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金融危机;原因;对比;启示
中图分类号:F038.1
文献标识码:A
在十二年前作壁上观东南亚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各国景象的美国人,也许远没有料想到今天的自己也会深陷百年一遇的金融位置泥潭中不可自拔。这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便是世界经济头号大国,也不能在置身于金融危机时而毫发无损。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更应时刻警惕发生深度金融危机。无论是此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还是当年震动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反思和借鉴的机会。在这里,将着重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回顾与分析。
一、危机爆发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 国际游资的冲击。毋庸置疑,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者利用对冲基金进行买美元抛泰铢、买泰铢抛美元的投机活动使泰铢一路下跌,股市暴跌,银行呆账大量增加,外资流入骤减,经常项目逆差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尽管随后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之力,联合新加坡动用约120亿美元巨资吸纳泰铢,大幅调高利率,禁止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索罗斯大军等措施给了索罗斯大军有力反击,但最终也没能吓退有备而来的索罗斯大军,他们再度向泰铢发起猛烈进攻,致使泰国政府不得不放弃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实行泰铢浮动,由此点燃了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2 经常项目逆差,外债负担过重,国际收支失衡。东南亚国家奉行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对外经济是否平衡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的形势。然而从1993年起东盟四国连续出现赤字,经常账户赤字约占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8%。首先,东南亚国家的贸易结构单一,八十年代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九十年代转向高新技术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电子产品价格下降的影响,东南亚国家以出口电子产品为主的产业普遍萎缩,出口量下降,增幅缓慢,是这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失去控制,形成绝对经常项目逆差。其次,东南亚国家主要强调生产模仿却忽视产业创新,东南亚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承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而发展起来的,这一方面增加当地就业,促进了经济繁荣,然而另一方面,这种发展模式也让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发达国家产生很大的依赖性。
(二)内部原因:
1 金融市场开放过早。由于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加之东南亚国家片面追求高增长速度导致投资需求过旺。为了弥补发展资金的缺口,东南亚国家进行金融改革开放金融市场为经济发展筹措资金。东南亚国家在金融化的过程中,忽视了融资风险,追求暂时繁荣,过分急于求成而没有遵循一般的步骤,在经济体制和实体经济发展尚不够完善和成熟之前,就过早的将本国金融市场自由化,无疑加剧了金融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2,僵硬的汇率制度。东南亚国家普遍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其考量是希望能抑制通货膨胀,对于拥有大量短期外债且短期债务偿付超过了债务资产、金融体系脆弱的真是国情来说,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不再适合。从1995年起,美元汇价开始上升,日元相对美元贬值。此时,东南亚’各国没有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及时的调整汇率,仍然坚持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本币随美元对其他货币的升值,工资成本的大幅度上升等使出口商品竞争力明显下降,经常账户逆差进一步拉大。3,泡沫经济严重。利率的市场化吸引了大量追逐货币利差和短期高额回报率的外国资本和“热钱”的涌入。集中的资本涌入导致房地产价格已涨再涨,使这些国家的金融形成了巨大的非生产型经济泡沫。过度膨胀的泡沫经济一旦破裂,便会引起一系列的金融动荡。美国次贷危机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严重的房地产泡沫,泡沫经济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共性因素。
二、中国今日对比东南亚昨日
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背景与当时的东南亚国家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一)从发展模式上看。当时东南亚国家采用“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出口拉动国内经济发展。而今我国经济发展虽然是由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的共同作用,但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高,造成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也越来越高。
(二)从金融层面看。尽管与东南亚国家存在区别的是,我国发展到今天仍然没有全面开放资本账户,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这也确实是一个明智之举,但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量的不断增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考虑到国际贸易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也已悄然启动,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警惕重蹈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覆辙,采取积极的改革修正措施,规避金融风险,保证我国金融市场和对外贸易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对中国改革与推进的启示
(一)选择恰当的汇率制度。东南亚金融危机表明僵硬的汇率制度不再能顺应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逐步开放金融市场的一系列要求,因此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就变得异常重要。
关键词:东南亚地区 国际金融贸易 新格式 地位 经济危机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国际金融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东南亚地区作为亚洲金融贸易的“领头军”,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影响着整个亚洲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地位,同时还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在摆脱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后,国际金融贸易以全新的格局呈现在全球经济贸易中。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中,以往的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金融贸易的格局。在此,本文从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以及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的地位等两个方面出发,针对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的地位,做以下几方面分析与探讨。
一、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
经济危机过后,国际金融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下文中,将简略分析经济危机后国际金融贸易的格局变化:
(一)发达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方式维护贸易主导地位
经济危机后,美、英、法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方式来维护本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例如美国制定了“购买美国货”条款,以保护美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地位。美国国会于2009年2月份通过了经济刺激计划,奥巴马政府试图借助“购买美国货”条款来维护美国的国际金融贸易优势,该条款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又如英国政府于2008年向银行注资,要求银行向国内企业提供放贷的便利条件。在英国国内政治、舆论等方面的压力下,银行被迫从国家角度看待问题,纷纷加大国内市场的信贷业务比重,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集中的服务。这种应付经济危机的金融保护主义目前已为东欧、北欧和南欧国家效仿,对整个欧洲发达国家的金融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如法国政府为汽车行业提供优惠贷款,在2009年2月份直接向雷诺等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了高达60亿欧元的贷款,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应对危机的资金支持。
(二)低碳经济以碳量为指标,通过技术标准改变贸易格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碳要素成为改变国际金融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碳关税、碳排放权等为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增添了变数,各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分工和竞争优势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了新的变化。
由于发达国家具有能源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纷纷加大低碳经济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试图依靠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赢得未来国际金融贸易竞争中的优势,抢占制高点。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低,尚未完成整个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严重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损耗严重,环境污染大,碳排放量的被迫降低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受阻,延缓了经济发展的速度,降低了其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水平联合,共渡经济低迷期
经济危机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低迷阶段,发展中国家为摆脱经济发展困境,纷纷寻求新的发展途径,试图通过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来走出经济低迷期。
例如中国于2009年6月份与俄罗斯等国举行会议,探讨如何加强与会国家间的金融贸易合作,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找到了契合点,实现了两个大国间的优势互补。又如随着投资、服务贸易等方面协议的陆续签订,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投资自由化水平得到提升。作为一个涉及19亿人,经济生产总值、贸易总量分别达到6万亿、4.5万亿美元的高质量贸易区,中国-东盟自贸区不仅促进了贸易区内部国家间的贸易往来,还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的地位
在国际金融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东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未来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东南亚在政治、经济上的作用和战略地位将更加重要。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主要由11个国家组成,既有经济繁荣的发达国家,如:新加坡,又有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各个国家在发展国际金融贸易的过程中,彼此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新加坡在面临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的过程中,凭借自身经济的优势,主要以服务业、金融业、科技业、航运业、物流业、旅游业为主,与此同时,新加坡在整个东南亚的经济中起着推动作用,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居于整个东南亚之首。
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面对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的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外,还要结合国际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调整经济模式。例如:在整个东南亚地区,文莱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人均GDP可以和发达国家相比,但文莱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却并不乐观。在面对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的过程中,文莱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凭借自身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通过资源出口来提高文莱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得财富和中东产油国一样只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
东南亚地区在投资政策中,主要以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为主。在整个投资政策方面,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吸引外国投资,积极从管理审批制度、产业政策、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便利,包括:通常给予外资以国民待遇,除了与国防有关的某些行业外,对外资在新加坡的运作没有任何限制;完全开放商业、外贸、租赁、直销广告、电信市场,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对先驱公司(即涉及巨额资本开支或复杂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和某些金融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提高新加坡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地位,新加坡政府在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对国际金融贸易的发展趋势做了仔细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制定出完善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这份经济发展战略中,着力对新加坡今后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分段,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与发展任务。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除了面对国际金融产生的风险外,同时还要面对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带来的金融风险。由此就需要东南亚各个国家能够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国际金融贸易的实际发展趋势,选择适合自身国情的贸易。各国还应制定出应对金融危机的防范体系,以便在面对金融危机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的地位,才能跟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才能进一步促进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培,叶永刚.区域的宏观金融风险――基于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的实证分析[J]. 经济管理, 2011, (8): 1-6
[2] 邓启峰.浅析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启示――以日本、东南亚和美次贷危机为例[J].管理观察, 2008, (12)
[3] 霍迪.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代解读[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 (3)
[4] 何帆,徐奇渊,徐秀军.开发性金融在推动周边金融合作中的战略选择: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双边的视角[J]. 中国市场, 2011, (16): 4-6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1、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呆账坏账严重。当时东南亚经济增长相当程度上是靠房地产投资拉动的。东南亚国家在推动经济自由化过程中,也致力于在房地产业中引进竞争机制。由于房地产业投资回报率高,从而吸引了大量资金,导致房地产价格暴涨,形成地产泡沫,严重冲击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出口大幅度下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恶化。东南亚国家贸易结构相对单一,极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八十年代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九十年代转向高技术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1996年全球电子产品市场需求萎缩,东南亚各国出口急剧下降,如泰国出口增长率从1995年的22.15%猛降到1996年的0.11%。这对主要依靠出口增长带动的东南亚经济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3、外债负担沉重,构成不合理。危机前,东南亚各国大都实行盯住汇率,并相继放开资本账户的管制。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东南亚国家经常账户几乎一直存在着赤字,像泰国外债就已达850亿美元,原本就不平衡的国际收支状况雪上加霜,货币贬值压力加大,最终诱使国外投资者发动了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攻击。
4、汇率政策僵硬,金融调控机制失措,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东南亚国家普遍实行了以盯住美元为主的一揽子货币汇率制度,这种制度的代价就是中央银行难以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自主、灵活地实施本国货币政策。如,1993年和1994年泰国出现了经济过热,但中央银行无法提高利率。而1995年和1996年美元利率开始上升,泰国经济陷入不景气,这时需要降低泰铢利率,泰国银行同样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5、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泰国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其他国家。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使得东南亚国家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因此当泰国金融当局抵挡不住泰铢贬值被迫宣布实行浮动汇率时,国际投机势力立即冲向其他国家的货币,再加上其他国家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与泰国类似,所以金融动荡遍及东南亚在所难免。
6、国际游资兴风作浪是东南亚金融动荡的外部因素。当时,国际金融市场上,日本股市复苏,美元持续走强,一部分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纷纷撤离,从而构成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粗略统计,当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的短期银行存款和其他短期证券至少有712万亿美元,并且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机势力在此次危机中兴风作浪,成为引发和加剧这次危机的导火索和罪魁祸首。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1、产业的发展应以充分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为主导。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和劳动力结构条件下,根据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企业,一般规模不会过于巨大,多数依靠国内自有资金即可建立起来,不会形成过渡依赖外债来发展经济的格局。而且,这样的企业竞争力强,利润率高,一般不会出现还本付息的问题。随着资源结构的升级,资金逐渐由相对稀缺变为相对丰富,劳动力由相对丰富变为相对稀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自然要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而升级。这样按比较优势来发展产业,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以及较快速地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2、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和股市的发展容易产生过热现象,很容易变成泡沫。政府应考虑经济的合理布局,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避免经济活动过渡集中于一两个城市。在减低股市的过热方面,政府应避免采用金融抑制政策,让银行储蓄有合理的利率水平。
3、在我国目前这样的发展阶段,对于外国资金应以鼓励直接投资为主。外国直接投资流动性较低,不容易受心理和预期因素变动的影响于短期间大进大出,而使国内经济突然大热,突然大冷。利用这种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还有利于外国先进技术向国内转移。同时,我国政府也可以允许一些条件成熟的中国企业到国外的资本市场去上市。但对开放我国的资本市场,允许外国资金直接炒买炒卖流动性大的国内股票、债券和允许国内企业借用短期外债等融资方式,则要格外谨慎。
如果说马克思《资本论》中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离我们现实生活还非常遥远的话,如果说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曾经重复上演了多次的金融危机还只是我们教科书中的案例的话,如果说从1980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1个成员中有133个发生过的不同程度的金融动荡还只是我们身边的事,但与己关系不大的话,那么在1997年始发于泰国,并迅速蔓延到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等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却使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金融危机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实际上,尽管1997年,我国躲过了那场东南亚金融危机,但仍深深地感受到了其对我国经济及金融产生的影响-筹资成本大幅度上升,引进外资明显感到困难,就业形势突显严峻……。在我们庆幸自己在东南亚危机时度过了一个平安年时,我国已经发生了的一系列金融事件却使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个现实-各种形形的金融风险离我们并不遥远:1993-1994年的高达20%左右的通货膨胀率造成人民币严重贬值;1995年2月,国债期货“327”品种严重违规,暴炒债券1400亿元,亏损达10亿元之巨,使风光一时的万国证券公司元气大伤;1998年7月,当时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君安证券公司,因公司几位主要负责人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羁押,并与国泰证券公司合并成立国泰君安证券公司;1998年下半年,新国大期货经纪公司承包人卷款潜逃;1998年10月,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而被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关闭;还有几大国有银行的坏帐、呆帐和逾期贷款更是我国金融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
面对这一连串的金融事件,也许我们就不得不问了:中国可能发生金融危机吗?如果可能发生,那么最有可能是由于自身积累的金融风险引发,还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引发?
其实,由于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由于经济周期波动和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使得经济生活中必然不断蕴藏和累积各种金融风险,这些金融风险的累积将积聚巨大的能量并潜伏下来,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则可能爆发,使金融资产泡沫形成、膨胀,然后破灭,从而产生金融危机。由于国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如果不及时防范这些金融风险,那么也许金融危机就真的会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运筹,加强风险管理,防范于未然,将金融风险切实有效地控制在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不断发生的国际金融动荡面前,国际社会感到严重不安。亚洲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界最大教训之一是:东南亚国家一直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因而人们对这一危机的爆发毫无准备,以致于在应付这场危机时措手不及。如果说金融危机犹如火灾,那么金融风险犹如火灾隐患。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防火墙逐渐消失,金融危机频率增加,程度加深,涉及范围扩大。
东南亚遭灾后,国际社会加紧探讨防范措施,并相继出台了一些金融体系稳定评估计划。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常常以一系列的经济、金融指标恶化为先兆,因此,金融界人士普遍认为,如果能够根据一系列金融指标对金融风险进行预警,那么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可能的。因此,在东南亚危机之后,各国都加强了金融预警系统的研究。
例如东盟各国外长于2001年10月举行会议,决定由在雅加达的秘书处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收集东盟各国贸易、国际收支等重要的财经数据和资料,由金融专家对其进行分析,以预测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在2002年2月召开的西方七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与会各方就建立一个国际“论坛”作为国际金融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议达成共识。
实际上,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早已对金融危机预警进行了研究。例如,早在197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克鲁格曼在对金融风险预警进行研究时就指出,在固定汇率下,国内信贷膨胀超过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将导致渐进而持久的国际储备流失,最终诱发对货币的投机性进攻,迫使管理当局放弃固定汇率,使货币大幅度贬值,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在保罗·克鲁格曼之后,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租金的Kaminsky、Lizondo、Reinhart等研究者对其模型进行了拓展,并得到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
从我国金融体制来看,国家金融正处在大调整阶段,不确定因素增加。未来几年,一方面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差、激励机制不健全、市场约束力不强、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短期内还不能完全解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已经加入WT0,直接面临国外金融机构强有力的竞争并可能直接面对国外金融游资的攻击,因此,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立足于自防自救,其好处不仅在于防范金融危机,还在于能够及时减轻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失衡的程度。
三、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结构
1、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
金融风险的大小可根据一系列的经济和金融指标来度量,为了能够对我国金融风险进行监测,必要时进行报警,需要建立一套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它主要由指标体系、预警界限、数据处理和灯号显示四部分组成。
首先是建立一套能够科学、合理、敏感地反映金融风险状况的监测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参考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确定各指标的预警界限值;再用事先确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或模型,对各指标的取值进行综合处理,得出金融风险的综合指数和相应的风险等级;最后用灯号来显示金融风险状态。
预警的目的是防范风险,因此,最后还需根据风险状态采取各种措施化解风险。如我们把整个金融体系比喻为一棵“树”的话,那么金融安全就是树“根”,各种数学处理方法、模型和基本经济、金融统计分析就是树“干”,而与金融安全直接相关的指标体系就是树“叶”要维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并健康发展,就必须观“叶”、抓“干”、保“根”,做好金融预警分析。
2、指标体系
金融危机的爆发,总是某几个经济、金融状态突出地先行失衡,进而引发其他金融指标失衡,从而导致全面性的金融危机,因此,金融危机通常都是有先兆的,具体表现在一些金融指标的数据变化上。通常能够有效地通过大幅度变化来预兆金融危机的金融指标包括:货币供应增长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国内信贷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财政手指差额/GDP、外汇储备可供进口月数、外汇储备/短期外债、贸易差额/外债总额、实际汇率及波动程度、外国直接投资/外债、经常项目/GDO、贸易差额/GDP、外汇储备/GDP、外债总额/GDP、短期资本流入/GDP、股市价格指数波动幅度、不良资产/银行总资产、银行资本充足率等。
不过,由于上述指标数量繁多,而且某些指标也难以定量分析,因此有必要根据如下原则进行筛选:首先该指标应该可用于估计金融危机发射功能的概率;其次,各指标在危机发声前的行为可比性;第三,该指标语境危机的能力可以定量分析,第四,该指标在历次金融危机中的预警表现良好。
3、预警界限
预警界限指金融指标的数据变化达到可预兆发生金融危机的这一水平。从金融危机预警研究的成果看,有的金融指标在国际上已经有公认的预警界限标准。例如,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协议》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定为8%;国际公认的“经常项目逆差/GDP”的最低标准是不大于5%;而短期外债/外债总额接近或超过25%就是危险信号,等等。对于没有明确的国际公认的预警界限指标,可以参照同一国家在金融稳健时期各项指标的数值,也可参照经济、金融背景相似国家在金融稳健时期各项指标的数值,并根据历史上发生金融危机过程中有关指标数据变化情况来分析测定。
4、灯号显示
为了直观地预报不同类型的警情,可以结合国家统计经济监测预警的做法,对警度采取类似交通管制的蓝灯、绿灯、黄灯、红灯信号来分别表示正常状态、低度风险警戒、中毒风险警戒、高度风险警戒不同等级的警度。其中,蓝灯状态正常(无警),表示比较保守,风险小,但相应地可能会丧失一些收益机会,绿灯代表低度风险警戒(轻警),表示风险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此时静态监控即可;黄灯代表中度风险警戒(中警),表示已经出现一定的金融风险,金融机构需要提高监控力度,采取动态监控,及时反馈信息,并采取一定措施,尽可能地化解风险,红灯代表重警,即重度风险警戒,表示金融机构的风险已经很大,此时应采取一级警戒监控,提防随时可能出现的可能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事件,因此,当红灯出现时,决策者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否则,金融危机可能很快就会来临了。如果能够跟踪某个时期各项预警指标的数值变化,并有有关的信号描述,并制作相应的预警指标信号图,这样就可观测到金融机构的风险来源及其变化,同时也可初步判断金融机构所承受的风险状态,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金融预警应用实证
泰国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始发地,这里尽管是事后分析,但如果我们将其在1997年以前的金融、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仍可以看到预警指标分析对泰国金融危机的警示作用。
从90年代初期开始,泰国GDP增长率、经常项目差额/GDP、外债总额/GDP、短期外债/外债总额等一直在逐年恶化。其实际GDP从1988年的近14%下降到1996年的6.7%,这说明泰国经济越来越乏力;外债总额占GDP比例从1989年的37%左右上升到1996年的50%多,短期外债/外债总额从1987年不到15%,上升到1996年的40%多,1995年甚至接近50%了,远远高于国际警戒线25%,这说明泰国的外汇流动性风险逐年加大。实际上,在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前的1996年,其实际经济和金融运行指标,包括外汇储备可供进口月数、银行不良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股指变动等,如果用前面所述的灯号显示的话,几乎是全线飘“红”,这些指标不仅远高于国际警戒线,就是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也是最差的。因此,可以说1997年东南亚危机在泰国首先爆发并不是种偶然。
关键词:经济金融危机;原因与规律;比较;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3-0043-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3.10
近30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拉美债务危机(1982―1983年)、日本经济衰退(1990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2―1993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1995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美国次贷危机及衍生的金融危机(2007年至今)等六次涉及面广、影响大的金融危机。从全球范围看,金融危机频发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何加快经济结构转变,提高经济体系的弹性,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是我国在后危机时代需要重点思考的战略性问题。
一、近三十年来主要金融危机的基本情况
这六次典型的金融危机共同表现为:起源于一国或一地区,金融市场或金融系统的动荡超出金融监管部门的控制力,造成金融体系混乱,并突出表现为绝大部分金融指标在短期内急剧恶化,风险不断累积,而使整个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一)拉美债务危机(1982―1983年)
拉丁美洲部分国家的金融危机起源于外债引起的货币危机。当时,西方商业银行看好拉美和东亚国家的发展势头,在政府担保的背景下,大力向其贷款。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三个拉美大国的净银行债务从1977年的365亿美元增加到1982年末的3350亿美元,约为发展中国家总外债的一半,对外借款成为这些国家为贸易赤字融资的主要方式。随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利率大幅度提高,投向拉美国家的资本有减少的趋势。但这时,拉美国家总体负债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主要借款国平均每年要用其出口创汇的50%以上来还本付息。1982年,墨西哥宣布不能按时还债为先导,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爆发。
(二)日本经济衰退(1990年)
1985年,五个发达国家达成“广场协议”,同意以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方式促使美元贬值,日元、马克升值。日本经济因日元升值而受挫,日本政府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价格猛涨,形成“泡沫经济”。同时,日本银行实行超低利率政策,储户对银行丧失信心而发生挤提,导致银行最终破产倒闭和政府提供大量援助,产生了银行危机。1985―1989年,日本银行贷款的增加额为128万亿日元,其中62万亿是贷向不动产和非银行金融机构。20世纪90年代,银行的贷款的相当一部分已成为不良资产,银行不良资产占GDP的2~3%(日本GDP总值为500万亿日元)。1989年,日本收紧货币政策,刺破资产泡沫。1990年股市崩溃,1991年房地产价格狂跌,日本经济开始陷入长期衰退。
(三)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2―1993年)
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爆发,根源是统一后的德国实力增强打破了欧共体内部均衡,其导火索是芬兰宣布芬兰马克与德国马克脱钩,实行自由浮动。当时,德国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用马克表示的份额不变,由于马克对美元汇率升高,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的相对份额也提高。而英国和意大利经济一直不景气,需要实行低利率政策。但统一后的德国出现了财政巨额赤字,政府担心通货膨胀和社会问题而提高利率,引起了外汇市场抛售英镑、里拉而抢购马克的风潮,致使里拉和英镑汇率大跌。
(四)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1995年)
1982年的债务危机后,1986年的石油价格暴跌再次重挫墨西哥经济。经过艰苦调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墨西哥通货膨胀得以控制,外国直接投资增长迅猛,墨西哥中央银行积累了几十亿美元的储备。但是,北美自由贸易同盟于1994年初生效。1994年12月20日,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墨西哥政府宣布比索贬值,通货膨胀再次飙升,墨西哥经济重新陷入严重衰退。
(五)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从1997年泰铢贬值开始,危机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形成一场席卷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台湾、韩国、新加坡、日本和香港的金融市场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并波及到美国、新西兰及欧洲。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国际货币投机者洞悉了泰国经济金融体制的脆弱和缺陷而进行的趋势性投机,但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六)美国次贷危机及衍生的金融危机(2007年至今)
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放松金融管制的法规,为次级抵押贷款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次贷市场急剧扩大。同时,金融机构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次级抵押贷款证券,信用增级后,受到各国投资者的欢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规模,从1995年的650亿美元迅速上升到2006年末的1.3万亿美元。但从2004年中期开始,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房贷利率也随之攀升,加剧了贷款者的还贷压力。2007年,次级抵押贷款拖欠、违约及停止抵押赎回权数量不断攀升,并衍生出一系列事件(诸如贝尔斯登破产、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洲银行收购等),演化成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
二、六次金融危机前的共同特征分析
(一)经济持续增长掩饰了经济结构问题
以东南亚为例,泰国、韩国和菲律宾在1997年前已连续15年保持6%~8%的经济增长。而日本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也保持在4%左右。其中,1987―1990年日本GDP实际增长率分别高达4.9%、6.0%、4.5%和5.1%,在历史上极为少见。20世纪80年代末至1994年危机前,墨西哥同样经历了较长的经济繁荣期。总的来看,在这些经济体持续繁荣的吸引下,资金不断投入,加剧了经济体的不平衡,经济结构问题被表面上的持续繁荣所掩盖。
(二)外部资金大量流入
经济持续高增长以及政策因素吸引了外部资金的大量流入,使这些国家更容易受到反向资本流动的影响,尤其是在外部资金以流动性极强的短期债务和热钱为主要形式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例如,危机前的泰国为吸引外资,实施了一系列推进金融自由化的措施,鼓励从国外以低成本借入美元,导致资金大量流入。墨西哥以及其他拉美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危机前,都经历了大量外资流入的情形。
(三)国内信贷快速增长
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的情况下,各国为维持固定且相对较高的汇率,导致国内流动性明显增多。例如,1981―1997年,韩国、泰国和印尼等东南亚各国国内信贷的实际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3%、17%和25%。而金融自由化使外币贷款非常容易。比如,墨西哥利率自由化改革使银行以粗放扩张来降低成本,银行贷款以每年20%-30%的高速增长。日本在经济泡沫时期,金融资产收益大幅上升,促使企业大举从银行贷款并投资金融资产,法人企业在1985―1990年间共筹集405万亿日元中,有185万亿来自金融机构贷款。
(四)普遍的过度投资
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信贷快速增长和对经济持续增长的乐观预期下,危机前各国普遍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资产价格泡沫隐现。例如,1986―1995年,韩国、泰国以及印尼等国的投资占GDP平均比例分别高达33.9%、36.3%和32.6%,导致电子、汽车等一些关键工业部门以及房地产出现生产过剩。1990年前,日本兴起投资股票和土地热,企业和个人大举借贷投资金融资产和土地。
(五)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
过于乐观的预期导致大量资金转向投机性强的资本市场。例如,日本股票市值从1981年的81万亿日元剧增至1989年的527万亿日元,而同期日本GDP增长不到一倍,股票市盈率已达到250倍的异常水平。危机前,泰国房地产贷款占总贷款比高达25%,商品房空置率偏高,股市、楼市乃至整个经济出现过度繁荣。1993年末,危机前的墨西哥股市也同样极度繁荣,以美元计价的股价达到1985―1989年平均水平的10倍。
(六)贸易持续逆差并不断恶化
危机前,这些国家贸易状况不断恶化,逆差持续扩大,造成了对维持本币币值的信心丧失,使得经济在外部冲击面前不堪一击。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经常项目逆差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平均70亿美元猛增到1975年的310亿,逆差的持续增加使得这些国家大量依靠对外债务融资,从而增加了利息负担。1990―1996年,泰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例平均达到7%,而且由于不恰当地维持高汇率使得竞争地位不断下降,外界对泰国维持币值能力的信心开始动摇。
(七)货币普遍被高估
危机前,这些国家还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货币普遍被高估。例如,在“广场协议”背景下,日元兑美元汇率由1984年的251上升到1986年的160。泰国、墨西哥等国在危机前都选择了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导致本币逐渐被高估。
三、金融危机的救治措施比较
(一)财政政策
发生金融危机时,这些国家出现了货币大幅贬值,为防止财政大幅恶化,这些国家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例如:拉美债务危机时,各国要求压缩开支,减少财政赤字;欧洲货币危机时,英国政府减少对外举债,缓建一些政府的工程项目;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泰国要求政府官员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出国访问;马来西亚1998年政府支出削减18%,部长工资降低10%等[1]。
(二)汇率政策
世界银行统计,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爆发经济金融危机的比例始终高于固定汇率国家。发生经济金融为危机时,汇率动荡,为控制汇率暴跌局面,有关中央银行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泰国动用1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印尼也多次进场干预,具有一定成效。
(三)货币政策
发生经济金融危机时,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的管理,控制货币发行量,尽力使货币增长率同经济增长率相一致。例如:欧洲货币体系危机时,部分央行审慎地运用存款准备金制度、“窗口指导”、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并对中长期贷款贷前进行了严格的审批,对市场流动性也作了从紧管理。东南亚及金融危机时,马来西亚、菲律宾都对房地产业的贷款额作了限制。
(四)消费政策
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始终是救治经济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例如,日本为振兴萎靡不振的经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扩大国内需求,降低利率,居民消费呈现上升趋势,减税购买住宅使东京等大城市的新建住宅销售量大幅回升。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泰国鼓励国民购买国货,多次举行“泰人助泰、食国产、用国货”的廉价国货集市。马来西亚号召国民减少进口货的消费,韩国也大力提倡使用国货。
四、启示
(一)深入客观分析金融危机的实质有助于准确认识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危机的发生虽有偶然性,但也有必然性,特别要注意经济增长过程伴随着结构性矛盾的积累问题,微小的外部冲击都可能成为引发危机的导火索。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有利之处。日本经济衰退促进产业向我国转移,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增长强劲,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制造业投资比重迅速提高是为明证。东南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政策,增强吸引外资优势和增强出口优势,也扩大了影响、提高了国际地位。越南的金融危机放缓了我国产业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步伐。
(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强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必备条件。根据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企业不会形成对外过渡依赖。而且,随着生产要素结构的升级,资金逐渐由相对稀缺变为相对丰富,劳动力由相对丰富变为相对稀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自然要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而升级[2]。
(三)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维护金融稳定
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熨平经济的大起大落,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优势,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货规模和信贷投向。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效益偏低等问题。应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贷投向[3]。
(四)注意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的协调,提高金融监管效能
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后危机时代,在进一步完善微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基础上,应重点构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体系,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内容应主要包括企业资产负债率、银行逾期贷款比率和坏账率、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增长率、外汇储备与短期国际债务的比率、预算赤字、经常项目逆差、利率和汇率政策等。同时,在完成国有金融机构的改革后,应该进一步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制度[4]。
参考文献:
[1]范香梅,邹宁静.金融危机的本源及其救助措施探究――基于三次重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1(1).
[2]李东星.美国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J].特区经济,2009(12).
[3]李东荣.浅析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危机的成因和防范――从东亚和拉美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
内容摘要:自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尤其是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学术界兴起了对巩固经济和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热潮。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的主要形式—投机冲击,然后构建了金融危机传导的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框架,最后系统地阐述了金融危机传导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金融危机 投机冲击 传导
金融危机最开始表现为固定汇率的瓦解,而后则呈现出外汇市场、银行、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同时出现崩溃的复杂症状。为什么追求经济自由化和宏观经济稳定的政策框架反而导致了金融系统的危机?金融危机理论由此应运而生,其研究的主要范例包括20世纪80年代初拉美的债务危机、1994年到1995年的墨西哥危机和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同样难逃金融危机的厄运,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大,欧盟各国之间所组成的最优货币区域也时常受到投机商的攻击,而频频告急(时寒冰,2011)。
鉴于金融危机巨大的破坏性,对于金融危机国际冲击传导机制的研究尤为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的主要形式—投机冲击,然后构建了金融危机传导的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框架,最后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具体途径。
金融危机投机冲击的经济学意义
(一)金融危机投机冲击存在的意义
金融危机所受的投机冲击往往与国际上的大量游资直接相关。国际游资的特点是流动性强、善于投机;通过左右外汇、期货、证券等市场的行情获利。国际游资是伴随着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潮流发展起来的,其中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离岸金融市场是其产生并不断壮大的市场依托,而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则正是国际游资经常性的、最具典型意义的载体形式(李小牧,2001)。
对于索罗斯的金融投机活动,应该从经济学意义上加以理性的分析。由于具有鲜明的高利驱动、高流动性两大特征,国际游资的资金运作较之其他市场势力呈现出更加浓厚的投机色彩。在任何一个货币、证券市场,只要存在交易,就必然存在投机,并且投机是活跃交易市场的“剂”、“兴奋剂”,只要不过度、不违规,投机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中,只要有“机会”谁都会想方设法地乘机介入。索罗斯曾告诫说,“市场中留有投机空间是各国政府的错误”,“我只能一而再地对盲目信任市场的魔力发出警告”。这就说明,是各国政府自己创造了市场投机机会,谁都会看到机会进行投机去赚钱,不同的只是程度大小而已。与此相对照,在这次东南亚金融风暴中,与美元挂钩的货币中只有港元依然汇率相对稳定,就连索罗斯也不得不承认市场压力不会动摇港元的地位,而冲击港元的投机者不会因此致富。其原因就在于中国香港地区经济状况良好,正处于回升阶段,金融体系较东南亚各国健全、银行能自律配合,加上中国香港发行港币现钞有充足的美元储备作保证,而且在管理机制上,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更加完善,可及时掌握炒家的动向,因此所受影响较小。
投机与投资作为两种交易行为,二者不仅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组成一个完整市场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否则将极大地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二)金融危机投机冲击的负面效应
国际游资的投机操作也明显地存在着可能增大市场价格波动幅度的负面效应。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下,国际游资的外汇投机活动实际上取代了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活动,它们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水平的预测来进行即期以及各种衍生工具的外汇交易,从而在客观上或是维持了汇率的稳定,或是加速了汇率的变化。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下,各国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都要或多或少地利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影响本币汇率的走势。这样,在外汇市场上就出现了一个针锋相对的博弈局面,一方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掌握国家外汇储备资金的一国货币金融当局,另一方则是以牟取最大风险利润为目的、拥持庞大国际投机资金的国际游资,双方较量的结果表面上看是取决于资金力量的对比,而在更深层次上则受制于双方市场交易行为所代表的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或预期与客观实际的距离。
在本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有关东南亚国家在集中于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累积了许多被各国所忽视的问题,诸如经济过热、持续性通货膨胀、外债总量与结构不合理、外汇与金融监管弱化、经济结构失衡等,实际上已经埋下了金融危机的隐患,在此背景下,这些国家的金融当局坚持高估本币的汇率政策,并且不切实际地加大开放其国内金融市场的力度,这又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于是,在外汇市场上,极善捕捉时机的国际游资不仅以其惯用的“高杠率”的操盘手法调动了巨额投机资金,而且更以其比较贴近客观经济实际的判断和预期赢得了其他主要市场参与者的认同,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就是其例证。
金融危机传导的时空层面框架分析
(一)时间层面
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累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在时间层面上有一个产生、发展和传导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表明,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失衡,包括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和外部经济结构的失衡等,当一国经济处于这种失衡状态中时,一旦面临外部冲击,如投机冲击等,或者受已有金融危机源头国的影响,通过贸易传染、金融联接以及示范效应等外部因素的触发,通常率先爆发货币危机、银行危机或债务危机中的某一种或两种。而率先爆发的危机,很快会诱发其它种类的危机,由此使得三种危机可能同时交织在一起,造成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而且这种过程还会以同样的方式传染给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二)空间层面
亚洲开发银行数据称,2012年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东盟5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5.9%,比2011年的4.6%有较大提高,全球企业和资金的潮头已开始渐渐转向东南亚。
当西方发达国家引领全球经济增长依旧无望之时,新兴市场被寄予厚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东盟表现将格外抢镜。
2013年时逢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借这股强劲的东盟之风,在2015年东盟经济体成立之前,加筑人民币区域化的“东南亚链条”。
“”首站
如同四月的天气,新加坡的人民币业务正逐渐升温。
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担任人民币清算行,新加坡可不再依赖于中银香港或内地的往来银行进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这一“通行令”使新加坡成为中国以外第一个拥有人民币清算行的区域金融中心,也使其朝着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目标又迈进一步。
一直以来,伦敦对人民币离岸中心这一头衔虎视眈眈。新加坡大华银行经济分析师全德健表示,伦敦非常希望成为人民币离岸清算中心,这次可以说是被新加坡抢到了“头香”。
新加坡是亚洲第二、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也是亚洲石油和大宗商品的主要交易市场,目前业界普遍认为新加坡吸收的人民币存款规模仅次于中国内地和香港。
拥有人民币清算行后,新加坡将可在不断扩张的人民币计价交易及金融产品市场上,更积极地与香港展开竞争。业界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竞争有利于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化进程。
作为东盟的重要门户,新加坡对东盟国家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的很多大型企业把财务、运营中心设在新加坡,他们与中国之间密切的贸易投资关系,使得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民币流入东南亚。
此前早有外媒称,新加坡或助人民币“东盟化”。全德健认为,此次人民币清算行落户新加坡,给新加坡的商业银行和商家带来了便利,节约了交易成本,可吸引更多企业、商家使用人民币结算。新加坡将起到人民币流动的枢纽作用,对于人民币区域化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
从区域到全球,是任何一种货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而东南亚正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首站。
“货币锚”
“IT精英”谢立新早年以“特殊人才”的身份,从广州移居香港,由于工作原因经常穿梭于香港、曼谷、广州等地,“人民币在东南亚的认可度很广”他说。
在广西大学东盟研究所副所长范祚军看来,人民币有潜力成为东南亚地区的“货币锚”。
范祚军指出,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为了避免美元币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东南亚国家在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中更多选择人民币进行结算。
人民币的“稳定”形象以及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使人民币在东南亚国家的流通初具规模。目前,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已成为继美元之后的第二大重要货币,在缅甸、老挝、柬埔寨更是成为事实上的民间流通货币。
谢立新介绍,遍布泰国街头的ATM,基本都能用中国的银联卡提取泰铢,还有中文界面。“只不过银行要通过国际结算网络,汇率很不划算。”此外,商场的很多柜台可以受理中国银联卡,曼谷一家有名的连锁货币兑换所还特地开设了人民币兑换窗口。
如今,中国游客携带大量美元现金出行东南亚的现象已不多见,新加坡的一些珠宝店甚至欢迎顾客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购买,还别出心裁地在橱窗里贴出一张百元人民币来吸引中国消费者。
东南亚的一些企业、商家逐渐认识到,在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结算中使用美元已经越来越不划算,汇率损失很大,导致成本增加。
央行数据显示,2012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超2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1109亿元。此外,本币互换规模及数量也在不断扩大,自启动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工作以来,已与14个国家或地区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教授杨帆表示,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人民币仍然有20%的预期升值空间。只要升值空间存在,周边经济体就会乐意持有人民币。他预计,人民币将率先在东南亚范围内畅通无阻。
日元梦断东南亚
未来3年,人民币将迎来“突破式”发展的历史机遇。
泰国商务部前部长谢杰奎认为,人民币欲加快走向东南亚,关键是在突破东南亚国家“个体障碍”的同时,加快突破“集体障碍”,在2014年之前实现与东盟所有国家签署本币互换协议,并持续扩大规模,进而到2015年东盟经济体成立时,作为储备货币纳入其中,形成人民币国际化的“东南亚链条”。
到目前为止,越南是最不愿接受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东南亚国家,菲律宾也算是比较难啃的一根骨头。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如果以“中国”名义直接注资或入股越南、菲律宾等国的银行和资源型企业,很可能刺激到这些国家内部的敏感神经。
想当年,日元国际化的努力就没能使其跨越东南亚这道"门槛"。在1997年那场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中,日本本来有机会稳定日元汇率,但选择了逃避,致使日元国际化最重要的东南亚市场彻底丧失了信心。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建平评价日本这一行为时表示,日本在其中扮演了很不好的角色,日本将东南亚的资金全部抽回,同时还伴随严重的日元贬值,当时东南亚国家对日本的做法是群起而攻之的。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一部分国家就已经开始放弃盯住日元而随美元浮动的做法,转向了浮动汇率制。
中国应充分吸取日元国际化夭折的教训,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巨额外汇储备、稳定的币值以及东盟国家所依赖和向往的巨大市场,加快对东南亚国家的突破。
美国的“阻击”
毫无疑问,人民币区域化首先触碰的就是强大对手美元的利益。
自2009年人民币加快国际化进程以来,美国已经采取多种手段,力图弱化、淡化以及遏制人民币在区域市场的影响力,使其不能上升为全球通用的储备货币。
美国多次在不同场合释放“人民币升值”和“购买东盟”的言论,妖化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扩张效应。
美国剑桥能源咨询公司表示,基于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强大的采购能力,有必要提醒美国在东南亚的盟友高度警惕,中国将利用人民币在当地的影响力,对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性采购。
尽管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都希望与中国加大本币互换量,但美国多次向东南亚央行、储备银行发出“谨慎从事”的信号。
2010年以来,包括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皇家壳牌集团、日本三井等多国石油公司均被要求,在与东南亚国家进行石油、天然气领域的结算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美元或日元作为结算单位。2011年以来,这一结算要求延伸至橡胶、棕榈油等东盟国家的优势产品中。
不难看出,美元对人民币的抵制不会单纯地从金融领域着手,而是从原料端、供应链及结算手段等进行多方施压。
此外,美国试图利用其“影子货币”——日元来遏制人民币的强势崛起。在美国的“担保”下,日本已采取资金注入的方式与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开展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
近年来,美国持续不断地对越南进行经济、政治“投资”,包括对其注入外汇储备帮助其渡过通胀难关,都是为了绑定越南作为美国的“金融同盟”,构成人民币东南亚行程中的“短板”。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在2014年下半年甚至更早,东盟经济体就将确定其储备货币或结算货币的选择范围,以及不同币种之间的比例。
人民币的加入并提高相应比重,更利于充分发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巨大市场作用。但美国的战略构想是,参与到东盟经济体中,给人民币留出极小的空间。东盟金融界高层甚至被游说:“人民币即将崩盘,宁可用黄金结算也不能给人民币留下作为储备货币的空间。”
领衔“优势国家”
为了阻挠人民币挺进东南亚,美国人可谓煞费苦心。
“面对美国高调地‘重返亚洲’,以及企图利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离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日趋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中国需理性应对东南亚国家经济领域的‘亲美化’现象,并在金融领域采取‘去美元化’战略,见招拆招。”范祚军提醒说。
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都是热衷于推动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的国家,中国应支持这些核心的“优势国家”打造人民币离岸中心。
对于像越南这种“难啃的骨头”,中国可以采取“欲擒故纵”的战术,加快与越南周边的缅甸、老挝、柬埔寨签订本币互换协议,形成强大的“围攻”之势,迫使越南在未来接受人民币结算。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橡胶进口国,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国80%以上的橡胶被中国所采购,中国连续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棕油客户。“因此,中国完全可以将庞大的需求作为博弈的砝码,要求供应商以人民币进行结算,削弱美元在东南亚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和交易权。”印尼橡胶协会执行主任TJIA ERWIN TUNAS这样建议。
同时,中国应加快建设中国银行业在东盟的分支机构,畅通人民币结算渠道,注重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这部分企业虽然块头小,但是数量多,在东南亚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在增加当地就业率、刺激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毛细血管”的作用。
以这种民间认可度“倒逼”东盟国家对人民币的全面认可,不失为一计良策。
此外,由于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尚未走出泥潭,未来几年将是东南亚国家金融机构并购重组的关键时期。中国不仅要参与,还要“领衔”,布局中国-东盟银行,吸引有实力的东盟国家进驻其中,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形成强大的融资能力,赢得东盟国家对人民币的认可。
深海有浪
当今的金融世界并不太平,问题太多,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成为现实诉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由单一的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显然已经不再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现状,储备货币发展的长期趋势是多元化。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储备货币和国际金融体系都将经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人民币区域化有利于整个东南亚地区摆脱美元贬值的不利影响,从而摆脱由美元霸权造成的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但同时,随着区域化的推进,相应的“防火墙”体系也要加速树起,以应对人民币跨境流通的风险。
范祚军分析称,人民币的境外流通尚未纳入到正规的金融服务体系,出境、回流大都通过“地摊银行”和“地下钱庄”进行,这不仅增加了人民币“体外”循环给交易者带来的风险,也不利于中国获得人民币境外供给和需求的准确信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陈道富指出,应将人民币区域化与我国宏观调控能力、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相结合,避免境外人民币市场发展后,对国内政策的倒逼,切忌在对“转轨”复杂性把握不大、看不清情况下的“试一试”。
陈道富建议从货币管理、资本账户管制和金融市场开放三个层面构建风险防范体系,管理和引导海外人民币的市场供求,调节境外规模和流动渠道,控制人民币回流规模和难易程度。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东南亚;经济冲击;SVAR
一、 引言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地域范围研究中,“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地理路径得到了较多的共识。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还处于推广周边区域化的阶段,而东南亚应该是重要的目标区域。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不仅具有历史传统、地理区位、经贸往来上的密切联系,同时还是中国开展“一带一路”战略合作的重要对象。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参与货币竞争,并试图在区域内替代其他货币的过程(邱兆祥、粟勤,2008)。中国在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中,主要竞争对手是国际货币体系顶端的美元和第二层次的日元(陈雨露,2003)。国际货币竞争包涉及济实力、金融体系、币值稳定、交易成本等领域,各国经济冲击的对称性会影响一国使用并储备他国货币的成本,因此也应该成为区域内国际货币竞争所应当考量的一个重要部分。
关于各国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实证方法首先被用于最优货币区的研究,其内在逻辑是经济扰动相似的国家更可能同时采取一致的货币政策进行应对,因此这些国家可以组建货币联盟、施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放弃自主货币政策的转换成本较低。这一逻辑也可以推广到国际货币的使用方面:基于储备国的立场,使用并储备另一国货币的成本不但包括国际铸币税和交易成本,还应考虑发行国货币政策的外部性,国际货币发行国可以启用货币政策制定权来影响甚至控制储备国的金融经济(陈雨露等,2003)。如果国际货币的发行国与储备国各自的经济冲击具有对称性,那么两国也应具有相似的货币政策动机,比如当发行国需要提高利率以抑制本国通货膨胀,储备国同时也有提高本国利率的政策要求,这就可以避免国际利差扩大导致储备国的资本流出和本币贬值压力;当发行国需要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储备国同时有降低本国利率的政策要求,就可以防止储备国大规模套利资本流入导致本国外汇占款迅速增加。反之,如果发行国与储备国由于经济冲击缺乏对称性而导致政策动机的差异,发行国的货币政策就容易对储备国产生负外部性。在美元霸权下,美国与美元储备国货币政策动机的不一致会将储备国置于两难境地:跟随美国的货币政策不符合国内经济要求,若不跟随又要面临储备和汇率变动的压力。经济冲击不对称所引起的美国货币政策负外部性,增加了各国使用并储备美元的成本。在人民币与日元、美元竞争东南亚区域货币地位的背景下,东南亚国家使用并储备与本国经济冲击对称性更高的国家的货币,降低发行国货币政策的负外部性成本,是合乎理性的选择。接下来的部分用SVAR模型识别中日美及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冲击,考察经济冲击对各国宏观经济的作用效果,并探讨了各国经济冲击的对称性。
二、 实证方法
Bayoumi和Eichengreen(1992)开始基于经济扰动对称性研究区域货币问题,常规的范式是用SVAR模型识别区域内各经济体所受的供给冲击、需求冲击等经济扰动,计算冲击对各国(地区)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宏观经济变量对经济冲击的相应,通过两国(地区)经济冲击的相关系数反映它们之间经济冲击的对称性。东南亚的国际货币竞争的主要参与者是人民币、日元、美元,我们选取中国、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国家(文莱、印尼、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东帝汶、越南)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中国、日本、美国各自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冲击的对称性程度。借鉴有关文献,我们将一国所受的经济扰动分解为互不相关的供给冲击?着st、需求冲击?着dt、外生的货币政策冲击?着mt。假定各冲击两两标准正交,且期望为0向量,它们所组成的三维经济冲击向量为?着t。宏观经济内生变量Xt受当期及以往经济冲击的影响,如式1所示。
所用的年度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产出增长率以实际GDP的对数差分表示,通货膨胀率以GDP平减指数衡量的年通胀率表示;货币指标选取M2,用通胀率调整为实际货币量,再对数差分计算增长率。样本跨度为1960年~2014年,部分国家的统计期间较短,中国数据选取1978年~2014年。ADF检验显示三个指标满足平稳性条件。各国SVAR模型的滞后期根据AIC、SIC、HQ准则综合确定,如果信息准则指示0阶滞后,模型估计选取1阶滞后,所有国家滞后均未超过2期。
三、 实证结果
1. 方差分解。方差分解显示,供给冲击是影响中国、日本、美国及东南亚各国产出增长率最重要的因素。对中国和日本而言,供给冲击在短期和长期中都解释了80%以上的产出增长率变化,美国供给冲击的贡献度也超过60%。供给冲击对东南亚各国产出增长率变动的贡献也相当高,只有菲律宾的短期贡献率略低于货币政策冲击。需求冲击对日本、美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产出变化贡献度,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对美国、老挝、菲律宾、东帝汶、越南产出变化的贡献度也较为重要,在短期或长期中超过10%。
对通货膨胀率的方差分解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日本、美国,以及相当部分东南亚国家的通胀变动具有很大的贡献度,这印证了“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的观点。货币政策冲击能解释中国80%以上的短期通胀变动、50%以上的长期通胀变动,日本70%以上的短期通胀变动、40%左右的长期通胀变动,美国60%以上的短期通胀变动、80%以上的长期通胀变动。货币政策冲击还是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短期或长期内对通胀变动贡献度最高的因素。然而各国冲击对通胀贡献度的相对变化差异较大,中国、日本、新加坡供给冲击的贡献率显著上升,需求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的贡献度显著下降;美国供给冲击的贡献度显著下降,货币政策冲击的贡献度显著上升。东南亚国家中老挝、菲律宾、越南需求冲击的短期贡献度最大,老挝供给冲击的长期贡献度最高,印尼各冲击的贡献度相对稳定,文莱需求冲击的贡献度、东帝汶供给冲击的贡献度在短期和长期中都处于相对最高的水平。
产出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是一国最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平抑产出和通胀的过度波动也是货币政策目标的应有之义。方差分解显示供给冲击是影响中国、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国家产出增长率的最主要因素,但影响各国通胀的主要因素变异较大。当影响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对所有经济体都相同,则采取一致的货币政策将有利于各国实现稳定产出增长的政策目标(Jeon & Zhang,2007)。因此经济内生冲击中,供给冲击的对称性应该比需求冲击的对称性更容易导致货币政策动机的一致性;政策动机的一致性进而可以减少国际货币发行国对储备国货币政策的负外部性,提高发行国货币对储备国的吸引力。
2. 脉冲响应。脉冲响应分析可以考察宏观经济变量受到经济冲击扰动后的调整方式,如果各国产出或通胀对经济冲击的调整进程类似,则更适合采取一致性的货币政策以平抑经济波动;反之如果的调整过程差异较大,则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动机也将不尽相同。脉冲响应分析显示,各国产出增长率对供给冲击的响应方式具有相似性,需求冲击导致各国产出或通胀变动的相似度较低。
各国的供给冲击都能提高各自产出增长率。中国产出增长率对供给冲击的累积响应介于美日之间,先有所上升,在第四期达到峰值后略有回落;美国的的累积响应低于中日,前四期上升,后期趋于稳定;日本的累积响应高于中美,并一直保持上升态势。东南亚国家产出增长率对供给冲击的累积响应绝对水平差距较大,但变化趋势基本类似,前期上升、后期趋于稳定。各国产出增长率对需求冲击的累积响应分化较大。需求冲击使日本、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产出增长率下降,菲律宾的累积响应较早收敛于0,日本的累积响应持续了更长时间。其他国家的需求冲击能造成产出增长率上升,中国、文莱、老挝、东帝汶、越南的累积响应较早收敛趋于0,美国、印尼、新加坡、泰国的累积响应持续时间较长。
各国通货膨胀对供给冲击的的脉冲响应分析显示,供给冲击导致美国、印尼、老挝、菲律宾、越南的通货膨胀下降,其他国家通货膨胀上升。在供给冲击使通胀上升的国家当中,中国与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东帝汶的调整方式类似,前期上升、后期平稳;日本的通胀累积响应呈现长期上升的态势。各国通货膨胀对需求冲击的的脉冲响应分析显示,美国和日本的需求冲击导致通胀率长期上升,中国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通胀率在前两期出现最大值,然后下降。
3. 冲击相关性。用相关系数反映1978年~2014年间各国经济冲击的对称性,考察期间分为两个长度近似的子样本:1978年~1996年、1997年~2014年。子样本的划分考虑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此后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等重要事件对东南亚区域的影响。各国供给冲击、需求冲击的Jarque-Bera统计量显示,相当一部分变量拒绝服从正态分布假设,因此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进行测算,在样本容量不足50的情况下,通过查临界值表判断系数显著性。
在与东南亚国家的供给冲击对称性方面,日本的相对优势最大。在全样本统计中,中国的供给冲击与越南显著正相关,日本的供给冲击分别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显著正相关。1978年~1996年子区间里,中国、日本、美国各自的供给冲击并没有显示出与东南亚国家的正相关性;1997年~2014年子区间中,中国的供给冲击与越南显著正相关,日本的供给冲击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显著正相关。随着时间推移、尤其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供给冲击与日本正相关的东南亚国家数量及相关系数显著上升,日本对中国、美国的相对优势明显。
在与东南亚国家的需求冲击对称性方面,中国显示出一定的相对优势。全样本统计中,中国的需求冲击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显著正相关;美国的需求冲击与老挝显著负相关。在1978年~1996年子区间,中国、日本、美国各自的需求冲击并没有呈现与东南亚国家的显著正相关性。在1997年~2014年子区间,中国的需求冲击与新加坡、泰国显著正相关,美国的需求冲击与新加坡显著正相关。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需求冲击的对称性有所提高,相比日本、美国有些许相对优势。
中国与日本、美国相比在供给冲击对称性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在需求冲击对称性方面存在相对优势。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国并未采取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东南亚国家的金融经济稳定起到积极作用;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启动。这些重要事件增进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进而导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冲击的对称性有所增强,但尚未构成相比于日本、美国的显著优势。结合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分析,供给冲击是中国、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国家影响产出增长率的最重要因素,各国产出增长率对供给冲击的响应方式也具有相似性;而需求冲击在导致各国产出或通胀变动的重要性或相似性方面并不如供给冲击显著。因此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需求冲击对称性方面的优势会被供给冲击的相对劣势所拖累,减弱东南亚国家使用并储备人民币、替代美元和日元的激励。为提高人民币对东南亚国家的吸引力,需要在经济结构和对外经济联系上做出进一步增进,提高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冲击、尤其是供给冲击的对称性,从而创造有利于人民币东南亚区域化的货币政策环境。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国际货币发行国与储备国的经济扰动的对称性可以减弱发行国货币政策对储备国的负外部性,从而降低储备国使并储备发行国货币的经济成本。SVAR模型将中国、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扰动分解为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并着重考察了各国供给冲击、需求冲击的影响及对称性。供给冲击是导致各国产出增长率的最重要因素,各国产出增长率对供给冲击的响应也具有相似性;需求冲击在影响各国产出或通胀变动的重要性或相似性方面并不如供给冲击显著。中国在供给冲击对称性方面相对日本、美国处于劣势、在需求冲击对称性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但需求冲击对称性方面的优势容易被供给冲击对称性的劣势所拖累,从而减弱东南亚国家使用并储备人民币、替代美元和日元的激励。供给冲击对称性的不足将制约人民币在东南亚的区域化推广。
为了构建有利于人民币东南亚区域化的国际货币环境,应该提高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供给冲击的对称性。日本和美国都是东南亚国家首要的直接投资来源国,国际直接投资能促进投资国和东道国之间生产要素及技术的流动,要素和技术的变动又是供给冲击的源头,由此产生了投资国和东道国供给冲击的对称性。我国正在进行的供给侧改革,通过降低资本成本、提高资本效率、提升企业家技术创新意愿等措施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基于国内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推动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增加在东南亚的直接投资和产业园区建设(陈雨露,2015)。结合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经济结构优化和增加直接投资所促进的国际要素与技术流动,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供给冲击的对称性,为人民币的东南亚区域化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Ling Hazel-Yuen-Phui.Optimum Currency Areas in East Asia: A Structural VAR Approach[J].ASEAN Economic Bulletin,2001,18(2):206-217.
[2] Zhang Bang, Nam Jeon, Hong Fang.A Currency Union or an Exchange Rate Union: Evidence from Northeast Asia[J].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2007,22(2):256-287.
[3] 陈雨露,王芳,杨明.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美元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2):35-44.
[4] 陈雨露.“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J].中国金融, 2015,(19):40-42.
[5] 陈雨露.东亚货币合作中的货币竞争问题[J].国际金融研究,2003,(11):17-23.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国际投资组合———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文章编号:1003-4625(2000)01-0049-02中图分类号:F821.5文献标识码:A
严兵(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福建厦门361005)
[收稿日期]1999-10-20
[作者简介]严兵(1977-),男,湖北荆门人,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在读硕士研究生,攻读国际经济贸易专业。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关键词】金融危机;典型案例;原因分析;理性思维;企业选择
一、前言
我国自1978年以来,国家开始了伟大的转折,已有三十多年了。实事求是地讲,我国从一个计划经济的国家,转型来搞市场经济,也仅有三十多年;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亚洲的一些不算太大经济体,比如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等,搞市场经济,时间比我国长,经历的事情,无论好坏,也比我们多,经验和应对的方法或措施也比我们更为丰富。单讲一个人的成长,从哇哇啼哭的婴儿到童年,再到风华正茂的少年、青年,步入中年,最后直至老年和暮年,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很多事情,其中不乏挫折和艰难,甚至险境,这才是完整的人生。人,往往是在吃亏中长大,在困难中前行,在磨难中成熟,大家常讲:不曾清贫难成人,未经打击老天真,就是这个道理。同样,一家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生存,谋得一席之地,必须具有抗风险能力;而一个国家,遭遇到比如天灾,就像我国前几年的地震、洪水、雪灾;人祸,像战争、大型事故,像2003年爆发的非典,当然也包括经济风暴,都必须具备应急机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当前,面对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人们在想什么,企业应该做什么,什么才是理智的思维,明智的选择呢?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论结出来的是“硕果”还是“恶果”,要想剖析它,必须追本求源,从“种子”植入土壤中的那一刻开始。
前面已谈到,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发展了上百年,经历了多次经济风暴,用他们的话来说:都习惯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性加剧,金融危机不断在一些国家出现。笔者重点谈谈在墨西哥、东南亚、俄罗斯及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
墨西哥自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不断恢复,逐步走上快速发展的道理,但1994~1995年不幸爆发了金融危机。危机爆发前,墨西哥在政治上陷入混乱,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1994年12月之前,国内政治形势混乱,外国投资者信心不断动摇,资本开始大量外逃,墨西哥货币新比索的贬值压力加大。为维持对美的汇率,墨西哥政府开始动用国际储备干预外汇市场,但形势并未改观,而国际储备则大幅减少。至12月22日墨西哥政府被迫宣布允许新比索对美元自由浮动。同时,墨西哥股市也出现剧烈动荡,出现大幅下跌。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开始向墨西哥提供援助,美国推出了500亿美元的援助贷款计划,但援助方案并未立即奏效,新比索对美元汇率继续大幅下跌,达到了53%,股市也下跌了40%,股市与最高水平时相比则最大下跌超过了70%。
二、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1.宏观经济失衡。它主要表现在国际收支的持续逆差、引进外资的结构失衡及经济泡沫成分增加等。
2.货币可兑换与政府有限的干预能力之间产生的矛盾。1994年墨西哥完全开放了国内的资本市场,并实施了货币的可自由兑换。居民将本币转换为外币减弱了政府动用储备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
3.过分依赖外币短期债权投资造成流动性风险。1994年墨西哥美元短期债券迅速扩张,总额达到240亿美元,占政府债务总额的50%,而随着新比索的大幅贬值,以新比索计算的外债总额所占比例上升到了66%,加剧了债权人对政府偿债能力的怀疑,从而拒绝在短期债务到期时进行续购,进一步限制了政府的融资能力,形成恶性循环,使危机进一步加重。
1997年,东南亚发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最严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波及了亚洲许多国家。东南亚金融危机始发于泰国,人们把由泰铢贬值所引发的货币危机作为其起点。但在此之前,危机已经显现。首先,1996年泰国股市达到顶峰,到1997年初股价已经下跌了40%;其次,金融机构的筹资出现困难,国际投机资本利用了这些弱点。1997年5~6月,由于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投机活动的不断增强,泰国货币泰铢贬值的压力不断增大,投机者不断抛售泰铢、购入美元。为了稳定泰铢对美元的汇率,泰国政府动用大量的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投机冲击,迫于压力,泰国政府宣布放弃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体制,泰铢对美元实行自由浮动。这引起了东南亚外汇市场的连锁反应,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印尼盾相继受到投机冲击,也被迫放弃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并大幅贬值。此后,泰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协议,后者提供172亿美元贷款援助泰国,然而形势并未好转,东南亚金融市场继续动荡。泰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到1998年1月则分别贬值51%、80%、47%、41%。投机资金还在股市、期市进行大肆投机。之后,金融危机蔓延到了韩国,并加重了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经开始的危机。
三、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失衡。20世纪80年代泰国经济的年均增长达到了1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国家之一。但经济的快速增长掩盖了其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失衡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竞争力下降,经常贸易项目出现巨额赤字、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证券、房地产过热并聚集了大量泡沫等。
2.金融结构不合理。20世纪90年代以后,泰国经济泡沫化倾向加重,大量融资很大一部分资金流向了房地产、证券等市场,造成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随着投资不足的出现,以及因经济结构失衡而逐渐丧失的经济发展动力,泡沫逐渐破灭。
3.金融国际化过程中缺乏保障机制。1991年泰国取消了经常项目的汇兑限制,1992年放宽了资本项目的汇兑限制,并开放了本国的资本市场。在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的条件下,这引起了国外短期资本的大量流入,而政府又没有加以正确引导,这些资金中的大部分流向房地产及证券市场,对经济泡沫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缺乏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机制,虽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有其基本面的原因,但其却是由国际投机突然触发的,并没有预先的征兆,或者说是有可能通过国内的主动调整而避免的,这也是危机发生后,当时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痛斥国际投机资金毁掉了东南亚国家多年来经济成果的原因。
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于1998年5月。到1997年,经济出现了1992年后的首次经济正增长,但东南亚金融危机也对俄罗斯金融形势产生了巨大压力。
1998年5月27日,俄罗斯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三”, 俄罗斯货币卢布对美元的汇率跌破1美元对6.2卢布,超过了俄罗斯中央银行公布的美元对卢布的汇率上限,同时引起其他市场的剧烈动荡。至8月中旬俄罗斯股市更是暴挫55%,国债收益率也大幅上升到160%,有的甚至超过300%。9月4日俄罗斯中央银行被迫宣布外汇汇率自由浮动,卢布对美元降至1美元兑21卢布左右,比危机前贬值70.5%。与东南亚金融危机不同,国际投机资金在东南亚套取了巨额投机利润,但在俄罗斯,由于其宣布暂停支付内、外债,造成投机资金特别是对冲基金的巨额损失,自此一蹶不振。
四、导致俄罗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1.俄罗斯长期以来生产效率低下,结构严重失衡。俄罗斯经济结构的缺陷是重工业比较发达,而轻工业则比较落后,产量不足,处于长期短缺状态。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进一步加重了生产率的下降及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2.金融体系严重不稳。俄罗斯中小银行较多,资本薄弱,金融监管不严,金融秩序混乱,整个金融体系孕育较大的风险。
3.政府财政出现危机、债务负担沉重。俄罗斯税制改革不畅,税收收入无法满足财政需要,外债总额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5%,大幅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加重了债务负担,削弱了债务偿还能力,限制了国际筹资,财政和债务危机进一步加重。
4.国内资金大量外流。由于改革混乱,俄罗斯经济转型初期造就了许多超级富豪,他们将其财富大量转移海外。财富的大量外流,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
美国次贷危机始于2007年下半年,波及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并已演变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各国实体经济。美国的次级房地产贷款是美国房地产贷款提供商为了扩大市场而向不完全具备信用条件的次级贷款人发放的次级贷款。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次贷问题开始显现。2007年8月起危机开始集中爆发,许多与次级贷款有关的金融机构、投资基金宣布出现巨额亏损,一些金融机构因此倒闭,美联储进入新的“降息周期”;2007年底至2008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世界著名金融机构也因次级贷款出现巨额亏损,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破产,市场开始显现流动性不足,美联储被迫联手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进行干预,并向市场注入巨额资金,同时一次降低联邦基准利率75个基点;2008年7月美国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陷入困境,美国政府再次注入巨额资金,随后接管了两家公司,同时这一时期美国股市也结束长期的上升趋势,开始大幅下挫。至此,危机因次贷而起,但已经不局限于次贷领域,股市的大幅下挫使信贷规模加速收缩,市场流动性更加不足;2008年9月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股市开始加速下滑。
五、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房地产次级贷款人违约的增加,导致住房贷款的大量坏帐。但深层的原因在于不适当的金融政策和金融监管。2001年初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年降息后,联邦基准利率仅为1%,达到近5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种极为宽松的货币带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仅此可能并不会导致此后的危机,但美国的住房贷款机构为了扩张市场,开始向缺乏足够还款能力的消费群体提供大量次级贷款,并且由于贷款对象包含大量的次级贷款人,美国贷款者为了分散风险就在世界范围内发行次级券,而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使用,又极大地促进次级债券的发行规模,这促使房产价格进一步泡沫化。当次级贷款人因支付能力开始大量违约时,这些金融创新工具又成为危机最迅速的传播渠道。除了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外,美国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不当也是造成次贷危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实际上,美国此次发生的次贷危机也是有可能避免的,只是在20世纪90年末,当时被认为是最成功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虽然对股市的泡沫提出了警告,但其对于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使用所可能导致的后果却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在一些人士对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使用表示担忧时,格林斯潘也拒绝对此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督策略,而金融创新工具正是导致次贷规模极度扩张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当危机爆发后,现今人们对创造了20世纪90年代货币政策奇迹的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质疑的原因之一。此外,次贷危机能够演变为格林斯潘所谓的“百年一遇”的世界范围金融危机,还在于期间股市大幅下挫,造成金融机构资产的进一步大量损失,进而导致世界范围严重的流动性不足。
综上所述,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其共同的经济背景就是长期的经济持续增长,培养了人们过于乐观的市场预期,而信贷资金的流入使股票价格的上涨进一步超出了理性范围,当泡沫无法为继的时候,危机也就不可避免了。中国目前出现了相似的经济背景,因而对于今天的中国就有了现实的借鉴意义。
金融安全是一国金融的良性运转及对于其国内金融的有效控制。因此,其表现的是金融体系的运行状态,这种状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人们也往往从可能导致金融不安全的方面考察金融安全的形势,金融安全同金融风险即有密切的联系,也存在一定的区别。金融安全首先应当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金融、国内金融环境,应具备“应对”能力的状态;其次,金融安全是基于各类经济及金融信息的不断反馈,采用特定的应对机制及政策措施,并在维持金融体系良好运行的基础上的动态均衡。金融资产相对于实物资产的高度流动性,使金融体系成为经济领域中最容易受到冲击的部门,而其他行业的风险最终往往汇集于金融,因此较之其他企业,在风险冲击面前更显脆弱,从而引发金融安全问题,即金融体系本身包含固有的脆弱性,银行业脆弱性、金融市场脆弱性、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所带来的金融体系脆弱性是其具体表现。在墨西哥、东南亚、俄罗斯、美国及世界其他地方不断发生的金融危机,也不断提醒人们应对本国的金融安全形势保持足够的警惕。
一般来讲,经济学中有这样一个“景气循环”的周期现象:大体上,每5到7年,有一个周期,称为“主循环”;每10到15年,有一个周期,因为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火车头,能够带动很多行业,故称为“建筑循环”;而在经济发展中,则每20到30年,会有一个“拐点”。在很多年以前,经济风暴一来,往往伴随着破产、自杀、动乱,甚至战争等混乱现象。可毕竟市场经济发展了这么久,各国政府的积极应对措施也逐渐变得老练和成熟。
六、企业遇到金融危机或经济衰退的选择和做法
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就像我国传统的阴阳文化,要从两边来看,很多事情,好与坏,要看不同的角度和时间,要到最后才知道结果。2003年,香港爆发非典,进而传播到内地。作为一个自由港,香港的贸易一落千丈,大多的公司都接不到订单。可是,有个精明的香港商人看准时机,把生产线迅速改制成生产口罩和防毒服,并大量产出预防非典的中药剂。公司的经营不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超出非典传播前的业绩。故而,“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归根结底,还是看人的智慧和谋略,此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市场经济是无情的,但无论是“洗牌重组”也好,还是“大浪淘沙”也罢,我们应该从正面理解它的意义:危机过后,市场产销秩序可以恢复理性,停止了恶性竞争;而国家的资源可以更为有效地集中利用;优质的企业可以更好地正常发展,比如在技术、品牌、客户方面;薪酬、土地、原材料的成本可以下降;还有,企业可以趁机网罗人才,兼并弱者,并打进以前没有机会的地盘等。
一个聪明的企业家,应该把问题看做机会。当经济风暴来临的时候,有个美国企业家不但没有忧愁,反而欣喜地对下属讲:“诸位,我们的机会来了!”的确,经济风暴也同时带来了很多好时机:同行关门倒闭,竞争对手少了;可以引进失业高手;低价购买资源,投资原材料工厂;趁机兼并;整顿公司内部等。一个优秀的企业,风暴来临时,应争取做最后一个走下滑路的;风暴过后,又争做第一个回到高峰的。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并不如发达国家的影响大,毕竟我国是一个生产面较大(占70%),而金融面较小(占30%)的出口导向的国家。应对危机,我们政府拿出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当然,要看到投资的效果,还要假以时日。事实上,我们应有所侧重,先投资那些能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行业,比如钢铁业、机械业、电子业等。我国政府还可以趁机聘入那些高端的国际人才,投资国外资源等。
当市场衰退时,企业要保持体力,储备能量,及时进行内部调整,对以下的各项产品首先剥离:对公司的收入或利润贡献很小的(小于5%);占市场份额的比例很小的(小于2%);本公司掌握的技术很有限的;在预期的未来成长很有限的;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是负担的。还可以对产品线的结构进行调整:以效益、设备、仓储来考量,宽度不要太大;以装备、维修、市场来考量,深度不要太长;以技术、资源、竞争来考量,关联度不要太小。凡事不符合的,就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对于规模大一些的公司,企业管理者可以考虑对下列分子公司、网点、部门进行裁撤或重组:不好监管且补给线太长的;效益不好,无竞争优势的分子公司;相距太近,造成市场重叠的网点。还有,降低位阶,没有必要设立太多的高管、经理,让他们拿高薪,规模缩小,可用物流来支应。
关键词:欧债危机,区域一体化,亚元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进入到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阶段。从拉美债务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到爆发于本世纪的次贷危机、美国债务危机以及欧债危机来看,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政府债务规模是治理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关键所在[1]。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国家普遍出现了高额的公共债务和财政赤字,以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和希腊四国尤为严重,其中希腊于2009年12月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一场波及多个欧元区国家的债务危机开始不断的发酵和蔓延。目前,欧债危机问题就成为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焦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关于在亚洲成立最优货币区以及亚元的呼声不断高涨,甚至在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以前,许多金融专家和学者认为欧洲是亚洲可以借鉴的模式,这次爆发于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暴露出来欧元货币体系的一系列缺点,为亚元的构建提供了借鉴意义。
一、欧债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于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国家高额的财政赤字是欧债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余永定(2010)认为,欧元区国家之所以会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主要是源自欧元起国家长期以来比较僵化的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福利体制导致的财政赤字过高,同时当这些国家发生财政问题时,由于欧元区内部的经济治理机制不完善,并缺乏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再加上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比如德国和法国迟迟不愿伸出援手,最终导致了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2]。
(二)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下调欧元区国家信用评级是欧债危机起着助推作用
据imf统计,美国、日本以及英国的财政赤字率均和希腊12.8%的财政赤字率水平相当。但是为何仅有希腊爆发债务危机?我们认为正是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降低了欧元区国家的信用评级,导致这些国的融资能力下降和融资成本上升,最终导致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徐明祺(2010)认为,正是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调低希腊的信用评级,导致希腊市场融资能力的降低,才引起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3]。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难以形成科学合理和客观公正的信用评级,助长了全球信用风险的积累和资源的严重错配,由此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
(三)欧元区经济制度缺陷与欧元区内部经济结构不平衡是欧债危机爆发的内部原因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许多学者认为欧元区经济制度的缺陷是主要原因,即货币政策统一,财政政策不统一。费尔德斯坦曾经预言,欧元区的这种缺陷有利于长期处于财政赤字的国家,但最终会导致欧元区的解体,其内在逻辑是:欧元区内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统一,财政政策归各个成员国所有,货币政策归欧洲央行所有。但是,在当前的国际经济中,不管是经济主权完全独立的国家,还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国家的最基本利益仍是民族利益[4]。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是首要目标,但在欧元区,欧洲央行的首要目标是维持物价和汇率稳定。因此,当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不一致的状况时,部分成员国必定会出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错配。
此外,欧元区内部的经济结构不平衡也是欧债危机爆发的主要内部原因。这主要体现在:首先,欧元区并不具备蒙代尔(1961)所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条件。蒙代尔(1961)认为,在一些商品、劳动力和资本一体化,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经济政策比较一致的国家和地区可以组成独立的货币区。在这个货币区内,各个成员国可以实行统一的货币和货币政策,对内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对外采取浮动汇率制度,这样可以实现各个成员国的内外部均衡。但目前,欧元区各个国家之间的通货膨胀率、经济结构、经济周期以及劳动力成本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同时,欧盟各个成员国也具有不同的生产结构,它们对原材料的进口和依赖程度也有所不同,再加上各个国家之间具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国家之间的劳务和产品
价格竞争趋势依然存在。其次,欧元区各个成员国的经济实力呈两极分化的态势[5]。主要体现在欧元区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的经济体系差距不断拉大以及经济结构明显失衡,同时核心国家不断向外围国家出口并输出贷款,外围国家的负债比较严重。
(四)僵化的劳动力市场以及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欧债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首先,欧洲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缺乏必要的弹性。虽然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建立促进了国家之间商品和资本的流动,但由于文化和语言方面的障碍,以及社会和教育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劳动力缺乏必要的流动性,再加上欧盟内部普遍存在的工资刚性也限制了劳动力自由流动。此外,劳动力在工会组织强大的保护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比较困难。其次,欧洲国家相继建立了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扩大了财政支出,也推高了政府的债务,并使其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逐渐丧失了区位优势。
二、欧债危机对区域一体化的经验借鉴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而言,如果说欧元区处于金字塔的顶部,那么北美自由贸易区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而东亚地区仅处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因此,从欧债危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得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借鉴,从而对亚洲地区货币金融的合作前景进行分析。
(一)建立区域范围内的金融监管和救助退出机制从而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
在目前的“清迈协议”框架下,各国财长在同意建立共同基金的同时,还倡导成立一个对各国经济金融形势进行监测的支付系统。但东亚地区内各个国家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也有可能出现类似欧元区的“道德风险”。因此在建立这种监管与救助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建立一种退出机制。
(二)扩大共同基金的规模,积极推动区域间货币与金融合作
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演进可以看出现有的国际经济组织和货币体系不足以有效地解决东南亚的区域性问题。从欧债危机、迪拜以及冰岛的债务危机可以看出,在区域间建立共同货币基金才是有效的解决区域间金融风险的途径。在欧债危机爆发以后,由于区域内缺乏共同基金,而基于各个国家独自的利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区域内的德国等成员国未能实施及时救助,从而导致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扩大。因此,加强区域内的货币金融合作,利用区域内共有的金融资源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可能产生的金融危机。
(三)加强经济合作和政治对话,稳步推进区域间货币金融合作
目前,货币合作共有两种模式:一是美元化;二是类似欧元区的共同货币。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欧元区的货币合作模式更像是政治合作的产物,而美元化才是市场化的结果,正是由于欧元区的这种非市场化的合作方式才导致目前危机的产生。因此对于东亚区域一体化而言,如果强行通过政治合作来推动,区域内各个成员国经济条件和经济政策的差别可能会给区域一体化乃至货币区的稳定带来重大挑战。
(四)建立独立的信用评级体系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美国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一直扮演着推波助澜作用。美国正是通过对国际评级长期话语垄断权来保持自身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因此在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建立属于自己区域内的信用评级体系,有利于维护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经济金融稳定。
三、欧债危机对建立
亚元的启示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关于推出“亚元”的呼声不断,但亚洲各国的政治合作意愿、经济发展水平等差距预示着推出亚元的道路还比较漫长。欧债危机的爆发更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亚元的前景,并为构建亚元蓝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要统一欧元区统一
的货币政策和独立的财政政策是欧债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亚洲,由于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亚洲各国间的隔阂和差异更多,对主权看得更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实施一体化的货币政策,在缺乏必要配套措施的情况下,当类似欧债危机的事件发生时,亚洲各国面临的压力和威胁将更大。所以,如果要推行亚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统一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二)政治和经济要相辅相成
虽然超主权货币是一种革命性的创建,但欧洲货币联盟毕竟是在缺乏政治联盟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导致危机爆发后,救助措施寸步难行。这要求亚洲各国在推行亚元时,必须首先考虑政治联盟。虽然亚洲的历史发展表明,在亚洲实行政治联盟是一件非常困哪的事情,但这次欧债危机充分说明,只有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相辅相成,才能有利于陷入危机的国家迅速恢复经济。
(三)构建亚元要稳定推进
在亚元的推进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最优货币区的理论条件,即只有各个国家在要素流动性、经济互补性、市场一体化、经济开放度以及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趋同的情况下,组建最优货币区才能带来最大的市场红利。如果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勉强加入,就有可能得不偿失。亚洲各国应以欧债危机为借鉴,循序渐进地推进亚元,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决不能强行推出亚元,否则就会陷入比欧元区更加严重的危机中。
(四)增加货币金融合作的透明度
相对于欧元区,亚洲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要求亚元必须要在一个货币金融合作更加透明的环境中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投机者的供给。同时也要建立一个具有更多话语权、信息高度透明以及交易比较便利的金融稳定组织。这个组织的建立也需亚洲各国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总之,当前欧债危机还没有完全结束,欧元未来的命运也很难判断。亚洲各国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欧元的动态,积极研究欧元在运行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吸取欧债危机的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为区域一体化及亚元的构建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安国俊.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的反思[j].中国金融,2011(18).
[2]余永定.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启示及中国面临的挑战[n].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月报,2010(6).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
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是由蒙代尔(1961)和麦金农(1963)提出的,这一时期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代表人还有凯南(1969),英格拉姆(1969),该时期的理论不够成熟,特点是以单一标准判断是否能够建立最优货币区,如生产要素流动性标准、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标准、金融一体化程度标准以及生产多样化程度标准,分析角度和范围比较狭窄。20世纪70年代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格鲁贝尔(1970)、戈登(1972)、石山(1975)、托尔(1976)和威利特(1976),主要研究最优货币区形成的成本和收益,加入区域货币联盟的收益主要有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价格透明度等,而成本主要有失去独立的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也受到一定限制等。现代最优货币区理论主要经济学家是克鲁格曼(1990),主要理论是理性预期下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和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理论等,理性预期下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以及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理论都降低建立最优货币的标准。
二、东南亚最优货币区的实证检验
各方对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兴趣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亚洲危机重创了本地区曾创造经济奇迹的各经济体,东亚经济奇迹的创造是基于典型的外向经济模式,但这种外向型经济针对发达国家市场,而非本区域市场。亚洲国家合作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亚洲金融危机,宏观经济政策的外部效应性原理充分要求亚洲国家内部彼此关注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区域金融合作就是一种可以把此类宏观经济效应内化的方式。
1.东南亚11国的经济对外开放程度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总额与GDP之比可以表现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东南亚的新兴经济体大部分开放程度较高。如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与柬埔寨的开放程度均超过了100%,其中最高的是拥有东南亚最大海港的新加坡,开放度高达276.05%。老挝、缅甸、文莱、东帝汶的对外开放程度也超过50%,比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高。
东南亚11国除菲律宾以外,其他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均超过中国。根据麦金农提出的的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标准,越是对外开放的经济体,其经济运行对汇率的波动就越敏感,寻求货币合作、稳定汇率的必要性就越大。如此看来,东亚国家或地区大部分为开放性经济体,有足够的动力展开货币合作,但是其对外开放程度差距较大。由于政治文化等因素,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劳动以及资本要素流动性不高,有一些国家甚至存在严格的管制,各国货币流通和相互间认可程度不高。
2.东南亚11国的经济结构相似性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它体现了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分配比例。经济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产业结构变化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东南亚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变化进程与其经济发展进程相一致,都经历了工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和世界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相也是相一致的。表现为工业产值上升和农业产值下降,服务业的增加值和就业比重提高。
各经济体的发展存在着历史性、结构性和制度性的差异,东南亚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有自己的特点。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东南亚国家农业产值比重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普遍高于同等收人国家的平均水平,一些后起国家农业部门仍占重要地位;各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普遍高于处在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制造业产值比重也高于相同收入国家的水平;各国服务业产值比重虽总体趋于上升,但仍普遍低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由于部分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大以及产品多样化程度较低,东亚经济体很容易受到非对称冲击的影响。
3.东南亚11国间的内部贸易
与欧元区的内部贸易相比,东亚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并不是非常密切,国家或地区,其各自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相对较分散。
资料来源:亚洲开发银行
在东南亚经济体的对外贸易伙伴主要有美国、日本和中国市场。近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逐渐密切,支付结算额和量都不断提高。截止2015年底,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则连续4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谈判已顺利完成。
4.东南亚11国的通货膨胀率
货币联盟成员国如果具有相同的经济周期,则方便货币政策的制定,同时也能增加货币政策的效用。东南亚各国经济周期以及通货膨胀率的差距比较大,远大于欧元区国家间的差异。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周期的差异会使得区域内各经济体无法通过统一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会成为开展货币和金融合作的障碍。
数据来源:亚洲开发银行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虽然差距较大,但都逐渐趋于平稳,而且逐渐趋于一致,这种趋势有利于建立最优货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