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农业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产业发展问题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业产业发展问题

第1篇

一、隆阳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隆阳区提出了用新型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14年完成生产总值190.0187亿元,比2013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437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6.172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8.408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25.2:34.1:40.7调整为23.9:34.8:41.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1480亿元,比上年年增长6.8%。农业产业方面,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0.07万亩,油料种植面积7.9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3.43万亩,收购烤烟18.47万担,甘蔗种植面积达10.8万亩。核桃总面积达109.8万亩,“百万亩核桃大区”目标顺利实现。桑园、茶叶面积稳定在6万亩以上,咖啡、蔬菜、甜柿等产业稳步推进。畜牧业快速发展,连续4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从宏观上来看,隆阳区的农业产业有了明显发展,但是从微观看,201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247元,离全国人均10489元尚有一定的差距,与全市、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压力大、任务艰巨。隆阳区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展仍较为滞后,农业产业大而不强,强而不优,优而零小的问题仍然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优势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还很突出,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把隆阳区农业的自然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并进一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而构建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隆阳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1.传统的农本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隆阳区传统农本思想观念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农民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农业生产观念,迷信于政府指导,缺乏自主意识和向土地要生产力的创新意识;二是缺少开放意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三是缺少规模经营意识,缺乏合作,固守于自给自足的保障性生产;四是相信传统的农业经验,对农业科学技术重视不够。

2.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否与当地的产业发展相符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程度的好坏。隆阳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农业的基础地位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在隆阳区的比重仍然很大。因此,政府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还要强化政策支持和引导。要结合隆阳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要在农业产业布局、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基地建设、落实信贷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予帮组和支持。

3.农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近年来,隆阳区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的布局和调整力度,但还存在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雷同、布局分散、资金整合程度低、农产品比较效益低、资源比较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另外,受市场和资源的双重约束,产业调整优化难度大,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争地现象日益凸现,产业发展难以向最佳适宜区集中,规模化、集约化的布局和发展步履艰难,优势难以发挥。

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特色优势难以体现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隆阳区农业龙头企业总体上数量不少,但加工规模不大、加工技术相对滞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优势特色农产品处于原料型、初加工型生产阶段,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特而不优、优而不精,优势特色难以体现,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带动力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企业小而散,组织化程度低,普遍存在管理粗放、成本高、质量差、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农产品加工深度和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5.市场信息建设滞后

绝大多数优势农产品营销网络和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滞后,难以在短时间内开拓有利于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影响和制约了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优势的发挥,从而难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产品。

三、进一步优化隆阳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1.创新思想理念体系

在隆阳区传统“二元结构”壁垒尚未打破的前提下,创新思想就是要革除不合适宜的思维观念,树立只有城乡一元结构和城市反哺农村才能使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树立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培养现代农民、建设现代农村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理念,树立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构建城乡统筹就业和保障体系,以城乡产业一体化改变城乡产业二元现状、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理念。要达到以上目标,就要努力实现隆阳区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商贸旅游国际化协调发展。树立大农业的理念,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和服务业,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到工业和服务业上来,实现隐蔽性失业的大量被土地束缚在自给自足的土地上的农民大量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达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满足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2.完善公共管理体系

一是要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是一个有限的政府,政府充当一个“守夜人”的角色。创建现代政府公共管理体系,就是要建设“法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政府角色和职能的转变就是打造服务型政府,为隆阳区农业产业支撑体系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制定产业政策。政府要通过产业政策指引发挥公共管理对农业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隆阳区的农业产业政策应体现明确的导向性:一是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隆阳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有利于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隆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三是有利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隆阳区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四是有利于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隆阳区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制定与产业政策配套的服务措施。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中产业政策引导在农业产业支撑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结合制约隆阳区农业产业支撑体系建设的实际,适时制定和支持隆阳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各种政策和措施。

3.努力构建三大支撑体系

一是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按照国家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大力推广蔬菜、水果、茶叶、肉类和水产品等鲜食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推进农产品无公害生产进程。用3―5年时间,建立完善区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大力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率先执行有关国际国内质量认证标准,切实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等质量认证申报服务工作,对获得国家级以上质量认证的龙头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由政府给予一定奖励。

二是构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体系。重点建设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体系;以植树造林为重点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以乡村公路、安全饮水、能源沼气、信息网络、市场流通等为重点的生产生活设施体系。通过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工程,切实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进农业生产的基地化、规模化、专业化。

三是构建市场信息流通体系。在流通体系建设方面,以城区、蒲缥、潞江坝火车站为依托,着力打造三大现代物流中心,促进主导产品有序流通。加快建设区、乡综合经济信息网络,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现代流通方式,向龙头企业、农民和外界及时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农产品供销信息服务。

4.加快实施三大保障措施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结合隆阳区产业实际,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做好布局发展。保山坝区以无公害蔬菜(含水生蔬菜)、油菜为主;西邑、丙麻、瓦渡、杨柳、瓦房及汉庄、辛街、蒲缥以烤烟、蚕桑、油菜、透心绿蚕豆为主;潞江的江西、芒宽、杨柳下半山以甘蔗、香料烟、咖啡为主;蒲缥坝区、潞江的江东以蔬菜为主,板桥的山区、瓦渡、瓦窑以茶叶为主。通过优化布局,以村、社、组、大户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批专业村、专业组、专业户和大户,实现组组有大户、村村有特色、乡乡有规模,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的目标。

第2篇

一、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山西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推进特色农业全面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色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特色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明显提升。但整体而言,山西特色农业仍然存在产业化程度偏低、市场交易不规范、科技转化率不高等深层次问题。

1.产业化程度低。特色农业经营化水平高低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进程。一般来说,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越高,其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占有率越高。从整体经营水平看,现阶段山西省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尚不完善,和其他省份相比,经营水平低,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少,仅有25家。2015年列入“513”工程的省级龙头企业仅81家。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就很难起到同行业带动辐射作用,影响特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2.市场交易不规范。目前,特色农业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厂商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往往会采取不正当手段,钻法律的“空子”。市场交易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准则和规范。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厂商为了尽快回笼资金,通过一些特卖促销活动以低价销售产品,不能保证特色农产品的优质新鲜。另外,由于消费者对商品真假辨别能力低,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部分特色农产品定价过高,有的甚至形成市场垄断,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

3.农业科技转化率不高。从山西省公共财政投入中不难看出,山西省农业研发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1。在国家对各省份的财政投入中,对山西省的财政投入相对较少,其中科学技术的投入为62.06亿元,农业相关的投入仅为339.69亿元,在中部六省中最少。

二、制约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山西省特色农业面临的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科技水平不高、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不通畅、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不合理等。

1.科技创新能力和投入不足。特色农业是资源、劳动力、科技相结合的一种农业,它是一种高效农业。所以,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现阶段而言,山西省特色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还不完善,特色农业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一方面,科技推广队伍不健全,高技术水平的科技人员偏少,非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高;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农作物栽培技术比较短缺,许多现代化的生物科技、农业设施、信息技术等还未得到很好的应用。而且,农业科技转化率低,科技资源与经济建设结合不紧密。

2.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不通畅。山西省因地处大陆内部,交通不便和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成为山西省发展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如表2可以看出,中部六省中山西省交通运输就业人数相对较少,且集中在铁路运输业,水运和航空就业人数较少。进一步说明山西省航空和水运发展缓慢,这就导致特色农产品新鲜度和保质期延长。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山西省运输线路总长度仅为143687.4公里,在中部六省中运输里程最短。其中,公路运输里程最长,为139343公里,但是在六省中排名最后。可见,身处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利,对山西省对外运输特色农产品影响很大。另外,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条件不容乐观,许多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道路、运输设备、仓储设施、保鲜设备等硬件设施还很落后,现代化信息网络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特色农业的发展。市场信息不灵,信息收集、传递手段落后,时效性差使绝大多数农户不能及时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

3.劳动力素质偏低。随着农业产业技术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要求农民对该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越来越高,文化程度的高低对特色农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山西省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力大部分是体力型的,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如图1显示的是2013年山西省农村受教育程度。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总劳动人口的22.7%,初中文化程度占47.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8%。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农业高新技术的普及,使得劳动生产率低,而且农户自身生产意识薄弱、风险意识不强,阻碍了特色农业向科学化、现代化、集约化方向的发展。

4.特色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目前山西省虽然创建出水塔老陈醋、冠云平遥牛肉、沁州黄小米、古城纯牛奶、六味斋酱肉等一批农产品品牌,但是大多数农业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不注重农产品和企业的品牌建设。在2014年农业部最新公布的全国1191家龙头企业名单中,山西省合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6家,仅占2.2%。这对于树立山西省特色农业品牌,提高知名度非常不利。5.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不合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而政策因素往往是作为外部因素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因素同样影响特色农业的发展,往往政策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带动或抑制特色农业的发展。因此,山西省省委、省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以区域利益符合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鼓励政策,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相关的抑制政策能够有效地防止盲目开发农业资源。

三、加快发展山西省特色农业的对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加快山西省特色农业的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科技投入,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把农业做强、做优,增强市场竞争是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要加强具有山西省特色的优质杂粮的选择和栽培。根据山西省农业地域差异明显的特点,因地制宜培育适合各农业生态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重点研究具有特殊用途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农产品结构要立足市场经济需求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提高绿色蔬菜种植产量。要研究制定鼓励优势品牌和高新技术农畜产品出口的具体政策,积极引导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民营加工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2.培养壮大龙头企业,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龙头企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对提高产业化水平至关重要。所以,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增强山西特色经济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把确实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作为重点“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其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和发展山西特色农产品的综合加工“龙头企业”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最后,积极开发绿色食品和地方特色农业土特产品。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开发绿色食品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更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3.加强政府监督和扶持力度,促进山西特色农业发展。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定农业政策、资金投入以及监督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具体而言,首先,政府要制定利于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为特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法律环境,对经营特色农产品的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和适当的税收减免或者降低税率。其次,要加强对特色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根据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省委、省政府应从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信息渠道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支持特色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教育、农业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加大投入,增加对农业灾害的补贴;同时,逐步建立完善农业科学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农民根本利益。

4.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保障。省委、省政府应该在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根据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和短期培训等方式。对于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民来说,可以请专家进行专门的培训,政府给予一些补贴,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加快培养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进而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

第3篇

[关键词] 墨江县 农业产业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27-01

墨江县国土总面积5288.6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9.8%,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辖15个乡(镇)168个村民委员会(社区)23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811户29.96万人。全县总耕地面积67.8万亩,其中水田(含雷响田)13.76万亩,旱地54.8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15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稻谷、小麦、高梁、荞麦、大豆、花生、烤烟、茶叶、甘蔗等。2013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7.1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0.17万亩,粮食总产量14.6万吨,农民人均有粮376千克。

一、墨江农业产业现状

近年来,墨江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农业农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1.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通过中低农田改造项目和高稳产农田项目的建设;我县粮食产量连续几年都在10万吨以上。蔬菜、林业、畜牧产业初具规模,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区域化、专业化格局更为明显,获得“中国紫米之乡”称号。

2.新型市场主体逐步发育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4家,带动农户500户;合作组织包含茶叶、咖啡、粮经作物、水产、畜牧等方面。

3.科技应用水平明显提高

高产创建项目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稻田养鱼、稻鸭共育等一批节本增效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农民素质培训加快推进,1000多农民拥有专业职称。

4.农产品质量全面改善

农业标准化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建成3万亩标准化紫米生产基地,5万亩标准化茶叶基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数量逐年增加,至2013年已成功申报了3家无公害农产品,1家有机食品。

5.农产品生产企业建设取得新进展

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农产品生产企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特别是进入2010年以来,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的龙头企业更是蓬勃发展,今年来已有墨江县咖啡公司、森茂公司、碧溪玉碧茶叶有限公司等申报为龙头企业,为进一步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做出贡献。

二、墨江县农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墨江县农业产业发展取得成效的同时,当前农业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

1.农业经营主体素质偏低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不强,接受新品种新技术能力较差,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

设施装备档次不高,农业抗风险的能力较弱。特别现代化的高稳产农田少,仅分布在缘河地带的梯田。

3.农业生产专业化、集约化水平较低

农业产业规模不大,产业结构基本处于分散化、小型化的状态。土地集约程度低,户均经营规模偏小,土地流转机制还不完善,影响到种养大户承包经营土地的稳定性。

4.农业产销一体化程度低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于农业结构调整,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偏低。农业品牌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指导,多数农产品品牌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

5.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

一方面墨江县工业化程度低,对农业反哺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县内缺乏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工业企业,现有的企业规模小、装备差,没有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这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6.农业安全生产任务艰巨

重大动植物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各乡(镇)对重大动植物疫病监测、免疫工作能力有限,规模化及专业户畜禽养殖场的整治难度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业标准化实施、农产品生产基地监测等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三、墨江县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

墨江县农业产业发展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农业产业的发展。

1.加快农业结构转型

墨江县农业产业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层次升级。结合我县主导产业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建设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示范作用较强的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带动以农村为单元的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向“一村一组”发展,依托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示范场先进设施装备,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种子种苗、生物工程、设施农业等高新产业。

2.加快农业主体转型

新型专业农民是农业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因此,要通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专业农民,加大对骨干农户、种养专业大户的培育力度,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3.加快农业服务转型

在用科学技术“武装”农技人员的同时;继续大力推进科技入户工程,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加强蔬菜、茶叶、果树、畜禽优良品种的引进,扩大节本增效、绿色生产、加工保鲜技术的应用,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广,逐步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进产业化快速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动力之源。因此,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当前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应着重搞好:第一加快种苗产业化进程,建立育、产、销一体化的种苗产业化经营机制,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完善种苗市场供应体系;通过加大引进和繁育力度,加快品种的改良步伐,为生产高质量产品奠定基础。第二加快农业科研开发。积极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第三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抓紧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5.加强农业资金整合

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我们要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完善扶持政策,集中用于优势农业产业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以及精品果园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专业服务队伍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等,为优势产业发展提供投入支撑。

6.加强农业执法

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推进农资连锁经营,规范农资市场;加快农业标准化实施进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度;健全农业公共安全体系,强化动植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冷晓明,王铁生.农业产业化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03月

第4篇

(一)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优质化、机械化方向推进,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目前,武功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加速向提质增效转变,在传统的粮食生产上,向集约化、规模化、优质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如武功镇、代家三农中心创建的整镇推进粮食基地和海鋈皇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创建粮食高产万亩小麦、玉米示范片4个,现代农业产业正由点到片、由片到面辐射,发挥了试验、示范、推广、带动效果显著。粮食产量达到了24.9万吨,稳定了基础,保障了粮食稳产安全。

(二)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日趋合理,农业产业化发展正在由单纯的粮食种植向多种产业转变

农业产业化发展处于快速发展期,农民群众致富就业门路拓展,土地集约经营的愿望日益迫切,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5万亩。农业产业化以个体、合作社、企业、公司等形式多样的生产经营方式应运而生,各类经营模式异彩纷呈,发展势头良好。一些经济实体和实业家以巨大的投资和超前的眼光纷纷投资农业产业化生产中来,全县家庭农场8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55家,入社农民3万多人;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4个,其中省级4个,市级5个,县镇级1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家,市级18家。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布局合理。2014年底,主导产业猕猴桃面积达到8.6万亩,逐步形成规模化、特色型农业产业化。杂果以河道、贞元、代家等镇(中心)北部的苹果、游凤的薄皮核桃、南可樱桃等果品达到3万余亩,果业总产达到10.65万吨,产值5.3亿元。蔬菜产业规模化效益呈现。全县蔬菜面积达到12.79万亩,其中设施蔬菜9864亩,清水莲菜2905亩,大蒜及其他露地蔬菜11.5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9.38万吨,蔬菜总产值达到8亿多元。一村一品特色突出,武功县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村60个,带动从业人员7.7万元,产值达到6.8亿元。畜牧产业稳步发展。2015年3月底,武功县生猪存栏59.06万头,牛存栏4.71万头,羊存栏2.6万只,家禽存栏181万只。规模化养殖场386个,其中部级标准化养殖场1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场6个。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迅速,苗木花卉面积达到3万余亩,产值超过5亿元。总体来看,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水平逐步提高,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周边群众致富,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增强

通过调研证实,经营状况好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具有带动农民群众就业致富的作用。如陕西新世界核桃良种苗木有限责任公司,有良种核桃苗木基地1600亩,采穗圃300亩,繁育良种核桃苗木400万株,产品销售省内咸阳、宝鸡、安康、汉中、铜川以及省外甘肃、宁夏、青海、河南等区。一是土地收益率提高。每亩租金年收益800到1200元;二是增加就业和收入。吸纳120个就业岗位,增加季节性用工360人,累计支付劳务费用630万元。一些年龄偏高、文化程度低,也无技能的群众不离村给企业打工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增加了群众收入,改善了群众生活,优化了生态环境,深受周边群众欢迎,群众满意度高。

(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为市场提供优质产品、为工业企业提供优质的加工原料,带动了其他产业延伸了产业链条

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为市场输送了新鲜蔬菜,特色果品,优质蛋奶和肉类产品,丰富了群众饮食的多样性;为粮食深加工企业提供了小麦、玉米、蔬菜原料,为葡萄酒业提供葡萄原料,为农副产品的生产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以及消费流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扩大了就业,延伸了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发展快、规模大、起点高、亮点多,优点突出,特色显著。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管理水平不高,劳动强度大、档次不高

主要表现在设施大棚管理上,一是自动化管理程度不高。个别采用机械作业,如自动卷帘,喷灌、浇水。其他大多数作业基本都是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自动化控制水平空白,如温度、湿度控制,时时都离不开人,少有疏忽就损失惨重。如有一户人家没有及时给大棚通气通风,致使温室大棚温度达到80℃,里边种植的作物全部烧死的现象。二是对大棚机械作业缺乏了解,长期依靠人工作业,设施大棚户推广微型耕作机械使用处于空白状态。三是缺乏现代管理观念,大棚设施现在都采取塑料薄膜,使用寿命短,很少有采用长久耐用的新材料建设温室大棚。四是管理的新技术应用不多,技术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人工口传、身教,自觉看专业书籍和网络学习的少,科学管理、科学种植知识缺乏。

(二)果品蔬菜生产销售环节上,企业和农民增收风险加大

一是果品、蔬菜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化学药品,绿色、无公害农业产业化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在果品蔬菜质量上,一些群众只看产量和效益,不顾长远现象问题突出,如个别群众在猕猴桃、草莓生产中,违规使用膨大剂等,致使瓜果味道不正,也难以存储加工。过度使用药物,致使蔬菜、瓜果药品残留超标的事也时有发生。虽然一时得利,但从长远看不但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也影响农业产业化企业声誉和发展。二是加工储存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企业和农民收益。现在是市场经济,农业产业化收益受市场销售影响程度加大,果蔬菜加工和储存能力不强,到收获期大量的农业产业化产品进入市场,本地消费能力有限,价格必然下降。如果储存能力不强,遇到外部市场疲软,销售不畅,将会遇到一些果品蔬菜腐烂滞销,直接影响企业和群众收益,损害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可能会有群众怨声载道,或者向媒体诉苦等,影响政府形象。三是群众对农业产业化商业保险不清楚,也无参加商业保险意识。

(三)基础设施与农业产业化要求不相适应

农业产业化离不开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更需要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一些产业化项目点在水、电、路上,存在浇水灌溉难,电力不足,有的路段为了防止大型运输车对路面的损坏,就在道路上设置限宽桩墩,造成大型车辆无法通过,致使农业产业化生产、加工、运输成本和难度加大。

(四)农业专业合作社功能不强,很难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需要

农业专业合作社功能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一种自发的群众组织,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管理人员,职能作用无法体现。二是没有稳定的收入和经济基础,农业专业合作社有名无实,没有固定的收入和经济来源。三是根据产业需要搭伙为群众搞一些便利化的服务,收费很低,没有盈利,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四是对农业产业化产品质量约束力不强。广大群众普遍关心食品安全,健康消费是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绿色消费、无公害消费市场前景良好,农业产业化的生存和发展就是让普通百姓都能吃上放心粮、放心菜、放心果、放心肉,发展好农业产业化,必须解决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投入,解决好农业产业化生产、储存、加工中的存在的水、电、路问题

农业产业化发展处于高速增长期,政府投入要着重加强基础建设投入,在安排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补助投入上,政府不但要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投入,还要在投入方向上向普惠型水利建设、电力服务、园区道路建设补助投入转变,加速解决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水利灌溉、电力供应、道路交通运输的制约瓶颈,实现水利服务公共化、电力供应及时化、道路畅通便利化,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公共需要。

(二)继续做好技术服务和引导、示范、推广工作,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效益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一个发展期和成熟期,农业产业化发展,周期长、投入高、成本大、存储难、环节多、效益难以预期。在发展期必须依靠政府引导和服务,才能形成规模化,逐步形成生产标准化、管理企业化、服务公共化、产品品牌化。有关部门要主动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切实加强技术服务指导,主动向产业化发展跟进,深入一线及时发现和指导产业化发展遇到的林业、果业、蔬菜种植、畜牧养殖方面各种问题,特别在病虫害防治上,要积极向群众传播学习防治病虫害新技术、新措施,减少病虫害损失。同时要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切实为群体发展农业产业化提供良好的病虫害防治和管理先进技术。在产业化发展上,科技人员和基层干部要发挥好引进、示范、带动、推广工作,防止一哄而起,避免不讲科学的盲目引进发展的倾向,主管部门要通过小面积引进试验取得经验,让专业户示范、引领、带动,逐步大面积推广的科学方法,让农民群众得实惠,减少产业化发展遇到的阻力、降低损失和减少风险。

(三)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引领,以先进技术为驱动发展农业产业化

要引导群众面向全国开拓市场,农业产业化企业化经营管理有利于源头追索产品质量,促进无污染、无公害农产品加工的生产,有利于增强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农业产业化企业要向规模化要市场,向规范化要企业,向标准化要消费群体的观念;要在管理上,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内部运营管理体系,增强生存发展能力;要在开发新产品方面下工夫,开展产、学、研方面的技术开发和合作,如长宁的制醋业,应加快向醋饮、美容、保健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值;要积极开展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自动控温、自动检测湿度、自动灌溉、全程机械作业、测土配方、改良土壤、立体化种植、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提高科技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运用程度,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综合开发,发展绿色、循环、多种经营方式新模式,提高综合利用和整体经济效益,如林下种养殖,特种养殖等,要向综合利用、优质高效、规模化、规范化种养殖业发展,提高综合效益,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引导群众参加农业产业化商业保险,增强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在手工布艺方面要发掘文化艺术魅力,在充分发掘本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入艺术元素,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将文化艺术融入到手工布艺中,提高文化艺术含量,布艺企业要与艺术家合作,将艺术家的创造运用到手工布艺制作中去,提高文化艺术在手工布艺、刺绣价值。要提高现代高新科技在手工制作方面的应用,提高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增加收益,坚决破除传统经营方式和理念,促进农业产业化向现代化发展。

(四)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产品质量标准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要以生产有机农业产品为标准,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质量,最终占领市场,为群众提供优质农业产业化食用产品。要打好农业产业化产品质量宣传战,扩大市场知名度,利用网站和现代化通讯手段,改变政府服务方式,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网站,利用专业网站为群众提供全面服务,或者利用手机信息及时提醒服务信息,将有关有机农业产品生产标准、检测向农民宣传,促进有机农业产品生产标准化的大面积推广。

(五)将创业基金、贷款贴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向

农业产业化发展倾斜政府部门要继续关心农业产业化企业,按照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加大引导农民、企业向科学化、自动化、立体化、综合性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市场现代化方向发展,为农业产业化优质增效奠定基础。要将创业基金向农户和本地群众发放,形成更多群体参与产业化发展。在农业产业化贷款上,银行要及时向群众提供信贷支持,政府从农业发展基金中,提供贴息贷款扶持,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开辟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

(六)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大力推介武功农业产业化品牌

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要利用好电子商务平台面广、及时的优势,及时推介武功农业产业化名牌产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商务物流,开拓武功农业产业化产品电子商务市场,提高农业产业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使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入信息化的新境界。

(七)让农业产业化成为全民创业的一个最好的基地,培育更多的人才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

第5篇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伊春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依托主导产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的,规模较大、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具有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服务基地和开拓市场等综合功能,与基地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产业机制的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中介组织或专业批发市场。”

一、伊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现状

“十二五”以来,伊春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的发展战略,立足资源优势,突出林区特色,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在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进程中,采取四位一体、协同推进的方式,多措并举,数管齐下,着力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在提高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和务农职工收入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成效。

在科学分析现有农业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确定了县域农业、区辖农业和森工农业等三大区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方向,以实现农林资源的优势互补,加快各类主体的发展进程。以点带面,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在全市,按照南、中、北的区域分布,种植、养殖、种养结合的行业特征,森林食品、常规作物、特色种养的生产类别,加以引导规范和政策扶持,促使其快速发展壮大,发挥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作用。

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稳定在6亿袋,产量2.7万吨,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蓝莓小浆果种植面积突破6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蓝莓繁育、种植、加工、销售基地;营造红松果林18.7万亩,改培榛子果林45万亩。特种养殖和北药基地规模有了长足发展。形成各类特色种养基地发展到235处。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8户。初步形成了“红蓝黑”+林畜+林药五大产业链条。

产地市场的集散功能初步显现,伊春区森林食品大市场现在对东北地区蓝莓、食用菌等产品的集聚量都在万吨以上;外埠市场营销网络全面延伸,已在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建立经销点、代销点982处;电商营销初见成效,森林食品经销网店达到64家。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突破。农业部等8部委联合公布了第五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伊春市丰园森林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翔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榜上有名,在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方面实现重大突破。省级龙头企业争创取得明显成效。黑龙江越橘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被省列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打造品牌开拓大市场。全市已有36家企业的100多种产品统一使用“小兴安岭大森林”集体商标,获得国家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18个、市知名商标50个。伊春蓝莓地理标志已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机构审核。

各类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促进农民和务农职工增收的效果不断增强,各级龙头企业带动原料种植基地240万亩,带动饲养量2410万头(只),带动农户8万户,人均增收2400元。新型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还进一步推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全市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面积达到55.2万亩,增速近80%。

二、伊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的问题

伊春市龙头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一批龙头初步形成,在带动农户增收、推动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龙头企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同国内发达省份和省内先进地区龙头企业相比,还有许多不足。

(一)管理体制不顺

伊春作为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传统的政企合一的社会治理方式,给林区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束缚。目前,伊春市龙头企业尚没有完全建立起“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企业行为干预较多,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的现象较为突出。

(二)人才资源匮乏

人才资源的匮乏是龙头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伊春市作为我国唯一的政企合一的林业资源型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低。在严酷的市场竞争氛围中,伊春龙头企业面临的更是高素质、专业人才资源的争夺战。

(三)技术创新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林区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企转换经营机制,龙头企业出现了市场竞争疲软、发展后劲不足、根基薄弱、条件差、高科技化滞后等诸多矛盾。

(四)融资渠道不畅

融资渠道不畅通,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包括信贷、财政和税收支持等一些新出台的政策,企业享受不到优惠政策带来的好处,或者享受甚微。二是企业资金无法满足周转的需要。

(五)与农户相关的利益分配和联结机制不健全

一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通过合同契约、股份合作等形式,与农民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经济关系,初步形成了“风险共同承担、利益共同分享”的机制。但是订单不够规范,合同履约率比较低,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联结机制。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还是松散的买断关系,仍有部分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没有签订正式合同,只是周期性地到主产区按照市场价格向农户进行一次性收购。

三、伊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推动农村和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大力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其带动能力,对于推动伊春市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一)转变观念 重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伊春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比较晚, 现在还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依赖林区传统产业,部分领导对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龙头企业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在工作中对龙头企业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为了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的作用,各个林业局及政府部门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进一步深刻理解伊春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坚持用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基地建设为配套,绿特色食品、生态畜牧业、北药等行业为发展方向,抓紧经济结构调整。

(二)注重创新 驱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特定的传统林业经营模式和体制原因,伊春走的是一条单一消耗资源的木材生产之路,实行的是带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单一国有国营封闭体制,产业发展上是“独木支撑”、“一枝独秀”,企业创新能力十分薄弱。

(三)科学决策 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政府应结合林区改革发展的实际,科学做好农业产业化的整体发展规划,以防各区、林业局、企业之间因盲目攀比、争资金、争项目而导致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导致不必要的浪费。产业化规划的制定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林区特有的比较优势,针对县域农业、区辖农业和森工农业等三大区域不同特点,提高产品及产业竞争力,使产品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四)政策支持 保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政府对于龙头企业的扶持应当坚持有的放矢、重点突出的原则,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重点龙头企业,使其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首先是选择一批有特色鲜明、基础雄厚、前景广阔,市场开拓能力强,能够带动农户共同致富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即根据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标准,选拔一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出台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在生产基地建设、加工原料采购、原材料运输、设备引进和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具体帮扶。

(五)强化服务 助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开展林权流转、基本农田改造、土地整治、粮食生产基地、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等项目建设,从根本上对生产设施条件予以重视,切实改善生产设施条件。

(六)健全机制 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第6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对策;青海湟源

1湟源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1优势产业不明显,集约化程度较低

湟源县大多数农村经济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并伴之劳务输出,在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有部分群众积极发展各式农业产业,成效显著,如苗木种植、养殖业等。但其间产业的发展,多为农民自发盲目的自主型农业,缺乏集约型管理和规模化经营,优势产业不明显[1-2]。

1.2传统习惯根深蒂固,承包土地流转困难

在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仍普遍看重自家土地,个体经营性较强。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中,大部分人没有将土地流转出去,大面积抛荒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给农村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1.3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老化、破坏现象普遍

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家庭经营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对以集体劳动方式修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只使用、不维护的现象比较普遍,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疏于管理,破坏严重,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

2发展对策

2.1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

随着农业规模的扩大,为实现农村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当务之急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应用。目前有些农业机械不适合小块土地的耕种,需要改良。应鼓励工厂生产适宜不同地块类型的机械,并扶持农民购买,对提高农民的生产力有很大的帮助。

2.2加大宣传力度,妥善开展流转工作

基层干部要从为民办实事出发,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引导,并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应通过以下2方面来实现:第一,要加大对土地流转的宣传工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普遍存在农民群众对流转的认识度和知晓度不充分的现象,应在思想上做好群众工作;第二,要多形式、多渠道积极稳妥地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把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对土地流转法规政策要进行广泛宣传,促使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工作,改变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有效地推动农村土地流转[3-4]。

2.3进一步维护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维护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会浪费大量资源,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在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维护。

2.4强化统筹理念,加快整合各类资源

一是整合资金资源。实现“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二是整合部门资源。整合分散在计划、财政、农业、农发、扶贫、科技等部门的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条件。同时,整合交通、水利、电力部门资源,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所需的水、电、路、讯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整合信息资源。加快电子农务服务站建设,鼓励支持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等公司搭建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确保每村每户在2010年底至少有1个适合自己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

2.5强化规划理念,加快构建区域特色产业

在规划编制上,根据湟源县区域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坚持规划到乡镇、到村组,明确每个乡镇的产业发展重点。按照“稳粮、兴牧”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地膜马铃薯种植,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县域粮食安全;积极实施奶牛基地建设、饲草基地建设、乳制品加工企业招引、奶畜配套产业建设四大工程,建立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质量监测、技术推广四大体系[5]。

2.6强化工业理念,加快组建产业化龙头企业

迅速组建龙头企业,坚持把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招商引资、县传统企业的挖潜改造、乡镇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以附加值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使其惠及于民。

2.7强化市场理念,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目前湟源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6个,拥有会员8 000人,涉及种养业、加工业、流通业等领域。针对不同产业建设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有以下几种组建方式:一是由农村专业大户或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二是由农村能人牵头,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专业合作社。三是由村委会牵头,吸纳该村或周边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四是由农牧部门牵头,依托其人才、科技优势,与农户联合发展主导产业。五是由供销社牵头,联合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建立专业合作社既可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又可提高农民及相关产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促进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3参考文献

[1] 牛树海.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6):5-7.

[2] 张宇松.略论农业产业化[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5-8.

[3] 柯瑜.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方向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90.

第7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贵州榕江

十一五期间,榕江县依托农业资源,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生态产业大县”的目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1]。把蔬菜、脐橙、锡利贡米、小香鸡、笋竹等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加以科学规划,着力重点培育,形成支柱产业,初步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生产基地,并积极稳步推进,使该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2]。目前榕江县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民增产增收难已成为制约该县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榕江县仍存在着各种不利因素和问题,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正确认识和深入分析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切实解决诸多制约因素,成为榕江县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

1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蔬菜产业

2009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6 886.67 hm2,产量9.7万t,总产值2.2亿元,其中以早熟为主的反季节蔬菜1 293.33 hm2,产量3.167万t,产值5 320万元,主要分布在古州、忠诚等沿河乡镇。在巩固、扩大、提升古州、忠诚等河谷区乡镇为主的各类蔬菜基地的同时,以北部乡镇为主的夏秋反季节蔬菜规模生产化也开始起步。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蔬菜种植业收入达729元,纯收入达397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3%,蔬菜产业收入比重在逐年提高。

1.2果品产业

榕江是贵州十大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74.7%,沿江低热河谷地区光热水土条件优越,自然生态完好,是优质脐橙的最适生态区之一。国家农业部将榕江确定为优质柑橘商品生产基地县,国家林业局授予榕江标准化优质脐橙生产示范县。“五榕”牌脐橙先后获得了“贵州省优质农产品”、“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产品认证”、“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银奖”、“贵州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金奖”等称号。

2009年全县已建成以纽荷尔脐橙为主导拳头产品的优质果品产业基地4 200 hm2,总产量1.3万t,产值3 500万元。其中“五榕”牌脐橙基地2 800 hm2,66.67 hm2以上的规模基地8个,6.67 hm2以上规模基地60个,覆盖全县11个乡镇6 000余户2.4万余人,解决8 000余名劳动力。2009年全县脐橙总产量8 000 t,总产值2 200万元。果品产业以榕江县优质脐橙开发总公司为龙头企业,进一步培育果品产业合作社(协会),推动果品产业化进程。

1.3特色优质稻米产业

榕江县“锡利”牌贡米已先后获得了“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贵州省优质农产品”、“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黔东南州农产品金奖”、“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为主的特色优质稻米产业基地种植面积达7 533.33 hm2,总产量5.3万t,总产值2亿元。其中锡利贡米种植面积1 533.33 hm2,总产量1万t,总产值5 200万元。收购和加工锡利贡米500 t,企业生产加工锡利贡米产值达210万元。产品供不应求,每年能为广州市场承接200 t产品订单。特色优质稻米产业以榕江县盛泰农产品开发公司为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运作方式。

1.4小香鸡产业

榕江小香鸡是贵州省特有的地方优良品种。以榕江山农发展有限公司为小香鸡产业龙头企业开发,经过多年的发展,小香鸡产业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小香鸡原种场,种群从原有的100多套发展到3 000多套。2009年出笼达20余万只,产值660万元,其中千只以上规模120余户,建立了车江断颈龙水库和忠诚镇果树场标准化示范养殖小区。小香鸡获有机产品认证证书,为小香鸡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和品牌化经营及产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5笋竹产业

榕江县竹林栽培历史悠久,野生竹林分布广泛,竹种也十分丰富,竹林在全县19个乡镇均有分布,竹种以楠竹为主。2009年全县笋竹面积已达2 733.33 hm2,其中楠竹林2 400 hm2,杂竹333.33 hm2。人工营造的笋竹两用基地1666.67 hm2,占整个笋竹面积的61%。目前榕江县尚无笋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主要以经纪人收购鲜笋外销。2009年笋竹总产值达6 600万元,笋竹农户收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存在的问题

2.1交通不便

榕江属典型的农业山区,“地无三日平”的现实给交通建设带来了极大难度。当前,榕江县主要出口通道和境内乡村公路存在路险、坡陡、弯大等问题,道路崎岖狭窄,常滑坡塌方,且距省府贵阳367 km,距州府凯里173 km,距广西桂林市345 km,距湖南靖州170 km,行车艰难,事故多发,道路不畅,交通闭塞,严重影响了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导致产品成本较高。由于受这一交通“瓶颈”制约,没有快捷、通达、便畅的交通条件,且远离大城市,农产品销售市场半径小,市场空间有限,难以形成规模化大生产。如榕江县蔬菜产业建设,从示范数百亩早菜到1998年开始规模化产业建设,当年种植逾400 hm2畅销周边市场,价格好,种菜收入高,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和种植早菜热情空前高涨。2000年早菜种植规模迅速发展突破666.67 hm2,由于早菜上市期集中,受交通条件限制不能远距离运输,县内及周边市场接近饱和,当年大量集中上市时销售价格猛跌,造成产品积压腐烂,经济损失大,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2.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榕江县是贵州省少、边、穷地区,县级财政困难,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有限,远远跟不上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由于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落后、老化陈旧,很难对农业生产提供持续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下降,已经成为制约着榕江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如榕江县2008年1—2月遭受历史罕见的雪凝灾害和2009—2010年发生秋冬连春的特大干旱,使全县种养殖业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全县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2.3农民从业人口素质较低

榕江县有16个乡镇处在“两山”贫困地区,主要是少数民族居住地,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交通、信息闭塞,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生产力水平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科学、法律常识,科技素质不高,稍微有点文化的青年农民长期外出打工,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和儿童,对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低,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难度较大,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进入市场能力受限,仍然处于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状态,规模化生产能力弱,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4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弱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培植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经营机制灵活的龙头企业,并通过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领更多的农民进入市场。从榕江目前的发展现状看,尚无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只有 5家,且企业规模较小,档次较低,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较弱,加上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企业对基地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差。就现有龙头企业加工生产情况来看,加工产品方式以粗加工为主,没有进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如脐橙果品加工只进行选果、洗果、分级、打蜡、包装等简单粗加工,蔬菜加工只进行分级、冷藏保鲜、包装等粗加工,则农产品转化增值率低,影响了榕江县农业产业化整体效益的提升。

2.5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发育不健全

一是农产品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农产品营销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传播受阻,深加工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够,整体辐射带动力不强,产业链短,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要求和大范围带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大量的农产品外销靠一批农民经纪人,这是榕江县农产品进入周边市场销售的主力军,在榕江县产业化建设初期、农产品规模较小的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是自发的、松散的、无序的农民合作组织初级形式,难以担负起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建设重任。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规范、有效、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建立。全县加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不到总农户的20%,即只有不到1/5的农户参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其覆盖面太小。龙头企业与农户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不能获得龙头企业加工增值的好处,导致生产、加工、销售出现脱节。三是农业经营组织机制脆弱。一些企业和农民诚信意识差,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利益难以保障,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推进。如盛泰农产品开发公司2009年与1 890户农户签订了1 890份锡利贡米收购订单,订购量达1万t,而农民按订单交售的数量只有5 000 t,履约率仅50%。

2.6农业产业基地少

龙头企业普遍缺少紧密型的生产基地,企业一旦扩大生产规模,原材料生产保证不了企业扩大生产的需要;生产基地比较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基础设施配套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跟不上,产品优势和特色不突出;少数龙头企业经营观念不正确,忽视“第一车间”的建设,一些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的产品生产发展“坐失良机”,规模效益没有达到早应有的水平。

2.7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较少

毋庸置疑,种养殖业产品效益比较低,必须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搞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才能实现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因此,产业培育和产业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农业是一个相对弱势的产业,必须注入必要的资金扶持农业产业,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榕江县是贫困县,地方财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资金对特色优势产业进行培育和建设,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2.8土地集中流转难度大,成本增加

目前,土地流转现象是自愿、分散、无序、小规模的租赁、倒包或返包等状况,农民大规模、大面积的集中连片土地流转或农民以土地入股进行集中开发,建设优势主导产业示范基地的难度大,产业大户少,规模效应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非农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导致农业用地的持续减少,较高的土地成本和紧张的农业用地使榕江县农业产业经营的土地成本逐渐提高,致使同类农产品市场上价格优势较其他地区相比而逐年丧失。

3发展对策

3.1组建产业实施队伍,强化推进产业建设的组织领导

榕江县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四个一”的工作机制,即一个产业有一个规划、有一套人马和一套保障政策。对重点调整和近期规划实施的主导产业,要成立产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四大班子领导任组长,相关业务部门和乡镇为成员,明确责任,联席会议调度,合力实施产业建设[2]。

3.2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强化产业基地投入

农业是弱势产业,效益较低,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脆弱,要发展现代农业,创办产业示范基地,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必须进行必要的保障性资金投入。在农业产

(下转第392页)

(上接第374页)

业企业自身投入的基础上,整合榕江县财政支农资金、涉农部门项目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基地,配套排灌沟渠、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基地的早日建成投产。

3.3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强化产业引领作用

实践证明,榕江农业产业发展亟需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进行产品开发、精深加工和产品外销,以拉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带动农民增收,也必须要形成全县上下特别是四大班子的共识。为此,要进一步着力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已分别引进丰源公司、山农公司开发蔬菜、小香鸡,培育盛泰公司、县脐橙公司、盛源公司等开发特色优质稻米、果品、山野系列农特产品等,每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企业兴旺,产业繁荣,取得明显效果。

3.4着力产业合作社建设,强化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能力

市场经济的建立,给以下分散、规模小的一家一户生产经营带来的是高风险,增加了进入市场的成本,“小生产与大市场”、“卖难”的矛盾突出,农民增收困难。榕江县一方面着力产业合作社(协会)的建设和农民经纪人培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对农产品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宣传及报道[3-4],全方位提高榕江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为从终端拉动榕江县农产品的销售拓展更宽更广的空间。

4参考文献

[1] 赵东龙.临沂市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设想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7):218-220.

[2] 地方政府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J].综合经济导刊,2000(5):33-34.

第8篇

近年来,通过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农场产业发展得到进一步增强,但是纵向对比垦区兄弟单位来看,产业化优势不明显,产业特色不突出,种子、水产、肉鸡、奶牛等传统优势产业效能没有充分发挥,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具有基地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企业体制机制滞后,束缚长远发展

东辛农场属国有农业企业,在管理体制机制上一些特有的情况还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例如面对现代化农场建设步伐的加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员分流任务日益严峻的问题。

农场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加快创新驱动,持续增强企业竞争力

创新是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依靠创新驱动能够带来更有质量、更有竞争力的发展,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农场只有在思维与理念、管理与机制、技术与产品上不断创新,并切实把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赢得市场、赢得未来。

1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敢于和善于突破旧的思维模式,想前人所不敢想,做前人所不敢做,在不断的探讨和摸索中总结新经验,找到新办法,不断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升企业的发展水平。

2机制体制再创新,管理效能再提升一是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完善职工、管理者、农场三者收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制度及相关要求规范管理人员行为,在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上下功夫,在科技化、机械化、水利化、标准化、产业化和信息化上出成果。

3科技再进步,服务再提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快建立以农场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集成、熟化和推广实用新技术,加大对场农科所投入力度,对科技人员研究课题给予必要的资助和支持,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场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科技进步事业中来,从而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二)确定产业发展定位,形成产业化建设新格局

1拓展产业链,以示范园区建设推动现代农业紧抓江苏农垦农业资源整合的历史契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导向,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充分激发资源整合潜能,放大东辛农场农业产业化中的生产、加工、制造、研发和人才、管理、市场等综合优势,拉长产业链,重点将现代农业链条向两端延伸,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试验与应用,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和食品的物流、营销以及品牌建设,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

2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打造都市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东辛农场地处连云港“一体两翼”产业组团南翼腹地,所处区域时空概念全面刷新,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整合后农场区位条件、资源资产、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重点做大做强水产、肉鸡、奶牛养殖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做优做活林业资源,打造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都市型制造业等为主导的板块经济,重点建设对接长三角的现代化都市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三)快步融入地方,构筑对接江苏沿海开发功能性组团

随着连云港市沿海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港城经济布局呈现出东进南扩的发展态势,加之疏港航道、242省道等水陆两路的陆续通行,大大改变了农场交通相对闭塞的被动局面。加快融入沿海开发,抢抓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对接建设沿海开发功能性组团,实现借力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要调整姿态融入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对接地方经济发展,更加主动配合的姿态加强地方政府沟通,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场域经济发展。二是要争取政策借力促发展。利用农业资源整合的契机,全力争取更多的涉农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互融,实现双赢局面。

(四)坚持人才兴场,集聚企业持续发展后劲

第9篇

关键词: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029-03

一、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云南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提升,并初步建成了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高,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也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化程度提高,龙头企业实力逐渐增强

云南省对农业产业化十分重视,促进了本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涌现出了一批运行规范、管理科学、分配合理、成员增收明显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据统计2002年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仅1 560个,龙头企业426户。到2012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增长达4 700个,龙头企业达到2 500户,实现销售收入1 150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67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达到755亿元和878亿元。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户、省级龙头企业467户、州市级龙头企业1 372户,全省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加了871亿元、增长7倍;与2007年相比,五年来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增加了440个 、增长10%,龙头企业增加660户、增长36%,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加了767亿元、增长2倍。

云南省龙头企业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实力也不断增强。目前,云南省百强企业中农业龙头企业占10户。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160户,其中,10亿元以上15户、5~10亿元20户、1~5亿元125户,分别比上年增加3户、6户、16户。

(二)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基地建设快速推进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云南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全省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超过4 500万亩,甘蔗、茶叶、橡胶、咖啡等特色经作位居全国前列。甘蔗种植面积520万亩,居全国第二,产量达到2 200万吨。茶叶面积575万亩,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26万吨,居全国第二。橡胶种植面积820万亩,干胶产量40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蔬菜播种面积1 235万亩,产量1 685万吨,出口5.7亿美元,超过烟草,跃居全省大宗农产品出口第一位,成为南菜北运、滇菜外运的重要基地。马铃薯种植面积1 000万亩,居全国第三位;鲜薯产量1 150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3%;总产值86亿元。水果面积535万亩,产量达510万吨,综合产值达200亿元。咖啡种植面积134万亩、产量8.4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蚕桑面积150万亩,居全国第3位,鲜茧产量4.7万吨,居全国第五位,总产值15亿元。

(三)产业布局逐步优化,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近年来,高原特色农业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全省初步形成了滇中、滇东北以烟草、畜牧、花卉、中药材、马铃薯为主的产业带;滇南、滇西南以优质稻米、甘蔗、茶叶、橡胶、咖啡为主的产业带;滇西、滇西北以畜牧、药材为主的产业带;滇南、滇东南以热果、药材为主的产业带。烟草、甘蔗、茶叶、橡胶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为云南农业生产专业化、特色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产业聚集能力提高,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辣椒、茶叶、马铃薯等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化企业群和加工产业带逐步形成,建立了元谋无公害特色蔬菜、思茅茶叶、大理野生食用菌、西双版纳天然橡胶、曲靖马铃薯及宣威市特色畜产品等6个国家级加工示范基地,丘北辣椒系列产品加工基地等6个国家农业产业化创业基地,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

二、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龙头企业动力不足,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龙头企业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云南省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在2010 年以来云南前后共认定了30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但其中仅有19家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且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关系缺乏制度保障,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商品基地、农户之间难以形成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农业一体化经营水平低。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小而散”、“档次低”、“有质量无批量或有批量无质量”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农产品结构上,多以资源型的传统产品为主,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且链条短,产品附加值较低,影响了农民的增收,更影响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农村融资体系不健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资金积累和再投入,这都离不开融资体系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融资体系经过多次改革,基本建立了以政策性融资、商业性融资和合作性融资为基础的融资体系,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整合,农村融资体系的诸多不完善之处中最主要问题是资金支持严重缺乏,农业产业的产出水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资金的投入,因此资金问题是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农户、农业企业、农业基地、农业合作组织等贷款难,农业产业化信贷投放量不足,支农金融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化贷款满足率低,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抵押物品单一,农业金融保险业务发展缓慢等也影响着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企业与农户利益机制联系不紧密,产业组织形式有待完善

由于农户与公司之间的实力悬殊,缺少其他力量予以平衡,使得两者处于不对等的市场关系。导致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少话语权,自主意志得不到体现农户与公司之间的条约显失公平,利益分配仅由公司单方决定,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很难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润均沾”利益分配机制,影响和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分散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的农户,作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在农业一体化经营利益共同体的相关谈判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而公司的以利为先,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更让农户的利益受损成为了常见之事。

(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层次不高,科技含量较低

目前云南的粮食等农产品看似供应充足,但农产品的品质却不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而市场开拓不足,投入集聚在生产加工环节。从生产加工内部来看,由于注重短期效益,多数农产品主要以单一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精深加工层次低,技术装备差,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链短,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较低,品牌效应和产品知名度不高。

三、加快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优势

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中,龙头企业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要推动产业化的发展,必须重点培育龙头企业。一是要依托自然优势培育优势产品,围绕优势产品打造优势产业。且每一个区域性的特色主导产业,都要重点培育一个省级龙头企业、建设一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配套一个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善体系,在全省形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二是要把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上,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及时信息服务,以提高企业对市场波动的预防能力,降低风险;三是应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开展面向基地和农户的技术推广,做好服务、协调和运用工作,指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联结机制,营造共同发展、利益共享的“和谐创业”局面;四是要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与合作,鼓励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有效对接,为基地农户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

(二)构建完善的农村融资体系,强化财政扶持力度

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农业信贷投放力度,拓宽农业信贷领域范围,逐步放开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完善支农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金融惠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最为重要的是政府的积极参与,适当介入推动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形成。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化项目,予以必要的直接扶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设立专项资金,制订企业技术创新与开发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专项扶持。

(三)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新型利益关系,实现和谐发展

目前,农云南省农业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利益分配机制还很不健全。农户与公司的市场关系不对等,时常出现农户违约不将产品卖给公司,或公司不顾农户利益拒收或压价的现象。在市场行为中,价格是最敏感最核心的话题。所以,把好价格关才是影响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新型利益关系,真正做到“村企互动”,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的重要因素。首先可以建立特色订单农业,农民与公司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可以放宽价格锁定。其次应发展“农民转租”模式,让农民采用流转土地承包权的方式,将土地租给技术更先进的企业来进行生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再次应推进农业推广,让农民学习到更先进的种植技术,了解到最新的市场需求,同时还可带动周边村庄的农民参与到该企业的配套种植、运输、粗加工中来,进一步引导农户、合作社以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形成产权联合的紧密型利益关系,形成农户和公司“共赢”的良性利益循环机制。

(四)积极发展品牌战略,拓展国内外市场

立足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强化品牌建设,加快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优势农业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在稳步发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发新兴市场。省内市场加强行业自律,形成规范的贸易体系。国内市场强化品牌建设,稳步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际上知名度大、影响广泛的各类产品展洽会、博览会、推介会等活动,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切实把打造龙头企业产品品牌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工作的重点工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能力的名牌企业及名牌产品。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产地认证,加强地理标志建设。以优质农产品品牌为重点发展对象,狠抓优质农产品品牌的扩张覆盖。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予以重点扶持,打造 “绿色云南,生态产品”整体品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能力的名牌企业及名牌产品。

参考文献:

[1] 樊云香,李亚荣,刘江晏,杨建波,靳红.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3,(6):116-117.

[2] 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观察和评论[J].农业经济问题,2006,(3):8-15.

[3] 余涤非.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战略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第10篇

关键词:粮食产业;政策性金融;信贷资金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30-02

一、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状况的基本分析

(一)粮食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部边疆,是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适宜种植大豆、小麦、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以全国1/10的耕地面积,生产出全国1/7的商品粮,粮食供给全国1/6的人口,在全国粮食主产区中牢牢稳固了“排头兵”的地位。

1.逐步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充足的耕地面积成为黑龙江省固守产量大省头衔的有力保证。2004年以前,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保持平稳,变化不大;2004年开始,特别是随着国家全面落实“一免两补”等惠农富民政策,黑龙江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在维护种植面积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幅提高,播种面积迅速增加,从2003年的786.3万公顷增加至2012年的1 151.9万公顷。

2.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黑龙江省1949―1982年的33年间,全省粮食产量年均递增2.1%;自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年均递增7%;1990年以来增产明显,且产量基本稳定;进入21世纪以后,粮食产量更是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增长。特别是2009年开始,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施粮食战略工程的重大部署,黑龙江省正式启动了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战略工程,目前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在4 000万吨以上,粮食商品量3 200万吨以上。2011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5 570万吨,粮食商品量达到4 465万吨,迎来了有史以来的最大丰收,首次超过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的河南省。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夺得全国双第一,粮食总产达到5 761.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到9.8%。

3.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黑龙江省作为产粮大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合理,大型优质客户资源丰富,为粮油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全省农产品加工量达到3 500万吨,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 700户,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已发展到近150户。全省种植业基地面积发展到8 600万亩,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初步形成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畜禽、乳品和山特产品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带。

(二)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黑龙江省在发展粮食产业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粮食产业发展的步伐迈的还不够大,与农业大省的发展定位尚有差距。

1.粮食生产环境恶化。土地资源是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由于长期过度采伐、开垦、放牧和大量的建房,忽视了对黑土地的保护,导致耕地被毁,生态环境恶化,水土大量流失。据有专家预测:黑土地水土流失如果不加快治理,再过40年,北大仓的黑土地将不复存在。

2.种粮成本不断提高。近几年,虽然国家支农力度加大,粮食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但受种粮农资价格、人工成本不断增加的影响,主要粮食作物平均直接费用以年均8%―9%的速度攀升,粮食纯收益呈下降趋势,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或种植经济作物,粮食生产受到威胁。

3.产业化水平仍较低。目前黑龙江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速度、产业化程度均属于较低的省份之一。拥有资源优势的黑龙江水稻产区和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区,发展潜力巨大,但其拥有巨大粮源优势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更大收益。2010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5 012.5万吨,加工总量为1 040万吨,占比仅为21%。黑龙江省虽是产粮大省,却不是粮食加工强省,与国内先进省份在加工能力、精深加工程度上有很大差距。大多数农产品的开发都还停止在“原”字头上,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技术优势的产品。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支持模式

(一)粮食信贷业务支持模式的发展阶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其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综观农发行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对粮食产业的支持模式也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历程。

1.粮食信贷业务初步建立(1994―1998年)。1994年农发行成立后,粮食信贷业务扶持的对象主要是接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委托从事政策性任务的企业,这些粮食信贷业务依据国家指令性计划,保证承贷主体执行国家政策和宏观调控任务,贷款需求具有很强的刚性。

2.粮食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运行(1998―2000年)。1998年,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出现重大调整,农发行粮食信贷政策也出现了相应调整,成为专司粮棉油等农产品收购、调销、储备等政策性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该阶段农发行发放的粮食贷款全部是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贷款实行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了农业发展。

3.粮食信贷业务市场化(2000―2004年)。2000年开始,国家调整了保护价粮食收购范围,部分地区、部分品种先后退出了保护价收购范围,开始了粮食市场化改革。该阶段,农发行坚持市场定价,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自主收购,满足企业从事粮食收购的资金需要。

(二)粮食信贷业务综合服务的支持模式

2004年5月开始,全国范围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和粮食收购价格,所有粮食品种不再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除了中央、地方储备及调控等政策性粮食信贷业务外,其余均由粮食企业依据市场状况自主经营,市场机制在粮食生产流通中的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最终确立。其粮食信贷范围、贷款对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中央和地方储备贷款、粮食调控贷款、粮食收购贷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多主体并存的粮食信贷业务综合服务的格局。

总体上看,农发行各发展阶段的支持模式都是以支持粮食产业全方位发展为基本目标,支持粮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了对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及调控市场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发挥信贷资金支农助农的作用

1.全力支持粮食储备规模有效增长。储备粮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国家或地方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发挥效果,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可进一步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在储备粮资金供应上,根据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及时、足额供应,努力促进国家粮食政策的落实,以确保储备粮各项计划的顺利实施。

2.做好市场性收购资金的投放工作。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应适应粮食市场变化,认真做好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按照市场定价、企业自主、理性入市的原则,积极支持粮食加工及贸易企业自主经营,参与市场性收购,强化市场性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确保国家制定的农民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

3.加快产业化龙头及加工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是经实践证明带动农户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最有效途径。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支持粮食产业发展,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应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使其成为推动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

(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综合功能

1.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粮食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农业保险的参与和扶持。进入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黑龙江垦区得到了尝试和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相互制保险模式。但由于该模式主要是针对黑龙江省农垦系统,覆盖全省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尚未健全,鉴于此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农业保险政策性业务,以充分发挥其政策导向功能。

2.完善政策性农业担保业务。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可由其为农业贷款提供担保,同时更好地吸引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社会资金参与到粮食产业发展中来,进而改善农业投资环境,降低投资风险,为国家粮食安全创造条件。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应把农业贷款担保业务作为今后重要的业务组成部分,有效解决全省粮食产业发展风险高的后顾之忧。

3.设立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目前村镇银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典型代表,是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国家为改变农村金融市场日渐萎缩的不利局面而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制度的精神,抓住时机,准确把握村镇银行的准入政策,积极筹建并成立有利于扶持“三农”发展的村镇银行,并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加快发展农业政策性投行业务

1.开办农机金融租赁业务。黑龙江省具有开展大型农机设备融资租赁的条件和环境,在大型农机具方面一直保持着刚性、线性需求。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对农机需求旺盛,农机化工作一直保持着稳健发展的趋势,这些均为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开展农机金融租赁提供条件。

2.发展农业投资基金业务。发展粮食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为全省发展粮食产业搭建的融资平台主要是以贷款为主的债权形式,难于较快实现向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发展农业投资基金业务,创新融资方式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成为推动粮食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基础建设

1.完善信贷风险保障机制。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各种信贷管理制度,并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对各项制度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在规范规章制度的同时要切实加快信贷上报的速度、简化信贷受理的程序,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2.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粮油信贷业务已由传统的流通领域逐步向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整个产业领域延伸,随之而来的信贷风险也由单一风险向多元化风险转变。因此,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管理手段,有效提高粮油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3.实施工作考评奖惩机制。建立合理的粮油信贷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科学的工作考核评价方法,完善激励和惩罚运行机制,尽快建立以政策目标实现为主要内容的、权责利相结合的、不同层次的经营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1] 白钦先,王伟.各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 甘绍群.“三农”问题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定位研究[J].武汉金融,2004,(3):34.

[3] 宫海鹏,胡胜德.农业政策性金融与粮食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7):30-31.

第11篇

[关键词] 农产品 产业链 问题 途径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36-01

1 引言

目前而言,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过渡阶段。所谓过渡阶段,是指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主要为市场提供初级的农业产品。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农业产业链仍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产业链非常简单,且发展布局非常不平衡,不具备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发展农业产业链条是毕竟之路,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产品产业链条的优化发展,能够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村的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地区的风气改善。本文建议,应该积极推动农村地区产业链的现展,打破传统农业只能提供初级农产品的尴尬局面,实现农产品产业链条的优化发展。

2 当前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连接不紧密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的阶段,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依然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业,很少有农村地区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群。种植和养殖是农业生产的的中心环节,但却长期被孤立的留在广大农村地区;而农产品的加工、存储、运输和销售等后续工作却集中在城镇地区。生产环节与后续环节的分离,造成了两方面的提出问题。一是广大农村地区仅仅占有农产品产业链的生产环节,利润十分有限;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次性买断初级农产品,给农民收入的增加造成了阻碍。二是农产品产业链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连接不紧密,不利于农业产品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的推广,降低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2.2 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除了各个产业环节联系不够紧密外,还存在着产业链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产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农业发展表现为区域不平衡。东部地区农业发展较为迅速,现代化水平较高;而西北地区农业发展较为封闭,仍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阶段。初次之外,不平衡性还体现在具体的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受到市场形式和产业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平衡的格局。以华北地区为例,此地区棉花种植十分广泛,崛起的产业链带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具体表现为棉花加工企业数量过多;而在养殖业发展却长期滞后,很难形成规模,防疫工作跟不上,很多农户很难独自承担市场形势变化和动物疫病的双重风险。

3 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的改进路径

3.1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本文提出的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是指提高农产品产业链的迂回程度,具体表现为广大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延伸方向来看,可以分为农产品产业链的向前延伸、向后延伸以及增加中间环节等方法。目前而言,农产品产业链的延长多以向后延伸为主,即增加产业链的后续环节,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产业链在向后延伸的过程中,通常会追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因素,通过加工来获取更高农产品附加值。

3.2 重视科技投入

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过程中,应该注重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加强农科联合,根据市场形势来调整农产品的具体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创新,能够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共享了,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在产业链条的延伸过程中,应该重视市场开拓的重要作用,开拓本地市场、国内市场甚至是国外市场,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农产品的生产规模,重点生产和加工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产品。使得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紧密相连,不至于出现农产品的滞销现象。

3.3 提升农产品产业链

农产品产业链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知识、资本等因素的投入。这是产业链优化的重要方面,对提高农产品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十分重要。从根本上讲,农产品产业链的优化就是提高各个环节知识含量、技术含量、附加值水平。在提升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各个环节在技术层面存在的差距,需依靠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全面提升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

3.4 整合农产品产业链

应该农产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源的变化情况,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各个产业链时间的比例关系,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此外,也应该整合物流、信息、价值等产业链形态要素整合经营主体。本文建议,应该充分重视产业链中各因素之间的合作机制,加强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合作与衔接,通过产业链的整合而提高实际效率。

参考文献

[1]谢静,党华美,何腾兵.集成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促进农业清洁生产[J].生态经济评论,2014,00:159-174.

第12篇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0-0029-02

1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水平整体落后

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普遍落后,初级加工占有重大比例。2008年,全省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中,从事粮食储藏、面粉和淀粉加工等初加工的企业占到粮食加工企业总数的63.1%;肉类加工企业中,从事初级屠宰的企业占到肉类加工企业总数的74.3%。

1.2农产品加工装备整体水平及其机械性能低

同其他先进水平省份比较,农产品加工业在陕西的装备普遍落后,原因可能是受机械工业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整体制约。目前,技术装备处于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水平农产品加工企业占80%以上,只有5%的技术装备处在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设备简陋、规模小,加工装备的机械化程度低,必然造成加工能力低下。

1.3科技投入及成果转化不足

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少,农业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投入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7%~27%。这使得农产品加工技术和水平很难得到快速提高,使得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核心企业竞争力不强。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和专门的研发经费,各级政府对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机制不完善、科研队伍人才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示范带动作用不强,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不能很好地为地区农产品加工业服务。

科技转化能力低,高新技术未能很好转化。全省食品产品万余种,90%以上属初加工和粗加工产品,精深产品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对相关产业带动力不强,科技转化能力低成为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1.4缺乏科技创新意识,企业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陕西农产品加工企业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整体实力较差,在科技创新意识、产品质量控制、研发条件、科研开发投入、知识产权拥有的数量、员工培训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公司相比,差距大。多数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所谓“科技投入”或“高科技驱动”等,多是从国外进口设备,而不是用于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与开发,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抵御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效的科研创新体系十分必要。

2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的需求

根据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趋势及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现状,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的重大科技需求有如下几个方面:

2.1农产品深度加工关键技术的需求

2.1.1大宗农产品传统加工技术的提升改造

陕西农产品重点需要开展肉制品、粮油、果蔬、乳制品、烟酒茶胶等大宗农产品的深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重点突破酶工程、生物工程以及高效分离、杀菌、防腐、干燥等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引进开发一批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创出一批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建立若干农产品深加工示范生产线,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陕西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1.2需要农产品产后保鲜、深加工、资源多层次利用、产品系列开发生产的综合配套技术陕西农产品生产存在用途不专、品质不高、定位趋同、效益低下等问题,迫切需要农业科技为优势农产品生产提供系列优质专用良种,区域化、专业化、系列化、标准化的优质、高效、栽培(养殖)技术,以及配套的收获、仓储、运输、加工、包装等技术。

陕西农产品目前仍以鲜食、原料和初级加工品消费为主,产品的精深加工和资源系列多级化综合利用水平普遍较低,产业链短、经济规模小、附加值低,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迫切需要农产品产后保鲜、深加工、资源多层次利用、产品系列开发生产的综合配套技术。

2.2技术装备方面的需求

目前,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的重大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因而具有多方面的局限。一是设备进口,成本高,加大了产业发展的投资。而受投资影响,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得不到发展,制约了规模加工的发展。导致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装备的落后,影响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二是设备进口,维修麻烦,配件价格高,更换配件费钱又费时,影响了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因此,现阶段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装备需要质量好、性能强、技术高的国内自主研发产品。

2.3技术创新方面的需求

陕西农产品加工业起步较晚,许多企业重引进、轻研发,重设备、轻技术。因此提高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新时期有下列需要:

2.3.1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需求

投资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风险性,它需要巨大的一次性投入。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金融体制,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广泛的融资渠道。

2.3.2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需求

技术创新主体是指参与技术创新活动过程、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我国绝大多数加工企业技术却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陕西情况也一样。长期以来,技术创新主体本末倒置,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次要的角色。而研究开发机构和政府成了创新的主体,这是很不正常的情况。

2.3.3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作为中介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传播技术的局限性很大。因此就必须用中介信息来搭起在确定何时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市场并不能提供明确的信息的情况下一座桥梁弥补不足。而陕西目前对中介信息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到位,许多加工企业还没有建立计算机网络设施,还不能进行快速多渠道的信息联络,这样,科研院所和高校与市场在创新技术方面难以直接联系,这一方面造成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受到了较大限制。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创新成果也难以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4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的需求

2.4.1食品安全关键技术

针对陕西农产加工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入世”后所面临的挑战,研究开发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相关设备,建立食品安全监督与评价体系,构建陕西食品安全科技支撑平台,满足对农产加工食品安全保障和进出口贸易的需要。

2.4.2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

陕西农产品加工业尽管已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但普遍标准旧,在有害微生物及代谢产物、农药残留量等食品安全与卫生标准上与国际标准相比差距大,不能与国际市场接轨。针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开展重点农产品技术标准及检测技术的研究,借鉴国外推行GMP、HACCP、ISO9000质量管理规范的先进经验,构建陕西大宗农产品主要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提出与国际接轨且适合陕西实际的大宗农产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程,促进加工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3.1技术创新的推进和增加科技资金投入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科技和市场一样,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也是农业产业化得以腾飞的双翼和升级的阶梯。农产品加工业只有以科技为先导才会持续发展,成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政府要加大农产品加工的科技投入力度,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科技的发展,切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扭转产后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在“十二五”期间的各项科技计划中重点予以支持,实现重大突破。

3.2采取投入主体多元化的形式,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发展的重要前提应该是加强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逐步实现质量标准化、加工原料规格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专业化、运营一体化。建议科技厅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农产品种类,在重点生产区域,采取多元化投资的形式,重点抓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示范基地。

3.3引导科研单位的参与,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升级实行产销一体运行,以市场为导向,从而获得比较丰厚的回报,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实行“公司+农户+科研院所(高校)”的新型运营模式,促进三者的紧密结合,探索出以企业为龙头,以科技为先导,以农户为依托的新型产业化、规模化运营机制,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深化与升级。

3.4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与技术信息服务体系

市场、技术、信息三者都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尽快建立健全可辐射陕北、关中、陕南的市场、技术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专家咨询系统,指导全陕西省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尽量减少一哄而上、盲目重建的现象。

参考文献:

第13篇

一、永川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永川耕地面积101.2万亩,其中,基本农田87.9万亩。现有农业人口75万人,农村劳动力42万人。是传统农业大区,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产粮大县、生猪外调大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区”,重庆市最大的“早熟梨”、“晚熟龙眼”、“食用菌”生产基地,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重庆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县之一。有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圣水湖、黄瓜山、八角寺)。 “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认证100个,“永川秀芽”、“黄瓜山梨”、“永川莲藕”、“永川豆豉”等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认证的农产品品牌7个。茶叶产业,全区现有茶园面积达6.2万亩,茶树无性系良种化率达43.5%,茶叶年产量4400吨,年产值2.2亿元。水果产业:全区现有水果总面积21万亩,年总产量14万吨,年总产值4.2亿元,其中名优水果面积8万亩,年总产量7万吨,产值2.6亿元。粮油产业:全区粮食播栽总面积104.07万亩、粮食总产50.26万吨,基本建成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20万亩,全区50亩以上规模种粮大户达到139户、规模种粮面积2.37万亩。水产产业:全区现有各类宜渔水面(含稻田养鱼)308305亩,已养鱼水面187245亩,30亩以上规模化养殖大户(不含稻田养鱼)626户,养殖面积42465亩。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不完善。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为了保障园区今后能够平稳快速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缺少的;此外,服务功能的完善也将是园区发展的助力之一,但部分园区只看到眼前利益,放弃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园区服务功能的完善,使得园区发展根基不稳,为今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与此同时,各类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甚至包括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发挥不足。在基层虽有各种协会,近年来又成立了100余个专业合作社,也有数量不少的龙头企业,但其作用发挥不足。

(三)由于受资金政策等因素制约,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还需加快步伐。与渝西地区其他区相比较来看,我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还需加大。如用电、用地、用水等优惠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地方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扶持、金融服务等措施难以到位,企业负担过重。

(四)发展不平衡,休闲农业档次低。近年来,我区突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各镇街因地制宜地发展“一镇一品”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成就,镇街特色农业纷纷崛起。但我区发展极不平衡,地理条件较好的东南部发展较快,龙头企业也多(如朱沱、松??),而地理条件较差的西北部,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整体发展效应。

三、几点思考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园区服务功能。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园区的建设初期抓起,它是园区发展的物质根基,各园区应充分重视其基础作用,务必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与管理,为园区今后的发展夯实根基;同时,园区应该具备齐全的服务设施,可为园区内工作人员提供完善的服务,为其解决工作中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园区的建设当中来。

(二)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力度。通过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集中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改善基地水利、交通等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扶持龙头企业,扶持农产品深加工、农业良种工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示范等环节;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集中投入协调机制。

(三)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力度。一是发放农业产业化财政贴息贷款。制定统一的产业化贷款贴息标准,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鼓励商业银行参与产业化贷款的发放,给与同等的政策待遇。二是加大农户小额信贷的发放力度。制定小额信贷相关法律和法规,确立民间专业小额信贷机构的金融机构地位,逐步建立由商业银行以外的专业小额信贷机构为主的小额信贷发放体系。

第14篇

1 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有些人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民不接受。在操作上缺乏具体的规划和必要的协调,使农业产业化处于自流的状态。

1.2 不少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较少

部分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或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从自身优势出发,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不能发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小,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在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

2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2.1 加强协调,选准主导产业,建立规模基地

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在发展基地时,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正确引导,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培育适合本乡镇、本村的,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产业;二是要发展名、特、优、稀等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三是要做到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种改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四是要做到长期、稳定发展,主导产业一经确定,不要轻易变动,使主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格局。

2.2 着力培育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龙头企业

加强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应围绕主导产业,按照起点高、辐射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原则,建立一批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骨干企业。在发展这些龙头企业时,一是政府一定要加强引导和协调,使企业与农民、基地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民”的生产模式,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二是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制定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不半途而废,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是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重点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和档次,积极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综合项目,带动产业化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

2.3 健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企业与农民的风险保障行为,规范两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二是实行商业化风险运作,让保险公司等中介组织介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个体投保或股份合作等办法,减轻政府压力,增大风险理赔保障,维护投保者利益,提高农户和企业生产积极性;三是成立风险保障领导机构,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让风险双方共同参与,确保风险保障机制得以公正、客观地执行。

2.4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可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兼并等形式,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序流动,完善土地流转使用制度,制定土地流转优惠政策,以使农用土地向农业经营能手转移,促使土地相对集中,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是不能搞强迫命令,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二是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三是不能改变土地的所有权;四是要完善流转合同,不能放任自流。

第15篇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就是将农业生产中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优化,以市场为导向,旨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打造生产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多方、多环节参与的生产经营体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农业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已成为主要模式。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机构应该依据农业产业链的运作特征,提供适应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金融服务。现有农业产业链融资是延续生产、贸易领域的融资创新方式,与传统融资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扩展了金融机构的授信条件,打破了以往抵押贷款可授信资产范畴。产业链融资方式关注点是产业链整体绩效表现,将对产业链的整体评估作为可授信依据。对产业链上企业的评估则更关注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地位。二是资金流动仅限于产业链内部相关交易,依据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资信,发挥放款资金的辅助监督职能。三是产业链融资以其实现的相关收益作为还款来源。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虽已广泛开展,但还是不够深入。因此,金融机构应该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和农业产业链特色,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金融创新服务。

二、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1、园区主导型产业链融资

以园区为主导的产业链融资是以园区内农业产业链上的企业为对象,利用产业链上各参与主体的业务合作关系,实现农业产业链上资金循环流动的金融服务。由于园区产业链上的参与经营主体在业务、资源、信息、技术及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依存性,这一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增强了农业产业链上参与主体的信贷能力,实现了金融机构和产业链参与主体的利益。

以杨凌农业示范园区为例。杨凌示范区是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目前已形成科学农业园区、农业中试园区、农业综合园区、农业观光及休闲带、生活服务区等七个功能区,园区规划面积83000亩,耕地面积61656亩。就杨凌示范区产业特色,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励示范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引导下,制定了一系列为园区产业参与者资金支持的相关政策,并进行了探索实践。2009年,杨凌农业示范区开始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实践试点,开展了农村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生产物资、设施、知识产权等抵押贷款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盘活了农村不动产,扩大了农村信贷的担保物范畴,有效解决了农业产业链上参与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至2013年6月末,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6400万元,余额2900 万元。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为更好地服务于杨凌示范园区进行各种合作创新服务。杨凌示范区在国内首创农业生产保险“银保富”,为生产农户提供了生产保障,这一举措为生产农户、中小企业进一步扩展了融资渠道。目前,杨凌示范区为生猪生产、大棚蔬菜提供的保险支持已获得银行贷款8千万元;发放的基于订单的抵押贷款2288万元;2015年11月,国内首个农科村镇银行在杨凌农业示范区成立。

2、政府主导型产业链融资

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链融资是指政府立足于地方产业的特色,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出资建立农业生产基地,设立合作社,鼓励农户规模化、组织化生产,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在基地内发展产业链条,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对信贷供需双方有利的融资模式。政府在此环节不仅充当媒介,还要为信贷供需双方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在政府的担保和撮合下,促进金融机构与产业链参与者的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以陕西南部的茶叶产业带为例。陕西的主要茶产业区分布在汉中、商洛、安康地区。陕南以其特有的地理条件和优势资源使得陕南茶业成为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一直以来,陕西省政府特别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把其作为重点产业来抓。陕南茶产业已经成为推动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和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产业,已成功打造了“商南泉茗”、“汉中仙毫”、“秦巴雾毫”等知名茶叶品牌。陕西目前的茶园面积160万亩,采摘面积108万亩,总面积在全国排第9位,茶叶产量为4.4万吨,全国排名第13位。陕南产茶区有21个县、涉及26万农户,共计500万茶产业链参与者。茶产业链的高效发展直接影响着产业链条上参与者的经济效益。茶产业以茶农的源茶供应为基础,形成了一个在龙头企业带领下,以市场为导向,旨在提高茶产业链经济效益,打造茶产业生产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拥有多方、多环节参与的生产经营体系,很好地将生产农户、茶产业基地、行业龙头企业联系起来的农工贸、产供销一条链产业组织经营模式。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对陕南茶业实施“投行与商行联合”、“融资与融智结合”的金融创新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龙头企业主导型产业链融资

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链融资主要以农户、合作社、企业为合作模式,产业链上龙头企业与农户或合作社签订生产订单,规定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必要时为生产农户提供生产物资、技术指导,并按合同约定价格统一收购、加工。金融机构为龙头企业主导的产业链融资是以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间的业务往来提供信贷服务的。

以陕西华圣企业(集团)为例。陕西华圣集团是以苹果产业化为主导,业务涉及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投资、房地产开发、商贸旅游、国际贸易等领域的大型综合集团,是陕西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品出口示范企业。华圣集团由陕西华圣果业营销管理有限公司、延安华圣三农科技服务公司、宝鸡华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华圣果业国际进出口公司组成,打造了一个产供销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模式。华圣集团旗下的华圣果业公司投资3.5亿元,打造了目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仓储气调库,最高储存量达4万吨;同时还引进了世界先进的果品分选线,每年可实现苹果储存、加工能力达5万吨,苹果生产能力及规模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华圣果业集团在陕西农业发展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下,成为陕西鲜苹果出口的王牌企业。陕西苹果全国有名,出口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优质鲜苹果70%以上都出自华圣。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农户、生产基地、企业”为合作形式,向华圣果业提供贷款支持,华圣果业目前已建成苹果园、苗圃园各2000亩,并先后在20多个苹果县设立了生产基地,参与生产果农1.2万户,实现果农收入6000元,响应了政府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的号召。

三、制约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因素分析

1、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尚不成熟,处在初期阶段,农业经济弱质性本身也对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缺少吸引力。目前农业产业化企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不稳定、风险较大等因素,抑制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除了以上因素,陕西省农业产业化中组织结构发展层次低,相关配套服务水平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部分农业产业链中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较好,但行业龙头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也使得金融机构给与农业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生产农户提供的资金支持非常有限。再就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发展。农业经济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生态,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如灌溉系统、防病虫害系统在农业生产保收方面都存在瓶颈,阻碍了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

2、农业产业链结构不健全,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生产中,由于农业产业链上的参与者自身实力和信用状况不同,产业链上的融资主体的资金来源也不同,使得金融服务主体之间很难形成协作,产业链上的融资渠道存在差异化,使得资金在整个产业链上的流转效率低下。产业链融资中资质较差的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龙头企业的信用担保,一旦龙头企业出现经营风险或信用危机,风险会涉及整条产业链的参与者,会出现产业链的动荡,甚至崩溃,这都会影响产业链外部资金提供者的融资意愿。再就是现有农业信贷资金期限短,与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需求不匹配。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强,整个生产周期资金占用时间较长,而且农业生产面临较大自然风险,一旦经营不利,金融机构面临较大信贷风险。而金融机构为了降低信贷风险,更愿意提供期限较短的贷款。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尚未健全,能够满足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多样化金融服务还有待探索。

3、农业保障体系不完善,涉农贷款风险大

由于农业经济的本身弱质性,保险机构开展的涉农保险服务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陕西省在2012年正式开始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试点品种有16个。虽然农业保险险种广泛,但很多险种的开展并不深入。由于陕西省保险机构在农村覆盖面低,全省整体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低,农业经济季节性强,定损复杂,使得保险业务的管理成本较高,利润减少,保险机构对涉农保险缺乏兴趣。农业抵押贷款仍以固定资产为主,缺乏多样性,把一部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金融对农业产业链的支持。农业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也制约着农业产业链的融资效果。陕西省的担保公司大多数是由政府牵头或出资成立的,他们的服务领域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广大生产农户开展的担保服务所占比重较低。

四、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的改善建议

1、优化农业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在农业产业链发展中,龙头企业充当了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的桥梁。农业产业链中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金融机构应重视对链条上龙头企业的资金支持,应该深入企业调研,开发适合不同农业产业链特色企业资金需求的金融服务,如农产品半成品、成品的存货、应收账款为抵押物的质押贷款。同时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依据其业务关系的需求提供贷款、贴现、理财、咨询等金融服务。通过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上的核心地位和号召力,规避金融机构放贷的风险,从而带动整条产业链的效益提升。

陕西省拥有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要充分利用示范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带动作用,加大对农业示范区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其在技术培训与科技推广方面的功能。大力支持陕南、关中、陕北等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带,依据当地资源打造农产品品牌优势,带动当地农户增收,拉动农业经济增长。

2、加强金融创新,畅通资金渠道

资金在产业链各节点的顺畅流动,是促使链上企业正常开展经营活动的关键,同时对于产业链条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金融机构应该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推出定制化、差异化的产业链融资服务模式,以适应不同产业链特征的资金需要。如对于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链,融资模式应重点关注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经营状况、综合信用水平;对于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链,在融资模式中应以政府担保为基础,采取银证合作方式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对于以园区为主导的产业链,其融资模式应以整个园区为依托,积极探索股权、信托、电子化融资渠道,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此外,金融机构还要与龙头企业、协作组织、物流等其他参与机构加强合作,借助互联网优势,扩展融资渠道,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监管职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