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软件开发市场研究范文

软件开发市场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软件开发市场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软件开发市场研究

第1篇

关键词:app store;在线应用商店;swot分析;启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3g时代孕育而生。苹果公司凭借app store这一应用软件平台不仅助推了3g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起在线应用商店的热潮。继苹果公司推出app store之后,诺基亚、黑莓、三星等手机终端厂商均纷纷踏足在线应用软件的领域。我国各大电信运营商也纷纷进入这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一、 引言

appstore即application store的简称,是苹果公司为iphone等产品设计的提供应用软件的平台,同时也是苹果公司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策略之一。iphone用户可以根据app store提供的搜索和排行榜下载需要的应用软件开发程序,及其方便。与此同时,由于app store完善的渠道和产业链,app store大大降低了软件开发商进入手机应用软件这个领域的门槛,吸引了众多的软件开发商,从而加强了app store应用软件的多样化。自从苹果公司推出app store开始,至今app store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应用软件程序以及应用下载量。app store不仅成功地推动了苹果公司的战略转型,同时也促进了全球手机软件业发展,建立了“硬件+软件”的完美结合。

二、 苹果公司app store商业模式分析

1. iphone+app store模式。iphone+app store的产业链主要涉及苹果公司、软件开发商和用户三个方面。其中,苹果公司在整个产业链中起着的主导作用。app store则作为中间的纽带联结用户、软件开发商以及苹果公司。而软件开发商主要负责软件的开发,通过app store为用户提供应用软件。

iphone+app store的产业链明晰且权责分明。作为产业链的主体,苹果公司用确保渠道、认证以及运营的唯一性来保证app store的价值链牢固且安全。具体来说,app store必须是iphone下载应用软件的唯一渠道;同时,开发商所提供的应用软件必须通过苹果公司审核认证后才能供用户使用;最后,应用软件必须只能与iphone配套使用。在完成某个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和支付后,苹果公司app store则以3:7的比例和应用开发商进行为应用收入的分成,而应用软件开发商占有较多的应用收入分成,这无疑极大的刺激了软件开发商的积极性。其中,app store在提供给用户的软件方面采取一次性收费的方式,而由于很大部分的应用软件是不需要付费的,这也给用户免费体验的机会,从而达到吸引用户使用付费应用的目的。

2. app store的swot分析。

(1)优势。首先,苹果公司内部拥有优秀的团队组织和完备的企业构架,具备创新意识以及完美主义,这无疑是app store发展的源动力。而app store作为在线应用软件领域中第一个开拓“硬件+服务”相结合的应用程序商店,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同时,苹果公司在近十年建立的牢固的顾客忠诚度为app store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公司运营方面,苹果公司有着成熟的公司制度以及尖端的研发团队,能够保证产业链各环节运转过程中的连续性以及专业性。在整个产业链中,由于iphone终端内嵌式的特征,iphone与app store具有严格的统一性与排外性,也即iphone只能通过app store这唯一的平台下载应用软件。同时,从app store中下载的应用软件业只能在iphone中运行。这极大的增加了用户对app store的依赖。根据表1所示,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到2011年间,苹果手机的市场份额以及营业利润都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在整体比例中也占据相当大的优势地位。这无疑为app store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app store本身作为一种电子商务的模式,在软件开发方面十分需要技术的支持。而高达70%的应用收入分配极大的激发了软件应用开发者的积极性,在增加产品多样化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由于从动态视角看互动性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快乐不易适应,满意度不随时间发生明显改变,因而这种用户体

验的满意度是非常高的。同时,由于app store模式中开发者与苹果公司之间商业关系简单明晰,这极大地方便了新应用的研发、运行以及最后的分成。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app store每周收到超过2.6万次的iphone和ipad应用上架的申请,全年约为130万次。而其中约有30%的应用申请由于没有按照苹果公司提出的相应规则被拒绝。可见,苹果公司非常注重应用软件的审核,并且拥有完全的主导权。

因此,苹果公司app store的优势不仅在于具备外部巨大的忠实顾客群。同时还归功于内部出色的研发团队和技术支持。在软件开发应用过程中,苹果公司还拥有应用软件的专利权,有力的防止了外界竞争者的模仿。最后,苹果公司“商品+服务”企的创新结合也显示出其内在的强大的创新力量,这无疑也是推动app store不断成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劣势。尽管苹果公司凭借app store模式奠定了良好的顾客忠诚度,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app store“半封闭围墙式”的运营模式也逐渐显示出其弊端,阻碍了app store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软件产品审核过程中,苹果公司有意的屏蔽了一些竞争对手上传的软件,如谷歌语音软件、手机阅读软件等产品,这不仅限制了app store应用平台的丰富性,影响了用户体验,更加扼杀了开发者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目前在线应用商店市场正处于发展期,各类厂商纷纷进入该市场,它们必然首先需要寻求软件开发者,而苹果公司app store所屏蔽的软件开发者或者应用程序则成为它们的目标。因此,苹果公司在应用软件流失的同时,也为其他发展中的在线应用商店提供了机会,这很显然阻碍了app store的后续发展。其中,非官方iphone软件商店cydi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主要选择与被苹果公司屏蔽掉的相对较优质的软件开发商合作,采用app store未审核通过的应用软件。目前,它已经获得了约400万用户,大约为iphone和ipad touch用户总数的10%。

同时,app store所面对的应用软件范围较广,缺乏严格的市场细分。这不仅不利于软件开发商快速定位目标市场,也不利于用户更为快速准确的搜索到相应的应用软件。在软件审核方面,苹果公司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应用软件的审核,限制了新软件的时效性,增加了整体的运营费用。根据2011年6月份美国市场研究公司asymco的报告称苹果itunes和app store一年的运营费用已经超过12亿美元,很大的削减了应用软件的收入。同时,在应用软件排名中苹果公司还缺乏适当的监管,这无疑是对app store的一个挑战。

在整体战略上,苹果公司一直将重点放在美国这类发达国家,忽略了亚洲地区新兴国家的发展,缺乏本土化的思想。然而从市场研究公司distimo公布的2011年数据中显示,app store中国的下载量已经占有美国下载量的30%,很显然中国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消费者市场。但是苹果公司缺乏本土化的营销战略可能会丧失这块潜在市场。

(3)机遇。目前,随着全球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商务方便快捷的特征也使得用户更加依赖这种新型交易模式,而app store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势必会随着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而得到提升。

同时,3g手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和发展,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原来电脑才能完成的任务,例如语音、视频等。而3g手机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些任务,在于3g手机本身的性质:第一必须是智能手机,第二是能够与无线网连接。在无线网络的覆盖下,智能手机可以通过在线应用软件商店安装第三方软件,继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这种模式恰恰符合苹果公司iphone+app store的运营模式,为app store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基于智能手机强大的性能,用户对智能手机及手机应用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根据法国研究机构idc报道,2011年全年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4.914亿部,比2010年的3.047亿部增长了61.3%。可见,用户对智能手机需求的增长速度之快。如果把握好在线应用商店这一急速发展的领域,必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根据idc公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行榜中显示,苹果超过了诺基亚排名第一。苹果手机iphone的出货量在智能手机领域排名第一,而其增长率也是名列前茅。而iphone不断增长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也必定为app store带来更多的潜在顾客和销售额,从而带来了iphone和app store双赢的局面

(4)挑战。

首先,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的去世在一定程度上给苹果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对app store的后续发展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应用软件领域发展也较为迅速,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app store是否能够继续保持绝对领先的优势还尚不可知。同时,app store秉持着苹果公司一直以来特立独行的企业文化,不利于app store在产品多元化方面的发展,在产品类型上也形成了一种挑战。

其次,苹果公司旗下产品的运营模式较为相似,c2b2c的运营模式单一。因而app store的运营模式容易被竞争者模仿,从而削弱其竞争力。继2008年苹果公司推出app store在线应用商店后,黑莓、诺基亚、lg、三星等相继开发了在线应用商店。而微软和google这些软件业的巨头也不断加入了这场战争中。在2009年和2010年全球移动应用商店的调查报告中,苹果公司app store在在线应用商店的市场份额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市场份额远远超过了同类型的竞争者。然而,黑莓、诺基亚和google的年增长速度均超过了苹果公司。其中,google旗下android market的年增长速度则是苹果app store的六倍之多,对app store形成了很大的挑战作用。

三、 app store运营模式对我国在线应用商店的启示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迅速,我国在线应用商店应当借鉴苹果公司app store的经营模式,丰富我国电信业的业务范围,增强我国3业的竞争能力,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1. 立足本土,不断创新。我国的主要在线应用商店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在电信业重组后,3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和苹果公司app store相比,中国在线应用商店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app store全球化的战略,我国在线应用商店应首先立足本土,把握好国内庞大的消费者群体,逐渐积累经验应对挑战。例如,在应用软件收费方面,app store采用的是一次性付费的方式,因为目前我国软件支付的方式比较传统,主要是下载计费或者业务套餐,一次性付费的方式不符合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因而是不可取的。然而一般来说,发展阶段总是孕育着更大的机会。根据工信部运营数据显示,2011年截止9月底中国3g用户的数量已经突破了1亿大关,3g已经逐渐成为目前中国手机市场的主流。而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所覆盖的用户也是相当可观的,应该抓住这个有利资源,建立起自身品牌的顾客忠诚度,制定出适合本土的在线应用商店的商业模式,抢占市场份额。同时,我国在线应用商店还应当学习苹果公司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优秀的软件开发商,不断在经营模式和用户体验等方面增强创新意识。

2. 培育优质软件开发商。在渠道建立与开发方面,我国在线应用商店应摒弃苹果公司app store“半封闭围墙”的理念,而以合作共赢的态度积极寻找有利的软件开发商,丰富自身的程序类型。在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我国在线应用商店还缺乏app store所拥有的优秀的软件开发商,用户所能选择的应用软件范围较窄,在软件质量以及人性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在线应用商店的发展。

因此,我国在线应用商店应完善软件开发商与在线应用商店的沟通渠道,制定适当的应用收入分成模式,综合采用情感激励、物质激励、荣誉激励等策略刺激软件开发商的积极性,活跃我国在线应用软件开发市场。而提供用户应用软件的过程中,我国在线应用商店还需注意市场的细分,做好软件类型的归类与整合。

3. 完善支付渠道。我国移动互联网的第三方市场还处于发展期,支付渠道单一且尚未完善。然而完全复制app store一次性支付方式在我国是行不通的,我国在线应用商店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相应的应用软件或者资费套餐,制定符合本土用户使用习惯的支付方式,增强用户体验。

同时,在注重我国消费者支付习惯的同时,市场还应当逐渐形成新的更加便捷的支付理念。我国在线应用商店应借助我国电信业整合这个机会,不断完善用户支付渠道,增加信用卡支付、网上支付等支付渠道,向用户普及应用软件收费的理念。在整个产业链的重组与整合过程中,我国在线应用商店还需完善3g业务的市场管制,营造自由开放的通讯渠道,减少对电信运营商的依赖,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4. 建立品

牌优势。根据上文所述的“iphone+app store”的运营模式,我们可知在线应用商店发展过程中载体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在线应用软件商也在不断寻找合作伙伴以牢固自身的品牌建设,联合在线应用商店在我国发展迅速。例如,中国移动就联手诺基亚推出全球首个联合移动品牌mm-ovi商店。同时,国内手机品牌如中兴、华为在近几年也在不断的飞速发展,市场份额逐渐增长。因而我国在线应用商店应当把握好国内手机迅速发展的这个契机,与它们联手合作,发展自身在价格、渠道以及服务上的优势地位。在此过程中,我国在线应用商店还需分析合作伙伴的优势劣势,制定完善的合作制度,规范双方的经济行为,最终确保合作的长期性以及安全性。在品牌知名度方面,我国在线应用商店与app store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品牌建设在软件应用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国在线应用商店还需做好品牌的营销,充分利用广告这个宣传媒介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贺小刚,沈瑜.创业型企业的成长:基于企业家团队资本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8,(1):82-95.

2. 邬适融,陈洁,曾艺生,王晗蔚.消费者持续满意度研究——基于快乐适应视角.南开管理评论,2011,(1):130-137.

3. 刘巳洋,张沈伟.中国能出现苹果应用程序店吗?当代经理人,2010,(10):110-116.

4. 于丹.诱人的金“苹果”—浅谈苹果公司市场营销学.新财经(理论版),2011.(2):07-07.

5. jaeki song,junghwan kim donald,r.jones the effects of application discoverability on user benefits in mobile application stores.e-life: web-enabled convergence of commerce, work, and social life lecture notes in bus- ines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volume,2012,(108):429-44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0yjc790052)。

第2篇

【关键词】 开放性源代码;市场份额;市场支配地位;法律对策

一、开放性源代码系统与市场支配地位的形成

开放性源代码系统是指系统能够保障软件用户接触及自由使用源代码并允许用户自行修改,复制以及再开发的操作系统,其与封闭性源代码相对,谷歌公司的Android系统就是开放性源代码系统的代表。根据市场份额报告显示,2009年Android的市场份额为3.9%,而ios则为14.4%。虽然Android机全球用户数量持续攀升,但是用户群规模却难望苹果项背。截止2010年9月,ios的全球用户群数量还是Android的近5倍。[1]然而到了2011年情况却发生了巨变。2011年7月在美国本土,Android机以41.9%的市场占有率超越ios位居第一,[2]并且上升势头依旧迅猛,而ios的些许增长只得益于新机iphone 4s的上市。同时在欧洲市场调研机构comScore在七月新的季度报告称,Android用户在欧洲也超越ios用户,成为欧洲第二大用户群,并且其市场份额增长最快,高达16.2%。直至2012年第二季度到2013年第一季度的有关报告显示,Android的市场占有率对苹果的ios已形成压倒性优势,仅Android一家的市场份额在2013年第一季度已达到75%,是两者在2009年的市场份额总和的四倍有余。[3]

按照我国反垄断法第十九条的规定,“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Android在2013年第一季度手机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已达到75%,超过了二分之一。因此根据Android的市场份额以及我国反垄断法关于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标准,可以推定Android在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上具有支配地位。Android系统的开放源代码为其提供的强大经济活力在于激活了市场上的各种应用开发商,他们致力于开发各种能够兼容于Android系统的交互界面,游戏及其他应用程序。这表示用户在选择Android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大多数应用程序的免费下载和使用,而苹果的应用下载大多数是需要付费并且在实时更新方面并没有优势。这也是为何以三星为首的多家有影响力的移动通讯设备制造商会选择与Android合作来提高自己市场地位的原因。

二、绝对的市场支配地位可能诱发其滥用行为

既然按照我国反垄断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占同类市场75%的Android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是没有异议的,并且其市场支配地位属于绝对形态。[4]那么谷歌的营销策略是否会存在潜在的滥用支配地位的行为。谷歌公司的本质是理性的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的股份制公司。正因其理性,所以不会放弃任何能够使自己营利的经营模式。因此无论其开源亦或是提供免费服务最终目的都是要占据足够的市场地位从而获得利益最大化。所以,在该公司已经占据市场绝对支配地位的情况下其必然会利用已经取得的市场支配地位进一步实现利益最大化,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以下两种:

一是谷歌公司取得市场支配地位最重要的一项营销策略就是通过自己的网络商店免费向用户提供绝大多数的应用下载。对于如今已经占据市场支配地位的谷歌公司来说,如果其仍想继续蚕食剩余的市场份额,那么这项基本的营销策略必然还会持续下去。从经济学自由竞争的角度来看,谷歌的这种免费行为是一种自由经济行为,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来决定价格,其行为应当由市场规律自我调整;从私法角度看,企业自由定价行为并未与其他的市场主体发生法律关系;但以公法的角度来看,谷歌这种免费行为则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而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我国的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二款就规定“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应用软件开放商们利用Android开放源代码研发各种应用,并将应用投放到网络商店,以期获利。而谷歌的网络商店免费向用户提供大多数软件下载,广告商们则以支付广告费用为代价,将自己的广告嵌入商店内的各种应用软件中以便引起软件用户对广告的关注,这就使得开发商们的主要获利途径来源于各种广告商的投入而非用户的付费。这也就是说软件用户,软件开发商以及广告商三方面的利益都要依赖谷歌的Android及其网络商店。Android是开源系统,因此软件开发商们往往会钟情于它,网络商店中的软件丰富就会吸引更多的用户,那么广告商们也会乐于投资。由于开发商、用户及广告商三方对Android的依赖,谷歌营销模式存在排挤其他竞争者的可能,这就妨碍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秩序。故而需要对谷歌的免费行为进行必要的规制。

二是我们知道谷歌公司开放Android源代码的目的是要迅速占领市场从而最大程度获利,如今占领市场这一条件已经形成,当其认为已经没有别的竞争者能威胁其市场支配地位时关闭源代码,最大限度的保护其专利也就是早晚的事情了,到那时候谷歌就会迫使各类应用软件开发商们与其签订协议,对源代码的使用进行授权性付费使用,这样就会出现我国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五款规定的情况“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在软件开发商们对其开放源代码已经产生强大依赖性的时候,[5]此种强制关闭源代码迫使开发商签订授权付费协议才能使用的行为就形成了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以谷歌在华的营销为例,开发商在进入谷歌商店时双方存在合同协议用来规定利润分成,由于谷歌商店中绝大多数软件是免费提供给用户的,因此这时候双方分成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广告费用。软件开发商们享有开放性源代码时当然是乐于合同的履行。而谷歌公司一旦关闭源代码,其后续措施必将是迫使那些已经基于Android系统平台而正在投入研发应用程序的软件开发商们签订授权性付费协议,软件开发商们必须支付额外的费用才能像之前一样获得源代码。

三、法律对策

针对谷歌公司正在进行的和尚未开始但潜在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法律该如何规制,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规制将是一个慎重又迫切的问题。

1、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行为的规制

国际上将这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称为“掠夺性定价”。我国的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谷歌提供免费服务很显然是一种低于成本的掠夺式定价行为。一旦其利用获得的市场支配地位以高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时,那些为了占领市场所损失的利益则很容易回炉,这也符合认定掠夺性定价的补偿检验标准。[6]我国的反垄断法虽然对低于成本销售商品的行为之认定与构成要件做出了规定,然而关于法律责任方面的第四十七条只是笼统的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缺乏具体的配套规范。对于谷歌在华的网络商店,按照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当然不能任其继续以免费的方式提供应用服务,然而却也不能对其直接采取禁止性措施,强制其取消在华免费提供应用下载的服务。原因在于如果Android手机的应用软件都变成了付费的话,市场一定会产生强烈反应,首先是部分消费者会因此放弃对于Android的使用,这样直接受影响的则是应用软件开发商们,由于他们已经成为了整条产业链上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不能漠视这部分企业的利益和稳定。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针对此种情况在反垄断法的框架内进行可行的对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处罚措施。例如:可以要求谷歌公司承诺对受反垄断法规制而将要实施的付费计划数额以一定百分比的增长率按阶段陆续面向用户进行应用软件的收费。这样就给了用户群及软件开发市场一个缓冲的时机,既可以规制其滥用行为,又可以给予依赖Android而生存的应用软件开发公司时间逐步撤离出去。这样同时也为市场用户的自由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2、对搭售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行为的规制

对于谷歌公司在Android系统占据绝对市场份额情况下可能会采取的关闭源代码的行为又该如何应对。针对此种潜在的隐患,在认定了谷歌公司的绝对市场支配地位后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之后的合同违反意思自治原则和显失公平为由裁定合同无效。这样就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其他应用软件开发商以及消费用户基于对之前Android源代码开放的认识而做出对后续市场的错误判断。

【参考文献】

[1] Netmarketshare.市场调研机构所做的关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份额报告.来源于.2010.10.04.

[2] 市场研究机构comScore的关于2010年11月到2011.2美国智能手机系统市场份额报告.来源于新浪科技.2011.04.02.

[3] 国际数据公司(IDC)公布的关于2012年第二季度到2013年第一季度手机市场占有率情况的新数据.来源于网易手机.2013.

[4] 孟雁北.反垄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 郑钢.浅析国际技术垄断与技术扩散的关系.商场现代化,2007.

[6] 尚明.反垄断法理论与中外案例评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3篇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是继大型机、小型机、个人电脑、桌面互联网之后第五个信息产业发展热潮。两年前,国际金融公司摩根士丹利就给正在兴起的移动互联网下了定论:它不仅给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也完全改变了电信业的游戏规则。

实际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之相关的各个产业都在重新洗牌。传统互联网服务商、软件厂商、硬件厂商以及运营商等正在为抢占移动互联网市场做各种准备。大家认为,未来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机会是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市场。

可以预见的是,在产业竞争与融合中,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市场将迎来新的征战。企业级移动应用的兴起给产业链中的厂商等参与者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谁会是这场征战的王者?

看得见的市场前景

移动正成为一种常规化需求。

市场调研公司IDC的数据显示,2011 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首度超过个人计算机。这一数据让业界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孕育的市场空间更加乐观,各路创业者、投资者、传统互联网企业、硬件厂商、电信运营商,纷纷涉足该市场。传统互联网企业,如百度、腾讯、网易、奇虎360、阿里巴巴等开始涉猎硬件终端领域,而硬件厂商如联想、三星等也开始布局互联网,它们的目标很明确:将自身主流业务延展至移动互联网,抢占该领域的发展先机。IT消费化是推动力

当今的IT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商务和消费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IT消费化特征日益显著。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采用自己的电子设备处理日常工作,他们希望实现随时随地办公,并能享受与传统办公环境一样的应用体验。云计算、虚拟化和移动设备的兴起正在使满足这种需求成为可能。

在信息化时代,手机智能化、社交网络等交互元素让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界限变得模糊。随着移动应用的爆炸式增长,越来越多的员工希望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公司网络,获取数据并处理相关业务。因此,越来越多的雇主开始意识到,使用移动设备有助于帮助员工实现远程办公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移动终端和互联网业务上的各种创新的融合,推动了移动互联网消费级市场快速发展,并逐渐向企业级市场渗透。

“企业对移动办公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现在的公司员工至少都会在手机上安装一个邮箱之类的应用。随着这些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等高科技产品日益渗入工作中,员工的工作方式正发生巨大改变。”艾瑞咨询分析师孙崇慧表示。

比如,远程办公使身处北京的经理领导在广州的团队成为可能,而视频会议则能够帮助团队将原本浪费在交通上的时间省下来用于处理工作。远程办公一方面帮助企业省去了差旅费用的支出从而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员工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让工作变得更加灵活和轻松,是双方都乐于接受的一种新兴办公模式。

目前移动互联网给普通用户带来的最大便捷就是随时随地社交和娱乐,但是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处理能力的发展以及企业用户应用需求的多样化,针对企业用户推出的企业级应用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3~5年后和消费级市场持平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出货量不断攀升,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硬件基础。根据市场调研公司 Canalys 的报告,2011 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 15850 万部,超过个人计算机(PC) 12020 万台的出货量;2011年智能手机的全年出货量为 48770 万部,PC出货量达 41460 万台。从出货量上看,智能手机的市场需求已经超过个人计算机。

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报告,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390万部,比上一季度增长58%,超过美国的2330万部。艾瑞咨询的研究数据也显示,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规模达到7210万台,较2010年增长103.1%,预计2012年是智能手机普及发展的一年,中国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13亿台,增长率达到56%。

支撑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另一大基础是无线网络。除了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之外,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着手布局IPv6,并确定其发展目标。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宣布拨款80亿元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专项资金。

在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方面,艾瑞的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表明,2011年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393.1亿元,同比增长97.5%。其中,移动电商占比29.2%,2012年有望超过移动增值业务成为国内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细分市场。

与互联网发展的轨迹类似,在目前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中,消费级市场的繁荣程度远超过企业级市场。从苹果应用商店AppStore、谷歌应用商店以及国内的安卓操作系统的四个第三方应用商店——安卓市场、应用汇、安智市场、机锋市场来看,目前人们集中关注游戏、视频、社交网络、LBS等应用,而对企业级应用关注得少。但是业内人士坚信,在移动互联网中,企业级移动应用将最终成为主流应用。上海延展咨询公司市场部经理辛迪接受《中国计算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企业在互联网应用上的投资将会越来越多,并逐步偏向企业级产品。”

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王武军则表示,从去年开始,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市场才开始发展起来,目前看来,行业用户的市场潜力很大,预计3~5年后,企业级应用市场规模将和消费级市场持平。

海比研究的数据同样预测,未来五年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可达42%,预计2016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327.4亿元。

制约因素仍不少

对于短期内企业级市场的发展前景,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乐观。清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清科创投董事总经理叶滨向《中国计算机报》记者表示,短期内,他看淡企业级市场。他认为,国内很多已经上市的软件公司虽然也进军移动互联网,但大部分选择在消费级应用市场上布局,在国内互联网发展初期,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规模还远远落后于个人市场,这种发展轨迹同样会发生在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

叶滨的观点代表了不少投资者的观点。CyberAgent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戴周颖目前也比较关注消费级移动应用市场。

是什么牵绊了国内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发展的脚步呢?北京壹人壹本COO方礼勇认为行业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体验差是最主要的原因,人们已经习惯于用PC办公,用移动终端办公时,由于很多PC系统没能移植过来,或者屏幕太小、人机交互方式不同、表单填写方式不同等多种因素影响了人们的使用体验。

在《中国计算机报》进行的一项关于“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推广遇到的最大阻力”的调查中,超过1/4的受访者选择了“移动终端操作不变”,而40%的受访者则认为是移动互联网网络环境不稳定。艾瑞咨询分析师孙崇慧表示:“目前的国内很多地方的无线网络信号不稳定,有些地方甚至没有信号,这让人们对电子产品的移动体验大大降低;此外,目前移动终端上网的流量费用较高,这些基础环境限制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举个例子,北京市红十字会医院(999急救中心)的急救车上的移动终端,可随时通过3G网络采集病人的数据并传到中心总部。如果路上遇到断网情况,这将产生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

除了以上的宏观因素以外,导致企业级移动应用普及受限还有两个重要而复杂的因素——用户意识和软件本身。

在用户方面,很多传统行业对移动办公的接受程度还比较低,所以现在用户的使用习惯还需要培养。“企业对移动办公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王武军表示,企业内部结构非常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的发展。叶滨也认为企业复杂的决策机制阻碍了移动互联网应用在企业内部的推广,他向记者表示:“在一个企业中, 管理层、业务人员、职能部门人员对移动办公的需求不同,有人需要,有人抵制,即使业务人员对移动办公有很强的需求,也可能导致移动应用不被企业采纳。”

另外,企业担心系统的安全问题,这是无可厚非的,也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这是PC时代便存在的问题。再者,员工不愿意在自己的手机上安装一些办公软件,觉得自己私人的空间被侵占了。这样,企业就需要为员工配备移动终端,成本又成为问题,并非所有企业都愿意承担这个成本。

如同PC上的企业级软件一样,企业用户担心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企业级软件能否满足企业的需求,担心应用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还要求新老系统数据库能流畅对接。这对企业级应用的开发商提出了很高要求。叶文荣认为目前软件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用户应用需求,是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开发者对国内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把握不准,没有为企业提供一款特别适合企业使用的产品。”金和软件市场部总监刘沁松持类似观点:“一款企业办公产品会被企业所采用,最重要的是产品要在满足用户办公管理的需求基础上,做到易用、好用。”

最好的创业时代

对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市场来说,现在是最好的创业时代,也是最差的创业时代。虽然人们清晰地看到移动互联网美好的发展前景,但如何攀越荆棘达到成功彼岸,成为几乎所有创业者还在摸索的难题。

商业模式更清晰

在移动互联网消费级市场,除了游戏,几乎所有的应用都处于烧钱阶段,并在短期内无法找到稳定的商业模式。这个窘境使不少开发者将目光从消费级市场转移到企业级市场。

这并不难理解。企业用户肯定比个人用户更愿意为自己使用的产品付费。“企业还是愿意为一款能为自己带来价值的产品付费的,所以企业级应用采用收费模式行得通。”艾瑞咨询分析师孙崇慧表示。从目前企业级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商业模式似乎也是显而易见的:许可证收费模式、项目型收费模式、硬件收费软件免费模式、和电信运营商分成、自运营模式……

“在目前已经存在的商业模式中,项目型收费模式、硬件收费软件免费模式、和电信运营商分成这三种方式比较常见。”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王武军表示。

虽然很多企业级应用开发出来后带着明显的商业模式,但实现赢利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虽然企业用户更愿意付费,但是他们对付费产品的要求却是很高。做出一款产品不难,难得的是如何做到让企业心甘情愿地为这款产品付费。”北京亿企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 文荣表示,对一款企业级产品,企业用户最看重的三个方面是:是否能满足企业用户的需求,是否能和企业原有数据库对接,是否实现数据安全。

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级产品都走收费的道路,北京亿企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产品今目标采用免费模式。“今目标虽然是永远免费的,但是我们有自己的商业模式:首先,目前今目标给企业提供足够的存储量,假如企业所需的存储量超过我们给企业免费提供的,企业就需要花钱来买;其次,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提供第三方增值服务来赢利。目前我们已经开放了开发接口,未来企业如果需要比如安全等软件,我们可以通过第三方来提供。”文荣表示。

市场更集中

商业模式形成的基础是推广方式。王武军认为,目前选择在应用商店进行推广的企业级应用比较少,因为对企业用户来说,在选择一款应用时,他们更看重应用性能、开发商品牌、开发商的售前售后的支持能力等,所以他们不倾向在应用商店下载一款产品;此外,每个企业用户都有自己个性化的需求,他们更希望应用开发商为自己定制开发产品。

“目前大部分应用开发商更愿意选择和电信运营商合作,向用户推广一体化的软硬件解决方案。”王武军表示,因此在目前的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运营商占有主导地位。

对于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有希望能分得一杯羹。除了各路开发者、中间件提供商等,为了抢占竞争先机,传统企业也纷纷加大投入。以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传统互联网公司、以金蝶、用友为代表的传统软件开发商、以联想、三星为代表的硬件制造商……谁更有移动互联网的基因?谁能在该领域的竞争中获得话语权?

“产业链的每个环节的厂商都有其市场空间,这些厂商并不是处在对立的竞争的状态。”孙崇慧表示,目前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的发展潜力非常大,足够让每个环节的厂商都有利可图。

既然转型移动互联是整个业界的大势所趋,那么企业级移动应用在哪些领域会更加有利可图呢?王武军认为,在企业移动应用市场中,教育、金融银行、政府三大行业的规模更大。首先教育行业的用户基数比较大,而且父母更愿意为子女付钱;其次金融行业有较高的信息化意识、信息化基础,还有布局信息化的实力。

而从应用属性方面来说,一些IT厂商从市场应用情况中得出结论,认为基于手机特性的移动应用市场更大。比如移动终端的身份认证、定位、通信等功能,是PC无法企及的,更加容易受到用户的认可。

传统中小企业、大型企业,甚至包括政府单位,都很重视对外营销推广和员工实时协同工作。中小企业对成本更加敏感,随着智能终端价格的降低,企业在移动信息化方面的应用需求会增长得更明显。“对于一些开发商来说,通过中小企业用户切入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市场是更容易成功的。”王武军表示。

投资更谨慎

当前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可以分为延展性应用和原生态应用。延展性应用是指是直接从PC上移植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原生态应用是指专门针对移动终端开发的应用,这些应用往往结合了通信、拍照、触摸屏、定位、体感等智能终端特有功能。

“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的突破口是原生态应用,也就是那些拥有在移动终端上能实现但在PC上无法实现的功能的应用,比如销售的外勤管理系统,这个系统通过定位可以检测员工位置。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应用开发者还可以帮助用户开发其他功能,以满足用户的其他需求。在这些应用领域,一些新创企业和传统桌面软件开发商的竞争优势是相当的。”叶滨说。

虽然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目前面临的挑战还是多层次的、复杂的,但是如同一座金山,它需要人们的慧眼去识别、开采和开发。无线网络基础设施会越来越完善,其资费也将逐渐平民化。随着应用的不断开发以及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也将逐步完善。“硬件终端的上网速度会越来越快,操作系统也会越来越完善,软件厂商开发的软件多了以后,会对用户的需求把握得更准确,并开发出用户体验越来越好的产品。”方礼勇表示。

同互联网领域一样,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同质性也很高。在一款模式创新的产品取得成功后,会吸引越来越多开发者开发功能相似的产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简单模仿别人的产品通常不能取得成功,因为企业级应用通常需要一个强大后台的支撑。只要企业潜心研究产品和用户体验,厂商无论大小,都可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分一杯羹。

目前来说,企业级移动应用的客户主要是中小企业,这些用户在使用这些移动产品时,并没有先入为主的品牌包袱,他们更容易接受一个新品牌的产品,而且这些中小企业用户对费用更加敏感,专门做企业级移动应用的厂商为他们提供的服务一般会更便宜,所以企业级移动产品从中小企业用户入手,会更容易获得发展。

“大型企业的进入会给中小企业带来很大影响,但是这些大型企业未必能这么深刻地了解这个行业的精髓。企业级应用的进入门槛相对要高,所以小企业进入这个行业的难度肯定会更高,中小企业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还是有机会的。” 孙崇慧向记者表示。

“目前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刚刚发展起来,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应用会层出不穷,每年都有新的热点出来,不过它离成熟还早。”方礼勇说。因此,对各个进军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市场的企业来说,机会还有很多。

对于进入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的创业型企业,虽然赢利看似很容易,但面临的竞争会更大。清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清科创投董事总经理叶滨表示:“从整体来看,移动互联网的投资没有泡沫。清科创投一直在积极地进行投资,只不过今年的资本环境比想象的得更悲观,大家在投资方面更谨慎。”

虽然如此,北京壹人壹本COO方礼勇依然很乐观。他认为,目前移动互联网还是投资的热点,投资公司、大型互联网企业、传统硬件制造公司等都在寻找好的投资对象。“现在或许是在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领域创业的最好时候。前几年,投资人关注的是投不投的问题,而现在大家关注的则是投多少的问题。”方礼勇表示。

记者手记

警惕陷入创新者的窘境

从目前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类型来看,延展型应用是主流。也就是说,目前大部分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是将在传统PC上运行的应用移动化。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办公的主流设备还是PC,移动办公产品为了更好地和PC应用对接,在功能等方面并没有太大改变。

基于这个状况,传统桌面软件开发商比移动互联网创业企业更具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品牌、渠道、原有用户基数以及对企业业务流程的熟悉度上。从这个角度来看,创业型企业从一开始就似乎注定在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的竞争中败北了。

然而记者看到的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在目前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备受用户青睐的产品大部分都是创业型企业开发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些专门做企业级移动应用的开发商对用户的移动需求理解得更透彻,用户使用他们产品的成本更低……当然,这些因素也是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但记者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创新者窘境效应在发挥作用。

如果大家看过《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你可能会认可一个观点:在面临破坏性技术时,管理制度越科学的公司越有可能走向失败,因为他们会认真倾听并努力去满足现有用户的需求。

我们不妨运用这一观点来评估一下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市场。虽然我们都能看到未来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的发展潜力巨大无比,但相对于传统桌面软件开发市场,这一市场依然小得可怜,现有用户甚至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移动办公需求其实并不大,至少和PC应用相比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