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商管理就业趋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纵观我国高校发展历史,工商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高校逐渐扩招,生源数量日益减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凸显。作为我国高校中开设最普遍专业大类之一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其毕业生就业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民办高校只有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要求,积极寻求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拓宽就业渠道,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具有高竞争力的毕业生,实现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一、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其本身的职业定位来说是从事企业管理、教学和
培训、策划、咨询等面向国际、面向人才市场需求的高级管理人才。然而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并没有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旧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完全被淘汰,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却没有及时形成,处于一种转型期的混沌状态。
(二)专业课程内容更新不够
专业培养应注重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因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
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直接作用于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的很多专业,如市场营销、会计学、物流管理等专业已经单独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这种专业的细化对人才培养是一种进步,但这些专业的课程设置却没有脱离开原来工商管理作为一个大类专业时的桎梏。很多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大同小异,并没有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来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另外,目前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内容更新较慢,很少引进新方法、新内容、新工具,即使有也仅仅在授课过程中作为补充知识点介绍,不够深入和重视。
(三)专业实践教学配套资源落后
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然而,民办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中普遍缺少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和重视。加上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工商管理类生源激增,学校的实践教学人员、场地、设备、经费均跟不上学生人数的急速膨胀,日益增加的实践需求和有限的教学资源的矛盾凸显出来,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习地点很多都是由任课教师通过私人关系联系,而对于实习的具体流程、目标、考核等,则往往是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实习的应有作用。
二、社会需要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
民办高校想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首先要弄清社会到
底需要什么样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
(一)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必须具有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综合素质,优良的基础
素质、渊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沟通能力、较强的社交能力、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一个优秀的工商管理者,必须具有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技能,熟练掌握获取信息的工具和技能,如外语交流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能。不仅要懂管理、会经营,还要识大局、善谋断。
(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求变和创新是现代企业成败的关键。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工商管理类人才应具备变革创新与应变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预测与决策能力、协调企业内外关系等开展经营活动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当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是异常激烈的,企业员工应处处以全局利益为重,积极与同事沟通协调,团结协作、同心同德。工商管理类学生只有在日常学习、实践过程中养成互相学习、切磋、启发、激励等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具备在不同环境下的沟通合作能力,才能在经营管理各项活动中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改进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方式
(一)以面向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最终目的是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因此,适应社会需求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民办高校来说尤为重要。民办高校对工商管理人才的教育上应引入市场机制,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依靠质量求发展。在设立专业方向时,应对同类院校专业方向现状和社会人才需求态势开展深入调查,并注重研究行业社会需求与本专业的发展趋势,使教学计划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既要尊重教学规律又要争取到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社会资源,改进教学计划和内容。
(二)以“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
在工商管理专业“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操作中,可以采取“1+2+1”学年制教育方式,第一学年完成通用的基础课程学习,第二、三学年完成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的学习,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多能”的管理技能。第四学年完成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重在强化个性能力,也同时培养学生“一专”的特长。“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在注重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强化了个性教育,实现了因材施教,投其所好,各展其能。
三、拓宽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一)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建立全员参与就业的体系
以往,学校是习惯将用人单位“请进来”到学校挑选毕业生,而今,更应注重“走出去”,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往届毕业生的工作信息,建立关系网,做好“售后服务”,利用校友关系拓展就业渠道。积极与用人单位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合理地利用企业的人才储备资源,实现为企业输送人才的连续性,实现为学生疏通长效的就业通道。
(二)建立人才供需信息库,发展毕业生就业的无形市场
为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档案,为学生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学校应建立完整的人才信息库,把优秀、典型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收录在内,以方便日后对在校学生进行实例就业指导。利用人才信息库的便利条件,运用现代通讯手段,及时传递和公布信息。学生通过网络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同样通过网络了解毕业生的供给情况。无形市场突破了时空限制,减少了双方搜寻的时间与费用,打破了信息分割、封闭的状态,实现了就业市场的开放、统一。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和用人单位在网上的“双向选择”。
(三)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多渠道自主创业
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力度宣传“选聘村官”、“三支一扶”等政策,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勇于走进贫苦地区就业,锻炼自己,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机会及相关支持,重视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建立一定规模的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和大学生创业者俱乐部,指导学生谨慎选择创业项目,勇于实践,规避创业风险,提高创业能力,成功创业,从而拓宽就业渠道。
(四)通过毕业生分流搭建就业桥
学校应积极地为工商管理类毕业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如设立考研辅导班,考公务员辅导班,出国培训与咨询等等,鼓励本专业学生考取MBA,出国等继续深造,在本专业领域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通过毕业生多渠道的分流输送,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为学生创造多条理想的创业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工商管理;工管现状;工管发展
引文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要想不被时代所淘汰就需要专业的工商管理,这时候工商管理就逐渐成为了大学里热门的专业,企业需要借助工商管理来使自己变得的更加正规,只有规范化以及正规化的企业在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脚步。但是我国目前的工商管理还在初级阶段,对其做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所以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来制约企业的发展,本文就是基于这一问题来初步分析和探讨未来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
1 企业工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的发展模式存在不足
许多的企业管理者并不具备一定的工商管理知识和想法,这就造成了企业的发展比较滞后,管理没有形成系统比较粗糙。现代企业要想有比较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借助工商管理来规划企业的未来,而在进行工商管理时需要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作为后盾,老旧的一些激励员工进行创新的方式以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所以需要有科学的方式来激励员工主动去搞创新。我国许多的企业发展模式都是一样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大部分的企业都将一些成功的企业的发展方式作为自己企业的发展模式,没有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照搬其他人的管理模式是永远也不能超越对手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这种模仿会慢慢变成一种负担,反而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1.2 企业管理目标不明确
利润是企业生存在下去根本,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利润却无法明确企业自身的价值也是不可取的。如今市场和工商管理的普及对企业发起了新的挑战,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转变自己原有的指导理念,以前企业只需要追求效益,现在则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想要良好的运作需要运用科学方法来优化资源分配,但是当前的情况是许多企业对自己企业的文化没有明确的定位,没有科学地章程去指导企业职工的工作,忽视甚至漠视企业文化的宣传。
1.3 企业品牌化意识不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常常需要跨域来寻求合作,这时企业管理的约束力就显得比较苍白了,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领导需要考虑的事情更多,自身的管理方式和产品的结构需要进一步的优化,不仅要做产品更要做品牌。但是,我国很多企业还停留在注重利润的初级阶段,对于如何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却没有做过多的考虑,这就使得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
1.4 企业经营模式适应性不强
很多企业一味地追求利润的提高,对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生产模式的关系没有做深入的研究。只中生产却忽视了产品的升级换代,虽然设有市场反馈部门但是却形如虚设一般,这样固步自封的做法只会让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市场占有率会进一步缩水,结果就会造成旧的产品无法销售出去,仓库堆积成山,利润反而会下降。
2 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2.1 培养合格的管理人才
企业要想长远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会对企业长远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能帮助企业进行人员管理和产品的营销,当企业需要进行重大的抉择时能帮助企业选择最为有利的一方,并且在企业遭遇困难时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下一阶段应该要做的事。如今的企业不仅需要技术和经济方面的硬实力,还需要像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来加强自身的软实力,只有合理使用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 加强监管制度
我们知道良好的监管制度对于企业的运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的工商管理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为企业制定合适自身的监管机制,对于企业的领导来说员工才是最为重要的,企业能否成功就看这个企业是够拥有优秀的员工来为其工作。管理制度中交织着责任、权力、利益等各个方面,企业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也是根据此项制度来制定的。所以正确的管理机制需要专业人才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科学的态度来制定,要让员工信服企业的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2.3 企业国际化趋势
如今我国要承担起大国的责任就需要融入国际社会,国内的企业也有机会接触到国外的知名企业。为什么说企业不单单是做产品还要做品牌?这是因为企业将品牌做出来后就能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会得到提高,这实际上也是在宣传自身的企业文化。企业工商管理就需要企业开放自己的眼界,在国际上寻求合作机会,这样企业就不是在运用自己掌握的一些资源了而是利用国际社会资源来壮大自身。
3 企业工商管理未来方向分析
3.1 知识管理成为企业核心内容
工商管理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实际上运用的是专业的管理知识。企业文化的形成实质上就是管理者将所了解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来。这样的企业文化可以加强企业的凝聚力,让员工形成责任意识并且还能为企业建立一个数据库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3.2 组织结构的变革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企业要想长远的发展,就要优化产品的升级换代,对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包括了企业中各个组织部门和管理层次的划分以及联结方式和结构。建立明确具体的管理层次,对于一些冗杂的部门可以适当削减,将原来的阶梯型管理结构转变为矩形管理结构。
3.3 企业价值多样化
企业的价值不仅仅只是利润的最大化,还需要将企业品牌等一系列的东西推销出去,这实际上就是在宣传企业自身的文化,这就需要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对员工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
4 总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当前企业界,我国在企业的管理方面还有许多的问题虽然有很多人都认为我国当前的企业的现代化工商管理水平已经较为完善,并达到了很高的工商管理的层次。但是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从计划经济正逐渐转型为市场经济,从计划经济中保守的封闭式状态正转型为开放型的市场经济经营状态,企业市场对用户的实际需求慢慢开始重视,并且市场经济中的信条也开始慢慢深入到企业当中去。因此,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需要改进自身的管理机制,做好品牌的竞争力,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获得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这是企业树立自身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最有效的手段,也是企业能够长存下去的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企业文化的氛围紧密相连。所以这二者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张帅豪.浅析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J].价值工程,2013(22).
[2]王睿.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4(10).
[3]祝仰山.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探析[J].科技资讯,2014(19).
[4]陈子琼.工商管理的热点问题分析及发展趋势[J].大众商务,2011(12).
[5]唐时俊.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6).
关键词:web2.0;知识获取;工商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13-02
高等教育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给学生以学习能力,所谓“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工商管理学科作为应用型学科,要求学生高度关注实践性知识,以及知识的实践应用。相应地,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培养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并学习到实践性知识。在互联网已进入web2.0时代的背景之下,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等传统学习模式,而是需要借助于互联网手段,从更广阔的范围学习。本文旨在探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如何利用web2.0平台和工具,拓展学习渠道和知识体系,加强工商管理方面的实践性知识,并培育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技能。
一、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需要关注的知识
(一)以所关注范围为标准对知识的一种划分
目前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够学习到的主要是专业知识。然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无论作为个人、组织人还是社会人,都需要关注三类知识:个人知识、专业知识、社会知识。
1.个人知识
个人知识主要指促进个人兴趣爱好更好实现的知识和促进个人生活问题得以解决的知识。例如,摄影知识可以帮助个体的摄影爱好更好地得以实现;登山知识可以帮助个体低成本、更安全健康、更专业地实现野外登山梦想。
2.专业知识
更严格地讲,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包括工商管理类专业知识和职业知识。专业知识使个体能够在行业领域的工作游刃有余,包括人力资源知识、营销知识等;职业知识指的是如何使个体能够在职场中表现得更职业,帮助个体在组织中更好地发展。企业不但要求员工是专业人才,还要是一个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
3.社会知识
个人生活在组织之中,同时生活在社会中,组织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考虑组织、个人利益,还要考虑社会利益和社会效益。企业要讲企业伦理,要关注生态环保,关注社会弱势人群利益,当企业发展到较大规模、较高层次时,对社会的关注将会提上比较重要的日程。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学生,需要重视企业及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发挥组织及个人的社会效益,反过来促进组织及个人的更高层次发展。
(二)以是否可形式化对知识做出的划分
Polanyi(1962、1967)、Nonaka(1994)等根据知识是否可撰写表达,把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指的是可以文字化、语言表达的知识。而隐性知识是难以文字化、难以用语言交流的知识。工商管理专业需求较高的实践性知识主要是隐性知识。例如,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包含了很多价值观方面的要素,需要通过观察、互动等实践活动真正获得这些知识,形成职业素养。
二、web2.0时代的网络聚集区——作为知识“场”的存在
知识的传递、获取,以及新知识的形成,往往需要在一定的场所或氛围下完成。用知识管理专家Nonaka(1998)的表述,即需要在“场(Bar)”中实现和完成。正如现实的课堂是一个知识传授的“场”,学术研讨会是互动的创新的“场”,在互联网中,维基百科、博客、微博、社交网络都是知识传递、获取以及创新的场所。
(一)基于互联网的知识“场”的优势
和传统的“场”相比,互联网上的“场”是虚拟化的场,可以实现更大范围、没有时限的知识互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1.范围广
在传统的高校课堂,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只能听到本校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传授,无法接触其他高校优秀教师的知识传授,难以接触离管理实践更近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并获取其实践知识。通过web2.0时代的互联网平台可以克服这一缺点,从更大范围内获取知识。
2.不受时间限制
知识传授、互动及创造活动需要多方互动,在传统的学习及知识创造场景下,需要知识传递方和接收方共同在场,从而对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而基于网络的知识“场”,并不把互动各方同时在场作为必要条件。
3.成本更低
由于在互联网上的知识分享活动,可以实现知识供应方一次分享、知识获取方不受时间限制的多次、多人受益,同时对场地、设备等没有额外要求,因而可以实现低成本的知识互动。
4.弥补高校实践性知识不足
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在选择基于web2.0的网络知识场来获取知识时,可以从大量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中选择知识获取对象,获得大量的实践性知识,而实践性知识恰恰是高校工商管理学科教师所欠缺的。
(二)各种基于web2.0的知识互动“场”
在知识管理活动中,“知道从哪儿获取知识”(Know-where)和“知道从谁那儿获取知识”(Know-who)是两类非常重要的知识。基于互联网的web2.0工具和平台的出现,为当代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提供了很多“Know-where”及“Know-who”的源头及机会。
1.博客
博客是一种用户在互联网上系统表达自己观点、看法,讲述自己思考和故事的网络平台。同时可以浏览其他博客作者的文章,获取信息和知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博客获取系统化的显性知识,包括学者、专家、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等所阐述的知识。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新浪博客关注作为经济学家的张五常的博客、作为企业家的李开复的博客,持续不断地了解知名人物的最新见解和见闻。
2.微博
相对于博客,微博内容更短,时间成本更低,内容更鲜活、丰富。这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日常“观察”、“聆听”知名学者、企业家和经理人所做所思、所察所闻,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学习显性知识和大量需要观察、互动、体悟才能获得的专业性知识的机会。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关注许小年(经济学者)、俞敏洪(企业家)等人的微博客而实现对这些企业家的日常“观察”和“聆听”,习得学校难以获取的专业知识。
3.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是一个任何人都能参与、有多种语言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准确和中立的百科全书。学生可以通过维基百科获取相关的定义、分类、描述、理论介绍等文献知识。
4.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是最新出现的用户与用户之间互动的平台,如脸书(facebook)、人人网,主要是熟人之间在社交网络平台建立朋友关系,用户发表自己的日常的行动、观察、思考,同时也了解朋友的行动、观察和思考。
三、利用web2.0时代的知识“场”获取知识的方法
(一)正确对待及利用web2.0平台
大学生已普遍使用微博、人人网等web2.0平台,但任何工具都有两面性。花费了大量时间而无所获,仅仅是消磨了时间,带来的是弊;相反,如果能正确使用则可以给使用者带来有价值的知识。对待web2.0平台,应该采取去利弃弊的态度。使用这些平台的主要目的不应该是娱乐或简单的交流,而应是获取知识。
(二)学会筛选,增加投入时间的知识回报
大学生面临的已不再是信息和知识的缺乏,而是在互联网上信息、知识太多。因此,首先要学会筛选,筛选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知识源。如在微博上关注微博作者时,要关注和自己的知识需求相关的、发言质量高的作者(如李开复),并对知识源进行分类,以增加阅读的知识收获效率和效果。
(三)结合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寻找知识源
在利用web2.0平台促进专业知识获取方面,选取合适的知识源是最重要的,可以结合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选择恰当的知识源,配合课堂学习,增加专业知识获取。如学习创业类课程时,可以关注正在创业且对创业深有感悟的微博作者(如撰写《创业36条军规》的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时,可以关注知名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的微博客(如创新工场人力资源经理许红梅),从中获取最新、最鲜活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做法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四)掌握高效寻找有价值知识源的方法
利用书签站点(如Delicious),根据关键词查找、收藏排行榜或通过查阅共同收藏偏好者寻找最相关最有价值的知识源,获得Know-where和Know-who方面的知识。在微博中,寻找有价值的微博作者时,还可以根据对现实中领域内的专家、企业家、管理者的了解直接搜索其微博,也可以通过别人推荐或者在话题中发现微博作者,从而得到“Know-who”方面的知识。
总结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丰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时,要同时考虑个人知识、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在利用web2.0平台获取知识时,重点在于获得在学校难以获得的实践性知识,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拓展;目前可以利用的平台有博客、微博、社交网络等平台,在选择具体的知识源时,要根据专业相关性、知识价值来判断知识源的价值,并且采取适当的发现有价值知识源的方法,提高寻找、搜寻效率。通过这些方法和行动,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一方面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获取更多的实践性知识;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形成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所需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参考文献:
[1]Nonaka, 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February 1994,(5).
[2]Nonaka, I., and Konno, N. The Concept of Ba: 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