询服务过程中效果更佳,并且它也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笔者建议向国外学习,建立合乎中国实际的工程师责任制。也就是说,和业主签订合同的不是事业单位,而是具有国家认可资质的工程师。工程师是独立于设计院、规划局以及相应施工单位的独立法人,业主对他们的信任源自他们个人的能力和征信。合同签订以后,由总工程师依据合同规定,分别同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院、规划局以及施工企业签署相应的合作合同,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来履行合约。

必须指出的是,上述革新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改革的道路,是一个参照旧有路径,逐步修正,而最终实现根本性改革的过程。剧烈的变革,必然导致事权混乱,而国内的工程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也还没有达到一力承担设计、监理、施工等全程工作的管理和推进能力,并且管理视角的转换也会导致业主和其他主体角色混乱。与另辟溪径相比,沿着旧有模式缓慢变革,可能要容易得多。因为无论何种改革,都必将导致既有利益得重新划分,而改革之初,由于前途实际不够明朗,因此除了少部分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之夕卜,几乎绝大部分人都是会加以反对或最多是不反对但也不支持的。一步到位的优化模式,并不适合当前国内任何行业的革新,建筑工程项目咨询相关的管理由于利益涉及广泛,就更加如此了。就技术操作层面来说,存在国内工程师能力不够的,合同其他方变向逐利,以及国家监管成本大大增大等问题。因此,笔者主张在原有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从提高建筑师的综合素质开始,逐步推行工程师责任制,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渐进式优化。

4.结语

归结起来,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优化,实际上就是一个既定实体在业务上由点即线再向面扩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管理向全面管理,深度介人转变的过程。目前,我国国内建筑工程项目的优化方向是:工程师责任制下的系统化、专业化、一体化的协作模式。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上述趋势并非是去业主化的管理模式。我们所有的工作,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最终的指向都是业主的整体需求。在目前国情和行业环境下,笔者个人认为,推行一种渐进的管理模式创新是可取途径,也就是短时间内允许单位负责人和工程师负责制同时并行存在,通过渐进式的改革最终实现工程师责任制成为项目管理模式的核心。

第5篇

一、当前建筑市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开工不报建,不受监。建筑工程本是应由行业统一管理,但有的部门、有的单位,根本不按正规的程序走,我行我素,自己私招、滥建、雇佣各种社会关系的建筑工匠施工。由于对质量控制的差,出现了很多的安全质量事故就不足为奇了。

2.私定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本应经国家指定的部门审核,按照有关规定,公平合理计算工程造价,但有的建设单位,肆意追加造价,或压低造价,难免造成国家、集体的财产受到不应有的损失,个别人从中捞取好处,腐败现象随之发生也就理所当然了。

3.非法转包,层层扒皮。建筑工程应由有一定资质、有总承包或施工能力的建筑队伍承揽。但是有些所谓的建筑集团或一、二级公司完全是打着幌子,一担工程弄到手,就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一流的队伍投标,二流的队伍进场,四流的队伍管理,实际是个人承包的局面,严重地扰乱了建筑市场程序。层层承包,就必须层层扒皮,最后靠偷工减料搞建设,不出质量和腐败问题就是怪事了。

4.戴帽工程代替了招投标。建筑工程本应全面开展招投标,但有的工程做不到公平竞争,有领导说话定调子,职能部门只能看领导眼色行事,例如某市有一机关建办公楼和住宅楼,就曾有好几位领导为承包人写条子说情,可见问题的严重性了。

5.非法中介,有来头。正常的中介服务,是我们建筑业必不可少的一项信息服务,但不正常的中介完全与正常建筑市场背道而行,甚至某个工程,不通过某个中介人。你公司技术力量再强,管理水平再高,也绝不能给你,这样的中介绝大多数都是有来头的,背后有人支持,只管谋取中介费,造成的冒牌队伍鱼目混珠、质次价高普遍存在。老百姓讲:“现在都时兴这样做,发展下去没好”。看起来,不打击非法中介,建筑市场就难以管好。

6.名誉是招投标,实质是随心所欲。这种形式上的招标,与私下交易实质上没有多大区别,统统由建设单位定调子,招投标其实是走走形式,其实想用哪家还是用哪家,管理部门应付了事,起不到公平竞争的效果。

7.片面追求低价中标。以谁报价低就给谁施工,如果施工单位赔钱了,必然想办法再把价格涨上去。但是,想提高价格吗?就必须行贿,从而,必然导致了工程质量粗糙,烂尾工程、劣质工程屡见不鲜,严重地破坏了正常的建筑市场秩序。

8.资金不到位,垫资施工。由于建筑施工队伍增长过快,正常的渠道干不上,想施工就多垫资,致使施工企业积重难返,被欠款拖垮。有的施工企业达到无力再拓宽业务的境地,甚至接近解体的边缘。

二、规范建筑业市场是建筑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建筑业能否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而a且关系到建筑业能否拉动建材、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因为建筑业早已成为国家的支柱型产业。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及价格一度失控,造成了引发泡沫经济的危险。所以,国家在想方设法整顿建筑市场秩序、控制和调控房价,所以建筑业市场秩序已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了。所以我们一定要针对国内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积极完善建筑市场监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以保证中国建筑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经过以上建筑市场存在问题的分析,不难看出,搞好建筑业,首先必须规范建筑市场,才能使建筑业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因此,整顿建筑市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健全招标投标制度,推行规范招投标,完善招投标法。从有关资料和实践中看到,目前,全国的建筑市场中,还存在着招投标发包工程比例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包含着相当一部分不规范的议标。由于部门、单位之间存在着权利制约,少数领导干部认识不上去,对政府发文视而不见,根本不重视招投标工作,甚至有的领导干部还利用手中的权利,干预工程建设,部分人以权谋取私利等原因,对文件的实施存在着种种阻力。总之,只要不断健全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另一方面,运用科学的现代设施进行公开的工程开标、评标活动,以提高透明度,保证招投标的科学性,提高管理效率。

2.加强工程报建制,严肃查处黑工程。报不报建,不单纯看做是不懂履行程序,而是执法不执法的问题。所以工程报不报建,要提高到整个建筑业必须很煞不正行风的高度来认识。因此,不报建的工程,不管是谁家的,什么人支持,一律不准开工。而且还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严肃查处。对于“先上车后买票”的,一律停工整顿,重新办理好招投标后,方可施工。今后,凡是工程开工前,必须全面强行强制报监报建,但政府部门也必须给予大力支持,并督促建设部门执法执纪,才能达到推进建筑市场的有形化、秩序化和公开化进程。

3.严禁垫资施工,资金不到位不准开工。特别是招投标工程,以垫资施工作为工程项目发包的一项条件的,一律取消其招投标资格,任何施工队伍不准施工,并且对开工的项目,有关部门要必须领先进行资格审核,对弄虚作假的工程,要认真查处,公开曝光。

4.强化行业管理,完善和健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近年来,根据全国建筑行业的豆腐渣工程大量出现,施工中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劣质工程的整改,确保工程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整顿建筑市场的重要一环。在建筑队伍多的城市和省会城市,都应成立工程发包交易中心,把业主、承包商和中介服务的市场行为统一纳入建筑市场管理轨道,要进一步健全交易中心的功能,使之成为服务中心、信心中心和管理中心“三位一体”。对于整顿建筑市场,强化行业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真正运行起来要逐步完善。

第6篇

有形建筑市场十年来的发展状况

(一)有形建筑市场成为标准建筑市场的载体

1、有形建筑市场初建布景

上世纪90年月,市的根底建立和市政建立进入飞腾,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区域性建筑市场。因为施工力气疾速聚积大于施工任务,投资渠道多元化,呈现了局部市场主体行为随意,建筑范畴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区,障碍了建筑业和建筑市场的发展。市建委顺水推舟,构建了有形建筑市场(即建立工程买卖中间),以标准建筑市场。

2、初建期间的机制建立

1996年,市树立了有形建筑市场,为工程项目买卖两边供应效劳,组织招招标活动,从体系体例上处理工程承发包中的问题。为增强对有形建筑市场的监管,市建委、市监察委、市审查院三家联手,延续三年,每年召开建筑范畴反腐倡廉大会进行反糜烂宣布道育,推出一系列准则办法,集中打击地下炒卖工程建立信息、施工单元受贿业主走漏标底等违法违规问题。经过教育和准则左右开弓,把建立工程归入场内进行买卖,使建筑市场从无形走向有形,从荫蔽走向公开,从无序走向有序。1998年起,以工程项目总包、分担保理为根底,打破市、区两级切割围墙,执行建立工程IC卡闭合治理,用“机”管人,并经过分歧方法,将公路、市政、民航等一些专业工程归入监管局限,构成了有形建筑市场的格式和系统。

3、有形建筑市场树立前后比照

年,我们对有形建筑市场树立前后,建筑市场的运转状况进行了比照。树立有形建筑市场前,一是没有工程买卖的公开场合,短少公道竞争机制,使得招招标活动难以公开、公平地进行,县政府监视也难以施行。二是不足公道竞争机制。虽然于1984年前后制订了有关招招标治理规则,特殊是1992年建立部又公布了《工程投标治理方法》,但因为不足使这些规则得以贯彻施行的有用运转机制,招招标率很低,到1996年的十余年间,工程投标掩盖面一直在40%左右。三是工程质量没有包管,严厉影响了投资效益和行业形象。

有形建筑市场树立后,为公开招招标活动供应了场合,促进了招招标准则的执行,直接结果:第一,促进了建立工程买卖的公开化、顺序化,维护了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促进了民营建筑企业健康发展。县政府有关部分出场集中办公,也改动了以往政出多门、涣散治理的毛病。第二,促进了建筑市场的公道竞争,接踵开放了建筑市场,外省市企业只需处理立案手续就可以参与本市招招标活动,公道竞争获得了社会的承认。第三,市场次序分明好转。一是工程招招标率分明上升。1996年前,工程项目投标率在40%动摇。当前,依法应投标和应公开投标的房子建筑、市政工程的投标率和公开投标率均达90%以上。二是违法违纪案件下降。三是工程质量分明进步。有形建筑市场成为标准建筑市场的有用载体。

(二)有形建筑市场在贯彻招招标准则中,发明性地开展工作

有形建筑市场以树立一致、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为目的,认真执行《投标招标法》和建筑市场的司法律例,实行监管职责、立异监管伎俩,为标准和完美市场运转机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究和测验,积聚了经历。

1、构建一致开放的建筑市场,构成公开通明的招招标情况

近年来,建筑生产力发展敏捷,建造才能不时进步。超高层、大跨度房子建筑设计施工技能,大跨径桥梁设计施工技能,地下工程盾构施工技能等专项技能,都到达或接近国际进步前辈程度。一些大型企业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和治理立异,促进了工程建立程度迈向新台阶。

为顺应这一敏捷发展的新情势,市建立和交通委员会把贯实《投标招标法》作为主要工作,充沛应用有形建筑市场这一平台,结合《市建筑市场治理条例》的施行,将本市域内的一切工程项目归入了有形建筑市场,执行一致治理并增强监管。监管范畴涵盖了公路、铁路、口岸船埠、机场、水利、电力、电信甚至军队的房子建立项目,并与县政府收购办就县政府收购中的工程收购达到一请安见。监视治理的效劳局限涵盖了报建、施工答应、完工验收立案、甚至建立全进程。市招招标办与19个区县投标办以及7个托付治理单元悉数联网,构成工程项目建立信息治理系统,以信息技能增强监管伎俩。至此,对建筑市场执行了“监管范畴全方位、效劳全进程、监管全掩盖”的监视治理系统,构建了一致开放的大市场。

详细做法,一是把工程建立全进程归入一致的市场效劳系统,供应“一门式”效劳,集中处理相关行政审批。包罗项目报建,勘探、设计、施工、监理项目投标,施工图搜检,施工答应,建筑节能,合同立案和质量平安监视,项目完工验收立案。二是把专业范畴工程项目归入一致的市场竞争系统。包罗房子建筑、市政根底设备、公路、水利、民航、口岸等,近年来,还把招招标准则延长到社会招商等工程项目中。三是把行政区域工程项目归入一致的市场监管系统。充沛发扬两级县政府、两级治理的功用,经过“电子政务平台”,将区县治理部分信息聚集到全市工地地舆信息系统。地舆信息系统中存储了项目建立参加方信息以及现场状况,可以具体、实时、精确地反映全市建筑业监管状况,完成了对市域局限内的悉数建立工程的一致治理。然后防止了县政府监管方法和规矩因分歧行业、分歧专业、分歧地区呈现较大差别。

2、以立异精神,不时完美招招标活动

有形建筑市场环绕履行公开、公道竞争方法,以立异的精神,针对在招招标活动中的新状况、新问题,不时改良招招标方法,遏制违法违规行为。

第一,履行工程量清单投标

执行投标招标准则以来,环绕评标方法的科学合理性,不时改良评标方法,阅历了3个阶段。1988年至1996年,评标方法首要以标底为基准,由此,标底成为存眷的核心,也成为发生糜烂的重点部位,影响了局部项目投标的公道公平性。1996年至年,履行“无标底投标,有标底评标”的方法,该方法对反糜烂起到了积极效果,但又因过于强调社会的均匀耗费量,使内定中标人、串标景象有所延伸。2000年起,履行工程量清单投标方法,县政府投资工程根本采用此方法。还,有关部分编写了《工程量清单投标招标实务》,开拓了工程量清单投标软件,标准了工作顺序。招招标活动中,招标人编写电子招标文件,评标专家对商务标进行电子评标。当前,已在3201个投标项目(标段)执行了工程量清单投标。理论证实,工程量清单投标添加了投标招标的通明度,为标准招招标活动奠基了根底。

第二,针对评标关键环节,增强工程评标专家治理

随着招招标活动的不时深化和投标局限的不时拓展,评标工作已成为投标招标活动中的主要环节,而评标专家作为评标工作的主体,其职业品德、专业程度和司法认识等要素直接影响到评标工作的质量,特殊是在技能标的评审进程中,因为专家小我的主观要素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往往直接影响到评标后果。因而,树立一支综合本质高、营业才能强的评标专家步队,对包管评标活动的公道、公平,对维护国家好处、社会公共好处和投标招标当事人的正当好处,对进步投资效益,都具有主要的意义。针对评标专家不足治理,资深专家评小标、通俗专家评大标、区县自建专家库等景象,年后市接踵改良了对工程评标专家的治理:一是执行县政府指点和专家自律相结合的专家治理形式,树立了评标专家治理委员会,对评标专家进行指点性和自律性治理,补偿了以往对评标专家只重运用、不足治理的破绽。二是树立了“分类分级分片”评标专家库,将区县片评标专家归入全市一致的评标委员会,一致治理,构成了全市20大类60分项的专家专业分类。还经过电脑测试和评委面试顺序,公开选拔了两批共32名经济类评标专家,包管了评标专家拔取工作的公开、公平。三是试行标后评价。即评标完毕后,专家治理委员会对随机抽取的项目进行标后评价,对评标专家的评标意见能否科学、公平,评标专家行为能否标准等问题进行评价。上述办法在构成制约和监视机制的还,也调动了评标专家的积极性,进步了评标专家的自律和责恣意识。

第三,施行公平度评价准则

针对虚伪投标问题,年起,经市监察委、市建立交通纪工委、建立行政主管部分一起研讨,作废了投标人引荐招标人的老方法,施行了建立工程招招标公平度评价准则。即向被抽查项目标投标人、投标署理机构、招标人和评标专家发放公平度评价表,监察部分对反映招招标不公平的项目,组织或催促有关部分查询处置,构成了行政监视与社会监视相结合的监管方法。从年11月起,一切县政府投资项目标施工投标都履行公平度评价。迄今,全市进行公平度评价项目总体称心度为80%以上。公平度评价的履行避免了投标人蓄意压价、虚伪投标等景象的延伸,标准了投标招标各方的行为。

3、变革建筑建材业治理体系体例

第7篇

关键词:现代住宅, 户型, 生态环保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the new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modern house, family,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住宅是直接面对广大购房者的商品。其明确的目的性和广泛的服务性决定了设计师必须关注市场、了解市场、贴近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同,使不同的购房阶层消费需求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设计师必须因地制宜、合理进行定位和策划,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例如:总体规划时对总户数和户室比的把握、单套房型面积的控制和功能的配置等,均应结合市场作深入的研究和仔细的分析才能获得。在这里要指出的是:脱离客观市场,缺少信息沟通,一味“闭门造车”、“生搬硬套”的作风固然万万要不得,但设计师不对项目作充分研究论证,唯开发商的要求是从的思想也是有问题的。了解市场唯一手段是市场研究,既包括对市场既有信息资料的搜集、归纳和总结,也包括对潜在消费者的直接调查。对于习惯于按设计规范画图纸的设计师来讲,市场研究是一门既陌生又重要、且必须认真考虑的技术。要设计出好的住宅作品,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2住宅设计的新趋势分析

2.1住宅设计由单纯的技术设计走向策划设计

随着住宅商品化进程的推进,设计对住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正逐步走向住宅建设全过程的策划。现代住宅设计不再是一个相对静态、单纯的技术过程,它更加重视与市场的结合,即以市场为核心,从消费者的心理、消费文化和市场需求出发,在设计前期就要考虑到定位、价格、质量、销售等基本要素。因而,设计已成为房地产全程策划营销的重要部分。

2.2 户型设计的多元化

以多元化的户型来适应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住房需求,并能以灵活的户型结构适应因消费者家庭阶段性改变所导致的布局调整,使住房具有较长的使用期。近年的住宅设计更重视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分配住宅户型,力求户户有良好的朝向、景观及通风的环境,降低楼电梯服务数,尽量减少户间干扰。

2.3 空间在居住应用中的新变化

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来看,现在人们对居住的需求已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方向推进。住户希望拥有的不仅是一套独住的好房子,更重要的是有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场所,使自己有身处社区的感觉。因此,现代住宅设计中的共享空间逐渐增多,住宅区在拥有集中绿化、园林、庭院、会所、架空层外,开始出现空中庭园,即每隔一定的层数设置一个共享空间。在开敞的空间内,布置植物和花卉,以园林灯、休闲椅点缀其问,使居住在高层的住户也可以直接感受到室外的自然景观和邻里相亲的人情味。

此外,复合空间在现代住宅设计中呈现多样性,它包含空问界定的不确定性,空间功能的多义性和空间感受的含蓄性。这种设计提高了空间使用的质量,使空间增值l1-2j。以深圳创新小户型—— 东门168为例,其小户型在兼顾通风、采光和空间布局的基础上,都可以相对组合、拆分、拼连,从而创造出新的空间模式,提高了户型布局的灵活性,并结合其地段优势,将小户型的投资价值和居住价值和谐统一。

2.4强调环境整体设计

环境设计的整体观念包括:

(1)尊重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从城市空间设计的整体角度来考虑建筑设计是设计师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尤其要注意新的建筑不应对周边环境带来日照、噪音、污染、交通及城市轮廓线等诸方面的不利影响。

(2)崇尚生态型、环保型的环境设计理念

在总体规划满足住宅日照、朝向和安全的基本要求下,设计师应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地形、景观优势等,并创造条件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得到沟通和互动。应指出居住小区的生态环境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环境和声环境等多方面。设计师要注意对小区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r如厨房油烟排放、汽车库废气、垃圾房等)进行控制和理;要重视节地、节能、节水的措施和生活污水的再生利用;要发挥植物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并建立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绿化系统。

(3)注重住宅的居住文化体现

兰州经历了百余年的城市建设,已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风格,老式住宅所体现出来的浓郁的人情味和密切的邻里交往精神至今年为人所留恋。地域的特色文化是经久不衰、永不过时的,住宅设计就应该努力顺循这种原有的城市肌理,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在兰州的住宅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已开始重视、尊重、发掘和延伸这种本地化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注入以环境、空间、的时代内容。

2.5住宅辅助设计走向专业化

人们对居住舒适度的要求在逐渐提高,单靠建筑、结构、水暖电的设计显然已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住宅辅助设计日渐兴起并走向专业化。主要包括:数字化与智能化系统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室外环境设计。

智能化系统设计最早起源于美国,首先是在办公商业建筑中应用,后逐步延伸到居住建筑中。中国住宅业从1996年开始广泛采用智能化技术,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智能化”几乎已成为开发商和设计人员耳熟能详的名词。建立良好的智能化体系,通过计算机系统与宽带网络对安全、通讯、视听、资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物业管理,可以使住户的生活更加安全、现代化。

2.6 配套设施

改善住宅质量,提高住宅科技含量,不仅仅指住宅的单体设计。小区作为一个整体,应该为小区住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交往空间,促进居民的相互交流,这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尤其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极大的影响。小区规划应突出通透、自由和流动性,采取绿蓠、植物米分割空间,使视线通而不透,整个小区分而不断。另外,小区外部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也是不可缺少的。埋地电缆沟、荇水处理系统、变频式增压系统、消防系统、小区绿化面积、绿化品种等,都应纳入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中。

在建筑物的色彩搭配上,可多采用赭色、黄色、红色等暖色调,既可与蓝天白云的冷色调有机搭配,强化房间的建筑艺术性,增强小区风景,又可更好的吸收太阳辐射,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达到节能效果。

第8篇

而成立19年的海信地产,正是这样一个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摸索走向稳步前进的房地产企业,在“有爱,建筑也动情”的理念下,演绎着属于自己的地产传奇。

用户为上打造行业标杆

质量是建筑业一个永恒的话题,关系着每一个购房者的生命安全,也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尺。对于海信地产而言,“不以速度牺牲质量”的品质保证和客户至上的理念已经融入到这个企业的每一个动作中。正如海信地产总经理矫文青所言,“质量不是海信的工作标准,而是海信的道德底线”。

从率先在青岛《质量宣言》,到杜绝建筑质量通病的质量管理办法,再到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海信地产不仅为客户的高品质需求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在摸索和实践中逐渐成为行业质量标准的引领者。

“以客户为中心”是海信地产一直以来不变的追求。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海信地产从产品定位标准、施工速度与品质、销售团队专业服务、客户满意度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不仅打造出不同风格的高标准样板间,更将目光延伸至客户触及的沿途景观,以日渐成熟的高端精品最大限度提升客户体验。

不仅如此,在多数企业面对房地产严峻形势对交付望而却步时,海信地产却反其道而行之,高标准、高要求地提出“一站式交付”标准,并实现了凤凰金岸、温泉王朝、天玺等项目的完美交房流程,为行业的“一站式交付”和“一房一验”树立了标杆。

如果说,这些成绩是海信地产19年来持续追求高品质建筑的见证,那么那些严苛律己的行动则是海信地产对客户、对生活一种极大尊重的体现。

稳健发展高度和广度的双线扩张

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一个长期、稳定的战略规划。近几年来,房地产形势可谓变幻莫测,竞争也日益激烈,与其他企业的急于扩张相比,海信地产有着自己的一套长远规划,前期稳扎稳打潜心修炼内功,不断夯实品质基础和精工经验。因此在形势严峻的时候,海信地产迎挑战为机遇,从容面对,从青岛走向山东,从山东迈向全国,以有条不紊的步伐描绘出未来的发展蓝图。

不仅仅是广度的稳步扩张,在开发的方向上海信地产也不断追求卓越,实现了高度的延伸和跨越。2008年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海信地产为实现更加健康长久的发展,在充分的市场分析基础上,果断提出实施高端地产战略转型,由之前以中端住宅开发建设为主逐渐转型为以高端住宅开发建设为主。

这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策不仅表明了海信地产转型高端精品的发展方向,也意味着海信地产正式开启了在广度和高度上的双线扩张之路。

第9篇

关键词:石灰岩 矿床特征 开发潜力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129-01

石灰岩的用途很广,这主要归因于石灰岩具有的耐寒性、磨蚀性、韧性、胶结性和可加工性等特性。在石灰岩的开发过程中,它可以用于建筑工业中、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涂料工业、造纸工业、橡胶工业甚至环保工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这也加剧了建筑材料的需求。在建筑材料中,石灰岩主要用以生产水泥和烧制石灰。在经济落后地区,石灰岩的开采构成了重要的经济发展支柱,对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税收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广东阳春市城区东北部春湾镇石灰岩矿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因此,本研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广东省阳春市春湾镇石灰岩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开发条件进行了总结,旨在探究该矿床的开发利用潜力。

1 区域地质

研究区出露的地层为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石炭系下统刘家塘组和第四系。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分布于矿区北西部边缘,岩性为杂色砂岩、粉砂岩夹页岩,粉砂-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石炭系下统刘家塘组接岩性特征可分为二个岩性段:第一段分布于矿区的北缘和南缘,岩性由下至上为含粉砂质灰岩及砂质灰岩、白云质泥灰岩夹少量灰色中厚层状隐晶质灰岩、中厚层状微晶~细晶质白云质灰岩和厚层状白云岩;第二段集中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岩性为浅灰~灰色灰岩及少量含粉砂质灰岩,局部夹白云质灰岩、白云岩,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断口多呈贝壳状。第四纪地层分布于山脚一带及山间洼地,岩性为土黄、褐黄色含岩石碎块砂质粘土、粘土,上部岩石碎块及滚石较多,为残坡积所成。

受吴川-四会断裂带和区域复式向斜的影响,研究区的构造与区域构造基本一致。在研究区,构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褶皱在研究区表现为向斜,向斜轴位于中部且轴向近东西。地层总体走向近东西,局部产状变化明显且沿走向和倾向有波状起伏。

(2)断裂主要为节理且无明显的断层。研究区内的节理主要有三组:第一组为北东走向且不同地段其产状有所变化,节理面平直、紧闭无充填;第二组为南东走向,分布稍为稀疏且局部节理面有张开溶蚀现象,并充填有土黄色含岩石碎块色粘土。第三组为南东走向,节理面一般平直无充填。

研究区内尚未见有大规模的岩浆岩体和与之有关的小岩脉出露。变质作用在研究区内并不强烈,区域构造导致研究区东侧岩石有轻微的变质现象并主要表现为岩石发生大理岩化或角岩化。灰岩因变质作用导致矿物的自形程度偏高,最终形成了镶嵌粒状变晶结构。

2 矿体特征

研究区内石灰岩矿床为浅海台地相沉积的产物,矿体赋存在石炭系下统刘家塘组第二段地层中,底板为刘家塘组第一段的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以及粉砂质白云岩等。实地考察表明如下。

研究区受地形控制,矿体构成了山体的主体,山体南北侧山脚为矿体底板—白云岩。矿体分布集中,形态呈狭长方形状。

矿层受地层控制,呈宽缓向斜产出,局部较陡,其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大致走向近东西,北翼倾向南东~南西,倾角20°~35°,南翼倾向北东~北西,倾角20°~33°。沿走向有波状隆起,产状局部发生变化并沿倾向局部也有轻微波状起伏。

研究区矿体覆盖层甚少,矿体于地表并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出露的相对最大高差约为300 m。多数地段沿走向连续性好,厚度变化较稳定。矿体沿走向、倾向、厚度方向层位稳定。

3 市场需求

根据《广东省阳春市木瓜坳矿区水泥用石灰岩矿详查报告》,广东省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广东省内截止2007年末的445家水泥企业平均熟料生产能力为25.86万吨/年,其中规模在100万吨以上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有17家,设计生产能力4493万吨/年,占全省熟料总生产能力的40.43%;规模前10位的企业的熟料生产能力3684万吨/年,占全省熟料总生产能力的33.15%;规模在1000万吨以及以上的企业1家,设计生产能力1085万吨/年;规模在500~1000万吨的企业1家,设计生产能力550万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201.08吨/人。

阳春地区2008年水泥产量为160万吨,旋窑水泥产量为35万吨,占区域总产量的21.9%,与全国新型干法水泥比例(63%)相比差距较大,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较低,从市场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区域内水泥消费以P·C32.5R和P·L32.5R级袋装水泥为主,产品质量欠佳。因此,阳江区域目前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仍是空白,为满足水泥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地产水泥企业多数采取增加磨机的模式,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速度较为缓慢,高等级水泥主要依靠江门等外来水泥进行供应,预计2009年区域内高等级水泥年需求量约50万吨,后期随着市政、道路建设等对水泥需求的比例增加,高等级水泥市场需求缺口不断增大。

阳春区域水泥企业均为立窑和粉磨站企业,熟料多为自产自足,在150 km以内能对阳春水泥项目产品形成一定冲击的仅有茂名胜利水泥厂(位于茂名市环市北矿路,至阳春运距130~160 km),但其只拥有1台1250吨/天水泥产能约45万吨/年的熟料生产线,而云浮区域(主要有广信青州水泥、中材亨达水泥、中材天山水泥、中材粤鹰水泥)又距离阳春市运距约为200 km左右。

综上所述,区域内暂时尚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木瓜坳石灰岩矿将具有巨大的潜力。

4 结论

水泥产品市场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密切相关。根据当前国家大力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和国家产业政策,广东省的优质旋窑水泥市场前景较好。木瓜坳石灰岩矿区的地质特征简单、矿山开发条件优于且交通发达,具有制造高质量水泥的潜力。此外,该石灰岩矿山的开发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它还可以改善广东省的水泥工业结构,增大优质水泥的比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木瓜坳地区石灰岩质资源的开发具有巨大潜力,这也是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招投标招投标;高校建设;工程管理;作用意义

1前言

建设工程招标机制是在现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工程招标机制是在现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通过组织竞争性的招标措施产生工程承包的交易方式织竞争性的招标措施产生工程承包的交易方式,是我国建设市场走向完善化市场走向完善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市场实现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必要途径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必要途径。高校因为建设时间长长,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学校专业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教学设施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学设施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建筑施工比较频繁,很多高校选择招标方式选择招标方式,将工程承包给校外建筑企业,校外建筑企业具有丰富的经验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做好成本控制、保障质量及保护相关干部职工职工、倡导廉政廉洁具有重要意义。

2加快形成市场定价为主导的价格机制加快形成市场定价为主导的价格机制,使高校建设工程造价与市场价格相符

建设工程招标已成为现在社会工程建设发展的一大趋势势,在高校建设工程方面实行招标机制常见的步骤是招标方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按照法律规定和自己的要求选择复合条件的投标方参加招标活动条件的投标方参加招标活动,投标方将自己的简介和投标价格秘密呈送给招标方格秘密呈送给招标方,增加投标人之间的竞争,实施“公平、公正正、公开”的竞争投标方式,招标方在收到的投标意向中选择自己认为最佳投标方自己认为最佳投标方,最后签订协议。这样的过程选择出来的投标价格有可能会低于预定成本的投标价格有可能会低于预定成本,对减少高校资金投入,提高工程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高工程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将工程承包给企业,能够简化后续工作等化后续工作等。

3有利于招投标双方相互更好地选择有利于招投标双方相互更好地选择,进而更好地控制高校建设工程造价

在市场中在市场中,投标方和招标方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如果实行一对一谈判的方式确定投标价格行一对一谈判的方式确定投标价格,一般会使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价格,高校建设工程在此方面会增加成本投入,如果实行相互竞标的方式竞标的方式,增加投标者数量,这样既可以增加投标者之间的竞争力竞争力,也能够相应的压低高校建设成本,并且在此过程中,高校招标方与投标方能够在市场的条件找到交易平衡点高校招标方与投标方能够在市场的条件找到交易平衡点,增加交易达成效率加交易达成效率。并且招标方在选择投标方式,可以遵从择优选择原则优选择原则,就是选择投标报价较低,建设速度快,建筑成品质量有保证质量有保证,企业的资质优良,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和较多的成功案例为依托的投标方功案例为依托的投标方,为合理控制建设工程质量和造价铺垫基础垫基础。

4有效降低社会的平均劳动力消耗水平有效降低社会的平均劳动力消耗水平,促使高校建设工程投资成本得到合理有效控制

在建筑行业中在建筑行业中,在投标者的企业中,个别劳动力消耗水平也各有不同也各有不同,在投标过程中,具有优势个别劳动消耗水平的投标者所在的组织更容易中标标者所在的组织更容易中标,这样对优化配置社会生产力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从侧面提高投标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和技术水平。并且通过招标,淘汰很多工作效益差的投标者,现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现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因此每个投标者应该采取措施降低自己企业中个别劳动力消耗水平自己企业中个别劳动力消耗水平,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进而全面地带动降低社会平均劳动力的消耗水平全面地带动降低社会平均劳动力的消耗水平。

5有利于减少交易环节过程产生的费用有利于减少交易环节过程产生的费用,进而降低高校建设工程造价

经过多年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工程招标活动已经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化。我国高校建设工程招标活动中,从招标到定标的各个环节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节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在此环境中,投标者和招标者确定一个时间和地点进行投标活动者确定一个时间和地点进行投标活动,经过专业人士评价和权估以后权估以后,结合群体决策定标意见,确定中标者。这个过程必然可以接受多个环节不必要的费用投入然可以接受多个环节不必要的费用投入,最直观表现为降低高校建筑工程造价高校建筑工程造价。

6有利于规范高校建设工程价格行为有利于规范高校建设工程价格行为,贯彻“公平、公正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原则

现在现在,我国对建设工程招标活动是要专业的管理机构,并且有各类高素质专家坐镇且有各类高素质专家坐镇,建立的评价支持系统只能够支持高素质专家登录进入进行评价活动高素质专家登录进入进行评价活动,组织招标活动必须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走司法程序道路。在进行某一项招标活动时招标活动时,有专家参与评估和决策活动,避免造成投标价格虚高虚高,产生恶劣竞争现象,也避免出现腐败寻思舞弊等不法行为为,尽可能的使招标活动变得更加透明和规范,确保招标活动达到公正达到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7有利于预防高校建设项目腐败有利于预防高校建设项目腐败,对倡导廉政廉洁具有积极深刻的意义

但实际建筑工程投标过程中但实际建筑工程投标过程中,因为人为操作空间较大和招标程序不够规范招标程序不够规范,使得腐败现象层出不穷,现在高校建设工程项目招标工作逐渐程序化和制度化程项目招标工作逐渐程序化和制度化,受到相关职权职能部门人员的干扰作用较小门人员的干扰作用较小,降低暗箱操作可能性,并且建筑工程中标单位为了维护自身品牌形象中标单位为了维护自身品牌形象,提高企业施工质量和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在建筑材料上不会出现偷工减料现象,并且在投标竞争中并且在投标竞争中,为提高企业自身的中标率,往往会压低投标价格标价格,降低企业获利空间,相关部门和个人获得的回扣就越来越少来越少,从侧面增加相关部门和人员暗箱操作的难度,也使得相关部门和人员降低贪欲相关部门和人员降低贪欲,推动我国落实廉政廉洁政策。

8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高校建设工程领域公司新招标政策需要重视专家评价系统建立专家评价系统建立,将招标活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和科学合理合理,选择投标价格与成本接近对于投标者企业,减少相关部门暗箱操作的可能性门暗箱操作的可能性,最终选择个人劳动力消耗水平较低的单位对高校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单位对高校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招投标的成败是高校建设工程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程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规范做好招投标工作对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设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程雨虹 单位:中铁建工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勤.招投标制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J].新疆钢铁,20022002.

第11篇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  评标规则  建筑市场

        0 引言

        有形建筑市场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产物。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客观上要求工程的承发包单位必须走向市场,采取公开竟争的方式。建筑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规范了建筑市场交易行为,维护招投标方的全法权益,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的招投标工作日渐成熟起来,但人们对开展招投标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特别是对招标投标具体操作规范的基本知识还很缺乏,建设单位往往不善于运用招标的形式选择理想的施工队伍,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不善于靠业绩和信誉通过市场竟争的现象,这就给我们的招标投标工作带来严重后果,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影响建筑市场的正常发展,建立有形建筑市场,通过强制入场的方式强化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执行,对推动招标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形建筑市场集中了一部分专业人员从事招标投标工作的具体操作,可以帮助建设单位顺利完成招标工作,从而引导建设单位逐步熟悉和走向市场。

        1 有形建筑市场运行情况

        1.1 创造公开交易的良好环境

        为了创造公开交易的良好环境,我们把交易中心做为一个实破口,借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在网上招标公告,及时向所有的施工单位提供信息,做到了工程招投信息的公开、透明。在建设交易市场内开展投标报名会、资格预审会、标底审查、开标、评标、定标等工作,完成交易工作的全部内容,再次增加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还邀请了监察、计划、司法等部门参加,把招投标工作的各个环节都置于各方的监督之下,这有助于从源头上防范招标投标从方以及市场组织者利用招标投标获取不法利益,减少承包商通过不正当手段承揽工程等腐败行为的发生。

        1.2 坚持科学合理、公开、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评标原则

        评标定标是招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评标定标办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到招标工作的成功与否,而且随着我国工程招标投标制度不断完善,招标工程的评标定标办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怎样制定既符合国情又科学、合理的评标定标办法,进一步体现工程承发包交易的公正、公平,是当前各地的招标投标管理机构都在探索的问题。

        目前,尽管建设部和省、市建设部门在招投标管理方面作了在量工作,但建筑市场仍外于培育发展的阶段。招标中的人为因素仍然较大,甚至流传着“中不中标,看业主想不想给”等一些看法。尤其在评票决标中,因人情因素及利益驱动引发的不公正、不公平定标反映更大。百分制评标大部分采用量化的标准,硬分中带有部分强制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对规范建筑市场的有序运行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评标是招标投标工作是最关键的环节,其公正、公平性是招标投标的灵魂。百分制评标综合了招标投标双方的利益,不倾向任何一方,最大限度地限制了人为因素,使信誉好、质量高的企业多得标、得好标,在引导投标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上有独特的优点,因而说是目前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评标办法。

        在评标会议上,要求投标人“唱标”的形式对投标文件予以当场说明,包括工程的建筑面积、预算造价、报价、工期、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的技术组织措施等等。在此基础上,还请了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专家作为评标评委,就投标方的施工方法、社会信誉、服务承诺、新技术采用情况等方面进综合评价,按照招标项目的评标办法或细则规定,评好结果应向参加投标的人员公布并经监督管理部门认可。

        1.3 严格防止泄露标底

        防止泄标必须严格确定标底编审人员、时间、地点及其保密措施,并严格遵照执行,严禁无资格证的人员参于编审标底,这样可避免泄标及标底失实现象发生,并且我们采用有效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再和标底价平均,得出有效标底价,从而淡化了标底价,既保证了标底的科学合理,又保证了标底的保密,有效防止了泄标的现象。投标人再不用为获取中标价而“不择手段”,从而避免了“暗箱操作”等现象,有效地促进了廉政建设。

        1.4 加强工程审报、合同跟踪管理

        加强工程审报制度,能够有效遏制垫资现象发生。为了较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对工程变更、索赔、工程结算的管理,解决投资的“三超”等问题,我们从规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入手,实施对合同价的跟踪管理,通过合同备案制和定期检查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对工程变更,工程索赔和工程结算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对查处“阴阳合同”,减少想互扯皮和工程造价纠纷的发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既确保了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又保证了施工单位的合法利益。

        1.5 大力宣传工程建设政策、法规

        为了提高全社会对招标投标工作的认识,使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结招标投标工作达成共识,我们通过发放文件和组织学习向企业和全社会进行宣传有关招标投标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提供招标投标咨询服务,将建筑交易市场的规章制度、办事程序制成板面挂在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墙面上,提高社会各界对招标投标工作的认识,增强自觉守法的意识,减少违章行为,规范建筑市场。

第12篇

门窗开始零售,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门窗工程市场的艰难和零售市场的无线可能使得许多门窗企业纷纷探索零售转型之路。零售其实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与工程市场是截然不同的用户群体、产品需求和生产组织方式,门窗企业如何才能成功实现从工程市场到零售市场的转型?除了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之外,转变思维是关键!

记者:面对目前的房地产困境,今年整个行业中提得最多的词语就是:转型、零售,很多门窗企业或是从原来的工程市场转型零售市场,或者在保持工程市场的前提下,进驻零售市场,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邓总:首先说说零售门窗行业,过去可以说是没有这个行业的,老百姓只有在门窗出现功能性损坏的时候才会换旧窗户。现代意义的门窗零售是大约10 年前从广东佛山开始做起来的,发展到今天,佛山大概有超过2000 家这样的工厂在做零售门窗,价格、回款做的都非常好,形成了业主对门店、门店对门窗厂、即C2B2M 的全新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创建以后,既解决了业主对建筑门窗使用功能的要求和高品质的价值主张,同时,门窗厂、经销商(门店)都有了良好的盈利。

零售门窗市场目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是未来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数据上来看:建筑门窗每年的需求量按建筑面积计算,现在每年新竣工的民用建筑面积约为20 亿平方米;我国门窗的既有建筑面积的保有量约为600 亿平米的规模,这些建筑大部分是近十几年盖起来的,假设窗户十年更换一次,平均一年就要有60 亿平方米建筑面积门窗的市场需求,大约为现在新建建筑市场门窗面积三倍的体量,同时,价格是工程门窗的2-3 倍。

虽然有很多企业看到这块市场的巨大,但实际上很少有企业真正明白如何从工程门窗市场向零售门窗市场转型,在北方地区转型成功的企业不会超过3-4 家,因为转型不是简简单单说转型就转型了,转型会涉及很多方面的根本的转变。

在转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转变思维,零售市场需要一种全新的零售门窗思维模式,如果运用对开发商和工程市场的思维方式来做零售门窗,就很难成功。具体来说,有五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

第一是品牌,市场上门窗产品众多,在琳琅满目的产品种类中,业主只会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所以说企业的品牌形象对于业主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打造品牌也就成为门窗企业开拓零售市场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二是渠道,企业需要形成自己的产品销售渠道,针对企业和产品的特点打造适合自身的产品零售渠道;

第三是产品,零售市场具有与工程市场完全不相同的产品需求,个人消费者对门窗产品应有的气密性、水密性、风压、保温等物理性能不是太了解,反而对门窗的外观装饰功能,以及纱窗、遮阳、安全防护等延伸功能比较重视。所以说,门窗企业在转型零售市场时必须要开发出适合于零售门窗市场的产品;

第四,和工装市场大批量的生产模式不相同,零售市场要求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即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混线生产与柔性制造的生产模式;

第五,企业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涵盖从业主到经销商(门店)、经销商到门窗厂的全流程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在工厂内彻底实现信息化的柔性;制造或者混线生产,快速高效的智能化生产线,才能满足零售市场产品定制化、差异化、多样化的特点。

只有做好以上这五点,才有可能真正做好门窗零售市场。

最终实现零售,需要线上线下相结合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与互联网相结合,对门窗行业来说,众多企业也在根据时代潮流做出相应改变,积极依托移动互联网平台开放性优势构筑线上营销体系。然而,在拥抱互联网+的同时,也要考虑门窗产品所特有的线下测量、安装等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无缝结合,把更优质更便捷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才是关键。

记者:目前互联网+ 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线下线上相结合也已经非常普遍,门窗行业也不例外。请帮我们描述一下在实际的门窗零售过程中,线上线下具体会经历哪些步骤和过程?

邓总:首先,门窗厂要实现零售门窗的在线定制。业主到实体门店体验并形成需求,由门店通过在线软件对业主提供在线设计、报价、出图纸的服务,订单确认后,双方签订合同,正式下单。下单后,工厂按照既定的设计方案在交期前将产品生产出来,通过物流系统交付客户,由经销商完成安装。在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线”,包括在线浏览产品、在线设计、在线报价等,当今的门窗零售应该充分运用互联网这一便利、开放的平台,在减少运营成本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简单的说就是利用线上来实现个性化定制,线下完成生产和安装,线上线下无缝结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完善的消费体验。

第13篇

建筑业是我国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它在“四化”建设和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怎样面对“入世”为我国建筑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和史无前例的重大挑战?当前,国内建筑市场和建筑业界已经觉察到的四个方面的问题是:

1.国际同行业间有形壁垒的消失;

2.外资将进一步大量涌入,抢滩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势必对国内现有建筑市场体系和国内建筑业包括房地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3.我国建筑业融入国际经贸发展行列,为本行业规范有序地发展提供了条件;

4.有助于我国建筑业把握国际市场机遇,在激烈竞争中通过努力和自我完善,取得可喜丰收。

本文就以上问题稍作展开撰述。

一、“入世”的有利影响将集中体现在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完善和规范化上

我国将逐步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范围的进程,市场开放将突破以往封闭条件下在需求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各种制约,将有望极大地提高我国建筑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建筑业经贸体制的变革,加速我国建筑市场规范化的进程。如:WTO将对我国建筑业领域的经济管理体制、政企分开、提高政府决策和行动透明度、法治建设以及部门和地区垄断等都将提出相应要求,我国政府在某些大的方面,在入世会谈时也已作了一定程度的承诺,它必将对我国建筑经济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加入世贸将在相当程度上增强外资信心,有利于我国建筑市场的活跃和发展,国外承包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成果应用及转化等将必然更多地进入我国,促进国内建筑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和向国际化发展,推动国内大型建筑企业走向港澳、东南亚、日本和西方,有利于扩大在国外市场的份额。

二、“入世”带来的不利影响

1.与我国建筑业的历史沿革和传统的行业定位相冲突。

我国建筑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产业,本身起步比较晚,它作为一门产业的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确认,尽管它已成为我国的一大支柱产业,但迄今尚未根本改变其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指国企大型建筑业,产值利润持续下降。近年来“粥少僧多”,施工招、投标不够规范,无序竞争使正规企业投资风险加剧。

我国建筑勘察、设计、施工行业整体水平仍然较低,缺乏国际竞争能力,还只能在少数东南亚和西亚、非洲国家靠人力低廉得标而不是重在技术优势或只能依附于国外大集团卵冀下的分包作业。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建筑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未能按国际惯例建立以工程技术咨询服务为核心的建筑业管理机制,国内外市场长期隔绝和资讯不通,不了解国际竞争规则和规律,缺乏与国外大承包商在同一环境下竞争的实践和经验。

2.与目前建筑企业的竞争机制相矛盾。

入世后,国外各大建筑承包商进入国内市场,无疑将在新的态势和局面下更为加剧国内建筑企业的竞争和淘汰。作为国内市场竞争的主体,自然应该是国内建筑企业,但目前他们的综合竞争实力普遍低于国外同行的水平,对重大和重点的国家工程建设项目,问题将更其如此。

这样,国内建筑企业在上述竞争日益激化的情况下,将面对的主要问题有:

1内在综合机制不顺畅,从而使竞争意识淡薄;

2管理水平总的看只能说是“低下”,且管理模式还很落后;

3技术应用层次不高,技术含量还较低;

4国际经营承包经验欠缺,相应人才匮缺;

5习惯于寻求地区保护,而积极从本企业自我改进、完善及发展潜力上争取优势等方面的动力则尚不足。

三、加入WTO后我国建筑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

1.建筑工程业由于国内的成本优势与国外比,是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业中国际建筑市场上竞争力比较强的行业之一,其国内外收支一直都处于顺差;

2.过去由于我国未加入WTO,不能从服务贸易自由化中获益,中国建筑公司在海外市场只能获得由国际金融机构支持的以及在国内的外资项目,真正能获得公平参与东道国政府和私人机构、企业投资项目的机会则很少,这使我国的国际建筑工程服务业在国外总的服务贸易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比重一直都很小;

3.加入WTO后,我国打出国门的海外建筑市场将会相对宽松,机会也有望逐步增多;

4.中国公司在国外的工程承包业、设计咨询业和劳务活动中,还比较缺乏理性和整体观念,在问题决策方面还不够成熟老到,也缺少长远的国际发展目标和规划;

5.中国公司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均与国际同行存在较大差别和差距,在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也明显落后;

6.我国出口人力资源充足和廉价,这方面的比较优势短期看还很突出,但入世后的资源配置将要重组,这会增高我国的人力资源成本,使这方面的优势转化和下降;

7.我国建筑企业在国外市场的组织管理和技术上的优势基础也还是价廉,而这只能体现在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中,一旦成本低廉的优势被均化,将难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取入世后应得的份额等等。 四、政策和建议

1.加快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步伐,除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外,还要进行规范性的公司制改革,从企业的实际来选择改制形式。

1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股份制企业;

2按产权关系逐级建立企业经营决策失误追究机制;

3推行国有资本金的绩效考核和评估制度;

4企业改革要从制度上和机制上与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真正结合起来;

5切实实现适应国际化竞争的企业内部运作机制,等等。

2.加快实施建筑企业的专业化改组和改造,营造不同层次的经营竞争实体。

1尽快把一些层次较低的企业改组成按建筑设计或施工要求而形成的专业化企业,以专业化协作促进生产方式和生产观念的变革,增强国内建筑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2在有条件的国内大型建筑企业中选择和支持成立几个或十几个龙头总承包型企业,作为与国外竞争的建筑业航母。

3.增加科技投入和科技含量。

建筑企业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计理念,迅速改变目前的落后状况;另一方面,要加大企业的科技投入,创造自有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新技术的开发能力,增加本行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大力关注和重视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加大科技进步投入的力度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有效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项目成本;

2在设计施工中加大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力度;

3用新技术支撑和保障我国企业在成本上的优势,将技术服务、合作承包作为国际引进的重点。

4.提升管理水平,增高经营效率。

首先,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在收入分配中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机制,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其次,要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管理,把近期目标和长远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再次,要实现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加快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建设,在构架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方面,在企业改制、改组过程中,应与建立现代化管理模式相结合,包括建立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保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以这三大体系为核心,有机地构建能够协调运作的企业现代管理模式,改进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方式。

5.加强国内建筑企业与国外大承包商的合作,尽快适应国外建筑承包的运作和经营模式,从承包方式、融资渠道、管理模式等方面与国际承包业接轨。

6.国家加大政策力度进行适当调整和引导。

1依据入世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条款,灵活地对国内建筑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模式,指定有效的市场准入策略,以赢取调整和热身需要的缓冲时间;

2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合理调整和优化地区结构,利用加入WTO时机,扩大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

3简化对外工程承包的审核制度和法规程序,逐步向自由、合法经营方向过渡;

4建立并规范建筑业的管理体制,扬长避短,尽快按国际惯例建立以工程咨询为核心的行业运作机制以规范运作。

7.走出所在地区和国门,打入国际市场。

以上海为例,上海的建筑企业依靠近二十年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在国内建筑企业中已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实力。但是,为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我们认为,有条件的企业必须走出上海到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去搞开发建设和中介服务。在与各地区建筑企业的竞争中,积累经验,发展壮大自己,也为与国外建筑企业在国内的竞争作准备。同时,也要蓄势在适当时机冲出国界,首先是到发展中国家去投资和经营。

五、“入世”后我国房地产业的

发展态势及应对策略

第14篇

1.建筑业的市场环境。

建筑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改革开放初期的so年代,百废待兴,给建筑业市场带来了空前的繁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家实施经济振兴战略,建筑业市场的建筑队伍供不应求,促使许多拥有一级资质的建筑安装企业扩大行业队伍,成立子公司、分公司,小企业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风起云涌,不断地涌现。在短暂的十几年间市场出现饱和、过剩,从供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oo年代末期出现了低利润、无利润,甚至为减亏而竞标的恶性竞争,互相压价的恶性竞争使这个行业进人微利时代。由于任务不足导致许多大型企业面临连年亏损的状态。造成亏损的原因除了市场不完全规范的因素外,主要是企业积聚了过剩的资产,过多的人力资源,大而全的结构,缺乏对市场准确预测或没有市场预测,过高地估计了市场的容量,使处于这个行业的企业大多处于只求生存,无力发展的局面。

国家建设部已意识到了这一状况,为了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并扶强扶优,制定了对建筑市场资质重新划分的有关规定,将要实施对建筑市场细分,使不同的企业分别处于不同的竞争地位。特一级企业面向全国市场的无区域障碍竞争,使其发展为管理型的综合承包公司,具备融资能力,逐步达到具备对大型项目的投资及资本运营能力;一级企业在局部限制的范围内竞争,以行业划分市场,进行局部工程的专项分包或承包;专业分包企业为上述两种企业的分包商的专业化施工队伍,应做专做强,形成劳务队伍市场化,即行业考评持证上岗,依据市场需求聘用。

上述对企业资质的管理和定位标准是以目前企业的资源配置状况确定的,有具体的注册资本、固定资产、具有资质的人员数量要求。对于达不到上述规则中要求的资源配置数量而又有较强的竟争实力的企业,要想进人市场的方法是扩大资源配置。即加人特一级,争取总承包,向管理型迈进,在动态竞争过程中,变换自己的位置,使企业处于有利地位。在中国目前的建筑市场环境下,扩大规模的最快速的方法是兼并、联合、优化资源配置,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2.行业发展趋势。

国际工程承包商已在中国抢占了大块市场,上海的金茂大厦、磁悬浮列车、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三期、南京的扬子乙烯等等,儿乎国内的大型工程都由外国承包商在做总承包。这些如法国的法马通、德国的高速列车、美国的福陆丹尼尔、加拿大的原子能公司等承包商利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极少的人力资源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在这些项目里中国企业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充当了专业分包商或劳务分包商的角色,获得的回报却相差甚远。产生这一情况主要有如下原因:

技术水平:或称项目的技术能力,主要包括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能力、勘察设计能力、基础设计能力、工艺设计能力(通常为其核心能力)、施工技术及对上述各项活动进行整合的管理技术能力。这种综合技术能力的获得通常通过从设计开始到工程竣工的各项技术的有效链接,形成核心技术优势,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管理水平:管理的主要能力体现在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将成熟的技术程序化,包括设计及修改、物项供应、资金流与成本、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计划与进度控制、人员工作效能管理等方面。这种有序的、即时的、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地控制了各项成本,是获得巨撅利润的根源。

融资及资本运营能力:通过作为总承包商融资、投资建造、运营若干年,将工程(企业)转让、出售或上市的方式在中国已经兴起。承包商利用不断创建、出售、获利,再投资建造、再出售、再获利的不断循环过程积聚大最的资产及利润,达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上述能力是目前我国大中型国有建筑企业所不具备的能力,但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关税壁垒的消除,成本的降低,会加剧外国承包商对中、小型项目的关注,使外国承包商在市场竞争中由处于绝对优势的大型项目向下一个层面扩展,使竞争加剧,导致大多数处于专业分包商的中型建筑安装企业处于被动。只有通过改革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取得生存与发展。

二、目有企业的结构及资派配t状况

1.国企资源配1结构的形成。

国企资源配置结构大部分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虽然在市场竞争中多数企业进行了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但由于竞争中的行业及区域保护、市场行为的不规范、法制不够健全、计划经济形成的惯性、落后思维观念的制约、没有相应的保障制度、人力资源的不合理积聚、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等,使大多数企业的资源配置调整都是被动的,缺乏前瞻性的临时、短期行为。这种行为的后果使目前大多数国企的资源配置状况如下:

物力资源:由于大而全的计划经济时代配置的大型固定资产仍占有企业的一定比重,但这些资产已不具备再创造价值的能力。折旧的净值仍有较大的财务价值,但不具备处置的市场价值,而目前财务制度的限制,只能等待价值折旧趋于自重钢铁的价值后处置。这种固定资产所占的比重越大,企业的资金流动越困难,发展动力越少。由于so年代市场过热时期建筑的厂房、中小型设备,在目前市场上变成了过剩和重复资源,各企业均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设备利用率过低带来的成本压力,而新的机电、信息技术又促使企业必须加快装备的更新投人。在这一对矛盾中企业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政府所要求的是,要想取得和保持相应资质(包括各种专业许可),必须拥有相当数量的资源,这种思路一方面鼓励企业的联合与兼并,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资源配置市场化,即租赁市场的发展,迫使企业继续为了保持资质进行大而全的配置,而走向资源重复配置的怪圈。

人力资源:由于企业肩负的社会使命,人力资源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筑安装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企业不仅要储备足够的管理层,而且必须保存相当数量的劳务队伍,尤其是安装行业的专业化技能要求较高,市场上目前很难找到规范的、合适的市场劳务,企业也不具备将劳务全面推向市场的手段,使大多数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资金进行劳务管理。由于利益驱动和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因素影响,使管理工作难以集中、优化。

财力:由于市场处于微利时代,多数国企处于高负债运转,没有充足的现金流以求更大发展。无形资产:许多企业提出创名牌战略、:钻牌战略,更改带有计划色彩和行业色彩的企业名称、注册专利,实行科技创新思路开发新的施工技术,开始搭建信息技术平台,实行CI战略,构架企业文化框架等,显示了对企业无形资产认识的苏醒。走在行业前列的企业已经通过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取得丰厚的效益,这是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2.国企资源配1现状中的主要问题。

建筑安装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的现状,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形成的,带有较明撇的市场经济的痕迹和缺陷。这种缺陷在市场经济中的制约作用会越来越明显,也成为企业走向市场的主要问题。

一是资产结构调整与资金不足的矛盾;二是人力资源社会化与市场机制不健全的矛盾;三是变成管理型、技术密集型公司(特一级)与注册资本金不足难以保持相应资质的矛盾;四是企业面临向行业纵向(如设计院)兼并、联合的困难;五是技术开发与高层经济管理人员的严重不足;六是国家有关政策及企业体制与机制形成的制约。

三、调整目前的资源配t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调整的有效方法及措施—国企改革。体制改革:调整企业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企业体制、机制改革,这也是最根本、最关键的方法。关键在于通过体制改革,使企业获得充分的资金,快速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机制改革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使企业快速进入良性竞争状态。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是政府提倡多年的目标,也是国有企业改制的必由之路。提倡企业由全部国有转制成股份多元化的股份制,通过运行上市,获得发展资金,使企业的员工变成企业的股权收益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拥有与其贡献相适应的股权或期权收益,企业则通过上市溢价发行获得资金。这种体制的改革带来的是一系列的转变:企业必须按《公司法》运行,接受专门机构的财务监督,对股民负责,接受公众及舆论的监督,企业的荣誉会随着股市的涨跌而上升或下降,促使企业真正按市场规范运作,按市场要求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发生质的飞跃,这也是企业资源向合理配置的方向发展的基础。

机构改革:建筑企业管理的主体是工程项目。前国内市场的习惯做法是管理、设计、施工分段承,由业主或总包方主持各个标段的招标,绝大部分建筑安装企业处于专业分包商的层次上。内部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工程项目施工,通过项目实现利润。对项目管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在市场普遍采用低成本竞争战略时,减少管理层次,是提高项目的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企业应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以保持市场优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建筑企业采用的通行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矩阵式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日趋扁平化。

在实际操作中管理是一个立体布置。公司领导者处于的决策层位于最上层,职能部门位于中间层,实施决策层确定的战略、方针、目标的实施程序及控制办法,而若干个项目部位于一个互相独立又有关联的平面上,同步接受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与控制。而扁平化的趋势是逐渐缩小(减薄)中间层。在信息流的传输上实现零距离、即时、管理高度程序化的条件下,每个层面的管理人员都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传出信息,其是执行者又是管理者;各项目、各专业之间的纵横向联系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最有利条件。一个项目的劳务层市场、设备材料的供方及资源、技术质量经验、资金流在有序的控制下变为每个项目共享的的市场和资源支持。

建立激励与制约机制:激励与制约机制是涉及多方面的活动,就资源配置方面而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优质的资源应产生优厚的回报,尤其是人力资源。一方面体现在价值向市场价格的量化接轨。项目经理的产生机制、奖罚机制的制定与落实、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的价值体现,是企业人才竞争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企业发展的后劲。第二方面体现在一个以优秀人才组织的项目部。其回报的利润应大于相对弱势人员组成的项目的回报率,比率的值应通过科学的计算和经验的积累变得科学合理。利用价格杠杆防止人才的高消费和人才流失,是人尽其才、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

2.面临的匆匕战及对策。

尽管国有建筑安装企业的市场竟争能力同国际惯例还存在很大差别,但市场机会是永远存在的。面对挑战,国有企业至少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抓紧时机,进行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建立股份制,实现矩阵式项目管理及利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流畅通,达到管理的扁平化,为上市创造条件。一旦资本市场上市的门槛降低,通过融资获得发展的资金。

积极进行资源配置的企业内部市场化,向管理型及技术密集型过渡,为物力、人力资源的市场化作好充分准备。作好企业内部、行业内部资源及劳动力市场化,可进行适当的联合以降低成本,达到双底的目的。一旦市场机会成熟,以最底的成本实现劳务市场与资源市场的迅速分离。

实现与设计院所的纵向兼并与联合。以设计为龙头的建筑企业最具发展潜力,在设计的带动下采用统一有效的管理方式进行整合,控制资金、物项、人力、技术、信息,减少工作量的重复统计及行业与工序间衔接的摩擦,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达到集约化,最终实现走上国际市场的目标。这种联合或兼并应打破行业壁垒,以市场法则为标准实现强强联合。这种联合体还应是相对稳定的、彼此信任的,管理和关键技术相对透明的信任共同体。要做到信息路线最短、管理成本最低,最终进人资本运营市场,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第15篇

一次地震就意味着一批生命戛然而止,怎样做才能打破“惯例”,减少生命伤亡?

加强地震预测防患于未然是第一道防线。过去几年,四川西部部署了近300个宽频带地震仪,平均间隔5~30公里,成为世界上最密集的地震监测网络。然而,即使如此,也无法预测地震何时发生。

有序救援、灾后重建。值得欣慰的是,历经汶川地震,我们的救援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救援能力显著提高,灾后重建的速度和质量都有很大进步。然而,对于逝去的生命而言,这些只是“亡羊补牢”。

数据显示,1900年以来,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超过55万,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其中房屋结构和材料问题是直接造成人员死亡的重要因素。历数近几年四川汶川、云南盈江和四川芦山等地发生的地震,因房屋坍塌砸死人的比例占绝大多数,落后的砖混脆性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已成生命杀手。

提高抗震设防等级,制定更加严苛的建筑质量标准,推动建筑技术革命,让建筑更好地保护生命安全才是根本。

邻国日本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在遭受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日本政府痛下决心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由大企业牵头,开发以钢结构为代表的轻质、高强、保温、抗震的建筑体系,2011年日本遭遇人类观测史上最高级别的地震,同时还伴有海啸的袭击。事实证明,地震本身给建筑带来的破坏并不大,日本建筑经受住了特大地震的考验。

相比之下,我国建筑水平低下是不争的事实。多年来,粗放型、低水平的建造方式仍然是我国住宅建设的主要模式,以现场手工式作业生产方式为主,不仅生产效率低、建设周期长,而且能耗高、环境压力大,更主要的是住宅的质量和性能难以保证,寿命周期难以实现。

当一种建筑形式在震灾中被反复损毁,我们是不假思索、不计成本地再建设,再投入,还是打破惯有思维,思考寻找真正能呵护生命的建筑?伤亡如此惨重,问题显而易见,方向清晰明了,为什么变革的步伐非常缓慢?

长期以来,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卖方市场,开足马力拿地、盖房、卖房,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房地产开发的“三部曲”,他们对于通过科技创新开发轻质、高强、保温、抗震的建筑体系的兴趣并不大。

正因为此,真正投身建筑技术变革的企业就成了“早起的鸟儿”,因受制于市场、受制于资质而没“虫”吃。钢结构住宅就是典型案例。既能解决钢铁过剩,又能实现工程轻、快、好、省,抗震及环保性能优越,其特点虽为社会公认,然而就是推广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