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酒店管理相关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电力企业;施工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任何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保证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电力企业也是一样,都在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对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控制是电力企业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在保证工程质量达标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将施工项目的成本降到最低,这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做好完善电力施工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工作。
一、电力施工项目管理及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责任落实不到位
目前,我国多数的电力企业中,都成立了项目经理部作为成本的控制中心,并且选出项目经理来完成对成本的控制工作。但是这些项目经理普遍只重视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监督,而对成本控制工作却发挥着微不足道的作用。
在进行施工成本控制时,企业应该向项目经理部下达责任成本指标书。但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中在这一方面的执行力度严重不足,多数电力企业是不下达责任成本指标书的,而项目经理部又不重视成本控制工作,这就导致企业对施工项目的成本投入不可能降到最低程度,会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损失。另外,有些企业也会制定责任目标成本,但是对目标成本的制定存在很多的不合理之处,这就会很大程度的影响项目经理部在确定目标成本时的科学性、准确性以及合理性,不能真正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
(二)成本控制不合理
我国的电力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习惯性的将成本控制范围集中在对直接成本的管理上,忽略了质量成本、安全成本、风险成本等多种对总成本产生直接影响的成本形式,这就使目标成本与真正所需要的施工成本之间差距较大,不能为施工工程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另外,由于许多企业的领导者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不高、思维比较死板,在制定出某种成本控制方法之后,就将其运用到所有施工的项目中去,长期不进行改变和创新,并且不考虑这一成本控制方法是否与市场经济的环境相适应、是否适合本项目工程的施工需要,这就导致成本控制方法与工程项目的不配套,无法发挥出成本控制的作用。
(三)材料把关不严格
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若材料的质量不达标,是不可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合格的。当前我国的电力企业中,在选择材料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在选择购买材料的厂家时,没有进行有效的招标,这就使企业对材料的市场价格把握不好,进而在对材料的目标成本控制时是比较盲目的。另外,电力材料市场是及其复杂的,这些材料的价格波动的频率和幅度都会很大,这就促使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对材料方面目标成本的控制难度,如果材料采购人员的素质不高,不能对材料价格的变化全面的掌握,并且购买的材料质量严重不合格,就会导致在材料方面浪费许多资金,甚至买来质量极差的材料。除此之外,对材料的管理不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浪费的情况,这就会超出材料的目标成本控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和资源浪费。
(四)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成本之间不协调
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各个施工部门之间、各个施工环节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施工部门或施工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其他的施工部门和施工环节产生影响,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电力施工项目的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是工程项目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这三个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方面产生变化,就会对另外的两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电力企业中,很多企业为了缩短工期,追赶进度、节省开支,在施工过程中不考虑工程的质量和耗费的成本,可能使用质量严重不合格的材料,或是对材料的使用大大的超出了正常预算,这都会造成项目施工成本的提高。另外,由于选用不合格的电力材料,很容易造成返工,若是引起安全事故,还要对客户进行赔偿,这些情况更加大了施工的成本。
二、如何加强电力企业施工项目的管理和成本控制
(一)加强成本责任的落实
在电力企业施工项目中,要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制。电力企业可以组建项目经理部作为成本控制中心,将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对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项目经理作为电力企业的直接人,负责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同承包单位的业务洽谈与合同签订,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成本预算,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等等。整个项目经理部应该由项目经理、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民事员,以及各个专业班的组长所构成,这就要求各个组成部分都要进行有效的责任落实,明确分工。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从对成本的预算工作开始,到采购人员对电力材料进行采购,再到工程开始施工,最后到工程竣工后的巡检工作以及后期可能出现的返工。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并对与之相关的部门进行责任的追究,这样环环紧扣、层层落实,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强电力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成本责任落实。
(二)要进行全面的成本控制
电力企业在对施工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部门和环节中的成本消耗,而避免只是单纯的考虑直接成本的错误成本预算方法。项目工程中的总成本是由多种成本共同组合而成的,包括风险成本、安全成本、质量成本、材料成本、工人成本等多方面的成本构成。这就要求项目部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确保成本控制的全面性,严格避免成本控制的片面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部对电力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能够降低到最小。
除此之外,项目经理部在进行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时,不能一层不变,对所有的项目工程都使用相同的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方法。事物自身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每个工程的内在要求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要根据每个工程的具体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每个工程的成本控制都是最合理的。
(三)对电力材料的价格、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
电力材料是电力施工项目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那么在进行材料的选购和使用中,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一个工程项目在进行施工时,所需要的材料不可能是一丁半点的,通常都需要大量的材料来完成项目工程。所以说,在选择材购买材料的厂家时,可以进行合理的招标,在这些进行投标的企业中择优选取,选择质量较高、价格合理、并且信誉度好的厂家进行合作。
另外,要求采购人员对市场上的材料价格能够进行实时的掌握,由于电力材料的特殊材质,决定了它的价格具有多变性的特点,这就需要采购人员随时进行市场调查,获取最新的价格信息。除此之外,在选择材料时,一定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保证材料的质量达标,才能使工程质量合格。
所以,在进行电力材料的选取时,一定要综合考虑材料的质量和价格,将两方面的要求综合起来,进而选取最适合的材料生产厂家购买材料,实现质量和价格最合理化,将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
(四)确保项目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成本协调发展
要加强对项目工程的施工过程的监督,严格避免为缩短工期、追赶进度、节省开支,而忽视工程的质量和成本的耗费。监管部门要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使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也不偷工减料,不浪费材料,确保每个环节的施工都不存在安全隐患。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节约材料,进而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结语
任何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都是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构成企业经济效益的两个重要方面就是成本和收入,而这两个方面中所能控制的只有成本,所以说,对成本的控制好坏,会直接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施工项目的管理和成本控制,使企业能够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煜.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系统及对策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
[2]何红祥.浅谈电力施工项目管理及成本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1).
[3]谭文生.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3).
[4]胥振华.电力施工企业项目有效管理与控制研究[D].南京大学,2008.
关键词:电力工程 成本管理 控制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涉及整个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而项目成本控制则是其管理中众多方面的重点。优质的施工项目的管理,必然包含良好成本管控。如果项目成本控制没有做好,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就无法实现,施工项目的优质管理也就更加无从谈起。
一、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
1.决策阶段项目成本管理。
在电力工程中,对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可以将投资估算分为经济分析与方案分析。有的施工单位存在对工程量估算不足,工程造成不准确的问题。还有电力工程中,存在投资膨胀严重、工期延长、工程造价偏高的问题,这与电力工程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有一定关系,希望相关管理者可以重视控制成本这项工作。因此,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项目可行性研究,详细分析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合理确定项目的投资规模,并通过工艺方案比选,规模方案比选,选址方案比选等多方面比选给出具体可行的最优化决策方案;其二,合理进行投资估算,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时,应该根据工程的具体实际状况,熟悉设计图纸以及相关数据资料,按照相关的规范规定进行有效细致的分析,从而做到工程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经济性以及合理性。
2.设计阶段。
电力工程设计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有着较大影响,在有的电力工程中,有的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不高,使得工程成本管理存在较多的质量隐患,在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临时调整,也是增加工程成本费用的原因之一。还有的设计人员,由于设计思路比较保守,设计方法存在滞后性,增加了工程成本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了工程成本的准确性。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重点从经济角度考虑,进行多方案优选设计思路,及时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已达到即满足工程使用功能又达到质量标准。设计人员要充分发挥价值工程原理,通过对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的分析,将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结合起来研究,进行科学的手动控制投资。
3.施工阶段。
为了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施工成本控制,就要在各个环节中多下功夫,主要包括在整个施工阶段的费用总和,例如材料费、使用机械设备所需要的费用以及人力资源的费用等,这些都是施工进行过程中必须要花费的费用,还有一些费用是临时产生的,这方面也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在工程项目进行前,就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那么这方面的费用可以得到明显的缩减。一是,材料成本,在选购材料方面,需要坚持“物美价廉”的原则,严格审查材料的规格、尺寸、说明书等,确保采购的材料质量达标。此外,还要按照规定对材料要进行性能检测,确保材料性能、质量过关。再者,材料进场以后,需要做好储存管理,有些材料不能长时间日晒、雨淋,要做好防晒、防潮工作。其次,必须做好机械设备管理,购置机械设备时,不能一味地以技术先进为标准,还应考虑企业经济实力和工程需要,若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无法正常使用,就没有价值意义,而且还会增加修理费用。
4.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是整个电力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最终环节,可以分析出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还可以分析工程项目相关单位对成本控制的能力。在竣工验收阶段需要及时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单、各种签证材料等,使工程成本结算数据有依有据,并且要求合理、准确。
二、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1.完善成本管理体制。
只有通过完整的组织结构与科学的分工配合相结合,才能够为实现良好的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财务部一方面负责施工项目的资金预算和会计核算等方面管理办法的制定及考核工作;另一方面,筹集资金,并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计划合同部主要负责制定施工项目的成本计划,并依据不断变更的市场需求及施工情况,对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改进;其次,负责施工项目的合同、统计及工程招标等工作,并据实做出相应的成本预算。还要制定对员工的考核评价标准,以便对各部门的工作做出科学的总结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材料供应部负责以成本计划和实际库存情况为依据,科学合理的开展材料的采购工作,在保证原材料标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减少资金的消耗,降低成本。此外,对材料的采购、管理及使用等各环节进行监督,避免、滥用浪费材料的现象发生。工程技术部负责依据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施工要求,对施工项目的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此外,严格保证施工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对发现的问题做出调整,以期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
2.合理进行成本控制。
电力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遵循经济性、动态性、全面性、权责利相结合四项原则。首先,项目成本控制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的,这就决定了其经济性原则。第二,由于施工过程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与制约,因此,整个施工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也决定了成本控制的动态性原则。第三,全面性原则包含全员及全过程两个方面,全员成本控制是指对施工过程所涉及到的全体员工进行的成本控制,全过程成本控制是指对整个施工过程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步骤进行的成本控制。无论哪一方面都要按照规定的预算进行管理与控制。第四,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将权利、责任与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众所周知,权利与责任不能分开来谈,否则就缺乏行使权利的限制;责任与利益也不能分开来谈,否则就缺乏履行职责的动力。所以,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中,以上四项原则缺一不可,只有明确原则、认真履行,才能科学的实施项目成本控制,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3.提高工程成本管理水平。
一是,施工项目管理不仅包括项目成本控制,也包括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等众多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管理不善,都会导致施工项目工期成本、安全成本或质量成本的增加。因此,必须要将施工项目管理和项目成本控制紧密结合,才能有效的实施对工程项目的科学管控,从而为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二是,以竞争促发展。在电力工程企业内部建立竞争机制,鼓励各部门之间良性竞争的同时,积极营造员工之间相互促进的良好竞争氛围。可以在多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如在人才的录用选拔时采用竞争上岗机制,择优录取;在职工晋升时,综合考核和评价候选人各方面的业绩,择优上岗。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任务指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提高项目成本控制水平,从而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无疑是当今电力工程企业提升自身行业竞争力、占领市场的必经之路。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因此需要加强全面管理和动态控制,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志文.浅析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9).
[2]朱坚军.电力建设企业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研究[J].今日科苑,2014(10).
[3]陈燚.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与优化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11).
[4]张海波.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期成本控制措施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2(4).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开展,能够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交通现状,是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也受到了社会方面的普遍重视,但是从现实角度来看,我国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质量管理需要施工、管理双方面着手,就质量问题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是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目前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
一、新时期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因
(一)施工角度
从施工角度来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其一,进行施工时,工程项目人员的能力决定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好坏,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管理水平、组织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等等;其二,工程项目材料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基本保障。在具体施工时,材料的筛选和验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是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三,施工设备需要符合具体施工需求,选择的施工设备能否适用于施工环境和道路之间是否有着排斥的可能,这些都是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原因;最后,施工地质和项目管理影响到施工环境,施工环境也是影响道路质量的原因之一。
(二)管理角度
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进行管理时,施工所要求的管理方式能否正常实施是施工质量中重要的环节。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人员素质和管理能力是解决道路问题的基本保证,也是工程项目质量能否合乎要求的重要因素。
(三)天气原因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是在外部进行施工,施工的材料受天气影响较深,对施工质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通常来说,受天气情况影响较深的材料很多,其中以混凝土为首,混凝土材料是一种胶性物质,其内部结构中水占了大部分比重,如果天气出现冷热不均、大风大雨、极寒或极热的情况下,势必会对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产生重大变化,进而影响整个道路的质量。
二、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面临的现状
通过对当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进行分析,质量管理出现的问题不容小视。主要通过以下情况得以体现:
首先是路面的质量出现问题。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路面的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许多人员在管理时发现已经完工的路面会经常出现坍毁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路面施工违背了工程标准制度。另一方面,路面维修的问题也较多,比如筛选的材料、施工技术水平不达标等情况时有发生,路面结构松散出现裂纹的情况居多,这样的路面质量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能力。此外,路面乱铺管线、盲道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些施工完全不符合有关规定,为正常行走带来了诸多不便,也是路面质量没有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路基的质量问题。路基质量是提高道路利用率的重要保障,我国的市政道路施工时,对路基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有力的监督措施,一旦路基出现问题,道路的质量便无从保证。通常情况下,路基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下列情况中:首先,横坡缺乏整齐划一的工作,严重降低了精确度,使路基的质量大幅下降;承重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缺乏足以支持重力的保护,使地基的承重能力明显下滑;沟槽开凿工作疏忽大意,造成空间越来越大,路基密度越来越松散,路面坍毁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时,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在招投标上出现的问题。我国针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主要采取了业主招标的方式,在所有参与评标的群体里,业主评委大约占了总评委的三成,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业主方有资格挑选评标委负责人,相当于业主左右了评标程序,换句话说,评标委负责人很有可能与业主方进行暗箱操作,招投标的收、受贿情况并不少见。
此外,市政道路进行施工时,部分材料与施工要求有所违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施工之前没有将新进材料进行试验。今天的建筑企业对材料的质量问题已经有所重视,负责采买材料的工作人员对材料的合格性也能够进行确认,但是购买的材料量大,种类复杂,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材料试验的重要性,施工时出现问题才发现材料与施工要求相违背,使建筑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
三、改善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重视施工材料的管理与审核
进行材料管理与审核时,一定要筛选强度大、质量高,适合道路施工的材料,检查所购材料是否有专业厂家的合格证明,通过检查后,将材料进行具体试验,避免所选材料与施工要求不符,所有条件准备就绪时方可进行施工。负责采购材料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素质,将材料的价格牢记于心,采购时做到“货比三家”,优先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此外,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将具体的材料进行分配比例,比如混凝土就要求按一定的分配比例进行搅拌方可投入使用,正确把握材料能够有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施工质量管理
进行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时,将具体的施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建立一个与施工质量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建立专业的施工质量管理部门,并设立相应的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主要管理者。另外,强调职责与责任,让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认识到,责任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前提,并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位。其次,确立质量管理制度用来规范行为标准,使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最后,提高技术管理,道路施工在设计阶段十分重要,因为设计方案决定了施工的具体方向,需要保证施工方案符合实际施工过程的需要,并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予以确定,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保障。
(三)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
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与道路工程项目之间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目前,大量施工人员的素质低、水平差,技术水平不到家等缺点是比较常见的。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学习与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了解、掌握道路施工技术,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带来更多稳定的因素。
此外,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属于工程领域,但是道路施工与其他领域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比如和煤气管道、电线、排水设施等有着交汇的可能,使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困难重重。为此,进行施工时,一定要保证施工人员有着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通过评价和测试后方可投入到工作中,如果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不达标,在施工时遇到问题便会束手无措,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也是不o可能的,因此,施工人员的能力决定了市政道路项目质量问题,也是质量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
结语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但是所引发的质量问题也更加严重,为了避免质量问题引发交通安全问题,对其加强质量控制是施工企业刻不容缓的问题,使我国市政道路的质量有所提升,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大力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建东.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措施微探[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12):91-9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02
伴随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应用的相关技术和工艺以及使用的原材料质量等都有了非常好的提升,而且更加先进,同时,施工过程也更加现代化和智能化,这无疑加强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另外,想要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更好,就需要针对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行良好的提升,进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更加科学和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和方面非常广泛,而且使用的技术和工艺也非常复杂,另外,施工场地的气候条件,环境因素,相关法规和制度等等都会对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产生影响,这样一来,也使工程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幅度提高。对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企业就应该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防范,并制定高效的解决措施,提高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够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加快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一、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意义的分析
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这离不开基础工程的大力发展和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就是基础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工程之一,其能够有效加快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并将其中的能量通过相关设备设施转变为电能,供人们使用。在不可再生资源逐渐减少的今天,水利水电工程的发电能够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利用,这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施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设企业应针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才能够保证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并保证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和使用性能。同时,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还能够对工程的造价成本以及运行成本进行控制,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设企业应针对工程的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健全和完善,通过管理制度对全体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保证各项工作都能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促使管理人员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防止施工人员产生懈怠的情况,促使工程施工非常顺利,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在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团结协作能力,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和工序都有理可依,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解析
1.环境因素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现场的环境具有随意变化性,在实际施工时,只能够按照环境的实际情况需求进行,而且应做大因地制宜,采取良好的措施避免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另外,建设企业还应针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不断的改善,并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施工过程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环保性。
2.施工方法因素
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方法对于工程的质量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对施工方法进行确定的时候,应充分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并保证施工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提高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防止由于施工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出现任何问题。
3.施工设备方面的因素
在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建设中,需要进行多个单独的工程,所以,在进行是相关设备选择的时候,应保证其符合单独工程的技术要求,并尽量控制造价成本,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明确一点,并不是r格最高的机械设备就适用于工程的施工建设,应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再选择适用的机械设备。
4.材料管理方面的因素
建筑企业应针对施工所用的材料进行非常严格的管理,并做好提前预算,并根据预算的结果进行相关材料的采购,保证不会浪费大量的材料,对施工余下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处置,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
5.人员队伍方面的因素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有人的参与,所以,应不断加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如果参与工程施工建设的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话,就有可能会导致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出现问题,影响工程的施工建设以及后期的顺利使用。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施工材料方面的控制问题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来说,施工材料是最根本的质量保证,如果施工材料的质量不符合施工建设的要求的话,那么就会在水利水电工程后期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因为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是对水能进行利用,如果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受不了水的强烈冲击,就会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这对于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巨大的威胁。在当今时代下,存在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质量要求,这种情况不但会造成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问题,也在某种意义上帮助了违法分子。此外,还有些水利水电施工建设材料的采购人员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使用质量较差的材料充当高质量材料,或者在施工中进行偷工减料,这种情况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工程的后期使用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坍塌等事故。
2.施工技术及监管方面的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时候,应用的施工技术和监管工作也非常关键。在现阶段,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建设中的监管工作都有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其主要原因就是但钱的监管市场比较复杂,建筑企业一般都是进行自我监管,这对于监管工作的力度来说是非常不足的。另外,在从事监管工作的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达不到工程的要求,高素质人才的数量非常好等等,进而导致工程施工建设的监管工作非常难做,常常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而且监管存在问题的话,在工程遇到非常棘手问题时,监管部门不能够及时给出合理的方案,影响工程的施工建设,增加建筑企业的造价成本。
3.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方面的问题
在现阶段,大部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只重视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对于工程的建设质量却抛之脑后。有些水利水电工程一味的加快工程的建设速度,防止建设时间超过规定的日期,将很多需要后期进行的施工工序挪到前期进行,进而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都有所下降,另外,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的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在表面上会对验收人员造成错误的感觉,影响工程的验收质量。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良好的质量控制意识,只是单纯的将分内的工作完成,而且很多人员也不会按照规范操作进行施工,进而导致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工程建设中,如果存在过多的行政干预的话,也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1.建立一套健全的施工技术组织管理机制
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要建立起班组、车间、场站等三级技术管理工作网,明确各个组织部门的责任,采用细化责任、分级管理的方式。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收集相关的施工技术信息、分析和处理出现的故障、记录出现的事故等。定期开展技术技术交流座谈会,对前期的工作做完整的总结,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技术改革措施等。建筑单位还应该组织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分析和总结活动的成果,为技术攻关打下基础。要将施工管理的各项机制逐步完善,加强对现场施工设备的监控,包括其运行状态、故障分析、事故统计等多方面,这样就能大大地提高施工设备的稳定性和利用率,还能降低设备的损耗率,降低了施工成本。此外,还要安排专人来负责管理施工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来收集、整理和记录相关的技术信息,进而能够保证资料数据的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要做好记录,可为后续的技术攻关提供参考依据。
2.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颁布的法规条例及相关规定标准,再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制订相关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岗位责任制》、《生产事故调查实施细则》、《生产管理办法》、《电厂及变电站通讯中断事故处理办法》、《反事故措施计划》、《工作票、操作票发制度和工作许可制度》,这样就能加强对施工现场作业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施工人员出现操作错误或者不规范的行为,就应立即指出纠正。在发电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利用设备操作和巡检、运行记录和仪表指示等来找出潜在的问题,并作详细地分析,通过多方讨论迅速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持发电设备的可靠性运行。
3.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管理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秉承安全生产,保证质量的基本理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应用的设备进行选择和维护。逐渐改善机械涉笔的检修模式,从定期检修和维护发展成为定期创新和完善机械设备的功能性,在最大限度上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检修的需要的时间,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在针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的时候,应采用非常先进的技术进行,并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其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其能够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被相关人员发现,及时维护和检修,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
4.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首先,要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中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其次,增强施工法律意识,健全法律法规,在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最后,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机械、环境、材料和工艺等,因此在施工中要做好各施工要素间的协调和管理,加强施工技术的复核,对于影响工程整体的技术必须反复的进行核对,避免出现错误,控制工程主体结构的强度和尺寸,从而保证工程整体的质量。
五、总结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和介绍,我们能够了解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建设程度逐渐加深,基础工程的建设量也在不断增多,水利水电工程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其能够对我国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并对一些水害进行预防和控制,提高下游居民的生存质量。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管理能力才能够保障施工的质量。在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进行管理的时候,建设企业应制定非常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并不断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并进行分段管理,在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进行严格的管理,如果在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应及时向上级进行报告,并要求工程停工,及时对问题进行解决,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另外,管理人员在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细节管理,对使用的技术和工艺以及相关的材料等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进而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非常高,为我国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达,刘佰站,王水淼.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7(31):247-248.
[2]张修兰,王志强.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0,12(17):165-166.
[3]朱隆丁,李龙飞.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与经营管理创新的探索[J].小水电,2009,09(01):221-222.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我国电力企业基本上属于国家垄断性行业,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从施工前到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管理,此外,工程的管理人员也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素质的管理。下文主要对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现状和模式进行详细讲述。
一、电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定义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主要包括了电力工程的管理活动和作业技术。其中作业技术指的是电力工程的条件,然而并非具备作业技术能力便能够提高工程质量的合格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提高工程质量,还必须要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科学的组织和协调工作,才能够充分提高工程质量,实现预期目标。总的来说,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是在明确的目标下,通过资源配置的调度、监督、实施等方面,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二、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现状
(一)电力工程项目特点。电力工程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对工程进行勘察设计、施工的监理工作、质量的检测工作、竣工后的检查工作等。行业的资金和技术较为密集、工程的质量要求较高、工程所需要的设备较多、电力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电力工程的规模大小不一、电力工程施工单位素质不一等。
(二)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现状。由于电力企业具有垄断性特点,正因为这种原因,电力企业对工程质量管理模式较为传统,企业项目法人不愿意将投资权与合同管理权交给监理人,导致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不到位,安全事故频繁出现,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安全利益。
三、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分析
(一)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通过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和控制方面进行分析,对管理模式进行组织论研究。其中组织论是一种学问,它主要对电力工程的结构模式、分工内容以及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是一门很重要的理论学科。对于电力企业这种垄断性行业来讲,企业的经营模式会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每一项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都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模式主要分成两种:第一,基于项目的实际情况,管理人员在工程开展之前设立专门的部门对该项目进行管理,部门随着项目的开始而开展,等工程项目结束之后便立即解散,这种模式在一般的企业当中出现的几率较高。第二,针对职能对部门进行划分,每一个部门对应某一项或者某一类型的工程。这种划分模式比较少见。
(二)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管理,是电力建设工程的生命。因此本文提出,企业管理人员在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其中主要包括在管理的过程中建立动力机制、监理机制、反馈机制等。从而实现工程各部分的监控效力,通过不断的完善质量管理机制,保证工程的质量。
(三)使用工程质量统计方法。工程质量统计方法主要有四种,包括:分层法、直方图分析法、排列图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下文主要对这四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分层法:分层法又叫做分类法,它主要对工程的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分层法找出工程出现问题的原因。
直方图分析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分析,分析项目质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工程的质量水平是否严重下降,下降程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工作人员还可以对质量数值的特征值进行计算,从而对工程过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进行估算。
排列图分析法:又称为ABC分类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工作人员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抽检的方法对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对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统计。然后将问题进行累积,并计算问题出现的频率,从而得出需要注意改善和加强控制的地方。
因果分析图法:主要指对工程中每一质量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并使用逐层排查方法找出最主要的原因。
通过使用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法,工作人员能够有效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并保证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有效进行,避免因为质量原因查找不得力而出现事故。
四、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原理
(一)三个阶段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三个阶段主要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这三个阶段是质量控制的全过程。下文进行详细介绍。
事前控制主要是强调工程质量的计划,对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事中控制主要包括自我监控以及质量监控这两方面,一方面工作人员进行质量的自我监控,另一方面主要由第三方对质量进行监控。事后控制主要是对工程项目的成果进行评价,并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纠正。这三个阶段的控制方法是互相联系、且又互相独立的,工作人员在每一个环节的控制中,不断提高质量控制,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水平。
(二)对工程进行全方位控制管理。对电力工程进行全方位控制,控制的方面包括了工程个体与主题。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其中包括工程项目的策划、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几个方面。并且建议全员参与控制,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全体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目前,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要做好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如上文所说,规范好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建立好图纸会审制度、质量自检制度、第三方检测制度,规范施工现场的签证制度、工程交接制度等。通过规范管理模式,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敏.电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2(33).
[2]宋联名,王建军.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6(07).
关键词:风电就地制造项目 人力资源管理 模式
一、风电就地制造项目简介
近年来,我国的风电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11年全国风电装机总量已达到6000万千瓦。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风力发电厂都建在风能资源丰富的高海拔地区,如云南、贵州等地。目前我国风力发电机组使用的风力发电叶片均采用整体成型技术,整体成型的风电叶片体积巨大,以目前市场主导产品2.5MV风力发电叶片为例,其风电叶片长度已超过50米。由于采用整体成型的风电叶片不能拆装,加上需要运往交通不发达的高海拔地区,叶片运输难度大、成本高。
为了提升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国防科大共同承担的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大尺寸复合材料风电叶片RTMAVIP就地制造技术”成功解决在高原地区就地生产制造风电叶片的难题,并在云南等地成功开展了一系列就地制造风电叶片项目。就地制造风电叶片项目的核心是在风力发电厂附近建立临时的制造平台,通过对技术、工艺、质量、采购、生产、管理等各方面人员的有效组织,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风电就地制造项目有以下特点:第一,项目目标的明确性。项目产品具备明确的产量、质量、时间要求。第二,项目的生命周期性。项目的生命周期一般为1-2年,根据风力发电厂的建设进度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第三,项目规模较大。风电建设项目一般为国家投资的重大项目,风电叶片就地制造项目产值一般都超过亿元。第四,项目技术含量高。风电就地制造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工程项目,对材料技术、设计分析技术及工艺控制技术等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人员负责。
二、大型风电就地制造项目的人力资源特点
1.一般项目人力资源的特点。一是项目人力资源的团队性。项目需要所有成员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按一定的原则,根据个人能力优势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在控制时间和限定成本内安全地完成项目成果,这就需要团队中的每位成员为了要实现的目标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甚至是舍弃个人的利益密切协作促使目标实现。二是项目人力资源的周期性。项目的人力资源需求随项目的产生而产生,随项目的完成而终止,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会因项目所处的阶段不同而对人力资源有不同的需求。三是项目人力资源的流动性。项目是围绕确定目标的一次性的专业活动,项目成员势必会因项目的结束进行主动或被动的流动。
2.风电就地制造项目人力资源的独有特点。一是项目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层次、专业复杂。就地制造项目由于需要建设一个完整的制造平台,除制造员工外,风电就地制造项目还需要配置负责项目运营的总体负责人、精通技术的技术骨干、质量控制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及采购人员,此外为优化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还需要配置人力资源等相关管理人员。二是单个风电就地制造项目人力资源需求数量大。目前单个风电就地制造项目的人员需求一般在100人左右,对于特别大的就地制造项目需求人数甚至超过200人,可与一家中型企业相当。
三、大型风电就地制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第一,风电就地制造项目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层次、专业复杂性要求系统地进行项目人力资源配置,任何一个方面人员的缺失都会影响整个项目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项目的完成质量。
第二,风电行业专业人才短缺,人岗匹配难度大。近年来,风电在我国有较快的发展,但仍然属于新兴行业,熟悉风电行业,尤其是有风电行业工作背景的人员数量十分有限,大部分新引进人员需要进行再培训方可适应岗位的需求。
第三,风电就地制造项目驻外员工流失风险大。派驻外地的员工需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加上就地制造项目的所在地环境一般较为艰苦、工作强度大,驻外员工往往容易在心理、心态和情绪上产生变化,若不能及时地掌握、调节和排除他们这些心理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团队稳定、团结和项目能否顺利进行。
第四,项目组织的一次性与激励本身的矛盾。(1)项目组织的一次性使得项目组织很难建立起自己的组织文化,因此难以通过组织文化来提高团队的协作力。(2)项目一次性的组织难以通过职位的提升或职业规划之类的长期激励手段激励团队成员。
第五,项目组织分工与传统薪酬体系之间存在的矛盾。在风电就地制造项目中,成员的地位是根据其在组织中所承担的任务来决定的,而传统的薪酬体系则是根据成员在企业中的行政级别以及所属关系来确定的。若在项目中继续沿用传统的薪酬体系显然不能体现岗位价值,而要采用新的薪酬体系则势必会对母公司传统的薪酬体系造成冲击。
第六,就地制造项目人力资源短期使用与长期储备之间的矛盾。风电就地制造项目人力资源需求具备周期性,在实践过程中一个项目结束后,另一个项目不一定会立即启动,这样项目的人力资源就面临解散的危机,若不解散,就必须承担拥有这一部分人力资源的成本,若解散,在新的项目启动后又必须承担重新招聘项目人员的成本。
四、大型风电就地制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关键字】土建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1. 水电站土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水电站项目成本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管理思维方式,在具体的项目管理实践中又往往不具一格.在实施细节方面应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运用必要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对物化劳动和劳 动消耗进行计划、组织和监督的一个系统工程
2. 水电站土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难以控制投标费用
针对前期施工和准备项目进行详细的预算和策划,其准确性和可行性造成费用差别较大。水电站土建工程成本成本管理模式,一方面,充分信任监理.对监理单位充分“授权”,做到不“越位”:另一方面,监理要敢于“用权”.做到不“缺位”。管理核心是依据合同授权监理.管监理、让监理管好工程。在电站各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信任监理.尽量发挥监理工程师的主观能动性.给监理的工作创造条件.而不是干涉监理的工作.或抛开监理干涉二程施工。而监理单位应在合同规定范围内.认真履行职责.敢于管理。只有监理单位真正能够担当起“大监理”的角色,才有“放权”监理的信心
2.2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成本管理上普遍存在着重事后轻事前,重 静态轻动态、重短期轻宏观、重数量轻质量的 问题。实物消耗控制标准是以施工企业自身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编制出的实物量消耗定额作为项目实际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企业实物量消耗定额的编制是一项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技术条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作保障,并不是一般、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能够做好的。 实施成本管理模式,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外部环境的建设.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在改革体制,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出台一些具体的措施。这是成本管理模式得到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中国工程建设成本管理模式能否最终与国际接轨的关键。
2.3资金管理缺乏预算控制
水电站土建工程项目前 期资金宽松时,没有预留储备资金,忽视工、 料、机计价与拨款程序。在利益分配上要考虑与监理单位实现“双赢”。成本管理模式成败的关键在“大监理”.在电站建设的过程控制中需要大量懂技术、懂经济、熟悉合同管理、擅长安全管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因此,在选择监理单位时。一方面要关注监理单位的人员配置,另一方面,还应增加一些管理措施.充分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做开明的.充分考虑监理单位利益,合理增加监理工程师的收入.能有效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吸引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从事监理工作,最终提高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2.4缺乏合理的奖惩机制
实施的成本管理模式,需要高素质的监理队伍.也需要精简、高效的管理团队。成本管理模式,要求注重宏观控制、综合协调.主导整个电站建设的进程:而监理单位则负责具体的项目建设过程控制。例如人工、材料、机械使用等方面去节约和控制, 责任指标与工作职责不对应,不同的分工、不同的管理内容。需要相应的管理团队,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人才。因此,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素质和监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是成功实施这种成本管理模式的基础条件。
3. 水电站土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对策
3.1降低投标费用,加强投标报价压价管理
加强前期策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降低施工成本,在成本管理模式下 坚持事前预控.要求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认识、机构、制度、措施、活动五到位;对设计成果进行控制.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向施工单位发放设计文件.根据施工实际进展情况,及时向提供相关信息、资料.编制监理管理报告等。根据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主要内容.将项目管理重点放在宏观控制方面.其主要管理职责包括:① 与上级主管单位(华能集团、澜沧江公司)、行业管理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电规划总院、云南省水利厅等)和地方政府沟通、协调,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②抓设计管理.推行投资限额设计,鼓励设计优化,从源头上控制造价:⑤ 依据监理合同,对监理工作业绩进行检查、考核;⑨建立电站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所有参建单位的信息资源。加强与监理之间关系的处理确保施工顺利进展.④ 执行合同的公平职能。
3.2提高对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这种项目成本管理模式.表面上看是说人数的“多和少”.机构的“大和小”.实质上是一种管理层次和管理职能的重划分.监理除了直接负责项目施工过程控制外.从法律和合同的地位上来讲,类似于“法官”性质。的成本管理模式并没有改变监理成为独立第三方的性质.。在这种成本管理模式下.我们强调要小.但更强调“小而精”.监理要大。但更强调“大而实”结构是静态的组织形式.而流程是动态的组织形式。流程反映了组织结构的运作程序和方法.从项目管理职责出发.以工程建设为主线向前延伸.对每一项管理工作均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工作流程。规定了执行者的责任.量化了管理执行者的时间 通过上述方法。规范了项目管理的工作流程.实现了优质、高效管理的目的。提高工作人员对项 目成本管理的全面认识。使得成本管理模式得以落实,监理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责任心进一步增强.从而使监理成为现场管理的核心力量。
3.3加强项目成本预算动态控制机制
这种新型成本管理模式从陌生到成熟有一个过程.需要与监理单位逐步磨合。这样做的后果不仅监理尴尬.也打击了监理的积极性。随着工程建设深入推进.经过建管局与监理双方的不断磨合,以及对工程建设管理的进一步认识.最终都认清了各自的角色和应该承担的职责。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和监理出现意见不一致或分歧是难免的。成本管理模式下,当与监理有不同意见和分歧时,监理基本上简单地执行的指令.或是仅仅充当质检员的角色。而实行的成本管理模式后.通过监理单位自身的不断努力.每个项目以及各工程队的财务状况、成本 水平和财务成果,设计阶段土建工程的概算及施工图预算要求全面准确,不漏项,不留缺口,并要考虑各种价格浮动因素,确保设计阶段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3.4加强质量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
在确保 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 降低工程成本。做好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企业实物量消耗定额是企业定额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自身的水平上充分考虑了人的积极因素,在施工强度、质量以及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方面规定所能达到的标准。主要的组成部分,对材料费的控制是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材料的质量管理也直接决定着施工成本。材料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进行检查,合格的才能进入工地,坚决杜绝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返工和增加补救措施费用。加强材料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材料管理应由一名主管施工的项目副经理负责,由材料部长具体组织实施,行有效的控制、监督和考核,以保证顺利实现承包任务和材料使用过程的效益。其次加强材料计划管理。做好进场入库材料的保管工作,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流失。加强周转材料管理,提高利用率。加强原始记录统计和分析,做好材料核算工作。
4.结尾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巨大发展,在企业竞争力上来讲,加强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更显得尤为突出,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研究工作的展开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未来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
参考文献:
[1] 秦晋.浅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J].地下水,2012,(1)71-76.
【关键词】中职旅游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设想
伴随着全球经济化不断的深入和发展,各行业的人才争夺战也是越发的激烈。虽然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较晚,但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势头,在很大程度上积极的带动了相关行业的扩展,如酒店业、 饮食业、娱乐业、专业教育类行业等等。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中职学校都相应的开设了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但迅猛发展的背后,隐藏的却是各种问题及弊端。
一、我国中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中职学校开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较晚,许多课程设置都比较落后,教学模式不合理、实践课较少、学校内实习设备简陋,影响了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更是影响了学生在旅游与酒店行业的发展。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上几乎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水平的学生都是一样的,降低了学生的专业性,设置的课程忽略了对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没有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开设相关课程,而且课程安排缺乏体系性,学科之间的联系表现不明显,学生难以掌握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
(二)实践课程安排较少。学校教学资源欠缺、设备不足,更新慢,与企业环境缺乏对接,不能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和实训场地,教师只能借助多媒体课件模拟场景;且到快毕业的时候,小部分的学生才能拥有实习的机会,难以应用学到的知识,教学效果也难以得到检验。
二、中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设想
(一)对公共基础课进行调整
教学内容需围绕旅游与酒店管理职能需求进行设置,旅游专业的学生普遍活泼、热情大方,接受能力较强,喜欢参与和显示自己的能力;酒店管理属于管理类的专业,但又涉及到不少酒店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专业设置的时候需体现专业特性,与其他专业知识区分开,旅游和管理行业息息相关,因此两个专业的学习要涉及到彼此,且两个行业最重要的工具是语言,他们需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游客,因此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务必掌握多种语言,才能更好地与客户进行沟通。
(二)合理安排学生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
由于我国旅游、酒店管理起步较晚,在许多中职学校里旅游与酒店管理还是新兴专业,因此许多学校都不能提供给学生合理的课程安排和实习机会,且学校课程设置偏理论化,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做出适当的调整。
理论课过于枯燥乏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不愿听一些与自己生活毫无关系的东西,所以,理论课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创建、营造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为课程提供相应的软件资源,引起学生的悬念,让学生能对课上的话题进行激烈的讨论,使学生能基本掌握理论基础知识。
实践课以旅游、酒店行业需求为导向,对学生一一的进行实践教学,针对学生实习的需要,学校需不断开拓多方面能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途径,如与大型酒店和旅游公司签订长远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在平时也有机会参与到旅游和酒店管理的工作,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以实现职业能力为目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对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
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和教师评价两个部分组成,改变原来老师单方面对学生评价,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学生评价体系应是多元化的,评价的内容应注重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完成职业活动过程采用的方式是否合理,对一个学生专业技能的应用进行评价,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心,建立综合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工作态度的综合评价体系,使评价体系更完整,更好操作,更加客观全面的反映一个学生的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不仅要教师来评价,还需要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评价,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的反思。
技能训练效果的评价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评价学校和企业间合作模式成败的现实依据。我们需依据评价的结果,不断调整专业教学的计划。只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职业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突破现在的两年教学一年实习的课程模式束缚,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优化教学质量,提高中职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结束语
旅游与酒店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旅游与酒店管理的水平高低在于人才素质的高低。因此,中职学校想要培养合格的优秀旅游与酒店管理人才,必须改革专业课程的设置。
参考文献
[1]张雪梅.中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设想[J].科学咨询,2013,(25)
【关键词】项目;特点;难点
前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如何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事关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以建筑企业应树立成本、进度、质量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进度、质量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具有独特和唯一性的特征
任何项目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参与人、目的均各不相同,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大量变化是无法预见的,所以项目的不确定性是项目的特征。
2、项目还具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的分为五个阶段:“概念、计划、实施、结束、运行和维护”。每个项目还具有明确的目标、完整的系统组织等。项目管理就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组织、筹划、激励、沟通、检查、控制活动。包括:范围管理、成本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工作结构分析、责任分配等。
二、强化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控制
1、加强和深化建筑单位的经营管理机构改革和创新。
一个好的建筑工程经营管理必须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特别是施工管理方面,比如技术部门、管理部门、合同管理部门这些都需要建立并完善。另外在施工人员方面,要经常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以及对社会要求和市场需求的理解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来加强员工对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在房屋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中实行责任制
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主要有四点,第一点整个工程的规模是非常大的,第二点把整个工程拆分后有很多的分工程或者单一工程,第三点对整个工程进行全程操控很困难,第四点就是整个工程的合同管理难度很大。以上这些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经营管理中责任必须要明确。只有这样对整个工程进行简化、分离然后明确各个分支的权利和责任,才能保证后续工程的进行,杜绝了越权,责任不明确等问题的发生。例如把整个工程中的设计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都分离出来,成立单独的部门,指定固定的责任负责人。最后还需要确定合理的符合现阶段的生产经营方法以促进整个房屋建筑的全面实施。
3、贯彻国家法规,实现目标管理
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有关质量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质量管理制度,并结合本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拟定管理细则和工艺标准认真组织实施同时要运用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实行方针目标的管理,确定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依据项目的重要程度和本项目所能达到的管理,操作水平,确定项目所计划的质量等级(优良或合格),然后将目标展开,把实现质量目标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个人。要围绕项目质量目标,根据质量薄弱环节,确定质量管理点,按照管理点组成各种形式的质量管理小组,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PDCA循环不断提高项目质量水平,项目的各项管理办法要订成规章制度,成为参加本项目的全体员工的活动依据,避免职责不清、责任不明。
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几项管理难点及其对策
1、主体混凝土施工管理对策
方案优化: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应当充分的考虑当地气候条件,还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混凝土薄弱位置进行修复和巩固,避免由于温度差的造成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变力,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机构。与此同时,对于钢筋的选取要进行一定的注意,要选取保护层厚度较小的,这样不会因为保护层厚而出现温度裂缝的现象;除此之外,设置后浇带和伸缩缝的方法对大体积的混凝土进行小的分割,同时还可以设计合理的结构与形状,以此对混凝土的散热面积进行扩大,从而避免其内部温度的升高过快,从而减少应力的集中情况并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施工控制: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进行冷处理,降低其浇筑温度;膨胀剂的品种和掺入量的选择需要通过试验验证,最后挑选最佳配置;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尽量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根据建筑混凝土浇筑面积大小,将一些数量的温度测量装置安装在混凝土上中下部,定时测量和记录相关数据,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的第1-4天,每次测量时间间隔为2小时,第5-7天,测量时间间隔为4小时, 第8-15天,测量时间间隔为一天,尽量将混凝土内外温差保持在25℃以下,一旦出现温差过大,需要借助专业的养护手段来缩小内外温差。
2、土建施工与安装施工的配合协调管理对策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在地下室施工之前,安装工程施工单位便应主动组织本专业与土建施工单位就前期预埋线管、套管、预留洞等进行相互复核和移交,并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密切跟进,及时完成地下室顶板无吊顶部位的管线与设备支架、穿墙管道或套管、墙内暗埋管线以及设备基础预埋件的施工测量放线与安装工作;在土建施工单位完成了地下室顶棚与墙体的大面积装修施工之后,立即组织开展安装工程的安装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与土建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尤其是在土建施工单位进行粉刷收尾时,及时对设备、管线、预留洞等进行验收,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进度的控制,确保在土建施工单位完成预留洞封堵以及各装饰面层的施工之前,完成相关部位的设备及系统调试工作。
而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其预留洞与暗埋管线、管道井以及卫生间等施工均要求安装工程与土建施工的密切配合。在土建墙体砌筑前,安装工程施工单位应先行安排进行安装暗埋管线的配管,且在土建墙体砌筑过程中实时跟踪,防止墙体砌筑对安装暗埋管线造成破坏,并确保安装暗埋管线的墙体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在管道井墙体砌筑之前,安装工程施工单位同样先行对管道井预留洞的位置及尺寸进行复核,确保准确无误之后方通知土建施工单位开始进行墙体砌筑,并且根据安装安装施工的需要,要求土建施工单位预留一个方向的墙体暂不施工,待安装管道安装(包括风管保温层施工)完毕后,再通知土建施工单位砌筑预留墙体,并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跟踪以保护成品。而在卫生间施工过程中,安装工程与土建施工的配合要求更为密切,首先安装工程施工单位要对土建墙体的施工测量放线进行复核,然后安装工程施工单位反过来又要严格按照土建施工单位提供的标高线、墙(地)砖铺贴网格线来进行墙面开关、感应器、安装接口以及地漏等的测量定位。
四、结语
综上,在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要正视其面临的关键问题,并且给予足够的重视,进一步的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和解决对策,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施工管理效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进一步达到工程建设的最终目的,为国家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系统联调;RFID;信息集成;全生命周期
1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从事的工程建设、科研开发、环境改造等活动越来越复杂,项目管理在整个活动中的重要性也随之升高。项目管理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变电站调试项目中,但由于智能变电站属于新兴技术设备,管理规范标准尚未成型,在其调试项目管理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传统的变电站调试管理模式占据大量的人力资源,不能适应电网快速发展的需要,适应新智能变电站运维联调阶段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和构建迫在眉睫。本文旨在通过实际调研浙江电网杭州区域智能变电站联调模式现状,结合组织结构变革和技术创新理论、RFID技术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概念,构建适应智能变电站运维联调阶段的管理模式,提高智能变电站联调阶段管理水平,减少智能变电站联调工期,节约人力和物力,为杭州地区智能变电站运维联调管理带来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基于RFID技术信息集成的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2.1RFID概述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中文译为射频识别技术,是现在应用很多的一种通信技术,主要由电子标签、阅读器、中间件、软件系统四部分组成。RFID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取代原有的机械或光学接触方法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使信息的读写更加便捷。由于RFID技术存在以上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交通、运输、企业厂区管理、图书馆管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
2.2基于RFID信息集成的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电力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总体流程如下:在电力设备资产上安装RFID标签,标签中记录了对应设备的制造商、规格型号、产品出厂编号、出场时间、设备资产登记号、启用时间、使用地点、归属单位、安全监管责任人等信息,作为设备的身份证件,便于所属单位在对设备进行采购验收、库存管理、运营巡检、维修保养、退役报废等阶段实施实时的智能监控。
3基于RFID信息集成联调项目管理
3.1管理模式应用前提
相关制度、标准、规定的制定是管理模式能够发挥作用并成功应用的前提。智能变电站调试项目作为高新技术项目,相关标准的制定尚不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的制定。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设备不能及时到场、调试过程过于形式化,不能达到联调目的等现象都说明在智能变电站联调阶段制定监督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应明确规定智能变电站系统联调过程中的权责和惩罚标准等。智能变电站系统联调项目验收标准的制定。在联调测试环节,相关技术人员没有核心技术,只能严格按照技术说明进行设备调试,最终调试成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文件进行规定,导致技术人员草草了事,因此,智能变电站联调项目验收标准的制定是保障联调工作达到目的的保证。技术人员资格评定标准的制定。由于调试技术主要掌握在智能设备提供商手中,因此选择符合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水平要求的技术人员是调试质量和进步的重要保证。
3.2组织机构要点
在智能变电站基地调试中,参与联调项目的人员为智能变电站设备提供商技术人员、基建技术人员及变电检修公司技术人员,如何协调好多个参与方及明确各参与方的责任和权利至关重要,因此明确组织结构是工作的首要条件。由图2可以看出,在智能变电站基地联调管理模式中应设立联调项目负责人,负责协调整个联调项目,包括协调各参与方的事项。各参与方各自设置与联调基地项目负责人直接沟通的技术负责人负责上传下达。联调基地负责人与各参与方技术负责人组成项目协调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工作,以减少由于多方协调不当引起的管理问题。联调工作主要涉及两个参与方,即联调管理人员和联调人员,联调基地负责人和各参与方技术人员构成联调项目管理层,对整个项目进行协调管理。在责任分配中,联调项目管理层的管理人员负责联调计划的管理、联调数据的管理、系统管理、设备台账管理等管理任务,整体把握联调项目的情况,为联调人员分配任务,监督任务完成情况、调试质量等问题;联调人员严格按照任务要求进行智能变电站系统联调工作,保证联调工作的正常进行。
3.3具体操作要点
标签管理。实现智能变电站联调测试环节的RFID技术的信息集成,要具备硬件和软件基础,设备标签的管理是一切射频技术实现的基础所在,因此在进行智能变电站联调测试工作之前应完成RFID标签的制作,组织好RFID标签的绑定和解绑。标签管理就是完成设备与标签的一一对应,将设备与标签的关系在联调工作进行之前建立起来,以保证信息的正常传输。整个标签管理的过程可以分为后台管理系统中设备台账管理系统操作、标签的制作、标签的绑定、数据的同步四个环节。任务管理。任务管理是整个管理模式中最重要的部分。联调工作开始前,管理人员在后台管理系统中先完成联调计划的制定,协调管理层召开联调大会,协商联调工作任务分配等事项,随后由基地管理负责人在联调数据管理中完成任务分配;参与联调的技术人员通过手持PDA终端用工作证领取各自任务及任务相关说明书、技术指导书等。数据同步。数据同步是整个联调管理工作的重点,联调信息集流的构成主要有联调后台管理系统信息数据的下发和核实、手持移动PDA信息下载和上传。在智能变电站基地联调过程中,由联调管理人员控制后台管理系统,进行联调任务的制定和取消、联调数据的管理、系统管理以及设备台账数据管理,联调技术人员通过手持移动PDA下载联调任务及指导书进行联调工作,手持PDA收集调试设备的RFID信息,此时数据存储在手持终端的数据库中,再由联调人员将数据反馈上传至后台管理系统,联调管理人员查收联调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审核更新至后台数据库,完成整个联调过程RFID信息回流。数据库应用。智能变电站系统联调工作的一个目的就是在联调阶段完成智能设备前期文件配置的信息收集,形成数据库,为智能变电站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为记录智能变电站联调过程中的设备状态、调试进程,在智能变电站设备中附上主动式RFID标签,主动记录联调设备状态将其写入RFID标签中,并上传至后台数据库,为后期现场调试及相似设备调试提供经验数据,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权限直接调取数据库中所需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4应用价值
传统智能变电站调试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所以基于RFID信息集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程度也不尽相同。基于RFID信息集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任务的在线分配审核、任务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测;以强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撑,在联调过程中完成数据库的实时更新,实现信息集成化。但是,新的管理模式不是万能的,联调过程中还会有很多其他不可预见的障碍,比如人为因素等。相信在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下,智能变电站联调测试环节的管理水平会不断提高。
5结语
通过引用基于RFID的信息集成技术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在智能变电站基地联调的基础上提出基于RFID信息集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阐述分析基于RFID信息集成的全生命周管理模式的优越性,从而使智能变电站系统联调项目的管理模式达到最优。CPEM
参考文献
[1]孙鹏.智能变电站调试与运行维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2]袁宇波.智能变电站集成测试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3]河南省电力公司.智能变电站建设管理与工程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4]刘高,吴浪.浅析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调试项目进度管理[J].科技广场,2011(1):181-183.
[5]秦理.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J].南方电网技术,2014,8(3):119-123.
[6]杨胜春.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企业人员及设备智能安全管理系统[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27(6):54-56.
[7]闫耀永.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变电站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J].电力技术探讨,2014(307):231-232.
关键词:直埋供热管道;节点处理;安装;注意事项
直埋供热管道安装过程中,无论是选择管材,还是土建工程施工,主要都是为了防水,因为一旦供热管道出现了渗漏,供热效果将大受影响,资源也会严重的浪费,但是除此之外,安装时也需要注意各种问题,比如安装时对防腐层进行仔细的检查等。由于直埋供热管道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因此有必要对其节点处理以及安装问题进行研究。
1 正确选择管材
我国对直埋供热管道内在压力有着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内压至多达到1.6MPa。在规定的数值之内,直埋共热管几乎不会发生直接爆破,但是如果温度应力过高,管材会因为塑性疲劳而被破坏,因此有关人员在选择直埋供热管材时,最应该考虑的管材性能应该是抗疲劳性。
工程实践中,因为受到供货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即使是相同直径的管材,也会出现至少两种规格,如果无法避免,有关人员应该注意尽可能的不同时使用不同规格的管材。因为管材规格不同,其线膨胀系数等性能都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直接的后果的就是各个管材之间的温度力差距明显。因此如果不同规格的管材同时使用,就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形协调应力,进而导致管材应用之后,其自身的抗疲劳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工程实践中有明确的规定,所有的直线管段都应用选择应用相同规格管材,如果必须无法避免,不同直径管材的应用时,也应该选择在变径的地方借助固定支墩将其隔开。
2 做好穿墙防水处理工作
防水性能是直埋供热管道必须具备的一个性能,因此防水处理工作对于供热管道安装至关重要。对于直埋供热管道而言,做好泛水处理的部位有很多,比如阀门、排水装置等,否则地下水会进入到井室之中,阀门等装置会受到严重的侵蚀,进而影响直埋供热管道的供热效果。通常情况下,直埋供热管道都具有比较软的外保护层,而且弹性比较强,供热期间,以内供热介质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变化,管材因此会出现热胀冷缩,如果在井壁穿管的位置使用常见的防水处理方式,效果并不明显,可能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渗漏,地下水会在该位置直接进入到井室。有些安装人员在选择刚性联接的方式来使供热管道与井壁连成一体,这样由于井壁过于坚固,管道伸缩会大手影响。同时,当主管道出现轴向伸缩时,管网支管必然会出现径向或者横向运动,所以安装人员在进行穿墙处理时,务必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供管网支管活动,但是这就直接影响了井壁的防水处理效果。
综合上述阐释,可知井壁与供热管理应该选择使用柔性联接方式最佳,这样管道主管以及支管才能够进行顺畅的热运动。为了确保井壁防水处理得当,防水处理人员应该在井壁砼中设置一个钢管套,之后再检查井壁与套管联接是否紧密,两者之间运用刚性连接,而套管与管道则应用柔性联接。柔性接头一端应该与防水封头进行联接,而柔性接头的另一端应该与套管法兰进行有效的联接。需要注意的是,柔性接头必须应用橡胶制品,因为这样材质的接头具有非常强的防水性能,同时也能够进行比较大范围的位移变形,应用效果非常好。
3 土建工程及管道安装
3.1 土建工程
沟槽开挖和回填应按《给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及设计要求进行。直埋管道的地沟尺寸应符合相关如下一些要求:
当地沟底部土层的承载力延≤60kPa时,地沟底部应加垫素混凝土层;C15素混凝土层底部土层应先夯实后,再浇混凝土,混凝土层表面应光滑平整。当底部土层为湿陷性土质时,应换土(深1.0m左右)并夯实;地沟内接头处的地沟宽度和深度应比非接头处增加250~300mm;设有波纹补偿器的位置,波纹补偿器底部的土层标高应根据补偿器的实际到货尺寸确定;沟底土层沿管线的坡度应保证同管道的坡度一致;直埋管道周围100mm用细砂填实。砂粒直径应不大于8mm,砂层中不可含有粘土、砖、石、铁件等杂物;当管道埋设在炉渣、杂物等腐蚀性较强的土层地段时,回填土应换以腐蚀性较小的土壤,并分层夯实;沟槽必须做好排水工作,可采用排水沟、集水池用水泵排除。
3.2 管道安装
管道的安装必须在管沟开挖和沟底土层处理合格后进行。安装时注意以下要求:
管道下沟前需对其外表面的防腐层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防腐层有损坏的,应及时进行处理;管道对接时,应保证管道设计轴线及坡度;预制保温管可单根吊入沟内安装,也可2根或多根组织焊完后吊装。当组焊管段较长时,宜用两台或多台吊车抬管下管,吊点的位置按平衡条件选定。严禁将管道直接推入沟内;工作钢管焊接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处理接头的保温、外套管连接的工作,可先立模进行聚氨酯发泡,再用热缩带将接头部分整体密封,两端和直管各搭接100mm:也可先将外套管对焊处理,并经密封检查合格后开孔发泡;当日工程完工时应将管端用盲板封堵,以防泥、水进入管内。
除了上述几点外,还主要注意以下几点:预制保温管有冷装、热预应力安装和一次性补偿器安装三种方式;冷安装就是直接将管段各段连接,并经检验合格后按标准回填即可;热预应力安装是先将管道预热至工作温度的60%时焊接,然后回填夯实;一次性补偿器必须在管道升温至工作温度的60%时焊接,再进行回填和夯实;有报警线的预制保温管,安装前应测试报警线的通断状况和电阻值,合格后再下管对口焊接。报警线应在管道上方;安装预制保温管道的报警线时,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在施工中,报警线必须防潮:一旦受潮,应采取预热、烘烤等方式干燥;安装前应按设计给定的伸长值调整一次性补偿器。施焊时两条焊接线应吻合;直埋供热管道敞口预热应分段进行,宜采用1km为一段。预热介质宜采用热水,预热温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直埋供热管道节点处理及安装注意事项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因为直埋供热管道安装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且有很多地方容易被忽视。除了上述笔者介绍的几个要外,安装人员还需要对直埋供热管道线路进行正确的选择,尤其是L型管段就更需要确定线路,以此保证管道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淮,吕国良,戴东辉.泡沫垫在直埋供热管道中的应用[J].煤气与热力,2002(5).
[2]王子德.供热管道直埋敷设的计算与设计[J].煤气与热力,2002(5).
[3]饶大文.安装温度对直埋管道的影响[J].区域供热,2001(4).
关键词:高职教育,酒店管理,市场导向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向前迈进,特别是酒店等服务性行业的发展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之势。博士论文,高职教育。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提升,企业的提升同时促进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而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就是人,就是企业的员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以其特有的职业化人才培养特点,一直以来都是酒店的发展原动力,但是面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近年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摘要。
一、高职酒店管理教学现状分析
市场发展瞬息万变,但是高职教育由于教学理念陈旧,师资力量不够和队伍建设不足等原因,逐渐显现出与市场脱节的问题,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陈旧
在教材的选择上面,许多高职院校由于经费或渠道的原因,长期沿用的是多年前的老教材,教材理论陈旧、案例陈旧的问题很严重。酒店管理属于服务行业,是以人为本的领域。行业的相关理念可以说每天都在变化着,如果学生只接受了书本上的陈旧观念而没有及时了解其他新思维,必然难以适应就业后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更谈不上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教师水平低下
高职教师队伍的水平较低和知识结构不合理也是阻碍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问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是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都呈现出“偏科”现象。他们或者是理论较强的高校毕业生,或是拥有多年酒店从业经验的实际人才,虽然他们都具备了一方面的丰富知识,但是这样的老师很难让学生同时提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缺乏实际意义
高职类的酒店管理一直沿用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从理论上来说,能够很好的培养出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实用型人才。但是要真正实施起来却绝非易事。许多高职院校由于经费不足问题,实训基地建设往往在校园内部,或几间教室,或一层楼,难以营造真实的工作氛围。博士论文,高职教育。还有由于实训教师实战经验和阅历不足等原因,训练内容基本还是以书本内容为基础,内容的编排方面过于理想化,没有加入必要的实际问题或突发事件的处理环节,学生在这样的训练环境中难以真正锻炼出实际的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也就造成了这些实训基地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学生就算花再多时间在训练中,也难以得到切实的提高。
(四)学生个人素质教育欠缺
高职学生由于生源素质相对较低,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也处于较低层次。在进入高职学习之后,往往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面,学校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缺乏系统安排。酒店类企业是服务行业,随时都需要面对各式各样的人,而且服务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但是由于学生在高职学习期间学校没有注意对其个人素质的教育,造成了学生思想意识落后,人文素质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影响着学生正常就业,阻碍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建设的推进。
(五)学生就业心理与岗位适应的差距
随着经济发展,酒店业、旅游业的发展一日千里,学生对于就业的心理期望也相对较高,但是市场竞争是非常残酷的,许多企业为高职学生提供的岗位或许存在着与学生心理期望相差甚远的问题,面对学生的这种就业心理,许多高职院校没有进行即时疏导和教育,致使许多学生不能很好的正视这一问题,造成了工作情绪大,或者长期待业,无法找到合适岗位等问题。博士论文,高职教育。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思
想要做到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转变,就要一切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全面改革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的设置,提升教学与市场实际的契合度。
(一)专业课程设置紧跟市场需要
学校的课程设置要紧跟市场发展需要,针对许多高职院校一直沿用老教材的问题,应该加大新教材的开发力度,在课程安排方面,要加入现在市场上使用频率较高的如基本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操作、电子商务知识、在外语学习中不仅要加强交际外语的训练,更要加强相关领域的外语学习等内容,这样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就是要同时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重教学能力的教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想要让学生同时具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能力,就必须要有双师型的教师进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仅需要切实加强教师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面对这样的要求,学校需要根据市场发展及时为教师开展职业能力培训与新观念新方法的培训课程,并且根据校方的实际能力,为教师提供教学之余的岗位培训工作,如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每一学期都选派专业教师到五星级酒店挂职。让教师在服务一线锻炼,在思想和能力上都能紧跟时展。
(三)完善常态化实训基地建设
对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离不开对于学生的实训训练。学校为学生建立实训基地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切实了解未来的工作状况,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进行必要的技能锻炼,以便在就业时更快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需要。所以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能只是对书本知识的复制和搬移,更加需要切实营造工作氛围,要加强学生对于书本知识以外的面对突发事件的解决能力和运筹帷幄的能力。校内实训基地虽然碍于场地限制,难以建设大规模的基地,但是要力求在有限的空间之内,进一步的完善基地设施和配置,并且要根据未来就业的需要,设置多种实训环境,如前厅、客房、会议室、餐厅等等,并且应该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对实训内容进行有效编排,力求全方面的让学生能力得到锻炼。而且在有能力的条件下,校方应该加强与校外相关企业的联合与沟通,探索多种实训合作模式,如对学生进行企业订单班培训,让企业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实际工作岗位,真正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压力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自身的不足,也才能切身体会到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从而找到自身不足,在学习中更加有目的的提升自身能力。博士论文,高职教育。
(四)加强学生个人素质教育
实用性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而且也要具备较高层次的个人素质。因为酒店类企业是属于服务行业,服务行业最主要的就是要服务广大顾客,顾客是形形的,思想层次和文化水平也各有不同,所以学校在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文化素质与道德修养的提升。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际就业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个人素质问题而让企业受到影响,因为企业的宗旨就是服务顾客,所谓没有不讲理的客户,只有不称职的员工,虽然有时候客户的要求会比较无理,但是如果员工具备更高的思想觉悟与素质,就能够为企业挽留更多的客户和潜在客户。能够信奉客户至上的员工,才是企业需要的,也才是市场所欢迎的。
(五)加强学生就业心理建设
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对于自身的就业期望往往是很高的,然而市场竞争又是非常残酷的。所以学生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往往会出现心理失衡的情况。这就需要学校在毕业生阶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与心理辅导。开设就业与择业的知识讲座,职场招聘技能培训,并且及时针对毕业生在应聘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辅导。博士论文,高职教育。要让学生不仅能够正视自身优缺点,还要充分了解市场人才需求状况,进而根据市场需求对自己的就业预期进行合理规划,调整心态,以便能够以稳健的心态,充分的准备面对市场竞争局势的考验。
结论
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己任,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更是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人才,所以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上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为市场培养真正的优秀人才。博士论文,高职教育。虽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相信通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必然能够找到切实适应市场需求的教育方法,为市场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华.对制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探索[J].当代教育,2009,(7):12-14.
[2]刘东华.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尝试和探索[J].高职教育,2010,(2):44-46.
[3]王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2008,(4):36-37.
关键词:工程监理;电力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is unprecedented, huge construction task. The supervisory task how to complet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department, we must seriously consider and deal with the problem.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U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工程建设监理的控制管理主要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三大内容。三大内容中投资控制是基础,进度控制是条件,质量控制是核心。因此,工程建设监理必须抓住质量这个核心。
一、质量控制监理
1.质量监理的原则。工程建设监理在其监理活动中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 用户至上; 坚持质量标准;坚持以人为核心;坚持以预防为主;坚持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要以主动控制为宗旨,对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以督促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主动控制为途径,监督其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质量保证作用;严格掌握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承包单位、供货单位分包工程;严格禁止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在工程上使用;对未经工程建设监理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的工序不予签认,且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质量控制的任务。施工阶段是使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最终形成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因此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不但是施工监理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就是按合同赋予的权力,围绕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对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监理人员应根据合同文件及有关规程规范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做好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规格和质量的检查工作,核查其原始凭证、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等,确认其质量;对检查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绝不允许用于工程,并责令承包单位及时运出施工现场;检查施工机械、机具完好性,看其是否满足合同文件规定的要求;检查施工质量,特别是重要的工序及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验收;参加单项工程验收和项目竣工验收,做好质量签证工作, 行使质量监督权和否决权;开好质量协调会,协助业主处理好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时予以签认。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审核承包单位提供的技术性能报告,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能使用。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器、计量器具等应要求承包单位上报有关检测部门的鉴定证明,并注意其有效期。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拟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报审表并附质量证明资料、进场质量检验记录审核签认,并对进场的实物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约定或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文件规定的比例采用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抽检,对未经项目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 项目监理人员应拒绝签认,并应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限期将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撤出现场。在设计交底前,项目监理机构应组织监理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并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项目监理人员应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会,项目监理机构应对设计技术交底会议纪要(记录) 进行签认。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依据监理规划、设计文件、规范,按专业、分阶段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并报总监审批后,组织实施。总监应及时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进度计划,并根据情况提出整改意见,由承包单位负责整改,最后由总监审定。
(2)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办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以书面为根据,做好提前预控,从预控角度主动发现问题,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抓“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有效的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质量控制。项目监理机构应定期检查承包单位的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计量设备的技术情况;对重要的原材料、半成品配件,按规定组织检验试验;对重要的分项、分部工程和各项隐蔽工程,组织旁站监理和检查验收;审核材料的现场实验和复验报告,审核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现场试验(评定) 报告,经审查确认并签认后方可用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当承包单位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补充或变动时,应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由项目监理机构签认。项目监理机构处理工程变更, 如果是设计单位对原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出的工程变更,应编制设计变更文件。建设单位或承包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应提交项目监理机构,由项目监理机构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审查同意后,应由建设单位转交原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文件。当工程变更涉及安全、环保等内容时,应按规定经有关部门审定。项目监理机构应定期主持召开工地例会,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质量状况,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并负责起草会议记要,并与会各方代表会签。
(3)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项目监理机构按(现行) 国家标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单位报送的分项(检验批) 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审核及现场检查,合格后予以签认;对于有使用要求的分项(电器、设备调试等项),必须在检测、试验或运转后再进行检查评定(验收)。项目监理机构应组织监理人员对承包单位报送的分项(检验批) 工程和单位(子单位) 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审核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同时应督促承包单位做好竣工资料的整编工作,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及工程质量报告。针对工程质量和内业资料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及时间要求,整改完毕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并报监理公司审核签认。
3.质量监理的工作程序。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形成的过程,也是工程质量目标具体实现的过程。工程建设监理应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对每道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使工程质量的形成处于受控状态。施工阶段的监理程序是在施工程序基础上形成的,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就能使施工过程中各主要环节、主要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只有在受控状态下才能把握住施工过程中活动脉搏, 适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在施工阶段全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与控制, 不仅涉及最终产品的检查、验收,而且涉及施工过程的各环节中间产品的监督、检查与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以事前、事中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的控制方法。强调监理工作的预见性、计划性和指导性, 最大限度地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先进的计算机目标管理及科学化的统计资料分析。针对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程进展情况,阶段性向业主单位提出调整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建议和分析报告。
二、投资控制监理
投资控制的重点是在业主授权范围内,以施工承包合同为依据,认真做好工程量支付、工程变更项目的工程量核定以及处理好工程索赔,把工程投资控制在合同范围内。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要协助业主单位及时解决好设计不完善的问题,以防因此引起工期延误和施工单位索赔。依据质量合格证、工程量清单和技术规范、设计图纸,对承包人已完工程量进行计量。计量的项目为工程量清单中的全部项目、合同文件中规定的项目、工程变更项目。监理员负责复核或在施工现场直接获取承包人完成的工程量,并签发计量凭证;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本专业的工程计量工作,审核工程计量的数据和原始凭证;总监在投资控制中的主要工作是审核签署支付证书,审查和处理工程变更,下达工程变更令,处理索赔事宜。
三、进度控制监理
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建设进度计划是实现进度控制的前提,但是计划编制者很难事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估计得准确无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某些影响进度因素的干扰, 往往会使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存在偏差, 监理工程师应采用必要的监测手段, 及时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调整实际进度。当实施进度发生较大偏差时,应依据合同分析原因,理清责任,再采取措施。如仍不能按时完工,应及时向发包人提出调整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建议意见,经发包人批准后,完成进度计划的调整。按调整后的进度计划实施,确保工程按预定计划完工。
关键词:电力调度业务;知识管理;DKM系统;PK知识管理模型
作者简介:周睿(1984-),男,江西吉安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工程师;刘嘉宁(1974-),男,广东台山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广东?广州?510600)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8-0129-02
电力调度系统是对电网运行进行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的责任机构。各专业的工作组织严密、技术复杂,各级调度管理职责明确,是供电企业生命线的守护者,担负着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重任。电力调度工作的复杂性需要调度员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然而作为知识型员工的调度员队伍,在调度专业的日常生产中,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方法和流程。这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问题,缺乏共享传承机制和规范的分类管理、信息传递的层级化、业务处理孤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力调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了电力调度系统的长远发展和进一步壮大,将知识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业务与知识管理的脱节是阻碍业务效率提高的关键原因。所以知识管理必须围绕业务展开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根据这一思路,结合对电力调度业务的梳理,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广东中调”)建立了基于DKM系统的子体系——基于生产(Processing)与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PK融合体系。这套体系不仅全面考虑知识存储、知识共享、内容更新等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并针对电力调控的业务流程进行量身定制。不仅注重对知识本身的收集、存储和再利用,并且将这些知识活动与调度专业的生产结合起来,针对调度生产流程,对预案管理、反事故演习等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化研究,构建相关功能模块,使生产流程与知识管理紧密结合,既让知识服务于生产,又在生产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造。
一、PK体系的两大优势
综合来讲,PK体系具有两大优势。
1.生产流程与知识管理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业务流程通常指为完成企业某一目标(或人物)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活动或作业的集合。核心业务流程是对整个企业性能起主导影响的业务流程,该类流程执行频率高,对营运绩效的影响大。企业推行知识管理首先应以核心业务流程为对象,因其是直接影响企业营运功能的作业要项。知识管理对“生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与业务流程的相互优化上。这是一个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将知识流贯穿于工作流之中。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管理不断促进业务流程的优化。知识管理的过程应该是对生产中所需的、创造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使得生产业务流程化,并通过知识讨论与对比,对核心业务流程的全过程实行精细控制,使其量化、信息化、具体和明确,最终通过知识共享和再利用,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率的过程;另一方面,业务流程的输入又使知识管理得到不断的自我更新。生产的过程就是知识应用与实践的过程,知识是否能够很好地支持生产,是否需要进一步的优化,都能够通过生产体现出来,整个过程为知识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输入。
2.系统化知识管理,低成本、高效率
电力调度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积累,但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知识也多半采用手工管理的方式,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方法,而且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利用率低下。而PK体系作为DKM系统中的子体系,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知识积累伴随着整个业务流程,避免了信息的流失,全面考虑知识存储、数据更新、内容共享等知识管理各个环节的系统化管理,也使得知识管理更加规范,知识可利用率也大为提高。
二、PK体系的运作流程
下面将结合广东中调事故处理工作中的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PK体系的运作流程。
关键词:知识点导向;电子化;移动终端;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82-02
大学管理类公共平台课程往往是多个专业的必修课,每学期的选课学生众多。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许多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手段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高校及部分优秀的在线学习平台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采用知识点教学、知识点考核的方法,并辅以电子化考核和移动终端日常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一些研究。
一、现状分析
大学管理类公共平台课,选课学生众多,尽管教师尽可能地采用了启发式教学、互动式讨论等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但在学生过多的情况下仍然会存在诸多问题:
1.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不高:受课时限制,学生的参与程度严重不足,人均提问和回答次数很少,人均发言的时间也较短。
2.学生的日常主动性学习少,期末突击应考现象普遍存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为主,案例为辅,学生往往会觉得理论枯燥,与自身关联不大,从而日常的主动性学习很少,期末考试则以突击复习来应考。
3.课题纪律难以维护:尽管学生能做到保持课堂的安静,但智能手机的兴起使得学生们的专注力难以贯穿整个课堂。
4.考核形式单一:“考勤+平时成绩+期末笔试”的考试最为普遍。人数众多的大课堂里,考勤往往流于形式,布置的课后作业次数较少,甚至出现以考勤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现象,期末笔试成为最重要的考核环节,对师生的负担都比较重,却又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1.变枯燥的理论讲述为“知识点”引导,通过梳理课程体系里的知识点,组织更生动的辅助案例和教学考核方式。
2.采用现代化的考核方式进行考评。通过计算机程序有效地将知识点贯穿到考试过程中,并据此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同时,老师也能够借助计算机系统的统计分析等辅助功能,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知识点为导向的电子化考核系统设计
1.电子化考核系统的功能模块介绍。知识点为导向的电子化考核系统主要包括如下的一些功能模块:(1)题库管理模块。系统支持的考试类型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其中客观题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判卷;而主观题则需要改卷老师登录到系统中,逐一批改并标注成绩。每道单项题目必需指定分值,以便系统自动按总分来生成试卷。(2)考试设置模块。主要功能为:设置考试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设置试卷结构,确立每种题型的数量;指定是每位考生各自随机生成试卷,还是所有考生随机生成统一的一份试卷;核对参与考试的学生信息。(3)考试与阅卷模块。①期末考试功能。考试界面全屏显示,不允许切换到其他界面。若考生一旦退出考试界面或切换到其他界面,则该生本次的考试结束,试卷自动提交。根据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置,自动倒计时。到了结束时间即强行终止本次考试,并提交试卷。提供临时保存和最终提交的功能。“临时保存”: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可以保存自己的答题过程,考试过程中可以随时修改。“最终提交”:向服务器提交试卷,一旦提交,则本次考试结束。②日常考核功能。教师:可指定日常考核的题目或题目范围(由学生在范围内随机生成);指定日常考核的起止时间;查阅学生的答题情况,可酌情给出反馈。学生:可在智能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上去答题;答题完毕后可自行查看参考答案(客观题会自动给出分数,主观讨论题由教师评判);可查阅老师给出的反馈。③阅卷功能。客观题系统自动评分。主观题,教师可以参照试题库中的标准答案进行阅卷,并在系统提供的位置填写该题所得分值。(4)查询与统计分析模块。主要包括:导出所有学生的考试成绩;汇总涉及各分数段的人数,计算百分比,分析均值和标准差;统计每道题的错误人数;按照指定的条件,查询历史数据,包括历史试卷和学生成绩等各类信息。(5)系统设置模块。这是系统的基础设置,包括:教师信息管理:教工号、登录密码、考试课程信息;学生信息管理:学号、姓名、班级等基本信息。系统设置里的数据信息由管理员(或任课教师)维护。选课的学生可自行在系统中注册自己的信息,并参加考试;亦可由管理员批量添加学生信息。
2.电子化考核系统各模块的相互关系。电子化考核系统个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工作关系如图所示:
从图可知:(1)系统设置模块是后续工作的基础。通过该功能模块设置好教师信息和学生信息之后,电子化考核系统即可正常运行。(2)题库管理模块是“知识点”导向的电子化考核系统的核心。任课教师通过该模块来更新和维护试题库,将课程体系的知识点转化为日常考核的题目以及期末考试的题目存放于此,以供其他模块调用。(3)考试设置模块主要由任课教师操作,可以从试题库中生成各类试卷,以备期末考试或日常考核所用。(4)考试与阅卷模块,是整个系统中交互性最强的部分,也是主要的业务流程所在。通过该系统,学生可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与老师互动,并参加最终的考试;老师也通过该系统,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对教学效果做出恰当的评价。(5)查询与统计分析模块主要针对考试结束后的归档数据进行操作,辅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够回溯历史数据。
上述五个主要功能模块之间相互依存,从而构成了完整的电子化考试系统。
3.电子化考核系统的实施关键。电子化考核系统的实施关键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1)理清管理类公共平台课程体系中各章节知识点及其逻辑关系。建立以各章节知识点为基础的知识库是电子化系统的基础工作;知识点是课程体系的支撑,也是教学互动的脉络,对于各知识点的梳理是一个繁重而细致的工作,不仅包括各个知识点的内容,还包含其学习难易程度及对学生掌握程度,乃至相互间的逻辑关系等。(2)建立过程学习与综合测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由应试学习向综合素质提升的自主学习过渡;从考核效果上看,单一的期末考核存在诸多的不足,而建立过程学习与综合测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知识点的积累及创新思维的训练,相关实践也表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教学的风向标作用及考核的指导意义明显。
三、结论
以知识点为导向的电子化考核系统便于学生与教师互动,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借助系统的自动分析和统计等功能,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该系统的应用主要有如下的优点:
1.针对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探索激发、维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途径及方式。
2.以管理类平台课各章节体系的知识点为基础,加强课程阶段的学习与训练,变期末单一考试为过程测试与综合考试相结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为相关学科其他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探索提供借鉴。管理类平台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如选课人数多与教学参与度不足的矛盾;考核方式的单一化等;希望通过本课程考核方式的探讨,为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本系统仍有如下一些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1.有待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测评指标体系。测评指标体系不仅是电子化考核内容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教师授课重心及学生把握知识点的重要参考;同时还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该指标体系的建立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及电子化考核方式改革的效果。
2.电子化考核系统中人员认证、数据安全及系统的备份等安全性问题需要重视。不同与传统的笔试,局域网环境中的电子考核必须要解决面临的诸多安全性问题,尤其是电子化试卷的备份及保存等方面不容有失。
参考文献:
[1]董新平,韩红培,杨飞.浅议高等学校考试方法改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
[2]张建美,蒋兴超.高等学校考试方法改革探讨[J].教法研究,2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