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学活动的概念范文

文学活动的概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学活动的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学活动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活动教学;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贵州民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编号:GUN2011JG08

活动教学是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它根据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现实需要,立足教学改革、面向未来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培养汉语高等人才的专门机构,应针对时代要求、立足教育实践、围绕“教学”这一育人的中心环节,将“活动教学”理念内化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其中的外国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以“活动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素质教育为目的。致力于建立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型教学环境,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观,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实践性、自主性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以求在教学中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改革之路。

一、教学方式的更新一一从“灌输型”向“交流型”的转变

“活动教学”理论认为,对活动的设计和适当的指导易使活动产生成效,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师资队伍是体现教学实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活动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根本实施力量。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应以结构合理化、人才高层次为基本,为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各项教学成果的取得提供充分的人力保证。好的师资力量只有与有效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并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完成发展任务,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外国文学相关课程执教的教师们应具有高层次的理论素养、较高的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既要有不同的人格个性,又要有共同的教育方向,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多样化、多角度的启发。在教学工作中,文本方面的直观感受、与理论相结合的作品分析及个性化的表达方式的运用,可以使学生们在获得丰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理解、辨析、运用,进而受到自我提升。突破过去教师为主、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型教学环境,因势利导地将教学引向深入。学生将拥有更为开阔的思维空间,更多地表现出独立探索、主动构建认知结构、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倾向,表现出热情、活跃、投入等积极的情绪状态。

二、教学重点的转移――从“理论知识为主”到“提升文化素质”的转变

不同的方式产生不同的经验,促进人的不同发展。文学艺术创造性的获得既离不开对以往艺术经验的总结与借鉴,也需要在具体的艺术活动中进行个性化的创造,体验美感、提升审美水平。高校外国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审美感受,在教学中广泛采用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多种方式,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教师在专业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保证素质教育得以落实的重要途径。外国文学相关课程的改革中应注重学科交叉,努力拓展和深化教学方向,将课程教学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紧密结合。此外,专业课的文化素质教育需立足课程特性。外国文学相关课程因知识内容的广泛和授课时间的有限,应注重以“比较文学”的视野,着重选择与之相关联的艺术门类,以文化对比的宏阔背景、以东西兼顾的博襟、以超学科的非凡眼界、以审美素质教育为重点地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

三、教学内容的优化――从“被动倾听者”到“教学主体”的转变

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各各方面。传统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学生的被动性。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教师要以创新性、个性化、重素质为指导,组织、帮助、启发、促进学生的研究精神、探究兴趣和协作能力。

外国文学相关课程应更多地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网络建设,打造课堂外的学习交流平台,使学生通过网站学习、自主阅读、信息搜集等方式,补充加深学科知识。创造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境界,教学的基本任务应着力于学生创造性心理功能的不断开拓和丰富。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设计,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发展。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未来的教育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精神生活,开发其创造潜能,激发其创新精神,提高其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我们必须以新胆识、新思维重新审视传统教育,在外国文学相关课程的改革中,“活动教学”的相关理念无疑颇具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世君主编《外国文学史精品课程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2]《现代教育理念热点透视》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3]《当代教育理念新说》人民教育编辑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

[4]莫林.T.哈里楠《社会教育学手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第2篇

1.农村初中语文学科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既要扎扎实实的抓好两基的训练,又要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初中语文学科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它在学生漫长的求知路上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在农村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所起的作用就更加显著了。但是,因为地理条件、人文条件、教学设施、师资条件等所限制,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的滞后性也更明显,跟不上时展的脚步,跟不上农村的文化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新的要求。因此,农村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改革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就要在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更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应用,大力开展有语文特色的课内课外活动,结合我们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的视野,有效地延伸语文课堂教学的阵地,在开放式课外活动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纵观世界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潮流,无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的语文教育教学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变了味,语文考试变了味。教死书,读死书,考死书,这样的语文教学哪还有活力?培养的,倒还不如说“灌养”的高分低能儿,怎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时代呼唤语文教学的回归,语文教学的创新,我们教育者就必须要转变和更新我们以往陈旧的教育观念,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只是理科的事情,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等,只有这些学科才能通过实验的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认为语文学科则很难着手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语文学科也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来促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都在动口、动手、动脑、动眼的亲自体验实践中逐步的形成。农村初中的孩子不象城市里的孩子见多识广,说话处事大大方方。因此,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更应该给自己的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来锻炼他们,促使他们语文能力的形成。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是现代大语文教育观的要求和体现;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是一条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2.农村初中语文学科开展课外活动的基本途径

我们在农村初中语文学科中开展课外活动,要立足于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立足于为适应农村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立足于为上一级学校和祖国的建设人才输送新鲜的血液。目前,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初中的毕业生 ,仍有很大部分的学生从此结束了自己的学校学习生活,将走进社会成为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语文学科要发挥自己作用,就要切实抓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抓好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教学环节。

2.1 我们作为教育者本身的思想要认识到位。现在有很大一部分的语文教师,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外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这些内容不是考试的范围,用不着花时间花精力组织学生去完成。他们仍然停留在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应试教育的旧观念上。当然,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领导在思想上也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在对教师的评价上也不能一味的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应该公平、公正地对教师的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让他们敢于放开手脚大胆地进行“教研教改”,其实是让语文教育教学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不能再把原本有滋有味的语文课上得枯燥无味,上得支离破碎,教师教得疲惫,学生学得受罪了。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参与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他们拿到新书的时候,最关心的是书中安排的一些语文实践活动,而且很自觉地相互讨论,热情极高。但是,由于受到老师的某些教学行为的影响,压制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所以,要想把语文课外活动蓬蓬勃勃的开展起来,我们作为老师的必须要从思想上有着高度的认识,这是语文课外活动组织开展的首要条件。

2.2 要给课外实践活动明确的定位,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多余的教学环节,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如果说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架飞机的双翼,那么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就是促其腾飞的燃料和助推剂 。

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活动的设置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的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活动的目的要明确,每布置组织一次课外活动,老师对参加活动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要心中有数;二是活动的内容要密切联系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做到学以致用,学而能用;三是活动的设置要循序渐进、难易适中,分阶段逐步实施;如初中阶段可分为初一、初二和初三等三个阶段,其中的每个阶段又可以按计划分为若干小的阶段。初一阶段可以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为主;初二阶段可以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初三阶段则可以以综合活动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语文活动的开展要注意趣味性和竞技性相结合;活动有趣了,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活动有竞争,才能激起学生的成就感。五是要健全语文课外活动的评价机制;对积极参与语文课外活动的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以促进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主。

2.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联系学习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农村建设的实际问题,在农村初中语文学科中可以开展以下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

2.3.1 积累类活动。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农村孩子由于知识面比较狭窄,更应该注重平时的一点一滴的积累。这类活动应该从初一开始开展,养成勤于积累,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制作知识卡片,分类积累,定时交流。这些知识可以包罗万象不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上的知识;可以分阶段的组织古诗文、名人名言的识记背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歇后语对抗赛,妙联妙句交流会等有趣的活动来促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

2.3.2 听说类活动。听说能力的训练是语文学科的交际的具体体现。听说能力的训练也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之一,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如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就是要求每一个学生轮流在上课前到讲台上做三分钟的说话。说话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小故事,一件自己经历的趣事,一段精彩的文字,一条重大的新闻等。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说话训练,学生当众说话表达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学生第一次忸忸怩怩手足无措,轮了几次之后,大家互相学习说话大方了口齿清楚了,自信心强了,表达能力自然也提高了。除此以外,还可以举行专题的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生活小品表演以及地方戏表演等等。这些活动学生从准备到表演到得到认可的过程,也正是他们运用语文知识锻炼培养自己能力的过程。

2.3.3 读写类活动。能读会写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实践表明在农村初中学校开展校园文学社活动是培养学生读写动手能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给学生一块亲近文学、体验文学、创作文学的阵地,通过“读―写―编”的动手实践过程,一定会打造出一片学习语文的绚烂天地。特别是在学生自己编写校园文学刊物时,以广阔的农村生活为依托,写农村、话农事,关注自己身边的变化,描绘故园宏伟的蓝图,更能使学生把学和用紧密地联系起来,开拓了眼界,领悟到了学习语文的真谛――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活、享受生活!

第3篇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开放性

[作者简介]唐洁。梧州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广西梧州543002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6―0188―04

“文学理论”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在现实中,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该门课程的教学一直处于比较低效的状况。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学内容的封闭性。目前“文学理论”的教学,其理论体系十分狭窄封闭,更缺乏与文学实践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有机联系。二是教学方法不当。由于该门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课时少,不少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大容量地灌输知识,不少学生反映,“文学理论”是中文系最难学的课程,艰深枯燥,很难引起兴趣。因此,要提高“文学理论”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走向开放。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一)文学理论自身体系的开放

美国批评家韦勒克曾说过:“人们把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称为‘批评的时代’,不过二十世纪才真正当得起这一称号。不但数量甚为可观的批评遗产已为我们接受,而且文学批评也具有了某种新的自觉意识,并获得了远比从前重要的社会地位。”从1985年开始,中国学者大量翻译介绍引进西方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各种理论体系在不同层面有机融合,由此形成了多元的理论格局。但目前有的教师仍深受20世纪50年代苏联文学理论的影响,文学反映论、形象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文学批评的标准等占据授课内容的中心,对当代西方的理论较少涉及,理论体系狭窄封闭。这与文学理论的发展极不相称。我们应根据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广泛吸收有价值的理论,形成开放式的理论体系,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在构建开放式的理论体系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注意文学理论的独立性品格。我们都知道,任何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这种普适性归根到底应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不能违背科学性而“放之四海而皆准”。如对文艺的起源问题,不少教材沿用的“劳动起源说”,这也是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影响最大的艺术起源理论。实际上,这种艺术起源理论是不够科学的。因为该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按照这一思路,人类的一切文化活动都可以解释为由劳动而起源,那么,文艺起源于劳动这一命题的独立性又体现在哪里呢?也就是说,“劳动起源说”这一理论涵盖面太大了,反而丧失了文学理论应有的独立性品格。

二是要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和归纳,而文学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应持开放的眼光构建文学理论。如刚才提到的“劳动起源说”将劳动视为艺术起源的唯一因素,很明显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劳动起源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原始人类的心理因素在艺术起源中的意义,而且也很难解释劳动之外其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原始艺术的投影。在艺术起源的阶段,可能正是那些人们已经论及或者尚未认识的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了艺术的发生。因此,我们不应固守那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而应该从系统的观念出发构建理论体系。

三是要注意概念的严密性。现在有的新教材为了“求新”忽略了概念的严密性。如“文学典型”这个概念,有的教材界定为“典型的必备品格,一是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三是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按照这两个标准,“文学典型”应是林黛玉之类的文学形象。但稍有文学理论常识的人都知道,文学典型并不都是这种类型,如高老头、葛朗台、阿Q等文学形象的性格和灵魂并没有“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和“合乎理想”,但他们都是文学史中公认的文学典型。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纠正。

(二)“文学理论”教学向文学史课程和当代文学实践的开放

“文学理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不少教师上课时只是单纯地阐释教材上的内容,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因为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文学实践而又指导文学实践。文学理论作为文学实践的理论概括,应该为人们解释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因此,“文学理论”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而应引导学生将知识上升为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文艺观,而且要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和辨析文艺思潮、文艺现象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将抽象的文学理论与鲜活的文学实践密切结合。具体说来,我们应注意两点:

一是将“文学理论”教学和文学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文学理论和文学史都属于文艺学范畴,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学理论都是在同时代的文学实践和前人的文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丰富、复杂的文学实践,就没有硕果累累的文学理论。如我国古代诗歌理论非常发达,这与古代诗歌创作的繁荣有直接的关系。但目前“文学理论”的教学与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往往处于脱节状态。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史课程中涉及到的文学现象,使“文学理论”教学走出坐而论道的误区。另一方面,文学史的教学在理论的观照下,也能提高教学效率。如对“文学和政治的关系”这一理论问题,我们若能结合文学史中的文学现象进行阐释,无疑会有助于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感性的认识,进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二是“文学理论”教学应向当代文学实践开放。文学理论要经受文学实践的检验,而文学实践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文学理论不是僵硬的、停滞的,而是紧紧跟随文学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也就是说,文学活动生生不息,文学理论应热切关注文学实践的发展,聆听文学的要求与呼声,并对新现象、新问题作出迅捷应答。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繁荣,中国逐渐进入了大众传媒时代,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众文学蓬勃兴起,精英文学受到严峻挑战,文学与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纠缠在一起。而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因此,

“文学理论”教学应与时俱进,应立足当代,与当代文学实践紧密结合。具体说来,应从当代的文学观念乃至文化观念出发来看待文学,研究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最关注的理论问题,提出体现当代性的文学价值观,使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能够体现当代文学乃至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要求。

(三)“文学理论”教学向其他人文学科的开放

在加强学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的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日益专业化和体制化。应该说,这种趋势对培养文学理论的独立品格是有利的。但遗憾的是,文学理论在强调独立性的时候走向了极端,越来越疏远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联系,致使文学理论成为一种技能化的语言分析工具,丧失了文学理论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化阐释力。这直接影响到“文学理论”的教学。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文学研究。我们应对这种理论误区有清醒的认识并进行修正。

文学是语言艺术,以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反映生活,这样必然要求文学理论以语言学和美学作为最基本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文学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整体反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人类的政治、历史、宗教、哲学等各种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文学理论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揭示文学的审美特征,而应该围绕审美话语涉及其他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也就是说,文学理论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等等人文学科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文学艺术问题不完全是“自律”的,而且也是“他律”的。文学理论应该走出美学领域而进人其他人文学科的领域,从而真正成为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的“文学理论”教学向其他人文学科开放,即应在教学中引进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灵活而开放的文本分析取代过去的封闭性阅读,着重透视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进而发现其深层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从而扩大“文学理论”教学的边界,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现代生物学指出,生物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它们依靠新陈代谢,即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生物之所以能进化,是因为生物内外环境的随机涨落导致基因的突变。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据此提出了“自然适应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活动教学原理”。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过程应效法自然,即不仅要使学生理解事物,同时还要使学生参与活动。活动是学生自己参与实践,可以借助练习来进行。他强调,各种活动全部应当凭借实际行动来进行学习。手艺人不是通过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从一开始就在从事实际的工作中来学习的。这样,他们从冶炼场中去学冶炼,从雕刻中去学雕刻,从画图中学画图,从跳舞中学跳舞。所以,在学校里,应该从书写中学书写,从谈话中学谈话,从唱歌中学唱歌,从推理中学推理,使学校变成忙于工作的工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种理论着重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意向,认为只有当学习者与外界环境主动地进行交流和联系时,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这就要求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交流、探索、发现和创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国内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重视并广泛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可见,要提高“文学理论”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使教学方法由封闭走向开放。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成为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流活动,在该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着频繁而密切的联系。由此课堂教学成为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师生思维始终处在活跃的状态,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必须掌握一系列的教学模式,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具体说来,可以运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概念获得模式。该模式致力于通过比较概念及非概念例子的归纳性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某一概念的含义,同时帮助学生了解界定概念的过程。如对“文学”这一基本概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各种肯定性例子(文学作品)的基本属性,然后与否定性例子(非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将学生导人概念化过程。当概念的所有属性列出之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总结概念的定义。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一环节不能要求学生得出完美的定义,重要的是使学生参与概念化过程。等到学生得到最初的概念定义后,教师再给出一些肯定性和否定性的例子,检验学生是否能够识别,最后让学生讨论获得概念的过程,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二是概念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与概念获得模式有所不同。概念获得模式注重如何获得概念,而概念发展模式则注重探究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新的理解。在概念获得模式中,教师选择例子,指导学生思考,而在概念发展模式中,由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因此,学生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学形象的分析,将“文学典型”与“文学形象”、“普通的文学形象”、“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文学形象”等概念进行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需要指出的是,概念是理论的基石,学生要学好“文学理论”,首先必须对概念有正确的、深刻的理解,因此概念发展模式和概念获得模式在“文学理论”教学中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是探究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发现和提问传授解决问题的策略。该模式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问题”乃课堂教学的中心;二是引导学生积极面对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三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四是帮助学生形成他自己乐意形成的学习效果。另外,还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只有学生感到疑难时才激发他去探究;二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意识到他们自己的思维策略,并能在意识到探究过程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和改进采用的思维策略;三是新的思维策略可以直接教给学生,并且新的思维策略对学生原有的策略有增补作用;四是一切知识都具有尝试性。也就是说,若在教学中运用探究模式,首先教师要选择一个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然后向学生解释探究的程序,使学生明确如何去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接着学生根据问题搜集资料,在搜集和证实资料的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当学生提出一个理论假设时,全班对其进行考查和讨论。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所经历的探究过程,考查如何形成理论来解释问题。如对“劳动是不是文艺起源的唯一因素”这一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探究模式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

四是课堂讨论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教师通过事实性、解释性和评价性问题引发讨论,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美国学者林格伦认为,教师讲课主要是跟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他把这种师生信息交

流分为四个模式:(1)单向交流,教师讲,学生听,效果最差;(2)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效果比前者好;(3)师生间互相问答,效果更好;(4)师生共同讨论,小组讨论,效果最好。从信息交流量看,讨论法在各种教学方法中是首屈一指的,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学习兴趣。运用讨论法,首先要正确把握讨论的主题。选择讨论主题的标准,一是要富有认识意义或实践价值;二是存在意见分歧,可能展开讨论。“文学理论”有不少这样的问题,因为文学理论的一大特点是“争论多”,很多问题尚无定论,有讨论的必要;另外,文学理论很强调学以致用,要求学生用理论去分析文学作品,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文学理论”的教学很有必要用讨论法。为了使讨论获得成功,教师应注意发动学生认真预习,通过看教材、读作品、查资料、写发言稿等,为讨论发言作准备,保证讨论时条理清楚,言之有物。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讨论模式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教材扩展到更大的领域,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习惯。如在学习“文学批评”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看待卫慧、棉棉的作品?”“怎样看待批评界存在的‘骂派批评’现象?”从而使理论教学真正与文学实践相结合。

五是合作学习模式。该模式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成长。马克思认为,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之所以为人,主要根据在于人自己的对象化、具体化活动。只有在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的活动中,人才能确认自己、表现自己、改造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发展。大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精力旺盛的时期,他们希望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交流,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个性,并与他人建立亲和关系。合作学习模式正可以满足学生的社会接纳需要和亲和需要,从而避免出现亚社会行为和超社会行为。另外,学生在合作小组中相互倾听,团结合作,相互支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容易采取同龄人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和启发,有时可以起到教师讲解达不到的效果。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时,小组成员要注意优等生和后进生各占一定的比例,以实现先进带后进,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4篇

文学欣赏课程要注重教学改革与研究。首先,概述了不同学者对文学欣赏概念的诠释;其次,阐释了文学欣赏的特征;第三,探索文学欣赏课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正确认识文学欣赏的三要素,即,教师应根据文学欣赏的文本,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或观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按照阶段性进行选择教学内容;学生需要发挥文学欣赏想象力。

【关键词】

文学欣赏;主体;教学模式;理念

文学欣赏课程是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主要阵地,通过在这个主要阵地开展一定模式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对文学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丰富文学感情体验,完善文学素养,升华人生境界,深化对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的感悟,达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道德情操的最终目的。特别是当前的青少年一代,受到市场经济变革,社会不平等现象,等问题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甚至部分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念都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现象。本文通过阅读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在阐述文学欣赏的诠释和特征的基础之上,对文学欣赏主体模式化教学进行探讨,试图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一、不同学者对文学欣赏概念的诠释

1、朱光潜的《谈美书简》中提出:文学欣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是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通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它以把握形象为起点,而又自始至终离不开形象。

2、欧阳友权等主编的《文学原理》中提出:文学欣赏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

3、王先霈、王耀辉主编的《文学欣赏导引》说“:文学欣赏实际上是一种读者以自身修养为基础进行的主体实践活动。”

通过对文学欣赏概念的诠释,实际上是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

二、文学欣赏的特征

1、《文学作品欣赏教程》前言说:本书一方面全面地介绍了中外文学作品的全貌,使大学生对人类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整体而直观的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作品欣赏实例分析,因势利导地发现和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

2、《文学欣赏与创作》绪论提到:希望读者通过本书有关作品的欣赏,能够提高文学修养,获得精神享受。

3、《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前言说:本书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

正是由于对文学特征有以上认识,并针对文学欣赏的特征和教学要求,我们逐渐发现: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研究,特别是针对教学主体,要充分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

三、文学欣赏课中主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1、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

文学欣赏教学理念是社会公众对文学欣赏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以往的文学欣赏课程可能存在着应付心理,教师通过选择教材作品,开展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而学生则被动的按照教师提供的教材作品以及教学内容。当前,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欣赏的概念和其特征,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教材内容的语言符号、文字信息去想象和体会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感情愉悦和精神满足,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学欣赏课程中,并使他们逐步培养起对文学欣赏的兴趣。

2、正确认识文学欣赏的三要素

教师、教学内容、学生构成了文学欣赏课程的三大主要因素,只有正确认识这三大要素,将教师、教学内容、学生这三要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集师生文本选择互助、课堂文本赏析互动、课后文本创作促进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发挥文学欣赏课程的重要作用,才能促进学生逐步提高学习兴趣,逐步掌握文学欣赏的方式方法,最终提高学生文学涵养。具体说来:(1)教师方面:作为文学课堂的教学者,他们是文学欣赏课程的主导者,其教学方式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文学欣赏课程中,教师应讲授关于文学欣赏的理论知识,包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文学欣赏的意义、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等等。只有教师将这些基本理论教授给学生,并通过一定的引导,学生才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并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作为教师,在文学欣赏课堂中,应根据文学欣赏的文本,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或观点,并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问和引导学生想象。同时,相关讨论应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没有标准答案,这样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促进学生形成个性思维。(2)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一般是指教材作品,是指文学欣赏课程中所使用的文学作品,是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或欣赏的共同对象媒介物,在课程教学中充当了一个赏析样品,一个教学案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按照阶段性进行选择教学内容,对于初期文学欣赏者,要选择较为简单的文学作品,对于具有一定文学功底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具有较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只有选择难易适合、内容丰富的教学作品,才能够促进学生很好的开展学习,并有效促进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3)学生方面:文学欣赏需要欣赏者发挥想象,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先天的、独特的优势。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提高他们对文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认识,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思维,提升思维水平。

总之,文学欣赏模式化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教师通过选择合理的文学作品,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充分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文学欣赏学习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文学涵养,达到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朱迪光.文学作品欣赏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马跃,刘,王志伟.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4]袁勇麟,冯汝常.文学欣赏与创作[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5]何红梅,学生文学欣赏能力培养新途径[J].文学教育( 中) ,2011 (9).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语言学转向;索绪尔;话语;福柯

“语言”是20世纪西方人文科学备受瞩目的关键概念。在哲学领域,“语言”成功取代了“思维”、“意识”、“经验”一跃成为了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语言问题提升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彻底改变了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此,西方哲学在继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向之后发生了历史性的第三次转向即“语言转向”(LinguisticTurn)又称“语言学转向”。而与此同时,语言作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独立学科研究对象的确立则引发了西方几乎整个人文学科认识论以及研究范式的变革。20世纪文学研究更是深受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尽管各流派的研究角度和批评方法不尽一致,但都表现出对语言的极大关注,语言不再充当媒介或工具的角色,也不是客观镜像,而是文学的本体特征,语言成为文学批评的中心问题。在高等教育的这一研究领域,关于文学研究正趋向于文化研究、语言过渡到话语等现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值得关注和探讨:

一、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理论

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结合可以追述到费尔迪南·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对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构建。索绪尔立足于将语言学创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为两大支柱构筑了其理论体系。他对语言的阐释,坚实地把语言置于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抽象术语之中,他对语言(1angue)与言语(parole)的界分使语言摆脱实证主义和个体行为的纠缠,成为可以客观把握的自在自为的研究对象。而共时性(synchrony)与历时性(diachrony)的区分则使语言学逃脱了历史学家的监护,语言学家关注的不仅仅是处于历史链条上一系列在形式上变化着的语言现象而应该研究“同一集体意识所感知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共存要素间的关系”。索绪尔对语言与言语以及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区分引发了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的转向,即由对语言外部的、实证的、历时的、个别的考察转向了对语言内部的、结构的、共时的、整体的考察。索绪尔方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将语言界定为符号体系,任何符号都由能指(signfiier)和所指(signified)构成。索绪尔的符号只关心能指(声音意象)与所指(概念)之间的关系,而把现实和指涉物置于研究领域之外。语言符号的价值取决于语言中其它符号的同时共存3,即语言符号的价值体现于差异与关系之中。因此无论从构成符号的概念方面看,还是从物质方面的声音看,或者从作为整体的符号看,语言中只存在差异。差异意味着价值,价值来源于语言系统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索绪尔驱逐了意义把自己的语言学封闭在有限的语符之中,语言被视为一种形式而非实体,这是对传统语言观的根本变革。这样一种形式化使其在描述语言时走向极端,以至于形式化不再是工具而成了目的。

索绪尔为语言学确立的系统观念以及高度形式化的方法为20世纪整个人文科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范式,也为自此以来各种思想文化学术流派的相继问世提供了原初动力。文学研究也不例外。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结合,孕育出与传统文学研究截然不同理论与方法。

二、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结合

首先把索绪尔的语言观运用于文学研究的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拒斥盛行于19世纪传统文学批评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和机械反映论,俄国形式主义者将文学视为独立自足的体系。在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关系上,他们看重后者,试图突显艺术的技巧性介入的能动性本质,这无疑暗合了索绪尔视语言为形式的观点。俄国形式主义者超越具体的文学作品,努力挖掘文学之为文学的一般通则,即所谓的“文学性”,而文学性来自文学的语言和结构,来自形式而非内容,文学批评应该从感觉形式开始,因此语言成为形式主义者研究的中心。

该学派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ViktorShklovskj)提出的“陌生化”原则具体体现了形式乃审美之目的。俄国形式主义者还直接将语言学的模式用于诗学研究。他们从语音学、语法学、音位学、语义学、节奏、格律、词汇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运用语言学方法分析文学,直接推动了语言学与文学的联姻。形式主义批评促进了现代西方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

与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平行并独立发展起来的英美新批评同样把文学研究的重心立足于作品本身,重视对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与构成方式的细致研究。深受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观的影响英美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韦勒克(Re Wellek)在其与沃伦(RobertPennWarren)合著的《文学理论》一书中将文学研究区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大类型。在依次否定了文学研究与传记、心理、社会、思想和其他艺术研究之间的关系之后,韦勒克把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确定为文学的“内部因素”,完成了文学由外在研究进入内在研究的转折。在研究方法上,新批评派重视对单一作品的语义学分析,强调语言的多义性与含混性,突出语言的修辞功能。新批评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给后起的结构主义文论以重要的启示,使结构主义文论家在对文学作言语与语言,所指与能指,叙事与话语等方面的研究有了继续拓展的基础。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以法国为中心的结构主义思潮使索绪尔的语言学模式在整个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得以最为广泛的贯彻。列维一斯特劳斯(ClandeLZwi—Strauss)将结构主义语言方法用于对亲属关系、图腾制度以及神话等非语言学材料的解释。就文学研究而言,其主要贡献在于神话学。列维一斯特劳斯将看似零乱的神话分割成一个个“神话素”,它们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而自足的结构系统。在神话的叙述中,各“神话素”如同语言单位在横向组合与纵向聚合两条轴上同时活动,从而形成千姿百态的故事。列维一斯特劳斯神话模式研究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范例,说明对于文学整体系统及作品结构的分析不仅可能而且是必要的。拉康(JacquesLaban)则将结构主义语言学纳入精神分析的领域,提出了无意识在结构上与语言及其相似的论断。他把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概念运用于精神分析学说,指出主体的意识正像是能指,而无意识层面就像是所指;由于总是要用能指来解释所指,能指背后的所指是不能轻易达到的。拉康借用并修改索绪尔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将精神分析学现代化,使之更适合于文学批评。叙事学是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中将自己理论运用得最有成效的一个领域。普罗普(VladimirPropp)对俄国民间故事的归纳直接启发了格雷马斯(AlgirdasGreimas)的《结构语义学》和托多洛夫(TzvetanTordorov)的《(十日谈)的语法》二者都试图从故事中发现叙事的“语法”,总结叙事结构的共同性,借助语言学模式来分析作品的结构模式。罗兰·巴特(RolandBanheS)的《符号学理论》则使索绪尔模式广泛地存在于形形的社会生活之中并为文化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他用一种符号学的方法去“阅读”大众文化,把各种活动和对象当作符号,当作意义得以传播的一种语言。巴特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索绪尔将一切人文科学统一在符号研究之中的雄心。在文学研究中,巴特强调了语言与文学的密切关系,认为语言是文学的生命,文学的全部内容都包括在书写活动之中,而不是在“思考”、“描写”、“叙述”、“感觉”之类的活动之中。其论著《写作的零度》进一步强调了由字词独立品质所带来的多种可能性和无趋向性。而字词即语言形式独立性的发现致使创作主体不再拥有支配和调遣字词的权力,后者通过其非连续性的组合,生产不确定意义的机制,宣布“作者已死”和一个语言自足封闭的狂欢世界的到来。巴特所说的“零度写作”吻合了结构主义倡导的无作者思想,无主体知识的认识,即以一种超越了个人的结构来凌驾于个人之上的状况。巴特前期的文论思想深受结构主义的影响,将语言学模式和由语言学演变而来的符号学作为文学研究的基础。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对20世纪的文学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语言学理论的介入拓宽了文学批评的领域,推进了文学理论的发展。但是由于过分强调语言形式,刻意追求语言学式的科学性,机械套用语言学模式来分析文学现象,从而切断了文学与现实,文学与作家和读者的联系,这种视文学为封闭而孤立自足的现象必然是片面的。20世纪后半叶随着文化批评理论以及新历史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历史与主体作为形式主义的对立面重新受到关注。在这种理论思潮下,语言不再是能以科学的法规的精确性加以研究的一个客体。语言必须被放到社会语境和社会活动中来理解。语言的社会实践性取代语言的形式成为文学与文化研究考察的对象。

三、从“语言"到“话语"

语言的社会实践性突出体现在它对社会现实的建构。语言不是对既存现实的被动反映,而是能动地生产意义,建构社会现实。然而语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自身并不能直接说明意义生产机制的运作,因为在一种文化中,意义常有赖于各种较大的分析单位——各种叙事、陈述、所有通过各种文本起作用的话语等。“‘语言’这个抽象概念,事实证明不足以说明某些意义在历史、政治与文化上的‘定型过程’,以及这些意义经由种种既定的言说、表述及特殊的制度化情景而不断进行的再生与流通过程。正是在这一点上,话语这个概念开始取代当下通行的这种无力而含糊的‘语言’概念。”于是话语逐渐代替了“语言”成为现代文学与文化批评的一个中心概念。

在著名的后结构主义者福柯(MichelFou.cault)看来,话语不单纯是一个语言学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政治性维度的历史文化概念,在话语即历史所标示的客观性背后,具有某种鲜明的意识形态。任何社会中,话语的生产都会按照一定的程序而被控制、选择、组织和再传播。这其中隐藏着复杂的权力关系,任何话语都是权力关系运作的产物。福柯的话语理论考察了话语在主体与客体塑造中的作用。主体既不是先验的、超然的,也不是一种支配性的力量,相反,它是通过自由的或是受支配的实践而被构造出来的。在话语场中的客体总是被话语所支配,处于被主体征服的地位。福柯对话语与权力的论述改变了人们对文学创作、文学史以及文学批评的认识。文学是一种话语,而且是一种掩藏着社会文化政治权力的话语。文学创作是权力话语的生产,作家掌握着某种话语权力。而文学史对作品的筛选以及对经典的界分,在很大程度上是权力结构的投射,同时文学批评也参与了话语的再生产。因此“谁掌握话语生产的权力,谁掌握话语生产的技术,谁掌握话语生产督察系统”将是问题之关键。

福柯的话语理论将文本的概念扩大到了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社会文化的全部领域,是对形式主义文论和结构主义的突破。而话语本身又与意识形态、性别、种族等问题密切相关,因此话语理论对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文学批评流派有着极大的影响。

四、话语理论与文学批评

新历史主义主张在文化和历史的张力中研究文本,认为一切阅读都不仅是针对文学文本,而是包括了全部社会的、历史的、意识形态的内容。新历史主义考察文学如何诠释、介入被“历史化”的政治和文化的各个层面,二者又如何在互动中被建构。历史和文学一样是人为构造的产物,历史文本中事件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不过是历史学家所进行的一种类似于文学家编造故事的虚构活动的结果。“历史的文本性”否定了文学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文学除了提供历史以某种叙述框架和编织技巧外,还参与着历史的建构。

女权主义批评通过话语分析,寻绎女性在文学中作为主体和客体是如何被呈现和塑造的以及男权社会的权力话语在文学中的运作踪迹。在男性中心文学中女性从来没有自己的主置,她们只能作为男性的附属、玩物。男性不断在文学中塑造出符合自身利益与要求的女性形象。同时女权主义批评家也力图通过挖掘被男性文学史所压抑、遗忘、湮没的女性作家的作品,从而将女性被男性话语遮蔽和覆盖的真实声音传达出来。

后殖民批评是在对殖民主义话语的批判、解构和颠覆中产生的一套与殖民主义针锋相对的话语。殖民主义话语一面弱化、贬抑、否定殖民地人民的文化历史意识,一方面宣扬、抬高西方宗主国的价值观念,通过这种精神异化来实现殖民统治的长久和稳固。后殖民文化理论家爱德华·赛义德(EdwardSaid)对东方主义观念的批判被视为后殖民批评的开始。其代表作《东方主义》分析了作为主体的西方如何对作为他者的东方进行文化想象和阐释,并揭示了殖民主义如何利用话语建构二元对立的模式来维护殖民统治的合法性。后殖民批评通过对殖民文本的改写、反讽从而达到颠覆、瓦解殖民主义话语的目的。

第6篇

关键词 初中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习在学生学习中处于核心地位,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也必然是其学习自我效能感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并对提高其语文学习的学业成就感和语文素养有着积极意义,我们理应对它高度重视。

一、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它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年最早提出的。他认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除了结果期待外,还有效能期待。所谓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良好的结果会使行为被激活和被选择。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现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实际去实施那一活动。因此,他特别强调:每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对调节他的行为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期待好结果固然是每个人的理想所在,但力不从心之感却会使人对活动 (学习)望而生畏,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董奇、周勇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自我监控的一个重要个人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其学习行为的自我监控、调节、管理过程。

二、什么是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就是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语文学习的主观判断。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构成要素:

一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否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语文学习能力的自我效能感;二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否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语文学习行为的自我效能感。因为它们都是主观判断,所以就有准确和歪曲之分:主观判断与客观实际相一致,便是正确的;主观判断与客观实际不一致,或高或低,都是错误的。所以,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主观判断,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能力,从而培养、激发并不断提高其良好的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三、语文学习中培养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从初中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和重要性可见,培养初中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是相当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帮助初中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从而获得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认为,行为动机会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认知因素,虽是个体对自己从事该活动的胜任能力的主观判断,但会受到来自客观现实的制约。个体行为效果好不好,自然会影响个体的主观判断,进而影响个体的动机。由此观之,自我效能感这种主观判断与个体的自我概念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例如,一个自我概念过高的学生,其自我效能感也会偏高,但其自我认知失真,确立的学习目标不合实际,造成学习的挫败。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入手。基于此,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中,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初中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1.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功经验

成功的经验使人意气风发,雄心勃勃,失败的经验使人心灰意冷丧失信心,甚至产生习得性无力感,就是指当有机体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时,便会产生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心态。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的语文学习能力,提供难度适宜的语文学习任务和成就标准,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帮助和鼓励,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成功经验,获得自我效能感,避免习得性无力感的产生。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教师则需要去观察学生的表现,找寻不同学生语文学习的闪光点,从而根据学生的闪光点,再创设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让学生去展示特长,表现自我,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经验。教师同时要注意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其多方面的语文学习兴趣,并挖掘其各种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中找到自己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立领域和生长点,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饱满的生活热情。

2.为学生树立语文学习成功的榜样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在自己身上会产生间接的强化作用,并对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如当某个学生看到和自己能力差不多的同学在学业上遭遇了失败,就会降低其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也不会有希望取得成功; 但若看到和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同学取得学业成功,则会增加其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同样能完成任务,进而达成学业目标。

教师根据该原理,可以在初中生语文学习活动中抓学习典型,树学习标兵,给学生提供可参考借鉴的榜样,让学生在与榜样做比较的时候,通过参考榜样的表现来判断自身的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树立的学习榜样或者标兵,要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让一般的学生通过看到榜样的表现,觉得自己也可以达到,这样榜样才可以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替代性的强化作用。

(二) 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遭遇失败时往往将原因归结为自己的努力还不够,即使失败了也不会灰心,相信努力与好的结果是相伴随的,从而还是会表现出积极的行为;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则在失败时倾向将失败原因归于是自己能力不足,认识不到努力会带来很好的结果,易导致习得性无力感的产生。

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并让学生取得成败经验,进而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引导学生积极归因,让他们关注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努力这一内部因素,明确只有努力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反之则一定会导致失败; 即使是努力之后的失败,也要让学生看到其积极的价值,虽败犹荣,为下一次成功积累经验,鼓励学生用健康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失败。

第7篇

摘要:汉语文学概念内涵丰富,既包括以文言文为主的古典文学,也包括以后兴起的近现代文学,同时也包含了21世纪以来受到网络文化影响的当代文学及网络文学。古典文学以及五四之后的新文学,其所注重的依旧是文学的内部关系,而当代文学以及网络文学则把目光更多地投入到了时代变迁的层面上。无论哪个时代的汉语文学,其概念的构建都离不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融入,因为其目的还是为了传播正确的价值导向,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汉语文学概念的构建,就应当融入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而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则十分符合这一要求。

关键词:茶文化;汉语文学;理论意义;路径探索

我国传统文化分类繁多,其中茶文化可以说是一枝独秀的奇葩。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茶文化,包含了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哲学思想、建筑学、艺术、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而汉语文学作为一种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现实的形象化艺术形式,其与茶文化一样,也囊括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我国茶文化自古以来就注重于文学的融合,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因此在汉语文学概念构建的过程中,茶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从茶文化在汉语文学概念构建中的理论意义这个角度来试论一二。

1汉语文学概念构建的意义及价值

汉语文学概念是以国家、民族文化、政治体制等为基本依据来界定的文学范畴,其本身带有较为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我国古典文学的意识形态色彩更多的是“君权神授”、“忠君爱国”等,统治者试图用儒家、佛家等平和积极的价值观念融入到当时的文学当中,以此来让社会政治更加稳定和谐。这其中的典型代表为明代的《三言二拍》,书中通过一个个描写善恶有报的故事,来劝导和警示世人要行好事、做好人。之后,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人们的民智逐渐觉醒,因此近代文学的意识形态色彩更多的是自由、平等、民主,如鲁迅的《呐喊》,钱钟书的《围城》等文学作品,无不体现着这一时代特征。而当代文学,则更加富有时代色彩,与当前这个蓬勃向上、迅猛发展的时代息息相关。但无论是古典文学还是当代文学,其本质上都是用汉语来展现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风土人情等。而汉语本身作为一种象形文字,不会因为语言的变化而发生特别剧烈的变动,具有很好的延续性,因此汉语文学就天然地构成了一个无法用国家和政治去分割的整体形态。所以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汉语文学都具有很好的统一性和延续性,其美感、韵味、表达方式、抒情风格和文化内涵在宏观层次上都大致统一,这也让汉语文学概念在语言规范上有了明确的内涵。

汉语文学概念有着十分深厚且深刻的历史依据,同时也有着鲜明而强烈的理论意义。作为一种学科概念,汉语文学概念的建构有着相当的现实趋势和实践价值。首先,这样的学术价值体现在汉语之于文学的本体意义上。无论是对于中国本土的文学作家,还是对于那些生活在国外的华人文学家,汉语作为其母语,不仅是他们精神上的故乡,同时也是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归宿和家园。20世纪五十年代,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生活着一批爱好文学的中国留学生,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叫做白马文艺社的文学组织,写作了大量具有较高质量的汉语文学作品,并受到了著名学者的夸奖,同时也被誉为中国的“第三文艺中心”。而另外两个文艺中心,一个是在中国大陆,另一个是在我国的宝岛台湾。当然话说回来,无论是从汉语文学的数量还是质量上,美国的汉语文学都无法同大陆与台湾相比,但当时的文坛将其三者并列起来,其实是在有意识地建构起汉语文学概念,是将汉语文学世界统一起来的一种尝试。汉语文学概念的建构,可以将汉语文学作为一种学术概念和学科名称来确立或是运用,进而能够改变过去那种各种概念和名称混乱、夹杂以及模糊的状况,从而为汉语文学这门学科开辟更加宽广的理论空间。总而言之,汉语文学概念的建构,必定要突出汉语这一语言元素,因为利用一语言去定义一类文学概念已经成为当今的一种学术趋势。在建构过程中,我们要把汉语文学的过去和现在有机统一起来,找出他们的共同之处和差异所在,深入挖掘其审美价值、表达方式以及叙述风格等,并充分发挥文学理论力量,把我们的汉语文学概念上升到一个更好的层次,从而使之与英语文学、法语文学、俄语文学以及德语文学拥有一样的学术地位。

2汉语文学概念中的茶文化内容

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其将近两千年的形成以及发展历史中,先是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后来又跟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相互交融碰撞,从文化的范畴上升到了精神的高度。在茶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士大夫特别是其中的文人墨客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给茶文化融进去了大量的精神文化,同时更是用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来描写茶文化,来讴歌茶文化,通过文学把茶文化的内涵展示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来看几种以茶文化为主的汉语文学概念。首先,来看看茶文化与汉语诗歌文学的融合。茶文化虽然形成于魏晋南北朝,但是却繁荣于唐宋两朝。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主要是唐宋两朝政治稳定,社会经济比较繁荣,这也就让当时社会上的文化创作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而唐朝和宋朝在诗歌的风格上也略有不同,唐朝的诗歌以五言诗、七言诗为主,内容大多大气磅礴,或是深沉幽雅,作者也往往在诗歌中抒发自己对国家和对人民的情感。宋朝的诗歌以词牌为主,内容大多婉转阴柔,作者多把个人的感情融入到词牌当中。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因为唐朝的统治者比较开明,且国力强盛,对文人的约束较少,因此有唐一代的文学创作呈现出朝气蓬勃且百花齐放的态势。而宋朝的市井经济较为繁荣,但是在军事上却较为羸弱。市井的繁荣催生了一大批以写词为生的人,进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学创作中。但是在军事上的羸弱就让宋朝不如唐朝那么强硬,因此文人们在文学创作中,以阴柔婉约伤感的内容为主。而茶文化也是在唐宋两朝得到快速发展,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人的推动,这势必会将茶文化与汉语文学的创作融合起来。唐代的茶文化文学创作,多以诗歌为主。彼时,人们以品茗为高雅之事,并以咏茶为时尚,关于茶的诗歌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有唐一代,与茶有关的诗歌就多达五百多首。唐代的一些文人喜欢茶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以白居易为例,他一日三顿都离不开茶叶,早上要喝早茶、中午要喝午茶,下午同样如此。在他的众多茶诗中,对茶的描述十分详细,除了上午茶、下午茶外,还有饭后茶、寝前茶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文人与茶之间的亲密关系。纵观唐代的茶文化文学创作,大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单纯地去描写茶事活动,如唐代文学家陆龟蒙所写的诗歌《茶人》,就通过优美的文笔,描绘出一幅茶人在雨后上山采茶的图景,不仅写出了茶人采茶的不易,同时也描写了茶人生活环境的偏僻和恶劣。而另外一位唐代诗人李郢则在诗歌中写出了唐代流行的制茶方式:“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另外,白居易的茶诗则将唐代人饮茶的习惯记录了下来。另一方面,唐代茶文化的文学创作还在茶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价值理念,也就是“借茶喻人”、“以茶抒情”。这一点在王维晚期的一些山水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王维擅长写山水诗歌,其晚年退隐山林,一心向佛。而茶文化在融入了儒家、道家以及佛教的诸多精神内涵后,也上升到了哲学和精神的高度,能够让人明心见性。因此,像王维这样的文人,就热衷于通过茶来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茶的文学创作,来让自己修身养性,内心更加平和。有宋一代,市井文化高度繁荣,这让茶文化融入了更多的平民色彩,变得亲切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再是唐代时有点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宋代的茶文化文学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市井文化有关的茶文化文学创作。当时社会上流行斗茶,也就是饮茶者进行煎茶、分茶等技巧的比赛,当时茶肆遍地都是,也为斗茶的流行提供了众多场所。因此宋代文人在很多散文、杂文中都对斗茶进行过详细的描写,包括斗茶的环节、细节,以及斗茶者的神态、身份等内容都有比较详尽的叙述。在这要说一说古典小说《水浒传》中关于宋朝茶文化的描写。《水浒传》尽管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但是其写的却是北宋的故事,而且明代离宋朝不远,因此很多描写都比较忠实还原了宋代的饮茶风俗。

如书中多次出现“茶肆”、“茶博士”等场景以及人物,并且将其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元素,这体现了宋代市井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与茶文化有关的宋词。宋朝文人填词的内容大多婉转而阴柔,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宋朝军事羸弱,经常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侵略,这对文人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文学家李清照为例,在经历了国破人亡后,孤单飘零的她经常写一些与茶文化有关的词来抒发心中的郁闷之情,其诗词的主色调以低沉阴柔为主。元明清三朝,随着各种文学体裁的兴起,茶文化在汉语文学中也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如戏剧、小说等。这个时代的茶文化文学创作与唐宋时代又大不一样,文学创作者多借用茶这一载体,来反映当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百态。如《镜花缘》、《红楼梦》等。到了近代,茶文化的内容更是在文学作品中俯仰皆是。近代的茶文化文学创作,延续了明清的特点,多是用茶来反映社会现实。如沈从文和汪曾祺的散文、张爱玲的小说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老舍先生的剧本《茶馆》,一个小小的茶馆,浓缩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可以说是近代茶文化在文学创作中的集大成者。

3茶文化对汉语文学概念建构的意义

首先,茶文化可以丰富汉语文学概念的内容。众所周知,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与众多学科紧密相连,如艺术、音乐、建筑、农业等等。将其融入到汉语文学概念建构中,一方面可以让读者通过茶文化去更好地感受到汉语文学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去体会到那种积极向上、善良平和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还可以让读者透过文字领悟到时代和社会的背景,如老舍的《茶馆》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其次,茶文化能够提高汉语文学概念的国际地位。近代以来,我国饱受欺凌,这也让我国的文化特别是汉语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缺乏足够的话语权。而西方文学的强势导致我国很多文人言必称英国文学、法国文学等西方文学,而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学不甚自信,甚至还有一些自卑心理。而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影响了我国历朝历代的文人以及我们的民族性格,同时更是在近一千年的历史中,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印度、斯里兰卡的红茶文化,日本的茶道,英国的茶文化等。可以说,这是我们中国的重要文化输出,是一股强势的文化力量,也是中国昔日强盛的标志。将茶文化融入汉语文学概念的建构中,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我国文学创作者的文化自信和文学自信,同时也会让世界转变对汉语文学的看法和态度,从一个更高更正面的角度去审视观察和评论汉语文学概念。将茶文化融入汉语文学概念的建构中,可以让汉语文学的意境更加深厚。

文学尤其是小说,其实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微型缩影,里面蕴含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红楼梦》为例,不仅书中的人物与茶有关,如贾宝玉身边的几个侍从,都是以茶事活动中各个环节来命名,其分别是焙茗、引泉、扫花、挑云、伴鹤,名字第一个字,是茶叶在采摘、引水、烹煮过程中的动作,这也可见茶文化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另外,《红楼梦》还用茶来展现主要人物的性格,如贾母不喝六安茶,只喝老君眉,就体现出了她的尊贵地位。另外,林黛玉只喝龙井茶,也体现出她江南女子小家碧玉的特征。总而言之,茶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将其与汉语文学概念建构联系起来,可以丰富汉语文学的内容、提高汉语文字的精妙程度、加深汉语文学的意蕴,也能够更好地去展现人生中的百般滋味。

参考文献

[1]罗璇.宋代咏茶文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2]王海燕.老舍作品中的茶文化[J].名作欣赏,2015(14):155-156.

[3]邵山.茶润人和:论王旭烽“茶小说”的精神内涵[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吕蔚.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学教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8-61.

[5]朱寿桐.另起新概念:试说“汉语文学”[J].东南学术,2004(2):165-168.

第8篇

关键词:日常生活诗歌 日常生活 概念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347-01

“日常生活诗歌”概念的界定首先离不开“日常生活”之辨。

一、“日常生活”概念的界定

古往今来,中国学术界似并无“日常生活”这一概念的划定。称得上是“日常生活”研究集大成之作的,则无过于匈牙利思想家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一书。赫勒于是书中明确提出“日常生活”的概念为:“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并将其与“非日常生活”区分开来。赫勒认为“日常生活”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可随时间变化而消失、变化的东西,但它的变化不会对人类生活产生毁灭性影响;另一部分是人随时光变换而基本不变的东西。赫勒将之称为“人类条件”,细言之,则包括语言、交往、工作、思维等人类生存所必须的条件。与此同时,赫勒还注意到了个人的“特性”与“个性”两个不同范畴,“特性”指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包括生存能力、排他主义的相关情感等内容。赫勒认为,总有那么一些“最充分地发展了个性”并“最成功地汲取了价值实质”的“典型个体”,①他们代表了当时社会人类本质进化的顶点,可以为我们研究不同社会间价值实质的增量提供了研究对象。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关注这一哲学问题。1989年,学者衣俊卿提出了一个相对完整并为业界多数人所承认的“日常生活”定义:

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的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②

根据这一概念,则日常生活可分为三个层面:(1)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及种族延续而从外部世界获取和使用基本生活保障的日常消费活动,其内涵无外乎衣食男女,是个体日常生活中最基础的部分;(2)以语言为媒介,以血缘、地缘等关系为纽带,以天然情感为基础的日常交往活动。其内容日常谈话、闲聊、游戏等;(3)日常观念活动,即指贯穿于个体日常消费和日常交往活动中的思维活动。其一般表现为风俗习惯、日常经验和生活常识。无疑,衣氏的概念从本质上对日常生活的基本内涵作出了归纳,成为用之归纳任何时代、阶级个体现实生活皆准的一项准则。

总体来说,本文所言及之“日常生活”,其内涵及意义大致同于衣氏之界定。

所谓“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两个领域的划分本来即存在很大的相对性,会因个体所处时代、地位、地域、民族等因素的不同而相异,故所谓“狭义”、“广义”的笼统划分,反而抹杀了特定社会中“日常生活”文化内涵的多样性。亦或两者的关系恰如卢卡奇口中的那条长河一般相互交叉、不可分割。对此,王国有《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一书中曾有过较为细致的分析。概括说来,则一方面“日常生活”为“非日常生活”的基础和源头,“非日常生活”恰如卢卡奇所说的那样,由“日常生活”中分流而出但最终会“通过它们对人们生活作用和影响而重新注入日常生活的长河。”③另一方面,“非日常生活”则是“日常生活”得以提升的保障。“非日常生活”一般被视为是高于“日常生活”的注重行为、意识,当个体超脱特性而在给定的条件和可能性之内自为地“安排”自身的日常生活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被自在化的“非日常生活”就成为这些个体的“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本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与此同时,“日常生活”所表现出的时代性特征也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日常生活内容构成也自不相同。由时代背景造成了日常消费与交往的相异,亦带来日常观念的差别。

二“日常生活诗歌”概念的辨析

通过上文中对“日常生活”概念的诸种辨析,则“日常生活诗歌”的概念已经呼之欲出。回溯整个诗歌的发展史,则“诗”与“歌”也经历过一个由合而分的过程,如公木先生所言:“古代诗即是歌,歌即是诗;后世歌还是诗,诗不复是歌。”④诗与歌的分离却并未泯灭“诗”字一词的多义性。现一般认为,诗歌是一种与散文、戏剧、小说不同的文学体裁。在这种意义上,“日常生活诗歌”即指以作者自身“日常生活”为描绘或审美对象的诗歌;有时候,诗又被作为一种美好的艺术质素,如苏轼《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中“诗”之谓非即指文学体裁,而是指源自优秀艺术作品的一种美好质素。在此种意义上,“日常生活诗歌”又有了作者诗化自身“日常生活”的意味了。如:

玲珑岩窍高倚空,雾霭山巅气郁葱。征途倍喜憩美荫,石室况乃来清风。

屈曲两门最虚敞,不斤不斧谁施工。眼高城郭喧嚣外,诗在烟云缥缈中。

当诗人心灵徜徉于烟云雾霭之中时,其内心的愉悦基调自也可视为“诗”。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体现的正是对自身生活的深刻体悟。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诗乃是对存在和万物之本质的创建性命名。”⑤在此意义上,“诗”已成为一种哲学,而在此语境下的“日常生活诗歌”则无疑代表了作者对自身“日常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体现的正是其自身的人生态度。

综言之,相应于诗的上述三种含义,则“日常生活诗歌”也具有了不同的三层内涵:一是指描写“日常生活”的文学体裁;二是指对“日常生活”的诗化追求;三是指对“日常生活”的深沉体验,代表的正是作者自身的人生哲学。

参考文献

[1]韩梅.唐宋词与唐宋文人日常生活[D].杭州:浙江大学,2007.

[2]张贞.中国大众文化之“日常生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严羽.沧浪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注 释

①[匈]阿格尼丝・赫勒著.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15.

②衣俊卿著.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1

③ [匈]卢卡奇著.审美特性[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2.

④公木.歌诗与颂诗――兼论诗歌与音乐的关系[J].文学评论,1980,(6).

第9篇

文学活动可以分为文学创作、文学传播与文学欣赏三个环节。文学传达是文学创作的最后一个阶段,指文学作品本身的传达方式,即把构思的成果加以物化的阶段。以往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文学创作、文学消费及其相互关系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学传达,认为它只是一种消极的表达活动,一种把创作者构思好了的作品送到通过语言、文本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实际上,文学传达对于文学活动的影响更大,而且更为本质、更加深远。主要体现在文学传达的方式、文学传达的规模与范围以及文学传达为文学提供形象建构手段上。文学媒介的发展可以简要的分为三个阶段:口语媒介阶段、书写媒介阶段、电子媒介阶段,这三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后者取代或排斥前者,而是后者容纳前者以及在以后者为主导基础上与前者的共存。这是因为不同的传播方式有不同的长处和优点,彼此之间不可能完全覆盖。于是,在这个各种文学介质并存的时代,我们神圣而传统的写作方式正在日甚一日地受到冷遇。以语言文字和书本方式作为载体的文学传达方式,将会遇到较前更为广泛的挑战。 如何选择恰当的传达方式达到传达活动乃至整个文学活动的最终目的便成为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当前,关于媒介、文学及其之间的关系,已经引起理论界的普遍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和长足进展。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介和文学的相互影响,媒介和文学传播,网络媒介和文学之间的关系等等。对于媒介对文学创作过程影响的研究鲜有涉及,为理论界所忽视。实际上,现代媒介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当然最明显的是对文学传播领域的影响。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创作过程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网络媒介的兴起,标志着实质意义上的电子媒介时代的真正到来。 本文以广播、影视、网络媒介为考察的基点,着重以最具代表意义和电子媒介发展最高阶段的网络媒介为重点,把研究的视角深入到文学传达的微观领域,探寻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传达的独特表征和发展趋向。

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承载文学思想的物理形式,因而产生不同的符号系统和文本形式。正如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所言,每一新的传播工具的发展都是人的功能的延伸,都是人类用于承载的文学思想的手段的完善。[1]本章将就媒介和文学传达之间的关系,及电子媒介的兴起作以深入阐述。

第一节 文学传达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个完整的文学活动过程至少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文学创作阶段,文学传播阶段,文学欣赏阶段。其中概念颇多,在正式展开讨论之前,有必要对本文所涉及的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说明。

转贴于 一、文学传达

文学创作一般而言又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启发阶段、传达阶段。文学传达为最后一阶段,即把构思的成果加以物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它将构思的成果,通过物态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即是以语言符号作为物质材料,把心中的形象表现为读者、欣赏者都能感触得到的文学思想。作家在构思活动和灵感爆发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介将头脑中作品的雏形明确起来、固定下来,将意象转化为物象,这就是文学传达。有了这一步才能形成真正的文本,供人欣赏,供人阅读,作品才能产生社会效果。文学传达是整个文学活动的流程从创作阶段向接受阶段过渡的桥梁,对前面的构思阶段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文学传达与文学构思在创作进程中是两个先后不同的阶段,但在创作实践中二者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都要使用语言;文学传达的过程,常常是与文学构思叠合进行的二重化过程。文学构思是文学传达的基础,文学传达是对文学构思的超越,文学传达是二度创造的过程。文学传达中贯穿着对生活材料的再认识、再体验,对审美意象的加工、修改,是文学构思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文学传达与文学构思之间也存在着矛盾,表现在文学构思不完善或艺术传达不畅通,这使得文学传达一般要进行多次才能最后完成。

二、文学传达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文学传达是一种以文学作品为对象、以传达者为主体、以把握文本深层意蕴为目的的积极能动的创作、传播、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文学作品形象的构建、物化的过程。文学传达是创作的一个阶段,并非传播行为和欣赏行为,它只是和二者相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1、文学传播

文学传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但强调对文学自我理解,更重要的是注重文学作品传递到读者手中。对传播的功能迄今己有很多人进行过考察,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功能说,四功能说。拉斯韦尔最早提出传播在社会上的功能有“监视环境、协调各部分和传递社会遗产”三方面,后来由赖特添加的“提供娱乐”功能,这样就从个人层次、组织层次、社会层次比较具体地归纳了传播的四大功能,在传播界己成定论。当我们谈论到文学传播的功能,能够发现这传播界公认的四大功能也完全适应文学传播功能的阐述。[2]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在这个阶段,文学传播主要是为了达到中介作用,即成为创作者进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与读者消费之间的中介和桥梁。

2、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又称文学鉴赏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与再创造的一种特殊的审美精神活动。但是,文学鉴赏是以欣赏对象即经过文学传达阶段而以某种形式固定作品为中心的。

第10篇

文学应该创新,承载文学之梦的载体也需要创新。《北京文学》月刊社最近在国内首创“文学漂流”概念,并提出用“文学漂流”促动文学流变。

“文学漂流”概念来源于欧洲“图书漂流”,指书友将自己不再阅读的书贴上特定的标签投放到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无偿地提供给拾取到的人阅读。拾取的人阅读之后,根据标签提示,再以相同的方式将该书投放到公共环境中去,其意义是让一本书资源让更多读者共享。“文学漂流”在提倡免费阅读、共享资源的同时,还通过这种方式让文学更容易走近民众,起到引导民众阅读的作用。《北京文学》月刊社推出“文学漂流”概念,还希望通过这场革命,鼓励提倡用“纯洁的文字、优美的语言、高尚的情感、真诚的态度”写作的作家群体。

在当今时代,要推动文学进步,仅仅靠某个作家或者某作家群体去实现似乎没有太多现实意义。中国文学走到今天,已经面对着市场经济环境。因此要推动中国文学进步,仍然需要从整个经济环境着手。以往中国文学期刊或者文学书籍的市场元素,只包括出版商、作家、读者三个要素。“文学漂流”是在出版商、作家、读者三个市场元素之外,引进第四个元素赞助商。在四个元素相互作用过程中,作家虽然不能完全成为主导因素,但是却不再为迎合读者而写作。作家在市场元素中地位的改变,将有利于他们独立去创作,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学的进步。

“文学漂流”的模式是什么呢?那就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文学刊物相结合的方式,发动社会各界或者企业参与文学漂流,通过建立各种规模的漂流角或者认购文学刊物用于免费漂流等模式,形成无限扩大文学刊物发行量、无限扩大读者群、无限扩大企业宣传效果的多赢局面。中国有10多亿人口,如果每年按照平均一人购买一本刊物计算,一年消耗的木材将达到70多万棵。如果将“文学漂流”的概念推广开来,一本书传阅10个以上读者,那么每年可减少消耗63万棵树。最重要的是,“文学漂流”让广大的读者真正亲近文学,让广大的作家可以潜心创作,这不仅对推动中国文学进步和发展有益,也对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有益。

《北京文学》已开始在高校举办“文学漂流”推广活动,目前得到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18所高校学生文学社团支持。他们还将逐步把“文学漂流”推广到居民社区、商业写字楼以及企业工会当中去,并且呼唤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文学漂流”当中来分享资源、分享阅读。

第11篇

【关键词】文学理论 学科 实用 品格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看,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活动的某种理性的论说[1]p29。由于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情感化、形象化的文化活动,而体现出人文活动的特点,作为对这种人文活动的研究,文学理论是对人自身的阅读心理机制、文学审美需求和诗性情感生活的透视与揭示,自然归属于人文学科。可是,对于文学的人文本性进行研究的学问不只是有文学理论,还有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者都是按照理论思维的规律来研究文学问题。因此,要充分认识文学理论的品格,就需要在这三者的关联和区别中去把握。

一、文学研究的三种理论样式

文学是最为集中地体现出人文性的文化现象。不同于普通读者对文学的阅读、欣赏,文学研究者们对于这一特殊文化现象的理论研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展开,形成了多样化的理论维度,但主要可以概括为文学批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三种理论形态。例如,对于法国作家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腐尸》而言,在诗歌欣赏的阅读视野里,普通读者多是感受一对恋人追忆他俩曾经遭遇一具腐烂尸体的情形:“爱人,想想我们曾经见过的东西,在凉夏的美丽的早晨:在小路拐弯处,一具丑恶的腐尸,在铺石子的床上横陈。” 这只是停留在文学感性经验的阅读事实层面。但是,在话语情境的文学批评中,读者超越生物性的视角所捕捉到的尸体镜像本身,综合运用理性思维的法则,洞察到人们对毫无现实功用的尸体的文化强迫和功能设定,即所谓“被……”。因此,能够获知“躲在岩石后面、露出愤怒的眼光望着我们的焦急的狗,它在等待机会,要从尸骸的身上再攫取一块剩下的肉”,就是使得尸体“被美食”。可见,审视《恶之花・腐尸》令人作呕的文学字面内容,显然不同于欣赏“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的颇具审美愉悦的感性画面,欣赏者们多是望其“恶”而出现审美感知障碍。文学感性欣赏的困难之处,正是对文学进行理性批评的场阈。文学批评家们从波德莱尔的人生阅历、书写经验、作品系列的内在关联中,分析、阐释和评判无限广阔丰富的、流动不居的文学新现象的实践中,解析@种新鲜的文学经验事实所表征的文学宝藏的秘密。可以说,这种所谓文学批评就是借助某种理论的引导和支持,开展一次前程未果的精神之旅,发挥审美想象力,运用理论原则来发掘文学新知。当然,文学批评是一种带有特殊性的科学活动,不同的批评家的批评意识和批评方法各不相同,形成了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等文学批评的方法自觉与追求。但是,他们总是从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信息中探寻一种普遍适用的批评话语,将文学欣赏的感性经验借助知性的形式传达出来,从而形成文学研究的理论样式之一。也有的研究者将波德莱尔的文学写作,与整个法国文学的传统甚至欧洲文学的历史传统进行对比,运用理论所提供的范畴、方法和评价标准来审视这些文学现象,以此来认识某个特定的文学秩序中的“波德莱尔现象”,总结出新的创造性的文学经验,提供蕴涵理论因子的批评成果,为引申、建构新的具有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提供现实依据和推动力。我们把对文学的这种研究称为文学史,这是文学研究的另一种理论样式。也有的文学研究者将他人对波德莱尔进行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的上述两种理论经验,也就是将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的本质特征、内在构成、功能机制、评价标准、发展趋势的理论抽象和概括,汇集为一种普适性的合理的逻辑体系,从而形成一种专门性的具有解释的有效性和理论的前瞻性的知识和学问,我们称之为文学理论,这是文学研究的第三种理论样式。文学是文化载体呈现出的人类所独具的想象、比拟、沉思、赋形的心智对象,是人类文化的智慧结晶。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正是由这种智慧文化而生发出来的三种典型的理论形态。

二、以性质分析判别文学研究

作为文学研究的三种理论形态,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在文学发展的古典时期出现过形态交叠而边界不清晰、理论发展而学科不独立、话语繁缛而体系不健全的情形。随着十九世纪以来学科自律化发展的趋势,对这三种理论形态进行区分也越来越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区分研究的方法之一就是性质分析。作为人文科学的性质分析,是指从质的方面分析人文对象。作为对文学研究之理论形态的性质分析,就是要准确地陈述每一种理论的知识话语,正确地把握每一种理论样式的特质。这就是要运用访问、观察和文献法收集资料,并依据主观的理解和定性分析进行研究,定性研究就是要将每一种文学研究都视为平等价值的意义行为,文学研究理论的构建都是在以文学为客体对象从而赋予文化意义的基础上共同展开研究的。所有文学研究的规则或知识及其产生过程,都是立足于鲜活而丰满的文化现象,而只是在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时;在对各种文学材料进行理论加工的过程中,所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论权重不同,但最终都能达到认识文学的文化本性、揭示文学内在规律的理论目标。

因此,要充分认识文学理论,就需要对其进行性质分析。这里所谓性质就是指文学理论区别于其它文学研究的特性,也就是文学理论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文学研究不同的根本属性。虽然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都要求把历史的、现实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和逻辑的研究结合起来;但是,文学史重在对在一定时间限度内的文学现象的研究;文学批评则不断地收集新的素材、新的经验,文学理论是依据美学的法则而建立的系统性的整体研究。

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就是面对新的文学现象提出有关的文学观念,及时揭示它们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审美价值和时代精神,对作家的艺术探索予以理性分析。由于文学活动是一种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文学批评研究文学的新现象,以理论意识去阐释文学作品,构建全新的文学观念,并及时归纳出自身理论发展所依赖的思想和概念。可见,文学批评的理论着力点在于创新文学观念和革新文学方法,以此经历长时期的批评积淀而产生其学科自身关于文学文体、文学创作、文学结构、文学功能等方面的批评话语,也为日常文化实践,总结出文学活动所遵循理路和规范的惯例,从而形成一种关于文学研究的理论样式。

文学史的理论建构就是面对一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揭示它们所受意识形态和审美文化制约的特点,揭示其因受读者价值判断而产生的发展走向。文学史的理论建构因对作家、作品和读者形成的交叉关系的文化认知和价值发掘的发展而永远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虽然其理论对象为特定时段的客观实在,但是,作家的文学史地位与其文学成就可能存在理论探索中的非对称情况。因此,文学史的研究,不能完全采信文学批评的理论成果,不能仅仅凭借抽象的观念,而是要立足于具体的文化现象,从文学阅读体验出发,判断文学活动的创意之处及其创造性成就。

文学理论则重在理论建设,确也要立足于文学的一般现象,立足于文本阅读的现场体验,选择典型的文学事实,作为其推理论说的范例,作为配合理论概括的具体说明,其理论指归是文学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文学理论就是综合运用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方法,从浩瀚的文学现象中找出反复出现的文化规律,对其作逻辑研究,总结出文学活动的基本原理。也有的文学理论研究者立足于某种哲学观念或政治态度,以此作为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借助演绎的方法推演出一种理论体系来,并且以此来规范具体的文学创作和批评,表现出较强的知识论和目的论倾向而脱离文学实际。可以说,文学理论不是为文学活动和文学研究“发明”一套固定不变或强迫遵从的法则,而是对文学实践的普遍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在文学现象、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一种有可能为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所借鉴的理论形态。

三、文学理论学科的多元品格

不同于,其他两种理论形态,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性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进行一般阐释和宏观概括的学问,其研究所得的原理和原则为文学解释提供理论依据、思维方法。对于文学理论的学科建构而言,要获得文学理论学科的独立发展,就要从宏观上发掘其理论形态在文化场阈的特殊性,而不局限于对作品审美价值的具体阐释。其理论宏观构建的维度,使文学理论获得了学科发展的话语体系,其理论微观运行的场阈,对于文学现象的个别性和现象之间的异质性的研究,也使这种理论获得了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从而现出学科发展的多元品格。

学科自律的品格。虽然文学理论与其他文学研究具有相σ恢碌钠毡樾裕但是,文学理论的研究不仅要立足于文学阐释,也要为其研究本身的技术革新,为其学理自身的完善,为其研究群体间的话语沟通,探讨出相对固定的理式,总结出普适性的知性概念,发掘出经验对象之对应物的概念符号,这样,这些概念的能用性使得文学理论获得了文学解释的依据、理论交往的凭借、付诸实用的依托,从而成为更具有能用性的文学研究的理论样式。另一方面,虽然,文学具有人文性,对它进行研究的文学理论,不可以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确立一套恒定的规则而成为哲学意义上的文学之元理论,但是,文学理论的研究通过对于文学研究的逻辑范畴的总结,构建和确立出一套规范、疏导、共享的理论体系,梳理出普适性的自身结构完整的学科知识,彰显了研究本身的理性思维能力,也体现出了学科自身不断发展的理论创新能力,从而成为相对持续能用的理论样式。

文化实践的品格。虽然文学理论采用采用归纳、演绎、综合、分析、概括、比较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构建学科发展的学理规则,但是文学理论也要直面文化实践的当下场阈,能够合理阐释文学作为文化现象的个别性;也能够在新文学体验的具体语境中,着眼于一处处丰厚的文本肌质,总结出文学阅读经验中的审美感受。文学研究不仅是用理性的文化观念去审阅文学现象,而且还要探寻文学现象与文化观念的适应性。一系列鲜活的文学经验总是要经由一定的文化批评观念、文学文化史认知的整合构成文学理论的学科知识。因此,文学理论需要着眼于文化实践,通过对文学事实的文化陈述呈现出理论源于实践并经受实践检验的品格;也因而探寻文学文化理论对于文学现象的普适性的运行机制,促进文学理论学科建构。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文学理论需要遵循文化实践的检验,而不是借助于哲学的概念思辨和原则推导,来推广一种看似可靠的文学知识谱系。因此,在文学理论的学科发展中,既需要学科知识的逻辑演绎,也更需要注重文化经验的归纳,在其两者的认识的循环中,只有经过文化实践的环节,符合一般文化经验,为经验所证明了的文学理论,才能是科学的,可用的理论。而那种单纯通过先验的观念设定,而进行理论推导的文学玄思的元理论,远离文化实践,成为难以使用的无用理论而束之高阁。

理性批判的品格。文学理论具有实用价值。文学理论是采用科学理性的精神来构建的,他是从文化现象的实际出发,重视对“文学”的“文化”还原,他超越了政治观念的先验设定,也超越了审美趣味的感性直观。这就决定了它以微观的、实证的态度与宏观的、思辨研究相结合,以理性认识来检验感性经验,从而不再纠结于本质论的玄思妙想,更多地在创意书写、文本风貌、文化接受的维度,对文学现象进行全面的外部文化关系进行研究,也要描述具体的文学经验,并通过这种个别的文学事实的反思,深入到文学经验现象的内在文化联系中,发现文学的文化规律,形成普适性的文化观念,概括为文学理论。因此,文学理论不是以规范性的理论原则强加于文学实践,而是因其“能用”、“可用”的学科品格,成为实用的理论选择。因此,虽然文学理论是一种探寻文学原理的学问,但这一学问不是认识的结果而是实践的产物。这就决定文学理论不是能够普遍应用的法则,而是一种根据场阈、对象、时代情况的差异而选择的实用依据。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畅广元,李西建.文学理论研读[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第12篇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程》 修订 完善 启示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2-0033-03

在高校的三大功能中,培养人才是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便成为高校的永恒的课题。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是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教材编写的质量高低,取决于编写者的学术水平、合作意识,也取决于出版社的组织、协调工作是否到位。

在众多文学概论类教材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学理论教程》(本书初版于1992年,1998年、2004年、2008年先后出版了第二版、第三版和第四版),应该是影响最大、使用人数最多的一部。这部教材问世以后,先后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发行量最高、使用学校最多的文学概论教材。这固然同教材主编童庆炳在文学理论界的权威地位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出版界的巨大影响不无关系,但我觉得更为重要的因素应该是教材编撰者们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读者只要对四个版本做一下比较,就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分析该书的出版、修订情况,对教材编写和出版工作,应该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1 《文学理论教程》的出版、修订情况述评

1.1 指导思想日趋完善

作为一部高等学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教材,在文学理论界众语喧哗莫衷一是的学术背景下,怎样才能既吸收学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又能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并能为本科生所接受的完整的教材体系,无疑是个考验编者功力的难题。我们欣喜地看到,教材的编者从指导思想的确立、基本范畴和概念的梳理与阐释、教材结构体系的调整,到全书体例的统一、文字的推敲润色,都做出了可贵的努力。而且每一次修订,都达到了其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毫无疑问,教材是以文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而对文论的基本观点的认识与把握,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日臻完善的。

在第一版中,囿于当时的社会语境与编者自己的认识水平,教材对文论的基本观点的论述属于比较松散的描述:“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把文学看成是人的活动,即人的生活活动;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把文学艺术纳入到他的整个的社会结构的理论中,明确指出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三,马克思、恩格斯从其实践观念出发,认为文学艺术这种意识形态不仅是一个反应过程,而且是一个生产过程。”

到1998年的第二版里,教材对文论的归纳就比较条理化了,把“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作为文论的三块基石。

及至第三版,教材对全书的指导思想进行了重新梳理,明确地把文学理论的基石概括为“五论”: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这样的概括,应该说更简洁、更准确、更全面,显示了教材的鲜明特色,即以审美意识形态论这一“文艺学的第一原理”(童庆炳语)作为全书指导思想的重要一脉。正是在这样的修改中,文论的精髓显现得越来越鲜明,全书的行文脉络越来越清晰。

1.2 基本范畴和概念臻于准确与清晰

一门科学或一门学科得以建构起来,必须依赖它的基本范畴和概念的准确和体系化。作为试图反映文学最一般原理的文论教材,基本范畴的梳理与明确,无疑是教材编写的基础和重中之重。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许多文学概论教材,往往在对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的阐释上失之偏颇,遂使得整部教材建立在一个极不可靠的基础上,影响到教材的质量。而《文学理论教程》在这方面做得却比较好,虽然一些范畴也在不断修订,但却是由最初的相对完善,到日趋缜密。这里举几个例子来看。

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理论,因此,“文学是什么”是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在第一版中,文学是被这样定义的:“文学是显现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第二版略有改动,“含蕴”改成了“蕴藉”,即“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为了明确这个定义,教材用了两章的篇幅,从文学活动的构成和性质入手,对文学活动发生发展的历史和原因作了梳理和分析;又从对文学概念的几种含义的辨析入手,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并把西方文论中的“话语”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蕴藉”拈来,构成一个含义丰富的“话语蕴藉”概念,最后水到渠成地提出文学的定义。到第三版,文学的定义更完备和严密:“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加上“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就使得文学的艺术属性和特征一目了然。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定义,花费了编者多少心血。

再如“文学典型”一词,在第一版中,是这样被定义的:“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意象”;第二版修订为“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因为意象是象征型作品所建构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把它同典型放到一起显然不合适。

又如“文学意境”,第一版中,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意象”,第二版里,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更为准确地揭示出意境的本质,到第三版,把“型”改成了“性”,更为准确、贴切。

1.3 在统一体例、繁简适宜上下工夫

在教材编写中,体例统一、繁简适宜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集体编写的教材,更是应该注意。虽然主编会提出编写大纲,评委们也会集中几次,商讨编辑事宜,但毕竟各自的学术背景、学术观点、行文特点都存在差异,所以教材编写出来以后,体例的不太一致势所难免。这也是集体编撰的教材的一个通病。但《文学理论教程》在这方面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即使第一版,虽然编写人员来自全国不同的高校,但一则由于童庆炳先生的权威地位,二则由于许多编者要么是童先生的学生,要么是他的朋友,大家对他的编辑意图心领神会,所以教材在童先生统稿后,整个结构安排和编写体例,应该说是比较到位的。但即使如此,教材编者也没有固步自封,而是通过召开教材研讨会的形式,不断征求全国各地使用该教材的教师的意见,使教材越来越完善。前面谈到的对指导思想的梳理、完善仅是其中一例。这里以教材第四编为例,再加分析。

第一版教材的第四编为“文学产品”。这一编第九章章目是“文学产品的类型”,主要依据文学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用三节内容分别介绍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的不同特征,第四节对这三种文学类型的发展历史和当代新走向作了梳理。第十章章目是“文学产品的样式”,第一节是“各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征”,依次介绍了诗、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的特点,又对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分别作了介绍;第二节是“文学样式与文学生产”,以“文学样式规范对文学生产的制约”和“文学生产对文学样式的自由选择与改造创新”为论题展开阐释;第三节是“文学形式与文学发展”,对“文学样式与时代精神、审美意识”和“文学样式的延续与变化”作了较详细的说明。这样的章节安排自有其道理,但有些内容和别的章节有重叠,许多内容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显得芜杂。因此到了第二版,编目改为“文学作品”,这主要是考虑到学术界和广大教师的习惯,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第九章和第十章合并,章目名改为“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对第一版第九章的内容基本保留,成为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对第十章的内容则做了较大篇幅的缩减,比如,删去了影视文学部分,把剧本(即第一版中的戏剧文学)与诗、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并列,构成第二节“文学作品的体裁”。原先的第二节、第三节悉数删去,使得教材主干突出,结构紧凑。作为一直使用本教材的笔者,对此感触颇深。

再来看第一版的第十一章,由于前面两章合并,到第二版顺理成章地变成第十章。原先的章目名“文学产品的本文层次和内在审美形态”修改为“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虽然四节内容只是先后顺序有所变化,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动,但章目名更加准确,“内在审美形态”远不如“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恰如其分。到第三版,章目名里又把“本文”修改为“文本”,虽说这是英文“text”的不同译法,但这样的改动,适应了一般读者的称谓习惯,老师讲、学生讨论也顺口多了。在对文学典型进行介绍时,第二版毅然删去了第一版中对典型理论的发展的繁琐、冗长的说明,而是简略一提,重点放在对典型的美学特征的论述上。相对于第一版,第二版和第三版在论述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时也越来越明晰、条理。

2 《文学理论教程》的出版、修订给我们的启示

作为一个教材使用者,我觉得《文学理论教程》的出版、修订,给教材编写和出版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启示。概而言之,至少有以下六点。

首先,教材的主编,应该是某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唯此,他才能够带领起一个教材编写团队,完成教材编撰任务。

其次,参加教材编写的人员,应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应该有相近的学术立场,应该有合作共事的意识和习惯。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一起奋斗,成就事业。

第三,教材编写中,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界定好基本范畴和概念,建构起一个相对完善的教材体系。

第四,教材编写和修订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吸取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听取和接受教学一线教师的意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使教材日趋完善。

第五,教材主编或者相关人员,一定要做好统稿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教材质量得以保证的最后一环。

第13篇

关键词: 文学翻译 译者主体性 影响

一、文学翻译的特点

西方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虽早,其界说却显出自发的天真。从西塞罗、贺拉斯到当代的列维、加切奇技泽,都强调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学创作,注重它的创造性、随意性,忽视它的局限性。我国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较晚,但其内涵透视出自觉的严谨,“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引自茅盾于1954年8月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国翻译界对文学翻译的界定,注重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把读者的反映作为衡量翻译效果的依据,其审美原则与我国传统文论中的“意境说”一脉相传,并呼应清末马建忠的“善译说”。意境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与情调,是作家审美理想的最高层次。要求译作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准确揭示了文学翻译的本质;让读者参与翻译活动,更把文学翻译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文学作品是用特殊的语言创造的艺术品,具有形象性、艺术性,体现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意境。所以,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具有作家的文学修养和表现力,以便在深刻理解原作、把握原作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把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的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文学翻译是审美的翻译,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其创造性的程度是衡量它的审美价值的尺度。从文学翻译活动的内涵看,它是一个由阅读、体会、沟通到表现的审美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通过视觉器官认识原作的语言符号,这些语言符号反映到译者的大脑转化为概念,由概念组合成完整的思想,然后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如联想、评价、想象等。译者在阅读原作时,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与原作的语义信息遇合,达到理解和沟通,同时他的主观评价和情感参与其中。

二、译者主体性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从本质上看,文学翻译只是一种阅读,是一种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质、特定的时代历史背景的读者的解读。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是原作的读者,然后才是译者。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意味着译者首先是一个独立主体。文学翻译活动自始至终必须通过译者主体意识的作用才能完成。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译者的主体性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1.译者的认知过程是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译者的认知过程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译者在丰富自己的学识,扩大自己的阅历中获得必要的知识和对翻译的一般性的认识,大脑把这些知识和认识形成的记忆储存起来。另一个层面是指实践阶段,即译者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翻译实践中。译者的认知过程也是文学翻译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判断、理解、选择和表达的过程。译者翻译文学作品也是一样。译者首先要对文本研磨,即分析和比较。词语、句法、篇章是译者首先感知的对象,其次是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然后将感知的各种材料保留和储存在记忆中,成为表象。表象只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概括的反映,往往只是一种感性认识,还有待于译者运用思维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知觉不是被动地将各种感觉要素相加,而是用一种主动的态度去解释它们,是一种主动的探索性活动,包含着一定的理解和解释,与译者所认识到的特定时期、特定文化背景和特定阶级的心理结构联系在一起”。其次,译者对文本的感知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对文本进行感知的同时还伴随着记忆和思维。在理解的过程中,译者将原著提供的表象材料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凭借思维组合成体系,然后表达出来。“翻译思维的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双语思维”。“它一方面是原语思维的理解阶段,另一方面是译语思维的表达阶段”。“换句话说,就是解码和换码过程,整个翻译思维过程可以表示为原语信息―原语概念系统―译语概念系统―译语信息系统”。在整个认识过程中,译者在记忆中储存的原材料是否充足和翔实决定了翻译过程中理解是否有深度和广度。只有对大量的词语进行正确的“解码”,才能谈进一步的翻译工作。

2.译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直接影响到译者对原著和作者的思想的理解,影响创作阶段的判断和选择。

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条件下,译者的心理活动状态也各不相同。心理状态直接影响译者对原著和作者的思想的理解,影响创作阶段的判断和选择,而判断和选择的往复循环伴随着译事活动的始终,是文学翻译家心智活动和心理活动的基本特征。因此,译者的心理状态显得十分重要。人在通过认识和心理状态来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还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征,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心理特征就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且经常出现的意志特征,主要包括气质和性格。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并表现在外部行为上。个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如认识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中都会表现出他固有的气质特点,使其个性具有一定的色彩。所以,“就译者来说,个人的条件决定了适应于译何种性质的语言,不宜于译另外性质的。他应该选择与自己风格相近的作品来译,无所不译必然出现劣译”。

3.译者的审美能力和文学再创造能力。

译者的审美能力决定了译作的美感层次。译者从事翻译活动时是“由多种心理要素及其功能关系组合而成,这些心理要素通力合作,才能保证译者审美经验(美感)的最终实现”(屠国元、袁圆,2006:25)。文学翻译的艺术性强调了译者对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要求译者以再现原作的艺术美为旨归。因此文学翻译的过程可以简单表述为“感受美―体验美―理解美―表达美”。译者要再现或传递原文的意境,自己就必须能够感知原文的意境美、体验并理解这种美,然后在译文中再现或传递原文的意境。

郭沫若曾说:“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这不是一件平庸的工作,有时候翻译比创作还要困难。”(郭沫若,1984:22)翻译的创造性性质属于二度创造,也就是再创造。译者需要深入了解原文作者艺术创造的过程,把握原作的精神,然后用适当的语言在译文里再现或传达原作的内容、风格和意境等。文学再创造不是词对词、句对句的转换,译者为了再现或传递原作的意境,不应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框架。“译者的创造不是指语义内容层面上的变化,而是指艺术心理的发挥”(姜秋霞,2000:260)。译者首先要感知原作的意境,再通过审美心理要素的作用,使心物交融,获取审美意象,然后用另一种语言再造象外之意的意境。

4.译者的精神力量。

文学翻译为译者提供了表现其精神个性的空间和自由,于是文学翻译行为就是浸透着译者生命能量的意义生成活动。洪堡特说:“精神特性的特点尤其在于,它的产品不仅只是人们赖以进一步构建的基础,而且蕴含着能够创造出产品本身的生命力。它的创造活动具有它自身也无法解释的性质。”洪堡特把人类语言的产生理解为生物发展史上的突变,把一种新语言的出现解释为语言发展史上的突变。在一种语言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活动中,由于“精神特性”的作用,突变也随时随地有可能发生。这说明文学翻译在创造新的文学译本的同时,由于文学语言本身的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等和译者的精神个性的作用,势必会产生新的、奇异的东西,这是精神特性的表现。译者的精神个性是言语活动中非规律性的创造行为的根源。

三、结语

文学翻译是译者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文学翻译是译者在艺术的领域中进行语言艺术再创造,文学译者是文学译本的再创作者。文学译本中渗透着译者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力量,译作与原作形成一种对话关系,译者与作者也是一种对话关系。文学文本必须通过译者的表述才能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中继续存活,文学原作在译者重塑文学语言和重写文学译本的艺术再创造中得以广泛传播和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童庆柄.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49-156.

[2]方梦之.译者就是译者[A].许钧.翻译思考录[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第14篇

关键词:隐喻 语境 语言学 文学作品

一、隐喻简介

隐喻就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说从一个认知域(来源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目前对隐喻的讨论是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展开的,人们对隐喻的认识经历了从“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到“隐喻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的飞跃。Lakoff认为“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种事物来表达另一事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表达手段,用在文学中旨在展示作品意犹未尽的潜台词,文学作品的隐喻与语言学中的隐喻研究不同,它不单局限于词汇层面,而是覆盖了作品的所有表义层面,如标题,主题,叙述层面,背景。结构,篇章等。

二、语境简介

语境,即语言环境。最初是一个语言学术语。通常指言语活动的各种情景因素的总和,是交际过程中参与者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及接受信息时所依赖的各种因素。语境可以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来看。从微观上看,语境是语言结构中的上下文或前言后语、语体和风格等;从宏观上看,语境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从人的因素看,它包括言语表达者和接受者,他们的思想、身份、文化程度、性格、修养、处境、心情等:从社会因素看,它包括社会特点、地域风貌、政治制度、经济情况等;从文化因素看,它包括文化心态、人文特征、文化活动、文化积淀等;从历史因素看,它包括时代特点、历史背景、历史沿革等;从民族因素看。它包括民族特征、民族习惯、民族交往等”。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所依赖的语境结合起来。语境决定修辞现象的优劣。

随着二十世纪语言学转向的发展,“语境”被逐渐泛化到其它领域,“进入文学研究领域的‘语境’也经历了两个方向的发展,一个是经由瑞恰兹及新批评派引入并发展的‘文本语境’,倾向于文本细读的具体操作:一是受语言哲学、现代阐释学影响的“语境”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多用于文学理论研究领域。”“语境”在文学研究之中最初的含义是“上下文”,其后发展出文学文本的作者的语境、读者的语境、阅读产生的心理语境以及其他按照各种角度划分的语境类型,如:历史语境、文化语境等。这种针对文本而言的各种语境,我们可以参照语言学的叫法将之归纳为两种――情景语境、认知语境,前者是客观物理层面的,后者属于心理层面。

三、文学作品中的隐喻与语境

概念隐喻是跨概念域的映射:一个经验域――源域被映射到另一个经验域――标域。隐喻建立在源域事物和目标域事物相似性的基础上,是源域的部分特征向标域映射的结果,“源域”、“标域”实际上是两个语境。概念隐喻的建构离不开语境,概念隐喻的解构也离不开语境,要通过联想找出“源域”“标域”两个语境中的相似关系。文学中的“隐喻”和“语境”两个概念最初都来源于语言学,后来这两个概念逐渐泛化进入文学领域。文学作品中的标题隐喻、意象隐喻、结构隐喻、主题隐喻等都与语境密切相关,语境是这些不同层面的隐喻建构和解构的核心。

1 文学作品的标题隐喻与语境。文学作品标题的隐喻与文本语境是密切相关的。如:《围城》这个题目就是一个隐喻,把人生比喻成一座城堡,如果没有作品中大量的人物命运经历作诠释,我们也解读不出“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的深刻含义。文本语境是解读这个标题隐喻的核心。贾平凹的《废都》,题目是一个总体性的隐喻。王尧在《重评(废都)兼论九十年代知识分子》中认为:“和逻辑的表述不同,《废都》对精神世界的建构是以隐喻的方式进行的,《废都》也就成了小说的总体喻”。而解读《废都》这个题目的隐喻要关注到当时社会文化的背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知识分子从启蒙者的地位退到了社会的边缘。批评家们认为:看来小说取名《废都》,包含有对传统文化断裂的隐忧,有失去人文精神倚持的荒凉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社会特点、文化心态等都对《废都》这个题目的隐喻有着直接影响。

2 文学作品的意象隐喻与语境。意象是“意”和“象”相统一相融合的结晶体。在诗歌中,意象隐喻用得较多。如余光中的《乡愁》,通过四个意象。即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对故土、对故园浓浓的乡愁。这首诗的四节,分别代表了人生的四季:即少年、青年、壮年和中年的四个时期。既有纪传性,又反映了不同年龄的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台湾与大陆两岸分离的时代背景是解读这些意象隐喻的关键。

我们再来看看海子诗歌中的“土地”意象。“在海子那里,‘土地’意味着一个巨大的隐喻,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远去的、被遗弃的土地,意味着现代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被放逐、漂泊不定;土地的‘饥饿’,也是人们精神上的饥渴、焦虑、流离失所;土地的悲剧,折射出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痛失‘精神家园’、无可依傍的悲惨处境”。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危机,海子找到了“土地”这个意象,通过讲述土地的命运,来讲述人们精神上的悲惨境遇。海子的经历、处境、知识背景、文化心态等对他笔下“土地”意象的隐喻的生成有着直接影响。对海子的生平、性格、心态有充分的理解,才能解读出解读海子诗歌中的“土地”意象的隐喻意义,以及海子诗歌中表现出的文化堕落过程中理想主义逐渐消亡的那种哀伤。

3 文学作品的结构隐喻与语境。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充满了隐喻,它所有的隐喻都是为历史叙述服务的。在众多的隐喻中,有两种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是结构性的,在结构上,她把历史浓缩在一天,并用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将之分成四个部分。清晨、正午、黄昏分别隐喻了历史发展由初而盛、极盛而衰的过程。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叙述者为这行将消失的历史而哀叹,但又用‘半个月亮’来寄托自己的希冀和渴望(坚守)”。在时间的隐喻上,叙述者是一位九十高龄的老者,她从自己出生讲起,一直讲到自己九十岁止。也就是几乎所有的鄂温克人下山定居结束游牧生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个时间段几乎代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这些隐喻建构和解构的核心都要参照历史语境,参照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民族文化、民族的发展历史。

4 文学作品的主题隐喻与语境。小说《废都》基本上是一部写实性的小说,可却包含了一些幻想、神话和隐喻的因素。解读小说《废都》的主题,离不开文化语境,读者必须熟悉中国古典作品的世界。隐喻本身也是文化的构成成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文化的内容。小说快结束时,庄

之蝶做了一个梦,等梦醒了,“庄之蝶仍是分不清与景雪荫的结婚和离婚是一种幻觉还是真实的经历”,最后以“人生如梦”的主题作结。《废都》开头就写八十年代在西京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漂亮的花,其外观看起来像牡丹,又类似玫瑰。花开四枝,分别为红、黄、白、紫四种颜色。有的批评家认为,这四枝花分别象征着小说中四位女性形象,即:唐宛儿、柳月、慧明和阿灿的命运。这种以象征的形象预示女性主人公未来的手法,与《红楼梦》的写法相似。书中的人物与《红楼梦》、《金瓶梅》中的人物也有相似性。《废都》的主人公庄之蝶的名字。直接让人想到了庄生梦蝶的传说,庄之蝶是贾宝玉和西门庆的混合体,唐宛儿让人联想到《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和李瓶儿,牛月清让人联想到《金瓶梅》中的吴月娘。另外,在场景的描述上。那些聚会、宴请的描写,都让人想到古典小说的类似场景。

所以,对于小说《废都》。必须放到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语境中加以理解。如果不熟悉中国古典小说的文本,不熟悉它的叙事方式,就很难解读出《废都》中“人生如梦”的主题隐喻。理解不同语言中的隐喻映射必须参照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民族文化。

四、结语

语境是文学作品中隐喻建构的基础。隐喻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说从一个认知域(来源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隐喻的编码实际上是从一个语境到另一个语境。对表达主体而言,作者的不同经历、修养、处境、心情等直接影响着他们隐喻的生成。

语境是隐喻解构的核心,解读文学作品不同层面的隐喻离不开语境。隐喻的解构是通过联想找出这两个语境间的相似性联系,达到从概念认知到修辞认知的飞跃。隐喻按照联想关系运作,即它们把未知的东西嵌入一种新的联想关系,未知的东西由此获得部分新的意义。所以,隐喻要求一种积极的、富于想象的解码行为:读者要去发现那些不同语境中的相似特征才能进行有意义的置换。解码活动要能够提供同编码相同对应的想象程序才能解读这个隐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隐喻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和行为现象”,是通过认知主体的思维在两个认知域或概念之间建立认知联系。而这个过程也离不开语境,通过语境建立起一种相似性的联想。

第15篇

【关键词】文学性;问题;反思

“文学性”概念是由雅各布森第一个提出的。他提出:“文学科学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一部既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特性。”[1]他们所说的文学性,主要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的特点,即打破语言的正常节奏、韵律、修辞和结构,通过强化、重叠、颠倒、扭曲、延续与人们熟悉的语言形式相疏离错位,产生所谓的“陌生化”的效果。

而当今“文学性”又被人们提及,是因为当今文学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失去了自己独立存在的地位。一些学者认为,信息技术的时代和世俗的社会的到来,使文学走向了终结。如“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文化研究”的盛行,造成文学研究领域的混乱,把文学等同于文化,文学的过度膨胀使文学自身变得模糊,文学陷入了迷茫的表征。具体来说,“文学性”问题在当今又受到深切的关注,是有其讨论的必要性,虽说这不关系到文学与文学学科的生死存亡,但是这些现实中的问题的确需要我们去面对。

第一,“文学性”的泛化现象。“文学性”泛化的主要是是指“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当今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审美过程已遍及整个社会,而在中国也开始出现了这种现象。也就是说,当今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了所谓的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的当中,如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使得艺术品和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分越来越模糊,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现象:“一方面是纯艺术和纯文化的所谓的萎缩;另一方面则是审美和艺术的泛化。”[2]文学的外延的扩展造成了大众视域中文学与非文学的模糊,因此成为新世纪文学研究必须面对“文学性”问题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如何面对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关系。文化研究在中国方兴未艾,已经成为一门最有活力的学科。文艺学领域讨论最激烈的话题就是“文艺学边界”的问题,也就是文艺学到底是以研究文学为主,还是以研究文化为主?中国的文艺学就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从经典阐释到经典阐释。更年轻的学者不愿在受制于古老的体系,而要去阐释活生生的当代文化现实。一些文化研究者认为文学研究对经典文本研究到大众文本研究;而否定者认为一切文化现象都可以作为文本进行解读,这些都是文化工作者应该做的,不是文学研究者应该管的事情文化不是文学研究的对象。基于两种观点,“文学性”的问题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对“文学性”的重新重视是文学过度膨胀使文学自身边界变的模糊,文学研究者对于文学和文学学科的一次自卫,保卫文学的独立性。但是,在“文学性”的讨论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反对本质主义,切忌用具有某种普世意义的“文学性”概念来划分出文学与非文学的边界,用来约束日益模糊的文学和文学研究。在文论界,人们习惯用本质主义的方法来研究文学性,总是试图用一种永恒的概念范畴去界定文学性,不少学者在“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之间进行徘徊,要么认为文学具有稳定性,有种永恒的意义,要么认为文学性具有不稳定性,是多本质的,如此这样的下去,很难有中国当代学者关于“文学性”的观念的产生。“文学性”是介乎稳定性和非稳定性之间的,用“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方法去研究只会使文学性的研究走向一种伪命题的地步。至于其稳定性是不可厚非的,任何一位文学研究者都不会把一部写真集来当作文学想现象来研究。北京大学的曹文轩教授就非常坚持有一个持久永恒的文学性存在,尽管他没有归纳出一个普世的文学性概念用以约束当前的文学,但是这种信念仍然也反映出文学性话题的某种走向。[3]但是如果将“文学性”落到一个亘古不变的概念上,就有一点偏颇之处。自从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第一次提出“文学性”,文学性只是对历史文化学派的一种反拨,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文学作品的本质。力图通过用归纳的方法总结出一个具有普世的文学性概念来,只能是理论上的一种徒劳。对此,对此约翰・埃利斯有一个很好的说法, 他说文学就像杂草, 给“文学”下定义与给“杂草”下定义一样困难, “杂草”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概念,它并非指一种固定的植物种类, “什么是杂草?”的问题必须看园地的主人希望长何种植物才能确定, 如果他打算长薰衣草, 那么对他来说狗尾巴草就是杂草, 反之亦然。如果他打算长果树,那么不管是薰衣草还是狗尾巴草就都成了杂草。[4]

就文学性与文学研究的关系来说,因为文学研究先于文学性而存在的,所以我们不可能用文学性来指导和约束文学研究的进行。因此,“文学性”是一个不断被丰富的概念,随着文学的不断发展我们会不断的认识到文学的新特性、新现象,而这种认识过程就是文学研究。文学研究具有前沿性,就像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一样,先有实践后产生理论。因此,试用“文学性”来约束文学研究的动机本身就是错误的,在当今的研究状况来看,不可能存在一种具有普世性的“文学性”概念来划分文学与文学研究的边界。

第二,反对在讨论问题时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钱中文在回顾中国百年文论时,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作了深刻的剖析。他指出:“在近百年里,我们大部分时间处在斗争和一味斗争中间,我们的思维养成了非此即彼的定性方式,哲学上分唯心和唯物,抑此扬彼,绝对的二元对立;政治上是分等级的,你死我活,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批判不是为了扬弃和吸收,而是为了否定和打到,这种思维不仅深入人们的思想,而且还深入到各种理论思维。”[5]在面对“文学性”这一问题时,“人们习惯把文学与文化、文学与意识形态看做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这种思维方式强调通过独立的批判立场来体现文学的文学性,反对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合谋和媚俗的倾向”[6]。这种思维割裂的了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联系,而文学性所达到的独特意味,也需要非文学因素的参与,如文学被文化特别是意识形态的支配的状况,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完成的,都会反映当时的文化现象,尤其是意识形态,作者也是用自己的意识形态来完成作品的,否则的话,则不会产生文学作品,简单的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形成文学性的概念也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在对“文学性”进行探讨时应该是一种排斥绝对对立,否定绝对斗争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我觉得“文学性“问题背后的隐藏的是当代文学所面临的一次危机,文学已经不是为精英文化所独有,而是越来越成为大众的归属物,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此造成了文学研究领域的界限的迷茫。虽然当今对于“文学性”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优异的成果,但是,我们在研究文学性这一问题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正确的面对,努力地揭示各个层次“文学性”背后的复杂的原因,才能找到新世纪文学症结所在,保持文学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俄]雅各布森:《诗学问题》,巴黎瑟伊出版社,1973年.

[2]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传播文化,2005年.

[3]曹文轩:《坚守文学性―曹文轩教授访谈》,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