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程建设监理的前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环境管理;防治措施
由于市政工程往往建址于城市中心、居民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环境问题更应该受到关注。虽然这些施工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不能避免,但作为市政工程建设企业,本着造福于民的原则,应尽最大能力减少施工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以下就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进行探讨。
1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内容
市政工程建设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应坚持以防为主管治结合的原则,将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管理轨道之中,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1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市政工程项目在施工开始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施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有一定轻度影响的施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施工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环境影响报告应得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施工项目应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1.2实行建筑施工申报登记
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规定,建筑施工前应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建筑施工噪声的申报登记,说明施工工艺施工主要设备、施工时间和周期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市政工程项目由于其特殊性有时在道路施工时存在连续作业的情况还必须将施工时间提前申报并告知周围居民,采取适当的防噪声措施。
1.3落实环境保护措施
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在施工前、施工间期、施工后期的几个阶段落实环境保护的措施。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按相关的法规和条例以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对施工期的环保要求,制定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计划并予以落实。环保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污水、粉尘、噪声、固体废弃物等的防治措施。
1.4有效进行环境影响监测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可以了解和评价施工期间的周围环境质量,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施工期间的环境监测,需确定各种污染物的最终排放量,应对周围大气、水体甚至土壤的环境质量及居民生活区受影响的程度开展监测,在居民生活区附近施工的建设项目,还需开展噪声、振动监测以评估施工期间周围环境是否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2市政工程建设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2.1市政工程建设存在的环境问题
(1)施工扬尘。施工扬尘是市政工程施工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它是指施工现场因各种作业、车辆运行、地面风蚀等原因扩散到空气中的各种粉尘。这些施工扬尘的产生往往对施工现场及附近区域造成一定程度的大气污染,在市区居民集中的区域施工时甚至还会出现污染纠纷。(2)施工噪声。施工噪声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其特点是:噪声源相对稳定,噪声的产生时间有较大的波动性。施工噪声污染主要发生在施工现场及构件加工场,主要噪声源来自各类施工机械。(3)施工水污染。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和由于施工场地的地面冲洗水、降雨所造成的地表径流和流失的浆料进入水体等所造成的。这些影响会使施工场所附近的水质受到一定的影响。
2.2市政工程建设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措施。使用新型环保材料,对施工现场土方用绿网进行覆盖,硬化临时道路,随时洒水防止扬尘,对水泥等细颗粒建筑散体材料密闭保存,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运输土方和垃圾,在施工现场主要出入口设置冲洗台,专人对出场车辆进行清洗,严格控制使用尾气排放不合格车辆,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不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者焚浇油毡、油漆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2)施工噪声防治措施。市政工程施工离不开机械操作,噪声伴随着施工的开展而产生,噪声污染不仅影响周围居民的学习、工作和正常生活,它对健康的威胁也是不可忽视的。根据法律法规,当地环境保护标准和体系文件要求,对于噪声污染可采取:搅拌机等噪声设备加设隔音棚;推士机、挖掘机、装载机等白天限制值75dB夜间55dB,混凝土、搅拌机、震捣棒、电锯白天限制值70dB夜间55dB,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尽量不采用强噪声机械,夜间运输车辆进入施:I: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要轻拿轻放。(3)施工废水污染的防治措施。要确保施工场地远离水源地,做好临近水源地的隔离保护措施,以免施工废水污染水源。市政桥梁桩基施工中的泥浆废水等,必须要先沉淀,然后排放到指定区域。还可以将施工现场的部分废水回收利用,喷洒于施工现场,有利于减少扬尘,还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施工作业人员生活区中产生的污水应当经过市政污水管道排放。含有有害物质的污水必须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
3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的环境保护管理
3.1准备阶段
制定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管理,在施工作业的准备阶段,第一,应当建立起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建立针对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的各项潜在因素做出及时的应对处理办法,明确施工作业组织中针对各项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分工细则,完善施工作业中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组织计划实施市政施工时,应当先了解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明确我国针对建设项目中对于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
3.2施工阶段
加强环境保护的管理实施,在工程作业实施的阶段中,就不同程度不同时期的施工工序的特点及时改善相关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的相关制度,并且做好相关的环境污染的应急预案,不断提高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管理中作的水平。为了确保施工阶段各项作业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要及时评估施工阶段中可能造成的污染状况,还要定期开展施工环境影响的调查,依据以上两个方法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污染的防治措施,并且还要确保其可行性和科学性。
3.3竣工阶段
污染发生后的处理机制,由于各种原因,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污染。施工部门应当及时针对污染发生状况采取预案,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还要将污染事故的现况及发展趋势及时上报主管部门,一边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污染危害蔓延扩大。针对已发生的污染事故,要严格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处罚造成事故的相关责任人,整改相应的施工作业中的漏洞,不断完善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结束语:
为防治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污染,应加快对施工期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研究,建立和健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制度,使市政建设项目全过程受到环境部门的监控。
参考文献:
[1]骆国良,李维权.市政工程施工与保护环境协调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1)
[2]余永强.市政工程建设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中华民居.2010(11)
【关键词】园林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目前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队伍不专业
目前的园林施工中,特别是一些中、小规模的园林项目施工,表面上是由专业的园林公司进行管理和运营,但到具体施工的时候,具体作业人员却大部份是临时组合的农工人员,并没有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且一般都没有取得相应的职业工种的施工资格。现实状况是,这些非专业人员进行的园林施工,导致施工质量没有办法达到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根本无法达到应有景观艺术效果。
1.2 植物的修剪不合理
现在反季节施工的频率过大,苗木达不到运输和起挖标准等情况下,施工人员为了保证成活,会必要性的对植物进行重剪,从而造成枝叶删剪太多、修剪过量,导致树形树冠严重破坏,使得建成的绿地绿化景观效果不佳;有时还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到植物是否耐修剪这一特性,而不经意地破坏了树型,并在日后难以恢复丰满的树冠,如广玉兰、雪松等树,而达不到设计应有的要求。
1.3 没有施工图或施工图极其简单
只有方案图和平面图的园林施工,随意性很大,如果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之间没有充分交流和汇集,施工人员不能完全领悟设计意图,便会出现施工结果与设计图不一样的情况,从而没有将设计目的进行有效达到[2]。
1.4 没有充分地考虑植物习性
没有考虑植物习性或者考虑不周到,也是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比如:将阴性植物栽在强光下;将阳性植物栽在荫蔽处;将不耐污染植物栽矿区和道路广场处;将不耐涝植物栽在阴湿处等。这些人为原因,造成的违背了植物的生长习性,导致植物长势不强,并产生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导致整个园林工程施工出现损失屡见不鲜。
二、园林施工现场管理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其现场所涵盖的管理内容较多,所以需要我们在施工中不断加强和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2.1 园林施工现场材料管理需要注意: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现场材料的用量、摆放位置及质量、现场道路、仓库及所有的设施等进行详细的规划,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在这个阶段主要做好对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工作。把好材料的进场关,对于需要进场的材料做好相应的检验工作,安排好材料的供应量,从而保证园林施工的正常需要及调配,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影响施工的进度。
(3)施工的尾声阶段,在施工的尾声阶段更应加强管理工作,当工程临近尾声时,各项工作都较为混乱,所以应及时对物料进行清点,对于剩余的物料要及时进行封存。对于废旧的物料要进行回收及利用,以避免造成浪费,同时对于工程中所消耗的材料及管理成果形成评估报告,以便作为以后的参考[4]。
2.2 园林土方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在施工现场首先需要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这就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考察,充分的利用上地势、景及作品的特点,力求所设计出来的园林工程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达到天、人、景三者合一的境界。在现场施工中,土方施工量较大,所以在施工现场要充分的利用现场的地形特点,尽量减少土方的施工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还能有效的控制成本,实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这项工作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园林建筑作品的合理性。在土方工程施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如对于不高的地面,可以直接利用回填土进行回填,覆土,满足种植的要求。较高的地面,则需要利用机械来进行挖运和夯实,但不能太实,然后可以进行覆土进行种植。对于需要在土方上建造建筑物的地方,则需要严格按回填土的相关规范来进行,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能需要。这些问题只是土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的一部分,在施工中还要对其他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关注,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顺序来进行。
2.3 园林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园林建筑包含了园路、亭、台、楼、榭、假山叠石、水景驳岸和铺装等,是我国园林设计中势不可缺少组成部分,很多景观有了园林建筑的配合显得更加的生动。各种建筑所用的材料不同,要求的工艺也不一样,所以一定要参照建筑工程类相关标准严格按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施工,从而达到建筑物的功能需要。
2.4 加强对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管理:
园林工程中包含了土方、园林建筑、给排水、电气照明和绿化种植等工程,因此,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道工序施工产生的交叉冲突和相互影响,这样一来就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各专业施工队之间要加强沟通协作,避免重复劳动。结合工作多年的实践,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是有效保证园林工程顺利推进的前提。
2.5 加强对设计图纸资料的审查
精心方案设计,才能成就一个好的园林作品;但单靠方案设计而忽略了整套完整的设计图纸,也会让整个作品以败笔收场。因而,做好园林设计图纸资料的审查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是高质量的园林工程的基础和前提。在设计方案审查和设计资料审查时,应该重点关注,并做好以下几点:合理的设计理念,设计必须首先做到的,同时应竭尽所能做到创造出意境和满足功能的要求,做到“适地适树”,设计和施工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习性,做到设计资料完整齐全,特别是要有完整的、正确的施工图纸。并明确的指出影响景观效果的地段,而且对一花一树均应定出具体的位置[3]。平面图并不能成为设计图纸的唯一,还应该有具体的剖面图、地形图、立面图、局部放大图、效果图和施工图等。设计图均应签章,应杜绝无证设计;明确责任,保证园林设计的严肃性。
2.6加强对园林工程的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是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创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效果,就要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重视养护和管理工作。因为有生命的植物才是体现园林绿化的主体,而有生命的植物是需要养护、管理的,而且是需要不间断的进行养护和管理的。只有做好园林养护管理工作,才能长期保持园林植物造景成果,才能真成为城市的亮点,成为市民休闲玩乐的好去处,从而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在养护管理过程中,要根据绿化区气候和土壤的立地条件测试单次灌溉量,年度总体执行情况应根据当时当年气候情况来决定。好多单位在绿地灌溉上都是一次性浇很多水,或者等到草坪枯萎再浇,有的水不透浇,导致植株根部不能很好吸收水分影响其正常生长;而土壤含水量过多,植株也不能正常生长,还要及时做好排涝工作。施肥植株成活进入到正常生长状况后,为补充基肥不足要做好追肥工作,可以追加肥质较为淡薄的肥料,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施肥工作应在多日未雨、土壤干燥、并经松土除草后进行。
三、总结
园林施工管理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掌握建筑与园林规划有关方面的知识,在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管理知识的学习,并将在书面上所学到的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保障园林的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建造出既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又具有美观性的园林艺术。总之,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要做到从设计到施工都注重营造良好的园林景观,才能使园林建设施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前行而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俞平。 对园林施工管理问题的若干思考[J]。 华章,2013,19:353。
关键词 水电站工程;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监理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0-0028-02
1概述
某水电站开发任务以发电为单一目的,采用混合式开发。该水电站装机容量102mW,保证出力11.35mW,年发电量4.39亿kW・h,年利用小时4 300h,为三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大坝、泄洪、引水系统和发电厂房为3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性建筑物为5级。该水电站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大坝、溢洪表孔、岸塔式进水口、引水隧洞、阻抗式调压井、压力钢管、地下厂房等组成;附属工程还包括长3.5km的场内交通公路,450m长的交通洞1座,90m长的普渡大桥1座;临时工程包括5座弃渣场、1座料场等。结合该水电站所处理的地理位置,表明该水电站建设会对周边造成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该水电站对环境影响,在该水电站主体工程建设时,各项环境保护监理同时展开。
2 水电站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水电站工程在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主要内容有: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声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弃渣场、料场、施工公路、施工临时占地区、移民安置区、水库周围影响区等)、社会环境保护、景观保护、公路交通保护、库底卫生清理、固体废弃物处理、文物保护等。这些环境保护项目由水电站施工前所采取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明确其环境治理范围,在建设中由监理单位在水电站建设中指导实施。
而本水电站工程在建设中影响环境的主要问题为:1)水污染源;2)声污染源;3)大气污染源;4)生态影响源;5)固体废弃物;6)社会影响等。这些因素在本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在本工程建设中对这些影响因素需深入分析,突出重点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水电站环境保护监理措施
为了更有效地对水电站工程项目在建设中进行环境保护管理,环保保护监理部需结合本水电站工程特点,编制《环境管理体系大纲》和《水电站环境保护监控计划》等相关环境保护管理方案,同时环保保护监理工程师应该每天对水电站施工现场进行巡视,确保工程建设中各项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3.1 水污染监理
为了有效保证水电站建设中排放的施工污水、生活污水不污染周围水域,不降低接纳污水的原有水体的水质等级,监理机构需要承包人对生产、生活污水等采取治理措施。同时作为工程监理施工方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污水排放的标准,并对生产、生活污水的来源、排放量、水质指标、处理措施和处理效果等进行监督检查。另外,要监督施工方对本水电站工程建设中所排放的污水进行监测,以能及时反映污染物是否超标情况。对于发现超标情况需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有必要情况时,监理机构可以委派监测单位对其排放的污水进行专门的抽样监测。
3.2 大气污染监理
在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监理方应对大气的污染进行监督,要求施工方采取措施,保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对砂石料加工及拌和、运输扬尘污染物料及各种燃油机械必须作出防尘措施。
3.3 噪声污染监理
在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地防止噪声危害,监理方应该要求施工方对产生强烈噪声或振动的作业采取减噪降振措施,监督施工方应选取低噪弱振设备和工艺,以达到相应标准。而施工方的生活营地和其它非施工作业区则应执行当地环保部门确定的噪声污染达标标准。另外,监理方还应结合本工程的实施情况,要求施工方对其责任区内的敏感部位的噪声进行定期抽样监测;对不能达标的,监理必须监督施工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3.4 弃渣、固体废弃物的监理
监理应监督水电站建设施工方对建设中所产生的弃渣和固体废弃物必须以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要求运送到指定的弃渣场,而不得随意堆放。而施工方应对储存弃渣、固体废弃物、施工生活临时垃圾、医院或其他医疗单位的含菌垃圾以及含有铅、铬、砷、汞、氰、硫、铜、病原体等有害有毒成分的废渣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处理,避免环境受到污染。
3.5 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监理
在本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方必须要求施工方在建设水电站工程时,严格按照合同要求采取措施,以防止水电站工程周边环境出现水土流失,防止破坏植被和其他环境资源。当在进行本本水电站工程道路、隧洞、渠道等工程施工时,应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对安置区内和库周、丘陵和山坡的经济开发工程,要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法规进行,防止诱发水土流失。
3.6 生态保护监理
监理方应要求施工单位加强水电站工程周边环境的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教育,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包括水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在水电站工程建设中,应该加强保护动植物资源措施,尽量减轻损坏现有生态。对乱砍伐和捕捉野生动物的行为监理方应必须立即制止,并报告环境保护监理和有关部门予以查处,发现或疑为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生长地时,应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并及时报告环境保护监理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环境保护监理单位应监督承包人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包括各种迁移、隔离保护、建设动物通道、改善栖息地环境、人工繁殖等各项措施。
3.7 文物保护监理
鉴于本水电站工程周边存在文物,因此在工程建设中,监理方应要求施工方必须加强文物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保护文物的自觉性,应监督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窃为私有。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或疑为文物)时,施工方必须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防止移动或损坏文物,并立即将情况通知环境保护监理机构和文物主管部门,执行文物管理部门关于处理文物的指示。
4 结论
工程实践表明,水电站工程建设所采取的环境保护监理可有效确保各项环境保护措施顺利进行,同时减轻了水电站建设对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可把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可有效地对水电站工程建设的环保进行预测与预防。本文对水电站建设的环境保护监理任务进行深入阐述,同时通过结合某水电站工程施工建设中的环境保护监理实践进行探析,通过环境监理保护效果表明,本工程所采取的环境保护监理措施对于保护水电工程建设的周边环境等具有较明显的有可行性,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建设 生态影响
一、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往往重视了工程建设,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因此就产生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水资源开发的无序,过量运用地下水资源,树木的乱砍乱伐,水库蓄水过量,污水的大量排放,和一系列生产活动,对自然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系统平衡造成重大影响。
二、水利工程建设中要重视生态环境修复
水利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使已经形成的平衡状态受到干扰破坏。水利工程设计中就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由平衡状态到不平衡状态再到平衡状态的发展规律。只要遵循“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周全设计,精心施工,加强科学管理,大多负面影响都可以得到缓解。水利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千变万化,只要没达到极度恶化的程度,就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水利工程能否带来环境效益,能否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是衡量水利工程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展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研究自然与生态的平衡机制,研究人类改变自然对生态的近期和长远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水利工程在本质上应该可以说成是生态工程,在建设水利工程时,绝对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改变自然。任何水利建设工程,都应当自觉地树立和落实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保证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修复原则
水利工程结合生态建设,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应该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解决生态建设技术问题。具体来说,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以及旅游等需求,也应当兼顾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需求。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
安全性是指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必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经济性是指水利工程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由于对生态演替的过程和结果事先难以把握,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往往带有一定风险。这就需要在规划设计中需要进行方案比选,更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和评估。
2.提高水域环境的多样性原则
河流生态系统生境的主要特点是:水-陆两相和水-气两相的联系紧密性;上中下游的生境异质性;河流纵向的蜿蜒性;河流横断面形状的多样性;河床材料的透水性等。水-陆两相和水-气两相的紧密关系,形成了较为开放的生境条件;上中下游的生境异质性,造就了丰富的流域生境多样化条件;河流纵向的蜿蜒性形成了急流与缓流相间;河流的横断面形状多样性,表现为深潭与浅滩交错;河床材料的透水性为生物提供了栖息所。
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的退化。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主要靠人工直接种植岸边植被或者引进鱼类、鸟类和其它生物物种。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保护、恢复河流原有的多样化的生物栖息生存环境,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
3.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就是某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能够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寻找到相应的能源和合适的环境条件。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生态结构。
传统的水利工程就是对自然河流实施控制。而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就是树立融入自然、充分利用河流自我修复功能的工程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水利工程实现生态化的意义
(1)通过生态环境修复设计的应用使水工程成为集生态安全和以人为本于一身,并且与自然和谐相处,与环境协调的 “环保型”、”生态型”、”美观型”、”亲水型”的水利工程工程。
(2)进行积极的预防、限制并减少工程及其它活动可能引发的一些列生态灾难。例如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湖库干涸、地面沉降、堤坝溃决等。
(3)观念的转变,达到一种通过水利控制洪水的目的,雨洪回渗便利兴建必须的水源工程,使洪水也成为可充分利用的资源,从而解决并调控径流时所造成的空分布、地域分布不均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为水资源不足和各种河湖湿地被占用导致的的生态问题,总体上实现水量和水域的平衡。
(4)防治污染,保护好水资源,特别是原生态环境,还有工建设水源地的亚生态环境。
(5)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净能力。
(6)推广节水工程,从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和理念出发,在满足流域生态水以及日常用水的的前提。
五、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六、结语
生态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上的热点问题之一,对该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实质上是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具体体现。水利工程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又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破坏。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任何一项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都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应当是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化建设是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也是确保水利工程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性因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水利工程的生态化建设,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实现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郭浩亮等; 探讨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纵横;2010
长期以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一直处于弱势。建立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实现农村水利工程和谐建设、自主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是今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科技力水平落后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我国农村的小型农田,目前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普遍存在发展落后,技术员水平层次不齐,严重缺乏高新技术人员等问题,当然这也许与县市及相关部门不注重项目有关,没有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一个项目的进行不可缺少的就是技术骨干,只有拥有雄厚的人才力量,才能挑起大梁,承担起项目建设的重任,所以一定要注重技术性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提高整体的科技水平,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创造深厚的基础力量。
2 监督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未建立完备的管理与监督体制,致使相关管理部门无法依据系统标准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还有一些县市及管理部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没有高度重视,一直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导致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层次不齐,弊病百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什么事都要有理有据,有1套明确的评判标准,方便评判工程是否合格,准备检验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性,所以无论如何都得建立1套完备的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与监测体制。
3 工程负责权不明确问题
过去,我国农村经济水平普遍低下,所以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求也不是很强硬。相关管理制度也不严密,相关技术性人员也严重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管理人员不负责,工作人员也不负责的问题,不能有效做到上行下效。甚至出现一些工程后期崩塌,开裂都没有人及时处理的问题。可以实行责任到户,责任到人的体制,明确分配个自的任务与责任,做到有条不紊,出了问题有人可找,不要出现互相推脱,推卸责任的现象。
二、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1、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入力度
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样,都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搞不好不仅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而且还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目前情况看,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仍然远远大于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依然存在。各级政府必须把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来讲,当务之急是在稳定提高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及人饮安全资金的同时,尽快扩大中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规模,以引导和带动地方各级财政和受益农户的投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
2、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村水利改革
一是要针对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广泛吸收地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一个全国性的指导意见,以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健康深入发展。二是要以构建和完善农民用水户协会内部管理机制为重点,以行政区域或水利工程为单元,通过对基层水利队伍的改组、改造、改革和完善,推动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不断建立和发展,加快大中小型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三是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当前,农村出现了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水利工程占地农民要求补偿、群众要求水利政务公开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通过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培养典型,示范带动,逐步解决农村水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
3、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后的农村水利建设要改变过去只注重工程建设而忽视自身建设的做法,工程建设与基层水管单位自身能力建设要同时审批、同时建设、同时验收。要进一步调整农村水利资金支出结构,允许部分资金用于包括管理手段、信息网络、办公条件等在内的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以不断提高基层水管单位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4、加快农田水利立法,从根本上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薄弱问题
目前,涉水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少,但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还没有。尽快制定出台一部关于农田水利方面的法规条例,通过健全法律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广大群众的责任,建立保障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投入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依法建设、管理和使用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积极探索和谐自主的建设管理模式
让受益群众参与建设,参与管理。将水业合作组织模式应用于更为广泛的农村公益型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中,将原有集体资产与农民投工投劳为主形成的小型水利设施按照市场化手段来评估资产,明晰产权,将公益性水利设施资产定量化、股份化,并鼓励受益农户资本入股,参照股份制模式来管理和运作。
实行自主管理的模式。村民通过民主方式组建互助合作的用水组织--村水业合作社。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合作社辖区内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供水调度,同时负责向用水户供水并按时收取水费和提供咨询服务。村民是小型水源工程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建立水业合作社,以股份制形式投资建设小型水源工程,并对其进行建后管理,从中收益,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工程的维护及可持续发展。村水业合作社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按照股份合作制方式制定章程,由股东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下设管理人员,每年改选一次。在股份设立上,将上级有关部门补助的作为集体股,社员按每户投入,及投工折现作为社员股。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生态能源却在不断减少,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我国开始加大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力度,从根本上对水利资源进行开发,解决水利资源不充足问题。由于水利工程的大量建设,现在可以看到的是它的的确确是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影响,但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类仰仗环境而生存,在发展更好的同时,更要考虑到生态的平衡,以及生态环境对水利工程的反作用效应。
一、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一)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来说,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比较大,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威胁和影响比较大。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来说,其范围往往是天然河道附近,其强行融入到生态环境当中,就会导致天然河流环境受损,会从根本上影响河流环境平衡性,另外还会导致河流中以及附近的生物受损。在这样的水利工程建设下,必须在结合河段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截流措施,导致泥沙淤积问题出现,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河流含沙量等。
(二)对局部气候条件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在大气环流的控制作用下地区性的气候都是以一种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但是随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就会把原本是属于陆地的区域变成了湿地或者是水体,从而使得气候变得较之前的气候更为湿润,并且对本地区的小气候产生一定的作用,比如会感觉到气温的明显变化以及出现地区降雨等。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来说,会导致水蓄积问题出现,导致水蒸发程度增加,最终产生降雨,针对水库工程建设来说,还会在产生低温效应后影响降雨量。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结束后,库区会和水面相靠,导致空间能量改变,最终使得气温提升。
(三)对土壤的影响
在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后,会产生一定的蓄水,进而导致地下水位改变,在水位异常改变后,会导致土地盐碱化等问题出现,另外还会导致土地沼泽化问题出现。针对那些淹没的土壤来说,其由于通气不足,就会使得其肥力大大降低,进而阻碍作物正常生长。且针对那些盐碱化后的土壤来说,会最终升到地表,在一定的蒸发条件下,会把盐分留在地表,最终导致生物枯死等现象出现。而针对沼泽化土壤来说,其湿度是比较大的,会影响生物正常呼吸等,另外还会导致包气带受损问题出现。另外泥沙淤积不仅使得水库的蓄水量大量减少,一到暴雨季节很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危害下游的老百姓。
(四)对生物的影响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说,主要表现为对生物的影响,针对这里所说的生物,不仅包括水生生物,还包括陆生生物。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当中,必须淹没陆地,这样就会影响该陆地上的生物生活。另外在施工建设下,水中植被就大大减少,导致水中微生物减少,严重影响水中动物的正常生活,长期下去会导致物种消亡等问题出现。而在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后,可以对陆生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优势,但会给水生生物生长带来劣势,不仅会导致水生生态系统受损,还会从根本上减少鱼类资源,阻碍鱼类正常繁殖。
二、解决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方法
(一)改善生态环境承载力
要想母本上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因此要首先增强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给生态环境必要的保障,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不仅会影响河流水文情况,还会影响河流构造等,因此,必须从根本上保证河流需水量足够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移民补偿工作落实到位,获取居民的支持。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建设之前,要从根本上保证因地制宜,保证施工规划设计科学合理性。针对政府和相关部门来说,必须加大对现场施工情况的监督管理力度,着重加强环境保护。
(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各个环节入手,落实好环境保护工作。且要结合各个环节施工情况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消除施工建设对其的影响。在具体的合同签订过程中,应当在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明确相应的权利和责任,进而明确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降低环境污染度。且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创建相应的监管机构,定期预测影响施工的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结束后,要落实好生态环境恢复工作,必要时建立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
(三)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要想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必须对相关环境保护体系进行完善,要从根本上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保证水利工程施工正常进行。在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动植物成长的保护,还要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多的选择绿色材料,降低环境污染度,从根本上避免生态环境失衡问题出现。遵循谁负责开发谁就要对质量负责到底,谁受益就要出钱负责维修,谁弄坏了就要进行赔偿与恢复的原则。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法律化的补偿机制。比如说针对开发河流就会对水里的生物产生负面影响的这一问题,就应该在建立专门的自然保护区实现对这些鱼类的保护,从而确保生物资源不会产生衰退。
(四)加大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
在工程建设的管理中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调度管理方案,既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到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在进行水资源调度的时候优先满足所有的生活用水,再来重点考虑生态用水同时兼顾其他的用水。要想促进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正常进行,必须加大施工监管力度,以免违规操作现象出现,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从根本上维护生态环境,还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生态环境。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监管人员要做好环境污染调查工作,一旦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给与处罚,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三、结语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明确,保护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可以为社会带来较大的效益,但在实际的施工建设当中,也必须做好水利疏导工作,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杨志义.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253-253.
[2] 张瑞焕,曾新生.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城市地理,2014,(16):156-156.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设开发企业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核心内容,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完成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开发成本,因此做好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是每个建设开发企业都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贯穿于项目始终的工作,其特点为主动、预先的控制工程造价,其方法是将控制的重点放在事前、事中来解决,避免事后竣工结算时一并解决的做法,使开发项目既能达到预期效果和收益,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金、控制住项目的成本,避免造成投资浪费。
1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影响在70%左右,施工阶段只能控制造价的30%左右,所以抓住方案设计这个关键阶段,能更为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目前的很多设计单位普遍存在只重设计功能,不注重造价这种现象,再加之因设计图纸质量问题多设计深度不够,设计变更比较多等原因,给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要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推行设计招标,通过公开招标对设计单位的信誉、资质、设计水平、设计负责人的能力及素质进行综合评定,对其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技术评价,择优选定设计单位。
(2)推行限额设计。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这样既能实现对设计风格和设计标准的控制又能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
(3)引入设计监理。在施工图的设计阶段适时引入设计监理,对设计单位的施工图设计质量进行监督,综合协调设计各个专业,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地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避免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同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要做到先算账后变更,施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2招标阶段
建设工程招标是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同时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编制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和标底(或控标价)、评标并进行商务报价分析、以及合同谈判、签订合同等工作。
(1)招标文件的编制一定要规范、严谨、详细和周全,这是预先控制工程造价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招标文件作为整个招标过程和项目管理管过程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工程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编制招标文件时,该约定的一定要约定明确,不要模棱两可,给合同签订及竣工结算造成麻烦。例如,设计变更工程量何如确定,综合单价如何计取,施工措施费竣工结算如何计取;材料涨价如何调价;工程进度款如何支付等等,这些在招标文件中一定要约定清楚,为今后合同签订及竣工结算做到有据可依。所以,一份具体和完善的招标文件能充分体现业主的愿望,有效地控制造价,避免出现经济纠纷。
(2)严把工程量清单和标底(控标价)的编制质量。工程量清单作为投标报价的依据,是项目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工程量清单一定要做到项目齐全,数量准确,不留缺口,且每个子目的项目特征描述要准确完整,避免因工作内容描述不清结算时工程造价追加。同时力求所编制的标底或控标价准确合理。这不仅要对工程项目所采用材料、设备的品牌及标准准确了解,力求避免不确定项目,还要及时掌握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信息,这样才能保证工程标底或控标线的准确性。
(3)做好施工合同的签订工作。施工合同贯穿项目整个施工过程,是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工程合同的条款约定要详细、具体、明确。针对特别容易发生经济纠纷的条款约定更要细化,要做好与施工单位的合同谈判,确定合理的合同条款。合同条款中应明确约定工期、质量、造价、施工范围、工程款支付方式、合同价款变更的规定、材料、设备的供应方式、分包工程的管理、竣工验收、工程保修期、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如果对于各种变化和细节考虑不周,就会造成很多问题。如果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的,应明确界定总价的范围是设计施工图及经招标答疑会后招标补充文件所包括的全部内容,而不是清单内所包括的内容。如果设计图纸(包括招标答疑补充文件)明确的工程内容在清单报价中没有的视为已包括在整体报价中,不得以任何名目追加费用。
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是合同的具体化,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健全和加强项目的监理制
对项目投资的有限控制应该按照监理规范和监理实施细则,不断完善监理职责,分工落实有关制度,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投资控制系统。做好月度工程进度款的审核,避免投资失控。对经监理方核定的工程内容和工程量,建设单位造价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预算定额和费用定额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再支付相应的工程进度款。
3.2抓好工程变更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在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对于施工单位采用“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建设单位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控制,严格审核工程变更造价,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施工单位不履行合同义务时,要及时提出反索赔。
3.3严把现场签证关
要建立健全现场管理的制度,严格履行现场签证审批流程,明确建设单位代表和监理责、权、利,严格控制计日工和预算外的各种费用发生。特别对于隐蔽工程的签证一定要全过程做好记录,核准工程量,要留下全过程影像资料以便后查,避免工作不细给今后的结算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4加强合同履约跟踪管理
为了及时掌握合同履行情况,建设单位造价管理人员要随时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参加现场工程例会,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并做好现场记录及相关证据资料的收集,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和偏差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协同相关责人落实解决方案。
4竣工结算阶段
本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阶段,造价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合同、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等相关文件约定进行结算。认真核实工程量,合理套用定额,严格审核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杜绝高估冒算,把好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环节,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环境影响;探讨
1、施工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与环境护密切相关,随着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1.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一般都设计在峡谷和山区地带,没有交通条件,材料无法运输,所以要要开工必须先修路。道路建设和水库主体工程施工导致施工迹地表面,降低工程区域的植被覆盖率。使进场道路沿线及主体施工区植被类型的结构和分布将发生变化。由于植被的破坏,使区域环境的稳定性下降,会增加水土流失。石料场、弃渣场占用的大都是灌木林、裸岩、荒坡,避开了对林地的占用,减少了对地表植被的破坏。若区域内有珍稀濒危保护、特有植物和古树名木会在施工时早到破坏,储水后会被淹没,或是被迫转移。
1.2对移民的影响
对于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需要淹没大量的区域,在河道流域地带都居住这大量的人民,随着工程的修建必然是的水带面积增加,所以在施工的期中必须让有危险的居民进行迁移,对于小型的工程也许并不是问题,但是像三峡大坝这类的淹没25个县市区,竟导致大规模移民迁移问题。包括包括工矿企业的搬迁与建设,厂房拆除选址、建设,经济平稳的运转,社会的重新稳定有序等等。移民新建房屋也将会占用部分土地,所有这一切都会对生态环境以及陆生植物产生一定的影响。移民还将可能引发流行性疾病、瘟疫的复发,对生物的生活和种链带来一定的破坏。所以对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必须要考虑合理的移民问题。
1.3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道路施工将对陆生野生动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相对较小。主体工程施工对生物影响相对更加突出,随着工程的施工,施工机械、施工人员的进场,石料场、土料场开采和其它施工场地的布置均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对该区域的野生动物将产生不利影响;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之地,扑食和经常活动区间被破坏和淹没,使生物个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间的联系被人为阻隔减弱。有些被迫迁移,有的因此消失。
1.4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污废水的排放必然会增加水体的营养负荷,对水质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下游沿河流域的浮游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影响。施工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对河流的水质的影响,因此适于较清洁水体的水生昆虫如蜉蝣目幼虫种类和生物量会减少,而较耐污染的类群如摇蚊等幼虫种类和生物量会增加,导致周围生物种群发生更替。
2、运行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运行以后,有些是立刻就可以看到的,但是很多都是潜在的长期的长期的积累产生的负面影响。
2.1对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气候的影响一般是指大型的水利工程,工程越大,影响程度越大,对绝大多数工程来讲不存在这方面的因素,当然对于密度较大水利工程,它们的协同作用相当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影响,比如三峡大坝、长江流域的密集型筑坝拦水。从地理学来讲,气候的变化是受大气环流来制约的。大型水库修建以后,原先大量的土地植被背淹没,水汽蒸发、及对地表周围温差变化都受到了不同的影响。下游区由于水资源的流动规律发生了变化,周围环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大型水库建成后,库区水域的温度较之前的规律变化有所改变。湿度会有所下降。
2.2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水库蓄水造成的淹没,对物种而言,分布于淹没线高程以下的植物个体将消失。若是建在林带丰富的地区,许多珍贵的植物都会被水吞掉。对高程线以上的植物也会因为水源及土壤的水分,大气湿度,气候温度等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这些影响均为不可逆的影响。沿河谷地带生长的一些植物资源量将受到损失,因此,工程淹没将降低自然植被第一净生产力。
2.3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水库大量蓄水后,现有的生境将被淹没,将使得绝大多数动物的栖息地缩小;库区形成后,两侧动物的通道被阻隔、切断,不利于动物之间的基因交流;下泻水量的减少,使减水段河源自上游的营养物质大大减少,进而影响河流生产力,从而对湿地动物造成不利的间接影响;淹没造成鼠类和毒蛇密度的增加,可能增加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源和对人类威胁。
2.4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在建成以后,水库水温、流量、流速和水位等均较建库前发生较大变化,部分水域几乎成为静止的水体,被打破的原有水系内的生物生活环境,对水生生物特别是对洞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可能导致濒危珍惜动植物灭种;区内水温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出现水质分层,对下游沿河流域的农作物和鱼类产卵产生危害,间接的影响生物连的变化。
3、对区域综合影响分析
3.1对土质的影响
水库淹没和工程永久占地及临时占地对土地资源及农业生产产生一定影响。水库调蓄,对库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构造等产生影响,可能会触发地震、库岸滑塌、水库渗漏等不良地质灾害。随着库水位的上升,两岸地下水位也相应上升,因而出现浸没、湿陷、塌井、沼泽化、盐渍化等;同时也造成库水向库外渗漏,使库外某些地区的水文地质状况发生改变。
3.2对水位地质的影响
水库修建后大量的蓄水,改变了下游水域的流量和底下水的分布,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特别是非汛期的时候会使地下水位下降。对一些植被较差的地区,水库的兴建对上下游的用水会因为汛期的不同有时发生供需矛盾。兴建水利工程通常都要河床开挖、放炮削坡等,这些行为都会不同程度的破坏原自然山体的稳定平衡,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山体滑坡倒塌,大型水库的水压可能影响水下和周边的岩体结构,甚至引发地震。
3.3对水文的影响
水利工程修建后将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水流流量,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在汛期的时候存蓄了汛期洪水,缓解了下游压力,但是在非汛期却是截流,造成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有时候会引起周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入海口因河水流量减少引起河口淤积,造成海水倒灌;若是水利水电蓄水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灌溉引水位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等等。
4、结束语
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自然环境与人息息相关的,由于环境的恶化对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所以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包含综合影响巨大的潜在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对它的双面影响的重视。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工程;概预算;工程造价;措施
一、电力工程建设中经济管理现状及凸显的主要问题
电力工程建设中在经济管理层面要处理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在工程建设项目编制时要对工程建设人力费用、设备材料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进行统筹规划,确定各个环节的资金预算,以保障其顺利实施,提高施工建设经济效益,这一过程也就是电力工程概预算[1]。其次,在电力工程项目初期决策、施工设计及施工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都贯穿始终,因此,在确定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概预算的基础上,还要对工程造价进行着重优化。
现阶段,电力工程建设中,在项目概预算环节及工程造价环节较易出现问题,具体地说,其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电力工程项目概预算环节存在的重要问题
电力工程项目概预算是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构成,在这一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投资额度大,周期较长,增加电力企业经济负担。其次,电力工程概预算是决定电价的重要因素,但受制于我国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电力企业往往无法自主定价,政府部门作出的指导价有时与电力工程概预算不相匹配。第三,电力工程项目概预算控制不力。在电力工程概算环节一味增加投资幅度,容易使概预算失控,在追加投资中使电力工程项目成本上扬,同时也对工程造价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电力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决策阶段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在决策阶段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对工程项目的地点、标准、工艺及设备等环节的论证上不够科学严密,过度强调项目建设进度,从而使电力工程造价大幅增加。第二,缺乏对电力市场定量分析,为项目建设而盲目估算电力电量及电力负荷状况,投资估算无法做到精准,超出限额指标,导致项目建成后可行性及可信度不强。
2.设计阶段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环节的造价管控是三个阶段的重中之重。但随着电力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化,投资浪费及“三超”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一是造价人员不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施工实际信息不够了解,由此导致其制定的造价偏离了实际情况。二是造价部门与其他部门沟通不畅,出于利益考量,出现消息传递滞后,虚报信息等情况,致使造价信息失真。
3.施工阶段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阶段费用支付环节众多,涉及面广,周期较长,较易出现设计变更,在此环节应注重采取动态化造价管控[2],此外,施工阶段一些管理人员出现的责任淡薄、肆意增加费用支出等行为,外加政府政策的变化调整等,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
二、电力工程建设中完善经济管理的措施方法
(一)建立完善电力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制度
一是要实行权责统一制度,对造价部门及其人员强化监督,使造价工作更加透明,对出现的造价信息误报现象进行追究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二是要在造价研究制定环节吸纳专业人员参与讨论,避免出现造价决策及方案的盲目制定,损害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三是在电力价格制定上,建立电力企业及政府的双向交流沟通制度,使政府制定的电力指导价与电力项目概预算及工程造价更加匹配。
(二)做好电力工程概预算质量控制
首先,合理确定电力工程项目概预算的定额,如定额不全,要注意其过渡系数。其次,在编制概预算时采用现代化的控制及管理方法及软件,如超人电力工程概预算编制软件,以提高概预算的编制水平。在电力工程概预算编制阶段,要将各种制约影响因素,如人力、设备、管理等加以统筹,采用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各阶段及各因素分别加以控制。
(三)强化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
1.决策阶段电力工程造价控制
电力工程建设,如电网升级改造、技改工程等,在其项目决策初期阶段,要着力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及控制,首先,要合理确定电力工程施工建设区域、设施设备及拟采用的技术等。在做好这些工作后,再开展后续工作。一般而言,电力工程造价整体水平在项目决策阶段即可基本确定。其次,要对决策阶段制定出的工程造价,在其控制及计价方面进行全面验证,特别要针对项目可操作性及设计图纸及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引起造价浮动的因素加以分析,确保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得力。
2.设计阶段电力工程造价控制
要将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需要在设计阶段做好造价控制工作。在项目决策阶段确定了工程造价的雏形后,项目设计阶段要对工程规模、工程项目的建设布局、工程项目应采用的设施设备及相关的配件材料加以细化[3]。需要注意的是,电力工程造价最优,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使造价最低,在设计阶段电力工程造价控制上,我们应结合价值工程理论,对造价方案中的各种参数加以权衡比对,找出其最优值,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尽量压缩工程造价。
3.施工阶段电力工程造价控制
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在整体电力建设项目中周期最长,变动因素及项目造价浮动最为频繁,在这一环节通常由施工企业负责实施具体施工,而施工单位出于利益需求,往往会提出各类要求,增加项目造价。因此,造价人员要做好原材料的控制及采购,安排富于经验的造价人员严格遵循施工合同要求,在原材料价格及原材料数量上加以控制,做到既保障原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又有效节省施工阶段成本耗费。
(四)提高电力工程建设造价人员的素质能力水平
第一,应对造价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对其从业资格加以鉴定,一方面要考察其是否具备造价员资格证,另一方面又要看其是否具备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第二,针对具体的电力建设项目,在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后,在上岗前还需进行培训及测试工作,着重考察其经济及法律知识以及对影响电力项目造价的因素的敏感程度,达标后再行上岗。第三,提高造价人员岗位职责素养及部门间沟通能力,畅通造价信息传播渠道,提高造价准确性。
结语
总之,电力工程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环节起到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在电力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背景下,电力工程也易发经济问题。针对出现的经济问题,需要电力企业在项目概预算及项目工程造价环节着力加以优化,增强电力工程经济管理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玲.电力工程建设预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3,(3):202-203.
关键词:项目整合管理、经济绩效、挣得值分析、最优工期、工作分解结构、建设工程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整合意识
整合管理说的并不是一套约定俗成的概念或知识,也不是那种按图索骥的教条主义;而是一种观察问题的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有的知识领域在此融合贯通,体现为一种可施行的能力。建设工程项目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可交付成果逐步完善,各个专业化团队共同作业、共同协调、共同磨合的发展曲线。整个工程建造过程体现为项目整合,始终受时间期限、资源供给和质量标准所约束。在三约束因素中,存在着一个不可松动的刚性约束边界,它是制定项目管理目标的前提,应首先被确定。除了项目的时间、成本、质量三约束,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综合约束因素,就是范围约束。范围约束是被三约束边界线框出来的那个空间,是项目管理知识中最具技巧的领域。按几何学原理,项目的三条约束边界可以互动,在范围空间体积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延长时间来节约成本,或者降低质量标准来缩短工期。
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整合阶段
项目一旦立定,它会经过五个阶段的整合。这些阶段互相重叠,贯穿项目整个生命周期。
2.1启动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决策立项,涉及的领域首先是项目范围。范围的核心是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是立项的最基本决策。做什么的决策取决于对项目效益的评估,这离不开与项目干系人的沟通协调,使他们的共同利益达到最大化;但如果它的风险大于效益或超出项目干系人的承受能力,则宁愿放弃不做。因此,范围的取舍实际上是基于对干系人需求的了解然后通过效益与风险的对比来决定的,整个需求管理及权衡利弊的综合分析过程,构成了整合管理决策的重要内容。
2.2计划阶段是整个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项目成本、时间、范围的第一次整合出现于此。所以,这个阶段最能体现整合管理的特点,决策者这时并不需要顾及每一件具体的事情,而应站在一个宏观的立场上综合考虑问题。评价项目成功的满意程度,并将之体现为一个综合性指标,不是多快好省中的任意一个最优化的独立指标,却是要求理解项目计划的可行性和在项目范围约束的框架下,检验项目计划与项目范围约束的一致性。
2.3实施阶段虽然在大多数项目的实际进程中占有最长的时间和最多的资源,但是这个阶段的知识含量却相对较低。需要项目团队拥有为提高项目整合计划而做出积极努力的态度,使各领域的独立计划相互衔接,最终成为一个综合性管理体系。它具体体现为对团队成员的授权和激励,保证质量和保障人力及物力的供应,涉及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供应管理和经济绩效管理四大领域。
2.4控制阶段在时间坐标上与实施阶段同步。控制是针对计划进行的,控制的对象就是实际绩效相对于计划的偏差,因此控制涵盖了计划所涉及的所有领域。控制如同计划的影子,只要有计划的地方,就会有控制的必要。与在计划领域扮演的角色一样,整合管理在控制阶段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任何局部的变更调整都会引起其他领域的连锁反应,因此其操作必须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是局部的调整服从整体目标,形成综合控制。
2.5结束阶段主要体现在合同的收尾。项目结束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绩效指标,为今后的项目留下历史信息。有了这些由具体项目信息转化成的可以推广至整个组织使用的知识,项目经理就能够将整合工作和管理未来项目做得更好。这一过程正是项目整合管理之中的整合。
三、能体现经济绩效的整合管理内容
项目整合开始于分享信息,使工程建造者理解项目的时间、成本、范围要求,以建立项目的基本事实。
在项目生命期间,新数据、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入。项目成员在时间、成本、质量三约束边界框住的空间范畴内收集有价值的数据,经过重组、赋予相关环境,最后成为能够描述真实情况并具有可传递性的信息。不过,整合内容的关键还在于人员的整合。在所有项目参与者中,项目核心层的参与者是业主、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他们是一个项目合同的主要缔约方,他们组成的项目团队是项目的具体实施机构,项目网络的焦点网络,其他关系网络是在这个焦点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扩张而形成的。(图1:项目关系网络图)合同是项目整合管理的机制。一个能使所有方面都在项目的开展中受益的合同,能够激励各方共同积极强化项目本身,避免项目争端,使客户与承包商的分歧最小化;实现项目关系的整合和经济上有利可图。
四、建设工程项目经济绩效的分析工具
4.1一个可交付的工作分解结构WBS能使项目整合管理体系变得稳定。
项目整合管理体系,由许多有特殊关联关系的具体工作组成。我们设法在项目管理计划中将项目和整个进程描述清晰,特别是一些新的、在范围和时间上有限定的部分、规格说明中质量和安全的详细要求等都会影响到任务工作量和成本。团队成员和各团队可以透过WBS知道自己应当执行的工作任务和区域限制,并在跟踪每项工作任务的实际进度时,了解与计划工期的偏差。
4.2工作任务最优工期分析可实现工程进度、成本、范围的优化整合。
如果在最短时间内而不是最优期内完成可交付产品,或许在时间范畴上实现收入最大化,但可能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因此,我们需要分析进度和成本关系,找出最优期。从优化费用与资源的角度,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以缩减计划工期,减少项目的总成本。(图2:最优工期分析图)
4.3挣得值分析
挣得值分析(EVA: Earned-value analysis)是一种强有力的管理机制,通过三类成本的差值来表达项目整合绩效,检查进度、成本、范围整合的效果。
Cb:已完成工作的预算成本(BCWP)
Cs:拟完成工作的预算成本(BCWS)
Ca:已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ACWP)
(图3:挣得值参数分析图)
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沟通项目运作,对项目整合绩效产生明确的警示作用。我们通常会用三类成本的差值来表达。将因子分离出来,用同样的方式来表现数量,找出三者的可比性:
Ca= Cb –Ca成本绩效指数;
Cs= Cb –Cs进度绩效指数;
Ca和Cs都是与预算成本比较的差值。第一个等式,用已完成工作的预算成本与完成工作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值可以反映预算项目的绩效。第二个等式,将进度成本从预算成本中分离出来,可以得到涉及进度的绩效显示。等式的正差值说明团队项目进行得比计划的好;负差值则表示有问题。故此,挣得值(Cb)可看作实际成本(Ca)的“成本绩效指数的效率因素”;为进度成本(Cs)可得到的“进度绩效指数”。
“挣得值分析法” 是利用必要的参数值增强整合管理的可理解性和清晰性的科学工具。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过程后维护整合管理体系:为项目做挣得值成本分析与受益比较,判断项目的现行状况;用相反量度形式得到未能预测到的其他量,并通过算术运算得到表征项目健康运行的数据。
五、建设工程项目整合管理与经济绩效的关系
5.1项目建设过程的总控者。
整合管理,意味着关注各领域之间的互动关系。工期的变化会影响到成本和质量,成本预算的变化会影响到质量和工期;质量标准的变化也会影响工期和成本。三条约束边界的变动置换,可能是被动的,也可能是主动的。但无论从变化的产生、到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再到变化要素中的变化趋势。这一切都是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最具挑战性的内容。
5.2经济绩效的体现在于数字和人的真正整合。
整合观点总在提醒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真正理解树的意义才能得到森林的真正价值。一个项目的成功整合在诚实交流的自由空间中诞生。各成员、团队各施其职,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更要坦诚与他人协同合作,消除相互间的争执与冲突。唯有真正整合数字和人类智慧才能够实现项目管理的高效。整合存在于项目团队和界面的“软化”过程中。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正确评价认知团队成员的职责,才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绩效,提升团队成员对项目的热情和关心,使智力资源在真正的项目任务中合并,最终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项目参与者关系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基于关系质量视角和建设工程项目的实证》许劲/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王延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项目管理:战略设计与实施》David I. Cleland/McGrew-Hill公司出版
《项目经理的冲突管理》项目管理协会/Drexel Hill公司出版
一、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的发展与需求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对于改善水域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以改善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①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景观。②对滨河带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文化、风俗的滨河景观;能提供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能营造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胜、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
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科学和现代气息,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水利可以称之为“大水利”,即“通过流域的综合整治与管理,使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地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包括对生物而言的舒适性)都不断改善,并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改造山河、兴利除害、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使之更好的服从人们的意志,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态,也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国内外的大量实践都表明,许多水利工程不仅发挥了它们正常的工程效益,而且也越来越显示它们的环境效益,成为一种新颖的,十分引人注目的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开发水利工程旅游,已经成为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态经济环境水利阶段,人们普遍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己成为国际、国内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新趋势。
二、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的原则
(一)技术与美学相结合的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物和枢纽布局不能单纯追求美学效果,它首先要实现工程的基本功能,并满足技术优化的要求。即使是城市环境美化水利工程,其基本要求是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等。因此,水利工程的美学设计必须首先满足工程的技术、经济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技术美是水利工程的美学基础。
(二)生态环境 (改善)保护原则
从生态学角度来说,河流是生态环境中能量转换和生物活动的廊道,为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在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河流生态环境、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水利工程能改善河流的水质,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尽管河流生态系统有自我恢复的能力,恢复期与河流生态生命力有关,但不能百分百的恢复,有些河流的生态甚至完全不能恢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应注意对周边环境以及流域的生态进行保护,不应以生态的破坏、环境的退化为代价。注重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水利工程景观(美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三)强调个性和创新的原则
水利工程常常因其独特性和大空间的跨越带来景观特质和震撼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映象,具有地标的意义。要发挥水利工程景观特点,必须在设计中注重水工建筑物的个性发挥,注重建筑物的布局和色彩方面的创新。同时,也要注重与周围环境(如:城市建筑)的和谐,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域性、文化性、整体性等方面的因素。
三、水利工程景观规划策略
(一)沿河绿地
滨水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二)闸坝结合,扩展沿河水面
规划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胶坝,泵房外观可按风景区房屋标准设计,橡胶坝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积,以形成水面,形成人工湖美景。水边设置亲水步道、平台、桥梁、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
通过新建湿地连通闸向人工湿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给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可为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引进提供良好的试验场所。
(三)生态护堤
可规划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工程护堤,既防止水土流失,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四)绿化树种及花草
关键词: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gress, moder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increasing impact on environmen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phase noise, dus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fluence, is temporary, and some potential consequences, such as construction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to the local small range of ecological balance the destruction is serious and far-reaching. He was the people's social life, provides the convenience brought interests, but also is very harmful to the whole soci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 study the moder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e sums up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fluence to produce a variety of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his purpose the different forms of influence, to avoid the appearance of of all kinds of adverse effects, and realize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rmonious build, and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moder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对小范围大气和气候的影响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会改变库区小的气候环境,如湿度、风、温度、降水的改变等。国内外研究表明,水面上空的空气透明度比房屋群上空高约10%;水面上空紫外线辐射比陆地上空高出约30%,大气温度约低4-50C,相对湿度约高15%左右。一般来说,局域气候状况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一些大中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把原来的陆地变成了湿地或水体,这种变化对局部风、温度、湿度等影响气象的因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1.1对大气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问题上,修建大坝对整个生态环境中的大气环境的影响尤其重要。国际上也把这个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上来研究,一致诊断认为:修建大坝对大气的影响非常严重;但对国内来讲这个问题并不像国际上那么严重,这主要由于受我国有利的地势条件的积极影响。我们的水库大多建在高山峡谷地区,相对来讲,水表面积不大,另外我国现有的库区中大面积森林库区不多。这些都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对整个大气环境的影响相对不是太严重。
1.2对区域附近温度、降水量及降水时间的影响
库区建成后,其表面由陆地变为水面,因而引起局部温度的小幅升高。
对降水量的影响,库区大面积蓄水,使得水分蒸发量加大,引起比原来较多的降雨。
降雨地区地理分布改变。水库低温效应可影响引起降雨地区发生改变:地势稍高的迎风坡降雨增加,而背风坡降雨减少;邻近地区和库区降雨量相对减少,而稍远的地区降雨相对增加一些。
降水时间分布改变,由于库区冬季水面温度略高,大气对流增强,使得降水量有所增加;而由于夏季水面温度略低于大气气温度,大气对流较弱,气层相对稳定,降雨量反使会减少。
2对水温及水文情况的影响
2.1对水温的影响
水库工程的建设中引起水温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水库中的水从上游到大坝处逐渐减小,水温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引发水温和流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滞留在库内的水与大气之间的热量变化。
对水文情势的影响
2.2对水文情况的影响
水利工程兴建对流域水循环无疑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改变,水库蓄水后,河流,水位升高且水表面积增大,这在加大了水蒸发量的同时,也引起了水分循环变化;其次,由于岩层渗透性,水库存蓄水,也会使地下水位升高。水文情况的改变,使原河流的生态环境随之发生改变。
3对水质量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水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首先,水经过在水库的长期会在或经过长途输送,复氧过程形成充分,丰富了水里面微生物资源;其次,库区水位抬高,使水流缓慢,也使污染物的扩散变慢。
通常流水的氧溶解丰富、pH值适中,但对河流任何开发,都会对水质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水库对水质的影响更为明显。水库建成后,库区水位抬高,导致水流速减小,对于悬浮物沉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降低矿物质溶解,从而降低浑浊度,营养物质浓度得到提高。水库建成后,水流减慢,致使沉积于库底的沉淀物质,不易迁移,长期累积,其中有毒物质会对库区内水体形成二次污染水位抬高致使流入水库河水的自洁能力减弱,加重支流河道污染情况。总结以上情况,水库对水质既可产生正面影响,又可产生负面影响。
4对地质和土壤的影响
4.1对地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有时会会引发水库渗漏、坍塌、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
水库修建过程中防渗设施不好,极易出现渗漏现象,水库渗漏附近及地下水的污染;蓄水的水库水位高,由于水长期浸湿土层及崖体,极易发生坍塌及山体滑坡灾害;蓄水后的大型水库由于巨大水压的影响,致使岩层与地壳内地应力平衡被改变,而在巨大水压下岩石裂缝和断裂面恰好被渗透的水分所,这进一步增加了地震发生的可能。值得引起大家重视的是,蓄水的水库也会在地震强度较弱及天然地震较少的地区,引发较强的地震。
4.2对土壤的影响
水库蓄水,会导致附近地下水位升高,当地下水升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造成土地盐碱化,沼泽化进而会浸没土地,使土地的利用率降低。盐碱化的土地,是由于蒸发作用使水中盐分都聚集于地表面,在地表层形成一层碱,过高的渗透压,引起植物生理干旱。沼泽化的土地由于过分湿润导致植物呼吸困难、根系受损,从而使植物在面积死亡。浸没区,土壤透气条件差,使得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力低、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而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5.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吞噬了森林,侵占了高山峡谷,不仅对当地的陆生植物和动物造成的直接的破坏,同时局部气候变化、土壤盐碱化、沼泽化等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种群结构及种类等也产生巨大影响。一般在森林及高山峡谷中生长着大量的不为人们所知的生物群体,由于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部分生物由于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会濒临灭绝的危险,这也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6.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在本质上应该可以说成是生态工程,在建设利工程时,绝对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改变自然。任何水利建设工程,都应当自觉地树立和落实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保证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伟,龚爱民.浅谈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J].水利科技译文集,2005(3):7.13.
[2] 张丽丽,殷峻暹. 水库生态调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人民黄河, 2009(11)
[3]康玲,黄云燕.杨正祥,张晓敏.水库生态调度模型及其应用[J].水利学报, 2010(2)
摘要:水利水电的工程建设是关乎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指标,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环境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要做的,是对工程效果的一种预期,是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部门,施工单位等等都把重点集中在大型的工程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很少。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环境开发
一、环境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现状
我国经济的腾飞,各个行业的综合指标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人们对电的需求,现代的生活已是离不开电的供应。为了满足社会对电的需求,我国也在加大水利水电的投入。在不断增加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的影响是难免的,面临着很艰巨的问题,施工中影响的地域广,涉及的人口多,更会对当地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等造成影响,这些造成的影响又同时影响着建设工程本身。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发展让人类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可分割的的关系,对于生态文明的保护,对于地球环境的保护,在工程建设的时候对环境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工程建设与外部环境的矛盾解决需要一个合理、科学的方案,更需要明白环境影响对工程建设的作用,这在减轻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保证建设过程的完成,施工与环保之间的协调和谐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探析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的方法
环境的影响对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需要施工前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调查时要做到谨慎和科学的态度对待。调查分为七个步骤进行。
第一要调查水利水电工建设区的自然环境状况,包括植被覆盖、地质情况、岩石种类、气候条件等等。在调查了自然环境,对当地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也要调查,调查施工地的污染情况,污染源头和主要的污染物,分析污染对施工的影响,同时检测施工地的环境质量现状;
第二聘请专业人员对当地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和施工建设的互相影响干预做细致的研究,分析施工地外部环境对施工建设的影响;
第三就是针对当地的污染情况,依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制定出防止环境进一步污染和减轻环境污染的对策,实现消除不利的环境影响的目的;
第四做出可行性的报告,根据调查的结果,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工程的可行性,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
第五,在施工前要做好计划,为了使工程的效果达到最好,应为环境的影响制定出计划。从环保的角度在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的优化方案,也为施工期间的环保提供依据。
第六,为了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落实,要制定出环境的监测计划,把环境保护的投资加入进去。
第七,对施工的进行也要进行群众调查,积极听取群众意见。沟通建设施工单位,政府管理部门和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
三、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之间的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遇到的环境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如水环境问题、污染源的问题、水质的问题、保护河流的问题、水温的问题等等,而且涉及到施工地的泄流量问题和当地移民的搬迁问题,下游的水资源的利用问题,都是关乎工程的方方面面。是工程的成败,效果的好坏,是利国利民还是祸害社会的关键。
1.水环境保护的问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是肩负发电的任务,对发电的水资源要合理利用,一般水利水电站的水也是城市的供水水源。工程建设完毕后,在投入使用时更要考虑水质的保证。水质的预测以及保护水质的措施是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水利水电工程的水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掺杂着不同的因素。
2.掌握污染源及水质现状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的上、下游沁河干流沿线的10多个重要城镇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了社会经济及环境状况,把握污染源情况,收集到大量资料。调查范围涉及坝址以上120km、坝址以下80km。
3.对水库水质进行预测
根据上游地区两个县的经济发展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以2010年及2020年为水平年,对污染源进行预测。选用95%及50%保证率的流量,利用数学模型对入库水质、出库水质进行了预测,预测了污染物需要控制的总量。
4.进行富营养化预测
总磷是影响水库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性因素,通过计算总磷浓度计算及类比调查,进行预测分析。分析了磷的来源,对总磷的入库负荷进行了预测,利用Dillon模型计算了库水总磷浓度。综合各种条件,对水库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给出了结论。
5.对水库下游河道水质进行了预测
水库的兴建将会大大地改变下游河道的水文情势,引起河道水质变化。基于对下游社会、经济、环境的调查,预测了2010年、2020年下游河段污染物排放量,利用一维河道水质模型,预测了枯水年、平水年情况下水质变化,为下游地区制定水环境保护目标提供了依据。
6.制定了水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了明确的保护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水库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规划。划分了3级保护区,明确了各保护区的范围,明确了各级保护区水质保护目标,明确了各保护区环境管理要求,明确了各保护区内人类开发建设活动的控制要求。
7.水温问题
水库蓄水后,水温沿水深方向变化较大,大坝泄流水温与自然水温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别,对河道生态环境及农田灌溉产生一定的影响。预测水温变化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8.最小下泄流量问题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河流水量本来就少,再加上近年降雨偏少,水资源更加宝贵。由于河流穿越的行政区域较多,上游修建水库截水,加剧了下游地区用水困难,因此,上下游地区之间经常因此产生矛盾。应该确保多大的最小下泄流量往往是争执的焦点。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需要确保一个最小基本流量。最小流量问题往往需要上级政府进行协调,把结果落实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
9.淹没影响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淹没损失较大,淹没大量耕地、树木,拆迁大量的房屋,有的还要淹没珍稀生物、淹没文物古迹。这些淹没损失是无法避免的,也是不可逆的。一般在工程可研报告中,这些淹没实物数据都能够列出,目的是为了计算补偿损失,作为工程投资的一部分。
10.移民拆迁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移民数量往往较多,移民问题显然是最复杂、最敏感的事情,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一般情况下,都专门制定“移民安置规划”,但移民设计到的问题多而复杂,是一项需要行政支持、多专业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在此问题上,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是从另外一种观点来审视移民规划是否适当,对规划提出一些修正意见。
四、结论
水利水电工程在环境影响方面有突出的特点,表现在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也十分巨大。水质保护、水温、水文情势变化、最小下泄流量、淹没影响、移民拆迁、下游水资源利用、上下游经济发展均衡性影响等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环境问题。环境影响减缓环境影响有重要作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英;水电工程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关键词:水利工程经济;水利建设;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工程综合利用的基本经济特点
从工程经济分析角度来说,水利工程综合利用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具有两项以上比较明显的综合利用效益。通常建有较大水库的水利水电工程都有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综合利用效益,一般情况下,比较完整地综合利用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包括与防洪与灌溉、发电与航运、供水与水产养殖和旅游等项目,通常防洪与灌溉、发电与航运等部门是主要参与综合利用的部门,对工程建设规模要有必要的要求和影响;水产养殖、库区旅游一般为附带效益。我们所说的综合利用效益是指主要效益。水利工程的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据对丹江口枢纽实际效益的调查分析,其综合经济效益约为发电效益的2.3倍以上。但综合利用工程各部门的效益不仅在数量上相差很大,而且发挥效益的时间相差很远。例如,防洪一般在大坝建成后即可发挥和达到设计效益,发电在大坝和电站厂房建成后可以开始发挥效益,再过5~10年即可达到设计效益,灌溉和航运达到设计效益的时间往往需要几十年。
2、工程项目投资一般包括只能够为具体的某一特定国民经济部门服务的专用工程项目投资和可以为各个综合利用的各部门服务的共用工程项目投资。对于以防洪为主的综合利用工程,大坝工程还具有防洪专用工程和各综合利用部门共用工程的两重性。根据对几座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实际资料分析,共用工程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80~84%。此外,综合利用各部门投资的投入时间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大坝、通航建筑物等项投资需在水库蓄水前全部投入,电站的土建工程投资也需在水库蓄水前投入,机电设备则可在开始发电后陆续投入。
3、各个综合利用的部门经济分析和财务分析中所采取的资金报酬率和贷款利率不同。根据有关规定:防洪、灌溉的资金报酬率为6~7%,水力发电、城镇供水工程为8~10%,贷款利率电力项目的年利率为3.6%,水利项目的年利率为2.4%。进行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经济分析应根据上述综合枢纽的基本经济特点,采用既有科学根据,又现实可行的经济计算与分析方法。
二、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阻碍水利工程发展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进行分析。
1、管理工作不到位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人为的管理是其作用发挥的最主要因素,水利工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水利管理部门的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水利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水利工程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水旱灾害,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考虑,一味贯彻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而忽视当地自身的实际情况,使得许多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虽然承包了很多的水利工程,却并没有考虑地方经济的接纳能力,不切实际,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后期出现严重的资金短缺现象,使得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陷入困境。可以说,资金不足是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出现严重问题的直接因素,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则是根本因素。工程的主体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计划,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严重阻碍水利工程的顺利完成,其经济效益也就难以发挥。同时,水利工程在建设完成后往往会忽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造成水体的污染和环境的破坏,使得经济收益与经济损失不成正比,本末倒置。
2、水利投资结构不合理
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是多方面的,其经济效益大致可以从防治水害、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开发水产行业三个方向获得。但是,目前我国对于水利工程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防洪建设等水利基础设施上,对于其它两类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投资结构不合理,也导致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收益低下。
三、促进水利经济效益的建议
我们应该在加强和改进水利管理部门管理工作的前提下,也要针对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等造成的负面影响找出相应合理的解决方法,使得水利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这才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问题,笔者就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建议,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
首先,认真贯彻法律政策的规定,使得水利管理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比如说水利管理的相关文件和费用的计划,包括水利工程造价、水资源费用和工业水产水费等费用的管理,使得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其次,健全水利工程的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主体工程的建设,更要加强配套设施的健全和完善,注重在进行主体工程的建设中应该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计划,使得主体工程能够在配套设施的辅助下顺利进行。只有两者相互有序的配合才能使得水利工程能够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和投入后的严格管理。具体表现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相关规定执行工程的招标管理,尽量使得招标能够公开化和公正性,防止关系人情导致的不规范行为,严格保证工程质量。还有,关于工程管理的设计要根据地方实际的经济条件和当地自然环境来做出合理的设计,尽量使得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符合当地人民的实际生活要求。另外,工程的承包要避免出现复杂的转包现象,这是为了减少工程建设的造价成本,更是为了防止不法分子从中进行不合法的勾当,同时最重要的也是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问题。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关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和监理项目的监督和跟踪调查,真正做到保障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性。
2、尽量科学规划和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利工程自身带来的负面效应
正如上面所说,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会对自然环境和当地的生活条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只要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期,尽量做好工程建设的规划和合理计划就能最大限度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借助水利工程带来的便利大力发展当地的相关产业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的建设带来的不仅是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更是为当地相关经济产业带来了机遇。这就需要当地人民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当地的经济,比如说可以发展当地的养殖业,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来发展养殖业具有很大的前景,还有可以发展当地的旅游业,水利工程可以说是一种景观,可以利用水利环境来建立相应的旅游景点,当然还可以利用工程周围空置的地发展当地的林木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经济的综合提高,而且有效的美化了生态环境,做到了生态与发展两不误。
结语
总之,虽然水利工程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但是,其自身的作用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水利工作人员和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采取恰当的手段,寻找最佳的解决措施,使得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可以获得最大程度地发挥。
参考文献
[1]许嘉勇.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探究[J].投资与合作,2013,(4):88-90.
关键词: 水利水电;设计;创新
Abstract: The general construction of hydro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ycle, large-scale investment, the technical conditions complex, it is impossible to establish and, like other manufacturing standard cost control system, which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design enterprises.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desig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水电工程建筑设计行业间的竞争也不断增强,设计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努力做好工程设计、控制项目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广大水利水电企业在低成本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的关键手段。基于此, 笔者提出一些见解与同行共勉, 把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水平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一步, 以满足建设、运行管理和社会各界人们对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要求。
1 建筑设计特点
(1) 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范围由水工专业根据使用要求确定, 即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基础受到水工建筑物的制约; 而建筑物高度则由水力机械设备吊装高度或水闸启闭机运行高度、变配电设施高度等因素确定。鉴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平面位置、尺寸、形状和高度均已由相关专业确定, 即建筑设计空间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变化, 这就给建筑艺术的创造增加了设计难度。
(2) 水工建筑物周围一般都有山、水、林、路, 甚至有一部分在城区, 如城市防洪工程, 这给建筑艺术的创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将建筑融于其中, 构成美丽、人水和谐的人文景观环境。
(3) 水利水电工程将带动当地经济建设, 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同时, 当地经济的发展, 又带动周边建筑物在当地传统建筑基调上的升华, 丰富建设地点局部的人文景观。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形式应有超前意识。当附近建筑群建起来之后, 先建成的水利水电建筑与周边后建的建筑群融合, 并且不逊色于后期的建筑群。
(4) 受传统节约思想的影响和管理机制的制约,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未对建筑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所列概算资金偏紧, 因此, 在施工图设计时, 往往比概算数额有所突破, 被视为不合理、不合规。施工图设计时要求用很少钱的前提下, 做好建筑设计这篇大文章, 无疑给建筑设计创新带来诸多困难和阻力, 再加上建筑设计不是初步设计审查的重点, 在施工图设计时受到业主思维模式和经济条件限制, 方案变更的随意性较大。因此, 相当多的建筑实施方案, 已不再是建筑师们所构思的方案。
(5) 由于水工建筑物处于水体中, 必须考虑安全防护与防范, 又由于相当一部分水工建筑物处于边远地区, 建筑设计应考虑特殊的防范措施, 确保人身和室内设备的安全。
2 建筑设计实践
多年来, 笔者在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工作时, 总是考虑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的特点, 精心地做建筑方案比选, 寻求适用、经济、美观并与外部环境相协调的方案,以期建成后能形成良好的水利景观。现在以某四顾闸工程为例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
四顾闸工程主要由上下闸首和中间的船闸闸室组成。上闸首位于湖之中, 下闸首位于长江江堤之上, 下闸首成为挡水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上闸首建筑设计的外部条件:
(1) 上闸首位于湖泊之中, 从湖过闸到长江的船只和停泊在船闸引航道的船只, 以及穿梭于堤顶公路上的车辆和旅游观光的人们, 都能看到上闸首, 因此 4个方向的立面都要做精心的处理。
(2) 上闸首的闸门为平板钢质闸门, 用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垂直升降。左右两侧的输水廊道闸门由螺杆式启闭机启闭。启闭机底座高程和启闭机房建筑范围均由水工和机电专业确定。
鉴于上述外部条件, 建筑设计作了如下处理:启闭机房飞架于船闸上闸首之上, 距闸室顶面平台高度约 10m, 机房两侧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支撑, 内部布置管理室、配电室、楼梯间。建筑设计首先考虑的是满足水工和机电专业的要求, 即建筑设计的平面尺寸和高度达到各专业要求, 同时考虑如何将建筑融于自然山水之中。船闸左边是山, 上闸首伸入湖面之中,结合这种地形, 构思出上闸首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高耸如山峰, 启闭机房设计成如水的蓝色拱形玻璃幕墙。形成这样一种大思路后, 再进行细部推敲。将两侧的房屋顶部设计成曲墙状, 如层层叠叠的山峰,并精心布置窗户, 启闭机房的外部围护结构为拱形玻璃幕墙, 建筑材料采用蓝色镀膜玻璃, 在远处看, 玲珑剔透, 给人以水天一色的感觉。整座上闸首建筑如长虹卧波, 融于自然山水之中,给人以美的感受。
下闸首建筑设计的外部条件:
(1) 下闸首位于四顾山和苇源口之间, 且是堤防挡水工程的组成部分, 堤顶公路在前面通过。来往过闸的船只和堤顶公路上的人群都能看到下闸首建筑,各个方向的立面处理都应美观。
( 2) 下闸首的闸门为横拉钢质闸门, 用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启闭。左右两侧的输水廊道闸门由螺杆式启闭机启闭。
(3) 船闸的控制系统和船只行驶的指挥系统全部集中于下闸首, 其各层的平面尺寸和高度均由水工和机电专业设计师确定。
鉴于上述外部条件, 建筑设计作如下处理: 下闸首建筑依山水而建, 左岸建筑高 4层, 内部布置控制室、管理室; 右岸建筑高 2层, 内部布置变压器、配电室, 按照不同房间的使用要求, 进行合理布置, 将下闸首整体建筑设计得错落有致。在此基础上, 对建筑细部进行处理, 把房屋顶部设计成曲墙状, 控制室局部设拱形玻璃幕墙。下闸首与上闸首遥相呼应, 犹如一首优美的旋律, 在山水间回荡。
3 建筑设计创新前景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 除了要满足安全、使用功能、运行管理要求外, 在外形上要创新, 突破以往火柴盒式的建筑格局。设计人员要以创新和求实的精神去思考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的前景, 为创造优美的水利景观开拓前行。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将逐步向改善水生态和水环境的方向发展, 其功能将逐步扩展至旅游业, 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这给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理念应该有前瞻性, 建一项工程, 不仅要让山水景色迷人, 而且要使建筑形态优美, 成为人们休闲宜居、流连忘返的好地方。为推动水利水电经济发展, 促进水利水电事业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为使今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不断创新, 笔者认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应把握住 3个要素: ①建筑功能应满足适用的要求, 即首先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②按安全、坚固、经济的原则寻求建筑过程必须具备的物质技术条件, 即包括建筑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的可能性。③建筑形象美观。建筑形象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艺术审美要求, 并考虑社会发展、当地传统和自然环境条件, 通过设计者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施工单位精心地按设计要求施工而构成的内、外部建筑形象。要塑造建筑物的良好形象, 建筑师必须对建筑群和单体的外形、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立面构思、建筑材料的色彩和材质、装饰装修处理等构成建筑形象的要素综合考虑, 使各方面有机、协调、统一, 才能表现出良好的艺术效果, 给人以感染力。
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的研究和分析, 笔者认为: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要在现有基础之上创新前行, 必须遵循下列客观实际并辩证地协调处理。
(1) 充分利用和处理好水工建筑物提供的基底面积和最小限制高度。水工建筑物提供给建筑设计的基底面积和最小限制高度是根据功能和使用要求而提出的, 即建筑物的体量已基本确定, 这对建筑设计形成制约, 建筑师要在有限的建筑空间范围内构思出良好的建筑形态, 必须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才能塑造出一座座适用、美观、具有感染力的建筑, 奉献给社会, 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的需要。
(2) 建筑师应该充分利用周围山、水、林、路等有利环境条件。水工建筑物离不开山、水、林、路及民居。而且今后治水必然走治水与治理环境相统一之路, 使水工建筑物能与天、地、水和谐统一, 为人们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因此在做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时, 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环境条件, 使建筑的形体和色彩融于山、水、林、路之中, 与周围环境和谐, 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3) 建筑设计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时代感和前瞻性。水工建筑设计的室内体量已由相关专业按使用要求基本确定, 但建筑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装饰则由建筑师塑造。塑造外形的指导思想应该从艺术的角度出发, 按照创新、有时代感和前瞻性的原则, 以适当的形式美法则来满足人们审美的要求, 留下反映当今社会建筑设计技术水平和时代特征的建筑, 同时也带动当地建筑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4) 建筑设计应妥善处理好建筑艺术与结构、材料和经济指标之间的矛盾。任何建筑都离不开建筑结构和材料, 因此在做建筑艺术设计构思时, 应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合理性, 材料的性能指标, 经济条件的可行性。以此保证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以及建设期、运行期经济指标的合理性和当前的经济承受能力。
(5) 建筑设计应考虑施工技术, 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建筑设计的实现离不开施工, 因此在做建筑设计时就应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难易程度。在确保建筑艺术美的前提下, 采取一定的结构措施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施工又反过来全方位地保证建筑设计美的实现。只有精心设计和精心施工完美结合, 才能创造出美的建筑。
4 建筑设计的困境与建议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普遍不被重视, 许多好的建筑设计方案也难于付诸实施。究其原因: ①水利水电工程普遍强调和关注的是使用功能, 建筑设计未受到普遍重视; ②建筑设计受概算资金的限制, 建筑师难为无米之炊; ③水利水电设计单位内部不重视建筑设计; ④部分业主的主观因素。为摆脱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困境, 提出以下建议:
(1) 将建筑设计列入水工建筑物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步设计审查时, 应审查建筑设计方案和概算资金, 以保证建筑施工图设计时有充足资金确保建筑设计按批准的方案实施。
(2) 水利水电设计单位要转变只注重主导专业、轻建筑设计的观念, 应意识到建筑设计是外界反映设计单位水平的重要窗口, 因此设计院内部要重视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实行建筑师负责制。
(3) 建筑设计方案构思和设计时, 应加强与业主的沟通, 促进优质建筑设计方案的实施。
5 结 语
改革开放以来,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在人水和谐思想的指导下,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水平在不断提升, 但离人们的审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笔者相信在同仁的共同努力下, 今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会有更大的发展和飞跃, 创造出不愧于时代的人水和谐的建筑。
参考文献:
[1] 梁利勋;辛磊;;水利水电建筑设计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