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

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加强信用风险管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加强信用风险管控

第1篇

商业信用风险一旦产生,也就意味着应收账款不能按时按量收回,直接对企业现金流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如果应收账款拖欠时间过长,成为坏账的可能性就会变大,如果企业同时进行多个工程项目,垫资情况严重,若融资渠道不顺畅,将会引发企业资金链的断裂,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如何对国际承包工程的商业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保证项目应收账款安全、及时、足额的收回,已成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商业信用风险成因

虽然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商业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业主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但是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企业自身管理层的不重视、管控职能的缺失也会诱发商业信用风险。

(一)外部因素 商业信用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指业主拖欠账款的风险。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境外建筑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加之项目的发包方建设资金紧张,业主有意或者无意拖欠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工程款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款项不能及时回收,应收账款金额逐年攀升,建设工程的项目垫资金额巨大。虽然应收账款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形式为资产,是企业的债权,表面上无法看出风险所在,但在应收账款确认的当时,潜在亏损的风险已经产生。

一是不能收回产生坏账,直接影响企业利润;二是即使一两年后能够收回,但应收账款逾期收回所带来的资金成本以及收账费用也由企业负担,降低了项目的收益;另外,国际承包工程大多采用外币结算方式,账款回收时间过长,汇率变动带来的汇兑损益也会影响企业利润。这些外部因素具体表现在:工程承包合同中账款回收条款不明确;业主经营不善,无力按期支付工程款;业主故意占用承包方资金;蓄意欺诈等。

(二)内部因素 商业信用风险的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管理层面的不重视、相关职能部门的缺失以及没有应收账款管控措施。有关研究表明如果企业能够进行有效地信用管控工作,有八成的坏账是可以避免或者成功追回的。对于对外工程施工企业更是如此,企业整体的关注点都在工程的招投标和建设中,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仅限于催收,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全面风险管理环境下企业对于商业信用管理的需要。这些内部因素具体表现在:管理层对信用风险关注度不够、整个企业都没有树立起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对业主信息掌握不全,对客户信用判断不准;没有专业的信用风险管控人才和技术力量;结算方式不当,信用政策不完善,对拖欠的工程款缺少有效的追讨手段等。

二、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商业信用风险管控机制构建

资金的顺畅流转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障,而应收账款的及时、足额的收回则是保证企业现金流入的一大决定性因素。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个部门、一种方法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构建企业信用风险管控体系。对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来说也是一样,必须要改变工程企业一贯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建立起适应当前纷繁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信用风险管控机制。

商务部研究院提出的中国出口企业“3+1”信用管理模式可以说是我国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信用管理体系。这种管理模式也适用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信用风险管控,本文尝试在借鉴此种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机制。

在市场化残酷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商业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海外失利的案例层出不穷。因此,从企业的管理层开始就务必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能够深刻认识到商业信用风险的危害性和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培育企业的商业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加强全员参与商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力度。优良的管控环境,是管控机制有效运作的基础,必须从总经理到各级分管领导、施工人员、业务人员、财务人员,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把握各个环节,从签约、洽谈、组织施工到确认工作量单、账单确认、结汇收汇等,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规定操作,将信用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

(一)管控部门——独立的信用管控机构 在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大都利用业务部门或者项目施工负责人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这容易导致施工部门、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各自为政,信息沟通不畅也会导致信用风险,形成“滞后”管理;再者由于业务部门的经营目标、施工部门的项目进度和施工要求与信用风险管理目标不一致,在缺乏相应信用管控技术的条件下,业务部门或者施工部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会在不同目标的激励下形成更大的商业信用风险。

只要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使用商业信用手段,那在在获得益处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这个工作不可能单纯依靠某个部门来完成。因为商业信用管理所牵涉的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必须设立信用管控部门来专门进行商业信用的管理,包括在多个有关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在技术上对商业信用风险进行有效地分散和规避,对应收账款实施及时的催收、制定和执行相关信用政策等。

(二)事前控制——业主信用风险调查和评估 企业必须在合同签订之前,通过多种途径对业主的财务情况、主业范围、经营状况和发展历程等进行了解审查,保证在正式确定合作关系之前,完成对该客户的资信调查、分析和评级,建立资信管理档案。尤其是对于新的合作伙伴,有必要时还应该通过专业的机构进行信用调查,目前国际上对企业信用评级有很多方法,如:5C 、5P、5W、4F 等方法。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建立正式的业务往来之前,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信用评估方法,对国外客户进行科学的信用分析。

经过信用评估之后,对于信用评级较高、信用状况优良的业主,可以与其进行正常合作洽谈以促成项目成功;而对于信用等级较差、信用不良的客户,即使与其继续合作关系,也要采取更为严格的信用政策,否则必须终止业务往来。对于一些中小型的工程企业,由于业务量较小,对于这种专业的信息管理、分析评估工作没有能力和必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这项工作的,也可以将部分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委托给专业机构,这也是国际上信用风险管理的一种发展趋势。

(三)事中控制——工程进行过程中重点环节的把握 承包合同一旦签订,信用风险防范的重点就要转移到工程施工过程的内部监管、债权的确认、应收账款风险的转移上。在合同中必须明确业主支付工程款的条件、收汇方式、授信条件、信用政策、违约条款、纠纷解决办法等。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采用不同的信用政策来拟定合同条款,选择不同的收汇方式,如电汇、票汇、托收、信用证等。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履行合同的约定,同时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建立严格的分管领导和业务部门负责制。

各个工作环节和流程都必须按照明确的制度、具体要求和奖惩办法来执行,并接受定期或随机的监督检查。国际工程承包的特点导致应收账款的确认与其他企业不同,一般来说业主根据施工进度,确认施工单位申报的工作量量单。经过审批的工作量单与工程账单在双方确认之后,施工单位即可确认收入,相应地形成应收账款,业主根据合同确定的付款条件和商业信用政策支付工程款。在整个工程进行过程中,信用管控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国际保理业务、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福费廷业务、银行保函、要求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来转移商业信用风险。

(四)事后控制——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 事后控制就是利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收汇损失,主要就是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追收,建立、实施专业化、规范化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和跟踪管理制度,防范工程款拖欠的风险。管控部门指导业务部门和施工部门要随时与业主保持联系,及时与业主确认量单,督促业主按照合同要求付款,在账款逾期的早期积极自行追讨。若账款拖欠时间较长,应及时与业主沟通,若沟通无法解决问题,必要时应通过法律途径来降低可能的损失。

信用管控部门还要根据应收账款的具体情况,通过债务分析技术评估确定应该采取的欠款追收方式,采用诸如自己追讨、委托专业商账公司追讨、诉诸仲裁或诉讼等手段,力争将商业信用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三、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商业信用风险管控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为控制国际工程承包商业信用风险,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强化信用管控,企业必须从源头开始,加强对潜在合作方的资信调查和评估,建立健全客户信用资料库,而这些工作需要企业制定标准的、规范的客户资信管理制度进行指导。

首先,要确立信用管控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保证信用管控部门在实施风险控制时能够得到各部门的配合,并设置信息搜集、档案管理、资信分析等的具体岗位,明确岗位职责;

其次,要对资信档案库的构成要素、信息的储存方式、档案库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第三,充分挖掘与信用风险相关的信息,制定出一个较为通用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指标选择上,应从定性和定量分析、财务和非财务、历史和未来、静态和动态、正向和反向等多个角度评估信用风险,以体现信用风险评估的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

第四,根据搜集到的指标数据和资料,确定企业使用的信用评估的模型,保证分析人员在进行信用评级时能够较为便捷的确定公平、合理的评价结果。

此外,还需要设置一个定期检查和更新资料库信息和评估结果的自我调整的机制,让客户信息资料库跟随外部环境而随时更新,才能满足企业信用风险管控的要求。

信用管控部门还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不能满足于最初搜集到的客户信息,要不断更新、检查在库业主的信用信息,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客户资信档案积极的进行管理;另外,制定科学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宏观环境和行业状况进行更新,同时不断学习科学的、适用的信用评估模型,增强客户商业信用评估的准确性。

(二)采用风险转移方式 我国跨国工程承包企业一般采用出口信用保险和国际保理的方式对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加以转移。一般选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规避对外承包工程应收账款可能无法收回的风险。与一般保险公司不同,中信保是国内唯一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的保险公司,它表面上是对由债务人原因导致的无法支付的工程款进行承保,更为本质的是为企业提供了风险防范和损失赔偿的机制。风险一旦转化为损失,该损失不完全由企业承担,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将给予企业承包范围内大部分的经济补偿,企业亏损将大大减少。

此外,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有更为专业的技术和人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资源共享,提前风险预警,能够帮助企业提高风控力度。国际保理是指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向保理商转让应收账款的业务活动。当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获得业主确认的工作量量单和工程款账单,保理商买断债权后,企业就能够从保理商那里得到支付的工程款,提高了资金的回笼率和周转率。由于债权的转让,使企业不再承担由此债权产生的风险,大大降低了企业债权管理费用,还可以及时的进行外汇的核销和出口退税手续,保证了工程正常施工所需的资金需求。

(三)制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制度化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也是指导信用管控部门保证收款的必要条件之一,主要包含信用限额制度、内部准备金制度、账龄分析方法、欠款催收制度等。信用管控部门根据信用评估模型的评级结论,确定该项工程对于业主是否采取商业信用工具,即是否给予授信。

若允许授信,确定对该客户采用何种信用政策、给予多大的信用额度。企业在具备了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和在此基础上制定的信用政策制度外,还应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学习,在企业内部设置准备金制度。因为造成客户违约的原因除了客户自身的内部原因,如财务危机等,还有不可抗的外部原因,不确定性极大。

当企业客户大量违约时,如果企业没有一定的准备金,就会造成资金链断裂,资金流严重缺乏,企业将会面临极大的破产风险。账龄分析虽然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已经被许多企业所用,但是在粗放式管理的工程承包企业中仍没有作为一个日常管理的方法。账龄分析能够检验企业信用管控工作的成效,信用管控部门将账款逾期情况录入客户资信档案中,一方面可以对其进行及时催收,对应收账款进行跟踪管理,另一方面作为以后合作授信额度的考虑因素。

通过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商业信用风险的成因的分析,了解到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的不到位。因此,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内部首先应设立独立的信用管控部门,这样才能解决业务部门、施工部门、财务部门在赊销中分工不清、受利益驱使而忽视风险的现象。其次,应针对应收账款进行事前控制,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必须采用系统的、规范的作法来构建客户资信资料库。再次,在客户信用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应收账款管理方法,保证企业在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风险最小,并且在业主违约的情况下不会因现金流不足而被迫破产。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控机制,才能使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降低信用风险,增加商业信用利用程度,帮助企业现金健康快速流转。

参考文献:

[1]林均跃:《企业信用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2]钟朋荣:《中国企业留心十大陷阱》,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戴彬:《商业信用风险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27期。

第2篇

【关键词】集团企业;信用风险;传染路径;管控策略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债券违约是信用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2018年以来,受金融去杠杆、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债券集中兑付等多方面影响,我国债券市场累计违约债券金额达1176.51亿元,这使得企业信用风险持续上升。集团企业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联合体,其存在规模大、产业链长、多元化经营、金字塔结构等特征(纳鹏杰等,2017)。集团内部股权关系复杂,通过资产转让、关联担保、关联交易等形成了内部资本市场,其信用风险表现出明显的“传染性”(李丽、周宗放,2015),产生了信用风险传染现象(周利国等,2019)。因此,本文基于传染病模型,结合我国肺炎疫情防控经验,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了集团企业信用风险传染的路径及管控策略。

一、文献综述

已有研究集中考察信用风险传染的原因、路径及其效应。国外文献中,Davis&Lo(2001)率先研究信用风险传染,发现某一债务人违约将导致其他债务人违约的概率增加;Jarrow&Yu(2001)在企业违约强度模型中引入信用风险传染;Khanna&Yafeh(2005)指出集团内风险传染由管理控制产生;Brune&Liu(2011)认为违约事件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信用风险感知,而且会增强信用风险的传染性;Hatchett&Kuehn(2009)发现信用风险传染效应与宏观环境负相关,外部宏观经济环境越不景气,信用传染效应越强;Jorion&Zhang(2009)实证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会导致经济主体间信用风险传染;Li&Sui(2016)研究发现集团成员企业间互相担保是信用风险传染的主要渠道;Chakrabarty&Zhang(2012)利用交易数量、交易规模和流动性条件等微观市场结构变量,考察风险传染效应的负面后果;Thumer&Poledna(2013)发现某一债务人发生实际债务违约后,与之存在关联的债务人发生债务违约的概率也会提高。国内文献中,陈林和周宗放(2010)发现关联企业违约相关性与母公司持有股权比例正相关;肖珉等(2011)发现不恰当的关联交易会直接或间接提高集团内部信用风险;黄贤环和吴秋生(2017)认为集团内关联企业发生风险传染最主要原因是存在各种内部交易;钱茜等(2019)发现风险信息传播对信用风险传染有重要影响;徐凯等(2020)发现存在关联的风险信息对信用风险传染影响较大;李丽和周宗放(2015)研究表明信用风险传染强度与母公司债务优先偿还次序无关,而与子公司债务优先偿还次序有关;李光荣等(2020)分析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特征,提出信用风险管控对策;纳鹏杰等(2017)发现当集团内某一上市公司风险增加时,次年集团成员上市公司风险会上升,关联交易、担保、债务是集团内风险传染的重要路径;张春强等(2019)研究表明信用风险经行业传染后在一级市场具有定价效应,劳动密集与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传染效应更强;宁博等(2020)则发现市场出现信用债违约后,同城市非违约民营企业会进行更多向上真实盈余管理;周利国等(2019)指出信用风险在企业集团成员企业间存在传染效应,这种效应呈现出动态特征;张金林和李健(2020)发现异质性个体信用风险具有较强传染性,高密度、低中心型企业集团网络结构放大风险传染效应。与已有文献一样,本文聚焦集团企业信用风险传染路径,探讨风险传染管控策略。然而,已有文献集中于管理科学领域,大多运用结构模型、数值仿真、演化博弈等方法。纳鹏杰等(2017)率先运用集团控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风险传染效应,使研究范围拓展到会计领域。此后,关于信用风险传染的实证研究逐步增加,但仍然鲜有案例研究。因此,本文首要贡献在于丰富了研究方法。其次,已有文献虽然认识到信用风险具有传染性,但鲜有研究将信用风险传染和疾病传染联系起来。进一步的,我国成功的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对企业经营管理是否具有启示价值,仍未得到足够关注。因此,本文的贡献还在于运用传染病模型并结合肺炎疫情防控经验拓展信用风险传染的研究视角。

二、理论分析

(一)信用风险传染路径

传染病模型的基本原理是: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并侵入新的易感宿主,突破其免疫机能并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具体包括病原体产生、传播、蔓延三个阶段。其中,传播途径又可分为直接接触传播、非直接接触传播及垂直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指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未经任何外界因素造成的传播;非直接接触传播指易感者并未与感染源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其它媒介侵入易感者,如飞沫传播;垂直接触传播指孕妇与胎儿之间传播。集团企业内部信用风险传染路径(见图1)与传染病模型高度吻合。致险因素类似病原体,其不断积累导致施险企业产生信用风险,通过直接接触、非直接接触、垂直接触传播,最终将信用风险蔓延至受险企业。“疫情”加剧施险企业信用风险,导致其传染性增强,扩大集团内部企业信用风险暴露范围。

(二)信用风险传染管控策略

我国的疫情防控经验有“三项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就是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就是要实施联防联控,做好消毒通风、体温检测,倡导“戴口罩、勤洗手、少聚焦”;保护易感人群,就是要鼓励加强体育锻炼,针对重点人群与重点场所升级防控措施。集团企业信用风险传染的管控策略(见图2)与疫情防控机制逻辑相似,具体包括控制施险企业、切断传染路径、保护受险企业,结合信用风险传染特点,确定具体的风险管控措施。

三、案例背景

(一)海航集团简介

海航集团于1989年成立,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海航集团已从单一的航空运输企业发展为跨国集团企业。2017年6月,国家推动海外投资限制政策实施,海航集团海外投资陷入中断,其开始依靠变卖资产、债务重组等手段填补债务。2020年2月29日,海南省政府牵头的联合工作组进驻海航集团,全面协助、全力推进集团整体风险处置。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团破产公告,正式宣布进行破产重整。至此,历时1年的风险处置工作宣告结束,海航集团踏上拯救与重生的道路。海航集团自创立至今,通过大规模并购扩张并购,成为了一家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服务为三大支柱的服务产业综合运营商,覆盖航空、物流、金融、旅游、置业、商业、机场管理和其他相关产业。“肺炎疫情”对海航集团造成了巨大冲击,特别是航空产业损失惨重。2020年上半年,海航集团旗下海航控股公司营业收入117.12亿元,同比下降66.57%,实现净利润-125.41亿元,同比下降2214.81%,预计全年净利润预亏580亿至650亿元,海南航空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同时,海航集团内部庞大的资本市场,如资产转让、关联交易、关联担保等,为信用风险的蔓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集团整体的信用风险处于上升趋势。

(二)信用风险的产生与蔓延

巨额的短期债务是海航集团信用风险产生的“导火索”。2017年,海航集团的短期债务高达1852亿元,长期债务高达3828亿元。仅2017年上半年,海航集团支付的利息就高达15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尽管大规模剥离其他板块业务,处置相关非主业资产,海航集团的流动性危机仍未得到有效缓解。2019年7月,高达164亿元的“16海航02”债券构成实质性违约,这表明短期债务造成的流动性风险是海航集团信用风险主要来源。航空产业是海航集团重要的“造血”板块,然而海南航空背负巨额债务,资金链岌岌可危,“肺炎疫情”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其信用风险。2020年,海南航空若干借款、融资租赁款和资产证券化项目均未按照协议约定按时偿还,累计未偿本息共计约268.4亿元。各类借款逾期行为触发违约条款,银行、债权人等有权要求公司偿还的借款、融资租赁款、债券本息等共计971.89亿元。事实表明,信用风险在海航集团内部不断蔓延。2017-2018年,海航集团到了“千亿债务集中到期,流动性困难利剑高悬”的地步,董事长陈峰直言“偿债压力巨大”。为了衡量信用风险程度,本文借鉴陈庭强和何建敏(2014)的研究,选取平均利息保障倍数指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海航集团平均利息保障倍数呈显著下降趋势,从2017年6月的2.95下降至2019年12月的1.22,海航集团信用风险不断恶化。2020年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加剧了海航集团信用风险的蔓延,使其利息保障倍数平均值甚至降为负值,为-0.16。收入下滑、资金短缺、债务到期,种种因素使得海航集团信用风险不断加剧,集团内稳健发展的公司也难免陷入困境,从而凸显出信用风险蔓延的严重性。

四、案例分析

(一)海航集团信用风险传染路径

1.直接接触传播资产转让。如表1所示,海航集团内部的资产转让主要涉及海航控股、供销大集、海航基础、渤海租赁四家上市公司。其中,海航控股、渤海租赁与其关联方之间资产转让交易较为频繁。海航控股主要向关联方转让飞机、发动机等资产,渤海租赁主要是向关联方转让租赁资产收益权。由于内部资产转让交易金额较大,关联方承担着较大的现金支付压力,可能诱发其流动性危机。由此可见,内部资产转让是信用风险直接接触传播的重要途径。关联交易。如表2所示,海航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主要是租赁业务,涉及海航控股、供销大集、凯撒旅业、海航科技、渤海租赁五家公司。其中,海航控股、渤海租赁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较为频繁,租赁业务交易金额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海航控股2019年关联租赁交易较2016年增长79.91%;渤海租赁2019年关联租赁较2016年增长160%。渤海租赁的关联出租交易金额非常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为了缓解海航集团整体流动性压力。渤海租赁通过向集团内部关联方提供较宽松的信用政策,减轻其资金周转困难。然而,关联方往往在接受租赁服务后推迟付款,导致渤海租赁现金流陷入困境,资产萎缩,坏账风险不断上升。由此可见,关联租赁交易是信用风险直接接触传播的重要途径。关联担保。如表3所示,海航集团的内部关联担保主要涉及海航控股、供销大集、海航基础、海航科技、渤海租赁五家公司,各公司为关联交易方提供的担保金额普遍低于其接受担保金额。例如,海航控股2018年接受担保金额544.86亿元,是提供担保金额164.31亿元3倍多,可见差距之大。尽管接受担保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被担保单位的授信额度,帮助其获得更多外部借款,增强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但是一旦被担保公司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担保公司必须承担代偿义务,这会导致担保公司陷入流动性危机,从而诱发信用风险传染。海航控股作为集团内部核心公司,其接受担保的金额也较大。由于航空业务遭受“肺炎疫情”重创,海航控股的偿债能力不断下降,势必影响为其担保的关联方,导致信用风险传播。由此可见,关联担保也是信用风险直接接触传播的重要途径。2.非直接接触传播相较直接接触传播较为明确的传染路径,非直接接触传播则存在较多不确定。由于集团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享有共同的声誉,因此负面声誉和恐慌情绪可能是信用风险非直接接触传播的重要途径。当集团内某一公司陷入信用危机,一方面会直接影响集团内其他公司的声誉,另一方面也会使其利益相关者产生恐慌情绪。这种负面声誉和恐慌情绪积累传播,可能使集团内部公司信用风险不断上升。海航集团面临着声誉危机,特别是受肺炎疫情的冲击,变得更加严峻。2020年1月,海南航空缓发M5级别及以上干部所有工资,一线员工轮休期间不发放薪酬,并解雇了一批外籍飞行员;渤海租赁出售21架飞机,总价51亿元。紧接着2月,海南省人民政府成立“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入驻海航集团,目的是彻底摸清海航债务状况,推进更有效的救助和重整方案。海航集团被“接管”“分拆”的传言充斥各类媒体。海航集团债务问题由来已久,2015年其资产负债率便接近80%,此后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一方面,海航集团不断加剧的信用风险降低了其整体声誉,不利于内部成员公司市场交易;另一方面,负面声誉不断积累,导致银行降低信用评级、收紧信贷政策,使得部分公司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进而导致流动性危机。此外,随着各类负面舆论在电视、报纸、自媒体、社交网络等的不断扩散,使集团的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产生了巨大恐慌,他们不仅失去信心而且试图撤离,这进一步加速了信用危机的蔓延。3.垂直接触传播垂直接触传播类似于“母婴传播”,其传染路径相对明确,即通过股权控制关系,信用风险由母公司传染给子公司,或者由子公司传染给母公司。其主要原因在于母子公司之间具有相似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两者联系紧密,一方遭遇信用风险,势必传染给另一方。在海航集团中,渤海租赁的控股股东为海航资本,海航集团又是100%控股海航资本。渤海租赁采取与海航集团相似的发展战略,不断实施大规模并购。2012年,渤海租赁收购香港航空租赁68.78%的股权,随后又并购全球第六大集装箱租赁公司SeacoSRL和第集装箱租赁公司Cronos。2016年开始,渤海租赁进入保险和证券领域,向多元金融控股平台方向发展。在持续融资、并购、再融资的模式下,渤海租赁债务不断增加,流动性风险不断上升。2020年,受肺炎疫情的冲击,“19渤海租赁SCP002”债券本息兑付存在不确定。此外,渤海租赁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由-18.9%下降至-69.97%。由此可见,渤海租赁与海航集团类似的发展战略与经营模式,不仅是信用风险传染的基础,也是集团内部信用风险扩散蔓延的重要途径。

(二)海航集团信用风险传染管控

1.控制施险企业第一,优化融资结构。海南航空本身债务比例较高,加上“肺炎疫情”冲击,利润缩减、资金短缺,信用风险急剧上升。针对施险企业海南航空,应该合理安排融资结构,探索不同资金来源组合,拓宽公司融资渠道,最大程度降低债务融资风险。第二,创新运营模式,主要致力于拓展混合运营模式,采取高密度布局、低营销成本、低管理成本、低票价,减少座位空间、降低座位成本等方式,有效控制运营成本费用,缓解运营压力。同时,通过对现有航空价格、服务流程优化改造,持续匹配旅客消费需求。第三,调整租赁安排。为避免租赁政策改变导致营业成本上升,应当探索新租赁方式,加强对租赁准则的解读,寻找降低公司风险的最优解决方案,如混合租赁、杠杆租赁等方式。此外,在不违背租赁准则的要求下,也可以签署期限短于一年的租赁方式,可以根据现有合同测算新旧租赁政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选择最有利于公司发展的租赁手段。2.切断传播途径第一,合理控制关联程度。集团最终控制方应当全面梳理内部关联关系,合理把控关联程度,采用合适组织架构,避免集团内部企业由于过度紧密关联交易,导致信用风险加速蔓延。此外,集团还应加强非上市企业融资能力,减少依靠内部关联交易输血来支撑资金运转。第二,加速回归核心产业。集团企业过高的多元化程度,为信用风险传染创造更多途径。应当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从过度多元化到适度“归核化”,聚焦主业,建立集团企业核心竞争力,避免盲目投资行为。此外,适当出售部分难以管理且与航空业不相关的资产回笼现金。第三,有效减轻外界恐慌。外部利益相关者产生的恐慌情绪可能会使集团企业内部信用风险传播速度加快。要有效控制集团风险产生与蔓延,从根源上减少外部各种负面舆论,改善集团整体外部形象与声誉。3.保护受险企业第一,建立集团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第一步是审视内部环境,重点关注其风险阈值,即信用风险防御能力;第二步是识别信用风险,重点关注其可能的来源;第三步是衡量和评估致险因素的传染性,重点关注各类关联交易、负面声誉与恐慌情绪以及相似战略与经营模式造成的不利影响;第四步是制定应对措施,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采取包括风险回避、风险分担、风险降低以及风险承受等缓解信用风险传染;第五步是监控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建立有效的风险传染监控体系,确保各项流程得到落实。第二,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海航集团应当发挥航空、旅游、物流等板块的协同效应。建议将航空机场基础设施整合并入航空板块,将传统旅游与IT及互联网等深入融合,将传统物流与电商等产业有机结合。要注重IT产业发展,将IT产业与航空、物流、旅游等板块有效对接,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形成航空板块为核心的产业布局,除实业板块中非机建产业和资本板块外,其余均可与航空板块整合。通过发挥集团不同产业的协同效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公司风险抵御能力。

五、结论与建议

第3篇

一、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控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加大其风险管控力度是关键所在。在稳健的经济政策下,银监会虽然公布商业银行劣质贷款在不断减少,然而涉及“股改剥离”政策的施行,到201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劣质贷款高达2.3万亿元,劣质率高达24%。根据财政在区域性金融平台的投资项目中,供过于求的企业较多,房地产项目是其中之一,这一现象导致劣质贷款数额居高不下。以上现状表明,商业银行在面对只增不减的贷款问题时,需要加强风险管控,选择较为稳健的道路。

二、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体制不完善

1.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首先,国内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信贷风险管控认知不足,一味追求业绩,不注重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这无疑给银行带来无形压力。另外,他们只着眼于短期盈利,忽视了未来商机。最后,信贷风险管控理念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未在商业银行整个人才体系中全面施行,导致工作人员误入歧途。

2.缺乏信用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总体综合素质偏低:社会经验不足、法律知识欠缺、业务方式不当、没有管理分析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责任感较低,未根据贷款要素对贷款人进行严格审核,缺乏及时处理并调整贷款类别的积极性,没有核实贷款要素是否如实填制。基础数据的不统一和不准确严重阻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制水平提高,即使是简单的分析工具也会导致数据出现质量问题,从而造成结果信任度低。也就无法建立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制中去。信用风险量度模型和技术落后是造成专业人才稀少的根本原因。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构架不稳,董事会和监事会权利过于集中,不能相互制衡;其次,风险管制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影响风险管控的效果;最后是银行内部稽核部门没有独立性。我国推行贷款风险分为五大类,但存在很大缺陷:(1)主观性思维比较严重,贷款界限模糊,结果不一致;(2)对资产质量恶化的预估能力较低;(3)分类结果是粗线条分类;(4)利用带块五级分类计提贷款准备不能遮盖银行的信用风险;(5)五级分类不能区分借款人风险和债务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缓释方式单一不能够分散风险,各商业银行在抵质押率、后续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创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全国尚未实施统一风险要素调整规定,我国拍卖市场不完善,质押品处理难度高,银行不仅仅承担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更是作为担保人承担责任。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1.树立全面控制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在完善风险认知程度这一方面,不仅需要全面控制管理,还要注重部门全体人员的参与意识,强化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操作执行者的监管问责制度以及参与意识,以此达到增强内部评级体制治理有效性的目的,强化内部控制的目标。银行把分离且落后的业务同互联网结合,加强内部监管力度。银行需要规范员工业务操作,合理设计监管制度。杜绝银行内部犯罪,明确职能权利和责任。银行需要加强奖惩力度和监管考核,以此强化员工在工作中的执行力度。

2.吸收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培养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

银行利用相关待遇政策吸引优秀管理人才,并且调整团队构造,让团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善于发现工作人员特长并且给予合适的岗位。与此同时,银行需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使其技术和体制能够跟上时展步伐,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对员工风险意识和专业道德素质训练,以此保持体制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银行便能让整个人才系统随时保持在最优状态,员工素质得以提升,以此来降低信贷风险强度。

3.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方法

银行内部创建独立的审核部门,在贷款之后进行跟进工作,不定时对信贷等级进行复核,调整信用等级,还必须保持这个部门的独立性。除此之外,还需加强信息的管理,引入先进的度量模型和内部评级法。银行需要规范员工的业务操作能力,按流程办事,把奖惩制度完善化,加强监督体制,银行还要善于和银监会互相配合,落实相关经济政策。

健全风险预防机制上,商业银行把可以通过相关操作作为预防基础,建立内容详细、真实、完整的体制,并且对风险进行分析、测量、监管,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方式解决问题。还要把风险预防体制同其他方式进行对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主要依靠动态信息、整体化、准确性内部系统进行测评,工作人员还需结合预防机制增强防火墙的功能。

第4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A

1 全面风险管理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动力减弱。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很突出,外部需求持续疲软、内需增长缓慢、物价上涨压力增加等多种不利因素叠加,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很大。企业外部环境更加不稳定,加之内部战略调整、资源整合、整体改制等发展要求的增加,导致企业即面临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更多风险。

2006年国资委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对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原则、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对贯彻落实也提出了具体要求。风险控制内容也已经全面纳入《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和相关细则中,成为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将构建国有大型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到可操作的高度,要求中央企业要在促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优化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实现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跨省市经营,产业分布广的优势,就必须逐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在政策的指引下及企业整体改制上市满足监管的要求下,公司于2009年开始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客户信用评价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于2008年6月28日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11年1月1日要求境内外上市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并且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1.2国内外现状研究

“风险管理”概念,是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施耐教授于1955年首次提出,此时的风险管理内容主要是信用风险和财务风险。1983年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年会在美国召开,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这是风险管理走向实践化的一个重要文件。1995年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制订的AS/NZS 4360明确定义了风险管理的标准程序,这标志着第一个国家风险管理标准的诞生。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法案(Sarbanes- Oxley法案),要求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必须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在其影响下,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类似的方案,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规范,加大信息披露的要求,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2004年9月,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 Integrated Framework),该框架拓展了内部控制,更加关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这一更为宽泛的领域,并随之成为世界各国和众多企业广为接受的标准规范。

从国内来看,中央政府已越来越重视风险控制,将风险管理提高到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中央企业如何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总体原则,并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引导。该《指引》的出台,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为我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内外风险,提供了指南。由此可见,我国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方面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已经从初始的意识教育发展阶段上升到具体策划实施的实质性阶段。但是,全面风险管理在我国企业管理中还属于相对薄弱的环节。许多企业缺乏经验,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手段相对匮乏。因此,广泛开展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积极借鉴国际上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技术和经验,努力提高我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将是我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日益紧迫的重要任务。

2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涵义

2.1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第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全员参与。全面风险管理不是一项独立的管理活动,必须贯穿于整个经济业务和各项管理流程中。因此,全面风险管理应该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管理,而不仅仅是运营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审计监察部门等个别部门的事情。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要参与风险管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流程都要有风险意识。

第二,全面风险管理是对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都进行预防和控制的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包括各个种类的风险(市场风险、价格风险、政策风险、投资风险、应收/预付账款风险、“走出去”风险、现金流风险、信用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竞争风险和合同管理风险等)通盘管理。

第三,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的主要是风险组合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实行分散管理的同时将不同层次不同来源的风险汇集为整体风险,从整体的层面来看待风险,并进行风险管理决策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第四,全面风险管理原则是坚持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效果相平衡的原则,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管理和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全流程的控制措施;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把握关键环节作为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2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管理的区别

(1)两者的范畴不一致。内部控制仅是管理的一项职能,主要是通过事后和过程的控制来实现其自身的目标,而全面风险管理则是全面的、大范围的、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模式,其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事前制订目标时就充分考虑了风险的存在。而且,在两者所要达到的目标上,全面风险管理多于内部控制。

(2)两者的活动不一致。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系列具体活动并不都是内部控制要做的。目前所提倡的全面风险管理包含了风险管理目标和战略的设定、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管理人员的聘用、有关的预算和行政管理、以及报告程序等活动。而内部控制所负责的是风险管理过程中间及其以后的重要活动,如对风险的评估和由此实施的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活动和监督评审与缺陷的纠正等工作。两者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内部控制不负责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设立,而只是对目标的制定过程进行评价,特别是对目标和战略计划制定当中的风险进行评估。

(3)两者对风险的对策不一致。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因此,该框架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相一致,增长、风险与回报相联系,进行经济资本分配及利用风险信息支持业务前台决策流程等,从而帮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这些内容都是现行的内部控制框架所不能做到的。

3 中国铁物全面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1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信用风险是交易对手没有能力,或者至少是没有办法执行合约所规定的提供服务或者支付款项的义务 。目前公司业务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对上、中、下游合作方的信用能力的判断及信用风险监控预警的能力尚待提升;部分管理活动缺失,因而相应的部门或岗位的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专职人员采集内外信息并对合作方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对贸易商和客户缺乏信用管理策略及信用政策,现有政策存在交叉和重复的地方有待统一;贸易商、承运商、仓储商信用管理指标体系及风险的监控预警流程有待完善;对交易对手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相关的财务数据无重点关注,因为缺乏系统支撑,也不能将相关指标用于分析、监控、预测等;现有政策或制度的执行力有待加强。

3.2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决策风险:是否交易,与谁交易,交易额度等决策机制及配套组织结构的设计;操作风险:现有制度和流程的执行力以及现有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企业文化风险,公司对中高管理层的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有待加强;公司对企业文化的宣贯有待加强。人力资源风险,公司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劳动合同或与员工签订的保密协议中有待完善保密条款的内容,人力资源计划执行情况的有效评估有待加强,针对关键岗位人员竞业禁止协议的签署有待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尚未上升到全员的层面,也尚未得到有效执行,部门及个人的业绩考核标准不统一。信息化风险,信息系统安全及运行维护相关规定有待完善。公司内部监督、内部审计独立性及监察职能有待加强。组织结构风险,公司的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需要进一步明晰,不相容职责分离制度有待完善。

具体业务流程风险(存货、采购、仓储、销售、运输等),缺少对采购信息的综合分析及汇总,对供应商/客户进行前期调研,《调研报告》及《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落实工作有待加强,对客商及仓储商、承运商的信用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化和完善,同时加强审批流程的执行力度。没有依据战略规划制定相关市场开发计划,签订的合同不能按照公司制定的审批级次进行审批,对控货的仓储地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对换入质物的价值确定需加强监督力度,对存货入账的准确、及时、完整性有待加强,成本结转及收入入账时间不准确、不及时,财务及业务的轮岗制度有待规范化,尚未建立市场开发计划同业务部门绩效挂钩的制度,公司销售定价机制有待完善,对赊销业务设定抵押资产的价值需加强监督力度,公司相关内部规章制度有待修订和完善。

4全面风险管理的改进方向

4.1信用风险管理的改进方向

第一,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的综合管理框架,逐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层级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利益等。第二,完善合作方信用评价流程及政策,包括制定一套系统化的评价流程、对应的合作方信用评价指标以及预警指标和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及政策;建立大客户管理机制,对大客户实施区别管理的策略;对中小客户,重点放在可能带来风险的损失风险的管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大客户,重点放在可能带来扩张机会的管控,提高整体经营规模。第三,在总体框架的指导下,建立市场风险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的具体办法,明确收集的信用信息的种类、渠道,以及信息在公司内部加工、传递的方式。第四,不断提升全员素质,增强经营部门业务人员以及中级管理层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能力(包括客商信用风险信息的识别判断、信用分级的客观评价、判断以及信息的使用);设置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及管理岗位,综合信用风险信息,从财务以及运营管理的整体对合作客商进行信用评价,从公司整体层面全盘衡量并开展信用风险评估工作。第五,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指标后,设置配套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考核,将信用风险管理做实。第六,在具备条件的基础上,完善公司的ERP系统,审阅评估关键控制点在系统中落实,强化管理信息系统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支撑功能。

4.2操作风险管理改进的方向

完善所有组织管理的相关制度、搭建统一的业务流程,包括具体流程步骤和输出文档。公司应在董事会层面设置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自上而下的在管理层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体系,确保工作职能有序衔接和具体工作的承接与落实。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履行全面风险管理职责,增加专业人员的配备。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及各业务部门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应接受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从集团管控的角度看,加强对下级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以及调整的管控力度,对下级企业调整组织结构要建立严格的审批流程。明晰人力资源管控要点,如对组织结构的总数、用工总量、薪酬总额“事前”“事中”管控。前端的业务开发,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与可行性分析,确定潜在客户。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对不同部门的岗位职责进行规范。对于业务实质符合质押规定的,严格按照赊销的流程进行处理,同时对质押进行备查账管理。财务应严格按照准则的要求,根据业务发生的实质进行开票的处理、销售收入的确认以及销售成本的结转,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在库存管理上,增加必要的发现型控制,增设理货专员,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对某些单据进行统一的核对和管理,规范具体的信息及数据核算,同时强化财务对各环节的监督控制,保证财务业务的信息一致。公司销售专员负责定期收集、销售所在区域同类产品价格信息及市场状况,编制销售价格审批表,申请销售价格政策,相关职能领导负责审批定价政策。根据公司相关的业务板块内控(包括国际板块、铁路板块、钢铁板块、矿产能源板块、物流板块等)及职能板块内控(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运营管理、投资管理、法律事务管理、企业文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完善公司现有的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第5篇

经济学博士

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西•贝克就风险和全球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认为这些风险促进了全球风险社会的形成。风险社会的重要特征在于,其风险不受空间、时间和社会的限制。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企业造成的影响很好地诠释了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银行由于亏损而收紧银根、严格控制信贷,企业面临贷款规模和期限收紧、利率升高、条件从严的难题,市场的流动性匮乏,从而严重地影响了美国进口商的资金周转能力。在危机面前,一些企业会想法设法从供应商那里寻求流动性解决方案,这使得与美国有密切贸易往来的中国出口企业不仅海外欠款大幅增加,而且大量债权会随着美国企业破产而化为乌有。次贷危机的蝴蝶效应使得远在大洋这边的中国出口企业感受到了唇亡齿寒,其引发的信用风险警示中国出口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拓展海外市场,必须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事实上,中国的出口企业一直就面临着被国外买主拖欠货款的信用风险。据商务部研究院的保守估算,中国企业被拖欠的海外商账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每年以150亿美元左右的速度增加。而次贷危机更是集中暴露出这种风险,次贷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成为了海外商账的重灾区。以往信誉卓著的美国买主在次贷经济风暴冲击下也成了“老赖”,中国很多企业遭到美国企业的拖欠,不少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因此,在出口信用风险加大的形势下,出口企业要善于使用信用保险这种市场化的风险转嫁机制,以转嫁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信用保险可以为出口企业提供未偿应收账款保障,使企业免受买主过期拖欠债款或失去偿债能力所带来的风险。通过信用保险,出口企业还可以获得专业的信用管理服务。信用保险公司不仅能够对出口企业的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连续的监督,还可以依托其信息优势检查应收款项,或对付款和交货条件提出专业的建议。另外,信用保险还便于企业融资,以应对买主拖欠货款所带来的现金流不足的风险。购买了信用保险的企业可以从银行获得更为优惠的贷款条件。为了控制风险,有些银行在提供融资之前,往往要求贷款人购买信用保险。

来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次贷危机的影响渐趋显著,美国买家出险相对集中。今年1~4月,美国买家出险案件132宗,较上年同期增长10.9%;报损金额9301.76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0%;美国买家案件赔款金额689.72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可见,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美国买家出险案件、报损金额、案件赔款金额等指标都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这意味着那些购买了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补偿与保障,有助于企业渡过难关。因此,通过购买信用保险,出口企业就可以缓和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冲击。

但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出口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与保险的意识还比较滞后,通过保险转嫁信用风险的企业还比较少。截至2007年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实现承保金额仅为396亿美元,出口信用保险对全国出口的渗透率仅为3%左右。因此,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亟待发展。

第6篇

【关键词】信用违约互换CDS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

一、信用违约互换(CDS)元解析

面临信用风险的主体为了规避和转移信用风险,定期向违约互换的出售者支付一定的费用来购买信用违约互换,当债券主体一旦出现信用违约事件(主要包括破产、拒付、无法偿付、重组以及债务加速到期),违约互换的出售者应按照相应的合同内容对购买者进行的赔付。

信用违约互换最早于1993年出现在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向摩根大通借款,摩根大通购买了CDS将信用风险转移给了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结果表明这一做法给三方都带来经济利益。CDS很快获得了市场参与者的认可,于2000年起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统计显示,从2004年到2007年,全球信用违约互换名义本金总量翻了近9倍之多,2004年末的数据为6.4万亿美元,到2007年末数据已高达58.24万亿美元。

信用违约互换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助于增加信用风险的流动性,但是信用互换风险的出售方也可将CDS再转卖给其他人,将风险层层传递下去,当出现大规模债务违约时,多米乐骨牌效应就会出现,这就是当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状况。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系统性风险更是暴露无遗,雷曼兄弟的破产和AIG的破产危机都是由于他们过多地参与了CDS。

二、信用违约互换CDS在中国的应用

(一)信用违约互换的中国雏形

2010年10月29日,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创设了我国首款信用衍生品,即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这标志着具有本土化特征的中国CDS的诞生。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却遭遇了尴尬的局面,并逐渐被边缘化。

(二)CRM与CDS之比较

1.信用保护的标的范围不同。国际上的CDS对信用保护的债务类型不设限制,而CRM仅在指定的债务类型提供信用保护。虽然这一设计使得交易变得简单化,并且减少了投机性及便于监管。但是却大大削减了CDS的功能,扼杀了其使用价值。

2.参与主体的范围不同。CDS的参与主体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和非金融企业等,而我国的CRM的参与主体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虽然利于风险的集中管控,却降低了风险的流动性,不利于其在不同金融行业的分散。

3.对于风险的管理不同。国际上的CDS对于参与者没有准入要求,交易隐藏着交易风险;而我国的CRM设立了严格的准入制度,实行分层管理,使得不同的参与者有能力承担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程度。

另外,国际CDS缺乏统一的信息披露,且缺乏明确的监管机制;而CRM则是由上海清算中心负责集中托管与清算,并且有着明确的信息披露制度。

(三)CRM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产生背景层面来看,CRM是2010年推出的,主要是为了规避和转移存在于商业银行机构之间的风险。但当时刚性兑付并未被打破,因此债券投资者缺乏对冲违约风险的刺激因素。

第二,08年的金融危机被指CDS也是幕后推手之一,中国在推出CRM时,市场显得更为小心谨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推出并未获得应有的市场反响。

第三,从CRM的产品设计上来看,信用保护标的范围过窄,参与主体单一以及过于严苛的监管制度,都是造成其发展停滞的原因。

三、信用违约事件频发背景下中国版CDS将何去何从

2014年以来,信用违约事件频频发生,并且蔓延到了国企和央企,在一向刚性兑付的中国市场引起了不小的恐慌。投资者对于信用违约风险也越来越重视,对于信用风险管控工具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12月正式下发了《关于简化企业债券申报程序加强风险防范和改革监管方式的意见》,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明确鼓励机构探索债券信用保险,探索发展信用违约互换(CDS)。另外,近日山西省为了给当地煤炭企业融资扩增信用,准备率先推出地方版CDS。

虽然CRM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但是从当前背景来看,CDS在中国发展的时机已成熟,但是如何推出,如何设计中国版CDS,以及如何定价等问题不得不慎重考虑。

(一)健全法规,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从2010年CRM推出以来,还未建立完善的法规以及监管体制。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了推动中国版CDS发展,很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法规,并明确以央行为监管的主体,明确资本金、强制担保品或保证金等一系列的规定。另外,要进一步构建完善及时的信息披露体系,做到公开和透明。

(二)吸取教训,优化中国版CDS的设计

首先,扩大中国版CDS的标的范围,采用一篮子可交割债券,可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其次,要培育多样化的市场参与主体,积极引导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和其他非金融企业等机构参与进来,加强风险分散的功能,让信用风险在所有市场主体中得到优化合理的配置;再次,虽然我国的CRM在2010年出现时就已经引入了上海清算中心,由其进行集中清算,但事实上只对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采取了强制集中清算规定,而对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则采取了自愿集中清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有意绕过集中清算的机构创造了机会,因此,需要全面实行对CDS的集中清算。

(三)多方入手,完善中国版CDS的定价机制

由于我国信用违约互换工具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历史违约数据不足、市场流动性不足、国内信用评级机构起步较晚及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等原因,以往的CRM定价方式过于简单,备受市场争议。因此需要从完善数据库、优化做市商制度增加市场流动性、创新债券评级制度等方面入手优化中国版CDS的定价。

(四)扬长避短,探索中国版CDS之路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欧美国家认清了CDS所带来的弊端,为加强对CDS的监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信用违约互换市场不同的参与主体方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引入了中央清算所,实行集中托管与集中清算;从各方面规范CDS交易,明确偿付义务;公开交易记录,实行有效监管。这些措施对中国版CDS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在结合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定能推出适合本土发展的CDS。

参考文献

[1]郭炜恒.信用违约互换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77-83.

[2]张晓峰.信用违约互换定价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3]赵欣颜,李兆军.由美国次贷危机论我国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的发展[J].商业时代,2008,08:73-74.

[4]雎岚,施文.适用于中国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定价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01:103-116.

第7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信用风险管理 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从事商务活动的新模式。与传统商品交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的优势明显。但由于网络信息本身具有虚拟性和不稳定性,电子商务信息易被修改、毁坏与丢失,加之参与电子商务的主体诚信问题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局限,使得电子商务信息的真卖性与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品交易方式相比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更高。如何取得并维持顾客的信任是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所在,欲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先加强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一、信用机制建设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0年一季度,中国互联网网民新增2000万人,网民总数达到4.04亿人。伴随网络用户数量的持续增加,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活动逐渐被我国公众所接受,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电子商务机遇。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有关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企业的市场行为随机性大,不少企业的诚信度还不高;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诚信缺失行为盛行,“三角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等信用危机现象随处可见。这些诚信缺失行为和信用危机现象无疑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也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绊脚石。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仅在少数行业开始建立,不少企业尚未建设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大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信用管理部门。人们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不重视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估,时常错误地选择交易对象,从而导致违约或不履行合同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二、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 

 

信用风险是指商品交易主体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信用风险会使商品交易主体因未能获得预期的商品交易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因此,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采取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范围内的措施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目前,信用风险的定量化工具、技术及模型等理论研究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基于此,对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健全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 

借助贯彻执行国资委颁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和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强大东风。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制定电子商务风险监控和管控措施,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规范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预防并降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包括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其中尤其是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高效并目相互监督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 

第8篇

一、深化业务转型提升经营管理

信贷业务经营转型要体现资本约束的要求,在适度较低的资本占用水平下,保持信贷规模的有效增长,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客户建设和产品创新等关键环节,以节约资本、实现预期收益。第一,把握信贷政策导向,推动客户基础建设。以三级核心客户和区域优质客户为主体,充分利用区域差异化信贷政策,积极介入总优客户落地项目,大力营销地方支柱产业客户,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关注重点区域,实现增量投放。将地方经济发展与我行信贷业务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中调整客户,将信贷资源配置到高评级客户群体上,从而实现法人客户结构的成功转型。咸阳分行以西咸新区和关天经济区产业集群带为核心,加快投放,A+级以上优质法人客户贷款占比达到94%。第二,把握客户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我行已经成熟的新业务,如融资租赁、银赁通、发债、跨境人民币信用证等,既能实现收入、转移风险,又能满足客户融资需求,展现农行的竞争力。咸阳分行先后为多家企业办理融资租赁业务5.6亿元,远期跨境人民币进口信用证业务9200万元,帮助辖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融资券融资8.5亿元。第三,把握服务重点,稳步推进农户贷款转型。鼓励依托地方产业,联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为重点,积极支持特色农业和城镇化建设。咸阳分行围绕陕西渭北苹果产业和关中商品粮产业,借助多家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以“公司+果品运销大户”、“公司+粮食收购大户”等形式,发放农户经营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用信总量和收益大幅提升,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产业特色的“三农”信贷业务路径。第四,把握管理要点,压降贷款承诺。对贷款承诺的管理容易被边缘化,但承诺确实占用着较高的经济资本。加强贷款承诺管理,首先要引起重视,将其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信贷经营考核。其次是建立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实行定期监测、按月清理的工作制度。通过增加报备环节等管控措施,严控新增法人贷款承诺。对大额合同逐笔核查,及时撤销无效合同额度。第五,把握过程控制的方向,体现精细化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坚守不良管控目标不变,加大不良和逾期贷款清收力度不变,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控制计划不变。我行精准发力,细化信贷风险措施,严格落实新风险“零容忍”制度,对有关责任人实行跟踪问责。对高风险支行治理、空心化支行治理、无不良贷款支行创建等重点工作实施按季督导。信贷前后台依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合力把控,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此外,在责任追究机制建设上,坚持按月召开信用风险管控例会,及时分析和解决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持续保持全行对信用风险的高压态势。对每一个业务环节、每项资料做到细查勤对,落实细节分工,加大监测力度。同时充分发挥风险条线一线监督作用,严格按照风险管控流程,实行早提示、早监督,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点。

二、强化信贷风险管控

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关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是确保信贷业务稳健、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于信贷业务来说,更是如此。贷后管理是信贷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和制度安排,要建立一套有形的、可操作的管理体系,来实现贷后管理防风险、减损失的目的。首先,树立“从严治贷”的经营理念,视贷款质量为银行的生命,使营销管理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相匹配。在全行上下营造严控风险的经营氛围,将到期贷款100%收回率和零不良劣变率作为贷后风险监管的工作目标。其次,建立以经营行为主责任,部室按条线监管,二级分行风险管控例会定期督导,合规、监察部门严格追责,行长亲自主抓的信用风险管控机制。行领导定期主持召开例会,找差距,查问题,逐笔分析逾期和新生不良贷款的具体情况,打通思想,传授方法,督促风险贷款的清收。将风险管控目标与高管人员履职考核相结合,由合规部门定期认定发生逾期及形成不良的责任,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强化信贷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客户部门按分管产品明确风险防控包抓责任,信贷部门按周监测公布到期贷款管理情况,按月对信用风险管控情况进行通报分析。近两年,咸阳分行采取以上措施,到期贷款现金收回率始终保持在99.9%以上,其中几个季度末达到100%,新形成不良贷款大幅减少。到期贷款收回率实现100%,无一笔新增不良贷款。最后,充分运用清收处置政策,切实压降不良。在严控新增不良的同时,要将存量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作为信贷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视为贷后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户一策,充分运用清收处置政策,压降不良余额和占比。按金额大小和难易程度,形成了分层次管理的格局,行级领导亲自包抓重点处置项目,分行直接参与大额不良贷款的处置工作。在加大直接清收、诉讼清收、责任清收的同时,对符合减免息条件的,积极寻求政策支持,抓住有利时机,尽早最大限度地收回不良贷款。对符合核销条件的,结合实际,申报核销,内销外挂,落实管理责任,持续加大监控和清收力度,维护农行债权。

三、重视信贷文化建设

第9篇

深化业务转型提升经营管理

信贷业务经营转型要体现资本约束的要求,在适度较低的资本占用水平下,保持信贷规模的有效增长,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客户建设和产品创新等关键环节,以节约资本、实现预期收益。第一,把握信贷政策导向,推动客户基础建设。以三级核心客户和区域优质客户为主体,充分利用区域差异化信贷政策,积极介入总优客户落地项目,大力营销地方支柱产业客户,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关注重点区域,实现增量投放。将地方经济发展与我行信贷业务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中调整客户,将信贷资源配置到高评级客户群体上,从而实现法人客户结构的成功转型。咸阳分行以西咸新区和关天经济区产业集群带为核心,加快投放,A+级以上优质法人客户贷款占比达到94%。第二,把握客户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我行已经成熟的新业务,如融资租赁、银赁通、发债、跨境人民币信用证等,既能实现收入、转移风险,又能满足客户融资需求,展现农行的竞争力。咸阳分行先后为多家企业办理融资租赁业务5.6亿元,远期跨境人民币进口信用证业务9200万元,帮助辖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融资券融资8.5亿元。第三,把握服务重点,稳步推进农户贷款转型。鼓励依托地方产业,联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为重点,积极支持特色农业和城镇化建设。咸阳分行围绕陕西渭北苹果产业和关中商品粮产业,借助多家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以“公司+果品运销大户”、“公司+粮食收购大户”等形式,发放农户经营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用信总量和收益大幅提升,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产业特色的“三农”信贷业务路径。第四,把握管理要点,压降贷款承诺。对贷款承诺的管理容易被边缘化,但承诺确实占用着较高的经济资本。加强贷款承诺管理,首先要引起重视,将其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信贷经营考核。其次是建立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实行定期监测、按月清理的工作制度。通过增加报备环节等管控措施,严控新增法人贷款承诺。对大额合同逐笔核查,及时撤销无效合同额度。第五,把握过程控制的方向,体现精细化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坚守不良管控目标不变,加大不良和逾期贷款清收力度不变,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控制计划不变。我行精准发力,细化信贷风险措施,严格落实新风险“零容忍”制度,对有关责任人实行跟踪问责。对高风险支行治理、空心化支行治理、无不良贷款支行创建等重点工作实施按季督导。信贷前后台依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合力把控,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此外,在责任追究机制建设上,坚持按月召开信用风险管控例会,及时分析和解决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持续保持全行对信用风险的高压态势。对每一个业务环节、每项资料做到细查勤对,落实细节分工,加大监测力度。同时充分发挥风险条线一线监督作用,严格按照风险管控流程,实行早提示、早监督,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点。

强化信贷风险管控

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关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是确保信贷业务稳健、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于信贷业务来说,更是如此。贷后管理是信贷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和制度安排,要建立一套有形的、可操作的管理体系,来实现贷后管理防风险、减损失的目的。首先,树立“从严治贷”的经营理念,视贷款质量为银行的生命,使营销管理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相匹配。在全行上下营造严控风险的经营氛围,将到期贷款100%收回率和零不良劣变率作为贷后风险监管的工作目标。其次,建立以经营行为主责任,部室按条线监管,二级分行风险管控例会定期督导,合规、监察部门严格追责,行长亲自主抓的信用风险管控机制。行领导定期主持召开例会,找差距,查问题,逐笔分析逾期和新生不良贷款的具体情况,打通思想,传授方法,督促风险贷款的清收。将风险管控目标与高管人员履职考核相结合,由合规部门定期认定发生逾期及形成不良的责任,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强化信贷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客户部门按分管产品明确风险防控包抓责任,信贷部门按周监测公布到期贷款管理情况,按月对信用风险管控情况进行通报分析。近两年,咸阳分行采取以上措施,到期贷款现金收回率始终保持在99.9%以上,其中几个季度末达到100%,新形成不良贷款大幅减少。到期贷款收回率实现100%,无一笔新增不良贷款。最后,充分运用清收处置政策,切实压降不良。在严控新增不良的同时,要将存量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作为信贷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视为贷后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户一策,充分运用清收处置政策,压降不良余额和占比。按金额大小和难易程度,形成了分层次管理的格局,行级领导亲自良贷款的处置工作。在加大直接清收、诉讼清收、责任清收的同时,对符合减免息条件的,积极寻求政策支持,抓住有利时机,尽早最大限度地收回不良贷款。对符合核销条件的,结合实际,申报核销,内销外挂,落实管理责任,持续加大监控和清收力度,维护农行债权。

重视信贷文化建设

第10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操作风险

一、引言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风险管理上观念落后、意识不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给很多的金融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目前国内也存在由于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原因导致发生许多的犯罪事件。因此,通过加强管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来减少损失得到了金融界的普遍关注,这也是文章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一)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上,主要的方法是针对财务指标、比率等静态进行分析,没有相应的数据库支持,单靠管理人员的主观猜测,所得出来的结果必然会存在很大的偏差;其次,商业银行对于信用风险的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将这项工作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当中,在开展业务的时候,只想到如何去获取最大的利润,而对于盈利的同时,风险往往是并存的,忽视了信用风险管理,与国外先进的商业银行相比,他们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普及程度比我们高很多,并将其纳入到企业的发展规划当中,这在国内的各大商业银行当中,是鲜少看到的;第三,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在很大的程度上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司内部的治理机构存在很大的缺陷,风险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没有强有力的监管机构和制度保障,那么空谈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二)加强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1、强化管理手段

做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首先就应该做好风险管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用标准法计量操作风险,并积极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思路,探索切实可行的风险量化工具,并妥善应用。

2、建立风险管理文化

管理层首先应该要有清晰的信用风险管理规划和思路,并将信用风险管理层观念深入到基层员工的日常工作当中,每个员工在处理业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并且提高员工对信用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技能,并建立完善的风险事件反馈机制。

3、完善风险管理机构

对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来说,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其作用巨大,主要的日常工作就是制定信用风险管理方针以及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手段,对信用风险实时进行监控和预防。

三、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一)操作风险的特点

商业银行中的操作风险不同于信用风险,其主要的特点表现第一个具体性,在商业银行运行的过程中,不同的操作风险有其自己的特点,所以在识别操作风险类型的时候,单靠一种方法是不能完全识别出来,并且具有固定性,不会随着业务的盈利和亏损而发生改变的。其次就是具有分散性,操作风险管理的范围说大可大,可以攘括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各方各面的风险,如业务操作过程中小小的问题、损失较大的诈骗集团和自然灾害等等,而且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影响的范围也非常广。第三个就是存在差异性,操作风险在不同业务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各不相同,操作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一般会很大,但是出现的几率也是比较低的。最后就是表现出复杂性,在很多的时候,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不能做出正确的预测,其主要原因就是早晨操作风险的因素非常多且杂,金融产品的多样性,销售方式和渠道的不同,以及工作人员的因素都给操作风险的预测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

(二)加强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1、提高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意识

商业银行要想做好操作风险管理工作,首当其冲的就应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我国商业银行接触操作风险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年,对操作风险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银行内部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操作风险文化。因此,做好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前提,要对操作风险的相关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在员工的心中提高操作风险意识。

2、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素质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的行业,操作风险贯穿于整个银行业务的当中。因此,加强行业人员素质对于规避操作风险的作用重大,尤其是商业银行当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该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以身作则,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观、风险控制意识和职业道德。另外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培训来不断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风险管控能力和道德水准。

3、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测度机制

在国际上,对于操作风险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行估测,其主要的评估机制也是定性的,但是对于我国的现状来说,不是完全适应的,所以不同的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做好充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风险测量策略。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趋势逐步得到了加强,国内商业银行这样的背景下,信用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只要自身重视起来,完善企业治理机构和规章制度,相信一定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第11篇

信用社的主要风险来源

目前,信用社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其所遭遇的风险也更多。其中既有内部风险,也有外部风险;既有人为造成的风险,也有制度带来的风险。综而言之,信用社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七个方面:(一)信用风险,即借款人不能按合同要求偿还贷款本息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二)市场风险,即利率波动、客户竞争、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资本市场、资金涌入房产行业等引起的风险;(三)流动性风险,即因资金短缺导致资金调度和紧急流动应变能力不足产生的风险;(四)操作风险,即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带来的风险;

(五)道德风险,即内部工作人员以权谋私、监守自盗或外部人员伪造信息、套取资金带来的风险;(六)科技风险,即综合业务系统、卡业务、ATM等自助业务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风险。

信用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深化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各级信用社的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强化,风险管理方法持续完善,风险计量工具广泛使用,风险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但由于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系统风险防范体系缺失,内部控制仍较薄弱,风险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战略。由于对风险管理认识的片面性,很多信用社偏重于信用风险管理,忽视道德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管理,从而缺乏系统全面的战略规划。二是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没有形成完整的集风险识别、风险决策、风险计量、风险评估、风险补救和风险评价于一体的管理体制。部门间责任不明确,定位模糊。三是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制度覆盖不够全面,执行力度弱化。内部监督多以事后为主,事前、事中预测及监督力度不够。四是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文化没有根植于所有员工的心中,没有贯穿于整个业务的全程。

风险管理理念没有得到全面树立,风险管控落实不够到位。五是缺乏科学的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技术落后,在计量方法、硬件设备、客户群体等因素的影响下,成熟的风险管理IT信息系统尚未建成,关键风险点识别、风险实时监控、预警、报告缺乏及时性和准确性。风险管理方法单一,对各类风险仍以主观定性分析为主,缺少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模型,精细化管控不足。

信用社加强风险管理的对策

风险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的工作,要遵循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保障的原则。信用社的风险管理应防患于未然,把重点放在事前预测与事中控制方面,而不是在事后风险处置上。因此,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强化风险管理。

确立风险管理战略。根据市场定位、发展战略和资本实力,结合经济金融政策、监管要求、股民价值回报、同业竞争水平等综合因素,确立整体的风险管理战略,进行总体筹划。应将风险体系指标具体化,明确承担的风险类别、承担程度及预期收益,将资本充足率、风险资本总量、各类风险资本占比等指标细化和量化,及时做好风险转移,科学分配风险压力。风险管理战略必须着眼于从董(理)事会到经营层的整个垂直职能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董(理)事会作为最终责任主体,要负责全面管控信用社的各种风险。包括确立整体发展目标,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监控风险系数,确定可承受的风险水平;根据战略规划,优化组合、配置资本提高收益;掌控风险环境,保护资本安全等等。

完善风险管理体制。完整的风险管理体制必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同行业与相关行业的历史数据及现实市场分析,及时、准确地提供承受风险的状况和市场风险动态的预警信号。二是风险决策系统。制定信用社的风险管理政策并作出相应决策。三是风险计量与评估系统。对每项交易中风险的大小和影响程度进行估量,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四是风险补救系统。对已出现的风险,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防止风险的恶化和蔓延。五是风险评价系统。通过确定风险控制环节,分解、落实各部门、各岗位的管理职责,并对其风险管控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强化风险管理责任。信用社完善风险管理体制,需要明确定位理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功能,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三位一体风险管理体系;促进业务部门、风险部门、监察审计部门分工合作,筑造风险管控的三重防线从省联社到基层信用社,逐级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和岗位,配备专业风险管理经理,集中统一管理,分级授权实施,加强风险信息传导及联动处置,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风险管理整体合力和系统优势。

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对现有各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梳理、整合和完善,尤其对新业务和新产品要预先做好可行性分析,根据实际修订或重订制度或流程,确保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使所有操作置于制度的框架之下,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并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确保所有风险无机可乘。进一步完善信贷业务、财会业务、中间业务等各项业务管理制度。整合业务操作流程,建立起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的防范体制,构筑起面向全联社、覆盖所有业务品种和业务过程的内控管理体系,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同步。进一步完善风险监管制度。切实发挥三道防线的作用,构筑起全方位、立体交叉的管理监督网络。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制度。让每位员工都了解流程的风险点是什么、如何监测和控制、潜在缺陷及改进措施、谁来负责、谁来检查、如何报告等。通过梳理,明确了工作流程的具体环节、操作方式、规章制度和面临风险。

第12篇

    [论文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信用风险已成为参与电子商务企业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针对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诚信缺失行为和信用危机现象,应通过制定电子商务风险监控和管控措施,建设一个高效、规范的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与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构筑全方位、全过程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防范和信用违法行为惩戒记录机制。 

    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从事商务活动的新模式。与传统商品交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的优势明显。但由于网络信息本身具有虚拟性和不稳定性,电子商务信息易被修改、毁坏与丢失,加之参与电子商务的主体诚信问题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局限,使得电子商务信息的真卖性与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品交易方式相比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更高。如何取得并维持顾客的信任是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所在,欲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先加强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一、信用机制建设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0年一季度,中国互联网网民新增2000万人,网民总数达到4.04亿人。伴随网络用户数量的持续增加,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活动逐渐被我国公众所接受,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电子商务机遇。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有关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企业的市场行为随机性大,不少企业的诚信度还不高;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诚信缺失行为盛行,“三角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等信用危机现象随处可见。这些诚信缺失行为和信用危机现象无疑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也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绊脚石。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仅在少数行业开始建立,不少企业尚未建设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大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信用管理部门。人们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不重视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估,时常错误地选择交易对象,从而导致违约或不履行合同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二、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 

    信用风险是指商品交易主体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信用风险会使商品交易主体因未能获得预期的商品交易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因此,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采取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范围内的措施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目前,信用风险的定量化工具、技术及模型等理论研究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基于此,对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健全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 

    借助贯彻执行国资委颁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和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强大东风。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制定电子商务风险监控和管控措施,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规范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预防并降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包括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其中尤其是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高效并目相互监督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 

    加强电子商务客户档案管理,根据客户信用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电子商务交易品种与规模,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回收机制。为了防止坏账,当账款逾期在3个月以内,由企业内部的信用部门进行追收;对于超过3个月的应收账款,应寻求外部专业机构的力量协助追收;对于超过半年的应收账款就必须作为坏账处理,应采取法律行动追讨逾期账款。对于前任领导经营中产生的逾期账款不能继续作为应收账款保留在账上,而应将这部分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 

    在企业内部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实行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行为。通过建立这一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电子商务业务,建立一支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2、建设具有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 

    加快电子商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一套具有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各相关电子商务的网站都应发挥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起功能强大的电子商务信息数据库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信用风险的定量化工具、技术及模型等研究。采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实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量化分析与控制,从而降低电子商务参与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重点电子商务客户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建立电子商务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管理系统。 

    3、借鉴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开发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模型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方法主要有信用风险因素评估的“6C”法和信用评级法等。“6C”法是指根据商品交易主体的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nater-a1)、经营环境(condition)和经营连续性(continuity)等六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履行商品交易责任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信用评级法主要采用z值模型对体现参与商品交易企业的赢利、营运等能力的财务指标(销售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营业资产周转率等)进行加权计算进行信用风险等级评分。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已成为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针对电子商务特点研发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通过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计算电子商务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识别和量化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为防范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提供了强大武器。在构筑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时,应采用通用信用语言,注意电子商务过程中的信用许可范围。 

第13篇

关键词:AF公司;信用评估;应收账款

在现代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公司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扩大销售量,除了注重产品的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等传统的策略外,还运用信用销售来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此,应收账款应运而生。但是因为客户具有多且分布广泛的特点,一些难以控制的现象时常发生,如客户恶意的拖欠应收账款;与此同时公司内部风险信用管理存在不足,个别销售主管追求商机,缺乏信用管理意识,导致应收账款逾期以及客户倒账个案时有发生。

一、交易模式下的信用风险

有时,重要客户会要求我方公司向其指定的客户提品,导致在这交易模式下产生的信用风险。我方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代工制造,在完整的产业链中负责组装非关键的零组件和产成品的组装,这些客户大多是国际大品牌客户,它们的信用状况比较乐观,在短期内不存在信用方面的风险。然而,有些客户为了培植其他的采购来源或培养别的竞争对手,又或者完善销往各地区的产品,如适合不同的地区标准的外观包装,要求我方公司将部分零组件或产成品交给其指定的客户负责组装制造。在这些客户里,包括公司的竞争对手以及一些难以授予信用额度,信用评价等级较低的公司,从而导致我方公司出现信用管理方面的问题,在终端客户和信用评价等级较低的终端客户的指定客户中徘徊的尴尬局面。

对于这种状况,信用管控部门为了配合业务部门争取到更多的订单,会进行比较谨慎的处理,对策如下:

1.与重要客户进行谈判,重新建立合理的交易模式

找到客户方在谈判中起决定作用的谈判对象,即在客户方中,可以对整个交易模式作出决策的高层管理者。在谈判中,向对方客户清楚陈述我方公司对客户的信用考量标准,要求其配合我方公司的交易模式,重新建立合理防范信用风险的交易模式,即重要客户作为中间人,由其转交给其指定的客户。原交易模式:

2.进行监管货款

三方协商成立共管的账户,三方即重要客户、指定客户、指定客户的银行。重要客户预先按照合同,将货款支付到共管账户,银行则按合同规定将货款支付给我方公司以及指定客户。这样,共管账户解决了指定客户延误付款或者私自挪用资金的问题。

3.要求重要客户做出一定的担保

在合约谈判时,如果重要客户要求我方公司将产品转交其指定客户,则要求重要客户为这个规定做出一定的资金担保,如果指定客户无法付款,重要客户必须赔偿我方公司的损失。

二、销售合约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一些业务主管为了得到更多的订单,可能会置公司在信用管控方面的条例不顾,而与客户在销售合约中签订对公司不合理的条款,从而增加公司在信用管控管理的难度。在企业的经营中,客户为了保证供货来源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而对供应商提出各种苛刻的商业条款。有些业务主管只注重眼前的销售业绩和账面上的利润,为了满足个人利益,难免会出现并没有了解清楚合约的条款就盲目答应客户的不平等的要求,导致公司的流动资金被占用、增加应收账款回收的难度。譬如,客户在合同中要求:我方公司须提供给客户一个最大限度的信用额度。但由于我方公司接受了在信用额度内的订单,公司却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信用额度管控;或者提出在客户使用产品后才算完成销售,客户才支付相应的货款;又或者,在合约里要求我公司允许客户的到期货款逾期支付,从而造成客户的合理延迟付款。

对于上述问题,可有以下的解决措施:

1.建立专门的客户动态资源管理系统

动态监管客户特别是核心客户的动向,在源头上防患于未然,全面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根据收集的信息给客户建立系统的资信档案,并随时监控跟踪客户的信用风险和业务的进展情况,进行动态的更新,使公司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管理流程更加顺畅。

2.培养并成立实力强大的谈判团队

合约谈判涉及到的各方面内容,需要公司的各部门各管理层的积极配合,如业务部、生产部、税务部,以及公司的律师和信用管控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对于客户的不合理要求需要据理力争,为了最大限度地为公司谋取福利,需要从全局衡量交易中的风险,与客户积极协商达成合理的条款,降低交易中存在的风险。

3.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监管系统

应收账款的监管系统包括赊销的发生、收账、逾期风险预警等环节。在接受顾客的订单时,只有符合管理当局的授权标准才能被接受,销售管理部门应根据信用部门的客户动态资源管理系统提供的情况决定是否批准。财务部门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和账龄进行分析,利用各种专门的分析方法,如比率、趋势等,分析估计逾期债权的坏账风险以及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以便及时做好坏账处理的应对措施。

三、不合理的信用评估标准

公司使用较为单一的评审方法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审,没有对客户公司的管理者品格等综合素质进行评估。管理者品格的好坏在企业信用要素中有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着企业信用的好坏和公司对应收账款偿还意愿的高低,不管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尽最大能力偿还债务的企业才值得信赖。公司在判断客户信用风险时侧重于定性,没有量化的标准,可总结为三种方式:信息判断、人员判断以及计算推测得出的分析结果判断。我公司的信用评审部评审对方客户时,主要是计算推测得出的分析结果判断,即通过分析客户各种公开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评审生成的各项财务比率,最后根据总分评定对方客户的信用等级。但是,公司的客户较多,非上市公司占大部分,一些客户并不公开审核后的财务报表,由于公司使用单一的评审方法,因而无法评定客户的信用额度。因此,市场调研者必须了解清楚客户领导者的品格与做事风格,除此之外,公司应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信用评估标准,并将这些针对不同情况而制定的信用评估标准投放给不同行业的优质客户。

第14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营销;体系建设

随着智能电网这一新型电网技术的不断推广,从传统电网运行方式到智能电网的改革必然要求电力营销的变革与之相适应。在日趋激烈的而电力市场竞争中,通过构建智能电网,能够有效的实现生产电能到输变电传输以及到终端消费全过程每个环节的市场竞争。笔者从分析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的影响出发,以电力营销为突破点,站在与传统电力营销模式的对比角度,从客户知识管理、客户负荷管控、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4个方面阐述了电力营销体系的实现路径。

一、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的影响

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公司采用的分布式电源接入方式,这对电力企业是实现节能减排提供了重要手段,但这对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有一定影响,因此,在供电过程中,电力企业需要采用技术手段消除谐波电流,以提高供电质量。同时,电网智能化形势使得传统的电力垄断的格局被打破,电力市场的竞争日渐激烈,在电力市场汇总掀起了一场改革之风。此外,智能电网背景下,用户用电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因此电力营销必然会朝着多样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营销体系概述

在全面建设智能电网背景下,以传统电力营销为基础,同时结合最新智能电网技术,本文主要针就面向电力用户的双向智能营销模式进行了构建与研究。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体系包括客户知识管理、负荷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和关系管理四个模块,各模块运行的技术支撑包括智能控制中心、通信网络、数据挖掘及相关软硬件,在各个模块的协调配合下,最终实现电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实时互动,最大限度满足电力用户对新型电力技术的多样化需求。

三、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营销体系的实现

智能化电力营销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繁杂的工程,在体系构建过程中,既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协调性,也要求管理者具备高度的统筹兼顾能力,如此才能保障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一)智能电网下客户知识管理智能化体系

在智能化电力营销体系中,对于客户知识的管理主要由信息中枢负责处理完成,因此实现客户知识管理模块的智能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是保障其余三个模块实现智能化的基础。客户知识管理智能化体系是整个电力营销体系的信息处理中枢,负责对体系客户信息的管理,确保体系内其他模块的正常运转。因此,客户知识管理模块是智能化电网运行的前提,在客户关系体系的支撑下,其余体系将分别根据自身对客户知识的需求,从体系内直接调取有用的数据和信息,在一系列智能化运算后,生成客户信息的测评报告,作为相关部门作出营销决策的审核依据,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最后将测评结果上传至客户知识管理体系中,完成数据的归档与更新工作,将多有体系的工作形成一个高效封闭的过程回路,实现体系内外信息的共享,通过对客户知识体系的动态管理,完成智能电网下客户知识管理的优化工作。

(二)智能电网下客户负荷管控智能化体系

客户负荷管控体系的智能化,起始于对电力用户数据的收集、传输、整理与分析,据此制定出相对应的措施并实施,接着对用户负荷管控效果进行反馈,进而实现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相较于传统的负荷管控体系,智能化的用户负荷管理系统主要具备以下优势:

第一,实现了数据通信的智能化。智能通信系统的应用,有助于加强电力企业与电力用户之间信息交互的及时性,提高信息数据传输效率,令供电企业及时掌握电力用户个人信息,并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向用户发送实际用电量、用电建议以及最新电价政策等。

第二,实现了数据处理的智能化。数据处理智能化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数据管理和数据甄别两个部分组成,操作简单高效,准确性高,为客户负荷管控体系智能化的实现奠定了数据基础。

第三,实现了用电监测的智能化。与过往传统人工检测方式不同,客户负荷管控体系智能化的智能化采用终端监测设备将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之间联系了起来,减少了人财物的指出,同时保证了用户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与采集效率。

第四,实现了负荷控制的智能化。负荷控制的智能化是构建智能化客户负荷管理体系的关键,在电力用户信息审核过程中,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相关智能软件,可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送。通过对智能通信技术的应用,保证电荷质量,降低稻菸蟛睢

(三)智能电网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

智能电网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客户信用风险预警、信用风险决策及信用等级评价三个子模块,借助一体化的信息集成技术平台,实现与客户知识体系的信息共享,进而提高对于电力营销的辅助决策水平,同时引导电力用户不断提升自我信用等级评分。智能电网下,智能化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对传统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客户信用风险预警上,该体系通过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对客户端风险发生概率的准确预测,进而最大限度减少供电企业所面临的用户端偷电漏电、拖欠电费等所造成的损伤。其次,在客户信用等级评价上,该体系通过对客户用电行为的评价量化其信用水平,进而完善了电力用户的信用评价机制与方法,为提高电力用户的信用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最后,在客户信用风险决策上,供电企业可依据客户信用风险预警结果,以用户信用水平为依据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并且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并积极引导电力用户规范自身用电行为,促使电力用户自觉提高自身用电信用水平。

(四)智能电网下客户关系管理智能化体系

通过对人工智能工具以及知识挖掘等工具的应用,现代企业实现了运营管理、客户管理、销售管理、售后支持等流程的高度信息化,并且通过对客户关系管理各个环节的分析评估,实现了对自身优劣势的全面客观分析,增强了企业正视并规避外部风险的能力,帮助企业抓住市场契机,实现对客户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帮助企业提高营销决策的正确性,同客户问构建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自身及客户的双赢。智能化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至少应当包括智能化相应和用户满意度评价两大模块,以客户为中心,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加速电力企业向服务型企业的快速转变,依托对客户关系的量化管理,为企业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最大限度改善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不断提高电力服务水平,实现双赢。

第15篇

摘 要: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现有金融体系带来了冲击与改变,为金融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互联网金融的虚拟特质也使其面临着更多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实质为金融行为,而金融行为的内核则是对信用进行风险定价。探究完善互联网金融信用管理机制的基本策略,对完善互联网金融管理体系,驱动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信用风险 担保机制 内部控制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内涵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简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参与主体间交互式联系的形成,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逐渐走进民众视野。从整体上看,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虚拟化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市场提供的主要金融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P2P小额贷款、项目众筹、第三方支付、大数据服务、门户线上金融服务及线上银行服务等。互联网金融业务起步于第三方线上支付服务,并逐渐向吸取资金、合作贷款等业务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虚拟化特点、小额化特色的金融体系。互联网金融业务具有操作虚拟化、业务门槛低、交易成本低、专业要求低等特点,其体系下的产品与服务更容易赢得普通民众的青睐,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体系带来了较大冲击。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业务,逐渐向资金吸取、贷款发放、第三方支付领域辐射,而这三类金融服务是传统银行业务体系的核心,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不断深化,对传统金融服务,尤其是银行业务的市场地位、市场份额、市场优势带来了很大冲击;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推进对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形成以及金融产品创新具有重要驱动作用,互联网金融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互联网金融虽然以互联网平台及信息技术为发展基础,但其本质是承载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平台,而不是互联网技术,这使得互联网金融仍然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且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与平台性特质,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更多维度的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成因

(一)担保体系不完善

担保体系不完善是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主要成因之一。由“余额宝”、“百度百赚”等产品引领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体系,具有在短期内快速吸取大额资金的特征。由于互联网金融产品购买门槛低,交易程序简便,交易费用低,发行平台受众基础好,这些产品在营销与发行上更容易与目标及潜在目标客户群体形成对接,快速构筑起信息循环平台,因而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往往能够牵制大额资金,如余额宝的资金规模一度飙升至5700亿元。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发行方则不具备如传统商业银行一般的流动性风险敞口管理与刚性兑付能力,难以为规模如此庞大的资金链条匹配相应的担保体系。除产品设计与发行方外,政府、金融机构、个人、现有担保机构均难以为其提供与之相契合的担保保障体系,使此类互联网金融产品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中。

(二)内控机制不健全

相较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服务商在产品设计与发行环节上,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加之大额资金的杠杆效应,内控机制不健全将引致较大的信用风险。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多将吸取的大额资金投资于货币型基金,其本质为理财产品,却具有刚性兑付特征,在实际操作中,此类互联网金融产品普遍具有以新还旧的资金链模式。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发行机构在不具备体系化、战略化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的条件下,大量进行此类操作,很容易造成类似“资产池”效应的信用风险。

(三)信息不对称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为体系化的金融服务行为,而并非其所依托的互联网技术平台资源。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内核为信用风险定价,而互联网金融体系的虚拟性特质加剧了信息不对称风险,致使互联网金融产品体系暴露在更大的风险敞口中。P2P和众筹项目是两类主要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虽然此类产品可依托互联网资源整合平台快速对接参与主体,满足短期流动性需求,但受制于受众群体专业知识和项目考核虚拟化瓶颈,此类产品的债权主体很难通过传统的尽职调查、项目考察等方式综合研判项目价值,进一步拉伸了信息缺口,致使产品信用风险大幅提升。

三、完善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基本策略

(一)强化外部监管

强化外部监管是完善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策略之一。针对互联网金融体系特点,以更加宏观的视角设计顶层监管机制,将为互联网金融产品提供更强的制度保障,引导其形成体系化、规范化的担保与风险预警、管理机制,从整体上规范资金链运转,有效降低互联网金融产品信用风险。

(二)健全内控机制

健全内控机制可从内部形成支撑优势,从而完善产品现金流链条,使信用风险更加可控。在实践中,应引导互联网金融服务商完善产品设计与发行环节,在有效对接受众群体的基础上,强化产品现金流循环设计,做好资金流动性管理。此外,互联网金融服务商应为其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建立内部管控机制,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合理匹配现金流预期,规范项目选择,避免大规模资金缺口的产生,从产品层面管控信用风险。

(三)完善主体信用管理体系

结合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整合优势,构筑以互联网金融参与主体为对象的跨区域信用管理体系,对增强信息透明度,降低信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内容,将与金融行为有关的基础信息均纳入数据库,使信用管理信息辐射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主体信息、个人信用记录、个人财产持有、薪酬信息、项目主体财务及关联信息等要素;另一方面,要结合互联网数据管理优势,构筑跨区域信息交流平台,优化操作模式,保证信息时效性,形成交互式的信用信息管理循环,从而削弱互联网金融活动中的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吴灏文,陈国斌,迟国泰.网络银行信用风险浅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2]王锐.关于加强网上银行监管的思考[J].福建金融,2006(01).

[3]李真.互联网金融:内生性风险与法律监管逻辑[J].武汉金融,2014(0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