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差异的概述范文

文化差异的概述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差异的概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化差异的概述

第1篇

他们在行为、言论、思想上都追求标新立异、独树一帜,认为保持一致、顺其自然是个体人格丧失的表现。(五)人际关系的差异———仁义对人与利益为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根据儒家的原则,基于共同利益上的社会关系非常重要。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注重情义,轻视物质利益。在这种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中,人情占很重要的地位,这种现象致使中国人把人们之间的交情或友谊看成是最重要的,为了友谊而牺牲物质财富也是理所当然的。美国文化主要承袭了基督教中的新教思想,等级观念淡薄。美国人主张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追求人人平等和个体的优先地位。与中国人的重情重义不同,美国人崇尚个人自由,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3]。由于强调外在的、个人的、权利的、功利的东西并且崇尚竞争的个人主义,美国人在争取个人利益和福利时会采取主动的方式,与人打交道时十分直接,人与人之间多为互利关系,人情较为淡漠。由中美文化心理差异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尊崇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性本善的人性论,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主张过去价值取向,具有追求稳定的民族性格;美国的文化则崇尚天人相分的世界观,性本恶的人性论,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主张未来价值取向,具有喜爱冒险、追求多元化的民族性格。而文化又是影响消费者行为最持久、最广泛和最深入的环境因素。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作为文化内核的价值观、信念等将长久地影响着本文化群体成员的态度和行为[4]。因此,同一国家的消费者在消费需要、消费对象、消费决策、消费时机等方面会表现出共性,而不同国家的消费行为模式则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中美消费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文化中的各个要素,影响消费者的观念,进而影响到消费者的行为。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中美两国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差异。(一)消费需要的差异消费是由人的需要推动的,是人的需要的一种主观的选择形态和特定的满足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美消费者对消费需要的态度是不同的。几千年来,中国人形成了一种“求稳”的文化心理,“无债一身轻”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得中国人在消费过程中竭尽全力回避竞争和冲突。所以,在生活消费方面就会有所节制,中国人有节约的美德,不会盲目消费,每个家庭收入再少也要存点钱。同时,在传统的宗法观念和知恩图报观念的影响下,“人情”消费也就成为一种突出的消费行为特征。在美国,很多人信奉基督教。在美国人的观念中,消费是创造财富,挣钱是为了花钱,有钱就花是与创造财富联系在一起的,而留遗产是不为上帝创造更多的财富。他们认为人生要付出,付出就该享受,年轻时借款买房消费,退休后将房抵押给银行“倒按揭消费”,付出与收入均等,无须以积累防患于未来[5]。因此,美国人从来不压抑自己,他们崇尚及时享乐,强调实用主义,希望商家能够按照自己的消费需要来生产产品,他们的消费行为都与自己的需要息息相关,不存在所谓的“人情”消费。(二)消费对象的差异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出一种重群体轻个人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主要是以群体取向为基础的。群体取向的价值观体现在家庭生活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一个家庭看做一个整体,在消费时从整个家庭进行全面考虑,注重产品对于维持家庭正常稳定运作的作用,每个人的消费行为,往往与整个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个家庭成员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需要,更要考虑到整个家庭的需要,对整个家庭都有用的商品往往会比对一两个家庭成员有用的商品更容易被选择,在作决定时也要求全家人一致同意;另一方面,体现为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和亲慈子孝的心理,子女孝敬父母,父母更是为了子女的前途不惜倾囊投资。因此,在消费对象的选择上,中国人所作出的决定往往综合考虑老人和孩子的需要,特别注重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在美国,清教主义的文化价值核心是强调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由于受宗教文化的影响,美国人认为每个人均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有什么需要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不是寄期望于父母和任何外部力量。由于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美国人的消费也往往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在消费对象的选择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消费行为也比较注重商品对自己的用处,而不是对整个家庭或其他家庭成员的有用性。(三)消费品牌选择的差异一个人的文化价值观会影响他的生活方式、社交活动等。这些因素又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他所青睐的品牌和对品牌的选择。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不仅把“安居乐业”当做永恒的幸福,而且认为“安居乐业”能促进国家的稳定和进步。所以,中国人在消费品牌的选择上倾向于选择一些常用的、多数人使用的、长辈们也用的商品,对新奇的高科技产品或新型产业大多抱有怀疑否定的态度。美国人崇尚天人相分的世界观和性本恶的人性论,在价值取向上主张未来取向。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生活就是一场追求成功的竞赛,均等就意味着人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参与这场竞赛并取得胜利。为了获得成功,美国人讲求竞争,追求创新,很少循规蹈矩。这种追求冒险、追求多元化的民族性格,引发了对新奇事物的消费投资倾向。美国人对一些新奇的、富有创意的品牌更为青睐。(四)购买决策的差异中国文化强调集体意识,要求个人服从整体。美国强调个人主义,注重个人权益。这一文化差异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具有多重体现。在购买决策方式上,中国人往往以集体为单位进行决策,如家庭成员的大部分收入都集中起来由一名“当家人”统筹安排,在具体购买特别是单笔支出较大的购买决策中,还需要家庭成员的集体讨论。而美国人在购买决策上通常由自己做主,有自主生活能力的成年人一般都对自己的财产具有独立的支配权,无论购买什么,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可以自己决定。在购买决策的最后确定上,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性有限价值原则,在家庭和个人消费上强调节欲勤俭,主张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反对奢侈浪费、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因此,中国人的收入变化对购买决策具有迅速和直接的影响。当收入减少时,消费者会很快节省开支,降低支出,先前开支额较大而又非必需品的购买意图将被最先取消或者暂时搁置起来[6]237-242。而美国人在付出就该享受的思想支配下,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常规的消费和随机的消费。常规的消费是必须支出,如各种保险费支出、学费支出、房租、购房和汽车开支等;随机的消费具有弹性,旅游、运动支出属于这一类。美国人的消费一靠收入推动,二靠预期推动,三靠信贷推动。据报道,美国70%的家庭都把信用卡借贷作为家庭财务的应急手段[5]。由此可见,美国的消费者具有较强的消费不可逆性,不会因为收入的变化改变对产品的购买,大多数人会通过借贷来满足即时的消费需要和欲望。(五)身份消费行为的差异在中国,身份消费行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身份所具备的含义以及在社会交往中发挥的功能要复杂很多。首先,中国消费者通常具有更强的身份意识,维系身份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身份消费行为非常频繁。其次,中国社会中人与人紧密相连,彼此高度依赖,这使得身份消费的目的、功能和形式也出现异化。因此,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所购买的产品是不是真的好,往往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别人说了算。他们在购买时,通常特别看重产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给他们带来社会性结果,并对于产品的外在可见特征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人们在消费中需要顾及自己的社会身份,保全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和面子,出于维护面子的需要,中国人会在消费中关注自己的行为是否和身份地位相符合。这同美国个体主义文化下的消费者很不一样,美国消费者强调“独立自我”,倾向于将自己看做独立于他人而存在,他们的消费选择更多地反映了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态度,而没有羞羞答答的面子观[7]。

第2篇

由于中国早期是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受到农民画的影响,农民画色彩艳丽、复杂、粗俗、过度夸张对比的色彩,形成艳俗的地域风格,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等因素也影响其色彩,导致了现今包装市场的粗俗化,在本土的设计中,很难有能够吸引眼球的设计出现,大量的外来设计再次冲淡了大众口味的本土设计,在食品包装设计中,颜色可以代表产品的性质特点,色彩的运用也有很大的差异,日本不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而中国认为紫色代表着浪漫,象征女性、爱情,所以在化妆品的包装设计中,大量地运用了紫色,甚至在有些女性衣服的手提袋设计中也运用了紫色,寓意了温馨、浪漫的情调,其实有些在家装中窗帘和灯饰也运用了紫色。绿色,在日本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所以很难看到有全绿颜色的包装设计,只有少量的采用一些,是一个日本茶叶的包装,色彩的运用是根据产品的特性来考虑的,在日本,而围绕着“日本传统色”的应用,从传统绘画、图案、服装、食品等领域中产生了一系列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色彩语汇,并在包装上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色彩。国槐绿在中国被认为是中国奥运的指定色彩,绿色包装设计中被大量运用,食品包装、化妆品包装、饮料包装、药品包装等等,通常被理解为绿色的、向上的、健康的、自然的意思。想象一下如果在日本药品包装设计用的是绿色,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总体色彩运用来看,中国所使用的花俏色彩被日本人认为是不可理喻,而日本人清淡朴素的色彩被国人认为是苍白无力,但也不是完全绝对的。日本的包装设计中,色彩多为白色,是因为受禅文化的影响,白色表现了一种离尘、空灵、脱俗、纯净、与自然融合的和谐。

二、包装造型结构的差异性

日本的木结构建筑是传统建筑的重要样式,比如伊势酱油的纸盒包装是传统木结构建筑在包装设计领域的应用。设计者把包装结构的合理功能性与日本传统建筑的外形特征构建相联系了起来?,把简洁明快色彩与日本古代传统建筑的常用色结融合,甚至把现代设计的简约、直线风格与高度单纯的传统建筑风格相融合。理解插图的意义必须要熟悉传统建筑的日本消费者,而中国消费者理解起来较吃力,图案由的白描的手法表现,也体现“实中有虚”与“虚中有实”的传统艺术理念,伊势品牌稳中有变、特色不改的悠久历史感也尽在不言中。而中国的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连包装设计也讲究规规整整,大多的酱油瓶都是圆柱体的玻璃瓶,如果有设计感的作品会加入一些中国的建筑元素,但只是作为图案出现,而不是形状出现。这个鸢尾花型的包装其实并不是一个标准包装袋。它的结构和前面提到的那个类似。当拆解开的时候,它的折痕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传统折纸技术。如同传统折纸技术一样,这个“包装袋”仅是一张方形纸形成的立体构成而已。不同的是,日本的包装设计打开的过程是一直被专注的。就像从一个形态到另外形态的转变,从购买商品的那刻起,开始被吸引到拆开包装时的期望,一直到见到商品的惊喜再到欣喜,这一过程被人们极大的关注着。整个礼物的拆解过程中,花费的很多的精力,也无形中使得礼物的含义发生了变化,这时候以不再仅仅是关注内在的那个商品,而是从接收到,拆解,知道到找到心灵礼物的整个过程了。这就是日本文化中“礼”的精髓。然而在中国的包装中,普遍都已经西化了,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同样是糖的包装,一撕开就可以吃,速战速决,中日在这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一个注重过程,一个注重结果。

三、包装设计中的人文思考

在生活中,不知道你是否有这种习惯,每当打开中国的磁带盒、VCD或DVD包装时,都感到非常的麻烦,常常把塑料盒弄坏。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的特性,具有把东西层层密闭起来的技术,似乎认为包装、密封是生产厂家的责任,而把它打开要靠消费者的努力。只要密封好,后面的事就不管了,不像前面所谈到的具有人性化的后续,而在中国为消费者提供开启产品时的方便却考虑不够。在日本,卖板栗都有板栗专用“开启器”奉送。那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金属件,有了它就能让板栗壳轻而易举地裂开,这就是对生活的细节思考,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简单却贴心。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点子,在包装设计中,中国的方方盒盒都是用胶水粘死的,属一次性产品,用完就丢弃了,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在日本受当地的“结”文化影响,大多的包装中采用了丝带打成结的模样,整个外盒用完后还可以重新装东西再次送给别人,不断地循环利用,而这时候中国人很纳闷为什么用过的东西还可以送人呢,在中国甚至送礼送的就是各色的精美包装,过度的包装只能是浪费资源,由于日本是个节约的民族,本土资源有限,他们不会在乎是不是别人用过的,照样能够接受,所以说,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地理条件使得设计作品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影响,对策

在当今中美贸易中,由于双方生活消费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的影响,国际商务谈判会产生很多误会甚至冲突,从而影响谈判的顺利进行,甚至导致合作失败。因此,在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要注重细节,学习和把握对方国家的文化差异,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更好地探讨国际商务谈判的策略,以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游刃有余,维护我方利益。

1、中美文化差异概述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国家或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域、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差异所产生的习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各不相同,使得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呈现巨大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当事人对同一事物或者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或看法。导致文化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地域、民族、宗教、经济、政治、历史等方面。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作为世界两大经济实体,两国的国际商务活动将日益频繁。但是,两国之间文化上存在着时间观、空间观、法制观、集体观以及语言和思维等方面巨大的差异,对两国国际商务谈判及活动造成了一定影响。

2、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现状

2.1国际商务谈判概述

国际商务谈判是国内商务谈判的延伸,是跨越了国界的商务谈判,具体是指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为了满足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商务活动当事人一定的需要而彼此通过交流、协商、沟通、妥协而实现交易目的的行为过程。国际商务谈判由谈判主体、谈判客体、谈判信息、谈判时间、谈判地点构成。

2.2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现状分析

国际商务谈判对人员要求较高,需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我国目前缺乏专门从事国际商务谈判的人员,现有谈判人员的谈判技巧不够成熟。当前我国与美国进行国际商务谈判状况整体不够理想,主要体现在:我国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较多的考虑本方经济利益,不太去关注对方的经济利益,这样不利于双方长期合作;我国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不重视商务关系和人情关系的建立,也不利于双方以后的顺利合作;我国国际商务谈判大多集中在国际商务活动频繁的沿海地区,对美国的商务谈判尤为如此;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对外开放,我国的国际商务活动才得以发展起来,开展国际商务谈判时间较短,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3、中美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中美文化差异不仅影响着国际商务谈判的沟通交流,还影响着国际商务谈判的风格以及决策方式。

3.1文化差异对沟通交流的影响

语言差异影响着中美谈判者的沟通交流。在正规的中美商务谈判中,雇佣翻译是一种常态,但是翻译是对语言的一种转义,可能导致信息的缺失或误解,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肢体语言差异影响着中美谈判者的沟通交流。谈判人员往往在谈判中用肢体语言的方式发出或者接受大量的、可能比语言更为重要的信息。所以,谈判一方发出肢体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另一方极易误解这些信号,且意识不到发生的错误,可这能影响谈判的顺利进行。

语境差异影响着谈判者的沟通交流。中国是高语境文化的国家,谈判者往往含蓄而间接地表达见解,很少直接予以拒绝或反驳;美国是文化多元的移民国家,亦即低语境文化的国家,谈判者往往直接而清晰地表达见解,经常直接予以拒绝或者反驳。

3.2文化差异对谈判风格的影响

谈判风格,是指谈判过程中,谈判者所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习惯爱好及处事方式等特点。比如,美国人性格外向、随意,中国人性格含蓄、内敛,这注定了两国谈判者在中美商务谈判中谈判风格的不同。中美文化差异主要从时间观差异、“面子”观差异、法制观差异、集体观差异等方面影响着中美商务谈判的谈判风格。

3.3文化差异对决策方式的影响

美国文化偏好形象思维和分析思维,他们谈判决策往往采取顺序决策法;而中国文化偏好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中国人的谈判决策往往采取通盘决策法。思维方式的区别,导致决策方式的不同,决策方式的大相径庭往往影响着中美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

4、基于中美文化差异的国际商务谈判对策

中美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影响很大,基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企业自身应高度重视,精心研究,具体包括基于沟通交流差异的对策、基于谈判风格的对策和基于决策方式的对策。

4.1基于沟通交流差异的对策

沟通交流差异的存在,不仅要求谈判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而且要求谈判人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4.2基于谈判风格差异的对策

4.2.1时间观差异

赴约,美国人时间观强,强调对赴约的守时,所以,与美国人谈判,一定要守时。

寒暄,是为了了解谈判对方的背景与兴趣,以此来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但是,不同文化对谈判中的寒暄看法不一。美国人时间观强烈,注重实效,他们感兴趣的往往是谈判的实质性问题。所以,美国谈判者花在寒暄上的的时间较少。与美方谈判时,尽量避免东拉西扯,最好尽快进入主题。

4.2.2面子观差异

中国人面子观较强,他们更愿意采用间接的方式;美国人大多面子观较弱,他们不太重视谈判前建立的私人关系。对他们来说,朋友和生意是分开的,所以它们在谈判中会不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对谈判中的不满之处也会直接予以指出。

4.2.3法制观差异

中国法制观念淡泊,美国法制观念强。所以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美国人对合同条款非常重视,履约行动以合同规定的条款为准。所以建议与美国人签署的合同中要把权利和义务表达详尽,尽量避免模糊的易造成误解的条款。

4.2.4集体观差异

中国人集体观较强,个人服从集体,强调集体责任;美国人集体观较弱,强调个体主义,个人意识强烈。因此,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美方一般只派一至两人出席,在谈判过程中的出现的一些决议,美方代表可直接确认。中方可根据这个情况收集信息了解对方谈判人员的身份、性格、兴趣、能力、弱点以及谈判意图等等,以在谈判中对症下药,游刃有余,从容应对。美国谈判人员一般较少,这为收集美方谈判人员的信息提供了便利。

4.3基于决策方式差异的对策

中美谈判人员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决策上存在巨大差异。美国文化偏好分析思维,谈判决策采取顺序决策法。他们往往从具体问题入手,一个问题解决了,再解决下一个问题题,最后的协议就是已经解决的一连串协议的总和。所以,与美方谈判最好适应他们的节奏,从细节入手,在一些不必要的小问题上做适当让步。

中美国际商务谈判比较复杂,企业及谈判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精心策划,认真准备,放松心态,扬长避短,从容应对。

参考文献:

[1]刘遂.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的影响分析.文摘版:经济管理.2016.1

[2]王寅.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商场现代化.2013

第4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07-01

一、文化与文化差异的概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莎士比亚非常著名的话语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个人对一个事物的理解都会因为其自身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文化”这个概念来说,也会有所不同。有些人会认为风俗习惯是文化;有些人则认为诗词歌赋是文化;还有个人认为思维方式是文化。对于文化的定义有多大上百种。而被学界普遍所认可的则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他认为“从民族学上来说,文化,也可称之为文明,是一个复合的整体,是统一的,包括道德、法律、信仰、风俗、艺术、知识以及作为人类在社会中所习得的所有能力和思维方式。”这一概念是从一种微观的角度去解释的,虽然比较抽象不够具体,但基本概括了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确确实实的存在于我们周围,甚至与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的不同,不同的种族、民族、国家间的文化都存在着差异。例如,价值观、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等。这些文化的差异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在旅游中,不同地区国家的人,在吃喝住行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才吸引着人们去自己不经常生活的地方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而文化差异所造就了人们不同的行为、价值、态度、饮食、衣着语言等。文化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语言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和介质,也是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语言也是存在着差异的,这种差异是文化差异的外化。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语言的学习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同时这种文化的传播存在着差异。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必然存在着文化间的差异。既然差异不可避免,我们就更应该利用差异来促进对外汉语的教学,将不利转化为优势来对对外汉语教学进行研究和实践。如何能将文化间的差异积极的体现在汉语教学中,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将文化间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只有将文化间的同与不同整理、分析然后归纳总结,才能找到文化间内在和外在的异同,思维才不会局限僵化,能够接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在今后的汉语学习中能够更好的去理解和运用。例如,可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国家、家乡、风俗特点等,然后用本国语言和汉语共同说一句话,加上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或者利用绘画音乐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让其他同学来猜猜其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什么。通过交流和各种“语言”的运用来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文化差异。

第二,面对不同的文化差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有些人可以接受一些文化差异,而一些人却不能接受。对于这种对文化差异的不适应感,我们应当适当的去引导学生正面这些差异,而不是逼着学生去接受文化差异。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每个国家、地区、民族都是值得被尊重的。而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适应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面对着种种非本民族的文化差异和冲突,会产生一种不适应感,对生活、学习产生焦虑困惑的感觉,极易转变成为心理疾病。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汉语的学习,还要进行文化差异的学习。

第三,增强文化交流的意识,达到学习汉语的真正目的。语言是一种习得的能力,不像数学等学科要进行逻辑思考和数据研究分析。语言最高的目标就是运用。学习汉语就是为了能够用汉语与人交流,能够运用语言传递想法表达意思。通过语言能够了解到不同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学习语言而不是为了能在卷子上答满分,仅仅追求的是考试的分数就失去了学习语言的意义。汉语的学习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传递,汉字与西方单词的形、音、义的不同看起来似乎只是符号形成的过程的差异,但实际上这是文化差异的一种表现,这些形成原因是有其内在的区别和联系的。

通过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和分析,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进步与满足了人们交流的最终目的和对不同世界的了解的兴趣。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策略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传播不仅有助于同学们学习汉语、了解汉语,同时还能通过对汉语的教学来传播文化,将中华民族的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汉语学习者的头脑中。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的文化传播策略。

第一,在对外汉语的教学的教材中多补充文化的内容,开展文化专题的讨论,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由于对外汉语的教学开展的时间较为短暂,属于一个新兴的专业,教材的编写也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并不成熟和完善。教材编写的现状是参照一些汉语教学教材的编写,主要是一些字词句的联系,简单的寒暄对话以及常用词汇。对外汉语教材中鲜有涉及到关于文化的内容。同时,要在教材中将文化的内容设计得让人浅显易懂也并非易事。例如,由于学习汉语的同学会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因此不能同一一种国家的语言来进行讲述。所以,将文化的一些内容用汉语表达也不能简而又简,这样汉语水平并不高的同学就会看不懂意思,那么就失去了原来的初衷了。

第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仅教材要加入文化的内容,作为文化传播者和语言教学者的老师也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储备和个人素质修养。作为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如果只是仅仅会教学生读写,那必定不能满足学生对汉语学习的要求,同时,老师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的沉淀,自己都不能深刻的理解文化间的差异,必然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汉语教学来进行文化传播。因而,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不仅要学会汉语教学的方法,同时还必须加深自己对不同文化间的了解,使自己能够将各种文化融会贯通,再经过自己的理解处理加工后引导学习者们去了解文化,从而达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传播的目的。

第5篇

关键词:文化翻译;文化差异;不对应性;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229-01

一、文化翻译概述

翻译是在一定文化背景条件下进行的语言形式的转换。它涉及的是两种语言,也是两种文化。要对一种语言进行翻译,必须先理解这种语言,并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其次是考虑译语的文化背景和用译语进行表达的问题。归根到底,翻译是跨文化基础上的信息转换,是跨文化的交际。这就是文化翻译。文化翻译在重视原语其它层面信息忠实转换的基础上强调原语文化信息的忠实再现。

二、文化翻译的不对应性

著名的翻译家奈达(Nida)在1964年提出了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这一概念。他认为:“在翻译中,意义是第一位的,形式是第二位的。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翻译必须考虑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在译文中体现文化因素的方式方法。其关键是,译文是否能在译语的文化背景中产生原文在原语文化背景中的相应的效果。”奈达在此提到了翻译中不但要注意从原语到译语的语义转换,还要注意其文化的差异和文化功能的移植。文化的差异多体现在词汇意义的不同。要做到在词汇层面上做到原语与译语的统一并非易事。词汇的使用没有一定的规则,以译语的词代替原语某个词有多种可能性,而词的选择恰当与否对译文准确性影响极大。翻译好这种词,就要处理好形式对等与功能对等的关系。翻译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语言间的转换,但实质上它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所说的那样:“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翻译不仅要跨越语言之间的差异,构建词语的对等,更要反映或重建另一种文化。翻译者不仅要关注源语言与目的语言之间的差异,更要注重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三、对策

虽然在上文中介绍了英汉翻译中词汇的不对应性,但是这种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不对应性是可以弥补的,从而使文化信息的传递成为可能。奈达提出翻译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他认为翻译的目的应该是原文和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文风、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而为了达到这些对等,必须了解他国文化,并在翻译中进行调整。以下两种方法最为常用:

1.意译法

有些习语无法直译,也无法找到同意的习语套用,因此,在受这种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然而,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物质环境里,自然生活条件基本上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我们各自的语言里就存在着不少选词、用词上的相似之处。在翻译时,可选具有相同文化信息的词进行意译,以达到文化语义等值。

2.音译法

一些原语文化有的物象在译语中是“空白”或“空缺”。只能采取音译法把这些特有的事物移植到译语中去,然后使用简明的英语进行解释,尽量弥补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不对应性。这样,既保留了原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又可吸收外来语,丰富译语语言文化。

四、结语

不同的语言文字有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一种语言文字中的某些含义,有时候很难通过译文用另一种语言文字传达给读者。而翻译中所失去的恰恰就是跨文化的含蓄与微妙。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不同的国家语言习惯与文化等方面的不对应性决定了翻译中的等值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层次的。首先应达到文化语义层次的翻译等值,然后是语言形式层次的等值。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为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译者应有很强的跨文化意识,担负起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作用。从译语的角度出发,根据译语的语言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原语的语用含义,以实现文化再现。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跨国旅游文化;影响

一、称谓用语方面差异产生的影响

旅游业作为一项服务性的行业,注重称呼方面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在称呼方面有着及其有着十分明确的要求,随着不断的发展,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了一种习惯。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称呼方面却与我国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如不加以注意,很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误会。例如:在西方国家中,服务人员通常在提到老人的时候,都不会使用old这个单词,而是使用senior people,意思为年长的公民。因为在西方人的思想中,对于年岁的上涨会产生恐惧,用老来称呼对方是对人的一种侮辱。而在我国的文化中,老这个字带有尊重与净重的意思,通常情况下是用来形容德高望重的人,是一种恭维,一种尊重。然而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在理解方面出现大相径庭的情况。就这一点上来看,我国传承的“长幼有序、贵贱分明”的传统礼仪思想对于西方人并不适用,只有明确这其中的差别,才能在今后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中,减少误会的发生。

二、价值观差异产生的影响

价值观的产生与人们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因此,中西方语言与文化中的禁忌也大不相同。在我国看来,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国人民通常表现出谦虚、合作以及集体观念等姿态,给人以缺乏主见的印象。而在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中,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西方国家的人更注重个人的[私以及人权,追求平等与自由。例如:在中国,旅游景点以及酒店宾馆的服务人员为了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主动向客人介绍旅游景点的相关项目与指南。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这种主动式的服务算得上是优质服务的典范。但是,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这样的关心行为反倒会被认为是侵犯其个人隐私的行为,不仅不会得到感谢,反而会遭致西方游客的反感与讨厌。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产生的影响

在我国的思维模式中,推理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从我国千百年的发展史上来看,我国人民最擅长的推理模式是类比推理。在旅游业中,主要表现在对旅游景点的介绍方面。许多来华旅游的西方游客都有这样的疑问,去桂林旅游的时候,导游会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也就是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的意思。然而,去云南丽江旅游的时候,导游又会说丽江山水天下第一。很显然,在西方人的思维中,天下第一只能有一个,如果出现了两个,那只能说明其中的一个是假的,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国家旅游者来中国旅游以后,经常会对中国旅游景点产生名不副实这种想法的主要原因。导致这种误会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在我国的文化中,天下第一只能算作是一个形容词,并不是一个指向性的标准。而在西方人强调实证性与精准性的价值观中,这种模糊指向性的事物,显然是无法理解的。

四、其他文化差异对旅游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

不仅是中国在接待西方游客时,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困扰。西方国家在接待中国游客时,也会感受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笔者曾经跟随过一个旅行团去欧洲旅游,由于是欧洲八国游,所以每一站的停留时间并不长,除了简单的购物,就只能游览一到两个旅游景点。这时候,问题就来了,负责带队的导游会问游客想到哪里旅游。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由于时间紧迫只能去一个地方,自然是去哪儿都可以。然而,按照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回答都可以的意思就是两个地方都想去,所以,一路上一直在强调,时间紧迫,只能去一个地方,这就是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的误会。除此之外,西方人认为人、兽平等,如果按照我国的习惯,为西方的旅游团提供猴脑或者是活鱼活吃等特色菜肴,在西方人眼中便是对生命的亵渎,不仅不会领情,还会提出严重的抗议,造成不必要的尴尬。

五、总结

综上所述,文化是人类在同一个环境下产生的共同心理程序,由此看来,文化并不是个体所表现出的特征,而是一种普遍性的、具有共性的、受到社会认同的心理程序。因此,在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中西文化差异的作用,加强旅游跨文化交际的管理,加强旅游景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明确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影响,促进我国旅游业向着国际化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语用失误 文化差异 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46-02

引言

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被称作语用失误。语用失误是英国语言学者Thomas(1983)提出的,专门指跨文化交际中听话人对说话人,反之亦然,对语用意义做出不到位的理解或做出不恰当的反应。在语言交流时,说话人采用的语句符合正确的符号关系,但是表达的方式不符合场合、表达习惯和背景。具体来说,语言表述者,即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无意识地违反了交际背景,不符合社会规范,没有考虑交际双方的对象、时间、地点等综合因素。这违反了语言本身特有的文化交际价值,从而引发语言交际因遇到阻碍或隔阂而难以继续进行,进而导致了语言交际未能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更不可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种语言交际中所犯的错误被称为语用失误。(何自然,1997)本文试图从多方面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拓展探讨语用失误的分类、成因、影响和引起的注意事项等。

一、语用失误成因的分类

导致语用失误的成因有很多种,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下三方面较常见:

(一)语言表达自身的语用失误

一方面由于汉语思维模式下的语言表达者会按照汉语母语的语法表达式套用在英语句法中,从而引起语用失误。另一方面,是汉语为母语的说话者错误地使用了英语表达习惯,亦引起语用失误,两方面都会导致英语母语的听话者对这种语言表达难以领悟或接受。举个例子,在一次英语课后,一名自认为精通英语语言的汉语学生向听课的英国外教询问建议,当时的语言表达句子是“I’m desirous of exploring your feeling on my speech.”英国外教听了不禁为之一怔,回答说:“Your English is too beautiful to be true.”学生十分不解,但很确定这是来自书本中的语句。外教向学生解释了语言使用不当,没有注意语言使用的场合。“desirous of exploring your feeling”不是日常口语的正确表达法。符合这种场合的英语表达习惯应该说:“I’d like to hear your opinions on my speech”或者“Could 1 have your opinions on my speech”。这位自认为精通英语语法的汉语学生是没有体会到语言使用的文体差异和场合,在应该使用口语的文体和场合却运用了书面语,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二)文化差异的语用失误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使用双方经常因为受自身母语使用文化背景的影响,不了解对方语言表达的文化差异,从而不能运用有效正确的语言表达语句,导致了语用失误。这种文化差异导致的语用失误与跨文化交际的语言使用双方各方面的了解程度相关,如地位、职业、背景、话题等。一般包含称呼、问候、介绍、寒暄、请求、询问、提议和道歉等语言使用习惯表达法。举例说明,若语言交际双方想谈论有关天气的问题,那么语句的使用需要表达出评论或者预测方面的天气情况。如:“Quite a storm last night. Going to clear up.isn’t it?”这种寒暄的语用表达基本功能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能够改善或调剂社交人际关系,所以不能简单地将有关天气的表达语句说成:“It’s raining,isn’t it?”这就导致了文化差异下的语用失误。

(三)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

文化上的差异必然导致思维模式上的差异,这样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形成沟通障碍。汉语思维模式以感性为主,重在综合描述而非细节分析,常有一句俗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西方思维模式以理性为主,重在逻辑分析而非综合概述,常常关注概念。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模式各具特色,却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了阻碍。以实例进行分析:

1.Foreign host: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Chinese guest: No, thanks.

Foreign host: Are you sure? It’s no trouble.

Chinese guest: Well, thank you very much.

实例中,西方主人向中国客人提出问题,中国客人回答是否定的。按照西方思维模式等到的答案是“不要”,那就理解为真的“不要”;而汉语思维模式首先对提出的邀请和提供表示委婉拒绝,以此表示客气和礼貌。因此,实例中的中国客人前后的回答使得西方思维主人十分茫然。这完全影响了跨文化交际,没有达到有效的交流效果。

2.Chinses hos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supper with me next time in your spare time?

Foreign guest: Of course, when?

Chinses guest: Any time is ok.

在这一实例对话中,汉语思维者是运用感性思维对客人进行礼节上的邀请,并出于礼貌和尊重,不主动设定时间,给客人以足够的调整空间。而西方思维者是理性思维,关注事情的时间和概念,遵守行为规范,认为真诚的邀请是需要有具体时间的。汉语思维者对时间回答得含糊其辞,直接导致了这次对话交际失败。

3.Foreigner: You look beautiful today with the dress.

Chinese: Oh, no, it’s ugly.

可以看出这次的交际效果十分失败。汉语思维注重礼节,在交流中,讲求尊重他人,贬低自己,在礼貌原则上称为“贬己尊人”。而西方文化中没有这种原则,西方思维自然难以接受这种现象。因此,在对话交流中,汉语思维者习惯性对他人的称赞进行否定,以此表示谦逊尊重,而这一举动会给西方思维者造成很大的不快,认为自己真诚的赞扬被立即否定,反而感觉没有受到尊重,对方十分不礼貌。

通过对几个跨文化交流实例的举证和分析说明,不难看出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然会带来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社会交际方式、道德衡量标准等一系列语用失误现象。尤其是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经常会导致语用失误引起的跨文化交际失败。语言自身的语用失误与文化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主要体现在词语文化的内延和言语行为文化的外延层面上。(连淑能,1997)无论是词语文化的内延语言差异还是言语行为的外延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若对中西思维差异,文化差异和语言自身的差异置若罔闻,无疑会增加交流难度,导致更多语言失误。因此,在与西方思维者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务必注意交际行为和语言使用。应充分了解交际对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等,如真诚交往、独立自主、遵章守时、谈吐幽默、尊重个人权利、选择和隐私等诸多跨文化上的差异。

二、结语

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主要是问话对象的身份或社会地位而导致的社交语用失误,是由于语言自身差异、文化背景差异、思维模式差异和社交行为方式差异造成的。这些差异的产生自然是由于使用不同种类语言的人的社交心理、思维和推理方式不同而产生差异性语言的人的社交心理、思维和推理方式,并对交际产生影响,从而出现信息误导、信息错误和信息障碍。因此,只有在拥有了丰富深厚的中西文化素养和多方面的领域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应用得体、正确,不出现语用失误。由此总结,欲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有效的技巧即是合理的分析,掌握交际双方语言上的差异,文化差异和思维模式上的差异,无疑会减少语用失误,增加交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Thomas.J.(1983)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

第8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英美文化导入;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1

一、概述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的历史,可以说是该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映该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行为、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说不同语言的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底蕴有很大的区别,掌握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是学习语言的必须要素,否则,可能就会因文化差异而导致交流尴尬和信息摄取错误等等,因此,中国学生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

但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没有系统地学过英美文化课程,文化基础相当薄弱,经常会出现英语使用不得体的情况。例如:1、上午上英语课,见到老师会说:“Good morning,teacher.”2、与外教交谈时,询问对方的年龄和婚姻状况。3、因为英语口语好,受到表扬时,说:no,no,my English is poor. 4、路上见到外教,会问:“Where are you going?”等等。这些例子反映出一个问题:我们在英语教学时没有注重英汉文化差异的讲解和英美文化的导入,为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现象,在教学时对学生文化知识背景和差异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交流对话能顺利进行下去的前提条件。

在英语中teacher不可以作为称呼语。中、小学生可以在姓前加上Mr.,Mrs. 或Miss来称呼老师。在大学里,可以在姓前加上Professor称呼教授和副教授。得过博士学位的老师,称为Dr。其他教师,则用Mr.,Mrs.或Miss等称呼。至于询问英美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政治倾向和则是不得体的,因为讲英语的人很重视privacy,不愿意别人过问个人的事情,因此,对于Where are you going? 这样的问题,在心理上的反应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对待夸奖和赞美,他们则大方地表示感谢,而不是一味地谦虚、推辞。

学生犯这类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英语教学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其社会意义,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略了英汉文化、心理上的差异,学生又往往机械模仿,因此在与英美人交流时会犯言语不得体的错误。

有鉴于此,英语教学不可避免地应当重视文化导入,使文化学习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跨文化知识的传授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使英语教学更有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二、提高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

那么在教学上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文化导入的目的,不断提高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呢?

(一)要解决态度问题

让学生努力去理解英美文化,不能把与我国文化不同的别国文化看作是荒唐可笑的,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背景差异等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顺畅地进行交流。但是也不应该以英美文化为标准贬低自己的文化,我们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讲话方式。不了解英美文化,学不到地道的英语;不加区分地推崇,也不是我们应采取的态度。

(二)在课内课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和提高他们对于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进行文化导入

1、充分利用图片、照片、幻灯片、电影、电视等直观教具。例如在讲解flat和house的区别时,让学生看几张图片或一段录像,要比枯燥单纯的讲解更实用,也更容易理解。选择与文化有关的一些材料让学生观看,放映专门介绍外国文化的短片和记录电影,然后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注意那些包含丰富的文化内容的词语(culturally loaded words)。

2、进行英汉语言、文化方面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母语,同时对英语有更深入细致的了解,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区分两者之间的异同,有效地实现跨文化交流。通过对比研究能更加深刻地让学生明确英汉使用时的差异,这样学生在使用时也会特别注意,这也是一种适用性、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模式。

3、阅读是最可靠最丰富的文化知识的来源。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类书籍、材料,包括专门论述文化和语言关系的书籍、小说、剧本以及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书籍,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阅读报刊是了解当前社会动态、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最直接的途径,对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教师不仅要再上课时给学生灌输多阅读的思想,也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

4、从语言学习角度出发,和讲这种语言的本族人接触是十分重要的。在一定意义上,这种接触是别的方式所无法取代的。但是,能到英美留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外籍教师,通过和他们的日常接触学到生动的、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与外国朋友交流。

吕叔湘先生说过: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而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语言学习不仅仅是单纯地学习词汇和语法,而应是一个在不断学习和比较中领悟文化,学习语言背后的思想的过程。当代大学生有机会参与更多的国际、跨文化交流,仅有流利的英语是不够的。作为大学英语老师,应把英语教学和文化的导入有机结合,让学生了解语言所具有的深刻内涵,使在了解文化知识背景下的交流变得更加有效、准确。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第9篇

关键词 跨文化意识 专业课堂教学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学习英语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交际,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就很有可能造成误解,甚至导致交际失败。因此,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这一语言的同时,更应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作为语言的传授者,英语教师如何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主要讨论英语教师如何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以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

1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文化。①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应该了解英语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行为和价值准则、风俗习惯、等。英语专业学生只有学习语言和了解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才能正确、得体地运用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孪生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不可或缺性。②

跨文化意识是一种理解本国文化和异国文化如何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因素敏锐的感知。培养跨文化意识,形成和发展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灵活应对文化差异问题,提高他们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最终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深入交流打下基础。

中国的英语教学一直强调英语思维,要求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说英语。因为用汉语思维说英语或者进行英语写作,常常会让母语使用者产生误解,甚至听不懂或看不明白。所以只有用英语思维来进行各种交际活动,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跨文化意识,才能正确而地道地使用英语。

跨文化意识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首先得培养他们跨文化的意识。让学生认识、理解中外文化差异,初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欣赏、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如果缺乏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很容易滋生交际失误、甚至冲突。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缩短文化差异,才能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正确使用英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国际化的、高素质的新型专业人才。

2 跨文化意识与英语专业教学

我国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意识到跨文化意识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长达二十多年。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英语专业教学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单纯的语言知识教学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在“地球村”,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频繁和密切。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交际失误、矛盾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在外语专业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外文化差异,掌握中外文化沟通的必备知识。

离开文化的英语教学,是不完整的。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和民族的认识与理解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英语专业教学必须让学生关注和了解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禁忌习俗、人际交往等。现代英语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把语言能力转变成交际能力。我们需要在跨文化情境中,给学生提供有效交际所需的知识和技巧,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他们才有可能实现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3 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笔者认为单独的一门或几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其他专业课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符合现代国际要求的新型英语专业人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所有专业课程教学,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恰当的指导更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笔者主要从听说、阅读、写作的课堂教学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这些专业课堂上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西方文化中。

3.1 听说课堂教学

听说课构建跨文化意识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掌握并运用地道的日常交际用语、体态用语等,为真正的跨文化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可以提前通过讲座、讲解、播放视频等方式输入或让学生讨论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接受系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如中西方的时间观念、西方文化比较重视的隐私权、个人主义等。了解这些可以在真正的交际中理解和尊重对方,避免出现跨文化交际的误解。

听说课的素材必须要真实、地道,能够体现中西方差异,且能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来培养他们跨文化意识。给学生设定真实的日常交际场景,让学生有开口说话的机会,通过模拟场景体验了解和熟悉日常交际用语。例如:笔者在给学生上关于美国人租房子的听说课时,先谈论没钱买房子的情况下,很多中国人会选择和父母合住,而大部分美国人更喜欢租房子住,即使结婚也一样。这跟中国人的“三代同堂”的传统观念和美国人的独立自主、注重隐私是密切相关的。接着讨论租房子要考虑的因素,提及家具因素时告知学生美国人喜欢旅行,经常搬家,所以租房很看重家具。进而提及美国人性格中的“求动、求变”和中国人的“好静不好动”。给学生展示一套真实的公寓的分布图后播放了一段打电话询租的录音。这段真实地道的录音很好地反映了美国人租房考虑的因素。然后笔者给学生观看一段看房的视频。最后给学生发了几份美国的招租广告,学生有了前面的文化背景输入加上教师所创设的场景,就可以用正确而地道的英语模拟真实的电话询租情景对话和看房的角色扮演。

3.2 阅读课堂教学

阅读课堂应该是最有利于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然而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因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考查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忽略或者没有时间兼顾相关文化知识的传授,甚至也没有提醒学生课后去了解和关注。因此,教师首先要重视这些文化知识,充分认识文化知识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了解更多的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

阅读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比较法让学生找出母语与目标语在语言结构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国人思维特征:重整体,轻个体,重综合,轻分析;西方人思维特征:重个体,轻整体,重分析,轻综合。③学生在快速阅读的速度总不够理想,这跟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有关联的。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英语文章的结构。在分析文章结构的时候,指导学生排除自身系统思维的干扰,重视西方人的分析,再运用中国人系统思维习惯去理解所阅读文章的主题及相关文化知识。此外,现在很多教材都有文化背景介绍,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阅读课堂,适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给学生渗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课文之前让学生搜集或者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阅读相关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中西方的差异进行对比。

3.3 写作课堂教学

通过写作教学课堂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理解中西方人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并在写作训练与实践中有意识地降低其可能给母语阅读者带来的理解困扰是学生写作成功的前提与基础。中国人习惯于从整体到具体,由大到小的“圆式思维模式”;而西方人则习惯于从具体到整体的“解析式的思维模式”。因此,学生按照中国人的语篇迂回式的思维模式写出来的英语文章,西方人可能会觉得重点不突出、比较松散、条理不清或没有逻辑性等。英语段落强调线性思路、直线式语篇及论证逻辑性。而中国学生写作文喜欢间接地从说,委婉、含蓄地说,喜欢绕弯子,避开主题,这样的文章可能会给西方人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详细地跟学生讲解并说明中西方人在思维模式的区别,并逐步训练学生习惯运用西方人的思维模式进行英语写作,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写出真正的英语文章。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式是非常灵活的。如教师在布置作文 “My College Life”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讨论自己大学生活是怎样的。学生写完作文,教师除了点评学生作文,还要利用多媒体呈现西方国家的大学生活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让学生了解中西方大学校园生活的异同。如美国人不喜欢依赖父母,独立性很强,所以读大学时半工半读是很普遍的。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西方国家大学生所写的关于大学生活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文化的差异,如文章的结构、词汇、句法等,从而使学生学会更为准确、地道地使用英语。

4 结语

总而言之,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在具体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在不断的学习和训练中逐步形成,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当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仅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开设相关的文化课程,举办文化主题讲座;指导学生课后阅读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看电影和电视等;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到课后的学习、生活、西方节假日的文化活动以及各种各样英语课外文化活动中,如话剧表演、外语文化节等。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模式的构建(桂教高教[2007]165号,启动项目第31号;桂教高教[2007]109号,启动项目第7号)

注释

① 陈俊森,樊葳葳,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第10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差异

人类是由众多民族构成的,各个民族在认知行为上会因文化、语言、人文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要成功的进行言语交际,双方都应该遵循话语形式的适切性原则,也就是说,话语形式必须与题旨情景相互适应。各国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必定会存在语言的交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因文化的差异造成交流的困难。文章就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述与跨文化交际的差异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概述

在学术界内,人们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有许多种。但是最为人们接受的一种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是指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其可以通过以下的角度对跨文化交际进行分析。在情感领域内,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是指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所要表现出来的积极思想与情绪;在认知领域内,不同人类的语言表达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不同的语言的使用者对语言的认知经验都千差万别,因此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强调的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在行为领域内,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人们在交际中所表现出来的准确的、适合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二)跨文化交际的差异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地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当地的地域特色,甚至可以说,文化是具有社会性、语言性、民族性和地域属性的。各类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具有独特的个性风格与内涵。如:四大发明是中国文化的积淀。与此同时,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和民族属性,脱离这些属性也就不存在文化的发展。可以说,对于任何一种文化来说,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一套价值系统,并且对本社会公民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而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另一文化社会成员所不理解的,因而在不同文化的差异下,只有对不同的文化差异进行了解和认知才能使之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二、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注重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旨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意识支配着行动。只有具备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才会在交流过程中用到跨文化意识。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毋庸置疑的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当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首先应该从情感的态度上让学生都融入到自己的教学环境中去,在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下,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看作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应该具备足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正确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转变与生具有的文化立场。这也就说明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时刻的提醒学生注意西方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差异,提升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有助于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际意识。另外,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多阅读英语的报纸和杂志,帮助学生了解西方英语文化,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在于与人进行交流,因而英语口语是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英语口语的实战技能的训练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实战技能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在一个真正口语环境中完成口语的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课堂设计成真正的英语交流场景,让学生在这些口语场景中体验到交际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在这些场景的模拟训练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作为引导作用的教师应该在口译口语实战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让学生参与其中,如:模拟国际贸易研讨会、国际新闻会以及商务谈判让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的各个环节,即能提早帮助学生尽早的进入到口语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结合丰富的课外活动进行文化教学

课堂训练的时间是有限的,仅靠课堂的教学是满足不了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的需求。因此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扩展学生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适当、合理、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补充,是帮助学生发展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教师可以设立“英语角”,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外籍教师面对面地交流。这样学生不仅在口语和听力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通过与外籍教师的交流,学生还能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 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以增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国际贸易和国际交往中,了解双方的文化也是极其重要的。

(四)提高大学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 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应该融汇中西文化,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教学能力与素养。首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应该对教师的跨文化能力水平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对教师的跨文化综合能力的提升做出引导和提供参考标准;其次,高校应尽可能多的为教师提供赴外进行文化交流学习的机会;再次,教师必须提高和加深自己对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问题的认识,重点加强自己对跨文化教材选编、教学方法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文化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生活习惯。我们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载体和教学方法,注重跨文化教学,不断提高教学双方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高校学生。

参考文献:

[1]黄天琪.翻译教学: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8)

[2]王芳.跨文化意识在翻译教学中的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3]张明会;马丽娜;韩秀莲.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才智,2015(9)

[4]刘伟.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5(7)

第11篇

摘要: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首先需要有统一的文字意义,翻译便成了沟通不同文化间的良好桥梁。可以说,翻译是不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与文化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翻译离不开本土文化的制约,任何一种语言的翻译,一旦脱离了文化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译文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不同文化之间为了交流思想,相互了解,达到互通有无的状态,除了要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字之外,还需要借助于大量准确的翻译工作。

关键词:文化传播;文化差异;汉藏;翻译难题

藏族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拥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为汉藏两族之间的交流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形成了翻译难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汉藏翻译之间的差异对来比,让更多的汉藏译者克服翻译难题,真正达到文化自由交流的目的。

一、 汉藏翻译的发展概述

王佐良先生曾说:“翻译最大的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因此,在翻译汉藏两种不同文化语言的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忽略会直接导致译文的失败。因此, 文化因素在汉藏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 汉藏翻译发展历史。追溯汉藏文字交流的源头,是从唐代开始的。在唐朝时期,两族人民十分重视彼此之间在语言文字方面的交流,两族人民相互学习,加强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汉藏文字间的交流是通过翻译进行沟通的,从上层统治者到民间百姓都积极为汉藏两族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民间的百姓互通有无,经常往返两地,成为了汉藏文哦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和促进力量。

在唐朝与吐蕃友好往来的数百年间,唐蕃之间的官方往来就多达290多次,很多熟悉汉藏两种语言的人,对汉藏文化的理解也是比较到位的,他们在汉藏的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汉藏两种语言翻译水平的提高。在藏族古书中,有很多语言的措辞与语法也受到了汉族思想的影响,其写作风格和特点与本土其他历史文献的翻译有些不同。

(二) 汉藏翻译的局限性。汉藏之间的翻译之所以存在困难,是因为语言反映了文化,两族间的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文字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并且汉藏翻译受到文化的制约。两族 人民在日常交往中,运用汉藏两语进行沟通,在这一过程中必定会存在理解和表达的问题。这就大大增加了语言的翻译难度。汉藏翻译这不仅需要有双语能力,还需要具备两种文化甚至多种文化的知识,了解两个民族的心理特点,文化形成的过程以及历史传统,宗教文化等一系列的知识。

无论是从文化上,历史上,还是语言上,汉藏两族之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印记。给汉藏翻译带来最大阻碍的也是民族间的文化存在的不同差异性。人们在意识形态,物质文化,宗教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差异,势必会反映到语言中去,因此,只有客服文化差异的困难,才能翻译出好的作品。

(三) 汉藏翻译的应用前景。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他们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汉藏两种语言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普遍的共性。这种共性就为两种文化的交流与翻译提供了可行性的依据和基础。藏族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如果这些文化无法传播那将是整个人类的巨大损失。因此,汉藏翻译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汉藏翻译的应用前景可以说是十分广阔的。

汉藏翻译为汉藏文化的交融,传统文化的继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汉藏翻译是译者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受到社会客观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的。因此,汉藏翻译应该努力克服困难,将汉藏翻译的经典著作永世流传,将藏族文化发扬光大,不断推动汉藏两族人民的顺畅沟通,为彼此文化的理解与接纳,为人类藏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贡献。

二、 汉藏翻译差异特点分析

汉藏之间的翻译在许多地方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无论是在语言结构上交流方式上,还是在文化责任上,都有着各自的不同特点。这就需要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深入分析和探讨汉藏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的不同特点。

(一) 语言结构分析。汉藏两种语言在语言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语语言在结构上要求结构单位仅量小一些,通过词与词之间的灵活搭配使得语言具有广泛的意义。在汉语组词方面,词的结构越复杂,其代表的含义就越丰富,但词的适用范围反而越小了。在完整句子中,词语通过灵活组成更多的合成词,形成整个句子的搭配关系,从而使用更多的语言环境。

藏语与汉语之间的关系并不遥远,都是来自同一个原始语。藏语语言结构的基本语序为SOV(主词-受词-动词),藏语属于字母式的文字系统,其特殊之处就是文字系统与语音系统不一样。藏语的语音系统中,有180多个复辅音声母,其中含有三合,四合复辅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藏语也在不断改进,现在藏语中的复辅音则主要是二合辅音,并且保留了较多的古复辅音声母。

(二) 交流方式分析。孔子说过:“言不顺,则事不成”。要想办成事,交流是关键。在交流方式上,汉藏之间的交流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汉语的交流方式较为直观,主动语态居多,在陈述方式上,如果用了不同的语气,就可以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书面语言进行沟通也是最常见的,通常是比较含蓄委婉的。当然也会有无声的言语沟通,通过表情,手势来传递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可以说,汉语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可以进行文化的传递。

而对于藏语来说,藏语的交流方式则较为简单,有些汉语出现的词汇在藏语中是没有的,需要变换表达词汇。藏语的语言含义也较为简单,没有汉语那么多深刻的含义。所以在表达上,藏语的词汇量较少。在交流语气上藏语的语气是谦和的,音调也较为低沉。虽然汉藏之间在交流方式上存在着差异,但只要相互了解彼此的文化特点,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和,就可以达到沟通无障碍。

(三) 文化责任分析。所谓责任文化,就是“人人都讲责任的文化”。是在文化的基础上加入责任感。责任文化属于文化中的一项内容,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责任心,那这个民族的文化就没有了继承和传播,这事及其严重的问题。因此,对于汉藏两民族的文化来说,翻译要想达到最佳效果,译者必须要有充分的责任心。

责任文化可以激发译者强烈的责任意识,这是完成翻译工作的重要保障。在一定意义上说,译者责任意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汉藏翻译的效果和汉藏文化的良好传播。同时,责任文化还可以提高工作质量。汉藏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与两族文化的传递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在有利于文化传承的角度考虑,汉藏翻译者确实需要有责任意识。

三、 结论

很长时间以来,翻译一直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文化交流的手段。翻译所起的中介作用对汉藏不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翻译是可以超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沟通工具,它让全世界的国家可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因此,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做好翻译工作的前提就是必须要了解和掌握汉藏之间不同的文化现象。藏族文化神秘而伟大,源远流长,翻译藏文译著,对于藏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播都是十分必要的。汉藏之间的互译不仅增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同时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文明与进步。尽管汉藏翻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并不是难以克服的,只要正确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提高翻译质量,汉藏的翻译译文还是能够达到理想效果的。(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

参考文献:

[1]德拥,德吉旺姆,呷绒则玛.从现代汉藏翻译史看翻译在藏汉文化交流中的作用[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8-23.

[2]塔措.从文化差异谈汉藏翻译的局限性[D].大学,2011(04).

第12篇

[关键词] 差异化战略文化营销消费者行为

一、引言

德尔・I・霍金斯教授在他所著的《消费者行为学》中这样定义文化:“文化是知识,信念,艺术,法律,伦理,风俗和其他由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习惯,能力等构成的复合体。”文化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设定了边界。而营销正是基于消费者的行为去满足其欲望的活动,营销活动也具有文化属性。著名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也认为营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近些年来,由于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消费行为体现出越来越注重文化倾向。以我国城镇消费为例:2004年,我国城镇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为1032.80元,占消费总支出的14.38%,成为仅次于食品消费(37.73%)的第二大类消费支出。由此,在我国的营销研究领域里,出现了一个专门针对消费者文化的研究的领域――文化营销。由于文化营销属于一种新的理念,因此关于文化营销的定义众说纷纭。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文化营销是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保证其活动与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的适应性,以削弱营销活动与目标市场的文化抵触作用,同时,以产品和服务作为载体将企业文化理念和价值观送入千家万户的行为。

文化营销不仅仅从物质层面上来满足消费者,而更侧重于从精神层面来燃起消费欲望。这种营销方式有利于促进情感交流,增进消费者对企业的感情寄托,打造持久的顾客忠诚。

二、文化营销的发展背景

1.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物质匮乏的时候,人们更多的关心产品的“量”这个基本需求。但是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购买商品不再仅仅是为了“量”,而更加注重精神文化需求。这个时候,商品文化附加值的高低就成为了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

2.技术现代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迫使厂商的生产流程标准化、产品定型化,产品的差异性越来越少。因此,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不能仅靠产品本身,而更多的要靠其他的力量――广告、品牌、包装等。这些有形或者无形的东西所承载的就是文化的力量。而这些广告和品牌所体现的文化要素正是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方面。

3.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整个世界越发融为一个整体市场。市场统一了,不同的文化群体却依然存在,而且各个群体的文化差异极大。这些以不同文化为背景的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可能完全不同,企业要在统一的市场里赢得一席之地,就不得不考虑文化因素。

三、基于差异化战略的文化营销分析

文化有一个特别的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属性,即差异性。许多的国家和民族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由于不同的经历积淀成各具特色的文化。营销人员在进行营销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化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化的差异给营销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地将企业自身文化融合到当地文化中,推进营销的顺利进行。

文化营销是立足于消费者文化的营销方式,而文化的差异性是其本身的一个显著特征,所以文化营销的切入点和成功的关键性要素就是能否顺利的针对文化的差异性实施对应的差异化战略。迈克尔・波特教授曾经提出了三种基本战略,其中之一,即是差异化战略。其定义是:企业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出自身的与众不同。在这里,我们将波特教授的差异化战略再引申一步:不仅仅是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根据文化的差异性,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产生一定差异性。在向消费者提供同类产品的过程中,同时又能使得同类产品存在某种差异能够满足文化差异造成不同偏好的消费者的需求。

实施差异化战略的文化营销,就要针对文化差异而为同一个区域市场中为不同种族、信仰、以及文化水平的人提供有差异性产品和服务。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导致营销成本的增加。于是,许多人会对此有争论:认为只要抓住主流文化主导的消费方式就可以了。不过,菲利浦・科特勒说过:“营销人员是完全可以选择亚文化作为他们的目标市场。而且在亚文化目标市场会有意外的收获发生。”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人口流动加快,文化快速传播,媒体、文化媒介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少数文化或亚文化群体即使不是代表了目前的主要的市场,也至少代表了潜在的市场。而且对于广大生产商和零售商来说,有些时候,刻意去培养少数或者是不占主流的顾客需求市场,就可能意味着产生在市场中生存还是被淘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相反,如果将营销仅仅单一地聚焦到某一文化群体上,无形之中会增加企业的营销风险。

差异化战略的文化营销的应用也符合我国国情:由于改革开放,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现在中国的消费群体,以文化背景为基础可以明显的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消费群体。这一类消费群体的特点是,生活和思想上较保守,以传统文化作为基本行为的判断准则,主要是年龄偏大一些的或者是生活在偏远及农村地区的消费群体;以明显的西方文化或者外来文化为背景的消费群体。这一类消费群体接触了较多的外来事物,以模仿西式文化中的消费方式为荣,主要是年轻人并多生活在大城市。2004年5岁~24岁的这一代的人数已经达到了36885.5(单位:万人)。从数据上看,虽然这些人所构成的市场还不一定是主流或者主导市场,但是他们作为另外的一个消费市场,而且作为潜在的极有可能成为主流的消费群体,绝对不应被忽视。

差异化战略的文化营销的应用还体现了跨国公司中的跨文化经营上。不同的国家、民族在文化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必然要求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考虑即将进入市场的文化习性和文化特征。企业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制定策略和解决问题,要根据目标市场的不同以及当地的文化差异来制定差异性的营销策略。

四、基于消费者差异的消费文化层次分析的数学建模

企业在进行以差异化战略为基础的文化营销策略时,只有首先考虑到它所选择的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差异,才能在实际的文化营销活动中做到有的放矢。为了研究目标市场的便利性,使得目标市场成为可以定量研究的对象,本文建立了数学模型。

1.建模概述以及建模的条件。Levitt教授就曾经提出过消费多元化的观点。他的观点就是,世界由一个市场组成,这个市场包括有多种偏好的人们。所以,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同一市场里面也会有不同基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偏好的消费群体。由于消费者有差异,所以,企业必须对目标市场里的消费群体的差异做出调查和评价。消费者行为有模糊性,而且属于定性化的研究范围之内。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作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综合集成的一种常用方法,已经在经济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式将消费者消费行为定型化转为定量化的研究。

2.消费文化层次模型。在建立模型之前,我们假定目标市场中的消费者均属于理性消费者:理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都是直接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其消费行为可以直接反映消费文化背景的状况。

然后我们对目标群体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方式采取向被调查者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这样对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反应的比较客观。然后根据调查数据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步骤如下:

(1)建立评判对象的因素集U=(u1,u2,…un)。U代表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譬如购物方式,消费方式,购买物品种类等。

(2)建立评价集V=(V1,V2,…Vn)。这里V代表了对消费者行为的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喜爱,一般,不喜爱或经常,一般,不经常。这要根据评判对象来决定。

(3)建立单因素评判,即建立一个以U到G(V)的模糊映射

g:UG(V),存在μi∈U

得到单因素评价矩阵

由于各个因素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不同,为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个U的模糊集合W=(W1,W2,…Wn),其中Wi满足。这是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向量。由给之的权重,做出综合模糊评判。其中W的数据来源可以来自调查问卷,也可以由专家通过AHP法,或者企业经验来确定。

模型的下一步就是

得出,其中计算方法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来确定该调查对象的实际消费行为。然后,根据其消费行为的具体情况,得出该消费行为所代表的文化层次或者文化背景,以确定该群体的消费文化情况。

五、企业差异化文化营销策略的实施

在做完充分的市场分析,企业得出了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文化分层之后,企业如果决定进入目标市场,就应该制定相应的具有差异性质的文化营销策略。然后在这个有许多文化差异群体的市场里针对性地选择若干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消费群体作为企业的营销目标,实施有差异化文化营销策略。其实施应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文化适应阶段。企业在刚刚进入目标市场之后,首先分析该市场的消费者的文化背景特点和文化背景差异,逐步适应当地的文化习惯,并且保证尊重目标市场里的各种文化。

2.文化促进阶段。企业在目标市场站稳了脚跟之后,在尊重目标市场里各种有差异的文化的同时,努力寻找其与企业自身文化的差异以及啮合点。再通过有效宣传,激发作为营销目标的消费者群体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并将这种文化认同转化为消费者的现实需求。

3.文化输出阶段。企业在目标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可以再继续尝试将本企业的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输出一种代表企业自身与目标消费群体的文化相融合后的文化形式或价值观。这样,企业就可以真正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建立长期的消费者忠诚。

文化营销策略一定要以本企业文化为基础。而其具体实施体现在多个方面,可以在产品、品牌、广告、数字上做文化营销等等。不过,本文认为,真正做好文化营销,不仅仅要依靠在营销活动或营销要素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环节,也不是这些方面的片面相加,而是应该在立足于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让企业充分认识到自己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为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带来的文化附加值。这种文化附加值应该是基于该企业文化的,面向目标市场的各个文化阶层的消费群体而且能给这些消费群体带来效益的文化附加值。这样,在文化差异存在的前提下,让企业文化理念凝结在产品中,渗透于促销中,表现在品牌或者商标中,满意于消费者需求中,这样的文化营销是真正成功的文化营销。

文化营销策略图

六、结论

本文所提出的差异化的文化营销策略,是在我国现有文化营销研究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尝试。而模糊评价分析的应用,在调研消费者行为中是一种比较新的定量化方法的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于调研消费者文化背景有一定帮助。但是,由于该方法也仅仅是初步引入到消费者行为差异研究中,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与实践调研。

第13篇

关键词:藏英;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随着文化全球化多元发展的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现象,各种族间的文化通过彼此交流、相互融合、互相渗透等模式,使得跨文化交际呈愈发强烈的趋势。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一带一路的践行,藏族正因它独具特色的高原文化与风土人情,受到越来越多欧美人士关注。然而由于藏英民族之间文化背景不同,这就意味着两个种族间要克服文化差异进行交际并非易事,在交际过程中难免会呈现各种文化的碰撞和摩擦,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对此,本文立足藏英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并就如何提高藏英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出些许建议,以期促进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

二、藏英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如今人们多元化交往的程度是以往任何时代所不可比拟的,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这个时代一个突出特征。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Teller)在他的《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把文化定义为“文化就是一个复合体,它包括了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人类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获得的能力与习惯[1],因此只要各种族间有交际往来,跨文化交际就成了相互沟通的必然途径。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跨文化交际有不同的表述,海外著名学者科里尔与托马斯(CollierandThomas)曾指出跨文化交际是指认同于不同文化的交际者之间的交往、沟通、共同建构意义与身份的过程。国内著名学者贾玉新在其著作《跨文化交际学》中将其描述为跨文化交际就是信息的编译码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整合和交际的过程[2]。但是藏英文化差异背景下双边文化间的交流或沟通,都是为了实现藏英两大民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彼此理解以至接收信息的活动,他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藏英两个民族都以自身文化判定模式来理解对方的意思,必定会削弱跨文化交际能力,妨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使得双边文化交际受挫。反之,如果对藏英文化进行比较,促使两个不同种族的人民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使之在交际过程中发展并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那么就会为两大民族文化的传播提高动力。对此,笔者从地理环境、和民族特性等方面论证说明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藏英文化差异。

(一)地理环境导致跨文化交际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文化历史、语言表达都是大相径庭,双方交际语言中不具备某文化信息时,就会出现文化交际缺损,导致相互间理解的失败从而产生交际障碍。因词素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又是跨文化交际的载体,因而我们暂且以词语为例来论证地理环境对藏英文化带来的差异性。英美国家处于四面环海的岛国上,在爱情海与希腊半岛上共同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文化区。爱琴海和希腊半岛上的优良港口众多,为古希腊人航海从事商贸活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因此英美国家的语言中有大量与航海相关的词语,如:SetSail(远航)、DavyJones'sLocker(海底)、Sheet-Anchor(帆锚)、Colours(指船旗aship'sidentifyingflag)等,逐渐地就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词汇。而藏民族自古以来就繁衍生息在素有“地球第三级”之称的青藏高原上。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中,形成了许多极具高原地域特色的词汇,如:牦牛、马、牧场、放牧、牲畜、藏獒、酥油、糌粑等。假如英美人士去藏区旅游,好客的藏族同胞问到:Doyouliketsamba/gheetea?那么英美人士就会一片茫然,那是由于英美人士头脑中不具备与糌粑和酥油茶有关的文化输入,相互间就会出现交际障碍。两种不同文化词汇的产生其追根溯源都是因为两个民族一个位于海洋地带、一个处于高原地区,反差极大的地理位置使的词汇表达在跨文化交际中上形成了交际障碍。

(二)导致跨文化交际差异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反映在接受新知、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藏英人士受各自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宗教文化,其差异往往会导致交际双方会按照自己已有的认知模式来理解话语,使得交际受挫。英美国家的宗教思想在经历了多神论到一神论的崇拜后,以圣经文化为精神烙印的基督教成为欧美人士主要的。在基督教中“天主是爱、爱使天人合一”是该的核心。大家以神为本,信仰上帝,认为人死后要么升入天堂要么下到地狱,注重上帝对人灵魂的拯救,是以西方宗教思想是对上帝绝对忠诚为信仰的神学思想。而藏族是个全民信教的民族,佛教自公元七世纪中叶传入雪域高原,藏教在吸收了传统的儒家文化、印度佛教文化后,使得藏教具有及其浓厚的宗教文化烙印。藏族人为了从轮回中解脱,因此主张普度众生、积德行善、三世因果轮回等。这种出世思想是藏传佛教中蕴含最为深沉的价值取向[3],这些价值观思想赋予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价值。藏英不同的所包含的教义必然是不同的,比如:受三世因果轮回思想的影响,藏族人把死后升天作为今生最大的愿望。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鹫鹰被藏族人看作是神鸟,认为它们可以把人的灵魂带往天堂。而英美人士葬礼一般遵循死者生前遗嘱、遗言确定是土葬或者火葬,葬礼仪式多在教堂举行。如果不熟知这些宗教文化中的内容与禁忌,那么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相互碰撞和冲突是在所难免。

(三)民族性格导致跨文化交际差异

藏英两个民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各不相同,无论在交际还是言谈举止等各个方面都是大相径庭的,因而形成了各具风采的民族性格。英美人士在性格上非常具有独立性,不喜欢别人依赖自己,也讨厌去依靠别人,所以他们的独立性主要建立在自我奋斗和独立进取的基础上。他们骨子里有种敢于冒险、敢于革新的性格特点,比如:他们频繁的换工作、换住所,反之从另一面可以看出他们对新事物的渴望和追求。他们他们热情、坦率、幽默、性格外向,并且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具有非常强烈的优越感。反观藏族人,由于长年生活在青藏高原那样极端艰苦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藏族人给最强烈的印象就吃苦耐劳。而那宽广的草原又造就了他们直率豪爽,勇猛善战,能歌善舞的性格特点。由于受到藏教出世和因果轮回思想导向,消融了其原始宗教(苯教)主宰下的骁勇善战、无所畏惧的刚毅个性。经过几个世纪的磨蚀后,藏族人表现出重来世而轻现世、重精神而轻物质的出世性格特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藏英文化差异造成的民族性格差异还远不止这些,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同,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达到真正交流的目的。

三、诠释

藏英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今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文化全球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不了解藏英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会影响和误导彼此间的信息获取,会造成双方的交际障碍。我们要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文化差异,这就要求交际者要有藏英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首先,要理性地认知英美文化,要牢牢扎根本族文化传承。现今一些藏族年轻人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国家的洋节日,而传统的藏族沐浴节、望果节、雪顿节等这些最具藏族特色的节日活动同以往相比欢庆的气氛越来越淡。在英美文化大熔炉的格局下,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承不能忘,隐藏在文化深层的价值观是不能回避的。在文化碰撞发生时,我们要强调并维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其次:我们还要增强其文化对比的意识,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获得藏英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我们要深入了解藏英文化差异的根源,拓展内在的文化心理空间,把自己放在更深远的文化背景中[4]。我们要弘扬其本民族文化的精髓,以达到更好地与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目的。

四、结语

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处的位置是如此的重要,因此认知藏英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异同,挖掘藏族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排除跨文化交际模式的禁锢,建立良好的文化差异意识,使之藏族文化和欧美文化相互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文化历史进程才会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77:88-93.

[3]李荣,李军.藏族传统文化主要成就概述[J].科技,2014(2):24-25.

第14篇

关键词:礼貌原则;称赞语回应;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33-02

一、概述

称赞语在每一种文化生活中都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社会交往中。作为一种对于他人或者他人行为的一种积极评价,称赞语是社会人际关系的一个剂,对于营造愉快的谈话氛围、缩短谈话参与者之间的距离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并不是每一种文化中的交际方式都是一致的,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交际者对于称赞语的回应也不尽相同。如今,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流也随之越来越频繁,正确使用和回应称赞语是交际成功的一个重要部分。汉语和英语中对于称赞语的回应有很大的差别,加强对这方面的意识对于跨文化的交际具有重要意义。

称赞语作为语言中频繁使用的一种言语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从语言学家Pomerantz1978年出版《Compliment Responses》一书以来,语言学界的许多语言学家就对称赞语及其回应进行了研究,比如Manes、Wolfson、Herbert和Holmes。国内对于称赞语及其回应的研究近年来随着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开始受到重视。其中顾曰国1992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的“礼貌、语用与文化”一文阐述了礼貌、语用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贾玉新在1997年出版的《跨文化交际学》一书中,通过详细的问卷调查,从句法结构和语义组成方面对汉英称赞语进行了比较分析。2000年,段成钢在其发表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上的“恭维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中采用搜集语料的实验方法,对书面称赞语的架构方面进行了定量研究。除此之外,有一些语言学研究生对称赞语也进行了分析,不过大多数都是从言语行为理论对称赞语进行分析,而从礼貌原则对汉英称赞语进行比较分析的比较少,本文尝试以礼貌原则作为理论框架,以日常生活汉英口语中称赞语作为实例对汉英称赞语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找出其存在差异的原因,给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二、理论框架

礼貌原则是语用学领域最为广泛运用和关注的原则之一。虽然礼貌原则从提出之日起就一直有怀疑和批评的声音,但是其在解释称赞语方面的解释力是毋庸置疑的。礼貌原则是英国语言学家Leech为弥补合作原则在解释言语行为方面的不足在1983年提出来的一个语用原则。Leech将礼貌原则又作了详细的阐述,将礼貌原则分为六个准则:(1)策略准则,即使他人受损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2)宽宏准则,即使自身受惠最小,使自身受损最大。(3)赞扬准则,即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即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5)赞同准则,即尽力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6)同情准则,即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Leech通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惠”、“损”的动态变化来解释为什么有的话语是礼貌的,而有的话语是不礼貌的。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对于话语礼貌状态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基于六个准则中的赞扬准则、谦虚准则和赞同准则来进行汉英称赞语回应的对比分析。

三、谦虚还是赞同――汉英称赞语回应实例分析

对于称赞语的回应,一般分为接受和拒绝两种行为。汉语和英语在称赞语回应方面由于传统价值观不同和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具有很大差异。我们来看下面几个例子。

例一:学生甲:“哇,你今天的演讲真是精彩极了!我们班同学都赞口不绝呢!”学生乙:“没有没有!”在例一中,听到同学甲对于自己演讲的赞扬,同学乙连说“没有没有”,用拒绝的策略回应同学甲的赞扬。采用拒绝方式作为回应称赞语的策略在汉语中被频繁使用。这一策略符合礼貌原则中的谦虚准则,即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但是却违反了赞同准则,即没有对别人的积极评价表示赞同。这种拒绝称赞语的行为在英语交流中通常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而在汉语中,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更多地是考虑是否遵守了谦虚准则。在谈话中尽量缩小甚至否定对自身的赞扬,这样的回应策略才被认为是礼貌的。

例二:王先生:“李先生的字刚劲有力,一看就是大家风范啊!”李先生:“哪里哪里!和王先生您的字比起来,我这只不过是涂鸦而已!”在这个例子中,李先生面对王先生对自己字的称赞,采用了“我这只不过是涂鸦而已”这种自贬的方式回应。汉语中这样的对于称赞语的回应策略违反了礼貌原则中的赞同准则,虽然没有对他人的积极评价表示赞同,但是这样的回应策略却遵循了谦虚准则,被赞扬者尽力夸大了对自身的贬损以显示自己的礼貌。这主要是受到了中国文化中“贬己尊人”思想的影响,因此在对称赞语的回应中,中国人一般忽略赞同准则而选择了更符合自身文化传统的谦虚准则作为礼貌言语。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汉英称赞语回应实例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汉语和英语在称赞语回应策略上有很大差异。本文将Leech礼貌理论中的赞扬准则、谦虚准则和赞同准则与中西社会交往中的会话实例相结合,并分别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了两种文化影响下人们遵循的礼貌方式也不同。中国文化是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的,个人价值和作用放在其次。人们普遍接受的礼的形式是贬己尊人,因此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更看重自我谦虚,在回应称赞语时倾向于拒绝。而西方文化是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的,强调个人价值和作用,因此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更倾向于接受称赞语。在与不同文化国家的人的交际中,应该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培养语用能力,促成交际的成功。从事外语教学的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外语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的意识,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Chen Rong.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Chinese spea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3,(20).

[2]Gu Yueguo.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0,(14).

[3]Holms,J.Paying Compliments:a sex-preferential positive politeness strategy[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8,(12).

[4]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5]Pomerantz,pliment Response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6]Wolfson,N.Pretty is as pretty does:A speech act view of sex roles[J].Applied Linguistics,1984,(5).

[7]郭爱先.美国称赞语的应答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0).

[8]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9]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10]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第15篇

关键词:国际商务;文化差异;根源;对策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93-02

一、概述

中国改革开发后,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和中国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走向世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际商务活动频繁进行,文化冲突也日益严重,而正确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就日显重要。而在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文化差异是一个及其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变量。文化的差异会引起文化冲突,而文化冲突会严重影响国际商务合作。本文对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中美文化冲突及其根源进行分析并提出独特有效的对策。

二、人类历史上文化冲突的三个阶段

(一)文化冲突

文化是一个特定人群共同的传统风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并可代代相传,它是人类社会和历史积淀的产物。文化冲突被定义为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

(二)文化冲突的三个阶段

1、武力为主的文化冲突阶段

此阶段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化之间,在相互竞争和对抗中,武力和军事实力占上风的一方实现本土文化的发展,并企图用强制的方式实现本土文化对不同文化的控制和统治。

2、经济为主的文化冲突阶段

此阶段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经济交往成为文化冲突的主要中介,文化冲突的范围在扩大,文化冲突的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到局部冲突中经济利益的争夺,大到世界霸权的争夺,都是把经济利益作为主要目标,并且经济发展水平成为进一步争夺经济利益和霸权的主要砝码。

3、文化为主的文化冲突阶段

此阶段的文化冲突是以不同文化形式之间在交流互动中的冲突与差异性为特征,来体现不同地域文化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文化问题上根本立场的差异。进入到经济的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的文化冲突都更激烈、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贸易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商人们进行合作。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国际合作造成影响。

三、文化冲突的根源

(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文化倾向于强调集体的和谐和发展。集体主义可以理解为是以“我们”为特点的文化。在此文化中,集体远远比个人重要,集体的目标高于个人目标。集体中的成员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集体的一部分,都要以集体的利益为重。此外,集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对待集体内部的成员和非集体内部的成员有完全不同的标准。集体内部往往合作多于竞争。个人主义文化倾向于鼓励自主、独特个体的发展。个人主义也经常被称为“我”文化。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人的独立和自由尤为重要。在对待不同人时,标准都是平等和相同的。竞争和合作同时存在于集体成和非集体成员间。

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国家,而美国是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国家。在中国的企业中,雇佣亲戚和朋友是常有的现象,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中国的社会关系的相当复杂。在中国进行商务活动,人脉和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因素。而在美国企业中,情感和工作往往会被清楚地区分开。对待自己的熟人和陌生人标准往往是相同的。规则是处理问题的依据和标准。

(二)高语境和低语

高语境、低语境是跨文化交际关于文化模式的两个重要理论。高语境交流指交流过程中内隐的意思较多,清晰编码传递的信息较少。低语境与之相反,信息交流要通过清晰编码进行传递。在信息来源上,来自高语境背景的人喜欢依赖语言传递的信息;而来自低语境背景的人更信赖客观的、非语言的信息来源。

在机场能够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中国人和日本人(均来自高语境文化)通常有人接机,因为他们在刚刚到达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更多的需要别人帮助,但却很少看到美国人(来自低语境文化)接机。在遇到问题时,中国人和日本人更喜欢用语言的方式进行询问。而美国人通常都通过自己寻找各种标示、查看地图等方式自行解决问题。

(三)不同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往往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中国的价值体系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坚信勤奋、忠诚、和谐。而西方文化受到圣经影响巨大。人们更坚信平等和自由。在中国的价值体系中,人们认为人性本善,人们更关注过去而不是现在和将来,等级观念在中国的价值体系中根深蒂固。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中,人们认为人性本恶,人们更多的关注未来会如何发展,强调平等和公平,等级观念淡薄。

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中,人们往往更加高效率地利用时间,因为他们认为时间是一条直线,通过对现在的安排,能够实现未来的目标。美国人常说的一句话是“时间就是金钱”,他们会为未来制定详尽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一步步去实现。而在中国的价值体系中,人们往往会不断地研究历史,认为历史中蕴含着前进的动力,中国人也有句古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在中国,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决定权往往掌握在高等级的人手里。比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果出现变化,低等级的人必须向高等级请示才能做决定。而在美国的文化中,等级观念不强,这可以很典型地表现在称谓上。美国人都会对自己的长辈直呼其名,这在中国甚至会被认为大逆不道。

(四)不同的

对于人们的价值观、行为、习惯、态度都有着深远影响。基督教对于美国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人们对个人的重视源自于基督教,因为《圣经》告诉人们神创造了人,而且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其次,美国的“行动”文化也源自于耶稣是个积极主动的人。第三,美国人的勇气也源自于基督耶稣是个有勇气的人。而中国人的主要为佛教。佛教强调禁欲,因为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欲望。

(五)不同的历史背景

英国作家Edmund Burke说过:“历史是死亡、生存和孕育的纽带”。文化是历史的沉淀,一个文化的特征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文化的特征又通过历史的进程传递下去。美国的教科书中重复着一个亚伯拉罕·林肯的故事,这让美国人坚信每个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从小木屋走到白宫。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平等自由、个人权利成为其文化核心。此外,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参与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成为美国崇尚暴力的根源。美国允许私人拥有枪支就是该文化特征的表现。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历史的国家。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在历史中根深蒂固,这主要源自于几千年来的农业经济,中国人被禁锢在土地上,家庭成员一起劳作,男耕女织。

四、文化冲突的对策

(一)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对于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成功与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文化差异敏感度就要加强跨文化意,树立全球文化观,摈弃文化本位论。

(二)了解交往国文化

要想适应交往国文化,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顺利进行国际商务合作,了解交往国文化是要做的第一步。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从事国际贸易的组织或者公司、学校这三个方面需要共同努力。个人应该在国际商务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学习,而从事国际贸易的组织和公司需要有意识地对一线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和技巧的培训,而在专门输送国际贸易人才的学校,不应只重视外语教学而不重视国际商务知识和技巧的传授。

了解交往国文化包括对其经济、政治、历史、宗教、风俗等的了解,更包括一些商务礼仪方面的技巧知识。如在就餐、称谓、礼物等方面两国文化有河区别,了解这些才能有效避免国际商务沟通中的误解。

(三)尊重交往国文化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既不能一味地认为“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也不能采取“民族中心”论,对别国文化否定甚至嗤之以鼻。正确的做法在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交往国文化,因为文化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它都是在民族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沉淀形成的。即使最原始的文化也有复杂的社会文化体系、值得我们尊重和借鉴的成就。作为国际商务人首先要让自己适应交往国文化,不要一味认为只有本国文化的标准才是正确的。对交往国文化的尊重表现为对其风俗、宗教、价值观等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顺利合作。

(四)保持开发和灵活

保持开放和灵活可以帮助国际商务人士在充满压力和挑战中最大限度地习得和接受交往国文化,从而更快地适应文化差异。开放并不意味着你要与所有陌生人交谈,而表示你愿意接受变化和新事物。而灵活指的是愿意用多种方式去处理事情。只有保持开放,才能在信息量如此丰富、世界变化如此之快的全球化经济时代最大限度地了解文化差异;只有报灵活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局势面前找到适合的方式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和问题。

参考文献:

\[1\](美)戴维斯.中西文化之鉴\[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