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国文化地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中国经济论文利用FDI推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市场化”,敬请关注!!
中国经济论文利用FDI推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市场化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利用FDI推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市场化”,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关键词:耕地损失/驱动因子/政策启示
进入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1].由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更为侧重对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因而对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和湿地等类型的土地覆被变化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其实,另一种土地覆被变化可能对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威胁更为直接,这就是有限的耕地资源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丧失。就这种变化来讲,中国大陆在近20年来成为全球最为突出的地区。
考虑到下个世纪初人口高峰到来时中国农业所面临的压力,耕地资源的变化无疑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耕地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
与淡水资源一样,土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在这种需求的压力下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利用方式和质量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耕地资源变化总体趋势表现为向其他利用方式的转变,总面积持续减少。在“谁来养活中国”
的论争和全球食物安全危机之背景下,耕地损失的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2、3].我国政府为了遏制耕地持续减少的势头,提出了以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为目标的耕地保护政策。
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4].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5],1978~1997年累计增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减少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减少16万hm2,速度明显加快。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耕地总量平衡中只有1979、1990、1995和1996年新增耕地面积超过了减少的耕地面积。但净增面积有限,不超过10万hm2.净减少最快的是1984~1988年,年均减少55万hm2,其中1985年是减少最多的一年,达100万hm2.1993~1995三年也很突出,每年净减少近40万hm2.
如果仅从全国尺度考察耕地总量变化,会忽视一些重要的现象。从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上看,净减少最快的一是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份;二是陕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尽管从全国的趋势看个别年份耕地面积是净增加的,但这些自然条件较好的省份自1978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净减少的趋势。
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等省,1988年以后耕地却基本上是净增加的。个别省份,如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增加的幅度还比较大。耕地面积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说明在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中,生产力较低的耕地面积的增加,在数量上部分地抵消了优质良田的减少,因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2耕地数量变化的构成和分布
1988年以来,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每年公布耕地增减的统计资料,被认为是这方面比较权威的数据。根据该局1988~1995年的数据分析,8年中增加的耕地主要来源于荒地开垦,占76%;农业结构调整和复垦所占的比例较小,分别为13%和11%.在损失耕地的构成中,农业结构调整,包括转变为果园、鱼塘、林地及草地的耕地,占有最大的份额,为62%.其次为非农建设占地,占20%.自然灾害损毁(风蚀、水蚀、沙压、洪涝)的耕地面积占18%.
新开垦的耕地主要来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新疆、云南、黑龙江、内蒙古及广西等省8年间荒地开垦面积最大,占全国开荒总面积的60%.有趣的是,这几个省份也正是灾害毁损耕地最为严重的地区。从结构调整占地的情况看,果园和鱼塘占地问题较为严重的省份包括广东、江苏、辽,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宁、湖北及陕西等,主要是东部和中部地区;而退耕还林还草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有内蒙古、陕西、新疆、和云南,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非农建设占地比较严重的地区明显地分布在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此外,湖北、河南及安徽等中部省份也比较严重。值得注意的是,在1988~1991年期间,沿海12个省份非农建设占地在全国此类占地中的比重维持在40%左右,而在此后的4年,比重上升到50%~55%.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来自:免费
3增减耕地的质量差异
如果只从数量上比较耕地面积的增减,不能充分说明目前发生在我国的耕地问题的实质。
实际上,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农业文明而且人多地少的国度,尚存的可开垦宜农荒地资源已十分有限。因此,近年来新增加的耕地主要是生产力较低的边际土地。这些耕地产量低而不稳,退耕的危险很大。此外,由于人口与耕地在空间分布上高度相关,损失的耕地,尤其是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主要是优质的农田。这些耕地往往含有很高的物化资本。从以上所述耕地面积变化的地理分布上,也可以看出这些问题。
为了说明近年来我国耕地变化造成的农业生产力的损失,我们按增、减耕地所在地区的粮食单位面积平均产量进行了大致的估算[6].1988~1995年间,我国新增加的耕地面积为39万hm2/a,减少60万hm2/a,比例为1∶1.54.按增减耕地所在省份和所发生的年份粮食平均产量水平估算,新增加耕地贡献的粮食为143万t/a,减少的耕地造成的粮食损失为236万t/a,比例为1∶1.65.假如将空间尺度缩小到县,这种估算就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1980~1994年间,我国耕地净增加县份增加的耕地总计为10万hm2/a,净减少的县份减少共44万hm2/a,比例为1∶4.4.按增减耕地所在县份1990年粮食平均产量水平估算,耕地净增加县份贡献的粮食约424万t/a,耕地净减少县份的粮食损失为3216万t/a,比例为1∶7.6.实际上,采用所在地区平均产量水平来计算,多数情况下是过高地估计了新增耕地而过低地估计了损失的耕地的生产水平。但无论如何,这一估算说明,假如只是从总量增减平衡上来衡量我国的耕地问题,可能会舍本求末。
论文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来自
4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中,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与经济波动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图1)。
首先,从全国耕地总量的变化曲线上看,以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提高为特征的经济鼓动期都伴随着新一轮的耕地总量滑坡,而经济调整期则出现耕地损失减缓的势头。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情况。以这个时期中耕地减少幅度较大的1992~1995年为例,以省级数据计算的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85.非农建设占地对固定资产投资较为敏感,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城乡的建设用地效率低,不够集约。如果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占用耕地的面积作为评价用地效率的指标,我们发现,用地效率较高的省份大都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如京、津、沪、吉、粤、鲁、闽等;城市化水平低的省份往往用地效率也低,如藏、皖、豫、黔、滇、桂、陕等(表1)。乡镇企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分散是造成非农建设占地多的一个主要方面。全国乡镇企业集聚在城镇的只占8%,其余分散在农村[7].以省级资料做比较,发现乡镇企业分散程度高的省份用地效率就低(表1)。
*资料来源:建设占地为1992~1995年数据,来源于文献5;固定资产投资为1992~1995年数据,来源于文献4;工业企业数和城市化程度为1995年数据,来源于文献4.
在1988~1995年间,农业结构调整造成的耕地损失占总耕地损失的一半以上。这部分占地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退耕还林还草,二是开辟果园或开挖鱼塘。前者主要是在政府有关环境和生态保护政策和十大防护林工程的指导和带动下进行的;后者主要是农民在比较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发生的①。1979~1996年,我国的果园面积增加了近4倍。从增长曲线上来看,与粮食产量的增长有密切的关系。果园面积的两个快速扩大期(1985~1988年和1993~1996年)都是在粮食总产上了一个台阶之后。1985~1988年是果园面积扩大最快的时期,它是在1983年粮食产量达到一个高峰之后,农民人均占有粮食得到了迅速提高,人们开始寻找提高收入的新的土地经营方式。同时,我国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也是在1984年前后达到历史新高,为农业的多种经营提供了可能。
土地退化构成我国耕地损失的另一个重要的驱动因子。我国每年因灾害毁损的耕地面积平均为4.5万hm2左右,主要发生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省。灾损耕地严重的省份也是开荒面积最多的地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5.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均较恶劣,环境十分脆弱。一般来讲,受沙漠化威胁大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因灾损而弃耕的面积较大;受水土流失威胁较大的西南地区,因灾损而弃耕的面积相对较小,但造成的耕地生产力损失也是不可忽视的。
5政策启示
根据以上分析,作者认为在我国目前耕地保护的政策和管理上,应强调以下几点: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1)在耕地的保护上,数量和质量应并重。政府在有关政策的宣传和掌握上,应尽快从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向“基本农田的有效保护”和“用途管制”转移。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片面强调总量平衡,不仅造成该保护的良田没有保护好,还间接地鼓励地方开垦那些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造成环境和生态的恶化;
(2)乡镇企业遍地开花不利于耕地的保护。应鼓励城市的发展,缩并自然村,使乡镇企业向城市和中心城镇靠拢;
关键词: 《弟子规》 传统文化 学习误区
传统文化在沉寂多年后,最近几年却犹如枯树逢春,逐渐火热起来,这与国家政策上的宣传有密切关系。2009年,主席在中央党校提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向领导干部提出了如何通过读书提高个人自身修养的问题。指出不仅要读书,而且要有选择地读书,“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的大力宣传,使得一直都较为沉寂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其中,《弟子规》一书在学习热潮中俨然成为领头羊之一,显得较突出。学习传统文化固然是好事,但在学习过程中若不注意筛选糟粕和讲究方法,亦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本文即从国人学习《弟子规》的情况分析入手,探讨学习传统文化中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一、《弟子规》学习之现状及反思
《弟子规》在公务员领域的热度,在公务员考试中反应最为明显。2013年湖南益阳、辽宁鞍山、河北等地公务员考试中大量出现与《弟子规》相关的试题。到2014年,各地公务员全真模拟试题中更是无处不乏《弟子规》的身影。与之相应的是,《弟子规》一书由几年前基本无人问津,到这几年的销量不断激增。如北国网一则新闻的标题即为《2013年鞍山啥书最火――〈弟子规〉》。而在不少行政单位,也悄然掀起公务员阅读《弟子规》的热潮。
在我们的高等学府――大学里,也常常可见学习《弟子规》的身影。如2012年东华理工大学,向所有在校学生号召《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再如2013年,当2013级新生步入中山大学时,被学校要求完成一份十分特殊的暑假作业,即阅读《弟子规》并写读后感;今年,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900余名大学新生刚刚踏入校门,就收到了学院发给他们的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弟子规》。
在社会中,全国不少地方开设了类似于私塾的国学班培训机构,在这些培训机构往往以记诵《弟子规》、《三字经》等书籍为主。如据大众网2013年报道,自2008年始,由一群义工发起成立孝谦传统文化学习中心,组织“草根讲堂”,免费为少年儿童进行国学经典的授课。据义工介绍,他们那里最受欢迎的就是“弟子规”班。
从这些现象中可以得知,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全方面掀起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古人云:“开卷有益。”但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开卷形式上,还要实际考察其效果。就目前学习《弟子规》的实际情况看,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学习的方法较单一。在学习《弟子规》时,显然成人的学习方式与儿童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但无论学习的年龄层次有何区别,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学习,目前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私塾的学习方法――记诵法。
其二,不少学习流于形式。目前学习《弟子规》,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是自觉自愿地学习,往往是被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一阵风”的学习情况。当相关政策号召一提出来,学习立刻就闻风而动,但时间一久,上级不再反复强调,学习热情迅速退潮。
其三,学习效果不理想。目前对于学习效果的检验,仅仅到能完整无误地背诵《弟子规》为止。而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由于是记诵,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实践巩固,记忆效果越来越差,很容易将之前背诵的成果付之流水,因此学习效果是极为糟糕的。这里有一个问题尤其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若仅仅止步于记诵,那无疑是舍本逐末。学习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播并能实践我国传统文化中值得提倡的部分。
总体而言,学习传统文化固然是好事,但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二、原因探寻及对策
对于在学习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所出现的问题,探寻其原因,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某些形式的检查,如考公务员学习《弟子规》大多纯粹就是应付考试,再如儿童学习则往往是基于父母或老师的要求。这样,学习就沦为考试工具,或成全父母的虚荣,或满足老师的要求。并不能真正体会学习传统文化其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2.施教者没有结合受教者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整个中国基本处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施教者并无多少闲暇余力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进行探讨,往往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习惯性因袭传统学习方式――记诵。
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学习《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实效呢?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多做努力。
其一,学习需有所取舍,不能全盘接受。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固然有许多好处,不然,不会传播得如此悠久绵远。但正如梁启超先生在《儒家哲学》一书中所指出的:“无论怎样好的学说,经过若干时代以后,总会变质,掺杂许多凝滞腐败的成分在里头。”①传统文化的产生有其独特土壤,有些东西在当时或许有积极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已经成为丧失了其特有的价值及意义,成为可以抛弃的对象。例如,《弟子规》云:“三纲者,君臣义。”②这里讲的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显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没有价值。所以,在学习的时候,需持一种批判的眼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其二,读书,尤其要擅读书,读活书。传统文化的语言与今天的白话文有别,语言存在隔阂。读书时容易出现拘泥于字句的解释,不能认识到作品背景及自己当前的生活环境是有差别的,一到实践时就发现存在严重的问题。如《弟子规》中提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意思是弟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擅作主张,必须请示师长之后才可以行事,否则将会得到“子道亏”这一极为糟糕的结果。当然,弟子因为人生阅历有限,若盲目行事容易出错,多请教师长自然对为人行事是大有裨益的。但若过于坚持这一原则,则陷入到僵化的地步,挫伤了弟子行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假设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弟子若必须请示师长后方能行事,则恐怕万万不行。正如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切记不能死读书。
其三,知行合一。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的学习上,必须有实践相伴。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其实目前已经有一些较好的举措可以扩大范围进行推广。例如,2010年湖北汉南地区纱帽中学要求学生寒假要为父母洗一次脚、倒一杯水、唱一支歌、讲一个故事,通过短信、电话等各种形式给长辈拜年。这些活动都从实践上行之有效地巩固了学习效果。
其四,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学习《弟子规》目前并不属于应试教育范畴。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应结合其学习的特殊性,采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如2014年的公益广告中《回家篇》中的《摆双筷子回家吃饭》、《63年后的团圆》等;2011年始黄石下陆有色中学开展“古诗文读书考级”活动,每学期根据考察评选“诵读小才子”、“小孝星”、“文明礼仪之星”等。这些活动,让国人在休闲娱乐之暇,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枯燥的记诵式学习方法开辟了新路径。
总之,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学习,无疑对于当前国人人文素质的提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和问题,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只有不断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改进,我们的学习才能持之以恒地有效地开展下去。
注释:
①梁启超.儒家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11.
②李逸安.中华经典藏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北京:中华书局,2009.3.本文所引《弟子规》原文均摘自此书.
参考文献:
[1]李逸安.中华经典藏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M].北京:中华书局,2009.3.
[2]梁启超.儒家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
下面就从古代哲学、古代文学和古代自然地理文化三方面剖析中国文化内涵对中医医学论文翻译的影响。
(1)中医理论英语翻译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的中医理论体系的框架是在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和“土”分别对应着人的“五脏”——“肺”、“肝”、“肾”、“心”和“脾”。在中医诊断中,中医师一般不会直接言明病症病状,而是隐喻的用五行来表达。
比如:“泻南补北”,意思是“泻心火滋肾水”,在翻译时就要充分考虑其意义,对不同的读者,选择不同的翻译方式,要加以区分直译和意译的运用。
(2)中医理论英语翻译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古代文学
对中医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医理论著作都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在论著中作者经常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让一些病理现象更加生动。
例如“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这是将人看成一个整体,用君臣之道来比喻五章六腑,君王是“心”,重点强调“心”在人体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而对中国文学不懂的情况下,就不能很好的对其进行翻译,勉强翻译,也不会到位。
另外还有就是中医理论中,经常会有一些历史经典典故的运用,这样使得语言更加的精炼,内涵也更加的丰富。
比如:病人膏育中“膏”是指心尖脂肪,而“育”是指心脏与隔膜之间的空隙,而病人膏育意指病人病情严重。但是如果不了解典故的情况下,对“膏育”的英语翻译就绝对不能到位。
(3)中医理论英语翻译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古代自然地理文化
在中医理论著作中也经常会与一些地理名词相关,而这些名词的在这里的意思又与正常意思不同,所以进行英语翻译时,大家要特别的注意。
关键词:金玉文化,跨文化交际,思维模式
我们都不会忘记,在北京奥运会上,“金镶玉”奖牌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金和玉的完美结合不仅凸显了奖牌的价值,更是将中国文化很好地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起来。在中国文化发生和发展的历程中,玉文化始终是中国文化中最值得传承和重视的部分。
关于玉文化的研究层出不穷,可金玉文化的概念还很少见。国内对玉文化的研究还停留在玉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上。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金玉文化的差异做了对比研究,并探究其差异的深层原因。
1.中西方金玉文化差异
1.1 中西方金文化差异
在韦氏词典中,关于 “gold” 的表达有超过370种,这些表达通常含有褒义色彩,象征着财富,幸福以及成就。比如我们经常所说的goldenages/years/days.
同样的,在汉语词典中,也有很多关于金的表达。许多表达与英文中的 “gold” 类似,但是金在汉语中的意思要远远多于“gold”,尤其是在古代,金泛指所有的金属。在《辞源》中,有超过250条关于金作为财富象征的表达。比如说金夫,金甲,金沙等等。而带有金的中国的四字成语更是数不胜数。例如金枝玉叶,金科玉篆,金石良言等等。
此外,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金一直与宗教密切相关,在圣经中,gold 出现了大约500次。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表达“Now Abram had great wealthof cattle and silver and gold”。金在圣经中象征着权势。在中国,金也广泛应用于宗教中。比如说,在佛教盛行的265-589年,大量的金子用于建造雕像,寺庙,在佛教经文中也有很多关于金的描述。
尽管有关金的文化在中国和西方大致相同,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差异。在英文中,金都与财富直接相关,可是在中文中并不是,比如说金风是指秋天的风,金戈铁马是战争的标志,鸣金收兵是指打锣并召回部队。金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并不仅仅因为它的提取和冶炼需要很大功夫,还因为它拥有可切割性,耐腐蚀性,持久性以及携带方便等等其他金属无法比拟的优势。金能够使用在很多地方,如经济,装饰,电子,航空,天文等等。此外,金在调节经济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视。
1.2 中西方玉文化差异
黄金所扮演的角色在西方以及中国历史上几乎相等。但是玉石在中西方文化中占有不同的地位。事实上,玉在中国蓬勃发展,可在西方文化中却很少有玉文化的踪影,因此在韦氏词典中,只有12种关于玉的解释,而其中9种都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
在中国文化中,玉文化是独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中国自西周以来,儒家就提出了“君子比德于玉”,用玉蕴含的道德来规范人的言行。在中国文化发生和发展的历程中,玉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中融物质与精神甚至多种品格的特殊文化。中国玉文化不仅有上万年的悠久历史,重要的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玉文化之“象”和“脉”均在。虽然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国人的“玉之情结”仍在,中国文化的“玉之品格”仍在,它仍然是中国文化最值得传承和重视的部分。
2. 中西方金玉文化差异的原因
虽然玉文化在西方的缺失和在中国的繁荣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但从根本上来讲,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所致。免费论文。也就是说,这是由中西方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特定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决定的。
2.1 伦理思维与认知思维
中国伦理思想,是君主和大臣之间,父亲和儿子之间,丈夫和妻子之间,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保持伦理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封建制度。中国的先哲思想,尤其是在中国半封建的地理条件和小农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儒学思想,使大部分中国人热切地关心道德素养以及政治生活,而不是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玉石光彩的外表,滑而坚硬的质地,令人愉悦的声音使它成为中国伦理思想的代表,它不仅仅是一块华丽的石头,它被赋予更加深刻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玉石与政治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西方的思维方式往往是趋向认知型的,古希腊开放的海洋地理条件以及它的周边区域,尤其是其手工业,商业,海洋业的发展,使古希腊的哲学家对天文地理,数学,物理等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当时,哲学家及科学家都争先恐后对神秘的自然界展开探索,他们以此为兴趣和任务,因此在那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如亚里斯多德,培根和皮亚杰。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西方人在试验的基础上发展了他们的认知思维模式。人们平静对待自然现象,并且尝试通过深入研究来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和内在属性。他们也会像中国人一样研究玉石,但仅仅是客观地研究它的物理属性,比如说玉石的物理性质以及它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总之,认知型思维的人仅仅是把玉石看作一种客观存在物质,而非其他任何与社会文化相关的产物。
2.2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
通常,善于综合思维方式的人认为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社会秩序和普遍的秩序都处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更加注重一个整体与各个成分之间的协调能力,而并非单独的个体。在古代,中国人会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发现所有的事物都是对称的,所有的事情都具有双面性,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补充,互相对立。一个人只有充分考虑到事物的双面性,兼顾到任何一面,让他们之间成为对称的整体,他才能对事物保持一颗愉悦的心情,从而获取平衡感。这源自于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譬如说孔子视黄金如粪土,崇尚中庸和和谐,反对冲突等等。视黄金为粪土的观点恰恰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道教的主旨所在。伟大的道学家庄子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非独立的个体。庄周梦蝶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庄子之所以选择蝴蝶,是因为他认为万事万物都以它们相互之间的内力存在,这种强大的内力能够使它们相互竞争,得以繁荣。大的生物如此,而细微的生物更是如此。把自己和蝴蝶联系起来,庄子阐明了自己天人合一的思想。免费论文。
玉石富有光泽但并不耀眼,表面光滑柔软,富有棱角但并不锋利。小小的瑕疵使玉石愈发动人,可谓瑕不掩瑜,瑜不掩瑕。而这正与一个人高尚的品德交相辉映。玉石的柔和光滑象征着一个人富有仁爱之心。玉石光滑的棱角象征着一个人拥有足够的个性,但同时能够做到温和谦逊,而并非炫耀武断。它的瑕不掩瑜象征着一个诚实的人毫不掩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之处。总之,再也没有比玉石更能够代表中国传统美德的东西了。
与综合性思维不同,西方人更加注重分析性思维。也就是说,他们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要从构成这个事物的若干要素着手,了解每个要素的性质,功能,以及它们与整体的关系。所有的要素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相互区分,相互对立。因此,西方人始终认为自然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它能够被人类社会所征服。在人类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他们更加强调人类在社会中的主观能动性。这与传统中国思想中强调的人类与自然,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的思想有很大的区别。免费论文。
由此可见,对于西方人来说,玉石只是一个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的美观的石头。它可以供物理学家在实验室中研究,也可以供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在特殊的地点展开考究,更可以供喜好收藏的人在市场上购买并且欣赏。除了是块美观的石头外,玉石对于他们来说毫无文化意味而言。
2.3 求同性与求异性
两千年以来,中国的政治由集中的氏族制度来主导,也就是社会规范以及个人信仰的统一性。从统治阶级到被统治阶级,人们按照大致相同的思想模式思考。他们应该按照同样体裁的文章,表述同样性质的观点(连,2002).任何反对的声音都被认作是异端,由此便形成了中国式求同性思维。它注重求同,拒绝求异。求同性和我们之前所说的伦理性,整体性一起构成了中国集体思维的特点。它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观。玉石诸多独一无二的良好品质恰好吻合了人们对于和谐概念的追求,并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文化内涵,玉也就因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逐渐发展成为蔚为大观的玉文化。
与中国的传统思维不同,西方人认为,对待一个问题应该从不同角度出发,并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连, 2002)。自古以来,西方思维模式一直随着时代和科学与民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因此多种多样的思想和理论体系产生了。不同的思想之间可能会充满冲突。例如,经验主义的代表者培根和洛克主张归纳法,贬低亚里士多德的推论法;而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赞成推论法,贬低归纳法(连,2002)。 在很大程度上,个人主义源自这种批判性的思维发展而来的科学。那些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人,很少对自己的观点产生过犹豫,相反,他们会提出不同的论调并对权威持怀疑态度。在玉的自然属性中,似乎很难找到玉所代表的和善与西方人个性中的侵略性相似的特点。
3.金玉结缘—中西文化的融合
在北京奥运会上,金和玉的完美结合让人眼前一亮。奖牌正面为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奖牌背面的边缘为金属,中心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臂造型的玉臂。玉器是中国玉礼器之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四方”。中国自古传承着一句“化干戈为玉帛”的名言,“干戈” 指古代战争和兵器。玉帛是指玉器和纺织品,是会好友的礼物,隐喻和平。将和田玉镶进奥运金牌,表明着中国人民希望和平的美好愿望。它为奖牌加入了中华民族的体温,加入了情感联络,是中西方文化合璧中最灿烂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郭洁敏.当今国际关系中文化融合的新趋势.现代国际关系,2005,(1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李静.借奥运之风,弘扬中华玉文化.艺术市场,2007,(6).
[5]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6]朱怡芳.文化密码:中国玉文化传统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2).
摘要:本论文以《老古玩店》译本的副文本-主要是神话传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译者在译作中添加大量副文本产生的积极作用:方便目的语读者了解西方文化。同时,该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即:译者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添加副文本的翻译策略,来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关键词:《老古玩店》;副文本;神话传说;文化传播
一、引言
“副文本”是指与正文内容紧密相连,但又独立其外的各种因素,包括标题、署名、前言、后记、注释等。注释是副文本的一种典型形式,本论文对副文本的研究主要以1955年版《老古玩店》中译本的译者注释为主。译者在翻译《老古玩店》时添加了大量的注释,内容涉及西方地理、历史知识、西方文学作品及作家常识、希腊神话人物、西方节日、宗教习俗、货币单位及货币换算等。篇幅所限,本文拟从译者对古希腊传说和神话人物典故等方面所添加的注释出发,来解读注释在中国读者阅读该小说时所实现的效果功能,也即积极意义。
二、《老古玩店》中译本副文本研究
释义西方传说、神话来源
在中西文化交流并不畅通的年代,如果对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传说、神话不通过注释等方法给予解读,中国读者无疑会根据自己民族的传说、神话文化来对其进行理解。《老古玩店》译者通过加注的翻译策略不仅向读者传达了异域传说、神话文化,也对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文本故事情节大有裨益。这也是译者对原文中每一个传说、神话注释的原因所在。
例1
Original: And now Mr Thomas Codlin, the misanthrope, after blowing away at the Pan's pipes until he was intensely wretched...
The Old Curiosity Shop (Charles Dickens, 2003:102 )
Version:现在那位厌世主义者汤麦斯・柯德林先生拿起牧羊神的笛子 大吹一阵,直吹到力竭气败・・・・・・
Note:牧羊神(Pan),传说中他常常遨游山林,引导女神跳舞。他爱好音乐,创造了一种神笛。
《老古玩店》(许君远译, 1980:156)
例2
Original: '...Is it Justice with bandage off her eyes, and without the sword and scales ? Is it the Strong Arm of the Law...'
The Old Curiosity Shop (Charles Dickens, 2003:202 )
Version:“・・・・・・公道之神 的眼睛不是没有绷着布带吗,还需要再用刀向天平盘上施压力吗?那就是法律的长臂吧・・・・・・"
Note:公道之神(Goddess of Justice)名狄米斯(Themis),她的形象是高举着两个天平盘子,衡量是非曲折。法律的长臂(the Strong Arm of the Law),系根据 Justice has long arms 一语而来,意味“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句是奎尔普胡扯。
通过注释,读者明白例1中,原作作者采用反语的讽刺手法描写汤麦斯・柯德林先生,来说明他不合时宜吹起笛子,是一种噪音。例2中,用公道之神(Goddess of Justice)名狄米斯正义形象来说明奎尔普说话的企图。增加注释不仅保留了神话传说的固有信息,也向读者传递了神话传说的固有文化,读者对西方文化有了了解。
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中国也有自己特有的神话传说。比如:沉香救母,月下老人的传说,杜鹃啼血,吴刚伐桂,神话传说数目之多,举不胜举。这些神话传说有的蕴含了中国千年的孝道文化,有的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善良和勤劳,是中国文化的折射。在翻译中国文学时,可以通过添加注释的翻译策略传播中国文化。
学者包惠南写道:“ 翻译是跨文化的桥梁。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取决于翻译 " (包惠南 2003:149)。文化和翻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难看出,翻译不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简单转化,更涉及到文本字面和内涵意义的传达。
三、结语
通过以上译例分析,我们发现,“副文本”除了起调节文本与读者之间关系之外,还具有传播异域文化的功能,这也是译者在《老古玩店》中译本中大量添加副文本的主要原因。详细的译注能让目的语读者对原语文化习惯、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激发译文读者对他们的更大的尊重。因此,本研究的发现,对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极具启示意义――在翻译中国小说时,译者可以通过添加副文本的翻译策略来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Charles Dickens. The Old Curiosity Shop Dover Publications, Inc. Mineola, New York [M].
[2]Genette, Gerard. Paratexts: Thresholds of Interpretation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世界语已经深入到世界经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中国传统英语教学中几 乎全是以英语文化为媒介的教学方式,而忽视了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随着奥运会,世博会在中国相继展开,中国正全面融入经济文化全球化浪潮,中国文化和文明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本文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出发阐明了中国文化缺失的原因和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呼吁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的输入。
一、文化与语言
在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中,我们并不仅限于学习语言本身,如语法发音规则再加上一大推词汇,我们还要学习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历史社会习俗,正如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学到真正的语言。”(1964)语言和文化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已经得到语言学家和教育学者的普遍认同,因此在英语专业教材的编写中大量加入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加强了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却忽视了另外一种情况,及在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中,由于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不足,或者由于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到位,无法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学生避而不谈中国文化,而这正是大部分英语国家人士在交流中急切渴望了解的东西,从而由于信息差不足而导致交际失败。外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因此,外语教师应将语言学习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正视因差异性而产生的文化冲突,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并举。
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产生的根源及影响
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在《“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中提到“许多中国青年学者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水平,但是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格……有些博士生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人英语交流语境,便会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本民族文化中出现“失语”现象,是因为在英语教学中获得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知识的不足,其根源是英语教学中过分强调英美国家文化学习而忽视对中国文化的输人造成的。
首先,独立学院学生在高中阶段英语基础差,自主学习意识淡薄,但很多中文基础很扎实。由于传统的英语教材都是以英语文化内容为媒介,在进入大学后发现英语学习对语言基本功的要求更高,在薄弱的英语基本功基础上要求他们去理解陌生的文化内容,无异于难上加难,这就不难解释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仍然沿袭中学学习哑巴英语的状态,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利用中国文化的讲解比如加入春节与圣诞节的比较,这样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从而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而且还学到如何用英语词汇和表达方法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英语国家的人们,有助于在和英语国家的人流时找到更多话题增强语言运用能力。束定芳、庄智象说过,“本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个重要的作用,一是作为与外族文化进行对比的工具,更深刻地揭示外族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从而也加深对民族文化本质的更深入的了解;二是通过对学生本民族文化心理的调节,培养了学生对外族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从而调动学生习外语和外族文化的积极,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因此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将极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交际能力。
其次,传统的二语习得理论过分夸大了母语文化的干扰作用而忽视了母语的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因此传统的中国英语教学方式一味的加强对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哥哥层面精神内容的介绍,却忽略了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正迁移作用。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已经成了崇尚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主流,现在已很少听到有人(尤其是年轻人或者大学生)会中国式的自谦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句很自然且脱口而出的“谢谢”,甚至是“Thankyou”;“在‘西风颂’的伴随下,国人效仿西方人,吃着洋快餐,开着洋车,住着洋房,过着情人节、圣诞节,西方文化在不经意间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精神和行为理念,我们的母语及母语文化处于边缘状态。”0A丛,2000)~语教学一味地强调英美文化的教学,单纯地引进。片面地理解和吸收,而对于母语文化的涉及颇少,这正是母语文化处于基本被忽视状态的症结所在。
最后,从学科设置看,独立学院由于自身的商业盈利性质,在课程开设方面相当谨慎,除了英语专业必备基础课程如听力,口语,写作课以外,其他的课程无非就是与英语文化紧密相关的课程如《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英美报刊选读》,《欧洲文化人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大量讲授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社会风俗。几乎没有用英语单纯讲授中国文化的,这样学生鲜有机会接触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在传统英语专业教材中大部分都是以英语文化内容为媒介,如综合英语,听力,口语等教材主要是针对英语国家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的极少,这样就极容易造成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学生越容易忽略中国文化的学习,即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不能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的相关话题。更糟糕的是,在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各种英语测试中,如CET一4,CET-6,TEM-4,TEM一8考试中其内容也全是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为载体的,即使2005年开始的TEN一8新题型改革中加入了10分的文化测试题也是以英美国家文化为基础的。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只会顺应考试需求专心学习英语文化知识,而放弃了对中文文化的探究和缺失了学习用英语准确表达中文文化的机会。
三、加强中国文化输入的策略
传统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没有对中国文化学习做出具体要求。大纲应该把中国文化学习纳入其教学计划中。出现频率高的中国文化词的英语表达应汇纳人大纲词汇表,英语专业教材编写者应该将反映中国文化的英语文章和中国经典文章的译文纳入英语阅读类教材中;听说类教材中应设置一些以中国文化语境为背景的听力和口语内容。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增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课程外,应适当增设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社会学,人类学这样的课程此外还可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关于文化背景知识的某些领域的专题讲座及讨论活动通过这些介绍讨论对比等有意识的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敏感性,发现并了解语言文化的特点。英语教师本身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能使中国文化在教学中得到分的实现。教师要调高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水平,扩大知识面和认知能力,教师备课要将语言训练与传统文化学习结合起来,强调语言所表述的文化内容及意义:教师也应根据课文主题与作者观点,适当进行广泛的跨文化对比与分析,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对中西文化的特点有清楚的认识,能够深刻地意识到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美国文化;差异;成因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性格、思维方式等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它为一个语言社会的全体成员所共有,也为这个语言社会所独有。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虽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变得越来越像个“地球村”,中美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但是中美文化差异依然存在。
一、中美文化差异现象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的沉淀,而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却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它是两国人民交流和理解的障碍和鸿沟。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复杂而多面的。
(一)文化观念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也就是说,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并受到等级观念的制约。例如,晚辈见到长辈为表尊重要主动打招呼;学生要尊敬老师。而美国文化主要承袭了基督教中的新教思想,等级观念淡薄。美国人更注重个人权益,追求人人平等,没有辈份间过多的礼节。子女对父母、学生对教师都直呼其名,子女可以与父母争论问题.或提出自己个性主张。
在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中,人情占很重要的地位。人情在中国社会中有其一定的社会结构性,人情与面子是相互联系的,讲情面的人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地回报别人的情谊。因此,在中国文化中.自我评价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及互相交往的情谊中建立和实现的。中国人强调家族及阶级层次。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人们之间相互信赖,团结合作,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集体利益总被放在首位。在衡量个人行为时,往往是以道德为准则,注重和谐、群体利益的维护,这与美国文化截然不同。美国人崇尚个人自由,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信奉法律至上。在美国,人与人之间多为互利关系,表现出人情较为淡漠,但却十分重视个人利益和自由,个人自我意识较强。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受到生产方式、历史传统、哲学思想及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受不同文化背景制约的中美两国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偏向综合性思维.强调整体优先,采用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式,如表达顺序时,要由大地方到小地方,即国家一省一市一区一街一号;表达时间是按年一月一日的顺序。美国人则偏好分析性思维,强调部分的优先,在表达空间顺序时与中国相反,由小地方到大地方,时间的表达也由小到大。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社会风俗习惯方面,中美双方也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以中美文化对待不同动物的态度为例,在大多数的中国习惯语中,“狗”这个字都是贬义的,例如“狗仗人势”、“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等等;然而在美国文化中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种态度也体现在习惯语中,例如“Youarealuckydog”意思就是你真幸运。同样地,在谈及“猫头鹰”时也是如此,英语习惯语中有这样一句话“aswiseasan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表明在美国文化中把其当成智慧的象征:然而,中国文化对待它的态度却截然相反,由于猫头鹰长得十分奇怪,叫声又很难听,因而古时迷信的人称其为“恶呜”,说听见夜猫子叫不吉利,至今还留下了“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等迷信传说。
(四)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也是中美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传人中国的这2000多个春夏秋冬里,其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人。更深深地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对中国的语言词汇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成语都是与佛教有关的,例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五蕴皆空”,“半路出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这些词语如果单单从字面上来译成英语的话。会让美国人无法理解。同样的,作为美国的主流宗教,基督教也深刻地植入到了美国文化之中,“绝大多数美国人相信的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所共有的上帝”,“1991年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有一半美国人相信上帝大约在一万年前创造了人。”因此,在美国文化中,“上帝”(God)这个字代替了“佛”在中国的意义,一些习语和谚语也与这个上帝有关.如“Godsendsfortunetofools”(傻人有傻福),“Godblessyou”(愿上帝保佑你)!
(五)非言语交际的差异
中美非言语交际也有很大差异。首先,在中国,我们不善于用肢体动作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与亲近,例如拥抱、亲吻。而在美国文化里,父母和儿女之问、兄弟姐妹之间、好友之间,从小到大都没有问断过拥抱和亲吻。其次,在美国,当人们相互交流时,互相注视着对方的眼腈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有句话说:“Nevertrustapersonwhocan’tlookyouintheeyes”(永远不要相信一个不敢看着你跟睛的人)。但是在中国却不需如此,甚至一些中国人为了表达他们的谦虚或尊敬而故意避免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再次,中关两国人民对于各自的空间距离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多数美国人在交谈时都不愿意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电梯、公交车或火车上,中国人可以容忍互不相识的人拥挤在一起,而美国人却无法忍受这样的身体接触.因此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上面.中国人要比美国人小得多。不仅如此。文化差异也体现在学校里.中国学生通常必须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以示尊重.而美国学生一般都坐着。
二、中美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现象,其原因也是各自不同,纷繁复杂的。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影响
中华民族生活在广阔的内陆土地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内陆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得古代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农业经济条件下人的生活规律基本上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方式劳动,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万物有限.有限寓于无限的哲学思辨观念,强调了群体问的和谐。美国人的祖先源自欧洲沿海国家和地区,航海业的发展使他们相信人的力量,崇尚发挥个性,勇于探险,富于挑战。他们讲究速度与效率,精于计算,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抵达北美大陆后,成为了第一批开拓者。
自然条件的恶劣、气候的多变和印地安人的骚扰使他们随时应付各种挑战,于是人和环境常处于一种相峙、对抗状态,也需要他们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了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信念,是一种“海洋文化”的转型。中国文化基于农业社会,这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而美国不完全依赖于农业,他们对工商业的依赖较大,这些产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所以与此相适应,美国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与中国人人际式的取向不同。
(二)传统思想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上的内陆文化,主张简约、和谐、中庸、对称与平衡。孔子主张“允执其中”“过犹不及”。朱熹称:“中者,不偏不倚也,庸者,平常也。”“中庸之道”是孔子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成了后人的一个道德准则,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鲁迅曾举过一个例子,若一个人嫌房子太暗,要开天窗,其他人是一定要反对的,但他若要把屋顶掀掉,其他人便会劝他开个天窗了,这便是所谓的“中庸之道”。中国人所崇尚的中庸之道在于人际关系中要适当地调节与折衷,务求在不损害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使自己和别人都过得去,不至于造成群体内部的激烈对抗以致破裂,而无论是进取还是退缩,要有节度。合乎中庸,不走极端。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中国人的这种中庸与平和又在一定程度养成了一种惰性,过度沉溺于“和稀泥”,缺乏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由于受儒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以辩证思维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具有经验综合性特点,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主张建立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美国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腊传统之上的海洋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为特征,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美国人不太接受中间调和,是则是,非则非,喜欢标新立异。美国传统中则贯穿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信念,他们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永远愿意进行创新,渴望寻求解决老问题的新办法,也愿意迁移,接受新的工作,进行冒险,而这也正是很多中国人所缺乏的,很可能是因为这一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缓慢而美国则经历一个又一个经济飞跃。
(三)认知系统的影响
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中美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建构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美国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在这个社会认知系统中.社会组织对认知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就是这种认知过程的特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特性一直保持下来,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美国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美国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四)文字的影响
[关键词]伊朗文化;伊朗文学;伊朗朗电影;文化交流;“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16-02
中国和伊朗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公元前2世纪开通的丝绸之路将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对波斯文明的探究自古就没有中止过。1971年,中国和伊朗正式建交之后,两国高层互访增多,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加强。2013年,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2016年1月,访问了处于“一带一路”中转站的伊朗,中伊关系翻开全新篇章。随着两国关系的稳步发展,我国学者对伊朗的研究也渐趋广泛、深入,中国的伊朗学研究蓬勃发展。
一、关于伊朗文学的研究
对伊朗(波斯)文学的研究始终都是我国伊朗文化研究的传统和重点所在,在上世纪未到本世纪初的几年里,我国翻译、出版了大量的伊朗文学作品和一系列研究伊朗文学的论著,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自本世纪初起,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学界加大了伊朗政治、外交关系等的研究力度,而对伊朗文学的研究有所减少。
㈠对伊朗作家、作品的介绍和研究
伊朗的古典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仍是近年伊朗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如林姝的《一路荆棘,一路阳光――中的悲伤与美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专刊)介绍了波斯诗人菲尔多西的伟大史诗《列王纪》反映出的悲伤基调和人物及语言的优美。魏丕植的《读鲁米》(《黄河之声》,2013.10)介绍了波斯大诗人鲁米及其诗歌。王汝良的《在中国》(《东方论坛》,2014.5)认为,《阿维斯塔》的研究价值体现在宗教、神话学、历史学、文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在中国对其译介和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仍存在广阔的空间。穆宏燕的《主线故事探源》(《国外文学》,2015.1)分析了《一千零一夜》主线故事从印度到波斯再到阿拉伯的发展演变轨迹。
当然,对现当代伊朗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思想的研究也是近年伊朗文学研究的内容之一。穆宏燕的《两大奖项与伊朗新世纪小说》(《外国文学动态》,2013.6)对获得古尔希里文学奖和贾拉勒・阿勒・阿赫玛德文学奖的新世纪伊朗小说进行了梳理。《20世纪的伊朗女性解放思潮与女性诗歌》(《职大学报》,2015.3)论述了伊朗几位女诗人在女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为20世纪伊朗诗歌的繁荣做出的重要贡献。武磊磊的《赫达雅特研究在中国》(《雪莲》,2015.21)对伊朗著名小说家萨迪克・赫达雅特的生平概况进行了介绍,对其作品的译介和研究现状也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㈢中国文学与伊朗文学比较研究
中伊两国的文学都非常发达,这就使得文学比较研究成为可能,从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异同以及互动。张广兴的《酒里人生――李白饮酒诗与欧玛尔・海亚姆饮酒诗比较》(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论文)探讨了李白与欧玛尔・海亚姆饮酒诗思想内涵的异同,并从跨文化的角度探析了其异同的原因。韩文慧的《丝绸之路上的文学传播与影响――以对的影响为例》《昌吉学院学报》,2013.1)将波斯英雄史诗《列王纪》与中国新疆柯尔克孜民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进行了比较,指出《列王纪》对《玛纳斯》在外部结构的谱系式与内部结构的悲剧意识方面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李丹的《从波斯文学中的儒道精神内涵看文化的相似与沟通》(《学理论》,2012.3)指出从中世纪波斯两位作家海亚姆与萨迪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影子。作者认为这种文化相似性是个体思维发展的共同之路、现实政治的被动引导以及两国文化的客观交流等因素所导致的。
㈢对伊朗文学名著翻译的研究
波斯诗人欧玛尔・海亚姆的代表作《鲁拜集》,因英国学者菲兹杰拉德的英译而闻名于世,“五四”时期经、郭沫若等人的译介传入中国。90多年来,《鲁拜集》的汉译层出不穷,它所引发的关于诗歌翻译的讨论也经久不衰。邵斌、缪佳的《互文性与诗歌衍译――以菲茨杰拉德和黄克孙翻译为例》(《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4)、王一丹的《跨越东西方的诗歌之旅――从(鲁拜集)的最初汉译看文学翻译成功的时代契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张建伟的《主要译本比较》(《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9)等论文对《鲁拜集》的各种译本及诗歌翻译的相关理论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二、关于伊朗电影的研究
伊朗电影经过100多年的曲折发展和几代电影人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品频频在世界各主要电影节上获奖,已成为一种独特的伊朗电影现象,引起中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㈠对著名导演及其作品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伊朗影坛涌现出贾法・帕纳西、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马基德・马基迪等一批优秀的电影导演,他们为伊朗电影在世界上赢得了广泛赞誉,我国学者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唐灿灿的《从遮蔽到解蔽――解析马基德・马基迪电影的叙事方法》(《电影评介》,2014.17)用存在主义理论从叙事角度解读了的马基德・马基迪电影的叙事方法。梅云慧的《贾法・帕纳西・节制的现实主义大师》(《电影文学》,2015.1),结合帕纳西的生平经历及电影作品,探讨了隐现在其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元素。《往返运动中的旅行者:论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电影新作》,2014.1)论述了阿巴斯导演利用往返运动的主题深刻反思了伊朗现实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个体的生命哲学。
㈢对某部电影作品的多角度研究
阿斯哈・法哈蒂导演的《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在2011~2012年大放异彩,斩获了包括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在内的40多个奖项。我国学者撰写了大量论文,从电影的主题、拍摄手法、叙事风格等多个角度对这部电影进行了全方位的评述,仅中国知网收录的就有40多篇。如唐灿灿的《“私欲”与“道德”的博弈――论中宗教力量的镜语表达》(《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5),王向辉的《西敏的离婚诉求――从看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朱自然、唐科霞的《浅析电影(一次别离)叙事中的新现实主义色彩》(《环球人文地理》,2014.14)等。
对其他电影作品分析的论文也有一些,但数量上远远少于《一次别离》。如赵鑫、黄兵的《寻找与希望一(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读解》(《电影文学》,2012.24),黎燕敏的《电影(天堂的孩子)的叙事艺术》(《电影文学》,2012.14),张爱民的《残酷与爱的双向书写――(背马鞍的男孩)评析》(《名作欣赏》,2011.17)等。
㈢中伊电影作品比较研究
中伊电影作品的比较研究,既有具体电影作品的比较,如肖鹰的《中国电影要国际化视野,不要全球化模式――与的比较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2.3),张金尧、韩天棋的《文化背景和美学修养的比较一以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和中国电影(亲爱的)为例》(《电影评介》,2015.21),唐仁跃的《真情摹写与矫情错位――和之比较》(《当代文坛》,2014.3);地有类型电影的整体比较,如王春鸣的《伊朗与中国的儿童电影叙事风格比较》(《电影文学》,2013.19)。
三、关于中伊文化交流的研究
丝绸之路的打通为两国文化的接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两国的文化交流从政府到民间,从双边到多边,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检索的结果来看,有三篇硕士学位论文以中伊文化交流为题进行了研究。分别是田鸿坡的《中国――伊朗文化交流研究》(2011年西南大学硕士论文)、李巧茹的《论蒙元时期中国和西亚的文化交流》(2013年湖南师大硕士论文)和张欢的《元至明初中原地区与伊斯兰地区文化交流状况研究》(2013年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论文)。前者回顾了中伊文化交流的历史,论述了交流现状,分析了影响因素,并对交流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后两者则论述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和伊朗进行文化交流的情况。
还有论文对中伊文化交流的成果进行了研究。如余朝霞的《元代青花瓷器的伊斯兰风格》(《中国陶瓷工业》,2012.3),认为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色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是中国文化与波斯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产物。穆宏燕的《中国宫廷画院体制对伊斯兰细密画艺术发展的影响》(《回族研究》,2015.1)阐述了中国宫廷画院体制对波斯细密画书籍插图艺术的兴起、发展和繁荣起到的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林梅村的《波斯建筑艺术巡礼――2012年伊朗考察记之三》(《紫禁城》,2012.7)结合中国考古发现与在伊朗的实地考察,介绍了波斯建筑艺术及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从化市历史古迹 古迹翻译 调查报告
引言
从化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广州市的东北面,依山傍水,风光旖旎。五百多年的历史孕育了从化独特的岭南魅力,众多的历史古迹让从化更具文化内涵,在岭南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从化的昨天”的保护意识,并付诸行动,作为从化市的高校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以实际行动服务从化、建设从化。
本项目旨在通过对从化历史古迹的实地走访和考察,透析从化历史古迹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气息,并结合英语专业特色,运用相应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将收集的材料译成英文,使得从化历史古迹的英译既准确传递信息,又折射其背后的地方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真正起到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同时增强从化市民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宣传从化市历史文物景点,促进从化市的旅游发展,增强在校大学生通过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1.项目介绍
1.1研究目的
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成为人们自立和进取的精神支柱。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它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流传于世的文物古迹会越来越少,所以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弘扬刻不容缓。五百多年的历史孕育了从化独特的岭南魅力,众多的历史古迹让从化更具文化内涵,在岭南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增强“从化的昨天”的保护意识,并付诸行动,作为从化市的高校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以实际行动服务从化、建设从化。
1.2研究意义
当今世界正处于全球化时代,而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就是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中外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中外相互加强了解与沟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外人民频繁的来往沟通、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为广东岭南文化及中国文化与外国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而独具特色的从化市文化古迹,却被日新月异的现代经济建设所遗忘,如此宝贵的文化遗产不应被埋没。因此,我们通过此次科研项目考察增强人民保护历史文化古迹的意识,带动人民加入到实际保护的行列中,形成“文物保护,你我共同参与”的氛围,为从化市文物保护贡献力量,为全世界人民提供有关从化市历史文化古迹的英文介绍,让世界人民了解从化市历史文化古迹,提高从化旅游项目的知名度。此次活动可让外语系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来,增强在校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3立论依据
本项目的考察人员通过与从化博物馆、旅游局等部门合作获取官方信息,深入从化市各文化古迹保护单位,收集相关资料并整理,再发挥人员专业特长,将已整理的资料翻译成英文。通过对古迹的官方称谓、历史由来、存在意义、演变发展、文化地位等进行考察发现,目前文化古迹中只有极少部分做了中英文版本的介绍,大部分古迹的中文资料不完整、英文资料欠缺,需要进一步地完善与补充。
本项目的实践考察采用图文并茂、视频剪辑的形式,研究上述因素,力图通过从化历史古迹反映出岭南文化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与内涵,并运用相关翻译理论和技巧准确翻译,兼顾信息传递与文化传播功能,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与推广岭南文化,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实现文化间的互补与发展。
1.4项目的创新之处
本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从化历史古迹的实地走访考察,以及对后期资料的汇总与整理、图片编辑与视频制作,最后同从化博物馆、旅游局等部门取得合作,将相关资料译本推行实践,广泛应用于各大官方网站和报刊读物等宣传媒体。分析岭南文化的历史形成因素,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充分考虑英汉语言差异、英汉语言转换、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结合翻译理论与技巧、翻译策略与方法,增强跨文化的意识,准确翻译文物古迹相关资料,揭示并诠释岭南文化的内涵,加深对岭南文化的理解,加强岭南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促进从化旅游业的发展。
2.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进度安排
2.1研究内容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包括:(1)对从化市各文化古迹保护单位进行考察研究,收集和整理其相关资料(包括官方称谓、历史由来、存在意义、演变发展、文化地位等);(2)针对当前古迹现有资料的英译进行分析、研究,并将结果汇总、分类;(3)结合英语语言专业和翻译理论与技巧,对尚未翻译的古迹资料进行准确翻译,突出其文化特色和意义;(4)联系从化各大旅游单位、咨询网等媒体,推荐增设英文版的历史文物古迹介绍。将古迹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推广至岭南文化领域,用于指导和促进跨文化交流。
2.2技术路线
我们将运用社会调查学、英汉翻译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通过实地考察、追踪调查、电话采访、面谈等方式对从化市各文化古迹进行深入的研究。利用自身所学知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信息收集,使信息全面、真实、可靠。本项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采用实地考察研究收集资料,又运用理论对考察成果进行分析,最终利用分析研究的理论成果指导实践。
2.3进度安排
3.研究成果的形式、项目验收指标及内容
本项目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研究成果的形式和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阶段,实地考察,主要为收集与汇总从化市历史古迹的相关资料(包括官方称谓、历史由来、存在意义、演变发展、文化地位等),通过一系列的文字、数据、图片,从多角度展示文化历史古迹的深厚底蕴,从而提高广大人民对从化历史古迹的认知,了解其影响力的深度和广度。根据考察结果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从化历史古迹资料的英译调查与研究),取得第一阶段的成果,为后一阶段的研究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针对第一阶段的成果,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分析探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科研论文:从化历史古迹实地考察与资料翻译,此篇论文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中发表。
4.工作基础和实验条件
本项目与商务英语专业、英语翻译专业密切相关,将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申报者与合作者具有申报、执行本项目基本专业知识和素质,具备专业能力与技能完成实践调查,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社会调查报告与科研论文的撰写工作。
本项目在申报准备阶段已有一定的积累和基础,并进行了初步社会实践调查,收集和积累了一些第一手调查资料,为以后阶段工作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项目根据各成员的特点、特长进行了明细的分工,各成员能够利用理论知识完成各自的任务。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及外语系师生集体力量的协助下,本项目的重点任务:从化历史古迹的实地走访、资料整理和英译,宣传历史古迹,增强保护意识。社会实践论文与科研论文的撰写和发表一定能够按时完成并取得相应的成果。
5.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5.1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选取的景点共计十处,基本上囊括了从化国家省市各级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如广裕祠、五岳殿、从化学宫大成殿等。课题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分三组对上述名胜古迹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拍摄和撰写旅游景点的中文介绍等。再将中文材料详细考究,翻译成英文。最后,通过老师们的认真审核,最终将材料形成完整的课题结果。我们还作了分类统计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5.2名胜古迹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障碍
名胜古迹翻译中文化因素导致的障碍主要来自于其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蕴藏的丰富内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等使两种语言的词汇出现非对应和非重合的现象,它们之间没有语义共鸣,有的只是语义空缺或语义错位,也就是文化空缺所产生的词汇空缺及文化冲突导致的词汇冲突。此次研究中出现的不少对联翻译难以进行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如五岳殿中,“穆穆威灵光万户,绵绵德泽普千家”,翻译起来困难重重,尽管能按照意义翻译出来,但那种韵味已经完全丧失,实属可惜。
名胜古迹中文化因素导致的翻译障碍还来自于语篇层面上的行文和修辞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喜欢借景抒情,书画、建筑、诗歌都讲究神似重于形似的风格,反映在语言上就有了汉语行文辞藻华丽、情感横溢等特点。此外,“受‘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美学观念别强调平衡美,除了极为频繁地使用对仗这一修辞格,还大量使用四字词组,在这些方面,西方民族则迥然不同”。这些行文和修辞差异也不可避免地造成翻译的困难。
6.名胜古迹旅游文本的汉译英策略
明确名胜古迹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障碍有助于我们提出有针对性的翻译策略。旅游文本的目的就是将从化名胜历史古迹通过中文材料翻译出来,向外国游客介绍景点情况,旅游翻译应该是“文化的使者”,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以旅游者为导向,因此,在翻译时应该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所谓以中国文化为取向,就是尽量保留中国文化信息,尽量多地宣传中国文化。所谓以译文为重点,即指翻译时,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又要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信息进行适当调整,让他们好读好懂。基于上述策略,提出以下几种实用方法。
6.1增补与删减
旅游资源除了其本身的自然景观所具有的欣赏价值外,还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特殊的欣赏价值。不增添背景信息,一般外国游客则无法理解。对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容,如事件发生的年代,名人的生卒年代,他们的身份及其对历史的贡献、名胜的具置等,通过增加字、词、句,对原文略加注释,则让人易于理解,并加深印象、增添乐趣。
在名胜古迹的翻译中,删减有时是十分必要的。删减即删去中文资料中对译文理解没有帮助的东西。一方面中国人在写事状物时喜欢引用名人名言或古诗词加以验证,中国读者读了会加深印象,并从中得到艺术享受,而在外国人看来似乎是画蛇添足,有时还可能使他们越看越糊涂,删去反而干净利落,明白晓畅。另一方面名胜古迹中存在的大量的诗词、对联,如果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诗词翻译过来造成译文的累赘和臃肿,甚至扭曲原意,妨碍外国游客理解,破坏他们的游兴,达不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则可删去不译。
如五岳殿中,“有收分覆盆式柱础,为‘鸭屎石’,风格古朴”这一句中的“鸭屎石”,这一词语比较难以理解,甚至会造成游客们的不良心理效应,可以将其省去。
6.2音译与解释
完全音译的方法适用于行政区划名称,如城市、乡镇等的翻译,对于一些景点的名称音译加意译则较为理想。解释是指增加的部分是对字、词、句的字面意思的解释,属于创造性翻译,在不损害原文信息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原文,对原文不符合译语习惯的词句、语序进行必要的改造和调整,以期更好地服务读者。
6.3类比或转译
为使旅游信息在英语读者中产生反响,我们采用“以此比彼”的方法拉近读者与中国文化的距离,使他们产生亲近感,激发游兴。译者可以把中文资料中有关的内容转化为外国游客熟悉的同类内容,借译语表达式和形象翻译源语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表达式和形象,以求等效。有的学者称这种方法为文化替换(cultural substitution),在找不到文化对应词的时候,使用译语文化中同类典故、成语、委婉语等,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可以简洁而准确地介绍人物和景点,使译文读者在自己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异国文化情调,加强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结语
以上结合从化历史古迹的翻译情况,分析了名胜古迹中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因素障碍,探讨了名胜古迹汉英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原则和方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各国之间更加频繁地交往,旅游业将更加繁荣,我国名胜古迹的翻译必定会更加规范。
参考文献:
[1]王蕙贞.文物保护学[M].文物出版社,2009:120-305.
[2]师新民.考古文物名词英译探讨[J].中国科技翻译,2007-08-15.
[3]李启明.余光权.从化市地名志[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6.
[4]刘庆元.文物翻译的“达”与“信”[J].中国科技翻译2005-05-30.
[5]陈曦,陈汉良.历史文物名词英译的规范化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6]赵丹晨.浅析文物翻译中的失误及修改建议[J].文博,2013-02-15.
[6]王建荣,郭海云,孙倩.文化预设视角下的文物英译策略研究[J].东岳论丛,2010.
[7]从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从化县志[M].广东:密歇根大学,2007:36-52.
【论文摘要】1994年,迪士尼影片公司拍摄了取材于古中国的《Mulan》,以其独特的主题、鲜活的人物、以及唯美的画面不仅在亚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更是斩获了3亿4百万美元的票房,成为迪士尼影片公司生产的经典名作。本文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从人物编码、场景编码和二次编码所产生的文化变异来分析该影片在传播过程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网
网
一、《Mulan》跨文化传播背景
1、《Mulan》故事梗概
迪士尼描绘的花木兰虽然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替父从军”的女孩儿,但是很多情节是编剧重新构造的,该片故事梗概如下:
在古老的中国,皇帝所统治的中原地区受到北方匈奴的攻打,国难当前,每个家庭必须出一位壮丁为国家效力,当征召令传递至花家时,木兰的父亲——已经为国家出战过一次的老翁接下诏令,不得不再次出征战场。
主角木兰——虽然背诵不出“妇有哪四德”,但是她却试图让自己看起来贤淑可人,为的是嫁一个好人家,成为父母、花家祖先的骄傲。直到有一天,她坐在湖边,看着湖中倒影,她意识到“木兰有一颗心需要自由飞翔,她不想一生都去扮演一个角色”。诏令发来的当夜,木兰毅然决然地穿起战袍,偷出父亲的长剑,跨上骏马,奔赴训练场。
木须和蟋蟀是编剧为丰富故事、增加喜剧色彩而设计的角色。在这两个小家伙的陪伴与帮助下,木兰在训练场表现非凡,并在与匈奴的激战中立了大功,连将军李翔也对她感激不尽。
木兰因伤暴露了性别,全军哗然,虽然木兰没有因“欺君大罪”受到惩治,但是她失去了人们的信任。当皇帝和满城人民准备为胜利庆祝时,事态的发展再一次紧张起来——木兰得知匈奴首领单于并没有死,在紧急关头,木兰再次发挥她的才智,来到皇宫前从单于手中救出皇帝,这时紧张的氛围才烟消云散,天下方才得以太平。
故事的最后,木兰带着皇上赐给的金牌回到家乡,父亲终于肯定了她的功绩,木兰终于找到了自己,同时也为花家带来了至上的荣誉。
2、《Mulan》的全球影响力
《Mulan》于1998年6月向全世界公映、发行,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创下了3亿4百万美元的票房成绩。
虽然《Mulan》在中国内地没有公映,但是DVD的发行和网络的兴起使得大批的中国影迷领略到了这部影片的风采,其中我国内地在2004年引进了《Mulan》特别版DVD,内含影片光碟、幕后制作过程、互动游戏、MV、动画片段集锦。
二、《Mulan》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Mulan》的制作、发行显然不止针对国内市场,它能够顺利走出国门,在国外创下近2亿美元的票房,与其跨文化传播策略的正确使用息息相关。在影片中,迪士尼运用了大量的中国符号、中国元素,以水墨画的风格构建了一个个古香古色的场景,吸引了大批热爱中国文化的影迷。笔者采用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来对片中中国元素的使用进行分析,探究《Mulan》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1、首次编码——展现中国
由于影片的制作者(导演、编剧)与观众之间存在着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如何让观众准确无误地接受是一个莫大的挑战。《Mulan》这部影片的体裁选取于中国古代故事,编剧和导演在一定程度上试图还原事情的原貌——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所以观众在观影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能够看到不同的中国符号:龙、灯笼、小桥流水人家等,通过这些元素,他们更好地理解整个电影。
(1)霍尔的编码理论。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是当代文化研究之父。他同时是英国社会学教授、文化理论家、媒体理论家、文化研究批评家、思想家。
霍尔的重要成就之一是他建立了“编码、解码理论”,其理论基础就来源于政治经济学价值生产理论,霍尔将电视话语的生产流通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即编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电视专业工作者对采集到的原材料进行加工,为电视的影像和声音符号赋予一定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往往带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会受当时的社会制度的制约,所以电视专业工作者会选择特定的声音或者影像符号来进行意义的表达。
第二阶段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成——也就是成品阶段。霍尔认为,电视作品一旦完成,被赋予一定的意义之后,电视作品便成一个开放的、多义的话语系统,然后接受受众的解读。
第三阶段是编码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霍尔从人们不同的社会阶层来解读电视的传播效果,分析受众的解码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霍尔研究了观众对电视话语意义的态度分析,是否与电视专业工作者赋予的意义相一致或者持有其它不同意见。①
(2)人物形象编码。为了拍摄《Mulan》,迪斯尼的制作团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影片中人物形象的绘制都建立在对古中国的了解之上。
首先是对人物和故事的选择,选取“花木兰替父从军”作为本部影片的题材是因为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巾帼英雄,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拉近了作者与受众的距离。
其次是对人物形象的绘制上,影片涉及到四个主要人物:木兰、将军李翔、皇上、匈奴头领单于。影片作者在人物的创作上,对每个人的造型进行了编码,在其中注入了大量的中国符号——木兰的形象特征为:长发、瓜子脸、凤眼、身材纤细,这是西方人心中典型的东方人形象;皇帝的形象特点是:长胡子、白眉、龙袍;整个部队为将军李翔是瞻,李翔的特征为粗犷、强壮、硬朗、冷峻;匈奴头子单于则凶猛、狰狞、残暴,其反面人物形象一目了然。 (3)场景的编码。好的环境和场景不仅能够提供审美功能,而且能够很好地突出人物特色,在场景的创作上,《Mulan》独具匠心的选择了中国水墨画风格,除此之外,也特别注重对中国元素的使用:长城、龙、红色的宫殿、灯笼、风筝、竹丛、中国功夫、钟楼、唢呐、舞狮、水稻、小桥流水人家,这些元素贯穿了影片的整个过程。
影片导演对这些中国符号进行编码,无疑是想向观众传达出“这部电影讲的是发生在古中国的故事”,便于观众解码。中国符号场景的频频出现加强了这部电影中国文化的气息,为影片增添了美感的同时也拉进了作者与观众的心。
2、二次编码——展现美国
虽然《Mulan》在选材、人物的形象和场景的布置上极富中国特色,但是观众依旧能够感受出这是一部“好莱坞式”的中国电影:导演利用诸多中国符号的同时也不忘体现美国人的价值观——个人英雄主义,体现好莱坞式的叙事风格——情节再紧张也不乏小幽默。提到《Mulan》对美国文化的展现,就不得不提到文化变异理论。
(1)二次编码催生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首次编码是将原始信息转换为可被一般受众接受的信息,二次编码则是将可被一般受众接受的信息,转变为可被他国受众或全球受众接受的信息。简而言之,二次编码就是语言的转换和文化的对接。②
所谓的文化变异是指某种文化在异质文化环境中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情况下吸收异质文化要素而变成一种既具有该文化原先某些特征,又具有异质文化的部分特征的新文化产物的现象。③
(2)美国文化的编码。在影片《Mulan》中,导演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二次编码,形成了一个变异的文化符号,这个变异的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相交织在一起形成的。
导演在影片中注入最多的美国文化莫过于“个人主义”,影片开始的前半段,花木兰的人生一直由父母操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染,一些台词诸如“男人出征战场,孩子女人养”;“要成为男子汉,绝不认输”将当时的封建思想还原的淋漓尽致。直到有一天,木兰在河水的倒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传统的封建思想自此被打破,木兰要做回自己,不再服从于任何人的安排。
于是木兰替父上战场,在与匈奴的对抗中,凭借她“个人”的智慧,匈奴惨败,之后匈奴卷土重来时,又是木兰的“个人”智慧拯救了皇帝,自始至终导演都在像观众传递着一个观点——封建思想需打破,个人英雄主义要体现。
另外,《Mulan》中也不乏一些赋有哲理的句子和一些让人励志的闪光点,比如木兰在被众人所抛弃时,她的小伙伴木须对她说:“things will work out,we started this thing together,and that is how we will finish it(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们该勇往直前)。
《Mulan》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源于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在首次编码中,中国文化大量蕴含于人物形象、场景环境和人物动作中,这一系列做法使得《Mulan》中国特色鲜明,便于观众理解;二次编码中,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碰撞引发了极具魅力的火花,传统的中国元素与自由精神的组合迎合了全球观众的口味。
中国电影若想加快步伐走向国际,可以对《Mulan》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多加学习借鉴,在电影选材上,立足本国特色,发掘有吸引力的内容,巧编码,以扩大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①陆扬、:《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论文摘要】1994年,迪士尼影片公司拍摄了取材于古中国的《mulan》,以其独特的主题、鲜活的人物、以及唯美的画面不仅在亚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更是斩获了3亿4百万美元的票房,成为迪士尼影片公司生产的经典名作。本文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从人物编码、场景编码和二次编码所产生的文化变异来分析该影片在传播过程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一、《mulan》跨文化传播背景
1、《mulan》故事梗概
迪士尼描绘的花木兰虽然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替父从军”的女孩儿,但是很多情节是编剧重新构造的,该片故事梗概如下:
在古老的中国,皇帝所统治的中原地区受到北方匈奴的攻打,国难当前,每个家庭必须出一位壮丁为国家效力,当征召令传递至花家时,木兰的父亲——已经为国家出战过一次的老翁接下诏令,不得不再次出征战场。
主角木兰——虽然背诵不出“妇有哪四德”,但是她却试图让自己看起来贤淑可人,为的是嫁一个好人家,成为父母、花家祖先的骄傲。直到有一天,她坐在湖边,看着湖中倒影,她意识到“木兰有一颗心需要自由飞翔,她不想一生都去扮演一个角色”。诏令发来的当夜,木兰毅然决然地穿起战袍,偷出父亲的长剑,跨上骏马,奔赴训练场。
木须和蟋蟀是编剧为丰富故事、增加喜剧色彩而设计的角色。在这两个小家伙的陪伴与帮助下,木兰在训练场表现非凡,并在与匈奴的激战中立了大功,连将军李翔也对她感激不尽。
木兰因伤暴露了性别,全军哗然,虽然木兰没有因“欺君大罪”受到惩治,但是她失去了人们的信任。当皇帝和满城人民准备为胜利庆祝时,事态的发展再一次紧张起来——木兰得知匈奴首领单于并没有死,在紧急关头,木兰再次发挥她的才智,来到皇宫前从单于手中救出皇帝,这时紧张的氛围才烟消云散,天下方才得以太平。
故事的最后,木兰带着皇上赐给的金牌回到家乡,父亲终于肯定了她的功绩,木兰终于找到了自己,同时也为花家带来了至上的荣誉。
2、《mulan》的全球影响力
《mulan》于1998年6月向全世界公映、发行,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创下了3亿4百万美元的票房成绩。
虽然《mulan》在中国内地没有公映,但是dvd的发行和网络的兴起使得大批的中国影迷领略到了这部影片的风采,其中我国内地在2004年引进了《mulan》特别版dvd,内含影片光碟、幕后制作过程、互动游戏、mv、动画片段集锦。
二、《mulan》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mulan》的制作、发行显然不止针对国内市场,它能够顺利走出国门,在国外创下近2亿美元的票房,与其跨文化传播策略的正确使用息息相关。在影片中,迪士尼运用了大量的中国符号、中国元素,以水墨画的风格构建了一个个古香古色的场景,吸引了大批热爱中国文化的影迷。笔者采用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来对片中中国元素的使用进行分析,探究《mulan》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1、首次编码——展现中国
由于影片的制作者(导演、编剧)与观众之间存在着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如何让观众准确无误地接受是一个莫大的挑战。《mulan》这部影片的体裁选取于中国古代故事,编剧和导演在一定程度上试图还原事情的原貌——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所以观众在观影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能够看到不同的中国符号:龙、灯笼、小桥流水人家等,通过这些元素,他们更好地理解整个电影。
(1)霍尔的编码理论。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是当代文化研究之父。他同时是英国社会学教授、文化理论家、媒体理论家、文化研究批评家、思想家。
霍尔的重要成就之一是他建立了“编码、解码理论”,其理论基础就来源于政治经济学价值生产理论,霍尔将电视话语的生产流通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即编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电视专业工作者对采集到的原材料进行加工,为电视的影像和声音符号赋予一定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往往带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会受当时的社会制度的制约,所以电视专业工作者会选择特定的声音或者影像符号来进行意义的表达。
第二阶段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成——也就是成品阶段。霍尔认为,电视作品一旦完成,被赋予一定的意义之后,电视作品便成一个开放的、多义的话语系统,然后接受受众的解读。
第三阶段是编码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霍尔从人们不同的社会阶层来解读电视的传播效果,分析受众的解码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霍尔研究了观众对电视话语意义的态度分析,是否与电视专业工作者赋予的意义相一致或者持有其它不同意见。①
(2)人物形象编码。为了拍摄《mulan》,迪斯尼的制作团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影片中人物形象的绘制都建立在对古中国的了解之上。
首先是对人物和故事的选择,选取“花木兰替父从军”作为本部影片的题材是因为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巾帼英雄,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拉近了作者与受众的距离。
其次是对人物形象的绘制上,影片涉及到四个主要人物:木兰、将军李翔、皇上、匈奴头领单于。影片作者在人物的创作上,对每个人的造型进行了编码,在其中注入了大量的中国符号——木兰的形象特征为:长发、瓜子脸、凤眼、身材纤细,这是西方人心中典型的东方人形象;皇帝的形象特点是:长胡子、白眉、龙袍;整个部队为将军李翔是瞻,李翔的特征为粗犷、强壮、硬朗、冷峻;匈奴头子单于则凶猛、狰狞、残暴,其反面人物形象一目了然。
(3)场景的编码。好的环境和场景不仅能够提供审美功能,而且能够很好地突出人物特色,在场景的创作上,《mulan》独具匠心的选择了中国水墨画风格,除此之外,也特别注重对中国元素的使用:长城、龙、红色的宫殿、灯笼、风筝、竹丛、中国功夫、钟楼、唢呐、舞狮、水稻、小桥流水人家,这些元素贯穿了影片的整个过程。
影片导演对这些中国符号进行编码,无疑是想向观众传达出“这部电影讲的是发生在古中国的故事”,便于观众解码。中国符号场景的频频出现加强了这部电影中国文化的气息,为影片增添了美感的同时也拉进了作者与观众的心。
2、二次编码——展现美国
虽然《mulan》在选材、人物的形象和场景的布置上极富中国特色,但是观众依旧能够感受出这是一部“好莱坞式”的中国电影:导演利用诸多中国符号的同时也不忘体现美国人的价值观——个人英雄主义,体现好莱坞式的叙事风格——情节再紧张也不乏小幽默。提到《mulan》对美国文化的展现,就不得不提到文化变异理论。
(1)二次编码催生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首次编码是将原始信息转换为可被一般受众接受的信息,二次编码则是将可被一般受众接受的信息,转变为可被他国受众或全球受众接受的信息。简而言之,二次编码就是语言的转换和文化的对接。②
所谓的文化变异是指某种文化在异质文化环境中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情况下吸收异质文化要素而变成一种既具有该文化原先某些特征,又具有异质文化的部分特征的新文化产物的现象。③
(2)美国文化的编码。在影片《mulan》中,导演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二次编码,形成了一个变异的文化符号,这个变异的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相交织在一起形成的。
导演在影片中注入最多的美国文化莫过于“个人主义”,影片开始的前半段,花木兰的人生一直由父母操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染,一些台词诸如“男人出征战场,孩子女人养”;“要成为男子汉,绝不认输”将当时的封建思想还原的淋漓尽致。直到有一天,木兰在河水的倒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传统的封建思想自此被打破,木兰要做回自己,不再服从于任何人的安排。
于是木兰替父上战场,在与匈奴的对抗中,凭借她“个人”的智慧,匈奴惨败,之后匈奴卷土重来时,又是木兰的“个人”智慧拯救了皇帝,自始至终导演都在像观众传递着一个观点——封建思想需打破,个人英雄主义要体现。
另外,《mulan》中也不乏一些赋有哲理的句子和一些让人励志的闪光点,比如木兰在被众人所抛弃时,她的小伙伴木须对她说:“things will work out,we started this thing together,and that is how we will finish it(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们该勇往直前)。
《mulan》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源于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在首次编码中,中国文化大量蕴含于人物形象、场景环境和人物动作中,这一系列做法使得《mulan》中国特色鲜明,便于观众理解;二次编码中,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碰撞引发了极具魅力的火花,传统的中国元素与自由精神的组合迎合了全球观众的口味。
中国电影若想加快步伐走向国际,可以对《mulan》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多加学习借鉴,在电影选材上,立足本国特色,发掘有吸引力的内容,巧编码,以扩大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①陆扬、:《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在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首先,学科具有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存在、发展是建立在一定客观规律之上的。它的学科理论是建立在语言学习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法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其次,明确了教学研究对象。就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其实就是研究外国人如何学习汉语和习得汉语的教学规律。另外,研究方法有了独到的见解。在所谓难点方面,侧重汉语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点,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法上更注重了“习惯用法”和“例外现象”的研究。再有,学科正在拓宽研究领域。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决定了不同语言间的学习存在着严重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会对学习第二语言产生很大的障碍。在语言学习中注入文化因素应考虑到外国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在文化上的异同,不要把语言课讲成文化课。在教学方面,同样也取得了很多的进步,有很多的研究成果。首先,在教学方面,对“结构———功能———文化”达成了一致;其次,明确了在教学中的四大实践环节。对教学环节中涉及到的多种语言技能训练,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论知识,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明确了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为了达到使用语言交流的目的,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都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基础,通过教学活动来掌握语言技能。在教学中强调运用以培养技能为主的教学手段。在语言教学中,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的培养始终是贯穿在各种教学活动当中的。只有强化这些语言技能,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运用语言能力,达到交流的无障碍。另外,语言教学和文化相结合的模式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对外汉语教学本身不是单一的学科,是一门综合的跨文化交际的学科,它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跨文化的语言学习过程。语言教学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当中,才会让学生在语境中了解语用,对语言的把握更加全面,到位。目前国内已有将近三十多所大学设立了这一专业。向世界各国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对外汉语专业的大学生成为了中国文化在国外传播的主力军。即使是这样,汉语教师的资源仍然无法满足国际推广的需求。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国或者准备出国,那么以他们为主力的在校大学生和来自其他各行各业的中青年志愿者,完全可以成为向世界推广和传播汉语的有生力量,从中培养汉语师资和汉语国际推广志愿者。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方面,首先是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位问题。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对学科的定位一直存在分歧。有些专家把对外汉语定位为现代汉语下面的一个分支,属语言文学类;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由于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渗透,应该是属于语言学类下面的二语习得专业等。其次是关于研究的方向和视角。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文章中,探讨教学法的文章偏多,而探讨汉语语言具体要素的文章显得尤为少数。同样在探讨学习方法中,有价值的教学实验和各种调查报告缺乏一定的数据。所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从多方面、多视角、有侧重的进行科学的研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第一,学习汉语从开始就是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反映在教学中就是太多的强调听、说、读、写,课程目标非常的单一。其实,在汉语学习中应该重视汉语的思维和语言意识的培养,只有增强文化交流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内涵。第二,教学中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对不同对象的学生应具有他们本国特色的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源,贴近教学对象的思想、习惯和生活,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通过唱中文歌曲,收看中文视频节目,参与中国的文化节日活动等以达到不同的学习目的;另外,制作的学习资源力求浅显易懂,结合视听教学,渗透中国文化。第三,在汉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有些人认为不会写就相当于没学会。在汉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能熟练写出来的字比能认识的字要少很多,比如“懵懂、尴尬、蹊跷、痉挛、貔貅”等词语。像这类很多人不能正确地写出来的汉字在日常生活中不胜枚举,但我们在日常的读书、看报、交谈中,我们能够运用自如,因此不能说不会写就等于没掌握,完全不会。其次,不理解文字的深层次含义就等于没学会。在我们平常使用的语言文字中,很多字词是很难有明确解释的。比如“既然”两字,有谁能一下子解释清楚这里的“既”、“然”是什么意思,而“既然”这个词组为什么会出现在语句中呢?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固然很好,不明白也并不影响我们熟练地使用它。同样,“所以、即使、但是”等等这样的词汇用法也很多,我们在掌握了他们的基本含义后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应用它们来进行交流。再有,很多老师认为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诚然,这四项技能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能同时掌握固然好。但是,听、说、读、写,音、形、字、义全面推进的教学理念是传统教学要求的,这对于成人来说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小孩子对笔画多的字反而比笔画少的字印象深刻。所以,我们要结合汉语特点,对不同学习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后,我们不认为“随课文识字”是唯一的教学思路。对外汉语使用的教材通常是课文、字词、练习等传统教法。其实,“随课文识字”即分散识字的优点是可以阅读课文来学习文字,其缺点是认识生字的效率极低。在针对海外儿童的汉语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法,往往生字生词太多和孩子们想通过阅读来了解文章、理解文化现象的期望有差距,致使孩子们因为生字量的拖累而不能自主阅读与其年龄匹配的读物。
三、国际汉语教师将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主力军
作为国际汉语教师,首先要了解和教授中国的地理、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然后分类介绍;在讲授汉语知识时还需要要把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到课堂教学当中。当前有关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也逐渐增多,教学中可选择的教材范围也比过去多很多,在选用教材时应该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在视听说课里把相关文化知识直观地、动态地表现出来,让外国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到地道的文化。当然,要让外国学生多体验到生动的中国文化在汉语学习中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根据学生需求特点,开设多种让学生感兴趣的文化课供学生选修;可根据不同阶段开设比如像书法,绘画,中国古典音乐欣赏等课程,力求多样性;在选修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在文化语境中潜移默化地理解所学知识,加深知识印象。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需要国际汉语教师作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事这项事业。让他们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学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走出国门,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四、远程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的思考
在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首先,学科具有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存在、发展是建立在一定客观规律之上的。它的学科理论是建立在语言学习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法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其次,明确了教学研究对象。就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其实就是研究外国人如何学习汉语和习得汉语的教学规律。另外,研究方法有了独到的见解。在所谓难点方面,侧重汉语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点,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法上更注重了“习惯用法”和“例外现象”的研究。再有,学科正在拓宽研究领域。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决定了不同语言间的学习存在着严重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会对学习第二语言产生很大的障碍。在语言学习中注入文化因素应考虑到外国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在文化上的异同,不要把语言课讲成文化课。在教学方面,同样也取得了很多的进步,有很多的研究成果。首先,在教学方面,对“结构———功能———文化”达成了一致;其次,明确了在教学中的四大实践环节。对教学环节中涉及到的多种语言技能训练,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论知识,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明确了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为了达到使用语言交流的目的,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都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基础,通过教学活动来掌握语言技能。在教学中强调运用以培养技能为主的教学手段。在语言教学中,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的培养始终是贯穿在各种教学活动当中的。只有强化这些语言技能,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运用语言能力,达到交流的无障碍。另外,语言教学和文化相结合的模式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对外汉语教学本身不是单一的学科,是一门综合的跨文化交际的学科,它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跨文化的语言学习过程。语言教学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当中,才会让学生在语境中了解语用,对语言的把握更加全面,到位。目前国内已有将近三十多所大学设立了这一专业。向世界各国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对外汉语专业的大学生成为了中国文化在国外传播的主力军。即使是这样,汉语教师的资源仍然无法满足国际推广的需求。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国或者准备出国,那么以他们为主力的在校大学生和来自其他各行各业的中青年志愿者,完全可以成为向世界推广和传播汉语的有生力量,从中培养汉语师资和汉语国际推广志愿者。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方面,首先是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位问题。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对学科的定位一直存在分歧。有些专家把对外汉语定位为现代汉语下面的一个分支,属语言文学类;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由于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渗透,应该是属于语言学类下面的二语习得专业等。其次是关于研究的方向和视角。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文章中,探讨教学法的文章偏多,而探讨汉语语言具体要素的文章显得尤为少数。同样在探讨学习方法中,有价值的教学实验和各种调查报告缺乏一定的数据。所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从多方面、多视角、有侧重的进行科学的研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学习汉语从开始就是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反映在教学中就是太多的强调听、说、读、写,课程目标非常的单一。其实,在汉语学习中应该重视汉语的思维和语言意识的培养,只有增强文化交流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内涵。
第二,教学中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对不同对象的学生应具有他们本国特色的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源,贴近教学对象的思想、习惯和生活,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通过唱中文歌曲,收看中文视频节目,参与中国的文化节日活动等以达到不同的学习目的;另外,制作的学习资源力求浅显易懂,结合视听教学,渗透中国文化。
第三,在汉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有些人认为不会写就相当于没学会。在汉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能熟练写出来的字比能认识的字要少很多,比如“懵懂、尴尬、蹊跷、痉挛、貔貅”等词语。像这类很多人不能正确地写出来的汉字在日常生活中不胜枚举,但我们在日常的读书、看报、交谈中,我们能够运用自如,因此不能说不会写就等于没掌握,完全不会。其次,不理解文字的深层次含义就等于没学会。在我们平常使用的语言文字中,很多字词是很难有明确解释的。比如“既然”两字,有谁能一下子解释清楚这里的“既”、“然”是什么意思,而“既然”这个词组为什么会出现在语句中呢?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固然很好,不明白也并不影响我们熟练地使用它。同样,“所以、即使、但是”等等这样的词汇用法也很多,我们在掌握了他们的基本含义后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应用它们来进行交流。再有,很多老师认为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诚然,这四项技能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能同时掌握固然好。但是,听、说、读、写,音、形、字、义全面推进的教学理念是传统教学要求的,这对于成人来说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小孩子对笔画多的字反而比笔画少的字印象深刻。所以,我们要结合汉语特点,对不同学习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后,我们不认为“随课文识字”是唯一的教学思路。对外汉语使用的教材通常是课文、字词、练习等传统教法。其实,“随课文识字”即分散识字的优点是可以阅读课文来学习文字,其缺点是认识生字的效率极低。在针对海外儿童的汉语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法,往往生字生词太多和孩子们想通过阅读来了解文章、理解文化现象的期望有差距,致使孩子们因为生字量的拖累而不能自主阅读与其年龄匹配的读物。
三、国际汉语教师将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主力军
作为国际汉语教师,首先要了解和教授中国的地理、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然后分类介绍;在讲授汉语知识时还需要要把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到课堂教学当中。当前有关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也逐渐增多,教学中可选择的教材范围也比过去多很多,在选用教材时应该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在视听说课里把相关文化知识直观地、动态地表现出来,让外国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到地道的文化。当然,要让外国学生多体验到生动的中国文化在汉语学习中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根据学生需求特点,开设多种让学生感兴趣的文化课供学生选修;可根据不同阶段开设比如像书法,绘画,中国古典音乐欣赏等课程,力求多样性;在选修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在文化语境中潜移默化地理解所学知识,加深知识印象。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需要国际汉语教师作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事这项事业。让他们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学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走出国门,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四、远程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的思考
对外汉语教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已经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他们正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走向世界各地。面对目前对外汉语教师和学习汉语者比例严重不足的现状(1:10),我们应该创造一切条件,充分发挥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办学优势,制定文化视角下的教学目标,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在远程教育中进一步发展。以下就对外汉语教学在远程教育环境下所开设的课程来进行分析:以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主干课程有基础英语(精读、泛读、听说)、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语言与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教育实习等。远程教育教学的发展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借鉴学历教育的经验的同时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将课程教学任务贯穿到远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可以看出,这些课程设置涵盖了现代汉语和英语两个专业的大部分课程。而现代汉语和英语是电大办学初期就建设的很有经验的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规范化的教学环节,具有更加优质的课程资源和丰富的办学条件。在分析了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的学校中,外语类在总课时比例,基本都占到了全部课时50%。所以,加大外语课应该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一个特色,是符合对外汉语交流和本学科发展所需要的。另外,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整个教学环节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针对以上这些课程,开放大学具有多年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工作,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并且他们依托开放大学的平台,都具备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作为开放大学区别于其它院校,有着广阔的媒体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还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可以制作出精美的、有特色的、适合不同特点学习使用的多种媒体课件资源来辅助教学,使对外汉语课程实行真正的开放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学习平台,打造具有开放大学特色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活动,针对前面提到的面对面教学经常出现的教学误区还可以制作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供学生反复学习和随时随地复习。还有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教学辅助人员,他们在多年的远程教学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从学生入校到整个学习过程,做论文到考试等全程提供帮助、全程指导和监督每一位学员,使得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全部学习任务。
关键词:旅游资料文化信息原则方法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英语论文在形式众多的跨文化交流中,旅游应是其中人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异国文化是一种惬意的享受。古老神秘的中国文化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 而外国游客初步认识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应该是各种各样的旅游资料:旅游广告、旅游手册、景点介绍等等。这些旅游资料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纷纭复杂而又极具特色,从而对它们的翻译也成为旅游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目前, 我国旅游资料的英译情况仍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拼写语法错误; 措辞不当; 滥用汉语拼音: 中式英语; 文化信息处理不当等等。笔者曾在一份可在酒店免费获取的旅游手册中发现以下这段景点介绍:
都市里没有的,这里有。桂北居民的吊脚楼建筑外型,白墙素瓦,在绿山碧水间显得十分素雅大
方, 独具风情。都市人看到云雾山庄无不心动不已,这正是他们理想的绿色家园。山庄坐落在冠岩景区风景秀丽的半山腰上, 可远眺漓江, 环视田野,满目尽是休闲美景。
Not in the city , there is here.The Autonomous Region hang foot floor building type be Guilin north resi-dents1white wall plain tiles seem very plain and natural having 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alone among green mountain green water.City people see that the Foggy Resort is aroused in interest Invariably , this is exactly their ideal green home. The Foggy Resort is located in the Corwn Cave Scenery Area on half way up the mountain that is a picturesque place , can look far into the distance at Li River , looking around the field , it is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recreation to meet the eye on every side.
应该说原文向读者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令游客产生向往之情。译者显然也努力地遵照原文进行翻译, 可是译文却让外国游客不知所云。不但完全破坏了这个意境,更无法达到其英译的目的———吸引游客。译文的语法杂乱无章,错误百出,第一句话就令人费解,一眼就能看出译者强行用英文按中文的句法进行翻译。而用hang foot building 来翻译吊脚楼更是让人无法想象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建筑物。这份旅游资料的英译文几乎集中了上面提到的问题, 令人不禁对国内旅游资料翻译的质量水平感到担忧。
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固然与译者的语言水平不高, 职业道德感不强有关, 例如拼写语法错
误,措辞不当这类问题,如果译者能认真思考与核查都可避免; 另一方面也对译者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换句话说,正是由于一些旅游资料的翻译者自身文化修养不够高, 才会在翻译旅游文化的过程中造成文化的误译,毕业论文阻碍了文化的交流。所以,目前提高旅游资料翻译质量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处理资料中的文化信息。
旅游资料是一种宣传资料, 其功能就是向读者亦即游客介绍旅游目的地的地理历史背景, 文
化特色,引起他们游览参观的兴趣,达到传播本地文化的目的,因此旅游资料属于信息文本,以传达信息为主; 同时,旅游资料中所蕴涵的信息以文化为主,涉及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历史考古到风土人情,无所不有,极具独特的中华民族特色。因此,翻译旅游资料就是要把含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转换到译文中,这才是旅游资料翻译的重点所在,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却给这种文化的转换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达成文化因素是造成旅游资料翻译困难重重的共识下, 对于如何处理旅游资料中大量的文化信息,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文章提出“译者必须以偏向译文、侧重读者的文化为准则”;有的认为应遵循“两条原则: 以中国文化为取向的原则与以译文为重点的原则”; 有的强调译文应能够取得原文在效果上的“最切近的自然对等”, 因此“基本标准应该是:准确,自然,富有美感和突出文化内涵”;有的建议“把重点放在译文上,帮助译文读者理解译文”。
笔者认为, 旅游资料的翻译首先应以读者的文化为主,以译文为重。奈达认为最理想的功能对
等应该是译文的读者可以理解并欣赏译文, 就像原文的读者可以理解和欣赏原文一样。原文的读者和作者通常是在同一文化环境下, 因此他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原文。但译文读者却必须跨文化理解原文的内涵,所以译文应该调整其侧重点, 以译者的文化为主。而且旅游资料既然是一种宣传资料,那么更应以能为外国读者所接受为目的。因此译文必须调整信息量,适应读者的文化习惯。
转贴于 虽然旅游资料的翻译应该以读者的文化为主,以译文为重,但是我们却不能忘记外国游客感兴趣的是旅游资料中与其不同的文化,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应在读者接受范围内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中国的旅游宣传资料大都描绘意境, 激发游客的想象力, 令他们充满向往之情,因此用词都比较抽象。如果译文不作任何改变照直翻译,不但令外国游客不知何意,而且还会失去阅读的兴趣,达不到翻译的目的。那么译者应适当地增减文化点来让读者更容易接受, 所以采用删减,释义,类比,改译等方法,硕士论文可以调整译文的信息量,帮助读者理解译文。
删减: 译者们对于原文中出现的诗词,名人名言,专业术语最感头痛,其实游客们不是来研究国文学或学习专业知识的, 必要时可以把这样的文化点删掉。
例如: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西北武周山(又名云冈) 。创建于公元453 年(北魏文成帝兴安二年) 。以后献文、孝文诸帝都在这里续建,历百余年而成。这里有大小洞窟五十多个,各窟佛像共约五万一千余尊。大者高十七米,小者短到数寸。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在中国历史、宗教上,以及东方艺术上, 都具有巨大价值。”Located in Datong ,Shanxi Province , the Yungang Grottos are a complext ofover 50 Buddhist grottos enshrining over 51 , 000 Bud2 dhist statues as large as 17 meters tall or as short as a few inchies.Built for over a hundred years , they are of great historic and artistic value.(黄忠廉, 2002 : 114) 译文删去原文中的详细地点、建造者、艺术特点,虽简单却把主要的事实和数据留下了, 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释义: 对于原文提及的人名, 地名, 历史典故等不容易为读者理解的, 我们可以增加文化点进行解释。
例如:中国的茶分为五大类,红茶、花茶、乌龙茶、绿茶和砖茶。Tea from falls into five major categories , i1e1 , black tea , scented tea. Wulong tea (a tea that is half fermented) , green tea , and brick tea which is otherwise known as tightly pressed tea.(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2001 :181 ,70) 译文对乌龙茶和砖茶稍作解释, 向读者传递了与文化点有关的知识。
类比: 这种手法可以引起读者对自己熟悉事物的对比联想,很快能理解原文并记住。比如用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来解释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可以使医学论文读者在自己的文化基础上接受异国文化,加强文化交流。
改译: 改译就是在不影响原文主要意义,不损害原文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原文的文体、语序进
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宣传的目的。例如:
四合院———中国传统的院落式住宅之一种。其布局特点是围绕院子,四边布置堂屋、住房和厨房等。一般门窗开向院子,对外不开窗。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 通常分前内两院, 两段之间设“垂花门”。内院是住宅的中心。在中轴线上南向为正房,北向为倒座,两侧为厢房。大型住房可以由多个院子组成。
Quadrangle , one typ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housing , has been common : mostly in northern China.A typical quadrangle features a pided com-pound with square yards surrounded by halls.The main hall sits in the north and faces south and the least im-portant house the opposite.The wings on both sides connect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to make a complete enclosure in which all windows are open inward rather than outward.Some larger quadrangle can be a complexof courtyards one after another.(黄忠廉, 2002 : 100 ,101)
这是从文化部、中国各使馆赠送外国友人的《中国文化》一书中摘选出来的, 译者用概括、删减、增添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四合院这个极具北方民居特色的建筑,既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又符合读者的语言特色, 应该说是恰当地调整了原文的文化信息。
以上的翻译手法, 是在旅游资料翻译时常用的几种。其实要适当地处理旅游资料的文化信息
不是单纯地按照某一个方法就能做到的, 还需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敏锐地抓住原文的精髓, 职称论文灵活地变通手法,务必达到资料翻译的目的,这才能形成文化的有效交流。
参考文献:
[1] 黄忠廉. 变译理论[M]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2]姚宝荣,韩琪. 旅游资料英译浅淡[J ] . 中国翻译1998 第5 期
[3] 张宁. 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 ] .中国翻译2000 第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