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理教育研究范文

地理教育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理教育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地理教育研究

第1篇

区域地理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包罗世界各地、各民族,有众多的地名、地理事物。由于时间和资金的问题,不可能学到什么地方,就去到当地亲身体验。因而单凭教材和地图册,学生觉得知识还是抽象的,有时还因国外的地名多而弄得晕头转向,从而害怕学习地理知识。通过电脑播放一些该国家或地方的资料,让学生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抽象的知识感性化,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知识。如:讲《非洲》一节时,我在新课的导入部分设计了一组最能体现非洲特色的图片,诸如乞力马扎罗山、在大草原奔跑角马、黑人部落等,并配以非洲音乐,当学生一进入教室,悠扬的音乐、悦耳的歌声、美丽的画面,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下子集中到课堂中来,很快地融入课堂教学所创造的情境中去。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区域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并能在空白填充图上填写出来。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软件控制,可把地图任意放大、缩小,既能看到全图,也可突出某个地点,做到点面结合,便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如讲到《东南亚时》,首先显示一幅世界地图、然后点击东南亚的位置,图上出现使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及其范围,让学生一目了然,突出东南亚位于两洲两洋之间,再点击放大突出马六甲海峡,随时转移地图突出马六甲海峡在波斯湾与日本之间搭起日本“海上生命线”,使学生更好理解马六甲海峡作为世界重要咽喉要道。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加大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有效性

区域地理知识涉及面广,有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学生难于掌握,抽象性知识也不少,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从而对地理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畏难的情绪,对知识的学习极其不利。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地理课堂进行教学,通过制作地理教学软件,使讲授的知识具有动态感,图文并茂,加大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有效性。学生不必十分精通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即可获取大量地理知识,这对地理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讲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时,由于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比较复杂,可以用不同颜色闪烁来逐一展示十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同时显示各种气候类型的名称。这样,学生可在短时间内掌握十种气候类型的大致分布。

第2篇

一、当前我国地理教育研究转载现状分析

首先,笔者通过Excel2003统计分析了近10年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转载论文共694篇,在这些论文中,有来自中学地理教学三大杂志《地理教育》、《地理教学》以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方面的转载,也有诸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等大学学报方面的转载,还有来自《教学月刊》、《教学管理》、《课程・ 教材・教法》等核心期刊的转载,因此,转载的地理论文对当前地理学科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从横向(各年论文转载数量)和纵向(各年不同类别论文)转载数量两个维度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为近10年来每年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论文转载的数量结果统计。

另一方面,笔者将近10年700余篇论文按照研究的类别进行分析,将其大致归纳为地理课程理论、地理教学(包括地理教学理论与地理教学应用两个方面)、国内外地理教育比较、考试试题研究、地理教材理论、地理学习理论、其它方面(包括教师成长、学生作业体系、地理思想教育等)等8个方面,如图2所示。

二、当前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现状特点

笔者通过近10年人大复印转载中心《G33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中地理教育研究方面论文转载归类分析,并结合2003年全国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将地理教育研究分为四个小时期:课改前的百废待兴期、课改时期的“新气象”、以及研究发展的高峰期和发展的平稳期,各个时期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各具特点。

1.百废待兴(2001―2002)――深化地理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席卷全国之前,我国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使用的是1994年的老教材,它是我国恢复地理高考以来内容最丰富、层次结构最明了的教材,同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相关研究比较集中,如表1所示。

从研究发现,这一时期重要表现为对最后“旧时期”中存有价值的教学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不到80篇文章中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超过一半,包括对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案例、概念、素养、教学目标等诸多方面的研究,这是研究层面比较狭小、急需革新的时期。

2.推陈出新(2003―2005)――加强地理多领域研究

2003年是新课程推广的第一年,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方法、模式、策略等方面不论是思想上还是内容上都出现新的深层次的研究,基于此变化也为地理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材料。所以,这一时期的地理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对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有对地理新教材的研究(包括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有注重学生学习的研究以及对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试题的研究等,如表2所示。

虽然教学是地理教育研究的主体,但也出现了相关新内容的细化研究:以教材为例,有“实验地理教材(人教版)中探究性活动的类型和功能分析”;以教学为例,有“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地理教学中知识观的转变”等,是地理教育研究深入性、丰富性最显著的时期。

3.百花争艳(2006―2007)――趋于平衡化研究

经历课程改革后,至2006、2007年,全国已有大部分地区进入新课程时期,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在新课程背景下进入了多次高考。这一时期较前一时期研究更加平衡化,如图3所示。

从该图可知,地理教学理论、地理教学实践、地理教材理论、考试研究等方面趋于平衡。

4.平稳发展(2008―2010)――追求创新性研究

以地理教育为例,它承载着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地理教育的创新研究是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这一时期文献不多,2008年64篇,2009年43篇,2010年47篇,但是研究的方法形式更具创新意识,如“基于高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中学地理教学实践研究”――从行为的量化分析入手;“高考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价值评价”――从学科价值的评价切入,“地理新课程与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从“学案”的提出说起等这些维度方面的研究都是以往没有出现的,很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

针对当前我国地理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教育论研究过于集中,课程论有些失衡;教学论研究层次欠缺,教学评价涉及较少;重视教师教学研究,忽视学生学习研究;教师教育发展关注不够;地理教育相关方面的研究不博也不专;地理考试试题研究呈现减弱趋势;国内外地理教育比较研究内容较为薄弱。

三、我国未来地理教育研究发展的展望

1.加强课程理论研究,完善课程体系观念

地理课程理论在地理学科教育中具有引领性,它规定了地理课程的基本方向、目标、内容、结构,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上位概念,地理课程的任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误导地理教学。以现行地理课程标准为例,它还是实验版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其中可能会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它与实践中的地理课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缩短其中的差距,这些都需要加强课程理论的研究,完善课程体系,为理想与实践之间的架构起“桥梁”作用。

2.注重教学理论细化研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通过文献统计分析,教学理论研究固然丰富,但是研究的内容比较集中于思维、方法、策略、地图、案例、能力等方面,那么如何评价这些研究的实际意义?笔者认为,在注重教学理论的细化研究同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如地理新课标中提到教学中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结合”,可以将其具体到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学生学业评价等。有条件的可以将课堂与课外实践结合,这样地理教学理论研究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3.建立“档案袋”研究,关注师生全面发展

地理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发展。文献统计中相关内容关注较少,就学生学习理论方面有50篇左右,而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其智力结构与非智力结构研究不多;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也比较少。因此,在未来发展中通过建立“档案袋”形式,跟踪研究,关注教师或学生个人发展的过程,做相关研究可以有效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4.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深化地理教育比较研究

文化的发展需要交流,教育也是如此,通过国内外教育各方面的交流,可以擦出思想“火花”,产生新的思想观念,可为教育教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材料与方法手段,也为进一步深化国内外地理教育研究提供条件,可拓展研究的深广度,有利于缩小理想地理教育理念与实践教学的差距。

第3篇

一、关注时政新闻,强化公民教育

例如,我在讲“天气预报——台风”这一内容时告诉学生,我国在台风预报方面应用了多种现代化手段,从气象卫星到雷达引导,再到高密度地面观测自动站,使我国对台风的预报做到了无一遗漏,对台风的生成、孕育、发生、发展和影响,都做到了全程监视。目前,我国不仅在台风预报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防御、救灾、抗灾方面,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报告和活生生的现实材料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既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又调动了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心系社会。在讲到“我国的自然资源特征”的时候,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比较我国的各种资源在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结合网络热词“光盘行动”,让学生深刻领悟:浪费资源,祸及子孙;节约资源,我有责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节俭意识,落实节俭行动。

二、创设活动情景,强化公民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公民教育,不能单纯地进行理论说教,要有真情实感,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让感悟在活动中升华。因为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扎实的认知基础,难以产生真挚的情感。在教学中,我结合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活动情景,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如讲完“中国区域地理”后,我设计了一堂“我的祖国我的爱”的地理活动课。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对我国的疆域、行政区划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对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知识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还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结合教学内容强化公民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森林锐减、垃圾成灾、酸雨肆虐、雾霾横行……这些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面对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树立公民的环保理念,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获取环境知识,形成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所以,在当代社会,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公民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中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在仔细研究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与同学科的教师分工,将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如,在学习水资源的内容时,先让学生了解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再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全球水资源现状,了解全球因水资源短缺而产生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图片和视频资料,以此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另外,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并让学生大胆设想化解水资源危机的方法和途径。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纷纷提出自己的设想。有些设想虽然幼稚,不太现实,但是学生关爱社会、关心自然的爱国情感已经被激发。这种渗透式的教学,既能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地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体验式教学强化公民教育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渗透,环境教育,策略

当前世界环境问题一直在加剧,人类生存活动中对自然环境进行了大量的索取,违背了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发展,使得局部区域环境受到影响,让整个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及发展。高中地理教材中也有和环境相关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要协调好人和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及资源的意识。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作用

环境保护意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环境教学其是地理知识学习的保障,而不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因此,教师要重视环境教育,让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教师首先需要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并且挖掘其中的环境教育素材,将教材内容同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启发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价值,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让学生树立并提高可持续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能有效的管理及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处理社会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环境教育的中心内容。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对学生学习地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一个主要地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和环境有关,可以用来作为环境教育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想有效的渗透环境教育,就需要先充分掌握及研究教材内容,能够分析及挖掘其中的有效教学素材,发挥出教材的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认真考虑环保教育的目标,有效挖掘书本中的教学素材,尽量让教学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内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并且具有较好的说服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让他们积极的学习环境教育,充分发挥出环境教育的作用,实现其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其独特优势,提升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漫画“啊,地球出汗了”,让学生认真观察,并且设置提问,如:“漫画中说明了什么环境问题?一般其被称为什么效应?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等,通过设置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漫画,更具针对性,学生通过交流、探究,可以逐渐体会到全球气候正确变暖的问题,通过不断探究获得答案,知道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无节制的排放CO2导致的。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其他的气候变暖图片,还可以给学生播放视频《后天》,加深学生对温室效应的认识。教师需要设置问题,如:“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有什么?气候变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什么?”等,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观看、学习及讨论,学生可以积极的进行讨论。这样,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讨论及总结,学生会认识到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中都选择一个一个代表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官员、世界环保组织成员、热带丛林、伐木商以及土著居民,围绕怎样减少温室效应这个主体进行辩论比赛,学生要站在自己角色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及发表意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深入认识气候变暖的原因。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知识,加深记忆,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重组、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灌入式教学方法之外,还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其他方法传播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出当前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从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向多样化发展,环境教育内容较多,这容易让教学目的出现多种性以及不定向性情况。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教师需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组合,发挥出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实现整体优化,逐渐形成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相关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时,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纪录片和幻灯片等。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更加深入、正确的理解保护物种多样性的价值及意义。

第5篇

关键词: 地理教师教育专业 课程体系 优化

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是中学地理教师的主力后备军。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中学地理课程地位不断提升,高师院校优化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地理教师教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内容,只有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高师院校对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急需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开设的教育类课程不仅要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应通过多种途径锻炼其教学技能和班级管理能力。地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综合类学科,涉猎范围较广,高师院校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提升我国的基础教育水平。

1.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目前,各高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名称不尽相同,但其授课内容相差不多,根据主要教学内容将其分类,可以将这些课程大致分为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四部分。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教师发展导论、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地理教学论、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地理摄影与后期制作等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品牌地理、Coreldraw软件操作等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则以微格教学、校内外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和支教实习为主。

公共选修课程开设较早,一般从第一学期开始学到第四学期结束。该类课程理论性较强,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教师这一职业,逐步具备相应的职业操守和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基本教学素养。专业选修课程开设时间略晚,一般从第五学期开始学到第六学期结束,该类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地理学科的独特性,使学生认识到地理课程的整体性与区域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各个学期自主选择学习,教学目的是促进其教学技能提高,有助于他们入职后更好地开展地理教学。教育实践课程一般从第六学期开始,直至第八学期结束,通过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教学技能。

2.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理论课程设置单一,实践性较差。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1]。目前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中,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开设科目较多,多为公共必修课程,但是该类课程理论性较强,高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教学实际情况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做到学练结合,学到的理论知识并未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成为教师后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育实践类课程过于形式化,并未起到有效提高教师教育学生教学技能的作用,微格教学开设课程较少,在校内外教育实习中考核制度不完善,部分学生并未参加教育见习和支教实习,缺乏教学实践,严重阻碍学生深入了解教师的职业要求。

2.2教学内容过于分散,系统性较弱。

由于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是跨越自然、区域和人文三大课程体系的综合课程,还有众多交叉和边缘学科,教学内容涉及资源、环境、规划、经济、人口等诸多领域[2]。因此各部分课程应紧密联系,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但在现在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中教学活动内容较少,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界明显,尚未引导学生从实际教学角度学习与中学地理相关的内容,各课程之间的系统性较弱,理论课程枯燥无味,实践课程形式单一,各种教师技能并未相互配合开展教学训练,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树立信心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无法提高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2.3与中学课堂接触少,衔接性较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中学地理课程的课程结构、内容、理念及设计思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地理师范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中一些传统教育理念已经不再适用,部分高师院校教学内容并未随着中学地理教材的变化而变化,二者的衔接性较差,对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并未满足社会需要,不利于成为教师后的长远发展。此外,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中学教学的新趋势,不仅教学内容应结合课标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教学方法应紧跟时展变得更加新颖,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多数高师院校针对中学地理课堂的设计理念并未及时反馈给地理教师教育学生,教学内容中贴近中学地理教学前沿的知识较少。

3.地理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优化方案

3.1增加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学技能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教学是教师最根本的工作,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不断发现问题,逐步改善自身不足,教师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展现自身的教学技能。增加教学实践需要学校、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应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较早地开设地理教学课程,将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学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演习,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中学教学中。进行教学演习应做好充足的准备,需要高师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思考讲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学生讲课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课,带领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也可以进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发现对方的优缺点。学生应增强对教学实践的重视程度,在实践过程中认真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

3.2提高教学技能。

地理学科教育课程除学科教育理论课程外,含有学科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技能等课程[4]。教学技能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运用的技巧和方法,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加强对教学技能的练习,利用课余时间训练课堂上学到的相关技能,通过反复练习、思考,逐步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教学技能专项训练,例如,针对三板技能开展粉笔训练,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课堂展示的方式督促学生完成任务;针对语言技能可以举行演讲朗诵比赛,也可以通过配音活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转换角色找寻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学技能大赛是最快最有效的整体提高教学技能的方法,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分别举行教学技能大赛,各年级学生相互观摩,互相促进教学技能的提升。

3.3转变教学观念。

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高师院校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高师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保证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充分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不断把学习主动权和责任交还给学生[5]。经过教师的指导,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会逐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有助于他们入职后以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对待中学生。中学地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传统教学中单纯要求学生学会的观念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探究,只有变“学会”为“会学”,才有助于发挥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师积极引导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中学教育接轨,为学生提供更健全的学习平台。

3.4注重教学管理

中学生心智尚不健全,位于人生中的叛逆期,课堂秩序仍需要教师维护,教学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一节课的质量高低。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不仅要提高教学技能,同时应锻炼班级管理能力,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高师院校可以从第一学期便组织学生定期到中学进行旁听见习,鼓励他们自主发现中学地理课堂中存在哪些教学管理问题,与一线中学教师交流探索解决办法,在第五学期之后要求学生到中学课堂中进行教育实习,在实践中提高教学管理能力。高师教师应注意引导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关注中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心理变化,只有做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4.结语

高师院校对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要真正落实教师专业化的培养目标,向中学教育输送合格的地理教师,通过增加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技能、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管理的方法完善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学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周海瑛.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卓越地理教师[J].地理教育,2011,11:60-61.

[2]赵敬民,彭淑贞,杨炯.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优化研究[J].高教论坛,2011,02:50-53.

[3]张广花,秦耀辰,胡良民.中国7所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及其优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565-571.

[4]牛超,刘玉振.TPACK视阈下高校地理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地理教学,2015,23:8-11.

第6篇

一、 环境教育的含义及目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相关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 1988年欧共体通过的环境教育决议指出,环境教育的指导原则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使公众积极有效地参加环保活动及合理谨慎地利用环境资源奠定基础。”环境教育之目的,即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个人或集体为解决现实问题和防止发生新的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等。

基础环境教育的目标,具体包括:关心。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知识。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要有基本的理解。态度。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技能。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评价。能测定个人和社会的环境状况,并能从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美学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参与。能为解决任何社会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行动,以此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

1.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诸多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次,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第三,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均与地理有关。

2.环境教育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式,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描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时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内容与环境教育思想相统一,将中学生环境素养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相结合,无疑是对个人、家乡、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有益的工作,也为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入新鲜内容。环境体验、环境调查和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地理开放式教学以及乡土地理学习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方法与内容,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更适合在地理教学中从身边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环境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关注社区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环境教育

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内容多涉及地理环境的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融入环境教育。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可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在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之一: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无需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和教学时间。

2.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环境教育

教师应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强 化学生环境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科学的环境观。例如,高中地理第八章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温室效应。首先可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教学视频,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减轻和消除温室效应是每个人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即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之目的。还可让学生指出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收集各种信息或材料展开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模式。

第7篇

[关键词]教师继续教育 地理 网络培训

中图分类号:D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238-01

一、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地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地理新教材在全国已普遍使用,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熟的经验,但一些共性的问题也在日益凸显。从宏观层面看,教师自身及在教学中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一,教师对地理课标的基本理念普遍缺乏深入理解,不少教师至今仍未理清课标与教材的关系,在备课和教学实践中依然视教材教参为“圣经”,对课标则缺乏认真研读;第二,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1],而在实际工作中,仍有教师不注重对新课改精神的学习了解,课堂上还在上演“独角戏”;第三,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地丰富和更新着地理学科的内容,如遥感技术、新能源、海洋开发等,而目前大多数一线地理教师,对学科发展的新知识了解甚少,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现代地理教学的需要,尤其初中阶段,非专业的地理教师占比较大,这一问题更加突出;第四,新教材使用几年来,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问题,遇到了一些困惑,由于彼此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问题和疑惑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第五,受传统的教学观和教师观的影响,大多数基层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意识不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实践的能力较差。基于上述情形,笔者认为,开展新一轮的地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促使参训教师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是改变当前地理教学现状、解决地理教学问题的最佳选择。

教师备课和上课时已开始使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有了这样的基础,培训部门完全可以对传统的课堂讲授的培训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如果培训单位创建了自己的网站,授课教师可直接把与培训相关的信息资料或教学视频到网络平台上,参训教师登录培训部门的网站后即可浏览培训资讯,查阅或下载学习资料,观看视频讲座和教学案例等。与传统的继续教育培训方式相比,首先,网络学习不仅大大减少了参训教师集中学习的时间投入及吃、住、行等的费用,而且学习的地点及时间也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不会再因工作或个人私事错过学习的机会;其次,网络平台提供的信息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不同知识层次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第三,网络交互使教师间的交流沟通范围扩大,不同年龄、不同特长的教师成为学习合作伙伴,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第四,网络信息平台提供的大量学习研究素材,使基层学校的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成为可能[3]。

集中面授有了计算机网络这条便捷的信息传输通道,教师参加集中培训的时间虽可大大缩短,但必要的集中活动还不能少,这是因为,有些教学问题的处理教师讲授往往比学员自学的效果好,有些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只有把教师集中到一起方可进行。前者如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如果单靠参训教师自己琢磨,很多困难他们在学习中根本无法克服,如果这类问题不能在前期得到较好地解决,后期的交流互动、作业提交等问题就无法顺利处理。后者如培训部门或授课教师组织的专题研讨、经验交流报告或选拔优秀教师所讲的公开课等。适量的集中学习活动不仅能较好地解决参训教师自学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还有可能把教师学习的热情推向,来自各个中学的地理同行在研讨会或辩论会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以后教学问题的处理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地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习支持

1、建设好网络信息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信息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其前提条件是培训部门必须建立一个高质量、大容量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如果做不到这些,培训的效果就有可能大打折扣。一个高质量的网络信息平台要至少达到以下几点要求:第一,信息平台上各级页面的标题栏设置应做到科学规范,栏目分类尽量细化,确保访问者按标题栏提示比较为容易地找到所要查询的内容。第二,到信息平台上的学习资料及教学参考素材应具有绝对的可信度或一定的权威性;第三,网络信息平台在保证满足参训教师学习、教学参考及交流互动需要的同时,还应为他们开辟一条联络其它地理网站的绿色通道,为他们进一步拓宽视野、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提供便利的条件。网络绿色通道的开通方法是,培训部门在自己信息平台的首页上设置一个专门的栏目 “域外链接”,把国内一些有重要参考价值地理网站的网名添加到栏目中并设置为链接,这样,学员无须搜索即可直接进入相关网站。

教师培训网络信息平台的页面标题栏目可根据培训的目标要求、课程设置、教师学习、教学、交流互动的需要及学科的特点等进行设置,就地理学科来讲,主页面上的标题栏大致可设置以下若干个:培训公告、地理资讯、理论学习、专业知识、课程导学,交流互动、备课参考、教学研究、试题集萃、地理图片、域外链接等[4]。当点击主页上的标题栏进入下一级页面后,如果其中存放的信息资料较多,可按一定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存储,并设置次级页面标题栏,如主页上的“备课参考”栏目,次级页面上的标题栏可按参考素材的类型设置命名,如课件、说课稿、教案、地理图片等,再下一级,页面标题栏可按教材模块、章节或专题设置命名,如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乡土地理、旅游地理等。

2、坚持提供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

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培训信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目前对大多数青年教师来说不算是什么问题,而对一些年龄偏大或对计算机及网络知识了解甚少的农村教师来说,可能还存在一定技术方面的困难,即便培训部门把这部分教师组织起来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但在应用过程中,他们仍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为确保参训教师顺利地浏览网络培训信息、在线交流互动及进行其他相关操作,培训部门应安排专职计算机专业人员提供经常性的帮教服务,如通过QQ组群、地理教师吧等解答教师们的疑问,或帮助参训教师在培训单位的网站上注册个人博客,为学员发表文章、提交作业、上传资料提供技术指导等,如果这些技术性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登录平台进行交流的频率就会增加。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4―50.

[2] 李建海我国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目标的研究重庆教育学院学报〔J〕2004年第3期91-93.

第8篇

一、用数字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

如在讲我国的土地资源时,我们应该既讲优势又讲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土地资源遭受到惊人的破坏。1981年与1957年比较,我国耕地净减少149500km2,是世界上减少耕地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滥伐森林,土地失去大面积森林的保护,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5×106km2。水土流失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据测定,仅黄土高原每年因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约4×107吨。建国40多年来,我国沙漠面积增加了约2×105km2,即土地荒漠化以每年6670km2的速度增大而居世界之首。当前人类的环境日趋恶化,如不及时控制,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严峻的现实,触目惊心的数字,唤起了学生的忧患意识,使大家意识到我们再也不能坐等灾难临头、生灵涂炭,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保护、治理生态环境。

二、合理地利用自然,科学地改造自然

人类与其生态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方面人类必须依赖于环境而生存,必须对自然界持尊重的态度;另一方面,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应当通过科学充分发挥人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结合地理教学,在讲解“保护森林、绿化环境”时,可向学生介绍我国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始建于1978年的“三北”防护林体系,经过十年多的艰苦努力,造林存活面积已达66.67万公顷。过去受风沙侵袭和干热风危害,产量低而不稳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保护,粮食增产10%-20%。过去沙化、盐渍化、牧草严重退化的沙漠和半荒漠草原得到了保护和恢复,产草量增加了2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了初步治理,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了10%。

活生生的事实使学生们认识到:人不仅可以合理地利用自然,而且能够科学地改造自然,植树造林是增加植物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造福人类的一项根本措施。与此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忱和责任感,积极投身于绿化环境的活动中。

三、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

社会再生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二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人类的繁衍。为了保证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地发展,不仅要求有计划地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且要求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人类生存的空间是有限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如果人口无限膨胀,必然爆发生存危机。因此,结合教材有关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人口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生活质量的高低,是由这个国家的产出总量和人口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我国的产出总量和许多资源的总量在世界上虽名列前茅,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的产出量和资源的占有量却排在许多国家之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加拿大,耕地面积相当于我国的40%,粮食产量只相当于我国的15%,而它却是粮食出口大国。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3.39亿,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的过快增长,必然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所以,应该让学生懂得: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四、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地理教学刻不容缓的任务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过去的地理教学中,由于偏重于应试教育,只注重对地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利用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理教学应当自觉肩负起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教学任务。

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注重于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效益,结果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诸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这些问题我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日益加重的态势。

第9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教学; 情感教育; 新型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6-0105-01

一、引言

在高中各科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学是师生公认的比较难学的学科之一。高中阶段地理学科自身的抽象性以及空间向量和非空间向量在地理地图中空间思维特点等更加突出,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在地理教学中,如果不予以更多关注,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失去学习兴趣,进而感到地理课苦闷、乏味,一门非常综合实用的课程形成“难学――怯学――厌学――弃学”结果,于地理教学的开展极其不利。那么,作为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能否顺利完成学科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情感教育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它的内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包括着人们极其多样的心理生活领域,我们称之为情感领域。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藉此使学生主动、自发地参与到地理教学中。那么,在课堂上是如何激起学生内心的激情。拨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心弦”呢?

二、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有老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过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情感的交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贯穿课堂。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尤为重要。

在地理教学中,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从教师的角度了解学生认识学生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情,也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得以充分调动,给学生创造一个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究情感教学艺术。使学生在心平气和的、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行练习,提高地理教学的整体效益和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教学方面,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须加强情感的交流。事实上,学生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情感教育在地理课堂上的运用策略

1.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中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处处起模范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对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学科的情感及个性品质的形成,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一张嘴巴讲到底,而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教学手法的运用,都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地上好每一节课,创设良好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底参与地理课堂教学,达到教学教学相长。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并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2.建立融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情激情

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能否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气氛。在森严肃穆的氛围中,在教师的严厉呵责下,学生是不可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个性和灵气,不可能积极地参与教学、大胆幻想、勇于创新。反之,教师态度和蔼、亲切、不压抑、不专横,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

作为地理教师,我坚守着地理课堂中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重视教学相长,不断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把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尊重他们对地理的看法和观点。例如:在一次评讲测验卷课堂中,自己对某道题目讲评错误了而导致改错成绩分数,当时,我立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解释道:“老师不是圣人,我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你们勇敢地指出和帮我改正。”采取开发、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脉搏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就会充分地得到调动,使学生在愉快而和谐、充满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露短与出错,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获得地理知识。

3.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感情,以情动人

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学殿堂。同时,根据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中学生来说是有刺激性的。

如高中地理旅游单元的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的教学,展示我国众多的旅游景观并配上教师对其声情并茂的讲解,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爱主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同时课堂气氛可能变得更加活跃。

四、结果与讨论

由此可见,教师生动、活泼、优美的语言,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样,学生就会学而忘倦,乐而习之。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理念;视频教学;课堂交流;结合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04-01

一、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现状

(一)不断改善

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其中教学方式的变化是促进地理教学情况改善的重要条件[1]。同时,对现代各种优势条件的利用,如多媒体与网络的利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了视频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时事热点引入法等教学方式,改善了传统地理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学生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积极思考问题[2]。这些都是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情况得到改善的体现。

(二)逐渐渗透环保理念

地理选修课是一门与环境紧密联系的学科,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地理情况有一个更加细致的了解。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学生接受地理教学,需要将自己纳入到环境保护之中[3]。例如教师可以利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在各国国家地理、乡土地理、时事地理、全球环境地理等方面的介绍过程中均会涉及到环境教育的知识,对高中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列举由于人类不良的活动而带来的环境恶化的例子,对学生起到了警醒作用,更好地渗透与传达了环境保护的理念[4]。

(三)环保教育存在不足

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是学生深入学习人与自然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学习地理,认识到人类在自然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影响到自己今后的行为。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中涉及到众多的环境保护理念的渗透,尽管教师采取了许多途径,但是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学生仍然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理念,这说明了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中的环境保护理念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渗透。

二、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理念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践行环境保护理念

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也有环境保护的义务。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理念,可以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增加远见卓识,适时适当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帮助培养他们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培养科学精神。

(二)有助于环境保护

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才能够遏制不良趋势,促进环境状况的好转。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理念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习惯,例如少用一次性餐具、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多使用环保出行方式等,能够呼吁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将环境保护的工作落实。

三、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中渗透环境保o理念的途径

(一)视频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大多涉及到的是理论知识,因此死记硬背成为一些学生首选的学习方法。据调查很多的学生认为地理学科的教学比较枯燥,觉得难。因此,利用课堂视频的展示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在讲述环境污染的时候提到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可以利用视频,通过造成165人丧生,7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等数字带来视觉震撼,从而调动起学生对有关地理环境方面的关注,意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然后通过分析人类的不合理行为,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进行课堂交流

高中地理与环境密切相关,但是传统的授课方式中教师讲授内容过多,因此学生很难融入进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提问,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例如在讲述环境污染的时候提到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造成165人丧生,7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是难以估计,通过这些数据证明环境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调动起学生对有关地理环境方面的关注,明白日常生活学习中要注意到的环境问题,意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形成正确人地关系思想,更好地学会保护环境,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合生活

很多学生在生活中有许多行为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需要得到纠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环境保护日的活动,让环境教育的活动进入社区、进入家庭,来巩固环境保护上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环境保护的行动,用自己的实际的行动为环境保护正名。高中地理教师带领学生在考察乡土地理的社会实践中,研究这个环境存在着哪些问题,比如空气、水源地、植被覆盖率、野生动物数量等等,在这样的一个学习研究过程中,认识我们生存的环境,并为怎样去保护这个环境,建设更美好的家乡作出贡献。如在生活中要节约用水、二次水的利用,不做有害环境的事情等,这些都是学生应该做到的。

(四)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人们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目前,环境教育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待环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第一,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上,利用幻灯片等现代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第二,在高中地理课堂上,也要注重学生的层次不同特点,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郝勇,詹秀娣.美国主流地理教材阐释“人地协调观”的特点分析――以《地理:地质学、环境和宇宙》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18(04):65-68.

[2]赖兴贵.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6):28.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情感教育;新型师生关系

一、引言

在高中各科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学是师生公认的比较难学的学科之一。高中阶段地理学科自身的抽象性以及空间向量和非空间向量在地理地图中空间思维特点等更加突出,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在地理教学中,如果不予以更多关注,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失去学习兴趣,进而感到地理课苦闷、乏味,一门非常综合实用的课程形成“难学-怯学-厌学-弃学”结果,于地理教学的开展极其不利。那么,作为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能否顺利完成学科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情感教育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它的内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包括着人们极其多样的心理生活领域,我们称之为情感领域。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藉此使学生主动、自发地参与到地理教学中。那么,在课堂上是如何激起学生内心的激情。拨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心弦”呢?

二、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有老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过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情感的交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贯穿课堂。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尤为重要。

在地理教学中,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从教师的角度了解学生认识学生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情,也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得以充分调动,给学生创造一个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究情感教学艺术。使学生在心平气和的、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行练习,提高地理教学的整体效益和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教学方面,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须加强情感的交流。事实上,学生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情感教育在地理课堂上的运用策略

3.1 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中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处处起模范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对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学科的情感及个性品质的形成,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一张嘴巴讲到底,而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教学手法的运用,都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地上好每一节课,创设良好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底参与地理课堂教学,达到教学教学相长。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并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3.2 建立融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情激情

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能否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气氛。在森严肃穆的氛围中,在教师的严厉呵责下,学生是不可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个性和灵气,不可能积极地参与教学、大胆幻想、勇于创新。反之,教师态度和蔼、亲切、不压抑、不专横,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

作为地理教师,我坚守着地理课堂中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重视教学相长,不断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把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尊重他们对地理的看法和观点。例如:在一次评讲测验卷课堂中,自己对某道题目讲评错误了而导致改错成绩分数,当时,我立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解释道:“老师不是圣人,我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你们勇敢地指出和帮我改正。”采取开发、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脉搏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就会充分地得到调动,使学生在愉快而和谐、充满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露短与出错,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获得地理知识。

3.3 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感情,以情动人

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学殿堂。同时,根据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中学生来说是有刺激性的。

如高中地理旅游单元的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的教学,展示我国众多的旅游景观并配上教师对其声情并茂的讲解,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爱主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同时课堂气氛可能变得更加活跃。

四、结果与讨论

由此可见,教师生动、活泼、优美的语言,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样,学生就会学而忘倦,乐而习之。

第12篇

一、完善生命教育理念,树立良好身教典范

教育是人的灵魂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认识与堆积。良好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前提条件。生命教育的成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信念。因此,地理教师应强调对生命本体存在价值的珍视,要致力于强调对生命神圣性的追求,要注重对生命家园的建构,对生命审美境界的引导,强调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应在认知、情意与技能方面多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充实生命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生命观。教师不但应具有正确的、健康的及自然的态度,同时更应该是位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及关爱生命的教师,而且应本着赤子之心,甘愿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对生命的情感和体会,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使学生能充分地感受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喜悦。另一方面,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引导,要关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这些都会对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它的教育功效有时甚至比知识的传递更为重要。再者,要注重教师的教学理念因素。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集中表现为两点: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情境。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会在课堂上即时捕捉学生动态生成的资源,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才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主动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在实践中学习。同时教师应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才是地理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深挖教材,构建富有“生命气息”的地理课堂

生命教育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教育,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和完善的教育。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地涌流,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追求。初中阶段的生命教育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学会欣赏人类文化。地理学科的特有性质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进行生命教育的机会,教师充分关注和挖掘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生命教育素材,努力构建富有“生命气息”的地理课堂,引导学生建立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教会学生如何关心自然、关心社会,进而培养其形成科学的生命观。

1.创设情境,启迪心灵,在感受自然魅力的同时,懂得珍爱生命。

有人说,生命教育就是“从生物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开启希望之光”。地理学科中强调对生物的保护,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实际上就是要引发学生内心中对绿色、阳光、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认识世界,尤其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增进学生与大自然的亲密感情,培养学生的生态情感,使他们欣赏并感激自然,让他们感受到自然之美,才能逐步养成主动的、带情绪色彩的生态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情境教学法,引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声音、图片的再现和鲜活的生命展现,使学生入境、生情、思考、感悟,体会生命的价值,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和情感的共鸣。

例如八年级《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如果单纯地只通过书本内容是很难带动起学生的思维共鸣的,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引入了大量精美的图片、浪漫的诗歌,还有自己旅游时的照片,此外我还选取了科教频道近来播放的纪录片《美丽中国》的片段,抒情的文字、优美的歌声、震撼的图像,通过大尺度、多角度的空间展示,把祖国的壮丽山河尽展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打造了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带动起了他们的情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进而引发了他们珍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情感共鸣。又如我在讲授《台湾》一课时,课前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制作手抄报、绘制台湾地形图,用这些资料来装扮教室,烘托氛围,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灿烂的文化、富饶的物产、台湾繁华富丽的都市、多元的现代享受、鲜美的水果、闻名于世的阿里山、日月潭……充分激起了学生对台湾的向往,课上一曲《阿里山的姑娘》彻底点燃了学生的热情。

2.合作探究、启发思考,在了解人地协调的同时,懂得尊重和敬畏生命。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尊重生命,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又要尊重自然界所有的生命。大自然总是用一只无形的手巧妙地平衡着各种关系,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和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规律,敬畏自然中的生命。中学地理教材是以人类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地理环境为出发点,以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为主线,以人地协调理论为依据来编写内容的,其中蕴含着大量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案例。教师应运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进而渗透生命教育。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积极倡导新课程理念所提出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生命意识,这是地理教育回归学生、回归自然、回归生命的最终目的和体现。

如,我在讲到关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时采用了合作讨论的方式,课上学生们讨论得很热烈,提出了很多点子,集思广益,开拓了思维,虽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不太实际的方法,但毕竟是一种创意,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然后我又以“低碳生活,有你有我”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班会活动,通过绘制手抄报、编排小品、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小制作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在生活点滴中注重环保,为低碳生活献计献策。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如我在讲到有关“保护文化遗产”时,让学生小组讨论“保护遗产的重要意义”,由于答案具有开放性,有一定的思维和探究的价值,有利于学生热烈参与,并且各组的回答也不一致,最后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从而得出保护遗产的重要意义。通过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课堂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再如我在讲授《北京》这节课时,课后活动中有一个关于老北京规划,四合院和胡同的去与留问题,我采用了分组分角色来进行辩论的合作学习形式。角色扮演要求学生转变思维方式,真正从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采取行动。对于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这个问题,学生往往存在懂得其中道理,但又与实际联系不上的情况,采取分组角色扮演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可以全面认识这个问题的。每一组学生从一个角度、一个目的进行问题的诠释,每种角色对于文化遗产的作用认识不同,拯救文化遗产的方式和措施各有不同,通过思维的交流与碰撞,有利于全体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增长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沟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更有切身感受。

3.开展研究性学习,组建课外活动小组,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生命教育的价值。

地理学科内容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使得地理研究性学习在内容选择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作为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其目标之一是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认识社会。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直接感受;在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过程中,懂得多方面地去获取地理信息,并用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因此,很多知识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来进行深化,在活动中提升生命教育的价值。例如:“室内环境污染与改善建议”“小区绿化与居住环境的改善”等,这些课题的设置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懂得保护大自然就是珍爱我们人类的生命。又如我在讲授人口问题时,安排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外调查活动:调查自己居住的小区周围的人口、环境、资源状况,理解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理,感受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再如我在讲授天津地理时,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搜集资料,或是出去采风,进而了解天津的风土人情、乡土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并由此上升到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我在讲授《中国的自然资源》这部分时,结合学校倡导的“珍爱地球,保护环境”活动,搞了一次“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爱护环境的实践活动,通过给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介绍和指导,普及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目前地球环境不断恶化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演讲和手抄报、宣传海报的制作活动,在班级内部开展节能减排的各种创意活动,进而把各项活动推广到学校和家庭,深化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唤起学生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情感,让他们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三、关注时事,联系热点,服务现实,提升生存技巧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打开教材,我们会看到关于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叙述占了相当多的篇幅,还涉及到各种人为灾害,如大气污染、水污染、滥砍滥伐、酸雨、臭氧空洞、全球变暖、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教材要求学生对各种自然与人为灾害的发生、防御有正确认识,具有安全意识,并能基本掌握自我保护的措施。从“生存教育”的大视野来看,教材还特别强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强调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关爱生命”“生命至尊”的精神。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出台的《地理课程标准》,把“关爱生命”提上了日程,发挥了纲领作用。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针对某一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自救演习”,再如“联系生活经验并运用有关资料,讨论季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举例介绍家乡的主要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举措与存在的问题”等。作为教师,我们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理应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逃生的技巧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在学习地震、海啸、洪水、飓风等知识时,让学生意识到:在大自然面前,生命是脆弱的,自然界任何一个微小的环境变化都可能使生命受到伤害。联系现实,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灾害是其中一种,其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毁灭性极大。5.12汶川大地震,震颤着整个中华大地,短短几秒钟就夺去了十几万人宝贵的生命,给我国带来了巨大创伤。虽然我们无法预知和躲避灾难,但我们能从现在做起,把学生培养成知危险、懂安全、能自救的最强生命力,这也必将使他们受益终生。我们可以利用地理课堂教学,讲授防震减灾知识,同时我们还应切实有效地进行一些地震应急对策训练,要求学生经过训练后,能表现出良好的防震意识和应急素质。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普及生存技能知识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选修课的时间,开设一系列关于逃生技能方法的校本课程,更多更细致地为学生讲解生命危难关头的自救方法,要充分联系现实,尤其是近些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像洪水、冰雪天气、冻害、浓雾天气、沙尘天气、雷电天气等,要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到的知识与自己是息息相关,非常有用的。事实证明,地理学科的“生存”教育具有坚实的基础,具有长期的积淀,具有系统的载体,具有深刻的内涵。

第13篇

关键词:情感教育评价、高中地理

一、目前高中地理情感教育评价主要存在的问题

1.“重知轻情”的教学评价观尚未改变

新课程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教学的终结性目标,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下,该目标形同虚设,这主要与当前的教学评价体制存在着相当大的关系,只注重对教学内容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评价,而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品质、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评价不足或根本没有相应的评价。

2.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不注重 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

现在的地理学习评价主要以平时的单元检测、期中或期末考试为主,以考试的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也是作为甄别、选拔的主要依据,并且也是衡量教师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这种传统的以分数论英雄的教学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3.情感教育评价缺乏准确、科学的评价机制

由于情感涉及学生的心理范畴,具有不易定量测量和不断发展变化等特点,。一方面情感指标难以 量化,使评价缺乏客观性;另一方面 情感评价中存在着可信性差距 ,即在评价中,学生会因迎合心理 或逆反心理,而使测量结果缺乏真 实性。

二、农村初中地理情感教育评价的方法

要做到准确、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情感的发展,就需要采取合理的刚性和柔性指标,对学生的情感发展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评价。

1.试卷测验评价法

地理教学的结果主要以试题测验的方式进行,基本上的题目注重的是知识与技能的考察。将情感教育的内容转化为试题的形式融入到平时的测验中,使情感内容与知识进行整合,便于教师了解情感现状。所以情感教育内容的试题命制至关重要,一是选择与情感教育内容相应的材料作为选题的背景,二是题目的设问应要求学生做出有关的价值判断和取向。

2. 表现性评价方法

2.1 观察法

人的情感虽然具有内隐性,但还是通过喜、怒、哀、乐表现出来,所以对学生的情感表现进行观察是平时教学中最主要的方法。在观察时应根据情感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并且要了解学生应该达到何种程度,这样才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在进行观察前,应详细编制学生情感观察项目表,并细分相关的观察评价指标,使观察得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除课堂上对情感表现进行观察外,可以在某一阶段内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发展水平并对不良情感进行改进。

在使用观察表格时,观察学生的表现并记录下来,然后在每个学生的记录结果下面给出学生的得分和评语,并确定学生的情感水平等次,分别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的建议。

2.2 访谈法

第14篇

目前,作为承担我国环保国策教育主力军的地理教育,存在着某些与其任务不相称的地方,笔者对所教的七、八年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通过初中地理学习,学生所获知识信息量最多、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地形、气候、河湖、动植物等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知识;其次是工农业、交通、贸易、城市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知识;再次是自然资源的知识,而对环境保护知识了解最少、印象模糊,环境意识薄弱。这充分表明作为地理学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的环境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还十分薄弱。

为了更好地发挥初中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从初中地理教学的特点及初中生知识结构的特点出发,笔者认为:初中地理要突出环境教育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这一主线,应该从以下方面增加教改力度:

一、增强学生环保的忧患意识

初中的中国地理应增加介绍我国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区的古今对比内容,具体而言,可在中国地理教材中增加的环境内容有:①森林植被在我国古今对比,及现今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②介绍水资源破坏严重的地区,比如众所周知的黄河断流、淮河污染等对沿河人民生产、生活的严重影响,唤起学生自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环境行为;③土地资源部分,增加耕地资源绝对量和人均占有量的古今对比,土地肥力破坏情况和分析;④气候部分增加有关气候古今变化及其影响的教育,增加我国重点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等级并与世界各国主要城市作比较等内容:⑤在分区地理部分,讲城市时适当增加重点城巾环境的古今变化和现今环境问题的资料。

通过上述内容,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将地理课程分为教学内容和实地考察两部分

地理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初中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分析的特点,走出课堂进行野外实地考察。考察与环保有关的内容应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或者请他们来学校向同学们介绍本地环境情况,或者与环保工作者一起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和社会,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通过了解本地环境的好、坏,及对本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培养和增进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

三、多介绍环保国家的中学生的环境观和日常行为规则

初中世界地理(包括沿海版)中虽然介绍了发达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取得的成绩,但是没有涉及这些国家在整治、恢复已被破坏的环境时,他们的中学生在环保中是如何认识及所作所为,而这恰巧是初中学生环境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中学生在认识上有很强的趋同性,在行为上有很强的仿效性,了解其他地区、国家中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行为,无疑可以促使我们初中生见贤思齐,对他们环保意识的养成有一种潜在的作用。因此课本中应增加这样一些内容。

四、在初中地理中应添加环境法的内容

我国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十多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行政法规,已加入并签署了20多项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保护生物多样化公约》等,适当地向中学生宣传环境法,进行环境法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在环保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

第15篇

当前高中地理推行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关键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没有根本转变,还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应试教育”是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应试教育”使学生课程负担过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倾向,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学生地理能考出“高分”,这不是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全面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基本观念和整体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这才是新时期高中地理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

二、高中地理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

所谓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相关教育现象、对学生主体以及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信念”。教育观念对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高中地理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首先地理教师要以人为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和活动空间。

三、高中地理教师要重新认识教材

地理教材在地理教学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挖掘教材,传授学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地理学是一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生存的所有环境,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也在不断地改变,所以,地理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变化。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重新认识教材,并针对现行地理教材更新赶不上时展的状况,尝试借鉴网络技术利用各种网络教材来补充传统教材的不足。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