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2021年度本科教学建设与综合改革项目实施方案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本科教学基础地位,进一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建设水平,结合财务处关于经费划拨分配方式调整等实际,决定实施2021年度本科教学与综合改革项目,具体方案设置与经费划拨方式如下。设置方案。
一、基本思路
1. 2021年学校分类发展定额经费继续支持各院系、教学团队、授课教师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投入包含四个方面:一是用于基本保障,二是用于本科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三是用于标志性成果培育与建设,四是用于开拓创新类工作。
2. 经费的划拨与分配根据学校主导和院系(含没有本科生的教研部、中心,以下略)自主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学校定向投入与院系自主分配相结合的方式。所有经费均以项目建设形式投入。
3. 院系教学日常运行开支如用于教学日常基本开支、实习与一般实践基地建设开支、小学期开展的培养方案内教学工作开支等经费由本科生经费解决,原则上不再从分类发展定额经费专门立项。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改造、图书资料购置等项目,依然通过归口职能部处申报。
二、项目设置与经费投入
教学类学校分类发展定额经费投入分为三部分:教务处项目、学校定向投入项目、院系自主项目。
1. 教务处项目
每年由教务处根据学校运行需要设置并组织实施的项目,项目负责人为教务处人员。
2. 学校定向投入项目
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有校级及以上建设定位的项目以及北京市级以上(含)专业建设项目配套,由教务处经测算直接将经费划拨至院系教学院长(主任),包括北京市教委以及教育部评审的各类课程、教材、教师、教学团队、教改类项目、专业建设项目,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一流建设专业项目的连续支持经费、学科竞赛、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实践训练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市级语言类创新实践基地等)以及市教委2021年由财政专项转入的建设项目等。第二类是经学校评审特别投入的项目,由教务处根据学校评审结果直接将经费划拨至院系教学院长(主任),主要有国家一流课程培育与建设项目、国家精品MOOC课程培育与建设项目、国际慕课培育与建设项目、国家精品教材培育与建设项目、首都基础教育大讲堂项目、首都通识教育大讲堂项目、美育课程建设与综合改革项目、体育体质检测综合改革项目、全英文课程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拔尖人才计划项目、卓越教师计划项目、高水平个性化创新实践项目以及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咨询项目等综合改革项目等(上述项目稍后组织评审)。
3. 院系自主分配项目
前两类以外的经费以院系为单位计算分配总额,由教务处直接划拨至院系教学院长(主任)。各院系根据学校、院系评审结果确立项目后自行分配项目经费额度。学校制定《2021年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立项项目类别》(见附件),指导学校、院系确定建设项目。
学校2021年向院系划拨自主分配经费主要依据以下原则:以在职教师数和专业数为基础,以院系学生数、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教授前一年上课比例、通识选修课开课数量、实施大类培养情况、在线课程开课数、小学期开设等因素为增量。对于重点优势学科所在院系和获得重大教学类成果的院系一般应适当予以倾斜,但对于有高额专项经费支持的国家一流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所在专业和院系,学校投入则宜酌情减少,以利建设经费总投入的适当平衡。
4. 项目评审
(1)校级评审项目。由教务处牵头组织评审,一般为有校级及以上建设定位、院系合作建设、院系竞争性的项目,以及需要校级教学指导委员会、校级教材建设委员会把关的项目。除少数项目由学校确定额度定向投入外,其他项目经费额度由院系确定。
(2)院系评审项目。院系首先应根据学校提出的《2021年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立项项目类别》自由选择除校级评审项目以外的项目类别确定建设项目,其次应根据院系建设的具体需要确定自主建设项目。院系要充分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要求预期效果明确、可考核。院系评审项目需要向教务处报备,教务处有权对院系立项项目进行复核,不符合规范、重复投入的项目原则上不予立项。院系评审项目的经费额度由院系确定。
三、项目主要内容与具体说明
(一)校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1. 项目目标:支持一流专业建设。
2. 项目建设要求:配合教育部专业“双万计划”,根据“双万计划”要求进行建设。申报专业一般应有较强的学科支撑和良好的专业建设基础。
3.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3年,已入选“双万计划”者项目终止。
4. 项目结题要求:向教务处提交项目实施总结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教务处参照“双万计划”建设内容组织验收。已入选“双万计划”的专业免验收。
5. 项目申报提示:2019年已获批“双万计划”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及2020年已申报“双万计划”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请勿申报本项目,2020年已申报“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如最终获批,则不再延续投入,每个院系限报一个专业。
(二)课程建设项目
课程建设项目分为两类:教育部“双万计划”“金课”(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金课、虚拟仿真教学金课、实践金课)、新开在线课程和教师教育类课程。每个院系至少立项2项“金课”建设项目(其中至少1项是线上金课)。应努力支持新在线课程建设。
1. 项目目标:培育和产出一批优质特色共享课程。
2. 项目建设要求: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所有课程建设项目均应确立课程思政的德育目标,教学设计与育人目标紧密结合。同时还要求:
(1)“金课”:按教育部“金课”两性一度(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要求进行建设。
(2)教师教育类课程:落实师范专业新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体系化、特色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适应师范专业认证要求,服务培育卓越教师培养。
(3)一般在线课程:促进课程教学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范式转型。项目负责人应具有2年以上从事本课程教学的经验或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
3.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年。
4. 项目结题要求:教务处根据《首都师范大学网络在线课程建设标准(试行)》组织对新在线课程建设的验收;课程建设完成后直接上传到学校在线教学平台。“金课”建设项目、新开教师教育类课程项目须向院系提交建设总结及相关支撑材料,并由院系存档。
(三)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 项目目标:通过开展教改立项,促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市级(含)以上的教改项目申报、教学成果奖申报打下基础。
2. 项目建设要求:实行本科生课堂教学改革(不包含在线课程建设),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或教学管理改革等,反映当前高校教学改革方向,符合我校人才培养要求。凡我校在职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均可申报,但不得与其他课程建设类、教材建设类项目同时申报。每个院系立项数量至少1项,但不超过2项(不含其他认定教改项目的项目)。
3.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年。
4. 项目结题要求:向教务处提交项目实施总结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教务处组织项目结题验收。
(四)个性化项目
院系可在以上项目之外,根据需求自主设立个性化项目。项目的设计需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切合专业发展需求,应重点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化、教学管理改革以及能为高水平教学成果产出提供支撑的建设项目。
四、项目评审与经费管理
1. 教务处统筹、计算并下达各院系分类发展定额经费额度,学校、院系项目的设置和经费分配接受教务处的指导。
2. 学校、院进行两级项目评审和管理。所有项目均应有数量与质量两个维度可供评价的绩效目标。
3. 每个院系自主建设项目中必须包含至少1项,但不超过2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至少2项“金课”建设项目(其中至少1项是线上金课)。
4. 经费的使用需符合财务处、国资处的相关文件要求,科学合理高效。
5. 所有学校评审、院系评审项目一经确定,教务处汇总后统一在全校范围内公示。
附:2021年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立项项目类别
项目类别
拟立项数
经费
评审主体
备注
校级一流专业建设
5
10万
学校评审
未入选教育部专业“双万计划”者延续投入
课程建设
院系评审
教学改革研究
院系评审
每个院系立项数不超过2个项目,教改项目应为在线课程建设以外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
个性化建设
院系评审
依据充分,支持标志性成果培育
定向投入项目
教务处依相关要求定向投入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创新教育;“双一流”建设;示范课程
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同年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研究生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生力军。做好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环节和保障。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教育的必备环节,又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建立研究生教育的示范课程,形成比较规范并具有创新性的研究生课程教育模式,是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研究生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比较生硬,课程内容陈旧,创新不够
研究生教学往往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灌输性教学为主,“满堂灌”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同时,部分教师存在教学惰性与惯性,对课程内容的更新不及时,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不够。
(二)教学手段单一,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领不够
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接受力不足,缺乏对网络资源、线上教学探索的热情,很难吸收和应用新的教学方式。单纯依靠课堂的传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大,不能满足当前网络时代信息量迅猛增长的形势。
(三)教学评价体系薄弱
教师对教学系统的评价机制建设力度不够,不能形成有效的效果评价,成果导向性意识较差。
(四)缺乏教学团队的建设,不能形成合力
我国高校普遍对科研团队的建设比较重视,但对教学团队建设的力度不够。
二、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探索
(一)加强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1.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视频、板书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思考。虽然多媒体教学比较普遍,但是高质量的课件却是稀缺的,需要精力和财力的投入作为支撑,不仅要从知识内容和结构方面进行设计,也要考虑学生的视觉感受和情绪影响。同时,仿真教学也是非常好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手段。通过在仿真教学中设置不同参数,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堂中涉及不到的知识探索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模拟平台。
2.开发新的教学工具和平台,利用超星、雨课堂、慕课等资源,丰富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先进的网络手段,使学生在家就能和名师“面对面”,获取更前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双一流”背景下开放的学习模式。
3.案例与实践教学。研究生课堂不可缺少工程案例实践的分享,尤其对工科的研究生尤为重要。要从实践中去理解和提升理论,同时培养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思维和方法,为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做好指引。此外,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也至关重要。
4.互动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多途径的讨论,包括课堂和线上等形式,引导学生课下独立学习,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角度全面看待问题并能从讨论中得到启发,学会有效捕捉信息。
5.模块式教学。将模塊知识延伸至工程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学科前沿探索,培养“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自主和快速学习的能力与模式,强化科研成果向工程实践转化的思维,促进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6.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建立有效的实践基地,企业导师进行授课等,通过实践理解理论应用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建立有效的反馈体系和评价机制
教学效果的反馈,不仅仅停留在结课后成绩的反馈,应该对平时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及时反馈,以便及时了解并积极改进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可以建立多段的评价机制,包括课中、课后的及时和分段评价,科研应用的反馈评价,以及中远期受益的反馈等,不局限于一次性评价。评价机制的建设非常重要,科学评价机制要实现量化,制定完备的评价体系。
(三)重视学校的上层建设
学校要形成较为完善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制度与体系,建立相关的各项政策,这有利于实现课程教育规范化,为教师展开多样性教学提供足够空间。同时,还要多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对研究生课程建设投入更多的精力并进行教学团队的建设,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四)注重课程的思政建设和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
在研究生教育中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思想品格培育要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挖掘其蕴含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高等传热传质学》课程讲授中,不仅要讲授比较抽象的公式和定理,通过案例的介绍,还要挖掘案例背后科研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创新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懈坚持的精神,以及科研过程中体现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等。
关键词:一流课程建设;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路径
一流课程建设是当下高校教学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大战略契机。2017年8月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的决策,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2019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双一流”建设,教育部正式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建设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一流课程建设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其中,教学内容改革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根本与核心,是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改革的基石。以下从立德树人、沟通古今、融汇中西、体用结合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路径创新。
一.强化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与教授专业知识相结合
在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多侧重文学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究其原因,主要与古代文学课程内容特别多、教学课时比较少有关。古代文学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辽宋金元文学、明清文学,部分高校还会将近代文学纳入其中,可见,古代文学包含了自上古至近代两千多年的历史,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就文学本身而言,囊括了众多的文学作家、文学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化思潮等。显而易见,古代文学的课程内容具有历时悠长、涉猎广泛、内容繁多、文义多元等特点。因此,教师为赶教学进度,往往以知识讲授为主,而减少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析,从而忽视了古代文学作品蕴含的文化精神,以及对学生人格精神的熏陶与培育。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仅就《论语》而论,即蕴含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入则孝,出则弟”的孝道规范,“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坚毅果敢,以及“学而优则仕”的兼济情怀等文化精神,另有君子品格、学习方法等不必赘述。更遑论先秦诸子、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瀚如烟海的文学经典。这些文化精神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格精神的培养目标高度一致,是立德树人的第一手材料,也是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第一把钥匙。因此,在一流课程建设的战略契机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优化教学内容,强化课程思政。具体来说,既要饱满地完成专业知识的讲授,又要深刻挖掘古代文学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时刻以树立学生美好品德、健全学生人格精神为教育目标,并体现在教学实践之中,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终极教学目的。
二.注重古为今用,将古代经典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
中国古代文学距今时日久远,与当今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化社会环境存在较大差异,譬如就语言的读法来说,古代汉语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等四声,而如今普通话中已无入声字,而且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古代汉语中的平声、上声、去声并不完全相同,这就造成了古今语言文字理解上的障碍。再如,古代文学中的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玄言诗、盛唐气象、古文运动等文学风格或文学现象,都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文化思潮等密不可分,解读古代文学需要知人论世,文化语境的不同又加深了对古代文学理解的难度。又如,律诗和词的创作有严格的规范要求,讲究平仄格律和对仗押韵,这在今天已经很少被创作。另外,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更加剧了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脱离。因而,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古代文学是故纸堆里的“死”学问,不具有时效性和实用价值,从而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古代文学经典也成为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的案头作品。鉴于此,在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中,亟需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具体来说,应增强现代教学意识,第一,吸收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更新教案与课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用新方法、新材料来解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常学常新的学习态度和用现代意识、现代材料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方法。第二,强化实践教学,挖掘古代文学与当下社会生活的契合点,用现代方式解读和演绎古代文学,使古代文学“活起来”,以最终达到古为今用、沟通古今的教学目的。第三,在讲授古代文学经典时,除了传统的阅读欣赏、评论鉴赏之外,还可以强化视听体验、经典再创作体验。比如,观看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剧,进行比较研究。再如,化用诗词进行现代广告语的编写,对古代戏剧作品进行改编、续写等剧本创作,拍摄抖音等微视频演绎古代文学经典等。总之,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力求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结合,赋予古代文学新的视野与功能,使学生置身古代文学的情境之中,感受古代文学的时代魅力与现代价值。
三.推进中西融汇,将传统文学与西方先进理论相结合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烙印,因此,在传统的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一贯采用本民族的传统思维和理论,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亦以彰显民族特色为主。这是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必要手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忽略了古代文学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不利于学生国际视野的养成。实际上,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无论当时还是今日在国际上都有着比较广泛的传播和影响。《三国演义》早在明代隆庆三年(1569)已传播到朝鲜,英国牛津大学收藏了一本崇祯八年(1569)的明代刊本《三国志传》,目前朝鲜、日本、越南、英国、法国、俄国等多国都有《三国演义》的译本,同时也有许多研究论文和专著,《三国演义》的国际影响与地位可见一斑。再如元杂剧《赵氏孤儿》曾被国外多位著名作家改编并且搬上舞台,法国伏尔泰就据此编写了《中国孤儿》,并于1755年出版。《三国演义》《赵氏孤儿》受到国外读者的欢迎并不是个例,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许多经典作品,乃至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国外都有着广泛的受众,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必然结果。另外,由于历史的遗留问题,中国许多原始文献曾大量流失到国外,比如敦煌学发源于国内,其第一手文献材料却在国外。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中,不能忽视其在国外的现状。另外,西方学术研究中的先进理论也是打开中国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钥匙。比如,西方的传播学理论、美学理论、语言学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等,与国内教学研究与改革有许多共通之处,我们可以择其善者应用到本学科的建设与改革之中,以拓展研究视野。因此,在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不能故步自封、画地为牢,而应该具备国际眼光,主动探索古代文学在国外的研究现状和最新成果,以及国外相关学科的先进研究理论,并存其精华、化为已用,将最新的、客观的文学知识、文学理论传授给学生,以开拓学生视野、培育学生中西结合的先进理念。
四.提倡体用并重,将文学本位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
中国古代文学以文学研究为本位,以历史学和文化学研究为双翼,古代文学的教学同样遵守这一原则。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往往以文学创作为核心,辅以文学传播和文学评论。其中,文学创作又注重分析作者的身世生平,创作的政治、经济环境,文学作品的鉴赏等。这是古代文学常用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却不利于课程特色与学科品牌的建设。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悠久,具有地域特色、校园特色的地方高校并不少见,比如郑州西亚斯学院地处中原腹地新郑,而新郑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炎黄故里”之称。从1992年至今,新郑市每年3月都会举行祭祖大典的活动,该校则承办“黄帝文化国际论坛”,撒贝宁、马东、郦波、康震等文化名人都曾云集于此。此外,新郑市的文物名胜众多,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八处,包括郑韩故城、欧阳修陵墓、始祖山风景区、郑风苑景区与郑王陵博物馆等。可见,郑州西亚斯学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该校的古代文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就地取材,增加课外参观文物遗存、观摩国际论坛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文学在历史长河中流过的痕迹。再如,“中华第一古都”安阳市,曾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也曾发掘出甲骨文在内的殷墟遗址。安阳师范学院则利用这种特殊的地域文化,成立了“殷商文化研究所”,同时创办了《殷商学刊》。郑州西亚斯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在特色学科建设方面无疑取得了成功。因此,为打造特色学科品牌,建设一流课程,古代文学在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中需体用结合,将文学本位与地域文化、学校特色结合起来,使古代文学的教学融入地方特色,将历史拉进现实,将文学融入人生,从而使古代文学的教学生动鲜活起来。
关键词:慕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047-02
慕课(MOOCS)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早在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宣布将课程免费放到网上,第一次掀起了在线课程建设热潮。2009年,哈佛大学推出一些高质高清课程,再次掀起视频公开课程建设热潮。更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随着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一流高校的纷纷加入而风靡全球。慕课被教育界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慕课时代的到来将改革大学教育,重塑高等教育版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也应主动顺应并积极应对,积极探索慕课时代下新的教育思路、教育举措、教育方法,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传统的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一直坚持与时俱进,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①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虽然运用多媒体手段,但是仍然以教师的理论讲述为主。②教师“知识化灌输”现象普遍存在,死扣教学大纲,因为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功能,使得教学内容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忽视学生个体要求,导致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差,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也不强。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比如有些老师思想认识不端正,认为谁都能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时照本宣科和生硬地说教。
二、慕课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一)突破“以教师为中心”,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慕课”模式力图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打破学习的时空界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固定的,而“慕课”则通过互联网取代了实体校园,使学习不受地域限制,拓展了新的学习场域。“慕课”是全天候开放式资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时间学习。在“慕课”教学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进行,学习方式灵活;教学过程和内容乃至交流的问题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多元和开放。学生的学习不止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
2.更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慕课”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众多学习者,主要原因在于其设计运行始终围绕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习真正做到双向互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不再固定,可以互为师生。学生自选学习内容,考试也针对其自主选择;课程分知识点精讲,方便学生学习、复习。“慕课”教学中教师担当导师角色,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以小组讨论形式打破大班授课,师生双方地位更趋平等,做到教学相长。
(二)“课程共享”的新常态
“慕课”区别于“精品课程”。虽然精品课程起步早、发展成熟、普及广,但是没有“慕课”影响迅速且更受欢迎。相比精品课程只是静态地分享教学资源,“慕课”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平台上学习、分享、做作业、评估学习进度、参与考试、获得证书。“慕课”把教学和考试搬到网上,呈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全过程。“慕课”将知识点精细化讲解,使人耳目一新。“慕课”虽然才刚起步,但给“课程共享”带来革新,也必将促进教育资源均衡,缩小普通高校与重点大学的差距,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慕课”对思政教师要求更高
“慕课”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件“高标准、高要求”的事情,尤其对每一位思政教师的要求。“慕课”呈现的是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把知识点精细化讲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互动性加强。这不同于精品课程知识的静态重现,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有很强的言语表达能力及一定的表演能力,这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得到的。教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教师。
三、慕课视阈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主阵地与多阵地结合,妥善处理社会要求与个性化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组织施教的过程,也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体需要接受教育的过程。但在传统班级授课中,教师是按照统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标准、学习时间和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要。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受到一些误解,不是理论的不系统、缺乏解释力,而是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准则,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需求存在差距。而“慕课”提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贴近”的平台,实行近乎零门槛的进入制度,有效地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学习兴趣的建立对广大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动力,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这是一个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社会,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贴近时事热点,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优化教学过程,注重教育资源的交互性、开放性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各高校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基本都成立了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但是在学科门类比较单一的高校,如在艺术门类院校或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的专业发展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为学科势单力孤而被边缘化,不仅影响了自身的专业发展,更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试想对于任何一位学习者,如果条件具备,都一定是希望跟着最好的老师学习。“慕课”模式走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同时为成千上万人甚至更多的人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满足学习者享受优质学习资源的需求。这也是“慕课”受更多人欢迎和推崇的原因,“慕课”的教学效果比现在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推行“慕课”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堂,对思政理论教师而言是一件好事,尤其对于优秀教师硭担可以运用“慕课”给更多的学生讲课,体会更多成就感的同时扩大其对学生的影响力。思政理论课教师也可以组建专门的“慕课”团队,与其他高校师生交流并提供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外包服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而言,由于教学任务“慕课”化外包,其职责将转变为主要负责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效果测试及开展深入细致的师生互动,督促“慕课”不断改进。对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首先要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其次要让教学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和优化的配置,提高思政课的有效性,更好地为广大大学生服务。
(三)努力打造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慕课”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为网络开放性的特点,其教学内容更要有明显的国家意识形态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追求的是价值观念的质变,不是一般课程追求的增加知识的量变。任何时候说服人、改变人、塑造人都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慕课”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更加艰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不仅要有科学的理论功底,而且要有较强的利用网络工作和学习的能力,要有高超的授课技巧和更强的综合素质。合格甚至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在传授理论、展示形象等方面影响学生,这样的教师一定程度上需要具备思想家的深度、政治家的风度、演说家的口才、文学家的风趣、哲学家的睿智、外交家的魅力、博物学家的知识储备。因此,为了更好地迎接“慕课”时代的来临,需要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张敏.“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03):55-59.
[2]江涛.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途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06):111-112.
[3]陈昀岚.基于MOOC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35-39.
[4]吴剑平,赵可.大学的革命:M00C时代的高等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高等学校;实验室;实验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40-02
为实现学校总体目标: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目标: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学校不仅要以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依托,更需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稳定的实验师资队伍作支撑,进行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实验教学在增强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专业实验中心师资队伍建设来看,在相当程度上已经阻碍了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因此如何建设并稳定好一支具有高水准的实验师资队伍,是我校实验室建设与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从本学期我校专业实验中心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情况来看(见表1),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很迫切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解决。对我校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考归纳为两方面(见图1和图2),即:保证有一支实验师资队伍,保证高质量实验师资队伍。
表1华东理工大学实验教学中心师资队伍调查
实验教学
中心机械实验
教学中心电信实验
教学中心化学实验
教学中心材料实验
教学中心发酵工程实
验教学中心专职实验
人员总数101629149年人均实
验学时数518013675137935387122245岁以上
人数比例90%56%41%64%89%高级职称
人数比例10%6%24%14%0中级职称
人数比例50%75%52%50%67%初级职称
人数比例40%19%24%36%33%本科大专
人数比例100%81%48%72%87%硕士人
数比例019%48%21%13%博士人
数比例004%7%0图1图2一、问题之一:保证有一支实验师资队伍
(一)硬件投入大软环境未跟上
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教育投资的加大,高校办学条件也将全面改善。就我校实验室而言,近二年修购基金所购置的仪器设备等硬件投入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但硬件投入的同时往往会增加软件环境建设,即实验课程内容设置、课时安排以及配套服务与合理的实验室管理。而软环境的核心是人,即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状况。软环境配套建设未跟上,就不能最大发挥硬件投资效益。
(二)实验师资队伍老龄化严重
从调研情况看,机械实验教学中心和发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师资队伍老龄化最严重,两年之内退休大批实验技术人员,尤其机械实验教学中心两年之内退休40%实验技术人员,五年之内退休70%实验技术人员,造成了实验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三)实验师资队伍稳定性较差
从调研情况看,由于实验中心师资待遇低,高水平的教师留不住、调不进,造成高学历、高职称偏少,断层状况比其他教师更为明显,实验师资队伍不稳定状况比较严重。
二、问题之二:保证高质量实验师资队伍
(一)实验师资队伍定位降低
实验室队伍定为教学辅助人员,其弊端显而易见。首先,与理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相比,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了次要的地位,这样不利于实验队伍的建设、培养和提高。其次,忽视了实验室队伍在教学及科研中的作用,实验室工作人(下转第42页)遵循师专育人规律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黄解瀚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鹤岗154107)
摘要:高校是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其重要职能就是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作用。作为师专发挥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必须要遵循育人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引领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向;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营造文化传承创新的良好氛围;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夯实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以先进的文化引领地方文化,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贡献;拓展多种有效途径,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的平台。
关键词:高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41-02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引领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向
文化传承创新的含义是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传播到社会,延续到后代。文化传承创新是以价值体系为中心的思想文化的传承创新,文化的核心是价值取向。高校是文化传播和价值整合的重要载体。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中,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消除价值冲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主流价值,另一方面,要不断为社会塑造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新价值取向。因此师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必须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坚持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我校近年来的探索是: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式与政策课有机结合起来,抓住必修与选修、课内课外等环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深化教学改革,先后完成了四项省级课题研究,并完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校级精品课的建设,努力使思政课校本化,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能够指导自己的言行。
二、以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为主线,营造文化传承创新的良好氛围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血脉,是实现大学功能的动力源泉和建设力量,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许多的高职高专院校一样,我校的建校历史较短,大学文化底蕴较弱。因此我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以此凝练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将“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确定为校训,并创作了《鹤岗师专校歌》,制作了鹤岗师专校徽,编写了《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规章制度汇编》,同时强化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等物质文化建设,从理念、制度、物质三个层面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为提高师生的科学素质、社会公德、职业意识、人文素养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宏观环境。同时通过学生二十四个社团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举办的“鹤师学生模拟法庭审判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将教育内容融于其中,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使其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精神感染和文化熏陶,最终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目的。
三、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夯实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是师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校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小学教师为目标,自建校以来,我们坚持素质教育新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重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而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从教能力的,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整合
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依靠课程的改革来实现,而每一次课程的改革又必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育人,同样需要课程改革来实现。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一是对所有三年制及五年制的课程计划进行了调整,理论课与实训课进行合理的匹配,目前实践、实训课程的比例达到44%;二是对课程的样式进行了调整,构建了模块式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职业技能课程、选修课程等模块,提高学生课程选择的自由度,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三是重视素质教育,将音乐、美术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形成了校本化色彩浓厚的十余门必修、选修公共艺术类课程,拓展了学生人文艺术视野;四是重视“一课”和“二课”有机结合,强化实训类课程,狠抓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活生生的文化,了解社会,认识自我,从而更好地体悟文化、创新文化。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注重正确处理知识育人和德育育人的关系
文化的基础是道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正是通过明德与求善,引领和示范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的形成。文化的纽带是知识,当赋予知识以灵魂时,知识才成为文化。我们历来注重德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中将各个学科教学目标的确定分为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拓展与训练和德育三方面,并把德育放在首位,使各学科的教学都重视人文知识和德育的渗透,最终实现文化育人。
(三)加强精品课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根据教育部“五个一流”(一流教材、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标准积极推动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组织校本教材编写、精简教学内容、推广先进教学方法、举办教师优质课和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大赛、实行学分制和学科教学流程监控管理等诸环节的严格监管,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目前学校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据统计,两年来我校学生获全国高职高专英语能力大赛二等奖一项,获全省高职高专艺体能力比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
四、以先进的文化为依托,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贡献
高校是阐扬创新思想、研究高深学问、传播先进文化并育人养人的教育机构。在用先进文化培养各种优秀人才的同时,又将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人文科学及创新精神源源不断地传递到社会,对社会文化起着积极向导和辐射作用,成为引领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积极力量。近年来我校教师参与了黑龙江流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参与了鹤岗经济转型和发展战略的研讨,参与了鹤岗城市精神的研讨和凝练,在鹤岗市文艺界、美术界、文学界,法律界,理论宣传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市各种大型活动中用有品位的高雅文化为鹤岗市的文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以拓展多种宣传媒体为途径,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的平台
做为师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应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为主要内容,还应在拓展多种渠道上下功夫,以此强化教职员工的师德师表意识,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形成全员育人的校园环境。一是通过创办校报、校园广播站、宣传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二是创办师专讲坛聘请专家学者进行系列专题讲座,使之成为师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弘扬人文学术精神重要阵地,师专讲坛创办以来,已进行各类讲座50余次,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三是精心打造校园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广为传播。通过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研究博客(师生点击率达32万7千次),旗帜鲜明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核心价值观,打造多种文化交流的平台,使广大师生加深理解,明理践行;通过建立师德网页引导师生践行校训,扬善除弊;通过在校园网开辟校务公开、校园之声栏目,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管理,使科学、民主、和谐的文化理念植根于校园,植根于师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田建国.以文化之魂引领学风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2\]王树国.构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3\]孙家学.提升大学文化内涵建设、强化文化育人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4\]纪宝成.深刻认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职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关键词:基础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教师发展
一、基础课程的含义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基础课程学习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必备基础与工具,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对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要求,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培养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对学生的成才及终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了稳定当前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必须推动基础课程改革,提升中青年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西安交通大学2010版《本科培养方案》中,各专业学生为完成学业需要170学分。其中通识类课程(体育、外语、政治、选修课等)约43学分(约占25%),学科课程(包括基础科学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课程)约105学分(约占60%)。
我校25门公共基础课程,涵盖了以下四部分。(1)公共课:通识类课中的大学英语、4门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计算机基础等6门课(共25学分)。(2)基础科学课程:大学数学3门、大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程序设计等6门(在理、工科专业中约占30学分)。(3)专业基础课: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力学、电工等10门课(占20多学分);各学院的院级平台课暂未列入。以上三部分约75学分,占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总学时的50%。(4)医学部生物化学、解剖学、生理学基础课程3门。
上述25门课程在我校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事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约380人,占我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4.0%。
二、当前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过去一直拥有“基础厚”的办学传统,但当前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包括青年教师“助教”培养不落实、基层教学组织不健全、师资队伍“断层”和后继乏人、教学模式方法亟待改进以及教师发展受限等。为此,2013-2014年期间,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有关专家深入课堂第一线听课,联合教务处与相关课程组、学院、基础课教师,多次进行座谈、研讨,对有关基础课教学在全国的地位、课堂教学现状、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成绩、学生对教师和课程学习的教学评估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助教”制度不实,青年教师过教学关缺乏培养过程。当前青年教师大都具有博士学位,但他们科研压力大,大部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没有经过传统的“助教”培养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教学改进、教学研究投入也不足,因此,青年教师难过教学关,教学能力和水平更难以提高。
2.部分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创新人才培养意识不够。调研中发现,当前基础课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按照教材体系讲解基础理论知识,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模式照本宣科,教学效果亟待提高;教师通过第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理念需要加强、教学方法需要改进;教师不能及时以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这些问题导致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到课率低、抬头率低,学生学习效果较差,能力培养不足。
3.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不够突出,基础课程教师发展受限。长期以来,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大都承担了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人均12~14学时/周,年工作量达300~400学时,以致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不仅没有时间开展科研工作,连教学研究工作也不能有效地进行,成为单纯的“教书匠”。
科研和教研成果的缺乏影响了公共基础课程教师,特别是承担高等数学、外语、大学物理等课程教师的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导致教师个人职称晋升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以致交大“基础厚”的优良教学传统也难以得到传承与发扬。
4.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原先基础课的教学组织――即以课程设置为基础的教研室有的已被取消,改为以二级学科点为基础的研究所;有的因研究所偏重于研究生培养和科研任务,不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又正在转型重组,有的仍维持原状。以致承担基础课程的教师往往忙于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集体教学活动不正常,有的基础课程已无集体备课制度;加上多种因素的干扰,如学校职称晋升政策、津贴发放等指挥棒的导向、出外兼职兼课的诱惑等,导致部分教师教学上投入不足,课堂教学质量下滑。
5.教师队伍不可持续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不仅需要通过自身学习得到加强,而且需要学校、学院、系等给予必要的帮扶和支持。当前公共基础课的教学重视程度和教师发展(包括教师教学团队的发展)未受到足够重视,缺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持续发展机制。新入校年轻教师愿意加盟数学、物理、英语学科的专业团队,而不愿做基础课程的“教书匠”,以致教师队伍老化缺编、后继乏人,有的基础课程已经近10年没有增加新人,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的现象。
三、推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为着力推动基础类、核心类课程的改革,吸引优秀教师、知名教授从事基础课程教学,学校决定从基础课程的教学组织建设、质量评价方式以及教师选拔聘任、考核晋升和培养发展及申请基础课程科研项目等关键环节给予新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学校认为:基础课质量有保证,全校教学质量也就保住了大部分,所以基础课改革至关重要。
1.建设师资队伍。学校出台政策,在引进人才时,有计划地补充一部分有教学潜质、愿意致力教学研究的新教师进入各个大面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学校在业绩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向一线优秀的基础课程教师倾斜。各门基础课程的改革,在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应注意减轻教师在一学期中所承担的教学工作量,保证有精力与时间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教研相长。比如,大学物理课程包含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近代物理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其特点和不同的科技发展应用情况,将尝试模块化教学改革以减轻教学工作量。
各基础课程将有目标地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对教学效果好、学历高、有教学改革成果,积极上进的教师以教学名师为目标进行重点培养,通过专人指导、名师帮扶等措施使其尽快成长。
2.完善和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每门基础课程建立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基层教学组织。组织形式可以是无行政管理职能的课程教学组,也可以是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教研室或教学中心。
课程教学组(简称课程组)由若干相对稳定的骨干教师和部分流动的任课教师组成,其职责是负责课程的日常教学组织与管理(包括教学法研究),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每年给予课程组教学经费支持,用于课程建设和有关教学活动。课程组应由1~3位(教授或副教授担任)责任教授、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组成。
教研室或教学中心除了承担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外,还应承担师资培养、学术交流,以及对教师进行业绩考核等相关的管理职能;并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设立若干课程组。
3.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当前本科教学中基础课程一般采用粗犷型大班教学模式(120~150名学生),其课堂教学方式大都是教师站在计算机控制台前,远离大屏幕,照着PPT照本宣科的灌输式讲授方式;学生到课率低、抬头率低、讨论参与度低,已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大面积基础课程中开展大班授课、小班辅导和讨论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大学物理课程在钱学森试验班的试点已逐步推广到全校普通班。高等数学课程在全校开设有131个自然班,正在积极探索“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试点,即在整体上提高高等数学授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第一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以小班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大学计算机系列课程注意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化培养需求”,引入“大班授课+小班辅导”“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相结合混合教学模式,将以前的“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将灌输式教学转化为引导式教学,将统一的培养模式转化为“个性化”培养模式。
研究与制订了教学过程中的各类基础课程学业考核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要恢复月考、期中测验制度,合理确定其在学生课程总成绩中应占的比例。
4.切实加强基础课程内容和目标的建设。从事大面积基础课程教学的部分教师认为:面对面的知识单向传输未必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统一时空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各门基础课程教师正在积极探索基于网络教育资源的“翻转式”教育模式;探索如何利用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层次、不同展现形式的丰富的网络精品教育资源(如MOOC等)直接用于大面积教学中。例如,“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思政课于2014年在“爱课程”网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至今选课人数已有43 267人;在Coursera平台上线,选课的有25 000人。在2015年7月学校的小学期中,“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作为全校通识类核心选修课程,有90多人选修,教师规定学生可在网上学习,无须到教室上课;有问题可以在线答疑,但须按规定提交作业、参加小学期末的小结讨论,才可取得课程成绩,这项改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肯定。
5.改进基础课程的课程考核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一流大学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及改进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加强学业过程考核不仅实时评定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而且推动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提高学习效果。为增强评估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充分发挥教学评估的引导、激励和改进作用,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估制度,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探索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为目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掌握情况,也是促进学生投入学习的重要手段。当前,基础课程的课程考试存在着学生想方设法收集历届试题,以猜题、押题应付考试现象。高等数学教学团队制订了以考查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为中心目标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并试行第三方命题,即请“985工程”高校高等数学教研室出题,进行期终考试。为了实行教考分离,帮助教师快速、准确地分析考卷,合理地评定学生成绩,高等数学教学团队正在建设适合我校本科生各层次的试题库。
四、促进基础课程教师的教学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教师发展活动的目标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其善于运用教育新技术改进教学,积极应对学生学习手段变化所带来的教学难题,切实改进课堂教学。
1.创新教学培训模式,“五阶段递进式培训”实现青年教师全覆盖。在深入研究教师教学成长和发展规律基础上,设计了涵盖助教、讲师到教学骨干培养全过程、目标递进的“五阶段递进式教学培训模式”,包括:以做一个合格教师为目标的新入职教师教学培训,以做一个合格“助教”为目标的授课资格培训,以做一个优秀教师为目标的新开课教师强化培训,以“精准督导”为目标的教学跟踪培养,以培养各级教学骨干和名师为目标的“量身定制”的教学培优活动。通过各个阶段“没有水分”的教学培训和辅导工作,夯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能力。
2.处理好科研与教学关系,促进基础课程教师的发展。理学院大学物理部每年承担约3 600名大学生的教学工作,他们认为“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大面积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其教学团队的教师必须热爱基础物理教学事业,能够积极投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够完成学校和学院规定的各项岗位职责,特别是科研任务。教师参加科研,其最重要的意义就是通过亲身探索自然规律、实现工程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探索自然规律,实现工程应用能力的人才。
3.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授课质量。为了确立本科教学在学校的基础地位,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每两年举办一届(分上、下学期两次)教学竞赛,举办过PPT教学课件制作与使用评比、微课教学等各类比赛。
对青年教师而言,通过参赛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教态、教学责任心,教学设计的同时,还可以考查自己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熟悉程度、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和技巧、语言表达、板书、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水平以及教学特色等各方面。教学竞赛的准备过程,会得到老教师及同事们的指点和帮助;竞赛的进行过程中,专家评委的深刻点评中有褒有贬,会从多方面找出参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引起参赛教师的深刻反思。西安交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组织教学竞赛中还注意到,评定各级奖项不是竞赛的目的,强调青年教师要学会教学反思,找出自己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理念等方面的欠缺。2014年陕西省首届微课竞赛中西安交通大学获奖教师20名,2015年全国微课竞赛中获奖教师12名,其获奖人数、获奖层次居“985工程”高校前列。
4.紧抓教改热点、难点,以项目驱动促进教师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围绕课程教学、课程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问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三年来已设立教改项目155项,投入经费达135万元。通过项目驱动,引导和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中心开展的教改项目,与学校教务处设立的教改项目不同之处在于: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核心内容;课题负责人大都是一线从事教学的教师,他们是教学改革的主体;青年项目的设立,把青年教师推向教改第一线,为他们提供一个独立施展才华的机会,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移动小屏;出镜记者报道;应用型复合型;课程群
一、四川省内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建设情况
2020年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指出面对用人市场对知识复合、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进一步推动现有专业升级改造,推动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的更新,探索原有文科专业内涵提升、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进一步夯实课程基础体系,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同时,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进一步降低了移动直播技术的门槛,逐渐形成“人人可播,想播就播,随时直播”的趋势。为此,“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因此,研究电视大屏和移动小屏的融合,培养相应的全媒体人才,显得十分关键。对于与此相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来说,目前全国开设有该专业的院校共204个,其中四川地区的相关院校有15个,位列全国第三,专业发展水平较好,竞争激烈。四川省内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15所院校均开设有《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等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实操课程。虽然出镜记者报道能力提升课程群建设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但未能集中优势,进行课程群的打造和建设,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双师型教师对该课程进行打磨。该课程群教师新闻理论知识扎实,但普遍缺乏行业一线的实操经验,即便部分教师曾经就职于行业一线单位,但年龄普遍偏大,对于技术赋能下的实操环节有心无力。二是缺乏相关专业教材对该课程群的指导。出镜记者报道类的教材较多,但针对技术赋能的小屏传播报道的教材较少,缺乏针对性指导。三是部分院校学生人数较多,小班授课较少(25人以下),普遍存在产出作品多但重量不重质、课程打造的特色度不够等问题。四是缺乏技术支持和相应平台。技术赋能下出镜记者课程群的建设探索离不开技术和平台的支持,虽然部分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建有融媒体中心,但基于技术的专业性和开机成本费用考虑,无法真正做到实操和上手,因此相应的平台更多地作为院校展示和申报成果时的支撑材料而存在,而学生相应的小屏报道和移动端的拍摄、剪辑,往往存在训练实操不到位的情况。综上,新技术的发展、同类专业的高度竞争,导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进一步强调课程中技术赋能的重要性,通过对出镜记者报道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建设、探索和实践,打造具有高显示度的特色课程群和特色专业,同时为社会提供符合目前行业需求的全媒体人才。
二、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的建设———以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自2014年探索至今,课程群开设有《即兴口语表达》《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4门实践课程,同时配有《融媒体综合实训》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夯实课程体系,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即兴口语表达》旨在使学生达到融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工作的实战要求,掌握广播电视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及出镜记者口语表达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促进学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和水准的提高,同时紧密结合专业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改进课程,通过系统讲授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相关理论,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融媒体时代现场报道的基本技巧。在巩固播音员、主持人口语表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本要求之外,重点加强出镜记者尤其是移动小屏报道中现场报道新闻复述、现场情景描述、新闻采访、新闻短评等综合能力,力图彰显口语表达的文化底蕴、训练即兴口语表达的机智性,对学生提升移动小屏传播报道能力有重要的实际指导作用。《新闻采访与写作》重在指导学生在融媒体时代下,在小屏传播中进行策划、采访与写作,有效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移动小屏报道的采写能力。融媒体时代,H5新闻、数据新闻、基于移动小屏端的短视频新闻、VR新闻等各种崭新的新闻形态相继呈现,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为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程力图解决融媒体新闻的策划与采写问题,使学生充分掌握融媒体新闻尤其是移动小屏新闻的报道流程。本课程学生需有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对新闻记者的职业和道德素养有明确认知,课程重点教授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写作、重要新闻形态四个部分。该课程要求学生对新闻源、新闻线索的发现与选择有捕捉能力,能给出恰切的策划方案,能熟练掌握新闻采访的提问方式和类型,熟知新闻写作的结构,尤其对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文本写作、对融媒体时代新闻文本运用的基本要求有明确认知,对图片新闻、视频新闻、数据新闻、移动小屏新闻的写作方式有充分思考,熟悉新闻标题的制作,掌握融媒体时代导语写作的技巧,同时使学生明白,虽然技术革新带来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受众追求新鲜口味,但新闻工作的基本职能不变,基础实用的新闻理论不变。《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课程主要为培养能胜任融媒体时代各类型电视节目的出镜记者服务,是本专业的特色课程。课程的定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大量具体案例的剖析、对设备准备和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的传授,指导学生熟悉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该课程从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实操角度,讲授融媒体时代直播记者的选题策划、设备准备、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指导学生熟悉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掌握小屏移动新闻报道和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新要求。具体达成以下目标:通过对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了解和学习,使学习者能系统掌握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基本理论,有效地对新闻现场进行观察、讲述、采访、体验和评论;掌握预知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现场出镜报道的基本方法与操作规范;了解新媒体时代中外出镜报道的发展趋势;掌握小屏移动新闻报道和直播现场报道出镜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视频拍摄和视频剪辑两大部分,该课程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融媒体传播人才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撑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视频拍摄和剪辑在作品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视频的基本技术,理解视频拍摄和剪辑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掌握数字视频的基础知识,熟练应用单反、摄像机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同时,掌握移动小屏拍摄、剪辑技术,能熟练使用手机编辑软件进行移动小屏新闻报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在移动设备上完成从拍摄到剪辑的全过程。《即兴口语表达》《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共同组成课程群,来支撑实习课程《融媒体实训》,为培养融媒体记者服务。课程的定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大量具体案例的剖析和情景模拟教学法,从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实操出发,讲授融媒体时代直播记者的选题策划、设备准备、语态特点、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指导学生掌握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掌握小屏移动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新要求。
三、对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升级打造———提高教育教学的时代性、学术性和针对性
(一)针对移动小屏拍摄、出镜、剪辑、的课程打造和探索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建设着力教学手段的创新升级,使用智慧型教室,开启翻转课堂教学,采用主题讨论式课堂,与行业一线专家、业界记者同堂授课,给予学生实战指导,培养全媒体直播记者人才,力争打造社会实践金课,其中《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新闻采访与写作》两门课程联合进行升级打造,具体表现在: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强调媒介融合,要求学生掌握融媒体新闻的基本概念,熟知融媒体尤其是移动小屏端新闻报道的采编制作流程,锻造新媒体思维,注重用户思维及体验,对产品思维、整合思维、互动思维进行探究,积极架构融合形态,强调融合新闻报道的伦理与法规,研究形态创新与行业应用融合。重点讲授策划方案的可实施性,梳理国内外典型案例,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复盘,使学生了解移动小屏报道的实施流程,同时对移动小屏直播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探究,着重训练学生找选题、确定选题、策划实施选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对新闻线索的捕捉能力,教授其在身处现场时如何第一时间发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有效传播。着力分析移动小屏报道,尤其是直播报道记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通过对语体、语态的分析,讲解记者如何准确描述现场、还原现场。强调采访的地位,对如何把握采访尤其对现场采访的实施步骤进行案例分析和实施演练。尤其强调移动报道技术的培养,对目前普遍使用的移动小屏报道的设施设备作介绍,要求学生熟练上手。讲解移动直播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装备,尤其是手机拍摄的技巧、高质量的收声效果、快速便捷的剪辑软件、有品质的后期包装,以便于后期实操训练。补充拓展运营推广等相关营销知识,介绍相关短视频平台,对如何有效信息、推广和运营视频进行培训。
(二)实训实践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跨领域的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生具备融媒体传播实训理论素养与业务制作能力后,成都理工大学将开展融媒体综合实训实战演练,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移动小屏报道的基本制作流程,再次熟悉我国移动小屏新闻报道的现状与特点;训练学生融合新闻报道的能力,重点训练学生作为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收集素材、报道、采访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主动承担宣传任务的职业道德素养,养成扎根基层、关注民生的工作习惯。学生两人一组,完成前期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了解主要新闻事实,中期进入新闻现场实地拍摄,后期进行剪辑制作移动小屏新闻的实战训练。具体新闻样态为:移动小屏新闻出镜记者报道、移动小屏端直播报道。每组学生利用编辑软件完成素材合成编辑,并配以标题、字幕等元素,包装成新闻成品,筛选优秀节目公开播映。依托《融媒体实训》课程展开移动小屏课程实验活动,通过实训,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小屏移动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拍摄模式和编辑技能。
(三)建立实践基地,演练由“虚”到“实”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与成都市成华区、新都区融媒体中心、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交通文艺广播分别建立了艺术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每年定时定点进入基层,开展稳定、深入的合作。同时,学校进一步打造移动小屏传播报道实践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实践水平,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联系,进一步为探索学校与行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供坚实平台。2017—2019年,学生依托以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民生、社区文化等为主题,进行相关移动小屏报道实训,其优秀作品在相关平台播出,此举为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经验。此外,课程团队教师组使用形式多样的专业教材辅助教学,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将整合相关讲义、教案,完成自编教材的撰写,并投入课程使用。总之,课程群高度重视新文科实践课程建设,把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课程群建设和探索的重点。同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产教良性互促、校企协同推进,致力于培养艺术与传媒复合型人才,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打造课程群建设的创新点
(一)着力打造优势特色显著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基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移动小屏传播报道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建设需求,成都理工大学承担课程群建设的教学团队均为双师型教师,教师中有在行业一线工作且极具实践性的新闻记者、主播,也有成功入选“马工程”精彩一课的骨干教师。教学团队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同时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夯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这不仅是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也同时响应用人单位的呼声———力争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新闻素养佳、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新闻人。
(二)聚焦实训实践活动,技术赋能虚仿平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力争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2021年成都理工大学融媒体综合实训再次升级,聚焦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新闻选题,实地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以震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移动小屏融媒体报道,重点报道我校在九寨沟震后生态环境修复中的主要工作及成效,同时关注九寨沟震后生态治理的具体举措及成果。该实训取得较好效果,学生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移动小屏融媒体新闻报道社会实践活动,致力于科普九寨沟生态环境治理情况的同时,宣传九寨沟县独特的生态、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融合助农,推动旅游业发展,利用生态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助力九寨沟县科学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在实训过程中,有关生态环境治理的新闻教学存在实训成本高、安全隐患大、课程资源贫乏等问题。为此,课程群工作组于2021年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融媒体新闻报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其作为核心要素的仿真设计有两个,第一个是仿真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治理科研团队近年来开展的“若尔盖草原沙化治理”“九寨沟震后修复”“青海省木里煤矿采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真实生态环境治理科研项目情况,虚拟各生态环境治理点的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三个不同治理时期的场景和数据,打破新闻采访时间跨度和空间距离限制,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完成科技新闻的前期素材收集和新闻调查训练。第二个是仿真当前融媒体新闻生产流程,形成课程内的虚拟新闻制作环境,实现新闻效果的可预测和可修改,让学生练习对同一新闻任务的不同写作方式、素材组合方法和反复体验,直观感受在不同媒介平台上同一新闻事件的传播效果差异,从而培养具备较强生产实践能力的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该项目弥补了目前高校传媒专业融媒体新闻生产平台建设落后、学生参与度低、难以还原新闻生产环节等短板,是国内首个集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环境治理宣传、融媒体新闻报道训练于一体的传媒教学平台,可实现新文科视域下“文理交叉、科创融合”的课程创新。
(三)课程群的再升级———力争打造课程思政、社会实践金课
关键词:园艺专业导论;课程改革;意义;效果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于2004年由原娄底师范高等专业学校升为本科,2011年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资格,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成为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成为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园艺专业为2017年新建本科专业,园艺专业导论课程是新生入学后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强的专业引导类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于引导学生了解专业、明确专业学习目的和目标、提升专业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1园艺专业导论课程开设意义
园艺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宽厚的园艺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完整的现代生物科学知识体系,系统掌握园艺专业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在园艺及相关领域从事现代园艺生产、园林绿化、技术开发、产业服务、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园艺专业学生在大一入学期间,对专业了解程度不深,对就业前景迷茫。园艺专业一年级学生通过入学教育及军训后马上进入课程学习,根据培养方案,第1学期植物生产大类专业的课程相同。园艺专业导论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第1学期开设,对学生更好地了解园艺专业、提高兴趣和自信力具有重要的引航意义[1]。课程内容、信息量丰富程度、覆盖面及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大学阶段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2]。
2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介绍园艺学专业定位、专业培养方案(学分学时、实践环节、能力目标、专业内容、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和学习基本要求)、国内园艺研究发展进展、园艺生物技术及园艺创新创业等,使园艺专业学生对专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有一定认识,了解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和工作领域,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规划好大学阶段学习生活,初步拟定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院的优势和特色资源、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及科研平台进行介绍及现场了解。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社团、本科生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企共建植物组培实验室、教师教学科研团队、植物生产与加工社会服务团队等。通过适当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分享园艺学科知名育种家及创业者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钻研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另外,介绍各二级学科的发展历史、学科专业状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各课程之间的联系、专业活动和专业资源、专业领域状况及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领域等。授课期间,重点讲授本院园艺专业的办学历史、园艺专业本科生大学学习内容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具体教学内容及课时见表1。
3课程研究性学习及非标准化考核
园艺专业导论是园艺专业入学专业通识教育的课程,也是专业必修课,是应用型教学改革后新设置的课程。通过设置不同的专题,让学生迅速适应大学专业的学习,了解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发展方向。由于内容丰富,课程采用非标准化考试,注重过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构建网络课程,设计课程专题测试题库,及时检验和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以更丰富的专题,多种形式展现专业的魅力;建立合理的学习过程管理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团队合作学习能力。主要内容与分值设置见表2。
4课程改革效果
通过对近3年园艺专业转专业的比例统计,结合调查座谈,以分析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如图1所示,通过课程改革实施,近3年来学生转专业率有下降趋势,2019级为9%。另外,通过学生座谈和随机调研发现,学生对专业导论课的满意度较高。学生建议创新创业项目实施需要专业教师及学业导师指导,在专业导论课期间开展学术讲座活动,并增加一定的实践课。通过专业导论课程改革,学生能够参与课程教学环节并进一步了解专业,提高了专业兴趣,转专业率有一定降低。另外,课程内容根据需求进行了调整,课程考核方式实施形式多样化改革,注重过程考核。
5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关键词: 翻转课堂 MOOCs 教学模式
一、引言
翻转课堂最初来源于美国,在21世纪之初随着网络资源、课程视频资源的丰富,许多山区偏远地方的老师发现利用网络上传PPT的录屏视频可以有效地辅导学生的日常学习,使学生节约大量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翻转课堂一次来自于英文“Flipped Classroom”,它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地点分为课外和课上两个部分。学生通过网络视频和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互动,学生之间交换学习心得、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在课堂外,学生自由安排时间自主学习课程的视频或ppt,在课堂内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学习,使学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二、国内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翻转课堂模式是近代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不仅适用于高等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也发挥了不同凡响的作用。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个人数字终端的普及,学生可以在课堂外便捷地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内容。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式”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翻转课堂的本质是一场关于教学模式的变革,过去学生习惯于坐在教室里聆听教师的讲解,教师习惯于站在讲台上照着自己的讲稿侃侃而谈。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它的缺点,已无法满足人类学习的需求,而翻转课堂却打破这一模式,通过互联网让世界上的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地参与学习,享受一流的教育。翻转课堂最知名的例子是萨尔曼・可汗在2009创办的“可汗学院”,截止到2014年1月,YouTube上的“可汗学院”已经吸引163.3万订阅者,观看次数超过3.55亿次。2015年“可汗学院”进入中国,目前在网易公开课平台上有60余门课程,几十万人关注度,超过百万次的点击量。在可汗学院之前,其实就有“翻转课堂”的概念,但随着“可汗学院”、Coursera、Edx等MOOCs课程相继风靡全球,翻转课堂的概念逐渐成为主流的教育思想。
国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开始于2012年,随着MOOCs课程的推广和研究的持续深入,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相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自己的MOOCs平台,随之也推出特色的翻转课堂课程,在教学模式改革上做出很多的努力,取得不错的成果。如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已和国内外多家大学合作开展MOOCs教学,并基于此平台开设多门翻转课堂课程,如“电子技术基础”、“创新思政课”等,并把翻转课堂教学引入培养工程硕士的教育模式中,在探索混合式教育中走在国内大学的前列。
三、基于网络公开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探索
互联网时代带来信息量的激增,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获得信息的成本大大减少。如何利用现有的互联网资源,改变原有的沉闷被动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根本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从课堂获得知识、掌握知识,是翻转课堂教学最本质、最原始的教学目的。
目前网络公开课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人们可以方便地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教授讲解的课程视频资源。如果想象在学校一样有规律地参与学习并和同学进行讨论,可以MOOCs平台上注册申请课程,参与MOOCs学习,并随时通过网络和老师同学交流。翻转课堂是学生通过网络公开课自学和进行MOOCs学习的补充。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身为课堂的辅导者,通过集中授课,辅导学生学习网络公开课或MOOCs学习资源,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开设“物联网与智慧城市”课程的课程建设。该课程就是依托网易公开课的课程资源实现的翻转课堂,是翻转课堂在生化学院课程建设的一次重要的探索和实践。该课程的课程资源包括三个独立的网络课程《TED演讲:欢迎来到物联网时代》、《物联网与数字城市》、《数字城市》共14集内容,每集大约1小时左右。
本课程分为四个学习主题,每个主题均包括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两个部分,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对于每一个学习主题,教师均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提纲、学习重点要点、学习方法等相关资料,并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的课外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要求在课外自行安排时间观看网易公开课的视频资料,进行自学,并记录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回答思考题、完成学习。在课外学习期间,学生如遇疑问和难点课通过网络聊天群随时和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进行翻转翻转课堂时,学生需要提交的具体学习资料包括:
1.课前学习内容,包括三四个主要的学习要点;
2.学习笔记;
3.课前布置的思考题;
4.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希望在翻转课堂上解决的问题;
5.教师在翻转课堂上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每次翻转课堂为90分钟,具体的教学环节安排如下表所示:
在复习课外学习内容阶段,由教师主要总结归纳课外学习内容的重点,提出本次翻转课堂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案例分析与讨论阶段,教师预先根据学习主题搜集相关具体案例资料,在课堂上分析案例并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巩固知识。在案例学习结束后,翻转课堂进入课堂分组讨论阶段,课堂讨论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由教师规定讨论的问题,每次翻转课堂的讨论时间大约是20至30分钟,每组学生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统一观点和结论。讨论结束后,每组由一两名学生代表发言,提出该组的观点和对问题的理解。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同时汇总学生意见和观点,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
四、经验的总结
翻转课堂的整个学习过程刻意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引导课程的学习方向并提供学习素材和具体案例,最终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固化程度则取决于课堂的实际参与者(即全体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每一名学生都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学习内容的提供者、学习方法的实践者,教师与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同时学到新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全面性的理解。
翻转课堂是作为新的教学模式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在翻转课堂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主要作用由主导者转变为辅导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锻炼其自我学习和综合思考的能力,教师把课堂大部分的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化为主动地学习知识,并逐步过渡到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并可在此基础上激发学习兴趣,课后可对学习的内容加以深化、融合和进一步扩展。
学习是一种乐趣,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考试,拿学分,学习本身的乐趣和享受却被压抑,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参与教学全过程,翻转课堂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和模式。当然目前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也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学生从基础教育开始就接受的是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和应试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欠缺,自主学习的热情明显不足。学生习惯于听命于老师的安排,对个人自身的认知欠缺,因此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之初需要反复动员学生积极发言和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这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积极探索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意识,如何锻炼学生主动明确地表述自己观点能力。
再有,翻转课堂对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传递者,还应该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充当学习过程的监督者、辅导者和旁观者,教师的个人学术水平、课堂设计和课堂把控能力对学生知识的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及学生的最终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五、规划与展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面对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大爆炸,在线的学习资源会越来越丰富,分类会越来越细化,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基于教材和讲义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终将被摒弃。在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强国战略,高等教育的变革势不可挡,高校教师面临新的挑战。人类对知识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无论是8岁的孩子、20岁的青年还是80岁的老人都会从学习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收获成果。最终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高效、最成功的我们不得而知,或者说现在预言还为时过早,但在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的尝试和探索非常必要。翻转课堂作为大数据时代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经验,也促进我们对于教育的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为教育的未来发展带来很多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5.
[2]李惟民.构建以课程为核心的开放大学教学体系[J].当代继续教育,2015.10.
[3]谢国平.大学英语慕课的前景与问题探讨[J].海外英语,2015.11.
[4]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理论探讨,2016.1.
[5]艾尔肯.关于翻转课堂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广角掠影,2016.1.
[6]王飞.论慕课时代翻转课堂中的技术主义倾向[J].学科探索,2016.1.
[7]祝智庭.智慧教育新思考――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2016.1.
[8]何朝阳欧玉芳.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学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12-02
研究型大学(research university)是以创新性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为首要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研究型大学拥有显著的学科优势、一流的教师队伍、广泛的资金支持和较好的生源保障,是知识创新基地和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的高地。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为社会发展与民族进步培育社会精英的历史重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研究型大学具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更加突出科学研究在拔尖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变革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进而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由此可见,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科研素养和丰厚的学术积累成为研究型大学能否落实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培育青年创新精神的主要目标。而研究型大学的公共课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本科生教学工作,具有与本科生接触交流沟通的大量机会和时间,教师的学术素养、科研品质、创造精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公共课教师科研学术能力的提升对于研究型大学培养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人才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一、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学术能力内涵分析
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的学术能力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标。学术能力是指学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开展学术研究产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能力,是教师的学术感悟力、学术思维力与学术创造力等构成的总和,也是教师在专业研究活动中能够领跑学者团队形成个人研究风格获得学术界认同的重要品质。[1]学术能力包括学术洞察力、学术领导力、学术组织力、学术研究力和学术影响力等。处在教学第一线的高校公共课教师的学术能力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或发现新知识的学术探究能力
学术研究能力是指学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专门能力,如“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能力、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概念的生成与厘定的能力、作出学术命题的能力、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以及对学术前沿的敏感”等。[2]深厚的知识功底是学术能力发展的前提,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对知识加以吸收内化并进一步运用实践的能力是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中所必不可少的。学术研究能力需要在意识上具备创造性、思维上具备批判性和质疑性、专业上具备一定的研究技能,还需要具备获取前沿信息的能力、善于思考的能力以及勇于开拓创新和攻关的能力。学术研究能力还要求公共课教师具备科研成果意识,不仅要有丰硕的高质量学术论文,还应具备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素养,遵守学术行为规范。
2.学科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科专业存在天然的知识链联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协同发展能够促进学科专业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是有效解决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张皮”问题的手段。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除了要注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完成教学任务外,还需提升学科专业素养,建构学科教学论教师专业身份,以科研带动公共课学科建设。建构和获得专业身份认同也是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在大学学术环境中获得本体性安全的基本方式。专业身份的建构是需要公共课教师发挥相关学科的综合优势以获得全面的知识观,将学科专业知识理论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系,通过“应用的学术”将科学性、专业性的语言转化成平实的语言,通过解决一些复杂紧迫的科学和社会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应用专业知识的学术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的教学学术能力
大学教学是一种学术活动,课堂教学是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公共课教师学术能力的重要表现。教学学术能力体现了科教融合的理念,强调大学教师的发展包括学术发展和教学发展。教学学术能力是有关教学的系统、专门的学识和知识,是大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教学学术能力主要通过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来表征,这是建构大学教师以学术能力、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为三个特征因子的胜任力模型的基础。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宽厚的教育学知识、广博的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敏锐的洞察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透彻分析教材和理解课程的能力、反思和研究教学的能力、高超的讲授能力、良好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等是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提升教学学术能力的内涵所在。
二、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学术能力现状及困境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课”“公共体育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在整个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公共基础课始终处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大学生了解大学的前哨,也是大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公共课教师队伍既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力量,也是推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之一。然而,由于缺乏良好的学科平台和专业支撑,与专业课教师相比,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学术科研现状不容乐观。
1.教学任务繁重,学术时间有限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青年教师在公共课师资队伍中占比较大的现象。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部分研究型大学的实际师生比早已经超过教育部规定的1∶18的红线,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公共基础课的青年教师教学任务日益繁重,对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估要求逐年提高又迫使青年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据有关部门统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语教师平均周课时为14节左右,公共体育课和数理课的周课时更多,还要批改作业、答疑、指导实验和课外实践等。在公共课、基础课教师队伍处在数量不足的教学状态下,部分新教师在任职第一年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情况下就走上了讲台,教师们基本抽不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与学术提高。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不能协调,两者在占用时间和精力上相冲突。“教学任务占据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科学研究是需要投入许多精力的创造性活动,繁重的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科研活动的开展。”[3]公共课教师在承担年均几百学时教学工作量的情况下,科研工作精力投入不足,科研工作难见成效,业绩积累少,难以申报到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加,一些公共课教师由于学历、职称受限,往往只能无奈地成为“教书匠”。
2.学术经验缺乏,科研意识淡薄
由于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本科生教学工作,部分公共课教师重教学、轻科研,重实践、轻理论,科研意识淡薄、科研素质偏低、学术能力有限,对自身科研定位模糊,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科研项目申报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了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和课题进展。从学术论文的发表质量来看,研究型大学公共课青年教师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在高校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由于缺乏前期研究成果和必要的学术平台与科研团队,公共课教师承担课题的层次偏低,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申请成功率较低,该情况一方面影响了公共课教师的学术研究积极性,另一方面科研和教研成果的缺乏也影响了公共课教师个人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提高以及产生了个人职称晋升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于外语和体育教师,由于学历职称以及学科等原因,相比学校其他专业课教师而言,他们的科研主动性、学术积极性明显薄弱。公共课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科研能力没有形成良好的梯队关系,学术气氛不浓厚,科研资源分布悬殊,缺乏学科带头人,难以形成独特的研究方向,导致出现科研的“真空地带”。
3.科研条件不足,配套建设薄弱
重点学科是研究型大学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中具有示范与带头作用的学科,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研究型大学尤其重视著名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科研团队的培养与建设,对于重点学科、优势学科进行大力支持,建立完备的科研体系平台和支撑体系。然而对于公共课教师所属的相对弱势学科或边缘专业投入的科研配套经费相对有限,公共课教师进行科研的基本条件远不如专业教师,教师科研多为基础性研究课题,所获得的实验室场地和科研经费与优势学科相比都很有限,即使是引进的博士或博士后人才,如果没有进行科研的环境条件和配套设施,也会制约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科研规模、学术水平的提升。
三、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学术能力提升对策
1.加快队伍建设,尽快缓解公共课教师师资缺乏的矛盾
公共课教师缺口大、学历层次低是影响这支队伍教学质量和整体科研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学校要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刚进校的公共课青年教师要减少额定教学工作量,使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开展科研工作,使青年教师对科研保持热情、充满信心。由于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引进人才的工作中,学校应考虑对公共基础课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大引进力度,尽快改善公共课的师资结构,缓解公共课教师繁重的工作压力和教学负担,尽快建设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公共课师资队伍,使公共课教师的总体学术水平能够适应研究型大学强化学术内涵的拓展要求与学术质量的快速提高。
2.完善公共课教师学术能力激励机制,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职称结构是衡量科研队伍群体素质状况的尺度之一,也是反映学校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快提高公共课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已成为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公共课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支既善于教学又擅长科研的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对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同样必不可少。研究型大学要加大对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在职培养力度,鼓励科研反哺教学,形成制度化培训机制,鼓励教师多参加学术理论研讨会,开阔他们的学术视野。同时,完善公共课教师获得持续发展的学术能力激励机制,搭建科学、严密、公开、有序的竞争与合作兼有的学术制度环境和生态环境,健全教师之间的学术竞争机制与学术约束机制,积极为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活动搭建平台,尤其为公共课师资拔尖人才的专业成长创造广阔的制度空间与发展机会,使公共课教师学术能力的提升和潜能的发挥获得成长的沃土。
3.激励教师参与教改课题的研究,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研究型大学应倡导以“教学学术”为指导的管理观念、营造基于“教学学术”的教学氛围、构建以教学学术为基础的系统化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促进教师教学学术理念更新。公共课教师应充分把握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机会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积极申报校极、省级、国家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以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为平台,发扬团队精神,扎实做好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设,将教学实践转化为学术成果,并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学术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公共课教师 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学术研究能力也将获得提高,进而转变教师自身认识,坚持学科学术与教学学术相统一。此外,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应积极参与指导包括“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全国赛事,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也是公共课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数学和大学物理教师可以参与组织和指导大学生的数学建模竞赛,思政课教师可以指导全国“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在指导大学生竞赛的过程中,教师必然会有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学术指导能力的紧迫感,教师自身的科研素养、科研水平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提高。
4.鼓励公共课教师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等交叉研究
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协同创新是我国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面对复杂问题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强调知识、能力、素质(KAQ)并重,宽、专、交相结合,强调对学生宽厚的知识面、敏锐的思维与判断力的培养。公共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强、学科门类众多、专业多元化、高层次人才集聚等优势,充分发挥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校、乃至跨国界的群体合作潜力,拓宽研究领域,开展交叉研究,如思政课教师可以与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教师开展合作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对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整合资源、拓展外延、确立开放多元的研究方向、推出实用性强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栗洪武.高校教师学术能力提升的活力要素与激励机制运行模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54-157.
[2]肖川,胡乐乐.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关键词:创新人才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2-0054-05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2012年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一年,教育部确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以提高质量为主题,把人才培养作为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各高校以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为重要契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机制。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水平。但从总体上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重专业技能培养、轻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的现象还较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尚需进一步巩同和加强。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1 创新培养教育机制
为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创新教育模式。国内部分一流综合大学创建了专门学院进行试点,如北京大学2001年成立元培学院,浙江大学2005年成立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2006年成立了匡亚明学院等。同时也有一些知名高校创建专项培育机构,突出办学特色,如清华大学1998年起建立数理基础科学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创办了高等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建立了经济学荣誉学士实验班。中央财经大学2009年实施未来经济学家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等。这些探索无论涉及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都强化了教学革新和科研训练,形成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模式多样、竞相发展、相互借鉴和特色鲜明的总体格局。
2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的依托,只有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秉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加强基础学科教学内容,夯实人才知识基础,加强了通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南京大学在2009级本科生中实施“三三制”模式,即“三个培养阶段”,将本科四年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阶段;“三条发展路径”,在本科专业教育后可以在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学术类和就业创业类三条路径中选择。这些教学内容的调整伴随着人才培养理念的演进,也丰富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3 加强科研素质培养
科研能力是目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也是公认的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为此,清华大学优化生源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充分调动国内外学术资源,发挥校内几十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室和研究基地资源,鼓励师生开展原创性学术研究,特别是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着力加强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水平。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针对本科生的培养特点,大胆借鉴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优秀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一套完整的荣誉学士培养训练机制,单独编制班级,通过难度较高的课程训练以及课上课下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学术活动,发掘学生的学术潜质,引领学生进入学术前沿,为学生今后在国内外继续攻渎更高级学位以及创造性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国内各知名高校都无一例外地大力加强学生科研能力锻炼,这已经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共识。
4 突出实践能力锻炼
实践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领域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专业知识转变为专业技能的关键阶段,也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的着力点应该是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协调发展,突出了专业领域中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突出地位。中央财经大学也将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强调创新创业能力即实践能力在个体知识、能力结构中处于统摄和综合其他诸元素的核心地位。总之,当前各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具有突出的实践特色,更加鲜明地强调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
应该看到,围绕专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应对社会发展需求的有力回应。是大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但是,创新人才不仅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所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现实情况是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被贴上“失效”、“无力”、“失语”等标签,在高校整体工作格局中处于“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尴尬境地,这直接导致了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足和投入不够等现象,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这项重要工作中难以占有一席之地,创新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缺乏科学化教育,损伤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品质和效果。
二、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广义上包括分布于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二、三课堂的学生工作,是提升个体思想水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主要教育手段,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或缺。同志指出:“在科技领域取得成就。不仅要有丰富的科技知识、创新的思维能力、顽强的拼搏毅力,还要有高尚的思想品格。我国许多老一辈科学家就既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又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精神榜样。”可见,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对创新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大价值。“在各种类型的价值形态中,最普遍、最实用的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不同划分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1 社会价值:提供方向,整合力量,净化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其实现社会职能而产生的社会作用和意义。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创新的方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思想引导和政治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团结大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升为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自觉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解决创新的方向问题。”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起到激励大学生攻坚克难的整合作用。成长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奋斗的过程不能孤军奋战。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要经受国际化竞争和挑战,更需要时时处处学习合作与共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化解隔膜,促进团结,推动合作。同时在大学生遇到成长瓶颈时,积极的沟通和思想引导能够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激励他们继续前行。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净化校风学风,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引导、激励、规范等手段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积极推动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诚信、上进、开放、包容的良好环境。
2 个体价值:焕发精神,塑造人格,优化品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离开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就会变得空洞无物。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焕发大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动力。我们考察杰出人才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他们不仅具有极强的创造力,更拥有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即创新活动的精神动力。专业教育能够解决能力问题,但不能解决精神动力问题,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建设性作用。主要是通过思想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思维能力,引起主动思考,激发探索精神。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塑造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往往表现为责任感、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以及奋斗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促进人格养成。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优化大学生的道德品行。高校道德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自察自省的道德意识,不断提升道德修养。言行相符、知行合一,而长期良好品行的积淀将进一步促进创新人格的固化。
3 现实需要:“90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
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结构日趋复杂,思想文化呈现多元态势,高等学府也难以成为自我封闭的“净土”,社会对大学以及大学生个体的影响极为深刻,在开放环境中成长发展的“90后”大学生比以往任何一代青年都面临更多的选择与挑战,也更容易陷于迷茫与困惑。因此,“90后”大学生更加需要思想引导、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
林崇德认为,“在创新人才的心理学研究中,需要重视创新或创造性的三要素,即创造性思维(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非智力因素)和创造性社会背景(环境因素)。”川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工作中,教学科研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智力因素)起着主导性作用。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必需的环境因素,以及创新人才所需具备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所以,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角度,还是从促进“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立场出发,我们都应该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思路和载体平台,促进“90后”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隐含了两个命题,一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新定位为统领进行自我革新。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看似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地扩张”,其实是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内在张力增大和范式嬗变的必然结果,也是符合规律的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必然要求。所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势介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也将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包括:培养理念更加包容,创新人才“才”的提升将与“人”的成长齐头并进:培养团队来源更加广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将与专业教师甚至校外实践导师协同培养;课程体系更加开放,启发思想的思政课将与精于一业的专业课合力并举;培养场域更加广阔,第一课堂的教学科研将与第二、三课堂的主题活动相得益彰。
1 创新理念:让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创新人才成长的本真生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高度融合的工作,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过分地强化对人的管理功能,这种管理功能的工具理性越是‘科学’和完备,就越会使人的对象化得到加剧。使人与自己的本性越来越疏远和分离。”因此,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归大学生的“真实”校园生活,还原个体“成长”所处环境的本真面貌。亦即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性把握大学生关注的政治话题。引导大学生的理性成长:学生工作部门要以饱满的人文情怀切实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心理波动及其与校同环境的融合,回应大学生的核心关切,保证大学生的创新性人格具备优良的外部发育环境:有条件的高校要逐步引进和培养一支稳定的专业心理学教师团队,扩充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延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开展深度辅导和一对一的咨询,积极开展创新人格培养机制的学理研究与实践探索,对大学生开展普遍的创新型人格教育,为他们成才奠定稳定的心态成长基础。这样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增强其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教育科研活动的交叉性、共融性和互益性。
2 善用团队:让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充分参与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改变目前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由专业教师独挑大梁的局面,以制度保障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学生工作队伍全程参与目标设计、过程培养和日常管理等环节,积极发挥两支队伍在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形成创新人才教育引导的高效集成力量。如西安交通大学已经设立8个本科生书院,突出跨学科和全面发展理念,拥有一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学生工作人员,突出学生自主管理和学生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形成了常任导师、学业导师、兼职导师三支队伍在各个层面发挥着育人作用的全新格局。这就弥补了创新人才培养仅突出科研学术素质的缺陷,实现了高校创新人才培育工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覆盖。
3 开放课堂: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创新人才成长的思想和认知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不仅要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还要重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安排,不能无足轻重,甚至处于“缺席”状态,要通过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辩证思维、发掘思想深度和点亮创新灵感的重要载体。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必须进行自我更新。第一是课程内容的兼蓄与教学手段的多样。课程内容是课程建设的生命线,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在统编教材基础上,结合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事热点和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吸收整合相关内容,实现课程的本校化,讲出特色,讲出品牌,更好地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明确成长成才的方向与动力;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影响日益加深,Web2.0的“贴身”服务更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较大冲击。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课上吸引学生与课外整合学生的双重压力,教师除了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外没有更好的选择,同时高校应该集中力量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网络数据资源库,并尝试打造优质的网络公开课。第二是授课形式的多态与课外指导的长效。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再同守传统课堂形式,还要创新授课模式,如全校公开课、团队作业和参观学习等形式,打造授课形式的多态化;第二、三课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用武之地,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投入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指导工作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延展思想教育覆盖面,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锻炼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掌握社会调研方法,形象感知科学研究过程,奠定创新人才成长的思想与认知基础,实现与专业学习和高年级专业见习的无缝对接。
一、数字经济时代高职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
1.目标困境:没有彰显数字财务的培养目标需求。数字经济是指运用数字化的知识与技能,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产业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数字中国战略,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数字化新业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能对财务管理人才至关重要,从基本的数字素养到在云计算、网络安全、数据分析和数字成本等方面拥有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数字化财务管理人才是指使用数字化智能移动办公平台,进行企业或组织的财会、税务、审计、内控等架构搭建、相关财务运营流程设计、工作流协同、财务大数据决策分析、上下游在线化连接,实现企业经营财务管理在线化、财务工作数字化的职业技能人才。数字化财务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财务管理能力,还要具备数字技能。数字技能具有独立的知识领域,又渗透到其他知识领域。2019CGMA管理会计能力框架专门增加了数字技能,数字技能包括信息与数字素养、数字内容创作、解决数字难题、数字战略与规划、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字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创新与发展要求财务人员具有数字化思维、懂业务、善管理、精财务,但是目前数字化财务管理人才的供给侧与需求侧矛盾突出。一是数字化财务、智能化财务尚在探索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是费用报销,企业数字化财务水平参差不齐。数字化财务管理职业能力培养差异明显。二是数字化财务人才胜任能力框架欠缺。三是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虽然有所调整,增加了部分数字财务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从实质上还没有完全匹配企业数字财务的培养目标需求。企业数字化财务能力包括数字化财务组织运营能力、数字化财务领导能力、数字化财务价值实现能力,数字化财务人才应具备数字化财务战略、数字化财务思维、数字化财务执行、数字化财务创新的能力。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因资金、资源等限制,还不能培养出完全与企业数字化财务能力需求匹配的数字化财务管理人才,不能彰显数字财务的培养目标需求。2.理念困境: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存在量质困局。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试点虽是高职单一人才培养的理念突破,实现了多元人才的培养,但卓越财务管理人才理念践行还不深入。一是“卓越”理念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培养方案差异性明显、培养效果与预期效果存在差距等问题。二是工匠精神植入不深入。卓越财务管理人才要具有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具有对自身的职业敬畏,对本职工作执着、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实际上就是要具有工匠精神,但这种工匠精神在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植入的不充分。三是“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的理念落实不深入,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培养的卓越财务管理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仍存在差距。3.制度困境:限制了卓越财务管理人才的纵向协同、横向跨界培养。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客观上要求一贯性、跨界性培养,但是目前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处于试点阶段。首先面临制度困境,一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纵向层次困境。本科以上高职教育制度欠缺,导致高职卓越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通道没有一贯性。二是卓越技术技能教育的横向跨界困境。财务管理人才岗位的职业性、技能操作的技术性要求校企协同培养的跨界性。虽然教育部为保障计划的实施给予了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但是缺乏调动相关主管部门参与卓越人才项目的配套政策,企业和行业部门参与机制不够健全,很多校外单位和相关部门不主动、不积极,跨界协同培养依旧困难。校企合作深度的不同导致卓越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存在结构性不平衡。三是职业技能提升的终身教育困境。目前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学历证书教育没有真正融通,人才成长立交桥面临升学制度与教育体系的障碍。4.师资困境:卓越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不足。卓越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不足,卓越的智能财务创新教学团队仍然欠缺,制约了卓越财务人才的培养质量。一是校内师资智能财务实践经验不足,课程偏理论性,与专业实践结合度不高;二是未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双导师制”协同育人效果不佳;三是师资队伍中缺少行业有影响力的“技能大师”,部分从企业引进的教师又缺少理论研究的能力。四是卓越国际化财务人才培养的双语教师不足。五是具有创新能力、拔尖应用能力的卓越师资队伍的培育待加强。5.资源困境:产教深度融合的高水平数字化财务实训基地和课程资源欠缺。数字化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基地建设是培养数字经济时代卓越财务人才的客观需求,但是数字财务平台与实训基地欠缺限制了卓越财务人才的培养。一是数字财务平台与实训基地欠缺。由于数字化财务教学平台昂贵,学校资金不足,目前很多学校存在数字财务平台与实训基地不足不能满足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的需求。二是企业参与度低或者完全没有参与规划、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与企业真实财务管理流程不对接,实训计划与财务管理业务计划存在差别、实训目标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对接。三是与德技并修相脱节。实训基地较关注技能训练,往往忽视对工作规范、工作制度、安全生产、文明素养的要求,存在德技并修脱节的问题。四是因财务数据保密和企业信息安全,学生在实习单位处理复杂性、综合性业务的机会不足。五是数字化财务教材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欠缺也限制卓越财务人才的培养。6.标准困境:尚未构建明确的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标准。我国存在多层次、多元化的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需求,但是缺乏相对应的培养标准和规范。一是培养标准欠缺。卓越计划试点推动相应培养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工作还做的不够。标准化、规范化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机制、条件保障亟待完善。二是尚未构建明确的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方案。教育主管部门对卓越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缺少系统的研究和规划,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体制匮乏,没有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针对性强的卓越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方案。7.资金困境:经费投入不足。经费不足,对卓越财务管理人才相关实践教学和教学改革的持续投入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一是实践教学经费不足。数字化财务实践教学平台价格昂贵,学校经费欠缺,无法采购相应的实践教学平台,一些实践教学平台课程不能正常开展,实践基地设施不足,导致实践基地的教学开展也存在限制,不能持续地调动企业参与基地建设和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影响了卓越财务管理人才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教学改革经费无法持续投入,卓越财务管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充分保障。8.特色困境:培养模式没有特色,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以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核心,配备符合目标定位的卓越的特色教师、特色实训基地、特色教材、特色课程、特色评价体系等支撑体系,实施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保障卓越人才的培养质量。但是目前有些学校的教师、实训基地、教材、课程、评价体系等还是偏向传统,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凸显不同类型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之间的区别和特色,培养模式彰显不出培养特色,因而不能培养出符合数字经济目标定位的卓越财务管理人才。
二、高职精准培育卓越财务管理人才的路径选择
1.探索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财务管理人才能力框架,清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数字化财务管理需要管理思维和新技术的互动与融合,传统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需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训体系、教学资源全面升级,以培养学生数字化财务管理能力。首先要加强数字化财务管理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调查研究,构建包含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等逐层递进的数字化财务管理人才能力框架,以便清晰定位数字时代卓越财务管理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岗位能力培养标准。数字化财务管理能力框架构建应以财务管理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价值观与素养为支撑的框架并根据数字财务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将能力框架继续分为基础级、中级、高级和专家级四个层次。其次是根据数字化财务管理人才职业技能培养需求清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适应数字化财务发展,并且具有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技术、懂业务、善管理、精财务等岗位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既可以是综合型的,也可以是专门型的,比如卓越财务管理人才根据具体目标不同可以分类为卓越理财人才、卓越战略财务人才、卓越管理型财务人才、卓越经营型财务人才。2.完善政策支持,打破制度困境。完善政策支持,推进卓越财务人才培养的一贯性培养、跨界培养、终身教育。一是借鉴国际经验,创设本科以上高职教育制度,打通卓越人才培养通道。二是教育部和相关行业部门制定卓越财务人才培养计划工作方案,加强宏观指导,落实相关的支持政策措施。三是教育部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的长效机制。政府通过政策规定保障校企合作教育,提升跨界培养的质量。三是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学分互认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学历证书教育真正融合,突破职业技能提升的终身教育困境。3.打破理念困境,深入践行“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卓越财务管理人才,首要的是践行“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理念。一是加强对“卓越”理念的理解。不同的时代卓越的涵义,有不同的理解。现在对卓越的理解,不仅是有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的能力和意识。二是深入饯行工匠精神。深化卓越工匠培养机制,项目贯通、导师带徒,实施工匠培育新方法。三是充分融入课程思政,贯彻以品行为基础的卓越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德技双馨的卓越财务管理人才。4.加强卓越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符合目标定位的特色卓越教师。一是全面开展师德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卓越教师;二是重点探索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培养理实一体、德技双修的卓越教师;三是依托专业国际认证实施办法,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认证体系。四是优化教师分层分类的培养机制,加强具有创新能力、拔尖应用能力的创新教师队伍的培育和开发。打通学校与企业的人才通道,启动“工匠教师”培养项目,加强教师对大数据财务、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等新知识、新技能的培养;依托“政行企校”合作共建“双师型”师资实训基地,实现教师下企业实践常态化;聘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双能型”创新型教学团队。5.加强产教深度融合的数字化财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一是以“技术高端、管理高效、育训高质”为目标,校企共建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财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按照“1个集约+2个融合+3个全真+4个服务+5个平台”指导思想建立数字化产教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实训基地。1个集约是集约“信息化管理”;2个融合是“校企融合”+“产教融合”;3个全真体现“真实产品”、“真实环境”、“真实项目”;4个服务是服务于“实践教学”、“技能鉴定”、“社会服务”、“技术研发”;5个平台是形成包含“基本技能训练平台+专项技能训练平台+综合技能训练平台+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就业技能训练平台”5位一体的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二是推进包含“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就业技能训练”5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增加财务共享服务、云财务、大数据财务、财务机器人等实践教学,强化数字化财务核心技能的培养。三是培养学生的数据能力从感知财务数据开始,收集数据、清洗数据、数据建模、分析数据、可视化呈现,最终能管理、应用财务数据。6.制定卓越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标准,规范培养质量评价。制定卓越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标准,科学设置指标体系,规范培养质量评价。一是由教育部制定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通用标准,主导改革教育质量管理和评价机制,敦促培养单位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范。面对多层次的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需求,教育行政部门分层分类制定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通用标准,作好顶层设计,主导明确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定位。同时需要建立和完善支撑这个标准的政策、机制和条件保障。二是高校以通用标准为指导,行业标准为基础,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制定可行的、可实现的以及可评估的微观标准和实施方案。7.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持续进行。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持续进行。一是加大实践教学经费建设,确保数字化财务实践教学平台与基地建设落地。二是确保卓越财务管理人才教学改革经费的持续投入。国家应针对经费短缺问题制定相应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资金投入管理办法,建立以国家为主导、地方、企业参与,各方共同投入资金的保障体系。8.突出数字化财务课程建设,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高校自主确立符合本校特色的卓越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不断修正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培养特色,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一是确立适应数字化财务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数字化财务核心知识、技能、素质培养。二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大数据基础与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财务共享服务等课程,强化大数据财务、智能财务等核心技能的培养。三是产教融合,加强数字化财务思维与创新技能培养。建设大数据财务实训基地,专兼融合,产教融合,深化教学改革,开展企业专家进校园讲座,加强数字化财务思维与创新技能培养。四是充分利用平台教学,平台实时考核评价,凸出数字化财务培养特色。
参考文献:
[1]闾志俊.技术技能性卓越人才培养战略研究[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