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颈椎术后康复训练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颈椎骨折 高位截瘫 前路手术 康复护理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4岁,汉族,住院号:291434,于2011年1月1日15时许,患者在工地干活时不慎被飞落的大木板砸伤后脑勺,当即倒地昏迷,约10分钟后苏醒,自觉颈部疼痛,胸以下肢体无知觉,不能活动,即由家属急送至我院,急诊行CT检查示:“颈椎多发骨折”,遂以“颈椎骨折”收入我科治疗。查体:头后部可触及一血肿包块,颈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双上臂、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肘肌、前臂曲伸腕肌肌力III级,躯干胸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完全消失,双下肢肌力、肌张力0级,生理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CT示:颈椎骨折伴截瘫。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首先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反应有所了解,有针对性地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以消除其忧虑。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疾病预后告知患者及家属,让其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及风险,以取得合作和理解。其次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或请术后患者现身说法,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气管推移训练 因颈椎前路手术中需将气管牵向对侧,以显露手术视野。正确的气管推移训练可显著降低血压、心率、呼吸及吞咽次数在手术中的波动幅度,同时也避免因手术牵拉导致气管塌陷、气管软化等,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减少手术风险。方法是陪护用2~4指将气管持续向非手术侧推移,必须将气管推过中线,20~30min/次,训练3~5d。因为维持训练易刺激气管引起反射性干咳等症状,须告知患者此训练的重要性,以取得其配合,使手术能顺利进行。
2.3呼吸功能训练 高位截瘫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肺活量下降,术前可通过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等训练肺功能,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提高有效通气量,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 康复护理
3.1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
3.1.1保持肢体功能位,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在骨折时期,因瘫痪肢体无力,故应使肢体保持良好的功能位,下肢髋关节保持伸直位,外侧放置枕头或沙袋以防髋外展、外旋,膝关节下可用软枕垫起,使两膝屈曲,踝关节处于90°中间位,用枕头或纸箱抵位,防止足下垂,保持踝关节功能位。 转贴于
3.1.2按摩患肢,预防肌肉萎缩 家属对患者肢体由近向远,依次按摩,对驰缓性麻痹手法宜重,时间宜短;对痉挛性麻痹手法宜轻,时间宜长,2~3次/d,每次约15min,以防止肌肉萎缩。
3.1.3功能锻炼和功能重建 研究表明,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与患者受伤至康复计划实施的时间相关,康复实施越早,所需住院时间越短,而功能康复越多,并发症越少。
3.1.4初期锻炼 由于卧床期患者,在骨折早期,因瘫痪肢体无力,应使肢体保持良好的功能位,床上锻炼是整体训练的基础。包括:翻身训练;上肢自动或被动训练,可用握力器、握小球等辅助训练;下肢锻炼以被动活动为主;腹部肌肉锻炼。
3.1.5恢复期锻炼 在床上锻炼的基础上进行离床活动。包括:(1)起坐自由后,练习上下轮椅,开始由他人协助,慢慢靠自己上肢支撑力达到转移的目的;(2)站立训练:下肢随意运动未恢复以前主要靠自己上肢的支撑力及腰背肌、辅助器具进行,顺序是扶床站立-依扶站立-自己站立,练习站立的同时依靠上肢支撑力进行下肢活动;(3)行走锻炼,站立稳定后由专人保护进行行走锻炼。
3.2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在上下肢运动基础上尽早锻炼患者生活中自理能力,如进食、排便等,随着训练的加强,患者体质恢复,可进行手工操作的练习和轮椅上各种动作的练习,如床与轮椅的转换,轮椅与便池的转换等。
4 出院指导
出院前应为患者制定计划和防止并发症发生的措施,并教会家属康复训练方法,以加强出院后的继续康复治疗。嘱继续加强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定时翻身预防褥疮,加强功能锻炼预防费用性肌萎缩,嘱病人多吃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少吃甜食及易产气食物,每日按摩腹部2~3次,促进肠蠕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大便失禁的病人,训练病人定时排便,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洁,防止周围皮肤糜烂。嘱患者家属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复诊。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8例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颅骨牵引和肺功能训练,术后重点进行呼吸道管理,保持良好的,手术切口护理并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指导。结果:38例皆安全渡过围手术期,促进早日康复。
【关键词 】颈椎骨折 脊髓损伤 护理
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是最严重的颈部外伤之一,早期死亡率高。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身残疾。手术是治疗颈椎骨折和并脊髓损伤常用的方法。由于颈椎手术危险性较大,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2007年―2010年,我科对38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42岁。完全性瘫痪8例,不完全性瘫痪30例,均由头部撞伤致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经手术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30例不完全性瘫痪患者四肢肌力均恢复明显,8例完全性瘫痪患者效果较差,无一例发生感染。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良好的心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效果显著的案例,让同类术后病友现身说法,从而解除病人的顾虑,增强病人自信心和安全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2.1.2术前训练
2.1.2.1气管推移训练。指导病人或家属用2-4指指端顺气管侧弯将气管从术侧向非手术侧推移,偏离颈部中线2厘米,以不憋气为宜,每次10-20min,然后逐渐增加到30-40min,每天6-8次,通常训练3-5天。气管训练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术中配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为术中牵拉气管可导致患者咳嗽等不良反应,影响手术进展,且术后可发生局部肿胀或反应性喉头水肿[1]。
2.1.2.2肺活量锻炼。①深呼吸:吸气时双肩放松,气体由鼻吸入,然后屏住2s左右,呼气时用口慢慢呼出。②腹式呼吸:鼻吸气时腹部徐徐膨隆,稍憋气后缩唇慢呼气,每回5次。③有效咳嗽:先深吸气,然后连续小声咳嗽,将痰液咳至支气管口,然后用力咳嗽将痰排出。④吹气球:鼓励患者一次性将气球吹得尽可能大,放松5―10s重复练习,每次10―15s,每日3次。⑤胸壁扩张运动:双手分别置于腋下第六肋,吸气时手感胸部扩张。
2.2术后护理
2.2.1。患者去枕平卧,颈托外固定制动,保持颈中立位,术后第二天间断性半坐卧位,侧卧位时注意将头垫高,使其与脊柱保持同一水平。变换时采用轴线翻身,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线转动。
2.2.2注意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予心电监护,特别注意呼吸变化,鼓励病人自行咳出气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并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颈椎前路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多为颈深部血肿压迫所致,术后备气管切开包发现问题可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不伴有颈部肿胀的呼吸困难多为喉头水肿引起,与术中牵拉及气管插管刺激有关[2]。本组未发生以上情况。
2.2.3饮食护理。术后早期一般应限制饮食,给予流质饮食,进食时注意防止呛咳,术后一周可过渡为正常饮食,给予高能量食物,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为防止便秘,可指导多吃香蕉、蜂蜜、豆芽等。
2.2.4严密观察神经系统变化。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四肢肌力、感觉、运动变化,如原有神经压迫症状逐渐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本组除一例神经功能未恢复,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发生神经压迫症状逐渐加重的表现。
2.2.5有效引流。术后应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有效引流,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流量、性质的变化,引流管合理放置,防止不慎拔出或扭曲、受压。一般术后引流液多为暗红色,量不超过100ml,若颜色变成鲜红色可考虑是否存在血管渗漏、破裂。若为水样液体渗出,应考虑是否存在脑积液外漏,引流期间应保持伤口周围清洁干燥,是否出现血肿。
2.2.6功能锻炼。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必须通过自主锻炼才能获得,任何治疗者无法代替自主锻炼[3]。向患者讲解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使患者积极主动对瘫痪的肌肉和关节进行锻炼,可有效防止肌肉萎缩,促进机能恢复。上肢运动包括握拳、伸屈运动;下肢运动包括直腿抬高、伸屈运动。运动部位从手指、足趾等小关节到髋、肩、肘、膝等大关节逐渐进行,循序渐进。高位截瘫患者应尽可能训练生活自理能力。本组不完全性瘫痪患者经有效功能锻炼,肌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效恢复。
3 小结
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治疗难度大,围手术期护理比较复杂。经采用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本组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认真细致的、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及观察,对患者的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陶海莉,陈江宁,黄心英.脊髓型颈椎病自锁钢板内固定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1,16(12):728.
[2] 王进华,刘兰分,裴蕾蕾.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杂志,2004,21(10):51.
【关键词】嗅鞘细胞;移植;脊髓损伤;护理
脊髓损伤后截瘫历来是难以治疗的疾病。脊髓损伤段以下出现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丧失。现已证实嗅鞘细胞治疗多种类型脊髓损伤有效[1]。我科从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为24例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嗅鞘细胞移植术,术后患者大多数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现将护理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4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5~64岁;受伤原因为创伤性脊髓损伤和硬模外血肿造成的急性压迫性损害;伤后时间6个月~4年。脊髓损伤部位:颈段8例,胸段损伤3例,腰段损伤13例。
1.2 方法取4个月以上的流产胚胎的嗅球,纯化,培养1~2周后成活的嗅鞘细胞。在手术条件下将其移植到患者脊髓损伤部位的上下处。术后给与止血、抗感染等。
1.3 结果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制订的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运动功能最高评分100分;感觉功能轻触觉及针刺觉均为112分。应用1992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修订的Frankel分级,A,B,C,D,E5级(A为完全损伤,E为正常)。24例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中因3例提前出院,纳入结果分析有21例。入院时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分级A级的14例患者术后有5例为B级,6例为C级;入院时B级的7例患者术后有2例为C级;入院时C级的5例患者,术后3例已达到D级;入院时D级的3例患者,术后有1例已达到E级,即感觉与运动功能正常。
2 护 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宣教患者及其家属通常对嗅鞘细胞移植手术缺乏了解,护士要进行耐心细致解释。全面客观说明嗅鞘细胞移植可能取得的治疗效果,手术大致程序,提出要求患者配合事项和手术前后应注意的问题。消除其顾虑和惧怕,树立起正确认识和积极配合治疗的信心,建立不能单纯依赖手术而要通过长期康复锻炼配合神经修复,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理念。本组24例患者1例因对手术期望值过高,术后出现抱怨、失望情绪,经开导后好转,余23例均较满意。
2.1.2 术前准备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对有并发症的要积极治疗纠正。在培养细胞期间,有专业康复师指导病人进行主动或被动的伸屈上下肢体,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畸形。颈部病变影响呼吸,术前应进行深呼吸、咳嗽等训练。术前日协助医生应用ASIA评分和脊髓损伤功能评定量表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准备手术野皮肤,清洗剃毛,范围要超过切口四周15cm以上。颈椎、颈髓手术应剃去枕部头发。胸椎、胸髓手术备皮区上方起自枕外粗隆及两侧乳突部,侧方至腋后线,下端达髂嵴水平。腰、骶椎、腰骶髓及马尾神经手术的备皮范围,上方起自双侧肩胛下角,侧方至腋后线,下方达臀沟以上。凡准备应用抗菌素者,先作抗菌素过敏试验,并从术前开始用药。抽血标本送血库配血,备手术中使用。对情绪过度紧张的患者,入睡前给予适当镇静药物,如口服安定5mg,保证患者得到充分休息。晚10时以后,开始禁食禁饮。手术当日晨保留导尿,防止术中膀胱过度充盈。术前30min,按麻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进入手术室前,取下假牙、手表、耳环等物,妥为保管。将病历、各种照片、术中用抗生素等物品随患者带入手术室。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搬运及护理患者应由麻醉护士和手术医师陪同返回病房。并协助护士将患者抬上病床。可将担架车与病床成钝角,3名护理人员站于同侧,动作协调一致将病人搬运至病床上;也可将担架车与病床并拢,3名护理人员同时站对侧床边,将病人平托至床上。注意搬运时应保持病人脊柱在一个水平线上,颈椎手术的患者应先用头颈部围领制动固定后搬运。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6小时后每2个小时翻身一次,以防止褥疮,颈椎手术的患者翻身时应先带上颈椎围领制动后再翻身,侧卧时应枕枕头,高度使头顶部和脊柱在一个直线为宜。仰卧时可去掉颈椎围领,颈部垫小枕,头部两侧放沙袋(或盐袋),防止头部左右转动。注意翻身时要由2~3名护理人员动作协同一致,轻轻翻动,使身体平直,切忌颅颈部扭曲,以免损害颈髓。胸腰部脊柱脊髓手术后的患者,翻身时注意胸、臀一致,防止扭曲。无论是仰卧还是侧卧均需注意将病人瘫痪肢体骨突处用垫枕垫起,防止受压,仰卧使双足踝成90°,夜间佩戴下肢支具,以防止足下垂。
2.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常规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神志、意识、肢体活动情况等,并认真做好记录。给予吸氧2~3 L/min。伤口引流袋置于低于床面12cm~15cm,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的变化。尿袋2~3小时一次。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并纪录,渗鲜血且量多时告知大夫。患者完全清醒后,应及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将结果与术前对比,判断手术对脊髓功能的影响。原有损伤平面有无升高,有无新的神经损伤症状和体征。肢体功能障碍加重,感觉平面上升,表明脊髓功能有进一步损害,应立即报告大夫,积极找出原因(出血、水肿等),及时处理。颈椎手术者应密切注意呼吸情况。同时要注意观察病人术后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如截瘫平面以下出汗增强,皮肤温度增高,皮肤光泽度增强,肌张力的增强或减弱,大便次数增多且通畅,尿量增加残余尿减少,感觉平面下移,肌力的增加等,及时将改善状况告知患者,使其增强信心,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2.2.3 饮食护理术后需待胃肠功能恢复才能进食,其标志是肠鸣音正常,已经排气。术后饮食能量应达3 000kcal/d以上,一般术后6小时后可给与流质饮食,次日给与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饮食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粗纤维为宜。
2.2.4 疼痛护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每天4次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连续两天,以后每天常规评估一次,疼痛时随时评估,大于4分的要及时处理,给予有效止痛剂,如曲马多1支肌肉注射。术后非切口疼痛,如神经根性疼痛等,应判明原因后,积极处理。部分患者存在心理性疼痛,应作好解释工作并给予适当“安慰剂”如安定l0mg肌肉注射。经济条件许可的病人应用术后自控镇痛泵(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给药,可达到满意镇痛效果。
2.2.5 肢体康复训练术后康复师根据病人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并付诸实施,术后每天两次做瘫痪肢体的关节活动和肌肉按摩,以缓解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发生,颈椎手术后3~5天即让病人佩戴颈部围领坐起,胸腰部手术根据手术情况4周左右下床锻炼。下肢截瘫病人初期做起坐训练,训练计划为:靠坐~扶坐~自坐~床边坐~垂足坐;起坐自由后,练习上下轮椅,开始由护理人员及家属协助,慢慢依靠自己上肢支撑力达到移动目的; 接下来练习站立,站立时应佩戴下肢支具,顺序是扶床站立~依扶站立(扶站立床、扶双杠、扶步行器、扶人)~自己站立。练站的同时依靠上肢支撑力进行下肢活动,如膝关节屈伸、髋关节屈伸、踢腿、摆腿等来加强下肢稳定性; 站立稳定后在康复师或家属保护下,带下肢支具进行行走锻炼。
四肢截瘫病人功能锻炼主要是卧床训练及坐位功能锻炼。在卧床锻炼中,以手部活动捏物、握物及其力量锻炼为主如自己端水杯、用勺子吃饭等,进而练习依靠自己的臂力弯曲下肢及翻身。坐位练习,基本也是卧位练习的内容,坐稳后需要锻炼基本生活活动功能,例如穿脱衣服、扣钮扣、洗脸、刷牙、吃饭、使用手机等。本组24例除3例因经济困难提前出院外,余21例均得到有效的肢体康复训练。病人在建立自理生活能力的过程中增加了信心。
2.2.6 二便训练给与排便指导,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选择早餐后或晚餐后进行排便。必须注意尽量保持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排便,以便通过训练逐步建立排便反射。排便的训练方法:餐后约半小时进行腹部环形按摩,或者用手指按摩肛周,刺激排便反射的产生。手指刺激的方法:将指套涂以剂,手指伸入直肠,轻柔地扩张括约肌同时紧贴肠壁作环形运动,每次持续1~2分钟,每10分钟1次,直至排气、排便,或者出现内括约肌收缩。手指的刺激切忌避免暴力。必要时给予灌肠治疗。
术后保留导尿,定时开管,一般3~4 h1次,每次前采用激发排尿手法如刺激小腹,轻叩耻骨上区,摩擦,挤压,牵拉等,以建立条件反射。尿液能在刺激下从尿管周围溢出或更换尿管时,采取Crede手法进行排尿训练: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其余手指放在膀胱顶部(脐下方),逐渐施力向下方压,也可用拳头由脐部深按压向耻骨方向滚动。加压时需缓慢轻柔,避免使用暴力和耻骨上直接加压。过高的膀胱压力可导致膀胱损伤和尿液返流到肾脏。手法排尿后成功后要定期测定患者的残余尿,如80ml
2.2.7 出院指导出院时应向病人发放书面的出院指导,教会患者一些功能训练的方法如平衡训练、轮椅训练、行走训练、ADL训练等,以及一些并发症如压疮、痉挛、便秘、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的预防知识,教会患者一些自我护理知识如床上按摩腹部排便、清洁导尿的方法等,告知病人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锻炼才能达到最好的康复。
3 小 结
嗅鞘细胞移植术被认为是目前治疗脊髓损伤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是近几年才开展的一种手术,我们在积极做好术前准备的前提下,着重强调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疼痛护理,饮食调护,康复训练等,使手术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