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计算机技术的就业方向范文

计算机技术的就业方向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计算机技术的就业方向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计算机技术的就业方向

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国家对计算机专业尤其是信息技术方向本科生的人才需求日益加大,这无疑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的培养模式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各类合格专门人才的基本保证,是适应高等教育内在发展规律及其弥补其自身发展缺陷的需求,也是促进学生自身最优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高校在激烈的教育人才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地方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骨干力量,是培养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人才的主要场所,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地方经济对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深化改革,扬长避短,构建地方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探索地方院校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1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一词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1]。虽然当前教育界对其没有一致认同的定义,但是一般都认为其具有综合性、特殊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具有特定的组合形式、操作原理和运作方式以及特定的指向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2]。就构成要素而言,它主要包括目标要素、内容要素和方法要素。就高校具体操作层面而言,它包含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等要素。由于不同地区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结构、地理环境、发展战略及优势、发展方式和途径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要求也各不相同;产业结构及地理环境的不同更是直接影响了不同地区高等学校的学科结构;经济的发展战略和方式的差异也会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产生直接影响。

1.2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提出新要求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国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应用特别是软件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山东省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助推器。然而信息技术的人才培养数量、质量与市场需求却存在偏差,这就为高校如何进行本领域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1) 知识要求。作为地方院校培养的学生,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具体到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IT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软件开发、信息化建设等相关工作。为了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适应毕业后的岗位要求,学生在学好专业基础课的同时,需要强化软件编程等直接与岗位需求相关的知识体系的学习。

2) 能力要求。计算机学科是一个发展迅速且应用面广的学科,要求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科技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

3) 素质要求。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科技人才应该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学校应加强对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

因此,如何建立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能够胜任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和多媒体技术开发的信息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便成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当务之急。

2地方院校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一般思路

2.1地方院校的特征

地方院校是指地理位置位居一方,经费、人事等事务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的院校。它不仅具有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而且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这就必然要求地方院校的办学,一方面要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大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科研工作应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以人才培养为宗旨,与教学相结合;再次,从院校自身发展而言,要通过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促进自身形成人才培养和办学机制方面的特色,从而在激烈的教育人才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在高等教育大系统中取得应有的地位[3]。目前,就地方综合性大学而言,普遍具有“规模大、人数多、层次多”等特点,它们往往既招收本科二批次的学生,又招收独立学院或中外合作办学的三批次学生,既开展研究生教育,又开展本科教育,有些甚至还开展专科(高职)教育。综合性大学的属性又决定这类学校具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特点,不同学科之间有着不同的教学特点。因此,积极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对社会人才需求变化所做出的必然回应。

2.2专业人才培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着力抓好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

作为信息技术专业的合格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只有有了较深厚的基础,才能在计算机领域展示出比其他专业学生强得多的优势,才能具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更强的学习能力。为此,地方院校一般都会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强化基础理论,突出专业优势,将计算机科学方向所有核心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为学生下一步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强化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适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是困扰学生及用人单位的一个普遍问题。地方院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传统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增强实习、实验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同时,采取灵活的授课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环境,通过实际项目的模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改革考核形式,更多地通过课程实验和成果来考核,鼓励在实验中的创新。另一方面,地方院校也正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组织更多的学生参加实习实训,帮助自己定位,认清并发挥自身优势,为今后顺利地进入工作做好铺垫。

3) 优化课程体系,适应多元化市场需求。

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专业课程凌乱、教学内容陈旧,是多数地方院校信息技术专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地方院校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结合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实际特点与资源特色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及时淘汰已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同时,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适应科技发展的知识基础与结构要求,又要符合课程间的逻辑关系。

4)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从信息技术专业学生毕业的反馈状况来看,一般来讲,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身体心理素质、广泛的人文素养及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组织协调能力的毕业生,是备受市场青睐的。所以,地方院校在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除了设置必需的专业课程外,通常增设实用协作、公关礼仪、社会职业道德等经济类、管理类的选修课程,注重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不但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且强调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养成,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工作和指挥管理能力的培养,力争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3济南大学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实践

济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989年,现为济南大学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1个省级重点强化建设学科,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近年来,在学校、学院大力支持及相关专业的积极配合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按照“实基础、重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逐步构建了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技术方向的实际情况,适应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现状,寻求信息技术方向建设特色是我专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根据对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认识,济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认真学习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4]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分层次、分类型人才培养的机制,确定了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项目建设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组科学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构建校企合作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程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逐步提高济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山东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提高专业办学的知名度,使专业教学在同类高校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3.1创新信息技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依托山东软件产业服务平台,专业对接产业,企业入学校,学校进企业,形成产学利益共同体,实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企业工程应用的有机融合。拓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拓宽学院的教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积极推行与企业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产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根据专业的特点,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推行“专业+方向+企业”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2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依照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4]及山东省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我院制定了相应的专业培养方案。

1) 理论教学。

在试点专业培养方案中,我们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进一步整合与优化了课程资源,注重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注意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和缺失;既兼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要求,又兼顾山东省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现状,构建与实施了核心与多元的课程体系。说明如下:

课程是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5]。按照课程性质与功能,我们将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外语课。

(1) 通识教育课。通识教育课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基本的科学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主要由全校性必修公共基础课(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大学体育、大学英语、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大学写作)和全校性通选课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学分及学习要求以学校规定为准。

(2) 专业核心课。其功能是构建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及技术应用的基础平台,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等17门核心课程,符合《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4]的要求。

(3) 专业方向课。是指构成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的知识、技能与技术方面的课程,含4个方向的内容。包括基于.NET系统设计方向、基于Java系统设计方向、嵌入式系统设计方向和多媒体应用技术方向,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多元化的需要。

(4) 专业外语课。进一步加强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在基础外语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聘请有外包软件开发经历的工程师进行专业外语的教学(IT英语、IT日语、IT会话),以及在专业技能方面开设企业开发流程课程,以满足山东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

试点专业整体课程体系按照170总学分设计。16个课堂学时或32个实验学时对应1学分。课程体系设计贯穿“理论、技术、工程、服务”的指导思想,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掌握广泛技术,优化工程思想,以服务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

2) 实践教学。

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我们积极探索多元化产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机制,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企业的实际项目,并根据项目需求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形成产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按照“基础课程实验、综合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开放型实验”四个层次,我们构建模块化、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注重知识“内化”后向能力转化,实施“一体化、全过程、分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达到学与用、理论与实践的融通,解决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问题。

(1) 实施“课题工作+课程学习”的教学方式。在“知识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统一的、开放的、课内外综合化的课程观指导下,让学生在第一学段选专业的时候,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课题,并围绕该课题一直作好探究性研究,并可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2) 构建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预就业”模式,根据企业的需要可以进行“课程置换”;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预就业企业实习,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 发挥实验学分与创新学分的“杠杆作用”,从学分和课时上为实践教学的开展留出足够的空间,如开放实验、创新训练。

(4) 实施了情境体验、合作学习、问题探究的教学方式,包括认知实习、仿真实验、小组合作研究、论坛沙龙、“学习圈”等。

相关专业课总学时为2312+1400,其中授课学时为1712,实验学时为600,集中实践35周(1400学时),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53.9%。

同时,为了加强试点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之余,学院积极举办各种校园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如“挑战杯”、“电脑节”。与此同时,成功组队参加全省全国的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山东省软件设计竞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5年,共有72位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59项。系列学生科技活动的成功开展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充分发挥了其创新潜质,提高了其“情商”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德、智、体诸方面充分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3专兼结合,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结构与水平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关键。试点专业以“引聘名师、培养骨干、校企合作、专兼结合”为原则,从三方面提高师资教学水平。

一是“走出去”,使校内教师特别是专业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中,参与到企业的研究课题和工程实践中,掌握企业的技术发展动态。在服务企业的同时,教师提高了自身的工程能力。这样有利于为课堂教学提供可靠的工程背景。

二是“请进来”,将优秀企业家、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请进实践教学过程中,聘他们为实践教学教师,设立工程实践讲座,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

三是专业课程的“双师制”,既有主要负责理论教学的教师,又有主要负责实验与实践教学的教师,达到师资力量“1+1>2”的效果。

我们注重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合理配置,构建适应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运行需要的教师引进、培养、评价及聘用体系,加大师资引进、培养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近5年中,我们引进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3名,引进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专业骨干教师5名。通过派遣国外培训,参加国内学术研讨等途径,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通过参加国内学术研讨,参加各类培训等途径,培养了8名骨干教师。通过选派教师有计划地到企业实习锻炼等途径,重点培养双师素质教师15名。

3.4打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试点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有规划地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本着前沿技术实验室与常规技术实验建设并举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开放的、较先进的实验环境和设备。目前,我们建有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组成原理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应用系统开发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Intel多核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和研究室配套建立了实验室的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等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网络化。它们承担了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实验任务,在试点专业本科教学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我们制定了完善的学生实践环节的实践计划,利用政府投资和省、学校投资,建设了山东中创、山东浪潮、北京中软国际、北京双体等校外实训基地。同时,为满足山东省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积极推动人才工程的实施,济南大学依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制定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计划,于2007年9月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采用课程置换的方式开展软件外包培训试点工作,并于2008年7月建立济南大学服务外包实训基地。

济南大学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着重于学生外语、软件开发技能的培养,同时采用授课、讲座、论坛等形式,使学生了解、熟悉外包企业的文化和技术规范,力求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外包企业的需求,为山东省软件外包企业输送更加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3.5优化教学资源建设

1) 教材建设。

本专业非常重视教材建设。依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院专门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的学术教学带头人及有长期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共同探讨、研究,推选出与课程衔接紧密并具时代性、科学性、多样性、综合性特征的国内外优秀教材;同时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规范化,能为构建示范性课程体系服务的自编教材或讲义。目前,团队成员共出版教材十余部,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十一五”规划教材)和《信息技术基础》分别于2009年获得山东省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二等奖。

2) 课程、专业建设建设。

几年来,结合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工作,试点专业遵循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立足本专业教学过程特点,重新审视了教学内容。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以新技术和新知识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注意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和配合,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进行了课程的重组和整合。我们减少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门数和内容重复,提高了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强调启发式教学,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并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有限的课程覆盖日益增长的知识面,逐步取得了一定数量的教学成果,并建成了一批教学水平高、教改效果优秀的课程,其中“C程序设计”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编译原理和数据库系统原理被评为济南大学精品课程。

经过近三年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摸索实践,济南大学信息学院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初现,培养的人才适应性显著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得到了学校、社会的广泛认同与好评。

4结语

作为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信息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一直进行着实践与探索,在服务山东省地方经济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的要求相比,我们仍存在着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发展与壮大过程中仍需继续加强。我们的构想如下:

1) 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制定科学、合理、完整、互相衔接并且在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其他环节上层次清晰的课程体系,继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与企业所需人才的无缝对接。

2) 进一步探索创新精英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培养人才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地位,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更好地发展,具备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化柱,邓玲. 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5):87-90.

[2] 金佩华,楼程富.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34-36.

[3] 郑亚娟. 试从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来探讨地方高校的发展[J]. 黑龙江高等研究,2004(5):4-6.

[4]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陈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9(16):55-60.

Research of Talents Training Pattern for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jor in Regional Colleges

――Analysis of Exploration for Computer Application Talents Training i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of University of Jinan

LIN Yongzheng, ZHOU Jin, DONG Jiwe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University of Jinan, Jinan 250022, China)

第2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任何一门专业或者技术都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法则,这也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原则,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学科历史并不太长,却是时下极为热门的领域,计算机技术带动下的各个行业更是对相应人才的需求出现井喷的情况。当然系统性学习计算机技术是有一定难度的,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将来的就业方向。同时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是同等重要的,计算机科学本身是通过不断试错形成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动理论科学的完善,在计算机科学上体现得非常充分。

1计算机专业概述

计算机专业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及,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对计算机专业教学和就业都存在误区,所以对计算机专业进行概述很有现实意义。专业学科的分析需从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分析、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发展历史以及就业方向等几个维度介绍,才能完整展示设置本专业的意义。

1.1专业分析

现阶段,我国计算机专业主要分为3大类:计算机基础专业、偏理工科的计算机专业、偏文科艺术类的计算机专业。1.1.1计算机基础专业本专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在于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及操作原理,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其基本操作能力,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企事业单位的系统维护。1.1.2偏理工科的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本身就是应用型极强的学科,特别是科学高速发展时期,新科技新技术层出不穷,大众生活深受技术的影响,所以偏理工科里的计算机专业涉及面广,涉及深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整体上学习难度较大,比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1.3偏文科艺术类的计算机专业这类专业的兴起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工作画设计逐渐被计算机代替,解放了部分人工[1]。虽然人力资源得到解放,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最大的难度源自创意设计。在掌握设计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后,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创造最完美的草图,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电脑绘画、电脑制作、网页设计等各种与设计有关的理论都需要涉及。

1.2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

计算机专业延展性极强,与其他学科交叉较多,所以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是本专业重点培养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电商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专业与移动互联网以及电商经济的融合是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此,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架构、原理及实验方法,并能进行相关软硬件的开发。所以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还需加以其他专业知识的辅助,比如经济管理学以及人文知识等,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触类旁通。另外在能力方面,还需要加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挖掘潜力,培养创新思维。

1.3发展历史

素质教育背景下,新的教学大纲加入了对学科历史的介绍和考察,计算机本业也是如此。以往教师和学生大多把大量教学时间用于理论和实践上,缺乏对学科本身人文知识的了解,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就计算机专业而言,发展历史是让学生理解本专业的最佳途径,这也是基础教育理应提供给学生的。研制计算机最早是基于军事目的,这本属常识,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却是冷知识,这种现象值得深思。1.4就业方向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下,所学专业与就业行业并不完全具有相关性,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并不少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理论与实际不匹配。作为理论性强与实践性强的专业,不少教师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忽视了计算机专业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发展迅速。摩尔定律曾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业定律,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工业体系也开始对摩尔定律形成挑战,所以笔者认为计算机教师在教学时,除了对经典理论进行讲解之外,还需要为学生讲解行业内最新的发展动态,以免就业时开倒车。

2计算机技术的概述

2.1计算机技术的定义

计算机技术其实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可把计算机技术分为:系统技术、部件技术以及组装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外延会更加丰富。2.1.1系统技术大众对系统技术应该是最为熟悉的,几乎每天都会使用系统技术进行相关操作,只是对普通人而言,并不会去系统学习系统技术的分类。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系统技术是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系统技术可分为:系统结构技术、管理技术、维护技术以及应用技术。系统技术的作用是使计算机更有效率地运行。管理技术的作用在于让计算机的硬软件能够高度匹配,高效率地处理指令,维护技术的作用在于维护计算机安排,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的网络风险。应用技术的作用在于将程序完整的推向实际应用。2.1.2部件技术计算机是非常复杂的电子设备,而组成计算机的最基本单位叫作电子元件,计算机能够从军事领域转为民用领域,离不开电子元件的巨大进步,生产工艺以及设计的突飞猛进,使计算机体积大大减少,为微型计算机的诞生提供了前提,同时由于其降低了使用门槛和费用,为计算机的普及奠定基础。具体而言,部件技术包括运算与控制技术、信息储存技术、输出输入技术。运算与控制技术处于根本地位,中央处理器代表这个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运算算法的优化以及指令重叠、开行以及缓冲储存器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微程序处理能力。再者,信息储存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具有关键作用,MOS储存技术的诞生淘汰了前一代低功率的产品,同时在设计、价格和功耗方面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还有就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技术,计算机在于人机交互,人类创造了程序,如果需要计算机执行相关指令,就需要通过媒介传导,一系列外设逐渐流行并被大众使用,键盘和打印机就是典型代表。2.1.3组装技术计算机的组装具有较大难度,由于计算机本身涉及元器件较复杂,不仅包含硬件软件,还包括不同厂家产品的适配问题和器件涉及的规范化问题。主机是计算机温度较高的区域,特别是靠近中央处理器的区域,如果组装过于靠近该区域,其元器件的稳定性就会大打折扣,灰尘的集聚不仅不利于散热甚至有可能导致主板短路。所以如何最佳地规划制冷是组装技术需要突破的。另外随着元器件体积越来越小,信号延迟的弊端开始显现,组装密度同样也需要突破。

2.2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的提出在计算机发展初期为混乱的制造体系提供了参照的范本,比如诺依曼体制的技术逻辑在现阶段的技术开发商已经显得不太适用[2]。那么新技术的提出将会对整个行业进行重塑,新的生产标准和新的算法逻辑的提出,将推动计算机行业大规模变革。当然,技术的产生源于需求的强劲,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电商经济对大众生活的渗透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与移动互联网融合速度正在加快,新的技术背景和市场需求,将促使计算机技术迭代频率加快,这也要求学生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还需要发挥创造性思维,敢于提出自己的技术解决方案。

3结语

第3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 基础教学改革 实施路径 网络信息化

当前我国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趋向于技术型,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我国就业环境十分严峻,许多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挣不断提高,以往的依靠力气吃饭的工作理念正在被改变,在如今我国网络信息化的新时代,想要找到理想的工作,只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而在当前高职院校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不重视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浮于表面,并没有将理论与实际进行联系,教学内容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本文主要对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内容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实施路径。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当代社会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科技社会,网络信息化充斥社会的各个行业,假如不懂计算机技术,在求职、工作的过程中都会面对这巨大的困难,而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质量上相对于本科大学要有着一定的差距,选择高职院校就读,一般是为日后的就业所考虑,因此,学生更加关注专业课的学习,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一般是抱着走过场的态度来应付相关的计算机考试,真正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极地,这也导致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技术教学没有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日后就业中也经常因为计算机知识掌握较少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影响学校计算机教学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以及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等。高职院校一般是为社会培养单方面人才的教育机构,专业指向性较强,对于计算机基础并没有较为准确的定位。学校在设定计算机课程时并没有意识到,无论学生日后就业时从事何种工作,都需要辅以一定的计算机技术,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市场的需求严重脱节,对于社会人才的需求与要求并没有准确的定位,学生在高职院校中所学习的计算机知识相对于社会中所要求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来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因此,对于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改革已是十分必要。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改革当前计算机教学的模式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计算机教学模式上的问题。经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教学时,都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即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松散,这就导致在院校中所学习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实用性较低,并不能够应对当前社会中复杂多变的计算机处理问题。另外,学校中所开设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一般较为落后,而计算机技术更新很快,许多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在社会中并不能得到应用,因此,应科学地改革当前计算机教学的模式。

(二)优化当前计算机教学的环境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便是计算机基础设施的建设,而高职院校由于受到政府投资的限制与计算机教学理念的影响,计算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一般很难达到教学需求的要求,即使教学内容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常常会因为教学设备的短板而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计算机技术的最大特点便是更新换代时间极短,许多十几年前甚至几年前的教学设备针对当前的计算机技术教学已不适用,而计算机技术对于实践操作的要求十分重视,只有理论而不进行操作,无法真正地掌握计算机技术。

三、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实施途径

(一)计算机教学以就业为基础导向

学生就读与高职院校,大多是以就业为目标,与一本、二本大学相比,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高等的专业人才与技术人才,要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导向并在其指导下,以实际应用与技术作为出发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计算机教学方案。

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要将教学改革与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与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日后的就业中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在此同时,应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行业的需求,从技术性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努力将学生造就成为懂技术、懂管理还懂计算机操作的综合性社会人才,在日后的就业中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二)加强对于计算机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

想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首先要培养创建一支具有着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良好的师资队伍使对于整个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根本保障,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上,应采取研究、实践、学习并进的方式,想要培养计算机教学师资队伍,应首先在专业教师中展开广泛地计算机教学交流,其次建立合理的教师培训制度,最终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培养出符合教学要求的现代化计算机专业教师。

四、总结

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弊端,改革是为了适合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要。对于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应抓住改革的方向与重点,分析并探讨合理的改革路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水平,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求职。

参考文献:

[1] 白冰.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点及实施路径探讨[A].信息通信,1673-1131(2013)03-0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