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范文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民俗文化旅游规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

第1篇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优势;问题;对策;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592.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35-02

1 贵州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背景介绍

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省内安顺布依石头寨、黔东南上朗德、南花、青曼、西江苗寨等8个民族村寨被选中成为旅游扶贫试点。目前,贵州已有1600多个民族村寨开展了特色村寨游且以民族文化为主要体验项目。形成了农业观光、城郊“农家乐”、歌舞表演、民族节庆、民俗寻踪、古镇探秘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另外,贵州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属乡村旅游。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贵州乡村旅游的年收入已逾550亿元,解决就业人数多达230万人。按照计划目标,至2017年,贵州省将建成100个以上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示范村寨、1000个左右重点村寨,突出示范和重点经营户建设,实现农民旅游收入占20%以上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是以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依托的,是具有唯一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中具有独特竞争优势,无论是对境内游客还是境外游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对于贵州旅游产品的建设、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加强贵州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调整贵州省旅游业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

2 相关概念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山野风光、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状态以及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为吸引物,把乡村文化作为内涵,目标市场针对都市居民,为了满足旅游者娱乐、学习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从而开展的融观赏、考学、实践、体验、购物、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2]。

2.2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

我国多数地区的民族村寨的发展都离不开乡村民俗文化,原因在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使都市旅游者体验到淳朴乡情以及民俗文化的魅力,带领旅游者了解不同地方民众特有的民风民俗和生活常态。因此可以定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为建立在一定的旅游设施和异域、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内涵,吸引都市居民并满足其购物观光、娱乐休闲、考学体验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消费体验民俗文化的一种旅游活动[3]。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是乡村民俗风情,其独特的创造性与民族异域性是吸引旅游者的真正魅力所在。

3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征

3.1 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民俗文化性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发生地是在乡村地区,乡村的山野风光、生活和生产活动、乡村文化习俗、民族节日等是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所在[4]。

3.2 旅游资源的原生性

乡村地区无论是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抑或文化模式都保持相对自然原始状态。

3.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农村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属性,景观资源丰富(如农村的民俗文化、婚丧嫁娶习俗、种植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工具、乡村工艺品等)[5]。

4 贵州省发展乡村民俗文化的意义

4.1 促进居民脱贫致富

如表1所示,贵州乡村旅游的接待游客数量从2011年4458.35万人次发展到2015年的98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从147亿元上升到430亿元,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扩宽纯收入渠道,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条。

4.2 调整贵州农村产业结构

F州省传统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相对单一,而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服务业(食宿等)、物流业、特色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有效的扩展和延伸了产业链条[6]。

4.3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贵州原有经济条件的落后,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缺乏物质支持,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同时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实现也相应提高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得许多濒危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得到复苏,并整合融入到旅游市场中重构,得以更新重生。

5 贵州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5.1 资源多样,内涵丰富,分布集中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兼收并蓄、内涵丰富,涵盖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其核心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讫佬族等人口超过10万人,故而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省域内各式各样的民族节庆、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文化景观“多元共存,共生共荣”,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7]。

贵州各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于贵州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形成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集中连片的特点,尤以黔东南州、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州最为集中。这有利于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重点布局和重点突破。

5.2 原始性和神秘性

“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由于特殊的地貌背景,贵州省在工业化开发上不具备其他省份的自然优势,工业化程度的落后也使其传统的乡村民俗文化原始风貌保存较好,神秘感强,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渗透较轻。地理环境的相对闭塞导致的人群沟通困难反而促使形成了不同地区形成了形形的民俗文化,造就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原生性、稀缺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5.3 区位优势突出,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大

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旅游业也从传统的观光阶段向体验休闲阶段过度,独具魅力的乡村民俗更是受到青睐。

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是一块高地,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对旅游潜在市场的新引力极大。同时伴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崛起,入黔旅游的便利性大大提升,总之,今天的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处在一个极佳的历史际遇上。

5.4 政府支持力度强

贵州省政府在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和基础旅游设施的改造提升等方面不论资金投入还是心血的倾注力度都较大,2016年起,贵州省旅游局每年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专项资金多达5000万元,同时为贫困户提供贷款贴息,并探索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担保贷款平台。为了全方面的保护和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8]。

6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开发保护并举

固本培元,坚持以保护和传承文化为第一要务,涸泽而渔的旅游发展模式必不长远。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于一些具有唯一性特点的民俗文化(民族建筑工艺、悬棺丧葬文化等)要重点研究保护。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坚持完善政策管理和加强技术支撑二者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6.2 提高认识,摸清家底,搞好乡村民俗旅游规划

制定科学的全省乡村民俗旅游开发规划,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对全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别特征和地域分布进行调研考察、登记造册,对重点文化资源做好完善的开发、发展与保护的旅游规划,同时,各乡村民俗景区景点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具w的实施计划[9]。

6.3 整合资源,挖掘内涵

系统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区域联合,把贵州乡村民俗旅游区与省内颇具特色的喀斯特自然风景区和邻省一些著名景区联合起来,形成旅游网络。如贵阳-榕江-从江-黎平-锦屏-隆里-镇远-凯里-西江-广西桂林的黔东南旅游线;建设以喀斯特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遗址与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风情相结合的贵阳(花溪高坡苗寨、天河潭镇山布依文化村、红枫湖景区)-安顺(龙宫、黄果树、屯堡文化)-安龙、兴义(苗绣、腊染、贵州乡村龙、马岭河风景区)-云南昆明的黔西南旅游线等。同时,对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行概括、发掘、升华以致凝聚区域特有的个性化精神,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6.4 改善设施,提高档次,创建品牌

多渠道融资集资引资,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全方位综合开发,确保乡村民俗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的服务完善、合理衔接,特别是要加强乡村民俗旅游区的环卫设施、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旅游公共厕所、交通道路、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完善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设施,优化乡村民俗旅游区的大环境,使游客能够进得来、留得住、游得好,提高乡村民俗旅游业的层次和综合效益,进而实现品牌效应[10]。

6.5 培养人才,提升管理,完善服务

宏观上引导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如与地方高校合作,定向定点培养专业旅游人才,提高接待能力、接待档次和接待质量,管理体制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制度。

6.6 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贵州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知名度不够响亮,故而应重点利用港澳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促销窗口,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电视、报刊、展览、互联网等进行宣传介绍,提高乡村民俗景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大吸引力[11]。

参考文献:

[1]张遵东,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6):66~71.

[2]骆 诚.浅析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11):60.

[3]白 娜.参与型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4~17.

[4]查爱欢.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5]邓 位.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乌蒙论坛,2013(4):49~53.

[6]刘 瑞,苏维词.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模式[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2):167~170.

[7]王丽芳.浅析乡村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J].安徽农学通报,2007(11):205,152.

[8]黄欣伟.兴义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3.

[9]李 云,殷志华,韩 笑,等.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4(17):42~44.

第2篇

关键词:贵州民俗文化 旅游

一、发展贵州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贵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内容丰富。

贵州民俗文化既有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的不同之处,又兼收并蓄了这些文化的特点,而文化的底层和核心却又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种少数民族,世居的就有17个,380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8%,其中超过10万的有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各少数民族分散与汉族杂居在贵州的大部分地方,又相对集中聚居与我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贵州“多元共存,共生共荣”的文化景观,形象地被称为“文化千岛”,各式各样的民族节日,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

(二)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大。

贵州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穷省,过去“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区位劣势使得贵州的民俗文化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省委书记石宗源多次指出:“贵州虽然是欠发达地区,但同时也是一个资源欠开发地区,拥有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发展潜力大。”我省社科院研究员熊宗仁认为,从经济角度开贵州是“欠发达”的落后小省,但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是一块高地,是不可多得的瑰宝。总的来说,一是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的密集型产业―市场广。二是贵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才刚开始,刚起步,很多民俗文化资源处于待开发和未开发状态―开发潜力大。

(三)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区位优势明显,政府支持力度强。

过去贵州最突出的问题是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外界对贵州的印象不是“夜郎自大”“黔驴技穷”就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如今这种区位劣势正在变成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并将旅游业确立为贵州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贵州人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贵州民俗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空间。贵州成为了东接湖南,南连广西,西近云南,北临四川重庆,西承启东,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

二、贵州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科学规划,理不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一是贵州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上容易两种极端,要么限制开发,要么单纯开发。前者是民俗文化的自生自灭,既无创新又无发展。后者是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采取掠夺性开发,而忽视了民俗文化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以破坏和牺牲民俗文化为代价;二是开发者,管理者和领导者,认识不足,缺乏对民俗文化的深层次了解,而政府的相关部门要么听之任之,要么过多的行政干预乱指挥,瞎规划,其结果是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浪费和对民俗文化的破坏与毁灭而不是开发利用。

(二)产品档次低,内涵少,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滞后的又一特点是产品单一,结构混乱,雷同现象严重,缺乏丰富的,多样的,独特的产品,过多的强调资源的丰富性,忽视了深层次的文化性,特别是在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提高民俗产品的娱乐性和旅客的参与性远远做的不足。比如蜡染,本身是很好的品牌和名牌,可同样的布料,同样的工艺,同样的图案到处都是,雷同化现象普遍存在,很难让旅客产生好感和兴趣,民俗文化资源亟待整合与提升。

(三)人才匮乏,服务水平低,管理跟不上。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业服务差管理落后集中体现在人才的匮乏上,旅游业的从业者知识文化低素质差,认识不清,思想僵化保守,无法进行科学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与开发。一些景区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员工责任心不强,旅游环境和餐饮卫生问题突出,甚至出现欺客宰客的现象。简单的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同时法律的不健全与制度的缺失,呼唤相关部门科学管理和合理规范市场营造健康的民俗文化与投资环境。

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对策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行政府,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民俗文化旅游业和谐健康发展。坚持以保护为重点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到以开发带动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以发展促进民俗文化的保护。

(二)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一方面是挖掘民俗文化需要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打造民俗文化的品牌,形成旅游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对民俗文化挖掘,整合,创新需要加大宣传,通过大手笔,高频率,强刺激的造势,让外界了解认识贵州多彩的民俗文化。再一方面是让贵州的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内涵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将贵州民俗中的夜郎文化,屯堡文化,古镇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全方位深层次的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三)培育和引进人才,提升管理能力,完善服务体系。

一,发展贵州民俗文化旅游需要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唯有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才能打造品牌的民俗文化旅游业。积极培育和引进人才让他们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的各行各业中各种职位上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为贵州民俗文化旅游着出更大的贡献。二,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管理体制,实现由单一管理到全方面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三,硬件上积极改进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一系列的公共服务设施。软件上全面净化民俗文化旅游环境,努力民俗文化旅游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四、结论

旅游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民俗文化旅游业着作为贵州旅游的一张王牌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是朝阳中的朝阳。相信在贵州人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搏下,一定能谱写我省的民俗文化旅游新辉煌,构建贵州的民俗文化旅游的精品体系,逐步树立具有国际垄断性的原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 熊澄宇等著.《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李黔滨等著.《贵州民族民俗概览》.贵州人民出版社

[3] 黄才贵编.《贵州民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

[4] 胡惠林著.《文化产业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

[5] 贵州日报:《贵州:“两欠”背后的新机遇》

[6] 网站:金融界,《让资源优势变成市场优势 贵州寻求旅游业撬动经济良策》

第3篇

【关键词】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巨大。贵州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穷省,过去“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区位劣势使得贵州这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的民俗文化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这为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夯实的基础。贵州近年来以“多彩贵州”向全国人民宣传贵州民俗文化,力图利用该优势吸引游客及促进经济的发展。[1]

一、贵州实施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的必要条件

1、促进贵州当地文化交流,巩固民族团结精神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不但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为贵州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实现地区间文化交流。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能够有效改变贵州部分地区封闭的文化状态,提高知名度,使少数民族传承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2]

2、推动贵州经济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经济效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好坏的标准之一。对于拥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贵州来说,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可以推动其他相关行业发展,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

3、提升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整体形象

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品位,而且能提升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省份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其综合竞争力。品牌构建有利于增强民俗文化旅游竞争力,同时提升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整体形象,主要表现在有利于提高城市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品牌整合,忽略品牌建设整体性

旅游品牌由服务、环境、景点和整体品牌四部分组成,这四大品牌的发展决定了旅游品牌的发展状况。贵州在开发旅游品牌时缺乏整体观,很多项目都是只注重内部,而没有考虑到与外部大环境的联系,从而导致各自为战,丧失了整体性,相比其他旅游品牌的竞争力较弱。

2、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定位不当,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缺乏个性化特色品牌

一个优秀的旅游文化品牌最基础的是正确定位以及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只有全面的认识自己所应该处的位置才能有一个好的起步。品牌营销的前提是产品开发,要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产品需要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赋有创造性,这样才能既吸引游客,又能充分展示贵州现有民俗文化特色。目前贵州大部分民俗文化旅游景点都缺乏良好市场定位,游客真正参与的机会很少,加上缺乏个性化品牌,使得贵州民俗旅游的发展步伐缓慢。

3、缺乏创新性旅游产品且品牌意识淡薄,对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经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贵州都只是对自然景观旅游资源进行宣传,很少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具有创新性的民俗旅游产品。虽然现在的旅游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但是大多数都只是停留在模糊的认识上,都是片面理解,只重视短期的成果,对品牌的战略意义并未从“品牌经营”的角度考虑。很多开发者只是将其当作一个旅游产品来开发,忽视了品牌的创立以及其核心价值能够带来的丰厚效益。

三、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构建的对策

1、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整合

随着旅游业和旅游经济单一发展向多元化发展,旅游者的要求也在日益增进,旅游经济深层次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端旅游产品被研发,各大旅游景点和旅游企业蕴涵着竞争价值。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整合,使相关从业人员,增强团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加强对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全方位的整合,使得从各自为战到集团作战,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更加具有吸引力。

2、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品牌塑造的关键因素,品牌定位的本土文化影响游客心理的程度是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定位作用在于选择具有差异性的特有品质,既可以体现文化旅游地的特色风景,又能展现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定位需要将当地的发展理念、文化以及价值进行有机结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其物质基础是民俗文化资源,主导因素是客源市场,不同旅游者的需求不同,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定位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得到旅游者的认可。

3、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延伸

品牌延伸是否成功取决于消费者选择行为,由于需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获取利润,而这种行为的动机来源于品牌产品能否满足游客的物质或精神需求。品牌延伸需要“软硬件”支持,软件是指各项策略的智力支持,硬件是指产品的定位和设计等项目。软件方面,首先紧扣消费者心理和创意可以使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吸引力,其次是文化,包含独特文化价值的品牌更能够获得消费者认可。[3]

4、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推广

塑造一个品牌后,不能消极对待,“酒香仍怕巷子深”,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抢占发展先机。第一,推广中心从单一产品向多元化产品转变。第二,改变盲目出击的现状,定向突破,先从周边省市推广,然后逐次推进,这样效果更好。第三,推广方式由单一化广告宣传向多样化、网络化交流多重宣传方式。

5、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是为了维护整个品牌有规律的运转,以及持续强大、扩大规模,使得品牌具备更广阔的进展空间。品牌管理贯通于品牌建设整个体系,需要根据市场反馈来不断修正品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协调统一游客、民俗文化旅游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对这一品牌的认知程度是维护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核心要素,因此要持续强化、维护、延伸和创新,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维护品牌良好形象。旅游品牌的管理同样也要对其商标保护有一定的措施。在发展过程中,要对不合理的制度进行重构,对相关产业链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对那些侵权行为必须追究法律责任。这不仅可以保护无形资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更重要的是,它确保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品牌的法律意识的建立,促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4]

6、贵州实施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措施

一是完善各种体制、机制,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旅游品牌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环境。二是提升自我认识,重视品牌管理。重视品牌管理需要打破陈腐的观念,确立品牌经营理念,从战略层次重视它。创建、提升、维护品牌形象,实施优秀品牌发展战略。三是规范服务行为,提高产品创新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一个著名的品牌其根基在于质量,没有了质量,发展无从谈起。贵州民俗旅游业发展较晚,相关质量管理还不成熟,必须努力提升管理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才具有更大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王超,王志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59-66.

[2] 王超,王志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动力模式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06.135-138.

[3] 董国文.“兴”的仪式发生学探讨――以贵州民俗与树木兴象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07.124-127.

[4] 宁丽娟.贵州传统乡村旅游与民俗体育文化互动发展――以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08.193-196.

第4篇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旅游规划;主题策划;方法;模式

o.引言

主题公园始于1955年,诞生在美国。在我国经历了“人造微缩景观”、“人造景观”、“人工景观’、“主题公园”等阶段。国内主题公园诞生伊始,对于它的定义,学术界、舆论界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一直试图给出准确、统一的定义: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则认为主题公园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题,以 现代 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董观志把主题公园称为旅游主体公园ri01urismpark),他认为旅游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从众多学者对主题公园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旅游规划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发现、认识区域的特色,而且要在开发实践中将其突出出来,形成鲜明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面对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场.众多旅游景区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景区开发实践中,设置哪些旅游项目、规划什么旅游产品、如何将景区无序的空间通过旅游项目安排变成有序的空间、怎样进行游客游览线路的安排,这些问题都和景区的规划主题息息相关。

在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是成功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因为主题策划是成功策划的灵魂,只有将产品概念进一步提炼、升华成为形象化、情节化、甚至戏剧化的主题,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题策划方法

2.1主题选择原则

2.1.1与时俱进: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应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选择那些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并在主题选择上应有较大的扩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延展开发相关联的旅游产品。

2.1.2注重地方文脉:任何一个成功的旅游规划,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本土山川灵气和地方 历史 文化为根基,才能找到正确的旅游规划指导思想,山川灵气与人文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是主题思想确立的根本。

2.1.3差异性:主题应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在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的时尚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与周围相类似的旅游景区形成区别,差异性竞争.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场需求:旅游主题应具有个性、创意,并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反映旅游者的态度、爱好和动机,能贴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兴趣取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2.2构建主题框架

董观志探讨了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框架,时问、空间和文明是主题选择的基本轴线,三个轴线有机组合构成了旅游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框架。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策略:

2.2.1沿单一轴线方向的选择策略:

2.2.2沿两个轴线构成的平面型选择策略:

2.2.3沿三个轴线构成的立体型选择策略。

根据董观志的旅游主题三轴线(时间、空间、文明1选择框架,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三框架为时间、空间和文化。时间轴是由纪年决定的过去、现在,可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期限为中期。在时间轴上选择主题时,应通过特定的时间隧道缩短与旅游者认知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民俗文化特质和旅游主题公园线索;空间轴应是现实可及的、大中系统的真实空间。在空间轴线上选择主题时,要处理好空间尺度和旅游者的相互关系.应通过特定的空间转换缩小与旅游者认知间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空间特质旅游线索;文明轴也即文化轴,在该轴上,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定位座标只有传统文化(具体为民俗文化)主题选择应遵循文化差异原则进行,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文化特质和旅游线索。

2.3主题的甄选

   2-3.1静态类民俗 旅游 :指以民俗物品的观览、品尝、选购为主.包括民居、民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它借助静态的民俗物品展现一时一地的民间风俗。静态类民俗旅游的最典型代表即是当今各地的民俗博物馆,以陈列展览民俗文化中重要的标志性器物为主,呈献给游客的是静态的民俗画面。

   2.3.2动态类民俗旅游:即以活动的安排为主,游客通过参与或半参与进人具有特定的民俗文化氛围的主题公园内,并从中得到愉悦和陶冶。

   2-3-3精神类民俗旅游:即挖掘民俗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并转化为旅游产品,它涉及敬神、祭祖及其他信仰性活动。

   2-3.4语言类民俗旅游:指对声音、语言而传承的民俗内容加以开发和应用.包括戏曲、山歌、曲艺、方言等。如广西的三月三歌会。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上几类,但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迅猛增长以及整体旅游开发的实际需要,单纯的选择某一类主题已远远跟不上当今的旅游 发展 趋势.这就要求在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时,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注重主题的多样化。例如韩国民俗村,在建成早期仅是一个纯观光型的户外民俗博物馆,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之后,融人了动态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手工制作、传统 体育 活动等;精神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祭祀活动等;语言类民俗旅游产品如传统歌舞表演等,最终成为一个年游客量达到18o万人次的国际著名民俗旅游景区。

   3.主题策划模式

首先.根据规划地的旅游资源特征和类型以及区域系统中地域分工确定主题公园的性质,其次,由主题公园的性质限定可供选择的主题类型范围;最后,通过是否突出了该地旅游资源特色和是否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原则从主题类型范围内确定该主题公园的主题类型。在上面的主题策划模式当中,检验主题可选类型是否符合旅游市场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对体现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主题公园开发过程中.通过相关问卷调查显示,人们对于少数民族独特的歌舞表演、饮食习俗以及生活习俗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对该少数民族的精神信仰、文艺作品等的关注度略低,这就要求规划人员在策划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时,注重迎合人民大众的消费口味和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主题的定位,为下一步的开发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

第5篇

民俗文化独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在全国各地大力倡导文化旅游的契机下获得了蓬勃发展,为增强地区旅游竞争力发展符合时代需求的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提供了新的动力。近年来以少数民族聚集区尤为突出,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村。

随着民俗村、民俗镇的不断兴起,陕西出现了一些知名民俗村,如党家村的古建筑群、凤翔六营民俗村的泥塑、袁家村的民俗、富平陶艺村的陶艺、平利龙头村的乡村美景。这些民俗村或依托自身文化资源,或发展农耕文化通过民俗民风的实体展示凸显出具有当地乡土气息的独有文化,吸引了周边和外地游客的目光。宝鸡作为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加之“青铜器之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不胜枚举,民俗文化更是众多,但是宝鸡虽然农家乐发展很早,却没有对民俗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滞后尚未形成知名的民俗村镇。因此,宝鸡应在借鉴周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后发制人,兼容并蓄为宝鸡创造新的旅游吸引点。

一、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括

宝鸡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从静态的民俗工艺品到动态的社火表演,无不彰显西府风情,据粗略统计宝鸡市有市级以上非遗保护项目78个,如此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宝鸡民俗旅游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宝库。笔者根据陕西省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将宝鸡市的省级4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成册见表一。通过此表就可看出宝鸡的民俗资源主要集中于隶属宝鸡的关中平原一带,且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之地,同时宝鸡的民俗文化除竞技类外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类别,足见其的种类繁多。其中以传统手工技艺数量最为丰富,而且涉及范围最广,动静皆有是值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

二、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分析

民俗文化旅游作为当前文化旅游的主打项目不仅具有文化旅游的文化历史传承性,而且还将文化旅游中存在的物态化表现力缺失通过民俗中的相关实物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由于其独有的地域特征使得旅游者在参与过程中对当地文化获得了更好的体验。因此在宝鸡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契机下,民俗文化首当其冲是旅游开发的重点。

(一)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从宝鸡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来看,最早开发的当属岐山周公庙民俗村,随后在宝鸡各个县市得到了响应,但是主要是以单一的“农家乐”形式通过单调的起居饮食习俗来进行旅游活动,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2012年底市区建成了宝鸡民俗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并积极申请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2013年2月在陇县成功举办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的活动使得宝鸡民俗文化家喻户晓。虽然初具规模,但是依然属于旅游开发的初期,在深入学习袁家村乡村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确定了千阳县黄里古镇、眉县庵岭古城和凤县凤州古城等16个乡村旅游建设项目,目前眉县庵岭古城和凤县凤州古城已开业运营,通过典型的民居建筑和饮食习俗为游客营造和体验出具有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

(二)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从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总体开况来看,静态展示多于动态的生动表演,仅仅是通过民俗工艺品陈列,蜡像泥人的场景再现对民俗风情进行简单的表现。而对于动态的社火、西府曲子等除了民间特定时间地点的表演外,基本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体验场所,更无从说将民俗文化动静结合的整体呈献给游人。民俗文化是对当地社会生活、精神态度的高度凝练形成的具有当地民众特色的涉及日常各个方面的信仰、社会、生活、经济的民俗。与当前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不谋而合,即对旅游地的社会生活的参与和体验,但是要生动再现民俗文化不是简单的摆几个场景,放几件工艺品就能够完全做到的,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需要一个整体的氛围,让民俗文化能够活起来,不仅仅是对动态的锣鼓、戏曲,还包括对传统手工艺的过程的展示和参与。这样才能将民俗文化的精髓通过体验和传承获得不断的发展融合。

2、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强

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此因地而异者也。”对于民俗文化正是在宝鸡这块优越特定生态环境下孕育而生的。民俗文化的产生与自然地理因素息息相关,只有将民俗文化融入到自然山水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宝鸡民俗文化旅游目前的发展仅仅停留在对人文环境的展示,缺乏对文化大环境的重视和烘托,这也造成了民俗文化旅游商业化气息严重,产品类型单调,体验和参与性几乎没有的状况。

3、缺乏相关市场营销手段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下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民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域风格鲜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其中凤翔木版年画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古朴自然的风格、夸张饱满的造型、强烈鲜艳的色彩闻名全国;凤翔泥塑以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大胆夸张的造型在全国泥塑艺术中独树一帜;宝鸡民间社火以其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宏大气势而久负盛名。它们现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社火脸谱绘制技艺、炎帝陵祭典、西凤酒酿造技艺等不胜枚举。但是这些民俗却由于开发手段和宣传力度不够几乎并不为旅游者所知。

笔者通过对宝鸡各县区旅游网站的查阅发现明确将民俗单独罗列提出的仅有眉县和扶风两县,但仅对其工艺品做了图片展示。旅游产品中基本将民俗文化的工艺品做为旅游商品售卖,没有将其作为旅游相关项目参与产品设计,因此对民俗文化的宣传根本无从谈起,很多具有民间浓郁乡土气息,旅游吸引力极强的民俗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推销。

三、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人类长期生活延续下来的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巫术以及婚丧嫁娶等相关活动。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脱离了自然环境下的民俗就失去了其真正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自然旅游资源与其千丝万缕的关系。宝鸡的众多民俗就是依托自然景观共同形成的,比如信仰民俗,这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不能正确认知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精神寄托,这类民俗在西府地区流传甚广,渗透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虽有些已经消亡或发生了变异,但有些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甚至有些地方还产生了新的信仰民俗。社火表演和龙门洞、灵山庙会以及春节、清明、冬至等传统节日,盛行的敬神祭祖都是民俗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宝鸡市重修了炎帝祠、炎帝陵,在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和农历七月初七,两处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民众祭祀典礼活动。平时,海内外炎黄子孙亦来此寻根祭祖、观光旅游。此外,在渭滨区的峪泉村、天台山,凤翔县的槐原村和陈仓区的桥镇白荆山,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一、三月初三和七月初七,都要举行祭祀炎帝及炎帝之母女登活动。祭祀炎帝已成为西府地区的民俗活动。

除传统的节目外,近年来新设立的有“清明祭祀炎帝典礼”、“炎帝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法门寺国际佛教文化节”等。这些民俗文化旅游不仅为宝鸡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同时也为游客更深入的了解西府文化提供了生动直观的视觉盛宴。

(二)引入品牌化营销理念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民俗文化旅游火热发展的同时,品牌化是其在旅游市场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唯有建立属于自身特色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才能增强旅游吸引力。因此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要重点开发,推出具有典型特征的民俗村,民俗镇,并且利用智慧旅游和互联网+的助力创新营销方式将其展示给游客。

金台区的古陈仓印象,凤翔县的六营民俗文化村,岐山县的食为天公社,太白县的黄柏塬生态休闲古镇,凤县的凤州古城等16个乡村旅游计划项目无不各具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后期重点在于对其的营销。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进行网络营销、病毒营销等手段让众多游客了解宝鸡民俗,产生对宝鸡民俗的参与和体验需求,从而吸引其前来。同时加强智慧景区建设,让游人能够实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与景区互动交流,达到高效高质服务的效果。

(三)合理规划发展特色卫星城镇

由于民俗文化的地域特征,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具有典型的不可移动和模仿性,因此在百里不同俗的宝鸡地区,有重点、有计划、有特色的开发民俗村镇形成以围绕宝鸡市区为核心的民俗文化特色卫星城镇,进而带动宝鸡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建立卫星城镇并不是简单的选择宝鸡周边的乡镇,而是在全面的城乡规划中,通过调研寻找具有典型民俗文化资源,交通及基础设施利于发展旅游业的村镇。唯有此才能在既便于外地游客前往,又具有强烈旅游吸引力的前提下达到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为地方经济提供新的起飞点。

(四)形成政府保护引导,企业经营,本地居民参与共赢发展模式

民俗文化尤其是具有稀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项目的手工工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行,后工业时代的碾压正面临消亡的局面。如何保护和传承将是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为这些民间文化找到了维系的纽带,也通过旅游的方式为现代人展示了古老民间智慧的精髓,从精神层面给世人以新的推动力。

第6篇

【关键词】 SWOT分析 民俗文化 旅游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在休闲方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增长点,而民俗文化旅游由于其与生俱来的雅俗共赏的特点,业已成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新模式。由于民俗文化资源的地域性等特征,原生民俗文化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各地区游客越来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自上世界末深圳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文化村等大获成功,掀起一阵人造文化景观游热潮以来,各地区纷纷效仿,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建造民俗村、主题公园等,以求克服本土旅游资源的不足,促进产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在实践上新兴发展、在理论上尚不成熟的产业,其发展状况与影响因素是近年来理论界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从管理学的视角,基于SWOT分析模型,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面临机遇与挑战等角度较为全面地分析其发展状况。

一、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优势(strengths)

一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的新奇性。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它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活动成果,相对于原生民俗文化旅游,更能激发游客的猎奇心理。游客不会知道开发者在其主题园里移植了什么,整合了什么,又创造了什么,景区内的一切对游客而言都是未知而充满新奇感的。此外,该类旅游的创造性也更为中青年一代接受,是一种时尚的体现,对追求个性时尚的现代人来说,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二是移植整合的优势。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最大特点在于其对原生民俗的加工整合,这不仅保持了民俗文化的大众性、亲和性,也使游客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空间范围内享受最大的民俗文化盛宴。这种“集约化”的开发,同样节约了旅游成本,并且能满足游客多种需求,包括不同角度的审美需求、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以及不同感受的娱乐需求等。以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为例,景区以1∶1的比例将22个民族的25个村寨呈现在世界各地游客面前,并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定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使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了最大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三是经济、社会效益。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重大优势之一在于其对于社会的重大意义以及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首先,带动经济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其他旅游业的一般特性。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景区的开发直接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其次,提升了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知名度。成功发展的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无疑将成为所在地的名片,有利于提升当地知名度,提高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最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也是对民俗文化的弘扬。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归根到底是借助文化的魅力来发展旅游业。在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对民俗文化进行了移植、整合、创造并进行集中展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民俗文化加以细细品味,甚至亲身体验民俗活动,学习民俗文化知识,感受民俗文化熏陶。旅游的过程,即是领略民俗文化魅力的过程,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也是对民俗文化很好的弘扬。

二、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劣势(weaknesses)

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顾名思义,是民俗文化的人为再现,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复制品”。在其开发过程中,许多开发者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复制、移植与创造、创新的关系,多为对原生民俗的单纯复制,既失去了原生民俗的本真性,又不能引起游客的文化共鸣。

就其属性而言,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短促。关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问题探讨,山东师范大学邵玲在其硕士论文《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中借鉴了加拿大旅游学家R.W.Butler的理论,形成了特色的分析图(图1)。

如图1所示,许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园年游客人数在开业头几年达到某一峰值后就很难再次超越,并逐渐走上下坡路。我国有相当数量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其园区内参与性娱乐项目少,游客看过一次后大多不愿重复游览,因此重游率较低,景区的旺盛期较短。所以延长生命周期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必须要逾越的难关。

三、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行机遇(opportunities)

一是经济的发展繁荣。无论何种旅游产品都并非生活必需品,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大众型观光旅游需求就将急剧膨胀;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休闲旅游将获得快速发展;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需求出现爆发性需求,旅游形态出现以度假游为主时期;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出现多元化趋势。二是人们观念的转变,对文化旅游的追求。随着现代人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升,节假日互相吃请的风气已经转变,更多的人愿意出外旅游。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除对自然风景区的持续关注外,人文历史景区、民俗风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三是国家政策方针等的支持。这首先体现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强调要“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其重点无疑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为核心。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是对优秀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弘扬,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向。其次在具体的政策法规中国家也对文化旅游产业给予了支持。以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例提出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具体方面有: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依托国家级文化、自然遗产地,打造有代表性的精品景区;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规范发展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等;继续发展红色旅游。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强调: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旅游开发建设要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旅游商品要提高文化创意水平,旅游餐饮要突出文化特色,旅游经营服务要体现人文特质;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体育场馆等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旅游活动。由此,必须集中力量塑造中国国家旅游整体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

四、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挑战(threats)

一方面,全国各地盲目开发、规划不合理,导致许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质量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呈现移植性民俗文化的主题园,只是把表现民俗文化的某些有特色的东西东挪西搬,再简单地排列拼凑,无所谓创造,也毫无文化魅力。这种缺乏文化内涵积淀的充分挖掘,必定流于表面和肤浅,呈现给游客的不过是一些毫无内涵意义的文化符号。加之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范围的以移植文化为特色的人造景观开发热潮下,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无锡、苏州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京津以及大连、烟台、济南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三大区域的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布局集中、重复建设、杂乱无章现象,削弱了彼此的景区独特吸引力,景观的客源市场随之缩小,退化为地区级或是更低级景观,对于旅游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和旅游市场的经营管理,都极为有害。

另一方面,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中的一个分支,必然受到其他类型旅游方式的冲击与挑战,例如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在现代都市人眼中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游客愿意寻求返璞归真之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身心的彻底放松。在财力、物力、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同的旅游方式之间必然地存在竞争,其他旅游方式就成为乐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替代品。因此,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也应该将本地区所有类型的旅游资源纳入整个系统加以考虑。

五、总结建议

首先,把握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特质。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其在旅游大行业的发展必须有其区别于其他的、能够激发旅游需求、产生旅游效益的特质。该产业的相关实践人员及研究人员都应明确把握这一点。由于景观的模拟性、可复制性,使得开发者能够将不同的旅游资源整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呈现给游客最大的旅游享受,可以在科学的市场调研后,开发更为游客喜闻乐见的旅游内容。同时要注意克服其产品周期的短暂性。其次,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选址和定位。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特质对旅游景点的宏观规划等也提出了相应要求。此类景区的选址,在城市印象上尽量避免刻板固定印象深厚的地区,最佳的选址既要有便捷的交通、多级规模较大的客源市场,又要有较为便宜的土地资源可供开发。移植性民俗文化内涵广泛,景区的特色定位应综合考虑各种客观条件,走出别具一格的发展道路。最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作为一项产业,高质量的经营管理是其发展繁荣的必备条件之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求保证景区良好运营,从各个层面满足游客需求,做到从人员层面及物质层面的全面提高。一方面是对人的管理。产业从业人员必须加强自身队伍管理,不仅注意专业知识和素养的提高,同时关注服务意识和态度的提高。作为产业运营的公司,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在绩效考核中参考顾客满意度因素,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另一方面,提高对景点的管理水平。充分挖掘移植性民俗文化景区的景点文化内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景区内旅游路线图、增加景区休息场所、加快安全设施建设;延长产业链,加快饮食、住宿、购物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复合式开发管理。

(注:本文属于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创新性实验计划(编号cxsy11021)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4(8).

[2] 张玉文:基于SWOT分析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D].江西师范大学,2006(6).

[3] 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Z].中日民俗文化研讨会交流论文,1997.

[4] 张丽:人造景观地区旅游产品的选择与切换[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3(5).

[5] 叶涛: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3(5).

[6] 李东风:论民间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J].经济师,2009(3).

第7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分析研究;雷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TN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一、引言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近几年,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美好前景。但是,在我们追求旅游业最大程度的发展时,总也有一些行为只顾目前利益,引起民俗旅游资源严重被破坏,给民俗文化旅游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雷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研究

(一)雷州的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东临南海西靠北部湾,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有东海、南三和硇洲等岛屿,东海岛有海堤与大陆相连。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长约1180公里,连海岛海岸线总长达1450公里。

2.旅游资源概况。(1)自然资源景观。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气候为特殊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有天然的红土地、大片的阔叶林、绵长的海岸线、洁白的沙滩。如乌石天然海港、南渡河独特风景区、附城的红树林等。(2)人文资源景观。“雷州文化”作为区域文化,与“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被确定为广东的“四大文化”。用雷州话演唱的民歌雷州戏剧,白斩狗、108座佛教寺庙、雷州大粽、南珠、端午奇俗、被称为“南方兵马俑”的石狗群等,让这座千年古城披上神秘的面纱。

3.雷州民俗文化旅游的新发展。(1)大力建造雷文化系列博物馆群。古往今来,与雷州有联系的名人很多,筹建博物馆群的时机已经成熟,但纵观雷州市的博物馆,少得可怜,这与建设文化大市还很不相称。应确立筹建系列特色博物馆的计划和思路,建设各式各样的博物馆群。目前雷州市政府筹建雷祖祠雷文化主题公园,雷州博物馆已经建成并于2009年开馆。(2)精心策划雷文化艺术节。精心策划雷文化艺术节,宣传雷文化艺术成果,增进雷州百姓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众的凝聚力;有利于破陋俗、树新风;有利于群众文化事业在民族化的道路上不断发展;有利于新民俗文化和应用性民族文化的发展。(3)着力推介雷文化艺术精品。一是政府牵头,文化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着力推介雷文化艺术精品。二是在207国道雷州路段、市区雷州大道、西湖大道等繁华路段伫立雷州著名旅游景点的大型摄影宣传牌,引发进入雷州的客人视觉冲击力。三是在宾馆、饭店、酒楼的厅、房悬挂具有雷文化特色的油画、国画、版画、书法杰作。四是充分发挥市区文化广场、农村文化楼宣传作用。促使雷文化艺术精品走出画室、书斋、小舞台,方便群众欣赏,让市民喜爱。

4.雷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1)过度开发破坏民俗旅游资源。从某个层面上讲,雷州地区经济水平还须上一个台阶,当地人民大多处于从温饱走向小康的过程之中,这样的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在发展的时候急于求成,不顾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协调,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导致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构架支离破碎。(2)商业化、庸俗化损害了民俗旅游品牌。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最终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协调好,就会导致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传统文化商品化、庸俗化的情况频频发生。资源合理开发意识的缺乏,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长远来看,难以树立民俗文化旅游品牌。(3)失去特色影响民俗旅游的吸引力。如今,雷州政府对旅游业也逐渐重视起来,各地人民想方设法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对雷州地区来说,鲜明的本土特色是其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政府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政策支持下,当地人民不断模仿已经发展得比较有基础的民俗文化项目,导致民俗活动逐渐趋向雷同、同化,风格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一步步失去独有的特色。

(二)雷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研究的建议

1.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追求数量的同时,要求质量。保证具有当地文化的魅力才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传承,提高品位,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民俗风情资源内涵,要做到原汁原味,展现纯真、文明以及民族气节的风情韵味,还要不断推陈出新,在民俗旅游产品中注入新元素。

2.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为民俗文化旅游更好发展出谋划策。经过调查发现,雷州地区旅游行业从业人士中70﹪为中专学历以下,这样的组织架构明显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所以,雷州地区应该在各高校、大中专、职校、各级旅游院校建设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人才基地,通过教育及岗位培训提高该产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3.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当地旅游局应该充分规划,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以及公众场所广泛宣传民俗旅游产品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如雷州电视台、湛江日报、各商场大屏幕等。

4.坚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合科学发展观。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站在经济发展前沿,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以原地踏步。在雷州地区,应该增强民众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科学合理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观念。保护与发展民俗文化。

三、结语

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注重于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目标。雷州市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依赖于当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又可以和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组合起来,成为吸引各地游客的旅游产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规划还缺科学性。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拉动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发展好民俗文化旅游,是当地人民经济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R].1993.

第8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满族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某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民俗文化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辽宁做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拥有丰富多彩的满族民俗文化资源。充分开发满族民俗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辽宁的民俗文化旅游,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1 辽宁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概述

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和清王朝的龙兴之地,遗留下相当多的满族历史文化古迹。目前辽宁满族同胞聚集地较多,建立有6个满族自治县。这些历史文化古迹和满族聚集区至今保留着很多满族民俗文化,是开发辽宁满族民俗文化得天独厚的资源。辽宁省抓住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这一优势,积极运作开发,已形成了开发良好态势。目前,辽宁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满族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开发:

1.1 以满族和清王朝的历史文化古迹为依托,推出清文化史迹旅游。这些清文化史迹基本上都是清王朝人关前的满族风格建筑,是清入关前满族民俗文化的载体。这些历史古迹包括:沈阳故宫、清昭陵、清福陵、抚顺清永陵、抚顺赫图阿拉老城、辽阳东京城等。其中,一宫三陵(沈阳故宫、昭陵、福陵、永陵)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举世闻名的历史古迹。到沈阳故宫清宁宫参观就会感受典型的满族居住文化、祭祀文化等民俗文化。

1.2 以满族民俗事象为载体,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事件旅游产品。如沈阳、抚顺、辽阳三城联合开展的“沈阳清文化节”。这是以清入关前“关外三京”为主体。以游“一富三陵”、吃“满汉全席”、穿“满韵清风”、购“吉祥如意”、“穿时尚旗袍”、“看皇家礼仪”为基本内容的旅游文化节。抚顺市开展的“抚顺满族风情节”,是以抚顺丰富的满族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旅游文化节。1999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八届。在这两个文化节举办期间,都要举行具有满族特色的文化表演,开发丰富多彩的展示满族的文化和风俗的活动。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

1.3 以满族历史文物、满族聚集集中区为依托,建立满族民俗旅游景点或民俗旅游村。以满族历史文物为主建立的博物馆有沈阳清文化陈列馆、沈阳满族民俗博物馆(建立在陨石山满族民俗村)、岫岩满族自治县满族博物馆和新宾满族博物馆等。满族民俗村有沈阳陨石山满族民俗村(位于沈阳市东陵区李相镇石台村)、棋盘山满族风情民俗村(位于沈阳市东陵区满堂乡二道沟)、大连金州区石河满族镇东沟村、抚顺新宾“中华满族风情园”,以及丹东市正在开发的鸭绿江虎山景区满族民俗村、抚顺新宾满族民俗村等。

1.4 满族饮食文化开发各具特色。在满族民俗文化中,饮食文化是最具开发潜力和前景的内容之一,各地对满族饮食文化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了开发。其主要形式有餐饮开发,如满汉全席、满族大清花饺子、那家馆白肉血肠等。有通过文化节或大赛推广满族饮食文化,如2006中国沈阳国际旅游节期间沈阳市旅游局组织各酒店推出清文化宴席,有的酒店推出满汉全席,有的酒店推出红楼宴,还有的酒店推出满族风味的八碟八碗等。

1.5 满族服饰与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开发。以满族旗袍为代表的满族服饰的开发在全国各地都很盛行,而且在面料、款式、工艺上不断出新,成为服装界经久不衰令人瞩目的亮点之一。除了旗袍以外,目前作为旅游商品的还有旗鞋、马褂、嘎拉哈、满族刺绣和剪纸等都得到了开发,尤其是香荷包被评为辽宁省十大旅游纪念品之一。以关东三宝为代表的东北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过去是满族人珍贵的药用品和皮革制品来源,在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以东北三宝为特产的旅游商品琳琅满目。2006年抚顺满族风情节还专门组织了“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大赛暨旅游商品展销”活动。沈阳故宫大政殿全铜雕塑令世人惊叹不已。

2 辽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辽宁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丰富的满族民俗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加之开发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辽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2.1 民俗文化已变化。随着辽宁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一些旅游区的满族民俗文化只注重形式上的开发,而不注重内容的原汁原味,只是把满族民俗文化当成“观赏物”。如过去满族农家睡的通铺火炕已经被床和土暖气取代;过去贴饼子用的大铁锅也不见了,家家户户用上了燃气罐。随着满汉两族的逐渐融合,很多满族文化习俗只能保存在满族老人的记忆中,如不及时挖掘、整理,这些文化习俗将会随着老人们的逝去而消失。一些开发商也试图尝试原真性开发,但效果不佳。

2.2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发展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过程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效益没有给予高度重视。一是景区环境质量下降。一些旅游区不顾承载力的多少,只要有游客想进,就统统让进,从不限制景点内的游人数量,突破了景点内的最大环境容量,破坏了景区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二是出现“伪民俗”现象。有些景区,不管满族民俗中是否有此习俗,胡乱瞎编一通,目的就是能让游客进园,达到赚取经济利益的目的。这既是对满族民俗文化不尊重的表现,同时也是对旅游者的欺骗,产生许多负效应。这样的开发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旅游产品雷同严重。辽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大都忽视旅游者参与、尝试、体验、学习的需求,基本以静态形式展示给旅游者,游客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更多的自由选择。同时,各地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基本相同,都是民俗村、民族饮食、民族文物展览等,没有体现出不同地区满族民俗文化的独特性。

2.4 缺乏旅游专业人才。民俗旅游做为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其开发、规划及服务都需要专业知识人才的加入。但是,辽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专业人才非常短缺。

3 辽宁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3.1 开拓定位准确的客源市场。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及满族民俗自身的特点,可将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客源市场按地域进行细分,准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开拓客源市场。

①国际市场开发。韩国、日本和俄罗斯是我国北方三大邻国,地缘优势显著,成为发展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主要国际客源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而且,历史上这三个国家与中国的交往很密切,文化交流也很频繁。针对这部分客源群体,可采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向旅游者传递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信息。

②国内市场开发。国内客源市场主要是指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北京、天津及山东等省市地区。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许多民俗文化资源具有垄断性,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如沈阳故宫、抚顺赫图阿拉老城等。吉林和黑龙江也是满族先民们的聚集地,这些地区也有许多满族后裔,由于满汉杂居,许多满族人对一些民族文化传统有些淡忘。因此,针对这部分客源,开发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使满族民俗文化在自己的族人中延续下去。另外,北京是清主朝的都城,其满族文化韵味也很浓厚,在北京发展满族文化旅游,对京城的游客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2 设计满族风格的旅游商品。目前已经开发的满族特色旅游商品有文物类、服装类、宫廷日用品类、书籍画册类、民间工艺品类等品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逐渐趋向成熟,大多数旅游者越来越喜欢购买一些精巧的、实用的、方便携带的旅游商品,这是开发旅游商品的新趋向。根据游客偏爱小巧实用商品的心理,开发包装精致、形状精巧、便于携带而且实用性强的满族民俗旅游商品,这样既可以满足游客需求,又能够拓宽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

3.3 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展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不仅需要旅游企业自身努力建设经营,而且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与帮助。首先,从宏观上对民俗文化旅游进行规划、协调和监督,保证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其次,尽快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保障民俗文化旅游健康、有效、和谐地发展。第三,积极开拓投资、融资渠道。鼓励国有、集体、民营、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民俗旅游的开发建设。此外,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对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充满兴趣、愿意投资的海内外企业加盟,大力开发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第四,做好宣传促销工作。民俗旅游促销中,政府应牵头,联合各旅游企业增加对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并制定一些促销措施,广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

3.4 培养引进专业人才。民俗文化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关键性因素。辽宁省内有许多高校已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目前还没有开设民俗旅游研究方向的学校。为了加快培养辽宁民俗旅游人才,建议辽宁一些高校开设民俗旅游专业,进行系统的民俗旅游专业知识讲授,并将理论知识与旅游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还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并培育优良的用人环境,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保证旅游人才资源的稳定性。

第9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的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的趋向,大众的旅游活动形式已不再限于满足传统的有形的旅游产品,而是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历史内涵,从消费有形的旅游产品转向消费无形的旅游文化为迎合大众的这种需求,许多区域、城市、景区再次把目光移向曾经被冷落的精神性文化消费领域——民俗文化。市场上开始出现所谓的“人造文化”,并有泛滥之势,许多学者、人士开始抨击、批判这种旅游文化市场化的行为,呼吁文化回归、保持原始状态。通过对民俗旅游文化现状的一些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指出文化商品化并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无是处,正当、适当的商业化手段对文化的传统和发扬还能起到促进作用。就此探究某些商业化的市场营销是有现实意义的。

1引言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开始厌烦喧嚣的城市生活,渴望在闲暇之余呼吸一下清新的乡村空气和恬静特异的民族风情,这种对大自然和原始生态的回归动力,驱使着广大游客前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地旅游,去民俗村寻求内心的渴望和满足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这体现了游客的休闲需求,也说明当前民俗旅游文化正是在这种呼之欲出情况下逐渐呈现在广大民众视线之内。正是基于此,我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及其发展都大有成效,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合理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民俗旅游,在旅游发展的前提下,使民俗文化发扬光大,避免庸俗化、导致畸形发展,使其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成为当前一个值的研究的热点。

2民俗旅游文化的内涵

2,1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其内涵包括饮食、服饰、家居等物质民俗;组织制度、人生礼俗等社会民俗;民间信仰、巫术禁忌、娱乐游艺、民间工艺等精神民俗;神话、传说、故事、民谣、谚语等语言民俗。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由此可见优良的民俗文化是对传统民俗事物和现象的梳理和检验后形成的。其表现形式多样,如今年开始实行的法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在旅游中,民俗文化是很括跃的旅游资源,涉及旅游的行、游、住、食、购、娱的方方面面,由于各地的民俗对异地游客有一新奇感,激发民众的奇心,娱乐性、参与性也很强,对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为能亲身体验另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惜奔走千里。如香格里拉,云南西双版纳、云南大理丽江沪沽湖等地正是由于具有特有的民族风情村及少数民族习俗才闻名于世,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游客。

2.2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温锦英定义: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巴兆祥界定:民俗旅游是指游客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民俗旅游的主要类型包括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民居及其他建筑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饮食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礼仪结合的民俗风情游、与喜庆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大型民族风情园景为产品的民俗风情游等六大种类。围绕以上不同类型,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古老文、传统习俗,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同、求知的心里需要。因此,简单地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

作为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关注的是精神层次的消费,这和观光型景区截然不同。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来说,特有的民俗文化是一种极其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从而扩充了旅游地的客源和市场需求,增加了经济收人,提高了社会收益。

3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这些年来,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旅游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都纷纷投资兴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专业村、农业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承办民俗旅游节日,举办大型民俗旅游活动。

如山西民居以及乔家民俗博物馆,赣南的客家民俗文化、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山东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内容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如今,很多地区将旅游业看作扶贫行业,民俗旅游开发也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手段被滥用。不可台认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激活了一些地区其他的行业,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正是这个原因,有些不具备开发观光型旅游地的地方,基于发展经济为目的,盲目投资建立形式各样的民俗文化村,大打“民俗文化”牌子。

3.2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过大。

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很多地方不顾自身环境条件的限制,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致使当地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无序,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长此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部分优秀的民俗文化庸俗化。

由于民俗旅游的经济效应较大,许多旅游景区片面注重对旅游景点的外观和形式的建造,不考虑当地的特色,只是想通过美观的造型来吸引游客的眼球。片面追求经理利益,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

(3)特色不鲜明。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黄金周刚兴起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旅游业还不是很重视,有的地方甚至连像样的景点也没几家。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务必要保留各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4)内容夫浅,缺乏内涵。

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区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错的地方,别人有的全部照搬过来,这样,形式上完全一样,再没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风俗的内容,过多地附和旅谫者的心理,甚至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内涵。孰不知,来参加民俗旅游的游客关注更多的是这种文化的内涵,这种深层的东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文章对文化的传播和本地景点的长远发展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

(5)缺乏要有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

一些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有些,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l亿元左右,开业时间也十分接近,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云南民旅村的建设选址过于匆忙,没有统筹分析,前者处于口岸城市,经济发达,项目内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具有原地浓缩式开发模式的弊端,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两个同质景点的不同结局,可见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在开发民俗旅游中必不可少。新晨

<6)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手段。

如果说文化是民俗旅游发展的根本,科学有效的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则是民俗旅游发展的保障。民俗旅游的发展不能单单从形式上考虑如何去作,去延续,还要从经济效益上去统筹,没有了收人作支撑,民俗的发展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证。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到今天都流失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致使那些拥有这些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求生存而改从其他行业。民俗文化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市场的手段运作,只是作为一个纯艺术形式也不可能长久存活。我们知道,旅游刚刚起步的时候,民俗旅游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那时的民旅风情只是旅游中的一个小小点缀。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风情村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异地民俗发展开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旅游的带动,从而使其找到了一个生存发展的基本裁体。但今天旅游中的到处泛滥的民俗村要求它自身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市运作手段作保障。张艺谋的《英雄》开创了我国影视市场成功商业化运作的典范。其“印象刘三姐”,“印象桂林”等系列,让桂林更是驰名中外,也让人们看到了民俗文化同样可以包装,而且精美的包装会带来更大的收益,科学正确的商业化会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更好。

第10篇

1.1资源类型

(1)民间工艺品。泰州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主要有叶雕、木雕、砖雕、羽毛制品、布塑、拾破画、麦秸工艺、面塑、麻将、木偶、孤山泥叫叫、竹编、柳编、宫灯等。其中,泰州的叶雕薄如蝉翼、呈色各异,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独特的民族艺术韵味;泰兴的杖头木偶是雕刻艺术与操纵艺术的结合体;靖江传统民间工艺品“泥叫叫”已有数百年历史,其工艺拙朴而又夸张,十分生动[3]。(2)风味饮食。泰州饮食风格以苏菜中的淮扬风味为主,味道讲究清淡,独具地方特色。“早上皮包水”是泰州地区惯有的美食习惯,一壶上好的龙井,配上一盘烫干丝,一碗鱼汤面,再加上一笼蟹黄包,这是当地人“吃早茶”常点的老三样。此外,宣堡小馄饨、姜堰酥饼等美味小吃,也是体验泰州饮食文化的最好切入点。(3)土特产。泰州的土特产遍及三市三区,有麻油、麻糕、麻饼、梅兰春酒、丝光薄荷糖、中庄醉蟹、三腊菜、酱菜、脱水蔬菜、米酒、皮蛋、风鹅、香酥鱼、鱼饼、虾球、银杏、黄桥烧饼、桂香糖、香沙芋、蟹黄汤包、肉脯等等。第二,制度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特色节日庆典、地方特色礼教制度等。(1)特色节日庆典。泰州古庙会历史悠久,庙会活动丰富多彩,热闹非凡。靖江孤山庙会是纪念观音菩萨诞辰,每年农历三月三,周边县市的十数万众,齐聚孤山,人流潮涌,焚香点烛,祈福求安。除了进香,山下还有各种贸易活动,场面十分壮观。溱潼每年清明前后都要举办特大型水上庙会,溱潼会船堪称里下河“民俗文化大观、水乡风情博览”。近年来,在会船节期间,还陆续举办溱湖八鲜美食节、万朵古山茶观赏节、河横菜花节、茶文化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时间持续一个多月。(2)地方特色礼教制度。泰州境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礼教制度。如大年初一不兴扫地,待到初五敬了财神后打扫,且须由外往里扫,意在招财进宝;端午节门前插艾蒿、菖蒲,烧“百草汤”,沐浴败毒;“七月半”晌午时分敬亡人慰祖先等风俗。这些礼制起源年代久远,沿袭至今。第三,心态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禁忌等。(1)。泰州的以佛教和道教为主。千年古刹孝律寺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盛名,南山寺大雄宝殿建筑辉煌壮观,被誉为“江浙第一寺”,城隍庙为目前江苏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宇,每年都有大批朝拜者前来这里领略深厚的佛教和道教文化。(2)民间禁忌。主要是一些语言禁忌、一般生活禁忌等。第四,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1)民间舞蹈。泰州民间舞蹈种类多,其中包括“花鼓”、“滚莲湘”、“跑马灯”、“舞龙灯”、“荡湖船”、“小狮子舞”、“秧歌舞”等。这些民间传统舞蹈丰富了民间文化生活,是泰州民俗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2)民间音乐。泰州的民间音乐主要有靖江讲经、弦八弹、兴化的鼓儿词、锣鼓书和唱道情,以及一些民间小唱。这些民间曲艺唱腔丰富,雅俗共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的喜爱。

1.2资源特点

(1)民俗文化独具地方特色。泰州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明显的传统性,体现出一种浓厚的人情味和朴素自然的亲和感,而这正是现代社会所缺少的,对希望体验自然,修身养性的国内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泰州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瑰丽,体现在民间工艺、地方风俗、传统节日等诸多方面,尤其是民间传统工艺仍然大范围的、真实的存在并得以继续发展。这些传统技艺种类丰富,品位高,吸引力大,具有可展示性和观赏性、动态性、参与性等多元特征。然而,由于泰州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还处在探索阶段,多数民俗文化还未被深度挖掘,活动项目偏少,对当地原汁原味的民俗、民族风情的综合开发还没能形成科学的体系,使得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仍不为人知,真正意义上的民俗文化旅游还未形成。

2泰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2.1制定民俗旅游发展的针对性战略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从文化保护、传承和维持地方持久吸引力的角度出发,必须首先保护和加强这种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特色,并使其上升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首先,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政府要鼎力支持,科学规划,高端策划,制定适合泰州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政策,并通过调研协商制定出统一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纲要,在开发纲要的指导下进行总体部署。其次,要建立一个集中涉及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各方面的部门,如风景区、文物、文化、商品等统一管理的协调机构,使其在规划、开发、保护、行业管理、市场促销、节庆活动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管理作用,形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科学的整体开发模式。

2.2打造“品牌化”民俗风情旅游产品

如选择几个重点的民俗节日:每年清明前后的溱潼会船节、三月三的靖江孤山庙会等节日进行重点培育和重点包装宣传,逐步培育成全国闻名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开发泰州“街区小巷”游,加强对泰州古民居、古街区的修缮保护,将泰州民间的民俗、民间艺术、历史人物、古代科技等展示其中,使之成为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将其打造成区域民俗旅游品牌。

2.3丰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形式

目前泰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一定要开拓思路,探索民俗文化旅游的新模式,摸索民俗文化促进泰州文化名城建设的新途径,进行多层次和多形式的开发。如可以依托当地产业开发田园旅游,开展农业观光、果实采摘、制作和品尝农家饭等旅游项目,吸引腻烦了高楼大厦的都市游客;可以依托地方风俗文化举办独具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并逐步发展为定期的活动形式;可以建设民俗主题公园、博物馆,可以依托自然村落建设民俗文化村,可以组织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保留传统的带有象征意义的高跷、扮戏文、荡湖船、秧歌舞等多姿多彩的文艺和杂技,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型旅游产品。

2.4加强民俗文化旅游宣传力度

第11篇

乡村凭借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别致的自然环境,吸引了诸多现代都市人的青睐,成为当前体验真实的乡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创新形式。乡村民俗文化是在历史长河发展中,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创造出的一种群众性文化成果,是一种适应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程序化生活惯例和行为模式,是群众所有的文化积淀。将乡村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载体,融入乡村旅游内容,重视乡村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开发保护,将利于塑造乡村旅游品质,打造乡村旅游胜地,对乡村旅游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一、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塑造乡村旅游品质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是现代民俗文化的根基,不仅包括村落规划、历史遗址、各类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舞蹈、武术、杂技、美术、戏剧、曲艺、音乐、医药、民族语言、民间文学、生活民居和传统技艺等各类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不仅要恢复、保持乡村原有建筑面貌,还应挖掘具有模式性、传承性、集体性现象的民俗文化展示。

乡村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生不息的深厚文化现象,表现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是群众性的集体文化积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都市人往往选择在乡村旅游,可以接触到和自己所处地域不同的风土文化,通过真实的体验让游客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一种乡村民俗文化环境。乡村旅游的魅力就在于可以给游客以全新的民俗文化体验,让游客可以接触到现代民族的深处,回到原始生态的生活,实现大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可以从精神民俗、制度民俗和物化民俗三层面入手,其中精神民俗是指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增加游客的民俗文化感知,即在乡村旅游中增加民俗文化内容的展示,让游客在乡村美景中还可以体验到具有原生态的民俗风情,真实感知乡村民俗文化的魅力,如传统节日、风情民俗、宗教仪式、民间歌舞、建筑风格、婚丧嫁娶等;制度民俗是指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将乡村旅游和民俗文化结合,增强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参与度,让游客在参与体验中感知民俗文化,如地方娱乐、婚俗过程、节庆活动、竞技参与等;物化民俗是指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让游客直接参与体验物化民俗文化内容,如购买土特产、饮食品尝、田园活动、歌舞观赏等。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产品作为乡村旅游的内容,塑造乡村旅游高品质。

在乡村旅游建设中,加强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的互动,将乡村民俗文化的内涵融入乡村旅游,将乡村民俗文化作为促进乡村旅游长足发展的源动力,塑造乡村旅游品质也离不开挖掘乡村民俗文化的支撑,乡村民俗文化也因乡村旅游的发展而更加丰富、深化。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塑造乡村旅游品质,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主动力和创新的方向。

二、传承乡村民俗文化,打造乡村旅游胜地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很多都市人或者他们的祖辈都是从乡村出来的,和乡村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多数的都市人都有着独特的乡村情节。当前,发展乡村旅游,吸引都市人的不仅仅是乡村的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更多的是乡村民俗文化,给都市人带来悠闲自在的自然环境和浓郁和谐的人文气息。乡村旅游胜地的发展不仅需要有独特的自然田园风光,还需要有传承的乡村民俗文化,吸引都市人享受乡村休闲旅游。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经济步伐加快建设的同时,大自然和人类活动之间不可避免的遭遇冲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往往存在违背自然、人文发展规律的行为,打破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给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带来污染。而自然规律的认知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对人类非理有着警示作用,避免遭受人类破坏。乡村民俗文化蕴含的理念和精神,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对人文环境的改善,对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保护乡村民俗文化,不仅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也是现代农业背景下保护文化遗产的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乡村的支撑,乡村悠久的发展历史已经融入乡村各领域,是自然发展规律下大自然和人的和谐,注重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是乡村旅游创新发展重要理念,在现代生活中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从乡村角度看,乡村文化对多样性生物维系、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保障、资源持续利用均有重要现实价值;从民俗角度看,民俗文化对生活环境保护,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特色的传承,和谐社会的建设均有重要基础作用。以乡村旅游为导向,挖掘乡村民俗文化,以乡村旅游在载体,以乡村民俗文化为内涵,实现乡村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和乡村旅游持续长足发展有积极作用。

第12篇

关键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设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明,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特别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坚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关键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兴趣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特殊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管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心。建设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协调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管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6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第13篇

【关键词】雅尔塞镇;民俗旅游资源;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76-2

一、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创建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所谓静态开发是指以游客静观或踏看为主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要形式。梅里斯区建立的达斡尔民族风情园、水师营满族镇等民族村就是应用了这一模式。这类文化村,既可以使游客增长知识,又可以有效地保护传统民俗文化。所谓动态开发是以游客参与或半参与特定民俗环境中的活动为主的开发模式,游客可参与当地人的歌舞、饮食、竞技、曲艺等生活和游戏活动。齐齐哈尔有许多特点鲜明的、吸引力大的民俗活动,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敖包大会,还有其他各民族的节日和婚礼,都可开发成为参与性很强的动态产品。

(二)重点开发独具特色的区域旅游资源

民俗的地域性决定了民俗旅游必须发挥民俗的地方特色,以地域内特有的民俗事象来吸引旅游者。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复杂、分布广泛,没必要也不可能全部开发。要在深入调研齐齐哈尔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分类评价和统一规划、安排,重点开发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有较大的环境容量、资源组合优势较高、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的区域旅游资源。

民族、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因地制宜、发掘特点,做到平中见奇、功能齐备,同时遵循特色性、保护性、文化性、参与性、乡土性原则。现有民俗博物馆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低、互动性弱,可以规划建立民艺博览城,民俗食品博览城等参与性较强的项目。还可以在客源充足稳定的大中型城市建立民俗风情园。发展民族纯正、民族风情原汁原味、投入较小的民族自然村旅游,开发“关东立春”、朝鲜族岁首节等民俗节庆产品。而且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包括广播电视、街路文告、网络、报刊杂志等对雅尔塞镇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业发展水平、区域旅游形象进行宣传和促销。广泛参加国内国际旅游产品博览会和交易会,加大促销力度,提高旅游形象的国内国际知名度。建立雅尔塞镇旅游网站,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宣传和介绍。

(三)制定科学的民俗文化旅游保护规划

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开发过度,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造成“发展性破坏”。齐齐哈尔应积极确定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范围,正确评估民俗文化的现状,规划旅游接待量。要确定民俗旅游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遏制民俗的被同化趋向。

引导旅游者尽量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居民监控”的管理模式,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向旅游地居民强调他们与旅游者之间的区别,向他们传递有关旅游者的背景信息,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生活的自豪感与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地去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同时还应为旅游地居民提供学习民俗文化的机会,如现在有一些旅游地都采用了办学校或在现有学校中增加有关民俗文化课程的办法。此外,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比如,政府可以为旅游的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或者经济补贴,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另一方面,要事先向旅游者提供有关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准确信息,尤其是那些不易被外来者所理解和接受的部分,让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以免因旅游者的歧视、好奇而对旅游地居民产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影响旅游地的好客度。要根据旅游地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旅游者的穿戴及言行举止进行限制,以免旅游者的不恰当装扮及行为对旅游地居民造成不适当的影响。

(四)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

目前,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等高校,均已设立了相关的旅游专业与课程。要积极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注重培养民俗文化旅游方面的专业表演人才、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服务是旅游附加产品的主体构成内容,旅游服务质量是影响着游客从旅游产品中获得的旅游价值大小及旅游满意度的最直接因素。在强调民俗旅游地的硬件可以偏中低档的同时,其软件却被推向了较高级,这就要求旅游地的员工们在服务质量上达到高标准高档次,包括热情周到的接待、整洁规范的员工仪表、文雅大方的礼仪礼节、有效及时的办事速度和效率等。

对于雅尔塞镇来说,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首先是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提高。包括其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业务素质,以及对雅尔塞镇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及旅游景点的了解程度。其次加强各旅游景区服务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加强景区服务管理。最为严重的是有些旅游项目或活动场所的经营人员服务意识极其淡薄,经常出现伤害、诈骗、宰客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影响游客游览兴致,既使有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价值,恐怕也难以形成良好的旅游形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旅游管理体制上下功夫,转变原有的个体承包分散经营为公司化,企业化,运用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加强景区内所有从业人员的统一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二、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一)突出特色、突出重点,打造精品

民俗旅游产品尽管替代性强,但其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也不能忽略。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这种差异性使得基于每一少数民族文化所生成的旅游产品都具备吸引旅游者选择、购买的条件。雅尔塞镇在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上,其一应以那些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少数民族民俗为开发重点。例如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是全国人口比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较集中,齐齐哈尔是该民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开发价值。达族风情旅游当前已经成为齐市重要的民俗旅游产品,但面对来自内蒙古的强力竞争,只有民族特色鲜明、突出,才能夯实吸引旅游者的基础。所以,在开发时应重在突出民族风情,以传统元素为重点,突出达族各类民俗的特色。对于非传统的、不具民族特色的设施,能满足接待即可,而不能当作开发重点;对不具民族特色的活动项目应舍得摒弃,以免喧宾夺主。其二,应以少数民族民俗中较具特色的某个方面为重点。例如满族,东北多地在打造满族民俗旅游产品方面都颇下功夫,如果齐市只是简单模仿的话,很难吸引游客,所以在打造满族民俗旅游产品时应突出有优势的方面———满语,满族风情在东北多处可以看到,但满语却只能在齐齐哈尔听到。产品有了差异性,自然易于吸引旅游者购买。

(二)提高产品品位,增加参与性项目

首先,提高导游人员素养,要求其掌握必要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讲解中突出文化内涵,以满足旅游者求知欲望,提升产品文化品位。其次,通过参与性活动项目的安排,提升产品品位。例如带领游客学习少数民族歌舞,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工艺品,举办少数民族特有的节庆活动等等。这样,既能凸显少数民族风情,又能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加深游客印象。在安排参与性活动时应注意,以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为中心,这些民俗事象当是历经长期传承而保留下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而非现代人刻意打造,更忌生搬硬套其他民族的民俗或者简单模仿。时下,不少地区盲目跟风,设计“抢亲”、“成亲”等旅游项目,一些男性游客甚至一路走来多次被“抢”,心不甘情不愿地掏“彩礼”,最后感慨“花钱赎身”。这种活动尽管参与性强,看起来又很热闹,但项目上马前论证不够,缺乏特色,往往造成游客有意回避甚至反感心理。开发民俗旅游产品时,应引以为诫,避免这类问题出现。

(三)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

民俗旅游产品的宣传应以官方为主导,政府首先应高度重视,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各种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可进行捆绑式集中宣传。关东文化旅游节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应将少数民族民俗旅游列为关东文化旅游节宣传的重点之一。还可以利用国内外各种旅游交易年会进行宣传,将齐齐哈尔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的特色传递给外地经营者。必要时可采用踩点促销手段,招徕外地经营商实地考察,通过他们的宣传,扩大产品知名度。此外,还应重视本地旅行社的宣传作用,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激发本地旅行社的宣传积极性,扩大宣传促销网络。

【参考文献】

[1]马勇等著.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陈福义,范保宁主编.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

[3]陈放著.中国旅游策划[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第14篇

要害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胜利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造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实,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非凡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保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要害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爱好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非凡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治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央。建造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央,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央、研究中央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治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调解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治理,治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保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调解机构,建立定期调解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胜利的要害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治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非凡注重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造,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9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导、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第15篇

[关键词] “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新发展战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2-0067-03

[基金项目]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欠发达地区‘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新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06YJ30)

[作者简介] 曾光敏,赣南师范学院后勤服务集团总经理、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在职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与高教管理;

(江西 赣州 341000)

王院成,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民俗文化与旅游;(河南 焦作 454002)

张雪琼,赣南师范学院物电学院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管理。(江西 赣州 341000)

“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欠发达地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变化、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但是,他们在经过十几年的跌宕起伏演变之后,除少数脱颖而出之外,大多数或昙花一现或惨淡经营。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挑战日趋严重。如何扬长避短,提出新的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施新战略的若干具体建议与对策,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

一、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1.重大机遇。首先,在当今民俗文化旅游勃兴背景下,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性、多样性、独特性,这对于海内外人口数量庞大的客家群体和对客家文化感兴趣的非客家人来说,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而以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的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也因此成为赣南旅游业发展中的一颗明珠,不断放射出迷人的光彩。

其次,良好的区位条件正在逐步形成。赣州市周边的闽、粤省区,均属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收入较高,具有外出旅游、休闲度假的经济能力。随着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的初步确立及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这些地区将成为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重要客源市场。

第三,政府主导作用将逐步凸现。赣州市“十一五”规划提出: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业,重点建设好“三区一带”旅游景区,即以中心城区为主的宋城旅游区,……以龙南、赣县为代表的客家文化旅游开放带,……大力发展红色、绿色、古色、客家和休闲度假旅游。这些为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2.严峻挑战。首先,赣、闽、粤三角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这些地区赋存丰富而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客家文化景观和客家民俗风情,为客家文化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与土壤。但由于此三角地区缺乏必要和积极的沟通与合作,都在各自的地域范围内积极“再现”客家特色民俗文化,以达到旅游经济效益的目的。赣州市已建成了赣县客家文化城、五龙客家风情园,福建省在原址上开发了永定客家土楼博物馆,广东省河源市也兴建了河源客家民俗博物馆,广东省的梅州市正在积极筹建梅州客家博物馆等。殊不知,这样近距离的同质旅游资源重复建设,必然会引起一定的屏蔽效应乃至严重的空间集聚与竞争,进而对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构成严重的威胁与挑战。

其次,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企业未能摒弃浮躁的心态,科学地认识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及自身的发展特点与规律,按照准确的市场定位,推进项目的整体策划、规划、设计、经营。譬如,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大众化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是其发展的载体与基础。实际上,赣州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见表1),人们的实际消费能力还未能满足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这个现代经济产物发展的需要。结果,因模仿沿海发达地区主题公园的发展模式,企图开始就做大作强,最终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二、新发展战略理论的提出

与其他类型的主题公园相比,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处在欠发达地区――赣州市;创造性地再现客家特色民俗文化。正是这两个基本特征决定了其新发展战略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1.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应因地制宜而非“模仿”、“克隆”。著名旅游专家保继刚教授曾指出,主题公园的发展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两个必要条件和两个限制条件。必要条件是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关系到旅游客源市场的大小、基础设施条件、投资能力和游客的消费水平,作为高投入高门票的主题公园,缺少这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成功。限制条件是城市的旅游感知形象和主题公园的空间积聚和竞争,它们影响着游客的决策行为。首先,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处在欠发达地区――赣州市。赣州市市区人口只有50万人左右,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为500.31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916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99元。无论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是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而言,赣州市都难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匹敌,更无法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提并论(见表2)。旅游需求产生的客观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和人们的日常可支配收入。

但是,换个角度加以考察,问题就有转机。(1)京九铁路、赣龙铁路、赣粤高速公路、昌厦公路、105、323、319和206等4条国道贯穿赣州市全境,4C级民航机场开通了飞往广州、北京等航线,厦蓉高速公路和赣韶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这将使赣州成为华南的重要交通枢纽。(2)赣州市周边的珠三角、闽三角地区均属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收入较高,具有外出旅游、休闲度假的经济能力。为此,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可以利用赣州市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采取“草船借箭”的策略,积极开拓珠三角、闽三角的客源市场,从而摆脱赣州市经济发展欠佳的局限和市场承载力不足的制约。

其次,相对于赣州市周边的井冈山、厦门市等地区,赣州市的旅游感知形象不鲜明独特,还未能对外地游客构成巨大的吸引力。加之赣州市内现有三个主题公园以及赣州市周边的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的主题公园的空间集聚与竞争,都对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制约。因此,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发展,应该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相一致。首先应以小型化、专业化为发展方向,进而做大做强,而非一开始就追求大而全。

2.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必须依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对客家特色民俗文化进行创意化再现。在主题公园模仿、克隆日益严重的今天,只有特色才能吸引游客的眼球,只有特色才能增强市场吸引力与竞争力。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必须把握市场需求,从创造性地演绎客家特色民俗文化入手,以差异求特色,以特色求市场。如深圳华侨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其原创性与差异化,源于其独特性的卖点与亮点。他从投资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开始就十分注重项目的特色化,从浓缩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创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微缩景区――锦绣中华;从民族民俗文化中吸取精华,建设了中华民俗文化村;用荟萃世界建筑与艺术演绎历史画卷的双重手法,塑造了世界之窗;融器械游乐与情境创造为一体而成就了欢乐谷。所以,抓住了特色与差异化,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抓住了旅游者的兴趣点与兴奋点。

众所周知,饮食文化注重“色、香、味、型、器”与饮食环境的协调与统一。赣州市五龙客家风情园对客家特色文化饮食的创造性开发,为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依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而创新性地打造了一种“初始化”的胚胎模式。赣州市五龙客家风情园在试营业过程中,依托园区内仿建客家建筑――龙庆围(仿“龙南关西围”而建),对客家特色饮食进行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园区使游客在充满古朴典雅的客家木雕、石刻、绘画、对联等的客家围屋内,一边品尝特色客家美食,一边欣赏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客家曲艺、采茶戏表演。这确实让游客真切地感受到了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的淳朴、浓郁的客家风情与文化,也是园区内特色文化中最吸引人、最具魅力的地方。

五龙客家风情园客家特色饮食的成功开发已初见端倪,这表明依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并进行创造性地演绎再现,而非简单的“模仿”、“克隆”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与经济效益。因此,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发展方向为:依托融“地域性、独特性、传统性、神秘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客家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创意化演绎“再现”,而非舶来化、模仿化。这样可以依托客家民俗文脉,创意挖掘,做深做透,从而产生独特的吸引力与卖点。因此,必须建立以客家特色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因地制宜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发展战略。这样,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才能立足实际,以特色求发展,以发展求创新,以创新求发展。

三、新发展战略具体对策与建议

1.以赣州市及闽三角、珠三角客源市场为立足点,进行贴近实际而富有成效的市场营销

(1)深入研究赣州市及闽三角、珠三角地区游客心理,确保客源市场定位准确。鉴于赣州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较弱的现实情况,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可以在充分开发赣州市客源市场的同时,通过利用客家人“寻根问祖、探亲访友”等客家乡土情结,采取“借鸡生蛋”、“借势发力”的策略,借助赣州市日渐完善的水陆空交通网络,吸引珠三角、闽三角、潮汕地区等客家人前来园区参观旅游,这不失为有效之举。

(2)借节造势,借节扬名,扩大影响。节庆活动既是一种旅游吸引物,也是园区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大多是以动态的、开放的项目来进行展示,可以使游客亲身参与其中和深度体验园区产品的特色与魅力,从而增强游客对园区产品的认同感。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也可以利用丰富的客家民俗节庆,如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客家文化艺术节、客家美食节、客家祭祖等大型活动进行宣传,以求得良好的传播扩散效果。

(3)加强协作,实现共赢。要借助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对赣州市及闽三角、珠三角客源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赣、粤、闽三角地区客家聚居地的地缘关系及客家文化的亲缘关系,发挥区域合作优势,建立有效的联合营销机制,进行联合营销,以降低营销成本。

2.深度挖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内涵,分层次进行园区产品开发

(1)浅层次产品开发园区――景观建设。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以人工建造物――“再现本地”特色客家建筑景观――为基本核心吸引物而开展旅游活动的。因此,特色客家建筑景观的“真实”再现,就成为了园区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

(2)深层次产品开发――依托客家民俗文化,进行创意化挖掘演绎。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静态人造景观一旦建成后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后续可塑空间极为有限,而依托园区景观动态地挖掘与演绎客家民俗文化却可随专业人员的主观创造性的发挥得到无尽的开发和更新。为此,我们可以依托园区的旅游资源,根据旅游者的不同需要,对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整合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高品位园区旅游项目。譬如,以园区为背景,对客家特色饮食的品尝与制作、客家传统生产生活习俗的再现性表演、客家特色节庆的创意化举办、客家民间工艺的现做现学表演等进行园区产品深度开发,强化游客参与和体验,形成系列化特色园区产品。

(3)强化精细服务,增强游客美好体验。商业最成功的体现,往往是来自商业对人性化的关怀。我们要深刻理解与领会“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时时处处见微笑,点点滴滴显真情,推行规范化、亲情化、个性化服务,为游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园区旅游氛围,让游客留下独特的感受与美好的回忆,从而增强园区的市场竞争力。深圳“锦绣中华”景区通过“全程式跟踪清扫”、“陪游客式闭园”的疏导式管理就赢得了游客及专家的一致好评。

3.创新机制,努力提高园区的经营管理水平

(1)明晰产权,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按照“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使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从而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2)创新融资机制,为园区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针对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后续发展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可以通过招商、入股、租赁、转让经营权等方式,加大园区筹资规模、融资力度,为园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4.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为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1)赣州市相关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职能,健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加强统一管理,避免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积极协调各部门间的利益关系,加大对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发展的导向性投入。譬如,要给予政策倾斜和适当的资金扶持,为其提供水、电、交通等配套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周边环境规划等相应的服务体系建设。

(2)可以通过课题招标等方式积极引导与鼓励政府与民间力量对赣州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展开相关重大发展问题的研究工作,为其发展提供理论、技术、信息等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董观志.旅游主题公园管理原理与实务[M].广州:广州旅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