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腰椎膨出的运动范文

腰椎膨出的运动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腰椎膨出的运动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腰椎膨出的运动

第1篇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发病率日趋增多。临床症状腰痛及下肢神经根性阻滞主要是由腰椎管相对性狭窄及不稳综合所致,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现就腰椎滑脱的CT表现论述如下。

1 腰椎滑脱的发病原因

腰椎滑脱是上位椎体于下位椎体表面的滑移,其原因很多,按国际公认分为发育不良型、峡部病变型、退变型、创伤型和病理型5类。退变型是临床最常见的腰椎滑脱,其主要是腰椎间盘及腰椎后关节突的退行性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负重及运动负荷增大,腰椎间盘不断受到磨损和反复微小损伤,出现纤维环的变性、松弛,髓核脱水、纤维化,椎间隙变窄。由于椎间盘高度下降使小关节承受负荷明显增大,导致小关节发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关节囊松弛、关节突增大、硬化、变形),由原来近似冠状面的小关节向矢状面改变。这种椎间盘的变性塌陷及小关节的退变、变形,失去了对腰椎的制约力,从而在外加应力作用下发生滑脱,腰椎滑脱者的下腰部不稳,改变了脊柱的正常负荷结构,使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组织处于劳损状态,引起腰背疼痛;创伤性小关节炎也是腰脊疼痛的原因。

2 腰椎滑脱的分类方法

腰椎滑脱多为L5滑脱,根据梅尔丁分类方法,将下位椎体的上缘平均分为4等份:Ⅰ度表示滑脱的移动75%为Ⅳ度。笔者发现腰椎滑脱常合并椎弓崩裂,CT扫描在椎弓峡部见明显缺损。病变时间较长者,缺损的边缘圆而光滑,如果由于外伤性引起则缺损缘不规则,常呈锯齿状改变,若为软骨处的骨折可形成假关节。有时缺损缘可见骨质增生和硬化,若为单侧椎弓损伤,则对侧椎弓峡部可代偿性肥大及硬化。脊椎向前滑脱可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牵拉变形,形成上位椎体的下缘、下位椎体前上缘对称性软组织块影,无髓核突出,容易误诊为椎间盘突出。由于脊柱向前滑脱,椎间盘异常运动,持久的反复过程,使局部软组织钙化或骨化,使椎管变形、缩小,可呈三叶草形改变崩裂的椎体向前滑脱,使椎管前后牵拉扭曲,呈双管征或哑铃状,崩裂的椎弓其裂隙处可形成钙化、骨化块,向前使侧隐窝或椎间孔变窄而压迫神经根,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3 腰椎滑脱的CT表现

一般以下位腰椎为坐标,上位腰椎滑移的方向为滑脱方向。腰椎滑脱在CT上有特征性表现,上位椎体下缘、下位椎体上缘的边缘出现椎间盘向某一方向膨出,即所谓的假性膨出影,而椎体对侧边缘无椎间盘组织。从CT图像上看,腰椎滑脱的方向与上位椎体下缘椎间盘假性膨出的方向相反,而与下位椎体上缘椎间盘假性膨出的方向相同。

4 讨 论

1955年Newman发现椎弓完整的脊柱滑脱与脊柱退变有关,命名为退行性脊柱滑脱[1]。随着椎间盘和椎小关节的老化,导致椎间盘、关节软骨的脱水、变薄而失去弹性,椎间隙和小关节间隙狭窄,周围韧带松弛,活动度加大,进一步导致对脊柱稳定性起关键作用的椎间盘、周围韧带、肌肉和椎小关节的劳损、退变,这样脊柱因退变而失稳,即为椎弓完整的脊柱滑脱的成因。

腰椎滑脱的CT 特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即腰椎峡部裂和脊椎滑脱,腰椎峡部裂的特征是:关节突间部骨性缺损,边缘不整伴骨质增生,同层面椎管前后径延长,脊膜囊变形;退行性腰椎滑脱可伴有小关节成角改变,但不伴有椎管前后径延长,脊椎滑脱的CT特征有:椎管前后径延长,终板呈双重轮廓征以及椎间盘以相反的方向超出相邻椎体的边缘,椎管前后径延长是外伤性椎体滑脱椎体前移的必然结果。终板的双重轮廓征,是脊椎滑脱的典型征象。脊椎滑脱时的椎间盘改变颇具特征性,椎间盘位于上终板的后方,位于下终板的前方,但脊膜囊无受压变形,这与椎体错位周围附韧带拉长有关。这种征象与真正的腰间盘脱出或膨出有根本的区别,腰间盘脱出或膨出必然会导致脊膜囊受压变形及椎间盘后缘至椎管后界距离缩短。

文献所述[2,3]脊柱滑脱大多为相对于下位椎体的上位椎体向前或向后的滑移,而脊椎的左右滑移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当人体承受重力不对称时,比如单侧负重、脊柱侧弯、长期坐姿不正等都可能引起脊柱侧方稳定性的改变。在承受负荷时,腰椎后结构在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最容易应力的部位为椎弓和关节突。不对称的应力导致小关节不对称,增加了小关节的不稳定性和松弛性,椎小关节退变是退变性滑脱的重要诱因。横向滑脱临床上除引起常见的腰部酸痛外,单侧侧隐窝狭窄是常常造成神经根受压症状的主要原因。

临床上判断滑脱程度常用Meyerding法、Ednonson法和Ullmann法,三种方法大同小异,但都是根据X线侧位平片所设计的测量方法。考虑到在CT横断图像上无法准确测量到上位椎体滑移的长度,而且测得的假性膨出距离小于椎体滑移的长度,本文对上述三种方法进行了改良,使其适合在CT检查时评估脊柱滑脱程度,同时可以对脊柱的纵向、横向或斜方向的滑脱程度作出评估。其可行性及使用效率还有待于大量病例以及与上述常用方法的进一步对照研究。

【参考文献】

[1] 于建秀,王清山,初成刚.退行性腰椎滑脱的CT表现.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1):78-79.

第2篇

第一个原因是:腰椎间盘膨出,多数是因为长期不端正的姿势所早餐店最初的表现只是姿势不正弯腰驼背,局部的过度受力,时间久了会造成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形成腰肌劳损等慢性腰痛,所以也称姿势性腰痛,而腰椎间盘膨出则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积累的结果。所以,矫正姿势是关键中的关键的,合理的姿势是康复运动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个原因是:引起腰椎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退行性病变,外伤,长期不良姿势,过度劳累,劳损,震动等原因都会引起这种病的,没症状就不需要治疗,一旦有症状时就要及时治疗,因为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保健,不适当的运动也会加重病情,可以采用中医外敷多能取效,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避免久站久坐,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第三个原因是:椎间盘是由髓核、纤维环、软骨三部分所组成。当髓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压迫 相应的脊髓或者神经根所致的一种病理状态成为椎间盘突出或者膨出。当纤维环弥漫向周围膨隆,相应的椎间孔以及神经组织无明显受压,成为椎间盘膨出。 治疗建议采用现代灸疗治疗方法, 今古通消痛帖,今古通独创现代灸疗,集“灸疗,热疗,磁疗”于一体,三效合一,不仅能控制阻止骨关节病的发展恶化,而且患者是康复后不易复发.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关键词 硬膜外腔注药 按摩牵引 椎间盘膨出

腰椎间盘膨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环破裂症”,是一种常见病,发病年龄多在35岁以下,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3、4、5腰椎及骶椎之间最易发生本病。本病主要原因为腰椎间盘纤维环外侧较为薄弱,后纵韧带在脊椎的全长中都无间断,但自第1腰椎平面以下,后纵韧带渐渐变窄到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宽度只等于原来的一半,腰骶部是承受动、静脉力最大的,故后纵韧带变窄,造成自然性结构方面的弱点髓核易向后方两则膨出,从内因上讲是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化和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或因外伤、劳累、受寒等引起发病。

椎间盘缺乏血液的供给,修复能力较弱,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负重和脊柱运动,椎间盘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挤压或扭伤,因此容易发炎萎缩,弹性减弱等退行性变化,这就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资料与方法

本法治疗腰椎间盘膨出症共65例,男46例,女19例,年龄28~59岁,椎间盘3~4膨出者8例,4~5膨出者42例,1~5膨出者5例,节段膨出者10例。全组病例均有腰痛病史,患者经CT确诊,病程5天~17个月。本组单纯腰痛3例,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42例,伴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42例,伴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4例,单侧臀部下肢疼痛3例,腰及单侧臀部疼痛7例,腰及双侧臀部疼痛6例。查体:腰活动受限62例,腰臀部65例,加强实验阳性62例。

治疗方法:在麻醉师协同下,患者取侧卧位,弯腰抱膝,在无菌操作下,选病变上一腰椎棘突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穿刺成功后,将2%利多卡因20ml及痛息通40mg缓慢注入硬膜外腔。注入后5分钟,测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把患者送入按摩牵引床上,令患者平卧,按操作方法进行按摩牵引30分钟,7天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及愈。重者3个疗程。

疗效标准:①痊愈:腰腿痛消失,体征阴性,活动自如。②显效:腰腿痛大部分消失,体征阴性,活动自如,参加劳动。③好转:腰腿疼痛减轻,仍有部分阳性体征,可从事轻度工作。④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变,活动不能自如。

结 果

疗效评定结果:病愈38例,显效21例,好转4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适应证:适应于各型腰椎间盘膨出症及伴有椎管狭窄、梨状肌综合征以及坐骨神经痛。

禁忌证:①全身发热。②注射部位有感染者。③活动性结核,溃疡癫痫及精神病。④全身脓性感染。⑤各型心脏病。⑥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者。⑦妇女妊娠及月经期。⑧过敏体质者。

讨 论

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而外伤是发病的重要诱因。①腰椎间盘的生理性退变因素:正常的椎间盘富有弹性和韧性,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组织易产生退变,这种退变即老化的过程。一般认为人在20岁以后,椎间盘即开始退变,髓核的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其中纤维环、软骨终板、髓核均产生病理性退变。②外伤因素:当椎间盘有了生理性退变或纤维环有了裂隙时,外伤是引起纤维环破裂的主要诱因。若腰椎间盘突然受到挤压或扭曲,造成髓核压力增高,可使髓核从纤维环的裂隙突出到椎管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期与分型:①突出前期:此期髓核因退变和损伤可变成碎块状物,或呈瘢痕样结缔组织,变性的纤维环可变薄变软而产生裂隙。②突出期:当椎间盘承受压力增加时,退变髓核可从纤维环薄弱处或破裂处突出。③突出晚期:椎间盘突出物纤维化或钙化。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皱缩,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硬化,形成骨赘。神经根损害,长期压迫可导致神经根发生粘连、变性和萎缩。黄韧带肥厚,为继发性病变,可导致椎管狭窄。椎间关节退变与增生,因椎间隙变窄,椎间关节代偿性负荷增大,可发生关节炎、增生等改变,可发生获得性椎管狭窄。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我院2001年至2005年门诊及病房收治腰椎退行性滑脱病人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痛并双下肢麻木、沉痛无力,病程1周至15年不等,平均4~5年,其中前滑脱72例,后滑脱28例。

1.2 所有病例均由我院500MA万东X线机拍摄正侧位相,后作CT扫描,CT机为东芝300mA,层厚间隔均为5mm,每个间隙扫3层。

2 结果

CT征象及X线表现。

2.1 退行性表现。腰4~5椎间盘膨出69例,突出19例,腰5~骶1椎间盘膨出48例,突出11例。有“真空征”腰4~5椎间盘21例,腰5~骶1椎间盘11例。小关节均有不同程度退变,表现为关节面糜烂硬化,关节面下囊变,边缘骨赘,间隙不对称或狭窄、半脱位,关节囊钙化。其中51例有一侧或双侧小关节“真空征”,腰3、4、5椎体缘均有不同程度的肥大或骨赘形成,位于前缘者89例,后缘者45例,黄韧带增厚68例(其中35例合并钙化),前纵韧带钙化54例,后纵韧带钙化39例。

2.2 滑脱表现。X线:腰4前滑脱55例,后滑脱34例;腰5前滑脱46例,后滑脱29例。CT横轴位上89例椎体缘呈“双椎体缘”83例,可见相对性椎间盘前后膨出,突出35例。年龄都在55岁以下。

2.3 椎管狭窄。均有中央性椎管狭窄及不同程度的双侧侧隐窝狭窄和椎间孔狭窄。

3讨论

3.1 关于命名。本症命名众多,如“假性滑脱”,“小关节脊椎滑脱性退变”,“小关节脊椎滑脱症”,“退行性滑脱”。本人认为本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明显的椎管狭窄,将其称为“退行性滑脱椎管狭窄症”更能反映其本质性病理改变及临床特征。

3.2 关于病因。腰椎小关节是连接脊椎间的重要关节,它的形态对下腰椎运动的影响很大。Schlegel[1]等分析腰椎滑脱的生物力学时指出:人体在直立位置时,由于下腰段前凸的存在,前后剪力是相当大的,腰骶角增大,腰椎骶化时更是如此。Adams[2]等认为在抵抗前向剪力时小关节面抵抗1/3,其余2/3由椎间盘承担,但因为椎间盘本身的特点,最后椎间剪力仍主要有小关节对抗。故此前滑脱多见,后滑脱少见。CT轴位小关节呈双向结构,前1/3为冠向成分,后2/3为矢向成分,前者是对抗前向剪力的重要结构。Fitzgerald[1]等将抑制前滑脱的后部附件结构称为骨钩,包括椎弓根、关节间部分,下关节突,下关节面。前滑脱意味着受下位椎体上关节突抵挡前滑脱的作用力臂变小。另外本组男女比例,男性多,充分体现了男性体力高强度劳动,易受凉,引起韧带松懈,小关节易于磨损。

3.3CT特征。①多元性退变。②轻度滑脱,I度多,Ⅱ度少,Ⅲ度更少。③重度全方位狭窄,退变同时累及椎间盘、小关节、椎体以及韧带等。由于椎弓完整,移位的椎弓峡部到达下位椎体上关节后缘时,滑脱即被阻挡,所以滑脱Ⅰ度多,Ⅱ度少。有由于人体在直立位置时下腰段前凸相当多的存在,故而后滑脱少见,其中以Ⅰ度为多。由于小关节发育缩窄,退变肥大,椎间盘膨出和突出,黄韧带及后纵韧带增厚钙化滑移所致的椎管折曲等多重因素而使椎管明显狭窄,常同时累及中央椎管、侧隐窝和椎间孔。

3.4 CT诊断。从本组资料看,由于滑脱较轻而常同时伴有椎间盘膨出,以致于横断位上“双椎体缘”,故而膨出多见,突出少见,而在不出现双椎体缘时,突出多见,又以腰5~骶1为大,也是由本身腰5~骶l突出多见所决定的。椎间盘及小关节的“真空征”更是其常见,与病人的年龄大小有关,年龄越大,出现的机会更多。

总之,腰椎退行性滑脱椎管狭窄的CT分析,应结合X线平片综合分析。CT更能详细观察其多种征象和细节,有助于诊断,更能为临床提供多种信息,为临床提供证明。

参考文献

1 李过珍.临床CT诊断[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5篇

老王的怀疑是有道理的。腰腿痛是一组临床常见的症状,病因复杂,以损伤和退行性病变最多见,其中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具代表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而外伤则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腰椎间盘是身体负荷最重的部分,一般成人平卧时腰3椎间盘的压力为20千克,坐位时达到270千克。正常的椎问盘富有弹性和韧性,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可承受450千克的压力而无损伤。一个人在20岁以后,椎间盘即开始退变,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由于髓核含水量减少及纤维环过度经受外力变弱,髓核突出就较易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以腰4~5和腰5-骶1发病率最高,占全部腰椎间盘突出的95%以上。引起腰腿痛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破裂的椎间盘组织产生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炎症: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引已有炎症的神经根,进一步增加其水肿,从而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受累神经根受损对致炎物质的刺激异常敏感,从而使神经及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炎性渗出进一步加重,局部缺血缺氧,电解质紊乱,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上述三种情况引起的根性神经痛,向下传导,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放射痛”,引起下肢(多为单侧)神经根支配区域的感觉、运动、反射异常,严重时还有肌力的改变,而且这种“放射痛”多通过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前或外侧到达踝、足背或足底,如果“放射痛”只到达膝或膝以上平面,那就不考虑这种痛是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了。

有很多能够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尤其是不常见的病种很容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特别是伴有椎间盘退变、膨出者,更容易把这些疾病误认为是椎间盘突出压迫所致。这些疾病包括:骶髂关节劳损和骶髂关节结核、强直性脊柱炎、椎间盘源性腰痛、关节突关节的病变、骨盆出口综合征、肿瘤及瘤样病变、臀肌劳损、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棘间韧带劳损、腰3横突综合征、脊神经后支综合征、脊髓型颈椎病、脊髓血管畸形、腰椎管狭窄症、股骨头无菌坏死等。

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确诊需专科医生经认真询问病史,仔细的体检,影像检查之后,才能最终确定。临床上许多腰腿痛患者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自己以前检查的影像上有腰椎间盘的膨出或突出,就认为自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实,退变性或外伤性的腰腿部疼痛的原因很多,诸如以上列举的数种,需骨科医生仔细区分鉴别。只是单纯腰椎CT或腰椎磁共振检查显示有腰椎或多节段的膨出或突出并不能构成I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它只是影像学的改变,可称为“腰椎间盘突出”。流行病学调查已经证实,正常人群中1/4以上可有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的影像学表现而没有腰腿痛的症状。影像学上的椎间盘突出和腰腿痛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只有依据病人的病史、病人的主诉症状、详细的检查、对应的影像学改变,四者相一致,才能确诊。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只是一字之差,但它们的诊断不同,相对应的治疗方法亦不同。所以,我们不要把“腰腿痛”与“腰椎间盘突出”等同起来,不要把“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同起来。

第6篇

脊椎节与节之间的“软垫”叫椎间盘,它柔软有弹性,在人体活动时起缓冲外力的作用。椎间盘的周围是肌肉和韧带,它们像软盾牌一样,保护着椎间盘。时间久了,椎间盘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在外力作用下变得越来越脆弱,正所谓唇亡齿寒,椎间盘就会老化、破裂。我们可以把此时的腰椎间盘想象成软糖,当它受到挤压时,就会鼓起来,临床上叫椎间盘膨出。椎间盘膨出是椎间盘病中较轻的一种,即使这样,试图通过吃药,就能让膨出的椎间盘回到原位也是妄想。最好的办法是锻炼椎间盘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从而让椎间盘逐渐回复原位。遗憾的是,人们常做的跑步、举重、骑车等健身运动,只能使四肢强壮,而腰背、颈部的肌肉和韧带很难得到锻炼。而“小燕飞”,既可锻炼腰背,又可锻炼颈部,可谓一举多得。

周大夫之所以如此肯定“小燕飞”的效果,缘于他在临床中观察到的病例。两年前,他的一个朋友因腰痛找他看病,从片子上看,这位朋友的腰椎间盘有问题,一个膨出,一个突出。周大夫建议这位朋友坚持做“小燕飞”。2个月过去了,朋友感觉见好,3个月后,腰痛的症状消失了,又过了9个月,再来拍片子,发现原来的突出和膨出的椎间盘回到了原位,症状没了,影像学检查也正常了,而这全是“小燕飞”的功劳。

“小燕飞”作为锻炼颈椎和腰椎的重要方法,胜于吃药。“小燕飞”动作分两种,一种是站立姿势下的“小燕飞”,一种是俯卧在床上做的“小燕飞”。

站姿“小燕飞”:站立姿势,肩向后平移,双臂轻轻向后,双手掌平伸,掌心相对或向后,模拟燕子俯冲时收起翅膀的动作。以腰底部为中心轻轻向前,从侧面看略有点“挺肚子”的感觉。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50下。

俯卧式“小燕飞”:在硬床上,取俯卧位,脸部朝下,双臂以肩关节为支撑点,轻轻抬起,手臂向上的同时轻轻抬头,双肩向后向上收起(肩胛骨收缩)。与此同时,双脚轻轻抬起,腰底部肌肉收缩,尽量让肋骨和腹部支撑身体,持续3~5秒,然后放松肌肉,四肢和头部回归原位,休息3~5秒再做。每天可做30~50下。刚开始时,可先做10~20下,逐渐增加。

第7篇

【关键词】中药 温补肾阳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R5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3-085-02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miation LDH)的发病率呈几何级递升,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常见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痛及腰腿痛的主要因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无外乎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随着手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各大西医院因腰椎间盘手术人次越来越多,但手术切除腰椎间盘并非一劳永逸,其主要原因是腰椎是人体最重要的负重脊梁,切除了椎间盘的间隙会变窄,从而加快腰椎的退变,退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各种腰腿痛;手术也还不是完美无缺的,早期有可能并发椎间盘炎、椎管内血肿,神经损伤近年已不常见,但还是有的;中远期易出现神经根粘连、医源性椎管狭窄、病变椎间盘或上下椎间盘再次突出、腰椎不稳等并发症。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一直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历史悠久,具有痛苦小、无并发症、易被患者接受、疗效肯定、经济实用等优点。

1 临床资料

本组358例,均为门诊病例,年龄18~54岁,男197例,女161例,均有椎间盘突出或(和)膨出,其中L4/L5和L5/S1突出(左或右)或膨出者143例;L5/S1突出或膨出者108例;L4/L5突出或膨出者75例;L3/L4突出者32例。所有病例均有CT或MRI诊断。均符合诊断标准[1]。

2 中药施治

缓解疼痛、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是治疗的当务之急。

《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说:"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指出外伤及风寒湿邪是LDH外因,肾虚是根本。文献报导[2,3],肾虚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发生改变。 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为作强之官,肾充则轻劲多力,虚则腰膝酸软而无力,遇劳则重伤肾气,故腰痛有加。肾虚十之八九为阳虚,十之一二为阴虚,故拟方以温补肾阳为主,佐以活血、祛风除湿,以熟地、大芸、鹿衔草、羊藿、细辛、肉桂、炒莱服子、威灵仙、千年健、鸡血藤、僵蚕、地龙为方。水煎服,7剂为一疗程。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所有病例都经CT和(或)MRI检查而确诊。在部分病例有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退行性改变、生理弧度的改变。全部病例均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再结合中医望闻问切辨证分析而确定治法。服药7次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没全程治疗者不作统计。

3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腰腿痛消失,无阳性体征,半年以上未复发)308例,占86.11%;好转(疼痛基本消失,但劳累等偶感不适)40例,占11.11%;无效(症状稍减或无改变)10例,占2.78%;总有效率为97.22%。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以上,半年之内均未有复发。

4 讨论

LDH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对其早有认识,见于"腰腿痛"或"腰痛连膝"之,认为肾虚是致病内因,寒、湿、热、挫、闪为外因。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说:"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说明腰腿痛而胫酸乃因房劳过度,肾虚而致。现代医学认为,LDH因腰椎间盘退变,或外伤或劳损而致纤维环破裂发病。文献报道[4],肾虚可致骨关节及韧带退变。动物实验研究显示[5],活血补肾能减慢椎间盘退变。可见,椎间盘的退变与肾虚相关。虽然肾虚可能产生体内多项生化指标的改变,但性激素的改变,已为多数学者所证实。

肾虚腰痛起病较缓,隐隐作痛,绵绵不已。现代检查提示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生理弧度改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或左右前后不等宽,腰部肌肉、筋膜、韧带、骨膜的劳损与“腰突症”往往密切相关,互为因果。腰椎间盘正常的“水垫样”生理功能被打破,髓核随纤维环的突出而突出,如纤维环受到较强外力而破损,则髓核中胶质样物质将流出,从而引起“神经根炎症”而致疼痛。治疗并非能改变骨质增生及骨关节,而是使局部达到了新的平衡。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的本质就是“阴阳失调”,从而治疗的根本方法就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腰椎间盘突出属于中医“腰痛”“痹证”范畴,病因与风、寒、湿、瘀、虚有关。通常是风寒湿三气夹困而至,当人体正虚或扭挫致瘀之时,趁虚而入,合而为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本虚是发病的内因,与现代医学椎间盘退变的道理是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在的组织如腰椎、髓核、纤维环、韧带等在中医统称筋骨,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损则筋骨失养,发为本病。分析本组所用的中药,基本上都具有温性,且入肝肾二经,通过温补作用,使“虚”阳得以补充,达到阴阳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通过口服温补肾阳中药,促进人体激素水平提高,达到新的平衡,从而能更有效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增加病损组织的血氧供应,改善循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淡大芸]其味甘、咸,性温,入肾,大肠经,具有补肾益精、助阳润肠的功效。[肉苁蓉]温肾补阳而不燥,药力和缓而甘润,自古就被认为是抗衰延寿之佳品。[羊藿]味辛、甘,性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等功效。[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入肝、肾、脾经,具有补肾固精、养肝明目、补脾止泻等功效。补骨脂味苦、辛,性大温,入肾、脾经,具有补骨壮阳,温中止泻的功效。[鹿衔草]味甘、苦,性温。[细辛]性温而大辛,气盛味烈,性善走窜,达表入里,疏散风寒之力大,温经止痛之力强。[威灵仙]性味归经辛、咸,温。归膀胱经。[千年健]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肾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肾复方中药可以有效提高机体激素水平,从而达到机体平衡状态,产生治疗效果。且治疗效果持久,不易复发。

参考文献

[1]张崇辉.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1991,1601

[2]何成奇,熊恩富,熊素芳,等.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肾虚三证与性激素变化关系的临床研究.中医研究,2000,13(4):23

[3]余海源.慢性肾炎中医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中医研究,2000,13(4):23

第8篇

我院微创介入科8年来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268节,其中男121例,女79例,男∶女=1.5∶1;年龄22~72岁,平均47岁。

突出的部位和节数:根据临床表现和CT或MRI检查确诊病例, L4~565例, L5~S133例,L3~4、L4~526 例, L4~5、L5S165 例,L3~4、L4~5、L5~S111例,其中腰椎间盘膨出症190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3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部分钙化7例。

治疗方法:侧入路硬膜外前间隙化学溶解术156例;盘频消融术22例;盘频消融加盘外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溶解术10例;盘内激光减压术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手术后症状无改善,行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化学溶解术3例;二次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化学溶解术5例。

结 果

疗效评定标准: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①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②良:偶然有疼痛,能做轻体力工作。③可:有些改善,仍有疼痛,不能工作。④差:有神经受压表现,需进一步手术治疗。

本组椎间盘突出症200例268节,分别采用三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经0.5~3年随访200例,按上述疗效评定标准。胶原酶化学溶解术156例,有效率94.5%,优良率88.3%,无效率14.6%;盘频消融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优1例,良3例,可7例,差5例。有效率68.7%,优良率25%。盘频消融加盘外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优6例,良3例,可1例,差0例。有效率100%,优良率90%。激光盘内减压治疗腰椎间盘膨出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因病例少,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手术后症状无改善,行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化学溶解术3例痊愈。间隔2个月2次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化学溶解术5例痊愈。

讨 论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可行盘内注射、盘外注射和盘内外联合注射。盘内注射适应证窄,适用于椎间盘膨出[1]。术中注射造影剂和胶原酶溶液致盘内压增高,再加上胶原酶的化学溶解作用,致术后疼痛加重,持续时间久,个别病例长达月余方缓解,不易被医生和患者接受。我科应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6例,采用侧入路硬膜外前间隙法。将胶原酶直接注入突出物内、突出物周围或硬膜外腔。病人取侧卧位,椎间盘突出侧在下,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以临床症状明显侧在下。在DSA的监视下,用科氏针定位,确定穿刺点、进针方向和距离,与腰骶部成30°~45°角,通过椎间孔入硬膜外前间隙,欧乃派克造影呈线条状影,部分患者突出的间盘部位常呈现向后凸出的弧形影像;有的突出髓核大线条状影在突出间盘处中断;还有的在穿刺过程中患者无痛,进行负压试验或注药时,有短暂的胀痛感,是穿刺针接近神经根,也是髓核突出的部位,治疗效果好。如果发病时间长、椎间盘突出大者,在DSA监视引导下直接穿刺靶目标,注入欧乃派克造影时造影剂直接进入突出的髓核内,有时可见造影剂成线状进入盘内,其治疗效果更佳。L5~S1椎间盘突出症,由于人体解剖特点,腰曲向前凸,骶曲向后凸,L5~S1形成前后倾斜角。所以在穿刺L5~S1间盘时,针尾向头侧倾斜20°~25°,其穿刺成功率与高部位穿刺无区别。如遇有髂骨翼高者,可加大成角,越过髂骨翼上缘穿刺,进入硬膜外前间隙突出物周围,欧乃派克造影确认后注入胶原酶,其治疗效果也令人满意。因为低位硬膜外腔较宽广,其间组织疏松,注入胶原酶,通过弥散作用渗透入突出髓核,产生化学溶解作用,达到治疗效果。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伴有腰椎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黄韧带钙化等,我们在DSA监视引导下准确定位,用18号带芯针穿刺固定住针柄,防止刺入蛛网膜下腔,稍加力旋转进针,有落空感即达硬膜外腔,无脑脊液溢出,欧乃派克造影见条状影,注入胶原酶,安全可靠。盘外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拓宽了治疗范围,除中央型、巨大型、髓核游离型患者外,我们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部分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施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间隔2个月后2次胶原酶溶解术有效率达94.4%。

射频消融和激光的焦化汽化:二者同属于物理疗法,通过射频消融热凝和激光的焦化汽化作用,椎间盘内形成负压,使纤维环尚未破裂或未完全破裂的包容性的椎间盘膨出,在负压和后纵韧带的挤压下,使纤维环回缩,间盘缩小,间隙变窄[2]。病人取侧卧位或腹卧位,在DSA监视下确定穿刺点和进针方向,与矢状面成45°~55°角进针,通过安全三角区刺入盘内。临床症状表现明显,CT或MR影像学诊断明确,确诊为腰椎间盘膨出患者,常常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术后影像学复查腰椎间盘均有不同程度变窄。消融和激光盘内热凝减压术病例少,因此治疗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很多,如经皮椎间盘切吸、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射频消融术、激光焦化、气化椎间盘内减压术等。由于各种治疗方法作用机理不同,适应证也不同,因此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不能治愈所有不同病程、不同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但通过联合治疗的方法,可以拓宽各种治疗方法的用途。我科施行盘内外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射频盘内消融加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溶解术,椎间盘突出症经手术治疗无效后,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有效率达100%,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法。还有报道切吸加胶原酶化学溶解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加牵引,臭氧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3]等联合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刘延青,王平,等.骶裂孔前间隙法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诊.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4,10:192.

第9篇

要了解椎间盘,得先从脊柱说起。脊柱由24块椎骨(即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椎骨与椎骨之间由富有弹性的椎间盘、小关节与多条韧带连接。椎间盘像一块软垫,牢牢地垫在椎骨与椎骨之间,缓冲着骨头之间的碰撞。脊柱的长度3/4由骨头构成,另外1/4源自椎间盘的高度。人到中年以后,椎体的椎间盘开始退化而变薄,就会使整个脊柱的长度变短,所以人也就变矮了。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发生变化,骨质疏松也是身高变矮的原因之一。

椎间盘突出有3类

椎间盘由中间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组成,好比一个压扁的鸡蛋,纤维环好比蛋白,中央的髓核好比蛋黄。一旦纤维环的裂隙成为髓核的突破口,髓核挣脱了纤维环的范围,便是椎间盘突出。一旦髓核被挤出来压迫和刺激到支配的神经,就会引起疼痛。由于髓核挤压的部位、程度不同,有些人有临床症状,有些人则无。有临床症状者称之为椎间盘突出症,无症状者称之为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症常常分为3类——

1.椎间盘膨出:纤维环部分破裂,而表层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局部隆起,但表面光滑。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

2.椎间盘突出: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常需手术治疗。

3.椎间盘脱出:破裂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非手术治疗往往无效。

通俗地讲,假设一个刚出笼、饱满完好、热气腾腾的小笼包是正常的椎间盘,那么包子皮虽然破了一点儿,但肉馅儿还好好地包在里面,这种情况就属于膨出;包子皮裂开了,肉馅儿露了一部分出来,这种情况就属于突出;整个肉馅儿都跳出包子皮的包裹,那就是脱出。

椎间盘突出以腰椎最为多见,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腿痛,主要症状是腰痛伴下肢放射痛,有时咳嗽、打喷嚏、排便时也会使症状加重。腰部可有不同程度的侧弯,生理前凸减少、变平甚至消失。小腿及足部感觉麻木,严重时行走无力,穿鞋时脚不能抬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可以通过CT、核磁共振或脊髓造影来确定神经受压的位置。普通的X光片不能看到突出的椎间盘,但可以通过有无骨质增生、腰椎有无侧弯、椎间隙有无变窄来推测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还可以排除骨质本身的病变如肿瘤、结核等。

预防突出3方法

改正不良姿势 长期坐位工作者或经常弯腰劳动者容易发病,因为坐着是椎间盘负荷最重的姿势。因此,要自觉减少坐着的时间。从保护椎间盘角度,能躺着就不要站着,能站着就不要坐着;不要弯腰直接提东西,最好是蹲下来提。

第10篇

自CT、MRI应用于临床以来,椎管及椎间盘病变的诊断发生了质的飞跃,行平扫检查 即可作出诊断,对椎间盘突出的位置、方向、程度均能做到精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 有决定性意义。特别在县级以下基层医院推广开展后,以其检查安全,费用低廉,社区和农 村病员便利,得以在临床中全面普及。统计资料显示此二种检查诊断椎间盘病变符合率均大 于90%,成为诊断该病的新的“金标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收集我院2001年3月以来,临床资料完整,经检查诊断为腰椎间 盘病变的初诊病例485例。其中,男318例,女167例。男女之比为1.97:1;年龄17―88岁, 平均51.4岁,其中35―55岁年龄段者为239例,约占49.3%。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背部疼痛酸胀 不适、麻木,向一侧或双下肢放射,功能障碍,跛行,肌力降低,肌肉萎缩,下肢发凉。查 体示脊柱侧弯,活动受限,棘间压痛;沿臀上皮神经投影区到小腿外侧压痛;椎旁压痛,沿 坐骨结节自承山、委中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试验(+),其它十字试验、仰卧挺 腹试验、滚动试验、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可为阳性体征。

1.2 检查方法 CT检查应用GE prospeed AI 螺旋CT机,行螺旋扫描,层厚3mm、层 距3mm,120KV,130mA,螺矩1,DFOV 15.0cm;先行定位扫描后对兴趣区制定扫描计划,按 计划完成扫描后行图像处理摄片。

MRI检查应用GE 0.2T 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按计划常规扫描:Sag,SE/T1WITR34 0mSTE14mS FSE/T2WITR2200mSTE108mS STIR/T2WITR230mSTE36mSTi 70° ;OAX,SE/T1WITR340mSTE14mSGRE/T2WITR440mSTE21mS。矩阵 256×192,层 厚5mm,间距1 mm,FOV 36×36。

X线成像应用GE sp100 CR数字成像系统摄标准腰椎正侧位像,必要时加照双斜位像, 行图像处理摄片。

1.3 统计整理 由主治医师以上的影像诊断医师8人,两人为一小组阅片统计,以表格的形 式列出以下项目进行分析统计归纳整理(见结果中表)。

1.4 诊断标准 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环状膨出于椎体缘之外(图1);椎间盘突出,椎间 盘局限性突出于椎体缘之外(图2)。椎间盘变性,椎间盘失去正常的“夹心征”表现,或 有积气(图3、4)。侧隐窝狭窄,椎管狭窄,椎管矢状径小于11mm。神经根异常,神经根显 示不清代表神经根袖不显影,神经根淹没、移位或水肿;黄韧带肥厚或钙化,黄韧带最厚径 ≥4mm;腰椎滑脱症分别参照腰椎前滑脱和后滑脱诊断标准执行;椎小关节综合征:上下关 节突关节面形态与相互关系分为Ⅳ型:平行型、环抱型、反抱型、双环抱型。腰椎曲度改变 及脂肪间隙有无狭窄、硬膜囊受压情况等征象由二人小组讨论决定[1]。

2 结果

3 讨论

理论上老年人椎间盘病变的发病率为100%,其中大部分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无须治疗干预 。既往认为本病发生于中老年人,在本组病例中,有15例为17―25岁青年人,说明 腰椎间盘突出并非老年人所专有。本病对劳动力的破坏干扰显而易见,青壮年患者因临床症 状体征较重,对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巨大,更具治疗意义,本组约49.3%的病例为35―55 岁,可能为临床治疗检查的选择原因。

在腰椎影像检查中,X线平片及近年应用的X-CR或DR成像为最普遍采用的检查,特别在行各 种治疗之前,为临床必查项目之一。其对腰椎整体形态的显示尤为重要,在椎体边缘、腰椎 排列对位关系、小关节结构关系、周围情况以及椎管形态和椎间隙狭窄的程度等资料能做到 客观显示,临床医师以此来对脊柱的功能状况作大体印象评估。

临床的应用价值是检验检查的唯一标准。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I检查确诊, 统计资料显示诊断准确率前者为93%-95%,后者为89%-93%。定位精准,可直接显示椎间盘 退变、积气和钙化,膨出和突出物的部位、位置、程度、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毗 邻关系,检出椎管的变形,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以及侧隐窝(脊神经根管,腰神经在此走 行)变形狭窄。在横轴位像上可检出远外侧型的椎间盘突出,也是较之椎管造影检查的优势 ,远外侧型的椎间盘突出可造成椎间管外口――椎间孔神经通路的狭窄。对游离型的椎间盘 突出碎块的移位、黄韧带肥厚或钙化、椎小关节病变以及神经根水肿移位、淹没、包埋等征 象可资诊断和鉴别。值得一提的是,CT三维成像(SSD、MPR)对腰椎排列、曲度以及对位关系 小关节异常、椎管和神经管的形态显示优于其它检查。

在以上的病例中,我们发现椎间盘突出和膨出可为单个也可多个椎间盘合并发生;在同一椎 间盘可以有环状膨出也可同时又伴局限性更为严重的突出;侧隐窝狭窄也可为双侧;椎管的 变形可以发生于多个节段,分为中心部狭窄和关节旁狭窄,前者是椎体软骨结节、后纵韧带 和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钙化和小关节向椎管内增生肥大所致,后者为椎体后缘和椎旁的 小关节增生及膨出和突出的椎间盘突入侧隐窝所致。椎体和椎小关节退变一般为双侧性多节 段,少数单节段,为发生在腰椎外伤后或脊柱滑脱不稳的基础上[2]。

比较椎间盘突出在CT和MRI影像表现的诊断价值无明显差异,CT对椎体及附件骨质结构的增 生、间盘内积气、韧带钙化显示有优势;MRI可以使神经根水肿、突出物与周围结构关系、 脂肪间隙及硬膜囊变形等充分显示。在相关数据的测量方面CT更为得心应手;MR对组织性质 的判断,椎管的整体形态及神经根管的显示更胜一筹。以上这些影像资料对治疗方案的选择 都具有指导价值,故应以优势互补、互为参考。况且影像资料保存完善也对医疗安全起到不 可忽视的作用。另外,用不同窗宽窗位观察,拓宽获得影像资料的途径范围,应用三维图像 重建可以得到椎管及椎间管的三维立体影像,术前对手术入路或穿刺途径的模拟,给临床医 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影像资料,为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4 病因病理分析

腰椎急性暴力损伤所致椎体或附件骨的骨挫伤、骨小梁扭曲、椎间盘及韧带损伤以及 脊髓水肿出血等,MRI检查能给出足量、明确的影像信息,而既往的CT及X线检查难以发现。 由于以上各种情况的损伤,导致脊柱功能活动异常继发退变。慢性积累损伤、脊柱应力结构 的变化也可引起相应部位的损伤加剧,使其失去修复时机。所以急性腰椎损伤的治疗措施中 ,制动是最为关键的步骤。本组中的14例为剧烈运动所致急性损伤,其中4例为扭伤后1小时 即行CT检查发现。

有报道称脊柱的退行性变始于20岁,事实上,骨骼与关节、韧带的损伤与修复退变是 一个积累和失代偿的过程。国内尚铁松研究13具22-80岁新鲜尸体腰椎切片标本31个椎间盘 中,100%有纤维环粘液样变性及软骨终板退变,胶原纤维肿胀,出现空泡和裂隙,软骨终板 变薄,凹陷、分离断裂、缺损及纤维环侵蚀软骨终板或突入椎体。88%纤维环曲折,突向髓 核成角为内折,突向周边成角为外折,在同一个椎间盘内折、外折可同时存在。纤维环在以 上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向椎体边缘连线外挤压膨出,并可引起后纵韧带增生肥厚或钙化。软骨 细胞团增生形成透明软骨和多血管的结缔组织致椎间盘体积增大,由于应力结构的增加,使 其通过断裂的纤维环裂隙漂移,向椎管突出形成椎间盘突出物。髓核坏死,内有坏死的细胞 碎渣,裂隙和反应性增生(软骨细胞巢状和纤维组织增生),继而髓核吸收脱水,失去正常 的夹心样结构。间盘组织突破软骨终板进入椎体形成Schmorl结节。椎间盘纤维环内大裂隙 形成、髓核脱出,致气体溢出(主要为氮气)于内,是“真空椎间盘征”形成的基础。以上 病理改变镜下所见可在一个椎间盘同时出现。

同样,椎间盘退变膨出和突出,硬膜囊和神经受压也引起脊柱应力结构失常加剧,进 一步恶化椎体间大关节及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导致脊柱失稳状态恶性循环。基于此,我们在 腰椎或椎间盘病变的以上各个环节中,以相应的治疗措施去除或阻断病变进展过程,从而达 到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五点支撑气功疗法 腰背痛疾病 腰椎间盘膨出、脱出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eating common pain in the back and disease at"suppor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breathing exercise at 5 points"

Wu Yang

【Abstract】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breathing exercise come from Tianjin hospital treat chest lumbar vertebrae person who compress fracture sound is temper to support at 5 points,treats the systematic disease of backache movement as the purpose,combine dissect,physiology,pathology,psychology,modern qigong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through clinical practice and auxiliary treatment that design,it is the law of getting a permanent cure. Have a backache to waist disease have kind long-term curative effect very. "Give temporary relief urgently,slow to get a permanent cure " law this cooperate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point inject,massage,little needle knife,plum blossom stitch,medicine for external application,cupping jar,operation,etc. law giving temporary relief,not only show the result rapidly in treating but also still can consolidate curative effect,delays or makes the disease not recur again,there is work of improving the health.

【Key words】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breathing exercise at five points Disease that the waist has a backache The waist intervertebral disc expanded out、deviated from

1 五点支撑气功疗法的具体方法(该治本之法,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1.1 调心。病人仰卧,全身心在医生语言诱导或手法诱导下,放松入静,从头到足逐节放松,反复多次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入静。

1.2 调身。①身心放松入静后,双膝屈起分开同肩宽,以双足、双肘部和头枕部为五个支点(也可以以双手抱腹以双足和头为三个支点),然后缓缓将臀、腰、背向上运动成桥拱形,同时吸气提肛;②当腰、背、臀上行和吸气已至极点时,在呼气的同时,缓缓放下腰、背、臀部,又将全身心放松。

将以上运动和呼吸反复练习,逐渐增加,至全身微汗为度,年老体弱的初练者可以在别人的辅助下练习。辅助者用双手或单手托住病人腰部协助病人向上运动。

1.3 收功。①当练完呼吸和支撑锻炼后将上下肢伸直;②全身心放松主静,体察全身及病痛部位的感觉,调匀呼吸;③再将双手掌心搓热,贴在腰部肾俞或腰眼穴处,待感到热力透入体内后,起立左右转腰数次(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在发病3个月内禁作起立转腰动作),即完毕。

2 辅助疗法

“急则治标”,这些方法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腰背痛病采用相适应的方法尽快解决病人的疼痛。①中药外敷;②内服止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和强筋壮骨的药物;③针灸或穴位注射,或封闭疗法;④小针刀剥离粘连、疏通气血、恢复组织弹性;⑤梅花针、火罐或刮痧;⑥牵引、推拿按摩;⑦手术治疗。

3 临床资料

腰背痛病例60人随机抽样,病人年龄30~78岁,发病时间1周至6年不等,其中腰椎间盘脱出21人,腰肌劳损及横突综合症20人,骨质疏松症19人,分锻炼组、锻炼不足组和不锻炼组半年追踪观察。

4 结果对比(见表)

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统计表明,锻炼组、锻炼不足组和不锻炼组复发率明显有别。特别是腰突症病人,在身体不适症状完全消失后,“CT”检查并未见椎间盘处有明显改变,为此在下文中提出专门探讨。

5 讨论和总结

5.1 病因。①先天因素如:先天骶裂、椎裂、颈肋等;②外部因素如:急性外伤、慢性劳损、寒冷刺激;③机体内部疾病及功能失调,如:肾、肝、胆、心、胰、脾、胃、肠、内分泌等病变。

5.2 病机。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指当机体正常时,对于外来的侵害,内部的失调,均可通过调理、治疗,甚至不用治疗调理,即可自动调节自愈或治愈。如先天骶裂和椎裂病人,在没有外因的情况下,年轻时一般很少发病,发病时间往往是在进入成人期特别是中年前后,可见青少年时无工作、家庭等社会各方面的繁重压力,并且身体处于发育生长向上时期,调节功能强大故不易发病。如果有病也能较快地治愈。可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确有证明。处于身体发展下降期的中老年人患病与年轻人患病相比,则是治病疗程长,显效慢,易反复,这与中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理论也是吻和的。

在社会活动中,难免会发生自身机体适应度以外的超常事件,如果机体不能调节适应和抵御,就会出现病变。以颈腰背痛疾病为例: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如:财会人员、作家、教师、焊工等职业,易出现头、颈、肩、背等部位的病变,如颈椎病、棘突滑囊炎、颈肌筋膜炎等病。重体力劳动者,易发生急性肌肉扭伤、骨折以及慢性劳损。长期坐办公室又不喜欢运动者,易患废用性劳损和增生性脊柱炎等病。老年人因生理变化,运动系统老化磨损,活动减少,体重增加,易患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肌肉疼痛、压缩性骨折等病。

根据对常见腰背痛病的大量观察和该病的特点研究发现,在很大范围内这一疾病的发生是与人类习惯性的不平衡活动所造成,因为人们活动多是发生在身体的前方,从而使腰背部长期处牵拉状态,导致腰背部肌肉韧带疲劳,弹性减弱,调节失常,椎体组织受力不平衡,稳定性被破坏,引起腰背痛病的发生。

6 五点支撑气功疗法的设计思路

6.1 从生理解剖和运动力学上看,人体长期从事身体前屈,而很少后伸的活动,致使颈、背、腰部的肌肉、韧带、筋膜、神经、血管、骨骼等处于不平衡的牵拉延长状态,导致弹性减弱、肌肉、骨和关节失去稳定性,引起肌肉劳损、韧带、筋膜被扭拉伤、撕裂、硬变、粘连、骨和关节变形、疏松、增生、血循环不良、机体调节失常等一系列病变发生。

6.2 五点支撑气功疗法又是以腰背肌和脊柱锻炼为主要运动中心,而脊柱又是人体第二中枢,从脊柱发出的神经支配着人体的活动,这种锻炼,可以使神经系统功能得到良性调节和锻炼。

6.3 从气功和心理学角度看,通过调整呼吸放松身心,排除杂念,体察自身机能变化,将注意力从庸碌俗事中转移到注意自我调节有益身心健康的良性锻炼中来。

6.4 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一张一弛之谓道”。就是强调人体应该阴阳平衡,才能治病防病。

本着以上思路,设计了五点支撑气功疗法,并在临床上得到了肯定的验证。

7 腰椎间盘脱出病人的讨论

从临床上发现多数腰椎盘膨出、脱出病人可以不采用手术切除椎间盘的方法而经过保守综合治疗后,症状消失恢复生活自理和工作,但在“CT”检查上并未见椎间盘膨出、脱出有明显改变,这可能说明,多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病等一系列症状,多数不是因为椎间盘损坏直接压迫神经而致,而是由于力的不平衡,造成肌肉、韧带对椎体间关节的稳定性被破坏,导致胸腰椎体上某一部分受力过度,引起无菌性炎症水肿,炎症水肿粘连,压迫神经血管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出现。因此保守治疗可以使椎间盘缩回复位的说法是不确切的,临床验证,多数椎间盘脱出病人经过保守治疗消肿止痛,并进行五点支撑气功疗法锻炼或其它体育疗法如游泳后,可恢复肌肉韧带的弹性,恢复加强对骨和关节的保护,恢复人体平衡,消除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治病目的。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094-01

我科于2002~2003年用注射胶原酶治疗腰间盘突出患者40余例,治疗效果满意,其中1例因胶原酶降解产物致化学性腰骶神经根炎,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主诉腰腿痛4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于4年前扭伤致腰痛,并向左下肢放射,咳嗽及排便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CT检查示腰4~5、腰5~骶1间盘膨出。经按摩理疗、封闭等治疗未见好转。入院前1个月腰腿痛加重,伴左下肢麻木,收入院。查腰椎僵直,腰4~5、腰5~骶1棘间压痛(+),叩痛(+),并向左下肢放散至左小腿外侧及足背。左下肢知觉减弱,直腿抬高试验(+),左30度,左侧加强试验阳性,左足背背伸肌力减弱,左膝及跟腱反射减弱。巴彬氏征(-),右侧正常。腰椎功能障碍。术前饮食二便正常。CT检查:腰4~5、腰5~骶1间盘膨出。入院诊断:腰间盘突出症(腰4~5、腰5~骶1)。

入院第2天,于局麻下行胶原酶注射溶核术。术后左下肢疼痛减轻,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70度,双下肢运动自如。术后第6天突发骶尾部剧痛,伴有麻木,后逐渐二便不知。会及周围知觉存在但减弱,双大腿肌力正常,右小腿肌力正常。左小腿知觉正常,但比右侧弱。左踝背伸跖屈不能,各趾运动不能。左足心有针刺感样疼痛感。反射消失,提睾反射正常。复查磁共振示腰5~骶1间盘无后突,腰4~5间盘后突不明显,证明椎间盘脱出治疗有效。磁共振示神经炎改变,经过会诊考虑为胶原酶溶核降解产物引起的化学性腰骶神经根炎。给予对症留置导尿,膀胱冲洗,消炎消水肿,营养神经治疗。神经恢复予以维生素B1及B12 选穴水针注射及穴位电刺激,穴位有肾俞、环跳、承扶、阴门、尾中、承山、足三里、解溪、三阴交、昆仑等,这类穴位对左下肢功能恢复有作用,关元、中极、曲骨、三阴交等对尿潴留有作用。适量应用激素以消除神经根水肿,在腓骨小头处进行刺激,以促进神经恢复,并进行主动功能练习如下床行走等。2个月后左足五趾可活动,踝关节可屈伸,下肢感觉正常,反射、提睾反射正常,膝踝反射仍减弱。4个月后患者排尿排便功能逐渐恢复,拔除导尿管。有时排尿需腹部揉按,考虑患者长期尿潴留,鼓励其尽可能多饮水,增加膀胱尿量,以刺激膀胱收缩,避免形成膀胱挛缩。后期治疗经过半年口服中药汤剂以补肾益气、滋阴清热及神经营养药及频谱热疗治疗,肛周及骶尾部麻木消失。查体见肛周反射正常,双侧提睾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双下肢肌力正常,四肢及肛周知觉正常,自主排便、排尿。行走自如,病情痊愈出院。

2 讨论

第13篇

【关键词】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十几年来在意大利、德国及法国等欧洲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在我国,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已取得了丰硕成果。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共治疗96例患者:初步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96例中,男性41,女性55,年龄16-75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6个月。大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腰腿痛或久治不愈的腰痛,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病变椎间盘主要分布在L4-5和L5-S1。根据CT和MR的影像表现分为膨出、突出和脱出3种类型,其中膨出40例 突出52例脱出4例。

2治疗方法

2.1机器设备

臭氧发生器(山东淄博悦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医用纯氧、CT(通用电气NC100)

2.2将臭氧发生器与医用氧气瓶连接根据臭氧发生器显示屏提示,调整O3输出浓度60 ug/ml.

2.3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于CT床上,下腹部用枕头稍垫高,患侧背部放一自制塑料网(将麻醉硬外管截成约10cm长管,摆成4-6行,间隔约1.0cm用胶布连接起来),在CT引导下定位确定穿刺点,穿刺方法及深度:用1%利多卡因2ml做局部麻醉(只麻醉皮肤及皮下),用臭氧穿刺针经安全三角进入椎间隙,针尖一般位于椎间隙后1/3,正位在正中央,再做CT检查穿刺针尖进的位置,如果位置不理想,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如果穿刺针的位置理想,用5ml的注射器抽取60 ug/mlO3经穿刺针注入椎间盘,再做CT观察气体在盘内分布情况,如果分布少再继续注射,同时观察病人有无不适,根据病人感觉调整注射速度,注射臭氧时患者有腰部酸胀或向患肢放射的感觉,盘内注射最少15ml,最多可达80ml,对于有下肢神经症状者,将针退出椎间盘,在椎间孔处注射40ug/mlO3,5-10ml,多数病人此时有明显疼痛,立即再注射2%利多卡因2.5 ml+曲安奈德针20mg,退出针后,覆盖创可贴压迫数分钟。术后卧床休息3天,应用250ml生理盐水+地塞米松10mg+抗生素治疗三天,三个月内禁止负重。4例腰椎间盘脱出病人,其中有两例臭氧术后症状反而加重,观察两天后行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症状缓解。有四例椎间盘突出病人臭氧术后观察两周无明显疗效开放手术后症状缓解。

3结果

本组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112个椎间盘。根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进行: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良:偶有疼痛,能做原来工作,可:有所改善,仍有疼痛,能做轻工作,差:手术前后症状及体征无变化,需进一步治疗。治疗结果:随访3-15个月,一般在术后半月至1个月时获得疗效,有30例患者在术后短时间(1-2天)内获得明显疗效,12例患者3月后才获得满意疗效,本组96例病人中优42例,占43.7%,良28例占29%,可20例占20.8%。差6例占6.25%,优良率72.7%,总有效率为93.75%。

4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长期的慢性劳损和突然的外力导致纤维环的破裂,髓核膨出、突出或脱出(1)当出现症状时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治疗干预(2)。髓核中最主要的大部分结构为蛋白多糖,带负电荷,可吸到正电荷至髓核基层内,具有固定电荷密度的特征,使髓核基质内产生高渗透压,是髓核水分高达80% 的主要因素。O3注入髓核后,可直接氧化蛋白多糖复合体,蛋白多糖被破坏后失去固定点电荷的特征,髓核基质渗透压下降,最终导致水分丢失,椎间盘干涸、变性(3),髓核体积变小,压力减低,解除被硬膜囊及神经的压迫症状。另外,臭氧能氧化髓核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内的结构,造成细胞变性和坏死。O3可激活机体内的抗损伤系统并通过刺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脑腱肽而引起镇痛作用。我们注意到,臭氧消融术的疗效跟手术适应症有密切关系,臭氧消融术最佳适应症是腰椎间盘膨出及轻中度突出合并神经根压迫症状者,对于突出程度较重或脱出者疗效欠佳。突出轻者,包容性较好,O3能集中在髓核内,突出重者,O3可通过破裂的纤维环进入椎管或椎旁软组织,对髓核起不了太大作用。本组中最多注射O380ML,注射量比较大,病人无明显不适,可能是注射O3时从针柄处跑出一部分,进到椎管内一部分,进到椎旁软组织内一部分。另外,我们观察到中青年患者比年老年患者者效果好。O3注射量多者效果欠佳。一次穿刺不成功改变穿刺方向者效果不佳。两个间隙突出者比一个间隙突出者效果差。男女相比没有显著差别。本组中没有出现一例感染病人,亦无其它并发症发生。

总之,经皮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感染机会少,费用低,年龄适应症范围广,术后反应少,住院时间短,是比较好的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叶名陵,腰腿痛的诊治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0:379.

第14篇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12-02

笔者自2003年~2006年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20~30岁2例,31~40岁15例,41岁~50岁50例,51~60岁10例,60岁以上23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38岁;有腰部外伤史者80例,无任何诱因者20例;单侧椎间盘突出70例,双侧椎间盘突出7例,中央型椎间盘突出23例;单纯腰痛60例,腰腿痛皆有者40例,腰脊柱侧弯2例,跛行17例,前屈受限61例,后屈受限97例,棘突间旁侧压痛伴放射痛70例,感觉障碍者3例,肌力减退者12例,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者7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87例。100例均行常规腰骶椎摄片及腰椎间盘CT扫描,97例可见有突膨出物压迫硬脊膜囊及神经根。3例CT检查未见椎间膨出者。行MRI检查,见有突膨出物压迫硬脊囊及神经根,其中L3~L4椎间盘突出者10例,L4~L5椎间盘突出者78例,L5~S1椎间盘突出者12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及证候分类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分为血瘀证60例,寒湿证20例,湿热证4例,肝肾亏虚证16例。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内服 肝肾亏虚证: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药用:独活20g,山药、杜仲、茯苓各15g,山萸肉、牛膝、当归、白术各10g,桑寄生12g,黄芪60g,全蝎10g;血瘀证:治法:补肾益气,活血通络。药用:独活20g,茯苓、杜仲各15g,白术、当归、赤芍、三棱、莪术、牛膝、威灵仙、白芍各10g,川芎6g,红花10g,全蝎10g;寒湿证:治法:补肾活血,散寒除湿。药用:蓁艽、当归各15g,独活、羌活、桑寄生、赤芍、杜仲、牛膝、熟地、茯苓、白术、桂枝、白芍各10g,全蝎10g;湿热证:治法:补肾活血,清热除湿。药用:茯苓25,黄柏、生地、黄芩、牛膝、山药、苍术、茵陈、三棱、枸杞各10g,桑寄生、木瓜、当归各12g,杜仲15g,全蝎10g,乌梢蛇15g。每天1剂,分3次服,3周为1个疗程。

2.2 针灸 针刺环跳、委中、殷门、肾俞、足三里、昆仑、三阴交穴,交替刺左、右侧穴,1日1次,每次30min,连续针刺3周。

2.3 骨盆牵引行骨盆牵引,牵引重量20~25kg,每次30~60min,每天1次,连续牵引3周。

2.4 推拿 采用以下步骤施行推拿治疗:①拍击法:患者俯卧,术者用掌根部拍击腰及双下肢,使肌肉放松,来回拍击6~8次。②牵抖法:患者俯卧,一助手把持患者双腋部,术者持紧患者双踝部,向上牵引并抖颤腰部二十余次,抖颤时躯体呈波浪式运动。③腰椎过伸法:患者卧位,术者用双手有节奏按压腰部,使腰部振动,再用双手大拇指重叠用力按压突出的椎间盘部位,同时两助手握着患者的小腿和双踝部用力向上抬举,使腰过伸,腰部离床约10cm,分别抬举3~4次。④屈膝屈髋旋腰法:患者仰卧,屈膝屈髋,一助手按患者双肩,术者双手握住患者的小腿上部,作顺时针方向旋转髋关节3~4周,后将下肢向下拨伸,待患者大腿与床面接近水平时,术者快速用力向下压,听到“喀哒”声响即可。⑤脊柱侧板法:有脊柱侧弯者施行此法。患者俯卧位,术者用拇指抵住腰脊柱凸出的一侧。助手抱住双下肢向脊柱侧弯的反方向水平侧扳,反复2~3次,直至脊柱正直为止,每天1次,每次30min,连续3周,手法宜轻柔。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优:自觉腰腿痛症状消失,活动正常,恢复全日工作。良:自觉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行走正常,能坚持工作。差:全部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100例中,优65例(其中41例为初发病),良28例,差7例,总有效率为93%。

4 讨论

第15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医用石蜡;;中药塌渍;运动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腰椎,尤其是L3-4、L4-5、L5-S1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双侧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是针灸推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青壮年,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我科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药蜡疗配合腰部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58.45岁,病程最短2d,最长24年,平均31.56个月,腰椎间盘膨出32例,突出16例;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20年,平均30.32个月,腰椎间盘膨出28例,突出14例。

1.1.2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70岁;③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能以文字或语言沟通,具有听读能力,愿意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

1.1.3排除标准:①不愿意接受此疗法、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肾病、水肿、结核病、肿瘤、皮肤过敏、严重肝病等。②视听障碍、有痴呆和精神疾病史。③年龄小于18岁,大于70岁患者。④不愿意参加及中途退出者。⑤因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手术等因素造成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1.2方法

1.2.1两组患者入院后急性期均采用20%甘露醇125ml,地塞米松10mg,静脉点滴,急性期后采用灯盏花注射液50mg,乙酰谷酰胺0.3mg静脉点滴;口服洛索洛芬钠每次0.1g,每日三次,卧硬板软垫床休息,北京金豪生产的中频脉冲电治疗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塌渍的同时给予医用石蜡热敷治疗,每次4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1-3个疗程;急性期指导患者行五点支撑法锻炼,急性期后行三点支撑法、飞燕式、抬腿法锻炼腰背肌,开始时每次每个动作宜循序渐进,以能耐受为度,急性期后每个动作以20次为最佳。

1.2.2 药蜡疗 采用医用石蜡放入电脑恒温蜡疗仪(由生产)中溶化成液体,然后倒入长25cm,宽20cm,厚约2-3cm盘中,待表层冷却成50℃-55℃柔软蜡块。中药塌渍为我院自拟方:红花20g、当归30g、川芎30g没药20g,制川乌20g、独活30g等,医生根据患者个体进行随症加减,加工成散剂备用。操作前先把配制好的中药用热水调制成糊状(温度45-50℃)敷于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用纱布覆盖,然后用备好的蜡块覆盖在中药上面,范围要超过中药外敷的范围,用塑料薄膜置于蜡块上,再用棉垫或毛毯覆盖保暖,治疗时间40-60min,每天1次,10天为一个疗程﹝2﹞。

1.2.3 运动疗法

1.2.3.1五(三)点支撑法:平卧在床上,双膝弯曲把脚放在床上,而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约10公分,这时你会感到腰背肌在用力。坚持约3-5秒钟放下,如此反复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 在此法锻炼的基础上,待腰背稍有力量后改为三点支撑法。

1.2.3.2飞燕式:趴在床上,利用腹部作为支点,双腿伸直,双手抱在脑后,主动收缩腰骶部肌肉,努力将头部和腿部同时抬离床面,屏住几秒钟再缓慢放下。

1.2.3.3抬腿法:侧卧在床,伸直下肢,用力将其朝上抬高,坚持3-5秒后再放下,反复20次〔3〕。

1.3疗效分析

1.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判定。治愈:腰腿疼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正常工作、生活。好转:腰腿疼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1.3.2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3讨论

3.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属于祖国医学“腰痹”范畴由于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双侧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诱发因素有退行性变、损伤、寒冷、肥胖、便秘、剧烈咳嗽、喷嚏等。该病具有易复发、逐次加重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2蜡疗是以加热溶解后的石蜡作蓄热的介体,对损伤的肢体进行物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它具有透热作用强,能促进病灶区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代谢,改善组织营养,软化和松解肌肉痉挛,从而达到消炎止痛作用,而中药在蜡的热作用下加快了皮肤对中药的吸收和药效。中药红花、川芎、当归,养血活血;没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杜仲、独活,祛风止痛,骨碎补、枸杞子补肝肾强筋骨,诸药合用达到补益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祛风止痛之功效。

3.3腰背部运动疗法能增强腰背肌肌力,改善腰背肌肉和韧带的韧性并调整肌肉的张力,从而加强了脊柱的稳定性,特别是对脊柱内外平衡起到较好保护作用,有助于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改善肌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现象,腰背锻炼时,腰背肌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病灶部位炎性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疼痛,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腰部疼痛及活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3.4 药蜡疗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便易学、效果显著、费用低、病人易于接受,二者结合既调动了病人治疗疾病的积极性,又能加强疗效,故在临床上深受病人的喜爱。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

[2]佟德民、邢士新、任锡禄、马晓红、张维,药蜡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2﹚:115-116

[3]南登崑.康复医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8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