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西结合的文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西结合的文化

第1篇

一、《推手》和《喜宴》的相关背景

《推手》是李安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于1992年拍摄。该片一经上映,惊艳四座,好评不断,并且在台湾金马奖上获得了八项提名,同时还摘得亚太影展最佳影片的桂冠。而拍摄于1993年的《喜宴》,则将李安导演真正地推向了世界舞台。该片荣获诸多奖项,如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金球奖等。《推手》和《喜宴》为李安导演电影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李安的电影中,文化冲突是其标志性的特色,文化身份的多样化,使他的电影充满了多元文化的影子,中西方文化成为其影片里别具一格的审美对象。在《推手》和《喜宴》两部影片中,李安通过宏大的文化背景之下的家庭情节来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展示,以家庭成员来表现中外两种文化的冲突,以及二者日渐走向融合的经过,将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置于一个家庭的进展之中,将深厚的文化内涵淋漓尽致的展现给观众。身为一名具有多重文化身份的华人导演,李安如何将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展现的恰到好处,并且被中外观众所认可,这些都值得深思。

二、 从电影《推手》看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推手》以一个中外结合的家庭作为故事的背景,讲述了美国儿媳和中国父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文化和观念方面发生的冲突。影片以二者不同的生活习惯拉开序幕,在打太极拳的中国父亲老朱,神情专注、动作轻盈而缓慢,而另一个镜头中的美国儿媳玛莎正快速地敲击着电脑键盘,两个画面一动一静,体现出两种文化的不同。中午,玛莎以饼干和水果沙拉作为午饭,而父亲老朱吃的是米饭和炒菜,典型的中国餐。饭后,美国儿媳习惯于练习西洋拳和跑步,而中国父亲则喜欢静坐和练习中国书法。待在客厅里的中国父亲和坐在书房的美国儿媳之间,有一道坚实的墙壁,两人在近乎封闭的两个空间里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这也是一种暗示,暗示了两人之间的隔阂以及中外文化的间的冲突。[1]父亲老朱在气定神闲的练习书法,而美国儿媳却在一旁生闷气,认为父亲打扰到自己写作。中国文化中超然淡泊的人生态度,在这次中外文化的较量中占据优势。随着故事的发展,文化的不同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得双方的矛盾日益增加,终于在一次全家聚餐的时候爆发出来。父亲的自信淡然在一瞬间轰然倒塌,强烈的沧桑感和漂泊感侵袭而来。在这个时候,陈太太的出现,使父亲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两人同处异国,感同身受,成为彼此的精神依靠。然而当父亲偶然获悉和陈太太的相处是儿子设计的,而目的是为了甩开父亲这个累赘时,老朱心灰意冷,选择了离家出走,以保住最后的尊严。在中国餐馆打工时,因为和流氓起了冲突,父亲大打出手。警察的出现及对事件的处理,将中外文化的冲突完全呈现了出来。此时,父亲也意识到自己打破的不是外国的社会秩序,而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理解的均衡,也就是说自己一生的处世原则被彻底粉碎,“炼神还虚不容易啊”这句台词道尽了父亲的无奈和悲凉。

在这部电影中,“推手”的场面出现很多次,展现出一种淡然平静的心态,也是父亲的一种心理期望,想要在繁杂的世界里为心灵找到一片纯净的栖息之地。但是父亲期望的平和却无法实现,整日深处西方文化之中,眼睁睁的看着传统家庭模式的消解,却无力阻挡。[2]在电影的最后,父亲选择搬到中国城独居,在那里,再次邂逅陈太太,他们聊天的背景是美国的国旗,示意着他们还是深处西方文化之下,老人的身后是属于子孙后代的世界,而自己身上的传统文化难以传承下去。而父亲和陈太太站在阳光之下的场景,或许暗示了他们虽然身处西方文化之下,但可以组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两人相互依靠,彼此抚慰漂泊的心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融合本就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两种文化产生冲突时,怀疑和接受都是必经过程,但是这并非妥协,而是一种超越文化意义的包容。

三、 从电影《喜宴》看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喜宴》以传统中国家庭遭遇同性恋作为故事发展的引线,呈现中外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的过程。在电影中,父亲和儿子形象对比鲜明。父亲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象征了中国文化中不可忤逆的父权力量。整部电影中,父亲出现的场景并不多,但是整个事件的发展却全捏在父亲手中,有一种无法抗拒的传统伦理的压迫感,不管是在台北,还是在纽约,父亲的精神影子充斥在任何地方。台北的电话、美国的相亲,这些事件里都展露出父亲的权威。“儿子”的形象和父亲相对立,代表了西方文化和观念。生活在西方文化环境下,生活理念不同,崇尚自由。父亲和儿子两个形象在影片中都具有深层涵义,价值观的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使他们冲突不断,而造成这种冲突的原因,正是他们各自身处的文化大环境的不同。如此一来,中外文化的冲突就在这个家庭中父亲和儿子的矛盾中一次次展现出来,并且愈演愈烈。尽管电影只是选取了一个家庭作为故事来叙述,但是际上是对中外两种不同文化的较量的展示。

在电影中,儿子伟同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儿子必须承担起为家族延续香火的重责。因此,父亲和母亲对伟同期以重望,期待儿子能够将家族的根延续下去。但是,在西方开发的文化环境中生活的伟同,性取向却恰恰和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在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理念中,特别看中家族子孙后代的繁衍,而儿子伟同的性取向打碎了父母亲的期望。所以,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有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一发不可收拾。儿子追求自由平等,而父亲更看重中国传统文化。儿子渴望自由和解放,并且尊重个人的隐私生活;父亲为了延续家族香火,可以选择放弃感情和幸福,甚至通过父权来干涉儿子的私生活。整部电影由此铺展而来,将中外文化冲突的细节展露无遗。

父母的身上,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旗袍、书法和喜宴。特别是喜宴,一直贯穿在影片始终。于伟同而言,为了避开父母的压力,和薇薇假结婚是个不错的办法,可以缓和家庭矛盾。因为是假的,所以他选择一切简单进行,只做登记和宣誓。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伟同长期生活在国外,思想早已被西化,就算是真的结了婚,也不会固守于传统的风俗习惯。但是就伟同的父母而言,结婚就应该举办喜宴,而且是很自然的事情,喜宴的举办就会象征婚姻被世俗所认可,会受到大家的祝福,也预示着婚姻美满幸福。在电影的镜头中,拗不过父母的伟同,还是和薇薇举办了喜宴。这场喜宴热闹而隆重,在曼哈顿的一座现代化大楼里举行,大厅的布置极具民族化。虽然参加婚礼的大多数都是中国人,但镜头时不时闪过几个西方面孔,这就提醒观众,尽管这场喜宴极具民族意味,但始终是在外举行,外场观众都是外国人。[3]他们用西方的眼光看着这群举办喜宴的中国人,感到非常惊讶。一场喜宴,将中国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和西方文化中崇尚自由的家庭伦理观之间的矛盾充分的展现出来。

电影并不是单纯的展现中外文化的冲突,李安导演巧妙地将两种文化间的冲突逐渐化解,使二者得以融合。在《喜宴》中,其实父亲早就知道儿子伟同的性取向,却一直闭口不言。他将原本打算送给薇薇的礼金,送给了过生日的赛门。换个角度来看,其实是父亲以另一种形式接受了伟同的选择,但是为了维持所谓的家庭颜面而不愿意公开。面对现实,父亲选择了妥协,这种妥协无可奈何,却也是一种为寻求新的平衡的处世态度。仿佛父亲有一只无形的手,一边像个局外人般观看事态发展和人物的悲喜,而另一边却又站在幕后,将整个事态的发展牢牢的握在手中。电影中有一个场景,父亲和赛门一起坐在风中,神情无助,身上原本威严的光环早已消失不见,眼睛里也看不见往日的自信,在西方文化的大环境下,他只是和赛门平等的一个个体。电影的结尾意味深长,全家人一起回顾婚礼相册,父亲仿佛重新笼罩上了过往威严的光环,他的脸上泛起笑容,但是当看到伟同、赛门和薇薇三个人的合影时,整个人仿佛怔住了一般,有一瞬间的失神。照片将父亲重新拉回了现实,脸上的笑容不再,起身就要道别,将最初对薇薇说过的谢谢照顾伟同的话在这一次说给了赛门,转身对薇薇说了句“高家会谢谢你”,这句话意味深长。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是父亲站在安检口,对着西方人的质疑,将手臂高高的聚过头顶,动作十分夸张。电影在这里结束,发人深省。虽然最终的结果父亲比较满意,但是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还是有一定的退让,而儿子伟同则重新组成一个特殊的家庭模式,以妥协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从某种角度来看,父亲和儿子达成了共识,而两者所象征的文化也找到了交融的平衡点,即中外文化得以融合。

结语

《推手》和《喜宴》两部影片,将中外文化从冲突走下融合的过程展现的淋漓尽致。而电影的成功也离不开李安导演深厚的中外文化内涵,以及包容对待两种文化的态度。这两部电影意义深远,旨在告知观众,在全世界多重文化共同发展中,我们不但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应当适度的接受其他文化,不但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同时还能使自身的文化特色得到保护,进而打破中外文化的冲突,逐渐走向融合,从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彤.跨文化视角下东西方文化融合与冲突――以电影《推手》为例[J].采写编,2016(1):200-201.

第2篇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 中西医结合

【Abstract】 from two different culture system, both would have is interaction and mutual tolerance,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progress, we how to walk road of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paper on the author expounded some points of view.

【Key words】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先有文化土壤,而后有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土壤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所以不同的文化对各类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影响。我们在这里就简要的谈一下东西方文化对中、西医学的影响,以及如何走好,中、西方医学结合之路。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也就是说了解了道教也就是从根源上把握了中国的本质和根源。而中医学是古老的中国人在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渐发展和产生的,中国人常讲:“中国古代是巫医不分”。也就是说中医来源于巫术。我个人认为:“中医属于哲学范畴,在我学习中医之前,我认为中医是用理论看病,学习中医后认为,中医是在理论指导下,采用方药治病”。

我觉得中医一些的理论体系来源于道家的重阳学说,我们知道道家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吕洞宾,道家北五祖之一,又称为吕纯阳,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道家比较重视人体的阳气,也就是阳主阴从,没有阳气的推动和蒸腾作用,人体内的阴性物质也不能产生就如青藏高原的冰川在太阳的照射下,融化成雪水,流成长江、黄河一样。但是我们道家有消极的一面就是传播差,有点自顾自的感觉,不讲究普传。因此传播面积窄,同理中医药,西方一些国家还是不能接受。

我认为:“西方文化的根柢在基督教”。整个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而存在,那时哲学处在神学奴婢的地位。那时的经院哲学就是在为基督教会服务。整个西方医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虽然说西方医学是建立在解剖、生理、生化的基础之上,属于工程学的范畴,但是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却受到了基督教思想的影响比较大。例如圣经里曾经讲:“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可同负一轭” 。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什么相和呢?信的和不信的有什么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我觉得西方思想很难接受不同的事物,不能中庸的对待事物,不能去求大同存小异。同理西方医学一进入中国的国门开始就在否定中医,认为是中医是迷信的东西,一些学习西医学的人直到今天还在闭着眼睛高喊中医是伪科学、取缔中医。我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们,“无知者,则无畏”。西方产生的事物就有基督教的一些特点,圣经有句话讲的好:“圣灵降临在我们身上,我们就必得到能力,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立亚,直到地基,做我主的见证。”基督教讲究传播,世界上六十几亿人有三分之一信奉基督教,而西医学也一样,讲究传播、讲究宣传,全世界形成了以西方医学为主体的医学体系。

我们中医前辈则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西医呢?抵制者有之,漠然对处之者有之,而提倡中西医结合者也大有人在,这种观念也符合了中国古代的儒家和道家观点:“和而不同,求大同存小异。”佛教从印度传入、基督教从西方传入中国之初,没有被消灭而是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和传播,佛教甚至成为中国古代三大主体文化之一,这不能不说与中国文化的巨大的包容力是分不开的。

第3篇

关键词:洋节;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92-02

一、洋节盛行的现状

不知从何时开始,圣诞节等洋节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并日趋流行。每当圣诞节来临,电视、电台、报刊、网络被各种各样的圣诞信息充斥着;人们乐此不疲地转发着各种表达祝福的短信以互祝圣诞快乐。平安夜里,当教堂的钟声敲响时,年轻人如潮水般蜂拥至大街上、广场上,聚众狂欢;教堂里一片嬉闹声取代了原本应有的肃穆,圣诞变得似乎和宗教无关。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情节,愚人节等洋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捧,可他们对这些承载着西方文化的洋节却缺乏一些基本了解,不知道起源,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庆祝,但是却一味盲从。

针对洋节在青年群体中盛行的现状,寇福明曾对某高校20-25岁本科在读生做过调查,结果如下图[1]:

98%以上的热衷于过情人节和节圣诞节,87%的有过愚人节的习惯,7%的人有过感恩节和母亲节的习惯,其它的节日,如:万圣节,过的人几乎没有。93%的人认为他们逐渐淡化了对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节日庆祝气氛,但他们依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庆祝这些节日。可见洋节已经逐渐走入中国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

二、洋节盛行的原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传统节日。作为各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中记录下的自己民族生存、发展和变革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尽管它们起源不一,涵义不同,人们庆祝的仪式和活动也各式各样,但都体现和传承着各自民族文化特有的价值观。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西方的洋节均体现出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社会变迁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农事有关,并依据自然节气的变化或民间传说而设定,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春节等。受中国文化两千五百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影响,这些节日都与伦理息息相关,反映出尊重先贤、孝敬父母、全家团圆的特点,折射出重伦理、守孝悌的传统价值观,在情感方面多具含蓄委婉的特点。

西方的洋节多起源于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如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等。这些节日多具有人文的内涵,主题鲜明,很适合表达自己的特定情感,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公众性,很适于人民的情感表达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城市生活为基础的西方节日与反映农事的中国传统节日相比,更注重社会性与人文关怀,它以娱乐、狂欢为特点,这恰恰迎合了在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下的中国人寻求情感宣泄,放松精神的内在需求,因而洋节在中国的土壤上能够大行其道。洋节中的母亲节、父亲节符合中国传统的敬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思想;圣诞节、情人节中的狂欢”、“浪漫”则契合中国人的喜庆、团圆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些能使中国人情感上产生共鸣的东西,洋节才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进而形成一种流行文化潮。[3]

(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

文化的渗透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强势强文化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入侵;借助广泛的载体,如:英语、麦当劳、迪斯尼、微软、好莱坞大片等堂而皇之地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进行渗透。正是这种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正遭遇空前的冷落和尴尬,这也是圣诞节等洋节越来越多受到中国青年人热捧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商家和媒体对洋节的盛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创造最大价值的节日经济,商家和媒体联手对各种洋节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一方面,铺天盖地的广告不断被投放在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等多种媒体中,将消费洋节等信息强制灌输到都市人的神经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商家根据洋节的特点装扮卖场,以营造出异域节日的气氛,给喜欢新奇的人们创造出欢乐购物的环境。洋节就是这样在商家与传媒的共谋下逐渐为国人们所接受,并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4]

三、洋节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一)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碰撞

现在的“90后”习惯于过圣诞节,都知道圣诞老人,也会唱“JingleBells”;而鲜少有人知道过春节时要祭灶、扫尘、贴对联、送门神;也不知道元宵节要、放花灯、扭秧歌;更不了解端午节得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这些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在“90后”看来是苍白的,没有质感的。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现状,2006,来自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十位博士就发出联名倡议书抵制圣诞节,并号召“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

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二)西方节日的融合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历)元旦”、“五一”这些舶来品也早已融入国人的节日单中,被人们所广为接受。在元旦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亲朋好友互致问候以庆祝新年吉祥如意;五一节则是劳动者通过顽强不屈的斗争为自己争取到了合法权益,代表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今天,当举国上下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共迎新年钟声庆祝元旦时,当与世界各国人们共同庆祝“五一”劳动节时,有谁会提出要慎过这些“洋节”?

(三)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地区文化间的冲突和交融不可避免

在全球一体化加剧的今天,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东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是必然的趋势。就节日而言,不同的节日文化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的载体,都有其合理的因素在里面,没有孰优孰劣的可比性,当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时,并没有冲突和碰撞,一旦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时候,就如同文化融合一样,人们有了选择的余地,价值判断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吸取和扬弃就不可避免。[5]

四、提升自我文化以应对以洋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文化从来都是一种需要交流的东西,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更是不可避免。文化如果要“守”,那么就失去其生存的意义,缺乏包容的文化本身就不具有吸引力,终将难挡社会进步的车轮。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盛行认同于“国人接受了该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因为研究调查表明,很多年轻人过洋节只是为了赶时髦,并不了解洋节本身的内涵。他们对洋节的追崇,更多的是愿意接受其互致祝福、放松心情这种休闲化、娱乐化的形式。我们应以海纳百川、包容并蓄,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洋节的甚嚣尘上至少是该文化外在形式的一种蔓延。意识形态上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年轻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缺乏深厚的传统教育的根基,自我文化底蕴薄弱,在被浓厚的传载西方文化的洋节所包围的氛围中很容易迷失于这种表象下,久而久之很容易在外来文化面前丧失自我。

因此我们迫切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文化。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时下的“国学热”积极配合,助推中国传统文化的上升。商家和媒体也更应充分挖掘中国诸多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诸如在法国、俄罗斯等国开展的“中国年”等活动就是弘扬我国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很好途径。

在二十一世纪中西文化博弈的今天,我们应以十二五文化纲要为本,抓住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的契机,提升自己的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汉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在吸取前人及外人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属于我们民族文化与时代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使自己的区域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共享资源,为创建多元性世界文化,促进人类的全面繁荣,推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寇福明.从洋节盛行看中西文化的融合\[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108-110.

\[2\]李军,朱筱新.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1.

第4篇

关键词: 普通话教学 学生语音问题 实施措施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主要基地,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普通话教师,我深感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比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更早、更多地接触社会。他们工作在社会生产的第一线,语言当然是交流的第一重要工具,因此非常有必要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基础专业人才,即所谓的“蓝领”,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公共服务行业,比如:银行出纳、图书管理员、公交、铁路、酒店,航空的服务员等。在这些基础的服务行业中,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经常在工作中出现“口误”,被人笑是小,影响服务形象,令服务大打折扣就是大事。所以,在中职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实施普通话专职教学迫在眉睫。

一、目前学生在语音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方言中的语音偏误。

所谓方言,是指语言的一种地方变体,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各有不同,是语言分化的结果。辽宁属于北方方言,但是语音中调值不准确,尤其是鞍山地区,上音很多,辽西地区尾音较长,沈阳抚顺地区很少有卷舌音,清音多于浊音,属于较有特点的地方话。

(二)语音基础知识不牢固。

语音练习中,辽宁地区的学生经常会犯下列错误:

1.zh ch sh和z c s声母发音混。将z,c,s1声母所属的字读成zh,ch,sh声母所属。也就是将平舌音字都读成翘舌音字,如:“祖宗zǚ,zōng”读为“zhǔ zhōng”;“猜测(cāi cè)”读为“(chāi chè)”;“搜索(sōu suǒ)”读为“(shōu shuǒ)”等。犯这类错误的人大多数不会发平舌音,因而在说话时将所有平舌音都读成翘舌音字。

2.将zh,ch,sh声母所属的字读成z,c,s声母所属。也就是将翘舌音字都读成平舌音字,如“挣扎(zhēng zhá)”读为“zēng zá”;“驰骋(chí chěng)”读为(cí cěng)”;史诗(shǐshī)”读作“(sǐsī)”等。犯这类错误的人大多数不会发翘舌音,因而说话时将所有翘舌音都一概读成平舌音字。

3.将zh,ch,sh和z,c,s两组声母零数的字混音读。也就是在平翘舌发音问题上没有固定的规律和标准,对同一个字,有时读平舌有时读翘舌,如“她是辽宁师范大学的宋老师(tā shì liáo níng shī fàn dà xué dè sòng lǎo shī)”可能读成(tā sì liáo níng sī fàn dà xuédè shòng lǎo sī)其中“是”读成“sì”,是错的。“师范”可能读成“sì fàn”是错的,“宋老师”读成“shòng lǎo sī”又是错的,该读平舌的读成翘舌,该读翘舌的读成平舌。究其原因就是说话的人自己也弄不准哪些字究竟是该读平舌音还是翘舌音。

4.将zh,ch,sh声母领属的字读成j,q,x声母领属。如“知道(zhīdào)”读为“jī dào”;“出车(chū chē)”读为“qū qiē”:石桥(shí qiáo)读为“xí qiáo”等。

5.将j,q,x声母领属的字读成zh,ch,sh声母领属。如“捐款(juān kuǎn)”读为“(zhuān kuǎn)”;“全军(quánjūn)”读为“(chuán zhūn)”;“群众(qún zhòng)”读为“(chún zhòng)。

(三)习以为常的语义错误。

外国人学习汉语,最头痛的就是声调,因为汉语的声调有辨别词义的作用,一旦调值不到位,势必就会影响交流,进而造成误解。一次课间看到一个学生围着书桌转圈圈说:“老师,我的‘眼睛’不见了。”我很不解,眼睛明明长在那里,怎么就不见了?后来我才明白,他所说的“眼睛”其实是“眼镜”,一场闹剧。

面对这样的现象,语文教师和语言工作者不能坐以待毙、任其发展,在日常教学中,应切实加强普通话的教学。

二、普通话教学措施

(一)加大语文课中语音基础知识的学习力度。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基础知识已被提升到重要的位置。汉字注音、词语搭配、语法知识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比起以往只注重结构分析、中心思想归纳的教学,要实用得多。所以,必须加强语音教学,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注重矫正方言中的语音偏误。在语文教学中,语音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识别生字、辨别词义上,应多在拼音教学上下工夫,例如:前后鼻音问题,不在语音教学中指导发音的辨别方法,多做注音练习,是很难矫正过来的,日积月累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第二,反复纠正那些习以为常的语义错误。声调是具有辨别词义功能的,很多词义错误主要出在声调上,有“买东西”的不“买”和“卖东西”的“卖”是经常搞混的词语。难道是学生辨别不清楚声调吗?事实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声调问题,既然周围人都这样说,就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约定俗成”,因此,我们一定要促使学生养成在日常言语交谈中正确使用声调的习惯。

(二)开设专门的口语课,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话教学中以欣赏活动为主,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欣赏内容包括:专业播音员的名篇朗读录音、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的影像资料及一些精彩的语言类大赛的视频资料,在传授教学知识点前,先通过欣赏精彩视频影像资料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再进行知识点的传授,针对口语课的特点,利用朗诵、演讲、论辩等音像资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总之,普通话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应事先设置好各个环节的教学方法及针对性强的训练题目,并结合学生的方言情况和语言能力加以训练。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相信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语言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为方言的发展提供了温床,所以纠正方言区学生的语音问题,训练他们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一个艰巨的工程,教育者只有持之以恒,才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妙语连珠。

参考文献:

[1]戴曼纯.语言学研究中“语言能力”的界定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4).

[2]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第5篇

到14世纪以后,中国的青花瓷器就通过贸易的渠道输往西亚、东南亚、南非、欧洲等地。这些青花瓷今天能看到的不外乎当时出口而保存至今的传世品,以及古代遗址和墓葬发掘出土的发掘品两类,其中传世品主要集中于伊朗德黑兰与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此次能有机会来到伊朗德黑兰国家博物馆亲眼见到这些传世至今的精美元代青花瓷,实现了笔者50多年的夙愿。该馆的收藏不仅数量大,质量精,而且来源可靠,科学价值极高。这是中伊两国人民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我国青花瓷器的珍贵实物资料。这些青花瓷器是在元代江西景德镇烧制出口到波斯地区的,所以在国内十分少见。现在由于国内元青花瓷器出土多了,可资研究的资料得到了丰富,它们在造型与花纹装饰上与伊朗德黑兰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点,与之进行比较研究,是我们此次来考察的一个重要任务。

青花原料为氧化钻,是一种着色力极强、稳定性好的彩绘原料,它不仅烧成面较宽,而且容易烧成,这是它的主要性能。氧化钴一般含有氧化铁与氧化锰等多种元素,其他元素含量的多少,决定了氧化钴的性质。经科学研究,我国古代青花瓷器使用的青料分进口与国产青料两种。进口青料称“苏麻离青”,又叫“苏尼勃青”。这种青料含氧化铁成分高,含氧化锰成分低,并含有砷,是一种高铁低锰料。国产青料合氧化铁低,含氧化锰高,是一种高锰低铁料。这种进口青料的最大特点是高铁,在还原焰中烧成,呈黑色结晶斑块,绘制纹饰线条具有晕散、流淌的特征。因此,这种青料的性能会直接影响纹饰密集、多层次的装饰效果,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这种多层次、密集型、不留地的装饰风格,正是来自波斯,古代清真寺的装饰花纹与金银器的装饰风格,以及地毯上的各种缠枝莲纹、莲花瓣纹、卷草纹、s形纹和回纹等,都与元代青花瓷上的装饰不仅在题材与结构上相同,而且在艺术风格上也如出一辙,难怪有的学者称它为“波斯风格”。满足青花纹饰的密集型以及多层次不留地装饰的要求,首先必须对进口青料进行改造与提炼,才能使用。氧化钴是一种着色力极强的彩绘原料,用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青花的呈色效果。绘瓷时要浓淡适度,厚薄均匀,还要求画工掌握好一定的速度,用笔不能停顿。烧窑技术尤为重要,窑温的高低,窑炉的气氛等,都会影响到青花的呈色。窑温过高青料流淌,过低时又会影响到青花的呈色。

以上对青料性能的改变,青料的科学使用与绘制,以及青花瓷器的烧成这一系列的创造,才解决了元青花艺术风格(波斯风格)与青料性能之间的矛盾。这就是元青花瓷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原因与其特征的由来。可以看出,这种元青花瓷器是用最好的原料制作,筛选最精的青料绘制,由最好的窑工烧制出来的,代表了中国青花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

元代青花瓷得以创新与发展,除了国内外需求这一主要原因以外,元朝各种艺术形式与多样性文化来源,也影响与造就了青花瓷器以新异的面貌独树一帜。

元帝国对欧亚大陆的征服,使得大批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穆斯林迁居中国,随之而来的是伊斯兰文化的大量涌入,西域的音乐、绘画、文化习俗、手工艺品也传入中国,景德镇青花瓷生产使用“苏麻离青”料就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结果。

然而,长期以来对于进口“苏麻离青”料究竟是从哪儿来的这一问题学术界说法不一。关于进口青料“苏麻泥青”来源地的调查,是我们此次伊朗之行的重点。信心来自13世纪波斯语复印本的记载与许明先生上次伊朗考察的基础。

2010年9月21日,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为了使我们的调查工作顺利进行,德黑兰国家博物馆还专门派了一位从事考古工作的女士陪同。从德黑兰到卡尚市大约240公里,乘汽车需要3个小时左右。我们乘坐小面包车从德黑兰出发,在经过苏尔坦、阿米尔、阿赫默德区的阿拉维大街时,顺便参观了博鲁杰尔迪古宅,然后就直奔目的地――罗杰发尔德山区。

钴矿所在的小村,离卡尚市大约40公里。汽车在光秃秃起伏不断的山间小路上拐弯抹角地行驶。为了节省时间,能够准确地找到钴矿,便请了一位熟悉情况的村民作为我们的向导,换乘货车快速前进。不料山高无路,前行受阻,只好下车徒步行走。目的地格哈默沙位于罗杰发尔德的山脚下,我们就沿着山边小“路”前行着。“路”是上下坡多,地表坚硬,由大小石子自然覆盖,行走时脚不贴地,如穿上旱冰鞋一样,走起来十分困难。

“苏麻泥青”在召唤着我们,路再难行也要前进!走在后面的人不断高声喊问着:“到了没有?”走在前面的人无力回答,只好尽力往前走。在大家都低着头奋力行走的“咔咔”声中,突然听到了向导的“乌拉”声!到了!终于到了!

我们站在了格哈默沙村,据说矿在60年前已经封了,矿也塌了。但两个洞口还可看见。我们在周边找到了闪着银色光芒的石头――“苏麻泥青”。同时,也印证了13世纪波斯语复印本记载的真实性。

以上文中有关地名、矿山名、钴料名等有混淆处,应正名为:拉杰瓦德为矿山地名,格哈默沙与夸姆萨为村名,苏来麻尼与苏来曼尼为“苏麻泥青”。

我们这次调查的目的地是到达了,但调查的目的还没有达到。这是因为按照伊朗方面的规定,矿石不能随身带出,一定要等有关部门的批准后寄到上海,经过科学测试后才能证实。

元青花所用的“苏麻泥青”属进口青料,过去弄不清楚具体产地,学术界的说法也不一样。这次赴伊朗实地考察,可以说是较深层次研究的一种空前举措,其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弥补了元青花瓷器研究上的空白,而且为科学测试对比元青花的真伪提供了新的可靠的鉴证资料。如果我们用新发现的“苏麻泥青”即古代用于元青花的着色钴料来制作青花瓷,并与新仿品进行对比的话,就会一目了然了。

因为“苏麻泥青”属天然矿物料,它所含的成分相当复杂,但主要特点是高铁低锰并且含有砷等其他微量元素。国产青料都是高锰低铁型,不含砷等微量元素。从科学角度上讲,用一种青料去仿另一种青料,烧成后的青花呈色能达到乱真的程度是不可能的。当代的仿品都是用国产青料仿进口青料,如果想要达到与被仿者相同和接近的水平,就必须对原料进行人工配制,然而人工配制的钴料与天然伴生的钴料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真”“伪”之间的区别。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是绝对的,相同点是相对的或者是有限的。只不过是我们用眼睛看不见而难以区别罢了,但在本质上它们是不同的。

钻蓝作为瓷器的装饰,首先为景德镇窑工们所创造。虽然把钻蓝运用于陶器装饰由来已久,但因钻蓝与传统的伊斯兰文化传统的“喜色”相一致,把波斯“蓝”与中国“瓷”相融合而烧成青花瓷器就是景德镇窑工受其影响,改用波斯蓝绘制的结果。

根据伊朗博物馆伊斯兰部主任Rohfar女士说:“元时有伊朗人在中国,是伊朗派到中国去学习制瓷的,但具体材料在什么书上有什么记载,要去专门查找。”这一点我们从伊朗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瓷器上的方形图章上看,就可以得到证实。伊朗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上的图章大多数是刻上去后加红色颜料的,有的又在其上加了一层似透明釉的保护层。也有少数看起来就是直接在景德镇用笔在瓷胎上写上去的(釉里红,)。这与收藏家在国内收藏的元青花瓷器上的图章不同(图6),尽管都是在大窑中烧成的釉里红,但据伊朗学者看后认为,肯定是波斯文,然而在写法上有错误,怀疑是中国人所写。另外在落款的部位上也明显不同。以各种大盘为例,伊朗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大盘,款识均落在外壁圈足与纹饰之间的空档上,而国内收藏家收藏的元青花大盘的款识却都落在盘的外壁板沿上(编者注:此处提及的民间藏大盘图片由作者提供,未提供大盘全貌图)。这应当是与伊朗人跟中国人在书写方法上的不同有关。这证明Rohfar主任为我们提供的资料,在学术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6篇

关键词:归化;异化;直译;意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95-02

一、归化和异化的源头――直译和意译

直译,对应的英文词是Literal Translation. 意译对应的英文词是Free Translation.早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学者对希腊作品采取逐字逐句的翻译方法,力求照搬原文风格。这种理论应该称得上是最早的直译了。而意译的提出是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翻译理论家西塞罗就提出,翻译家必须照顾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用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来打动读者或听众。翻译要传达的是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并非原文的语言形式。由于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彼此有相通之处”,翻译中做到风格对等是完全可能的(谭载喜,1991:24)。紧随其后的贺拉斯在翻译理论上也深受西塞罗的影响,坚持翻译应该“意义对意义”(sense for sense)再后来被誉为西方四大权威神学家之一的哲罗姆也提出了极有见地的翻译理论和切实可行的翻译原则。他强调各种语言的形式差异,主张在翻译中应避免逐字对译,翻译应忠实原作的内容。虽然当时对直译和意译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当时的理论无疑构成了直译和意译最初的含义。

许多学者认为直译与意译是归化和异化的源头,并且常常把它们放在一块来讨论。著名学者王东风就在“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一文中就对它们作过深入的探讨。他认为:直译与意译之争延伸出了归化与异化之争,但他没有将它们简单地归于一类,而是指出:虽然归化和异化可看成直译和意译概念的延伸,但跟直译与意译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直译和意译只是单纯的语言层面的讨论,而归化和异化则由语言层面上升为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换句话说,直译和意译之争的重心是意义和形式问题,而归化和异化之争的重心则是处在意义和形式所隐含的文化身份、文学性乃至话语权利问题(王东风,2002)。

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只是翻译的两种主要方法,所解决的是语言层面的技术处理问题。而归化和异化则解决的是文化,诗学和政治等更深一层的问题,它们既是直译和意译的传承,更是它们的拓展。

二、归化和异化的理论界定

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是对两种翻译策略的称谓。在翻译研究领域首先将这两个词语作为术语使用的是美国翻译学家韦努蒂。韦努蒂(2001)对归化翻译的定义是:“遵守目标语言当前的主流价值,有意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canon)出版潮流和政治要求。”韦努蒂(2001)对异化的定义概括起来就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然而,归化和异化概念的雏形最初是由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1813年的《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在这里,施氏只是描述了他所说的两种方法,并未授之以什么名称。直到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其The Translation’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作, “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 or alienation),将第二种方法称作“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 or adaptation)概括而言,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而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从这个界定来看,异化相当于直译的延伸,归化相当于意译的延伸,但异化、归化在内涵上更加丰富,在意义上更加深远。

三、归化和异化的发展史

(一)前一百年以归化为主

我国翻译外国文学的初始阶段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在那个时候,一些西洋文学被零零散散地介绍了进来。后,中国愈加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文人志士意识到救国必先强民的道理,开始大量译介西洋小说作为教育民众的工具。在林纾,五光健,苏曼殊等人的带动下,二十世纪头十年头十年成为翻译出版西洋文学的阶段,所译作品虽有一些古典名著,但更多的是侦探,言情小说。在此期间的文学翻译,主要以归化为主。一九一九年,随着“五四”的兴起,文学翻译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已经深刻的察觉到了中国文学的落后地位,为引进新的文化因素,他们甚至放弃了遵守目的与文化的语言规范,力求译出“原汁原味”的作品。此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鲁迅,郭沫若,茅盾等。这次运动后,翻译界出现了“欧化”主张,借鉴吸收西洋的语言长处,来提高汉语的表现力。鲁迅在提倡欧化译法中发挥了旗手作用。但是无可否认,鲁迅的“宁信而不顺”的翻译主张也产生了不少副作用,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生硬翻译风。因此,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起,中国译坛在翻译策略上出现了一个“逆反应” ,归化法再次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翻译家是张若谷,朱生豪和傅东华。

我国的文学翻译的第三次掀起于后。在最初的十余年间,我国的翻译工作者本着为“为革命,为创作服务”的宗旨,在翻译策略上主要体现了以异化为主的策略。最著名的代表人是董秋斯,卞之琳二人。然而,虽然异化策略在此时有所盛行,但总体上还是弱于归化。对我国文学翻译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有傅雷和钱钟书的两个重要论点。即傅雷的 “神似”和钱钟书的“化境”。正是在傅雷,钱钟书的这些翻译观的指引下,我国建国后的文学翻译家大多追求“神似”,向往“化境”,力求使自己的译文读起来不像译作,更像写作。纵观整个翻译史,除了五四后的十多年以外,我国头一百年的文学翻译基本上都是以归化为主。

(二)二十世纪末对归化,异化的重新认识

二十世纪末期随着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到来,读者的阅读兴趣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他们要求更加贴近生活的作品,因而对于西方文学有着近乎着魔的疯狂,有一次输入西方文化的被掀起了。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翻译界受西方翻译理论的启发,对异化、归化进行了重新思考,异化译法开始受到重视。在改革开放期间,不仅翻译理论界对异化译法有了新的认识,文学翻译工作者中也承认异化与归化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对抗性概念、而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这可参考孙致礼教授“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中国翻译》,2002)和蔡平的“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中国翻译》,2002)两文。甚至现在有学者还认为“译文中异化和归化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某一时期被认为是异化的表达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有可能成为译语的一部分,看不出异质的因素了。”(蔡平,2002)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了解的加深,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日趋明显,文化“异”的成分似乎也在逐渐淡化。从哲学的角度看来,归化与异化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依据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它们二者不仅是对立的,更是统一的。由此看来,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翻译仍将是归化和异化的继续发展

(三)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翻译以异化为主

也有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翻译是异化为主。因为过去曾经出现过不少偏向目的语,照顾读者的优秀译本,而偏向原文、迁就原作者的译文往往很难获得读者的赞同。当然,这只是个别学者的观点和看法。我国的著名翻译家孙致礼先生在《翻译的异化与归化》一文的最后说道:“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归化翻译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局面将会有所改变,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随着各国人民之间的不断经沟通,向作者接近的异化译法将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与归化译法取得平衡,甚至可能占据上风。”(1999:36)。他相信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翻译将真正成熟起来,而这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注重异化;而异化的核心,就是尽量传译原文的异质因素,保留“原汁原味”。

四、结语

归化或异化策略其实都是一种翻译手段,翻译策略,而并非翻译标准。翻译标准只能有一个,而翻译策略和手段可多种多样。另外,他们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不管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采用“归化”,还是采用“异化”,应根据在翻译中涉及的多种因素,如具体的语境、翻译的目的、译入语的包容度、文学作品、作家、译入语读者的接受效果、民族的思维习惯以及不同文化趋同程度的具体情况进行取舍。但采用这两种翻译策略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万不可“顾此失彼”,亦或“过犹不及”。

参考文献: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0.

[2]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

第7篇

传统文化幼儿游戏学前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华夏子孙留下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它曾孕育出无数中华英才,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一、传统文学渗透在游戏活动中

1.合理的选材古典文学

传统文学是在古老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其中一些传统事物随时代不断发展已消失,幼儿难以获得相关经验。在教育思想中,也难免有些消极、封建的思想混杂其中,且个别内容学习难度较大,对幼儿不具有意义且难以接受。因此,教师必须合理选材,选择传统文学内容中的精华对幼儿教育。最好选择语义浅显、用字自然、感染力强是颂扬爱国主义、树立崇高理想的作品。要适当对一些难懂文言文、成语合理改编、缩写、扩写等,从幼儿兴趣、情感体验出发,确立恰当的内容,这样才会通过传统文学把灿烂的文化思想进行传承,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2.将传统文学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游戏中

(1)经典诗歌编排在韵律操中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就尝试着将经典古诗和《三字经》等编排到韵律操中使之有机结合,富有特色。我们把古诗和《三字经》分别录制出一段富有节奏感很强的歌曲,再根据歌曲的节奏与诗词的内容编排出一整套韵律操来进行身体锻炼游戏。幼儿边吟诵边玩,不仅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外,也潜移默化的学习诗词。

(2)传统文学体现在智力游戏中

在创设智力游戏时注重幼儿的操作性、趣味性和教育性。设置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能力范围,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不仅得到了乐趣还在已有的知识上有所加强。在语言游戏中,开展姓氏文化教育时,通过玩“送字宝宝回家”的游戏,使幼儿认识单姓、复姓,学会按单姓与复姓的区别将姓氏汉字进行分类。我们在语言区域里创设“中国经典故事”这一板块,让幼儿在倾听、阅读和讲述中,使孩子在思想上形成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礼仪观念,发扬我国爱国、奋进、尊老敬贤、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在操作游戏中创设了一些成语接龙、看图找成语等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不仅理解传统文学内容,还增加了传统文学的底蕴。

(3)传统文学体现在娱乐游戏中

我们利用闲暇的时间创设一些互动强、趣味性的娱乐游戏,例如,击鼓传花说古诗,开展一系列情景表演古诗文吟诵活动,组织古诗吟诵比赛。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特点使每位幼儿都获得奖励,在学习背诵经典文章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良好的熏陶,并让孩子找到成功的自信。

二、传统节日与游戏有机结合

中国有着多种多样的传统节日,因中国传统佳节是传统文化的驿站,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他具有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价值。所以,我们组织了关于中国传统佳节方面的主题活动,从不同节日习俗入手,以幼儿的特点与眼光展现各活动的意蕴。“中秋佳节”的寓意是团圆,可以组织幼儿的亲子游戏,共同制作月饼拼盘等活动,从中感受节日的快乐。

三、传统游戏在幼儿活动中创新运用

1.传统游戏渗透在户外体育活动中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内容十分丰富,如能合理利用还能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使户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更具特色。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进行各种有效的身体练习,并直接接受阳光和新鲜空气等自然因素的刺激,这对幼儿骨骼的发展,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健康,体质的增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传统游戏渗透在室内游戏活动中

我们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开设了室内儿童游戏区,选用了吹蚕豆、挑棒棒等一些适合在室内开展的民间游戏,使得幼儿各得其所,愉快地游戏,并以此相互交流和影响,为幼儿提供社会交往的场所和机会,并培养他们合作游戏的习惯。

四、传统艺术与游戏有机结合

1.传统艺术渗透在区域游戏中

幼儿十分喜爱自主性游戏,他们能无拘无束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和合作伙伴。刺绣、做灯笼、剪纸、泥塑、编中国结、写毛笔字等是一系列的传统艺术活动。幼儿虽然喜欢,但是有的传统艺术对幼儿来说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我们经过尝试,改变了一些材料,简化了一些制作过程,开设了深受幼儿喜爱的民族自主性区域活动。在与幼儿共同准备这些游戏材料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幼儿的能力范围,同时又要便于幼儿使用和反复使用。因此,需要对一些材料进行改变、调整。这为幼儿的成功提供了保障,是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2.传统艺术渗透表演游戏中

在幼儿园中开展传统艺术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初步的能力和情趣。艺术教育还有助于开启右脑,有助于培养儿童把握全局的能力。大部分幼儿喜欢表演,家长们也愿意对给予孩子表演的平台,表演可以不仅培养孩子的胆量,还可以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我们可以为幼儿创设表演传统艺术的机会,幼儿学习的京剧、民族乐器、简单的茶文化、传统的服饰等传统艺术以表演游戏的形式展示出来,把传统文化带入到幼儿中间,使幼儿初步萌发审美情趣,促进美育情感,为培养健康人格做学前准备、提高幼儿人文艺术修养。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艺术,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美。

五、把传统礼仪教育融入到幼儿游戏中

在游戏活动中,不仅需要克服困难,还需要与他人合作共享成功的乐趣,这时向幼儿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将会获得最佳效果。例如,我们设计了室内音乐游戏《我来帮帮你》,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

开展传统文学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对幼儿人格塑造、传统美德的形成、情操的陶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孩子今后做人、做胸怀壮志的现代中国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游戏中我们必须要注重引导幼儿体验传统文化为重要理念,让幼儿在快乐游戏中学习,不以会背诵多少诗歌,会说多少成语作为衡量幼儿的唯一标准,而是关注其纵向的成长,这应成为教师的基本理念。我将努力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用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使幼儿的心灵受到精神文明的滋养和净化,培养幼儿成为爱祖国、爱民族、崇尚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徐玉荣.幼儿园实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东方青年,2010,(5).

\[2\]何静.幼儿传统节庆文化教育的价值与途径探究.山东师范大学.2010.

第8篇

一、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解决问题

例1:点P在椭圆■+■=1上,定点A(2,1),F为椭圆的右焦点,则|PA|+|P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___________。

分析:设F1是椭圆的左焦点,连接AF1并延长交椭圆于P1,P2,如图所示,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有|PF|+|PF1|=2a=10,所以|PA|+|PF|=10+|PA|-|PF1|。

①若|PA|≤|PF1|,则有|PF1|-|PA|≤|AF1|,所以|PA|-|PF1|

≥-|AF1|。

②若|PA|>|PF1|,则有|PA|-|PF1|

≤|AF1|。所以|PA|+|PF|=10+|PA|-

|PF1|的最小值为10-|AF1|=10-■,即点P为点P1;最大值为10+|AF1|=10+■,即点P为点P2。

小结:例1是利用椭圆的定义进行转化,若点P不在AF1连线上,则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说明当点P是AF1的连线与椭圆的交点时取最值。

二、利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解决问题

例2:在椭圆■+■=1内有一点P(1,-1),F为椭圆右焦点,在椭圆上有一点M,使|MP|+2|MF|的值最小,则这一最小值为 。

分析:通常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都会设点M的坐标,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和椭圆方程联立求解。显然,很繁琐。我们知道|MF|为椭圆的焦半径,故可利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有,■=e,其中d为M到右准线的距离,e为椭圆的离心率。所以|MP|+2|MF|=|MP|+2ed=|MP|+d,要使其最小,只要过P作右准线l的垂线,垂足为N,垂线交椭圆于M1,即为使|MP|+2|MF|的值最小的M点。显然,此时最小值为3。

小结:例2是利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进行转化为已知圆锥曲线内的点到准线的距离最短。

三、利用对称性解决问题

例3:已知直线l:3x-y-1=0,在l上求一点P,使得:

(1)P到A(4,1)和B(0,4)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最大。

(2)P到A(4,1)和C(3,4)的距离之和最小。

分析:如果直接设点P利用距离公式化简,将相当复杂。所以我们采用对称的观点来解决。设A关于l的对称点为A1,易求得A1(-2,3)。

(1)连接A1B交l于点P,即为所求。易求得P(2,5),因为A关于l的对称点为A1,所以|PA|=|PA1|,此时有||PA|-|PB||=||PA1|-|PB||=|A1B|。

因为在l上取异于点P的点P1,|P1A|=|P1A1|,又||P1A|-|P1B||=||P1A1|

-|P1B||

(2)连接A1C交l于点P,即为所求。易求得P(■,■),此时有|PA|+

|PC|=|PA1|+|PC|=|A1C|,因为在l上取异于点P的点P1,有|P1A|+|P1C|=|P1A1|+|P1C|>|A1C|。

小结:利用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可以很迅速地解决上述问题。另外,通过观察我们还能得到,两点在直线的同侧,应该是和最小;两点在直线的异侧,应该是差的绝对值最大。

四、利用几何意义解决问题

(1)利用直线的斜率

例4:已知实数x,y,满足x2+y2=2,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分析:把■看成圆上点(x,y)和点A(-2,-2)之间连线的斜率。如图,可设过A点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为y+2=k(x+2)(斜率k存在),利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得k=2±■,从而得■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

(2)利用两点间的距离

例5:已知A(-2,0),B(2,0),点P在圆(x-3)2+(y-4)2=4上运动,则PA2+PB2的最小值是 。

分析:设P(x,y),则PA2+PB2=(x+2)2+y2+(x-2)2+y2=2(x2+y2)+8,而x2+y2可看作是圆上点(x,y)到原点距离的平方。又圆上点(x,y)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是圆心到原点的距离减去圆的半径,即■-2=3。所以x2+y2的最小值是9,所以PA2+PB2的最小值是26。

第9篇

关键词 问题;分析;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 TP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82-0163-01

1 存在的问题

1)由于产品型号不同,接口不同。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接口不同,对接比较困难。

3)由于低价招标,生产厂家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4)招标的生产厂家不同,相互配合比较难。

5)各生产厂家规约不同,配合的设备无法调试,数据不全、解不开等问题。

6)设备在系统抗干扰的能力相对差。

2 问题的分析

2.1 不同产品的接口不同的问题

接口问题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及本身与调度自动化系统之间的连接必须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它包括RTU、保护、小电流接地装置、故障录波、无功装置等与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与主站、通信控制器与模拟盘等设备之间的通信。当调度自动化系统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本身使用了不同厂家的产品时,会出现数据格式、通讯规约等不同而无法在变电站和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得到正常运行。不同厂家的产品放在同一个变电站配合使用,问题会很严重。

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接口对接问题

近几年,在旧变电站的招标改造中,综合自动化设备在一个变电站会出现两三个生产厂家供货,在设备安装使用过程中,需要几个厂家的公约转化,上传速度慢,安全系数低,价格高等,在设备的投运和运行过程中,需要两三个厂家同时到现场进行配合维护,既不方便,又不安全,系统在运行中,一但系统发生故障或事故,谁的设备出现故障或事故都很难变清,责任也就无法分清。

2.3 厂家产品质量的问题

厂家产品质量问题是指某些厂家仅为了追求自己经济利益,(在低价中标时)忽视了产品的质量;而用户又过分追求技术含量,不重视产品的性能及实用性,因而一批技术含量虽较高,但产品并不过关,产品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可靠性能差等问题屡屡出现;厂家只要有人买就生产,改进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起码的质量保证,有些外购部件更是缺乏管理,能用就行,因而导致部分投产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问题多多。

2.4 厂家配合难的问题

有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农网改造后期招的标,产品免维护早已超过期限,有的生产厂家都不存在,产品型号不对应,规格大小不统一,产品之间无法对接,只能凑合接线;多年产品老化,衰减严重,质量没有保证,图纸无法提供,后续生产厂家配合难度大,相互扯皮比较严重,虽然勉强对接在一块,但上传的速度和上传的质量没有保证的。

2.5 规约转换问题

规约转换是关系到变电站监控系统能否顺利畅通的关键所在,虽然规约可由各厂家商定统一,而规约中仅有一部分内容属于自定义范围。但在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双方厂家都说自己没问题。要么调试不通,要么数据解不开,要么数据不全等问题就会出现。甚至变电站的后台系统投运很长时间仍不了了之。

2.6 系统抗干扰的问题

系统抗干扰问题是指当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高温低温、雷电冲击、耐湿、静电放电干扰、电磁辐射干扰等环境的实际情况下,该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问题及电磁兼容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而被常常忽视的问题。传统上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出厂时抗干扰试验手段相当原始,仅仅做一些开关、电焊机、风扇、手提电话等定性实验,到现场后往往也只加上开合断路器的试验,没有一个定量的指标,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隐患。

3 解决的办法

1)在选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产品时,最好选择知名度较大公司的产品,并且同一个变电站尽可能选择同一个厂家的产品,这样从产品型号上能够统一,产品质量上才能有保障。综合自动化系统对接与调度主站系统的接口问题,应该在设计或签订合同时就应该与厂家协商好,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自身对接的前提下应向调度主站系统的接口技术靠拢,以免在设置安装后再需软件人员花费大量精力去协调数据格式、通讯规约等技术问题。解决好变电站内部与调度之间的通讯问题,从而提高变电站与调度远动信号的可靠性,为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而创造必要的良好条件。?如果所有生产综合自动化厂家的产品数据接口遵循统一的标准或开放式的数据接口标准,则接口的对接问题都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用户也可以选择满足自身使用要求的具有各种特点的产品。

2)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增容扩容改造中,尤其是在综合自动化接口对接方面,尽量选择原设备生产厂家生产的设备,避免在对接时所产生的数据格式、通讯规约等技术问题的发生,而造成数据的误传。规约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靠各个生产厂家相互之间的坦诚相对,提高规约的开放程度,减少规约中的一些“猫腻”,另一方面希望国家的有关部门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综合自动化的各种规约,使各生产厂家的相互规约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提高产品的统一性。

3)产品在选型过程中和出厂前,除满足一般检验项目外,主要还应通过高低温试验、耐湿热试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动模试验,而且还要重点通过四项电磁兼容试验,及1MHz脉冲干扰试验、静电放电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快速瞬变干扰试验。要严格控制外购原材料和元器件的质量把关,降低抗干扰等因素的存在,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性能,保证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可靠和稳定的运行。

4 结束语

通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实现一站一个型号,型号统一,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在实现有人值班或无人值班的变电站中,对通信及远动等方面的设备要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灵敏度,这样,当变电站发生异常情况时,可由值班人员和调度人员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达到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马明建,周长城.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第10篇

【关键词】商品;商品结构;生产系统

引言

我们生活在无所不在的审美文化中已是一个无需多言的事实。今天,美学设计文化几乎进入和内化到整个人类的生活中。由于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和广泛的竞争,使得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的凸显不只是技术含量和商品的实用品质,更重要的是附着在该产品上的文化内涵,文化情调,生活情趣等文化因子,这些潜在的因子成为了商品获得认同和交换价值获得实现的主导性因素。

一关于商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要想弄清商品的概念,重要的不是了解商品的特定内容和具体目的,而是要了解成为商品之前,或者说在成为交换价值的载体之前,通过某种有用性,物品满足了 既定的社会需求,这才是商品意义之所在”现行的关于商品的通行理解,基本上没有逃脱马克思这段话的范畴。很显然,在以上的理解中,都认为商品的属性就是价值和使用价值,强调的是商品的效用原则。或者说,关注的都是商品的功能性逻辑。按波德里亚的观点,皆是从商品的”原始品质“角度来理解的商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商品的消费,就是对使用价值的购买。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总体性全局性的社会变更可谓是消费社会的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关系成为生存关系的基础性纬度。但是前面所说的对使用价值的购买,人和物发生的关系,在波氏那里,却不是消费关系。他认为“物要成为消费品必须要成为符号”。因为在消费社会里,商品皆有编码。所以在《物体系》一书中,波氏将商品分为两个基本层面来研究。前文所说成为使用功能承载的原始品质,仅为其中一个层面。另一个层面,就是商品的符号形式层面,即商品间相互区分的社会呈现方式及其符号编码。这个编码指向一个社会的身份,等级划分。当编码完成后,商品的性质就发生了一种变化,商品就变成了一个能指,一种符号,成了指向一个抽象社会等级秩序社会位置的符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商品就不仅是在使用其使用价值,而是转换成了对代表社会身份的符号意义的占有和享用。所以,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波氏从”需求的意识形态生成“假定了商品的四个不同的价值逻辑:使用价值的功能性逻辑--效用原则;交换价值的经济逻辑--等价原则:符号价值的差异性逻辑--差异原则:象征交换的逻辑--矛盾原则。 波德里亚认为物(商品)是一种编码,一种仅仅以它的纯粹符号性质差异来编码,而不指涉商品的物质性也颇受质疑。对此,吴兴明先生指出,“物品符号永远不能改写成纯粹的符码,在总体上它只能以其物质性为基础来编码,而不能变成纯粹的能指。物作为社会财富的物质性凝结是它在消费社会中能够拥有地位的含义,并转换为能指的根据和原因。” 因此,当波德里亚武断的说”消费物的差异,而不消费它的物质性“的时候,就已经把物割裂了。相似的观点,也可在其他学者的表述中看到。蒋荣昌曾站在广义符号学角度,认为“商品在传统意义上既是某种商品,又在消费社会的符号化逻辑体系里可能是任何东西--能够标志某种等级区分并随着这种区分的相对变化而变化的任何东西。” 在这里,他也没有割裂商品的物质性。

二商品结构

在市场营销学意义上,商品结构是指符合公司市场定位及商圈顾客需要的商品组合。或者说,是零售行业在一定的经营范围内,按一定的标志将商品划分成若干类别和项目,并确定各类别和项目在商品中的比例。

但在文化设计领域内,谈论商品结构,并非上述情况,而应该从商品自身的结构来理解。此处,即文化设计过程中,商品并未处于流通领域或交换过程中。用商品的概念不够准确,或许产品一词更好,但为了整体上论述的一致,仍用商品这个术语。

在这里,我们把商品在物质技术层面的结构分为四种:一是材质,即构成商品的原材料,如金属,塑料,木质,纸质等;二是形式,包括商品形状,样态,所用技术等;三是外观,如商品所呈现的色彩,包装等;四是功能,包括商品的实用性,实用范围等。

在文化美学层面上,吴兴明先生提到”一个商品的美学设计主要有三个要素,命名,形象设计,情调或品味感。” 循此思路,我认为在文化设计上,商品结构包含三个主要方面:名,指商品的名称,带有一定的文化指向,让人产生联想的能指 符号。形,在物质技术层面上的形式和外观上给与美学修饰的外在形象。意,具有生活情调,价值品味,能显示商品使用者的社会等级,社会位置的内在文化意蕴。

三生产系统

生产系统,实际上是经济管理领域内的一个概念。系统就是有许多互相关联的个体或单元所组成的复合体。所以,在经济领域,生产系统可理解为由各种投入因素,生产转变过程以及各种效用的产出所组成的整体。当然,在文化设计领域内,对生产系统的理解,既要考虑商品的意义设计,符号,形象,显示的是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系列环节。美学设计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所有现行理论都不足以对其进行系统描述。事实上,现代审美消费品的生产是社会各部门协作的产物。从市场调查,投资,制作协调,规模复制到市场推广,销售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在描述其生产系统的时候,没办法从各产业里抽取出独立的文化设计因素。但在文化设计的实际操作范围内,我们可以尝试作出如下推导:文化设计涉及到的是商品的非工艺部分,主要是市场动员和营销环节。在美学设计中,主要有四个环节。在文化设计领域,也无法脱离这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产品的包装环节,包含产品形态,品牌意义设计等。二是媒体广告环节,包含广告语,图像的设计 ,消费潮流引导等;三是销售场景设计,涉及购物环境,陈列展示服务特色等内容;四是推广活动中的媒体,发展战略等方面。这四个方面不是循序渐进,或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是处于平行位置,且相互渗透,共同组成文化设计的整个生产系统。同时,在整个系统中,产品必须要凸显或着力向社会展示那个商品或商品系列的意蕴。

四 结语

总之,从商品到商品结构,再到其生产系统,在文化设计领域内,都主要指向商品的形上层面,重点在文化意义,而非传统的日常理解。

参考文献

[1]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第11篇

在北京很多高档酒店都是处于中外合资的一种状态,合资的中国人看重的是国外良好的服务,而外国人则看好中国的发展迅速以及经济环境给国外服务业带来的巨大利润。

初见温晓杰给人的印象颇为深刻,高挑的身材,较好的面庞。举手投足流露出他温文尔雅的气质。我想这应该是多年在酒店业磨练的结果,为这位中年男子增加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气度。

我国旅游饭店文化环境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细分化与特色小众化。例如,随着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不同年代出生的旅游者具有不同的需求特点。上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出生的旅游者比较节俭,具有较强烈的经济实惠的偏好,因为这两代人生于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还比较落后,受到中国传统的艰苦朴素的教育影响较大。70年代出生的旅游者在消费方面会潇洒一些,因为当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80年代以后出生的旅游者可能更自我一些,原因在于他们是实行计划生育后的独生子女,受到长辈们的溺爱。同时,80年代与90年代出生的旅游者可能喜欢电脑,喜欢上网,特别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旅游者。

我国酒店业已经达到国际化水平,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品质上的生活。开始学会享受酒店的服务,这就带动了星级酒店的发展。中国酒店业正处于朝阳产业,于是各种酒店业正在蓬勃发展,也就激发了酒店业的竞争。酒店之间的竞争还是酒店的服务,不把自身的服务做好,提升,那很多都是虚幻的东西,再好的客源都会被赶走。

索菲特酒店已经是中外合作酒店的成功典范了,温晓杰说:“雅高集团进入北京15年后索菲特品牌才第一次进北京。自从万达索菲特酒店开业后,索菲特品牌也就逐渐从集团中划分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酒店品牌。”中国的索菲特已经成为了一个典范,对于合作的经营理念,温晓杰很欣赏柳传志总结中外企业文化磨合的经验:领导者的目的性要强,根据这个目的性决定什么事情要争,什么事情不必去争,不然的话就会一塌糊涂;其次,中国管理层要多了解西方的历史和文化,这样很多时候就能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总之跟国外的合作,要尊重,要妥协,但是也得拿得住大主意。”这也是温晓杰多年来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这就不得不谈到温晓杰的职位了。

其实温晓杰的职位常常给人一种错觉,他是在一种交织的范围内工作的。而他却又代表着酒店的业主万达来打理这家酒店。在他的印象里,“业主代表”多半只是酒店管理层中一个象征性的符号,至于这个符号究竟对酒店业了解多少,又是否能于酒店的经营管理中成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存在,也许并不重要。

但温晓杰却是个很不一样的“业主代表”,他是个绝对的酒店内行。1985年入行到昆仑饭店工作,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除了短期的进修,他从未离开过这个行业。即使有过迷茫的时候,但在思考之后还是决定回到这个让他欲罢不能的行业中来。“做酒店是每天的成就感。想来想去,我还是觉得最想做这个行业。天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真的很有意思。”

当然,“有意思”的背后,是无数的付出与努力。现在以业主代表的身份参与酒店的管理工作,个中甘苦,温晓杰也是感慨良多。在万达索菲特工作的每一天,他都在为引导酒店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努力,如何寻找到业主与酒店管理方之间的平衡点,也是他的主要任务。“要为业主赚钱,又要协助外方了解中国市场的特点。这中间还涉及到文化差异的问题,不容易啊。”虽然不容易,但温晓杰还是坚持了下来,当然他也付出了很多。到万达索菲特的三年他从没休假,也没什么时间闲下来慢慢欣赏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只是偶尔追个美剧,在《好汉两个半》的幽默情节中让自己放松大笑一下。累吗?“累。但我还是愿意做。我们的酒店硬件非常好,又有着浓郁的法式风情,我非常希望有更多的客人会选择这里。”

其实每天温晓杰还会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游泳。其实人是需要运动的,只有运动了才会增加了你的体能和身体的各项优良的指标。这是我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我可以没有悠长的假期,可以为了工作而奔波,但是我必须保持自己的良好状态。眼前的温晓杰精神饱满,神采奕奕。

第12篇

关键词:音乐和文化;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160-02

0引言

“中国音乐名作赏析”是为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这门课程是音乐与文化的结合,更是音乐和相关文化的集中体现。音乐和文化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不分离的关系,中国的音乐史既是音乐发展的历史,也是文化、社会发展的历史。欣赏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对中国音乐的学习,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近现代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了解和学习,在中国音乐名作欣赏课中进行有关文化的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1音乐与文化的结合是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中出现不同形式的音乐,这与各个时代的文化紧紧相连。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又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它又以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即“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崇仰创造万物的大自然,又重视人的内心体验,而中国民族音乐的审美特征也是“和”的精神。

在课程中,给学生介绍一部中国传统的音乐作品,要结合该作品所处的时代,讲解当时时代的文化脉络,该作品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出来的等相关知识。现以宋代的词乐《扬州慢》为例。

宋词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它的起源虽早。据《中国古乐》记载,“楚声,即楚国民歌,是战国时代兴起的一种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音乐,其中包括利用其曲调而填词的作品。”这些在严格意义上不是词调,但是具备了词调音乐的特征。但词在宋代最为昌盛,是宋代最为代表性的文学。宋词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其实就是音乐文学,可“依声填词”或可“因词度曲”。宋代词调歌曲就是中国古典的艺术歌曲。

《扬州慢》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触景生情之作。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汇西鄱阳人南宋音乐家和词人。他不但工于诗词,并能作曲,在音乐上自成一家。作自度曲《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其中《扬州慢》、《杏花天影》、《鬲西梅令》、《暗香》、《疏影》等曲词十七首,均有公尺字旁谱。他的自度曲技巧很高,在调式、转调等技巧处理上精致细腻,有一种独特而又深远的意韵。《四库全书》提要载,姜夔诗格高秀,词乐亦精深华妙,尤善自新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一时。

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1176年,他出游途经金人两次蹂躏、惨遭兵焚的扬州,看到昔日繁华的商业都城,已是“市尘尽荠麦,号角吹宵寒”,更显得空荡凄凉。眼前的景象和爱国的情思,激起他强烈的感情,用警辟对比的词藻度成此曲,传为佳作。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描写由于金兵入侵,自古繁华的扬州变得残垣断瓦,荒芜不堪。这首词不仅是艺术创作,也是真实的史料。作者一生处在矛盾的心情中不能自拔。他对自己的幕僚生活感到厌倦,却又处处依附统治集团,留恋那种狭隘空虚的生活,因此,忧郁凄凉便成了他的音乐和文学创作的特色。我们也能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忆和面临国势颓衰时的迷茫感伤。

在课程中结合历史背景、音乐史、作者音乐创作等诸多方面,为聆听《扬州慢》这首作品提供理论的支撑,文化的载托。让学生在听的同时,深入了解、学习背后的文化内涵,使得音乐不是空中花园,有深厚文化底蕴作为依托。可见文化承载着音乐,音乐的创作离不开文化的氛围。

2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课程中音乐和文化的结合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在赏析课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具有创造性。

2.1 综合性的方法学习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中国音乐的欣赏以及相关学科专业文化的展示,利用图片、视频更为直接的传达给学生。在中国音乐的赏析中,不是单一的学习,而是综合性、交叉性的学习,不仅是学科内(绘画、雕塑、舞蹈等),也有学科外(文学、地理、历史等)。使学生听的同时,看的多,了解的多,思维更加的活跃。比如丁善德的《交响曲》和组歌《不怕远征难》再现了中国工农两万五千里的历史,可以从介绍的历史背景,播放电影、电视的片段,增加学生历史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展示历史文学家、画家的作品以及的诗词,使学生从心上感悟,在欣赏的过程中,音乐的曲调、和声、段落怎样表现这一历史,也要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深刻内涵。音乐虽然不是历史事件的具体描述,但通过音乐可以使学生获得强烈的审美感受,同时了解到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课程中实现音乐和相关历史文化的有效结合。

2.2 探究性的教学方式探究性的方法就是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行为和认知趋向。这个方法也是学习音乐与文化主要方法之一。在欣赏的课程中,教师主动的介绍知识,学生被动性的接受,长时间使得学生养成懒得思考、反正有老师讲解的固定思维模式。打破学生被动性的模式,学生成为主动。比如提前一节课给学生布置一首作品《春江花月夜》,在课下不仅要找到这首音乐作品,还要摘出该作品的相关知识,以及这首作品如何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点。在下节课上先由某个学生对同学讲解曲目赏析,而后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与学生一起探讨音乐,尊重学生的见解和感受,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听觉感受,不能将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更不能压制学生的体验,在师生共同参与下,探究音乐。

2.3 合作模式的方法这种模式的方法在本人的课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合作模式的方法比较适用。比如提前半周准备一首中国传统合奏曲目《喜洋洋》,学生根据各自的专业在课下寻找曲目的不同声部练习、合作,在课上以合奏的形式展出,课上生动活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在交流中学到了知识,增进了感情,提高了相互协作的能力。学生各自发挥所长,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使每个学生的价值都得到了体现,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从探寻音乐与文化的关系中,找到音乐和文化的适合的结合方式,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这是一个崭新的学习领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如音乐与文化的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等,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但本人相信,音乐与文化的结合性学习必定会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音乐和文化的结合在课程中的作用

3.1 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在中国的音乐作品中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比如在中国音乐作品的“少数民族音乐赏析”课程中,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人文地貌、音乐文化、音乐的典型特征,通过演唱或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通过中国音乐作品的赏析学习,开拓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加深了学生对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

3.2 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课程中为了不使教学过程单一,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文化的说明,运用图片、声音、动画等形象的展示音乐作品,不是简单的听作品,在听前动手动脑寻找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对赏析课程的兴趣性和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给学生渗透音乐艺术之真善美,其中包括音乐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等内容。当然,这种渗透应该伴随着欣赏音乐来进行,而不是枯燥地讲解哲学道理,美学道理,社会学道理等。这种渗透,会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观,也必将会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从而使“音乐与文化”的应用真正的发挥作用。此外提高学生的全面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音乐类专业学生学习其他相关音乐课程也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3.3 激发学生的开拓性、创造性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丰富的文化知识是创造的基石。因为创造的过程要有生活积累,再通过想象进行的过程。积累越多,创造性思维就越快,所以在学习课程中结合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们的文化修养,能够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随时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

3.4 促使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合理的、适当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也很关键,音乐和文化的融合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多元化、交叉性的学习也是这个时代所需,由此引申出的其他课程的学习也需要借鉴这种学习方法,给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另外在课程中还应注意到几点问题,在课程中将音乐和文化的结合,音乐是主体,文化是辅的,涉及到的相关性、代表性、典型性的文化给予适当的介绍,不可喧宾夺主。在音乐的教学中,将音乐类学科及涉及到的相关学科充分融合、联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结语

中国丰富的文化孕育了本民族多彩的音乐。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过多地注重音乐学科本位的学习,忽略了音乐与文化的因素,也就不能深刻地领悟音乐的人文内涵,这是一种缺憾。正如刘承华先生在《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中所说:“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育被限制在理论的知识性传授和形式的抽象分析方面,使音乐教育成为悬浮在表层的纯技术操作……在普及教育中,它只能使人民获得音乐的种种技巧,而很难得到对音乐的深层的鉴赏能力与美感趣味。造成这一状况的关键在于将音乐与文化分离。”从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我们音乐教学中重视音乐与文化结合的重要性。音乐是文化的一面镜子,透视出人类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所以,我们只有了解音乐才能更深层次的挖掘文化,让我们用文化激活音乐,让音乐擦亮文化的火花。

参考文献:

[1]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2]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第13篇

1、不重视电子签章,依然存在刀耕火种的方式盖章

两种解决办法:1、增配电子签章U盾,以庭为单位配发电子签章,由庭长负责;2、由办公室两人签章,保障签章进行。

2、进一步提升庭审直播率

庭审直播率不高,存在对庭审直播的理解不足,未将调解案件撤诉案件等纳入庭审直播。

解决办法:调解案件和撤诉案件,在达成协议后,建议走一遍直播流程和开庭流程,这样即可增加庭审直播次数,也可以提高同步录音录像率。

3、智慧执行重视程度不够

解决办法:建议由执行局领导及员额法官带头,在执行办案中,运用智慧执行系统取证和连线指挥中心

4、裁判文书公开注意方式和方法

存在不公开裁判文书未公示的问题,解决办法:按照考核要求在我院信息点和LED大屏上滚动播放公示文件

5、网上立案和网上证据交换

网上立案和网上证据交换存在不主动,不思考解决办法,解决办法:联系司法局要求有律师的案件必须通过律师诉讼平台立案,立案的同时完成证据交换

6、网上调解和网上开庭

新提出的新业务,要敢于尝试,敢于运用,解决办法:用简单的民事案件进行尝试,通过线上和线下开庭,确保网上开庭有数据,有依据。运用便携式科技法庭同步录音录像。立案需要在线上和线下同时立案。

7、电子送达

很多案件未使用这项功能

第14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企业文化;文化对接;实证分析

0.引言

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正是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根本的是要做好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如何培养适应行业企业的毕业生,高职院校和企业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特别是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深度对接,融入行业文化。那么,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在对接上都做了哪些工作?实际的效果又如何呢?通过随机访谈的方式,与高职院校合作的4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既有令人兴奋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对最近几年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表明,企业越来越注重高职毕业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岗位责任意识。学生仅仅具有扎实的知识技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高涨的工作热情到企业工作后并不一定得心应手,不能令企业满意。究其原因,恐怕与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短视教育”有关,即强调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 忽视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将高等职业教育仅仅看成是“就业教育”或“饭碗教育”[1]。实践证明,高职院校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一技之长,还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又具有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等)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从目前情况看,高职院校更重视与企业在实训基地建设、学生顶岗实习等“硬件”方面的合作。但在文化对接等“软件”方面的合作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企业文化对接尚未引起学校和企业的重视;另一方面,理论界在文化对接等“软件”方面的研究匮乏,能指导实践的研究成果更少。

通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来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提升高职院校的竞争力,达到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一项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工作[2]。

2.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的实践

2.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的积极方面

调研企业对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中所做的具体工作例如校园文化基础建设方面和内涵建设方面给予了肯定。

2.1.1校园文化基础建设方面

高职院校能处处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如在教学楼的走廊、墙壁上张贴职业化气息的宣传材料;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以及教学设备;以企业名命名校园内的楼、路、灯、教室、实训基地、设备仪器等;把教学环境模拟成工厂模式,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教室;将学院校训显示在学院大门入口处,深入每个师生心中。

2.1.2内涵建设方面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主要涉及:招生方式、教学方式、实习方式和教师构成等方面。高职院校注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即安排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到企业生产现场顶岗实习,既培养了学生的企业精神和实际能力,又锻炼了教师队伍。采用“校企联合―定向招生―共同培养―定向就业”招生模式,企业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培养学生,灌输企业文化内涵。

2.2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存在的不足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

(1)高职院校校园缺乏企业文化氛围。虽然高职院校在教室里张贴着著名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以企业名字命名校园内的楼、路、灯、教室、实训基地、设备仪器、广场等;把教学环境模拟成工厂模式,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教室,但是调研的企业认为这些还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仅仅是企业文化中最肤浅的部分。

(2)高职院校教学内容未充分体现职业性。调研的企业认为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仅仅侧重专业技术基础知识,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一定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外,更多的时间是在接受职业技能的训练,由重视理论向重视技能转变不够。

3.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目前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文化的对接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文化的对接应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主导作用,以保证文化对接的实效性。高职院校要引进企业文化,改革教育内容和方式,采用全新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同时企业也要发挥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3.1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

高职院校可在教学楼走廊展示成功校友的创业事迹;在教室里悬挂企业家经典言论的条幅;学校开展在职培训,让学生了解优秀公司概况、发展历程、公司精神、核心理念、价值观以及具体的工作内容等;可以邀请合作企业、行业或业内知名人士、杰出企业家、成名校友的来学校讲座。

企业可通过设立高职学生专项奖学金、助学金的形式,帮助一些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这部分学生的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等优良职业素质往往是企业最需要的,将来便是企业的宝贵人才。

3.2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上

高职院校应借鉴吸收优秀企业的文化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将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纳入学校日常教育内容。实现校企优质资源共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重点推出教学科研领军人才;加大实用型、特色型、个性化教材的编写力度,充分吸收企业元素,实现教材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3]。可在学校进行企业化管理,引进企业的登记制度、请假制度、安全制度、操作规范制度,让学生尽早接触并适应企业工作环境。

3.3在校园教学文化建设上

高职院校可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借以培养“双师型”队伍;又可邀请企业技术骨干、管理干部来校讲课,参与教学和管理,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对接。企业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派优秀的管理人员在学校开办各类讲座,为高职院校带来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从而丰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科]

【参考文献】

[1]王章生.对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的思考――以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为例[J].大众科技,2012(14):188-190.

第1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服装设计;创新;整合

在现如今,服装产业竞争激烈,各国设计师都在追求服装设计中的本土传统文化,表现民族特色。但设计师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其追求的成败,尤其对中国设计师的来说,如何把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融入服装设计创新中去尤为重要。

谈到现代服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当下是应从表面符号式的运用提升到文化内涵的表现。目前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整体上还存在着没有把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服装设计中去。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本土化的服饰设计逐渐受到重视的过程中,国内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传统风格的服装设计作品,但大多数服装设计师未能真正摆正传统与创新、模仿与突破的关系,导致作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当前国际品牌涌入国内市场,国内缺乏与之抗衡的品牌。挖掘传统文化,创立品牌、参与竞争已是当务之急。当前,大量国外品牌已经抢占了国内市场,我们却缺少国际知名品牌与其竞争。在出口的服装中,我们缺乏原创产品与发达国家争高低,产品缺少高附加值。因此,要使我国服装业在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就必须开发独和创造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独特产品。

一、服装设计创新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从古至今衍生下来的生活习惯,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从历史角度,传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历史里的沉淀物。传统文化与今天的创新文化就像一条河流,本质上是无法割舍的。服装设计作为一门实用艺术,同绘画、音乐等一样是文化艺术的一个领域,“是作为精神的存在,以一定的理念为指导原理的精神、价值创造的一种形式。”服装设计是对我们穿着的创作和革新,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服装设计也同样如此,它能够体现了当代文化的演进和发展。

如何结合继承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创新,是现今中国服装设计师面临的关键问题。首先要明确,继承传统是服装设计创新的前提。不了解传统文化,服装设计就是无源之水,创新就无从谈起。虽然我们已有20多年服装设计的经验,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为了创造名牌走向世界,仍需卧薪尝胆,脚踏实地学习传统文化,把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创新中。

二、整合中国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创新

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服装设计的现状、和它们之间关系的了解,我国服装设计创新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文化内涵

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服装设计的关系,就意味着必须创新,同时也要注意对理论的研究,在文化精神的层面上把握东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牢牢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防止符号化、表面化地组合。设计立意是设计师对文化理念把握之后形成的形象,只有通过思考和感受中国文化的精神理念,要求设计者提高知识修养和对文化历史的了解能力,消化对传统文化理解后化为一种自然的情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不是简单的民族风格,某些 “传统”的设计比较土气,没法与现代流行和国际风格结合,其实是因为他们的设计局限于民族风格,尤其是对民间艺术的表面印象。

中国传统文化是超越民族风格的,其积极方面是超越历史的。

(二)创新能力

设计创新表现为款式、面料、色彩、工艺、装饰等创意思路。作为服装设计,对于现在的中国设计师来说,款式结构与材料的创新应该引起特别的重视。经常看到设计师不乏异想天开的设计,却缺乏服装基本款型的概念,缺乏用服装设计的作品来说明设计理念的能力。在服装设计中,艺术语言不仅仅是纯粹的形式和色彩,而更多的是款式结构,不是笔与纸的关系,而是衣料和人体的关系。山本耀司曾在1991年推出了木板装,表现的是一种自然精神和生态意识,木板与日本的生活密切相关,日本地处湿寒带,在生活中使用木材特别多,木板装既走在全球生态主义的时尚主流中,又散发着浓郁的日本气息。中国文化中也同样有这样层面的对应,比如竹、纸等等。而款式结构的创意既关系到造型语言的抽象意味,也关系到服装文化经验的生活情感,设计师必须懂得挖掘创造。

三、结语

服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对提高服装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民族特色品牌以及开拓国内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是发展中国服装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必须努力强化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以此来面对对时尚信息的敏锐把握,同时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服装时尚的结合,拓展出中国服装设计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余玉霞.从把握传统文化精神浅谈提升我国服装设计创意能力[J].丝绸,2006.

[2] 徐蓉蓉.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继承和创新表现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06.

[3] 穆慧玲.中国传统造型元素与服装时尚设计研究[D].青岛大学,2006.

[4]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