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范文

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

第1篇

【摘要】呼吸内科疾病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常因为着凉等因素导致小儿抵抗力低下时发病。本文就其预防在母乳喂养、均衡营养、保证睡眠、身体锻炼、保持卫生、避免公共感染以及按时接种疫苗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通过这些预防措施的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小儿内科 呼吸系统疾病

在新生儿期到学龄期年龄段之间的儿童统称为小儿,据资料显示,小儿在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究其原因,除却小儿机体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之外,家长对于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重视程度不够,预防工作不到位亦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原因。笔者就此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分析,归纳了几点关于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

一、小儿呼吸内科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作为人体重要的脏器功能系统,呼吸系统同时也是最容易收到外部因素侵袭的部位,当其功能异常时常常引起其他系统的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全身系统的异常反应。由于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以及机体的代偿能力较差,当其呼吸系统受到侵袭时,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病情。当小儿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时,家长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能在平时就采取有效地措施对呼吸内科疾病进行预防,这样既可以避免小儿患病的可能性,减少因小儿患病带来的麻烦,又可促进小儿的健康成长。

二、小儿呼吸内科疾病预防的措施

(一)对新生儿及婴儿时期的小儿进行母乳喂养

许多家长都明白母乳喂养的好处,但是能坚持到一岁的家长并不多,一部分家长是由于工作忙,一些是因为偏信奶粉的广告而过早的停止母乳喂养。其实相对于配方奶粉等食物,母乳内含有新生儿及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是此时期小儿最理想、最天然的食物,并且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含量较少,有利于小儿消化但不引起腹泻;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尤其是sIgA以及IgG等小儿最为缺乏的抗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小儿的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防御疾病的能力;母乳还具有干净卫生、温度适宜、食用方便等优点。

(二)维持小儿安静的生活环境

保证小儿生活环境的安静、舒适,可有利于小儿增加睡眠时间及提高睡眠质量,众所周知,充足的睡眠可保证小儿的正常发育及免疫力的提高,但是由于家长对于孩子的喜爱,以及生活中正常的人际交往,过多的长辈探访反而会对小儿的正常休息造成影响,导致睡眠质量的下降,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及免疫力的提高;另外与成人的过多接触可增加小儿感染细菌的几率,较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三)维持均衡的营养和水分

婴幼儿的基础代谢率与成人相比相对较高,当机体能量供给不足时,可出现生长发育缓慢甚至停止的现象。随着小儿机体的不断发育,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已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小儿生长需求,因此,应及时并且合理地对小儿给予优质蛋白类物质的补充,如牛奶、豆浆、果汁以及蛋类等,为小儿免疫系统合成抗体提供必需的原料,以便于小儿免疫力的提高;另外应对小儿补充适量的水分,如糖盐水等,可避免小儿因脱水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在日常的饮食中应避免小儿挑食、偏食垃圾食品等不良习惯,保持小儿营养的均衡性。

(四)多进行日光浴及锻炼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起到杀菌的效果,经常让小儿进行日光浴,可部分杀灭小儿身体表面的细菌,并且可以促进小儿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保证小儿骨骼的正常发育。小儿生性活泼好动,对于平时的蹦蹦跳跳,家长不应过多的干预,小儿在身体活动的同时,可刺激体内骨骼肌肉的发育塑性,保证机体的健康发育;需要注意的是,当儿童活动出汗较多时,家长应注意其衣物的更换及保暖,防止因潮湿的衣物导致小儿着凉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五)保持小儿呼吸道的卫生

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往往与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细菌在呼吸道的大量繁殖有密切关系,如果小儿的呼吸道如气管、支气管等存在痰液等异物时,小儿的肺部通气就会受到影响,导致上述呼吸道细菌的大量繁殖,引发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应经常对小儿口腔及咽部进行护理,保持其清洁、通畅,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如经常喂少量温开水以清洁口腔;改掉某些小儿保着奶瓶入睡的习惯,或者在喝完奶后进行漱口;帮助小儿树立经常洗手的意识,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给小儿更换内衣内裤、床单被褥尿布等。

(六)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由于人员混杂,常存在多种呼吸系统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很容易通过空气、飞沫或者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小儿自身的免疫系统本来就较弱,一旦暴露在上述场所中,很容易被感染导致呼吸道疾病。另外,若室内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下降,亦会导致小儿身体抵抗力下降而容易发病,因此在家中也应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少开空调,禁止吸烟等,以保持室内空气的通畅、温度和湿度的适宜,避免过热过干,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于维持小儿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具有重要的作用。

(七)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第2篇

婴幼儿网权威海外育儿:教你预防孩子呼吸系统疾病,更多海外育儿相关信息请访问婴幼儿网。 1、 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在宝宝洗手之前不可以用手去摸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在咳嗽后、打喷嚏后或者清洁鼻子后一定要用肥皂来洗手,而且洗手水最好是流动水。在擦手时要注意毛巾的卫生,也可以用纸巾来擦干。

2、 宝宝居住的房间一定要常通风,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少带孩子去一些公共的场所,在室内待上一两个小时后,一定要出来呼吸下外面的新鲜空气。

3、 平时要让宝宝多喝水,因为多喝水可以抗菌,还可以抵御病毒的入侵,还能增强人体的代谢,使人的鼻粘膜保持一种湿润的状态。

4、 给孩子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多补充些高热量和高蛋白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第3篇

春季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原因

婴幼儿自出生后第三个月开始发育免疫功能,12岁前的孩子体内的免疫系统没有发育完善,所以特别容易生病,尤其是易患呼吸道、胃肠道及传染性疾病。

另外,空气环境突然因温度、季节等改变时,飘浮在空气中的物质也跟着变化,所以宝宝接触到新的细菌及病毒就很容易生病。春季气温、湿度变化无常,病菌滋生,小宝宝很容易患病

春天最容易得哪些呼吸道疾病?

不仅仅是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流行性感冒),还有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过敏性哮喘等。

它们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流清涕、流眼泪、低热和轻咳等,如果不重视。会逐渐加重而出现频繁咳嗽、咳痰、十自冷、高热,以及头痛、咽痛和精神差等,严重者可并发中耳炎、心肌炎、肺炎或败血症等等

11个生活贴士抗击病菌

俗话说“春捂秋冻”,从穿着厚衣的冬季转至气温多变的春季,家长们千万别急着给小儿减少衣服,要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增、减衣服,让小儿有个适应的过程。宝宝玩耍时容易出汗,要随时注意宝宝体温加减衣服。

春天是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季节,家长可适量增加虾、瘦肉、蛋、牛奶和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

一般来说儿童每天需钙700~800mg,每日给予量不少于1000 mg。最好的补钙方法是食补法,含钙比较多的食物有芝麻、黄花菜、海带、芥菜、虾皮、田螺、萝卜和胡萝卜等。另外排骨汤或骨头汤含钙丰富且有助于身体对钙的吸收。

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多吃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萝卜和大枣等。

粗粮、杂粮能补给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如铁、锌、锰、铜、钙和磷等。而且食物的多样化对促进食欲、增强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很有帮助。常可食用的粗、杂粮有玉米、荞麦、糯米、绿豆和黄豆等。

春天空气中粉尘较多,会损害呼吸道黏膜。多饮水对人体是大有益处的。

生活环境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要勤换、勤洗衣和被。还应注意保持环境的湿度。必要时可在房中置一盆清水。

去空气清新的公园或野外运动、玩耍有利于改善孩子的肺功能、增强孩子的体质。从而减少患病的几率。但应避免到人群拥挤、环境嘈杂、空气污浊的地方去。要动静适宜,不要过度疲劳。

饭前便后要洗手,尤其是在打喷涕、咳嗽后或清理鼻腔后洗手。

第4篇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通信安全 计算机病毒 OICQ 防护

1.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涵义及主要内容

1.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涵义

网络通信安全一般是指网络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实用性、占有性。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安全不仅包括计算机内信息存储的安全性,还包括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性、网络结点处的安全和通信链路上的安全。网络通信安全就是拟定一定安全策略,使信息在网络环境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受到保护。

1.2网络通信安全的主要内容

1.2.1典型的网络威胁,主要有恶意攻击、安全缺陷、软件漏洞、结构隐患等方面。

1.2.2安全机制与服务,主要有认证、保密、数据完整性、访问控制等。

1.2.3网络安全协议,主要包括:网络层协议――IPsec(包括认证头协议AH,封装安全载荷协议ESP);安全套接口层(介于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SSL;应用层协议――安全电子交易(SET)协议、安全多用途INTERNET邮件扩展、PGP加密等。

(4)安全产品种类,它是各生产厂商制作好的有特定安全功能的产品。主要种类有防火墙、VPN(虚拟专用网)、扫描器、入侵检测。

系统、SVN(安全虚拟网络结构)、密码机、防毒软件、安全网关、网络流量分析产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整体解决方案等。

1.3网络通信安全主要技术

1.3.1防火墙(Firewall)技术,它是一种隔离技术,是在两个网络通讯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它能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更改、拷贝、毁坏你的重要信息。

1.3.2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分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鉴别、密钥管理技术等。数据传输加密技术能够明确判别该输入是否来自合法用户,而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主要是实行密钥管理,通过对密钥的产生、存储、传递、定期更换有效地控制实现网络通讯信息的安全。

2.造成计算机网络通信不安全的主要因素

计算机病毒造成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安全的因素很多,有计算机系统本身的不可靠性、环境干扰,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引起的,也有无意的工作失误、操作不当造成的。而人为故意的未授权窃取、破坏、敌对性活动危害更大。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病毒信息严重地侵入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的不安全性就显得更为突出。计算机病毒在传染和发作之前,往往要判断某些特定条件是否满足,满足则传染或发作,否则,不传染或不发作或只传染不发作,这个条件就是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条件。目前病毒采用的触发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2.1时间触发型:一种是日期触发,许多病毒采用日期做触发条件;另一种是时间触发,时间触发包括特定的时间触发、染毒后累计工作时间触发、文件最后写入时间触发等。

2.2硬件触发型:有的是键盘触发,有些病毒检测用户的击键动作,当出现病毒预定的键入时,病毒被激活,键盘触发包括击键次数触发、组合键触发、热启动触发等;有的是CPU型号/主板型号触发,病毒能识别运行环境的CPU型号/主板型号,以预定CPU型号/主板型号做触发条件。

2.3启动和访问触发型:有的病毒对机器的启动次数计数,并将此值作为触发条件的称作启动触发;还有病毒按访问磁盘次数触发,病毒对磁盘I/O访问的次数进行计数,以预定次数作为触发条件。

2.4调用中断功能触发:病毒对调用中断次数进行计数,以预定次数做触发条件。

3.计算机病毒对OICQ的攻击方法

计算机病毒所使用的触发条件是多种多样的,病毒往往组合多个触发条件进行攻击系统,这就需要我们分析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攻击方法,采用功能强大且版本最新的反病毒软件来侦察并予以清除。下面通过对OICQ被攻击的方法的剖析,不断加强OICQ的安全防范,从而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作为中国最早也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大的互联网即时通信软件OICQ,OICQ的主要目标是实现QQ即时通讯所用的协议,以便利自由软件使用者和使用者交流。本身只是个QQ OICQ Perl的面向对象的模块,提供一些和QQ服务器打交道的基本方法,软件包中含有一简单client程序,实现基本的QQ功能。OICQ在占据中国即时通讯大部分市场后,OICQ用户已经非常庞大,针对OICQ的各种黑客软件也在不断增多,目前OICQ应该是受各种攻击最多的在线即时通讯软件。这是因为一方面OICQ本身的安全性能有缺陷,另一方面OICQ一开始就采用安全性较差的UDP数据包通讯,UDP通讯不像TCP那样,要通过三次认证后才能进行通讯,它是不需要认证即可发送的。为了让计算机用户不再受到伤害,就必须立即加强OICQ的安全防范,从而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从分析OICQ被攻击的实质看,对OICQ的攻击方法主要分为口探测、信息炸弹、密码和本地消息破解、木马植入等方式。

3.1 IP地址探测

IP地址在网络通信安全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如果攻击者知道了计算机用户的IP地址,攻击者就可以恶意向这个IP进行各种各样的进攻,如Dos攻击、Floop溢出攻击等。而向OICQ采用的攻击方法之一,就是攻击者向计算机用户发送一个信息,通过监视UDP数据包来获得你的IP和OICQ的端口号,从而很快实现目标攻击;IP探测的另一个方法是通过端口扫描,OICQ的通讯端口值默认情况下是8000,攻击者可以通过集中扫描某一地址段的8000端口来获得那些正在使用的OICQ的IP地址。对IP探测法攻击方式防范,一种方法是阻止攻击者与你直接通讯,在OICQ的个人设定里修改身份验证默认值为“需要身份验证才能把我加为好友”,这样攻击者还是可以通过某些特殊的信息发送软件跟上网用户通讯,所以上网用户还应该在系统参数设置里把“拒绝陌生人消息”的选项选上,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上OICQ或隐身登录,这样攻击者看到的IP地址是服务器上OICQ登录号的IP,隐身登录的消息传递是通过服务器中转,这样传给攻击者的数据包的IP地址是腾讯服务器的地址。

3.2信息炸弹

目前已经有很多软件能够给OICQ用户发送大量的匿名消息,如OICQSnifer,OICQSpy等,这些软件甚至还可以伪装成你好友的号码给你发送消息,如OieqShellTools。消息炸弹的攻击原理是利用UDP数据通讯不需要验证确认的弱点,只要拿到了用户的IP地址和OICQ通讯端口即可发动攻击。所以防止信息炸弹最好的方法是更新OICQ版本,并在设置里设定为禁止陌生人信息。

3.3密码和本地消息破解

很多人都有过OICQ号码被盗的经历,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你在公共机房进行网络登录时留下了密码记录信息文件,从而被攻击者破解出你的密码。破解分为本地破解和远程破解,本地破解无需登录上网,就可以在本地机上破解。密码和本地消息的储存文件都可以通过一定的解密软件取出,主要的方法是采用一种叫OICQ密码终结者的程序OICQPassover,只需选择要破解的OICQ号码的目录路径,选择破解条件,如字母型、数字型或者混合型,再点击“开始”就行了。这个软件的破解速度极快,1秒钟可达20000次。还有一种软件OICQPassSnif,它先通过一些邮件乔装改扮,引诱网络用户去运行这个程序,一旦运行了它,它就会在每次机器启动的时候自动运行,只要你输入密码登陆OICQ,它就会把密码一瞬间偷偷记录下来,并保存在C盘根目录下的log.txt文件中。其他的如通过暴力解密和攻击用户的注册邮箱等都可以拿到你的密码。

3.4木马植入

木马的攻击非常简单,通常是通过Web、邮件等方式给你发送木马的服务器端程序,一旦运行它之后,它就会潜伏在你的系统里,并把你的信息以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通知攻击者,这样攻击者就可以通过木马的客户端来完全控制你的机器。目前还有一种专门针对OICQ的木马程序――GOP(GetOICQPassword),该软件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把中木马机器的OICQ密码发送给攻击者。

4.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安全的方法

4.1系统防护

为机器装上最新可靠性高的杀毒软件,并注意版本更新,使用OICQ时升级到安全性更完善的最新版本,不滥用来历不明的磁盘和光碟,尽量做到专机专用,专盘专用。

4.2用户上网和邮箱密码防护

到腾讯申请密码保护,并在网络安全设置里设定启用本地消息加密功能,在网吧等公共机房上网,离开前删除自己的信息和密码记录,一定要保护好密码保护填写的E-mail邮箱。

4.3文件和下载保护

在不确定发给你文件的人之前,千万别轻易打开它,特别是可执行文件,千万不要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尤其是黑客类、炸弹类软件,最好安装病毒防火墙。

参考文献:

[1]张仁斌.计算机病毒与反病毒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美]斯泽著.段新海译.计算机病毒防范艺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吴学毅.计算机组装与维护[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杨明福.计算机网络技术[M].经济种学出版社,2004.

[5]黄瑞强.计算机病毒剖析大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第5篇

关键词:at89c51 蜂鸣器 LED显示 矩形键盘

中图分类号:TN911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000-00

1方案设计

本系统键盘扫描电路、LED显示电路、蜂鸣器报警、报警灯闪烁电路及响应复位电路等五部分组成。系统主控部分采用的主控芯片是AT89C51单片机,先利用键盘扫描确定有没有病房按键进行呼叫,如没有,则LED显示器显示数字为00,如有病人呼叫,则LED显示器将显示病房的呼号,并且蜂鸣器会发声报警,报警灯也会闪烁。这时需要医务人员按下复位键才能停止警报并复位。若有多人按键时,则LED显示器上根据按键的先后顺序分别显示呼叫的床位号,报警系统也会启动,这时医务人员只需一下一下的按下复位键去查询刚刚呼叫的病床号,便能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 硬件设计

在本系统中,我采用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的系统主要包括2个部分:数据采集和数据的输出,数据的输出用来进行呼叫,编码使用单片机完成,数据采集负责接收分机发来的信号,并进行解码,得到病人床位号。将由8×8键盘矩阵采集到的键值经过P1、P2输入到单片机AT89C51中,然后通过P0口把相关信息传送到LCD显示。同时报警警示灯闪烁、报警声响起。医疗人员可以通过控制键盘操作,完成呼叫响应和信息查询等监护工作。如图1为整个电路的总设计硬件电路。

图1 硬件总电路

3软件设计

本设计采用C语言编写,系统软件主要完成以AT89C51为核心的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有线传输。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将系统软件的设计主要分为输入模块、显示模块、响应模块。单片机扫描按键键,如果扫描到有键按下,系统便扫描开关对应的床位号通过P0口送到LED显示,护士值班室内的呼叫系统也会启动并振铃。当医务人员按下“响应”键时,结束当前呼叫。

4 结语

病房呼叫系统是住院病人及其家属在需要医务人员帮助时,请求值班护士进行护理的重要呼叫工具,它主要用于协助医院里的病人在病床上方便地呼叫值班人员,可以快速的将病人的请求传送给值班人员,是提高医院的病房护理水平的必备设备之一。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医院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经济效益的追逐成为很多私立医院的生存第一要位,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迫在眉睫,陪护问题一直是医患矛盾的主要体现,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广大医务服务者的大问题,使用病房呼叫系统,方便患者迅速而快捷的找到医生,以节约患者的珍贵时间。

第6篇

关键词:ZigBee;无线呼叫系统;网络拓扑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4-0204-03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常驻人口的数量与日俱增,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人口数量的剧增给城市的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医疗系统,目前各大医院时常人满为患,经常出现医疗资源不足,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情况[1-2]。为了解决医疗资源不足和患者需求难以满足的矛盾,政府一方面通过增加医院数量和医疗人员的数量来缓解这一问题,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现有医院服务的升级,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到医院各服务系统,实现对现有资源的合理调度分配,提升医院的服务效率[3]。目前已经有许多医院采用了医院呼叫系统方便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减少病人与医院之间不必要的矛盾。然而现有医院病房呼叫系统大多为有线通信方式[4],安装复杂,不易扩展,报警信号是否被接收不能得到确认,并且设计者们通常只考虑将护士站与病房作为报警信息收发的2个方面,而并未考虑到护士离开护士站而无人响应报警信息的情况.另外,应考虑到呼叫系统使用无线网络设备工作时不能对医疗设备和病人产生干扰和辐射[5]。为解决目前很多医院病房都装有供病人使用的呼叫系统,其中多数为有线系统。按钮被固定在床头墙面上,使用起来不太方便,紧急情况下甚至起不到作用(如心脏病人在上厕所时突感不适,却够不到呼叫按钮)[6]。有些医院采用了无线呼叫系统,但却存在功能单一、稳定性差、射频干扰大、组网能力低等问题[7]。

针对上述不足,我们设计了一套基于ZigBee协议的新型多功能无线服务系统,可借助ZigBee网络传送包括呼叫在内的多种数据信息,且具有优良的电磁兼容性能,方便了病人与医护人员的信息沟通,对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2 系统的主要功能

病房无线呼叫系统包括移动呼叫器(终端设备)、病房T口机(路由器)、护士站主机(协调器)和移动接收机(终端设备)共4类设备,以病区或楼层为布局单位,构成图1所示的ZigBee网状网。病人持移动呼叫器在网络覆盖范围内活动,需要服务时,按下普通呼叫或紧急呼叫按钮,呼叫器便立即发出呼叫请求,并通过各病房门口机组成的路由网络传送至护士站主机[2]。此外,呼叫器还带有温度传感器以及脉搏传感器和输液报警传感器接口,可在需要时将温度、脉搏和输液报警信息无线传送到护士站主机。护士站主机通过串行接口与一台PC机固定连接,在PC机上位软件的控制下,对收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存储、声光提示、绘图、打印、分析等处理[8]。

值班护士不在护士站现场时,呼叫及输液报警信息还可无线转发到护士随身携带的移动接收机上,以便及时做出响应。

上述4类设备均采用内置IEEE802.15.4/ZigBee协议的32位无线微控制器模块,每个模块具有唯一的64位MAC地址以及动态分配的16位逻辑地址。数据通信过程中,根据ZigBee协议要求,使用16位网络地址。不过,为避免因网络结构动态变化造成的逻辑地址冲突,提高数据源辨识的正确性,64位MAC地址也作为数据载荷的一部分被传输到护士站主机或移动接收机。

3 系统实现方案

3.1 核心模块

病房无线呼叫系统中,移动呼叫器、护士站主机、病房门口机、移动接收机所采用的32位无线微控制器模块系将32位无线微控制器、晶振、串行FLASH存储器、天线及其接口装配在一块微型PCB板上制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

32位无线微控制器本身已经是一个高度集成的SOC(片上系统),内部包含32位RISCCPU、2.4GHzIEEE802.15.4射频收发器以及192KBROM、96KBRAM、5路SPI口、2个UART串口、与I2C/SMbus兼容的两线串口、21路并行接口、2个通用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唤醒定时器、一个Tick定时器、4路12位A/D转换器、2路11位D/A、2个模拟比较器等资源,ROM存储器中固化了ZigBee协议代码。该无线微控制器具有较强的协议处理和逻辑控制能力以及优良的加密性能和先进的电源管理机制,有助于简化病房无线服务系统中各类设备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3.2 移动呼叫器

图3为移动呼叫器的硬件结构图。其中,U1是内置IEEE802.15.4/ZigBee协议的32位无线微控制器模块,该模块通过各输入、输出口线与一般呼叫按钮K1、紧急呼叫按钮K2、输液报警探头S1、脉搏传感器S2、温度传感器TS、蜂鸣器BZ1以及发光管L1、L2相连,电阻R3和三极管T1实现蜂鸣器BZ1的功率驱动,电阻R1和电阻R2为发光管L1、发光管L2的限流电阻。移动呼叫器使用3VAAA型碱性电池供电,程序中利用32位控制器休眠电流非常小的特点,通过降低工作占空比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移动呼叫器的平均功耗,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3.3 病房门口机

图4为病房门口机的硬件结构图。病房门口机的作用是作为无线网络中的路由器,为移动呼叫器与护士站主机之间的双向信息传递提供路由服务。病房门口机只需要一个发光管用于状态指示,每转发一帧数据,发光管都闪烁一下,可借此判别门口机是否正常。图4中,U2是内置IEEE802.15.4/ZigBee协议的32位无线微控制器模块,其通过一根输出口线与发光管L3相连,电阻R4为发光管L3的限流电阻。电容C1、C2为电源滤波电容,可提高电源品质。病房门口机使用5V稳压电源供电。

3.4 护士站主机

图5为护士站主机的硬件结构图。图中,U3是内置IEEE802.15.4/ZigBee协议的32位无线微控制器模块,其通过各输入、输出口线与大屏幕液晶显示器LCM、蜂鸣器BZ2、矩阵键盘KBD和串口电平转换器U4相连。电阻R5和三极管T3用来驱动液晶显示器LCM的背光灯。液晶显示器LCM在收到信息或按下按键时其背光灯立刻点亮,30s后自动熄灭。电位器W1用于调整液晶显示的对比度。矩阵键盘KBD包括16个按键,分别为数字键0-9、“确认”键、“取消”键、“上翻”键、“下翻”键、“体温测量”键、“调时”键。

串口电平转换器U4和串口插座J1实现护士站主机与PC机的连接。在PC机上位软件的控制下,对收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存储、声光提示、绘图、打印、分析等处理。护士站主机也使用5V稳压电源供电。

3.5 移动接收器

移动接收器供护士离开护士站时随身携带,其硬件结构与护士站主机类似,只是LCM显示屏略小一些,另外,还去掉了串口电平转换器和PC通信结构。

4 结语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病房无线呼叫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各主要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该系统方便了病人与医护人员的信息沟通,不仅能够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和竞争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在改善医患关系,建设和谐医院方面,也能发挥重要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I

[1]杨帅凡.病房无线呼叫系统之ZigBee网络的研究与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1.5.

[2]钱浩.基于ZigBee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研究与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4.5.

[3]李昕.基于ZigBee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主控中心软件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5.

[4]吴学君.基于ZigBee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主控中心软件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5.

[5]张二珂.基于ZigBee的无线呼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信息工程大学,2012.12.

[6]王琳,等.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呼叫系统的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第31卷第10期,2008.10.

第7篇

【关键词】小儿哮喘;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儿童冬天呼吸道疾病;预防策略

1小儿哮喘临床治疗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儿科中比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等。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效果不好;如何采取有效治疗、控制小儿哮喘已经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1] 为了观察小儿哮喘的临床症状。对在我院自2011 年l2月至2013 年1月接受治疗的53 例小儿哮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53 例小儿哮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有患者27 例,对照组患者26 例。这些患者中男孩30 例,女孩23 例,患者的年龄在19-54 岁之间,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2.4岁。这些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了,肝肾及心血管功能严重损害患儿。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 患者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包括常规应用抗生素,补液,抗过敏及激素治疗,必要时行氧驱动雾化吸入;实验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根据患儿哮喘性质,分别采用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及六安煎等治疗; 疗程均为2周。[2]

1.1.3 疗效标准:根据《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儿童支气管哮喘分为四个等级即: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其中,童支气管哮喘总有效例数为患儿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

1.1.4 统计学处理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1.2 结果: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3 例小儿哮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有患者27 例,对照组患者26 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单纯的西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 周,并且在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对照组与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92%、92.59%;实验组患儿治疗后喘息、咳嗽及咳痰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肺部哮鸣音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讨论:小儿哮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小儿呼吸困难、咳嗽,且肺部能够听见哮鸣音,这种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医学界认为小儿哮喘可能与小儿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当小儿气道受到感染时,病菌能够诱发、甚至加剧支气管高反应性,为哮喘病的形成营造了基础因素,且由于这种疾病多为儿童,他们免疫功能还不够健全,导致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而中医认为小儿哮喘属喘证,这种疾病在儿童体内会有胶固之痰内伏,如遭受外邪,痰随气升,痰气相搏,壅阻气道,肺气郁闭于是喘促气鸣,发为哮喘。[3] 通过本次试验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儿童冬天呼吸道疾病预防

进入冬季,会出现昼短夜长的现象,且气温较低,尤其在我国北方。对于儿童而言,其免疫力较低,受冬季气温的影响较大,导致儿童冬天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较高[4]。因此,在冬季,对儿童进行呼吸道疾病预防是必要的。本组试验以我院84 例儿童为研究对象,报告总结如下。

2.1 资料与方法

2.1.1 基本资料:选取2013 年12 月―2014 年1 月在我院84 例儿童为研究对象,男50 例,女34 例。并将其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2 例,观察组儿童的年龄为(3―13)岁,平均年龄为(6.25±1.44)岁,对照组儿童的年龄为(4―14)岁,平均年龄为(7.28±1.33)岁。通过对两组儿童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儿童家属对本组试验的过程和目的有全面的了解。

2.1.2 方法: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的的预防管理,合理饮食,适当的进行锻炼。对儿童出现呼吸道疾病的临床情况进行了解,做好记录。实验组:儿童在接受产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性的预防和管理。(1)确保户外活动时间的充足,提高儿童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2)提倡母乳喂养,适量、及时添加辅食。为儿童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确保儿童得到各种营养素和足够的热量。(3)加强对儿童的护理,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在儿童睡眠时吹对流风,并加强巡视避免儿童受凉。(4)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儿童到拥挤的公共场所或有病人家里。(5)讲卫生,经常给儿童洗手。

2.1.3 观察指标:对本组儿童出现呼吸道疾病的情况进行了解,并做好详细记录。

2.1.4 统计学分析:在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的过程中,主要运用SPSS17.0 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差异P

2.2 结果:两组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情况对比。

2.3 讨论:小儿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上呼吸道疾病、下呼吸道疾病、胸膜疾病、肺部肿瘤等,呼吸道疾病的多发人群是儿童 。

因此,在冬季,需要对儿童进行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和清.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 (3):55-56.

第8篇

作者于2007年1至9月,对75例入住ICU呼吸衰竭患者,在行机械通气中给予鼻饲,并进行针对性护理,预防吸入性肺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5例中男53例,女22例;年龄22~89岁,平均(68±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7例、脑血管意外19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喉癌各8例,ARDS 3例;均行机械通气。经鼻气管插管5例、经口气管插管53例、气管切开17例,全部病例均行鼻饲。

1.2 原因分析

(1)人工气道的建立:气管插管明显削弱了食管对反流胃内容物的清除功能,并可抑制吞咽活动,易使反流胃内容物吸入肺内[1],气管插管气囊压迫食管括约肌群,使防止胃内容物逆流的功能下降,亦增加了的反流机会。(2)呼吸机机械通气对胃肠道的影响:机械通气患者由于正压通气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由于气囊充气不足,加压气体从气囊逸出引起吞咽反射亢进,也可能造成反流和吸入。(3)鼻饲胃管的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常因气管插管昏迷.神志模糊,不能自行进食,需插胃管供给营养,而置入鼻胃管使食管下括约肌关闭受阻而致胃管反流和误吸,易并发吸入性肺炎而加重病情。(4)抑酸药物的使用: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常规早期预防性应用抑酸药防止消化道出血。抑酸药抑制了胃酸的分泌,使胃液pH值改变,导致胃内细菌繁殖和鼻咽部定植菌向下呼吸道转移,同时减慢了食物的水解,使得蛋白酶活性降低,延缓胃排空,可造成胃内容物的反流和误吸。(5)ICU常用药物的使用:如镇静剂、肌松药、茶碱类药、多巴胺、酚妥拉明、抗胆碱类药,部分钙拮抗剂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和损害抗反流屏障,使胃食管反流次数明显增多[2]。(6)意识状态的改变:ICU患者处于昏迷,神志模糊状态会厌反射受抑制,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易引起胃液反流误吸入肺内。

2 护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加强气囊护理,加强口咽部和气管内吸痰,有利于减少误吸的发生。鼻饲前应先吸净气道及口腔内的分泌物,在鼻饲中及鼻饲后30min内尽量不要吸痰,以免刺激引起反流,定时检查气囊充气量,以不漏气为宜,一般<10ml,维持气囊压在25~30cmH2O,气囊放气前应先吸净气囊周围的分泌物,带冲洗导管的气管套管每2h气囊上方冲洗一次。

2.2 预防隐匿性吸入

隐匿性吸入是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一个重要原因,常由于咽喉部或声门下,气管套管及气管插管气囊上部的分泌物及通气机回路中污染的冷凝液微量吸入所致,故除做好上述主要诱因的防范护理外,还应及时倾倒集水瓶冷凝液,1次/周更换呼吸机管路,以减少肺吸入,减轻肺损伤[3]。

2.3 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及咳嗽反射

本组患者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明显减弱,根据吞咽能力分级标准结果:“高度误吸危险”。监督患者是否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用其引起咳嗽的副作用,来增加咳嗽反射。

2.4 加强口腔护理

口咽部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开口处。口咽部的细菌极易移行至呼吸道而导致肺部感染,因此要加强口腔护理,2~3次/d。

转贴于

2.5 改善胃肠功能

餐后1h按摩腹部3次/d,10~15min/次,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腹胀,并协助患者被动运动,如上肢伸展、握拳、下肢抬腿、屈膝、蹬足等运动。服用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的药物如莫沙比利能加速胃蠕动和排空,吗丁啉可使幽门舒张直径增大,胃排空率增快,或服用中药。避免长期使用能降低食管括约肌张力的药物如茶碱类药,受体激动剂等。

2.6 妥善固定胃管

确保位置正确,放置鼻胃管后,妥善固定胃管,胃管入口应有明显标志,可用棉绳在标志处打结后再缠绕于患者耳后固定,松紧度以1指为宜,每次鼻饲前均应抽取胃液及观察标记。每次更换鼻饲管时,应用止血钳夹住其尾端向外迅速拔出。kiver的临床研究显示,经鼻胃管的误吸率为46%,而鼻肠管内鼻饲的误吸率仅为6%。条件允许尽量使用鼻肠管。

2.7 定时测量胃内残留量

每隔4h听诊肠鸣音,以确定有无胃动力不足。每次鼻饲前应测胃内残留量,若残留量为鼻饲量的50%,应暂停鼻饲。多数研究认为若胃内容物潴留量>100~150ml,必要时停止或减慢喂食速度。

2.8 鼻饲护理

鼻饲后取半卧位,抬高床头30~45°,保持60min,30min内不可翻身[4]。可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可使口咽部分泌物向咽部聚积,刺激吞咽从而减少误吸发生。若患者出现突然分泌物增多,应警惕有无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如出现误吸应及时处理,以防意外发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管饲营养液的温度、量及时间,目前多采用营养泵滴注法或微泵推注法替代传统鼻饲推注法,减慢鼻饲速度,每次鼻饲液不宜过多,控制在200~300ml,温度在40℃较为合适,以免冷热刺激而致胃痉挛造成呕吐、误吸。

3 讨论

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存在较多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因素。重视机械通气患者鼻饲与吸入性肺炎的关系,通过精心护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既满足患者营养需要又减少误吸的发生,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了机械通气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 罗小青. 机械通气中鼻饲与吸入性肺炎的相关性护理对策. 现代医学,2005(5):50~51.

2 姜永杰,姜永梅,姜永华. ICU胃食管反流患者的护理体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3) :399~400.

第9篇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可严重危害病人的健康,并造成高额经济损失。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流感的发病率占总人口的5%~15%,按此测算,我国每年感染流感的人数高达6 500万到1.9亿,相当于每天有18万~53万人感染流感。儿童是流感的高发群体,流感和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甚至危及其生命的疾病,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甚至可造成重度大脑损害。主要并发症有支气管炎、肺炎、急性中耳炎、心肌炎、惊厥、脑膜炎等。儿童越年幼,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寻找安全、有效防治儿童流感的药物,一直是广大医药工作者努力的目标。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利巴韦林由于不良反应已于2006年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令修改该品颗粒剂的说明书,目前只有成人用药剂量,儿童用药尚缺乏详细的研究资料;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由于对乙型流感无效并有较大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其疗效和安全性在医药界也备受争议;已被美国、欧盟和我国批准用于治疗儿童流感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商品名:达菲),服用后也有发生自我伤害和谵妄事件的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2007年6月下令修改该胶囊剂说明书。

研究发现,由俄罗斯药物化学研究所药物化学中心研制的抗病毒药阿比朵尔(Arbidol)具有抗病毒谱广、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等特点,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儿童流感。

1 阿比朵尔的药理学性质

1.1 药效学本品是抗病毒药,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专属性抑制剂,对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有特效。本品能抑制病毒脂质膜和机体细胞膜的融合,阻碍病毒与机体细胞接触,阻止病毒进入机体细胞内。

本品有干扰素诱导作用,能促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机体对病毒性感染的抵抗力,降低与病毒性感染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频度,并能降低慢性细菌性疾病恶化的程度,使临床症状减轻、病程缩短。

1.2 药动学本品能被机体迅速吸收,并广泛分布到器官和组织内。口服50 mg胶囊剂后,1.2h血清中药物浓度达到峰值;口服100 mg则需1.5h。本品在肝脏代谢。半衰期为17~21 h。近40%的药物以原型排出体外;约38.9%从胆汁排出,通过肾排出的仅0.12%;给药后在24 h内原药90%被排出体外。

1.3 安全性本品属低毒药剂,LD50> 4 g / kg,按推荐剂量给药,对人体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2 阿比朵尔治疗与预防儿童流感和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I.A.Leneva等报道,500名患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接受阿比朵尔临床研究试验,服用剂量为10 mg/kg,每天3次,口服给药,疗程5 d,有效率约为84.8%,阿比朵尔能使发热、中毒和呼吸道炎症持续的时间缩短,症状减轻,使病毒抗原从鼻咽部释放的时间缩短,临床效果良好。

在流感发作期,使用阿比朵尔对儿童有良好的预防效果,莫斯科市伊万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的有关研究证实:儿童使用阿比朵尔的预防剂量为每次50 mg,每周3次,共5 wk。有效指数(DEI,指服安慰剂组和给药剂组中每100名志愿者中受感染个体数的比例)为2.05,表明阿比朵尔可有效降低儿童流感发生率,与没有预防用药的对照组相比,用药组发病后的症状较轻(体温上升不明显,呼吸道炎症较轻),病程缩短2~3 d。另一项有155名儿童参加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服用剂量为50 mg,每周2次,能减少病程1.8 ~ 3.5 d,流感发生率明显降低。

С.А.Крамарев等的研究证实,68名流感和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年龄6~15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4名。用药组儿童在开始发病的最初2天给予阿比朵尔作为抗病毒治疗药, 6~12岁儿童用药剂量:每次0.1 g ,每天3次,共3 d;12岁以上儿童用药剂量:每次0.2 g ,每天3次,共3 d。对照组儿童在性别、年龄、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均与用药组相当,但未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结果表明,在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和强度两方面,治疗的第1天未观察到用药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但从第2天起,发现口干、鼻塞、咽喉发痒、头痛、肌肉痛等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 0.05)。从第3天起,头痛、虚弱无力、干咳、体温反应等临床症状也出现显著性差异(P < 0.05)。与对照组比较,阿比朵尔用药组的儿童发生一般中毒和卡他性现象(黏膜炎)持续的时间较短,儿童上呼吸道卡他性现象消失快,用药组儿童未见并发症发生。而对照组有2名儿童并发化脓性耳炎,1名儿童并发了肺炎。

С.А. Крамарев等在2002-2003 年冬季还研究了阿比朵尔对抗流感和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中有156名健康儿童参加,年龄为6~12岁,其中男童89名,女童67名。将其均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基本评定标准全部相同。

用药组儿童使用阿比朵尔, 6~12岁儿童每3天1次,每次0.1 g ,共4 wk;12岁以上儿童每3天1次,每次0.2 g ,共4 wk;对照组儿童不给予任何预防疾病的药品。

结果表明,阿比朵尔能降低儿童流感和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61.5%;使用阿比朵尔能防止疾病加重,即服用阿比朵尔的用药组儿童没有因为重型流感和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需要就诊,而对照组有4名需就医,和对照组相比,使用阿比朵尔的儿童患中重度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显著减少;此外,用药组儿童未见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儿童同期有4名发生并发症(2名耳炎,2名肺炎);对照组病人基本临床特征是退步,两组间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阿比朵尔预防儿童流感和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良好。

V.P.Drinevsky等在感冒流行季节进行阿比朵尔的药效学评价研究 ,158 名1~14岁的儿童被诊断为患甲型流感、合并其它病毒性疾病的流感或非流感病因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84名使用阿比朵尔治疗,发病后第1天给药,剂量为10mg/kg,每天4次,共 5 d。74名用安慰剂。与此同时,两组儿童都使用对症药物(咳嗽糖浆、滴鼻液、多种维生素等)。

结果显示:所有使用阿比朵尔的儿童其病程为动力学阳性,用药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发热和中毒症状的百分率上,如果患病的第1天或第2天就给予阿比朵尔,差异最为明显。

研究者还测定了阿比朵尔对院内感染百分率的影响(阿比朵尔用药组的儿童为27.1%;对照组为52.1%),P< 0.05,这不仅证实阿比朵尔有治疗作用,而且也有预防作用。使用阿比朵尔的儿童,可以观察到其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病程缩短。

使用阿比朵尔后没有发生不良反应,没有观察到用药儿童在血液学或生化学指标方面不同,表明阿比朵尔对儿童的各系统没有明显毒性。

为证明阿比朵尔的疗效不仅对病毒有抑制作用,而且存在增强免疫作用,V.P.Drinevsky等进行了免疫学实验。结果表明:虽然疾病发作时所有儿童细胞免疫性标记物减少,而使用阿比朵尔治疗后,转为正常化的倾向更大。亦已证实:在阿比朵尔组,已测得T-淋巴细胞,尤其是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已获得改善(57.1%对33.3%,P < 0.05) ,此外,阿比朵尔还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在临床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V.P.Drinevsky等测定了学龄儿童和更低年龄儿童使用阿比朵尔对抗按血清分型的各种病毒所致的流感、其它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合并的流感以及非流感性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结果表明,使用阿比朵尔有利于减少发热反应和控制并发症的发展,也能缩短发热反应及其它中毒症状的持续时间,从而缩

短整个病程。未观察到该药物对患儿身体各系统产生任何毒性效果。阿比朵尔对T-细胞有免疫增强作用;对体液性免疫标记物、抗病毒抗体的产生、以及这些抗体在血液中的浓度均无任何抑制迹象。

3 结语

阿比朵尔于1993年在俄罗斯上市以来,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已有十余年的临床应用经验。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肯定,并被俄罗斯国家药典委员会推荐给成年人和儿童作为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治疗药和预防药。 阿比朵尔适用于成人和儿童甲型流感、乙型流感、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包括并发支气管炎和肺炎的预防和治疗。

第10篇

第十六届、十七届世界猪病大会有许多关于猪呼吸系统疾病的专题,目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已成为影响全球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头号疾病。类似这种由多种病原、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混合感染,将是今后养猪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因此,猪的呼吸道疾病被认为是困扰猪场生产经营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从病理学上,按其发病部位,可分为3种主要类型:鼻炎、肺炎、胸膜炎。不同病原侵袭不同生理部位,造成靶器官损伤或全身各系统病征。在生产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分为以下几类:(1)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MH),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APP),猪链球菌病(SS),进行性萎缩性鼻炎(AR),猪肺疫等;(2)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PRRS),猪伪狂犬(PR),猪流感(SI),猪瘟(HC)等;(3)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等;(4)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如由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二.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致病因素

猪呼吸道疾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传染性、环境、管理以及遗传因素等。

1传染性。 呼吸道疾病在不同的猪群中,可通过接触传播,包括购猪、人员和物品等在猪场间的流动,也可通过空气在不同猪群中传播。引起PRRS的病毒可通过传播。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原体和猪呼吸系统冠状病毒(PRCV)等经空气传播,其传染性可达数公里。许多气候因素,如风向,风速,可以促进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

2环境及发病的季节性。 周边地区有屠宰厂及肉食品加工厂,存在呼吸道疾病疫情,对猪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猪舍小环境控制不良,如粉尘大,氨气浓度大于50 PPM、二氧化碳含量大于0.2%等,都会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有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Bille等(1975)发现冬季仔猪肺炎发病率远远高于夏季。丹麦屠宰场的资料证明,气候对呼吸系统疾病有影响,胸膜炎在夏季发生率最高,冬季最低,萎缩性鼻炎在秋季发病率最高,春季最低。但总体来说,在秋末、冬季、初春时,猪舍空气干燥,粉尘大,换气与保温的矛盾处理不当,常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3管理。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外引种猪有时会引起整个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猪舍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高,转群、混群应激,非全进全出(AIAO)的饲养方式等,都可能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消化道疾病可降低机体对肺炎的抵抗力,据屠宰发现,曾患有肠炎的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较高(Aalund等,1976)。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猪群免疫程序是否健全,保健是否科学,免疫水平,营养状况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猪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4.遗传。多数研究表明,呼吸障碍在某种程度上受遗传影响。有临床观察表明,纯种汉普夏猪(Hampshires)比约克夏猪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低(LundehEim和Tafvelin,1986)。约克夏猪比长白(Landrace)猪对萎鼻(AR)的易感性高(LundehEIm,1979;Smith,1983;Straw等,1983)。中国编辑。

有资料表明:去势公猪对肺炎和胸膜炎的发病率比母猪高10%,可能是去势造成的应激及其引起的激素变化导致了这种差异。

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确诊呼吸系统疾病应依据病史,临床观察,实验室检验和尸体剖检包括屠宰时检查等做综合判断,并进行鉴别诊断。

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综合防制

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控制,应在整个猪群中消除病原或降低猪群的感染压力,同时增强猪群的防御机能;在明确病原,并能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能进行准确诊断的情况下,净化病原是目前控制许多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措施。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根据各场实际情况,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制订相应的技术和管理规范。

1.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生物安全体系是指排除疫病威胁,保护动物健康的各种方法的集成,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控制、卫生防疫、营养、兽医管理及猪群的保健等。

2.猪场内采取封闭式管理 。饲养人员应极大限度地减少流动。减少出入场频率,禁止串舍串栋。

3 .建立科学的免疫接种制度 。根据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疫情, 结合猪群母源抗体水平及抗体的消长规律和病原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合本场的科学免疫程序。健全免疫接种制度,注意疫苗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方法,确保免疫剂量和有效浓度,一猪一针,安全接种。

4 .科学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加强和改善猪群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产生,提高猪群对疫病的抗病力。

5.预防性用药,防患于未然

五 .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猪群的治疗对策

(1)有些呼吸道疾病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 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对症治疗,来控制其它病原的继发感染。

(2 )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对发病猪只进行隔离饲养,精心护理,防止病原扩散。对于治疗无效或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僵猪,及时淘汰。

(3 )药物群控防止继发感染:可在母猪围产期饲料、仔猪料、育成猪料中定期添加敏感药物。对某些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可采用脉冲式给药。常用的药物有支原净、加康、氟甲砜霉素、泰妙霉素、土霉素、金霉素、恩诺沙星、卡那霉素、阿莫西林等,根据病情选用单一或联合用药。注意:对于即将屠宰上市的猪只,考虑好药物的休药期。

第11篇

【摘要】 目的 探讨安仁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疾病负担。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4~2005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监测资料,分别计算潜在期望寿命损失年(the expected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EYPLL)、早死生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死亡率等疾病负担指标。结果 2004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EYPLLP、YLLs/1 000分别为82.79/10万、885.83年、10.42,2005年上述指标分别为85.74/10万、706.22年、10.38。2005年死亡率较2004年升高,而EYPLLP、YLLs/1000下降;疾病负担为女性高于男性,呈现0岁和60岁以上两个高峰,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分别以0岁组和>35岁组为疾病负担之首。结论 COPD和肺炎是安仁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主要疾病负担,60岁居民是重点人群。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疾病负担;潜在期望寿命损失年;早死生命损失年;死亡率;居民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居民健康和生命的非传染性疾病,是人类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引起了沉重的疾病负担。据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疾病负担中呼吸系统疾病总计高达20%,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结核和肺癌在世界范围内均位于死亡和残疾的前10位,并将在2020年上升至前7位〔1,2〕。我国2003年COPD已居疾病负担的第6位,如果将肺心病、肺结核和肺癌均归于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在各种疾病死因中排在第一位〔3〕。近年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所致疾病负担的分析研究多限于单个指标,因而不能全面反映疾病负担。本文收集了安仁县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居民死亡监测的数据资料,采用多个测量评价指标,综合分析安仁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导致的疾病负担,为当地政府及卫生部门做好有效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2004至2005年居民死因数据来源于安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死因监测登记,属卫生部组织的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性调查。人口资料来源于安仁县统计局公布的人口统计资料。所有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

1.2 疾病负担测算方法

1.2.1 潜在期望寿命损失年数(the expected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EYPLL)〔4〕 EYPLLx={∑13i=1yi·mi·〔65- ( 5i-2.5) /100 000〕}。EYPLLx为考察个体的指标,人群EYPLLP,其公式为:EYPLLP=〔∑13i=1qi·EYPLL5i-5〕·100 000。

1.2.2 早死生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 参考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996 年共同出版的《全球疾病负担》中的有关分组方法与资料,其公式为〔5〕:

YLL=KCe (rα)/( r +β)2〔e-( r +β) (L +α)〕〔 -( r +β) (L +α) -1〕-e-( r +β)α〔-(r +β)α-1〕+(1-K)/r(1-e-rL)。

本文为了能更确切地反映该县实际情况,采用的期望寿命为2004~2005年安仁县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

1.3 统计分析 所有调查数据用 Access 2003数据管理软件进行录入,建立数据库,进行全面核查。然后应用Excel 2003和SPSS 15.0进行运算和统计分析。本文所涉及的标准化率计算均按 2000年全国人口构成进行调整标化。

2 结 果

2.1 不同年份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EYPLL及YLLs 2004年总人口数397 391,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及早死所致的EYPLLP、YLLs/1000分别为82.79/10万、885.83年、10.42;2005年为85.74/10万、706.22年、10.38。2005年总人口数398 903,死亡率较2004年升高,而EYPLLP、YLLs/1000下降。

2.2 不同性别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EYPLL及YLLs 2004~2005年安仁县男性人口数414 601,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及EYPLLP、YLLs/1 000分别为81.52/10万、780.19年、 10.29;女性分别为381 693,87.24/10万、811.47年、 10.52。女性高于男性。

2.3 主要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水平、EYPLL及YLLs 本研究将呼吸系统疾病分为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其他COPD)、肺炎、下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急性支气管炎、肺脓肿、胸膜炎等。2004~2005年呼吸系统主要疾病死亡率及对人群总EYPLL和YLLs的影响程度不同。死亡率居前三位的是COPD、肺炎、下呼吸道感染;YLLs/1 000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COPD、肺炎、下呼吸道感染(0.30),EYPLL、YLLs排序与死因顺位不一致。见表1。

2.4 不同起始年龄呼吸系统主要疾病EYPLL 2004~2005年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所致的EYPLL各年龄段呈现不平衡趋势,且EYPLLP与EYPLLx(为了解释方便,EYPLLx用天而不是年来表示)不尽相同。EYPLLP排在前三位的年龄段为0~岁组、50~岁组和45~岁组;5~19岁组、25~34岁组EYPLLP最低。EYPLLx排前三位的是0~岁组、50~岁组和60~岁组,5~19岁组、25~34岁组EYPLLx最低,为0天。主要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所致的潜在期望寿命损失,0~岁组以肺炎排第一位,20~岁组以COPD、下呼吸道感染为最高,35~岁及以上年龄组以COPD居首位,且以50~岁组最高。见表2。

2.5 各年龄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水平及YLLs 2004~2005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水平及YLLs在各年龄组分布不平衡,主表1 主要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水平、EYPLL、YLLs比较表2 不同起始年龄主要呼吸系统疾病EYPLLx前三位排序及EYPLL比较要集中在0岁组儿童和60岁以上老人;2005年0岁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水平及YLLs较2004年下降,而65~及以上年龄组上升,但总趋势一致。0岁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年均死亡率为94.28/10万,YLLs/1 000为30.98,居15~岁以下各年龄组之首位。60~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率及YLLs/1 000呈递增趋势,60~岁年龄组分别为127.97/10万、18.24,80~岁年龄组达到最高,分别为2 728.10/10万、219.97。见图1。

3 讨 论

通过对人群早死所致的疾病负担研究,有助于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确定卫生防病的政策和策略,制定高危人群健康干预计划,比较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传统方法一般用死亡率、死因顺位来评价,但不能反映早死的危害程度。本文应用EPYLLP和YLLs对安仁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引起的疾病负担进行综合分析。

本文显示,2004~2005年安仁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及早死造成的EYPLLP、YLLs/1 000,与黄艳平、时黎等〔4,5〕报道的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各地存在不同的疾病死亡模式,人群死亡的疾病种类和年龄构成存在差异。合理选择疾病负担指标,尤其是采用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考虑,能更加全面地评价疾病负担,从而为确定疾病防制工作重点、制定减少疾病负担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发现,男性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引起的EYPLLP和YLLs/1 000均低于女性,说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对女性健康的危害更大。有研究表明,吸烟是COPD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全球近80%的COPD死亡与吸烟有关〔6〕,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吸烟人群,约占全球吸烟人群的1/3,而被动吸烟(吸“二手烟”)人数更多〔7〕。出现本文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室内燃煤使用增加了女性居民的暴露机会〔8〕,也可能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主要集中于高年龄组人群,而高年龄组人群以女性居多,但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在主要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所致的疾病负担中,以COPD造成的EYPLLP、YLLs/1 000最高,肺炎排第二位;肺炎死亡造成的EYPLLP与COPD相近,而YLLs/1 000相差较大,可能原因是COPD的主要危害对象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其死亡对EYPLLP影响较小,而肺炎死亡危害的对象主要为低年龄组人群。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所致的疾病负担不同年龄段有较大差异,呈现出“U”型结构。以1岁以下的儿童和60岁以上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疾病负担强度较大,出现两个疾病负担高峰。可能原因是儿童呼吸系统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完善的免疫机制还未形成,更易受环境因素影响;60岁以上居民因机体老化,器官局部的防御和免疫功能降低,使老年人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性增加。 1岁以下儿童和60岁以上居民成为了该县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重点人群,应针对以上人群特点制定相应的防制对策。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主要呼吸系统疾病中,全球范围有36%下呼吸道感染和22%COPD是由空气污染造成的;在下呼吸道感染和COPD所导致的疾病负担中,因工作场所、室内外环境空气污染分别占41%和42%,而儿童和老人是主要受危害人群〔9〕。提高室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是降低儿童、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危险,减少疾病负担的一个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婉贞,叶秀文.亚太地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负担现在与未来〔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2;1(1):78.

2 Schünemann HJ,Woodhead M,Anzueto A,et al.A vision statement on guideline development for respiratory disease:the example of COPD〔J〕. Lancet,2009;373:7747.

3 何权瀛.从20年来我国呼吸病死亡专率及其在总人口死因排序看卫生资源的分配原则〔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7):260305.

4 黄艳萍,叶绪芳,汪 峰,等.贵州省 2004 年疾病监测区人群早死病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54951.

5 时 黎,黄钧裕,付笑冰,等.2003年广东省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疾病负担研究〔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6;34(2):179.

6 Reilly KH,Gu DF,Duan XF,et al.Risk factors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ortality in Chinese adults〔J〕.Am J Epidemiol,2008;167:9981004.

7 Yang GY,Kong LZ,Zhao WH,et al.Health system reform in China 3 emergence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China〔J〕.Lancet,2008;372:16971705.

第12篇

【关键词】

住院;疾病;医院;学龄儿童

为全面地了解开封市学龄期儿童住院疾病种类及变化情况,以利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降低严重影响学龄期儿童身体健康的疾病发生率,提高学龄期儿童健康水平,故进行了此次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开封市4家三级医院2001~2010年间学龄期8421份儿童住院病历,其中男生4401份、女生4020份,城市儿童3950份、农村儿童4471份。全部资料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疾病种类 在前10位住院疾病中,呼吸系统疾病居首位(18.3%)、消化系统疾病(16.7%)居其次、意外损伤和中毒(15.6%)次之。对呼吸系统疾病进一步分析,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上呼吸道感染(51.3%)、支气管炎(29.7%)和肺炎(13.5%)。

2.2 学龄期儿童中男生和女生的住院疾病种类比较 男生和女生住院疾病前10位种类相同,疾病顺位有所不同。男生住院疾病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9.0%)、意外损伤和中毒(8.8%)、消化系统疾病(7.9%);女生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9.3%)、消化系统疾病(8.8%)、意外损伤和中毒(6.8%)。

2.3 城市和农村学龄期儿童的住院疾病种类比较 前3位住院疾病种类相同,疾病顺位有所不同。城市学生住院疾病

作者单位:475001开封,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9.9%)、消化系统疾病(8.8%)、意外损伤和中毒(6.5%);而农村学生住院疾病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意外损伤和中毒(9.1%)、呼吸系统疾病(8.4%)、消化系统疾病(7.9%)。

2.4 排在前3位的疾病种类近10年发病趋势分析 通过对2001-2010年学龄期儿童住院疾病种类的分析,发现在住院疾病构成顺位中,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意外损伤和中毒始终排在前3位,同时前3位住院疾病种类百分比近10年均呈上升趋势,应值得大家重视。

3 讨论

开封市学龄期儿童住院疾病种类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意外损伤和中毒为主。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改善学龄期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近10年来呼吸系统疾病始终位居开封市学龄期儿童住院疾病种类首位。这与儿童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有主要关系,儿童呼吸道黏膜柔嫩而且富有血管和淋巴组织,一旦有病原菌侵入,极易发生感染[1]。其中仍主要为肺炎,同时喘息性疾病亦有明显增多,所以加强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管理,进行毛细支气管炎、哮喘发病机理以及预后随访的前瞻性研究,规范化的哮喘治疗,提高患病儿童的生活质量,是我们儿科全体医师今后从事研究和临床工作的重点。消化系统疾病位居开封市学龄期儿童住院疾病种类的第2位,其中胃肠炎和结肠炎的比例最大,一年中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主要原因为学龄期儿童的个人卫生自理能力差,没有养成进食前洗手等好的生活习惯,导致病从口入。随着小儿C13呼气试验和超细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发现Hp相关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道溃疡疾病儿童数量渐增,一般有家族聚集性。消化系统疾病有“病从口入”的特点,所以指导家长对小儿的喂养,改善环境卫生,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意外损伤和中毒位居开封市学龄儿童住院疾病的第3位,其中车祸伤、跌伤、异物吸入、中毒等为主,这与目前机动车数量剧增、公众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性还还相对较差、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差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全球范围内,意外损伤已成为儿童、青少年的第一死因,中毒在儿童意外事故中占首位[2]。

学龄期儿童中男女生住院疾病中呼吸系统疾病均位居首位。男生意外损伤和中毒位居第二,发生伤害的常见原因为玩耍、骑车、运动、溺水及触电等,校园内外受伤机率明显高于家中,所以加强对学龄期儿童的安全教育,尽量避免意外伤害发生,开展以学校为主体的综合预防措施,对降低学龄期儿童的伤害发生率尤其重要。女生消化系统疾病位居第二,消化系统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病种,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进食不洁食物,这与女生喜食零食、卫生意识较差有关,针对这一点在儿童中开展食品卫生知识教育、使她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亦很重要。

农村学龄期儿童住院疾病位居前3位的依次是意外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意外损伤和中毒位居农村学龄期儿童住院疾病首位,因此提高农村学龄期儿童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教育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全民族儿童的健康水平,广大农村的卫生保健工作更不容忽视。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类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儿科医学也从单纯诊治躯体疾病发展到关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对于儿童疾病从注重治疗向注重预防保健转变,进而涉及社会-文化问题,成为现代儿科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根据不同疾病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不失时机地采取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高质量医学关注儿童,尽一切力量使儿童达到最佳的、最理想的健康状态[3]。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关注儿童的健康,为儿童创造一个和平、宁静、清新、活泼的生长环境是我们全体儿科医生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参 考 文 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 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64-1669.

第13篇

目的 了解医院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及死因顺位。方法 对2006-2007年来我院就诊的住院及门急诊1262例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262例死亡病例中慢性病占66.25%,伤害占26.39%,感染性疾病与母婴疾病占7.37%。死因顺位在各年龄组有着明显的不同。结论 慢性病为主要死亡原因,伤害次于第二位。应加强慢性病的早期预防和伤害的预防工作。

【关键词】 死因顺位; 死亡病例统计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传染病控制力度的加大,居民疾病死亡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且呈现年轻化或有年轻化的趋势[1]。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死亡病例有普遍性意义。本文拟通过对死亡病例的分析,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6-2007医院就诊的所有住院及门急诊死亡病例1262例,其中男910例,女352例。

1.2 死因分类及统计分析

死亡原因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分类及编码,资料的统计计算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

2 结果

2.1 主要疾病构成

按照WHO将所有疾病分为三大类,1262例死亡病例中慢性病占66.25%,伤害占26.39%,感染性疾病与母婴疾病占7.37%(见表1)。

2.2 死因顺位

前6位的疾病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构成达86.84%。循环系统疾病和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并列死亡谱的首位,占死亡总人数的26.39%;第3位为恶性肿瘤,占死亡总人数的17.83%。男女死亡谱的排位略有不同,男性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为首位,其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女性循环系统疾病为首位,其次是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见表2)。表1 1262例死亡病例三大类疾病不同性别构成(略)表2 1262例死亡病例前6位死因顺位及构成比(略)

不同年龄组分析死因顺位,结果表明有明显的年龄特征。0~14岁组以损伤中毒、先天畸形、围生期异常为主要死因;15~39岁组以损伤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为主要死因;40~59岁组以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恶性肿瘤为主要死因;60岁以后的老年人以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见表3)。表3 1262例死亡病例各年龄组死因顺位

死因顺位0岁~15岁~40岁~60岁~1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2先天畸形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恶性肿瘤3围生期异常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4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传染病内分泌系统疾病5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6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3 讨论

本文资料表明,循环系统、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传染病是城市居民院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尤以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为主,占死亡总人数60.61%,该三大疾病已经成为居民重要的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也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与报道的全国死因资料基本相似[1]。不同年龄组的主要死因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损伤中毒已成为40岁以下居民的第一位死因,也是40岁以上居民的重要死因之一,这与有关报道一致[2]。其伤害的外部原因中又以交通事故为主[3]。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机动车的不断增加,再加上人们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使得交通事故频发,成为了青年人最主要的死因。自杀也成为伤害外部原因中的一大因素,值得重视[4]。循环系统疾病是威胁中老年生命的主要疾病,其次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与国内的一些报道一致[5]。提示人们应加强对中老年人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保健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

慢性病以及损伤中毒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及残疾,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应加强全民损伤健康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人群的健康保护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加强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的锻炼,以减少此类死因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俊峰,冯子健.2001年中国国民主要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3,20(4):241-243.

[2]陆艳,张永红.苏州市2002-2005年居民死亡资料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6,18(10):510-511.

[3]张明华.2152例死亡病例分析[J].中国病案,2006,7(11):46-47.

第14篇

关键词:黄南州;民族;死因构成

死因分析是为了确定居民死亡模式, 分析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动趋势, 从而找出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 为制订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为了解黄南州居民的主要死因构成及顺位,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死因构成差异,为相关部门制订针对性卫生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对黄南州2010年死因构成及顺位与民族、地域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 数据资料来源于黄南州卫生局死亡网络直报卡。

1. 2 疾病分类 疾病分类按国际标准ICD-9 编码处理。

1. 3 统计指标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对居民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2   结   果

2. 1   粗死亡率分析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黄南州人口数25.67万人,2010年黄南地区粗死亡率238.80/10 万。

2. 2  主要死因顺位 

    前5 位死因主要包括肿瘤、循环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

2. 3主要死因顺位性别、民族差异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州男性人口为130194人,女性人口为126522人,总人口性别比102.9:100。男性死亡率为147.24/10 万,占同性别290.76/10 万,女性性死亡率为91.79/10 万,占同性别185.77/10 万。

2. 4 主要死因顺位城乡、民族差异

2. 5主要死因疾病构成

恶性肿瘤中胃恶性肿瘤65 例,占恶性肿瘤死亡的48.14%,男46例,女 19 例;50岁以上男40例,女18例,50岁以下男6例,女1例;食道恶性肿瘤 5 例,占恶性肿瘤死亡的3.7% ,男3 例,女2  例,50岁以上男2例,女2例,50岁以下男1例,女0例;肝和肝内胆管恶性肿瘤28 例,占恶性肿瘤死亡的20.74%,男 19例,女 9 例,50岁以上男15例,女8例,50岁以下男4例,女1例;肺恶性肿瘤18 例,占恶性肿瘤死亡的13.33% ,男13 例,女5  例;均为50岁以上。血液系统肿瘤 3例,占恶性肿瘤死亡的2.2%,男2例,女1  例;50岁以上男2例,女0例,50岁以下男0例,女1例。脑血管病中主要是脑出血86例,其死亡率占脑血管死亡人数的96.6%;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支8例,占呼吸系统死亡的9.6%,男3例,女5 例;肺气肿53  例,占呼吸系统死亡的62.85%,男 28例,女 25 例;加入肺心病16例占呼吸系统死亡的16.16%,男41例,女36例;高血压27例,心肌梗死 48例,占循环系统死亡的53.93%,肺心病16 例 ;损伤中主要是 车祸、溺水、意外伤害。共63例。

3、讨论

   从以上分析来看,黄南州死亡率与全国情况相同,首位已肿瘤为著,且已人群居住区为主,但呼吸系统死亡率位次低于全国水平,可能与此环境污染较少有关[ 2];脑血管疾病中主要还是以脑出血为著,从此来看高血压防护还任务艰巨, 黄南州属于多民族聚居区,藏族人口较多,从民族分析来看藏族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民族,回族死亡率最低,可能与其饮食习惯有关,卫生责任单位应该加强相关问题的调查。从主要死因疾病构成来看,恶性肿瘤以50岁以上多发,胃恶性肿瘤、肝和肝内胆管恶性肿瘤最多见,应该加强此类疾病的筛查和体检,在循环系统疾病要注意冠心病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杨树勤. 卫生统计学[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56.

第15篇

【关键词】老年患者;呼吸内科;肺部感染;因素分析;预防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13-02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的下降是导致呼吸内科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正处于退化阶段,免疫力逐渐降低,其自身抵御病毒侵害的能力也在逐渐降低,这就导致老年人群体成为了呼吸内科疾病的易感染人群。同时也是由于老年群体身体素质的原因,老年人在呼吸内科疾病的感染部位较比于青少年人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预防和治疗呼吸内科疾病的时候要给予老年人群体以格外的重视和关注。关于导致老年人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对诱发老年人呼吸内科感染的几种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对各项诱发因素做出应对措施的探析。

1老年人群体内科易感染部位分析

长期的临床研究表明,老年人群体内科容易发生感染的部位主要有三个部位,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而在这三个主要的系统中又以呼吸系统的感染发病率最高。从我院多年来收治的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中老年人的数量是最多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老年群体是呼吸内科较为容易感染的群体,在笔者临床治疗的老年患者中,普遍患者患病的时间很长,并且患者的病情不是很稳定,反复性很强。同时在这些患者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患者通过光谱抗菌药等药物来控制和减缓呼吸系统的疾病,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呼吸系统的病痛,但是也在极大的降低了患者呼吸系统的自我防御能力,不仅患者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性,而且也使得呼吸系统成为了内科易感染的部位。除了患者自身的因素之外还有院方管理方面的因素,例如医护人员对于病房的管理并不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很多患者的实际情况并没有被及时的了解到,这就导致医生对于患者的实际病情了解不够深刻,这也会成为患者再度感染的潜在风险因素。

2老年人群体呼吸内科感染发病具体原因分析

2.1老年人群体肺部真菌感染根据实际的临床调查表明,在众多的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约有1/5的患者呼吸道内带有致病的真菌,这主要是由于老年群体的呼吸系统疾病多为慢性疾病,发病周期很长,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在身体机能以及免疫力方面较比于青壮年患者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很多老年患者都是长期在药物的辅助之下抵抗病毒的侵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老年患者体内自身的免疫系统,降低了免疫能力,所以当外用药物一旦停止,则患者的呼吸系统就会面临着真菌侵入的可能。除此以外,在治疗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时候,医护人员会给患者使用大量的广谱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在消除患者病痛的同时也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抗生素对于抑制和消灭病菌有着非常良好的作用,但是在抑制和消灭作用发挥的同时,真菌也会在抗生素的刺激之下生长和繁殖,这就给老年患者呼吸系统出现真菌感染留下了隐患。另外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不当的医源性诊治也是导致患者呼吸系统丧失真菌抵抗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2.2老年人群体不良心理因素诱发的呼吸系统感染经过长期的治疗和观察,笔者发现,很多老年人患者忍受呼吸系统疾病已经很多年,采取了很多的治疗方法都不是很见成效,因此很多老年患者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信心明显不足,并且长期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折磨之下很多老年人患者经常伴有咳嗽、痰多、胸闷、气短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这些症状反反复复,经常折磨的患者出现紧张、焦躁以及失眠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也给治疗过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消极对待治疗措施,对于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漠然对待,甚至有很多患者不愿配合治疗,这给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做出准确施治判断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笔者认为在对老年人群体呼吸内科感染问题的治疗和预防工作中,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心和治疗也是我们做好治疗和预防工作的重点,对于老年患者的心理进行及时的疏导是提高我们治疗效果,改善老年人身体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3预防与治疗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医院病房管理工作呼吸系统疾病很容易受到外界空气的影响,在患者住院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亲朋好友会经常入院探访,在这个过程中,病房内的空气会受到外界空气一定的影响,另外患者与探访人员在交谈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飞沫,这些都是导致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出现反复的原因,而对于这种人之常情的探访院方并不能够拒绝和阻止,这就给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院方应该在呼吸疾病的病房之外加强对探访人员的医学基础知识普及,提高探访人员的医疗意识,另外还要进一步的加强病房管理工作,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消毒隔离治疗,制定严格的陪护制度,杜绝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复感染,并且要对病房进行定期的通风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