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音乐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发展计划的不断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得到极大发展。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而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素质的竞争。音乐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高等教育教学、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本文从音乐对大学素质的作用入手,分析音乐教学对大学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音乐教育;创造力;大学素质教育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音乐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抒发人类的情感,同时可以发展人类的形象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既可以缓解他们紧张的学习压力,又可以加强沟通,提高他们的鉴赏力和基本素质。
一、音乐教育对大学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情感
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陶冶人的情操,同时通过听觉艺术等形式丰富人类的情感。对于大学生来说,音乐的教育作用不言而喻。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主体,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音乐教育通过听觉形式,让学生在音乐创造、投入及欣赏等过程中,结合自身经历和理解,和音乐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生活,抒发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同时让大学生在欣赏思考中成长。音乐的创造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类最基础的情感表达,无论什么音乐形式,都离不开生活,音乐是生活经验的凝练和升华。大学生在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音乐的欣赏增加对生活的感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同时通过对艺术家的人生经历、音乐创作背景等欣赏和剖析,感悟生活的真谛,也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找到情感宣泄的窗口。例如通过对大音乐家贝多芬的人生经历,从中学习那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情感素质,使他们的素质得到升华。
(二)音乐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是人类参与活动最高的活动形式之一。人类在参与、体验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通过音乐这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音乐教育中的即兴表达,可以培养学生把握生活的听觉敏锐感,培养他们精确的节奏感,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音乐的理解和感知等。通过这些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注意力,从而无形之中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三)音乐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而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是审美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欣赏和创作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创作过程,欣赏音乐的动态美和情感美,增进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欣赏,自觉甄别美与丑。音乐教育通过音乐的形式对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进行调剂,通过听觉等艺术形式让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的独特魅力等。
二、当前大学音乐教育存在的不足
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培养从单一的
人才培养结构模式向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尤其是当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全方位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竞争的关键因素。当前的大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音乐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当前大学音乐教育在提供大学生素质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具体体现为:
(一)大学教育的音乐教育在非音乐专业的教育比重比较低
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教育等,大学教育中的音乐在非音乐专业的专业教学中的比重比较低。尤其是一些非艺术类学校,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大多以选修课为主,部分专业甚至没有音乐鉴赏课程。
(二)大学教育的音乐教育认识不足
大学生的素质培养着重于思想品德课程和专业课程,而对于非专业课程,如体育、美术和音乐,大学管理阶层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在课程安排中缺乏合理性。大学教育的素质教育虽然已经开始实行,但部分院校还是以学生的技能培训为主要侧重方向,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教材指导
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则需要专业的教材指导和系统的理论指导,而高校的音乐课程,尤其是一些非艺术类的音乐选修课程,由于课程安排等原因,没有专业的音乐教材,甚至部分音乐教师是非科班出身,音乐课程以欣赏音乐为主,对音乐的创造和剖析没有深入进行,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
三、针对当前音乐教育出现的问题对策
(一)在课程安排上学校要有足够的重视
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也是学生情感宣泄的窗口,尤其是当今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音乐能够起到很好的减压作用,同时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音乐教育的作用,学校应该有充分认识,并在课程安排上使音乐课程更趋于合理。此外,需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如多媒体的建设和音乐器材的建设,都需要学校的支持。
(二)加大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
音乐是一门艺术课,也是专业性和系统性很强的教育形式。在音乐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学校对于音乐教师的培训极其重要,一方面音乐教师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校的专业培训让音乐教师深入系统地构建音乐体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对音乐教材要统一进行专业编制和采购
对于音乐选修课程,学校要提供专业的音乐教材。目前大学生的音乐教材都是由大学教师自主编写,因此,对于音乐教材的选择,首先要选择专业性强、有针对性的教材。此外对音乐教材要采取标准化的采购,教材的编写要请专业教师统一编写,以便确保教材质量。
总之,大学音乐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大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作用。因此,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和谐健康发展极其重要。
作者:周莹莹 单位: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参考文献:
在现阶段的大学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审美观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音乐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一些增强大学生音乐素质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教育素质教育音乐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音乐教育的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肯定,在大学中开展有效的音乐教育对于全面的践行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有着积极的推动性作用,可以全面的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音乐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
首先,音乐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中重要内容。音乐是一种存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的艺术形态,音乐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音乐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文学修养的角度来说,音乐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自身文化修养,加强学生对于科学文化的掌握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文化意识的角度来说,音乐教育可以再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历史、人文、科技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创新能力的角度来说,音乐教育可以通过艺术的熏陶,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在审美角度来说;音乐教育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鞥努力,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在大学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是不可缺失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次,音乐教育为大学素质教育的践行提供了一个平台。素质教育可以全面的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加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而音乐学生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对于大学素质教育来说,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践行平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音乐教育可以全面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最后,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第一,音乐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加强学生的大脑开发,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形成;第二,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魅力,提高综合素质。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自身修养、气质的形成,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个人魅力,不断地拓宽学生的人际关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修养,加强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所以音乐教育可以有效的践行大学素质教育理论;有效的加强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有效的实行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战略目标。
二、加强音乐教学提升大学生素质的策略
1.构建一个系统的音乐素质教学课程。
在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规范化,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音乐课程要科学化、规范化,充分的融入素质教育的内涵。第一,加强对大学生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视。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欣赏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音乐欣赏课,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拓宽学生的音乐角度,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在现阶段的大学教学中,学生的音乐基础较为薄弱,一些高难度的音乐技巧的训练是不适合他们的,很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增加音乐教育的难度,所以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设音乐欣赏类的课程,加强学生们的音乐基础乐理知识训练。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应该有针对的选取中外古今不同种类的优秀音乐作品,丰富音乐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语言、思维,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把音乐作品丰满化,塑造一个立体的音乐形象,教师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根据音乐作品的信息进行整合,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行有效的评析,阐述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们表明自己的见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第二,增加民族民间音乐课的设置。我国民族音乐种类繁多,充分的凸显了中华民族的特色,有着非常高的艺术性。所以在大学素质教育过程中,提高对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学生们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赏析,可以充分的挖掘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促进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
2.提高大学音乐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师德育素质。
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大学教师的专业音乐水平以及自身的文化素养。在素质教育深入的今天,对大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的大学教师还是存在着一些教育上的弊端。所以要加强大学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和深造等模式提高大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自身的德育素质,首先就是要转变大学音乐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音乐教师道德以及价值观,
三、结束语
音乐教育在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中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音乐教育可以推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有效的践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作者:王祖君 单位:九江学院
参考文献:
在现阶段的大学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审美观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音乐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一些增强大学生音乐素质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教育;素质教育;音乐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音乐教育的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肯定,在大学中开展有效的音乐教育对于全面的践行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有着积极的推动性作用,可以全面的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音乐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
首先,音乐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中重要内容。音乐是一种存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的艺术形态,音乐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音乐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文学修养的角度来说,音乐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自身文化修养,加强学生对于科学文化的掌握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文化意识的角度来说,音乐教育可以再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历史、人文、科技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创新能力的角度来说,音乐教育可以通过艺术的熏陶,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在审美角度来说;音乐教育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鞥努力,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在大学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是不可缺失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次,音乐教育为大学素质教育的践行提供了一个平台。素质教育可以全面的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加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而音乐学生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对于大学素质教育来说,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践行平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音乐教育可以全面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最后,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第一,音乐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加强学生的大脑开发,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形成;第二,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魅力,提高综合素质。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自身修养、气质的形成,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个人魅力,不断地拓宽学生的人际关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修养,加强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所以音乐教育可以有效的践行大学素质教育理论;有效的加强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有效的实行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战略目标。
二、加强音乐教学提升大学生素质的策略
1.构建一个系统的音乐素质教学课程。
在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规范化,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音乐课程要科学化、规范化,充分的融入素质教育的内涵。第一,加强对大学生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视。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欣赏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音乐欣赏课,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拓宽学生的音乐角度,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在现阶段的大学教学中,学生的音乐基础较为薄弱,一些高难度的音乐技巧的训练是不适合他们的,很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增加音乐教育的难度,所以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设音乐欣赏类的课程,加强学生们的音乐基础乐理知识训练。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应该有针对的选取中外古今不同种类的优秀音乐作品,丰富音乐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语言、思维,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把音乐作品丰满化,塑造一个立体的音乐形象,教师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根据音乐作品的信息进行整合,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行有效的评析,阐述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们表明自己的见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第二,增加民族民间音乐课的设置。我国民族音乐种类繁多,充分的凸显了中华民族的特色,有着非常高的艺术性。所以在大学素质教育过程中,提高对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学生们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赏析,可以充分的挖掘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促进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
2.提高大学音乐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师德育素质。
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大学教师的专业音乐水平以及自身的文化素养。在素质教育深入的今天,对大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的大学教师还是存在着一些教育上的弊端。所以要加强大学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和深造等模式提高大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自身的德育素质,首先就是要转变大学音乐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音乐教师道德以及价值观,
三、结束语
音乐教育在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中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音乐教育可以推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有效的践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作者:王祖君 单位:九江学院
参考文献:
关 键 词:音乐教育 素质提高
中国近代以来的艺术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与素质教育紧密相关的,这可以从的“美育”思想和实践中得到证实。然而,近几十年来,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美育教育原则被排斥,艺术教育在部分学校——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艺术学院等等之中,被高度专业化、技能化,而在普通大学中则相当大程度地被忽略。在以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为主的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认识它、在实践中推行它,对整体艺术教育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一、音乐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其一,音乐教育能使大学生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音乐具有陶冶情操、保健身体的作用。音乐传入人的耳膜,刺激脑中枢神经,会使人的身体分泌多种有益的生化物质,如激素、酶等,产生抗疲劳、助消化、调理神经等作用。清畅性的音乐既可以解除疾病,又可保养心性,有益于身体健康。所以元代名医朱丹溪发出“乐者,亦好药也”的感慨。
音乐能使人得到积极的休息。休息有多种方式,欣赏自己爱好的音乐,做有兴趣的活动,都可以是一种很好的休息。科学家爱因斯坦中年任教于荷兰莱顿大学,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余,他经常用小提琴演奏世界名曲。音乐洗刷了他头脑的疲劳。积极休息之后,新的思潮涌来,打开了心灵之扉,就可能把难题轻松地解决。这种张弛交替的休息方式可以成为大脑再创造的开始。
音乐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在乐器演奏中,学生手、脑、眼并用,全身心地投入,积极地调动身体各种器官的参与,让学生的身心在有意、无意中得到锻炼发展。经常唱歌的人,呼吸系统、发声系统等都可以得到训练。故在音乐教育中蕴含的养成教育及一系列音乐教育活动,能开启大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扉。
其二,音乐教育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
音乐中的合唱、合奏都是以集体表演的形式出现的,协作配合在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有什么东西比合唱队更能表现社会的团结吗?许多人联合起来做一个人单独所不能做的事,在这方面,每个人的工作同样重要,一个人的错误就能毁掉一切。”通过参加合唱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器乐合奏,通过让学生演奏《春节序曲》《金蛇狂舞》等具有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祖国民族音乐的特殊音乐风格,从而唤起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树立起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
转贴于
其三,音乐教育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美育涵养。
音乐教育,实质就是审美教育,在歌曲、器乐、表演、音乐、欣赏等教学中,情感体验的过程就是审美教育的过程。不管是雄壮激昂的进行曲,还是婉转悠扬的抒情曲,都可以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音色、力度等音乐要素中,得到美的感受、美的熏陶。美无处不在,它存在于音乐教育美的氛围中,存在于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存在于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与创造中。音乐的审美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分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把学生培养成有感受美、理解美并创造美的富有高尚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人。
二、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其一,把课堂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的主渠道。
课堂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的主渠道,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音乐基本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扎实的音乐表达力和理解力。因此在高校中开设音乐欣赏和选修课,势在必行。那么,我们怎样通过开设音乐选修课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呢?
一是开设音乐欣赏课。大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来扩大艺术视野,熟悉各种音乐作品的形式、体裁和风格,培养理解和鉴别音乐的能力,培养美与善的道德情操。
二是开设音乐选修课。大学音乐选修课主要包括声乐、器乐、乐理、视唱练耳和音乐史等内容。如视唱练耳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阅读与听觉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惊人的记忆正是人生学习并走向成功的基础保证;器乐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与求知的欲望,使其获得技能并领悟音乐艺术的表情达意之妙语,同时又开启学生的智慧……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条件作出不同选择,在音乐艺术美的滋润中,得到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及专业学习“加氧”似的整体性提高。
其二,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教育活动,也是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人有自身与他人、自身与整体社会交流的需要,人具有表现的欲望,人的个性通过表现而外露,表现又会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个性的发展带来了所有的情感、思想、理解等重要的心理能力的成熟。高校应该有计划地举办各种音乐比赛、讲座、晚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演出,给学生充分提供自我表现的自由天地,以达到认识自我价值,增强自信的目的。它既能培养大学生开朗的性格和与人友好相处、默契配合的能力,又可以有力地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大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更好地投身社会生活与社会劳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三,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创作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必要补充。
关键词:普通大学音乐教育现状发展思考
音乐教育属于审美教育范畴,也即我国普通学校教育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美”的范畴,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我国历来有重视审美教育的传统,多年来培养了一批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大学的音乐教育这块净土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现状不能让人乐观。如何使这些“象牙塔”里的学子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还能真正感受到美的教育,这是每一位从事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一、音乐教育正在完善,但现状不容乐观
首先,音乐教育体系在教育部领导和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正在不断的完善。据深圳大学“大学音乐欣赏教育课题组”2006年对全国大学排名前100名本科类大学的音乐欣赏教育情况的初步调查情况显示,由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目前我国大绝大多数大学已经将普通大学音乐教育纳入了正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①音乐欣赏课程的周学时数、课程门类数都有了很大的增加。有的大学在课程建设上已经走在了其他高校的前列,学校加大了对课程建设的投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并预见,我国普通大学音乐教育将会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逐步纳入正轨并取得完善,从扭转现在存在的不良局面。
其次,就目前而言,普通大学生音乐教育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在高校学生中,存在着比例较大的“音盲”(音乐盲)。尽管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音乐(基本上是流行音乐),但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真正懂得音乐,知道如何欣赏音乐。根据一项对苏北某大学的学生进行的一次音乐知识的问卷调查统计,321人中有291人爱好音乐,占总受调查人数的90%左右。其中,只有99人识简谱,9人识五线谱。在受调查者写出的443首最喜欢的歌曲中通俗歌曲多达368人,占80.17%。②这些数字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喜欢音乐的,但基本局限于通俗音乐,但是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基本懂得乐理知识和音乐常识。古典音乐更是知之甚少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音乐鉴赏水平及音乐素质处于低水平,普通大学生音乐教育亟待加强!
二、导致不良现状的原因。
中学阶段学生的音乐教育基础是不牢固的,农村地区中小学生音乐教育基础薄弱的的主要原因。
尽管我国当前正大力提倡国民素质教育,但是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之下,中小学生所面临的学业及升学压力不减反增,素质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为了提高升学率,各个学校之间的竞争也十分的激烈,想尽招数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大学,出现了学校、老师、家长都去抓学生主课学习的倾向而忽略了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也很少有时间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作者在对本校大学的学生进行的一次音乐知识的问卷调查统计之中,认为在初中阶段上音乐课的同学占了很大的比例在60%以上,在高中阶段不上音乐课比例在90%以上。
由此可见,中学阶段学生的音乐教育基础是不牢固的,另一方面贫穷是导致农村地区中小学生音乐教育基础薄弱的的主要原因,表现在艺术师资的匮乏上面。首先,艺术师资不足。因为我国高师培养的美术、音乐师资总量总体上满足不了全国中小学对艺术师资的需求,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尤其突出,并且现有师资素质处于低水平;其
次,经济贫困,养不起艺术师资。一般的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受到办学规模、教师编制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养不起数量足够的美术、音乐教师,许多农村学校的音乐、美术课开不出来,教学得不到保证。
三、普通大学音乐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大学音乐教育虽然较中小学生阶段的更为系统和完善,但是依然存在着教材质量不能保证、师资数量与质量不高、教学硬件不足等问题。
首先,教材建设情况。有人认为大学音乐欣赏属于选修课程,将其当成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大学教育内容。这显然不是对待大学生音乐教育的正确态度,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对于普通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得还不够深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虽然教育部推荐了音乐人文教育的一些教材,并不作统一规定,但大多数大学中没有使用正规教材,这些大学教师一般使用教师备课教案或者课件。有些是未经严格审查直接授课,这样势必导致鱼龙混杂、香花和毒草并存的教育状况,给学生成长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其次,在普通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仍然有很大的紧缺空间。教育部高校《课程方案》规定: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拿我区高校为例,目前我区仅有几个高校成立了音乐公共课艺术教研室,但教研室的教师都只有几个,而这几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都有两万多,平均三千多学生配一位艺术教师,这样的师生配比,根本保证不了每一位学生在校四年都能选上至少一门艺术必选课。有的高校校甚至没有专职音乐教师,而只是艺术学院教师在承担和完成本职专业任务之外,还要为全校开设音乐选修课程。这种音乐教师紧缺的编制现象,导致的是学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程门数和容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
四、加强中小学生音乐教育与突出普通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荀子在《乐记》说:“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他认为优美高尚的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可以陶冶一个人高尚的情操,能使人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因此,在全国教育系统内,突出普通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将成为艺术工作者的目标。
五、几点思考
1、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对于音乐教育,不论是学校、教师、家长还是全社会都应该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作用。另外,国家可以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资,增加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多为县以下的乡镇及农村小学配备良好的艺术师资,制定好的政策奖励那些志愿到县级以下部门工作的艺术教师,为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为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音乐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培训。国家每年要拨出专用经费用于音乐教室的建设,为这些学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这也是音乐教育良好进行下去的必要物质前提。
2、建立完善的普通大学音乐教育体系。首先,针对高校普通音乐教育教材不完备的情况,可以考虑由国家牵头组织编写统一的质量过硬的普通音乐教材。其次,加大对师资培养的投资,完成专职普通音乐教师编制。独立的专职普通音乐教师是保证普通大学音乐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最后,针对大学生音乐知识薄弱的现状,必须加强音乐素质教育,弥补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的不足。大学在保证正常的音乐欣赏校选课之外,可以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1)学校可以请一些专业艺术团体或者音乐专业院校的交响乐队来校进行高雅音乐的演出活动。(2)多举办音乐知识讲座。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授一些音乐知识引导大学生多欣赏古典音乐以及民族音乐,提高审美情趣和创造鉴赏美的能力。(3)学校定期举行音乐创作比赛有助于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充分发掘学生的创作潜力。
关键词:微课程理念;大学教育;音乐教学;教育方法
1引言
在当前的高校学生群体中,选择使用互联网进行线上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许多高校也在使用这种新式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也属于近年来比较常见的事物,例如智慧树、尔雅通识课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也是在当前高校教学中比较普遍使用的课程。微课程理念是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下产生的,最初是由美国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在2008年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增加学生的学习可选性,通过精细简短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微课程理念概述
微课程理念首先起源于美国,它是随着当前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教育事业观念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微课程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是微课程的课业内容精细简短,即课程选择精细与课程时间简短的结合。其中一节课大约仅在10分钟左右,但是却能够通过精细的结构设计和新颖的展示模式,使课程精髓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得到体现,进而有利于学生收获学习和时间综合的性价比;第二是微课程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已经普及的互联网终端实现的。在今天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电脑及智能手机在学生中已经产生了普及,学生可以通过相关APP或登录网站获取学习资源,并且能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直接解决了以往学习中时间、地点的制约因素;第三是微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定制化、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学生登录微课程相关网站进行学习时,可以自主进行学习,将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及课程视频下载至网络终端或直接进行在线学习,能够对课程进行多次观看学习,进而在一些重点难点课程上取得良好学习效果,达到定制化学习的目标。
3微课程理念对大学音乐教育的影响
3.1推动大学音乐教育水平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事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生产方式和模式创新,微课程理念对大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同样很大。传统的大学音乐教育一般是在专业教室由教师面授进行的,虽然说音乐科目具有自身独特的灵活性和生动性,但传统的大学音乐教育始终无法摆脱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同时,为学生授课的大学音乐教师往往是固定的,当部分学生出现难以适应音乐教师教学方法时,其学习效果就不能保证,甚至会导致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下降。而微课程与大学音乐教育的结合可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探究性学习,通过学生经常使用的电脑和智能手机进行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感到新潮和趣味性,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网课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教师,进而直接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们能够沉浸到音乐学习之中,很快可以取得专业学习的进步,进而推动大学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
3.2大学音乐教育应对新式教育理念的挑战
客观的来分析,传统的大学音乐教育有其不可否认的优势,就是师生聚集在一起进行统一学习和授课,班级教学也可以让同学们在集体学习的气氛中取得进步。但其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即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学生日新月异的诉求存在着一定的出入。目前,网络课程对于传统的大学音乐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影响,应用微课程到当前的大学音乐教育中,必然能够帮助其更好的应对新式教育理念的挑战,使大学音乐教育在与互联网结合的新模式下继续发展。
3.3促进大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与改革
微课程与大学音乐教育的结合必定会推动学生学习的分散化、高效化和自主化。同时,微课程能够将全世界范围的优质教师、优质课程整合在一起,通过时效性极强的互联网进行传播,这种资源分享的便捷性和实时性不但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也能够促进大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对自身教育方式的思考和创新,更加尊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大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与改革。
4构建微课程理念下的大学音乐教育方法
4.1加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大学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对微课程理念有正确的认识,要牢牢把握互联网技术下的当今时代需要微课程理念这一要义,在日常的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微课程相结合,给予学生更强的学习主体性。例如在一学期的课程设置中,设置三分之一的网络微课程自学,回到课堂时统一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果,再对其中有疑惑或有问题的地方进行辅导和引导即可。微课程理念下的大学音乐教育必须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促使其自我学习,个性发展。
4.2整合大学音乐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空间
微课程应用到大学音乐教育体系中势必需要较为完善的互联网技术和相关硬件的支持,相关高校应在微课程应用领域加大相关经费投入,将建设微课程体系作为大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部分,作为互联网时代下大学音乐教育方法的新潮流。在学校微课程平台上制定教师、学生使用制度,确保使用的规范性。同时,要有专人负责整合先进的大学音乐教育资源,在音乐专业范围内进行好资源、好教师、好方式的征集,将最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方法融入微课程应用当中,保证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学习空间。
4.3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当前的微课程融入大学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很多新型教学互动和技术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一支强有力的音乐教师队伍。大学音乐教师队伍要对微课程相关的互联网技术,对互联网终端例如电脑和智能手机有灵活熟练的掌握,将优质的教学信息到微课程平台中,令学生在主动挑选课程学习时也能够看到教师的引导和说明。随着微课程的深入推广,想要学生在其中取得一定的成果,就一定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微课程下的大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顺应发展方向,在微课程平台中针对课程开设讨论、留言板块,促进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交流和讨论,并评出学习成果突出的前几名。以这种团队性的学习讨论形势再促进学生的下一阶段学习,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微课程平台
4.4具体对象具体分析,定制个人学习方案
微课程作为互联网教学工具,也存在其缺陷,即不能像专业课教师一样根据每名学生的特色做出不同的辅导教学,因此就需要我们在使用微课程进行大学音乐教学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学生角度来说,每名学习接受新事物的程度与学习兴趣点具有差异,我们在其中要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网课学习方案,在微课程平台也要提供有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方案。同时,也要设计出例如“个人学习小帮手”、“个人学习指导”、“个人学习环节安排”等学习板块,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和引导,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5总结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下,互联网技术已经普及到了千行万业,高等教育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的紧密结合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我们要在互联网技术普及的大背景下,把握微课程发展的要点,将其与大学音乐教育科学结合,不断探究新式教学方法,促进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莎莎.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大学音乐教育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10):75-76+69.
[2]王茜.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大学音乐教育模式探讨[J].戏剧之家,2016,(07):208.
[3]李婧雅.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大学音乐教育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5):62-65.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中国传统音乐;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062-01
一、大学音乐教育和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实践相脱节
目前,中国的音乐人才主要是由各大高校的音乐学院或专门的音乐院校培养而成的,这些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理念和音乐实践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音乐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他们不仅仅肩负着要履行音乐教育的重任,更肩负着传承、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重任。但是,自从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被引进中国后,中国各大高校的音乐教育全都被“西化”了,学生所学习的乐理理念、和声技法、作品分析、复调等音乐知识,全都是来自西方音乐体系,钢琴被列为必修课,以演唱意大利语、德语等语言的音乐作品为最高水平,中国传统音乐被挤在一个小角落之中,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正常说来,一个国家制度下的音乐教育应该主要弘扬本民族的音乐精神,传承本民族的音乐瑰宝。但是在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却是其他国家的音乐,从音乐基础知识到乐器、曲目、旋律、调式等都是欧美的,本应该占据高校音乐教育主要阵地的中国传统音乐却屈居一隅,在课时和内容上都处于明显的劣势,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大学音乐教育如何来传承中国传统音乐
(一)设置足够的传统音乐课时,实现课堂传承
在大学音乐教育中,课堂教学是音乐学习的主要途径,所以,开设足够课时的传统音乐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传承中国传统音乐并不意味着抛弃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否则就走入了另一个极端。高校在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重要性的基础上,还不能丢掉原有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这就需要大学采用“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形式,将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和西方音乐知识进行分开教学,二者所占用的课时量大致相同。或者同性质的教学内容,中西同时进行教学。例如中国音乐名作欣赏和外国音乐名作欣赏、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和外国乐器演奏、民族调式与和声与西方和声等等。在中西对比中,学生更容易理解二者的不同和实质。再例如在学习《乐理与视唱练耳》这门课程时,老师既传授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知识,同时也涉及到外国音乐理论知识;在学习《声乐》、《钢琴》等课程时,既选择中国经典乐曲为练习曲,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国经典篇目。因为这些内容比较基础,所以较为适合本科生的学习。在研究生阶段,可以采用“两线并列”的办法。在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和音乐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外国音乐形态和知识。在博士生阶段,可以采用“三线并列”的方法,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成果、西方音乐理论知识和现当代西方音乐理论知识这三者同时进行,并行不悖。这些都是帮助学生掌握中西方传统和西方现代三种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有效方法,可使学生在对照比较中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规律,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点。
(二)增加艺术实践的机会,实现课外传承
为了加强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力度,也为了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力,高校应该利用一切的机会来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这方面的做法颇有值得借鉴之处:他们在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中,专门设置了“艺术实践”课程,每周抽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自由结合,在公开场所来演唱中国传统曲目,或者表演中国传统戏剧等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领悟,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之情。此外,在其他场合的艺术演出活动中,也适当地增加中国传统音乐的比重,给学生以展现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开展民俗和实地调查活动,实现社会传承
教育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教育的开展具有不可估算的作用。所以,有条件的高校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民俗活动,例如民间鼓乐典礼、民间礼仪活动等等,还带领学生到民间去进行表演,参加各种传统音乐的学术活动,鼓励学生到传统音乐的诞生地,去寻找传统音乐的源头等等。
参考文献:
[1]李晓莹.新媒体时代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鉴赏力探究[J].艺术评论,2014.
[2]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关键词: 音乐欣赏 作用 创造力 身心健康
音乐欣赏活动日益引起理论界和各级学校的关注,正从以前的边缘地位向遵循音乐听觉艺术感知规律的中心地位迈进。本文详细阐述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论证当今音乐艺术的新观念,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欣赏是通过听觉感受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并得到精神的愉悦与满足的一种艺术活动。无论是哪个时代、哪种风格流派的音乐家,其音乐创作与演奏演唱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音乐的欣赏需求。如果离开了人们对音乐的欣赏,音乐的创作与演奏也就失去了意义。正如美国音乐家默赛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世界上最早实施音乐教育实践的教育家。他认为,音乐是实现“天下归仁”理想的重要途径。《论语・泰伯》记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第一个提出音乐修身养性的教育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构成其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并将音乐教育视为教育的重要途径,或者说是教育过程的最后完成阶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可以说是对音乐教育功能的最基本的概括。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认识音乐教育的基本功能。
纵观东西音乐发展史,无论教育家、音乐家,无不一一认可音乐教育的作用。音乐以音响为表现手段,触动人的情感,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作用于人的心灵,给人以多方面的影响与熏陶,促进人的进步与发展。
二、音乐可以发展人的创造力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人类智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创造力。
人的创造力的物质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大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的发达源于手的发达,“心灵手巧”即阐明了手和脑的相互关系,心灵(大脑思维发达)必然促进手巧,反过来手巧必然促进心灵。音乐教育就是一种由训练“手巧”到促进“心灵”的教育过程,这突出表现在器乐的学习过程中。如钢琴、电子琴一类的键盘乐器的学习,其技巧性主要表现在手指的灵活性、准确性、敏感性、平衡性、分寸感等的严格训练上,随着乐器学习程度的提高,手指的灵活性、灵敏性不断提高,大脑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不断提高。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较高,因而他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他在高度抽象的理论物理领域中取得令人瞩目的创造性科学成果,经常是借助于形象思维获得的。他的思维活动往往不是借助于语言来进行的,而是借助于图形来进行的,可以说形象思维是他的创造力的最初源泉。而我国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一直是个发烧友,2005年7月30日,总理看望在医院休养的钱学森。在谈到培养有创造性人才的时候,钱学森拉着温总理的手,满眼充满期待,缓慢然而清晰地说:“我们不仅需要科学知识,还需要艺术和音乐!”钱老作为一名著名科学家,他为什么不是只谈科学技术,而是特别强调艺术和音乐呢?钱老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方式和方法的担忧之情逸于言表。换言之,他对现在的教育体制很关切和担忧。他实际上还指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方式和手段,那就是:教育我们的学生懂艺术,懂音乐。
科学技术是要不断创新的,只有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有强国立身的本钱。创新则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感。想象力和灵感来自哪里呢?正是艺术和音乐。
三、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音乐是一种精神体操,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有助于人们精神和身体放松,消除人们的精神和身体的疲劳,起到一种精神欢娱的作用,达到良好的休息状态。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音乐可以锻炼人体机能、体质。经常练习唱歌如同是在做口腔体操,使面部肌肉经常运动,也能强化呼吸功能,提高肺活量。学习各种乐器时,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准确性、敏锐性,锻炼人的感觉能力。视唱练耳的训练可以使学生视、听觉的感知能力、反应能力更加敏锐、协调地发展。音乐与体操、舞蹈、武术、太极等运动项目配合,可以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达到健与美的结合。
任何一部好的音乐作品都是艺术家们的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音乐家们总是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来歌唱伟大的祖国、美丽的家乡、真挚的情感、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而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则是听众与艺术家们的心灵沟通、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和强化欣赏者同样的美好的感情。所以说,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多欣赏好的音乐作品,能培养人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大自然、热爱人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情感。
总而言之,音乐在人的整体素质提高方面所具备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提醒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都要以严肃的态度、极高的热情投入到音乐教育工作中,为提高国民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音乐3》.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7.
[2]谢建华.浅议大学生音乐欣赏与素质培养.传承,2007,(7).
摘 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方式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范围内掀起了革命性的改革。本文简述了多元文化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的概念及国内大学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大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大学教育的实际操作中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音乐;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元化的发展,全球的形态由过去的单一性单元社会逐渐转变为多元的意识社会形态。多元民族的多元性文化在全球社会进行激烈的冲击和辩证。因此多元文化主义开始兴起。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近些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和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方向。它不仅仅是一项教育方向的理论风暴,更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了有力的证明。多元文化下的大学音乐教育表现出了自身的文化深刻性以及音乐教育的本质含义。我们应在音乐教育上赋予其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多元的文化吸收和改良。高校音乐教育不仅使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更促进大学生对美学和音乐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概念及现状
1.1、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概念
“多元文化”是指社会、国家或者民族中存在的多种多样的文化内涵。“多元文化论”的核心是承认其他民族文化和贡献,倡导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由此构成了世界的多元文化。受到“多元文化论”的影响,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概念开始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了世界音乐教育中备受重视的趋势之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意在使学生在多元的音乐文化熏陶下认识世界音乐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具备欣赏各国文化下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1.2、我国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教育问题上,我们一直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在当前的大学校园中,我国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硬件设备的投入和使用相比其他国家较为不足。各种方面的因素造成了我们的大学音乐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和提升。从总体形势上来看,我国音乐教育多元化体系的建立不完善。尤其是大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体系不是很完善。除了一些音乐专业院校给声乐学生进行的必要声乐培训外,大部分大学生并不能得到更多的关于多元化音乐的知识讲解。因此时下大学生多数喜欢普遍流行的通俗音乐,并不能深入了解更为多元化的专业音乐知识和背景。这些外界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教育领域对大学校园实施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开展和体系建设。
二、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实际意义
2.1、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各国不同的音乐文化,让学生了解该国家的民族文化构成,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培养学生音乐认识观点国际化全面化具体化。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学习借鉴文化差异中的优缺点。通过拓展音乐学习领域的不同文化交流渠道,使学生具有欣赏不同音乐的能力,产生音乐演奏和音乐创作的热情。通过音乐教育的自由传播,使学生享受到不同音乐文化的美学盛宴。
2.2、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大学的开展意义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基于现阶段文化教育的需求产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音乐教育上的弊端,为学生走出去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这样的音乐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符合大学校园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大学音乐教育的改革需要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现在高校中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校和社会都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传承中国文化的能力。在多元文化领域开展大学音乐教育,正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交流和学习。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音乐更是无国界的文化标志。多元文化的音乐突破了国家的限制,不仅仅打破了长期居于首位的欧洲专业音乐教育体系,更使得中国的音乐教育面向世界展现异彩。在大学校园里音乐教育不再是单一的文化研究,而由此成为不同音乐之间的交流碰撞。
三、大学如何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当今的多元化音乐教育是以全球化的音乐学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体系。大学高校的音乐教育更要加强时代特征,紧跟时展,谋求自我能力的硬件转型和软件提高。积极开设相关课程,探索转型性音乐教育方式的新模式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和挑战。
3.1、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点转型是基础
多元文化领域的音乐教育发展是世界音乐教育所共同的认知变型。发展多元文化领域的音乐教育就要转变长期存在人们意识中的以欧洲音乐文化为中心的音乐教育理论体系观念。欧洲的乃至西方的古典音乐作为世界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实有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和音乐风格。但世界各国和各个地区都在不同的时期拥有着丰富的不同形式的音乐表现特征和内涵。要在高校实施多元性的音乐文化教育就要改变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创新音乐学习的路径,加强本国音乐文化教育与世界各国音乐文化教育的碰撞和接轨。在这样的理念中,我们的本土音乐文化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独立的、先进的体系框架。大学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绝不仅是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繁琐式填充,更是结合我国民族文化内涵和审美艺术等多方面的体系建设。
3.2、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完善是核心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该包含全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教育。不仅是世界音乐文化的学习,也应该涵盖我国各民族的原汁原味的本土音乐。不仅是传统的古典音乐学习,也应该重视各国的艺术音乐发展和当今的流行音乐。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重视世界音乐的内容增加。在高校的课程安排上不仅要增加对世界音乐史和民族音乐的概念性理解内容,还要加强其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学习。例如:“亚洲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等。在欣赏国外音乐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音乐知识背景,做到真正的寓情于景。另一方面要兼顾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
3.3、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教师综合素质的加强是保障
教师作为音乐教育课堂上的传授者和设计者,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实施者,也是多元化音乐教育能否得到良好实施的重要保障。大学的音乐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音乐教育理念,适应时代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其次要具备专业的音乐素养和教学技能,不断地增加自己的音乐修养和知识储备。
四、总结
大学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时展的进步性要求。作为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多元化音乐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的音乐教学单一性问题。使音乐教育走向多元化、全面化、具体化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索中,必然会出现困惑与问题,但这作为发展中的动力因素将会更好的促进多元化音乐教育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构建新型音乐教育体系,开创我国音乐教育的崭新时代。(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万玛措.探究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J].音乐大观,2013,12:21.
[2] 张帆.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J].中华文化论坛,2008,S1:204-205.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80-02
很多的大学在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仍然在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耽误了学生的发展,还让教师的局限性不断增强。大学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教师不应该存有固定的观点,认为教师的一切想法和做法都是对的。学生在大学所接受的教育应该是比较自由的,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在和教师不断的探讨中,共同进步。音乐与其它的专业有所不同,讲究灵感和天分,教师需要通过音乐语言来教学,不能总是在课堂上讲、逼迫学生在堂下听,这样根本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大学音乐教育模式进行一定的分析。
一、大学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内涵、原则和特点
大学音乐教育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让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较好的音乐教育,能够陶冶情操,同时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也有较大的积极影响。现阶段的社会越来越重视多元化的人才,如果仅仅在专业领域发展,很难获得较大的成就。因此,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达到专业知识过关,同时在其它方面也要有一定的成绩。
(一)大学音乐教育模式的内涵
大学音乐教育模式在多年的发展以后,现阶段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这类模式在众多的高等院校得到了普遍应用。从整体的情况来看,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不仅让教师无法脱离,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束缚,因此今后要想进行革新,具有较大的难度。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主要表现在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而且能够在客观上改善教师的固有思想。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的音乐教育主要以民族音乐为主,其中包含较多的民间艺术以及传统风格,利用这种方式能够掌握好尺度,而且让学生充分的进行体验与模仿,达到了较高的教学水准,除此之外,就是比较省时省力。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降低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在长期接受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教学之后,很多学生都缺乏创造性的思维,不敢打破常规。另一方面,教师在此种教学模式中占有绝对的领导地位,学生完全处于被领导地位,即使教师出现错误,也没有人提出。除了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之外,另一种是现代音乐教学模式。这种音乐模式呈现出逐渐发展、健全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意识到了现代音乐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突破性,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可以大力发展现代音乐教育模式。此种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问题式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强调教师需要应用创造性的思维,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从而在客观上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很多的教师都在应用这种方式,并且帮助学生在成绩上与音乐能力上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其次是讨论式的方法,这种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优势,集中起来解决问题。而且相互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竞争意识,更好的学习音乐知识。
(二)构建大学音乐教育模式应当遵循的原则
大学音乐教育模式与高中、初中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大学生的思维和心智非常健全,拥有自己的观点,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教师的思维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某些教师虽然在自认为占有领导地位,但是他们在学生的眼中只是“辅助的群体”。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虽然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与大部分学生的“新思想”背道而驰,很多的观点都没有办法统一。第三,从社会的角度来说,现阶段需要的音乐人才既要能打破常规,同时又要遵循固有一些的传统。如何把握好尺度,成为了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原则。本文认为,在现阶段的情况下,主要有以下原则:第一,教学理论指导的原则。第二,学科内容与结构的原则。第三,教育心理学原则。第四,教育技术原则。以这五大原则为基础,才能构建符合实际发展的大学音乐教育模式。
(三)大学音乐教育模式的特点
大学是一个开放性较强的教学机构,学生在高考中不断的“厮杀”,最后进入到理想的学府,如果在大学还依然应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势必会引起学生较强的反感,根本没有办法达到教学目的。我国对大学的教育非常关注,现阶段的艺术学生和非艺术学生都在接受大学音乐教育,而且所占比重也在不断的增加。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大学音乐教育具与众不同的特点:音乐教学模式之所以具有操作性,一方面,音乐教学模式总是从某特定角度、立场和侧面来揭示教学的规律,比较接近教学实际而易被人们理解和操作。另一方方面,大都以精练的语言、特征性的图式或明确的符号表达出来。
二、构建以创造为中心的大学音乐教育教学新模式
从以上的表述来看,大学音乐教育模式只有部分可取,在很多的环节都需要进行一定的革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日后的发展中,让众多的学生能够获得一个较好的成绩。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以创造为中心进行改革。音乐科目在灵感方面的要求很强,同时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音乐感觉”,单纯的按照教科书以及曲谱来学习,那么演奏出的音乐也比较生硬,根本得不到认同和青睐。因此,今后的大学音乐教育模式需要以创造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突破框架的束缚,在总体上获得一个较大的成就。
(一)大学音乐教育教学新模式的内核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所有的人才都不能只在专业的领域中发展,必须具有全面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同时获得企业的较大青睐,从主观的角度来说,在大学音乐教育方面,必须以创造模式为主,让学生既有个性,同时又具有组织性。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一定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能力,帮助学生开辟更广阔的前途。通过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方面的各种能力,这样不仅会让学生有一个较好的发展,同时能够在客观上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良性的循环,帮助大学音乐教育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二)大学教学新模式的总体特点
所谓创造性学习,就是在教师激励下,学生呈现多向发散的思维状态,自主加工设想。由此可见,大学音乐教育新模式的总体特点为,学生占有主导地位,不再受到部分固有条件的束缚,同时在创造力的发展上,具有较多的自我观点。音乐教育在大学当中进行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和接受能力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每个学生在音乐方面所擅长的领域也不同。今后要根据大学教学新模式的总体特点,更好的进行音乐教育,帮助学生通过量的积累来获得质的提升。
(三)大学音乐教育新模式的原则
对于教育来说,原则是不可打破的一种规定。在进行任何一个科目教学的时候,都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的教学明确方向,让学生的学习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在大学教育新模式的原则上,本文主要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一定的阐述。大学音乐的教学活动和设计多数情况比较枯燥,因为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思想占有主导地位,即使学生不愿意,也要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学习,否则教学活动就没有办法进行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发生了一定的冲突,后者被迫遵循前者,使得冲突加剧。本文认为,在教学活动方面,要体现“从教到学的转变”和“教为学服务”的现代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本,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调动学生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作用于特定的音乐环境中,主动去感受、理解、创造和表现,启迪学生的艺术灵感,让他们在自我调节中实现对音乐知识的“同化”、“顺应”和“平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学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会更加的轻松、流畅、自然。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能够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四)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本质区别
大学音乐教育之所以要从传统模式过渡到新模式,原因在于传统模式和新模式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现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分为三个群体,一个支持传统模式,一个支持新模式,还有一个保持中立,静观两种模式的发展。为了保证在今后的大学音乐教育中,获得更好的成果,本文对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本质区别进行一定的阐述。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的思维出于次要地位,而且很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臆断性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一味的按照固有教材、思想进行教学,让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越来越窄,与社会背道而驰,势必会形成较大的教学隐患。现代教学能把学习者自我解惑的内在兴趣和内部动力激发出来,特别是发现学习获得结果时,会使人感到由衷的喜悦与兴奋,这就是收获与回报。现代教学本身所产生的兴趣,以及一旦获得所产生的心情,是任何其他手段也无法代替的强大动力。
三、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的功能
大学音乐教学在应用新模式以后,其功能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主要方向是教育逐渐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育。这样一来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常规,而且对学生的发展也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在此,本文将对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的功能进行一定的阐述。
(一)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的一般功能
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的一般功能比较贴合实际教学,主要是针对教师进行了一定的改变。大学音乐教学的新模式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生能获得相符的知识水平;能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创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搭建多维度知识架构;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质,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通过以上的表述,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在应用新模式进行大学音乐教学之后,学生的优势以及各方面的潜能都被激发出来,教师也不再局限于某个框架。二者都能够在音乐能力上获得较大的提升。
(二)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
在实际运用中结合本民族的实际,逐步兼容、消化、整合,最后形成自己的音乐教育模式,从而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由此可见,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对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而且能够在客观上和主观上弥补一系列的缺憾,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改革教育教学的时候,必须结合地区的实际教育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另一方面,还需要让多所高校配合,进行试点工作,深入解决矛盾和冲突。
总结:本文对大学音乐教育模式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现有的结果来看,大学音乐教育新模式能够对学生和教师都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而且在很多的方面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今后的重点工作在于,必须根据国家的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定制大学音乐教育模式,以此来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人都受益。
参考文献:
[1]覃江梅.为了情感的教育――美国音乐教育的审美精神内核[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08).
[2]李渝梅,李方元.解读“功能音乐教育”――读书札记:关于当前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之一[J].中国音乐,2005(04).
[3]刘沛.世纪之交的美国音乐教育战略――《豪斯赖特宣言》:前瞻2020年音乐教育的观念与行动纲领[J].中国音乐学,2001(04).
[4]王懿颖.音乐教育国际交流的使者――姚思源教授对音乐教育国际交流的贡献[J].中国音乐教育,2010(01).
[5]张驰.思考・体味・沉醉――大学音乐通识课在人文精神塑造中的三个立足点[J].艺术评论,2011(10).
[6]李小兵.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范围、方法、目的之动态变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03).
[7]陈明霞.论文化方式对音乐专业学生的影响与课程改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8]姜丽霞.莫扎特《阿利路亚》的音乐风格特征和演唱艺术表现[J].江汉学术,2013(01).
[关键词]音乐教育;现状;建议
音乐是一种人类共同的语言,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可以说音乐是表现与交流感情和思想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更加直观、更加直接地表达人类的情感和记录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华民族自古就非常重视音乐的发展,在古代就有“礼乐之邦”的称号。在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音乐教育同样受到了国家和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呼声的高涨,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美育”手段,更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大学的音乐教育这块净土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现状不能让人乐观。如何突破这种现状,找到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出路,是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一、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概述:
一方面,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音乐教学在大学找到了发展的空间和土壤。早在二十世纪初,我国现代教育先驱先生就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得教育理论。自从九十年代以来,素质教育成为了国家教育的主要目标。根据时代需要和现实情况,我们国家又进一步确立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音乐教育体系在教育部领导和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正在不断的完善。目前我国大绝大多数大学已经将普通大学音乐教育纳入了正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音乐欣赏课程的周学时数、课程门类数都有了很大的增加。有的大学在课程建设上已经走在了其他高校的前列,学校加大了对课程建设的投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并预见,我国普通大学音乐教育将会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逐步纳入正轨并取得完善,从而扭转现在存在的不良局面。
另一方面,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教育还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从学生来讲,在高校学生中,存在着较大比例的音乐盲。这些学生对音乐没有透彻的理解,连基本的音乐知识也没有掌握,对音乐也没有足够的兴趣。很多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仅仅停留在对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的喜欢上,对民族音乐缺乏认同感,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此外,更多的人只是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上,极少有人热衷于乐器的技能学习。有极少数人甚至认为音乐教育不重要,对提高自身修养没有什么作用。从学校来讲,很多高校都是抱着具备什么条件就开什么课的态度,音乐教育的理论建设也不够完善。音乐选修课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根本没有认真贯彻国家对音乐课的教育方针。音乐课的课堂纪律自由涣散,课程内容枯燥无味,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致使很多学生对音乐失去兴趣,无法很好地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另外,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上资源不能共享,除了音乐是以专业的学生以外,基本上其他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在学校期间很难触碰到音乐乐器。而且,在学校的公共活动中,积极参加音乐表演的也大多数都是音乐专业的学生。由此可见,大学生音乐鉴赏水平及音乐素质处于低水平,音乐教育在高校并没有得到普遍关注,高校领导也没有对音乐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
二、发展大学音乐教育的几点建议
1.革新大学的音乐教育观念
只有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才能改变人们对音乐教育的观念。虽然音乐课是一门公共选修课,但是学校领导应该重视音乐课程的教学,完善音乐课程的建设,加强音乐必修课的管理制度,合理地设置音乐教学课程,努力搞好音乐艺术建设,使音乐教育走向系统化、规范化。音乐不仅是一门听觉艺术,也是一门视觉艺术。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对音乐教学方面的投资,可以利用电脑、器材,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美好感受,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的情绪和兴趣,真正把音乐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大学音乐教育的师资建设
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因此要加强大学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加强教师的自我进修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审美素质,增加音乐课的吸引力,真正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音乐教学不同于大众专业的传统教学方式,它更注重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情感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在音乐课的教学上投入更多的感情,用真实的感情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校在选拔音乐教师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些经过音乐专业学习的教师,音乐的学习是理论和技巧结合的一门课程。
3.优化大学音乐教学的环境
好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一定的影响,优化大学的音乐教育环境可以从外部因素上保证学生学习的可能性。首先,要注重音乐课基本设备的购买和保养,教学基础设施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保证,要在设备上保证学生学习。其次,学校可以适当增加音乐选修课程和学分,鼓励大家主动学习音乐。再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可以时刻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美好享受,激发学生的兴趣,找到学习动力。
总之,大学生是祖国明天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音乐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大学音乐教育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晓艳.略论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12期
在大学教育中,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文教育,在提升大学生气质修养、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音乐专业而言,具有较强的技巧性,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重视技巧的运用,而对文化的构成产生严重忽略,进而导致人文素养方面的缺失,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展开全面分析。
关键词:
大学音乐教育;人文素养;培养途径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将声音、表演及情感等多种因素融合在一起,通过声音实现情感的传递与表达。自古以来,音乐凭借其修身养性、塑造人格的独特魅力,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爱与推崇。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音乐教育在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其人文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音乐教育中人文素养的论述,提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希望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教学经验。
一、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指的是人们在人文方面发展至一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养。可以说,人文素养是人文科学与精神、能力等要素的共同结合体,而人文科学又包含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等诸多范畴。音乐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法宝,凭借其人文魅力与感染力,在提升素质、塑造人格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受到音乐艺术的感染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身气质,增强了审美能力,同时,其人格也得到升华。由此可见,音乐艺术凭借其强烈的感染力,激发了人类的情感,凝聚了人类的精神力量,真正实现了旋律与情感的融合[1]。
二、大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越来越重视。而在大学音乐教育中,不仅重视对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大学生情感因素与人文精神等方面的需求。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精神需要的满足,实现大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进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2]。
(二)改善大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在大学音乐教育工作中,教师凭借音乐的内在美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让其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对于人文素质不高的学生而言,是无法真正感悟到音乐艺术的内在美的,同样也无法通过音乐专业学习提升个人魅力,增强自身审美能力。可以说,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否对音乐教学效果可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强化其音乐基础教育,从而将其培养成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
(三)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
与其他艺术专业不同,音乐专业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情况下,音乐专业学生在音乐表演中需要面对众多观众,要想在众多观众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就必须树立较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专业实力与艺术魅力。教师在音乐教育中,通过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面对困难时能够做到淡定从容,增强自信心,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意志力与自主能力[3]。
三、大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设计
在大学音乐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认识,认真制定音乐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设计,保证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教师应深入认识人文素养的形成对大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重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至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悟人文精神,将对音乐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化成主动享受的过程,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而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强化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实施互补教学
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仅仅依靠音乐学科教育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多种艺术门类与各学科的互补教学,密切配合各项教学环节,在多种学科教育中,适当增加人文教育比例,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促进人文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统一实现。另外,在大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注重音乐学科教学的实际性,突出表现音乐艺术的感染力,完善教育结构,进而实现音乐教育功能。
(三)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重视自身人文素养的养成
在大学音乐教育工作中,人文素养的形成不只是局限在大学生群体中,作为音乐教师,更应该重视自身人文素养的养成。音乐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除了要具备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增强专业素质,强化心理素质与能力素质,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思想,为学生树立人文典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达到师生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相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仅仅具备音乐专业知识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新形势下,音乐专业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作为大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人文素养的养成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在增强大学生音乐专业素养的同时,重视对其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其在步入社会后,通过良好的自身修养,感染更多热爱音乐的人。
参考文献:
[1]张培专.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6:53-54.
[2]马斌.关于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探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4,18:67.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音乐教育;问题;策略
音乐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素质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经济信息全球化进程中,音乐教育文化也在不断更新、不断进步,呈现出音乐文化民族化向个性化与多元化、全球化冲突与交融的趋势,这对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大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多元文化潮流袭转全球的同时,我国有部分高校在实践中摸索着如何以多元文化来指导音乐教育教学,而还有部分高校的观念较传统,缺乏创新理论,存在着教育教学模式单一、师资薄弱,队伍缺乏多元文化支撑、设备陈旧等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缺乏先进教育理念
1.受“二元论”思想禁锢阻碍多元发展。自建国以后,党和人民紧锣密鼓恢复生产、重抓教育,面对本国薄弱的经济文化,又放眼国外发达的西方国家,在与西方文化的对比中情不自禁地觉得西方文化优于本国,本着“洋为中用”的态度引进、吸收了外国文化中有益的东西。过于受到这种“第三世界的文化落后”的“二元论”谬论的左右,给我国带来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就连对音乐教育的冲击也不可小觑[1],国人在体验音乐新感觉的同时,也使得部分人民盲目地对国外音乐文化进行膜拜和模仿,使得音乐教育呈现“崇洋”的畸形发展趋势。
2.忽视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健康的音乐文化发展是由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融中逐步得到传承,其发展不单只是纯粹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还应以发展本土音乐文化为根本。音乐文化的发展既要把握好跨文化多元化吸收借鉴,又得拿捏准“勿忘在莒”。“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一味的“拿来”,而甘心情愿地将本土音乐文化舍弃于一旁,抛弃了文化根基,这无异于舍本求末,以致在许多的课程设计上存在没有延续性等缺陷。
(二)音乐教育体系欠合理
1.教育定位欠合理。论及大学的多元化音乐教育定位,部分高校重技术型课程(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等必修课),轻文化教育类课程(如音乐、美术类的选修课),与文化多元化和多元化音乐教育相去甚远。而对于文化艺术节、才艺演出、音乐比赛等音教类有关的第二课堂少之又少,即便有几个音乐类的文艺社团,也由于学校的重视不够,缺乏相关专业指导老师和经费支持而由学生任其发展。由于对音乐教育的定位欠科学合理,在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必修与选修课的分配、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规格等程度上缺乏欠斟酌,以致在专业兴趣等方面挫伤了学生对音乐爱好的追求,在如何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更谈不上塑造学生的音乐多元化发展[2]。
2.课程设置欠科学合理。对于课程设置方面,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需要多元化的音乐教材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但对目前来说,很多学校深受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影响难以实现,普遍倾向专业化,在教学内容与专业化程度上片面追求高、难、全,在体例设计上过于条块化,在教学形式上较封闭、死板和单一,在教学效果上比较沉闷,学生参与性较差,得不到满足感,造成非专业学生难接受,专业学生强技能缺理论,难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导致学生音乐理论素养不高,难以培养学生多元化发展。
(三)师资队伍不足,教学设备落后
在一些大学里开设了音乐教育专业,但由于一些人员存在偏见,也由于团队建设的不足,高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和完善,具体来说,人员编制不足,团队搭建不完善,教师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了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的推广与普及。另外,各种音乐专业教学设备不健全,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室仅配备了简单的多媒体,难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师生的教学效能感得不到发挥,体验性不强,效果不明显,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难以激发。由于高校的师资队伍不足,教学设备落后,彼此制约,导致大学音乐教育发展迟缓,与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相差悬殊。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音乐教育的策略
21世纪的音乐教育应朝着“世界音乐”为核心的多元化音乐发展,通过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出能多方位服务社会、具有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多元化音乐专才。大学音乐教育需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寻找自我发展的机会,创造机遇,合理开设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专业课程,本着合理把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存偏废,合理开设精专业知识+强技能技术,逐步强化、深化、内化学生音乐运用能力,培养其审美能力、音乐感知能力,丰富其体验能力,促进多元化音乐教育落地。
(一)建立健全大学多元化音乐教育体制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音乐全球化理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蕴涵了我国民族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民风特色、思维方式、审美艺术、表现形式等多维主体的艺术体系,而非西方音乐的填充品。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需在教学中彻底转变“汉族中心论”、“欧洲文化中心论”等观念,突破“二元化”的禁锢,构建“多元化”的音乐,在立足于本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根基上,固本思源,不断汲取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之精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着眼于世界音乐的平等性,以美育为基础,坚持多元文化价值观。教师应不断加强业务能力,储备知识,树立音乐全球化的理念,深入领会世界音乐文化,秉承“音乐无国界”理念,重视与国际音乐教育接轨与交流、学习与合作,融其精华,传播特色,形成多元一体、独立完整的音乐体系。教师不断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重视程度,合理开设本土音乐文化课程,在教学体系中有机融入中西方的音乐文化,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其差异性,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追求有内涵、高雅的音乐美感。
2.创新教育理念,树立多元教育的理念。借助网络技术和传媒的力量,树立多元教育观,创新音乐教育理念。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制定一套具有全球化、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高规格、高质量的培养方案,树立全面发展的专才与通才有机融合的音乐人才培养观[3];在培养原则上遵循自然主义教育法,以共性为基础,将多种“自然”共性有机融合,以本土音乐为出发点,融入世界音乐精髓,形成多元化方式,确保大学音乐教育发展呈多元化态势,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其修养、完善其人格、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在知识获取、能力培养方面,本着“教育终身化”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音乐教育的可待续发展奠定人才和知识基础。
3.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继续教育模式。我们要吸取、兼容“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等国外先进音乐继续教育经验,结合本国、本区实际,逐步兼容、内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多元化音乐继续教育模式,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使学校、社会以及家庭音乐继续教育得以全面发展,为我国的素质继续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以带动和促进我国的音乐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构建科学的音乐课程体系
1.科学定位本土音乐,构建多元文化音乐课程。在高校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秉承教育公平原则,合理开设对各民族音乐的教学,研究、鉴赏外国的先进经验,本着科学发展观,密切联系我国的国情和学校的校情,着力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工作,为其思维创新及从事跨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性理念,不断优化多元化音乐课程体系,逐步实现音乐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世界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等内容,开设培养多元化音乐基础知识、加强艺术修养的理论选修课程,适当地教授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如非洲音乐、拉丁美洲音乐、欧美音乐、亚洲音乐;合理设置民族音乐的比例,如:开设中国民族音乐、基础音乐理论、音乐欣赏、古典音乐,举办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等讲座[4];保护原生态音乐,邀请各民族学生表演本民族的音乐艺术,展现各个民族、地区的音乐本土特色,呈现多元文化音乐原生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各具特色的技能选修,采集有效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注重本土特色,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通过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培养学生全球化思维,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忧患意识。在时机成熟,人才梯队搭建成形后,音乐教育专业下可以开设声乐、器乐、舞蹈、指挥等技能表演类课程,通过课程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交流、碰撞、融合以及变化,将中外各民族音乐文化进一步传承发展[5]。
2.借力互联网+技术,实施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借力互联网+技术,创建网络社区,以论坛等形式进行音乐知识的传递;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通过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实现主体交流式教学;借助校园网、图书馆网站和论坛等开设多元化音乐教育的网络课堂、远程教学、天空教室等栏目和专栏传授世界音乐文化;注重在学生社团中整合校外资源,按多元化类型划分音乐派系,由专业导师指导培训;开展娱乐教学活动,举办校园音乐节、音乐会等,创设音乐学习环境,贯穿多元化音乐知识和研讨,在交流中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更新教材,改革教法,创新教学内容。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关于世界音乐方面的教材著作,充分吸收互联网中海量的健康的、艺术水准高的又风格各异的中外古典音乐名作、民族民间音乐、现代流行通俗音乐等音像资料,整合成具有与时代接轨和同步的特色音乐教材库,注重综合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音乐教育理念,引入多元的概念和方法,在创新多元化音乐教育内容上本着以科学的学科架构为模型、理论体系为参照学习中外优秀经典音乐,以学科性教育学习少数民族与汉民族音乐[6],精选歌唱选修节目、演唱会、音乐会、晚会、电影、游戏等作为案例教学,深入剖析和讨论,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学习基本的音乐常识、技能和鉴赏的方法,彰显个性,培养其具有审美、创造、创新等能力,实践多元化音乐教育长效机制。
(三)培养、内化教师综合素质
1.加强教师多元信息综合能力培养。大学音乐教育要转型多元化,内化教师多元化音乐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是关键。一方面要合理设置师生配比,减轻教师负担,扩充教学资源、丰富教学信息内容,加大教师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力度,使其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符号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上传到互联网中,通过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来创新教学手段[7],大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多元化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储备,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深挖教材,提高自身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2.“双师型”音乐教师队伍优化。学校合理规划师资培训,采取系统地培训、进修及知名艺术家、专家讲座、人才引进的方式,引导与鼓励教师考证获取证书,培养“双师型”与“先学后用双证型”双管齐下,通过讲座、座谈、访谈、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和出国考察等形式开发多元的教师发展模式,加强音乐文化的交流,培养教师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提高大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构建新的组织结构,促进师资以教学优秀教师业务为主体稳步过渡到以国家级演员、指挥家、评估专家、咨询师等多元化、多样化的专业人才梯队,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大学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是与时俱进,也是我国大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着力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系,能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效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升。
作者:李拓夫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黄静.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分析[J]艺术科技,2015(4):263
[2][3]赵毅.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音乐教育的反思[J]艺术评论,2013(3):125-126
[4]李思华.论多元文化视域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J]红河学院学报,2012(8):123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38-01
一、现代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大学音乐教育对于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人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对于德育和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着独特的效果,对提升学生们的艺术素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国大学音乐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总体来说,成效不大,大学音乐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大学教育的节奏也加快,但是伴随着节奏的加快,教学成果却越来越低了,随着西方快餐文化的传入,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快餐文化也悄悄潜入了大学教育中,特别是大学音乐教育中,更多的学生仅仅是因为做着一夜成名的梦想,加强音乐学习和培养,报补习班,请补习教师,他们的努力只是为了想要一举成名,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音乐素养的教育,现实生活中很多这种例子,很多人唱歌唱得很好,但是音乐素养乃至文化素养和自身修养都欠缺。更多的学生是靠着音乐这一特长进入高校,在大学中对文化课的要求非常成低,教师们对他们的要求仅仅是专业课,也就是把音乐学好了就可以了,却忽视了基础的文化知识的教育,使得很多的学生大学几年只学到了音乐知识,对其他的却一窍不通,这种情况,最终导致学生们最后就业方向狭窄,只能从事与音乐有关的工作,而且对于失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再就业和多选择就业,非常困难。
二、现代大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音乐教育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于培养学生们德智体美中的美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音乐教育中也随之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寻根究底,通过分析大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的现象,结合当代的社会现实,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对音乐教育方式和目标都不是很明确,培养的人才,毕业之后的工作去向以及大学音乐教学的学科的设置,都还不够合理。在普通大学中对于音乐的教育教学要求很低,都是作为一种娱乐教学方式在进行,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们普遍的音乐艺术素养差,而在很多的艺术类院校和音乐教学的专科学校,仅仅要求学生们的专业知识也就是对音乐的掌握,对于文化素养和自身修养的要求就非常低,造成了很多艺术院校的学生们就业和再就业机会小。
三、对解决大学音乐教育中问题的对策探索
对于大学音乐教学中所用到的教材,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的更新,提出陈旧的只是,补充进新鲜的内容,教师们教学的内容,要立于实践之上,要根据学生们的需要及兴趣进行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对于大学音乐氛围,不断地开展一些音乐活动,为学生们枯燥的校园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这些都要求学生们要把学习的音乐知识用于实践,通过一些竞赛和聚会,把所学习到的音乐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专业知识,对于他们的文化知识也应该及时的考核,这样才可以使他们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不断地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社会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需求。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对于大学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的需求,要不断扩大音乐教师的队伍,提升音乐教师的质量,以解决师资队伍与学生数量较大需求缺口的问题,对于学校来说,每年要做好的招生计划,不能盲目的增加招生数量而不考虑学生的质量,这样不仅对学生来说得不到好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久而久之,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学校的声誉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应该通力合作,积极改进大学音乐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学生们应该积极的学习教师们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加强自身文化知识修养,避免偏科严重情况的发生,通过参加艺术节目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提高了学生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使学生们得以均衡发展。
总之,大学音乐教育不仅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的重要手段,改进现代大学音乐教育现状,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最终达到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的音乐人才,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它有着非常独特的基础部分,只有不断巩固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音乐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但是,目前高校音乐课程往往更加注重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培养。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缺乏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部分大学生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基本音乐知识及技巧与中小学生无差异,并不存在太大的优势。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音乐鉴赏,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和技能的测验,结合实际测试结果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能够使用这些技能,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音乐方面的造诣。
(二)均衡安排音乐教育课程
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其他艺术类学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综合性大学教育过程中,课程种类比较多,学生的喜好和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大学教育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音乐教育课程进行均衡、有效的安排。当然,在音乐教育教学的时候,必须注重心理学、美学以及人类学的融合,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一个更加立体的形象,充分实现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综合性的音乐心理机制,学生具备自己的美感体系,就可以丰富自身的思想和思维,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科评估系统
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由专业的部门进行管理,以教师作为管理的主体,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由行政人员进行相关的操作。现阶段,我国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并不是很完善,关于课程评估系统的建设力度不够,现阶段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中,要对大学课程进行经常性和规范性的评估,并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检测,最大限度保证课程评估结果的正确性,合理的采用选修课和必修课结合的授课方式,教师在对课程进行改革的时候,必须时使教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个性,将一门课程分成几个部分进行讲解,分别开设专业课和选修课,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实力选择相应的课程,不断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对学科进行评估的时候,必须注重对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的有效评估,只有课程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课程安排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选修课与必修课安排合理,才能使学生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中获取知识,促进自身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从而实现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