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探究能力的培养范文

探究能力的培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探究能力的培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探究能力的培养

第1篇

自2007年起,课标版《语文考试大纲》也在原有“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五个能力层级的基础上,增添了“探究能力层级。根据考纲解释:探究“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包括:(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概括一下,主要是从“作品意蕴”“背景意图”“自我见解”三方面进行探究――既不是对信息的纯粹吸收,也不是单纯的对艺术性的评说鉴赏。应对语文卷中的“探究”题,自然不能仅靠高三一年相关模拟题的强化训练;提高探究能力,应落实到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其重中之重,则是师生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长期富有实效地探讨一个又一个疑难问题。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须致力于培养探究的兴趣、能力,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明确其特点与基本理念,掌握探究的常用方法。

这里,试结合苏教版《语文》必修二,谈谈如何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加强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以典型的探究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首先,自然是切实利用好课文后已有的探究题。审读苏教版必修二中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不难发现每篇课文后基本设有探究性思考题。下面试择其要者,作一个归类:

1.发掘意蕴型。

《我与地坛(节选)》――(为什么史铁生自从无意中进了地坛之后,“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是怎样通过对地坛景物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生与死的思考的?)

《最后的常春藤叶》――(贝尔曼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他画的最后一片叶子是不是“杰作”?为什么?)

《林黛玉进贾府》――(脂砚斋评点“林黛玉进贾府”,有“总借黛玉一双俊眼中传来”之语。阅读《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进荣国府”、第三十九至四十二回“刘姥姥进大观园”,将它们和本文进行比较,讨论交流不同的“眼睛”所观察到的不同的生活风貌、人情世故。)

《祝福》――(阅读鲁迅的《药》,联系初中学过的《藤野先生》和《孔乙己》,想一想,《藤野先生》和《药》中的人们是怎样“看杀头”的?《孔乙己》中掌柜、酒客、小伙计是如何“看”孔乙己的?孔乙己是如何“看”自己的?《药》中的华老栓、康大叔、茶馆闲人、夏瑜的母亲是怎样“看”夏瑜的?《祝福》中鲁四老爷、鲁镇人又是怎样“看”祥林嫂的?你是如何看待鲁迅作品中“看”与“被看”背后的实质的?请和同学交流看法。)

2.探讨意图型。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两篇小说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的两个阵营,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阿房宫赋》《六国论》――(《阿房宫赋》和《六国论》总结历史教训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请联系两文作者当时所面临的现实加以分析。)

《金岳霖先生》――(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并且认为“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

3.提出见解型。

《最后的常春藤叶》――(我们从这则故事中可以得到哪些人生的启示?)

《荷塘月色》――(文学经典是可以常读常新的,《荷塘月色》就是这样的作品。阅读下面的学习材料,再次研读作品,谈谈你对作品新的感悟。)(“学习材料”包括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等4则)

《林黛玉进贾府》――(下面是清人脂砚斋对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的出场作的评点,你同意他的见解吗?请说说你的理由。)(附有评点5则)

不难发现,教材编写者注重引导高中生“联系已知”“结合材料”并“扩展阅读”,有意识地突出了在“比较”和“讨论交流”中探究的学习方式。

其次,教师可针对课文,自行精拟思辨性强、思维含金量高的探究题。请看笔者就必修二课文设计的部分实例:

《我与地坛(节选)》――(第二段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这两句话表意上有什么区别?)

《说书人》――(有人评价师陀的《说书人》是“一首柔和而凄凉的人生行吟曲”。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祝福》――(如何看待祥林嫂“最后的疑惑”?这是“一个伟大的疑惑”吗?)

《林黛玉进贾府》――(宝黛初次相会,宝玉得知黛玉没有“玉”后,就摘下那玉,狠命地摔去,并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请探析这个情节的重要作用。)

自拟探究题,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具备探究的追求和能力。同时,既然名为“探究”,那么所拟题目就得体现探究的基本特点,具体包括:(1)问题的启发性――要能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的思维以一种导向,使他们沿着这个导向探索下去。(2)问题的开放性――探究题的答案是相对开放的,以文本的某句话或某一点为触发点,要求以此为起点,联系文本做拓展。(3)答案的个性化――鼓励个性化阅读,即阅读过程中不受他人观点左右,渗透个性化的思考,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碰撞。(4)答案的多元性――因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模糊性、多义性,也因为观察问题、理解问题的角度有差别,学生有时会作出不同的却都符合要求的解答。

为真正激活学生探究的兴趣,另有两点不容忽视:其一,部分探究题可来源于学生――这就需要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认知的冲动性、思维的活跃性,以及勇于创造、追求真理的精神;其二,教师要善于营造自由、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体验和观念。

二、针对有价值的问题,课堂增设“探究”环节

探究是一种在教师的组织、启发、诱导下,围绕具体的学习内容,学生开展有目的的表达、质疑、探索,以实现效果最优化的教学活动。文学作品教学“探究”的关键应该是,如何进行切合文本内容特点的“探究”,如何进行切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探究”,“探究”的旨归如何落实在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上。只有解决了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的探究,才称得上是“有价值”的语文探究。

为使阅读探究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具体操作时可尝试的两种做法是: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辅相成;主问题设置与小问题分解有机结合。例如针对《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我是这样安排探究学习的:

(一)课前预习――自主探究两个问题:

1.小说中“我”被锯掉了双臂和右腿,如果写锯掉的是“双腿”,表现力上有无影响?为什么?

2.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完成在作业本上:(1)疑义相与析(课文难点解析),要求选取文中两到三个疑难点加以解析,也可再提读不懂的一两个问题求解;(2)妙处亦可言(课文妙点揣摩),要求选取若干精彩之笔作评析。

(二)课堂学习环节之一 ――交流预习所得,把握学生的认识程度;

(三)课堂学习环节之二――师生共同选点探究。比如:

1.第七段末句写到希特勒画像,有什么用意?第三十四段写“也许用不着我讲……”,为什么用“也许”这个词?

――表明各个城市都有;说明处处可见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

2.第四十九段写“我们都必须写下这段铭文”,“必须”有什么意蕴?

――典故“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原指古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以此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句话肯定自己眼下正是在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3.文末让门房比尔格勒出场,有哪些作用?

――①提供了一个见证人(比尔格勒是“我”昔日学校生活和今日悲惨处境的见证人);②表明从小的到老的,一个都逃脱不了厄运;③突出了造化弄人的意味,是人生戏剧性的一种强化;④前伏后应,联系前文看,更觉文思缜密(前面多处写到“烟草”味)。

(四)课堂学习环节之三――基于创作背景,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等方面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五)布置作业――认真反思自己的预习作业,写得不到位的建议重写。

三、在探究实践中悟出探究的方法

探究,必须重视学习过程,可以说是“过程”重于“结果”。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以下理念:探究不是脱离文本的自说自话,不是断章取义的胡思乱想。探究的基础是文本,文本的意义具有多维的阐释途径,但意义本身(文本内涵与作者创作意图)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学作品阅读中,生活阅历还不丰富、鉴赏水平有待提高的中学生,更何况是学会领悟与吸收。换言之,文本解读虽有主观无限性的一面,但也有客观有限性的一面,应避免对一些传世名篇进行令人啼笑皆非的“创造性误读”。

还要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比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重在立足文本。首先,要懂得“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指“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并善于从这些方面加以挖掘。其次,应丰富知识积淀,了解一些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民族心理”指民族的整个精神面貌,“人文精神”的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及人的理想等方面)。最后一点,明确探究路径:留意文体特征;分析内容方面有哪些暗示;琢磨主要采用了何种表达技巧。例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林黛玉进贾府》中“摔玉”这一情节的丰富意蕴,可看出它既照应前文的“有时似傻如狂”“行为偏僻性乖张”,构成这一回目内容的;又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埋下伏笔(后来宝玉冷落《四书》《五经》,厌恶仕途经济,甚至把家庭给他的荣华富贵、娇妻美妾统统“摔”掉了);更重要的是这一“摔”,“摔”掉了中国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也“摔”出了黛玉的美(表现出黛玉在宝玉心中是何等的与众不同、光彩照人,且为宝黛二人的情感埋下了伏笔)。

第2篇

关 键 词:原生态 歌唱 能力

“能力”,就广义上来讲,是指人做事的本领,在这里特指歌唱能力,就是指我们演唱歌曲的本领。我们知道,任何能力的培养,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对歌唱能力的培养来说,就过程来看,它是一个长期的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就培养的内容而言,它涉及的面非常广,内容也十分丰富;就培养的方法来看,在目前的声乐学科中,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从实际情况来看,不论国家艺术教育的宏观指导,学校教育的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单从声乐教学“师傅带徒弟”的教学形式上看,经验教学成分比重较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规范性、严谨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些声乐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声乐教育工作者,在声乐训练的初级阶段,常常存在“见子打子”、就事论事的现象。对声乐人才的培养,往往局限于解决训练中出现问题的表面现象上,不能很好地处理当前与未来、当时课堂效果与今后发展前景及内在的必然趋势,时常出现走极端的情况:夸大自己作为一个声乐指导者的作用,或是过分注重每次训练时学习者完成练习的质量和效果的表象。多数时候,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不能很好地利用声乐教学“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统揽声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能很好地运用科学、发展和综合的人才培养观,正确处理好现在与将来、声乐初期训练时期、当时课堂效果与未来发展的必然联系,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声乐教学及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片面追求当时的质量,过分强调每次训练的效果。常常因要求过高,使学习者不能很好地在现有声乐认知和能力的基础上,松弛、自然地完成好每一次声乐训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歌唱能力的培养。

我们认为,在声乐的学习中,无论是进行有效的发声技术训练,还是声乐作品的练唱,都是提高歌唱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声乐训练的初级阶段中,二者均是培养歌唱意识、歌唱状态,建立歌唱通道、训练人体机能、提高歌唱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知道,声乐教学的这种基本模式,是千百年来在总结世界各民族中早已存在的、被现代人称之为“原生态”唱法各流派精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声乐学习中要研究这一课题,势必就需要我们再对今天仍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民族民间的“原生态”唱法的各流派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吸取营养。

一、“原生态”唱法与歌唱能力

在声乐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提高歌者的歌唱能力,就自然成了声乐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这里,文化知识的学习暂且不论,在专业的学习方面,除了一切与声乐演唱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外,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人体机能进行有效的训练,实际上就成了培养和提高歌者歌唱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我们认为,无论专业歌手,还是业余歌手,甚至包括民间歌者。只要他们的演唱做到气息畅通、声音流畅,并能坚持长期的练唱,他们的歌唱能力总是会逐渐提高的。不过对于业余歌手,特别是民间歌者来说,这些歌手们的演唱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由于人爱美、追求美的本能而产生的,他们往往是自娱自乐,一般不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在他们的歌声中,总是洋溢出表现美、赞美生活、歌唱人间真善美的愉悦心情。很多时候,民间歌者的演唱往往是借助山歌、小调抒发对异性的爱慕,传达爱的真谛,歌唱美好的幸福生活。他们的演唱常常是为了给人们的婚丧嫁娶烘托气氛,营造喜庆氛围或是寄托哀思。总之,他们这些自娱自乐的歌唱,从专业发声技术训练的要求上来看,由于他们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歌唱往往是自觉的行动,所以他们的演唱不像专业训练时那种纯粹为了提高歌唱能力时的练唱一样,有极强的严谨性、规范性、科学性和目的性。专业训练概念中提倡的发声训练、人才培养等观念,往往在他们的演唱中悄无声息地进行着。经过调查分析得知,他们的那些演唱,虽然不如专业训练那样总是需要对歌者进行一整套的、规范的、科学的训练,需要提高歌唱能力的发声练习和作品练唱,并伴随着很多的要求和严格的程序。也正是因为在各个方面都没有专业训练中那样多的要求和目的,所以在他们的演唱行为中,基本上都是他们自觉的行动。而实际上,他们的那些歌唱行为基本上是符合声乐发声技术训练,和声乐人才培养“循序渐进”客观规律的。因此,许多民间歌手都是随着演唱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歌唱机能得到训练,歌唱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当然,许多民间歌手的成长,并不是完全没有受过前辈们“口传身教”“师傅带徒弟”式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但在他们的成长中,自然的成分和自发的行为总是居于主导的地位。实际上,在声乐人才培养工作中,这样的发声技术训练等方面是值得我们探究和借鉴的。

二、科学发声训练与歌唱能力

专业训练中,歌唱能力的培养始终要遵循声乐人才成长这一循序渐进规律的客观要求。由于专业训练的目标性、时间性和目的性等因素,往往使我们的学习者在漫长的训练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正确认识声乐基础训练中发声练习在歌唱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往往忽视发声技术训练在培养人体机能,提高歌唱能力中所处的前提和基础地位,或者片面扩大发声技术训练在提高歌唱能力中的作用。训练中,总是出现耐不住发声练习的寂寞这一问题。一些人认为,唱好了几首练声曲,掌握了几个发声知识点和技能,就能够去演唱分量很大、程度很高的声乐作品,结果往往出现事倍功半,甚至是功败垂成的情况。

我们说,科学的发声训练是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大幅度降低音乐技术难度的前提下,把歌唱中音乐和文学等方面很多规律性的知识点和技能,设计成为比较规整的,便于学习者在训练中按照声乐技术训练成分的要求,掌握发声技术的各要领,从而比较容易完成练声曲的学习,并以此为载体,学习和掌握歌唱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发声练习对歌唱能力的培养,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对机能的锻炼和歌唱能力的提高,却远远不如歌曲作品。但是,任何一位优秀歌手的成长,他们在掌握娴熟技术的过程中,无不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声曲的练习。我们知道,对科学发声技术的技能和要领,也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认识。通过每天完成练习曲的过程,逐一认识和领悟,对机能进行科学的训练,对歌唱知识和技术逐一学习和把握。这一阶段的声乐训练,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的专业歌唱意识,培养科学的歌唱状态,从而把握科学发声的技术要领。总的来说,就是以苦练歌唱的基本功,对机能进行训练为前提。所以,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歌者完成每一次练习的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必须符合歌唱基础训练阶段的实际,严格遵循声乐人才成长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这时,任何不切实际、操之过急的盲目行为,都将给训练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甚至使训练步入死胡同。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训练中有一种情况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那就是在基础训练阶段中,从数量上来说,歌者对发声技术练习曲熟悉的还很少;从歌唱的知识面上来看,还比较狭窄;对歌唱的能力而言,他们实际上都还很弱。这时,如果硬要他们去完成和他们认识、能力不相符的练习曲,硬要让他们达到难以达到的程度,那么,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就会造成他们即使对启迪认识领悟得非常到位,但由于歌唱能力还不能满足他们完成练习的要求,所以练习中,首先受到影响的就必定是歌唱的气息。而我们都知道,气息不畅通的练习和演唱,对声乐训练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声乐的基础训练就是苦练内功。在声乐人才的成长中,科学的发声基础训练阶段是一个漫长而又不能跳越的重要阶段。只有在这一阶段,经过漫长的苦练,经过一首首练声曲、一首首歌曲的练习,才能锻炼好歌唱的机能,增长歌唱的文化和专业才能。实际上,歌唱的基础训练可谓是非一日之寒,只有不间断的学习和把握,并且是长期完成了相当数量的练声曲和作品练习,歌唱能力才能随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里的学习和训练,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歌唱能力的提高,而更应该注重发声训练的科学性,对学习效果的要求要具有合理性、适度性,使学生经过长期的刻苦练功后,感受到完成基础训练阶段的任务后那种“功到自然成”的乐趣。

三、实践性教学与歌唱能力

在浩瀚的艺术世界中,声乐艺术被称之为表演艺术。声乐演唱中,人们所发出的那些美妙、悦耳的声音之原理,就是我们的气息吹击声带的结果,而气息的动力源泉就是我们的呼吸。而在声乐的训练和声乐的演唱中,科学发声要求我们的气息始终要在松弛、自然的状态下,保持气息自然的属性。也就是说在歌唱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声乐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声乐的教学活动中,声乐实践教学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可以说,它渗透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声乐的教学内容始终要通过声乐的发声训练、作品的练唱和对声乐艺术作品的演绎来完成。在这些环节中,都包含着声乐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声乐人才的培养正是需要通过这些途径,对歌者进行音乐知识、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的传授,以及声乐的理论学习与技术训练,实施对机能的训练和歌唱能力的培养。从声乐教学的实践性来看,应该注重抓住课堂和舞台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歌者驾驭作品、演绎作品的能力。

1.课堂教学实践性环节与歌唱能力

声乐课堂教学,始终应遵循声乐人才的培养规律和学科本身固有的属性,采用启发性教学,让歌者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去感受、领悟、把握声乐演唱的真谛,避免说教式、灌输式教学,充分体现声乐实践性教学的魅力,有效地培养歌者演唱作品的能力。

2.舞台实践性教学与歌唱能力

学校声乐教学活动,始终是围绕培养声乐教育工作者和演唱者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今天的声乐学习者,无论将来担负声乐教育工作还是声乐演唱工作,对他们来说,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在对歌唱能力的培养上,舞台实践性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一般来说,人天生都具有表现的欲望,声乐学习者更是如此,声乐艺术被称作是表演艺术。因此舞台的实践性教学,更符合声乐人才成长和声乐教学的客观要求。研究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歌者在他们的课堂实践教学中,对声乐作品的演唱同他们在舞台实践中的演唱,差距是很明显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由于歌者与生俱来的,以及后天专业学习和训练中培养起来的表现欲,加之音乐和文化修养的驱动,在舞台上,他们真情实感的演唱更加能够调动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舞台实践对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效果是更佳的。

总之,歌唱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实际上,它是一个综合、长期和科学的系统工程。歌唱能力的培养,始终是无法离开声乐训练和演唱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就学校教育而言,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势必要紧紧抓住声乐教学中课堂的发声训练、作品练唱和作品的联唱,以及舞台表演的实践教学环节等。当然,歌唱能力的培养,同声乐理论知识学习、文化知识的学习等也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因此,为提高歌者的歌唱能力,必须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歌唱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晓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3篇

只有教师真正的探究起来,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探究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一、改变教学模式,树立探究意识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异议,提倡学生与教师相互讨论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学生养成探究意识的基础。

如:在讲“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教材上先把广口瓶的容积分成五等份,然后再做实验,最后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为此有的同学提出异议:“我们要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并不知道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为什么我们要先把广口瓶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呢?”我让同学先做实验,然后再测量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占整个广口瓶的几分之几。我又设置了如下问题:

红磷为什么要过量?

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约是1/5?此实验体现了剩余的气体主要有哪些性质?

在讲到碱的性质时,我又设置了问题:如何用硫来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

在宽松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得到了放松,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巧妙激发兴趣,培养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例如,学习水电解实验时,理论上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实际上细心的同学发现实验初期二者的体积比并不是1:2,这一现象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于是我请同学们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我让同学们查氢气与氧气的溶解性表,发现氢气的溶解性远远小于氧气的溶解性,答案也就自然得出了。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也促使了学生探究精神的养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深挖课本内容,提高探究能力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因此灵活运用教材对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有意识地让学生联想。如讲到硬水的软化时,联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烧水的锅炉为什么要经常清洗?如不及时清洗会有哪些后果?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联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后应如何处理?拓展到氢氧化钠使用的注意事项。讲到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联想到久置澄清石灰水瓶内壁白色固体的清洗。联想让学生学会了知识的运用和迁移。

2、鼓励学生猜想。如:讲到原子的结构时,为什么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吸引,不能被吸到原子核上而在原子核周围不停地高速运动?讲到“用带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时,大多数微粒穿过金箔后运动方向不变,少数微粒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极少数微粒被弹回”。由此体现了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猜想和质疑,我都及时地加以肯定、称赞和鼓励。

3、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例如,讲解金属与稀酸反应时,练习绘制反应时间与产生氢气质量的图像,体会金属活泼性不同,金属与稀酸的反应速度不同。为了使学生顺利解决图像问题,避免思维定势,让学生分析镁和铁分别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

4、增强动手实验能力。如:在讲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只提供药品、仪器,让学生自己设计二氧化碳的发生、收集装置,设计检验及验满的方法,并动手操作,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所给仪器还可以制取哪些气体?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领略成功的乐趣。

第4篇

一、打造课堂合作学习的环境和基础。

1、建立学习兴趣小组

根据全班学生的学力水平、个体差异组建4人或5人学习小组,每组成员均分配角色、分享领导:先根据学习具体情况每组设主持人、记录员、检查员、报告员,经过一段时间后轮换。学习小组应该 保持均衡,即每个小组的水平,包括智力水平,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要相对均衡,每个小组要有学困生和学优生,这样每个小组就能互相帮忙,每个小组能在同等条件下展开竞争和帮助。学习小组应该以自愿为前提,学生参加哪个小组,应尽量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在自愿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这能更好的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小组应该经常变动,学习小组建成后,不应一成不变,应在一学期内变动两至三次,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出的矛盾,使合作学习能顺利展开。

2、合理安排座次

可以根据学生人数和其它情况,对学生的座位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其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可以让素质好的学生和学习能力弱的穿插安排在一起,可以是梅花形的排列,也可以是其他各种形式的排列,只要适合于教学就可以。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训练,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技能后,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

在建立学习小组里我们提到,可以根据学习具体情况每组设主持人、记录员、检查员、报告员,这些同学必须明确他的职责,比如:记录员负责记录合作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等,报告员负责集合组内研究结果,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

二、科学认真地安排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呈现问题

这是进行合作学习的第一步,教师首先应该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才能自我产生动力。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来一起呈现这个问题。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根据所呈现的问题,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在组内开展合作学习。组长要做好协调工作,然后梳理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进行重点讨论,达成共识,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则由记录员整理,由报告员在全班交流。

3、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协调

在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将讨论的问题总结后,并向全班交流,组与组之间再进行交流,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要作好协调工作,不能忽视自己的主导作用,要做到收放结合,积极评价,解答疑难,鼓励创新。

4、客观评价、科学总结

这个评价可以是老师给的,也可以是小组中给的,但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总是不太现实,所以,可以运用小组成员自评或相互评价,这有利于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5、表扬是最好的奖励

对学生来说表扬是最好的精神奖励,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下步都要及时表扬。对于表现的突出的学生也可以实施一定的物质奖励,比如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有无。

三、注意事项

1、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

教师应处理好个别学习和合作学习,集体学习之间的关系,在适当的时机有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在小组讨论前,应给学生留独立思考的时间,是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形成一定的看法,这样小组讨论才能产生一定的成果。

2、处理好结果和过程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合作学习的过程,而不应看合作学习的结果是否与自己课堂设计的结果相符合。结果只是时间问题,没有完整的过程是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成果的,这需要时间的积累。

3、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教师应首先明确自己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职责就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然地形成合作学习动机,自发地提出合作学习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4、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第5篇

一、感受乐趣,让幼儿乐于探究

农村的孩子虽然经常看见绿豆、红豆以及小麦等各种不同农作物的种子。但孩子们对这些平时司空见惯的实物,其实了解得并不多,甚至常常混淆不清。于是我们便利用小麦、玉米等等这些农作物精心设计了“批发种子”这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老师扮演种子批发商,幼儿扮演来批发回去卖的小老板。通过买卖这一灵活的手段和语言的交流让幼儿在游戏中观察和比较,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出了不少的经验,如:南瓜籽、丝瓜籽可以通过形状、大小的不同来区分,黄豆、绿豆、红豆等豆类的种子可以从颜色、形状的不同来区分等等。在比较这些种子的不同之处时,孩子们对它们的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们还生成了《种子的聚会》这一课,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在种子的外面贴上标签,布置成一个“种子的聚会”。放置在科学角,孩子们在活动之余都可以来看看说说,交流自己认识的种子。让幼儿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了解、比较得出了结果。就这样让幼儿在玩中总结了经验,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了幼儿探究的兴趣,激发了幼儿探究的主动性,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

二、把握好奇心,让幼儿易于探究

记得在一次中班的活动区,我投放了一些种子让孩子们去观察。谁知班上的张可抓了一把黄豆就放进了水里,随即就有孩子来报告。于是我就问张可:“你为什么要把黄豆放进水里呢?”张可说:“我想让它长大,结很多黄豆。”“哦!是吗?那放在水里能让它长大结黄豆吗?”我的问题一出来,其他的孩子都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我没有马上给予肯定或否定。孩子们这个时候都变得很好奇,于是我就提议让他们去做实验。经过分析有的孩子跟张可一样将黄豆放进了水里,也有的用杯子到外面挖了泥土回来放在自然角,将黄豆种在里面,还有的直接将黄豆丢在了外面的泥土里。没几天孩子们就兴奋地发现:丢在外面的黄豆长得最快最好,水里的黄豆才发了芽,自然角杯子里的黄豆还没有动静。接着我又提问:“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这样一步一步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究、发现,最后得出了结论:外面的黄豆有土有水还有阳光,所以才能长得又快又好!这里我抓住这个突发的“黄豆发芽”事件,让个体的探究行为变成群体探讨的热点,鼓励他们从多角度发现,幼儿之间的这种互动探究更加扩大了,引导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转化为进一步探究的动力,逐步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三、树立自信,让幼儿敢于探究

对幼儿来说,年龄小更依赖于其他人,尤其是重要人物,如老师、父母。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尤为重要。作为幼。儿教师应当以关爱的态度、赏识的手段保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其健康的成长:鼓励幼儿有各种想法、做法。幼儿在活动中刚开始的想法往往是很稚嫩的,但是却有着极大的创造力。我们要给幼儿充分的自。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究;让幼儿有充足的探究时间,不急于介入,即使需要教,也尽量不作直接指导,以间接指导为主,稍加点拨,给幼儿自己探究的机会,让幼儿敢于探究。

第6篇

一、自读能力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联系。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善于提供机会,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教给自读的方法,鼓励其自主探究,使学生在自读中领悟,在自读中发现,在自读的基础上交流、指导、内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在教学中,我重视教学生自己走完学习过程,了解作者写作意图,了解文字的内涵,获得信息并联系头脑中储存的思维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解决,去完成认识事物的过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第五次擦燃一整把火柴,是故事的。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在读中领会,在读中悟情,给学生提供发现,评价实现。如有位学生说:“小女孩擦燃一整把火柴,是为了把温和、慈爱的奶奶留住。奶奶呢,带着她飞走。飞去的地方,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这正是小女孩向往已久的地方。”另一个学生说:“在描写小女孩擦燃一整把火柴前,作者还用了‘赶紧’这个词突出小女孩擦燃火柴动作的急促,说明她实在受不住痛苦了。”一学生马上补充:“第一次擦一根火柴,小女孩还犹豫,现在要‘赶紧’擦‘一整把’是什么也不顾了。这可以充分看出小女孩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又有学生接过话说:“是渴望!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课堂气氛越来越强烈,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了一个民主、自由、宽松、探究的学习情景,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已的潜能,长此以往,学生的自读能力明显提高了。

二、合作能力是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中交往活动的主体应当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这种有效的交往有赖于学生的合作学习。学生既要养成“自我主体”学习态度,又要学会主动争取师、生的必要帮助,课堂中较为固定的小组内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良好途径。它增大了训练频率,激发了参与热情,能产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知识共享的增值效应。因此,素质教育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我一般是安排3或5人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定出小组长,期末根据每个组员的进步情况,评定“优秀小组”和“优秀组长”。当然,除了一些固定小组外,我还鼓励学生在教室内可离开座位来寻找合作学习伙伴自由组合。例如,《去年的树》一课的教学,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我让学生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说要像小鸟一样信守诺言,珍惜友谊;有的学生说要像大树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有的学生说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还有的学生说不能像大门那样,对小鸟的问话不以为然,态度冷淡……学生参与性极高。这样,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又纷纷开动脑筋,自主合作学习,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一堂课。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思考、表达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让学生养成了和他人合作、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丰富了情感,初步知道了健康的竞争和合作的意义。

三、质疑能力是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要策略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而创新精神培养可以从质疑开始。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质疑的过程实质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因此,质疑既是创新的前奏,又是语文课堂实现自主合作地学习的重要策略。在教学中,我们要彻底转变传统教育“惟上”、“惟书”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教师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始终要扮演“配角”,引导而不主宰,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时,学生问:“课题为什么是她是我的朋友?”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课文写的是阮恒献血的故事,与他的朋友有什么关系?”教学学生共分两组进行辩论赛,双方讨论激烈,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四、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是自主合作学习的重点

第7篇

关键词:数学;培养;自主探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自学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这对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关键是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与学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知识的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实现这些理念,学生首先要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一节时,我通过情境演示、动手操作分小木棒来验证计算,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小组活动中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观的协同作用,来理解知识、发现规律、获得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

二、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弘扬主体精神,张扬个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挖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算法。多样化算法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它不仅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平台,提倡算法多样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如,计算21×12时,为了体现算法多样化,教师提出怎样算,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汇报,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竟然有7种方法,最后归纳为“笔算、口算、摆、分”四种方法。

第8篇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学校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以下我就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探究活动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

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对自然界的有些现象,学生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举措。

学生通过亲身探究,思维才能受到锻炼。亲身探究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得到培养,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批评性思维以及创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养。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肯定会发现新问题,当一人难以解决新问题时,就需要大家的合作,交流,向别人去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审视和改正自己的观点,相互接纳,赞赏,分享所获得的成果,这样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做法:

1.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做到假设与搜索证据。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嘴巴去说……十分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周围事物,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提出来后,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设计好实验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和相互讨论。在教师引导和建议下,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搜索证据、观察、提问、设想和验证。孩子们要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想法、活动情况,与正确答案相比较。

假设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所做的可能性回答。例如,对“物体遇冷会收缩吗”这个问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生活经验提出各种假设:“物体遇冷会收缩―人冷了就会缩起来”,“物体遇冷不会收缩―教室里的桌子就没有因为冬天而变小”,再如:“把纸和球同时从高处放手,猜哪个先落地”的假设活动,是想让学生分析自己的假设,并在假设的过程中发现:根据经验提出的假设有时是错误的,经验也可能造成假象。我们再用两张同样重的纸(其中一张揉成团)重复上面的实验”是一个拓展活动,同样说明根据经验提出的假设不一定可靠。而搜索证据是通过观察、实验、测量或从可靠信息源那里获取用以回答问题或验证假设的数据及资料的活动。许多重要的科学结论都是建立在假设与搜索证据的基础上的,如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因此做为一位科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要注意做好下面的工作:

提出问题,而不是直接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机会;提供一个适用于学生的计划方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考虑;经常比较计划和实际的探究过程,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预见;在教学上或活动结束时要经常讨论,提议学生去思考如可改进探究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合能力,我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目的、名称、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研讨,共同填写实验报告,等于是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了教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填写有关内容。教师巡堂只做启发和点拨。在确定了实验步骤后,各小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法独立地操作、记录和分析。

3.做好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工作。

第9篇

关键词:培养; 学生; 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重视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侧重于学生智力发展、个性发展及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多种环节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初中化学教学中,依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索来获取新知识.

1.生活情境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生活中选取实例,作为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素材,能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化学,对探究化学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学习“碳酸氢铵”时,笔者设置了一个生活情境:气温较高时,水稻对碳酸氢铵这种肥料的吸收较好.一天,中午12点,王大娘要去给水稻施碳酸氢铵肥料,可是,王大叔坚决不同意,让她到下午3、4点钟再去施肥.两人为此还发生了争执.对这件事,你怎么看?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时间去给水稻施碳酸氢铵化肥.为了能切实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2.谬误情境

生活经验不全部是正确的.利用人们的错误认识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他们探究化学的兴趣.

学习“分子”时,我问学生50+50等于多少?学生异口同声“100”,我追问:“任何情况之下都是这样吗?”,学生不敢大声回答,悄悄地言语“应该是吧!”我出示了两瓶液体:1瓶是50mL的水,另1瓶是50mL的酒精.o学生看清楚了他们的体积,然后将2瓶液体倒在一起,再拿给学生看,学生发现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放在一起,其总体积小于100mL,看看周围一滴也没有.再让学生走到前面自己操作了一番,仍是这个结果.新旧知识的矛盾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3.实验情境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主干线,教学中,通过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如,初中化学“导言”第一节课,课前我在一张白纸上用酚酞写了“同学们好”四个字,然后把它与另一张白纸一起贴在黑板上,上课的时候,我向其中写有字的一张白纸上喷上无色的碳酸钠溶液,“同学们好”立即呈现在大家面前.神奇的现象,激发了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兴趣.

4.故事情境

初中化学教学,通过讲故事,提出相应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时,我讲了一个故事,并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寻宝者牵着一只小狗来到一座少有人去的山洞.走着走着,牵着小狗的绳子牵不动了,低头一看,小狗已经没有生命迹象,就在低头的过程中,手上燃着的火把突然熄灭了.寻宝者很害怕,边走边喊…….故事讲完,笔者提出2个问题:(1)你知道狗是怎么死的?(2)火把是什么原因熄灭的?

二、借助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对实验现象充满好奇,对实验结果充满期待.借助实验,特别是学生自主实验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重视实验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注重设计一些操作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探究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设计时,学生自己操作往往是实验中间的一部分,如果做好了,下面的实验就能顺利进行,否则,实验结果就不会如愿,从而促使学生认真反思.

2.学生自主实验

初中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不满足于知道实验的现象,更迫切想知道出现实验现象的原因.实验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实验兴趣,也让学生亲身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如,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笔者打开一瓶啤酒,这时啤酒泡沫溢出瓶外,笔者随即问学生,这能确认这是二氧化碳吗?如何验证?学生通过讨论,自己设计出了验证该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的方法.接着,笔者抛出新的问题,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学生设计了对比实验――一瓶装着空气,另一瓶装着二氧化碳,向两瓶注入等量的水,充分震荡,观察现象,以此证实.

3.家庭实验和生活实践

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

如,学习“酸和碱”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对本地土壤的酸碱性进行调查,然后让学生说出治理这种土壤的最佳方案.学习“水的净化”时,笔者带了一杯被污染的河水到教室,上课前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司空见惯.笔者提出一个问题,你想使河里的水变得清澈吗?如何才能使之清澈呢?学生自主设计了一些方法,相互间进行了讨论,方法逐步完善.

三、正确评价学生,增强学生探究的动力

第10篇

【关键词】 实验能力;技能技巧;探索创新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的重要内容。教师的责任,既要利用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去观察、感知、探究化学知识,还要通过探究性实验活动,教会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戴安邦教授认为“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化学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那么如何在中学现有仪器设备,和化学知识的条件下,通过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的强化训练,并由此出发进一步培养其创新意识、发展思维能力,我们做的具体体会和做法是:

1 重视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

从现代化学的教育理论看,学生的实验能力包括:

(1)准确操作实验的能力。

(2)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的能力。

(3)科学选择仪器、试剂和试验条件的能力。

(4)正确观察、测量、分析和判断的实验能力。

(5)对实验方案进行选择、组合和自我修改的实验设计能力。

(6)正确处理数据,表达结果及对结果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

其中,准确操作仪器的能力是这六种能力的基础,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放在首位。认真挖掘实验的基本操作,如:药品的取用、称量、溶解、振荡、搅拌、加热、过滤、蒸发等。在强调方法,同时放手让学生操作、评价。通过不断练习和强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掌握试验基本操作,为以后进行探索试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设计探究试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又非完全已知的东西,而现行教材中的试验大多已知操作过程、已知试验结果,有些还是教师曾演示过的,很容易流于重复和枯燥。此外,试验课大多是“填鸭式”的,即教师与教材设计好了一切,为保证试验正常进行,教师准备得很很细,学生只管“照方抓药”,不谈不上独立思考。若能设立一些内容不很确定,无现成教材,学生有充分自由来设计和发挥的实验,并在考核中注意衡量学生实验设计的逻辑性和创造性、实验总结与讨论中的知识性和探索性、以及表达方式的科学性,使学生能较多地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分析实验问题,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老师选择一些常见但并不复杂的实验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探究。

2.1 选题: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地实验设计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如何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呢?首先要精心选题。选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题要浅。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

(2)选题要巧。编实验设计题时,要注意把多方面的知识巧妙地组和起来训练学生,达到启发思维,触类旁通。

(3)选题要“新”,要注意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新知识、新常识引入试题。

(4)选题要活。要通过实验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2.2 形成实验方案。在实验设计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种方案,认真阅读每一份实验设计方案,对好的方案特别是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再通过讨论、启发、引导,优化出最佳方案。

2.3 动手实验。教师首先,要保证学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比如检查仪器是否齐全,有无破损。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检查药品。其次,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并作好现象记录。同时要加强巡视指导,给学生带来鼓励和安全感,并及时指出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2.4 分析实验现象并写出实验报告。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写好实验报告的关键是要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并实事求是地作好现象记录,然后对产生的现象进行分析.这一步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便可以进行归纳总结,将知识点系统化,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如讲质量守恒定律时,为了体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例1:【提出问题】:磷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吗?

例2:【提出问题】: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吗?请同学们分别作出猜想,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猜想。

分析:上面两道题的理论基础是: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量等于反应后生产的各物质的总质量。即只要是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要用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就要使反应在密闭容器进行。同学们知道这些原理,所以在设计实验中,都能把反应物放在密闭容器中。但是,这里产生了问题,例1中怎样使磷与氧气发生反应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到燃烧的条件。例2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溢出怎么办呢?有的同学想到用气球装起来。这样,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把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

第11篇

【摘 要】受到传统的应试教学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实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到很机械的知识,而对实验缺乏自己深入的见解,更谈不上什么实验探究能力。本文将主要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动手能力、科学团队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其中更强调“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这里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一、质疑精神和提问能力的培养

质疑和提问是所有的科学探究过程的第一步,也正是人类千百年来敢于质疑和提问,才有了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在21世纪的今天,物理教师应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和自己的见解。无论是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的疑问,还是在实验室中对实验过程的不同看法,都应该引导学生敢于、善于表达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提出问题,把问题作为探究的出发点。通过教师有意的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学生去挖掘创设出来的物理情境所存在问题,并尝试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去解决这个问题。若无法解决,则将这个问题作为本节课探究的出发点,进行实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所以学生会更加有兴趣和主动性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了。对于能主动提出合理质疑的学生,教师应在课堂上给予当众的表扬,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第三章《光现象》时,教师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窗外的阳光,问他们看到多少种光的颜色,学生肯定会回答一种光,白光或者黄色光。然后教师再拿出三棱镜在阳光下照射,就可以看到大约七种颜色,此时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和疑问,非常想去弄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颜色。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进行光的有关知识讲解,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在新编的物理教材中设计了几十个物理实验,这些实验大部分都不是个人单独完成的,而是要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可见新课标非常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在实验课中,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安排,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而且实验的时间也要安排充足,保证有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相互交流各自的想法,并进行讨论。不能因为赶进度而缩短学生探究的时间,在学生还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的时候草率下结论是得不偿失的。对实验课来说,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远比实验结果重要,因为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而实验结果仅仅是个结果。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科学的探究态度,对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价值观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实验探究过程就是一个培养科学态度的过程,教师应利用好每一个机会来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详细记录实验数据。要求学生不能为了迁就统一的实验结果而修改实验数据,要有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苏科版八年级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时,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需要比较精确的实验数据,否则实验容易失败。教师在学生做实验时,一定要给予充分实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实验,同时要求学生实事求是,要在真实的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来做光的路线图,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精神。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注重物理知识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以及在科学技术和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识,避免让学生认为学习物理知识仅仅是为了考试分数,体现物理知识的生活价值和科学价值,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外小制作来拉近物理知识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真实性的体会,理解科学与生活,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大大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比如,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简易针孔照相机,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探究式实验主要是围绕实践展开的,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应针对学生的情况,设计一些能调动学生动手积极性的环节。实验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由教师在台上做,学生在台下记笔记。而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实验计划动手做实验,参与实验的设计、器材的准备与组装、过程的调试、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首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实验探究形式,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物态变化》时,可以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先由老师进行实验演示,再将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每个人都动手做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动手能力。

总的来说,物理课程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肩负着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任。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从单一的知识累积转变为全方位的能力发展。因此,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又在于物理实验。教师应给予物理实验足够的重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道荣.例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湖北中小学实验室,2010(05):10

第12篇

1.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理解实验探究的内涵,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的学习和合作讨论围前提,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决疑难问题的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和掌握科学方法,做到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实验探究是与物理学科特点相适应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不只单纯要求唯一的因果解释,而是追求开放的多种结论,不仅让学生知道科学结论,而且让学生经历原理、原则的推导过程,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从而形成学生合理的认识结构,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如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因素,再设计实验方式和途径,然后进行实验检验,学生也许会提出:跟液体温度、空气湿度、气候、液体表面积、表面气流快慢、液体质量、体积等等都能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许多猜想。然后让学生做了“比较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蒸发”、“比较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的蒸发”、“比较用电吹风和不吹风的两杯水的蒸发”等大量实验,当得到我们想要的结论时,一定不能忽视其他的猜想。有的教师说一节课怎么完成这么多内容呢?的确如果想都在课堂上完成是不可能,也影响本节的重点。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完成,如查阅资料,让学生写“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探讨”实验报告。这样不仅能很好的完成课程任务突出重点,又能使学习得到延续。

2.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实验组织者,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是探究式学习的灵魂,我们应针对学生而言的“实践能力”着重强调学生的实验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正是我们培养学生总体素质的首要目标之一。

实验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多种形式的实验探究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此,我们可以进行演示实验让师生共同探究。比如,实验课上,碘的升华和凝华,可以采取对学生分组来完成探究。

另外,应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探究活动。且还要不断利用身边的物品开发、设计出各种物理实验,以更丰富课内和课外的探究活动。

3.教学中应当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提问能力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物理老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实验操作上,都要不断努力培养学生敢于向老师提问的能力。

首先,由于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就是提出问题,不断将问题作为探究的出发点。因此,在探究活动开始时,要不断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去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一系列问题来,以激起广大学生的探究兴趣。

其次,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物理知识。因为在物理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还要注意及时表扬。

4.要时刻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探究精神

初中物理新教材中安排了三十多个学生探究实验,但大部分都不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而着重让学生分组进行。

在实验课探究中,应不断抓住良机指导每个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记录实验数据,自觉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比如:在“观察水的沸腾”这一实验中,要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后的水中气泡的现象,并将数据画成图表出来,再设法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实验的精神。

另外,还要不断重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尽量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对各种想法、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这样对于多数探究活动课来说,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探究活动中,就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在学生还没进行足够的思考时草率地下结论。

5.要不断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和自然现象的问题中,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一直以来都重视物理知识在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生活实践中的运用,以此来体现其科学价值,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尽量让学生搞一些家庭小制作,比如微型照相机、简易指南针等等。同时还要多布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挂衣钩是如何贴在墙上的?这样便可以拉进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且多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其二,要不断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比如:在学完简单机械运动这一知识点后,应多组织学生亲自通过对自行车进行实物观察,尽量让学生说出自行车究竟运用了哪些简单的机械?只有如此,才至于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这既激发了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兴趣,又能巩固了他们所学的知识,逐步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

第13篇

一、创设实验情境,诱发探究动机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精神需要,并能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精心创设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显得可贵”。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唯有学生爱上物理,对物理学习产生内在动力,才会有积极持久的求知兴趣,创新意识才会萌芽。因为有了兴趣才能有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开端。作为物理教师应当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创造最佳的教学情境来开启学生心灵的窗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我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学生很自然会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利用实验功能,培养探究能力

1、感受设计过程,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探究能力

当前实验教学中,实验理论和方法是以教师讲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对于学生理解实验理论和方法是必要的。然而这种实验教学方式缺乏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因此,在学生实验教学中,教师若能铺设台阶,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将激发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实验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探究能力。

2、拓展学生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新方法能力

教材中学生实验的原理和方法都比较简单,这也是充分考虑了大部分学生的可接受性,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实验理论和方法引起的实验误差较大。在学生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原有学生实验的探究功能,可以通过拓展原有学生实验(改变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控制条件、实验仪器、实验情景等)创设新的探究情景,来引导学生揭示原有实验理论、实验方法的适用条件,探究适用于新实验情景的新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探究新方法的能力。

3、创设应用情景,培养学生移植应用能力

物理实验综合了很多相关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把这些成功实验中的巧妙的设计思想方法和高新技术进行移植应用。移植应用能力也应该是科学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探究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挖掘学生实验中一些有较高迁移价值的实验理论、方法和技术,创设一些实验应用的问题情景,创造性地解决实验应用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移植应用能力。

例如,学生电学实验中多次用到分压电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有关分压电路移植应用的应用课题:(1)运用分压电路设计电压调节范围大的家用台灯;(2)运用分压电路和弹簧、电压表设计压力计等。

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总结

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只能辅助学生而不能代替学生完成任务;(2)注重教学和探究的过程而并非只注重结果;(3)评价方式可以多元化。例如评出最具创意的探究设计等等。不要急于肯定或者否定学生,从成功或者失败中总结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第14篇

关键词 新课标 培养 探究能力 主动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高中语文应“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应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同时,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探究的学习方式自然进入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探究式学习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具体说来,探究式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参与多种解难释疑的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发掘其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我认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从以下几点来做:

一、真正的问题意识

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探究的对象和中心,也是探究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探究式的问题应该具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等特征。一方面,高中语文探究学习,必须努力创设语文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语文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指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蕴?依据是什么?通过提供一系列语文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提问中的难点,随机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归类、深化。或从中发现新的值得师生共同探究的新问题。例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通过自读发现了许多问题。学生提出,诗的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应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真正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其探究能力。

二、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提倡以人为本,它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时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围绕教学目标,学生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式,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大可以全由学生自己做主,老师只是以平等的身份,做一个导演,或作为参与者提出个人的看法。课外活动也是如此,学生想探究《水浒传》中的人物,有这一爱好的同学可以组成一组,开展研究:对本地风俗有兴趣的同学,又可组成一组,到各地收集素材,积累资料。老师要进行各种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分析、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在语文课堂上的合作与交流,能使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进入更新、更高的层次,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和进行沟通,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收获更为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探究式学习应把课堂讨论作为教学常态。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达到合作解疑的目的。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探究者的共同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语文教学引入探究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加强语言的感受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向社会各界人士请教,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流与合作,使交流与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式语文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又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四、信息技术整合能力

将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进行整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想环境,有力促进探究式学习的实现。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语文教学真正从“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他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

高中语文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探究式学习是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将极大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培养其创新能力打开了一扇窗口。探究式学习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放在怎样的高度都是不为过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核心来组织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第15篇

一、探究能力概述

人们在进行探究时需要应用不同的探究能力,探究时所应用的探究能力也并非一成不变,但是却有其共性。

1.探究能力

在教育领域,人们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理解已达成共识,广义上是指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追究的能力均可称为探究能力。狭义上的探究能力普遍认为是作为人们探索、研究自然规律和社会问题的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属于能力中的特殊能力。探究能力不是单一的一种能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种能力,在探究时探究能力会随着探究的对象不同、探究者的智力和年龄阶段的不同、探究者对探究对象认知的不同、探究者探究目的的不同,探究者的价值取向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2.探究能力的类型

按学科的不同,具体有言语探究能力、生物学科探究能力、物理学科探究能力、化学学科探究能力、历史学科探究能力等。学生进行不同学科的学习时,需具备相应的探究能力。生物学科进行探究时,除需具备相应的生物学科特殊能力,如生物统计分析能力、假说演绎能力等,还应具备各类探究能力共有的一般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按人的生长发育划分有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等;按求学阶段划分,有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大学阶段等。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探究能力的特点不同。

青春期(12~19岁),处于中学求学阶段,大致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2~16岁,大约在初中阶段。此期青少年在智力层面上反应快速而准确,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演绎能力也有长足的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形成;在情感层面上,情绪波动大,时而激昂时而无精打彩;在活动中,主动性、积极性和自制力明显增强。第二个阶段是16~19岁,属于高中阶段,这一时期,科学世界观开始形成,但易受情绪影响,对问题的看法常有一定的偏差。

3.中学生物学探究能力的构成

根据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八年级、高一和高二年级的生物学科教材中有关学生探究能力的初步分析,笔者认为,中学阶段学生生物学科的探究能力由相应层面的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三方面构成。

能力层面有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注意力、持久力等。态度层面有: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勇敢、乐观、开朗等。情感和价值观:真、善、美的情感、对生物学科的喜欢、热爱、自豪感、使命感、成就感、超越感、受挫感、个人情感、集体情感和社会情感等。

二、对中学生物学探究能力培养方法的思考

1.处理好能力培养与教学时间的矛盾

对于中学生物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处理好能力培养与教学时间的矛盾。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与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课时紧张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生物学课程的三维目标的构建,即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生物学观点和科学世界观、科学的态度情感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意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获取信息的能力、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中的观察、测量、分类、逻辑推理、预测和实验等技能的培养。

兴趣小组活动主要是课余进行,易于实施,是中学生生物学探究能力培养中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作为探究能力培养的一种补充。同时很好地解决了时间和教学及能力的培养的矛盾。如生物园地中农作物的栽培。学生对此充满好奇,经引导可培养学生的观察、测量、分类、逻辑推理等能力。又如学生在播种后,发现小苗刚出芽时长势很好,几天之后,生长速度就慢了,而相邻地块中的小苗生长速度较快,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观察,接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查阅资料后,再观察,然后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做出9种假设:①种子的品质影响长势②地块中石头太多影响长势③土不够松软影响长势④小苗太密影响长势⑤天气太冷影响长势⑥缺水影响长势⑦缺肥影响长势⑧光照影响长势。通过设计、实施实验证明假设是否成立,并进行交流实验结果、结论等活动。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亲身体会了生物科学探究的艰辛,学习探究的方法,探究能力得到提高,生物科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再仅仅是停留在文字层面的知识,而是具体、鲜活的了。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兴趣小组活动,都要注意,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知识体系,也要让学生了解完善这一知识体系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能确实对生物科学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

2.开发校本课程

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意识、系统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模式一:依托现行教材,以正常形式的课堂教学为主,以校本课程为辅,开展第二课堂的教学。此种模式虽说较稳健,且在教学上有很好的改观,但是没能很好的解决前述学生分层多样化与教材单一的矛盾,也没有体现出校本课程的优势。模式二:紧紧把握生物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专家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对生物课标教材进行改编,这会使得教材操作性更强,目标指向性更明确,也更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模式三:将模式一和模式二结合起来,

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当然,学校、教师要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校本课程建设时应精研生物课程标准,把握好方向,建设开发校本课程时,要注意及时进行反思,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意结合实际,注意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更应注意的是不要为了开发校本课程而开发课程,防止本末倒置。要认识到,课程是载体,主要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