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范文

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

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文化传统 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162-03

职业教育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职业教育诞生于工业化的社会大生产,由于产业革命的推动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职业教育与广泛的社会生活特别是人类的经济生活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因此人们往往习惯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职业教育,来研究其价值和作用。但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并不符合经济研究的范式,有自己的特色,很多的问题并不能单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揭示。因而,从文化角度特别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角度进行解释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而,探寻文化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深刻的内在联系,寻找我国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文化动力和方向。

一、文化视野下的职业教育本质

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职业教育,首先必须把握文化的概念,但“适用于一切学科的文化概念是不存在的,文化的概念是依据于特定的学科或研究主题的。”无论是英美的实证社会学传统那样从形态学、模式论和结构论的观点来看待文化,或是德国的思辨历史哲学传统那样从发展性和动态性来看待文化都过于片面。“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的历史断面总是表现为物质化或形态化的形式,即表现为特定历史时间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因此,我们在理解文化概念的时候,就必须同时兼顾到两种哲学传统的观点,既要把握文化的本质,又要注重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

要把握文化的本质,就必须将其同人和劳动联系起来,人是通过劳动而创造文化的。劳动所创造的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同时,人在创造这些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过程中也创造着自身,丰富着自己本身的力量和发展着自身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因此,文化的本质即是“人的本质的展现和形成的原因”。人通过劳动创造了文化、创造了人――发展了的人。但是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便成为一种独立于人的力量,成为人从事新的文化创造的制约因素,形成了人与文化的矛盾。而造成这种矛盾关系的并不仅仅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而主要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分化出来的特殊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活动在起作用。因为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把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传承下来,使人类文化不致中断,并使其作为人们从事新的文化创造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使人简捷地获得前人的文化成果,发展人的文化创造力。这就是说,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教育,便不会形成文化与人的矛盾,也不会实现文化与人的统一。因此,“文化―人―教育”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以及教育对文化的选择都是通过人为纽带的,因而教育与文化并不是直接作用的关系,教育是在文化与人的对立统一关系中起作用。

对于职业教育更是如此。职业教育根植于技术哲学,不仅具有教育属性还具有职业属性,因此职业教育不仅是构成教育和文化之间矛盾的因素之一,也是构成技术文化和教育之间矛盾的主要因素,而其作用的展现正是通过对人的影响得以实现的。技术文化对人的深刻影响不仅会限制技术水平的发展,也会限制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对人的强力作用不仅会促进技术的提升,也会影响技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因此,文化视野下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传承和创造技术文化,促进人的技术技能提升。

二、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的相互作用

很多人将影响和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因素归结为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这种认识中,中国传统文化一语的核心是文化,认为文化造成了对职业教育的直接影响,但文化并不能直接对教育造成影响,而是通过对人的作用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具体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选择、对职业教育产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认可和对技术技能型工作的关注和理解等。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庄锡昌等认为:“文化的基本的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即从历史上得到并选择)的思想,一是与他们有关的价值。”那么,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到底是文化中的传统还是其价值呢?(此处,“价值”并不是指经济学领域的劳动价值或商品价值,而是人类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要素本体,包括任意的物质形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观”中的价值。)人创造自我世界的一切发展即有价值,价值的核心本质内涵是自由人。所以,文化中的“价值”的核心是人,只能产生对人的影响,而这样的影响的结果也只能限定在人的主观世界中,对社会整体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不同人对价值的主观理解是不同的。因此,影响职业教育的应是文化中内涵的人民选择的文化传统。

在文化传统这个术语中,传统是个中心词,文化是用来限定传统的,即传统是表述某种事物的概念,而不是用来表达时间的概念。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传统是指在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作为历史遗产代代传递、积累保存下来,直到现在还在产生影响的文化特质、文化模式和文化要素的结合体。这种传统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文化传统强调的是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连接,是活在现实中的文化,具有动态流向。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指出:“它(传统)至少要持续三代人――无论长短――才能成为传统。”文化传统当然存在于传统社会的文化现象中,但它更多的是指这些文化现象所隐含的规则、理念、秩序和所包含的信仰。它们融汇于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正如斯宾格勒所说:“一定社会特有的文化传统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强烈的制约着教育过程的进行和人们养育子女的方式。”

(一)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教育是一种传承与延续文化的活动,文化传统作为人类创造所有文化成果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的精粹,必然要对教育活动及其活动传统的形成产生显著的作用。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传统影响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独特的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有着自己固定的行为规范与思维方式,体现着独特的民族心理和经验。从广义上说,中国文化传统不但包括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并以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政治、法律、哲学、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还包括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追求。中国几千年的教育重视道德发展和人格完善,轻视主体对物质世界的探求。我国的教育传统是依靠道德的完善使人在社会生活、政治活动诸领域实现自己的主体价值,有才无德是决然难以被接受的。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也就更多地注重于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对职业的归属感。因此,职业教育本应拥有的实利性的价值追求在我国是没有的。

我国传统教育奉行“文以载道”,极少涉及自然现象及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至多只是按照“技进于道”的文化观念教育学生从自然现象与规律中悟出人生之道,而“技”本身不足为道,是“奇技巧”。因此,我国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土壤是没有的,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完全是照搬西方学制的产物。假使中国没有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一直维系着自身的发展,也不可能从本土诞生出以技艺发展和价值追求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的。

2.文化传统决定职业教育的内容。一定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一定的文化基础,而一定文化基础又决定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科学技术知识和经济价值追求是职业技术教育内容的重要方面,然而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道”与“术”本来就是相互独立的范畴,“道”中不包括“术”的成分,这样“道”才可以“驭术”。因此传统教育观念重视文化历史和道德伦理方面的知识,而轻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从汉代的取士制度到隋唐的科举制度,都是注重道德伦理和法律文化方面的理论知识,忽略了科学技术和实际操作。职业教育的内容仍深受这种理念的影响,侧重于向学生传授理论的东西,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操作技能的培养,而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恰恰就是其职业性和实践性。

3.文化传统限定职业教育的方式。中国文化传统中蕴含的思维更多地涉及精神层面的抽象,而不注重那些形式逻辑的辩论。因此,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思维更多的是一种经验式思维,它倾向于对感性经验作抽象的整体把握,而不是对经验事实作具体的概念分析;它重视对感性经验的直接超越,因而缺少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强调直觉思维而不善逻辑性的思维操作。而职业教育作为一门专门的技术技能教育,以实践性操作为主,强调的恰恰是逻辑性的思维操作,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不能充分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也来源于此。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其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及个性发展等方面都打着我国文化传统的烙印。

4.文化传统影响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中国的文化传统更多的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通过各种选拔性的考试进行筛选,把人们分配到不同等级的学校、单位甚至赋予不同的社会地位。“学而优则仕”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通常把科学家、企业家、高级干部、工程师、教授以及医生等称为“人才”,是“劳心”之人;而把普通工人、农民以及营业员等称为“劳动力”,是“劳力”之人。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也常以学历、文凭作为选拔、聘用人才的标准,由于学历、文凭的标准要求较高,许多职业院校毕业生参与竞聘时,往往连竞聘工作岗位的“入门证”都难以取得。因此,社会认同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院校的生源,从而影响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职业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文化传统通过作用于人来间接影响教育,教育并不选择和传播文化传统,而是继承了文化的价值,选择并传播创新过了的新的文化。这一切都是通过对人的教育而实现的。一方面,教育使人适应文化,使人得到发展,又使文化适应人,使之不至于成为人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教育所培养的人,又创造出更复杂、更高深的文化成果。教育实现了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即用文化完善人,又通过人来丰富文化,从而发展了文化与人的内涵。职业教育根植于技术哲学与技术文化,它使人适应的是实用性的技术文化,发展人的技能水平;同时,又使人通过自身的技术技能创造出新的技术,发展新的技能,更新技术文化。职业教育对文化的具体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选择和批判;传承和传播;适应和创新。

1.职业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和批判。文化选择是文化变迁和文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表现为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职业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应是技术性的、实用性的、功利性的;与之对比,普通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经验性的、理论性的、非功利性的。简单地说,技术的发展是先有需求再有创新,科学的发展是先有研究再有应用。文化批判则是职业教育按照自身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做出肯定性或否定性的评价,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职业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和批判不仅能够增强技术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而且能够设立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前提。由于在中国本土并没有诞生自己的职业教育,就缺失了职业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和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完全是“道”的世界,“术”为末次,这样的文化氛围的形成就是由于职业教育的缺位造成的。技术、实用、功利以至经济思想在我国及其匮乏,严重制约着社会发展。

2.职业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文化的形成与该地区、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正如鲁迅所分析的:“新的阶级及其文化,并非突然从天而降,大抵是发达于对于旧支配者及其文化的反抗中,亦发达于和旧者的对立中,所以新文化仍然有所承传,于旧文化也仍然有所择取。”职业教育在传递社会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功能和内容选择的基本认识,从而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不同形态及其在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不同发展。职业教育在传承文化过程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简单复制,它可以结合现实和社会需求使文化增殖并加以传播,特别是职业教育对技术文化传播和改造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

3.职业教育对文化的适应和创新。职业教育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适应,既是一种目标,也是一个过程,是发展过程中的动态适应。就目标意义的适应来说,它是社会文化发展所要求的,也是职业教育所力求达到的,并且在达到阶段性的适应目标后又在新的基础上产生不适应;就作为过程意义的适应来说,在某一历史时期,职业教育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时间差”,即职业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在社会文化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类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创造功能,特别是高等教育创造高层次深含义的科学文化的作用是无法被取代的。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科学技术,但科学是根植于学术体系的,科学的发展是不能发展技术文化的;而技术是根植于工作体系的,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繁荣和促进社会文化的实用性,为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也是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中国今天的文化同历史上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在人们的思维中仍然残留有文化传统中重伦理、轻自然的习惯,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民众轻视甚至鄙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心理还很普遍。所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其涉及深层的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尤伟,刘玉杰.论传统文化与技术文化的冲突[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2-23.

第2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传统文化;德育教育;有机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已完成价值超越,教育的核心已从注重职业能力转向职业素养。二者在教育的意义上都是以德行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解析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是文件的重要精神。

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一是提倡强健体魄,中国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既能够强身健体,又能磨练意志。二是蕴含伦理规范,团结互助,尊老爱幼,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等。三是蕴含完善的人格修养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对自身人格的修炼,即修身为本、道德至善。四是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五是蕴含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二、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当前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良习惯多。学生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贪图安逸享乐,虚荣心极强,由此造成抽烟、酗酒、旷课、打架斗殴等问题。二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学生普遍有得过且过心理,依赖心理严重,动手能力差,生活状态一塌糊涂。三是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学生自幼养成倔强、孤僻的性格,存在自卑、爱走极端等心理障碍,由此给学生管理、同学交往等带来不利因素。

第二个方面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问题。一是急功近利,眼高手低。一切以眼前利益为关注点,缺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态浮躁,满腹怨言,无法正确看待企业、社会、家庭出现的问题,对企业忠诚度差,频频跳槽。二是纪律性差。学生散漫惯了,对企业的严格管理不是正确面对调整自己,而是消极应对,要么自行离职,要么被企业开除,要么懒散混日子,无法适应企业的严格管理。三是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较差。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团队意识,难以在企业长久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

首先,紧抓理念的融合。二者之所以能够起到的教育作用,其实质乃是抓住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古语云:“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养子使作善也”。因此,在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做好行为世范的表率作用,进而影响学生积极效法,这样才会有较好的效果。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应该上自领导,下至老师,自上而下从各方面点滴去力行、去做、去实践。

其次,紧抓内容的融合。一是抓住人性本质。激发老师学生向善之心,培养师生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正如古语:“育者,养子使作善也”,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长养人的善心、善言、善行,这与德育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二是重点培养职业精神。帮助学生养成不计较个人短期得失、乐于奉献、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良好品质。三是注重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德智体美,样样涉及;琴棋书画。门门略知,着力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四是突出教育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孝道”为核心,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则可以《弟子规》、《孝经》、《朱之治家格言》、《大学》等经典为核心教学内容,通过言教、身教、境教的途径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注重形式的创新。一是精编校本教材。精选《弟子规》、《孝经》、《朱子治家格言》、《中华德育故事》、《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开设部分课程。二是巧设教育媒介。充分利用早读、社团、演出、文艺等渠道,如在早上素质教育课上学习经学;在第二课堂上学习书法、中国画、音乐、太极拳、武术、乐器等;在学生活动上开展读书会、社团、义工队等实践性活动;在班级上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班会、团会;在技能文化艺术节上增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主题演讲、实践感悟等比赛。三是成立学校分享团,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力行情况进行分享,通过成立“师生读书会”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的自我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最终达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将孝道、尊师、奉献、感恩、节约等优秀品质真正入心入德。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融合的成效

一是学生素质得到提高。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教育,触动学生的心弦,学生能够自我反省改过。在校能够有爱待人,团结他人;在家能够尊重长辈,感恩父母;在社会能够谦恭有礼,遵循秩序,学生素质明显提高。

二是学生就业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修正完善,普遍较谦虚好学、主动学习,尊重领导、师傅、同事,在企业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具有奉献精神,不计较短期工资和个人短期得失,具有团队精神,人际关系好,不拉帮结派。

三是招生入学率得到提高。学生普遍对家长、老师、同学发生了诸如感恩、团队意识等积极态度的变化,学校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管理教育后,后期学生的稳定性得以提升了,流失率降低,学生和学校的正面形象得到家长和社会认同,招生入学率明显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是当前以及今后职业教育研究的主题。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普遍较低的这样一个群体,更应该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和教育的本质来引导学生,长养学生的德行,从而教育其一技之长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石书臣,杨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契合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6.

第3篇

如何将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课堂?笔者认为,语文课有其独特的优势。汉字自它产生以来,就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汉语是世界上最具独特民族性、文化性的一种语言。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的载体。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自然就有其必然性、必要性、可能性与可行性。

一、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汉语言是大多数中国人终生使用的交际工具和思维的工具,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中国人塑造、完善人格,构建文化平台,实施文化养成的重要载体,而其他任何一种外来语言是无法完成这一使命的。在职业院校,如何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优秀文化呢?最方便、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来实现。语文教学可系统、生动、直观、深入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进行语文教学,不但可以改变语文教学中“少、慢、差、废”的现状,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能力,还可以起到以下两个作用:一是向学生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激发他们学习母语的兴趣和自主性。二让学生挖掘和提取中国文化的精髓,思考其当代的启示意义,使学生自觉地将学习、生活、自身发展同社会、国家密切联系起来,产生归依感和社会认同感。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在中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文”的功用就在于精神、文化的传承。“文”的范畴十分宽泛,包括哲学、历史、美学甚至一些专业著作。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学习、领悟“古文”,可以使学生达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语文课本的“古文”选文众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映了中国优秀文化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本选文和相关文章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挖掘文化精神、揭示文化意义、吸取文化精髓。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中国传统的很多优秀文化,早已通过语言的传递,在日常生活中将学生包围。而且经过数十年系统的语文学习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已经具备接受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能力和基础。同时,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大多都系统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有较强的古文功底和文论、美学、哲学基础,具备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能力和可行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初探

1.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时应遵循两个原则

(1)紧扣课文,选择性补充材料。既方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把握课本内容,同时又增强文化积淀。如在讲解《逍遥游》时,可向学生简单讲述老庄的“无为”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在解读王维等人的诗歌时,可以适当引入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儒、道、释三家的合流与融汇情况对中国文化形成的作用。

(2)补充材料量的大小,应以学生接受能力为度。在授课时,力求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着力寻找文化内容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如将儒家所讲的“仁爱”“和谐”“诚信”与现代社会契合。

2.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糟粕并存,教师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充分领会现代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将实现学生个人发展作为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学会批判地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和精神。

(2)教师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过程中,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智慧激励、方法激励、情感激励、目标激励,使学生大胆地评说,积极地参与,自觉地思考特定文化内容对现实的影响和意义。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并将精华内化成为自己的文化积淀。

(3)教师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讲授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技术,恰当采用参与性教学方法和非语言沟通技巧,帮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

第4篇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积淀、流传并仍在影响当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在道德教化上具有深厚的资源、鲜明的特征和积极的功能。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与大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有着直接、紧密的作用,然而,多元文化的影响、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不够,导致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认同感不强。如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对于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教育与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相融合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教育与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融合的必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是注重伦理教化的崇德型文化,当代文化价值体系观念的形成本身就与之有着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关系,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本内容,无论是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上提出的价值导向要求,都可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相关的思想渊源,所以,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不开文化环境的熏陶,而文化环境从历史发展上本身就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件具有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工作,??前,大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往往枯燥、单一,学生兴趣不高,接受程度和效果自然不佳;当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价值观扭曲等情况时,学生管理者往往过多地依赖于心理学知识,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而传统文化在内容上较强的人文性,以及教学方式上注重的渗透性,恰好能够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这方面的不足。所以,要想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好、有实效,就必须充分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探索、创新两者相融合的教学路径。

(二)传统文化教育与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融合的可能性

伦理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核心,强调德育在个人、家庭、社会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道德的重视不仅体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更体现在中国古代人们的道德践行中。”[1]所以无论是儒家、道家等学术流派关于道德伦理的理论建构,还是层出不穷的道德行为典范,都具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价值,比如,传统文化提倡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仁爱”“立己达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升华个人理想的重要文本;传统文化在个人修养上面提倡的“知行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慎独”“正心笃志、崇德弘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思想理念,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为人处事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具有很好地引导作用;传统文化在教育方式上所提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理念,对于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避免灌输式教育手段弊端具有很好地启发作用。对于辅导员这样的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群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

(三)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积极意义

辅导员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除课堂教学以外的重要教育力量,作为学生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指导者,辅导员具有与学生接触时间长、接触面广、接收信息渠道多等天然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教育对象、因材施教,并通过自身言行影响学生的情感、行为和人格,而相对于其他层面的学生管理者,以及专业教师,学生与辅导员更为亲近,更易于接受辅导员所传递的思想观念。而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广泛性、渗透性和灵活性,能够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相契合,使其能够将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并伴随其言语教育、行为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积极的道德准则贯穿于学生的大学生活始终。因此,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信仰缺失、社会责任感淡化、诚信意识淡薄、受挫能力差、知情意不协调等问题,辅导员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大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阵地作用。

二、辅导员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职业能力困境

(一)目标定位与现实工作存在差距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对于高校辅导员主要职责的界定,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也是大部分辅导员的精神追求,但是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几乎参与的所有的学生管理工作环节,从新生入校到实习、毕业,工作时间碎片化几乎成为常态;岗位职责不够明确,学生日常管理、党支部建设、团学活动开展等多项任务往往都由辅导员承担,身兼数职必然造成工作精力不够;大部分高校辅导员个人所带学生数超过200人,有的甚至达到300―400人之多,负担重、责任大、压力大的“保姆式”的工作状态,导致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辅导员自身的文化素养都不能达到要求,更谈不上传播传统文化。

(二)队伍结构不合理、不稳定

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着年轻人多、女性多的情况,客观上造成队伍结构不合理。年轻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固然有着有活力、创新能力强、与学生更为亲近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管理经验不足、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的不足;在传统文化资源的理解、运用等方面,男女思维差异体现不明显、思维碰撞不激烈,无形中造成教育内涵和形式的单一性。“保姆式”的工作方式,数量多、问题多的复杂个体,造成很多人产生职业倦怠,职业认同感、自豪感不高,通常在带完一届学生之后选择转岗,不愿意长期从事这一职业,甚至在从业之始就将辅导员工作作为踏板,并没有以此为终身职业理想的奋斗信念和动力。

(三)学科背景不一、缺乏专业指导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神,没有教科书式的统一范本,各种文化精髓、文化精神散见于众多的文化典籍之中,这对于辅导员来说,本身就是一项浩大、艰巨、漫长的学习任务。与此同时,由于辅导员队伍的学科背景多样化,所以在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和传播方面,几乎完全依靠辅导员自身的兴趣和知识储备来支撑,缺乏系统的培训,缺乏合格的指导者、带头人,在文化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方式上也缺少相关的交流和指导,所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实现“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目标难度较大。对于如何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支撑点、如何将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在学生日常教育中发挥作用,需要在帮助辅导员自身学习、认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从教育教学方式的角度结合大量案例分析开展专题培训。

三、提升?o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职业能力路径

(一)开展基础文本学习指导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离不开基本读物,首先,对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专题指导,推荐、订阅相关经典读物,帮助辅导员掌握传统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阅读、感悟吸收文化精髓,从而达到一定的理论水平。可以按照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学习,通过树立纵向历史脉络建构知识框架;可以按照学术流派开展专题学习,如《论语》《孟子》《道德经》《弟子规》《朱子家训》《离骚》等专题阅读指导,将其中适用于教育、人际、学习等方面的经典文本、思想提炼出来,作阅读推荐和讲解;可以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分专题开展指导,如:“以人为本”思想专题、“崇德尚仁”思想专题、“仁爱”思想专题、“知行合一”思想专题等,帮助辅导员建立强烈的文化认同、主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创新能力,建立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树立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从而具备将传统文化思想精神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

(二)拓宽教育资源外延

在学习、认同、理解传统文化资源学习的基础上,如何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校园生活,挖掘、运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辅导员职业能力亟须提高之处。“将优秀传统文化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传统文化的传统性与新时期发展的现代性结合起来,找到融合点,适应现代教学方式、教学特点。”[2]在阅读指导的基础上与现实生活进行关联和发散、拓宽教育资源外延,对辅导员创新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将传统文化资源与当前的社会热点事件、专业学习、创新创业、校园生活实际、地域文化、传统节日相联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结合案例分析将道理融入其中,让辅导员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过程中有话说、会说话、不枯燥、有内涵,摆脱灌输式教育的枯燥和单一。

(三)创新文化传播平台

除了将文化精神融入传统的主题班会、班委会、年级大会等场合之外,积极搭建学生感兴趣的交流平台,创新团学活动形式,线下如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微课”“国学角”、名著阅读沙龙、传统艺术交流、经典诵读等、校园诗词大会、校训校徽品读等,线上如建立微博微信公众号、拍摄视频、开设直播讲堂等。此外,在活动中可以制造思维的碰撞,如“积极奉献”与“正当索取”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关注、认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吸收精髓、积极思考,从而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义务紧密联系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

(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播并不止于文本的阅读、口头的宣讲,做好传统文化教育,辅导员不能只做“传声筒”,更要通过身正为范的行为实践感染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传统文化,辅导员通过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做到身教与言教并重,在学生资助工作、奖学金评定、党员发展等学生管理工作中做到规范自身言行,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做到“教学相长”“不耻下问”,在个人自身的专业学习中做到潜心读书、严谨治学、学思并重,与学生一起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让学生真正从辅导员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感召力、感染力。

(五)培育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第5篇

学校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基地。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传承民族文化是其应有的责任与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产生于民间,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审美内涵。其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创新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早在2013年,《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就提出,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路径。在此方面,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对于“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可以提供经验借鉴。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开设蓝印花布艺术课程,主要介绍蓝印花布的制作原理、技艺方法、历史渊源等。通过课堂上的教与学,学生对蓝印花布的技艺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了这是由传统技艺制作而成的手工印花布,了解到了制作方法是由一块普通的白布经过印染程序后,变成色彩深沉明快、图案朴实典雅的蓝印花布,也认识到了这是一种始于中国民间的印染技艺,有大约1300多年的历史。

在技艺传承方面,校方、国家非遗传承人、教师、学生多方联动,共同参与“蓝布印花技艺”的传承。首先,校方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吴元新担任兼职教授,共同组建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其次,非遗传承人将近万种珍贵的蓝印花布面料及图案提供给学校,建成蓝印花布图案数据库。再次,学校教师对“南通蓝印花布”图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着力开发蓝印花布图像检索原型系统,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将蓝布印花技艺传授给学生。最后,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蓝印花布技艺基础上,设计完成“世博吉祥物系列”、“南通十景”等多种蓝印布板样,制作成蓝印花布作品。

在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引入了蓝印花布传承馆。馆内保存了近万种蓝印花布的刻版,存有千余种历史久远的蓝印花布藏品。蓝印花布传承馆主要展示了蜡缬、夹缬、绞缬和灰缬四种蓝印布制作工艺,并以灰缬即漏版刮浆法直接在馆内量产蓝印花布。蓝印花布传承馆里,学生和来访的参观者可亲手体验刻版、刮浆、揭版、浆布、染色、显色、刮白的制作流程,从事该项技艺达 30 余年的师傅还会展示夹缬、绞缬技艺。

在此基础之上,学校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着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工作。一是配合蓝印花布博物馆、传承馆,定期开展蓝印花布的展览展示活动;二是举办蓝印花布的图案设计大赛、扎染技艺大赛、摄影大赛;三是在文艺晚会、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等学生文艺活动中进行蓝印花布的服装表演;四是邀请蓝印花布代表传承人到校园进行传承讲座;五是参与蓝印花布的文化采风工作,收集民间蓝印花布图案;六是带领学生赴江西婺源等地进行写真;七是支教时将蓝印花布技艺传播到当地学校。

第6篇

论文摘 要: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高职院校由于缺乏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所导致的一些突出问题,系统论述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方法和手段。

随着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热播,社会上随之兴起了一股“国学热”,人们好像一下子变得对于国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社会上关于国学的一些通俗读物也备受推崇。人们在品尝着这些文化栏目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社会上的国学热暴露了我们学校教育的什么缺失呢?冷静下来想想这其实反映了学校这个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力量发挥的不足。

2006年国家出台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建设先进文化和培养文化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由于过于推崇智育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导致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格修养、道德意识等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在高职院校中这个倾向更为明显。由于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思想和人际交往方面都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不仅对学生将来的长远发展不利同时给职业院校目前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和障碍。

1 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乏主要体现

1.1 人生理想、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根据调查,选择高职院校的学生一部分是由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另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很复杂,有的是家长的要求和坚持,有的是随波逐流,还有一部分是误打误撞。那么在这样的动机之下,他们来到高职院校后自然不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有很大一部分就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职业生涯和规划不清。没有学习目标自然就导致了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

1.2 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拜金主义和自私自利思想严重

由于缺乏传统文化以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引导,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形成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和正确的评判人生、社会、现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和误导,有着拜金主义的思想,认为有钱就是成功,人生的目标就是为了多赚钱。同时在市场竞争的大的时代背景下,很多同学有着自私自利,唯我至上的思想,缺乏大局观念和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1.3 社会公德意识不够,竞争的方法和手段不当

现在很多的大学生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而长大的一代人,他们深谙竞争的目的和作用,但是有时为了达到目的,自觉不自觉地效仿社会上的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同时由于过于注重自我,社会公德意识不够,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自身素质不高,表现出很坏的社会影响如: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等等。

1.4 心理脆弱,不能很好的面对挫折和困难

传统文化中的百折不挠、勇于担当的精神没有很好的被广大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和领悟,很多同学在面对生活、学习和情感上的一些困难和挫折时心理脆弱,不能很好的调节和面对,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困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2 高职院校应该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大力开展传统文化的相关教育

高等院校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应该大力开展传统文化的相关教育,并且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主要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2.1 培养学生以儒家思想为主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物质和文化的缩影,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支撑我们整个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支柱。其中心忧天下、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为苍生而奋斗的入世精神是儒家文化千百年来得以传承和发扬的重要内涵力量。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革,当今的市场经济重自我而轻集体,重结果轻过程都造成了当代大学生的急躁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主导下,他们为自我而奋斗成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天下、为苍生、济世富民的儒家思想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变得很不流行甚至十分陌生,我们职业院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针对这个缺失来着重加强学生的一种长远的奋斗意识和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教育他们要以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奋斗精神对待学习和生活。

2.2 塑造高职学生健康的人格意识,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品格的优秀个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对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精辟阐述,其中“修身”是根本和基础,一个人只有首先让自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炼成为一个相对完满的个体,才能在此基础上报效国家、造福人民。所以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熏陶,培养和塑造具有传统文化品格的优秀个体,这是传统文化在当今能否得到继承和发扬的基础和前提。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在学习外来文化和知识技能的同时,丢掉了很多我们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和礼仪,如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冲突、冷漠、麻木、道德意识淡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礼仪和道德教育的缺乏造成的后果,这些现象不仅给学生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同时,对于社会的发展也会造成很多潜在的隐患。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多姿多彩、生动形象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能用传统的道德规范来自觉地要求自己,同时从潜意识中感化每个人,让学生都能成为具有传统文化修养和道德自律意识的个体。

2.3 通过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人物来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困难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当代大学生走出校园后面临的是不仅仅是机遇,同时也有随之而来的竞争,伴随着竞争而来的是压力和困难。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他是否具有面对困境的勇气和精神。当代的很多九零后的大学生,自身生长环境相对优越,加之他们还没有真正步入社会,残酷的竞争和生存的压力对于他们来说还相对遥远,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很多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调试能力还有待加强。他们象温室里的花朵一样还不能经受风雨的磨练和打击。

勇于面对、敢于担当、百折不挠、九死未悔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要用我们优秀文化中的典型的案例来向我们学生展示我们的民族传统,同时潜移默化的让学生认识到挫折和困难是人生应有之意,同时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的精彩和有意义。

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开展可以和“两课”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育的方式来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丰富多彩的形式,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主要进行了如下的尝试和努力:

(1)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开阔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形成自觉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当今的意义和表现形式是什么?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些都是我们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首先从意识层面上加以了解和认识的,也是我们开展其他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前提。我们可以在课余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一些专题性的知识讲座,对于这些理论问题进行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审美趣味的讲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让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无形之中让学生养成学习、践行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观念。

(2)举办校园传统文化的活动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知识竞赛、趣味游戏、演讲比赛、校园辩论赛、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作品展示等等,这些都是通过竞技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学生参与的很好的方式,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所学专业和兴趣来设计适合学生口味的活动形式。比如我院是一所司法类的警察院校,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人交流能力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设计“当今社会学习传统文化的利与弊”、“学习传统文化是否落伍”等这样的辩论赛,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比赛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通过这样的比赛形式训练学生的口才和参与意识,把素质的养成和对专业的训练结合起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举办以展示传统文化形式和内涵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晚会由于集合了多种表现形式,通常情况下都是大学生关注度很高的一项集体活动,同时举办一场晚会也是提升学生的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这些职业核心能力的一个很好的综合项目。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举办一场以展示传统文化的内涵及演变的文艺晚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和排练节目,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节目的演练、活动的展示也是他们践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的学习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与人合作、交流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总之,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每个高校的从教者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摸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这将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和项目,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陈伟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学术界,2007(6):107-113.

[2] 赵晓慧.高职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3):93-94.

[3] 刘晓春.对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调研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0):63-64.

第7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加强 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1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思路,拓展视野。而坚持“以文化人”理念,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正能量,让大学生在优秀文化氛围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正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味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视野,它有利于探索出具有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策略,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筑大学生精神世界,开发创新潜能,塑造美好心灵的动力、导向和保证的作用。

1 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

目前诸多高校忽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特别是传统文化教育被弱化,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形成以提高就业率为导向的功利式的教育培养模式,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似乎道德的修养、人格的完善、自我缺点的不断改正等精神追求在他们眼中完全是“无用”的事情。这种学校培养模式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民族精神的教育不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了解,传统美德观念淡薄,思想上出现传统文化断层,甚至一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追求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给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大学生在观念、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主要表现为:其一,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滑坡。一些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淡薄了,缺乏对集体与社会的整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其二,理想追求淡化,缺乏远大目标。以个体自我价值实现为核心,过分注重眼前利益,功利思想严重,有的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其三,自我意识膨胀,行为失范,不能正确把握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线,如校园中出现的考试作弊,损害盗窃公物的现象,甚至出现犯罪现象。另外,部分大学生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精神,追求生活享受,早把学业抛至脑后,终因成绩不合格或违反校纪而处于退学的边缘。

2 “以文化人”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视角

2.1 何为“以文化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塑造合格社会公民的人文环境和文化基础。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概言之就是“以文化人”。“以文化人”来自《易・贲》的一句话:“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里的“文”与“化”,分别指的是“人文”这一实体及其“化成天下”的功能。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用文化教育人、熏陶人、感染人,让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从而提升人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

2.2 传统文化是“以文化人”的宝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是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财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是激发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不懈动力,使他们摒弃安于现状、追求享乐的意识,在成就事业、奉献社会的征程中怀揣创新的冲动和开拓的激情,敢于超越自我、善于拼搏进取,为再振中华雄风再作贡献。“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美德是滋养大学生宽容人格的心灵养分,教育他们增强同学间的亲和力与融合力,避免过激和对抗行为,既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以诚相待,言而有信”,观念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人生信条,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慎独内省,见贤思齐”,气度是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人生箴言,引导大学生把道德由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心的自觉,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做一名见贤思齐、慎言笃行、知行合一的大学生[2]。

3 传统文化视野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举措

3.1 物质情境上的传统文化渗透

物质情境上的传统文化渗透能够创造一种文化情境、一种文化氛围,容易启迪、陶冶和塑造大学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我们切不可忽视建设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和营造出高尚健康的具有教育力量的人文氛围。如在校园的一些地方树立传统文化中的名人塑像,选择那些蕴涵着传统文化教育精华的典籍和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格言、名句作为警句融入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个场景,使校园中的建筑、橱窗、板报、横幅、标语、路牌,乃至草坪中的警世语,都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让学生通过具有欣赏价值、激励作用和教育感染力的景致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进取,滋润着大学生的心灵,以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目的。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能够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既包括语言知识又包括文化知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包括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重要的教学内容,实现跨文化交际是大学英语的主要教学目标。

当前文化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我国的外语教育过多地强调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认为外语学习需要摆脱母语的影响,因此长久以来过于在外语教育中过于强调西方文化,而我们的汉语文化则被淹没了。母语对于目的语的学习不仅有负迁移的作用,同时也具备正迁移的作用。母语是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工具,外语及其文化所传递的信息必须首先经过母语文化的“过滤”。学习者在接受各种语言、非语言的文化因素时,必须以母语文化为背景,通过对两种文化进行比较并找出影响交际的各种文化因素,从而发现两种文化的共性与差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钱冠连教授认为,不同文化有其共核部分,从国际交往的角度来看,两种文化的共性研究十分必要,它揭示了文化的继承性(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社会性(文化的本质)、民族性(寻找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沟通的基础)、时代性(寻找文化的共同走向)、系统性(寻找内部结构特点,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自以来,我国外语学习者外语水平不断提高,一般日常交往的交际文化已不是影响他们交际能力的主要障碍,跨文化交际才是当前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要实现东西方文化交流,西方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均不可偏废。然而,由于长久以来外语教学忽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致许多英语好的学生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不甚了解,更不会用英语表达,出现了母语文化“失语”现象。

随着中国日益崛起,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注目。要实现中国梦,进一步扩大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文化需要先行。通过接受大学英语教育,学生能担负起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的重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只有秉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外语专业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途径。

1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完善外语教学内容

当今文化失语症的根源在于外语学习过于强调西方国家文化,缺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外语学习者本土文化修养不足,使其不仅无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在对外交流中无法实现双向平等交流,进而无法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纵观中国近代史,在寻求民族解放的过程中人才辈出,像、等近代学者身上兼具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和西方视野,才能在救国救亡的道路上实现民族自立。因此,外语教学需要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外语教材建设

半个世纪前中国的英语教材基本上以汉语文化为语言环境,外语学习为展示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服务。后来随着交际法教学的兴起,西方文化逐渐代替了汉语文化成为外语交际的文化环境。致使当前我国各类的英语教材中,几乎没有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外语教学中接触到的文章都是关于西方文化的内容,学生虽然接触到了纯正的外语材料,有利于其交流吸收外来文化,但是由于传统文化外文材料的缺失,导致传播本族文化受限。当前迫切需要在英语教材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材料,包括近现代大家译著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国的经史子集等。同时教材中也可选取外国人撰写的有关中国历史、文化、民俗、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文章以及外国人士介绍和评价中国文化的文章。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外语教材建设使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在对外交流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3 通过第二课堂增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外语能力

教师的课堂讲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第一课堂,其讲授形式单一内容有限。然而第二课堂由于是教师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可根据学生兴趣制定展示内容和活动形式。由于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寓教于乐,深受学生欢迎。例如用外语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答题、组织学生参加用外语朗诵汉语诗歌比赛、参与历史话剧编写等等。第二课堂具有学习内容丰富,时空开放,学习过程实践性强的优势,与第一课堂教学目标、内容、主体相统一,两者相互补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4 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Bennett(1999)提出的跨文化敏感性发展模式(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DMIS)分为 两个阶段:一、民族中心主义阶段(The Ethnocentric Stage):否认(Dential)――防范(Defense)――弱化(Minimization);二、民族相对主义阶段(The Ethnorelative Stage):接受(Acceptance)――调试(Adaptation)――融合(Integration)。

面临异域文化,学习者首先会经历民族中心主义阶段,否认存在文化差异、进而选择逃避或抵制文化差异、最后弱化文化差异。到了第二阶段,学习者逐渐认可文化差异的存在、进而调整适应文化差异、灵活应对文化差异,最终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泰然处之站稳脚跟。外语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体验从民族中心主义阶段到民族相对主义阶段的过程,从而增强跨文化意识和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如若没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习者就不会经历跨文化敏感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没有落到实处。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注重理论灌输,形式过于刻板,很难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微观价值出发,采取隐性的渗透教育,寓教于乐,把抽象转化为具体、把道理寓于问题、把学习变为探索,引导学生自己花精力寻找问题的答案。

进行中西文化对比,提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辨识度和认同感。有效利用现行教材发现中西文化的差异,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能力,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差异,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能够更客观地看待中华民族的文明和西方文明。通过对比,学生可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为客观的观察能力,进而具备多元文化意识和平等的文化交流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树立民族自信心,做到和而不同。

【参考文献】

[1]马冬虹.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研究[D].2007.

[2]罗玲.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5(21).

第9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了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关于做好2016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思维、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这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深层精神追求的积淀,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其蕴含的高尚的爱国情感、正确的人生理念、浓厚的人文精神不仅应成为当代大学生宝贵的文化品格,更能为现代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文化来源,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条件和环境。分析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有助于夯实创新创业文化基础、增加创新创业文化力量、深化创新创业文化责任、构建创新创业文化核心,有利于国家、政府、高校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指导理念,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遴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遴选出适合引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1.1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和合思想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有“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早已渗透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它不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这里的和谐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归结到人的身上,反映的是一种既能洞察自然规律又能顺应自然规律的天人合一的人格。

在当今商业领域当中,要求人们在创造利益的同时,也要注意维护他人、社会及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便是启发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中要实现和谐发展的问题。这种思想鼓励学生以宽容之心来对待他人,提高自我修养,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以及团队精神的发挥;以顺应之心来对待社会,完成对社会的道德义务及责任,有利于企业在社会中的顺势而为;以敬畏之心来对待自然,有利于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维护企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1.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图强思想

《周易》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几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发愤图强的优良传统,强调的是君子的自我反思并不断突破自我的态度,强调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一切事物。自强是指人要有充分的自觉意识,认识自身的不足及有待改进的地方,然后充分调动自身的力量去奋发图强,无惧艰难险阻,不断提升自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包含了自强、上进、奋发等优良的精神品格,与我们现代所要求的创新创业精神的内涵一致。

我们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中,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等品质是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这一品质是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不断前进、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如果一个想要创业的学生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做事缺乏恒心和耐心,遇到点困难便停滞不前,那想必他在艰难的创业过程中是很难坚持下来取得成功的。为理想而不懈奋斗、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积极的人生观,有利于大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项目中,不断激励自己,明确努力目标,激发潜能,自主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1.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

《日知录・正始》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强调个人价值的同时,更加强调人的社会性以及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只有在社会群体之中,依靠团体的协作,人类改造自然的创造才能够发挥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就是要求我们要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整体利益着想,把个人目标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将自己的理想抱负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追求人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在创业中可能更多关注到的是项目的现实利益,尤其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个别学生以自身利益为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缺乏对集体或社会的奉献精神,忽视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大学生将创业与创造最大社会价值并回馈社会的伟大理想联系起来,将创业与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结合起来,以实现社会与个人共同发展的目标。

1.4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诚信思想

《增广贤文》有“君子爱,取之有道”。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重义轻利”是作为君子必不可少的高尚品格。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这里所谓的"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是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但是前人所推崇的“义”,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摒弃“利”,比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肯定人们对“利”的追求,但更加强调的还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诚信是商人立身创业之根本,这已经被古今中外成功商人的实践所证明。一名优秀的创业者,除了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外,更应具备诚实守信、清正廉洁的优良品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对君子的要求,今天,它同样也可以成为大学生创业精神中的重要品质。大力弘扬和发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精神及能力的提高。

2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积极作用,探讨通过何种途径将两者有机结合,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2.1 加强文化宣传,启蒙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是启发和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重要一课。但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大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较为欠缺,接受教育的途径比较有限。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展板、刊物等传媒平台,积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各种校园景观当中,设计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校园雕塑、亭台轩榭、书画长廊等人文景观,这样学生在校园里就能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当教育者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创新创业的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时,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增强认同感,认可其中深刻的含义,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启蒙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整合课程资源,编写针对性创新创业教材

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专门引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章节的教材非常少。在很多高校,师生使用的教材大多只是涉及到创业实用基础类的知识,在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上较为缺乏理论依据,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创新创业教育值得借鉴的内容,因此,高校可以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将最能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人生价值取向的文化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内容编入教材。同时,要注意所选文化知识的可读性,使篇幅和内容短小精悍,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编制形式,科学合理搭配,也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区实际,合理开发和利用地域性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3 加强师资建设,将人文社科类教师纳入队伍

随着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兴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成为了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高校开始重视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选送了一批教师参加“创业指导师培训班”,成为学生的创业指导教师。这批教师大多是高校专门从事大学生就业创业部门的教师,由于专业所限,他们在给学生授课或为学生指导时,更多的是在实践操作层面,较少涉及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因此,建议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专业资源,聘请部分人文社科类专业教师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讲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渗透和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成功创业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

参考文献

[1] 孙文新,刘冬梅.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创业的关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2).

[2] 阚兴辉.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J].中国职工教育,2014(24).

[3] 陈召勇,朱华丽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B方法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

第10篇

>>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浅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试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对策研究 高校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途经研究 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 浅谈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培养高职女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与核心价值观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谈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文化消费价值观教育 国学精神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论文化冲突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谈文化兴国战略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多元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维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邵建芝.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新西部,2015.17.

[3]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 陈伟平,程承坪.礼仪制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光明日报,2014-04-23

【作者简介】

第1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思想政治教育;

G711

中职学生正处于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多元化的信息来源通道导致学生所接触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思想观念侵蚀学生思想意识,对此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如何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是每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现代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进一步整理得来的一系列教学理论与教学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未来的从业道路上更加适应社会与岗位的要求,以促使学生能够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本国民族文化,有着自己民族特色的特殊思想教育,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基础,与学生成长过程中接收到的本土风俗文化具有同源性,更易被学生认可接受。

二、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作用及具体方法

(一)作用

1.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爱国主义思想也是当代学生思想教育的最为基础的教育,其包含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中职学生肩负着祖国的基础建设任务,学生需要有着为祖国奉献的思想精神才能自我激励认真负责并完成建设祖国的任务。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指导学生制定积极的人生规划,以保证学生能够用积极热情的生活工作态度去对待人生。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利于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能够按照义务要求在社会的不同岗位中履行职责,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为爱岗敬业的优秀人才。

2.树立和谐发展思想,利于学生融入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以“和”的思想观念为中心,“和”指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现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市场经济复杂多变,导致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很难做到仁爱待人的和谐相处之道,这使得许多学生因一时的失误错过许多好的发展机会。将中国传统文化引进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指导学生严于律己、仁爱待人,教会学生待人处事的态度。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可稳定即将入职学生浮躁的心理,纠正现今大部分学生存在的实用主义心理,避免学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利于学生尽快地适应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3.消除学生疑虑,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现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虽然为学生的学习培养、学校的教育工作提供了诸多方便,但却由于文化差异形成的诸多矛盾也为学生带来了许多疑虑。西方文化功利性为主,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以道德为主,而现今一些网络言论则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泛化,导致学生处理事情上对主道德还是主利益而疑虑。另外,传统文化集体利益为主,而现今社会强调个人权利,当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冲突时,学生也困惑正确的选择。对此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令学生明确道德界限与个人所享有的相应权利,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思想政治相关实际问题。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宽广,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能够拓宽学生视野,令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进而起到发扬本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二)方法

1.注重实例举证,加强示范教学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需要加强经典实例引入分析,以经典人物形象引领学生感受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并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特点,辩证地分析事例中涉及的思想内涵。在事例的选取上,教师应尽量选取具有代表性、新鲜事例,并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不能一味地为学生展现正面,也要从反面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思想,进而让学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应当注重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注重提高自身素质,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

2.添加文化情节,重视传统思想教育

可以在课堂设计上添加文化教学情节,让学生模拟历史文化人物,以情景扮演、小品、演讲等方式进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还能够促使学生切身了解感受文化人物的思想,主观感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思想,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魅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必拘泥于课堂教学,可以积极扩展教学途径,如通过建立校园思想政治教W网络平台并渗透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去,使学生在课余生活中也能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接受“正能量”辐射,不仅能够潜移默化学生思想,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视。

3.结合中职背景,构建传统文化下职业思想政治教学课堂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在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也要结合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思想,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实用性,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参与度,促使学生将思想政治课堂中学的的知识与传统文化运用到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教师课堂设计应当积极以职场为背景,向学生展示实际职场工作中涉及到的思想政治矛盾以及学生应当以怎样的思想态度来面对职场存在的各种难题。教师也可以采取实习式教学手段,带领学生到工厂实习,培养学生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进而构建传统文化下职业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三、结语

中职学校教育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政治培养,指导学生形成正向人生观与价值观。现今经济全球化发展导致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冲击,中西方文化相互排斥必然导致学生在生活乃至今后职业生涯存在待人处事的矛盾。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之处,结合时展特点能够提高学生思想的深度与宽度,提高学生为人处事能力,利于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变,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的职业技术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职业学校;教师素质

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源远流长,茶文化早已渗透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中,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被公众广泛认同[1]。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之中引入茶文化,促使教师形成优秀的品德素养,以此来影响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构建和谐、民族、开放的校园文化。

1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现状

网络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各种外国思潮涌入国门,对职业学校教师造成严重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致使教师受到腐蚀,教师道德品质也会使学生受到影响。当前部分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教育与培养缺失,没能按时开展教师素质培养教育,使职业学校教师道德素质与教学质量堪忧,不利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落实,影响了职业教育发展进程。

2传统茶文化基本功能

2.1传统茶文化美学功能。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美学功能不容小觑,一方面,茶用品极具中国古典之美,茶壶、茶杯、茶碗、茶瓢、茶笼、茶刀、茶托等用具,其造型、颜色、制作工艺、光影效果、结构等特征均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美学特征,带给人美的感受[2]。另一方面,茶艺表演的美更具艺术性与美学特点,自唐朝茶艺文化萌芽以来,经过宋、明、清三代的发展,至今茶艺文化体系逐渐完善,除了茶道本身的美感之外,茶艺还吸收借鉴了其他艺术形式,诸如文学、舞蹈、音乐、香道等等,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中国传统茶艺文化。尤其是工夫茶艺术作为中国古典茶艺,其人文性水平较高,是我国茶道文化的集大成者。传统茶文化美学功能在职业学校教师素质培养方面具有的作用,通过美学功能培养教师的文化素养,从而改善当前职业学校教师素质培养中的问题,形成职业学校教师素质培养体系,利用传统茶文化博大、深远的美学特点实施教师人文素养培养。2.2传统茶文化德育功能。德育功能是传统茶文化最为重要的功能,一方面,茶文化是我国传统礼仪的体现,在茶艺过程中,礼仪十分重要,充分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特点,能够培养职业学校教师的道德素养及人文精神,使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3]。另一方面,茶文化中先苦后甜的思想是传统文化人生真谛之一,在人生之中,经历挫折与困苦之后的成功更具价值。职业学校教师通过茶文化教育后,能够感受到人生如茶的至高境界,以自身生活及工作经验印证先苦后甜思想,从而转变以往追求享乐、金钱的个人主义想法,认识到拼搏与奋斗是人生中的重要组成。同时,茶叶具有质朴、自然的特点,是我国传统文人价值的首要体现,也是茶德文化体系中的组成部分,遵循自然之道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进而帮助职业学校教师形成良好的道德体系。

3应用传统茶文化提升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策略

3.1通过传统茶文化提高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质量。我国传统茶文化具有包容性及延伸性的特征,茶文化与不同事物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形式,诸如,茶文化与对联相结合形成茶联;茶文化与绘画相结合星恒茶画;茶文化与文学相结合形成茶书等等[4]。因此,在职业学校教师培养过程中,应加深传统茶文化在教师培养中的体现,提升职业学校教师的包容性,根据不同学科及领域的知识、教学特征,结合教师特长与优势,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教学方式,从而完善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质量。另外,采用传统茶文化提升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培养,借助茶文化的包容性及延伸性,将先进的教学技术与经验引入职业学校之中,根据当前国家对职业学校教学要求,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培养体系,采用讲座、分享会、公开课等形式,使职业学校教师能够逐步提升其教学水平。3.2通过传统茶文化改善职业学校教师文化素养。除了教学技能与经验之外,职业学校教师的文化素养培养尤为关键,茶文化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元素,当前也成为庞大的文化体系,其中涵盖各个层面的知识与素养,通过传统茶文化来改善职业学校教师文化素养,以此凸显职业学校文化底蕴,从而转变以往职业学校教学及管理中的问题[5]。同时,众所周知,传统茶文化具有极高的灵活性,这一特征应体现在职业学校教师文化素养培养之中,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师培养策略,找寻适合职业学校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培养模式,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充分融入到教师文化素质培养之中,有效提升教师综合水平。另外,茶文化具有知识性,以茶文化丰富职业学校教师业余生活,开展各种具有知识性及娱乐性的教师茶文化比赛,进而升华教师文化生活,使其充分了解茶文化这一人类文明。3.3通过传统茶文化构建职业学校教师道德体系。传统茶文化以“德”为中心,形成康、乐、甘、香、和、清、敬、美的茶文化八德,茶德概念从我国唐代即初步形成,当前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均十分盛行[6]。在教师道德体系建设中,职业学校应加强对茶德的理解与感悟,形成具有职业学院特点的教师道德体系,以茶德带动师德,进而培养职业学校教师道德素养。同时职业学校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从思想层面提升教师个人品德修养,并通过茶德多角度阐述道德对于人的重要性。另外,《饮茶十德》中介绍,茶除了能够滋养人的身体之外,还能够完善饮茶人的道德品质,并使饮茶人认识到和敬待人的重要性,通过将茶文化与职业学校教师道德培养相结合,利用茶文化完善教师道德修养,从而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对教师道德素养加以培养,同时也有助于职业学校学生道德教育。3.4通过传统茶文化凸显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效果。教育是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与保障,教学改革是当前职业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到教学改革之中,凸显茶文化的开放性,将教师纳入到教学改革之中,并提高教师在教改中的权重,促使教师主动参与到教改中,对教师提出的合理建议予以采纳,以提升教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另外,传统茶文化发展至今,具有极高的时代性,目前我国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品质飞速发展,使茶文化随之发展,茶文化的内涵与形式不断变迁与创新,形成了新时期的茶文化,其功能性、价值性、国际性水平不断攀升。鉴于此,在教改过程中应充分借鉴茶文化时代性与创新性特征,根据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将专业领域中先进的技术与理论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以实现职业学校教学创新发展的目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茶文化是我国古典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优秀道德品质培养手段,通过借鉴茶文化、引入茶文化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培养,转变当前教师管理及教学中的问题,形成具备职业学习自身特点的素质培养体系,帮助教师形成优秀的个人道德素养,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春.传统茶文化在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7,(12):420-420.

[2]严利人,林晓文,杨双旭.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专业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创新与传承示范专业点[J].中国茶叶,2016,(8):26-26.

[3]石义林.茶文化对医学院校教师文化素质的提升[J].福建茶叶,2017,39(9):215-216.

[4]杨颖.从中国茶文化的角度看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J].福建茶叶,2016,38(5):295-296.

[5]吴鹏.中华传统茶文化在当今大学生人文素质与思想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7,39(8):189-190.

第13篇

>>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对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面向“中国制造2025”,高职机电类专业转型与提升的路径研究 面向“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探析 中国梦引领下的医学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公寓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机械专业发展方向的影响 浅谈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接研究 专业社团: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文化建设探析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实践 中国制造2025下“智能工厂”建设的分析 构建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初探 试论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的特色文化建设 “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比较研究 “物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路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陈鹏,庞学光.《中国制造2025》与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5(17):15.

[3]吴晓蓓.《中国制造2025》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5(8):9-11.

[4]徐涵.在专业建设中培养职业精神[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6(2):1.

[5]章萍.基于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专业文化建设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4):45-46.

[6]“2016:我的一点希望”专家笔谈会实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14-15.

[7]刘光明,李庆良,金奉强,高静.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工业文化作支撑[J]企业文明,2016(3):19.

[8]李乾坤,邓光.专业文化:支撑高职文化建设的主体与实体[J].职教论坛,2014(6):7.

[9]苏畅.校企合作视角下专业文化建设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2015(2):84-85.

[10]斩希平,吴增定.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3-24.

[11]颜彩飞.《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J].河南科技,2016(3):18.

[12]陆勤丰.产业行业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若干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4-5.

[13]吴倩,程宜康.技术素养: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思考[J].职教论坛,2016(6):10-14.

第14篇

截止到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历了62年的发展历程,清晰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则在21世纪初才明确提出,其重要载体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现阶段我国的高职院校呈现了快速、全面发展的态势,教育部亦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就是校园传统文化建设。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体制中并不占重要地位,这与社会、文化价值导向及人文环境都有直接关系。随着社会文化熏陶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在最近几年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这势必会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有其鲜明的地域及民族特色,如何使民族特色与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环境,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校园传统文化建设既可以锤炼学生谦和坚韧的民族精神,又能够培育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人文主义情怀,还可以将优异的文化气息和精神传递给整个校园乃至社会。基于此,剖析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采取必要手段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近年来,经典传统文化回归校园和书本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共鸣,教育部亦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校园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如国内部分著名高校开设国学院,人们对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重视,幼教开设国学班等,这些情况说明文化环境已经日益改善。然而,从高职院校教育现状层面来分析,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高职院校做得还不够,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分析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势在必行。缺乏系统认知与了解体会有研究报道: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系统化的认知学习。据统计:平均约有超过60%的在校大学生对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等人只闻其人,不知其详;对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如《资治通鉴》《道德经》等亦有超过70%的学生从未阅读过,遑论深刻体会。反而是一些格调低俗,传统气息肤浅的文化作品易于在学生中传播,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教育的一种悲哀,传统文化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可见一斑。高职院校亦没有很好地将传统文化教育体制引入日常教学活动,无法使传统文化教育形成常态,缺乏系统性教育方案及长远规划,更多地依赖教师及学生的个体行为,无法体现文化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程度。高校的引领作用不明显校园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有完备的培育机制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保障。现如今,大多数高职院校更为注重学科专业建设以及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往往忽视传统文化的引领示范作用。殊不知,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恰能起到引领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也能够相互辉映、相辅相成。如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开设了食品工程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以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为基础,开发现代新型餐饮模式及烹饪方法,培养食品加工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正是我国源远流长的餐饮文化及具有浓郁蒙古族特色蒙餐文化的积累,才造就了食品工程专业的鲜明特色。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其中警示后人的事例和先导模范人物不胜枚举。以史为鉴,映射当下,历史文化时刻在提醒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高校应该将这种引领作用更为充分地发挥出来,而不是仅仅表达文化形式或教育方法,以调整自身的教学结构或单元适应校园文化需求,并引领文化教育。缺乏具备传统文化素质的教师在高职院校中,除去历史及文化专业相关的专业教师外,教师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难以在高校中全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体现更多在选修课程里,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相应的传统文化教育选修课,但是能够授课的教师却寥寥无几,学生的选课意愿也不够强烈。长此下去,易形成教师教学积极性降低导致学生选课人数逐渐减少的不良局面。此外,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也缺乏对新进人员文化素养的考察与衡量,无法满足校园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人才需求。

3加强校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措施

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引领传统文化建设方向地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各不相同,其中民族地区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这就需要有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作为指导性纲领,来指引文化建设的方向。以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为例,因地处蒙古族聚集地,蒙古族生源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逐年提升,统计截至2014年9月,蒙古族学生比例达到11.3%,客观上具备了推广传统文化的条件。同时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吸收采纳了蒙古族教师及学生的建议,调整蒙古族文化相关课程在公共课及选修课中的学时及学分,并首次提出蒙古族文化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应用问题,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文化结合的程度,为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完善文化教育结构,多方位营造文化氛围文化教育结构涵盖于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之中,与当前的政治、经济、科技都有着天然的联系。从宏观教育结构来看,文化教育结构中的层次结构和形式结构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机地融入层次结构和形式结构中,才能有效地完成文化教育结构的调整。层次结构的主要目的是迎合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内蒙古地区的乳品及牲畜肉食品行业比较发达,同时蒙古族文化产业也具备了相当的规模,这为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带来机遇。如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其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就是蒙古族文化课,实践环节如工学交替、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亦多与蒙古族文化有密切联系。这些措施较好地提升了校园人文环境,有助于蒙古族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进而丰富了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的主要目的是发展高职教育,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势必会受到阻碍。可以采取在校园内举办蒙古族文化展、开展蒙古族文化宣传月、举行蒙古族文化节等宣传方式,加大宣传规模;同时开设蒙语交流角、蒙古族舞蹈课程及举办蒙古族运动会,使蒙古族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地提升文化影响力,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最终凝练为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4结语

第15篇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民族文化 传承与创新机制

Abstract The so-called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immersion of culture, culture is the baton of vertical handover process in a community of members of society. Each nation has its own unique culture, in order to retain, continue down, the need to choose the way of inheritance,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form.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innova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heritage, government support and industry coope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on the path of shallow exploration.

Keywords ethnic regions; vocational education; na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

民族文化指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文化的总和。民族文化传承是指本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做交接棒似的纵向传播的过程,这个过程受生存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传承机制,使本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保持其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

1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概述

1.1 基本现状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且本民族的语言主要用于其内部间的交流。从当前职业教育来看,为了教学上的方便和传承这些少数民族语言,我国在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施行双语授课。对于民族地区学校来说,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充分结合本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以武陵山区为例,其结合本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开设了一些如侗族大歌、芦笙、土家织锦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但这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在武陵山区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却很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民族间的交流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各民族文化与汉族的文化却正在日趋一致,部分民族地区的一些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在民族文化中语言是最为核心的,但目前一些青少年已经不会讲自己民族的语言。以武陵山区为例,在一项针对本地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掌握程度的问卷统计结果中显示,在其父母一代,民族相融的情况已经比较深入了,其本民族的家庭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去,到了学生这一代,民族融合的情况更加明显,更加深入,更加普遍,尤其是对一些城镇家庭来说尤为如此。可见,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汉族化的现象正日益加深。

1.2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而言,当前最有效也是普遍采用的方式为发展职业教育。但由于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认知上的浅薄,大多数的人只是片面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学习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的地方,未能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作用、意义及其深层次的含义。作为一个民族精神延续与发展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想使其更好地延续下去,不得不选择职业教育这条最有效的途径。但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能使职业教育得到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根据本民族的特点,以及职业教育的独有特点,并基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革职业教育,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力。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需要职业教育的帮助,同样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民族文化的促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族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紧紧围绕民族风俗习惯以及特点的工艺进行,以使学生对本民族的起源、发展过程、人文理念、文化特性、地理特征都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所以就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而言,其承担着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要很好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二是要将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作为一种职业,不断推动民族文化产业链的形成,进而促进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2.1 文化冲击对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挑战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基本在当地范围内传承,几乎很少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即便有他民族一定同化,也有益于民族文化本身l展。但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下,文化产品的自由流动、扩展,以及文化价值的不断碰撞,逐渐威胁到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安全。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大多在特定的民族间延续与流传,且其所使用的语言也有很强的民族特性。但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下,传统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正逐渐失去其固有的空间,民族、国家的边界正逐渐消解。当前民族文化传承的空间及其途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给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传承提出了挑战。

2.2 文化冲突对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挑战

在全球化及现代化的不断冲击下,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愈发明显,尤其是少数民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间的冲突越发激烈,使少数民族的归属感、忠诚心受到了挑战。通常来讲,在教育事业中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排斥与接纳两种选择。假如特定的少数民族文化环境相对封闭,且在外来文化冲击较弱的情况下,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势必会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这时不易接纳外来文化,因而常选择排斥;假如特定的少数民族文化环境相对开放,且在外来文化冲击较强的情况下,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势必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时容易接纳外来文化。

3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

3.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入手,创新职业教育形式

在民族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日益重视。比如:我国对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等这些习俗进行法律和政策上的保护。职业教育也要顺应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进行优化创新,让职业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在教学的内容中加入一些民族风俗、民族特有的工艺以及民族的舞蹈艺术等,把民族文化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同时,教师在讲解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针对武陵山区的某一民族的传统服装、节日以及风俗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自己喜欢的民族文化,把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文化做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和同学讲解自己喜欢的原因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了解了武陵山区所具有的民族文化,也对武陵山区长期生活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特色更加重视,更有效的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2 聘请民族艺人或专家进校园,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艺人和一些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对该地区的民族文化是最清楚,也最了解的。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要想更有效的延续下去,职业教育是最有效的渠道。因此,武陵山区职业教育就可以把这些民族艺人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聘请到学校作为讲师,给学生讲解民族文化。同时,定期组织一些活动,让学校教师和这些民族艺人和专家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让学校教师的知识水平得到提高。例如,在讲解一些关于武陵山区民族文化传承的项目时,就可以让学校内部的教师在知道理论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理解民族文化,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让教师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3.3 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培养,提高传承民族文化能力

在职业教育中要想有效的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必须加强“双师型”师资培养,以此来提高教师传承民族文化的能力,职业院校根据学校专业的建设以及发展的需求,定期组织学校的教师进行民族文化的培训,让教师在培训中更加理解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及重要性,共同开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相关的科研项目,让民族文化能够得到世代相传,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学校也可以安排教师到传承民族文化相关的行业、企业参与具体的工作,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言传,还可以身教。

3.4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保护和培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存传承人进行保护,同时强化后继传承人的培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传统手艺、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等为内容,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之中,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民族的文化、风俗以及习惯,自觉的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且职业教育要改变以往“口传身教”的传承模式,要积极进行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充分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定出全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人才保障,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3.5 加强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以及行业间配合

职业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最为有效的渠道,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经费的投入以及行业间的配合。所以,政府要建立健全制度,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把传承民族文化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中来,让行业间进行协作配合,履行各自的职责,落到实处,让民族文化的传承顺利进行下去。此外,职业教育要加强相关民族文化专业的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职业院校也要充分发挥出校内现有的财力、物力作用,对校内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井祥贵.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 肖丽萍.武陵山区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4.

[3] 李丽敏.全纳教育理念下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4] 冉红芳.教育传承场域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机制探究――基于鄂西南职业技术学校的调查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84-188.

[5] 杨建忠.论民族地方高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价值与方式[J].黑江高教研究,2012.10:69-72.

[6] 黎卫.论高职教育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与使命[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4: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