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范文

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

第1篇

帝联科技由一支拥有资深互联网服务、系统集成、电子商务管理等背景的复合型团队创立,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平台搭建和运营以及互联网增值业务拓展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并拥有众多成功案例。

2005年,帝联科技在上海成立。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对三网融合下新业务发展的独特理解,帝联科技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网络优化服务提供商,并先后在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成都、长沙、南通等地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及研发中心。

帝联科技持续专注于网络优化,已形成从硬件设备选型、基础IDC构建、分布式IDC方案咨询到最上层的CDN网络优化的一条龙综合服务体系。

帝联科技将帮助更多行业用户融入网络,并且通过全面的网络优化解决方案,帮用户取得成功。

帝联科技同众多优秀的硬件厂商和运营商保持着密切的深层次合作关系,并在全国各大城市拥有丰富的IDC资源,覆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各大运营商以及中国教育科研网等。

截至2009年12月底,帝联科技在全国各主要城市拥有160多个优势机房,带宽储备近600G,形成了覆盖广、稳定性好、价格优的高品质互联网资源。

帝联科技一直秉承“科技成就未来,服务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帝联科技60%以上的员工为技术人员和工程师,逾百名的技术、服务和运维团队成员为遍布全国的客户提供不间断服务。帝联科技致力于打造更佳的互联网平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第2篇

首先,对学校办学而言,要处理好“制器”和“育人”的关系。财经类高校主要培养面向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学生首先应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知识,唯此才能在初次就业中具备求职优势。但是,基于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学校会过度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重视专门从事校本素质教育师资力量的引进和培训,对长期坚守素质教育一线教学的优秀教师缺少激励措施,素质教育课程的育人价值逐步被淡化。教育学专家高宝认为,“院校的职业人文教育,要注意校内资源和多种社会资源的整合”。为此,财经类高校应放眼未来,认真处理好“制器”和“育人”的辩证关系,把素质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育人价值同等对待,重视校内外两种教学资源的整合,科学规划核心素质教育课程目录,打造一批校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素质教育名师大师,完善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考核评价机制,提升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的品位和软实力。   

其次,对教师教学而言,要处理好学校教育“有限性”和终身教育“无限性”的关系。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环境中,知名跨国公司纷纷把企业社会责任上升到标准化高度,为了应对这种趋势,浙江工商大学商学院易开刚教授呼吁:“跨国公司将人文色彩浓厚的道德行为衍变成为市场经济强有力的竞争工具,因此财经类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教育形式由‘技能培养型’转向‘职业素养提升型”’。在一定意义上,财经类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讲教师承担着文化育人的历史责任,应该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有限的学校教育期间增加一定比例的课堂对话交流时间,重视学生对社会功利主义和市场商业文化的个体体验反省训练,重点塑造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诚信素养、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能力,适应学生日后在职自主学习、培训、进修等方面的“无限性”终身教育诉求,提升学生职场的可持续竞争力和生活幸福感。   

再次,对学生而言,要处理好“智商”和“情商”的关系。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冰山素质模型理论”,浮出水面的冰山相当于一个人的知识技能,跟智商(IQ)的关联度密切;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冰山部分则相当于一个人内在的情绪、品格、意志和人际关系,跟情商((EQ)的关联度密切。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剩下的80%则来自情商。财经类专业与社会真实工作情景对接的实践教学条件较为薄弱,无法像医学类、工科类专业学生那样直接获取可以被实验验证的专业技能。正因为如此,财经类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养成正确的课程学习观,要深刻领悟“冰山素质模型理论”对个体学习的方向指引性,不要把精力全部放在专业技能学习和追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上,而要充分重视素质教育课程对培养个人“情商”的潜移默化作用,在物质主义追求和功利主义抬头的商业化社会现实中,注重人格、品格和内心精神的塑造,具备对人生境界进行哲学理性的反思能力。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体系 构建

创新能力是指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和新事物的能力,即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思维能动作用在从事科学研究和其他实践活动中取得突破的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就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逐渐拥有的对新事物的见解和研究解决新事物的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等。近年来,诸多学者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培养模式做了大量探究,如郑裕东等[1]根据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提出以低年级课堂教学为引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位平台、科研实践活动为载体的“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目前国内普遍认同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和创新人格。徐一[2]通过以北京四所高校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得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为创新思维意识、创新知识储备、创新实践倾向和创新人格气质。本文主要从这几种要素出发,分析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提出构建“创新文化体系―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实践环境―学科竞赛体系”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一、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主体进行分析,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创新人格气质的缺失或不足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先决要素。

大学生创新人格气质一般包括大学生价值观(含理想、目标等)、创新欲望、创新毅力等,进一步可解释为对人生的追求和目标、对新事物的探究欲望和毅力,具体在学生中体现为:在学习上贪图安逸、不求上进,甚至作业抄袭、考试舞弊,在参加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学习、创新活动时兴趣不浓,耐压能力差,遇挫折而不振,等等。抛开家庭熏陶、从小到大的教育环境影响以外,仅从高校而言,影响大学生创新人格气质培养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高校对大学生创新人格气质培养的不重视,或者说没有引起针对性的高度重视。二是高校的校园文化、通识(素质)课程体系不足以熏陶、引导、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气质。

2.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弱化是限制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本要素。

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主要包括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及接受新鲜事物的意愿等。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是一种隐性过程,依托于系列课程学习中的反复锻炼。但目前大学生对知识的追求普遍存在一种实用的心理,所以对这种单调、枯燥的思维意识的锻炼缺乏毅力,甚至有抵触情绪。如高等数学课程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但很多理工科专业学生对其不重视,学习效果不佳。

3.大学生创新知识储备不足是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素。

大学生知识储备可以具体通过学业成绩、交叉学科知识、图书借阅量、听取学术报告次数等要素进行衡量。乐伶俐[3]将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因素概括为四点:学习目标的片面性、学习方式的单一、学习内容的窄化及学习动机的外在化和功利化。创新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如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很多参赛队伍都用了大量时间进行知识补充和更新,虽然这对于知识更新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还可补救,但也严重影响最后的竞赛成绩。

4.高校创新环境和条件、创新教育模式、功利化的学科竞赛也是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高校的创新环境与条件主要包含专业技能的培养环境、创新基地及创新项目等。目前,一般高校对专业技能培养环境的建设相对重视,条件也相对完善,但对于创新基地的建设还停留在初始阶段,对跨学科的创新基地建设、创新基地的管理及运行机制还处在探索阶段,创新项目的覆盖面、学生的参与面还不够广。

传统教育模式是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一是课程体系与结构不合理。课程体系的设置一定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要充分支撑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每一门课程设置都要体现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二是教学资源与信息不足,特别是虚拟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可学的移动式学习资源不足。三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不够。对于教师而言,其一是要清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清楚课程教学是“教给谁、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问题,二是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手段,多采用启发式、研讨式、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其要明确专业学习目标、课程学习目标,与教师积极配合、主动思考,多参与创新项目研究、学科竞赛,多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

功利化的学科竞赛也是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学科竞赛的宗旨本是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检验学生的创新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很多高校在思想上只重成绩,不重过程,有的因为经费不足、宣传发动不够,导致学生参与面不广,前期培养工作不够,影响和挫伤大部分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1.构建主题突出的校园文化体系。

主题突出的校园文化体系必须有助于大学生创新人格气质的熏陶、引导和培养,特别要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毅力,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教育环境。

高校校园文化体系是多元化的,其构成要素复杂多变,在此,仅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题谈谈其构成要素。

(1)榜样的树立与宣传。大学生基本上心智已定、价值观初成,榜样的树立一定要有血有肉,可仿效、可学习、可触摸,最好是身边的同学、教师和校友。榜样的宣传覆盖面要广,要形成定期树立榜样、宣传榜样的长效机制,要触及学生灵魂,激发其学习、创新的动力和欲望。

(2)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和考风。狠抓“三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形成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氛围。“三风”建设要有长效机制,要处罚与奖励并重,要广泛宣传。

(3)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定期邀请专家做讲座、学术报告,定期举办学术沙龙、成果展览等,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拓宽学术视野,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学术前沿问题和发展动态[4]。同时,要搭建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平等自由探讨的平台,创设多学科交流的环境,营造自由、平等的学术探讨、交流的民主氛围。

(4)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积极支持、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创新社团,积极支持、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创新项目的研究,并包容其失败,积极支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交流、创新成果展示。学校的支持与鼓励主要包含:一是条件建设与经费保障,二是指导教师,三是大力宣传,四是科学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

(5)搭建科学的通识(素质)课程体系。一是通识(素质)课程体系的模块要多元化,突出创新与科学研究。二是课程资源要充足。三是教学模式要创新。

2.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创新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实现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先决条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创新知识储备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前提。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要从以下几个要素衡量。

1.是否有效支撑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培养方案的统帅,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要求,它既在一定时空下符合社会的需求,又充分体现学校、专业的特点。培养目标的具体实现依赖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因此课程体系的制定至关重要,每一门课程在体系中都要有其不可或缺的价值和意义,都要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2.是否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在制定专业课程体系之前,要理清知识、能力、素质的构成要素及逻辑关系,从而选定课程及开课时间,确保体系严谨、目的明确。

3.是否支持专业技能(特别是核心技能)的培养。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专业技能是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专业技能是强化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课程体系之前,首先要根据培养目标挖掘专业技能、提炼核心技能,其次根据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确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并理清其逻辑关系。

三、搭建体系完善的创新实践环境

创新实践环境是提升专业技能、强化创新实践能力的条件保障。创新实践环境一般包括实验(实训)环境、实践基地、创新基地等。对一般高校而言,实验(实训)环境和实践基地的建设都相对完善,能基本满足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而创新基地的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创新基地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成果孵化、创新成果展示、多专业、跨学科的创新工作平台,一般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运行模式,主要承担创新项目研究、学科竞赛组织、创新成果培育、孵化与推广等功能。

四、构建层次清晰的学科竞赛体系

学科竞赛是大学生实现创新能力提升、自我价值体现的重要手段,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国内学者有诸多讨论[5]。因学科竞赛成绩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很多高校为追逐成绩而舍本逐末,丢失了学科竞赛的真正意义。衡量高校学科竞赛水平可以从学科竞赛体系、学生参与面、最终竞赛成绩三个方面考虑,学科竞赛体系是基础,学生参与面是根本,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是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徐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研究[J].学术论坛,2014(8):162-163,165.

[2]郑裕东,孙建林,等.“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2014(2):40-43.

[3]乐伶俐.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因素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07(5):32-33.

[4]李俊英,李文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及培养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3(30):116-117.

第4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策略

作者简介:刘净彤(1979—),女,硕士,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讲师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具有较高的契合性,是当前各类高等教育普遍关注的、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的教育模式。然而,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理论与实践脱节,实际动手能力较差,频繁跳槽,缺乏诚信,责任意识不强等现象较为严重。大学生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指标体系,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办学目标设定模糊不清。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基本工作技能的培养,导致毕业生就业教育不足,时效性差;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侧重于学科专业理论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沿用的是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想改变学生在校获取的知识和能力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这一现状,首先必须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求。当前,应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中遵循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不但涵盖人文课程、拓展活动,又存在着目标空泛,针对性不强的缺陷,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够,效果不明显。而针对大学生特点及一线岗位能力的素质要求而制定的培养方案并不多见。另外,地方高校原本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但大多数高校没有准确把握自己人才培养的特色和特征,学生关键能力的打造尚未形成,毕业生综合素质在社会上得不到有效认可。伴随这种培养模式而来的是毕业生基本工作技能欠缺,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差、责任心不强。当然,这与学校对教育资源的整合、聘用教师基层实践经历和生产时间的多少、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识等也是密切相关的。

3.就业指导工作欠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包括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所有活动,如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职业教育、就业政策和形势解读、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面。然而地方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3.1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少学校能够真正将就业指导放在学校重点发展的地位,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就业指导专职教师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不相匹配。

3.2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内容跟不上社会需求。大多数指导形式局限于传统的授课,过于理论,互动性不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所接受的指导形式全部相同,指导效果不明显。

3.3就业指导工作缺少有效的反馈机制。限于学校资源和人力成本,对已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在就业指导工作上的追踪和反馈欠缺。因此,无论是上一届毕业生的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不能得到及时的传递,在今后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指标体系结合

当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调查及现有研究成果分析,构建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指标体系三、当代学生就业能力培与提升的策略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地方高校必须克服自身实践性教学不足的现状,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打造毕业生的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培养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增强本校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就业标识,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优化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2.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突出实践教学。首先,整合多元化教育资源,设置需求导向型课程,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的机会;其次,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实习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

2.2校内外联合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全方位融入实际的科研、生产过程中,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的联系,把课堂知识与校外资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无缝连接。

2.3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一要立足本校实际,选拨一批具有一定应用能力的教师担任专业理论学习的授课,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二要聘请企业界、政府及科研院所的校外工程师在校内开设选修课,让这些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3.大学生自我就业能力的提升。

3.1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个人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就业的内在因素,大学生应树立积极主动的就业观念,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就业能力,克服恐惧心理和不切实际的期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2积极参加企业实习。通过到企业参加实习能够将自身所掌握的课本知识活用,同时,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不足,积累新的经验,补充课堂知识。同时,在实习过程中,通过跟老员工的交流,能够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习不到的技巧,提高自身的各项技能。

3.3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一份契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来说犹如一个指南针,大学生不能为了就业而就业。在校期间应通过对自身的慢慢了解,不断规划出一份符合实际的、详细的规划书,作为今后就业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临危不惧、从容淡定的面对新的工作生活。

参考文献:

[1]阮美飞.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2).

[2]顾倩.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维度与培育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29).

第5篇

一、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口腔工艺技术人才,其核心工作岗位是口腔技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牙齿美容健康的重视,我国的口腔工艺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医院技工室由于规模和工艺水平有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义齿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目前全球义齿加工企业主要集中于中国,因此,每年口腔技师人才缺口巨大。然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依然沿用传统医学教育的学科体系,无法满足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如何通过课程改革,缩短学习与就业的距离成为大家研究的焦点问题。

二、基于行动体系课程改革的实践

一般来说,课程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事实、概念、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一类是涉及经验、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由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以传授陈述性知识为主,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是培养科学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而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以获取过程性知识为主,主要解决“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这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主要途径[1]。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口腔技师,属于侧重技能的职业型人才,因此对其培养主要应采用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针对目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为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人才,本专业自2008年开始,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行动体系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一)依据培养目标,重建课程体系。针对口腔工艺技术人才培养的特点,通过深入行业企业调研、与毕业生座谈等方式,确定专业的核心工作岗位,根据核心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行业企业共同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删除部分与培养目标无关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对部分口腔医学类课程的内容进行精简和整合;根据行业企业需要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适当加强对学生有关雕塑、美学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职业成长的内在逻辑,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为主线,建构模块化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依次分为基础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拓展职业能力、岗位适应性训练四个模块;增加实训教学的课时及比重。改革后专业课程体系与原有课程体系相比较更强化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的不再是学科体系及其构成要素,而是行动体系及其构成要素。

(二)分析典型工作任务,选择教学内容。以往教学内容的选取按照学科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基本是本科临床教材的压缩版,主要学习的是陈述性知识,忽略过程性知识,造成了学习内容与工作过程的不一致,不符合职业型人才教育的理念。为避免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脱节,根据企业实际工作内容,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论证,提炼出8-10个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模块化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重组教材,即以各类口腔修复体的制作流程为主线。每个典型工作任务都由其制作工序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从简单到复杂,覆盖了口腔各类修复体制作工艺的所有工序。以“工序”作为载体,把与典型工作任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散到各道工序中,在课程内容上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第6篇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等进行分析,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因此,应以体育职业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类型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完全学分制进行多层次课程体系设置,调整课程设置内容和时间安排,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从增强学生学习和就业信心角度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从而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体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过程和培养方法的一个集合体。通常所指的人才培养即人才培养者采取某种人才培养措施以使人才培养对象(学生)的身心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的活动。也就是说,人才培养者在培养活动开始之前就预先设立了一个目标,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作用于培养对象,以使培养对象的身心发生变化,达到了培养者预先设立的目标的过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组合,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具体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要培养的人才的特征。

二、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了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在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关系和教学进程的结构形式。笔者认为其主要构成要素包括: 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三个要素。

(一)培养目标

我国普通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不仅是社会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根本问题,而且是教育目的在社会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中介。社会体育专业融“体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体育与休闲”、“体育与教育”、“体育与产业”于一体,涉及学科门类广,知识范围宽。

(二)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它反映该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专业方向和办学特色。社会体育专业有别于其他专业,其具有多元化的需求,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只能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特点建立自己完整的课程体系。调查显示我国高职院校社会体育课程分: 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四大类。

(三)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检验,更关系到他们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外实践主要包括: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学术活动、毕业实习等,各校规定不尽相同。

三、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在课程设置上一般都设有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在公共必修课上安排有技术普修课和专项选项课,在选修课程中分为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有的学校在选修课中设系列选修课、分方向模块和跨专业的任意选修课。各学校根据本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开设了的任意选修课,其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信息学科、医学学科等类别,较好地体现了人才培养方向。但也主要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技术课和理论课的学时学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比例不合理缺乏核心课程;

(二)课程之间重复较多;

(三)实践课程学时数较少;主要表现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学时数不足;

(四)课程设置还是基本上围绕体育教育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各课程之间的课时比例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主要是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结构等限制,缺乏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

四、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定位是提供有效市场需求的基础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仍在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短期内没有放缓的迹象,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更贴近社会需求,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精英培育走向更贴近经济社会建设的多元需求人才培育。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就是类型定位,即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还是研究型人才,或是复合型人材。如学校定位于为中小体育企业和基层单位培养人才,就应将应用性作为培养方向,强化学生操作技能训练,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和勇于创造的思想品质。

(二)结合完全学分制进行多层次课程体系设置

调查发现,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均实行不完全的学分制,学生只有完成规定的相关类别课程的学时学分方能毕业。这种做法大大限制了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导致培养的人才“千人一面”,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因缺乏竞争优势而不能顺利就业。为了使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应对各种类型人才的培养,可以结合完全学分制,以基于通才教育之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基本原则,在社会体育专业下设置4种系列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应用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1.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

1.1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目标决定行动。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如何根据经济发展确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有要解决的问题。在确定培养目标的同时要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是在解决人才培养质量基础上对培养目标进行具体化,其内涵主要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它有自身内在的本质特性和要求,与之相对应,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内涵,包括基于认知规律特点的基础知识体系、基于岗位标准要求的实践动手能力体系、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素质体系等三个子系统,其整体规格体系体现出“高”与“职”的两大属性结合与统一。

1.2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为了完成培养目标把教学内容按一定组织结构搭建的支撑结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总和。而系统化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把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并使各个部分有机的关联,构成支撑框架下的一个或几个子系统。这里所说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就是构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下实现职业素质成系统、基础知识成系统、动手能力成系统,教学管理成平台,形成“三系统一平台”的课程体系。

1.3创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

其主要内涵是最大程度地确保学生“学中做”和“做中学”:一是“学中做”以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施为目标寻求与企业合作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根据学生技能要求,开展诸如工学交替、现场教学等工学结合形式,其首要目标是服务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完成;二是“做中学”以为企业一线服务为目标主动提高院校在市场需求中吸引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企业需求”与“院校服务能力至上”的原则,主动开展各类技能人员的培养培训以及针对企业需求的科技开发服务。

1.4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是整体结构上专兼结合。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现状以及外部环境实际,兼职教师在整体“教师”结构队伍中比例应逐步达到1:1。为此,要逐步压缩理论课程,增加其实训课程;要逐步扩大兼职教师在授课中比例,充分发挥其企业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使其逐步在整体队伍中所占比例达到50%。二是个体上具备“双师”能力。即引进有企业经历专职教师、培养强化本校已有专业教师、提高现有教师对外技术服务能力是目前“双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1.5推进内涵式生产性实训

生产性实训就是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或者社会相结合,逐步开发实训基地的生产,通过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过程,以实现经济效益来补充实训基地正常运转的所需,并在生产中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尽而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一种实训方式。生产性实训不仅为师生创造了真实的职业环境,还可以利用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用于购置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课题研究和技术研发以及创新教学手段等,以此改变消耗性实习实训为创造效益的生产性实训。

1.6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

以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质量评价为切入点,从高技能人才质量标准的岗位专业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同时注重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应包括政府的定期评价与专项评价、社会专业测评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最终形成包括院校、企业、政府、学生、社会中介等评价主体,以提高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2.建立健全系统化课程体系

2.1在课程的目标指向上,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

无论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能力训练或能力本位作为导向,还是将理论与实践并重发展,亦或是以项目运行为载体,其中心点都在于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这个目标,突出实践、突出能力、突出应用。

2.2在课程设计的理念上,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

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应强调为学生的职业生涯作准备,为训练职业能力作准备,明确围绕职业岗位工作实践进行课程和组织实施的思路。

2.3课程体系构建应以某个工作岗位为出发点,由岗位扩展到职业或行业,并将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或转型作为考虑因素

就岗位内涵而言,由于技术快速发展也常处于变动之中,同时社会人员的利益导向和价值取向也常使个人的职业经常变动,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就业、生存需求也必然对课程目标和内涵产生影响,课程体系的构建初始“源素”也毕竟更为具体和微观,以工作岗位作为起始点较为可行。

2.4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发展、综合和创新能力

在系统化课题体系中培养出的高技能人才必须满足、符合社会对其基本的要求及趋势:一是具有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适应、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二是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发展的综合化特征,首先是技术工作岗位综合程度的提高,必定会在技术应用中体现出来。三是加强创新精神与开拓能力的培养。

2.5系统化课程体系遵循优化衔接、定向选取、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的原则

一是优化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离开学生原有的学习状态,应尽量与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相衔接,否则会出现学生个体知识结构的缺失或不完整。二是定向选择。课程内容应按形成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经过调查研究后,再综合分析加以确定。三是有机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后,应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整合,这一整合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方向的。技术应用能力是一些由知识和技能所共同体现出来的能力要素整合而成的。四是合理排序。为实现整体优化,课程体系还须合理排序,因为知识与技能均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保证其自身体系和逻辑关系完整的前提下,使知识与技能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形成合势,发挥合力。

2.6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突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特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是目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捷径”,既能促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又能直接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科]

【参考文献】

[1]赵居礼,曹喜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第8篇

关键词: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通信技术专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我院高度重视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专业建设,切实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1.专业建设目前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脱离社会的需求,甚至严重滞后,出现了失业与空缺并存的状态,这凸显了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紧迫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1)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

从目前所谓的失业与空缺并存的状态来看,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而质量工程的最终价值追求则是高等教育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实施特色专业建设意义深远,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2)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处理。

自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诸多影响因素中,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特色专业建设的双重目标:一是优化结构与布局;二是示范和带动专业建设。可见,特色专业的专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需要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一致。从这个层面来看,特色专业建设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尤其是作为基层的各个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上还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

(3)特色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模糊化。

“特色专业建设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是一个急需解答的问题。要回答此问题,就要弄清: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区别。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构成要素不同,最终结果不同。从构成要素看,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研课题、研究仪器设备、学科建设管理人员等;而专业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师、课程、教材、实验与教学管理人员等。从最终结果看,学科建设主要是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确定研究方向以产出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学术性的行为;而专业建设主要是围绕专业人才目标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等内容来展开,最终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更多的具有市场性特征。

2.课程建设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案例。

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是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课程方案,原意是针对职业岗位规范进行就业技能培训的模块课程组合方案,其着眼点是通过一个模块单元的学习,使受训者获得社会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一种实际技能,每个模块都是可以灵活组合的、技能及其所需知识相统一的教学单元。虽然模块式课程开发具有易于组合、直观实用且培训时间灵活的特点。但是,其出发点和培训目标是单纯的技能培训,如操作技能的培养,模块组合的任意性过大,学生很难接受到系统、完整的职业教育,严格来说,还没有达到综合从业能力培养的层次。

CBE(Compemnce Based Educatlon)是起源于美国、后在北美和澳洲等地得以推广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模式。CBE的专业课程开发是一个完全基于能力要求的职业技术教育系统。CBE课程开发以职业分析为起点,并把职业能力看做职业教育的基础,相对于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开发来讲,已经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与MES模式相比,CBE不仅仅强调单纯的操作技能及专业技能培训,其从业能力有更为广泛的内涵,包括知识、工作态度、职业实践经验和信息反馈等四个方面,属于综合从业能力培养层次。

(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在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课程模式经历了三次具有转折意义的改革和创新。第一次改革,主要是我国学者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和高职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课程体系改革,如“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第二次改革,是在教育部和劳动部的指导下,引进了世界劳工组织的MES模式、北美的CBE课程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等,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进行了本土化的课程模式研究,如多元整合课程、VOCSCUM2004等,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中得到推广,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次改革是从2004年开始,我国积极地学习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法,关于特色专业一体化课程的研究目前都在探索阶段。

3.我院通信技术专业建设的具体内容

(1)开展理论研究。

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商用网络的项目教学法。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逐渐形成了与行业相结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体系。经过与企业专家讨论决定,以学校现有条件为基础,以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设置了电话互通和电话上网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托,以建设3G网络系统为平台的岗位综合能力培养的先进的课程体系。

(2)改革教学实践。

依靠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发展资金项目完善3G网络实验室,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岗位能力出发,依靠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发展资金对现有实验室优化整合、扩建完善,新建急缺实验室,建立以实践课程建设为中心,开发建立完善的专业综合+多岗位能力课程模块的教学实践体系平台。实验室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以行业和企业为主导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模拟、仿真和真实的实习、实训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上岗前的专业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完成学生向员工的实际角色转换,在数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规格方面满足社会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3)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评价体系。

全面客观的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及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既是判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又是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健全全面客观的评价机制,就成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

(4)提高教师教学素质。

课程一体化教学必须具有一支素质精良、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最好的办法是要求教师达到“双师”型,即理论知识方面达到讲师水平,实习操作达到中、高级水平,迫使教师不断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己专业水平。

4.结语

我院通信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在稳步的进行和完善中,重点是把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加强师资队伍、教学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特色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目前学生的就业率有所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等方面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鲍洁,高林,赵楠.高职课程开发中职业分析方法研究与实践[J].教研理论,2010.

第9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构成要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或者是高级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近十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高职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然而在现实社会中,高职院校的低就业率严重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近三年来报考高职的学生同比有所下降,高职教育处于一种相对受到歧视的境地。例如,2012年湖北省70%的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这就出现了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和学生不愿报考高职的矛盾,以及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与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难、找不到工作的矛盾,如何正确解决这种矛盾是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因此要解决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就要反思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脱离高职院校的宗旨,存在盲目追求“专升本”的现象,教学内容和本科相似,注重系统性的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这就使高职学生在就业中处于被动地位;许多高职院校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一味地追求当下的热门专业,导致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有的专业人才过剩,有的专业人才匮乏;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脱离社会的实际需要,课程内容相对陈旧。有些高职院校片面理解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太小,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院校缺乏“双师型”教师,即使是在职教师也达不到“双师型”的要求,缺乏实践经验,对生产实践了解不多,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学生的实践环节比较薄弱,由于经济条件、国家教育政策等一些客观原因,学校缺少必要的实训设备与场所,学生的动手机会比较少,使学生的理论学习脱离实践。加之受我国“重学轻术”的文化传统和以“学科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导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

目前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尽管提法众多,本文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这五个方面的要素来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一)确立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定位问题是高职院校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课程设置、培养途径和考核办法等。培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导向,它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等级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正确定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模糊,认识上存在偏差,极易效仿普通高等教育,构建“学科本位”的培养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越来越需要高职教育培养出大量有较强实践能力,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较高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在此情形下,高等职业院校应有清晰的认识,确立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模式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它反映的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学生的就业方向,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托和保障,是根据学科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划分的专业门类。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在各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它和以学科结构为专业设置依据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服务生产。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很多新兴产业大量涌入市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要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

(三)开发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与实际生产的关系密切,其课程要求有很强的实用性,必须符合具体职业岗位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逐渐打破了行业的界限,出现了大量新型的、复合型的岗位,从而要求劳动者掌握更多的边缘学科知识,具备更宽阔的知识面。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就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开发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这里的“模块”又被称作课程单元,是为了适应职业群的需要而将课程内容或多种课程分别编制在深度、广度上有差别的知识技能结构单元,能涵盖一个职业群的几个相关专业。

(四)构建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培养的人才主要分布在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的第一线,具有更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是高职人才的主要特点。因此,目前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并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殊人才的培养要求。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应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思想,以就业为导向,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环节,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内容体系。同时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高等职业教育也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建设以“双师型”为主的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教师也具有独特的职业内涵,即通常所谓的“双师型”,既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又要具有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既要掌握深厚的理论功底,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在高职院校中,“双师型”的教师应该在教师结构中占有一半以上的比例。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简明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2000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刘福军,成文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李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发展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2.

[5]王力.对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23(11).

[6]王岩.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9).

第10篇

关键词:分段培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C-0007-04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指由本科院校统一招生,学生在高职阶段培养3年,转段进入本科阶段培养2年,高职与本科院校共同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实践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实践教学培养使学生成为适应专业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笔者以制药类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为基础,注重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系统化构建了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三层、四段、四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及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反馈系统。力图为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高职教育的高层次发展,以及拓宽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依据。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开发程序

“3+2”项目具有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特殊性,因此,不能照搬高职阶段或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更不能将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实践教学体系简单叠加。在对企(行)业对药品生产技术专业(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和制药工程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了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和淮阴工学院的专业教师(包括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制药企业能工巧匠、制药行业专家进行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开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开发程序见图1。

二、“三层、四段、四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制药工程专业分段培养期间,3年的高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2年本科阶段着眼于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的提升,要求比高职人才有更宽的理论基础和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针对制药工程专业分段培养项目的特殊性,根据药品生产技术专业(高职)与制药工程专业(本科)3+2分段培养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力求既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又体现本科教育的“高等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系统化构建了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三层、四段、四维”课程体系(见图2)。

制药工程专业分段培养的是适应现代制药企业需求的高端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能掌握药物制剂、药物检验等更高层次的专业实践技能素养。因此,必须将高职和本科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重构。笔者构建的“三层、四段、四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由“基础技能实训”“专业核心技能实训”“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4个层层递进的阶段构成;4个阶段训练范围分别为点、线、面、体;第一阶段实践教学为基础技术层次,第二、三阶段为专业技术层次,第四阶段为应用能力哟巍

1.基础技能实训(点):为基础技术层次,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主要开设医药学基础实训、化学实训、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实训、生物化学实训、药用微生物实训、有机化学实训等实践课程。

2.专业核心技能实训(线):为专业技术层次,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主要开设制药分离技术实训、药物分析技术实训、药物制剂技术实训、生物制药工艺实训、生物制药设备实训、药理学实训、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实训等实践课程。

3.专业综合技能实训(面):为专业技术层次,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主要开设药用微生物培菌工技能训练、药物分析工技能训练、药物制剂工技能训练、药品生产与检验综合实训(含发酵、提取、制剂、检验)、制药工程专业实践等课程。

4.顶岗实习、社会实践(体):为应用能力层次,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高职和本科阶段的顶岗实习和毕业项目,对应于药品生产管理岗位、药品质量检测岗位、药品销售管理岗位等,主要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等预就业实习岗位。

三、高职与本科衔接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反馈系统

成立了由企业、行业、学校(高职和对接本科校)共同组成的分段培养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形成了实践教学质量多方评价机制,构建一套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全程跟踪、高效反应、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反馈系统(见图3)。

建立了准确高效的实践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调控系统,通过学生评教、毕业生跟踪调研、企业导师评价、同行专家评价等多方评价机制,保障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授课教师座谈会、行企导师座谈会等,广泛收集各层次人员对实践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分段培养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将信息反馈到实践教学课程开发的源头,及时、准确、有效地调整课程体系。

四、“三层、四段、四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

“三层、四段、四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药本131班、药本141班、药本151班和药本161班学生为主体,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药品相关项目为载体,以基于药品生产、质检、营销等工作过程的设计与开发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遵循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该体系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训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特别是通过参与企业的真实生产项目,学生能对实践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职业岗位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得到了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药本131班学生高职阶段实践技能统计见表2)。

第11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 教学质量 质量保障

一、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衡量指标

1.专业设置:专业设置应符合市场需要,符合学校的学科特色。

2.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3.课程体系建设: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4.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技术人员和教学管理队伍在人员配备、学历层次、职称、机构及培训等方面均较为合理,能满足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需要。

5.教学设施:办公设施、教学基地、实验基地、网络教室、服务器机房等设施能满足教学需要。

6.教学资源建设:教材符合成人学习特点,不照搬全日制本科教材,课件及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有规划、设计、制作的质量标准和验收程序,其他资源建设符合课程特点和要求,有学生评价的教学资源的机制。

7.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有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制度,有多样化的支持服务,有专职人员负责该项工作,有记录、分析及反馈、改进措施。

8.实践教学:针对不同课程,建有各种仿真实验、模拟环境及有关实验基地,毕业论文有选题、开题、指导、答辩等环节的具体要求,毕业论文质量高。

9.检查与考试管理:定期检查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并据此有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有命题、印刷、发送、考场设置、监考、巡考、阅卷、成绩登记与分析等环节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10.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建设:建有主讲教师面授、视频讲座、答疑辅导、批改作业等环节的规范的管理制度,能保证教学过程顺利开展。

11.教材管理:能做到准确、及时、有序的建设和发送教材、保证课前书到学生手中。

12.学籍管理:严格执行教育部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学籍档案规范管理规范,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办理毕业、学位、结业证书等工作。

13.档案管理:教学文件、教学信息资料齐备、档案齐全。

14.教学效果:分析检查各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分布,统考课程(英语、计算机)成绩分析、检查其合格率,毕业答辩,检查学生按期毕业的情况,有根据分析检查情况改进教学的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每一个要素的质量是整体质量的基础,整体质量又依赖于每个要素的质量水平。

1.优质的教学资源: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它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的基础。通过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地开展导学、辅导、答疑等教学活动,通过教学资源可以实现学生个别化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实现教师的异步教学,体现教师的主导型。

2.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由于教和学突破了时空限制,学生学习行为是否真正发生了,取决于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而且这种服务是针对每位学生,具有个别化和个性化的服务特点,它是学的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关键。

3.适用的网络教学模式:我们根据现代远程教育办学规律及成人学习特点,建立较为完善的有利于在职从业学习者学习的网络教学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教师导学、助学和促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这是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重点。

4.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主要涉及到专业设置是否符合市场需要,开发的教学资源是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是否到位,教学活动组织是否有效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否符合要求等,这些都要靠教学管理来保证。

5.较好的教学设施条件:教学设施条件由软、硬件组成,主要是指人力资源条件、教学场所、网络教学平台等,较好的教学设施条件是办学的先决条件,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

6.扎实的远程教育理论研究:只有不断开展远程教育理论研究,并用研究的新成果指导网络远程教育实践,才能实现远程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三、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现机制

1.“一会一组”的专家指导团队。“一会”是指“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一组”是指“现代远程教教育教学督导组”。该团队成员由分管现代远程教育的副校长和各教学院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老领导组成,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资源审核、教学过程监督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指导,有效保障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通过定期、不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和学者等人员,对教学各环节现状和诸多部门执行质量的程度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处理和解决,各部门根据检查情况调整政策和有关规则,为制定新计划、新方案提供依据。这样就形成了有效反馈的闭合运行系统。

2.“六位一体”的教学管理模式。由教学管理工作机构、教学教务管理、教学实施、教学支持服务、网络教学服务平台、教学质量监控组成的“六位一体”的教学管理模式,按照学校确立的教学工作总体目标,组织实施教学全过程各项工作,通过对多种教学质量信息的分析,完成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

3.“24小时+360度”教学支持服务。由教学管理部门专人管理,招聘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为兼职网络教育辅导员,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平台、企业服务QQ、电子信箱、咨询投诉平台、课程讨论区、在线答疑(辅导)等实时同步、线上线下全方位地提供网络导学、助学、督学、促学服务,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显著特点

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并借鉴国外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要素,对构成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要素进行了认真研究。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1.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一会一组”的专家指导团队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使教学质量保障落到了实处,推动了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

2.有效的信息处理与分析机制。“六位一体”的教学管理模式、“24小时+360度”教学支持服务在教学一线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收集、记录、追踪、处理、反馈,保障了教学各环节的顺畅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平,何猛.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11).

第12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建构

中图分类号:G80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5-0086-04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Major Curriculum Struc ture under the Double Principle GuidanceGONG Jian1, LIU Zheng2, LIU Heng3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 West University, Cho ngqing400715, China;2.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China;3.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400080, China)Abstract: The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major specialized curriculum is a carrie r bearing and communicating the tradition sports culture, a conformity linking v arious excellent sports culture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an inevitable wa y bringing honor to the national sports spirit and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major curriculum pay ing attention to external form division and the subject arrangement of the curri culum, neglects the insufficiency of essential relations and overall structure o f internal curriculum elements. It takes “the objective restriction principle"a nd “the internal constitution principle" as the theory basis, and the attempt h a s been constructed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major c urriculum.

Key words: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major; curriculum; structure; const ruction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构成和核心构成。"[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既是传播 体育文化 ,促进人类文化发展的桥梁,也是承载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 。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它的课程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结构,这个“完整"不仅仅指科目 设置的齐全,更要符合课程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以及内外之间的逻辑关联。

1 双原理的主要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1.1 双原理的主要内涵 课程领域有两大基本原理,从这两大原理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程结构研究在理论上的重要 意义,它们是“客观制约性原理"和“内部构成性原理"。 课程的“客观制约性原理"主要探 讨 课程与外部联系的关系,如课程与社会、课程与知识、课程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其意义在 于为课程寻找一个坚实的、恰当的客观基础。课程的“内部构成原理"则主要探讨课程内部 各 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课程的内部状态及其存在的理想方式。其意义在于为课 程找到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通过课程内部关系的清理,彰显强有力的课程功能。[2 ]从中,便可发现,前者主要研究课程的制约性因素,后者主要研究课程的构建。

课程的“客观制约性原理"主要探究的议题是课程与外部的联系,探究课程编制过程中应该 考 虑何种外界因素,如何根据这些外界因素合理的组织、编制课程等内容。目前,较为广泛认 同课程编制“三要素”这一学术观点便是课程的“客观制约性原理"的体现。课程的“内部 构 成原理"主要探究的议题是课程内部系统的相互关系,探究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合 理化建构、课程评价模式的优化等内容。这二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托、相互发展,这样 ,才利于课程的整体构建。

1.2 双原理的指导意义 “客观制约性原理"和“内部构成性原理"的提出对于课程研究、课程建构、完善课程内容、 优化课程结构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1.2.1 拓宽课程研究的视角 以前的课程研究或是以外部指标为主,或是以内部指标为主, 可以说是研究视角较单一,这样研究方式没有将课程研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使得 研究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偏颇,不利于课程的整体建构。运用双原理对课程进行研究,以外部 和内部的双层指标为构建指标体系,拓宽了研究的视角,这样就在一定程度弥补了由于研究 视角单一而带来的弊端,并能够有效的建构课程。

1.2.2 完善课程设置的内容 “客观制约性原理"这一原理的提出,使得课程内容的设置符合 外部联系,从而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构建等阶段符合一定的要求,进而使得课程内 容设置的准确化,从而完善课程内容的设置。

1.2.3 优化课程体系的结构 “客观制约性原理"和“内部构成性原理"这两种原理的提出,即 从本源方面限定并构建了课程的内容,也可以优化课程体系的结构。“内部构成性原理"是 课 程体系结构的最为关键的部分,通过对课程内部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分清相互顺序, 这样便于理清课程的结构体系,优化课程体系的结构。

2 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族传统体育学于1997年被设为一级学科体育学下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1998年国家教育部 颁布新修订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又将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新设本科专业 之一。尽管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但如果用一个学科的标准对照、衡量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她 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建构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继 续完善的地方。

当前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研究体现这样一种思维倾向,即设置哪些课程,课程的安 排多少学时能更好的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可以说研究的逻 辑起点是以培养目标开始的。这种倾向是把课程当作“工具",体现的是“工具理性主义"色 彩 ,追求的是“效率第一"。这样的课程观强调的是社会需求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作用 。 比如,“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培养目标制约课程设置。"[3]很明显 ,这样 的探讨主要涉及课程的外部联系,或者说是形式上的划分,比如,专业理论的选择,必修课 和选修课的划分,选什么科目能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等等,遵循的是“客观制约性原理"。 而 课程的构建不仅要涉及到外部条件的制约,探讨课程的外部关联,更要关注课程内部各要素 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还要遵循“内部构成性原理”。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理论依 据上,“客观制约性原理"给课程的编制提供了具体的“科目",如,“武术"、“散打"、“ 跆拳 道"、“心理学"、“教育学"等,而“内部构成原理"则给课程编制带来了理论的“建构框架 ",两者的联系体现在共同的育人目标及其相互依存性上。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该设置什么课程,怎么设置,不仅涉及“客观制约性原理",更要涉及 “ 内部构成原理"。关键问题是为课程的研制提供一种恰当的框架,把课程的各部分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即课程的结构。基于当前研究中关注课程的外在形式的划分与科目的编排 ,而没有探讨课程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的事实,本文以“客观制约性原理"和“内部构成 原理"为理论依据,试图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弥补当前研究的缺陷。

3 双原理导向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建构

3.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观 上面的论述证明,当前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研究,“只从某一方面或某一层次是不可 能真正把握课程结构的,要从根本上把握课程的结构,必须从整体入手,构建一种具有整体 性的课程结构观"[4]。整体课程结构观应具备的以下特点:

1) 它既要关注课程中涉及面较小的或形式上的结构问题,如布鲁纳关心的各具体学科内 的结构问题,或类型上的设置问题,又要关注范围较宽的整体结构问题,如选修课程与必修 课程之间的关系,理论课程与术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地方特色课程的 构成及其相互的联系等。整体性课程结构观是以全方位地、全景式地视角研究课程结构。

2) 整体性课程结构观对课程的把握不能仅停留在课程的形式,而更要深入到课程结构的 实质。也就是借鉴结构主义哲学十分重视的“深层结构"是事物的性质与意义的根据的观点 。 我们所研究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结构在外在表现上,也就是形式上可能是先进的,比 如,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既有专业科,又有平台课;既有分科课,又有综合课。但它 的实质也可能很传统,如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运动技 术的学习,忽视了教学技能提高;从社会需要,而不是从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出发;将课程 看作传授知识的工具,很少顾及教育的环境和过程的重要性。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研究 ,不能仅停留在形式,必须要从课程价值取向以及对学生的发展意义上把握课程的结构。

3.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整体结构及其内部关系 根据整体性课程结构观的特点和要求,建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必须着眼于两个取向 的结合,一个是“横向"维度,一个是“纵向"维度。“横向"维度是由课程结构本身的层次 性决 定的。“课程"看上去是一个独立的对象,但绝非一个简单的个体,在其内部还有不同层次 的 小系统,故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必然要涉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横向"维度。“纵向"维 度 是由人的思维的深刻性决定的。实质与形式的兼顾、形式与数量的并举,构成民族传统体育 课程结构分析的完整景观。由此,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分为:实质结构、形式结构 和量化结构(图1)。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结构三个层次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如果说形式结构展现的是课程结构的“ 外壳"的话,那么,量化结构就是“外壳"各部分的比例关系,而实质性结构则是民族传统体 育专业课程结构的“精、气、神",是课程的生命之本,进化之源。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 的 形式结构影响课程的外部表现形式,量化结构决定形式性构成要素质之间的关系,而实质性 结构则决定着其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性质。课程的形式结构和量化结构有利于我们从实践层面 理解和把握课程结构,但是课程结构的根本性问题不仅是外部存在形式的问题而更要深刻把 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内部质的规定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结构的完整性,才 能保证人才培养的整体性。

3.3 实质结构、形式结构和量化结构的内涵

3.3.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实质结构 课程的实质结构是指课程内部要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结构的不同,取决于构成要素的不 同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实质结构关注的不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存在形式,而是课程的实质 或价值取向问题。实质结构(图2)包括: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实践课程、技术技能 课程和自立发展课程。它们的存在形式既可以是学科,也可以是活动,既可以选修,也可以 必修,既可以分科,也可以综合。

知识课程是实现基础知识技能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对民族传统体育专 业学生来说,应该包括两个基本部分,即:文化和现代科技类课程、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 学科。文化和现代科技类课程即是发展专业素养必备的条件。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语文、 外语,以及计算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等学科。其中大学语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是核 心课程,其它课程的开设视各校条件与学生要求而定。基础知识类课程应包括中国历史、中 医学基础、民族学等等,要根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点和时代的发展加以调整,精减课程内 容。

人文素养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以及行为品德,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品德和社 会适应能力与基本创新能力类的内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还应特别重视职业道德、武德教育 课程的设置。社会适应能力与基本创新能力是新世纪大学生必具的一种人格素质,因此,开 设这方面的课程十分必要。

专业技术技能课程是本课程体系的主体,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定向课两个课程模块。 专业理论课主要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史、体育养生学以及与专业定向科目等有关的其 他理论学科,是学好专业定向技能课程必备的知识与理论,也是新世纪民族传统体育工作者 应有的理论素养。身体基本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类课程是学好专业定向课程必具的体能和运 动技能的前提条件,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但这类课程开设的具体项目、学科数 量、开设学时数,应根据学生专业定向的选项而有所不同。身体基本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类 课程专业定向课程是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自身的条件和意愿所确定的将来用以服务于社会 的专业技能课程,是本课程平台的核心课程。1998年国务院批准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包 括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由于武术的门类极多,民族民间体育也如此,具体 操作时需要细化,不细化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个性化、高水平的人才来。

实践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技能、综合工作能力、与人合作的态度、沟通 的能力和个性特长等方面为目的的综合课程。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实践课程主要包括 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习、科研实践(毕业 论文、学术活动)。

自立发展课程是学生为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实践课程、人文素养和专业技术技能,根据自 己的条件、兴趣与需要而自己确定的校内外学习科目或活动。自立发展课程学生有很大的自 主性和自由度,它不仅可以弥补任意选修课的某些局限性,体现本课程体系的开放性,而且 ,也能让学生在“专"或拓宽知识面上进行自由选择,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3.3.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形式结构 它主要指表现于外部的、操作层面的构成要素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课程的形式结构说明的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组织形式上 的特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形式结构应该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隐性 课程四个部分。

公共课程是指学生必须掌握的政治素养知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大学语文知识、社会交往 能力等方面的课程。是全体大学生普遍修习的专业以外的共同内容的课程。它还可以划分为 两种类型,一种是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 的课程;另一种是选修课程,由限选课程和任选课构成,限选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年级和专业 特点、条件开设的,旨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任选课主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是为学生发展个 性、兴趣、爱好和特长,旨在扩大学生知识面,改善学生知识结构而开设的课程。

专业课程是根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主要是指学生必须学习和 掌握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教授、训练能力等方面的课程。专业课程可以分 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术科课,其存在形式依然是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存在。

实践性环节主要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包括俱乐部训练、毕业论文、教育实习等,突出 强调“强能力"。它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符合现实和未来社会 需 要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在我国实践环节的主要形式是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 教 育实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师资,社会实践主要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 独立的工作能力。

隐性课程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由物质文化、社会关系等要素构成的教育环境,它具有潜移默 化的教育功能。它虽然不以某种课程形态出现在课程表里,但它具有课程的教育作用;它虽 然不由教师专门讲授,但教师的品格行为、作风都影响着学生;它虽然不像学科课程组织得 那么严密,但它时时处处都在影响着学生,不知不觉地渗透在学生的意识中。

3.3.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量化结构1) 公共课程部分主要开设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课程、外语、计算机; 也可开设一些社会公关礼仪等课程,使课程内容和形式更丰富些。这部分课程,参照《课程 方案》本课程结构中拟定72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6.7%。

2) 专业课程是本课程体系的主体,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两个课程领域,目 前在教学计划中都以“必修课"形式出现。这部分课程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含:目前的专业 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教学课与训练课,以及为成为复合型人才而设置的相 应课程。在《课程方案》中,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课占总学时为1 900~2100,本课程结构 中拟定1974学时,约占总学时的73.3%。

3) 实践性环节是本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三类:教育实习、社会调查、科研 实践,针对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还不能自觉地把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学术性提升到应有 地位的现状,本研究把科研论文泛读、毕业论文等归入本领域,则所占学分数大约在15%左 右。

4) 选修课程是学生为自立发展而自主选读的一类课程,通常称为任意选修课。这类课程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课程领域:与专业相关的体育新兴学科;专业课程、科研与创新思 维课程中想选而未能选成或想继续加深的课程;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而自由选读的任何学 科。任意选修课程在《课程方案》中占总学分12.67%,我们拟定为20%左右,占选修课的50% 。旨在培养学生自立发展的能力。

5) 遵照《课程方案》要求,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总学分定位于150学分,总学时2700 学时左右;以每学期18周计算,周学时18~20学时,这样便能给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 间。

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整体性课程之新功能

4.1 有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全面发展 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的任何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存在和进行的。少 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是不争的事实。国外多元文化教 育学者指出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学习类型有较大差异。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对象主要是 在役和退役的优秀运动员以及具备二级(含)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资格的后备人才,其中有相 当部分是来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体训矛盾”和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 学生在文化素质、社会适应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民族 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涵养与品性,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构建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文化背 景、民族背景和生活经历造成的“文化差异”。整体性课程结构的特征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 课程的全景式和自主性,这就给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使其正确 认识民族、社会群体间的文化差异,正确判断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间的关系及相互间 的影响,养成处理不同文化的得当的行为方式,促进其个人的自我发展。”[5]

4.2 促进多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合与传承 课程有着很强的社会制约性,因此,课程所传递的文化,一般说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优势 的主流文化。由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在原武术专业的基础上拓展而成的一个新专业,因此 ,长期以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传承的文化一直以武术文化为主流。在当前强调文化多元 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不仅要关注作为武术文化精髓的“仁、义、礼、智、信” ,更要强调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特色文化精髓的传承和保护。整体性课程结构中的实质性 结构关注的是课程的价值观问题,而“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尤其以价值 观为主”[6],这就保证了整体性课程结构下的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能够始终关注 文化的多元与整合。

5 结 语

对于民族体育课程的构建必须要把握课程的实质结构、形式结构、量化结构,因为任何课程 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整体性,任何一层次都与另外来两个层次紧密相联。人们在试图构建、 优化、整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时,如果只关注其中的一个层次,那么这样的结构很 可能会是不完整的。以此构建的课程框架,其科学性也就大大值得怀疑了。对于民族传统体 育专业课程结构的研究还需要学界同仁继续努力,不能说任何一种模式内在地优越于所有其 他模式,但当我们继续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合理结构时,对以往的模式进行适度的 反思,精细的改造,必将对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65.

[2] 郭晓明.课程结构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

[3] 于翠兰.新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与完善[J].体育学刊,2005(6 ).

[4] 郭晓明.程结构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7.

第13篇

一、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含义

教学体系是指根据教学活动的目的、性质和任务,对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进行合理组织的结构形式。上述教学要素的基本含义如下:

1.教学目标

是指整个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教学活动从教的方面,以及从学的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目的方向。笔者认为,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它指明了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和预求结果,指挥着教学体系的展开,主宰着教学体系构成要素的其他方面,即是说:教学原则、内容、主体、方法、手段、管理、评价等要素都要受其制约。

2.教学原则

是指根据教学活动的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用来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它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紧密联系。教学原则对其他教学体系元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目的是促进教学活动和教学工作者自觉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

3.教学内容

是指教学的课程及课程体系。一般地,高等教育课程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3]。在高等教育课程中,课程与课程之间构成了一定的课程结构,组成了一定的课程体系。

4.教学主体

是指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高等学校的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它们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崇高使命。其作用主要是传授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及为社会服务。

大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我们要根据其生理、心理、年龄的不同,因材施教,力争为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5.教学方法

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一些教学方式。一般地,它是由教师、学生和周围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系统。目前,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方法,如授课法、讨论法、实习法等。

6.教学手段

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采用的一些具体工具。教学手段是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现的具体载体。常用的手段,如口授、黑板、教学图片、实物模型。

7.教学管理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评价等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使各教学体系要素良性互动,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一般地,教学管理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完成。

8.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多种有效的评价技术与手段,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高度统一。教学评价可分成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笔者认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基本是由上述八个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八要素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

二、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陀螺模型笔者认为,以上教学体系八要素可以构成以下陀螺模型,如图1:

此陀螺模型的立体结构及运行机理是:

图1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陀螺模型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它决定了教学活动的目的和方向,在体系中起纲领性作用;教学原则在整个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对上来说,它贯彻教学目标,对下来说,它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教学过程一般包含的是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四个方面,所以,教学原则也是指导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准则;教学内容即课程,它既是教的指向物,又是学的指向物,与教师和学生等教学主体密切相关,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学主体是指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必须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同时,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所以,教学主体必然与教学方法相联系;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的实现途径,它与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主体要素相关,也与教学手段相联系,决定着教学手段的具体运用;教学手段是用来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并体现教学方法的多种具体教学工具;教学管理统领着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对这些教学元素起着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的作用,其管理水平的高低要通过教学评价来反映;教学评价是运用各种科学评价方法和工具,对教学体系的各构成元素逐一进行主观与客观对比,实施价值判断的活动,其评价的结果最后反馈至教学目标,从而评判整个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最终为整个教学体系的再循环、再运行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第14篇

Abstract: The "popular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wo engines" for th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as one of the youth group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roup of entrepreneurship.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t present, explores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elements, and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aspect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cusses the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way with multi-dimension.

关键词: 高职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培养途径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ability;elements;training way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256-02

0 引言

党的十后,创业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更是投身创业的一个重要群体。2015年6月,国务院教育部部署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标志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已开始将创业教育当做重点工作来抓。由于办学理念、师资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各高职院校创业能力教育水平也不同,多数只片面侧重理论或实践的某个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可持续的创业能力培养途径。因此,如何培养高职生的创业能力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研究的重点。本文立足于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际,在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论述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从高校创业教育实施层面探讨多维度的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1 创业能力构成研究

创业能力(Enterprise Competence)被概括为直接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活动顺利进行,并能够创立和发展一项或多项事业的主体心理条件①。

目前,我对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创业教育领域和创业管理学领域。创业教育领域主要将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总结为决策与决断能力,理财能力,营销能力,谈判能力,沟通能力,创意能力,组织能力,专业能力;创业管理学领域将创业能力概括为机会能力、运营管理能力。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也迅速开展:运用德尔菲法收集、对比、分析,归纳出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所具备的5个基本构成要素:学习实践力、机会把握力、挫折抵抗力、资源整合力、组织管理力;陆晓莉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将人际交往力、机会识别力、创新创造力、资源整合力、创业原动力、创业意志力、创业学习力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主要因素;纪玉超和林海涛则通过系统化研究,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分解为为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社交能力、分析能力、做事能力的有机组成。

2 高职生创业能力内涵及构成要素

笔者在大量理论研究、专家访谈以及个案观察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际,将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内涵定义为高职院校在校生或毕业生产生自创企业的想法并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况,确保创业成功的能力,将其创业能力构成要素概括为创业基本能力,创业关键能力,创业保障能力共三个维度、十大要素,如表1。

创业基本能力是创业者产生创业想法的最初原动力,是确定创业目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创业关键能力是创业者能够带领创业团队,协调各方关系,高效整合配置多种资源,审时度势地制订创业计划,使企业运作良好、步入正轨的核心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业的成败;创业保障能力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与发展的能力,是企业得以巩固和壮大的保障条件。

3 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形成了课堂式创业教育、实践式创业教育和综合式创业教育三种发展模式②。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表明,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与实践的关系,采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的创业能力培养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教育应走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性教学为重点,创业大赛为平台的培养之路。

3.1 理论教学是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最重要途径

学校教育作为系统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和教育的最主要教育形式,其作用不可替代,是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最重要途径。

首先,高职院校应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创业能力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依然只把创业教育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章节来讲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只是一带而过。有的虽然开设了创业课程,但是仅停留在形式上,教学效果不明显。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创业教育,尤其是创业能力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来抓,建设一支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其次,进一步明确教学重点,改进和优化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创业能力的教学重点应该围绕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研究设置。在实际的课程体系设置中首先要从创业意识、创新意识方面入手,让学生了解创业的真实内涵,教育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决策能力、领导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在内的创业关键能力教育,以及创业保障能力培养教育,全方位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开展SYB、KAB等专项培训课程,优化创业知识结构。

最后,创新教育模式,充分整合运用校内外各类资源。高效的创业理论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应该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类有效资源:邀请创业专家、社会创业人士、企业优秀人才进行创业教育讲座或报告,普及创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大学科技园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争取支持与合作提供便利,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业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组织,成立“创业社团”、“创业沙龙”、“创业实验室”等,引导学生向创业教育和相关活动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提供创业经验交流学习的平台。

3.2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途径

创业实践能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是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途径。

一方面,学校要开展创业实训环节,把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办成创业教育示范基地,让学生通过实践深化理论。另一方面,学院应设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如创业服务中心,在为学生提供具体创业咨询和指导的同时,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鼓励有想法的学生大胆尝试。

此外,少数高校开展了师生共同参与的专业创业活动和实体创业活动,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为学生锻炼和提高创业能力提供力宽广的舞台,应当提倡。

3.3 创业大赛是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政府各部门、大众媒体为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创新创业,搭建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情,掀起创业的热潮,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创业大赛,效果显著。可见,通过竞赛模式可以挖掘更多的创业人才,催生优秀企业,应当作为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首先,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大赛,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其次,学校层面也应该探索举办各类创业大赛,严密组织,严格评选,奖励优秀,通过竞赛点燃在校学生创业热情;最后,还可通过丰富的创新创业类科研和专业竞赛活动锻炼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总之,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创业大赛将创业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既能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又能为学生将创新创业作品转化为实际生产价值提供平台。

高职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高职创业教育的P键,也是创业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院校的创业能力教育活动要始终围绕学生创业能力的三个维度、十个要素,坚持理论教学、实践性教育和创业大赛三条途径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事业心和较高创业能力的优质创业人才。

注释:

①纪玉超,林海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解析及多维培养方式[J].教育与职业,2011.

②吕荣.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发展创业教育相关性研究――基于对成都市温江区大学生创业园的调查[D].西南财经大学,2011.

参考文献:

[1]纪玉超,林海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解析及多维培养方式[J].教育与职业,2011.

[2]吕荣.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发展创业教育相关性研究――基于对成都市温江区大学生创业园的调查[D].西南财经大学,2011.

第15篇

学术学位是国际上通用的授予个人的学术称号,表示申请人在受教育的程度或在某一学科领域已达到的学术水平,其为侧重理论与学术研究的一种学位,如医学、理学或工学等;专业学位是相对学术学位而言的学术称号,学术水平与学术学位具有相同级别,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针对特定职业背景,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如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口腔医学硕士(博士)等。[2]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0次会议决定: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促进应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学科体系将设置专业学位,改变我国学位规格单一的局面。[3]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为促进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2002年,教育部开始启动改革和完善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相关措施,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及特点

(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过程使作为培养对象的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诸要素之中,具有统摄作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指向,培养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口腔临床医师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与学术学位不同,其更注重知识的应用及技术创新,能独立处理口腔医学领域内的常见病或疑难病症。

(二)入学形式。入学形式指结合培养目标和对象,为达到培养要求制定的入学资格、方式、途径等基本条件。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期多面向在职工作人员,2009年招生政策改革后可通过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收应届本科生,但对于往届生要求具有口腔医学医师资格证书,在招生条件上限制了部分往届优秀本科生报考。

(三)培养方式。培养方式指根据培养目标及生源特点,在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对象所采取的基本方法或形式。培养方式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为组织性的要素。因此,根据不同培养类型,为达到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涵盖了培养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口腔医学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生按培养方案完成相应学年学习,培养年限一般为三年,课程设置主要根据培养目标制定,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在教学上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采取案例教学、专题研讨等方式。

(四)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指以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为依据,监控培养过程,检验培养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反馈和调节,促进培养模式各环节的优化组合,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除中期考核、资格考试等制度外,学位论文是评价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学术学位论文不同,专业学位论文侧重实践探索的创新,强调临床实用性研究,需体现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更加注重将现有口腔医学理论和规律运用于临床实践,分析与解决口腔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可以是临床专题研究、典型案例报告、临床问题分析或发明等。

三、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策略

部分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已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与之相比,我国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方面尚存在不足。[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各构成要素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确保培养质量是健全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核心。在新形势下,应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结合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借鉴系统的理论及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部分发达国家已具备较为系统、成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制,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培养与评价的地位、规程、准则等尚未在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因而在实践中的约束力和影响力相对微弱。[5]故应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制度,结合既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政策和相关机制,结束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法难依或无法可依的状况,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

(二)改革研究生招生工作。招生环节决定了专业学位生源质量,高校可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在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特点改革招生相关条件,加强和规范研究生录取前的复试工作,如对考生进行全面的临床技能考核,提高复试在录取中的权重,体现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