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强化数字经济范文

强化数字经济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强化数字经济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强化数字经济

第1篇

关键词:净化处理 强化混凝技术 机理 常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119-01

常规的处理工艺,对于水质比较好的水源进行适当处理即可获得比较合格而安全的饮用水。本文针对的就是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自来水的净化工艺中,对于强化混凝技术的机理和常用的方式方法做出一定程度的剖析,并且找出对于自来水进行净化的最佳工艺手段来。

1 强化混凝技术的概念

对于严重影响水质的问题,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控制和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在常规的处理工艺流程中,以保证浊度去除效率和效果为前提,对于混凝剂进行提高投加量的方式来提高有机物去除率的工艺过程,就是强化混凝,对于现有水处理工艺设施上的改进和提高是其着重强化的地方。这个技术的实现,对于去除常规处理中有机物效果的提高,并且对于副产物的前提物进行最大程度的去除和消毒有着非常理想的效果。

2 水质净化处理中强化混凝的应用

在国际上和国内,对于生活污水进行强化混凝的处理有很多实际应用的案例。在各类处理技术中,强化混凝技术处理生活污水成为仅此于生化处理的主流技术处理手段和方式。国内外在现有常规混凝剂和絮凝剂的复配和组合中非常偏重,因为这样能够达到高去除率和低成本的二者和谐统一。单独的使用混凝剂和这个技术所产生的效果相比,前者的运行费用要高出后者和其他同类处理工艺的成本许多。在常规的生化处理工艺里,对于水体富营养化元素的去除率,强化混凝技术能远远高于其他常规生物技术处理效果。

3 强化混凝技术的常用方法探索

对于强化混凝技术在自来水净化工艺中的常用方法,本文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分别加以分析解释。

(1)用铁盐混凝剂取代铝盐混凝剂,铝盐在形成富里酸和腐殖酸的聚合物的过程,相比起铁盐来更为困难,因而用铁盐混凝剂取代,能更好发挥强化混凝的效果和作用。

(2)从水力调价的角度上认真加以改进,完善絮凝和混合等设施设备,从而令混凝剂能有效且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功用。选用澄清工艺从而让药剂完全发挥其作用和增加絮凝和混合反应的有效时间,都是效果非常不错的方法。

(3)以促进粉状炭吸附和锰酸钾氧化等为目的投加氧化剂的方式,大力氧化相关的有机物也是一个表现效果比较好的方法。对于水中胶体浊质稳定性进行有效增加的主要因素,就是水体中的有机成分。这类有机污染非常严重的水质,如果只是用常规的混凝剂,再以助凝剂辅助处理,是不能达到非常良好的处理效果的。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等来对于水中的有机成分进行氧化,来达到对于有机污染水质的净化以及对混凝剂的混凝效果有效促进,就是一个效果非常显著的方式。

(4)因为水的pH值,去除有机物的影响和效果都非常明显,所以可以采取对于pH值进行调整的方式。在混凝剂投加前,就要进行对应的加酸,从而对于混凝剂的水解并且形成高价的正电荷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5)因为对于铁盐和聚硅酸盐等新型混凝药剂的采用,能够具有絮凝的作用,并且增加架桥和吸附的作用,因此采用投加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这样还能促使有机物更容易为絮体粘附,从而产生下沉。

(6)对于混凝剂适度加大投加量,从而压缩掉有机物的水化壳,这样就电中和了有机物的阴离子和水解的阳离子,并且还能使有机物对无机胶体的影响作进一步的消除,无机的胶体因而脱稳。因为对于混凝剂的用量,不同的水质所产生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对于憎水性的有机物和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混凝剂能够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4 影响强化混凝技术的各类因素分析

以投加量、混凝剂类型、pH值和混凝水利条件为主要内容,是对于强化混凝技术产生有效影响的复杂因素。

(1)投加量在强化混凝技术过程中的作用,毫无疑问是举足轻重的。因为混凝剂投加量的严重不足而无法形成凝聚,进而保持原有水中杂质的状态存在,而投加混凝剂的量过多,又能造成水中混凝剂过多的正电荷,从而造成分散状态存在的同杂质不吸附结合,对于污泥处理和处理的费用都造成了不必要的增加。根据水源水质特征和处理后水质要求,来确定合适混凝剂合适的投加量非常重要。

(2)混凝剂类型:以铁盐和铝盐为代表的无机混凝剂要比有机混凝剂去除效果好许多。因为铁盐和铝盐能够由于电中和而令胶粒脱稳并进而产生富里酸和腐殖酸的铁、铝聚合物,从而对于去除沉淀非常有利,还能在形成的氧化物表面上提供的吸附作用非常强烈,并同时具备网捕功能。

(3)pH值:根据混凝剂的品种,水的pH值对于混凝效果的影响是各自不同的。影响混凝效果的主打因素,就是pH值。对于数值不同的pH值,它的去除率也是不同的,并且效果有非常明显的差别。

(4)混凝水力条件影响因素:对于混凝效果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它的水力条件。对于药剂的扩散,应该在混合阶段就要均匀且迅速的发散到水中,并且被处理水还要进行激烈的紊动,且时间要求非常急速和短暂。接下来就是反应阶段,逐步减弱的水紊动,程度也没有先前那么激烈,并且延长了相应的停留时间,这样下来才能对于良好的吸附条件和足够的碰撞机会产生出更多合适的机会,从而得以使尽管体积比较微小的絮体,也能保持继续而快速的成长。

另外,对于强化混凝技术还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原水水质和水温。其中,原水水质对于混凝效果的影响还比较大。因为大分子有机物和有机颗粒,共同组成了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对于他们的混凝,能够有效去除水力的TOC,对这个过程产生影响的是水源水力的腐殖质的含量。混凝能够去除高分子量有机物和腐殖类的有机物,对于低分子量的有机物和非腐殖类的有机物,当然有效要好很多。需要同时指出的是,尽管水温没有影响去除TOC,但是它对于THMs还是形成了相应的范围和速率。

5 结语

在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这类经济且有效的技术方式更加显现出它的稀缺来。本文对于强化混凝技术的机理和常用方法进行的探索分析,还有对于它的影响因素的思索,在我国的自来水净化处理中的工艺设计,是十分有利的,也是十分具有借鉴意义和经济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岳峥,马东兵.水处理混凝剂研究发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126(9):33-35.

第2篇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动脉血流; 变化规律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临床中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且微创的术式,近年来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日益受到肯定,但是对于本术式过程中对子宫血流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其相对于开腹手术的影响的差异存在争议[1]。本文中就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前后的子宫动脉血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7月于本院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的29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29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的29例患者中,年龄28~54岁,平均年龄(35.1±2.6)岁,病程3.0~24.5个月,平均病程(8.1±1.0)个月,病灶直径1.9~10.8 cm,平均直径(5.7±0.6)cm,肌瘤分类:肌壁间肌瘤16例,黏膜下肌瘤9例,其他4例;其中单发肌瘤19例,多发肌瘤10例。观察组的29例患者中,年龄29~55岁,平均年龄(35.3±2.5)岁,病程3.0~25.5个月,平均病程(8.2±0.9)个月,病灶直径1.9~10.9 cm,平均直径(5.8±0.5)cm,肌瘤分类:肌壁间肌瘤16例,黏膜下肌瘤8例,其他5例;其中单发肌瘤20例,多发肌瘤9例。两组年龄、病程、病灶直径、单多发构成及肌瘤分类构成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主要为麻醉后建立二氧化碳气腹,采用三孔法进行病灶探查及病灶切除术,后进行后期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按照常规步骤进行切口及探查病灶,切除病灶,缝合及后期处理。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统计及分析。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个月时进行子宫动脉Vmax、Vmean、RI、PI及S/D水平方面的检测及统计比较,上述检测指标均采用西门子AcusonX300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表示,行t检验,P

2 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动脉Vmax、Vmean、RI、PI及S/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子宫动脉Vmax及Vmea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RI、PI及S/D水平则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Vmax及Vmean低于术后1个月,RI、PI及S/D水平则均高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临床中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术式,而临床中随着腹腔镜计数的不断发展完善,其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也日益凸显出其价值及优势[2-3],其在保证有效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小了手术性创口及对机体的炎性应激反应等[4-5],且对于机体的整体状态,如免疫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也相对较小[6-7],而这在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中已经基本得到肯定。但是对于其对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8]。

本文中就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前后的子宫动脉血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并将其与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手术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子宫动脉Vmax及Vmean显著降低,而RI、PI及S/D则明显升高,这说明患者的肌瘤得到有效根除治疗后,肌瘤方面的血供被切断,则子宫动脉血流方面也随之降低,而随着机体创面的康复及适应,这种血供状态逐步恢复至正常健康状态[9-10],另一方面原因,与腹腔镜对机体的手术性创伤较小,对于子宫的不良影响较小,故恢复也更快,表现在子宫动脉血供方面的改善幅度较大。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动脉血流改善幅度更为明显,更为全面且直观地肯定了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任静,周风彩,刘延军,等.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前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9(5) :444-446.

[2] 冯桂姣,丁爱萍.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4):87-88.

[3] Malzoni M,Tinelli R,Cosentino F,et al.Laparoscopy versus minilaparotomy in women with symptomatic uterine myomas: short-term and fertility results[J].Fertility and Sterility,2010,93(7):2368-2373.

[4] 蔡永江.瑞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平衡及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1):73-74.

[5] 段晓义,谭笑梅,腾芳.经阴道与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12):1862-1864.

[6] 陈娟,赵菊.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后子宫肌瘤剔除术56例[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2,23(1):54-55.

[7] 曹凤如.腹式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分析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6):635-636.

[8] 欧阳煜宏.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280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831-5834.

[9] 张流,赵仁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三种处理方式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2,34(9):1154-1156.

第3篇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灭菌 腹腔镜器械 手术室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低温灭菌技术,具有低温、对物品损伤小、无毒等优点,对腹腔镜器械的消毒灭菌更为有效可靠。为提高手术器械的周转率,满足接台及急诊腹腔镜手术的需求,我科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对腹腔镜器械进行了灭菌消毒,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9年9月~2010年12月应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对腹腔镜器械进行了消毒灭菌,共灭菌387锅次,有效循环380锅。其中4次因物品潮湿、2次装载不当、1次机器故障导致温度过低等,而造成灭菌循环被取消。

灭菌机的工作原理及适应范围

当设备运行时,在真空条件下将60%左右过氧化氢定量输入灭菌舱内,然后借助室内放电电极加入足够的射频电场能,使之形成等离子态。其中具有高反应性的羟自由基,攻击微生物的膜脂和DNA,破坏其新陈代谢,从而杀灭器械上的微生物及芽孢,完成灭菌。由于灭菌介质过氧化氢分子结构特殊,在灭菌结束后只形成简单的化合物,即水和氧气,因此没有二次污染的问题,且消毒效果也相当理想,既环保又安全[1]。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系统的灭菌范围较广,适用于绝大部分对热敏感、不耐潮湿和高温的器械或材料,对内腔1mm,长2m的聚四氟乙烯软管也可进行有效灭菌。

手术器械的准备

器械的清洗和干燥:灭菌前各种内镜及器械必须按消毒技术规范清洗流程彻底清洁。首先用流动水冲洗,去掉血迹和粘液等残留物,然后置于1:270多酶清洗液中浸泡5~10分钟,浸泡时将各钳轴节打开,将穿刺锥拆到最小件,充分浸泡。其次用软毛刷刷洗内镜各部件及弯曲部,对细长管腔的腔镜器械要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将管腔及细小夹缝处水分吹干。待灭菌的手术器械和各部位均不能潮湿,否则造成灭菌循环过程停止。

器械的包装和装载:使用专用器械盒、无纺布或灭菌袋,将干燥好的物品进行打包。每包物品内均应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贴上化学指示胶贴。根据灭菌器的有效容积放置合适的物品,器械盒应平放在金属架上,不可堆叠。灭菌袋的透明面朝向下方,灭菌物品间留有空隙,不要挤压,不可接触灭菌舱壁、门和电极,放置好生物指示剂后关上舱门。

灭菌系统的操作

检查装有过氧化氢的卡匣是否装好,打开电源,根据物品种类和特性选择循环模式。①加强模式:对管腔类器械进行灭菌,内径≥1mm,长度<2m,灭菌需要65分钟左右;②标准模式:对管腔类器械进行灭菌,内径≥2mm,长度>1m,灭菌需要56分钟左右;③快速模式:对非管腔类实芯器械进行灭菌,灭菌需要40分钟。接着按显示屏的提示进行操作,有效灭菌循环结束时,会有长鸣音提示,同时系统会显示灭菌成功结束,并自动打印出灭菌流程各期参数,此时可打开舱门,取出灭菌好的物品并观察灭菌效果。

灭菌效果监测

物理监测:记录灭菌的压力、时间和参数,用来判断整个灭菌流程是否正常。严格执行灭菌器的操作规程,检查灭菌剂的性状、灭菌物的性质、数量、干燥程度等。灭菌结束后,记录灭菌持续时间、操作者姓名和灭菌锅次。当灭菌出现失败时,会自动打印出循环被取消的信息,提示循环故障点,同时灭菌设备自动执行约10分钟取消过程。

化学监测:灭菌循环结束后,取出灭菌指示卡和灭菌指示胶带及包装化学指示袋,将灭菌物品上的指示卡与凯斯普提供的阳性指示卡进行对照,判断过氧化氢渗透情况,了解灭菌效果。若指示卡由灭菌前的蓝色变为对比色或比对比色更浅则为合格。

生物监测:每天第1锅将生物指示剂独立包装,放在灭菌锅下层最低处,将标准菌株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进行灭菌后,置入生物培养箱(56℃)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试剂呈紫色,为没有孢子生长,灭菌有效;如呈黄色,为有孢子生长,说明灭菌出现问题,应重新灭菌。

注意事项

保持待灭菌器械清洁干燥:器械初步刷洗后,立即用多酶清洗和超声清洗机清洗,彻底去除器械表面的有机物。研究表明,附着在器械上的有机物会影响灭菌效果。但是待灭菌的器械任何部位均不能潮湿,管腔需吹干后才能放入灭菌器[2]。

不适宜灭菌的物品:因布类、纸类、粉剂会吸收过氧化氢,影响过氧化氢的扩散;油类分子密度大,过氧化氢气体不易穿透,故以上材质的物品均不适用该灭菌锅进行灭菌。

按规定装载:贵重精密器械在进行灭菌前,要先了解是否适用该系统灭菌,以免损坏器械。选择合适的器械盒、外包装纸袋,用无纺布包装纸2层包装,化学指示条应置入每个器械盒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包装袋则用封口机封好。器械盒要平放在灭菌架上,物品不能堆积放置和超载,一般放置灭菌锅有效容积的80%;金属器械不能裸消,避免金属材质与灭菌锅内金属网锅壁接触,影响等离子的产生[3]。

结 果

本组使用CASP-80共灭菌387锅次,有效循环380锅。有4锅在真空期被取消灭菌,系统提示物品过湿,在程序运行3~7分钟即中断,然后取出器械吹干后重新包装进行灭菌,循环顺利完成;有2锅在真空期被取消,系统提示真空不足,取出一些较重物品后,重新进行灭菌,循环顺利完成;另外1锅是因机器故障致温度过低,待故障排除后,重新灭菌顺利完成。本结果显示,在每锅灭菌循环完成后,物理及化学监测均达标,每天第1锅用生物培养试剂监测机器的灭菌功能,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合格率为100%。

讨 论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是精密仪器及腔镜手术器械较理想的灭菌方法。因其灭菌时间短,即提高了手术间和手术器械的利用率,也满足了急诊腹腔镜手术的需求。CSAP-80完全符合医疗器械标准,对医护人员和被灭菌器械较安全,使贵重精密仪器的损害降至最小,有效延长了器械的使用寿命。与以往采用环氧乙烷或甲醛等灭菌方法相比,CASP-80具有适用范围广、低温、快速、对物品损伤小且安全环保等优点,且适合精密贵重仪器及腔镜手术器械的灭菌,从而保证了临床工作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 卢德玮,庄锦,董志宏.浅谈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J].医疗装备,2008,21(3):15.

第4篇

关键词:高技术企业 自主创新 动力 强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036-0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它也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对人才的激励策略决定了人才的积极性以及最终的研究结果,因此加大力度对高科技企业进行分析,将自主创新的执行主体与他的内部链接量化后,制订相应的发展计划,在此规划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将物质精神柔和在一起;将权责一一对应;将创新的探索和扎实的基础操作搭配,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员工自主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尽快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转型与飞跃。高新技术大多涉及各种发展技术的最尖端、最敏感的部分,与此同时,当今社会国际竞争的不相容性大大加深了竞争的激化程度,因此黑龙江省高精尖技术无法抄袭,甚至无法依靠引进也就成为必然,自主创新就必然成为黑龙江省发展突破瓶颈的唯一方式。自主创新型人才归根到底就是促使产业革新的原动力,因此,加强对人才的培训以及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才能最大程度上将人力资本转变成资金回流到企业,真正将我省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执行主体的构成分析

就整体来说,研发组织、科研机构、学术性高等教育机构就是构成高新技术企业的三大执行主体。只有有机地将三者联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优势。

高精尖技术产业的优化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从而完成生产要素质的飞跃的过程,能充分应对市场的种种风险,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肩负起主导地位的责任,给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应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等等;企业是将生产要素进行转化、重新组合利润分配的组织,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也必须依赖企业才能进行循环;高等教育机构以及科研机构则保证提供优秀的人才以及富有内涵的文化环境。

二、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执行主体的连接机制

高新技术的变革,是产业、学校、研发机构结合的过程,充分说明了部门间既定的经济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加强了部门间的协调性。其连接机制如图1所示。

我们将其具体化就可以理解为政府负责制定高新技术产业的一系列发展规划,加大市场的监管,使其正规化合理化,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监控法律制度;企业应尽到其主导作用,合理利用资金,进行相应决策,研发新产品,不断进行自主创新保证对市场的掌控,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高等教育机构以及科研机构则应该尽到职责,保证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以及相应的也是最重要的技术支持。从而完成各个部门的协调发展,在根本上加强企业的生命力。高精尖企业的执行主体想要构成庞大的产业链就必须将技术作为纽带,将技术作为连接的纽带就是指将已有的科学知识与传统的操作方式有机的结合到一起的过程。对于传统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创新不单单是一个新的想法的产生,更是将创意落实到实际的过程。这种创新包含着企业内部的连锁开发部门、基础生产部门以及销售部门,与企业外的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机构共同配合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合作,以重大任务为纽带,以政府政策为框架,促使各个部分共同合作。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其目的都是为未来的自主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相应的技术帮助,从而或从正面或从侧面影响企业创新的成果,完成创新成果实用价值最大化。

三、高技术企业科研人员创新动力的强化途径

1.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和创新氛围。(1)在高新技术企业应逐渐加大对于各个部门对于创新的培养意识创造物质基础的丰富度和良好的环境条件给产业中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将人才作为核心,将创新作为目标,保证人员的素质,保证他们的品行。就必须做到将能力作为考核核心,将业绩评定依据,确立以品德、知识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将人才品德测评和高层次技术评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2)教委的相关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将人才的相关需求不同进行区分,依照实际情况,区分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工程技术开发等不同领域以达到不同的评价标准,从而达到相应指标的选定、标志、标度划分,设计相关的统计方式以及量化指标。(3)针对高层次的人才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在教委相关部门制定的宏观规划下,设立专业的行业评价机构,针对现代人才进行专业的评估。

2.转变创新管理者领导风格与方式,增强凝聚力。创新型人才可以说是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而创新型领导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创新的灵魂,创新的源泉创新型高新技术的发展变革的过程中,加快相关产业升级,组建能够拉动整体经济的高精尖技术的产业集群。根据相应的产业结构的变革进行相关人才结构的调整,不断加强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结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相适应。同时,注重集约型高精尖技术的产业升级,转变传统粗犷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改善经济增长方式,对已有的产业组织结构进行改良,从而在根本上完成劳动效率的质的飞跃。

3.高度负责,有效进行创新个体职业生涯设计。高技术企业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性和对职业角色的认知,具有较高的理性程度和较为强烈的事业心,而创新型人才选择就是构建团队环节中的基础环节,因此对于高新技术型人员的选择成果就直接影响最终的劳动效率。因此针对人才的考核就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衡量思想、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不要将目光限定于某一部分,选择人才应该在大范围内选定。同时严把质量关,保证选拔过程公开透明,优中选优。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成熟经验,真正完善人才选拔。逐步对行政手段进行完善以达到人才配置的合理化,在这样的基础下,建立高新技术产业人才资源市场从而达到人企匹配,给予人才市场最大的发挥空间,真正达到让人才的沟通渠道,工作渠道灵活起来的目的。建立起一个能够促进科技人才的培养的体制,促使人才配置合理化,同时达到持续创新的目的。针对人才配置,我们必须将人才配置不断进行优化、重组,以达到最终人才合理化配置的目的。将“一线强、二线精”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作为既定方针,同时要将人员合理分配,不要出现“强强”“弱弱”组合,导致团队差距过大,不利于整体发展。从人才的高效配置出发,构建出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人才团队,通过优秀人才的酵母作用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4.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分配机制。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建立健全重业绩、重贡献、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军工行业发展要求的多元分配激励机制,以按劳分配为主,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技术、管理等知本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高技术企业系统在建立多元分配体制和机制上,应积极推进,大力尝试,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前提下,凡是科技成果、技术诀窍、知识产权(专利)、重大信息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能够确认其在军民品科研、生产、开发的创新过程中,起到增值的作用,创造了高技术企业效益或社会效益,按其投入的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报酬。随着高技术企业人员的需求趋于多元化、高层次化,要充分调动其创新积极性,分配内容、方式与方法等必须灵活多样、有所创新。除采取传统的以工资、奖金、福利等现金报酬激励方式外,可以在一些有条件的单位,试行企业年金、期股(权)等新的分配方式,并要健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保护合法收入。

5.加大奖励力度,健全和完善奖励制度。(1)要敢于启用各种人才,明确不拘一格的选拔宗旨。对某些在尖端科研项目攻关、新产品开发的科研人员,应该给予相应的职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让他在最适当的岗位上工作,保证在最佳年龄段充分工作。(2)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调整国家科技奖励方向和重点,从项目奖励为主逐步转向项目奖励和人员奖励并重,减少政府奖励数目和奖励层次。对于有重要发明创造、攻克重大技术难关、创造高额经济效益的人员,要给予重奖。

6.正确处理知识产权归属,保障创新人员利益。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保证公平、提高效率的原则,除涉及国家重大利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外,都应该鼓励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建议明确在一定条件下执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所形成的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可以由承担单位所有,在执行各国家科技项目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产权的署名权等精神权利,可以明确规定属于对项目单独或者共同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个人。使创新人员能共享科研开发的成果(除有合同规定以外),以鼓励其积极进行知识的生产与交流。

由此可见,自主的针对于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的创新战略以及相关的管理就已经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升级从而达到技术革新的原动力。首先,对高新技术企业中有关创新人才发掘以及再教育的重要性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以便观测其相应比例。明确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其次,从加大产业、教学、科研的关联程度,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步伐;最后,将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人才管理上升到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的高度。构建人才保障的模式、人才管理及控制模式的组建、人才管理开发模式的组建等一系列思路的研究,构成了以产业为中心,以教学为基础,以研究的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制。最后要将知识产权的保护落实到实处,只有加大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促进长期发展,保证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最大化保障创新人员的根本利益。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1C035;黑龙江省教育厅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252G003]

参考文献:

[1] 陈茁.综合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科技与管理,1999(1)

[2] 丁蕊.高校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8)

[3] 向刚.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机制研究.科研管理,2004(6)

[4] 赵瑞金.构建现代军工科研院所制度的思考与对策.中国民,2003(4)

[5] 刘志强.创新激励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政府资助制度比较研究.管理科学,2006(4)

第5篇

自去年以来,浙江省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大力培育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新产业,积极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电子信息行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达73.34,居全国第3位。

稳步推进发展工作

过去的一年,为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浙江具体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顶层谋划。省委、省政府提出将发展数字经济列为“一号工程”,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建设方案》和《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将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和能级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重点是要培育壮大集成电路、通信与网络、新型元器件及材料等基础产业,加快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积极布局量子通信、柔性电子、虚拟现实等前沿产业,力争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

强化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瞄准行业前沿,制定实施专项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健康养老、集成电路等产业培育发展。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深入推进杭州及桐乡两地的应用示范,新增嘉善高铁新城开展应用示范;制定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组织开展智慧高速公路的规划研究,积极探索车路协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试点。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领域,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和服务产品推广应用,入选国家应用试点示范26个,12个产品及服务入选全国推广目录。在集成电路领域,加快杭州、宁波等6个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和杭州芯火创新平臺建设,大力推进“IP核—芯片设计—行业应用”协同发展。

强化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借助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平台,加强省市县联动,精准对接招商,着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在集成电路领域重点推进中芯国际(宁波)、中芯国际(绍兴)、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中电海康磁存储等项目,计划总投资近500亿元,这些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增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

强化平台载体谋划建设。全力推进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及智慧视频安防、柔性电子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推动数字技术攻关和产业创新发展。以高新园区和特色小镇等新型载体建设推动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全省已拥有国家级、省级信息产业基地(园区)40余个、数字经济特色小镇27个,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已形成通信网络、软件、信息机电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强化行业企业培育壮大。积极组织实施名企战略,龙头企业培育初见成效,数字经济领域拥有超千亿元企业1家、超百亿元企业20家、上市企业67家、独角兽企业23家。入选2018全国电子信息百强、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分别达14家和20家,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强化政策支持和规范发展。组织实施“数字产业化提升行动”,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着力加大对集成电路、柔性电子、智能硬件等领域重点扶持;支持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重大专项并落实地方配套支持政策,下达“核高基”重大专项地方配套资金12233万元。加快组建规模100亿元的省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推动参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150亿元)出资工作。加强行业规范公告工作,共27家光伏制造企业和4家锂离子电池企业纳入规范公告名单,行业规范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

2019再攀新的“高峰”

基于上述基础,2019年,浙江将继续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从四个方面重点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数字经济引领发展。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建设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为抓手,着力在推进数字技术新突破、壮大数字产业新能级、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培育数字应用新业态、释放数字赋能新价值、构筑协同发展新局面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着力培育壮大数字产业。组织实施人工智能“铸脑”、集成电路“铸芯”、智能硬件“铸端”、软件“铸魂”等行动计划,着力培育壮大数字产业,推动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优势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结合新型消费升级与扩大,加强对智能家居控制、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深化应用示范,大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健康养老等产业创新发展;强化系统谋划,研究制定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和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培育等行动方案,力争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9000亿元。

第6篇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浙江省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方案(2018—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此件公开)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7月16日

浙江省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方案

(2018—2020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数字浙江建设部署,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加快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深化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以标准化支撑数字化转型,推动我省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统一协调的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工作机制,构建完善结构清晰、系统高效的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制定实施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亟需标准,组织开展一批关键领域的标准化项目,打造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成果,高标准引领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基础逐步夯实。到2019年,形成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涵盖政府、经济、社会各领域,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主体,以团体标准为补充,基本满足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标准体系。到2020年,具有浙江特色的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数字化转型标准化竞争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50项以上,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0项以上,新增全国、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个以上,数字化领域标准话语权显著提升。

——数字化转型标准化效应不断释放。进一步深化标准研制、标准化项目建设、标准实施监督评价等工作,形成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技术和管理标准化成果,数字化转型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标准化规范和引领数字化转型成效不断显现。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系统布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强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和系统架构。系统梳理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的短板和需求,制定实施任务清单,构建完善标准体系,确保高标准推进数字化转型。

(二)开放共享,协调发展。着力发挥标准化的互联互通作用,以标准化促进政府、经济、社会等领域数字资源深度融合,助力打破信息孤岛。针对数字化转型多学科融合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着力加强各领域标准化建设的统筹协调。

(三)需求导向,重点突破。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先导,撬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围绕数据共享、流程再造、信用体系、服务协同等关键领域,优先制定政府数字化转型亟需标准。

三、重点任务

(一)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智慧政府。

1、构建数字政府标准体系框架。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按照“123466”的要求,完善标准化运行机制,助力争创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试点省。围绕大系统、大数据、大平台、大集成建设,构建涵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政府运行等领域的数字政府标准体系,加快总体要求、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业务管理和技术应用等标准研制。围绕公共数据整合、共享、开放等重点领域,抓好公共数据平台标准化建设。(责任单位:省质监局、省发展改革委、省数据管理中心、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列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打通数据互通关键节点。围绕建立“三大模型”的要求,直面打通信息孤岛的堵点和难点,加快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标准模型。围绕数据共享、流程再造、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开展数据汇聚、数据平台、数据安全、大数据应用等领域亟需标准的研制,加快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编制规范、“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数据管理规范及电子证照库、人口综合库、公共信用库等规范制定。加强政务领域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应用标准研制,着力破除“三大模型”中标准缺失问题。(责任单位:省数据管理中心、省质监局)

3、扩大政府治理标准化效应。加快政府决策、执行、督查、反馈等数字化协同标准化步伐,强化财政、金融、国资、商务等领域数字化转型标准化机制建设。健全市场监管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结合信息系统建设,将监管要求固化为可量化、可执行、可追溯的全周期标准链和监管模式。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标准化联动应用。加强政府数字化转型标准宣贯和实施评价,在民政、人力社保、教育、卫生计生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打造政府数字化转型标准化样板。(责任单位:省数据管理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

(二)引领经济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数字经济。

4、抢占数字经济高地。立足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施标准领航工程,加快制定实施先进标准,制定实施团体标准30项以上,抢占产业标准制高点。围绕集成电路、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柔性电子、量子通信等薄弱环节,推动成立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3家以上。推动之江实验室成为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成员单位,争取获批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试点,加快创新成果标准化。围绕术语定义、产品评估、系统和组件接口、数据兼容、互换模型等国际竞争和市场应用重点领域,加快标准研制步伐,提升行业标准话语权。(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质监局、之江实验室)

5、促进新旧动能迭代更新。强化“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数字化要求,促进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创业孵化、协同创新、网络众包等“双创”平台标准化复制推广,制定并推广一批支撑制造业创新基地建设的共性和前沿技术标准。探索开展一批互联网协议版本第六版(IPv6)、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领域关键技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培育一批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生产、组织、服务模式标准。在化工、纺织、造纸等重点传统产业开展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标准化试点示范。(责任单位:省质监局、省经信委、省科技厅)

6、夯实数字金融基础。以标准化助力数字经济风险防控,围绕移动支付、借贷、保险、基金销售、信托和消费金融等数字化金融服务,加强监管、准入、第三方存管、信息披露、风险提示、网络安全、信用建设等关键标准研制和实施,构建数字金融行业管理和数据统计监测体系。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领域创新应用,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标准化,强化金融科技标准化建设。(责任单位: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省质监局、浙江银监局、浙江保监局、浙江证监局)

7、助推数字经济创新融合。聚力之江实验室、实体经济、新兴金融中心、新型贸易中心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创新融合标准化建设,加快创新成果标准化。加强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对接,推动以之江实验室为代表的浙江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有关工作。优先做好之江实验室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标准化顶层设计,围绕医疗、交通、金融、物流、环境保护等领域率先开展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产品、服务标准研制,及时将有效模式和关键技术标准化。(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质监局、之江实验室)

(三)支撑社会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智慧浙江。

8、推动公共服务智能化。探索“标准化+大数据+公共服务”模式,加快“网上办、掌上办”领域数据采集、分级、交换、质量、保密等关键共性标准的制定,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指导性目录及标准。建立全省社会数据标准化协调机制,构建涵盖教育、司法、文化、健康、交通、地理、金融、信用等领域的社会公共服务标准库。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商事登记联办、不动产登记管理等全过程标准化,建立公安、人力社保、民政、医疗等领域信息共享标准化路径。强化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代办点等公共服务标准制定、实施与评价。(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质监局、省数据管理中心,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小组成员单位)

9、推动社会治理集成化。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施社会治理事项标准化指导性目录,依托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加快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加强政府、企业、个人分层分级分流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标准化规范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发等环节的安全边界和监管措施,制定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的保护清单标准。开展基层社情民意监测标准化工作,围绕基层治理重点领域实施一批标准化项目,开展重要标准实施绩效评价,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水平。(责任单位:省综治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质监局、省数据管理中心)

10、推动公众消费数字化。加快数字化消费云工程、云服务、大数据等领域创新成果标准化,促进虚拟/增强现实、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应用,培育数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模式标准化水平,推动管理经验和关键技术转化为标准。围绕新零售、农村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开展标准化建设,培育一批国际先进标准。围绕打响“放心消费在浙江”品牌,探索建立数字化放心消费“三度一率”社会评价标准指标体系。(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部门协同。完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标准化管理机制,强化标准化主管部门的牵头、协调和监督职责,有效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标准制定、实施作用。在省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框架下,设立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工作专班,统筹各相关部门规划、政策和举措,定期开展专题研究,及时协调重点工作。

(二)强化政策保障。积极推荐一批重要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标准实施绩效显著的,按有关规定优先推荐申报省科学技术奖、省标准创新贡献奖。支持我省企事业单位承担或参与国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优化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融合机制。探索建立数字产业服务认证体系。

(三)强化实施评价。将标准实施与数字化转型政策深度融合,加大标准实施协调力度,强化标准的制度性合力。建立第三方标准实施监督和评估机制,探索实施符合国际惯例的认证认可模式,培育标准服务市场。每年选定一批重点标准化项目进行标准实施绩效评价,建立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标准实施信息公开,增强实施绩效评估能力。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办公厅,省军区,省监委,省法院,省检察院。

第7篇

【关键词】数字化 公路运输 影响 作用

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带动了交通运输行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中公路运输是运输行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影响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公路运输是联通地域交流的枢纽,是一个地方能够繁荣发展的重要依据。随着时代的变革,发展数字化公路运输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深入的探究数字化时代下对公路运输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

一、数字化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数字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形势下的产品,发展速度迅猛的信息技术,还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中,信息技术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为一种重要的推动新世纪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相比较工业化而言,数字化技术引领着经济和社会形态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转变的过程,现代数字化技术在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自己应当具备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对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传统工业化条件下的产业具有以下特征:缓慢的演化过程、较长的生命周期、产业之间没有建立有效联系、存在明显的界限。现代数字化条件下的产业特征则于传统工业化条件下完全相反:即产品拥有较快的演化过程、相比工业化条件下的产品并不需要生命周期、产业间的联系较强,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现代数字化的基本要求即以信息的重要性为基础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提高以及改造、改组甚至有可能是对行业发展进行方向进行重新确定,以使尽早的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数字化时代下的公路运输管理概述

数字化是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实现工业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是把握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的重要途径。

数字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涵盖的内容包括车辆运输,管理人员,客服订单,运输物品以及运输距离等。不管是运输什么东西,只要有客户来下单,运输公司就要对客户的信息和运输的物品进行扫描登记,还要保证物品的安全和及时配送。在这样繁琐的工作中数字化的管理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路运输公司的工作人员只需要对货物进行包装时候扫描条形码或是二维码,确定运单和客户信息,这样大大减少了运输公司的工作量,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或是突发事件,影响了物品的配送,或是客户不满意投诉,工作人员就能够立即查询物品运输的所有信息,同时能够从中发现问题认真汲取教训,最大限度的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所以,公路运输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数字化的管理。

三、公路运输实施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现代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行业,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公路运输行业在行业中所占的比重非常的高,被当做是该行业的支柱产业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一个国家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状况对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形势对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反观交通运输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运输,公路是国家城市间的重要的联通枢纽,一个地区的繁荣状况受到该地区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状况的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对公路运输的依赖程度是非常高的。

数字化管理密切相关联与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状况,对公路运输经济的数字化管理采取强化操作需要较高的强化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实施措施。就现目前的市场经济状况而言,数字化管理程度的高低对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发展数字化管理公路运输,对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能够推动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数字化管理公路运输行业,能够优化公路运输行业资源的同时,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强度也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加强,间接的推动着公路运输行业的服务水准,进而对整个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四、公路运输数字化的发展目标

政府为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统一开放、井然有序的公路运输市场,应该大力推广公路运输数字化基础信息数据库、运输车辆数据库、道路运输业户数据库、道路运输场站数据库、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数据库建设。大力开发公路的货物运输、旅客运输、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车辆维修,违章运输处罚信息系统,公路运输辅助服务信息系统,运输业务信息系统,建立畅通测信息网络结构。以数字化带动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公路运输主管部门的业务工作全部都在计算机网络上简单、方便的进行操作 鼓励和引导公路运输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运输方式,改造传统的运输服务业务,升级运输产业,实现公路运输的网络化、现代化、数字化。

五、结束语

数字化管理是加快实现提高公路运势的必然选择。坚持以数字化带动公路运输的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丰富的新型路子,相信这样才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路子。

参考文献:

[1]姚峰.王志喜.浅谈我国道路运输数字化管理的现状[J].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道路运输管理所.2013-03-27.

[2]许巍.公路建设投资统计数字化管理理论与方法[J].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2011-05-15

[3]吕文.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数字化管理的作用[J].巴彦淖尔市公路管理局.内蒙古巴彦淖尔.2013-07

[4]赵春林.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J].吉林省地方道路运输管理局.吉林长春.2012-01-16

第8篇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数字经济作为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泛的经济活动,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力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已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释义

数字经济就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所以,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化。

数字经济在中国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18.6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对于中国来说,数字经济既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增长的新蓝海。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网民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数字经济占GDP的10.5%……这些激发人们想象力的数字,反映着中国数字经济带来的效应。“双11”购物节再创全球在线交易新纪录、无处不在的二维码、形形的O2O等无不显示出,数字经济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宏观的经济规模上,更是渗透到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场以数字化为形式、以技术进步为手段、以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成为重点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群体性突破是构建现代技术产业体系、引领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泉,先进的信息生产力将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数字经济阶段演进。

按照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到2020年,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以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供给体系基本形成。到2025年,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信息消费总额达到12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67万亿元;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到本世纪中叶,数字红利得到充分释放,经济发展方式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面临的挑战

首先,数字经济对基于传统经济构建的国际税收规则和体系形成了巨大冲击。在今年7月份成都举行的央行行长会议税收高级别研讨会上,时任财政部部长的楼继伟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例,指出对数字经济征税存在难度,因为其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既得利益。同时,征税要解决技术上的难题,首先要实现监管。对此,楼继伟解释称,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可以逃过常规的知识产权监管,在这一领域如果不进行监管,财税部门也无法征税。因此,监管是基础。

第9篇

突出一个重点,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步伐

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是信息化背景下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保护档案原件、实现资源共享、创新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平台。近年来,河南在数字档案馆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省档案馆建立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以及“建国”后重点全宗纸质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完成了馆藏声像、照片档案的数字化,建立了全省革命历史档案、民国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与陕西省档案馆互为异地备份;郑州市、洛阳市、济源市初步建成了数字档案馆;各省辖市档案馆互结对子,开展了异地备份;省档案局把各级综合档案馆数字化数量和电子档案接收数量纳入了全省档案工作目标考核体系,落实到2020年数字化数量比2012年翻两番的目标任务。河南省数字档案馆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先进省份相比,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在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数量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加快河南档案事业发展就要以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为重点、为龙头,依据《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要求整体规划,循序渐进,把各级综合档案馆(室)建成以数字资源为基础、安全管理为保障、远程利用为目标的数字档案馆(室)体系。下一步,要把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作为深化河南档案改革的重要内容,成立河南省数字档案馆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订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方案,把各级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纳入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同时要陆续制定相关标准,为数字档案馆(室)规范建设提供保障。

夯实两个基础,推进档案馆舍和档案资源建设

档案馆库是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永久安全保存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河南档案馆库建设基础薄弱,还存在面积不足、标准不高、设施落后等问题。要抓住国家实施《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战略发展机遇,认真落实纳入中央财政“十二五”扶持规划的县级档案馆建设任务,尽快消除“无库馆”、“危房馆”现象;未列入中央扶持规划、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的县级档案馆,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加快新馆建设步伐,扭转馆舍建筑老化、库房面积不足和功能设施落后的局面,加快河南省档案馆新馆建设步伐。省档案馆现在馆库面积约1万平方米,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档案数量的需求。省档案馆新馆已列入河南省政府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目前已完成了选址、征地与规划设计,即将开工建设,预计“十二五”期间主体工程完工。届时,一批符合《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体现文化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特点的档案馆舍的落成,必将有力地推动河南档案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事业的立身之本,要大力整合民生档案资源,建立与河南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文化资源大省地位相适应的,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结构合理、主题多元、富有特色、覆盖民生的档案资源体系。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民生为重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档案收集范围,加大对不同门类、不同载体档案的接收、征集和整合力度,不断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在依法接收文书档案的同时,面向社会和民间征集珍贵档案资料,积极参与本地区各类重大活动的档案收集,实现档案资源在数量上有明显突破,内容上形成特色。

找准三个着力,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要把服务中心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一是着力服务经济建设。指导各类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不断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依法开展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登记,加强项目档案监管与指导,参与项目竣工验收;积极为民营企业建档提供指导和帮助,使更多民营企业通过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机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着力服务社会民生。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整合开发馆藏民生档案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的民生服务。进一步简化利用手续,不折不扣地执行利用档案零收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民生档案资源的需要。三是着力服务文化建设。近年来,充分挖掘利用馆藏档案资源,编辑出版了《走进河南档案》丛书和《省委、省政府重要文件汇编》;结合时代主题,先后举办了“建党90周年成就展”、“中原经济区诞生过程展”、“焦裕禄精神展”等一系列档案专题展览。今年,继续围绕“建党”93周年、“建国”65周年等重大节庆日,适时举办一些专题展览,进一步传播档案文化,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各种形式和手段,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常态化的档案文化服务。

第10篇

关键词:数字经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

一、数字经济与信用风险的关系

(一)数字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数字经济的内涵

“数字经济”这一术语最早是在1996年DonTapscott撰写的《数字经济:智力互联时代的希望与风险》中出现的;是在1998年美国商务部了《新兴的数字经济》报告将“数字经济”的提法正式成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及经济社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的内涵和范畴进一步扩大,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给出了一个权威的定义,指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这是G20对数字经济的界定,得到了各方广泛认同。数字经济时代,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也会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也会因人类过度依赖技术的发展而给自身安全造成极大的风险。这是数字经济相比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真正内涵体现。

2.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

不同经济术语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当下迅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体现出主要特征如下。第一,快速迅捷性。数字经济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互联网的发展推进,无线网络、云计算、云储存等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和推广,使得整个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各种经济活动信息可以快速地呈现于线上,缩短了距离,节约了时间,加快了速度。第二,强力渗透性。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依赖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数字经济”OFLiaoningEconomy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有着极高的渗透性,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农业、工业扩张,出现了三大产业之间界限模糊、相互融合的趋势。第三,生产消费直接性。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经营者与消费者在经营循环链条上的位点不同,具有不同层次构造。而网络的发展,使得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联系,从而降低了传统的中间商层次存在的必要性,节省了时间,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第四,经济可持续性。数字经济离不开网络的发展,通过网络,供需双方能方便合理分析市场,发现什么方面短缺,什么方面过剩,什么方面影响生态环境,选择必要的经营方向,合理消耗有形资源,降低加工成本,降低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的整治成本,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信用风险的内涵与特征

1.信用风险的内涵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此概念反映的信用人(受信者)比较广泛,不局限于金融机构借贷中形成的信用人,符合了本文涉及的中小企业的概念范围。企业发展中面临许多风险,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风险就是信用风险,如企业可能因经营管理不善而亏损、因市场变化出现产品滞销、因资金周转不灵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等种种原因,导致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信用风险的发生严重一点可能直接会断送企业的发展,是企业发展中不可以忽视的风险。信用风险,对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存在,是他们的共性。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灵活性、随意性、目标不准确性、规模小无力性、道德偏差性等原因,会加大信用风险。在如今“数字经济”时代,加大信用风险的这些原因还会存在,信用风险亦然潜在。

2.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

企业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及其他风险。信用风险是最重要的一种风险,是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投资者首要参考的目标,也是企业交易资金顺畅流转的重要保证。企业信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客观存在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人的思维与行为的不确定性,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必然导致违约即信用风险的存在,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能消除。二是实体间的传染性。经济的发展在实体之间具有链条性。实体一方出现信用问题,很可能会导致下一个或几个实体的经营困难或破产,从而导致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整个信用秩序的紊乱。三是管理者与信用风险具有相关性。中小企业主要的一个特点是由投资者即所有者自主决策与管理,企业所有者的话语权在日常经营和重大决策中占最重要的地位。这是自主灵活的一面。不利的一面,这种管理方式缺乏必要的制约和规范机制,企业管理者个人的信用观念和信用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用,企业的信用风险与管理者个人素质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四是信用风险具有可控性。有经营就必然蕴涵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能消除的,但并不意味信用风险不可控制,该风险可以通过控制降到最低。信用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企业应该去探索研究风险的可控性,为企业后续长久发展规避风险。

(三)数字经济与信用风险的关系

“数字经济”是一个时代、是一个平台,是一个舞台。这个舞台上,演绎万象。数字经济本身与信用风险不是因果关系,信用风险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就已经存在。而数字经济作为一个经济时代,在发展中,信用风险依然存在,只是会变因演绎,演绎的手段可能不同、演绎的多少不同而已,就需要法律手段要更新了。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基于中小企业特征分析

信用风险经济发展中,各类企业并存。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大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有着不同于大企业的特征,潜伏着一定的信用风险。特征之一,资产规模小,资金薄弱。这是中小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企业类型划分作为中小企业应具备的根本标准。“资产规模小,资金薄弱”特征,是中小企业不利的一面,意味着生产经营规模不大,经济业务品种少,经济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存在潜在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尽管处于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依赖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具有强力渗透性,会助推经济,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信用风险。但是作为信用风险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能消除。特征之二,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这个特征,从有利的一面看,便于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具有决策与执行的快速性,及时抢占经济的有利点。有利有弊,决策与执行的快速性,意味着实现的是少数人的意志,意味着考虑得不周全,意味着潜藏着信用风险。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生产力,优秀的规模队伍才是维护最佳信用的基础与动力。数字经济的发展,固然能提高员工的生产力,但只要有人在,就有信用风险,人员越少,信用风险越大。特征之三,经营决策灵活,市场反应灵敏。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人员少,自然具备着在经营决策上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能较快地调整经营方向、调整产品结构,收效较快,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会助推决策灵活性与市场反应灵敏性。从另一角度看,中小企业的决策亦然依赖于少数决策者的判断能力,存在着决策失误的风险,也就自然存在着信用风险。特征之四,更多关注细微市场,专营某细小方面。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其往往会关注于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微产品市场,专营于某一细小方面。这个细微方面,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会更容易分析发现。不利的一面是细微产品经营取向的选择仍然取决于人的意志,细小方面的市场仍然具有竞争性,细小方面选择的决策依然存在取向失误的风险,存在着信用风险。特征之五,科技创新较快,生产取向小型化、分散化。科技创新,是指工业企业用于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方面的具体活动。现代科技在工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发展上有两大发展方向,一是向着大型化、集中化发展,二是向着小型化、分散化发展。产品生产小型化、分散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不利的一面,科技创新伴随着一系列原因形成的信用风险,系列原因包括人才问题、技术应用问题、资金问题、市场问题等等,都会导致信用风险的潜在性。

第11篇

借优势拓展经济新空间

2月6日,贵州印发《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内首个省级层面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我省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是什么?

谢晓尧:贵州的优势总的来说有4个方面,一是战略优势,国家大力支持,数字化发展态势逐渐形成。先后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获批宽带乡村、远程医疗、物联网重大应用等试点示范,在大数据方面相继出台《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等系列相关文件,为发展数字经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资源优势,数据加速累积,应用模式和种类不断丰富。全省数据中心服务器承载能力达37万台,安装使用服务器5.1万台。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已承载481个应用系统,三大电信运营商贵安数据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数据共享开放实现突破,云上贵州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成升级改造,完成353个数据资源目录的梳理和170个数据集上云,共享数据集118个,108家网站与省政府门户网站实现数据交换等。

三是环境优势,软硬生态良好,发展条件和氛围持续优化。我省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宜居宜业环境,推动大数据等新经济形态发展,开展大数据先行探索,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参与大数据发展的氛围,形成全国大数据“试验田”的先行优势和数字经济发展良好的环境优势。交流合作环境不断优化,贵阳数博会成为全球数字经济领域重要的高端交流平台,中国痛客大赛、中国“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等一批创业创新平台不断涌现。

四是后发优势,发展速度加快,为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空间,我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旅游业井喷发展,一些优势产业在全国地位夯实,全省在西部地区实现了赶超进位的历史性突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列。

发展“四型”数字经济

《规划》中提出了发展“四型”数字经济,“四型”所对应的经济业态是什么?

谢晓尧:“四型”经济即资源型数字经济、技术型数字经济、融合型数字经济、服务型数字经济,是贵州发展数字经济的主要内容。一是资源型数字济,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交换交易等领域产业。这部分对应大数据核心业态部分。二是技术型数字经济,主要是数字技术硬件产品研发制造、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包括智能终端产品、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网络通信服务、数字安全等技术领域以及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领域产业。这部分对应大数据关联业态部分。 三是融合型数字经济,包括数字技术与一、二产业的融合应用,智能制造、数字农业、智慧绿色能源、区域特色产业数字化等新型业态,促进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提质增效,形成数字融合型经济新增长极。四是服务型数字经济,包括数字技术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服务产业新业态,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再造数字消费“新蓝海”。

当前,我省正深入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发展数字经济和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是什么关系?

谢晓尧:数字经济有很强的大数据特征,我们用大数据战略行动统揽数字经济发展,把数字经济作为我省大数据战略行动的重要方向,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项目“牵引”培育市场主体

《规划》不但提出了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而且明确了四个支撑性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谢晓尧:主要以六个方面为抓手:一是抓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提升现代信息网络发展水平,加快形成宽带、泛在、融合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数字流动新通道。二是抓发展载体。以创建贵安数字经济国家级创新示范区,打造贵阳数字经济示范城市、遵义数字端产品制造集聚区,建设贵阳-遵义-贵安数字经济核心引领带和一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基地(园区、小镇)。三是抓重点项目。每年谋划、和实施一批引领性、应用性、支撑性的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四是抓融合应用。抓各行各业的大数据应用,抓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推动转型升级。今年我们将实施“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促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重点建设120个典型示范项目。五是抓企业培育。千方百计打造一批引领企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中小微企业。六是环境营造,持续营造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验田”环境,让企业愿意来贵州投资、创业,愿意来贵州试验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

《规划》明确,数字经济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重点,我省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具体如何布局?

第12篇

1.1 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的形式。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从文本、声音、图像等容易管理的形式到由计算机创造成复杂的多媒体资源,如3D电影、游戏等;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涉及市场经济的诸多方面。

1.2 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的价值。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衍生品,具有其自身的价值,且其价值呈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例如,电影《阿凡达》,其价值在短期内就有投资回报。而部分文化资源的价值则体现在未来的参考价值。文化资源价值的空间分布则源于文化资源使用者空间上的分散性角度来考虑。大多数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有审美价值、历史和政治意义,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2 影响数字化资源战略保存的主要问题

2.1 文化资源保存动机的失衡。其一是保存动机缺乏;其二是保存动机的错位。文化资源保存动机的失衡使得其可持续保存战略的实施受阻。

2.2 保存价值的不确定性。数字保存的用户需求有两个基本属性:(1)发散性。用户需求的发散性,决定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价值认可缺乏一致性;(2)预测性。数字资源本身价值决定其保存价值。数字资源的价值时间上的分布有:(1)资源价值的及时性。(2)资源价值的长远性。部分数字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将来,具有很好的研究以及凭证价值。

2.3 不可逆转的损失。从某种程度上讲,个人收藏者决定是否继续收藏自己拥有的文化资源,因此,很可能出现不可逆转损失的危险。

2.4 激励机制的失衡。为了文化资源数字化保存战略的实施,我们采取了版权方面、经济方面、赋予部分机构保存资源权利等不同的激励机制,版权法保证了版权所有者对资源的法定拥有权。当用户使用资源时,用户与版权资源拥有者会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

3 解决商业化文化资源战略保存问题的方法

3.1 强化激励机制。在数字保存的可持续保存战略中,应强化薄弱的激励机制。(1)修正版权法,强化版权机构的权利,命令具有权威的公共机构保存受版权保护的电子资源。如,20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的国会图书馆版权办公室要求相关机构存储电影以后,以动态图像为代表的多媒体资源保存的质量相当高。(2)对文化资源的拥有者提供直接的激励机制,鼓励其为公众利益保存资源;鼓励其移交相关的数字资源,对任何为公众利益承担数字保存责任的私人实体――无论是跨国公司或者个人收藏者,应给予一定鼓励。

3.2 制定数字资源保存政策。(1)主导的文化机构应组织专业领域内的专家为数字化资源的选择和可持续的数字资源保存设计标准;(2)分析用户的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及数字资源价值的及时性以及长远性,采用不同的保存策略,使用公共机构,比如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

3.3 公共机构与私人实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在数字领域内,有效公私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达到两个目的:(1)确保合作者之间责任和角色的明确分工;(2)能够确保重要的文化资源在必要的时候,从个人收藏者到公共保存机构的安全交接。

4 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战略保存的筹资模型

4.1 访问费用。数字保存所需的费用来源于用户的访问费用。这种费用对数字保存的间接收入,体现了数字保存的长远价值。当用户需要某种信息资源时,需要访问保存机构的数据库时,应支付对数字资源的访问费用。例如,美国的JSTOR、中国的CNKI。

4.2 社会保存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偿付费用。社会保存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偿付费用,是站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存和提供访问服务,保存费用来自公共资金。可以通过税收等公共收入的方式分配给公共机构作为所需保存资金。

4.3 自由捐助。数字保存费用来自利益相关方或其他机构的自由捐助。

4.4 委托保存费用。数字保存费用来自委托保存的服务收费。该项费用直接来自数字资源委托保存服务,而不是间接的来自其他形式服务的收费。

5 展望以及建议

第13篇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管理

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在快速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必然会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如何保持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涉及经济、社会、技术等制约数字档案馆发展的核心要素,而且,关切到未来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为此,本文拟从战略管理、协同管理、风险管理以及生态管理等方面,初步探讨如何加强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管理,保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1 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围绕着战略的制定、决策、实施和评价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措施的动态过程,对组织的发展方向具有长远的、全局性影响”[1],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活动中。目前,战略管理已引入档案事业发展和电子文件管理的研究中。冯惠玲教授指出,“面对电子文件管理这一历史性挑战,仅有战术、方法的应对远远不够,还需要有面向全国的宏观思维和战略应对,才能把这项事业推向前进”[2],“从国家层面和战略视角对电子文件管理全局性、基本性、长期性问题所进行的目标定位、统筹规划和基本制度安排,体现了一个国家对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态度和总体思路”[3]。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指出,“管理好电子文件,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历史记忆的长期保存,关系到人类文明的传承延续”,“不仅要考虑电子文件的今天,而且还要考虑它的明天和后天;不仅要考虑电子文件的短期效益,而且还要考虑它的长远效益”[4]。2010年,由中央办公厅牵头,国家档案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成立的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标志着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正式启动[5]。

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立足于从整体性、系统性、平衡性、动态性等生态学思想,观察和思考数字档案馆的运行与发展,其中隐含着战略管理的思维。以战略管理思维为指导,将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等联系起来,研究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发展态势,制定具有全局性、前瞻性、长远性的数字档案馆发展战略,并依据所制定的战略采取相应的计划、措施、步骤。实施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战略管理,能够将系统中的各种生态要素联结起来,形成一个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整体,保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推动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言,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战略管理将是一项跨机构、跨部门的综合管理,与国家(地区)信息化发展战略、电子政务战略等密切配合,与相关组织机构建立战略联盟,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与社会组织系统、社会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在激烈的生态位竞争中实现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社会使命与专业价值。

2 协同管理

协同管理是“运用协同学自组织原理,通过建立‘竞争—合作—协调’的协同运行机制,把系统中价值链形成过程的各要素组成一个紧密的‘自组织’体系,共同实现统一的目标,使系统利益最大化的管理体系”[6]。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要积极实施协同管理,使得各生态因子之间密切协作、互动开放,建立和谐共存、协调运行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管理体系,保障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其内涵主要表现为:

一是要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主体之间关系。围绕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加强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档案利用者之间的联系,建立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收集、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保障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数字资源管理活动的良性运行。

二是要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围绕数字档案馆建设,充分发挥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档案利用者的主观能动性,将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组成一个紧密的协调运行体系,调动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关系,实现与数字档案馆生存环境的均衡发展与和谐共生。

三是要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客体之间的关系,突出表现为内部环境协调和外部环境协调。内部环境协调主要是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信息资源、基础设施、组织文化等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保障数字档案馆正常运行;提高档案信息资源质量,优化档案信息资源结构,建立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数字档案馆保障能力;创建和谐文化氛围,提升数字档案馆工作者的内聚力、向心力,使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微观环境功能最优化。外部环境协调主要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宏观环境和中观环境中各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激活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外部环境各生态因子的功能。通过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环境以及地质环境、气候环境、生物环境等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社会稳定、政治民主、经济富足、文化繁荣、科技发达、自然生态和谐的环境氛围;通过协调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档案行业协会、传统档案馆以及其他信息机构等之间关系,提升档案行政管理能力与协会业务协调能力,发挥传统档案馆的优势,与其他信息机构竞争合作,拓展数字档案馆生存发展空间。

3 风险管理

目前,风险管理广泛应用于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领域应用突出。在档案学研究中,风险管理思想和方法也被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档案学界高度关注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认为由于“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电子文件的重要性、电子文件安全标准的复杂严格性、电子文件受损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要求我们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7]。冯惠玲教授在《电子文件风险管理》专著中,全面探究了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成因、规划、监控、识别、评估以及应对等内容[8]。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风险管理是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规避和化解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建设与发展中的各类风险。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风险管理要强化“安全第一”战略,突出档案安全意识,主要包括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

3.1 实体安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实体安全主要体现在档案载体安全与档案库房安全两方面。在传统档案馆或传统档案管理中,档案载体安全是档案馆库房管理和档案保护的重点内容。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数字档案载体安全成为新的课题,数字档案载体寿命短,容易受损,且档案信息内容无法直接阅读,档案信息具有瞬间即逝的可能,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定期拷贝、检查制度,避免数字档案载体受损,确保馆藏数字档案载体的安全性、可读性和有效性。

档案库房安全一直存在诸多风险,如“档案装具、档案安全防护基础设施不完善、档案库房设计不规范、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制度空泛、档案库房安全应急预案缺失”[9]等,这些都对档案馆库房安全管理带来潜在威胁。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库房安全增添了新的内容,如计算机机房安全、数字存储实体安全等,需要采取防火、防潮、防热、防盗、防震、防电磁干扰等措施,切实加强档案库房安全建设,不断完善、健全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数字档案馆库房安全应急预案,注重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档案实体安全,减少档案损失。

3.2 信息安全。“数字档案馆的安全,涉及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在生命运动周期各个阶段的安全保护,包括电子文件的产生、传递、存储、检索、利用等各个环节”[10]。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信息安全主要包括档案信息内容安全和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两方面。

数字档案信息内容具有易消逝性和易修改性等特点,安全风险大。2009年起,国家档案局就要求“各级国家档案馆要通过建立异地备份库等形式,对本级重要档案及电子文件实行异地备份,对重要的电子文件还要实行异质备份,确保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绝对安全”[11];2010年,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再次强调,“确保电子文件的齐全完整、真实有效,让今天的电子文件在几十年、几百年后还能被人读取利用,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重大问题和特别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不建设好档案安全体系,今天的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在若干年后将无法读取,信息空白的惨剧将无法避免”[12]。

档案信息系统安全是网络环境下数字档案馆面临的新的安全风险,给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2010年,《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指出“数字档案馆系统安全隐患包括数据窃听、电磁泄漏、电力中断、载体损坏、自然灾害、非法访问、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系统超负载、假冒身份、权限扩散、数据篡改、操作失误等,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管理手段应对这些安全隐患”[13]。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须高度重视信息系统安全,采用多维管理与控制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提高系统安全防范能力,确保软硬件系统的稳定、可靠;建立网络安全管理与防护体系,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增强网络免疫力,保障网络不被攻击,有效维护数字档案馆信息系统安全。

4 生态管理

生态管理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它“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的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管理人类行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图平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4]。随着生态管理的应用和发展,其内涵得到进一步延伸,如低碳管理、绿色管理、生态伦理等,都成为生态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生态管理,能够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实现数字档案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和谐发展。

4.1 低碳管理。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低碳管理,重点反映在档案管理成本的节约和档案利用成本的节约上,可以实现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管理高效化,优化管理程序,将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提升工作效率,节约管理成本,降低管理能耗。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通过运用信息、网络、通讯等现代技术手段,提供便捷、快速、高效的档案信息利用,实现“一站式”检索、在线利用、全天候服务,避免用户奔波之苦,减少交通成本;通过网络,可以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4.2 建筑生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建筑生态体现在数字档案馆库房建设上,强调以生态建筑意识为指导,建造环保、节能、绿化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的数字档案馆库房。一方面,数字档案馆建筑设计要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利用低耗能、低污染的材料建造数字档案馆,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通过库房智能化管理、低碳管理,提升用电效率,降低库房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数字档案信息存储密度高,同纸质档案相比,大幅度节省存储空间,减少存储库房;否则,档案馆盖得再大,也难以承受知识、信息爆炸带来的存储压力。

4.3 资源生态。目前,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信息少,民生档案信息少,特色档案信息少,档案信息利用率不高,需要重点加强数字档案、民生档案和特色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广泛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多样化、特色化、民族化,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数字档案馆信息系统设计各异,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来源广泛,数字档案信息异构现象严重,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需要重点加强数字档案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数字档案馆建设效率,避免数字档案馆重复开发,实现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保持信息生态平衡。

4.4 生态伦理。生态伦理要求“把伦理关怀作为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经济社会活动的一个行为准则,树立一种全新的、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5]。运用生态伦理思想和伦理道德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实施调控,一方面,可以提高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防范各种信息干扰和安全风险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破坏,强化主体的自律和约束,达到生态平衡。数字档案馆生态伦理突出表现在档案保密与档案信息开放上。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档案管理者需要强化保密意识,遵守《档案法》、《保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护档案知识产权,维护档案信息的安全,杜绝泄密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处理好保密与开放之间的关系,克服“保密保险、利用危险”的工作意识,杜绝以保密为借口、以未开放为借口、以无馆藏为借口等理由不提供档案信息服务,阻碍档案的开放利用。

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编号08BTQ040)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庆海.管理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58~161.

[2].冯惠玲,刘越男等.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

[3].冯惠玲.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特点[J].档案学通讯,2009(5):9~12 .

[4].杨冬权.在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档案,2009(8):8~9.

[5].中国档案学会档案自动化管理技术委员会:档案安全保障现状与发展的研究报告.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档案学会编)[M].2010:175~207.

[6].杜栋.协同、协同管理与协同管理系统[J].现代管理科学,2008(2):92~94.

[7].徐拥军.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档案学通讯,2005(6):51~55.

[8].冯惠玲.电子文件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

[9].谭燕萍.档案库房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兰台世界,2010(11月下半月刊):10~11.

[10].王芳.数字档案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82.

[11].李菲.我国将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 确保信息资源安全 [EB].

http:///jrzg/2009-10/30/content_1452914.htm[2012-04-25].

[12].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中国档案,2010(3):2~5.

[13].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档办〔2010〕116号).

[14].潘祥武,张德贤,王琪.生态管理:传统项目管理应对挑战的新选择[J].管理现代化,2002(5):39~43.

第14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区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为抓手,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扎实落实“六稳”“六保”任务要求,以先进制造业挺起经济高质量发展脊梁,为建设富饶美丽品质新做出应有贡献。

二、目标任务

按照“勇争先,作示范”的要求,努力做到:在省、市、区目标管理考核中勇争先;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发展等方面作示范。

三、重点工作

(一)以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为导向,创新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新机制

一是紧盯省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将考核指标项目化,明确推进事项、完成时间、责任股室(具体见附表)。二是每月26日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重点调度考核指标的推进情况和完成进度。三是每月27日至次月3日前对全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

一是强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2+4”产业平台建设,推动园区土地集约、产业集聚、资金集中发展;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创建产品技术测试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重点支持企业组建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投入研发经费,确保全年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含工业设计中心),开发新产品20个以上,规上工业R&D强度达1%以上。二是重点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出台财政政策,鼓励企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为主线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重点调度10个以上技改项目,确保工业固投和技改项目投入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加大力度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和诊断,打造绿色工厂1家,绿色产品2个以上。三是着力培育优质优强企业。建立规上工业、“专精特新”、“专业化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制造业领航企业、“五企并抓”梯度培育机制,为工业发展涵养“水源”,全年净增规上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专业化小巨人”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制造业领航企业2家。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省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1个。扎实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完善产业链方案,梳理产业链问题清单,组织1—2场产业链对接活动。

(三)以数字经济为突破口,培育工业经济增长新动能

一是推进企业深度上云。深入推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重点推进产品设计数字化、制造设备数字化、生产管理数字化,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进一步打造1-2个区域上云示范观摩点,通过示范带动企业加快云化改造和云端迁移,力争30%左右规上企业实现深度上云。二是促进企业两化融合。结合企业上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5G产业发展等,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开展两化融合深度示范企业培育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打造2家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支持2家以上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三是提升企业智造水平。落实省智能制造“万千百十”工程,支持企业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服务指导、试点示范、政策支持等方式支持工业互联网普及应用,推动企业发展智能型制造,优选1-2个企业进行工业4.0改造,遴选10家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四)以服务企业为根本,构建营商环境新优势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机制,继续抓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开展政策暖企、上门送策等行动,加大国家、省、市、区各项惠企帮扶政策宣传力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营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惠企政策保障。完善区级鼓励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重点支持倍增行动、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等方面。为制造业企业在惠企政策兑现、政策项目申报、技改项目审批等环节提供优质高效、便利化的政务服务。三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切实发挥财园信贷通、中小企业担保、科贷通等融资平台的输血作用,强化区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服务工业为主导意识,全年力争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2-4亿元,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四是完善企业服务机制。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与企业减负、经济运行结合起来,每月了解和掌握企业在生产经营、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切实清理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建立清理拖欠工作台账,完善工作机制。依托人才强区战略行动计划,深入持续开展针对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新生代企业家的培育,优选30位龙头骨干企业的总经理或董事长参加国内知名院校学习培训,组织企业家参加2-3次投资博(展)览会和高峰论坛;在园区组织1-2次专题培训和校企对接活动。

(五)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打造干事创业新形象

一是强化主体落实责任。严格落实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主体责任,并签订主体责任承诺书,坚持以上率下,挺纪在前,带头营造风清气正、劲足心齐的政治生态。加强基层党建组织建设,打造1-2个党支部创新示范点。二是助推中心工作完成。充分发挥“党建+”作用,深入推进“双城同创”工作,提升城市品质;积极开展市域社会治理智治工作,努力发挥智治支撑作用;着力抓好挂点乡村产业振兴;全力抓好扫黑除恶、维稳、棚改拆迁、两违等工作;围绕确保稳定这一政治任务,积极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及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三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扎实推进“五型”政府机关建设,大力整治“”和“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和人才工作;严格制度落实和奖惩措施,持之以恒地抓好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局干职工干事创业激情。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对重点工作的安排部署、督促检查和推进落实。各班子成员对各自职责范围的重点工作负主体责任。

(二)强化督促检查

成立重点工作督查小组,组长:。督查小组负责对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和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做到每季度督查一次并进行通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第15篇

论文摘要:数字娱乐产业作为信息技术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的研究分析,在分析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优劣势的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市的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战略。并针对重庆市在数字娱乐产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措施。

数字娱乐狂潮正席卷着整个世界,并已成为当今信息产业中最具商业价值的新兴产业。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研究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数字娱乐产业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值点,西部地区如何缩小与我国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已成为政府部门所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于数字娱乐产业涉及的各个层面,以重庆直辖市为例,对西部地区的数字娱乐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十一五”建设期间的数字娱乐产业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并对如何提升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1.数字娱乐产业与知识经济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着力发展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趋势。信息技术不仅是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推动力量,而且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先导和支柱,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综合实力的标志[1]。随着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加速发展西部数字娱乐产业,是重庆和西部省区顺应时代潮流,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发展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

1.1精神文明需要发展数字娱乐产业

可持续的发展大局要求各个产业的发展更加有效敏锐,其中也包括数字娱乐产业。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数字娱乐产业普遍存在着盲目性,大起大落的现象屡见不鲜,更重要的是,其兴衰已经不仅仅是数字娱乐产业本身的局部的行业的事情,而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加速发展西部地区数字娱乐产业,是“十一五”建设中数字娱乐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由大到强转变的有力推进,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助于确保重庆及西部省区城乡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施。

1.2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工业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因此传统经济的增长不具有持续性。而信息产业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依靠知识资源来推动经济增长,是一个与传统产业完全不同可节约资源实现持续发展的产业,具有可持续增长的特点。加之,其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节约资源,而且还能形成新的产业,开拓新的市场,势必大力加快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因此,重庆及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发展文化产业建立民族文化品牌

通过最大限度地追求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是现代产业区别于传统“行业”的一个本质特征[2]。正是在这种对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追求中,才使文化产业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是数字娱乐技术发展结合最紧密的产业。当代数字娱乐业发展的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文化水平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中国正在掀起一场“创意文化产业”建设热潮,许多地区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纷纷提出了“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之都”等战略性的口号,“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兴建[3]。加快重庆及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建设步伐,有助于推动打造西部省区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提高西部省区的影响力。

2.重庆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2.1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

重庆市正面临世纪性的发展良机。设立直辖市后,重庆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性机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开放,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显著提高。“十一五”规划以来,重庆市不断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建设力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使其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目前重庆市已拥有较雄厚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实力,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精良的科研设备。如今数字娱乐产业作为新兴的一项科学技术与文化并进的产业,其发展的潜力很大。

2.2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随着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其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例如宏信软件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游戏开发平台及引擎,在游戏和动画制作领域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朝华数字娱乐有限公司,集数字娱乐和文化传播于一身,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引擎WHALE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天极信息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重庆市最大的SP运营商,先后推出了重庆复生记天极夺宝奇兵等无线游戏,并通过天极无线平台投入运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4]。同时,重庆市拥有众多的高新软件园电子工业园,目前在重庆大学城正在兴建重庆数字娱乐动漫基地,基地将建立产业孵化园,创办动漫杂志和专业网站,筛选塑造大众喜爱具有商业价值潜力的动漫形象,开发动漫产品。可见,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加速发展的大环境已初步形成,并成为带动重庆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2.3产业发展投资环境正在改善

重庆市具有良好的数字娱乐产业链基础。重庆市具有完整的出版发行机构,也有著名的信息类门户网站——天极网,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基础。在衍生产品设计和制作领域,重庆本地低廉的生产成本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库,为游戏和动画衍生产品提供了大规模生产的条件。重庆是长江中上游信息中心,凭借其通信和互联网发达的优势,为数字娱乐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如开发大量高水平的基于电信的增值服务[5]。另一方面,重庆与国际上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来渝投资的外商日益增加,客观上促进了重庆地区国际文化交流。因此,在数字娱乐领域可以较容易地与国际市场接轨,快速引进国际先进的营销理念和市场运作手段,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目前,重庆本地已有部分企业与国际著名游戏开发企业展开合作,这将促进国际产业界深入了解重庆,关注重庆经济发展,并为展开进一步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2.4高校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重庆是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高等院校云集。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等高等院校每年将培养大量的信息类和艺术类专业人才,为数字娱乐业游戏和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满足数字娱乐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重庆市拥有的各类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科研经费收入及支出均为西部地区领先水平,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核心发展力,重庆市的人力成本相比北京上海等地更为低廉,可人才质量毫不亚于东部发达地区。因此重庆完全具备大规模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的人才基础和智力资源。

2.5制约因素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紧密结合经济和智力资源优势,在发展数字娱乐产业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宏观区位中远离经济技术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不利于对人才的吸引;多数企业对数字娱乐高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还较差,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风气还有待进一步浓厚,数字娱乐产业兴起的宏观环境还有待改善;知识产权的观念较为陈旧,技术成果转化还比较困难,自主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淡薄;目前企业普遍处于散小弱的状态,未能有效地采取大公司战略,强化产业链的优势作用,导致竞争力较弱。

3.发展战略与对策措施

3.1发展战略思考

针对上述情况,发展战略应立足于:以政府指导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新区大学城软件园及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大力提高数字娱乐企业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倡导技术创新和民族文化品牌意识,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娱乐技术产品,发挥本土区域经济科技和生产力布局优势,因地制宜,构建重庆乃至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动力基地和示范基地,调整和优化当前经济结构,促进数字娱乐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

3.2对策措施建议

3.2.1完善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数字娱乐企业集群化发展。数字娱乐产业主要是由数字娱乐企业和数字娱乐技术产品组成,而数字娱乐开发基地则是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6]。近年来,国内各地兴起了一股动漫热,许多地方都搞起了动漫产业基地或动漫园。重庆市正在建立沙区大学城数字娱乐动漫基地九龙坡区美视动漫产业及教学基地等一系列的动漫基地。重庆市应在动漫业不断完善的同时,积极拓宽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途径,结合重庆本地3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全国数字电视系统的建设。对数字娱乐产业基地提出以下两点措施:

(1)目前重庆市的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建设力度主要放在招商引资上,大部分的开发区和技术城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该地区密集的高校资源和科研基础建设成果尚未很好的充分利用。今后应该在已有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开发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众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加快数字娱乐科技园区的建立和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设步伐,不断拓宽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途径。

(2)采用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实施“集群化战略”。目前重庆本地数字娱乐企业还基本处于散小弱的状态,没有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数字娱乐产品,也还没有本土大型数字娱乐集团性企业。因此,应逐步扩大企业集团的范围,对成员企业进行整合,以资本为纽带以数字娱乐园区为载体,逐步实现研发运营的一体化机制。

3.2.2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如何完善城市形象是重庆市政府不断思考的一大问题。重庆市的形象宣传近几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巴渝文化”“红岩精神”形象的树立,让“新重庆”这块投资热土持续升温。而企业作为城市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其企业品牌是城市形象的视觉窗口,实施“品牌战略”是塑造“新重庆”城市形象的必然手段。数字娱乐产业作为重庆市“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数字娱乐领域的孵化器,起着政府与企业沟通桥梁的作用。重庆市应采取城市数字娱乐产业发展与城市形象提升的互动模式。大力推动“十一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构想,抓住重庆本土特色,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选择“数字三峡”“数字红岩”“数字磁器口”等具有重庆历史文化特色的精品工程,树立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的形象和品牌,为整个重庆的产业化进程增值,使数字娱乐产业成为重庆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3.2.3转变企业赢利模式,发展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产业规模。数字娱乐企业作为数字娱乐产业重要的“孵化器”,风险投资尤其对地处西部的重庆来讲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重庆应该抓住本土人才智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加强政府对动漫及数字娱乐产业的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比如动漫业,应从高附加值的动漫延伸领域获利,积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本土原创作品,吸引外资,发展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重庆市应尽快在香港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与当地数字娱乐企业展开合作,并建立商业合作促进中心,逐步将重庆本地数字娱乐企业融入国际产业链当中;加深与国际产业巨头的合作,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承接国际游戏和动画制作的外包业务,并形成一定规模,带动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版权合作或者转让的形式,开始向海外市场出口自行开发或制作的游戏和动画产品,打造民族数字娱乐品牌。

3.2.4以科技为导向,以人为本,实现重庆及西部地区数字娱乐领域价值增值。以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为依托,在高校及企业生产研发基地的发展基础上,开展数字娱乐关键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基地环境和条件建设,将已有的制作研发机构进行统一规划与整合,初步建成一个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人才培训中心及体验实训中心,打造多层次高水平的西部数字娱乐产业研发培训一体化的基地,并在基地的建设中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数字娱乐产业开发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同时采取“产学研”合作的形式,争取国家“863”“十一五”等攻关项目的立项研究。鼓励自主创新,使重庆成为数字娱乐领域的核心地区。

3.2.5完善数字娱乐产业链条,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数字娱乐产业化实质上包含了两个层次的任务:第一层次是将数字娱乐技术成果商品化,数字娱乐商品产业化,数字娱乐产业国际化;第二层次是利用数字娱乐业的研究成果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优化,实现产业信息化[6]。目前重庆市数字娱乐企业和产业化基地的发展,没有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很好的结合,数字娱乐产业的辐射和扩散作用远没有发挥。因此,今后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应该在继续抓好产业化基地,高新区开发园以及数字娱乐企业和关键技术研究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数字娱乐产业链的结构优化。以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为中心,建立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链条,形成一条由数字娱乐产品的研发生产到产品的市场营销,再到形成版权的授权,最后到衍生产品开发和营销的完整的产业链条模式。通过行业间穿插,使数字娱乐产业链条得以扩展和延伸,开拓数字娱乐产业市场。

3.2.6强化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在企业与文化间发挥调节作用。针对目前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发展中,技术人才优势仍不明显,投资环境培育还不佳,产业链整合不尽完善等问题,政府应强化其导向作用,加强宏观调控。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科研机构搞好转制工作,找准市场定位,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环境与金融环境的改善以及造就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家等途径着力营造有利于数字娱乐产业科技转化的社会环境。营造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的自主调节能力,必要的时候弥补市场缺陷,如给出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引导和帮助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加快数字娱乐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工作,增强对数字娱乐技术成果的吸收和消化能力,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数字娱乐产业也属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必须以强大的文化资源为后盾,这就需要政府在企业与文化之间发挥适当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是没有优秀的产品导致中国的动漫不景气,实际上这与市场的开拓策划也有一定的关系。企业和政府不重视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的发展,未能满足动漫受众审美心理和消费需要才是主要差距。例如,包括重庆在内的中国动漫业,特别是动画片,说教味太浓,作品缺乏新颖的创意[7]。政府在这方面应该适当放开,让企业慢慢成长起来,积极鼓励民族文化数字娱乐的发展,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数字品牌。

3.2.7构建数字娱乐公共技术服务及支撑平台。美国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平台化运作是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关键;产业平台建设与风险投资结合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加速器[8]。近年来,在市场巨大需求的牵引和政策的扶持下,重庆从事数字媒体产品开发的企业和团体迅速增加,但存在着院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脱节,企业和市场脱节,技术与产业脱节的现象,无法支撑数字娱乐产业有效发展。对于高投入的数字娱乐产品开发而言,显然企业开发资金有限,若有标准化高性能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供利用,则可把有限资金应用到产品的设计和创意中去。其次,通过平台的建设,可为重庆数字娱乐创业团队提供工作和发展环境,避免人才外流,也就保证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重庆市应通过集成和开发数字娱乐产品生产流水线的软硬件资源,打造该市的数字娱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重庆市数字媒体中小企业创业团队软件平台租赁服务以及增值技术服务,通过资源共享,降低数字娱乐产业的进入门槛,以促进数字娱乐产业的繁荣;该平台还可利用自己所处“产学研”交集点的优势,为企业提供顾问咨询技术指导和培训,实现资源的共享,以加快数字娱乐产业集群化,并推广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及高级产业人才培养。通过重庆数字媒体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立,提高重庆数字娱乐产业的技术水平开发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使重庆本土数字娱乐精品大幅增加,为重庆数字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重庆市沙坪坝区软科学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陈禹.科学的发展观和信息产业的地位及作用[J].通讯世界,2004,17:15-19。

[2]王文博.发展高新技术促进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兰州商学院报,1999,15(4):31-34.

[3]李思屈.数字娱乐营销传播与民族品牌[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32-33.

[4]卓武扬.网络游戏产业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54-55.

[5]叶绿.中国移动数字娱乐服务业现状分析[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4:2-4.

[6]张素娟.数字娱乐产业新的“组合拳”[J].中国电子商务,2005,1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