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行业的职业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企业;高等职业教育;关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但也必须看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高职院校的需求与企业的需要不尽吻合,企业的需求与学生的需求不尽吻合,高等职业教学改革的需求与服务社会的需求不尽吻合等。究其原因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和谐,高等职业教育对企业需求的主动适应能力不强,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力度不够,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教育职能的缺失等等。鉴于此,笔者在比较和借鉴德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深度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策略。
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在德国没有“高等职业教育”这一专有名词,德国使用的概念就是职业教育(高中阶段)、高等教育,还有继续教育和进修。根据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以及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有以下三种形式类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1)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的职业学院(简称BA);(2)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科高等学校(简称FH);(3)技术员培训与师傅培训。这三种形式中,职业学院与专科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几乎一致。专科高等学校,是德国《高教法》明确的高等教育重要形式之一,目前全德共有177所,在校生数接近40万。职业学院,是德国《职业教育法》中明确的第三级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这两类学校均基于“双元制”教育模式,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中以“企”为主,并将校企合作贯穿于办学的全过程。
(二)德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动因
德国的企业之所以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出于企业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德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可以获取如下利益:第一,可以获得国家经费补助。德国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职业教育基金,然后国家把这些资金分配给培训企业,非培训企业则不能获取培训基金。第二,可降低劳动力成本。学生在“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企业培训期间可以从企业获得相当于熟练工人30%的培训津贴。这样企业可减少劳动力开支,降低生产成本。第三,可以节省企业对新职工在岗位熟悉、岗位安排和岗位培训等方面的成本费用。第四,可以选择接受适合于本企业工作岗位的优秀学员,获取高素质的员工,从而能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受益。
(三)德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式
1.德国企业主导着高职教育的校外实践性教学。从实践性教学角度看,德国的高职教育类似于我国的企业办学或企业教育,教学行为完全由高职院校行为转变成企业行为。首先,德国的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有至少3个月(有的专业要求6个月)的企业内预实习经历,积累实践经验、感性认识,以便为理论学习打下基础。其次,进入高职教育的主要学习阶段后,学校专门安排与学生今后职业紧密相关的企业或管理部门实习的时段,大约3个月,企业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过程及实习效果由企业负责组织实施与考核。其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主要由企业根据具体岗位要求提出,实践性和实用性很高。再次,学校规定学生还要定期与不定期地去企业参观考察,了解企业工作情况以及实际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由此看来,德国高职院校、企业、学生在高等职业教育教与学的过程中各自承担相应的义务。企业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己动手操作、接触实际的机会,主导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
2.德国企业引导着高职教育的校内实践性教学。德国高职教育校内实验、实训课强调的是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淡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论探讨和分析。学生在高职院校里的主要精力是为完成企业提出的问题或项目而设计实验,探索解决方案;在专业课教学中,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广泛采用“应用性项目教学法”,即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围绕某一实际产品的生产方法和过程实施教学,有的教学活动甚至是针对在生产、管理、营销中的某一实际问题展开的。另外,德国高职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求在企业里完成,一般需要大约半年时间。
3.德国企业承担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经费筹措责任。公立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拨款解决,但来自企业的教学、科研合作的经费成了公立高职院校第三渠道经费来源的主体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公立高职院校的教育相当于我国的“定单式培养”。当公立高职院校的学生和企业签订实习合同、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接受企业培训(实习)后,企业为学生支付每月约300—500欧元的培训津贴,有的州的公立高职院校要收取学费,但其费用的90%也由企业承担。企业的慷慨资助不仅消除了学生经费上的后顾之忧,而且毕业时的就业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4.企业是评价、考核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成果的主体。学生在企业培训期间,其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工作由企业负责。实习结束时,企业指导人员将为学生出具一份实习工作鉴定;学生要完成一份详尽的来自企业的实习报告。同时,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70%由企业结合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并大多在企业中完成。企业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一指导教师,学校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二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及成绩的评定由企业和学校联合组织。
5.德国高职教育与企业合作承担着科研任务。德国高职院校虽以教学为主,但仍然维持着较高的科研水平,其科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服务,解决企业的人员培训问题,解决企业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的改革及技术难题的攻关等。
二、我国高职教育与企业之间的现实关系
1.从生存方式上看,“依托型”和“独立型”共存。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企业的职工教育,成形于 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中期得以非常迅速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之初,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各种资源都可以通过主管部门协调调度使用,企业是学校名副其实的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都是在主管部门的指挥下完成的,带有明显的计划指令色彩,学校完全依托于政府的某个行业部门。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转型变化,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无论在哪方面都未做好充分的准备,难以跟上经济快速转型的步伐,经营上出现了许多困难,致使一些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力度大大降低,有的甚至彻底与高职教育分手,许多学校不得不从原先依托的行业企业中剥离出来,独立生存。这些从行业企业剥离出来的学校则必须根据市场行情和企业之间通过协议合约关系确定新的相互的合作关系,有偿使用相互的资源。
2.从合作责任上看,“双向互动型”和“单向流动型”共存。计划经济时期,大部分高职院校原本依托于某个行业主管部门,学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学校的运行经费、师资、学生的实习、实验等等都由行业主管部门承包,学校只负责正常运行与管理;市场经济时期,由于管理体制的改革,绝大多数学校与原来的行业主管部门脱钩,新成立的高等职业院校或隶属于地方政府,或隶属于某集团公司,或隶属于某本科院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具有双向互动的责任。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责任关系发生了变化,原有行业院校都纷纷被剥离出去,学校必须面向社会独立承担学校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一切,承担学生的一切。只有民营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仍然保持原有的关系。目前,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由原先的“双向互动”逐渐变成“学校向企业提供毕业生”单向流动的关系。
3.从合作的形式上看,“外延合作”和“内涵合作”并存。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不仅局限于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安置学生就业、使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等方面的对接,而且在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有突破,包括行业(企业)集团管理的院校,由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校董事会,院校举办的集团等。合作关系超越了人才培养范畴,逐渐由外延合作逐步向内涵合作方向上发展,已经逐步渗透到合作投资、技术开发合作等领域。
4.从合作对象上看,“单一合作”和“多方位合作”并存。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原有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的合作,转变成现在的相对灵活,可以是同时与若干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关系随着学校的办学规模、教学模式、专业设置的变化而变化。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参与度比较低,导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难以有大的突破。尽管国家提倡产学研相结合,但由于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责任缺失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致使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没有得到全面持久的落实,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三、我国企业深度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策略
(一)准确定位企业与高职教育关系,推进高职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改革
从德国的经验可以看出,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国家给予必要的制度和组织保障。德国在政府层面上建立了行业占主导地位的组织机构,并在国家、州和地区层面建立了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体系,在制度上保障了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办学方面的指导,促进了高职教育与企业的有机联系。在此过程中,政府自始至终都起到了关键的指导性作用。德国政府出台了比较具体完善的、并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职业教育法》,在法律条款中确定了以企业为核心,以企业技术培训为主、学校教育为辅的联合运作机制。联邦政府通过建立体制、机制、制定政策和法规以及提供经费等途径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教学保障。
因此,政府出面干预、指导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准确定位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位置,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政府应在宏观管理高职教育的条件下,尽快出台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相关配套文件,加快立法,树立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成为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之间的中介组织和主导部门。使行业企业在机制上、法律上、社会角色上包括经费投入等方面,能合理合法和有效地介入高职教育,并有可供操作的政策法规加以保障。同时,政府部门要进行管理创新,打破条块分割、管理功能分散、“证出多门”的现象,从建立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角度出发,设立由行业企业主导和参与、开放多元的国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委员会,协调管理职前职后的高等职业教育。
(二)建立健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激励机制,使高职教育发展由学校本位向企业主导转变
政府必须整合校、企双方面的教育资源,融合企业职工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促使企业真正履行教育功能;要出台相关法律措施,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促使企业主动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在政策导向上,对企业要施加驱动力;在运行机制上,对企业要有驾驭力。具体而言,首先,建立由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高职院校共同确立标准的培训体系,融合职业资格培训体系与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使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真正能适应企业的岗位技术要求。其次,政府要逐步推进由社会、企业支撑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师资标准上明确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有4年以上企业的经验,要彻底摒弃高职院校沿用普通高校的学术和论文标准的做法,以提升高职院校师资职业性和技术性的准入门槛和资格标准;再次,政府有关部门要进行制度创新,出台有利于行业企业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税收减免、财政资助、购买培训、招标、特殊专业补贴等政策,加大培训经费提取的力度,让企业有积极性深度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使“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真正糅合起来。
(三)企业要进一步提升企业责任和人才竞争力意识,形成互动、双赢的校企合作体制
强化行业企业责任和人才竞争力意识,协调企业和高职教育的密切合作关系,促进企业员工素质提高和技术开发和应用,是建立校企合作体制关键。要建立这种体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企业要积极推动高职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以就业导向向企业需求为导向转变,推动高职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和企业办学。具体而言,要积极参与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技能鉴定和证书颁发工作,参与制定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使企业标准和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合理和有效的“无缝”对接。
2,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社会资源进行培训,使之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选择。这种校企合作与社会培训资源的互相沟通,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内外交流,智慧碰撞,还可以使受训职工学习感受不同的培训模式、规章制度,文化氛围,增强企业内外文化、管理、策略等的交流。
3.企业协会要主动接受企业和员工就培训所提出的咨询,并协调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教学安排上的矛盾。参与政府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行业协会教育委员会对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问题,及时向政府教育部门反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交涉。密切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和培训岗位的变化,密切关注培训质量并及时调整行业教育政策。
4.企业要以主人翁精神来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要积极推进引才、育才、用才等一系列服务的人才综合办公服务机构建设,实现政府、企业与人才中介市场的链接。
参考文献
[1]吴 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5(05).
[2]连玉明,武建忠.中国国力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3]冯伟国,德国TAFE指导对我国职业院校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5(02).
关键词:职业教育 表现形式 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是指能区别出事物的复杂现象,能决定所反映事物为该事物,并能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属性。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质属性,职业教育也不例外。由于职业教育与社会紧密相连,并在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正确分析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能对其发展规律进行更好的把握,对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有更为深刻的认识。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判定方法,首先需要对职业教育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一、职业教育的表现形式分析
社会的生产方式深刻地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目标、主体、形式、内容及结果等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以来,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历从游牧、农耕、小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生产,再到今天的信息知识社会的几个阶段,在历史的每个时期,职业教育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萌芽时期
从游牧时期到小手工业生产时期,这一阶段萌芽出了职业教育,也可称这一时期为前职业教育时期。该阶段的职业教育体现出“学徒制”的特点,职业教育都仅限于师徒、父子相传,其教育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在这一时期中,让个人获得能立足于社会的生存方式,就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另外,在个人才艺的发展和技艺的传承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前职业教育时期中,职业教育活动渗透于各种社会生活中,但是并没有被重视,更不存在相关的正规制度,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表现得无足轻重。
(二)发展前期
在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时代,职业教育逐步发展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可以看做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期。在这一时期,开设了专门的职业教育学校,取代“学徒制”。在学校中,学生能对复杂化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而非局限于手工技艺的练习。社会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推动着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三)发展时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生产方式在发生变化的同时,职业教育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传授生产劳动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方式,将其称为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或技术职业教育。在多数国家,职业教育的实施从高中阶段就已开始,可将其大致分为分流制和单轨制。其中分流制以德国、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将职业训练和职业教育合二为一是分流制的特色,这一教学制度让高中职业教育几乎沦为了职业训练,因此也被称作“现代学徒制”。实施单轨制的国家主要有加拿大和美国,将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分开进行是其基本特征。
社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社会,职业教育在目标、形式、层次和内容等方面都变得更加丰富,提供了更多选择,它是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需要的教育。
二、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以人为本是本质属性的核心
从古到今,社会中的所有教育,从价值本质来看,都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是一切价值的根本,没有人就不存在价值和意义。职业教育是人的智力和体力高度融合、统一的体现,它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职业教育应当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课本、学校、地方或者国家为本位,为人而进行的教育。脱离人的发展,职业教育就无从谈起。
(二)社会生产性
职业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因此它一定具备天然的社会属性。通过社会生产、生活服务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来看,社会生产服务与职业教育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究其本质,职业教育是社会生产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教育领域中,职业教育是一项谋生就业和技能培训活动,为社会生产输送合格的劳动者是其直接任务,职业教育是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培养的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是教育活动的根本衡量标准,服务于社会的职业教育活动实际上也是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所服务,通过教育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方式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生产性,是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所在。
(三)职业导向性
职业导向性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本质属性。在职业教育中,以岗位要求和行业发展导向,通过应用模拟职业环境的手段,对工作过程和技术知识进行学习,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性,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能否发展的关键。职业能力是指通过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其进行掌握并加以实际运用、类化和迁移,且能整合相关的一般能力的一种能力体现。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是职业能力的三个构成部分。职业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需要,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促进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职业教育中,承认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实现每个学生的具体职业发展为教学目标。职业教育通过不同专业设置、不同教育内容和形式来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按照专业实施教学,让不同类型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作用。由于学生自主选择了适合本身特点的专业,能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发展其专业的专业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关注现实生产、生活是重点
关注现实生产和生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也可以理解为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在职业教育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资源处理、人际关系处理、信息处理和技术运用几方面的能力。
3、终身学习是发展趋势
在新技术、新行业不断兴起的今天,一次性学习的观念已不能符合社会的飞速发展。岗位竞争愈演愈烈,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可能面对多次变更,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必须培养学生在各专业中流动的能力,且刺激他们进行自我学习和培训的欲望。终身学习是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教育思想,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晓.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J].教育与职业,2010,(20):12-14.
(一)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使得企业不愿积极参与职业教育
我国2010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10.8亿人左右,2020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11.4亿人。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持续增长到2035年前后,劳动年龄人口的峰值将超过12亿。可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局面难以改观,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自然会发现无须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理由。企业更倾向于直接从劳动力市场中雇佣已经具备劳动技能的“成品”技工,而不喜欢花时间、做投资的通过参与职业教育来得到初步具备实践能力的“半成品”学生。从现实的招聘中也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我国大部分公司的招聘要求中,动辄就要求具备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我国的公司企业对待劳动力的态度,是一种短视的“拿来主义”,缺乏长期的人力资源开发的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造成了很多企业不愿意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宁愿通过不断招聘的方式来降低自己的人力成本。
(二)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不积极的原因
工学结合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企业中建立实训基地,供学生在企业中通过实习来获得实践经验,与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相结合,从而培养出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但是,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在与企业商谈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时,却遇到了重重阻力,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很多企业对于接受学生实习是很不积极的。其原因有以下几个:1.建设实训基地的成本问题建设一个优质的实训基地需要不小的投资,需要场地、设备、师资等多方面的投入。这样的投资使得很多企业对于建设实训基地望而却步,尤其是在机械、电子、印刷等这样的专业上需要投入金额巨大的设备,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这笔资金与其投资在职业教育上,还不如投资在生产建设上更有益处。即便对于像会计、管理、金融这样不需要投入多么大金额的专业来说,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师资。这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训主要是希望通过企业中丰富经验的师傅来指导学生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这类企业中能力强的职员往往是业务骨干,企业基本不愿意让他们荒废业务来指导学生实习,企业可以派过来的指导人员的能力经常令职业院校的老师感到差强人意。并且,这些来自企业的指导人员受雇于企业,指导学生时会以一种“兼职”的态度去面对,使他们的责任感较差。2.接受学生实习的动机不纯根据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承担的2009年课题《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与体系架构》中,对浙江省6所职业技术学院、23个专业的调查发现。根据该项调查发现,企业在接受学生实习时,对于实习生在未来转化为企业职员或储备干部的关注只有33%,对于引入新的技术、知识的关注更是低至5%,说明目前很多企业并没有把学生实习作为企业人力资源获取的一种重要方式来看待。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这项调查中发现,有15%的原因是实习生可作为物美价廉的短期雇工。有的学生到了单位之后,整天被指使着打杂,不断重复机械性的劳动,所从事的各项活动之间彼此互不相联,其实践技能根本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有的企业让学生从事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学生在校所学的技能没有用武之地,通过生产的实践,不但没有让他的技能更上一层楼,反而使其对本专业产生厌恶心理。天津市某糕点企业,每年在中秋节前的夏季都接受学生来实习,但来实习的经贸专业学生很多都在热气腾腾的车间里的流水线上做糕点,这样的实习并没有给学生带来经贸、管理方面的实践体验,反而使得学生怨声载道。
(三)政策上没有给予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足够的激励
我国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也没有给予企业适当的经济激励。比如《高等教育法》第60条第3款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高等教育投入。”《职业教育法》第20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第28条规定,“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这些条款只是鼓励企业向职业教育投入,但如何投入,投入的费用如何分摊,政府是否有资金参与职业教育投资,企业投入职业教育与培训费用后能否获得的相应的经济上的鼓励,这些关键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种形式上的指导在政策实践的效果上是比较弱的。而且目前的政策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乏反向激励。《职业教育法》第29条规定,“企业未按本法第20条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这里对不投入职业教育与培训经费的企业的处罚,也只是“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说的很不具体,对企业难有鞭策的效果,显然缺乏反激励,企业自然也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
(四)职业院校自身的不足使其对企业缺乏吸引力
我国的职业院校建设时间短、基础差,无论是从教育设施、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等硬件上,还是从教育理念、师资队伍、专业设置、教学方法上,都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建设成为优秀的职业院校。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专业设置没有与企业需求挂钩,教学方法单一,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虽然这些年来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在提工学结合、双师素质、课程改革等口号,但还是有不少的职业院校只是停留在喊口号或刚刚起步改革的程度上,导致职业教育出来的学生,理论上比不上本科生,实践能力也没有明显的优势,在就业上缺乏竞争力。另外一个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基本以自筹为主,财政投入较少。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的资金投入还是很高的,需要对课程重新建设、开辟实训基地、购置模拟工厂生产的设备等。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学设备老化,教学手段落后,其结果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职业特色不突出,办学特色不明显,毕业生难以体现其不可替代性,不少教师也缺乏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花力气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希望获得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毕业生,也希望学校教师能为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问题,但职业院校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要求,所以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或培训缺乏热情,也就不会主动、积极地接纳学生实习或教师实践。
二、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的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加强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
在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时,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如果政府能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无疑将会对企业有很好的激励作用,也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看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好的国家,可以看到这些国家的政府都花了大力气在职业教育的投入上。英国每年都会拨出较大的款项来用于企业的职业教育。并且英国推行训练信用卡制度,训练信用卡的特别之处在于政府拨款不是通过教育提供者,而是通过受教育者,将选择权交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可以在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培训计划和课程。这种做法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因为吸引更多的青年参加企业培训,就意味着获得更多的政府资助。德国在经费投入上,实施经费分担制,企业承担三分之二,政府承担三分之一。并且,德国的企业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保险教育基金,然后国家把这些资金返还给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没有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则不能获得资金,这样也起到了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作用。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主要由政府负责,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主要由国家承担。并且澳大利亚政府还供专项企业培训的资助。以学徒和实习生制为例,为吸引企业参与学徒制,联邦政府按学徒接受培训的等级发给企业补助金。例如,若企业为学徒提供二级证书的培训,可获得1250美元的补助,提供三级、四级或更高级证书的培训,可获得1500美元。这样一来,大大减轻了企业培训的成本,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我国政府也应该学习国外的经验,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扶持,这里可以采取对于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进行资金分配的正激励措施,也可以配合对于不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进行惩罚性的反激励措施。
(二)从税收方面加强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
税收是政府对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政府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必然会改变社会各集团及其成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有的份额,减少了他们可支配的收入,但是这种减少不是均等的,这种利益得失将影响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能力和行为,进而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影响。政府正好利用这种影响,有目的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引导,从而合理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如果缺乏利益方面的激励,很难改变企业对于职业教育冷淡的态度。通过税收来调控企业行为,是非常好的措施。可以采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投资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对于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购置的仪器、设备可通过税法规定,准许其加速折旧,从而提前收回投资,减轻企业税负。此外,还可以对国家扶持发展的项目,给予投资抵免的优惠。例如,可以设置一个投资抵免表,对符合规定的职业教育投资额,视情况给予5%-15%范围内的税收抵免。
2.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在所得税上予以优惠可以考虑对税法进行修改,规定符合一定要求的企业,在其参与职业教育后可以将用于职业教育的费用部分或全部的计入成本。对于资金压力大的中小企业,还可以考虑更优惠的措施,例如允许中小企业向政府申请职业教育补贴。3.对创办职业培训机构的企业在营业税上予以优惠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应鼓励企业去创办职业培训机构。对于由企业创办的培训机构,要与由国家、事业单位创办的职业培训机构一视同仁。在税收上,采用统一的优惠标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免征营业税,以更大的激励企业。
(三)职业院校提升自身实力,吸引行业企业的参与
要想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职业院校自身也要有所提高,使得企业能够从职业院校获得优秀的人才,帮助企业实力的提升。
首先,在专业设置上,要改变过去单纯以就业率的高低来设置专业上,一窝蜂的都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来开设专业,在自身的优势上进行更深的挖掘,这样才能突出各所院校的特点。还要结合未来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的变化来开设专业,例如,传统的认识是我国很多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简单劳动力的人才需求大,但是随着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的技师型人才需求将很大。
其次,要改变过去教条、理论化的课程内容。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教材基本属于本科教材的简易版,甚至有些教材说是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其实和本科生的教材一样。教条、理论化的课程内容,无法适应高职学生的教学要求,所以学校应该加大课程内容的改革,使教学内容更易于学生理解,更具有实践性。
关键词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 ;协同培养;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3-0051-06
职业教育具有跨界的属性,它不仅要求职业教育教师掌握教育规律,还要关注人才成长、职业发展的规律。因此,与普通教育教师相比,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需要多个相关主体的协同参与,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当前,我国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还不深入,影响了职教师资的培养质量。
一、研究回顾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回顾
“双师型”教师的协同培养即政府、职业院校及企业等多个相关主体联合培养。目前,关于“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主要从职业院校、企业等方面研究的较多。如有学者提出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不健全、职业院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等[1]。关于“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的对策也主要从政府、职业院校及企业等方面入手。如有学者指出政府应制定出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法规、形成责权利对等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职业院校强化服务企业的功能、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等策略[2]。总体而言,我国关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的研究还不够,理论探讨多,实证调查少。另外,对“双师型”教师的协同培养的研究侧重在校企合作,而忽视校校合作的问题。
基于以上研究的不足,通过对全国多省份职业院校的教师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运用统计分析法,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便全面了解当前“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校企、校校合作的主要因素。
(二)研究设计
1.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对全国多个省份职业院校教师(中职、高职)以及职技高师院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0份,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问卷15份,问卷有效率为91.67%,总体达到样本要求。从调查的范围来看,问卷涵盖全国多个省份的职业院校教师,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见图1。
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来看,男教师占46.67%,女教师占53.33%,男女教师比例基本持平。年龄在30岁及以上的占60.61%,职称是讲师及以上的占51.52%,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占41.21%。可见,约半数以上调查对象专业化水平较高,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熟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基本符合研究要求,对统计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见表1。
2.调查设计
关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调查问卷是在借鉴王嫁伟等学者编制的问卷基础上[3],并且参考多份相关研究文献及多位职教一线教师的意见重新修订而成。新修订的问卷包含两大维度,即校企合作与校校合作培养职教师资的情况;并细分为四个指标,即企业为学校提供的支持、学校主动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实习学校参与培养情况、高校为实习学校提供的帮助。经过前期的试测及修订,问卷最后确定共设计30道题,其中有23道单选题,6道多选题,1道开放题,题量适宜,题型多样,能较好地反映出调查对象的意见与看法。另外,为更深入了解“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的具体情况,随机选取10名教师进行访谈,主要围绕“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并且积极听取教师们提出的富有建设性的、可操作性的意见与建议。
二、研究结果
(一)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的总体情况
1.校企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整体情况
(1)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
在被问到“您在被培养的过程中,贵校与企业合作的整体情况”时,回答“很好”的只占12.7%,回答“不太好”的占13.9%,“一般”的占44.8%,见表2,将近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校企合作情况一般。可见,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整体情况不太理想,校企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另外,在对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进行统计时发现,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实习基地”“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而其他合作形式比例则相对较低,如校企共同设计培养方案,企业参与部分教学任务等形式,甚至部分职业学校尚未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见图2。而且在调查关于校企合作的具体机构时,有专门设立的校企合作机构较少。可见,当前校企合作尚处于浅层次,校企合作的深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
(2)企业为学校提供的支持
第一,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较少。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等整体情况一般,企业有参与其中,但次数少且尚未建立专门的机制。见表3。少数沿海发达地区院校做得较好,而中部及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差。另外,外聘教师来自于合作企业的数量较少,回答“不多的”占了将近60%。这进一步说明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企业没有真正参与其中,这必将影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质量。因此,如何调动企业参与培养的积极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企业为学校提供的帮助。首先,企业对学校的经费支持,具体表现在对学校实验实习设施设备的投入,回答“超过20万元”的比例不超过25%,回答“无投入”的超过30%。可见,整体来讲,企业对学校的经费投入较少。其次,对企业接受实习学生的情况调查发现,回答“一般”的将近45%,“很好”的不超过10%,回答“不太好”的超过8%。见图3。可见,企业接受实习生的情况并不理想,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综上分析,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企业为学校提供的支持不够。
(3)学校为企业提供的服务
调查“学校参与企业员工培训情况”发现,回答“经常参与”的比例只有20%,“偶尔参与”的超过50%,“未参与”的将近25%。在调查“校企合作中学校对企业的技术支持情况”发现,回答“完全参与”只有10%左右,“偶尔参与”超过60%,“未参与”超过25%。见表4。可见,学校参与企业员工培训、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情况并不好。但这并不表示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性不高,而是在于学校自身服务能力有限,缺乏对合作企业的吸引力。校企合作倡导互利共赢,学校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增强吸引力,以更好地创造校企合作共赢的局面,从而激发企业参与培养的动力。
另外,调查发现,“学校为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排在最高位的是“为企业提供顶岗实习生”,而其他方面,如技术服务等都在50%以下。见图4。这进一步证实,学校由于自身服务能力不高,导致对企业缺乏吸引力;也进一步说明校企合作有效推进,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尤其是学校要提高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校校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整体情况
(1)校校合作基本情况
在问到“贵校与实习学校整体合作情况”时,职技高师院校教师回答“很好”的不超过10%,“不太好”的将近13%,“一般”的超过45%。见图5。可见,职技高师院校与职业学校整体合作情况不是很好,这不利于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质量。职技高师院校应加强同职业学校的联系,完善相关培养机制,通过利益的驱动,调动职业学校参与培养的积极性。
(2)实习学校参与培养情况
在问到“实习学校教师参与专业建设或教学情况”时,回答“经常化,且有专门的机制”的不超过13%,“有,但很少”的超过65%,“未涉及”的达到21%左右。另外,在问到“贵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置、课程开发等方面,实习学校教师参与情况”,回答“经常化,且有专门的机制”的不超过17%,“未涉及”的将近20%,“有,但很少”的超过60%。见表5。可见,实习学校参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程度不高,多停留在接收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层面上,而参与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情况较少,双方合作处于表层化。
(3)职技高师院校为实习学校提供的帮助
在问到“贵校会定期为实习学校提供相关培训”,回答“有”的超过60%,“没有”的将近36%。另外,在问到“贵校为实习学校提供专业建设或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帮助”,回答“有”的超过60%,“没有”将近39%。见表6。可见,职技高师院校发挥自身辐射能力,为实习学校提供了一定帮助。但数据显示,还有将近1/3的实习学校未得到帮助。因此,职技高师院校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主动加强与实习学校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从而为“双师型”教师的协同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分析与讨论
(一)校企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1.企业参与培养的动力不足
在“双师型”教师的协同培养过程中,企业参与培养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数据表明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第一,企业的利益很难得到有效保证。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其目标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当前由于校企合作尚未形成有效的机制,企业的利益很难得到实现。国家虽有激励政策,但由于相关管理机制不完善,政策很难落实到位,导致企业参与培养的积极性不高。第二,学生的管理方面。企业接收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必然要增加其管理成本,而且学生是初进实习,相关操作技能不熟练,必然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的收益。第三,企业规避风险。企业接收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企业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赔偿损失。企业可能为了规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而消极接受实习学生,导致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
2.院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
通过研究发现,“双师型”教师的协同培养,职业院校自身也存在问题,集中表现在职业院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力不足。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尚未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企业很少参与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开发等环节,导致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很难适应企业需要。第二,职业院校为行业、企业服务的能力不高。由于职业院校自身合作能力不强,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较弱,缺乏对合作企业的吸引力[4]。校企合作重在互利共赢,而由于职业院校自身服务能力不强,很难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有质量的服务,导致合作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3.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校企合作需要政府或行业的大力支持。然而,通过调查发现,有将近40%的教师认为,地方政府没有给予校企合作政策或资金的支持。可见,在校企合作方面,部分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如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与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导致政府政策的激励效用未能全面发挥。国家和省级政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缺失与滞后,以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固的主要原因[5]。因此,国家及地方政府应从顶层设计出发,系统完善地构建从中央到地方联动的校企合作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使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利益驱动,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政府还应加大对校企合作的经费投入,通过向企业购买相关服务来真正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
(二)校校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1.校校合作的表层化
调查发现,在“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的过程中,校校合作最突出的问题是职技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合作的表层化,停留在接受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层面上。实习学校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活动较少,也很少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数据表明,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校校之间缺乏合作交流的平台,导致双方沟通不畅,交流少;校校之间未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如定期举办交流活动,设置合作的机构等。通过访谈发现,校校之间很少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实习学校对于接受学生进行教育实习也只是应付了事,没有真正地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因此,校校之间要积极构建有效的互动机制,让实习学校参与到“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过程中。
2.实习学校参与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数据表明,在“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中,实习学校参与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其他方面参与较少。这主要在于实习学校缺乏利益驱动,参与培养的动力不足。实习学校在参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必然要占用为教育实习生提供指导教师等相关的教育资源,这势必要消耗实习学校教师的时间、精力。因此,职技高师必须要给予实习学校一定补偿,如为实习学校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帮助实习学校开发相关课程等。职技高师院校应与实习学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设置合作机构,定期举办交流活动。要主动邀请实习学校参与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中来,如可以聘请实习学校的骨干教师为校外兼职教师,承担学生相应模块的教学任务。
3.院校自身不够重视
通过访谈部分教师发现,很多职业院校对于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不够重视,教育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时间短、实习效果差、实习缺乏监督机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这种观念的存在直接导致职技高师院校与职业学校的合作流于形式。另外,在与实习学校的合作中,职技高师院校属于普通本科院校,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对实习学校不够重视,双方并未基于一种平等的意识合作,势必影响校校之间合作的效率,不利于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质量。因此,职技高师要重视实习学校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要转变观念,加强与实习学校的合作,构建校校合作的有效机制,推进校校之间的深度合作。
四、结论与建议
一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整体情况一般,校企合作的浅层化、校校合作的表层化问题突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于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需要企业、职业学校的积极支持。因此,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职技高师院校应加强与企业、职业学校的联系,稳定合作关系,推进深度合作。
二是目前,“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机制尚未形成,合作企业、实习学校参与培养的动力不足。“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整体情况一般的主要原因在于职技高师院校、企业及职业学校之间尚未构建出有效的运行机制,导致合作培养的浅层化。因此,需要构建基于“校-企-校”三方协同的培养机制,具体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及评价机制等。另外,要完善校企、校校之间交流的平台,设置合作机构,有效推进“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政府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协同培养支持力度不够。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虽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但还是不完善,如相关管理机制不健全、法律支持力度不够等。因此,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加快《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完善校企合作条例等。同时,要建立监督机制,使相关政策在各地区得到真正落实,从而推进校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参 考 文 献
[1][4][5]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62-66.
[2]赵国君.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及其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6):55-57.
[3]王嫁伟,等.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的调查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54-58.
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the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from several provinces can we study the status and the problems about the cooperative training for“dual-qualification”teacher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overall condition about “dual-qualification” teachers is ordinary, serious problems are reflected in the shallow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as well as the cooperation among schools and the unestablished cooperative training system.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system for “dual-qualification”teachers 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school”cooperation,give full play to the governments macro regulation, perfect the laws and supervisory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support for cooperative training for “dual-qualification” teachers.
关键词 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结构;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1-0039-06
伴S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到来,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有效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更对企业组织形式,特别是人力资源培训与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对产业生产模式和生产水平的影响,极大刺激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技术进步与技能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企业技能内生性需求对企业技能培训动机产生的影响,将会对企业培训行为带来重大影响,这对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进一步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结构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看,技术进步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更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变量。技术进步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模式,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格局,进而对技能人才供给产生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哲学的进步,关于技术与技能之间是互为互补的关系而非简单的替代关系,技能需求随着技术进步而逐步增强的观点得到了实践的广泛验证。技术进步逐步表现出明显的技能偏好性特点。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确立,强化了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意愿。而技能变动带来的工资挤压效应将会降低企业对培训成本的忧虑,从而使企业提供技能培训成为可能。这种可能在由企业个体属性所决定的企业培训成本承受能力的影响下决定了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具体模式,见图1。
(一)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增强企业追逐技能的意愿
长期以来,理论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技术进步与技能人才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技术进步最终将会导致技能需求的退化。但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后,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包含着前沿技术的设备资本品投资的大规模增长,技术进步对技能的替代性作用大幅下降,并出现明显分化。一方面,技术进步造成了企业对低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减少,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使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1]。这是因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将会选择引进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新设备,而淘汰旧的设备和技术。这样企业就必须要求劳动者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来保证新设备的正常运行。高技能人才往往接受过较高级别教育,学习能力较强,能较快掌握新技术,从而较好地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形式的变化。而低技能劳动者往往接受过的教育层次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新技能的速度相对较慢,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形式的适应性较差。因此,教育发展、知识经验积累以及天赋等个体差异引致的人力资本异质化特征,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更加凸显[2]。同时,高技能对技术进步也显示出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高生产率驱使经济体显示出对高技能人才的偏爱,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高生产率使技能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呈现出迅速增长趋势[3],并导致技术进步沿着以高技能基础的路径发展[4],呈现出明显的技能偏好性特点。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增加了企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无论是中性、非中性还是资本体现式的技术进步,都显示出技能偏好性特征[5]。伴随着创新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战略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制定,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升经济进步的质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技术进步速度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则为我国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好发展趋势的强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可以预期,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偏向于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而不会出现因为技术进步对技能型劳动的替代而降低对技能型劳动力需求的现象。此时,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技术的高技能工人将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而追逐技能将逐渐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技能内生性决定的工资挤压效应提升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动机水平
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确立,意味着技能将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变化。技能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外生常量,而成为一个内生性变量。技能内生性属性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企业来说,内生性技能的变动不仅意味着工人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更意味着企业将有可能通过工资挤压效应获得超过提供技能培训成本的超额收益。
工资挤压效应是不完全市场条件下工人边际生产效率和工资增长刚性导致的工资挤压作用所导致的结果。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工人工资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劳动生产力水平,随着劳动力技能提升而带来的边际生产率的提升会带来工人工资水平的相应提升。因此,企业只对专用性技能具有投资的动机,一般技能只由员工自己买单。即使在信用市场,员工没有能力投资一般技能培训,不得不由企业提供一般培训的情况下,企业也会通过支付培训期员工低于边际生产效率的工资方式,用剩余部分弥补企业支付的培训成本。但由于现实中存在的雇主市场垄断力量,劳动力流动成本,劳动力市场关于劳动力数量和能力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雇主与劳动力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技能所处的市场具有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6]。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工人的边际生产效率随着技能的提升而增长,而工人工资受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像在完全竞争市场一样,与边际生产效率保持同步增长,从而导致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边际生产效率的增长率快于工资的增长效率而产生工资挤压效应[7]。
由于边际生产效率与技能提升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技能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工资挤压效应的提升。也就是说,工资挤压效应是技能这一变量的一个函数。随着内生性技能的提升,工资挤压效应也在不断增强,从而使企业获得的利益不断增多。当技能提升到一定水平时,工资挤压效应会使企业通过技能提升获得的额外收益超过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可能发生的成本。受此影响,企业将有动机提供除了一般技能培训之外的专用技能培训。
而技能偏好性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确立,意味着技能提升将与技术进步保持同方向变化。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与技能水平关系密切意味着,伴随着技能偏好性技术进步的发展,当技能提升到一定程度时将会使工资挤压效应超过培训成本成为可能,催化了企业追逐技能人才方式的转型。
(三)个体禀赋决定的培训成本承受能力决定了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具体模式
技能偏好性技术进步与工资挤压效应,为企业直接提供培训提供了可能。但企业追逐技能人才的具体方式还与资本实力、规模等企业的个体性因素密切相关[8]。这是因为,企业在资本实力、规模等方面的个体禀赋决定了企业承受培训设备、培训师资、培训费用以及培训期间工人生产效率的降低等培训成本的能力水平。
企业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本质决定了其行为受成本和收益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资本充足、规模足够大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培训成本承受能力和显著的技能培训规模效益,这些优势的存在使企业更倾向于将技能培训纳入企业内部,通过内部培训的方式提供技能培训。而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即使有不断增加的工资挤压效应,受资本充足程度和企业规模的影响,企业承担培训成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独自提供技能培训。面对这种情况,在追逐提供技能培训以获取技能型人才的诉求驱动下,在交易成本节约和外部资源因素的影响下,企业有动机通过契约、联盟等方式,采取业务外包、股份制合作、一体化运作、集团化等模式与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根据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有机地整合职业院校等外部的专业技能培训资源,弥补自身承担技能培训成本能力有限的不足,提升企业获得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技能人才的能力[9]。
因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际上是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工资挤压效应以及企业个体能力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逻辑关系上讲,企业在技术进步影响下对技能的追逐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最根本原因,而技能变动带来的工资挤压效应使提供技能培训取代市场自由选择成为企业获取技能的行为选择,企业个体禀赋导致的培训成本承受能力的差异与交易成本、外部资源等因素共同作用,使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呈现出包括企业内部培训在内的不同模式。这些模式分布于劳动力市场自由获取和企业内部培训两个端点之间,形成一系列程度不同、形式多样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
二、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变迁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内涵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在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所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程度。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则是根据企业需求,企业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倾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的需求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所获得满足相互作用的结果[10]。根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偏好的不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可以分为技术进步偏好价值取向和成本偏好价值取向两种类型。两种价值取向反映出企业主体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判断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对技术进步和培训成本的不同价值倾向性。技术进步偏好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获取能够适应和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技能型人才;成本偏好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节约企业自身的用工成本或节约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成本。
之所以企业会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与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挤压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前所述,工资挤压效应的形成是边际生产效率提升和工资挤压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形成机制。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与技术进步、技能水平有着密切联系,而工资挤压作用却与雇主谈判能力和制度因素相关。迥异的形成机制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可能存在两种价值取向。企业既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和技能水平促进边际生产效率提升、扩大工资挤压效应,也可以选择通过制度或者机制的设计限制工资增长实现相同的目标,或者同时采用两种兼顾的价值取向。前者表现出对技术和技能的明显偏好,而后者则表现出明显的成本偏好。
(二)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影响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变迁分析
一般来说,工资挤压作用更多决定于制度因素和劳动力市场决定的雇主在工资谈判中的强势地位等外部因素,而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则与企业自身的技术技能依赖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对技术技能的依赖程度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决定因素。
在培训成本一定的条件下,技能依赖性强的企业可以通过技能提升带来的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扩大工资挤压效应。当技术技能达到一定水平时,工资挤压效应将超过培训成本,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将有可能转化为现实,并显示出明显的技能偏好倾向。对于技术技能依赖性较低的企业来说,企业对技术技能的需求较低并且提升缓慢,通过边际生产效率提升获得工资挤压效应的空间有限,此时通过雇主在劳动谈判中的强势地位、工资刚性等制度因素限制甚至压低工人工资水平,获得工资挤压效应成为企业唯一选择,其参与职业教育则显示出明显的成本偏好性。
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制度和工资是具有刚性的,短时间内是难以随意调整的。这既是工资挤压作用产生的制度原因,同时也决定了工资挤压作用变动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相对固定、难以变动的。而技术技能进步却较少受到这种制度刚性的约束。这就意味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成本偏好价值取向的挤压效应增长空间是有限的。与成本偏好的价值取向相比,技能偏好的价值取向为工资挤压效应提供了一个相对广阔的发展空g,这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偏好由成本偏好向技能偏好变迁提供了可能。
伴随着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和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确立,技能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快速的技术进步引起技能的变动,将导致企业追逐技能人才和提供技能培训欲望水平的增加。虽然企业由于个体差异导致培训成本承受能力不同,但获取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技能人才已经取代追求获取廉价劳动力而逐渐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更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逐步由培训成本偏好向技术进步偏好转变。从本质上说,这种转变不是一种价值取向完全替代另一种价值取向,而只是价值取向重心的转移。这就是说,在企业逐步确立起技术进步偏好性价值取向后,并不意味着企业对培训成本价值偏好的丧失。只是说,技术进步偏好价值取向发挥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
(三)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判断
当前,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步入了一个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相比,我国工业化进程是在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全球经济一体化、科技不断突破等国际形势下,不断“追随、模仿”的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进入到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转型周期;从国内看,“追随、模仿”的经济发展方式无法改变我国长期处于世界分工末端的现实,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使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面临着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为重心,注重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升[11]。因此,伴随着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技术进步偏好性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将逐渐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流追求,这将加大技术进步通过技能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进行,从而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三、技术进步偏好价值取向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分析
伴随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诉求的重点将逐步从对交易成本节约、外部资源需求的外部利益层面的诉求,转向为追逐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技能人才的诉求。为了保证企业获取技能能够满足企业技术M步的需求,企业有足够的动机通过全方位、有效的方式参与职业教育,不断强化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话语权,积极将技术进步带来的技能工人标准引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以确保企业技术进步偏好性价值诉求的有效达成,见图2。这在国内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中得到了充分证实。
(一)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战略制定,促使职业教育面对产业需求
政策法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而行政组织体系则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积极介入职业教育发展,促进职业教育能够满足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需要,加入职业教育决策机构、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和认定机构、课程开发机构等职业教育管理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宏观战略制定,创建影响职业教育政策和发展方向关键点的组织体系成为宏观层面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益经验。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政府的有效介入下,行业组织的发展得到了充分重视。近年来,教育部牵头成立了59个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相关的政策制度,以规范和保证行业组织的正常发展。作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行业组织和协会成为了连接教育与产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将职业教育纳入行业产业发展规划,将产业需求和技术标准引入职业教育,有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等方面,以及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开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与督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举办或参与职业院校办学,引导职业院校响应企业技能需求
在技术进步偏好性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企业愿意以提供技能培训的方式来获取技能型人才,而由于企业个体性差异导致的企业承受培训成本能力的不同,导致企业具体提供技能培训的形式多样化。由实际情况来看,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主体,直接举办职业教育成为许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更多的企业根据自身能力和需要,充分发挥处于生产技术变革和设备更新的前沿优势,通过资金投入、设备捐赠、实训基地共建、员工培训、合作科研等方式,采取冠名班、定单班、校中厂、厂中校、校企一体化办学、集团化办学等不同模式,不同程度地参与到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引导职业院校面向产业需求办学,促进产业链、教学链的有机整合。
其中,有的企业采取捐赠设备或资金的方式,以外包的形式将企业的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冠名班、订单班的形式委托于职业院校,借助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按照专门的培养方案,实施定制式培养,培养与企业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发挥企业技术优势所需要的技能人才。有的企业则通过租用厂房、土地等形式,采取校中厂 、厂中校的模式,通过在职业院校或企业开设生产性工厂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将企业的生产性实践活动与职业院校教学活动有机整合,使企业技术进步对技能人才培养实现零距离对接。还有的企业,采取股权方式与职业院校合作成立产教一体化实体性办学机构,全方位增强企业在职业院校办学中的决策权和话语权,依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服务的职能优势,完成企业的技术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的发展诉求。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模式,即一些企业按照产业规律,将企业集团化经营模式引入职业教育,充分整合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组建职教集团、实施集团化办学,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有机衔接[12]。
关键词 职业教育;经济结构调整;适配性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6-0035-05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内在发展要求的双重影响,我国经济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升级的要求。“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要求与社会经济关系密切的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市场提出的新要求,为经济转型提供技能型人力资源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2014年5月,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要求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各地围绕这一指导思想,着手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图使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一致。本研究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对象,对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匹配情况进行总体评判。
一、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总体情况分析
(一)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匹配
1.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经济实际发展走向看,2008~2013年六年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先缓慢下降后基本持平,第三产业稳步上升后基本持平,详见表1。
表1 2008~2013年我国三次产业占GDP比重情况(单位:%)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第一产业 10.7 10.3 10.1 10 10.1 10.0
第二产业 47.5 46.3 46.8 46.6 45.3 43.9
第三产业 41.8 43.4 43.1 43.4 44.6 46.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
第一产业。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占所有劳动力需求的比重显著减少,从2008年到2013年下降了38.4%,超过第一产业占GDP比重6.5%的降幅,详见表2。表明第一产业相对总量减少的同时,对提高农业的附加值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意味着对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产业。其对劳动力需求的比例与其占GDP的比重变化基本保持一致,表明第二产业中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并未真正占据主导地位,以劳动力密集为特征的格局没有改观,因此,出现2011年在制造业对GDP贡献不变的情况下,对制造业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快速反弹的现象。
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有类似之处,其在占GDP比重稳步提升的同时,对劳动力的需求比重却有所减少,也表明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日益重要,但同时对劳动力服务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表2 按产业划分的劳动力需求比例(单位:%)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第一产业 2.6 2.3 1.8 1.3 2.2 1.6
第二产业 37.8 38.9 34.5 40.4 28.8 29.9
第三产业 59.6 58.8 63.8 58.3 61.9 60.4
资料来源:2008~2013年度全国部分城市行业职业需求情况分析。
注:2012、2013年调查数据中有部分因未填写而无法归类产业。
3.职业教育专业调整和招生调整
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我国于2010年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
首先,对专业大类进行了调整,新《目录》专业类由原来的13个增加到19个,新增了“休闲保健”和“教育”2个专业类。具体按三次产业划分的专业调整情况如下:
第一产业。增加了14个一产类专业,为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增设了“观光农业经营”“农资连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2010年当年第一产业招生数量有了显著增加,详见表3。
表3 中等职业学校三次产业2008~2013年招生数量(单位:人)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第一产业 290230 749386 1104259 854314 719852 467279
第二产业 1853337 1678089 1633310 1507013 1307603 1179981
第三产业 4359172 4690295 4376388 4138299 3943330 376536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第二产业。为适应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要求,增加了“风电场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与检修”“有色装备运行与维护”“机电产品检测技术应用”等专业。2008~2013年,中职学校第二产业中制造业的招生数量有所下降,如能源与新能源招生呈下降趋势,这似乎与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导向并不一致。
第三产业。为适应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增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等4个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相关的专业、“汽车美容与装潢”等3个与汽车产业链发展相关的专业、“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等8个信息技术类专业以及“健体塑身”“休闲服务”等休闲保健类专业。从2008~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看,第三产业招生人数占总人数比例持续增长,见表3,其中交通运输类专业招生数量稳步增长,财经商贸与旅游服务类专业招生总体保持增长态势,此外还新增了休闲保健类专业的招生,这与“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和积极发展旅游业的目标相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第三产业专业招生都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一致,例如社会公共事务服务类专业的招生呈下降态势,并不符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倡导的发展家庭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的要求,也与2008~2013年居民服务与其他服务业劳动力需求比重上升(从9.1%到9.7%)的趋势相背离。
(二)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匹配
“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进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改造提升制造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把推进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不断提升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产业结构升级对职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必须顺应这一要求,发展重点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前提是规模相对稳定),如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生均经费、生师比等。
1.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快速增长但仍有差距
职业教育经费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事业收入经费两部分,2007~2011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呈快速增长态势,2011与2007年相比几乎翻番,而事业收入经费也稳步增长,详见表4。2013年,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高达3450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达2543亿元。由于同期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变化不大,因此,经费增长主要用于改善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建设,对于适应产业结构升级是有益的。但从总量上看,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普通高中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13年,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职业教育所占份额仅为10.36%。
2.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增长迅速但仍然不足
与教育经费支出增长相似,2008~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增长迅速,生均经费由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构成,其中,2013年教育事业费是2008年的2倍以上,而公用经费增幅更大,将近2008年的4倍,见表5。职业教育生均经费绝对值高于同期普通高中生均经费,但世界银行早在1988年就指出,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生均成本通常应比普通中学生均成本要高153%,参照此标准,职业教育生均投入明显不足。
表5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生均经费支出(单位:元)
年份 中等职业学校 普通高中
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 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 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 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
2008 3811.34 911.71 3208.84 509.96
2009 4262.52 1164.43 3757.6 831.59
2010 4842.45 1468.03 4509.54 1071.78
2011 6148.28 2212.85 5999.6 1687.54
2012 7563.95 2977.45 7775.94 2593.15
2013 8784.64 3528.25 8448.14 2742.01
资料来源:2008~2013年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报。
3.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居高不下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师比一直在高位徘徊,2008年为23.32,2013年为22.97,其中,2010年甚至达到25.69,中等职业教育较高的生师比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善,这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挑战。而同期的普通高中生师比从2007年的17.48,降到2012年的15.47,进一步趋于合理,见表6。
表6 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生师比情况(单位:%)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中等职业学校 23.32 25.27 25.69 24.97 24.19 22.97
普通高中 16.78 16.30 15.99 15.77 15.47 14.9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二、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分地区情况分析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本文在这三个地区各选取一个省(市)――上海、江西和贵州,以此分析三个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匹配情况。
(一)各地区中职学校专业与产业结构匹配情况
1.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在三次产业比例上也有不同。东部呈现典型的“三二一”格局,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中部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在总体经济中份量最重,第三产业比重缓慢上升,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西部地区的第二产业总量不大,因而比例不高,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与产业结构特征相关的是就业人口结构,上海市就业集中在第三产业,其次是第二产业,随着上海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上海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如第三产业金融、IT、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业最近几年人才需求强劲。而第二产业则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民用航空、先进重大装备等,促进传统产业如钢铁、造船等的升级。
江西省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且稳定,传统农林牧渔仍占据相当比例,制造业就业人口稳中有升,但仍然集中于传统产业如加工业、机械制造等,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传统的批发零售和餐饮住宿行业,高端服务如金融、IT行业所占比重较低。“十二五”期间,江西确立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光伏、风能核电、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航空制造等,对职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贵州省就业人口最多的是第一产业,占总就业人口的50%左右,其次是第三产业,均远远超过第二产业,需求量最大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和居民服务业,集中在传统服务业中。从近年来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发展势头看,制造业增长强劲,2010年比上一年增长近50%,占劳动力总需求的比重由23.2%上升为27%。第三产业中,增长最快的是交通运输和仓储业,2010年比上一年增长七成,而批发零售需求增长也达到50%。贵州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6%和12%,尤其是第二产业,计划到“十二五”末,占GDP比重与第三产业持平,因此贵州近期对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旺盛。
2.各地区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和招生的调整
(1)三次产业的专业布局调整和招生变化
上海市中职学校专业布局和招生体现了产业结构的特点,2010年,所有专业点中,第一产业占1.9%,第二产业占19.9%,第三产业占78.7%。第一产业基本没有招生,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而第二产业招生则稳中有降。2011年,上海市提出了优化布局和调整结构的任务,确定了156个重点建设专业,其中许多专业既体现了上海经济的发展需求和特色,又与国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调整相一致,如国际商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等现代服务业。
江西省中职学校近年招生数量变化最大的是第一产业,2009年后的招生是之前的数倍,这可能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目录第一产业增设了不少现代农业专业相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招生数量相对稳定,其中第三产业招生数量占招生总数的70%左右。江西省2008~2013年省级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精品专业)分布比较广泛,既有第二产业的数控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加工等,也有第三产业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等,同时不乏果树花卉生产技术、淡水养殖等第一产业专业,也有如茶文化、园艺等跨越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专业。
贵州省2008~2013年前半段招生总量扩张迅速,后半段逐渐趋于稳定,招生的产业分布与江西相似,即第三产业主导、第二产业居中,且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第一产业招生数量增长迅速。从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看,贵州的职业教育滞后于东部乃至中部地区,目前仍然处于量的扩张阶段,预计“十二五”末才能将重点真正转到质量和内涵建设中来。
(2)各专业的具体招生变动情况
上海。第三产业中,招生规模排在前列的分别是财经商贸、制造加工、医药卫生,其中财经商贸招生规模远远超过其他专业。根据上海市统计年鉴的全社会各行业从业人员统计数据,需求量最大的行业是批发零售业和商务服务业及其他,招生的专业结构基本反映了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对商贸人才的需求。
江西。招生规模位列前茅的分别是信息技术、制造加工和医药卫生,反映了这三个专业广泛的社会需求。但根据2012年江西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在第三产业中,需求量最大的是零售批发和餐饮住宿,财经商贸类专业与服务类专业招生规模与旺盛的社会需求相比还有差距。
贵州。招生规模居于前两位的是信息技术与农牧渔业,而制造加工专业的招生规模较小,甚至落后于医药卫生专业。这与贵州地处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基础薄弱、主要依赖于一产和传统服务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基本一致。
(二)各地区中职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增长快速
不同地区职业教育经费均呈快速增长势头。上海凭借其强大的财政实力,其中,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而且2008~2013年间,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均在较高基数之上快速增长,两项经费均翻番。而江西中职学校经费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2008~2013年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增幅很大,2013年公用经费是2008年的五倍之多,这对改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大有裨益。贵州中职学校教育经费也保持快速增长,2008~2013年,教育事业费增幅近三倍,公用经费增长近7倍。见表7。
表7 三个地区2008~2013年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单位:元)
年份 上海 江西 贵州
教育事业费 公用经费 教育事业费 公用经费 教育事业费 公用经费
2008 10078.47 3283.87 2819.88 659.50 3081.38 777.35
2009 10825.45 3726.25 2895.49 625.72 3070.9 739.47
2010 12609.79 4553.2 3192.15 1070.89 3974.26 1635.90
2011 14653.93 5394.17 5628.39 2820.84 4921.87 1641.77
2012 17879.89 7051.29 4861.06 2877.39 6960.92 3173.51
2013 20702.80 7912.46 7218.22 3390.77 9060.32 5526.92
资料来源:2008-2013年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报。
三、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调整适配性评价与建议
(一)评价
1.总体上匹配,但区域间差异较显著
受内外部双重因素的影响,我国近年来经历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反映在劳动力市场上,对三次产业技能型人才存在不同的诉求,同时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顺应了这一要求,在专业布局上作出了相应调整,具体体现在与三次产业对应的专业调整及相关的招生人数调整上。但在某些专业的招生数量变化上,存在与产业发展导向不一致的情况,值得关注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就不同地区而言,职业教育较好地体现了该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特色,但也造成了区域间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呈现出较大落差,在全国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视野内,区域间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2.职业教育内涵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从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来看,既有值得肯定之处,也存在隐忧。教育经费的支出,无论是教育经费总额还是生均教育经费支出,都呈现快速增长之势,并且在东部、中部、西部等不同区域均显现同步快速增长,其中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水平超过普通高中生均经费水平,但与国际公认标准相比还有很大落差,同时在教育经费总额上,与普通高中相比差距显著。此外,在衡量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生师比上没有改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难以跟上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建议
1.转变观念,明确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的新定位
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要求职业教育准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服务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不降反升,这就要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和技术变革,相应地,职业教育的重心要从追求规模切实转到内涵建设上,适应产业智能化和工业4.0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为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素质。
2.强化政府的统筹规划功能和市场的调节作用
我国正处于关键的经济转型发展期,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产业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必须在产业经济、劳动力市场、职业教育等社会经济系统的诸多子系统间紧密协作,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也需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上避免重复低效配置,要发挥不同区域的特色,实现区域间有机协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职业教育由政府主导的背景下,也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促进教育资源的流动,使其更加符合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3.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的良性互动
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上必须紧密追踪产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前瞻性地预测其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使职业教育能更好地匹配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上海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认清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现代服务业基础良好和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较高的优势,积极发展与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不断深化其内涵建设;对于江西、贵州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拥有显著的人口红利优势,未来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因此在职业教育发展上可以适度超前,推动人口红利优势向人才红利转化,从而对产业经济的成功转型升级起到有效推动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冉云芳.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投入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3(1):60-66.
[2]徐健.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0(24):83-89.
[3]李悠.广东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高教探索,2009(3):101-104.
[4]赵永辉,高金岭.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9(2):44-48.
[5]张金英,冉云芳.增强专业与产业耦合度 提升中等职教贡献率[J].职教论坛,2012(13):75-79.
[6]中国统计年鉴[EB/OL].国家统计局网:http:///tjsj/ndsj/.
[7]全国部分省市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及分析报告[EB/OL].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http:///.
[8]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EB/OL].中华人民教育部网:http:///.
Study on Matching Rel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Wang Yijun, Pu Fan
Abstract Influenced by changes of exter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requirements of internal development, the industrial economy of China is undergoing transformation and adjustment, which requires the compatibl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atching rel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from overall level and sectional region level and includes the key indicators such as the adjustment of majors and enrollment, the whole and the per capital education funding, the student-faculty ratio etc.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ically adapts to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s some mismatch problems. Such suggestions as strengthening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s overall planning and market regulation,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双元制 运行机制
[作者简介]钱吉奎(1965- ),男,江苏泰州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江苏 南京 210031)
[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30-02
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世界领先的工业竞争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江苏省高等教育管理考察德国的第五次研讨会,这次在德国调研主要围绕“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在德国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我们深深地感到德国人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教育是保证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最显著的特征是“双元”,“双元”代表了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办学主体。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功能是传授本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接受企业的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两者的合作在深层次上则意味着受教育者两个身份的融合、两个教学目标要求与两种教育方式的结合。这种融合和结合主要是通过国家政策、法律以及各方的共同参与来进行协调的。“双元制”最初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主要模式,现在被成功地引入高等教育领域。
1.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为应对新世纪的挑战,进一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5年4月,德国将联邦《职业教育法》和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修订,制定了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这部新法在教育理念上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旨在针对不断变化的劳动环境,通过规范的教育过程传授符合要求的、进行职业活动必需的职业技能、知识和能力。它在规定受教育者和提供教育者的义务的同时,明确提出符合条件的企业每年必须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学习位置,招收学徒,并给予学徒一定的报酬。除此之外政府还制定了《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工商企业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企业章程》《职业培训条例》《教师进修条例》《手工业条例》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和规章,组成了德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德国在制度设计层面把人才为企业服务、企业须承担培养人才义务有机结合到一起,既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找到了合适的途径,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2.互通的教育体系。德国的教育系统是完整的,一般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四个类别。同时,德国是一个高福利国家,熟练工人的工资和公务员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高级技师反而更高,所以人们都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在德国的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和一种社会普遍尊重和认可的教育而存在。德国从第一阶段教育开始,就准备个人职业方向的选择,为就业打下基础。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均有职业教育的功能,从实际出发,奠定了未来每个人发展的一个方向。同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为立交桥形式,各种教育形式之间可以灵活转换。学生可以选择从普通学校基本教育结束后到职业学校去继续学习;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职业教育学习后,也可以去高等院校进一步深造。近年来有数量众多拥有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选择去“双元制”职业教育学校接受进一步的学习。这种经过职业教育后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理论联系实践更容易,容易形成较强的职业能力。
3.职责明确的办学体制。德国的职业教育对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主体的分工规定得十分清晰,有效地界定了其责任和义务。加强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和法律政策的落实,负责设置职业学校的布局,划分出不同的专业和类型的职业学校,主导制定人才培养标准,负责投入职业教育学校的经费等是德国政府的主要责任。调节机构的监督,协调企业、学校与受教育者等相关方关系,对“双元制”教育企业的资格进行认定、对教育合同履行进行管理、对考试考核命题进行管理、对资格证书发放进行监管等由行业协会负责,其作用至关重要。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办学主要责任方之一,这种模式使得职业教育能够较好地吻合企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和现场企业的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现场企业和职业学校之间构成了利益共享和深度合作的机制,校企双方按照预先规定的分工进行人才培养,并分别对承担的教学活动负责。提供就业与培训岗位是“双元制”教育企业的责任,其负责招生录取工作。“双元制”教育企业负责提供企业兼职教师、学习场地以及培训设备,其培训必须按照德国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培训条例》来进行,学生学习期间的学费及培训补贴均由企业承担。德国职业教育的经费分担比例为:“双元制”教育企业需要承担七成左右,德国政府需要承担两成左右,州政府需要承担两成左右。职业学校必须按照州政府制定的《理论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主要是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安排其教学内容。德国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对合同的管理,这体现在教育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职业学校、现场企业、学生及家长等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均在合同中明确地体现。
4.高标准的教师准入制度。全日制职业学校、“双元制”职业学校和“双元制”大学等是德国各个层次的职业院校。无论什么样的大学其教师资格的获取均不容易,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要想获得职业学校的教师资格证书,除了学术要求外还需通过两次国家考试来筛选。申请人首先需要拥有一个大学的入学资格,进入大学后,经过五年的职业教育师范学习,通过一个主专业和一个辅修专业的学习并获取硕士学位后,才能参加国家考试,考试通过后就取得了见习教师资格。然后结束两年的实习,才能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考试通过后才能获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一般的大学毕业生,获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条件是:有五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后经过两年半教师职业培训,方能参加国家考试,考试通过后就获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时间不少于每周24课时,下现场或者参加培训提高的时间不得少于四小时。经过两年试用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被德国联邦政府终身雇用,可以享受到德国联邦政府的公务员待遇,德国教师工资高于一般工业企业。企业培训中心的培训教师,教育水平要求低些,规定其必须是企业人员,要求有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通过包含一年职业教育学习的大学教育,必须拥有“师傅证”。“双元制”大学培养方式类似,教师聘用条件按照大学教师的资格要求执行。德国大学实行的是教授讲座制,对其进行的是分级管理,聘任条件通常较为严格。德国大学教授,要求必须拥有博士学位,以及五年以上的校外工作经验(在企业工作三年)。德国联邦州政府教育厅直接决定聘用教授的数量,教授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聘用程序才能上岗:公开招聘、考试、考核。因此,德国职业教育师资选拔,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经过严格的考试,从源头上确保教师质量优良。
5.规范的评价机制。德国政府公布了三百多个职业标准,这些职业的标准是全国统一的,从而有效地规范了职业教育培养质量。专业名称、培养规格、学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的安排、教材内容、知识技能要求及考核要求等均在职业类别的培训章程中做了详细的规定。企业和学校的人才培养均受到培训章程的约束。各行业协会、学校及企业等相关方选出的专家组成各行业组织的考试委员会,各行业组织考试委员会负责对各自负责的行业学生考核后进行成绩的认定工作,合格后颁发相应的证书。各行业组织考试委员会的考核包括中期考核和结业考核两部分内容。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检验是中期考核,按照全国统一要求在统一时间内进行的是结业考试。考核由书面考试、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及面试等多种形式构成。学生考试合格后发给学历证书和岗位资格证书。德国各行业组织考试委员会组织的考核,很好地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全国统一标准使得考核结果有较高的权威性。
二、德国职业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1.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我国职业院校大多在实行“双证书”制度,但现实中企业聘用什么样的人完全由企业说了算,有证无证都能就业,缺乏监督与约束。目前我国职业学校评价体系大多为学校自行认定,行业企业参与度不高。因此,在劳动制度上,要完善职业资格制度。一是严格职业准入制度,技术岗位的话无证不能上岗;二是加快修订完善职业标准;三是加强对职业资格的监察与管理。
2.大力支持行业协会发展。积极探索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支持行业协会做好行业内的人才需求预测,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指导行业职业教育和从业人员培训。在行业组织的指导下,就可以避免各地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各行其是,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人才培养质量单一由内部人评价的问题,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上的质量监控作用。
3.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纵观我国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已经形成以中职、高职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各层次的职业教育基本上都是从零开始,以就业结束。大多数职业学校学生的继续升学渠道不畅通,职业学校毕业生很少具有接受普通本科教育的机会。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教育部加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江苏省也于2012年开始试点中高职分段培养、中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等模式,此外还有高职、本科的对口单独招生等升学渠道。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经验,需要继续稳步推进并不断扩大中高职分段培养模式,以及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联合培养模式。在试点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办学条件好的高职院校进行独立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希望教育主管部门、企业界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提升高职教育层次,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高职院校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并逐步向硕士层次拓展,尽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各类、各层次教育的“立交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4.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我国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做法,探索建立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让企业和经济界人士参与职业院校的决策和管理,在制度层面上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决策机制,使得职业院校的办学主体更为多样化,建立更为开放的办学格局,始终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三、结语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国情与德国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两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有所差异,这就决定了我们要走自己的路,不能完全照搬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他山之玉,可以攻石”,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以便于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洪贞银.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J].理论月刊,2010(5).
[2]姜大源.职业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国经验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9(10).
[3]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的最新改革与发展动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用性体育教学 构建内容 运动训练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049-01
1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基本概述
1.1 定义
职业实用性教育教学是指在原有的一般体育教学基础之上更新的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体现教学,这种教学主要在形式、功能以及一般的素质练习之上,结合职业的工作特征进行开设的课程。这种教育体系和职业岗位知识、个人素质以及个人的职业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这门课程一个很突出的特色即职业的实用性,这种特色集体育教学和专业的职业为一体,以体育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以便使学生适合未来的发展需要。
1.2 目标
(1)使学生毕业之后成为新一代的实用性人才以及全面发展的职业性人才,这种人才对学生的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能适应长时间、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化工作发展需要。这种教学方式也更加能发挥其实用性和应用性教学特征的作用。
(2)积极研究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实用性体育教学逐渐走向完备,采用老师教学和学生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便更好的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使体育教学步入实用性和应用性的人才发展轨道。
1.3 作用
(1)实行职业实用性教学模式,使高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在岗位上能够更快的适应岗位的发展需求,并使自己的职业性身体素质能更好的为自己的工作服务。使自己容易受到人才市场的青睐,也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能更多的受益于自己的体育教学生涯,并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具有活力。(2)实现职业性实用性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岗位习惯的养成,为学生在将来就业生涯里,养成闲暇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学生将来就业的时候产生职业病,以消除就业疲劳状态。努力发展体育实用性教学,使学校的实用性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能够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学以自用,从而使自己受益终生。
1.4 实践的意义
从高职院校的定位和目标来看,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实行高校职业实用性教学的一个主要的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面向市场的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人才。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教育提倡的是能力为本的教育,这类学校的教育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步入社会的时候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这是一种准备性的教育。实用性的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涵,实训是实用性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这种教育形式最能体现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色,它是一种培养学生快速掌握科学技术和劳动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种方式有利于解决用人单位急需人才的问题,以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
2 教学内容的使用依据
职业性体育教学是一种与职业具有密切联系的教学形式。这是一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专业性、高仿真性以及模拟性等特点的特殊教学。高职院校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一个学校具有很多专业,这使得现在的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内容或者方法与高职的专业性教育没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高职体育的教学内容制定的依据是,学生未来职业的形式、性质、特点、工作的姿势等。这里的工作形式主要包括了工作的姿势、动作的速度、幅度等;工作的条件指的是环境的温度、风的力度和速度以及水流的流量、振动的幅度等。这里的工作性质既包括了脑力劳动又包括了体力劳动,还包括了体力和脑力的混合型劳动。这里的工作特点指的是工作的负荷量、心理所受的压力、作息制度、职业病等。工作姿势包括了站立的姿势、伏案的姿势以及行走的姿势。把姿势作为职业划分的标准,这种划分的方式,具有普遍性的特征,通过对这种特征进行辨析之后,可把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分为普通专业和特殊专业。普通专业的职业教学内容是把岗位的工作姿势作为划分的依据,特殊的专业则以专业的特殊性作为化分的依据。把工作的姿势作为划分的依据专业,需要把未来的工作形式、工作的条件等结合起来。
为了更好的适应发展的需要,在对内容进行选择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择的内容需要把未来的发展作为基本考虑点;第二,选择的内容要与未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本身的特征相结合;第三,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第四,使自己的选择一定程度上矫正职业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五,教学的活动区域要尽量和所选专业的就业环境靠近,以便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3 实例说明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
3.1 因材施教
现代社会的职业种类繁多,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区别教育,因为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方面不一样,他们需要适应的职业也各不相同。一个机械专业的学生,今后的职业基本上与机械挂钩,具体的可能是钳工、车工等,这种专业需要具有很强的耐力,因此,在对这种专业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加强耐力上的训练,体育活动的内容可设置为健身跑、杠铃、哑铃等,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体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耐力。通过锻炼加强了学生未来的适应能力。又比如男子200米弯道技术,这项技术的特点如下:需要运动员在不断的奔跑中改变身体的方向;奔跑的身体要克服离心力的作用。这两个特点使得它在技术教学中具有很大的难点。要想做好这项运动需要学生具有很大的决心。这项技术很大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判断力,以及吃苦耐劳的能力和抗诱惑能力。这项技术对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新闻工作者本身就需要具有很强的判断力、反应能力、耐力以及抗压力,没法对一个事件进行准确的及时判断,那么事件的新闻性就没法很好的体现出来。跑新闻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要坚持在这个行业干下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一个没有耐力的人是没法胜任的。即使有了一定的反应能力、判断力以及耐力,还是不够的,因为在新闻的世界里,发生的纠纷事件数不胜数,由于这些事件给新闻工作者带来的心理压力也是很大的,这需要新闻工作者具有强的抗压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优势发挥的同时,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要求。
3.2 模拟教学
根据实际的发展需要,教师注意加强学生的模拟性教学。加强模拟性教学的一个主要的手段是体育教学,以一种近似体育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以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徐志刚.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15(7):74-75.
[2] 唐昊.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经济生活文摘(上半月),2012(4).
[3] 王广明.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1):127-128.
内容摘要:在理论层面,多角度、宽视野针对职业教育与经济转型、社会演进、产业升级间互动关系及耦合机制的研究相对不足。然而,破解我国能源资源瓶颈、环境承载力不足、技术空壳化、就业压力等诸多问题需要走创业引领型经济之路。与创业型经济的耦合使职业教育承担了更多的使命,赋予其更宽泛的内涵。文章指出,职业教育应注重“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双重能力的培养,承载创业创新、产业匹配、社会融入三重功能,树立四维度的价值观。
关键词:创业型经济 职业教育 耦合 内涵 功能
职业教育与创业型经济耦合研究述评
理论层面上,国内外针对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可以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梳理,依照地区划分的农村地区、城市群职业教育研究,依照学历层次划分的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基于专业划分的职业教育研究,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及其深化的职业教育研究,对国际上职业教育的经验分析与借鉴等。但当前职业教育的研究多停留在职业教育内部现状、问题、对策等分析与探讨,真正跳出职业教育本身,多角度、宽视野针对职业教育与经济转型、社会演进、产业升级间互动关系及耦合机制,及其与经济转型、社会演进、产业升级耦合衍生的新内涵与功能拓展的研究相对不足,甚至严重缺乏。从现有的文献而言,学者晁怀翔等探讨了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及策略,学者赖先进、许正中分析了职业教育在产业动态升级中的作用与机理,从高、中、低端三个层面阐述了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联动作用。
而总结20世纪70年代中期学术界展开对创业型经济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可将有关创业型经济的研究简约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创业型经济内涵、外延及特征的解读;第二方面是创业型经济意义及价值的论证;第三方面是创业型经济推进策略和建立创业型经济措施的相关研究。当前,基于创业教育研究的文献较多,但系统研究创业型经济与职业教育耦合关系,尤其是全球管理型向创业型经济转变,我国追随模仿型经济向创新创业引领型经济转型下耦合衍生的职业教育新内涵、新功能、新定位尚未界定,从而难以认清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尽管少数学者的研究有所逼近,但仍然存在偏差,如李涛、肖云龙提出树立适应创造力经济的创新创业型教育观,但其界定的创造力经济与创业型经济有一定差别。
现实意义角度,当前追赶模仿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诸多弊端,人口发展红利逐步丧失,能源资源日益成为瓶颈,环境承载力明显不足,技术空壳化导致产业低端化倾向,社会阶层就业压力凸显,如此等等。迫切需要从“追随模仿型经济”向“创业引领型经济”转变,发展创业型经济是完成转变的关键。创业型经济作为复合资源、资本、劳动、知识、技术、企业家精神等要素耦合,联动就业、创业、创新、创造的新型经济模式,正成为全球先发国家的试水场。我国发展创业型经济过程中,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需要,使职业教育承担了更多的使命,赋予了更宽泛的内涵。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职业教育的要求,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重新反思职业教育耦合创业型经济的内涵,多维度审视职业教育的价值观。
耦合下的职业教育需注重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双重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是相适应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职业教育从萌芽到日渐成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赋予职业教育不同的内容及特征。工业经济、管理型经济时代,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复合职业或劳动环境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它以职业需要为导向,以实践应用性技术和技艺为主要内容,传授职业活动所必需的职业技能、知识和态度。培养具备职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或技术是工业经济、管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的本质。
创业型经济耦合下,职业内涵的丰富决定了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人的职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创业能力。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指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会上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也突出强调要加强创业教育,并且认定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它对激发个人在各种工作领域的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业教育证书是继学术文凭、职业技能证书之后学生的“第三本护照”。世界职教大会也指出,为了适应21世纪新的挑战和变革的需求,革新教育和培训过程必须包括创业能力。根据预测,未来全球50%的毕业生不可能获得领取工资的就业岗位,创业能力培养就更加重要,尤其在后发国家和经济转轨的国家。因此,创业型经济耦合下的职业教育不能被认为仅仅是技术教育,更不能认为是传授单一定向化的、以工作为本的培训。职业教育要考虑为所有的社会职业人的创新、创业做准备,注重创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双重能力。
耦合下的职业教育承载创新创业、产业匹配、社会融入三重功能
创业型经济下职业教育不仅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先锋,还积极促进与产业升级的匹配,为社会边缘化群体的融入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从承载的功能看,创业型经济中职业教育可以分为三类:创新创业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先锋的职业教育)、促进与产业匹配的职业教育(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和促进与社会融合的职业教育(促进边缘化群体融入社会的职业教育)。
首先,创业型经济中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先锋的职业教育。企业家的作用就在于创新或实现新的组合。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动力源,他们创新性的创业行为有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其次,创业型经济中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高级技能或技术的人才、促进人与产业匹配的职业教育。随着创业型经济、创业型社会的到来,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职业教育能够与产业升级、产业调整相适应,为纵向的产业升级,横向的产业替代提供高质量的具有专业技能或技术的职业人。
最后,创业型经济中职业教育是解决社会摩擦的职业教育。创业型经济发展中结构性失业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们职业转换的频率和人数,增加社会失业率及社会运行成本。因此,为结构性失业的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其职业转换,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创业型经济的形成过程也是经济社会复合转型的过程,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转移,迫切需要为这些劳动者提供基本的职业教育,促进其自由的迁徙。而刑满释放人员等社会边缘群体也迫切需要接受基本的职业教育,促进其融入社会,提高社会和谐度。
耦合下的职业教育应树立四维立体价值观
创业型经济耦合下的职业教育,对推动社会转型、促进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创业型经济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多维度地把握职业教育的需求变化,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价值观。
(一)树立全面发展观
“全面发展”,应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即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职业教育是指向于一定职业(或职业群)与工作岗位(或者岗位群)的个性化教育,因此在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途径与具体内容上,与普通教育有所不同。职业教育始终着眼于个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为构成要素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中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应该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展开。在创业型经济中,创业能力也成为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那么职业教育就会失去自己在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也就谈不上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教育指的是围绕个人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实现基本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全面发展既要体现在个人的全面素质指标的提高上,更要着眼于整体个性的完善与和谐。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创业型经济下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树立产业匹配观
产业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产业具有生命周期。产业消亡、产业替代导致的职业消亡与兴起要求从业人员转变技能,拥有与新兴产业匹配的技能与知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缺乏技能的农民工难以适应企业需要,出现结构性失业和“民工荒”。创业型经济下产业升级、产业替代的频率越来越快,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在不断的提高,这直接导致了职业人技能的变化,要求提高职业人在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和技术的同时,能够在工作中进行持续的学习,使职业具有与产业相匹配的能力。面向产业结构调整的职业培训,树立产业匹配观成为创业型经济职业教育的又一价值取向。
(三)树立终身职业教育观
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既需要科技创新人才,也需要能把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的应用型人才,还需要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有赖于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因此,现阶段职业教育始终贯穿于终身教育之中,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创业型经济中,职业教育已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是已扩展到着眼于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涯。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贯穿着所有教育阶段和架构,其主要特征是在时间、空间和学习类型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在纵向上,它表现为职业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强调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学校后教育以及老年教育相结合,强调职业教育在组织和内容上的一体化;在横向上,它打破各类教育相互分离的状态,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和渗透,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互补充,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及社会教育相互结合。
(四)坚持社会融入观
让所有的人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准备就业,是人的基本权利,同时通过职业教育又能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作用,这是创业型经济下职业教育的新理念。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阶层的大众教育形式。首先应为人民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果,还应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为己谋生,为群服务”应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职业教育的“社会融入观”价值取向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满意,让行业企业满意,让社会满意,为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服务。此外,职业教育的融入性取向还表现在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摩擦、社会摩擦中,为下岗工人、刑满释放人员等弱势群体培养生存技能,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社会和谐程度,使整个社会真正体现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理想社会的功能上。
参考文献:
1.闻连利.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5)
2.张万朋.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现状的分析及相关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2)
3.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3)
4.黄志纯.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经验与启示[J].江苏高教,2009(5)
5.黄华.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察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0(3)
6.晁怀翔,刘宝,杨海宽.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及策略[J].职教论坛,2010(1)
7.赖先进,许正中.试论职业教育在产业动态升级中的作用与机理[J].教育与职业,2010(8)
8.AUDRETSCH D, KEILBACH M. 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Growth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9.林强,姜彦福,张建.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J].经济研究,2001(9)
10.Robson,Geoffrey B and Cohn C Gallagher. Change m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UK Firms [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994,6(4)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政策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186-02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水平和层次。我国职业院校起步相对较晚,1997年国家教委《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对职业院校提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他们的专业实践经历,使其掌握先进的、扎实的专业技能,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到200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政府相继出台了15个针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政策的文件。通过对这些政策的解读与分析,可以对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可以在实施中发现存在的问题[1]。
一、对现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政策的内容考察
对近年来关于“双师型”教师的政策进行梳理,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1)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即“双师”的标准。制定实施“双师型”教师政策,首先就得明确“双师”的含义是什么,及具体要求是什么?历年的政策文本都涉及了“双师”的素质要求,尽管在表述上有所不同[2]。2)关于“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对于职业院校“双师”教师的数量,政策中也有进一步要求。很多政策文件都把“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达标作为职业院校设置的条件之一,“双师型”教师成为职业院校所要具备的基本、必要条件。3)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构建主要有三种途径:培训现有教师、引进外来人才为专职教师和聘请兼职教师[3]。4)关于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证。在很多政策文件中都谈到了要建立教师的认证体系,并把建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二、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政策的内容分析
(一)“双师型”教师内涵尚待明晰
最早的“双师型”教师的提法出现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中,并没有对“双师型”的具体涵义予以阐述,直到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几部相关政策,对其内涵和外延做出了解释,但几部文件的阐述也各不相同。由“双证书”,到逐渐注重能力与实践、职称。2010年教育部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对其内涵和外延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当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完善对建设“双师型”教师的政策起到促进作用,但从1995年的首次提出到2008年较为详细的解释,经历了13年时间,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它正朝着正确、科学的方向迈进,可以说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界定姗姗来迟。
(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欠缺
目前来看,“双师型”教师仍然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热点问题,但只是停留在提法上。然而,关于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双师型”教师的问题却没有统一的说法。教育部只是提出、倡导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却没有规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在教育部的各个文件中,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也是各有不同。实际上,每个职业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既然连统一的标准都没有,也就更谈不上其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缺失导致“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很难实现规范化和完善化的操作,并且,很多掌握一技之长的人才也因没有教师资格证书而无法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要真正建设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从完善标准与认证制度入手,这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所在,也是一个必须马上解决的原则问题。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不健全
国家以及各个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相关文件中,很多都提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如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等,尽管各个文件中提出的目标不尽相同,但它却已经成为对职业院校建设和发展状况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也成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依据和方向。但是,与其对应的培训、培养制度却没有建立起来,仍然沿用传统的基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高等院校为基地的培训模式。传统的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培训模式非常不利于“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首先,我国建立的从国家到地方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中,主体依然是普通高等院校,很少有工厂、公司的参与,这种培训模式影响了职业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和沟通;其次,基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套用普通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违背了对职教教师强化实践的本质要求,呈现出了严重的学科化倾向。
(四)“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和激励制度缺失。
虽然国家出台的“双师型”教师政策在培训制度、资格认证标准等方面不完善、不健全,但无论“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如何,职业院校也出现了一批“双师型”教师。这些教师当中还不乏优秀者,对于其他教师来说也从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同时,对于提高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的实训能力和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应该如何评价这些教师呢?如何采取措施使更多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呢?目前我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评价和激励制度的确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激励奖项很少涉及职业教育,绝大多数奖项是奖给为国科技进步,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项目,重大成果的评比很少涉及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其次,激励形式单一,注重表扬激励,忽视惩罚、批评激励。所以,激励制度的完善,对提高职业院校及教师的积极性,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有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建设“双师型”教师政策内容的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规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
政策制定的前提是厘清“双师型”教师的内涵问题。只有明确内涵,“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设的目标和标准才有了根本依据,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不同需求,当务之急是制定一套操作性强、内容详细的“双师型”教师标准,根据不同级别、不同专业,制定出分类别、分层次的标准体系。通过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别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水平标准做出相应的规定,同时也可以作为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教师进行聘用、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它还可以为教师的行为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导向[4]。
(二)尽快出台“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办法
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资格证书体制,是进行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根本措施之一,并有利于促进师资培训的标准化以及教师职务评聘制度的完善,进而促进教师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在制订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职教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本知识,又要具备一定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规划学生职业生涯的能力;其次,职业标准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实际需求来修订,修订时要征求用工单位、指导教师和实训基地的意见。通过不断改进职业标准,可以调动职教教师的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三)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职业院校教育水平提高的关键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作为培养未来的职业学校师资的教师,既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又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技能教学水平。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制定相关的制度。学校方面把教师培养与教师的待遇、职称和评聘等相联系。规定教师在培训过程和结果上要达标,督促教师定期到对口企业单位顶岗实习的时间计算为继续教育学分,并作为教师晋级、提职和评选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的必要条件之一。二是可通过各种再教育培训来实现。通过有针对性的各项培训来达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力求把教师建设成一支“双师型”队伍。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着力优化教师资结构:1)立足岗位的校本培训;2)培养专业骨干教师;3)企业生产培训;4)“以老带新、以优带新”。
(四)实行待遇、政策上的倾斜,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建立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对“双师型”教师在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探索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分配办法。要将教师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技术、知识、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直接挂钩,面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发挥工资的激励功能。采取措施,进一步增加工资的激励强度,合理拉开差距。将同一职级的各档工资调整为等比数列,即把档差规定为一个固定的百分比,调整工资在一定的百分比上调整,基数越大,档差越大,调整的工资越多。同时,激励形式要多样化。一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另一方面也必须利用惩罚这一有效的负激励措施,以遏制不良行为,树立正气。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起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五)加大“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经费投入
职业院校要把“双师型”教师的发展项目经费问题纳入学校的发展计划中来,并设立专项经费,切切实实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谋“钱途”。第一,要拨出专款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训、考察、引进和建设,做到“专款专用”;第二,要尽量满足“双师型”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要求。用于教学实践的仪器设备等价格昂贵,学校在资金的利用上要有所倾向,尽量首先满足“双师型”教师的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高巍,梁安.我国院校“双师型”教师政策的解读与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0.
[2]贺应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5,(13):45.
职业学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弄清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有什么特点?
1.1 从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依照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而《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必须“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因此,职业教育也是针对我国教育结构不合理的弊端,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让学生全面、主动、生动地发展,培养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有一定技能的劳动人才。
1.2 从教育对象上看,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根据《职教法》规定,职业教育本身就应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技能、心理、身体等各个方面的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专业特长,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1.3 从教育的途径上看,为实现培养目标,把教学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而且注重育人途径的多样化、生动化。通过专业技能实践、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等多种途径,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认识、思维、实践、创造等基本能力。
1.4 从教育的方法上看,一切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都把学生看作教学主体,广泛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以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素质教育是一种深刻的教育哲学理论,一种教育目标。随着教育的发展,它可能会具体化为一种教育机制,但它不可能具体化为一种办学模式或一种办学方式。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总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可以成为一种办学方式。在职业教育领域实施素质教育有它自己的特点。我们在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既要注重二者的共性,又要立足职业教育的特点,使职业学校准确把握自己的位置,达到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
2.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职业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和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内容的异同。职业学校学生除具有一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基本内容之外,还应该具有下列素质:①符合现实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的素质;②从事岗位工作需要的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③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寻求自我发展,创造和实现自身价值能力的素质。所以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有它自己的特点。归纳起来,同基础教育相比,职业学校要实现其培养目标,应着重强调以下几个途径:
2.1 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首先应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对他们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创业精神教育,使学生在未来职业工作中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诚信负责、礼貌热忱等素质。其次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规范教育。人的道德情感发展是否健康、完善、深刻、丰富,对他事业的成功与否有很重要的制约作用或促进作用,因为品德行为规范是社会公众评价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依据。
2.2 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时,应该淡化文化科学知识的专业性,重视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性、广泛性、适用性,还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实践,切实地将知识转化为技术,防止出现口头的“专家”。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既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不同岗位工作培养实用人才,又要适当考虑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个人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职业教育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同层次,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还担负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人才的任务,所以职业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升学率问题。职业学校要真正发展素质教育,必须正确处理升学率和培养对象合格背后关系,防止出现初、中级职业教育为追求升学率而出现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的误区。由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实用人才,所以对于职业学校来讲培养对象的合格率才是真正要追求的目标。
职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
1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职业教育是把双刃剑,一面是理论(知识),一面是实践(技能),二者缺一不可。否则,所谓的职业教育也只能是一纸空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成职业教育的整体,不可分割。此乃职业教育教学与普通本科类院校教学的最大不同之处。
2先学理论而后实践的原因。所谓理论、是指“实验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就职业院校在校学生来说,不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就不晓得原理,实训教学中查找故障将无从下手。实验室里诞生的理论参数是通过反复实验得出来的、乃实实在在的科学。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其结果经得起考验。单从这个意义上看、理论与实践二者相对来说前者重于后者。这就是为什么实践性教学总是安排在理论课学完以后再实施的原因所在。总而言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构成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不可分割。
理论的指导性作用
专业理论是根据,理论教学旨在弄清专业原理,原理的作用是指导和规范实践性教学的路子。譬如,电子专业教学中对电子元器件性能分析等就是通过理论参数诠释的。如晶体二极管最大整流电流,亦即管子长期工作中二极管能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值。电流过大、管体发热,易造成PN结击穿。因此,选用二极管时,工作电流不可超过它的最大整流电流。如果没有理论参数界定,实际应用中把握不准很容易损坏元器件,由此可见理论的重要性。
1理论教学细节也重要。专业理论教学也要重视细节部分,细节也重要、忽视不得。如若忽视了细节,学生很可能一辈子都不知晓该“细节”的性质、性能。譬如交流放大器电路某处出现“接触不良”,那么,这个“细节”部位就会出现跳火、致使电能空耗,甚至损坏电路元器件。接触不良危害性甚大、尤其强电,电路接触不良、严重的可引发火灾……所以说“,细节”不细,危害甚大。
2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1)可更好地完成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专业理论学的扎实、心中有谱,实训教学具体操作时概念清晰、实训质量就有保证,反之亦然。如实训教学组装收音机、对组装所用电阻、电位器,二极管、三极管、电容器包括无极电容、电解电容、中周变压器等各类元器件的物理参数如若比较熟悉,安装、调整过程中可有效减少差错。再如色环电阻参数识别、理论课堂上任课教师讲解精到细致、学生记得牢,可减少阻值辨别的差错,实训具体操作、安装过程中不至于张冠李戴,造成人为故障。只有理论概念清晰明朗了、才能少犯糊涂,从而提高实训效率和实训质量。2)适合当代社会人才需求标准。当今企业竞争激烈,用人标准不断提高。比较正规的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熟练专业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充当企业的顶梁柱,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专业人才培养有赖于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性教学密切配合,因之,无论专业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性教学都要到位。为此理论教学要切实做到:专业理论知识讲解不留尾巴,力求分析到位、明朗清晰,便于学生理解;更要做到:实训内容只能增加、而不可掐头去尾任意压缩;师者诲人不倦、不厌其烦;学生争气,苦学苦练、学得精……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培养一大批理论实践都合格的优秀专业人才的计划是能够实现的。
关键词:企业培训 中等职业教育 可行性 必要性
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致有“实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这些称谓,具有 以普通教育为基础、专业性、实践性、多样性、可变性等特点,我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义可以总结如下:⑴中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主要途径。⑵中等职业教育优化了区域劳动力结构,提高了区域就业率。⑶职业教育的科技推广与辐射,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自90年代末以来,职业教育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快速发展的势头变缓。其突出表现为:
1.是生源质量滑坡,如1999年比1998年减少招生67万,2000年又比1999年减少90万,中职学校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1996年曾达到64.7%,而1999年却下降到53.4%,2000年到40%左右;
2.是资源流失严重,一批中专、技校,由于种种原因,体制转轨,不再继续招生,被改为他用。
3.中职教育办学模式没有职教特色。所谓办学模式,如何培养人才是其实质,是指根据办学主体、办学目标和学制形式等主要特征划分的关于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运作方式。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职业教育的教师中67.1%由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就任,8.7%由其他普通高校调入,22.2%是由企业调入,2%是由科研机构调入,在上岗前,这部分教师均缺乏应有的职业教育考核和培训。他们强烈的认同和模仿了传统普通教育的理念。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4.中职教育教学脱离了突出技能训练原则,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公共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仍然是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强调的教学。对于这些课程,学生早已不感兴趣,一是由于基础太差,再者也确实是没有什么兴趣,因此学生很难再学好了。一些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的设置上,仍然是照搬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有些学校竟然也设立高考班,组织学生参加高考;在办学上,跟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原则相违背,理论与实践脱节,根本体现不出职教特点。当职业学校在办学上以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升学率为目标,并以此作为评价职业教育质量的标准时,这无疑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异化,也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的失败。
5.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过于理想化。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技能训练为特色是当前中等职业教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在目前整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这种理想的教育主张在进入教育教学的实际时,无疑是困难的。这无疑是一个矛盾,是一个合理的悖论。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市场产生了“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加大,必然需要大量的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人才,因此企业大学的建立是顺其自然的事。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资金本身就是企业发展所急需的,根本没有过多的资金拿来建立企业大学,为企业培训所急需的人才,没有办法给企业注入鲜活的动力,这致使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层次,就会遇到“瓶颈”。既然中小企业无法建立专属的企业大学,但中小企业又急需人才来发展,中小企业如何破除这个阻碍自己发展的“瓶颈”呢?
中小企业既然无能建立自己的专属的企业大学,那么,中小企业是否可以考虑与中职院校合作对员工开展培训。中职院校的师资可以为中小企业所需的人员提供理论的支持,而中小企业的场地、设备又可为中职院校的学生提供实训条件。企业培训参与到职业教育当中,使学校和企业形成有机的结合,最终达到“共赢”的目的。
1.企业培训参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可行性。
企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培训在培训目标上有很多共同点。
首先,中等职业教育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设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规定职业道德和素质要求,以便学生未来能适应企业的基本职业道德和素质的要求;企业为推动他们献身工作和企业的精神,往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员工培训方案,注意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素质。
其次,中等职业教育和企业员工培训共同关注的问题均是提高员工或未来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在教育或者培训内容上都注重实用性,希望提高学生或者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使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服务于工作, 直接有效地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再次,单凭企业自身对培训进行操作,一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本身就需求大量资金,无法过多的拨出专项资金应用于培训,造成企业在培训方面资金缺乏,致使培训的效果不理想;二是企业缺乏专业的培训师,员工对于培训的积极性差,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培训的效果却甚是难以令人满意。
2.企业培训参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有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伴随工业生产技术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同企业的联系更为密切。企业培训的参与,使学校能及时了解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从而使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更具有针对性,使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企业,贴近社会,使学生的技能更贴近职业岗位的实际,学生的学习质量及就业率就会大幅提升。
其次,实践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体系完备、运行良好的实训基地是培养职业人才的基础和保障。而随着企业技术设备更新与技术升级速度的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的实习实训实验场所和设备不可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校内建设所有专业实训需要的场所和设施是不可能的,这
需要企业培训的参与。企业培训参与在内,加强了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并且能够接触到一些先进的设备,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缩短了教材教授的内容,使教出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够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而且资源共享,不仅降低了学校自身的投入,将有限的资金投入的学校更加需要的各个方面;企业就会更加了解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提供支持,借助企业的优势教学资源来实施人才培养。
再次,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企业极希望完善自己本身的培训体系,但由于资金问题,中小企业不能建设自己的企业大学,无法建立一套自身的培训体系。那么,企业既然想用有限的资源来完善自己本身的培训体系,那么,企业唯有与中职学校建立联盟,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使企业能够拥有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员工,降低了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企业培训参与到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来,不但能满足企业培训的要求,同时,依托学校专业人才集聚的智力和人才优势,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从而有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加速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培养中等职业教师。企业可以聘请工程技术骨干做兼职教师,又可以将学校的教师安排到企业现场去锻炼,不断提高教师的技术实践能力,增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张佑林.《职业教育: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职业与教育》 2007年第19期
[关键词]种植专业;实践性教学;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006-0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使理论知识得到深化,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为了使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必须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农业改革的力度。与此同时,更需要一批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型农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所以,对种植业的实践性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种植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1、理论脱离实践
种植专业设置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了实现理论知识与生产效益的良好转换,必须提高教学的实践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从而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这样,不仅造成培养目标素质的单一化,还会降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表现为: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学生畏惧不前,害怕犯错。有的学生自认为理论知识充足,但是依然出现各种错误。比如,在果树嫁接中需要找出切口,要求对接穗进行削取。通常情况下,接穗的长度为58cm,长面削掉的尺寸为整个接穗的?,另一面削成马蹄状,尺寸为1cm。可以看出,该理论并不复杂。但是,要高质量的完成任务,还需要加强实践锻炼。如果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实战经验与技术,即便拥有再多的理论知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可见,实践性教学是投入劳动生产活动的重要条件。
2、实习实践时间短
学生实习实践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如果农业产生的时间长,那么实习实践的时间就相对比较多,反之亦然。同时,根据课堂标准要求,种植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的时间应该占到总授课时间的40%。在必要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在很多职业学校中,种植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的时间仅仅占到总授课时间的10%,甚至更少。另外,很多学校的实习场地与相关标准不符合,难以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践需求。以上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发展。
3、实践实习质量低下
在种植专业教学中,实验课、实习课教学效率甚微,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教师、学生对课程重视度不高,抱有应付态度。另一方面,实验课、实习课在授课的过程中,受到器材缺乏的限制,难以开展。比如: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导致教学组织混乱。这样,使得部分学生鱼龙混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与此同时,当实验课结束后,很多学生虽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具体操作的步骤。但是,一旦让学生自己独立操作时,就会难以下手,或者错误百出。由此可见,这样的实验课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实习的过程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可以独立操作。然而一部分同学由于思想重视度不高,怕吃苦、怕劳动等原因,认为实习就是完成任务,没有掌握相关的技术也无所谓。在这种情况下,不但降低了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给农业科技的发展带来很大障碍。
二、种植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办法与措施
1、提高领导的重视度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培养出一批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新型农民,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业的稳定、长久发展。为了实现以上目标,要求加强领导的重视度。在政策、资金上面给予帮助,解决种植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比如:建设专业实习场地,购买充足的实验器材,合理调整课程安排,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实践证明,只有提高领导的重视度,才能加大对职业学校支持的力度,从而改善以上发展中存在的困境。
2、激发学生对种植专业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同样,在种植专业教学中,也必须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虽然种植专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在农业生产本身特点的影响下,依然有很多学生不愿意投入农业学习中。所以,应该积极培育学生对农业的兴趣与爱好,使他们在农业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为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了激发学生对种植专业的兴趣,学校可以开展丰富的专题报告会,为学生介绍当前农业发展的形势,以及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使学生增强对本专业学习的信心。另外,可以邀请一些种植方面的专业来学校做报告,为学生讲解在农业实践中的知识以及经验,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对种植专业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对种植专业的兴趣,不仅可以促进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从而积极投身到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中。在农业生产中,建立一支技术能力高、专业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年轻队伍,是促进新农村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加大重视度。
3、多管齐下,加强实践锻炼
当前,因为诸多条件限制,学生实习场地器材不足、条件艰苦,导致课程难以开展。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很多职业学校的实习课程时间少于总课程的五分之一。有的学校在最基本的农业操作教学中,也没有提供相关的技能训练。还有一些学校由于本身条件困难,无法开设技能训练课程。针对以上情况,应该争取多方面的资源,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帮助农业职业学校提高教学的实践性。
首先,建立校内实验基地。立足学校本身的资源,利用校内建筑空地或者闲置的土地,建设农业实验基地。比如:在实验基地中种植梨园、橘子园、桃园、苹果园,然后交叉种植草莓、红薯等作物。另外,在校园马路两边可以种葡萄、猕猴桃等藤本植物。除此以外,可以开发小面积实验区,种植蔬菜。这样,不仅方便学生学习,而且起到了美化校园的作用。
其次,建立校外实验基地。为了使学生真正深入到农业实践中,应该在发挥校内资源的基础上,在校外建立大型的实验基地。这样,学生可以在类似于大田的实验环境下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另外,农业职业学校应该积极与农业技术单位联系,通过科研项目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教学、科研的教学实习基地。
再次,建立健全实践制度。制定相关的技能培训考核制度,明确考核的内容与目标。在考核的过程中,按照安排好的项目考核,采取考核一项,评定一项的办法。同时,根据学生的成绩,分成不同的等级。针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促其改正。考核时间可以安排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
最后,做好新技术的推广。为了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外,还要重视新知识、新技能的传授,从而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农业实践中。在某种程度上,新科技代表了一定的生产力,有助于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对农业生产的兴趣。
结束语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民生的根本。为了积极推进农业的发展,应该不断转变农业生产模式,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当前,在种植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过分重视理论,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种植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改革的办法与措施。比如:提高领导的重视度,激发学生对种植专业的兴趣,多管齐下,加强实践锻炼等,希望可以加强种植专业教学的实践性意义,为我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职业学校 英语教学 有效性
当前,英语教学在我国得到普遍重视,尤其是在职业学校中,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更是增强学生自身未来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对职业学校英语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和英语质量,增强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以获得最显着的英语教学成果,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素质的增强。
一、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教学与教育的条件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当前,我国的职业英语教学的条件尽管已经得到了有效改善,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根据对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分析,对影响职业学校英语有效教学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1.1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存在厌学情绪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差的现象。根据调查研究得出,职业学校绝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产生对英语的厌学情绪。同时由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单词读写困难或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缺乏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惧怕心理,缺乏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1.2陈旧落后的机械式教学模式
在职业学校中,部分教师受传统英语教学观念的影响,往往会忽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只一味的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灌输,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英语学习的环境枯燥无味,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存在讲解过多,学生难以消化把握的现象出现,再加上教师英语教学停留在课本教材上,这就使得学生难以提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英语教学的有效性[1]。
二、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职业学校的英语课程教学应以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为本,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因此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和实用性,通过对学生英语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英语素质得以提高,从而促进其未来职业竞争能力的增强。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对职业学校英语有效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2.1把握课堂节奏,活跃课堂气氛
要想提高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不断活跃课堂气氛。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就是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把握好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课堂节奏感的打造可以有效的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从而吸引学生英语学习的注意力,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2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
职业学校在英语教学中与普通学校的英语教学相比存在着一定地不同,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具有实用性、专业性以及多样性等特点。因此,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时,要改变单一的英语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以此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2]。
2.3积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学生只有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才能主动参与到教师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来,进行英语的自觉学习,从而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4提高职业学校英语教学针对性,因材施教
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有效性要想得到增强就必须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面对不同的学生要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只有这样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才会得以提高。同时,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使得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
2.5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将极大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小组之间的这种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帮助,减少了教师讲解的时间,使教师有更多地时间去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并给予积极引导;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督促,从而获得对英语学生的动力[3]。
三、结束语
作为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我们要改变传统英语教学观念,创新英语教学方法,实现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来帮助学生英语水平和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1] 邹能春. 对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