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风险投资理财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中长期 投资理财 女性
一提到女性,人们似乎都普遍认为她们是天生的理财高手。女性比男性更严谨、细致、感性,这些都是女性理财的优势,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观念日新月异的今天,女性如果仍保持传统的“勤俭持家”的理财观念不变,不用说无法享受今天的快乐,就是未来生活中可以预见的风险也无法规避,更不用说去创造一个幸福美好的未来。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不仅要高质量地过好每一天,更要计划好未来的消费和需求,并制定一套合理的中长期理财规划,才能以小搏大,未雨绸缪。
一、女性理财的特点
如果要谈论女性理财的话,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女性理财只是小打小闹。她们最关心,或最斤斤计较的是眼前的那几文钱,虽然精明但不聪明。尽管存在着许多偏见,明白人只要进入生活,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女性是当今绝大多数家庭的理财舵手。中国有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说法,真正细究起来,许多人似乎有这种直觉,那就是女性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理财本领。逐渐提高理财热情的女性多数以“严谨”、“稳健”、“保守”来归纳自己的风格,注重积累,不摈弃细水长流的小利。
与男性相比,女性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女性在理财方面的优势:对家庭的生活开支更为了解;投资理财偏向保守,能很好地控制风险等。但是,过于“严谨”、“细致”,易使女性“本末倒置”,忽视在投资和理财上的长期规划而过于“感性”。优柔寡断,更让女性的投资“跟着感觉走”---感情用事和盲目跟风。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女人主管家庭理财事务,既有顾家、细心、周到等独特的优势,也有容易受情绪影响、凭感觉消费、有时不够理智等弱点。为了更好地发挥优势,克服缺点,帮助不同类型的主管家庭理财事务的女人,确立正确的家庭理财模式。面对这些理财弱点,女性朋友们似乎应当从现在开始为自己或为家庭做做理财功课了。
女性在理财上的特点,和女性特殊的心理有直接关系。大多数的女性触角细腻,直觉敏锐,重情感体验,举止稳中求全。中国千年的传统美德,以及量入为出的朴素理财观念,一直左右着女性把握理财尺度的大小。所以在投资过程中,女性比较侧重中长期规划,很好地控制风险。
二、女性在个人中长期理财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理财求稳不看收益
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女性不喜欢冒险,家财求稳,不看收益,过分规避风险。有些女性理财会选择以银行储蓄为主,这种方式虽然稳妥,但不保险,家财可能会因为物价通涨过快而贬值。她们的理财渠道通常多以银行储蓄为主。但是目前在以原油、电、煤、水、钢铁等基本生产资料价格上扬的拉动下,我国的物价水平逐步走高,通胀显现。在这种新形势下,女性应更新观念,转变只求稳定不看收益的传统理财观,积极寻求既相对稳妥、收益又高的多种投资渠道,比如开放式基金、炒汇、各种债券、集合理财等等,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的财富收益。
误区二:盲目随大流理财损失
有些女性在投资决策时愿意随大流,常常跟随亲朋好友进行相似的投资理财活动。听到某某基金收益高,不考虑自己实际的需求和能力,盲目跟随效仿,结果不如人愿,花了冤枉钱。比如,听别人说参加某某集资收益高.便不顾自己家庭的风险抵御能力而盲目参加,结果造成家庭资产流失,影响生活质量和夫妻感情。
误区三:女人天生爱血拼
女性在理财的同时,有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消费。“女人天生爱血拼”,几乎成了真理一样深入人心。而女性在血拼时,往往又表现为冲动不理智,例如:“贪小”的念头让购物本末倒置。为了买个超级限量版的化妆包,而买了一堆自己不适用的化妆品;作为会员卡的易感人群,为了得到会员资格享受折扣而突击消费;贪图便宜的心理,让女性的购买力瞬时在低价的诱惑下无限膨胀;仰慕虚荣,盲目攀比,不顾自己的经济承受限度,追逐流行,模仿名人。这些正折射着新时代女性的心理变迁:希望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希望改变身份,希望经历各种体验,表现在日常生活方面,即要求在服饰、发型、装饰方面多样化;是女性挑战动向的驱使,希望不断尝试想要做的事情,希望向某些事物挑战,希望自己能亲身体验时展。一些标新立异的商品、服务正是顺应女性这种想突破被约束的现实而产生的。尽管女性无节制的消费有各种理由,但从理财的角度说,适度控制消费,健康消费,是规划理财的入门,而要做“财”女的第一步,必须先提升自己钱财运用的智慧!
三、女性中长期投资理财策略
第一:锁定中长期理财目标
首先明确目标:细心了解自己或家庭现在的经济状况,包括收入水平、支出的可控制范围,以及你希望在中期(3-5年)或者长期(5年以上)内看到的情况,根据可以判断的条件,定好一个目标。目标一旦定好,就不要随意改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女性,25岁~30岁的女性,中长期理财重点是积累充实自己所需的资本,或是准备步入家庭的储备资金,理财上应采取积极态度;30岁~40岁的女性,中长期理财重点则倾向于购房或准备子女的教育经费,以追求稳定生活为主。理财上应稍保守、冷静,尤其应设定预算系统,以安全及防护为主;40岁~50岁的中年女性,生活模式大致稳定,收入也较高,孩子已长大,此阶段投资心态应更为谨慎,逐步增加固定收益型投资的比重;50岁之后进入安养期,中长期理财需求以养老和医疗为主,应少做积极性投资。明确目标后才能调整短期消费,使个人及家庭经济状况符合中长期投资理财需求。
第二:两道“防火墙”护财
其次女性做中长期理财前首先要把握自己的风险承受度。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进行中长期投资也必需设定自己或家庭对未来风险的承受度,进而采取适当的投资工具。通常情况下,可承受的风险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简单的计算公式是:可承担风险比重=100-目前年龄。如你今年30岁,依公式计算,你可承担的风险比重是70(即100-30=70),也就是说你可以将闲置资产的70%进行风险较高的积极性投资(如股票),剩余的30%做保守型投资操作(如定存)。但也并不是一概而论,因为风险系数还与婚姻、家庭及投资经验等有关。长线投资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任何保障的风险投资。考虑理财,首先要做风险规划,女性
理财前还要考虑到防范,建两道防火墙是风险投资的前提。 首先,预留应急准备金。如留出3~6个月的收入作为应急准备金,一部分做活期储蓄,另一部分投资货币市场或短债基金,这是为应对失业、生病或其他意外做储备。
其次,莫忘保险。适当的保险是必要的。但是要将资源用在最有效的地方,利率较低时避免买储蓄型保险,寿险、意外险、医疗险保障是足够的。寿险额度建议是每月收入的72倍,也就是说如果发生意外的话,所获得的保险金可以保障需要你这份收入的家人5-6年获得同样保障。另外,为了保障家里财务安全流动,在银行定存的金额要保持约每个月固定支出的6倍,以备不时之需。这种避险“防火墙”的构建,对不同生存阶段、不同健康状况、不同收入背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消费预期的个人或家庭,有不同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应对个人或家庭的中远期需求,防范和降低不可预计的风险。
构筑好“防火墙”后,您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中长期理财需求及风险偏好,运用股票、基金、房产等工具进行比例适合的风险投资了。
第三:选择匹配的投资理财工具
因为女性中长期理财是为了满足家庭或个人的中长期消费需求它强化的是计化性和约束性,因此在理财工具的选择上侧重于稳定与收益并重。同时随年龄增长,在理财工具的选择上要作适宜的调整。不同年龄女性所需要的理财重点不同,原则上未婚、30岁以下的女性,可以以积极的投资工具为主,绩优股票或区域型的股票基金比重可以较高;对于年龄在30-45岁的女性,已婚、有小孩的妇女,经济自主和妥善的理财规划尤其重要,要考虑以家庭为单位作规划,兼顾自己的退休金准备和子女教育金储备。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确实是最省力且有效的方式。建议5年以上的理财目标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因为聚沙成塔,长期可以摊销平均成本,达到平均收益,风险也被分散了。在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形势下投资房产和旺铺也是一种适宜的财产增值保值的投资工具。多数女性对于市场上类似程度极高的各种理财产品显得茫然不知所措,更不清楚如何比较选择。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多参加理财产品的介绍会。其次,应该经常向自己开户银行的理财师咨询理财方案。
第四、制定一个合适的风险投资比例
关键
词:通货膨胀压力;家庭理财;
如今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随着房地产、自来水等生活必需品的涨价,到后来肉、蛋、蔬菜等价格的上涨,尽管官方的CPI数据仍未有明显上涨,但普通百姓确实感受到了物价上涨带来的开支压力。在通胀压力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正确理财,才能对抗通胀,分散风险,实现家庭资产保值增值,已成为很多家庭日益关注的问题。在面临通货膨胀时,按投资理财的主要目标,就是对抗通胀,即在保证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同时,尽可能的分散投资风险,实现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通胀下家庭的投资理财方法是:
1、理清家庭的财务状况
家庭收入是由收入、支出、和结余三部分组成,目前家庭收入一般包括工薪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其他收入等。而支出的项目则因人而异。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支出项目。通过记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从而做好预算,实现财务自主。逐笔记录收入和支出,并在月底做一次汇总,就能对自己的财务了如指掌,从而有的放矢地安排自己的理财规划。同时,通过记账可以了解哪些支出是必需的,哪些支出是可有可无的,从而逐步控制非理性消费,使每一分钱都用在该用的地方。"月光族"如果能够学会记账,就会知道如何理性消费,月底也就不会再"度日如年"了。
2、理清家庭的理财目标
家庭理财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家庭的需求、收入、支出、风险承受能力与理财目标各不相同,理财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需要确定自己阶段性的生活目标与投资目标,选择适合的投资品种与投资比例。
家庭理财按六个时期有不同的目标:(1)单身期:这个阶段收入较低且花销大,是资金积累期。理财的目的不在于获得而在于积累收入及投资经验。所以可抽出部分收入进行高风险投资,如股票等。另外还需存下一笔钱,为将来结婚准备本钱。(2)家庭形成期:这一时期是家庭的主要消费期。经济收入增加而且生活稳定,家庭已经有一定的财力。为提高生活质量往往需要大量的家庭建设支出,如购买高档用品、房产等。(3)家庭成长期: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的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费、学前教育费用。在投资方面可考虑低风险投资,购买教育基金、父母自身保障等保险。(4)子女教育期:这一阶段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猛增,家庭财务的负担比较繁重。如果已积累了一定财富的家庭可继续发展投资事业,创造更多财富。而经常出现赤字的家庭,则应把子女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作为理财重点。人到中年,对养老、健康、重大疾病的需求较大,可继续投资在适当的保险上。(5)家庭成熟期:这个时期,家庭的各个成员工作能力、经济上都达到高峰状态,子女已自立,债务也逐渐减轻,因此理财的重点是扩大投资,但不宜过多选择风险投资的方式,可以抽出相当比例的收入投入股市或基金中。此外养老保险也是较稳健的选择。(6)退休期:这段时间的主要内容应以安度晚年为目的,投资和花费通常都比较保守。保本在这时期比什么都重要,最好不要进行新的投资,尤其不能再进行风险投资。另外还需将自己的人身养老保险进行适当调整
此外,家庭需要准备一笔应急金以备临时之需。这笔资金的主要用途在于为家庭成员需要变动工作的暂时性失业,或者因生病短期无法工作等原因暂时丧失收入来源而提供生活费用。建议单独设立一个流动性很好的独立账户,非临时紧急情况不要动用,例如平时给家电更新换代、黄金周旅游之类的开支不要动用此账户。可以选择银行七天通知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等作为应急金。
3、弄清家庭的风险偏好
风险偏好是客观的分析而不是一味的主观好恶,风险偏好不能偏离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
现在比较流行的理财手段有储蓄、保险、国债、股票、基金、房产、收藏等。但无论哪种理财手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不可替代性。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风险选择。(1)储蓄理财:储蓄是一种由小钱变大钱,逐渐累积财富,低风险、低报酬的投资方式,可以选择一家自己比较信赖的银行,定期去存款或购买国债等。(2)投资基金:定时定额投资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每个月固定的时间从账户扣掉固定金额,再申购所指定的基金,可以确保不会在最高价时大举入市,也能把握每个低吸的机会。(3)投资股票: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应该选择产业前景佳、企业财务良好的个股进行投资。(4)保险理财:人生在世,难免有旦夕祸福,当自己或家人遭遇意外或疾病身故时,轻则产生额外的医疗费用,重则可能导致个人及家庭收入完全中断。购买保险等于预先创造了一笔财富,有一笔保险金可以用来弥补财务损失。
4、做合理的理财规划,适当地选择投资品种和投资时机
大多数人不可能花费过多的时间研究财务技能、投资技巧等,而且在实际操作上也不可能仅通过一、两个理财案例就可以操作成功。因此,合理的理财规划方案就显得尤为必要。
"1/5理财法",就是把家庭资金分为五个等份,分别做出适当的安排。这样,在财务上就不会产生太大风险,也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举例来讲,某个家庭年积蓄有20000元,可以平均分成五份:4000元买国债。这是回报率较高而又稳妥的一种投资;4000元买保险。购买保险也是一种良好的投资方式,而且保险金也不在利息税征收范围之列;4000元买股票。这是风险最大的一种投资,但是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只要选择适当,会有高投资回报;4000元作为定期存款。这是一种风险机会为零的投资方式;4000元作为活期存款。有一定的活期储蓄以备应急之用。
5、做理财效果跟踪与评估
由于家庭的收入状况,财务现状在不断地变化,我们要经常对理财效果进行评估,实现理财安全、增值、自由的效果。"别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尤其是一个漏的篮子"。对于我们的投资,要及时进行跟踪,如投资账户的收益,债务类账户的负债变化情况,还要及时了解家庭当前的财务状况及相关信息,调整投资组合,优化完善投资项目。例如:原来理财目标的设定是否理想?有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投资效果?有没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无论通胀与否,无论什么投资方式,如果1块钱的东西你8块钱买来,都不容易获得良好的回报。而如果1块钱的东西,5毛钱买,也许还能获得些回报。这其实就是价值投资的真谛。通胀环境下,各种投资方式都会有各自的问题。能否获得合理的回报,与投资方式有关,但更与价值投资有关。
参考文献: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互联网急速发展,传统金融理财已无法满足资金供给方的金融需求,互联网和金融理财结合产生了互联网金融理财,具有普惠和便利性的互联网金融理财在改革和创新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如何规范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成为当下聚焦的热点。
1投资者应提高投资风险意识
目前我国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不断提升,但是大部分居民的投资理财知识很匮乏,投资理财的风险意识也不高,面对高收益,很多投资者会放松警惕,投资于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产品中,一旦出现理财诈骗的显现,将会对投资者造成极大的损失。投资者在选择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的时候应主要关注两点:第一,看投资理财公司是否经过正规注册。第二,了解平台经营流程是否透明,各项资金的来源是否清晰。目前正规的投资理财平台都会有第三方资金保障,投资者的所有资金都不经过平台,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2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机制建设
目前我国个人征信机制不健全,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银行的征信系统没有结合,征信调查主要还是通过线下调查贷款审查以及个人信用卡还款信誉状况,审查力度较差,对贷款方的偿还实力很难有效评估,这样就导致了互联网信用贷款有很多漏洞,因此应尽快建设健全的互联网征信共享机制,将互联网金融投资平台产生的信用信息统计到银行的征信系统,向互联网金融企业开放征信系统接口,为由互联网金融资格的主体提供征信支撑。
3政府联合相关部门推出政策支持
宏观上讲,风险资本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中国风险资本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就是风险资本的来源比较单一。多年来,风险投资主要来自财政科技拨款以及银行科技开发贷款,民间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数量极为有限。有限的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不足以满足众多高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因此中国投资理财市场要想发展,首先必须放开风险资本准入的限制,同时要结合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参与投资。
4加强互联网理财投资的市场监管
金融市场监管单位应该承担不同阶段的任务,一是提供政策咨询,帮助创业者获得金融主体的许可。其次,建立严谨的审查制度和稽核流程,监管理财平台是否有专业的审核团队对所有阶段人的征信资料、深入审核、严格把控,为投资人甄选安全有保障的优质借款项目团队。
二、规范银行理财投资市场的相关对策
1银行需要构建稳定合理的理财产品结构
银行必须依据自身的业务能力、市场角色、主题客户来构建理财产品品种结构。要构建银行理财产品的合理品种结构,必须以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特点为基础。从银行的经营原则来看,要追求稳健,力避风险;从银行的市场角色来看,要发挥在与利率有关的产品开发上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从银行的主体客户上来看,要认识到他们偏好低风险产品这一现实。理财产品品种结构构建的原则应该是以低风险、收益较稳定的产品为主,要兼顾安全性和收益性。对于高风险产品,要在正确认识自身的经营原则、市场角色、主题客户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业务能力,保持适度的数量和规模。
2进一步加强理财产品本身的透明度
商业银行设计理财产品时,不应采用模糊的语言,应该将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投资期限、商业银行所需承担的义务、投资者需要自担的可能损失,以及最终收益率的计算方法等。使投资者拿到理财产品说明书时,能够明确了解投资标的状况,消除商业银行与投资者之间的误解。同时,在当前理财产品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应当坚决抵制个人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不合规行为,切实防范银行不审慎展业行为造成金融投资者的不当购买、错误购买理财产品而引发的风险,确保理财业务稳步发展,尤其对片面宣传预期收益而忽视风险提示的销售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
3加强教育和风险提示
很多理财产品纠纷都是因为顾客对理财产品的误解造成的,许多投资者并不了解理财产品的风险,认为理财产品与储蓄一样没有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与顾客加强交流,确保投资者了解投资风险,让投资者知晓“买者自负”的原则,通过加强风险提示,让投资者及时了解风险所在,避免顾客在风险感知上的缺失和错位。
4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银行投资理财市场的监管力度
当前,银行业监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确保银行理财业务合规稳健运行,切实保障投资者利益。当前要特别注重委托贷款型和信贷资产信托收益权型两类理财产品的监管规范,防止其成为规避信贷规模和银行合作限制的新通道,确保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管政策取得实效。对于有着正常融资需求流程的委托贷款型和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型理财产品可予以支持,对可以规避信贷规模控制和银信合作限制的理财产品应予以禁止。监管部门应加大事前审核力度,尤其要注重审核委托贷款和信托收权成立时间与理财产品设立时间,对没有时间差或时间差极短的产品要坚决叫停。
三、规范股票理财投资市场相关建议
1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市场制度的建设
监管政策的缺陷是造成股市持续低迷的深层次原因。事实上,货币政策的不稳定性和监管政策的制度性缺陷都会对股市造成极大的影响,但人们普遍能够看到货币政策不稳定对股市的骚扰,却往往忽视了监管政策的制度性缺陷才是导致股市持续低迷的深层次原因。政府各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加强完善退市制度,主板退市制度考虑改变事实上以利润作为单一的退税标准的局面。在引入市场交易类指标之外,同时综合考虑主营收入、净资产等评判标准。另外,如果上市公司严重违背“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严重违反交易所上市规则,以及不按照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或在信息披露中弄虚作假情节严重的,也应被终止上市。
[关键词]大学生;投资理财;观念;技巧
大学生离开父母,走进高校,开始了独立生活,也开始正式管理自己的财务。然而大多数由于缺乏经验不知如何应对。一方面我国没有对孩子从小进行理财教育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近入大学后,从父母的严加管教到脱离了父母的监管,很多大学生不留神就成了“月光族”,有的甚至沦为“卡奴”。以至于一部分大学生天天过着前半月丰衣足食,后半个月方便面、馒头的日子。据调查发现,中国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仍旧依靠父母生活。还有更多的人存不下钱,有4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是月光族。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学习好理财与投资知识,为毕业后个人理财规划做好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
1投资理财观念的培养
第一,学习投资理财知识。从对目前大学生进行交流与调查中发现,目前大学生根本不知道理财、投资以及投机的基本概念,认为这些都是一个概念,说到投资,大部分同学只知道余额宝,或者就是炒股票。而大学课程中涉及的投资,一般都是公司企业的投资问题,比较少有开设个人投资理财课程的。这些都造成大学生没有投资理财的观念与意识,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花钱时需要区分必需与必要,平时不起眼的一瓶饮料或者零食,积少成多,都是大学生不小的开销,而一些新型电子产品的诱惑下的购买,更是一大笔的开销。因此,建议学校开设个人投资理财课程,或者在相关课程中进行个人投资理财的教育,并建议学生阅读理财启蒙书,比如《小狗钱钱》、《通向财务自由之路》、《穷爸爸富爸爸》等书籍,从大学开始学校理财知识,培养理财观念,一方面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个人理财规划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学生会有意识开始节约,开始管理自己的财务,逐步养成良好的花钱习惯。第二,从开源节流开始进行理财。目前大学生很多都谈不上财务独立,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大多数依靠父母提供生活学习费用。因此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一方面学会节流。建议大学生建立记账日记,通过流水账式的账务管理,规避不必要的花费,为自己“省出”财务本金。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到兼职工作中,例如学校内提供的各种勤工助学岗位或是在企业兼职打工,既能体会挣钱的不易,也能有效增加收入。第三,适当进行一些投资实践。大学生经过理财与投资知识学习后,并且通过开源节流得到一部分财务本金,这时候可以开始进行一些投资实践。投资是需要实践来不断验证书本的理论,以及要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有了一定的知识,大学生也会有要进行投资的强烈愿望。大学生应从风险小,比较容易操作的投资开始。比如从余额宝开始投资,逐步进行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以及股票基金的投资。由于股票基金风险比较大,对于大学生可以建议进行基金定投,投资资金要求少,可以长期进行,是一种比较好的长期投资方式,适合资金比较少的大学生以及刚上班的白领。作为教师可以对这些学生进行适当指导,同时要进行风险教育。另外要教育学生不要借钱投资,这是投资的大忌。有多少闲钱就进行多少投资,教育学生投资不是为了赚大钱,而是为了实现财务自由,养成良好的投资心态非常重要。第四,以学习为主,不要为了投资,本末倒置。大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学习,而不能为了投资,耽误的学业这就得不偿失了。一些大学生会有一些投资理财的意识,但是这部分同学很多都是买卖股票。实际上股票投资是风险比较高的投资,而且比较费时间,每天都要看盘,所以除了是学金融等专业的同学,并不建议进行这种高风险投资。大学生应该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大学生理财必须量力而行,切不可因为理财而影响自己的学业与课程,不能过度沉溺于理财与投资。要做好长期理财的心理准备,不能有一夜暴富或一劳永逸的心态,坚持稳健策略,切忌急功近利。第五,鼓励大学生进行微创业,开创自己的事业。我们知道投资理财的终点不是金钱而是事业。一个人有良好的事业与投资理财方式,才能更快地实现财务自由。在目前就业形势下,许多大学毕业生失去了主动选择工作的机会,转而被动地接受工作的选择,这样导致许多大学生获得了一份并不感兴趣的工作,所以导致许多人频繁换工作。如果大学生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能够把兴趣与爱好转化为自己的事业,一方面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有自己喜欢的事业。目前流行的微创业正适合大学生。微创业是指用微小的成本进行创业,或者在细微的领域进行创业。“微创业”被认为是改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状况的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成为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创业不可阻挡的趋势。
2大学生投资技巧
第一,货币基金理财方式。自从余额宝诞生后,货币基金这种理财方式就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这种方式也非常适合大学生。据调查,凡是有过淘宝购物的学生,有一部分是把不用的资金放在余额宝中,可以获得收益,而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网上购物习惯,或者认为钱少,没有必要理财,或者不关注相关理财知识,根本没有理财行为。所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会利用业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或者在课堂上财务知识讲解过程中,给同学以建议和提示,收到较好的效果,有很多同学在老师建议后,都开始实施存钱计划。当然,除了余额宝,还有微信钱包、最新的微众银行等,也有货币基金的活期存款理财,很适合大学生理财。方便、快捷、起点金额小,风险小。第二,基金定投。在今年上半年,股市火热的时候,许多大学生也都投入股市进行投资,而且下半年股市风云突变,快速下跌中,很多大学生也都亏本退出,或者无奈转为长期投资,实际上笔者认为股市不适合大学生,尤其是资金量很小,如何反复交易,基本都给证券所贡献手续费了,当然笔者认为如果是金融专业等学生,可以进行尝试,因为这是等于专业实践,而对于其他大学生,在没有进行专业学习的情况下,应该尝试基金定投这种简单、有效的长期坚持能够带来较好收益的理财方式,因为相当于零存整取,强制储蓄,尤其是在目前熊市的情况下,应该是比较好的时机,而不是股市火热的时候。而且起点很低,基金定投一般100元起投,但是一些基金公司淘宝店,1元就可以投资,非常方便。可以随时投,也可以随时停止。第三,P2P投资。近几年,P2P这种网络借贷方式也火了起来,虽然风险很高,但是如果能够分散投资,借助一些基本知识以及第三方平台如网贷之家、网贷天眼以及融360等的筛选,选择出一些比较安全的平台进行投资,还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财方式。当然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要有一定的选择标准,比如最好选择风投系、国资系或者上市系等,有一定保障的平台进行投资。P2P风险相对比较高,但是收益也比较高,比较稳定,比较方便投资,不像股市,没有专业知识,很容易成为韭菜被割。
总之,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习投资理财知识,培养投资理财观念,进行投资理财实践。大学生投资理财,应该从小风险的理财产品开始,切忌购买的第一个理财产品是股票。同时大学生应该牢记,时间和复利是投资最好的朋友,警惕短期暴利,追求长期稳定盈利才是正确的投资理念。
作者:谭春兰 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蹇蕾,龚勋.大学生投资理财分析[J].金融经济,2005(20).
哪种投资“新态”适合你
■生产开发型
对于普通百姓,生产开发型理财较为困难。但对具远见卓识,且有一定能力的人来说,生产开发型则是其理财首选,堪称理财效益最有力的资源及最具潜力的基础。
一位在商业银行工作多年的中层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买断工龄,与妻子一起组建了一家生产矿业机械的小企业。经过多年苦干,现已成为年产值200多万元、效益达40万元的小型私企老板。
中国经济每年以近10%的速率增长,新注册公司亦以每年逾30%的速率增长。目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10万亿元,年增长近30%,这说明生产开发型理财已成为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理财形式。
■经营创利型
如果说生产开发型是基础,那么经营创利型就是介于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即传统所称的商人。
目前,经商理财者众多,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跨国经商型,一般具有较丰富的经验,有一定资本实力;二是跨地区经商,利用不同地区的供求矛盾,创造良好的经营效益;三是本地经商,发挥自身特长,多以经营传统生意为主。尽管不同层次经营理财的范围和产品有一定的限制,但总体来说理财效果还不错。
■安全稳健型
受国内个人投资理财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对更多的人来说,安全稳健最为重要。为求安居乐业,人们多依据自身现状,选择相适应的投资理财方式。
如:一对同在金融单位工作的夫妇,年收入近10万元,每年都将节余资金用于购买凭证式国债。去年,一些银行推出人民币理财业务,有的预期收益高于国债,他们又集中资金购买了3个理财产品。当然,投资国债和人民币理财具有较大局限性,更多人仍以传统储蓄为主,这样的理财方式对他们来说既方便安全,又能实现稳健理财。
■追逐高利型
追逐高利是理财者的共性,但怎样追逐?不同的理财者有不同的理念。往往低风险意味着低收益,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很多家庭可能会在投资风险前望而却步。
在现时理财中,追逐高利型大有人在。一位金融白领,通过工作掌握了大量民间资金需求信息,于是选择了一些较熟悉的客户作为民间放贷对象,利率为12%,是银行正常利率的一倍。在其看来,通过这种方式理财可获得一般投资理财3倍的收益。目前,这种民间借贷情况并不少见,据测算已达上万亿元。从多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看,这种形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为追逐高利的理财者提供了发展平台。
■风险投资型
我国的风险投资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一些白领阶层、知识型收入者,更是从美国发展风险投资中得到启发,从中收益颇丰,许多人由此成为富豪。
我国风险投资从到低潮,经过多次波折。但热衷其中的人都坚信,中国经济有25年高速发展的预期,中国风险投资会有辉煌的未来。依据今年证券市场发展的形势,这种发展预期正在来临。风险投资具一定风险性,但对于善于理财者,高收益具有很大诱惑,许多人因此甘愿冒险投资。
■投机取巧型
在我国经济的转型期,各种政策为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须经常调整,这往往会冲击一些人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也给投机取巧者带来了机会。
投机取巧型虽在理财中占比不大,但对具一定理财能力的人来说,具有较大利益诱惑,有些人因此不惜高价融资投机理财。当然这也有较大风险,由此深陷泥潭者也屡见不鲜。
■收藏增值型
随着收藏品拍卖行情不断上涨,收藏理财进入了更多的百姓家庭。一些人本来对收藏并不感兴趣,但看到收藏理财的价值,便也加入到了这一阵营。
不仅如此,因为收藏与理财紧密挂钩,不少收藏者爱好广泛,不仅关注传统的邮票、字画、古董,还向以前少有人收藏的生活用品等方面发展。
■超前消费型
如今,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已成为众多具现代观念的理财者的选择。我国个人消费贷款从零开始,短短几年已发展到2万多亿元,且仍在以两位数的比率快速增长。
在一些较高收入群体中,由于多数人都有良好的收入预期,使他们在消费理财方面也走在了社会的前头。
总之,不同的理财型态正在助推百姓多元化理财。理财要实现高收益,就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看准方向,就能走好自己的理财路。
用收益率分析法选择理财产品
目前,金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银行的外汇理财、人民币理财,保险公司的万能险、分红险,基金公司的各种基金产品,面对如此多的理财产品,单个投资者在选择的时候,难免会遇到收益率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决定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产品的期限、流动性以及产品的风险度。通常,产品的投资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同时流动性相对较差的、风险系数高的产品收益率也会相应提高。因此,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分析未来的资金需求以及个人风险承受度的前提下来进行筛选,所选择的产品既要有稳定的收益,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两者要兼顾。
在具体分析各种理财产品收益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首先要注意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应采用相同基准进行比较。如有的理财产品宣传其预期收益率为9%,而另一种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为7%,事实上前一种产品采用的是18个月的到期收益率,若把它换算成年收益率,仅为9%×12/18=6%,并不比后一种产品高,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少的产品都是以这种方式来吸引投资者的眼球,因此投资者应仔细分析产品收益率的实质,避免落入高收益的陷阱。
其次要注意宣传中采用的是哪一种收益率。一般来说,预期收益率比较高,指的是在理想情况下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这就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预期收益可能最终不能实现。而固定收益率的风险几乎为零,基本上可以实现,这就注定它不可能太高。最低收益率则一般很低,它在保障投资者最低收益的基础上,还有一定的获利潜力,投资者在选择这类产品时,应着重考虑产品收益有无实现的可能性,可参考产品以前年度的业绩,或关注市场走向分析。
此外,投资者若购买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如18个月、36个月,要注意是否能提前终止(赎回)或交易、要缴纳多少比例的手续费或管理费,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收益率。
最后,如果理财产品的期限较长,还应考虑利率风险和机会成本等风险。若未来银行利率上涨,新出现的理财产品一般会提供更为优厚的收益,原先的产品可能就不那么诱人了。
利润产生于“细节”
过去,京城里有个字画鉴定家蓝某,人称“蓝半尺”,任何一幅画,拉开半尺就能看出真伪。虽称绝技,但想想也不很难,因为一幅画有无数个细节,纸张、墨色、笔法、题诗、落款、印章乃至作者名号,只要发现一个细节有假,整幅画就假了;如果找不到有假的细节,而又有个别细节与史实相契合,那基本上就是真迹了。当然,大多数鉴定家都不敢百分之百地下真迹的断言,但能够确定地说某某是赝品。因为只需要找到一个掺假的细节,就可以了。
鉴定股票和鉴定书画一样,谁也不敢百分之百地断言某企业是个好企业,但可以百分之百地说某企业是个烂企业。这里面的关键是细节,抓住细节,往往能得出准确的结论,直接、简单却非常有效。比如,刘姝威从现金流就看出了蓝田股份的李鬼身份,因为其财务数据违背了最基本的常识,如此庞大的销售额居然都是现金交易,块儿八毛地交钱,再块儿八毛地找零,纯粹是瞎掰。
所以,通过细节,咱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好的企业、好的股票。至少,可以排除掉非常垃圾的企业和股票,如果能够把渣滓筛出去,胜算无疑大多了。而发现细节,需要付出辛苦、耐心和细心。
记得一次和几个朋友到成都去玩,逛完了武侯祠,有人提议去看看成商集团的武侯店,看店铺、看销售、看售货员的精气神,都看完了,再看周围的物业、百货、写字楼的租金水平。好一番折腾,腰酸腿疼之后,地理位置、经营环境大致有数了,地产值多少钱,算到净资产上是每股多少钱也有了一本账。第二天,又逛了成都的春熙路,相当于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直到上飞机前一天才去听川剧,看变脸,听评书,泡茶馆。
由此可见,不少投资者已经理性得近乎冷峻,不仅看研究报告,还要眼见为实。关注细节,着重实地调研,的确是难能可贵,这就是业内所说的草根研究,不少投资者已经学会了。
实地考察最好,如果不能亲自去,从企业方方面面的资料里也能看出不少有价值的信息,关键是要通过对信息的消化,得出准确的判断。比如最近做某股票,发现某品牌的客车卖得不错,于是上了该公司网站,在企业内部刊物上看到了如下信息:
“分配报到的大学生,请准备彩色免冠照片一寸8张,二寸16张,以便公司尽快为你办理各种保险;公寓备有电视、被褥、枕头、暖瓶、洗脸盆、洗衣机等;我市四季气候……请根据气候情况准备好衣物,可以购买学生半票的火车车次如下……”;
公司2006年为全体女职工参保了“团体女性安康保险”。
分析:这是一个规范而有凝聚力的企业,对待员工比较厚道、周到、细致,相信员工的精气神也不一样;
为保护藏羚羊,企业向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捐赠了四辆车,总裁等主要领导在海拔4700多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亲自试车;
每两年举办一次数控、电焊、铆焊岗位技能竞赛,层层筛选之后,前三名享受为期两年的岗位技能津贴,依次为每月150元、100元、80元;
公司每年要组织参观质量事故展览室,回顾历年的质量问题零件和造成的经济损失。
分析:这样的企业“知耻”,知耻近乎勇,而总裁敢亲自试车,其质量大概是可以放心的;而从技术能手的奖励还可以看出当地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这要是在京、沪、深实在是九牛一毛),也就是说,企业具有突出的低成本优势;
2006年1月开局良好,销售收入、利润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0.1%和186.5%(2月28日);
2006年3月生产后桥总成16077只,再次刷新了2月份的生产记录,创历史最高;一季度累计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07%,完成全年计划的38%。
分析:2月28日出来的关于1月份的经营信息,咱就能大致推算出今年的经营态势,而利润增长率远远超过销售收入增长率,为什么呢?或者是生产了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或者是通过技改和加强管理,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2月、3月的车桥生产连续刷新历史纪录,说明生产状况良好,也说明需求较大,相信企业玩儿命干不是为了把产品放在仓库里。
该股至今涨了80%,相信今后还会更好。窥一斑而知全豹,见一叶而知秋,细节的确很重要,因为在众人不注意的细节里隐藏着财富。
失败投资者的七个习惯
最近看了普林斯顿大学克鲁曼(Paul Krugman)先生写的《克鲁曼谈未来经济》一书的简介。其中,克鲁曼教授(注)点出了失败投资人的7个习惯,我感同身受。这也是以往我在市场中体会到的教训。我在此以外汇市场为例加上自身经验,特别列出与外汇投资人分享:
短线心态
少数成功投资人会先关注长线走势,再回过头来看短线如何操作。但大多数失败的外汇投资人恰恰相反,认为太学术太缓不济事,只想眼前“尽快”获利“赚一票”就跑。我常常告诫投资人客户和学员,不管做长线短线,首先要从月线(Monthy Chart)观察起,然后周线(Weekly Chart),而后日线(Daily Chart),再而后8小时线、4小时线、2小时线。但许多投资人往往听不进去。
心存贪念
大部份投资人在价格未真正大幅回档前就“预测”汇价已跌的“过低”甚至“太低”了。于是勇敢买入,再跌再买,越跌越加码,甚至搬出自己似懂非懂的“背离理论”,试图说服或麻醉自己及周围希望也能认同他的观点的朋友。结果当然是泥足身陷终至万劫不复。我早在前述著作《外汇交易快速入门》中第67页警告过投资人“摊平法忌用之”。它是促成你快速失败输钱的原因之一。
对于大幅上升的行情,也有投资人犯同样的毛病。2002年11月欧元涨到1.1000,就有投资人打电话来告诉我;他认为欧元从0.8230涨到1.1000已涨得太高了,迟早要“崩盘”。他正在等机会找头部放空欧元。这句话对于你是否太耳熟了?因恐惧太高不敢进场,甚而贪心得在大涨途中猜头放空的投资人如今安在。2003年底12月4日欧元已涨过了1.2000,还有投资人握着他在1.1300至1.1600沿途放空的仓位,期待转机。
认定别人比我笨
参加投资人聚会时,常会听到一些有经验的投资人说,欧元已超买了,除非欧元回档修正盘不然不宜在此高价介入。我不禁问他,欧元冲0.9000时,也听你说过类似的话。但现在已到1.2000了,好像是那些看不出EUR“超涨”的笨蛋才能赚到钱。
从众心理
有些外汇投资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他可能花几千块钱去参加一场所谓“名嘴”办的讲座。但不肯冷静坐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他自己的投资交易哲学或逻辑方法在那里。一听朋友说现在炒××币他也就跟着盲目投入。
过度以偏概全
“死鸭子嘴硬”足以用来形容这类投资人。他们心中抓着一两个现象,再加以冠上自认为合理的推论,便“固执己见”永不悔改。
我的一位准客户2002年自USD/JPY在130.00时,便开始买入美元兑日元(USD/JPY)。沿途以各种手段加码(例如,远汇选择权等),手上抱了一推日元空单。他认为日本企业缺乏竞争力,严重管理不良。且美元利率高出日元许多,日本政府要日本经济复苏便会干预日元升值。诸多因素相加,使他认为USD/JPY非涨不可,日币非贬不可。没过多久,他打电话问我USD/JPY跌到120.00已跌了1000个点子,可不可以再加码摊平成本。我听了非常惊讶!1000点啊,以这种拼搏的精神,早该赚大钱了。后来USD/JPY跌到110.00以下(又一个1000点)我替他在心中祈祷,希望他已全部平仓。
赶潮流
欧元发行之初,许多投资人对欧元前景过于乐观,见别人买他也买。甚至有人将之视为“新股上市”,舍命追价。后来不到2年的时间,欧元从创立时的价位1.1740跌了3500个点子才止跌回升。每次的新经济或新措施大都会带来这类的灾难。随后国内的B股开放,也为“赶潮流”的投资人带来不小损失。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理财业务;问题;策略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理念不正确,存在违规和误导行为
第一,将理财产品作为变相揽储的手段。一些金融机构将理财产品和一般性的结构性储蓄存款混合搭售,绕过利率监管政策,变相招揽储蓄。第二,夸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宣称的收益率是通过历史数据进行模拟预测的数据即统计学上的收益率。随着经济的条件的变化,实际收益率往往达不到预计的收益率。第三,弱化了产品的风险提示,过分强调理财产品的优点和收益倾向。
(二)理财产品创新不足,同质产品较多,开拓市场不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多是“引入型”产品,缺乏自主创新性,而且不同银行之间的理财产品相似度较大,而且竞争无序。同时,面对缺乏理财观念的广大客户,银行对理财产品缺乏宣传,即使存在宣传,其方式也比较单一,而且目标不够明确。
(三)银行控制风险能力差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市风险、商品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充斥市场,使暴露在这些风险之下的理财产品时刻面临市场波动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存在对银行控制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新背景下的个人理财策略
(一)恪守投资理财的基本原则
理财的两个原则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这两个原则是投资者应该恪守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两个原则。
1.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告诉我们:第一,资金增值的前提是投资;第二,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和不断上涨的影响,资金若不进行投资则很可能出现贬值;第三,资金经历的时间越长,资金所产生的增值能力越强。这三点启示告诉我们,资金获取时间价值有两种渠道:一是,投资高风险短时间获得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其二,尽早投资,投资时间长,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根据“72法则”,在当前理财环境下,投资者不应将资金集中在短期收益率高的理财产品上,应该注重长期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
2.资金的风险价值
资金的风险价值是指投资者冒着风险投资高风险的产品获得的超过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外的额外价值。资金的风险价值告诉我们:其一,进行投资必然承担一定的风险,世界上没有无风险的投资,只是风险大小的不同而已。其二,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表现出正的相关性,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投资风险价值要求投资值要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预防能力,考虑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不要盲目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二)选择适宜的理财理论做指导
经济学家们针对投资理财进行了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理财理论,如凯恩斯的选美理论、马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美林证券提出的投资时钟理论,这些理论对实践有了较好的指导,也接受了实践的检验。在目前的理财环境下,笔者比较推崇投资时钟理论。投资时钟理论是美林证券基于对1973以来美国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于2004年提出的投资时钟理论模型,它是将各类资产以及行业的收益表现与经济周期联系起来的研究方法,该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根据经济增长的方向和通货膨胀方向,可以将经济周期分为衰退、复苏、过热和滞涨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选择不同的行业和资产配置,将使理财收益达到最大化。比如当前经济下行后半期和复苏前期环境下,股票是表现最好的资产,长期国债则是表现比较差的资产。
(三)具体的理财建议
1.充分认识自身的风险偏好
风险是投资理财的第一要素。购买个人理财产品之前,首先要判断自己属于风险规避型,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型中的哪一种。这不仅与自己的个性有关,也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心理等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还有自身所处的年龄阶段。对于一般的“年轻人群”,建议先节流后开源,因为投资效益需要一定的本金作为基础,因此年轻人应先规划好自己每个月的支出,减少非必要支出,进行定期存款或投资到风险相对稳定的债券或债券型基金上面,通过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的作用,实现自身的原始资本积累。
2.准确判断当前经济形势以及未来走势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以及未来走势的判断将会影响理财者制定截然不同的资产配置和行业选择策略
2008年11月,中央相关的政府文件当中,已经将当前的经济形势称为是国际经济衰退。随之而来的是中央经济政策重心将转向抵御“国际经济衰退”冲击。理财者应遵循投资时钟理论的投资建议,准确判断当前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并能预测该阶段持续的时间,密切关注中央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重点关注的行业和企业,有效的进行行业选择和资产配置。
3.熟悉主要理财产品的投资策略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理财品种也逐渐多样化,主要有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股票等。理财者在投资之前应清楚了解每种产品的性质、投资方向、收益率、风险、操作要求说明等基本信息,判断是否是适合自己的投资,是否是合时的投资,并注意操作的一些特别条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徐建明.理财环境决定理财方式[N].第一财经时报,2008-5-19.
[2]肖万春,周昌.通胀下的投资理财策略[N].上海证券报,2008-6-12.
[3]冯锦.投资随笔--投资时钟[N].天弘基金管理公司研究报告,2008-9-1.
[4]吴斯恩.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需求分析及发展思路研究[J].价值工程,2008,(1).
[5]上海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幸福理财方程式一:看淡财富,它反而就在身边幸福的人与不幸福的人对财富的态度如何?调查发现,幸福的人最重视家庭,他们大多把财富的重要性摆在第三位,但是不幸福的人却把财富摆第一,家庭摆第三位。不幸福的人认为钱对幸福而言很重要,他们渴望拥有更多财富,且愿意花更多钱去得到幸福。
心理专家认为,追钱是永无止境的,你愈是想去追求,就会愈不幸福。财富目标不必订得太高,循序渐进投资理财,才是幸福之道。
幸福理财方程式二:投资报酬率的期望别太高幸福与不幸福的人,对投资报酬率的预期也不同。调查发现,幸福的人期待投资报酬率以11%―20%占最多,但不幸福的人则多数期待二成以上的报酬率。这显示,对投资报酬预期愈高的人,愈不幸福。
医师是人人羡慕的高收入行业,在医院已工作十几年的李医师手头上也有点积蓄,他说:“我对投资报酬的预期很低,只期望比定存还好就行了。”由于对投资报酬预期不高,他交给银行理财专员打理时,只要求比定存高就好,结果六七年下来,他的平均报酬率都在5%―20%之间,算是相当高的了。他有感而发地说:“满足点,标准不要定太高,就容易有幸福感。当你愈没有想要追求什么的时候,反而会得到更多。”
幸福理财方程式三:稳健保守,投资低风险标的怎样的投资组合让人感到幸福?据相关调查发现,幸福的人都采取稳健、低风险的投资方式,若将股票定义为高风险投资,定存、租金等固定收益型投资定义为低风险投资,那么幸福的人多采二:八的投资配比,也就是股票二、定存八;但是不幸福的人,以股票八、定存二的投资配比占多数。
幸福的投资比重,意味着只用不伤筋损骨的余钱,投资风险较高的商品;而必须保本的钱,则应该用来投入较为固定收益型的商品。
理财专家指出,股票二、定存八的投资配比,是让人睡得着觉的投资方式,显示稳健低风险的投资,才是幸福感重要的来源。若求取高风险、高报酬,睡不着觉,又怎么会幸福呢?
幸福理财方程式四:分散投资,选择适当好标的好的投资配比,让人幸福,适当的投资标的与资产配置也是幸福良方。什么样的投资标的让人有幸福感?答案是定存、房地产与保险、海外基金。调查发现,不幸福的人投资股票比率明显高于幸福的人,但买保险的比率又少于幸福的人。
从幸福人的投资标的来看,已经兼顾了现金、不动产,还有保险保障,整体资产配置平衡,容易让人有幸福感。但不幸福的人,追逐波动性高的股票投资,风险高,情绪极易受影响。不管多么富有,即使拥有上亿元身家,但如果投资时未作风险分散,确实会让人很不幸福。惟有分散风险,作适当的资产配置,才是幸福理财法。
幸福理财方程式五:长线投资比短线进出幸福投资节奏长短,其实也是影响投资者幸福感的因素。这次调查发现,不幸福的人,投资期间多在半年以下,超过三年以上者很少,属于短线进出者。反观幸福的人,多数投资期限拉得很长,以五年以上居多,其次是三到五年者。
以投资大师华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投资方法来看,巴菲特多年来以核心投资原则,把资金投入潜力绩优股,经过长期持有获利可观。这说明选择适当标的,通过长期投资,获利比短线进出者还高,这就是为什么幸福的人都采取长线投资的原因了。
幸福理财方程式六:正面乐观,财富跟着快乐的人幸福的人与不幸福的人,其特质完全相反。幸福人的人总是会向前看,迎接新的一天,正向思考,觉得生命充满意义。他们慷慨、幽默、感恩、快乐、充满活力,觉得自己看起来很吸引人,对生活满意度高。不幸福的人,在这些方面回答全是否定。
美国的研究同样发现,具有幸福特质的人,比较容易成功致富。事实上,我们访谈多位成功人士、名人、创业家,也有一致的发现:这些成功人士,他们都具有幸福人的特质――他们几乎都是乐观一族。
幸福理财方程式七:幸福才能招财 过去大家都认为,成功有钱是幸福快乐的原因,但是美国的研究结果发现,先有幸福快乐的人,比较容易为自己带来成功和财富。
幸福的人与不幸福的人对财富的态度如何?调查发现,幸福的人最重视家庭,他们大多把财富的重要性摆在第三位,但是不幸福的人却把财富摆在第一位,家庭摆在第三位。不幸福的人认为钱对幸福而言很重要,他们渴望拥有更多财富,且愿意花更多钱去得到幸福。
心理专家认为,追钱是永无止境的,你愈是想去追求,就会愈不幸福。财富目标不必定得太高,循序渐进投资理财,才是幸福之道。
幸福理财方程式二:对投资报酬率的期望别太高
幸福与不幸福的人,对投资报酬率的预期也不同。调查发现,幸福的人期待投资报酬率以11%~20%占最多,但不幸福的人则多数期待二成以上的报酬率。这显示,对投资报酬预期愈高的人,愈不幸福。
医师是人人羡慕的高收入行业,在医院已工作十几年的李医师手头上也有点积蓄,他说: “我对投资报酬的预期很低,只期望比定期存款好点就行了。”由于对投资报酬预期不高,他交给银行理财专员打理的资金,只要求比定期存款高就好,结果六七年下来,他的平均报酬率都在5%-20%之间,算是相当高的了。他有感而发地说:“满足点,标准不要定太高,就容易有幸福感。当你愈没有想要追求什么的时候,反而会得到更多。”幸福理财方程式三:稳健保守。投资低风险标的
怎样的投资组合让人感到幸福?据相关调查发现,幸福的人都采取稳健、低风险的投资方式,若将股票定义为高风险投资,定期存款、租金等固定收益型投资定义为低风险投资,那么幸福的人多采取二:八的投资配比,也就是股票二、定期存款八;但是不幸福的人,以股票八、定期存款二的投资配比占多数。
幸福的投资比重,意味着只用不伤筋损骨的余钱,投资风险较高的商品;而必须保本的钱,则应该用来投入较为固定收益型的商品。
理财专家指出,股票二、定期存款八的投资配比,是让入睡得着觉的投资方式,显示稳健低风险的投资,才是幸福感重要的来源。若求取高风险、高报酬,睡不着觉,又怎么会幸福呢?
幸福理财方程式四:分散投资。选择适当好标的
好的投资配比,让人幸福,适当的投资标的与资产配置也是幸福良方。什么样的投资标的让人有幸福感?答案是定期存款、房地产与保险、海外基金。调查发现,不幸福的人投资股票比率明显高于幸福的人,但买保险的比率又少于幸福的人。
从幸福人的投资标的来看,已经兼顾了现金、不动产,还有保险保障,整体资产配置平衡,容易让人有幸福感。但不幸福的人,追逐波动性高的股票投资,风险高,情绪极易受影响。不管多么富有,即使拥有上亿元身价,但如果投资时未作风险分散,确实会让人很不幸福。惟有分散风险,进行适当的资产配置,才是幸福理财法。
幸福理财方程式五:长线投资比短线进出幸福
投资节奏长短,其实也是影响投资者幸福感的因素。这次调查发现,不幸福的人,投资期间多在半年以下,超过三年以上者很少,属于短线进出者。反观幸福的人,多数投资期限拉得很长,以五年以上居多,其次是三到五年者。
以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来看,他多年来以核心投资原则,把资金投入潜力绩优股,经过长期持有获利可观。这说明选择适当标的,通过长期投资,获利比短线进出者还高,这就是为什么幸福的人都采取长线投资的原因了。
幸福理财方程式六:正面乐观.财富跟着快乐的人
幸福的人与不幸福的人,其特质完全相反。幸福的人总是会向前看,迎接新的一天,正向思考,觉得生命充满意义。他们慷慨、幽默、感恩、快乐、充满活力,觉得自己看起来很吸引人,对生活满意度高。不幸福的人,在这些方面回答全是否定的。
美国的研究同样发现,具有幸福特质的人,比较容易成功致富。事实上,我们访谈多位成功人士、名人、创业家之后,也有一致的发现:这些成功人士,他们都具有幸福人的特质――几乎都是乐观一族。
幸福理财方程式七:幸福才能招财
过去大家都认为,成功有钱是幸福快乐的原因,但是美国的研究结果发现,拥有幸福快乐感的人,比较容易为自己带来成功和财富。
本文从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因素入手,对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和风险这三个宏观影响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收入和消费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并采用邹氏检验法确定了2002年前后北京市居民家庭收入、消费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同时通过计量模型研究了不同收入水平对金融资产投资的不同影响,并从平均倾向和边际倾向的角度分析了家庭消费和金融资产投资的关系;继而研究了金融资产投资的平均风险投资倾向和边际风险投资倾向;最后分析了家庭收入、消费增长率与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收入正相关,与消费负相关,而且不同收入水平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差异也很大;而风险因素研究发现,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比较保守,重安全轻收益的投资意识仍然较强,这导致了家庭投资效率低下。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有促进作用,而消费的增长速度却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金融资产投资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风险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金融市场迅猛发展,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总量急剧增加。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收入也越来越高,投资理财逐渐成为家庭的重要经济活动。如何使手中的资金得到保值和增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居民家庭手持现金比重大幅下降,储蓄存款仍是我国居民家庭的主要投资手段。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家庭投资从实物资产转向金融资产,居民家庭在收入不断提高,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必然要求更广阔的投资空间。当前,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使金融资产的种类、形式日益庞杂,不同金融资产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并越来越表现出个性化、自由化和国际化的特征。金融资产和金融市场的这些发展对家庭产生了很强的投资吸引力,各种金融资产业已成为私人持有财富的主要形式。在世界金融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家庭金融资产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我国,随着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储蓄倾向的增强,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家庭持有的各种金融资产比重也不断上升。目前,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此状况下相继推出了多种家庭投资产品,如人民币投资理财产品、外币投资理财产品、银行卡、基金、债券、股票、保险等,这些都是金融资产投资品种。
随着居民家庭理财投资的发展,居民家庭投资理财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行为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研究的关注。与此同时,作为我国的首都,我国政治文化和国内国际交流的中心,北京掌握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不仅是全中国第二大的工业基地,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北京市的经济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无论是北京市居民家庭的生活还是居民家庭的投资,都经历了一个稳步发展的过程。因此,选取北京居民家庭分析具有典型性。
当前形势下,金融资产投资对家庭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家庭金融资产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金融资产在家庭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家庭对其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必然会考虑到其风险的影响,所以,研究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因素意义重大。
(二)研究意义
居民家庭投资理财不仅关系着家庭的经济收入,也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重视和引导家庭投资理财是当今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只有了解了影响居民家庭理财投资的因素,才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居民家庭理财投资的引导。因此,本文重点对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收入、支出以及风险这三者与金融资产投资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它们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并利用北京市居民家庭典型调查数据,分别对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收入、消费关系的结构性进行检验,从而考察不同时期的投资特点。这为北京市居民家庭的投资选择以及政府的相关政治决策提供了相关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研究大都基于微观数据,这主要得益于国外多年详细且易获得的有关家庭资产调查的微观数据库。国外学者大都从金融资产风险的角度出发,研究风险及不确定性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性别、年龄、收入等其他影响因素。
Bertaut(2003),Aizcorbe(2003)根据SCF数据,认为90%的美国家庭进行不同类型的金融投资,25%的家庭拥有5种以上的不同金融资产,持有安全性资产和较安全资产的比重与以往相比没有多大变化,但风险资产占金融总资产的比例在上升,持有股票的趋势在不同年龄、收入、教育群体中都有表现。
Uhler,Cragg(1971)利用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抽样数据建立Logit模型发现,财富、年龄和家庭规模对家庭金融资产总量有显著影响,而收入对其影响却不显著,研究还发现,在考虑年龄、性别及收入的影响后,个人财富的增长与居民对风险资产的偏好呈正相关关系,家庭收入与家庭财富中金融资产的持有比重也呈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高的投资行业从业者更注重家庭金融资产的分散化管理。Shorrocks(1982)利用英国家庭数据研究发现,性别、年龄和拥有的总财富价值显著影响居民在各种资产上的财富分配。TokuoIwaisako,OliviaS.Mitchell,
JohnPiggott(2005)研究日本家庭一生的资产配置结构发现,老人更喜欢证券和房地产,年龄与所持有的非权益金融资产和社保基金量成正比,收入增加时,实物资产比证券更具吸引力,交易水平、妻子是否工作等因素也对家庭资产结构和总量产生影响。
Guiso(2002)认为美国居民家庭同样存在股票有限参与现象,据统计,2001年投资股票的美国家庭仅占总数的一半,美国普通家庭一般只持有三种金融资产:交易账户、储蓄账户和退休账户。Guiso(2002),Haliassos(2002)通过家庭金融资产概况的国际比较,发现美国家庭持有的风险资产比例明显高于欧洲各国,英国、荷兰是居民家庭持股量较多的国家,而德国和意大利的家庭则持有较多的安全性资产。
M.Friedman是在凯恩斯之后最早尝试对不确定性与消费者行为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学者,他从收入的非预期性下降与支出的非预期性增加的角度来理解不确定性。此后,HayneE.Leland(1968)发现,未来收入不确定程度的上升会提高未来消费的预期边际效用,从而吸引居民进行更多的储蓄,他的这一发现被人们称为预防性储蓄假说。Hall(1978)通过引入理性预期,将消费理论从确定性条件推进到不确定性条件,使得消费行为理论具有了现代形式,他提出了消费的随机过程理论,即随机游走假说。
与英美等国相比,我国学者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状况的研究就没有这么优越的微观数据条件了,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数据,主要采用我国统计年鉴或中国人民银行的时间序列数据或截面数据。国内学者有的从金融资产多元化的角度,分析金融资产日益多元化的影响因素,还有的学者考虑风险意识的前提下,探讨了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因素对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
陈玉光(1996)指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促成居民储蓄持续高增长的重要因素。李建军等(2001)认为收入水平、可供选择的金融资产的多少直接影响居民金融资产的多元化,未来几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天津财经大学课题组(2007)在天津城市居民金融资产风险意识调研报告中指出,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的差异会导致户主不同的风险意识,但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对居民金融资产风险意识无显著影响,同时指出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对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均会产生影响。柴曼莹(2003)认为当前家庭金融资产总量不断增长、结构日趋多元化,其决定因素主要是收入、实际经济和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增长倾向等,而收入分配的贡献率较小。吴霞(2005)提出影响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因素有三个: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居民的预期行为以及投资渠道的多少。
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情况,本文从消费、收入和风险三个宏观因素出发,采用回归分析、结构性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这些因素对金融资产投资的不同影响。
二、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鉴于收据的可搜集性和北京市作为首都的典型代表性,本文选取了北京市1978年-2007年的金融资产、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数据如下:
表1收入、消费和金融资产投资数据单位:元/人/年
年份可支配收入金融资产投资消费性支出
1978365.428.03359.86
197941530.21408.66
1980501.435.76490.44
1981514.129.05511.43
1982561.135.92534.82
1983590.543.85574.06
1984693.760.85666.75
1985907.788.43923.32
19861067.599.181067.38
19871181.9119.551147.6
19881437120.181455.55
19891597.1170.931520.41
19901787.1183.031646.05
19912040.4179.661860.17
19922363.7294.622134.65
19933296479.292939.6
19944731.2793.444134.12
19955868.4894.865019.76
19966885.51073.65729.45
19977813.1944.256531.81
199884721355.066970.83
19999182.81240.17498.48
200010349.714168494
200111577.819318923
200212463.9182110286
200313882.6377311124
200415637.8423312200
200517653508113244
200619978585414825
200721989834415330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数据摘录整理、计算而得。
首先对家庭的收入、消费和金融资产投资三项数据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观察指标间是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从而进行下面的研究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表2三项指标的相关分析
金融资产投资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
金融资产投资10.9420.917
可支配收入0.94210.997
消费支出0.9170.9971
由表2金融资产投资与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三项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三项指标间的相关程度很高。对居民家庭来说,收入是居民家庭资产积累的前提,不同收入的居民家庭,其金融资产的投资行为也是不同的。居民家庭首先将其可支配收入用于家庭的日常消费性支出以及家庭固定资产投资,其次才将剩余的可支配收入用于金融资产的投资。一般地我们有,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家庭金融资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越多,则家庭金融资产投资量就越大。而消费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和收入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后者是正相关关系,而前者则是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即对每个家庭来说,用于消费的支出越高,则其金融资产投资额将会相应地有所减少。
除此以外,作为一项投资,金融资产在其投资过程中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风险,因此风险这一不确定性因素必然影响着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行为。显然,较高的风险对应着较高的收益,因此,风险和收益的权衡决定了居民家庭所投资的金融产品种类和数额。
(一)收入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
本节首先对收入与家庭金融资产投资进行了回归分析,然后对金融资产投资和收入的关系进行结构性检验,最后研究了不同收入水平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
1、居民家庭收入规模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分析
本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主要是指:居民家庭存入储蓄款、购买有价证券、购买彩票、储蓄性保险支出和财产性支出等五项支出。搜集到的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可支配收入原始数据以及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数据如表1所示。对应的可支配收入和金融资产投资折线图如图1所示。
从表1数据和图1可以看到,北京市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额在逐年递增;并且其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也基本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该比重从1978年的7.67%增长到了2007年的37.95%,已接近四成的比例。从图1容易看出,2003年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比重较2002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事实上,该值从2002年的14.61%增加到了2003年的27.18%,并且此后每年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图1北京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与金融资产投资示意图
以下建立计量经济学线性回归模型,考察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由于金融资产、收入和消费都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利用价格指数消除不同年份价格因素的影响;此外,为了消除异方差和趋势因素,所以收入和金融资产数据均采用对数形式,令表示消除了价格因素的金融资产投资,表示消除了价格因素的可支配收入,设定模型如下:
(1)
利用北京市居民家庭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下:
表3模型估计结果
变量名参数估计值标准误t统计量相伴概率
常数项-7.2319220.349944-20.665910.0000
1.7441630.05026634.698840.0000
可决系数0.977273F统计量1204.009
DW值1.266400相伴概率0.000000
表4残差自相关检验
残差一阶自相关检验F统计量2.617327相伴概率0.117327
LM统计量2.651144相伴概率0.103475
残差二阶自相关检验F统计量1.430356相伴概率0.257432
LM统计量2.973639相伴概率0.226091
模型拟合结果如下:
由表3可以看出,截据项和斜率项t检验的相伴概率都小于0.05,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通过了检验。此外,F统计量的值为1204.009,相伴概率为0.000000,表明方程总体线性显著。可决系数为0.977273,表明可支配收入解释了金融资产投资中的97.7273%,且二者呈正相关(斜率项系数大于零),即金融资产投资与可支配收入同向变动。由表4可以看出,残差不存在一阶和高阶自相关,模型整体拟合效果很好。解释变量系数为1.744163,表明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将增加1.744163%,这进一步体现了北京市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
2、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和收入关系的结构性检验
我们建立模型时往往希望模型的参数是稳定的,即模型结构不变。一般情况下,当回归模型涉及时间序列数据时,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可能会出现转折点,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发生结构性变化。转折点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制度、经济政策的变化或社会动荡等。而且通过考察1978年以来至今的金融资产投资与收入的关系,有时并不能很好的反应当前的关系,因此需要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和收入关系进行结构性检验,找出转折点,分析近期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和收入的关系,以期更好的刻画近期家庭收入对金融资产的影响,从而预测未来的变化。
由图1容易看出,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额在2002年前后有较明显的变化。为了考察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与可支配收入关系在2002年前后是否发生变化,我们可以采用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法来检验金融资产投资与收入之间关系的结构性变化。
首先简要介绍邹氏参数检验的基本原理。假设需要建立的模型为:
在两个连续的时间序列()和()中,相应的模型分别为
合并两个时间序列为(),则可以写出相应的无约束回归模型。如果,表示没有发生结构变化,因此可针对如下原假设进行检验:
在接受以上原假设的情况下,可以写出相应的受约束回归模型。检验的统计量为:
其中,和分别为对应于无约束模型与受约束模型的残差平方和。记和为前述两时间序列对应的回归模型在各自时间段上分别回归后所得的残差平方和。容易验证:
于是,统计量可写为:
上述参数稳定性检验要求,即第二个时间段中样本数不能小于待估参数的个数。如果出现,则往往进行邹氏预测检验,此时进行约束有效性检验的统计量为:
如果计算的值大于相应的临界值,即,则拒绝原假设,认为发生了结构变化,参数是非稳定的。
综上所述,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分别以两连续时间序列作为两个样本进行回归,得到相应的残差平方和和;其次,将两个序列并为一个大样本后进行回归,得到大样本下的残差平方和;最后计算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如果值大于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认为发生了结构变化,参数是非稳定的。
我们将1978~2007年数据分成两段:1978~2001年和2003~2007年。利用分段数据对模型(1)式进行估计得:
1978~2001年:
2003~2007年:
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检验法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易知,两个估计结果均已不存在序列相关性;此外,容易检验得知该估计已通过了检验和检验。同样地,2003~2007年的估计也通过了检验和检验。
前文已得到1978~2007年:
根据前述公式计算统计量得:,查表得,从而有。因此拒绝原假设,即参数是非稳定的,可以认为2002年前后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表明收入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程度在2002年前后有显著的差异。同时,由表5的邹氏断点检验输出结果也可以看出,在2002年前后收入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程度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邹氏断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表5邹氏断点检验结果
F统计量3.212939相伴概率0.056632
LR统计量6.625810相伴概率0.036410
通过以上分析及表5结果可以看出,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和收入的回归方程在两个不同时期是显著不同的。在1978~2001年间,居民家庭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金融资产增加1.636个单位;而在2003~2007年间,居民家庭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金融资产则增加1.693个单位。可以看出,2002年之后,随着北京市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他们更加重视金融资产的投资,收入对其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更加显著,也就是说2002年后,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家庭更愿意把资金花在金融资产投资上,投资热情更高涨。
3、居民家庭的不同收入水平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分析
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来说,其金融资产投资状况可能不同。我们首先按家庭可支配收入由低到高对受访家庭进行排序,再将排序后的样本户五等分为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五组,其中每组家庭数均占总样本数的20%。以下利用北京市居民家庭2002~2007年的数据考察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状况。数据如下:
表6北京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和金融资产投资单位:元/人/年
年份样本量(户)低收入户20%中低收入户20%中等收入户20%中高收入户20%高收入户20%
可支配收入金融资产投资可支配收入金融资产投资可支配收入金融资产投资可支配收入金融资产投资可支配收入金融资产投资
200210006057.583.48941.2123.711315.8183.914210.7206.923349.3500.9
200310007314.191.510343.8103.812896.3194.116010.6499.224767.1101
200420007400.981.310960.8156.714245.1247.518454.5427.329634.61494
200520008580.9103.112485.236616062.8255.320812.9421.732967.7603.8
20062000979866144391711836929823095501366161090
2007300010435208156502551988334725353541406562860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03~2008年数据摘录整理、计算而得。
根据表6数据及其对应示意图,从年份的角度看,五组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而金融资产投资则正负增长并存,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从分组的角度看,北京市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低收入户到高收入户呈现比较规律的缓慢增长趋势;而在金融资产投资部分则表现出了较大的差距,除2005年外,高收入组的金融资产投资都占了总投资的很大一部分,其中2007年该组的金融资产投资则超过了总投资的一半,这表明,北京市金融资产大部分集中在高收入家庭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我国贫富差距仍然很悬殊,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对应表6的簇状柱形图如下:
图2北京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
图3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
以下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线性回归模型,考察北京市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这里我们主要考察斜率的变化情况,因此以乘法方式引入虚拟变量,设定模型如下:
其中,表示消除了价格因素的金融资产投资,表示消除了价格因素的可支配收入,且:
利用北京市居民家庭2002~2007年的微观调查数据拟合该模型得:
其中括号内为各参数估计对应的值。从值看,查表知模型整体线性显著,但各虚拟变量前的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对其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发现,该模型存在严重的2阶序列相关性,滞后2阶的拉格朗日乘数为,显然其值0.0012远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模型存在2阶序列相关性。2阶广义差分的估计结果为:
其中,和前的参数值即为随机干扰项的1阶和2阶序列相关系数。容易验证,变换后的模型已不存在序列相关性,并且方程整体线性显著,各变量前的系数也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也有所提高。
根据拟合结果可以看出,从低收入户到高收入户,各组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前的系数分别为1.079、1.1108、1.1109、1.138和1.173,即随着各组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该系数逐次增加,也就是说,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将会带动低收入户金融资产投资增加1.079%,带动高收入户金融资产投资增加1.173%。可见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北京市居民家庭来说,收入的增加对其金融资产投资增加的刺激作用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得并不明显。
(二)消费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
消费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和收入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后者是正相关关系,而前者则是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即对每个家庭来说,用于消费的支出越高,则其金融资产投资额将会相应地有所减少。本节首先通过计算北京市居民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投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投资倾向,找出消费对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最后对金融资产投资与消费关系的结构性进行检验。
1、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金融资产投资倾向
为了进一步研究消费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我们引出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投资倾向的概念。
平均消费倾向()用于描述居民家庭消费总量与收入总量间的关系,以表示,即平均消费倾向表示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同理,平均投资倾向表示居民家庭投资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用于描述居民家庭投资总量与收入总量之间的关系。由于居民家庭的消费额与投资额的总和等于家庭可支配收入,因此理论上有。本文所研究的金融资产投资只是家庭总投资当中的一部分。为了简化起见,以下令表示居民家庭的平均金融资产投资倾向,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有。但由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中的储蓄存款除了当期储蓄金额,可能还包含滞后一期、二期甚至更早期居民家庭尚未取出的银行储蓄存款,因此在实际中可能存在的情况。
表8给出了北京市居民家庭1978~2007年的平均消费倾向、平均金融资产投资倾向数据。
表8平均(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
年份平均消费倾向平均金融资产投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
19780.980.08----
19790.980.070.980.04
19800.980.070.950.06
19810.990.061.65-0.53
19820.950.060.500.15
19830.970.071.330.27
19840.960.090.900.16
19851.020.101.200.13
19861.000.090.900.07
19870.970.100.700.18
19881.010.081.210.00
19890.950.110.410.32
19900.920.100.660.06
19910.910.090.85-0.01
19920.900.120.850.36
19930.890.150.860.20
19940.870.170.830.22
19950.860.150.780.09
19960.830.160.700.18
19970.840.120.86-0.14
19980.820.160.670.62
19990.820.140.74-0.16
20000.820.140.850.15
20010.770.170.350.42
20020.830.151.54-0.12
20030.800.270.591.38
20040.780.270.610.26
20050.750.290.520.42
20060.740.290.680.33
20070.700.380.251.24
数据来源: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1979~2008年数据摘录整理、计算而得。
根据表8中的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金融资产投资倾向数据,做出百分比堆积圆柱图如下图4所示。
由表8数据和图4可以看出,与平均消费倾向比起来,平均金融资产投资倾向较低,由此可见,北京市居民家庭在金融资产投资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家庭支出中,消费支出仍然起着主导的作用,而且由表8可以看到,1985年、1986年和1988年的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表明在这三年里,北京市居民家庭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消费状况,用于消费的金额超出了家庭的可支配收入额;不过从三十年来的增长趋势看,北京市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比重稳中有升,表明金融资产投资仍然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图4北京市居民家庭平均消费倾向、平均金融资产投资倾向百分比堆积圆柱图
2、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
在这一部分,我们进一步引出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投资倾向的概念。
边际消费倾向()用于描述居民家庭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间的关系,以表示,即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居民家庭的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边际投资倾向等于居民家庭投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即,用于描述居民家庭投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由于居民家庭的消费额与投资额的总和等于家庭可支配收入,因此理论上有。此外,令表示居民家庭的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则理论上应有,但实际中可能存在的情况。
表8给出了北京市居民家庭1979~2007年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做出堆积圆柱图如图5所示。
从表8数据和图5来看,北京市居民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始终为正,表明收入增量与消费增量是朝同一方向变动的,即收入的增加将带动消费的增加,不过增加的幅度有所不同。如1981年和2002年的边际消费倾向分别高达1.65和1.54,也就是说该年度北京市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增量每增加1元,将带动人均年消费增量分别增加1.65元和1.54元,这表明1981年和2002年北京市家庭的消费热情较为高涨;而2007年的边际消费倾向仅为0.25,即该年度北京市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增量每增加1元,将带动人均年消费增量增加0.25元,表明2007年北京市居民家庭对消费市场不太看好。从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来看,1981年、1991年、1997年、1999年和2002年为负值,表明收入的增加并没有对金融资产投资起到带动作用;其它年份的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均为正值,其中2003年和2007年的值分别为1.38和1.24,说明这两年人均年收入增量每增加1元,将分别带动金融资产投资增量人均年增加1.38元和1.25元。
图5北京市居民家庭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堆积圆柱图
纵观各年份情况,在2003年和2007年,收入增量的增加,分别使得金融资产投资增量增加了1.38元和1.25元,而消费增量仅增加了0.59和0.25元,说明在这两年对于北京市居民家庭来说,金融资产投资市场较为活跃,而消费市场则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融资产投资和消费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3、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和消费关系的结构性检验
上一节中,我们对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和收入关系的结构性进行了检验。发现2002年前后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收入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而消费依托于收入,因此研究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其是否发生结构性变化亦需要验证。
为了考察金融资产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在2002年前后是否发生变化,我们依然采用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法来检查其结构性变化,并将1978~2007年数据分为两段:1978~2001年以及2003~2007年。
类似地,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2)
其中,表示消除了价格因素的金融资产投资,表示消除了价格因素的消费性支出。利用表1数据对模型(2)进行估计得:
1978~2001年:
2003~2007年:
1978~2007年:
由拉格朗日乘数检验易知,三个估计结果均已不存在序列相关性;此外,容易验证,三者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检验,而且除了2003~2007年估计的截据项之外,其余两个估计的截据项和斜率项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检验,但检验发现,2003~2007年估计的截据项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1的检验。
同样地,我们计算统计量得:,查表得,从而有。因此拒绝原假设,即参数是非稳定的,可以认为2002年前后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表明消费性支出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程度在2002年前后有显著的差异。同时,由表9邹氏断点检验结果也显示2002年前后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也就是说,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和消费的回归方程在两个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在1978~2001年之间,居民家庭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性支出,金融资产投资就增加1.921个单位;而在2003~2007年间,居民家庭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性支出,金融资产投资就增加2.342个单位。可以看出,2002年之后,随着北京市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的增加,他们金融资产投资增加的幅度较2002年以前的增加幅度要大,且1978~2007年间,消费性支出与金融资产投资同向变化。
表9邹氏断点检验结果
F统计量3.798330相伴概率0.035711
LR统计量7.689906相伴概率0.021387
事实上,这一结论并非说明消费与金融资产投资是正相关关系,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这里,二者关系的结构性检验得出的结论,体现了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消费和金融资产投资增加的时期差异性。很显然,收入增加直观上会同时带来消费和金融资产投资的增加,只不过金融资产投资的增加幅度较消费的增加幅度要大;这里的邹氏检验结果表明,2003~2007年二者增加幅度的差异较1978~2002年增加幅度的差异要大。这与前面的分析结果并不矛盾。
(三)风险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
本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包括存入储蓄款、购买有价证券、购买彩票、储蓄性保险支出和财产性支出五项。表10给出了北京市居民家庭各项金融资产投资的数据。数据如下:
表10北京市居民家庭各项金融资产投资数据表单位:元/人/年
年份金融资产投资存入储蓄款购买有价证券购买彩票储蓄性保险支出财产性支出
197828.0328.03--------
197930.2130.21--------
198035.7635.76--------
198129.0529.05--------
198235.9235.92--------
198343.8543.85--------
198460.8560.45--------
198588.4388.43--------
198699.1899.18--------
1987119.55119.55--------
1988120.18109.859.76--0.57--
1989170.93135.5934.56--0.78--
1990183.03168.8113.60--0.62--
1991179.66168.0510.13--1.48--
1992294.62256.4435.87--2.31--
1993479.29386.0786.03--7.19--
1994793.44675.54111.87--6.03--
1995894.86805.7470.60--18.52--
19961073.60988.6354.82--30.15--
1997944.25833.0784.34--26.84--
19981355.061138.79150.18--66.09--
19991240.101085.0538.86--116.19--
20001416.001185.0070.00--161.00--
20011931.001600.0089.00--242.00--
20021821.001592.0060.0015152.002
20033773.003386.00117.0012245.0013
20044233.003747.00161.0018293.0014
20055081.004710.00142.0015197.0017
20065854.005425.00142.0012265.0010
20078344.007487.00601.0026209.0021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数据摘录整理、计算而得。
根据投资的风险程度可以将以上五项投资指标分为三类类。由于储蓄存款往往安全性较高,因此将其归为低风险金融资产;而由于受到价格波动等各方面的影响,购买有价证券、购买彩票两项投资往往伴有很大的风险,因此将它们归为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最后把储蓄性保险支出和财产性支出视为中等风险金融资产投资。
1、平均风险投资倾向和边际风险投资倾向
平均低风险投资倾向()用于描述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量与金融资产投资总量之间的关系,用来表示,即平均低风险投资倾向表示居民家庭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量占金融资产投资总量的比重。同样地我们可以定义,平均中等风险投资倾向,表示中等风险金融资产投资量占金融资产投资总量的比重,用于描述中等风险金融资产投资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平均高风险投资倾向表示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量占金融资产投资总量的比重,用于描述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
边际低风险投资倾向()用于描述低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增量与金融资产投资总增量之间的关系,用来表示,即边际低风险投资倾向等于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增量与金融资产投资总增量之比。同样地,边际中等风险投资倾向等于中等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增量与金融资产投资总增量之比,即,用于描述中等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增量与金融资产投资总增量之间的关系;边际高风险投资倾向等于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增量与金融资产投资总增量之比,即,用于描述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增量与金融资产投资总增量之间的关系。
由于金融资产是由低风险金融资产、中等风险金融资产和高风险金融资产三部分构成,因此理论上有,。
2、居民家庭风险投资倾向分析
表11列出了北京市居民家庭1988~2007年的、、以及1989~2007年的、、数据。
表11北京市居民家庭平均(边际)风险投资倾向
年份平均低风险投资倾向
平均中等风险投资倾向
平均高风险投资倾向
边际低风险投资倾向
边际中等风险投资倾向
边际高风险投资倾向
19880.9140.0050.081------
19890.7930.0050.2020.5070.0040.489
19900.9220.0030.0742.745-0.013-1.732
19910.9350.0080.0560.226-0.2551.030
19920.8700.0080.1220.7690.0070.224
19930.8060.0150.1790.7020.0260.272
19940.8510.0080.1410.921-0.0040.082
19950.9000.0210.0791.2840.123-0.407
19960.9210.0280.0511.0230.065-0.088
19970.8820.0280.0891.2030.026-0.228
19980.8400.0490.1110.7440.0960.160
19990.8750.0940.0310.467-0.4360.968
20000.8370.1140.0490.5680.2550.177
20010.8290.1250.0460.8060.1570.037
20020.8740.0850.0410.0730.8000.127
20030.8970.0680.0340.9190.0530.028
20040.8850.0730.0420.7850.1070.109
20050.9270.0420.0311.136-0.110-0.026
20060.9270.0470.0260.9250.079-0.004
20070.8970.0280.0750.828-0.0180.190
数据来源:根据表10数据计算得到。
以下根据表11数据分别作平均投资倾向与边际投资倾向的堆积柱形图,如图6和图7所示。
由表11和图6可以看出,二十年来,北京市居民家庭的平均中等风险投资倾向和平均高风险投资倾向远远低于平均低风险投资倾向,这说明北京市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仍然比较保守,大部分的资金用于储蓄存款这类安全系数较高的投资,其投资比例普遍在80%以上,最高的时候达到了93.5%,最低的时候也有79.3%。虽然低风险资产投资的安全系数远高于中高风险资产投资的安全系数,但是另一方面,低风险资产的投资收益则相对而言要低很多。由此可见,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效率是很低的,居民家庭中普遍存在重安全轻收益的投资意识。
图6北京市居民家庭平均金融资产投资倾向
图7北京市居民家庭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
从边际投资倾向看,由表11和图7可见,对各类资产来说,其各年的增量变化都有较大波动。1991年和1999年的边际高风险投资倾向分别为1.03和0.968,比同期边际低风险投资倾向(分别为0.226和0.467)要大,而对应的边际中等风险投资倾向则为负值,这表明1991年和1999年北京市居民家庭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增量的变化是金融资产投资总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2002年边际中等风险投资倾向为0.8,远高于同期的边际低风险投资倾向(0.073)和高风险投资倾向(0.127),说明该年度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增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中等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增量的变化,而对应的储蓄增量变化则非常小。1990年、1995~1997年和2005年的边际低风险投资倾向都大于1,其中1990年的值更是达到了2.745,表明在这几年之中,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增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家庭大幅度地增加了储蓄存款金额,而相应地削减了其它安全系数较小资产的投资力度;可见在这几年里,北京市居民家庭的投资选择比其它年份更注重安全性。从二十年的整体变化来看,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增量的变化仍然是以低风险资产投资增量的变化为主,且二者朝同一方向变动,即边际低风险投资倾向均为正值。
由以上风险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居民家庭在金融资产投资过程中,仍然比较看重投资项目的安全性,他们规避投资风险的意识依然较强,这导致了其投资效率的低下。
(四)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率与收入、消费增长率的关系
我们从家庭收入、消费和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率的角度分析北京市居民家庭消费与金融资产投资的联系。以下表12给出了1979~2007年北京市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消费增长率、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率数据。
表12北京市居民家庭收入、消费、金融资产投资年增长率表(单位:%)
年份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消费增长率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率
197913.5713.567.78
198020.8220.0118.37
19812.534.28-18.76
19829.144.5723.65
19835.247.3422.08
198417.4816.1538.77
198530.8538.4845.32
198617.615.612.16
198710.727.5220.54
198821.5826.830.53
198911.144.4642.23
199011.98.267.08
199114.1713.01-1.84
199215.8414.7663.99
199339.4437.7162.68
199443.5440.6465.54
199524.0421.4212.78
199617.3314.1419.97
199713.4714-12.05
19988.436.7243.51
19998.397.57-8.48
200012.7113.2814.18
200111.875.0536.37
20027.6515.28-5.7
200311.388.15107.19
200412.649.6812.19
200512.898.5620.03
200613.1711.9415.21
200710.073.4142.54
平均增长率15.514.2224.41
对应的折线图如下:
图8北京市居民家庭收入、消费、金融资产投资年增长率折线图
从表11中的统计数据来看,1979年以来,北京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50%;而消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22%,比收入年均增长率低了1.28个百分点,这为金融资产投资的增长提供了可能。金融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长率为24.41%,远远高于收入与消费的年均增长率。从各年度的增长率情况来看,除少数几个年份的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率为负值以外,大多数年份的增长率都为正数,但增长幅度各异,其中2003年达到了107.19%的大幅增长率,而同期消费增长率则相对较低,仅为8.15%。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与2002年相比,2003年北京市居民家庭对消费市场不大看好,而更愿意把资金放入投资市场。
而从对应的折线图8可以看出,1979年到2007年间,北京市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都为正值,表明家庭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都呈稳步增长的趋势;而金融资产投资的浮动则比较大,某些年份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
以下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消费、收入增长率与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率的关系,回归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变量名参数估计值标准误t统计量相伴概率
收入增长率4.1049901.1654113.5223540.0015
消费增长率-2.7773551.203085-2.3085280.0289
模型如下:
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率与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成正比,与消费支出增长率成反比,且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每增长1%,金融资产投资增长4.105%,而消费支出增长率每增长1%,金融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降低2.777%,也就是说可支配收入和金融资产投资是同向增长,但金融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而消费支出和金融资产投资时逆向增长,而且金融资产投资的速度也快于可支配收入的速度。这与现实的实际情况非常吻合,收入的增加必然导致财富积累的增加,金融资产投资就是最有效的一种积累财富的方式,鉴于目前北京市的生活条件而言,收入增加的部分基本用于投资或储蓄,对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已经基本满足,支出的增加也就不是那么明显,因此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的速度必然快于收入增长的速度。而消费支出的增加,必然导致金融资产投资的减少,因为总的收入是一定的。
四、结论
本文对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进行研究,文中选取了收入、消费、风险三个宏观影响因素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进行了定量分析。
家庭收入与金融资产投资的关系研究中发现金融资产投资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增长速度明显大于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且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收入的关系在2002年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同时发现不同收入水平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是有差异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促进作用也就越大。
通过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消费呈现负相关,当前金融资产市场比较活跃,而消费市场则相对低迷,这也体现了金融资产投资与消费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在2002年前后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同时发现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和消费都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大于消费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金融资产的投资比重稳中有升,仍然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风险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研究发现北京市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还比较保守,投资方式主要是安全系数较高的低风险投资,投资效率很低。这也说明了,北京市居民在金融资产投资方面规避风险的意识较强,比较注重投资的安全性。
国民理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财的实质是投资,这一市场行为必然伴随着风险。要想促进和保障国民理财健康发展,并使它贡献于经济、造福于民生,从政府主管部门到金融理财机构再到相关社会团体,都有责任从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大局出发,加强对国民理财的正确导向和组织管理,引导国民科学理财、理智投资,规避风险、防止损失,以保障国民资产增值,维护民生和社会稳定。理智的投资者越多,国民理财就会越健康、有益,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从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北京市居民家庭在金融资产投资上依然比较保守,主要偏向于安全系数较高的投资方式,如储蓄存款。事实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城镇居民的投资模式,居民家庭依然有很高的规避风险倾向。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理智的投资者”。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重视发挥媒体和书籍的教化、引导作用。例如,不仅经济类专业报纸应开辟“理财专刊”并及时上市企业经营信息、金融市场动向和不动产行情,一般综合类报纸也应根据受众的特点和需求,考虑开辟“理财专版”和专栏,为理财者分析形势、指点迷津,以引导理性投资;电视台特别是经济频道更应充分发挥其受众面广、渗透力强的优势,以专家访谈、现身说法或各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大众传授投资理财之道,为家庭投资理财提供依据。强化对居民家庭投资理财的引导和服务,是有效防止和减少家庭盲目跟风、随意投资的最佳方式。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应积极设立家庭理财专口或专线,热情为客户答疑解难,提供周到的咨询服务,引导居民家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投资组合。以使家庭的资金得到更好的保值和增值,达到家庭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刘扬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李腊生.不确定性决策与金融资产投资.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4]汪浩瀚.微观基础、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跨期消费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7]彭振武.中国家庭的投资理财模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臧旭恒.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张辉,付广军.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渠道选择模型研究.山东:山东经济.2008年01期.
[10]邹红、喻开志.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9期.
[11]陈玉光.我国居民高储蓄及其向投资转化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12]韩国栋.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变化成因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3]杨银海.当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下降的经济影响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61期.
[14]孙克任,谢俊士.居民储蓄、储蓄分流与金融资产发展.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1期.
[15]赵早平.论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趋势预测模型.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01期.
[16]柴曼莹.中国居民金融资产增长因素贡献率测算.华南立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7]熊鹏.银行体系“黑洞”与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对我国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的新思考.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8]吴霞.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分析及政策建议.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9]袁志刚,冯俊.居民储蓄与投资选择:金融资产发展的含义.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20]胡进.预防性动机与居民金融资产选择偏好.理论月刊.2004年04期.
[21]McFaddenD.ConditionalLogitanalysisofqualitativechoicebehaviour.Berkeley.CA:UniversityofCaliforniaatBerkeley.1973.
[22]ManskiC.Thestructureofrandomutilitymodels.TheoryandDecision.1977.
【关键词】证券投资;内容;风险研究;规避风险
证券投资日益成为人们投资理财的一种选择,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对证券投资的认识需要不断的加强的同时还应高有着较高的风险意识,明晰风险产生的原因,在投资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以便更好的规避证券投资的风险。提升自身经营证券投资的能力。
一、证券投资相关概念
证券投资(investment in securities)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券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证券投资具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证券投资具有高度的“市场力”;第二,证券投资是对预期会带来收益的有价证券的风险投资;第三,投资和投机是证券投资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种行为;第四,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不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量,而是在持有者之间进行再分配。证券投资的作用包括:其一证券投资为社会提供了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其二证券投资有利于调节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引导资源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三证券投资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知名度,促进企业的行为合理化;其四证券投资为中央银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手段,对国民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五证券投资可以促进国际经济交流。
收益、风险,时间是证券投资构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证券投资成败的重要内容。我国证券投资具有很高的市场力,是对预期带来收益的有价证券的风险投资,在证券投资中投资和投机是不可缺少的两种活动,同时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不会增加社会资本的总量,而是在持有者之间进行再分配等一系列的特点。
发行者、中介人和投资者是证券投资关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证券投资的全过程。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书面证明所有权或债权债务的关系,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法契约来约束证券投资活动的行为,使之符合法律规范。
证券投资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筹集资金;调节资金走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的配置;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树立品牌形象;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有助于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二、证券投资风险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证券投资也越来越多的被广大人民所接受,但证券投资有着较高的风险,随着居民投资理财意识的逐渐增强,对风险的认识也就越加深刻。证券投资风险是指未来投资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进而影响证券投资的结果,或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收益,或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使资产贬值。
证券投资风险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之分,系统风险是指社会政治、经济变化等对证券市场产生的不可抗拒的影响。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系统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股价过高,股市经过无理性的炒作之后,使股价大幅上升;很多股民存在着从众行为,证券投资上许多股民并无主见,跟随他人的投资行为使股价猛涨或猛跌。经营环境的恶化也是增加证券投资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政策的转变都会导致证券市场的变动;利率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的投资行为的选择,使其改变货币的使用方向,进而增大证券投资风险;税收政策将直接影响投资者和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而将证券投资的风险提升。
非系统风险是指个别原因对个别证券的影响和冲击,包括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产生非系统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对企业经营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些因素,比如公司经营状况,管理模式,产品结构等发生一系列的改变或者公司发生了一些不可预知的影响公司效益的事件都将产生非系统风险。
三、证券投资风险规避
1、回避风险,当证券投资项目对投资者利益存在威胁,或许将产生严重的不利后果,且无法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避免时,投资者应主动放弃该项投资项目或改变投资方案来规避将要产生的风险。
2、分散风险,通过分散投资资金单位、行业投资分散、时间分散、季节分散等方法使风险降低,不至于一次投资的失误导致满盘皆输的情况出现,更好的实现资金的增值保值。
3、转移风险,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进行转嫁,由他人或单位来承担,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财务型非保险和财务型保险这两种方式来进行风险的转移。一旦预期风险发生或造成损失则可以通过风险转移减少损失。
4、控制风险,投资风险虽然很多情况下是由经济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但在很多程度上,投资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避控制,不如遵守投资交易的风险管理制度,控制投资资金、规模,在资金出现问题时可以加以控制,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关注信息,分析形式,注意交易的环节进而把风险降到最小。
5、风险自留,通过这种方式来使一些无法避免和转移的风险,在不严重影响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将风险承担下来,在投资大的过程中,设立专门的款项,来弥补资金流动过程中造成的损失,不至于在投资出现风险的时,资金无法周转而导致彻底失败。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证券投资意识增强,对证券投资的理解也逐步加深,证券投资活动也相应地增加,对证券投资的风险认识也日益加强,证券投资的风险性决定未来的收益状况的不确定,因而了解证券投资,学会如何规避证券投资风险成为人们参与证券投资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志超.证券投资概述[M].华东师范大学,1987.
[2]徐谨良,周江雄.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3]冯彬.风险投资导论[M].上海财经出版社,2008.
[4]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组委会.风险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
关键词:个人财务;意识淡薄;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大学生理财的调查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5月26日
一、大学生理财现状
大学生作为未来经济的创造者和投资理财项目的主力军,因此他们更加需要增强理财观念、在学校中多学习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实践的操作,为将来进入社会更加合理有效的对自身理财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问卷调查显示,有很高比例毕业生未能正确认识到理财的必要性,理财意识淡薄。在我们的调查中,认为在大学期间理财是否有必要的选项中,39.7%的人选择没有必要,43.3%的人选择有必要,其他17%的人选择不知是否有必要。因此,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掌握必要的理财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比掌握一门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小。
(一)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在现行社会当中,大学生的收入主要有以下几种:家里给的生活费;学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勤工俭学和学校以外兼职的收入。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完全靠父母给生活费的比例高达82%,还有15%的学生在家庭供给的同时拥有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资助,只有3%的学生有校外兼职收入。图1是受调查大学生每月的收入情况。(图1)
在我们本次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他们的人均收入为1,280元。81%的学生是以月收入的方式,13%的学生以一学期为周期,剩下的6%的收入方式为年。在这些大学生当中,有25%的选择了各式各样的理财方式,其中15%的大学生选择的投资是风险较大的股票市场,10%的学生投资于基金。从上面的数据来分析,大学生收入较低,其中以年为收入方式的占比为少数,而以月为收入方式的学生为主,这部分大学生除去日常的开销,很难有多余的钱进行投资。
(二)理财意识淡薄。现在大学生的主要问题就在于理财知识不足,方式较为单一。调查显示,在接受我们调查的对象当中,对理财方式的理解比较浅薄,对于理财的概念不清楚,在我们的调查表当中列举了六种理财方式中包含储蓄、股票、基金、国债、期货、支付宝,有76%的受调查对象仅仅选择储蓄和支付宝的方式作为自己的理财工具,13%的受调查对象利用了金融工具完成自己的理财方案,还有11%的问卷对象没有任何理财方式。在本次调查当中,我们把投资理财的习惯分为:规划投资型;记账消费型;开源节流型;其他。根据统计显示,这四个类型所占比如图2所示。其中占比较大的为其他类型38%,开源节流型为22%,记账消费型为30%,规划投资型为10%,由图2可知,大学生的实际理财习惯以其他为主,其次是记账消费型,再次是开源节流和规划投资型。(图2)
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需要我们去进行规划,因此钱财也需整理。大学时代是人生最为重要的一段时光,大学生活是我们规划未来人生,学习生活技能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自身理财观念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理财能力是一个人得以在社会上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理财方面的知识并不只是一些理论上的知识,而是充斥在我们所有的生活当中。大学不像高中时期,上了大学后我们手里可支配的钱相对于以前多了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如何经营自己有限的资源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二、大学生应学会理财
(一)培养勤工俭学意识。(1)学会开源节流。所谓的“开源”就是通过自己的一些劳动,包括智力和体力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大学通常的开源渠道有获取奖学金,做临时促销,做书面翻译;(2)做家教等多种形式的兼职,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大学生还可以做一些基金定投等投资。通过努力学习,获取奖学金是目前在校大学生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至于“节流”,则体现在将有限的钱要花在刀刃上,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把握好恰当的消费时机,并随时掌握市场动态,以最少的消费获得最大的回报。
(二)理财就是要花钱有度,合理消费。学会记账,掌握手上钱的来龙去脉。理财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是记账。通过记账,能知道自己收入、花销状况和结余状况;通过记账,可以从每个月的开销中总结出各项开支的比例和一些根本不必要花销的项目,对不合理的花费有督导的作用,从而在今后的日子里加以改善,这样一来,不必要的花销将逐渐减少,最终做到开支有计划,节省费用;通过记账,还能制定下一步的投资计划,如用于购买书籍等。坚持记账的人对自己的开销结构一目了然,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钱财。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是否有制定预算计划情况如图3所示。(图3)
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在支出方面主要表现为用钱没有计划,主观随意性强。只有不到4%的学生会列出详细的预算表并且很好地执行,剩下的18%的学生从不做预算。调查对象中有很多的大学生毫无计划的支出方式让人担忧。问卷调查谈及支出是否有计划时,有62%的学生觉得支出应有计划,但自己没有实施或者实施了又没坚持下来;有18%的学生从未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认为只要有钱花就可以,不必实施具体的计划;只有20%的学生平时能制定较详细的支出计划。对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记账和编制预算的习惯,不但可以培养他们合理的消费意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恒心和自信心。
三、对大学生理财的建议
(一)理性看待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在大学生对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看待情况方面,大多表示在追求相对银行利率较高收益的同时愿意承担本金有少量损失的风险,反映出目前大学生对稳健性投资理财产品的投资意向。
(二)对于理财知识的认识和态度。在理财知识的认识和态度方面,有88.6%的受访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专业理财知识的学习,可见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都是很积极正面的。每一个人对于理财都有不同的看法。理财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理财是指管理自己的财富,进而提高财富的效能;广义的理财是指运用他人的资金来增加自己的财富。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认识财富,获取财富和管理财富,不仅能有效控制大学生的财务安全,同时对于大学校园的稳定与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而学生获取理财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媒体和银行宣传;其次是通过学校专业课、公选课以及专题讲座;通过自己看书获取理财知识的学生比例最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校的图书和阅览室的期刊更新速度慢、书籍不全、入库时间较长、找不到需要的图书和期刊。学生可以积极从各方面吸取理财方面的知识,对未来进行有效的规划。
【关键词】证券投资;内容;风险研究;规避风险
证券投资日益成为人们投资理财的一种选择,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对证券投资的认识需要不断的加强的同时还应高有着较高的风险意识,明晰风险产生的原因,在投资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以便更好的规避证券投资的风险。提升自身经营证券投资的能力。
一、证券投资相关概念
证券投资(investment in securities)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券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证券投资具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证券投资具有高度的“市场力”;第二,证券投资是对预期会带来收益的有价证券的风险投资;第三,投资和投机是证券投资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种行为;第四,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不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量,而是在持有者之间进行再分配。证券投资的作用包括:其一证券投资为社会提供了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其二证券投资有利于调节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引导资源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三证券投资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知名度,促进企业的行为合理化;其四证券投资为中央银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手段,对国民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五证券投资可以促进国际经济交流。
收益、风险,时间是证券投资构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证券投资成败的重要内容。我国证券投资具有很高的市场力,是对预期带来收益的有价证券的风险投资,在证券投资中投资和投机是不可缺少的两种活动,同时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不会增加社会资本的总量,而是在持有者之间进行再分配等一系列的特点。
发行者、中介人和投资者是证券投资关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证券投资的全过程。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书面证明所有权或债权债务的关系,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法契约来约束证券投资活动的行为,使之符合法律规范。
证券投资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筹集资金;调节资金走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的配置;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树立品牌形象;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有助于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二、证券投资风险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证券投资也越来越多的被广大人民所接受,但证券投资有着较高的风险,随着居民投资理财意识的逐渐增强,对风险的认识也就越加深刻。证券投资风险是指未来投资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进而影响证券投资的结果,或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收益,或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使资产贬值。
证券投资风险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之分,系统风险是指社会政治、经济变化等对证券市场产生的不可抗拒的影响。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系统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股价过高,股市经过无理性的炒作之后,使股价大幅上升;很多股民存在着从众行为,证券投资上许多股民并无主见,跟随他人的投资行为使股价猛涨或猛跌。经营环境的恶化也是增加证券投资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政策的转变都会导致证券市场的变动;利率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的投资行为的选择,使其改变货币的使用方向,进而增大证券投资风险;税收政策将直接影响投资者和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而将证券投资的风险提升。
非系统风险是指个别原因对个别证券的影响和冲击,包括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产生非系统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对企业经营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些因素,比如公司经营状况,管理模式,产品结构等发生一系列的改变或者公司发生了一些不可预知的影响公司效益的事件都将产生非系统风险。
三、证券投资风险规避
1、回避风险,当证券投资项目对投资者利益存在威胁,或许将产生严重的不利后果,且无法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避免时,投资者应主动放弃该项投资项目或改变投资方案来规避将要产生的风险。
2、分散风险,通过分散投资资金单位、行业投资分散、时间分散、季节分散等方法使风险降低,不至于一次投资的失误导致满盘皆输的情况出现,更好的实现资金的增值保值。
3、转移风险,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进行转嫁,由他人或单位来承担,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财务型非保险和财务型保险这两种方式来进行风险的转移。一旦预期风险发生或造成损失则可以通过风险转移减少损失。
4、控制风险,投资风险虽然很多情况下是由经济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但在很多程度上,投资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避控制,不如遵守投资交易的风险管理制度,控制投资资金、规模,在资金出现问题时可以加以控制,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关注信息,分析形式,注意交易的环节进而把风险降到最小。
5、风险自留,通过这种方式来使一些无法避免和转移的风险,在不严重影响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将风险承担下来,在投资大的过程中,设立专门的款项,来弥补资金流动过程中造成的损失,不至于在投资出现风险的时,资金无法周转而导致彻底失败。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证券投资意识增强,对证券投资的理解也逐步加深,证券投资活动也相应地增加,对证券投资的风险认识也日益加强,证券投资的风险性决定未来的收益状况的不确定,因而了解证券投资,学会如何规避证券投资风险成为人们参与证券投资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志超.证券投资概述[M].华东师范大学,1987.
[2]徐谨良,周江雄.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3]冯彬.风险投资导论[M].上海财经出版社,2008.
关键词:家庭生命周期;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家庭金融资产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财富管理。除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对冲有可能面对的财务风险也是运用不同投资理财的手段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我国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相对紧密,家庭资产通常集合在一起进行投资决策,从而使得家庭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因此,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更加符合我国实际。
一、家庭财务生命周期的划分
1947年,美国社会人口学家Paul.C.Glick首次提出了由形成期、扩张期、扩张结束期、萎缩期、萎缩完成期和解体期构成的较为完备的家庭生命周期理论。[1]此后许多学者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完善。但是,西方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家庭的具体情况。西方社会强调个人主义,父母与成年儿女的关系亲密程度不如受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家庭,中国家庭中父母的财务情况受子女生活变动的影响更大。基于以上考虑,何可,张俊飚,田云(2013)以家庭人员结构的变动作为划分依据,将家庭生命周期修正为夫妇核心家庭、标准核心家庭、扩大核心家庭、直系家庭、扩大直系家庭和萎缩家庭六个阶段。[2]但是,人员结构的变化对于家庭的财务变动不一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例如,子女工作之后结婚之前,父母仍需要对子女的买房等行为进行资金上的援助;子女生育后代之后,父母给予的帮助更可能是花费时间和精力照顾幼儿,而非大笔的金钱补贴。因此,本文以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财务变动作为划分依据,对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将家庭按照财务状况的特点分为青年家庭、壮年家庭、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四个阶段,其分别对应的家庭财务生命周期为储蓄期、增长期、积累期和消耗期。第一阶段的青年家庭指夫妻双方刚组建家庭到孩子读书之前,这一阶段夫妻收入较低,然而生活开支包括了买房和抚养幼年子女的大笔资金输出,家庭财富盈余较低,抗风险能力弱,对于家庭财富盈余的处理以储蓄为主,因此称为储蓄期。第二阶段的壮年家庭指孩子从开始读书到结婚之前,这一阶段由于工作经验的增加,夫妻的收入会由于晋升或跳槽等原因有了一个较大的增长,家庭财富盈余逐渐增加,也有多余的钱可以用来投资理财,因此属于财富的增长期。第三阶段的中年家庭指子女已婚之后到夫妻中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一方退休之前,这一阶段夫妻收入达到人生顶峰,减少了对子女的经济支援之后生活总开支也降低,可用于投资理财的家庭财富盈余会激增,因此是家庭财富的积累期。第四阶段的老年家庭从夫妻中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一方退休之后开始算起,这一阶段夫妻的收入有大幅的降低,生活开支相对较高,退休金不足的部分以消耗过去积累的财富为主,因此是家庭财富的消耗期。
二、家庭的财务风险
家庭生活中隐藏着许多风险。风险意味着不确定性,有些风险可以带来意外的收获,而有些风险则会产生不好的结果,造成家庭财务的损失,从而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因此,正确识别不同阶段的家庭财务风险,做好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风险按照性质可以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这类风险一旦发生,后果只有无损失和产生损失两种。若无防范措施,其产生的经济损失,严重的甚至可能让一个家庭分崩离析。这类潜在的风险包括:(1)夫妻双方中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一方发生意外,如:车祸、工伤等,失去工作能力甚至亡故,造成家中主要经济来源中断。(2)家庭成员罹患重大疾病,家庭收入无法负荷高额医药费开支。(3)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天灾,如:火灾、地震、洪水、海啸等,使得家庭财产尤其是实物财产遭到破坏,产生直接经济损失。(4)意外发生的人祸,如:偷窃、抢劫、车祸等产生的财产经济损失。投机风险是相对于纯粹风险而言的,是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投机风险的后果一般有三种:一是没有损失;二是有损失;三是盈利。一方面,投机风险往往在家庭理财中被利用其盈利的可能性,通过在证券市场上投资有价证券为家庭创造更多财富,另一方面,如果不对其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防范,财富管理的努力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功亏一篑。这类风险在家庭中以投资风险为主,会对家庭投资产生威胁的潜在风险包括[3]:(1)政治风险,如某一地区政治不稳定,会使投资人却步因而导致股价、汇价下跌。又或是国家出台了对于某一个行业的利好或者不利的政策,带动该行业的股票价格上涨或下跌。(2)财务风险,以股票或债券而论,会因公司经营不善,财务状况不佳使股票价格下跌或无法分得股利,或使公司债券持有人无法收回本利。(3)市场风险,投资股票、期货时市场行情波动会使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期货合约价格随之变动而造成损失。(4)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会使钱失去原有的购买力(5)利率风险,市场利率的变动,也会使投资造成损失。例如投资债券时,利率上升使债券价格下降,造成损失。(6)汇率风险,本国货币升值有利于以进口原材料为主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不利于产品主要面向出口的企业,因此,投资者看好前者,看淡后者,这就会引起股票价格的涨落。
三、应对风险的财务管理策略
以上种种风险的存在,使得每一个家庭都需要通过家庭理财来构筑一套财务上的“防御工事”。纯粹风险的主要抵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家中保留一笔“应急资金”,总量可以维持家庭6至9个月的正常开支,使得万一发生财产损失后,仍可以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另一种则是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采取购买保险的手段来避免损失的加剧。对于投资风险的控制,则需按照各种金融理财工具的特性,意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动向,结合家庭整体的财务状况,在不同的财务生命周期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避免因投资方式的不当使用加剧家庭的财务风险。表3显示的是家庭理财主要投资方式的特征。根据这些理财工具的特征,结合不同家庭财务周期阶段家庭的财务风险状况,可以给出如下的财务管理策略建议。对于处于储蓄期的家庭,对家庭财富盈余的处理应当首先预留出应急资金,其次为家庭中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庭成员购买人身保险,再有富余的可以投资储蓄或国债等流动性高且收益稳定的理财方式。对于处于增长期的家庭,随着财力的增长,可以逐步增加对于家庭其他成员的人身保险,和用于保障固定资产的保险,在保证家庭财务流动性的基础上,增加对于高收益金融资产的投资,如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股票等。对于处于积累期的家庭,出于对养老保障的需求,可以增加对医疗保险的投入和养老金储备,用于投资的家庭财富盈余达到一定程度的可以依托专业的财富管理人员,降低投资风险。部分家庭可以增加对于实物资产的投资,为财产的传承做准备。对于处于消耗期的家庭,过去对于保险的投入已经降低了此阶段的纯粹风险,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保障财产的安全性,可以减少高风险投资产品的比例,增加国债、基金等安全性高的理财工具的投资比例。
作者:吴嘉琪 单位: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在调查方法上,根据西南大学学生分布的特点,本次调研综合采用了分层抽样、分组抽样、随机抽样等抽样方法。涉及文史类、理工类、商科类专业的同学,共发放2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94份,问卷有效率为97%。调查问卷采用客观题单选和多选的方式提问,主要包括大学生基本情况、生活费的来源及去向、金融投资现状、可能的影响因素等多方面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大学生的金融投资行为。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金融投资基本情况(1)样本总体情况。在参与调查的194人中,只有41人(21.13%)投资了金融产品,而有153人(78.87%)没有进行相应的投资。(2)未投资金融产品原因。统计数据显示,对金融产品不了解是西大学生未进行金融产品投资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占比约63.33%。其次是资金不足,34%的人认为资金不足是其未进行投资的原因,有超过59.79%的西大学生目前可支配存款余额低于3000元。金融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对于他们是否进行投资的影响并不大,仅分别有9.33%、12%的学生选择此项。另外,在未进行投资的学生中,55.33%的学生有投资的意愿,可以发现大学生有很强的金融投资意愿,但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未能采取实际行动。(3)投资原因。在投资金融产品的大学生当中有超过52.08%的人属于接触过金融产品的宣传,想自己进行一些尝试的,也不乏拥有部分专业知识的大学生(27%),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赚钱,但真正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巧的人最少,只有约4.17%,还有6.25%由于其他原因的,例如闲钱随意投资,看中其高收益,同时,仍有10.41%的大学生并无明确目的来投资金融产品,只是跟风行动。(4)投资品种类。参与基金投资的人数最多,占投资金融产品人数的73.17%,且基金的投资中,投资货币基金的人数占比最大为75.61%,反映出货币基金在大学生中普及程度较高。投资股票的人数占投资有投资金融产品的比重也较大为24.39%,仍然有一部分大学生热衷于高风险投资。由于大学生的保险意识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相对较高,投资保险、银行理财产品人数较少。投资外汇的仅一人,无人参与债券投资。
2、大学生金融投资情况影响因素分析(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Logistic模型是经济学中被广泛用于研究行为主体的选择过程的一类计量经济模型。许多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会导致一种行为结果的产生,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是一种分析个体决策行为并广泛应用于影响因素分析的理想模型。logistic回归属于概率型非线性回归,假设在自变量的作用下,某社会现象的发生概率为P(0≤P≤1),发生概率与不发生概率之比为P/(1-P),则logistic回归模型为。(2)被解释变量:投资(1)/未投资(0)(3)假设:大学生是否进行金融投资取决于年级、地区、专业、性别、户籍类型、家庭理财情况、收入主要来源。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大学生的金融投资行为。(4)根据以上假设设定自变量①年级。2011级与研一的大学生参与金融投资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8.03%和23.08%,2010级的参与率为20.59%,2012级的参与率较之降低为16.36%,而2013级参与度最低,仅为6.67%。随着年级提高,知识积累,对金融知识了解加深;一部分大学生开始有独立收入,对理财需求提高,开始尝试金融投资的人也更多。②专业。文科和工科专业的大学生中参与金融投资的比例相当,分别为16.67%和12.09%,而商科专业的大学生的参与率高达44.12%,远远超过文科和工科专业。③地区。来自东部地区的大学生金融投资参与率最高,为28.57%,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大学生的参与率最低,仅14.56%。东中部地区经济较西部发达,金融投资氛围更浓,投资意愿更强,参与度更高。④性别。女性样本中金融投资参与率16.95%,而男性的参与率为26.32%,远高于女性。⑤可支配存款余额。可支配存款余额3000元以下的样本大学生金融投资参与率最低,仅为10.34%,随着可支配存款余额增多金融投资参与率也随之提高,当可支配存款余额达到8000以上,样本大学生的投资参与率达到75%。可支配存款余额越多意味着可用于投资的资金越多,投资理财的需求更大。⑥家庭理财状况。家庭成员无金融投资经历的大学生金融投资参与率10.22%,远低于家庭成员有金融投资经历的45.61%。家庭成员进行过金融投资的大学生对投资知识的了解多于相似条件下家庭成员未进行过金融投资的大学生,其投资动机更强。家庭成员的示范效应也会提高大学生的金融投资率。⑦收入主要来源。收入主要来源于亲人提供和奖、助学金的样本金融投资参与率最低,分别为15.63%和18.80%,勤工俭学的参与率为较高的30.77%,而来源于其他渠道的远远超过了其他方式,达66.67%,其中可能包括投资收入、课外收入等等。⑧月支出。月支出<600,其金融投资参与率为0最低,随着月支出提高金融投资参与率也随之提高,当月支出>2000时,所有样本都参与了金融投资。⑨月网购支出。金融投资参与率基本上满足与与网购支出同向变动,月支出小于100时为16.87%,500元到800元为100%,而当超过800时,参与率降到50%。由于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与网上购物支付账户的连接,网购提高了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投资的关注,成为大学生进行金融投资的助推器。变量处理:将年级、地区、专业、性别、户籍类型、家庭理财情况、收入主要来源设为哑变量,其中年级、地区、专业、收入主要来源为多分类无序变量,因此引入需要亚元变量,见表4,变量可支配存款余额、月支出、月网购支出为多分类有序变量,可将其直接引入模型,无需引入亚元变量。(5)自变量相关性分析。通过变量的自相关性矩阵可以看出(图略),仅家庭成员投资理财情况与户籍所在地(农村/城市)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4,其他均小于0.4,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多重共线。(6)回归模型模型解释:P表示进行金融投资概率,p/(1-p)表示大学生进行金融投资与未进行金融投资的概率之比。二元logistic的系数说明的是,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某一自变量以单位的变化对某一类别相对参照类的对数发生比的影响,为误差项。用stata计算可得到如下计算结果。(7)回归结果①将所有解释变量加入回归模型回归结果分析:模型进行似然比检验的卡方值为75.79,Prob>chi2=0.0000,在95%的置信水平下回归模型显著。
在95%的置信水平下,自变量专业、性别、家庭理财情况、月支出对个人投资金融产品情况有显著影响,而年级、省份、地区、资金主要来源、月网购支出对投资金融产品情况无显著影响。②逐步回归(后退法)逐步去除不显著变量后的回归结果:结果分析:模型的卡方值为67.93,Prob>chi2=0.0000,在95%的置信水平下回归模型显著。在95%的置信水平下,自变量中,年级(研一)、专业、性别、家庭理财情况、可支配存款余额、月支出对个人投资金融产品情况有显著影响,作用方向与假设吻合。研一的被调查者投资金融产品发生比约为2013级的6倍(=6.04)。由于研一大学生知识储备较本科大学生更多,有投资经验的学生相比2013级更多,因此投资金融产品的比例更大。文科类、工科类大学生投资金融产品的发生比分别为商科类大学生的27%和22%,商科大学生投资理财的专业知识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更丰富,投资技能更强,投资意愿和投资观念也更强,因此金融投资发生比远高于工科和文科生。女性金融投资发生比为男性的32%(=0.32)。样本中有19%的男性属于风险爱好者,而女性中仅4%属于风险爱好者,男性的风险偏好程度远高于女性,而金融投资尤其是股票外汇投资风险大,大学生中更愿意冒风险的男性也更愿意参与金融投资。家庭成员未投资过金融产品的大学生投资金融产品的发生比远小于家庭成员投资过金融产品的大学生的投资发生比,仅为其0.175倍。月支出、可支配存款余额均与金融投资比例正相关。可支配余额的发生比为1.843,可支配存款余额每提高一个等级,投资率将变为原来的1.843倍;月支出发生比为2.515,月支出提高一个等级将使投资率增加1.5倍,说明月支出对大学生是否进行金融投资作用程度远大于可支配余额。
除研一外的其他年级学生与2013级相比,投资金融产品的比例并没有显著提高,本科阶段的是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大学生对金融市场的了解并没有显著差异,而研究生学习的知识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说都有明显提高,因此,金融投资比例在本科阶段并没有明显差异,而研究生的投资比例远大于刚进校的大一学生。大学生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对是否参与金融投资也没有显著影响,另外,来自东部和中部的大学生与来自西部地区大学生相比其投资比例并没有显著提高。其原因可能是大学生主要以学校作为认识金融投资的渠道,接受同样的教育,投资信息也主要通过学校宣传、校园模拟投资活动以及同学间的交流投资经验等方式获得,与生源地并无太大关系。收入主要来源于勤工俭学、奖助学金和其他的大学生与收入主要来源于亲人提供的大学生相比其投资参与率也并没有显著提高。由于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和奖助学金所得收入甚微,其他收入不稳定,因此,这些独立、额外收入并不会显著提高大学生的金融投资参与率。最后,网购支出也并没有对大学生金融投资参与率产生假设中的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科技进步,通过互联网进行转账更加方便、快捷、安全,互联网转账的普及使得那些即使是较少进行网上消费的大学生也愿意使用通过快捷安全的互联网转账技术购买金融产品。虽然各种互联网理财宝兴起于网上消费支付业务,但其已经以极快的速度在大学生普及开来。
三、小结与讨论
【关键词】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建设;差别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投资理财专业。投资理财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面临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诸多阻碍发展的现实性难题。因此,我们有必要为专业建设展开积极探讨。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正以加速度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经济愈发展,投资理财活动就显得愈重要。企业、家庭、个人等社会经济主体或多或少都免不了要参与投资理财活动,与投资理财相关的业务和机构与日俱增,市场对这类专门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高职院校开设投资理财专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而言,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然而,当市场各经济主体亟需投资理财的专门人才,各类高职院校的投资理财专业也向市场推出这类人才时,供求之间却显现出并不完全合卯合榫的微妙矛盾。对投资理财专业建设方式进行改革,以化解这一现实矛盾,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建设面临的几个问题
1.现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和实施的难度较大
专业建设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在这个多变的时代,今天的形势难以把握,明天的走势难以预测,专业筹划要想与现实完全合拍确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其他专业相比,投资理财专业的建设难度可谓更居其上,参加这一专业教学活动的师生都会有这种切身感受:投资理财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租赁等等都可以被涵盖其中,而且这一领域还在快速地扩充。反映到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虽然总的课程数目与其他专业相差不大,但由于该专业所包含的门类太多,每一门类所包含的课程数目就会相对有限,因其广泛,所以便不易深入。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投资理财专业的高级人才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2.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同质化程度过高,差别优势不强
今天,买方市场的影响几乎无所不在,投资理财领域也是一样。各从业单位都竭尽全力去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要求,相应的对本单位用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但各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却表现得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对这种状况的一种形象描述就是“这边人找不到岗,那边岗找不到人”。缺乏绝对优势,缺乏比较优势,这是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建设所面对的,而且必须要跨越的一个重大难关。
3.市场变化发展速度快,超出专业建设有关各方的预计
这几年来,中国以及国际投资理财领域发展变化速度惊人。在投资方面,原来股票债券等证券一枝独大,而现在基金、黄金、外汇、期货则各显神通,各自占有可观的市场份额;在银行信用方面,有纸质货币正被银行卡、网银、手机银行等快速取代的沧桑巨变,有中间业务的异军突起,银行业务重心的调整给从业人员带来更多更高的新要求;保险市场的迅速扩大,则要求保险公司具备更多的应市品种和更具有专业素质和亲和力的从业人员。投资理财实务的这种变化速度给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建设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种变化速度仍不会有丝毫减缓的趋势。应该说,这既是高职院校和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坚定不移、不遗余力办好投资理财专业的原因所在,也直接导致投资理财专业建设难度远远超过其他的经济学专业。
二、今后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1.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与普通高校金融、投资等专业应拉开距离
有些用人单位将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看成是普通高校金融等专业的一个压缩版、简化版,或是将普通高校多个财经专业糅合在一起的一个产物,认为高职毕业生对原理知识的掌握不如普通高校毕业生扎实,只是实际动手能力较强,而随着投资理财行业电子自动化程度迅速提高,过去许多人工动手的工作和岗位现在都可以交由机器来代替,于是高职投资理财专业在这些用人单位看来就不再具有优势,即使他们愿意聘用高职毕业生,给予高职毕业生的上升空间也远不及普通高校毕业生。
诚然,许多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的建设过程与普通高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避免地受到普通高校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然而,一旦建立起自己的门户以后,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就应该坚决地与普通高校拉开距离,办出自己的鲜明特色。各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应该联合一致,建立自己的研究院,对行业内具有较强实际指导意义的理论、原理、应用程序等进行筛选与深入研究,首先从教材建设上做好高职教学的定位工作,在此基础上,再对高职投资理财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试验和论证。投资理财领域非常广阔,但如果高职院校总是跟在普通高校后面走,还是不会有出路。只有下功夫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挥独有效用的领域,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
2.各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的办学方向应有显著不同
目前各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的办学方向和所授课目可以说基本趋同,趋同就意味着难以形成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最后只会加剧相同专业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削弱个体的竞争实力。
因此,各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应将本专业的办学方向进行调整,或者让本校的其他专业与投资理财专业进行合作,或者参照有关行业、企业和地区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和确定新的办学方向。比如,有的高职院校会计财税方面师资力量较强,如果将投资理财专业相关课程予以强化,具有这方面优势的毕业生就会比较容易吸引用人单位的注目;有的高职院校可根据长期合作的企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开设部分专业课程,让学生在相关企业进而在相关行业都能获得竞聘优势;有的高职院校可以分析其他院校投资理财专业的强项和弱项,根据兄弟院校的弱项来确定自己的办学强项;有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对迅速发展的投资理财行业的未来走势进行预测,类似于风险投资,先尝试对少量课程进行调整,抢占先机。总之,高职院校对于投资理财专业办学应采取更加务实灵活的态度,选择各有所长、优势突出的办学方向。
3.建立套餐教学制度
投资理财专业不仅领域广阔,而且专业课程一般都比较庞杂艰深,一个专业或一个办学方向适用一套课程体系的做法实行起来颇有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让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不易精通,不如将全部专业课程进行重新组合编排。
我们不妨可以借鉴一下手机套餐服务。这些套餐针对经过细分的客户群,分别推出具有不同服务重心的通信组合,有的侧重于长市话优惠,有的侧重于降低短信成本,有的则突出智能化服务。这对于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在两至三年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要让学生能在广阔的投资理财专业领域真正有所收获,就必须对课程和学生做进一步的细分。首先精心设计课程套餐,不同套餐内既有相同的课目又有不同的课目,有投资理财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架构,也有与某一类专门业务紧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然后再根据学生的主观志愿和具体条件对学生做进一步的细分,让学生们选择不同的课程套餐。课余时间则让学生定期相互展开交流,发表学习体会,互享学习心得。这种做法让学生在同样的学制时间内学得比较积极主动,比较有兴趣,有利于学生在投资理财的某一领域获取比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同时也基本保持了原有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专业视野广度,并且提高了求知欲、学习效率和交流能力,从各个层面为将来从业预做准备。
4.加强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辅助课程的建设
高职投资理财专业毕业生进入职场,一般都是从一线基层干起,职业特点决定投资理财从业人员必须与各式各样的客户打交道,因此,投资理财专业不能只是设立投资理财类课程,犹如治病一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效果必然难如人意。高职投资理财专业必须应自身的客观实际需求,做好辅助课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